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

指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

埔里地區之地理位置位在臺灣本島之中央,東側為中央山脈,西側有國姓之深谷,南邊憑日月潭為界,北邊倚關刀山為屏障,地形十分險要,加上四季溫和,其豐富的自然環境提供了人類生存的重要條件。距離今約三千年前,已有人類陸續在埔里盆地周邊臺地地區建立家園;從其史前遺址所發現的石器、陶器,可發現該時期之文化內涵相當豐富;但不知原因為何,這些史前人類又像謎一樣的消失。直到很久以後,才有埔社布農人與眉社泰雅人各自分別居住在埔里的南北兩側,成為埔里近代歷史之最早主角。 漢人大量進入埔里的最早紀錄是在1815年;當時,一千多名墾戶在郭百年等人率領下強行進入埔里。由於這次的移民行動沒有經過官府准許,再加上隨意殺害埔社及眉社原住民,終於引來當局關注;隔年,漢人被澈底驅逐,郭百年等墾首被依法懲治。埔社與眉社的原住民因此遭受重大損失,對漢人因而產生不好的觀感;但也正因經過這些衝擊,他們才更加了解漢人的社會文化,激起其放棄狩獵並從事農耕的想法。 1825年,分散居住在臺灣中部的巴布薩、洪雅、拍瀑拉、道卡斯、巴宰海平埔族人在他們的原居地因遭受漢人於經濟上的掠奪,導致其耕地大量流失,生活日漸窘迫,而不得另尋發展;當時,埔里正好提供其絕佳機會,於是,在互相招引之下,他們在接下來的八年中陸續進入埔里。 平埔族族群進入埔里後,一開始以埔社與眉社的佃田為生,後來依恃其農耕技術較當地族群進步,逐漸獲得當地大多土地,當地原居民因此逐漸撤往山區居住。後來,漢人也隨著逐漸鬆弛廢除的內山開墾禁令陸續前來開墾居住。1875年,埔里地區之開發大致完成。 沙連堡成立於清朝乾隆年間,其範圍包括今部份水里鄉、魚池鄉、國姓鄉、埔里鎮及仁愛鄉一帶;而埔里正是水沙連六社的重要地區,當初稱為蛤美蘭社,亦稱埔裡社(埔裏社)。道光年間,平埔族遷居至該地,並建立三十多個部落。光緒年間,總兵吳光亮建立大埔城。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政府在此設立隸屬南投縣之埔里鎮,位於臺灣省的地理中心一帶及南投縣轄境之北,其東側為仁愛鄉,西側為國姓鄉,南面魚池鄉,西距草屯鎮38公里,西北距臺中58公里,南距日月潭約17公里,是通往臺灣中部各主要風景區的重要交通樞紐。鎮內所轄面積約162.227平方公尺,人口約87,000人,包含泰雅族、平埔族、閩南人、客家人及外省人各族群;除商業活動之外,居民大多從事農林業,全區沒有大型工廠。.

844 关系: 加道坑劉乾劉銘傳劉韻珂城市规划城隍廟城池基督基督教基隆基本口粮埔裏社撫墾局埔里基督教醫院埔里社埔里社厅埔里社堡埔里社廳城埔里社製糖所埔里盆地群埔里鎮埔里街埔里酒廠原住民厦门市县丞县令南投客運南投廳南投縣南投街南投郡南港溪 (南投縣)反抗台中台中廳台地台灣台灣北路營台灣分類械鬥台灣公路俗名列表台灣省台灣鎮總兵台灣行政長官公署台灣製糖株式會社台灣輕便鐵道...台灣抗日運動台灣歷史台灣戰後時期台灣日治時期史密司馬按參將发展名詞名間庄名間鄉吏目吳光亮吳本杰吳昌祚吳性誠同知同治同治帝合資公司吕志恒 (台湾知府)堤防墾號夏獻綸大坪頂大肚城大肚王國大正大水窟大湳大溪區大日本帝國大日本帝國陸軍天朝太田政弘奏摺姓氏媽祖季节季麒光学生孫爾準孫魯學前教育學校宴會家牛官制封鎖小埔社小圣堂小笠原敬太郎專賣屏東客運屯田屯番制山民客運岸裡社川中島巡視臺灣監察御史巡查巡檢巡撫工廠巫永昌巴宰族巴布薩族巴布拉族丁日昌中央山脈中寮庄中山路中華民國中華民國政府中路中路撫民理番同知中臺灣中橫公路中正村中日战争七七事变布農族丘陵三條崙平埔族平原平方米乾隆广东省义务教育交通交通樞紐交易京城康熙人口人类学人類人止關人民二七部隊二二八事件二水鄉五城五城堡仁愛鄉仝卜年建筑伊能嘉矩企业位置佐久間左馬太彰化市彰化縣 (清朝)役所使徒 (基督教)佃農归化何勉徐宗幹保甲制度信仰土地土地廟土地兼并地名地主地形地区地理学地理中心地理位置地震地雷地方化外之地化番北勢湳北投社北港村北港溪北港溪 (南投縣)北港溪堡國姓庄國姓鄉國立埔里高級工業職業學校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國語傳習所國民政府國民政府軍利用制度刺竹刑罚嘉庆嘉義廳周鍾瑄呂大陞咸丰傳教員林鎮唐景崧农具冉正品军舰出草啟示商业商賈內山內門區八七水災八一水災八張犁庄八通關越嶺道路八杞仙公學校公地放領公共安全公共交通公立學校公路公里公所 (中華民國)共和村关羽兵役兒玉源太郎光绪副將割讓剃髮易服图书馆皇民奉公會皇民化運動知府石 (容量單位)石塚英藏石器玉里鎮王九齡王汧珠子嶼理番同知理蕃政策琉球国社寮社会神道祖先崇拜福康安福建巡抚福建分巡臺灣兵備道福建省福建臺灣巡撫福建臺灣省福音私立学校种植业移民童生竹塹城竹山鎮 (台灣)竹山街竹山郡竹北二堡第一产业第二次世界大战管理学粟米粮食索琳綜合型高級中等學校縱貫線 (鐵路)總兵總督府總統经济经济作物美國美國國民警衛隊美國福爾摩沙遠征羁縻義塾義學義軍 (台灣客家人)羅發號事件猎首眉溪烏牛欄烏牛欄之役烏溪瘟疫給事中統領統治田中鎮甲 (單位)甲午战争甘為霖甘蔗熊一本熟番番地番界牡丹社事件牧师牛眠山牛相觸牛轀轆独立發電廠花蓮縣花蓮港銃櫃隘口隘丁隘勇聚落道卡斯族道光道路運動會草屯鎮華廷錫萬豐村鐵路面积頭人頭社頭目行政区划行政机构街區衙門風俗風土颱風裨海紀遊西部馬赫坡社首長香港觀音山訴訟马关条约骨宗事件諸羅縣諸羅縣志高山族高其倬高拱乾體制謝雪紅魚池庄魚池鄉 (台灣)魚池鄉 (臺灣)警察鯉魚潭貢寮區貨幣鳥居龍藏賽德克族路人鹿谷庄鹿港鎮軍事軍政黃叔璥黃敦仁辨務署農田水利會農會霧峰林家霧社霧社事件霧社支線茄苳坑郁永河胡傳胡邦翰部落郭百年郭百年事件能高越嶺道能高郡郵政局阴历阿里山山脈蘆溝橋事件资源閩粵械鬥閩浙總督薩拉矛事件開山撫番關刀山葉長春邵族蓮華池鄧傳安自然环境臺南臺中州臺中市臺中廳臺中縣臺北城臺灣臺灣原住民臺灣史前時期臺灣外省人臺灣客家人臺灣守備隊臺灣府臺灣府埔里社撫民通判臺灣府中路撫民理番同知臺灣府志臺灣府北路理番同知臺灣府北路番理鹿仔港海防捕盜同知臺灣府知府臺灣府淡水撫民同知臺灣地理中心臺灣北路協臺灣北部臺灣總兵臺灣總督臺灣總督府臺灣省政府臺灣鎮臺灣道臺灣行政區域臺灣西部臺灣話臺灣軍司令臺灣臺中地方法院臺灣電力株式會社臺灣民主國臺灣清治時期臺灣戰後時期臺灣文化協會金融金门炮战蕃人公學校蕃地蕃童教育所蕃薯寮雍正雲林縣雲林縣 (清朝)雲林縣舊城電燈泡電車集集廣盛宮集集線集集鎮集集街通事通判耶稣耕地三七五減租條例耕者有其田虎子山虎頭山陳希亮陳世烈陶器抢劫抗日投资柴橋頭枷項林圮埔林福喜林爽文林爽文事件林阿琴林杞埔事件林朝棟枇杷城恆春鎮李宜青李经方李鴻章東勢區東勢角撫墾局棟軍楊紹裘樟腦樟树樺山資紀機構正月武力武德殿武界武隆阿武攀鳳水力资源水尾水底寮水利工程水社水裡社水里鄉水長流水沙連水沙連紀程永濟義渡碑民營企業民政部汕头市河洛人 (台灣)沈葆楨沙連堡泰雅族法外之徒泉州市泉州府洪雅族洪欉淡水區淡水廳淨土真宗本願寺派渡臺禁令測量清朝清朝官员服饰清朝政府湳底漁民漢族漳州市漳州府潘姓澎湖澳底濁水溪本科教育朱一貴按察使銜分巡臺灣兵備道望麒麟戴潮春事件户部房裡城明治明新書院昭和新北市新竹都會區新高郡斗六市文化族群无条件投降日南日圓日治時期日本日本人名日本军日本国政府日月村日月潭日月潭水力電氣工事旗山區旅游撫墾局撫墾署政府政治拉魯島曹士桂总督10月10月11日10月27日10月29日10月5日11月11月21日11月25日11月30日11月6日12月12月15日12月17日12月1日12月25日12月4日1684年1693年1697年1713年1717年1721年1722年1723年1726年1733年1734年1737年1740年1743年1744年1752年1755年1756年1758年1759年1762年1764年1765年1766年1768年1771年1781年1782年1783年1784年1786年1787年1788年1789年1790年1791年1792年1793年17世纪1811年1814年1815年1816年1817年1821年1823年1824年1825年1828年1830年1836年1838年1841年1846年1847年1848年1849年1850年1851年1854年1855年1856年1857年1858年1860年1862年1866年1867年1868年1869年1871年1872年1873年1874年1875年1876年1877年1878年1879年1882年1884年1885年1886年1887年1888年1889年1891年1893年1894年1895年1896年1897年1898年1899年18世纪1900年1901年1903年1904年1905年1906年1907年1908年1911年1912年1913年1914年1915年1916年1917年1918年1919年1920年1921年1922年1923年1925年1927年1929年1930年1931年1932年1933年1934年1935年1936年1937年1938年1939年1940年1941年1942年1944年1945年1946年1947年1948年1949年1950年1951年1953年1955年1958年1959年1960年1962年1963年1967年1973年1974年1979年1980年1987年1992年1993年1994年1995年19世纪1月1月15日1月16日1月28日1月29日1月5日20世纪2月2月11日2月28日2月9日3月3月10日3月12日3月13日3月15日3月16日3月23日3月28日3月2日3月6日3月9日44月4月11日4月17日4月19日4月1日4月22日4月23日4月24日4月7日5月5月10日5月29日5月31日5月6日5月8日6月6月17日6月18日6月2日6月3日6月5日6月8日7月7月11日7月17日7月23日7月28日7月30日7月7日8月8月15日8月16日8月22日8月23日8月25日8月31日8月3日9月9月18日9月19日9月1日 扩展索引 (794 更多) »

功(work),也叫机械功,是物理学中表示力对位移的累积的物理量,指从一种物理系统到另一种物理系统的能量转变,尤其是指通过使物体朝向力的方向移动的力的作用下能量的转移。与机械能相似的是,功也是标量,国际单位制单位为焦耳。 “功”一词最初是法国数学家贾斯帕-古斯塔夫·科里奥利创造的。 由动能定理,若一个外力作用于一物体使之动能从Ek0增至Ek,那么,此力所作的机械功为: 其中m是物体的质量,v是物体的速度。 机械功就是力与位移的內積: 若力与位移的夹角小于直角,则机械功为正,亦称为力作正功。若力与位移的夹角大于直角,则机械功为负,或力作负功,或物体克服力作功。 若力的方向与位移方向垂直,则此力不作功: 舉例來說:一個10牛頓(F.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功 · 查看更多 »

加道坑

加道坑,是台灣南投縣魚池鄉的一個傳統地域名稱,位於該鄉北部偏東。相較於今日行政區,其範圍大致為共和村北部凸出部分。《南投縣魚池鄉行政區域圖》,內政部,2005年10月.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加道坑 · 查看更多 »

劉乾

劉乾可以指:.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劉乾 · 查看更多 »

劉銘傳

劉銘傳(),字省三,室號盤亭、大潛山房,諡號壯肅,是一位出身安徽合肥的淮軍將領和臺湾巡撫。 他是淮軍的領導者之一,並在中法戰爭中於臺灣地區率軍擊退法軍,又在隨後被任命為臺灣建省後首任巡撫,復積極於當地推行各種現代化建設並為其奠定相關基礎。.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劉銘傳 · 查看更多 »

劉韻珂

劉韻珂(),字玉坡,號荷樵,又號廉訪,山东汶上人,清朝政治人物,拔贡出身。 道光十八年(1838年)六月初十,由浙江按察使调任廣西按察使。同年,升任四川布政使。.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劉韻珂 · 查看更多 »

城可以指:.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城 · 查看更多 »

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Urban Planning),是处理城市及其邻近区域的工程建设、經濟、社会、土地利用布局以及对未来发展预测的專門學問或学科。它的对象偏重于城市物质形态的部分,涉及城市中产业的区域布局、建筑物的区域布局和分類管制、道路及运输设施的设置、公共設施的規劃建設及城市工程的安排,主要内容有空间规划、道路交通规划、绿化植被和水体规划等内容。城市規劃是城市建設及管理的依據,位於城市管理之規劃、建設、運作三個階段之首,是城市管理的龍頭。 歷史上除了少部分都市外,大部分的都市發展大多雜亂無章自由發展,到了十九世紀,都市計畫藉著建築與工程學的進步成為了能以理性以及型態分析的方法透過物理設計來解決都市問題。1960年代之後都市設計模型理論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幫助拓展了都市發展的論域,如經濟發展計畫、社群社會計畫以及環境計畫。20世紀,部分都市計畫的課題演變為都市再生,或是透過都市計畫的方法將某些歷史悠久的城市進行都市再生。 由於城市的地價相對較高,所以建築物容积率要妥善利用。但在另一方面,若過份提高容积率,可能會對周遭環境構成影響,也會對附近的交通造成衝擊壓力。而對於都市再生,歷史因素及古蹟的保留亦是一個考慮因素。 城市规划有许多形式,它与城市设计有着许多共同的理论观点和实践活动。 城市规划控制引导城乡空间的有序发展。虽然城市规划主要关注于城乡居民点和城市社区的规划设计,但也涉及到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乡村和农业用地,公园以及自然保护区等方面。城市规划从业人员关注研究与分析、战略思考、建筑与城市设计、公众咨询、政策建议、实施和管理等方面。 城市规划师与建筑,景观,土木工程和公共行政等交叉领域合作,实现战略、政策和可持续发展目标。早期的城市规划师通常是这些相关领域的从业者。今天,城市规划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专业学科,包括土地利用规划与分区、经济发展、环境规划和交通规划等不同子领域的更广泛的范畴。.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城市规划 · 查看更多 »

城隍廟

#重定向 城隍庙.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城隍廟 · 查看更多 »

城池

城池,源于古代中国,是中國、韓國等東亞國家古代的軍事防禦建築,后来也成为了古代城市的代名词。《礼记·礼运》记载:“城郭沟池以为固。”因此,城池包括了城墙和护城河,其中“城”指的是城墙及城墙上的门楼、角楼等,“池”指的是护城河。為保護百姓生命財產安全,築城是東亞國家的傳統;與歐洲國家比較起來,東亞的城郭規模一般較大。.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城池 · 查看更多 »

基督

200px 基督来自于希腊语Χριστός或Christos,是亚伯拉罕诸教中的术语,原意是“受膏者”(中東地區膚髮易乾裂,古代的以色列王即位時必須將油倒在國王的頭上,滋潤膚髮,象徵這是神用來拯救以色列人的王,後來轉變成救世主的意思),也等同于希伯来语中的彌賽亞,意思为「受膏者」。在基督教、聖經當中基督是拿撒勒的耶稣专有名稱,或者是稱號,即“耶穌基督”。 基督一词常被误认为是耶稣的姓,因为圣经中曾多次提到「耶稣基督」(Jesus Christ)。相信耶稣基督的人被称作基督徒,因为他们相信並清楚知道耶稣是他们的救世主,或在旧约书中所预言的弥赛亚。大部分犹太教徒反对这一观点,并仍然等待着弥赛亚的到来。而所有基督徒现在正在等待基督耶穌的再临,从而验证弥赛亚预言余下的内容。 基督教神學集中研究耶稣的身位、生活、教授、和工作。又被称为基督学。.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基督 · 查看更多 »

基督教

基督教是信仰耶穌基督為神之聖子與救世主(彌賽亞)的一神教。發源於西亞的巴勒斯坦地區,以《聖經》為最高宗教經典,信徒稱為基督徒,基督徒組成的團體則稱為教會或基督教會。由於部分教義源流自猶太教,因而被認為是亞伯拉罕諸教之一,現今亦与伊斯兰教、佛教共同視為世界三大宗教。其分為天主教、正教會、新教等三大宗派,但因歷史發展的緣故,漢語所稱的「基督教」常專指新教,基督教整體則又另以「基督宗教」、「基督信仰」或「廣義基督教」稱之。 基督教的信仰核心認為三位一體的獨一神(漢語亦譯為上帝或天主)創造了世界,並按照神自己的形像造人,由人來管理世界,後來人犯罪墮落,帶來了死亡;聖父派遣其子耶稣 道成了肉身,在其在世33年的最後,為世人的罪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在三天後從死裏復活而後升天,賜下聖神與信徒同在;他的死付上了罪的贖價,使一切信他的人得到拯救,並在神內有永遠的生命。 按照基督教在4世紀的歷史紀載,第一個教會在耶穌升天與聖神降臨(約公元30至33年)後由耶穌的宗徒建立,之後耶穌的宗徒及信徒們不斷向外宣教,並快速在當時管轄巴勒斯坦的羅馬帝國境內及周邊地區傳播;雖曾長期遭羅馬帝國政府迫害,但約於公元325年由君士坦丁大帝宣布合法化,狄奧多西大帝時更定為羅馬帝國的國教,至此成為西方世界的主要宗教。之後因羅馬帝國分裂後西方世界東西部的差异化发展,導致11世紀發生東西教會大分裂,形成以羅馬教宗為首的公教會、以及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为首的正教會。16世纪時,西歐又爆發了反對教宗權威的宗教改革運動,马丁·路德(路德派)、约翰·喀尔文(喀尔文派)、烏里希·慈運理等神學家與英國國王亨利八世(安立甘派)先後脫離天主教而自立教會,日後出現了許多教義相近的教會,這些教會即為後世所統稱的新教。 基督教雖起源於西亞,但在7世紀創立的伊斯蘭教興起後,今日在當地的信徒人口反而居於少數。由於基督教重視傳教事業(又稱為「大使命」),加上近代西方國家在世界經濟及文化上具有強勢的影響力,使得基督教的傳佈範圍遍及整個世界,基督教文化更成為世界許多文明的重要骨幹。粗估統計全球超過30%的人口信仰基督教,是當今世界信仰人口最多的宗教,三大宗派中又以天主教的信徒佔約半數最多;基督徒最多的國家則是美國及巴西,大約占人口的75%。.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基督教 · 查看更多 »

基隆

#重定向 基隆市.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基隆 · 查看更多 »

基本口粮

基本口粮(基本粮)指人类个体维持生存的基本粮食需求量。其消耗量与人体需求的热量成正比,不仅与生活水平、饮食结构、劳动强度有很大关系,同时也与生命的各个阶段、性别差异和体格差异有极大关系,属于营养学的概念。.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基本口粮 · 查看更多 »

埔裏社撫墾局

埔裏撫墾局為台灣撫墾局轄下的地方分支單位,成立於1886年的台灣清治時期末,為中台灣南投山地行政的權責機關。埔裡即為今日的埔里一帶。 該局轄下統轄蜈蚣崙分局、木屐囒分局,而局裡設委員、通事、醫生、教讀、剃頭匠等人員。.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埔裏社撫墾局 · 查看更多 »

埔里基督教醫院

埔里基督教醫院(全名埔基醫療財團法人埔里基督教醫院,簡稱埔基),是一所位於臺灣埔里鎮的醫院。.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埔里基督教醫院 · 查看更多 »

埔里社

埔里社,是從前以現在埔里鎮枇杷城為根據地的原住民聚落。 埔里社第一次出現在歷史文獻上,是在乾隆6年(1741年)《重修福建臺灣府志》的記錄裡。「埔里社」是漢人的稱呼,「蛤美蘭社」、「哈裏難社」、「蛤里爛社」、「蛤仔難社」等則是原住民的稱呼。聚落的所在地位於埔里盆地中平坦空曠的地方,沒有天然的屏障。聚落曾經因為「郭百年事件」中漢人的大規模焚燒殺戮,人口大量減少,因此,居民後來採取引進平埔族群來壯大自己勢力的策略。.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埔里社 · 查看更多 »

埔里社厅

埔--社厅,又称埔里厅,清朝的厅。 光绪元年(1875年)置厅,厅治設今埔里市區,也就是後來台灣總兵吳光亮任內,於清光緒3年(1877年)建造的大埔城,辖属台湾府。其辖境涵蓋整個埔里盆地群,相当于浊水溪以北,火炎山、北港溪以南,集集稜脈以西,西塔山以东地区;1893年時人口約16,000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日本統治台湾后废,改設埔里社支厅。.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埔里社厅 · 查看更多 »

埔里社堡

埔里社堡,是台灣中部自清治時期至日治初期的一個行政區劃,其範圍在今南投縣的埔里鎮中西部及國姓鄉南部。 埔里社堡西北邊為北港溪堡,東北邊及東邊為蕃地,南邊為五城堡、集集堡,西南邊為南投堡。 其後繼者為埔里街。.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埔里社堡 · 查看更多 »

埔里社廳城

埔里社廳城,俗稱大埔城,是一座過去存在於今天臺灣南投縣埔里鎮的城池,為清治時期埔里社廳的廳治所在,該廳於光緒元年(1875年)所設,而築城則始於光緒四年(1878年)。此城在日治時期被徹底拆毀,原有的市街型態也被大幅調整。.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埔里社廳城 · 查看更多 »

埔里社製糖所

埔里社製糖所(又稱埔里製糖所或埔里糖廠),是一座曾經存在的砂糖製造工廠,亦曾是臺灣地區海拔最高的新式製糖工廠,原址位於今埔里鎮埔里酒廠及台糖埔里副產加工廠一帶。.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埔里社製糖所 · 查看更多 »

埔里盆地群

埔里盆地群是臺灣位於南投縣中央地帶分布著大小不等的數十座盆地,其中以埔里盆地為埔里盆地群是面積最大,故以此命名。 埔里盆地群的分布,除了埔里、草湳兩座盆地是在埔里境內,還是主要集中在魚池境內居多,它的位置是座落在脊梁板岩山地之東,斷層山地之西,白姑山脈之南,玉山山塊之北,全境屬於埔里板岩山地,分布呈自北北東-南南西方向排列。據地質學家林朝棨先生所著《臺灣地形》記載,埔里盆地群共計十七座盆地(含計一座已失去盆地面東貓囒),現今所見日月潭是埔里盆地群的高地湖泊其中一座,形成在第四紀更新世初期,其餘盆地已經受河川切割而宣洩,這便是現今所見的埔里盆地群。埔里盆地群之中被歸類為主要盆地是以面積超過1平方公里來區分,由北至南分別埔里、魚池、日月潭、頭社等4座盆地。 關於小盆地群介紹,請參見小盆地群。.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埔里盆地群 · 查看更多 »

埔里鎮

埔里鎮(舊稱埔--,邵語:Qariawan、巴宰語、噶哈巫語:Puri/Purisia、台羅:Poo-lí-tìn),坐落於埔里盆地之內,由於位居中台灣內陸風景點的中心位置,今日已逐漸發展為中台灣的旅遊重鎮。也是南投縣東北部的區域中心,在經濟、文化、醫療等機能的服務範圍有埔里、國姓、魚池、仁愛等四鄉鎮,其市中心海拔高度約440公尺。.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埔里鎮 · 查看更多 »

埔里街

埔里街,為1920年~1945年間存在之行政區,轄屬台中州能高郡。今南投縣埔里鎮。.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埔里街 · 查看更多 »

埔里酒廠

埔里酒廠,位於台灣南投縣埔里鎮市區的酒廠,由臺灣菸酒公司經營,主要生產紹興酒、愛蘭白酒與愛蘭囍酒。現在以觀光酒廠的經營方向轉型,每年入園人次高達130至150萬。對外開放供民眾參觀酒文物館、品酒、介紹紹興酒與愛蘭白酒的特色、產製及飲酒文化;以及販賣相關酒副產品,其中以紹興酒蛋與紹興香腸最為熱銷。.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埔里酒廠 · 查看更多 »

原住民

原住民,旧称土著,是指某地方較早定居的族群,皆源自外来者(尤其是入侵者)对本地人(或族群)的称谓,原意指当地居民、原居民,但多具有土番、番人、土人等落后的贬意,然而到了二十世纪后期逐步形成了一个法律学方面的范畴,指的是正遭受到外来者侵蚀的文化独特的群体。當前對於原住民議題的討論多半應在民族國家所進行的殖民事業的脈絡之下來理解。外來統治者為安撫或控制原住民,以遂行其統治目的,會制訂各種不同的政策,而往往對於原住族群的生活方式多加干擾,甚至可能造成滅族的結果。 即使前一階段的殖民主義擴張已經在二次大戰之後的解殖民運動後告一段落,但類似的問題仍存在於原住民與解殖民之後成立的新興國家之間。有時後者會被稱為「內部殖民」,而與傳統的「外部殖民」加以區別。 本土居民一词被广泛的采用是起始于19世纪人类学和人种学的学科,韦氏字典将之定义为“某一群体的人团结于一个共同的文化、传统意义上的血缘关系,他们通常有着共同的语言、社会机构和信条,而且往往构成了一个不受支配的有组织团体。” 中文在討論此一問題時,亦有原住民族一詞的使用,它與原住民主要的區別在於:前者強調各原住民族群各自作為一個「民族」(people),而在國際法上應有包括追求民族自決等相應的集體權利;後者則或作為通稱、或僅指涉原住民個人作為在異族統治下的民族國家中受到內部或外部殖民的個別原住民個體。 目前尚不存在一个普遍接受了的“本土居民”的确切定义,然而,最经常被各方所认可及援引的四个要素是:.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原住民 · 查看更多 »

厦门市

廈門市(ipa(廈門話讀音),郵政式拼音:Amoy(來自漳州話讀音)),別稱鷺島,簡稱鷺或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15個副省級城市之一,五個計劃單列市之一;是中國最早實行對外開放政策的四個經濟特區之一,五個開發開放類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之一(即「新特區」);廈門片區納入中國最早的四個自由貿易試驗區之一「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為兩岸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合作示範區、東南國際航運中心、兩岸區域性金融服務中心和兩岸貿易中心。2017年,廈門市市區建成區334.6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01万人。 廈門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東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現代化國際性港口風景旅遊城市,位於臺灣海峽西岸中部、福建省東南沿海、閩南金三角的中心,地處北緯24°23'~24°54'、東經117°53'~118°26',隔海與龍海市及中華民國的金門縣相望,陸地與南安市、安溪縣、長泰縣、龍海市接壤。全市通行閩南語廈門話。廈門島是廈門的主要島嶼,也是廈門經濟特區的發祥地,島上有廈門的商業和政治中心。廈門島和金門縣隔海對望,在兩岸敵對期間曾經炮火連綿。廣義上的廈門地區,廈門市境域由沿廈門灣的大陸地區(翔安、同安、集美、海滄)和廈門島(思明、湖裡)、鼓浪嶼(思明)、大嶝島(翔安)等島嶼以及廈門灣組成。全市土地面積656.14平方英里,其中廈門本島土地面積54.48平方英里(含鼓浪嶼),海域面積約1,308.89平方英里。港區外島嶼星羅棋布,港區內群山四周環抱,港闊水深,終年不凍,是一個條件優越的海峽性天然良港。當年新加坡總理李光耀到廈門時稱廈門為「花園城市」。 厦门市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3784.25亿元人民币,增长7.9%,居福建省第3位,高居中国大陆第49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97,282元人民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254元人民币,均居福建省第1位。厦门的主要产业包括:交通运输和仓储邮政业,信息传输和信息技术,商贸服务业,会展旅游业,金融业,机械制造,航空维修和电子产品制造。厦门为全世界最大的LED芯片生产封装基地之一,并且拥有全世界最大的大型客车生产基地与全亚洲最大的航空维修基地之一。.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厦门市 · 查看更多 »

縣,在汉语中为行政区划单位名称。在中国先秦时代作为地名出现,至春秋战国时演变为行政区名称,并沿用至今。成为漢字文化圈传统意义上和法律地位上的地方行政單位名稱,歷史悠久。不過在今日的日本,縣是國家最高等級行政區。.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县 · 查看更多 »

县丞

縣丞,丞是中国古代地方職官名。在縣裡地位一般仅次於縣令(或縣長),相當於現今的副縣長。.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县丞 · 查看更多 »

县令

縣令,尊稱縣太爺、縣大老爺,雅稱為百里侯、邑侯、邑宰。是中國古代縣級行政區劃的最高官員名稱,掌握所管轄區域的行政、司法、審判、稅務、兵役等大權。县令下设县丞、主簿、縣尉、典史等。.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县令 · 查看更多 »

南是指南針上四個基本方位之一,與北的方向相反,並於東和西成直角。.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南 · 查看更多 »

南投客運

南投汽車客運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南投客運或投客,是一家主要業務為臺灣埔里周邊地區公路客運的企業。.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南投客運 · 查看更多 »

南投廳

南投廳為台灣日治時期行政區劃,設立於明治34年(1901年),台灣總督府以辦務署負責地方政務,而縣及廳介於總督府與辦務署之間,造成行政事務上的欠缺靈活 ,而廢止「三縣四廳」,設「二十廳」之行政單位,將原先的台中縣分為苗栗、台中、彰化、南投、斗六五廳。南投廳治設於南投,最初設埔里社、草鞋墩、集集三個支廳。 File:1901 Taiwan.svg|1901年南投廳位置,中央黃色與灰色中間的粉色地區 File:1909 Taiwan.svg|1909年南投廳位置,中央藍色地區.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南投廳 · 查看更多 »

南投縣

南投縣(閩南語:Lâm-tâu Kuān,國姓鄉四縣客語:Namˇ Teuˇ Ien),是中華民國臺灣省的縣份,位處臺灣中部,坐落在本島正中央,是臺灣唯一的內陸縣。縣治南投市內的中興新村是臺灣省政府所在地。 縣境內原住民有泰雅族、賽德克族、布農族、鄒族及居住在日月潭畔之邵族。臺灣最高峰玉山、最大天然湖泊日月潭、最長河流濁水溪的源頭與臺灣地理中心皆位於該縣,而鄰近彰化與台中一帶因人口聚集,形成中部衛星都市的分佈型態。特產包括青梅、香蕉、甘蔗、凍頂烏龍茶、紹興酒、竹藝品、南投陶、花卉。.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南投縣 · 查看更多 »

南投街

南投街,為1920年~1945年間存在之行政區,轄屬台中州南投郡。今南投縣南投市。街役場原址位於今中山街264號。.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南投街 · 查看更多 »

南投郡

南投郡為台灣日治時期的行政區劃之一。該郡隸屬台中州。.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南投郡 · 查看更多 »

南港溪 (南投縣)

南港溪,亦稱南烘溪,位於台灣南投縣境內,為烏溪的重要支流,流域分佈於國姓鄉南部、埔里鎮全境、魚池鄉東部及仁愛鄉中西部,長約37.4公里,流域面積約438.14平方公里。主流 (最長河道) 上游為眉溪,其最遠源流為哈奔溪,發源於北東眼山、三角峰之間的合望鞍部一帶,向西南流經霧社,於人止關附近與北側流來之東眼溪會合,始稱眉溪,續流經楓樹林、獅子頭、九芎林、蜈蚣崙,進入埔里盆地後繞行盆地北部,於盆地西部之向善附近與南港溪合流。隨後即西行出盆地而進入山區,經數個大曲流後,至北山坑匯集北坑溪後轉向西北,流經大石股、清德,於柑子林會合北港溪後,改稱烏溪。 名稱為南港溪之本流上游則為東光溪(木屐囒溪),發源於水社大山北側,向北流經頂城、東光、長尾寮,於外加道坑附近與大林溪合流後,始稱南港溪,由外加道坑開始沿溪地形形成峽谷,經過牛洞,來到水頭便漸漸失去峽谷景觀,由魚池盆地進入埔里盆地後向西北流,於盆地西部之向善附近與眉溪匯流,至柑子林此段仍為南港溪。 主流上游眉溪河谷為通往台灣東部地區的重要孔道之一,省道台14線即通過此一地段。.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南港溪 (南投縣) · 查看更多 »

反抗

#重定向 舉事.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反抗 · 查看更多 »

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台 · 查看更多 »

台中

#重定向 臺中市.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台中 · 查看更多 »

台中廳

#重定向 臺中廳.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台中廳 · 查看更多 »

台地

臺地(Plateau、table land)是一種凸起的面積較大且海拔較低的平面地形。臺地中央的坡度平緩,四周較陡,直立於周圍的低地丘陵。有人認為臺地是高原的一種。但一般而言,海拔較低的大片平地稱為平原,海拔很高的山地上的大片平地,則稱為高原,如青藏高原。臺地則介於兩者之間,海拔在一百至幾百米之間。故當Plateau或tableland譯為中文時,需注意該地形的高度。簡言之,臺地就是被推平的丘陵。.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台地 · 查看更多 »

台灣

#重定向 臺灣.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台灣 · 查看更多 »

台灣北路營

台灣北路營設置於1684年為台灣清治時期開始後,掌管台灣台南以北的軍事機構。北路營官署設於諸羅即今日位於台灣南部的嘉義市,而主官為參將。.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台灣北路營 · 查看更多 »

台灣分類械鬥

臺灣分類械鬥,台語稱為拚(piàⁿ),是主要發生在18世紀中到19世紀末的台灣清治時期,自我認知不同族群間的武裝衝突。「分類」的意思除了意指這種以武力為主的衝突有著自我與敵人「分門別類」的特殊性,也指台灣這階段的「集體械鬥」型態分成了原漢衝突、閩粵械鬥、漳泉械鬥及「頂下郊拼」等不同種類。造成的結果就是分類械鬥決定台灣族群分布。.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台灣分類械鬥 · 查看更多 »

台灣公路俗名列表

以下為中華民國(臺灣)的編號公路與俗成名稱對照列表。.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台灣公路俗名列表 · 查看更多 »

台灣省

#重定向 臺灣省.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台灣省 · 查看更多 »

台灣鎮總兵

#重定向 臺灣鎮總兵.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台灣鎮總兵 · 查看更多 »

台灣行政長官公署

#重定向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台灣行政長官公署 · 查看更多 »

台灣製糖株式會社

#重定向 臺灣製糖.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台灣製糖株式會社 · 查看更多 »

台灣輕便鐵道

輕便鐵道是台灣在日本時代的重要交通工具,依據1912年(明治45年)公布的《台灣私設軌道規則》之定義為:「鋪設軌條以供一般交通運輸之用的設備」。輕便鐵道多由地方望族或富商經營,最盛期是1920年代中期至1930年代中期,路線總長超過1,300公里,但在公路運輸發達之後沒落,路線也陸續廢止。廣義上,台灣糖業鐵路和台灣林業鐵路等產業鐵路也屬於台灣的輕便鐵道的範疇,但不在本文介紹範圍內。.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台灣輕便鐵道 · 查看更多 »

台灣抗日運動

臺灣抗日運動是日本統治台灣期間發生的反抗行動。行動大多發生於1895年-1915年之間,也就是在日本領台的前20年。這20年的武裝抗日運動,大致上可以分成三個階段,第一期是1895年5月到10月為保衛「台灣民主國」的乙未戰爭;第二期是緊接著台灣民主國之後到1902年之間的抗日游擊戰,幾乎每年都有武裝抗日行動;第三期自1907年的北埔事件起,到1915年的西來庵事件為止。之後,台灣抗日運動轉為維護台灣文化的非武裝形式,不過期間發生了一件武裝對抗的霧社事件。.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台灣抗日運動 · 查看更多 »

台灣歷史

#重定向 臺灣歷史.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台灣歷史 · 查看更多 »

台灣戰後時期

#重定向 臺灣戰後時期.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台灣戰後時期 · 查看更多 »

台灣日治時期

臺灣日治時期()是指臺灣在1895年至1945年間由大日本帝國統治的時期,於臺灣歷史上又稱為日本時代、日治時代、日據時代或日本統治時期。 日本統治時期臺灣經濟置於日本帝國主義支配之下,身為最後一個躋身新帝國主義的日本,其帝國主義型態具有後進性,和西方由資本主義引導國家海外殖民政策不同,日本國內的資本主義尚不發達,無力在臺灣從事大規模資本活動,因此日治初期,是由臺灣總督府主導殖民地的開拓規劃。原則上,由官方為日本資本家量身定做各種規則,迫使臺灣提供資源、物產及勞力,為其服務。在殖民國家發展定位上,日本將臺灣做為支持本國工業的後盾,同時是日本向南洋發展的基地。日本在臺灣實行特別法,以警察政治控制社會,臺灣人沒有平等的參政權,在日治初期的現代化教育程度也遠低於在臺灣的日本人,日後逐年普及,但教育制度上與日本人相比仍不平等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日本帝國主義下之臺灣》,頁189-201,1999年,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自大正時期後,日本對臺灣統治已漸趨穩固以及大正民主化的政治風氣改變,於日治中後期日方改取較為柔和的內地延長主義統治方針以及改派任文官總督,臺灣亦在短時期內發展蓬勃的本土政治運動及社會運動,同時也其許多臺人出國前往中國東北的滿州國或到日本本土留學,如鍾理和等,甚至赴中國與國共合作抵抗日本統治。中日戰爭爆發後日方因應戰爭需要更進一步推行全面性的皇民化政策,以期將臺灣人同化於日本,不過儘管高砂族有志士、民間日籍台裔的志願兵力,仍有漢人赴中參戰抗日,日本政府在民族認同問題下,改派臺灣兵赴南洋即可看出官方與日籍臺灣人的煎熬,詳見臺灣抗日運動、高砂義勇隊。 基於日本殖民統治的需求,臺灣在日治時期於基礎設施、教育設施、公共衛生、農業以及工業等各方面得到相當程度的現代化,但在對外經濟關係上則被日本化。而因為日本統治末期推行皇民化運動造成的低中國性,與戰後初期「陳儀政府」治理失政集負面中國性大成,並視當時臺灣人為「日本奴化教育下的劣等國民」,在臺灣本地人與戰後來臺大陸人之間形成族群隔閡。許多臺灣人因而感到過去日本統治下的臺灣情況比較良善。部份臺灣史學者認為,此情結不僅影響許多在日治時期出生的臺灣人,也相當程度地影響了戰後臺灣對本土認同、臺灣主體性、族群意識觀念乃至臺灣獨立運動的興起。儘管戰後國民黨政府在臺灣推行中國導向的民族主義教育,強調日本殖民臺灣的負面影響,把日治時期臺灣的抗日運動與中國抗日戰爭做連結,並將日本領臺視為等同日本侵華歷史的一部分,但臺灣民間對日本大多仍抱持好感,不過也有其他不同於上述調查結果之民調。日本留在臺灣的基礎建設、文化政策所造成的影響亦於近年來不斷被各界重新檢視或評價。為東亞乃至於世界殖民史上少見的情形,時常引起學術界的興趣及研討。.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台灣日治時期 · 查看更多 »

史密

史密,字梅叔,為中國清朝官員,本籍山東。拔貢出身的史密於1847年(道光27年)奉旨以淡水同知升任,接替仝卜年於台灣地區擔任台灣府知府。而此官職是台灣清治時期此期間,受台灣道制約的台灣地方父母官。翌年因不適任,被撤旨降回淡水同知。隨後,又被參奏革職休致。.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史密 · 查看更多 »

司馬按

司馬按,是台灣南投縣魚池鄉的一個傳統地域名稱,位於該鄉中部偏東。相較於今日行政區,其範圍大致為大林村西部。《南投縣魚池鄉行政區域圖》,內政部,2005年10月.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司馬按 · 查看更多 »

參將

參將或稱參戎,為15世紀中國明朝首設的官制名稱,分守一路的長官,或位主將城內協守的次官位,階約為今高級將官,為職事官(差遣官)並非寄祿官無一定品秩。軍階為總兵官、副將、參將、游擊將軍、佐擊將軍、坐營、號頭、中軍、千總及把總。 17世紀,清朝統治中國後,沿襲其官制,一般為綠營武官。 在清朝,該官品為正三品,位於總兵或副總兵之下,都司與游擊之上。該官統兵官,位階次於副將一級。服從於總兵,有时亦可以担任抚标(巡抚直辖的绿营兵)的中军,亦由兵部主管。 清朝綠營,軍階由高至低分別為提督、總兵、副將、參將、游擊、都司、守備、千總及把總。.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參將 · 查看更多 »

发展

发展的拉丁文词根是“舒展”、“展开”的意思。从一般意义上讲,发展是指事物演变和成长的阶段。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在1990年定义为:“发展的基本目的,就是创建一种能够使人长期地享受健康和有创造性的生活。”1993年UNDP进一步明确:“发展是人的发展,为了人的发展,由人去从事的发展”。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则以“自由”为中心来定义发展,他认为自由是发展的首要目的,发展是扩展人们享有真实自由的一个过程。 发展的定义在发展经济学中有以下几点:.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发展 · 查看更多 »

名可以指:.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名 · 查看更多 »

名詞

名詞 是詞類的一種,也是实词的一种,是指待人、物、事、時、地、情感、概念等實體或抽象事物的詞。名詞可以独立成句。在短語或句子中通常可以用代詞來替代。.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名詞 · 查看更多 »

名間庄

名間--,為1920年~1945年間存在之行政區,轄屬台中州南投郡。今南投縣名間鄉。.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名間庄 · 查看更多 »

名間鄉

名間鄉位於台灣南投縣西部,濁水溪北岸,與竹山鎮隔溪相望,東鄰集集大山,緊接集集鎮、中寮鄉,北以新街旱溪鄰接南投市,西以八卦山斷崖為界,俯望彰化縣田中鎮、二水鄉、社頭鄉於山腳下。全鄉東西線長13.7公里,南北線長9.11公里,總面積為83.0955平方公里。.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名間鄉 · 查看更多 »

吏目

吏目為中國古代文官官職名,元代於儒學等提舉司及各州設吏目為僚屬。明代於之翰林院、太常寺、太醫院、留守司、市舶司、鹽課諸司、都指揮使司、衛指揮使司、土官安撫司、招討司、長官司及各州衙門均有設置此首領官。 在清朝之位階為從八品、從九品或不入流。其職能通常總務面雜役,為配置如太醫院、兵馬司的基層官員編制之一。設置於土司則稱為土目。 1910年代,清朝滅亡後,該官職廢除。.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吏目 · 查看更多 »

吳光亮

吳光亮(),字霽軒,為清朝軍事人物,本籍廣東英德。早期受知於左宗棠的部下康器國,整頓順昌新營,後被任命為南澳鎮總兵。同治13年(1874年)因沈葆楨奏調來台,負責中路林杞埔(今南投竹山)到璞石閣開山撫番,全長265華里。光緒元年(1875年)元月開始,同年11月完工,以其功受福寧鎮總兵,光緒三年(1877年)奉旨接張其光擔任臺灣鎮總兵。 1878年曾經在花蓮大港口事件中,有計畫的設下飯局屠殺阿美族精英青壯年一百多人,迫使港口一帶阿美族的搬遷,瓦解當地青壯年對朝廷的反抗勢力。以及對撒奇萊雅族及噶瑪蘭族進行屠殺的加禮宛事件。 1888年,吳光亮回任臺灣鎮總兵,卻因為「向屬員函借銀兩」被朝廷交予台灣巡撫劉銘傳查辦。後吳光亮被兵部議處,得旨,降三級調用。 光緒16年(1890年)受劉銘傳再度起用,乙未年(1895年)受唐景崧之邀募勇來台,號飛虎軍,其部趁危劫餉風紀不佳,至日軍攻陷八卦山時潰敗而離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吳光亮 · 查看更多 »

