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臺灣總督府

指数 臺灣總督府

臺灣總督府(/Government of Taiwan「總督府所屬英譯名稱ニ關スル件」(1896年09月19日),〈明治二十九年乙種永久保存第七卷〉,《臺灣總督府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000076007。/Taiwan Government/Government of Formosa)是臺灣日治時期的最高統治機關,設於1895年,首長為臺灣總督。其組織特色為「總督專制」,由臺灣總督總攬行政、立法、司法等大權。不管1896年發布的《六三法》及後來1906年《三一法》或1921年《法三號》,臺灣日治時期的地方政體皆採委任立法制度,總督府為當然之中央機關。而一般政策形成過程,通常是由總督府的技術官僚制定法律政策後,即授權臺灣總督以「總督府令」命總督府各級單位、所轄官署或地方政府執行政策。也因此,總督府轄下機關、尤其是地方行政機關的政策實行深具人治色彩,所有行政官員皆只以執行法律及管理行政為主要事務,各級地方行政機關缺乏自主。另外,地方行政基層係以警察為中心,除了一般治安維護外,舉凡政治思想、結婚生子、戶口管理,還有鴉片管理、公共衛生、徵收稅金、物資分配、地政調查等,均是警察的業務。 臺灣總督府的辦公廳舍位於臺北州臺北市文武町一丁目,即現在的中華民國總統府建築,現今已列為中華民國國定古蹟。該建物自1912年6月1日開工,歷時8年興建,於1919年3月完工,耗費281萬日圓;而對臺統治最重要的象徵「台字紋章」,當年則由莊頭北工業創辦人莊庚戌親自開模銅鑄。該建築完工前,臺灣總督府是使用清代原布政使司衙門西側籌防局為辦公處所。.

129 关系: 千葉縣南弘台北帝國大學台北高等學校台灣布政使司衙門台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台灣總督府評議會台灣省台灣日治時期台灣日治時期最高軍事統帥列表司法機構名古屋市大島久滿次大分县太田政弘奈良县委任立法婚姻宮尾舜治安藤利吉安東貞美小林躋造專制專賣局山形县山邊郡岩手县川村竹治上山滿之進中央研究院中川健藏中華民國中華民國總統府中華民國文化部东京大学三一法下村宏平塚廣義乃木希典乙未戰爭京都府人見次郎人治伊澤多喜男佐久間左馬太後藤新平後藤文夫地皮地方政府國定古蹟...國立中興大學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國民學校和歌山县內務省內田嘉吉公共卫生公共安全六三法兵库县兒玉源太郎知事石塚英藏祝辰巳福岛县立法机构總督官房總督府總督府評議會總統府 (臺灣)總統府 (臺灣政府建築)田健治郎莊頭北工業遞信省行政机构首長許雪姬高島鞆之助高橋守雄賀來佐賀太郎鸦片黃昭堂齋藤樹臺北州臺北市 (州轄市)臺北高等商業學校臺灣臺灣總督臺灣總督府圖書館臺灣總督府警察臺灣總督府民政部臺灣總督府法院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臺灣省政府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基隆港務分公司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高雄港務分公司臺灣清治時期臺灣日治時期長谷川清长崎县长州藩长野县陆军技術官僚東京府桂太郎森岡二朗樺山資紀水野遵民政長官河原田稼吉沖繩縣法三號朝鲜日治时期朝鲜总督府木下信成田一郎户口明石元二郎海军新潟县文武町日圓政府政府首脑政治思想愛知縣曾根靜夫時報文化 扩展索引 (79 更多) »

千葉縣

千葉縣()是日本的一級行政區之一,位置在於本州的關東地區,西面緊臨東京都,属于日本首都圈的範圍。有許多在東京的基礎建設,如成田國際機場和幕張展覽館都在千葉县境內。千葉縣政府位于千葉市。人口次於埼玉縣,排名在日本各都道府縣第6位,面積为第28名。.

新!!: 臺灣總督府和千葉縣 · 查看更多 »

南弘

南弘(),台灣日治時期第15任總督。漢字名字最短的總督,也是任期最短的總督,來台就任不到三個月,就因內閣改組而辭職。 南弘,日本富山縣人。本姓岩間,由南家收為養子而改姓南。1896年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政治科。初於內閣任書記官、行政裁判所評定官,1908年為西園寺公望內閣起用出任第一次及第二次內閣之書記官長。1912年到1936年被敕選為貴族院議員,屬交友俱樂部成員,被政界譽為法制通、教育通。1913年出任福岡縣知事,1919年為原敬內閣起用為文部次官。雖早入政界,但此後10餘年未再任要職。1932年3月2日在政友會系的犬養毅內閣支持下,出任第15任台灣總督,同年5月26日,因齋藤實內閣成立,自動辭職而轉任遞信大臣。任內大事:原計畫大力開發台灣本島資源、擴展貿易,但因旋奉召回國,政策措施僅有糧業試驗所而已。1936年起任樞密顧問官。.

新!!: 臺灣總督府和南弘 · 查看更多 »

台北帝國大學

#重定向 臺北帝國大學.

新!!: 臺灣總督府和台北帝國大學 · 查看更多 »

台北高等學校

#重定向 臺灣總督府臺北高等學校.

新!!: 臺灣總督府和台北高等學校 · 查看更多 »

台灣布政使司衙門

#重定向 欽差行臺.

新!!: 臺灣總督府和台灣布政使司衙門 · 查看更多 »

台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

#重定向 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

新!!: 臺灣總督府和台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 · 查看更多 »

台灣總督府評議會

#重定向 臺灣總督府評議會.

新!!: 臺灣總督府和台灣總督府評議會 · 查看更多 »

台灣省

#重定向 臺灣省.

新!!: 臺灣總督府和台灣省 · 查看更多 »

台灣日治時期

臺灣日治時期()是指臺灣在1895年至1945年間由大日本帝國統治的時期,於臺灣歷史上又稱為日本時代、日治時代、日據時代或日本統治時期。 日本統治時期臺灣經濟置於日本帝國主義支配之下,身為最後一個躋身新帝國主義的日本,其帝國主義型態具有後進性,和西方由資本主義引導國家海外殖民政策不同,日本國內的資本主義尚不發達,無力在臺灣從事大規模資本活動,因此日治初期,是由臺灣總督府主導殖民地的開拓規劃。原則上,由官方為日本資本家量身定做各種規則,迫使臺灣提供資源、物產及勞力,為其服務。在殖民國家發展定位上,日本將臺灣做為支持本國工業的後盾,同時是日本向南洋發展的基地。日本在臺灣實行特別法,以警察政治控制社會,臺灣人沒有平等的參政權,在日治初期的現代化教育程度也遠低於在臺灣的日本人,日後逐年普及,但教育制度上與日本人相比仍不平等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日本帝國主義下之臺灣》,頁189-201,1999年,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自大正時期後,日本對臺灣統治已漸趨穩固以及大正民主化的政治風氣改變,於日治中後期日方改取較為柔和的內地延長主義統治方針以及改派任文官總督,臺灣亦在短時期內發展蓬勃的本土政治運動及社會運動,同時也其許多臺人出國前往中國東北的滿州國或到日本本土留學,如鍾理和等,甚至赴中國與國共合作抵抗日本統治。中日戰爭爆發後日方因應戰爭需要更進一步推行全面性的皇民化政策,以期將臺灣人同化於日本,不過儘管高砂族有志士、民間日籍台裔的志願兵力,仍有漢人赴中參戰抗日,日本政府在民族認同問題下,改派臺灣兵赴南洋即可看出官方與日籍臺灣人的煎熬,詳見臺灣抗日運動、高砂義勇隊。 基於日本殖民統治的需求,臺灣在日治時期於基礎設施、教育設施、公共衛生、農業以及工業等各方面得到相當程度的現代化,但在對外經濟關係上則被日本化。而因為日本統治末期推行皇民化運動造成的低中國性,與戰後初期「陳儀政府」治理失政集負面中國性大成,並視當時臺灣人為「日本奴化教育下的劣等國民」,在臺灣本地人與戰後來臺大陸人之間形成族群隔閡。許多臺灣人因而感到過去日本統治下的臺灣情況比較良善。部份臺灣史學者認為,此情結不僅影響許多在日治時期出生的臺灣人,也相當程度地影響了戰後臺灣對本土認同、臺灣主體性、族群意識觀念乃至臺灣獨立運動的興起。儘管戰後國民黨政府在臺灣推行中國導向的民族主義教育,強調日本殖民臺灣的負面影響,把日治時期臺灣的抗日運動與中國抗日戰爭做連結,並將日本領臺視為等同日本侵華歷史的一部分,但臺灣民間對日本大多仍抱持好感,不過也有其他不同於上述調查結果之民調。日本留在臺灣的基礎建設、文化政策所造成的影響亦於近年來不斷被各界重新檢視或評價。為東亞乃至於世界殖民史上少見的情形,時常引起學術界的興趣及研討。.

新!!: 臺灣總督府和台灣日治時期 · 查看更多 »

台灣日治時期最高軍事統帥列表

本表所列為所有臺灣日治時期最高軍事統帥之名單,當時台灣之軍隊編制、名稱皆依時代有所不同。.

新!!: 臺灣總督府和台灣日治時期最高軍事統帥列表 · 查看更多 »

司法機構

司法机构是政府机构之一,它的工作就是維護法律、確保法律正確執行、解決爭議;但“司法”的具體定義和司法部門的權力在不同法制裏有些不同。 大陸法認為,司法是指法院或特定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具体适用法律对民事、刑事案件进行聆訊和审判。 普通法認為,司法就是審判、裁決。在普通法體制裡,只有司法部門具有對法律(包括憲法)的解釋權。.

