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福州历史年表

指数 福州历史年表

这是与福建省省会福州市有关的历史年表。 具体参见:福州历史.

491 关系: 劉元進劉燾 (明朝)劉裕 (消歧義)城隍庙原丰县厦门市华林寺卢循卫立煌南安市南宋南京市南京条约南越国南朝古田县台江区后唐后梁后晋吴越国同光同治吕岱君長墨索里尼内阁墨西哥壽山大业 (年号)大德 (元朝)大都督府大藏经大通大曆天启 (明朝)天复 (唐朝)天宝天主教天圣天嘉天兴府天福天成太守太平兴国太康 (西晋)太元 (东晋)夷洲奥匈帝国始元...孫傳芳孫道仁孫恩盧循之亂孙策孙权宁德市宣德宣統宫巷 (福州)官富場官田官話白話文官话安南将军宋朝寿山石密蘇里號戰艦 (BB-63)屏山 (消歧义)山东省崇宁崇善君崇福寺崇福寺 (長崎市)巴拿马运河上元 (唐肅宗)中原中原政权中國國民黨中和中国同盟会中国工农红军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北方与南方中国共产党中国抗日战争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中華民國軍政府中華民國海軍中日共同防敵軍事協定东晋七七事变丑 (繇王)市舶司万历万安三县洲大桥三坊七巷三山志三都澳九一八事變平潭县乾寧乾德 (北宋)乾化乾符乾隆乾道 (南宋)乌山乌石山乌石山教案于山交趾京广铁路康熙帝人力車二次革命五口通商五一广场五四运动五胡乱华仁慈堂延平建安建安 (东汉)建安郡建州建中建初 (东汉)建元 (南齐)建元 (西汉)建瓯市建隆建武 (东汉)廖永忠仓山区伊藤博文会昌伊斯兰教张伯玉张伯行张元奇张毅传教士弘治張群張治中張浚开宝开平开元开元寺 (福州)开皇开运 (后晋)何應欽佛教余善侯官县德国保大 (南唐)保甲制度俄罗斯地藏寺 (福州市)北上號輕巡洋艦北京大学北京市北軍 (消歧義)國殤紀念日國民革命軍國民革命軍第十九路軍國慶日 (中華民國)僧侣刘宋刘冠雄刘邦嘉定嘉庆嘉祐嘉靖周希孟周顯王周蔭人呂宋咸丰唐王唐朝唐昭宗儒家冰雹冶城冶县冶山冶金学凤池书院八姓入闽八一七北路公理会公行元丰 (北宋)元嘉 (刘宋)元和 (唐朝)元兴 (东晋)元鼎元朝光大光州光啟光绪前20世纪勢力範圍固始县倭寇状元王審知王仁堪王延稟王延羲王延翰王延鈞王延政王緒王繼鵬王翊王恭王永泉王潮琅邪王琉球琉球国福安府福山福州历史福州市福州平原福州义序机场福州府福州西湖福州路福州都督府福州战役福建巡抚福建省福建省政府福建行政长官列表福建路福清市秦始皇空海端宗第三党粟裕粵軍納粹德國紹興 (南宋)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织布机罗城罗源县美以美會美国翁承贊省轄市烟台山烽堠父系制度瑞典生產人民黨熙宁番禺 (消歧义)番薯煙館狩獵採集監國监国 (鲁王)白银芦洋乡芭蕉布难民节度使隆武帝隋朝韦国清螺洲遣唐使遷界令道光達素荷兰菲律宾萧国梁萨镇冰萬年清鐵錢靖康青铜时代项羽顺治帝行中书省衙門袁世凯颱風领事馆裴次元西班牙西禅寺西湖公园西晋馬尾馬江海戰觀察使許崇智马可·波罗马尾造船厂马尾港马球马立峰驸马豐州貞元 (唐朝)貞觀鲍修让賽馬場贞明 (后梁)越國超渡趙昱 (消歧義)鹽田黃巢之亂黃琪翔黄定鼓楼区鼓楼区 (福州市)轴心国龙溪县连城县连江县进士錢昱 (吳越國)范式人郡治胡文虎都指挥使司郑侨郑祖荫航空母舰船政學堂赛甫丁閩南閩中郡閩人三十六姓閩王閩變閩越闽 (十国)闽县闽宁镇闽州闽侯县闽西闽越王闽江闽清县闽族葡萄牙董文炳葛布铁器时代铸钱监蔡廷锴蔡襄蔣中正蔣光鼐蔣鼎文蔣欽脫胎漆器鄭和鄭成功至元至正臺灣金圓券金鸡山炮台長崎长安长乐区长兴苍霞街道苦力英华中学英國皇家海軍雍正帝連重遇耿精忠陪都陳友定陳紹寬陳銘樞陳振聲陶渊明陈美藻陈烈 (宋朝)陈霸先陈朝抗日林则徐林祥谦林森排水量揚州刺史部李厚基李太郭李仁達李纲李若初 (唐朝)李濟深東吳東越王松山機場梁克家梁朝楚威王楊僕楊樹莊武德段祺瑞母系制度比利时水手永定永安永乐 (明朝)永嘉永泰县民团江南东道江淮汤和汉奸汉武帝汉朝汀州河南省治平 (北宋)沈崧沖繩縣沙埕镇泰始 (刘宋)法国法海寺 (福州市)泉州市洪武洋行淳熙清真寺清泰漢平東越之戰漳港街道漳浦县挪威本津朱元璋朱绍清朱温朱文進會稽郡戚家军戚继光成化戒严浪人海禁浙江省新石器时代文绣文景之治无诸日本日本投降摩崖石刻意大利慶曆所得稅怀安县 (消歧义)景祐景炎景雲晋安郡晋安河晋平郡 扩展索引 (441 更多) »

劉元進

刘元进(),隋朝时江南民变领袖,余杭(今浙江省杭州市)人。 刘元进少时好侠义。当时,隋炀帝滥征徭役,东征高句丽。吴(苏州)、会(绍兴)士卒皆云:“去年吾辈父兄从帝征者,当全盛之时,犹死亡大半,骸骨不归;今天下已罢敝,是行也,吾属其无遗类矣。”于是士卒多逃兵役。 大业九年(613年),隋炀帝二征高句丽时,礼部尚书杨玄感兵变反隋。七月,刘元进起兵响应杨玄感,旬月众至数万。刘元进准备渡江北进的时候,杨玄感已失败。吴郡(今江苏苏州)朱燮、毗陵(今江苏常州)管崇拥众七万,响应刘元进,共推刘元进为天子,朱燮、管崇为仆射。毗陵、东阳(今浙江金华)、会稽(今浙江绍兴)、建安(今福建建瓯)等地皆响应。 隋炀帝派左屯卫大将军吐万绪、光禄大夫鱼俱罗率兵镇压。十二月,刘元进攻丹阳,被吐万绪击败,吐万绪在黄山击斩管崇。刘元进退据建安,沿途百姓纷纷加入,刘元进又进一步壮大了声势。刘元进再攻吴郡,江都郡丞王世充发江南兵数万渡江进攻。刘元进、朱燮兵败战死,投降的三万余人被坑杀于黄亭涧。.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劉元進 · 查看更多 »

劉燾 (明朝)

劉燾(),字仁甫,号带川,沧州刘辛庄人。中國明朝官員,杰出的军事家,抗倭名將。.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劉燾 (明朝) · 查看更多 »

劉裕 (消歧義)

劉裕可以是下列人物:.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劉裕 (消歧義) · 查看更多 »

城隍庙

城隍庙是祭祀城隍的廟宇。在中国、朝鮮半島、越南文化中,城隍是城池守护神,其前身是水庸神。城隍,有的地方又称城隍爷;起源于古代的水(隍)庸(城)的祭祀,为《周宫》八神之一。“城”原指挖土筑的高墙,“隍”原指没有水的护城壕。城隍爷是冥界的地方官,职权相当于阳界的縣令。城隍廟並不是每個城市都有,只有縣治以上層級的城市才能設有官方的城隍廟。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因出生于土地庙,所以对土地神的上司城隍神便格外崇敬,在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朱元璋下诏加封天下城隍。并严格规定了城隍的等级,共分为都、府、州、县四级,于是一下子全国各地的城隍庙便如雨后春筍般修了起来。 所謂陰廟,在道教上來說,是指祭祀無主孤魂的廟。祭祀陰界神明的廟宇,如城隍廟、地藏庵、東嶽殿、閻羅宮等,亦為神廟而非陰廟。兩者不可混淆,亦不可同日而語。.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城隍庙 · 查看更多 »

原丰县

原丰县,中国古县名。 西晋太康三年(282年)省建安典农校尉置,治所在今福建省福州市。为晋安郡治。隋灭南陈废入侯官县,又改侯官县为原丰县,为泉州治。十二年改名闽县。 Category:晋朝县份 Category:南朝县份 Category:隋朝县份 Category:福建古代县份 Category:福州行政区划史.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原丰县 · 查看更多 »

厦门市

廈門市(ipa(廈門話讀音),郵政式拼音:Amoy(來自漳州話讀音)),別稱鷺島,簡稱鷺或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15個副省級城市之一,五個計劃單列市之一;是中國最早實行對外開放政策的四個經濟特區之一,五個開發開放類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之一(即「新特區」);廈門片區納入中國最早的四個自由貿易試驗區之一「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為兩岸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合作示範區、東南國際航運中心、兩岸區域性金融服務中心和兩岸貿易中心。2017年,廈門市市區建成區334.6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01万人。 廈門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東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現代化國際性港口風景旅遊城市,位於臺灣海峽西岸中部、福建省東南沿海、閩南金三角的中心,地處北緯24°23'~24°54'、東經117°53'~118°26',隔海與龍海市及中華民國的金門縣相望,陸地與南安市、安溪縣、長泰縣、龍海市接壤。全市通行閩南語廈門話。廈門島是廈門的主要島嶼,也是廈門經濟特區的發祥地,島上有廈門的商業和政治中心。廈門島和金門縣隔海對望,在兩岸敵對期間曾經炮火連綿。廣義上的廈門地區,廈門市境域由沿廈門灣的大陸地區(翔安、同安、集美、海滄)和廈門島(思明、湖裡)、鼓浪嶼(思明)、大嶝島(翔安)等島嶼以及廈門灣組成。全市土地面積656.14平方英里,其中廈門本島土地面積54.48平方英里(含鼓浪嶼),海域面積約1,308.89平方英里。港區外島嶼星羅棋布,港區內群山四周環抱,港闊水深,終年不凍,是一個條件優越的海峽性天然良港。當年新加坡總理李光耀到廈門時稱廈門為「花園城市」。 厦门市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3784.25亿元人民币,增长7.9%,居福建省第3位,高居中国大陆第49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97,282元人民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254元人民币,均居福建省第1位。厦门的主要产业包括:交通运输和仓储邮政业,信息传输和信息技术,商贸服务业,会展旅游业,金融业,机械制造,航空维修和电子产品制造。厦门为全世界最大的LED芯片生产封装基地之一,并且拥有全世界最大的大型客车生产基地与全亚洲最大的航空维修基地之一。.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厦门市 · 查看更多 »

华林寺

华林寺(闽东语平话字:)位于中國福建省福州市屏山南麓,鼓屏路北端,福建省人民政府大院东侧,坐北朝南。 华林寺建于北宋乾德二年(公元964年),由彼时的福州郡守为祈求国境安宁主持修建。初名越山吉祥禅院,明正统九年(1444年),御赐匾额“华林寺”,遂以之为名,并沿用至今。 古时华林寺一带馆舍清幽,梅荔满园,林木茂盛。名士李纲、张浚、王应山、谢肇-淛-等皆曾游览于此。寺院建成后,几经兴废,原有殿堂庭阁等大部被毁。惟余大雄宝殿,乃宋代遗构,是长江以南现存最古老的木构建筑 ,1982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殿单檐九脊顶,构架抬梁式,其18根殿柱以上全用斗栱支撑。大殿建造手法在唐宋木构建筑中独具一格,对日本镰仓时期(12世纪)建筑风格影响颇大。 20世纪80年代大修时,又补建山门、配殿等,周以红墙。.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华林寺 · 查看更多 »

卢循

盧循(),字--先 ,小名元龍,范阳涿人(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是西晋司空從事中郎盧諶的曾孫。東晉末年孫恩以五斗米道起事,敗死。盧循統孫恩餘眾繼續反抗晉廷,世稱「孫恩卢循之亂」。終為交州刺史杜慧度所破,自殺死。.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卢循 · 查看更多 »

卫立煌

卫立煌,字俊如,又字辉珊,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將領,安徽合肥(今肥东)人。妻韩权华。.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卫立煌 · 查看更多 »

南安市

南安市(Lâm-oaⁿ-chhī),雅称武荣,为中国福建省下辖的一个县级市,由泉州市代管,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晋江中游。 面积2,03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41万多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人口以汉族为主,此外有畲、满、回等少数民族。南安为极具实力的县市,其综合竞争力位居福建省第3位,2011年位居全国百强县(市)第32位。2010年,南安市GDP总量480.21亿元,较上年增长13.6%,人均GDP3.2万元。 南安是明清風雲人物鄭成功、洪承疇的故鄉。南安也属清代泉州三邑之一。由于近代有大量南安人遷居海外,南安也被成为中国著名僑鄉。.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南安市 · 查看更多 »

南宋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中国宋朝的其中一个時期,與北宋合稱「兩宋」。北宋以开封被金人攻入及佔領而结束,1127年6月12日,宋徽宗第九子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是为宋高宗,改元建炎。因宋朝的五行德運為「火」,改元「建炎」意味著重建王朝的火德。 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為都城,史称南宋,以别于北宋。绍兴和议后,大部分時間与金朝东沿淮水(今淮河),西以大散关为界。南宋与金朝、西辽、大理国、西夏、吐蕃及13世纪初兴起的蒙古帝国/元朝为并存政权,直至1279年亡于元朝,共152年。 南宋由于军事实力始终不敌金国,统治范围被迫限于秦岭淮河線以南地区,與金国长期军事对峙,但是亦刺激了南宋發展经济、手工业、航運贸易、武器制造及科技。.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南宋 · 查看更多 »

南京市

南京市(英文:Nanjing,邮政式拼音:Nanking),简称「宁」,别称金陵,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江蘇省省会、副省級城市和特大城市,華東地區區域中心城市暨第二大城市。地處長江下游沿岸,位於江蘇省西南部。是長江下游和長三角地區重要產業城市、長三角的副中心城市和江蘇省的政治、經濟、科教、文化、信息中心,也是全國綜合性交通和通信枢纽城市以及科教中心城市之一。 全市下轄11個區,总面积6582.31平方公里,2016年底常住人口827.05万,其中城镇人口678.14万人。 南京有2500多年建城史和前后近500年建都史,先後有東吳、東晉、南朝宋、齐、梁、陈、南唐、明朝、太平天國、中華民國等十個朝代及政权定都南京,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历史上长期是中国南方的政治文化中心,亦被視為中华之正朔所在,是國家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南京是全國重要科教文化中心,有八所大學列入全國百所重點建設大學,居各大城市第三位。根據自然出版集团发布的2016年自然指數,位居國內科研領先城市前三。技術研發經費支出、發明專利數量名列前茅。新興產業蓬勃,例如,軟件與信息服務業居全國第四,新型顯示產業居全國第二,智慧電網產業居全國首位,設有南京軟件谷、智慧電網谷、生物醫藥谷、衛星應用產業園等多个產業園區。有中國三大圖書館之一的南京圖書館、三大博物館之一的南京博物院等。.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南京市 · 查看更多 »

南京条约

《南京條約》(Treaty of Nanking),又稱《江寧条约》,清政府称之为“万年和约”,是大清首個因對西方列強戰敗而簽之條約。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大清在對英国的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战败。雙方代表在南京静海寺谈判并在泊于南京下關江面的英军旗舰汗華囇號上签署《南京條約》,以確切文件達成開放通商,並且大清向英國割讓香港島。 1943年,中華民國国民政府分别与英、美等國签订协议,廢除一些不平等條約內容,例如治外法權。 《南京條約》的原件之一由英國政府保存;另一份正本原保存於中華民國外交部,现寄存位於臺北市的國立故宮博物院。.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南京条约 · 查看更多 »

南越国

南越国,又称为南越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一十三《南越列传》。或南粤班固:《汉书》卷九十五《西南夷两粤朝鲜传》。,在越南又称为赵朝,是约前204年至前112年《史记》和《汉书》记载的时间为元鼎六年冬,元鼎六年换算成公元纪年应为前111年,但由于汉朝以十月为岁首,冬为一年开始,《汉书卷六.武帝纪第六》載為「元鼎六年冬十月,行东,将幸缑氏,至左邑桐乡,闻南越破,以为闻喜县。」依《新编中国三千年历日检索表》,元鼎六年冬十月是儒略曆公元前112年11月14日—12月13日。存在于岭南地区的一个国家,国都位于番禺(今广东省广州市),疆域包括今天中国广东、广西的大部分地区,福建的一小部分地区,海南,香港,澳门和越南北部、中部的大部分地区广东百科全书编纂委员会:《广东百科全书》,第101页。王赓武主编:《香港史新编》(上),第28页。肖一亭:《珠海、澳门史前史的重建》,《东南文化》1998年第4期,第108页。。南越国是秦朝将灭亡时,由南海郡尉赵佗起兵兼併桂林郡和象郡后于约前204年建立。前196年,赵佗向西汉皇帝刘邦称臣,南越国成为西汉的一个“外臣”。约前183年,南越国与西汉交恶,赵佗开始称帝,其后,闽越、夜郎、同师等国皆臣属于南越国,南越国的势力影响范围扩张至顶峰。前179年,南越国与西汉修好,赵佗再次向西汉皇帝汉文帝称臣。前113年,南越国第四代君主赵兴因向西汉请求“内属”,而和丞相吕嘉发生争议。吕嘉杀死赵兴,立其兄赵建德为新君主,并与西汉对峙。前112年,西汉君主汉武帝出兵10万发动对南越国的战争,并在同年将南越国灭亡。南越国共存在93年,历经五代君主。 南越国的建立保证了秦末乱世时岭南地区社会秩序的稳定,使岭南免遭战乱之苦。来源于秦朝中原地区的统治者,带来了中原发达的政治制度和先进的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使岭南落后于中原的政治、经济现状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南越国君主推行“和集百越”的政策,促进了中原移民和南越国各土著部族之间的相互融合,并使中原文化和汉字得以传入岭南地区,使岭南文化既保留了自己的特色,又得到了发展。.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南越国 · 查看更多 »

南朝

南朝在漢字文化圈中一般指一個國家政權併立的南北朝時期代指位於南方的政權,可以指:.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南朝 · 查看更多 »

古田县

古田县(平话字:Kŭ-chèng)位于中国福建省境中北部,闽江支流古田溪中下游,歷史上曾是閩中十邑之一,現在是宁德市的辖县。人口约43万,汉族为主,通行福州話的一個分支。 古田二字在是閩東語地名的官話訓讀字,本字是坵塍,意思是“一塊田”。.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古田县 · 查看更多 »

台江区

台江区(闽东语:Dài-gĕ̤ng),旧称南台,是中国福建省福州市所辖的一个区。台江区位于福州城区中部,为省会福州中心城区、闽江下游北岸,面积18平方千米,是福建省面积最小人口密度最高的的市辖区,人口31万。邮政编码350004。区人民政府驻瀛洲街道台江路88号。.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台江区 · 查看更多 »

后唐

后唐(923年-937年)是中國五代時期的政權之一。923年,唐朝的赐姓宗室李存勖消灭後梁,聲稱重建唐朝。後為石敬瑭勾結契丹入侵而滅亡。後唐的建立至其亡國歷時十四年。史学家為了區別由李淵所建立的唐朝,因而稱之為後唐。在魏州(河北大名县西)称帝,国号为唐,不久迁都洛阳。 另外,雖然后唐統治者的祖源是沙陀族,但當時的後唐統治的是漢族地帶,後唐也被稱為「漢國」。.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后唐 · 查看更多 »

后梁

後梁(907年-923年)是中国历史上五代十国时期建立的第一个皇朝。自907年梁太祖朱温篡唐称帝建國至923年11月19日梁末帝亡国于后唐,历时17年。因为皇帝为朱姓,为与南北朝时的南梁区别,故又称朱梁。.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后梁 · 查看更多 »

后晋

后晋(936年-947年)是中国历史上五代十国时期的一个朝代,从后晋高祖石敬瑭936年灭后唐开国到契丹947年灭后晋一共经历了两个皇帝,總計12年。为与司马氏的晋朝相区别,又别称为石晋。.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后晋 · 查看更多 »

吴越国

吳越(907-978)是五代十國時期的十國之一,由錢鏐在公元907年所建。都城為錢塘(杭州)。強盛時擁有13州疆域,約為現今浙江全省、江蘇東南部和福建東北部。吳越國共有五位君主,傳國七十一年,末主錢弘俶於公元978年獻土入宋。.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吴越国 · 查看更多 »

同光

同光(923年四月-926年四月)是后唐开国皇帝李存勗的年号,也是李存勗使用过的唯一的一个年号。计时4年。闽太祖王審知用此年号(923年四月-925年);荆南武信王高季兴亦用此年号(924年三月-926年四月)。 清代的同治、光緒兩朝,亦常被合稱為同光,如同光體、同光中興。.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同光 · 查看更多 »

同治

同治(a;;公元1862年至1874年)为滿清入關後第八位皇帝清穆宗载淳的年号,前后共13年。 清史學家一般認為兩宮太后廢用祺祥而起用同治一詞,是要代表兩位太后與天子共同而治。也有人認為,「同治」是呼應清兵入關,入主中原的順治,等「同」順「治」。表達了中興帝國的意願。.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同治 · 查看更多 »

吕岱

呂岱(),字定公,中國漢末三國時吳國人物,徐州廣陵郡海陵人,本為郡縣吏,因避中原之亂而南渡。受孫權賞識,在其手下做事。有子吕凯。.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吕岱 · 查看更多 »

君長

君長是秦始皇於攻克東冶後,為郡縣制度所設置的官制,專門管理閩中郡,於秦末廢除。.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君長 · 查看更多 »

墨索里尼内阁

墨索里尼内阁(Governo Mussolini)指的是意大利王国时期由法西斯主义者贝尼托·墨索里尼组建的内阁。这个内阁是自意大利统一以来执政时间最长久的内阁,从1922年10月31日起至1943年7月25日为止,持续时间长达7572天(20年8个月25天)。这一个内阁的执政党为国家法西斯党,故而又被称为意大利法西斯政权。 1922年,国家法西斯党发动向罗马进军。随后意大利国王维托里奥·伊曼纽尔三世解散了,任命墨索里尼组阁。 在1924年意大利大选中,墨索里尼使用恐吓及威迫的战术,使国家法西斯党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随后,该党取得了国会三分之二的多数议席。1926年,意大利解散了其他政党,国家法西斯党成为了一党专政体制下的唯一合法政党。在其执政期间,法西斯大议会成为了国家的最高机关。在此后的1929年和1934年两次大选中,作为唯一合法政党的国家法西斯党均毫无疑问地以绝对优势胜出。 在墨索里尼内阁执政期间,意大利经济获得飞速发展。之后意大利与纳粹德国结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加入了轴心国阵营。1943年,盟军入侵西西里之后,墨索里尼在7月25日被法西斯大议会罢免职务,标志着墨索里尼内阁的下台。取而代之的是。 Category:贝尼托·墨索里尼 Category:国家法西斯党 Category:意大利王国 Category:意大利内阁 Category:法西斯主义.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墨索里尼内阁 · 查看更多 »

墨西哥

墨西哥合众国(Estados Unidos Mexicanos, ),通稱墨西哥(México ),是北美洲的一个联邦共和制主权国家,北部同美国接壤,南侧和西侧滨临太平洋,东南为伯利兹、危地马拉和加勒比海,东部则为墨西哥湾。其面积达近二百万平方公里(超过760,000平方英里),为美洲面积第五大国家和世界面积第十四大国家。其总人口超过1.2亿,为世界第十人口大国,西班牙语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及拉丁美洲第二人口大国。墨西哥为联邦国家,包括三十二个州;其首都和最大城市墨西哥城亦为一州。 前哥伦布时期的墨西哥为诸多先进的中部美洲文明发源地,如奥尔梅克、托尔特克、特奥蒂瓦坎、萨波特克、玛雅和阿兹特克等。1521年,西班牙帝国以墨西哥-特诺奇提特兰为基点征服并殖民了这一地区,并将之建制为新西班牙总督辖区。1821年,在墨西哥独立战争之后,这一辖区宣布独立并受承认为墨西哥。独立后的墨西哥经历了一段动荡期,经济和政治均不稳定。美墨战争(1846–48)后其被迫将位于北部的近三分之一领土割让给美国。19世纪的墨西哥经历了糕点战争、法墨战争、内战、两个帝国以及一段独裁时期。1910年开始的墨西哥革命推翻了独裁统治,最终促成了的订立和现行政治体制的建立。 墨西哥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为世界第十五大,国际生产总值(购买力平价)为世界第十一大。墨西哥经济与其北美自由贸易协议(NAFTA)贸易伙伴紧密相关,尤其是美国。自1994年起,墨西哥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首个拉丁美洲成员国。世界银行将其归为中高收入国家,分析人士亦称其为一新兴工业化国家。估计至2050年,墨西哥将成为全球第五或第七大经济体。该国被认为是一地域大国和中等强国,并时常被认为是一新兴强国。墨西哥文化历史遗产丰富,拥有美洲数量第五多和世界第六多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2015年其为世界访客数量第十的国家,国际来访人次达2910万。墨西哥为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G20峰会和团结谋共识成员国,2014年起成為法语圈国际组织观察员。.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墨西哥 · 查看更多 »

壽山

壽山可以指:.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壽山 · 查看更多 »

大业 (年号)

大业(605年正月—618年三月)是隋朝政权隋炀帝杨广的年号,歷時13年餘。其名称来自《易经·系辞上》:「盛德大业至矣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 《隋书》、《北史》等记载到大业十三年,《资治通鉴》只记载到十二年。清朝学者赵翼则认为李渊虽然拥立杨侑为帝,改元义宁,但是隋炀帝仍在,大业年号并没有废。事实上隋炀帝当时在江都,未必知道李渊已另立皇帝,故仍以皇帝自居并继续使用大业年号。南京图书馆研究部主任徐忆农指出,《隋史》是唐太宗在位时修撰的,的确刻意回避“大业十四年”,但并非绝对禁止,如《隋史·许善心》传中写道:“十四年化及弑逆之日,隋官尽诣朝堂谒贺,善心独不至”,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张学锋则指出有多种书写“大业十四年”的墓志,《卢文构夫人月相墓志铭》中,有“大业十四年遇疾”;而洛阳出土的王德备墓志上书写“于时大业十四年正月十五日……卒”,该墓志撰于贞观十八年。张学锋认为唐初朝廷对于“大业十四年”的使用比较宽容。.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大业 (年号) · 查看更多 »

大德 (元朝)

* 大德(1297年二月-1307年)是中国历史上元成宗的年号。共11年。 大德十一年五月元武宗即位沿用。.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大德 (元朝) · 查看更多 »

大都督府

#重定向 都督府.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大都督府 · 查看更多 »

大藏经

大藏经為佛教經典的總集,簡稱為藏經,又稱為一切經,有多个版本,比如乾隆藏、嘉兴藏等。現存的大藏經,按文字的不同可分為漢文、藏文、巴利語三大體系。這些大藏經又被翻譯成西夏文、日文、蒙文、滿文等。.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大藏经 · 查看更多 »

大通

大通可以指:.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大通 · 查看更多 »

大曆

大曆(766年十一月—779年十二月)是唐代宗的年號,共计14年。.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大曆 · 查看更多 »

天启 (明朝)

天启(公元1621年 - 1627年)为中国明朝第十五个皇帝明熹宗朱由校的年号。 天启七年八月明思宗即位沿用。.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天启 (明朝) · 查看更多 »

天复 (唐朝)

天復(901年四月-904年闰四月,907年九月)是唐昭宗的年號,共计4年。 902年三月开始,楊行密被封为吴王,南吴太祖楊行密作为唐朝的藩臣,用天復年号到904年闰四月唐昭宗改元时。 蜀王王建不承认唐昭宗迁都洛阳后改元的天祐年号,继续使用天复年号。在907年九月王建即位为前蜀高祖皇帝,依然用此年号(天復七年),908年才改元。 晋王李克用认为天祐是朱温所改,不承认其为唐朝年号,继续奉天复年号。907年,朱温篡唐,改元开平。李克用奉唐正朔,复称天祐四年。 岐王李茂贞亦用天复年号,直至天复二十二年(922年)才改称天祐十九年。.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天复 (唐朝) · 查看更多 »

天宝

天寶是: 年号.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天宝 · 查看更多 »

天主教

天主教(Catholicismus)是對罗马公教會(天主教會)發展而來的一系列基督教之神学、哲學理論、禮儀傳統、倫理纲常等信仰體系之總括,為基督教最大宗派。其拉丁文本意為「普世的」,因此又譯為公教會。另一個經常並用的名稱是「大公教會」,通常用來概括基督教會的普遍特徵,以用來區別狹義的、與聖座共融的公教會,即天主教會。在大多數情況中,天主教是天主教會的代稱。 天主教的中文名稱源自明朝萬曆年間耶稣会將基督信仰传入中国,經当朝礼部尚书之徐光启与利瑪竇等耶稣会士讨论,取儒家古话「至高莫若天,至尊莫若主」,称其信仰之獨一神灵为「天主」,故稱之。天主教在與新教並提時亦被稱為「舊教」,全國宗教資訊網,兩者分別代表著第一個千禧年開始的「傳承式信仰」、以及16世紀宗教改革開始的「書面式信仰」。這一概念曾在恢復公教傳統的牛津運動提出。.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天主教 · 查看更多 »

天圣

天圣(1023年-1032年十一月)是宋仁宗趙禎的年号,北宋使用该年号共计10年,指天之聖者也就是真命天子。也有一說是“天”為“二人”的組合,指年幼的仁宗皇帝與章獻太后共掌權力。。.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天圣 · 查看更多 »

天嘉

天嘉(560年正月—566年二月)是南朝陳政權,世祖文皇帝陈蒨的年号,共计6年餘。 天嘉元年春正月癸丑,陈蒨下诏:“朕以寡昧,嗣纂洪业,哀茕在疚,治道弗昭,仰惟前德,幽显遐畅,恭己不言,庶几无改。虽宏图懋轨,日月方弘,而清庙廓然,圣灵浸远,感寻永往,瞻言罔极。今四象运周,三元告献,华夷胥洎,玉帛骏奔,思覃遗泽,播之亿兆。其大赦天下。改永定四年为天嘉元年。”.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天嘉 · 查看更多 »

天兴府

#重定向 福州历史#明至清中叶(公元1368年--公元1840年).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天兴府 · 查看更多 »

天福

天福,可以指:.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天福 · 查看更多 »

天成

天成曾被几个朝代作为年号。.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天成 · 查看更多 »

太守

太守又稱郡守,中国、朝鮮半島古代一种地方职官,一般是掌理地方郡一級的行政區之地方行政官。 战国时就开始设置郡守。当时,列国在边境冲突地区设立郡的建制,作为综合行使军政权力的特别政区,长官称守、郡守,治水能吏李冰就曾经做过蜀郡的郡守。秦併六国,废除封建制,在全国设立三十六郡,以郡守为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 西汉景帝中二年,郡守更名为太守;掌治其郡,秩二千石。有丞,邊郡又有長史,掌兵馬,秩皆六百石。時太守屬於高官,往往奉詔入都,拜为公卿;三公、九卿罢歸,亦多出京,拜为太守。王莽改太守为大尹,东汉复旧称。东汉设州牧后,太守遂为州牧或刺史的下一级行政官。漢代太守的收入,除正式俸祿外,有一部份是以公家產業所得,供太守使用,由屬吏少府掌管。 南北朝時新增許多州,而郡所轄的範圍縮小州郡差別不大。隋废郡,以州领县,太守之官遂废,以州刺史取代郡守一職。此后太守不再是正式官名,仅用作刺史或知府的别称。宋代以後,時雅稱知府、知州等官為太守。如〈醉翁亭記〉:「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太守 · 查看更多 »

太平兴国

太平兴国(976年-984年)是北宋君主宋太宗趙光義的一個年號,共計近8年。吳越忠懿王钱俶亦用该年号纪年(976年十二月-978年五月) 。.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太平兴国 · 查看更多 »

太康 (西晋)

太康(280年四月-289年)是西晋皇帝晋武帝司馬炎的第三个年号,共计10年。 咸宁六年四月,消灭孙吴政权,统一中国,改元太康元年。.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太康 (西晋) · 查看更多 »

太元 (东晋)

太元(376年-396年)是東晋皇帝晋孝武帝司马曜的第二个年号,共计21年。 太元二十一年九月晋安帝即位沿用,次年改元隆安元年。 期间较为重要的事件是太元八年(383年)的淝水之战。.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太元 (东晋) · 查看更多 »

夷洲

夷洲,又名夷州,是陳壽所著之《三國志·吳書·孫權傳》中所提到的一個地名,有說法指台灣,但也有人猜想是指今天的日本、琉球群島甚至南洋島嶼。.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夷洲 · 查看更多 »

奥匈帝国

奧匈帝國(Österreich-Ungarn;Ausztria-Magyarország)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立宪制二元君主国,由奥地利帝国和匈牙利王国组成,其建立源於1867年奧匈折衷方案,1918年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而灭亡。奥匈帝国由哈布斯堡王朝统治,奥匈双方在法定意义上是平等的,两国在立法、行政、司法、稅收、海關、鑄幣等领域分别享有自主權,外交和國防事务統一由帝國的中央政府處理。奥匈帝国是当时世界列强之一,国土地跨东欧、中欧和南欧,面积为欧洲次于俄国的第二大国,人口总数居欧洲第三,次于俄国和德国。 1908年,奥匈帝国兼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地区,为帝国存续期间少有的领土扩张,酿成波斯尼亚危机",间接为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的爆发埋下祸根。事件中,皇储斐迪南大公被塞爾維亞黑手黨的激进民族主义者加夫里洛·普林西普刺殺,引發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奥匈帝国和德国同属同盟国一方,于1918年战败而解体,奥地利第一共和国和匈牙利王国成为奥匈帝国的法理继承国,而在奥匈帝国故土上建立起来的独立民族国家还包括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和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和塞尔维亚人国等;亦有部分领土被波兰第二共和国和罗马尼亚王国继承。 奧匈帝國是多民族国家,其內政事务常需要由其国土范围内12个民族代表共同商議决定。其存续期间欧洲民族主義思潮盛行,各地民族独立思想已趨至成熟,国内民族起事和民族纠纷不断,民族问题严重,由之产生的语言分歧也使得战时军队指挥效率低下。雖然奧匈帝國在民族問題上舉步維艱,但在它所存在的约50年间整个国家的经济不断发展,实现了近代化,许多开明的改革得以施行。奥匈帝国保有世界规模第四大的机械制造业体系,次于美国、德国和英国;其家用电器、电力工业设备及发电厂发电装置的制造量和出口量位居世界第三,次于美国和德国。.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奥匈帝国 · 查看更多 »

始元

始元,可以指:.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始元 · 查看更多 »

孫傳芳

孫傳芳,字馨远,山東省泰安县范镇人,中华民國军事将领,直系領導人之一。張振鶴「孫传芳」孫传芳常常面带笑容,但面善而心狠,故人称“笑面虎将軍”。.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孫傳芳 · 查看更多 »

孫道仁

孫道仁()字退庵,號靜山(又作靜珊),湖南省澧州慈利县人。中華民國军事将领,陆军中將加上將銜。黄国盛「孫道仁.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孫道仁 · 查看更多 »

孫恩盧循之亂

孫恩盧循之亂,簡稱孫盧之亂,是東晉末年發生的一次民變事件,爆發於晉安帝隆安三年(399年),結束於晉安帝義熙七年(411年),歷時約十一年。這次民變有五斗米道的背景,但實際起因是人民不滿東晉朝廷的統治,讓領導者可以乘時而起。事件可因領導者而劃分為「孫恩之亂」(399年-402年)及「盧循之亂」(403年-411年),盧循是孫恩的妹夫。兩次起事均曾威脅東晉京師建康(今江蘇南京市)。.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孫恩盧循之亂 · 查看更多 »

孙策

孙策(),字伯符,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人,他是長沙太守孙坚之长子,吴大帝孙权之大哥,是東吳政權奠定基礎首要者。在群雄割據時期,不甘一直屈居於袁術麾下,而大膽向袁術討回父親孫堅餘部,先後掃除江東割據勢力劉繇、嚴白虎、王朗,短短三四年間平定江東一帶,又招攬大量賢臣,為日後孫權統治吳國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其後討伐壽春仲氏偽帝袁術有功,曹操表奏朝廷命其官位予孫策為討逆將軍,并加封爵位為吳侯。公元229年其弟孫權登基稱帝后,追諡其為長沙桓王。.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孙策 · 查看更多 »

孙权

吳大帝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三国時期孫吳開国皇帝。孙权父亲孙坚为東漢末年名將領豫州刺史長沙太守,兄长孙策则在群雄割据中打下江东六郡奠定了基業。孫權十九岁時,孫策遭刺殺身亡,後繼掌事,成为江东地区的诸侯,并将江東六郡扩展到揚荆交三州。221年,曹丕册封孙权为吴王并赐其九錫。222年,与曹丕决裂,建號黃武;229年登基称帝。諡號大皇帝,因其廟號為太祖,所以又被稱為吳太祖。統治江東地區長達五十二年,是三國時代統治者中最長的。.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孙权 · 查看更多 »

宁德市

宁德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福建省東北沿海地区,別称闽东。南连福州,北接浙江温州,西邻南平,东滨东海,是福建离“长三角”最近的地級城市。全市现辖蕉城一区(含享有县级的经济、行政管理权限的镇级东侨开发区),霞浦、柘荣、寿宁、古田、屏南、周宁六县和福安、福鼎两市。.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宁德市 · 查看更多 »

宣德

宣德(1426年-1435年)为中国明朝第五个皇帝明宣宗的年号,前后共十年。 宣德十年正月明英宗即位沿用。.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宣德 · 查看更多 »

宣統

宣統(a;;)是清朝最後一位皇帝溥儀的年号,前后三年。 辛亥革命之后,一些清朝遺民仍然使用宣统年号纪年。1917年張勳擁戴溥儀復辟时,称宣统九年。.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宣統 · 查看更多 »

宫巷 (福州)

宫巷(平话字:Gṳ̆ng-háe̤ng)是位于中国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的一条街道,为三坊七巷之一,是福州保护得最完整的古巷坊之一。 宫巷为东西走向,东接八一七中路,西连南后街,北、南二面分别与安民巷、吉庇巷平行,长309米,宽5-8米。旧名仙居里,宫巷之名得名于巷中的紫极宫。巷东口尚存坊门,门上方嵌有“古仙宫里”坊额一方。巷内现存明代建筑6座,清代建筑13座,其中面积在千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宅院有10座。原有道观紫极宫,后更名聚英宫,明代改为英达宫。紫极宫到明末改为“三山堂”(天主教堂),清代又改为关帝庙,目前为宫巷小学。巷内多名人故居和珍贵古建筑,如清两江总督、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桢故居,林则徐之子林聪彝故居,民国海军总长刘冠雄故居,林则徐女婿刘齐衔住宅等。 巷.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宫巷 (福州) · 查看更多 »

官富場

官富場是中國北宋政府在現今香港九龍東部一帶所設的官方鹽場,也是觀塘區之名的起源。 北宋初年,當時政府在現時的九龍灣西北及西南沿岸,即尖沙咀與茶果嶺之間一帶,設立了一個名為「官富場」的官方鹽場,範圍覆蓋今日的觀塘區、九龍城區及油尖旺區,並派造鹽官並駐兵。當時該處屬於廣州府東莞縣,該鹽場也曾成為縣內四大鹽場之一。然而於隆興元年 (1163年),由於「官富場」的產鹽量未如理想,曾一度廢置並併入另一個官方鹽場「疊福場」(位於今沙頭角東北、大鵬灣西南)。後來因「官富場」產鹽量回升,於是再度恢復設置。南宋末年,皇帝宋端宗趙昰和宋帝昺趙昺被元朝軍隊逼迫逃到香港,據說曾在「官富場」內的土瓜灣一塊大石頭上休息,後人稱該處為宋王臺。 元朝時期,「官富場」被改為「官富巡司」,於明朝時則被改為「官富巡檢司」,設有巡檢及司吏各一,並駐弓兵50名,以打擊販賣私鹽。清朝康熙元年(1662年),清朝政府為了防止沿海居民接濟位於台灣的鄭成功軍隊,因此實行遷界令,逼使沿海居民向內地遷界50里,鹽場亦因而被廢置。雖然遷界令於康熙八年 (1669年)取消,但由於新遷來的居民不諳曬鹽,鹽場無法恢復昔日的規模,其後最終也被廢置。.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官富場 · 查看更多 »