吳本杰

吳本杰,字芷獻,為中國清朝官員,本籍福建。吳本杰於1886年(光緒12年)奉旨接替程起鶚,於台灣地區擔任台灣府知府。而此官職是台灣清治時期此期間,受台灣道制約的台灣地方父母官。(不含台北).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吳本杰 · 查看更多 »

吳昌祚

吳昌祚為中國清朝官員,並為漢军正黃旗,亦為監生。1724年前往台灣擔任由福建鹽驛道調任福建分巡台灣廈門道。1727年,福建分巡廈門道升格更名為福建分巡台灣道,他亦為首任主官。1727年,任滿的吳昌祚回中國擔任山東按察使。 雍正四年(1726年),邵族「骨宗事件」出草頻傳,吳昌祚受令做為「水沙連役」總統,十一月初二抵台灣府,二十六日與巡台御史索琳會於虎尾溪畔,撥兵北路參將何勉與淡水同知王汧率領北軍紮兵南投社,從烏溪上游進督、自己則率南路軍則從濁水溪上游進督,十二月初三同時朝水沙連社與頭領骨宗進軍,執行「順者撫之,抗者剿之」的撫番政策,十六日順利攻下水社,生擒骨宗、拔思弄與水里萬父子等,作戰獲勝,翌年正月率軍凱旋南歸,亦將骨宗等押送至台灣府(即台南市)。.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吳昌祚 · 查看更多 »

吳性誠

吳性誠(),字樸庵,湖北省黃安縣人,清代官員。 吳性誠為廩貢出身,捐得縣丞職務。嘉慶十七年(1812年)七月護理臺灣府糧補海防通判,嘉慶十九年(1814年)署鳳山縣知縣,二十四年(1819年)再任。次年任淡水縣丞,次年正月(1816年)陞署彰化縣知縣。嘉慶二十五年十二月(1821年1月)兼署臺灣府北路理番鹿仔港海防捕盜同知。道光四年(1824年)任臺灣府淡水撫民同知。翌年,因病辭職,不久即卒。.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吳性誠 · 查看更多 »

同知

同知為中國宋明清的文官官職名,雅稱司馬、分府,如宋代樞密院副使稱為「同知」,作為「知樞密院事」的佐貳官;又如州府之佐官為「同知」。 在清朝之位階約為正五品,而職能通常為佐理知府之鹽政,緝捕盜匪,海防等行政事宜。通常此官職會因地制宜而設立,也會視專業加以增置。若外出駐派者,其派駐辦事處稱為「廳」。 再以清代台灣為例,17世紀-19世紀設立之淡水海防同知,即是派駐於竹塹(今新竹),為掌管海防而設立的官職,且該淡水海防同知所派駐辦事處之地區,稱淡水廳。.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同知 · 查看更多 »

同治

同治(a;;公元1862年至1874年)为滿清入關後第八位皇帝清穆宗载淳的年号,前后共13年。 清史學家一般認為兩宮太后廢用祺祥而起用同治一詞,是要代表兩位太后與天子共同而治。也有人認為,「同治」是呼應清兵入關,入主中原的順治,等「同」順「治」。表達了中興帝國的意願。.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同治 · 查看更多 »

同治帝

清穆宗载淳(a)(),又稱同治帝,爱新觉罗氏,;汗號「布伦札萨克汗」(Бүрэн засагч хаан),西藏方面尊為「文殊皇帝」,年號「同治」。 同治帝乃咸丰帝长子,5歲(虛歲六歲)登基,原設年號為「祺祥」,隨後不及一年發生辛酉政變,最終由其嫡母慈安太后與生母慈禧太后共同垂簾聽政(史稱「兩宮聽政」),並改設年號為「同治」。直至1875年驾崩,時年僅19週歲,死後廟號穆宗(v),諡號毅皇帝(v)。他是清朝第九位皇帝,在位於1861年至1875年,也是清兵入关后統治中原以來的第八位皇帝。.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同治帝 · 查看更多 »

合資公司

合資公司,又稱合營,簡稱JV(Joint Venture),一般定義為由兩家公司共同投入資本成立,分別擁有部分股權,並共同分享利潤、支出、風險、及對該公司的控制權,與策略聯盟不同。策略聯盟與公司股權無關,在形式上也較不嚴謹。合資公司可能只為一個專案或計畫而成立,也可能像索尼愛立信這樣以合資企業的形式持續合作經營。 (合資意指兩人或多人之間針對具體指定之事業所建立的合夥關係或簽訂的合作協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合資公司 · 查看更多 »

吕志恒 (台湾知府)

#重定向 呂志恆 (清朝).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吕志恒 (台湾知府) · 查看更多 »

堤防

#重定向 堤.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堤防 · 查看更多 »

墾號

墾號為清朝時漢人或移民等向地方官府依法申請許可,接受官府通知領取合法墾照(開墾許可證,又稱墾單、墾諭),再進行投資招佃,並開墾無主地,以獨資或合資形式成立的土地開發單位,又稱墾戶;而如果依據法律另外取得業主的資格時,就會稱作業主、業戶。.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墾號 · 查看更多 »

夏獻綸

夏獻綸(),字芝岑,號筱濤,江西新建人,清朝官員。 他於同治十一年(1872年)接替潘駿章擔任按察使銜分巡台灣兵備道,為台灣清治時期的地方統治者。光緒五年(1879年)卒於任。.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夏獻綸 · 查看更多 »

大坪頂

大坪頂可以指:.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大坪頂 · 查看更多 »

大肚城

大肚城,是台灣南投縣埔里鎮的一個傳統地域名稱,位於該鎮中部。相較於今日行政區,其範圍大致包括北梅里西北部、籃城--里東大半部、西門里北端及西部邊界地帶中北段、大城里不含東南端及西北部邊界地帶。《南投縣埔里鎮行政區域圖》,內政部,2005年12月.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大肚城 · 查看更多 »

大肚王國

大肚王國(未知—1732年)為一在臺灣中部由臺灣原住民的拍瀑拉族與巴布薩族、巴則海族、洪雅族、道卡斯族所建立的跨部落王國,在鼎盛時期的領域範圍南端約到鹿港,北方則可至桃園以南之地(後來的範圍則在大肚溪上中下游的流域)。荷蘭時期的領域範圍主要在今天的臺中市,以及彰化縣北部和南投縣的一部分,其可能為一鬆散的部落聯盟,因為其政體無文字證據證明具有組織和有效率的統治形式。.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大肚王國 · 查看更多 »

大正

大正()是日本大正天皇在位期間使用的年號,使用時間從1912年7月30日至1926年12月25日止。承續年號為明治,接續年號為昭和。.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大正 · 查看更多 »

大水窟

大水窟可能指:.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大水窟 · 查看更多 »

大湳

大湳,可以指:.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大湳 · 查看更多 »

大溪區

大溪區(客語白話字:Thai-hâi-khî;臺灣客家語詔安腔:tai keˇkiˇ)爲中華民國桃園市的一個市轄區,境內有大漢溪,因而得名。大溪區原為復興區的木材輸出門戶,以大漢溪爲河運管道。雖然現在河運已經不再,但當地昔日的渡船頭仍然保存,大溪爲北橫公路的入口端,因擁有豐富的觀光資源,桃園市政府持續推展生態休閒遊憩東都心之重點發展區。 大漢溪兩旁原爲河階地形之代表,但在石門水庫建立之後,因爲水位下降,下切力道不足,使現在河階地形之形成趨緩,但近年在武嶺橋下游興建--作為石門水庫的備用水庫,其中的中--堰為全國規模最大的倒伏式攔河堰將攔截大漢溪河水,使水位將再度上升找回昔日深水港的河景。石門水庫位於大溪區南端,爲桃園市的著名風景區。大溪區之特產爲大溪豆乾及木製品,其中紅木神桌獨特精細的雕紋最為聞名,因此大溪木藝技術又結合在地傳統祀神藝陣神將《俗名:大仙尪》 ,讓大溪擁有上百尊的大仙尪又有大溪神將窟的美名,而成為北臺灣三大神將重地區域,齊名蘆洲、宜蘭。近年來,臺灣開放農業觀光,而大溪多山林,已開發許多休閒農莊,又鄰近臺北都會區,週休假日遊客紛至。 大溪區以大漢溪為界分為河東地區與河西地區,前者是傳統行政與經濟中心,近年極力轉型發展觀光生態遊憩,為國內外知名的旅遊景點;後者因國道三號大溪交流道及台66線快速道路經過,而在區內設立埔頂重劃區,初期主要以低密度開發的透天住宅為主,但經桃園升格直轄市及生活機能發展到位,還有可以高處俯瞰大漢溪、河東老城區及復興區山陵線的美景,河西地區陸續出現大型高樓景觀住宅。.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大溪區 · 查看更多 »

大日本帝國

#重定向 大日本帝国.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大日本帝國 · 查看更多 »

大日本帝國陸軍

大日本帝國陸軍(だいにっぽんていこくりくぐん)是日本军的陸上武裝部隊,1871年(明治4年)成立、1945年(昭和20年)解散。略稱為帝國陸軍,一般常以日本陸軍稱呼,並不使用全名稱呼。同時,日本陸海軍本來被稱呼為國軍(こくぐん)、皇軍(こうぐん),但表達為日本陸軍的場合較多。解散后,为与陆上自卫队产生区别,多以旧日本陆军或旧帝国陆军称呼之。.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大日本帝國陸軍 · 查看更多 »

天朝

天朝是一个对中国的代称,在历史上的不同阶段、不同语境有着不同的含义:.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天朝 · 查看更多 »

太田政弘

太田政弘(),日本山形縣人,台灣日治時期第14任總督(1931年1月16日-1932年3月2日)。.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太田政弘 · 查看更多 »

奏摺

#重定向 奏疏.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奏摺 · 查看更多 »

姓氏

姓氏是表示一个人的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和符号。通常同一个父系祖先繁衍的后代称为宗族。姓氏与人名一起构成一个人的姓名。相关的学科是人名学。.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姓氏 · 查看更多 »

媽祖

媽祖(莆仙語:Mâ-cô;閩南語:Má-tsoó͘;閩東語:Mā-cū)是以中國東南沿海為中心、包括東亞其他地區(日本琉球)及東南亞沿海地區濱下武志,《中國、東亞與全球經濟――區域與歷史的視角》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275頁的海神信仰,又稱天上聖母 、天后聖母、天后、天后娘娘、天妃、天妃娘娘、湄洲娘媽等。媽祖的影響力由福建莆田湄洲傳播開來,歷經千百年,對於東亞海洋文化及中國沿海文化產生重大的影響,被學者們稱為媽祖文化。2009年10月,妈祖信仰入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媽祖 · 查看更多 »

季节

季节是每年循环出现的地理景观相差比较大的几个时间段。不同的地区,其季节的划分也是不同的。对温带地區而言,一年分为四季,即春季、夏季、秋季、冬季;而对于赤道地區只有旱季和雨季,或無季相之分。在極地,並非只有冬季,但春秋季不明顯,以北極為例,五月到九月為夏季,十月到隔年四月為冬季,即没有春季和秋季。.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季节 · 查看更多 »

季麒光

季麒光,字昭聖,號蓉洲,江南無錫縣人,清朝官員。.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季麒光 · 查看更多 »

学生

學生一般指在受到國家或當地政府認可之教育機構(如學校、學院)學習或進修者,並且該學習或進修者之學籍登記於該教育機構中,同時受到該教育機構認可之教導者(如老師、教授)指導。 廣義而言,在研究機構或工作單位(如醫院、企業等地)學習者有時也會自稱學生,與学生的性質相似的还有徒弟、弟子、学徒等等。而學生更可指向某個人或者某個機構學習的後輩。.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学生 · 查看更多 »

孫爾準

孫爾準(),字平叔,一字萊甫,號戒庵、戒菴,江蘇金匱(今無錫)人,清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孫爾準 · 查看更多 »

孫魯

孫魯,字岱東,中國清朝官員,河南陽武人(一說祥符人),監生出身。 曾署台灣府海防補盜同知,兼攝台灣縣知縣事。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改任諸羅縣知縣。雍正四年(1726年)升台灣府知府,同年兼署彰化縣事。翌年,閩浙總督高其倬參奏,指陳孫魯「雖廉謹有餘,而才具似覺不足,於海外之郡不甚相宜」,之後,奉旨調離台灣,並於雍正九年(1731年),再任泉州府知府。.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孫魯 · 查看更多 »

學前教育

學前教育又稱學齡前教育或幼兒教育,通常是指对胎儿至进入初等教育(小学)前的儿童所进行的教育、组织的活动和施加的影响。它的教育对象包括胎儿、婴儿(0-3岁)、幼儿(3-6、7岁)。學前教育包含了家庭教育、社會教育以及人際教育。 學前教育中的家庭教育是針對0至6歲幼兒關於家庭教養以及身心發展、生活學習的基礎教育。.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學前教育 · 查看更多 »

學校

#重定向 学校.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學校 · 查看更多 »

宴會

宴會,是社團聚會一起吃的一餐飯局,活動通常有一個主題,例如國際外交上的國宴、結婚的婚宴、壽宴、慈善餐舞會等。而西式或者安排會前雞尾酒酒會加自助餐等。 晚宴是一項專案管理,內容包括嘉賓名單、點菜菜單選擇、座位編排、收支預算、活動程序流水賬、祝酒及司儀等。 宴會是人群聚集的社交活動,按舉行的時間可以分為早會、午宴和夜宴等。.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宴會 · 查看更多 »

家牛

家牛或称黄牛、歐洲牛(学名:Bos taurus)是哺乳類偶蹄目牛科牛亚科牛属中一群已經驯化的動物。这种群居动物的祖先为原牛,大约8千年前被人类驯化成家养的牲畜。如今地球上生存着13亿只家牛,遍布除了南极洲以外的每一块大陆。家牛同人类的生活极为密切,一般将它们用来作为肉、奶或皮革的来源,在化石燃料大规模使用之前家牛也是主要的畜力来源之一。为了更好地利用家牛所提供的资源,人类長期進行配種,按其特征可以分为供食用的肉牛及产奶的奶牛,用于耕作的家牛则日渐减少。在人类的文化中,家牛一般占有很高的地位,台灣早期的農家子弟禁吃牛肉,1949年的《印度宪法》与《尼泊尔宪法》甚至禁止宰牛。人们大多将其同力量、财富等联系起来,许多地区将家牛视作忠诚、勤劳的象征。不过因为其外形和从事的工作,有时也会被当做卑贱、粗暴的象征。.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家牛 · 查看更多 »

官制

官制於東亞之定義,即是將帝王之下,人民之上的統治者分階級,分高低的予以歸類。簡言之,也就是東亞古代公務員的頭銜、功能、職稱或組織名稱。 一般來說,中國傳說時代即有官制之稱,西元前兩千年之前的夏朝官師是史載最早的官制名稱。不過,就考古學可證實來看,最早的中國官制應該出自公元前一千年左右之商朝,而冢宰是可證實的,中國最古老官制之一。.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官制 · 查看更多 »

封鎖

封鎖(Blockade,BLOC),或譯為阻絕、軍事封鎖等。原出於漢語,本義為加鎖、封閉。 後被轉用於軍事,現代也用於資訊安全等其他方面。 封鎖的目的,在以運用各種軍事手段圍困敵國的交通、運輸與補給,以切斷其經濟,消滅敵人的意志。在過去,被視為是攻城戰的其中一種方式;現在除了陸上和海上封鎖外,空中封鎖、通信封鎖(如切斷海底網路電纜)也是封鎖手段之一。 軍事封鎖不一定具有國際法效力,如中國抗日戰爭時,大日本帝國對中華民國的封鎖,但禁運和經濟制裁則具備。.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封鎖 · 查看更多 »

小埔社

小埔社,是台灣南投縣埔里鎮的一個傳統地域名稱,位於該鎮西北部。相較於今日行政區,其範圍大致包括廣成里南部不含西南端凸出部分、合成里東半部的中央及東南側。《南投縣埔里鎮行政區域圖》,內政部,2005年12月.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小埔社 · 查看更多 »

小圣堂

小圣堂是基督徒聚集和彌撒的场所,尤指沒有神職人員常駐的教堂。它可以附属于各种机构,例如较大的教堂、大学、医院、 宫殿、 监狱或墓地,也可以是一座独立的建筑物,有时还有自己的庭院。直到宗教改革以前,小圣堂是指以下的礼拜场所:不是由当地本堂神父主要职责的次要地点,或者属于个人或机构。许多大型教堂拥有一个或多个次要的祭台,如果它们拥有自己分开的空间,就经常被称为小圣堂。 在中文語境中,天主教使用“小圣堂”、“小教堂”或“教堂”等称谓,并在特指时称“某某小堂”以及彌撒;在基督新教教派则使用“礼拜堂”一词,特指时即称“某某礼拜堂”。这种区分在西方语言中是不存在的。 礼拜堂的称呼在英格兰尤为普遍,在威尔士更加如此,用作称呼独立的非国教教派的礼拜场所。在苏格兰和爱尔兰,许多普通的罗马天主教教堂和非圣公会教堂都被称为“聖堂”。在英格兰,由于非国教教派的礼拜场所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兴起,到了1851年人口普查时,自费加入非国教教堂的会众比圣公会会众还要多。 小圣堂或礼拜堂通常属于基督新教派中。后者多半发生在隶属于医院或监狱等非宗教机构的情况下。在以圣公会为国教的英格兰,这类非国教教派或无教派的小圣堂仍可由当地的圣公会主教祝圣。.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小圣堂 · 查看更多 »

小笠原敬太郎

小笠原敬太郎(),日本島根縣人,曾任埔里社尋常高等小學校、霧社尋常小學校校長,在擔任臺中州能高郡郡守時於霧社事件中遭殺害,隔年(1931年)2月1日入祀芝山岩社。.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小笠原敬太郎 · 查看更多 »

專賣

專賣是指一個國家的政府,利用自身拥有的行政特权,為了介入人民的生活,達到控制社会的效果,又能對徵加政府的稅收、資金來源所採取的措施。因此,對於人民生活所必需之物品或是為了維護政府統治的安全性來說,壟斷資源,例如食鹽、鐵、酒、茶葉等,由政府獨佔經營,谋取暴利,不許私人參與。 專賣是行之有年之政策,春秋時代管仲有“官山海”政策。漢武帝為增加國家收入,命桑弘羊推行鹽鐵專賣制度,是最重要的财政收入。安史之亂後,唐朝國盛日衰,第五琦為鹽鐵使,實行專賣食鹽。 專賣對國家財政幫助很大,但對一些有識之士而言並非好事。漢武帝雄才大略,“情存遠略,志辟四方,南誅百越,北討强胡,西伐大宛,東並朝鮮。因文景之蓄,借天下之饒,數十年間,官民俱匱。” 西漢元氣大傷,昭帝繼位後引發鹽鐵論的廷議。宋仁宗時,王曾指出:“榷酒蓋出於前代之不得已,今以經費至廣,未能省去,若又榷醋,則甚矣。”馬端臨將鹽鐵酒茶專賣歸類於“衰世”之法。 日治臺灣於明治年間,施行鴉片、鹽、樟腦、煙草、酒、酒精、石油、火柴、度量衡、鹽滷汁等共十項專賣。.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專賣 · 查看更多 »

屏東客運

屏東汽車客運股份有限公司(英語:PT Group),簡稱屏東客運或屏客,是一家主要於屏東縣地區經營公路客運的業者。近年來由於墾丁地區旅遊風氣日漸興盛,因此該公司在恆春站設置有墾丁街車,以循環路線的方式,每半小時至60分鐘發車一趟,規劃為藍線與紅線兩條方向相反的路線,讓自由行的旅客能夠便捷地往來墾丁與恆春各景點之間。.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屏東客運 · 查看更多 »

屯田

屯田是可以是下列意思:.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屯田 · 查看更多 »

屯番制

屯番制或稱番屯制,是因為台灣熟番幫助清廷平息林爽文之亂有功,而理解熟番的武力可維持台灣的治安,因此開始在1788年林爽文事件結束後,模仿中國四川的屯練,屯番制在此時開始在全台使用。全台共設有十二屯,大屯四處每處四百人,小屯八處每處三百人。.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屯番制 · 查看更多 »

山民客運

山民汽車客運公司,是一家專為埔里地區山區民眾提供交通服務的客運公司,現已改組為南投汽車客運股份有限公司。.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山民客運 · 查看更多 »

岸裡社

岸裡社(Lahodoboo,台羅:Huānn-lāi-siā),為18世紀台灣平埔族的巴則海族當中,人數與勢力最大的群落,社址在今台中市神岡區。 史獻記載,當時台灣十萬人口中,該社(歸化之巴則海族)就佔有428戶共3368口,而活動範圍最廣時,曾從台中豐原一帶擴展到今日台中市西屯、北屯、大雅、神岡、潭子、豐原、石岡、新社、東勢、后里以及苗栗縣三義、銅鑼與卓蘭等區。日後,仍有學者稱這範圍為岸裡地域。 會達到如此大勢力範圍,起因於1699年該社幫助清官府平定吞霄社動亂。而巴則海族更因岸裡社的漢化與推展,成為當時擁有大量土地的地主。知名人士有潘敦仔。 岸裡社雖坐擁大片的青埔林地,卻少參予土地的拓墾,其原因除了漢人移民大量進入該岸裡地域外,也因清官府賦予該社太多勞役與公差。加上漢人文化強勢入侵,讓岸裡社人數迅速萎縮。到了1893年時,自我認知為巴則海族人只剩下300戶,1611人,而其中只有不到4分之1為岸裡社。而到了20世紀中已經全部漢化,保有原本文化岸裡社的巴則海族或平埔族已幾近為零。但當時岸裡社頭目潘家在今臺中市神岡區岸裡里尚有岸裡潘家古厝。.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岸裡社 · 查看更多 »

川中島

#重定向川中島 (消歧義).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川中島 · 查看更多 »

巡視臺灣監察御史

巡視臺灣監察御史,簡稱巡臺御史。為臺灣清治時期的1722年-1769年期間,設置於臺灣的監察御史。18世紀,臺灣行政區劃為臺灣道,而與其他省道相同,巡臺御史通常為滿人及漢人各一。 監察御史為清朝監察機關官職。巡臺御史職品等為從五品文官,品等雖比臺灣道道員的正四品低,不過官小權重。不僅可對臺灣道所屬違法官吏進行彈劾,也可由皇帝賦予直接審判臺灣道所屬行政官員之權利,除此亦可在監察過程中對臺灣地方行政所存在的弊端上奏,其體制性質類似中華民國政府現今的監察院。 1722年開始派任的巡臺御史,初期以赴任派實為原則,也就是留臺者必須等接任者方能卸任。1751年起,改「著三年,事竣即回,不必留駐候任」。1769年,巡臺御史裁撤。.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巡視臺灣監察御史 · 查看更多 »

巡查

巡查是日本警察官的階級之一,為組織之中的最基層階級,,相當於自衛隊士長(上等兵)至二等士(二等兵)間的階級。.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巡查 · 查看更多 »

巡檢

巡檢,為中國古代官職名。 宋代在關隘重地及邊疆地區設置巡檢官,而各地連繫之處又設置都巡檢加以總管,兩職皆以武臣擔任,隸屬州、縣管轄;掌一方甲勇訓練,巡邏地方,維護治安,並特賦鎮壓平叛之權。到元代至清代該職位則一般來說為官僚體系中最基層的官員,如在清朝的品等為文職從九品官,而主要職能則為輔佐同知或知縣,擔任工作則約為巡防地方、稽查緝捕盜匪等。雖說巡檢工作大約是為衙門內,不過仍有幅員廣闊的行政區域設置獨當一面的巡檢,此時功能就類似地方官了。 Category:地方官.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巡檢 · 查看更多 »

巡撫

巡撫,尊稱為撫臺、撫軍。為中國14世紀-20世紀初的地方官制名稱,統治區域可能由從數千平方公里至數十萬平方公里,权力大于今日仅负责行政事务之省長,统筹地方行政、军事、司法权力。清朝巡抚多有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頭銜,副都御史俗稱御史中丞,故习称巡抚为中丞。 越南阮朝也模仿清朝的职官制度,设有巡抚一职。.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巡撫 · 查看更多 »

工廠

工廠(有時又作工場)又稱製造廠,是一所用以生產貨物的大型工業樓宇。大部分工廠皆設有以大型機器或設備構成的生產線。.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工廠 · 查看更多 »

巫永昌

巫永昌(),是一位出身埔里的醫師及企業家。他也是巫永福與巫重興的長兄。.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巫永昌 · 查看更多 »

巴宰族

巴宰族(éh、Pazih、Pazeh;巴則海族、拍宰海族),為台灣平埔族原住民。其中以岸裡社最為強大。主要居住在台灣中部埔里盆地愛蘭地區,目前仍保有族語巴宰語及傳統文化。.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巴宰族 · 查看更多 »

巴布薩族

巴布薩族(巴布薩語:Babuza)又稱為貓霧捒族,為台灣平埔族原住民,即荷蘭人所稱的虎尾壟(Favorlang),主要分布在大肚溪以南至濁水溪之間的海岸區域,包括彰化平原地帶。還存有屬於彰化地區的虎尾壟語詞典,於1650年由荷蘭傳教吉爾伯特斯·哈帕特以荷蘭文編寫。.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巴布薩族 · 查看更多 »

巴布拉族

#重定向 拍瀑拉族.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巴布拉族 · 查看更多 »

丁日昌

丁日昌(),清朝洋务运动主要人物。字禹生,又作雨生,室名持静齋、清節堂、得恩堂、百蘭山館、蕉雨書屋。广东丰顺人。1875年以军功任命为琼州府学训导。后出任庐陵知县后,因太平军攻陷,遂被免职。其后为曾国藩幕僚,帮助筹办水师。在任福州船政期间提出创建北洋、东洋、南洋三支水师,分区设防的主张;还提出革新船政,延聘外国人教习技术。1876年到台湾,开办煤矿,架起中国第一条自建电报线。制订《海难救护章程》,1877年8月,因病回籍休养。1879年清政府命他专制南洋事宜,节度沿海水师官兵。1881年向总理衙门建议派人巡抚广西,加强对西南边疆的控制。他在政务之余,悉心读书,尤酷爱搜聚典籍,是清代三大藏书家之一,辑有《持静斋书目》五卷。 光緒八年(1882年2月27日),逝世于广东揭阳家中。卹如制。.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丁日昌 · 查看更多 »

中,指距离四方或兩端相等的方位,又稱中间、中心、中央或中部等。也可引申为性质或等级介于两端之间。某些时候意思亦等同裏外的「裏」。 此外,方位的「中」又引申出相關地理名詞,如中国、中原、中土等,而「中國」與「中原」來自於古代漢族的世界觀的認知對自視為天下之中心而起名。.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中 · 查看更多 »

中央山脈

中央山脈為台灣五大山脈之一,北起宜蘭縣蘇澳鎮南方澳與東澳之間的烏岩角,南到台灣本島最南端的鵝鑾鼻,呈北北東至南南西走向縱貫全島,為全島最長的山脈,它將台灣全島分成了西大、東小不對稱的兩半,東部地勢較險峻,而西部則較寬緩。同時中央山脈也成為全島各水系的主要分水嶺。.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中央山脈 · 查看更多 »

中寮庄

中寮--,為1920年-1945年間存在之行政區,轄屬台中州南投郡。今南投縣中寮鄉。.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中寮庄 · 查看更多 »

中山路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中山路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是位於東亞的民主共和國,自1912年成立至1971年退出聯合國期間是中國的代表政權,之後則因主要國土位置與國際政治現狀而在國際上通稱「臺灣」。建政之初繼承原清朝統治的中國領土,至今未放棄主張自己為代表中國之唯一合法政府。1945年二戰結束後從日本接收臺灣。1949年因第二次國共內戰失去大部分中國領土的治權,現今實際管轄的領土(即自由地區)總面積36,197平方公里,包括臺灣本島及附屬島嶼(北方三島,蘭嶼,綠島等)、澎湖群島、福建沿海附屬島嶼(金門群島、馬祖列島、烏坵列島)與部分南海諸島(東沙群島,太平島,中洲島等),首都為臺北市.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中華民國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政府

中華民國政府是中華民國的治權機構,其歷史最早可追溯至1911年肇建於武昌的中華民國軍政府,之後歷經南京臨時政府、北京臨時政府、北洋政府、國民政府等多次政權替換。現今在臺灣地區的中華民國政府體制基於1947年施行的中華民國憲法、以及1991年首次制定的憲法增修條文,分為中央、地方兩大層級。 中華民國施行「一府五院」的中央政府組織,別稱「中樞」:「一府」是指總統、副總統、以及總統之幕僚單位(總統府、國安會等),「五院」則指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考試院、監察院及下屬各政府機構,此乃依照孫中山自創之五權憲法理論,將國家治權分為行政、立法、司法、考試、監察等五種,並分別設置一個「院」來執行。地方政府架構則分為省╱直轄市、縣╱市、鄉╱鎮╱縣轄市等三級,但省的功能於1998年起虛級化,故一般均將省級剔除;原本屬於省轄下的縣、市,在省虛級化後實際上與直轄市同屬中央政府直轄。現今所稱的地方政府,指直轄市、縣、市、鄉、鎮、縣轄市、以及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設有行政機關與立法機關。 中華民國政府也是迄今唯一曾經同時統治臺海兩岸的行憲政府。.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中華民國政府 · 查看更多 »

中路

中路可以指:.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中路 · 查看更多 »

中路撫民理番同知

#重定向 臺灣府中路撫民理番同知.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中路撫民理番同知 · 查看更多 »

中臺灣

中臺灣是臺灣中部的簡稱。其為臺灣西部平原的起始地帶,是臺灣的農業重鎮,同時也是臺灣中小企業與精密機械最重要的聚集地,巨大機械(捷安特)、臺中精機、寶成集團、漢翔航空工業等知名企業均以臺中市為根據地,並形成全國第二大的臺中彰化都會區。.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中臺灣 · 查看更多 »

中橫公路

東西橫貫公路入口 谷關的東西橫貫公路牌樓 九曲洞隧道東口 中橫公路的明隧道 中橫公路沿途的隧道 中橫公路碧綠神木段 中橫公路,全名東西橫貫公路或中部橫貫公路,簡稱中橫,是台灣第一條串聯東部與西部的公路系統,與南橫公路、北橫公路並列為台灣三大橫貫公路。1956年7月7日開工,1960年5月9日通車,最初由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就業輔導委員會的中華民國國軍榮譽國民擔任開發主力。中橫公路貫穿分隔台灣東岸與西岸的中央山脈,所經的地形相當多樣化,從平地直到三千多公尺高的合歡山,中間有隧道、河谷等開鑿,亦經過太魯閣國家公園。省道台八線是此系統中的主線,另有宜蘭、霧社兩條支線,公路編號分別為台七甲線與台十四甲線;其中台八線上谷關至德基路段在九二一大地震後長期封閉,至2011年完成便道的整修,惟僅供梨山地區與公路沿線居民和工程人員等出入使用,未對公眾開放。.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中橫公路 · 查看更多 »

中正村

中正村,可能是指以下中華民國的行政區劃:.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中正村 · 查看更多 »

中日战争

中日戰爭主要指近代中國和日本之間發生的兩場大規模戰爭:.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中日战争 · 查看更多 »

七七事变

七七事變,又稱蘆溝橋抗戰、卢沟桥事變,是中華民國與日本於1937年7月7日發生在中華民國河北省宛平縣盧溝橋的一起軍事衝突,為第二次中日戰爭(八年抗戰)全面爆發的起點。 1937年7月7日晚,日本駐屯軍在蘆溝橋附近演習。駐豐台日軍稱演習中一名士兵「失蹤」,要求進宛平城搜查,遭拒絕後,即攻擊城西盧溝橋。當晚10時40分,日軍聲稱演習地點傳來槍聲,並有一名為志村菊次郎的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宛平城搜查,遭守城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前身之一為西北軍)拒絕。日军挑起卢沟桥事变。中國駐軍第二十九军奮起抵抗。翌日清晨5時許,日軍炮轰宛平城。随后发生了平津作战。第二十九軍在之后的平津作战中打輸,撤退至保定,平津地区為日本佔領,第二次中日戰爭随后全面爆发。.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七七事变 · 查看更多 »

布農族

布農族(布農語:Bunun),清代文獻稱為武崙族,台灣原住民的一個族群,主要居住在海拔1,500公尺以上的高山上,現在的人口約五萬餘人。.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布農族 · 查看更多 »

丘陵

丘陵或丘陵地是一种高度在平原和山地之间,並由眾多小丘連綿而成的地形。各地对丘陵的定义不十分一样。相对而言,比较平坦的地方高度差50米就可能可以被称为丘陵,而在山地附近可能在高度差100到200米以上才会被称为丘陵。.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丘陵 · 查看更多 »

三條崙

三條崙,是臺灣雲林縣四湖鄉的一個傳統地域名稱,位於該鄉西部臨海地帶。相較於今日行政區,其範圍大致包括崙北村不含東北部、崙南村。.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三條崙 · 查看更多 »

平埔族

#重定向 平埔族群.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平埔族 · 查看更多 »

平原

平原(plain)是海拔较低的平坦的广大地区,海拔多在0—500米,一般都在沿海地区。海拔0—200米的叫低平原,201—500米的叫高平原。.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平原 · 查看更多 »

平方米

平方米,又稱為「平方公--尺」(符號為、m2或㎡)是面積的公制單位,其定義是「在一平面上,邊長為一公尺的正方形之面積」。中國大陆在表示房间面积等时又常简称为“--”或“平”。.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平方米 · 查看更多 »

乾隆

乾隆(z;,公元1736年至1795年)为中国清朝第六位(入關後第四位)皇帝清高宗弘历的年号。庙号“清高宗”,谥“纯皇帝”。清属蒙古尊其为腾格里特古格奇可汗。卒于嘉庆四年(1799年)葬于清东陵中的裕陵。 乾隆帝是执政时间第二长的中国皇帝,仅次于其祖父康熙帝;乾隆帝25岁登基,在位六十年,為尊敬其祖父康熙,提前讓位於嘉慶帝,之后任四年太上皇,实际行使国家最高权力长达六十四年。 嘉庆帝登基后改元嘉庆,但宫中仍用“乾隆”年号,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万岁爷进药底簿》封皮上书“乾隆六十三年”。.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乾隆 · 查看更多 »

广东省

廣東省,簡稱粵,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南端沿海的一個省份,省會廣州。廣東省位於南嶺以南,南海之濱,與香港、澳門、福建、廣西、湖南、江西接壤,與海南隔瓊州海峽相望。廣東省總面積約爲598,800平方公里,海洋及陸地面積分别爲419,000平方公里和179,800平方公里。 廣東是中國的人口大省,2015年該省人口約1.1億人,高居全國第一位,其人口密度爲每平方公里584人。該省自改革開放以來一直是大量外來人口的移居地,使其擁有相對多樣的族群面貌,廣東的漢族居民,主要可分爲廣府、客家、閩南三大民系,此外還有不同的少數民族,其中人數最多的爲壯族。 該地區與廣西和海南同屬於嶺南文化圈,其語言、傳統風俗等方面都有著自身的獨特性。廣東人以其經商傳統著名全国,歷史上的「粵商」就是指在廣東一帶行商的人(廣肇帮,在海外又稱廣東幫,海外所講的廣東帮不包括潮州幫和客家幫),與徽商、浙商、晉商、蘇商一同合稱爲歷史上的“五大商幫”。作爲廣東省會的廣州有「千年商都」之稱,自漢代開始番禺城(廣州市古名)便是中國的重要商業都市,以清代的廣州十三行(廣東十三行)最爲著名。 廣東省2016年估計的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爲73,290元人民幣,在全國省級行政區中位列第八,而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則位列全國第一、世界第五。珠江三角洲地區是世界上大都會區和大都市之一。深圳、廣州、珠海、佛山、中山和東莞,這六個城市是廣東最富裕的地區;2015年,六個城市的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可依國際匯率兌換為19,650美元。廣東省的水資源豐富,其水產品生產以近海養殖和海洋捕撈為主。位處珠江沿岸一帶的珠江三角洲被稱作南中國的「魚米之鄉」,是中國第二大水產品出產省份和第三大海產品出產省份。.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广东省 · 查看更多 »

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指政府有义务运用公共资源保障所有适龄儿童接受的教育。義務教育的三個基本原則是強制、普遍與免費。凡是适龄儿童都應強制接受教育的义务,並且教育對象沒有階級或是出身的限制,此外還必須是免納學費的。1717年,普魯士王國開始實施義務國民教育,是全世界第一個實施義務教育的國家。《世界人权宣言》第26条第一款指出:「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教育应当免费,至少在初级和基本阶段应如此。初级教育应属义务性质。」現代大部份的國家和地區都有實施義務教育,但年數和成效不一。 在日常生活中,強制教育、普遍教育及免費教育均與義務教育通用,但嚴格來說,這些字詞只提及了義務教育的部份基本原則。.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义务教育 · 查看更多 »

交通

交通指所有透過器具(火車、汽車、摩托車、船、飛機等)、或僅靠人力进行的人流、客流和货流的交流运输,但廣義解釋也包含郵遞、電信等人際資訊方面的交流。该词的现代释义取自于日文释义。.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交通 · 查看更多 »

交通樞紐

#重定向 公共運輸交匯處.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交通樞紐 · 查看更多 »

交易

交易(Transaction)又称貿易、交换、互市,是買賣双方对有價物品及服務进行互通有無的行为。可以是以货币为交易媒介的過程,也可以是以物易物,例如一隻黃牛交換三隻豬。.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交易 · 查看更多 »

京城

京城,又稱為京師,是漢字文化圈(中国大陆、臺灣、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家或地區)中,对于首都的称呼,多见于近古以前。陪都(具有与首都相似地位的城市)不稱京師。 京城可以指:.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京城 · 查看更多 »

康熙

康熙(a;,公元1662年至1722年)为中国清朝入關後第二位皇帝——清圣祖玄烨的年号,前后共61年。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清世宗即位沿用。.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康熙 · 查看更多 »

人口

人口(Population),通常是指一个地理区域的人類数目,对人口进行研究的科目有社会学和地理学,它是人口学研究的最基本的范畴,一个地域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这限制了人口的数目的增长,一些人类社会学观察员建议这个理论同样适用于人口,并且认为未受抑制的人口增长有可能导致马尔萨斯学说灾难,但是也有人表示不同意这个观点。人口具有自然的和社会的两重属性。.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人口 · 查看更多 »

人类学

人类学(anthropology)一词,起源于希腊文“ανθρωπος(anthrōpos,人)”以及“λογος(-logia,学科)”,意思是研究人的學科。這個學科名稱首次出現於德國哲學家在1501年的作品《人類學——關於人的優點、本質和特性、以及人的成分、部位和要素》(Antropologium de hominis dignitate, natura et proprietatibus, de elementis, partibus et membris humani corporis),當時人類學這個字指的是人的體質構造。Dieserud, Juul (1908) London:Open Court Publishing ISBN 978-0-8021-3943-6 當代人類學具有自然科學、人文學與社會科學的源頭。它的研究主題有兩個面向:一個是人類的生物性和文化性,一個是追溯人類今日特質的源頭與演變。民族誌同時指稱人類學的主要研究方法,以及依據人類學研究而書寫的文本。從事人类学研究的专家則称为人类学家(anthropologist)。 人類學的基本關注問題是:什麼是智人的定義?誰是現代智人的祖先?人類的體質特徵是什麼?人類如何做出行為?為什麼在人類不同群體之中,有著許多變異與差異?智人在過去的演化歷程,如何影響其社會組織與文化?依此類推。 自從法蘭茲·鮑亞士與布朗尼斯勞·馬凌諾斯基在十九世紀晚期與二十世紀早期從事人類學研究後,這個學科就和其他社會科學學科區分開來,人類學強調對脈絡的深度檢視、跨文化比較(社會文化人類學本質上就是一門比較研究學科),以及對研究區域的長期、經驗上的深入了解,這往往稱為參與觀察。文化人類學格外強調文化相對性,並運用其研究發現來建構文化批判。這在美國特別風行,源於法蘭茲·鮑亞士對十九世紀種族主義的反對,經過瑪格麗特·米德倡導性別平等與性自由,到當代對於後殖民壓迫的批評,以及對多元文化主義的提倡。 在美國,當代人類學通常劃分為四大分支:文化人類學(也稱為社會人類學)、考古學、語言人類學、生物人類學/體質人類學。這個四大分支的人類學也反映在許多大學部教科書,以及許多大學的人類學課程里。在英國以及許多歐洲的大學,這些分支往往安置在不同的科系,且被視為不同的學科。 社會與文化人類學受到後現代理論嚴重影響。在1970與1980年代,有一個認識論的轉向,脫離了這個學科所熟知的實證論傳統。在這個轉向中,關於知識的本質與生產的各項議題,佔據了社會文化人類學的核心位置。相對地,考古學、生物人類學與語言人類學,很大程度上依然是實證論。由於這種認識論上的差異,甚至導致某些人類學系分家,例如史丹佛大學在1998-9學年,「科學家」與「非科學家」分成兩個科系:人類學,以及文化與社會人類學。(稍後,在2008-9學年,史丹佛大學人類學重新整合為一個科系)。.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人类学 · 查看更多 »

人類

#重定向 人.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人類 · 查看更多 »

人止關

人止關,臺灣地名,位於臺14線74.47K,其行政區劃隸屬南投縣仁愛鄉,為埔里通往霧社必經之地。當地因眉溪流經於仁愛橋至大觀橋之河段形成峽谷,地勢自成天險,故於清代令禁漢人上山止步之地而得名「人止關」。日治初期,居住在人止關兩側崖壁上的原住民,為守護自己的領域,倚仗著天險而擊退了日軍,此役為史稱「人止關之役」。現今,人止關成為南投縣境內一處旅遊景點。.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人止關 · 查看更多 »

人民

人民,泛指百姓。,指人的集合。通常住在同一國家或地區、享有一定權利的人的集合構成這個國家或地區的人民。其中「人」字表明這個集合的個體是人類,而「民」字表明屬於這個集合的個體具有國民的權利和承擔國民義務。.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人民 · 查看更多 »

二七部隊

二七部隊,又稱台灣民主聯軍,乃台灣台中地區於二二八事件發生當時,由謝雪紅、楊克煌、鍾逸人、蔡鐵城、黃信卿、古瑞雲等中部地區各方人士所共同組織領導的反抗國民政府的武裝民兵(或稱民軍、人民軍)組織。二七部隊是二二八事件當時規模最大、維持最久的反抗勢力組織,同時也是當時全台灣民眾口耳相傳關注的焦點。「二七部隊」的名稱取自二二八事件的導火線——2月27日傍晚發生在台北市的一起緝菸血案。.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二七部隊 · 查看更多 »