新!!: 臺灣總督府和司法機構 · 查看更多 »

名古屋市

名古屋市()是位於日本爱知县西部(尾張地方)的都市,也是愛知縣縣治,同時是中部地方的中樞都市、以及上述區域唯一的政令指定都市,人口約230萬,在日本各都市中排名第四,僅次於東京都區部、橫濱市及大阪市,也是日本三大都市圈之一中京圈的主要城市。由於位於東京與京都之間,因此又被稱為「中京」。全市劃分為16個區。 名古屋是中部地方在政治、經濟、文化、交通等領域的中樞,市中心的(名古屋站商圈)、榮、、、是全市主要的商業區,其中前兩地擁有大規模的地下街廓。2008年,名古屋市和神戶市一起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可為「創意都市」。2017年,名古屋的城區人口約有1007萬人,在世界排名第37位。此外,在美國智庫AT Kearney頒布的全球城市排名中,名古屋市被評為世界第69位的都市。 名古屋的市徽由圓形中置一「八」字而成,取自江戶時代在此當家的尾張德川家的印記「丸八印」。.

新!!: 臺灣總督府和名古屋市 · 查看更多 »

大島久滿次

大島久滿次(),本籍日本尾張(今愛知縣),日本警務系統官僚。1908年升任台灣總督府民政長官。任內多以鎮壓手段壓制台灣反日運動。 在任內,雖以嚴刑峻法締造出台灣的良好治安環境,不過也因常誅殺已降反日人士而備受爭議。.

新!!: 臺灣總督府和大島久滿次 · 查看更多 »

大分县

大分縣()位於日本九州東北部。縣政府大分市。温泉數量和湧出泉量皆是日本第一名。面向別府灣的別府温泉和位於大分縣中央的由布院溫泉,在日本有相當高的知名度。大分縣也以「日本第一溫泉縣大分」作為觀光宣傳口號。.

新!!: 臺灣總督府和大分县 · 查看更多 »

太田政弘

太田政弘(),日本山形縣人,台灣日治時期第14任總督(1931年1月16日-1932年3月2日)。.

新!!: 臺灣總督府和太田政弘 · 查看更多 »

奈良县

奈良县()位处日本近畿地方,紀伊半島內陸,首府为奈良市,為八個無海岸線的內陸縣份之一。县域是旧时令制国中大和国。古代日本国家起源于此地。.

新!!: 臺灣總督府和奈良县 · 查看更多 »

委任立法

委任立法或授權立法是指國家立法機關委任行政機關,在授權範圍內,可以替立法機關制定和法律效力相同規章之制度。.

新!!: 臺灣總督府和委任立法 · 查看更多 »

婚姻

婚姻是一種人際間取得親屬關係的社會結合或法律約束。根據观念和文化的不同,通常以一種親密或性的表現形式被承認,這種結合通常以婚禮的方式来对外宣告其正式成立。结婚的具体原因很多,比如法律、社會、情感、經濟、精神和信仰的需要。通常,婚姻是组成家庭的基础和根据,是家庭成立的标志。婚姻雙方家長互稱“親家”或“姻親”。 現代婚姻普遍為單偶制形式。但在部分地區過去的文化歷史及許多古老部落中亦存在其他的婚姻形式,現今某些地区或宗教的法律亦承認一夫多妻、一妻多夫等多偶制婚姻。 世界上多数国家与地区采用婚姻登記制,在满足其他条件下不限制結婚次數。目前,世界上婚龄最长的夫妇已经结婚80年。.

新!!: 臺灣總督府和婚姻 · 查看更多 »

宮尾舜治

宮尾舜治(),日本越後人(今新潟縣)。日本官僚、政治家。貴族院議員。1910年7月代理台灣總督府民政長官。他也是台灣發行樂透的第一人。.

新!!: 臺灣總督府和宮尾舜治 · 查看更多 »

安藤利吉

安藤利吉()為宮城縣出身之日本陸軍軍人。最終階級陸軍大將。舊制宮城縣第二中學校1回、陸軍士官學校16期。陸軍大學校26期。台灣日治時期第19任(末任)總督。.

新!!: 臺灣總督府和安藤利吉 · 查看更多 »

安東貞美

安東貞美(),飯田藩(今長野縣)出身。曾任日本陸軍士官學校校長,1915年以陸軍大將身分,前往台灣擔任台灣總督,為台灣日治時期第6任總督。.

新!!: 臺灣總督府和安東貞美 · 查看更多 »

小林躋造

小林躋造(),台灣日治時期第17任總督。 生於廣島縣廣島市。畢業於海軍大學校,1913年開始長期駐於英國、美國等,參与過日內瓦裁軍會議,曾任日本駐英國大使館海軍武官,1930年以後歷任海軍次官、聯合艦隊司令長官、軍事參議官等。1936年3月轉為預備役大將,同年在海軍的積極運作下,於9月2日出任台灣總督。以「皇民化、工業化、南進基地化」三原則統治台灣。任內大事:1936年11月設官民合營的台灣拓殖株式會社,主要在開發未墾土地,移民日本人至台灣,協助日人在南支、南洋的拓殖事業,發展工業,並對廈門、海南島等日本占領地於行政方面積極配合;強力推動皇民化運動,強制廢止台灣報紙的漢文欄;獎勵台灣人改日本姓名;禁止歌仔戲、布袋戲;廢止台灣陰曆年習俗,但台灣人照過,日本人乃訂陰曆初一起五日內為勞動服務週,積極去台灣文化;強制參拜神社;實施管制米穀輸出;關閉中央研究所;設熱帶醫學研究所;建農業試驗場;新高港築港開工;建基隆港船塢;設立國家公園(大屯、次高太魯閣、新高阿里山)。1940年11月辭台灣總督職,後任大政翼贊會中央協力會議議長、翼贊政治會總裁、國務大臣等,1944年被敕選為貴族院議員。戰後被指為戰犯,入巢鴨監獄,旋獲釋。 坊間有《小林躋造傳》及《海軍大將小林躋造覺書》等。.

新!!: 臺灣總督府和小林躋造 · 查看更多 »

專制

專制,中國史學與政治學術語,最早始於清末的梁啟超,他由日本引進這個譯語。這個名詞是意譯,可以對應到幾個歐洲單字,包括:.

新!!: 臺灣總督府和專制 · 查看更多 »

專賣局

專賣局古蹟是指位於臺灣臺北市兒玉町(現南昌路)的文藝復興式紅磚建築。該1913年始建的此官署建築於2000年代之前,一直為台灣專賣事業的中心樞紐。 形狀類似倒V,擁有尖塔的該建築,其尖塔正為該建物的最特殊處所。除了六層樓高的尖塔極為高聳,上面還鋪陳銅皮頂與精緻浮塑裝飾。.

新!!: 臺灣總督府和專賣局 · 查看更多 »

山形县

山形縣()位於日本东北地方的西南部地區,臨日本海沿岸,面積約9323平方公里,總人口約113萬人。山地與丘陵地形約占總面積3/4,最上川從南到北,流經山形縣全境,縣政府所在地位於山形市。.

新!!: 臺灣總督府和山形县 · 查看更多 »

山邊郡

山邊郡()為奈良縣轄下的郡。人口4,853人、面積66.56 km²。(2004年) 只有一村。.

新!!: 臺灣總督府和山邊郡 · 查看更多 »

岩手县

岩手县()是日本本州东北地方东北部的一个县,其总面积15,278.88平方公里,在全日本的都道府县之中排行第二,僅次於北海道,是日本面积最大的县。人口雖有129萬多,不過密度只有84.7人/km²,人口密度在47個都道府縣之中僅高於北海道,是本州密度最低的地方。首府为盛冈市。.

新!!: 臺灣總督府和岩手县 · 查看更多 »

川村竹治

川村竹治(),號亞洲,為活躍於大正至昭和時期的官僚與政治家。歷任南滿洲鐵道社長、台灣日治時期第12任總督、司法大臣等職務。.

新!!: 臺灣總督府和川村竹治 · 查看更多 »

上山滿之進

上山滿之進(),日本山口縣人,台灣日治時期第11任總督(1926年7月16日-1928年6月16日)。.

新!!: 臺灣總督府和上山滿之進 · 查看更多 »

中央研究院

中央研究院(簡稱中研院)為中華民國最高層級的國家學術研究機構、台灣學術研究的最高殿堂。直接隸屬於總統府。其任務包括人文及科學研究,指導、聯絡及獎勵學術研究,培養高級學術研究人才,並兼有科學與人文之研究。現位於臺北南港舊庄,現任院長為廖俊智。中研院所屬之研究員、副研究員與助研究員,其位階相當於大學教授、副教授與助理教授,台灣的頂尖大學也經常藉由合聘與兼任的方式,聘請中研院研究員充實其師資陣容與指導研究生。.

新!!: 臺灣總督府和中央研究院 · 查看更多 »

中川健藏

中川健藏(),日本官僚、政治家、台灣日治時期第16任總督與貴族院議員。.

新!!: 臺灣總督府和中川健藏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是位於東亞的民主共和國,自1912年成立至1971年退出聯合國期間是中國的代表政權,之後則因主要國土位置與國際政治現狀而在國際上通稱「臺灣」。建政之初繼承原清朝統治的中國領土,至今未放棄主張自己為代表中國之唯一合法政府。1945年二戰結束後從日本接收臺灣。1949年因第二次國共內戰失去大部分中國領土的治權,現今實際管轄的領土(即自由地區)總面積36,197平方公里,包括臺灣本島及附屬島嶼(北方三島,蘭嶼,綠島等)、澎湖群島、福建沿海附屬島嶼(金門群島、馬祖列島、烏坵列島)與部分南海諸島(東沙群島,太平島,中洲島等),首都為臺北市.

新!!: 臺灣總督府和中華民國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總統府

總統府是中華民國總統、副總統的幕僚機關,專責處理與總統、副總統有關的行政事務;成立於1948年5月20日,其機關法人前身為國民政府。.

新!!: 臺灣總督府和中華民國總統府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文化部

文化部是中華民國有關文化事務的最高主管機關,負責國家各項文化振興、藝術發展、出版相關業務,以及廣播影視產業的推廣輔導工作(監理業務另由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負責)。其前身為1981年成立的「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12年升格為部。.