官田

官田可以指:.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官田 · 查看更多 »

官話白話文

官話白話文,即狹義的白话文,亦作語體文,是指以民國時期官話口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以区别文言文(為春秋时期至20世纪初的写作规范)。.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官話白話文 · 查看更多 »

官话

官--話(又称北--语、北--方话、官--話方言。此外有時也稱北--方方言,唯此名稱有爭議)為汉语的一支,主體為北方漢語。若視漢語為一種語言,則官话是漢語的一级方言,下分數支二級方言。若視漢語為“漢語族”,視官話為獨立語言的話,則官話下有數支官話的方言。無論如何劃分,官話的地位都跟吴语、粤语、闽语、晉语、湘语、客语、贛语等相同,要麼同為獨立語言,要麼同為漢語下的一級方言。 官话是漢語诸方言中分布最广的一种,除了北方以外,官話也同時分佈在中国南方绝大多数地区,如南方的江西大部、安徽中北部、四川大部、重庆、云南、贵州、湖北大部、广西北部、湖南西部和北部和江西沿江地区作为母语使用。此外,官話在江蘇省蘇州市吴江区的菀坪镇、福建省南平市的延平區以及福州長樂航城街道的琴江满族村等地也以方言島的形式出現。現今中國目前的官话大致分为华北官话、西北官话、西南官话和江淮官话,分别以北京话、西安話、成都话和揚州话为代表。 官話也是一種聲調語言,這點跟漢語下的一眾語言相同。 官話也是中國現在的主要通用語。其中,现代标准汉语(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普通话、中華民國(臺灣)的國語、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華語)均以北方官话为基础音调而形成的规范语言。.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官话 · 查看更多 »

安南将军

安南将军是古代官名,为镇守南方的军事长官,一般为刺史等地方官吏兼任。从晋朝开始,凡资深者受此职者,称为安南大将军.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安南将军 · 查看更多 »

宋朝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根据首都及疆域的变迁,可再分為北宋與南宋,合稱兩宋,國祚共319年。因国君姓赵,又为區别于南北朝时期之南朝宋,故亦称“赵宋”。又因五德終始說,宋朝为火德,故又别称“火宋”、“炎宋”。北方政權辽国和金国以宋朝位处其南方,称其为“南朝”,并自诩为“北朝”,西夏又因宋朝位于其东南,特称其为“东朝”。 公元960年,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奪後周帝位而改元自立,是為宋太祖,史稱北宋。建國之初,太祖由陈桥兵变意识到武人操政之危险,为防止他人效仿自己兵变夺取皇权,通过杯酒释兵权將兵權歸於中央,并置转运使将地方财富集中至中央,又命诸州县各选所部兵士,才力武力殊绝者送都下,其老弱者始留州,地方兵力亦收归中央,采取重文抑武的國策,採取調將指揮制。這一國策影響所及深遠,导致北宋自初立之後頻頻不敵北方外患,对辽朝、西夏用兵屢遭挫敗。 公元1127年,金兵侵略北宋,发生靖康之難,徽、欽宗二帝皆被金兵掳去,北宋滅亡。其後,宋室赵構南下稱帝,是為宋高宗,經過一連串戰爭後,定都杭州临安,史称“南宋”。南宋在公元1141年與金達成紹興和議,以秦岭淮河为界,此後維持至江南偏安統治的局面。公元1276年,都城临安陷落,南宋大部分領土落入元朝手中。惟残余势力陆秀夫、文天祥和张世杰等人陆续拥立端宗赵昰、帝昺继续抵抗元朝。公元1279年,崖山海战宋军全军覆灭,宋末帝赵昺随大臣陆秀夫跳海殉国,南宋正式灭亡。 终宋一代没有严重的宦官干政和地方割据,大部分時期皇帝均控制政局,沒有出現唐朝中晚期時皇帝被宦官控制的局面。史學家陈寅恪言:「华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西方與日本史學界認為宋朝是中國歷史上的文艺复兴與經濟革命的時代。 宋朝經濟高度發達,中國歷史學家邓广铭和漆侠認為宋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唐宋八大家六位出自宋朝,儒學复兴,社会上弥漫尊师重道之风;商業經濟發達,科技發展非常進步(詳見宋朝科技),四大發明在宋代也得到了改良;在政治上相对开明,對忤旨或黨爭失勢的刑罰極少;宋太祖立下祖訓要求其子孫不得殺害文人及上書諫議之人,文人的地位在宋代得到提升,有說法認為是「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時代。.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宋朝 · 查看更多 »

寿山石

寿山石是以叶蜡石或地開石為主要成份的一種石料,是雕刻、篆刻常用的石材。.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寿山石 · 查看更多 »

密蘇里號戰艦 (BB-63)

密蘇里號戰艦(BB-63)是一艘隸屬於美國海軍的戰艦,為愛荷華級戰艦的三號艦。她是美軍第三艘以密蘇里州為名的軍艦,亦是美國海軍最後一艘建成的戰艦。是美國二戰最後一艘退役的戰艦,也因於二戰结束時被指派為受降艦而聞名於世。.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密蘇里號戰艦 (BB-63) · 查看更多 »

屏山 (消歧义)

屏山,可以指:.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屏山 (消歧义) · 查看更多 »

山东省

山东省,简称鲁,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京杭大运河的中北段,是华东地区的最北端省份,省会设于济南,副省级城市有济南市、青岛市。2017年山东省常住人口超过1亿人,位列全国第二。其中汉族占99.3%,另有回、满、蒙3个世居少数民族及朝鲜族等其他少数民族。 山东省西部连接内陆,逆时针分别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四省接壤;中部为鲁中南山地丘陵区,泰山是全境最高点(1532.7米);东部是山东半岛。北面与辽东半岛隔渤海海峡相对,东面与朝鲜半岛隔黄海相望。 山东土地面积约15.79万平方公里,排名全国第19,境内交通发达,铁路、高速公路网络密集。山东是工农业大省,是环渤海经济圈的一部分,2017年生产总值达7万亿人民币,位列全国第三名,对中国内地经济的贡献約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位居第10位。山东在2011年1月确立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国家发展战略,以山东半岛及胶济铁路沿线城市组成了山东半岛城市群。2018年1月,同意设立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 山东历史悠久,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中原文化与东夷文化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齐鲁文化,又分为“鲁西文化”和“胶东文化”。其中儒家的创立人孔子和孟子是鲁文化的代表人物,政治家管仲、军事家孙子、孙膑则是齐文化的代表。而鲁菜则位居中国八大菜系之首。.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山东省 · 查看更多 »

崇宁

崇宁(1102年-1106年)是宋徽宗赵佶的年号。北宋使用这个年号共5年,指追崇熙宁之道,复行新法。.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崇宁 · 查看更多 »

崇善君

崇善君(숭선군,《肅宗實錄》22卷·十六年正月初六條),諱李澂(이징),是朝鮮王朝第16代君主仁祖的庶長子,生母為廢貴人趙氏。.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崇善君 · 查看更多 »

崇福寺

崇福寺可以指:.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崇福寺 · 查看更多 »

崇福寺 (長崎市)

崇福寺(そうふくじ)是位於日本長崎縣長崎市的一座黄檗宗寺院。崇福寺的大雄宝殿話第一峰門是日本國寶,和興福寺、福濟寺並列為「長崎三福寺」。崇福寺興建於1629年,是由在長崎進行貿易的福建省出身的華僑自福建邀請高僧超然興建,也是日本最古老的中國式寺院。因信徒多福建省出身者,因此又名福州寺或支那寺。.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崇福寺 (長崎市) · 查看更多 »

巴拿马运河

巴拿馬運河(Canal de Panamá)位於中美洲的巴拿馬,橫穿巴拿馬地峽,連接太平洋和大西洋,全長82公里,大致呈西北—东南走向。運河最寬處達304米,最窄處也有152米,是世界的航運要道。 運河在太平洋一側有兩座船閘,在大西洋一側有一座船閘。在大西洋一側的船閘有三層,高達21米,每扇有745噸重,但平衡相當好,只要30千瓦功率的電機即可驅動開合。船室長305米,寬33.5米,船隻在船閘中被提升26米,進入人工築壩攔截查格里河形成的嘎頓湖,通過運河再經過一座單層船閘降到海拔16.5米,進入米拉弗洛湖,最後經過一座雙層船閘降到海平面高度進入太平洋。每座船閘都是成對的,所以可以雙行,船隻在船閘中由軌道牽引機牽引行動。太平洋海面比大西洋海面高24釐米,並且潮汐較高。嘎頓湖中有幾個小島,是野生動物保護區。 1881年,法国人开始建造巴拿马运河,但很快由于工程技术问题和劳工的高死亡率而停工。美国于1904年接手这一工程,并于1914年8月15日建成。作为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工程项目之一,巴拿马运河极大地缩短了船隻来往于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时间,使船隻能够避开遥远而危险的合恩角附近的麦哲伦海峡和德雷克海峡。 在运河的建造过程中,哥伦比亚、法国和美国先后控制了运河周边的区域。美国之后一直控制着运河和其周边的巴拿马运河区,直到1977年签署《巴拿马运河条约》後,美国才着手将控制权移交给巴拿马。美国和巴拿马共同管理運河一段时期后,最終在1999年將运河完全移交给巴拿马政府,并由其所属的巴拿马运河管理局管理至今。 每年通过巴拿马运河的船隻数量从1914年的约1,000艘,增长到了2008年的14,702艘,总装载重量约为3.337亿吨。直到2012年,至少815,000艘船隻曾通过过巴拿马运河。船隻通过运河需要花费六至八小时。.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巴拿马运河 · 查看更多 »

上元 (唐肅宗)

上元(760年閏四月-761年九月)是唐肅宗的年號,共计2年。 上元二年九月二十一日去年号,明年只称元年,以建子之月为岁首。.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上元 (唐肅宗) · 查看更多 »

中原

中原是漢族傳统中的一个地域概念,是指以中国河南省为核心延及黄河中下游的广大地区,这一地区是華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後被漢族视为天下中心。在中國古代的地緣思想中,起源於中原的華夏文明是世界的中心,而華夏文化之外的人群被稱為「化外之民」或者「四夷」古人常将“中国”、“中土”、“中州”用作中原的同义语。。 古代中原地區是華夏部落的原居地,文化比较先进的华夏王朝自视文明,自称「中国」,以别于四夷部落。古代中原地區的中心是豫州全境及冀州南部 现代一般使用中原地区称谓,常指“黄河中下游地区”,以河南省全境为主体,包括陕西省东部、河北省南部、山西省南部、山東省西部、江蘇省西北部、安徽省北部。.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中原 · 查看更多 »

中原政权

#重定向 中国朝代.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中原政权 · 查看更多 »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簡稱國民黨,是中華民國肇建者孫中山及其革命黨同志所創建的政黨。其前身最早為1894年11月24日成立於夏威夷檀香山的革命團體興中會,而後分別改組為中國同盟會、國民黨及中華革命黨,1919年經孫中山改組後轉用現名。現今總部位於臺北中崙,現任黨主席為吳敦義。 從1928年國民政府完成北伐並統一中國起,該黨一直是中華民國的執政黨。2000年總統選舉敗選後首次成為在野黨。2008年總統選舉中,前黨主席馬英九得到765萬多票,創下中華民國總統直選史上最高得票數,使國民黨重新執政,並在2012年總統選舉中連任。2016年總統選舉失利後再次成為在野黨,不過仍是立法院第二大黨。以中國國民黨為首的泛藍陣營,與以民主進步黨為首的泛綠陣營並列為臺灣兩大政治势力。 國民黨是目前唯一曾在中國大陸與台灣執政、以及迄今唯一曾經同時統治臺海兩岸的政黨。.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中國國民黨 · 查看更多 »

中和

中和,可以指:.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中和 · 查看更多 »

中国同盟会

中国同盟会(简称同盟会),亦稱為中國革命同盟會,是中國清朝末年由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多个團體集合而成的革命組織,1905年成立於日本東京。其組織網絡遍布中國與世界各地的華人社區。其發動多次推翻清朝的起義活動,包括成功推翻清朝建立共和政體的辛亥革命。 同盟会主要由孙中山、宋教仁、黄兴、黄元秀、蔡元培等人领导,由於其成员其包羅之眾,自1906年以後就不斷發生內爭,包括個人的衝突、理論的不同與革命方略的歧見,特別是由於一連串武裝起义的失敗,更增加了內爭的激烈性。辛亥革命後,同盟会改組為國民黨,成為之後中華革命黨與中國國民黨之前身。  .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中国同盟会 · 查看更多 »

中国工农红军

中国工农红军,是第一次国共内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1928年5月前稱爲中國工農革命軍。隨着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中國工農紅軍被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由重慶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統一調度八路軍和新四軍。 红军部队的组建,通常来源于中国共产党在各地和国民革命军中发动的暴动、兵变。红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前身,於1955年被授予将帅军衔的解放军高级将领绝大部分来自于红军部队。.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中国工农红军 · 查看更多 »

中国人民解放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的国家武装力量,由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五大军种组成。解放军由中国共产党建立,自成立起坚持“党指挥枪”原则,由中央军事委员会所领导,中央军委主席统率全军。 从其前身中国工农红军成立之时起,该军队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就发挥了重要影响,并在抗日战争、国共内战、朝鲜战争、中越战争等历次战争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当前,中國人民解放軍共有兩百萬名现役軍人,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正规军队。同时,中国是世界上国防预算第二高的国家,年度官方軍事預算總額達1520億美元,僅次於美國,約為美國的四分之一。此外,解放军还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陆军,军舰数量世界第一、吨位总数世界第三的海军以及规模庞大的空军,并拥有洲際彈道飛彈、彈道飛彈潛艇、战略轰炸机组成的三位一体的核打击能力。2018年4月中旬其综合军事实力也位居世界第二超越俄罗斯,仅次於美国。.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中国人民解放军 · 查看更多 »

中国北方与南方

中國北方與中國南方是指中國內部的兩大塊地理區域。中国地理以秦岭-淮河线为界,也常以淮河或長江爲界,将中国分为南部和北部。 南方的地域范围大致包括华东地区、中南地区、西南地区地区。北方的地域范围大致包括华北地区、东北地区、西北地区。北方平原交通便利,風俗文化比較統一,氣候寒冷而不適於稻米栽種(雖說今日已由現代科技克服)。南方則由為河谷所切割的青翠山脈所組成,溫暖而多雨,為稻作文化區。秦岭-淮河线是江河冬季结冰分界线,也是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地理分界线。一月0℃等温线通过秦岭和淮河,此线以南属亚热带,以北属温带。其中,長江是世界第三大河,大河在歷史上都長期很大程度地連結人口、文化、貿易、軍事的往來,特別是東亞這種在地理上與文化上非常豐富的國家,雖然長江流域與黃河流域造成交流上的困難與衝突,不過也正因為這種現象,江南和長江以北形成了內部顯著的經濟、文化、習俗、語言的區別。今日狹義的南方文化絕大部分僅存在與長江以南的幾個省份,各民系加起來總人口約三到五億,保留了很多以前中古時期的民俗殘存,引起了現代文史工作者、學者的研究與保護、傳承意識。.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中国北方与南方 · 查看更多 »

中国共产党

中國共產黨,簡稱中共,在中國大陸常簡稱為党,目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唯一的執政黨。该党创立于中华民国大陆时期,由陳獨秀和李大釗於1921年7月组织成立,初期接受共产国际的指导和援助,并与中国国民党合作。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後,两黨进行了長達10年的军事斗争。1940年代起,中國共產黨逐渐摆脱外國勢力的影響,改由以毛泽东为首的本土派掌权。在抗日战争期间,与国民黨进行了第二次国共合作。1945年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率領中國人民解放軍在第二次國共內戰中擊敗中華民國國軍,進而取得大陸地區及其絕大多數沿海島嶼的統治權,於1949年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自1980年代開始,中國共產黨開始排除意識形態問題和许多非共產主義的政黨建立关系。1989年东欧剧变和1991年蘇聯解體後,中國共產黨開始加强和其它社會主義國家執政黨的交流,並且繼續維持和世界各地非執政黨的共產黨聯繫。 中國共產黨的組織架構主要基於民主集中制,主張應共同維護已獲得共識的政策。中國共產黨最高機構是全國代表大會,每5年召開一次。中央委員會作為全國代表大會閉會期間的核心權力機構,通常1年召開1次會議。因此,多數職權和日常工作都由中央政治局和其常務委員會掌握。中央主要負責人自1993年開始會同時擔任負責黨內和民間事務的中央委員會總書記、負責軍事事務的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和具外交禮儀性質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而其能有效掌握三個職位時常被外界稱作最高領導人。習近平自2012年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至今担任中央委員會總書記成為中共最高領導人。截至2017年12月31日,中國共產黨共有8956.4萬名黨員、基层党组织則有457.2万个,其中女性占26.7%,少數民族占7.3%。 中國共產黨始終宣稱其理想與目標是社會主義,并將自身視為代表工人階級領導工農聯盟和統一戰線的政黨。其中《中國共產黨章程》指出中國共產黨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意识形态,並將中國共產黨表述為:「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社會。」不過在毛澤東建立的計劃經濟體制被認為效率低下的情況下,中國官方在政治理念的執行層面仍然從務實出發的,但在思想上為了確保路線一致不變動,鄧小平等人遂提出在國家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條件下,應該先以逐步摸索的方式,來建設共產主義社會較為實際,利用此理由嘗試引入经济改革,來發展,於是中國大陸得以透過設立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爲綱的操作方式,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一口號而在20世紀末期順利轉型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中国共产党 · 查看更多 »

中国抗日战争

中國抗日战争,即日本侵华战争,史稱八年抗戰,中国共产党在2017年改稱十四年抗戰。国际上又称第二次中日战争(日中戦争),指20世纪初期大日本帝国與中華民國之間發生的戰爭,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東亞戰事的主要部分,中日戰場主要位于中國境內,同時也包括缅甸北部等鄰接地區。戰爭时间若从1941年12月9日中华民国對日正式宣戰算起僅有四年;自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七七事變)算起则有八年,且宣戰文告中亦有「之前四年餘神聖抗戰」一句,因此有「八年抗戰」之稱;而若從1931年9月18日的九一八事變算起,至1945年8月20日日本投降則歷時十四年。 1931年9月18日,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在100天內佔領整個中國東北地區。1932年1月2日,中华民国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發表演講,指陳宣戰之弊害。同年3月1日,日本帝國參謀本部及關東軍在東建立一新政權,定名為「满洲国」。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不久华北沦陷,中日全面开战。 1941年12月8日,日本艦隊突襲太平洋美海軍基地珍珠港,太平洋其他地區日軍亦四出攻擊,美國、英國與日本互相宣戰,中國亦正式對日本宣戰並及德國、意大利。 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国元首發表《开罗宣言》,要求战後日本归还自1895年占领中国的所有领土。1945年7月26日美、英與中国對日本发出波茨坦公告,重申開羅宣言,命日本無條件投降。同年8月14日,日本天皇敕令,保證實行波茨坦公告規定之條件;9月9日,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岡村寧次向中國陸軍總司令何应钦投降,中日战争告終。 中國戰場在於二次世界大戰中有顯著影響,使超過百萬的日軍主力被牽制在中國而無法北攻西伯利亞及調派軍隊支援太平洋及印度洋的戰事,減輕了英美兩國的作戰壓力;南進澳洲阻斷盟軍印度洋石油供應鏈的計畫也以失敗告終,間接促使了:一、蘇联在歐陸戰線的战局逆轉,並在大戰結束前夕使紅色勢力進佔東亞。二、美國南洋戰場的反攻以及英美在中東北非的戰事變得順利。.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中国抗日战争 · 查看更多 »

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

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是1933年閩變時由陳銘樞、李濟深等中國國民黨黨內反蔣左派及十九路軍在福建建立的政权,历时五十余日被国民政府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称其为福建人民政府或福建人民革命政府”,存在僅53天。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主席为李济深,执政党为生产人民党。革命政府將福建劃分為四省二市,革命政府試圖推行溫和土改,但其經濟卻困難重重。該政权在其存在期間沒有得到任何國家承認,政治上勢單力孤,后被蒋中正主导的中華民國国民政府击败而结束。从1933年11月22日正式成立至1934年1月13日主要官员逃离福州,政权只維持了53天。该事件發生在一·二八事變後中日關係日趨緊張之時,它與中國國民黨內部左派以及十九路軍和中國共產黨的聯繫有關。中華共和國與中國共產黨建立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實際控制區域接壤。 各方對其評價差異很大,中共方面多認為有一定進步意義,但在政治上仍有很大局限;而中國國民黨則強烈譴責其為叛國的偽政權。.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軍政府

中華民國軍政府可指:.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中華民國軍政府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海軍

中華民國海軍(The Republic of China Navy,縮寫為ROCN)是中華民國國軍的海上武裝部隊,隸屬國防部海軍司令部,轄下有海軍艦隊指揮部、海軍陸戰隊指揮部、海軍教郁暨準則發展指揮部、海軍保修指揮部、海軍軍官學校等單位,共有3萬8千餘人,包含海軍陸戰隊9,000人。主要武器裝備是以主作戰艦、輔戰艦艇、潛艦、海軍陸戰隊、海軍航空隊等核心戰力為主,以建立現代化海軍,並且以「高效質精、快速部署、遠距打擊」之海軍戰力作為目標,包括反封鎖能力、保存戰力等等。 《國防報告書》指出中華民國海軍的任務是:「平時臺灣海峽偵巡,確保海域安全,主動協助地方災害防救;戰時聯合友軍遂行反制與阻敵對我之海上封鎖或武力進犯,並擊滅進犯敵軍,以維護臺海對外航運暢通,確保國家安全。」 海軍艦艇兵的新兵訓練中心位於臺灣高雄市左營區海軍左營基地,海軍陸戰隊新兵訓練中心位於臺灣省屏東縣內埔鄉的龍泉營區。.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中華民國海軍 · 查看更多 »

中日共同防敵軍事協定

中日共同防敵軍事協定為1918年日本與中華民國(當時日方稱為「支那共和國」)之間的一系列軍事協定。日方稱為日支共同防敵軍事協定,有時也稱日中共同防敵軍事協定或日華共同防敵軍事協定。各項文件總計七件二十八條。.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中日共同防敵軍事協定 · 查看更多 »

东晋

东晋(317年4月6日-420年7月10日),中國朝代,乃西晉司馬氏政權的延續。因内迁的北方游牧民族造反,建都洛陽的西晉亡國,琅琊王司馬睿在群臣擁戴下在建康(今南京)即位,即晉元帝,史稱東晉。東晉與之前的孫吳以及其後的宋、齊、梁、陳,合稱為六朝。此外,史书中又仿东汉称中汉,称东晋为中晋,寓以晋室中兴之意;又东晋统治地区大部分在江东,古称江左,因此以江左代指东晋。当时北方多个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连年征战,史称五胡十六国时期。 東晉雖然是司馬氏政權的延續,但司馬氏在政治上威望不高,朝廷由世族大家把持,最先的一個乃出身琅琊王氏的王導,其後又有陳郡謝氏的謝安、謝玄等等。而世家大族中的代表者有南下的王、謝、袁、蕭等僑姓,和本身居於江南的朱、張、顧、陸的吳姓。最初東晉有賴權臣王導主持大局,一方面拉攏江南士族,一方面又安排予從中原南下的士族,並以司馬氏作為共同擁戴的對象,司馬氏實際上成為傀儡。世家大族本身並不真正忠於司馬氏,尤其是他們本身都擁有大量田地,以至擁有自家部隊(即所謂「部曲」),有足夠實力抗衡司馬氏政權。最初有王導主持大局,東晉政權得以穩定,故時人稱「王與馬,共天下」。但晉元帝以降則內亂頻生,如有早期王敦之亂、蘇峻之亂,後期又有孫盧之亂等。 东晋也曾多次试图北伐,但由于内部不团结,除了最后篡晋的刘裕取得一定成果外,其余都无建树。祖逖本有希望恢复旧土,但他被晉元帝及世家大族挾制,郁郁而终。桓温的北伐则被慕容垂击败。 376年,前秦苻坚滅掉代國,統一了北方,南北分立之势从此而成。其後苻坚開始率兵南侵。383年,苻坚率約八十七萬兵馬大幅南侵,东晋宰相谢安力主抗击,派谢石谢玄率军,在淝水之战大获全胜,苻坚逃回北方。之後苻坚力量衰弱,因此原本統一的北方再次分裂為多國。后有桓玄叛乱,废安帝,自立为天子,後为大将刘裕所平,拥恭帝,然大权落于刘裕。 420年,刘裕篡位建立南朝宋,開啟南北朝時代,東晉亡。.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东晋 · 查看更多 »

七七事变

七七事變,又稱蘆溝橋抗戰、卢沟桥事變,是中華民國與日本於1937年7月7日發生在中華民國河北省宛平縣盧溝橋的一起軍事衝突,為第二次中日戰爭(八年抗戰)全面爆發的起點。 1937年7月7日晚,日本駐屯軍在蘆溝橋附近演習。駐豐台日軍稱演習中一名士兵「失蹤」,要求進宛平城搜查,遭拒絕後,即攻擊城西盧溝橋。當晚10時40分,日軍聲稱演習地點傳來槍聲,並有一名為志村菊次郎的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宛平城搜查,遭守城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前身之一為西北軍)拒絕。日军挑起卢沟桥事变。中國駐軍第二十九军奮起抵抗。翌日清晨5時許,日軍炮轰宛平城。随后发生了平津作战。第二十九軍在之后的平津作战中打輸,撤退至保定,平津地区為日本佔領,第二次中日戰爭随后全面爆发。.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七七事变 · 查看更多 »

丑 (繇王)

繇王丑,闽越国国王。繇君丑是无诸的孙子。建元六年(前135年),闽越王郢发兵攻打南越,汉武帝遣王恢、韩安国攻打闽越,援救南越。郢弟余善击杀郢,投降汉朝。汉朝册封余善为东越王,而另册封没有跟随闽越王郢反汉的繇君丑为越繇王。从此,闽越国一分为二,一为繇王丑,一为东越王余善。.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丑 (繇王) · 查看更多 »

市舶司

市舶司是中國在唐、宋、元、及明初在各海港设立的海上对外贸易管理機構,相當於現在的海關。明清两朝反复「海禁」。明洪武三年(1370年)“罢太仓黄渡市舶司”。洪武七年(1374年)撤销福建泉州、浙江明州、广东广州三市舶司。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撤销全部市舶司,设立江、浙、闽、粤四处海关。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乾隆帝南巡,在苏州亲眼目睹洋商船只络绎不绝,引起警觉,下旨除粤海关外,撤销所有其他海关。是为“一口通商”。.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市舶司 · 查看更多 »

万历

萬曆(1573年-1620年8月27日)是明神宗朱翊鈞的年号,明朝使用此年号共48年,為明朝所使用时间最长的年号。万历前期,张居正主导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对外军事也接连获胜,朝廷呈现中兴气象,史称万历中兴。後由於國本之爭,神宗受权臣阻止不能立愛子為儲君,一怒之下三十年不上朝,史稱萬曆怠政,此時期也因為神宗容許朝廷官員羣黨的對立,而出現了東林黨爭,並利用明末三大案互相鬥爭。.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万历 · 查看更多 »

万安

万安可以指:.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万安 · 查看更多 »

三县洲大桥

三县洲大桥是位于中国福建省福州市的一座单塔公路斜拉桥,连接仓山区和台江区,距离下游的解放大桥约1,000米,北起工业路,沿白马河向南,经大庙路,跨越闽江北港及江中小岛三县洲(福州江心公园),接上山路,至六一路三叉街。线路总长4,913米,其中引道长3,487米,宽43米,桥梁全长1,376米,其中引桥长799米,主桥长577米,宽28米。全线按城市一级主干道设计,工程总投资6.2亿元人民币,由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负责设计,高宗余担任总体项目负责人,中铁大桥局承建。大桥于1996年12月正式开工,1998年10月主跨合龙,1999年5月1日建成通车,是福州市第四座跨越闽江的桥梁,故又被称为“福州闽江四桥”。大桥建成后,与六一路、湖东路、白马路等形成内环线,同时与二环路一、二期连接,形成准二环线,从而有效缓解了市区的交通拥挤,解决市区西部南北过江难的问题。.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三县洲大桥 · 查看更多 »

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平话字:)是福州市鼓楼区南后街两旁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的简称,分别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2006年,三坊七巷与朱紫坊一起以“三坊七巷和朱紫坊建筑群”的名义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坊七巷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项9处,其它各级文物19处,保护历史建筑131处,被誉为“明清建筑博物馆”。同时这里还有闽剧、寿山石雕、脱胎漆器等6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9年三坊七巷以最高票获选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 2010年,三坊七巷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15年升格为5A级。 中央电视台曾拍摄电视连续剧《三坊七巷》。.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三坊七巷 · 查看更多 »

三山志

《三山志》,或称《淳熙三山志》,明代之前也有称为《长乐志》,是南宋孝宗淳熙年间(1174年—1189年)福州的地方志,一共42卷,作者为梁克家,参与编写者还包括陈傅良。也有人认为陈傅良才是主要作者。另外有朱媲孙等人增补。它记述了福州的历史掌故和社会状况,是现存最古老的福州地方志,也是福建省现存最古老的地方志,在清代被编入《四库全书》,为研究福州古代史的重要文献资料。.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三山志 · 查看更多 »

三都澳

三都澳是位于中国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东南面的一个港口,距城区30公里。由东冲半岛、鉴江半岛合抱而成。 三都澳为闽东沿海的“出入门户,五邑咽喉”,这里由三都、青山、斗帽、白匏、鸡公山等5个单岛和1个城澳半岛、14个屿、17个礁、5处滩涂以及官井洋、复鼎洋组成。岛屿连缀,水深波平,腹大口小,能停泊数十万吨巨轮,是世界少有的天然良港。 三都澳内有许多形态各异的礁石岸坞,峰奇石怪,景色优美,素有“海上明珠”之称,又被称为“海上天湖”。 三都澳是世界八大黄鱼产卵场中。这里所产的大黄鱼色佳味美。还有海藻、贝壳诸类,均为席上佳肴。.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三都澳 · 查看更多 »

九一八事變

九一八事变是指1931年9月18日在滿洲爆发的一次军事冲突和政治事件,冲突双方是中国國民革命軍東北邊防軍和日本关东军。日本军隊以中国军队炸毁日本修筑的南滿铁路为藉口而侵占瀋陽。事变後三个月之內,日本关东军侵占中国东北全境,1932年3月1日满洲国成立。事變爆发后,日本國會和以總理大臣(首相)為首的日本內閣權力下降,日本军部主战派地位上升,中日矛盾激化。 由於張學良的“不抵抗政策”,因此中國軍對未能有組織的抵擋日軍的進攻,日軍快速地佔領了滿洲。此事件也成為西安事變的導火線。 9月18日则被中華民國視為「国耻日」。.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九一八事變 · 查看更多 »

平潭县

平潭县(平话字:Bìng-tàng)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省福州市下辖的一个海岛县,位於福州市東南部海域,由126個島嶼組成,其中以海壇島為最大島。由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管理委员会管辖,其行政区域和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重合。县人民政府和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管理委员会驻扎于潭城组团。.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平潭县 · 查看更多 »

乾寧

乾寧(894年正月至898年八月)是唐昭宗的年號。.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乾寧 · 查看更多 »

乾德 (北宋)

乾德(963年十一月-968年十一月)是北宋太祖赵匡胤的年号,也是北宋的第二个年号。共计6年。南唐后主李煜、吳越忠懿王钱俶用该年号纪年李崇智,中国历代年号考,中华书局,2004年12月,145,148 ISBN 7101025129。 乾德三年冬,北宋灭后蜀,得一镜,背后竟刻有「乾德四年」的字样。赵匡胤见後大惊,问赵普,现在才乾德三年,怎会有乾德四年?赵普不能答。赵匡胤又问范质,范质说前蜀王衍也有乾德年号。赵匡胤叹道宰相需用读书人。.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乾德 (北宋) · 查看更多 »

乾化

乾化(911年五月-913年正月)是后梁太祖朱全忠的年号,共计3年。后梁末帝朱友贞复用乾化年号(913年二月-915年十月);吴越太祖錢鏐亦用后梁太祖乾化年号。闽太祖王審知亦用此年号(911年五月-915年七月)。.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乾化 · 查看更多 »

乾符

乾符(874年十一月至879年十二月)是唐僖宗的年號,共计6年。.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乾符 · 查看更多 »

乾隆

乾隆(z;,公元1736年至1795年)为中国清朝第六位(入關後第四位)皇帝清高宗弘历的年号。庙号“清高宗”,谥“纯皇帝”。清属蒙古尊其为腾格里特古格奇可汗。卒于嘉庆四年(1799年)葬于清东陵中的裕陵。 乾隆帝是执政时间第二长的中国皇帝,仅次于其祖父康熙帝;乾隆帝25岁登基,在位六十年,為尊敬其祖父康熙,提前讓位於嘉慶帝,之后任四年太上皇,实际行使国家最高权力长达六十四年。 嘉庆帝登基后改元嘉庆,但宫中仍用“乾隆”年号,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万岁爷进药底簿》封皮上书“乾隆六十三年”。.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乾隆 · 查看更多 »

乾道 (南宋)

乾道(1165年-1173年)是南宋皇帝宋孝宗的第二个年号,共计9年,有天道、陽剛之道的涵義。.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乾道 (南宋) · 查看更多 »

乌山

乌山,可以指:.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乌山 · 查看更多 »

乌石山

乌石山可能有以下的意思:.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乌石山 · 查看更多 »

乌石山教案

乌石山教案是1878年8月30日发生在中国福州的一起教案。.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乌石山教案 · 查看更多 »

于山

于山是位于中国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的一座山丘,最高海拔52.2米,面积11.9公顷,相传战国时古民族于越氏的一支居此而得名。汉代有临川何氏九兄弟在此炼丹修仙,故又名九仙山。据清林枫《榕城考古略》引《闽中记》载“越王九日燕集兹山,故又曰九日山”。于山与屏山、乌石山常并称为福州“三山”。于山上有报恩定光多宝塔(白塔)、补山精舍、戚公祠、大士殿、摩崖题刻等众多古迹。.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于山 · 查看更多 »

交趾

交趾(又作交阯或交址)可以指:.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交趾 · 查看更多 »

京广铁路

京广铁路是中国大陆一条从北京市通往广东省广州市的铁路,由1957年通车的武汉长江大桥连接原京汉铁路(北京至汉口)和原粤汉铁路(武昌至广州)而成。京广铁路正线全长2284公里(丰台站至广州站),全线为 I 級双线电气化铁路,是中国最重要的一条南北方向铁路干线,其连接了六座省会城市,以及数十座大中城市,并与多條铁路相接,在中国的国民经济中起到了非同寻常的作用。京广铁路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在超负荷的状态,即使在平行的京九铁路在1997年建成后,京广铁路也依然发挥着巨大的的作用。目前京广铁路上的大多数客运列车和货运列车已经採用电力机车牵引。经过多次提速改造,自1997年中国铁路第一次大提速起至2004年第五次提速,北京往返广州间的客车旅行时间已由过去近40小时缩短到22小时。现时京广铁路北京市和河北省境内线路由北京铁路局管辖,河南省北部和中部路段由郑州铁路局管辖,河南省南部以及湖北省境内路段由武汉铁路局管辖,湖南省和广东省境内线路由广州铁路集团管辖。 京广铁路的正线起点是丰台站,自1996年北京西站建成使用以后,为分担北京站的运输压力,大部分由京广线进京的旅客列车经西长联络线进入北京西站。西长联络线是指北京西站至京广线上长阳村线路所的联络線,又称西良联络線(因长阳村線路所位于良乡站和长辛店之间),于1996年建成,全长28公里,经过鹰山一、二号隧道和槐树岭隧道。 于2012年全线开通的京广高速铁路是一条与京广铁路平行的高速铁路客运专线,设计时速350公里。它的建成通车大幅度缓解了京广铁路的客流压力,使得京广铁路既有线可以更多地进行货物运输。.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京广铁路 · 查看更多 »

康熙帝

清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a),又稱康熙帝,汗號「恩赫阿木古朗汗」(Энх Амгалан хаан)(),爱新觉罗氏,諱玄燁,西藏方面尊為「文殊皇帝」,年號「康熙」。 康熙帝乃顺治帝第三子,順治十一年農曆甲午年三月十八巳時生於北京紫禁城景仁宫,母親為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崩于北京畅春园清溪书屋,终年68岁。死后,得圣祖庙号、「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功德大成仁皇帝」谥号,通称「聖祖仁皇帝」(a),葬于景陵。康熙帝在位於1661年2月5日至1722年12月20日,在位六十一年零十个月,是清朝自入关以来的第二位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中国大陆及台湾等地的史学界及教科书中,一般将康熙、雍正及--时期合共称为康雍乾盛世或康乾盛世。.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康熙帝 · 查看更多 »

人力車

人力車,又稱作黃包車,或者東洋車,是一種依靠人力的交通工具,一般有兩個輪子,上有座位可坐一到二人,由一個人在前面拉行(也有的洋車後邊有人推) 人力車主要在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汽車尚未發達的時代,在亞洲各國的城市地區作為主要的交通工具。20世紀後半以後其交通工具的功能,逐漸被三輪車或機動三輪車所取代,現在主要是在觀光景點使用。.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人力車 · 查看更多 »

二次革命

中华民国二年(1913年)二次革命,即「討袁之役」,又稱「癸丑之役」、「贛寧之役」辭海編輯委員會編,《辭海》(1989年版),上海辭書出版社,1989年9月,第20頁,ISBN 978-7-5326-0083-0,是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派繼辛亥革命後發動的反對袁世凱的武裝鬥爭。江西、江蘇、安徽、上海、廣東、福建、湖南、四川等地一度脫離北洋政府獨立。最後以北洋軍擊潰革命勢力告終。 传统意义上革命是对专制政權或文化的颠覆,「一次革命」是指推翻滿清的辛亥革命,符合革命的定義;而孙文在已進行國會民主選舉的時代發動的这场战争是否属于革命的范畴,少數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学者也有非议。.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二次革命 · 查看更多 »

五口通商

五口通商指清朝政府將五個沿海城市——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和上海根據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定闢为通商口岸。後又制定《中英五口通商章程》進一步規定通商相關事宜。在英國之後美國、法國等也訂立條約取得同樣的權利,即《望廈條約》和《黃埔條約》。 五口通商以前,清朝政府只有廣州一地允许有限的一口通商,廣州亦比一口有限通商後繁榮而且貿易量大增,五大商埠則成為中國由清末到中共建政初期中國和西方主要貿易而且是中國最繁榮的城市。大量的商貿往來使五大商埠非常繁盛,與內陸以農立國重視農業的城市在經濟上有很大的差距,西方各國的學術、科技、政治制度思想、經濟、文化開始由五口通商城市漫漫傳入中國。而五口通商亦帶動了廣東廣州一帶、福建沿海以及江南的發展,而且接觸現代化科技,部分清史學家認為五口通商為中國滿清屈辱史的開端,但很多近代史學家認為五口通商是近代中國真正起點。 五口通商城市和香港是中國和西方主要貿易的城市,這些城市之間的人口往來越來越多,而且有了不少歐美商人,由1842年直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維持了107年相對內陸城市的繁盛時期,特別是清末時期,這些港口相對內陸城市繁盛很多。.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五口通商 · 查看更多 »

五一广场

五一广场是中国常见的广场名。可以指:.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五一广场 · 查看更多 »