二二八事件

二二八事件是臺灣於1947年2月27日至5月16日發生的事件。1947年2月27日,因專賣局查緝員在臺北市查緝私煙時不當使用公權力造成民眾死傷,引起28(次)日的陳抗傷亡,更擴及後續臺灣民眾大規模反抗政府與攻佔官署。事件中,臺灣民眾大規模反抗政府與攻擊官署,當地人對外省人的報復攻擊,國民政府派遣軍隊逮捕與鎮壓殺害臺灣民眾,事件造成民眾大量的傷亡,然而傷亡數字眾說紛紜,由數百人至數萬人不等。 此事件亦稱作「二二八大屠殺」、「二二八革命」、「二二八起義」、「二二八事變」、「二二八慘案」、「二二八民變」等。 1945年,國民政府接替日本開始統治臺灣,然而來自中國大陸的軍政人員,甫經歷中日戰爭,對舉目皆是日本風格的臺灣生起排斥與歧視的心態,並時常對臺灣人抱持著優越感,以征服者、勝利者自居,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出版,2004-10,李筱峰,世新大學教授,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2001-02-28,蘇瑤崇,國史館學術集刊 第4期,20040901,對待人民驕縱專橫。而長期在日本統治下的台灣人民,對於相對落後的中國社會現況、普及教育、法治觀念、衛生條件、生活習慣等缺乏瞭解,導致由原本的滿懷期望轉變成深感失望。許多來自中國大陸的軍人毫無軍紀可言,例如乘車、用餐不付款、低價強購、賒借不認帳,乃至有偷竊、搶劫、恐嚇、詐欺、調戲婦女、強姦、開槍殺人等非法情事發生,與臺灣日治時期日籍軍政人員的軍紀嚴明、高行政效率形成強烈對比,也使得臺灣人民愈來愈敵視國民黨與長官公署,反而感到日治時期下的臺灣比較良善。 當時統治臺灣的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治台政策錯誤、官民關係惡劣、軍隊紀律不良、官員貪污腐敗。在經濟方面,政府一手壟斷並管制物資買賣、濫印鈔票,並掏空民生物資運往中國大陸支援國共內戰,導致嚴重通貨膨脹、大量民眾失業,臺灣經濟因而巨幅倒退,終至民不聊生。由於政府的種種倒行逆施,加上掌握資源控制權的人士對臺灣人民的種種歧視與打壓,使得台灣人民深受其害,因而不滿的情緒不斷累積,最終導致龐大民怨能量總爆發。 1947年2月27日,專賣局查緝員在臺北市天馬茶房前查緝私菸,因不當使用公權力造成民眾一死一傷,成為事件導火線。隔天民眾前往行政長官公署前廣場示威請願,但遭公署衛兵開槍掃射,使原先的請願運動轉變成為反抗政府行動,臺灣在各地發生軍民衝突後,至3月6日已蔓延到除了澎湖外的全台灣,外省人受波及遭臺籍民眾攻擊傷亡.大紀元.2014-02-28.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二二八事件 · 查看更多 »

二水鄉

二水鄉位於臺灣彰化縣東南隅,東北枕八卦台地,南臨濁水溪,為濁水溪沖積扇的最東端,其扇頂鼻仔頭便位居鄉內東境;是一個典型的農業鄉。 鄉治所在地的二水車站是臺鐵縱貫線與集集線的交會點。 灌溉彰化平原大半部地區的八堡圳傳統取水口位於本鄉,為紀念該項水利工程而設的跑水節為地方上最具特色的年度節慶活動。.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二水鄉 · 查看更多 »

五城

五城(pentapolis)一词来源于希腊语词汇“penta”(五)和“polis”(城邦),是地理上或制度上的5座城市的组群。.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五城 · 查看更多 »

五城堡

五城堡,是台灣中部自清治時期至日治初期的一個行政區劃,其範圍在今南投縣的魚池鄉中西部及水里鄉東部。 五城堡北邊為埔-里-社堡,東邊及南邊為蕃地,西邊為集集堡。.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五城堡 · 查看更多 »

仁愛鄉

仁愛鄉位於臺灣南投縣東部,為該縣兩個山地原住民鄉的其中一個(另一個為信義鄉)。 該鄉在戰後,由原來的臺中州能高郡直轄的蕃地所改制。本鄉的行政中心設於霧社,位居中央山脈之上,地勢高峻陡峭,觀光事業發達。境內居民以台灣原住民泰雅族、賽德克族、布農族為主,日治時期最大規模的原住民抗日事件—霧社事件,即發生於本鄉。 1950年外省移民隨著政府軍隊從泰緬邊境遷入仁愛鄉清境地區,開墾高山農場,建立眷村,因為當時該部隊主要是雲南省人為主,其中也有不少的雲南省的少數民族擺夷族人,所以也替本鄉引入雲南擺夷文化,進而與原住民文化揉和成為獨特的文化景貌。.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仁愛鄉 · 查看更多 »

仝卜年

仝卜年(),字子占,號礀南,又號古虞,山西平陸人,清朝政治人物,同進士出身。 嘉庆十六年(1811年)登辛未科進士,累遷至惠安縣知縣。道光十二年(1832年)調噶瑪蘭廳通判。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以台灣府知府身分奉旨擔任按察使銜分巡台灣兵備道。任內對台頗有治績,並嚴管官吏,共有多位知縣等官員遭彈劾革職。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卒於任。.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仝卜年 · 查看更多 »

廳可以指以下的事物.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廳 · 查看更多 »

建筑

建築,通常指的是對那些為人類活動提供空間的、或者说拥有内部空间的構造物進行規劃、設計、施工而後使用的行為過程的全體或一部分。「建築」除了可指具體的構造物外,也著重在指創造建造物的行為(過程、技術)等。通常在表示具體建造物時,稱之為「建築物」,但在漢語中兩者常被混同使用。建築經常被人們認為是一種文化的符號,也被當成是一種藝術作品。歷史上許多重要的文明都有其獨特的代表性建築成就。 「建築」一詞可以是:.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建筑 · 查看更多 »

伊能嘉矩

伊能嘉矩(),是一位日本的人類學家、民俗學家,一生致力於臺灣原住民人類學研究,並對日本遠野地區進行歷史民俗研究。.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伊能嘉矩 · 查看更多 »

企业

企业是组织众多个人开展经济活动的一种方式。企业在现代汉语中的基本用法,主要指独立的盈利性组织,并可进一步分为公司和非公司企业,后者如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在20世纪后期中国大陆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以及信息技术领域新概念大量涌入的背景下,“企业”一词的用法有所变化,并不限于商业性或盈利组织。.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企业 · 查看更多 »

位置

位置可以指:.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位置 · 查看更多 »

佐久間左馬太

佐久間左馬太(),長州藩出身(今山口縣),別名研海,台灣日治時期第5任總督(1906年4月11日—1915年4月30日)。曾於1874年以中佐的官位攻打牡丹社(詳見牡丹社事件),1898年晉升為大將。.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佐久間左馬太 · 查看更多 »

彰化市

彰化市(Tsiang(Tsiong)-huà-chhī)位於臺灣彰化縣東北角,為彰化縣縣治所在地。彰化市一帶早期為隸屬平埔族的巴布薩族半線社人的活動場域,舊稱「半線」,後明鄭部將劉國軒屯兵鎮壓原住民,在軍隊保護下,漢人陸續到來,開鑿水利,人口漸聚,發展出村落街巷,在臺中市產生前,是臺灣中部的政經中心。由於彰化市居南北交通要衝,每當民變動亂,該地首當其衝,之後有地方官員植竹為城,略作防衛之用,因此古有「竹城」雅稱。境內的八卦山大佛風景區為臺灣著名的觀光勝地。賴和紀念館、小西街、孔廟亦為該市的重要觀光景點。彰化市約有人口23萬2千多人,是彰化縣人口最多的行政區,亦為全國人口最多的縣轄市。.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彰化市 · 查看更多 »

彰化縣 (清朝)

彰化縣為臺灣清治時期自1723年(雍正元年)至1895年(光緒二十一年)之間存在的一個行政區劃,1893年時人口約262,000人。臺灣日治時期原計畫設置「臺灣縣彰化支廳」接管此行政區,但後來一度改為「臺灣民政支部鹿港出張所」,後改「臺中縣鹿港支廳」。.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彰化縣 (清朝) · 查看更多 »

役所

#重定向 公所 (中華民國).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役所 · 查看更多 »

使徒 (基督教)

使徒(ἀπόστολος;apostle;羅馬天主教譯為宗徒),基督教名詞,是為某個特殊使命奉召被差派出去的門徒。原意是受差遣者、信差、使者。在基督教教義中,它可以指一種職份,也可以指一種屬靈恩賜。 在對觀福音書中,耶穌選定的十二門徒,也稱十二使徒,是最早被稱為使徒的人。在十二使徒之外,則是自稱為外邦人的使徒的保羅。使徒在早期基督教會中的地位不明,在保羅書信中,經常以使徒來稱呼教會中的人,如巴拿巴、以巴弗提。在《約翰福音》中,使徒與門徒沒有什麼不同,沒有特殊地位與描寫。因此這個稱呼可能可以被使用在教會中的任何成員身上,不限於十二使徒。但在《啟示錄》中,使徒特指耶穌的十二門徒,是教會的根基。 在西元一世紀,由耶穌直接門徒與再傳門徒所形成的早期基督教會,成為基督教歷史的開端。這段時期稱為使徒時代(Apostolic Age),這些使徒的門徒被稱為使徒教父,他們形成的教會被稱為使徒教會(Apostolic see)。.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使徒 (基督教) · 查看更多 »

佃農

佃農是指租用他人田地,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民。.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佃農 · 查看更多 »

归化

法律上的归化,是指非該国家的公民的人、自愿变成該國的公民或取得該國家的国籍的行为。一般是居住在国外的人,依据所居国的法律规定取得新国籍。归化时若未放弃原有国籍而在不违反相关法律的情况下,就会造成多重国籍这一现象。.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归化 · 查看更多 »

何勉

何勉(1680年-1752年),字尚敏,號止庵。為中國清朝武官官員,本籍福建。1721年朱一貴事件爆發後,何勉以轄一百兵力的千總與朱軍隊抗。之後又於1723年抓拿朱一貴餘黨親信,為此,清朝政府特地予以超擢,將他連昇三級到台灣北路營參將。 何勉於台灣整經建武多達七年,直到1729年又升任湖廣洞庭副將。1739年(乾隆4年)他再度奉旨調任前往台灣,接任章隆擔任台灣鎮總兵,1743年調離台灣後,又高昇他處總兵,越幾年累功晉升福建水師提督。任內數年後,以目疾為由乞休,不久即於1752年過世。 他的兒子何思和,亦曾任台灣鎮總兵。.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何勉 · 查看更多 »

徐宗幹

徐宗幹(),字伯楨,號樹人,江蘇通州(今南通市)人,中國清朝官員。.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徐宗幹 · 查看更多 »

保甲制度

保甲制度,为中国自宋代使用带有军事管理的户籍管理制度,後來作罷。但於之后在各个朝代演变为农村基本政治制度,基本内容为10户为「甲」,10甲为「保」,直到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以后才停止施行。.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保甲制度 · 查看更多 »

信仰

信仰(英語:faith),從人的角度來說,是指對於人、事物、神、宗教以及各種意識形態的教條或教導、對於 那沒有經驗證據的觀點,抱有信心和信任。faith.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信仰 · 查看更多 »

土地

土地可以指:.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土地 · 查看更多 »

土地廟

土地廟,又稱土地公廟、福德廟或伯公廟,為民間供奉土地神的地方(廟宇),多於民間自發建立的小型建築,屬於分佈最廣的祭祀的建築,鄉村各地均有分佈。在1949年以前,凡有漢人居住的地方就有供奉土地神地方——土地廟。 土地廟在中國大陸曾由於「文革」作為「四舊」大部分被搗毀。隨著「改革開放」和強調信仰自由以後,自1980年前後有蒸蒸日上的恢復和發展勢頭。多由農民自發組織建設,屬於微型建築,高度從不到2米至正常房屋高度;面積大小小則幾平方米,大則十幾平方米。關於大量恢復建設「土地廟」的問題,1980年代和1990年代大陸官方和媒體一直密切關注。在當時農村小學基礎教育設施落後的情況下,呼籲鄉民多關注鄉村基礎教育,集中精力投資建學校,不要熱衷於「迷信」,仍舊無濟於事。1980年代部分農村地區出現一股建設土地廟的浪潮,在當地小學教學設施仍舊沒有改善的情況下,鄉民只熱衷建設土地廟,使得部分地區官方進行強行拆除,這股熱潮才有所遏制。至2000年以後,幾乎每鄉至少有一處或多處,其數量分佈因地而異。台灣也有相當多的土地廟;據官方的調查,其數量超過1300所以上。.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土地廟 · 查看更多 »

土地兼并

土地兼併(land consolidation),是一个经济学和历史学的概念,指少数人(通常是这个社会的政治或军事集团)通过经济或暴力等手段拥有越来越多土地的过程。土地兼併的结果是另外一些人只能拥有很少的土地或者完全丧失土地。在社会经济以农业为主的农业社会裡,土地兼併会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甚至激发民变。但是在工业社会,土地兼併则能够向工业商品提供市场和劳动力。 英国历史上的圈地运动,就是一个典型的土地兼併运动。但是英国十分幸运,圈地运动成为促发工业革命的原因之一,从而渡过了社会危机。 中国历史上,历代朝廷除宋朝外基本都将抑制土地兼併作为基本国策,这也是中国未能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之一。.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土地兼并 · 查看更多 »

地名

地名即一個地區的名稱。地名的形成,受該地的地理、歷史、民族和語言所影響,是社會發展的產物。地名可被視為一種「活化石」,了解該地區的環境發展和變遷。.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地名 · 查看更多 »

地主

地主可以指:.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地主 · 查看更多 »

地形

地形,地貌形态(體),是地球(或是其他星球)表面(地表)各种局部的空间实体状态,亦可称为一个以海平面為基礎的相对独立的地表起伏单元,比如高山、丘陵、高原、盆地等。地貌形态可以分为原生地貌形态和次生地貌形态,以其是否受到地球外动力侵蚀为划分依据。构成地貌形态,需参考包括高度、底平面形状和面积、地表倾斜方位和程度在内的三个基本指标。地貌形态是地貌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地球的地形分爲“陸地地形”和“海底地形”。地形處在漫長的演化之中,陸地和海洋互相轉換。考古發現,喜馬拉雅山地區有大量海洋生物化石,表明這裏曾是海洋,後來由於地殼隆起擡升爲高山。關於海洋與大陸的演變,有--名的大陸漂移說和 Category:地貌学.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地形 · 查看更多 »

地区

地区在汉语中,常为对一定的区域泛称。可以指狭小区域,如这片地区土壤很肥沃;也可大片区域,如草原地区、滨湖地区。.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地区 · 查看更多 »

地理学

地理學是關於地球及其特徵、居民和現象的學問。它是研究地球表層各圈層相互作用關係,及其空間差異與變化過程的學科體系。 地理學家在傳統上被視為和地圖學家同一類,認為兩者都研究地名與數字。雖然很多地理學家都經歷過地名學及地圖學的訓練,但兩者都不是他們的關注重點。地理學家研究眾多現象、過程、特徵以及人類和自然環境的相互關係在空間及時間上的分佈。因為空間及時間影響了多種主題例如經濟、健康、氣候、植物及動物,所以地理學是一個高度跨學科性的學科。 地理學作為一個學科可以粗略分為兩個領域:自然地理學及人文地理學。自然地理學調查自然環境及如何造成地形及氣候、水、土壤、植被、生命的各種現象及她們的相互關係。人文地理學專注於人類建造的環境和空間是如何被人類製造、看待及管理以及人類如何影響其占用的空間。因為以上兩者的原因,使用不同的方法令第三領域出現,為環境地理學。環境地理學在自然地理學與人文地理學的研究成果上,評價人類與自然的相互關係,並提出人類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以適應自身永續發展的安全狀態和技術(包括生產技術和製度技術)條件。.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地理学 · 查看更多 »

地理中心

地理中心(Geographical centre)是指地球表面区域的二维形状的重心。.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地理中心 · 查看更多 »

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是指地球表面某一事物与其它事物间的空间关系。地理位置是地理事物的特殊属性,是地理事物的标志之一。 任何地理事物的地理位置都是在一定的参照系中识别的,当参照系改变时,其含义会受到改变,因此地理学上有数理地理位置、经济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位置、政治地理位置等概念。.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地理位置 · 查看更多 »

地震

地震(Earthquake)震動,可由自然現象如地殼突然運動、火山活動及隕石撞擊引起,亦可由人為活動如地下核試驗造成。歷史曾記載的災害性地震主要由地殼突然運動所造成,地殼在板塊運動的過程中累積應力,當地殼無法繼續累積應力時破裂釋放出地震波,使地面發生震動,震動可能引發山泥傾瀉甚或火山活動。如果地震在海底發生,海床的移動甚至會引發海嘯。 地震可由地震儀透過對地震波的觀察來量測,地震規模表示地震所釋放出來的能量大小,地震烈度指地震在該地點造成的震動程度,地震的發生處稱為震源,其投影至地表的位置為震中。.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地震 · 查看更多 »

地雷

地雷是一種放置或埋在地下的爆裂物,經常被用來殺傷經過的敵方人員或車輛,是一種被動式的陸戰軍事武器。.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地雷 · 查看更多 »

地方

地方可以指:.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地方 · 查看更多 »

化外之地

化外之地,文明地区以外的地方,即没有开化的地方。中華思想、華夷之辨所指的化外之地中国或自認為華夏的政權教化达不到、法律管不着的地方。居住在化外之地的周邊民族是「蠻族」。在中國古代,台灣、海南、新疆等一些較偏遠中原且受中華文化影響較淺的地方也被視為化外之地。而一些具有小中華思想的東亞國家如越南、朝鮮等也指一些漢化程度較低的周邊地區為化外之地,除了距離中原地區較遠的地方如占城、真臘之外,有時一些由北方遊牧民族於中原地區建立的政權也會被視為化外之地,如在明亡後仍然奉明朝為正統的朝鮮王朝就把滿清視為蠻夷。.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化外之地 · 查看更多 »

化番

化番,即歸化生番,為台灣清治時期官方文書對台灣原住民的一種分類稱呼。化番介於熟番與生番之間,三者之間有被漢化程度上的深淺,因此對清廷履行之編籍、納糧、應差等義務也有所不同。日治時期延續了清治時期的用詞,兩代皆視化番為生番下的一個較「漢化」或「進化」的族群。化番一詞至今已成歷史名詞,不再被使用。 「歸化生番」之說法最早出現於劉良璧的《重修福建臺灣府志》中,後於《皇清職貢圖》中亦可見。1837年(道光十七年),柯培元於《噶瑪蘭志略》中稱蘭地三十六社為「化番」。.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化番 · 查看更多 »

北是相對於南的方位名,作爲方位角的起點。面向東方時,北就在左邊。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之说。.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北 · 查看更多 »

北勢湳

北勢湳,是臺灣南投縣草屯鎮的一個傳統地域名稱,位於該鎮中部北側。相較於今日行政區,其範圍大致包括北勢里、中原里。《南投縣草屯鎮行政區域圖》,內政部,2005年12月.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北勢湳 · 查看更多 »

北投社

北投社(巴賽語:Ki-pataw)為台灣清治時期平埔族之巴賽族中的一社。「北投」發音為Pataauw,巴賽語為女巫的意思,經猜測,是因為該地為硫磺產地,煙孔瀰漫似乎有女巫出現而得名。.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北投社 · 查看更多 »

北港村

北港村可以指:.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北港村 · 查看更多 »

北港溪

北港溪(Pak-káng-khe)位於台灣中西部,屬於中央管河川,為雲林縣與嘉義縣的界河。長度約有82.00公里,流域面積則有645.21平方公里,遍及雲林縣十個鄉鎮,分別為斗六市、斗南鎮、虎尾鎮、土庫鎮、大埤鄉、元長鄉、北港鎮、口湖鄉、水林鄉、古坑鄉;還有嘉義縣六個鄉鎮:溪口鄉、新港鄉、六腳鄉、東石鄉、大林鎮、梅山鄉台灣的河川 林孟龍/著 ISBN 9573049384 2002年4月出版。.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北港溪 · 查看更多 »

北港溪 (南投縣)

北港溪位於台灣中部,為烏溪的主流上游,流域面積536.33平方公里,分佈於南投縣北部及台中市一小部分。主流發源於標高2,532公尺之更孟山南側,向南南西流至經翠巒、紅香、溪門,於馬家附近匯集瑞岩溪,續流至瑞岩後轉西偏南,經萱野、新生社 (眉原)、互助、清流、梅子林、北港、國姓,於柑子林與南港溪會合,改稱烏溪。.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北港溪 (南投縣) · 查看更多 »

北港溪堡

北港溪堡,是台灣中部自清治時期至日治初期的一個行政區劃,其範圍在今南投縣的國姓鄉中部。 北港溪堡北邊為藍興堡,東北邊為蕃地,東南邊為埔-里-社堡,西南邊為北投堡,西邊為貓羅堡。.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北港溪堡 · 查看更多 »

國姓庄

國姓--,為1920年~1945年間存在之行政區,轄屬台中州能高郡。今南投縣國姓鄉。.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國姓庄 · 查看更多 »

國姓鄉

國姓鄉(臺灣客家語四縣腔:guedˋ xiang hiongˊ;海陸腔:gued siangˇ hiongˋ;大埔腔:guad^ siangˋhiong+)位於臺灣南投縣西北部,境內居民以客家人為主(約佔七成),為南投縣最大的客家聚落。.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國姓鄉 · 查看更多 »

國立埔里高級工業職業學校

國立埔里高級工業職業學校,簡稱埔里高工,成立於1953年9月,是一所位於南投縣埔里鎮的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該校有機械科、電機科、化工科、建築科、資訊科、微電科、電繪科及體育科。.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國立埔里高級工業職業學校 · 查看更多 »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簡稱暨南大學或暨大,是位於台灣南投縣埔里鎮的一所國立大學,前身為清末設在南京的「暨南學堂」。歷史悠久,國民政府遷台後,各方校友紛紛提出復校訴求,1984年,美國南加州暨大校友會雷博平會長應邀到台北會合徐亨、戴始仲二位學長一同代表暨大校友出席在總統府召開的僑務會議,提出在台復辦暨南大學的訴求。之後,海內外的暨大校友遊說台灣政界、教育界與文化界,後又直接訴請的行政院長郝柏村,在歷經多次失敗仍不斷努力奔走下,最終於1995年實現在台復校之願景。現設有人文、管理、科技、教育等四個學院。「暨南」二字取自書經禹貢篇:『朔南暨,聲教訖於四海』的含義,其意是要把中華文化向南方的海外傳播。早在1907年清末年設在南京的暨南學堂,及民國以後設在上海的暨南大學,皆以培育僑界人才為其傳統及特色。承襲『暨南』之名,即是希望延續此一使命。.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 查看更多 »

國語傳習所

國語傳習所是1896年到1898年,台灣日治時期的台灣總督府於台灣實施的基礎教育學制與場所。此學制或場所的制定或設立,確定日本統治者對台灣在「放任驅逐」與「同化」兩教育政策中,選擇了後者。國語傳習所也成為台灣首個西式教育的學校,更成為後來公學校的前身。因當時台灣已屬日本領土,國語傳習所一詞中的「國語」即為日本語。.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國語傳習所 · 查看更多 »

國民政府

國民政府,簡稱國府,是中華民國在訓政時期的中央政府與最高行政機關,成立於1925年7月1日,由廣州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大本營改組而來,故早期稱「廣東革命政府」,但隨著革命由南方往北推展,行政中心曾遷移至武漢、南京等地,結束於1948年5月20日。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逝世後,7月1日廣州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大本營改組為國民政府。在1925年成立後至1928年之間,其與北京的北洋政府相互對峙。 隨着北伐戰爭開始,1927年1月國民政府遷至武漢,稱「武漢國民政府」。同年4月12日蔣介石於上海發動清黨,4月18日在南京另立國民政府,稱「南京國民政府」;7月15日汪精衛武漢政府宣布反共,與南京國民政府合併。1928年北伐統一全國後,成為唯一代表中國的合法政府,造就黃金十年。 1937年,因七七事變(盧溝橋事變)全面爆發中日戰爭,中國進入為期8年(1937~1945年)的抗日戰爭,史稱「八年抗戰」,而美國於1941年珍珠港事件之後開始與同盟國共同對抗軸心國。1948年5月20日,依循《中華民國憲法》選出的第一任總統蔣介石、副總統李宗仁正式就職,國民政府即改組為中華民國政府(共設一府五院),國民政府主席一職也改為總統,與訓政時期一起走入歷史。現今的中華民國總統府為其機關法人的延續。 國民政府是中國國民黨依據孫文所著《國民政府建國大綱》建立之政府機構,由中國國民黨一黨專政,主要職位均由中國國民黨黨員擔任,但亦接納中國國民黨以外之人士參與。其存在期間,中國國民黨內部發生多次衝突與分裂,導致部分出走黨員自行成立不同的「國民政府」。此外在行憲後,中國國民黨執政的中華民國政府,也經常在眾多場合稱為「國民政府」。.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國民政府 · 查看更多 »

國民政府軍

#重定向 國民革命軍.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國民政府軍 · 查看更多 »

利用

#重定向 中国年号列表#清.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利用 · 查看更多 »

制度

制度(Institution),或稱為建制,是社會科學裡面的概念。在社會科學的角度來理解下,制度泛指以規則或運作模式,規範個體行動的一種社會結構。這些規則蘊含著社會的價值,其運行表彰著一個社會的秩序。建制的概念被廣泛應用到社會學、政治學及經濟學的範疇之中。 制度是一種人們有目的建構的存在物。建制的存在,都會帶有價值判斷在裡面,從而規範、影響建制內人們的行為。例如若果我們把選舉制度看成是建制的話,不同地方的選舉制度,規則都有不同,制度主義者便會解釋這是不同社會對選舉價值觀理解不同所造成的結果。倘若一個社會認為應該表達多元聲音,重於執政效率等其他價值觀的話,那麼選舉制度便會傾向設定於有利表達多元聲音(例如:比例代表制),多個黨派都能借助此制度得到相應民意支持而被選出。 制度的概念有一個盲點,就是難以解釋制度改變的原因。最終達成之協議和所做出之改變可能無法達成制度支持者期望之效果,甚至還可能產生其他意想不到之後果。多年來不同學者均嘗試加以解釋,如社會上規範性價值觀的改變、人們的行為互動、歷史的因素會導致制度得到改革,可是始終難以充分解釋政治現象。.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制度 · 查看更多 »

刺竹

#重定向 簕竹 刺竹(学名:Bambusa blumeana or Bambusa stenostachya),为禾本科刺竹属的植物。 刺竹.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刺竹 · 查看更多 »

刑罚

刑罰是對觸犯法律的人的懲罰,刑罰的目的主要有應報理論、一般預防理論和特殊預防理論。簡而言之,阻隔或監控、嚇阻再犯及嚇阻欲仿傚者和其他相似行為者與撫慰、補償受損者及其相關人事物。 在藥物治療、基因改造(基因治療)、晶片控制、高精準度測謊技術與儀器等等方法合乎成本效益、高效率、效能,具有準確性、穩定性、方便性、安全性,而且對社會、自然環境不會有太大的負面影響之前,只能以教育、傳播、心理治療、刑罰、儘可能不疏失錯誤的偵察和調查系統(包括偵防科技、鑑識科技與體系、制度和監控記錄設備的佈置)等其他方式來預防、矯治直接或間接影響大眾權益的行為。如果能使違法者戒過從善,變成更有能力、意願有益社會及補償受害相關者的人,更能提升社會效益、減少損失,但為了嚇阻他人再犯,仍必須有需求剝奪或給予不欲之事物的處罰(使不得或減少獲得所需、使失去或增加損失所需、增加或給予其不欲)。對於愈有高僥倖心態或自大妄為的犯行者,愈不能疏漏任何一次其各程度的犯行,皆要以相反於其需求模式的方式處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刑罚 · 查看更多 »

嘉庆

嘉庆(p;;公元1796年至1820年)为滿洲清朝第七位(入關後第五位)皇帝清仁宗颙琰的年号,公元1796年37歲(虛歲)即位,前后共二十五年。 嘉庆二十五年八月清宣宗即位沿用。.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嘉庆 · 查看更多 »

嘉義廳

嘉義廳為台灣日治時期行政區劃,設立於明治三十四年(1901年),台灣總督府以辦務署負責地方政務,而縣及廳介於總督府與辦務署之間,造成行政事務上的欠缺靈活,而廢止「三縣四廳」,設「二十廳」之行政單位,劃分台南縣為嘉義、鹽水港、台南、蕃薯藔、鳳山、阿猴等六廳。 明治42年(1909年)10月,台灣總督府將原有之二十廳,廢止合為十二廳,嘉義廳合併原斗六廳之大部分(除林圯埔併入南投廳外)、鹽水港廳之北半部,管轄範圍東至玉山,西臨大海,南至急水溪為界,北至斗六街林內。管轄36堡、12支廳、63區長役場、555街庄。 大正9年(1920年)7月,時任台灣總督田健治郎為提高地方官的權限,廢西部十廳,實施「五州二廳」制度,嘉義廳與台南廳合併為台南州。.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嘉義廳 · 查看更多 »

周鍾瑄

周鍾瑄(),字宣子,貴州貴-筑-(今貴陽花溪)人,祖籍江西廬陵,清朝官員,名士周漁璜族叔。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鄉試第二名舉人。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任福建省邵武縣知縣。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至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任臺灣府諸羅縣知縣(康熙五十四年到職),任內曾負責主修《諸羅縣志》,去職後民眾感念其德政,於龍湖巖祭祀其肖像。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任臺灣縣知縣。任內周鍾瑄頗有治績,廣造糧倉、埤圳,以利農業。 雍正二年(1724年)滿巡台御史禪濟布,彈劾鍾瑄「加徵耗穀」。雍正七年(1729年)欽差大臣史貽直以貪贓罪判處鍾瑄絞刑,後被清世宗赦免。最後官至江寧知府。.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周鍾瑄 · 查看更多 »

呂大陞

呂大陞(),中國清朝軍事將領,福建人。 1843年從游擊升任台灣北路協副將。1853年,因為福建廈門被太平軍攻下,被福建總督王懿德薦舉,從台灣帶兵投入戰場。呂大陞在此戰役中,獲得勝利,成功從太平軍手中奪回廈門,因此於1854年(咸豐4年)接任台灣鎮總兵。同年因台灣追捕盜匪過程中及翌年的太平軍惠州對戰中,陸續失利,被除去台灣總兵位置。1855年,交接職務,在返閩過程中,意外身亡。 呂大陞是第一位前往中國大陸參與戰事的台灣鎮總兵。.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呂大陞 · 查看更多 »

咸丰

咸丰可以指:.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咸丰 · 查看更多 »

傳教

#重定向 传教士.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傳教 · 查看更多 »

員林鎮

#重定向 員林市.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員林鎮 · 查看更多 »

唐景崧

唐景崧(),字維卿,中國清朝政治人物,廣西省桂林府灌陽縣人。同治年間以進士入詞林,改吏部主事。中法戰爭期間,請纓南下越南,招撫黑旗軍劉永福,且領軍與法軍激戰有功,歷升道員、布政使,署末代臺灣巡撫。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臺灣割讓予日本後,曾出任短暫存在的臺灣民主國大总统。.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唐景崧 · 查看更多 »

冠可能指:.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冠 · 查看更多 »

农具

农具是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工具。 da:Landbrugsredskaber en:List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es:Implemento agrícola fr:Machinisme agricole it:Macchina agricola ko:농기구 nn:Jordbruksreiskap no:Liste over landbruksredskaper pt:Implemento agrícola.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农具 · 查看更多 »

冉正品

冉正品為中國清朝官員,本籍中國四川。吏員出身的冉正品於1846年(道光26年)接替宓惟康,任臺灣府淡水廳艋舺縣丞一職,是大臺北地區的地方父母官。.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冉正品 · 查看更多 »

军舰

军用舰船,简称军舰,是列入海军或其他军兵种编制,用于完成战斗任务和保障任务的战斗舰艇和特种舰艇,现代军舰一般装有导弹、火炮、鱼雷、水雷、反潜武器。17世纪中叶,开始依甲板层数和火炮数量给战舰分级。一,二,三级舰火力力量强,作战时排成一线战列进行射击,故称战列舰,它们构成海军的基本战斗核心;四,五级舰火力较弱,但航速较快,被称为巡防艦,其使命是进行侦察和在海运航线上活动;六级舰主要用于通信勤务。 19世纪在军舰发展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在动力,船体,火炮等方面完成了由古代战船向现代军舰的演变。 1813年,建成了第一艘以蒸汽机为动力的军舰-装有20门大炮的德莫罗哥斯号。它是由著名的美国科学家“蒸汽船之父”富尔顿设计的,这实际上是一座用明轮推动的浮动炮台。明轮效率低,在海战和风浪中容易受损,这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蒸汽动力军舰的发展。 1816年螺旋桨推进器诞生之后,英国于1844年前后建造了第一艘螺旋桨战舰-响尾蛇号,这导致了蒸汽机终于成为军舰主要动力。但在此后的相当于长的一段时间内,军舰上用保留风帆作为辅助动力。19世纪末,人们开始研制以汽轮机为动力的军舰,第一艘 装有汽轮机的军舰是1904年下水的英国紫石英号巡洋舰。 早在火炮开始用于海军时,人们就萌发了建造装甲舰的思想。 1792年,西班牙和法国人围攻直布罗陀要塞时,就曾在木制风帆战船上安装装甲,以抵御岸炮的炮火,但是由于动力的问题,使建造装甲舰的思想在当时难以实现,只有在蒸汽机得到应用后,才使它能够从梦想变为现实。 1854年,法国建造了一座装有10厘米厚钢板装甲浮动炮台,用它来袭击俄国的克里米亚要塞,它经受住了俄军的猛烈炮火,而俄军却在法国军舰的攻击下被迫投降。这使各海军大国接受了需要装甲军舰的思想,开始大规模建造这种军舰。 1859年,法国首先建造了世界上第一艘装甲军舰-光荣号装甲巡洋舰。“光荣”号是一艘木壳装甲舰,木制船身,包有铁皮装甲,以蒸汽机为主机,以风帆为辅助动力,排水量5617吨,装备有36门舷炮。它的设计师是杜普罗梅。 1861年,英国建造了世界上第一艘铁壳装甲舰-勇士号。初期的装甲军舰是在木壳或铁壳军舰的两舷中部或整个船舷装上装甲,蒸汽机功率不足,还需辅以风帆。直到19世纪70年代后,工业能够生产出马力大而又经济可靠的蒸汽机,不需风帆助力之后,才得以建造全装甲的军舰。 早期的蒸汽动力军舰装备的还是固定的舷炮,并且是从炮口装填球形实心背景的前装式滑膛炮。就在装甲战舰问世之际,开始出现了安装在军舰纵轴线上用装甲防护的旋转炮塔型舰炮。它可以根据需要向各个方面开炮,这使舰炮的数量可一下子减少一半。1906年,英国制造的以汽轮机为主机,装有5座双联装炮塔的装甲舰无畏号戰艦下水了,它标志着现代军舰朝代的开始。.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军舰 · 查看更多 »

出草

出草(布農語:kanasan,魯凱語:waulri,太魯閣語:mtkrang,賽夏語:malakem,阿美語:militafad)是臺灣原住民獵人頭習俗(獵首)的別稱,就是將該人之頭顱割下的行為,與祭祖的人牲有關泰雅語稱「姆嘎亞」(mgaya)。 這種行為也存在於世界上各大洲的原住民族,而與臺灣原住民關係密切的南島民族中也有多個民族有這樣的習俗。而由於臺灣原住民長期與其他族群,如漢人與日本人接觸,其獵人頭的習俗常常被漢人與日本人視為野蠻而瞧不起。如清代蔣毓英《臺灣府志》:「好殺人取頭而去,漆頂骨,貯於家,多者稱雄;此則番之惡習也。」認為出草是原住民惡習。清末李秉瑞等著的《蓬萊小語》:「時人入山,常遇靈怪悲號迴野,俗謂『討路費,散冥鏹,可免。』遇怪悲號猶可,遇番悲號,則以首級為路費矣。」這段話則認為在山中遇到鬼魂,也比遇到獵首的臺灣原住民好多了。但其實臺灣原住民並不是各族都有這樣的習俗,世居於離島蘭嶼的達悟族即無此習俗。.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出草 · 查看更多 »

啟示

啟示(希臘文:ἀποκάλυψις),原意是「揭開」,是基督教《聖經》中的常見詞彙,是指神藉著創造、歷史、人的良知和聖經的記載,向人類揭示神自己。《聖經》说明神以耶稣基督揭示他自己;耶穌基督就是神啟示的縮影。.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啟示 · 查看更多 »

商业

商业(Commerce),是一种有组织的提供顾客所需的商品与服务的一种行为。中文之“商业”含义指社会分工出现的有组织的贸易行为,现代概念指流通领域的所有产业,多与贸易合称“商业贸易”。大多数的商业行为是通过以成本以上的价格卖出商品或服务来營利,如微软、索尼、IBM、联想、通用都是營利性的商业组织典型的代表。然而某些商业行为只是为了提供运营商业所需的基本资金,一般称这种商业行为为非營利性的,如各种基金会,以及红十字会等。 一般認為商業行為成立的條件有以下幾點:.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商业 · 查看更多 »

商賈

#重定向 商人.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商賈 · 查看更多 »

內山

內山,是經常出現在清朝時代的文獻中,關於臺灣某些地區的稱呼,直至近十幾年,臺灣民間仍多有此俗稱,所以有名台語歌王葉啟田,當年有好幾歌曲是在詠唱「內山地區」風情,而唱紅歌壇,如《內山的姑娘要出嫁》、《內山和尚》、《內山之戀》的歌曲。 關於內山的定義有很多種說法,就連清代官府編修的臺灣府志也沒有明確講出確實範圍。根據研究比對,推測大概是用來廣泛稱呼清朝政府管轄範圍東邊的地區。從歷史資料文獻的記載來看,清廷開始治理臺灣時所提到的的內山,是用來廣泛稱呼幾乎沒有漢人和官兵會前往的地區,屬於高山族的居住領域和勢力範圍。但是,隨著時代的改變,許多高山族逐漸與漢人一起生活,加上漢人勢力也慢慢往進入山區,從前所謂的內山,已經漸漸被納入清帝國的版圖中。到了道光年間,陳盛韶在擔任鹿港理番同知時所編寫的《問俗錄》,對其範圍與變遷有了比較容易了解的說明:內山是指與高山族的邊界,土牛界線以外的地方,也就是清朝福康安將軍,向朝廷報告時,所表示的「輿圖定界之外」,即清朝國界外。 而「內山地區」再往東進去中央山脈地區,就是清代到日本時代所謂的「蕃地」,即是臺灣原住民族的傳統領域地區。而「蕃地」沿革至今,即是今日各縣、直轄市下的「山地原住民鄉」與「山地原住民區」。所以「內山地區」,大概可指今日「山地原住民鄉、區」偏西側丘陵地帶的漢人鄉鎮。如新竹縣關西鎮、南投縣埔里鎮或魚池鄉、高雄市六龜區……等南北狹長地帶。 現今最常見到「內山」一詞,是俗稱內山公路的。.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內山 · 查看更多 »

內門區

內門區位於台灣高雄市中部,東北連杉林區,東南連旗山區,西北連臺南市龍崎區、左鎮區、南化區,西南接田寮區。 內門位處山區,全區幾為山坡地,平地極少,溝坪地區有旗山溪支流溝坪溪流貫,主要對外聯通道路為高117區道,溝坪地區金竹、溝坪、永興、永吉、永富等五里全境被劃為高屏溪水質水量保護區,氣候上則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居民產業以農畜業為主。內門區每年三月底到四月初舉辦的「高雄內門宋江陣嘉年華會」活動已成為名聞遐邇的民俗慶典,曾經入選交通部觀光局主辦"台灣12大地方節慶活動"之3月份活動。內門建寺300多年的「內門紫竹寺」與建寺滿50周年的「南海紫竹寺」每年慶祝觀音佛祖聖誕舉辦的平安祈福繞境活動,文化部於2014年正式公告指定為國家級重要民俗活動,定名為「羅漢門迎佛祖」活動,為內門年度定番活動。「高雄內門宋江陣活動」即是由內門紫竹寺觀音佛祖誕辰祈福平安繞境,各庄頭自主組成文武藝陣隨行護駕衍生而來。2018年"羅漢門迎佛祖遶境活動"重大變革,主辦寺廟內門紫竹寺管委會擲筊請示觀世音菩薩擇定於3月24、25及3月31、4月1日跨兩周休二日啟駕繞境,方便外地信徒和返鄉遊子跟隨觀音佛祖平安繞境內門各角落。2018年建寺滿50周年的南海紫竹寺於4月1日盛大舉辦建寺50周年慶及新文化誌發表會。 內門有「總鋪師之鄉」的稱呼,原因在於內門區內的總鋪師總數是全國之最。2005年3月,內門國小教務主任林義安表示:「內門鄉內擁有合格廚師執照的鄉民約有150位左右,幾乎是每五戶鄉民就有一戶人家是靠辦桌維生,可說是全台灣總舖師分布最密集的鄉鎮。」內門總鋪師的興起,與該地的經濟發展及地方文化產業活絡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內門區 · 查看更多 »

八七水災

八七水災,是1959年8月7日至8月9日發生於臺灣中南部的嚴重水災,為臺灣戰後至今影響區域及受災人數僅次於1999年921大地震及2009年八八水災的重大災難。.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八七水災 · 查看更多 »

八一水災

八一水災是指發生於1960年的台灣中部嚴重水患,為戰後台灣重大災難。.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八一水災 · 查看更多 »

八張犁庄

#重定向 八張犁.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八張犁庄 · 查看更多 »

八通關越嶺道路

#重定向 八通關越道路.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八通關越嶺道路 · 查看更多 »

八杞仙

八杞仙,是臺灣南投縣中寮鄉的一個傳統地域名稱,位於該鄉中部偏南。相較於今日行政區,其範圍大致與八仙村相近。《南投縣中寮鄉行政區域圖》,內政部,2005年3月.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八杞仙 · 查看更多 »

公學校

公學校(こうがっこう;kong-ha̍k-hāu),簡稱公學,是台灣日治時期政府開設的兒童教育學校,入學對象大多是臺灣本島人,由1898年起至1941年。 在同一時期,當時台灣最高統治機關台灣總督府還依照台灣實際情況,在此以本島人(台灣的漢人,即臺灣閩南人、客家人)兒童教育為主的學校之外,設有供通日語兒童(多為內地人,也就是在台日本人)唸的小學校,與專供台灣原住民學習用的蕃人公學校。.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公學校 · 查看更多 »

公地放領

公地放領係公地管理機關及縣(市)政府依據法令規定之實體與程序,准許符合規定之承租農民依照規定程序申請承領,於繳清全部放領地價後,移轉土地所有權之私法上分期付款之買賣行為,其旨在扶植自耕農,實現中華民國憲法第143條「國家對於土地之分配與整理,應以扶植自耕農及自行使用土地人為原則」之土地政策。1951年6月,政府開始實施公地放領,放領耕地由政府委託台灣土地銀行征收,使無地之農民取得所有權。李守孔著,《中國現代史》,台北,三民書局,1973年9月,第184頁,ISBN 9571406635 中華民國政府在台灣於1951年至1976年間分九期實施公地放領,共計放領138,957公頃,承領農戶286,287戶。政府收得放領公地地價稻穀367,366,416公斤,甘藷1,254,768,525公斤,全數由台灣土地銀行經收後,撥作扶植自耕農基金。 簡而言之,就是政府將公有土地准由承租之農民依照法令規定之要件及程序申請承領,於繳清地價後,承領人即可取得土地所有權。公地放領之目的,在於扶植自耕農。 自民國四十年起,政府將公有耕地優先由承租公地的現耕農承領。放領面積,每戶不超過水田二甲或旱田四甲。公地承領人在規定期限內繳清地價後,就取得土地所有權。.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公地放領 · 查看更多 »

公共安全

公共安全是指保护个人、财产、物品不受到灾害或事故等危险的威胁。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对公共安全的认识和评价也不相同。 公共安全大致可以分为.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公共安全 · 查看更多 »

公共交通

公共交通(英:public transport;美:public transportation),或称大眾运输(mass transit),泛指所有向大眾開放、並提供運輸服務的交通方式,通常是作為一種商業服務付費使用,但也有少數免費的例外狀況。公共交通系统由通路、交通工具、站点设施等物理要素构成。 广义而言,公共运输包括民航、铁路、公路、水运等交通方式;狭义的公共交通是指城市范围内定线运营的公共汽車及轨道交通、渡輪、索道等交通方式。如再進一步分類,公共--运输包括人员与货物运输两个方面,而公共--交通则只是指人员运输方面,且限于都市区范围的人员运输,在一些場合中,公共--交通同義於公共--運輸。 為公眾提供快速运输服务的公共交通被稱作大容量快速交通系統(mass rapid transit);依照各地中文用法的不同,台灣稱為「大眾運輸系統」或「大眾運輸工具」,中国大陆稱為「快速--公交」,香港則稱為「集體運輸系統」。此外,中国大陆流行将「公共交通」簡稱為「公交」,同时也将公共汽车、电车簡稱為「公交」,如北京的公共电、汽車會稱為「北京公交」等。.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公共交通 · 查看更多 »

