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臺灣古蹟列表

指数 臺灣古蹟列表

根據中華民國法律《文化資產保存法》第17條,古蹟依其主管機關區分為「國定」、「直轄市定」、「縣(市)定」三類,由各級主管機關審查指定後辦理公告;直轄市定、縣(市)定者,並應報中央主管機關備查。未被指定為古蹟,但具有歷史價值者,得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審查登錄後,辦理公告,成為歷史建築或聚落。 1982年5月《文化資產保存法》制定之初,係將古蹟區分為第一級、第二級、第三級三種,分別由內政部、省(市)政府民政廳(局)、縣(市)政府為其主管機關。1997年4月第二次修法時,改依主管機關區分為國定、省(市)定、縣(市)定三類,分別由內政部、省(市)政府及縣(市)政府審查指定之。2000年1月第三次修法時,配合精省政策而將省(市)定古蹟簡化為直轄市定古蹟;並在隨後修訂的施行細則中將原有省定古蹟「升格」為國定古蹟。 由於臺灣本島的城鎮發展由台南(臺灣府城)、彰化鹿港及台北(艋舺)開始,有一府二鹿三艋舺之謂,所以古蹟眾多,其中曾為臺灣統治中心的台南和台北兩地的古蹟數量均超過百處。而外島的金門以及澎湖(平湖)開發比臺灣本島早,皆為海峽船隻往來的必經地,於是有燈塔碉堡等建築。基隆(雞籠)、淡水(滬尾)與都長期是商貿鼎盛的港口。新竹(竹塹)則曾是清代淡水廳的廳治。.

目录

  1. 408 关系: 嚴家淦先生故居基隆基隆市文化資產列表原台南地方法院原台南測候所原德商東興洋行原臺南合同廳舍原臺南州廳原臺南中學校講堂原臺南公會堂原臺南縣知事官邸原臺南警察署原臺南武德殿原臺南水道原臺南愛國婦人會館原臺北信用組合原臺灣軍司令官官邸原臺灣教育會館原英商德記洋行原梧棲官吏派出所及宿舍群原日軍步兵第二聯隊營舍南瑤宮南鯤鯓代天府南投縣文化資產列表古蹟台南市立圖書館台南開元寺台南法華寺台大法學院台中樂成宮台北城台北孔子廟台北州廳台北市政府衛生局舊址台北府城南門台北府城小南門台北府城北門台北府城東門台北公會堂台北當代藝術館台北監獄圍牆遺蹟台北郵局台北清真寺台北故事館台北晉德宮司法大廈吟松閣吳鳳廟吳沙墓士林官邸... 扩展索引 (358 更多) »

嚴家淦先生故居

嚴家淦先生故居位於台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與愛國西路口,為中華民國前總統嚴家淦的官邸。該白色洋樓圍牆內部份於2002年被指定為國定古蹟,而其官邸圍牆外之附屬建築,包含大同之家(兩層樓水泥建築)、網球場、庭園及其他建物,則於2005年被指定為市定古蹟─大同之家(含網球場)。此外本古蹟西側為市定古蹟自由之家,一同為當時的時代作歷史見證。 因實際持有單位臺灣銀行對古蹟維護方式及見解不同,該古蹟連同周邊附屬建物於1993年後嚴重荒廢。為此,台北市與中華民國內政部文化古蹟維護機構特地研擬相關方針,並設立國定古蹟嚴家淦故居管理維護推動小組,希望能將此古蹟以最適當的方式保存。.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嚴家淦先生故居

基隆

#重定向 基隆市.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基隆

基隆市文化資產列表

#重定向 基隆市文化資產.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基隆市文化資產列表

原台南地方法院

#重定向 臺南地方法院 (古蹟).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原台南地方法院

原台南測候所

原臺南測候所,俗稱胡椒管,是位於臺灣臺南市中西區的氣象觀測用建築,建於日治時期明治31年(1898年),以圓形建物與寬煙囪塔樓兩種構造組成,是臺灣日治初期興建的少數大型建築之一,也是臺灣現代氣象觀測的啟蒙地。 原臺南測候所於1998年宣告為臺南市定古蹟,2003年升格為國定古蹟。.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原台南測候所

原德商東興洋行

原德商東興洋行位於臺南市安平區,原名為「Julius Mannich & CO.」,是直轄市定古蹟、安平五洋行之一。現在該建築是「安平外商貿易紀念館」,展示安平港昔日外貿的歷史,另外也展示了一些與德國相關的事物。而在建築的前庭,則設有露天餐廳。.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原德商東興洋行

原臺南合同廳舍

原臺南合同廳舍位於臺南市中西區,是直轄市定古蹟。原本所建者只有中央高塔,後來才增建旁邊的廳舍。日治時期該建築裡共有消防組詰所(左翼)、警察會館(右翼)與錦町派出所(端部)等單位,近年則改駐有臺南市消防大隊第二分隊(左翼)、保五總隊第一大隊(右翼)第二分隊、第二警分局民生派出所(端部),不過民生派出所已於民國九十二年(2003年)裁撤。.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原臺南合同廳舍

原臺南州廳

原臺南州廳是位於臺灣臺南市中西區的國定古蹟,由日本籍建築師森山松之助設計,為日治時期臺南州行政中心,此外尚有「臺南市役所」共同在此辦公,更早之前則為臺南廳廳舍。。 建築目前已修復再利用,現為國立臺灣文學館及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館舍,由於二戰後長期作為臺南市政府廳舍,臺南市民仍習慣稱之為舊市政府。.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原臺南州廳

原臺南中學校講堂

原臺南中學校講堂位於臺南市北區,於民國九十六年(1997年)6月26日公告為臺南市市定古蹟。該校的創立最早可追溯到臺灣日治時期於大正三年(1914年)創立的「臺灣總督府臺南中學校」,僅次於「臺灣總督府臺北中學校」(今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為臺灣南部最早設立的中學校。原本校舍本館與講堂均留到二次大戰之後,但校舍本館在民國八十年(1991年)改建完後,只留下南邊的主入口。該建築現為國立臺南第二高級中學的小禮堂,於2010年5月獲中央補助進行維修,現已修復完畢。.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原臺南中學校講堂

原臺南公會堂

原臺南公會堂位於臺南市中西區,民國八十七年(1998年)6月26日公告為臺南市市定古蹟。市定古蹟。該建築所在地是之前清朝道光年間士紳吳尚新的吳園,現於其後仍留有吳園的一部分,而更早之前相傳這裡是荷治時期向鄭成功建議攻臺的荷蘭通事何斌的府邸,1661年5月3日鄭成功並在此接見經何斌引導的荷蘭使者湯馬斯‧范‧伊伯倫(Thomas van Iperen)與李奧納多‧范‧李奧納杜斯(Leonard van Leonardus)等人。.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原臺南公會堂

原臺南縣知事官邸

原臺南縣知事官邸位於臺灣臺南市東區,為市定古蹟。過去是日治時期臺南縣的知事所住的官邸,後來臺南縣改為臺南州後,繼續延用為州知事官邸。而當有日本皇族來臺時,偶爾也會將該建築做為「御泊所」供皇族居住。日本大正十二年(1923年)時,當時還是皇太子的昭和天皇在他4月17日到27日的遊臺期間中,便在4月20日晚上於此處居住。而其別名「時鐘樓」一說是因為官邸中曾設置有報時用的時鐘而來,但也有說法指出是正面入口上方原有的弧山牆有圓形裝飾,被附近居民誤以為是時鐘而有此別名。 原本在戰後周圍有許多違建,現已拆除,並於近年完成整修,開放參觀。整修之後,該建築一度閒置,後來在2011年正式設立音樂會館於此,後來在2012年時又增設了餐廳。 經整修後,於2015年2月8號正式開放參觀。.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原臺南縣知事官邸

原臺南警察署

原臺南警察署位於臺南市中西區,是直轄市定古蹟。日治時期為臺南警察署廳舍,二戰後至臺南縣市合併升格直轄市之前為臺南市警察局。 2011年,納入臺南市美術館,將成為「臺南市美術館近現代館」的一部分。另外,此位址在清治時期原為臺灣府城七寺八廟之中的龍王廟,而重道崇文坊原本也建在這一帶。.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原臺南警察署

原臺南武德殿

原臺南武德殿位於臺南市中西區,為直轄市定古蹟,是日治時期大日本武德會為推廣武道所建的道館,現在則作為臺南市忠義國小的禮堂。原臺南武德殿是臺灣現存的武德殿中規模較大且在設計與施工品質上較高者。.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原臺南武德殿

原臺南水道

原臺南水道是臺灣的文化資產之一,在日治時期大正元年(1912年)日本人基於臺南市街之飲水需求所設置,為可供應約10萬人需求的現代化自來水基礎建設。水源地內昔日的舊辦公室、檢驗室及輸水、淨水設備和發電室等。另有濱野彌四郎碑座、日本皇太子手種黑松及老樹數十株等。園區內的生態豐富,建築與空間形式頗具特色,也保存當時自來水設施及記錄著現代化工程的發展,具休閒及教育性質,為相當珍貴的史證。 2002年11月宣告為臺南縣定古蹟,2005年9月29日經內政部公告為國定古蹟。 2014年9月4日,台灣自來水公司將該建築物的產權捐贈給台南市政府,在編列預算完成後續修復工程後,將規劃為自來水博物館。.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原臺南水道

原臺南愛國婦人會館

原臺南愛國婦人會館位於臺南市中西區,於民國八十七年(1998年)6月26日被指定為臺南市市定古蹟。日本愛國婦人會是日本二次大戰時主要的婦女團體之一,多由具有社會地位的婦人組成,其宗旨為關心地方建設、從事社會服務,並宣揚對於大日本帝國愛國思想,該會在臺灣的總部於日本明治三十八年(1905年)7月17日在臺北成立,此外各州廳所在城市也設有分部(支部,しぶ)。此建築為其設於臺南的分部,。.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原臺南愛國婦人會館

原臺北信用組合

原臺北信用組合,為臺灣臺北市市定古蹟,近臺北市中山堂,初為臺北信用組合所使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臺北信用組合改組為臺北市第十信用合作社(臺北十信),其總社仍設於此處。臺北十信併入臺灣省合作金庫後,原總社改為臺灣省合作金庫城內支庫。 2001年1月1日,臺灣省合作金庫改制為合作金庫商業銀行,原臺灣省合作金庫城內支庫隨之改制為合作金庫商業銀行城內分行。.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原臺北信用組合

原臺灣軍司令官官邸

原臺灣軍司令官官邸,為台灣臺北市直轄市定古蹟。原本作為臺灣軍司令官官邸,之前為孫立人先生官邸,現為中華民國國防部陸軍聯誼廳。.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原臺灣軍司令官官邸

原臺灣教育會館

原臺灣教育會館,現名二二八國家紀念館,是一座位於臺北市中正區南海路、泉州街交會路口的建築物。該建物建立於1931年,現為臺北市定古蹟。.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原臺灣教育會館

原英商德記洋行

原英商德記洋行位於臺灣臺南市安平區,是中華民國直轄市定古蹟。該建築是英商德記洋行在安平開港後於臺南安平所設立的據點,為當時的五洋行之一。現為一間蠟像館,為臺南安平知名景點之一。.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原英商德記洋行

原梧棲官吏派出所及宿舍群

原梧棲官吏派出所及宿舍群位於臺中市梧棲區梧棲老街上,建於1919年(大正8年),位於梧棲朝元宮旁。於民國九十九年(2010年)11月8日公告為縣定古蹟。.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原梧棲官吏派出所及宿舍群

原日軍步兵第二聯隊營舍

原日軍步兵第二聯隊營舍位於臺南市東區(日治時期為旭町),於民國八十二年(1993年)11月10日公告為國定古蹟。臺灣步兵第二聯隊是日治時期日本陸軍駐守於臺南的部隊,可說是當時日軍在南臺灣的指揮中樞,而相對於該部隊的臺灣步兵第一聯隊則駐守於臺北,營址在今中正紀念堂。現存營舍分別是國立成功大學的歷史系館、工業設計系館(大成館)與藝術研究所(禮賢樓),是日治時期軍事建築中極少數的倖存者。.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原日軍步兵第二聯隊營舍

南瑤宮

#重定向 彰化南瑤宮.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南瑤宮

南鯤鯓代天府

南鯤鯓代天府位於臺灣南部臺南市之西北方,位居槺榔山虎峰,俗稱南鯤鯓王爺廟(簡稱南鯤鯓廟、南廟)、南鯤鯓王爺宮,並與歸仁保西代天府、佳里金唐殿一同被稱為「南瀛三大代天府」。 南鯤鯓代天府主祀「代天巡狩」五府千歲(民間尊稱為"鯤鯓王"),是 南鯤鯓代天府廟體曾被中華民國內政部核定為國家二級古蹟,屬臺灣省政府管轄;精省後則成為國定古蹟,屬內政部管轄。其亦是臺南縣政府選定的「八景八勝三園」之一、臺17線臺南段的重要旅遊景點。在廟的後方有一座萬善堂供奉萬善爺(囝仔公)。.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南鯤鯓代天府

南投縣文化資產列表

#重定向 南投縣文化資產.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南投縣文化資產列表

古蹟

古蹟(或稱史迹、文化古迹、历史遗迹),是先民在歷史、文化、建築、藝術上的具體遺產或遺址。包含古建築物、傳統聚落、古市街,考古遺址及其他歷史文化遺跡,涵蓋政治、军事、宗教、祭祀、居住、生活、娛樂、勞動、社會、經濟、教育等多方面領域,彌補文字和歷史等紀錄不足之處。 一旦一個建築物或遺址被列為古蹟、或暫訂古蹟時,通常就受到主管機關保護,未經許可,包括所有者在內的任何人,都不可以任意變動、修改。如果是因為建築工程開挖而發現的古蹟或考古遺址,為了保護歷史文物,工程通常要立即暫停。.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古蹟

台南市立圖書館

#重定向 臺南市公共圖書館.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台南市立圖書館

台南開元寺

#重定向 開元寺 (臺南市).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台南開元寺

台南法華寺

#重定向 臺南法華寺.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台南法華寺

台大法學院

#重定向 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台大法學院

台中樂成宮

台中樂成宮,是位於臺灣臺中市東區旱溪--的媽祖廟,其媽祖被稱為「旱溪媽祖」,遶境範圍涵蓋臺中烏日、大里、太平、霧峰、東區、南區、南屯、西區、北屯、北區此十區,建築與遶境分別被列為臺中市文化資產的古蹟、無形文化資產。.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台中樂成宮

台北城

#重定向 臺北城.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台北城

台北孔子廟

#重定向 臺北孔子廟.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台北孔子廟

台北州廳

#重定向 監察院廳舍.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台北州廳

台北市政府衛生局舊址

#重定向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舊址.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台北市政府衛生局舊址

台北府城南門

#重定向 臺北府城南門.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台北府城南門

台北府城小南門

#重定向 臺北府城小南門.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台北府城小南門

台北府城北門

#重定向 臺北府城北門.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台北府城北門

台北府城東門

#重定向 臺北府城東門.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台北府城東門

台北公會堂

#重定向 中山堂 (臺北市).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台北公會堂

台北當代藝術館

台北當代藝術館(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Taipei; MOCA Taipei),是一座位於台灣臺北市的當代藝術館,成立於2001年5月26日。.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台北當代藝術館

台北監獄圍牆遺蹟

#重定向 臺北監獄圍牆遺蹟.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台北監獄圍牆遺蹟

台北郵局

#重定向 臺北郵局.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台北郵局

台北清真寺

台北清真寺(或稱台北清真大寺)位於中華民國台北市大安區新生南路,是伊斯蘭教(台灣亦稱為回教)於台灣最著名且重要的禮拜場所。面積約2,747平方公尺的台北清真寺落成於1960年4月13日,由中華民國與沙烏地阿拉伯共同籌募興建,設計建築者為知名建築師楊卓成,由大陸工程建造。.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台北清真寺

台北故事館

台北故事館,舊名圓山別莊(Îⁿ-soaⁿ Pia̍t-chong),是一棟融合英國都鐸式屋架和十九世紀末新古典主義的洋樓。位於台北市圓山東側緩坡的基隆河南岸,北眺台北劍潭,旁臨台北市立美術館。為二層樓建築格式,一樓為磚造,二樓則為原木結構。因尖塔、銅瓦和塔樓均有新鮮的色彩描繪,極像童話故事中的建築,因此冠有「童話奶油屋」的別稱,為市定古蹟。.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台北故事館

台北晉德宮

#重定向 晉德宮.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台北晉德宮

司法大廈

司法大廈,原稱台北高等法院,是一棟位於中華民國臺北市中正區的衙署建築。 司法大廈是一座以「日」字型平面設計的4層高建築,為台灣總督府營繕課建築師井手薰的作品,屬折衷主義建築,以鋼筋混凝土作為結構,外牆貼有淺綠色的毛面面磚;委託台北桂商會、池田組於1929年起造、1934年落成。 最初的司法大廈作為台灣總督府高等法院、檢察局及台北地方法院使用,隨著日本戰敗,中華民國政府遷台,司法大廈遂作為司法院辦公大樓使用至今。.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司法大廈

吟松閣

吟松閣是台灣台北市北投區的一座建築,具體位置是北投區幽雅路二十一號。吟松閣興建於1934年,是日式木造旅館,建築及庭院擁有濃郁的日式特徵,被視為北投溫泉景觀的重要構成部分。吟松閣長期作為一座私營溫泉旅館使用,但於2014年停業。吟松閣也被列入台北市市定古蹟。.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吟松閣

吳鳳廟

吳鳳廟,舊稱阿里山忠王祠、成仁廟,是位於臺灣嘉義縣中埔鄉社口村、主祀吳鳳的廟宇,曾獲臺灣總督府、中華民國政府重視並舉辦祭典,後來因吳鳳事蹟的爭論而沒落。.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吳鳳廟

吳沙墓

吳沙墓是清代開墾臺灣宜蘭的先賢吳沙之墳墓,1985年公告為直轄市定古蹟,今所見乃1931年整修後的吳沙墓。.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吳沙墓

士林官邸

士林官邸,前身為直屬於臺灣總督府的「士林園藝試驗支所」,為前中華民國總統蔣中正的官邸。該建築在2000年7月14日指定為直轄市定古蹟,之後於2005年5月25日被指定為國定古蹟。.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士林官邸

士林慈諴宮

士林慈諴宮,又稱士林媽祖廟,舊稱芝蘭街天后宮,位於臺灣臺北市士林區大南路士林夜市內,主祀天上聖母,是一座採兩殿、兩廊、兩護龍平面配置的廟宇,也是臺北市的直轄市定古蹟。 慈諴宮的歷史可追溯到清嘉慶元年(1796年),而位在「新街」的慈諴宮的與「舊街神農宮」、芝山巖惠濟宮為士林地區的三大古廟。慈諴宮的組織型態為管理委員會制,祭典日期則是每年農曆之三月廿三。 慈諴宮為台北市唯一於正前方保有三座精緻戲台的廟宇建築,廟前的青石地舖綿延至戲台下,顯示出該廟原來的恢宏氣度。.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士林慈諴宮

壽山巖觀音寺

壽山巖觀音寺,俗稱嶺頂觀音媽廟,是位於臺灣桃園市龜山區嶺頂--的觀音寺,為市定古蹟。.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壽山巖觀音寺

大同之家(含網球場)

大同之家(含網球場),位於台灣台北市重慶南路,主要可分為大同之家與網球場兩部份。大同之家,為中華民國前總統嚴家淦接待外賓的處所。網球場為嚴前總統官邸的附屬設備。該庭園內除去該國定古蹟嚴家淦先生故居白色洋樓(含該屋日式木造房舍)外,連同園內兩層樓水泥建築、網球場、庭園及其他建物統稱為廣義上的大同之家。該範圍於多年興訟後,文化局於2000年被指定為市定古蹟。本古蹟西側緊臨市定古蹟自由之家一同為當時的時代作歷史見證。 因實際持有單位臺灣銀行對古蹟維護方式及見解不同,大同之家於1993年後嚴重荒廢。為此,台北市與文化部文化古蹟維護機構特地研擬相關方針,希望能將此古蹟以最適當的方式保存。.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大同之家(含網球場)

大士爺廟

大士爺廟是臺灣主祀大士爺之罕見廟宇,為嘉義縣縣定古蹟,位在嘉義縣民雄鄉,是民雄主要信仰中心,主祀大士爺。 每年農曆七月廿一日至廿三日是大士爺廟的年度盛事-普渡祭典,三天祭典起源於早期「打貓街」農曆七月份的「頂街大士爺普」、「下街大士爺普」及「下街童子普」(俗稱:囝仔普,係因半夜聽聞嬰兒或小孩的哭聲而得名。)之亡魂普渡活動而演變至今。根據文獻記載及部分耆老口述,表示原上述三普祭典時間分別於:頂街普(農曆七月初一、初二及初三)、下街普(農曆七月十五、十六及十七日)及囝仔普(農曆七月二十一、二十二及二十三日)各分科儀祭祀,相當盛大,但因二戰後期與戰後初期民生物資缺乏,簡化祭祀方式每年僅擇農曆七月二十一、二十二及二十三日三日進行,雖縮短祭祀祭典時間但不簡化各項科儀方式,儀式莊嚴隆重並延續至今。演變為三天祭祀期間民雄市中心之重要街道,各式攤販林立彷彿不夜城,附近鄉鎮民眾紛紛前往逛街購物,俗稱:逛下街。.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大士爺廟

大天后宮

大天后宮,舊稱東寧天妃宮,位於臺灣臺南市中西區,爲主祀媽祖的廟宇,此外也是中華民國國定古蹟。該廟宇原址本為明朝寧靖王朱術桂所居住的寧靖王府邸,後來在寧靖王捨宅之後轉變成媽祖廟。舊有方--多記載是1684年由施琅入臺後改為媽祖廟,但近來學者指出明鄭時期東寧一地已有天妃宮,寧靖王捨宅的對象即是當時的住持僧聖知。 該廟是全臺最早由官方興建且列入官方祀典的媽祖廟,其在臺灣府城也有重要地位,為府城公廟,是以大天后宮舉辦迎媽祖活動時,可以跨越府城內各個廟境募集經費,有「通城虎」之稱。此外府城各廟舉辦慶典時,都會將第一號轎番簽保留給大天后宮媽祖。此外由於大天后宮原為寧靖王府邸而在政治上亦有重要象徵地位,故施琅當時在此接受鄭克塽的投降並立「平臺紀略碑」,臺灣民主國第二任總統劉永福將此作為「總統府」。.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大天后宮

大井頭

大井頭位於臺灣臺南市中西區,是直轄市定古蹟。大井頭一帶是昔日進入臺灣府城的重要碼頭所在地,雖然「大井頭」之名原意為大井旁的碼頭,是一個地名,但現在也用以指稱「大井」本身。.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大井頭

大稻埕辜宅

大稻埕辜宅為位於台灣台北市大同區大稻埕鬧區的一處市定古蹟,本身面積約900平方公尺,包含腹地則達千餘平方公尺以上。辜宅正式完工於1920年,持有者與委建者則為辜顯榮,而此建築呈現了中國閩式與西方折衷主義交會的風格。該宅於日治時期本作為官鹽經銷辦公場所,獨占全台灣鹽務事業,因此亦稱為鹽館。1945年,日治時期結束,鹽館業務雖予以廢除,但此建築仍是鹿港辜家住宅,辜振甫長期居住於此。1963年,辜宅成為辜家主辦之榮星幼稚園場所,並使用至今。.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大稻埕辜宅

大稻埕霞海城隍廟

台北霞海城隍廟,位於台灣台北市大同區迪化街上,是台北市的直轄市定古蹟。該廟廟地十分狹窄,面積約只有46坪大,卻是大稻埕一帶地區的重要民間信仰中心,與法主真君廟、慈聖宮媽祖廟合稱「大稻埕三大廟」,也是大台北相當重要的廟宇之一。 一般來說,霞海城隍廟所屬宗教應為道教或台灣民間信仰中的城隍信仰,屬多神教。該廟除了主祀霞海城隍外,也旁祀城隍夫人、月下老人、八司官、文武判官、范謝將軍(七爺八爺)、八將、馬使爺及義勇公。另外,該小廟現容納有600多尊各式神像,也是該廟的特色之一。.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大稻埕霞海城隍廟

大甲文昌祠

大甲文昌祠(又稱大甲文昌宮)位於臺中市大甲區,於民國七十四年(1985年)11月27日公告為三級古蹟。原為義塾,建於大甲城西門的舊大甲街西側,主祀文昌帝君、朱熹、韓愈、魁星。二戰後後配祀孔子,亦稱「大甲孔子廟」。.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大甲文昌祠

