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澎湖觀音亭

指数 澎湖觀音亭

澎湖觀音亭,古稱觀音廟,光緒年後才泛稱觀音亭。當地人今稱「觀音亭」有兩層意思,廣義泛指涵蓋觀音亭佛寺與整片海景的海水浴場,狹義則單指佛寺觀音亭。狹義的觀音亭為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澎湖水師協右營游擊薛奎倡建,主祀觀音大士,寺埕隔水近山、煙波浩香,可遠眺餘暉、漁翁島(西嶼鄉)美景不可勝收。由於建寺歷時悠久,陸續在乾隆、嘉慶年間修建。.

在Google地图中打开

目录

  1. 11 关系: 中法战争國立澎湖高級海事水產職業學校光绪玄武岩觀音大士防波堤通判游擊 (官名)澎湖之役 (1885年)澎湖水師協海水浴場

  2. 台灣佛寺
  3. 澎湖縣廟宇

中法战争

中法战争(Guerre Franco-Chinoise),又称清法戰爭()、中法越南戰爭,发生在1883年12月至1885年4月间(即清光绪十年十一月至十一年二月间),是清朝为了保护越南而與法國发生的戰爭。戰事除在越南境內展開外,法國尚派遣部隊攻打雲南邊界,並由法國海軍上將孤拔統率遠東艦隊,擊敗清朝福建水師、南洋水師兩艦隊,取得臺灣海峽制海權,並先後佔領臺灣基隆和澎湖兩處。 戰爭過程中,法軍的陸海二軍雖於多數戰役佔上風,但未取得底定全局的戰略性大勝:法國遠東艦隊雖於海戰贏得全勝,並一度攻佔基隆、澎湖等地,卻因於滬尾(今新北市淡水區)一役受挫及疫病流行,無法達成拿下臺灣全島的戰略目的;而清軍雖於初期陸海皆遭慘敗,導致由恭親王奕訢領班的軍機處被全面撤換(甲申易枢,又稱為「甲申朝局之變」),但後期勉強在臺灣形成僵局,且有馮子才統率各部於鎮南關之役给法國陸軍帶來較重傷亡并成功夺回谅山,導致茹费里政權垮台。以此為契機,兩國重啟和談,結果訂定《中法新約》,中國政府承認法國對越南的保護權,兩國重開貿易。受此戰的影響,清廷推動了臺灣建省,以劉銘傳為巡撫大力推展現代化防務及新政,並積極籌建北洋水師。.

查看 澎湖觀音亭和中法战争

國立澎湖高級海事水產職業學校

國立澎湖高級海事水產職業學校,簡稱澎湖海事,位於澎湖縣馬公市民族路,設有漁業、航海、輪機、食品、養殖、航運管理、餐飲管理、電子、資訊、汽車、綜合職能等11個類科,為澎湖縣境內唯一一所高級職業學校。.

查看 澎湖觀音亭和國立澎湖高級海事水產職業學校

光绪

光緒(a;;公元1875年至1908年)為清朝第十一位皇帝載湉的年号,前後三十四年。同治、光緒兩朝,常被合稱為同光,如同光體、同光中興。 光绪三十四年十月溥仪即位之初沿用。.

查看 澎湖觀音亭和光绪

玄武岩

武岩(basalt)是一種细粒致密、外觀呈黑色的火成岩,由基性岩漿噴發凝結而成,主要成分是硅铝酸钠或硅铝酸钙,二氧化硅的含量大约是45-52%,还含有较高的氧化铁和氧化镁。由于喷发时产生大量气孔,有时是大孔如杏仁状构造,后来中间常被其他矿物充填。玄武岩岩浆的黏度小,易于流动,形成很大的覆盖层,常形成广大的熔岩台地,所以分布很广。 玄武岩根据其成分不同可以分为拉斑玄武岩、碱性玄武岩、高铝玄武岩;按其结构不同可分为气孔状玄武岩、杏仁状玄武岩、玄武玻璃;按其充填矿物不同可分为橄榄玄武岩、紫苏辉石玄武岩等。 没有被风化的玄武岩是黑色或暗绿色的致密岩石,由于其凝结后产生六方晶体节理,被风化后形成六方柱状,风化厉害可以形成黄褐色的玄武土,如果进一步被雨水淋滤,除去二氧化硅形成铝土矿。有的玄武岩气孔中还充填有铜、钴、硫磺等矿物。.

查看 澎湖觀音亭和玄武岩

觀音大士

#重定向 觀世音菩薩.

查看 澎湖觀音亭和觀音大士

防波堤

防波堤(breakwater)是一种人工結構物,以人為方式減少水體的波浪強度,来抵御海岸或建築的地基被潮水冲蚀的堤坝建築形式,通常采用透水性较强的网格形式建造。它们一般是垂直于海岸或者河岸的堤坝状的建筑。.

