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納粹德國

指数 納粹德國

纳粹德国是1933年至1945年阿道夫·希特勒和纳粹党统治下的德国的通称。在希特勒统治之下,德国转变为一法西斯主义极权国家,国内近乎一切事务均为纳粹党所控制。1945年5月同盟国战胜德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宣告结束,纳粹德国亦不复存在。 1933年1月30日魏玛共和国总统保罗·冯·兴登堡任命希特勒为德国总理,纳粹党由此开始清除国内一切政治反对力量,巩固自身权力。1934年8月2日兴登堡去世,希特勒将总理和总统职权合一,成为德国独裁者。1934年8月19日全民公投正式确定希特勒的德国“元首”头衔,一切权力都集中至希特勒手中,其辞令高于一切法律。纳粹政府并非相互协调协作的整体,而是不同内部派别组成的集合,各派别间进行权力斗争,试图获得希特勒的偏爱。大萧条期间,纳粹通过没收犹太人、共产主义者和宗教人士的财产,大规模军事支出和混合经济体制稳定了经济并结束了大规模失业的局面。包括高速公路系统在内的公共工程建设亦同时进行,经济恢复稳定局面,纳粹政权亦提升了其受欢迎度。 种族主义(尤其是反犹太主义)是该政权的中心特性之一,日耳曼人(北欧人种)被认为是雅利安人种中最为纯正者,由此即为优等人种。犹太人及其他不适宜的人种则受到迫害并遭屠杀。反希特勒统治的抵抗运动则遭残酷压制。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反对人士遭到杀害、逮捕或驱逐。基督教教会亦受到打击,教会领袖受监禁。教育重心集中于种族生物学、人口政策及为军事服务的体育。女性的就业和教育机会大幅减少。力量来自欢乐组织进行娱乐和旅游活动,1936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则向世界展示了第三帝国的气象。部长约瑟夫·戈培尔有效通过电影、大规模集会以及希特勒的演说,达到控制舆论的目的。政府同时还限制艺术表达,推广一些特定的艺术形式,否定和封禁其他艺术形式。 1930年代末期纳粹德国对于领土的要求日益扩张,若得不到满足则以战争相威胁。1938年和1939年,纳粹德国先后吞并和。希特勒同斯大林达成互不侵犯协议,并于1939年9月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打响。德国同意大利和其他轴心国结盟,至1940年已征服欧洲大部分地区,并对英国进行威胁。总督辖区在征服地区建立起来,而在波兰剩余地区则建立了总督府。犹太人和其他不受欢迎的群体被送往纳粹集中营和灭绝营并被杀害。 1941年德国对苏联发动入侵之后,战争局面开始扭转,而到1943年德国则遭遇了严重的军事失败。1944年对德国的大规模轰炸持续升级,轴心国力量开始自东欧和南欧撤退。盟军登陆法国之后,在一年时间内苏联从东部入侵,其他同盟国力量则从西部入侵,德国战败投降。希特勒拒绝承认失败,导致战争最后阶段德国基础设施受到严重破坏,与战争相关的死亡人数继续攀升。同盟国展开去纳粹化进程,并将剩余的纳粹领导人送往纽伦堡进行战争罪的审判。战后纳粹德国东部领土被并入苏联和波兰,而剩余德国领土则被苏联、美国、英国和法国军事占领,直到1949年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成立,德国领土被一分为二。.

296 关系: 力量来自欢乐埃尔温·隆美尔去纳粹化博尔扎诺自治省占领德国时的强暴事件占领鲁尔区卡尔·邓尼茨危害人类罪反共產國際協定反犹太主义古羅馬建築吞灭大區長官大众汽车大德意志大区 (德国)大萧条大日本帝国太平洋战争外籍勞工外汇储备奥林匹亚 (电影)奥斯威辛集中营威廉·弗利克威瑪防衛軍容克斯安乐死巴巴羅薩行動巴爾杜爾·馮·席拉赫巴黎凯旋门个人崇拜中德关系 (1911年-1941年)希特勒誓词东方总计划布尔什维克万神庙三国同盟条约一体化一党制乌发电影公司乌克兰亚尔马·沙赫特亚得里亚滨海行动区人民观察家报二戰期間的戰略轟炸库尔特·许士尼格库尔斯克会战庇護十一世伦敦...伦敦大轰炸优等民族弗里茲·托特弗朗西斯科·佛朗哥低地国家但澤自由市佛朗哥时期德奧合併德國中央集團軍德國總理府 (1871年—1945年)德國無條件投降書德國高速公路德国历史德国天主教德国工人党德国共产党德国元帅德国国旗德国的领土演化德国抵抗运动德国总理德意志劳工阵线德意志帝國德意志帝國銀行德意志之歌德意志國防軍德意志国德意志非洲军德意志母亲十字奖章保罗·冯·兴登堡土耳其斯坦總督轄區北歐人種國家馬克國立成功大學國際聯盟别动队冬季战争冲锋队 (纳粹党)冷战内维尔·张伯伦凡尔赛条约凯旋门啤酒館政變党卫队党卫队全国领袖入侵卢森堡入侵南斯拉夫之戰全国党代会集会场共产主义元首地堡国家社会主义妇女联盟国会纵火案国会纵火法令国内生产总值国际收支国民教育与宣传部四年計畫犹太布尔什维克主义犹太人犹太人大屠杀的里雅斯特现代艺术玛格达·戈培尔珍珠港事件現代主義理查德·瓦格纳理查德·施特劳斯神圣罗马帝国种族主义種族優生突出部之役第三羅馬第一代阿拉曼的蒙哥馬利子爵伯納德·蒙哥馬利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戰對德國的戰略轟炸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的結束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各国伤亡统计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对德意志人的驱逐第二次義大利衣索比亞戰爭納粹德國陸軍納粹德國海軍納粹集中營索比布尔集中营約瑟夫·門格勒約瑟夫·戈培爾约阿希姆·冯·里宾特洛甫纳粹主义纳粹德国对同性恋的迫害及屠杀纳粹德国国会纳粹党纳粹党掌权纳粹艺术纽伦堡纽伦堡审判纽伦堡党代会纽伦堡法案绥靖主义维尔纳·冯·勃洛姆堡维希法国罗姆人罗伯特·莱伊羅姆人大屠殺爱娃·勃劳恩父權瓦西里·伊万诺维奇·崔可夫生存空间生命之泉焦土政策特雷布林卡灭绝营盟国管制理事会盖世太保白俄罗斯莫斯科戰役莱尼·里芬斯塔尔莱茵兰聯邦大總統萨克森豪森集中营萬湖會議青少女联盟表现主义血与土血旗颓废音乐领袖原则西德西班牙内战西班牙第二共和国西西里岛西里西亞親衛隊保安處马达加斯加马歇尔计划認信教會課程骷髅总队魏玛宪法魏瑪共和國魯茨·格拉夫·什未林·馮·科洛希克诺曼底诺曼底战役鲁尔区鲁道夫·赫斯贝尼托·墨索里尼路德维希·穆勒軍需軸心國瓜分世界的計劃黑尔姆特·魏德林轴心国达豪集中营达达主义霍斯特·威塞尔之歌霸王行动胡戈·容克斯阿尔卑斯山麓行动区阿尔伯特·斯佩尔阿爾薩斯-洛林阿道夫·希特勒阿道夫·希特勒之死蘇台德地區赫尔曼·戈林闪电战股息蓝色行动长刀之夜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苏联苏联红军英德海军协定英國皇家空軍英联邦雅利安人雅利安人種耶和华见证人的被迫害史考文垂附庸國T-4行动Telegraph Media Group柏林柏林戰役恩斯特·罗姆東德東普魯士極右派極權主義武装党卫队每日电讯报毒气室比利时和法国北部军事管辖区水晶之夜民族共同体波兰波兰走廊波罗的海波罗的海国家波茨坦会议波蘭戰役法國戰役法西斯主义法本公司洛伊纳淨出口混合经济温斯顿·丘吉尔滅絕營挪威戰役最终解决德国问题条约最终解决方案战争罪战间期我的奋斗明镜海獅作戰海牙公约斐迪南·保時捷斯大林斯大林格勒战役斯武普斯克斯洛伐克共和國 (1939-1945)斯摩棱斯克戰役 (1941年)斯拉夫人新古典主义建筑新勃兰登堡新納粹主義新闻自由无调音乐日耳曼人日本帝国日本人旧约圣经意大利王國 (1861年–1946年)意志的勝利慕尼黑協定拜罗伊特音乐节普利茅斯普魯士時代 (雜誌)1932年7月德国联邦选举1933年11月德国选举1934年德国全民公投1936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1936年德国选举1938年德国选举1939年德国对立陶宛的最后通牒7月20日密谋案 扩展索引 (246 更多) »

力量来自欢乐

力量来自欢乐(Kraft durch Freude,缩写:KdF)是纳粹德国一个具有国家背景的大型休假组织Richard Grunberger, The 12-Year Reich, p 197, ISBN 03-076435-1,为德国当时的劳工组织:德意志劳工阵线的一部分。该组织成为了向德国人民宣扬国家社会主义优势性的一个工具。它也很快在20世纪30年代成为了世界上的最大旅游运营商。 该组织通过为普通大众提供原属中产阶级的度假活动,而成为缓和阶级分化、促进社会阶层沟通的桥梁。例如不同阶层的乘客乘坐同一艘游轮,船舱依靠抽签分配,而不是因社会地位决定。 另一个不太具备意识形态色彩的目标是,依靠这一组织刺激自1920年代便低迷不振的旅游业摆脱困境,从而推动德国经济。这一目标实现得相当成功。1934年时有超过200万德国人参加过“力量来自欢乐”组织的旅行。1939年的统计约为2,500万人。该组织于1939年二战爆发后解散,诸如普洛拉度假村等一些大规模的在建项目也未能完成。.

新!!: 納粹德國和力量来自欢乐 · 查看更多 »

埃尔温·隆美尔

埃爾溫·約翰尼斯·尤根·隆美爾(Erwin Johannes Eugen Rommel,)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一位著名的德國陸軍元帥,通稱「沙漠之狐」(Wüstenfuchs),也是德國極少數非貴族出身、未進過參謀學校而晉升至元帥的軍人。英國戰時首相溫斯頓·邱吉爾對隆美爾評價:「我們面對的是一位大膽而熟練的對手,一位偉大的將軍」。 隆美爾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為一名戰功卓越的低階軍官,曾因在義大利戰區的英勇表現獲得藍色馬克斯勳章。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入侵法國的行動中,隆美爾擔任了第7裝甲師師長,以迅速的機動攻勢俘虜大批敵軍與物資,使該師獲得「幽靈師」的稱呼。法國戰役後,隆美爾前往北非戰場,以少數的德國師與義大利軍隊向英軍發動攻擊,收回義大利在先前失去的殖民地,之後在戰斧作戰又擊退了具有裝備、人員和制空權優勢的英軍反攻,並在加查拉戰役中以寡擊眾,造成敵軍物資與人員損失過半。隆美爾因為此役的成功而被晉升為元帥,也因為其先前多次的活躍表現而產生了「隆美爾神話」。 但到了1942年7月阿拉曼戰役後,隆美爾部隊的補給狀況每况愈下,再度面對擁有物資增援的英美兩軍已難以對抗,隆美爾因此最終撤離北非,回到德國佔領的西線負責抵擋盟軍入侵歐陸的防務。戰爭後期,隆美爾被捲入了推翻希特勒的行動中。由於他廣泛的知名度,希特勒讓其選擇可享有「榮譽的私下自殺」,並可保護家人;也可以選擇受軍法審判、全家送至集中營。隆美爾選擇前者,服毒身亡。德國官方偽稱隆美爾因作戰負傷而死,或者是死於心臟病,並為其舉辦國葬。 隆美爾的軍事能力受到多位軍事學家的推崇及批評,包括其親臨前線所發展出的靈活機動戰術、對軍中同僚過於嚴苛和難以相處、行事莽撞、未重視後勤與戰略觀狹隘等都有許多爭議,甚至有人認為因为英軍不愿承認敵軍士兵的素质,所以才將隆美爾吹捧為軍事天才。除了軍事能力外,隆美爾也以人道精神對待敵軍士兵、並拒絕了殺害猶太裔和英國突擊隊戰俘的命令。.

新!!: 納粹德國和埃尔温·隆美尔 · 查看更多 »

去纳粹化

非纳粹化(Entnazifizierung)1945年二战結束,胜利的同盟國根据波茨坦协定協議在當時的德國和奥地利开展一項以清除纳粹主义所造成影响為目的的運動。(二戰期間,納粹主義在社会、文化、出版、经济、司法和政治等方面皆造成嚴重影響)。該運動依民主化、非军事化和非纳粹化三大準則進行实施。 德国方面,盟国管制委员会在1946年1月柏林通过了几项非纳粹化命令,藉此可以划分被审查人员的政治面貌并且对之展开法律调查。.

新!!: 納粹德國和去纳粹化 · 查看更多 »

博尔扎诺自治省

博尔扎诺自治省(Provincia autonoma di Bolzano;Autonome Provinz Bozen;拉登语:Provinzia autonòma de Balsan),又稱上阿迪杰(Alto Adige)或南蒂罗尔(Südtirol 或 South Tyrol),是意大利特伦蒂诺-上阿迪杰的一个省。面积7,400平方公里,2005年人口487,673人。首府博尔扎诺。 此自治省的主體民族是日耳曼族,通行德語。 下分116市镇。.

新!!: 納粹德國和博尔扎诺自治省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 卍.

新!!: 納粹德國和卐 · 查看更多 »

占领德国时的强暴事件

#重定向 同盟國佔領德國期間的強姦.

新!!: 納粹德國和占领德国时的强暴事件 · 查看更多 »

占领鲁尔区

#重定向 占领鲁尔.

新!!: 納粹德國和占领鲁尔区 · 查看更多 »

卡尔·邓尼茨

卡爾·鄧尼茲(Karl Dönitz,,)是納粹德國海軍元帥、先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擔任了潛艇艦隊總司令、海軍總司令、德國總統。鄧尼茲於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就擔任潛艇艦長,而後在兩場大戰的戰間期中建設與訓練海軍潛艇部隊,更以自己的經驗加以改良,搭配戰略規劃、通訊與協調攻擊衍生出潛艇戰術《狼群戰術》,在橫亙大戰全期的大西洋海戰中指揮潛艇艦隊,為德國海軍立下赫赫戰功。與海軍水面艦隊表現不佳的情況相對的是潛艇的活躍,因此在注重前者的海軍總司令埃里希·雷德爾請辭後,希特勒任命鄧尼茲繼任其職。由於長久共事所取得的信任以及戰爭末期納粹領導階層的背叛,希特勒在遺囑中任命鄧尼茲為其繼承人,身兼總統與德意志國防軍最高統帥。鄧尼茲擔任其職位約20多天,指揮德軍向同盟國投降。戰後於紐倫堡審判判決10年有期徒刑,於1956年釋放。.

新!!: 納粹德國和卡尔·邓尼茨 · 查看更多 »

危害人类罪

危害人類罪或反人类罪,旧译违反人道罪,于2002年7月1日生效的《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将该罪名中文译名确定为危害人类罪。规约中的定义为“是指那些针对人性尊严极其严重的侵犯与凌辱的众多行为构成的事实。这些一般不是孤立或偶发的事件,或是出于政府的政策,或是实施了一系列被政府允许的暴行。如针对民众实施的谋杀,种族灭绝,人體試驗,酷刑,强奸,政治性的、种族性的或宗教性的迫害,以及其他非人道的行为”。As quoted by Guy Horton in April 2005, co-Funded by The Netherlands Ministry for Development Co-Operation.

新!!: 納粹德國和危害人类罪 · 查看更多 »

反共產國際協定

反共產國際協定 (又稱防共協定,Antikominternpakt,防共協定)是納粹德國與大日本帝國在1936年11月25日簽訂的反對共產國際及蘇聯的協定。此協定後來陸續有其他國家加入。1941年時,這個協定的簽署國包括了納粹德國、大日本帝国、義大利王國、保加利亞、汪精衛政權、克羅埃西亞、丹麥、芬蘭、匈牙利、滿洲國、蒙疆、泰國、維琪法國、羅馬尼亞、斯洛伐克和西班牙。.

新!!: 納粹德國和反共產國際協定 · 查看更多 »

反犹太主义

反犹太主义是一種意識型態,對於对仇恨犹太人或犹太教的思想与行为的总称,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动机和表现形式。反犹太主义在世界各地有犹太人生活的地方皆存在,在歐洲、亞洲及阿拉伯也有。 「反猶太主義」的原文(Antisemitism、Anti-Semitism 或 anti-semitism)直譯為反閃族主義。在字面意義上,反閃族主義是對於所有閃族的反感情緒,虽然犹太人与阿拉伯人同属闪米特人,但是這個名詞在歐洲特指對於猶太人的仇恨情緒。這個名詞在1873年首次在德國出現,同義詞是「仇恨猶太人者」(Judenhass,Jew-hatred)。.

新!!: 納粹德國和反犹太主义 · 查看更多 »

古羅馬建築

古羅馬建築(英語:Ancient Roman architecture)指由古羅馬人創造並且擴展到地中海沿岸其所控制疆域的一種新風格的建築藝術,經常簡稱為羅馬建築(英語:Roman architecture)。他直接繼承了古希臘晚期的建築成就,而且將其向前大大推進,使之在1到3世紀達到奴隸制時代全世界建築的頂峰。在西方學術界傳統上特指古羅馬共和國與帝國時期的建築,漢語學術界定義較為寬泛,有時可以包括前期的伊特魯裡亞建築,也可以包括分裂之後的西羅馬帝國建築,但是一般不包含東羅馬帝國建築。.

新!!: 納粹德國和古羅馬建築 · 查看更多 »

吞灭

吞灭(罗姆语:Porajmos)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克罗地亚独立国及匈牙利王国试图消灭欧洲罗姆人的一场行动。在希特勒的统治之下,罗姆人与犹太人一样受到敌视和迫害,并因此濒于灭亡。 由于罗姆人社群不像犹太人一样有一定的组织,因此“吞灭”并未得到充分记录,二战中罗姆人的死亡人数约在220,000人到150万人之间。.

新!!: 納粹德國和吞灭 · 查看更多 »

大區長官

大區長官( Gauleiter)是納粹德國設立的官職之一,也是納粹德國時期各大區的領導者。大區長官是納粹德國第二高階的職位,僅次於元首和帝國領導人(Reichsleiter),只能由希特勒直接任免產生。大區長官有自己獨特的徽章和軍旗。在理論上來說,大區長官只是納粹黨的職務。但由於納粹德國期間,地方政府的民事行政機構淪為橡皮圖章,大區長官才是地方真正的實權者。 Category:納粹德國.

新!!: 納粹德國和大區長官 · 查看更多 »

大众汽车

福斯汽車(Volkswagen, 縮寫VW),是一家總部位於德国沃尔夫斯堡的汽车制造公司,為福斯集团的核心企业及原始品牌,也是该集团最畅销品牌及全球第一大汽车制造商。在德語中,Volks為人民之意,Wagen為汽車之意,因此,其全名之意即是「人民的汽車」。.

新!!: 納粹德國和大众汽车 · 查看更多 »

大德意志

大德意志(德语:Großdeutschland)是一个历史上的思潮。其作为德意志问题的一个解决方案,在1848年法兰克福国民议会列席会议上就讨论过。奥地利帝国最初提出了这一构想模型,希冀建立一个包括奥地利在内的统一的德意志民族国家,且被其领导。这一模型与最终被普鲁士采用的小德意志统一解决方案所相对,且被抛弃。“小德意志”包括了除奥地利以外的所有德意志邦联国家,并听命于德意志北方普鲁士王国的霸权。 20世纪初,民族自由主义和民主主义开始兴起。又因为一战的和约《凡尔赛条约》和《聖日耳曼條約》对战败的德国惩罚过强,“大德意志”成为了一个与其反抗而带有愤怒感情的概念,并为德国和奥地利的右翼党派所用。他们的目标是共同建立一个以德意志民族为主体的民族国家,即除德奥外也包括周围以德裔人口为主的地区,无视法国和意大利的反对。纳粹主义者认为,德意志问题的解决方案应该为:在纳粹政权下建立“大德意志帝国”,在欧洲大陆占据主体地位,并协助其他非日耳曼地区(主要指斯拉夫人地区)日耳曼化。 大德意志与泛德意志(Alldeutsche)意义不同。后者为德意志帝国时期的一种极端民族主义和反犹主义的集合。 二战后,《奥地利国家条约》声明奥地利需保持独立而不与德国政治结盟。大德意志一词也更多地与纳粹主义相关。.

新!!: 納粹德國和大德意志 · 查看更多 »

大区 (德国)

大区(Gau,复数:Gaue)是德语中的行政区划单位,最早于中世纪时期使用,类似于英语中的郡。纳粹德国于1938至1945年间采用大区作为一级行政区划单位,以取代传统的邦(Länder)。.

新!!: 納粹德國和大区 (德国) · 查看更多 »

大萧条

大萧条(Great Depression)是1929年至1933年之間全球性的經濟大衰退、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最为严重的世界性經濟衰退。大萧条的开始时间依国家的不同而不同,但绝大多数在1930年起,持续到30年代末,甚至是40年代末。大萧条是二十世纪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广、强度最大的经济衰退。Charles Duhigg, "Depression, You Say? Check Those Safety Nets", New York Times, March 23, 2008 在二十一世纪,大萧条常被立为世界经济衰退的标杆。大萧条从美国开始,以1929年10月24日的股市下跌开始,到10月29日成为1929年華爾街股災,并席卷了全世界。大萧条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带来了毁灭性打击。人均收入、税收、盈利、价格全面下挫,国际贸易锐减50%,美国失业率飙升到25%,有的国家甚至达到了33%。 全世界各大主要城市全部遭到重创,特别是依赖重工业的地区。许多国家实际上无法进行建筑工程。农产品价格下降约60%,重击农业。由于没有可替代的工种,第一产业中的经济作物、采矿、伐木等部门受到的打击最为沉重。 有的经济体在30年代中期开始恢复。大多数国家直到二战结束后得以复苏。 与其他很多重大历史事件一样,不同经济学派对大萧条的根本原因解释迥然不同。整體而言,市场派学者认为大萧条的根本原因是政府的错误管制将一个正常的衰退扩大为大萧条,而政府派的学者认为大萧条显示了资本主义市场的缺陷,呼吁更多的政府管制和干预。.

新!!: 納粹德國和大萧条 · 查看更多 »

大日本帝国

大日本帝國(;中文又譯為日本帝國)是日本在1936年至1947年間所使用的國號,在法律使用上最早出現於1889年公佈的《大日本帝國憲法》,在1936年後才成為日本官方文件上的通用國號。現在「大日本帝國」一詞主要是指日本在1868年江户时代結束至1947年新憲法施行之間的歷史時期。 日本經過王政復古大號令及戊辰戰爭後,政治權力從武家(幕府)重回天皇手中,開始了明治維新現代化進程。《大日本帝國憲法》於1889年發布,至1890年11月29日召集了第1回帝國議會。由明治時代開始,日本積極向外擴展勢力範圍,國力逐漸壯大,成為當時世界上唯一位於東方世界的列强。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中叶,日本曾经在中国的五个城市中开辟过专管租界,有天津日租界、苏州日租界、杭州日租界、重庆日租界和汉口日租界。1902年1月30日,日本與英國結成同盟,雙方的友好關係一直延续到1923年盟約失效。二十世紀初,加藤高明内閣於1925年3月公佈《普通选举法》,同年4月22日為抑制國內共產主義運動,公佈了《治安维持法》,於5月12日起施行。《普通选举法》在1928年2月20日舉行的第16回眾議院議員總選舉得到實行,自加藤高明以后的六代内阁皆为众议院多数党交替组成的政党内阁,由立憲政友會及立憲民政黨两大政党轮替执政,開始了「宪政之常道」的惯例。 1930年代中期後,自1912年第一次護憲運動以來的政黨政治日漸衰落。早年军部興起法西斯主義,在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後,军部便乘機制造了一连串政变。1936年,日本爆发二二六政变事件,事後军部扶植了傀儡广田弘毅内阁掌政,广田弘毅按军部的意思改组政府,规定内阁中的陆海军大臣必须由中将以上的现役军人担任,使内阁成为军部的傀儡。日本自始确立了其军国体制,統制派與大政翼贊會掌控了政治權力。1936年11月与納粹德國签定《反共产国际协定》,次年意大利加入。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後,日本向中國宣戰。1940年9月27日,大政翼贊會促成了《三国同盟条约》的簽定,日本成為軸心國成員之一。珍珠港事件後,美國參與了太平洋戰爭。日本於1945年8月15日向同盟国投降,成為軸心國陣營最後一個退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國家,这也意味着大日本帝国已名存实亡。隨後同盟國實施軍事占領,同時修改憲法與改造政治制度。1947年《日本國憲法》頒布後,日本官方不再以此為正式國號。1951年9月8日,《三藩市和約》簽定,日本才结束长达七年的盟军占领时期,并恢复正常国家地位。 這是日本歷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大日本帝國自1868年明治天皇发表《五条御誓文》至1947年修改憲法為止,存在79年,帝国的疆域在1942年达到最盛,控制着大约74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1億多的人口,这大約相当于当时世界总人口的百分之六。期間,大日本帝國在经济、文化、政治和军事上的成就达到很高的水平,自明治維新主張脫離亞洲開始的國力提昇,使日本很早就進入發達國家行列。大日本帝國時期的日本經歷迅速現代化,出現空前的科學發現和技術創新,對後世的發展有着深遠影響。這段時期的日本積極進行軍事擴張,先後經歷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戰爭,以及兩次世界大戰,塑造了近現代東亞的政治局勢,戰爭同時為世界各國遺留不少歷史爭端,至今仍未能平息。.

新!!: 納粹德國和大日本帝国 · 查看更多 »

太平洋战争

太平洋戰爭(Pacific War,太平洋戦争;另有大東亞戰爭之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以大日本帝國為首的軸心國和以美國為首的同盟國於1941年12月7日至1945年9月2日期間的戰爭,範圍遍及太平洋、印度洋、東亞及東南亞地區。 太平洋戰爭屬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部份,但與歐洲戰場不同的是,它的起因源自更早的中國抗日戰爭、以及日本與其他前一戰协约国國家的衝突,爆發的原因不太相同。 1937年,日本為應付對中國的戰爭的需求,戰略物資持續消耗,戰況卻陷入膠着,加上日本與一戰协约国國家的關係已疏远,美、英等國為了调停中日戰爭,對日本實行經濟制裁,斷絕其重要戰略物資的輸入,前者提出恢復貿易的條件為自中國撤軍。日本在發動全面戰爭與撤兵間選擇了前者,並計劃奪取東南亞的殖民地。 1941年12月7日大日本帝國海軍向美國太平洋上的海軍基地珍珠港不宣而戰,同時在西太平洋對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緬甸和菲律賓等地發動攻擊。美國、英國和中華民國向日本宣戰,而與日本同盟的歐洲軸心國納粹德國與義大利亦向美國宣戰,太平洋戰爭爆發,歐亞兩大戰場合流。在戰爭初期日軍就已佔領了太平洋約25%的地域,一直到中途島海戰時喪失四艘航空母艦而失去了太平洋主動權。接著日軍又於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上消耗甚多戰力,而美國則重組軍隊反擊,於太平洋兩線進攻。 1945年美軍收復了菲律賓並佔領了日本列島周圍的島嶼,開始以龐大規模的轟炸機群與海軍轟炸與封鎖日本,但日本堅不投降。最終美國於8月6日和9日投擲了兩顆原子彈於廣島和長崎,同時蘇聯亦宣佈廢除1941年簽署的《蘇日中立條約》並於蘇日戰爭中對日宣戰。8月15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並於9月2日簽署投降書,太平洋戰爭和二戰結束。 太平洋戰爭對亞洲未來發展影響至深。日本失去了自1894年以來所有征服的土地(琉球除外,但此前已吞併,並於1894年成為事實),並受美軍的軍事管制,日後成為美國反共主義的亞洲根據地。太平洋戰爭也使亞洲殖民地走向「非殖民化」,並開啟了反共主義傳播的道路,促使許多亞洲國家興起獨立運動(如印度、菲律賓、馬來西亞、越南、印尼)或陷入戰爭中(如中國),但卻致使了多數的亞洲國家及地區變成美國的盟友,以美國的政策是從(如日本,南韓,中華民國,菲律賓等)。.

新!!: 納粹德國和太平洋战争 · 查看更多 »

外籍勞工

外籍勞工,在--多稱為--,或者近似於民工,台灣、香港又簡稱為外勞,臺灣由於對外勞之成見歧視因素,部份團體認為可以改善尊重,發明以國際移工(移住勞工,migrant worker)稱呼,在--通常稱為--,多指孟加拉籍、印度籍及中国籍建筑工人,有时候也包括女工人。係指受雇員工不在原本國籍內國家與企業工作,而是到另一個國家去接受聘雇於他國公司或第三國企業。 廣義的說,外籍客工可以包括很多人。最常見的說法,是指移動到另一個國家去尋求更好的工作的人。有循合法管道進入工作的合法外勞,亦有用偷渡或其他如觀光等名義入境不法打工的非法外勞。除了工作,很多人還希望取得國籍,也就是所謂的「經濟移民」。全世界目前約有兩千五百萬名外勞。.

新!!: 納粹德國和外籍勞工 · 查看更多 »

外汇储备

外匯儲備,又稱外匯存底,是一个國家或經濟體的央行持有並可隨時兌換他國貨幣的資產,通常以美元計算。狹義而言,外匯儲備指一個國家或經濟體的外匯積累;廣義而言,指以外匯計價的總資產,包括現鈔、黃金、國外有價證券等。外匯儲備是一個國家或經濟體國際清償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時對於平衡國際收支、穩定匯率有重要影響。但是,外匯儲備往往未計發行貨幣等負債,不是淨資產,不能視為可供國民直接分享的國家財富。 外匯儲備餘額(外匯存底)常被誤為是經濟力的重要指標,但發行強勢貨幣的國家或經濟體,如美國,並不需要太多外匯儲備,因其貨幣可在國際外匯市場中流通;反而一些貨幣不在國際間流通的開發中國家或開發中經濟體,出於經濟發展的考慮,或政治上的需要,需要握有大量外匯儲備以适应國際市場及政治情勢的波動。此外,一個國家或經濟體外匯儲備的多寡,也受其貨幣政策的影響:實施固定匯率或聯繫匯率的國家或經濟體,通常需要握有較充裕的外匯儲備以穩定匯率。.

新!!: 納粹德國和外汇储备 · 查看更多 »

奥林匹亚 (电影)

《奥林匹亚》是1938年由莱尼·里芬斯塔尔拍摄的关于柏林1936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纪录片。这部影片分为两个部分:“人民的节日”(Fest der Völker)和“美的节日”(Fest der Schönheit)。由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授权,这是第一部关于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纪录片。许多开创性的高级技术后来成为行业标准。被时代周刊列为百部影片之一。 对于这部电影是否应与其较早拍摄的《意志的胜利》一样归类为纳粹宣传影片,有许多争议。 《奥林匹亚》有德语、法语和英语3种版本,略有不同。 这部影片曾数次获奖,其中包括1938年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影片奖。.

新!!: 納粹德國和奥林匹亚 (电影) · 查看更多 »

奥斯威辛集中营

奥斯威辛集中營,或稱奧許維茲-比克瑙集中營(,Obóz Koncentracyjny Auschwitz-Birkenau;「奧許維茲」、或譯「奧修維茲」,是奥斯威辛的德語名稱),是納粹德國時期建立最主要的集中營和滅絕營,位於波蘭南方、距波蘭第二大城克拉科夫西南60公里的小城奥斯威辛。 奧斯維辛集中營於1940年4月27日,由納粹德國親衛隊領導人希姆萊下令建造。1942年1月20日舉行的萬湖會議通過「最終解決方案」,透過滅絕營實行有系統的猶太人大屠殺行動,估計約有110萬人在奧斯維辛集中營被殺,超過九成遇害人都是猶太人。 奧斯維辛集中營共有3個主要營區,分別是奥斯威辛(一号营区)、比克瑙(二号营区)、莫諾維茨(三号营区)和39個小型的營地或工廠,最主要的目的是進行殺害猶太人或是對其收容者進行極為嚴苛的工作、集體處決或是進行不人道的人體實驗。 奧斯維辛集中營在1945年1月27日由蘇聯紅軍解放。1947年,波蘭國會立法將此改為紀念納粹大屠殺的博物館,即,以做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納粹德國統治期間,犯下惡名昭彰罪行的歷史見證。197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奧斯維辛集中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200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集中營命名為「奧斯維辛-比克瑙 德國納粹集中和滅絕營(1940-1945年).

新!!: 納粹德國和奥斯威辛集中营 · 查看更多 »

威廉·弗利克

威廉·弗里克(Wilhelm Frick,),是著名納粹官員,曾任第三帝國的內政部長。在二次大戰結束後,他因戰爭罪而被處以絞刑。.

新!!: 納粹德國和威廉·弗利克 · 查看更多 »

威瑪防衛軍

國家防衛軍(Reichswehr)指1919年至1935年威瑪共和國的正規軍隊,它下轄有陸軍、海軍和秘密設立的空軍。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根據協約國提出的《凡爾賽條約》,德國僅保有一支規模極小的軍隊,並在裝備上有極為嚴格的限制。然而德國軍方為了未來的戰事與重整軍備,在人事、戰術與裝備上加以訓練和研究,成了當時世界上平均素質最高的一支軍隊。存在僅16年時間的國家防衛軍由於納粹黨的掌權而被德國國防軍所取代,在阿道夫·希特勒激進的重新武裝政策下,德國軍隊由原先的十萬多人增長到數百萬之多,而威瑪時期的軍官團則成了新德軍的核心領導層,造就了後來二戰爆發後,德軍於初期的高質素與節節勝利。.