大觀音亭興濟宮

大觀音亭興濟宮是位在臺灣臺南市北區的著名廟宇,於民國七十四年(1985年)11月27日公告為三級古蹟。該寺廟是由主奉觀音菩薩的「大觀音亭」與主奉保生大帝的「興濟宮」所組成,雖分屬佛教、道教,但自創建以來即兩廟相連,關係密切,同屬一組織管理。現稱「財團法人大觀音亭興濟宮」。.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大觀音亭興濟宮

大龍峒保安宮

大龍峒保安宮位於臺灣臺北市大同區哈密街,為祭祀保生大帝的臺灣民間信仰廟宇,因為創廟者為來自中國的福建同安人,因此保安之名有「保佑同安」的意思。保安宮和艋舺龍山寺、艋舺清水巖合稱「臺北三大廟門」。 保安宮初創於1742年,本只為簡單木造小庵,1804年正式改庵建廟。19世紀後,經幾度改建後,該廟發展成3000坪的三殿三進式大廟。1985年,中華民國內政部認定該廟宇為國家二級古蹟(今直轄市定古蹟)。1995年,因應緊鄰街道擴建,保安宮自費整修,以傳統工法結合現代科技達到「平衡工法」、「整舊如舊」的盡復舊觀效果,成為全臺灣各級古蹟修復的最高典範,並獲得2003年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文物古蹟保護獎榮譽獎。 日治時代從大龍峒保安宮分靈的,有兩座廟宇,最早乃明治三十年(1897年)板橋江翠保安宮潮和宮;其次則是大正五年(1916年)分靈的永和保福宮。.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大龍峒保安宮

大武崙砲臺

大武崙砲台位於台灣基隆市安樂區,為歷經19世紀鴉片戰爭與清法戰爭的歷史砲台建築。今砲台模樣,咸信為日治時期整建所成,為了日俄戰爭防禦基隆所建,為基隆要塞十大砲台之一。.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大武崙砲臺

大溪齋明寺

#重定向齋明寺.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大溪齋明寺

奎閣 (金門縣)

奎閣位於中華民國金門縣金城鎮,於民國七十四年(1985年)8月19日公告為三級古蹟,後來因為《文化資產保存法》修改而列縣定古蹟。奎閣由後浦人林斐章興建,鑑於入清後,金門地區從明「人丁不滿百,京官三十六」與「無地不開花,無金不成同」的文風鼎盛轉變為反映尙武風氣,改以武功揚名的「九里三提督,百步一總兵」,未延續明朝的文風宦績,而興建奎閣來振興金門文運。 2007年開始,金門縣文化局於每年5、6月考季來臨前會舉辦祭拜魁星的活動,一方面是活化古蹟,同時也符合奎閣的創建本意。.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奎閣 (金門縣)

妙壽宮

妙壽宮位於臺灣臺南市安平區,於1985年8月19日公告為三級古蹟,後改為市定古蹟,再改直轄市定古蹟。該廟也是安平六社之一的囝仔宮社(妙壽宮社)的角頭廟(境主廟)。廟中的保生大帝神轎,在2009年1月9日公告為一般古物。 妙壽宮別稱「囝仔宮」,其由來據說是因為該廟昔日廟埕寬廣,有許多兒童會來這裡玩耍。另一別稱「港仔宮」,則據說是因為該廟位於港口碼頭邊。.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妙壽宮

婦聯總會

婦聯總會是台灣臺北市市定古蹟,位於清朝登瀛書院(又稱淡水館)、日治時代大日本帝國陸軍偕行社,對面為中華民國憲兵二O二指揮部及台北憲兵隊,近總統府。其中「至德堂」被台北市文化局列為二級古蹟。當時婦聯會的主要工作是敬軍、愛軍、勞軍,因此借用軍方用地作為會址。2006年7月21日,中華民國婦女聯合會與中華民國國防部舉行點交儀式,把向軍方借用的土地併建物交給軍方。.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婦聯總會

媽宮城隍廟

公城隍廟,亦稱媽宮城隍廟、閤澎公廟,是位於台灣澎湖縣馬公市內的古蹟廟宇,供奉城隍爺,清法戰爭後被敕封「靈應侯」。澎湖馬公地區固有之城隍廟,但廟廳狹小(今文澳城隍廟),澎湖海防糧補通判謝維祺遂於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倡議另建,獲台灣知府蔣元樞鼎力支持,闢建新址於今馬公市北、南澳館東,興建媽宮城隍廟於今址。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竣工。.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媽宮城隍廟

媽宮古城

#重定向 澎湖廳城.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媽宮古城

學甲慈濟宮

學甲慈濟宮,位於臺灣臺南市學甲區內,為一台灣民間信仰廟宇,奉祀保生大帝為主神,為「學甲十三庄」區域的人群廟,也是台南市安南區「十六寮」保生大帝聯庄祭祀組織中多數廟宇的祖廟。.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學甲慈濟宮

學海書院

學海書院(Ha̍k-hái Su-īⁿ/ Ha̍k-hái Chu-īⁿ)位於台北市萬華區環河南路二段93號,乃清代台北盆地五座書院之一,目前則是台北市碩果僅存的一座書院建築,其它四座是明志書院、樹人書院、登瀛書院與明道書院。.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學海書院

定光佛廟

定光佛廟,位於台灣彰化車站前的光復路上,為彰化縣的縣定古蹟。建於1746年(乾隆二十六年),初名定光庵。彰化大地震發生後,該廟重建而改成現今之名。與鄞山寺並列為全台灣唯二主祀定光古佛的廟宇。.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定光佛廟

宜蘭縣文化資產列表

#重定向 宜蘭縣文化資產.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宜蘭縣文化資產列表

安平古堡

安平古堡,又稱奧倫治城(Orange)、熱蘭遮城(Zeelandia)、王城(Ông-siâⁿ)《臺灣通史》,卷16,城池志:「永曆十五年,延平郡王克台灣,就荷蘭城以居,改建內府,台人謂之王城。」、安平城、臺灣城,是一座曾經存在於臺灣臺南市的堡壘。最初建於1624年,是臺灣最早的要塞建築。自建城以來,曾是荷蘭人統治臺灣的中樞,也曾是鄭氏王朝統治者的住處。 安平古堡有兩處遺跡:「台灣城殘蹟(安平古堡殘蹟)」及「熱蘭遮城城垣暨城內建築遺構」。兩處遺跡都被列為國定古蹟,而瞭望臺則是於1970年代由日治時期燈塔改建而成,列為文化資產。 古堡建築屋舍純用紅色磚瓦,於黃昏時與落日互相煇映之景「安平夕照」。在1953年,獲臺灣省政府選為臺灣八景之一。《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二土地志勝蹟篇,第九頁.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安平古堡

安平小砲臺

安平小--臺(或作安平小--臺)位於臺南市安平區,於民國七十四年(1985年)8月19日公告為古蹟。是由按察使銜分巡台灣兵備道姚瑩因應鴉片戰爭所籌設的17座砲臺之一。其名稱由來乃是相對於俗稱「安平大砲臺」的二鯤鯓砲臺(億載金城)。.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安平小砲臺

寧南門 (臺南市)

臺灣府城大南門,又稱寧南門,建於1725年,是清朝臺灣府城的14座城門之一,位於今臺灣臺南市中西區,為中華民國直轄市定古蹟(原三級古蹟)。台南府城原有5座甕城,寧南門是台灣唯一一座僅存的,大北門、小北門、小東門及小南門都已經消失。 大南門位於孔廟正南方,城池南垣正中,出城向南行有五妃廟位於魁斗山,現位於南門路旁公園內。二次大戰後大南門城樓仍在,但中脊於1963年7月18日大雨後塌下。又赤崁樓贔屭碑原安放於大南門月城內(最初在福康安生祠內,1928年時遷到大南門內),因石碑連底座高約一丈三尺,臺南市政府為了將碑改安放於赤崁樓內便將城拆出一缺口以將石碑運出。大南門設有月城,1977年依原樣重建。內門上有寧南門三字、外門上有大南門三字。門後緊臨建興國中,學校每年皆讓畢業生畢業典禮結束後從城門走出,代表畢業生畢業後邁向另一階段。.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寧南門 (臺南市)

寶藏巖

-- 寶藏--,又稱寶藏巖觀音寺、寶藏巖觀音亭、寶藏巖寺、石壁潭寺、觀音媽廟等。址在臺灣臺北市汀州路三段230巷,靠虎空山小山坡而建,為福建泉州安溪移民的信仰中心,主奉觀音菩薩,安溪移民無不參拜。1997年8月5日, 由臺北市政府公告指定「寶藏巖」為市定古蹟。今日則以二次大戰後,外省移民違建居住的寶藏巖聚落聞名。.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寶藏巖

專賣局

專賣局古蹟是指位於臺灣臺北市兒玉町(現南昌路)的文藝復興式紅磚建築。該1913年始建的此官署建築於2000年代之前,一直為台灣專賣事業的中心樞紐。 形狀類似倒V,擁有尖塔的該建築,其尖塔正為該建物的最特殊處所。除了六層樓高的尖塔極為高聳,上面還鋪陳銅皮頂與精緻浮塑裝飾。.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專賣局

屏東縣文化資產列表

#重定向 屏東縣文化資產.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屏東縣文化資產列表

屏東書院

屏東書院是於清嘉慶二十年(1815年)建於臺灣鳳山縣港西里阿猴街(今屏東縣屏東市)的一座書院,書院的功能廢止後改為屏東孔廟,於民國七十四年(1985年)11月27日公告為三級古蹟,三年後(1988年)名稱改回屏東書院。 該書院原址在屏東市中山公園內,後因進行市區改正一度有拆除之議,後在東京大學藤島亥治郎博士的建議下,書院於昭和十三年(1938年)11月18日到隔年5月進行遷建工程。.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屏東書院

帝國生命會社舊廈

帝國生命會社舊廈,為中華民國臺北市直轄市定古蹟,位在臺北市中正區博愛路、寶慶路交會路口,近總統府,地址為臺北市中正區博愛路162號。.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帝國生命會社舊廈

中山基督長老教會

中山基督長老教會所屬建築落成於1937年,為一位於台北市市區的哥德式新教教堂。本屬國有財產的該教堂於1972年捐贈給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並於1998年10月14日指定成直轄市定古蹟。.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中山基督長老教會

中華民國交通部

交通部是中華民國交通相關事務之最高主管機關,其業務範圍涵蓋運輸、郵政、氣象、觀光等交通四大領域。.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中華民國交通部

中華民國內政部

內政部為中華民國全國內政、民政事務的最高主管機關。其業務範圍相當廣泛,涵括人口、戶政、地政、地方政府(地制)、役政、社會治安(警政)、移民(入出國)、宗教、殯葬、禮俗祭儀、人民團體管理、災害防救(如空勤總隊)、國家公園管理、國土規劃等,是中央政府組織改造後,唯一員額仍破兩萬人的部會(警力佔大宗)。雖社福業務後已移撥改隸衛生福利部,內政部所轄員額亦降至兩萬人以下,但仍是最大部會,故保有「天下第一部」之稱。值得一提的是,自1960年連震東出掌內政部以來,絕大多數的部長都是台籍人士。.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中華民國內政部

中華民國法律

中華民國的法律分為憲法、法律、命令(行政命令)三個層級,以《中華民國憲法》為基礎,並以《中央法規標準法》做為法律制定的通則,所有規範皆不可違背在其上位階的規定。法律的制定、修改與廢止主要由立法院執行,各項法案在立法院通過後,再經總統公布始有效力。法規架構主要採行大陸法系體系,民事訴訟、刑事訴訟、選舉訴訟歸一般法院,而行政訴訟歸行政法院;至於軍人還加上之規範,並在戰時由軍事法院負責。 中華民國以《六法全書》,即憲法、民法、刑法、民事訴訟法與刑事訴訟法為最通用之法律。中華民國法律的制定,相當程度的參考同屬大陸法系的德國與日本,其中高達八成以上的法律條文是比照德國,尤其民法以德國、瑞士爲法律繼受的主要對象,因而使不少司法官與律師前往德國留學取得法學學位。.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中華民國法律

中港慈裕宮

中港慈裕宮,俗稱中港媽祖廟,位於臺灣苗栗縣竹南鎮民生路七號,主祀華南著名的海神天上聖母(媽祖),建於清道光十八年(西元1838年)。.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中港慈裕宮

三山國王

三山國王是發源於中國廣東粤东地区之信仰,為潮州府住民,包含潮州人(潮汕人)及潮州客家人的精神信仰,隨著當地移民向外擴展,成為粤东、東南亞、香港及臺灣民間信仰之一。三山國王實指现廣東揭阳市揭西縣河婆镇北面的三座山——巾山、明山、獨山的三位山神。祖廟位於今廣東省揭陽市揭西縣縣城旁,當地舊稱霖田都,故該廟多被稱為霖田祖廟。三山國王的有不少傳說,一說是宋太祖趙匡胤借得三山的神力幫助,後才將劉張之亂平息,遂封三山國王。據臺灣鄉村禮俗記載,臺灣三山國王聖誕定為每年二月廿五。而粤东地区三山国王出游则定在正月,一般是正月初十或十五。.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三山國王

三井物產株式會社舊廈

三井物產株式會社舊廈是臺灣臺北市市定古蹟,位於臺北市中正區館前路54號,館前路與襄陽路的交口路口上。該地段擁有許多日治時期遺留下來的金融機構舊址,而該建築為最古樸的一棟。.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三井物產株式會社舊廈

三重區

三重區,為中華民國新北市的市轄區,1962年從臺北縣三重鎮率先升格為臺北縣第一個縣轄市三重市,與板橋市(現新北市板橋區)共為臺北縣的兩大都市,2010年由於臺北縣升格為新北市改制為三重區。 三重區距離臺北市中心很近交通方便只有一水之隔,地處臺北盆地主要腹地的中心位置,屬於臺北都會區內圈的衛星城市之一。 三重的交通從清朝的台北橋(鐵路)、之後的中興橋以及近年的捷運系統,再加上1950、1960年代影視文化與商業在三重的蓬勃發展,造就三重成為臺北縣第一個市況繁榮的縣轄市(1962年升格三重市)。 同時,自1960年代以來,三重一直是著稱的外地人就業發展跳板,吸引來自台灣各地青年(以雲林縣居多)前來工作並定居,形成大台北都會區衛星都市之一。 改制為新北市後,藉著本身的地緣優勢與人口優勢,城市發展逐漸凝聚深固,現今三重區已是位於淡水河左岸的宜居都市之一。 行政機關集中於新北大道一段(原中山路),由於三重區開發很早,比較欠缺都市基礎規劃,卻因接近臺北市的地緣因素而吸引大量的人口定居於此,因此市區整體發展趨於飽和且人口老舊且稠密擁擠,曾經為台灣人口密度第四高與世界人口密度第23高的都市,人口密度平方公里高達約2.4萬人,現為台灣人口密度第六高、新北市人口密度第三高的市轄區。2011年8月底人口曾超過39萬。 三重距離台北車站、台北雙子星大廈、北門廣場 接近,另外三重忠孝橋直接連接市民大道的高度便利性,加上台北市「」、捷運機場線等國際工程實施,三重區成為西區門戶通道城市之一。 不過由於都市老舊化、人口稠密問題、交通雍塞等問題,市區規劃與公共設施建設的加速發展是近年來的重要目標。(近年來,公共設施逐漸發展迅速,例如運動中心、大型都會公園、大型停車場的建設及橋樑的修繕美化。).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三重區

下淡水溪鐵橋

下淡水溪鐵橋位於台灣鐵路管理局屏東線九曲堂車站至六塊厝車站間,橋面橫跨高屏溪(舊稱下淡水溪),俗稱高屏舊鐵橋。由日籍工程師飯田豐二設計興建,於1914年正式啟用,直到1992年除役,現為國定古蹟。.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下淡水溪鐵橋

一府二鹿三艋舺

一府二鹿三艋舺,或做一府二鹿三艋(英文:Fucheng, Lugang and Manka)為一句台灣諺語,描述清領時期全島三大港市的盛況。一府為今台南市中西區與安平區,二鹿為今彰化縣鹿港鎮,艋舺則為今台北市萬華區。此句反應台灣的由南至北的開墾史,以及各城仰賴海上貿易的情況。.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一府二鹿三艋舺

二鯤鯓砲臺

二鯤鯓--臺,或作二鯤鯓--臺,舊稱安平大砲臺,現在一般俗稱為億載金城,是一座清朝時建立的砲臺。位於臺灣臺南市安平區,為中華民國文化部所管轄的國定古蹟。.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二鯤鯓砲臺

二林仁和宮

二林仁和宮,是位於臺灣彰化縣二林鎮西平里的媽祖廟,列為三級古蹟,亦是臺灣農民運動二林事件發生地之一。.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二林仁和宮

二沙灣砲臺

二沙灣砲台,又名二沙灣礮臺,是一個位於台灣基隆市的傳統中國式砲台建築,一般多以其入口城門牌匾而稱為「海門天險」。此砲台在1841年便已存在,當時的砲台是構築於山下基隆港邊,為台灣兵備道姚瑩所建;後歷多次整修,今日規模為1884年台灣巡撫劉銘傳所修築。.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二沙灣砲臺

五妃廟

五妃廟,昔稱五烈墓、寧靖王從死五妃墓,位於今臺灣臺南市中西區,五妃是指明寧靖王朱術桂從死之五位妃妾:袁氏、王氏、秀姑、梅姐及荷姐。五妃廟乃坐西南朝東北,為一座單進兩護龍式的古建築,最早建於1683年。由1683年迄今有三百餘年,墓傍有一小祠,為義靈君墓,係當年殉死二侍埋骨之處。 今為中華民國文化部所頒訂之國定古蹟,目前由臺南市政府文化觀光處所管理,紀念廟周圍清幽猶如公園般,設有紀念碑、解說牌等。.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五妃廟

五股西雲寺

五股西雲寺(Wugu XiYun temple)位於台灣新北市五股區,是建於清乾隆17年(1752年)的一所寺廟,又名「外巖」、「大士觀」。該寺廟主從祀神佛有;主祀觀音菩薩、從祀釋迦牟尼佛和關聖帝君等。.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五股西雲寺

廣福宮

#重定向 广福宫.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廣福宮

建國中學紅樓

建國中學紅樓完工於1909年,為台北市建國中學的校舍之一。若不計算兩翼教室所佔區域,紅樓正面面積約為1300平方公尺,而該建物因為整體外觀呈現磚紅顏色,因此被命名為紅樓。 由紅磚與原木木材打造的建中紅樓,雖經1950年與1966年兩度大幅整修,但外貌並不失原有建築風格,且仍有著拱門,鐘樓等歷史遺跡。1970年代,台北市教育局本有拆除紅樓之議,後經當時校長黃建斌力阻,才讓此拆樓計畫打消。 1998年,台北市政府因其此校舍建築的特殊性與歷史性,特別指定該紅樓建物為市定古蹟,並於2005年完成該古蹟的整建復舊工程。.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建國中學紅樓

建國啤酒廠

建國啤酒廠位於臺灣臺北市中山區,現亦稱台北啤酒工場,前身為高砂麥酒株式會社的酒廠,在日治時期為臺灣唯一一間生產啤酒的酒廠。其日治時期保存至今的建築於2000年6月30日公告為直轄市定古蹟,而二次大戰後才興建的釀造大樓、儲酒室與包裝工場則在2006年11月23日公告為臺北市歷史建築。 該酒廠以維持傳統生產方式生產啤酒為特色之一,不過在2000年與2006年時曾因故停工。.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建國啤酒廠

張家祖廟

張家祖廟(發祥堂)是位於臺灣中部的臺中市西屯區的直轄市定古蹟,鄰近統聯客運台中轉運站。屬私人祠堂性質,正殿奉祀祖先牌位,左右內外護龍除供族人居住外亦出租給外人使用。.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張家祖廟

張廖家廟

張廖家廟,俗稱「張廖公館」、「廖祖厝」或「天與公祠」,因以「承祜」為號,故又稱為「承祜堂」。位於臺中市西屯區西平里西安街205巷1號,剛好在逢甲大學旁的逢甲夜市的外圍。 張廖家廟奉祀張廖第六世祖『張廖天與』,於光緒12年籌建,在清光緒13年(1887年)起建,歷經張廖家族30年的持續建築,在大正5年(1916年)終於全部完工,其格局類似客家建築,主體建築以傳統三堂二過水加一圍屋之客家常見環形土樓,而其斗栱形式之多樣為它處少見,有方形、八角、碗形、菱形、花瓶形等,據專家考據可能與其新建過程中建築師父不同所產生的差異。 張廖家廟於1985年(民國74年)11月27日指定為三級古蹟,目前仍保持傳統家廟的功能,而張廖家族仍然以此作為家族的精神象徵與宗族的聚會場所,並組成祭祀公業管理家廟目前負責人為廖德懷先生、廖繼輝。.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張廖家廟

彰化孔子廟

彰化孔子廟,又稱彰化孔廟,是位於臺灣彰化縣彰化市永福里的孔廟,雍正四年(1726年)由彰化縣知縣張縞倡建,建築為漳州風格,1983年被列為一級古蹟(國定古蹟),在臺灣的孔廟地位中被建築學者漢寶德譽為僅次於臺南孔子廟。.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彰化孔子廟

彰化縣文化資產列表

#重定向 彰化縣文化資產.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彰化縣文化資產列表

彰化西門福德祠

彰化西門福德祠,又稱大西門福德祠,位於臺灣彰化縣彰化市,是主祀福德正神的廟宇。於民國74年(1985年)11月27日公告為三級古蹟,後改為縣定古蹟。彰化縣城內除西門福德祠外,亦有北門、南門、東門福德祠,但均已改建。.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彰化西門福德祠

彰化關帝廟

彰化關帝廟,台灣彰化縣的三級古蹟,由彰化知縣秦士望於1735年(雍正十三年)所立,是台灣一座供奉關聖帝君的祠堂。.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彰化關帝廟

彰化慶安宮

彰化慶安宮(又稱大道公廟),是臺灣彰化市一座主祀保生大帝的廟宇。.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彰化慶安宮

佳冬蕭宅

蕭家祖屋,又名蕭家古屋、蕭屋伙房、佳冬蕭宅 ,位於台灣屏東縣佳冬鄉,是台灣唯一客家圍龍夥房五堂大屋,1985年中華民國內政部列為三級古蹟,並由蕭家子孫所組成的「佳冬蕭家祖屋管理委員會」負責管理。.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佳冬蕭宅

佳里興震興宮

佳里興震興宮,初名清水宮,位於臺灣臺南市佳里區佳里興,主祀清水祖師、雷府大將、李府千歲,佳里興聚落、信仰中心。為佳里興地區大廟,經核定為直轄市定古蹟。 震興宮廟埕立有「古天興縣治紀念碑」,但天興縣治是否在佳里興仍有爭論。.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佳里興震興宮

佳里金唐殿

玉勅皇勅金唐殿,俗稱佳里金唐殿,初稱代天府,承蒙清朝乾隆皇帝勅封金唐殿,位於臺灣臺南市佳里區,主祀玉勅代天巡狩 朱府千歲、雷府千歲、殷府千歲 ,民間尊稱三老爺,為臺灣民間盛行的王爺千歲信仰代表之一,為朱府大千歲、雷府二千歲、殷府三千歲三老爺系統祖廟。 逢子、卯、午、酉年農曆正月中旬行主辦蕭壠香(南瀛三大古香、南瀛七大香)。 蕭壠(今佳里區)地區聚落、經濟、信仰中心,為十七角頭廿四村-庄-大廟。經核定為直轄市定古蹟。與歸仁保西代天府、北門南鯤鯓代天府,稱為南瀛古三大代天府。.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佳里金唐殿

後壁黃家古厝

後壁黃家古厝位於臺灣臺南市後壁區,於2008年4月9日公告為古蹟, 為臺灣少數保持完整的閩南式四合院。.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後壁黃家古厝

土庫順天宮

土庫順天宮位於台灣雲林縣土庫鎮中正路109號,位於惟德堂藥房對面,主要奉祀媽祖。因香火鼎盛所以有「北港顯,土庫定」、「土庫媽祖應外香」等俗諺。.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土庫順天宮

土地銀行

土地銀行可以指:.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土地銀行

北埔慈天宮

北埔慈天宮,是位於臺灣新竹縣北埔鄉北埔村北埔老街上的觀音寺,被列為三級古蹟。.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北埔慈天宮

北屯文昌廟

北屯文昌廟,又稱文祠,臺灣臺中市的著名古廟,主祀文昌帝君。是中臺灣著名之文昌廟,而多年來常常有眾多盼望學業進步、升學與求職考試順利的臺中市民與外縣市民眾,前來參拜祈求,使此廟香火相當鼎盛。.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北屯文昌廟

