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七七事变

指数 七七事变

七七事變,又稱蘆溝橋抗戰、卢沟桥事變,是中華民國與日本於1937年7月7日發生在中華民國河北省宛平縣盧溝橋的一起軍事衝突,為第二次中日戰爭(八年抗戰)全面爆發的起點。 1937年7月7日晚,日本駐屯軍在蘆溝橋附近演習。駐豐台日軍稱演習中一名士兵「失蹤」,要求進宛平城搜查,遭拒絕後,即攻擊城西盧溝橋。當晚10時40分,日軍聲稱演習地點傳來槍聲,並有一名為志村菊次郎的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宛平城搜查,遭守城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前身之一為西北軍)拒絕。日军挑起卢沟桥事变。中國駐軍第二十九军奮起抵抗。翌日清晨5時許,日軍炮轰宛平城。随后发生了平津作战。第二十九軍在之后的平津作战中打輸,撤退至保定,平津地区為日本佔領,第二次中日戰爭随后全面爆发。.

147 关系: 嚴寬劉峙劉湘华北地区华北政务委员会卢沟桥南开大学南苑古北口镇吉星文報紙塘沽协定大刀進行曲大阪天津市孫連仲孫殿英宋哲元宛平城宛平縣察哈爾省少将少校上校上海辞书出版社两广事变中原大戰中华书局中將中國駐屯軍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国驻屯军中国抗日战争中队中校丰台区东亚东京三聯書店三民書局一·二八事變九一八事變平津作战平津地区京广铁路廊坊市今井武夫廣田弘毅廬山聲明张学良...张家口市张自忠張發奎佟麟阁何廉何應欽保定市北平城北平市北京市北苑國史館國民政府刁作謙刘汝明呂芳上傳記文學傀儡政權唐山市冯治安冀東防共自治政府商丘市八一三事变八國聯軍公主岭市公顷关东军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石友三石家庄市王寵惠王克敏獨立混成第1旅團秦德純第20師團綏靖公署热河田代皖一郎牟田口廉也白崇禧韓復榘聯經出版華北五省自治萬福麟静海西安事变西北军西苑香港香月清司马厂镇马可·波罗高桂滋軍事演習黄河辞海龐炳勛辛丑条约龙云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近衛文麿郭廷以郭汝瑰阎锡山赵登禹鄧哲熙臺北长辛店镇长春市雞蛋通州通州区 (北京市)陳布雷陶德曼陇海铁路陕甘宁边区李宗仁李服膺李新植田謙吉樞密院 (日本)殷汝耕每日新聞永定河河北省河边正三河间河野悦次郎淞沪会战满洲国朱德文盲日本外務省日本首相承德 扩展索引 (97 更多) »

嚴寬

嚴寬可以指:.

新!!: 七七事变和嚴寬 · 查看更多 »

劉峙

劉峙,字經扶,江西吉安人。國民革命軍陸軍二級上將,曾任黃埔軍校教官,参与北伐、中原大戰等多場戰事,甚為得到蔣中正賞識。抗戰時曾任第一戰區第二集團軍司令,第五戰區司令。1948年被任為徐州剿共總司令,被解放軍全线击敗。1954年到台灣,至1971年病逝。.

新!!: 七七事变和劉峙 · 查看更多 »

劉湘

劉湘(),又名元勋,法号玉宪,汉族,生於四川省大邑县安仁鎮。四川大邑人,字甫澄。中華民國军事将领,川军领导人之一。四川陸軍速成學堂畢業。死後獲追贈陆军一级上将。.

新!!: 七七事变和劉湘 · 查看更多 »

华北地区

华北、华北地区指位于中国北部的区域。一般指秦岭-淮河线以北,长城以南的中国的广大区域。现时在政治、经济层面上指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共计5个省级行政单位。.

新!!: 七七事变和华北地区 · 查看更多 »

华北政务委员会

華北政務委員会是1940年3月29日成立的行政組織。前身是中華民国臨時政府。臨時政府参加汪精卫政权后,改组为華北政務委員会。 依据《華北政務委員会組織条例》,华北政务委员会受汪精卫政权委託,负责河北、山東、山西3省及北京、天津、青島3市地域的防共、治安維持、经济政策,并监督下属各省市政府。在条例规定之外,河南地区的行政事务事实上也受華北政務委員会管理。 1942年1月,蘇北淮北地区的蘇淮特別区行政公署受汪精卫政权直轄。 華北政務委員會成立之後,華北地區仍然懸掛五色旗,並作為中華民國新民會的旗幟。1943年2月9日,華北政務委員會改掛未經修改的青天白日滿地紅旗,與汪精衛政權直轄地區相一致。同時,汪精衛政權在北平設立“軍事委員會駐華北辦事處”。華北治安軍改稱“華北綏靖軍”,更換成與和平建國軍相同的軍旗和軍徽。淮海省停用聯銀券,改用中儲券。.

新!!: 七七事变和华北政务委员会 · 查看更多 »

卢沟桥

盧溝橋亦作蘆溝橋,亦稱永定橋,位於北京市丰台区永定河上,距离北京市中心約15公里。該橋因跨越盧溝河(今永定河)而得名。卢沟桥是中国最大的古代多涵孔圆弧拱桥,弧拱跨度为11米,扁平率为0.69。.

新!!: 七七事变和卢沟桥 · 查看更多 »

南开大学

南开大学(简称:南开、南大、NKU),原称私立南开大学,由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严修、张伯苓于天津创办,肇始于1904年,成立于1919年,成立之时设文、理、商三科,后发展为综合性大学。日本侵华战争期间,南开大学大部分校舍毁于战火,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共同南迁昆明,组成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直至战后回到天津八里台原址复校并改为国立大学。 1952年,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南开大学由全门类的综合性大学改为文理并重的全国重点大学。1978年后,逐步恢复工科、商科等撤销的科系。1990年代后,天津对外贸易学院和中国旅游管理干部学院先后并入南开大学。截止2016年,南开大学有24个专业学院,学科覆盖文、史、哲、经、管、法、理、工、农、医、教、艺,是一所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南开大学的校训为“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办学理念为“文以治国、理以强国、商以富国”,办学宗旨为“知中国,服务中国”。 目前,南开大学法定住所地址为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4号,是国家985工程、211工程和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研究型大,并入围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名单,学校设有八里台校区、津南校区、泰达校区,正在筹建南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

新!!: 七七事变和南开大学 · 查看更多 »

南苑

南苑是明清北京城以南的一个地名,原是元、明、清三代皇帝出游狩猎的地方,也称南海子。随着--后期,西苑(包括三山五园)兴建后,逐渐废用。南苑曾养着麋鹿。改革开放后来从国外回来的麋鹿就养在南苑新建的麋鹿苑中。 南苑现分属于大兴区和丰台区。南苑的范围很大,基本覆盖了从南四环到南六环,从京开高速到京津塘高速之间的范围。南苑主要是四座行宫,分别为旧衙门行宫(又称德寿寺,现地名旧宫)、南红门行宫(现地名南宫)、新衙门行宫(现地名新宫)、团河行宫。现仅存团河行宫。南苑为禁苑,苑内几乎不住人,不耕种,只有一些维护的人称为海户。现还有称为海户屯的地名,应是当时海户居住的地方。明代时,南苑开四个苑门,北为大红门,南为南大红门,东为东红门,西为西红门。后增设为九个,包括小红门等。后来又增设了角门。《帝京景物略》记载:“城南二十里有囿。曰南海子,方一百六十里。”“四达为门,庶类蕃殖,鹿、獐、雉、兔,禁民无取设海户千人守视。” 南苑地区地处古永定河流域,流经这里的有凉水河、小龙河、凤河等。南苑地势低洼,泉水很多,到清代仍有“水泉72处”的记载,《日下旧闻考》记载“有泉百余”。多年的河水、雨水和泉水汇集,形成几个很大的水面,称为海子。包括饮鹿池、眼镜湖、大泡子、二海子、三海子、四海子、五海子等一系列水域。旧衙门行宫修建于清顺治十五年,后被毁,乾隆二十年重建。团河行宫建于乾隆四十二年。 南苑作为皇家的猎苑开始于辽代,后金、元、明、清都把这块水草丰美的地方作为遊獵的地方。元代称为“飞放泊”。明代称南海子,清代称南苑。明代的燕京十景中的“南囿秋风”,就是指南海子一帶。1900年秋,八国联军进北京后曾在这里烧杀抢掠。五世达赖喇嘛曾在南苑拜谒顺治帝。《辛丑条约》签订后,为了为偿还赔款,清朝在南海子设官产局分割出卖土地,南苑作为皇家猎苑的历史从此终结。 此后,南苑荒废,居民逐渐增多,形成集镇,名南苑镇。 民国初年,军队占据南苑,将其辟为兵营。至今这片地区还有“三营门”、“六营门”等地名。1922年,时任陆军检阅使兼第11师师长的冯玉祥就驻扎在南苑兵营。当年的检阅使署和师司令部建筑位于现南苑机场候机楼东侧,南苑兵营司令部旧址于1991年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时,驻守北平的29军军部就设在南苑兵营。1937年7月28日晨6时,日寇出动第20师团计2万多人进攻南苑兵营。南苑守军佟麟阁、赵登禹在突围过程中分别在南苑大红门以东和大红门西南的黄亭子附近牺牲。.

新!!: 七七事变和南苑 · 查看更多 »

古北口镇

古北口镇,位于中国北京市密云县东北部,西邻高岭镇,北邻河北滦平县,东邻新城子乡,南接太师屯镇。总面积84.71平方公里,总人口8286人。辖有9个行政村。该镇为第4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之一。.

新!!: 七七事变和古北口镇 · 查看更多 »

吉星文

吉星文(),字紹武,河南扶溝人,祖籍陕西韩城县西原村吉家巷。國民革命軍中將(後追晉為上將),中華民國抗日戰爭名將。在八二三炮战中负伤身亡。.

新!!: 七七事变和吉星文 · 查看更多 »

報紙

報紙,或稱报章、新聞紙,是一種以重量較輕,價值較低的紙張印刷而成,閱讀後即可任意處置的出版品。報紙上通常刊載不同主題的新聞、消息、評論、專欄等,並且常附帶有商業廣告。這些不同的主題包括政治事件、犯罪、體育、意見、天氣、星座運勢等等,報紙通常也包括卡通或其他娛樂,如數獨、填字遊戲。報紙的收入來源是來自讀者訂閱或購買,以及廣告的收入。 在2007年時,世界上有6,580種日報,每天銷售將近四億份。不過在2008金融危機時,由於經濟的不景氣加上網路媒體的快速發展,造成銷售及廣告的巨幅下滑,因此許多報紙停刊或縮小規模。但也有許多報社將報紙的內容放在網站中,即為電子報。 報紙是传播媒体的一種。绝大多数國家的人民都可以自由創辦報刊,屬於言論自由中的一部份,但也有例外:像中華民國在戒嚴時期曾有报禁,停止新報紙登記,一直到1988年才解除报禁。.