新!!: 納粹德國和威瑪防衛軍 · 查看更多 »

容克斯

容克斯飛機與發動機製造廠(Junkers Flugzeug- und Motorenwerke AG(JFM),一般直接通稱「容克斯」)是德國一家飛機製造商,它在其創立後50年內研製出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幾種飛機。容克斯公司由胡戈·容克斯於1895年所創立,最初僅生產鍋爐與發動機,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容克斯研製了當時世上最先進的全金屬單翼機。在二戰期間,儘管容克斯本人被納粹份子所斬除,其公司仍成功研製出數種極為先進的飛機,如著名的“斯图卡”Ju 87俯冲轰炸机,以及“鐵安妮”Ju 52运输机。.

新!!: 納粹德國和容克斯 · 查看更多 »

安乐死

安乐死(Euthanasia,源自於εὐθανασία,「好的死亡」;εὖ為「好的」,θάνατος為「死亡」,此名稱與實際作法不斷地受到爭議)是一种给予患有不治之症的人以无痛楚、或更嚴謹而言「盡其量減小痛楚地」致死的行为或措施,一般用于在个别患者出现了无法医治的长期显性病症,因病情到了晚期或不治之症,对病人造成极大的负担,不愿再受病痛折磨而采取的了结生命的措施,经过医生和病人双方同意后进行,为减轻痛苦而进行的提前死亡。批評者認為此行為有「殺人」或「協助自殺」的嫌疑,然而这个理由显得颇为牵强,现已存在的「杀人」或「协助自杀」方式中有很多种方式执行难度并不比安乐死更大,却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死者的痛苦感受。但无可否认,安乐死确有可能会增加处于无尽痛苦之中的诸如病人、穷人或者其他生存压力过大人群的自杀倾向,因其主要作用正是为了使自身能够永久性的摆脱这样的痛苦之折磨。被安乐死是指在未经病人自身同意的情况下,由其亲属向医生申请或医生主观判断实行安乐死,违背死者本人意愿的死亡事件也会因之而发生。.

新!!: 納粹德國和安乐死 · 查看更多 »

巴巴羅薩行動

巴巴羅薩行動(德语:Unternehmen Barbarossa)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發起進攻蘇聯的代號,整場作戰在1941年6月22日展開,這個名稱來自於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的綽號“紅鬍子”(Barbarossa)。巴巴羅薩作戰從1941年6月一直進行至12月以失敗告終,但德蘇戰爭一直要到1945年5月蘇聯佔領柏林才算正式結束。 作戰原本的計畫是要快速攻克蘇聯的西方領土,北至阿尔汉格尔斯克、南至阿斯特拉罕的戰線為止,這條預定的終極目標也被稱為AA戰線。在作戰的最初數個月裡,德軍繼續沿用之前在西歐大獲全勝的閃擊戰術,最後在莫斯科戰役中受阻,這場作戰的受挫可以說是阿道夫·希特勒和第三帝國命運的轉捩點。最重要的是,巴巴羅薩作戰的失敗開啟了長達數年的德蘇战争,成為人類歷史上最血腥的戰爭,數千萬人因此罹難。.

新!!: 納粹德國和巴巴羅薩行動 · 查看更多 »

巴爾杜爾·馮·席拉赫

巴爾杜爾·馮·席拉赫 (Baldur Benedikt von Schirach) ,納粹主義,納粹黨青年組織希特勒青年團負責人、納粹黨維也納大區領袖,戰後成為紐倫堡審判的戰犯。 1933年,馮·席拉赫成為首位希特勒「帝國青少年指導者」(Reichsjugendführer,為青年團領袖),他貢獻了大量時間、金錢和人力去擴張希特勒青年團的勢力。1930年,希特勒青年團已經有超過25,000人,(包括德國女青年聯盟,為14至18歲的少女而設)和德國少年團(為10至14歲的男女孩童而設)。到1936年,它变成了一个希望所有德国「雅利安」青年都参加过的国家机构。 1946年10月1日,馮·席拉赫在紐倫堡審判中被處以20年有期徒刑。1966年服刑期滿獲釋,1974年去世。.

新!!: 納粹德國和巴爾杜爾·馮·席拉赫 · 查看更多 »

巴黎凯旋门

巴黎凯旋门(Arc de triomphe de l'Étoile),即雄狮凯旋门,位于法国巴黎的戴高乐广场中央,香榭丽舍大街的西端。是拿破仑为纪念1805年打败俄奥联军的胜利,于1806年下令修建而成的。拿破仑被推翻后,凯旋门工程中途辍止。1830年波旁王朝被推翻后又重新复工,到1836年终于全部竣工。.

新!!: 納粹德國和巴黎凯旋门 · 查看更多 »

个人崇拜

个人崇拜(Cult of personality;культ личности)指以大规模宣传手段将某个人在一个社群中塑造成崇拜对象,通常都通过媒体手段将其人格形象理想化、英雄化甚至神化。 当政府利用大众媒体、宣传及其他方式予以不质疑的奉承和频繁的颂扬、美化等等,将某一在世(或已身故)的政治领袖塑造为英雄化、神化、理想化的公众形象,则自然会产生個人崇拜的群眾現象。這些崇拜与人类本身具有的英雄仰慕等心理类似,但区别在个人崇拜是非自主性的仰慕,必须同時伴随大量可被限制的單一媒介,將一位普通人物,進行一边倒的形象包裝、過度高估的領袖特質等荒腔走板的宣傳,在常態下通常人都有缺點,而個人崇拜的民眾卻說無法說出來。此外,對偶像的負面批評通常是不被容忍的和不配存在的,會被視為錯誤、反動思想,甚至到了不配合表達效忠(如統一佩戴胸章)就會被整肅的程度,這點是兩者之間的最大差別。.

新!!: 納粹德國和个人崇拜 · 查看更多 »

中德关系 (1911年-1941年)

1911至1941年間,中國和德國之間從合作到交惡宣戰的關係,有重要歷史意義。中德合作使兩國结成一定程度之联盟,密切的合作使中国的工业和军备迅速進步,尤其是在中国抗日战争之前。此時期的中华民国一直在民国军阀割据與列强环伺下艰难生存。1928年,國民政府完成国民革命军北伐,雖在名义上统一了军阀动荡之中的中国,不過於同時期,日本对外扩张,主張對中國發動戰爭的鷹派勢力抬頭。有鉴于此,中华民国急需現代军备和国防工业以获得自卫生存的能力,而德国则需要穩定的原材料供應,促成兩國於20至30年代合作。虽然合作的蜜月期自1933年纳粹当政开始到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结束,僅不足4年,而且實質的工业改革也到1936年才开始;但中德合作仍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也大大提高了中国抵御日本侵略的能力,例如組建了國軍德械師。.

新!!: 納粹德國和中德关系 (1911年-1941年) · 查看更多 »

希特勒誓词

希特勒誓词,又名元首誓词(Führereid),指1934年至1945年纳粹德国的国防军官兵和公务员所使用的忠诚誓词。这一誓词取代了原有的1919年版国家防卫军誓词(Reichswehreid),其内容变为向希特勒本人效忠。.

新!!: 納粹德國和希特勒誓词 · 查看更多 »

东方总计划

#重定向 東方總計畫.

新!!: 納粹德國和东方总计划 · 查看更多 »

布尔什维克

布尔什维克(большевик),旧译布尔塞维克,在俄语中意为“多数派”,是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的一个派别。布尔什维克派的领袖人物列宁认为,社会民主工党应该建立一个以少数“职业革命家”为核心、多数党员对其绝对服从的组织模式,即民主集中制。遭到了党内另一派的质疑和反对。1903年在布鲁塞尔和伦敦举行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布尔什维克派与党内的另一派孟什维克因意见不合最终分道扬镳。在《火星报》编辑部领导层选举时,由于布尔什维克人数多于对方,因此以俄语“多数派”得名。1917年,布尔什维克通过十月革命以暴力夺取了俄国政权,最终在日后成为苏联共产党。虽然布尔什维克在俄语当中的意思是多数派,但是直到1917年十月革命的时候,布尔什维克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当中实际上一直是少数。.

新!!: 納粹德國和布尔什维克 · 查看更多 »

万神庙

万神庙(Pantheon),又译万神殿、潘提翁神殿,位于今意大利罗马,古罗马时期的宗教建筑,后改建成一座教堂,是古罗马时期重要的建筑成就之一。公元609年拜占廷皇帝将万神庙献给罗马教皇卜尼法斯四世,后者将它更名为圣母与诸殉道者教堂(Santa Maria ad Martyres),这也是今天万神庙的正式名称。.

新!!: 納粹德國和万神庙 · 查看更多 »

三国同盟条约

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又作三国公约、三国盟约(Tripartite Pact;Dreimächtepakt;Patto tripartito;日独伊三國間條約),于1940年9月27日由纳粹德国、法西斯意大利与大日本帝国在德国柏林签署。此项协定正式确立了上述三个轴心国的同盟关系,并被认为是对美国的警告:要么保持中立,要么腹背受敌。 条约中,三国同意在未来10年他们会 三国确认对方的势力范围,并承诺 条约补充1936年的德日协定和反共产国际协定之不足,并消除德国与日本因1939年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而起的嫌隙。后来,匈牙利(1940年11月20日)和罗马尼亚(1940年11月23日)加入协定。保加利亚在德军进驻前,在1941年3月1日加入。.

新!!: 納粹德國和三国同盟条约 · 查看更多 »

一体化

一体化(Gleichschaltung)是一个纳粹术语,指纳粹政权将整个公众和私人的社会和政治生活一体化,建立协调并加以绝对控制的进程。该运动在1933年纳粹党夺权后发动,目标是到1934年终止国家和社会的多元化状态。 一体化的目的在于使国民参与到纳粹党建立的组织中。国民参与一体化的相关组织往往是非强制的,但通常会面临工作职位的压力。这一运动限制了个人的独立人格及自由思想发展,通过建立规则和秩序将大众统一起来。 该运动受1922年意大利的向罗马进军启发,墨索里尼藉此取得权力并控制了意大利的社会。.

新!!: 納粹德國和一体化 · 查看更多 »

一党制

一党制(one-party system)、单党制(single-party system)或一黨專政是單一政黨壟斷政治與軍事權力,並透過憲法、軍警、特務等各種制度內外之手段,長期將其他勢力排除於政治權力外的国家。这类国家一般为法西斯主義、共產主義或社会主义国家,历史上第一个一党制国家为1878年-1980年的西非国家利比里亚的真辉格党,长达102年。 傳統上以「政黨的數目」爲標準來判定一個國家是一黨制、兩黨制或多黨制,但此判定標準据台灣学者葛永光指出不充分,例如一黨領導的共產黨還實施黨內民主,內部派系眾多,存在一黨多元的系統,兩黨國家卻小黨林立抵制國會,又如歐洲多黨聯合執政良久沒有競爭的情況也很常見。 法理上的一党制国家為威权体制的一種,和其他个人独裁、军事独裁、绝对君主制等比較,有助於理解民主转型之不同途徑。.

新!!: 納粹德國和一党制 · 查看更多 »

乌发电影公司

全球电影股份公司(Universum Film AG),通称乌发电影公司(UFA)是德国的一家电影公司,成立于1917年12月18日。乌发电影公司经历了威玛共和国、纳粹德国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存续至今,是德国历史最为悠久的制片企业之一。.

新!!: 納粹德國和乌发电影公司 · 查看更多 »

乌克兰

乌克兰(Ukrayina;),东欧国家,南接黑海、东连俄罗斯、北与白俄罗斯毗邻、西与波兰、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和摩尔多瓦诸国相连。乌克兰是欧洲面积第二大的国家,仅次于俄罗斯,人口约4285.41万(不包括被俄罗斯吞并的克里米亚和塞瓦斯托波爾,2015年9月8日)。乌克兰地理位置重要,是欧洲联盟与独联体,特别是与俄罗斯地缘政治的交叉点。 在9世纪时,基辅罗斯作为东斯拉夫人的国家曾一度十分强盛,直至12世纪分裂。自14世纪中叶起,乌克兰被欽察汗国、波兰王国和立陶宛大公国先后统治。在大北方战争(1700-1721年)后,乌克兰被其他势力瓜分。19世纪时,乌克兰大部归属于俄罗斯帝国,其余部分为奥匈帝国领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革命的混乱时期,乌克兰曾在1917年至1921年短暂独立。在乌克兰内战后,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在1922年成为了苏联创始加盟共和国之一。随后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原為波蘭統治的西烏克蘭併入苏维埃乌克兰。在1945年,乌克兰成为联合国创始国之一。 1991年苏联解体后乌克兰重获独立,作為独联体发起与创始国之一。但由於俄羅斯在2014年吞併克里米亞,烏克蘭于同年宣布退出独联体。乌克兰在獨立後由於實行未成熟的市场经济方向改革,使得國家进入八年的经济衰退时期,不过其间也出现过高增长。乌克兰目前是世界上重要的市场之一,在世界上是第三大粮食出口国。乌克兰继承了苏联的军事基础,並维持着仅次于俄国的欧洲第二大军事力量。 根据乌克兰的行政区划,乌克兰有24个州、一个自治共和国(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但2014年已另外建立克里米亞共和國並且实质由俄羅斯管治),和两个直辖市(首都基辅和塞瓦斯托波爾,后者實質由俄羅斯管治)。人口构成上78%为乌克兰人,其余有俄羅斯人和羅馬尼亞人等。乌克兰官方语言为乌克兰语,主要宗教为东正教。.

新!!: 納粹德國和乌克兰 · 查看更多 »

亚尔马·沙赫特

亚尔马·贺拉斯·格里莱·沙赫特博士(Hjalmar Horace Greeley Schacht,),德国经济学家、银行家、自由主义政治家,德国民主党的联合创始人。 在魏玛共和国时期,亚尔马·沙赫特担任货币局长和德国央行行长,对一战后德国的赔款义务抱持猛烈批评之态度。他后来成为了希特勒和纳粹党的支持者,在希特勒政府中担任央行行长和经济部长。在此期间,他帮助希特勒实现了经济复兴、再工业化和重新武装的政策。1939年,他因与希特勒和其他纳粹高层人物的分歧被迫离开政府,因此在二战中并未扮演任何角色。他参加了德国抵抗希特勒运动并成为其外围成员,在7月20日密谋后被监禁。战后,他在纽伦堡被审判,但被宣告无罪。 1953年,他在杜塞爾多夫创办了自己的银行,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建议。 Category:纳粹德国政府部长 Category:德国经济学家 Category:慕尼黑大學校友.

新!!: 納粹德國和亚尔马·沙赫特 · 查看更多 »

亚得里亚滨海行动区

#重定向 亞德里亞戰區.

新!!: 納粹德國和亚得里亚滨海行动区 · 查看更多 »

人民观察家报

人民观察家报(德语:Völkischer Beobachter)是1920-1945年间的德国纳粹党机关报。原为1887年创立的4版周报,称《慕尼黑观察家报》。被纳粹党收买时,日销量约7000份。1941年日销售堆超过110万份。20世纪20年代初,该报因登载反犹文章和攻击政府被希特勒上台前的德国政府三度查禁。希特勒购下该报后任命A.罗森堡为主编。该报一面仍继续其反犹太宣传,一面成了希特勒和其宜传部长戈培尔的讲坛。1930年创办柏林版和南德版,1933牢在柏林新设编辑部及印刷所。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后增设维也纳版。.

新!!: 納粹德國和人民观察家报 · 查看更多 »

二戰期間的戰略轟炸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战略轰炸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对敌方领土中铁路、港口、城市、工人居所及工业区进行的持续性空中打击。战略轰炸为一军事战略,与密接支援及战略空中力量有显著区别。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诸多空军战略家认为对工业及政治基础设施而非纯军事目标进行打击将能带来重大胜利。战略轰炸时常涉及对平民居住区的轰炸,相关军事行动有时刻意针对平民,以达到震慑作用并扰乱其日常秩序。二战爆发时国际法并未明确禁止对城市区域的轰炸,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西班牙内战及中日战争中这一情形已有发生。 二战期间的战略轰炸自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时即已开始。德国空军对波兰及平民区进行了无差别的轰炸行动,目标包括。随战事发展,轴心国及同盟国的轰炸规模均明显提升。1940年9月德国空军开始对英国城市进行轰炸。1942年后英国对德国的轰炸限制逐渐放宽,开始针对工业区域,并最终扩展至平民区Garrett 1993。美国对德国的轰炸跟随这一逻辑,对汉堡、德累斯顿及其他德国城市的燃烧轰炸广受争议。 在太平洋战场,日本对平民目标进行了持续的轰炸(如重庆)。美国于1944年10月开始对日本进行成规模的空袭行动,而至1945年3月已开始采用燃烧轰炸,1945年8月6日及9日则对广岛和长崎进行了原子弹轰炸。 战略轰炸的效用在战间及战后都受到了广泛的讨论J.K. Galbraith, "The Affluent Society", chapter 12 "The Illusion of National Security", first published 1958.

新!!: 納粹德國和二戰期間的戰略轟炸 · 查看更多 »

库尔特·许士尼格

库尔特·许士尼格(Kurt Schuschnigg,原名库尔特·冯·许士尼格/Kurt von Schuschnigg,)是一名奥地利政治家,在1934年接替被刺杀的恩格尔伯特·陶尔斐斯成为奥地利第一共和国的总理。.

新!!: 納粹德國和库尔特·许士尼格 · 查看更多 »

库尔斯克会战

库尔斯克会战(Battle of Kursk)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德蘇战争中,德國與蘇聯於庫爾斯克爆發的一場大型会戰,雙方共投入了超過268萬名士兵和6,044輛坦克,是史上規模最大的坦克會戰和單日空戰。庫斯克會戰是德軍最後一次對蘇聯發動的戰略性大规模進攻,德軍計畫使用4個軍團,欲從由南方的別爾哥羅德自南向北以及自北方的奥廖尔自北向南夾擊库尔斯克地區,企图合圍在库尔斯克以西的中央突出部的共有6个軍團的蘇軍,重奪戰略主動權,但由於蘇軍事先已得知德军要进攻的情报并已做好建立3道防御线的嚴密防御和駐守數量極為龐大的兵力,德軍進攻步調緩慢且付出伤亡慘重,最後因為在1943年7月12日南線義大利被盟軍登陸西西里島,不得不抽調兵力防衛義大利而被迫中止堡垒计划的进攻。此次戰役後期,蘇軍發動一連串大型进攻战役:奥廖尔进攻战役(1943年7月12日-8月18日)、別爾哥羅德-哈尔科夫进攻战役(1943年8月3日-8月23日)相继收复了奥廖尔、別爾哥羅德和哈尔科夫,德军向第聂伯河方向全面败退。 库尔斯克战役是苏德战争的分水岭,战役之前德军还有一定程度上的战略主动权,能夠自主选择发动进攻战役和进攻方向;战役之后,德军完全丧失了战略主动权,苏联红军从这里开始了收復国土的大规模的全面进攻。库尔斯克会战同時也被視為歐洲東部戰線的又一个,也是最后一个關鍵轉捩點。.

新!!: 納粹德國和库尔斯克会战 · 查看更多 »

庇護十一世

教宗庇護十一世(Pius PP. ,),原名安布羅吉奧·達米亞諾·阿契爾‧拉蒂(Ambrogio Damiano Achille Ratti)。.

新!!: 納粹德國和庇護十一世 · 查看更多 »

伦敦

伦敦(London;)是英国的首都,也是英國和欧洲最大的城市。位于泰晤士河流域,于公元50年由罗马人建立,取名为伦蒂尼恩,在此后两个世纪内为这一地区最重要的定居点之一。伦敦的历史核心区伦敦城仍旧维持其中世纪的界限,面积,2011年人口为8,072,为全英格兰最小的城市。自19世纪起,“伦敦”一称亦用于指稱围绕这一核心区开发的周围地带。这一城区集合构成大伦敦行政区(与伦敦区覆盖区域相同) ,由伦敦市长及伦敦议会管辖伦敦市长与伦敦市市长非同一概念;后者为伦敦市法团领导者,即伦敦城的管辖者。。 伦敦亦是一个全球城市,名列紐倫港世界三大國際都會之一。在文艺、商业、教育、娱乐、时尚、金融、健康、媒体、专业服务、研究与发展、旅游和交通方面都具有显著的地位,同时还是全球主要金融中心之一,根据计算方式不同,为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第五或第六大的都市区由于对城市界限的定义、人口的规模、汇率的变化及产出的计算方式不同,城市都市区GDP的排名可能有一定的差别。伦敦和巴黎在总经济产出方面大致规模相近,由此第三方的不同估计对于第五和第六大城市GDP的排列可能不同。麦肯锡全球研究所2012年的报告估计伦敦全市2010年的GDP为US$7,518亿,巴黎则为$7,642亿,由此两市分别为第六和第五。普华永道2009年11月发布的报告称,根据购买力平价计算,2008年伦敦的GDP为US$5,650亿,巴黎则为US$5,640亿,分别为第五和第六。麦肯锡的研究中伦敦人口为1,490万,巴黎则为1,180万,而普华永道的研究中伦敦人口为859万,巴黎992万。伦敦亦是全球文化首都之一,还是全球国际访客数量最多的城市,根据客流量计算则拥有全球最为繁忙的城市机场系统。伦敦拥有43所大学,其高等教育机构密集度在全欧洲最高。2012年,伦敦成为史上首座三次举办现代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城市。 伦敦的人口和文化十分多样,在大伦敦地区内使用的语言就超过300种。这一区域2015年的官方统计人口为8,673,713,为欧盟中最大城市,人口占全英国的12.5%。伦敦的城市区为欧盟第二大,根据2011年普查其人口达到9,787,426,仅次于巴黎。其都市区为欧洲最大,人口达13,614,409,而大伦敦政府则称伦敦都市区的总人口为2,100万。1831年至1925年间,伦敦为世界最大的城市。 有四项世界遗产位于伦敦,分别为:伦敦塔;邱园;威斯敏斯特宫、威斯敏斯特教堂和圣玛格丽特教堂;以及格林尼治历史区(其中的皇家天文台为本初子午线、0°经线和格林尼治标准时间所经之地)。其他著名景点包括白金汉宫、伦敦眼、皮卡迪利圆环、圣保罗座堂、伦敦塔桥、特拉法加广场和碎片大厦。伦敦亦是诸多博物馆、画廊、图书馆、体育运动及其他文化机构的所在地,包括大英博物馆、国家美术馆、泰特现代艺术馆、大英图书馆以及40家西区剧院。伦敦地铁是全球最古老的地下铁路网络。.

新!!: 納粹德國和伦敦 · 查看更多 »

伦敦大轰炸

伦敦轰炸(The Blitz)是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德国对英国首都伦敦实施的战略轰炸。德国对英国的轰炸发生在1940年9月7日至1941年5月10日间,轰炸范围遍及英国的各大城市和工业中心,但以伦敦受创最为严重。一直到不列颠战役结束,伦敦已被轰炸超过76个昼夜,超过4.3万名市民死亡,并有约10万幢房屋被摧毁。伦敦因此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遭受轰炸最为严重的城市之一。 由于闪电战在欧洲大陆的成功,德国同样试图用「空中闪电战」击溃英国的防御限度。由于海狮计划的无限期推迟,德国空军元帅戈林便制定了所谓鹰日计划:对伦敦和各大工业城市实行不分昼夜,不分军民的战略轰炸。德国空军的作战方针使得英国皇家空军有了充实队伍的机会,使得英国的空中实力不降反升。皇家空军逐渐恢复了制空权,并对德国本土实施了象征性的轰炸。苏德战争爆发后,轰炸终于不了了之。 到了1944年诺曼底登陆前夕,德国将最新研制的V-1飛彈和V-2飞弹布署在法国北部海岸,对盟国展开了最后一次空中进攻。直到同年6月6日,8938名伦敦市民死于导弹的袭击。加上零星轰炸时死亡的人数,死亡人数超过6万。.

新!!: 納粹德國和伦敦大轰炸 · 查看更多 »

优等民族

优等民族(die Herrenrasse,)是一个纳粹主义种族概念,这一概念將德國人之中的北歐人種或雅利安人,認定為在假定的種族層級中最高的一支。纳粹认为史前時代的北歐人種在北德平原上定居,其源头可追溯到亚特兰蒂斯文明。 纳粹宣布北歐人種是真正的雅利安人,优于其他歐洲民族,纳粹认为他们需要更大的生存空間(Lebensraum)。纳粹德国制定了雅利安种族证明政策,根据法律要求国内所有公民需具备“”(Kleiner Ariernachweis);包括父母、祖父母等直系亲属的出生证明及结婚证明、、三类文件)以证明其本人为雅利安人种。對於中國人和日本人,纳粹德国在1936年的反共产国际协定中,為日本人冠上(Ehrenarier)這個颔头。德國地緣政治學家卡尔·豪斯霍弗尔曾經稱日本人為「東方雅利安人」,是在歐洲的雅利安人的一份子。 在欧洲的种族中,斯拉夫人(特别是波蘭人和塞爾維亞人)被纳粹视作最劣等人种之一,他们被放置在“”中与犹太人、罗姆人和有色人种并列的最低一级。《我的奋斗》,阿道夫·希特勒,1925年,他们被视作对雅利安人的威胁。纳粹制定了秘密的《东方总计划》,通过驱逐、奴役、饥饿和种族灭绝来消灭东欧和中欧的斯拉夫人。少部分生活在东欧的非斯拉夫人则被当作德意志化的目标。.

新!!: 納粹德國和优等民族 · 查看更多 »

弗里茲·托特

弗里茲·托特(德語:Fritz Todt,)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的工程師和高級官員,也是惡名昭彰的托特組織首領,負責納粹德國戰爭機器的勞動力和各項工程建設的運作,在他建設的工程中也包括知名的大西洋壁壘。他是1938年第二届德国国家艺术与科学奖获奖者。 托特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參加德國空軍,還因為作戰英勇獲得鐵十字勳章。托特擁有空軍少將軍銜,他在納粹黨上台後成為裝備、軍火部部長,領導手下建設德國高速公路,港口、機場和要塞防線,為德國經濟能從一戰中的廢墟中重新崛起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在德國因為希特勒而一步步走向戰爭時,托特代替國防軍人員接掌軍械和彈藥部的管理,也將許多戰俘和志願人員用以建造巨大的防線,如齊格菲防線、大西洋壁壘等。 1942年,托特正要從狼穴搭乘飛機前往柏林,由於他的座機因正在維護,托特改坐轟炸機He-111,當轟炸機起飛至半空時突然爆炸,機上所有人全數身亡;附帶一提,納粹工程2號人物—阿爾伯特·斯佩爾原本也要搭乘此機,但因身體不適而取消此行,使他保住了性命。Albert Speer's autobiography.

新!!: 納粹德國和弗里茲·托特 · 查看更多 »

弗朗西斯科·佛朗哥

弗朗西斯科·佛朗哥(Francisco Franco,),前西班牙国家元首、西班牙首相,西班牙长枪党党魁。 佛朗哥出生于西班牙的一个军人世家,青少年时代即在军中。1936年发动叛乱,西班牙内战爆发,1939年1月26日成功占领巴塞罗那統一全國,并成立独裁政权,以法西斯主义统治西班牙。在二战中佛朗哥政权实行亲德、義的政策以换取相对的和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名义上保持中立,并象征性的派出“蓝色师团”协助纳粹德国进攻苏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被各国孤立,但和美国保持亲密的盟友关系。1947年佛朗哥自任摄政王。在二战之后西班牙迅速成长为工业化的中等发达国家。1975年逝世后胡安·卡洛斯一世登上王位,实行民主改革,西班牙结束独裁统治。 佛朗哥统治期间,以灵活的外交方式,赢得了国家的和平与稳定,并且在二战之后使国家能够迅速发展,实现经济飞跃。但是他也以其法西斯式的獨裁统治,严酷打击异己特別是親共产主义或社會主義人士,严重阻碍西班牙的民主化而遭到后人诟病。.

新!!: 納粹德國和弗朗西斯科·佛朗哥 · 查看更多 »

低地国家

低地国家(de Lage Landen,les Pays-Bas),又譯低地諸國,是對歐洲西北沿海地區的稱呼,廣義包括荷蘭、比利時、卢森堡,以及法國北部與德國西部;狹義上則僅指荷蘭、比利時、卢森堡三国,合稱“比荷卢”(Benelux)或「荷比盧」。 地理學家們在有關歐洲的地理著作,常把比、荷放在一起敍述。由於比、荷瀕臨北海和英吉利海峽,同盧森堡以及北部的部分地方稱為荷蘭(即“低地”)所以1830年比利時脫離荷蘭獨立後,人們仍稱比、荷為“低地國家”。.

新!!: 納粹德國和低地国家 · 查看更多 »

但澤自由市

但泽自由市(Freie Stadt Danzig)是1920年至1939年间的一个半自主城邦,包括波罗的海德意志港口但泽(今波兰格但斯克)及邻近地区的近200个城镇。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根据1919年《凡尔赛条约》第100条(第三部第十一节)条款,该政权于1920年11月15日建立起来。 但泽自由市包括但泽市及其附近的城镇、村庄和其他居民点,主要为德意志人居住,歷史上屬於德國。根据条约,这一地区将同一战后的德国(魏玛共和国)及新建立的波兰第二共和国(战间波兰)保持分立,但并非一个独立国家。自由市处于国际联盟的保护之下,与波兰为关税同盟关系。 波兰拥有在但泽发展和维护交通、通讯和港务的全部权利。自由市的建立是为了使波兰能够获得一个足够规模的海港,市内大多数居民为德意志人,但亦有显著的波兰裔人口Zapiski historyczne: Volume 60, page 256, Towarzystwo Naukowe w Toruniu. Wydział Nauk Historycznych – 1995。德意志人口对于被迫同德国分隔感到相当不满,而在纳粹党当政的1935年至1936年尤其如此。 由于波兰仍未完全控制这一港口(尤其是军事设施),1921年另一新港在格丁尼亚开始建设。 1933年,自由市政府权力为当地纳粹党所取得。部份犹太人逃离了但泽。1939年德国收復但澤后,纳粹废除了自由市并将其并入新建的。他们将市内的波兰人和犹太人归为次等人,使其参与劳动或将其送往集中营。其中许多人被送往纳粹集中营,包括附近的(位于今波兰什图托沃)。 1945年初苏联红军攻占但泽,大量居民逃亡或被杀。战后许多幸存的德意志人被驱逐,波兰人开始遷入。根据《波茨坦协定》,该市併入為波兰的一部分。.

新!!: 納粹德國和但澤自由市 · 查看更多 »

佛朗哥时期

佛朗哥时期(Era de Franco),指西班牙历史上自1939年至1975年间由弗朗西斯科·佛朗哥实行独裁统治的时期。该时期西班牙的正式国号为西班牙国(Estado Español)。 1931年建立的西班牙第二共和国于1936年陷入西班牙内战。内战一方是纳粹德国、法西斯意大利支持的由佛朗哥将军率领的右翼反共和政府武装,另一方是苏联和墨西哥支持的左翼政府军及共产国际纵队。1939年4月1日,佛朗哥一方获得胜利,西班牙内战结束,西班牙第二共和国正式解体,佛朗哥成立独裁政权。在这段时期,西班牙在名义上恢复君主制但王位悬空,佛朗哥担任“摄政王”,王室仍获得特权及保护。 二战中,佛朗哥政府很少参与军事行动,尽量保持中立。但由于在二战前后和轴心国的种种联系,佛朗哥政府在战后受到了战胜国的排斥。但又因冷战的背景,以及佛朗哥的反共主义意识形态,为了让佛朗哥政权得以延续,西班牙试图向美国一方靠拢。佛朗哥时期禁止成立独立政党和工会。50年代末,关于经济政策的法案的颁布,为西班牙大规模的外国投资开辟了道路。 1969年10月30日,佛朗哥将军政大权交由指定接班人胡安·卡洛斯监督管理,但这个独裁体制大致上维持到1975年11月20日佛朗哥病逝。西班牙国会公告胡安·卡洛斯王子成为西班牙国王,是为胡安·卡洛斯一世,并于11月27日举行了受膏登基的仪式,成为西班牙国王。在佛朗哥生前,卡洛斯一世曾答应这个政权会持续下去,但他病逝后随即实行民主改革,解除维持36年的党禁,带领西班牙走向民主。西班牙进入民主转型期。1978年12月30日西班牙国会制定新宪法,统治西班牙四十年的独裁政权正式垮台,而胡安·卡洛斯一世直到2014年6月19日退位由其子費利佩六世繼位。.

新!!: 納粹德國和佛朗哥时期 · 查看更多 »

德奧合併

德奥合併(德语:Anschluss ,意指联合或政治联盟,也称为Anschluss Österreichs;同样指德奥合併) ,是1938年3月12日纳粹德国与奧地利第一共和國統一,组成大德意志的事件。一个历史渊源是,奥地利和德国实际上是同一个民族组建的两个国家,因此当时的“统一”(合并)思潮能较容易地得到德奥两国公民的响应。 德国与奥地利合併,是纳粹党领袖阿道夫·希特勒扩张德国版图的第一步。德奥合併发生在萨尔区回归德国之后。1935年1月13日,根据《凡尔赛条约》规定,该区在国际联盟控制15年后举行公投,最后回归德国。德奥合併后,根据《慕尼黑协定》,德国獲得苏台德地区,并在1939年先后侵略余下的捷克斯洛伐克以及波兰。 事件发生前,德国先向奥地利施压,要求奥地利政府承认奥地利纳粹党的合法地位,甚至让该黨参与奥国政府事务。1938年,奥地利总理库尔特·舒斯尼格为了保存奥地利的独立,宣布进行公投,来决定奥地利应否与德国合併。德国政府隨即向他施压,要他将权力交给奥国纳粹党。奥国纳粹党在3月11日以政变推翻了奥地利的共和政府。在德国国防军进驻奥地利时,不但没有遇到任何对抗,而且受到很多奥地利居民的欢迎。 其他国家对事件反应温和。一战协约国实行外交抗议,但没有采取实际行动阻止合併之事,纵使《凡尔赛条约》阻止德国与奥地利合併。 奥地利在事件后失去独立国家之地位,直到德國戰敗後,兩國再度分家,1945年4月27日奧地利臨時政府成立,數月後得到二戰盟国的承认,延至1955年奧地利正式恢復主權。.