北門車站 (嘉義市)

北門車站位於台灣嘉義市東區,為林務局阿里山森林鐵路阿里山線之鐵路車站,也是阿里山鐵路實際上的起點,現任站長是陳有堂。北門車站最初的站房(當時稱為北門驛)完工啟用於1912年(明治45年),其實際的旅運業務曾一度轉至1973年(民國62年)落成啟用的新站處;原本的舊站則經整修後作為嘉義林業歷史展覽館使用,並被指定為市定古蹟。.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北門車站 (嘉義市)

北投溫泉博物館

北投溫泉博物館(Beitou Hot Spring Museum)是位於台灣台北市北投區的史蹟保存類博物館,過去是公共的溫泉浴場,因此又名北投溫泉浴場。.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北投溫泉博物館

北投文物館

北投文物館,位於臺灣臺北市北投區。始建於日治時期,建造於1920年,原為一座溫泉旅館「佳山旅館」,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由中華民國外交部接管,依序變為安置軍民的「佳山宿舍」、招待官員的「佳山招待所」。之後拍賣民間,由私人豪宅轉變為「臺灣民藝文物之家」。1984年正式改為「北投文物館」,為臺北市市定古蹟之一。目前被活化為日本茶道裏千家教學機構。 Category:台北市博物館 Category:台北市古蹟 Category:北投區 Category:1920年完工建築物 Category:文物博物馆 Category:台灣日式建築 分類:1984年建立的博物館.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北投文物館

北投普濟寺

北投普濟寺,是一家位於台灣台北市北投區的佛寺,建於日治時期1905年(明治38年)。.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北投普濟寺

北港義民廟

北港義民廟是一座位在臺灣北港的義民爺信仰廟宇。該廟建立並改建於當地群眾協同官府抵抗林爽文事件與戴潮春事件後,以紀念其人為抵禦此類民變而殉難之事跡。 該廟之主要祭典為每年農曆五月三十之義民爺過爐;當日,當地居民將在此舉行盛大祭拜儀式。.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北港義民廟

北港溪 (南投縣)

北港溪位於台灣中部,為烏溪的主流上游,流域面積536.33平方公里,分佈於南投縣北部及台中市一小部分。主流發源於標高2,532公尺之更孟山南側,向南南西流至經翠巒、紅香、溪門,於馬家附近匯集瑞岩溪,續流至瑞岩後轉西偏南,經萱野、新生社 (眉原)、互助、清流、梅子林、北港、國姓,於柑子林與南港溪會合,改稱烏溪。.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北港溪 (南投縣)

北港朝天宮

北港朝天宮(臺羅:Pak-káng-tiâu-thian-kiong),俗稱北港媽祖廟,位於臺灣雲林縣北港鎮中山路178號,是一座主要奉祀天上聖母的廟宇,1694年(清康熙33年),由樹璧和尚(臨濟正宗第34代)自福建省湄洲天后宮(朝天閣)迎請媽祖金身,於北港建廟收徒傳法。朝天宮被列為中華民國國定古蹟,自樹壁傳下17代禪宗法脈結束後,管理委員--取代原本僧侶管理系統,但至今仍聘請佛教僧侶任住持及駐廟法師。 目前財團法人北港朝天宮董監事會的董事長為蔡咏鍀先生。.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北港朝天宮

國姓鄉

國姓鄉(臺灣客家語四縣腔:guedˋ xiang hiongˊ;海陸腔:gued siangˇ hiongˋ;大埔腔:guad^ siangˋhiong+)位於臺灣南投縣西北部,境內居民以客家人為主(約佔七成),為南投縣最大的客家聚落。.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國姓鄉

國定古蹟

國定古蹟是指由中華民國政府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審查指定並辦理公告的人類為生活需要所營建之具有歷史、文化價值之建造物及附屬設施群,屬「古蹟、歷史建築、聚落」類文化資產古蹟型。文化資產(古蹟、歷史建築、聚落類)中央主管機關為文化部(2005年10月31日以前為內政部)。 按《文化資產保存法施行細則》規定,在1997年6月30日以前公告之第一級古蹟視為國定古蹟;省轄第二級古蹟視為省定古蹟。由於精省作業之需要,視為省定古蹟之省轄第二級古蹟及自1997年7月1日起公告之省定古蹟,自1999年7月1日起視為國定古蹟。 此外,2005年2月5日修正之《文化資產保存法》也規定,该法修正前公告之古蹟,其屬傳統聚落、古市街、遺址及其他歷史文化遺蹟者,由主管機關自该法施行之日(即2005年11月1日)起六個月內依该法規定,完成重新指定、登錄及公告程序。2006年5月1日,經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公告,鳳鼻頭(中坑門)遺址等六處國定古蹟重新指定為國定遺址;同年6月26日,該會公告廢止圓山遺址等6處國定古蹟。 根據上述規定研判,目前共有國定古蹟93處。.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國定古蹟

國立臺南女子高級中學

國立臺南女子高級中學(,TNGS),位於中華民國臺南市中西區,是一所成立於台灣日治時期高級中學,簡稱為臺南女中、南女中、南女,舊稱為「南一女」、「南二女」、「省南女」,別稱椰風谷。.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國立臺南女子高級中學

國立臺南第一高級中學

國立臺南第一高級中學,簡稱:臺南一中、南一中,位於臺灣臺南市東區,緊鄰國立成功大學及臺鐵臺南車站。.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國立臺南第一高級中學

國立臺南第二高級中學

國立臺南第二高級中學,簡稱為臺南二中或南二中。位於臺灣臺南市北區。創立於1914年(日治時期大正三年),是臺灣第二所設立的公立中學校,初名「臺灣總督府臺南中學校」,期間曾因時代及地方制度變遷而變更校名數次,有臺南州立臺南第一中學校、臺灣省立臺南第二中學、臺灣省立臺南第二高級中學之校名。.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國立臺南第二高級中學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簡稱北科、北科大、臺北科大,是一所位於中華民國臺灣臺北市的科技大學。 該校前身為臺灣總督府創立於大正一年(1912年7月5日)的民政局學務部附屬工業講習所,後於1948年8月經改制成為臺灣省立臺北工業專科學校,為當時僅有的兩所專科(另一所為省立行政專校)。1997年8月1日,該校經教育部核准升格為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國立臺灣博物館

國立臺灣博物館(簡稱臺博、臺博館、臺灣博物館)是臺灣一座公立博物館,位於臺北市二二八和平紀念公園北側,隸屬於中華民國文化部。始建於日治時期,不但是臺灣歷史最久的博物館,其建物也以該館前身「臺灣總督府博物館」之名列為中華民國國定古蹟。.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國立臺灣博物館

國立臺灣大學

國立臺灣大學,簡稱臺大,該校是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中參與全球鏈結全校型計畫的4所學校之一,為臺灣第一所綜合大學、以及臺灣學生人數最多的高等教育機構 。大學建制始於1928年日治時代中期創校的「臺北帝國大學」,因為今日建制歷經戰後整併,故若拆開檢示,最早可追溯的部分為醫學院前身-1899年建立的「臺灣總督府醫學校」。由於帝大時期,日本人在行政、招生都佔有優勢地位(類似朝鮮日治時期的京城帝國大學),因此臺大校方在2007年以前不認同帝大的建校時間,以1945年戴運軌等人主持改制的國立臺灣大學為校史起點。,1945年中華民國接收臺灣後經改制與兩次易名始用現名。現設有11個學院、3個專業學院,下分54個學系、109個研究所;另設有30餘個各學術領域之國家級或校級研究中心,以及進修推廣部、臺大醫院等附屬機構。是全臺唯一學生人數超過三萬的高等教育學校。2018年QS世界大學排名:第76名,2018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第198名。 此外,臺大擁有臺北市境內的3大校區、以及多處散布於全臺的分支校區與校地,總面積約3萬4千公頃,佔臺灣土地總面積的百分之一。 臺大以自由主義學風著稱,並在臺灣具有重要學術地位。校友涵蓋諾貝爾獎、圖靈獎得主、4名中華民國總統(公民直選後的所有總統)與近百名的中央研究院院士;教職員則有多位各國科學或工程學院的院士。除了學術榮譽得主之外,臺大師生校友亦包括數百位行政院院長、縣市首長、部會首長、立法委員、縣市議員等政界人士,對臺灣社會具高度影響力。 2015年1月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三校結盟合組國立臺灣大學聯盟,並於2016年3月31日正式核定成為國立臺灣大學系統。.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國立臺灣大學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為國立臺灣大學學院之一。是台灣最早成立的醫學院校,成立於1897年。 院區位於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與仁愛路交叉口,建築有日治時期的二號館(今醫學人文博物館)、藥學館及藥理館;二戰後增建的藥理實驗室、聯合教學館、圓形教室以及男二與女六宿舍;最後為整建後的建築物基礎醫學大樓及診斷治療大樓等。.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簡稱臺大醫院(英語: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Hospital),是臺灣一所公立醫院,乃臺灣第一所提供西式醫療服務的政府醫療機構,總院區位於臺北市中山南路,並在全臺各地擁有分支院區。於日治初期的1895年創建,當時直屬於臺灣總督府,隨後成為臺北帝國大學附屬醫院;經過多次改隸,現今為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的教學醫院。該醫院為中華民國衛生福利部最高評級的「醫學中心」醫院之一,亦是中華民國醫療體系重要防疫機構。在肝炎、器官移植、鼻咽癌、癌症診斷治療及生醫光電上的先鋒研究成就,亦獲得國際的肯定而享負盛名。.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國立臺灣大學校門

國立臺灣大學校門(簡稱--大校門),位於台灣台北市大安區的國立臺灣大學校總區,建造於1931年,鄰近新生南路、羅斯福路口。該校門為台大正門與守衛室所在,現仍為進出台大校園的主要通道。.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國立臺灣大學校門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簡稱臺灣師大、臺師大、臺師或師大,前身為1946年創立的臺灣省立師範學院,共有校本部、公館校區與林口校區三個校區。省立師範學院與國立臺灣大學、省立農學院(今國立中興大學)、省立工學院(今國立成功大學)是1940年代中華民國臺灣省僅有的四所高等教育機構。 臺師大目前為臺灣三所師範大學其中之一,其主要教學目標為培育中等學校師資 。另外校內的一級單位-心測中心為國內重要教育機構,每年負責研發國中教育會考試題,影響國中升學走向,未來除了試題研發,也將承辦試務行政的工作,完整辦理國中升學的業務。 目前與同樣位於大安區之國立臺灣大學、國立臺灣科技大學結盟,合組國立臺灣大學系統。.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國立成功大學

國立成功大學 ,簡稱成大,是一所位於中華民國臺南市的國立大學,該校是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中參與全球鏈結全校型計畫的4所學校之一。前身為1931年台灣日治時期創辦的臺灣總督府臺南高等工業學校,1945年戰後改制為「省立工學院」(臺灣省僅有的三所省立學院,另二所為省立農學院、省立師範學院),1971年確立為國立成功大學。目前校總區由相互緊鄰的8大校區組成,另擁有安南校區、歸仁校區及斗六校區。.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國立成功大學

嘉義市文化資產列表

#重定向 嘉義市文化資產.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嘉義市文化資產列表

嘉義仁武宮

嘉義仁武宮為臺灣嘉義市之古蹟,公告於民國八十七年(1998年)4月30日,是一間主祀保生大帝的廟宇。該廟主神據說是在鄭經西征時從今天高雄市仁武區調到諸羅地區鎮守的部隊隨迎來的,諸羅知縣毛鳳綸建廟時即因主神是仁武鎮官兵迎來而將廟名取為「仁武宮」。日治時期由於嘉義市尹川添修平廢合寺廟的措施,使得仁武宮除了開基保生大帝神像與道光年間石香爐等以外的文物全部遺失。.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嘉義仁武宮

嘉義神社

嘉義神社位於臺灣嘉義市嘉義公園內,社格屬國幣小社,神社本殿於中華民國統治臺灣後改為忠烈祠,並於1994年4月24日受火災全毀,原址於1998年改建為「射日塔」。其附屬館所在1998年被核定為嘉義市市定古蹟,古蹟範圍包括齋館、社務所、手水舍、參集所、神輿庫以及參道和參道兩旁的石燈籠和高麗犬石雕,其中的齋館與社務所建築經整修後於2001年1月5日開館啟用,命名為「嘉義市史蹟資料館」。.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嘉義神社

嘉義縣文化資產列表

#重定向 嘉義縣文化資產.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嘉義縣文化資產列表

嘉義營林俱樂部

嘉義營林俱樂部為臺灣嘉義市之古蹟,公告於民國八十七年(1998年)4月30日,是供臺灣總督府營林機關賓客與派駐嘉義地區職員的休閒場所。.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嘉義營林俱樂部

嘉義車站

嘉義車站位於臺灣嘉義市西區,為臺灣鐵路管理局縱貫線南段、林務局阿里山森林鐵路阿里山線的鐵路車站及嘉義BRT車站,早期亦為臺灣糖業鐵路北港線(原稱嘉義線)、朴子線的嘉義站,但目前糖業鐵路皆已廢止。現今的臺灣鐵路管理局嘉義後站即為早期糖業鐵路車站的站址,因擴充興建嘉義市先期交通轉運中心之故,旅客須可利用站內地下道以及站內、外天橋方可到達嘉義後站。 在嘉義市區鐵路高架化計畫完工前,嘉義市政府無法設立永久性質的交通轉運中心,故將臺灣鐵路管理局嘉義後站擴充,興建與其共站、臨時性質的嘉義市先期交通轉運中心。嘉義市先期交通轉運中心於2010年2月完工、2011年1月20日啟用,分為前後棟,其間以天橋連接,共有15席月台供公路汽車客運業者使用;其地下1層設有停車場,計有65個小客車席位供來客使用。嘉義市先期交通轉運中心第一月台和第二月台專供嘉義公車捷運(嘉義BRT)使用。.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嘉義車站

嘉義舊監獄

法務部獄政博物館、嘉義舊監獄,位於臺灣嘉義市東區,為臺灣唯一完整保存的日治時期監獄建築。該監獄始建於日治時期1919年,1920年3月竣工,1922年正式啟用,於2005年5月26日公告為國定古蹟。此外,這棟建築在2001年的歷史建築百景徵選活動中獲得第59名。 該建築從2009年12月28日開始為期600日曆天的修復工程,並在2011年9月完工使用。目前此建物是做為「獄政博物館」使用。.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嘉義舊監獄

嘉義蘇周連宗祠

嘉義蘇周連宗祠為臺灣嘉義市之祠堂、古蹟,公告於民國八十九年(2000年)1月1日,是嘉義市現存最早設立的祠堂。宗祠內除安奉蘇周連神位及蘇氏先祖考取進士、有官位之神位31位外,還有蘇氏救命恩公尪公祖的特殊神位。.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嘉義蘇周連宗祠

善化慶安宮

善化慶安宮位於臺灣臺南市善化區,是主祀天上聖母(媽祖)的廟宇。1997年4月2日公告為為三級古蹟,後因文資法修改與行政區劃調整先後改成「縣定古蹟」、「直轄市定古蹟」。 該廟據說是1629年荷蘭東印度公司攻打西拉雅族目加溜灣社後,於1636年所興建的教堂(一說荷語教習所)所在地,今廟前有一「荷蘭井」。清初先是改建為「諸羅文廟」、「文昌祠」,直到1862年地震後迎來府城大天后宮香火,將之改成媽祖廟,命名「慶安宮」。後來慶安宮在1942年曾遭到拆毀,直到1947年才重建慶安宮。.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善化慶安宮

內湖庄役場會議室

內湖庄役場會議室(內湖公民會館)位於中華民國臺北市內湖區,1930年竣工,1999年8月29日經指定為直轄市定古蹟,是臺灣日治時期少數留存至今的庄役場建築物。.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內湖庄役場會議室

內湖郭氏古宅

#重定向 郭子儀紀念堂.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內湖郭氏古宅

內惟李氏古宅

內惟李氏古宅位於臺灣高雄市鼓山區內惟里,是內惟李家來臺第七代的李榮所興建的宅第,於民國八十八年(1999年)5月25日公告為古蹟。目前該座宅第仍由李家後代居住。.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內惟李氏古宅

八通關古道

八通關古道,建於1875年,是台灣清治時期所建橫貫台灣本島東西部的三條道路之一,也是目前僅存的一條。該古道西起林杞埔(今南投縣竹山鎮),東至璞石閣(今花蓮縣玉里鎮),全長265華里(約152公里),是中華民國內政部所頒訂的國定古蹟。.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八通關古道

六堆天后宮

六堆天后宮,是位於臺灣屏東縣內埔鄉的媽祖廟,緊鄰昌黎祠,於1985年11月27日公告為三級古蹟,後改為縣定古蹟。1895年乙未抗日時,六堆人即是在此選出正副大總理來指揮作戰。該廟因位於內埔之故,也有稱為內埔天后宮。 天后宮主祀天上聖母媽祖,另陪祀千里眼、順風耳,於左次間奉祀註生娘娘,右次間奉祀福德正神,翼房觀音廳則供奉觀音菩薩。.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六堆天后宮

兌悅門

兌悅門是昔日臺灣府城從小西門延伸到小北門之外城的三座城門之中唯一僅存者,因位於正西方而以八卦中的「兌」為名,城門橫額提有兌悅門,兌者八卦方位之西方,已應此門為往西。兌悅門今為國定古蹟,位於臺南市中西區,昔日是五條港的新港墘港所在的地方。這座城門也是現今臺南市所有城門中唯一還具有通行功能的城門。臺南市另外現存三座城門都已不位於道路之上,小西門的奠坤門/小北門拱乾門,三個城門共築一道堅實的外城,由小西門外繞至小北門主要抵抗海盜的騷擾。兌悅門又稱為咾咕石城或甕城。.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兌悅門

元清觀

元清觀,是台灣彰化市的國定古蹟,當地居民稱作「天公壇」,建於1763年(乾隆二十八年),是一座供奉玉皇大帝的廟宇。該寺廟於2006年4月9日失火,之後在2010年12月初重修完成,並於2011年1月5日舉行一連五天的重修入火安座保安福醮大典。 臺灣民間說法,「臺灣天公三間半」,意思是臺灣主奉天公的名廟,分別是南臺灣的臺南天壇、中臺灣的沙鹿玉皇殿、北臺灣的新竹天公壇,以及「半間」彰化元清觀(因道路拓寬,殿宇內縮).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元清觀

先嗇宮

先嗇宮,是位於臺灣新北市三重區五--里的神農廟,廟身被列為新北市文化資產,擁有北臺灣最大的花磚牆,其祭祀圈還作為三重與蘆洲的行政分界。.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先嗇宮

前美國駐台北領事館

#重定向 前美國大使官邸.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前美國駐台北領事館

勝興車站

勝興車站位於台灣苗栗縣三義鄉,原為臺灣鐵路管理局臺中線(舊線)的鐵路車站,後因鐵路改線而裁撤,現為苗栗縣著名觀光景點。 相對於臺中線(山線)之新線,原廢止線習稱舊山線,參見舊山線條目。.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勝興車站

勸業銀行舊廈

原日本勸業銀行台北支店位於台北市中正區襄陽路(舊址為台北市表町2丁目11番地),為建於1933年的直轄市定古蹟,列案名稱為勸業銀行舊廈。該類似馬雅文明建築的建物為日治時代的日本勸業銀行(現瑞穗銀行前身之一)台北支店(分行),與同時期完成的台南支店外形幾乎相同。.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勸業銀行舊廈

四眼井

四眼井是台灣澎湖縣最老的古井,位於馬公市中央老街的最北端,建立於明代初期(西元1592年),正式名稱為『四穴井』或『四孔井』。.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四眼井

四草砲臺

四草砲臺位於臺南市安南區,於民國七十四年(1985年)8月19日二級古蹟。該建築為清道光年間的臺灣兵備道姚瑩所建的十七座砲臺之一,其現存部分現在變成了臺南市鎮海國小的圍牆。.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四草砲臺

王得祿墓

王得祿墓,位於台灣嘉義縣六腳鄉雙涵村,墓主為大清從一品提督太子太保銜二等子爵王得祿,墓園面積1.92公頃,是台灣最大的墓園式古蹟,也台灣國定古蹟之一。王得祿為清治台灣官位最高者,因此其陵寢按傳統清律例建造,氣勢頗為恢弘;除墓地廣大外,另有石虎、石羊、石馬、石象、石翁仲等石象生等重要歷史文物。.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王得祿墓

獅球嶺砲臺

獅球嶺砲臺位於台灣基隆港南方,中山高速公路大業隧道上,為基隆市市定古蹟,早年為扼守基隆港口、屏障台北盆地的重要軍事設施。始建於清光緒十年(1884年),據傳為清朝巡撫劉銘傳為鞏固海防,抵禦法軍入侵,聘英國技師所建。作為基隆港區內地勢最高的砲臺,狮球岭砲台無論是在中法戰爭或是在乙未之役--,皆發揮了禦敵功能。台灣日治時期,狮球岭砲台被荒廢,漸失軍事功能,目前保存為古蹟的是中砲台,僅存石造指揮所、砲座與彈藥庫。 由於視野遼闊,獅球嶺砲臺附近也開發為公園,已成為民眾遊憩景點之一。.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獅球嶺砲臺

獅球嶺隧道

獅球嶺隧道位於台灣基隆市安樂區嘉仁里崇德路129號,公路自強隧道上方處,屬於市定古蹟。為台灣第一座鐵路隧道,亦是目前唯一僅存的清代鐵路隧道。.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獅球嶺隧道

磺溪書院

溪書院(俗稱文昌祠)位於臺灣臺中市大肚區磺溪里文昌路上的古蹟。書院的前身稱為「西雝社」亦稱為「文昌會」,是當代文人士子的結集之所。西雝社創建於清嘉慶四年(1799年),後來在光緒十三年(1887年)再擴建成為「磺溪書院」。,參考陽鴻榮所撰之稿。 在民國七十五年(1986年),經中華民國內政部列為第三級古蹟。參考:.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磺溪書院

社口林宅

口林宅(又稱社口大夫第)位於臺灣臺中市神岡區,於民國七十四年(1985年)11月27日公告為三級古蹟。清康熙年間,林家祖先到台灣岸裡社(今神岡區)落腳。同治年間的戴潮春事件,林振芳出力幫清軍圍剿戴潮春,清廷頒給他「中書科」的名銜和匾額。社口林宅是林振芳最發達之時所興建,原為購置吳張舊宅而加以改建,初期規模於光緒元年(1875年)完成,而護龍廂房的部分,則是在十幾年之後,隨著家族人口增加才陸續增建完成。.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社口林宅

祀典武廟

典武廟(大關帝廟)位於臺灣臺南市中西區,主要奉祀關聖帝君。其為臺灣早期建造的關帝廟,該道教廟宇為17世紀中,永曆十九年(西元1665年)鄭成功子鄭經於承天府-今之臺南市建四大廟,文廟即今日之孔子廟,於赤崁樓之南建關帝廟,即今日之祀典武廟。(關帝廳)擴建而成。據祀典武廟管理委員會文獻記載,係於西元1665年官建。.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祀典武廟

積善樓

積善樓位於臺灣台中市北屯區的一座門樓,對面即是北屯兒童公園及兒童館,目前被指定為市定古蹟。.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積善樓

竹塹城

竹塹城(淡水廳城),是指臺灣在清治時代於今日新竹市中心所建的城廓,創立於雍正元年(1723年),是當時淡水廳廳治所在。現存的磚石城池完成於道光九年(1829年)。因此有時也用「竹塹城」一詞來代指新竹市。迎曦門是竹塹城現今唯一留存的城門,是中華民國國定古蹟。.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竹塹城

節孝祠 (彰化縣)

孝祠,是位在臺灣彰化縣彰化市的縣定古蹟,於光緒十三年(1887年)准允立祠,隔年完工,是臺灣現存唯一單座獨立的崇祀節女孝婦的祠堂(臺南孔廟有附設的節孝祠),於春秋兩季例祭。該建築原在彰化縣城內,彰化城隍廟東側,日大正十二年(1923年)時因市街改正而有被拆除之虞,後來吳德功等仕紳爭取下,得以將在彰化公園內重建。該建築在民國七十四年(1985年)11月27日公告為古蹟。.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節孝祠 (彰化縣)