新!!: 七七事变和報紙 · 查看更多 »

塘沽协定

《塘沽协定》是因張學良於九一八事變堅持遵守蔣中正意志不抵抗日軍,並在後續的戰役裡棄守錦州與熱河戰役不戰而逃,日軍取得區域優勢,长城、冀东战役已达国军能力所限,北平、天津等要处暴露於日軍威脅下,且华北旧军阀有通敌自立之嫌,为保华北,中華民國被迫與日本陸軍于1933年5月31日签定停战协定。.

新!!: 七七事变和塘沽协定 · 查看更多 »

大刀進行曲

《大刀進行曲》又名《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副標題是“獻給二十九軍大刀隊”。作曲家麥新(原名孫培元)作於1937年8月8日,同年9月刊載於《大眾歌聲》第二集。此曲為歌頌當時駐守長城、在缺乏武器及彈藥下仍以大刀為武器,與日軍英勇肉搏拼殺的國民革命軍第29軍「大刀隊」而作。.

新!!: 七七事变和大刀進行曲 · 查看更多 »

大阪

#重定向 大阪市.

新!!: 七七事变和大阪 · 查看更多 »

天津市

天津市,简称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和中国北方最大沿海开放城市。天津位于华北平原的海河各支流交汇处,东临渤海,北依燕山;有海河在城中蜿蜒而过,跨越海河的各式桥梁形成了“一桥一景”的景致。 天津因漕运而兴起,1404年12月23日正式筑城。自1860年天津开放为通商口岸后,西方多国在天津设立租界,洋务派亦在天津兴办实业,使天津成为中国北方开放的前沿和近代中国洋务运动的基地。在领风气之先的同时,天津近代工业、商业、金融业等发展迅速。由天津开始的军事、教育、司法、交通、通讯、工业等方面的近代化建设,均开中国之先河。天津成为当时中国第二大的工商业城市和北方最大的金融商贸中心。 2006年3月,国务院批复的《天津市总体规划》将天津完整定位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生态城市” ,人民网,2010-8-7查阅,并将“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设立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7年11月,中国、新加坡两国政府选址天津共同建设中新生态城。2015年4月,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成立,成为中国长江以北唯一的自由贸易试验区。经过自1990年代开始的工业东移战略,天津市已经初步形成了“中心城区-滨海新区”和“天津港-天津南港”的双城双港的城市格局。《京津冀协同发展纲要》确定天津市为“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和改革先行示范区”。 天津市举办了2013年的第六届东亚运动会和2017年第十三届全运会,同时天津也是夏季达沃斯论坛的常驻举办城市。.

新!!: 七七事变和天津市 · 查看更多 »

孫連仲

孫連仲(),字仿魯,直隶省雄縣(今河北省雄县)人。中华民国陆军二級上將。馮玉祥手下「十三太保」之一。抗日战争知名将领。.

新!!: 七七事变和孫連仲 · 查看更多 »

孫殿英

孫殿英(),字魁元,又字科元,乳名金贵,河南永城人,民國初年軍閥,初為直系,歷降鎮嵩軍、国民軍、奉軍、國民革命軍、日軍、汪精卫政府,二次大戰日本投降後,又歸順蔣介石,成為國民革命軍中將,國共戰爭中被解放军所俘,毒癮發作而卒。其部隊軍紀敗壞,殺掠無數,還曾盜掠清东陵,侵吞、毀損文物無數,惡名昭彰,人稱東陵大盜。.

新!!: 七七事变和孫殿英 · 查看更多 »

宋哲元

宋哲元(),字明軒,是一位出生於山東省樂陵縣的中華民國將領。他與張之江、鹿鍾麟、鄭金聲、劉郁芬被並稱為「馮玉祥五虎將」。.

新!!: 七七事变和宋哲元 · 查看更多 »

宛平城

宛平城,原名拱极城,位于北京市丰台区卢沟桥东侧,是明朝所建屯兵用的卫城,后为七七事变爆发地。如今宛平城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卢沟桥的保护范围。.

新!!: 七七事变和宛平城 · 查看更多 »

宛平縣

宛平縣是一個曾經存在於北京地區的县級行政區劃。.

新!!: 七七事变和宛平縣 · 查看更多 »

察哈爾省

察哈爾省作为一个行政区划,按不同历史时期可以指:.

新!!: 七七事变和察哈爾省 · 查看更多 »

少将

少將是軍隊的軍階,中将以下准將或上校或大校以上的一階,在沒有准將的國家中,少將為將官最初階。在有准將的國家中,准将是将官中最低階,少将則是兩顆星。根據國家不同,少將為將官中的第三階或第四階。中文裡的少將一詞是來自於日本軍制,日本軍制中的少將來自日本古代官職。當代日本自衛隊中的少將稱作「將補」。在北約軍隊中,相當於OF-7。 在中华民国,少將是將級最初階,肩、領章為一星,由上校所升任。他们在軍中通常擔任各司令部的副司令、國防部各下屬單位的高階主官(主管)、軍團副指揮官,地區指揮官、指揮部指揮官、旅長、軍醫院院長和軍校校長等一職。.

新!!: 七七事变和少将 · 查看更多 »

少校

少校是軍隊的職銜,是校官中的最低級別。英文裡,陆军以及由它衍生出来的军种的少校称为Major,海军少校则称为Lieutenant Commander(直譯:副指揮官)。英国皇家空军少校则称为Squadron Leader(直譯:中隊長)。 英国陆军少校主要擔任連長職務。美國陸軍少校主要擔任副營長、營部執行官職務。 中華民国國軍少校精實案前主要擔任兵器連連長或副營長,精實案因為指揮架構修整始改編製擔任副營長、營參謀主任、營輔導長、營級執行官、本部連、旅部連、群部連、營部連或專業連隊連長。.

新!!: 七七事变和少校 · 查看更多 »

上校

上校是軍隊中军官的職銜,在多数國家中是校官中的最高級別,在中校之上、少將或准將之下。但在某些军事组织中,則还设有高上校一級的大校軍銜。在某些较小的军事组织中,上校也有可能作为最高级别的军衔。 在多数英语国家中,陸軍、空軍及海军陸戰隊的上校稱為colonel(缩写为Col.),海軍上校則稱作captain。英国空军上校的稱呼则為group captain(聯隊長)。在東亞各國軍隊的上校階級中,舊日本軍的漢字为大佐,自衛隊則依軍種分稱為一等陸佐、一等海佐和一等空佐(簡稱一佐),越南人民軍上校(thượng tá)和朝鮮人民軍上校(상좌)的對應漢字為上佐、韓國國軍上校(대령)的對應漢字則為大領。.

新!!: 七七事变和上校 · 查看更多 »

上海辞书出版社

上海辞书出版社是中国大陆的一家以出版工具书(辞书)为主的专业出版社。.

新!!: 七七事变和上海辞书出版社 · 查看更多 »

两广事变

两广事变,又称六一运动,六一事变。或西南事變。是指在1936年6月至9月,蔣中正政府和地方政治派系:广西的新桂系和广东的陈济棠粤系,以抗日运动之名义,挑戰蔣中正南京國民政府的政治事件。该政治事件几乎触发了一场内战,但是最终以双方达成政治妥协而结束,致使出現蔣中正中央(江浙)派系壓制粵系地方的趨勢。.

新!!: 七七事变和两广事变 · 查看更多 »

中原大戰

中原大戰是指1930年5月至11月,蔣中正(即蒋介石)與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等在中國河南、山東、安徽等省之一場军阀混战。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輯委員會《軍事》編輯委員會,《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I》,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9年5月上海印刷,第471頁,ISBN 978-7-5000-0242-0是國民革命軍北伐以後,左派領導人汪精卫聯合西山會議派及地方實力派張發奎發起挑戰南京國民政府之內戰。中国共产党方面,或稱蔣馮閻李戰爭。.

新!!: 七七事变和中原大戰 · 查看更多 »

中华书局

中华书局,是一間整理出版中国古籍的专业出版社,也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出版社之一。於1912年1月1日成立,1949年8月後,分成三個部分:中國大陸、香港、臺灣,而中国大陆的中华书局又分成三个部分:北京中华书局、上海辞书出版社和上海中华印刷有限公司(即原中华书局印刷所)。.

新!!: 七七事变和中华书局 · 查看更多 »

中將

中將是許多國家軍隊中的職銜,介於少將和上將之間。這個職銜的來源可追溯至中世紀中,在戰場上接受上將的命令,再傳達下去的那個人。中文里的中将一词是来自于日本军制,日本军制中的中将来自于日本古代官职。 在美國等國,陸軍、空軍及陸戰隊的中将称为Lieutenant General,海军中将称为Vice Admiral;英国空军中将则特称为Air Marshal。 在中華民國國軍、中国人民解放军、俄羅斯聯邦軍及英国皇家海军(2001年后改为3星)等国中将的军衔标志为两颗星,在美国军队及韩国國軍、德國聯邦國防軍及日本自衛隊等受美军影响较深的軍隊中,中将級別的军衔标志通常為三颗星,而法国军队及其他前法属殖民地国家,中将军衔标志为四颗星。 中華民國國軍中将主要主要担任军长的职务,以及區域指揮官、司令官等。德國聯邦國防軍除了一般中將外,尚存在有「軍醫中將」此一特定軍銜名稱(陸、空軍軍醫中將稱Generaloberstabsarzt,海軍軍醫中將稱Admiraloberstabsarzt)。 在美國建國初期,中將為美國陸軍的最高軍銜。因為美國首任總統喬治·華盛頓生前所擔任的最高軍銜就是中將。.

新!!: 七七事变和中將 · 查看更多 »

中國駐屯軍

#重定向 中国驻屯军.

新!!: 七七事变和中國駐屯軍 · 查看更多 »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局所属的国家级档案馆,位于江蘇省南京市中山东路309号,集中收藏1912年至1949年間中華民國历届中央政权机关及其直属机构档案。 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了原中国国民党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和原国史馆的所有档案史料。这批档案经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决定,交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设立南京史料整理处。1951年2月1日,南京史料整理处正式成立,设在原中国国民党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旧址。该处先后从广州、重庆等地收集、接收了国民政府的大量档案,并接管了保存在北京的北洋政府档案。1964年4月,南京史料整理处改隶于国家档案局,更名为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至2003年,馆藏档案932余个全宗,共计180多万卷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新!!: 七七事变和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 查看更多 »

中国驻屯军

中国驻屯军(支那駐屯軍) 是日本與多國根据《辛丑条约》获得的在中国境內驻屯军队特权的产物,屬日本軍的一支。.