查看 澎湖觀音亭和防波堤

通判

通判,中國古代官職之一,五代十國顺义元年(921年)始置。 學界認為通判一職始創立於北宋,朝廷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防止知州职权过重,专擅作大,以通判负责监督知州,两者相互牵制,全称通判某州军州事,俗称通判、通州、州判、监郡、郡佐、州佐、治中、别驾、郡丞。事實上,五代十国时期,吳王楊溥於顺义元年(921年)已设立此职,表張延翰為江州觀察巡官,通判軍府事。南唐保大元年(943年)繼設有通判一職,張易“以水部員外郎,通判歙州刺史。”明朝期間為各府的副職,位於知府、同知之下。在清朝通判也稱為“分府”,管轄地為廳,此官職配置於地方建制的京府或府,功能為輔助知府政務,分掌糧鹽鐵都捕,品等為正六品。通判多半設立在邊陲地帶,以彌補知府管轄不足之處。1911年,清亡,該官職廢除。 通判也被用作古代廳長的別名,如:噶瑪蘭厅通判。.

查看 澎湖觀音亭和通判

游擊 (官名)

游击--是中国古代武官軍階遊擊將軍的簡稱。見於明代衛所制及清代綠營兵制,屬統領軍隊的高階司令軍官。再上一級即為參將,次一級即為佐擊將軍。明代遊擊與佐擊同樣可掌兵三千。.

查看 澎湖觀音亭和游擊 (官名)

澎湖之役 (1885年)

1885年澎湖之役屬於清法戰爭一部分,也是清法戰爭台灣地區(西仔反)其中一役。 戰役為期三日,以1885年3月29日(光緒11年2月13日)法國將領孤拔率領遠東艦隊砲轟澎湖廳媽宮澳(今馬公港)、金龜頭、蛇頭、四角仔嶼等砲台,撥派另一兵團登陸嵵裡佔據紗帽山揭起戰爭序幕;3月31日(舊曆2月15日),儘先副將陳得勝、澎湖水師協副將周善初、候補同知關鎮岳等接連兵敗,最後周善初北遁至大赤崁(今白沙鄉赤崁村)搜船逃亡,此後法軍順利佔據媽宮港,控制澎湖全島獲勝告終。.

查看 澎湖觀音亭和澎湖之役 (1885年)

澎湖水師協

澎湖水師協為台灣清治時期甫開始;1684年即於台灣澎湖境內設置的軍事單位。其原因是在清軍攻下台灣與擊潰明鄭水師過程中,認識到澎湖群島其實是台灣本島和福建漳泉的門戶。而設置此水師協,也就是為了扼住台灣海峽之戰略位置。 隸屬於台灣鎮的澎湖水師協,其水師協內的最高長官為副將,共轄有左右兩營兵士,兵力達2000人。1886年,中法戰爭於台灣發生俗稱西仔反相關戰事,戰事過程中,孤拔所屬法國艦隊輕易攻佔澎湖,因此,清朝政府將澎湖水師協升格為澎湖水師鎮,直接受台灣巡撫或之下的台灣道制約。不過從水師協升格後水師鎮的的此清朝軍事單位於1895年的甲午戰爭末期,遭日軍擊敗。並在台灣日治時期開始後,加以裁撤。.

查看 澎湖觀音亭和澎湖水師協

海水浴場

海水浴場是一種設置在海岸線上,供遊客民眾進行海水浴的休憩設施,通常只在夏季營運。海水浴場通常設置在有大面積沙灘、沒有礁石的海岸地帶,依照營運方式的不同,有些海水浴場是開放環境供人自由進出,但也有由公家劃定一段海岸線後收費營運,或甚至私人擁有--允許特定人士進出的私人海灘等諸多型態;封閉式的海水浴場通常擁有較完善的設施,例如救生員的配置,與專人負責環境的整理或甚至進行水質檢測。 在海水浴場除了實際下水游泳玩水外,常見的活動項目還包括有在岸上進行沙雕、日光浴或沙灘排球等,除此之外,在某些浪潮或風勢較強的海灘,也常見到衝浪或風帆等活動方式。 除了在自然形成的沙灘上設置海水浴場外,也存在有從其他地方運來大量沙土製造出的人工沙灘,著名的例子包括夏威夷的威基基海灘(Waikiki beach)。 海岸自古以來一至是一個適合休閒的地方,但直到十九世紀中葉,這種娛樂是一種奢侈且只有富人付得起的娛樂。.

查看 澎湖觀音亭和海水浴場

另见

台灣佛寺

澎湖縣廟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