新!!: 臺灣總督府和中華民國文化部 · 查看更多 »

东京大学

東京大學(;英語譯名:The University of Tokyo),简称東大(),是日本第一所以現代學制成立的綜合大學,其前身是幕末時期創辦的與。1877年改制大学後使用現名,但1886年更名為「帝國大學」,1897年再更名為「東京帝國大學」,至1947年復用現名。2004年4月1日起依據《国立大学法人法》改制,以國立大學法人形式運作。.

新!!: 臺灣總督府和东京大学 · 查看更多 »

三一法

明治39年(1906年)日本政府公佈法律第三十一號以代替將廢止之六三法,名稱為「關於應該在台灣施行的法令之法律」,簡稱為「三一法」。明治40年(1907年)1月1日起實施,與「六三法」差別不大,但是,明定總督之律令不得牴觸本國或在台灣施行的法律,不過之前根據「六三法」所頒佈的律令仍然有效,本法效期為5年,在明治44年(1911年)及大正5年(1916年)各延長一次,於大正11年(1922年)被「法三號」取代而失效。.

新!!: 臺灣總督府和三一法 · 查看更多 »

下村宏

下村宏(下村 宏、1875年5月11日-1957年12月9日),字海南,本籍日本和歌山,日本官員。1915年受台灣總督安東貞美所託,擔任台灣總督府民政長官一職;民政長官任內,推翻多項前人苛政,在治理台灣上頗有佳績。1945年(昭和20年),下村宏任鈴木貫太郎内閣之國務大臣及情報局總裁,以盡力實現播放昭和天皇接受盟軍投降條件的《終戰詔書》(玉音放送)而知名,使日本避開更多傷亡。.

新!!: 臺灣總督府和下村宏 · 查看更多 »

平塚廣義

平塚廣義(),日本山形縣人,日本官員,歷任神奈川等縣警務首長、東京府知事。他於1932年1月接任台灣總督府總務長官,積極於台灣實施同化政策。.

新!!: 臺灣總督府和平塚廣義 · 查看更多 »

乃木希典

乃木希典(),出生於日本長府藩藩士家庭,从师玉木文之进。為大日本帝國陸軍大將,官階从一位・大勳位・功一級・公爵,1896至1898年任台灣日治時期第3任總督。.

新!!: 臺灣總督府和乃木希典 · 查看更多 »

乙未戰爭

乙未戰爭(1895年5月29日-1895年11月18日;)是臺灣因《馬關條約》被清政府割讓予日本後臺灣各地人民為抵抗日本接收統治而發起的戰爭。 「乙未」是指戰事爆發的1895年,因適逢農曆乙未年而得名。文獻紀載上又稱乙未之役、乙未日軍征臺之役 、乙未之變,日本方面則有臺灣平定作戰()、臺灣平定、臺灣征討()等別稱。該戰爭是以臺灣為主要發生地的戰爭中規模最大的,當時以客家族群作戰最力。 1895年5月29日,負責接收臺灣的日軍部隊從現今新北市貢寮區的澳底登陸,象徵乙未戰爭的開始。日本投入包含近衛師團等正規軍隊的三萬餘名兵力,而臺灣方面除了以臺灣民主國為主的抗日政權外,主要有臺灣人民等自發性組成的抗日義軍黃秀政、張勝彥、吳文星:《臺灣史》P171,五南圖書公司,台北及劉永福的黑旗軍和唐景崧的廣勇等;合計正規軍約有三萬三千餘名井出季和太:《臺灣治績誌》(靖臺事略),及民兵十萬名。經過大約6個月的戰爭,臺灣民主國第一任總統唐景崧及第二任總統劉永福均逃離臺灣,被劉永福放棄的8000多名清軍和黑旗軍(約3000名)在群龍無首下慌亂的投降,日方認定臺灣民主國已經滅亡,首任臺灣總督樺山資紀於11月18日向京都大本營報告:「全島悉予平定」。不過,臺灣人後續仍有一些零星的對抗日本統治的活動,尤其原住民部族的武力抗爭持續將近了20年。 乙未戰爭均造成臺日兩方的大量傷亡,日軍計有515人負傷,164人戰死。另有数千日军感染霍乱等疾病而死,死者中包含領軍的近衛師團陸軍中將北白川宮能久親王、以及近衛師團第二旅團長山根信成少將,不過根據相關考證,日軍在傷亡名單上面採取單位互換、戰死改為病死、戰死隱瞞不報與竄改戰死地點等方式來匿報實際作戰陣亡人數,根據《靖國神社志》的資料顯示,不含病死與意外事故死亡,在臺灣戰場被抗日軍民擊斃的日軍最高可能達1,436人鐘至正、張健豐著,《乙未戰爭研究—你所不知道的台灣保衛戰》,台北市:海峽學術出版社,2008年,第80-81頁。。而臺方死傷人數難以估算,依照《臺灣治績誌》論述,「各戰場遺留的屍體在七、八千人以上」;因此乙未戰事陣亡的兵士,至少有14,000人江彥震:(乙未戰爭客家再次展現義民精神),《客家雜誌》,2007年12月1日。.

新!!: 臺灣總督府和乙未戰爭 · 查看更多 »

京都府

京都府()是日本近畿地方的都道府縣之一。自794年遷都至此(平安京),京都就成為天皇的御所所在地。以令制國來說,京都府約當山城國的全域、丹波國的大半與丹後國的全域。.

新!!: 臺灣總督府和京都府 · 查看更多 »

人見次郎

人見次郎(『朝日新聞』(東京本社発行)1959年12月3日夕刊、5面の訃報より),本籍日本京都,日本官員,1929年8月開始擔任台灣總督府總務長官,後因為使用軍事手段與毒氣弭平霧社事件動盪,因此遭解職。.

新!!: 臺灣總督府和人見次郎 · 查看更多 »

人治

人治(rule of man),指“贤人政治”,理想化的最佳政治模式,是依靠执政者的贤明来治理国家和治国的方式和理论主张。。人治是一個用來特意表明跟法治相反情況的詞彙Stephenson, Matthew.

新!!: 臺灣總督府和人治 · 查看更多 »

伊澤多喜男

伊澤多喜男(),台灣日治時期第10任總督。 伊澤多喜男,日本長野縣人,1895年畢業於東京帝大政治科,高等文官及格。任愛知縣等五縣參事官等職後,轉任警視廳部長。1907年起歷任和歌山、愛媛、新潟縣縣知事(縣長),1914年任警視總監,1916年~1941年敕選為貴族院議員。日本治台初期隨樺山總督抵台的學務部長伊澤修二為其兄。 伊澤多喜男婉拒入閣之請而要求台灣總督之職。1924年9月1日起任臺灣第10任總督,喊出「台灣統治之對象非十五萬之(日本)內地人,而為三百數十萬之本島住民」,讓台灣之菁英與智識份子頗為期待。任內大事:1924年台灣青果株式會社成立,推展香蕉的外銷;1925年10月,林本源製糖會社因甘蔗收購價格苛刻而與蔗農(李應章醫師成立之二林蔗農組合)衝突,引發二林事件;1926年6月28日簡吉、趙港在鳳山成立全島農民組合;東部鐵路全線開通;為“蓬萊米”命名。任內在回東京養病時,被推舉為東京市市長,1926年7月1日去總督乙職,從此長居日本而未再回台灣。 與濱口雄幸有深交,被視為立憲民政黨系的影武者,善權謀,儼然有勢於進步官僚之中。1934年岡田啟介內閣成立時,嘗與後藤文夫等人試圖合組純官僚之內閣。後任樞密顧問官。 有《伊澤多喜男》傳記;《伊澤多喜男關係文書》等文獻傳世。.

新!!: 臺灣總督府和伊澤多喜男 · 查看更多 »

佐久間左馬太

佐久間左馬太(),長州藩出身(今山口縣),別名研海,台灣日治時期第5任總督(1906年4月11日—1915年4月30日)。曾於1874年以中佐的官位攻打牡丹社(詳見牡丹社事件),1898年晉升為大將。.

新!!: 臺灣總督府和佐久間左馬太 · 查看更多 »

後藤新平

後藤新平為大日本帝國時期的政治家、醫師,陸奥塩釜(今岩手縣奥州市)人,曾任東京市第七屆市長、東京放送局(今日本放送協會)第一任總裁、拓殖大學第三屆校長、臺灣總督府民政長官、南滿鐵道會社首任社長、內務大臣和外務大臣、帝都復興院總裁,1906年封男爵,1922年升為子爵,1928年晉封伯爵。後藤熱衷於童軍活動,也是日本童軍總會的首任會長,是童軍運動推廣者。 後藤是極為稱職的技術官僚,在臺灣民政長官(1898年-1906年)任內,因臺灣總督兒玉源太郎軍務繁忙,後藤實際掌握臺灣政治,後出任南滿鐵道會社首任社長,在長春、大連等地致力建設,奠定了日本在滿洲的殖民基礎,並在關東大地震後出任帝都復興院總裁,重建了帝都東京。後藤在各地的治績,至今皆為人所稱道。.

新!!: 臺灣總督府和後藤新平 · 查看更多 »

後藤文夫

後藤文夫,()本籍日本大分縣,日本官員,1926年9月因日本憲政會派系推薦,開始擔任台灣總督府總務長官。.

新!!: 臺灣總督府和後藤文夫 · 查看更多 »

地皮

地皮(Land),是房地產之中建築樓宇房屋的土地。地皮是有價資產,時有升值及減值,不會折舊。 地皮物權源自國家主權,在英國則源自皇室土地(Crown land)。地皮分為自用地()和租用業權(Leasehold),前者的買家有權永久擁有該土地,而後者的買家只是買得該有年期的土地。在香港拍賣的官地,其性質就是後者。 地皮是固定資產,不過在炒家手中,視為流動資產,其所買賣所得的利潤,在中國大陸等地方可能要納資本增值稅(Capital gains tax),而在香港的則視為貿易,等同炒樓,要交納利得稅。.