新!!: 納粹德國和德奧合併 · 查看更多 »

德國中央集團軍

#重定向 中央集團軍.

新!!: 納粹德國和德國中央集團軍 · 查看更多 »

德國總理府 (1871年—1945年)

1871年至1945年的德國總理府。直譯為帝國總理府 (Reichskanzlei) 又譯為柏林總理官邸。作為德國帝國時期、威瑪共和及納粹時期的總理辦公處所。.

新!!: 納粹德國和德國總理府 (1871年—1945年) · 查看更多 »

德國無條件投降書

德國無條件投降書是指1945年5月8日,由德國國防軍最高統帥部、同盟國遠征部隊最高司令部和蘇聯紅軍最高統帥部在柏林簽署的武裝力量協議,並由法國和美國代表擔任簽署證人,從而結束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

新!!: 納粹德國和德國無條件投降書 · 查看更多 »

德國高速公路

德國高速公路是德國的全國高速公路系統,其德文名称(Autobahn )是“高速公路”的意思。被稱為Autobahn的高速公路並不僅有德國的高速公路,瑞士和奧地利的高速公路也被稱為Autobahn,但通常Autobahn專指德國高速公路,其德文正式名稱為Bundesautobahn(BAB,聯邦高速公路)。德國高速公路傳統上是沒有速度限制的,但是隨著車輛的增加,許多經過城鎮的路段都先後設立了速限,此外速度越快在意外訴訟中,駕駛人與陪同乘客所負擔的肇事責任也會顯著增加,保險也可能減少理賠額度。一份2008年的評論顯示,德國高速公路路網的52%無速限(有130km/h的建議速限以節省油耗,調查顯示德國駕駛者一般保持時速約142km/h),剩下的15%會有因天氣(北方冬季會下雪)或交通狀況而設立的暫時速限,33%有永久速限,例如市區或山路等。.

新!!: 納粹德國和德國高速公路 · 查看更多 »

德国历史

德意志(Deutsch)这个词大约见于公元8世纪時期教宗哈德良一世的一份文獻中的Theodiscus一詞,意思是「方言」或「人民的」,开始仅指在法兰克王国东部地区使用的一种不同於羅曼語和凱爾特語的方言。卡尔大帝(德语:Karl der Große,即法语的查理曼:Charlemagne)死后,帝国分裂,其中东法兰克和西法兰克的界限大约相当于罗曼语族和日尔曼语族的界限。东部帝国的居民后来才逐渐产生休戚相关的感觉,Deutschland一詞源於中古高地德語中的der diutschin lant,diutisc在古高地德語中的意思是"人民的",最后才用以称呼它们居住的地区——德意志兰(Deutschland)。公元920年后,日尔曼人的东法兰克王国依然称为东法兰克王国,但称呼国王为非加洛林家族的东法兰克国王,對內自称为條頓人國王(拉丁文: Regnum Teutonicum)。.

新!!: 納粹德國和德国历史 · 查看更多 »

德国天主教

德国天主教是普世罗马天主教会的一部分,服从罗马教宗和教廷的指导。目前,德国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人口是天主教徒(31.4%或25,905,000人,2005年12月),比1970年的45%有所下降。2005年,仅有14.2%的德国天主教徒每星期日望弥撒。 目前,天主教在德国拥有7个总教区和20个主教区,列表如下:.

新!!: 納粹德國和德国天主教 · 查看更多 »

德国工人党

德国工人党(Deutsche Arbeiterpartei,简称DAP),是一个短暫存在的德國政党,為纳粹党的前身。.

新!!: 納粹德國和德国工人党 · 查看更多 »

德国共产党

德国共产党(Kommunistische Partei Deutschlands),简称德共(KPD)。1918年12月30日,斯巴达克同盟联合不莱梅左派创建了该党。该党的创始人是卡尔·李卜克内西和罗莎·卢森堡,后来则由恩斯特·台尔曼长期领导。1933年纳粹党上台后,德共被取缔。1945年,纳粹政权瓦解后,英美法苏四国分别占领德国。1946年,德共、德国社会民主党两党在苏联占领区的组织合併為德国统一社会党,德共在其它占领区的组织则继续活动。1956年8月17日,西德当局取缔德共。.

新!!: 納粹德國和德国共产党 · 查看更多 »

德国元帅

以下是獲授德国元帅(Generalfeldmarschall)军衔的军官和王室成员的列表。.

新!!: 納粹德國和德国元帅 · 查看更多 »

德国国旗

德國國旗是由三條等寬的分別為德國國家代表色「黑、紅、金」色的橫條組成的三色旗。 黑、紅、金三色旗最早出現於19世紀早期,開始正式使用是在1848年德國革命。短命的法蘭克福國民議會(1848–1850)提議使用三色旗為民主化德國聯邦的旗幟。一戰之後建立的威瑪共和國也使用三色旗為德國國旗。世界大戰後的東西德都將三色旗作為自己的國旗,直到1959年東德在三色旗上加上國徽前這兩個國家的旗幟是完全相同的。從1990年10月3日兩德統一後,黑、紅、金三色旗再次成為德國國旗。 德國國旗也並非總是使用黑、紅、金三色作為其基色。1866年的普奧戰爭之後,普魯士王國領導的北德意志邦联採用黑、白、紅三色旗為聯邦旗。黑-白-紅三色旗後來也成為1871年德意志統一後的德意志帝國(德意志第二帝國)的國旗,並一直使用到1918年一戰結束。1933年開始納粹德國也曾短期的使用過黑、白、紅三色旗。 三基色黑、紅、金和黑、白、紅在德國歷史上都有著重要的意義,也常常獲得不同的解釋。現在黑、紅、金代表二戰後的共和民主政體體制,現在的德國聯邦和自由的聯合體:不僅僅是德國的自由,還包含了德國人民的民主自由。.

新!!: 納粹德國和德国国旗 · 查看更多 »

德国的领土演化

#重定向 德國領土變遷.

新!!: 納粹德國和德国的领土演化 · 查看更多 »

德国抵抗运动

德国抵抗运动(Widerstand)指的是在1933年至1945年间德国境内对纳粹党统治的抵抗。在这些抵抗运动中,有许多个人和组织积极参与到将阿道夫·希特勒赶下台并推翻他的政权的计划中死去。 “德国抵抗运动”一词并不代表在纳粹时期德国存在一个统一的抵抗运动。其他抵抗运动诸如、法國抵抗運動和都要更加统一协作一些,而德国的抵抗运动主要由较小且往往孤立的组织组成。这些组织往往无法进行政治动员,因此除了对纳粹成员(包括希特勒)进行攻击以及进行破坏活动之外,他们唯一的有效手段便是试图说服德意志國防軍领导人发动政變推翻政权——1944年对希特勒的刺杀计划便是其中一例。 近77,000名德国公民因为参与抵抗运动而被、軍事法庭或民事法庭处决,在这其中有许多人都在政府、军队或公共机关内工作,他们由此也能够参与到颠覆和密谋活动中来。除此之外,加拿大历史学家彼得·霍夫曼认为还有“成千上万”的人因为被怀疑参与了抵抗运动而被投入集中营。德国历史学家汉斯·蒙森则认为德国的抵抗运动是“没有人民的抵抗运动”,真正参加抵抗纳粹运动的德国人数量是相当少的。德国抵抗运动的成员也包括非德意志民族的德国公民,例如波兰族裔的抵抗组织。.

新!!: 納粹德國和德国抵抗运动 · 查看更多 »

德国总理

联邦总理(Bundeskanzler,简作Kanzler)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政府首脑,是德国事实上的最高领导人。其有权直接任命联邦政府各部长,并确定德国联邦政府的政治方针。總理是由德国联邦議會根据联邦总统的建议未经辩论的选举产生,再經联邦总统任命,就可以正式成為總理,而联邦總統不能拒絕任命總理。總理通常为议会最大党,即執政黨的領袖,另外設有副總理一職作為副手。.

新!!: 納粹德國和德国总理 · 查看更多 »

德意志劳工阵线

德意志劳工阵线(Deutsche Arbeitsfront,缩写:DAF)是纳粹德国取缔威玛共和国的后创立的官方工会组织,它是一个雇主和工人的统一联盟,也是纳粹的统一工会组织。领导者为罗伯特·莱伊。 1933年5月2日起,在纳粹政权高调庆祝完第一个德国五一劳动节以后,就指派冲锋队和纳粹工会成员占领了自由工会的办公地点,没收了自由工会的财产,还拘捕并虐待了自由工会的领导干部。5月10日宣布立法解散自由工会,将所有的自由工会强行合并到统一的德意志劳工阵线中,同时也取消了工人罢工的权利。.

新!!: 納粹德國和德意志劳工阵线 · 查看更多 »

德意志帝國

德意志帝國(Deutsches Kaiserreich),亦稱德意志第二帝國,是指從1871年1月18日普魯士王國統一日耳曼地區到1918年11月霍亨索倫王朝末任皇帝威廉二世退位為止的德國。其正式国号「德意志国」(Deutsches Reich),也是後來魏玛共和國和納粹德國的正式国号。 德意志帝国由27个领地构成,其中普鲁士王国佔帝国大部分地区并拥有最多人口。帝国成立后,普魯士國王和首相兼任德國皇帝和首相,實行君主立憲制,設立上議院和下議院。帝國共經歷了三個皇帝,分別為威廉一世、腓特烈三世和威廉二世。威廉一世在任期間十分信任俾斯麥,幾乎所有政務都由首相俾斯麥處理,因此又稱為「俾斯麥時代」。俾斯麥時代在位期間,最大的目的是防止法國一報普法戰爭之仇,他建立了同盟體系,與俄奧兩國結盟,孤立法國。他的對外政策十分成功,避免與列國發生衝突,但內政卻一敗塗地,文化鬥爭與反社會主義未能達到預期目的。威廉一世逝世後,由腓特烈三世繼任,但他僅在任99天,因此又稱為「百日皇朝」。威廉二世在任期間,一手摧毀了俾斯麥體系,積極向外拓展殖民地,大幅修建海軍船艦,並帶領德國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大戰期間德國腹背受敵,加上齐默尔曼电报事件導致美國參戰,最終導致帝國覆亡。戰敗後的德國建立了共和政體,稱為威瑪共和國。.

新!!: 納粹德國和德意志帝國 · 查看更多 »

德意志帝國銀行

德意志帝國銀行(德语:Reichsbank),曾是德國的中央銀行,建於1876年,1948年結束營業。.

新!!: 納粹德國和德意志帝國銀行 · 查看更多 »

德意志之歌

《德意志之歌》(Das Deutschlandlied)或《德意志人之歌》(Das Lied der Deutschen)是德國的現行國歌。 曲譜為著名古典音樂家海頓於1797年所做,後正式定為奥地利帝國國歌(《帝皇頌》)。德國版歌詞為自由主義詩人奥古斯特·海因利希·霍夫曼·冯·法勒斯雷本教授(Prof.

新!!: 納粹德國和德意志之歌 · 查看更多 »

德意志國防軍

德意志國防軍(Wehrmacht)是 1935 年至 1945 年間納粹德國的軍事力量,軍種包括陸軍、海軍和空軍,納粹黨的武裝党衛隊單位有時也從屬於國防軍。.

新!!: 納粹德國和德意志國防軍 · 查看更多 »

德意志国

德意志国(Deutsches Reich/German Reich),是德国1871年至1943年的正式国号,1943年至1945年則為「大德意志國」(Großdeutsches Reich)。.

新!!: 納粹德國和德意志国 · 查看更多 »

德意志非洲军

#重定向 德意志非洲軍.

新!!: 納粹德國和德意志非洲军 · 查看更多 »

德意志母亲十字奖章

德意志母亲十字奖章(Ehrenkreuz der Deutschen Mutter),简称母亲十字(Mutterkreuz)是纳粹德国的一个由国家颁发的奖章,根据希特勒的命令在1938年12月16日设立。Statutory Legislation of the Deutsches Reich: Verordnung des Führers und Reichskanzlers über die Stiftung des Ehrenkreuzes der Deutschen Mutter vom 16.

新!!: 納粹德國和德意志母亲十字奖章 · 查看更多 »

保罗·冯·兴登堡

保罗·冯·兴登堡,全名是保罗·路德维希·汉斯·安东·冯·贝内肯多夫和冯·兴登堡(Paul Ludwig Hans Anton von Beneckendorff und von Hindenburg;),出生于波森(今位於波兰),逝世于東普魯士,德国總參謀部總參謀長,軍階達陆军元帥。在威瑪共和國时期是第二任聯邦大總統。.

新!!: 納粹德國和保罗·冯·兴登堡 · 查看更多 »

土耳其斯坦總督轄區

#重定向 突厥斯坦總督轄區.

新!!: 納粹德國和土耳其斯坦總督轄區 · 查看更多 »

北歐人種

北歐人種,是二十世纪前半葉時對歐洲白色人种分类中的一支的表述。分布于斯堪的纳维亚诸国、波罗的海沿岸诸国、冰岛、德国北部、英国、荷兰及波兰北部,也曾经分布于格陵兰,語言分屬日耳曼語族和波羅的語族。而日耳曼人则是起源于日德兰半岛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的北欧人,后迁徙至中欧。.

新!!: 納粹德國和北歐人種 · 查看更多 »

國家馬克

國家馬克,又名帝國馬克(Reichsmark;標記:RM)為德國自1924年至1948年6月20日所通行的貨幣。國家馬克的發行是為了替代已經極度貶值的紙馬克。國家芬尼(德语:pfennig、簡稱為:Pf),則作為國家馬克的輔助貨幣(輔幣),而每1國家馬克則等價於100國家芬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國家馬克分別被西德馬克和東德馬克所取代。.

新!!: 納粹德國和國家馬克 · 查看更多 »

國立成功大學

國立成功大學 ,簡稱成大,是一所位於中華民國臺南市的國立大學,該校是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中參與全球鏈結全校型計畫的4所學校之一。前身為1931年台灣日治時期創辦的臺灣總督府臺南高等工業學校,1945年戰後改制為「省立工學院」(臺灣省僅有的三所省立學院,另二所為省立農學院、省立師範學院),1971年確立為國立成功大學。目前校總區由相互緊鄰的8大校區組成,另擁有安南校區、歸仁校區及斗六校區。.

新!!: 納粹德國和國立成功大學 · 查看更多 »

國際聯盟

國際聯盟,簡稱國聯,成立于1920年1月10日,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巴黎和会召开后组成的跨政府组织,也是世界上第一個以維護世界和平為其主要任務的國際組織。國際聯盟的成立目的如《》所述,包括透過集体安全及軍備控制來預防戰爭,藉由談判及仲裁來平息國際間的紛爭。国际联盟及其他同時期的條約也提到勞動條件、對原住民的公平待遇、人口走私与贩毒、軍備交易、公眾衛生、戰俘待遇,以及保護歐洲的少數族群。1934年9月28日至1935年2月23日期间,國際聯盟达到極盛時期,会员国数量高达58個。 國際聯盟所体现的外交思维反映了數百年來世界外交方式上的根本性轉變。國際聯盟没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因而需要依靠當時國際間的大国執行其決議、維持經濟制裁,或是在必要時提供軍隊,然而這些大國未必願意這麼做。經濟制裁也會傷害國際聯盟的成員,因此這些國家不願意配合。美國則因為參議院拒絕接受《凡爾賽條約》,一開始就沒有加入國聯。在第二次義大利衣索比亞戰爭時,國際聯盟指責義大利軍隊将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的醫療帳篷作为攻擊目標,贝尼托·墨索里尼则回應称:「國際聯盟在麻雀大声喊叫時運作的很好,但在老鹰掉下来時一點用都沒有」。 在1920年代國際聯盟有顯著的成功,也有一些早期的失敗案例,但國際聯盟終究未能阻止轴心国在1930年代的侵略行爲。德國、日本、義大利、西班牙等國均退出了国联。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發證實,國際聯盟無法起到維護世界和平、避免世界大戰再度發生的作用。國際聯盟歷時26年,後來被1946年4月20日成立的联合国所取代。此外,联合国繼承了一些國際聯盟成立的機構及組織。.

新!!: 納粹德國和國際聯盟 · 查看更多 »

别动队

特別行動隊(Einsatzgruppen,Einsatz是投入或出動兵力的意思,gruppen解释为分队),簡稱別動隊,又名突击队、行刑队。是纳粹德国的由占领区党卫队中的一等兵组成的部队。一等兵也叫突击队员,所以别动队也叫突击队。他们的任务是大规模执行抓捕、屠杀、搜索的部队。与骷髅总队一样,别动队也是泛称,因为每个地区的普通親衛隊或武裝親衛隊都有一等兵。早期特別行動隊的任務為在德國佔領區抓捕並殺害猶太人,尤其在蘇聯境內留下許多大量屠殺的影像。 别动队不是战斗部队。他们只对付手无寸铁的民众,并且公开大规模行动,这是与盖世太保有区别的地方。.

新!!: 納粹德國和别动队 · 查看更多 »

冬季战争

冬季戰爭(talvisota,vinterkriget,Зимняя война)是一場蘇聯與芬蘭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爆發的戰爭,自1939年11月30日由蘇聯向芬蘭發動進攻而展開,蘇聯最終慘勝於芬蘭,令其割讓與租借部份領土,而後於1940年3月13日雙方簽訂《莫斯科和平協定》為結束。 自立國以來蘇聯一直對與芬蘭相接的國境存有異議,認為威脅到距边境仅32公里之遥的苏联第二大城列寧格勒的安危,且芬蘭在獨立過程中與德國關係密切,蘇聯視其將可能成為德國入侵本國的幫凶,於是持續以談判、威脅或嘗試顛覆芬蘭政府的方式來解決其邊界問題,必要時直接透過軍事行動併吞芬蘭,使其重回以往俄国附属国的地位。芬蘭方面則力保獨立之成果,視蘇聯為唯一的假想敵,持續以外交手段來避免戰爭。1930年代蘇芬之間的幾次談判皆無結果,蘇聯決心武裝入侵芬蘭。1939年11月26日蘇聯製造了「曼尼拉砲擊事件」,以此為藉口對芬蘭宣戰,在兩國邊境發動全線進攻。國際聯盟將蘇聯的行動視為非法攻擊,於12月14日將該國除名。 蘇聯投入大規模的軍隊進攻芬蘭,並在兵力、飛機、戰車上佔有壓倒性優勢,然而戰前其軍事領導人因約瑟夫·史達林於1937年開始的一連串的政治整肅而被處死或入獄,以致冬季戰爭爆發時,蘇軍僅剩下經驗不足的高級將領和中級軍官。由於上述因素,加上芬軍訓練精良、熟悉地形,導致蘇軍在冬季戰爭初期戰技拙劣、損失慘重,芬蘭則展現了遠超過蘇聯預計的抵抗能力。然而蘇聯於後期撤換指揮成員、改善作戰方式以及結合強大的物資優勢,終於突破了芬軍主防線,芬蘭因而求和。1940年3月雙方簽訂《莫斯科和平協定》,芬蘭割讓出其11%的領土和30%資產予蘇聯,結束了戰爭。 冬季戰爭中,蘇聯投入巨大兵力卻損失慘重,國家聲譽也受到很大的傷害,也未達到原先征服芬蘭全境的目標。芬蘭則不僅保有了主權,還贏得了國際聲望。冬季戰爭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二次大戰的進程,在蘇芬交戰期間,英法曾想以援芬藉口派兵登陸斯堪地那維亞來切斷供應納粹德國戰爭機器的瑞典鐵礦石生產地,但未能成行。蘇聯此戰中的表現也令德國「元首」阿道夫·希特勒對發動侵略蘇聯的企圖更具信心,並開始著手聯絡芬蘭加入其計畫。最終在1941年6月底爆发了「繼續戰爭」,芬蘭同德國协同出兵企图奪回冬季戰爭中失去的土地。.

新!!: 納粹德國和冬季战争 · 查看更多 »

冲锋队 (纳粹党)

冲锋队(Sturmabteilung,SA)是希特勒于1923年创立的武装组织。组织负责人恩斯特·罗姆,成员穿黄褐色卡其布军装,右袖戴卐字袖标,因此或称褐衫队(Braunhemden)。创立初期负责维护党内会议,后被希特勒認為其勢力過大,發展扰乱黨內安定,以至啤酒馆政变后被短时间取消。1933年希特勒上台时,冲锋队成员数量已经超过德国国防军达到几十万人,长刀之夜之后开始衰弱,被希特勒冷落,成为普通国民组织。二战时负责维护德国本土与部分占领区之治安,1945年隨納粹德國戰敗瓦解,但大部分成員在纽倫堡审判中被判无罪。 Category:二戰德軍部隊 Category:納粹黨 Category:1923年建立 Category:1945年廢除 Category:党军.

新!!: 納粹德國和冲锋队 (纳粹党) · 查看更多 »

冷战

冷戰(Cold War)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以美國及英國為首的--、與以蘇聯為首的--之間长达半世纪的政治對抗。一般认为,冷战始于1947年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结束于1989年苏东剧变。在二戰結束後,原先結盟對抗納粹德國的美國及蘇聯成為世界上僅有的兩個超級大國,但兩國持有不同的經濟和政治體制:美國及其他北約成员国为資本主義陣營,而蘇聯及其他华约成员国則为社会主义阵营,兩方也因此展開了數十年的對立。冷戰的名稱來自於雙方從未正式交戰的特點,因為在冷戰期間,美蘇雙方所持有的大量核武器,為兩國帶來相互保證毀滅能力。 在數十年的冷戰中,雙方的關係和冷戰的激烈性也不斷變化。重大的幾次衝突事件包括了第二次國共內戰(1946年—1949年)、柏林封鎖(1948年—1949年)、朝鲜战争(1950年—1953年)、第二次中東戰爭(1956年)、古巴飛彈危機(1962年)、越南战争(1959年—1975年)、蘇聯-阿富汗戰爭(1979年—1989年)、蘇聯擊落大韓航空007號班機(1983年)、以及北約優秀射手演習(1983年)等等。他們透過軍事的結盟、戰略部隊的佈署、對第三國的支援、間諜和宣傳、科技競爭(如太空競賽)以及核武器和傳統武器的軍備競賽來進行非直接的對抗。美蘇兩方在許多第三世界的國家進行了一系列政治和軍事的衝突,包括了拉丁美洲、非洲、中東、和東南亞地帶。為了減緩核戰爭的風險,兩方曾在1970年代試圖以緩和政策減緩軍事對立。 從1980年代開始美國就在總統隆納·雷根政府的執政下,對蘇聯發起了一系列外交、軍事和經濟上的攻勢和施壓,再加上社会主义阵营本身的經濟發展陷入了嚴重的停滯,因此,在1980年代中期,蘇聯在新任蘇共中央總書記戈巴契夫的領導下,實施了經濟改革(1987年)和開放政策(1985年)。然而東歐國家從蘇聯獨立的傾向卻只增不減,尤其以波蘭的團結工聯最為突出。種種壓力累積之下,戈巴契夫在1989年停止了對東德的支援,導致了蘇聯旗下的衛星國,在數週內一一脫離,令蘇聯最後在1991年年底徹底解體,資本主義反共陣營取得勝利。在冷戰結束後,美國成為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冷戰使當時無數國家的命運和人民的生活都發生重大改變,留下的影響更有不少存留至今。此外冷戰中的核戰爭和間諜戰、高科技軍備等成分也成為了大眾文化常見的題材。.

新!!: 納粹德國和冷战 · 查看更多 »

内维尔·张伯伦

亚瑟·内维尔·张伯伦 (Arthur Neville Chamberlain,),英国保守党政治人物,1937年5月至1940年5月担任英国首相,以其绥靖主义外交政策闻名,并于1938年签署慕尼黑协定将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德语区割让予德国。此后阿道夫·希特勒入侵波兰,英国被迫于1939年9月3日对德国宣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八个月内张伯伦为英国战时首相。 张伯伦曾于商界及地方政府工作,并于1916年至1917年短期任国家服务总监。此后他决定跟随其父亲约瑟夫·张伯伦及其兄长奥斯丁·张伯伦的步伐,于1918年当选国会议员,时年49岁。他拒绝了一项内阁职位,并作为后座议员直至1922年。1923年他迅速升任为卫生大臣及财政大臣。在一届工党领衔的政府任期后,张伯伦重返卫生大臣职位,于1924年至1929年推动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1931年其被任命为国民政府财政大臣。 1937年5月斯坦利·鲍德温卸任,张伯伦接替其首相职位。在其任期内对德国政策成为中心问题,在慕尼黑的外交举措受到当时英国人民的欢迎。希特勒持续其侵略性举动,张伯伦承诺捍卫波兰独立,而在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后英国亦履行承诺同德国开战。在联军被迫从挪威撤退后,张伯伦认为政府此时应当得到所有党派支持,但工党和自由党亦不愿参与由其领衔的政府,由此他于1940年5月10日宣布辞职,温斯顿·丘吉尔接替其职位。去职后的张伯伦在国会中(尤其是保守党中)仍旧受到广泛尊敬。其为战时内阁的重要成员之一,并在丘吉尔缺席时领衔这一内阁,但由于健康原因后被迫辞职,六个月后,张伯伦因癌症过世。 历史学家对张伯伦的评价极具争议。其初始声望较高,但1940年7月的《》对张伯伦等人进行了严苛的抨击,称其在慕尼黑外交失败并未能使英国对战争进行充分准备;该书以及日后的一系列出版物几乎彻底摧毁了其名望,而在其过世后的一代史学家(如丘吉尔所著《风云紧急》)绝大多数持相同观点。近年史学家对张伯伦及其政策的态度逐渐好转,引证最新解密的政府文件,认为1938年时的英国准备仍旧不足,对德国开战将带来灾难。。.

新!!: 納粹德國和内维尔·张伯伦 · 查看更多 »

凡尔赛条约

《凡尔赛条约》或《凡尔赛和约》(le Traité de Versailles,Treaty of Versailles),全称《协约国及参战各国对德和约》(Traité de paix entre les Alliés et les Puissances associées et l'Allemagne,Treaty of Peace between the Allied and Associated Powers and Germany),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的协约国和战败的同盟国签订的和约。协约国和同盟国于1918年11月11日宣布停火,经过巴黎和会长达7个月的谈判后,于1919年6月28日在巴黎的凡尔赛宫签署条约,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得到国际联盟的承认后,《凡爾賽條約》于1920年1月10日正式生效。 在凡爾賽和約的眾多條款中,最具爭議性的一項莫過於第231條款。該條款迫使德國承認發動戰爭的全部責任。合約也限制德國的軍事能力,使其割讓領土,以及迫使他們支付巨額的賠款。在1921年時,德國所要負擔的賠款高達1320億馬克(爾後減免至314億馬克)。當時許多經濟學家,包含著名的約翰·凱因斯,都認為凡爾賽條約太過苛刻,賠款金額過於高昂並且容易產生不良後果。但是也有人持反對意見。例如法國元帥費迪南·福煦就認為條約對德國非常寬容。.

新!!: 納粹德國和凡尔赛条约 · 查看更多 »

凯旋门

凯旋门本來是指古代罗马人创建,为庆祝战争胜利而建造出来的纪念性建筑物,是门的一种,通常为横跨在一条道路上之独立性建筑。近代世界各地皆有仿照古罗马凯旋门建造的建筑物。.

新!!: 納粹德國和凯旋门 · 查看更多 »

啤酒館政變

啤酒馆政变(又称啤酒馆暴动、慕尼黑政变;德语称作Hitlerputsch或Hitler-Ludendorff-Putsch,Putsch意思是政变)在1923年11月9日晚上发生,由德国纳粹党在慕尼黑的貝格勃勞凱勒啤酒館发动,並計畫仿效先前貝尼托·墨索里尼的向羅馬進軍,進行類似行動推翻魏玛共和国。但最后失败。主要策划者包括纳粹党领导人阿道夫·希特勒、一战德军名将埃里希·鲁登道夫及其他战斗联盟(Kampfbund)的成员(由纳粹党、冲锋队、Oberland League与Reichskriegsflagge等组织组成)。 政变失败后三天,希特勒被判叛国罪。他的部分同党被捕,也有些逃到奥地利。魏玛共和国政府捣破纳粹党的总部,并查封了党报《人民观察家报》。 1924年2月26日,希特勒与其部下鲁道夫·赫斯被判监五年,魯登道夫則被判無罪。在牢狱中,赫斯担当秘书,协助希特勒撰写了《我的奋斗》,作为后者的自传与政治思想的代表作。這次政變雖被鎮壓,卻提高了希特勒在黨內的地位。同時希特勒明白不能以武力夺权,而是应该用合法的途径。希特勒最后在该年12月獲釋,但赫斯则坐牢七年半。 啤酒館政變的結果是納粹的發展和促進。 事件中,有16位纳粹党的支持者身亡。希特勒在《我的奋斗》的前言中提及他们的名字,并讚賞他们是烈士。1935年,以上死者葬於慕尼黑一个装修华丽的墓室中。1947年,盟军破壞墓室,并把遗骨四散。.

新!!: 納粹德國和啤酒館政變 · 查看更多 »

党卫队

親衛隊(Schutzstaffel,又譯黨衛隊,通稱「SS」,常以代表;)是納粹德國由阿道夫·希特勒與其所屬的納粹黨所領導的一支準軍事組織。親衛隊從納粹黨志願者組成的「會堂警備隊」(Saal-Schutz)開始,初期其負責維持該黨在慕尼黑舉行大會活動時的保安工作。1925年,海因里希·希姆萊加入該組織,同年通過重新整合而獨立出來成為直接隸屬於納粹黨部的組織,並最終將其重新起名為「黨衛隊」,在希姆萊的領導下,黨衛隊從一個小小的衛隊成長成為納粹德國最為龐大而顯赫的權利機構。自1929年至納粹政權瓦解的1945年期間,從1929年希姆萊正式掌控黨衛隊到1945年第三帝國崩潰之間的17年中,黨衛隊的職責從希特勒的私人護衛擴展到整個納粹帝國和其的情報蒐集,監視,保安和恐怖行動。 黨衛隊基本分作「一般親衛隊」、「武裝親衛隊」和「骷髏總隊」三個主要組成部分。「一般黨衛隊」的主要任務為維護實行及一般性警察治安工作,而「武裝黨衛隊」則是由戰鬥部隊所組成的軍事組織。「骷髏總隊」則是負責各地集中營與滅絕營的運行管理並從事特別行動。除上述單位外,黨衛隊還控制着國家秘密警察即「蓋世太保」、「保安處」等下屬機構,其任務主要為監視國內活躍或潛在的政治敵人、並摧毀任何敵對勢力及其反納粹的行動,加強德國人民對納粹意識形態的支持與認同,除此之外提供國內和國外的情報資訊。 作為隸屬於納粹黨的組織之一,黨衛隊對二戰期間造成5百50萬到6百萬猶太人和其他受害者死亡的猶太人大屠殺負有主要責任。同時,黨衛隊下屬的部門和人員在二戰期間犯有戰爭罪及反人類罪行。該組織在統治期間從事商業活動的同時,壓迫和使用集中營囚犯以奴工的形式進行勞作為其牟利。納粹德國崩潰之後,在紐倫堡國際軍事法庭審理下,黨衛隊被判定為犯罪組織。戰後的1948年,黨衛隊僅存的最高級別官員,恩斯特·卡爾滕布倫納在國際法庭中被判反人類罪行成立,執行絞刑。.

新!!: 納粹德國和党卫队 · 查看更多 »

党卫队全国领袖

党卫队全国领袖(德語:Reichsführer-SS)是纳粹德国党卫队的最高领袖,同时是在党卫队级别中的一个独特存在。该头衔创建于1925年。共有5人获得过此头衔。海因里希·希姆莱在位时间比其他四人加起来都要长。.

新!!: 納粹德國和党卫队全国领袖 · 查看更多 »

入侵卢森堡

#重定向 德国入侵卢森堡.

新!!: 納粹德國和入侵卢森堡 · 查看更多 »

入侵南斯拉夫之戰

南斯拉夫戰役(德方稱其為:「25號作戰」(Unternehmen 25),在南斯拉夫則被稱作「四月戰爭」(Aprilski rat))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納粹德國、法西斯義大利和匈牙利王國等軸心國於1941年4月6日入侵南斯拉夫王國的行動,最終南國軍隊於4月17日投降,軸心國分別佔領其領土。 入侵南斯拉夫的決定起源於德國即將展開對蘇聯的戰爭,為鞏固其側翼安全,德國「元首」阿道夫·希特勒自1941年起即對東歐與巴爾幹諸國施壓,迫使它們加入軸心國軍事同盟中,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皆已加入,南斯拉夫領導人攝政王保羅親王為防止國家被軸心軍隊入侵,也於1941年3月4日親訪柏林答應加入,3月25日其外交部長簽署協約。隔天南斯拉夫首都貝爾格萊德發生了由空軍總司令杜尚·西莫維奇上將領導的軍事政變,擁立年僅18歲的彼得二世為國王,宣佈廢除3國協約,並與蘇聯簽訂友好條約。希特勒對南斯拉夫的轉變既震驚又憤怒,下達了元首第25號訓令,指示德國國防軍作好「摧毀南斯拉夫」的準備。1941年4月6日軸心國開始其軍事行動,德國、義大利、保加利亞、匈牙利等國的軍隊自南斯拉夫漫長的國境同時進攻,由於南斯拉夫國內複雜的民族問題,使得當軸心軍入侵後,許多克羅地亞族的平民與士兵不願為塞爾維亞人主掌大權的王國所奮鬥,加上武器落後、國境線漫長難以防禦等因素,導致南斯拉夫在軸心軍的攻擊下急速瓦解,德軍於4月13日攻佔貝爾格萊德,4月17日南斯拉夫軍即投降,軸心國佔領全國,南斯拉夫王國政府成員流亡英國倫敦。 希特勒將南斯拉夫分割,建立了親德的克羅地亞政權“克羅地亞獨立國”,並將其他領土交由意大利、保加利亞和匈牙利所佔領。隨後南斯拉夫境內許多團體組織了地下反抗勢力,開始了長達4年的南斯拉夫戰線。在此期間,南斯拉夫抵抗勢力中規模最大者為由约瑟普·布罗兹·铁托領導的共產黨游擊隊“南斯拉夫人民解放軍”與德拉查·米哈伊洛維奇領導的保皇派塞爾維亞游擊隊“南斯拉夫祖國軍”(又稱「切特尼克」)兩組織,軸心軍不斷對其發動圍剿作戰,並對任何協助游擊隊的南斯拉夫居民處以殘忍的報復行動。1944年9月蘇聯紅軍逼近,德軍撤離南斯拉夫領土,而狄托則取得了南斯拉夫全國的實質控制權,於戰後建立了「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

新!!: 納粹德國和入侵南斯拉夫之戰 · 查看更多 »

全国党代会集会场

全国党代会集会场(Reichsparteitagsgelände)位于德国纽伦堡东南,面积约11平方公里。1933年至1938年间曾举行6次纳粹党代会。.