新!!: 七七事变和中国驻屯军 · 查看更多 »

中国抗日战争

中國抗日战争,即日本侵华战争,史稱八年抗戰,中国共产党在2017年改稱十四年抗戰。国际上又称第二次中日战争(日中戦争),指20世纪初期大日本帝国與中華民國之間發生的戰爭,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東亞戰事的主要部分,中日戰場主要位于中國境內,同時也包括缅甸北部等鄰接地區。戰爭时间若从1941年12月9日中华民国對日正式宣戰算起僅有四年;自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七七事變)算起则有八年,且宣戰文告中亦有「之前四年餘神聖抗戰」一句,因此有「八年抗戰」之稱;而若從1931年9月18日的九一八事變算起,至1945年8月20日日本投降則歷時十四年。 1931年9月18日,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在100天內佔領整個中國東北地區。1932年1月2日,中华民国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發表演講,指陳宣戰之弊害。同年3月1日,日本帝國參謀本部及關東軍在東建立一新政權,定名為「满洲国」。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不久华北沦陷,中日全面开战。 1941年12月8日,日本艦隊突襲太平洋美海軍基地珍珠港,太平洋其他地區日軍亦四出攻擊,美國、英國與日本互相宣戰,中國亦正式對日本宣戰並及德國、意大利。 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国元首發表《开罗宣言》,要求战後日本归还自1895年占领中国的所有领土。1945年7月26日美、英與中国對日本发出波茨坦公告,重申開羅宣言,命日本無條件投降。同年8月14日,日本天皇敕令,保證實行波茨坦公告規定之條件;9月9日,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岡村寧次向中國陸軍總司令何应钦投降,中日战争告終。 中國戰場在於二次世界大戰中有顯著影響,使超過百萬的日軍主力被牽制在中國而無法北攻西伯利亞及調派軍隊支援太平洋及印度洋的戰事,減輕了英美兩國的作戰壓力;南進澳洲阻斷盟軍印度洋石油供應鏈的計畫也以失敗告終,間接促使了:一、蘇联在歐陸戰線的战局逆轉,並在大戰結束前夕使紅色勢力進佔東亞。二、美國南洋戰場的反攻以及英美在中東北非的戰事變得順利。.

新!!: 七七事变和中国抗日战争 · 查看更多 »

中队

#重定向 连.

新!!: 七七事变和中队 · 查看更多 »

中校

中校是軍隊的職銜,介於少校和上校之間。英文裏,陆军等军种的中校称为Lieutenant Colonel,美國海军中校称为Commander。英国皇家空军中校则称为Wing Commander。在日本,二戰戰敗前日軍称为中佐,戰敗後自衛隊則依陸、海、空部隊分稱為2等陸佐、2等海佐及2等空佐,相當於陸軍中校、海軍中校及空軍中校。 中校在美國陸軍主要担任营长职务,在中華民国國軍主要担任营长、群部單位主官或高司單位參謀,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陆军作战部队则可担任营长、副团长、团长。 *.

新!!: 七七事变和中校 · 查看更多 »

丰台区

丰台区是北京市的城六区之一,也是北京四个近郊区之一,位于北京市南部,东面与朝阳区接壤,北面与东城区、西城区、海淀区、石景山区接壤,西北面与门头沟区,西南面与房山区,东南面与大兴区接壤。.

新!!: 七七事变和丰台区 · 查看更多 »

东亚

东亚泛指亚洲東部,包括中國大陸、日本列島、朝鮮半島和蒙古以及臺灣等地,面积约1170万平方千米,东亚总人口超过16亿。.

新!!: 七七事变和东亚 · 查看更多 »

东京

東京()是位於日本關東地方的都市,狹義上指東京都、或東京都區部(即東京市區),亦可泛指東京都及周邊衛星都市群相連而成的「首都圈」(東京都會區)。目前(2017年8月)東京都區部人口數達946萬,首都圈的人口數則達3千6百萬,是目前全球規模最大的都會區,亦為亞洲最重要的世界級城市。東京是传统上的全球四大世界級城市之一,在2016年GDP達9472.7億美元,超越紐約(9006.8億)成為全球第一,同時全球城市指數排名中排名第三。 東京古稱江戶,自德川幕府時代以來開始成為日本主要都市之一,明治維新時期改為現名後,更發展為日本政治、經濟、文化、交通等眾多領域的樞紐中心。經過二戰後的繼續發展,東京不僅成為世界商業金融、流行文化與時尚重鎮,亦為世界經濟發展度與富裕程度最高的都市之一。此外,東京還有目前全球最複雜、最密集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其中東京的地鐵系統每日平均運量達880萬人次,繁忙程度居全球地鐵第三位。 在正式的行政區劃定義上,東京僅限於東京都,與道、府、縣同為日本的一級行政區,轄區包含東京都區部、多摩地方與伊豆群島、小笠原群島等離島;其中,東京都區部為日本中央政府所在地。東京都同時也囊括了日本最南端(沖之鳥礁)和最東端(南鳥島)等地理極點,擁有日本各都道府縣中最多的人口數,同時也是日本人口密度最高的都道府縣。.

新!!: 七七事变和东京 · 查看更多 »

三聯書店

三聯書店是1948年在香港创立的一家书店,原名生活書店·讀書出版社·新知書店三聯書店,第二年总店迁往北京,后经过分分合合,现衍生出3家独立的三联书店,总部分别设在北京、香港和上海。.

新!!: 七七事变和三聯書店 · 查看更多 »

三民書局

三民書局(英語:San Min Book),是一家總部位於臺灣的出版社與書店,由劉振強、柯君欽、范守仁等三人集資創立於1953年,宗旨為「傳播學術思想,延續文化發展」,早期出版法政(法律類及政治類)大學用書、《三民文庫》、《古籍今注新譯叢書》、《大辭典》,後亦出版字典及兒童、青少年讀物,轉型成為綜合型出版機構。.

新!!: 七七事变和三民書局 · 查看更多 »

一·二八事變

“一·二八”事变(日本稱第一次上海事変),又稱為淞滬戰爭,是日本在1932年初發動的侵略上海之戰爭。1931年「九一八事變」發生後,日本為支援配合其对滿洲的侵略而自導自演引發的衝突。1月28日晚,日军突然向闸北的國民革命軍第十九路軍发起了攻击,随后又进攻江湾和吴淞。十九路军在军长蔡廷锴、总指挥蒋光鼐的指揮下進行反擊,史稱「一二八事變」。 事變发生后,国际上出面调停上海的战火,却对日本佔領滿洲采取了放任的态度。1932年3月1日,满州国成立,达到了在滿洲炮制傀儡政权的目的。.

新!!: 七七事变和一·二八事變 · 查看更多 »

九一八事變

九一八事变是指1931年9月18日在滿洲爆发的一次军事冲突和政治事件,冲突双方是中国國民革命軍東北邊防軍和日本关东军。日本军隊以中国军队炸毁日本修筑的南滿铁路为藉口而侵占瀋陽。事变後三个月之內,日本关东军侵占中国东北全境,1932年3月1日满洲国成立。事變爆发后,日本國會和以總理大臣(首相)為首的日本內閣權力下降,日本军部主战派地位上升,中日矛盾激化。 由於張學良的“不抵抗政策”,因此中國軍對未能有組織的抵擋日軍的進攻,日軍快速地佔領了滿洲。此事件也成為西安事變的導火線。 9月18日则被中華民國視為「国耻日」。.

新!!: 七七事变和九一八事變 · 查看更多 »

平津作战

平津作战指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第29军在北平及天津地区与日本陆军中国驻屯军的作战。.

新!!: 七七事变和平津作战 · 查看更多 »

平津地区

平津地区,是指在中華民國时期,北平市(现北京市)与天津市的合称,现在已经不再使用,而是使用“京津”这个词来指该地区。.

新!!: 七七事变和平津地区 · 查看更多 »

京广铁路

京广铁路是中国大陆一条从北京市通往广东省广州市的铁路,由1957年通车的武汉长江大桥连接原京汉铁路(北京至汉口)和原粤汉铁路(武昌至广州)而成。京广铁路正线全长2284公里(丰台站至广州站),全线为 I 級双线电气化铁路,是中国最重要的一条南北方向铁路干线,其连接了六座省会城市,以及数十座大中城市,并与多條铁路相接,在中国的国民经济中起到了非同寻常的作用。京广铁路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在超负荷的状态,即使在平行的京九铁路在1997年建成后,京广铁路也依然发挥着巨大的的作用。目前京广铁路上的大多数客运列车和货运列车已经採用电力机车牵引。经过多次提速改造,自1997年中国铁路第一次大提速起至2004年第五次提速,北京往返广州间的客车旅行时间已由过去近40小时缩短到22小时。现时京广铁路北京市和河北省境内线路由北京铁路局管辖,河南省北部和中部路段由郑州铁路局管辖,河南省南部以及湖北省境内路段由武汉铁路局管辖,湖南省和广东省境内线路由广州铁路集团管辖。 京广铁路的正线起点是丰台站,自1996年北京西站建成使用以后,为分担北京站的运输压力,大部分由京广线进京的旅客列车经西长联络线进入北京西站。西长联络线是指北京西站至京广线上长阳村线路所的联络線,又称西良联络線(因长阳村線路所位于良乡站和长辛店之间),于1996年建成,全长28公里,经过鹰山一、二号隧道和槐树岭隧道。 于2012年全线开通的京广高速铁路是一条与京广铁路平行的高速铁路客运专线,设计时速350公里。它的建成通车大幅度缓解了京广铁路的客流压力,使得京广铁路既有线可以更多地进行货物运输。.

新!!: 七七事变和京广铁路 · 查看更多 »

廊坊市

廊坊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河北省中部,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之间,环渤海经济区腹地。距离北京市区和天津市区40公里和60公里,距离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和天津港70公里和100公里,城市定位是京津冀城镇群中重要区域中心城市,2014年3月26日出台《河北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将落实保定和廊坊首都功能疏解及首都核心区生态建设的服务作用,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生态宜居名城。.

新!!: 七七事变和廊坊市 · 查看更多 »

今井武夫

今井武夫(日语:いまい たけお、1898年2月23日 - 1982年6月12日)日本陸軍軍人,军衔为陸軍少将。1945年8月21日下午4时,时任日军总参谋副长今井武夫和参谋桥岛芳雄和前川国雄(翻译木村辰男),在芷江向国军参谋总长萧毅肃、副总长冷欣以及中国战区美军作战司令部参谋长柏德诺递交投降书。 Category:中日战争人物 Category:太平洋战争人物 Category:大日本帝国陆军将官 Category:长野县出身人物 Category:七七事变人物 Category:日本中国通.

新!!: 七七事变和今井武夫 · 查看更多 »

廣田弘毅

廣田弘毅(),原名廣田丈太郎,日本外交官、政治人物。1936年3月9日至1937年2月2日任日本首相(第32任)。曾任外務大臣(第49-51、55任),貴族院議員等職位。 日本战败后,广田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定为甲级战犯,判处死刑,是甲級戰犯中唯一被判死刑的文官。.

新!!: 七七事变和廣田弘毅 · 查看更多 »

廬山聲明

《廬山聲明》為1937年7月17日由蔣中正發表的聲明,表示對侵華日軍挑釁的退讓底線。一般來說,這聲明代表第二次中日戰爭全面開打的象徵。.