新!!: 臺灣總督府和地皮 · 查看更多 »

地方政府

地方政府,廣義的定義係指管理特定行政區域內公共事务的政府组织的总称,狹義的定義則專指地方或地區行政機關。地方政府是「中央政府」的對稱。 由於現代國家,通常會賦予地方對於轄區內的一部分公共事務有自治權限,「地方政府」也被作為處理地方自治事務的政府組織的總稱,於此涵義下,中央政府派駐各地方的政府機關,就算有特定管轄範圍,亦不能稱之為地方政府。在聯邦制國家,由於聯邦是由若干分子國(如美國的各州、德國的各邦)所組成,這些分子國具有準國家性質,其政府組織,一般不稱為地方政府。.

新!!: 臺灣總督府和地方政府 · 查看更多 »

國定古蹟

國定古蹟是指由中華民國政府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審查指定並辦理公告的人類為生活需要所營建之具有歷史、文化價值之建造物及附屬設施群,屬「古蹟、歷史建築、聚落」類文化資產古蹟型。文化資產(古蹟、歷史建築、聚落類)中央主管機關為文化部(2005年10月31日以前為內政部)。 按《文化資產保存法施行細則》規定,在1997年6月30日以前公告之第一級古蹟視為國定古蹟;省轄第二級古蹟視為省定古蹟。由於精省作業之需要,視為省定古蹟之省轄第二級古蹟及自1997年7月1日起公告之省定古蹟,自1999年7月1日起視為國定古蹟。 此外,2005年2月5日修正之《文化資產保存法》也規定,该法修正前公告之古蹟,其屬傳統聚落、古市街、遺址及其他歷史文化遺蹟者,由主管機關自该法施行之日(即2005年11月1日)起六個月內依该法規定,完成重新指定、登錄及公告程序。2006年5月1日,經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公告,鳳鼻頭(中坑門)遺址等六處國定古蹟重新指定為國定遺址;同年6月26日,該會公告廢止圓山遺址等6處國定古蹟。 根據上述規定研判,目前共有國定古蹟93處。.

新!!: 臺灣總督府和國定古蹟 · 查看更多 »

國立中興大學

國立中興大學(National Chung Hsing University,縮寫NCHU),簡稱興大,是台中第一所高等教育機構。有理學院、工學院、管理學院、農資學院、生命科學院、獸醫學院、法政學院、文學院、創新產業暨國際學院、國立中興大學附屬高級中學及國立中興大學附屬臺中高級農業學校。以農業科學、農業經濟學、獸醫、生命科學、轉譯醫學、生醫工程、生物科技、綠色科技等領域見長 。 近年興大與臺中榮民總醫院、彰化師範大學、中國醫藥大學等機構合作,聚焦於癌症醫學、免疫醫學及醫學工程三項領域,將實驗室成果逐步應用到臨床上,未來積極與教育部爭取中部地區第一家公立醫學院設立;並積極與臺中市政府合作,簽訂合作意向書,共同推動數位文化、智慧城市。此外,興大亦是EUTW、TCUS的成員之一。.

新!!: 臺灣總督府和國立中興大學 · 查看更多 »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簡稱北科、北科大、臺北科大,是一所位於中華民國臺灣臺北市的科技大學。 該校前身為臺灣總督府創立於大正一年(1912年7月5日)的民政局學務部附屬工業講習所,後於1948年8月經改制成為臺灣省立臺北工業專科學校,為當時僅有的兩所專科(另一所為省立行政專校)。1997年8月1日,該校經教育部核准升格為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新!!: 臺灣總督府和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 查看更多 »

國民學校

國民學校是大日本帝國在1941年設立的初等教育學校。在日治下的台灣及朝鮮半島也實施。國民學校的相關法令明定,該教育場所以中央或地方的經費開辦。除此國民學校的就學資格為8歲以上,14歲以下的兒童、另外也詳細制定六年制的國民學校應教授的科目為修身、作文、讀書、習字、算術、唱歌與體操。並要求一定師資與適當例假日設計。.

新!!: 臺灣總督府和國民學校 · 查看更多 »

和歌山县

和歌山县()位於日本本州島紀伊半島西部,屬近畿地方。首府和歌山市。和歌山縣也是近畿地方近四十年唯一人口減少的縣。.

新!!: 臺灣總督府和和歌山县 · 查看更多 »

內務省

内務省是日本在1873年11月10日設置、1947年12月31日廢止的中央官廳,其職掌是地方行政和财政、警察、土木工程、衛生等等國内行政。从一开始就反映了初代内务卿大久保利通的思想,在行政事务的框架下, 对公众的社会活动进行监控是一项挑战。.

新!!: 臺灣總督府和內務省 · 查看更多 »

內田嘉吉

內田嘉吉(),江戶人(今東京都),台灣日治時期第9任總督(1923年9月6日—1924年9月1日)。.

新!!: 臺灣總督府和內田嘉吉 · 查看更多 »

公共卫生

公共卫生是透过组织社区资源,为公众提供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的一门管理学,它使用预防医学、健康促进、环境卫生、社会科学等技术和手段。公共卫生体系由国际公共卫生组织、国家公共卫生组织、地方公共卫生组织和社区公共卫生组织组成。.

新!!: 臺灣總督府和公共卫生 · 查看更多 »

公共安全

公共安全是指保护个人、财产、物品不受到灾害或事故等危险的威胁。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对公共安全的认识和评价也不相同。 公共安全大致可以分为.

新!!: 臺灣總督府和公共安全 · 查看更多 »

六三法

〈六三法〉,1896年(明治二十九年)3月31日大日本帝国国会公布法律第六十三號「應於臺灣施行法令相關之法律」的簡稱(臺灣ニ施行スヘキ法令ニ關スル法律,日本新字体「台湾ニ施行スヘキ法令ニ関スル法律」)。該法律特別賦予臺灣總督律令制定權,在其管轄區域內得發布具有法律效力之命令(律令),而且臨時緊急命令可不經中央主管機關呈請天皇裁決而立即發布。 〈六三法〉原定期限是三年,但延期至1907年才經修訂為〈三一法〉,但臺灣總督仍保有「律令制定權」。.

新!!: 臺灣總督府和六三法 · 查看更多 »

兵库县

兵库县()是日本近畿地方的一个县,面積8396.39km²,縣治為神户市。总人口約550萬,縣內城市大部分集中在濑户内海沿岸。其轄區在古代曾分屬播磨、但馬等多個令制國,因此是極具多樣性、也是一體性程度較低的縣。.

新!!: 臺灣總督府和兵库县 · 查看更多 »

兒玉源太郎

兒玉源太郎(),正二位勲一等功一級子爵(追封伯爵),长州藩的支藩——德山藩出身(今山口縣周南市),台灣日治時期第4任總督(1898-1906)。兒玉在總督任內,也在中央身兼數職(兼任日本內閣陸軍大臣、軍務大臣、文部大臣等職位),更領兵參與日俄戰爭,因此在台灣的時間很短。實際在台灣負責政務的人是民政長官後藤新平,被稱為「兒玉、後藤時代」。 1903年(明治36年),兒玉中将后继田村怡与造为陆军参谋次长(参谋总长为大山巖),日俄战争中兒玉源太郎升为大将调为满州军总参谋长,在203高地争夺战中支援乃木希典大将为战场总指挥。 1906年(明治39年),兒玉源太郎奉調回國,任命其任職中國東北「南滿鐵道株式會社創立委員長」。上任之後,兒玉源太郎制定了對中國東北移民50萬的計畫,以日本化東三省。任職10天後在家因腦溢血逝世。 甲午戰爭(日本方面稱為:日清戰爭)時期擔任陸軍次官,之後獲升為陸軍大將,後續也擔任過內務大臣、文部大臣,並受封伯爵。.

新!!: 臺灣總督府和兒玉源太郎 · 查看更多 »

知事

知事(,)是日本與韓國兩國一級行政區(都道府縣、道)的行政首長職稱。此名稱源自中國古代的知府、知縣,當時又稱「知某州事」和「知某縣事」,因此簡稱為「知事」。另外宋代樞密院長官也稱知樞密院事。 台灣在日治時代時,縣與州亦設有知事一職。 中華民國建國初期,隨著「廢府州廳改縣」政策的施行,县行政长官的稱謂也由原本的知县改為「縣知事」,直到袁世凱執政時再度改制,使用今日的「縣長」名銜。 Chiji Jisa Category:中華民國政治 Category:台灣日治時期官職.

新!!: 臺灣總督府和知事 · 查看更多 »

石塚英藏

石塚英藏,大日本帝國福島縣出身,曾任台灣日治時期第13任總督。1890年,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政治科,初任法制局參事官兼書記官。1898年3月,以總督府參事官身份隨總督兒玉源太郎抵台入總督府。1905年,因專任關東州民政署民政長官卸任,為台灣日治時期唯一的參事官長職,被視為總督兒玉源太郎為牽制民政長官後藤新平而刻意安排,兒玉曾公開說:「後藤管民政、石塚管法制、我管軍政。」可見其受兒玉重用之程度。 關東州民政署民政長官去職後,歷任朝鮮統督府參與官、朝鮮總督府取調局長官、農商工部長官等,1916年去職後轉任東洋拓殖會社總裁,同年被敕選為貴族院議員。在政界中被視為「非政友會系」,1927年總選舉時擔任選舉監視委員,1929年7月,被濱口雄幸內閣任命為台灣總督。.

新!!: 臺灣總督府和石塚英藏 · 查看更多 »

祝辰巳

祝辰巳(いわい たつみ、1868年2月-1908年5月25日),是一位大日本帝國的官員,於1906年接任臺灣總督府民政長官一職。.