新!!: 納粹德國和全国党代会集会场 · 查看更多 »

共产主义

共产主义(communism;communismus)是一种共享經濟結合集體主義的政治思想,主張消滅生产资料私有制,並建立一個各盡所能、各取所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進行集體生產),而且主张一种沒有階級制度、國家、政府和家庭的社会。在此一體系下,土地和資本財產為人民共同所有。《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637~638页:“共产主义的最重要的不同于一切反动的社会主义的原则之一就是下面这个以研究人的本性为基础的实际信念,即人们的头脑和智力的差别,根本不应引起胃和肉体需要的差别;由此可见,‘按能力计报酬’这个以我们目前的制度为基础的不正确的原理应当——因为这个原理是仅就狭义的消费而言——变为‘按需分配’这样一个原理,换句话说:活动上,劳动上的差别不会引起在占有和消费方面的任何不平等,任何特权。”在科學共產主義(馬克思主义以及其各流派)的理論中,它在发展上分三个阶段,初级阶段是社会主义,即没收私有制财产为国有化并为公有制社会的起步铺垫基础;中期阶段是公有制社会战胜私有制世界的阶段,由于公有制社会体现『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优势,能够极大地吸引了私有制社会里的广大中下层人民,使得公有制社会能够在私有制世界的包围圈里得到蔓延与扩展,并不断的突破、战胜私有制世界后,最终公有制世界完全代替私有制世界;高级阶段是在公有制社会更加稳定、成熟的基础上开始步入自由发展的阶段,即迈入自由世界的阶段,当公有制世界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后,自由世界形成雏形,也就是世界上不再有阶级、国家和政府,政府的职能几乎被消耗到社会的各领域里。通常所说的共产主义,指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也就是共产主义的自由世界。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歷史唯物主義),资本主义必将为共產主义所取代,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因隨著工業革命後各種機械自動化生產所帶來的高生產力,長期而言經濟生產所需的人力將愈來愈少,在私有財產制度下絕大多數人口將會失業,因此社會若想繼續和平發展就必須進入共產主義,將愈來愈少的工作量分配給各工作人口,除了為興趣而自願長期工作的人之外,基本上多數人可減少許多工作時間后,每个人都有机会自我发展个人素质。共产主义思想在实行上,需要人人有高度发达的集体主义精神,而这就要求社会生产力达到充分的发展和极度的发达。.

新!!: 納粹德國和共产主义 · 查看更多 »

元首地堡

元首地堡(Führerbunker)是納粹德國柏林的總理府庭院的地下掩體。元首地堡又因建立時間不同被分作新舊二個部分。希特勒自1945年1月在此生活至4月30日自殺。 在1945年至1949年蘇軍佔領期間,新舊總理府殘跡被夷平,但地堡大致保存。雖然一些部分淹水。1959年東德政府曾試圖將其炸毀,但並不成功。因地堡自身構造的複雜而仍保存著。德國統一後,該地區地上物重建,地堡大部分被毀。 在今日有一示意圖表示地堡所在之位置。而部分留存的走廊則未對公眾開放。.

新!!: 納粹德國和元首地堡 · 查看更多 »

国家社会主义妇女联盟

国家社会主义妇女联盟(Nationalsozialistische Frauenschaft)是纳粹党的妇女组织,成立于1931年10月,由先前的若干国家社会主义及民族主义妇女组织合并而成。1938年成员达到200万人,占纳粹党员人数的40%。 国家社会主义妇女联盟隶属于纳粹党之下,自1934年2月至二战结束的1945年,该组织受国家妇女领袖(Reichsfrauenführerin)领导。这一组织也是纳粹党向妇女宣传的重要渠道。该组织出版双周刊《》(NS-Frauen-Warte)。 该组织曾在德国国内推广购买德国制造产品(如黄油和人造纤维等)而非进口货的运动,以促进自给自足。该组织也为学校女生和新娘开设课程。Richard Grunberger, The 12-Year Reich, p 258, ISBN 0-03-076435-1战争期间,该组织火车站提供娱乐表演、收集废金属、开设烹饪课程、为家庭提供托儿服务等。 国家社会主义妇女联盟其下另有儿童组织——“”(Deutsche Kinderschar)。.

新!!: 納粹德國和国家社会主义妇女联盟 · 查看更多 »

国会纵火案

国会纵火案(Der Reichstagsbrand)是德国建立纳粹党一黨專政独裁政权的关键事件,发生在1933年2月27日,柏林消防队于晚上9时14分开始接到德國國會大樓火警报告。同时在几个不同地点发生火災,但当消防队到达时,主要的议会大厅发生爆炸,燃起大火。警察搜索现场时,发现了失业的建筑工人。他是荷兰共产党人,不久前才到德国。 總理希特勒和戈林很快到达现场,发现范·德·卢贝后,戈林立即宣称这起纵火案是共产党人幹的,他们抓到了共产党的领袖。希特勒立即抓住这个机会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要求年事已高的总统兴登堡签署《国会纵火法令》,取消大部分魏玛宪法赋予的权利。 纳粹党首脑宣称这起事件是第三共产国际策划的,逮捕了三名驻共产国际的保加利亚人:季米特洛夫、塔涅夫和波波夫,当时警察并不知道季米特洛夫是共产国际的负责人,在莱比锡审判时,季米特洛夫自己辩护,被宣布无罪释放。.

新!!: 納粹德國和国会纵火案 · 查看更多 »

国会纵火法令

《国会纵火法令》(Reichstagsbrandverordnung),全称《保护人民和国家的总统法令》。1933年2月27日国会纵火案后,总统保罗·冯·兴登堡签署了这一法令。该法令废除了许多《魏玛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利及自由,在纳粹党当权时期亦成为监禁反对人士和镇压不与纳粹政权合作的报刊的法律依据。这一法令被历史学家认作德国过渡到纳粹党一党专权的关键历史事件之一。.

新!!: 納粹德國和国会纵火法令 · 查看更多 »

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縮寫:GDP)亦稱国内生产毛额或本地生产总值,是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區域內的经济活动中所生产出之全部最终成果(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market value)。国内生产总值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在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亦有相當重要性。它與国民生产总值不同之處在於,國內生產總值不將國與國之間的收入轉移計算在內,即國內生產總值計算的是一個地區內生產的產品價值,而國民生產總值則計算一個地區實際獲得的生產性收入。再簡單的來說本地生產總值是屬地主義,GNP是屬人主義;舉例來說,無論台灣、香港、韓國、美國等廠商在中國大陸生產的最終財貨,都包括在中國大陆的本地生產總值內,此一數值亦包括移住勞工的薪資在內。.

新!!: 納粹德國和国内生产总值 · 查看更多 »

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国际收支帐、国际收支平衡表,英文:Balance of Payments,簡稱BoP),指一個國家在一段時間內,將一切對外的交易記錄編成的表式。不同国家的国际收支计算方法,会有些细微差别。.

新!!: 納粹德國和国际收支 · 查看更多 »

国民教育与宣传部

国民教育与宣传部(Reichsministerium für Volksaufklärung und Propaganda 或 Propagandaministerium)是纳粹党在德国强制灌输其意识形态并控制其社会及文化的部门。于1933年3月13日由阿道夫·希特勒的新民族社会主义政府建立。其部长是约瑟夫·戈培尔,由他主导了纳粹德国对媒体及文化的控制。 Category:納粹黨 Category:德国教育 Category:教育部门 Category:宣传部门 Category:纳粹宣传.

新!!: 納粹德國和国民教育与宣传部 · 查看更多 »

四年計畫

四年計畫(Vierjahresplan)是納粹德國的一項經濟計劃,由阿道夫·希特勒所提出,共有兩次,「第一次四年計劃」於1933年執行,使德國達到人民生活富足;「第二次四年計劃」則令德國達到盡可能資源上自給自足,以防未來戰爭爆發後再度遭受像第一次世界大戰被協約國封鎖而導致物資缺乏的問題。第二次四年計畫取得了某種程度的成效,建設了頗具規模的人造石油、纖維、合成橡膠製造廠,並整合了巨型工業聯合體「赫爾曼·戈林國家工廠」來提昇效率。 1936年10月,納粹黨高階黨員赫爾曼·戈林被任命為本計畫之總負責人,後來成為經濟部長,將本計畫轉移至經濟部的管轄範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戈林仍為四年計畫負責人,並以此身份在佔領區(特別是烏克蘭)掠奪資源。他曾與多位部門負責人發生衝突,特別是軍火部長亞伯特·斯佩爾。1945年4月23日,戈林被解除四年計畫負責人的職務。 Category:德国经济史 Category:纳粹德国政府 Category:赫尔曼·戈林 Category:经济政策.

新!!: 納粹德國和四年計畫 · 查看更多 »

犹太布尔什维克主义

#重定向 犹太布尔什维主义.

新!!: 納粹德國和犹太布尔什维克主义 · 查看更多 »

犹太人

犹太人(יְהוּדִים,),又称犹太民族,是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国的一个族群。根据犹太教律法《哈拉卡》的定义,一切皈依犹太教的人(宗教意义)以及由犹太母亲所生的人(種族意义)都属于犹太人。犹太人发源于西亚的以色列地或希伯来地。犹太人的民族、文化和宗教信仰之间具有很强的关联性,犹太教是维系全体犹太人之间认同感的传统宗教。犹太教不欢迎外族皈依,要皈依犹太教的外族人必须通过考验才可以,虽然如此历史上世界各地仍有小部分不同肤色的人群通过皈依犹太宗教而成为犹太族群的一部分,而犹太人也由此从阿拉伯半岛的一个遊牧民族,发展成为遍布全球的世界性族群之一。 根据有关犹太人组织的统计,2007年全球犹太人总数约在1,320万人左右,其中540万人定居在以色列,530万人居住在美国,其余则散居在世界各地。犹太人口总数仅占全球总人口的0.2%, based on 。根据其他组织的统计,美国国内的犹太人人数则达到650万人或美国人口的2%。上述数据也包含了自认为是犹太人但没有归属于任何犹太社团组织的人群,但事实上,全球犹太人的总人口数很难得到准确统计,因为犹太人的定义存在多种标准和界定方式,导致统计的准确性受到了影响。.

新!!: 納粹德國和犹太人 · 查看更多 »

犹太人大屠杀

#重定向 猶太人大屠殺.

新!!: 納粹德國和犹太人大屠杀 · 查看更多 »

的里雅斯特

里雅斯特(意大利语:Trieste;斯洛文尼亚语:Trst;德语:Triest),或譯的里雅斯德、的港。是意大利东北部靠近斯洛文尼亚边境的一个港口城市,位于亚得里亚海的里雅斯特湾的最深處,也是弗留利-威尼斯朱利亚大区和的里雅斯特省的首府。人口为207,069人(2001年)。 在1372年到1918年間,的里雅斯特曾是神圣罗马帝国及奥匈帝国的一部分,因而这座城市虽然在地理上显然属于南欧,但在语言、文化方面却具有明显的中欧特色,与其他意大利城市有着明显的区别。尤其是在1867年到1918年期间,的里雅斯特作为奥匈帝国的主要出海口,曾是地中海沿岸一个繁荣的港口城市和音乐与文学的中心。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奥匈帝国崩溃,的里雅斯特并入意大利,随之经济文化衰落下去。 現今的里雅斯特是邊界城市的代表。的里雅斯特的人口混合了鄰區的人種。的里雅斯特市區占优势的方言稱為的里雅斯特語(的里雅斯特語:Triestin,意大利语:Triestino),是威尼斯方言在当地的变种;而在紧邻市区的部分近郊,已经开始使用斯洛維尼亞語。義大利語以及斯洛維尼亞語都被認為是本地語言,而弗留利語以及克羅埃西亞語也有少數人使用,由於地理位置以及歷史緣故,在該城也有很多人使用德語。 的里雅斯特的經濟主要依賴港口貿易以及与邻近地区的商業交易,是意大利邮船公司(Lloyd Triestino)的发祥地。在冷戰時期,的里雅斯特因为地处东西方对抗前沿成為次要港口,但目前正在重振它昔日的商業影響力。在2006年的里雅斯特被選為義大利最適合居住的城市。 的里雅斯特的景点主要是众多奥匈帝國时代存留的新藝術以及新古典主義風格建築,以其明显的中欧特色在意大利众多城市中独树一帜。该市还拥有国际理论物理中心和的里雅斯特大学。.

新!!: 納粹德國和的里雅斯特 · 查看更多 »

现代艺术

代藝術(Modern art)的範圍很廣泛,用來指從19世紀末期到大約1970年代大部份的藝術作品。較近期的藝術作品通常被稱作當代藝術或後現代藝術。繪畫原本的目的在於寫實地再現某個主體,然而攝影的發明讓繪畫的寫實功能相形見絀,於是就出現了新的藝術路線。藝術家開始實驗各種觀看的方式、材料、觀點等等,而通常作品都變得越來越抽象。 現代藝術的概念與現代主義有很親密的關連。.

新!!: 納粹德國和现代艺术 · 查看更多 »

玛格达·戈培尔

玛格塔·戈培尔(Johanna Maria Magdalena "Magda" Goebbels,),全名约翰娜·玛丽娅·玛格德莱娜·戈培尔,纳粹德国宣传部长约瑟夫·戈培尔的妻子。她是纳粹党的重要成员,也是阿道夫·希特勒的亲密盟友和政治上的支持者。 二战末期柏林即将被苏军攻占时,玛格塔与丈夫戈培尔先是毒杀了他们的六个孩子,然后双双自杀。.

新!!: 納粹德國和玛格达·戈培尔 · 查看更多 »

珍珠港事件

珍珠港事件,又名突襲珍珠港,日本稱之珍珠灣攻擊(真珠湾攻撃)或夏威夷作戰(ハワイ作戦)、AI作戰、Z作戰,是日本海軍於1941年12月7日(美國時間)對美國海軍夏威夷領地珍珠港海軍基地的一次突襲作戰。 攻擊珍珠港的计划源自日本與美國的外交衝突。日本自1937年發動對中國的戰爭後,長期無法脫身,經濟也每況愈下;為了繼續對中國的戰爭,日本國策逐漸走向奪取他國資源;1938年,时任日本首相近衞文麿提出“大东亚共荣圈”构想,严重威胁到美国在中国和亚洲的利益,引发美国强烈抗议。1941年,美國政府要求日本從法屬印度支那撤軍,並連同荷蘭與英國停止對日本出口石油。由於石油是日軍繼續戰爭之必備要素,美國此舉令日本最終決定南進奪取英國與荷蘭資源豐饒的殖民地;同時也因為日本聯合艦隊司令山本五十六認為美國勢必干涉,因此必須致命地打擊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令日本在南進取得成果、鞏固勢力後,能在有利的條件下和美國和談。為此,山本擬定攻擊珍珠港的計畫。 日本海軍派出6艘航空母艦、共300多架戰機的兵力,分為兩波攻擊。由於美軍受到奇襲,日軍取得重大成果:擊沉及重創美軍8艘戰艦、3艘巡洋艦、3艘驅逐艦,摧毀188架戰機,造成2,402人殉職和1,282人受傷。然而,日軍之勝利並不完全:島上的發電站、維修設備、燃料和指揮總部大樓均未被破壞,未來海戰的真正主力——航空母艦均不在港內。即使如此,和美國的損失比起來,日本損失甚微:僅損失29架飛機和5艘袖珍潛艇,共65名士兵陣亡或失蹤,並有一位日本潛艇乘員被俘虜。 這場軍事攻擊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發展有著重大影響。由於日本這次未宣而戰的行動,美國公眾輿論憤怒不已,全國自孤立主義轉為支持參戰;而歐洲的德國和義大利也對美國宣戰,美國因此也加入歐洲戰場。美國強大的工業能力,給予各個反軸心國陣營大量的資源,導致軸心國最終滅亡。另外,由於參戰前富兰克林·罗斯福總統親同盟國、欲加入世界大戰的態度,出現知道日軍即將攻擊珍珠港、卻不加以警告的陰謀論,其至今仍充滿爭議。珍珠港事件發生後,羅斯福發表著名的《國恥演說》,聲稱12月7日是美國「活在恥辱中之一日」,後來成為該國的紀念日。.

新!!: 納粹德國和珍珠港事件 · 查看更多 »

現代主義

代主義,從文化的歷史角度來說,是1914年之前的幾十年中,興起的新藝術與文學風格,藝術家為了反抗19世紀末期的陈规旧矩,轉而用一種他們認為感情上更真實的方式,來表現出大家真正的感受與想法。 現代主義以科學為基礎,重視理性與邏輯,實驗探証。其中牛頓的力學理論、達爾文的進化論及弗洛伊德對自我的研究為現代主義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礎。 有些人將20世紀區分為現代時期與後現代時期,有些人則認為它們是同一個大範圍時期的兩個階段。本文章是關於從19世紀末期和20世紀初期發展出來的運動,有關後現代主義的部份請參見相關條目。 現代主義通常包含著集體主義跟個人主義的意識形態,講求集體跟個人功利性與共同體。現代主義也延伸了民族主義跟國際主義的內涵價值。.

新!!: 納粹德國和現代主義 · 查看更多 »

理查德·瓦格纳

威廉·理查德·瓦格纳(Wilhelm Richard Wagner,),德国作曲家、劇作家,以其歌劇聞名。理查德·瓦格纳不同於其他的歌剧作者,他不但作曲,還自己編寫歌劇劇本。他是德国歌剧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前面承接莫扎特的歌剧传统,后面开启了后浪漫主义歌剧作曲潮流,理查德·施特劳斯紧随其后。同时,因为他在政治、宗教方面思想的复杂性,成为欧洲音乐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 理查德·瓦格纳一開始是延續卡尔·马利亚·冯·韦伯和贾科莫·梅耶贝尔的浪漫主义傳統,但後來提出了整體藝術的概念,整合了詩歌、視覺藝術、歌劇及劇場,並在1849至1852年間提出許多的論述。瓦格纳後來將這些概念放入由四部歌劇組成的系列歌劇《尼伯龍根的指環》中,共花了26年的時間才完成。 理查德·瓦格纳後期的作品以其複雜的音樂織度、豐富的和声及配器法著稱,另外他也在作品中靈活的使用主导动机,也就是會和特定人物、地點或是事物一起出現的一到兩個小節音樂。理查德·瓦格纳在音樂語言上的一些進展,例如極度的以及快速變換的調性,也影響古典音樂的發展。瓦格纳的崔斯坦與伊索德可以算是現代音樂的開始。 理查德·瓦格纳曾建造自己的歌劇院,也就是拜羅伊特節日劇院,其中有許多新穎的設計,此歌劇院是為了歌劇《尼伯龍根的指環》而興建,《帕西法爾》也是在這裡首演。後來的拜羅伊特音樂節也在此固定演出瓦格纳的十部樂劇。在瓦格纳建造歌劇院時,他對於音樂及戲劇的想法又改變了,他也將一些傳統形式引入他最後幾部作品中,包括《尼伯龍根的指環》。 在理查德·瓦格纳的最後幾年生命中,充斥著政治流亡者、動盪的愛情以及貧窮。他在音樂、戲劇及政治上的爭議作品在最近數十年來得到許多的注意,尤其是其中的反犹太詞句。他的概念在許多二十世紀的藝術中可以看出踪跡,其影響包括哲學、文學、視覺藝術及戲劇。.

新!!: 納粹德國和理查德·瓦格纳 · 查看更多 »

理查德·施特劳斯

查·格奥尔格·施特劳斯(Richard Georg Strauss,),德国作曲家、指挥家。他与以寫圓舞曲著稱的小约翰·施特劳斯为代表的维也纳施特劳斯家族完全没有关系,一般都以全名理查·史特勞斯(R.

新!!: 納粹德國和理查德·施特劳斯 · 查看更多 »

神圣罗马帝国

圣罗马帝国,亦被稱為德意志第一帝國,1512年以后的全称为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或日耳曼民族神圣罗马帝国(Heiliges Römisches Reich deutscher Nation;Sacrum Romanorum Imperium nationis Germanicae),是962年至1806年在西欧和中欧的一个封建君主制帝国。帝国的版图以德意志地区为核心,包括一些周边地区,在巅峰时期包括了意大利王国和勃艮第王国。在帝国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它由数百个更小的附属单位组成,其中有侯国、公国、郡县,帝国自由城市和其他区域。神圣罗马帝国早期是由擁有實際權力的皇帝統治的封建君主制国,中世纪時演变成承认皇帝為最高权威的公国、侯国、宗教贵族领地和帝国自由城市的政治联合体。.

新!!: 納粹德國和神圣罗马帝国 · 查看更多 »

种族主义

种族主义(racism)指一套社會意識形態,其基本信仰為人類可以被分類成不同及互不附屬的「人种」,因此主張遺傳的肉體特質直接決定人性、智商、道德等等文化及行為的特性,並主張某些種族的人在本質上比其他種族的人優越。種族主義也贊成對某些種族的人以輕蔑、討厭、瞧不起等方式的對待,即種族歧視"Racism" in R. Schaefer.

新!!: 納粹德國和种族主义 · 查看更多 »

種族優生

族優生(Racial hygiene),是一種由政府挑選出公認最強健、聰明和有道德的人來培育下一代的制度,與公共衛生和優生學有密切關聯。過去為達成目的曾用的手段包括放逐、隔離、強制絕育,或甚至滅絕各種不同的精神障礙、人種、身體殘疾、犯罪記錄和宗教信仰的人或團體。 利用社會措施來嘗試保留或加強某些生物特性的想法,最初是由法蘭西斯·高爾頓(Francis Galton)在1869年提出,不久後這被稱為優生學。20世紀初,認為人類遺傳因子必須受到管制,或許用強制性的方法,的想法開始盛行, 種族優生一詞最初是由德國優生學家阿爾非德·普洛茲(Alfred Ploetz)在1895年提出,此概念原是關於德國出生率低落,和公共機構精神病和殘障人士的增加(以及花費),之後「猶太問題」和「去北歐化」變成此概念在德國的主流,並從1920年代持續到二戰。 種族優生其中一個容易讓人產生困惑的地方是,「種族」可能是指「人類種族」、「德國種族」和「亞利安種族」,三者意思相當不同,在優生學家恩斯特·魯丁(Ernst Rüdin)的背書下,納粹採用的是後者的概念,這是後來納粹種族屠殺的主要依據,也因此批評者將之稱為「科學的種族歧視」(scientific racism)。 種族優生是納粹主義的一個重要概念,在他們統治期間,這個領域變成德國醫療界的首要哲學,納粹在一体化期間(Gleichschaltung)將之法律化和制度化,使醫療專業變成由納粹指派領導的僵硬階級組織。 種族優生者是大屠殺,清洗歐洲猶太人、共產黨員、吉普賽人、同性戀者、政治異議者、智障和精障者的關鍵角色。戰後,這些行為普遍被痛斥為殘酷、暴虐,且其背後的種族優越理念是非科學和偽科學。.

新!!: 納粹德國和種族優生 · 查看更多 »

突出部之役

突出部之役(,,。當時同盟國媒體依戰役爆發所地稱第二次亞爾丁戰役或亞爾丁之役,但盟軍將士依作戰經過稱之為突出部之役,而德國B集團軍則稱之為守護萊茵河作戰),發生於1944年12月16日到1945年1月25日,是指納粹德國於二戰末期在欧洲西線戰場比利時瓦隆的亞爾丁地區發動的攻勢。此次戰役與一些次作戰協調進行,其中包括地板行動(Operation Bodenplatte)和獅鷲行動(Operation Greif)等。德军此次作戰目標是突破英美盟軍戰線并将其一分为二、佔領安特衛普,包圍並消滅盟軍的4個軍團,迫使盟軍在軸心國占优势的條件下谈判。此次作战如果成功,希特勒就可以集中全力应付东线战事。 此次戰役的計劃是在極度秘密,。虽然「Ultra」(盟軍破譯德國祕密無線電通訊的组织)和美第3军的情报人员表明有迹象顯示德军会发动进攻,盟军仍然忽视了此次突袭的可能性。此外盟軍盲目自信、忙於進攻計畫、空中偵察不足、美國第1軍團相對缺乏戰鬥經驗,进一步为德軍的突擊提供了可乘之机。由于天气的限制,盟軍強大的空中力量无法施展,一定程度上致使盟军情報部門未能察覺即將发动的进攻。在此情况下,德軍出乎意料地向盟軍防線薄弱的部份發起進攻。而「突出部」指的正是德軍在戰鬥初始時在盟軍防線製造出來的「凸痕」。 美軍傷亡主要集中在战役的前3天,美軍第106步兵師3個團中有兩個團被迫投降。整體而言,突出部之役是美國在二戰所經歷最血腥的一役,美军阵亡人数达19,000人,超過其他任何戰役。對美國陸軍而言,參與突出部戰役的美军人數與敵軍人數皆超過美國在二戰前曾参与的任何衝突。作戰失敗後,德军許多有作戰經驗的部隊遭到重创,殘餘部隊則撤退至齊格菲防線。.

新!!: 納粹德國和突出部之役 · 查看更多 »

第三羅馬

三罗马,是指欧洲一些声称是古罗马帝国(即「第一罗马」)继承者的城市、城邦、王国或大公国。这些城市、城邦、大公国或王国有的通过自己和拜占庭帝国(即东罗马帝国,又称「第二罗马」)的联系来成构建自己和古罗马的继承关系(比如俄罗斯帝国);也有的通过自己和西罗马帝国的继承者(比如教皇国、神圣罗马帝国)的关系来建立自己和古罗马的继承关系。.

新!!: 納粹德國和第三羅馬 · 查看更多 »

第一代阿拉曼的蒙哥馬利子爵伯納德·蒙哥馬利

一代阿拉曼的蒙哥馬利子爵伯纳德·劳·蒙哥马利,KG,GCB,DSO,PC(Bernard Law Montgomery, 1st Viscount Montgomery of Alamein,),英国陆军元帅,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著名的军事指挥官。1887年11月17日出生在伦敦肯宁顿区圣马克教区的牧师家庭。1901年14岁时才正式上学,文化课成绩极差,但体育成绩极好。1908年,毕业于英国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12月任英国驻印度的少尉排长。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升任旅参谋长和师作战参谋。大战结束时任师司令部中校参谋。在2002年,BBC舉行了一個名為「最偉大的100名英國人」的調查,結果蒙哥馬利得第88名。領軍戰鬥最著名的經典戰役就是擊倒「沙漠之狐」隆美爾,在阿拉曼戰役時與之對壘超過100日,並以海、空軍封鎖西西里海峽,致使隆美爾彈盡援絕而撤軍。.

新!!: 納粹德國和第一代阿拉曼的蒙哥馬利子爵伯納德·蒙哥馬利 · 查看更多 »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次世界大戰(簡稱一次大戰、一戰,或稱歐戰;World War I、WWI、Great War、First World War;la première Guerre Mondiale、la Grande Guerre)是一場於1914年7月28日至1918年11月11日主要發生在歐洲的大戰,然而戰火最終延燒至全球,當時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被捲入這場戰爭,史稱「第一次世界大戰」。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这场战争被直接称为世界大战。由于主要戰場於歐洲大陸,故此20世紀早期的中文經常稱之為“欧战”。 戰爭過程主要是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的戰鬥。德國、奥匈帝国、鄂圖曼帝国及保加利亚屬於同盟國陣營。英國、法國、日本、俄國、意大利、美国、塞尔维亚、比利时、中國等則屬於協約國陣營。戰爭的導火線是發生於1914年6月的塞拉耶佛事件,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及其妻子索菲亚被塞尔维亚激进青年普林西普刺杀身亡。戰線主要分為東線(俄國對德奧作戰)、西線(英法對德作戰)和南線(包括塞爾維亞對奧匈、保加利亚作戰的巴爾幹戰線,奥斯曼土耳其对俄国的高加索战线,奥斯曼土耳其对英国的美索不达米亚战线、奥斯曼土耳其对英国、阿拉伯的巴勒斯坦战线等等),其中以西線最为慘烈。這場戰爭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强的戰爭之一,約6,500萬人參戰,約2,000萬人受傷,超过1,600萬人喪生(约900万士兵和700万平民),造成嚴重的人口及經濟損失,估計損失约1,700億美元(當時幣值),除美洲與亞洲外,歐洲各國均受到重創,特別是戰敗國如德國等等還要面對巨額賠款,埋下第二次大戰的種子。.

新!!: 納粹德國和第一次世界大战 · 查看更多 »

第二次世界大戰對德國的戰略轟炸

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同盟國對納粹德國與其歐洲佔領區進行了大規模的戰略轟炸,德國空軍在其政府所稱呼的「帝國保衛戰」(Reichsverteidigung)中與盟軍轟炸機激烈地交戰,以防止後者破壞德國工業和軍備生產。同海上的大西洋戰役,這是一場單一而連續的戰鬥,橫貫了整場二次大戰的進程,也是人類空戰史上最長的戰鬥。戰鬥期間,數以千計的飛機於空中交戰,德國空軍戰鬥機部隊(Jagdwaffe)保衛其領空,對抗最初為英國皇家空軍轟炸司令部,後由美國陸軍航空隊為主的大規模轟炸機機隊。 戰爭初期幾年,德軍輕易的擊敗了英軍的空中戰略攻勢,迫使皇家空軍轟炸司令部因人員傷亡慘重而在1939年停止晝間轟炸的行動。1943年,新加入對德轟炸作戰的美國陸軍航空隊也經歷了數次的慘痛失敗,甚至到該年10月被迫停止其作戰。英軍長期修整後重新建立了自己的轟炸機隊,改良了不少戰術與導航技巧,使其得以展開規模更大的戰略轟炸行動,並將損失率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1944年2月,美軍投入了新式戰鬥機P-51野馬戰鬥機,此一武器有著能夠護衛轟炸機群至攻擊目標的超長航程,令德軍戰鬥機的截擊更為困難。1944年春,納粹德國的「國家防空」(Reichsluftverteidigung)能力已延伸到極限,德國空軍失去了制空權。1944年夏,德國空軍嚴重缺乏油料和訓練有素的飛行員。到了1945年,它已算不上是一支有效的軍事力量。 英國皇家空軍的夜間轟炸以及美軍的晝間轟炸對納粹德國諸多城市、基礎設施和工業區造成毀滅性的破壞,導致其於1944年冬季經濟崩潰。至此,盟軍部隊已推進到德國本土邊境,但前者空軍仍繼續施以戰略轟炸直至1945年4月。1945年5月,德國無條件投降,「帝國保衛戰」才就此結束。.

新!!: 納粹德國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對德國的戰略轟炸 · 查看更多 »

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的結束

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的最後戰鬥以及纳粹德国投降發生在1945年的4月底至5月初。.