新!!: 七七事变和廬山聲明 · 查看更多 »

张学良

张学良(),字汉卿,号毅庵,乳名小六子、双喜,中華民國陸軍一级上将。中国奉天省海城人。生於台安縣桑林,人稱“少帅”,奉系军阀領袖张作霖长子,“民国四公子”之一,享嵩壽100歲。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變爆發。張學良、楊虎城向蔣中正「兵諫」,12月25日,張學良釋放蔣中正,並隨蔣中正回到南京。12月30日被判刑十年,雖然五日後即被特赦,但而後一直遭到蔣中正軟禁。國共內戰時,張學良亦被安排來臺,先後曾居住於高雄壽山、西子灣、新竹五峰鄉清泉部落。蔣經國執政時,張學良依然遭軟禁於臺北市復興崗,直到李登輝擔任中華民國總統後,九十三歲的張學良才重獲自由,定居美國夏威夷,軟禁長達半世紀,可說是被兩蔣幽禁一生。由於西安事變,中華民國政府官方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官方對張評價不同。台灣公共電視在張不再被軟禁後,製作一部以其口述為主之記錄片。.

新!!: 七七事变和张学良 · 查看更多 »

张家口市

张家口市(汉语拼音:Zhāngjiākǒu Shì,邮政式拼音:Kalgan)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河北省西北部,跨东经113度50分至116度30分、北纬39度30分至42度10分,南北最大距离近300公里、东西最大距离约228公里,是京包线上重要的城市之一,也是京张高速公路的终点,是河北与内蒙古的交通要冲,是连通中国西北、蒙古和北京的重要通道和货物集散地、军事要地与陆路商埠。著名的大境门是长城的主要关口。 张家口自古以来就是“屏翰神京”的军事重镇,是兵家必争之地,俗称京都的“北大门”。在经济上,曾是中国北方汉蒙贸易的商业都会,是冀、京、晋、内蒙古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有“陆路商埠”之称。中国改革开放后,随着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张家口成为沟通中原与北疆,连接东部京津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区与中西部资源产区的重要纽带《张家口地理》 海南出版社。 2015年7月31日,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舉行的第128屆國際奧委會全體會議上,奧委會決定由北京和張家口共同承辦2022年第二十四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

新!!: 七七事变和张家口市 · 查看更多 »

张自忠

張自忠(),字藎臣,後改藎忱,中華民國陸軍二級上將,原為西北軍系將領,中原大戰後接受中央政府改編,任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九軍第三十八師師長,曾參與喜峰口戰鬥。 1935年冀察政務委員會成立後,曾先後任察哈爾省省主席與天津市市長。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後,曾代理冀察政務委員會委員長與北平市市長。後升任國民革命軍第五十九軍軍長,後升第卅三集團軍總司令兼第五戰區右翼兵團司令。曾參與臨沂保衛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隨棗會戰與棗宜會戰等。 張自忠將軍是二次世界大戰裡50個同盟國中,陣亡在戰場上的最高階將領。.

新!!: 七七事变和张自忠 · 查看更多 »

張發奎

張發奎(),字向華,原名发葵,又名逸斌。廣東省始興縣客家人,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上將。國民革命軍北伐時期名將,中國共產黨在南昌起义的軍隊為其部下。中國抗日戰爭時期,先指揮淞滬抗戰,後來任第四戰區司令。1949年後居於香港。.

新!!: 七七事变和張發奎 · 查看更多 »

佟麟阁

佟麟阁(佟兵 口述:,《三联生活周刊》2007年第25期),原名凌阁,因29军上报国民政府牺牲经过时,国民政府文官处将其凌字误写成麟字,报纸宣扬之后已无法再行更正,将错就错改成了“麟阁”《西北军将领录》杨保森,任方明著 第232-234页 ,字捷三,满族常林 ,《满族研究》1994年04期。生于直隶省高阳县(今河北省高阳县)。中华民国军事将领,基督徒,先后隶属北京政府、国民軍、国民政府(国民革命軍),是馮玉祥手下的「十三太保」之一,1937年7月28日在抗日戰爭平津作战中阵亡。后获国民政府追赠陆军二级上将。.

新!!: 七七事变和佟麟阁 · 查看更多 »

何廉

何廉(Franklin Ho,),字粹廉,湖南邵阳人,中国經濟學家及教育家。他是南开大学的首任经济系主任,使南开的经济系在中国大学经济系中名列前茅,后来行使了南开大学的部分校长职务,为学校的发展贡献了力量。他还曾在国民政府担任顾问职务,只是后来被政客们所排挤出来。.

新!!: 七七事变和何廉 · 查看更多 »

何應欽

何應欽(),字敬之,貴州興義人。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中國國民黨軍政界首要人物;在黃埔系當中,有蔣何並稱地位。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後,歷任軍政部長、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北平軍分會委員長、大本營參謀總長、陸軍總司令、聯合國軍事參謀團中國代表團團長、國防部部長及行政院院長。於1949年前往臺灣擔任中華民國總統府戰略顧問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會和國民大會主席團主席。並為中華民國統帥旗、黃埔軍校校旗及中華民國國徽設計者(因青天白日圓形體第一次出現在黃埔軍校校旗中)。在高層決策謀劃中嘗有「干才」之譽。日本稱其為日本通巨頭。曾獲美國總統羅斯福、英皇喬治六世、法國政府與墨西哥政府等授予各式勳章。著有《八年抗戰》、《中國與世界前途》。何應欽還曾任上海大夏大學校董。.

新!!: 七七事变和何應欽 · 查看更多 »

保定市

保定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河北省中部偏西。市境北临北京市、张家口市,东接廊坊市、沧州市,南邻石家庄市、衡水市,西界山西省大同市、忻州市。地处华北平原北部,太行山东麓,地势西高东低。拒马河、唐河、大沙河等由西向东流入白洋淀及大清河。全市总面积2.22万平方公里,人口1,155.24万,为河北省人口最多的地级市。保定曾先后为清代直隶省及近代河北省的省会,素称首都“南大门”,现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京津冀地区中心城市之一。.

新!!: 七七事变和保定市 · 查看更多 »

北平城

#重定向 明清北京城.

新!!: 七七事变和北平城 · 查看更多 »

北平市

北平市,簡稱「平」,舊稱北京,為中華民國在兩岸分治前設置的12個直轄市之一,並在1928年(民國十七年)以前為首都。當時是中國的第一大城市,全國政治、文化中心。综合水平远超南京。.

新!!: 七七事变和北平市 · 查看更多 »

北京市

北京市,简称“京”,(汉语拼音:běi jīng;英语:Beijing;邮政式拼音:Pekin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直辖市、中国国家中心城市和京津冀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國的政治、文化、科技创新和国际交往中心,具有重要的国际影响力。 北京位於華北平原的西北边缘,背靠燕山,有永定河流经老城西南,毗邻天津市、河北省,是一座有三千余年建城历史、八百六十余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有金、元、明、清、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时期)等五个朝代在此定都,以及数个政权建政于此,荟萃了自元明清以来的中华文化,拥有众多历史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后,封宗室召公奭于燕国,是为北京建城之始。金中都时期人口超过一百万。金中都为元、明、清三代的北京城的建设奠定了基础。北京与西安、南京、洛阳并称中国“四大古都”,拥有7项世界遗产,是世界上拥有文化遗产项目数最多的城市。 《不列颠百科全书》将北京形容为全球最伟大的城市之一,而且断言“这座城市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中国过去的8个世纪里,几乎北京所有主要建筑都拥有着不可磨灭的民族和历史意义”。北京古迹众多,著名的有紫禁城、天坛、避暑山莊、颐和园、圆明园、北海公园等。 今日的北京,已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教育和科研机构座落于北京市区;金融街是中国金融监管机构办公地点和金融业聚集地;北京商务中心区是北京经济的象征;798艺术区是世界知名的当代艺术中心;此外,中国国家大剧院、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鸟巢”、“水立方”、中国尊等具有现代风格的建筑成为古老北京新的名片。每年有超过2亿9400万人到北京旅游。.

新!!: 七七事变和北京市 · 查看更多 »

北苑

北苑可以指:.

新!!: 七七事变和北苑 · 查看更多 »

國史館

國史館是中華民國政府的最高史政機關,為總統府直屬機構,以修纂國家歷史、史料整理、史料文物採集,以及行憲以來歷任已卸職之總統、副總統文物管理為主要任務。由於1949年中國大陸易幟,部分中華民國政府史料及檔案保留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及南京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

新!!: 七七事变和國史館 · 查看更多 »

國民政府

國民政府,簡稱國府,是中華民國在訓政時期的中央政府與最高行政機關,成立於1925年7月1日,由廣州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大本營改組而來,故早期稱「廣東革命政府」,但隨著革命由南方往北推展,行政中心曾遷移至武漢、南京等地,結束於1948年5月20日。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逝世後,7月1日廣州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大本營改組為國民政府。在1925年成立後至1928年之間,其與北京的北洋政府相互對峙。 隨着北伐戰爭開始,1927年1月國民政府遷至武漢,稱「武漢國民政府」。同年4月12日蔣介石於上海發動清黨,4月18日在南京另立國民政府,稱「南京國民政府」;7月15日汪精衛武漢政府宣布反共,與南京國民政府合併。1928年北伐統一全國後,成為唯一代表中國的合法政府,造就黃金十年。 1937年,因七七事變(盧溝橋事變)全面爆發中日戰爭,中國進入為期8年(1937~1945年)的抗日戰爭,史稱「八年抗戰」,而美國於1941年珍珠港事件之後開始與同盟國共同對抗軸心國。1948年5月20日,依循《中華民國憲法》選出的第一任總統蔣介石、副總統李宗仁正式就職,國民政府即改組為中華民國政府(共設一府五院),國民政府主席一職也改為總統,與訓政時期一起走入歷史。現今的中華民國總統府為其機關法人的延續。 國民政府是中國國民黨依據孫文所著《國民政府建國大綱》建立之政府機構,由中國國民黨一黨專政,主要職位均由中國國民黨黨員擔任,但亦接納中國國民黨以外之人士參與。其存在期間,中國國民黨內部發生多次衝突與分裂,導致部分出走黨員自行成立不同的「國民政府」。此外在行憲後,中國國民黨執政的中華民國政府,也經常在眾多場合稱為「國民政府」。.

新!!: 七七事变和國民政府 · 查看更多 »

刁作謙

刁作謙(),原名慶傳,字斐立,亦字成章,又名腓立。广東省嘉应州興寧县人,中華民国著名外交官、记者。.

新!!: 七七事变和刁作謙 · 查看更多 »

刘汝明

劉汝明(),字子亮,直隶省獻縣 (今河北省献县)人,中華民國陸軍二級上將。馮玉祥手下的「十三太保」之一。.