新!!: 臺灣總督府和祝辰巳 · 查看更多 »

福岛县

福島縣()是日本東北地方南部的一縣,位於北緯37度至38度之間(與中國的山東半島和美國的三藩市同緯度),南北距離133公里,東西距離166公里,總面積13,782.54平方公里,其面積在日本47個都道府縣中居第三位,僅次於北海道與岩手縣。.

新!!: 臺灣總督府和福岛县 · 查看更多 »

立法机构

立法机构,又稱立法部門或立法機關,是現代社會中負責議定法律的機構,屬於一種合議性團體,通常由所在地公民按人口比例組成。除了制定、修改與廢除法律外,通常亦負責各式法案(如審批政府的公共預算要求)、監督政府運作(如聽取施政報告與質詢、召開公聽會或聽證會)等功能。如為國家層級的立法機構,還會負責執行宣战、媾和、批准条约、批准緊急狀態、选举與罷黜政府高級官員、甚至立廢国家元首等國家權力。而部分政府間國際組織也設有立法機構。立法機構通常稱為「議會」或「議院」,但亦有使用不同名稱。 在議會制之下,行政部門首長由立法部門產生,向立法部門負責。而在總統制之下,行政部門首長不由立法部門產生,而是分開選舉。但不論在何種制度中,由於立法部門掌握了公共財政的大權,可以說是最根本的權力來源。 立法機構通常由一個或多個單位組成(中文多稱呼為「院」,英文則稱為「chamber」或「house」),主流形式則為一院制與兩院制。多院形式的立法機構,各單位往往有著不同的職責、權力、以及產生成員的方法。立法机构的决策方式是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进行集体决策,为此各国都设有一套自己的架構和议事程序。.

新!!: 臺灣總督府和立法机构 · 查看更多 »

總督官房

總督官房指的可能是:.

新!!: 臺灣總督府和總督官房 · 查看更多 »

總督府

總督府是殖民主義者派駐殖民地的行政首長居住和辦公地點。總督府可以指:.

新!!: 臺灣總督府和總督府 · 查看更多 »

總督府評議會

#重定向 臺灣總督府評議會.

新!!: 臺灣總督府和總督府評議會 · 查看更多 »

總統府 (臺灣)

中華民國總統府廳舍位於臺灣臺北市博愛特區,為中華民國總統、副總統以及總統府幕僚單位的辦公場所,也是每年元旦及國慶日舉行升旗典禮的地點。廳舍建於1919年,建築風格屬「辰野金吾風格」,為文化部所指定的國定古蹟,起初於日治時期作為臺灣總督府,二次大戰後1948年至2006年間名為「介壽館」,2006年正式更名為「總統府」,自完工以來皆作為臺灣政治中樞的重要建築。雖為國定古蹟,但是周邊維安森嚴,只有在特定時間才會開放給民眾入內參觀。.

新!!: 臺灣總督府和總統府 (臺灣) · 查看更多 »

總統府 (臺灣政府建築)

#重定向 總統府 (臺灣).

新!!: 臺灣總督府和總統府 (臺灣政府建築) · 查看更多 »

田健治郎

健治郎(),字子勤,號讓山,日本兵庫縣人,台灣日治時期第8任總督。精通漢學,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歷任眾議員、貴族院議員、神奈川等縣警部長、遞信省大臣、農商務大臣兼司法大臣等。.

新!!: 臺灣總督府和田健治郎 · 查看更多 »

莊頭北工業

莊頭北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英語:TOPHOME),品牌為「TOPHOME1929」,公司創立於1929年大稻埕,為台灣第一個本地製造的熱水器業者,亦扶植五聯企業投入市場,過去也曾與日本TOTO合資台灣東陶公司,近年來因為投資及品牌因素,雖然市場規模大不如前,但仍舊是台灣技術領先且活躍於市場的廚房三寶公司。.

新!!: 臺灣總督府和莊頭北工業 · 查看更多 »

遞信省

遞信省(逓信省)是日本曾設置過的中央行政機關(1885年12月22日-1943年11月1日),管轄交通、通信(包含郵政與電信)、電力等事務。二戰後曾短暫復活(1946年-1949年),但此時期只管轄通信事務,1949年6月1日解散後分拆為郵政省與。遞信省也是現今之總務省、日本郵政(JP)及日本電信電話(NTT)的共同前身。.

新!!: 臺灣總督府和遞信省 · 查看更多 »

行政机构

行政机构也称执法机构、行政機關 ,其工作是对组织進行日常的管理并施行法律政策等相关活动,是三權分立中的其中一部份。广义上,行政被定义为负责国家政策的执行的政府机构。狭义上,则专指内阁等行政决策机构,而只从事事务性执行工作的人员和机构则归为官僚机构。但是这种区分也存在争议,例如法国大革命前以及欧洲的许多君主立宪政体,占据行政机构顶端的部长职位的也是行政管理者。.

新!!: 臺灣總督府和行政机构 · 查看更多 »

首長

首長可以指:.

新!!: 臺灣總督府和首長 · 查看更多 »

許雪姬

許雪姬(),澎湖人。臺灣歷史學家,研究專長為臺灣史。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研究員、第二任與第四任所長。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畢,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以研究二二八事件與口述歷史而聞名,1991年即參與由賴澤涵教授所主持的行政院「研究二二八事件小組」。其他研究主題包括清代臺灣制度史、臺灣家族史、臺灣人的海外活動及臺灣白色恐怖時期,曾任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新!!: 臺灣總督府和許雪姬 · 查看更多 »

高島鞆之助

島鞆之助(1844年12月18日-1916年1月11日),日本鹿兒島人,日本陸軍將領、政治人物, 係薩摩藩士高島嘉兵衛的四子,名為昭光。他官至日本陸軍中將正二位勳一等子爵;歷任陸軍大臣、拓殖大臣、樞密院顧問官等,他也是台灣日治時期50年裡,唯一的台灣副總督。.

新!!: 臺灣總督府和高島鞆之助 · 查看更多 »

高橋守雄

橋守雄()日本熊本縣人,日本官員,歷任滋賀、長野、兵庫縣知事,於1931年1月接任台灣總督府總務長官,任期三個月。.

新!!: 臺灣總督府和高橋守雄 · 查看更多 »

賀來佐賀太郎

賀來佐賀太郎(1874年1月 - 1949年4月6日),出生於大分縣宇佐郡佐田村(現在的宇佐市安心院町佐田),日本官員,1921年7月始任台灣總督府總務長官,為該政府的第九位總務長官。.

新!!: 臺灣總督府和賀來佐賀太郎 · 查看更多 »

鸦片

鸦片(阿片,opium),俗称大烟、阿芙蓉(阿拉伯语:Afyūm)或福寿膏,属天然麻醉抑制剂,医学上作麻醉性镇痛药;非科学研究或非医用,则归类于毒品。 作为毒品,传统用于鸦片的吸毒工具有烟签、烟灯、烟枪等,一般将生鸦片加工成熟鸦片,然后搓成小丸或小条,在火上烤软后,塞进烟枪的烟锅裏,翻转烟锅对准火苗,吸食燃烧产生的烟;吸毒人员中烟瘾不大者每天吸食10~20次,重者每天百餘次;现在吸毒者常直接吞服鸦片小丸,或把鸦片溶于水中直接用针进行静脉注射。.

新!!: 臺灣總督府和鸦片 · 查看更多 »

黃昭堂

黃昭堂(又稱黃有仁、Ng, Yuzin Chiautong,),政治及歷史學者,台灣獨立運動重要領袖,台灣獨立建國聯盟主席,2004年2月28日228百萬人手牽手護台灣活動總指揮,總統府國策顧問。.

新!!: 臺灣總督府和黃昭堂 · 查看更多 »

齋藤樹

齋藤樹()日本千葉縣人,日本官員,歷任奈良、靜岡等縣知事後升任日本國警視廳總監。1940年11月接任台灣總督府總務長官,因為正逢戰爭尖峰期,為了實行南進政策,任內積極實施皇民化。日本貴族院議員.

新!!: 臺灣總督府和齋藤樹 · 查看更多 »

臺北州

臺北州為大日本帝國的行政區劃之一,由原臺北廳合併宜蘭廳及桃園廳的三角湧支廳而成。其下管轄三市九郡,州治設於臺北市,轄域包括今臺北市、新北市、基隆市及宜蘭縣。.

新!!: 臺灣總督府和臺北州 · 查看更多 »

臺北市 (州轄市)

臺北市()是台灣日治中後期(1920年-1945年)存在之行政區,也是當時台灣的首府,隸屬於臺北州;為臺北州州治、以及台灣日治時期最高統治機關臺灣總督府的所在地,因而有「島都」的稱號,與被稱為「帝都」的首都東京相呼應。。此為臺北建市之始,創立時的轄屬範圍包含今臺北市的萬華區、大同區、中正區、中山區及大安區,1938年擴大至今松山區、信義區一帶。 臺北市大致上可以分為城內、大稻埕和艋舺三個市街區。城內主要居住著內地人(日本人),而大稻埕與艋舺主要居住著本島人(台灣漢人)。除了經濟上的各種設施,臺北市也有公園、圖書館和博物館等當時文明都市的文化設施。街道上紅磚或鋼筋水泥造的三層房屋,並排著20公尺寬的柏油路。市區的中央是7.6萬平方公尺大的新公園。包圍城內區的是三線道路,沿路設置行人步道,步道和安全島上種植樹木,因景觀秀麗而有「東方的小巴黎」之稱。.

新!!: 臺灣總督府和臺北市 (州轄市) · 查看更多 »

臺北高等商業學校

臺北高等商業學校(台北高等商業学校、たいほくこうとうしょうぎょうがっこう)是1919年4月,大日本帝國在臺灣所設立的舊制專門學校,一般通稱臺北高商,英文名稱Taihoku College of Commerce。.