新!!: 納粹德國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的結束 · 查看更多 »

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次世界大戰(又常簡稱二次大戰、二戰、WWII等;World War II;Seconde Guerre mondiale;Zweiter Weltkrieg;Вторая мировая война;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次自1939年至1945年所爆發的全球性軍事衝突,整場戰爭涉及到全球絕大多數的國家,包括所有的大國,并最終分成了兩個彼此對立的軍事同盟─同盟國和軸心國。這次戰爭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戰爭,動員了1億多名軍人參與這次軍事衝突。主要的參戰國紛紛宣布進入總體戰狀態,幾乎將自身國家的全部經濟、工業和科學技術應用於戰爭之上,同時也將民用與軍用的資源合併以方便統籌規劃。包括有猶太人大屠殺、南京大屠殺、戰爭中日軍對中國軍民進行細菌戰、以及最终美國對日本首次使用原子彈等事件,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戰也是自有紀錄以來涉及最多大規模民眾死亡案例的軍事衝突,全部總計便將近有5,000萬至7,000萬人因而死亡,這也讓第二次世界大戰成了人類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戰爭。 儘管早在1931年9月,日本便侵佔了中國的滿洲,而後建立了傀儡國家滿洲國。至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後中日更爆發了全面戰爭。不過大多數人仍多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定為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開始,這次入侵行動隨即導致英國與法國向德國宣戰。然而德國在入侵波蘭後開始著手嘗試在歐洲建立一個大帝國,自1939年末期到1941年初期為止,發動一連串戰爭並藉由條約的簽署使得德國幾乎佔領了歐洲絕大部分的地區,而名義上保持中立的蘇聯在和德國簽訂《德蘇互不侵犯條約》後,也跟進侵略潮流,陸續佔領或者吞併了其在歐洲邊界的鄰近6個國家,在這之中也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所佔領的波蘭領土。英國以及大英國協的成員國則堅持持續與軸心國繼續作戰,並分別在北非和大西洋海上發生多次軍事衝突,而這也使得英國成了歐洲地區少數仍能繼續反抗德軍入侵的主要武力之一。1941年6月,歐洲的軸心國集團決定撕毀與蘇聯的合作約定,聯合入侵蘇聯領土,這次攻勢也開始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地面戰爭爆發,但也在之後讓原本幾乎統轄整個歐洲地區的軸心國被迫投入大量軍力來維持作戰優勢。到了1941年12月,已經加入軸心國的大日本帝國為了能夠在亞洲及太平洋地區獲得領導地位,陸續襲擊位于太平洋的美國統轄地區和座落於與中南半島的歐洲殖民地,很快地於西太平洋和東亞戰區獲得了主導權。 到了1942年時日本開始在一系列的海戰中戰敗,位於歐洲的軸心國也陸續於北非戰役以及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節節敗退,這些都迫使軸心國停下進攻的腳步。1943年時,義大利法西斯政權在西西里島戰役中面對同盟國部隊嚴重失利,另一方面德軍在库尔斯克会战戰敗後失去對於東歐的領導地位,同時美國也在太平洋戰區中獲得了一連串的勝利,自此軸心國集團逐漸失去主導權並開始嘗試將佈署於各地的前線部隊進行戰略性的撤退。到了1944年時,盟軍決定登陸法國以開闢第二戰場,而蘇聯除了成功收復過去被佔領的領土外,也開始轉往進攻德國與其同盟國家的土地。在蘇聯和波蘭部隊共同攻入柏林後,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區最終在1945年5月8日德國投降的情況下宣告結束。而另一方面美國在1944年和1945年成功擊敗了日本海軍部隊並陸續佔領了數個重要的西太平洋島嶼,這使得日本列島隨時面臨同盟國部隊入侵的危機。最後在美軍分別於廣島市和長崎市投下原子彈並造成大量日本平民死亡。1945年8月8日蘇聯進攻日本控制下的中國東北地區,8月14日日本跟進宣佈願意接受無條件投降的條件,而隨著亞洲戰事的停息也意味著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 1945年時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同盟國勝利宣告結束,然而二次大戰對世界影響極為深遠,改變了往後世界的政治版圖和社會結構,特別是戰敗的軸心國集團被迫接受同盟國的安排。1945年10月24日聯合國亦宣告成立,期望能夠促進各國合作並防止未來的軍事衝突;同時戰勝的盟軍各國,也紛紛在聯合國各個機構中擔任重要職位,特別是以美國、蘇聯、中國、英國和法國5個國家為首成立聯合國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常任理事國,主導著世界的秩序.

新!!: 納粹德國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 查看更多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各国伤亡统计

310px 本條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對受波及國家造成的傷亡統計。.

新!!: 納粹德國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各国伤亡统计 · 查看更多 »

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

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European theatre of World War II),戰事历时六年,由納粹德國入侵波蘭開始,並且由納粹德國戰敗而完結。戰爭主要是軸心國和同盟國之間的戰鬥。納粹德國、意大利王國、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和斯洛伐克屬軸心國陣營,英國、自由法國、蘇聯、比利時和美國則屬同盟國陣營。 戰地主要分為西線、東線和南線三部分,西線即納粹德國和法國、英國、比利時之間的戰爭,東線即納粹德國和蘇聯、波蘭之間的戰爭,而南線即意大利王國、納粹德國和南歐、地中海地區的戰爭。三戰線中以東線最激烈最漫長。主要由納粹德國發動進攻。 這場戰爭是歐洲歷史上规模最大、破壞性最強的戰爭之一。大約有5,000萬人參戰,2,000萬左右的人喪生,3,000萬左右的人受傷。戰爭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给欧洲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新!!: 納粹德國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 · 查看更多 »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对德意志人的驱逐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后期及战争结束时候,数百万德意志公民(不论民族或是否与纳粹德国有联系)以及德意志裔人(不论国籍)被迫从其他欧洲国家迁徙回德国。受到影响的范围包括前德意志帝国的东部领土(战后归波兰和苏联)以及纳粹德国占领区(包括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北部及其他中欧和东欧国家)。 至1950年,超过1200万德意志人被迫迁徙或被从中东欧驱逐出去,他们多数迁移到了战后的德国及盟军占领的奥地利。也有一些来源表明,倘若加上1950年后的迁徙人口和迁徙人口的子女,总数将会达到1400万人。此外,在冷战时期西德政府将纳粹在东欧和西欧占领区的地方官员和殖民者也视在其列,这部分人群数量达到100万。在总数中大部分都来自于德国的前东部领土:来自波兰和苏联的达到700万人,来自捷克斯洛伐克的达到300万人。德意志人口的迁移也是整个(本身达到2000万人)中数量最大的一部分。这些迁徙和驱逐的活动被不同人士认为是人口迁移、种族清洗乃至种族灭绝。 纳粹德国的长期目标是德意志化或灭绝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和苏联的当地人口。“东方总计划”旨在消灭超过4500万至7000万来自中东欧的“无法被德意志化的人口”,但这一计划随着战争的失败而最终未能实现。因此,战后的人口迁徙事实上是对于地缘政治和民族分布的重新调整,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战争本身导致的,一定程度上也是由欧洲政局的变化导致的,同时还是对于战时暴行的补偿。 由驱逐和迁徙行动导致的死亡人数存在一定的争议,从500,000人到220万人不等。现德国政府、德国公民教育部和德国红十字会都坚持将死亡人数置于200万至250万区间内。近年德国史学家将这一数字估计为473,000人,并认为190万人的估计是不可靠的。德国历史博物馆估计为60万人,不支持先前政府所估计的200万人的研究结果。 德意志人的迁徙发生在三个存在一定重叠的阶段中:第一阶段是1944年中期至1945年初德意志人在苏联红军推进下的主动撤离;第二阶段是在德国国防军失利之后的无组织遣散;第三阶段是在波茨坦协定重新划定中欧国界(范围主要是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之后较为有组织和人道的迁移。此外许多德意志人被送往了关押营和劳改营。1950年,最主要的遣散行动已经完成,此时仍然生活在东欧的具有德意志血统的人估计在700,000人至270万人之间。.

新!!: 納粹德國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对德意志人的驱逐 · 查看更多 »

第二次義大利衣索比亞戰爭

二次意大利埃塞俄比亚战争是由義大利王國于1935年10月3日发起的入侵阿比西尼亚帝国的军事行动。義大利王國以1934年12月一次意属索马里与埃塞俄比亚的边界冲突为借口,拒绝埃方的所有和解请求,大举入侵埃塞俄比亚。战争一共进行了約7个月,以埃塞俄比亚被军事占领及并入意属东非告终。 由于意大利相对拥有明显的军事优势,并且违反于於1925年签署的《日内瓦协议》使用芥子毒气,埃塞俄比亚军队迅速溃败,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于1936年5月5日被意大利军队占领,皇帝海尔·塞拉西一世流亡英国,5月7日意大利国王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宣布吞并埃塞俄比亚帝国使之成为義大利王國的一部分。.

新!!: 納粹德國和第二次義大利衣索比亞戰爭 · 查看更多 »

納粹德國陸軍

納粹德國陸軍(德語:,意為陸軍)是指1935年至1946年隸屬於納粹德國武裝力量德意志國防軍的陸軍。德國陸軍源自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協約國限制德國僅能保有的100,000名陸軍,《凡爾賽條約》亦在其裝備和機關上設有重重限制,將其打壓為警察性質的軍隊,但德國軍方透過與外國合作,暗地研究與發展若干軍事學說和武器,並培育100,000名陸軍的軍官團,將其打造為日後擴軍的骨幹,素質遠較同時期的各國陸軍優越。德國陸軍在此時發展尤其令人矚目的是裝甲部隊,在瓦爾特·馮·布勞齊區與海因茨·古德里安等人的推動下,即便德國此時並無坦克,但德軍已於未來將裝甲部隊視為重要的地位,並建立一套相當優越的作戰規範。 1935年德國元首阿道夫·希特勒宣佈撕毀《凡爾賽條約》,其陸軍即開始擴軍,建立了36個師,並大量生產裝甲車輛,進行現代化。希特勒憑著他國對德國軍事力量的恐懼而屢屢獲得外交上的勝利,一直到1939年8月波兰第二共和国拒絕其要求後,希特勒下令進攻該國,令英法兩國對德宣戰,最终于1939年9月開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陸軍作為其武裝力量的核心屢屢征戰,並以結合坦克、火砲與飛機進行快速协调聯合打擊的戰法,在戰爭初期獲得了快速而驚人的勝利,相繼打敗波蘭、丹麥、挪威、荷蘭、比利時、法國、南斯拉夫和希臘,佔領了西欧和中欧大多数国家領土。希特勒視僅存的敵國英國已不构成威胁和衰落,而德軍正處巔峰,故於1941年6月22日發動規模空前的「巴巴罗萨计划」入侵蘇聯,望於同年底打敗該國。 對蘇戰爭初期,德軍憑著訓練素質優越、作战經驗豐富和战斗力强而佔盡上風,不斷完成巨大的钳形攻势包圍殲敵作戰,俘虜苏军280萬士兵和裝備,展現極為輝煌的戰爭藝術。然而年底德軍於1941年10月2日、1941年12月1日、1942年1月7日的台风行动中失败,接著相繼於1942年6月28日、1942年9月13日、1943年2月19日的蓝色行动惨败與1943年的7月5日、7月15日的城堡行动被蘇軍打敗,完全喪失主動權,後者開始大規模反攻。其他戰場上盟軍亦將德軍擊敗,1943年第二次阿拉曼戰役使德軍失去战争的战略主動權,爾後盟軍登陸義大利半岛,德軍將其亚平宁半岛佔領阻止了盟军北上攻進德國,維持了將近一年半的時間。1944年6月6日諾曼底戰役之后,東西線的德軍逐漸退回本土。1944年9月德軍動員剩餘的部隊發起最後的大規模突击进攻反擊,但仍失敗。最後德國於柏林战役战败后,在5月8日正式宣布投降,其陸軍則在1946年8月20日解散.

新!!: 納粹德國和納粹德國陸軍 · 查看更多 »

納粹德國海軍

納粹德國海軍(Kriegsmarine,意為戰爭海軍)是指1935年至1946年期间的德國海軍。戰爭海軍取代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德意志帝國海軍和魏玛共和國的國家海軍,為德意志國防軍中的海軍力量。戰爭海軍起源於一戰後《凡爾賽條約》的嚴格限制,當時明文規定其噸位總數和禁止潛艇的研製,但在威瑪共和國的海軍人員暗中推動下,與外國企業合作研究海軍科技。其後阿道夫·希特勒上台廢除《凡爾賽條約》和簽訂《英德海軍協定》,德國海軍開始大量建造新式船艦。在重建的過程裡,德國海軍曾研製一個特殊的艦種:裝甲艦和執行大型造艦計畫:Z計畫。原本德國海軍預計1945年為開戰時間,計畫建立一支能與頭號假想敵:英國皇家海軍匹敵的水面艦隊,其中包括建造航空母艦。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戰在1939年爆發,德國海軍在許多方面都尚未準備,便以一支有限力量的海軍去攻擊運載英國國內需求物資的商船,並消滅因分散護航而較弱的英國海軍艦隊《希特勒公海艦隊 通商破壞戰》,Richard Humble著,第6頁。。 起初德國海軍戰果頗多,擊沉不少同盟國商船,但因為希特勒對水面艦隊始終印象不佳,認為其建造緩慢且戰果小;而潛艇部隊建造速度快,還在法國陷落而取得西部港口後,對英國發動大規模的潛艇戰中取得一系列豐碩的戰果。德國海軍隨著戰事的進行,開始將戰力中心自水面艦移往潛艇部隊的「噸位戰」,而前者逐漸轉為存在艦隊的功能。德國海軍的潛艇數量在戰爭爆發時是當時世界海軍列強中最少者,但因為潛艇總司令卡爾·鄧尼茨以狼群戰術、先進的通信制度和戰略規劃而取得所有交戰國潛艇部隊裡最大的戰績。到了1943年德國潛艇在大西洋越來越力不從心,盟軍不但破解了密碼機和開發了多種先進反潛武器,如更先進的声呐、雷達、深水炸彈,還投入了大量護衛航空母艦和反潛戰鬥群進行護航;同年5月德國潛艇因為損失過高而放棄了狼群戰術,改以單艦巡弋的方式繼續作戰。戰爭末期德國海軍雖研製了先進的通氣管式潛艇,如XXI級潛艇和XXIII級,並投入使用直到戰爭結束,但仍無法扭轉戰敗的結果。.

新!!: 納粹德國和納粹德國海軍 · 查看更多 »

納粹集中營

纳粹集中營(Konzentrationslager)指希特勒领导的纳粹德国在其领土與佔領地建立的大量集中营。这一做法最初开始于1933年的国会大厦纵火案之后,以关押政治犯和反对纳粹政权的人士。由于在1930年代德国经常不经审判就对政治反对者和其他人员进行关押,所以集中营在这一阶段发展迅速,另外,虽然没有建设过大型的监狱复合体,由于正是苏德合作时期,纳粹从其伙伴苏联那边的行之有年的劳改营取得了相当多的操作经验,大大的提高了犯人的管理以及劳力运用效率。.

新!!: 納粹德國和納粹集中營 · 查看更多 »

索比布尔集中营

索比布尔集中营(Vernichtungslager Sobibor)一译索比堡集中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在波兰占领区设立的一处集中营,位于今波兰东部卢布林省索比布尔村附近。于1942年5月建成并投入使用。至少20万犹太人及苏联战俘在此地被杀害。1943年10月,集中营里的600名囚犯集体越狱,其中300人成功逃脱。随后该集中营被关闭。现集中营的遗址处建有纪念碑和博物馆,也有考古學家在此進行挖掘,〈因為當初集中營關閉時納粹將絕大多數建築物炸毀〉。.

新!!: 納粹德國和索比布尔集中营 · 查看更多 »

約瑟夫·門格勒

約瑟夫·門格勒(Josef Mengele,),人稱「死亡天使」,德國納粹黨衛隊軍官和奧斯威辛集中營的醫生。 門格勒是篩選當時運抵集中營的囚犯的醫師之一,負責裁決將囚犯送到毒氣室殺死,或者成為強制勞動勞工,並且對集中營裡的人進行殘酷的人體實驗。戰爭結束後,他先是使用假名隱匿在德國,然後逃亡至南美洲不同國家居住,直到意外溺死在巴西,相關人員通過對遺體進行DNA測試才確認了他的身份。.

新!!: 納粹德國和約瑟夫·門格勒 · 查看更多 »

約瑟夫·戈培爾

保羅·約瑟夫·戈培爾(德語:Paul Joseph Goebbels,),德國政治家。其担任納粹德國時期的国民教育与宣传部部长,擅讲演,被稱為「宣傳的天才」,以鐵腕捍衛希特勒政權和維持第三帝國的體制。 戈培尔1921年于海德堡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关于19世纪浪漫主义喜剧。他先后作为记者、银行出纳和证券交易所传唤员。他也撰写小说及喜剧,但不被出版商认同。1923年法国比利时联军占领鲁尔区期间,戈培尔与纳粹党开始接触并于次年入党,他被任命为在柏林地区的领导人。在位期间,他充分发挥了他的宣传技能,在纳粹报纸和纳粹准军事组织冲锋队的帮助下,与当地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政党联合。1928年,他已成为了党内数一数二的人物。 1933年,希特勒及纳粹党执政后,他被任命为宣传部长。上任后第一件事即是将纳粹党所列禁书焚毁,他对德国媒体、艺术和信息的极权控制随之开始。 戈培尔直至最后一刻始终陪伴在希特勒身边,在希特勒自杀不久后,戈培尔在毒杀自己的六个孩子后随即自杀。.

新!!: 納粹德國和約瑟夫·戈培爾 · 查看更多 »

约阿希姆·冯·里宾特洛甫

乌利希·弗里德里希·威廉·约阿希姆·冯·里宾特洛甫(德語:Ulrich Friedrich Wilhelm Joachim von Ribbentrop,)。纳粹德国外交部长。战后,里宾特洛甫被英军抓获。1946年10月1日,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判处纳粹战犯里宾特洛甫絞刑,15天后受刑而死。.

新!!: 納粹德國和约阿希姆·冯·里宾特洛甫 · 查看更多 »

纳粹主义

纳粹主义(「納粹」音譯自 Nazi,本身是縮寫,來自德語的「國家民族社會主義」:Nationalsozialismus),指1933年至1945年间统治德国的独裁政治,即“第三帝国”。“纳粹”这个词在德语中的含义並不具有極為明確的意涵,然而,納粹主義意識形態的精神是“屬於一個民族的”,也称为民族国家社会主义。纳粹主义之民族觀乃主张國家权力之絕對集中化,即极权主义,但其則不完全等同於傳統意義上的法西斯主义,但納粹與義大利法西斯主義執政者墨索里尼最終成為明確的盟友。 阿道夫·希特勒乃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Nationalsozialistische Deutsche Arbeiterpartei,或缩写为NSDAP)的领袖。納粹黨執政时期的德国通称为「纳粹德国」、「第三帝國」,而正式國號乃「大德意志帝國」(Großdeutsches Reich)。纳粹主义的追隨者称为纳粹主义者。目前仍有纳粹主义者即新纳粹在各国活动,否认和淡化猶太人大屠杀及其对其他纳粹行径进行宣传(例如称犹太人遭到纳粹屠杀是有原因的,二十世纪初的经济大萧条有犹太人的参与等),并努力美化纳粹政权的政策和行为,并以极端之民族主义、種族主義和排外暴力为主要宣传内容。 1919年1月5日納粹的前身,德國工人黨(德文:Deutsche Arbeiterpartei)正式成立,創立者是安東·德萊克斯勒"Nazi Party -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overview),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2006, Britannica.com webpage:.

新!!: 納粹德國和纳粹主义 · 查看更多 »

纳粹德国对同性恋的迫害及屠杀

一次世界大戰后,在德國魏瑪共和國時期,同性戀者在德國,特別是在柏林有著比較世界上任何地方都更自由和更被接受的生活。然而,隨著阿道夫·希特勒的崛起,禁止同性戀成爲納粹政黨的目標之一,最終被列于大屠殺的名單内。1933年開始,同性戀組織被禁止,關於同性戀及性學的學術作品被禁止,而納粹内部的同性戀者被殺害。据估計,1928年德國有大約120万公開的男同性戀者,在1933年-1945年之間,大約10万男性被警方註冊為同性戀者,而當中的大約5万人被定罪。當中大部分人被囚禁在普通監獄,而估計有5000到15000人被關押在納粹集中營 。目前沒有清晰的數據表明當中究竟有多少人死亡,但是著名學者Ruediger Lautman估計關押在集中營的同性戀者的死亡率高達60%。監獄中的同性戀者受到逮捕者的殘酷對待,也受到其他囚犯的迫害。這是同性戀者比較其他“反社會團體”更高死亡率的因素之一。 戰後,很多國家沒有承認同性戀者在集中營的所遭受的待遇。甚至一些已經逃脫的人被再次逮捕,並根據納粹年間得到的證據再次被判刑。直到1980年代,政府才開始承認這段歷史,並一直到2002年,德國政府才爲此對同性戀社區作出道歉。雖然這段歷史仍具爭議,但是歐洲議會于2005年採納了關於對同性戀屠殺的解決方案。.

新!!: 納粹德國和纳粹德国对同性恋的迫害及屠杀 · 查看更多 »

纳粹德国国会

纳粹德国国会,(德语:Großdeutscher Reichstag;官方名称:"伟大的德国国会"),设于柏林,是1933年至1945年第三帝国的议会,并为德国名义上的最高立法机关。德国纳粹党在成功夺取政权后,迫使政府通过了《1933年授权法》,将原魏玛共和国议会转变成永远支持阿道夫·希特勒的橡皮图章议会(伪议会)。这期间的大多数议案都得到一致通过;此外,希特勒经常于此发表各种演讲。从1933年3月至1942年4月26日,这个纯仪式性的议会一共召开了20次。纳粹德国国会的主席始终是赫尔曼·戈林。 在此期间,因为与会者频繁的在会场唱纳粹德国国歌,国会被德国国民戏称作“德国最昂贵的歌唱俱乐部”。为避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进行选举,希特勒在1943年决定让1938年选举的议员延长任期(1938年选举产生的议员任期本为1939年至1943年;延长后的任期在1947年1月30日结束。).

新!!: 納粹德國和纳粹德国国会 · 查看更多 »

纳粹党

民族社會主義德國工人黨(National Sozialistische Deutsche Arbeiter Partei,縮寫為NSDAP),或譯民族社會主義德意志勞動者黨,通稱納粹黨(Nazi Party),是20世紀前半葉的一個德國政黨,創立於魏瑪共和時代,前身為於1919年創立的德國工人黨,於1920年更名。後由希特勒領導。1932年,在德國議會選舉中獲勝,希特勒於1933年出任德國總理。納粹黨執政後,威瑪共和時代結束,德國進入希特勒獨裁時代,俗稱納粹德國或者第三帝國。1945年5月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戰敗及由盟國占領後,以盟國管制理事會第2號法令將納粹黨解散。 納粹來自德文中的Nazi,為「民族社会主义者」(Nationalsozialist)的簡寫。.

新!!: 納粹德國和纳粹党 · 查看更多 »

纳粹党掌权

纳粹党掌权(Machtergreifung,,德文原意为“掌权”)是指1933年1月30日德国威玛共和国政府权力被纳粹党和其民族保守主義盟友掌握。阿道夫·希特勒在这一天向兴登堡总统宣誓成为德国总理,亦标志着向纳粹德国政府转变的开始。.

新!!: 納粹德國和纳粹党掌权 · 查看更多 »

纳粹艺术

#重定向 第三帝國藝術.

新!!: 納粹德國和纳粹艺术 · 查看更多 »

纽伦堡

纽伦堡(Nürnberg﹐Nuremberg)是德国巴伐利亚州中弗兰肯行政区的中心城市,巴伐利亚州的第二大城市,仅次于首府慕尼黑,是世界著名大企业集团西门子公司的诞生地。纽伦堡与它的两座姊妹城市菲尔特和埃尔朗根相邻极近,城区相连,常被称作“大纽伦堡地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曾在此举行针对纳粹德国战犯的纽伦堡审判。.

新!!: 納粹德國和纽伦堡 · 查看更多 »

纽伦堡审判

欧洲国际军事法庭,又称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 ,俗稱纽伦堡大审或紐倫堡審判(Nuremberg Trials,Nürnberger Prozesse),是盟军根据国际法和二战后的战争法举行的一系列军事法庭。 这些审判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对纳粹德国政治、军事、司法和经济领导人员的起诉。他们策划、执行或以其他方式参与了大屠杀和其他战争罪行。由于审判主要在德国纽伦堡市举行,故被称为纽伦堡审判。这些判决标志着古典国际法与现代国际法之间的转折。 第一组也是最为人所知的一组审判是国际军事法庭前的主要战犯审判。 这组被英国参与审判的法官之一——诺曼·伯基特描述为“历史上最伟大的审判”。审判在1945年11月20日至1946年10月1日期间举行,法庭的任务是审判第三帝国中最重要的24名政治和军事领导人——尽管马丁·鲍曼是被缺席审判,而罗伯特·莱伊在审判开始一周内自杀。 阿道夫·希特勒、海因里希·希姆莱、威廉·布格多夫、汉斯·克雷布斯和約瑟夫·戈培尔都在1945年春天自杀,以免被捕,唯独海因里希·希姆莱在自杀前被捕。 克雷布斯和布格多夫在希特勒自杀两天后在同一地点自杀。 1942年,莱因哈德·海德里希被捷克游击队刺杀;1945年,在挪威用炸药自杀,所以他们并不包括在内 。阿道夫·艾希曼逃到阿根廷,以避免被盟军俘虏,但被以色列情报部门摩萨德俘获,并于1962年绞死。赫尔曼·戈林被判处死刑,但在处决前一晚自杀,作为对他被俘虏的一种藐视。霍尔蒂·米克洛什在1948年纽伦堡举行的中出庭作证。 本文主要介绍国际军事法庭开展的第一组审判。主要战犯审判的被告共22名,均為納粹德國的軍政首領。另外,包括德国内阁在內的6个组织也被调查和判决,其中3個判決為犯罪組織,另外3个无罪。除了这22名被告和6个团体外,美国根据盟国管制理事会于1945年12月20日发布的管制委员会法第10条,对其余部分战犯进行第二组审判,即纽伦堡后续审判,其中包括和等共12场审判。 此次审判中,罪行的典型性和法庭的构成都代表着法律上的一种进步,联合国随后将其运用于发展有关战争罪、危害人类罪和侵略战争问题的具体国际法理和推动国际刑事法院的设立。.

新!!: 納粹德國和纽伦堡审判 · 查看更多 »

纽伦堡党代会

纽伦堡党代会(Reichsparteitag)为1923至1938年间纳粹党在德国每年一度举行的集会。自1933年纳粹党夺权后,党代会成为了纳粹进行政治宣传的重要途径。1933年到1938年间,每年党代会都会在纽伦堡的全国党代会集会场举行。诸多影片描绘了党代会的场景,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意志的胜利》。.

新!!: 納粹德國和纽伦堡党代会 · 查看更多 »

纽伦堡法案

紐倫堡法案(德語:Nürnberger Gesetze)是納粹德國於1935年頒佈的反猶太法律。 1935年9月15日,有兩項法律被呈交德國國會通過,合稱《紐倫堡法案》:.

新!!: 納粹德國和纽伦堡法案 · 查看更多 »

绥靖主义

绥靖主义(suíjìng;注音符號:ㄙㄨㄟ ㄐㄧㄥˋ;Appeasement,「慰撫」之意。),以綏(安撫)的手段促使靖(局势安定),又稱為姑息主義。绥靖政策是一种通过在某些可能导致战争的事务上作出让步来避免战争的外交政策。 汉语中,这个词一般用于贬义,一般是指1930年代英、美等一戰戰勝国纵容日本侵华的政策。戰前,中华民国政府在中国大陆时期曾设立过多个「绥靖公署」,在作战区域或非作战区负责指挥局部战争,组织训练兵员,徴集军粮,并全权指挥其所辖省县级行政机关。.

新!!: 納粹德國和绥靖主义 · 查看更多 »

维尔纳·冯·勃洛姆堡

维尔纳·爱德华·弗里茨·冯·勃洛姆堡(Werner Eduard Fritz von Blomberg,),又译布隆伯格,是纳粹德国陆军元帅,曾任纳粹德国国防部长、武装部队总司令。 他在1904年進入軍事學院,1907年畢業,1908年進入參謀本部。在一次大戰時,他在西線有特出表現,因而獲頒藍馬克斯勳章。 他在一戰結束後繼續在陸軍任職,1920年升為中校,1925年升為上校,1928年升為少將,1929年升為中將。1933年1月升為步兵上將,1933年8月升為一級上將。自1933年1月至1937年11月任希特勒的国防部长,任內協助希特勒擴軍。1934年,陸軍與統領衝鋒隊的羅姆之間的不和逐漸升溫,在勃洛姆堡的壓力下,希特勒不欲因得罪陸軍而被總統興登堡罷免,決定整肅衝鋒隊,羅姆與一些衝鋒隊高層成員在長刀之夜事件中被處決。勃洛姆堡在1935年兼任纳粹德国武装部队总司令,1936年被授予陆军元帅军衔。 在1937年11月的一次會議中,勃洛姆堡不同意希特勒的戰爭計劃。1938年勃洛姆堡再婚,新娘是他的廿餘歲秘書,有人向蓋世太保及戈林告密,說新娘子以前做過妓女。戈林把此事轉告希特勒,希特勒要求勃洛姆堡取消該段婚姻,被勃洛姆堡拒絕。勃洛姆堡因此事在1938年1月辭去他在軍中的所有職務,其後沒有再被希特勒起用。他在1945年被盟軍拘捕,1946年3月於扣留期间在紐倫堡的監獄中病逝。 Category:納粹德國元帥 Category:德國政府部長 Category:德國貴族 Category:波美拉尼亞人.

新!!: 納粹德國和维尔纳·冯·勃洛姆堡 · 查看更多 »

维希法国

#重定向 維希法國.

新!!: 納粹德國和维希法国 · 查看更多 »

罗姆人

罗姆人(Roma)(常訛稱為吉普賽人或吉卜賽人)为起源于印度北部,散居全世界的流浪民族。不過,“吉普赛”一词源于欧洲人对罗姆人起源的误解,当时欧洲人认为罗姆人来自埃及,于是称之为“埃及人”,而“吉普赛”是“埃及”的音变。而大多数罗姆人也认为“吉普赛人”這個名称有歧视意义,所以並不使用。 其他地区对包括了:波希米亚人(法国)、黑塔诺(黑塔娜)(西班牙)、茨冈人(俄罗斯)、埃弗吉特人(阿尔巴尼亚)、罗里人(伊朗)、阿金加诺人(Atsinganoi,希腊)、阿什卡利人與。羅姆人称自己为罗姆(Rom),敘利亞和波斯吉卜賽人的「多姆人」(Dorn),在梵文中對應是「Doma」,現代印地語是「Dom」,意思是「靠歌舞為生的下等人」。在歐洲羅姆语中,“罗姆”的原意是“人”。 罗姆人以其神秘的形象著称,历史上多从事占卜、歌舞等职业。但罗姆人也因為流浪與貧窮的生活所演化出的特殊生活方式與求生方法而長期遭受歧视和迫害。羅姆人犯罪率的確較高,至今有许多人对罗姆人仍保有极其反面的印象,认为罗姆人是乞丐、扒手、小偷或人贩子。.

新!!: 納粹德國和罗姆人 · 查看更多 »

罗伯特·莱伊

罗伯特·莱伊 (Robert Ley,1890年2月15日—1945年10月25日),納粹德國政治家,1933至1945年任德国劳工阵线领导人,在纽伦堡审判中自殺。.

新!!: 納粹德國和罗伯特·莱伊 · 查看更多 »

羅姆人大屠殺

#重定向 吞灭.

新!!: 納粹德國和羅姆人大屠殺 · 查看更多 »

爱娃·勃劳恩

爱娃·安娜·宝拉·希特勒(Eva Anna Paula Hitler,),婚前姓布劳恩(Braun),阿道夫·希特勒的长期伴侣,并于人生最后近40小时内为希特勒妻子。17岁时于慕尼黑为(希特勒专职摄影师)工作,为霍夫曼助理及模特,由此结识了希特勒,在两年之后与希特勒发展为恋爱关系。两人恋情初期布劳恩曾两次试图自杀,至1936年布劳恩已成为希特勒位于贝格霍夫行馆的家庭成员,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受到庇护。作为一名摄影师,布劳恩拍摄了诸多希特勒的彩色照片及影像,她是希特勒内部社交圈的核心成员,但在1944年(其妹与党卫队联络官赫尔曼·菲格莱因的婚礼)前从未与希特勒共同出席公众活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收尾阶段,布劳恩向希特勒表示忠心并前往柏林总理府之下的元首地堡与其相伴。1945年4月29日苏联红军逼近这一区域,布劳恩经一简短民事婚礼同希特勒成婚(是时布劳恩33岁,希特勒56岁)。不及40小时之后,两人于地堡的房间内共同自杀,布劳恩饮食氰化鉀,希特勒则开枪打中太阳穴,德国民众日后才得知兩人的情感关系。.

新!!: 納粹德國和爱娃·勃劳恩 · 查看更多 »

父權

權(patriarchy)指一種以成年男性為中心的權力。 父權關於權力,強調的是以男性為中心的權力運作形式。父權思想則是順由權力運作模式所產生、以男性為中心的思想。父權體制則指涉父權這種權力運作發展出完善的政經社文制度以持續父權的運作與優越地位。.

新!!: 納粹德國和父權 · 查看更多 »

瓦西里·伊万诺维奇·崔可夫

西里·伊万诺维奇·崔可夫(又译楚伊科夫) (俄语:Василий Иванович Чуйков, ),苏联元帅。.

新!!: 納粹德國和瓦西里·伊万诺维奇·崔可夫 · 查看更多 »

生存空间

生存空间(Lebensraum)是1897年,德國地理學家拉采爾提出國家有機體學說,之後提出了生存空間的概念。他利用生物學概念與當時流行的社會達爾文主义,以生物類比的方式研究國家政治。他將國家比擬做具有生命的有機體,如同生物一樣,需要一定的生存空間,一個健全的國家透過擴張領土來增加生存空間是必然的現象。.

新!!: 納粹德國和生存空间 · 查看更多 »

生命之泉

生命之泉(Lebensborn )是纳粹德国的一个党卫队和政府背景的,成立于1935年,其目标是按照纳粹種族優生理论进行试验,以提高“雅利安人”子女的出生率。该组织在1935年以前是党卫队黨衛隊人種與移居部的一个机构,后由党卫队全国领袖个人参谋部直接管理。 生命之泉安排未婚妇女匿名生育,并将这些孩子由“种族纯洁健康”的父母领养,这些孩子大多被送至党卫队成员的家庭中。生命之泉亦会对部分成员家庭提供福利支持。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生命之泉在欧洲占领区的德国族裔中筛选“种族合格”的孤儿并安排他们由雅利安家庭领养。.

新!!: 納粹德國和生命之泉 · 查看更多 »

焦土政策

土政策(Scorched earth,又稱焦土作戰)是一種軍事戰略。此戰略包括當敵人進入或撤出某處時破壞任何可能對敵人有用的東西。漢字中「焦土」的意思包括燒壞農作物來摧毀敵人的食物來源,古稱堅壁清野。這個戰術辭彙在現代使用上並不限於使敵人食物缺乏,還可以包括破壞遮蔽所、交通運輸、通訊與工業資源。 這樣的行動有可能會被位於敵軍佔領區的軍隊繼續貫徹執行,甚至是位在自軍佔領區的軍隊。這個詞彙常與「刀耕火種」弄混,後者並非是軍事戰略,而是一種農耕技術。它有可能會包含,但不會與懲罰性的破壞敵人的資源這樣的行為相同,因為「焦土」是比較「戰略」而非「戰術」的技巧。.