新!!: 七七事变和刘汝明 · 查看更多 »

呂芳上

呂芳上,民國史學者,生於臺灣桃園。東海大學歷史學系學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碩士、博士。專長領域為中國近現代史、近代婦女史、國民革命史、中國國民黨黨史。前中華民國國史館館長。現任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新!!: 七七事变和呂芳上 · 查看更多 »

傳記文學

傳記文學可能具有下列意義:.

新!!: 七七事变和傳記文學 · 查看更多 »

傀儡政權

傀儡政权是指形式上獨立,但其内政外交卻受到外國指揮、控制的政權,是從屬國的一類。一些小國内政外交往往難免會受到大國的影響,但這並不意味著受到指揮控制,不可以視爲傀儡政權。 傀儡政权是一个特定意识形态和民族认同中产生的词汇,通常指某个政权,因为外国势力的扶持,或者由外国侵略者所建立和控制而导致其法统“非法”。當一個政權的最高首腦由外國勢力授意產生,而不是由本國公民選舉產生,該政權必然是傀儡政權。 傀儡政权一词有浓厚的政治意识形态和民族主义的色彩,不少处于内战,或者有外国势力插手的战争中的政治实体,都互相指责对方是某一外国势力的“傀儡政权”,己方则是“合法政府”。比如說中華民國政府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就曾相互指責對方为美國或苏联的傀儡政權。韩國政府和朝鲜政府也是如此。 傀儡國家一詞很容易被誤用或濫用,因此需要一些規範以避免濫用的情況。.

新!!: 七七事变和傀儡政權 · 查看更多 »

唐山市

唐山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省下辖的地级市,国务院批准拥有地方立法权的较大的市,位于河北省东部,地处环渤海湾中心地带,南临渤海,北依燕山,东与秦皇岛市接壤,西与天津市毗邻。全市总面积1.42万平方公里,人口780.12万。现辖7市辖区、5县,代管2县级市,市政府驻路北区。 1976年7月28日,发生的唐山大地震是20世纪死伤最惨重的地震。.

新!!: 七七事变和唐山市 · 查看更多 »

冯治安

冯治安(1896年12月16日—1954年12月16日),中華民國軍人,河北省故城县东辛庄村人。.

新!!: 七七事变和冯治安 · 查看更多 »

冀東防共自治政府

冀东防共自治政府,是1935年至1938年存在于中华民国河北省东北部的政权,由大日本帝国实际控制。该政权成立于日本鼓动华北五省自治期间,并由殷汝耕担任政府首脑,初期主要成立目的是迫使南京国民政府承认山东、山西、河北、察哈尔、绥远五省自治,后期转为日本掠夺当地资源及摧毁华北地区经济的工具。该政府一直保持亲日的态度,并且与其他日本掌控下的政权关系紧密。其统治也激起了当地百姓的反抗,中国共产党和南京国民政府都在其管辖范围内进行了各种反日活动;其中由南京国民政府策划、张庆余和张砚田率部制造的通州事件为甚,并使得该政权彻底失去了实际的统治力。1938年,该政权被并入日本在北平策划成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新!!: 七七事变和冀東防共自治政府 · 查看更多 »

商丘市

商丘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河南省东部。东界安徽省淮北市、宿州市,南邻周口市与安徽省亳州市,西接开封市,北临山东省菏泽市。地处黄河与淮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惠济河、大沙河、包河、沱河、浍河等流经。总面积1.07万平方公里,人口727.39万。商丘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火文化的发源地,商人、商业、商文化“三商”之源。交通发达,陇海铁路和京九铁路在此交汇。.

新!!: 七七事变和商丘市 · 查看更多 »

八一三事变

八·一三事变,又稱為「第二次上海事變」,發生於1937年8月13日,為中日戰爭中淞滬會戰的開端和導火線。.

新!!: 七七事变和八一三事变 · 查看更多 »

八國聯軍

八國聯軍是指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為了對抗大清帝國的宣戰及鎮壓義和團運動,以军事行动攻入中国的大英帝国(英)、美利坚合众国(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法)、德意志帝国(德)、俄罗斯帝国(俄)、大日本帝国(日)、奥匈帝国(奥)、意大利王国(--)的八国联合军队。 八國聯軍軍隊的人數最早是三萬人,後來增至約五萬人。八国联军把北京分成不同的占领区,东四以北由日军占领,东四南大街以东由俄军占领,以西由意大利军队占领,皇城东北由德军占领,皇城东部由日军占领,皇城东南由英军占领,崇内大街以西东长安街以南由德军占领。西城由美军、法军、英军、意军占领,外城由英军、美军、德军占领,实行军事统治。日占区设立“安民公所”,德占区设立“华捕局”。八國聯軍直接造成義和團被消滅,以及京津一帶清軍的潰敗,迫使慈禧太后挾光緒帝逃往陝西西安;最終清廷與包含派兵八國在內的十一國簽訂《辛丑和約》,付出龐大的賠款。.

新!!: 七七事变和八國聯軍 · 查看更多 »

公主岭市

公主岭市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吉林省中部,是四平市下轄的一個縣級市。2013年9月18日正式成为吉林省省管县试点城市,赋予地级市经济和社会管理权限(由于人大、政协、法院、检察院、市人武部体制特殊,仍由四平市相关部门垂直领导或指导)。公主岭市为吉林肉类生产第三大、中国肉类生产第三大县市,位于松辽平原腹地,东接长春市,西接梨树县,南接伊通县,北接长岭县、农安县。公主岭市面积4140.6平方公里,2012年末人口108万。公主岭居民包括汉、满、朝鲜、回、蒙古、锡伯等29个民族。邮政编码136100。是著名的玉米之乡、油豆角之乡、田径之乡和诗词之乡。.

新!!: 七七事变和公主岭市 · 查看更多 »

公顷

公顷(hectare)为面积的公制单位(国际单位),為國際單位制並用單位之一。國際上,縮寫為ha;在中国大陆的法定缩写为h㎡。一塊面積一公頃的土地,大約與標準足球場近似,此外,公頃也稱為(HA)。.

新!!: 七七事变和公顷 · 查看更多 »

关东军

東軍是1919年至1945年大日本帝國駐紮在中华民国东北地区(1932年至1945年间为滿洲國)的部隊。.

新!!: 七七事变和关东军 · 查看更多 »

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

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原来是冯玉祥的西北军。1930年中原大战冯玉祥战败后,西北军残部经张学良整编,组成了第29军,宋哲元担任军长。1933年参加了长城喜峰口罗文峪抗战,名震一时。作曲家麦新曾创作《大刀进行曲》“献给二十九军大刀队”。1937年七七事变后撤往保定,1937年8月扩编为第一集团军,1938年4月撤销编制。.

新!!: 七七事变和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 · 查看更多 »

石友三

石友三(),字漢章,吉林将軍轄区副都統轄区長春厅九台(今九台市)人,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馮玉祥手下「十三太保」之一。一生時常依附各大勢力,叛服无常,後遭到部下高樹勋兵变,活埋而死。.

新!!: 七七事变和石友三 · 查看更多 »

石家庄市

石家庄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省的省会,位于河北省中南部,京津冀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现代服务业、生物产业基地之一,同时还是河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对外交流的中心。地处华北平原腹地,北靠京津、西倚太行山、东濒渤海、南控黄淮海平原,位于京广铁路、石德铁路、石太铁路、石太客运专线、京石客运专线、石武客运专线和石济客运专线的交汇处,是重要的铁路枢纽。石家庄是一座由近代铁路的开通而发展起来的新兴都市。.

新!!: 七七事变和石家庄市 · 查看更多 »

王寵惠

王寵惠(),字亮疇,廣東東莞人,生於香港。中华民国政治家、外交家、法学家。历任外交总长、司法总长、國務總理、代理行政院院長、中華民國第一任司法院院長、中央研究院第一屆院士等职务。.

新!!: 七七事变和王寵惠 · 查看更多 »

王克敏

王克敏()字叔魯,浙江杭州人,中华民国政治人物、銀行家、外交官,日本傀儡政權「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的首腦之一。.

新!!: 七七事变和王克敏 · 查看更多 »

獨立混成第1旅團

立混成第1旅团是大日本帝国陸軍的一个独立混成旅团。1934年(昭和9年)第一次编成,1939年(昭和14年)第二次编成。.

新!!: 七七事变和獨立混成第1旅團 · 查看更多 »

秦德純

德純,字紹文,山東省沂州府沂水縣人,中華民國陸軍上將。.

新!!: 七七事变和秦德純 · 查看更多 »

稻或米或飯(已煮熟米),俗称大米,是人類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耕種及食用的歷史相當悠久,分為水稻和光稃稻。稻的栽培起源于約西元前8200年南中國珠江中游的聚落地帶Huang, Xuehui; Kurata, Nori; Wei, Xinghua; Wang, Zi-Xuan; Wang, Ahong; Zhao, Qiang; Zhao, Yan; Liu, Kunyan et al.

新!!: 七七事变和稻 · 查看更多 »

第20師團

是日本軍中的1個步兵師團。其通稱號 是 。.

新!!: 七七事变和第20師團 · 查看更多 »

綏靖公署

綏靖公署是中華民國在國共內戰時期設置之機關。簡稱綏署,是在作戰區域或非作戰區負責指揮局部戰爭,組織訓練兵員,徴集軍糧,並全權指揮其所轄省縣級行政機關,以區域或綏靖公署所在地為名稱。中華民國國軍為了進攻中國共產黨,劃全國為若干綏靖區,在區中心城市設綏靖公署,除負責指揮軍事外,還控制區內政治、經濟和社會活動。綏靖公署在戰區指揮所轄省縣行政機關,按《綏靖公署組織條例》設立,負責訓練兵員、征集軍糧等戰爭事宜。.

新!!: 七七事变和綏靖公署 · 查看更多 »

热河

热河可以指:.

新!!: 七七事变和热河 · 查看更多 »

田代皖一郎

代皖一郎(たしろ かんいちろう (Kanichiro Tasiro)、1881年10月1日 - 1937年7月16日)、日本陸軍中将。佐贺县出身。陸士15期、陸大25期。.

新!!: 七七事变和田代皖一郎 · 查看更多 »

牟田口廉也

牟田口廉也(牟田口 廉也,),日本陆军中将、二戰時期戰場指揮官,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22期生,日本陸軍大學第29期生。曾参与过西伯利亚干涉,后任武官。1937年7月,牟田口廉也的部队曾参与了卢沟桥事变。其人以愚蠢言行及指揮聞名,最著名的例子為1944年的英帕尔战役因其愚蠢的指揮而導致麾下部隊遭重創慘敗。因其失敗的領導令盟軍受益匪淺,日軍認為其人甚至比敵軍還要可怕,故基層將士甚至部分高層將官多稱其為「鬼畜牟田口」。 於英帕爾慘敗後,牟田口廉也於同年12月編入預備役,羞憤交加之下自殺未遂。战后,牟田口廉也被盟軍占领日本当局逮捕,並因战争罪引渡至新加坡,但最後未獲盟軍軍事法庭起訴。及後於1948年3月遣返回日本本土。.