五四运动

五四運動發生於1919年(中华民国8年)5月4日的北洋政府治下的京兆地方,是一场以青年學生為主的學生運動,以及包括廣大公民、市民和工商人士等中基層廣泛參與的一次示威遊行、請願、罷課、罷工和暴力對抗政府等多形式的行動。事件起因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舉行的巴黎和會中,列強將德國在山東的權益轉讓給日本,即山東問題。當時北洋政府未能捍衛國家利益,有國人極度不滿,從而上街游行表達不滿。當時最著名之口號是「外爭國權(對抗列強侵權),內除國賊(懲處媚日官員)」。 广义五四运动则是指自1915年中日签订《二十一条》至1926年北伐战争之间,中国知识界和青年学生反思及批判華夏传统文化,追隨「德先生」(“民主”的英文“Democracy”)和「賽先生」(“科學”的英文“Science”),探索强国之路的新文化運動的繼續和發展。1924年4月19日,中共中央局委員長陳獨秀和秘書毛澤東聯名發出通告,第一次要求各地的黨團體的組織展開“五一”、“五四”、“五五”、“五七”紀念和宣傳活動,強調恢復國權運動、新文化運動,紀念五五(馬克思生日),目的在於傳播馬克思主義。1939年八路軍總政治部、中共中央青委發出《關於部隊紀念“五四”青年節工作的指示》,明確指出中央青委決定每年5月4日為中國青年節(1949年後成中国大陸的固定節日)。.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五四运动 · 查看更多 »

五胡乱华

五胡乱华,中國歷史名詞,意指中国西晋时期北边众多游牧民族趁西晋八王之乱期间衰弱之际,夺取西晋政权(五胡十六国),形成与东晋政权鼎立之势。 「五胡」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的游牧部落联盟。百餘年間,這些內徙的草原各族及漢族在漢地華北地區建立數十個強弱不等、大小各異的政權,其中存在时间较长和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有五胡十六國。五胡乱华破坏了中原的政权和经济架构,但也使北方遊牧民族与汉地汉族產生文化经济交往。由于汉族人口从黄河流域大规模遷移至汉地南部的长江和珠江流域,史称衣冠南渡,进一步增进了南方的俚族等少數民族与汉族的文化和经济联系。.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五胡乱华 · 查看更多 »

仁慈堂

仁慈堂(Santa Casa da Misericórida),為一慈善機構,在葡萄牙、巴西、意大利和澳門設有辦事處,主要承擔扶助病弱的職能。 仁慈堂在葡萄牙全國各地都設有院舍和辦事處,其中相當部分設在首都里斯本。由莉娜皇后(Rainha D. Leonor)於1498年在里斯本創立的仁慈堂,目前也是葡萄牙彩票的專營發行機構,經營八種彩票,包括歐洲彩票Euromillions(葡文:Euromilhões)、Totoloto和Totobola等。 巴西的仁慈堂於1543年成立。在成立之時,更創建了巴西首間醫院。 有關澳門仁慈堂的沿革,請參閱仁慈堂大樓條目。.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仁慈堂 · 查看更多 »

延平

延平可以指这些事物:.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延平 · 查看更多 »

建安

建安可以指:.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建安 · 查看更多 »

建安 (东汉)

建安(元年:196年 - 末年:220年二月)是东汉皇帝汉献帝刘协的第五个年号,共计25年。為李傕郭汜之亂中,獻帝在流亡途中所立的年號。由於196年曹操迎獻帝於許昌,因此建安年間也可以說是曹操掌权的時期。 建安二十五年三月曹操死後,改元延康元年。 劉備沿用至建安二十六年改元章武元年;孫權沿用至建安二十七年改元黃武元年。.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建安 (东汉) · 查看更多 »

建安郡

建安郡,中国郡名,屬揚州。.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建安郡 · 查看更多 »

建州

建州可以指.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建州 · 查看更多 »

建中

建中可以有以下意義:.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建中 · 查看更多 »

建初 (东汉)

建初(元年:76年 - 末年:84年八月)是东汉章帝刘炟的第一个年号。共计9年。 永平十八年八月汉章帝即位沿用永平年号,次年正月初一(76年2月24日)改元建初。 建初九年八月二十癸酉(84年10月8日),改元元和。.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建初 (东汉) · 查看更多 »

建元 (南齐)

建元(479年四月—482年十二月)是南朝齊开国皇帝齊高帝萧道成的年號,共3年。 建元四年三月齊武帝蕭賾即位沿用。.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建元 (南齐) · 查看更多 »

建元 (西汉)

建元(前140年—前135年)是汉武帝刘彻即位时所使用的年号,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年号,共6年。.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建元 (西汉) · 查看更多 »

建瓯市

建瓯市(|lmc.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建瓯市 · 查看更多 »

建隆

建隆(960年-963年)是北宋太祖赵匡胤开始使用的年号。也是北宋的第一个年号。 当时其他还残留的一些五代十国政权也用此年号纪年。宋朝於963年十一月正式向南唐頒曆後,南唐後主李煜才停止使用後周顯德年號,开始用北宋建隆年号纪年(963年)。吳越忠懿王钱俶亦用此年号。荆南侍中高保勗、高繼沖从960年八月开始用此年号,直到963年五月投降北宋为止李崇智,中国历代年号考,中华书局,2004年12月,145,148,157 ISBN 7101025129。.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建隆 · 查看更多 »

建武 (东汉)

建武(元年:25年六月 - 末年:56年四月)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的第一个年号,也是东汉的第一个年号。共计32年。.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建武 (东汉) · 查看更多 »

廖永忠

廖永忠(),巢州(今安徽巢湖)人。廖永安弟。明代开国名將。 廖永忠早年隨兄廖永安歸附朱元璋,与汤和共讨方国珍,平定浙东;后俘陈友定平定福建,与朱亮祖平定两广。明灭夏之战中,充南路军右副将军职。后因逾制被明太祖赐死。.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廖永忠 · 查看更多 »

仓山区

仓山区(闽东语福州话:Chŏng-săng)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省福州市六个市辖区之一,人口45万(2009年),区政府驻金山街道。.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仓山区 · 查看更多 »

伊藤博文

伊藤博文(),日本近代政治家,首任日本内阁总理大臣,明治维新元老,中日甲午战争策划者,日本首任朝鲜统监府统监。1909年10月26日,在哈尔滨火车站被安重根击毙。.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伊藤博文 · 查看更多 »

会昌

会昌可以指:.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会昌 · 查看更多 »

伊斯兰教

伊斯蘭教(الإسلام, al-’islām;)--、清真教、回回--教、天方教、大食法、大食教度,是以《古蘭經》和聖訓為教導的一神教宗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古蘭經》被伊斯蘭信徒(穆斯林)視為造物主安拉命天使給其使者逐字逐句的啟示,而聖訓为造物主最后的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行錄(由同伴們轉述收集)。伊斯蘭这一名称來自《古兰经》,源自閃语字根S-L-M,意為「顺从(造物主)」;实际上穆斯林(伊斯兰教徒)的名字也來自這個字根,意為「順從者」。 穆斯林信仰獨一且無與倫比的安拉,并认为人生的唯一目的是崇拜或顺从安拉;伊斯兰教认为阿拉在人类历史长河派遣了众多先知給全人類,历代各个民族都有先知,包括易卜拉欣(亞伯拉罕)、穆薩(摩西)、爾撒(耶穌)等,先知穆罕默德是最後一位,古兰经載有他所得的訊息。伊斯蘭教的基本功修包括五功,是為「念、礼、齋、課、朝」,五功是穆斯林需要奉行的五個義務。伊斯兰教还拥有自己的一套宗教法律,该法律實際觸及生活及社會的每一個層面,由飲食、金融到戰事以及福利等各方面。 在先知穆罕默德逝世後,伊斯蘭帝國持續擴張,佔據着大片的地區,促使哈里發國的誕生,傳教活動亦刺激更多人改信伊斯蘭教。早期哈里發的宗教政策、穆斯林的經濟及商貿開拓及後來奧斯曼帝國的擴張都使伊斯蘭教從麥加向大西洋及太平洋的方向擴散,形成穆斯林世界。 絕大多數的穆斯林屬於遜尼派(75%-90%)及什叶派(10%-20%)两大派别,另外两派中均有人同时信仰伊斯兰神秘主义。伊斯蘭教是中东、中亚、东南亚主要部分及非洲的大部分的主流宗教。在法国、德国、中国西北部、俄罗斯西南部及加勒比地區都可找到龐大的穆斯林社群。穆斯林最多的國家是印度尼西亚,這裡居住著全球穆斯林總數的15%。南亞、中東及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穆斯林分別佔全球總數的25%、20%及15%。皈依伊斯蘭教的穆斯林幾乎可在世界的每個角落都可找到。截至2010年,全球約有16億穆斯林,佔23.4%人口。在信徒人數上,伊斯蘭教是世界第二大宗教,被認為是世上增長得最快的宗教。.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伊斯兰教 · 查看更多 »

张伯玉

张伯玉(平話字:Diŏng Báik-ngṳ̆k),字公达,建安(治今福建建瓯)人。 豪放嗜酒,天圣二年(1024年)進士,守陈州司户参军。景祐元年(1034年),登书判拔萃科。康定、庆历间,在吴郡(今苏州)擔任从事。历官并州(治今山西太原)节度判官,知并州太谷县事。庆历四年(1044年),范仲淹以其敢言,荐于朝廷任职。嘉祐初年,召为侍御史。嘉祐三年,因忤宰相陈执中曰:“天下未治,未得真宰相故也。”,出知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县)。离京前,仁宗赐银钱五万。嘉祐八年(1063年)四月,以度支郎中知越州(今浙江绍兴);治平元年(1064年),移知福州,夏天酷热难耐,遂令编户浚沟七尺,種植榕樹,後來呈现“绿荫满城,暑不张盖”的景象。官终检校司封郎中。熙宁初年卒。著有《蓬莱诗》二卷。.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张伯玉 · 查看更多 »

张伯行

张伯行(),字孝先,号恕斋,又号敬庵,河南仪封人(今河南兰考东)。清朝大臣,理学家。.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张伯行 · 查看更多 »

张元奇

张元奇(),字贞午,福建侯官县(今闽侯县上街镇厚美村人),清末民初政治人物,其外孫為著名棋手吳清源。.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张元奇 · 查看更多 »

张毅

张毅可能指:.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张毅 · 查看更多 »

传教士

传教士(missionary),亦叫作宣教師或宣教士,是坚定地信仰宗教,并且远行向不信仰宗教的人们传播宗教的修道者。虽然有些宗教,如日本神道教,很少會到处传播自己的信仰,但是有很多宗教利用传教士来扩散它的影响,例如伊斯蘭教與基督宗教。 虽然任何宗教都可能送出传教士,一般传教士这个词是指基督宗教的宣教師。实际上佛教是最早大规模传教的宗教,沿着丝绸之路送出它的信仰。在英语中,“missionary”指被派遣到远方传教的人,汉语也译作宣教士,而一词则指在人群中进行讲道的传道人。.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传教士 · 查看更多 »

弘治

弘治(1488年至1505年)为中国明朝第九个皇帝明孝宗朱祐樘的年号,前后共十八年。弘治年间,明朝政治清明,经济持续发展,史称弘治中兴。 弘治十八年五月明武宗即位沿用。.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弘治 · 查看更多 »

張群

張群(),字岳軍,是一位出生於四川省華陽縣的政治人物。他是中國國民黨的元老成員之一,也是中國國民黨內部派系政學系的元老之一。.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張群 · 查看更多 »

張治中

張治中,字文白,安徽省巢县(今巢湖市)人,原为中國國民黨黨员,國民革命军二級上將,曾任湖南省政府主席、新疆省政府主席,曾主導参與多次國共和談。1947年在原籍安徽省巢縣當選為第一屆國民大會代表。 1949年6月宣布脫離中國國民黨,后加入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任民革中央副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西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于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任上病逝。.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張治中 · 查看更多 »

張浚

張浚(),字德遠,號紫巖居士,漢州綿竹(今屬四川)人。南宋抗金將領,,父張咸。母秦國夫人計氏。長子張栻。.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張浚 · 查看更多 »

开宝

开宝(968年十一月-976年)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年号,共计9年。开宝九年十月宋太宗即位沿用李崇智,中国历代年号考,中华书局,2004年12月,145,148,160 ISBN 7101025129。 吳越忠懿王钱俶亦用该年号纪年。南唐后主李煜用该年号纪年(968年十一月-975年十一月),至灭亡。.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开宝 · 查看更多 »

开平

开平可以指:.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开平 · 查看更多 »

开元

开元(713年十二月—741年十二月)为唐朝皇帝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共计29年。开元意思是开辟新纪元。开元年间,唐朝国力處於最强盛的時期,史称开元盛世。.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开元 · 查看更多 »

开元寺 (福州)

福州开元寺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俗称铁佛寺。是福州现存最古老寺院,始建于梁太清三年,距今近1500年历史。是著名的药师佛道场。 始建于南朝梁太清三年(549年),称灵山寺,后改大云寺。唐改龙兴寺,开元26年称开元寺。后多次被毁。1657年重建,清康熙帝亲笔提写了匾额。近代,又在这里创办全国第一家规模较大的佛教医院。寺内现存一铁铸阿弥陀佛像,重约10万斤,高5.3米,宽4米,是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开元寺是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著名道场。曾为皇家寺院、宗庙。历史上的范围,东起现井大路,西至现尚宾路,南达现三牧坊,北抵现龙山巷。日本真言宗祖师空海大师、日本天台宗祖师圆珍大师、印度密宗高僧般若怛罗大师于唐代入华修学于此。闽王王审知、王鏻父子极力护持之古刹。宋代刊刻佛教经典大工程--《毗卢大藏经》全藏。.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开元寺 (福州) · 查看更多 »

开皇

开皇(581年二月—600年十二月):隋朝政权隋文帝杨坚的年号,歷時20年。.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开皇 · 查看更多 »

开运 (后晋)

开运(944年七月—946年)是后晋出帝石重贵的年号,共计3年。吳越成宗钱弘佐、楚文昭王馬希範、荆南文獻王高從誨也用此年号。.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开运 (后晋) · 查看更多 »

何應欽

何應欽(),字敬之,貴州興義人。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中國國民黨軍政界首要人物;在黃埔系當中,有蔣何並稱地位。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後,歷任軍政部長、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北平軍分會委員長、大本營參謀總長、陸軍總司令、聯合國軍事參謀團中國代表團團長、國防部部長及行政院院長。於1949年前往臺灣擔任中華民國總統府戰略顧問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會和國民大會主席團主席。並為中華民國統帥旗、黃埔軍校校旗及中華民國國徽設計者(因青天白日圓形體第一次出現在黃埔軍校校旗中)。在高層決策謀劃中嘗有「干才」之譽。日本稱其為日本通巨頭。曾獲美國總統羅斯福、英皇喬治六世、法國政府與墨西哥政府等授予各式勳章。著有《八年抗戰》、《中國與世界前途》。何應欽還曾任上海大夏大學校董。.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何應欽 · 查看更多 »

佛教

佛教起源於古印度河流域迦毗羅衛國(现在的尼泊尔和印度邊界中間,較為靠近尼泊爾)的太子悉達多·喬答摩(古譯:瞿曇)(佛號屎嘎懶覺泥)在大約西元前6世紀對於佛弟子所開示的教導,後发展为宗教。全世界约有5億佛教徒.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佛教 · 查看更多 »

余善

余善(閩東語:Ṳ̀-siêng,閩南語:Û-siān,閩北語:Ṳ̌-sīng;)即東越王或東越武帝,是閩越國(東越)歷史上的一位君主,前135年至前111年在位。 余善是閩越國王郢的弟弟。建元六年(前135年),郢發兵攻打南越,漢朝以此為藉口攻打閩越。余善與大臣、宗室合謀殺死了郢,向漢朝投降。漢朝立閩越宗室繇君丑為繇王以管理閩越,但余善的勢力很大,威行於國中,於是漢朝冊封余善為「東越王」,與繇王並立。 元鼎五年(前112年)秋季,漢朝發兵征討南越,余善上書漢廷,請求發兵八千人跟隨樓船將軍楊僕討伐南越。行軍至南越國的揭揚地區時,余善以海風太大為由拒絕前進,派人秘密與南越聯絡。 公元前112年冬季,漢軍攻破番禺城的時候,余善並沒有率軍前來,因此楊僕上表請求討伐東越。漢武帝以「士卒勞倦」為由拒絕了他的請求,令大農張成、故山州侯齒等屯軍豫章待命。 元鼎六年(前111年)秋季,余善得知楊僕有進攻東越的意圖,而且漢軍兵臨邊境,於是大怒,自稱東越武帝,刻皇帝之璽自立,發兵拒守要道。同時封騶力等人為「吞漢將軍」,進攻漢朝的白沙、武林、梅嶺,殺死地方官員。大農張成、故山州侯齒等屯軍豫章按兵不動,漢武帝大怒,將他們處決;同時派橫海將軍韓說從句章出發,由海路進攻;樓船將軍楊僕自武林、中尉王溫舒自梅嶺、越侯自若邪、白沙,一齊進攻東越。 公元前111年冬季,東越軍隊頑強抵抗,徇北將軍曾在武林一度擊敗漢朝的楊僕部,但終於被楊僕打敗並殺死。漢朝指使東越的越衍侯吳陽勸說余善投降,余善不聽。吳陽率所部七百人倒戈,在漢陽襲擊東越軍。此時,閩越的另一位君主繇王居股與建成侯敖合謀殺死了余善,向漢軍的橫海將軍韓說部投降。漢朝降封居股為東成侯。漢武帝認為閩越之地多山險阻而且民風強悍,命令軍吏將閩越人遷徙於江淮一帶。從此以後,閩越國就滅亡了。.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余善 · 查看更多 »

侯官县

侯官县是中国旧县名,历史上辖境大致为现今的福建省福州市区和闽侯县的一部分,长期隶属于福建福州府,与闽县分辖福州府治,形成一府两县的局面。清代,侯官县辖4坊、61都,统114图。清末废乡、都,建区,侯官县分为22区,与闽县分治今闽侯县以及福州城内区、浦东浦西区(南台)和上渡区,其中城内区分为:东段(宦贵巷一带)、西段(西门大街一带)、北段(府直街、北大街一带)、中段(总督口、小龙湫一带)、南段(南大街、杨桥巷、南后街、光禄坊一带)五段。福州市志,方志出版社,1998.12,ISBN 7-80122-400-0.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侯官县 · 查看更多 »

德国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简称德国(Deutschland),是位於中西歐的联邦议会共和制国家,由16个-zh-hans:联邦州; zh-hant:邦;-组成,首都与最大城市为柏林。其国土面积约35.7万平方公里,南北距离为876公里,东西相距640公里,从北部的北海与波罗的海延伸至南部的阿尔卑斯山。气候温和,季节分明。德国人口约8,180万,为欧洲联盟中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第二大移民目的地,仅次于美国。 在50万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海德堡人及其後代尼安德特人生活在今德國中部。自古典時代以來各日耳曼部族開始定居於今日德國的北部地區。公元1世紀時,有羅馬人著作的關於“日耳曼尼亞”的歷史記載。在公元4到7世紀的民族遷徙期,日耳曼部族逐漸向歐洲南部擴張。自公元10世紀起,德意志領土組成神聖羅馬帝國的核心部分。16世紀時,德意志北部地區成為宗教改革中心。在神聖羅馬帝國滅亡後,萊茵邦聯和日耳曼邦聯先後建立,1871年,在普魯士王國主導之下,多數德意志邦國統一成為德意志帝國,「德意志」開始做為國名使用。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1918-1919年德國革命後,德意志帝國解體,議會制的威瑪共和國取而代之。1933年納粹黨獲取政權並建立獨裁統治,最終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及系統性種族滅絕的發生。在戰敗並經歷同盟國軍事佔領後,德國分裂为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在1990年10月3日重新統一成為現在的德國。国家元首为联邦总统,政府首脑則为联邦总理。 德國是世界大國之一,其國内生產總值以國際匯率計居世界第四,以購買力評價計居世界第五。其諸多工業工程和科技部門位居世界前列,例如全球馳名的德國車廠、精密部件等,為世界第三大出口國。德國為發達國家,生活水平居世界前列。德國人也以熱愛大自然聞名,都市綠化率極高,也是歐洲再生能源大國,是可持續發展經濟的樣板,除了強調環境保護與自然生態保育,在人為飼養活體的態度十分嚴謹,不但獲得大量外匯和資訊優勢,其動物保護法律管束、生命教育水準也是首屈一指的,在高等教育方面並提供免費大學教育,並具備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和醫療體系,催生出拜爾等大藥廠。 德国为1993年欧洲联盟的创始成员国之一,为申根区一部分,并于1999年推动欧元区的建立。德国亦为联合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八国集团、20国集团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其军事开支总额居世界第九。 德語是歐盟境内使用人數最多的母語。德國文化的豐富層次和對世界的影響表現在其建築和美術、音樂、哲學以及電影等等。德國的文化遺產主要以老城為代表。另外國家公園和自然公園共計有上百處。.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德国 · 查看更多 »

保大 (南唐)

保大(943年三月-957年)是南唐元宗李璟的年號,共计15年。楚恭孝王馬希萼在保大八年至九年用此年号(950年十二月-951年十一月)。.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保大 (南唐) · 查看更多 »

保甲制度

保甲制度,为中国自宋代使用带有军事管理的户籍管理制度,後來作罷。但於之后在各个朝代演变为农村基本政治制度,基本内容为10户为「甲」,10甲为「保」,直到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以后才停止施行。.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保甲制度 · 查看更多 »

俄罗斯

俄罗斯联邦(a,缩写为РФ),簡稱俄罗斯(a),是位於欧亚大陆北部的聯邦共和國,國土横跨欧亞两大洲,为世界上土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拥有超过170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占地球陆地面积八分之一;它也是世界上第九大人口国家,拥有1.47亿人口,77%居住于其较为发达的欧洲部分。俄罗斯国土覆盖整个亚洲北部及东欧大部,横跨11个时区,涵盖广泛的环境和地形。拥有全世界最大的森林储备和含有约世界四分之一的淡水的湖泊。俄罗斯有十四個陸上鄰國(從西北方向起逆时针序):挪威、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蘭、白俄罗斯、乌克兰、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中国、蒙古和朝鲜(其中立陶宛和波蘭僅與俄羅斯外飛地加里寧格勒州接壤),另外與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兩個只有俄羅斯承認的非聯合國會員國接壤。同時,俄羅斯還與日本、美国、加拿大、格陵蘭(丹麥)、冰島、瑞典、土耳其隔海相望。俄羅斯北部和東部分別為北冰洋和太平洋包圍,西北和西南則分別可經由波羅的海和黑海通往大西洋。 俄罗斯历史始于欧洲的东斯拉夫民族,聚集区域自公元3世纪至8世纪逐渐扩大。在9世纪,源自北欧的瓦良格人武士精英建立了基辅罗斯这个中世纪国家并开始统治。公元988年,国家从拜占庭帝国采纳了东正教会,随后由此开始,千年拜占庭与斯拉夫文化的融合成为了今日的俄罗斯文化。基辅罗斯最终解散分化为众多公国,被蒙古人逐一击破,并均在13世纪成为了金帐汗国的一部份。莫斯科大公自14世纪起逐渐崛起并统一周边俄罗斯诸侯国,在15世纪成功从金帐汗国独立,且成为了基辅罗斯文化和政治的继承者。16世纪起伊凡四世自称沙皇,自詡「第三羅馬」。在18世纪,俄罗斯沙皇国通过征服、吞并和探索而擴張。彼得一世稱帝成立了俄罗斯帝国,最終成為史上領土第三大帝国,疆域最大曾自中欧的波兰连绵至北美的阿拉斯加。 1917年俄国革命后,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宪法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国家,并成为随后成立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主体和其最大的加盟共和国。二战时期,苏联为同盟国的胜利扮演了决定性的角色。在战后其崛起成为公认的超级大国,并在冷战时期与美国互相竞争。苏联时期产生了20世纪的许多最重要的科技成就,其中包括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及首次将人类送入太空。在1990年,苏联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且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常备军人以及最多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库存。1991年苏联解体后,包括俄罗斯在内的15个共和国从原苏联独立;身為原蘇聯最大的加盟共和国,俄羅斯通过修宪改制为俄罗斯联邦,成为原苏联的唯一法理继承国家,政體採用聯邦制、民主共和制及半总统制。 截至2015年,俄罗斯根据国民生产总值为世界第13大经济体,根据购买力平价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俄罗斯拥有世界上最大储量的矿产和能源资源,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输出国.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俄罗斯 · 查看更多 »

地藏寺 (福州市)

福州地藏寺,又称古迹地藏寺,位于福州市金鸡山麓。福建省内有名的尼众丛林,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之一。现任住持为如妙法师。.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地藏寺 (福州市) · 查看更多 »

北上號輕巡洋艦

北上(きたかみ)是大日本帝國海軍的輕巡洋艦。球磨型輕巡洋艦3號艦。.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北上號輕巡洋艦 · 查看更多 »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简称北大,创建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成立之初为中国最高学府,同时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行使教育部职能,统管全国教育。中华民国建立后,校名改为北京大学校,后又改名为国立北京大学。1916年至1927年,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时期,“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之义”,推行改革,把北大办成以文、理两科为重点的综合性大学,使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五四运动的策源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北大与清华、南开合并组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日本战败后,北京大学回到北平。1952年院系调整后,北京大学聚集了原北大、清华、燕大三校的自然科学、人文学者,奠定了北大文理两科长期领先的地位。2000年,北京大学与北京医科大学合并。如今北京大学是一所兼具自然科学、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医学以及新型工科的综合性大学。北京大学现有六个校区。北京大学校址原本在沙滩红楼、公主府等地,1952年院系调整后迁入位于北京西北郊的原燕京大学校园(燕园)。燕园兼收中国古典韵味和西方规划理念,主要景观有未名湖、博雅塔等。.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北京大学 · 查看更多 »

北京市

北京市,简称“京”,(汉语拼音:běi jīng;英语:Beijing;邮政式拼音:Pekin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直辖市、中国国家中心城市和京津冀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國的政治、文化、科技创新和国际交往中心,具有重要的国际影响力。 北京位於華北平原的西北边缘,背靠燕山,有永定河流经老城西南,毗邻天津市、河北省,是一座有三千余年建城历史、八百六十余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有金、元、明、清、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时期)等五个朝代在此定都,以及数个政权建政于此,荟萃了自元明清以来的中华文化,拥有众多历史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后,封宗室召公奭于燕国,是为北京建城之始。金中都时期人口超过一百万。金中都为元、明、清三代的北京城的建设奠定了基础。北京与西安、南京、洛阳并称中国“四大古都”,拥有7项世界遗产,是世界上拥有文化遗产项目数最多的城市。 《不列颠百科全书》将北京形容为全球最伟大的城市之一,而且断言“这座城市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中国过去的8个世纪里,几乎北京所有主要建筑都拥有着不可磨灭的民族和历史意义”。北京古迹众多,著名的有紫禁城、天坛、避暑山莊、颐和园、圆明园、北海公园等。 今日的北京,已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教育和科研机构座落于北京市区;金融街是中国金融监管机构办公地点和金融业聚集地;北京商务中心区是北京经济的象征;798艺术区是世界知名的当代艺术中心;此外,中国国家大剧院、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鸟巢”、“水立方”、中国尊等具有现代风格的建筑成为古老北京新的名片。每年有超过2亿9400万人到北京旅游。.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北京市 · 查看更多 »

北軍 (消歧義)

北軍 (消歧義)相對於南軍,可以指:.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北軍 (消歧義) · 查看更多 »

國殤紀念日

國殤--紀念日(Remembrance Day)訂立於每年的11月11日,為一个由英聯邦国家(莫桑比克除外)紀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和其他戰爭中犧牲的軍人與平民的紀念節日,又譯「和平紀念日」、「陣亡將士紀念日」。第一個國殤日於1919年在整個英聯邦舉行,原稱「停戰日」(Armistice Day),於1919年11月7日由英皇喬治五世創立,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於1918年11月11日上午11時結束。不同的地方對節日有著不同的稱呼:國殤紀念日流行於澳洲、加拿大與英國;虞美人花日(Poppy Day)通用於馬爾他和南非;退伍軍人日(Veterans Day)為美國人的稱呼;日本人將德文「Volkstrauertag」翻譯為國民哀悼日(国民哀悼の日),專指德國的國殤紀念日;在法國、紐西蘭以及其他英聯邦國家則稱為停戰日(Armistice Day),這也是此節日本來的名稱,為國際通用。.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國殤紀念日 · 查看更多 »

國民革命軍

國民革命軍,簡稱國軍、革命軍,是中國國民黨在1924年師法蘇聯共產黨軍事制度創設之軍隊。1925年7月,國民政府在廣州成立,將所屬軍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是中國國民黨所轄的軍隊,也是中華民國在國民革命軍北伐後到行憲前的國家武裝力量,為中華民國國軍的前身。 國民革命軍建軍之初,將領和軍官均由中國國民黨在廣州創設的黃埔軍校加以培養訓練。國民革命軍是國民政府进行北伐的主要武裝力量。1928年,國民革命軍北伐完成,正式統一中國,國民政府定於一尊,國民革命軍也被稱為國民政府軍,簡稱「國軍」或「國府軍」,同時效忠黨與國家,期間經歷中国抗日战争、第二次國共內戰等戰爭。1947年,《中華民國憲法》頒布實施,國民革命軍成為中華民國國軍,簡稱「國軍」。.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國民革命軍 · 查看更多 »

國民革命軍第十九路軍

國民革命軍第十九路軍是中华民国國民革命軍的一支部隊,由1930年粤军第六十一师和第六十师合编而成,蒋光鼐为总指挥,蔡廷锴为军长。在短短三年多的生存时间里,第十九路军参与了第一、二、三次江西剿共戰爭和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在1933年底发动福建事变建立了中华共和国,最终被中央政府裁撤并剿灭。.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國民革命軍第十九路軍 · 查看更多 »

國慶日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的國慶日,又稱雙十節、雙十國慶、雙十慶典、武昌起義紀念日、辛亥革命紀念日等,定於1911年武昌起義的發動日10月10日。武昌起義是辛亥革命的開端,起事後的兩個月內,中國各地的革命行動陸續成功,最終成功推翻清朝,並於隔年(1912年)元旦建立了中華民國,成為東亞第一個獲普遍承認的共和國。 國慶日是中華民國的國定假日之一,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播遷臺灣以來,每年皆舉行慶典,臺北總統府前廣場會舉辦升旗典禮以及國慶慶祝大會(全稱為「中華民國中樞暨各界慶祝國慶大會」),並有各式遊行及表演隊伍,在蔣中正總統任內更是每年舉行國慶閱兵;晚間則有國慶煙火施放。.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國慶日 (中華民國) · 查看更多 »

僧侣

僧侶可以指:.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僧侣 · 查看更多 »

刘宋

宋(420年-479年)史稱劉宋或稱南宋(跟其他南朝政權,南齊、南梁及南陳看齊)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的第一个朝代,也是南朝版圖最大的朝代,當時所謂「七分天下,而有其四」。439年,北魏統一中国北方後,與劉宋形成南北對峙。劉宋强盛时,其统治地区北以秦岭、黄河与北魏相邻,西至四川大雪山,西南包括云南,南至越南中部横山、林邑一带。.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刘宋 · 查看更多 »

刘冠雄

刘冠雄()字子英(又作资颖),福建省福州府侯官县人,中华民国海军上将。陳貞寿・劉传標「劉冠雄」徐友春主編『民国人物大辞典 増訂版』.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刘冠雄 · 查看更多 »

刘邦

汉高帝劉邦(),字季。沛郡丰邑中阳里(今江蘇徐州丰县)人。秦末汉初的政治家、軍事家。刘邦从沛县起兵反秦,被萧何、曹參、樊哙等人拥立,自稱沛公,后投奔楚項梁,以“先入定关中者王之”约,破武关,秦王子婴降。秦国灭亡后,项羽分封入关诸侯有功者,封刘邦為汉王。楚汉战争中,劉邦擊敗項羽獲勝,統一自秦亡後的天下,於西元前202年稱帝,史称西漢,為漢朝开国皇帝,駕崩於西元前195年,在位7年,死后庙号太祖,谥号高皇帝《史记·卷八·高祖本纪第八》:丙寅,葬。己巳,立太子,至太上皇庙。群臣皆曰:“高祖起微细,拨乱世反之正,平定天下,为汉太祖,功最高。”上尊号为高皇帝。《汉书·卷一下·高帝纪第一下》:五月丙寅,葬长陵。已下,皇太子、群臣皆反至太上皇庙。群臣曰:“帝起细微,拨乱世反之正,平定天下,为汉太祖,功最高。”上尊号曰高皇帝。,史稱汉高帝。太祖為其正式廟號,而史書多稱呼 「漢高祖」。.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刘邦 · 查看更多 »

嘉定

嘉定可以指:.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嘉定 · 查看更多 »

嘉庆

嘉庆(p;;公元1796年至1820年)为滿洲清朝第七位(入關後第五位)皇帝清仁宗颙琰的年号,公元1796年37歲(虛歲)即位,前后共二十五年。 嘉庆二十五年八月清宣宗即位沿用。.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嘉庆 · 查看更多 »

嘉祐

嘉祐(1056年九月-1063年)是宋仁宗的第九个和最后一个年号。北宋使用这个年号一共八年,意为喜获上天保佑。 嘉祐八年四月宋英宗即位沿用。.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嘉祐 · 查看更多 »

嘉靖

嘉靖(公元1522年 - 1566年)是明世宗朱厚熜的年号,明朝使用嘉靖这个年号一共45年,是明朝使用第二长的年号。嘉靖,出自《尚书·无逸》中“嘉靖殷邦”之语。明世宗即位时内阁备选年号第一为“明良”、其次为“绍治”(寓意繼承弘治中興)、第三为“嘉靖”。.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嘉靖 · 查看更多 »

周希孟

周希孟(),字公闢,南嶼鎮芝田村人。 始祖周维岳随王审知入闽,二世周汉迁侯邑六都芝田(今闽侯县南屿镇芝田村)。少讀《五經》,精於《易》學。曾任福州州學教授。與名士劉夔、曹穎叔、蔡襄等友好,與陈襄、陈烈、郑穆稱“海滨四先生”。著有《易义》、《诗义》10卷、《春秋总例》12卷、《周四门文集》2卷等。.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周希孟 · 查看更多 »

周顯王

周显王(),又稱周显聖王或周显聲王,姓姬,名扁,中國東周君主,在位48年,為周烈王之弟。 周顯王五年(前364年)發生河西之戰,秦獻公親率主力進至河東,秦將章蟜在石門山(今山西省運城市西南)大敗魏軍,斬首6萬。由於趙國出兵救援魏國,秦才退兵。此戰為秦國對魏國的首次重大勝利,諸侯震動,周顯王亦祝賀「獻公稱伯」,並頒賞他繡着黼黻圖案的服飾。 周顯王十三年(前356年),秦國商鞅變法。周顯王十六年(前353年)發生桂陵之戰,周顯王二十八年(前341年)發生馬陵之戰。.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周顯王 · 查看更多 »

周蔭人

周荫人()字樾恩,直隷省深州武强县人,中华民国军事将领。.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周蔭人 · 查看更多 »

呂宋

呂宋島(塔加洛語:Luzon)是菲律賓最大的島,也是世界第15大島,面積109,965平方公里。呂宋島位於菲律賓北部,是首都馬尼拉的所在地。呂宋島在台灣南方,維薩亞斯群島北方,中國南海東方,菲律賓海西方。《劍橋百科》介紹:「多海灣和近岸島嶼。西北部中科迪勒拉山的普洛格山[為最高點]。馬德雷山在島東北。島上最大的湖稱內湖…產穀物、甘蔗、木材、大麻、鉻鐵礦。旅遊業發達。」 呂宋同時也是菲律賓三大政區之一,包括呂宋島,北部的巴坦群島(Batanes)和巴布延群島(Babuyan),南部的馬林杜克島(Marinduque)、馬斯巴特島(Masbate)、卡坦端奈斯島(Catanduanes)、民都洛島(Mindoro)和巴拉望島(Palawan)。吕宋政區面積138309平方公里。 呂宋也是中國史書對西班牙的古稱,而菲律賓的古稱则是小吕宋。.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呂宋 · 查看更多 »

咸丰

咸丰可以指:.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咸丰 · 查看更多 »

唐王

唐王,一个中国古代王爵封号。在一些古典小说和戏曲里,也把唐朝乃至后唐、南唐的皇帝称为唐王,如《西游记》称唐太宗为唐王陛下。.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唐王 · 查看更多 »

唐朝

唐朝(),中國朝代,國祚共历289年,21位皇帝。由唐高祖李淵所建立,與隋朝合稱隋唐。唐室出身自關隴世族,先祖李虎在南北朝的西魏是八柱国之一,封为唐国公。其後代李淵為隋朝晋阳(在今山西太原西南)留守,在隋末民變時出兵入關中以爭奪天下,於618年受隋恭帝楊侑禪位,在唐朝統一戰爭中統一天下。唐朝定都長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并设东都洛陽、北都晋阳等陪都。 唐朝歷史可以概略分成數個時期,大致上以安史之亂為界。初唐時國力強盛,李淵建立唐朝,是為唐高祖,王子李世民以玄武門之變,殺死兄李建成、弟李元吉,逼迫高祖內禪帝位,即為唐太宗,是唐朝多次首都兵變的開端。太宗一手將唐朝帶向盛世,擊敗強敵东突厥,受尊為「天可汗」,成就貞觀之治。唐高宗時期击败西突厥、高句麗等強敵,建立永徽之治,把唐朝版圖擴到最大。高宗去世後,其皇后武后先後擁立兒子中宗和睿宗當傀儡,最後於690年廢睿宗自立為皇帝,改國號曰「周」,即武周,人稱「武則天」,而此時女主政治也達到高峰。直到705年中宗因神龍革命而復辟,唐朝國號得以恢復。但接著還有韋后專權,之後宗室李隆基與其姑姑太平公主共同發起唐隆之變,才掃蕩韋氏勢力,結束自從中宗復辟後朝政紊亂的情況。李隆基也實際掌權,成為日後的唐玄宗。玄宗即位後便發動先天之變,賜死太平公主,結束數十年來的女主政治與百年來的政變時代,進入盛唐時期,是唐朝的第二高峰與轉折,開元時期唐玄宗革除前朝弊端,政治開明,威服四周國家,史稱開元盛世。到天寶時期,政治逐漸混亂,於755年爆發安史之亂,唐朝極盛而衰。中唐時,唐朝受到河朔三鎮、吐蕃的侵擾、宦官專權與牛李黨爭等內憂外患的影響而衰退。其間雖然有唐憲宗的元和中興、唐武宗的會昌中興與唐宣宗的大中之治,但是都未能根治唐朝的內憂外患。在晚唐時因為政治腐敗,爆發唐末民變,其中黃巢之亂破壞江南經濟,使唐朝經濟完全瓦解,导致全国性的藩鎮割據,唐室最後被藩鎮朱全忠控制。他迫使唐昭宗迁都洛阳,並於907年逼唐哀帝禅位,唐亡,共289年。朱全忠建國梁,史称后梁,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唐朝的疆域廣大,但時常變動,630年就超过隋朝极盛时的版图。唐朝也是自秦汉以来,第一个不使用前朝所筑长城及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其鼎盛时期為7世纪,當時中亚的綠洲地帶受唐朝支配。其最大範圍南至罗伏州(今越南河静)、北括玄阙州(今俄罗斯安加拉河流域)、西及安息州(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东临哥勿州(今吉林通化)的辽阔疆域,国土面积达1076万平方公里。中唐後漠北、西域的領地相繼失去,到晚唐時衰退到等同中國本部的大小,但仍然保有河套地區及河西走廊。天宝十三年(754年)户口统计为五千二百八十八万四百八十八人,不过许多学者考虑到当时统计不严,存在大量没有计入统计的瞒报户口,此外还有隐户、佃农、奴婢、士兵、僧道等人群不纳入户口统计,故大多数学者认为唐朝人口峰值在八千万左右。此时,长安辖区人口估算在200万人左右,而市区则是100万人。 唐朝全盛时在文化、科技、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达到很高的成就。在中国历史上有大量的科技发明,四大发明之中有两个即火药和印刷术都诞生于唐朝。其政治為三省六部制,前期中央權力在皇帝與宰相,到後期變成皇帝與宦官。同隋朝推行科舉制度,使得晉朝南朝的世族制度不再興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状元、三元及第,都诞生于唐朝,即622年状元孙伏伽(一说651年的颜康成)。軍事制度前期採用府兵制,軍力強盛,多次擊敗外族。後期則出現節度使(藩鎮)的軍政制度,割據一方,到唐朝後期還出現四十八個藩鎮。唐朝是当时世界的强国之首,與突厥、高句丽、吐蕃、大食爭奪四方霸權。藉由羈縻制度控制回紇、契丹等等北方各族,还调度漠北地区的突厥诸部军队攻打西突厥、高句丽,並且讓南诏、高昌、龟兹、粟特、吐蕃、新罗、渤海国和日本等國家吸收唐朝的文化與政治體制。唐朝的經濟富盛,結合華北、關中與江南的經濟,到後期更加依重江南赋税。土地、盐铁與赋税制度隨著社会改變而改革,由均田制與租庸調制轉向兩稅制,並且增加許多雜稅。其中兩稅制影響中國後半期的賦稅制度。唐朝文化兼容並蓄,接納各個民族與宗教,進行交流融合,成為開放的國際文化。其文學發展達到高峰,以詩最為興盛。當時有詩仙李白、詩聖杜甫等人,以及推行古文運動的韓愈,其史書與傳奇(小說的前身)也十分發達。由於吸收西域特徵與宗教色彩,唐朝藝術與前後朝代都迥然不同,其壁畫、雕刻、書法與音樂都很發達。唐朝声誉远及海外,其歷史地位深重,到明清時期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唐朝 · 查看更多 »