精省

#重定向 臺灣省政府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精省

糯米橋

#重定向 國姓鄉北港溪石橋.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糯米橋

紫藤廬

紫藤廬,是一座二層樓的日式建築,由木頭、磚塊砌成,門外附有庭院,位於臺灣臺北市大安區新生南路三段16巷1號。 紫藤廬原爲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的高等官舍。中華民國財政部接收後,做為公家宿舍,以供時任關務署署長周德偉所用,名“尊德性斋” 葛维樱 三聯生活週刊。1990年代之前,紫藤廬曾是文藝界、黨外運動等人士的聚會場所。此期間由周德偉之子周渝接管,改成爲茶館,因其庭院中生有三棵紫藤而取名“紫藤廬”,運營至今。 中新網現爲臺北市的市定古蹟,屬於臺北市文化資產的一項,由臺北市文化局所屬管轄。.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紫藤廬

紅毛城

紅毛城(閩南語:Âng-mn̂g-siâⁿ),古稱安東尼堡,是一座位於台灣新北市淡水區的古蹟。最早建城是在1628年統治台灣北部的西班牙人所興建的「聖多明哥城」,但後來聖多明哥城遭到摧毀,1644年荷蘭人於聖多明哥城原址附近予以重建,又命名為「安東尼堡」。而由於當時漢人稱呼荷蘭人為紅毛,因此這個城就被他們稱作紅毛城。1724年,臺灣府淡水捕盜同知王汧開始整修紅毛城,增闢了四座外圍城門。1867年以後,紅毛城開始由英國政府租用,作為領事館,並於其旁興建領事官邸。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向英美宣戰,並曾短暫查封紅毛城,但於戰後即被交還與英方。爾後,英國雖於1950年和中華民國斷交,但仍持續使用紅毛城作為其領事館直至1972年與中共建交才停止運作,並在其後依序由澳大利亞與美國代為管理。一直到1980年,該城的產權才轉到中華民國政府手中,指定為一級古蹟並開放供民眾參觀。紅毛城被視為台灣現存最古老的建築之一,也是中華民國內政部所頒訂的國定古蹟。 紅毛城古蹟區包含紅毛城主堡、前英國領事官邸以及清治時期所建造的南門。其中紅毛城主堡是臺灣最古老的完整建築物,前方置有四尊嘉慶18年製成的古砲;前英國領事官邸在主堡東側,為兩層式洋樓;南門則為古蹟區內唯一的中國式建築,使用觀音石砌成。另外,園區內也有一座從山腳下移上來的「寶順行」界碑。全園區由新北市政府淡水古蹟博物館負責營運。.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紅毛城

總統府 (臺灣)

中華民國總統府廳舍位於臺灣臺北市博愛特區,為中華民國總統、副總統以及總統府幕僚單位的辦公場所,也是每年元旦及國慶日舉行升旗典禮的地點。廳舍建於1919年,建築風格屬「辰野金吾風格」,為文化部所指定的國定古蹟,起初於日治時期作為臺灣總督府,二次大戰後1948年至2006年間名為「介壽館」,2006年正式更名為「總統府」,自完工以來皆作為臺灣政治中樞的重要建築。雖為國定古蹟,但是周邊維安森嚴,只有在特定時間才會開放給民眾入內參觀。.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總統府 (臺灣)

總趕宮

總趕宮位於臺南市中西區,於民國七十四年(1985年)11月27日公告為三級古蹟。該廟主祀之神為軍艦守護神倪總管(又稱倪聖公),倪總管名不詳,有人說名叫倪聖分,是開漳聖王陳元光麾下的四大將軍之一,全臺只有本廟主祀此神。該廟原名「聖公廟」或「聖公宮」,於乾隆年間改稱「總管宮」,後來到了道光年間訛傳成「總趕宮」,在立了「重興總趕宮碑記」後此名延用至今。該廟2000年代時的整修為臺南市第一個由政府補助輔導私有古蹟自辦修復的案例。.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總趕宮

烏鬼井

烏鬼井位於臺南市北區,於民國七十四年(1985年)11月27日公告為三級古蹟。據說是荷蘭東印度公司命令印尼班達島土人所蓋,而因為班達島土人膚色黝黑又頗識水性,遂被稱作「烏鬼」,井名也因此而來。.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烏鬼井

瓊林蔡氏祠堂

林蔡氏祠堂位於金門,是中華民國的國定古蹟之一。1770年建立的該家廟,規模雖不大,但建築內部木作精緻,富有正面共開三門,全紅門扇的御賜官宅特色。 本祠堂為金門蔡氏濟陽派世居,因為從瓊林移入,故又稱瓊林派。現存家廟建於清朝乾隆,除此,因供奉清川南右布政使蔡守愚,故亦有「布政祖厝」之別稱。.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瓊林蔡氏祠堂

甲仙鎮海軍墓

仙鎮海軍墓,臺灣直轄市定古蹟,位於高雄市甲仙區小林里五里埔58號前草坪,省道台21線222.5公里旁。墓地埋有清代臺灣駐防軍隊「鎮海中軍前營」官兵等,1985年甲仙鄉志載有「楚南墳」96座,2008年現存墓碑85座。.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甲仙鎮海軍墓

牛津學堂

牛津學堂(Oxford College,漢名為「理學堂大書院」),是加拿大基督教長老教會傳教士馬偕博士(Rev.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牛津學堂

登瀛書院

登瀛書院位於南投縣草屯鎮,名字由來得自「十八學士登瀛洲」的典故,於民國74年(1985年)被中華民國內政部列為三級古蹟。該書院於清道光28年(1848年)由清廷設立,最初是以教化平埔族為其目的。後來改為義學,並置有學田來供應其經費。現在的樣貌是光緒9年(1883年)再修後的結果。整棟建築古樸雅致,並有大樹在其周圍。.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登瀛書院

白米甕砲台

白米甕砲台(又名荷蘭城砲台或光華砲台),位於台灣基隆市中山區的太白莊,屬於基隆市市定古蹟。景點介紹-砲臺雄風,"白米甕砲台",基隆市觀光旅遊服務資訊網,.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白米甕砲台

芝山岩隘門

芝山岩隘門位於台北芝山岩山麓,為1825年所建的小型隘門。 隘門為傳統聚落中,為了防守村落,於險要處設置如牆門或堡壘的防禦設施。而芝山岩隘門,正是19世紀分類械鬥中,以芝山岩為避難所的漳州人為防範泉州人進犯所興建。 19世紀,漳州人興建的隘門中,比較重要的,除了1825年所建的芝山岩之東西南北四隘門之外,還有1860年於八芝蘭新街(今士林夜市)所建的四方位隘門。20世紀,多座隘門陸續被先後拆除,僅留下芝山岩的北隘門,與西隘門。.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芝山岩隘門

芝山巖惠濟宮

芝山巖惠濟宮,是位於臺灣臺北市士林區名山里、芝山岩上的廟宇,合併自祭拜觀音的芝山巖寺、祭拜開漳聖王的惠濟宮、祭祀文昌帝君的文昌祠,為市定古蹟,亦被視作臺灣現代化教育的發祥點。.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芝山巖惠濟宮

芬園寶藏寺

芬園寶藏寺位於臺灣彰化縣芬園鄉,前殿供奉觀世音菩薩,後殿供奉天上聖母與玉皇大帝,於民國74年(1985年)11月27日經彰化縣政府公告為第三級古蹟。該寺為當地信仰中心,與鹿港龍山寺、南投碧山巖、社頭清水巖、花壇虎山巖齊名,俗稱為「三巖二寺」。.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芬園寶藏寺

花蓮縣文化資產列表

#重定向 花蓮縣文化資產.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花蓮縣文化資產列表

聖王廟

聖王廟,是台灣彰化縣的國定古蹟,由雍正帝於雍正十一年(1732年)所立,是台灣一座恭奉開漳聖王的廟宇。.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聖王廟

道東書院

道東書院可以指:.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道東書院

草山御賓館

草山御賓館是台灣台北市士林區的一座建築,位於陽明山中山樓的附近,為台灣日治時期的建築,修建於1923年為了迎接日本皇太子(後來的裕仁天皇)而修建,裕仁造訪臺灣時也曾下榻於此。現為台北市市定古蹟,日式木造屋已頹圮呈荒廢狀態。。.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草山御賓館

菸酒公賣局嘉義分局

菸酒公賣局嘉義分局為位於臺灣嘉義市之古蹟,公告於民國八十九年(2000年)6月7日,是臺灣總督府專賣局嘉義支局的辦公場所。在二二八事件中,該建築的門窗曾改建以作為砲兵要塞使用,嘉義市政府選定將本建築建設為嘉義市立美術館。 嘉義市立美術館籌備處(Chiayi Municipal Museum of Fine Arts Preparatory Office),位於嘉義市西區菸酒公賣局嘉義分局,2014年7月1日嘉義市立美術館籌備處揭牌,原本預計於2017年7月後開館,已延後於2019年開館。.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菸酒公賣局嘉義分局

萬和宮 (台中市)

萬和宮(亦稱犁頭店聖母廟),1684年初建,為臺中市歷史最悠久的廟宇。係因當地昔日打製犁頭等農具店舖聚集的「犁頭店街」(今南屯區內)而得名,奉祀湄洲天上聖母(俗稱媽祖、老大媽),為臺中市的四大媽祖廟之一。.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萬和宮 (台中市)

萬福庵

萬福庵位於臺南市中西區,現在是間主祀齊天大聖的廟宇。其前身為明朝英義伯阮駿之夫人來臺孀居之所,在萬福庵二樓左側廂房仍供奉著阮駿與其夫人之牌位。由於現在的廟宇是民國六十一年(1972年)才改建而成的,故只有廟前保留古貌的照壁列為古蹟。.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萬福庵

萬華林宅

萬華林宅,是一棟位在臺北萬華的私人洋樓式宅第。該宅第興建於1931年,並曾是當地最高的建築物之一。.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萬華林宅

萬金天主教堂

#重定向 萬金聖母聖殿.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萬金天主教堂

鐵線橋通濟宮

鐵線橋通濟宮位於臺灣臺南市新營區鐵線里,分為新廟與舊廟,其中舊廟於民國八十七年(1998年)2月13日被列為「縣(市)定古蹟」。該廟主祀媽祖,信徒分布最廣時轄境分為東西堡,共二十六個庄社之外。由於該廟位於庄中,附近皆為住家而腹地狹小,故在1991年11月時興建新廟,於1995年仲秋落成。新廟落成後,廟中諸神大多移祀至新廟,但仍留兩尊媽祖與一尊田都元帥神像於舊廟供奉,新廟廟公每日會前來舊廟上香祭拜。.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鐵線橋通濟宮

頂泰山巖

頂泰山巖位於台灣新北市泰山區應化街三十二號,主祀顯應祖師,1985年公告為直轄市定古蹟。.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頂泰山巖

行政院

行政院是中華民國的最高行政機關,依憲法之相關規定向立法院負起政治責任。 一般所稱的「行政院」,狹義上僅指行政院本部,主要功能為協助行政院院長處理各項行政事務,廣義上則涵蓋各中央行政機關(即俗稱之「部會」,均由行政院管轄),端看使用的場合而定。需要注意的是,「院本部」並非法定名稱,乃為了區別行政院內部單位與各部會而使用 。同樣是非法定名稱,行政院通常稱為中華民國的內閣,行政院院長、副院長、秘書長、副秘書長、發言人、政務委員與各部會首長則為內閣閣員,並定期召開行政院會議以議定國家重大政事。.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行政院

風神廟

廟是位於臺灣臺南市中西區的直轄市定古蹟,是全臺灣唯一一間主祀風神的廟宇,也是臺灣府城七寺八廟之一。在其對面有同為直轄市定古蹟的接官亭。.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風神廟

餘三館

三館是位在臺灣彰化縣永靖鄉的縣定古蹟(原為三級古蹟),公告於1985年11月27日。餘三館是祖籍廣東省潮州府饒平縣塘埔鄉大榕社的陳家之宅邸,為陳成鑑(有光)於光緒十年(1884年)將陳家舊宅擴建而成。光緒十七年(1891年)落成後宅邸命名為餘三館,為紀念祖先創業艱辛,蔭澤後代「多福、多壽、多子」之意。.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餘三館

西嶼西臺

西嶼西臺又稱作西嶼古堡、西嶼西炮臺,是位於台灣澎湖縣西嶼鄉的一個清代的的軍事建築,為中華民國國定古蹟。 該地於明鄭末年即設置炮台,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加以改建,光緒九年(1883年)中法戰爭爆發後,澎湖通判李嘉棠再次改建,次年完工。後台灣建省,劉銘傳於光緒11年請德國人鮑恩士再次改建,於光緒十五年(1889年)完工,即為現今(2017年)所遺存的砲台。因其為台灣少數保存完整的古炮台,具歷史價值,於1983年被指定為一級古蹟。西嶼鄉西嶼砲台,在光緒13年(1887年)由總兵吳宏洛所建,架設四門英製阿姆斯壯大砲,已在民國72年(1983年)被列為一級古蹟,現稱為國定古蹟。當年的古砲在台灣由中華民國國軍接管後,疑已被當做廢鐵賣掉。 整個軍佔地8公頃多,建築包括外堡門、外土垣、內壕溝、內堡門及內土垣、砲座、甬道、兵房、內校場,其有6及12吋口徑之阿姆斯特朗大砲各一門、10吋同型砲二門及銅砲二門。.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西嶼西臺

西嶼東臺

西嶼東臺,全名西嶼東炮臺,又稱作東臺古堡,是位於臺灣澎湖縣西嶼鄉內垵村的一個軍事設施,建於清朝晚期,屬中華民國國定古蹟。.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西嶼東臺

西螺振文書院

西螺振文書院是位於台灣雲林縣西螺鎮的古書院,創建於1813年(清治嘉慶17年),為當時雲林的四大書院之一(目前僅振文書院仍存)該書院奉祀文昌帝君。最早以土磚所造,1947年時一度整建,1984年由內政部定為臺灣三級古蹟,1989年再度整建。.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西螺振文書院

西華堂

西華堂創建於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位於台灣台南市北區,於民國七十四年(1985年)經核定為三級古蹟,屬齋教之金幢派中翁永峰支派下之齋堂,也是該支派唯一的齋堂,主祀三寶佛。.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西華堂

西門紅樓

西門紅樓位於臺灣台北市萬華區的成都路上,在臺灣日據時期俗稱八角堂,緊鄰西門町徒步區。建築為兩層高的直轄市定古蹟紅磚洋樓,其外觀為每正立面8公尺,1908年所建。今為臺北市著名的文創藝文場所、展演空間與同志酒吧聚集處。.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西門紅樓

西本願寺

西本願寺是淨土真宗本願寺派的本山,位於日本京都府京都市下京區,正式名稱為龍谷山本願寺。本願寺是淨土真宗最大教派,為親鸞所創,最初本山為1272年(文永9年)所建大谷本願寺,後經歷多次戰亂遷徙,1591年(天正19年)第11任門主顯如得到關白豐臣秀吉支持,將本山遷至現址。1592年第12任門主准如繼任後,教團內部發生繼承紛爭,1602年前繼承人教如得到大名德川家康支持脫離教團,在本寺東側另創真宗本廟,通稱為「東本願寺」,形成東西對立局面。當地人因此習慣將龍谷本願寺稱為「西寺」(お西),久之通稱為西本願寺。 本願寺派在日本時代曾到台灣布教,並曾在台北萬華建立西本願寺。現任住持為本願寺派第25任門主大谷光淳(法號専如)。 境内殘留許多以桃山文化為代表的建築和庭園,在1994年(平成6年)指定為國家史蹟,同年12月以「古都京都的文化財」登錄為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的文化遺產。 File:170216 Nishi Honganji Kyoto Japan06n.jpg|御影堂(国宝) File:170216 Nishi Honganji Kyoto Japan05n.jpg|阿弥陀堂(国宝) File:170128 Nishi Honganji Kyoto Japan02s3.jpg|唐門(国宝) File:Hiunkaku Nishi Honganji.jpg|飛雲閣(国宝).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西本願寺

馬偕墓

#重定向 新北市私立淡江高級中學#馬偕博士墓園.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馬偕墓

馬興陳宅

興陳宅,又稱為益源古厝、益源大厝,台灣三大古厝之一,和板橋林家、霧峰林家並稱。地址位於彰化縣秀水鄉馬興村益源巷4號,目前古厝大致都保持完整。 馬興陳宅創建於清道光26年(1846年),大厝佔地3000餘坪,兩旁約6000坪,是陳姓渡臺開基祖文德公大房榮華公所建,過去因年久失修斷垣殘瓦,後經大幅整修已恢復大致外觀,然有牆面彩繪工程尚未完成(2006年4月資料)。 進入圍牆大門,上有「陳四裕」三個字,這是分四大房而得名,大厝共有三進,旁有兩護龍,第一外護龍有對稱的方門,第二外護有對稱的圓門,門廳、正廳與各護龍門上之覆瓦,居中兩列(方瓦)刻意與兩旁(圓筒瓦)不同,增添變化之趣。 門廳上懸有咸豐戊午科中式舉人陳培松所立「特恩文魁」匾,並有「皇恩來北闕」、「家道振東瀛」的古對聯(彩繪未加修復早已模糊不清)。第一護龍左、右方門上各有「靜觀皆自得」及「佳興與人同」門眉,足見創建者巧思與處世心境。 古厝西南為一水塘,長滿水芙蓉,頗收污水淨化之效,池邊竹林高聳,風起時,竹管或轟然乍響,或鶯呀微弱,呼應過去的繁華無限,與今日人去樓空任人憑弔,此古宅所動人也。.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馬興陳宅

香山車站 (臺灣)

香山車站位於臺灣新竹市香山區。為臺灣鐵路管理局縱貫線的鐵路車站。日治時期當局興建縱貫鐵路,明治三十五年(1902年)新竹~中港(今竹南)間通車,同時設置香山車站。現今站體於昭和三年(1928年)完工,目前為市定古蹟。.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香山車站 (臺灣)

高屏發電廠竹門機組

屏發電廠竹門機組,是中華民國國定古蹟,位於臺灣高雄市美濃區境內,荖濃溪與濁口溪匯合處下游約 4 公里處,屬於第一代水力發電廠,舊稱竹仔門電廠或竹子門電廠自台電公司成立高屏發電廠竹仔門電廠納入管轄後,全名改名為台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高屏發電廠竹門機組。水源引自於荖濃溪,興建於台灣日治時期1908年,至今屆滿百年仍可運轉使用。位於新北市新店區的龜山發電廠與該電廠為同期建物,列為歷史建築,但已停止運轉。 竹仔門電廠因其建築及內部發電機組極具歷史價值,中華民國內政部特別於1992年5月將該電廠列為台灣第一座「產業古蹟」,為三級古蹟;後來在2003年10月28日公告為國定古蹟。而該古蹟管轄機構台灣電力公司亦特別積極於該地導入產業文化活動。.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高屏發電廠竹門機組

高砂麥酒株式會社

麥酒株式會社,位於臺灣臺北市上埤頭(即今日臺北市八德路二段與建國北路交叉口一帶),創立於臺灣日治時期的大正八年(1919年),其大正九年(1920年)4月落成的啤酒廠是臺灣第一座、也是日治時期唯一的啤酒製造廠。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高砂麥酒被臺灣省專賣局接收,廠房幾經更名,於1975年改為建國啤酒廠,由於仍保有日治時期的部分建築等原因而指定為古蹟。.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高砂麥酒株式會社

高雄市武德殿

市武德殿為日人所建,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日本為提倡武士道的尚武精神,每一郡治至少皆設有一棟以上的武德殿,其中高雄武德殿振武館即為武德會於高雄支部之首。.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高雄市武德殿

高雄市文化資產列表

#重定向 高雄市文化資產.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高雄市文化資產列表

高雄市旗津區旗津國民小學

市立旗津國民小學,簡稱旗津國小,位在高雄市旗津區,前身是日治時期的打狗公學校,是高雄市最早的新式初等教育設施。其舊校舍是高雄市的市定古蹟。.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高雄市旗津區旗津國民小學

高雄燈塔

塔又稱旗後燈塔、旗津燈塔,位於高雄市旗津區旗後山山頂,目前為三級古蹟。.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高雄燈塔

魯凱族好茶舊社

#重定向 好茶村#好茶舊社.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魯凱族好茶舊社

豐蓮山牧馬侯祠

豐蓮山牧馬侯祠又稱孚濟廟,位於中華民國金門縣金城鎮庵前村後豐蓮山麓,為感念唐代陳淵牧馬開拓浯洲(金門舊稱)而建廟。為金門縣縣定古蹟。.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豐蓮山牧馬侯祠

鳳山縣舊城

鳳山縣舊城,又稱左營舊城,位於台灣高雄市左營區。由於清代左營地區劃歸鳳山縣管轄,故稱為鳳山縣城,原先為土城。現今看到的舊城(石城)是道光五年(1825年)由土城改建,道光6年(1826年)完工。由於後來林爽文事件時,於南部呼應起事的莊大田勢力攻破鳳山縣城(土城),之後官署等遂移往埤頭街(今鳳山區)又蓋了一座鳳山縣新城,因此相對於「新城」,左營舊城就被稱為「舊城」。左營舊城在臺灣的築城歷史中,具有許多特殊之處。 東門、南門、北門及城牆、護城濠及北門外之鎮福社及拱辰井現為國定古蹟。民國100年,位於左營中正路及左營大路中之三角公園內的城牆遺跡與西自助新村內的西門段城牆遺構被當時的行政院文建會(後改為文化部)指定,納入國定古蹟範圍。 民國103年3月,西自助新村拆除過程中發現西門城門座以及城牆遺跡,並於103年5月提報至文化部,請其審議指定為國定古蹟鳳山縣舊城範圍。.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鳳山縣舊城

鳳山縣舊城南門

鳳山縣舊城南門,名為啟文門,現為中華民國國定古蹟。位於高雄市左營區左營大路、中華一路、鼓山一路交叉口,地當左營交通要道,今闢為圓環。.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鳳山縣舊城南門

鳳山縣舊城北門

鳳山縣舊城北門,名為拱辰門,現與門前的拱辰井及舊城並列為中華民國國定古蹟。城門位在勝利路、埤頭仔街及城內舊城巷交會處。.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鳳山縣舊城北門

鳳山縣舊城東門

鳳山縣舊城東門,名為鳳儀門,現為中華民國國定古蹟。位於高雄市東門路與城峰路交叉口,永清國小後方。門前東門路昔日為通往埤頭街(今鳳山區)要道。.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鳳山縣舊城東門

鳳山縣新城

鳳山縣城自林爽文事件後,於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遷至埤頭街(今高雄市鳳山區),為別位於左營之鳳山縣舊城,遂稱其為鳳山縣新城。鳳山縣新城原有城門六座、砲台六座、土牆及莿竹二重城牆、護城河。經歷歲月摧殘,只餘城門一座、砲台三座,現均列為鳳山縣城殘蹟,為市定古蹟;城牆幾已全數傾圮,護城河或填平、或改為地下箱涵,惟縣城西側、東南側的護城河仍完好可見。.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鳳山縣新城

鳳山龍山寺

鳳山龍山寺位於今臺灣高雄市鳳山區,為台灣重要古蹟之一,建於1719年(清康熙58年),主奉觀音大士,早年清治時期為當地泉州三邑移民的信仰中心。 本廟與臺灣另外幾座以龍山寺命名的寺廟──淡水龍山寺、艋舺龍山寺、鹿港龍山寺、臺南龍山寺,都是分靈自福建省泉州府晉江縣的泉安龍山寺,本廟也是臺灣的龍山寺當中,位置最南的。 雖經幾度重修,該寺之正殿、拜殿、拜亭仍呈現原先形貌,其泥塑雕工以精緻著稱。左偏殿為三寶佛殿,供奉華嚴三聖(釋迦牟尼佛、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右偏殿為地藏王殿,供奉地藏王菩薩、太陽星君和值年太歲星君。 2012年9月5日凌晨兩點左右,鳳山龍山寺發生火災,主要受損部分有三川殿中門木柵欄、門神彩繪、門扇及抱鼓石等地方。.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鳳山龍山寺

鳳山舊城孔子廟崇聖祠

鳳山舊城孔子廟崇聖祠位於台灣高雄市左營區蓮潭路上的舊城國小內,係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鳳山首任知縣楊芳聲所創建,現為三級古蹟。前有蓮池潭為天然泮池,遠處有打鼓、半屏兩山左右拱衛,近則有龜山、蛇山相互環抱,地勢鍾靈毓秀,廟置其間,形成人文勝地。後因遭風雨損壞,於乾隆及光緒年間皆有修建紀錄。經兩次重修、重建,整個學宮的周長有122丈餘,可謂體制皆備,規模宏大(僅次於臺南孔廟)。至1895年甲午戰爭戰敗,清廷割讓臺灣與日本後缺乏整修,歲久傾毀。而後日人又於廟內設「舊城公學校」,使原有廟貌再被破壞。二戰後,僅剩一座崇聖祠,原有九開間,現只剩中央三間的享堂了。崇聖祠是清初康熙年間的建築風格,彌足珍貴。為保留這僅存的建築物,近年曾整修完成一部份規模,並將散置附近的清代古碑收集起來,重新立於崇聖祠後方,包括「奉旨文武官員軍民人等至此下馬」碑等碑林十方,極具文獻價值。.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鳳山舊城孔子廟崇聖祠