新!!: 納粹德國和焦土政策 · 查看更多 »

特雷布林卡灭绝营

特雷布林卡灭绝营(Treblinka)是一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纳粹德国的灭绝营,位于当时德战区波兰境内。该集中营是作为1942年7月23日到1943年10月19日莱茵哈德行动的一部分而建立的。在此期间,780863到870000名男性、女性及儿童被杀。这其中包括超过80万犹太人和一些数量被低估的罗姆人。有统计估计死于特雷布林卡的人数量超过一百万。特雷布林卡灭绝营于1944年8月被苏联红军解放。 Category:二战时期的波兰 Category:纳粹德国二战遗址 Category:波兰纳粹集中营 Category:滅絕營.

新!!: 納粹德國和特雷布林卡灭绝营 · 查看更多 »

盟国管制理事会

盟国管制理事会(Allied Control Council或Allied Control Authority,Alliierter Kontrollrat),又称四大权力国(Vier Mächte)是二战结束后盟軍佔領下的德國的最高治理机关。其成员为苏联、美国和英国。虽然法国随后拥有了投票权,但并没有被赋予职责。该组织的总部设在柏林的舍嫩贝格。.

新!!: 納粹德國和盟国管制理事会 · 查看更多 »

盖世太保

密国家警察(Geheime Staatspolizei,缩写:GESTAPO,,汉语音译盖世太保,又译盖斯塔波),是纳粹德国时期的秘密警察。秘密国家警察由党卫队控制。它在成立之初是一个秘密警察组织,后加入大量党卫队人员,一起实施“最终解决方案”。 1933年春希特勒出任威玛共和国总理,而赫尔曼·戈林接管普鲁士警察局。戈林於1933年4月26日成立政治警察組織蓋世太保,核心成員為普魯士警察。1934年在希特勒的調停下希姆萊的黨衛隊接管了蓋世太保。 二战爆发之后大量的盖世太保跟随德国国防军一同进入占领区,在那建立了众多辅警部队,这些辅警部队全部听命于盖世太保,成为其机构的一部分。蓋世太保秘密警察有“預防性逮捕權”。在納粹德國時期,成千上萬的共產黨人、左派人士、異議人士、反抗軍及猶太人等都未經法律程序被蓋世太保投入集中營,其中大多數遭到拷問、虐待,以至於處決。.

新!!: 納粹德國和盖世太保 · 查看更多 »

白俄罗斯

白俄罗斯共和国(translit;;bʲɪlɐˈrusʲ ),通称白俄罗斯,或稱白羅斯,是位于东欧的内陆国家,首都為明斯克,於1991年8月25日從苏联独立,於同年12月19日改稱“白俄罗斯共和国”。白俄罗斯东及北部与俄罗斯联邦为邻,南部与乌克兰接壤,西部同波兰、立陶宛和拉脱维亚毗邻,国土面积達207,600平方公里,人口達968.98万人(2008年) ,大部分居住在明斯克或者其他大城市附近,將近80%人口為土生土長的白俄羅斯人,主要少數民族依次是俄羅斯人、波蘭人和烏克蘭人。1995年後,白俄羅斯語和俄羅斯語被設為官方語言。白俄羅斯憲法並無明確規定國教,大多數人信仰俄羅斯東正教,其次則為羅馬天主教,而基督宗教的不少節日(如復活節等)也被設為國定假日。.

新!!: 納粹德國和白俄罗斯 · 查看更多 »

莫斯科戰役

莫斯科会戰(Битва под Москвой,Schlacht um Moskau)是蘇聯军事史學家給予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蘇德戰爭中长达600公里地區進行的重要戰略性戰事的名称,戰役從1941年10月1日一直到1942年1月7日以及持续的攻势直至4月底,以12月5日为界分为防御阶段与反攻阶段。 起因是阿道夫·希特勒认为苏联的首都及最大城市莫斯科是轴心国入侵苏联的最重要的戰略性目標及政治目标。德國的戰略性進攻代號為颱風行動,它包括了兩個鉗形攻勢:一個由德國第3裝甲集團及第4裝甲集團攻擊在莫斯科北面的加里寧方面軍,最終切斷莫斯科列寧格勒的鐵路線;另一個由德國第2裝甲軍團攻擊在莫斯科州南面、圖拉以南的西方面軍;同時德國第4軍團直接從正西面向莫斯科的莫扎伊斯克和纳罗-福明斯克方向前進。此外德軍另有一個獨立的計劃,代號為當弗坦行動,它被包括在德軍最後階段的进攻战役計劃中。 最初蘇軍在莫斯科州通過構築了3道防禦地帶,以及部署了新近編成的戰略預備隊和從西伯利亞與遠東軍區抽調而来的部隊。之後由於德軍的进攻战役被阻,蘇聯實施戰略性反攻及小規模进攻战役把德軍逐回热泽夫、瑟切夫卡、维亚济马一线并于1942年1月8日-1943年3月22日在这里发生了热泽夫—瑟切夫卡—维亚济马战役造成重大伤亡,不过也在過程中包圍了3個德國軍團(参见:德米扬斯克进攻战役、柳班进攻战役、托洛佩特茨—霍尔姆进攻战役、波尔科夫进攻战役、巴尔文科沃—罗泽瓦利亚进攻战役)。 在蘇聯的軍事歷史中,莫斯科戰役被認為是蘇軍首次大获全胜的进攻战役,雖然付出了巨大的傷亡代價,但卻達到了真正標誌性的目標,即解除了德軍對己方首都莫斯科的威脅。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一個重要的時刻,最終導致了希特勒及納粹德國的戰敗。 每个阶段又是由一系列战役组成:.

新!!: 納粹德國和莫斯科戰役 · 查看更多 »

莱尼·里芬斯塔尔

萊尼·里芬斯塔爾(Berta Helene Amalie "Leni" Riefenstahl,),德國演員、導演兼電影製作人,以其電影美學與對電影技巧的深刻掌握著稱。里芬斯塔爾最著名的作品乃是為德國納粹黨拍攝的宣傳性紀錄片《意志的勝利》(Triumph des Willens),該片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受影業排斥。里芬斯塔爾由於為納粹黨拍攝宣傳片而備受爭議,戰後漸轉為攝影師,并从事拍摄海洋生物纪录片。於98岁高龄完成《水下印象》,里芬斯塔尔拍摄的另一部极具知名度的电影是记录柏林第十一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奥林匹亚》(Olympia)。这部电影在摄影技法及美学方面的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新!!: 納粹德國和莱尼·里芬斯塔尔 · 查看更多 »

莱茵兰

莱茵兰 (德语:Rheinland) 指德国西部莱茵河两岸的土地。但认为东岸文化不同,戏称该地是Schäl Sick—较为不好的对岸。莱茵兰本作地理名词,但也蕴含政治与文化意义。它曾是普鲁士的省份,称为莱茵省 (Rheinprovinz) 或莱茵普鲁士 (Rheinpreußen) ,亦即今德国莱茵兰-普法尔茨、北萊茵-威斯特法倫两个省份。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协约国联军占领莱茵兰西部,并根据凡尔赛条约把该地非军事化。1936年,纳粹军队占领该地,破坏条约要求。.

新!!: 納粹德國和莱茵兰 · 查看更多 »

聯邦大總統

國家總統(Reichspräsident)是德國在魏瑪共和國時代(1919-1934)的國家元首,一度由元首取代、但於1945年回復。.

新!!: 納粹德國和聯邦大總統 · 查看更多 »

萨克森豪森集中营

萨克森豪森集中营(德语:Sachsenhausen)是一个位于德国奥拉宁堡的纳粹集中营,在1936年至1945年5月主要用于关押政治犯。二战之后,当奥拉宁堡处于苏联占领之下,相关建筑直到1950年被用作内务人民委员会特别营。.

新!!: 納粹德國和萨克森豪森集中营 · 查看更多 »

萬湖會議

萬湖會議(Wannseekonferenz)是一個納粹德國官員討論「猶太人問題最終解決方案」的會議。這個會議是在1942年1月20日舉行,地點是柏林西南部的萬湖的一個別墅。這個會議落實了有系統的猶太人大屠殺。 這個會議圍繞於將所有階層的猶太人從德國和德國人住的地方逐出。這個會議也提出將猶太人「移送」到東歐。參與的官員也點數歐洲的猶太人人口(大約1100萬),以猶太人的年齡和國籍來考慮移送的方法和怎樣處理「混血兒」。 德佔波蘭的官員催促海德里希儘早在德佔波蘭實行「猶太人問題的最後解決辦法」。他們覺得德佔波蘭的問題是黑市貿易。他們覺得「解決」當地的猶太人可以解決黑市的問題。在波蘭的猶太人不需要被運送到其他地方,所以他們可以很容易地「解決」波蘭的猶太人。 大多數學者一度認同萬湖會議是第一個有關猶太人大屠殺的會議。原因是因為會議所有的紀錄都被盟軍發現和在紐倫堡法庭用來作為證據。 這個會議是由艾希曼和海德里希準備的。這個會議沒有明確地提及「大規模謀殺」。.

新!!: 納粹德國和萬湖會議 · 查看更多 »

青少女联盟

青少女联盟(Jungmädelbund,JM)是希特勒青年团面向10到14岁女孩开设的组织,为德国少女联盟下属,最高领导者为德国少女联盟国家发言人(BDM-Reichsreferentin)。.

新!!: 納粹德國和青少女联盟 · 查看更多 »

表现主义

表现主义(法語:Expressionnisme)是20世纪初流行于法国、德国、奥地利、北欧和俄罗斯的文学和艺术流派。1901年法国画家朱利安·奥古斯特·埃尔韦为表明自己绘画有别于印象派而首次使用此词。后德国画家也在章法、技巧、线条、色彩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大胆地“创新”,逐渐形成了派别。后来发展到音乐、電影、建筑、诗歌、小说、戏剧等领域。 表现主义是艺术家通过作品着重表现内心的情感,而忽视对描写对象形式的摹写,因此往往表现为对现实扭曲和抽象化。这个做法尤其用来表达恐惧的情感——欢快的表现主义作品很少见。从这个定义上来说马蒂斯·格吕内瓦尔德与格雷考的作品也可以说是表现主义的,但是一般来说表现主义仅限于20世纪的作品。.

新!!: 納粹德國和表现主义 · 查看更多 »

血与土

血与土(Blut und Boden)是近代德国的种族意识形态之一,指民族的生存依靠血(民族的血统)和土地(农业生产的基础),同时也强调了农业的重要意义以及农村生活的美德及传统价值。这一论点起源于19世纪末的种族主义和民族主义,是纳粹德国意识形态的核心组成部分。 针对血与土的批评是,这一思想将为获得生存空间而发动战争、消灭其他民族来保证自身民族生存合法化。.

新!!: 納粹德國和血与土 · 查看更多 »

血旗

血旗(Blutfahne,)是一面纳粹德国的卐字旗,该旗在1923年11月9日使用于慕尼黑啤酒館政變中,随后成为了纳粹党最为神圣的物品之一。此旗来自于第五冲锋队,在政变中旗手Heinrich Trambauer 中枪倒地后,另一位跟随旗帜前进的SA成员Andreas Bauriedl亦中枪並倒在旗帜上,鲜血染红了这面旗帜。Hilmar Hoffmann, The Triumph of Propaganda: Film and National Socialism, 1933-1945, Volume 1, pp.20-22.

新!!: 納粹德國和血旗 · 查看更多 »

颓废音乐

颓废音乐(Entartete Musik)是20世纪30年代纳粹德国政府对某些形式的音乐的称呼,这些音乐被纳粹认为是有害或頹廢的。颓废音乐是纳粹政府发动的颓废艺术(Entartete Kunst)运动的一部分,纳粹期望抹黑这些作品、禁止它们的展示并将其与大众隔离开来。.

新!!: 納粹德國和颓废音乐 · 查看更多 »

领袖原则

领袖原则(Führerprinzip,Вождизм)是一个政治概念,指对国家政治领导者的个人忠诚,领袖原则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发展到顶峰,在法西斯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和其他专制政权中存在。这一政治概念泛指政党内无条件地服从上级领袖的决策,是法西斯主义常见的概念。 在纳粹德国,这一概念为“无条件地服从领袖权威的原则”("Grundsatz der unbedingten Führerautorität")。纳粹党掌权后根据这一原则,阿道夫·希特勒不仅在军事领域,在政治和法律领域也拥有最高指挥权。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元首的话高于所有成文法,纳粹德国的政府决策也应符合这一原则。.

新!!: 納粹德國和领袖原则 · 查看更多 »

西德

西德(Westdeutschland),或聯邦德國,是对1949年5月至1990年10月之間的德意志聯邦共和國(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之俗稱。.

新!!: 納粹德國和西德 · 查看更多 »

西班牙内战

西班牙内戰(Guerra Civil Española;1936年7月17日-1939年4月1日)是在西班牙第二共和國發生的一場內戰,由西班牙共和军和人民阵线對抗以弗朗西斯科·佛朗哥為核心的西班牙國民軍和西班牙長槍黨等右翼团体;人民陣線得到蘇聯與墨西哥的援助,而佛朗哥的國民軍則有納粹德國、義大利王國及葡萄牙的支持,因為西班牙意識形態衝突和共產主义與反共產主义勢力的代理戰爭,使西班牙內戰被認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前奏。 西班牙內戰爆發的主要原因是當時西班牙種種的社會矛盾,左右翼分子互相攻擊、政府改革的失敗、舊勢力軍人與宗教人士的不滿,長期下來使得對立走向武裝鬥爭,最後在右翼軍人的策劃下引發了內戰。另外,這場戰爭首次出現飛機對坦克的轟炸和第一次對不設防城市的大規模轟炸,國際間對此戰爭也十分注目,小說家欧内斯特·海明威、英國記者乔治·奥威尔、戰地攝影記者罗伯特·卡帕等人均對西班牙內戰做了詳細的報導和研究。西班牙內戰也以交戰雙方虐殺戰俘聞名,士兵外的平民也常因為宗教信仰之不同而互相殺害。1939年4月,西班牙國民軍獲得勝利,西班牙第二共和國滅亡,由弗朗西斯科·佛朗哥施行獨裁統治,進入佛朗哥统治时期,波旁王朝復辟(惟王位懸空),佛朗哥擔任攝政直至去世。.

新!!: 納粹德國和西班牙内战 · 查看更多 »

西班牙第二共和国

西班牙第二共和国(Segunda República Española;Segona República Espanyola;Espainiako Bigarren Errepublika),正式名称为西班牙共和国,是1931年4月14日,在西班牙建立的一个共和国。1931年4月14日,西班牙国王阿方索十三世退位离国,西班牙第二共和国随之建立。1939年4月1日西班牙第二共和国在内战中被弗朗西斯科·佛朗哥领导的右派击败,佛朗哥遂在西班牙建立了独裁统治,第二共和国统治西班牙共8年。西班牙第二共和国残余人员成立西班牙共和国流亡政府,前往法国,法国陷落后迁往墨西哥城,战后回到巴黎,直到1977年,在西班牙民主转型的过程中,流亡政府解散。.

新!!: 納粹德國和西班牙第二共和国 · 查看更多 »

西西里岛

西西里(Sicilia )是意大利南部的一个自治区。西西里占地25,708平方公里,人口数为500万,是意大利最大的区。同时也是地中海最大的岛。而西西里岛周邊几个中小型的岛屿也被纳入西西里区域范围。 在古中國稱之為斯伽里野,《諸蕃志》:「斯加里野國,近蘆眉國界,海嶼闊一千里,衣服、風俗、語音與蘆眉同。本國有山穴至深,四季出火,遠望則朝煙暮火,近觀則火勢烈甚,國人相與杠舁大石,重五百斤或一千斤抛擲穴中,須臾爆出,碎如浮石。」 明朝萬歴年間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參與繪製的《坤輿萬國全圖》稱西西里島為西齊里亞,並附註:「此島有二山,一常出大火,一常出煙,晝夜不絕。」 由于西西里岛在地中海商业贸易路线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在历史上一直被认为是一个具备重要战略意义的地方,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在此設有美國海軍和義大利空軍共用的大型軍用機場。西西里区域属于大希腊(古希腊殖民区)。而西塞罗曾经称锡拉库萨为古希腊中最美丽的城市。 西西里岛以及其周围属義大利岛屿一起组成西西里地区人口5,029,683人。其首府是巴勒莫(130万人口)。其它重要城市有卡塔尼亚(40万人口)、墨西拿(27万人口)、锡拉库萨(11万人口)、特拉帕尼(10万人口)、卡尔塔尼塞塔(8万人口)、阿格里真托(6万人口)和拉古萨(6万人口)等。西西里岛隔墨西拿海峡与亚平宁半岛相望。 西西里岛最高的山是埃特纳火山(3,323米),它也是欧洲最大、最活跃的火山。墨西拿北部的斯特龙博利岛上的斯特龙博利火山也是一座活火山。.

新!!: 納粹德國和西西里岛 · 查看更多 »

西里西亞

西里西亞(波兰语:Śląsk;德语:Schlesien;捷克语:Slezsko;西里西亚语:Ślonsk / Ślónsk;拉丁语:Silesia)是中欧的一个历史地域名称。目前,该地域的绝大部分地区属于波兰西南部,小部分则属于捷克和德国。奥得河及其支流几乎流经整个地区,两岸都有许多重要城市。该地沿着苏台德山脉,其南部与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接壤。西里西亚现在最大的城市是历史名城弗罗茨瓦夫和卡托维兹。 在中世纪,西里西亚最先属于波兰皮亚斯特王朝,后来为波希米亚王国夺得并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一部分。1526年起,它随着波希米亚王国归于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统治。1742年,普鲁士的腓特烈大帝在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取胜,从奥地利获得西里西亚的大部分。这些地区后来组成了普鲁士的西里西亚省。 1945年之后,西里西亚绝大部分并入波兰(见右图)。小部分位于德国萨克森自由州,而奥匈帝国统治的部分现在位于捷克。 现在,西里西亚大部分地区位于波兰,目前被分为数个省(Voivodship):.

新!!: 納粹德國和西里西亞 · 查看更多 »

親衛隊保安處

#重定向 黨衛隊保安處.

新!!: 納粹德國和親衛隊保安處 · 查看更多 »

马达加斯加

达加斯加共和国(Repoblikan'i Madagasikara ;République de Madagascar),简称马达加斯加,前称,是一个位于非洲东南部近海的印度洋岛屿国家,该国包括马达加斯加岛(世界第四大岛)及其周边多个比较小的岛屿。冈瓦那超大陆在早侏罗纪解体后,马达加斯加岛在约8800万年前从印度板块分裂,当地的原生动植物因此得以在相对隔离的自然条件下演化。马达加斯加也因此成为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90%的野生动植物都是该国独有。但是,岛上多样化的生态系统和独特的野生动植物种类也日益受到迅速增长人口侵占的威胁。 公元前350年到公元550年间,南岛民族从婆罗洲乘浮架独木舟前来,马达加斯加开始有人类定居。公元1000年左右,班图人穿越莫桑比克海峡移居此地。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他多个族群陆续前来当地定居,每个族群都在地方文化中留下持久的风景线。马达加斯加族群通常可以划分成18或更多个较小的族裔团体,其中又以中部高地的梅里纳人所占规模最大。 马达加斯加岛曾长期由零散的社会政治联盟统治。从19世纪开始,岛上大部分地区都由一系列的伊默里纳贵族统一成马达加斯加王国加以统治。1897年,该岛成为法兰西殖民帝国的一部分,君主政体随之土崩瓦解,之后一直到1960年才获得独立。独立后的马达加斯加称为共和国,先后经历四大宪政时期。1992年起,该国开始正式由以首都塔那那利佛为中心的宪政民主政体统领。但是,经选举上台的总统马克·拉瓦卢马纳纳在2009年的民众起义中被迫辞职,总统权力于2009年3月移交安德里·拉乔利纳,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此举乃是一场政变。 截至2014年4月,马达加斯加人口刚超过2300万,其中90%日均收入不到2美元。该国有两种官方语言,分别是马达加斯加语和法语。生态旅游和农业是该国的支柱产业,对教育、卫生和民营企业提供更多投资则都是马达加斯加发展战略的关键要素。在拉瓦卢马纳纳的统治下,这些投资使该国经济大幅增长,但利益的分配存在失衡,导致贫困人口和中层阶级间因生活成本的逐渐提高和生活水平的不断下降而关系紧张。.

新!!: 納粹德國和马达加斯加 · 查看更多 »

马歇尔计划

歇爾計劃(The Marshall Plan),官方名稱為歐洲復興計劃(European Recovery Program),是二戰後美国對战争破壞後的西欧各國進行經濟援助、協助重建的計劃,對歐洲國家的發展和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遠的影響。另外除了歐洲,同期類似的經濟援助在韓戰後也在亞洲第一島鏈與其他第三世界國家實施,受援範圍大部分是今日美國的盟邦。 二戰歐洲戰場勝利後,美國憑藉其在二戰後的雄厚實力,为幫助其欧洲盟國恢復因世界大戰而瀕臨崩潰的經濟體系,並同時抗衡苏联和共产主义勢力在歐洲的進一步滲透和擴張而提出此計劃。該計劃因時任美国国务卿喬治·馬歇爾而得名,但事實上真正提出和策劃該計劃的是美国国务院的眾多官員,特別是威廉·克莱顿和乔治·凯南。 重建計劃於1947年7月在一個由歐洲各個國家普遍參加的會議上首次提出。馬歇爾計劃最初曾考慮給予蘇聯及其在东欧的卫星国以相同的援助,條件是蘇聯必須進行政治改革,並允許西方勢力進入蘇聯的勢力範圍。但事實上,美國擔心蘇聯利用該計劃恢復和發展自身實力,因此美國提出了一些蘇聯较难接受的條款,而蘇聯和東歐想當然地拒绝了该援助计划,最終使蘇聯和東歐各國被排除在援助範圍之外。該計劃於1947年7月間正式啟動,並整整持續了4個财政年度之久。在這段時期內,西歐各國通過參加經濟合作發展組織總共接受了美國包括金融、技術、設備等各種形式的援助合計130億美元。若考慮通货膨胀因素,那麼這筆援助相當於2006年的1300億美元。 當該計劃臨近結束時,西歐國家中除了德国以外的絕大多數參與國的國民經濟都已經恢復到了戰前水平。在接下來的20余年時間裡,整個西歐重新整頓,經歷了前所未有的高速發展時期,社會經濟呈現出一派繁榮景象,可以說這與馬歇爾計劃有部分的關係。同時馬歇爾計劃長期以來也被認為是促成歐洲一體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因為該計劃消除,或者說減弱了歷史上長期存在於西歐各國之間的关税及貿易壁壘,同時使西歐各國的經濟聯繫日趨緊密並最終走向一體化。該計劃同時也使西歐各國在經濟管理上系統地學習和適應了美國的經驗。 近年來历史學家又開始注意對於馬歇爾計劃的深層動機及影響的研究。現在一些歷史學家認為,馬歇爾計劃之所以能取得一定的成效,其實應歸功於新的自由放任政策,以及這一政策下市場對經濟增長的穩定作用。而當下也有某種意見認為,美國施行該計劃的本意是為了通過援助使歐洲經濟恢復,並使之成為抗衡蘇聯的重要力量和工具,同時也可使美國更方便地控制和佔領歐洲市場。但事實上歐洲經濟後來的發展趨勢並未使其成為美國的附庸,反而通過一體化等途徑成為了世界經濟舞台上可以和美國抗衡的一支重要力量。同時在美國國內也有不少批評意見認為馬歇爾計劃開了使用本國纳税人金錢援助他國的先例。.

新!!: 納粹德國和马歇尔计划 · 查看更多 »

認信教會

認信教會或宣信會(Confessing Church),是於1934年成立的德國基督教會,現已不存在。 纳粹德国时代,希特勒企圖把德國基督教變成納粹的政治和宣傳工具,結果引發起基督教抵抗运动。當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認信教會的教士和基督徒大都應召入伍,但其抵抗活動仍有繼續。1948年,德國各地教會合組成新的德國福音教會,認信教會即不存在。.

新!!: 納粹德國和認信教會 · 查看更多 »

課程

教程是一個精心設計的教學計劃,藉以向學生傳授社會認為重要的學識及傳統的價值觀。課程不限於課堂內,亦可以包含課堂以外的非規範學習。 广义地讲,课程是学习者从无知通过学习而得知的过程。学习课程的可能是有意安排或者偶然发生的,也可能是美好的或是痛苦的。英语中有“给某人上了一课”(teach someone a lesson)的说法,意思是说由于他/她所犯下的错误而导致批评或者惩罚,以保证以后不会重复同样的错误,而中文则有“吃一堑,长一智”的说法与之对应。.

新!!: 納粹德國和課程 · 查看更多 »

骷髅总队

骷髅旗队(也称死亡总队,SS-Totenkopfverbände,其中的Totenkopf是骷髅的意思,而verbände是verband的复数,解释为组织或协会),这是专门从事灭绝活动的组织。 事实上,骷髅旗队只是一个泛称,是指二战时期管理纳粹集中营的党卫队,包括辅警、武装SS、普通SS与专门的「特别队员」。党卫队中的反人类罪大多数是这类部队犯下的,随着盟军的不断推进,这些部队都作鸟兽散或向盟军投降,其中大部分人员在二战之后的审判中被处决。 Category:納粹德國 Category:二戰德軍部隊.

新!!: 納粹德國和骷髅总队 · 查看更多 »

魏玛宪法

《魏玛宪法》()是德国魏玛共和国时期(1919年—1933年)的宪法,也是德国历史上,第一部实現民主制度的宪法。它建立了一个议会民主制、联邦制的共和国。现今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宪法《德国基本法》仍保留着魏玛宪法的少許條文。 1919年1月19日,德国举行国民议会选举。1919年2月6日帝国议会举行,由于首都柏林时局动荡,帝国议会改在魏玛召开,共和国的非正式国名和宪法的名称由此而来,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起草宪法。1919年7月31日,国民议会以262人支持、75人反对、84人缺席通过魏玛宪法。1919年8月11日魏玛宪法正式生效,8月11日因此被定位魏玛共和国的国庆日,用以纪念「德国民主诞生之日」。.

新!!: 納粹德國和魏玛宪法 · 查看更多 »

魏瑪共和國

威瑪共和國(Weimarer Republik)指1918年至1933年採用共和憲政政体的德国,于德意志帝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霍亨索伦王朝崩溃后成立。由於這段時間施行的宪法(一般称之为《威瑪憲法》)是在憲法召开的国民议会上通过的,因而得此名稱。其使用的國名為「德意志國」(Deutsches Reich)。「威瑪共和」这一稱呼是后世历史学家的称呼,从来不是政府的正式用名。有如現在的法蘭西共和國算是第五共和國,共和是針對政權的說明。 威瑪共和是德国历史上第一次走向共和的嘗試,于德国十一月革命后而生,因阿道夫·希特勒及纳粹党在1933年上台执政而结束。虽然1919年的威瑪共和宪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在法律上仍然有效,但納粹黨政府在1933年采取的一体化(Gleichschaltung)政策已经彻底破坏了共和国的民主制度,所以魏玛共和国在1933年已经名存实亡。.

新!!: 納粹德國和魏瑪共和國 · 查看更多 »

魯茨·格拉夫·什未林·馮·科洛希克

約翰·路德維希·“魯茨”·格拉夫·什未林·馮·科洛希克(Johann Ludwig (Lutz) Graf Schwerin von Krosigk,)是一名德國法學家及政府官員。.

新!!: 納粹德國和魯茨·格拉夫·什未林·馮·科洛希克 · 查看更多 »

诺曼底

#重定向 诺曼底大区.

新!!: 納粹德國和诺曼底 · 查看更多 »

诺曼底战役

諾曼第戰役發生在1944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西方盟軍在歐洲西線戰場發起的一場大規模攻勢,為霸王行动的一部份。這場戰役在1944年6月6日展開,是迄今為止人類近代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陸作戰,近300萬盟军士兵横渡英吉利海峡後在法國諾曼第地區登陸。 在諾曼第戰役中作戰的盟軍軍隊主要由英國、美國及加拿大組成,但在搶灘完成後,自由法軍及波蘭軍也有參與這場戰役,而當中也有來自比利時、捷克斯洛伐克、希臘、荷蘭和挪威的士兵。 進攻諾曼第在登陸的前一天晚上展開,空降兵乘滑翔機降落、進行大規模的空中轟炸、海軍軍艦砲擊,而兩棲登陸戰則在當地時間6月6日早上6時30分開始。在登陸前“D-Day”的軍隊主要在英格蘭南部沿海地區,尤其在樸茨茅斯部署。.

新!!: 納粹德國和诺曼底战役 · 查看更多 »

鲁尔区

鲁尔区是位于德国西部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境內的城市群,它拥有580万人口和4435平方公里的面积。他是莱因-鲁尔城市群的一部分,整个城市群一共拥有超过1000万的人口和将近10000平方公里的面积。区内人口和城市密集,人口达580万,占全国人口的9%,核心地区人口密度超过每平方公里2700人;区内5万人口以上的城市24个,其中埃森、多特蒙德和杜伊斯堡人口均超过50万。鲁尔区南部的鲁尔河与埃姆舍河之间的地区,工厂、住宅和稠密的交通网交织在一起,形成连片的城市带萊茵-魯爾 。.

新!!: 納粹德國和鲁尔区 · 查看更多 »

鲁道夫·赫斯

鲁道夫·沃尔特·理查德·赫斯(Rudolf Walter Richard Heß),納粹黨的副元首,生於埃及的亚历山大港,二戰後判處終身監禁,最後於柏林施潘道軍事監獄內的小別墅上吊自殺,不過當時赫斯的脖子上有繩索多次纏繞過的跡象,勒痕呈平行狀,因此有不少人認為赫斯的死並不單純。赫斯後來成為了新納粹的崇拜對象,而他的兒子沃爾夫·赫斯成了著名的右翼分子,並稱聲稱他的父親死於謀殺。 赫斯於1941年5月10日搭乘飛機前往英國進行未授權的和平任務,並遭英方扣留直到大戰結束。.

新!!: 納粹德國和鲁道夫·赫斯 · 查看更多 »

贝尼托·墨索里尼

贝尼托·阿米尔卡雷·安德烈亚·墨索里尼(Benito Amilcare Andrea Mussolini,,)是一位意大利记者和政治人物,曾任意大利王国第40任总理,同時也是法西斯主义的创始人。墨索里尼於1925年獲得政府首脑的身份,而且以「領袖」的称号巩固了自己的权臣地位,並自同年一直至1943年7月25日期間於義大利实施独裁统治,1938年3月30日亦獲得了意大利最高軍銜「最高帝国元帅」,墨索里尼後於1943年7月失勢下台,被意大利新政府拘捕,之後被德國派出的特種部隊救出,改任德國的傀儡國意大利社会共和国的政府总理。 墨索里尼早年信仰社会主义和无神论,1900年加入了当时激进的左翼政党意大利社会党,1911年因反对意大利在利比亚对奥斯曼帝国的军事行动在监狱中度过了5个月,1912年成为意大利社会党的领导成员和党报《》(Avanti!)的记者。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剧烈地改变了墨索里尼,从反干涉主义转向战争狂热,1914年11月5日墨索里尼在米兰创建了左翼干涉主义报纸《意大利人民》,思想的转变也导致他在1915年退出了意大利社会党。意大利于1915年4月改加入协约国进入战争后,墨索里尼报名参战。後來英國唯恐意大利會繼俄國之後退出大戰,暗中以每週100英鎊的高額報酬收買墨索里尼,讓墨索里尼在他主編的報上繼續鼓吹參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经济和人员上损失巨大的意大利虽属战胜国,但在巴黎和会上被“三巨头”所排挤,没有获得期望中的“报酬”,这给意大利带来了战争失利外的进一步的耻辱感。1921年墨索里尼建立了国家法西斯党,在战后政治和经济动荡的意大利,具有民族主义、反共产主义和反工会特点的国家法西斯党获得了中产阶级、地主及工业资本家的支持。 1922年10月28日墨索里尼发动向罗马进军的政变,10月30日被意大利国王埃马努埃莱三世任命为总理并组建内阁。出于对内战和社会主义者反君主制特点的担忧,国家法西斯党获得了国王的支持,并取得了1924年4月6日大选的壓倒性胜利,取得67%多數的議席。同年6月10日墨索里尼的主要政敵:意大利社会主义政治家吉亚科莫·马泰奥蒂遭到暗杀。继而墨索里尼在1925年1月宣布国家法西斯党为意大利唯一合法政党,从而建立了法西斯主义独裁统治。 1935年开始与德国总理阿道夫·希特勒接触,德、義於1939年5月22日签订钢铁条约。1940年6月10日意大利正式加入轴心国进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同年9月27日,意大利、德国、日本签署三国同盟条约。1943年在意大利经历了一连串的军事失败后,7月24日大法西斯议会通过了对墨索里尼的不信任动议,翌日,墨索里尼被埃马努埃莱三世国王解职并逮捕,软禁在大萨索山的一间别墅裡。同年9月12日德軍发动橡树行动,成功营救出被软禁的墨索里尼。随后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北部建立意大利社会共和国,与南部已被盟军占领的意大利王国分庭抗礼。1945年4月意大利社会共和国开始崩溃,4月27日偽装成德国军人的墨索里尼在逃往瑞士的途中被意大利共产党游击队发现并俘虏,翌日在未经审判的情况下,墨索里尼和他的情人克拉拉·貝塔西在科莫省梅泽格拉镇的一个叫的村庄被枪决。他们的尸体随后在4月29日被运到米兰,并被倒吊在洛雷托广场的一个加油站顶上示众。墨索里尼的尸体在1946年被法西斯主义支持者盗挖,后被意大利政府扣押10年,直到1957年才交还给他的遗孀雷切尔·墨索里尼在他的故乡普雷达皮奥下葬。.