公立學校

公立學校,或稱政府學校、公辦學校或官立學校,是由政府所開辦的學校,其辦學資金全部或主要由政府撥付,所以其學費一般較私立學校低。這些學校所聘任的人員,亦可能具有公務員身份,視乎地區而定。這類學校的辦學層次可以包括特殊教育、學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及高等教育等。.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公立學校 · 查看更多 »

公路

公路是指联接城市、乡村和工矿基地之间,主要供汽车行驶并具备一定技术标准和设施的道路,中文使用上也可以指供公眾使用的道路。公路主要由路基、路面、桥梁、涵洞、渡口码头、隧道、隔离栅、路面标线、护栏、绿化带、通讯、照明以及交通标志等设备及其它沿线设施组成,屬於現代社會最重要的基礎設施之一。.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公路 · 查看更多 »

公里

--亦稱--( → kilometre、),是一种長度計量單位,等於一千米,是國際單位制之一,符號为km。.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公里 · 查看更多 »

公所 (中華民國)

公所為中華民國行政區劃中鄉、鎮、縣轄市和區的行政機關名稱。目前鄉、鎮、市公所為地方自治團體,可施行地方自治。過去,區公所原本均為直轄市政府與市政府(原「省轄市政府」)的派出機關,僅能執行上級機關所交付的政務。但在2014年《地方制度法》修正後準用鄉鎮市相關規定,原由山地鄉改制的山地原住民區恢復地方自治團體的法人地位。 公所的建制,最早隨著國民政府改革地方政府架構而成立。目前台灣的鄉鎮市區公所,則是由日治時期的街役場、--役所改制而來。.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公所 (中華民國) · 查看更多 »

共和村

共和村可以指:.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共和村 · 查看更多 »

关羽

羽(),字雲長,本字長生,司隸河東解人(今山西省運城市),約生於東漢桓帝延熹年間,漢末三國時劉備的重要將領。與張飛並稱“万人敌”。建安四年(199年),受封汉寿亭侯。赤壁之战後,刘备助东吴周瑜攻打南郡曹仁,遣关羽绝北道,阻挡曹操援军,曹仁退走。後來刘备入益州,关羽留守荆州。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围襄樊二城,曹操派于禁前来增援,关羽擒获于禁,斩杀庞德,威震华夏,曹操一度想迁許都以避其锐。後曹派徐晃前来增援,而东吴背盟,遣陆逊、吕蒙偷袭荆州,关羽腹背受敌,兵败被杀。景耀三年(260年),蜀汉后主刘禅追谥壮缪侯。 關羽最為特殊之處是其倍受中華文化历代推崇,並且視為神衹膜拜,產生關羽信仰,並傳至日本、朝鮮、越南、琉球等漢字文化圈國家。由于其忠義勇武的形象,多被民眾尊稱為關公、關二爺、關老爺,又多次被后代帝王褒封,直至武聖,与“文圣”孔子齐名。故也俗稱為(關)聖帝、(關)帝君、(關)聖帝君、關帝、關帝爺等而流傳至今。道教尊為協天大帝、伏魔大帝、翊漢天尊等,漢傳佛教及藏傳佛教奉其為護法神之一,稱為「伽藍菩薩」。其中儒宗神教奉為五文昌之一而扶鸞信仰者則奉為恩主,故又稱關公為恩主公、山西夫子、文衡聖帝。民間受《三国演义》等传统作品影响,普遍认为关羽与刘备、张飞义结金兰,关羽排行第二,故又俗稱其為關二爺、關二哥。陈寿撰写之《三国志》,将關羽与張飛、馬超、黃忠、趙雲合为一传(《三国志·蜀书·关张马黄赵传》),罗贯中的長篇小說《三国演义》又将該五人并称“五虎上将”,前將軍關羽为五虎之首。毛宗岗称其为“三绝”之“义绝”。直至现代,某些社会群体与场合仍常有祭拜关公。.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关羽 · 查看更多 »

兵役

#重定向 各國兵役制度.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兵役 · 查看更多 »

兒玉源太郎

兒玉源太郎(),正二位勲一等功一級子爵(追封伯爵),长州藩的支藩——德山藩出身(今山口縣周南市),台灣日治時期第4任總督(1898-1906)。兒玉在總督任內,也在中央身兼數職(兼任日本內閣陸軍大臣、軍務大臣、文部大臣等職位),更領兵參與日俄戰爭,因此在台灣的時間很短。實際在台灣負責政務的人是民政長官後藤新平,被稱為「兒玉、後藤時代」。 1903年(明治36年),兒玉中将后继田村怡与造为陆军参谋次长(参谋总长为大山巖),日俄战争中兒玉源太郎升为大将调为满州军总参谋长,在203高地争夺战中支援乃木希典大将为战场总指挥。 1906年(明治39年),兒玉源太郎奉調回國,任命其任職中國東北「南滿鐵道株式會社創立委員長」。上任之後,兒玉源太郎制定了對中國東北移民50萬的計畫,以日本化東三省。任職10天後在家因腦溢血逝世。 甲午戰爭(日本方面稱為:日清戰爭)時期擔任陸軍次官,之後獲升為陸軍大將,後續也擔任過內務大臣、文部大臣,並受封伯爵。.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兒玉源太郎 · 查看更多 »

光绪

光緒(a;;公元1875年至1908年)為清朝第十一位皇帝載湉的年号,前後三十四年。同治、光緒兩朝,常被合稱為同光,如同光體、同光中興。 光绪三十四年十月溥仪即位之初沿用。.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光绪 · 查看更多 »

副將

副将為元朝、明朝和清朝的一个军衔级别,又称为协镇;次于总兵,高于參將,相当于以前的副总兵。在清朝为从二品武官,一般是绿营军官,可以担任督标(总督直辖的绿营兵)的中军,下辖的兵力称为“一协”,(约几千人),又漕运总督下亦设副将,掌理催护粮艘等事。 清朝綠營,軍階由高至低分別為提督、總兵、副將、參將、游擊、都司、守備、千總及把總。.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副將 · 查看更多 »

割讓

#重定向 领土#割讓.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割讓 · 查看更多 »

剃髮易服

--髮易服或薙髮易服,乃指明末清初時期清朝統治者强令其统治下包括漢族及其它南方少數民族的男子改剃滿族髡髮髮型的“--髮令”(或稱“薙髮令”),以及改著满族服饰的政策。這些政策涉及民族文化認同,主要是針對漢族,政策實施的原因之一是為了區別服從者和反抗者,方便統治。剃髮令在明末清初引起強烈反對與抵抗,結果反抗者在清初一度遭致清廷的血腥鎮壓。剃发、易服与圈地、占房、投充、逃人并称“清初六大弊政”。 “剃发易服”政策從清初的暴力鎮壓到康熙年間及康熙以後的潛移默化,對後來中國的髮式及服飾有明顯影響。.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剃髮易服 · 查看更多 »

图书馆

图书馆是一个收藏资讯、原始资料、资料库并提供相关服务的地方,可以由公共团体、政府机构或者私人组织开办。圖書館在人類文明發展及歷史存留具顯著作用,是人類智慧的寶庫。 在传统意义上,图书馆是收藏书和各种出版物的地方。然而,现在資料保存已经不止是保存图书,许多图书馆把地图、印刷物,或者其他档案和艺术作品保存在各种载体上,比如微缩胶片、磁带、CD、LP、盒式磁带、录像带和DVD。图书馆通过访问CD-ROM、订购数据库和互联网提供服务。因此,人們漸漸把现代图书馆重新定义为能够无限制得获取多种来源、多种格式的信息。除了提供资源,图书馆还有专家和图书馆员来提供服务,他们善于寻找和组织信息,并解释信息需求。近些年,人们对图书馆的理解已经超越了建筑的围墙,读者可以用电子工具获得资源,图书馆员用各种数字工具来引导读者和分析海量知识。图书馆的另一作用是收藏人们不愿意购买(或者无力购买)的資源,作為館藏提供大眾使用或查閱。.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图书馆 · 查看更多 »

皇民奉公會

皇民奉公會,簡稱皇奉。是台灣在日本時代末期為配合「新體制運動」,而於昭和16年(1941年)所成立的組織。其性質相當於日本內地的大政翼贊會。.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皇民奉公會 · 查看更多 »

皇民化運動

皇民化運動(),即日本化運動,指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對其統治下的本國少數民族以及殖民地族群,推行的一系列同化政策,希望讓這些族群認同日本與日本天皇,同化為完全的日本人。主要影響地包括琉球、台灣、朝鮮、與滿洲等地。發起人主要有日軍軍部、右翼內閣大臣等。.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皇民化運動 · 查看更多 »

知府

知府是中国古代的地方职官名,是府级行政區的地方官。 原稱“知府事”,是指有其他官職者,臨時兼任此府的長官,据古代正史职官志(百官志)记载,唐朝时已有相近的权变做法,宋朝时正式设立州府级地方长官“知府事”,明朝时才最后有了以“知府”为名的地方官职,由於好古,士人經常雅稱知府為太守、郡守、明府、府公、府君、使君、府尊、太尊等。.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知府 · 查看更多 »

石 (容量單位)

石()是中國和日本古代容積單位,一石.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石 (容量單位) · 查看更多 »

石塚英藏

石塚英藏,大日本帝國福島縣出身,曾任台灣日治時期第13任總督。1890年,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政治科,初任法制局參事官兼書記官。1898年3月,以總督府參事官身份隨總督兒玉源太郎抵台入總督府。1905年,因專任關東州民政署民政長官卸任,為台灣日治時期唯一的參事官長職,被視為總督兒玉源太郎為牽制民政長官後藤新平而刻意安排,兒玉曾公開說:「後藤管民政、石塚管法制、我管軍政。」可見其受兒玉重用之程度。 關東州民政署民政長官去職後,歷任朝鮮統督府參與官、朝鮮總督府取調局長官、農商工部長官等,1916年去職後轉任東洋拓殖會社總裁,同年被敕選為貴族院議員。在政界中被視為「非政友會系」,1927年總選舉時擔任選舉監視委員,1929年7月,被濱口雄幸內閣任命為台灣總督。.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石塚英藏 · 查看更多 »

石器

石器是以石头为原料制成的工具,是人类最早使用的生产工具。在考古学上,人类使用石器的时期称为石器时代。 石器主要分为打制和磨制两大类。石器的制法和形状常常作为判断遗迹年代和文化性质的主要标志。.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石器 · 查看更多 »

玉里鎮

玉里鎮(阿美語:Posko;臺灣客家語海陸腔:Ngiugˋ liˋ zhinˊ)位於台灣花蓮縣南段,北鄰瑞穗鄉,東鄰豐濱鄉、台東縣長濱鄉,西鄰卓溪鄉,南接富里鄉,是花蓮縣南部的區域中心,面積252.3719平方公里,為全國面積最大的鎮(面積略小於台北市(271平方公里)),也是台灣東部的地理中心。 因其位於花東公路之中段,往東有玉長公路通往位於海岸山脈另一頭的長濱鄉,因此為花東縱谷的交通要衝。 本鎮地處花東縱谷平原之上,西有中央山脈,東倚海岸山脈,有秀姑巒溪及其支流豐坪溪、卓溪、拉庫拉庫溪(樂樂溪)、清水溪流經。 地方通行語為阿美語與台灣客家語。.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玉里鎮 · 查看更多 »

王九齡

王九齡可以是下列人物:.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王九齡 · 查看更多 »

王汧

王汧,字匯川,清朝官員,本籍山西。貢生出身的王汧於1724年(雍正2年)擔任台灣府淡水捕盜同知。台灣府淡水捕盜同知又稱淡水同知,為台灣清治時期的重要地方官員,官職品等為正五品,專司北台灣內政,為駐守於淡水廳的地方父母官。因為當時淡水廳管轄區域約今台灣基隆至新竹,因此實為北台灣的統治者。他主要貢獻為確定「以撫代剿」之原住民政策,1726年曾參與「骨宗事件」的水沙連之役,擔任北軍參將何勉的先鋒部隊。 針對平埔族,上書御史尹泰,設置各「番社」社田,依規模大小設置五百甲至三百甲,以為耕獵之地,各立界碑。除此之外草地,才可悉令招墾。 盜同知.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王汧 · 查看更多 »

珠子嶼

#重定向 拉魯島.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珠子嶼 · 查看更多 »

理番同知

同知為中國清朝的理番官員,原為治理台灣北部平埔族(熟番)所設立的特殊官署或官銜,後亦治理高山族,該官署首設於1766年。.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理番同知 · 查看更多 »

理蕃政策

蕃政策是指1895年-1945年,日本於台灣日治時期對於台灣原住民所研擬與實施的特別法規與政策總稱。「蕃」於此間,即指台灣原住民,而執行此政策者正為當時於該地行使統治權的台灣總督府。「理蕃政策」的完整名稱在該時期文獻或法令中並不常用,主要是使用理蕃一詞。.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理蕃政策 · 查看更多 »

琉球国

琉球国(),又稱琉球王國,是琉球历史上第一尚氏王朝和第二尚氏王朝两个朝代的统称和共有国号,也包括早期三山时代的山南、中山、山北三个王国(作为其共同的对外自称)。 琉球国的地理位置在臺灣和九州之间,曾经向中国的明、清两代朝贡,遭日本薩摩藩入侵後也向萨摩藩、江户幕府朝贡。琉球国多次遭受諸島外部勢力的入侵,特別是1609年(明万历三十七年,日本庆长十四年)萨摩藩的入侵以後,萨摩藩控制并干涉了琉球国的內政。琉球国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以东北亚和东南亚贸易的中转站著称,贸易发达,号称“万国津梁”。 1871年,日本在全國實施廢藩置縣,琉球國被當作令制國編入鹿兒島縣。1872年,琉球國被改設為琉球藩。1879年3月11日,日本兼併琉球,廢除琉球藩,編入鹿兒島縣;同年,以琉球之地設置沖繩縣。.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琉球国 · 查看更多 »

碑是指人為豎立的石塊,通常刻有文字,具有一定用途,如記載事件、指示里程(里程碑)、劃定邊界(界碑)及作紀念用途(紀念碑)等。 中國古代官員都有立碑的習慣,視為榮耀。唐朝的地方官若要立碑紀功,要由皇帝下旨詔敕。唐朝地方百姓為地方官所立的「頌德碑」亦稱為「遺愛碑」,獨孤某和宋璟、狄仁傑都被立有其碑。《日知錄》載:“《宋史》言,太祖建隆元年十月戊子,詔諸道長貳有異政,請立碑者,委參軍驗實以聞。”.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碑 · 查看更多 »

可指:.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社 · 查看更多 »

社寮

寮,可以指:.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社寮 · 查看更多 »

社会

會一詞並没有太正式明確定義,一般是指由自我繁殖的個體構建而成的群體,占据一定的空間,具有其獨特的文化和風俗習慣。由於社會通常被認為是人類組成的,所以社會和人類社會一般具有相同的含義。在科學研究和科幻小說等等里面,有時亦可作“外星人社會”。狹義的社會,也叫“社群”,可以只指群體人類活動和聚居的範圍,例如是:鄉、村、鎮、城市、聚居點等等;廣義的社會則可以指一個國家、一個大範圍地區或一個文化圈,例如是英國社會、東亞社會、東南亞或西方世界,均可作為社會的廣義解釋,也可以引申為他們的文化習俗。以人類社會為研究對象的學科叫做社會學。.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社会 · 查看更多 »

神道

道是日本的原生傳統宗教,為日本人(大和民族)的,奠基於日本自古以來的民間信仰與自然崇拜,屬於泛靈多神信仰。其特色是將世間萬物中令人敬畏及崇拜的均視為神,從山、海之類的自然界物體或現象、祖靈、傳統神話中的的神祇與英雄、乃至各種幽靈等皆是,數量之多可以「八百萬神」來形容。與其他民間信仰相似,神道沒有統一的信仰組織,旗下分為數個流派。.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神道 · 查看更多 »

祖先崇拜

先崇拜,或稱祭祀祖先、祖靈信仰、敬祖、祭拜祖先、拜公妈,是指一种,供奉、祭祀祖先,類似宗教儀式與习惯的行為。基于死去的祖先仍然深深存在後人心中,仍然会影响到现世,并且对子孙的生存有影响的信仰。俚語俗話說「吃菓子拜樹頭、飲泉水思源頭」。 在大部分不同文化中,祖先崇拜和神灵崇拜不太一样,对神崇拜大多是希望祈求一些利益,但人们对祖先的信仰,并不仅仅是希望祈求一些好处,也是表达亲情或者對先人的尊敬。儒教文化将祖先当作神灵一样崇拜。受此影响,一般中国人除了敬祖外,还希望受到祖先神灵的庇佑,“祖先保佑”一样是最常见的祈福语。.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祖先崇拜 · 查看更多 »

福康安

福康安( a;),字瑶林,富察氏,清满洲鑲黄旗人。清高宗孝贤皇后侄,大學士傅恒子。.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福康安 · 查看更多 »

福建巡抚

福建巡抚,明清時代地方軍政官員。.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福建巡抚 · 查看更多 »

福建分巡臺灣兵備道

福建分巡臺灣兵備道設置於1767年,前身為福建分巡臺灣道,是臺灣道的主官正式官職,即臺灣清朝統治地區的實際統治者。此官職名稱又稱為臺道或亦可稱為臺灣道、分巡臺灣道。 分巡臺灣兵備道與官銜前身分巡臺灣道最大不同在予明確加授臺灣清領區軍權,而道署仍設於臺南。另外,臺灣清治時期的這階段,與稍早相同,臺灣西部仍為福建省所管轄,主官皆為外地輪調。1791年,萬鍾傑任職期間,福建分巡臺灣兵備道再度升格為按察使銜分巡臺灣兵備道。 福建分巡臺灣兵備道就職位等級來說,屬道員之正四品文官。.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福建分巡臺灣兵備道 · 查看更多 »

福建省

福建省(Hók-gióng;Hok-kiàn;Fuk-kien),簡稱閩,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東南沿海的一个省,省会福州。东西最寬約為480公里,南北最長約為530公里,陆域面积12.4万平方公里。東北與浙江省毗邻,西、西北與江西省接界,西南與廣東省相連,东隔臺灣海峽與臺灣相望。福建省下辖1个副省级城市和8个地级市及平潭综合实验区。 福建地理特点是“依山傍海”。福建多山,全省山地丘陵面积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90%;这些山地多为森林所覆盖,使得福建的森林覆盖率达62.96%,居全国第一。福建的大陆海岸线长度居全国第二位,海岸曲折,岛屿众多。而且由于福建位于东海与南海的交通要冲,是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的起点,也是海上商贸集散地,和中国其他地方不同,福建沿海的文明是海洋文明而内地客家地区是农业文明。《福建统计年鉴2007》,中国统计出版社,第一章《综合》:基本省情 福建经济总量位居全国第10位,是中國经济发展最快的省份之一。2014年12月12日,国务院决定设立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福州片区共31.26平方公里、平潭片区共43平方公里,厦门片区共43.78平方公里),继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后,中国第二批三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之一。福建旅游资源丰富,有武夷山、鼓浪屿、清源山、太姥山等自然风光和土楼、安平桥、三坊七巷等人文景观。 福建的民族组成比较单一,汉族占总人口的97.84%,畲族为最主要的少数民族,占总人口1%,还有少量回族、满族等,其它民族人口多为近现代迁居而来,比重极小。福建汉族内部语言文化高度多元,分化成多个族群。.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福建省 · 查看更多 »

福建臺灣巡撫

福建臺灣巡撫,光緒帝1885年敕設臺灣為行省,1887年正式建省,巡撫為臺灣省的臺灣西部最高地方統治者。.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福建臺灣巡撫 · 查看更多 »

福建臺灣省

福建臺灣省(v)為大清帝國在1885年至1895年間存在的一個行省,管轄原福建省的臺灣府和臺北府,一般以「臺灣省」俗稱,史稱「臺灣建省」。這是第一個專為臺灣設置的省級行政區。.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福建臺灣省 · 查看更多 »

福音

福音即εὐαγγέλιον,为“好消息”之意。中译为福音。.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福音 · 查看更多 »

私立学校

私立学校或稱民办学校,一般指非由地方政府或者中央政府管理,全部或者部分的經費依靠学生的学费来维持学校经营而非公共资金,且校方有权自主选择生源的学校,与私立学校相对应的為公立學校。私立学校包含各层次的教育,如有私立大学、私立中学和私立小学等。也可能有其它课程,如宗教教育。 私立学校在美国非常普遍,几乎所有的顶尖大学都是私立,如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芝加哥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等。在英国等欧洲国家,私立的大学则较少见,而且教学质量也不如公立大学,但是私立的中小学却非常多,一些学校也非常著名,例如英国的公学。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办学校直到1990年代中后期才被官方允许设立,但规模都不大;其中最大的南洋教育集团于2005年底倒闭。.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私立学校 · 查看更多 »

种植业

种植业,一种物质生产部门,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属第一产业。通过培育植物并施肥、浇水、除草等帮助植物生长发育,最后收获种子、叶片或茎干等。种植业的产品包括粮食、蔬菜、经济作物、草药、水果和各种观赏植物。 比如:种植粮食,种植蔬菜,种植棉花,种植西瓜,种甘薯,种蘑菇等经济作物。.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种植业 · 查看更多 »

移民

移民指人口在空間上流動的現象,或從甲地遷移到較遠的乙地定居的人。 在現代以民族國家為主體的國際體系下,移民現象可分為國境内的移民,以及跨國境的移民;跨國境的移民又分为移民出境(emigration)与外来移民(immigration)两种。 指涉人的移民,在不同的场合和环境下有不同的称谓,如“出境移民”、“外来移民”、“开拓者”等。自地理大發現時代以來,移民勞工即成為跨國界人口移動的大宗。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化,國際移民勞工(簡稱「移工」)的規範、權益保障及相關執法,更在許多輸出或引進大量移工的地區(例如美國),再加上移民帶來的文化差異,与当地的社會价值观產生衝突,移民议题成為受到高度關注的政治、社會議題。.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移民 · 查看更多 »

(又稱税赋、稅負、稅捐、租稅等)是指政府(或与政府等价的实体,如教会、部落首领)向纳税人(个人或企業法人)强制征收的貨幣或資源。税由法律强制力保证,抗拒或延遲纳税的人会受到法律惩罚。税收可以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或所得稅和財產稅和消費稅,税收的形式可以是货币或劳动。少數國家完全不用納稅,像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依稅法繳納的金額稱為「稅金」。依據不同課稅對象、或是不同法律授權、或是不同納稅人可劃分為不同的分類,稱為税种或稅目。政府依法對民間收取稅收的行為稱為課稅;個人或企業向政府繳納稅金的行為稱為納稅。政府要求納稅人在繳稅期限後繳足應納稅金稱為補稅,政府退還溢收稅金稱為退稅。.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稅 · 查看更多 »

童生

童生是中国古代教育制度中的一种称谓。.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童生 · 查看更多 »

竹塹城

竹塹城(淡水廳城),是指臺灣在清治時代於今日新竹市中心所建的城廓,創立於雍正元年(1723年),是當時淡水廳廳治所在。現存的磚石城池完成於道光九年(1829年)。因此有時也用「竹塹城」一詞來代指新竹市。迎曦門是竹塹城現今唯一留存的城門,是中華民國國定古蹟。.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竹塹城 · 查看更多 »

竹山鎮 (台灣)

竹山鎮位於台灣南投縣西南隅,行政屬於中華民國臺灣省,地處濁水溪南岸、清水溪東岸,因清代建有雲林縣舊城而有「前山第一城」之稱。面積達247.3339平方公里,是臺灣僅次於花蓮縣玉里鎮的面積第二大鎮。.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竹山鎮 (台灣) · 查看更多 »

竹山街

竹山街,為1931年~1945年間存在之行政區,轄屬台中州竹山郡。今南投縣竹山鎮。街役場在今竹山郵局對面。.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竹山街 · 查看更多 »

竹山郡

竹山郡為台灣日治時期的行政區劃之一。該郡隸屬台中州。.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竹山郡 · 查看更多 »

竹北二堡

竹北二堡,是台灣北部自清治時期至日治初期的一個行政區劃,其範圍包括今桃園市的大園區中西部、觀音區全部、中壢區西部、新屋區全部、楊梅區大部分地區,以及新竹縣的新豐鄉全部、竹北市西北部、湖口鄉全部、新埔鎮中北部、關西鎮全部。 竹北二堡西邊及北邊瀕臨台灣海峽,東邊為桃澗堡及蕃地,南邊為竹北一堡。.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竹北二堡 · 查看更多 »

第一产业

一产业,又稱一級產業或初級生產,是直接从自然界获取产品的产业,包括农业、采矿业、盐业等。早期的經濟活動大多屬於第一產業,隨著經濟發展,今日則以第二、三產業為主。.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第一产业 · 查看更多 »

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次世界大戰(又常簡稱二次大戰、二戰、WWII等;World War II;Seconde Guerre mondiale;Zweiter Weltkrieg;Вторая мировая война;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次自1939年至1945年所爆發的全球性軍事衝突,整場戰爭涉及到全球絕大多數的國家,包括所有的大國,并最終分成了兩個彼此對立的軍事同盟─同盟國和軸心國。這次戰爭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戰爭,動員了1億多名軍人參與這次軍事衝突。主要的參戰國紛紛宣布進入總體戰狀態,幾乎將自身國家的全部經濟、工業和科學技術應用於戰爭之上,同時也將民用與軍用的資源合併以方便統籌規劃。包括有猶太人大屠殺、南京大屠殺、戰爭中日軍對中國軍民進行細菌戰、以及最终美國對日本首次使用原子彈等事件,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戰也是自有紀錄以來涉及最多大規模民眾死亡案例的軍事衝突,全部總計便將近有5,000萬至7,000萬人因而死亡,這也讓第二次世界大戰成了人類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戰爭。 儘管早在1931年9月,日本便侵佔了中國的滿洲,而後建立了傀儡國家滿洲國。至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後中日更爆發了全面戰爭。不過大多數人仍多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定為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開始,這次入侵行動隨即導致英國與法國向德國宣戰。然而德國在入侵波蘭後開始著手嘗試在歐洲建立一個大帝國,自1939年末期到1941年初期為止,發動一連串戰爭並藉由條約的簽署使得德國幾乎佔領了歐洲絕大部分的地區,而名義上保持中立的蘇聯在和德國簽訂《德蘇互不侵犯條約》後,也跟進侵略潮流,陸續佔領或者吞併了其在歐洲邊界的鄰近6個國家,在這之中也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所佔領的波蘭領土。英國以及大英國協的成員國則堅持持續與軸心國繼續作戰,並分別在北非和大西洋海上發生多次軍事衝突,而這也使得英國成了歐洲地區少數仍能繼續反抗德軍入侵的主要武力之一。1941年6月,歐洲的軸心國集團決定撕毀與蘇聯的合作約定,聯合入侵蘇聯領土,這次攻勢也開始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地面戰爭爆發,但也在之後讓原本幾乎統轄整個歐洲地區的軸心國被迫投入大量軍力來維持作戰優勢。到了1941年12月,已經加入軸心國的大日本帝國為了能夠在亞洲及太平洋地區獲得領導地位,陸續襲擊位于太平洋的美國統轄地區和座落於與中南半島的歐洲殖民地,很快地於西太平洋和東亞戰區獲得了主導權。 到了1942年時日本開始在一系列的海戰中戰敗,位於歐洲的軸心國也陸續於北非戰役以及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節節敗退,這些都迫使軸心國停下進攻的腳步。1943年時,義大利法西斯政權在西西里島戰役中面對同盟國部隊嚴重失利,另一方面德軍在库尔斯克会战戰敗後失去對於東歐的領導地位,同時美國也在太平洋戰區中獲得了一連串的勝利,自此軸心國集團逐漸失去主導權並開始嘗試將佈署於各地的前線部隊進行戰略性的撤退。到了1944年時,盟軍決定登陸法國以開闢第二戰場,而蘇聯除了成功收復過去被佔領的領土外,也開始轉往進攻德國與其同盟國家的土地。在蘇聯和波蘭部隊共同攻入柏林後,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區最終在1945年5月8日德國投降的情況下宣告結束。而另一方面美國在1944年和1945年成功擊敗了日本海軍部隊並陸續佔領了數個重要的西太平洋島嶼,這使得日本列島隨時面臨同盟國部隊入侵的危機。最後在美軍分別於廣島市和長崎市投下原子彈並造成大量日本平民死亡。1945年8月8日蘇聯進攻日本控制下的中國東北地區,8月14日日本跟進宣佈願意接受無條件投降的條件,而隨著亞洲戰事的停息也意味著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 1945年時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同盟國勝利宣告結束,然而二次大戰對世界影響極為深遠,改變了往後世界的政治版圖和社會結構,特別是戰敗的軸心國集團被迫接受同盟國的安排。1945年10月24日聯合國亦宣告成立,期望能夠促進各國合作並防止未來的軍事衝突;同時戰勝的盟軍各國,也紛紛在聯合國各個機構中擔任重要職位,特別是以美國、蘇聯、中國、英國和法國5個國家為首成立聯合國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常任理事國,主導著世界的秩序.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 查看更多 »

管理学

管理学(又稱管理科學,Management Science)是一门研究人类管理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它偏重于用一些工具和方法来解决管理上的问题,如用运筹学、统计学等来定量定性分析。管理的定義為管理者和他人及透過他人有效率且有效能地完成活動的程序。 以前管理科学主要用运筹学来解决管理中碰到的问题。近十几年管理科学发展很快,它已经不单单是用运筹学来分析一些具体问题,而是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两大领域的综合性交叉科学来分析如运作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管理与不确定性决策,复杂系统的演化、涌现、自适应、自组织、自相似的机理等。已经不是一个运筹学所能涵盖的。由于所有组织都可以被视为一定的系统,管理也可以被视为一种人类行为现象,包括设计、促进系统更好地生产。这种观点为“管理”自身创造了发展机会,是管理他人之前,先管好自己的先决条件。 一些人认为管理学应该归入自然科学,而另外一些人则认为应该归入社会科学。.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管理学 · 查看更多 »

粟米

粟米、粟可指:.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粟米 · 查看更多 »

粮食

糧食指植物可供人类食用的部分。狹義的糧食單指谷物(cereal),即禾本科作物的种子(以及例外情形的非禾本科的荞麦种子)。广义的粮食还要包括豆科植物的种子,以及马铃薯等植物可供食用的根或莖部。粮食所含營養物質主要為醣類(澱粉为主),其次是蛋白質。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對糧食的定義包括三大类穀物,包括麦类、稻谷、粗粮(又稱雜粮,即經常被用作動物飼料的粮食,包括大麦、玉米、黑麦、燕麦、黑小麦、高粱)。中国在先秦即有五谷之说,指稻、黍、稷、麦、菽物种作物,其种子称作稻米、黍米、粟米、麦粒、菽豆。.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粮食 · 查看更多 »

索琳

索琳(v),中國滿洲鑲紅旗人,中國清朝政府官員,他於1726年接替禪濟布出任巡視台灣監察御史,該官職滿漢人各一,而滿人的他與汪繼璟為同任御史。.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索琳 · 查看更多 »

綜合型高級中等學校

綜合型高級中等學校(英語:Comprehensive High School, CHS)簡稱綜合高級中學、綜合高中、綜高。是台灣中等教育的其中一種學制,綜合型高級中學會同時開設學術課程(普通科)及若干職業課程(依各校屬性而開設的職業類科),結合了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與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之課程,讓學生適性選讀,以因應學生的需要,讓學生能有機會跨科(學程)加廣選修學習,強化通識教育的需求。.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綜合型高級中等學校 · 查看更多 »

縱貫線 (鐵路)

縱貫線,又稱縱貫鐵路,為臺灣鐵路管理局(簡稱台鐵)經營的傳統鐵路幹線,是台灣第一條,也是台鐵西部幹線的核心路線,自1908年4月20日完工通車起,營運時間已逾百年。.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縱貫線 (鐵路) · 查看更多 »

總兵

總兵,正式的名稱為總兵官,為中國明清兩朝的武官官職軍階名稱,實施期間約為14世紀末至20世紀初。該名稱於明朝為武職虛銜差遣,由勳爵兼任,公侯超品;相對文官虛銜為總督,為部堂官的差遣。清朝則通常為正二品;比敘今之軍長。清朝綠營,軍階由高至低分別為提督、總兵、副將、參將、游擊、都司、守備、千總及把總。.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總兵 · 查看更多 »

總督府

總督府是殖民主義者派駐殖民地的行政首長居住和辦公地點。總督府可以指:.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總督府 · 查看更多 »

總統

總統(President),日本及朝鲜半岛称为“大统领”(;),是共和制國家的元首稱呼。.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總統 · 查看更多 »

经济

經濟是指一定範圍(國家、區域、等)內,組織一切生產、分配、流通和消費活動與關係的系統之總稱。另一涵意是隐藏的不平等的欲望交换,經世濟民是和諧的分配不平等化。而研究經濟問題、探討經濟發展規律、解釋經濟現象成因的社會科學即稱為經濟學。.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经济 · 查看更多 »

经济作物

经济作物指高經濟價值的農作物,主要種植目的為賺取高回報,而不以提供粮食為其目標。亞洲熱帶地區的經濟作物主要有油棕、橡膠、咖啡、可可、胡椒、椰子、甘蔗等。如油棕,一般都是企業化經營。馬來西亞拥有全世界最大的油棕種植公司——森那美。目前全世界最大的油棕種植地區為印尼。油棕可提練成食用油,並可提練成目前熱門的生物燃料。熱帶地區的經濟作物發展一般上都會面臨破壞雨林的自然環境問題。 Category:现金 Category:經濟學 Category:農作物 Category:經濟作物.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经济作物 · 查看更多 »

美國

#重定向 美国.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美國 · 查看更多 »

美國國民警衛隊

美國國民衛隊(United States National Guard),常簡稱為國民兵,是美國軍隊一支預備役軍事部隊,並非警察,因美國各州其實是國家的編制,只是主權與聯邦政府共享,所以州政府可設軍隊。不論有否轉為現役,均受聯邦政府認可。士兵皆為民兵,平常從事各行各業 Definitions (National Guard),旗下一分為二,有陆军国民卫队及空军国民卫队,分別是陸軍和空軍的預備隊。 國民衛隊由美國法典第十篇及創立,身為美國首層防線。它散駐各州和其他國土,聽命於州長或。遇有緊急狀態及災害如風災、洪水或地震,州長或民兵指揮官可下令召集國民衛隊,越戰時國民衛隊不需到國外服役,只需防守美國國內,越戰後美國實際上不實施徵兵制,軍隊全部改募兵制,進行海外戰爭時軍力不足,因此又修法讓國民衛隊出兵參與海外戰爭。 負責管理軍隊事務,並與國防部緊密溝通: National Defense Authorization Act for Fiscal Year 2008: National Defense Authorization Act for Fiscal Year 2008 full text,以使上令下達。軍局專門擬定具體訓練政策和要求、提供州陸,空軍國民衛隊訓練經費 Functions of National Guard Bureau: charter from Secretaries of the Army and Air Force﹑分配聯邦經費予軍隊,以及總理美國法典第十篇規定的一切行政事宜。軍局受領導,軍階位居四星陸軍或空軍上將。 美國陸軍多次裁減後,一些陸軍師轉為陸軍國民衛隊。所以有的國民衛隊師實際是小型的正規部隊而不是民兵,例如韓戰表現不佳的第24師就被降編為國民衛隊。.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美國國民警衛隊 · 查看更多 »

美國福爾摩沙遠征

福爾摩沙遠征,又称1867年臺湾远征,是美国针对福爾摩沙(也就是今日的臺湾)的一次「报复性远征」。遠征因罗发号事件而引起。这艘三桅帆船在臺湾海岸搁浅,船员遭島上原住民族杀害。美国海军及海军陆战队登陸,与排湾族展开战斗,作戰由臺灣原住民取得勝利,是美国海军史上一次敗戰行动。.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美國福爾摩沙遠征 · 查看更多 »

羁縻

羁縻,《史记·司马相如传·索隐》解释说:“羁,马络头也;縻,牛蚓也”,引申为笼络控制。实行羁縻政策的地区名义上从属朝廷,实际由当地原住民首领自行统治。唐朝对西南、西北等少数民族採行羁縻政策,承认当地土著贵族,封以王侯,開放貿易。宋、元、明、清几个王朝称土司制度。 越南、朝鮮等漢字文化圈國家也曾對於所統治的少數民族地區沿用中國的羈縻政策,委任部族首領進行統治。.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羁縻 · 查看更多 »

義塾

#重定向義學.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義塾 · 查看更多 »

義學

義學,俗稱義塾,清朝義學之設,係根據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定義學小學之制」,及康熙五十一年(1713年),「令各省府州縣多立義學,聚集孤寒,延師教讀」之規定而辦理。 義學之創立,由所在地官民義捐創立,或由官府創建,或單殊屬個人私設;學生年齡多為六歲至十一歲,學習讀書識字,為地方的基礎教育。.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義學 · 查看更多 »

義軍 (台灣客家人)

#重定向 義軍 (臺灣客家人).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義軍 (台灣客家人) · 查看更多 »

羅發號事件

羅發號事件亦稱羅妹號事件,是一場發生於清同治年間,因美國船難者誤闖臺灣原住民族領土而被視為侵略者,遭屏東排灣族出草捍衛家園,繼而引發的外交事件;事後美軍並自行前往報復臺灣原住民部落,史稱福爾摩沙遠征事件,惟此趟報復遠征並未成功,是美國海軍史上敗戰的一次紀錄。.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羅發號事件 · 查看更多 »

猎首

密西西比人 猎首(headhunting),又称猎头,中国古籍作馘首,台湾原住民稱出草,指将人杀死后砍下头颅并收集的一种习俗。许多古代文明都曾流行过猎首的做法,有史籍记载的包括:古中国人、台湾原住民、日本人、阿富汗的努里斯坦人、古印度的阿萨姆人和那加兰人、缅甸的佤族、婆罗洲人、印度尼西亚人、菲律宾人、密克罗尼西亚人、美拉尼西亚人、新西兰毛利人、亚马逊平原与美国大平原地区的印第安人、尼日利亚人、欧洲的凯尔特人和斯基泰人,等等。猎首的做法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还在太平洋战场出现过,但到今天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基本绝迹了。 在人类学界,猎首行为在社会中的角色一直是一个讨论的热点课题。当代学者普遍认为,猎首行为是曾经在社会群体和个人的等级制度的形成、强化和维持过程中扮演关键角色的一种仪式。一些人类学家提出的理论认为,猎首行为源于宗教观念中“灵魂栖于头颅中”的看法,而猎首则是为了带回并最终征服敌人的灵魂。在人类学著作中,猎首行为出现的直接原因包括羞辱对手、统计战功、完成某些仪式、维持星象平衡、展现阳刚、勇猛、嗜血和威信等等。.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猎首 · 查看更多 »

眉溪

眉溪(賽德克語:bakei、iyu、sdringan)位於台灣中部,屬於烏溪水系,為南港溪的主流 (此處指最長河道) 上游,流域面積136.41平方公里,分佈於南投縣埔里鎮北部及仁愛鄉中西部。其源流為哈奔溪,發源於北東眼山、三角峰之間的合望鞍部一帶,向西南流經霧社,於人止關附近與北側流來之東眼溪會合,始稱眉溪,續流經楓樹林、獅子頭、九芎林、蜈蚣崙,進入埔里盆地後繞行盆地北部,於盆地西部之向善橋附近注入南港溪。 眉溪河谷為通往台灣東部地區的重要孔道之一,省道台14線即通過此一地段。.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眉溪 · 查看更多 »

烏牛欄

烏牛欄,可以指:.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烏牛欄 · 查看更多 »

烏牛欄之役

烏牛欄之役(烏牛欄戰役),是二二八事件的一場戰役,時間為1947年3月16日,地點位於南投縣埔里鎮烏牛欄(今愛蘭里)。.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烏牛欄之役 · 查看更多 »

烏溪

烏溪位於臺灣中部,為中央管河川,下--河段因流經臺中市大肚區,俗稱大肚溪。河長119.13公里,居全台第六,流域面積2,025.60平方公里,居全台第四。 主流上游名為北港溪,發源於標高2,532公尺之更孟山南側,向南南西流至經翠巒、紅香、溪門,於馬家附近匯集瑞岩溪,續流至瑞岩後轉西偏南,經萱野、新生社(眉原)、互助、清流、梅子林、北港、國姓,於柑子林與南港溪會合,改稱烏溪。經過河階、沖積扇及彰化人口聚集地之後,烏溪於臺中市龍井區麗水-里-與彰化縣伸港鄉全興村之間注入台灣海峽,5-9月是豐水期,約占全年70%的流量,其中流量最高在6月,枯水期為每年的1、2月台灣的河川 林孟龍/著ISBN 978-957-30493-8-8 2002年4月出版。 烏溪為臺中市與彰化縣之界河。流域包含南投縣埔里鎮、國姓鄉、草屯鎮,臺中市霧峰區、烏日區、大肚區、龍井區,與彰化縣伸港鄉、和美鎮、彰化市、芬園鄉等鄉鎮。 烏溪主流和支流交匯處,多形成沖積扇,在台中盆地中的辮狀流路在北邊形成豐原沖積扇,東邊有山麓聯合沖積扇,南有烏溪沖積扇和貓羅溪沖積扇。.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烏溪 · 查看更多 »

瘟疫

瘟疫,指大型且具有傳染力又會造成死亡的流行病,在廣大區域或全球多處傳染人或其他物種。現代醫學衛生發達,許多會造成大量死亡的瘟疫都有效控制為流行病等級。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定義,大流行病的出現應符合下列條件:.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瘟疫 · 查看更多 »

給事中

給事中,中國古代官職之一。秦時,給事中是附加的銜稱;任何官職如將軍、列侯、九卿,加上給事中之頭銜,可出入宮庭,常侍皇帝左右。漢魏相沿。隋文帝開皇六年(586年),吏部設給事郎;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改名給事中。唐高宗龙朔二年(662年)改名东台舍人,咸亨元年(670年)再改回給事中。.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給事中 · 查看更多 »

統領

統領,中日朝之稱號中一.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統領 · 查看更多 »

統治

#重定向 治理.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統治 · 查看更多 »

田中鎮

中鎮位於臺灣彰化縣東南方,以前此地是一片水田,舊名田中央。 日治時期改名為田中。.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田中鎮 · 查看更多 »

甲 (單位)

(源自akker的發音)是臺灣農民計算田地面積之單位,換算成公制1甲為0.9699公頃,合2933.99904坪。 甲這個單位,源於荷蘭東印度公司統治臺灣時期。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出版《臺灣省通志稿 卷三》,引用《赤崁樓筆談》:自紅夷至台,十飲之地,名為一甲。 根據張光裕編《臺語音外來語辭典》,甲應源於「阿甲」,荷蘭語「akker(田園之意)」,臺灣閩南人以臺灣話取其尾音。1甲为625平方戈(即边长25戈的正方形面积),1戈約为2.5弓,1弓为5营造尺(1营造尺约合32公分)。 在臺灣荷西殖民時期,甲就是土地的面积单位。 鄭氏王朝和清治时期也沿用了这一制度,但開墾者多使用犁為單位,一犁約等於五甲。 臺湾日本殖民时期之后,逐渐采用甲和日制单位坪通用。 中華民國政府統治臺灣後,公家文書,如土地所有權狀(地契)等,全面採用公制之度量衡,面积单位改为「平方公尺」和「公顷」。但民間在习惯上,一般都使用「坪」和「甲」来表示面积,其中「坪」多用于城市、房屋面积,「甲」多用于农地和山坡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甲 (單位) · 查看更多 »