新!!: 七七事变和牟田口廉也 · 查看更多 »

白崇禧

白崇禧,字健生。穆斯林,伊斯兰教名奧馬爾()。廣西桂林臨桂人。中華民國陸軍一级上将,有「小諸葛」之稱。中國國民黨桂系(新桂系)將領。地位僅次於李宗仁。1923年起任廣西討逆軍參謀長,廣西綏靖公署及桂軍第二軍參謀長,國民革命軍副總參謀長、東路軍前敵總指揮。保定軍官學校畢業。 李宗仁和白崇禧人稱「李白」,是國民黨內最具實力的地方軍事勢力──桂系的中心,多年來一路合作無間。二人最初一同加入國民黨孫中山在廣州的革命陣營,又聯手驅逐廣西的舊軍閥。1927年任淞滬警備司令。國民黨北伐時,率廣西軍隊攻至山海關。後任第四集團軍副總司令兼新編第十三軍軍長。北伐成功後,和蔣中正及其他地方勢力多次開戰。1929年蔣桂戰爭失敗後,與李宗仁等退回廣西。八年抗戰爆發後,二人動員廣西的軍隊抗擊日軍,合作指揮多場大戰,屢有勝果。 1931年後,白崇禧歷任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副總參謀長兼軍訓部長、桂林行營主任、國防部長、戰略顧問委員會主任、華中軍政長官。然而,國民政府未能保住在中國東北的戰果,局勢對國府愈趨不利,桂系最終亦無法保住中華民國的半壁江山。去臺灣後,白崇禧被委任為總統府戰略顧問委員會副主任委員。1966年病逝於臺北。 白崇禧为著名作家白先勇之父。白崇禧篤信伊斯兰教。民国时期,他捐款兴建了多所清真寺、发展穆斯林教育,在政治和经济上给予中国穆斯林許多方便。另一方面,據其子白先勇回憶,白崇禧對於少數穆斯林不合時宜的風俗習慣,例如:女性不得受教育、女性戴面紗等,極為反對。白崇禧對宗教採寬容態度,時常為佛教、道教寺廟題字、撰聯,諸如暖暖安德宮、關渡宮附設之廣渡寺、梧棲朝元宮、延平郡王祠等,不勝枚舉。.

新!!: 七七事变和白崇禧 · 查看更多 »

韓復榘

韓復--(),字向方,直隸省順天府覇州胜芳镇(今河北省霸州市)人,中華民国军事将领,馮玉祥手下的十三太保之一。后出任山東省主席;抗日戰爭初期因違令撤退而被蔣介石誘捕處決。.

新!!: 七七事变和韓復榘 · 查看更多 »

聯經出版

聯經出版事業公司,簡稱聯經,為聯合報系旗下第一家出版社,創立於1974年5月4日,定位為綜合性出版社。其子公司「創新書報」經營全球發行業務,代理發行台灣各家雜誌社、出版社的雜誌與圖書至全球各地之書店、超商、量販店、圖書館及各類書展等華文出版品銷售通路。.

新!!: 七七事变和聯經出版 · 查看更多 »

華北五省自治

華北五省自治,又称華北特殊化、華北分離工作、華北自治運動、華北事變。1935年,日本積極策划華北五省「自治」運動,企圖使包括河北、察哈尔、绥远、山东、山西在內之華北五省脫離中国,在關內製造第二個「滿洲國」。其主要事件是冀東事變。.

新!!: 七七事变和華北五省自治 · 查看更多 »

萬福麟

萬福麟()字壽山,祖籍直隸寧河(今天津市寧河縣)官庄。吉林将軍管轄区吉林副都统管轄区長春厅(今吉林省農安縣)人。中华民国陸軍二級上將。.

新!!: 七七事变和萬福麟 · 查看更多 »

静海

海可以指:.

新!!: 七七事变和静海 · 查看更多 »

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是中華民國第一次国共内战末期的一場軍事政變。1936年12月12日,時任西北剿匪总司令部副總司令的东北军將領张学良和時任國民革命軍第十七路軍總指揮的西北军將領杨虎城在中國西安发动“兵谏”,扣押蒋介石,並殺死保安人員、中央機關人員。最终,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剿共,一同抗日」的主张而獲釋;从而國民政府放棄「攘外必先安內」基本國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形式上建立。.

新!!: 七七事变和西安事变 · 查看更多 »

西北军

西北军,泛指在民國初年至中國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具有中國西北地域关联背景的军队,是一个泛称。其得名於1919年,由原计划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参战军」改編而成的「西北邊防軍」。如冯玉祥统帅“国民军”,中原大战后由冯玉祥体系中分裂出的韩复榘、宋哲元、石友三等。另外,杨虎城所部源自陕军,也被称西北军;而杨虎城的部队在中原大战曾猛烈攻击过冯玉祥军。相比起东北军的称呼,这些被视为西北军的队伍在形成过程中与西北地域并无稳定联系,很多将领是直隶、山东人,且也非发迹于西北(但也有一些人是起于西北的地方势力,如杨虎城、高桂滋)。即使从其队伍活动最久的势力范围看,也并非仅仅在西北,更多活动在塞北及华北地带。而还有一些地方势力,尤其是边疆民族地方的势力,虽然也在西北地域,但一般被视为西北军阀势力而不称西北军,如马家军(马鸿逵曾参与冯玉祥“护党救国西北军”又离开)、新疆不同时期的控制者。1930年蒋介石在中原大战中获胜后,南京國民政府对军队获得了优势主导权,西北军这样的称呼慢慢不再被人们使用。.

新!!: 七七事变和西北军 · 查看更多 »

西苑

西苑可以是下列意思:.

新!!: 七七事变和西苑 · 查看更多 »

香港

香港(簡稱港,雅稱香江;Hong Kong,縮寫作 HK、HK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位於南海北岸、珠江口東側,北接廣東省深圳市,西面與鄰近的澳門特別行政區相距63公里,其餘兩面與南海鄰接。 全境由香港島、九龍和新界組成,其中香港島北為最發達地區;地理環境上則由九龍半島等大陸土地、以及263個島嶼構成「島嶼」以超過500平方米面积為標準,根據地政總署測繪處:,人口約741萬人(2017年底)。 1842年,大清國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永久割讓香港島;後再簽訂《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分別割讓九龍和租借新界,這些由英國統治的地區構成現今香港的治理範圍。二戰期間,香港曾被日本佔領約三年零八個月。1997年7月1日,香港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國,並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僅有國防、外交事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 香港開埠前,未計九龍和新界,香港島已經是一個有數千人口的小島。英國人看中維多利亞港是一個水深港闊、四季不結冰,而且不在地震帶的天然良港。1842年,大清國在鴉片戰爭中戰敗後,分階段割讓和租借香港土地予英國,英國人開始統治及發展香港,使香港從一個荒蕪、地瘠山多且天然資源缺乏的小漁村,逐漸發展成一個轉口港,成為歐洲各國商船向中國進行鴉片及其他商品貿易的樞紐,而且不受清朝末年的亂局影響。同時,孫中山在香港先後成立興中會和同盟會,為後來推翻大清打下基礎。 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攻佔香港,佔領持續三年零八個月。1945年,日本投降,香港重光,英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基於殖民地身份和地理環境下,又一次避免受到中國長期戰亂影響;太平天國、軍閥割據、國共內戰、阶级鬥争、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期間,大量中國難民逃港。香港在1970年代经济起飞,逐步發展成亞太地區之國際大都會及國際金融中心,獲譽為亞洲四小龍和紐倫港之一。根據《中英聯合聲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從1997年7月1日起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的基本國策,《香港基本法》說明香港不實行社會主義,保持原有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除國防和外交由中國中央政府管理,香港實行高度自治,香港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終審權以及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然而,近年香港人對特區政府及中國政府的信任度每況愈下,其高壓權威亦令「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及「一國兩制」遭到部份人士質疑。 香港是全球具有重要地位、以工商業為主的現代化國際金融、服務業及航運中心,連續24年蟬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並以優良治安、廉潔社會、簡單稅制和健全的普通法制度而聞名於世,香港廉政公署,2016年12月1日,香港政府新聞網,2017年2月16日,因此有「東方之珠」的美譽。「亞洲國際都會」則為官方定位的香港品牌。香港同時為全球其中一個最安全、經濟最發達、生活水平最高、競爭力最高、最適宜居住Gulliver.

新!!: 七七事变和香港 · 查看更多 »

香月清司

香月清司(1881年(明治14年)10月6日 - 1950年(昭和25年)1月29日)乃日本陸軍軍人,官拜陸軍中将,佐贺县出身。陸士14期、陸大24期毕业生。.

新!!: 七七事变和香月清司 · 查看更多 »

马厂镇

马厂镇可以指:.

新!!: 七七事变和马厂镇 · 查看更多 »

马可·波罗

可·波罗(Marco Polo,又譯馬可·孛羅、马哥·波罗、馬哥孛羅,)是威尼斯共和国商人、旅行家及探险家。据本人说他曾随父亲和叔叔通过丝绸之路到过中国,擔任元朝官員。回到威尼斯后,马可·波罗在一次威尼斯和热那亚之间的海战中被俘,在监狱里口述其旅行经历,由鲁斯蒂谦写出《马可·波罗游记》。他的游记讓欧洲人得以了解中亚和中国,對東西發展有很大的貢獻。.

新!!: 七七事变和马可·波罗 · 查看更多 »

高桂滋

桂滋(),字培五,陕西省定边县人。中华民国军事将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

新!!: 七七事变和高桂滋 · 查看更多 »

軍事演習

軍事演習,簡稱軍演,專指軍隊進行大規模的實兵演習。早期的軍事思想家,如孫臏、孫武、吳起等即強調軍事訓練,但軍事演習的意涵則強調真實性。但為了節省軍事開支,軍事演習在20世紀後期開始,大量採用計算機技術,以電腦兵棋取代實際用兵的狀況頗為常見。但大規模的實兵操演仍不可偏廢,如中國與俄羅斯聯合軍演,馬來西亞與美國的聯合軍演,中華民國的漢光演習,美國太平洋艦隊的演習,往往都達到上萬人的規模。.

新!!: 七七事变和軍事演習 · 查看更多 »

黄河

-- 黄河,在中国古代称作河水、大河,简称河,是中国的第二长河,仅次于长江,也是世界第六长河流。中国的兩條母亲河之一,发源于中国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噶達素齊老峰,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最后于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注入渤海,干流全长5464千米,流域总面积79.5万平方公里(含内流区面积4.2万平方公里)。 黄河源头位于青海巴颜喀拉山的雅拉达泽峰,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玛曲、约古宗列曲是黄河的正源。黄河依次穿越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华北平原,蜿蜒东流,在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注入渤海(莱州湾)。 黄河从源头到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河口镇为上游,河长3472公里,流域面积42.8万平方公里;河口镇至河南郑州桃花峪间为中游,河长1206公里,流域面积34.4万平方公里;桃花峪以下为下游,河长786公里,流域面积只有2.3万平方公里。黄河横贯中国东西,流域东西长1900公里,南北宽1100公里,总面积达795000平方千米(含内流区面积4.2万平方公里)。 黄河中游因河段流经黄土高原,支流带入大量泥沙,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最大年输沙量达39.1亿吨(1933年),1977年錄得最高含沙量達920千克/立方米,三门峡站多年平均输沙量约16亿吨,平均含沙量35千克/立方米。由于兴建水库以及流域林草覆盖率提高等原因,近年来黄河泥沙含量锐减,悄然出现变清态势。 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黄河及黄河流域对人类文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中华民族最主要的发源地。.