新!!: 臺灣總督府和臺北高等商業學校 · 查看更多 »

臺灣

臺灣,舊稱福爾摩沙,是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北側的島嶼,地處琉球群島與菲律賓群島之間,西隔臺灣海峽與中国大陆相望,周圍從3點鐘方向以順時鐘排序分別為太平洋(菲律賓海)、巴士海峽、南海、臺灣海峽、東海所環繞,為東亞島弧中一島。面積約3.6萬平方公里,為世界第38大島嶼,其中七成為山地與丘陵,平原則主要集中於西部沿海,地形海拔變化大。因北回歸線貫穿,氣候介於熱帶與亞熱帶地帶之間,北回歸線以北為副熱帶季風氣候、以南為熱帶季風氣候,自然景觀與生態系資源相當豐富而多元。全島現今人口約2,331萬人,超過七成集中於西部的五大都會區,其中以行政中心臺北為核心的臺北都會區最大,總人口達700萬。族群構成以漢族、原住民族為兩大民族:原住民族由多個屬於南島民族的部族組成,漢族則依民系及移民年代的不同而分為河洛(閩南)、客家與外省族群,其中河洛為臺灣最大族群。 臺灣自古為原住民族世居之地,台湾原住民在17世紀中葉來自中國大陸的漢人移民潮開始前居於主體民族地位;但隨著漢族不斷移入、持續向內陸開墾、以及與平埔族原住民通婚,漢族遂取代原住民族成為臺灣的最大民族。自有信史記錄以來,歷史上曾經歷大肚王國、荷西時期、明鄭時期、滿清時期、日本時期等多次政權遞嬗,最近一次為1945年10月後由中華民國統治。1949年兩岸分治後,中華民國的有效統治範圍限縮至臺澎金馬與部分南海島礁,臺灣自此實質上成為中華民國的主要領土,並延續至今。 歷經1860年臺灣開港以來至日治時期所打下的現代化基礎、以及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運用美援所進行的一系列的經濟建設,臺灣自1960年代起在經濟與社會發展上突飛猛進,締造舉世聞名的「臺灣奇蹟」,名列亞洲四小龍之一;之後在1990年代躋身已開發國家之列,目前無論人均所得或人類發展指數均具世界先進國家水準。臺灣擁有蓬勃的製造業及尖端科技,在半導體、資訊科技、通訊、電子精密製造等領域執牛耳。貿易方面主要透過高科技產業賺取外匯,經濟發展上以高科技產業與服務業為中心,亦朝向文化產業及觀光業發展。 隨著解嚴以來政治上的自由化與民主化,以泛藍與泛綠為首的政黨政治、統一與獨立議題、以及公民社會的形成,臺灣逐漸捨棄過往戒嚴時代形塑的中國史觀,發展出臺灣主體性與多元文化主義,使得臺灣文化呈現多元並立、兼容並蓄的面貌。.

新!!: 臺灣總督府和臺灣 · 查看更多 »

臺灣總督

臺灣總督是指台灣受大日本帝國統治時,由日本天皇所指派的總督。大清帝國因為甲午戰爭戰敗,在1895年將台灣割讓給日本。1945年日本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戰敗,日本放棄對台統治,台灣日治時期結束。在1895年到1945年之間的半個世紀當中,日本政府共派任了19個總督,可以依其對台統治原則來劃分為以下三個時代:前期武官總督、文官總督時代以及後期武官總督。 實際上,無論是前期以軍人為主的武官總督,或是大正及昭和年代初期來台的文官總督,還是後期軍人當政的日本內閣所派任的總督,一般來說,當時在台灣,台灣總督就是擁有行政權、軍事力量和立法權的絕對權力者。透過台灣總督府官署系統,日治時期的台灣總督幾乎掌控所有行政資源。此外,總督尚可隨意任命和左右法官、檢察官並鎮壓島內反對力量。雖說是以殖民心態經營台灣,但歷任總督或總督府官署系統中,仍出現不少稱職的技術官僚;因此,大日本帝國統治台灣的五十年之間,對於台灣整體環境,有著十分重大的改善。 19位總督中,第2至5任的桂太郎、乃木希典、兒玉源太郎、佐久間左馬太與第11任的上山滿之進皆出身原為長州藩的山口縣(出身該縣的日本首相數亦位居各都道府縣之冠),共統治臺灣將近21年。 雖然在台日軍(第十方面軍)於1945年10月25日在台北公會堂向盟軍投降,但臺灣總督府官制至1946年5月31日才正式廢止。.

新!!: 臺灣總督府和臺灣總督 · 查看更多 »

臺灣總督府圖書館

臺灣總督府圖書館是臺灣日治時期臺灣唯一的官立(國立)圖書館,是當時全臺圖書館事業發展的的重鎮。該館的前身是臺灣文庫,臺灣文庫在1906年8月16日停止開放後,保管其藏書的東洋協會臺灣支部於1912年向臺灣總督府建議設立圖書館,而總督府接受建議後於1914年4月13日公布了「臺灣總督府圖書館官制」,首任館長隈本繁吉於該年8月6日就任,至於圖書館則於1915年8月9日正式對外開放。 日治時期該館歷任五位館長,後於二次大戰期間遭到炸毀,不過館藏書籍在末任館長山中樵努力下,有19萬餘冊在館舍遭到炸毀前便分別疏散到新店大崎腳、大龍峒保安宮、龍山國民學校與中和庄南勢角簡大厝四處,僅有兒童室書籍、查禁圖書與價值偏低的圖書約7萬餘冊隨著館舍毀於戰火。二次大戰後,館藏書籍由山中樵轉交給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圖書館,山中樵並協助該館范壽康、吳克剛兩任館長發展館務。現為國立臺灣圖書館。.

新!!: 臺灣總督府和臺灣總督府圖書館 · 查看更多 »

臺灣總督府警察

臺灣總督府警察是臺灣日治時期統治臺灣的臺灣總督府所設置的警察。而由於日治時期臺灣的行政區劃頻繁變更,所以連帶的警察制度也經常頻繁地更動。.

新!!: 臺灣總督府和臺灣總督府警察 · 查看更多 »

臺灣總督府民政部

臺灣總督府民政部(台湾総督府民政部),是臺灣總督府轄下擔當行政與司法的部局。.

新!!: 臺灣總督府和臺灣總督府民政部 · 查看更多 »

臺灣總督府法院

臺灣總督府法院指的是臺灣日治時期的司法機關,泛指依照〈臺灣總督府法院職制〉(1895年10月7日)、〈臺灣總督府法院條例〉(1896年5月1日)等法令設置的各級法院、支部與出張所。日治時期的法院制度歷經變動,大致可分為一審時期、三級三審時期、二級二審時期、二級三審時期、二級三審四部時期、戰爭末期。 日本帝國接受台灣之後,翌年(1896)即建立了近代之法院體系,實施近代之訴訟制度,而同時期之中國大陸,清帝國直到1910年才延攬日本學者起草大清民事訴訟律草案。.

新!!: 臺灣總督府和臺灣總督府法院 · 查看更多 »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簡稱行政長官公署、長官公署、省署)是臺灣交由中華民國治理初期的最高行政機關,1945年9月1日成立、1947年4月22日解散。最高首長為臺灣省行政長官,僅有陳儀一人擔任過此職。陳儀本人集行政、立法、司法於一身,還身兼軍事大權,被民眾詬病為新總督。影響臺灣後世甚鉅的二二八事件即發生於該機關設置之時。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從日本手中接管與統治臺灣、並設為省份,但並非與其他省份相同設置省政府,而是設置「行政長官公署」此一特別行政組織,並同時負責南海諸島的接收工作, 海洋國家公園, 2010年03月;但由於長官公署統治政策錯誤與種種倒行逆施,政治腐敗、貪污橫行,以及民不聊生之下,導致臺灣在1947年2月爆發二二八事件,各地民眾群起反抗政府。有鑑於多數臺灣住民對以陳儀為首的行政長官公署強烈不滿,國民政府在二二八事件平息後廢除此機關,改組為臺灣省政府。.

新!!: 臺灣總督府和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 · 查看更多 »

臺灣省政府

臺灣省政府是中華民國臺灣省的最高行政機關,由行政院直接管轄,成立於1947年4月22日,前身為1945年9月1日成立的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原具有完整的地方政府功能,在1998年實施精省後,改制為行政院的派出機關,僅專責中央政府交辦之指定業務,不具備施行地方自治的能力。.

新!!: 臺灣總督府和臺灣省政府 · 查看更多 »

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基隆港務分公司

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基隆港務分公司(簡稱基隆港務分公司)是臺灣港務公司的分支機構,前身為1943年成立的基隆港務局,2012年3月1日隨著中華民國政府的航港體制改革而公司化。現除經營基隆港外,亦經營台北港、蘇澳港等台灣北部之商港。.

新!!: 臺灣總督府和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基隆港務分公司 · 查看更多 »

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高雄港務分公司

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高雄港務分公司(簡稱臺灣港務公司高雄分公司),是專司高雄港港埠業務的國營部門,隸屬於交通部之下的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前身為交通部高雄港務局。.

新!!: 臺灣總督府和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高雄港務分公司 · 查看更多 »

臺灣清治時期

臺灣清治時期是指臺灣及澎湖由清朝統治的時期,在台灣歷史上又稱作清領時期、清據時期,從1683年清廷派施琅發兵攻滅南明勢力明鄭王朝起,至1895年《馬關條約》割讓予日本為止,共212年,為台灣歷史到目前為止持續時間最長的分期。 清朝初期繼承明朝的觀念,視台灣為化外之地,未入版圖,明鄭王朝末任君主鄭克塽降清以後,康熙對台灣棄守問題詢問朝中官員;而朝中官員對於台灣是否收入版圖,分成兩派。反對收入版圖的官員認為:台灣遠在海外,人口稀少,防守不易,不如放棄台灣,只保留澎湖做為東南諸省的軍事屏障,把台灣島上的移民全部遷回中國大陸;贊成收入版圖官員中,以征台將領施琅的意見最為有力,認為:台灣土地肥沃,從戰略的角度來看,可以擔負起防衛東南各省的戰略位置,避免台灣再度成為反清復明的基地,即使需耗用國家經費,也應保住台灣。1684年,康熙在統整思考兩派意見後,接受施琅等贊成派官員意見,決定將台灣納入版圖。 清朝將台灣納為領土後,最初劃為福建省的一部分,對台灣並不積極治理,導致台灣作為法外之地,動亂頻仍;清朝禁止人民移民台灣,然而偷渡者絡繹不絕,也禁止原漢通婚,但對平埔族人採取強制漢化的政策。平埔族人若不接受漢化,除了課以重稅之外,每年還必須強制勞役。在這種殖民政策之下,經過大約一世紀的1770年代,平埔族幾乎全部被漢化了,失去了自己的語言與文字,成為今日台灣人的祖先之一。1874年發生牡丹社事件後,使清廷體認到台灣的重要性,自此開始進行增設府縣、經濟現代化等積極建設,並於1885年將台灣建省。由於甲午戰爭的失敗,清廷在1895年4月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將台灣永久割讓給日本。歷經臺灣民主國的短暫抵抗後,台灣在同年6月進入五十年的日本統治時期。.