甲午战争

午戰爭,日本稱日清戰爭,朝鮮稱清日戰爭,國際通稱First Sino-Japanese War,是大清和日本在朝鲜半岛、辽东、山東半島及黃海等地进行的一場戰爭。1894年(清光緒二十年),按照中国干支紀年,時年為甲午年,故稱甲午战争。丰岛海战是戰爭爆發的標誌。最終大清戰敗,並於1895年和日本簽訂《馬關條約》。.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甲午战争 · 查看更多 »

甘為霖

霖(William Campbell,)全名威廉·坎貝爾,生於英國蘇格蘭格拉斯哥,長老教會牧師與傳教士,19世紀後期在臺灣南部傳教,1891年10月於臺南創立全臺第一所盲人學校青盲學,是臺灣盲人教育的先驅者。他在台灣時間是1871至1917年,共46年。由於他的貢獻,他獲日本政府頒發旭日章與瑞寶章,以及名譽博士。.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甘為霖 · 查看更多 »

甘蔗

蔗是禾本科的单子叶植物,为甘蔗属(学名:Saccharum)的总称。甘蔗是温带和热带农作物,是制造蔗糖的原料,且可提煉乙醇作為生質能源。全世界有一百多个国家出产甘蔗,最大的甘蔗生产国是巴西、印度和中国。中国最常见的食用甘蔗为中国竹蔗。.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甘蔗 · 查看更多 »

熊一本

一本(),字以貫,號介臣,安徽六安人,清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嘉慶十九年(1814年)二甲進士,選庶吉士,散館改刑部主事。為政簡嚴,吏不敢欺,暇治儒術,聲華籍甚。道光十四年(1834年)任臺灣府知府,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任按察使銜分巡台灣兵備道。英人之難,瘡痍未復,一本整頓書院,宏揚忠義,籌固邊陲。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一月卸職,十二月再任,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解組。.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熊一本 · 查看更多 »

熟番

#重定向 平埔族群.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熟番 · 查看更多 »

番地

地,顧名思義,即是原住民(舊時蔑稱「番人」)的土地,是臺灣清領時期對臺灣原住民生活領域的稱呼,尤其是提到有關開墾土地的內容時經常出現,而臺灣日治時期則以「蕃地」稱之,後來主要用來稱呼漢人罕至、只有原住民居住的地區。.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番地 · 查看更多 »

番界

,在日治時期又寫做「蕃界」,是一個關於臺灣原住民生活領域,自從清領時期使用到日治時期的名詞。.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番界 · 查看更多 »

牡丹社事件

牡丹社事件是發生於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日本明治七年),琉球王國船難者因擅闖台灣原住民領地而遭到出草,日本因而出兵攻打台灣南部原住民各部落的軍事行動,以及隨後清日兩國的外交折衝。在日本,这次事件被稱為「--」或是「--台之役」。這起事件這是日本自從明治維新以來首次向對外用兵,也是清日两國在近代史上第一次重要外交事件之一。.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牡丹社事件 · 查看更多 »

牧师

牧師是指基督教的團體中,專職負責帶領及照顧其他基督徒的神职人员。聖經原文的用字就是牧羊人之意。雖然天主教會也有類似的職位,但「牧師」一词在中文语境中特指新教的基層神職人員。.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牧师 · 查看更多 »

牛眠山

牛眠山可能指以下其中一座山:.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牛眠山 · 查看更多 »

牛相觸

牛相觸,是台灣南投縣埔里鎮的一個傳統地域名稱,位於該鎮西部略偏南。相較於今日行政區,其範圍大致為南村里不含東北部邊界地帶及南部凸出部分。《南投縣埔里鎮行政區域圖》,內政部,2005年12月.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牛相觸 · 查看更多 »

牛轀轆

牛轀轆,是台灣南投縣水里鄉的一個傳統地域名稱,位於該鄉中部偏南。相較於今日行政區,其範圍大致包括永興村、興隆村東北端。《南投縣水里鄉行政區域圖》,內政部,2005年12月.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牛轀轆 · 查看更多 »

独立

立可以指:.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独立 · 查看更多 »

發電廠

電廠(Power station、Generating station、Power plant、Powerhouse),又稱發電站或電廠,是將熱能或動能轉換為電能的設施,屬於電力系統一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發電廠 · 查看更多 »

花蓮縣

花蓮縣,臺灣的縣,位於臺灣本島東部,北回歸線通過其南部。西臨高聳的中央山脈,東臨太平洋(菲律賓海),周邊與宜蘭縣、台中市、南投縣、高雄市、台東縣相鄰,是臺灣面積最大的縣級行政區。 人口主要聚集於花東縱谷與海岸山脈最北點的沿海地帶,其以自然觀光資源著名,境內有太魯閣國家公園、玉山國家公園。 縣旗以太陽的故鄉為設計理念,太陽在海面昇起的意象,象徵太平洋的曙光;每個光點代表原住民文化色彩:阿美族、太魯閣族、布農族、噶瑪蘭族、撒奇萊雅族、賽德克族與漢族。.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花蓮縣 · 查看更多 »

花蓮港

花蓮港,位於臺灣花蓮縣花蓮市,為臺灣的國際商港之一。東臨太平洋,西倚中央山脈,是一個由東、西防波堤合攏而成的人工港。1939年興建完成,民國52年9月1日(1963年)開放為國際商港,成立花蓮港務局。現有碼頭25座,年裝卸量可達3,400萬噸,另有倉庫六棟十五間、堆貨場三十八處、臨時貨櫃集散站一座、港勤拖船四艘、及交通艇一艘,港埠設施極為完備,足以擔負東部地區產業發展及港埠輸運功能。該港貨源主要以區域特性之大宗貨物為主,如砂石、水泥及其熟料等。 自2012年3月起由臺灣港務公司花蓮港務分公司管理。.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花蓮港 · 查看更多 »

銃櫃

銃櫃,是台灣南投縣魚池鄉的一個傳統地域名稱,位於該鄉西南端。相較於今日行政區,其範圍大致為武登村西南半部。《南投縣魚池鄉行政區域圖》,內政部,2005年10月.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銃櫃 · 查看更多 »

隘口

口可以指:.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隘口 · 查看更多 »

隘丁

丁,是臺灣宜蘭縣蘇澳鎮的一個傳統地域名稱,位於該鎮北半葉的中部偏北。相較於今日行政區,其範圍大致與隘丁里相近。.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隘丁 · 查看更多 »

隘勇

勇、隘勇線、或隘勇制度,臺灣設隘之原意,初為防範山區臺灣原住民攻擊,以保護界內開墾者安全,清末轉為積極侵入原住民領域開發山區資源,而成為專門圍堵台灣山區原住民,向山區擴張的防衛線制度。於臺灣開拓史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王世慶 〈臺灣隘制考〉,《清代臺灣社會經濟:臺灣隘制考》聯經出版,1994年。.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隘勇 · 查看更多 »

--可以是指.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莊 · 查看更多 »

1887年国际统计学会曾提出一个各国通用的居住區域分类系统,规定任何一个人口集中區,其人数在2,000人以上者即可称为城市;不足2,000人者則为乡村。由于各国国情不同,難以适应各国的具体情况,故未普遍采用。尽管英语中的town或small city被廣泛譯為鎮、城鎮和小城市;但汉语中的“镇”,隨著語境變化,有著不同内涵。.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鎮 · 查看更多 »

鞋,也稱鞋子,是一種穿在腳上的物品。 鞋子最早的發明人及發明原始理念如今很難去考究,但就基本推理想法不外乎是保暖及保護雙腳。古称履、鞮、舄。《说文》云:“履,足所依也。”《释名·释衣服》云:“履,礼也,饰足所以为礼也。”河南柘城孟庄商代遗址的窑址旁的灰坑中,发现鞋底的中段,形状与草鞋相似。現今鞋子的功能演變成了時尚、美化配合衣飾、尊重場合等等文明代表,人們反而忽視了鞋子也有可能傷害到腳。 鞋子依使用的功能性區分為各種不同的類別,如:正式場合穿的皮鞋&高跟鞋、日常家用的家居鞋、浴室的拖鞋、休閒外出的休閒鞋、運動時穿的運動鞋、足球田徑賽的釘鞋、登山越野時穿的登山鞋、下海時穿的蛙鞋、下雨時穿的防滑雨鞋、專門製做的訂做鞋、施工場合實用取向的橡膠鞋、跳舞保持平衡的舞鞋、溜冰才穿著的溜冰鞋、特殊需求用的矯正鞋等。另外,有犯罪份子利用鞋來犯罪,例如藏毒、擲人、裝攝錄器通行偷窺以及用作製造炸彈等。在歐美的機場會因為防範恐怖份子用鞋子收藏炸彈或武器,而須要登機乘客脫鞋檢查。另外近年來隨著電子科技的進步,也有出現內嵌感測器的特殊運動鞋等等新興的鞋種。.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鞋 · 查看更多 »

聚落

聚落,為人民聚居的地方,約分為「都市聚落」(城市)和「鄉村聚落」(村落)。 聚落多用作人类社会的早期进入定居生活以后,集中居住的区域。考古学上常指早期人类集中居住地域。.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聚落 · 查看更多 »

道卡斯族

道卡斯族(英語:Taokas)為台灣原住民,平埔族群之一,此名稱為日本學者伊能嘉矩所命名,又名斗葛族,閩南語音近於大甲(白話字:Tāi-kah),故又稱大甲族。.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道卡斯族 · 查看更多 »

道光

道光(a;;1821年—1850年)是清宣宗旻宁的年号,共使用三十年。 道光三十年正月清文宗即位沿用。.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道光 · 查看更多 »

道路

道路是供各种无轨车辆和行人通行的基础设施;按其使用特点分为城市道路、公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及乡村道路等,古代中国还有驿道。 从某种程度上说,连结两地的最理想方式是直线。但在实际情况中不得不考虑到道路的路径、道路网等级、以及实际地势地貌,城市原有布局的影响。此外,道路的设计主要要考虑到道路的宽度、场地、路线、最大交通量和行驶速度以及适当的转弯半径。道路还要把交通引导到隧道和桥梁(在交通工程设计时,隧道和桥梁等构造物的位置优于道路局部路线位置,所以要使道路路线迁就桥涵隧道位置)。在宽度和深度(此处指道路基础的高度或者深度)同样要符合预计的交通流量和交通工具的重量的要求。.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道路 · 查看更多 »

運動會

運動會,也稱“綜合性運動會”。指包括若干個運動項目的規模較大的運動競賽會。如奧林匹克運動會、亞洲運動會、全國運動會等等。田徑運動的競賽習慣上也稱“運動會”。.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運動會 · 查看更多 »

草屯鎮

草屯鎮,位於臺灣本島中部,南投縣的西北方,與臺中市及彰化縣相鄰,主要公路台14線、台3線、台76線、中投公路、國道三號以及國道六號皆通過草屯鎮,居於中部交通樞紐的重鎮,為臺中市進入南投縣的門戶,也因為鄰近臺中、南投郊區的地利之便,在南投縣裡經濟狀態最為發達,也是全縣人口第二多的鄉鎮,僅次於南投市。自2015年10月苗栗縣頭份鎮升格為縣轄市後,成為全臺人口最多的鎮。.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草屯鎮 · 查看更多 »

華廷錫

華廷錫,中國清朝官員。1885年,華廷錫前往台灣擔任台灣府埔里社撫民通判。該職務實為防堵「生番」攻擊漢人,也就是處理台灣原住民事務之主要官員。同年,他因為無法遏止生番出草殺人遭清朝政府革職。.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華廷錫 · 查看更多 »

營是现代陸軍、海軍陸戰隊等軍種的编制,由若干个连组成。日語及朝鮮漢字等又把此級單位称为大队,約300-800人,中華民國國軍中也有部份單位將「營」稱為大隊,差異僅在編裝較為簡略,另外,主官(中隊長)編階中校的中隊,也視同營級單位。 譬如在三三制的編制下,一個營是由三個連加上直屬單位共同組成。在现代军队编制中,营作为一个战役战术单位,一般用于完成特定战斗中的军事或勤务任务。在编制上通常由多个技术兵种混合编成。 营的指揮官由军官担任,称为营长,军衔一般是中校或者少校。中華民國國軍的營級主官編階都是中校。 在空軍的體系中,中隊與營相當,中隊長軍銜通常是中校。.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营 · 查看更多 »

萬豐村

萬豐村可以指:.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萬豐村 · 查看更多 »

鐵路

鐵路是鐵路運輸的媒介,由鐵路列車利用鐵輪在兩邊鐵路軌上行走的一種公共交通工具。在語境上,有時候會當成鐵路運輸的概念。鐵路的運行還包括鐵路軌道、鐵路站、鐵路道口及鐵道機車車輛。.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鐵路 · 查看更多 »

面积

面積是一個用作表示一個曲面或平面圖形所佔範圍的量,可看成是長度(一維度量)及體積(三維度量)的二維類比。對三維立體圖形而言,圖形的邊界的面積稱為表面積。 計算各基本平面圖形面積及基本立體圖形的表面積公式早已為古希臘及古中國人所熟知。 面積在近代數學中佔相當重要的角色。面積除與幾何學及微積分有關外,亦與線性代數中的行列式有關。在分析學中,平面的面積通常以勒貝格測度(Lebesgue measure)定義。 我們可以利用公理,將面積定義為一個由平面圖形的集合映射至實數的函數。.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面积 · 查看更多 »

頭人

#重定向 領袖.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頭人 · 查看更多 »

頭社

頭社,可以指:.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頭社 · 查看更多 »

頭目

頭目可以指:.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頭目 · 查看更多 »

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指国家对辖境进行的行政分区。各国的行政区划,由于国情不同,名称和分级各不相同。.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行政区划 · 查看更多 »

行政机构

行政机构也称执法机构、行政機關 ,其工作是对组织進行日常的管理并施行法律政策等相关活动,是三權分立中的其中一部份。广义上,行政被定义为负责国家政策的执行的政府机构。狭义上,则专指内阁等行政决策机构,而只从事事务性执行工作的人员和机构则归为官僚机构。但是这种区分也存在争议,例如法国大革命前以及欧洲的许多君主立宪政体,占据行政机构顶端的部长职位的也是行政管理者。.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行政机构 · 查看更多 »

街可以是指.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街 · 查看更多 »

街區

街區(英語對應詞:city block、urban block或block)是都市計畫的一個重要元素。一個街區是四周由街道所圍繞的最小區塊,其內則涵蓋建地、建築物等。.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街區 · 查看更多 »

衙門

衙門,本作牙門,又稱官衙,為中國乃至東亞古代對官署的稱呼,內有地方官員負責審理案件,衙門中的衙門差役就是協助地方官員搜查証據及逮捕犯人。.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衙門 · 查看更多 »

風俗

習俗是指在地區社会文化中长期形成之风尚、礼节、习惯以及禁忌等的总和,民間的風俗又稱作民間習俗。風俗的涵括範圍很廣,可以包括食、衣、住、行、娛樂、社交、戀愛、性愛、生育、婚嫁、丧葬、宗教、歲時及藝術等。.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風俗 · 查看更多 »

風土

土可以指:.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風土 · 查看更多 »

颱風

颱風(Typhoon,香港天文台縮寫T.;台風/たいふう/taifū;태풍)是赤道以北,國際換日線以西,亞太國家或地區對熱帶氣旋的一個分級。在氣象學上,按世界氣象組織定義,熱帶氣旋中心持續風速達到12級(即64節或以上、32.7m/s或以上,又或者118km/hr或以上)稱為颶風(Hurricane)或其他在地近義字。西北太平洋地區採用之近義字乃颱風。世界氣象組織及日本氣象廳均以此為熱帶氣旋的最高級別,但部份氣象部門會按需要而設立更高級別,如中國中央氣象台及香港天文台之強颱風、超強颱風,中華民國中央氣象局之強烈颱風,以及美國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的超級颱風。 廣義上,「颱風」這個詞並非一種熱帶氣旋強度。在臺灣、日本等地,將中心持續風速每秒17.2米或以上的熱帶氣旋(包括世界氣象組織定義中的熱帶風暴、強烈熱帶風暴和颱風)均稱颱風。在非正式場合,「颱風」甚至直接泛指熱帶氣旋本身。當西北太平洋的熱帶氣旋達到熱帶風暴的強度,區域專責氣象中心(RSMC)日本氣象廳會對其編號及命名,名稱由世界氣象組織颱風委員會的14個國家和地區提供。 據美國海軍的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統計,1959年至2004年間西北太平洋及南海海域的颱風發生的個數與月份,平均每年有26.5個颱風生成,出現最多颱風的月份是8月,其次是7月和9月。.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颱風 · 查看更多 »

裨海紀遊

《裨海記遊》,又名《採硫日記》,為清朝官員--所著,書中描繪17世紀的台灣風土民情。.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裨海紀遊 · 查看更多 »

西部

西部可以指:.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西部 · 查看更多 »

馬赫坡社

馬赫坡社(賽德克語:Mahebo)是台灣原住民賽德克族德固達雅群(Tgdaya)的舊有部落之一,位於今南投縣仁愛鄉精英村廬山溫泉一帶。魯道·鹿黑(Rudo Luhe)與其子莫那·魯道曾任部落頭目,為參與霧社事件的六個部落之一。在霧社事件後,多數馬赫坡社族人已戰死,少數存活者被遷居至川中島社(今清流部落),馬赫坡社因此消亡;原地被日本人改設為溫泉區,中華民國接管臺灣後改為廬山溫泉。 Category:賽德克族 Category:南投縣地名 Category:霧社事件.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馬赫坡社 · 查看更多 »

首長

首長可以指:.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首長 · 查看更多 »

香港

香港(簡稱港,雅稱香江;Hong Kong,縮寫作 HK、HK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位於南海北岸、珠江口東側,北接廣東省深圳市,西面與鄰近的澳門特別行政區相距63公里,其餘兩面與南海鄰接。 全境由香港島、九龍和新界組成,其中香港島北為最發達地區;地理環境上則由九龍半島等大陸土地、以及263個島嶼構成「島嶼」以超過500平方米面积為標準,根據地政總署測繪處:,人口約741萬人(2017年底)。 1842年,大清國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永久割讓香港島;後再簽訂《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分別割讓九龍和租借新界,這些由英國統治的地區構成現今香港的治理範圍。二戰期間,香港曾被日本佔領約三年零八個月。1997年7月1日,香港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國,並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僅有國防、外交事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 香港開埠前,未計九龍和新界,香港島已經是一個有數千人口的小島。英國人看中維多利亞港是一個水深港闊、四季不結冰,而且不在地震帶的天然良港。1842年,大清國在鴉片戰爭中戰敗後,分階段割讓和租借香港土地予英國,英國人開始統治及發展香港,使香港從一個荒蕪、地瘠山多且天然資源缺乏的小漁村,逐漸發展成一個轉口港,成為歐洲各國商船向中國進行鴉片及其他商品貿易的樞紐,而且不受清朝末年的亂局影響。同時,孫中山在香港先後成立興中會和同盟會,為後來推翻大清打下基礎。 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攻佔香港,佔領持續三年零八個月。1945年,日本投降,香港重光,英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基於殖民地身份和地理環境下,又一次避免受到中國長期戰亂影響;太平天國、軍閥割據、國共內戰、阶级鬥争、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期間,大量中國難民逃港。香港在1970年代经济起飞,逐步發展成亞太地區之國際大都會及國際金融中心,獲譽為亞洲四小龍和紐倫港之一。根據《中英聯合聲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從1997年7月1日起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的基本國策,《香港基本法》說明香港不實行社會主義,保持原有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除國防和外交由中國中央政府管理,香港實行高度自治,香港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終審權以及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然而,近年香港人對特區政府及中國政府的信任度每況愈下,其高壓權威亦令「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及「一國兩制」遭到部份人士質疑。 香港是全球具有重要地位、以工商業為主的現代化國際金融、服務業及航運中心,連續24年蟬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並以優良治安、廉潔社會、簡單稅制和健全的普通法制度而聞名於世,香港廉政公署,2016年12月1日,香港政府新聞網,2017年2月16日,因此有「東方之珠」的美譽。「亞洲國際都會」則為官方定位的香港品牌。香港同時為全球其中一個最安全、經濟最發達、生活水平最高、競爭力最高、最適宜居住Gulliver.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香港 · 查看更多 »

在几何学中,角(拼音:jiǎo,注音符號:ㄐㄧㄠˇ)是由两条有公共端点的射线组成的几何对象。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它们的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一般的角會假設在欧几里得平面上,但在非欧几里得几何中也可以定義角,特別是在球面幾何學中的是用大圓的圓弧代替射线。角在几何学和三角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几何之父欧几里得曾定义角为在平面中两条不平行的直线的相对斜度。普罗克鲁斯認為角可能是一種特質、一種可量化的量、或是一種關係。認為角是相對一直線的偏差,認為角是二條相交直線之間的空間。欧几里得認為角是一種關係,不過他對直角、銳角或鈍角的定義都是量化的。 平面角的大小定义是以两射线交点为圆心的圆被射线所截的弧长与半径之比,单位包括弧度和度、分、秒等。.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角 · 查看更多 »

觀音山

觀音山可以指:.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觀音山 · 查看更多 »

訴訟

訴訟,是一種法律行動,分為民事和刑事兩類,前者原訴人是受害者當事人,因為有未可解決的爭議,所以訴諸法律。後者涉及刑事犯罪,由政府當局控告疑犯(提起公訴)。 訴訟程序分為一審和二審,可能也是終審。英式訴訟分為初審、結案陳詞、上訴等。.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訴訟 · 查看更多 »

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为大清帝國與大日本帝国於1895年4月17日(清光绪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日本明治二十八年)在日本山口縣赤間關市(今山口縣下關市)签署的条约,原名《马关新约》,又称《中日講和條約》,日本方面稱為《下关条约》或《日清講和條約》。清廷代表为欽差頭等全權大臣李鸿章和欽差全權大臣李经方,大日本帝國政府代表为首相伊藤博文和外務大臣陆奥宗光。該條約的签署,标志着甲午战争的结束,並導致割讓臺灣、澎湖、遼東半島予大日本帝國,造成往後50年的台灣日治時期,遼東半島割讓後因三國干涉還遼未成。條約中文原本現典藏於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日文原本則藏於東京國立公文書館。.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马关条约 · 查看更多 »

骨宗事件

宗事件,台灣清治時期雍正期間漢人大量來台,水沙連諸社因生活空間遭擠壓,遂以邵族水社頭目骨宗和其子拔思弄、水里萬為首,對於平地漢人進行一系列出草等行動。出山殺人活動始於雍正三年(1725)年農曆3月起,迄於翌年11月,死亡人數為62人、耕牛140頭、焚燒房屋近百間。.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骨宗事件 · 查看更多 »

諸羅縣

諸羅縣(閩南語:Tsu-lô-Kuān)為臺灣清治時期之行政區劃,1683年明鄭滅亡,經施琅力陳,次年(1684年)4月正式設立臺灣府,隸屬於福建省,並將明鄭時期承天府、天興州、萬年州的行政區域略加調整,改為諸羅縣、臺灣縣、鳳山縣三縣。而諸羅縣承繼了原天興州的善化里、新化里、永定里、開化里等四里。 諸羅縣得名於平埔原住民洪雅族的諸羅山社(Tirosen),諸羅知縣署設於開化里之佳里興(今臺南市佳里區境內),轄區與明鄭時期的天興縣(州)相同,東至大龜佛山,西至大海,南至新港溪與臺灣縣交界,北至雞籠城。 1704年(康熙43年),縣治自佳里興遷移諸羅山,即今嘉義市。 1721年4月爆發朱一貴事件,事件平息後,有鑑於諸羅地方遼闊,鞭長莫及,1723年(雍正元年),割虎尾溪以北增設彰化縣、淡水廳。 1787年(乾隆52年),將諸羅縣改名嘉義縣,縣治諸羅山亦同時改名嘉義。.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諸羅縣 · 查看更多 »

諸羅縣志

諸羅縣志是清朝諸羅縣的方-志-,於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完成,由諸羅縣知縣周鍾瑄負責主修,陳夢林、李欽文編纂。為臺灣第一本「縣志」。全書共有十二卷,附卷首一卷。.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諸羅縣志 · 查看更多 »

高山族

山族是外來政權依歸化程度對台灣原住民執行分類管理所使用的稱呼。其範圍大概等同相於清朝時期所謂的「生番」,以及日本殖民當局所謂的「蕃人」、「高砂族」。中華民國政府概稱「17世紀漢人移民臺灣前即已在台灣島定居的族群」為台灣原住民族。此外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官方定義下,高山族屬於「中華民族」,但因其治權未及台灣、蘭嶼,故其高山族官方人口數僅包含歷史因素而移往大陸各省之台灣原住民及其後裔。 與「高山族」對應的另一稱呼為「平埔族」,而這種二分法是外來政權依歸化程度對台灣原住民執行管理所使用的政治性劃分,並無任何人類學等分類根據,因此「高山-平埔」的二分法在台灣是被認為有種族主義與殖民主義的色彩。 。不過,目前無論是台灣普遍社會認知,或是各政府核准的教課書籍中,仍不乏使用此分類。目前原住民族意識抬頭,近年族人都致力於打破此政治性歸類,以回復呈現傳統文化樣貌。.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高山族 · 查看更多 »

高其倬

其倬(),中國清朝官員,字章之,号芙沼,汉军鑲黄旗人。 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進士,改庶吉士,散館授檢討。不久兼任佐领。五迁至内阁学士。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授广西巡抚。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雍正帝即位,擢云贵总督。雍正三年(1725年),升兵部尚書,加太子少傅,調任閩浙總督。雍正八年(1730年),調兩江總督,接替史貽直。一年後复召至京师,隨怡亲王勘定太平峪吉地,進世职三等阿思哈尼哈番。隨署雲貴總督。十一年(1733年)春,回任兩江總督。同年秋,以總督銜兼任江苏巡抚。十二年(1734年)因事降級,即授江苏巡抚。乾隆元年(1736年)召还京师,复授湖北巡抚,調湖南。三年(1738年),擢升工部尚書,又調户部。诣京师經過寶應,病發,卒於舟次。朝廷賜祭葬,謚文良。 繼室夫人為蔡琬,字季玉,蔡毓榮將軍的女兒,尚書蔡珽之妹。.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高其倬 · 查看更多 »

高拱乾

拱乾(),字九臨,中國陝西人,清朝官員。 身為蔭生的高拱乾,於1682年(康熙21年)任戶部郎中,1690年任泉州府知府。翌年,再升任台廈道,掌管台灣全境。1695年任滿後,任浙江按察使。高拱乾所修編的《臺灣府志》(後世通稱「高志」)為台灣史重要文獻之一。.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高拱乾 · 查看更多 »

體制

制,指的是有關組織形式的制度,限於上下之間有層級關係的國家機關、企業單位。如:領導體制、政治體制等。 體制和機制的中心語和使用範圍不一樣,機制由有機體喻指一般事物,重在事物內部各部分的機理即相互關係。.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體制 · 查看更多 »

謝雪紅

謝雪紅,原名謝氏阿女(),台灣彰化人,日治時期台灣共產黨(日本共產黨臺灣民族支部)創始黨員之一、中國共產黨黨員、台灣民主自治同盟首任主席,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八大民主黨派的參政政治人物之一。謝雪紅後來陸續出任中共中央華東局軍政委員、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副主席,1954年當選台湾省全国人大代表。中共發起的反右運動中被打成臺盟頭號大右派。謝雪紅於1970年病逝北京。 謝被稱為是台灣社會主義革命先驅,因而被譽為「台灣第一位女革命家」,也是二二八事件中堅持對國民政府採取武力抵抗之台中二七部隊的參與組織者。二七部隊抵抗國軍失敗之後,轉赴廈門,後赴香港。 謝雪紅一生的組織關係,是謝雪紅相關研究熱門問題。據謝雪紅自述,她於1925年二赴上海時期,黃中美當介紹人,謝於上海住家經黃中美告知被批准加入中國共產黨,但是卻無證人、無入黨儀式,因此謝雪紅的黨籍資格發生爭議。直到謝雪紅過世多年之後,於1986年在中共所正式認可的謝雪紅生平上,才同時追認了謝雪紅黨齡。謝雪紅在台灣共產黨建黨之後,黨籍轉為台共,但是台灣共產黨於1931年覆滅瓦解,而謝雪紅直到1947年下半年在香港才正式加入中國共產黨,同時參與創建台灣民主自治同盟。其後在反右期间被打成右派,歷經點名批鬥晚景十分淒涼。謝雪紅身故後幾年文革瓦解,左派支持者被整肅,她雖然於1986年得到平反,但中共中央的悼詞仍說她曾犯過錯誤,因此有論者認為這是「不完全」平反。.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謝雪紅 · 查看更多 »

魚池庄

魚池--,為1920年~1945年間存在之行政區,轄屬台中州新高郡。今南投縣魚池鄉。.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魚池庄 · 查看更多 »

魚池鄉 (台灣)

魚池鄉(邵語:Qabizay),原稱五城堡,位於台灣南投縣中部,北鄰埔里鎮,西鄰國姓鄉、水里鄉,東鄰仁愛鄉,南接信義鄉,名聞遐邇的觀光景點日月潭就位於本鄉。 魚池鄉為台灣原住民族-邵族的聚居地,地方通行語為邵語。.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魚池鄉 (台灣) · 查看更多 »

魚池鄉 (臺灣)

#重定向 魚池鄉 (台灣).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魚池鄉 (臺灣) · 查看更多 »

警察

警察(英文:Police),為一種職業,主要職責為執法、維持公共安全、保護性命及保障財產。各國警察體系一般都分為巡邏警察和刑事警察兩大系統,然後再細分為多種崗位及工作類別。英國倫敦警察廳是世界首個以現代警察制度以維持治安的城市警察部門,香港警務處為全亞洲首個以現代警察制度以維持治安的警察部門。 絕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警察與軍隊分立,互不隸屬,各有其專業性。在法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除了警察外,隸屬軍隊或单独的國家憲兵也會負責處理或协理治安事務。在少數地區,警察機關成為軍隊的輔助武裝力量。在無軍隊或无軍隊指揮權的国家中,警察成為當地政府或者政權唯一可以直接調度的武裝力量,例如冰岛和巴拿马。而在獨裁政體及極權國家中,亦可能存在秘密警察及宗教警察等警察系統。 至於憲兵,亦即軍事警察,為在軍營和軍區中負責維持軍隊秩序的警察,在設有憲兵的國家及地區中,憲兵可以依據軍法維護軍隊秩序,糾舉軍人,以及協助軍事檢察官辦理軍法案件。部份國家及地區另外設立有國家憲兵,駐守於要塞、邊界、重要機關,持有步兵等級的重型武裝,對民眾亦具備執法權力。.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警察 · 查看更多 »

鯉魚潭

鯉魚潭可以指:.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鯉魚潭 · 查看更多 »

貢寮區

貢寮區是中華民國新北市下轄的一個市轄區,是新北市、也是台灣本島最東端的行政區,區內的三貂角是台灣本島的最東端,東臨太平洋。 貢寮人口稀少、開發度低,因此境內的龍門被選為飽受爭議的台電龍門核能發電廠(核四)之設置地點。.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貢寮區 · 查看更多 »

貨幣

貨幣,稱錢財,是人们为提高交易效益,对一种媒介达成的共识。货币形式有贝壳粮食等自然物、金属纸张等加工品、银行卡信用卡等磁条卡、以及移动支付加密货币等APP。货币属性因某种经济体系兴衰而演变,礼物经济的兴起衍生出实物货币;商品经济的兴起衍生出金属货币;金权经济的兴起衍生出金属代用货币和信用货币;共享经济的兴起衍生出超主权货币。货币价值决定于在经济活动中的交易效率,目前,全球还处于金权经济为主的市场体系,信用货币效率最高。Campbell-Kelly, page 21 由于人们在不同经济环境中,能用不同的媒介能达成各种共识,例如,战国时期楚国的泥质金饼,现在美国监狱里的香烟货币,令学术界对货币的定义争论不休。有人提出两种定义方法,归纳法:根据货币的显著特征下定义;实证法:通过实证方法来研究各种金融资产的流动性,进而规定不同层次的货币。商品经济中,货币是主权国家或者同一经济体内衡量物资与服务价值(物价)的指标,也是償還債務的特殊商品。 貨幣还是用作交易媒介、儲藏價值和記帳單位的一種工具T.H. Greco.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貨幣 · 查看更多 »

鳥居龍藏

鳥居龍藏(とりい りゅうぞう,1870年5月4日-1953年1月14日),是一位生於日本德島縣的人類學家、民族学家、考古學家及民俗學家。.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鳥居龍藏 · 查看更多 »

賽德克族

賽德克族(賽德克語:Seediq)是台灣原住民的部族之一,主要居住在今南投縣東北部與花蓮縣北部、南部。在近代的族群分類上被歸為泰雅族的分支,經過多年的正名運動,終在2008年4月23日成為中華民國政府承認的台灣原住民族群。人口約一萬人。 早在清朝文獻中即可見到該族的記載,日治時期的人類學家雖然發現賽德克族與泰雅族在語系上的差異,但兩者同樣有紋面、出草等文化,故仍將其歸類在後者;而賽德克族與太魯閣族則有共同的起源與文化,卻在居住地域的迥異下分道揚鑣。.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賽德克族 · 查看更多 »

路人

路人可以指:.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路人 · 查看更多 »

鹿谷庄

鹿谷--,為1920年~1945年間存在之行政區,轄屬台中州竹山郡。今南投縣鹿谷鄉。.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鹿谷庄 · 查看更多 »

鹿港鎮

鹿港鎮(臺羅:Lo̍k-káng-Tìn)位於臺灣彰化縣彰化平原西北邊鹿港溪口北岸,全境高度均在海拔十公尺以下,西靠臺灣海峽,東以洋仔厝溪支流及安東二排水與秀水鄉相鄰、南以鹿港溪與福興鄉相鄰、北以番雅溝與線西鄉及和美鎮相鄰,面積達71.802平方公里,全區可分為沖積平原、海濱低地、及潮埔地﹝海埔新生地﹞三個部份。人口8.6萬多人,於彰化縣各行政區名列第四。 鹿港是荷蘭及清治時期中臺灣最重要對外經商港口,過往曾因商業的發展而繁榮。由於發展歷史甚早,市區內留有不少古蹟,形成重要觀光資源。地方特產方面,則以蝦猴、地方傳統小吃、傳統糕點、傳統工藝最為人所知。 因縱貫鐵路與港口淤積,讓鹿港發展停滯,因此保留了眾多習俗、文化、文物、古蹟,而在地鹿港人也深以此為榮,盡量保持古文物、習俗並與之和睦相處,因此廟會活動頻率與規模為臺灣最重要。 1978年起每年舉辦「鹿港慶端陽」活動,其中龍舟賽為活動高潮,龍舟賽事於福鹿河濱公園(福鹿溪)舉行,於老三台時期每年無法親臨現場者皆可透過無線電視台現場實況轉播賽事並介紹相關活動與介紹鹿港文化,2015年由華視轉播,2016年由年代MUCH轉播;至2017年止已連續舉辦40年。 2013年起每年大多於農曆7月至中秋節前擇日舉辦台灣國際競技龍舟錦標賽;時至2017年已連續舉辦5年,2016年更是首次在夜晚舉行台灣國際競技龍舟錦標賽。.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鹿港鎮 · 查看更多 »

軍可以指:.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軍 · 查看更多 »

軍事

軍事(military),古稱軍務,即軍隊事務,是與一個國家及政權的國防或武裝部隊相關的學問及事務。.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軍事 · 查看更多 »

軍政

軍政可解釋為:.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軍政 · 查看更多 »

黃叔璥

黃叔璥(),字玉圃,號篤齋,清順天府大興縣人(今屬北京),首任巡臺御史。其所著之《臺海使槎錄》、《南征紀程》等書對於閩南、臺灣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價值。兄黃叔琳為康熙年間探花。.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黃叔璥 · 查看更多 »

黃敦仁

黃敦仁(),是台湾南投县埔里鎮的一位地主及仕紳。.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黃敦仁 · 查看更多 »

辨務署

辨務署或辦務署(),為1897年6月10日之臺灣日治時期行政區劃之一。 辨務署大致為原本1895年頒布之舊制的支廳範圍,也就是在縣廳之下分化出的地方行政單位,廢原本支廳,改置辨務署。例如,臺北縣就設置了基隆、臺北、士林、景尾(後裁撤改設深坑)、滬尾、新-庄-、水返腳、金包里、頂雙溪、樹林口、三角湧、桃仔園與中壢等十三個辨務署。面積大約從數十到三百平方公里,人口從數千人至萬人以上。 1898年6月20日修改〈臺灣總督府地方官官制〉後,承接原本在縣廳之下的警察署與撫墾署之職掌,由辨務署第二課負責警察行政,第三課則負責蕃地行政。 1901年,著眼於辨務署欠缺靈活,總督府於新的區劃方案中,將之廢除。除了少數整併外,原所轄範圍改為之後的廳管轄。.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辨務署 · 查看更多 »

農田水利會

農田水利會簡稱水利會,是台灣源自日治時期的「水利組合」的法人農業組織,隨著時代更迭,此組織現今受中華民國相關法規規範。台灣除了各地設有區域性的水利會,也有全國性的「農田水利會聯合會」,主要工作是水利事業的興辦、農業災害防治,以及其他農業政策或土地開發等事務。2017年時,臺灣一共有17個水利會,會員約有146.7萬人,灌溉管轄區有37.1萬公頃。除了水利事務,農田水利會人事也常被視為藍綠政黨的地方勢力。.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農田水利會 · 查看更多 »

農會

農會,是台灣特有的農民組織。雖其業務與各國常有的農業合作社(英語對應詞:Agricultural cooperative、Farmers' co-op)類似,但本質屬性實有岐異之處,不宜通用,也與德國的農民協會(德語原名:Bauernverband)、美國的農民聯盟(英語原名:Farmers' Union)或日本與韓國的農業協同組合(英語譯名:Agricultural cooperative),有所不同。 各國常見的農業合作社或農民合作社,是農民在某些領域中為了集中資源而成立的合作型組織。其組成方式依據各國國情而有所不同,多數以合作社形式成立,以及由政府協助籌組與經營。 台灣與各國一樣,也有各類農業合作社。這些農業合作社係基於《合作社法》設立的,與基於《農會法》設立的農會性質不同。但農業合作社依《農會法》規定也可以申請加入基層農會為贊助會員。 台灣的基層農會與日本或韓國的農業協同組合(簡稱農協)雖於日治時期同源,但時代變遷與各國立法精神早有差異,雖乍看功能約略相似,但組織體系本質既已殊途發展,且台灣的農會會員入會資格依法並不以合作經濟為前提必要條件,因之,台灣的農會與日本及韓國的農協,其團體屬性並非雷同,也不相當。.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農會 · 查看更多 »

霧峰林家

霧峰林家,是日治時期台灣五大家族之一,因其發跡於霧峰(古稱阿罩霧,今台灣臺中市霧峰區)而得名。自19世紀中期以來,林家掌控了中台灣大量的田地,領有數千精良兵勇以及樟腦專賣權等特權,協助平定太平天國、戴潮春事件並參與中法戰爭,是清治時期台灣社會最具影響力的家族之一。 霧峰林家與板橋林家在清代便發跡,臺灣人稱「一天下,兩林家」。一如板橋林家花園,霧峰林家占地廣闊的萊園也相當聞名(位於林家創辦的明台高中校址內)。日治時期,霧峰林家與基隆顏家、板橋林家、鹿港辜家、高雄陳家並列為「台灣五大家族」。.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霧峰林家 · 查看更多 »

霧社

霧社,海拔1148公尺,位於南投縣仁愛鄉大同村,為仁愛鄉鄉治,且是台14線及台14甲線分歧處。為霧社事件發生地,原居民為賽德克族,亦有漢人(福佬人)遷入。該地因櫻花盛開,有「櫻都」之稱。.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霧社 · 查看更多 »

霧社事件

霧社事件是臺灣在日治時期1930年(昭和5年)發生的原住民武裝抗日事件,地點位於今南投縣仁愛鄉霧社。事件起因是賽德克族原住民不滿日本統治當局長期以來苛虐暴政,而由馬赫坡社頭目莫那·魯道率領德克達亞群各部落聯合起事,襲擊由日方建立的樣板聚落霧社,趁霧社公學校舉行運動會時襲殺日本人。事發後立即遭日方調集軍警,以飛機、山炮、毒氣等武器強力鎮壓;而起事的賽德克族人雖在襲擊成功後即回撤備戰,但仍不敵日方的強大武力,身為起事領袖的莫那·魯道飲彈自盡,參與行動的各部落幾遭滅族,數百位族人在寧死不屈下集體自縊,餘生者則被日方強制遷至川中島(今南投縣仁愛鄉西北端的清流部落)集中居住與管理 。該事件爆發震驚日本政府與國際社會,除了使臺灣總督府的理蕃政策遭到重大挑戰,並造成時任總督石塚英藏、總務長官人見次郎等高層官員引咎去職。 霧社事件是臺灣人在日治時代最後一次武裝抗日行動(漢人在西來庵事件後已放棄武力鬥爭,改採社會運動模式)。雖然在1896年日本領台至1920年間,臺灣原住民死士先後發動150餘次武裝抗日行動,但仍以日後發生的霧社事件最為慘烈。後世有不少作品紀念此事件,著名的有邱若龍的漫畫《霧社事件》、鄧相揚的小說《風中緋櫻》以及魏德聖執導的電影《賽德克·巴萊》。.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霧社事件 · 查看更多 »

霧社支線

#重定向 台14線#甲線.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霧社支線 · 查看更多 »

茄苳坑

茄苳坑,可以指:.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茄苳坑 · 查看更多 »

郁永河

郁永河(),又記作郁永和,字滄浪,浙江仁和(杭州)諸生(附學生員)。.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郁永河 · 查看更多 »

胡傳

胡傳(),原名守珊,字鐵花,號鈍夫,安徽省徽州府績溪縣上庄村人,清朝官員,曾任臺灣臺南鹽務提調、臺東直隸州知州,為知名文史學者胡適之父,台東現有「清臺東直隸州州官胡鐵花紀念碑」及鐵花路紀念。.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胡傳 · 查看更多 »

胡邦翰

胡邦翰,字雄白、懋文,號左原,浙江余姚人,清朝官員。.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胡邦翰 · 查看更多 »

部落

部落是一種社群,由两个或以上的氏族组成。有的部落在氏族之上还有中间环节胞族。大體來說,一般認為其成員為同一祖先之後裔。他們通常佔據於一特定地理區域,擁有文化、宗教、語言以及價值觀上的同質性,而且在政治上由一頭目或首領統一領導。.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部落 · 查看更多 »

郭百年

郭百年,是一位臺灣清領時期設籍於彰化縣的墾戶。.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郭百年 · 查看更多 »

郭百年事件

郭百年事件,是指發生於清嘉慶19年(1814年)到嘉慶20年(1815年)水沙連地區埔里社漢人和原住民之間的衝突事件。.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郭百年事件 · 查看更多 »

能可以指:.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能 · 查看更多 »

能高越嶺道

能高越嶺道,又稱能高越道路,日據時代原名能高越嶺警備道路,常被俗稱為能高越嶺古道,一條在台灣的歷史古道,最早由泰雅族與賽德克族建立,在日據時期被修建成正式道路。 全線橫貫中央山脈,連接起南投霧社與花蓮銅門二地。在過去,能高越嶺道肩負起台灣島上東西間聯絡的任務。光復後初期,國民政府為復原台灣島上電力系統,由台灣電力公司實行「東電西送」政策,在沿線建立起多座電塔,完成一條高壓輸送線,將東部多餘的電力輸送到西部,使能高越嶺道被稱為能高保線路或台電保線道路。 它被納入中橫公路計劃之中,因為地質碎弱,以及可能影響生態,最後只有部份道路被改建成柏油路,讓汽車通行,為霧社銅門線(今台14線)的一部份。由屯門至奇萊一段,仍然保留原貌,被納入國家步道系統中,加以保護。.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能高越嶺道 · 查看更多 »

能高郡

能高郡為臺灣日治時期的行政區劃之一,隸屬臺中州。該郡面積相當寬廣,達一千多平方公里。範圍約包含今南投縣埔里鎮、國姓鄉、仁愛鄉與魚池鄉一部份。.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能高郡 · 查看更多 »

郵政局

郵政局是郵政系統中的基本設施。.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郵政局 · 查看更多 »