賴氏節孝坊

賴氏節孝坊位於臺灣苗栗縣苗栗市,於1985年8月19日公告為三級古蹟,後為苗栗縣縣定古蹟。該牌坊原本立於苗栗文昌祠旁,後來遷移到天雲廟西側,最後移置到貓裏山公園內。.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賴氏節孝坊

鹿港城隍廟

鹿港城隍廟位於臺灣彰化縣鹿港鎮,是一間民祀城隍廟,舊稱鰲亭宮,是「鹿港不見天街」上唯一的閤港大廟,於1985年11月25日公告為縣定古蹟。該廟所供奉的城隍是從福建石獅城隍廟(泉州府晉江縣石獅鄉,今日石獅市)分靈而來,而石獅城隍廟又是自永寧城隍廟分靈而來。而由於永寧城隍在明初時受封為「忠祐侯」,鹿港城隍廟便沿用此稱號,而與一般常見的城隍稱號有別。.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鹿港城隍廟

鹿港天后宮

鹿港天后宮前身為鹿港天妃廟,是鹿港地區的信仰中心,是臺灣最早唯一奉祀湄洲島湄洲天后宮天上聖母開基聖母神尊的廟宇,此尊湄洲島天上聖母(開基二媽)是明末清初福建水師提督施琅將軍奉請帶來的,也是臺灣僅存的第一尊來臺灣的湄洲開基天上聖母,更是臺灣歷史悠久的知名廟宇之一,至今將近四百多年,目前由中華民國行政院內政部評定為臺灣國家三級古蹟,位在臺灣彰化縣鹿港鎮的中山路上。.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鹿港天后宮

鹿港三山國王廟

鹿港三山國王廟位於臺灣彰化縣鹿港鎮,為供奉三山國王的廟宇,於1985年11月27日公告為古蹟。傳統說法依據廟中「海東霖田」匾將建廟年代定在乾隆二年(1737年),但學者卓克華懷疑可以再往上追溯,可能是從曾存在於「客仔厝」的霖肇宮發展而來。.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鹿港三山國王廟

鹿港地藏王廟

鹿港地藏王廟,是位於臺灣彰化縣鹿港鎮街尾--的地藏庵,列為三級古蹟,《鹿港普度歌》歌詞的「初一放水燈」,即指出此廟過去在農曆七月初一時舉行放水燈。.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鹿港地藏王廟

鹿港鎮

鹿港鎮(臺羅:Lo̍k-káng-Tìn)位於臺灣彰化縣彰化平原西北邊鹿港溪口北岸,全境高度均在海拔十公尺以下,西靠臺灣海峽,東以洋仔厝溪支流及安東二排水與秀水鄉相鄰、南以鹿港溪與福興鄉相鄰、北以番雅溝與線西鄉及和美鎮相鄰,面積達71.802平方公里,全區可分為沖積平原、海濱低地、及潮埔地﹝海埔新生地﹞三個部份。人口8.6萬多人,於彰化縣各行政區名列第四。 鹿港是荷蘭及清治時期中臺灣最重要對外經商港口,過往曾因商業的發展而繁榮。由於發展歷史甚早,市區內留有不少古蹟,形成重要觀光資源。地方特產方面,則以蝦猴、地方傳統小吃、傳統糕點、傳統工藝最為人所知。 因縱貫鐵路與港口淤積,讓鹿港發展停滯,因此保留了眾多習俗、文化、文物、古蹟,而在地鹿港人也深以此為榮,盡量保持古文物、習俗並與之和睦相處,因此廟會活動頻率與規模為臺灣最重要。 1978年起每年舉辦「鹿港慶端陽」活動,其中龍舟賽為活動高潮,龍舟賽事於福鹿河濱公園(福鹿溪)舉行,於老三台時期每年無法親臨現場者皆可透過無線電視台現場實況轉播賽事並介紹相關活動與介紹鹿港文化,2015年由華視轉播,2016年由年代MUCH轉播;至2017年止已連續舉辦40年。 2013年起每年大多於農曆7月至中秋節前擇日舉辦台灣國際競技龍舟錦標賽;時至2017年已連續舉辦5年,2016年更是首次在夜晚舉行台灣國際競技龍舟錦標賽。.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鹿港鎮

鹿港龍山寺

鹿港龍山寺,為臺灣彰化縣鹿港鎮的廟宇,主祀觀世音菩薩,本廟與臺灣另外幾座以龍山寺命名的寺廟──淡水龍山寺、艋舺龍山寺、臺南龍山寺、鳳山龍山寺等,都是分靈自福建省泉州府晉江縣的泉安龍山寺,本廟也是臺灣所有龍山寺中保存最為完整的建築,目前為國定古蹟。.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鹿港龍山寺

麥寮拱範宮

麥寮拱範宮,是臺灣雲林縣麥寮鄉的一座道教寺廟,主要奉祀媽祖。前身為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建於海豐港街的廟宇;乾隆七年(1742年),遷建於麥寮街現址。全國分靈廟宇約有四千餘間。每年媽祖誕辰皆有信徒前來朝拜。.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麥寮拱範宮

黃氏節孝坊

黃氏節孝坊現位於台灣台北市的228和平紀念公園內,是中華民國直轄市定古蹟。黃氏節孝坊落成於1882年,是台北市內難得一見的百年歷史以上的古蹟。.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黃氏節孝坊

龍安坡黃宅濂讓居

龍安坡黃宅濂讓居,簡稱濂讓居,位臺北市大安區龍門里和平東路二段及建國南路二段交叉口附近,現坐落於臺北市立龍門國民中學校區內,是臺北市民居宅第古蹟保存於校園的唯一個案。為臺北市內少見的傳統農村建築,可反映台灣先民在清朝墾殖台北盆地的風情,並見證了周遭市區歷史之變遷。.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龍安坡黃宅濂讓居

龍潭聖蹟亭

龍潭聖蹟亭始建於清光緒元年(1875年),由監生古象賢、楊鳳翔、庠生鄧觀奇、貢生鄧逢熙、廩生楊鳳池、士紳黃龍蟠等人(分屬「文光」、「崇文」、「拿雲」3大詩社)發起集資,並分別由楊鳳池(撰序),黃龍蟠(楷書勒石)等人合力完成,現存的聖蹟亭於光緒18年(1892年)、民國14年(1925年,日治時期大正14年)、68年(1979年)皆曾整修,建築保留清代3進式規制,為全臺灣面積最大(950平方公尺,2012年面積為422平方公尺)、規畫最完整的惜字亭,已列為市定古蹟。一般的聖蹟亭或惜字亭多半只有焚燒字紙的爐體,但龍潭聖蹟亭具有完整的聖人形(凸)格局,具有三進庭園。為善盡社會責任,台積電文教基金會自民國89年(2000年)4月起,逐年撥款認養此亭,鍾肇政資政、漢聲出版社黃永松先生及地方人士亦曾協助龍潭區公所進行完善的維護,為地方保留珍貴的文化資產。 近年(1995年起)因為道路的多次拓寬,主體與聖蹟亭外的牌樓(非古蹟)有許多的爭議,以致部分庭園終究被截去一塊,形成今日所見緊臨馬路的聖蹟亭。.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龍潭聖蹟亭

迎春門 (臺南市)

迎春門,又稱臺灣府城大東門,是清朝臺灣府城的14座城門之一,位於今臺灣臺南市東區,為中華民國直轄市定古蹟。迎春門是臺灣現存最具規模的城樓。 作為臺灣府城的大東門,迎春門是臺灣郡城東向的交通孔道,位於城垣的東南緣,城樓高大。曾有甕城,今不存。.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迎春門 (臺南市)

霧峰林家宅園

霧峰林家宅園是霧峰林家在阿罩霧(今臺中市霧峰區)的園林與宅邸建築群的總稱,由頂厝、下厝及萊園等三大部分組成。原是台灣規模最大的傳統民居宅第,總平面呈回字形,前後共有四進 。西元1999年臺灣發生九二一大地震,頂厝、下厝,大花廳及萊園大半受損。.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霧峰林家宅園

舊山線

舊山線是由臺灣鐵路管理局所經營的傳統鐵路線。廣義而言,「臺中線(山線)雙軌工程」中,遭廢止的原有線路皆可稱為「舊山線」;不過在絕大多數語境係指最--一段停用、里程也最長的三義=豐原段。本文援用此定義,詳見後述。.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舊山線

舊臺中車站

#重定向 臺中火車站 (舊站).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舊臺中車站

興賢書院

興賢書院,是位於臺灣彰化縣員林市中正里、員林公園內的書院、文昌廟,為彰化縣定古蹟。.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興賢書院

阿猴城門

阿猴城門是指台灣屏東市的舊城門遺址。位置是在屏東公園(原屏東中山公園)內。 「阿猴城門」即是「屏東城門」的意思,因為屏東古稱阿猴或雅猴,城門是屏東在19世紀清道光年間建設,是整個「屏東古城」的一部份,曾見證漢人移遷到屏東平原的歷史。但由於在日治時期被當時政府以修路為由,大肆拆除城門和城牆,令現址只遺下一座東門。 從中華路的中山公園西側入口進園不久便可以見到阿猴城門。它是一個紅磚砌成的建築,高約1丈9尺,周圍9丈5尺,城門有一洞口可讓人穿過,古時人們若由此方向穿過城門洞便出了「屏東古城」。到了「城外」,回頭望城門,可見門額上書寫有「朝陽門」三字,証明該門是東城門。城門右邊和左邊分別寫有: 証明城門是清道光十六年(即1836年,歲次丙申)建造。 Category:台灣城門 Category:屏東縣古蹟 Category:1836年完工建築物 Category:屏東市.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阿猴城門

蘆竹五福宮

五福宮,舊稱玄壇廟或元壇廟,俗稱南崁元帥廟、南崁五福宮。位於台灣桃園市蘆竹區五福里虎頭山山麓,舊屬桃澗堡南崁廟口莊,主祀玄壇元帥,也就是武財神趙公明;傳說趙公明長於蓄財,好濟眾苦,故民間也尊之為財神。至今創建有三百多年的歷史,共有9次修建及2次擴建,為開台玄壇元帥所在,保留有當年鄭成功帶來的神像。並於1985年8月19日,由內政部公告為國家三級古蹟。同時是桃園市最古老的寺廟。.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蘆竹五福宮

蘆洲李宅

蘆洲李宅位於台灣新北市蘆洲區,建於台灣日治時期1903年,規模為正身三進帶內、外護龍,全宅方整矩形,共七廳五十六房。1982年中華民國內政部頒佈實施《文化資產保存法》,1985年核定為台北縣縣定(今新北市直轄市市定)古蹟「三級古蹟蘆洲李宅」,成為首批列為古蹟的民宅之一;全宅至今大部份仍留原貌,破壞極少,十分可貴。.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蘆洲李宅

赤崁樓

赤崁樓(Chia-Kam-Lâu),又作赤嵌樓,位於臺灣臺南市的中西區。前身為1653年荷治時期興建之歐式建築普羅民遮城(Provintia,亦稱省城、攝政城),紅毛樓,在地人稱為番仔樓(Hoan-á-lâu),曾為全島統治中心,至清代已倾圮,僅留部分殘蹟。 今日所見的赤崁樓,大部分是漢人在荷蘭城堡之上,陸續興建的儒、道教廟祠,包括海神廟、文昌閣。1960年,又由大南門城內遷來九座贔屭碑,終成今日樣貌。因此,所稱赤崁樓,是歐式普羅民遮城殘蹟,以及海神廟、文昌閣的混合體。今列為國定古蹟。.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赤崁樓

開基天后宮

開基天后宮位於臺灣臺南市北區,是主祀媽祖的廟宇。該廟因是臺灣府城最早的媽祖廟,故以冠以「開基」之名。其別名「小媽祖廟」是與俗稱「大媽祖廟」的大天后宮相對而來,而由於位在「水仔尾」所以也稱水仔尾媽祖廟。 該廟在1985年公告為二級古蹟,後因〈文化資產保存法〉的修改而先後改為省定古蹟、國定古蹟。.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開基天后宮

開基靈祐宮

開基靈祐宮位於臺南市中西區,是中華民國直轄市定古蹟,廟內主祀玄天上帝,因建廟最早,故冠有「開基」二字。學者陳在正認為該廟至少於明永曆十九年(1665年)前後已建成,且早於臺南北極殿。廟中恭奉全臺唯一的鎮殿「金面」玄天上帝神像,是其最大特色。此外該廟過去是軍民合建廟宇,各次重修也有官員出資,學者石萬壽認為這顯示該廟具有半官方性質,張溪南、黄明漢等則認為該廟與北極殿(大上帝廟)同為官廟。 該廟為了與同主祀玄天上帝的臺南北極殿「大上帝廟」區分,所以時人俗稱該廟為「小上帝廟」。小上帝廟之別稱,已可見於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王禮所撰之《臺灣縣志》。而除了主祀的玄天上帝外,廟內還有配祀王靈天君、馬府千歲等神祇。.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開基靈祐宮

開化寺 (彰化市)

#重定向 彰化開化寺.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開化寺 (彰化市)

藍田書院 (臺灣)

藍田書院位於臺灣南投縣南投市,為南投縣縣定古蹟。該書院興建於道光十一年(1831年),在南投縣境內三座列為古蹟的書院中為最早興建者(另兩座是草屯登瀛書院與集集明新書院),日治時期曾一度作為南投公學校的宿舍。.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藍田書院 (臺灣)

邱良功墓園

邱良功墓園位於中華民國金門縣金湖鎮,是曾官至提督的邱良功之墓,於民國七十四年(1985年)8月19日公告為三級古蹟,後來因為《文化資產保存法》修改而列縣定古蹟。.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邱良功墓園

邱良功母節孝坊

邱良功母節孝坊位在中華民國福建省金門縣金城鎮東門,建於1812年,是臺澎金馬地區規模最大且保存最完整的牌坊,也是金門的國定古蹟,素有「閩臺第一坊」的美譽。建立牌坊的目的在表揚清朝浙江水師提督邱良功的母親許氏堅貞守節二十八年,撫育其子成為國家棟樑,教子有功,可為鄉梓的楷模。.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邱良功母節孝坊

蔡廷蘭進士第

蔡廷蘭進士第,是蔡廷蘭的家宅,為其錄取進士之後所建。蔡廷蘭為澎湖唯一的進士。該建物位於澎湖縣馬公市興仁里上村,興建於1846年(道光二十六年),是一個四合院古宅第。進士第為澎湖民宅當中,唯一有燕尾作法者。爾後,政府於1985年公告其為古蹟,澎湖縣政府並於2011年至2012年進行修復工程,並於2013年12月11日開放參觀。.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蔡廷蘭進士第

蔡瑞月

蔡瑞月是一位臺灣的舞蹈家,也是現代舞在臺灣的倡始者之一。.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蔡瑞月

鄞山寺

鄞山寺位於臺灣新北市淡水區鄧公里鄧公路十五號,是一座主祀「定光古佛」的廟宇。鄞山寺、淡水清水巖、淡水龍山寺與淡水福佑宮合稱為淡水四大廟。.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鄞山寺

鄭崇和墓

鄭崇和墓,位在臺灣苗栗縣後龍鎮,是清代臺灣文人鄭崇和之墓,建於清道光七年(1827年),於民國七十四年(1985年)8月19日被指定為古蹟。由於墓前有石望柱,當地居民稱為「旗杆墓」。.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鄭崇和墓

鄭用錫

鄭用錫(Tīnn Iōng-sik;),譜名文衍,又名蕃,字在中,號祉亭,清朝政治人物,臺灣淡水廳竹塹(今新竹市)人,祖籍福建省同安縣浯江(今金門縣)。道光初以科舉入仕,有「開臺進士」之譽。官至禮部員外郎,後因功誥授二品通奉大夫,葬於竹子坑。.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鄭用錫

鄭用錫墓

鄭用錫墓是台灣新竹市東區內一座清朝時期的官墓,位於今新竹軍人忠靈祠旁,建於同治八年(1869年)。墓主為道光三年(1823年)癸未科進士、誥授二品通奉大夫鄭用錫,占地約638坪(2,112平方公尺)。.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鄭用錫墓

鄭用錫宅第

鄭用錫宅第,又稱鄭進士第,位於台灣竹塹城北門外,即今新竹市北區北門街。建築群建於道光十七年(1837年),共三開五進院落,整體風格與金門民居相同,特徵為山牆馬背較大而弧度較緩。建築木雕精美,極具地方特色。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後三進院落遭遇美軍轟炸焚毀,僅前二進倖存至今。現為國定古蹟。.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鄭用錫宅第

鄭成功祖廟

鄭成功祖廟為奉祀鄭成功的鄭氏家廟,為明永曆十七年(1663年)鄭經所建之專祠,奉祀其父鄭成功與其母董氏。該廟位於台灣台南市中西區(臺灣府城寧南坊五帝廟街)。臺灣納入清版圖後,改稱鄭氏大宗祠,又稱昭格堂。近年易名鄭姓宗祠,後來才又回復正名鄭成功祖廟。該廟於1985年(民國74年)11月19日公告為臺南市三級古蹟。.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鄭成功祖廟

重道崇文坊

重道崇文坊,建於清嘉慶廿年三月(1815年),當時清廷為旌表林朝英獨立捐貲萬金,修建縣學文廟而頒重道崇文匾額,賜六品光祿寺置正職銜,並准建坊,所建的坊,即重道崇文坊。為府城現存四座牌坊之一。.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重道崇文坊

臨濟護國禪寺

臨濟護國禪寺就廟宇組織言,全名為財團法人台北市臨濟護國禪寺,是主祀釋迦牟尼的財團法人。就古蹟言則是位於圓山遺址旁的台北市市定古蹟。.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臨濟護國禪寺

臺南孔子廟

臺南孔子廟是臺灣第一座孔廟,位於臺南市中西區(原為承天府寧南坊),建於明鄭永曆十九年(西元1665年),為臺灣最早的文廟。清領初期是全臺童生唯一入學之所,因此稱「全臺首學」。 臺南孔廟於民國七十二年(1983年)12月28日公告為祠廟類國家一級古蹟,現為國定古蹟。.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臺南孔子廟

臺南市

臺南市是中華民國的直轄市,位於臺灣西南部的都市,其西面臨臺灣海峽、東面臨阿里山山脈、北面與嘉義縣鄰接 、南面與高雄市鄰接。面積約2,191.65平方公里,為平原區比例最大,地形最平緩的城市,設籍人口約188.5萬人,為中華民國六個直轄市之一。臺南市區的建城歷史可上推至1620年代,為臺灣最早建立的城市。爾後從荷治時期到清治末期將巡撫衙門遷至臺北為止,臺南一直都是臺灣的首府,遂有「古都」之稱;清代設臺灣府治於此得名「府城」,臺南市在19世紀時為臺灣的政治、經濟、金融中心。現今則為南臺灣學術、教育之中心,包括中央研究院、國家圖書館、科學園區南部分址均位在臺南。依據平面媒體民調,台灣縣市競爭力排名,臺南市已連續3年高居全台第二名。現以小吃、夜市商圈、旅遊度假、古蹟文化、娛樂流行吸引觀光人潮。並以宜居、樂活城市著稱。.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臺南市

臺南市文化資產列表

#重定向 臺南市文化資產.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臺南市文化資產列表

臺南市政府警察局

臺南市政府警察局(Tainan City Police Department,簡稱臺南市警察局、臺南市警局、南市警局)為臺南市最高警察行政機關,隸屬於中華民國內政部警政署及臺南市政府,2010年(民國99年)12月底臺南縣市合併,成為直轄市制的臺南市,臺南市政府警察局的管轄範圍也一舉擴大至過去臺南市與臺南縣警察局分別管轄的範圍。 臺南市政府警察局負責臺南市內治安之維護及市內所有警察行政、人事、教育及訓練等事務,下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新營、麻豆、白河、佳里、學甲、善化、新化、歸仁、玉井、永康 等16個分局,警察局本部設於新營區中正路。現任局長為2016年7月16日上任的黃宗仁,曾任內政部警政署副署長。.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臺南市政府警察局

臺南三山國王廟

臺南三山國王廟位於臺南市北區,為國定古蹟。廟內主祀三山國王,左右殿分別奉祀天后聖母與韓文公。.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臺南三山國王廟

臺南北極殿

臺南北極殿位於臺灣臺南市中西區,主祀玄天上帝,是一間明鄭時期就已建立的古廟。過去稱為「上帝廟」、「真武廟」、「元帝廟」,其別名「大上帝廟」是與位於赤崁樓附近的「小上帝廟」開基靈祐宮相對而來。於1985年8月19日公告為三級古蹟,現為文化部所轄國定古蹟。。.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臺南北極殿

臺南車站

臺南車站(亦稱臺南火車站)為臺灣鐵路管理局縱貫線的鐵路車站,站體座落於台灣臺南市東區,車站附近有多家國道客運業者設站,多數大臺南公車路線亦行經此處。而規劃中的臺南捷運綠線,預計在此設G14站(位於北忠街與北門路口)。是臺南都會區、雲嘉南地區及溪南地區最重要的交通轉運樞紐,亦為臺灣最西端的鐵路車站。台南車站長期已經穩坐台鐵各車站總運量第五名,營收則在台鐵各車站長期穩坐第三名。 未來在台南市區鐵路地下化計畫時將新建地下化新站,舊站也會保存為文化資產,目前整修中。.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臺南車站

臺南東嶽殿

臺南東嶽殿,主祀東嶽仁聖大帝,俗稱嶽帝廟,或作岳帝廟,位於臺南市中西區,昔日府城八協境,列直轄市定古蹟。該廟是明鄭時便已創建的廟宇,亦是臺灣府城七寺八廟之一,為臺灣最早奉祀東嶽仁聖大帝之首廟。.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臺南東嶽殿

臺南水仙宮

臺南水仙宮位於臺南市中西區,是中華民國直轄市定古蹟,也是昔日臺灣府城七寺八廟之一。廟內主祀水仙尊王,即「一帝兩王二大夫」的大禹、寒奡、項羽、伍子胥和屈原。該廟所在之地過去是臺灣府城五條港之一的南勢港,是三郊的總部所在地,該廟亦由當地商人合資興建。.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臺南水仙宮

臺中市文化資產列表

#重定向 臺中市文化資產.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臺中市文化資產列表

臺中公園

臺中公園是臺灣臺中市歷史最悠久的公園,興建於日治時代,佔地約32,889坪(包含日月湖約4,100坪),位於北區新興里。1999年4月17日,臺中市政府將湖心亭定為市定古蹟,並常在公園內舉辦活動。.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臺中公園

臺中車站

臺中車站(或稱臺中火車站)為臺灣鐵路管理局臺中線的鐵路車站,新站體座落於臺中市東區新----、唯地址仍登錄舊站之中區綠川里,附近有多家公路客運、國道客運業者設站,多數市區公車路線亦於此處停靠,是臺中都會區極為重要的交通轉運樞紐。現今站房屋頂構造外型貌似蝴蝶展翅,頂樓高37公尺,約12層樓高,是台灣鐵路系統的車站中最高的鐵路車站。.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臺中車站

臺中林氏宗祠

臺中林氏宗廟(當地人俗稱林祖厝)位於臺中市南區,於民國七十四年(1985年)11月27日公告為三級古蹟。原創建於清嘉慶年間,初名「林祿公祠」,建於內新莊(今臺中市大里區內新里);台灣日治時期昭和5年(1930年)遷於現址。.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臺中林氏宗祠

臺廈郊會館

#重定向 澎湖水仙宮.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臺廈郊會館

臺北城

臺北府城(Tâi-pak Siânn/Tâi-pak Siâⁿ)是指臺灣在清治時代後期於臺北大稻埕與艋舺兩地之間所構築、面積達1.4平方公里的城廓,因為是臺北府所在,又稱為臺北府城,是清朝在臺灣最晚興建的城池。臺灣建省後,臺灣巡撫衙門、臺灣布政使司衙門等兩大行政機關皆設於此。有別於臺北城外的已開發聚落,城牆內的街區被稱為「城內」(Siânn-lāi)或「城中」,是臺北三市街之一;此稱呼也沿用至今,臺北市的「城內次分區」與昔日的城中區即以此取名。 這座用石材紮實建起的城池於光緒5年(1879年)研議規劃、光緒8年(1882年)開工,光緒10年(1884年)竣工。然而這座歷經多任清朝官員主持才建好的城池,真正存在的時間不到30年。進入日治時期後,臺北城開始遭到拆除,至明治37年(1904年)年底時,所有城牆與西門均遭拆卸,僅剩下五大城門中的四座。這四座城門現以「臺北府城—東門、南門、小南門、北門」名稱列為中華民國國定古蹟。2014年,適逢臺北建城130周年,臺北市政府於西門舊址北方、捷運西門站四號出口旁設置鋼構裝置藝術品「西門印象」,以重現昔日西門之意象。 雖然現今臺北城的城廓幾已不存,但原城內之街區仍延續建城當時的行政中心功能,無論是日治時期、還是現今,臺北城內一直都是臺灣許多重要政府機關與公共設施的所在地,今日臺灣的政治中樞博愛特區大部分範圍即落於此區域內。.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臺北城