新!!: 臺灣總督府和臺灣清治時期 · 查看更多 »

臺灣日治時期

#重定向 台灣日治時期.

新!!: 臺灣總督府和臺灣日治時期 · 查看更多 »

長谷川清

長谷川清(),大日本帝國海軍將官。最終階級正三位、勳一等、功一級,海軍大將。福井縣福井市出身。台灣日治時期第18任總督。.

新!!: 臺灣總督府和長谷川清 · 查看更多 »

长崎县

长崎县()是日本九州地方西北部的县,縣廳所在地是長崎市。長崎縣的管轄範圍包括九州本島的部分和九州西北部海域的对马岛、壹岐岛和五島列島等離島。「長崎」這一地名來自於「長岬」之意(「崎」和「岬」在日語中發音相同)和古代在這裡居住的。長崎縣唯一的陸上鄰縣是佐賀縣,在令制國時代兩縣都屬於肥前國。長崎縣的海岸線地形極為複雜。雖然長崎縣的面積只排名日本第37位,但是海岸線長度卻達4,195公里,佔日本海岸線總長度的12%,高居日本所有一級行政區首位。在日本鎖國時期,長崎是日本唯一獲得幕府承認的與西洋進行貿易的窗口,因此長崎縣的天主教信徒比例較高,天主教會在長崎單獨設有天主教長崎總教區。靠近朝鮮半島和中國大陸的地理位置使得長崎也受到東亞大陸文化的影響較強。長崎新地中華街是日本三大中華街之一。對馬則是江戶時代時獲得幕府承認的和李氏朝鮮進行貿易的據點。長崎縣地形多山,人口多集中在沿海的狹小平地,加上多離島這一特點,使得海運和空運在長崎縣交通中有重要地位。長崎縣的佐世保市在二戰之前是日本海軍四大鎮守府之一的佐世保鎮守府所在地,現在也是重要的軍港。.

新!!: 臺灣總督府和长崎县 · 查看更多 »

长州藩

长州藩(),歷史可溯至日本江户幕府时期,位于日本本州最西(當時的周防國和長門國)。藩主是外樣大名・毛利氏。藩廳設在萩城(现山口县萩市),所以又叫毛利藩或萩藩。幕末,藩廳移轉至周防山口的山口城(山口政事堂),所以稱周防山口藩(すおうやまぐちはん)。一般將萩藩・(周防)山口藩時代總稱「長州藩」。 幕末時期,长州藩與萨摩藩組成萨长同盟,为讨幕运动的中心。后来的明治维新时期,长州藩政治家形成了藩阀政治中占主导地位的「長州閥」。時至現代,长州山口縣出身的政治家仍長期把持日本政府。例如岸信介、佐藤榮作、安倍晉三等,山口縣出身的內閣總理大臣達9位,居各都道府縣之冠。.

新!!: 臺灣總督府和长州藩 · 查看更多 »

长野县

长野县()為日本的一個縣份,位於本州中部的中央高地上,是日本八個內陸縣份之一。縣廳設於長野市。長野縣是日本面積第四大的一級行政區,僅次於北海道、岩手縣及福島縣,也是日本面積最大的內陸縣。由於長野縣的轄區範圍大致相當於令制國中的信濃國,因此也常被稱為信州或是信越(信濃与越後)。長野縣轄區範圍呈現東西窄南北長的外形,地形以高原與盆地為主。全縣分為19市23町35村。長野縣內有許多海拔高於兩千公尺的高山,因此也有「日本的屋脊」之稱。也因高山與盆地的地形影響,長野縣的氣候屬於內陸型氣候,溫差較大且降水較少。長野縣還是日本著名的長壽縣,男性平均壽命高居日本首位,女性平均壽命也是日本第五。.

新!!: 臺灣總督府和长野县 · 查看更多 »

陆军

軍是人類歷史上最古老的一個軍種,主要在陸地上作戰,故也叫地面部隊。現代陸軍有多個兵科,包括步兵、裝甲兵、炮兵、航空兵、工兵、通訊兵、運輸等等,是目前世界上人數最多的軍種。 在冷兵器時代,陸軍主要以刀、劍、斧、矛、弓、弩等作為戰鬥工具。而到了現代,陸軍兵器則有槍械、火炮、飛彈、戰車、直昇機等類別,可謂多不勝數。.

新!!: 臺灣總督府和陆军 · 查看更多 »

技術官僚

#重定向 专家统治.

新!!: 臺灣總督府和技術官僚 · 查看更多 »

東京府

東京府()是日本曾存在的一個一級行政區,為今日東京都之前身。存續期間為1868年(慶應四年、明治元年)至1943年(昭和十八年)。.

新!!: 臺灣總督府和東京府 · 查看更多 »

桂太郎

桂太郎(),長州藩出身(今山口縣),曾任台灣日治時期第2任總督,後來三度出任日本内阁总理大臣(1901年-1906年;1908年-1911年;1912年-1913年),是日本有史以来任职时间最长的首相,元老之一。 任內締結英日同盟,進行日俄戰爭,並策劃吞併朝鮮半島,推動日韓合併。 台灣協會學校(今拓殖大學)的創立者及初代校長。.

新!!: 臺灣總督府和桂太郎 · 查看更多 »

森岡二朗

森岡二朗(もりおか じろう、)日本奈良縣人,日本官員,歷任島根、青森等縣知事,朝鮮總督府警務局長,大東京區棒球董事。1936年9月接任台灣總督府總務長官,為了實行南進政策任內積極實施皇民化。.

新!!: 臺灣總督府和森岡二朗 · 查看更多 »

樺山資紀

樺山資紀(),本姓橋口,原名覺之進,是一位薩摩藩出身的大日本帝國軍事及政治人物。 他曾任第三任警視總監、第四及五任海軍大臣、第六任海軍軍令部長、第一任臺灣總督、樞密顧問官、第十五任內務大臣、第十四任等職務,並被敘勳從一位大勳位功二級伯爵。.

新!!: 臺灣總督府和樺山資紀 · 查看更多 »

水野遵

水野遵()日本尾張(今愛知縣)人,幼名恂造,號大路,1895年5月21日以公使身分兼台灣總督府民政長官,1896年4月1日真除奉派為台灣總督府首任民政長官。.

新!!: 臺灣總督府和水野遵 · 查看更多 »

民政長官

民政長官為台灣日治時期各項政策的實際執行官僚,1919年8月20日改名為總務長官。該職位原為臺灣總督府民政局(後改為民政部)之首長,和臺灣總督府軍務局並立。在1919年《台灣總督府官制》的修訂中,民政部被廢除,軍事權也交由直屬日本天皇的台灣軍司令官負責;但民政長官一職被保留並改名為總務長官,負責綜理庶務。 因為台灣總督權力極大,相對身為左右手的民政長官也擁有立法權、行政權、司法權,實際上肩負政府首腦的作用。其中以後藤新平最為著名,在他任內實施土地調查、人口普查、漸禁鴉片、鐵路修築、港口建設、確立專賣制度等。因為當時的總督兒玉源太郎時常不在台灣,因此,後藤新平實際是那段時間的台灣統治者。咸信,後藤新平是使台灣對日本是負資產轉變為正資產的關鍵人物。.

新!!: 臺灣總督府和民政長官 · 查看更多 »

河原田稼吉

河原田稼吉()本籍日本福島,日本官員,1928年6月擔任台灣總督府總務長官。.

新!!: 臺灣總督府和河原田稼吉 · 查看更多 »

沖繩縣

沖繩縣(,)是日本最西南側的一個縣,縣廳所在地是那霸市。沖繩縣由琉球群島中的沖繩群島、先島群島以及太平洋中的大東群島組成,隔海和九州的鹿兒島縣相鄰。全縣由160個島嶼組成,其中49個有人居住,面積約2,281平方公里,是日本陸地面積第四小的縣。但沖繩縣包括了廣大的海域面積,東西寬約1,000公里,南北長約400公里,算上海域面積的沖繩縣面積則相當於本州、四國、九州面積總和的一半。沖繩縣幾乎全境屬於亞熱帶氣候,部分地區更屬於熱帶氣候,是日本唯一的亞熱帶縣,全年氣候溫暖且降水充沛。 沖繩縣在古代是名為琉球國的獨立國家,但同時對中國和日本薩摩藩朝貢。在中日兩國均處於鎖國狀態的時期,琉球國作為中繼貿易點而有重要地位。明治維新之後,琉球國被日本政府強行吞併,成為琉球藩,後改為沖繩縣。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沖繩縣是現在日本領土範圍內唯一發生地面戰的地區,導致大量人口死亡,縣土被戰火摧殘。戰後沖繩進入美國統治時期,並建設了大量美軍基地。1972年,美國將沖繩治权(非主权)移交日本,但大量美軍基地仍得到保留。現在美軍基地問題是沖繩縣政最主要問題。由於歷史和地理原因,沖繩縣的語言、飲食、風俗文化都和日本本土些許不同。沖繩的群島地形使得農業和製造業在沖繩經濟中佔比較低,而服務業則在沖繩經濟中有重要地位。沖繩還是空手道的發祥地。 沖繩縣的縣名取自於沖繩本島。「オキナワ」這一地名首次出現在文獻記載是在779年(奈良时代光仁天皇寶龜10年)《唐大和上東征傳》,當時漢字寫作阿兒奈波島。近代之後,日文文獻大多使用「沖繩」二字。.