阴历

曆(又稱太陰曆,英語:lunar calendar)在天文学中与阳曆對應,指主要按月亮的月相周期来安排的曆法;不據地球圍繞太陽公轉軌道位置。它的一年有12个朔望月,约354或355日。主要根據月亮繞地球運行一周時間為一個月,稱為朔望月,大約29.530588日,分為大月30日、小月29日。 纯粹的陰曆有伊斯蘭曆,而大部分通常说的陰曆实际上据现代学者都是阴阳曆,例如全世界所有华人及朝鲜、韩国和越南及明治維新前的日本均有使用的農曆。 在農業气象学中,陰曆略微不同於农历、殷曆、古曆、舊曆,是指中国傳統上使用的農曆。而在天文学中认为農曆實際上是一種陰陽曆。 在古代農業經濟中,春天播種、秋天收耕,本來陽曆應更能反映農業週期,但不少古代曆法都是由月亮算起,一個推測是黑夜中的月亮特別容易觀察,月亮盈虧一目了然,直至天文技術成熟後,他們才能觀察到太陽在曆法中的作用。.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阴历 · 查看更多 »

阿里山山脈

阿里山山脈為台灣五大山脈之一,位於玉山山脈西方,兩座山脈隔著旗山溪遙相呼應。阿里山山脈北起南投縣濁水溪南岸的鹿谷鄉,南抵高雄市燕巢區的雞冠山(或小港區鳳鼻頭)。稜脈大致呈現北北東──南南西的走向,長約二百五十公里,平均高度二千五百公尺。 阿里山山脈是台灣位於西部衝上斷層山地南段之山脈,為林朝棨沿用富田芳郎對台灣地理分區方法,將西部衝上斷層山地分成南段、北段,濁水溪以南稱為「阿里山山脈」。.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阿里山山脈 · 查看更多 »

蘆溝橋事件

#重定向 七七事变.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蘆溝橋事件 · 查看更多 »

资源

资源是指任何一种有形或者无形、可利用性有限的物体,或者是任何有助于维持生计的事物。在大多数情况下,在商业上或者甚至出于道德规范方面的因素会要求通过资源管理来实现资源分配。.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资源 · 查看更多 »

閩粵械鬥

閩粵械鬥(當代又稱閩客械鬥)是發生在18世紀中到19世紀末(臺灣清治時期),臺灣汉族族群(祖籍福建的閩南人、祖籍广东的客家人、潮州人)間的武裝衝突。.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閩粵械鬥 · 查看更多 »

閩浙總督

閩浙總督(v),正式官銜為總督閩浙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糧饟兼巡撫事,是清朝九位最高級的總督疆臣之一,總管閩浙(浙江省、福建省與福建臺灣省,臺灣於1895年被割讓給日本)的軍政、民務。.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閩浙總督 · 查看更多 »

薩拉矛事件

薩拉矛事件,又稱青山事件,還有其它譯名有斯拉茅事件、斯拉茂事件、沙拉茅事件、沙拉毛事件、沙那茂事件,是臺灣梨山一起「以蕃制蕃」政策實施所造成屠殺事件。這起事件發生於1920年,臺灣總督府為了壓制臺中州泰雅族薩拉矛社(Slamao,今梨山)的抗日活動,命賽德克族頭目莫那魯道,藉「以蕃制蕃」方式鎮壓原住民。行政院原民會前主任委員、賽德克民族議會召集人瓦歷斯·貝林也坦承薩拉矛事件為真。《賽德克·巴萊》電影歷史顧問邱若龍証實,「早年莫那·魯道的確有帶人去攻打其他部落。」《賽德克·巴萊》導演魏德聖則表示「英雄本來就有人格瑕疵」,並要現代人不該用現代社會的角度來對當時原住民的行為下註解。.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薩拉矛事件 · 查看更多 »

開山撫番

開山撫番,或作開山撫蕃,意指開發後山(臺灣東部),招撫及武力征服高山族(清稱生番),是臺灣清治時期臺灣海防欽差大臣沈葆禎所提倡的政策,後由臺灣巡撫劉銘傳延續。.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開山撫番 · 查看更多 »

*古闽人,夏朝至战国时期生活于今日中国福建一带的古人,闽越人的来源之一。.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闽 · 查看更多 »

關刀山

刀山可以指:;中国.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關刀山 · 查看更多 »

葉長春

葉長春為中國清朝武官官員,本籍漢軍鑲紅旗。1845年(道光25年)他以台灣北路協副將身分奉旨接任武攀鳳擔任台灣鎮總兵。是台灣清治時期此期間,受台灣道制約的台灣地區最高軍事首長。他從1828年即駐於台灣,為少見於台灣經營甚久的清朝官員。.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葉長春 · 查看更多 »

邵族

邵族(邵語:Thao,原義是「我們是人」、shvatan/思麻丹)為台灣原住民,是台灣原住民山區人口最少數的一族,聚居於南投縣日月潭及雨社山一帶。邵族會與南投縣信義鄉濁水溪流域的潭南、地利、雙龍等村之布農族卡社群人合作並通婚,有些邵語會借自卡群布農語。.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邵族 · 查看更多 »

蓮華池

蓮華池,是台灣南投縣魚池鄉的一個傳統地域名稱,位於該鄉西北部。相較於今日行政區,其範圍大致為五城村北部。《南投縣魚池鄉行政區域圖》,內政部,2005年10月.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蓮華池 · 查看更多 »

鄧傳安

鄧傳安(),字鹿耕,號菽原,江西浮梁人,清朝政治人物,同進士出身。 嘉慶十年(1805年)登殿試三甲第三名進士,授福建省羅源縣知縣一職。道光元年(1821年)改閩縣知縣,未滿一年,升任臺灣府北路番理鹿仔港海防捕盜同知,並駐於鹿港。道光四年(1824年)因臺灣北路械鬥事件,以鹿港同知代理臺灣府知府,任滿調離臺灣後,又於道光十年(1830年)奉旨擔任按察使銜分巡臺灣兵備道。道光十一年(1831年)任建寧府知府,道光十六年(1836年)由嘉恒接任。 在臺灣任職接近十年,為政以振興教育為先,曾經捐出除了正俸以外的養廉銀,推動創建鹿港文開書院,並著有《蠡測彙鈔》及《水沙連紀程》。.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鄧傳安 · 查看更多 »

鄉是一種行政区划单位,通常運用於鄉村地區,可以指:.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鄉 · 查看更多 »

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指地球或一些区域上一切生命和非生命的事物以自然的状态呈现。這是一個環境涵蓋了所有生物之間的相互作用。 自然環境可分為幾個主要組成部分:.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自然环境 · 查看更多 »

臺南

#重定向 臺南市.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臺南 · 查看更多 »

臺中州

臺中州是台灣日治時期至戰後初期的行政區劃之一,1920年合併原臺中廳與南投廳而成,轄域為今臺中市、彰化縣、南投縣。1945年,改制為臺中縣,原下轄之臺中、彰化兩市獨立為省轄市。.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臺中州 · 查看更多 »

臺中市

臺中市是中華民國的直轄市,臺灣三大都市之一,位在臺灣中部,是臺灣中部唯一的直轄市。臺中市中央為臺中盆地,是臺中市的人口稠密區。台中市與周邊相對的地理位置上,北與臺灣省苗栗縣、新竹縣接壤,南與臺灣省彰化縣、南投縣為鄰,東隔中央山脈與臺灣省花蓮縣相鄰,東北有中央山脈和雪山山脈之分水嶺毗鄰臺灣省宜蘭縣,西望面臨臺灣海峽。總面積約2,215平方公里,設籍人口279.4萬人,為臺灣人口排名第二的城市,也是「臺中都會區」的核心都市。2016年GaWC所公布之世界級城市名單中,臺中市列為Gamma-等級之城市,在臺灣入榜城市之中排名第二位,為臺灣重要的國際都市。 「台中」意即「台灣之中央」,名稱係始於日治時期,是台灣的地名之中最晚出現的名稱。在台灣清領時期臺中開始出現聚落,城市雛形則是在台灣日治時期市區改正後形成,。日治時期因日人刻意打造一座現代化城市,以市區改正政策將早期市區規劃整然有致,整治流經市區的綠川和柳川,植有柳樹,幽靜美麗,彷若京都鴨川,而有「台灣的京都」之稱。.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臺中市 · 查看更多 »

臺中廳

台中廳為台灣日治時期行政區劃,設立於明治三十四年(1901年),台灣總督府以辦務署負責地方政務,而縣及廳介於總督府與辦務署之間,造成行政事務上的欠缺靈活 ,而廢止「三縣四廳」,設「二十廳」之行政單位,「廳」下設「支廳」,台中廳下分設東勢角、塗葛堀(今龍井區)、牛罵頭、社口(今神岡區境內)、葫蘆墩等五個支廳;廳治設於廳直隸的藍興堡台中城(原臺灣省城)內,廳直隸範圍包含藍興堡、貓羅堡及栜東上堡各一部分,以及栜東下堡、大肚中堡、大肚下堡。 明治42年(1909年)10月,台灣總督府將原有之二十廳,廢止合為十二廳,合併台中、彰化二廳及苗栗廳之一部分為台中廳。下轄東勢角、葫蘆墩、大甲、沙轆、彰化、鹿港、員林、北斗、二林等九個支廳。 大正9年(1920年)7月,時任台灣總督田健治郎為提高地方官的權限,廢西部十廳,實施「五州二廳」制度,台中廳與南投廳合併為台中州。.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臺中廳 · 查看更多 »

臺中縣

臺中縣為中華民國已廢止的行政區,位於台灣中部的台中彰化都會區內,以人口計曾為台灣第三大縣,下轄3縣轄市5鎮13鄉,縣政府設於豐原市。2009年6月23日,行政院核准「臺中縣市合併改制直轄市」案,於2010年12月25日併入台中直轄市。.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臺中縣 · 查看更多 »

臺北城

臺北府城(Tâi-pak Siânn/Tâi-pak Siâⁿ)是指臺灣在清治時代後期於臺北大稻埕與艋舺兩地之間所構築、面積達1.4平方公里的城廓,因為是臺北府所在,又稱為臺北府城,是清朝在臺灣最晚興建的城池。臺灣建省後,臺灣巡撫衙門、臺灣布政使司衙門等兩大行政機關皆設於此。有別於臺北城外的已開發聚落,城牆內的街區被稱為「城內」(Siânn-lāi)或「城中」,是臺北三市街之一;此稱呼也沿用至今,臺北市的「城內次分區」與昔日的城中區即以此取名。 這座用石材紮實建起的城池於光緒5年(1879年)研議規劃、光緒8年(1882年)開工,光緒10年(1884年)竣工。然而這座歷經多任清朝官員主持才建好的城池,真正存在的時間不到30年。進入日治時期後,臺北城開始遭到拆除,至明治37年(1904年)年底時,所有城牆與西門均遭拆卸,僅剩下五大城門中的四座。這四座城門現以「臺北府城—東門、南門、小南門、北門」名稱列為中華民國國定古蹟。2014年,適逢臺北建城130周年,臺北市政府於西門舊址北方、捷運西門站四號出口旁設置鋼構裝置藝術品「西門印象」,以重現昔日西門之意象。 雖然現今臺北城的城廓幾已不存,但原城內之街區仍延續建城當時的行政中心功能,無論是日治時期、還是現今,臺北城內一直都是臺灣許多重要政府機關與公共設施的所在地,今日臺灣的政治中樞博愛特區大部分範圍即落於此區域內。.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臺北城 · 查看更多 »

臺灣

臺灣,舊稱福爾摩沙,是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北側的島嶼,地處琉球群島與菲律賓群島之間,西隔臺灣海峽與中国大陆相望,周圍從3點鐘方向以順時鐘排序分別為太平洋(菲律賓海)、巴士海峽、南海、臺灣海峽、東海所環繞,為東亞島弧中一島。面積約3.6萬平方公里,為世界第38大島嶼,其中七成為山地與丘陵,平原則主要集中於西部沿海,地形海拔變化大。因北回歸線貫穿,氣候介於熱帶與亞熱帶地帶之間,北回歸線以北為副熱帶季風氣候、以南為熱帶季風氣候,自然景觀與生態系資源相當豐富而多元。全島現今人口約2,331萬人,超過七成集中於西部的五大都會區,其中以行政中心臺北為核心的臺北都會區最大,總人口達700萬。族群構成以漢族、原住民族為兩大民族:原住民族由多個屬於南島民族的部族組成,漢族則依民系及移民年代的不同而分為河洛(閩南)、客家與外省族群,其中河洛為臺灣最大族群。 臺灣自古為原住民族世居之地,台湾原住民在17世紀中葉來自中國大陸的漢人移民潮開始前居於主體民族地位;但隨著漢族不斷移入、持續向內陸開墾、以及與平埔族原住民通婚,漢族遂取代原住民族成為臺灣的最大民族。自有信史記錄以來,歷史上曾經歷大肚王國、荷西時期、明鄭時期、滿清時期、日本時期等多次政權遞嬗,最近一次為1945年10月後由中華民國統治。1949年兩岸分治後,中華民國的有效統治範圍限縮至臺澎金馬與部分南海島礁,臺灣自此實質上成為中華民國的主要領土,並延續至今。 歷經1860年臺灣開港以來至日治時期所打下的現代化基礎、以及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運用美援所進行的一系列的經濟建設,臺灣自1960年代起在經濟與社會發展上突飛猛進,締造舉世聞名的「臺灣奇蹟」,名列亞洲四小龍之一;之後在1990年代躋身已開發國家之列,目前無論人均所得或人類發展指數均具世界先進國家水準。臺灣擁有蓬勃的製造業及尖端科技,在半導體、資訊科技、通訊、電子精密製造等領域執牛耳。貿易方面主要透過高科技產業賺取外匯,經濟發展上以高科技產業與服務業為中心,亦朝向文化產業及觀光業發展。 隨著解嚴以來政治上的自由化與民主化,以泛藍與泛綠為首的政黨政治、統一與獨立議題、以及公民社會的形成,臺灣逐漸捨棄過往戒嚴時代形塑的中國史觀,發展出臺灣主體性與多元文化主義,使得臺灣文化呈現多元並立、兼容並蓄的面貌。.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臺灣 · 查看更多 »

臺灣原住民

#重定向 臺灣原住民族.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臺灣原住民 · 查看更多 »

臺灣史前時期

臺灣史前時期與歷史時期分界一般以1624年荷蘭人侵略臺灣南部後,因為傳教目的而傳入羅馬拼音給原住民書寫當時平埔族的語言前後為分界點,時代橫越舊石器時代晚期至金屬器時代,而這段時期中最著名的考古發掘為臺南市新市區(舊名新港)發現的新港文。著名文化代表有長濱文化、大坌坑文化、圓山文化和十三行文化。.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臺灣史前時期 · 查看更多 »

臺灣外省人

臺灣的外省人族群,是指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至1980年代末期海峽兩岸重啟交流期間,從臺灣以外之中國大陸各省移民至臺灣的人士及其後裔。尤其以1949年後因國共戰爭使得大陸地區為中國共產黨佔領,此時隨中華民國政府遷進臺灣的移民潮為最大的一波。「外省」一詞為相對概念,對應詞為「本省人」,係指第二次世界大戰(1945年)結束以前就已定居台灣的人。此外日治時期來台者的地位介於本省人跟外省人之間。 臺灣外省人是一個複雜的群體,其中同為福建廣東等地區的閩南人、客家人,便因為移民時期不同,在外省族群遍也存在。也有部分並非漢族,如蒙古族、滿族、回族等中華民國法定境內的少數民族。而1980年代末期兩岸重啟交流後移民來臺的中國大陸公民,因實為不同政府所轄,則不再被稱呼外省人,轉而稱之為「大陸人」。 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觀點而言,居住在台灣的外省人與本省人皆視為「臺灣居民」,並不承認中華民國官方登記的任何「省籍」,來往大陸地區須按規定辦理暫住登記。.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臺灣外省人 · 查看更多 »

臺灣客家人

#重定向 客家裔臺灣人.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臺灣客家人 · 查看更多 »

臺灣守備隊

臺灣守備隊成立於1907年,人數約6400名。為台灣日治時期此階段的日本常駐臺灣的部隊之統稱,前身為1896年編成的臺灣守備混成旅團。 臺灣守備隊總司令由臺灣總督兼任,轄下有台灣第一守備隊(台北)與台灣第二守備隊(台南),比起臺灣守備混成旅團縮減了多支步兵聯隊。1919年,台灣守備隊則又擴充升格為台灣軍。.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臺灣守備隊 · 查看更多 »

臺灣府

臺灣府於臺灣清治時期始設的府。永曆十五年(西元1661年)鄭成功設承天府,永曆三十七年(西元1683年)鄭克塽獻國歸順大清,翌年康熙二十三年(西元1684年)改承天府為臺灣府。1885年臺灣建省之前,臺灣府實為清治時期之臺灣地方行政的內政最高統治官署衙門,位於今天的臺南市,所以,台灣亦即是台南的舊名,時至今日,台南人還是以府城自居。 1875年設臺北府後,臺灣府縮小管轄範圍至中臺灣與南臺灣;1885年臺灣建省,1887年設臺南府後,臺灣府縮小管轄範圍至臺灣中部,並將其事務轉移至福建臺灣承宣布政使司。 臺灣府的主官為臺灣知府,建省前後分別受臺灣道、福建臺灣布政使及福建臺灣巡撫等官職制約。1895年,臺灣被清朝政府依照《馬關條約》割讓予日本後,臺灣府不再設置。.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臺灣府 · 查看更多 »

臺灣府埔里社撫民通判

台灣府埔里社撫民通判。該官職隸屬於福建台灣省,為台灣清治時期建省後的地方官員,台灣理番同知官職專司負責台灣中台灣山地地區治安與原住民事務。.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臺灣府埔里社撫民通判 · 查看更多 »

臺灣府中路撫民理番同知

台灣府中路撫民番同知又稱台灣中路理番同知。該官職隸屬於台灣道台灣府,為台灣清治時期的地方官員,官職品等則為正五品。台灣理番同知官職專司負責中台灣清領區治安與區內原住民事務。.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臺灣府中路撫民理番同知 · 查看更多 »

臺灣府志

《臺灣府志》為自1685年起、1764年迄所記載台灣歷史之官方地方志。總計7個版本,實際刊行6個版本。分別為:蔣志、高志、周志、劉志、范志、余志等六志。.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臺灣府志 · 查看更多 »

臺灣府北路理番同知

台灣府北路理番同知又稱北路理番同知。該官職隸屬於台灣道之台灣府,為台灣清治時期的重要地方官員,始設置於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官職品等則為正五品。北路番理同知官職專司負責北台灣原住民與漢人開墾番地之業務。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該官職改名為北路理番鹿仔港海防捕盜同知。.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臺灣府北路理番同知 · 查看更多 »

臺灣府北路番理鹿仔港海防捕盜同知

台灣府北路理番鹿仔港海防捕盜同知前身為台灣府北路理番同知,更名改革自1787年。該官職隸屬於台灣道之台灣府,為台灣清治時期的重要地方官員,官職品等則為正五品。北路番理同知官職專司負責北台灣清領區與中台灣原住民及原住民領地開墾內政。.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臺灣府北路番理鹿仔港海防捕盜同知 · 查看更多 »

臺灣府知府

臺灣府知府又名臺灣知府,在台灣清治時期與建省前為台灣清領區之地方父母官,官秩從四品。受上級臺灣道管轄監督,另則制約同知、巡檢、縣丞。清帝國台灣知府衙門在今天台南市赤崁樓旁(今稱「府廟」),台南市又稱作「府城」。 1875年,為了加強防務,台北設府,至此,台灣知府非管轄台灣全境的地方統治者。1885年間台灣行政區劃重新規劃,台灣府升格建省後,台灣府轄區驟地縮小,變成只涵蓋台灣中南部縣份或中部四縣市之建制。台灣知府不再成為清領區最高行政官僚,而是由福建台灣布政使取代。也就是,布政使其實是升格後的台灣知府,而建省後的台灣知府建制與管轄範圍區域已與建省前大相逕庭。事實上,知府升格為布政使,才是台灣西部正式建省的象徵。.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臺灣府知府 · 查看更多 »

臺灣府淡水撫民同知

臺灣府淡水撫民同知前身為臺灣府淡水捕盜同知,又稱「淡水同知」。該官職隸屬於臺灣道之臺灣府,為台灣清治時期的重要地方官員,自1731年(雍正九年)更名,官職品等則為正五品。淡水同知官職專司負責北台灣內政行政中心 新竹市,為駐守於淡水廳的地方父母官。因為當時淡水廳管轄區域為台灣基隆至新竹,因此實為北台灣的實際統治者。直至1876年1月16日(清光緒元年12月20日)沈葆楨奏請新設臺北府,設立時將淡水廳分割成淡水縣、基隆廳與新竹縣《臺灣文獻叢刊》〈臺灣輿地彙鈔〉,台灣省文獻委員會(今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96年重印,第113-116頁,《清朝續文獻通考》卷315,劉錦藻,〈臺灣省輿地考〉乙文,而其官職設置台北府知府才予以縮減調整。.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臺灣府淡水撫民同知 · 查看更多 »

臺灣地理中心

臺灣地理中心,是臺灣地理之中心位置,位於南投縣埔里鎮海拔555公尺虎頭山山頂上,座標:東經120度58分25.975秒,北緯23度58分32.34秒,並設有一等三角點。 由於此處無任何屏障,可以於此俯瞰埔里盆地,亦因緊鄰埔霧公路,成為遊客觀賞風景之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臺灣地理中心 · 查看更多 »

臺灣北路協

臺灣北路協設置於1733年,前身為臺灣北路營,是臺灣清治時期,掌管臺灣臺灣府城(今臺南)以北的軍事機構。北路協隸屬臺灣鎮管轄,官署設於彰化,而主官為副將。因為清治初期,臺灣於臺灣府城以北,大多為平埔族勢力範圍之未開墾荒地,因為臺灣北路協除了是臺灣臺南以北的最高軍事單位,也象徵了漢人開墾的勢力範圍拓展。 分為中營、左營、右營的北路協兵力,約維持在三千官兵上下,而轄區高達三百公里以上,範圍從臺北到嘉義,涵蓋了四分之三的臺灣西邊陸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臺灣北路協 · 查看更多 »

臺灣北部

#重定向 北臺灣.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臺灣北部 · 查看更多 »

臺灣總兵

#重定向 臺灣鎮總兵.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臺灣總兵 · 查看更多 »

臺灣總督

臺灣總督是指台灣受大日本帝國統治時,由日本天皇所指派的總督。大清帝國因為甲午戰爭戰敗,在1895年將台灣割讓給日本。1945年日本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戰敗,日本放棄對台統治,台灣日治時期結束。在1895年到1945年之間的半個世紀當中,日本政府共派任了19個總督,可以依其對台統治原則來劃分為以下三個時代:前期武官總督、文官總督時代以及後期武官總督。 實際上,無論是前期以軍人為主的武官總督,或是大正及昭和年代初期來台的文官總督,還是後期軍人當政的日本內閣所派任的總督,一般來說,當時在台灣,台灣總督就是擁有行政權、軍事力量和立法權的絕對權力者。透過台灣總督府官署系統,日治時期的台灣總督幾乎掌控所有行政資源。此外,總督尚可隨意任命和左右法官、檢察官並鎮壓島內反對力量。雖說是以殖民心態經營台灣,但歷任總督或總督府官署系統中,仍出現不少稱職的技術官僚;因此,大日本帝國統治台灣的五十年之間,對於台灣整體環境,有著十分重大的改善。 19位總督中,第2至5任的桂太郎、乃木希典、兒玉源太郎、佐久間左馬太與第11任的上山滿之進皆出身原為長州藩的山口縣(出身該縣的日本首相數亦位居各都道府縣之冠),共統治臺灣將近21年。 雖然在台日軍(第十方面軍)於1945年10月25日在台北公會堂向盟軍投降,但臺灣總督府官制至1946年5月31日才正式廢止。.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臺灣總督 · 查看更多 »

臺灣總督府

臺灣總督府(/Government of Taiwan「總督府所屬英譯名稱ニ關スル件」(1896年09月19日),〈明治二十九年乙種永久保存第七卷〉,《臺灣總督府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000076007。/Taiwan Government/Government of Formosa)是臺灣日治時期的最高統治機關,設於1895年,首長為臺灣總督。其組織特色為「總督專制」,由臺灣總督總攬行政、立法、司法等大權。不管1896年發布的《六三法》及後來1906年《三一法》或1921年《法三號》,臺灣日治時期的地方政體皆採委任立法制度,總督府為當然之中央機關。而一般政策形成過程,通常是由總督府的技術官僚制定法律政策後,即授權臺灣總督以「總督府令」命總督府各級單位、所轄官署或地方政府執行政策。也因此,總督府轄下機關、尤其是地方行政機關的政策實行深具人治色彩,所有行政官員皆只以執行法律及管理行政為主要事務,各級地方行政機關缺乏自主。另外,地方行政基層係以警察為中心,除了一般治安維護外,舉凡政治思想、結婚生子、戶口管理,還有鴉片管理、公共衛生、徵收稅金、物資分配、地政調查等,均是警察的業務。 臺灣總督府的辦公廳舍位於臺北州臺北市文武町一丁目,即現在的中華民國總統府建築,現今已列為中華民國國定古蹟。該建物自1912年6月1日開工,歷時8年興建,於1919年3月完工,耗費281萬日圓;而對臺統治最重要的象徵「台字紋章」,當年則由莊頭北工業創辦人莊庚戌親自開模銅鑄。該建築完工前,臺灣總督府是使用清代原布政使司衙門西側籌防局為辦公處所。.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臺灣總督府 · 查看更多 »

臺灣省政府

臺灣省政府是中華民國臺灣省的最高行政機關,由行政院直接管轄,成立於1947年4月22日,前身為1945年9月1日成立的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原具有完整的地方政府功能,在1998年實施精省後,改制為行政院的派出機關,僅專責中央政府交辦之指定業務,不具備施行地方自治的能力。.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臺灣省政府 · 查看更多 »

臺灣鎮

臺灣鎮,又稱福建臺灣鎮,初設於1684年,為臺灣清朝時期的臺灣清朝統治區最高軍事單位,其主官是臺灣鎮總兵。臺灣鎮總兵受臺灣道(建省前)及福建臺灣巡撫(建省後)節制,初期統轄鎮標中營,兼轄臺灣北路協、臺灣水師協、臺灣城守營與臺灣南路營等營。依照1728年《臺灣府疆域圖》所示,澎湖水師營2,017名、臺灣水師營2,532名、臺灣鎮本部連同標中營2,633名、北路營898名和南路營898名,駐臺官兵合計8,978名。1733年,澎湖水師營改制為澎湖水師協,其後又略有增減。而一般而言,掌管兵力約於10,000名至15,000名之間。兵力分配方式,約如乾隆年間奏章所奏:「臺灣澎湖水陸兵丁12,176名。除水師兵4,163名外,南北兩路共兵8,003名。.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臺灣鎮 · 查看更多 »

臺灣道

臺灣道為1727年-1885年清代臺灣212年間的最高官衙之一,另外還有臺灣府,而後者才是正式的清代行政區劃。「道」,本是清代的「省」(福建省)之派出機構,不算是正式地方行政區劃,所以清代臺灣前期,福建省管轄的臺灣府,才算是清代臺灣的正式行政區劃。但清中後期,「道」的權力漸增,全清朝內地各省轄區的各「道」皆然,「道」逐漸成為介於清代的「省」與「府州」之間的新一層「準行政區劃」,這不獨臺灣道為特例,然而臺灣道也因此逐漸凌駕於臺灣府之上,但同樣都還是受福建省節制管轄。 臺灣道前身為1684年—1727年的臺廈道。1885年臺灣建省,但因為福建與臺灣仍有相當密切的行政體系關係,因此臺灣省的正式名稱仍為「福建臺灣省」。然而臺灣建省後,臺灣道的編制仍在,所以也曾造成淮軍系的臺灣巡撫劉銘傳與湘軍系的臺灣道道員劉璈彼此不合,相互爭權。.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臺灣道 · 查看更多 »

臺灣行政區域

#重定向 臺灣行政區劃.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臺灣行政區域 · 查看更多 »

臺灣西部

臺灣西部,或稱西臺灣、臺灣西部走廊,是指臺灣西半邊的地理區域,包括北臺灣(不含宜蘭縣)、中臺灣與南臺灣的非山地地帶,瀕臨臺灣海峽,佔臺灣本島總面積約二分之一,為臺灣經濟發展重心。此地帶包含臺灣五個都會區與二個次都會區,分別為臺北都會區、桃園中壢都會區、臺中彰化都會區、臺南都會區、高雄都會區、新竹次都會區與嘉義次都會區。.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臺灣西部 · 查看更多 »

臺灣話

臺灣話(方音),又稱為臺灣閩南語,是指在臺灣通行的閩南語,為閩南語泉漳片之變體,主流腔調與福建省之廈門話和漳州話相近。近代以來常以臺語(方音)稱之,日治時期稱為臺灣語(),並出版了許多與日語對譯之作品。一般英語稱之為Taiwanese或Taiwanese Hokkien。以其為母語的閩南裔臺灣人是臺灣第一大族群。 自明鄭與清治時期起,特别是渡臺禁令開放後,大量中國大陸移民進入臺灣,其中以福建南部(閩南)的泉州府和漳州府的居民佔多數;其所帶來的閩南語逐漸在各地演變分化,並融入荷蘭語、日語及原住民語言等語言於其中,使得臺灣話與福建的閩南語在詞彙使用及腔調上存在有不少差異。隨著漳泉移民(閩南裔台灣人)的居住範圍擴及臺灣各地,其語言逐漸成為臺灣本島最主要的通行語言之一;雖然日治時期、戰後時期時,官方先後推行日語與國語(華語),臺灣話現今依然於臺灣普遍可聞。根據2009年所發表的《臺灣年鑑》,臺灣民眾約有73%能夠說臺灣話。戰後初期,小學是可以臺灣話來教漢文的,但在歷經數十年的講國語政策後,目前的教育體制,用臺灣話教學授課遠不及華語的使用量,且對於臺灣話書寫的規定也未盡完善,使得臺灣話人口後代的年輕族群已無法流暢使用該語言。若無出現新的強力政策轉捩點,三十年內臺灣話因政策和教育不彰將可能在年輕世代上斷送。 總體上說,臺灣話在北部為偏泉混合腔,中南部平原偏內埔腔,西部沿海偏海口腔。漳州移民主要居住在中部平原地帶、北部沿海地區及蘭陽平原,被稱為內埔腔;泉州移民主要居住在中部沿海地區、臺北盆地,被稱為海口腔,南部則為泉漳混合區。而「泉州人居住在海濱,漳州人居住在內陸平原」的說法,僅在中部符合此一分布。.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臺灣話 · 查看更多 »

臺灣軍司令

#重定向 臺灣軍.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臺灣軍司令 · 查看更多 »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是中華民國的三級法院之一,位於台灣臺中市,屬於普通法院,通常又被簡稱為臺中地方法院、臺中地院或中院。.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 查看更多 »

臺灣電力株式會社

臺灣電力株式會社,成立於1919年,是台灣日治時期由台灣總督府設立的電力公司,為台灣電力公司的前身。.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臺灣電力株式會社 · 查看更多 »

臺灣民主國

臺灣民主國是1895年短暫存在於臺灣的共和制政權,亦稱為福爾摩沙共和國(Republic of Formosa)。中國清朝在甲午戰爭戰敗後,被迫於該年4月簽訂《馬關條約》將臺灣、澎湖與周邊島嶼割讓予日本,遭到臺灣住民強烈反對,臺灣部分仕紳因而鼓動前清臺灣巡撫唐景崧在該年5月25日宣布建國,並由唐景崧擔任首任大總統。然而在隨後因日方接收臺灣而起的乙未戰爭中,其中部分民兵首先叛變,臺北遭到佔領,唐景崧不久後便逃亡廈門,第一共和迅速瓦解。該年6月下旬,劉永福被選出任第二任大總統,以臺南為基地建立第二共和,並以大天后宮為總統府。但劉永福亦於該年10月19日西渡中國大陸,兩日後臺南遭日軍攻陷,臺灣民主國滅亡,歷時僅150天。連雅堂,《台灣通史》卷四,獨立紀,118頁儘管台日軍隊有數場激戰,日軍傷亡以病死者多。 臺灣民主國是臺灣住民為了引起國際社會牽制日本統治而建立的,由年號定為「永清」便可看出其本質上奉清朝為宗主,並於獨立時闡明事成後(驅逐日本人)將回歸清朝統治。台湾民主国的合法性并没有得到任何国家承认,另有一種說法是:連清廷方面也不支持臺灣民主國,並曾跟唐景崧警告過他不要節外生枝。.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臺灣民主國 · 查看更多 »

臺灣清治時期

臺灣清治時期是指臺灣及澎湖由清朝統治的時期,在台灣歷史上又稱作清領時期、清據時期,從1683年清廷派施琅發兵攻滅南明勢力明鄭王朝起,至1895年《馬關條約》割讓予日本為止,共212年,為台灣歷史到目前為止持續時間最長的分期。 清朝初期繼承明朝的觀念,視台灣為化外之地,未入版圖,明鄭王朝末任君主鄭克塽降清以後,康熙對台灣棄守問題詢問朝中官員;而朝中官員對於台灣是否收入版圖,分成兩派。反對收入版圖的官員認為:台灣遠在海外,人口稀少,防守不易,不如放棄台灣,只保留澎湖做為東南諸省的軍事屏障,把台灣島上的移民全部遷回中國大陸;贊成收入版圖官員中,以征台將領施琅的意見最為有力,認為:台灣土地肥沃,從戰略的角度來看,可以擔負起防衛東南各省的戰略位置,避免台灣再度成為反清復明的基地,即使需耗用國家經費,也應保住台灣。1684年,康熙在統整思考兩派意見後,接受施琅等贊成派官員意見,決定將台灣納入版圖。 清朝將台灣納為領土後,最初劃為福建省的一部分,對台灣並不積極治理,導致台灣作為法外之地,動亂頻仍;清朝禁止人民移民台灣,然而偷渡者絡繹不絕,也禁止原漢通婚,但對平埔族人採取強制漢化的政策。平埔族人若不接受漢化,除了課以重稅之外,每年還必須強制勞役。在這種殖民政策之下,經過大約一世紀的1770年代,平埔族幾乎全部被漢化了,失去了自己的語言與文字,成為今日台灣人的祖先之一。1874年發生牡丹社事件後,使清廷體認到台灣的重要性,自此開始進行增設府縣、經濟現代化等積極建設,並於1885年將台灣建省。由於甲午戰爭的失敗,清廷在1895年4月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將台灣永久割讓給日本。歷經臺灣民主國的短暫抵抗後,台灣在同年6月進入五十年的日本統治時期。.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臺灣清治時期 · 查看更多 »

臺灣戰後時期

臺灣戰後時期,是指臺灣歷史上自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迄今、由中華民國管轄的時期,也稱為中華民國時期及國民政府時期。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大日本帝國臺灣總督兼第十方面軍司令官安藤利吉將軍依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元帥發佈的軍事命令《一般命令第一號》第一條甲項規定,於1945年10月25日在臺北公會堂以在臺日軍主官身分,接受蔣中正的代表何應欽委派的臺灣地區受降主官陳儀將軍發布的《署部第一號命令》並簽署受領文件,此舉為中華民國政府官方所謂的「臺灣光復」,自此臺灣由中華民國政府統治迄今。 1945年8月15日至10月25日之間,因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仍在中國大陸及其它戰區處理戰後事宜(國共戰爭),官派接管臺灣的專責人員則需要一段行政流程與等待命令的作業時間,同時大日本帝國在臺灣駐警、駐軍及所有日籍人員則是於1945年9月之後,才開始分批被遣回日本(日方稱引揚歸國),這使得臺灣在這段時期既不屬於日方治理,又無中華民國接管,臺灣處於無政府狀態,但因戰事已於1945年8月15日結束,使得這段兩個月的空窗期在臺灣歷史上也被納入「臺灣戰後時期」。.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臺灣戰後時期 · 查看更多 »

臺灣文化協會

臺灣文化協會,是台灣日治時期影響台灣甚鉅的一個團體。承接自同化會、新民會。.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臺灣文化協會 · 查看更多 »

金融

金融(Finance)是“資金的融通”的省略語。金,指的是黃金;融,最早指固體融化變成液體,也有融通的意思。所以,金融就是將黃金融化分開交易流通,即價值的流通。顧名思義意指融通資金、使資金融洽通達,是指在經濟生活中,银行、證券或保險業者從市場主體(例如:儲戶、證券投資者或者保險者等)募集資金,並藉貸給其它市場主體的經濟活動。從事這一業務的業者稱之為金融業者。研究有關金融的學科稱之為金融學。 从广义上说,政府、个人、组织等市场主体通过募集、配置和使用资金而产生的所有资本流动都可称之为金融。因此,不仅是金融业者,有关政府的财政,行业企业的行为、以及个人的理财都是金融的一部分。金融可以看作为资金的募集配置(籌資)、以及投资和融资(借錢買股)三类经济行为。 行业企业募集资金的方法一般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金融 · 查看更多 »

金门炮战

八二三砲戰(--),又稱第二次台灣海峽危機,是指1958年到1979年(戰況最烈的為1958年8月23日至10月5日之間),發生於金門、馬祖及其他中國東岸的一場戰役。中國人民解放軍與中華民國國軍以隔海砲擊為主要戰術行動,因此被稱為砲戰。 砲戰由中國人民解放軍首先發起,中華民國國軍隨後開始反擊。炮戰初期,解放軍攻擊島上軍事目標,後期著重封鎖海運線,以圍困金門。在砲戰初期,國軍猝不及防,隨著戰事繼續,逐漸恢復戰力;並得到美國海軍護航,維持金門補給線,甚至利用八吋榴炮反击及癱瘓廈門車站等補運單位。砲戰期間,雙方海軍艦艇和空軍也多次戰鬥。10月初,解放軍宣布放棄封鎖,改為“單打雙不打(逢單日砲擊,雙日不砲擊)”,逐漸減少攻勢。至此,中華民國成功守衛金門。中華人民共和國维持單打雙不打,直到1979年1月1日和美國建交。 金門炮戰是第二次國共內戰的一部分,也是國共雙方陸海空軍至今最后一次大較量,此後雙方軍事衝突局限於海上,並逐漸停止至今。.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金门炮战 · 查看更多 »

蕃可以指:.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蕃 · 查看更多 »

蕃人公學校

蕃人公學校是指1905年起,台灣日治時期以中央或地方經費所開設的台灣原住民兒童義務教育學校。蕃人一詞是日人解釋『居住於未開墾蕃地』台人的稱呼,亦即今日的原住民。此名稱於1936年由「高砂族」(高砂為台灣的異稱)替代。雖名稱中有「公學校」三字,但學制與內容與一般公學校有別。 1941年,蕃人公學校連同其餘公學校改制為國民學校。二次世界大戰後的1945年,國民學校改制為現在的國民小學。.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蕃人公學校 · 查看更多 »

蕃地

蕃地為臺灣日治時期實施的特殊行政區劃,為今日原住民鄉及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的前身。1920年至1945年共有下述各蕃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蕃地 · 查看更多 »

蕃童教育所

蕃童教育所是台灣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施予原住民義務教育的學校,與之相同任務的有蕃人公學校。「蕃童教育所」相當特別的一點是學校的老師全部由當地警察兼任。.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蕃童教育所 · 查看更多 »

蕃薯寮

#重定向 蕃薯寮 (新北市).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蕃薯寮 · 查看更多 »

雍正

雍正(p;,公元1723年至1735年)为中国清朝入關後第三位皇帝清世宗胤禛的年号,前后共13年。因為雍正帝之前曾被封雍親王(v),即位後採用雍正一詞,除取其名「禛」之諧音外,亦有正統、名正的意思,以辟民間奪位的謠言。 雍正十三年八月清高宗即位沿用。.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雍正 · 查看更多 »

雲林縣

雲林縣(Hûn-lîm-koān;Yùn-lìm-yen)是中華民國臺灣省的縣,有「農業首都」之稱,位於臺灣本島中部偏南,西邊濱臨臺灣海峽,東邊以斗六丘陵與南投縣相隔,南邊以北港溪、石龜溪與嘉義縣相鄰,北邊以濁水溪與彰化縣相鄰,共有1市5鎮14鄉,縣政府設於斗六市。荷治時期,雲林為荷蘭東印度公司之海防要塞。1622年明朝海盜顏思齊與其部將鄭芝龍等登陸大笨港地區,為臺灣最早的大陸漢族移民拓墾。雲林縣大部縣域位處臺灣西部的嘉南平原上。特產有文旦、茂谷柑、雲頂茶、酸菜、西瓜、木瓜、甜瓜、軟枝楊桃、濁水米、醬油等。山區的古坑鄉發展出咖啡產業。雲林縣以農漁業、糖業為主要產業,青壯年人口外移,第二、三級產業在臺灣西部各縣市中規模較小,然而縣內有全國最大的石化工業區。.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雲林縣 · 查看更多 »

雲林縣 (清朝)

雲林縣(1887年-1895年),是臺灣清治末期的一個縣級行政區劃。1887年(光緒十三年)創立之際,原嘉義縣北半部拆分而出,轄區北至濁水溪,南至牛稠溪(今北港溪),東至中央山脈分水嶺,約當今之雲林縣全部及南投縣南半部。 1895年(光緒二十一年),臺灣依《馬關條約》割讓予日本,雲林縣廢止。 雲林縣的縣治最初設在沙連堡林圯埔近郊的九十九崁雲林坪(今南投縣竹山鎮)上,故將縣名取作雲林縣,但後來由於交通等因素,於光緒十九年(1893年)將縣治移到了斗六門(今雲林縣斗六市)。.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雲林縣 (清朝) · 查看更多 »

雲林縣舊城

雲林縣舊城是臺灣省首任巡撫劉銘傳新增在嘉義、彰化之間的雲林縣縣治所在,位於沙連堡林圯埔近郊的九十九崁雲林坪上。雲林縣的名稱即是來自「雲林坪」這個地名,但該地今卻不隸屬雲林縣,而是屬於南投縣竹山鎮管轄,在竹山鎮境內仍保有雲林里、雲林國小和雲林路等相關地名。.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雲林縣舊城 · 查看更多 »

電是靜止或移動的電荷所產生的物理現象。在大自然裏,電的機制給出了很多眾所熟知的效應,例如閃電、摩擦起電、靜電感應、電磁感應等等。 很久以前,就有許多術士致力於研究電的現象,但所得到的結果乏善可陳。直到十七和十八世紀,才出現了一些在科學方面重要的發展和突破,不過在那時,電的實際用途並不多。十九世紀末,由於電機工程學的進步,電才進入了工業和家庭裡。從那時開始,日新月異、突飛猛進的快速發展帶給了工業和社會巨大的改變。作為能源的一種供給方式,電有許多優點,這意味著電的用途幾乎是無可限量。例如,交通、取暖、照明、電訊、計算等等,都必須以電為主要能源。進入二十一世紀,現代工業社會的骨幹仍是電能。.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電 · 查看更多 »

電燈泡

#重定向 电灯.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電燈泡 · 查看更多 »

電車

“電車”一词在兩岸三地最常被使用的用法分別是:.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電車 · 查看更多 »

集集廣盛宮

集集廣盛宮,舊稱天上宮,當地俗稱媽祖廟或媽祖宮,是一座位在臺灣南投縣集集鎮的媽祖廟。.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集集廣盛宮 · 查看更多 »

集集線

集集線是由臺灣鐵路管理局所經營的鐵路支線,為臺鐵最長的鐵路支線,也是南投縣唯一的客運路線。集集線的前身為台灣電力興建的外車埕線,係配合日月潭水力電氣工事興建。 今日集集線已成為熱門旅遊路線;南投縣政府一度使用南投縣觀光鐵道之名,但罕用。而集集線現有延伸至高鐵彰化站之計畫。.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集集線 · 查看更多 »

集集鎮

集集鎮位於台灣南投縣西部,北鄰中寮鄉,西鄰名間鄉,東鄰水里鄉,南接竹山鎮、鹿谷鄉。由於1950年7月另外劃出水--鄉(今水里鄉),今日集集仍為南投縣面積最小、人口最少的鄉鎮。 集集以鐵道觀光小鎮聞名,本地亦為九二一地震(或稱集集地震)震央所在。.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集集鎮 · 查看更多 »