唐昭宗

唐昭宗李晔(),姓李諱晔,原名--,即位後改名為敏,又改名曄。是唐朝第22代皇帝(除去武则天以外),888年-904年在位,在位16年,享年38岁。他是唐懿宗第七子、唐僖宗的弟弟。在位年间曾三次出逃京师长安,最终为朱全忠部所弑。 Category:李姓.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唐昭宗 · 查看更多 »

儒家

儒家,又稱儒學、孔孟思想、孔儒思想,是起源於中國並同時影響及流傳至其他周遭東亞地區國家的文化主流思想、哲理與宗教體系。前5世紀由孔子創立,脫胎自周朝禮樂傳統,以仁、恕、誠、孝為核心價值,著重君子的品德修養,強調仁與禮相輔相成,重視五倫與家族倫理,提倡教化和仁政,輕徭薄賦,抨擊暴政,力圖重建禮樂秩序,移風易俗,保國安民,富於入世理想與人文主義精神。 儒家尊崇孔子為聖人,以四書五經為經典,得孟子、荀子、董仲舒、韓愈、二程、朱熹、王陽明、顧炎武、朝鮮李退溪、日本山崎闇齋等等大儒加以發揚,歷久而猶新,對東亞政治文化與道德教育都有重大貢獻。20世紀中國內憂外患,國力衰弱,儒家普遍受到知識份子及一般民眾的批評和唾棄,遭受前所未有的打擊和破壞(如「打倒孔家店」、迂腐且「吃人的禮教」)。儒家失去可供託身的制度或組織,脫離於平民百姓的生活,僅獲新儒家等少數學者仍獻身和發揚。這也導致現代中國人在生活經驗中實際甚少接觸儒家價值,也很難有參與儒學的機會,使得相關教育沒有寄身之所,其價值觀也和日常生活越來越疏遠。海外華人接觸儒家,來自書本亦遠多於來自生活經驗。現代儒家趨向學術轉型,學者多著重探討儒家究竟屬於什麼形態的宗教或哲學,以及現代人怎樣才能在儒學中安身立命。學者一般推斷儒家在現代世界中勢必難以重拾昔日光輝,但其倫理思想對東亞乃至世界的文化教育經濟發展仍將有所貢獻。 主要負責推動執行教育 《漢書藝文志》記載:「儒家者流,蓋出於司徒之官,助人君順陰陽明教化者也。游文於六經之中,留意於仁義之際,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宗師仲尼,以重其言,於道最為高。」儒家初出現時聲勢微弱,起初僅是諸子百家中不甚起眼的學派,經過幾百年的發展,自百家中脫穎而出,成為中國學術思想主流和官方意識形態,逐漸滲透到專制政治的各個層面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此段說明正可代表其發展歷程。 儒家在秦代大受迫害,自漢代起卻得到朝廷獨尊,成為官學與國教,掌握文化教育與入仕之途,奠定儒家在中國歷史文化的崇高地位。在兩晉南北朝和唐代,儒家與佛、道二家並稱三教,儒學一度失去在哲理思想領域的領導地位,繼後經宋儒重新闡釋,形成理學,發展心性之學,儒家得以重振聲勢,倫理思想滲透到中國社會各個層面,並流傳到朝鮮、日本、越南、琉球等地,大受尊崇,成為東亞一大學術思想體系,在朝鮮尤其深入民心,其流佈較在中國本土更為普及。.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儒家 · 查看更多 »

冰雹

雹或冰雹(Hail)屬於突發性天然災害,是一种固态降水物,是圆形或圆锥形的冰块,由透明层和不透明层相间组成;直径一般为 5~50毫米,大的則可达到10厘米以上,。 冰雹是在對流雲所形成的积雨云中形成,當水汽隨氣流上升遇冷會凝結成小水滴,若隨著高度增加溫度繼續降低,達到攝氏零度以下時,水滴就凝結成冰粒;在它上升運動過程中,並會吸附其周圍小冰粒或水滴而增大,直到因其重量增加而下降,當其降落至較高溫度區時,其表面會融解成水;同時亦會吸附周圍的小水滴,此時若又遇強大之上升氣流再被抬升,其凝結成冰粒又不断凝结变大,直到因自身重量而下落。若降到地面時未融化解成水,则仍呈固態的冰粒或冰雹。.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冰雹 · 查看更多 »

冶城

冶城(閩東語:Iā-siàng;閩南語:Iá-siâⁿ)是前202年至前110年间闽越国的都城,很多历史学家认为冶城即东冶,其城址一般认为位于今天中国福州的屏山东南麓冶山一带,但也有许多关于城址所在的不同看法,有一方观点认为此处所指的冶城不过是闽越国为西汉所夷灭之后逃遁山谷的闽越遗民在另一地点重新建立的同名城池,冶城建于闽越王无诸统治时期,废于汉武帝灭亡闽越国的战争,作为闽越国国都共92年时间。.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冶城 · 查看更多 »

冶县

冶县,中国古代的县名。 建置于公元前85年(西汉始元二年),位于今天的福建省,县治在今福州市鼓楼区,隶属于会稽郡,东汉建安元年(196年)改为侯官县。福州市志,方志出版社,1998.12,ISBN 7-80122-400-0宋书,中华书局.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冶县 · 查看更多 »

冶山

冶山可以指:.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冶山 · 查看更多 »

冶金学

冶金学(metallurgy)屬於材料科學,是研究从矿石中提取金属,并用各种加工方法制成具有一定性能的金属材料的学科。冶金学也研究金属、金屬互化物或其混合物(稱為合金)的物理及化學特性。冶金學也是一門金屬的技術,有關金屬製造的科學,也和金屬零件的工程特性有關。金屬的製造包括從礦石中提煉金屬,以及金屬混合物(或金屬和其他元素的混合物)以製造合金。冶金學和金屬加工的工藝不同,不過金屬加工和冶金學有關,正如隨著技術的發展,醫學和醫學科學有關一樣。 冶金学可以分為鋼鐵冶金學(有時也稱為黑色冶金學)及非鐵金屬冶金學(有時也稱為有色金屬冶金學)。鋼鐵冶金學是有關鐵的合金及其製造,而非鐵金屬冶金學是以不含鐵的合金及其製造為主,世界上的金屬生產中,鐵、鈷、鎳及其有關合金的黑色金屬佔了95%.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冶金学 · 查看更多 »

凤池书院

凤池书院,是清朝福建省四大书院之一。 后与正谊书院合并,改为全闽大学堂。现在被追认为福州一中前身。.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凤池书院 · 查看更多 »

八姓入闽

八姓入闽(闽东语平话字:Báik Sáng Ĭk Mìng),是中国西晋晉懷帝永嘉时期(308年),大批中原地区人民为躲避战乱定居今福建省,主要有林、陈、黄、郑、詹、丘、何、胡八姓,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定居在福建沿海,史称“衣冠南渡,八姓入闽”。 如今,福州市民中,姓林、陈、黄、郑四大姓的,占一半以上;故有“陳林蜀大半,黃鄭滿街排”(Dìng Lìng siŏh duâi buáng, Uòng Dâng muāng gă̤ bà̤.)之说(“蜀”即“獨、一”之意)。.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八姓入闽 · 查看更多 »

八一七北路

八一七北路,即八一七路北段,俗称南街,是中国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的一条重要街道,南北走向,长1485米,路宽30米左右,为福州古老的中轴线,其与东街和杨桥路形成的十字路口一带,是福州古城的中心,即福州市最繁华的东街口商圈。 八一七北路西侧为三坊七巷中的“七巷”:从北向南为杨桥巷(今杨桥路)、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八一七北路 · 查看更多 »

公理会

公理會(Congregational Church),又譯美部會,是一個信奉基督教新教公理宗的傳教組織。在教會組織體制上主張各個堂會獨立,會眾實行自治(即公理制)。公理會的信仰比較自由化,強調個人信仰自由,尊重個人理解上的差異。.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公理会 · 查看更多 »

公行

公行(Cohong)是清朝中期在廣州成立的进出口商垄断組織,在約百年期間壟斷當時中國與西方主要商業往來的廣州貿易。 公行最早成立於1720年,當時的許多行商為了加強自身地位,並與皇商作競爭,因此成立組織,最初的成員包括十六名行商,他們訂了一套含十三條的條款來規範價格和交易程序,並規定後來加入的成員必須交一千兩銀的會資才能加入,此外,所有公行成員的交易中的百分之三要充作「公所費」。 公行雖為民間組織,但得到官方的支持,官府樂於有這樣的組織作為其與洋商之間的中間機構,並可代政府為徵收關稅,政府的支持將使得公行得以壟斷貿易,因此多次引起其他商人和洋商的反對,第一次的公行很快於1721年解散,但1760年時公行再度恢復,1771年再度被解散,1782年再度恢復,一直維持到到鴉片戰爭結束的《南京條約》(1842年)才被廢除。 1720年公行行規:.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公行 · 查看更多 »

元丰 (北宋)

元丰(1078年-1085年)是北宋时宋神宗赵顼的一个年号,共计8年,意思為大丰收。 元丰八年二月宋哲宗即位沿用。.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元丰 (北宋) · 查看更多 »

元嘉 (刘宋)

元嘉(424年—453年)是南朝宋皇帝宋文帝刘义隆的年号,共计29年餘。由於宋文帝的兒子刘劭弑父自立改元太初,后刘劭兵败被杀,刘骏即位。通常的帝系表將其後繼位改元孝建的宋孝武帝當作繼承者。 三十年四月孝武帝劉駿即位沿用。.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元嘉 (刘宋) · 查看更多 »

元和 (唐朝)

元和(806年正月—820年十二月)是唐憲宗的年號,共计15年。 元和十五年闰正月唐穆宗李恒即位沿用。.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元和 (唐朝) · 查看更多 »

元兴 (东晋)

元兴(402年-404年)是東晋皇帝晋安帝司马德宗的第二个年号,共计3年。 胡三省注《资治通鉴》:元兴元年“元显败,复隆安年号。桓玄寻改曰大亨。玄篡,又改曰永始。”资治通鉴不用“大亨”年号,是表示不支持桓玄篡位的态度。.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元兴 (东晋) · 查看更多 »

元鼎

元鼎(元年:前116年 - 末年:前111年)是汉武帝的第五个年号。汉朝使用元鼎这个年号一共六年。.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元鼎 · 查看更多 »

元朝

元朝(中古蒙古語:;現代蒙古語:《蒙漢詞典》,內蒙古大學蒙古學研究院蒙古語文研究所編,內蒙古大學出版社1999年出版,第243頁。;1271年-1368年),蒙古語國號全稱大元大蒙古國(中古蒙古語:),是中国历史上由蒙古人建立的大一統的朝代。西元1260年,忽必烈即位為第五任大蒙古國大汗,後於1271年改国号大蒙古兀魯思為大元大蒙古兀魯思,但蒙語稱呼不變,定都於漢地大都(今北京市),建立元朝。1279年元軍攻灭南宋,全面佔領漢族地區,一統中國並結束南宋與金朝南北政權对峙之局面。雖然傳統以南宋為正統王朝,元朝繼承金朝正統,並選取根據五行相生順序生自金朝「土」德的「金」德為王朝德運,同時選取與金德對應的白色為王朝正色。 元朝的基础為乞颜部族的首领铁木真于1206年统一漠北诸部族后建立的'''大蒙古國''',铁木真被称为“成吉思汗”。當時蒙古诸部受金朝统辖,然而由於金朝與西夏均走向衰落,成吉思汗先後攻打西夏與金朝,並於西元1227年8月攻滅西夏、1234年3月攻滅金朝,取得中国華北地区和黄土高原地区。同一时间,大蒙古国在西方不断扩张,先後發動三次西征,形成稱霸歐亞大陸的国家,被欧洲称为蒙古帝國(Mongol Empire)《中國文明史 元代》〈第一章 雙重體制的政治〉: 第3頁-第10頁.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元朝 · 查看更多 »

光大

光大(567年正月—568年十二月)是南朝陳政權廢帝臨海王陈伯宗的年号,共计近2年。.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光大 · 查看更多 »

光州

光州,中国古代的州。 始建于南朝梁年间,治所在光城县(今河南光山县)。唐朝太极元年(712年)移治定城县(今河南潢川县)。辖境相当今河南省淮河以南、竹竿河以东地。因濒淮河上游,自古为南北兵争之地。南宋在此置榷场,与金贸易。明朝辖境扩大至今息县。清朝雍正二年(1913年)升格为直隶州。民国二年,废州设道,光州直隶州改为豫南道(民国三年改为汝阳道),州治更名潢川县,因潢河(淮河支流)穿城而过而得名。光州下辖光山县(今光山县、新县),固始县(今固始县、淮滨县南部),商城县,息县(今息县、淮滨县西部)。近年,因潢川县、光山县施行一体化同城战略, 光州小商品商业发达,素有豫南小苏州、小汉口之称。.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光州 · 查看更多 »

光啟

光啟(885年三月至888年正月)是唐僖宗的年號,共计4年。.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光啟 · 查看更多 »

光绪

光緒(a;;公元1875年至1908年)為清朝第十一位皇帝載湉的年号,前後三十四年。同治、光緒兩朝,常被合稱為同光,如同光體、同光中興。 光绪三十四年十月溥仪即位之初沿用。.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光绪 · 查看更多 »

前20世纪

前2000年至前1901年的这一段期间被称为前20世纪。.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前20世纪 · 查看更多 »

勢力範圍

勢力範圍是用以描述某一國家對某地區有的控制及影響力的词汇,例如:美國提出門戶開放政策使各國都有機會在中國確立勢力範圍。 當一個國家或地區淪為另一強權的勢力範圍時,通常即表示該國或地區成為強國的附屬國、衛星國,或在事實上成為殖民地。而這些國家或地區也許名義上擁有主權,但其主權實質意義不大。 在冷戰時期,西歐(亦包括北歐、希臘和土耳其)、日本、南韓、台灣、菲律賓及拉丁美洲(除了古巴)通常被認為是在美國的勢力範圍之下。同時期的東歐(除了南斯拉夫和希臘)、朝鲜、古巴、越南、蒙古國、南也门及部份非洲共產主義國家則被認為是在蘇聯的勢力範圍之下。 有時單一國家的不同地區會分屬一個以上的強國勢力範圍。在帝國主義時期,強國勢力的緩衝國,例如伊朗、泰國各自均有一個以上的強國勢力範圍。前者是英國與俄國的緩衝國,後者則介於英國與法國之間,此二國即被帝國的國際聯盟分別劃定勢力範圍。相似的還有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德國被瓜分為四個佔領區,經過統整,即成為日後的西德與東德,前者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成員,後者則參與華沙公約。.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勢力範圍 · 查看更多 »

固始县

固始县,别称“蓼城”,是中国河南省下辖的10个省直管县之一,地处河南省东南隅,南依大别山,北临淮河,属北方与南方、中原与华东的交融地带。总面积2942.97平方公里,2016年末户籍人口176.2万,是河南省户籍人口最多的县份。 固始古为蓼国、黄国领地,后为楚国所灭,境内寝邱为楚国名相孙叔敖封邑。秦汉时置期思、寝、蓼等县,东汉光武帝赐名“固始”,建置至今已近两千年。历史上固始人数次南迁,特别是唐朝的陈政、陈元光父子和王潮、王审知兄弟先后率部进入福建,带去中原的文化与人口,以至“闽人至今言氏族者皆曰固始”,固始移民对闽台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及至现代,固始又因其人口众多,数十万农村剩余劳动力奔赴经济发达地区务工,劳务经济成为固始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动力支撑。.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固始县 · 查看更多 »

倭寇

倭寇(倭寇)是东亚地區对东亚海盗的贬称,一般是指13至16世紀期間活躍於朝鮮半島及中國沿岸的海盜,这些海盗被抓拿后一般報稱自己為日本人,故此又说是為日本海盗,惟歷史上倭寇来源众多,成分复杂,在倭寇最強盛之時,他們的活動範圍遠至東亞各地、甚至是內陸地區。 倭寇不一定都是來自日本的海盜。前期的倭寇,以日本人为主体,被称为「真倭」;戚繼光《紀效新書》倭寇的盔甲、武器、劍術戰法描述的非常清楚,和官府對決的戰鬥確實以精湛的日本劍術,甚至能做到一攻五。後期的倭寇,出現了以中国人为主体、其他東亞族裔為輔,被称为「假倭」,《明史日本傳》有云:「大抵真倭十之三,从倭者十之七」。朝鮮正史《世宗實錄》(二十八年十月壬戌)亦記載「然其間倭人不過一二而本國民假著倭服成黨作亂」。.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倭寇 · 查看更多 »

状元

元是中國、朝鮮、越南科举制度中的最高榮譽,是在最後一關考試(唐朝時的省試,宋以後的殿试)中,得到進士第一名的名稱。狀元亦稱鼎元、殿元。文科的是文狀元、另外武举中的第一名,称为武状元。 中國乃至东亚科舉史上的第一位狀元是孙伏伽(一说651年的颜康成)。科舉史上最後一位狀元則是越南阮朝於1919年舉行、東亞歷史上最後一次科舉之進士第一名阮豐貽。 狀元這名稱跟榜眼、探花一樣世稱“三鼎甲”,其實都是社會上習慣使用的稱呼。在公家正式發佈的「金榜」之上,只會稱狀元為「一甲第一名」。榜眼則「一甲第二名」,探花是「一甲第三名」。而越南在陳朝之前一甲第一名還沒有確立“狀元”名號,沒有固定稱呼,今天越南人稱為“首科”,意為第一名。.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状元 · 查看更多 »

王審知

閩太祖審知(閩東語:Uòng Sīng-dĭ;闽南语:Ông Sím-ti),表字信通,一字详卿,庙号太祖(閩東語:Mìng Tái-cū;閩南語:Bân Thài-chó͘;),是五代十國時期閩國開國國王,909年至925年在位。 淮南道光州固始(今河南省固始縣)人,為王恁第三子,也是王潮與王審邽之弟。出身貧苦,後在唐末民變期間,與兩位兄長一起加入王緒的農民軍,隨之轉戰福建。其兄王潮被唐昭宗任命為福建觀察使後,他也獲封觀察副使,後福建觀察使升格為威武軍節度使,898年,繼承兄位。後梁篡唐後,後梁太祖於909年冊封王審知為閩王,正式建立閩國。 王審知出身貧苦,故能節儉自處,統治福建期間省刑惜費,輕徭薄賦,與民休息,儘量避免戰爭,並與中原王朝保持朝貢關係。另一方面,他注重教育,吸納中原逃離戰亂的人才,又積極發展海外貿易,使福建的經濟和文化得到很大發展。 同光三年十二月辛未(925年12月30日),王審知在福州逝世,其長子王延翰繼位。後唐得知後賜諡忠懿。王延翰稱大閩國王之後,諡他為昭武王。王延鈞稱大閩皇帝後,再改諡號昭武孝皇帝,廟號太祖,陵號為宣陵。 因王審知三兄弟對福建發展貢獻很大,福建人尊稱王審知為「開閩尊王」、「開閩聖王」或「忠惠尊王」;尊其長兄王潮為「威武尊王」「广武尊王」、次兄王審邽為「泉安尊王」,視為鄉土神明供奉,合稱開閩三王。946年(開運三年),南唐佔領福州之後,為紀念王審知的德政,將其府邸改建為閩王祠,對他進行祭祀,即今日福州市鼓樓區的忠懿閩王祠。,福建省文物局福建名祠之闽王祠,中国中央电视台《海峡西岸行》.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王審知 · 查看更多 »

王仁堪

王仁堪(),字可庄、忍庵,号公定,福建福州府闽县(今福州市区)人,清末狀元,政治人物。为福州最后一名状元。.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王仁堪 · 查看更多 »

王延稟

王延稟(?-931年),原名周彥琛,五代十國時期閩太祖王審知的養子。王审知墓志铭称其为次子。.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王延稟 · 查看更多 »

王延羲

闽景宗王延羲(福州話平话字:Uòng Iòng-hĭ;),继位後改名王曦,五代時期閩國君主,王審知之子,王延翰、王延鈞之弟,王繼鵬之叔。.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王延羲 · 查看更多 »

王延翰

閩嗣王延翰(闽东语平話字:Uòng Iòng-hâng;),字子逸,五代時期閩國君主,王審知之長子。妻博陵郡夫人崔氏。 王審知在位時任威武軍節度副使。同光三年(925年),王審知去世,王延翰奉遺命繼立,權知軍府事,自稱威武留後,向後唐朝貢。汀州人陳本起兵,聚集三萬人圍攻汀州。王延翰派右軍都監柳邕等人,以二萬人前往討伐,將其斬殺。翌年春二月,後唐莊宗得知王延翰繼任之後,任命他為威武軍節度使。不久莊宗被弑,明宗繼位,改元天成,於夏五月,加其為同平章事。王延翰得知中原大亂,便有割據福建稱王之心。十月,王延翰取出《史記》,將其中的「東越列傳」的無諸一節翻出來給諸將吏看,並說:「閩,自古王國也。吾今不王,何待之有!」將吏們紛紛勸他割據自立,於是王延翰自稱大閩國王,立宮殿,置百官,威儀、文物皆擬天子制,羣下稱之曰殿下。又追諡王審知為昭武王,但仍奉後唐的正朔。 根據《十國春秋》的記載,王延翰「為人長大,美皙如玉,而好讀書、通經史」。但他個性驕傲荒淫,殘忍兇暴。《新五代史》中也記載了王延翰的荒淫,他在王審知喪服未除的時候便開始飲酒作樂。他於福州的西湖「築室十餘里,號曰水晶宮;每攜後庭游宴,從子城複道以出」。王延翰命人四處尋找民女,投入後宮作為自己的妾。其妻崔氏「陋而淫」,「延翰不能制」。這些被選入宮中的民女命運悲慘,被崔氏關押起來,「繫以大械,刻木為人手以擊頰,又以鐵錐刺之,一歲中死者八十四人」。後來崔氏大病一場,見者認為是被其害死者作祟,不久崔氏便死了。 王延翰看不起自己的兄弟,繼位才一個月,便將弟弟王延鈞貶為泉州刺史。建州刺史王延稟是王審知的養子,與王延翰一向不睦。當二人得知王延翰四處尋找民女之後,都上書勸阻,王延翰更加大怒。十二月,王延鈞與王延稟便聯手反叛,進軍福州。王延稟自建州順流而下,先至福州。福州指揮使陳陶率軍抵抗,兵敗自殺。天成元年十二月初八(陽曆927年1月14日)夜,王延稟率壯士百餘人,從西門架梯登城而入,攻取武庫,奪取兵器,直趨寢門。王延翰聞變,匿於別室,第二天早晨被王延稟擒獲。王延稟歷數其暴虐之罪,並聲稱他和崔氏一起害死了王審知,告諭百姓,斬於紫宸門之外。 王延鈞將王延翰葬於城北太平山,建太平地藏院,派丁守墓,稱為「王墓」。其地位於今福州市晉安區新店鎮,今日被福州人稱為「黃墓」。閩東語「黃」與「王」同音,因此被訛作「黃墓」。.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王延翰 · 查看更多 »

王延鈞

閩惠宗王延鈞(Uòng Iòng-gĭng,Ông Iân-kun),(),繼位後更名王鏻(又作王璘),五代時期閩國第一代稱皇帝的君主,926年至935年在位。.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王延鈞 · 查看更多 »

王延政

閩天德帝王延政(閩東語:Uòng Iòng-céng;), 五代時期閩國君主王審知的第十三子,人稱十三郎。王延翰、王延鈞、王延羲之弟,王延羲在位時任建州刺史。.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王延政 · 查看更多 »

王緒

王緒(),唐朝末年壽州(今日安徽省壽縣一帶)人,本為屠夫,家中頗有積蓄,880年散家資起兵,呼應黃巢之亂,攻陷壽州,隨即攻陷光州(今日河南省信陽市一帶),881年在固始縣命長史王信臣、王審邽、王審知三兄弟為將領。 汝南節度使秦宗權封王緒為光州刺史,命其奉獻軍糧,王緒自軍已經缺糧,更遑論供應宗權,宗權於是興兵攻打光州,王緒只好率兵由九江南下福建,攻陷汀州、漳州,進兵泉州。 王緒濫殺官兵,軍中人人自危,又要求官兵不許攜帶老弱親戚,以節省軍糧;885年因要求參軍王信臣三兄弟拋棄老母,王信臣與之力爭,王緒憤怒,欲斬殺信臣之母,諸將力諫方免。信臣內心不服,怒與前鋒將軍合謀,發動兵變。信臣自立為元帥,命眾武士將王緒捆綁,擲於帳幕之下。王緒不堪受辱,自殺。.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王緒 · 查看更多 »

王繼鵬

闽康宗王繼鵬(閩東語:Uòng Gié-bèng;閩南語:Ông Kè-phêng;),後改名王昶,五代時期閩國君主,王延鈞的嫡出次子,母親是南漢清遠公主劉德秀。.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王繼鵬 · 查看更多 »

王翊

王翊可能是:.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王翊 · 查看更多 »

王恭

王恭可以是下列人物:.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王恭 · 查看更多 »

王永泉

王永泉(),字伯川,亦百川,直隶省天津府天津县人,祖籍江苏省,中华民国军事将领。.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王永泉 · 查看更多 »

王潮

王潮(閩東語平話字:Uòng Dièu;閩南語白話字:Ông Tiâu;),譜名审潮,表字信臣,,光州固始(今河南固始)人,唐末任固始縣長史。後南下征戰,為福建觀察使、威武軍節度使。與弟王审邽、王審知率兵自中原南下入閩,是五代閩國的濫觴。.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王潮 · 查看更多 »

琅邪王

琅邪王,中国古代封爵之一。.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琅邪王 · 查看更多 »

琉球

琉球(rm|kukuzi.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琉球 · 查看更多 »

琉球国

琉球国(),又稱琉球王國,是琉球历史上第一尚氏王朝和第二尚氏王朝两个朝代的统称和共有国号,也包括早期三山时代的山南、中山、山北三个王国(作为其共同的对外自称)。 琉球国的地理位置在臺灣和九州之间,曾经向中国的明、清两代朝贡,遭日本薩摩藩入侵後也向萨摩藩、江户幕府朝贡。琉球国多次遭受諸島外部勢力的入侵,特別是1609年(明万历三十七年,日本庆长十四年)萨摩藩的入侵以後,萨摩藩控制并干涉了琉球国的內政。琉球国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以东北亚和东南亚贸易的中转站著称,贸易发达,号称“万国津梁”。 1871年,日本在全國實施廢藩置縣,琉球國被當作令制國編入鹿兒島縣。1872年,琉球國被改設為琉球藩。1879年3月11日,日本兼併琉球,廢除琉球藩,編入鹿兒島縣;同年,以琉球之地設置沖繩縣。.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琉球国 · 查看更多 »

福安府

福安府,南宋时设置的府。 景炎元年(1276年)升福州置,治所在闽县(今福建省福州市)。辖境相当今福建省尤溪口以东的闽江流域和屏南、福安等市县以东地区。元朝至元十四年(1277年)复为福州。 Category:南宋的府 Category:福建的府 Category:福州行政区划史 Category:1276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1277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福安府 · 查看更多 »

福山

福山可以指:.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福山 · 查看更多 »

福州历史

福州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当地的新石器文化。公元前202年,福州成为了闽越国首都冶城的所在地,福州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由此开始。从晋朝的八姓入闽到晚唐的王潮、王审知兄弟开闽,福州在中原汉人移民潮的长期推动下逐渐繁荣起来,福州民系也逐渐形成。“福州”之名始于唐开元十三年(725年)。五代十国时期,福州成为了闽国的都城。到了宋代,福州进入了一个经济文化的黄金时期,位列宋朝六大城市之一,也是宋朝科举文教的重地、儒学重镇,而福州的别称“榕城”就来源于宋代福州城内遍植榕树的景象。1276年南宋灭亡前夕,福州一度成为南宋行都所在地。明代,福州的海外贸易复苏,福州作为重要海港,迎来了琉球和日本的商人和使者、早期的天主教传教士,也曾经历严重的倭患,1645年又成为了南明隆武政权的首都。清末,福州进入了又一个黄金时期,随着1844年福州开埠,以及之后洋务运动时期福建船政学堂等机构在此设立,福州成为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东南沿海文化教育的一大中心,也是基督教传教的重要地点。1933年到1934年福建事变时期,福州又成为了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的首都。1949年8月1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福州城。改革开放以后,福州经济发展迅速,同时福州也成为二十世纪下半叶华人海外移民最大的移出地之一。.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福州历史 · 查看更多 »

福州市

福州市(ipa(福州話讀音)),別稱榕城、三山、左海、闽都,简称榕,是中華人民共和国福建省的省会,位于福建省东部的闽江下游及沿海地区,是福建省的政治、文化、交通中心,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之一。当地居民以汉族的福州族群为主,母语为闽东语福州话。福州建城于公元前202年,迄今2,200多年,是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历史上长期作为福建的政治中心,既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贸易港口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门户,同时也是重要的文化中心,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都市、东部战区陆军机关驻地、新一线城市。福州地貌属典型的河口盆地,盆地四周被群山峻岭所环抱,其海拔多在600~1,000米之间。 福州是首批14个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海上丝绸之路门户以及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三片区之一;福州也是近代中国最早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福州马尾是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中国船政文化的发祥地;曾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称号。 自宋代起福州的文化教育就非常发达,是当时产生进士、状元和两院院士最多的中国城市之一。在近现代史上,福州是中国最早开放通商的五个城市之一,也是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和工业、科技发源地之一。这裡的习俗、文化、传统艺术、建筑形式都自成风格,具有强烈的地域特征。福州还是300多万海外华人的祖籍地,为福建一大侨乡。 2017年福州辖6区1县级市5县,全市陆地总面积11,968平方公里,海域总面积11.09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137公里,占福建省的1/3,常住人口757万人。.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福州市 · 查看更多 »

福州平原

福州平原,地貌上亦即福州盆地,是中国福建闽江下游地区的一个低平的冲积—海积平原,面积489.1平方公里,在福建四大平原中面积位列第二,福州市区就位于该平原上。.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福州平原 · 查看更多 »

福州义序机场

福州义序机场现是一座位于福建省福州仓山区南台岛高盖山南侧的军用机场。在1997年长乐国际机场启用之前曾是福州唯一的机场。.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福州义序机场 · 查看更多 »

福州府

福州府为明清时期福建布政司下设的一个府,其辖区大致为今天的福州市的五区二县级市六县再加上宁德地区的古田、屏南二县。明朝初年,改福州路为福州府,为福建省治。.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福州府 · 查看更多 »

福州西湖

福州西湖(闽东语福州话:Hók-ciŭ Să̤-hù),位于福州市区西北部,为西晋太康三年(282年) 郡守严高所凿,当时主要为农田灌溉所用。因在福州之西,故名西湖。后经唐、五代时,闽王王延钧扩建为园,楼台庭阁众多,有“水晶宫”。至南宋和清代又有各扩建,1914年成为公园。西湖公园由三个小岛组成,分别由柳堤桥、飞虹桥、步云桥、北闸桥接开化屿、窑角屿、谢坪屿而成。公园主要景点有仙桥柳色、紫薇厅、开化寺、宛在堂、水榭亭廊、鉴湖亭、湖天竞渡、湖心春雨、金鳞小苑、古堞斜阳、芳沁园、荷亭、桂斋、浚湖纪念碑、盆景园等。 Category:福州湖泊 category:中国淡水湖.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福州西湖 · 查看更多 »

福州路

福州路,元朝时设置的路。 至元十五年(1278年)改福州为路,治所在闽县、侯官县(今福建省福州市),属福建等处行中书省,后属江浙等处行中书省。辖境相当今福建省尤溪县北尤溪口镇以东的闽江流域和屏南、福安、福鼎等市县以东地区。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改为福州府。 Category:元朝的路 Category:福建的路 Category:福州行政区划史 Category:宁德行政区划史.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福州路 · 查看更多 »

福州都督府

#重定向 福州 (福建路).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福州都督府 · 查看更多 »

福州战役

福州戰役,是1949年间,第二次国共内战中的一场战役。中國共產黨领导的解放军為攻取福建省省會福州市對中華民國陸軍所發起的攻勢,歷時一星期,解放军以優勢兵力攻取此地。 在1949年上半年,解放军已占领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4月至6月的渡江战役则使解放军完成对长江中下游流域的占领。中华民国首都南京,经济中心上海相继沦陷。8月5日,驻守福州的国军有五个军计十三个师,约为六万人。指挥官为福州绥靖公署主任朱绍良和第六兵团司令李延年。.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福州战役 · 查看更多 »

福建巡抚

福建巡抚,明清時代地方軍政官員。.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福建巡抚 · 查看更多 »

福建省

福建省(Hók-gióng;Hok-kiàn;Fuk-kien),簡稱閩,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東南沿海的一个省,省会福州。东西最寬約為480公里,南北最長約為530公里,陆域面积12.4万平方公里。東北與浙江省毗邻,西、西北與江西省接界,西南與廣東省相連,东隔臺灣海峽與臺灣相望。福建省下辖1个副省级城市和8个地级市及平潭综合实验区。 福建地理特点是“依山傍海”。福建多山,全省山地丘陵面积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90%;这些山地多为森林所覆盖,使得福建的森林覆盖率达62.96%,居全国第一。福建的大陆海岸线长度居全国第二位,海岸曲折,岛屿众多。而且由于福建位于东海与南海的交通要冲,是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的起点,也是海上商贸集散地,和中国其他地方不同,福建沿海的文明是海洋文明而内地客家地区是农业文明。《福建统计年鉴2007》,中国统计出版社,第一章《综合》:基本省情 福建经济总量位居全国第10位,是中國经济发展最快的省份之一。2014年12月12日,国务院决定设立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福州片区共31.26平方公里、平潭片区共43平方公里,厦门片区共43.78平方公里),继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后,中国第二批三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之一。福建旅游资源丰富,有武夷山、鼓浪屿、清源山、太姥山等自然风光和土楼、安平桥、三坊七巷等人文景观。 福建的民族组成比较单一,汉族占总人口的97.84%,畲族为最主要的少数民族,占总人口1%,还有少量回族、满族等,其它民族人口多为近现代迁居而来,比重极小。福建汉族内部语言文化高度多元,分化成多个族群。.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福建省 · 查看更多 »

福建省政府

福建省政府是中華民國福建省的最高行政機關,由行政院直接管轄,於1927年7月3日由福建省政治委員會改設而成。原設於福州市,後因國共內戰遷至臺灣;1996年1月15日遷至福建省轄內的金門縣金城鎮現址,但維持原精簡化之編制,並在1998年省虛級化施行後成為行政院的派出機關,完全喪失實施地方自治的能力。2017年1月18日,行政院成立金馬聯合服務中心,以合署辦公模式與福建省政府共同辦公。.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福建省政府 · 查看更多 »

福建行政长官列表

本表列出历代福建地区历任主要行政长官或相当官员。.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福建行政长官列表 · 查看更多 »

福建路

福建路,北宋时设置的路。 雍熙二年(985年)改两浙路南部设置置,治所在福州(今福建省福州市)。辖境相当今福建省。元朝至元十五年(1278年)废。 下辖福州、建州、泉州、漳州、汀州、南劍州六個州及邵武、興化二個軍,共計有八個同級行政的機構,因而得名八闽。.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福建路 · 查看更多 »

福清市

福清市(闽东语:Hók-chiăng-chê)位于福建东部沿海,为中国福建省下辖县级市,由福州市代管,简称“融”,因城南玉融山而得名。 福清市为中国极具实力的县市之一,为首批全国“综合改革试点县市”、全国“村镇建设试点县市”,综合竞争力福建省各县(市)的第二位,2010年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列第廿八位。.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福清市 · 查看更多 »

秦始皇

始皇()嬴政,趙氏,時稱秦王政和始皇帝,生於趙國首都邯鄲(今河北邯鄲市),是秦莊襄王之子【史記索隱】莊襄王者,孝文王之中子,昭襄王之孫也,名子楚。按:戰國策本名子異,後爲華陽夫人嗣,夫人楚人,因改名子楚也。,商朝重臣惡來的第35世孫。出土《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第三卷中稱其為趙正。唐代司馬貞在《史記索隱》引述《世本》稱其為趙政。曹植《文帝诔》最早称始皇帝为嬴政,後世通稱嬴政,亦被某些文學作品稱為「祖龍」。他是中國戰國末期秦國君主,十三歲即位,先後鏟除嫪毐與呂不韋,並重用李斯、尉繚,三十九歲時滅亡六國建立秦朝,自稱「始皇帝」,五十歲出巡時駕崩,在位三十七年。 秦始皇帝是中國史上第一個使用「皇帝」稱號的君主。統一天下後,秦始皇繼承了商鞅變法的郡縣制度和中央集權,統一度量衡,「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及典章法制,奠定了中國兩千餘年之專制政治格局,他被明代思想家李贄譽為「千古一帝」。但另一方面,秦始皇在位期間亦進行多項大型工程,包括修築長城、阿房宮、驪山陵等,施政急躁,令人民徭役過重,是秦朝在他死後3年速亡之一原因。.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秦始皇 · 查看更多 »

空海

海(;),俗名佐伯真魚,於唐朝為日本派遣僧,師學於今西安青龍寺,惠果阿闍黎門下,受獲傳承付法第一人,賜受法號遍照金剛,謚號弘法大師,日本佛教僧侶,至中國學習唐密,傳承金剛界與胎藏界二部純密,為唐密第八祖,日本佛教真言宗的開山祖師。他被敬称为弘法大师与遍照金刚。也因其书法功底强,而被称为“五笔和尚”,與嵯峨天皇、橘逸勢合稱平安時代三筆,著名作品為風信帖。.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空海 · 查看更多 »

端宗

端宗作为庙号,可以指下列君主(按时间顺序):.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端宗 · 查看更多 »

第三党

三黨是指在兩黨制的國家中,除了兩大政黨外最具政治實力的政黨,但與其政治光譜無關。類似的名詞還有第三勢力,但兩者並不相等,例如臺灣第9屆立法院的第三黨時代力量便與最大黨民主進步黨有一定程度的結盟關係。在中国,有时特指中国农工民主党。.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第三党 · 查看更多 »

粟裕

粟裕(),幼名继业,学名多珍,字裕,以字行,湖南会同人,汉化的侗族后裔。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晚年位列中华人民共和国副国级领导人。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位于开国十位大将之一,并被同时授予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 粟裕曾就读于湖南省立第二师范学院。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加入中国工农红军,参与南昌起义、湘南起义,之后进入井冈山,参与全部五次反围剿战争。中央红军长征后留在南方组织游击战争。历任红军第一军营长、师长,第七、第十军参谋长,挺进师师长,闽浙军区司令员,参与开辟浙南游击根据地。参与抗日战争。后任新四军第二支队副司令员、先遣支队司令员,新四军江南、苏北指挥部副指挥,参与指挥黄桥战役。皖南事变后,历任新四军第一师师长兼政委,中央苏中、苏浙区委书记。后兼任第六师师长,并参加车桥战役。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历任华中野战军司令员,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代司令员、代政委,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兼第二副政委。任第三野战军代司令兼代政委,与陈毅、刘伯承参加指挥苏中战役、宿北战役、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豫东战役、济南战役、上海战役等。曾参加指挥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历任解放军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军科院副院长、第一政委,中共中央军委常委,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是中共第七屆中央候补委员、第八至十一屆中央委员。粟裕于1958年军委扩大会议期间遭到不合理批判,直至其去世十年后的1994年方才被完全平反。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1984年2月5日,粟裕在北京逝世。.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粟裕 · 查看更多 »