臺北市

臺北市是中華民國首都及直轄市,位於臺灣北部的臺北盆地,四周均與新北市接壤。全市下轄12個區,總面積271.8平方公里。人口總數約267.8萬,在臺灣各都市排名第四、人口密度則位居第一。其設市之歷史,最早可追溯自1876年臺北府成立、1884年臺北城建立、以及1920年成立州轄市,並自1949年底國府遷臺後成為中華民國的中央政府所在地,是臺灣近代歷史的發展舞臺,同時為臺灣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的發展中樞。以其為中心的臺北都會區,總人口數達704萬人,是臺灣最大的都會區。依照GaWC所公布之世界級城市名單中,臺北被列為與斯德哥爾摩、舊金山、維也納、曼谷、广州、墨爾本同屬於Alpha-(國際四級)的國際都會。按照美國諮詢公司A.T科爾尼的全球城市排名,臺北市位居世界第33位,為亞洲重要的商業金融都會之一。.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臺北市

臺北市立中山女子高級中學

臺北市立中山女子高級中學,簡稱中山女高或中山女中,舊稱臺北第三高女、北二女,創立於1897年,是一所位於中華民國臺北市中山區的女子高中,為臺灣第一所公立女子學校、北市六省中之一、臺北市公立三大女子高中之一(另外兩所為北一女中、景美女中)。.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臺北市立中山女子高級中學

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

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英語譯名:Taipei First Girls High School,縮寫:TFG),簡稱北一女、一女中、北一女中、北一,舊稱台北第一高女。其位於中華民國臺北市中正區的博愛特區,校門口斜對總統府,鄰近司法院、中央氣象局、臺北市立大學。曾為北市六省中之一、台北市三所公立女子高中之一(另外兩所為中山女高、景美女中)。.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

臺北市萬華區老松國民小學

臺北市萬華區老松國民小學,簡稱老松國小,是一所位於臺灣臺北市萬華區桂林路64號,鄰近艋舺龍山寺、艋舺祖師廟的公立國民小學。原校地的一部份剝皮寮歷史街區已另設立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老松國小的校舍改建於1920年時,由於設計古樸幽雅,已於1999年時獲公告而成為臺北市的指定古蹟建築之一。.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臺北市萬華區老松國民小學

臺北市文化資產列表

#重定向 臺北市文化資產.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臺北市文化資產列表

臺北市政府舊廈

台北市政府舊廈(原建成小學校),現為台北市立建成國民中學及台北當代藝術館所在地,位於台灣台北市大同區長安西路上,建於1921年。 該建物本為台灣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所興建的「建成小學校」校舍。1945年後,台灣進入中華民國時代,因本來的台北市政中心「台北市役所」被充當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廳舍,後來成為行政院的辦公廳舍。因此新成立的台北市政府只好移到該建成小學校校舍作為辦公場所。 因該舊廈三棟舊型建築不敷使用,1994年,台北市政府遷入台北市信義區臺北市市政大樓,該舊廈即被閒置。1996年,該舊廈被指定為市定古蹟,2001年5月27日該舊廈主要廳舍以公辦民營方式成立台北當代藝術館 ,另外,兩翼部分建築則成為建成國中的教室。.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臺北市政府舊廈

臺北北警察署

原臺北北警察署位於臺北市大同區寧夏路錦西街口,為臺北市市定古蹟,曾為臺北市政府警察局大同分局局舍,今則做為「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場館。.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臺北北警察署

臺北賓館

臺北賓館是位於臺灣臺北市博愛特區內的官署建築,門牌號碼為凱達格蘭大道1號。最初為臺灣日治時期的總督官邸,現為中華民國的國家招待所,由中華民國外交部管理使用,專門接待國賓或舉辦慶祝活動。現今亦列為中華民國國定古蹟。 臺北賓館興建於日治時期,原名「臺灣總督官邸」,除了是總督住所之外,也是總督接待與宴請貴賓、皇族的地方,從第四任總督兒玉源太郎開始一直到末任總督安藤利吉為止,共有16位總督曾居住於此。1945年中華民國治台後,總督官邸曾短暫成為臺灣省政府主席官邸,1950年改為現名。1952年,《中日和約》在此簽署。2002年展開修復工作,於2006年5月竣工,並定期開放公眾參觀。.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臺北賓館

臺北水道水源地

自來水園區,或稱自來水博物館,位於臺灣台北市中正區思源街1號,國立臺灣大學水源校區對面,原為中華民國三級古蹟「臺北水源地唧筒室」,2002年2月5日公告更名,並將觀音山蓄水池、量水室、渾水抽水站列入古蹟主體範圍。現為自來水博物館。.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臺北水道水源地

臺灣

臺灣,舊稱福爾摩沙,是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北側的島嶼,地處琉球群島與菲律賓群島之間,西隔臺灣海峽與中国大陆相望,周圍從3點鐘方向以順時鐘排序分別為太平洋(菲律賓海)、巴士海峽、南海、臺灣海峽、東海所環繞,為東亞島弧中一島。面積約3.6萬平方公里,為世界第38大島嶼,其中七成為山地與丘陵,平原則主要集中於西部沿海,地形海拔變化大。因北回歸線貫穿,氣候介於熱帶與亞熱帶地帶之間,北回歸線以北為副熱帶季風氣候、以南為熱帶季風氣候,自然景觀與生態系資源相當豐富而多元。全島現今人口約2,331萬人,超過七成集中於西部的五大都會區,其中以行政中心臺北為核心的臺北都會區最大,總人口達700萬。族群構成以漢族、原住民族為兩大民族:原住民族由多個屬於南島民族的部族組成,漢族則依民系及移民年代的不同而分為河洛(閩南)、客家與外省族群,其中河洛為臺灣最大族群。 臺灣自古為原住民族世居之地,台湾原住民在17世紀中葉來自中國大陸的漢人移民潮開始前居於主體民族地位;但隨著漢族不斷移入、持續向內陸開墾、以及與平埔族原住民通婚,漢族遂取代原住民族成為臺灣的最大民族。自有信史記錄以來,歷史上曾經歷大肚王國、荷西時期、明鄭時期、滿清時期、日本時期等多次政權遞嬗,最近一次為1945年10月後由中華民國統治。1949年兩岸分治後,中華民國的有效統治範圍限縮至臺澎金馬與部分南海島礁,臺灣自此實質上成為中華民國的主要領土,並延續至今。 歷經1860年臺灣開港以來至日治時期所打下的現代化基礎、以及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運用美援所進行的一系列的經濟建設,臺灣自1960年代起在經濟與社會發展上突飛猛進,締造舉世聞名的「臺灣奇蹟」,名列亞洲四小龍之一;之後在1990年代躋身已開發國家之列,目前無論人均所得或人類發展指數均具世界先進國家水準。臺灣擁有蓬勃的製造業及尖端科技,在半導體、資訊科技、通訊、電子精密製造等領域執牛耳。貿易方面主要透過高科技產業賺取外匯,經濟發展上以高科技產業與服務業為中心,亦朝向文化產業及觀光業發展。 隨著解嚴以來政治上的自由化與民主化,以泛藍與泛綠為首的政黨政治、統一與獨立議題、以及公民社會的形成,臺灣逐漸捨棄過往戒嚴時代形塑的中國史觀,發展出臺灣主體性與多元文化主義,使得臺灣文化呈現多元並立、兼容並蓄的面貌。.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臺灣

臺灣城

臺灣城可能為以下的荷蘭與清朝在臺灣興建的各城池:.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臺灣城

臺灣師範大學禮堂

#重定向 臺北高等學校講堂.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臺灣師範大學禮堂

臺灣府

臺灣府於臺灣清治時期始設的府。永曆十五年(西元1661年)鄭成功設承天府,永曆三十七年(西元1683年)鄭克塽獻國歸順大清,翌年康熙二十三年(西元1684年)改承天府為臺灣府。1885年臺灣建省之前,臺灣府實為清治時期之臺灣地方行政的內政最高統治官署衙門,位於今天的臺南市,所以,台灣亦即是台南的舊名,時至今日,台南人還是以府城自居。 1875年設臺北府後,臺灣府縮小管轄範圍至中臺灣與南臺灣;1885年臺灣建省,1887年設臺南府後,臺灣府縮小管轄範圍至臺灣中部,並將其事務轉移至福建臺灣承宣布政使司。 臺灣府的主官為臺灣知府,建省前後分別受臺灣道、福建臺灣布政使及福建臺灣巡撫等官職制約。1895年,臺灣被清朝政府依照《馬關條約》割讓予日本後,臺灣府不再設置。.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臺灣府

臺灣府城城垣殘蹟

臺灣府城建立於1788年,今日僅留部份殘蹟。其中兩段規模較大,訂為三級古蹟保存,而另有一小段列為市定古蹟保存:.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臺灣府城城垣殘蹟

臺灣府城隍廟

臺灣府城隍廟,是奉祀臺灣府城隍威靈公的道教廟宇,位於臺南市中西區青年路。是國定古蹟,也是臺灣知名的城隍廟。明鄭永曆二十三年(1669年)廟建於東安坊右,當時稱為承天府城隍廟。此廟是臺灣最早的官建城隍廟。.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臺灣府城隍廟

臺灣廣播電臺放送亭

臺灣廣播電臺放送亭位於臺北市二二八和平紀念公園內。高約兩公尺的該放送亭,興建於1934年,為臺北市的市定古蹟。.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臺灣廣播電臺放送亭

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遞信部

台灣總督府交通局遞信部是台灣日治時代時,台灣總督府轄下負責全台郵政及電信的部門。 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遞信部建築位於台北市中正區長沙街一段2號,興建於1925年,由森山松之助設計,為中華民國國家古蹟,在1956年至2006年11月之間為中華民國交通部本部所在。2006年11月10日,交通部遷出,移交國史館使用。2010年4月29日,國史館本部(即國史館臺北館區)自臺北縣新店市遷入。 1935年,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遞信部高等官舍於台北市幸町149番地建立,即今李國鼎故居。 Category:台北市古蹟 Category:國立臺灣博物館 Category:1925年台灣建立 Category:臺灣總督府 Category:台灣日治時期官署建築.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遞信部

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

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簡稱鐵道部)是臺灣日治時期的官營鐵路專責機構,隸屬於臺灣總督府轄下,為現今臺灣鐵路管理局的前身。其辦公廳舍位於臺北北門旁,目前列為國定古蹟保護。.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

臺灣總督府臺南高等工業學校

臺灣總督府臺南高等工業學校,簡稱臺南高工,是臺灣日治時期的高等工業教育機構,也是在1943年臺北帝國大學工學部設立之前全臺唯一的高等工科教育機構,於1944年改名為臺灣總督府臺南工業專門學校。該校校址即今天國立成功大學的成功校區,亦是該校前身,但是直到1990年代成功大學才正式將校史追溯回日治時期。而二次大戰後,該校返回日本的校友與教職員籌組了「鳳木會」並刊行會誌。.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臺灣總督府臺南高等工業學校

臺灣總督府電話交換局

臺灣總督府電話交換局為臺灣臺北市直轄市定古蹟,是台灣日治時期負責電信交換的機構。此建築在當時以日籍公司延攬工程為主的時代下,由今大同公司前身協志商號董事長林尚志(又名林煶灶)於1937年承包完工。建築本身為現代主義,在現代建築史上亦十分有價值。1945年中華民國接收台灣後,該建築曾成為交通部電信總局的「臺北電信局」,現為中華電信博愛服務中心。.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臺灣總督府電話交換局

臺灣銀行

臺灣銀行(簡稱臺銀)是中華民國銀行之一,也是臺灣第一家銀行,創立於1899年,全球分行計有176間。其在1949年至2000年間,受中華民國中央銀行委託發行在臺灣地區通用的法定貨幣——新臺幣。 2007年7月1日,配合中華民國政府金融改革政策,中央信託局與臺銀合併,臺銀為存續銀行;而在2008年1月1日,中華民國政府成立臺灣金融控股公司,臺銀成為其旗下的主要子公司。值得一提的是,20世紀初,日資的臺灣銀行曾於大清國廣州英租界,以及中華民國上海外灘設有分行。.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臺灣銀行

臺灣首廟天壇

臺灣首廟天壇(簡稱(臺南)天壇,地方居民俗稱天公廟),為主祀玉皇上帝的道教廟宇。位於臺灣臺南市中西區,昔日為府城最高點-鷲嶺之上。 該廟原址本來是鄭氏王朝政府官員奉明正朔、築台祭告上天的平坦空地,清咸豐四年(1854年),才於祭天原址建廟立壇。 臺南天壇的現有廟宇外觀與名稱均是從1893年的大修後沿用至今。1985年,該廟宇經中華民國(臺灣)政府指定為三級古蹟。1997年文化資產保存法修正取消三級分級制後,已變更為直轄市定古蹟。 臺灣民間說法,「臺灣天公三間半」,意思是臺灣主奉天公的名廟,分別是南臺灣的臺南天壇、中臺灣的沙鹿玉皇殿、北臺灣的新竹天公壇,以及「半間」彰化元清觀(因道路拓寬,殿宇內縮)。.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臺灣首廟天壇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是中華民國的三級法院之一,屬於普通法院,通常又被簡稱為臺南地方法院、臺南地院或南院。.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臺灣電力株式會社社長宿舍

臺灣電力株式會社社長宿舍,為台灣臺北市直轄市定古蹟,位於總統府後方。原為臺灣電力株式會社社長宿舍,原有洋式及和式建物。今僅存洋式風格建築,其圍牆為磚牆外塗水泥作工精緻,二戰後曾做為中央招待所、臺灣省主席官邸。其對街原為臺灣電力株式會社社址,1945年在臺北大空襲中遭美軍炸毀。.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臺灣電力株式會社社長宿舍

臺灣歷史建築

臺灣歷史建築是根据中华民国〈文化资产保存法〉的规定,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審查登錄後,辦理公告,並報中央主管機關備查之文化資產,地位僅次於古蹟。.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臺灣歷史建築

臺灣歷史建築百景列表

#重定向 臺灣歷史建築百景.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臺灣歷史建築百景列表

臺灣清治時期

臺灣清治時期是指臺灣及澎湖由清朝統治的時期,在台灣歷史上又稱作清領時期、清據時期,從1683年清廷派施琅發兵攻滅南明勢力明鄭王朝起,至1895年《馬關條約》割讓予日本為止,共212年,為台灣歷史到目前為止持續時間最長的分期。 清朝初期繼承明朝的觀念,視台灣為化外之地,未入版圖,明鄭王朝末任君主鄭克塽降清以後,康熙對台灣棄守問題詢問朝中官員;而朝中官員對於台灣是否收入版圖,分成兩派。反對收入版圖的官員認為:台灣遠在海外,人口稀少,防守不易,不如放棄台灣,只保留澎湖做為東南諸省的軍事屏障,把台灣島上的移民全部遷回中國大陸;贊成收入版圖官員中,以征台將領施琅的意見最為有力,認為:台灣土地肥沃,從戰略的角度來看,可以擔負起防衛東南各省的戰略位置,避免台灣再度成為反清復明的基地,即使需耗用國家經費,也應保住台灣。1684年,康熙在統整思考兩派意見後,接受施琅等贊成派官員意見,決定將台灣納入版圖。 清朝將台灣納為領土後,最初劃為福建省的一部分,對台灣並不積極治理,導致台灣作為法外之地,動亂頻仍;清朝禁止人民移民台灣,然而偷渡者絡繹不絕,也禁止原漢通婚,但對平埔族人採取強制漢化的政策。平埔族人若不接受漢化,除了課以重稅之外,每年還必須強制勞役。在這種殖民政策之下,經過大約一世紀的1770年代,平埔族幾乎全部被漢化了,失去了自己的語言與文字,成為今日台灣人的祖先之一。1874年發生牡丹社事件後,使清廷體認到台灣的重要性,自此開始進行增設府縣、經濟現代化等積極建設,並於1885年將台灣建省。由於甲午戰爭的失敗,清廷在1895年4月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將台灣永久割讓給日本。歷經臺灣民主國的短暫抵抗後,台灣在同年6月進入五十年的日本統治時期。.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臺灣清治時期

臺灣文化資產火災列表

本條目彙整臺灣各縣市文化資產(包括暫定及審查中尚未列入者)遭遇火災之情形。其中亦包括 《文化資產保存法》於1982年制定前之案例及立法後受矚目之其他個案。 臺灣歷史建築遭逢災變,常常消失殆盡,雖然臺灣雖然對於古蹟文物要求須擬定防災計畫,進行防災管理維護,但屢屢發生的火災事故,凸顯台灣文化古蹟對於防火管理機制之輕忽。除此,許多未登記古蹟的古厝因為位於都市更新區域,鄉土人士為免建商拆除通常都會提請登記,但多是在送文物審查期間便突遭遇祝融,此類事件亦暴露了臺灣文化資產保存所面臨的挑戰,但也由於其特殊性而引起輿論重視及討論。 本表選擇列入的標準,並不僅限於已受到公部門文化資產審議後,公告指定和登錄的文化資產,而是包含所有具備特定時代之不可再現的技術與風格等,具有歷史保存意義之構造物。以一些依照原貌修復或重建,並於受災前或者之後被指定登錄受到保存的案例(如西門紅樓、林家花園來青閣、松山菸廠、撫臺街洋樓等)為例,本表所選擇之受到火災的建築案件,如果沒有因為完全被焚毀、無法重建而留存至今,也皆因其反映時代精神或特定時空之社會背景,而具有被指定成為法定文化資產的潛力和可能性。.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臺灣文化資產火災列表

臺東縣文化資產列表

#重定向 臺東縣文化資產.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臺東縣文化資產列表

金字碑

金字碑,位於新北市瑞芳區三貂嶺古道內,為清台灣鎮總兵劉明燈於穆宗同治六年(1867年)冬所題。於1985年8月19日公告為國家三級古蹟,現為新北市市定古蹟。因年代已久,碑文的字跡已有點模糊,但大致而言仍是保存的很完整。.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金字碑

金廣福公館

金廣福公館,是一處位於新竹縣北埔鄉的國定古蹟,原為中華民國第一級古蹟中,唯一的宅第類古蹟。.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金廣福公館

金門縣

金門縣是中華民國福建省的一個縣,轄區包含金門群島的金門島、烈嶼及代管的烏坵等島嶼,通行閩南語(烏坵通行莆仙語)。也是中华民国福建省政府所在地,縣治所在地位於金城鎮。.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金門縣

金門縣文化資產列表

#重定向 金門縣文化資產.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金門縣文化資產列表

采田福地

采田福地,或稱竹塹社公館、--田宮,位於臺灣新竹縣竹北市,是臺灣原住民竹塹社供奉其祖先與福德正神,乃其祭祖的廳堂。建於1760年(清乾隆25年),1876年重建,1987年重修。現為縣定古蹟。.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采田福地

蕭氏節孝坊

蕭氏節孝坊位於臺南市中西區,是中華民國直轄市定古蹟。是臺南市僅存的四大石坊之一,也是唯一僅存的節孝牌坊。.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蕭氏節孝坊

長老教會北投教堂

長老教會北投教堂,是一座位在北投的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教堂,始建於1912年。該教堂現隸屬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北投教會。.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長老教會北投教堂

艋舺

艋舺(巴賽語:Bangka;台羅:Báng-kah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又稱文甲,屬大加蚋堡,清末與臺北城、大稻埕並稱臺北三市街之一,即今萬華之前身。十七世紀荷蘭的古地圖中,艋舺位置標示為Handelsplaasts,就是交易場所的意思,足見其商業傳統之古老。 艋舺為台北市發源地,亦為當時台湾原住民商聚之地,其最古老市街在「紗帽廚社」的故址「大溪口」,即今之貴陽街與環河南路口。平埔族驱船与汉人交易,因称船为Bangka,而被闽南语转称此地为“艋舺”。台灣日治時期,因臺灣話發音的「艋舺」,與佛典中日語发音的「萬華」(banka)相似,「艋舺」因此被當時日本政府易字為「萬華」,今日臺灣閩南語猶稱其「艋舺」,但是在地人的定義認為「艋舺」並不等於「萬華區」。.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艋舺

艋舺地藏庵

艋舺地藏庵,俗稱艋舺地藏廟,是一間位於臺灣臺北市萬華區西昌街的地藏廟,為艋舺龍山寺之從屬寺廟,其早期建物興建於清治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 該廟之建物屬單殿式傳統寺廟建築,今日樣貌多於1838年完成。其主祀神尊為地藏菩薩,配祀淡水縣城隍爺及田都元帥。此外,該廟建物旁設有大眾廟一座。.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艋舺地藏庵

艋舺青山宮

艋舺青山宮,俗稱青山宮、青山王宮、青山王廟、青山王館、王爺公館或臺北青山宮,位於臺灣臺北市萬華區貴陽街2段218號,現列中華民國直轄市定古蹟。為肇建於1856年(清文宗咸豐6年)的民間信仰道教廟宇,主祀青山靈安尊王。該廟自清治時期以來就是艋舺地區泉州三邑人的王爺信仰中心之一,每逢青山靈安尊王壽誕日前夕都有隆重祭典,為萬華區年中慣例迎神中最盛大者,俗稱「艋舺大拜拜」,為臺北市三大廟會之一。今日,青山宮與艋舺龍山寺、艋舺清水巖與西門町天后宮(原艋舺新興宮)合稱「艋舺四大廟」。.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艋舺青山宮

艋舺龍山寺

艋舺龍山寺,也稱萬華龍山寺或臺北龍山寺,簡稱龍山寺,位於臺灣臺北市萬華(此區舊稱艋舺)廣州街211號,是中華民國直轄市定古蹟,也是旅遊宗教勝地。本廟與艋舺清水巖和艋舺青山宮並稱「艋舺三大廟門」,或者把艋舺龍山寺、艋舺清水巖、艋舺青山宮與艋舺新興宮(今西門町天后宮),直接合稱「艋舺四大廟」。本廟與臺灣另外幾座以龍山寺命名的寺廟──淡水龍山寺、鹿港龍山寺、臺南龍山寺、鳳山龍山寺,都是分靈自福建省泉州府晉江縣的泉安龍山寺。本廟亦與艋舺清水巖和大龍峒保安宮合稱為臺北三大廟門,可見知名度。.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艋舺龍山寺

艋舺清水巖

艋舺清水巖,全名艋舺清水巖祖師廟,俗稱艋舺祖師廟,主祀清水祖師,位於臺北市萬華區康定路81號。為一座受道教、台灣民間信仰影響極多的佛教廟宇。除主祀宋代高僧清水祖師外,並配祀天上聖母媽祖、關帝君、文昌君、地藏菩薩、魁星及福德正神等眾神祇。根據日本學者的研究,從艋舺清水巖分香所建的廟,計有新莊山子腳、景美溪子口、三角湧、淡水祖師廟等。 艋舺清水巖是中華民國直轄市定古蹟,它與艋舺龍山寺和大龍峒保安宮合稱為「臺北三大廟門」;也與艋舺龍山寺和艋舺青山宮合稱為「艋舺三大廟門」,或者把艋舺龍山寺、艋舺清水巖、艋舺青山宮與西門町天后宮(原艋舺新興宮)合稱「艋舺四大廟」。 臺北盆地周圍早期多為安溪移民所開拓,而清水祖師為安溪人的守護神,故大臺北地區祖師廟林立。艋舺清水巖與三峽祖師廟、淡水祖師廟、瑞芳祖師廟,稱為「大臺北四大祖師廟」。但這些祖師廟中以艋舺清水巖最具有歷史特色,不僅象徵安溪人的移民勢力,還見證了影響臺北市歷史甚鉅的械鬥事件「頂下郊拼」。.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艋舺清水巖