新!!: 臺灣總督府和沖繩縣 · 查看更多 »

法三號

大正10年(1921年)4月1日日本政府公佈法律第三號,正式名稱為「關於應該在台灣施行的法令之法律」,簡稱為「法三號」,大正11年1月1日起實施。為了使日本本土的法律適用於台灣,將法律之全部或部分要施行於台灣者以敕令定之,台灣總督所制定之律令則只具有補充的地位,只有在台灣有需要,而本土沒有這種法律,或台灣的特殊情況,本土的法律不適合施行於台灣的情形下,才採用制定律令的辦法。至此,總督的立法權被削弱,本法則一直施行到日本戰敗為止。.

新!!: 臺灣總督府和法三號 · 查看更多 »

朝鲜日治时期

#重定向 朝鮮日治時期.

新!!: 臺灣總督府和朝鲜日治时期 · 查看更多 »

朝鲜总督府

朝鮮总督府是大日本帝國统治朝鲜期間,在京城(今首爾)景福宫内设立的最高政府机构。 朝鮮總督府大樓於1926年完工,位在當時漢城主要的南北向大街的主軸線上,1910年日韓合併后更將景福宮拆除了一部份讓與這座建築當作建地,佔有當年正宮的位置;建築物的造型是歐洲的學院派,上有圓頂、下有列柱的官府建築,體型與規模比起當時的台灣總督府顯得恢宏些。駐有朝鲜总督,直隸于日本天皇,掌握朝鲜殖民地的军事、立法、行政、司法。全权总督下设置政务总監、总督官房、五部(总务部、内务部、度支部、农商工部、司法部)。另外,设有中枢院、警务总監部、法院和铁路司等机构。 朝鲜总督府统治时期可以分為三期;.

新!!: 臺灣總督府和朝鲜总督府 · 查看更多 »

木下信

木下信(),日本長野縣人,日本官員,於1931年1月接任臺灣總督府總務長官,為該職務的第十四任。此外還曾擔任過縣知事、眾議院議員等職。.

新!!: 臺灣總督府和木下信 · 查看更多 »

成田一郎

成田一郎()日本宮城縣人,日本官員,歷任石川、兵庫縣知事。1945年1月接任台灣總督府總務長官,為該職務的最後一任。.

新!!: 臺灣總督府和成田一郎 · 查看更多 »

户口

户口可以指:.

新!!: 臺灣總督府和户口 · 查看更多 »

明石元二郎

明石元二郎(),號柏蔭,福岡藩博多大名町出身,日本陸軍大将,台灣日治時期第7任總督,唯一一位於任內逝世及葬於台灣的總督。.

新!!: 臺灣總督府和明石元二郎 · 查看更多 »

海军

海軍或水軍是一國軍隊當中的主要構成部分之一,為在海洋、河流、湖泊等水體上作戰的軍種,一般來說以錨作為標誌。海軍使用的武器主要為各式水上的軍艦、以及在海底航行的潛艇;操控艦艇的海軍為海軍艦艇兵,除了在水上及海底作戰的海軍艦艇兵之外,海軍還可衍生出空中戰鬥的海軍航空兵、以及能在水上戰鬥與陸上戰鬥的海軍陸戰隊。 海軍是人類史上最古老的軍種之一,在漢字中稱為「水軍」或「水師」,可以追溯到古代人類航海貿易、海上掠奪與自衛的發展,如西元前1400年的腓尼基人為保護於敘利亞沿岸穿越地中海建立殖民地和貿易活動,建造和使用了三列槳座戰船於海上與敵人戰鬥。隨著造船技術和工業革命的進步,海軍船艦從人力划槳、風力推動的帆船到了輪機動力,航程大為增加;海軍的武力也因為火砲的發明從水兵間的登艦近距離戰鬥演變到遠距開火射擊。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海軍戰鬥模式丕變,巨砲厚甲的戰艦逐漸退出世界舞台,取而代之的是潛艇和航空母艦空中武力的活躍,同時也在該時期爆發了史上最大規模的海上戰役—雷伊泰灣海戰《雷伊泰灣爭奪戰》(The Battle for Leyte Gulf),C.

新!!: 臺灣總督府和海军 · 查看更多 »

新潟县

新潟縣()位於日本本州島中部日本海沿岸的北陸地方,縣廳所在地是新潟市。新潟縣的轄區範圍相當於令制國中的越後國、佐渡國。新潟縣可以分為上越地方、中越地方、下越地方、四個地區。新潟縣是日本面積第五大縣,海岸線全長635公里,轄有20市6町4村。 由於「潟」字筆劃複雜,新潟當地自江戶時代開始常使用「新泻」這一寫法。然而隨著印刷技術的普及和「潟」字在1981年被納入常用漢字,「新泻」這一寫法已較少出現。而中文受過去日文「新泻」写法影響,常誤將「新潟」寫為「新泻/新瀉」。新潟縣官方為此特地公告正名,要求使用「新潟」這一正確名稱。.

新!!: 臺灣總督府和新潟县 · 查看更多 »

文武町

文武町為台灣日治時期台北市之行政區,在城內東南隅,今公園路、懷寧街、凱達格蘭大道、重慶南路一段、貴陽街一段之一部均在町內,町名源自境內之文廟與武廟,文廟就是官祀孔子廟(遺址在今日北一女中),武廟即為官祀關帝廟(遺址在今日台北司法大廈)。這兩個宗教建築在日治初期即被拆除。轄域內有台灣總督府(今總統府)、總督官邸(今台北賓館),從日本時代以來,即為台灣的政治中樞。.

新!!: 臺灣總督府和文武町 · 查看更多 »

日圓

日圓(,日語羅馬字:Yen),亦简作日元,全称为日本圓,货幣符號為¥,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4217的货币代码為JPY,是日本的官方货币。其發行製造機構為日本銀行,纸币称为日本银行券。日圓在儲備貨幣的国际构成比例仅次于美元、歐元,列第3位。.

新!!: 臺灣總督府和日圓 · 查看更多 »

政府

政府是一个政治体系,於某个區域訂立、執行法律和管理的一套机构。广义的政府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军事机关,狭义的政府仅指行政机关;在内阁制国家,“政府”一词也用來指代表国家最高行政机构的核心,即“内阁”。 政府也是一种权力分配的格局。不仅是司法权、立法权和行政权之间的关系,也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甚至也包括了政府各部门单位之间以及公务员之间的权力分配。 政府是组成国家整体的一个幫派,政府隶属于国家。因此执政政府的倒台或政权的更替并不意味着国家的灭亡,而如果国家灭亡了,政府也就不可能存在。公民对于国家的合法性存在认同性高于对政府的认同性。 政府也是一种组织,区别于一般的社会组织,政府权力的取得必须具有合法性,同时具有强制性和权威性。权力只为权力来源负责,政府也不例外。如果政府的权力来源恰好是国民或公民,政府就对国民公民负责,为公共利益服务。 政府依照法律行使执法权,如果超出法律赋予的权限范围,就是“滥用职权”;如果没有完全行使执法权,就是“不作为”。两者都是政府的错误。.

新!!: 臺灣總督府和政府 · 查看更多 »

政府首脑

政府首脑是國家(或地區)政府或内閣的领导人,在議会制政治体制下一般為总理(如德国)或称首相(如英国),在總統制政治体制下一般为總統(总统同时也是国家元首,例如美国),而在半总统制政治体制下政府首長由总统在议会多数政党中指定(如法国),在社会主义国家一般为总理,例如前苏联的部长会议主席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務院總理。此外,也有比較特殊的政治制度,例如中華民國:依中華民國憲法規定,行政院為國家最高行政機關,其行政首長為行政院長,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規定,由民選的總統逕行任免之。 政府首腦是行政部門的最高負責人,因此也可稱為行政首長。.

新!!: 臺灣總督府和政府首脑 · 查看更多 »

政治思想

政治思想(英語:political ideology),並認為相關的政治,包括政治和意識形態的思想政治有關,允許的範圍是廣泛的。 政治哲學似乎是相似的,政治哲學的政治理念和猜測,哲學方法和哲學歷史的,而上面的討論,政治思想的基礎上的,它是保證一定是哲學沒有。它也與“哲學”和“哲學”每一個明確的區分。 此外,哲學家(例如,著名的政治討論,在大多數情況下,柏拉圖的政治哲學,康德的政治哲學,黑格爾,如政治哲學中的“政治哲學” ),一個非哲學的思想家,否則思想家通常被稱為“政治思想”(例如,盧梭的政治思想,江戶時代日本國學政治思想,近代早期的人,如政治思想)。也稱為“政治哲學”的注意事項,有關政治思想的方法,通常稱為“政治思想”關於政治獨立思考的內容。.

新!!: 臺灣總督府和政治思想 · 查看更多 »

愛知縣

愛知縣()是位於日本中部地方的縣,首府與第一大城為名古屋市。.

新!!: 臺灣總督府和愛知縣 · 查看更多 »

曾根靜夫

曾根靜夫(),日本安房(今千葉縣)人,1897年7月20日從水野遵手上接任台灣總督府民政長官一職。他在任任期並不長,僅到翌年3月2日。任期任務多為負責綏撫台灣。.

新!!: 臺灣總督府和曾根靜夫 · 查看更多 »

時報文化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時報文化、時報出版,是台灣大型出版社之一,由《中國時報》創辦人-余-紀忠創辦,為台灣第一家股票上櫃的出版社。.

新!!: 臺灣總督府和時報文化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台灣總督府彩票局日治政府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