粵軍

#重定向 國民革命軍第四軍.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粵軍 · 查看更多 »

納粹德國

纳粹德国是1933年至1945年阿道夫·希特勒和纳粹党统治下的德国的通称。在希特勒统治之下,德国转变为一法西斯主义极权国家,国内近乎一切事务均为纳粹党所控制。1945年5月同盟国战胜德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宣告结束,纳粹德国亦不复存在。 1933年1月30日魏玛共和国总统保罗·冯·兴登堡任命希特勒为德国总理,纳粹党由此开始清除国内一切政治反对力量,巩固自身权力。1934年8月2日兴登堡去世,希特勒将总理和总统职权合一,成为德国独裁者。1934年8月19日全民公投正式确定希特勒的德国“元首”头衔,一切权力都集中至希特勒手中,其辞令高于一切法律。纳粹政府并非相互协调协作的整体,而是不同内部派别组成的集合,各派别间进行权力斗争,试图获得希特勒的偏爱。大萧条期间,纳粹通过没收犹太人、共产主义者和宗教人士的财产,大规模军事支出和混合经济体制稳定了经济并结束了大规模失业的局面。包括高速公路系统在内的公共工程建设亦同时进行,经济恢复稳定局面,纳粹政权亦提升了其受欢迎度。 种族主义(尤其是反犹太主义)是该政权的中心特性之一,日耳曼人(北欧人种)被认为是雅利安人种中最为纯正者,由此即为优等人种。犹太人及其他不适宜的人种则受到迫害并遭屠杀。反希特勒统治的抵抗运动则遭残酷压制。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反对人士遭到杀害、逮捕或驱逐。基督教教会亦受到打击,教会领袖受监禁。教育重心集中于种族生物学、人口政策及为军事服务的体育。女性的就业和教育机会大幅减少。力量来自欢乐组织进行娱乐和旅游活动,1936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则向世界展示了第三帝国的气象。部长约瑟夫·戈培尔有效通过电影、大规模集会以及希特勒的演说,达到控制舆论的目的。政府同时还限制艺术表达,推广一些特定的艺术形式,否定和封禁其他艺术形式。 1930年代末期纳粹德国对于领土的要求日益扩张,若得不到满足则以战争相威胁。1938年和1939年,纳粹德国先后吞并和。希特勒同斯大林达成互不侵犯协议,并于1939年9月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打响。德国同意大利和其他轴心国结盟,至1940年已征服欧洲大部分地区,并对英国进行威胁。总督辖区在征服地区建立起来,而在波兰剩余地区则建立了总督府。犹太人和其他不受欢迎的群体被送往纳粹集中营和灭绝营并被杀害。 1941年德国对苏联发动入侵之后,战争局面开始扭转,而到1943年德国则遭遇了严重的军事失败。1944年对德国的大规模轰炸持续升级,轴心国力量开始自东欧和南欧撤退。盟军登陆法国之后,在一年时间内苏联从东部入侵,其他同盟国力量则从西部入侵,德国战败投降。希特勒拒绝承认失败,导致战争最后阶段德国基础设施受到严重破坏,与战争相关的死亡人数继续攀升。同盟国展开去纳粹化进程,并将剩余的纳粹领导人送往纽伦堡进行战争罪的审判。战后纳粹德国东部领土被并入苏联和波兰,而剩余德国领土则被苏联、美国、英国和法国军事占领,直到1949年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成立,德国领土被一分为二。.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納粹德國 · 查看更多 »

紹興 (南宋)

紹興(1131年-1162年)是南宋皇帝宋高宗的第二个也是最後一個年号,共计32年,有承繼前業,振興昌盛又或是紹奕世之宏修,興百年之丕緒之意。 紹興三十二年六月宋孝宗即位沿用。.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紹興 (南宋) · 查看更多 »

總理各國事務衙門

總理各國事務衙門(a),簡稱總理衙門,是清朝後期自強運動中所設立的外交事務衙門機構。在晚清的外交事務以及推動現代化事務上發揮了作用。.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總理各國事務衙門 · 查看更多 »

织布机

织布机,又称织机,为织造布料的机械。最初的织布机是有梭织布机,后发展出无梭织布机。 File:Webmaschine in Tirolervolkskunstmuseum.JPG|木製织布机 File:Warsztat.svg|一种脚踏式织布机构造 File:2006china waving.JPG|仿古织布机實作.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织布机 · 查看更多 »

罗城

罗城,城墙外另修的环墙,城外的大城。 《北史•列女传·魏任城国太妃孟氏》:「贼帅姜庆真阴结逆党,袭陷罗城。」 《资治通鉴•唐懿宗咸通九年》:「不移时,克罗城,彦曾退保子城。」 《资治通鉴•唐宪宗元和十四年》「比至,子城已洞开,惟牙城拒守」元胡三省注:「凡大城谓之罗城,小城谓之子城。又有第三重城,以卫节度使居宅,谓之牙城。」 Category:中国城池.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罗城 · 查看更多 »

罗源县

罗源县(闽东语:Lò̤-nguòng)位于福建省东北沿海,属福州市辖县,总人口25万,其中畲族人口占8.1%,为福建省畲族主要聚居地之一。.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罗源县 · 查看更多 »

美以美會

美以美会(The Methodist Episcopal Church,1784年-1939年)是从1784年到1939年之间的一个基督教卫理宗的教派,从1784年到1844年是在美国的卫理公会所使用的宗派名称,南北分裂后到1939年,是在美国北方的卫理公会所使用的宗派名称。该会属于基督新教的一个较大的宗派—— 卫理宗。.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美以美會 · 查看更多 »

美国

美利堅合眾國(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簡稱为 United States、America、The States,縮寫为 U.S.A.、U.S.),通稱美國,是由其下轄50个州、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五个自治领土及外岛共同組成的聯邦共和国。美國本土48州和联邦特区位於北美洲中部,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面是加拿大,南部和墨西哥及墨西哥灣接壤,本土位於溫帶、副熱帶地區。阿拉斯加州位於北美大陸西北方,東部為加拿大,西隔白令海峽和俄羅斯相望;夏威夷州則是太平洋中部的群島。美國在加勒比海和太平洋還擁有多處境外領土和島嶼地區。此外,美國还在全球14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着374個海外軍事基地。 美国拥有982萬平方公里国土面积,位居世界第三(依陆地面積定義为第四大国);同时拥有接近超过3.3億人口,為世界第三人口大国。因为有着來自世界各地的大量移民,它是世界上民族和文化最多元的國家之一Adams, J.Q.; Strother-Adams, Pearlie (2001).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美国 · 查看更多 »

翁承贊

翁承贊,字文堯,一字文饒,號狎鷗翁。福清人。 乾寧三年進士第三名,又中博學宏詞科。早年任京兆府參軍。天祐元年以右拾遺身份,前往閩中冊封王審知為瑯琊王。后拜諫議大夫。后梁時,再度成為閩王冊禮副使。不久,拔擢為福建鹽鐵使,加左散騎常侍,御史大夫。后依王審知,用為宰相,晚年以病卒於家。工於詩,有《昼锦》、《弘词》等集,已佚。《全唐詩》存其詩一卷,《全唐詩續拾》補六首。.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翁承贊 · 查看更多 »

省轄市

省轄市为地方行政单位,即省管轄的建制市,可以指:.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省轄市 · 查看更多 »

烟台山

烟台山可能有以下的意思:.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烟台山 · 查看更多 »

烽堠

烽堠又稱墩堠、瞭望台、瞭望塔、望樓、監視塔、烽火台,是高聳而可以供人瞭望周圍環境的塔樓式建築。 中國明代墩堠備有草材(作用如烽火台)、大銃、黑旗、白旗、燈籠等等。.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烽堠 · 查看更多 »

父系制度

系社会或男系社会的氏族制度,是按父系(男系)计算世系血统和继承财产的制度,是氏族社会的第二阶段。男性在生存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后,由母系制度过渡而来的社会制度。中国古代封建制度中的世袭制就是以父系氏族制度为基础的。.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父系制度 · 查看更多 »

瑞典

典王国(Konungariket Sverige)是一个位于斯堪地纳维亚半岛的北歐国家,首都为斯德哥尔摩。西鄰挪威,东北与芬兰接壤,西南濒临斯卡格拉克海峡和卡特加特海峡,東邊為波罗的海與波的尼亞灣。即瑞典和與丹麦、德国、波兰、俄罗斯、立陶宛、拉脫維亞和爱沙尼亚隔海相望,於西南通过厄勒海峽大桥与丹麦相连。瑞典於1995年加入欧洲联盟。 瑞典面积为449,964平方公里,为北歐第一大国家,人口1000万,第三页 - 于2007年7月10日查阅。。64%的國土由森林覆蓋,人口密度低,只有都會地區人口密度較高,84%的人口居住在只佔国土面积1.3%的城市裡。瑞典是一个現代、自由與民主的高度发达国家,其公民享有高质的生活,政府亦非常注重环保。 瑞典是传统的铁、铜和木材出口国,其水资源也很丰富,但是石油和煤矿十分匮乏。隨著運輸以及通訊的進步,這些自然資源也能夠更大規模地從各地開採,尤其是木材與鐵礦。經濟自由與教育普及而讓瑞典開始歷經快速的工業化,並從1890年代開始發展製造業。20世紀瑞典成為一個福利國家。 1397年,瑞典與丹麦和挪威一起所組成了卡爾馬聯合(芬兰此時還是瑞典王國的一部分)。瑞典於16世纪初脫離卡爾馬聯合,並且與鄰國進行了多年的戰爭,尤其是與俄羅斯以及從未完全承認瑞典已經離開了卡爾瑪聯合的丹麥-挪威聯合。17世纪時瑞典藉由戰爭擴張領土,成為了強權國家,其領土面积為目前的兩倍之大。1809年瑞典失去了芬蘭,也不再具有強權地位。之后,瑞典沒有再參與過戰爭。 現今,瑞典被視為極力追求人权和平等的国家之一。瑞典二戰後設立許多社會福利的制度,並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的人类发展指数中通常名列前茅。.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瑞典 · 查看更多 »

生產人民黨

生產人民黨,1933年11月20日福建事變後,領導事變的蔣光鼐、蔡廷鍇、陳銘樞、李濟深、黃琪翔等人召開會議,決定解散或脫離原有的黨派,以集體簽名的方式共同組織生產人民黨。會議通過了黨綱,,並公推陳銘樞為總書記。會後,當時在福建的脫離中國國民黨的分子,已解散的第三黨成員,少數的中國共產黨脫黨分子以及十九路軍部分軍官均參加了生產人民黨。生產人民黨成立後,並沒有開展大的活動,福建事變失敗後,該黨曾轉移到香港,存在一段時間即自行解體。.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生產人民黨 · 查看更多 »

熙宁

熙宁(元年:1068年 - 末年:1077年)是北宋时宋神宗赵顼的一个年号,共计10年,“熙”意即“兴盛、繁荣”,“宁”指安宁,謂繁荣安宁。.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熙宁 · 查看更多 »

番禺 (消歧义)

可以指:.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番禺 (消歧义) · 查看更多 »

番薯

薯(学名:Ipomoea batatas),又名地瓜、甘薯、红薯,是常见的多年生双子叶植物,草本,其蔓细长,茎匍匐地面。也指其块根。块根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皮色发白或发红,肉大多为黄白色,但也有紫色,除供食用外,还可以製糖和釀酒、製酒精。.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番薯 · 查看更多 »

煙館

烟馆,是提供吸食鸦片烟服务的场所。最初出现在中国沿海开放城市,如广州、上海。在清朝雍正时期,就有关于烟馆的记载。 1839年,林则徐在广东禁烟,曾经查封了广东大批烟馆。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政府对鸦片泛滥控制无效。除了外来鸦片,中国本土也种植和加工鸦片。到清末及民国初年,烟馆已经深入到中国内地的穷乡僻壤。清末,清政府曾與世界各國協議減少鴉片生產,清政府有確實執行,各國政府都予以肯定,但卻因為革命而停滯。 1930年代,国民政府提倡新生活运动,一度查禁烟馆,但是效果有限。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中国大陆地区彻底根除了烟馆。.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煙館 · 查看更多 »

狩獵採集

狩獵採集(hunter-gatherer)是指一种通过猎捕食物和直接采摘可食用果实的生存技能,而不太靠驯养或农业的生存状态。 狩獵採集可能是人类出现以来到旧石器时代为止唯一的生存技能。 农业大概在1万2000年前在两河流域、亚洲及中美洲、安第斯地区出现。从那时开始农业社會渐渐开始扩张取代狩獵採集社會。.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狩獵採集 · 查看更多 »

監國

監國,是君主制國家的制度,相當於君主的代理人。通常是指君主出外巡狩時,由儲君留守宮廷處理政務。或者指君主因故未能親政,由皇族宗室代理朝政;也有可能是君主已死,但新任君主尚未即位,由大臣或宗室暫時代理朝政。 亦有君主把一些政務交由儲君處理,稱之監國,為將來繼位作準備。有些政權的太子在登基之前,先稱監國才即位。 一個藩鎮或諸侯國的代理人,往往稱為留後。 Category:君主制 Category:储君 Category:摄政.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監國 · 查看更多 »

监国 (鲁王)

监国(1646年-1653年)是南明鲁王朱以海的纪年名称。 据《明史》记载,1645年朱以海在绍兴不奉隆武帝正朔,自称监国,以明年为监国鲁元年,未言建年号。《罪惟录》载鲁王纪年为监国元年,监国二年,亦是使用监国纪年,用至监国十七年,朱以海在金门去世。钱海岳《南明史·监国鲁王本纪》载监国纪年用至监国鲁八年,该年三月丁卯朔,朱以海自去监国之号,向安龙永历帝奉表称臣。傅以礼纂《残明大统历》,称监国鲁五年至八年为鲁王监国后元年至四年,“后四年三月,鲁王去监国之号,奉表行在”。傅斯年图书馆藏《大明监国鲁五年大统历》钞本一卷,可证鲁王并未使用年号。 李崇智认为“监国”不是年号,并认可李兆洛《紀元編》引《穉山文集》的庚寅为年号的说法。.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监国 (鲁王) · 查看更多 »

白银

白銀可以指:.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白银 · 查看更多 »

芦洋乡

芦洋乡是中国福建省福州市平潭县下辖的一个乡。.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芦洋乡 · 查看更多 »

芭蕉布

芭蕉布,又名蕉布、蕉紗、蕉葛,是從芭蕉葉中抽取纖維而織出來的布。廣泛產於亞太地區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域。.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芭蕉布 · 查看更多 »

难民

难民,是移民之一類,因某种不可抗的原因,例如战争、天灾等,而被迫迁移居住地,甚至是放棄国籍的人。各国移民法例对于难民问题的处理方法虽不尽相同,但大多时候,会采取“原居地遣返”或给予“政治庇护”。.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难民 · 查看更多 »

节度使

节度使,中國、越南、朝鮮古代軍事將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故称。後來在中國和越南成為地方军政长官,簡稱節度、節使、節帥。唐代驻守於各道的武将称为都督,都督带使持節的称為节度使。一般情況下也時常稱持節的各鎮守軍官,如觀察使、招討使和安撫使等為節度使。.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节度使 · 查看更多 »

隆武帝

明紹宗朱聿鍵(《思文大纪》,頁21-22),或稱隆武帝,小字長壽,南明第二任皇帝,原為唐王,為明太祖朱元璋二十三子唐王朱桱的八世孫(與明神宗同輩份),祖父唐端王朱碩熿,父為唐王之子朱器墭,母宣皇后毛氏。1644年,明思宗在北京自缢,1645年弘光帝被俘,鄭芝龍、黃道周等人扶朱聿鍵於福州登基称帝,改元為隆武並與同年開鑄「隆武通寶」,而弘光帝在翌年才被清廷所殺。 1646年,清军入福建,隆武帝在汀州被擄殺,享年44岁。永曆帝即位后初上尊谥思文皇帝,永历十一年上廟號紹宗,改谥号為配天至道弘毅肅穆思文烈武敏仁廣孝襄皇帝钱海岳《南明史·本纪第二》。朱聿键自奉甚俭,品格在南明诸君中是少見的優良。黄道周描述了隆武帝的为人:“今上不饮酒,精吏事,洞达古今,想亦高、光而下之所未见也。”.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隆武帝 · 查看更多 »

隋朝

隋朝(581年—619年)是中國歷史之中,上承南北朝、下啟唐朝的一個重要的朝代,史學家常把它和唐朝合稱隋唐高明士(2006年):《隋唐五代史》第一章〈導論-隋唐史的特質〉,第一節〈承先啟後的歷史地位〉,第3頁-第101頁。。隋朝源自581年隋文帝楊堅受禪建立隋朝,至619年王世充廢隋恭帝楊侗為止,國祚39年。楊堅屬於北周的胡漢關隴世家,於北周宣帝繼位後逐漸掌握周廷。幼年的北周靜帝即位後,身為外戚的楊堅控制朝政,先後平定尉遲迥、司馬消難等反楊叛軍。581年北周靜帝禪讓給楊堅,北周亡,楊堅定國號為「隋」《》、《》:楊堅的爵位是隨國公,依照慣例應將國號定為「隨」,但「隨」字的「辶」有忽走忽停不穩定的意思,於是他去掉「辶」,以「隋」這個新字作為王朝名。。依據五行相生的順序,北周的「木」德之後為「火」德,因此隋朝以火為德運並選取與火德對應的紅色為正色。隋文帝於587年廢除後梁,於589年隋滅陳之戰攻滅南朝陳,俘虜陳後主。隔年9月,控制嶺南地區的冼夫人歸附隋朝。至此,天下一統,隋朝結束了中國自魏晉南北朝以來的分裂局面,重新建立大一統的國家。 隋文帝總結歷朝興亡的原因,維護與農民的關係,調和統治集團內部的關係。這些使社會矛盾趨於緩和,經濟、文化得以迅速成長和繁華,開創出開皇之治。然而隋文帝晚年剛愎自用,提倡嚴苛重刑《隋書·刑法志》:「盜一錢以上棄市,三人共盜一瓜均死,事發即時行決」,因猜忌而大殺功臣《隋書·高祖紀》:「稽其亂亡之兆,起自高祖,成於煬帝,所由來遠矣」,國力開始衰退。隋文帝的次子楊廣爭奪長子楊勇的太子位獲勝。604年隋文帝去世,楊廣繼位,即隋煬帝。隋煬帝為了鞏固隋朝發展,興建許多大型建設,又東征西討,隋朝發展到極盛。然而隋煬帝好大喜功,嚴重耗費隋朝國力,其中又以三次東征高句麗為最甚,最後引發隋末民變。616年隋煬帝離開東都,前往江都(即今江蘇揚州)。618年宇文化及等人發動兵變,殺隋煬帝;隋恭帝楊侑禪讓李淵,李淵正式稱帝,建立唐朝;隔年,王世充擁立的隋恭帝楊侗也被廢,隋朝亡。隋末群雄割據的局面,最終也为唐朝所終結。 在政治制度方面,隋朝確立了影響後世深遠的三省六部制,以鞏固中央集權制度;制定出完整的科舉制度,以選拔優秀人才,弱化世族壟斷仕官的能力。另外還建立政事堂議事制度、監察制度、考績制度,這些都強化了政府機制,深刻影響到唐朝與後世的政治制度編輯部編輯(1992年):《中國文明史·隋唐五代史》第一章 〈多民族統一國家的重建與發展〉,1頁。在軍事上,繼續推行和改革府兵制;經濟上,一方面實行均田制和租庸調制減輕農民生產壓力,另一方面採取大索貌閱和輸籍制等清差戶口措施,以增加財政收入。這些政策成就了隋初的開皇之治。 為了鞏固隋朝發展,隋文帝與隋煬帝興建舉世聞名的隋唐大運河、隋長城、馳道以及大興城與東都洛陽。這些都提升了位於關中的隋廷對北方地區、關東地區與江南地區的掌控力,使隋朝各地的經濟、文化與人民能順利交流,還誕生出經濟重鎮江都(今揚州)。外交方面,隋朝的盛世也使得當時周邊國家和境內的少數民族如高昌、倭國、高句麗、新羅、百濟與內屬的東突厥等國都受隋朝文化與典章制度的影響,外交交流以日本的遣隋使最為著名。 隋朝結束自魏晉南北朝以來的分裂局面,奠定日後大唐盛世的基礎,對中國歷史的意義重大。隋朝的漢族已經不再是純漢族,很多胡漢混血改成漢姓。隋朝對於外族文化的接受度高,並與漢族文化融合,與唐朝合為中國歷史上較為開放的朝代。.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隋朝 · 查看更多 »

韦国清

韋國清,原名韦邦宽,广西东兰人,壯族,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國上將。 韦国清参加百色起义,历任红七军连长,瑞金工农红军学校军事教员,中共红军大学总支书记,干部团特科营营长,教导师特科团团长,参加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总部随营学校校长,抗大第一分校训练部部长、副校长兼教育长,八路军山东纵队陇海南进支队政治委员、八路军第5纵队第3支队政治委员,新四军第三师第九旅政治委员,旅长,新四军第四师副师长。第二次國共內戰时期,任山东野战军第二纵队司令员,华东野战军第二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苏北兵团司令员第三野战军第十兵团政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驻越南民主共和国军事顾问团团长,公安军副司令员,广西省省长、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主席、中共广西区委第一书记,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二书记,广西壮族自治区革命委员会主任,广州军区第一政治委员,中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广东省革命委员会主任,总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军委副秘书长等职。.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韦国清 · 查看更多 »

螺洲

螺洲是一個位于香港島及蒲台島之間的無人荒島,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岛嶼之一,地區行政屬離島區。其南面為螺洲门,为香港倾倒危险品的地方。 岛上並無淡水、也无人類活動痕跡。由於其附近海域盛產墨魚,故古老地圖往往標示為墨魚洲,而此处海域也是香港渔民的重要渔区之一。 该島曾被特首梁振英列為可能開發之新土地資源之一,开发方案包括把岛上的山移平并以泥石为材料构建一连接香港岛南端赤柱半岛的地峡。但此方案在早期咨询即被否决。其后也有在岛上开发旅游:例如賭場的建議,但都無疾而終。.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螺洲 · 查看更多 »

遣唐使

遣唐使為7至9世紀時日本派遣往唐朝之使節,为华夏文化在日本的传播之濫觴。.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遣唐使 · 查看更多 »

遷界令

遷界令又名遷海令,是清朝政府為對付明朝遺臣鄭成功在台灣的明鄭王朝,以斷絕中國大陸沿海居民對其之接濟的法令。順治十八年(1661年),清政府采纳黄梧的建議,将山東至廣東的沿海居民內遷三十至五十里,並將房屋焚棄,不准百姓复界。當時包括兩廣總督周有德、廣東巡撫王來任等一些地方官員均請求复界。 康熙亲政后,一些地方逐渐“开边展界”,人民回乡复业。康熙八年(1669年)允许沿海居民复界。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军平定台湾后正式展界。所谓“展界”,就是安排在顺治十八年前后被迁界令强迁的沿海居民复归故土。十一月,康熙帝将吏部侍郎杜臻、内阁学士席柱差往福建、广东主持沿海展界事宜,行前谕曰:“迁移百姓事关紧要,当查明原产给还原主,尔等会同总督巡抚安插,务使兵民得所。” 遷界令措施對明鄭有一定打擊成效。不過使得東南沿海地區田園荒蕪、百姓流離失所。遷界的惨痛记忆依然在嘉庆年间生活的林氏族人在族譜中的记述记叙下来。就在九龙定居生活的原居民而言,復界后的康熙末年能有自我保护的能力反而是安稳的因素。復界后数年的1676年,海盗攻陷彭莆围,杀戮村民。海盗戮村前已外出的极少数村民幸存,而作为后裔的竹園林氏較迅速恢復了其在九龍的勢力,甚至因土地不敷居住,分支了部分竹園族人至蒲崗村土地。而吳姓族谱中因遷界而四代祖先无从稽考,直至1724年在衙前圍村才定居下来。记叙林氏后人的记述认为该次海盗来自台湾。.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遷界令 · 查看更多 »

道光

道光(a;;1821年—1850年)是清宣宗旻宁的年号,共使用三十年。 道光三十年正月清文宗即位沿用。.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道光 · 查看更多 »

達素

達素,章佳氏,满洲镶黄旗人,先世居费雅朗阿,曾任內大臣、安南将军。.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達素 · 查看更多 »

荷兰

荷蘭(Nederland,),直譯尼德蘭,是主權國家荷蘭王國()下的主要構成國,与美洲加勒比地区的阿鲁巴、库拉索和荷屬圣马丁等四個主體,共同组成這個主權國家。 荷兰的領土可分為歐洲區與加勒比區兩個部份。歐洲區領土位于欧洲西北部,濒临北海,与德国、比利时接壤,並與英國為鄰。加勒比海區,位於美洲加勒比海地區,包括博奈爾島、聖尤斯特歇斯島和薩巴島三個小島。荷蘭最大的三個城市分別為阿姆斯特丹、鹿特丹與海牙。阿姆斯特丹是宪法确定的正式首都,然而,政府、國王的王宫和大多数使馆都位于海牙。此外,国际法庭也设在海牙。鹿特丹港,位於鹿特丹,為全世界進出量第八的大型港口。 「尼德蘭」的字面意義,為低地國家,這個名稱來自於它國內平坦而低濕的地形。其國土中,只有約50%的土地高於海拔1公尺。其國土中,低於海平面的土地,絕大多數是人造的。從16世紀開始,荷蘭人,利用風車及堤防排乾積水,逐步由海中及湖中製造出圩田。現今荷蘭國土總面積中,有17%是人造的。荷蘭是一個人口非常稠密的國家,其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406人,若不計入水域面積則是每平方公里497人。在全世界上,也只有孟加拉、台灣、韓國的總人口數與人口密度,同時高於尼德蘭。儘管如此,尼德蘭是世界第二大的糧食與農產品出口國,僅次於美國http://www.government.nl/news/2014/01/17/agricultural-exports-reach-record-levels.htmlhttp://www.hollandtrade.com/sector-information/agriculture-and-food/?bstnum.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荷兰 · 查看更多 »

菲律宾

菲律賓共和國(Republika ng Pilipinas;Republic of the Philippines),通稱菲律賓,是位於東南亞的一個群島國家。其地理位置處於西太平洋,北隔呂宋海峽與臺灣相望,南隔西里伯斯海與印度尼西亚相望,西隔中国南海與越南相望,東邊則為菲律宾海。作為一個座落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的熱帶國家,菲律賓常年飽受地震與颱風侵襲,然而其氣候環境也造就了豐富的自然資源與生物多樣性。菲律賓群島由7,641個島嶼組成,可分為呂宋島、-zh:米沙鄢群岛;zh-tw:維薩亞斯群島;zh-hk:維薩亞斯群島;zh-sg:米沙鄢群島;-和zh:棉兰老岛;zh-tw:民答那峨島;zh-hk:棉蘭老島;zh-sg:棉兰老岛;-三大島群。其國內人口約9,300萬,加上約1,100萬海外菲律賓人,2015年時總人口破億(世界第12名),成為東南亞第二個人口破億的國家。菲律賓群島上的種族與文化為數眾多,史前的尼格利陀人可能是該地區最早的居民,隨後南島民族的遷徙帶來了馬來文化,隨著宗教與貿易的發展,各地分別受到了印度文化、中華文化與伊斯蘭文化的影響。 1521年麥哲倫探險隊航海抵達此地,隨後西班牙人於1565年至1571年期間開始陸續佔領菲律賓群島,展開長達300多年的統治。19世紀末期,菲律賓經歷了對西班牙革命、美西战争及美菲战争之後,成為美國殖民地,於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間被日本佔領,並在戰後獨立。美國在當地留下了英文的主導地位以及對西方文化的認同。獨立至今,菲律賓經歷過數次的經濟快速成長,然而,政局動盪、貪污問題及社會不安成為了阻礙其發展的一大因素。此外,其國內還有嚴重的貧富差距。但是,近年來菲律賓的經濟有所改善,海外打工移民陸續歸國,特別是北部各島嶼、马尼拉的建設達到新興國家水平,該國並榮獲了亞洲四小虎的称号。.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菲律宾 · 查看更多 »

萧国梁

萧国梁,字挺之,福建福州永福县岭路乡翀峰村(现永泰县岭路乡陈山村)人,南宋状元。 南宋乾道二年(1166年)殿试擢进士第一。萧国梁原本是当科的榜眼,状元本是宋朝皇族的赵汝愚,但赵汝愚因已列官籍,朝廷为选拔民间人才起见,将萧国梁升为榜首。萧国梁在殿试时有“名传玉陛星辰晓,泽沛金芝雨露春”的诗句,在谢恩奏章又写道:“豫龙飞之选,淮安序次已当先;无汗马之劳,酇侯何功而居上”,以汉代萧何擢韩信之首功来比喻自己原属第二名却忝居状元,因比喻得体对仗工整而流传于世。他历任著作郎、太子侍讲兼礼部郎中、朝奉郎、广东通判,知漳州。萧国梁著有文集十一种,都已失传。他去世后被祀于其家乡永福的乡贤祠中。.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萧国梁 · 查看更多 »

萨镇冰

薩鎮冰(平話字:Sák Déng-bĭng;),字鼎銘,中國福建福州人,祖籍山西代縣,中國海軍名將,北洋政府代总理,民国海军上将。曾参与甲午战争。為中國極少數任職過清朝、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三朝的名人。.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萨镇冰 · 查看更多 »

萬年清

萬年清,雲南廣南府人,清朝軍事將領,同武進士出身。 萬年清原名朝舉,嘉慶六年(1801年),中式辛酉恩科三甲武進士。以營守備用。後官江西南昌城守營都司。.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萬年清 · 查看更多 »

鐵錢

鐵錢,是中國古錢幣之一,流行於四川一帶,以鐵鑄,造型一如銅錢,為圓型,上有方孔。古時四川乏銅,故以鐵鑄錢。 五代十國的後蜀因財政因難,發行鐵錢,號稱「廣政通寶」,與銅錢並用。宋太祖滅後蜀後,回收四川的金銀和銅錢,運往中央,鑄造鐵錢代用,並禁止帶銅錢入四川。於是鐵錢成為四川的主要貨幣。 但鐵錢原材料較廉價,約十枚方能兌換一枚銅錢,而且重量更高,使用非常不便。民眾往往將鐵錢寄存在「交子鋪」中,換取票據交子,並在日常生活中用作交易。1023年,宋朝政府發行紙幣交子。鐵錢遂被交子取代,不再是四川的主要貨幣。 南宋政府一度在江北使用鐵錢,使銅錢得以集中於江南。但因會子逐漸流行,南宋終於放棄鐵錢政策,回收鐵錢。.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鐵錢 · 查看更多 »

靖康

靖康(1126年-1127年四月)是宋钦宗的年号,也是北宋的最后一个年号。北宋使用靖康这个年号一共2年,有安定富足之意。.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靖康 · 查看更多 »

青铜时代

青铜时代(Bronze Age),又称青铜器时代、青铜文明,在考古学上是以使用青铜器为标志的人类文化发展的一个阶段。 青铜是红铜和锡或鉛的合金,因为其氧化物颜色青灰,故名青铜。由于青铜的熔点比较低,约为800℃;而硬度高,为铜或锡的2倍多,所以容易融化和铸造成型。青铜时代初期,青铜器具比重较小,甚或以石器为主,进入中后期,比重逐步增加。自有了青铜器和随之的增加,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力水平提高,物质生活条件也渐渐丰富。青铜铸造术的发明,与石器时代相比,起了划时代的作用。 青銅時代是在三時代系統中的第二時期,三時代系統是丹麥考古學家克里斯蒂安·于恩森·汤姆森在1836年時所提出,共分為石器時代、青銅器時代與鐵器時代。 青銅時代的特色是青銅的廣泛使用,即利用銅與錫、鉛、銻或砷的合金製作工具和武器。.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青铜时代 · 查看更多 »

项羽

項羽(),名籍,字羽,以字行,楚国下相(今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人,秦朝末年西楚軍事家,政治家。 楚国名將項燕之孫,七歲後隨叔父項梁遷吳中,秦末民变期间在会稽郡治所吴县(今江苏苏州)起兵反秦 ,被楚後懷王封為魯公。前207年鉅鹿之戰中,項羽統率楚軍五萬大破秦軍五十萬,決定秦朝覆亡之勢,秦三世自降為「秦王」,不再稱「皇帝」。項羽起兵三年,即率領山東六國諸侯滅秦,分封天下,政由羽出,自封「西楚霸王」,統治黃河及長江下游的梁楚九郡,年僅二十五歲。 前206年,漢王劉邦從漢中出兵進攻項羽,展開了歷時四年的楚漢戰爭,期間項羽雖然屢屢大破劉邦,但項羽始終無法有固定的後方補給,糧草殆盡,又未能重用范增、韓信、陳平,最後反被劉邦所滅。前202年,項羽在垓下之战為劉邦指揮諸侯六十萬聯軍所敗,突圍至烏江後,自刎而死。 項羽被譽為中國历史最为勇猛的将领,史學家稱“羽之神勇,千古无二”,亦認為「霸王」一词专指项羽。.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项羽 · 查看更多 »

顺治帝

顺治皇帝(a;),名福临(a),姓爱新觉罗氏,大清第二位皇帝,清兵入关后的首位清帝,1643年10月8日至1661年2月5日在位,在位18年。议政王大臣会议于1643年9月,推举五岁的福临承袭其父皇太极帝位,同时命努尔哈赤第十四子睿亲王多尔衮和努尔哈赤之侄郑亲王济尔哈朗二人助小皇帝辅理国政。 自1643年至1650年,政治权力主要掌握在多尔衮手里。在多尔衮的领导下,清朝征服明朝的大部分故土,深入西南省份追剿南明政权,在激烈的反对中,建立一系列被清代皇帝所沿袭的政策,如1645年颁布“剃发令”。多尔衮于1650年12月31日死后,13歲的顺治皇帝开始亲政。顺治皇帝试图打击腐败,整顿吏治,削弱满洲贵族的政治影响力,但最终结果成败参半。在位期間,顺治帝面临着大明遗民的复明抵抗,不过至1661年,清军已将大清帝国最后的对手,南明遺臣郑成功和永历皇帝朱由榔击败,郑成功和朱由榔分别于次年病死和被擒杀。顺治皇帝在22岁时因感染高度流行的天花去世,其皇位由已从天花中幸免于难的皇三子玄烨承袭,后者即康熙帝,统治中国61年。由于顺治年间的历史文献流传相对较少,加上史書為突顯康熙帝的功績,因此这段时期同整个清朝历史相比显得较为鲜为人知。 顺治是清朝统治者在位期间在中国使用的年号。由于大清皇室为满洲人,统治许多蒙古部落,而这些蒙古部落曾帮助清朝征服中国,所以顺治年号在满语和蒙古语中分别有对应词,如蒙古语尊号额耶尔札萨克汗(;「平顺统治」的可汗,即義譯「順治」)。顺治帝死后受供奉于太庙,庙号「世祖」,谥号「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统称世祖章皇帝(v),葬于清东陵的孝陵。.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顺治帝 · 查看更多 »

行中书省

行中书省,元朝(中统、至元年间)开始实施的直属中央政府管辖的一级行政区,民间简称“行省”或“省”。元朝全国四级地方行政制中,首都所在的腹里地区(今河北、山东、山西及河南,内蒙古部分地区)则由中书省直接管辖,吐蕃由宣政院管辖。“行中书省”在当时主要作为军事管理,掌管所辖省内的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及其他军政事务。 在宋代官員兼職分「行、守、攝」,「行」為兼領低於本職的,元代以軍事統帥兼領中書省宰相銜,而通常軍事統帥為親王或國王,比如征東等處即以高麗王「行」中書省左丞相,向下兼任曰行,故曰『「行」中書省』。另外,根據學者錢穆的說法,元朝政府所設的「行中书省」意為「行動的中書省」,即中央政府為維護其統治在地方行政上所設的全權機關,而與具有一定自治權力的地方政府有權力來源上的不同。 在“行中书省”之下,元朝先后将宋代的路改为道、州升为路,部分的县则改升为州,与县平级(直隶州在外),实行省、道、路、州(县)四级地方行政制。.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行中书省 · 查看更多 »

衙門

衙門,本作牙門,又稱官衙,為中國乃至東亞古代對官署的稱呼,內有地方官員負責審理案件,衙門中的衙門差役就是協助地方官員搜查証據及逮捕犯人。.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衙門 · 查看更多 »

袁世凯

袁世凱(),字慰廷(又作慰庭、慰亭),號容庵,汉族,河南省陈州府项城县人,故又稱袁項城。清末民初重要的軍事家、政治家、外交家,北洋新军領袖,对近代中国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方面的现代化以及漢族传统文化的恢复作出过重要贡献,是中国警政、中国司法现代化的奠基人,对中华民国的成立起到关键作用。曾任清朝內閣總理大臣、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和中華民國大總統等职。 袁世凱出身官宦家族,於清末投身行伍,后随军赴朝鲜参与平定壬午军乱,又在朝鲜甲申政变中指挥军队击溃日軍,被清廷委以重任,回国组建新军,襄贊洋務運動及清末新政,自道員、巡撫、總督累升,至入值軍機處,甚至內閣總理大臣,成為清末頭號權臣。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孙文于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袁世凯逼迫大清皇帝逊位,袁世凯组建临时政府。 成为民國首任大總統后,袁世凯进行改革,发展经济,维护国家领土主权。但其施政引发争议,国内爆发二次革命。中国签署廿一條事件引发国内民众不满。1915年袁世凯称帝,建立中華帝國,年号洪宪,由于国内反对,袁世凯宣布退位,登基83天便以失敗收場并于1916年6月6日逝世,葬于河南安阳。.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袁世凯 · 查看更多 »

颱風

颱風(Typhoon,香港天文台縮寫T.;台風/たいふう/taifū;태풍)是赤道以北,國際換日線以西,亞太國家或地區對熱帶氣旋的一個分級。在氣象學上,按世界氣象組織定義,熱帶氣旋中心持續風速達到12級(即64節或以上、32.7m/s或以上,又或者118km/hr或以上)稱為颶風(Hurricane)或其他在地近義字。西北太平洋地區採用之近義字乃颱風。世界氣象組織及日本氣象廳均以此為熱帶氣旋的最高級別,但部份氣象部門會按需要而設立更高級別,如中國中央氣象台及香港天文台之強颱風、超強颱風,中華民國中央氣象局之強烈颱風,以及美國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的超級颱風。 廣義上,「颱風」這個詞並非一種熱帶氣旋強度。在臺灣、日本等地,將中心持續風速每秒17.2米或以上的熱帶氣旋(包括世界氣象組織定義中的熱帶風暴、強烈熱帶風暴和颱風)均稱颱風。在非正式場合,「颱風」甚至直接泛指熱帶氣旋本身。當西北太平洋的熱帶氣旋達到熱帶風暴的強度,區域專責氣象中心(RSMC)日本氣象廳會對其編號及命名,名稱由世界氣象組織颱風委員會的14個國家和地區提供。 據美國海軍的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統計,1959年至2004年間西北太平洋及南海海域的颱風發生的個數與月份,平均每年有26.5個颱風生成,出現最多颱風的月份是8月,其次是7月和9月。.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颱風 · 查看更多 »

领事馆

领事馆是代表一個国家派駐外國處理外交事務的机构,有時也兼作领事的住所,通常设立在首都以外的城市,如較多僑民居住、或是該國國民經常前往的城市。通常負責簽證發放、文書認證、僑民保護和協助(如補發護照)等事務。其與大使館的不同之處,在於駐在國的大使只能有一位,因此大使館相應僅能設置一座,且多位於首都;而領事可以有數名,因此領事館可視情況在多個城市設置。.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领事馆 · 查看更多 »

裴次元

裴次元,唐朝官员。高祖裴行方,檢校幽州都督、懷義平公。曾祖裴履昭,甘州刺史。祖裴务。父裴荐,主客員外郎。伯父裴茙,襄州刺史。 元和六年(811年)二月,以太府卿迁任福建观察使。八年(813年)十一月,迁任河南尹。后迁洪州刺史、江西观察使。十五年(820年)八月卒。有三子:處道、處範、處權。.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裴次元 · 查看更多 »