新!!: 七七事变和黄河 · 查看更多 »

辞海

《辞海》,最早由私营中华书局創辦人陆费逵於1915年發起,首任主編舒新城,1936年正式出版了兩大冊。1957年9月適逢反右運動之時,毛澤東視察上海時做出修訂《辞海》的決定,仍由舒新城做主編。歷經文化大革命出版修訂工作有停頓。《辞海》歷經南京遷到杭州及國共內戰而有不同版本的發展。 《辞海》是一套兼收语言条目和百科条目的大型综合性辞书,1915年由中华书局开始策划,1936年成书,之后历经多次重大修订。《辞海》目前由上海辞书出版社负责编纂出版,在台灣也出版正體中文版。1999年版《辭海》收錄汉字共19,485個(含繁體字和異體字)。 《辞海》以其专业的队伍、严谨编纂作风著称,其知识性和准确性极高,是中国最权威的工具书之一。 《大辞海》是在《辞海》基础上扩展成的特大型综合性辞典,自1998年正式启动,2003年起陆续出版,2015年底出齐。.

新!!: 七七事变和辞海 · 查看更多 »

龐炳勛

龎炳勳(),字更陳,1879年10月25日生於河北省新河縣,國民革命軍二級上將。.

新!!: 七七事变和龐炳勛 · 查看更多 »

辛丑条约

《辛丑條約》,亦称《辛丑各国和约》、《北京議定書》,是中国清朝政府与英国、美国、日本、俄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奥匈、比利时、西班牙和荷兰十一國在义和团运动结束、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后签定的一个和平協定。被認為是中国自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签署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之一。条约签定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9月7日(辛丑年七月二十五日),故名辛丑条约,亦有“九七皇耻”一说。原條約原存於中華民國外交部,現存於臺北外雙溪國立故宮博物院。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皇权丧失最严重的条约。.

新!!: 七七事变和辛丑条约 · 查看更多 »

龙云

龙云,譜名登雲,字志舟。云南昭通人,彝族人,族名纳吉鸟梯。是中华民国初期滇军将领,亦是割据西南地区的軍閥,號稱云南王,曾任雲南省主席、军事参议院院长、中华民国总统府战略顾问会副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政协常委等职。.

新!!: 七七事变和龙云 · 查看更多 »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International Military Tribunal for the Far East;),又称东京国际军事法庭、东京审判、東京大審,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後特設之國際軍事法庭,於1946年5月3日至1948年11月12日之間,由身為勝方的同盟國為解決敗方日本的戰犯認定等責任歸屬而創立。法庭設於東京的原陸軍士官學校大講堂,位於今東京都新宿區市谷本村町的自衛隊設施「防衛省市谷地區」內。.

新!!: 七七事变和远东国际军事法庭 · 查看更多 »

近衛文麿

近衞文麿(),日本昭和時代前期的政治人物。上世纪初時曾三度出任日本首相。日本大政翼赞会的創始人之一,该会被广泛被认为是与同时代之德国纳粹党、法西斯党相似的独裁政治社团。 歷任;貴族院議員、副議長(第10任)、議長(第9任),第34、38、39任内阁总理大臣(首相),外務大臣,拓務大臣,農林大臣(臨時代理),司法大臣,國務大臣等職銜。 出身于宮廷貴族五攝家之一『近衛家』第30任宗主,後陽成天皇的12世裔孫。近衞笃麿公爵长子。京都帝国大学法学部毕业。第二次世界大戰發動初期的内阁总理大臣,大戰中日本核心人物之一,日本投降時仰藥自盡。 其外孫細川護熙曾於1993年至1994年出任內閣總理大臣,成為二战之後日本首位非自民黨出身的首相。.

新!!: 七七事变和近衛文麿 · 查看更多 »

郭廷以

郭廷以(),字量宇,出生於河南舞陽,中国歷史學家,1949年前往台湾。他是中國近代史學及中國口述史學的開拓者之一,也是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的共同創建者,並曾獲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

新!!: 七七事变和郭廷以 · 查看更多 »

郭汝瑰

郭汝瑰,又名郭汝桂,中国重慶銅梁縣人,中華民國國軍少將,實為中共特工,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副兵團級(1985年確定)干部離休。他在第二次國共內戰期間歷任陸軍總司令部徐州司令部參謀長、中華民國國防部作戰廳廳長、國軍第二十二兵团司令等職,為中共提供情報,為中國共產黨在國共內戰中得勝作出了貢獻。.

新!!: 七七事变和郭汝瑰 · 查看更多 »

阎锡山

閻錫山(),字百川、伯川,漢族,山西省五臺縣人,清末举人,中華民國北洋政府将军府同武上将军,中華民國國軍(及其前身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北洋軍閥晉系領袖,曾任行政院院長、國防部部長及總統府資政等職務,1949年11月20日至1950年3月1日代行時任代總統李宗仁職務,是中華民國行憲至今唯一一位代理總統職權、形同國家最高領導者的行政院長。閻錫山主政期間,其管轄之山西省自1911年辛亥革命後建立以來,經歷多場內戰、抗日戰爭及國共內戰依然屹立不倒,直至1949年4月太原戰役結束後被共軍佔領為止,一共歷經38年,是眾多軍閥中紀錄最長者。.

新!!: 七七事变和阎锡山 · 查看更多 »

赵登禹

赵登禹(),字舜诚(一作舜臣),山东省菏泽县赵楼村人。国民革命军第29军第132师师长,卢沟桥事变后阵亡。.

新!!: 七七事变和赵登禹 · 查看更多 »

鄧哲熙

邓哲熙()字仲芝,直隶省大城县西白洋村人。中华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廊坊市志,北京:方志出版社,2001年.

新!!: 七七事变和鄧哲熙 · 查看更多 »

臺北

--北(Tâi-pak,俗體字書寫作--北)是臺灣的地理名詞,詞義為「臺灣之北」;原本指稱北臺灣,19世紀末臺北建城後,漸用於專指以此城池為中心發展的都市。 「臺北」依照定義的不同涵蓋不同的範圍。行政區的臺北指臺北市,都會區的臺北則指臺北市、新北市、基隆市,人口約700多萬人,有的機構定義臺北都會區會再加上桃園市,人口超過920萬人,面積3678平方公里,為世界第50大都會區。.

新!!: 七七事变和臺北 · 查看更多 »

长辛店镇

长辛店镇,是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

新!!: 七七事变和长辛店镇 · 查看更多 »

长春市

长春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吉林省的省会,副省级市,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天然地理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以及东北地区实力最强的综合大学——吉林大学設在此處,同时也是中国四大园林城市之一。1932年3月至1945年8月间为满洲国首都新京。 2010年长春常住人口7,677,089人。长春户籍居民包括汉、满、朝鲜、回、蒙古、锡伯等38个民族。长春也是一座国际化大都市,市区内居住着30多万来自世界各国的外侨,包括日本人、韩国人、欧洲人、北美人、阿拉伯人等。 长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大的汽车工业城市和最早的电影工业基地。长春市同时为中国沿边开放城市。.

新!!: 七七事变和长春市 · 查看更多 »

雞蛋

雞蛋,又稱雞卵,是雞所生、帶有硬殼的卵,受精之後可孵出小雞。雞蛋由蛋殼保護,而當中的蛋白和蛋黃被各種薄膜包裹,并且是人类重要食物。.

新!!: 七七事变和雞蛋 · 查看更多 »

通州

通州,中国古代的州:.

新!!: 七七事变和通州 · 查看更多 »

通州区 (北京市)

通州区位于北京城正东,位于京杭大运河北端。与河北省廊坊市的三河市(燕郊镇)、大厂县、香河县相邻,与北京市的朝阳区、大兴区、顺义区接壤,与天津市的武清区交界。2015年,通州被定位为北京市行政副中心,2017年9月29日,通州提升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北京市政協三大機關單位于2017年12月20日搬入通州区,北京市人民政府於2018年年底搬遷,中國人民大學於2020年啟用東校區。.

新!!: 七七事变和通州区 (北京市) · 查看更多 »

陳布雷

布雷(),原名陈训恩,字彦及,笔名布雷,畏垒。其為民国时期著名评论家,后受蔣中正赏识,弃文从政。被称为「蔣中正之文胆」。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在原籍浙江省慈谿县當選為第一屆國民大會代表。1948年自杀。.

新!!: 七七事变和陳布雷 · 查看更多 »

陶德曼

陶德曼,全名為奧斯卡·保羅·陶德曼(Oskar Paul Trautmann,),德國外交官,1877年5月7日出生於德國小城司特拉多(Stradow),1935年~1938年任德國駐華大使,曾在中日戰爭初期居中調停。.

新!!: 七七事变和陶德曼 · 查看更多 »

陇海铁路

陇海铁路是中国一条从江苏连云港通往甘肃兰州的铁路干线,于1905年起动工,经过40余年的分段建设,至1952年全线建成,目前全长1,759公里,为I级双线电气化线路。陇海铁路是贯穿中国东、中、西部最主要的铁路干线,也是从太平洋边的中国连云港至大西洋边的荷兰鹿特丹的新亚欧大陆桥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 七七事变和陇海铁路 · 查看更多 »

陕甘宁边区

陕甘宁边区是1937年至1950年之间,在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内的一个行政区域,包括陕西北部、甘肃和宁夏的东部,是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根据地和革命根据地(解放区),抗战时期是国民政府行政院的直辖行政区,第二次国共内战起被国民政府宣布为非法叛乱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陕甘宁边区政府于1950年1月改组为西北军政委员会。.

新!!: 七七事变和陕甘宁边区 · 查看更多 »

李宗仁

李宗仁(),字德鄰,廣西桂林人,生於临桂西鄉村。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中國國民黨黨員。新桂系首领,曾任首任中華民國副總統、代總統。 父親李培英是名教師,育有五子三女。李宗仁排行第二,幼年家貧務農,18歲入廣西陸軍小學。1910年,參加中國同盟會支部,辛亥革命後陸軍小學改組,畢業於廣西陸軍速成學校。 李宗仁以實力軍人之姿,在廣州加入孫文陣營。後與白崇禧、黃紹竑合作,統一廣西,拥戴广州国民政府。國民革命軍北伐時,帶領廣西軍隊一路由湖南進攻至山海關。北伐以後十年期間,屢次發動和参與中原大戰、蔣桂戰爭等國民黨內戰,亦苦心經營廣西。抗日戰爭時,動員廣西將士抗日,指揮多次大戰,在台兒莊會戰中名震一時。 1948年中華民國行憲,經國民大會當選中華民國副總統。1949年11月,當中國國民黨自陪都重慶撤退,代總統李沒有跟他們在一起;相反,李乘機到香港宣布會入醫院治療胃病。蔣介石復出接替李之出缺,開始帶領中國國民黨對抗共產主義。李在香港守侯兩週,之後和夫人郭德潔等家人一道出走美國。李並未赴台,1954年被彈劾罷職。後經瑞士回到中國大陸,1969年病逝於北京。 李宗仁是第二次國共內戰的兩岸分治前,首任也是唯一的中華民國副總統。.