新!!: 納粹德國和贝尼托·墨索里尼 · 查看更多 »

路德维希·穆勒

路德维希·穆勒,Ludwig Müller,,二战时期德国的反动神学家,反犹太主义者。穆勒1883年生于北威州的居特斯洛市,一战时期曾担任随军牧师,是希特勒的老战友。20年代后他在德国东部城市柯尼斯堡担任牧师,1931年成立“日耳曼教会”(Deutsche Christen)。1933年1月希特勒上台之后,他被任命为“福音教会旧普鲁士联盟主教”。1933年4月,德国新教被合并为一个组织,号称“德意志新教教会”(Deutsche Evangelische Kirche,简称DEK ),作为受纳粹党领导的国家教会组织。同年9月穆勒被任命为该会主教。穆勒宣扬“耶稣是雅利安人的耶稣”的反动观点,并支持希特勒迫害犹太人。1945年7月31日,此时德国已经宣布投降,穆勒在柏林自杀。.

新!!: 納粹德國和路德维希·穆勒 · 查看更多 »

軍需

軍需泛指軍隊在和平或者是戰爭時期所需要的物資的總稱。這些物資當中可以概略分成日常生活和戰備所需兩類。.

新!!: 納粹德國和軍需 · 查看更多 »

軸心國瓜分世界的計劃

軸心國瓜分世界的計劃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由軸心國的3個主要國家:納粹德國、大日本帝國和意大利王國在戰勝後對瓜分世界的計劃,避免內部的矛盾並以德日建立的“新秩序”取代舊秩序。此計劃因為軸心國自1943年起節節敗退,所以導致最後無法實行。.

新!!: 納粹德國和軸心國瓜分世界的計劃 · 查看更多 »

黑尔姆特·魏德林

黑尔姆特·奥托·路德维希·魏德林(Helmuth Otto Ludwig Weidling,),生于德国哈尔伯斯塔特。于1911年加入德国国防军。二战时期德国炮兵军官,于1944年晋升为上将,1945年4月23日被希特勒任命为柏林城防司令,于1945年5月2日率残余德军向苏军投降。.

新!!: 納粹德國和黑尔姆特·魏德林 · 查看更多 »

轴心国

轴心国,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结成的战争联盟,以德国、日本、意大利3個國家為中心。英法的绥靖政策为轴心国的成立铺平道路,1938年的“慕尼黑协定”更以东欧版图尤其是出卖捷克为诱饵,怂恿希特勒进攻苏联。蘇聯则于1939年以“德蘇互不侵犯條約”应对,以瓜分波兰缓和苏德关系。1940年7月希特勒發出「第16號元首指令」准备执行登陆英国的“海狮行动计划”(后并未实施),8月不列颠空战展开,9月轴心国成立。11月苏联希望藉与轴心国加入意願,而避免东欧和西亚的战事,但德国早有“新秩序”计划即后来的“軸心國瓜分世界的計劃”前身,将犹太人和斯拉夫人视为低等种族应对其财物与国土予以掠夺,並透過快速擴張的戰爭來實現新世界秩序,尤其是希特勒认为英国受犹太人掌控,苏联则斯拉夫民族众多,轴心国对两者必然发动进攻,与苏联当时的理念有诸多冲突,所以希特勒后来对苏联谈判中所提出的要求不予回复,谈判最終因為德國入侵苏联而破局。.

新!!: 納粹德國和轴心国 · 查看更多 »

达豪集中营

达豪集中营(Konzentrationslager (KZ) Dachau),是纳粹德国所建立的第一个集中营,位于德国南部巴伐利亚州达豪镇附近的一个废弃兵工厂,距离慕尼黑16公里。1933年3月22日达豪集中营建成启用。1945年4月29日美军解放达豪集中营,同时发生达豪大屠杀。达豪集中营曾先后关押超过188,000人,其中32,000人死亡。.

新!!: 納粹德國和达豪集中营 · 查看更多 »

达达主义

达达主义(Dada或Dadaism)是一场兴起于一战时期的苏黎世,涉及视觉艺术、文学(主要是诗歌)、戏剧和美术设计等领域的文艺运动。达达主义是20世纪西方文艺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流派,是第一次世界大战颠覆、摧毁旧有欧洲社会和文化秩序的产物。达达主义作为一场文艺运动持续的时间并不长,波及范围却很广,对20世纪的一切现代主义文艺流派都产生了影响。.

新!!: 納粹德國和达达主义 · 查看更多 »

霍斯特·威塞尔之歌

《霍斯特·威塞尔之歌》(Horst-Wessel-Lied),又根据首行称为《旗帜高扬》(Die Fahne hoch),是从1930年到1945年的纳粹党党歌,也是从1933年到1945年在《德意志高于一切》(Deutschland über Alles)之外的另一首德国国歌。 歌词作于1929年,作者霍斯特·威塞尔是纳粹激进主义分子和柏林腓特烈斯海因区纳粹冲锋队负责人。1930年1月,威塞尔被共产党暗杀,柏林宣传机关党头目约瑟夫·戈培尔将他塑造成纳粹运动的头号烈士,这首歌成为纳粹党仪式的正式歌曲,广泛使用于该党集会以及冲锋队街头游行。 1933年纳粹党执政后,1933年5月19日立法将《霍斯特·威塞尔之歌》定为国家象征。因此纳粹德国有两首国歌,由《德意志之歌》的第一段和《霍斯特·威塞尔之歌》组成。1934年《霍斯特·威塞尔之歌》的规则要求在唱第一段和第四段时举起右手行纳粹礼。在莱尼·里芬斯塔尔1935年拍摄的电影《意志的胜利》的结尾,纳粹的领袖们都在唱这首歌。 1945年纳粹德国战败后,《霍斯特·威塞尔之歌》遭到取缔,其歌词和旋律至今在德国和奥地利仍属非法,除了用于教育和学术研究用途(德国刑法典86 、86a)。.

新!!: 納粹德國和霍斯特·威塞尔之歌 · 查看更多 »

霸王行动

王行动(Operation Overlord)为诺曼底战役的代号,是盟军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成功入侵德占西欧的军事行动。1944年6月6日诺曼底登陆开始(海王星行动,Operation Neptune;亦称D日,D-Day),霸王行动正式打响。近1,200架飞机首先发动空降突袭,此后超过5,000艘舰船投入两栖攻击。当日近160,000名士兵横渡英吉利海峡,至8月底超过200万盟军士兵已成功登陆法国。 1943年5月,同盟国领导人于华盛顿召开,决定于1944年发动跨海入侵行动。美军上将德怀特·艾森豪威尔受任为盟军远征部队最高司令部总司令,英军上将伯纳德·蒙哥马利则受任为总司令,负责指挥参与本次行动的全部陆军力量。诺曼底海岸为行动目标,美军负责登陆代号为犹他和奥马哈的两处海滩,英军负责登陆与,加军负责登陆。为应对诺曼底海滩的特殊状况,盟军开发投入专项技术,包括两个人造港()及一系列特型坦克(霍巴特滑稽坦克)。在入侵发起前数月,盟军发起一系列欺敌计划,称,成功使德军对登陆日期及地点做出错误判断。阿道夫·希特勒任命德军元帅埃尔温·隆美尔负责于大西洋壁垒一带建设防御工事,以应对未来入侵。 盟军首日未能达成行动目标,但在6月26日和7月21日分别夺取瑟堡和卡昂,获取关键立足点,并由此逐渐扩展行动规模。8月8日德军发动反攻未果,近50,000名士兵陷入法莱兹包围圈。8月15日盟军入侵法国南部(代号龙骑兵行动),8月25日巴黎解放。8月30日德军全线撤往塞纳河,霸王行动就此结束。.

新!!: 納粹德國和霸王行动 · 查看更多 »

胡戈·容克斯

胡戈·容克斯(Hugo Junkers,)為普魯士萊因省出生的男性工程師、發明家,以及容克斯飛機與發動機製造廠的創辦者。 個人生平中曾申請了多達約380項的發明專利;其中包含了關於燃氣及柴油發動機的改良、金屬建築物、飛行機等相關技術。.

新!!: 納粹德國和胡戈·容克斯 · 查看更多 »

阿尔卑斯山麓行动区

#重定向 阿爾卑斯戰區.

新!!: 納粹德國和阿尔卑斯山麓行动区 · 查看更多 »

阿尔伯特·斯佩尔

貝托爾德·康拉德·赫爾曼·阿尔伯特·斯佩尔(Berthold Konrad Hermann Albert Speer,)是一位德国建筑师,在纳粹德国时期成为装备部长以及帝国经济领导人,在后来的纽伦堡审判中成为为主要战犯。.

新!!: 納粹德國和阿尔伯特·斯佩尔 · 查看更多 »

阿爾薩斯-洛林

阿爾薩斯-洛林 (Elsaß-Lothringen;Alsace-Lorraine)指的是法國和德國在歷史上有過爭議的一處地區。此地區本屬神聖羅馬帝國,自1648年威斯特伐利亞和約後逐漸成為法國領土。1871年普法戰爭後透過法蘭克福條約歸於新成立的德意志帝國。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曾短暫宣告獨立,後來又再度成為法國的領土。納粹德國1940年恢復主權至1945年,又復歸法國所佔。 目前是法國的洛林的摩澤爾省、默爾特-摩澤爾省、孚日省和阿爾薩斯的上、下萊茵省。.

新!!: 納粹德國和阿爾薩斯-洛林 · 查看更多 »

阿道夫·希特勒

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德国政治人物,纳粹党领袖,1933年至1945年担任德国总理,1934年至1945年亦任纳粹德国元首。其于1939年9月发动波兰战役,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并为纳粹大屠杀的主要发动者之一。 希特勒生于时属奥匈帝国的奥地利地区,在林茨长大。1913年他迁往德国,并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在德国陆军服役並受勳。1919年希特勒加入纳粹党前身德国工人党,并于1921年成为纳粹党领袖。1923年他在慕尼黑发动政变,试图夺取权力,但最终失败并被监禁。在监禁期间希特勒撰写了其自传及政治宣言《我的奮鬥》的第一册。1924年被释放后,希特勒對凡爾赛条约进行批判,宣扬泛日耳曼主义、反犹太主义和反共主义,以其个人魅力、演说才能及政治宣传获得了广泛的民众支持。同时他频繁宣称国际资本主义及共产主义为犹太人反德意志民族的阴谋。 1933年纳粹党成为魏玛共和国国会第一大党,1月30日希特勒被任命为德国总理。此后其执政联盟再次在选举中获胜,并在国会中通过《授权法》,逐渐将魏玛共和国转变为一党专制、纳粹、极权及独裁统治的纳粹德国。希特勒借口抵御一战后由英国和法国主导的不公国际秩序,试图将犹太人从德国清除,建立其理想秩序。在其当政的前六年内,德国迅速自大萧条中复苏,打破一战后欧洲各国对其作出的各种限制,吞并数个德意志民族所居住的他国领土,由此获得了相当一些德意志民族人民的支持。 希特勒试图为德意志民族获取在其他民族之上的特别“生存空间”,在外交上主张施行侵略与吞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的首要原因。他领导大规模武装扩军,并于1939年9月1日入侵波兰,打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并使得英国和法国对德国宣战。1941年6月,希特勒下令入侵苏联。至1941年年末,德国及其欧洲轴心国盟友已侵略占领欧洲和北非大部分地区。后来与苏联战事的不利局面及美国的加入导致德国由攻转守,并屡遭战略失败。在战争尾声阶段,1945年柏林战役期间,希特勒与其长期女友爱娃·布劳恩成婚。在他们成婚两日后(1945年4月30日),为避免被开坦克进城的苏联红军俘获,希特勒与布劳恩自杀身亡,其尸体被焚毁并被苏联红军找到。 在希特勒和其种族主义政治形态领导之下,纳粹政权屠杀了至少550万包括犹太人和身心障礙者在内的被视为劣等或不受欢迎的少数族裔。希特勒和纳粹政权亦在战争期间屠杀了近1,930万平民和战俘。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军事行动还造成了2930万军人及平民的死亡,其中平民的死亡数量为人类战争史上最高,使二战成为人类历史上死亡数量最高的战争。.

新!!: 納粹德國和阿道夫·希特勒 · 查看更多 »

阿道夫·希特勒之死

1945年4月30日,阿道夫·希特勒在柏林的元首地堡内用手枪击中右侧太阳穴自杀身亡。: "...

新!!: 納粹德國和阿道夫·希特勒之死 · 查看更多 »

蘇台德地區

蘇台德地區(或譯蘇德台)(;;)是一个独特的历史名称,指1938年至1945年期间,(;)的居住地。它包括波西米亚、摩拉維亞与西里西亚的部分地区,位于苏台德山脉附近。 在13世纪时,日耳曼人迁居于此。在奥匈帝国时期,由于哈布斯堡王朝的政策,德意志裔人口迅速增长。19世纪末,当地说德语的德意志人与捷克人产生冲突,萌生独立想法。1918年一战结束后,奥匈帝国分裂,苏台德地区成为新建立的捷克斯洛伐克的一部分。此时此地已居住着300余万德意志人,为当地主体民族。1938年慕尼黑会议后,在英、法两国同意下,捷克斯洛伐克被迫割让苏台德地区给纳粹德国。这只是助长希特勒侵略中欧的野心。最后,德国在1939年入侵波兰,引起第二次世界大战。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结束,德国投降,地区重归捷克斯洛伐克,大多數德意志人遭驅逐出境,只剩下約24萬人。1993年捷克與斯洛伐克分裂,此地歸屬於捷克共和国。.

新!!: 納粹德國和蘇台德地區 · 查看更多 »

赫尔曼·戈林

赫爾曼·威廉·戈林(Hermann Wilhelm Göring,)是納粹德國的一位政軍領袖,與「元首」阿道夫·希特勒的關係極為親密,在納粹黨內有相當巨大的影響力。他擔任過德國空軍總司令、「蓋世太保」首長、「四年計劃」負責人、、、經濟部長、普魯士總理等跨及黨政軍三部門的諸多重要職務,并曾被希特勒指定为接班人。 戈林於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為著名的「王牌飛行員」,有著擊落22架敵機的紀錄,并獲得了德國最高級別的軍事勳章——「功績勳章」,戰爭後期還擔任曾為「紅男爵」曼弗雷德·冯·里希特霍芬所領導的第1戰鬥機聯隊最後一任指揮官。戰後戈林加入了納粹黨,為該黨最早的一批成員,並參與了1923年失敗的「啤酒館政變」,期间身中槍傷。为此,後來他一直靠注射嗎啡來減緩痛苦,结果終生麻藥成癮,體型也從健壯轉為肥胖。1933年,戈林創立秘密警察機關——「蓋世太保」。1935年,戈林被希特勒任命為德國空軍總司令,並憑藉他個人的政治影響力為空軍取得大量預算與獨立地位,令其快速建軍。 戈林以德國空軍最高領袖的身份參與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儘管他本人並不直接干預作戰細節,對現代化空軍技術也缺乏了解,但還是對德軍有相當大的影響,特別是敦克爾克戰役、不列顛戰役、史達林格勒戰役三場決定性戰鬥的發展、德國海軍航空兵、空降部隊和空軍地面部隊的建立、指揮反盟軍轟炸作戰等等。1940年德國打敗法國後,戈林的權力與聲望達到最高峰:希特勒將其晉升為「國家元帥」(或譯作「帝國大元帥」),高過傳統意義上的德國元帥,隔年還指名戈林為其政治接班人。1942年後,隨著德國軍事情勢惡化,戈林的聲望和希特勒對其的信任逐漸降低,于是前者从此不管政治與軍事事務,專注於掠奪各佔領地的藝術品與财富,并過著奢華的生活度日。 1945年4月22日,戈林得知希特勒將自殺,遂拍發電報告知後者他將接掌德國的所有權力。希特勒見狀,認為此為不忠的表現,便下令撤銷戈林全部職務,同时開除黨籍并將其逮捕。二戰結束後,戈林在審判德國黨政軍領袖的「紐倫堡審判」中被判犯「」、「」、「戰爭罪」和「反人道罪」,并處以絞刑,但在行刑前一天晚上,戈林服毒自殺身亡。.

新!!: 納粹德國和赫尔曼·戈林 · 查看更多 »

闪电战

闪电战(Lightning War)(Blitzkrieg)又称闪击战,是一种军事学说,采用移动力量迅速地出其不意地进攻,以避免敌人组织起防御線。它脱胎于19世纪普鲁士参谋部的战术「开火渗透」(Fire and Infiltration)。 德意志國防軍在二战中大规模运用此战术,对波兰、法国和苏联的入侵非常有效,但在此之后失去優勢,因為闪电戰需要後方快速補給,必須开发特别的補給车辆、通信的新方法和分散化的指挥方式。所謂「閃電戰」這個名詞並非出自德國人之口,而是德軍在法國戰役結束後,美國的時代雜誌率先提出的新名詞。.

新!!: 納粹德國和闪电战 · 查看更多 »

股息

股利(Dividend),又译股息或红利,是指股份公司从留存收益中派发给股东的那一部分。股利是股东投资于股份公司的收益的一部分(另一部分是资本利得),是付给资本的报酬。 就上市公司的情況中,股利只會派发給在除息日之前一日持有股票至除息日当日的人士,在除息日当日或以后才买入股票的人则不能获派股利。与此同時,证券交易所會在除息日开市前自动把股票的上一交易日收盘价扣減股利的价值,定为该股票的前一交易日的收盘价,因此股价会在开盘时自动下跌。 股利一般有两种支付方式:现金股利(Cash Dividends)和紅股(Stock Dividends)。.

新!!: 納粹德國和股息 · 查看更多 »

蓝色行动

#重定向 藍色方案.

新!!: 納粹德國和蓝色行动 · 查看更多 »

长刀之夜

長刀之夜(Nacht der langen Messer)或蜂鳥行動(Operation Hummingbird)又称血洗冲锋队,在德語更常稱羅姆政變(Röhm-Putsch),是個發生於德國1934年6月30日至7月2日的清算行動,納粹政權進行了一系列的政治處決,大多數死亡者為納粹衝鋒隊成員。 希特勒因無法控制衝鋒隊的街頭暴力並視之為對權力的威脅,故欲除去衝鋒隊及其領導者恩斯特·羅姆。他還想安撫害怕及厭惡衝鋒隊的國防軍高層,特別是當羅姆企圖想把國防軍納入自己領導的衝鋒隊之下。最後,希特勒清算其政權的政敵,特別是忠於副總理帕彭的人馬。至少有85人死於清算,不過最後的死亡人數可能達幾百個。超過一千的反對者被逮捕,大部分參與行動的是黨衛隊及蓋世太保,此次行動加強並鞏固國防軍對希特勒的支持。 同時,德國法律雖已禁止以對政權的忠誠為理由進行法外處決並已執行過百年,但因為德國法院及內閣解禁及消除相關障礙,此次行動為納粹政權帶來法理上的依據。.

新!!: 納粹德國和长刀之夜 · 查看更多 »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苏联与納粹德國在莫斯科所秘密签订之互不侵犯條約,目標是初步建立蘇德在擴張之間的友誼與共識,並導致波蘭被瓜分。条约也称为苏德条约、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或希特勒—斯大林条约。.

新!!: 納粹德國和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 查看更多 »

苏联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简称苏联(),是一個存在於1922年至1991年的聯邦制社會主義國家,也是當時世界上土地面積最大的國家,佔有東歐的大部分,以及幾乎整個中亞和北亞;陸地與挪威、芬蘭、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土耳其、伊朗、阿富汗、中国、蒙古及朝鮮接壤;而與瑞典、日本、美國及加拿大隔海相望。 蘇聯起源自1917年的俄國革命,俄羅斯帝國的沙皇政府被推翻後,臨時政府成立,但僅執政了不到8個月,布爾什維克便很快從臨時政府手中奪取政權並於選舉後武力解散俄國立憲會議,史稱十月革命及一月劇變;之後俄國發生內戰,布尔什维克党領導的紅軍擊敗了白軍以及協約國的武裝干涉。1922年12月,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和外高加索等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合併,成立首個以社會主義為理念的國家——蘇聯。 第一任蘇聯領導人弗拉基米尔·列宁於1924年去世後,约瑟夫·斯大林從一連串的權力鬥爭中勝出,取得了領導權。斯大林以計劃經濟作保障,在歐美經濟危機期間推行驚人的大規模重工業化,但也進行多次大清洗,導致逾百萬人在政治鬥爭中被整肅或被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蘇聯先是与纳粹德国结盟,於1939年和德國共同瓜分了波蘭、将波罗的海国家纳入版图、割占罗马尼亚领土,将流亡苏联的德国政治难民交还纳粹判決。不過很快兩者關係破裂,1941年6月22日,苏联遭到德國等軸心國入侵,歷經了4年激烈的戰事後取得了勝利,與美國一同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兩個國家,被稱為超級大國,同時因出兵击退入侵德军,并得以控制了東歐大部分國家。 蘇聯而後與衛星國組成的華沙条約組織(華約),與以美國為首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約)對峙,這兩大軍事集團在冷戰時期於全世界展開意識形態的對立和政治鬥爭,但在1980年代初期,石油以及初級資源價格回落,此時的蘇聯大力施行福利國家政策,致经济增长速度变慢,加上政治欠乏改革,基本的人民自由也陷入壓抑,苏联的国力已经落后于美国。 在1980年代末,蘇聯領導人米哈伊爾·戈爾巴喬夫試圖進行改革政策,將國家自由化和民主化,放寬對東歐等其他衛星國的控制,却导致蘇聯在1991年解體,在政治斗争中获胜的葉爾欽所領導的俄羅斯聯邦繼承了蘇聯主要的軍事、經濟和國際地位,但人口損失近半的情況下,蘇聯建立的紅色秩序已經不復存在。 儘管苏联宪法規範苏联是一個联邦制国家,由15个平等权利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加盟共和国)按照自愿联合的原则组成,但其联邦特性不高,因為中央政府權力高度集中,並奉行世界上第一個完全的社會主義制度及計劃經濟政策,由蘇聯共產黨一黨執政。在1945年苏联16个加盟共和国中应有2个(乌克兰、白俄罗斯)应作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因为苏联是联邦制国家,所以苏联在联合国历史上是唯一一个“一国三票”的主权国家。.

新!!: 納粹德國和苏联 · 查看更多 »

苏联红军

工农红军(Рабо́че-крестья́нская Кра́сная а́рмия,РККА;简称Красная армия,КА),通称苏联红军,是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和之后1922年成立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武装力量,其下包括陆军和空军。红军直接起源于1917年十月革命,俄国内战期间布尔什维克创立军队反击他们敌人的军事同盟(尤其是以白军之名组成的团体)。1946年2月起红军与苏联海军组成苏联武装力量(Вооруженные Силы СССР(ВС СССР)/Vooruzhennye Sily SSSR),它的官方名称改為蘇維埃陸軍(Советская Армия),直到1991年12月解体。 红军陆军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同盟国获胜作出了决定性贡献。在德蘇战争的军事行动中,击败了战争中75%-80%的納粹德国(德意志國防軍及武装党卫队)部隊。.

新!!: 納粹德國和苏联红军 · 查看更多 »

英德海军协定

英德海军协定是英國和納粹德国于1935年6月18日就两国海军军备力量所簽訂的条约。 条约主要规定:德国海军舰艇总吨位不超过华盛顿海军条约和伦敦海军条约所规定的英联邦国家海军舰艇总吨位的35%。在潜艇方面,德国保证,保有的潜艇吨位不超过英联邦国家海军潜艇总吨位的45%。 一般认为《英德海军协定》合法解除了《凡尔赛和约》对德国海军军备的限制。 Category:德英關係 Category:海军条约 Category:1935年条约 Category:1935年军事 Category:英國皇家海軍歷史 Category:纳粹德国海军 Category:英國條約 Category:纳粹德国条约 Category:伦敦外交史 Category:1935年6月.

新!!: 納粹德國和英德海军协定 · 查看更多 »

英國皇家空軍

英國皇家空軍(英文:Royal Air Force,RAF)為英國軍隊的航空作戰軍種,創設於1918年4月1日,為世界上第一支編成獨立軍種的空軍。在一战胜过同盟国后,英国皇家空军成为了该时期最庞大的空军。自创设以來,英国皇家空军在英國軍事史扮演了重要角色,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不列颠战役。据2007年统计,皇家空軍有1000架以上飛行器,及45710位常備兵員。.

新!!: 納粹德國和英國皇家空軍 · 查看更多 »

英联邦

-- 英联邦(Commonwealth of Nations)是一個國際組織,由53個主權國家(包括屬地)所組成,成員大多為前英國殖民地或者保護國。英聯邦元首為伊麗莎白二世女王,同時身兼包括英國在内的16個英聯邦王國的國家元首,此16國構成了一個現代版的共主邦聯。基於其歷史淵源,雖然其正式名稱直譯是“國家聯邦”,漢語中一般仍稱為“--”(中國大陸、香港、澳門)或“--”(臺灣)或“--”(新馬地區)。英語裏,一般通稱為“the Commonwealth”(“聯邦”),此外在非英聯邦國家亦稱為“British Commonwealth”(“不列顛聯邦”),用以區分世界其它聯邦或邦聯。部分人士认为英联邦是大英帝国体系的继承,但是英国在英联邦裏的影响力远不及19世纪和20世纪其对殖民地的影响力。 2018年4月21日,伊麗莎白二世女王於大英國協高峰會中提到下一任大英國協元首繼任者希望是威爾斯親王查爾斯王子,在53個會員國領袖討論之下同意下一任大英國協由查爾斯王子接任。.

新!!: 納粹德國和英联邦 · 查看更多 »

雅利安人

雅利安人(Aryan),雅利安人一般指印度西北部的一支族群。而在當今學術界,這個術語在大多數情況下指“印度-伊朗人”或“印歐人”,即講“印度-伊朗語族”或印歐語系語言的人;現在“雅利安”幾乎僅用於語言學術語印度-雅利安語支中,“雅利安人”就是講這個語支的語言的人。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It is now used in linguistics only in the sense of the term Indo-Aryan languages, a branch of the larger Indo-European language family" 二十世紀初,纳粹德国把使用優生政策創造的優等民族(Herrenrasse)稱為雅利安人,幾乎是另一個概念。.

新!!: 納粹德國和雅利安人 · 查看更多 »

雅利安人種

雅利安人種或譯為亞利安人種,是在十九世紀晚期至二十世紀中期劃分出的一個人種,屬高加索人種,该人种身材较高大,淡色皮膚,面長多毛,鼻骨高,瞳孔颜色浅,虹膜多成淺灰至藍色,髮色多變,採用印欧语系的语言。 此人種細分為北歐人種、阿爾卑斯人種和地中海人種。.

新!!: 納粹德國和雅利安人種 · 查看更多 »

耶和华见证人的被迫害史

耶和华见证人(曾稱「聖經研究者」)是19世纪后半期从圣经研究运动中兴起的一个基督教非传统教派。耶和华见证人提出的一些教义与传统基督宗教(天主教、基督新教和东正教)的教义存在比较严重的冲突,因此曾受到其他宗教团体的排挤。耶和华见证人的一些教义亦与国家主义、民族主义不同但不冲突,因此各国政府出于国防和国家利益的考虑,也对耶和华见证人的活动进行限制和迫害。本条目粗略介绍耶和华见证人在一百多年以来,曾受到一些政府的压制。.

新!!: 納粹德國和耶和华见证人的被迫害史 · 查看更多 »

考文垂

考文垂(Coventry),或譯科芬翠、--,為英国英格蘭西米德蘭茲區域西米德蘭茲郡的城市,2004年人口為 304,200,在英格兰各城市間位居第九。 考文垂以它的汽车工业而闻名,同时考文垂大教堂和戈黛娃夫人的传说也广为人知。.

新!!: 納粹德國和考文垂 · 查看更多 »

附庸國

庸國(Vassal state)是指在別的宗主國輕度統治之下,主權严重不完整的國家,实际上是藩属国以至從屬國的一种。屬國跟藩属国比起來,主权被宗主国侵犯的程度也是一樣严重。.

新!!: 納粹德國和附庸國 · 查看更多 »

T-4行动

T-4行动(Aktion T4)是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Sandner (1999): 385 (66 in PDF) Note 2.

新!!: 納粹德國和T-4行动 · 查看更多 »

Telegraph Media Group

#重定向 電訊媒體集團.

新!!: 納粹德國和Telegraph Media Group · 查看更多 »

柏林

柏林(Berlin,)是德国首都,也是德国最大的城市,现有居民约340万人。柏林位于德国东北部,四面被勃兰登堡州环绕,施普雷河和哈弗尔河流经该市。柏林也是德国十六个-zh-hans:联邦州; zh-hant:邦-之一,和汉堡、不来梅同为德国僅有的三個城市州份。 柏林是欧盟區內人口第3多的城市(歐盟區人口最多的都市是法國的巴黎,其次是英國的倫敦)以及城市面积第8大的城市。它是柏林-勃兰登堡都会区的中心,有来自超过190个国家的5百万人口。地理上位于欧洲平原,受温带季节性气候影响。城市周围三分之一的土地由森林、公园、花园、河流和湖泊组成。据有关统数据统计,柏林总人口共有3,405,259人。 该根據考古发掘,柏林地區在八萬年前( 舊石器时代晚期市)已经有人類活動。該第一次有文字记载是在13世纪,柏林连续的成为以下这些国家的首都:普鲁士王国(1701年-1870年)、德意志帝国(1871年-1918年)、魏玛共和国(1919年-1933年)、納粹德國(1933年-1945年)。在1920年代,柏林是世界第3大自治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城市被分割;东柏林成为东德的首都,而西柏林事实上成为西德在东德的一块飛地,被柏林墙围住。直到1990年两德统一,该市重新获得全德国首都的地位,驻有147个。 柏林无论是从文化、政治、传媒还是科学上讲都称的上是世界级城市。该市经济主要基于服务业,包括多种多样的创造性产业、传媒集团、议会举办地点。柏林扮演欧洲大陆上航空与铁路运输交通枢纽的角色,同时它也是欧盟内游客数量最多的城市之一。主要的产业包括信息技术、制药、生物工程、生物科技、光学电子、交通工程和可再生能源。 柏林都会区有知名大学、研究院、体育赛事、管弦乐队、博物馆和知名人士。城市的历史遗存使该市成为国际电影产品的交流中心。该市在节日活动、建筑的多样化、夜生活、当代艺术、公共交通网络以及高质量生活方面得到广泛认可。柏林已经发展成一个全球焦点城市,以崇尚自由生活方式和现代精神的年轻人和艺术家而闻名。.

新!!: 納粹德國和柏林 · 查看更多 »

柏林戰役

柏林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歐洲戰場上的最後一場重大戰役。大量蘇聯紅軍在東方進攻柏林,這場戰役發生於1945年4月尾至5月初。在這場戰役終結前,阿道夫·希特勒自殺。納粹德國在這場戰役結束後,5月8日签署无条件投降协议,宣示第三帝國正式覆亡,象徵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歐洲戰事的結束。.

新!!: 納粹德國和柏林戰役 · 查看更多 »

恩斯特·罗姆

恩斯特·朱利葉斯·甘瑟·羅姆(Ernst Julius Günther Röhm,),是德国纳粹运动早期高层人士,有同性戀傾向,衝鋒隊的组织者,在1934年「長刀之夜」被希特勒謀害,希特勒捏造说罗姆有政变图谋,即「罗姆政变」(Röhm Putsch ,又譯「罗姆暴动」)。此后,纳粹便越发走上了独裁专制的道路。.

新!!: 納粹德國和恩斯特·罗姆 · 查看更多 »

東德

德意志民主共和國(Deutsche Demokratische Republik),简称「民主德国」(德語縮寫:DDR)、「東德」或「民德」,是存在于1949年到1990年的一个中欧社会主义国家。1949年10月7日在德国苏占区成立,首都为东柏林。民主德国位于现今德国的东北部,面积为107,771平方公里,与捷克斯洛伐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波兰接壤,北部为波罗的海。1990年10月3日两德统一时与西德合併。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被大多数人视作苏联的一个卫星国。1948年苏联占领当局将权力移交给德国的共产党领导人,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随后在1949年成立。东德人口的很大一部分都不认同国家的政治和经济体制,1953年发生了六一七事件,苏联驻德部隊参与了镇压。东德成立初期面临着严重的人口外逃问题,在1950年代有270万东德居民由于政治或经济因素非法越境到西德。除建立两德边境外,1961年东德政府沿西柏林边境修建了柏林墙以阻止东德居民通过西柏林逃往西方,并对越境者加以射杀。另外,东德的国家安全部——史塔西对整个社会的异见者和社会活动进行着严密的监控和压制。国家教育机构被要求按照马列主义的原则培养社会主义特性的人才。政治权力在1989年前由德国统一社会党掌握,其对各岗位的干部选拔政策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其他政党仅能通过统一社会党领导的国家阵线参与政治活动。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经济体制为计划经济,依照五年计划组织生产并分配消费品。其国民经济高度国有化,对先前的私有企业进行了强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并以人民企业、农业生产合作社、贸易组织和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等集体生产单位替代。东德建立了就业保障制度,且与西德相比具有较高的妇女就业率,东德也成为了当时东方阵营中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国家对日用消费品采取補貼措施以降低物价,然而国民经济无法满足居民对部分食品和高档消费品的需求,不得不通过从西方进口,同时增加了国家的债务。 政治上的不民主以及经济上的问题导致了东德居民的不满情绪,在昂纳克拒绝效仿苏联戈尔巴乔夫进行改革后,东德的离境人数开始增加,并爆发了持续的抗议活动。1989年发生了一场非暴力的革命,当时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領導的苏联政府拒绝干涉这一事件。这场革命结束了统一社会党专制,次年举行了自由选举,随后--国际协商签订了《最终解决德国问题条约》。最後东德于1990年10月3日併入西德成为一个统一的德国。.