西班牙

西班牙王国(Reino de España),通稱西班牙(España),古籍譯為日斯巴尼亞或以西巴尼亞,《聖經》曾譯為「士班雅」,是位於欧洲西南部的君主立宪制国家,与葡萄牙同处於伊比利亚半岛,东北部与法国、安道尔接壤,國土面積則佔伊比利亚半岛的五分之四。其领土还包括地中海中的巴利阿里群岛、大西洋的加那利群岛、以及在非洲北部的休达和梅利利亚。首都兼最大都市為馬德里。 由於位處歐洲與非洲的交界,西班牙自史前时代以来就一直受许多外来影响,中世紀時有多國並立,至15世纪始建立單一國家,在近代史上是影响其他地区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其全球帝国兴盛时给世界带来的影响是,現今全球有5億人口使用西班牙语,使西班牙语成为世界上总使用人数第三多,母語人數第二多的语言。.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西班牙 · 查看更多 »

西禅寺

西禅寺,又称清禅寺、延寿寺、长庆寺,位于中国福建福州怡山山麓,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之一,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该寺前身为道教王霸仙人修道的场地,唐朝咸通八年(867年)改建佛寺。初名清禅寺,后改称延寿寺,长兴年间,王延钧奏请敕赐长庆寺。之后改为西禅寺。该寺建筑中轴线分别为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藏经阁、玉佛楼、观音阁以及客堂、禅堂、方丈室等。寺内还藏有《塔内真身记》石碑、唐慧稜禅师塔、唐七星井、弘一法师放生池碑,还有雪庵禅师朱底金字百寿屏、寺僧刺血书《法华经》、《楞严经》等。此外西禅寺的荔枝诗会,也是非常著名。西禪寺在福州當地以及東南亞擁有許多下院,包括了福州的開化寺、護國寺、觀音閣、萬壽頭陀寺,新加坡的雙林寺,馬來西亞的雙慶寺,越南的南普陀寺(舍利院)等,這些下院有西禪寺派出僧侶入駐參與管理。.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西禅寺 · 查看更多 »

西湖公园

西湖公园可能指:.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西湖公园 · 查看更多 »

西晋

西晋(265年2月4日-316年12月11日),是古代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個大一統的时期,乃於265年由晋武帝司马炎取代曹魏政权而建立。國號為「晉」,定都洛陽,後世稱「西晉」,為晉朝的一部分。這大一統時期為時僅51年,倘由滅吳始計,則僅37年。西晉先定都洛陽,後以長安為陪都。實行两京制。.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西晋 · 查看更多 »

馬尾

尾,是一種髮型,指將大部分的頭髮往頭後部集中,用一个皮套或其它的可以松紧的装饰品,將其紮起來豎在半空中的造型。该发型因看起來像馬的尾巴而得名。如果將單馬尾紮於側邊則稱為側馬尾。 馬尾並不屬於辮子,辮子乃是將頭髮分成小束之後再互相纏繞而成的髮型,與單純只有將頭髮紮起之馬尾不同。稱「馬尾」為「馬尾辮」不但是一種贅詞,而且容易使讀者被誤導。.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馬尾 · 查看更多 »

馬江海戰

江海戰(又稱馬尾海戰)是中法战争中的一場海上戰役。該戰起於法國為控制台灣海峽,命远东艦隊中国海分艦隊司令孤拔率領艦隊突襲位在福州馬尾的福建水師,殲滅福建水師半數戰艦,並摧毀馬尾造船廠、沿岸砲臺等海防設施,徹底癱瘓福建沿海的海上武力,順利達成法軍預定的戰略目標。.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馬江海戰 · 查看更多 »

觀察使

觀察使,中國古代官名,原稱採訪使,別稱觀察、廉車正使、廉車、廉使、廉查。唐玄宗設,原為一種監察官,近於御史,後變成軍事、行政的官職。後人雅稱明清的道員為觀察使。.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觀察使 · 查看更多 »

許崇智

許崇智(),字汝為,生於廣東番禺,建國粵軍總司令,中國國民黨早期主要军事领导人之一,也是国民党前期右派代表人物之一。.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許崇智 · 查看更多 »

马可·波罗

可·波罗(Marco Polo,又譯馬可·孛羅、马哥·波罗、馬哥孛羅,)是威尼斯共和国商人、旅行家及探险家。据本人说他曾随父亲和叔叔通过丝绸之路到过中国,擔任元朝官員。回到威尼斯后,马可·波罗在一次威尼斯和热那亚之间的海战中被俘,在监狱里口述其旅行经历,由鲁斯蒂谦写出《马可·波罗游记》。他的游记讓欧洲人得以了解中亚和中国,對東西發展有很大的貢獻。.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马可·波罗 · 查看更多 »

马尾造船厂

尾造船厂是位于福州市马尾区的一家造船厂。始建于1866年,由福州船政局管理,为清朝政府制造多艘战舰,所造船只多服役于福建水师,在19世紀末期一度為全中國最大的造船工業重鎮,後因人因不贓的因素造船總量與品質不斷下降,最後中國造船業務的重心轉移至江南造船廠,馬尾造船廠的造船業務於1907年停辦。抗日战争期间,大部分建筑因轰炸而毁损,现留有轮机车间。后改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马尾造船厂 · 查看更多 »

马尾港

尾港是位于福州市马尾区的内河港口,位于闽江在福州分流出的台江、乌龙江会合处,距闽江口26.6公里。.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马尾港 · 查看更多 »

马球

球(英文:Polo,或源於藏語Pulu的音譯,意即“球”)是騎在馬上,用馬球桿擊球入門的一种体育活動。马球在中國古代叫「擊鞠」,始於漢代,在东汉后期,曹植《名都篇》中就有「连骑击鞠壤,巧捷惟万端」的诗句來描寫當時人打馬球的情形,並風行於唐代。但對於馬球的起源,目前尚沒有確切的說法。.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马球 · 查看更多 »

马立峰

立峰(),福建福安人。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马立峰 · 查看更多 »

驸马

,全称为驸马都尉,是中國、越南、朝鮮官职名称,「駙馬」又作附馬、付馬,最早出现在汉武帝时期。由於駙馬經常成為公主之夫或授此官職予公主之夫,後來就變成公主之夫專有的稱謂。又因為中國的皇女一般在出嫁前皆封公主,因此國婿、帝婿往往都是駙馬。清代改稱額駙。.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驸马 · 查看更多 »

豐州

豐州可以指:.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豐州 · 查看更多 »

貞元 (唐朝)

貞元(785年正月—805年八月)是唐德宗的年號,共计21年。貞元這年號為唐太宗年號貞觀和唐玄宗年號開元合二為一,成為新年號貞元。.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貞元 (唐朝) · 查看更多 »

貞觀

貞觀是以下統治者的年號:.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貞觀 · 查看更多 »

鲍修让

鲍修让,五代十国时吴越国官员,余姚(今浙江余姚)人,吴越忠懿王钱俶时同参丞相府事。鲍君福之子。 鲍修让年轻时少言寡语,治军严整,有法度。官至上直指挥使、衢州刺史。后汉天福十二年(947年),鲍修让为戍将,在福州护李孺赟。李孺赟背叛吴越,鲍修让杀了他,把首级传到杭州。后周显德三年(956年),他随从吴程攻打南唐常州,来响应周世宗的大军。北宋建隆元年(960年),担任知福州彰武军事,改上直诸军都钤辖使,同参丞相府事。在任上去世。.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鲍修让 · 查看更多 »

賽馬場

賽馬場,也作跑馬場或競馬場,簡稱「馬場」,是專門同來舉辦賽馬競技或馬術表演的场地。现代賽马场的雏形源自古希腊時代,多為露天形式,主要設施包括馬房、跑道、看臺以及草地或沙圈。.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賽馬場 · 查看更多 »

贞明 (后梁)

贞明(915年十一月乙丑-921年四月)是后梁末帝朱友贞的年号,共计7年。吴越太祖錢鏐,闽太祖王審知,楚王马殷同时用该年号。.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贞明 (后梁) · 查看更多 »

越可指:.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越 · 查看更多 »

越國

越国(又稱作--越),傳說在公元前2032年由無餘於會稽一带所建立的古代諸侯國,至公元前222年,在被秦國發動的統一九州戰爭中滅亡。.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越國 · 查看更多 »

超渡

超度,也稱超薦等,華人喪禮中,雅稱犯罪、人格淨化、浮屠犧牲、俗稱作功德、作功果等。超度是一種「喪事」的宗教儀式,是在佛教、道教、民間信仰中,以佈施僧侶、道士、念誦佛經、召請神佛等等行為,使祖先或亡靈彌補生前罪業,得到冥福、增加福報、減輕身處地獄、餓鬼等輪迴恶道的困擾等。有時還有破地獄的儀式,道士會帶親屬做一些動作仿效目蓮救母,象徵把亡者救出地獄。.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超渡 · 查看更多 »

趙昱 (消歧義)

趙昱可以是下列人物:.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趙昱 (消歧義) · 查看更多 »

鹽田

鹽田是一種在鹽鹼地利用太陽能蒸發鹵水中的水分,以取得鹽的結晶的設施,在臺灣又稱為「鹽灘」、「鹽埕」(閩南語,包括潮州話)。而由於鹽田是仰賴太陽能來運作的,所以通常採行於有明顯乾季的地區,以避免日曬不足或中途遭到雨水的破壞。.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鹽田 · 查看更多 »

黃巢之亂

黃巢之亂,是唐僖宗時由私鹽商人黄巢為首的民變,近年亦有學者稱黃巢民變,是唐末民變中,歷時最久,遍及最大,影響最深遠的一次,禍延唐朝半壁江山,時間長達十年,造成的死亡人數難以估計,導致唐末國力大衰,加速唐朝滅亡。.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黃巢之亂 · 查看更多 »

黃琪翔

黃琪翔(),字御行,廣東嘉應(今梅州市梅縣區)人。中國軍人,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将加上將,北伐、抗戰時名將。1931年起為中國國民黨臨時行動委員會(即第三黨)之領導,曾參加發動閩變。抗戰時先後任國民革命軍集團軍司令、中国遠征軍副總司令,獲授青天白日勳章。戰後第三黨改成為「中國農工民主黨」,曾擔任秘書長、副主席。1949年回北京參加政協 ,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政協常务委員等職。1957年鳴放時公開批評蘇聯,反右開始即被劃為右派,遭受迫害。文革時再受残酷人身攻击。1970年逝世。.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黃琪翔 · 查看更多 »

黄定

定,()字泰之,号龙屿,晚号巩溪居士。南宋福州永福县一都龙屿村(今福清市一都镇)人,他是乾道八年状元,也是一名诗人,为黄龟年的堂侄孙。黄定为福清市历史上唯一一位文状元。 黄定少年时在乡里苦学经史文章,二十八岁考取补太学生,入临安国子监进修。乾道七年(1171)年考取预荐,乾道八年(1172年)在会试的廷试对策中,他就南宋和金国对峙的局势提出“以大有为之时,为改过之日月”、“虽有无我之量而累于自喜,虽有知人之明而累于自是。何不因群情之所共违,而察一已之所独向”,受到宋孝宗赵昚赏识,被擢为殿试第一名。后授广东潮州知府,在民生方面颇有建树,去职后潮州人还将其祀于州祠中。后来直显谟阁任广东提举,不久又升任国子监祭酒。黄定精于词作,写有《二集》二卷、《凤城词》一卷,但已失传。他死后祀于永福县乡贤祠,葬于故乡下倪山。.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黄定 · 查看更多 »

鼓楼区

鼓楼区可以指:.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鼓楼区 · 查看更多 »

鼓楼区 (福州市)

鼓楼区(闽东语:Gū-làu)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省福州市所辖的一个区。位于福州市市区西北部。.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鼓楼区 (福州市) · 查看更多 »

可以指:.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齐 · 查看更多 »

轴心国

轴心国,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结成的战争联盟,以德国、日本、意大利3個國家為中心。英法的绥靖政策为轴心国的成立铺平道路,1938年的“慕尼黑协定”更以东欧版图尤其是出卖捷克为诱饵,怂恿希特勒进攻苏联。蘇聯则于1939年以“德蘇互不侵犯條約”应对,以瓜分波兰缓和苏德关系。1940年7月希特勒發出「第16號元首指令」准备执行登陆英国的“海狮行动计划”(后并未实施),8月不列颠空战展开,9月轴心国成立。11月苏联希望藉与轴心国加入意願,而避免东欧和西亚的战事,但德国早有“新秩序”计划即后来的“軸心國瓜分世界的計劃”前身,将犹太人和斯拉夫人视为低等种族应对其财物与国土予以掠夺,並透過快速擴張的戰爭來實現新世界秩序,尤其是希特勒认为英国受犹太人掌控,苏联则斯拉夫民族众多,轴心国对两者必然发动进攻,与苏联当时的理念有诸多冲突,所以希特勒后来对苏联谈判中所提出的要求不予回复,谈判最終因為德國入侵苏联而破局。.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轴心国 · 查看更多 »

龙溪县

龙溪县为原中国福建省下辖的一个县。南朝时始置。1960年8月15日,龙溪县与海澄县合并为龙海县。.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龙溪县 · 查看更多 »

连城县

连城县是中国福建省龙岩市下辖的一个县。北纬25°13′-25°26′,东经116°32′-117°10′。连城红心地瓜干是著名的闽西八大干之一,也是中国地理标志产品。连城白鸭被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连城县 · 查看更多 »

连江县

连江县(福州话平话字:;国际音标:)别称闽都金凤,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省福州市下所属之县份。全县介于北纬26°07'-26°27',东经119°17'-120°31'之间,东濒台湾海峡;西傍福建省会福州,陆路相距50公里;南临闽江出口;北控闽浙两省通衢。全县陆海总面积4280.15平方公里。陆地面积1168.13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112.02平方公里。 由于上世纪中叶国共内战关系,原连江县一分为二,位于外海的南竿岛、北竿岛等为中华民国政府所有,位于中国大陆的连江县主体则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所有。故与两岸均有的“福建省”相同,两地亦各有其“连江县”,为唯一两岸分治的县份。.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连江县 · 查看更多 »

进士

进士原是科舉的科目之一。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通過最後一級中央政府朝廷考試者,稱為進士。到了元朝以後,惟存進士一科,遂成為科舉功名的最高等級。民间又称考中进士为“金榜题名”。.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进士 · 查看更多 »

錢昱 (吳越國)

钱昱(),字就之,杭州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是五代十國的吳越國國王钱元瓘的孙子,忠献王钱弘佐长子。 钱弘佐去世时,钱昱还在襁褓中,钱弘倧即位。钱俶即位,錢昱为秀州刺史。錢昱到开封府向宋太祖朝贡。平定后蜀后,为台州刺史,德化军节度使。转任静海军节度使,温州刺史。钱俶入北宋,为白州刺史。知宋州,工部侍郎,历任寿州、泗州、宿州,没有善政。五十七岁去世,赠太师。追封富水侯。钱昱献《太平兴国录》一书,任秘书监。能书画琴棋。辑有《竹谱》3卷,有集20卷。.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錢昱 (吳越國) · 查看更多 »

范式人

范式人(),又名范志明,字涤凡,号耀卿,曾名范拯民,化名洪泽,福建省寿宁县鳌阳镇南门兜虎山巷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 1932年参加地方武装。1934年,当选闽东苏维埃政府委员,创建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第二团第十六连,任指导员。6月担任闽东工农红军独立团第三营政委,同年8月任独立团参谋长。1935年当选中共闽东特委常委等职。次年,任中共闽赣省保卫局局长。1937年,任闽东独立师政治部主任、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闽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政治部主任兼肃反委员会主任。抗日战争期间,担任共闽东特委常委、书记兼新四军第六团宁德留守处主任。1945年,奔赴延安参加中共七大,担任中央党校一部第七分部临时党支部书记。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率部奔赴东北战场,任中共黑龙江省工作委员会副书记、书记。1946年,任中共黑龙江省委员会副书记。次年兼任西满军区第一军分区副政委;次年改黑龙江省政府主席。1948年,任中共黑龙江省委书记,黑龙江军区政委。 1949年,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九江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同年任中共江西省委第一副书记、江西省人民政府副主席。1952年,调任中央,任中央人民政府粮食部副部长。1952年,任邮电部副部长。1961年,担任中共福建省委第二书记,后兼任福建省第三届政协主席。1965年,兼任福建省军区政委。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迫害,此后复出担任中顾委委员。.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范式人 · 查看更多 »

郡治

郡治(英語:County town)是英國與愛爾蘭的各郡首府。通常是政府與司法機關的所在地,或是郡內的首要城市。 或者,也可以指古中国或世界各國的“郡”首府所在地。.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郡治 · 查看更多 »

胡文虎

胡文虎(),生於緬甸,祖籍福建省永定县(今龍岩市永定區),客家人,東南亞華僑商人。早年與弟胡文豹合創虎標萬金油、八卦丹、头疼粉、清快水、止痛散等。另曾經創辦過星、馬、港一帶的星報系列的報紙,計有《星洲日報》、《星島日報》、《英文星報》、《星暹日報》與《星檳日報》(今《光明日報》前身)。.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胡文虎 · 查看更多 »

郢(读作yǐng ㄧㄥˇ),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楚国的首都。 楚国在建国初期定都丹阳(古丹阳位于河南淅川境内)。后来为了和一些小国家争夺汉中,迁都郢(鄢郢,或作疆郢),后又东迁郢都(纪郢、南郢)。在今湖北省西部、荆州市荆州区北面三公里左右楚纪南故城,被认为是郢都所在。位于今周口市淮阳县的陈楚故城,则被认为是之后的陈郢。楚国末期,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前241年),楚国国都东迁至寿春,命名为郢,后世所称寿郢。.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郢 · 查看更多 »

都指挥使司

都指挥使司,简称都司,是中國明朝设立于地方的军事指挥机关。 明初,废元朝枢密(樞密院)、平章(同平章事)、元帅、总管、万户诸武官号,统兵五千人者授指挥,以下千户、百户、总旗、小旗不等。度山川形势,分设卫所(衛所制)。大致五千六百人为卫、千人为千户所、百人为百户所。.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都指挥使司 · 查看更多 »

郑侨

郑侨(1132~1202年),字惠叔,南宋兴化县福兴里浔阳(今莆田仙游县象溪乡莱溪村)人,郑樵之侄。南宋官员、乾道五年(1169年)殿试状元。.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郑侨 · 查看更多 »

郑祖荫

郑祖荫(),字兰荪,生于中国福建省福州府闽县,中国革命家,中国同盟会会员、中国国民党党员。.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郑祖荫 · 查看更多 »

航空母舰

航空母艦(常簡稱為航--母、航--艦、空--母,美規常用代號為CV+其他字母以分類)是一種以搭載艦載機為主要武器的军舰,艦體通常擁有供飞机起降的巨大甲板和座落於左右其中一側的島式艦橋(一般稱為「艦島」)。航艦是航空母艦戰鬥群的核心,艦隊中的其它船隻提供其保護和供給,而航母則提供空中支援和遠程打擊能力。航空母艦是目前最大的武器系统平台,发展至今已是現代蓝水海军不可或缺的武器,也是海戰最重要的作戰艦艇之一。 航空母艦起源於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間飛機作戰能力實用化後的影響,在各國航空技術進步、進而使陸基飛機有能力攻擊地面目標的同時,海軍亦用飛機來進行偵查與攻擊敵軍偵察機,因此出現了專門供水上飛機整備與其他雙翼機起飛的水上飛機母艦。一戰後,各大海軍強國主要仍維持著崇尚排水量大、裝載大口徑艦砲軍艦的大艦巨砲主義,但即使如此還是有不少軍事理論家提倡將飛機用於攻擊軍艦的作法,因此研製出多種形式的航空母艦、奠定未來海空兵力的發展。第二次世界大战爆發後,航艦的重要性日益浮現,而在珍珠港事件以及馬來亞海戰的結果中顯示,大型軍艦在飛機的空中攻擊下十分脆弱,大艦巨砲主義也因此走向終結,到了戰爭後期各國不但趕緊將許多艦船改裝成臨時航母之外,還出現了如菲律賓海海戰此類的航艦大戰。 二戰結束後,航空母艦的地位一度因為核武器的出現而產生爭議與討論,特別是在受到核武器攻擊下的生存能力,但到了朝鲜战争後又恢復了其重要性,世界形成以美國為首的航艦武力對抗苏联水面艦艇部隊的格局,航空母艦更是參與了世界各地的局部衝突與代理戰爭。冷戰結束後,世界各國軍備緊縮,目前僅中國、俄罗斯、英国、法国、印度、巴西、意大利、西班牙、美國、泰国擁有或計划建造航空母艦,由於其造價與維護費用巨大,擁有航空母艦也是國力強大的表現,在這方面美國海軍即擁有世界上全部已服役航艦總數的一半,排水量則佔了超過80%,其相關科技也是世界領先。.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航空母舰 · 查看更多 »

船政學堂

船政學堂,源自1866年(清同治五年)清朝船政大臣沈葆禎於福建福州馬尾港所設的海軍學院,又稱「福建船政學堂」、「福州船政學堂」或「馬尾水師學堂」。船政學堂最初稱“求是堂藝局”,是專門為福建船政培訓人材而設。學堂成立之初即聘用外國教習教授造船、航海等專業知識,畢業生中優異者更會被派往西歐各國深造。船政學堂被稱為中國海軍搖籃,除了是近代中國首家海軍及航海學院外,它亦是首家現代軍事學院,和首家現代專業院校。船政學堂的畢業生不少成為北洋海軍的高級將領外,部份亦成為中國近代的著名知識份子。船政學堂壹支為前學堂習造船、後學堂習航海;另壹支為繪事院、藝圃。前學堂、後學堂演变为海軍制造學校、海軍學校、海軍飛潛學校,1949年遷臺,現為中華民國海軍軍官學校;藝圃後改稱海軍藝術學校,以後又改名“福建省立高級航空機械商船職業學校”,延續至1949年後,1952年8月,因院系調整高航停辦,原有航海專業學生轉至“國立福建航海專科學校”(現大連海事大學);造船專業學生轉至“上海船舶工業學校”(現江蘇科技大學)。.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船政學堂 · 查看更多 »

赛甫丁

赛甫丁是元末福建泉州的波斯人,为亦思巴奚军主要领袖,亦思巴奚兵乱的主要发动者之一。他是什叶派穆斯林。张忠君、兰陈妍,也论元末亦思巴奚战乱的性质,《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21卷第5期1357年,赛甫丁与阿迷里丁一起率亦思巴奚军控制了泉州。1358年,福建行省发生「省宪构兵」,到福建担任平章政事(行省)的普化帖木儿与福建廉访佥事(憲司)般若帖木儿发生冲突,普化帖木儿于1358年邀请亦思巴奚军攻打般若帖木儿,赛甫丁遂和兴化分省的三旦八、安童的部队合兵北上攻占了般若帖木儿占据的福州。之后,赛甫丁占据福州长达4年,并参与了兴化的内战。1362年四月,燕只不花被调任福建行省平章,但赛甫丁关闭福州城门拒绝燕只不花进入,燕只不花随即调集陈友定等福建各路军队围攻福州城,赛甫丁战败被围困三个月,终于接受调停,乘船从海路离开福州返回泉州,从此失势。徐晓望,福建通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赛甫丁 · 查看更多 »

閩南

閩南(Bân-lâm),指福建(簡稱閩)南部,東臨臺灣海峽,行政上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治理的福建省中漳州、泉州、廈門3個地級市(經濟發達,有閩南金三角之稱)和中華民國政府統治下的金門,,部份定義亦包含福建南部九龍江、晉江流域。.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閩南 · 查看更多 »

閩中郡

閩中郡,战国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置。治所在东冶(今福建省建瓯市)。辖境约当今福建省和浙江省宁海县及灵江、瓯江、飞云江流域。秦末废。 前222年至221年間,秦平定楚國的江南和越國舊地後,就進入了今浙江省南部和福建省,征服了當地的越人政權葛劍雄,《人口與中國疆域的變遷──兼論中國人口對外部世界的影響》,長城文化網,http://www.meet-greatwall.org/gwsd/wen/rkyjy.htm 秦朝廢閩越王無諸為君長,以其地屬閩中郡,但秦的控制點相當少,郡中幾乎沒有設縣。史書無記載閩中郡的廢除時間。 而後無諸北上助漢擊楚,漢高祖封無諸為閩越王,封國閩越國,閩中郡的建置不再出現。.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閩中郡 · 查看更多 »

閩人三十六姓

閩人三十六姓又稱福建三十六姓、久米三十六姓,是對明朝遷居琉球的福建人三十六姓的總稱,多来自福州和漳州两地。 據《明史·琉球傳》記載,1372年,琉球中山王察度向明朝朝貢。1392年(洪武二十五年),察度在朝贡时提出要求赐予一些中国人丁,以便更好地学习中国文化及来往通商,明太祖接受察度王的邀请,賜閩中舟工三十六姓。其三十六姓,到底指的是三十六戶還是三十六人,或者「三十六」只是一種虛數,至今仍有爭議。不過據統計,目前久米士族的後裔實際上只有二十五姓,其中洪武、永樂年間到達琉球的後裔只有六姓;其他的十九姓中,九姓為後來陸續從中國遷入,十姓為奉琉球國王旨意入籍久米村之人(九姓琉球人、一姓日本人)。 這些來自明朝的移民到達琉球後,在那霸港附近的浮島上建立了久米村,並定居於此。閩人三十六姓多為航海家、學者或其他擁有一技之長的人,他們的後裔世代負責航海、造船、外交文書的編寫、翻譯、對華貿易等事務,因此在琉球社會中地位較高。從閩人三十六姓遷居琉球,到琉球被日本兼併的五百年期間,閩人三十六姓的後裔多出任琉球王府的外交官,琉球進貢使團的正議大夫、中議大夫多為閩人三十六姓後裔擔任。 由於閩人三十六姓的後裔居住在久米村,故而被稱作「久米士族」。他們穿漢服並有傾明的政治傾向。清兵入關之後,他們拒絕剃髮易服。但在向象賢改革中,琉球王府為了維持對清朝朝貢的需要,下令閩人三十六姓後裔於1650年集體改穿琉裝、結欹髻。 久米士族也一直按照儒家的喪葬節舉行葬禮。在向象賢改革中,久米士族廢除傳統的土葬和儒家葬禮,改用琉球式的風葬和佛教葬禮。此後琉球王府的政策一直在土葬和風葬中搖擺,直到1726年最終確定了久米士族遵循土葬和儒家葬禮規定。 久米士族與首里士族、那霸士族、泊士族共同為琉球的四大士族集團勢力。但琉球王府的權力核心多被首里士族壟斷,久米士族出身的三司官只有鄭迵、蔡溫二人。而久米士族則長期壟斷四個官生的名額,直到1802年為止。 由於閩人三十六姓後裔精通漢語,故而他們將中國的許多先進科技帶入琉球。沖繩學學者伊波普猷、真境名安興於1916年出版的《琉球五偉人》一書中,列舉出了為琉球歷史做出巨大貢獻的五位歷史人物麻平衡、向象賢、蔡溫、程順則、向有恆,其中,蔡溫、程順則兩人是閩人三十六姓的後裔。.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閩人三十六姓 · 查看更多 »

閩王

#重定向 王審知.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閩王 · 查看更多 »

閩變

福建事變简稱閩變,發生於1933年(民國22年)11月,为在福建發動反對蔣中正政府的起事,其后成立了「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起事者为蔡廷锴、蔣光鼐、陳銘樞和李濟深等人,及其帶領下原本在福建參與剿滅中國共產黨紅軍的廣東系國民革命軍十九路軍。由於未得到各方支持,次年一月即被蔣介石以優勢兵力擊敗。戰敗後,各高層領導人出走,十九路軍亦在缴械後被解散收編。.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閩變 · 查看更多 »

閩越

閩越(Mìng-uŏk;Bân-oa̍t;Mâing-ṳ̆e;Máng-e̤̍h),又稱為閩粵,亦稱為無諸國。狭义上的闽越指今中國福建省。在中國戰國時期,越國被楚國所滅,於越人外遷至闽中地区,與當地的百越土著“闽人”所共同建立的一個國家,主体部族为当时的闽部落和於越部落,后世人便将融合了越国文化并承袭了越国衣钵的古闽人称为閩越人,存在的時間大致上在公元前333年至公元前111年之間。尤其是公元前202年之後的六、七十年之間,國力達到鼎盛,是當時中國東南方勢力最強的國家,閩越王無諸在城村(今福建省武夷山市南邊的興田鎮)所建的王城,也是當時東南一帶規模最大的城市。.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閩越 · 查看更多 »

闽 (十国)

闽(閩東語:Mìng;閩南語:Bân;),五代十国的十國之一,由閩太祖王審知於909年時所建立。933年,閩惠宗王廷鈞稱帝,定國號大閩。943年,富沙王王延政在建州自立反抗景宗王延羲,並一度將國號改為大殷。閩國內亂造成最後被南唐所滅。閩國前後共歷經6位君王的統治,享國37年;而若從王潮攻佔福州當上福建節度使開始算起,王閩皇族統治福建共長達55年。.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闽 (十国) · 查看更多 »

闽县

闽县是中国旧县名,历史上辖境大致为现今的福建省福州市区和闽侯县的一部分。明朝初年后,长期隶属于福建福州府,与侯官县分辖福州府治,形成一府两县的局面。 隋朝开皇十二年(592年),由原丰县改称闽县。唐朝武德六年(623年)析闽县置侯官县、新宁县、温麻县。武德八年(625年),废侯官县入闽县。武周长安二年(702年),再分闽县置侯官县,元和三年(808年)再并侯官入闽县,元和五年(810年),复析闽县置侯官县。咸通二年(861年),划出闽县和连江县地置永泰县、永贞镇(今罗源县)。终唐一世,属福州。 五代后唐长兴四年(933年),即闽国时期,改闽县为长乐县,清泰二年(935年),长乐复名闽县。后晋天福六年(941年),闽县再改称长乐县,次年又复原名。北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年),析闽县9乡置怀安县。元朝时属福州路,明朝初年属福州府。 清代,闽县管辖12乡、4坊、34里。清末撤乡、里,建区,闽县分为11区,与侯官县分治今闽侯县及福州城内区、南台区和下渡区。城内区又分为:北段(华林坊、钱塘巷一带)、中段(鼓楼前一带)、南段(南大街一带)、东段(东街、旗汛口、法海寺一带)、旗界段(东门大街、汤门大街、河西街、河东街一带)五段。城内井楼门、汤门、东门、水部门、南门五城门均属闽县城内区管辖。南台区分南台、水部两段。下渡区以藤山(仓前山)为首段,泛船浦以下为第二段,江边一带为第三段福州市志,方志出版社,1998.12,ISBN 7-80122-400-0。 民国元年(1912年),闽县、侯官县合并为闽侯府,民国2年3月改设为闽侯县,闽县建置从此取消闽侯县志,方志出版社,2001.12,ISBN 7-80122-636-4。.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闽县 · 查看更多 »

闽宁镇

闽宁镇,是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南邻青铜峡市,东邻永宁县邵刚乡。陈红梅.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闽宁镇 · 查看更多 »

闽州

闽州,中国古代的州。 南朝陈永定初置,治所在侯官县(今福建省福州市)。辖境相当今福建省中部沿海地区。天嘉五年(564年)废,改为丰州。隋朝大业初改泉州复置,治所在原丰县(今福州市),三年(607年)改建安郡。唐朝景云二年(711年)复改泉州置,治所在闽县(今福州市)。开元十三年(725年)改福州。 Category:南陈的州 Category:隋朝的州 Category:唐朝的州 Category:福建的州 Category:福州行政区划史 Category:漳州行政区划史 Category:南平行政区划史.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闽州 · 查看更多 »

闽侯县

闽侯县(平话字:Mìng-âu)是中国福建省福州市所辖的县,位于福州西部和南部、闽江下游。.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闽侯县 · 查看更多 »

闽西

闽西(客家語:Mîn-sî),即福建西部,从行政上包括三明市和龙岩市。但是一般论及闽西,都是从文化和历史传统上说的,包括汀州府八县:长汀、连城、武平、上杭、永定(以上今属龙岩市)、宁化、清流、明溪(以上今属三明市)。龙岩市和三明市的其它县市,从文化和历史传统上说分属闽南和闽北。 闽西(汀州)是汉人南迁时客家形成的祖籍地,处于赣闽粤客家地区的东北部,是客家人主要聚居地之一,通行汀州客家話。闽西宁化石壁村被称为客家祖地。閩西地區,最有名的鄉土神祇是宋代高僧定光大師,又被尊稱為定光古佛,至今台灣、香港、南洋,尚有許多閩西客家後裔十分信奉。 Category:客家地區 Category:福建地名.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闽西 · 查看更多 »

闽越王

閩越王,是漢高祖建國初期所分封的一個外臣諸侯王爵,封國閩越,統治廣大的東南丘陵。.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闽越王 · 查看更多 »

闽江

闽江(Mìng-gĕ̤ng;Ma̿ing-gó̤ng),是中国福建省境内的最大河流。全长577公里,流域面积60992平方公里,约占全省面积一半。.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闽江 · 查看更多 »

闽清县

闽清县(闽东语:Mìng-chiăng)位于福建省东部,居闽江中下游,是福州市下辖的一个县。.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闽清县 · 查看更多 »

闽族

閩族可以指:.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闽族 · 查看更多 »

葡萄牙

葡萄牙共和国(República Portuguesa),简稱葡萄牙(Portugal)、葡國。明朝《坤輿萬國全圖》称之爲波爾杜瓦爾(或波爾杜曷爾)、拂朗機(或拂朗幾、佛朗機);亦有蒲都麗家等稱謂,清朝時稱博都雅,或者澳門也有譯作葡萄牙民國。 葡萄牙是欧洲伊比利亚半岛上的一个国家,西部和南部瀕臨大西洋,北部和东部則與西班牙相接;首都-里-斯本以西的罗卡角是歐洲大陸的最西端。除了欧洲大陆的本土之外,大西洋的亚速尔群岛和马德拉群岛也是葡萄牙的领土。 現今葡萄牙邊界內的疆土,自古代開始就屢屢易主。葡萄牙曾是羅馬帝國版圖下的一員,期間曾被西哥特人和苏维汇人入侵,多方勢力相互角鬥;八世紀時,摩尔人征服了大部分的伊比利亚半岛,出現了較為一統的政權,也因而開啟了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收復失地運動。長達數世紀的戰爭當中,葡萄牙以今天西班牙的加里西亞地區為基地,於1139年成立葡萄牙王國,由北而南逐步完成征服。 16世纪起,葡萄牙在大航海时代中扮演活躍角色,成為重要的海上強國。全盛時期的葡萄牙和西班牙共同簽署了托爾德西里亞斯條約,旨在將世界瓜分為兩半。現存歐洲國家當中,葡萄牙是為殖民歷史最悠久的一國,自從1415年攻占北非休达到1999年澳門政權移交(亦有一種算法為到2002年的東帝汶獨立為止),殖民活動長達幾近六百年。昔日龐大的殖民帝國,曾包括世界五十三個國家的部分領土,也使其官方語言葡萄牙語成為兩億四千萬人的共同母語,和世界第六大語言。但十九世紀開始,隨著最大殖民地巴西的獨立,葡萄牙的國勢快速地衰落。1910年10月5日革命推翻了葡萄牙王室,而成立不穩定的民主政權——葡萄牙第一共和国;卻在不久後又被保守派軍官領導的軍事政變推翻,是為新政時期,即葡萄牙第二共和国。直到1974年葡萄牙殖民地戰爭結束,反戰的康乃馨革命爆發,葡萄牙才重新成為自由民主國家。.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葡萄牙 · 查看更多 »

董文炳

董文炳,字彦明,真定府藁城(今河北省藁城县)人,元朝大将。 董俊长子。 1235年,作为藁城县令。1253年,跟随忽必烈灭大理国。1259年,参与攻打南宋。中统二年(1261年),作为元世祖忽必烈的侍卫亲军都指挥使。中统三年(1262年),参与灭李璮,为山东东路经略使。至元三年(1266年),取代史天泽家族两万户为邓州光化行军万户,河南等路统军副使。至元十年(1273年),为参知政事。至元十一年(1274年),跟随伯颜灭南宋,为中书左丞。至元十五年(1278年)去世。.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董文炳 · 查看更多 »

葛布

葛布(),本名廉夢,2008年的時候成為了吉林市的文科高考狀元,2013年8月,葛布出演網絡劇《萬萬沒想到》正式出道,後出演《報告老闆》、《萬萬沒想到之小兵過年》、《學姐知道》、《大俠黃飛鴻》等作品2015年12月18日參演易振興執導電影《萬萬沒想到:西遊篇》,2016年初次嘗試恐怖題材電影《駭故事之招魂》。.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葛布 · 查看更多 »

铁器时代

铁器时代是考古學上继青铜时代之后的一个人类社会发展时代。这是在实际上所说的铁器时代是指的早期阶段,在晚期各国都已经进入了有文字记载的文明时代,也就多以各国的朝代来称呼其时代。当时人們已能冶铁和製造鐵器作为生产工具。其與之前時代的主要區別在於農業發展,宗教信仰與文化模式。 鐵器時代是在三時代系統中最後的主要時期,三時代系統是丹麥考古學家克里斯蒂安·于恩森·汤姆森在1836年時所提出,共分為石器時代、青銅器時代與鐵器時代。。 不同地區進入鐵器時代的時間有所不同,即使同在歐洲,日耳曼地區和羅馬進入鐵器時代的時間亦有所不同。世界上最早进入铁器时代的是赫梯王国,大约在公元前十四世纪年左右。中国在春秋(公元前五世纪)末年,大部分地区已使用铁器。 雖然各地區進鐵器時代的時間不盡相同,亦難以以準確的年份標示,但鐵器時代與之前時代的區別仍是十分明顯的。鐵器時代是指已經能運用很複雜的金屬加工來生産鐵器。鐵的硬度,高熔點與鐵礦的高蘊含量,使得鐵相對青銅來說來得便宜及可在各方面運用,所以其需求很快便遠超青銅。 在美洲及大洋洲的鐵器時代並不是發展自青銅器時代,因為鐵的運用是由歐洲探險家傳入的。.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铁器时代 · 查看更多 »

铸钱监

宋代,在盛产铜铁的地方各州、县普遍设置铸钱监,以××监为名,役使工匠开凿矿山,鼓冶铸钱。宋神宗熙宁六年诏:“京西、淮南、两浙、江西、荆湖六路各置一铸钱监,江南、荆湖南路以十五万缗,馀以十万缗为额。” 即此类。铸钱监为少府监属官,亦领于诸路监司。南宋,置提领诸路铸钱司代替少府监统领诸州铸钱监。 Category:宋朝官制.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铸钱监 · 查看更多 »

蔡廷锴

蔡廷锴(),广东罗定人,字贤初。民国将军。是區壽年舅舅。.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蔡廷锴 · 查看更多 »

蔡襄

蔡襄(),字君谟,号莆阳居士,諡號忠惠,北宋福建路兴化军仙遊縣(今福建省仙遊县)人。中国北宋时期的政治家、书法家和茶学专家。著有《茶錄》、《荔枝譜》等書。.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蔡襄 · 查看更多 »

蔣中正

蔣中正,原名瑞元,譜名周泰,學名志清,後改名中正,字介石,浙江奉化人。中国大陆多称其字介石。中國政治人物,军事家。蔣任中華民國自行憲起的第一至第五任總統,並連續當選中國國民黨總裁。此外歷任黃埔軍校校長、國民革命軍總司令、國民政府主席、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行政院院長、中華民國特級上將,及二次大戰時期盟軍中國戰區最高統帥等職。蔣中正是繼孫中山後,中華民國及中國國民黨歷史上的重要領導者之一。 蔣早年于保定全國陸軍速成學堂第一期肄業,考送日本振武學校,高田野炮兵第十三團士官候補生;1907年加入中國同盟會,1930年10月受基督新教洗禮。他参加孙中山中华革命党,参与創建黄埔军校,逐步成为中国国民党核心人物。1926年7月國民革命軍誓師北伐,蔣任總司令,推翻北洋政府,名义上统一全中国,建設黃金十年。蔣統率军民抗击日本軍國主義,最终中国抗日战争胜利,中華民国成为五大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之一;战后主持制定中华民国宪法,实行宪政,成立國民大會并当选为第一任行憲後中華民國总统。在第二次国共内战中,中共解放军佔領中国大陆,蔣和中华民国政府軍民撤退至台澎金馬。在台期间,蔣實施台灣省戒嚴令,继续连任总统並实行中國國民黨一黨執政,且一直主张反攻大陆、反共复国,直至1975年去世。 蔣是20世紀重要的世界領袖,他統領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中國戰場以及冷戰中的兩岸國共對抗,影響中國近代史和東亞史發展。.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蔣中正 · 查看更多 »