集集街

集集街,為1920年~1945年間存在之行政區,轄屬臺中州新高郡,1920年~1940年間為集集--,1940年升格為集集街。今南投縣集集鎮及水里鄉。.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集集街 · 查看更多 »

通事

通事可以是下列意思:.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通事 · 查看更多 »

通判

通判,中國古代官職之一,五代十國顺义元年(921年)始置。 學界認為通判一職始創立於北宋,朝廷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防止知州职权过重,专擅作大,以通判负责监督知州,两者相互牵制,全称通判某州军州事,俗称通判、通州、州判、监郡、郡佐、州佐、治中、别驾、郡丞。事實上,五代十国时期,吳王楊溥於顺义元年(921年)已设立此职,表張延翰為江州觀察巡官,通判軍府事。南唐保大元年(943年)繼設有通判一職,張易“以水部員外郎,通判歙州刺史。”明朝期間為各府的副職,位於知府、同知之下。在清朝通判也稱為“分府”,管轄地為廳,此官職配置於地方建制的京府或府,功能為輔助知府政務,分掌糧鹽鐵都捕,品等為正六品。通判多半設立在邊陲地帶,以彌補知府管轄不足之處。1911年,清亡,該官職廢除。 通判也被用作古代廳長的別名,如:噶瑪蘭厅通判。.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通判 · 查看更多 »

耶稣

耶稣(4BC-30/33AD)(古希伯來語:יהושוע,拼為Yahushua,Ἰησοῦς,可拼为Iesous,Jesus),基督宗教的中心人物,以犹太教为基础开创了基督教,並被尊稱為基督或耶穌基督。 按照傳統基督教的信仰,耶穌視同三位一體的-神/主的位格之一,稱為「聖子」或「上帝之子」。為了將人類從罪惡中拯救出來,他道成肉身,降世為人,成為舊約聖經撒迦利亞書中所預言的彌賽亞(天主教思高譯本譯為“默西亞”),就是「受膏者」,神所膏的君王和大祭司。在公元元年左右的羅馬帝國猶太行省,童貞女馬利亞受聖靈感孕,生下耶穌。他三十歲開始傳道,宣揚愛神和愛人的福音,信他的人會永遠不死。傳道三年半,他被猶太祭司該亞法控告,被羅馬官府本丟·彼拉多總督判處死刑,被釘死在十字架上,而這正好成就了耶穌降生的目的,他的死為世人的罪付上贖價。他三天以後復活,顯現給他的門徒看有四十天之久,然後升天,坐在天父的右邊。他還要榮耀再來,審判一切的活人與死人,信從他的人將不至滅亡,反得永生。.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耶稣 · 查看更多 »

耕地三七五減租條例

《耕地三七五減租》是中華民國政府在台灣土地改革的第一階段工作。中華民國38年(1949年)4月14日,在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委員蔣夢麟的建議下,臺灣省政府主席陳誠公布《臺灣省私有耕地租用辦法》,開始實施三七五減租。1949年8月15日,臺灣全省三七五減租政策「研擬完成」。1951年5月25日,立法院正式通過《耕地三七五減租條例》,6月7日以總統令公布施行;條例規定,租期一律改為六年,在租期中非因法定事故,地主不得終止租約,以保障佃農權利。.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耕地三七五減租條例 · 查看更多 »

耕者有其田

耕者有其田是中華民國政府在臺灣實施的一系列土地改革政策之一。中華民國政府於1949年實行三七五減租,於1951年實行公地放領,於1953年實行耕者有其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耕者有其田 · 查看更多 »

虎子山

虎子山可以指:.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虎子山 · 查看更多 »

虎頭山

虎頭山可能指:.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虎頭山 · 查看更多 »

陳希亮

陳希亮(),宋朝人,字公弼,祖先原為京兆(今陕西西安市)人,遷居眉州青神(今属四川)。 幼年即為孤兒,喜歡學習,十六歲將跟隨老師學習,被其兄刁難,拿了三十餘萬本息,要他管理,陳公弼把借據燒掉,外出求學。學成,引導其侄陳庸、陳諭去念書, 在天聖八年(1030年)叔姪三人同登進士金榜,鄉里表其里坊門曰「三雋 坊」。最初時任職大理評事,在長沙縣任知县,嚴明執法,王公貴人都對他頗為忌憚。升任殿中丞,调任鄠县知县。嘉佑二年(1057年),擔任开封府判官。继任过京东轉運使。嘉佑八年(1063年)正月,任鳳翔府知府,是蘇軾的上司,頗嚴格。有吏員稱呼“蘇賢良”。公弼大怒:“府判官,何賢良也?”,下令用刑杖责打吏員。又继任湖北房州知州。《宋史》称其“为政严而不残,不愧为清官良史”。蘇軾評論他:“平生不假人以色,自王公貴人,皆嚴憚之。見義勇發,不計禍福,必極其志而後已。” 《宋史》記載希亮發明“飞桥”,當時汴河改道流经宿州(今安徽宿县),陈希亮建造了一座横跨汴河的“飞桥”,仁宗下诏褒奖,并令“自畿邑至于泗州皆为飞桥”。 後英宗即位,遷任太常少卿,后辞去官职告老还乡,在老家居住十年,熙宁十年逝世,享年64歲,獲追封為工部侍郎。有《陈希亮文集》10卷、《制器尚象论》等。長子陳忱亦中進士,蘇軾作傳時任度支郎中,照顧好友宋輔老母、遺孤宋端平,召為女婿,後也高中進士,一門五進士。次子陳恪任滑州推官時於任內過世,三子陳恂於蘇軾作傳則是擔任大理寺丞。 其第四子為陳慥(季常)為成語河東獅吼裡的主人翁。.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陳希亮 · 查看更多 »

陳世烈

陳世烈是臺灣清朝官員,本籍中國廣東,於1888年擔任雲林縣知縣一職,於1889年卸任,上任1年,是首任雲林縣知縣,下任羅汝澤,是清朝雲林地區的父母官。.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陳世烈 · 查看更多 »

陶器

陶器,是用黏土或陶土經捏制成形后燒制而成的器具。陶器歷史悠久,在新石器時代就已初見簡單粗糙的陶器。陶器在古代作為一种生活用品,在現在一般作為工藝品收藏。.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陶器 · 查看更多 »

抢劫

搶劫,亦称打劫、行搶,是指以暴力或威嚇,奪取對方對某物之所有權的一種犯罪行為。抢劫是對他人的財產權、人身安全的嚴重侵害,也徹底背棄人類文明價值,因此各國的刑罰皆極重。。進行搶劫的罪犯被稱為「搶匪」或「強盜」。与盗窃不同,絕大多數的搶劫都包含了暴力的成份,有時候會轉變成殺害被搶劫者的情況。搶劫通常發生在都會區或郊县、冷僻地区。在大部分的法律定義中,搶劫的詳細定義會依照不同的審判而有差異。 與侵佔、偷竊等其他竊盜種類的犯罪不同的是,搶劫帶有暴力的成份。海盜就是搶匪的一種。武裝搶劫包含了武器的使用。車輛劫持(Carjacking)是一種從被害人手中奪走車輛的搶劫,最近在美國與加拿大這類的犯罪案件迅速增多。銀行、金鋪經常會成為搶劫的目標。.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抢劫 · 查看更多 »

抗日

抗日指抵抗日本的武力行動,通常語境下指的是抗日戰爭。廣義中,它既可能是戰爭形式(見抗日戰爭),也可能是尚不構成戰爭的一般暴力抵抗或者武裝衝突,例如在臺灣發生的乙未戰爭、西來庵抗日戰爭與霧社抗日戰爭。.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抗日 · 查看更多 »

投资

投资在財務(金融)及經濟方面,各有不同的意義。財務投資是透過完善的分析,對於本金、--可達一定程度的預估,將資金投入那些預期有所增長的標的上。而完全對立的作法,像未經分析、且在本金及回報上也沒有把握,亦不考慮風險就投入資金者,就是投机、或赌博。因此,有些並未經過完善分析,即買進股權持有者,例如買進共同基金的人,也可以稱為投機者。事實上,根據效率市場假說,即使針對股市資料來完整分析者,也不算是理性。依此定義延伸下去,所有自以為理性的股權持有者,也不能視為投資者,而是投機者。 投資與储蓄、或遞延消費,具有一定的相關性。投資牽涉到許多經濟領域的活動,例如企(事)業管理、及財務金融等,無論是為家計、事業、或政府。 投資、投機及賭博的不同:.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投资 · 查看更多 »

柴橋頭

柴橋頭,是台灣南投縣集集鎮的一個傳統地域名稱,位於該鎮東部。相較於今日行政區,其範圍大致包括集集--北半部不含西北端、玉映里、吳厝里、八張里、永昌里、廣明里、富山里。《南投縣集集鎮行政區域圖》,內政部,2005年10月.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柴橋頭 · 查看更多 »

枷項

枷項是將犯人綁在衙門前或市中心示眾的一種刑罰,若枷的重量過高,很容易會令受刑者死亡,所以枷項不但是酷刑,還是一種死刑。.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枷項 · 查看更多 »

林圮埔

#重定向竹山鎮_(台灣).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林圮埔 · 查看更多 »

林福喜

林福喜為中國清朝武官。林福喜於1888年(光緒14年)奉旨接替樂文祥,於台灣擔任台灣北路協副將。而隸屬台灣鎮之下的此官職是台灣清治時期中的這階段,台南以北之台灣中南部及北部的駐地最高武官將領,翌年調任台灣水師副將。.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林福喜 · 查看更多 »

林爽文

林爽文(),清代臺灣彰化大里杙(今臺中市大里區)人,原籍福建漳州平和。臺灣清治時期重大民變林爽文事件的領導人。.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林爽文 · 查看更多 »

林爽文事件

林爽文事件為台灣清治時期三大民變之一,由天地會領袖林爽文發動的一場抗清行動。.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林爽文事件 · 查看更多 »

林阿琴

林阿琴(),是台灣日治時期中膠彩畫家之一。.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林阿琴 · 查看更多 »

林杞埔事件

林杞埔事件,又稱竹林事件,為發生於台灣日治時期的抗日事件。.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林杞埔事件 · 查看更多 »

林朝棟

林朝棟(),字蔭堂,號又密,幼名松,綽號稱「目仔少爺」,台灣府彰化縣阿罩霧人(今台中市霧峰區),台灣清治時期將領,棟軍主帥,霧峰林家第六代,曾參與中法戰爭的台灣戰事,協助劉銘傳在台灣辦理新政,以及平定施九緞事件,官至二品頂戴道員,賞黃馬褂。甲午戰爭後,支持籌組台灣民主國。但乙未戰爭卻令他心灰意冷,於是舉家遷至廈門,最後病死上海。.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林朝棟 · 查看更多 »

枇杷城

枇杷城,是台灣南投縣埔里鎮的一個傳統地域名稱,位於該鎮中部偏東南。相較於今日行政區,其範圍大致包括枇杷里、泰安里東半部、杷城里東北大半部、水頭里北部凹入部分的兩側地帶。《南投縣埔里鎮行政區域圖》,內政部,2005年12月.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枇杷城 · 查看更多 »

恆春鎮

恆春鎮位處恆春半島南端,隸屬於屏東縣,是台灣最南端的行政區,東臨太平洋(菲律賓海),西臨台灣海峽(南海),南臨巴士海峽(呂宋海峽),由於氣候溫暖,從前此地遍布蝴蝶蘭,恆春的古名「瑯嶠」,就是排灣族語「蘭花」的音譯,舊時為排灣族斯卡羅王國領土。十九世紀中葉,恆春半島發生牡丹社事件,於是沈葆楨奏請朝廷在此地築城牆,並在瑯嶠設縣,是屏東最早的縣治。由於此地氣候溫暖,四季如春,沈葆楨將其改名為「恆春」。 每年約九月到次年三月,來自西伯利亞的季風順著高聳的中央山脈向南吹,到了恆春半島時由於山脈陡降,季風順著地形加速吹向海洋,形成了風勢強勁的「落山風」。由於陽光充足加上強烈乾熱的落山風,造就了適合栽種的洋蔥盛產。此外恆春在1901年引進了瓊麻,用以製造繩索、麻袋等民生用品,在日治時代的殖民經濟上佔有重要地位,曾博得「東洋之光」的美名,雖然現已沒落,但瓊麻也成了恆春的標誌。 恆春地處熱帶性氣候,南方的海岸有珊瑚礁地形,加上自然生態豐富,1982年,台灣的第一座國家公園-墾丁國家公園就在此成立,本鎮的鵝鑾鼻燈塔亦是台灣本島最南的點。 2006年12月26日,中央氣象局屏東恆春地震站西偏南方22.89公里的呂宋海峽(巴士海峽)海域錄得--的地震。這次地震除了在臺灣造成人命傷亡和建築物損毀外,更造成多條海底電纜中斷,導致東亞區內互聯網、國際電話服務受阻,造成難以估算的經濟損失。.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恆春鎮 · 查看更多 »

李宜青

李宜青,號荊川,中國江西寧都州人,中國清朝官員,乾隆元年(1736年)高中進士。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至台灣擔任巡視台灣監察御史,留台約半年。.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李宜青 · 查看更多 »

李经方

李经方(),字伯行,号端甫,安徽合肥磨店(今属肥东县)人。經方為李鴻章姪子,後過繼予李鸿章為嗣子,長期任李鴻章祕書翻譯等職。著有《李袭侯遗集》、《安徽全省铁路图说》等。 甲午戰爭後,李經方隨鴻章赴日本山口縣赤馬關議和,1895年4月13日簽訂《馬關條約》割讓臺灣島與澎湖群島,同年6月2日,任「割臺專使」的李經方選在基隆外海的日本軍艦上辦理交割主權,避開民怨熾鋒。.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李经方 · 查看更多 »

李鴻章

李鴻章(),字子黻、漸甫,號少荃、儀叟、省心,謚文忠,人稱李中堂、李傅相。清朝安徽合肥人,晚清重臣,建立中國第一支西式海軍北洋水師,因其盡忠輔清,才幹了得而聞名。官东宫三师、文华殿大学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隶总督,爵位一等肃毅伯,追贈太傅,追晉侯爵。中国近代地方武装淮军的创建者和领导者。历经太平天国、捻军、洋务运动、中法战争、甲午战争、义和团运动。著作收於《李文忠公全集》。在经济上与英国的大财阀罗斯柴尔德家族有私人来往,李鸿章曾被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授予皇家维多利亚勋章。有研究认为李鸿章属于亲大英帝国的派别牟安世《洋务运动》 上海人民出版社。李鴻章與曾國藩、左宗棠、張之洞并稱「晚清四大名臣」。.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李鴻章 · 查看更多 »

東勢區

東勢區(臺灣客家語大埔腔:dung+ shiˋ ki+)是中華民國臺中市的一個市轄區,位於臺灣中部偏東。氣候為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均溫約攝氏22度,鄰近山區故雨量較多。居民多為客家人,所說客語以大埔腔為主。重要特產有高接梨、桶柑、巨峰葡萄、甜柿、高麗菜等。 在2005年10月16日獲得世界衛生組織(WHO)安全社區認證,同時也是全球第92個安全社區、亞洲第6個安全社區、全臺第一個客家安全社區。但東勢安全社區因為未再持續發展且未申請再認證,WHO CCCSP於2013年予以除名。.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東勢區 · 查看更多 »

東勢角撫墾局

東勢角撫墾局為台灣撫墾局轄下的地方分支單位,成立於1886年的台灣清治時期末,為中台灣山地行政的權責機關。東勢角即為今日的東勢一帶。 該局轄下統轄大湖分局、馬鞍巃分局、大茅埔分局、水長流分局、北港分局。而局裡設委員、通事、醫生、教讀、剃頭匠等人員。.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東勢角撫墾局 · 查看更多 »

棟軍

棟軍,或作「棟」字營,清朝時期由林朝棟統領的清軍地方軍團,曾參與中法戰爭、施九緞事件等大小戰役,規模隨林朝棟屢建功勳而日漸擴充,至1895年全盛時期共有十營,為臺灣中部最具戰力的部隊。甲午戰爭後台灣因馬關條約割讓給日本,棟軍曾因林朝棟內渡後解散,但因其妹林篤順召集,又重新組織並編入其餘臺勇,成為乙未戰爭主力之一。.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棟軍 · 查看更多 »

楊紹裘

楊紹裘,字學良,號治堂,浙江余姚人,清朝政治人物,增貢出身。.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楊紹裘 · 查看更多 »

樟腦

樟腦,IUPAC名称1,7,7-三甲基二环庚烷-2-酮,是一種萜類有机化合物,室温下为白色或透明的蜡状固体,可用於驅蟲。 樟腦提煉自樟樹幹中,樹齡越老的的樟樹所富含樟腦比例越多。提煉方法為將樹幹切成小塊用水蒸餾,樟腦油受熱後隨著水蒸汽上升,在接触到預先放置在上方的陶缸冷卻後便可形成樟腦。 台灣早期北部山林多為原始樟樹林,老樟樹樹齡千年以上者甚多,後日本政府在台灣大量砍伐樟腦輸出,因此,台灣樟腦輸出量曾達世界首位,有“樟腦王國”之称。 現在世界上使用的樟腦丸多不使用樟脑。.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樟腦 · 查看更多 »

樟树

樟树(学名:Cinnamomum camphora)是樟科常绿大乔木,别名香樟、本樟、鸟樟、栳樟、樟仔。.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樟树 · 查看更多 »

樺山資紀

樺山資紀(),本姓橋口,原名覺之進,是一位薩摩藩出身的大日本帝國軍事及政治人物。 他曾任第三任警視總監、第四及五任海軍大臣、第六任海軍軍令部長、第一任臺灣總督、樞密顧問官、第十五任內務大臣、第十四任等職務,並被敘勳從一位大勳位功二級伯爵。.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樺山資紀 · 查看更多 »

機構

機構,又稱為機關,是指擁有獨立架構的社會組織,大至公司、基金會,小至社區中心等,但一般不將國家納入範疇。 在中文語境中,機關多用來指稱一個擁有完整個體的政府機構,例如部。.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機構 · 查看更多 »

正月

正月(zhēng yuè/ㄓㄥ ㄩㄝˋ),避嬴政讳又称端月,是華夏曆法第一個月,一年之开端,建寅之月(虎月),孟春,律中太簇。 正月初一一般在立春附近,雨水一般在正月之內。正月处于北方的农闲季节,也是庆祝新年到来的一个月,在习俗中通常把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都称为春节。 中国傳統,正月还称为建寅、孟春、杨月、太簇、泰月、春王、新正。在日本則稱為睦月,有「和睦融融」之意.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正月 · 查看更多 »

武力

#重定向 武装力量.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武力 · 查看更多 »

武德殿

武德殿現在通常指大日本帝國的大日本武德會為推廣武道而興建的武道場,武德殿之名則因襲自日本平安時代時大內裏裡面的武德殿,該殿於舉辦觀賞賽馬等等活動時使用。其位在大內裏的西邊,可穿過右近衛府、右兵衛府之間而望見殷富門。而在武德殿的東邊,則有馬場、宴之松原等處。 財團法人大日本武德會於1895年(明治28年)在京都成立後,為推廣武道(包含劍道、柔道與弓道)使其成為日本人的核心價值,而在日本全國各地(含外地)廣設用來推廣武道的武德殿,這些二次大戰前所設並保留下來的武德殿多半成為具有高價值的日本文化財產。另外在地方上的武德殿其機能相當於現在日本各級地方行政單位所設的武道館。而在日本本土之外,在臺灣與中國大陸上也有一些武德殿被保存下來。.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武德殿 · 查看更多 »

武界

武界(布農語:Vogai),海拔760~820公尺,是台灣布農族一處部落,位於南投縣仁愛鄉法治村。依1988年調查,在武界部落定居的族人约100余户,人口约800至1000人。.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武界 · 查看更多 »

武隆阿

武隆阿(v,),勇號阿勒精阿巴圖魯,字駿亭,瓜爾佳氏(或作瓜勒佳氏),是一位出身滿洲正黃旗以監生身分任官的清朝官員。.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武隆阿 · 查看更多 »

武攀鳳

武攀鳳,清朝武官官員,江蘇江寧府上元縣(今江蘇省南京市)人。 嘉慶十六年(1811年)武進士。授藍翎侍衛。二年期滿,以守備外用。道光四年(1824年)六月選補福建陸路提標後營守備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包,702001326-1號。道光八年(1828年)四月調補臺灣鎮標左營守備。道光十年(1830年)正月提補噶瑪蘭營都司。同年十二月因在海外不甚相宜,撤回內地候補。 道光十二年(1832年)二月,補閩浙督標中軍都司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內閣大庫檔案,149717號。道光十六年(1836年)十一月,補陸路提標前營遊擊。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五月,升任同安營參將。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三月署閩浙督標中軍副將。同年六月,升補山東登州鎮總兵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內閣大庫檔案,133801號。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正月,轉任福建臺灣鎮總兵。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十一月,因“廢弛營伍”,部議革職。.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武攀鳳 · 查看更多 »

水力资源

水力資源,是由水流體含有的能量天然資源,轉化為人類利用的能源,例如水力發電。自古以来,人类就使用各种形式的水车等工具利用水利资源里的可再生能源,进行农田灌溉和各种机械装置的操作,例如面粉厂,锯木厂,织布,码头起重机,升降机和矿石磨等。 从19世纪末期开始,人类开始建造水电站利用水利资源发电。在诺森伯兰郡的克拉格塞德是第一个住宅于1878年以水力发电供电,而第一个商用水力发电厂在尼亚加拉大瀑布于1879年建成。 在1881年,在尼亚加拉瀑布城的路灯是由水力发电供电。 自20世纪初,水力资源这个术语已被用于几乎完全结合水力发电的现代化发展。国际机构例如世界银行检视水电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手段而无需添加大量的碳到大气中,但在某些情况下有大坝的环境问题Nikolaisen, Per-Ivar.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水力资源 · 查看更多 »

水尾

水尾,可以指:.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水尾 · 查看更多 »

水底寮

水底寮,可以指:.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水底寮 · 查看更多 »

水利工程

水利工程(Hydraulic engineering)是为了控制、利用和保護地表及地下的水資源與環境而修建的各项工程建設的总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水利工程 · 查看更多 »

水社

水社,是臺灣南投縣魚池鄉的一個傳統地域名稱,位於該區中部偏南。相較於今日行政區,其範圍大致包括日月村西半部、水社村、頭社村北部、五城村西南部凸出部分。 日月潭位於水社地區東部。.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水社 · 查看更多 »

水裡社

#重定向 拍瀑拉族.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水裡社 · 查看更多 »

水里鄉

水里鄉(臺灣客家語四縣腔:suiˋ liˊ hiongˊ;海陸腔:shuiˊ liˋ hiongˋ;大埔腔:shui+ li+ hiong+)位於台灣南投縣中部,北鄰國姓鄉,西鄰中寮鄉、集集鎮、鹿谷鄉,東鄰魚池鄉,南接信義鄉。.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水里鄉 · 查看更多 »

水長流

水長流,是台灣南投縣國姓鄉的一個傳統地域名稱,位於該鄉中部偏北。相較於今日行政區,其範圍大致包括大旗村東半部不含東南端、長流村東南部不含東北部凸出部分的東北半部及東側凸出部分、長豐村東南端一小塊地。《南投縣國姓鄉行政區域圖》,內政部,2005年12月.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水長流 · 查看更多 »

水沙連

水沙連,是台灣南投縣的地理--名詞。.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水沙連 · 查看更多 »

水沙連紀程

水沙連紀程,是鄧傳安所著一篇關於水沙連地區(現在埔里盆地周圍)所見所聞的遊記。.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水沙連紀程 · 查看更多 »

永濟義渡碑

永濟義渡碑為臺灣南投縣的縣定古蹟,公告於2006年7月11日。該碑共有兩個,分別位在名間鄉濁水村的福興宮與竹山鎮社寮紫南宮,是為了紀念昔日協助兩地之間往來的「永濟義渡」而設。而福興宮的石碑原立於廟旁的巷子內,近來為避免遭人破壞與日曬雨淋,已經移入福興宮的辦公處內保存。.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永濟義渡碑 · 查看更多 »

民可以指:.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民 · 查看更多 »

民營企業

民營企業,簡稱民企,其中「民營」也可稱「民辦」。公司或企業類別的名稱,是指所有的非公有制企業。除「國有獨資」、「國有控股」外,其他類型的企業只要沒有國有資本,均屬民營企業。這個詞語在中國大陸和台灣甚為普遍,但在香港、澳門不普遍。 其實,現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民營企業多數是私營企業(私企),由於傳統共產主義反對私有制,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便將它們命名為「民營企業」。.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民營企業 · 查看更多 »

民政部

民政部可以指:.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民政部 · 查看更多 »

汕头市

汕头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下辖的地级市,国务院以《立法法》确立的经济特区,位于广东省东部。市境西邻揭阳市,北接潮州市,东隔台湾海峡与台湾岛相望,南滨南海。地处莲花山脉东南麓,韩江三角洲平原,韩江、榕江、练江的入海口,东部为广东省最大岛屿南澳岛。全市总面积2,199平方公里,人口555.21万,为著名侨乡。.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汕头市 · 查看更多 »

河洛人 (台灣)

#重定向 閩南裔臺灣人.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河洛人 (台灣) · 查看更多 »

治可以指:.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治 · 查看更多 »

沈葆楨

沈葆楨(),字翰宇或幼丹,諡文肅,是一位生於福建省侯官县(今福州市区)的晚清重要大臣。他是“同治中興”時洋務運動的重要人物之一,先後曾任江西巡撫、總理船政大臣、臺灣海防欽差大臣、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對臺灣歷史發展也有重要影響。妻林普晴是清朝名臣林則徐的次女,是為林女婿。.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沈葆楨 · 查看更多 »

沙連堡

沙連堡,是台灣中部自清治時期至日治初期的一個行政區劃,其範圍包括今南投縣的竹山鎮北部、鹿谷鄉全部及水里鄉西南部。 沙連堡北邊為沙連下堡、集集堡,東邊為蕃地,南邊為鯉魚頭堡,西邊為斗六堡、東螺東堡。.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沙連堡 · 查看更多 »

泰雅族

泰雅族(Atayal),屬於南島語族的一支,是在台灣的第三大原住民族群,為典型的高山民族,古有出草獵人頭習俗。現世居台灣中央山脈旁的聚落。 泰雅人分佈於台灣島上的山地高山,為南島民族之一。生活幾千年的臺灣原住民族群,分佈於北部中央山脈兩側,東至花蓮太魯閣,西至東勢,北到烏來,南迄南投縣仁愛鄉,曾是台灣原住民中分佈面積最廣的一族。 泰雅族的族名原意為「真人」或「勇敢的人」。考古學家認為在距今五千年前,泰雅族就開始在台灣活動,在濁水溪上游曾發現他們的遺址,年代約為西元前2000年至3000年間。 由於泰雅族的方言群眾多,一般將泰雅族分為兩大語系亞族,分別是泰雅亞族與賽德克族,共有二十五個方言群體。根據不同方言群泰雅族人的傳說,其祖先起源包括三個地方,首先是於雪山山脈(大霸尖山),其次是今南投縣仁愛鄉的發祥村瑞岩部落,再來是位於南投縣仁愛鄉中央山脈的白石山。後來因人口增長開始往西北方向、東部及西南方向遷移。 在日治時期,泰雅族被稱為北蕃,為台灣北部最大原住民族群,台灣南部最大族群則是被稱為南蕃的布農族。現在,泰雅族分佈在台灣北部中央山脈兩側,以及花蓮、宜蘭等山區,共分佈台灣北部八縣十三個鄉內。總人口數約九萬餘人,就人數而言,僅次於阿美族及排灣族,為台灣原住民族中的第三大族。 居住在新北市烏來區的泰雅族聚落,是全世界南島語系居住地中,最北方的聚落。.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泰雅族 · 查看更多 »

法外之徒

在欧洲法制史上,法外之徒(Outlaw,或称为亡命之徒、不法之徒)是指被宣称不在法律保护范围内,以及被剥夺公民权的罪犯或逃犯。在前現代社會中,政府采取这种行动起诉活跃的犯罪者。换言之,被宣称为不被法律保护者将得不到任何的法律保障,其他人可以迫害或杀害他们,而不必被追究法律责任。故此,“放逐”是旧时法制体系中最苛刻的惩罚之一。.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法外之徒 · 查看更多 »

泉州市

泉州市(ipa)位于中華人民共和國福建省,是闻名海内外的国际花园城市,是福建省经济、文化中心,是中国三大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之一,是海峡西岸经济区五大中心城市之一,经济总量连续19年居福建省首位。 泉州,简称泉或鲤,又称刺桐城、清源、溫陵,地处福建東南沿海,与台湾隔海相望,是闽东南沿海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点,為第一批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泉州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的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世界宗教博物馆,中国首届东亚文化之都,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 泉州是中国著名的侨乡祖籍地,同时泉州也是闽南文化的发源地与发祥地,闽南文化保护的核心区与富集区,历史文化深厚、名胜古迹众多,有“海滨邹鲁”、“光明之城”的美誉。 泉州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宋元时期泉州港被中世纪世界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誉为“世界第一大港”,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齐名。2013年8月26日泉州被国家文化部评为首届中国东亚文化之都,与日本横滨、韩国光州齐名。 泉州民营经济发达,素有“中国品牌之都”、“民营特区”之称,拥有国家驰名商标数目居全国地级市首位。「爱拚才会赢」是泉州的城市精神。泉州是中國东南沿海重要的商贸港口城市,泉州港是中国规模亿吨以上的重要大港。2015年,作为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一部分,泉州被定位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2015年7月,中国工程院把泉州市作为“中国制造2025”唯一的地方样板和实践范例。.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泉州市 · 查看更多 »

泉州府

泉州府是明清时期福建省下辖的一个府,範圍大概是今日的泉州、廈門與金門。.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泉州府 · 查看更多 »

洪雅族

洪雅族(Hoanya)、亦名和安雅族或洪安雅族,為臺灣平埔族原住民。 分布於臺中市霧峰以南、彰化縣、南投縣、雲林縣、嘉義縣市到臺南市新營以北一帶附近。本族包括羅亞族(Lloa)、阿立昆族(Arikun)二支族,因同化而已難以辨別。 此名由伊能嘉矩紀錄到斗六柴裡社、斗六東的熟番自稱為「Hoanya」,後來的語言學家即將諸羅山社、打貓社、斗六門社、他里霧社、哆囉嘓社,貓羅社、南投社、北投社、萬斗六社等社番人,歸類為 Hoanya 族。然而根據鍾幼蘭、翁佳音、李壬癸等學者指出:洪雅是由閩南語 Hoan-á(番仔)轉化而來,台灣很可能並不存在洪雅一族。.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洪雅族 · 查看更多 »

洪欉

洪欉(),台灣彰化北投埔人(今南投縣草屯鎮)。.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洪欉 · 查看更多 »

淡水區

淡水區(英文:Tamsui District),舊稱滬尾,位於中華民國新北市西北沿海以及淡水河的出海口北側,北鄰三芝區,南鄰臺北市北投區,西濱臺灣海峽,西南與八里區以淡水河一水之隔。而在歷史上,此處也曾經是西班牙登陸臺灣在臺灣北部散播的起點。.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淡水區 · 查看更多 »

淡水廳

淡水廳,初設於1723年(雍正元年),為台灣清治時期的行政區劃,北台灣政經中心,將原諸羅縣轄區虎尾溪以北設彰化縣,同時設置臺灣府淡水捕盜同知負責稽查北路,兼督捕務。1731年(雍正9年),始正式分割大甲溪以北至雞籠劃為轄區,專歸淡水同知管理,改官職為台灣府淡水撫民同知。 淡水廳隸屬於台灣府,廳治初期暫設於彰化縣的彰化縣城,1731年遷至同縣的沙轆(今沙鹿區),1733年(另說1756年)始遷入廳治竹塹城(今 新竹市),自此之後,竹塹城成為北台灣政經文化教育的中心。廳城初期並無城牆,僅在四週遍植莿竹。1806年,因民亂之故築起土圍。1829年建成磚石城垣,名為淡水廳城,又名竹塹城。 淡水廳首長為台灣府淡水撫民同知,不得攜眷,任滿昇轉。職責明定為上承欽部憲件,下理錢糧,清丈土地,治刑補盜。1876年1月16日(清光緒元年12月20日)以台北艋舺地方增設台北府,管轄大甲溪以北直達後山,而原淡水廳以頭重溪為界,以北至遠望坑新設淡水縣為台北府首縣,以南至大甲溪為界。竹塹城地方,改設新竹縣,淡水廳終止,歷時144年。.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淡水廳 · 查看更多 »

淨土真宗本願寺派

淨土真宗本願寺派(じょうどしんしゅうほんがんじは)是淨土真宗之一派。.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淨土真宗本願寺派 · 查看更多 »

渡臺禁令

渡臺禁令,是指清朝於1684年派遣施琅擊敗鄭氏政權並將臺灣納入版圖後所公佈的移民政策,即「不許偷渡來臺、不許携眷來臺、不許粵民來臺」。.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渡臺禁令 · 查看更多 »

測量

測量學,是一門以地球形狀、大小以及地表上各物體的幾何形狀與空間位置為研究對象的學科。其利用適當方法和儀器對空間中的物體進行搜集、分析、加值、整合、管......等方法,讓人理解其空間上的關係,以利規劃與利用。 测量在中国大陆、臺湾、日本等地区一般指「测绘」;在香港延续英国的测量师业务,含义扩大,测量师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分支:.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測量 · 查看更多 »

清朝

清朝(1616年2月17日、1636年5月15日或1644年6月5日-1912年2月12日),正式國号為大清(a),對外使用大清国、大清帝國、中國、中華大清國等名稱,是中国历史上由滿人建立的一個朝代、也是最后一个專制王朝,统治者为建州女真的爱新觉罗氏。 满人源自建州女真,在今中国东北地区為建州卫。建州卫是明朝在东北设立的一个卫所,一个邊防的行政单位,曾隶属于奴儿干都司管辖。1616年,女真族人努尔哈赤在今中国东北地区建国称汗,建立後金,定都赫图阿拉,又稱為兴京(今辽宁新宾)。1636年,努尔哈赤的繼承者皇太极在盛京(今瀋陽)称帝,定国号为「大清」,當時其領土僅止於滿洲地區,但已對退守長城以南的明朝造成重大威脅。1644年,大顺国李自成率军攻陷北京,明朝灭亡。同年,清军藉口協助吳三桂部等原明朝軍隊對抗李自成而進入山海关内,隨後違反約定攻佔北京盤據不走,全面展開對中原的入侵行動,同時遷都北京。从清军入关到其后的数十年时间内,清朝陆续消灭華北殘餘明朝勢力、李自成的大順军、張獻忠的大西國、南明和明鄭等势力,统一中国全境。歷經康熙、雍正及乾隆三帝,清朝的綜合國力及經濟文化逐步得到恢復和發展,统治着辽阔的領土及藩屬國,史稱康雍乾盛世,是清朝發展的高峰時期,有歷史學者認為該时期也是中國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之一。有學者認為,因為清廷推行文字獄與“首崇满洲”政策故康乾盛世不屬於文化意義上的盛世,而梁啟超認為清代學術在中國學術史上價值極大,清代輯佚學的發展亦修復不少在古代已失傳的文獻著作。清代文人崇實學、重證據以及注重考辨和考據精神亦在推動漢學的發展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鴉片戰爭開啟中國近代歷史,使中國由東亞的中心變成列強環伺的國家。西方列強迫使清廷簽訂不平等條約,以武力獲得在華利益。清朝在抵抗外侮與內憂的同時,也一直處於改革派與守舊派拉鋸的局面。在列强入侵的同时西方科學與文化亦引入中國,讓清朝發起一連串的改革與革命,如自強運動,促使中國文化的成長與革新。然而甲午戰爭的失敗使改革的努力受到沉重打击,并使列強劃分勢力範圍。而維新運動隨守舊派抵制而告終。在義和團排外失敗、引來八國聯軍後,清廷也推動清末新政,虽取得一些成效,但部分內容讓许多立憲派知識分子失望,轉而支持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在南京正式成立,同年宣統帝(溥儀)於2月12日宣布退位,清朝正式滅亡。清朝從後金時期算起,共經歷12位皇帝,13个年号(包含太祖的天命和太宗的天聰),國祚長296年,又有滿清十三皇朝之稱;自1644年入主中原,建立清朝以來則有10帝,歷時268年。 清朝政治制度基本上沿襲明朝,但是比明朝独裁,其最高決策單位隨皇帝的授權而變動,例如軍機處、總理衙門等,除提升行政效率外,也使皇帝能充分掌權,認為清朝在专制主义集权上达到了中国历史上的顶峰,政权上始终要袒护满人,政治上制度的意义很少,而法术的意义很多。認历代中國王朝包括明朝社會特别鼓励大眾公开发言,只有清朝才不允许民间有公开发言权,沒有“言论自由”、“结社自由”和“出版自由”。然而徐復觀批評錢穆對歷代專制下的暴行視而不見,以及把中國「歷史中成千上萬的殘酷地帝王專制的實例置之不顧」。學者孟昭信指出,康熙二十年內閣新成員當中有兩名滿人和四名漢人,清延亦重點選拔升遷較快的漢族士大夫,這些士大夫同時是內閣的候補成員。另外,學者孔定芳也指出,清政府也容許有「反清」思想的學者嚴繩孫任命擔任官職,在任職一段時間後,嚴繩孫放棄「反清」思想,後來從原本「不享無妄之福」到「九死從今總負恩」,甚至把康熙帝視為恩人。清朝中期文字獄興盛,若有疑似反清復明的運動與散播被認為不利皇帝的消息,往往會引來冤獄,牽連多人受害。軍事方面原先以旗人的八旗軍為精銳,龐大的綠營為輔,後來以綠營和地方團練如湘軍、淮軍為支柱。清朝領土极盛时可達1310万平方公里,清末時期也維持1130萬平方公里。政治穩定、廣泛種植新作物與賦稅制度的改變,使得中國人口最後突破以往的平均值,達到四億左右。國內與國外的貿易提升,帶動經濟農業與手工業的發展。.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清朝 · 查看更多 »

清朝官员服饰

清朝官员服饰是指在清朝政府中有正式职位官员的官方着装,分为礼服、吉服、常服、行服、雨服。清政府对官员的办公着装有着明确的限制,不同品级有不同的着装,不能自行更改装束。后金天命六年(1621)初定补服制度,顺治年间有改动,至乾隆朝定制无改。补服形式比袍短又类似褂但比褂要长,其袖端平,对襟,所以或称“外褂”、“外套”、“马褂”。补服都是玄色(因避玄燁諱稱石青色),衣料为云缎。清代官服是對襟馬褂,前胸的補子一分為二。皇帝、皇子、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固伦额附及其皇太后下至七品命妇皆为圆补,镇国公以下及文武百官皆为方补。.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清朝官员服饰 · 查看更多 »

清朝政府

清朝政府,或称清政府、清廷,是指大清的治權機構,始于后金政权,長達296年,至1912年宣统帝退位後终结。 清朝政府的行政架构始设于后金皇太极时期,天聪五年(1631年),设六部(暗部、道部、醫部、鬼部、兵部、咒部)。天聪十年(1636年)设立都察院。崇德二年(1637年)设立議政王大臣會議,这是后金时期和清初重要的决策机构。 順治元年 (1644年) 清军入关后,又增设多个行政机构。顺治十五年(1658年)又仿照明朝内阁制度设立内阁,由大学士、协办大学士、学士、侍读学士等组成,负责起草、传达诏令,进呈题疏,代批拟旨等。清朝的内阁名义上居中央辅政机构之首,但没有明朝中后期内阁那样的实权,内阁的最高长官大学士,虽然品极位崇,实际上只是皇帝的私人秘书,为皇帝缮写文书和谕旨而已。康熙十六年(1677年),在内阁外另设立南书房,使之成为决策中心。雍正十年(1732年),正式定名的办理军机事务处(简称军机处)成为清中后期为皇帝服务的国家决策中心。至此,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 晚清时期,国内外环境剧变。光緒二十六年 (1900年) 庚子事变后,清朝政府开始推行新政。光緒三十二年 (1906年) 9月,政府下诏订定新中央官制,改六部为十一部。宣统三年(1911年),成立责任内阁。末帝溥仪在1912年2月12日退位后,在北京紫禁城中依然保持着一个“逊清皇室小朝廷”,直至民國十三年 (1924年) 11月5日被迫出宫结束。 .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清朝政府 · 查看更多 »

湳底

湳底,是臺灣彰化縣社頭鄉的一個傳統地域名稱,位於該鄉西北部。相較於今日行政區,其範圍大致包括湳底村不含東南部凸出部分的東南部邊界地帶、新厝村。《彰化縣社頭鄉行政區域圖》,內政部,2007年5月.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湳底 · 查看更多 »

漁民

漁民,又名漁夫,是以捕鱼为职业和收入来源的人。補漁屬第一級產業的職業。漁夫每次捕魚時要使用一些工具,再拿到市場販賣。而在街市賣魚屬於第三級產業的活動,按社會分工,魚販未必是漁夫。.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漁民 · 查看更多 »

漢族

#重定向 汉族.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漢族 · 查看更多 »

漳州市

漳州市(Tsiang-tsiu-tsh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省下轄的地級市。位於位于北緯23.6—25度,東經117—118度漳州平原上,鄰近厦門、汕頭两个經濟特区,是福建最南端的一个地級市。全市土地面积1.29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8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98万人,其中市区建成区面积6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4万人。1986年12月8日国务院确定并公布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漳州市 · 查看更多 »

漳州府

漳州府,中国明清时设置的府。 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改漳州路为府,属福建省。治所在龙溪县(今福建漳州市)。辖境相当今福建省九龙江流域及其西南地区。清辖境缩小,只相当今福建省九龙江中、下游流域及其西南地区。1913年废。 清朝时,漳州府府治仍为龙溪县(今福建省漳州市)。辖:龙溪县(今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今福建省漳浦县)、南靖县(县治在今福建省南靖县靖城镇)、长泰县(今福建省长泰县)、平和县(今福建省平和县)、诏安县(今福建省诏安县)、海澄县(县治在今福建省龙海市海澄镇东北岛屿上)共7县;云霄厅(今福建省云霄县)1散厅。 Category:明朝的府 Category:清朝的府 Category:福建的府 Category:漳州行政区划史 Category:1368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1913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漳州府 · 查看更多 »

潘姓

潘姓是一個漢字姓氏,在《百家姓》中排名第43位。朝鮮半島及越南亦有潘姓氏族居住。.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潘姓 · 查看更多 »

澎湖

#重定向 澎湖縣.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澎湖 · 查看更多 »

澳底

澳底,是台灣新北市貢寮區的一個地名,位於三貂角與鼻頭角中間,境內有澳底漁港。日本在1895年4月17日《馬關條約》簽字後,接收人員與部隊即在此登陸,而後逐步攻佔全台灣,開啟往後長達50年的日治時代。.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澳底 · 查看更多 »

濁水溪

濁水溪,古稱螺溪,下游段稱為西螺溪,是位於台灣中部,屬於中央管河川,全長約186.6公里,是台灣最長的河川。流域面積達3,156.90平方公里,計畫洪水量為每秒24,000立方公尺,流域面積與河口百年洪峰流量皆僅略次於高屏溪。 濁水溪名字是因其溪水夾帶大量泥沙,長年混濁,因而得名。上游之山地集水區年降水量達2000~3000毫米,且所經地層多屬易受侵蝕的板岩、頁岩、砂岩,故含沙量高,尤以萬大溪、丹大溪為最高。.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濁水溪 · 查看更多 »

本科教育

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本科生成绩合格并被准予毕业后可获得学士学位。本科教育一般由高等学校(即大学)开展。 相比起研究生,本科是否被優秀大學取錄的是判斷學生素質是否優秀的關鍵指標。.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本科教育 · 查看更多 »