新!!: 七七事变和李宗仁 · 查看更多 »

李服膺

李服膺(),字慕颜,又名兴菴,籍贯为山西省崞县(今原平市)兰村人。中国国民革命军将领,曾任第5军军长、国民革命军68师师长、61军军长。1937年8月在天镇县之役后阎锡山为自己和他的同乡王靖国推脱罪责而被冤杀。.

新!!: 七七事变和李服膺 · 查看更多 »

李新

李新可以指:.

新!!: 七七事变和李新 · 查看更多 »

植田謙吉

植田謙吉(平假名:うえだけんきち,),大日本帝國陸軍軍人,最終官拜陸軍大將。.

新!!: 七七事变和植田謙吉 · 查看更多 »

樞密院 (日本)

日本的枢密院,是由枢密顾问(顾问官)组成的天皇的谘询机构。因为处理了许多宪法问题,也被称为“宪法的守护者”。1888年设立,在1947年被废止。简称为枢府,议长被称为枢相。.

新!!: 七七事变和樞密院 (日本) · 查看更多 »

殷汝耕

殷汝耕(),浙江温州平陽人(今属苍南),字亦農。中國的財稅官僚與近代政治人物,並曾出任日本扶植的冀東防共自治政府要職。.

新!!: 七七事变和殷汝耕 · 查看更多 »

每日新聞

《每日新聞》()是日本一家全國發行的報紙,也是日本現有历史最悠久的报纸,由每日新聞社出版。其最早前身為1872年2月21日创刊的《東京日日新聞》,1911年3月1日與《大阪每日新闻》合并,不過它們持續使用原名在东京及大阪兩地分開發行,至1943年才共同使用現名,目前以東京、名古屋、大阪、福岡4地為主要發行據點。報紙的口號為「爭論之下,真理顯現」。根據日本發行公信會在2016上半年的統計,總發行量分別為早報版309萬份、晚報版90萬份。 《每日新聞》與《朝日新聞》在1960年代以前曾並列為日本兩大報,但在激烈競爭下擴充太快,在1970年代初期陷入了經營危機。現在仍與《讀賣新聞》、《朝日新聞》合稱為日本三大報,但發行量與前兩家差距較大。.

新!!: 七七事变和每日新聞 · 查看更多 »

永定河

永定河,古称㶟水,隋代称桑干河,金代称卢沟,元代稱渾河,旧名无定河,海河流域七大水系之一,是河北系的最大河流。流域面积47016平方千米,其中山区面积45063平方千米,平原面积1953平方千米。永定河全長747公里,流經內蒙古、山西、河北三省区、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共43個縣市。全流域面积4.7万平方公里。 永定河上游的桑干河和洋河两大支流,在河北省怀来县朱官屯汇合,以下的河段称永定河,在延庆区汇入妫水河,经官厅水库流入官厅山峡(官厅水库至三家店区间)。从官厅至朱官屯河长30km,官厅山峡河长108.7千米,至门头沟三家店流入平原。从三家店以下至天津的入海口,河道全长大约200km。根据水利系统人们将永定河分为三家店至卢沟桥、卢沟桥至梁各庄、永定河泛区和永定新河四段。 永定河因为经常泛滥更改河道,得名“无定河”。康熙帝改名“永定河”。 永定河在北京南部一段因为长有大量芦苇,因此被称为“芦沟”。河上有著名石桥芦沟桥,也称永定桥。后因河水泛滥芦苇消失。.

新!!: 七七事变和永定河 · 查看更多 »

河北省

河北省,简称冀,因其地处华北平原,黄河下游北岸而名。面积为18.88万平方公里。 地处华北、东临渤海,渤海之滨,地理上包围北京和天津两个直辖市,是京城通往外地的门户,自金朝开始即是京畿要地。与北京市、天津市、辽宁、山西、河南、山东和内蒙古等省市區接壤。全省最高峰是小五台山的主峰北台(海拔2882米),全省面积43%的平原海拔不到100米。省会是石家庄市。因省境于《禹貢》为冀州之地,故简称冀。.

新!!: 七七事变和河北省 · 查看更多 »

河边正三

河边 正三(日語:かわべ まさかず、1886年12月5日 - 1965年3月2日),富山县人,日本帝国时代陆军大将。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19期生,日本陆军大学第24期生。历任中国派遣军总参谋长,缅甸方面軍司令官,航空总军司令官兼航空本部长。.

新!!: 七七事变和河边正三 · 查看更多 »

河间

河间可以指:.

新!!: 七七事变和河间 · 查看更多 »

河野悦次郎

河野悦次郎() 日本愛媛县人,陸軍中将(正四位功三級)。.

新!!: 七七事变和河野悦次郎 · 查看更多 »

淞沪会战

淞滬會戰(又稱八一三戰役或上海戰役;日本称为第二次上海事變)爆发於1937年8月13日,是中日双方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第一场大型會戰。卢沟桥事变后,蔣中正为了把日军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导改变为由东向西,以利于长期作战,同时也为了引起國际社会的注意,而在上海採取主動發起战役。對中國而言,标志著卢沟桥事变后,中日两国之间不宣而战,由地区冲突真正升级为全面战争。即使當時日本國力遠高於中國,也動員全國,馬上投入全面戰爭。例如隨即大量增加公債發行,並發起了日本全國性的「消費節約運動」。 战斗在当时远东第一大都市上海市区和郊区展开。上海是中國當時首都南京門戶,又是中國經濟中心和重要工業基地。上海為中國第一大商港,每年對外貿易額佔全國二分之一以上。只有上海法租界和苏州河以南的半个上海公共租界实行武装中立,分别劃为法、英、美、意4国军队的防区。苏州河以北的公共租界及其越界筑路地区属于日军防区,是日军在上海的作战基地。中日雙方共有约100万军队投入战斗。战役本身持续三个月。.

新!!: 七七事变和淞沪会战 · 查看更多 »

满洲国

滿洲國(1932年3月1日-1945年8月18日)是大日本帝國在發動滿洲事變(中國稱‘九一八事變’)佔領滿洲後,結合部分清朝宗室以及漢人將領和權貴建立的国家,為日本軍國主義者所扶持的傀儡政權。其首都设于新京(今長春),1945年8月後遷至通化(今吉林省白山市境内)。領土包括現今中國遼寧、吉林和黑龍江三省全境(不含關東州),以及內蒙古東部、河北省承德市(原熱河省)。 滿洲國初期為共和體制,以清朝遜帝溥儀為元首,稱號為「執政」,年號「大同」;1934年3月改政體為帝國,國號滿洲帝國(又稱大滿洲帝國),「執政」改稱「皇帝」,年號“康德”。雖然名義上為獨立國家,但日本透過簽訂《日滿議定書》、關東軍持續駐紮滿洲等方式,使滿洲國變相成為日本殖民地。1945年8月,日本本土受到美國原子彈的攻擊,蘇聯紅軍進攻關東軍和滿洲國軍,日本戰敗;同年8月17日午夜至18日凌晨,溥儀在通化臨江縣(今臨江市)舉行退位儀式,宣讀《退位詔書》。1945年8月日本投降後,溥儀被蘇聯紅軍俘獲。隨着中國抗日戰爭的結束,滿洲國正式滅亡。 中华民国政府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满洲国均不予承认,以「偽滿洲國」稱之。.

新!!: 七七事变和满洲国 · 查看更多 »

朱德

朱德(),原名朱代珍,曾用名建德,字玉阶,四川仪陇人,祖籍廣東韶關。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 朱德早年毕业于云南陆军讲武堂,参加辛亥革命、护国战争、护法战争,官至云南省警察厅长。1922年,他赴德国留学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其后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7年8月1日,他参加南昌起义,此后率部到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师,先后担任红四军军长、红一军团总指挥、红一方面军总司令、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中革军委主席,参加长征。抗日战争期间,担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兼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同毛泽东指挥中共军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朱德先后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中共中央副主席等职务。1959年,当选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文化大革命期间,朱德受到冲击。1976年7月6日,朱德在北京逝世。 北洋政府時期,朱德曾被授予勳五位、三等文虎勋章、陸軍中將军衔。抗日战争期间被国民政府授予国民革命军上将军衔,战后获抗战胜利勋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于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并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新!!: 七七事变和朱德 · 查看更多 »

文盲

文盲,即不识字、无读写能力的人。识字量少、不能正常读写的人,常被称为半文盲。.

新!!: 七七事变和文盲 · 查看更多 »

日本外務省

外務省為日本對外關係事務的最高主管機關,也是日本自1885年(明治十八年)實施內閣制以來,唯一沒有變動的中央機關。 日本國政府以和平及安全為主軸推動對外關係,本身積極參與國際事務,隨著國際情勢變動而調整其外交政策,以增進國家及人民之利益,由於日本積極躍升國際主要大國地位,如成為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此一目標,其外交系統內亦有派系,以語言可分為主要的知美、知華、知俄三派;以學校出身可分為東大派(東京大學畢)、如水會(一橋大學畢)、外大派(東京外國語大學畢)和大凰會(創價大學畢)等主要派系。.

新!!: 七七事变和日本外務省 · 查看更多 »

日本首相

#重定向 日本內閣總理大臣.

新!!: 七七事变和日本首相 · 查看更多 »

旅是现代陸軍的编制,由若干个团或者营组成。在现代陸軍编制中,旅通常作为一个战役战术单位,一般用于完成特定战役中的军事或勤务任务。在编制上由多个技术兵种混合编成的旅稱為混成旅或聯兵旅(聯合兵種旅、或作诸兵种合成旅)。 在現代戰爭條件下,旅由於編制比較小,使用靈活,逐漸被許多國家列為標準或者常被編制。旅的指揮官稱為旅長,由軍階是少將或上校軍官擔任。 在空軍的體系中,聯隊(Wing)與旅相當。指揮官軍銜通常是准將或上校。.

新!!: 七七事变和旅 · 查看更多 »

承德

#重定向 承德市.

新!!: 七七事变和承德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7·7事变七·七事变七·七抗战七七事變七七卢沟桥事件七七卢沟桥事变七七蘆溝橋事變卢沟桥事件卢沟桥事变卢沟桥抗战盧溝橋事變芦沟桥事变蘆溝橋事變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