蔣光鼐

蔣光鼐()名憬然,廣東東莞太平(今廣東省東莞市虎門鎮)南栅三蔣村, 。1913年畢業於保定軍官學校第一期騎兵科。曾任國民革命軍師長,第十一軍副軍長,十九路军总指挥。他所統領的十九路軍,亦為1934年閩變主力。1946年,蔣光鼐參與發起組織中國國民黨民主促進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央人民政府等任职。1966年文革期間遭抄家等迫害,翌年去世。.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蔣光鼐 · 查看更多 »

蔣鼎文

蔣鼎文(),字銘三,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浙江諸暨盘山(亦称磨石山)人。獲青天白日勳章,曾當選當選為第一屆國民大會浙江省代表。.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蔣鼎文 · 查看更多 »

蔣欽

历史上有数个名为蒋钦的人:.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蔣欽 · 查看更多 »

脫胎漆器

脫胎漆器,又稱活脫,指不依賴內胎、僅僅依靠漆層和填充的織物成型的一種漆器。廣義的脫胎漆器可以指一切應用此種工藝的漆器,因為最常用的填充織物是苧麻的麻布,又稱夾紵。狹義的脫胎漆器指福建省福州市特產的,以絲綢替代麻布、進一步減輕自重的漆器。 夾紵在日本則被叫做乾漆造,是一種在漆器製作的技法,始於戰國時代的楚國,於漢朝逐漸成熟,早年主要用於佛像製作,洛陽白馬寺及日本東大寺法華堂、興福寺、唐招提寺的佛像便是利用此種技法,雖然製作耗時,但歷久彌新,漆的透明度會更清晰。 脫胎漆器的做法是先利用土、灰泥製成內胎,在其上藉由漆的可塑性及麻布的張力,將麻布跟漆層交互重疊,待乾固後,將內胎除去,最後只剩下漆和布的結合體,因而器體相當輕盈,還有堅韌、歷久、易於造型等優點.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脫胎漆器 · 查看更多 »

鄭和

鄭和(),原姓馬,回族人,其阿拉伯名為哈兒只·馬哈茂德·贍思丁(حاجی محمود شمس الدين‎ Hajji Mahmud Shamsuddin),是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與正統哈里發-阿里·本·阿比·塔利卜的後裔,小名三宝,又作三保,雲南昆陽(今晉寧昆阳街道)寶山鄉知代村人,明成祖賜姓鄭,故稱鄭和。中國明代偉大的航海家、外交家、宦官及武術家。鄭和奉明成祖之命開始他的七次遠航,歷時28年,访问了30多個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沿岸的國家和地區,史稱「鄭和下西洋」,總航程達七萬多海里,足繞地球三週有餘,其航程之遠及船隊規模之大,為歷史罕見,比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早了近一個世紀。.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鄭和 · 查看更多 »

鄭成功

鄭成功(),原名鄭森,字明儼、大木,幼名福松,為南明政权的将领。隆武帝賜明朝國姓朱,賜名成功,世稱國姓爺(Koxinga)、鄭賜姓、鄭國姓、朱成功。因受永历帝敕封為延平王,而稱鄭延平。其孫鄭克塽追諡為潮武王,後世則多尊稱延平郡王、開台尊王、開台聖王、開山王、東寧王等。 鄭成功之父鄭芝龍曾為海盜,後為南明水師將領,出身明朝福建省泉州府南安縣安平鎮(现分屬中國福建省泉州市轄下的晋江市安海镇及南安市石井镇),母田川氏出身於日本肥前國平戶島(今日本長崎縣平戶市)。鄭成功生於平戶,六歲時回到閩南故鄉,及長被送往金陵求學,成為監生。后继承发展父业,曾垄断福建和东洋的贸易,凡福建商船出海均需向郑氏纳税,因此与荷兰人的远东利益冲突(见台湾荷兰统治时期)。在明朝尚存时,尚与佔據台灣西南部的荷兰人和睦共处。而在南明政权陷落后,郑成功的基地僅剩廈門、金門,为其大軍覓得其它據点,正好此時何斌向鄭成功建議攻取臺灣,驅逐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控制,以建立反清復明基地,鄭成功遂禁止福建商船与荷兰人贸易,断其殖民利益大半,最终成功驱逐荷兰人在台灣西南部的殖民勢力,以台湾西南隅为基地建立明鄭政權。 弘光元年(1645年)清軍攻入江南,不久芝龍降清、田川氏在亂軍中自盡;鄭乃率領父親舊部在中國東南沿海抗清,成為南明後期主要軍事力量之一,一度由海路突襲、包圍清江寧府(原明朝南京),但終遭清軍擊退,只能憑藉海戰優勢固守海島廈門、金門。永曆十五年(1661年)率軍約2萬5千人自金門料羅橫渡台灣海峽,翌年擊敗荷蘭東印度公司在臺灣大員(今臺灣臺南市境內)的駐軍,開啟南明延平郡王在台灣澎湖的統治,但不久即病死。鄭成功死後,臺灣民間陸續建立廟宇祭祀,其中以台南延平郡王祠最為重要。.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鄭成功 · 查看更多 »

至元

至元可以指:.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至元 · 查看更多 »

至正

至正(1341年-1370年)是元惠宗的第三个年号,也是元朝的最后一个年号。元朝使用至正这个年号一共30年。.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至正 · 查看更多 »

臺灣

臺灣,舊稱福爾摩沙,是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北側的島嶼,地處琉球群島與菲律賓群島之間,西隔臺灣海峽與中国大陆相望,周圍從3點鐘方向以順時鐘排序分別為太平洋(菲律賓海)、巴士海峽、南海、臺灣海峽、東海所環繞,為東亞島弧中一島。面積約3.6萬平方公里,為世界第38大島嶼,其中七成為山地與丘陵,平原則主要集中於西部沿海,地形海拔變化大。因北回歸線貫穿,氣候介於熱帶與亞熱帶地帶之間,北回歸線以北為副熱帶季風氣候、以南為熱帶季風氣候,自然景觀與生態系資源相當豐富而多元。全島現今人口約2,331萬人,超過七成集中於西部的五大都會區,其中以行政中心臺北為核心的臺北都會區最大,總人口達700萬。族群構成以漢族、原住民族為兩大民族:原住民族由多個屬於南島民族的部族組成,漢族則依民系及移民年代的不同而分為河洛(閩南)、客家與外省族群,其中河洛為臺灣最大族群。 臺灣自古為原住民族世居之地,台湾原住民在17世紀中葉來自中國大陸的漢人移民潮開始前居於主體民族地位;但隨著漢族不斷移入、持續向內陸開墾、以及與平埔族原住民通婚,漢族遂取代原住民族成為臺灣的最大民族。自有信史記錄以來,歷史上曾經歷大肚王國、荷西時期、明鄭時期、滿清時期、日本時期等多次政權遞嬗,最近一次為1945年10月後由中華民國統治。1949年兩岸分治後,中華民國的有效統治範圍限縮至臺澎金馬與部分南海島礁,臺灣自此實質上成為中華民國的主要領土,並延續至今。 歷經1860年臺灣開港以來至日治時期所打下的現代化基礎、以及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運用美援所進行的一系列的經濟建設,臺灣自1960年代起在經濟與社會發展上突飛猛進,締造舉世聞名的「臺灣奇蹟」,名列亞洲四小龍之一;之後在1990年代躋身已開發國家之列,目前無論人均所得或人類發展指數均具世界先進國家水準。臺灣擁有蓬勃的製造業及尖端科技,在半導體、資訊科技、通訊、電子精密製造等領域執牛耳。貿易方面主要透過高科技產業賺取外匯,經濟發展上以高科技產業與服務業為中心,亦朝向文化產業及觀光業發展。 隨著解嚴以來政治上的自由化與民主化,以泛藍與泛綠為首的政黨政治、統一與獨立議題、以及公民社會的形成,臺灣逐漸捨棄過往戒嚴時代形塑的中國史觀,發展出臺灣主體性與多元文化主義,使得臺灣文化呈現多元並立、兼容並蓄的面貌。.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臺灣 · 查看更多 »

金圓券

金圓券是中國在1948年8月至1949年間的法定貨幣,流通範圍為除臺灣省外的中華民國政府實際控制區域。1948年8月19日開始發行。由於發行準備不足以及未嚴格實行發行限額導致惡性通貨膨脹而聞名。金圓券發行初期,政府以行政手段強迫民間以黃金、外幣兌換。規定每圓金圓券的含金量為0.22217克,但不能兌現。以金圓券1圓折合法幣300萬元的比率收兌急劇貶值的法幣,並用以強制收兌民間金銀外幣。特別是城市的中產階級所受的經濟損失極巨,令中華民國政府失去原來最重要的支持者,亦是中华民国政府在第二次国共内战中迅速失敗的原因之一。金圆券发行失败后,中华民国政府随即发行银圆券,但迅速在流通中被拒收,其后两券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陸續用人民幣作價收回。.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金圓券 · 查看更多 »

金鸡山炮台

金鸡山炮台是浙江省象山县的一处炮台,位于石浦镇。炮台建于清代,东南隔石浦港与高塘岛相望。台基长方形,占地118平方米,四面由19层条石砌成。 2011年1月7日,金鸡山炮台被纳入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金鸡山炮台 · 查看更多 »

長崎

长崎可能是指:.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長崎 · 查看更多 »

长安

长安是世界历史上一座著名都城,是今西安市的古称,外国人称之为胡姆丹(Khumdan)。其地点由于历史原因有过一次迁徙,但大致位于现在关中平原的西安和咸阳附近的渭河南岸。周、秦、汉、隋、唐等十多个朝代建都于此,因此在汉、三國、晉等朝代將长安一帶的京畿地區称为「三輔」。曾經建都長安的汉朝與唐朝都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代。長安作為中國歷史的首都地位長達1200年。 长安同时是一座国际大都會,约在前195年到公元25年(西汉),共計220年;575年至833年(北周、隋朝、唐朝)的时候是世界上最大的都市,共约358年(833年被當時的阿拉伯帝國首都巴格達取代)长安在它发展的顶峰时期拥有超過百萬的人口,在其发展的极盛阶段一直充当着东方世界中心的地位,吸引了大批的外国使节、僧侣與商人的到来,著名的丝绸之路西汉时期就是以长安为起点。目前西安市仍然存有大量当时建造的唐朝宫殿遗址、陵墓、佛塔、碑刻、壁画、雕塑及生活用品等文化遗产。唐朝滅亡後,五代時,後梁改京兆府為雍州,設大安府,後唐改大安府為京兆府。北宋置陝西路,後置永興軍路。金朝改永興軍路為京兆府路。元朝曾設安西府;後改為安西路、奉元路。 明朝建立後,朱元璋一度曾考慮以長安為首都,隨著明成祖定都北京,政治经济中心漸向沿海地區东移,西安逐渐退出政治中心的舞台。明代改奉元路為西安府,西安之名即由此而來。明代西安城建设上得到一定的复兴,目前的西安城墙等大量古建筑来自明代。1943年,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再次成立西安市,再次划拨西安城城关及城周四乡面积230平方公里划归西安市。之后该地仍然存在长安区等相关名称。.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长安 · 查看更多 »

长乐区

长乐区(闽东语:Diòng-lŏ̤h )为中国福建省福州市的市辖区。长乐区位于福建省东部沿海、闽江口南岸,正好处在长江口与珠江口间海岸线的正中位置。辖境东濒台湾海峡,西与闽侯县毗邻,南与福清市相连,北与马尾区隔江相望。地理坐标为北纬25°40'-26°04',东经119°23'-119°59',陆地总面积723.6平方公里,海域约1,000平方公里。2015年末,户籍人口71.25万人,常住人口71.5万人。通用闽东方言福州话,洋屿琴江村为北方官话方言岛。长乐区为较具实力的市辖区,其综合竞争力位居福建省第七位,2010年位居全国百强县(市)第七十二位。2015年,长乐GDP总量570.36亿元(折合91.57亿美元),人均GDP为79,771元(合12,807美元)。长乐区下辖4个街道、12个镇、2个乡,市政府驻吴航街道。2017年8月,国务院批准撤销县级长乐市设立福州市长乐区,原市政府驻地替换为区政府驻地 。 长乐区是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的启锚地,也是福建省著名侨乡,侨居海外及港澳长乐人近40万人。.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长乐区 · 查看更多 »

长兴

长兴可以指:.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长兴 · 查看更多 »

苍霞街道

苍霞街道是位于中国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南部的一个街道。苍霞街道土地面积0.47平方公里,东面为后洲街道,南面为闽江,北面则为双杭街道。.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苍霞街道 · 查看更多 »

苦力

苦力(粵語稱作咕喱,英文普遍寫成Coolie,亦作Cooli、Cooly、Kuli、Quli或Koelie等)是指從事勞動工作,以付出勞力來維生的廉價勞工。他們大多在碼頭負責貨物的裝卸、建築地盤的運輸工作。從中國出發到外國工作的苦力,歷史上稱之為華工。.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苦力 · 查看更多 »

英华中学

英华中学可以指:.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英华中学 · 查看更多 »

英國皇家海軍

皇家海军(Royal Navy,縮寫为 RN),亦称英国皇家海军或英国海军,是英国的首要海上作战部队。9世纪时阿尔弗雷德大帝首先开始使用海上军队,而自14世纪初起英格兰海军开始参与海战。现代皇家海军可追溯至16世纪初,为英国三军中最为古老的军种。正是如此,皇家海軍是三軍中地位最崇高的,其尊稱為「高級軍種」(Senior Service)。 自17世纪中期起至18世纪,皇家海军同荷兰皇家海军和法国海军对制海权展开争夺。自18世纪中期起其为全球最为强大的海军力量,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美国海军所超越。皇家海军于19世纪和20世纪上半叶大英帝国崛起成为超级大国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由于其历史地位显赫,人们(包括英国人)时常略去“英国”部分,直称其为“皇家海军”。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皇家海军规模大幅度缩减,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其仍为全球规模最大。至战争结束时美国海军已发展成为世界最大。在冷战期间,皇家海军转变角色为反潜力量,主要于GIUK缺口搜索苏联潜艇。苏联解体之后,皇家海军重新成为远征作战部队,活跃于全球范围,并仍旧是世界最为强大的蓝水海军之一。 皇家海军拥有诸多科技先进的舰船和潜艇,包括一艘航空母艦、一艘、两艘、四艘弹道导弹潜艇(维持英国的)、七艘核动力舰队潜艇、六艘、13艘巡防舰、15艘反水雷舰船及22艘巡逻舰船。截至2017年12月26日,皇家海军共有78艘现役舰艇(包括潜艇),9艘(RFA)舰艇、以及5艘根据合同可为辅助舰队使用的舰艇。辅助舰队对皇家海军进行海上补给,通过其三艘船提升皇家海军的两栖作战能力,并取代过去巡防舰的职责,同皇家海军一同进行巡逻任务。皇家海军的总排水量达到近400,000吨(包括辅助舰队和皇家海军陆战队则达676,000吨)。 皇家海军與皇家海军陆战队共同組成。海军的軍種指揮官为第一海務大臣兼海軍參謀長(1SL/CNS),上将军衔,亦为成员。国防委员会将海军管理职责下放至海軍部委員會,由国防大臣领衔。皇家海军目前于英国境内拥有三个海军基地:朴次茅斯、和,其中第三者为西欧最大的海军基地。.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英國皇家海軍 · 查看更多 »

雍正帝

清世宗胤禛(z)(),又稱雍正帝,爱新觉罗氏,諱胤禛,法號破塵居士、圓明居士,汗號「纳伊拉尔图托布汗」(Найралт Төв хаан),西藏方面尊為「文殊皇帝」,年號「雍正」,庙号世宗(v),谥号簡作宪皇帝(v)。 雍正帝乃康熙帝第四子,於西元1722年12月27日登基(農曆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二十日),是清朝自入关以来的第三位皇帝。他在位时置軍機處加強皇权,推行摊丁入亩、火耗歸公和打擊貪腐的王公官吏等一系列政策,对康雍乾盛世的延续具有重大作用。.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雍正帝 · 查看更多 »

連重遇

連重遇(?-945年),中國福建永泰人,為五代十國時期閩國的武臣,閩景宗在位時擔任拱宸軍使。西元944年,與朱文進一起發兵叛亂,誅殺了長樂府內的所有閩國皇室。次年,於建州自立的富沙王王延政擊敗朱、連二人的軍隊,連重遇被部屬林仁翰誅殺。.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連重遇 · 查看更多 »

耿精忠

耿精忠(),中国清朝靖南王,三藩之一。 耿精忠為耿仲明之孫、耿繼茂的長子。耿家先世為山東人,被遷至遼東蓋州衛。耿仲明先為毛文龍轄下參將,毛文龍為袁崇煥所殺後轉投孫元化,孫元化為明廷所殺後,轉降努爾哈赤,順治初從多爾袞入關,1649年封靖南王。耿仲明死後,子耿繼茂襲爵。1671年耿繼茂卒,耿精忠襲靖南王爵。 耿精忠與肅親王豪格女成婚,封和碩額駙。繼位後,左右由於讖緯有「天子分身火耳」之謠,耿精忠便勸令部署將士以待變。1673年聞尚可喜將撤藩歸遼東,耿精忠與吳三桂為試探朝廷態度亦具疏請撤,康熙帝允許。吳三桂起兵時,招耿精忠共同起事,於是耿精忠自稱總統兵馬大將軍,蓄髮易冠服,於福州虜殺福建總督范承謨(-范文程-之子)及幕僚50餘人,與吳三桂合兵入江西,並且邀台灣鄭經由海道取沿海郡縣為聲援,一時兵勢甚盛。 耿精忠叛亂時,康熙命康親王傑書、將軍賴塔分由浙江、衢州討之。鄭經以耿精忠未遵守約定,逕取漳州、泉州二州,納其降將。耿精忠見大勢已去,遂降清。1680年鄭經敗回臺灣,耿精忠請入覲,康熙令三法司按治囚禁。1681年雲南平定後,次年耿精忠被磔於市,范承謨子范時崇分割其肉祭墓。.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耿精忠 · 查看更多 »

陪都

陪都(性質相同或相近的有「行都」、「留都」、「副都」或「別都」等)指一個國家在首都之外另外设立的都城,一般不設中央政府機構,通常不是全國的政治中心。陪都至少都是区域性的中心城市,个别陪都实际就是全国性的政治中心或实际上的首都。与此相关的陪都制度是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之一。 行都、留都、別都、陪都等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意思,但含義略有差別。如通常是首都遷徙後原來的首都作為留都,具有臨時性質的實際首都稱為行都。比如,南宋紹興八年定臨安為行都,建康改為留都。明朝遷都北京後南京作為留京(又稱留都)。1932年淞滬抗戰後曾以洛陽為行都,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以西京(即西安)為陪都,同年還都南京。1937年11月因中日全面開戰,日軍快要進犯南京而將中央政府遷移到重慶,之後重慶市成為中華民國陪都直到二戰結束還都南京為止。 东亚汉字文化圈的“陪都”、“留都”、“副都”制度相对现代地缘政治分析来说有些是临时首都。.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陪都 · 查看更多 »

陳友定

陳友定(),也有作陈有定,字國安,又说字安国、永卿,元末福建福州府福清县玉涧人,少年时流转至汀州府清流县务农务工,后加入元朝政府军,元末明初参与了镇压元末民变的战争,因战功而最终升为福建最高长官,作为忠于元朝政府的官员掌控福建,曾平定福建战乱,最后因败于朱元璋,自杀未遂而被押赴南京处决。.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陳友定 · 查看更多 »

陳紹寬

陳紹寬,字厚甫,中国福建閩縣胪雷村(現今在福州倉山區城門鎮胪雷村)人福州市志,2002年,方志出版社,國民革命軍海軍一級上將。.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陳紹寬 · 查看更多 »

陳銘樞

陳銘樞(),字真如,廣東合浦(今属广西)客家人。中华民国上将,民革的创始人之一。曾任代理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国民政府行政院副院长,国民政府交通部长,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军长,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主任,广东省政府主席,京沪卫戍总司令官,兼代理淞沪警备司令,国民革命军右翼集团军总司令。.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陳銘樞 · 查看更多 »

陳振聲

振声可以指:.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陳振聲 · 查看更多 »

陶渊明

陶淵明(),(),一名潛()。,自號五柳先生,私諡靖節先生。潯陽郡柴桑县(今江西省庐山市)人。東晉、劉宋的文學家,东晋大司马陶侃曾孫,父、祖皆為郡守,自曾祖、祖、及父,都在東晉為臣,但自己一生未曾擔任高官,曾任彭澤令,但因厭惡當時的政治,做了80餘日就辭職歸故里。.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陶渊明 · 查看更多 »

陈美藻

美藻,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军区干部部部长。1955年,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陈美藻 · 查看更多 »

陈烈 (宋朝)

陈烈(),字季慈,学者称季甫先生。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 初举进士,不利,即罢举。宋仁宗多次召他均不起。后为本州教授,在职不受廪奉。 陈烈與刘彝、陈襄、郑穆、周希孟并稱“海滨五先生”。 Category:陈姓 Category:福州人.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陈烈 (宋朝) · 查看更多 »

陈霸先

陳武帝陈霸先(),字兴国,小字法生,吴兴郡长城县(今浙江长兴)人,南北朝時代陳朝開國皇帝。原是南梁的著名軍事將領。557年接受梁敬帝的禪位建立陳朝,557年至559年在位。死後廟號高祖,諡號武皇帝。.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陈霸先 · 查看更多 »

陈朝

陳朝可以指:.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陈朝 · 查看更多 »

抗日

抗日指抵抗日本的武力行動,通常語境下指的是抗日戰爭。廣義中,它既可能是戰爭形式(見抗日戰爭),也可能是尚不構成戰爭的一般暴力抵抗或者武裝衝突,例如在臺灣發生的乙未戰爭、西來庵抗日戰爭與霧社抗日戰爭。.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抗日 · 查看更多 »

林则徐

林则徐(薛桂芬 著徐立亭 編,《晚清巨人傳·林則徐》,哈爾濱出版社,ISBN 978-7-80557-894-1),福建省侯官县(今福州市区)人福州市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ISBN 978-7-80122-605-1,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竢村老人、竢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櫟社散人等,是中国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1811年林则徐(26歲)中進士,官至一品,曾經擔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為主张严禁鸦片及抵抗西方列強的侵略,在中國有“民族英雄”之稱譽。 1839年,林则徐于广东禁烟时,使外国鸦片商人交出鸦片,将收到的鸦片于虎门销毁。虎門銷煙成為清帝國與大英帝國爆發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导火线。 清朝官员林則徐一生奉命與西方周旋,對於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贸易則持开放态度,主張學其優而用之。根據文獻記載 ,福建日报,2005年8月31日,他至少略通英、葡兩種外語,且著力翻譯西方報刊和書籍。晚清思想家魏源將林則徐及幕僚翻譯的文書合編爲《海國圖志》,此書對晚清的洋務運動乃至日本的明治維新都具有启發作用。.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林则徐 · 查看更多 »

林祥谦

林祥谦,(),中国福建闽侯人,二七大罢工工人领袖。 1906年进马尾造船厂当学徒。1912年到京汉铁路江岸机车车辆修理厂当钳工,被推举为福建同乡组织老大。1921年12月参加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武汉分部,筹备京汉铁路江岸工人俱乐部。1922年1月江岸工人俱乐部成立时杨德甫为主任,林祥谦为财务干事,周天元为庶务干事,曾玉良为交际于事,项英为文书。(杨德甫、周天元为湖北帮的老大) 同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10月江岸工人俱乐部改名为京汉铁路江岸分工会,当选为江岸分工会委员长。1923年2月1日到郑州参加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冲破军阀吴佩孚的禁止,冲进会场。为抗议军阀禁令,总工会决定于2月4日举行全路总同盟政治罢工,被指定为江岸地区罢工的负责人。 2月7日遭到湖北督军府参谋长张厚生逮捕,被缚于江岸东站的电杆上,他拒绝下令复工,高呼“头可断,血可流,工不可复!”被砍杀。 1958年,闽侯县尚干区(现祥谦镇、青口镇和尚干镇)为纪念林祥谦而命名为祥谦人民公社。.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林祥谦 · 查看更多 »

林森

林森(),字子超,號長仁,中華民國政治家。福建閩縣(閩侯縣、林森縣)人。1932年起接替蔣中正擔任國民政府主席一職。1943年逝世後繼續由蔣中正擔任此職。.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林森 · 查看更多 »

排水量

排水量(displacement)是指船舶在一定状态下的总重量,通常以吨为单位。船舶满载时的总重量称为满载排水量,或重排水量,船舶不装载货物时船体和机舱等部分的总重量称为空船排水量,或轻排水量,如未指明时,船舶的排水量多指满载排水量。排水量是表示船舶吨位的众多指标之一,缩写作DT(Displacement Tonnage),与净吨位(NT)、总吨位(GT)或载重吨位(DWT)等是不同的概念。 排水量也可以按照字面上的意思来理解,即排开水的重量。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水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等于其排开水的重量,而浮在水中船舶在竖直方向上自身的重力和受到的浮力相平衡,大小相等,即其重量等于排开水的重量。 不同水域水的密度是有差异的,海水的密度约为1025 kg/m³,而淡水的密度则约为1000 kg/m³。当船舶从海域驶入内河或由内河出海时,船舶的吃水会有所变化,而船舶的总重量不变,其排开水的重量同样保持不变,即船舶的排水量不因所处水域水密度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排水量 · 查看更多 »

揚州刺史部

揚州刺史部,為西漢元封五年(前106年),漢武帝為了加強中央集權而設置,其行政長官稱之為揚州刺史,屬漢代十三刺史部。由於古稱淮南為揚州,後來範圍擴大到長江以南。轄區相當於今安徽省淮河以南、江蘇省長江以南部分,上海市及江西省、浙江省、福建省全部,湖北省、河南省一部分地區。.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揚州刺史部 · 查看更多 »

李厚基

李厚基() ,字培之,祖籍江苏省徐州府铜山县大王楼村(今属丰县梁寨镇)。清朝及中华民国军事将领、政治人物。张绍祖、张建虹,寓居津门的福建督军李厚基,载 李正中主编,近代天津名人故居,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北洋政府时期全威将军、建武将军,是李鸿章直隶总督署卫队管带、北洋陆军第四镇第七协协统、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第四师第七旅旅长、福建镇守使和护军使、福建督军兼巡抚,掌管福建省军政大权。.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李厚基 · 查看更多 »

李太郭

李太郭(George Tradescant Lay,),英国自然学家、传教士、外交官。 李太郭于1825年至1828年作为自然学家跟随弗雷德里克·威廉姆·比奇(Frederick William Beechey)船长的皇家海军花丛号(HMS Blossom)在太平洋上航行,沿途在加利福尼亚、阿拉斯加、堪察加、中国、墨西哥、南美、夏威夷以及南太平洋诸岛等地采集标本。他是Layia gaillardioides的发现者之一,莱雅菊属(Layia)即以他的名字命名。 1836年至1839年间他作为大英圣书公会(British and Foreign Bible Society)传教士前往中国,期间学习了汉语以及中国文化。后进入英国领事界,曾任英国驻华公使璞鼎查爵士的翻译。1843年出任英国首任驻广州领事,1844年任驻福州领事,1845年又任厦门领事。同年因病逝世。 其子李泰国曾任清朝首任海关总税务司。.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李太郭 · 查看更多 »

李仁達

李仁達(),光州人,五代十國時期閩國將領,曾割據福州地區。 李仁達後又改名李弘義、李弘達、李達、李孺贇等四名,以下皆統一為原名李仁達。.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李仁達 · 查看更多 »

李纲

李綱(),字伯紀,祖籍邵武(今屬福建),生于无锡东乡胶山,故自号梁溪居士(梁溪为无锡古称)。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進士,與趙鼎、李光和胡銓合稱“南宋四名臣”。.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李纲 · 查看更多 »

李若初 (唐朝)

李若初(),赵郡人。贞观年间并州长史、工部侍郎、清平县公李弘节的曾孙。祖父李道谦,官至太府卿。.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李若初 (唐朝) · 查看更多 »

李濟深

李济深(),广西苍梧人,字任潮。原籍江苏。中华民国国民党军人,政治家。中华民国陆军二级上将。曾于黄埔军校任教,北伐期间支持蒋中正的四一二事件,之后又多次反蒋,曾于福建事变时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任政府主席。中國抗日戰爭爆發後,響應中國共產黨一致抗日之號召,反對國民政府之反共政策。抗战胜利后脱离蒋中正之中国国民党。1948年發起成立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任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李濟深 · 查看更多 »

東吳

东吴可以指:.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東吳 · 查看更多 »

東越王

東越王是西漢武帝時期分封的一位外臣國王-余善,統治廣大的東南丘陵。僅一任。.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東越王 · 查看更多 »

松山機場

松山機場可以指:.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松山機場 · 查看更多 »

梁克家

梁克家(),字叔子,福建泉州晋江县(今泉州市区)东街人,南宋状元、宋孝宗朝丞相、学者。.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梁克家 · 查看更多 »

梁朝

梁朝可指:.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梁朝 · 查看更多 »

楚威王

楚威王(?),芈姓,熊氏,名商,楚宣王之子,战国时期楚国著名国君,被称为楚国的中兴之主。他在位期间,楚国的疆域达到了最大规模,囊括了长江中下游以及支流众多的淮河流域。苏秦曾对楚威王说:“西有黔中、巫郡,东有夏州、海阳,南有洞庭、苍梧,北有陉塞、郇阳。地方五千余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十年。此霸王之资也。”前333年(楚威王七年),楚国大軍伐齊,與齊將申縛戰於泗水,進圍徐州,大敗申縛。威王十一年而卒,子楚懷王熊槐繼位。.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楚威王 · 查看更多 »

楊僕

楊僕,西汉将军,宜阳人,汉武帝时,为御史,果断搏击。后为主爵都尉,前112年,为楼船将军率领水军,与路博德的陆军一起平定南越国,封将梁侯。汉武帝敕责他有五过,让他不要居功自傲。前111年,与王温舒、韩说一起平定东越国。前109年,出征卫氏朝鲜,与左将军荀彘为将军,因配合不力、贻误战机,被荀彘扣押,灭朝鲜后,汉武帝知道是二将争功,诛杀荀彘,楊僕当诛,赎为庶人。后病死。.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楊僕 · 查看更多 »

楊樹莊

楊樹莊(),字幼京,中華民國海軍上將,為中華民國海軍部第一任部長,福建侯官縣(今福州市區)人。.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楊樹莊 · 查看更多 »

武德

武德(618年五月—626年十二月)是唐高祖的年号,也是唐朝的第一个年号。唐朝使用武德这个年号一共8年餘。武德是唐朝建国的年代,在武德初期,中国境内的不同政权有14个之多,而武德年结束时,唐朝已经基本上统一了中国,稳定了其统治。 武德九年八月唐太宗即位沿用。.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武德 · 查看更多 »

段祺瑞

段祺瑞(),原名启瑞,字芝泉,中國安徽合肥(今属肥西县)人,為中華民國政治家,皖系军阀首领,曾三次出任国务总理,1916年至1920年為北洋政府的實際掌權者和領導人。1924年至1926年為中華民國臨時執政。.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段祺瑞 · 查看更多 »

母系制度

母系制度,是以母系親屬為世系继承的親屬制度。因為早期人類社會中,不知其父者多,因而養育孩子的母系社會自然形成,但文明形成後逐漸被父系系統取代,今日特別是在簡單群落中比較常見。但有些雄性大量死亡的情況,例如經歷戰爭的父系社會,母系制度會回歸一部分。.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母系制度 · 查看更多 »

比利时

比利時王國(Koninkrijk België;法語:Royaume de Belgique;德語:Königreich Belgien),是一個西歐國家。它是歐洲聯盟的創始會員國之一,首都布魯塞爾是歐盟與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等大型國際組織的總部所在地。比利時自北起順時針分別與荷蘭、德國、盧森堡和法國接壤,西面則濱臨北海。 比利時的名稱,源自羅馬時代,當時此地稱為比利時高盧(Gallia Belgica),字面意為貝爾蓋人的高盧。「比利時」這個中文譯名,源自1849年徐繼畬所編纂的《瀛寰志略》。.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比利时 · 查看更多 »

水手

水手是船舶上负责舱面工作的普通體力勞動工作雇員。水手是一門歷史悠久的職業,始自漁業。19世紀前,水手並未細分其名稱,故除船長以外的船員都通稱為水手。而在現代商船上,又依其工作細分職稱,因此水手是不可或缺的海員。.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水手 · 查看更多 »

永定

永定可以指:.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永定 · 查看更多 »

永安

永安可以指,.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永安 · 查看更多 »

永乐 (明朝)

永乐(1403年-1424年)为中国明朝第三个皇帝明成祖的年号,共二十二年。永乐年间,明朝国势强盛,经济持续发展,史称永乐盛世。 永乐二十二年八月明仁宗即位沿用。.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永乐 (明朝) · 查看更多 »

永嘉

永嘉,可以指:.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永嘉 · 查看更多 »

永泰县

永泰县(闽东语:Īng-tái),是中国福建省福州市下辖的一个县。境内方言和口音居多,每个乡镇都有差异,大部分词句翻译成各地方言各有不同,单单梧桐方言词汇量就超过福州方言至少十几种以上;因其境内广植樟树,简称樟。永泰县为山区县,县内各地风俗人情与节日斑斓呈现,许多村落都有自己本家族的节日,生态环境相比城市更为清新怡人,有“福州后花园”之美誉。但近年来随着政府的开发和工厂扩建,许多河流环境受到污染,生活质量大幅度降低,如今也只有风景区环境受到保护。.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永泰县 · 查看更多 »

民团

民團可以是指:.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民团 · 查看更多 »

江南东道

江南東道,唐代地方監察機構,開元二十一年(733年)以江南道分置,其地轄為今江蘇省蘇南、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及安徽省徽州。 治所在蘇州(今江苏省苏州市),領原江南道潤、常、蘇、湖、杭、睦、歙、明、衢、處、溫、婺、越、台諸州,加上從嶺南道劃來的福、建、泉、漳、汀五州,共計19州。乾元元年(758年)拆分為浙江東道、浙江西道和福建道。.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江南东道 · 查看更多 »

江淮

江淮,顾名思义,指江(长江)、淮(淮河)一带,广义上指江南、淮南地区,狭义上指长江、淮河之间的地区,即今江苏、安徽的中部地区。.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江淮 · 查看更多 »

汤和

汤和(),字鼎臣,元末濠州(今安徽凤阳)人。明朝开国功臣,军事家,东瓯王。汤和早年参加郭子兴军,后写信建议朱元璋参加郭军。此后随朱元璋攻占集庆,升统军元帅,镇守常州,多次击败张士诚部。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为征南将军,击败方国珍、陈友定。后又随徐达率军攻占山西、甘肃、宁夏等地,封信国公。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八月逝世,是明代开国功臣中为数不多的得以善终者。.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汤和 · 查看更多 »

汉奸

漢奸是一個負面意義的語彙,泛指出卖中國國家民族利益的人,相當於“卖国贼”、“內奸”,也即通敌或叛國的中國人。 「漢奸」在《辞海》的解釋是「原指漢族的敗類,現泛指中華民族中投靠外國侵略者,甘心受其驅使,出賣祖國利益的人」;在《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釋是「原指漢族的敗類,後泛指投靠侵略者、出賣民族利益的中華民族敗類」。.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汉奸 · 查看更多 »

汉武帝

漢武帝劉徹(),西汉第七位皇帝,其母为关陇人孝景王皇后,於7岁时被冊立为储君,16岁登基,在位達54年,其正式諡號為「孝武皇帝」,後世省略「孝」字稱「漢武帝」,是清圣祖以前在位最長的中國皇帝。他雄才大略,文治武功都有顯赫建树,和秦始皇被後世並稱為「秦皇漢武」,被历代史学界和政治家们評價為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皇帝之一。漢武帝的思想積極進取,极具前瞻性,為朝廷以至社会帶了新思維,亲政後進行了多項大刀闊斧的改革,深遠地影響著後世。 對內政策上,漢武帝用人唯才,不問出身,開創了察舉制并兴太学,以致該時期培養及出現了大量名臣良將;他又頒布《推恩令》,和平地削減了诸侯的權力及勢力,并将盐铁和铸币权收归中央;另外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学从此成為中國社會主流思想,另有首开丝绸之路、使用年号、设立刺史、加强内廷权力等开创性举措。 對外政策上,漢武帝一改漢高祖刘邦白登之围後世代朝廷奉行的和親傳統,以強勢態度積極地對付匈奴,發動第二階段漢匈戰爭,先後收復了西漢初年的多處領土,不过终其一世未能解除秦朝以來匈奴於中國西北部的威脅刘运动,西汉王朝对匈奴采取的民族政策,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7年第6期。《汉书·卷六》:匈奴入上谷、五原,杀略吏民。《汉书·卷六》:匈奴入五原、酒泉,杀两都尉。《汉书·卷七》:匈奴入朔方,杀略吏民。《汉书·卷九十四》:(前71年)其冬,单于自将万骑击乌孙,颇得老弱,欲还。会天大雨雪,一日深丈余,人民畜产冻死,还者不能什一。于是丁令乘弱攻其北,乌桓入其东,乌孙击其西。凡三国所杀数万级,马数万匹,牛、羊甚众。又重以饿死,人民死者什三,畜产什五,匈奴大虚弱,诸国羁属者皆瓦解,攻盗不能理。其后汉出三千余骑,为三道,并入匈奴,捕虏得数千人还。匈奴终不敢取当,兹欲乡和亲,而边境少事矣。。 漢武帝又大幅度地开疆拓土,先後在秦朝故土吞灭了东瓯国、南越國、閩越國,并远征异域,消灭衛滿朝鮮及夜郎國等等,继秦朝后再次拓展了中国疆域;同時兩次派遣張騫出使西域,開闢丝绸之路,远征大宛,使汉帝国的影响力和控制力远达中亚,將帝國在民生、經濟、文化和軍事上,都推上了空前的高峰,其在位期間被稱為漢武盛世,為漢朝的極盛時期。 而漢武帝晚年穷兵黩武,對人民造成了相當大的負擔。其晚年性情也變得反覆無常,而且迷信多疑,致使了巫蛊之祸的發生,為其普遍整體正面評價留下負面部份。駕崩前兩年,漢武帝在輪台下道《罪己詔》,重拾文景之治時期的與民生息的政策,為後來的昭宣中興奠定基礎。.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汉武帝 · 查看更多 »

汉朝

汉朝(前202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朝后出现的朝代,在中國歷史上極具有代表性,扮演承先啟後的重要關鍵地位。漢朝分为两个历史时期,西汉(前202年-9年)與东汉(25年-220年),中間王莽篡漢建立新朝(9年-23年)與西漢更始帝時期(23年-25年),西漢與東漢合称兩汉,還有蜀漢;亦有以东汉与西汉的首都代指,合称两京。西汉为汉高帝刘邦所建立,建都长安;东汉为汉光武帝刘秀所建立,建都雒陽。 汉朝是中國歷史上空前强大的帝国,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明,與公元前一世紀興起於歐洲的羅馬帝國東、西遙相並立。後世多將汉朝和約略同时期在歐洲的羅馬帝國並列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及文明的強大帝國罗兹·墨菲(黄磷 译),《亚洲史》(第四版),海南出版社,三环出版社,2004年10月,141-154 ISBN 978-7-80700-092-1。在汉武帝期间,汉朝陸續地收復秦朝时失去的今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及宁夏地區,又開疆拓土,在河西走廊,即今甘肃處建立郡县。西汉后期,其疆域除了西藏、東四盟、吉林、黑龍江、青海大部分及蒙古國外,基本上包含現今长城以南、包括遼寧在內的中国疆域。 漢疆域最鼎盛时期,正北至五原郡、朔方郡(今內蒙古包头及巴彦淖尔一带),南至日南郡(今越南广平省),东至临屯郡(今朝鲜江原道一带),西至葱岭(今帕米尔高原),面积廣达600万平方公里。在统治期间,从前58年起的呼韓邪單于至10年的烏珠留若鞮單于,匈奴一度成为汉朝内藩。至公元元年,全国人口约6000万,佔当时世界人口28%,此时印度次大陆人口为4600万,欧洲人口为3500万,北非人口为1400万。 汉朝進一步奠定了汉民族(华夏族)的民族文化,西汉所尊崇的儒家文化成為当时和日后的中原王朝以及東亞地區的社會主流文化。在后世,漢人成为中國人的自稱,而華夏族逐漸被稱為汉族,華夏文字亦被定名為汉字。汉朝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之一,其文治武功空前,影响巨大,至西晋时依旧有义阳蛮张昌,匈奴人刘渊,刘芒荡以汉朝名号造反,直至唐代, “卯金刀”、“刘举”、“刘氏当王”、“刘氏主吉”、“伐武者刘”等一系列宣扬刘氏复兴的金刀之谶都络绎不绝。人们经常把汉朝和之后的唐朝并称汉唐,并以之为中国朝代的代表。 汉朝最早使用年号,建元为首個年号,但实际使用的第一个年号是元鼎,之前的年号系追认。汉初根据五德終始說,定正朔为水德,汉武帝时,又改正朔为土德,直到王莽簒政建立新朝,方--采用劉向和刘歆父子的说法,认为汉属于火德。汉光武帝光复汉室之后,正式承认这一说法,从此确立东汉正朔为火德,东汉及以后的史书如《汉书》及《三國志》等皆采用这种说法,因此汉代亦被称为「炎汉」。又因汉朝皇帝姓刘而称「刘汉」。.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汉朝 · 查看更多 »