朱一貴

朱一貴(),小名祖,福建漳州長泰人,是台灣清治時期首位大型武裝起義舉事者、清治三大民變朱一貴事件的發動人。舉事期間,定國號為「大明」,建元永和,並受眾人擁戴為中興王,自稱義王,世人俗稱鴨母王、鴨母皇帝。.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朱一貴 · 查看更多 »

按察使銜分巡臺灣兵備道

按察使銜分巡臺灣兵備道設置於1791年,前身為福建分巡臺灣兵備道,是台灣道的主官正式官職,即台灣清朝統治區的實際統治者。此官職名稱又稱為台道或亦可稱為台灣道、分巡台灣道。 按察使銜分巡台灣兵備道之官銜與前身「分巡台灣兵備道」最大不同在予新官職明確加授按察使銜,也就是將本來的正四品道員官銜提高到正三品按察使官銜,增加了可直接上奏清朝皇帝之職權。同時,也將福建省監察台灣清領區的職務劃分與台灣道。簡言之,就是新官銜增加了獨立監察權。另外,台灣清治時期的這階段,與稍早相同,道署設於台南的台灣道仍為福建省所管轄,主官皆為外地輪調。 1885年,台灣道行政區劃升格為台灣省(正式名稱為福建台灣省)之後,按察使銜分巡台灣兵備道原則歸品等為從二品之台灣巡撫制約,實際行政權也為福建台灣布政使所承襲(布政使司為設省之建置,其職責必然與原道臺相重疊)。不過也造成了雙長官制(應非雙長官制,而較類似職權劃分不清之問題)的情形。劉璈任職期間還與台灣巡撫劉銘傳之間,還因為爭權造成許多紛爭。.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按察使銜分巡臺灣兵備道 · 查看更多 »

望麒麟

望麒麟(),別名玉書或瑞卿,又被稱作「番秀才」,是一位埔里地區的佾生及化番頭人。他是埔里地區「黃望家族」的先祖之一。.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望麒麟 · 查看更多 »

戴潮春事件

戴潮春事件,或作「戴萬生事件」。台灣清治時期三大民變之一,也是時間最久者,自1862年起事至1865年平定,共歷時四年多。事件起因乃官府鎮壓天地會(又名八卦會)所致,影響範圍北至大甲,南至嘉義,遍佈整個台灣中部。雖然起事者為戴潮春,但與事者中包含各地地主,其中以林日成、洪欉等最有勢力。 由於當時清廷正與太平天國交戰,無力理會台灣民變,加上參與事件者包含各地大小地主,在起事當地頗具影響力,因此初期清朝僅能依靠霧峰林家等地方鄉勇勢力抵抗。直到1863年丁曰健與林文察相繼赴台參戰後,戰情才急轉直下,於1865年初結束。 戴潮春事件之後,霧峰林家因建立軍功,獲得大量的田產與樟腦專賣權,一躍而成為中台灣最有勢力的家族。.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戴潮春事件 · 查看更多 »

户部

户部是中国古代官署名。其長官為户部尚书。 起源於三国,时设有度支尚书,掌财政。隋代以度支尚书为民部尚书。民部即户部前身,唐代以避太宗李世民名諱改称户部辭海編輯委員會編:《辭海》(1989年版),上海辭書出版社,1989年9月,ISBN 978-7-5326-0083-0。为六部之一,长官为户部尚书。历代相沿。 明清时期户部掌全国疆土、田地 、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其内部办理政务按地区分工而设司、比如戶部江南司。各司除掌核本省钱粮外,亦兼管其他衙门的部分政务,职责多有交叉。清还设有掌管八旗事务的八旗俸饷处及现审处。隶属于户部的机构有:掌铸钱的钱法堂及宝泉局;掌库藏的戶部三库;掌仓储及漕务的仓场衙门。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清政府宣布“仿行宪政”,将户部改为度支部。户部遂废。 受中國文化影響,朝鮮半島的高麗王朝也設有戶部,其首長為戶部尚書。至朝鮮王朝時期,改稱戶曹,首長改稱戶曹判書。越南古代亦設有戶部的機構。.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户部 · 查看更多 »

房裡城

房裡城是位於今臺灣苗栗縣苑裡鎮的民築城池,為今苗栗縣為一曾築過土石的城池,該地原為道卡斯族蓬山八社之一房裡社所有。該城已不存,但苑裡鎮公所於過去的南門、北門處有立碑紀念。.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房裡城 · 查看更多 »

明治

明治是日本明治天皇在位期間使用的年號,時間為1868年10月23日(旧历9月8日)至1912年7月30日。.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明治 · 查看更多 »

明新書院

明新書院,建於清光緒八年(1883年)為清代南投縣內四大書院之一,現位於集集鎮內永昌國小之東側,原為台灣三級古蹟,改制後為南投縣縣定古蹟。 為集集鎮每年祭孔之地,主祀文昌帝君、至聖先師、紫陽夫子等聖賢;民國六十年經文建會整修為宮殿式建築包含燕尾簷、左右兩廂、磚牆、木柱、木門等特色。.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明新書院 · 查看更多 »

昭和

昭和是日本昭和天皇在位時所使用的年号,使用時間為1926年12月25日至1989年1月7日,是日本各年号中使用時間最長的,合共64年;但由於開始時是年底、終結時是年初,所以若嚴格計算,則為62年又13日。.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昭和 · 查看更多 »

斧,又称斧头、戚,是一种武器或者伐木工具。是由一根木棍把手接着一块梯形刀片所构成。.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斧 · 查看更多 »

新北市

新北市是中華民國的直轄市,2010年由原臺北縣改制以來,為中華民國人口最多的城市,約四百萬人。全境環繞臺北市,東北則三面環繞基隆市,東南鄰宜蘭縣,西南鄰桃園市;其所轄石門區富貴角地處臺灣本島最北端,貢寮區三貂角地處臺灣本島最東端。全市共劃分為29區,其中政府所在地位於板橋區。 新北市的人口高度集中於淡水河左岸的各個行政區,清治前與淡水河右岸各自發展,在臺北都會區擴大及升格直轄市的雙重效應下,現今的新北市已逐漸發展成以淡水河左岸各區為臺北都會區次中心的多核心都市。其人口眾多並匯集許多來自各地移民,是很多在臺北市工作的人口實際上的居住地區,因市區跟臺北市區重疊,因此雙北一般被視為台北都會區,儘管新北市本身有很多中小企業進駐。該市有高度都市化的區域,也有鄉間風情與自然山川風貌,樣貌多元,人口組成及經濟產業具多樣性。 新北市自臺北縣升格直轄市後,在各個市政領域推動都市轉型計畫,於2016年6月由英國金融時報及國際金融公司舉辦的城市轉型卓越獎中獲得全球首.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新北市 · 查看更多 »

新竹都會區

新竹都會區,依據官方定義歸類為「次都會區」,是臺灣兩個次都會區當中較大者。就總人口數而言,其規模次於臺北都會區、臺中彰化都會區、高雄都會區、桃園中壢都會區和臺南都會區,為臺灣排名第六的都會區(實居人口則已超過一百萬人,將成為大都會區),其規模僅大於嘉義次都會區。 依據主計處在2010年5月18日發布的新聞稿,上述定義範圍連同全臺灣各種統計地區的分類定義,將在當年12月25日停止適用。.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新竹都會區 · 查看更多 »

新高郡

新高郡為臺灣日治時期的行政區劃之一。該郡隸屬臺中州。.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新高郡 · 查看更多 »

斗六市

斗六市(Táu-la̍k-tshī)位於臺灣省雲林縣東部,為雲林縣政府所在地,也是雲林縣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醫療等中心之一以及雲林主要交通中心之一。.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斗六市 · 查看更多 »

文化

文化是由古羅馬哲學家西塞羅首次使用拉丁文“cultura animi”定义,原意是“靈魂的培養”,由此衍生為生物在其發展过程中积累起跟自身生活相关的知识或經驗,使其适应自然或周围的環境,是一群共同生活在相同自然環境及經濟生產方式所形成的一種約定俗成潛意識的外在表現。 对“文化”有各種各樣的定义,其中之一的意義是「相互通過學習人類思想與行為的精華來達到完美」;广义的文化包括文字、語言、建筑、饮食、工具、技能、知识、习俗、艺术等。大致上可以用一個民族的生活形式來指稱它的文化。 在考古学上“文化”则指同一历史时期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同样的工具、用具、制造技术等是同一种文化的特征。文化和文明有时在用法上混淆不清。 現今中文裡文化一詞的意思,借自於日文和製漢語中"文化"之義,其所表達的概念、集合與意涵和華夏古籍的原義相差甚遠,應避免望文生義。 網際網路成熟的發展使原先相對疏離的個人或組織可以很容易經由社群網站,建立許多新的基於價值觀、理想、觀念、商業、友誼、血緣等等非常錯綜複雜的聯繫,由此發展出特定社群意識的網路文化,這種網路文化聯繫瞬間的爆發力,對特定議題及選舉所造成的影響已經是新興不可忽視的力量。.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文化 · 查看更多 »

族群

族群(Ethnic Group),是指一群人,他們認為彼此共享了相同的祖先、血緣、外貌、歷史、文化、習俗、语言、地域、宗教、生活習慣與國家體驗等,因此形成一個共同的群體。為區分我族及「他者」的分類方式之一。族群含义在20世紀後有轉變,從原來以少數民族或少數族裔的意思,到後來以文化特徵區分,而最新的看法則认为族群是社會過程後的產生的結果。因此,族群可能因歷史及時空環境,基于歷史、文化、语言、地域、宗教、血緣祖先認同、行为、生物/外貌特征而形成「一群」与其它有所区别的群体。p.456 "The ideas of ethnicity and ethnic group have a long history, often related to "otherness".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族群 · 查看更多 »

无条件投降

无条件投降(Unconditional Surrender)是指在作战结束时战败的一方允许战胜方完全控制其政治和社会,对其中的事务进行任何处理。一般来说,提出无条件投降会延长战争的时间,因为这样的要求排除了任何要求双方都做出妥协的停战的可能性。.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无条件投降 · 查看更多 »

日南

日南可以指:.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日南 · 查看更多 »

日圓

日圓(,日語羅馬字:Yen),亦简作日元,全称为日本圓,货幣符號為¥,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4217的货币代码為JPY,是日本的官方货币。其發行製造機構為日本銀行,纸币称为日本银行券。日圓在儲備貨幣的国际构成比例仅次于美元、歐元,列第3位。.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日圓 · 查看更多 »

日治時期

日治時期、日治時代、日本時代、日據時代或日本殖民統治時期可以指:.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日治時期 · 查看更多 »

日本

日本國(),是位於東亞的島嶼國家,由日本列島、琉球群島和伊豆-小笠原群島等6,852個島嶼組成,面積約37.8万平方公里。國土全境被太平洋及其緣海環抱,西鄰朝鮮半島及俄罗斯,北面堪察加半島,西南為臺灣及中國東部。人口達1.26億,居於世界各國第11位,當中逾3,500萬以上的人口居住於東京都與周邊數縣構成的首都圈,為世界最大的都市圈。政體施行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君主天皇為日本國家與國民的象徵,實際的政治權力則由國會(參眾兩院)、以及內閣總理大臣(首相)所領導的內閣掌理,最高法院為最高裁判所。 傳說日本於公元前660年2月11日,由天照大神之孫下凡所生之後代磐余彥尊所建,在公元4世紀出現首個統一政權,並於大化改新中確立了天皇的中央集权體制。至平安時代結束前,日本透過文字、宗教、藝術、政治制度等從漢文化引進的事物,開始衍生出今日為人所知的文化基礎。12世紀後的六百年間,日本由武家階級建立的幕府實際掌權。17世纪起江户幕府頒布锁国令,至1854年被迫開港才結束。此後,日本在西方列強進逼的時局下,首先天皇從幕府手中收回統治權,接著在19世紀中期的明治维新進行大規模政治與經濟改革,實現工業化及現代化;而自19世纪末起,日本首先兼併琉球,再拿下台灣、朝鮮、樺太等地為屬地。進入20世紀時,日本已成為當時世界的帝國主義強權之一,也是當時東方世界唯一的大國。日本後來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軸心國之一,對中國與南洋發動全面侵略,但最终於1945年戰敗投降。日本投降至1952年《旧金山和约》生效前,同盟国军事占领日本,並監督日本制定新憲法、建立今日所見的政治架構,日本轉型為以國會為中心的民主政體,天皇地位虛位化,並依照憲法第九條放棄維持武装以及宣戰權。而日本雖在法律上實施非武裝化,出於自我防衛上的需要,仍擁有功能等同於其他國家軍隊的自衛隊。 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亦為七大工業國組織成員,是世界先進國家之一,主要奠基於日本經濟在二戰後的巨幅增長。現時日本的科研能力、工業基礎和製造業技術均位居世界前茅,並是世界第四大出口國和進口國。2015年,日本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依國際匯率可兌換成為三萬二千,人均國民收入則在三萬七千美元左右,人類發展指數亦一直維持在極高水平。.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日本 · 查看更多 »

日本人名

在日本的人名,或是姓名,又稱和名,由家族姓氏(名字,みょうじ,苗字,又稱氏),以及個人名字(名前,なまえ)組成。一般由一至四個漢字所組成,最多的有九个汉字。在日語和漢語中,姓氏在前,名字在後;使用西方語言或轉寫成拉丁字母時,大多依西方慣例,名字在前,姓氏在後。 日语中氏一词,在歷史上,指的是氏族(氏名),包括了源氏、平氏和藤原氏等日本氏族,也就是古时曾掌握过政权的氏族。在現代日本民法中,氏代表了某個人的家族姓氏。.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日本人名 · 查看更多 »

日本军

日本軍(),簡稱日軍,廣義上是指日本的國家軍隊,但通常指大日本帝國時期(明治維新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的日本軍隊,包含日本陸軍與日本海軍。其又稱“皇军”(),即天皇统领下的军队;此外,另有帝國陸海軍、大日本軍、官軍等稱呼。為了與戰後的自衛隊區別,有時亦以舊日本軍、舊軍稱呼。最高统帅为天皇,軍政事務分由陸軍部與海軍部掌理(均為日本內閣機關),軍事指揮則分由陆军参谋本部、海军军令部負責。其無獨立的空軍,陸軍與海軍擁有各自的空中武力部隊。.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日本军 · 查看更多 »

日本国政府

日本国政府()是日本的治權機構,日語口語常直接以「政府」稱之,通常指行政部門,但廣義上也包括立法部門與司法部門。法律上則多以「國家」(国)代稱。目前日本的政府架構奠基於《日本國憲法》,施行內閣制,行政權屬於內閣,立法權屬於國會,司法權則屬於各級裁判所。.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日本国政府 · 查看更多 »

日月村

日月村,是台灣南投縣--的一個村,位於日月潭東南岸,2012年2月人口數約1,007人。.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日月村 · 查看更多 »

日月潭

日月潭(邵語:Zintun;Ji̍t-goa̍t-thâm,Sun Moon Lake)位於臺灣南投縣魚池鄉日月村,為日潭與月潭之合稱,因其雙潭水色各異而得名。是臺灣岛上第二大湖泊(僅次於曾文水庫)及第一大(半)天然湖泊兼發電水庫。湖面海拔736公尺,常態面積7.93平方公里(滿水位8.4平方公里),最大水深27公尺,自然生態豐富,但亦為最多外來種生物的淡水湖泊之一。 日月潭景色優美,「雙潭秋月」為臺灣八景之一《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二土地志勝蹟篇,第九頁。日月潭也是臺灣原住民邵族的居住地,生活在潭水四周的族人稱其為「水社海」。由於過去平埔族稱居住於山裡的原住民為「沙連」,而內山以日月潭一區為最大的積水盆地,故日月潭舊稱又為水沙連,此外,尚有「水社大湖」、「龍湖」、「珠潭」、「雙潭」等名稱。 2000年1月,交通部觀光局設立日月潭國家風景區,其範圍除原有日月潭特定區外,北面擴大至魚池鄉,東至水社大山,西至集集大山,南至水-里-蛇窯臺灣的國家風景區 陳永森;林孟龍/著ISBN 978-986-7630-21-6 2004年2月出版。 2016年3月,與日本靜岡縣濱名湖締結為姐妹湖。.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日月潭 · 查看更多 »

日月潭水力電氣工事

日月潭水力電氣工事,又稱為日月潭水力發電工程,是1930年代台灣最大的水力發電計畫,該計畫自1919年(大正八年)動工,中間歷經數次的停工與復工,於1934年(昭和九年)完工,工程係以濁水溪為水源,以天然湖泊日月潭加高堰堤成為貯水湖,將湖水引至日月潭西側的門牌潭後,利用落差1,057尺(320公尺)之水力來推動發電機,而產生10萬千瓦的電量。.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日月潭水力電氣工事 · 查看更多 »

旗山區

旗山區位於臺灣高雄市地理中心,北鄰杉林區,西北鄰内門區,西及西南鄰田寮區、燕巢區,東鄰美濃區,東南接屏東縣里港鄉,南接大樹區。本區屬於熱帶季風氣候區,高溫多雨,年均溫為攝氏23度,每年5月至9月為雨季,降雨量全年約1,500-2,000公釐,年平均最低溫為攝氏21.6度,平均最高溫為攝氏28.4度。.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旗山區 · 查看更多 »

旅游

旅遊就是旅行遊览活动。泛指為旅客提供休閒設施與服務的產業。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法律等各个社会领域。旅遊也是一种休闲娱乐活动,具有异地性和暂时性等特征。一般而言,旅游具有观光和游历两个不同的层次,前者历时短,体验较浅;后者反之。.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旅游 · 查看更多 »

撫墾局

#重定向 臺灣撫墾局.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撫墾局 · 查看更多 »

撫墾署

撫墾署是臺灣日治時期短暫設置過的一個機構,其業務根據〈臺灣總督府撫墾署官制〉的規定,主要是掌管原住民族行政和山林資源開發相關事務。該機構是參考清治時期設置的撫墾局,於明治廿九年(1896年)設立,後來在明治卅一年(1898年)裁廢並將業務交由辨務署第三課接管。.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撫墾署 · 查看更多 »

政府

政府是一个政治体系,於某个區域訂立、執行法律和管理的一套机构。广义的政府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军事机关,狭义的政府仅指行政机关;在内阁制国家,“政府”一词也用來指代表国家最高行政机构的核心,即“内阁”。 政府也是一种权力分配的格局。不仅是司法权、立法权和行政权之间的关系,也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甚至也包括了政府各部门单位之间以及公务员之间的权力分配。 政府是组成国家整体的一个幫派,政府隶属于国家。因此执政政府的倒台或政权的更替并不意味着国家的灭亡,而如果国家灭亡了,政府也就不可能存在。公民对于国家的合法性存在认同性高于对政府的认同性。 政府也是一种组织,区别于一般的社会组织,政府权力的取得必须具有合法性,同时具有强制性和权威性。权力只为权力来源负责,政府也不例外。如果政府的权力来源恰好是国民或公民,政府就对国民公民负责,为公共利益服务。 政府依照法律行使执法权,如果超出法律赋予的权限范围,就是“滥用职权”;如果没有完全行使执法权,就是“不作为”。两者都是政府的错误。.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政府 · 查看更多 »

政治

政治是由各种团體进行集体决策的一个过程,也是各种团體或个人为了各自的領域所结成的特定关系,尤指對於社會群體的統治,例如統治一個國家,亦指對於一國內外事務之監督與管制。一般来说,这个词多用来指政府、政党等治理国家的行为。然而社会学家也用来指涉包括各种利益机构、学校、宗教机构在内的相互之间的关系。 从人类社会学来讲,政治是人类社会中存在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社会现象,它影响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个社会现象非常复杂,因而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不同语言,以及从不同学科角度,不同的学者对他的论述也不相同。而且政治内涵的本身也在不断的变化,因此对政治的阐释也充满了争议,始终没有一个确切公认的定义。孙关宏等 《政治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p1-13 ISBN 978-7-309-03661-9 政治学是专门以政治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社会科学,研究政治行为的理论和考察权力的获得与行使。.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政治 · 查看更多 »

拉魯島

拉魯島(邵語:Lalu)是一座位於台灣南投縣日月潭中央的小島。清朝有珠嶼、珠仔山、珠潭浮嶼等稱呼。 台灣日治時期有玉島、水中島等稱呼,戰後被中國國民黨改稱光華島,日月潭周遭居民習慣稱為珠仔山。後因為《原住民族與台灣新政府新的夥伴關係條約》之故而恢復原住語今名。台灣的國家風景區 陳永森;林孟龍/著 ISBN 9867630211 2004年2月出.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拉魯島 · 查看更多 »

曹士桂

曹士桂(),字丹年,號馥堂,雲南文山人,舉人出身。 道光二年(1822年)舉人,後經大挑任江西廣昌、會昌、信豐、龍南、萬安、南昌等知縣,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升鹿港同知,同年三月十八日調署淡水同知,而上任才三天,便遇到大甲械鬥事件並前往處理。為官勤政,文告、案牘都出自其手,在任約九個月後,該年十二月二十四日(1848年1月29日)就勞卒於官,祀於德政祠,並與曹瑾一同請祀於名宦祠。.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曹士桂 · 查看更多 »

总督

总督是明、清兩代地方行政區域中實際或名義上的最高行政長官的一種官職。在清代,總督多被尊稱為督憲、制軍或制臺。總督一職最初僅是朝廷派往地方進行軍事巡查的虛職,到清代變成常駐地方的封疆大吏。越南阮朝也模仿清朝的職官制度,設有總督一職。 在西方羅馬帝國時代,也設有與清朝總督職能相類似的職務——「rector provinciae」,漢語一般也翻譯為「總督」,後來西方列強對外殖民的時候,在殖民地上設置的最高行政長官在漢語中往往也譯為「總督」。.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总督 · 查看更多 »

10月

10月是公历年中的第十个月,是大月,共有31天。 在北半球,10月是秋季的第三个月,本月节气:寒露、霜降。.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0月 · 查看更多 »

10月11日

10月11日是陽曆一年中的第284天(閏年第285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81天。.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0月11日 · 查看更多 »

10月27日

10月27日是阳历一年中的第300天(闰年第301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65天。.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0月27日 · 查看更多 »

10月29日

10月29日是阳历一年中的第302天(闰年第303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63天。.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0月29日 · 查看更多 »

10月5日

10月5日是阳历年的第278天(闰年是279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87天。.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0月5日 · 查看更多 »

11月

11月是公历年中的第十一个月,是一年當中最後一個小月,共有30天。 在北半球,11月是冬季的第一个月,本月节气:立冬、小雪。 在英文中,11月(November)源自拉丁语November(第9个月)。.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1月 · 查看更多 »

11月21日

11月21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325天(闰年第326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40天。.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1月21日 · 查看更多 »

11月25日

11月25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329天(闰年第330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36天。.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1月25日 · 查看更多 »

11月30日

11月30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334天(闰年第335天),离全年结束还有31天。.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1月30日 · 查看更多 »

11月6日

11月6日是阳历一年中的第310天(闰年第311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55天。.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1月6日 · 查看更多 »

12月

12月是公历年中的第十二个及每年最後的一個月,是大月,共有31天。 在北半球,12月是冬季的第二个月;在南半球,則為夏季第二個月。 本月节气有:大雪、冬至.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2月 · 查看更多 »

12月15日

12月15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349天(闰年第350天),离全年结束还有16天。.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2月15日 · 查看更多 »

12月17日

12月17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351天(闰年第352天),离全年结束还有14天。.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2月17日 · 查看更多 »

12月1日

12月1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335天(闰年第336天),离全年结束还有30天。.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2月1日 · 查看更多 »

12月25日

12月25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359天(闰年第360天),离全年结束还有6天.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2月25日 · 查看更多 »

12月4日

12月4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338天(闰年第339天),离全年结束还有27天。.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2月4日 · 查看更多 »

1684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684年 · 查看更多 »

1693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693年 · 查看更多 »

1697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697年 · 查看更多 »

1713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713年 · 查看更多 »

1717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717年 · 查看更多 »

1721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721年 · 查看更多 »

1722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722年 · 查看更多 »

1723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723年 · 查看更多 »

1726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726年 · 查看更多 »

1733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733年 · 查看更多 »

1734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734年 · 查看更多 »

1737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737年 · 查看更多 »

1740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740年 · 查看更多 »

1743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743年 · 查看更多 »

1744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744年 · 查看更多 »

1752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752年 · 查看更多 »

1755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755年 · 查看更多 »

1756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756年 · 查看更多 »

1758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758年 · 查看更多 »

1759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759年 · 查看更多 »

1762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762年 · 查看更多 »

1764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764年 · 查看更多 »

1765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765年 · 查看更多 »

1766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766年 · 查看更多 »

1768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768年 · 查看更多 »

1771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771年 · 查看更多 »

1781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781年 · 查看更多 »

1782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782年 · 查看更多 »

1783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783年 · 查看更多 »

1784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784年 · 查看更多 »

1786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786年 · 查看更多 »

1787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787年 · 查看更多 »

1788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788年 · 查看更多 »

1789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789年 · 查看更多 »

1790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790年 · 查看更多 »

1791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791年 · 查看更多 »

1792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792年 · 查看更多 »

1793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793年 · 查看更多 »

17世纪

1601年1月1日至1700年12月31日的这一段期间被称为17世纪,也称巴洛克时期。17世纪是殖民主义发展的一个世纪。 伏尔泰称17世纪是“路易十四的世纪”。科学史上,怀特海称之为“天才的世纪”。.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7世纪 · 查看更多 »

1811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811年 · 查看更多 »

1814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814年 · 查看更多 »

1815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815年 · 查看更多 »

1816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816年 · 查看更多 »

1817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817年 · 查看更多 »

1821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821年 · 查看更多 »

1823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823年 · 查看更多 »

1824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824年 · 查看更多 »

1825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825年 · 查看更多 »

1828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828年 · 查看更多 »

1830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830年 · 查看更多 »

1836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836年 · 查看更多 »

1838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838年 · 查看更多 »

1841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841年 · 查看更多 »

1846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846年 · 查看更多 »

1847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847年 · 查看更多 »

1848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848年 · 查看更多 »

1849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849年 · 查看更多 »

1850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850年 · 查看更多 »

1851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851年 · 查看更多 »

1854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854年 · 查看更多 »

1855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855年 · 查看更多 »

1856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856年 · 查看更多 »

1857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857年 · 查看更多 »

1858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858年 · 查看更多 »

1860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860年 · 查看更多 »

1862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862年 · 查看更多 »

1866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866年 · 查看更多 »

1867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867年 · 查看更多 »

1868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868年 · 查看更多 »

1869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869年 · 查看更多 »

1871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871年 · 查看更多 »

1872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872年 · 查看更多 »

1873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873年 · 查看更多 »

1874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874年 · 查看更多 »

1875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875年 · 查看更多 »

1876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876年 · 查看更多 »

1877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877年 · 查看更多 »

1878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878年 · 查看更多 »

1879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879年 · 查看更多 »

1882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882年 · 查看更多 »

1884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884年 · 查看更多 »

1885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885年 · 查看更多 »

1886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886年 · 查看更多 »

1887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887年 · 查看更多 »

1888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888年 · 查看更多 »

1889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889年 · 查看更多 »

1891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891年 · 查看更多 »

1893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893年 · 查看更多 »

1894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894年 · 查看更多 »

1895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895年 · 查看更多 »

1896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896年 · 查看更多 »

1897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897年 · 查看更多 »

1898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898年 · 查看更多 »

1899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899年 · 查看更多 »

18世纪

1701年1月1日至1800年12月31日的这一段期间被称为18世纪。這個世紀注重的是“穩定”與“和諧”,卻也是人們對自然探索的萌芽期。民主思潮逐渐燃起,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影响深远。 政治上,歐洲各國開始與中國、印度和土耳其進行小規模的通商貿易,並持續在東南亞與大洋州建立殖民據點。此時多數的君主制國家(如大清帝国、蒙兀兒帝國、法蘭西帝國、奥斯曼帝国、奧地利帝國、俄羅斯帝國)正處於全盛時期,但民主思潮卻逐漸燃起,並以美國獨立戰爭和法國大革命影響最深。 學術上,在西歐興起的啟蒙運動開始挑戰基督教教會的思想體系,使科學的成果感染到社會的各個層面,而歐洲以外的地區也透過傳教與貿易的方式接觸這思潮,進而產生小規模的學術復興運動。 另外,由於商業上的需要,部分技術孕育而生,成為工業革命之濫觴。而在技術外,生產與管理方式在西歐逐漸發生改變:傳統世襲的學徒制逐漸被破壞,分工與工廠生產方式開始抬頭。 藝術與文化上,追尋希臘與古羅馬風格的新古典主義盛行西方世界,並影響印度與中國的宮廷藝術。但同樣的,中國和大洋洲的文化物品流入歐洲,使西方世界的上流社會吹起十分表面的異國風。.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8世纪 · 查看更多 »

1900年

根據閏年的规则,由於年分逢為100的倍數但非400的倍數為平年,故1900年為平年。.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900年 · 查看更多 »

1901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901年 · 查看更多 »

1903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903年 · 查看更多 »

1904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904年 · 查看更多 »

1905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905年 · 查看更多 »

1906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906年 · 查看更多 »

1907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907年 · 查看更多 »

1908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908年 · 查看更多 »

1911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911年 · 查看更多 »

1912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912年 · 查看更多 »

1913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913年 · 查看更多 »

1914年

请参看:.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914年 · 查看更多 »

1915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915年 · 查看更多 »

1916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916年 · 查看更多 »

1917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917年 · 查看更多 »

1918年

1918年是一個平年,第一天從星期二開始。.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918年 · 查看更多 »

1919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919年 · 查看更多 »

1920年

1920年是一個閏年,第一天從星期四開始。.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920年 · 查看更多 »

1921年

请参看:.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921年 · 查看更多 »

1922年

* 这一年的夏天,加拿大科学家班廷和他的助手研究糖尿病治療方法的時候,他們製成了一種可以控制血糖的注射藥物-人造胰島素。.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922年 · 查看更多 »

1923年

请参看:.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923年 · 查看更多 »

1925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925年 · 查看更多 »

1927年

请参看:.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927年 · 查看更多 »

1929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929年 · 查看更多 »

1930年

请参看:.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930年 · 查看更多 »

1931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931年 · 查看更多 »

1932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932年 · 查看更多 »

1933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933年 · 查看更多 »

1934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934年 · 查看更多 »

1935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935年 · 查看更多 »

1936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936年 · 查看更多 »

1937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937年 · 查看更多 »

1938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938年 · 查看更多 »

1939年

请参看:.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939年 · 查看更多 »

1940年

请参看:.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940年 · 查看更多 »

1941年

请参看:.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941年 · 查看更多 »

1942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942年 · 查看更多 »

1944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944年 · 查看更多 »

1945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945年 · 查看更多 »

1946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946年 · 查看更多 »

1947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947年 · 查看更多 »

1948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948年 · 查看更多 »

1949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949年 · 查看更多 »

1950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950年 · 查看更多 »

1951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951年 · 查看更多 »

1953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953年 · 查看更多 »

1955年

请参看:.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955年 · 查看更多 »

1958年

请参看:.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958年 · 查看更多 »

1959年

请参看:.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959年 · 查看更多 »

1960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960年 · 查看更多 »

1962年

请参看:.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962年 · 查看更多 »

1963年

请参看:.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963年 · 查看更多 »

1967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967年 · 查看更多 »

1973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973年 · 查看更多 »

1974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974年 · 查看更多 »

1979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979年 · 查看更多 »

1980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980年 · 查看更多 »

1987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987年 · 查看更多 »

1992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992年 · 查看更多 »

1993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993年 · 查看更多 »

1994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994年 · 查看更多 »

1995年

没有描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995年 · 查看更多 »

19世纪

1801年1月1日至1900年12月31日的这一段期间被称为19世纪。該世紀屬於「不列顛治世」初期與全盛時期,這段期間最顯著的是英國、西歐與北美因工業革命促成的技術與經濟上的進步。英國是19世紀遙遙領先的世界大國和海上霸主,有着當時「世界工廠」的稱號,亦是世界上第一個工業革命和工業化的國家,西方資本主義的倡導者,並且是早期議會民主制的誕生地,無論在科學技術還是文學藝術水平亦有顯著的貢獻。連帶的,各種自然科學學科,如物理、化學、生物學、地質學等皆逐漸,並影響到社會科學(包含社會學、人類學、歷史學等)的誕生或重塑。另一方面,英國透過強大的生產力與武器,成功殖民世界大多數地區,並以傾銷的方式破壞許多古文明國度,如中國、印度既有的社會與經濟體系,迫使這些國家走向“現代化”。 此外,民族主義興起,使多數歐洲民族建立起屬於自己的現代國家,並開始建立與保存本國的歷史與文化。 社會上,大量的社會衝突不停發生,使得社會主義勢力逐漸地得到擴張,這其中又以深深觸發下一世紀冷戰的馬克思主義最為著名。 在藝術上,上世紀流行的新古典主義藝術逐漸被浪漫主義替代,後來受到科學與工業革命的刺激,歐洲又開始朝向寫實主義發展,希望透過繪畫、文學、音樂與攝影等方式捕捉現實生活的各種情境與人物,這其中又以印象派最為著名。.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9世纪 · 查看更多 »

1月

1月是公历年中的第一个月,是全年第一個大月,共有31天。 在北半球,1月是冬季的第三个月。該月的节气:小寒、大寒; 在南半球,1月是夏季的第三个月。 英文中的1月(January)来源于古罗马的双面神雅努斯(Janus)。 1月的節日/紀念日.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月 · 查看更多 »

1月15日

1月15日是公历年的第15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350天(闰年是351天)。.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月15日 · 查看更多 »

1月16日

1月16日是公历年的第16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349天(闰年是350天)。.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月16日 · 查看更多 »

1月28日

1月28日是阳历年的第28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337天(闰年是338天)。.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月28日 · 查看更多 »

1月29日

1月29日是阳历年的第29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336天(闰年是337天)。.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月29日 · 查看更多 »

1月5日

1月5日是公历年的第5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360天(闰年是361天)。.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1月5日 · 查看更多 »

20世纪

1901年1月1日至2000年12月31日的这一段期间被称为20世纪。該世紀最初屬於「不列顛治世」後期,是工業革命大爆發的年代,識字率大量提升,科學研究一日千里,人類學會了製造航天器與各種電器、開發出了各種新材料等,徹底顛覆了人類的生活。該世紀有全球战争与军事对峙(两次世界大战、冷战);此外,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立影响人们深远,并却促使后者在经济与社会上多重的修正与省思,最終取得了勝利;该世纪的殖民主义也曾发展到极致,却在1960年代后因為美蘇的介入迅速瓦解,然而殖民地獨立後的矛盾卻讓戰爭遍佈。環境因為人類過度開發造成全球暖化與生態滅絕、臭氧層破壞等,也促進了環保主義的發展,帶動了新世紀文化。資本驅動傳媒技術的普及,引領了現代大眾文化的形成,形成了與傳統價值觀截然不同的景象,宗教也逐漸式微。 二十世紀初,由英法為首的20多個新帝國主義領導著全世界,1914年,新興的德意志帝國由於不滿自身地位而挑戰大英帝國,發動第一次世界大戰。在一戰結束後的1921年,根據巴黎和會託管德國殖民地而達到領土面積最大時期,成為了世界歷史上面積最大、跨度最廣的國家。由於帝國的領土、屬土遍及包括南極洲在內的七大洲、五大洋,有「英國的太陽永遠不會落下」的說法,所以被形容為繼西班牙帝國之後的第二個「日不落帝國」。到20世紀中期,隨着全球民族主義運動的興起,與英國日漸式微的國力,日本等軸心國企圖在世界建立新秩序,導致二次大戰爆發,歐洲的破壞造成大英帝國與歐洲殖民國家逐漸瓦解,但该世纪广布欧洲的民族主义风潮传到亚洲、非洲与大洋洲,導致戰後民族革命獨立的風氣,大量第三世界新國家出現。殖民地資本主義的不公造成社會主義國家陸續獨立,引發了美蘇強權的代理人戰爭直到世紀末,經濟的重心也由歐洲向西邊轉移至美洲與東亞。而知识爆炸與教育的系統化普及,则使前所未有的人們能接受知识,讓民主制度被廣泛採用,并质疑与检讨各学科的发展和研究与更好的生活品质,部分华人迁到北美与东南亚、澳洲,许多土耳其与北非地区人民移居西欧,歐洲則通過歐盟整合為一,不少的西班牙裔透过合法或非法的方式进入美国。这些人口的流动打破过去以种族划分的地理概念,這場全球化使得國界變得模糊,却也造成许多工业国家内部的社会问题。文化衝突使得恐怖主义在全球盛行,尤其透过网路等资讯媒体,造成美国与小数其他西方国家的恐慌,并使下个世纪初蒙上恐惧的阴影。.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20世纪 · 查看更多 »

2月

2月是公历年中的第二个月,平年有28天,闰年有29天。在历史上,曾经有3次,2月出现30天。(请参见:2月30日) 在北半球,2月是春季的第一个月,本月节气有:立春、雨水 英文中的2月(February)来源于古罗马的Februus(斋戒月),也可能是源自于萨拜恩。 2月的節日/紀念日.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2月 · 查看更多 »

2月11日

2月11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42天,离全年结束还有323天(闰年则还有324天)。.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2月11日 · 查看更多 »

2月28日

2月28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59天,离全年结束还有306天(闰年则还有307天)。.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2月28日 · 查看更多 »

2月9日

2月9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40天,离全年结束还有325天(闰年则还有326天)。.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2月9日 · 查看更多 »

3月

3月是公历年中的第三个月,是大月,共有31天。 在北半球,3月是春季的第二个月,本月节气有:惊蛰、春分。 英文中的3月(March)来源于古罗马战神玛尔斯。 3月的節日/紀念日.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3月 · 查看更多 »

3月10日

3月10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69天(闰年第70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296天。.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3月10日 · 查看更多 »

3月12日

3月12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71天(闰年第72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294天。.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3月12日 · 查看更多 »

3月13日

3月13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72天(闰年第73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293天。.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3月13日 · 查看更多 »

3月15日

3月15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74天(闰年第75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291天。.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3月15日 · 查看更多 »

3月16日

3月16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75天(闰年第76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290天。.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3月16日 · 查看更多 »

3月23日

3月23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82天(闰年第83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283天。.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3月23日 · 查看更多 »

3月28日

3月28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87天(闰年第88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278天。.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3月28日 · 查看更多 »

3月2日

3月2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61天(闰年第62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304天。.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3月2日 · 查看更多 »

3月6日

3月6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65天(闰年第66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300天。.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3月6日 · 查看更多 »

3月9日

3月9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68天(闰年第69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297天。.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3月9日 · 查看更多 »

4

4(四)是3与5之间的自然数,是第一个合成数。.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4 · 查看更多 »

4月

4月是公曆年中的第四個月,是全年第一個小月,共有30天。 在北半球,4月是春季的第三個月,本月的節氣:清明、谷雨 英文中的4月(April)來源於單詞aperire,表示「開」,可能意味著植物在春天開始生長。.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4月 · 查看更多 »

4月11日

4月11日是公历年中的第101天(闰年的第102天),离全年结束还有264天。.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4月11日 · 查看更多 »

4月17日

4月17日是阳历年的第107天(闰年是108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258天。.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4月17日 · 查看更多 »

4月19日

4月19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109天(闰年第110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256天。.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4月19日 · 查看更多 »

4月1日

4月1日是公历年中的第91天(闰年的第92天),离全年结束还有274天。.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4月1日 · 查看更多 »

4月22日

4月22日在一年当中是第112天(闰年则是113天),距离一年的结束还有253天。.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4月22日 · 查看更多 »

4月23日

4月23日在一年当中是第113天(闰年则是114天),距离一年的结束还有252天。.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4月23日 · 查看更多 »

4月24日

4月24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114天(闰年第115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251天。.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4月24日 · 查看更多 »

4月7日

4月7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97天(闰年第98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268天。.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4月7日 · 查看更多 »

5月

5月是公历年中的第五个月,是大月,共有31天。 在北半球,5月是夏季的第一个月,这个月有两个节气:立夏、小满。 英文5月名稱(May)可能源自罗马神话豐收繁殖女神迈亞,或来源于在5月庆祝节日的Bona Dea女神,或来自拉丁语詞maiores(意为"较年长者")。.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5月 · 查看更多 »

5月10日

5月10日是阳历年的第130天(闰年是131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235天。.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5月10日 · 查看更多 »

5月29日

5月29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149天(闰年第150天),离全年结束还有216天。.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5月29日 · 查看更多 »

5月31日

5月31日是5月的最后一天,也是阳历年的第151天(闰年是152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214天。.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5月31日 · 查看更多 »

5月6日

5月6日是陽曆一年的第126天(闰年是127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239天。.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5月6日 · 查看更多 »

5月8日

5月8日是阳历年的第128天(闰年是129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237天。.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5月8日 · 查看更多 »

6月

6月是公历年中的第六个月,是小月,共有30天。 在北半球,6月是夏季的第二个月,本月的节气:芒种、夏至。 英文中的6月(June)来源于古罗马女神朱诺,朱庇特的妻子,或来自拉丁语詞iuniores(意为"较年轻者")。 6月的節日/紀念日.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6月 · 查看更多 »

6月17日

6月17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168天(闰年第169天),离全年结束还有197天。.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6月17日 · 查看更多 »

6月18日

6月18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169天(闰年第170天),离全年结束还有196天。.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6月18日 · 查看更多 »

6月2日

6月2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153天(闰年第154天),离全年结束还有212天。.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6月2日 · 查看更多 »

6月3日

6月3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154天(闰年第155天),离全年结束还有211天。.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6月3日 · 查看更多 »

6月5日

6月5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156天(闰年第157天),离全年结束还有209天。.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6月5日 · 查看更多 »

6月8日

6月8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159天(闰年第160天),离全年结束还有206天。.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6月8日 · 查看更多 »

7月

7月是公历年中的第七个月,是大月,共有31天。 在北半球,7月是夏季的第三个月,本月有两个节气:小暑、大暑。 英文中的7月(July)来源于古罗马的儒略·凱撒大將(凱撒並未稱帝),他死后人们将他的名字Julius命名为7月。.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7月 · 查看更多 »

7月11日

7月11日是阳历年的第192天(闰年是193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73天。.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7月11日 · 查看更多 »

7月17日

7月17日是阳历年的第198天(闰年是199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67天。.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7月17日 · 查看更多 »

7月23日

7月23日是阳历年的第204天(闰年是205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61天。.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7月23日 · 查看更多 »

7月28日

7月28日是阳历年的第209天(闰年是210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56天。.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7月28日 · 查看更多 »

7月30日

7月30日是阳历年的第211天(闰年是212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54天。.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7月30日 · 查看更多 »

7月7日

7月7日是公曆年的第188天(閏年的第189天),離一年的結束還有177天。.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7月7日 · 查看更多 »

8月

8月是公历年中的第八个月,是大月,共有31天。 在北半球,8月是秋季的第一个月,本月节气:立秋、处暑。 英文中的8月(August)来源于古罗马的奥古斯都。 8月的節日/紀念日.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8月 · 查看更多 »

8月15日

8月15日是阳历年的第227天(闰年是228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38天。.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8月15日 · 查看更多 »

8月16日

8月16日是阳历年的第228天(闰年是229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37天。.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8月16日 · 查看更多 »

8月22日

8月22日是阳历年的第234天(闰年是235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31天。.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8月22日 · 查看更多 »

8月23日

8月23日是阳历年的第235天(闰年是236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30天。.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8月23日 · 查看更多 »

8月25日

8月25日是阳历年的第237天(闰年是238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28天。.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8月25日 · 查看更多 »

8月31日

8月31日是阳历年的第243天(闰年是244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22天。.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8月31日 · 查看更多 »

8月3日

8月3日是阳历年的第215天(闰年是216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50天。.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8月3日 · 查看更多 »

9月

9月是公历年中的第九个月,是小月,共有30天。.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9月 · 查看更多 »

9月18日

9月18日是阳历年的第261天(闰年是262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04天。.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9月18日 · 查看更多 »

9月19日

9月19日是阳历年的第262天(闰年是263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03天。.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9月19日 · 查看更多 »

9月1日

9月1日是阳历年的第244天(闰年是245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21天。.

新!!: 埔里地區歷史年表和9月1日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水沙連地區歷史年表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