英商嘉士洋行倉庫

英商嘉士洋行倉庫位於台灣新北市淡水區鼻頭街22號,捷運淡水站出口右側,佔地面積約近3000坪(9900平方公尺),內有四座大型磚造倉庫、三座小型庫房、鐵道、月台等歷史建物。區內倉庫大小不等均建於日明治30年(1897年),以二尺厚磚牆做為內部隔間承重牆,磚材為閩南扁平方磚。窗台、門框架使用泉州隴石(花崗岩)打造,窗台於屋內側有向內對開的傳統木製門與木門栓,外側有厚實的鐵窗。屋頂架構承載使用當時西式建築中偏好的大跨距木桁架、樑下加有石板柱頭的方形磚柱承重。 原有的碼頭區早已被水上人家使用,另外形成淡水地區的特殊景觀,油槽部分在二戰時遭到美國陸軍航空軍轟炸,僅存一處殘蹟,鐵道支線也因為淡水線拆除改建捷運而停用。目前英商嘉士洋行倉庫古蹟園區已對外開放參觀。.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英商嘉士洋行倉庫

苗栗縣文化資產列表

#重定向 苗栗縣文化資產.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苗栗縣文化資產列表

苗栗文昌祠

苗栗文昌祠位於臺灣苗栗縣苗栗市,於民國七十四年(1985年)8月19日公告為臺閩地區三級古蹟,後改為苗栗縣縣定古蹟。該建築興建於清光緒八年(1882年),於光緒十一年(1885年)完工,在苗栗縣剛創設未建縣衙時,首任知縣林桂芬即暫借此處辦公,此外這裡也曾設有英才書院,也是臺灣日治時期創立的詩社——栗社的活動場地。.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苗栗文昌祠

雲林縣文化資產列表

#重定向 雲林縣文化資產.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雲林縣文化資產列表

雄鎮北門

鎮北門是位於台灣高雄市的城門古蹟。最初建於東寧鄭氏王國時期,清治時期繼續修築,城牆為三合土及紅磚砌成,是旗后的鎮北門戶,扼控海疆險要,位於哨船頭往西子灣中山大學的馬路邊小山丘上,也是清代從旗后往鳳山舊城的交通要衝,目前大砲已不存在,只剩弧型砲座,是打狗港區僅存的唯一肇建於東寧鄭氏時期城門,被台灣列為三級古蹟。.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雄鎮北門

雄鎮蠻煙碑

鎮蠻煙碑,位於新北市貢寮區草嶺古道內,為清台灣鎮總兵劉明燈於穆宗同治六年(1867年)冬所題。於1985年8月19日公告為國家三級古蹟,現為新北市市定古蹟。.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雄鎮蠻煙碑

雙忠廟

雙忠廟,為主祀雙忠神(張巡和許遠)的廟宇,張巡和許遠乃是唐代知名忠臣,其信仰流行於福建、潮汕及臺灣,臺灣的建廟地區主要在大臺北地區,稱集應廟、集順廟、忠順廟等。閩臺部分地區也將雙忠廟稱作翁公廟(俗寫作尪公廟)。.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雙忠廟

連江縣文化資產列表

#重定向 連江縣文化資產.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連江縣文化資產列表

虎字碑

虎字碑可以指:.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虎字碑

虎山巖

虎山巖,又寫做虎山岩,臺灣一座主祀觀音菩薩的廟宇,位於彰化縣花壇鄉虎山街,屬於彰化縣縣定古蹟,同時也是一處宗教旅遊勝地。清朝時,虎山巖為彰化八景之一,有「虎巖聽竹」之譽。.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虎山巖

陳德聚堂

陳德聚堂,又名陳氏宗祠,位於臺灣臺南市中西區,建於明朝永曆年間,原為中華民國三級古蹟,現為臺南市直轄市定古蹟。過去神龕中的主要牌位將陳澤與陳永華混成一個人物,陳德聚堂管理委員會因而考慮更正。 而由於陳德聚堂過去又稱「統領府」,其旁邊的巷子因而稱作「統領巷」。.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陳德聚堂

陳德星堂

陳德星堂即為台北地區陳氏宗親的祠廟,也是台北市市定古蹟,現址位於台北市大同區的寧夏路,現宗祠部分開放空間作為幼稚園校地使用。.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陳德星堂

陳悅記祖宅

陳悅記祖宅,俗稱老師府,位於台灣台北市大龍峒附近,現為當地的陳氏家族祠廟。該祠廟始建於19世紀初,本為兩座閩式四合院結合成的民宅,建造人為陳遜言。而「陳悅記」並非人名,而是陳家家譜的公業統號。 陳悅記祖宅因為年代久遠且宅外前埕有其舉人旗竿,被中華民國內政部指定為國家第三級古蹟。.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陳悅記祖宅

虛江嘯臥碣群

虛江嘯臥碑立於明嘉靖十四年(1547),位於文臺寶塔南側,附近的石刻群是金門摩崖石刻最豐富的地方。明嘉靖十四年(1547)俞大猷任金門所千戶,曾遊息於金門城南磐山麓,登高賞景,並題「虛江嘯臥」以鳴志(虛江,是俞大猷的別號)。其弟子楊宏舉感念俞氏,建「嘯臥亭」於此,並題「汪洋滄海,波浪怒來,我有片物,揮之始迴」。此處尚有清代雍正年間燕山朱杰刻「大觀」二字、總兵呂瑞麟刻「如畫」及諸子詩石,虛江嘯臥碣群現為國定古蹟。1954年嘯臥亭毀於「九三砲戰」,金門縣政府於民國九十年(2001)完成重建。 Category:中華民國國定古蹟 Category:金門縣古蹟 Category:明朝碑刻 Category:1547年.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虛江嘯臥碣群

接官亭 (臺南市)

接官亭,是位於臺南市中西區的中華民國直轄市定古蹟,是清朝時期臺灣府城的門戶,現存有一石坊、石造鐘樓、石造鼓樓,鐘樓已於於2016年2月6號地震時倒蹋。.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接官亭 (臺南市)

林秀俊墓

林秀俊墓為台北市內湖區的清代古墓,始築於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墓主為林秀俊(逝世於1771年)。該墓是臺北盆地少數完整保存的清代大墓,但在1991年面臨內湖土地重劃帶來的拆除危機,幸在同年的11月23日被登錄為古蹟,才保存下來。該墓在2002年4月26日時進行修復,在該年8月完工。該地塊現由與墓主人同名的林秀俊文教基金會所管理。.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林秀俊墓

林百貨

林百貨(ハヤシ百貨店、林百貨店、林デパート),俗稱五層樓仔(poj),是位於臺灣臺南市中西區的百貨公司,於日治中期的1932年12月5日開幕,座落於日治時期的臺南市末廣町2丁目,為臺灣第二間、以及南臺灣第一間百貨公司,也是臺灣唯一設有神社的百貨公司。開幕日僅比當時臺北市榮町的菊元百貨晚兩天,兩者亦並列為臺灣日治時期南北兩大百貨。 林百貨在落成當時是臺南第一高樓,且配有電梯、等當時少見的現代化設備,是日治時期臺南末廣町繁榮的象徵。二次大戰後結業,曾改為其它用途、亦曾長期閒置,後來公告為臺南市定古蹟。經過建物整體修復後,由臺南市政府委外由高青開發子公司高青時尚以「文創百貨」為主題,在2014年6月14日重新開幕。.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林百貨

林鳳池

林鳳池(),清臺灣彰化縣沙連保大坪頂粗坑莊(今南投縣鹿谷鄉初鄉村)人,據說是從福建武夷山移植凍頂烏龍茶者。戴潮春事件中曾組織鄉勇保衛地方,後有軍功而受賞。其墓為臺灣南投縣縣定古蹟(原三級古蹟)。.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林鳳池

林氏貞孝坊

林氏貞孝坊是一座豎立於臺灣臺中大甲的清代貞節牌坊。該牌坊乃為表彰淡水廳大甲街地方人士余榮長之妻林春娘(文獻多記為「春娘」,而「娘」字為舊時對單名婦女之通稱,故其人原名應為「林春」,而櫟社詩人蔡子昭所撰碑記即寫有「諱春」二字)之貞孝事蹟,而興建於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之紀念性建築物。 民國七十四年(1985年)8月19日,此牌坊經中華民國內政部指定為臺中縣三級古蹟。 此外,林春娘在當地除貞孝事蹟外更有禱雨事蹟,並被當地居民奉為「貞節媽」,還有神像供奉於大甲鎮瀾宮之內,成為「大甲三神」之一。.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林氏貞孝坊

林本源園邸

林本源園邸(英語:Lin Family Mansion and Garden)位於新北市板橋區,為板橋林本源家族興建的房舍,仿蘇州留園設計,是目前臺灣僅存最完整的園林建築。該居可追溯至1847年,當時為林本源家族北上屯租的租館,後經林國華、林國芳兩兄弟擴建,成為林本源家族之居所。民國65年(1976年),林本源家族將庭園部分捐給當時的臺北縣政府(即今新北市政府),花園於民國75年第一次修復後收費開放參觀。第二次修復期間為86年至90年,90年8月9日重新開放,三落大厝並同時於90年7月完成修復,並配合花園開放。目前林本源園邸由新北市政府文化局負責維護與整修的工作,並為宅第類國定古蹟。行政單位隸屬新北市政府文化局,以一股的人力及預算維持日常運作。 林本源園邸總面積11,140平方公尺,其中花園:9,092平方公尺、三落大厝:2,048平方公尺,可分成「園」和「邸」兩個部分:園又被稱作「板橋林家花園」,指的是住屋之外的庭園部分,其中包含來青閣、月波水榭、定靜堂等多處房舍與人造山水;邸指的是林本源家族居住處,即庭園西側的三落大厝。目前三落大厝仍屬於「祭祀公業林本源」,需專人帶領才能入內導覽。.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林本源園邸

枋橋建學碑

枋橋建學碑位於臺灣新北市板橋區的板橋國小校內,是紀念板橋林家出資贊助枋橋公學校(現在的板橋國小)興築校舍的石碑,於1995年4月22日公告為古蹟。.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枋橋建學碑

枋橋頭七十二庄天門宮

枋橋頭七十二--天門宮,位於臺灣中部彰化縣社頭鄉,是社頭地區三間天門宮之一(舊社天門宮、崙仔-庄-天門宮),2012年公告為三級古蹟。為彰化枋橋頭七十二庒媽祖信仰連--組織中的中心寺廟早年連--組織角頭無建廟宇供奉自己--內媽祖則都暫奉枋橋頭天門宮,--內有慶典時再請回。.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枋橋頭七十二庄天門宮

恆春縣城

恆春古城位於臺灣屏東縣恆春鎮,是清朝在牡丹社事件之後所設的恆春縣縣治所在,建於光緒元年十月十八日(1875年11月15日),光緒五年七月十五日(1879年9月1日)落成,是臺灣現存城池之中唯一保存所有城門的一座。 該城的遺跡在日治時期的昭和十年(1935年)12月5日被指定史蹟名勝天然紀念物之一,戰後則在民國七十四年(1985年)8月19日公告為臺閩地區二級古蹟,後改為國定古蹟。.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恆春縣城

李騰芳古宅

李騰芳古宅,又稱為李金興古宅、李金興古厝或李舉人古厝,位於臺灣桃園市大溪區,為桃園市境內唯一的國定古蹟,目前財產權所有人為李金興五大公業。.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李騰芳古宅

東引島燈塔

東引島燈塔,又名東湧燈塔,是一座位於馬祖列嶼東引鄉東引島極東端的十八世紀英國式建築風格燈塔,落成於1904年。1958年至1989年之間因軍事理由暫停使用,於1989年恢復運作。當地民眾稱其為東引別墅,是東引島上著名的地標。1988年,該燈塔被指定為三級古蹟,並於2016年升格為國定古蹟。"東引島燈塔",交通部航港局-燈塔相關資訊,Retrieved at Dec.30,2014.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東引島燈塔

東和禪寺鐘樓

#重定向 曹洞宗大本山臺灣別院鐘樓.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東和禪寺鐘樓

東犬燈塔

#重定向 東莒島燈塔.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東犬燈塔

東溪鄭氏家廟

東溪鄭氏家廟位於中華民國福建省金門縣金沙鎮,是金門東溪鄭氏的家廟,該家族即是新竹北門鄭氏的源頭,東溪鄭氏部分族人遷居臺灣之後日漸發達,而後鄭用錫不忘故里,倡建此座家廟。 該建築於1999年6月16日公告為縣定古蹟。.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東溪鄭氏家廟

桃園市忠烈祠

桃園市忠烈祠興建於西元1938年,是台灣日治時期建造的一座神社,前身為桃園神社,位於台灣桃園市桃園區成功路三段200號,鄰近虎頭山公園,現已充為桃園市忠烈祠,屬於祠廟類的國家三級古蹟。.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桃園市忠烈祠

桃園縣文化資產列表

#重定向 桃園市文化資產.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桃園縣文化資產列表

桃園景福宮

桃園景福宮,俗稱桃園大廟,是位於臺灣桃園市桃園區中和里的開漳聖王廟,乃桃園十五街--的信仰中心,列為中華民國三級古蹟,是桃園市桃園區區徽的一部分。.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桃園景福宮

槓子寮砲臺

槓子寮砲台,始建於台灣日治時期,位置在台灣基隆市信義區槓子寮段,地處基隆市的東北方。民國八十七年(1998年)6月23日臺灣省政府公告為省定二級古蹟,現已變更為國定古蹟,屬於關塞類。位在信義區山頂,乃基隆市眾多砲台之中較晚重整的古蹟,因交通不便而使砲台保存更加完整。.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槓子寮砲臺

橋頭糖廠

橋頭糖廠位於臺灣南部的高雄市橋頭區橋南里糖廠路24號。.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橋頭糖廠

欽差行臺

欽差行臺,是清德宗光緒18年(1892年)福建臺灣巡撫邵友濂為接待抵-zh-cn:台; zh-tw:臺-灣視察的中央高級官員而興建的行館,鄰近於臺灣巡撫衙門。臺灣民主國大總統唐景崧改為「籌防局」。日治時期前期充作「臺灣總督府」,現為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林業文物館。原址位於今臺北市中山堂附近,設有「清布政使司衙門舊址」紀念石碑一座,部分建築於1932年遷至中正區南海路-zh-cn:台; zh-tw:臺-北植物園內西側,是全臺灣僅存的衙門建築,現為直轄市定古蹟。.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欽差行臺

水頭黃氏酉堂別業

黃氏酉堂是金門地區唯一具有園池型式的私塾建築。由當時的金門「船王」黃俊於1766年所建。該建築於1988年11月11日公告為古蹟。 黃俊,清嘉慶年間人,因經商致富而回鄉置宅。由於門樓前有橫額題「酉堂」,所以稱為酉堂別業。別業就是別墅,指在非市區的地方建造可住人的宅第。 前水頭黃氏酉堂別業的建築,是由門房和宅院兩部分構成,佔地約四七六坪。宅院有兩進,前有土牆環圍。 屋前有泮池一座,以花崗石曲橋將水池一分為二,圓的為日池,弦的為月池,合稱為「日月池」。.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水頭黃氏酉堂別業

永和網溪別墅

永和網溪別墅,又稱網溪別墅,是一棟位於臺灣新北市永和區博愛街上的私人宅第,該宅第落成於1919年(大正八年),永和地區首任鎮長楊仲佐為首任屋主,後由其子畫家楊三郎繼承。.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永和網溪別墅

永濟義渡碑

永濟義渡碑為臺灣南投縣的縣定古蹟,公告於2006年7月11日。該碑共有兩個,分別位在名間鄉濁水村的福興宮與竹山鎮社寮紫南宮,是為了紀念昔日協助兩地之間往來的「永濟義渡」而設。而福興宮的石碑原立於廟旁的巷子內,近來為避免遭人破壞與日曬雨淋,已經移入福興宮的辦公處內保存。.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永濟義渡碑

泰安舊站

#重定向 泰安車站 (舊山線).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泰安舊站

淡水區

淡水區(英文:Tamsui District),舊稱滬尾,位於中華民國新北市西北沿海以及淡水河的出海口北側,北鄰三芝區,南鄰臺北市北投區,西濱臺灣海峽,西南與八里區以淡水河一水之隔。而在歷史上,此處也曾經是西班牙登陸臺灣在臺灣北部散播的起點。.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淡水區

淡水廳

淡水廳,初設於1723年(雍正元年),為台灣清治時期的行政區劃,北台灣政經中心,將原諸羅縣轄區虎尾溪以北設彰化縣,同時設置臺灣府淡水捕盜同知負責稽查北路,兼督捕務。1731年(雍正9年),始正式分割大甲溪以北至雞籠劃為轄區,專歸淡水同知管理,改官職為台灣府淡水撫民同知。 淡水廳隸屬於台灣府,廳治初期暫設於彰化縣的彰化縣城,1731年遷至同縣的沙轆(今沙鹿區),1733年(另說1756年)始遷入廳治竹塹城(今 新竹市),自此之後,竹塹城成為北台灣政經文化教育的中心。廳城初期並無城牆,僅在四週遍植莿竹。1806年,因民亂之故築起土圍。1829年建成磚石城垣,名為淡水廳城,又名竹塹城。 淡水廳首長為台灣府淡水撫民同知,不得攜眷,任滿昇轉。職責明定為上承欽部憲件,下理錢糧,清丈土地,治刑補盜。1876年1月16日(清光緒元年12月20日)以台北艋舺地方增設台北府,管轄大甲溪以北直達後山,而原淡水廳以頭重溪為界,以北至遠望坑新設淡水縣為台北府首縣,以南至大甲溪為界。竹塹城地方,改設新竹縣,淡水廳終止,歷時144年。.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淡水廳

淡水福佑宮

淡水福佑宮,俗稱「淡水媽祖廟」,位於臺灣新北市淡水區,主祀天上聖母媽祖。為新北市三級古蹟。淡水福佑宮、淡水清水巖、淡水龍山寺與淡水鄞山寺合稱為「淡水四大廟」。.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淡水福佑宮

淡水禮拜堂

淡水禮拜堂,是台灣新北市市定古蹟之一,位於新北市淡水區馬偕街上。目前的建物改建於1932年,由偕叡廉設計,為仿歌德式的紅磚建築,有一方型鐘塔,內部為木架天花板,且保存一個自1909年開始使用的古風琴。淡水禮拜堂今日依然在使用中,是淡水地區最大的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聚會所。約可容納三百人。此教堂曾在1986年修建,將屋頂由陶製屋瓦改為鋁制浪板。.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淡水禮拜堂

淡水紅毛城

#重定向 紅毛城.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淡水紅毛城

淡水龍山寺

淡水龍山寺,為臺灣新北市淡水區的廟宇,主祀觀世音菩薩。目前為國家三級古蹟。淡水龍山寺、淡水清水巖、淡水鄞山寺與淡水福佑宮合稱為淡水四大廟。本寺與臺灣另外幾座以龍山寺命名的寺廟──艋舺龍山寺、鹿港龍山寺、臺南龍山寺、鳳山龍山寺,都是分靈自福建省泉州府晉江縣的安海龍山寺。.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淡水龍山寺

淡水氣候觀測所

淡水氣候觀測所是台灣新北市市定古蹟,位於新北市淡水區中正東路42巷6號,也就是在鼻仔頭水上機場上方,位置為東經 121.44931度,北緯25.1646度,海拔高度19公尺,建於1937年,是台灣日治時期北部最重要觀測所之一。.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淡水氣候觀測所

淡水水上機場

淡水水上機場是台灣新北市市定古蹟,位於台灣新北市淡水區,捷運淡水站出口右側,緊鄰英商嘉士洋行倉庫,位置為北緯25.164415度,東經121.447473度, 海拔高度7公尺,興建於1937年台灣日治時期,是台灣的第二座國際機場(第一為松山機場)。.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淡水水上機場

淡水港

淡水港又稱淡水(滬尾)海關碼頭,是淡水河的河口港,曾經為臺灣三大商港之一,因為地理位置重要,所以在此設通商貿易港,原本是滬尾水師守備營所築碼頭區,當年位置於現在的紅毛城前方河邊,目前屬財政部基隆關稅局所有;台灣軍方管轄。淡水港之黃金時代約在1865年至1905年之間。 到了日治時代,淡水港渡過了黃金歲月,但卻因河道日漸淤淺、大型船舶出入不便,加上日本佔領台灣後大力建設基隆港,兼以台北、基隆間鐵路之便,基隆港終而取代了淡水港昔日的地位。.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淡水港

深坑黃氏永安居

深坑黃氏永安居,1915年建造完成,位於今台灣新北市深坑區北深路三段8號。中華民國政府於1992年5月22日認定它為三級古蹟,具有極大的價值與歷史保存意義。其命名的由來為「永久平安居住」的意思。根據中華民國政府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的介紹,興建永安居所使用的木材是從中國大陸運過來的福杉,永安居是一個典型的泉州安溪三合院大厝 。 作者李乾朗在其著作台灣古建築圖解事典(ISBN 957-32-4957-X)一書的第245頁提到永安居的牆上有鑿銃眼數十孔,是為了防止外敵入侵而建的槍孔。.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深坑黃氏永安居

清水社口楊宅

口楊厝,是位於臺灣臺中市清水區西社--(古名社口)的古厝群,已登錄為臺中市有形文化資產。.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清水社口楊宅

滬尾偕醫館

滬尾偕醫館,是台灣新北市市定古蹟之一,也是台灣「北部」第一家西式醫院,台灣首間西式醫院為馬雅各醫師於台南看西街所設立的看西街醫館(即今日新樓醫院的前身)。為今馬偕醫院的前身。.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滬尾偕醫館

滬尾砲台

滬尾砲台(Hobe Fort),又作滬尾礮臺,位於今台灣新北市淡水區,為建造於1886年的火炮砲台,佔地約8公頃。該砲台為台灣第一位巡撫劉銘傳所主導建造,其建造目的是為了防衛台灣淡水港。 該砲台雖停用多年,但因為長期屬軍事要塞,因此建築大致完整,門額上仍留存劉銘傳親筆題之「北門鎖鑰」石碑,也保留了砲台旁兩道城牆及砲陣地數座;但砲台使用主炮均已遭日本人拆離,現已佚失。目前中華民國內政部將砲台列為二級古蹟。.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滬尾砲台

漁翁島燈塔

漁翁島燈塔(,後者係關務司英國人循荷蘭人所稱),古稱西嶼塔燈,是一座位於臺灣澎湖縣西嶼鄉外垵村西南端吃仔尾的燈塔,為臺灣最古老燈塔之一,隸屬中華民國交通部航港局管轄。該燈塔下轄3座燈塔及燈杆,即查母嶼燈塔 、浮塭燈杆、海墘岩燈杆。.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漁翁島燈塔

潘宮籌墓

潘宮籌墓為士林及芝山岩附近的漳州漳浦潘氏開台始祖潘滿興之孫潘宮籌的墳墓,位於台北士林石角的石角山上,依山而建,位置呈現風水中的「烘爐穴」,上書許多文人雅士的詩文,由其後代組成「潘元記祭祀公業」負責管理。於1999年12月31日列為台北市的直轄市定古蹟。2001年臺北市政府文化局補助70萬台幣,由建築師漢寶德主持潘宮籌墓修護計畫。.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潘宮籌墓

澎湖

#重定向 澎湖縣.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澎湖

澎湖天后宮

澎湖天后宮位於台灣澎湖縣馬公市,供奉媽祖,是台灣歷史最悠久的廟宇。天后宮確切創建年代眾說紛紜,隨著「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等」石碑出土,確定於大明萬曆卅二年(1604年)即已立廟。天后宮早無定稱,稱娘娘宮、天妃宮、娘媽宮、媽祖宮或媽宮等稱呼在所多有。清朝領有台灣後,施琅以克台多賴天妃顯靈襄助,奏請康熙皇帝加封,晉天妃為天后,故今稱「天后宮」。.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澎湖天后宮

澎湖二崁陳宅

二崁陳宅,又名二崁陳家大厝,位於臺灣澎湖縣西嶼鄉二崁村,由陳嶺(1872年-1948年)、陳邦(1875年-1959年)昆仲所建。建築形制為三間三進宅院,屬閩洋折衷式樣建築。於1988年公告為縣定古蹟。.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澎湖二崁陳宅

澎湖縣文化資產列表

#重定向 澎湖縣文化資產.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澎湖縣文化資產列表

澎湖觀音亭

澎湖觀音亭,古稱觀音廟,光緒年後才泛稱觀音亭。當地人今稱「觀音亭」有兩層意思,廣義泛指涵蓋觀音亭佛寺與整片海景的海水浴場,狹義則單指佛寺觀音亭。狹義的觀音亭為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澎湖水師協右營游擊薛奎倡建,主祀觀音大士,寺埕隔水近山、煙波浩香,可遠眺餘暉、漁翁島(西嶼鄉)美景不可勝收。由於建寺歷時悠久,陸續在乾隆、嘉慶年間修建。.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澎湖觀音亭