汀州

汀州,唐朝时设置的州。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析福州、抚州置,治所在长汀县(今属福建省)。属江南东道。天宝、至德间属临汀郡。《元和郡县志》汀州:“因长汀溪以为名。”辖境当今福建省武夷山脉以东,三明、永安、漳平、龙岩、永定等市县以西地区。大历后辖境东北部缩小。 宋朝时,汀州属福建路。北宋時常每歲秋冬,田事既畢,往往數十百為群,持甲兵旗鼓,往來虔、汀、漳、潮、循、梅、惠、廣八州之地,所致劫人穀帛,掠人婦女,與巡捕吏鬪格,至殺傷卒吏,則起為盜。南宋时丘文通、晏彪等人於此造反(1949年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將此行為歸類為農民起義)。元朝属福建道,至元十五年(1278年)升为汀州路。.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汀州 · 查看更多 »

河南省

河南省简称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行政区,省会郑州市。其大部分土地位于黄河中下游以南地区,故名河南。河南地处中国中部,承东启西,古称天地之中,被视为中国之处而天下之枢,是中国经济自东向西梯次推进发展的中间地带,以河南省为主体的中原经济区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版块,以河南省为核心的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和核心组成部分。河南地势西高东低,北部、西部、南部分别分布着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和大别山,中部和东部为大面积的冲积平原,西南部为南阳盆地。黄河穿北境而过,淮河水系和海河水系以及汉水的支流丹江也流经河南。全省面积16.7万平方公里,面积排名全国第17位。人口9480万,仅次于广东和山东位列第三位。2015年全省生产总值3.7万亿元,位居第五位。.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河南省 · 查看更多 »

治平 (北宋)

治平(元年:1064年 - 末年:1067年)是北宋时宋英宗赵曙的年号,共计4年,谓政治清明,社会安定。语出《抱朴子》:“又于治世隆平,则谓之有道,危国乱主,则谓之无道。” 治平四年正月宋神宗即位沿用。.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治平 (北宋) · 查看更多 »

沈崧

沈崧(),字吉甫,中国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宰相。.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沈崧 · 查看更多 »

沖繩縣

沖繩縣(,)是日本最西南側的一個縣,縣廳所在地是那霸市。沖繩縣由琉球群島中的沖繩群島、先島群島以及太平洋中的大東群島組成,隔海和九州的鹿兒島縣相鄰。全縣由160個島嶼組成,其中49個有人居住,面積約2,281平方公里,是日本陸地面積第四小的縣。但沖繩縣包括了廣大的海域面積,東西寬約1,000公里,南北長約400公里,算上海域面積的沖繩縣面積則相當於本州、四國、九州面積總和的一半。沖繩縣幾乎全境屬於亞熱帶氣候,部分地區更屬於熱帶氣候,是日本唯一的亞熱帶縣,全年氣候溫暖且降水充沛。 沖繩縣在古代是名為琉球國的獨立國家,但同時對中國和日本薩摩藩朝貢。在中日兩國均處於鎖國狀態的時期,琉球國作為中繼貿易點而有重要地位。明治維新之後,琉球國被日本政府強行吞併,成為琉球藩,後改為沖繩縣。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沖繩縣是現在日本領土範圍內唯一發生地面戰的地區,導致大量人口死亡,縣土被戰火摧殘。戰後沖繩進入美國統治時期,並建設了大量美軍基地。1972年,美國將沖繩治权(非主权)移交日本,但大量美軍基地仍得到保留。現在美軍基地問題是沖繩縣政最主要問題。由於歷史和地理原因,沖繩縣的語言、飲食、風俗文化都和日本本土些許不同。沖繩的群島地形使得農業和製造業在沖繩經濟中佔比較低,而服務業則在沖繩經濟中有重要地位。沖繩還是空手道的發祥地。 沖繩縣的縣名取自於沖繩本島。「オキナワ」這一地名首次出現在文獻記載是在779年(奈良时代光仁天皇寶龜10年)《唐大和上東征傳》,當時漢字寫作阿兒奈波島。近代之後,日文文獻大多使用「沖繩」二字。.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沖繩縣 · 查看更多 »

沙埕镇

沙埕镇,是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沙埕镇 · 查看更多 »

泰始 (刘宋)

泰始(465年十二月—471年十二月)是南朝宋太宗明皇帝刘彧的年號,共6年。.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泰始 (刘宋) · 查看更多 »

法国

法兰西共和国(République française ),簡稱法国(France ),是本土位於西歐並具有海外大區及領地的主權國家,自法蘭西第五共和國建立以來实行单一制與半总统制,首都為歐盟最大跟歐洲最大的文化與金融中心巴黎。該國本土由地中海一直延伸至英倫海峽及北海,並由萊茵河一直延伸至大西洋,整體呈六角狀。海外领土包括南美洲的法属圭亚那及分布于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诸岛屿。全国共分为18个大区,其中5个位于海外。法国與西班牙及摩洛哥為同時擁有地中海及大西洋海岸線的三個國家。法國的国土面积全球第四十一位,但卻為歐盟及西歐國土面積最遼闊的國家,歐洲面積第三大國家。 今日之法国本土于铁器时代由高卢人(凯尔特人的一支)征服,前51年又由罗马帝国吞并。486年法兰克人(日耳曼人的一支)又征服此地,其于该地域建立的早期国家最终发展成为法兰西王国。法国至中世纪末期起成为欧洲大国,國力於19-20世紀時達致巔峰,建立了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國,亦為20世紀人口最稠密的國家,現今則是众多前殖民地的首選移民国。在漫長的歷史中,法國培養了不少對人類發展影響深遠的著名哲學家、文學家與科學家,亦為文化大国,具有第四多的世界遺產。 法國在全球範圍內政治、外交、軍事與經濟上為舉足輕重的大國之一。法國自1958年建立第五共和国後經濟有了很大的發展,政局保持穩定,國家體制實行半總統制,國家經由普選產生的總統、由其委任的總理與相關內閣共同執政。1958年10月4日,由公投通過的國家憲法則保障了國民的民主權及宗教自由。法國的建國理念主要建基於在18世紀法國大革命中所制定的《人權和公民權宣言》,此乃人類史上較早的人權文檔,並對推動歐洲以至於全球的民主與自由產生莫大的影響;其藍白紅三色的國旗則有「革命」的含義。法國不僅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亦是歐盟始創國。該國國防預算金額為全球第5至6位,並擁有世界第三大核武貯備量。法國為发达国家,其GDP為全球第六大經濟體系,具備世界第十大購買力,並擁有全球第二大專屬經濟區;若以家庭總財富作計算,該國是歐洲最富有的國家,位列全球第四。法國國民享有高生活質素,在教育、預期壽命、民主自由、人類發展等各方面均有出色的表現,特別是醫療研發與應用水平長期盤據世界首位。其國內許多軍備外銷至世界各地。目前,法国是。.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法国 · 查看更多 »

法海寺 (福州市)

法海寺建於五代后晋開運2年(公元945年)、初名「興福院」,為木造建築、迄今一千多年歷史。位於中國福建省福州市區法海路一號。林克倫/綜合報導,"福州千年法海寺清晨大火",中國時報,2011-02-08.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法海寺 (福州市) · 查看更多 »

泉州市

泉州市(ipa)位于中華人民共和國福建省,是闻名海内外的国际花园城市,是福建省经济、文化中心,是中国三大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之一,是海峡西岸经济区五大中心城市之一,经济总量连续19年居福建省首位。 泉州,简称泉或鲤,又称刺桐城、清源、溫陵,地处福建東南沿海,与台湾隔海相望,是闽东南沿海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点,為第一批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泉州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的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世界宗教博物馆,中国首届东亚文化之都,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 泉州是中国著名的侨乡祖籍地,同时泉州也是闽南文化的发源地与发祥地,闽南文化保护的核心区与富集区,历史文化深厚、名胜古迹众多,有“海滨邹鲁”、“光明之城”的美誉。 泉州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宋元时期泉州港被中世纪世界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誉为“世界第一大港”,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齐名。2013年8月26日泉州被国家文化部评为首届中国东亚文化之都,与日本横滨、韩国光州齐名。 泉州民营经济发达,素有“中国品牌之都”、“民营特区”之称,拥有国家驰名商标数目居全国地级市首位。「爱拚才会赢」是泉州的城市精神。泉州是中國东南沿海重要的商贸港口城市,泉州港是中国规模亿吨以上的重要大港。2015年,作为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一部分,泉州被定位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2015年7月,中国工程院把泉州市作为“中国制造2025”唯一的地方样板和实践范例。.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泉州市 · 查看更多 »

洪武

洪武(1368年-1398年)是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期間的年號,也是明朝的第一个年号。 洪武年间全国没有战乱,社会迅速从元末的战乱中恢复,人口迅速增加,经济快速发展,史称洪武之治。 朱元璋規定後代子孫登基後,在位時只能使用一個年號,故除明英宗因為退位後又復辟,故有兩個年號外,其餘均守祖制,參見一世一元制。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駕崩,其嫡長孫朱允炆即位,翌年改元建文。 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通过靖难之役即皇帝位的明成祖朱棣废除建文年号,改称洪武三十五年,翌年改元永乐,夏燮《明通鑑》考異認為從朱棣在1399年北京起兵開始其征伐地区復稱洪武年號,靖難之役後下令全國復用洪武年號。.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洪武 · 查看更多 »

洋行

洋行是華人與西方洋人的國際貿易商行、公司、代理行,歷史開始於中國清朝,從事出口、入口及轉口商品的商業貿易組織,是物流、供應鏈上的參與者。相當於現在的「出入口貿易公司」、「國際貿易公司」。.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洋行 · 查看更多 »

淳熙

淳熙(1174年-1189年)是南宋皇帝宋孝宗的第三个和最后一个年号,共计16年,亦作“湻熙”。代表淳正熙洽。 淳熙十六年二月宋光宗即位沿用。.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淳熙 · 查看更多 »

清真寺

--(阿拉伯语、波斯语:单数 masjid,复数مساجد masājid),又称--、礼拜寺,是供穆斯林群眾使用的宗教场所。 对于什么宗教场所可视作回教堂,遜尼派的回教法学有严格以及具体的要求,不符合规定的场所则称作musallah。正式被划定为回教堂的场地(通常是更大综合建筑物的一小部分)有严格的使用限制,而回教法规定,一旦某个场地被正式划定为回教堂,该场所将直到末日都作为回教堂用途,被非穆斯林摧毀或占用的情形是絕對不容許的。 许多回教堂都有精致的圆顶、宣礼塔和礼拜殿,各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回教堂起源于阿拉伯半岛,如今所有人类聚居的大陆均能发现其踪影,用作穆斯林(回教徒)礼拜的地方,也可以作传达信息、教育以及争议解决等用途。回教堂的会众由伊玛目带领祷告。.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清真寺 · 查看更多 »

清泰

清泰(934年四月—936年闰十一月)是后唐末帝李從珂的年号,共计三年。吳越世宗錢元瓘、楚文昭王馬希範、荆南文獻王高從誨用此年号(934年四月-936年闰十一月)。.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清泰 · 查看更多 »

漢平東越之戰

漢平東越之戰,是西漢漢武帝時期在南方的一場戰役;戰爭初期,東越軍隊在騶力等將領的領導下曾取得對西漢軍隊勝利,但在閩越國自行稱帝的「東越武帝」騶餘善被繇王騶居股與越衍侯吳陽弒殺後,閩越舉國降漢。.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漢平東越之戰 · 查看更多 »

漳港街道

漳港街道是中国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下辖的一个街道。.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漳港街道 · 查看更多 »

漳浦县

漳浦县(Chiuⁿ-phó͘-koān)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是漳州市南部的一个县,通行闽南语漳州话分支漳浦話。.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漳浦县 · 查看更多 »

挪威

挪威王国(挪威語:Kongeriket Norge,简称:Norge ,新挪威語:Noreg,舊譯那威)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西部,东与瑞典接壤,西邻大西洋。海岸线极其蜿蜒曲折,构成了挪威特有的峡湾景色。此外,挪威还与芬兰、俄罗斯接壤。挪威的领土也包括斯瓦尔巴群岛和扬马延岛,此外对南极洲的毛德皇后地和彼得一世岛有主权要求。首都為奥斯陆。2009年、2010年、2011年、2013年、2014年、2015、2016年获得全球人类发展指数第一的排名。挪威是性別平等實踐良好的国家之一,在2012年全球性别差距报告中,挪威排名第三,仅次于冰岛及芬兰。.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挪威 · 查看更多 »

本津

本津是波蘭的城鎮,位於該國南部,距離首府卡托維茲10公里,由西里西亞省負責管轄,面積37.2平方公里,最高點海拔高度382米,2010年人口58,584。.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本津 · 查看更多 »

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或稱洪武帝,明朝開國皇帝,漢族,朱姓,讳元璋。曾名朱兴宗、朱重八,投军被郭子兴取名元璋,字国瑞,生於濠州钟离县 。廟號「太祖」,谥號「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統稱「太祖高皇帝」。在位三十一年,因年号洪武也俗稱洪武帝。太祖之後的皇帝除明英宗(二度在位)、清太宗(改國號)外,皆實行一世一元制。 朱元璋出身贫农家庭,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1344年,入皇觉寺为僧据说法号如净。 25岁(1352年)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蒙元政权。先後击败了陈友谅、张士诚等其他起义军,统一南方,後北伐灭元,建立大一統的皇朝,国号“大明”。在位期间,下令农民归耕,奖励垦荒;大興移民屯田和军屯;组织各地农民兴修水利;大力提倡种植桑、麻、棉等经济作物和果木作物;下令解放奴婢;减免賦稅。派人到全国各地丈量土地,清查户口等等。经过洪武时期的努力,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了,史称「洪武之治」。同时立《大明律》,用严刑峻法管理百姓与官僚,禁止百姓自由迁徙,严厉打击官吏的贪污腐败,设立锦衣卫等特务机构,清洗权贵势力及他認為對他的朝廷有威脅的人、並废中书省,由皇帝直領各部,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驾崩後传位于嫡长孙朱允炆為明惠宗。 太祖的生活儉樸、工作勤奮,在南京的皇宮內,沒有設立“御花園”,只有“御菜園”,其中種滿蔬菜,使得皇宮自給自足。.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朱元璋 · 查看更多 »

朱绍清

朱绍清(),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早年参加工农红军,后参加反围剿战役和长征。第二次国共内战,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28军军长、31军军长。1955年,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1989年去世。.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朱绍清 · 查看更多 »

朱温

梁太祖朱温()五代時期後梁開國皇帝,曾参与黄巢之亂,后降唐为将,唐僖宗賜名朱全忠。但又密谋杀害唐昭宗,立唐哀帝,后废哀帝自立,建立“后梁”,称帝后改名朱晃。晚年大肆荒淫,強姦兒媳。後為三子朱友珪所殺,終年61歲。.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朱温 · 查看更多 »

朱文進

朱文進(閩東語:Ciŏ Ùng-Céng;閩南語:Tsu Bûn-Tsìn;),永泰(今福建永泰)人,五代時期閩國君主。閩帝王繼鵬在位時任拱宸軍使。 「拱宸都」與「控鶴都」原來都是閩太祖王審知的親軍,閩康宗王繼鵬即位後建立自己的親軍名喚「宸衛都」,而待之比拱宸、控鶴二都更厚,二都迭有怨言。朱文進並與控鶴軍使連重遇曾被王繼鵬三番四次的侮辱,二人因此十分不滿。 閩國通文四年(939年),北宮失火,連重遇奉派率軍清理火場殘餘的灰燼,工作勞苦,士卒怨懟。而連重遇又被王繼鵬懷疑參與縱火,因此率軍叛變,迎立王繼鵬之叔王延羲為帝,並殺害王繼鵬。朱文進在這次政變後,被任命為拱宸都指揮使。 朱文進與連重遇自從殺了王繼鵬後,就一直擔心為人所害,而王延羲個性一向暴虐,二人因此認為王延羲有加害之意,閩國永隆六年(944年),朱、連二人先發制人,刺殺王延羲,朱文進並被連重遇推舉,自稱閩主,殺害境內王姓皇族成員五十餘人,並放宮女出宮,停止興建中的工程,企圖與王延羲的暴政完全相反以拉攏人心。 不久,朱文進取消帝號自稱威武留後,向後晉稱臣,而後晉任命朱文進為威武節度使。後晉開運元年(944年)十二月十五日(陽曆為945年1月1日),朱文進正式被後晉出帝石重貴冊封為閩國王。 但在此時,朱、連二人的軍隊不斷被由將領留從效、陳洪進以及殷帝王延政所率領的討伐軍擊敗,情勢日漸窘迫,部下因此離心。後晉開運元年(944年)閏十二月二十九日(陽曆為945年2月14日)朱文進及連重遇被部屬林仁翰誅殺。 category:閩國人物 W Category:五代十國遇刺身亡者 Category:永泰人.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朱文進 · 查看更多 »

會稽郡

會稽郡,中國古郡名。秦置,郡治在吳縣(今江蘇蘇州城區),轄春秋時長江以南的吳國、越國故地。漢初曾為韓信楚國、劉賈荊國、劉濞吳國領地。七國之亂後復置會稽郡。西漢末年,會稽郡轄境大致相當於今江蘇南部、上海西部、浙江大部以及福建地區,是當時轄境最為廣闊的一郡。隸屬于揚州刺史部。東漢中期,分會稽郡浙江以北諸縣置吳郡。會稽郡治所移至山陰縣(在今浙江紹興城區),領十五縣。三國吳時分會稽郡置臨海郡(今浙江東南部)、建安郡(今福建)、東陽郡(今浙江衢州、金華一帶)。西晉至南朝末年,會稽郡僅轄今紹興、寧波一帶。隋文帝滅陳,廢會稽郡,置吳州。隋煬帝改吳州為越州,後又改為會稽郡。唐初置越州,玄宗改越州為會稽郡,肅宗時復為越州。.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會稽郡 · 查看更多 »

戚家军

戚家军,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少有的几支以带军将领命名的武装力量,以其严明的军纪,高强度的训练,精良的冷热兵器和一流的战法战阵著称十六世纪,前后半个世纪的历程征战中国南北,长城内外,胜多败少,在中国明代对外战争中彪炳史册,堪与宋代岳家军比肩,为中国后世官民所称颂。.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戚家军 · 查看更多 »

戚继光

戚繼光(),字元敬,號南塘、孟諸,山東登州人,中國明朝將領。戚繼光出身軍戶,奉命戍守浙江和福建十多年,招募士兵組成戚家軍,練兵嚴格,軍法嚴厲,創立新戰術,注重武藝訓練,多次擊敗倭寇,肅清閩浙的倭亂,戰蹟彪炳,從參將多番轉遷,升任福建總兵。後來戚繼光受命鎮守北方邊境防範蒙古,得到首輔張居正和兵部尚書譚綸的信任,擔任薊州總兵十四年,重修長城,建造塔樓加強防務,官拜左都督,加封少保兼太子太保,地位顯赫。張居正過世後,戚繼光屢次被參劾,退休回鄉,晚境淒涼。他著有《紀效新書》與《練兵實紀》,詳細記述其行軍練兵的經驗與戰術。戚繼光受譽為抗倭功臣,一代名將,其兵書亦著稱於後世。.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戚继光 · 查看更多 »

成化

成化(元年:1465年 - 末年:1487年)是明宪宗的年号。明朝使用成化这个年号一共23年,其年號有「成就德化」的意思。 成化二十三年九月明孝宗即位沿用。.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成化 · 查看更多 »

戒严

戒严是指国家在处于对外战争、内部叛乱、天灾瘟疫或者财政经济危机的等严重危害社会安全与政治稳定的特殊时期采取的一种紧急措施。戒嚴實施時司法及行政權會部分或全部由軍隊接管。在有的国家又称之为紧急状态。.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戒严 · 查看更多 »

浪人

浪人一詞,在古代是指離開登錄的戶籍地去他國流浪的人,也稱“浮浪”。浪人不分身份,任何人都有可能成為浪人。江户时代中期開始把牢人稱為浪人,但正確來說牢人和浪人並非完全同義。 牢人一詞,是指離開主家(或者失去主家)失去俸祿的人,只指在室町時代到江戶時代期間存在主從關係的武士;換言之,牢人一詞有著身份限制。江戶時代開始後,戰亂逐漸平息,因為或其他原因而向各地流浪的牢人激增,自此才把流浪他國的牢人稱為浪人。.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浪人 · 查看更多 »

海禁

海禁(又稱洋禁),是一种鎖國政策,旨在禁止民间私自出海,有謂「尺板不得出海」,也限制外國商人前往本國通商。具体实施隨著时間變遷而有张有弛,即「严禁」及「弛禁」之分。然而,實際上真正受到打擊的是本國對外的貿易及漁業。海盜和走私商人的活動亦反而因為海禁而更加猖獗,對本國及其周邊國家的社會和經濟發展產生了消極影響。 中国历史上,海禁最早實行于14世紀末,橫跨元、明、清三個朝代。元朝曾經4次實行海禁,每次持续时间都比較短,共約11年,对海外贸易並未产生全局性的負面影响。而明清两朝的海禁,不仅在政策上有所强化,而且持续時間長達多年。中國的海禁也成為東南亞陶瓷業發展的契機。另一方面,藩屬國例如琉球等國家,亦因為海禁的關係,利用獨佔與中國貿易的契機而獲取大量利益。此外,朝鲜王朝及日本德川幕府皆執行海禁逾200年,規定指定國籍和商人外,官民禁止与別國商人貿易。.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海禁 · 查看更多 »

浙江省

浙江省,是一个地处中国东南沿海的省份。东临东海,北连长江三角洲,与江苏省接壤,太湖位于两省之间,东北一角邻上海市,西接江蘇省和江西省,南连福建省。境内最大的河流為钱塘江,因江流曲折,称之江,又称浙江,省以江名,简称“浙”。省会为杭州市。 浙江是吴越文化、江南文化的发源地,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有原始人类“建德人”活动,境内有距今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距今6000年的马家浜文化和距今5000年的良渚文化,是典型的山水江南、鱼米之乡,被称为“丝绸之府”、“鱼米之乡”。 浙江是中国经济最活跃的省份之一,尤以發達的民营经济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浙江经济”,至2013年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连续21年位居中国第一。浙江与江苏、安徽、上海共同构成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成为国际6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地區生產總值位居中國第四位。.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浙江省 · 查看更多 »

新石器时代

新石器時代(Neolithic),在考古學上是石器時代的最後一個階段,以磨製石器和製作陶器為主,大約從1萬年前開始,結束時間從距今7400多年至2200多年不等。不過,在有些地區,如中美洲,在西元後仍停在新石器时代,不過仍出現高度文明,如馬雅文化。 新石器時代結束後,人類進入銅器時代(金屬器時代的最早期),也開始進入信史時代。.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新石器时代 · 查看更多 »

文绣

-- 文繡(),字蕙心,自號愛蓮,汉名傅玉芳,蒙古族,鄂爾德特氏,滿洲鄂爾德特氏端恭之女,為清朝末代皇帝溥儀的妾室,溥儀冊封她為淑妃,此後直至兩人於1931年離婚為止,未再得進封。.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文绣 · 查看更多 »

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是指中國汉文帝和汉景帝所统治的时期,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治世,奠定了其後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將漢朝推上頂峰的基礎。 汉初,社会经济薄弱,朝廷推崇黄老治术,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通常认为文景之治的主角是汉文帝与汉景帝。实际上,竇太后在文景之治时代所起的作用也是举足轻重的。 文帝二年(前178年)和十二年(前168年)分別兩次“除田租稅之半”,即是租率最终減為三十稅一。文帝十三年,還全免田租。同時,對周邊敌对国家也不輕易出兵,維持和平,以免耗損國力。這就是輕徭薄賦的政策。 文帝生活也十分節儉,宮室內車騎衣服沒有增添,衣不曳地,帷帳不施文繡,更下詔禁止郡國貢獻奇珍異物。因此,國家的開支有所節制,貴族官僚不敢奢侈無度,從而減輕了人民的負擔。這就是休養生息的政策。 漢文帝重視農業,曾多次下令勸課農桑,根據戶口比例設置三老、孝悌、力田若干人員,並給予他們賞賜,以鼓勵農民生產。 汉文帝去世,汉景帝即位,初期平定七国之乱。七国之乱以后,景帝开始专心打理朝政,据说景帝十分樸素,仁厚爱民。除了平定七国之乱以外,从来没有大规模用过兵,和匈奴的战争始终控制在一定的规模内,依然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 汉文帝之皇后窦太后尊崇道家,因此汉景帝与窦氏宗族都必须学习道家学说。景帝崇尚黃老之說,减少刑罚,减少赋税,兴修水利,提倡農業,要求人心不服的案子进行重审,以免冤狱发生。百姓在和平稳定的环境下创造了大量财富,其间百姓富裕,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天下太平安乐。 随着生产日渐得到恢复和发展,出现了多年未有的稳定富裕的景象。史称:「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漢書·食貨志》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同时汉王朝的物质基础大大增强,是中国皇权专制社会的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也为后来汉武帝征伐匈奴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文景之治 · 查看更多 »

无诸

無諸(閩東語:Ù-cṳ̆;閩南語:Bû-chu;閩北語:Ǔ-cṳ́;),全名騶無諸,第七世閩越王,為越王勾踐的後代,於戰國末期至西漢初期在位,使一度亡國的閩越再度中興茁壯,並成為漢朝立國之初第一位越人的異姓諸侯王。由於無諸是福建歷史上第一位有文獻記載的君主統治者,並且是帶領閩越人登上歷史舞台的卓越人物,因此被後世的閩民系頌揚並尊奉為開閩始祖。 無諸在位時期,剛好歷經了中原政局的動盪與轉變,因此他採取與中原各個政權友善共處的外交策略,先後以臣屬於秦、漢二朝來換取閩越國的延續與發展。有鑒於中原文化與科技的興盛,無諸積極引進華夏文化,並與閩越人原本在地的百越文化做融合,發展出獨特且輝煌一時的閩越文化。在科技方面也引入中原先進的冶鐵技術,使閩越國在農業生產、百姓生活與軍事武裝上都有進一步的發展。.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无诸 · 查看更多 »

日本

日本國(),是位於東亞的島嶼國家,由日本列島、琉球群島和伊豆-小笠原群島等6,852個島嶼組成,面積約37.8万平方公里。國土全境被太平洋及其緣海環抱,西鄰朝鮮半島及俄罗斯,北面堪察加半島,西南為臺灣及中國東部。人口達1.26億,居於世界各國第11位,當中逾3,500萬以上的人口居住於東京都與周邊數縣構成的首都圈,為世界最大的都市圈。政體施行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君主天皇為日本國家與國民的象徵,實際的政治權力則由國會(參眾兩院)、以及內閣總理大臣(首相)所領導的內閣掌理,最高法院為最高裁判所。 傳說日本於公元前660年2月11日,由天照大神之孫下凡所生之後代磐余彥尊所建,在公元4世紀出現首個統一政權,並於大化改新中確立了天皇的中央集权體制。至平安時代結束前,日本透過文字、宗教、藝術、政治制度等從漢文化引進的事物,開始衍生出今日為人所知的文化基礎。12世紀後的六百年間,日本由武家階級建立的幕府實際掌權。17世纪起江户幕府頒布锁国令,至1854年被迫開港才結束。此後,日本在西方列強進逼的時局下,首先天皇從幕府手中收回統治權,接著在19世紀中期的明治维新進行大規模政治與經濟改革,實現工業化及現代化;而自19世纪末起,日本首先兼併琉球,再拿下台灣、朝鮮、樺太等地為屬地。進入20世紀時,日本已成為當時世界的帝國主義強權之一,也是當時東方世界唯一的大國。日本後來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軸心國之一,對中國與南洋發動全面侵略,但最终於1945年戰敗投降。日本投降至1952年《旧金山和约》生效前,同盟国军事占领日本,並監督日本制定新憲法、建立今日所見的政治架構,日本轉型為以國會為中心的民主政體,天皇地位虛位化,並依照憲法第九條放棄維持武装以及宣戰權。而日本雖在法律上實施非武裝化,出於自我防衛上的需要,仍擁有功能等同於其他國家軍隊的自衛隊。 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亦為七大工業國組織成員,是世界先進國家之一,主要奠基於日本經濟在二戰後的巨幅增長。現時日本的科研能力、工業基礎和製造業技術均位居世界前茅,並是世界第四大出口國和進口國。2015年,日本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依國際匯率可兌換成為三萬二千,人均國民收入則在三萬七千美元左右,人類發展指數亦一直維持在極高水平。.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日本 · 查看更多 »

日本投降

日本投降是指1945年8月15日大日本帝國宣布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且於同年9月2日舉行投降儀式並正式簽署降書的歷史事件。1945年7月大日本帝國海軍實際上已無法繼續執行作戰任務,同時同盟國也不斷實施對日本實施包括東京大轟炸在內的空襲行動、並開始策劃入侵日本本土的沒落行動。雖然以軍事參議官會議為首的日本政府公開表示仍打算繼續堅持與同盟國作戰,然而日本高層也開始私下拜託保持中立國立場的蘇聯就和平一事進行談判,期望能盡可能爭取日本和平投降後仍處於有利的談判地位。但與此同時蘇聯則依據其在德黑蘭會議和雅爾塔會議中與美國及英國所做的承諾,開始準備計畫攻擊日本於海外佈署的部隊。 1945年8月6日與8月9日美軍分別在廣島和長崎投下原子彈,另一方面蘇聯則在8月8日傍晚決定單方面廢止《日蘇中立條約》並且根據《雅爾達協定》的約定準備展開八月風暴行動。1945年8月9日午夜過後已經向日本宣戰的蘇聯軍隊迅速入侵日本的殖民地關東州以及掌管滿洲地區的傀儡政權滿洲國等地,這兩項衝擊造成在8月14日時昭和天皇決定要求軍事參議官會議接受美國、英國、中華民國與蘇聯在《波茨坦公告》中所訂下的停戰協定,並且透過駐瑞士大使館和來向盟軍發放消息。在經過多次幕後談判以及宮城事件後,昭和天皇在8月15日日本標準時間中午12時向日本全國以錄音電臺廣播的方式發表《終戰詔書》,宣布日本政府決定遵從同盟國集團的無條件投降之要求。 8月28日駐日盟軍總司令開始接管政權且同盟國軍事佔領日本,隨後同盟國集團便開始展開一系列日本的戰後改革,其中在1947年5月3日時公布新的《日本國憲法》。9月2日上午10時包括日本、美國、中華民國、蘇聯、英國、澳洲、加拿大、法蘭西共和國臨時政府、荷蘭和紐西蘭代表在停靠於東京灣的美國軍艦密蘇里號戰艦 (BB-63)上舉辦投降儀式,日本政府官員於此簽署《降伏文書》,正式停止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雙方的軍事行動。停戰後,同盟國平民和部隊開始慶祝第二次世界大戰對日戰爭勝利紀念日。然而一些仍於亞洲和太平洋島嶼上獨自作戰的日本指揮官和軍事人員則仍繼續堅持作戰,甚至一直到1970年代為止最後幾名士兵在得知戰爭結束的消息後才宣布投降。而自從日本宣布投降後,歷史學家也開始辯論針對平民投下原子彈的倫理道德問題。不過日本和西方同盟國則是在1952年4月28日時由包括日本在內的48個國家一同簽署《舊金山和約》並生效後,才正式從法律層面上結束彼此的戰爭關係;與此同時日本也結束長達7年的同盟國之軍事佔領狀態,重新恢復日本的主權行使能力。1956年日本政府才另外與蘇聯簽訂《日蘇共同宣言》結束兩國的戰爭狀態。.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日本投降 · 查看更多 »

摩崖石刻

摩崖石刻或簡稱摩崖,是東亞一種刻於懸崖或岩壁上的巨型書法石刻,通常由著名的人在特殊的場合書寫,然後刻在石上,或作為裝飾品、或作為紀念銘文。.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摩崖石刻 · 查看更多 »

意大利

意大利共和国(Repubblica Italiana),通稱意大利(Italia),是一個歐洲主权國家,主要由位於南歐的靴型亞平寧半岛及两个地中海岛嶼西西里岛和撒丁岛所组成,國際代碼為IT。意大利北方的阿尔卑斯山地区与法国、瑞士、奥地利以及斯洛文尼亚接壤,其领土包围着两个微型国家——圣马力诺和梵蒂冈,而在瑞士擁有座落於盧加諾湖湖畔的意大利坎波內這個境外領土。全国行政上划分为20个大区(其中5个為自治区)、110个省與8,100个城市。首都為罗马,意大利王国在1870年將首都設置在此,而都灵(1861年-1865年)及-zh-hans:佛罗伦萨;zh-tw:佛羅倫斯;-(1865年-1870年)也曾是意大利王國的首都。根据2014年统计,意大利人口大约为6,079.5萬,領土面積約為301,338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约每平方公里201.7人,屬於溫帶氣候。意大利是歐洲人口第5多的國家,人口在世界上排名第23位。意大利因其拥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为数众多的人类文化遗产(世界遺產數目排名全球第一)而被称为美丽的国度(Belpaese)。 現今的意大利地區是以前歐洲民族及文化的搖籃,曾孕育出羅馬文化及伊特拉斯坎文明,而意大利的首都羅馬,幾個世紀以來都是西方世界的政治中心,也曾經是羅馬帝國的首都。當羅馬帝國殞落後,意大利遭受了多次外族入侵,包括倫巴底人、東哥德人等日耳曼民族,之後還有諾曼人等。东罗马帝国曾一度重新占领意大利地区。在14世紀後,意大利轉而成為文藝復興的發源地 ,而文藝復興對歐洲影響深遠,讓歐洲思想前進了一大步。義大利過去分裂為許多王國與城邦,但是最終在1861年完成統一。其巅峰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刚开始之前,義大利變成一個殖民帝國,把勢力範圍延伸到利比亞、厄利垂亞、-zh-hans:意属索马里兰;zh-hk:意屬索馬利蘭;zh-tw:義屬索馬利蘭;-、衣索比亞、阿爾巴尼亞、羅德島與十二群島,而且擁有中國天津的租界。 意大利也在政治、文化、科學、醫療衛生、教育、體育、藝術、時尚、宗教、料理、電影、建築、經濟及音樂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響力。米蘭是意大利的經濟及工業中心,根據2009年全球語言監察組織(Global Language Monitor)的資料,它也是世界時尚之都。在2007年造訪意大利的遊客人數位居世界第5位,總共超過4,370萬人次的國際遊客造訪,而羅馬則是歐盟國家中第3多遊客造訪的城市,也被認為世界上最美麗的十大古城之一。威尼斯則被認為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城市,《紐約時報》形容它「無疑是世界上最美麗的人造城市」。 意大利共和国是一個議會制民主共和國,是一個已開發國家,世界七大工業國之一,生活質量指數則在世界排名第8名, Economist, 2005。意大利在2014年人類發展指數列表中則名列第26位,並擁有高度人均國內生產總額。根據國內生產總額與購買力平價國內生產總值的數據,意大利分別是世界第8大與第10大經濟體。意大利的政府預算金額則是位居世界第5位。意大利是北大西洋公約和歐盟的創始會員國,也是八大工業國集團、20國集團和歐洲四大經濟體成員之一。意大利也参与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世界貿易組織、歐洲議會、西歐聯盟及歐洲創新中心(Central European Initiative)。意大利也參加申根協議,也是世界世界國防預算金額第9高的國家且分享北約的核武器。 意大利在歐洲及全球的軍事、文化和外交事務扮演重要的角色,首都羅馬則是世界上對於政治及文化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城市,世界上許多著名的機構,例如國際農業發展基金會(International Fund for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全球在地論壇(Glocal Forum)、世界糧食計劃署及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的總部都設在羅馬。意大利也擁有较高的教育指數、勞動力人口及慈善捐助金額。人均預期壽命排名世界第11位。醫療保健系統在2000年被世界衛生組織評比為世界第2。意大利也是一個全球化的國家。意大利的國家品牌價值在2009年名列世界第6位。意大利在藝術、科學和技術上擁有悠久的傳統,且至2017年共有53处世界遺產,是擁有最多世界遺產的西方國家。.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意大利 · 查看更多 »

慶曆

慶曆(1041年十一月-1048年)是宋仁宗趙禎的年号,北宋使用该年号共计8年,意即美好的年代。 --在乾隆年間因避諱乾隆帝的名字“--”,而改寫為“--”。現在岳陽樓所保存的乾隆年間張照所書《岳陽樓記》,其中即避諱而改寫為--。,岳陽樓中由張照所書的《岳陽樓記》雕屏仿製品。.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慶曆 · 查看更多 »

所得稅

--(Income Tax,--),是稅種之一類,按自然人、公司或者法人為扣稅單位。世界各地有不同的課稅率系統,例如有累進稅率(progressive tax)也有單一平稅率多種。 有些國家或地区以公司為課稅的稱作企業稅,這經常被稱為公司稅、公司收入稅或營利事業綜合所得稅。有些國家或地区以個人收入課稅的。个人所得税为法律规定,自然人应向政府上缴的收入的一部分。各地政府在不同时期对个人应纳税收入的定义和征收的百分比不尽相同,有时还分稿费收入、工资收入以及偶然所得(例如彩票中奖)等等情况分别纳税。目前全世界中僅只有卡達和巴林沒有徵收所謂的所得稅。.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所得稅 · 查看更多 »

怀安县 (消歧义)

怀安县,可以指:.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怀安县 (消歧义) · 查看更多 »

景祐

景祐(1034年-1038年十一月)是宋仁宗趙禎的年号,北宋使用该年号共计5年,“景”的意思是“大”,“祐”為“神仙保佑”。景祐便指神仙保佑君王基業。.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景祐 · 查看更多 »

景炎

景炎(1276年五月-1278年四月)是宋端宗赵昰的年号。南宋使用这个年号共3年。.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景炎 · 查看更多 »

景雲

景雲(710年七月-712年正月)是唐睿宗李旦的年号,共计3年。.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景雲 · 查看更多 »

晋安郡

晋安郡,中国古代的郡。.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晋安郡 · 查看更多 »

晋安河

晋安河,是闽江的一条支流,流经福建省福州市。晋安河发源于福州市北峰,主要支流有湖前溪、化工河、凤坂溪等等,下游称作光明港,最后在台江区附近注入闽江。 Category:闽江 Category:福州水体.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晋安河 · 查看更多 »

晋平郡

晋平郡,中国南朝史书记载百济在中国东北辽西地区建立的郡,辖晋平县。 《宋書·夷蠻》 “其後高驪略有遼東,百濟略有遼西。百濟所治,謂之晉平郡晉平縣。” 梁《職貢圖》 “百濟,舊來夷馬韓之屬,晉末,駒麗畧有遼東,樂浪亦有遼西晉平縣。” 《梁書·諸夷》 “晉世句驪既略有遼東,百濟亦據有遼西、晉平二郡地矣,自置百濟郡。” 《南史·夷貊》 “晉世句麗既略有遼東,百濟亦據有遼西、晉平二郡地矣,自置百濟郡。” 《通典》 “晋時,句麗旣略有遼東,百濟亦據有遼西、晋平二郡,今柳城北平之間。” Category:中國的郡.

新!!: 福州历史年表和晋平郡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