濟南基督長老教會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濟南教會,原名臺北幸町教會,於1916年落成在臺北市幸町,設計者井手薰。 教堂因為其宗教性,其特色與井手薰其他作品略有不同。外觀方面,井手薰採用哥德式建築的小尖塔、塔樓,誇張線條設計,石雕百葉窗。其中唭哩岸石所砌成的拱門,尤為特色。不過在另一方面,用清水磚刻意造成的紅磚裸露與仍由唭哩岸石搭配的丁掛外表,則又較為接近英國維多利亞時期的磚造小教堂風格。除此,接連於該教堂後方的主日學教室,也一併採磚造的歐風平房建築。另外,該教堂坐東朝西,西側仍配置基督新教教堂特有的幾何型玻璃裝飾,內部採鋼骨挑高骨架,將木樑架在鋼骨衍架上,且在屋頂舖設原木木板與瓦片,呈現了空曠且莊嚴的傳道會場。.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濟南基督長老教會

明寧靖王墓

明寧靖王墓位於臺灣高雄市湖內區,於1988年(民國77年)2月26日公告為古蹟。為明末寧靖王朱術桂的陵墓,最近一次整修是在1983年(民國72年)。.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明寧靖王墓

明新書院

明新書院,建於清光緒八年(1883年)為清代南投縣內四大書院之一,現位於集集鎮內永昌國小之東側,原為台灣三級古蹟,改制後為南投縣縣定古蹟。 為集集鎮每年祭孔之地,主祀文昌帝君、至聖先師、紫陽夫子等聖賢;民國六十年經文建會整修為宮殿式建築包含燕尾簷、左右兩廂、磚牆、木柱、木門等特色。.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明新書院

昭應宮

昭應宮,是位於臺灣宜蘭縣宜蘭市新民里的媽祖廟,為三級古蹟,廟內有楊廷理、翟淦、陳蒸這三位清治時期官員的神像。.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昭應宮

海山館

海山館位於臺南市安平區,是直轄市定古蹟,確切建成年代不明。海山館是清朝來臺駐守的海壇鎮標水師班兵所建之會館(廟館),而海山館之名則是因為該營原駐守地海壇島上有一座山名為「海山」。在安平這樣的會館原本共有五座,但今天只剩下海山館而己。.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海山館

新屋范姜祖堂

新屋范姜祖堂是位於臺灣桃園市新屋區的市定古蹟。清初乾隆年間,范姜一氏來臺拓墾,取得墾照,建立「姜勝本墾號」後,逐步向內地開拓廣大土地:南以社子溪為界,東至營盤腳(今楊梅區上田--),西抵石牌嶺(今新屋區石牌--),北達大堀坑(今觀音區大堀里)。經過百餘年的努力,范姜一族不但使荒野變田園,而且吸引了拓荒者遷入此地。 在范姜先祖胼手胝足,耕墾得法之下,范姜家族短短數年已有田產處處。開墾有成的范姜族人於咸豐四年(西元1854年)興建祖堂,其後陸續起造不少新屋,當地人引為盛事,以客語稱其為「起新屋」。因此「新屋」便成為當地的地名,沿用至今。而此「新屋」(五棟范姜老屋群中的范姜公廳)於1985年(民國74年)8月19日經內政部評定為第三級古蹟,是新屋區最珍貴之古宅。(註:客語「公廳」指祭拜祖先的祠堂。) 新屋范姜祖堂目前財產權所有人為新屋范姜宗族范姜祖堂管理委員會。地址為桃園市新屋區新生里中正路110巷9號。.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新屋范姜祖堂

新北市文化資產列表

#重定向 新北市文化資產.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新北市文化資產列表

新竹專賣局

新竹專賣局位於臺灣新竹市東區,最初是臺灣日治時期新竹專賣局的廳舍,現為臺灣菸酒公司新竹營業所。該建築是在1930年代由梅澤捨次郎設計建成,於2001年5月31日公告為新竹市的市定古蹟。.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新竹專賣局

新竹州廳

新竹州廳是臺灣新竹市的古蹟之一,興建於臺灣日治時期,保存至今。新竹州廳始建於1925年(大正14年),於1927年(昭和2年)11月26日完成上棟儀式啟用,1932年(昭和7年)再擴建入口門廊部分。1945年新竹市政府成立,沿用州廳做為辦公廳舍。1950年新竹縣、市合併,新竹縣政府遷回州廳辦公。1982年新竹市改制為省轄市,州廳轉作市政府辦公廳舍至今。於1998年7月在蔡仁堅市長任內,為了表彰新竹州廳的建築藝術與歷史價值,臺灣省政府依文化資產保存法,將新竹州廳列為「省定古蹟」;精省之後,新竹州廳升格為國定古蹟,並在2000年起進行古蹟保存修護工程,至2005年完工,重現古蹟風采。新竹州廳採西洋建築風格,為二層樓加強磚造建築物,地板與橫樑主要使用鐵筋混凝土,兩個坡式斜屋頂由木屋架組立而成,屋面材料使用日本黑瓦。整體而言,新竹州廳是保存良好的官廳建築,是臺灣重要且珍貴的古蹟之一。.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新竹州廳

新竹州圖書館

新竹州圖書館位於臺灣新竹市東區,是為了日本大正天皇東宮太子裕仁(即昭和天皇)1923年來臺訪問而建設的圖書館,於1998年12月29日公告為市定古蹟。現為新光人壽的財產,未開放參觀。.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新竹州圖書館

新竹市

新竹市(Sin-tik-tshī)是位於臺灣北部的都市,中華民國臺灣省的三個市之一,地處新竹平原上,為新竹都會區的中心城市。全市劃分為3個區,總面積104.1526平方公里,其西面臺灣海峽,南鄰苗栗縣,北邊、東北邊與新竹縣相連。全境除南半部屬竹東丘陵外,其餘為地勢低平的平原。古名竹塹,最早是平埔族道卡斯族「竹塹社」的所在地,又名「風城」,因九降風特別強盛而得名。 新竹市是臺灣高科技代工產業的重鎮,1936年代成立的台灣總督府第一個科研所。1970年代成立的工業技術研究院及1980年代初期成立的新竹科學工業園區,吸引大批國內與國際廠商的投資及許多高科技人力移居,因此有「臺灣矽谷」之稱。.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新竹市

新竹市役所

#重定向 新竹市美術館暨開拓館.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新竹市役所

新竹市文化資產列表

#重定向 新竹市文化資產.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新竹市文化資產列表

新竹信用組合

新竹信用組合位於臺灣新竹市北區,該建築現在是「新竹第一信用合作社」使用,於1999年9月7日公告為市定古蹟。.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新竹信用組合

新竹神社

新竹神社屬國幣小社,原址位於今日新竹市北區(即新竹靖廬),與新竹州廳(今新竹市政府辦公大樓)兩相遙望。台灣結束日治時期後新竹神社所在地由警備總部新竹警備分區進駐,1991年新竹警備分區移出,1992年此地成立大陸人民處理中心,原神社的神樂殿也成為新竹靖廬(內政部移民署新竹收容所)的行政中心。新竹神社及其附屬建築於2001年5月31日由新竹市政府公告為市定古蹟。2018年3月靖廬遷移高雄後,將移撥新竹市政府進行修繕。新竹神社是僅次於桃園神社台灣第二完整的日本神社。.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新竹神社

新竹縣文化資產列表

#重定向 新竹縣文化資產.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新竹縣文化資產列表

新竹車站

新竹車站位於臺灣新竹市東區。為臺灣鐵路管理局縱貫線、內灣線的鐵路車站,六家線亦以此站為折返點。新竹車站是劉銘傳鐵路的終點。日治時期時將原有路線部分改線,並計畫向南興建縱貫鐵路,同時將新竹車站改建為木造站房。現今站體於大正二年(1913年)完工,建築樣式結合了巴洛克風格與德式哥德風,具有陡斜的屋頂,為整個車站帶來優美典雅的異國情調,加上厚實的紅磚牆壁,讓設計繁複的建築更顯莊重,線條分明的設計點綴著細緻的裝飾。二戰後整修的樣子與原設計較不同。是臺灣最古老的現役站房 ,為國定古蹟。.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新竹車站

新竹都城隍廟

新竹都城隍廟,人稱新竹城隍廟,是位於臺灣新竹市北區的城隍廟,列屬市定古蹟。本廟與觀音亭、外媽祖宮並稱新竹三大廟。.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新竹都城隍廟

新竹關帝廟

新竹關帝廟,是一座位於臺灣新竹市東區的關帝廟,於1985年8月19日公告為市定古蹟;該廟主祀關聖帝君,從神關平太子、周倉將軍,配祀純陽祖師、岳武穆王、文昌帝君、倉頡先師、魁星星君、關公三代祖先、太歲星君、赤兔馬與牽馬校尉等神尊。.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新竹關帝廟

新竹鄭氏家廟

新竹鄭氏家廟位於臺灣新竹市北區,為新竹北門鄭氏的家廟,於民國七十四年(1985年)8月19日公告為三級古蹟,後改為市定古蹟。 該建築於咸豐三年(1853年)由祭祀公業鄭振祖興建,與先前所興建的進士第,後來所興建的春官第、吉利第並排在同一條街上(順序依次為進士第、春官第、吉利第、鄭氏家廟)。.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新竹鄭氏家廟

新竹金山寺

-- 新竹金山寺,俗稱客家人寺,位於臺灣新竹市東區科園里,在新竹科學工業園區一期住宅區東側與園區三期交界,寺之東側緊鄰國立科學工業園區實驗高級中學。金山寺是一間供奉觀音菩薩的寺廟,現為單進三開間建築。該寺為國家三級古蹟。.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新竹金山寺

新竹長和宮

新竹長和宮位於臺灣新竹市北區,主祀海神媽祖是湄洲媽祖廟三份身上遺物中現碩果僅存下來的一份,更是新竹知名的媽祖廟。由於位在竹塹城北門外,所以又稱外媽祖廟或外天后宮,以和城內的內天后宮做區分。該廟於1985年8月19日公告為古蹟。本廟與城隍廟、觀音亭並稱新竹三大廟。.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新竹長和宮

新竹水仙宮

新竹水仙宮位於新竹市北區長和宮的隔壁,是一間供奉水仙尊王的廟宇,為二殿二廊式建築。廟中的神像原是供奉於長和宮的後殿。該廟於1998年12月29日公告為古蹟.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新竹水仙宮

新莊廣福宮

新莊廣福宮,是位於臺灣新北市新莊區文德里新莊廟街的三山國王廟,為日後遷走的客家移民所建,臺閩地區二級古蹟,後改為國定古蹟。.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新莊廣福宮

新莊武聖廟

新莊武聖廟,又稱新莊關帝廟,是位於臺灣新北市新莊區文衡里新莊廟街的關帝廟,被列為新北市文化資產。.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新莊武聖廟

新莊文昌祠

新莊文昌祠位於臺灣新北市新莊區,為一間主奉文昌帝君的廟宇,於1985年8月19日公告為三級古蹟,後改為直轄市定古蹟。文昌祠最初於1813年建在新莊慈祐宮右側,《淡水廳志》記載為淡水廳五文昌祠之一,1875年遷建於現址。.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新莊文昌祠

新莊慈祐宮

新莊慈祐宮,舊稱新莊天后宮,是位於臺灣新北市新莊區榮和里新莊廟街的媽祖廟,被列為新北市文化資產,也是土城區媽祖田地名的由來。.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新莊慈祐宮

新港奉天宮

新港奉天宮,是臺灣著名的媽祖廟,位於嘉義縣新港鄉新民路53號,座落於新民路與中山路口,坐北朝南略為偏西,明定為祠廟類三級古蹟,主要奉祀天上聖母。 新港奉天宮是全臺灣少數把虎爺供奉於桌上的廟宇,也是全國金虎爺會的大本營。.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新港奉天宮

新港水仙宮

#重定向 笨港水仙宮.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新港水仙宮

施公祠

施公祠,舊稱施將軍廟。康熙廿二年(1683年),福建水師提督施琅率兵攻克台灣東寧政權(澎湖海戰),延平郡王鄭克塽投降,台灣、澎湖初次歸收編入大清帝國版圖,乃設府置廳,歸屬福建省。同年中秋,朝廷感念施琅戰功,授其為靖海將軍,封靖海侯,便在今日署立澎湖醫院一帶建造施琅生祠。由此推估施將軍廟建祠的期間約略於1683年施琅封侯之後、1696年施琅過世之前。.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施公祠

文化資產保存法

《文化資產保存法》是中華民國為保存及活用文化資產,充實國民精神生活,發揚多元文化而立之法,文化資產之保存、維護、宣揚及權利之轉移均依此法規定,該法未規定者,依其他有關法律之規定。該法最早於1982年制定,於2005年進行整體性與結構性的修法,2016年進行全文修正,現時共有11章、113條。 根據最新該法,文化資產為具有各種價值經指定或登錄而成的事物,有形文化資產分為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聚落建築群、考古遺址、史蹟、文化景觀、古物(國寶、重要古物、一般古物)與自然地景等九類,無形文化資產則分為傳統表演藝術、傳統工藝、口述歷史、民俗、傳統知識與實踐等五類;除自然地景由農委會主管外,其餘各類均由文化部為主管機關。.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文化資產保存法

文臺寶塔

文台寶塔是中華民國金門縣的一個明代古蹟。.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文臺寶塔

文澳城隍廟

文澳城隍廟,正式名稱閤澎文澳城隍廟,澎湖縣定三級古蹟,供奉城隍爺,澎湖地區最初的城隍廟,歷史更早於市區的媽宮城隍廟。康熙23年(1684年),靖海侯施琅奏請之下,康熙皇帝決議將台灣、澎湖納入帝國版圖,始置台灣府巡檢司於澎湖。 澎湖的行政中心最初位於文澳(舊稱暗澳),清雍正五年(1727年)裁撤澎湖巡檢司之後,翌年改制澎湖海防糧補廳,設通判,循例應於署衙門旁建造文澳城隍廟,惟確切設立時間不詳。.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文澳城隍廟

旗山天后宮

旗山天后宮,是位於臺灣高雄市旗山區的廟宇,主祀海神媽祖,是旗山地區的信仰中心,為二殿二廂的格局,於2000年5月31日公告為高雄縣縣定古蹟,2010年五都改制後,改為直轄市定古蹟。在天后宮出現之前,蕃薯藔庄的公廟為福德祠,天后宮興建後,取代福德祠成為蕃薯藔街的信仰中心,為此並將原立於福德祠的「奉憲嚴禁羅漢腳惡習碑記」重刻一座立於天后宮。該廟前方之廟埕曾為羅漢門巡檢衙門所在地,日治時期為市集,當時曾在今平和街設公設市場以分散人潮,二次大戰後曾設有「新生市場」,現已拆除。.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旗山天后宮

旗後天后宮

旗津天后宮,古蹟名稱為旗後天后宮,俗稱旗津媽祖廟,位於高雄市旗津區,奉祀海神媽祖。廟宇初建至今已有三百多年歷史,前身為清康熙十二年間(1673年,明鄭永曆年間)所建的「媽祖宮」,為高雄最早供奉媽祖的廟宇。文化資產保存法修正後是高雄市政府所公告的直轄市定古蹟,為高雄市歷史最古老的媽祖廟。清乾隆年間(18世紀)媽祖廟由庄民鳩資重建,光緒十三年(1887年)天后宮第一次大規模修建,大正十五年(1926年)信徒蔡吉六發起修建,並著重保存其古拙面貌。.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旗後天后宮

旗後砲臺

旗後砲臺位於高雄市旗津區之旗後山上,民國七十四年(1985年)中華民國內政部公告為二級古蹟。.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旗後砲臺

摘星山莊

摘星山莊位於臺灣臺中市潭子區潭富路二段八十八號,占地約二千四百四十坪,在地人稱之為「其中厝」,或稱「大豐村大瓦厝」,是傳說中臺灣協助平定清朝太平天國之役十八大老之一的林其中將軍所興建的宅第。林其中年少時隨著福建水陸路提督林文察到中國漳州剿亂,屢建奇功,戰功彪炳,解甲還鄉後一躍成為地方上的富戶階層,乃於西元1871年(清朝同治10年)開始興建摘星山莊,至西元1879年(清朝光緒5年)完工。摘星山莊是一座閩南風格馬脊背式的四合院式住宅建築,在西元1997年(民國86年)公告為臺灣臺中縣縣定古蹟,今列為臺中市文化資產。建造宅院的匠師及所使用的磚瓦、花崗石和杉木等都來自福建,是台灣少見的清式武官住宅。其空間格局擁有前後兩進建築主體及左右兩側的多護龍;在東南方立有一座獨立門樓做為主要出入口;在宅第前則有半月池,與建築物的水道、飲水系統相連,水源得自東邊,再由西邊流出。被學者專家認為是保存完整形制的清朝傳統住宅民居建築的典範,更是臺灣傳統十大民居之首。.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摘星山莊

懷忠祠

懷忠祠,是台灣彰化市的三級古蹟,是台灣一座恭奉十八義民的祠堂。.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懷忠祠

慈雲寺

慈雲寺可以指下列廟宇:.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慈雲寺

打狗英國領事館

#重定向 打狗英國領事館文化園區.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打狗英國領事館

急公好義坊

急公好義坊現位於台北市的二二八和平紀念公園內,為三門四柱格式的清朝牌坊,亦為中華民國的直轄市定古蹟。 該坊主要目的在表揚台北艋舺(今 萬華區)貢生洪騰雲捐地替淡水縣(當時轄全部北台灣)科舉考試的童生興建考棚的義舉。本來位置是位於西門町附近的石坊街,1905年被台灣總督府拆下重建於現址。.

查看 臺灣古蹟列表和急公好義坊

士林慈諴宮壽山巖觀音寺大同之家(含網球場)大士爺廟大天后宮大井頭大稻埕辜宅大稻埕霞海城隍廟大甲文昌祠大觀音亭興濟宮大龍峒保安宮大武崙砲臺大溪齋明寺奎閣 (金門縣)妙壽宮婦聯總會媽宮城隍廟媽宮古城學甲慈濟宮學海書院定光佛廟宜蘭縣文化資產列表安平古堡安平小砲臺寧南門 (臺南市)寶藏巖專賣局屏東縣文化資產列表屏東書院帝國生命會社舊廈中山基督長老教會中華民國交通部中華民國內政部中華民國法律中港慈裕宮三山國王三井物產株式會社舊廈三重區下淡水溪鐵橋一府二鹿三艋舺二鯤鯓砲臺二林仁和宮二沙灣砲臺五妃廟五股西雲寺廣福宮建國中學紅樓建國啤酒廠張家祖廟張廖家廟彰化孔子廟彰化縣文化資產列表彰化西門福德祠彰化關帝廟彰化慶安宮佳冬蕭宅佳里興震興宮佳里金唐殿後壁黃家古厝土庫順天宮土地銀行北埔慈天宮北屯文昌廟北門車站 (嘉義市)北投溫泉博物館北投文物館北投普濟寺北港義民廟北港溪 (南投縣)北港朝天宮國姓鄉國定古蹟國立臺南女子高級中學國立臺南第一高級中學國立臺南第二高級中學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國立臺灣博物館國立臺灣大學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國立臺灣大學校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立成功大學嘉義市文化資產列表嘉義仁武宮嘉義神社嘉義縣文化資產列表嘉義營林俱樂部嘉義車站嘉義舊監獄嘉義蘇周連宗祠善化慶安宮內湖庄役場會議室內湖郭氏古宅內惟李氏古宅八通關古道六堆天后宮兌悅門元清觀先嗇宮前美國駐台北領事館勝興車站勸業銀行舊廈四眼井四草砲臺王得祿墓獅球嶺砲臺獅球嶺隧道磺溪書院社口林宅祀典武廟積善樓竹塹城節孝祠 (彰化縣)精省糯米橋紫藤廬紅毛城總統府 (臺灣)總趕宮烏鬼井瓊林蔡氏祠堂甲仙鎮海軍墓牛津學堂登瀛書院白米甕砲台芝山岩隘門芝山巖惠濟宮芬園寶藏寺花蓮縣文化資產列表聖王廟道東書院草山御賓館菸酒公賣局嘉義分局萬和宮 (台中市)萬福庵萬華林宅萬金天主教堂鐵線橋通濟宮頂泰山巖行政院風神廟餘三館西嶼西臺西嶼東臺西螺振文書院西華堂西門紅樓西本願寺馬偕墓馬興陳宅香山車站 (臺灣)高屏發電廠竹門機組高砂麥酒株式會社高雄市武德殿高雄市文化資產列表高雄市旗津區旗津國民小學高雄燈塔魯凱族好茶舊社豐蓮山牧馬侯祠鳳山縣舊城鳳山縣舊城南門鳳山縣舊城北門鳳山縣舊城東門鳳山縣新城鳳山龍山寺鳳山舊城孔子廟崇聖祠賴氏節孝坊鹿港城隍廟鹿港天后宮鹿港三山國王廟鹿港地藏王廟鹿港鎮鹿港龍山寺麥寮拱範宮黃氏節孝坊龍安坡黃宅濂讓居龍潭聖蹟亭迎春門 (臺南市)霧峰林家宅園舊山線舊臺中車站興賢書院阿猴城門蘆竹五福宮蘆洲李宅赤崁樓開基天后宮開基靈祐宮開化寺 (彰化市)藍田書院 (臺灣)邱良功墓園邱良功母節孝坊蔡廷蘭進士第蔡瑞月鄞山寺鄭崇和墓鄭用錫鄭用錫墓鄭用錫宅第鄭成功祖廟重道崇文坊臨濟護國禪寺臺南孔子廟臺南市臺南市文化資產列表臺南市政府警察局臺南三山國王廟臺南北極殿臺南車站臺南東嶽殿臺南水仙宮臺中市文化資產列表臺中公園臺中車站臺中林氏宗祠臺廈郊會館臺北城臺北市臺北市立中山女子高級中學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臺北市萬華區老松國民小學臺北市文化資產列表臺北市政府舊廈臺北北警察署臺北賓館臺北水道水源地臺灣臺灣城臺灣師範大學禮堂臺灣府臺灣府城城垣殘蹟臺灣府城隍廟臺灣廣播電臺放送亭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遞信部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臺灣總督府臺南高等工業學校臺灣總督府電話交換局臺灣銀行臺灣首廟天壇臺灣臺南地方法院臺灣電力株式會社社長宿舍臺灣歷史建築臺灣歷史建築百景列表臺灣清治時期臺灣文化資產火災列表臺東縣文化資產列表金字碑金廣福公館金門縣金門縣文化資產列表采田福地蕭氏節孝坊長老教會北投教堂艋舺艋舺地藏庵艋舺青山宮艋舺龍山寺艋舺清水巖英商嘉士洋行倉庫苗栗縣文化資產列表苗栗文昌祠雲林縣文化資產列表雄鎮北門雄鎮蠻煙碑雙忠廟連江縣文化資產列表虎字碑虎山巖陳德聚堂陳德星堂陳悅記祖宅虛江嘯臥碣群接官亭 (臺南市)林秀俊墓林百貨林鳳池林氏貞孝坊林本源園邸枋橋建學碑枋橋頭七十二庄天門宮恆春縣城李騰芳古宅東引島燈塔東和禪寺鐘樓東犬燈塔東溪鄭氏家廟桃園市忠烈祠桃園縣文化資產列表桃園景福宮槓子寮砲臺橋頭糖廠欽差行臺水頭黃氏酉堂別業永和網溪別墅永濟義渡碑泰安舊站淡水區淡水廳淡水福佑宮淡水禮拜堂淡水紅毛城淡水龍山寺淡水氣候觀測所淡水水上機場淡水港深坑黃氏永安居清水社口楊宅滬尾偕醫館滬尾砲台漁翁島燈塔潘宮籌墓澎湖澎湖天后宮澎湖二崁陳宅澎湖縣文化資產列表澎湖觀音亭濟南基督長老教會明寧靖王墓明新書院昭應宮海山館新屋范姜祖堂新北市文化資產列表新竹專賣局新竹州廳新竹州圖書館新竹市新竹市役所新竹市文化資產列表新竹信用組合新竹神社新竹縣文化資產列表新竹車站新竹都城隍廟新竹關帝廟新竹鄭氏家廟新竹金山寺新竹長和宮新竹水仙宮新莊廣福宮新莊武聖廟新莊文昌祠新莊慈祐宮新港奉天宮新港水仙宮施公祠文化資產保存法文臺寶塔文澳城隍廟旗山天后宮旗後天后宮旗後砲臺摘星山莊懷忠祠慈雲寺打狗英國領事館急公好義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