新!!: 納粹德國和東德 · 查看更多 »

東普魯士

東普魯士(Ostpreußen;Rytų Prūsija或Rytprūsiai;Prusy Wschodnie;Восточная Пруссия)是普魯士王國及后来德意志帝国的一个省,位于普魯士公国的领地上。今天东普鲁士的北部,分别属于立陶宛的默麥爾地区,及俄罗斯的加里寧格勒州(舊稱哥尼斯堡)。而南部大部份被納入波兰的瓦爾米亞-馬祖里省。东普鲁士包含了古普鲁士人在波罗的海的领地。在历史上被普遍认为是德国军国主义势力的支柱—容克贵族的发源地。 东普鲁士位于波罗的海的东南海岸,首府是哥尼斯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占领东普鲁士北部并将其改名为加里宁格勒州,而东普鲁士南部则划归波兰,当地的德意志居民大多被遣送回德国或被流放西伯利亚。.

新!!: 納粹德國和東普魯士 · 查看更多 »

極右派

極右派(Far-right politics),又称极右翼,是指其政治立場位於政治光譜最右端的人士或組織。「極右」也常被許多政治評論家用來描述一些難以歸入傳統右派的政治團體、運動和政黨。 一些學者使用「極端右派」(Extreme Right)或「偏激右派」(Ultra Right)來討論位於傳統選舉政治範圍以外的右派政治團體,通常有革命右派份子、好戰的種族至上主義者和宗教極端主義者、新法西斯主義者、新納粹主義者和三K黨員等。在這種用法中,該名詞與不好戰的極右派或右派民粹主義者等其他形式的極右派有所區別。 學者在使用「極右派」時有著至少兩種衝突的用法: 傾向改革的右派運動或保守派政黨中的右派派系。他們常被稱為「不同政見的右派」(Dissident Right)、「行動主義右派」(Activist Right)或「右翼民粹主義」(Right-wing Populism)。他們的立場介於傳統保守派和極端右派之間。這些人士位於主流選舉政治之外,但他們一般是發起改革運動,而非革命。一些被認為的「極右派」的政黨則是因為與原主流中間偏右保守主義政黨意見不合,認為他們的政策和理念已偏離原來的右派路線,如英國獨立黨。 新法西斯主義者與新納粹主義者時常被視為「極右派」或「偏激右派」。這些團體通常具有革命性質,而非改革。新法西斯和新納粹也意指他們來自二戰之後的時代。 由於這些分類尚未普遍被接受,以及還有其他的用法存在,因此讓「極右派」的用法較為複雜。.

新!!: 納粹德國和極右派 · 查看更多 »

極權主義

極權主義(Totalitarianism,也譯作极权政体、全能政体、总体统治、全体主义)或極權國家(Totalitarian state),是一種政治學上的術語,用來描述一個對社會有著絕對權威并儘一切可能謀求控制公眾與私人生活的國家之政治制度。 極權主義之概念在形成之初有著積極的含義,由威瑪德國法學家、納粹學者卡爾·施米特與一些在1920年代提出。施米特在其有關全能(all-powerful,即統治一切)政府之合法性的、具有相當影響力的作品中使用了「Totalstaat」一詞。 冷戰時期,這一概念在西方反共政治論述中尤為著名,通常被用以強調納粹德國、法西斯主義國家與蘇聯共產黨之間的相似性。 其它運動與政府組織亦會被定性為極權主義。歷史上一個叫做的保守主義運動之領袖就曾經宣告其目的是「為西班牙帶來真正的統一、全新的靈魂、極權的政體」,並且稱「民主不是終結,而是一個新的國家征戰四方的手段。當時機來臨,要麼國會屈服,要麼我們將消滅國會。.

新!!: 納粹德國和極權主義 · 查看更多 »

武装党卫队

武裝黨衛隊(Die Waffen Schutzstaffel,简称Waffen-SS)是納粹德國親衛隊领导下的一支准军事部队,由親衛隊特别机动部队(SS-Verfügungstruppe)发展而来,于1939年及1940年冬天开始使用“武裝親衛隊”这一名称。战争中武裝親衛隊在各级武装部隊中定位为“親衛隊全國领袖”海因里希·希姆莱的精锐部队,因此它在二战初期是德军装备最先进的部队,俗稱黑衫軍。.

新!!: 納粹德國和武装党卫队 · 查看更多 »

每日电讯报

《每日电讯报》(The Daily Telegraph),英国大開型報章,成立于1855年6月29日,是英国销量最高的报纸之一。《星期日电讯报》是其姊妹刊物。每日電訊報早期政治立場親英國自由黨,近代政治立場則親英國保守黨。.

新!!: 納粹德國和每日电讯报 · 查看更多 »

毒气室

毒氣室,是一種自殺、他殺或者死刑的工具,方法是將自己或者別人、犯人等上鎖在一個封閉的空間,施放有毒气體,引發死亡。.

新!!: 納粹德國和毒气室 · 查看更多 »

比利时和法国北部军事管辖区

#重定向 比利時和法國北部軍事行政區.

新!!: 納粹德國和比利时和法国北部军事管辖区 · 查看更多 »

水晶之夜

水晶之夜(kristallnacht,或譯为“碎玻璃之夜”,是指1938年11月9日至10日凌晨,納粹黨員與党卫队襲擊德國全境的猶太人的事件。這被認為是對猶太人有組織的屠殺的開始。.

新!!: 納粹德國和水晶之夜 · 查看更多 »

民族共同体

民族共同体(Volksgemeinschaft),是纳粹德国的一个民族主义意识形态概念,其内容为建立德国的民族认同感并促进社会各阶层平等,消灭精英主义和阶层分化。最早起源于1914年德国民众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支持中。在纳粹德国时期成为了国家社会主义宣传中的关键概念之一。 根据国家社会主义的定义,民族共同体“其基础为血缘相同而有着相同命运和相同的政治信仰的民族构成的共同体,其阶级敌人为外族人。”成为民族共同体中的一员的必要条件为雅利安种族,另外还需承诺忠于国家社会主义的理念。.

新!!: 納粹德國和民族共同体 · 查看更多 »

波兰

波兰共和国(Rzeczpospolita Polska),简称波兰,是位於中欧的共和制国家,北面濒临波罗的海,西面与德国接壤,南部与捷克和斯洛伐克为邻,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在东,东北部和立陶宛及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接壤。面積312,679平方公里,位居歐洲第十;人口約3,863萬人,位居歐洲第九。目前為欧盟、北约、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世贸组织等國際組織的成員。.

新!!: 納粹德國和波兰 · 查看更多 »

波兰走廊

波兰走廊是德国在1919年根据凡尔赛条约割让予波兰的一塊狹長领土,现在是波兰的领土。当时领土分配是基于三项考虑:.

新!!: 納粹德國和波兰走廊 · 查看更多 »

波罗的海

波罗的海(Baltic Sea)是中欧和北欧之间的陆间海,海域横贯北纬53度至北纬66度,东经10度至东经30度,介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瑞典部分、欧洲大陆和芬兰诸岛之间。波羅的海的沿岸地區是波羅的地區。 波罗的海由厄勒海峡、大贝尔特海峡和小贝尔特海峡注入卡特加特海峡,而后者则通过斯卡格拉克海峡注入北海,最后进入大西洋;此外它还通过白海运河同白海相连,通过基尔运河同北海相连。 波罗的海在北端与波的尼亚湾相邻,在东北端与芬兰湾相邻,在东端与里加湾相邻。这些海湾同样可以被看作是波罗的海的一部分。.

新!!: 納粹德國和波罗的海 · 查看更多 »

波罗的海国家

波罗的海国家(Baltic states,Balti riigid, Baltimaad,Baltijas valstis,Baltijos valstybės;又稱波羅的海三國)是指地缘政治学概念上的北欧的波罗的海东岸的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三国。因其地理和历史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并且三国经常在众多政府间组织内进行区域层面上的整体合作,故在国际上经常将其一起称呼。 波罗的海三国均是北欧理事会,欧洲联盟,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欧洲委员会,联合国,波羅的海國家理事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北歐投資銀行,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申根公约,欧元区等國際机构組織的成員國,三国属于高收入經濟体并是较高人类发展指数国家。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成員國。三国同时是区域间合作组织北欧波罗的海八国创始国Nordic-Baltic Eight,(NB8)。.

新!!: 納粹德國和波罗的海国家 · 查看更多 »

波茨坦会议

波茨坦会议 1945年7月17日-8月2日在德国波茨坦(靠近柏林)塞琪琳霍夫宮举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取得胜利的同盟国一方在此聚首,讨论决定如何管理八周前(5月8日)无条件投降的納粹德國,以及在戰勝德國後一起致力於戰勝日本帝國以及履行開羅宣言等對戰後對日本的處理方式的決定。会议目标还包括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和平条约的签订和应对战争的后果。.

新!!: 納粹德國和波茨坦会议 · 查看更多 »

波蘭戰役

波蘭戰役(又稱「德波戰爭」,而波蘭稱其為「1939年保衛戰」或「1939年九月戰役」;Kampania wrześniowa,德國則稱其為「波蘭戰役」,作戰代號為《白色方案》)是德國、斯洛伐克與蘇聯軍隊於1939年9月入侵波蘭的行動,該戰役一般被認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開始。在《德蘇互不侵犯條約》簽署了一星期後,德國於1939年9月1日展開進攻,而蘇聯亦於9月17日入侵波蘭,10月6日,德蘇兩國佔領波蘭全國領土,波蘭戰役結束。 德國軍隊分作北、南、西三個方向發動攻擊,並以兩翼包圍的方式夾擊集結於邊境地帶的波軍主力部隊。波軍損失慘重、欲撤出佈署於德波邊境的部隊,將其用於首都華沙以西的位置建立一條防線,等待軍事同盟國的英法兩國對德國的西方戰線發動攻擊,但擁有兵力絕對優勢的盟軍卻按兵不動。9月中旬,德軍兵臨華沙,波軍將大部分僅存的主力集結,於布楚拉河一線反擊德軍,一度逼迫後者抽調兵力應付,最終,德軍將波軍主力包圍殲滅,獲得了決定性的勝利。9月17日,東方的蘇聯根據《德蘇互不侵犯條約》中的秘密協議而入侵波蘭,開闢了第二戰場。波蘭政府認定原先守於東方「」進行固守的計劃已不可行,遂下令撤離所有部隊至中立的鄰國—羅馬尼亞。10月6日,最後一批波蘭軍隊於科克戰役被擊潰,德蘇兩軍佔領波蘭全國。儘管波蘭從未有代表全國的政府或組織出面宣佈投降過,但也已象徵了波蘭境內戰事的結束。 10月8日,經過短暫的軍政府管理後,德國直接將波蘭西部,包括西里西亞、大波蘭、波莫查、羅茲等曾為德意志帝國領土或有大量德裔人居住的地區併吞為國土,而前但澤自由市與其餘區域則由親衛隊上將的漢斯·法郎克所領導的波蘭總督府進行管理,對內施行「德國化」政策,在德國佔領期間,納粹親衛隊於波蘭境內建立了大量的集中營,關押猶太人、醫生、公務員、教會人員與地主等群眾,最後將其有系統地大量處決。在蘇聯1939年後的佔領區中,史達林則對波蘭人實行「俄羅斯化」,同樣殺害了波蘭社會精英與政治反對者,其中尤以屠殺兩萬名波蘭軍官的「卡廷森林屠殺案」最為出名。在德國佔領波蘭全國後,後者組織起地下抵抗勢力—「波蘭家鄉軍」於二戰期間進行游擊戰。逃到西方國家的數十萬波軍則另外組成一流亡政府,並加入了盟軍,於其他戰場繼續與軸心國戰鬥。二戰結束後,波蘭本土由波蘭統一工人黨所執政,與西方意識形態接近的流亡政府則無法回到波蘭,一直到東歐革命後才重回故土。 波蘭戰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德軍的首次大規模陸上作戰,世界各國對於德軍迅速達成的勝利感到驚訝,進而產生許多誤解或有很大爭議的觀點,部份錯誤資訊仍在今日的出版品中可以見得,例如最有名的「波蘭騎兵向德國戰車衝鋒」、「德國空軍於一天內消滅波蘭空軍」等,實際上是眾多以訛傳訛的資訊加上的刻意宣传所造成的不正確印象。另外,有軍事歷史學家將本戰役視為德軍新型態作戰模式—「閃擊戰」首次使用的作戰,並視其為德軍吸收西方軍事家(B·H·李德哈特、J·C·富勒和夏爾·戴高樂等人)的戰車理論而發展的結果,同樣地,這個論點也受到了相當的批評。.

新!!: 納粹德國和波蘭戰役 · 查看更多 »

法國戰役

法國戰役(Bataille de France,德國將其稱為西方戰役(Westfeldzug))是德軍於1940年5月10日進攻法國和低地國家的軍事行動,從而結束了僵持半年多的假戰。作戰分為2個階段:將德軍部隊進攻比利時,吸引盟軍主力北上前往預定的防線迎擊,而其真正的主力「裝甲部隊」則穿過防禦鬆散的阿登山區,長驅直入盟軍後方,將其切斷補給與通訊並圍殲的「黃色行動」,該行動中英國遠征軍和許多法軍士兵在發電機行動中從敦克爾克成功撤退至英國本土。 德軍第2階段的作戰是6月5日開始的「紅色行動」,從法軍側翼包圍馬其諾防線的守軍,並南下進攻。在戰爭呈一面倒之勢時,義大利於6月10日向法國宣戰。法國政府遷至波爾多,巴黎設為不設防城市,並在6月14日被德軍所佔領。法國新任總理菲利普·贝当於6月17日發表--停戰宣言,並與德國簽署了停戰協定。對於軸心國來說,這場戰役是一個輝煌的勝利。法國被分為北部與西部的德國佔領區、東南部小區域的義大利佔領區和南方的附庸國「維希法國」,後者還在1942年11月10日被全面佔領,直到1944年盟軍登陸後才脫離德軍的控制,而低地三国則在1944年至1945年期間才相繼被解放。.

新!!: 納粹德國和法國戰役 · 查看更多 »

法西斯主义

法西斯主义(Fascism;Faschismus;民國初年又譯作棒喝主義),字源為束棒(法西斯,一種古羅馬的象徵物),是一種極致國家民族主義的政治運動,強調民族復興、國家富強、強人主導國家政治、國家專權集中於一黨專政(或一黨獨大配合弱勢並無法取代政府的反對派),對外漸進式侵略,對內剷除或打壓反對聲音,破壞言論自由、新聞自由、司法獨立等,缺乏權力制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由法西斯意大利和德意志第三帝國(納粹德國)建立法西斯政府後,於二战期間蔓延整個欧洲乃至世界的一套關於創造新民族性及新國民的意識型態及政治宗教。.

新!!: 納粹德國和法西斯主义 · 查看更多 »

法本公司

法本公司(I.G. Farben AG),全称“染料工业利益集团”(Interessen-Gemeinschaft Farbenindustrie AG),德国化工及制药综合企业,1925年由若干自第一次世界大战起即有紧密合作关系的大型化工公司合并组成。全盛时期的法本为全欧洲最大的企业及世界最大的化工和制药企业Thomas Hager, The Demon under the Microscope, p. 74, Harmony Books, 2006, ISBN 1-4000-8214-5。 法本公司的科学家为化工和制药工业的各个领域均作出了显著的贡献。其科学家发现了首类抗生素,革命性革新了医学研究并“开启了医药的新时代”。于1937年发现了合成聚氨酯的聚加成反应。多名法本公司的研究人员曾获诺贝尔奖,如1931年的卡尔·博施和弗里德里希·贝吉乌斯(化学奖:“发明与发展化学高压技术”)、1939年的格哈德·多马克(生理学或医学奖:“发现百浪多息的抗菌效果”)及1950年的库尔特·阿尔德(化学奖:“发现并发展了双烯合成法”)。 在纳粹党夺权后,法本公司开始与纳粹政权合作,为其重要政府承包商。1951年法本公司被拆分为其原先四家最大的构成企业,他们仍然位列世界最大的化工和医药企业。现今其继承企业为爱克发、巴斯夫、拜耳和赛诺菲。.

新!!: 納粹德國和法本公司 · 查看更多 »

洛伊纳

洛伊纳(德语:Leuna)是德国萨克森-安哈尔特州的一个市镇。总面积87.71平方公里,总人口14432人,其中男性7165人,女性7267人(2011年12月31日),人口密度165人/平方公里。.

新!!: 納粹德國和洛伊纳 · 查看更多 »

淨出口

淨出口,或稱貿易餘額,是指一國在一定時間內的出口總值与其進口總值的差額。.

新!!: 納粹德國和淨出口 · 查看更多 »

混合经济

混合經濟體系是指混合了傳統經濟體系、計劃經濟體系以及市場經濟體系的經濟體系,以解決三個基本的經濟問題:生產什麼、怎樣生產、為誰生產。建立于混合经济上的国家称之为混合政治经济国家。主张对市场进行适度的政府干预。.

新!!: 納粹德國和混合经济 · 查看更多 »

温斯顿·丘吉尔

溫斯頓·伦纳德·斯宾塞-邱吉尔爵士,KG,OM,CH,,,FRS,PC (Can),RA(Sir Winston Leonard Spencer-Churchill;),英國政治人物、演說家、軍事家和作家,曾於1940年至1945年首次出任英国首相,任期內领導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聯合美國等国家對抗德國,并取得了最终胜利,並自1951年至1955年再度出任英国首相。 邱吉爾被認為是20世紀最重要的政治领袖之一,對英國乃至於世界均影響深遠。此外,他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曾於195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在2002年,BBC舉行了一個名為「最偉大的100名英國人」的調查,結果邱吉爾排在第一位。.

新!!: 納粹德國和温斯顿·丘吉尔 · 查看更多 »

滅絕營

滅絕營(Vernichtungslager)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其中一項建設來有組織地集體屠殺人的地方,也是就所謂的猶太人大屠殺。二次大戰時,滅絕營建立來作為後階段的殲滅行動。在營內被殺的死者一般會被集體火化或埋在萬人塚。而在滅絕營被屠殺的主要是歐洲的猶太人、羅姆人(即吉普賽人)和卡扎人。被帶到這裡的人大多不會生存超過24小時。.

新!!: 納粹德國和滅絕營 · 查看更多 »

挪威戰役

挪威战役(Norwegian Campaign)发生于1940年4月9日到6月10日,是一场中立国挪威协同同盟國与納粹德國交战的战役。此次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部分,由德国发起的威悉演习行动引发。随后,英国、法国派遣远征军抵达挪威。尽管在挪威北部有所胜利,但盟军由于德国入侵法国而在5月撤离。挪威随即在伦敦成立了流亡政府。战役最后,德国如愿占领了挪威,但是仍然继续抵抗。62天的战役使得挪威成为二战欧洲战场上抵抗时间仅次于苏联的国家。这次战役也影响到了英国的国内政治,引发了挪威辩论,使得丘吉尔上台。.

新!!: 納粹德國和挪威戰役 · 查看更多 »

最终解决德国问题条约

最终解决德国问题条约(The Treaty on the Final Settlement With Respect to Germany,Traité portant règlement définitif concernant l'Allemagne,Договор об окончательном урегулировании в отношении Германии,Vertrag über die abschließende Regelung in Bezug auf Deutschland),又称2+4条约(Zwei-Plus-Vier-Vertrag)由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和二次大战后的占领国:美国、苏联、英国、法国四国于1990年9月12日在莫斯科所签署。.

新!!: 納粹德國和最终解决德国问题条约 · 查看更多 »

最终解决方案

最终解决方案(Die Endlösung)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针对欧洲犹太人的系统化的种族灭绝的计划及其实施,导致最后的、最致命的最終解決方案(Shoah)出現。阿道夫·希特勒把它称作:“犹太人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案” (Endlösung der Judenfrage)並引致了猶太人大屠殺。 1941年7月戈林正式提出,初时含义模糊, 后因无法实施*马达加斯加计划遂渐趋明确。1942年1月*汪湖会议确定大规模屠杀犹太人的方针,决定自西向东彻底清洗欧洲犹太人,将其全部送往东方占领区,通过繁重劳役加以消灭,幸存者则处死,使犹太民族彻底灭绝。 在具体实施中,波兰、匈牙利、希腊和南斯拉夫等国的犹太人大部在毒气室遇害;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荷兰和比利时的犹太人半数遭杀;丹麦和保加利亚的犹太人在当地民众的保护下大部幸存。根据纳粹德国残存文件统计,欧洲地区约有510万犹太人成为该方针的牺牲品,但实际数字估计可达 600 万。.

新!!: 納粹德國和最终解决方案 · 查看更多 »

战争罪

战争罪是“武裝衝突時违反战争法或國際人道法的行为”,包括“谋杀、虐待、或将被占领土上的平民居民驱逐至劳改营”,“谋杀或虐待战俘”,杀害人质、“肆意摧毁城镇和村庄,以及任何不具备正当军事或民事必要性的破坏。” 类似的概念,如背信弃义,已经作为文明国家间的习惯法存在多个世纪,但这些习惯法规则首次作为国际法写入法典是1899年和1907年的《海牙公约》。战争罪的现代理念在纽伦堡审判中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以1945年8月8日《》中的定义为基础,成為纽伦堡原则。除了战争罪,《纽伦堡法庭宪章》还定义了和危害人类罪,这两种罪行也常常发生在战争期间并与战争罪同时出现。 《海牙第四公约》第22条(战争法:陆战法规和惯例公约;1907年10月18日)规定“交战者在损害敌人的手段方面,并不拥有无限制的权利”,而且上个世纪,许多其他条约都引入了对交战者施加限制的明确法律规定(另见有关战争法的国际条约)。有些条款,例如海牙公约、日内瓦公约以及危害种族罪公约中的一些条款,被视为习惯国际法的一部分,对各方都具有约束力。其他条款只对部分人员具有约束力,条件是他们所属的交战国是施加限制的条约的缔约国。.

新!!: 納粹德國和战争罪 · 查看更多 »

战间期

戰間期,指的是自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这段时期。这一时期,世界局势仍然十分动荡。欧洲在这一时期仍然处於从第一次世界大战所带来的巨大创伤恢复的时期。而在北美(指美國與加拿大),1920年代曾经有过经济的快速成长(咆哮的二十年代),但在1929年爆发的經濟大恐慌使得情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也正是在这一时期,魏玛共和国崩溃,纳粹主义兴起。1930年代後,随着九一八事变、日本建立满洲国;意大利入侵阿比西尼亚;德奥合併等事件发生,人类距离一场新的世界大战已经越来越近。1939年9月,德国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战间期宣告结束。 戰間期的局勢發展:.

新!!: 納粹德國和战间期 · 查看更多 »

我的奋斗

《我的奮鬥》(Mein Kampf)是纳粹德国元首阿道夫·希特勒於1925年出版的一部自传,融合了其政治意识形态,在当时的德国引起了巨大反响,并成为日后德国纳粹黨的思想纲领。這本書有「世界上最危險的書」之稱。 本书讲述了希特勒的生活经历及其世界观,最核心的思想为宣扬德国与奥地利合并及反犹太主义。在納粹德國戰敗后,此书因宣扬纳粹主义思想而在不少国家的出版发行受到法律的约束。作为希特勒生前出版的唯一一本书,《我的奋斗》在世界范围内都相当著名,其续篇《希特勒的第二本书》(Zweites Buch)则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出版的。.

新!!: 納粹德國和我的奋斗 · 查看更多 »

明镜

《明镜》周刊(Der Spiegel),常译作《明镜周刊》,在德国发行的周刊,每周的平均发行量近110万册。该杂志自称是“德国最重要的且在欧洲发行量最大的新闻周刊”。.

新!!: 納粹德國和明镜 · 查看更多 »

海獅作戰

海獅作戰(德語:Unternehmen Seelöwe)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納綷德國侵略英國的計劃,該計劃在德國佔領法國之後開始研擬,希望先以空軍摧毀英國戰力,再派軍登陸攻佔英國,但由於不列顛空戰的失利,導致該計劃無法實行。.

新!!: 納粹德國和海獅作戰 · 查看更多 »

海牙公约

海牙公约,亦称“海牙法规”,是1899年和1907年两次海牙和平会议所通过的公约和声明文件的总称。.

新!!: 納粹德國和海牙公约 · 查看更多 »

斐迪南·保時捷

费迪南德·保時捷(1875年9月3日 – 1951年1月30日;有譯費迪南·波爾舍,Ferdinand Porsche),德國汽車工程師,出生於奧匈帝國的波希米亞(現為捷克一部分)。由费迪南德設計,福斯汽車生產的甲蟲車,曾是世界上以同一型號設計產量最高的汽車,一共生產了二千一百萬輛。由费迪南德及他的兒子費里·保時捷開設的保時捷汽車公司最初所生產的跑車,亦是從甲蟲車發展而來。 世界上第一輛油電動力混合車的實體化是起源自1899年的由费迪南德‧保時捷製成,且是世界第一輛亦是最早出現的一輛。在1901年,Porsche車廠創辦人,以洋溢的機械工程才華設計出全球第一套車用Hybrid油電混合動力系統時,可惜在當時這是一個過於超越時代的作品。.

新!!: 納粹德國和斐迪南·保時捷 · 查看更多 »

斯大林

#重定向 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

新!!: 納粹德國和斯大林 · 查看更多 »

斯大林格勒战役

史達林格勒戰役(Сталинградская битва,Schlacht von Stalingrad)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納粹德國及其盟國对争夺蘇聯南部城市史達林格勒而進行的戰役,時間自1942年7月17日—1943年2月2日為止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2009.

新!!: 納粹德國和斯大林格勒战役 · 查看更多 »

斯武普斯克

斯武普斯克(波兰语:Słupsk;德语:Stolp in Pommern,斯托尔普;卡舒比语和波美拉尼亚语:Stolpsk;拉丁语:Stolpe)是波兰西北部的一座城市,位于斯武皮亚河(Słupia)两岸,离波罗的海约18公里,2006年人口104,964。斯武普斯克1999年起成为波美拉尼亚省斯武普斯克县县治,1975年至1998年间则是斯武普斯克省的首府。附近的大都市有格但斯克。 斯武普斯克是波蘭重要的工業都市,货车和公共汽车制造商斯堪尼亚汽车有在斯武普斯克设厂,造鞋业和家具制造业等工业也是当地的主要经济支柱。.

新!!: 納粹德國和斯武普斯克 · 查看更多 »

斯洛伐克共和國 (1939-1945)

#重定向 斯洛伐克共和國 (1939年-1945年).

新!!: 納粹德國和斯洛伐克共和國 (1939-1945) · 查看更多 »

斯摩棱斯克戰役 (1941年)

斯摩棱斯克戰役是德國中央集團軍屬下的由海因茨·古德里安指揮的德國第2裝甲軍團及由赫爾曼·霍特指揮的德國第3裝甲軍團對蘇聯紅軍的由謝苗·康斯坦丁諾維奇·鐵木辛哥指揮的西方方面軍、由格奧爾吉·康斯坦丁諾維奇·朱可夫指揮的預備隊方面軍、由陀思妥耶夫斯基·庫茲涅佐夫指揮的中央方面軍及由安德烈·葉廖緬科指揮的布良斯克方面軍的一場大型包圍戰,戰役中蘇軍第16、第19及第20軍團被包圍在斯摩棱斯克以南,但第19軍團之主力卻逃出了包圍圈,結果大部份蘇軍衝破了包圍,阿道夫·希特勒聲稱數場包圍戰的結果已代表蘇聯已經戰敗,及集中力量從經濟上摧毀蘇聯。.

新!!: 納粹德國和斯摩棱斯克戰役 (1941年) · 查看更多 »

斯拉夫人

斯拉夫人(Slavic peoples)是歐洲各民族和語言集團中人數最多的之一,约有三亿四千万人。主要分布于东欧和中欧,語言屬於斯拉夫語族。 斯拉夫人發源於今波蘭東南部維斯杜拉河上游一帶,於一世紀時開始向外遷徙,六世紀前後,斯拉夫人出現在東歐平原上,那時的他們介乎於遊牧民族和農耕民族之間,有時還靠搶掠為生。六世紀的扩张使得他们的居地已經遍佈欧洲中东部。近代随着俄羅斯疆域的扩张,斯拉夫人也向西伯利亚和中亚地区迁徙。 斯拉夫人可分為南斯拉夫人、西斯拉夫人及東斯拉夫人:.

新!!: 納粹德國和斯拉夫人 · 查看更多 »

新古典主义建筑

新古典主义建筑是一种建筑风格,由开始于18世纪中叶的新古典主义运动而产生,作为对洛可可风格反构造装饰的反动,以及后期巴洛克中一些仿古典特征的副产物。其纯粹的形式,主要源自于古希腊建筑和意大利的帕拉第奥式建筑。.

新!!: 納粹德國和新古典主义建筑 · 查看更多 »

新勃兰登堡

新勃兰登堡(Neubrandenburg)是德国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州的一座直辖市,位于柏林以北约135千米,是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州的第三大城市。.

新!!: 納粹德國和新勃兰登堡 · 查看更多 »

新納粹主義

新納粹(Neo-Nazism)是二戰後歐洲一些為了使當時的納粹和法西斯復辟所出現的政治運動及社會運動。新納粹運動基本上以納粹德國總理阿道夫·希特勒的「繼承人」自居,延續其国家社会主义使命,以及支持纳粹主义、反猶太主義、極端民族主義及種族主義等。這些組織因經常以报复製造事端(例如塗污猶太人的墓碑,近年反猶已大大減少,转而攻擊穆斯林移民),而引起警察的關注。他們大多是極右派,包括國家主義者。.

新!!: 納粹德國和新納粹主義 · 查看更多 »

新闻自由

新闻自由,或稱新聞自由權,通常指政府通过宪法或相关法律条文保障本国公民言论、结社以及新闻出版界采访、报道、出版、发行等的自由權利。这一概念也可以延伸至保障新闻界采集和发布信息,并提供给公众的充分自由。(各国新闻自由度排名请参见新闻自由指数词条) 至于官方的信息,政府则有责任和义务根据信息的相关程度和重要性对其进行详细的分类,以决定哪些信息可以向公众公开,哪些信息涉及到了国家的机密而必须受到保护,以此来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许多政府服从所谓的《阳光法案》或《信息合法化自由公约》来定义国家利益的概念范围。 新聞自由源起於歐美等國對於出版自由的爭取,隨著社會演進,新聞自由理論基礎從傳統到新穎,新聞與出版的自由在漫長的演進過程中逐漸發展出完整的權利體系。目前許多民主國家均承認新聞自由的重要性,許多非政府組織(如無國界記者)每年針對世界各國作出新聞自由程度評鑑。隨著科技進步,新聞媒體逐漸突破來自政府的壓力,但也有更多大企業給予新聞業帶來新的挑戰。 在现代的集权国家裏,新闻自由是一个被高度质疑的争议性概念。这些政权将新闻自由视为对政府权威以及社会安全的威胁。因此,大多数集权制国家都会设立全国性的宣传机构,用来维持集权政府的统治,对所谓任何试图挑战政权权威性的媒体或记者的活动进行压制。有的时候,这种对言论的镇压达到了野蛮的程度,甚至会动用警察和军队等具有武力的單位。在这些国家裏,新闻从业人员往往需要在新闻理念和意识形态之间寻求某种平衡,否则就会受到专制政权的威胁。威胁的方式包括解雇、被列入黑名单、人身攻击、绑架、刑讯,甚至暗杀。.

新!!: 納粹德國和新闻自由 · 查看更多 »

无调音乐

无调音乐,又称“无调性音乐”;是现代音乐的一种重要流派与表现形式之一,其构成方式与有調性的古典音乐具有互补意义。.

新!!: 納粹德國和无调音乐 · 查看更多 »

日耳曼人

日耳曼人是一些语言、文化和习俗相近的民族(部落社會)的总称。这些民族从西元前2千年到约4世纪生活在欧洲北部和中部。在五世紀時的民族大迁徙使日耳曼人各自生活,分別成為現今的斯堪的纳维亚民族、盎格魯薩克遜人、弗里斯兰人和德意志人、奥地利人、东普鲁士人。奥地利同样属于德意志的一部份,二次世界大战時曾經被納粹德國以大日耳曼主義為由而併吞。其他日耳曼人的後裔還包括荷兰人、瑞士的德意志人、加拿大、美国、紐西蘭、澳大利亚和南非的许多白人等,現今这些新的民族很多都是与其它民族混合而成的。 自古日耳曼人是羅馬人等其他族群對他們的稱呼,在他们的漫长历史中,可能也没有将自己看作是同一个民族。在某方面來說可以將日耳曼人視為現今的德國人。.

新!!: 納粹德國和日耳曼人 · 查看更多 »

日本帝国

#重定向 大日本帝国.

新!!: 納粹德國和日本帝国 · 查看更多 »

日本人

日本人(にほんじん)指擁有日本國籍的人。現在日本吸引了相當多的外國人在日本生活,當中大部分是華人與西方人,部份外國人歸化了日本國籍,也成為日本人的組成部份。.

新!!: 納粹德國和日本人 · 查看更多 »

旧约圣经

《舊約聖經》是基督教對《聖經》全書的前一部分的常用稱呼。舊約聖經原是猶太教主要經籍《塔納赫》。《圣经》本身显示《旧约》从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时开始撰写,直到耶稣降生前大约500年完成,前后经历大约1000年左右。有学者认为是由巴比伦之囚时期开始直到公元前一世纪,在此段约240年的时间写成,后来被基督宗教全盘收納為《聖經全書》的前部分。 伊斯兰教的《古兰经》很多内容也相同。不同的基督宗教所承認的《舊約聖經》略有不同,天主教版本承認46--;東正教版本承認50--;基督新教版本則為39--。 《舊約聖經》通常被分类为摩西五經(又稱律法书)、历史书、诗歌智慧書和先知书四部分。舊約聖經全在耶稣诞生之前已寫成及被輯錄成書,在基督教的教義看来與耶稣诞生后成書的《新约圣经》相承。.

新!!: 納粹德國和旧约圣经 · 查看更多 »

意大利王國 (1861年–1946年)

意大利王国(Regno d'Italia)是于1861年義大利统一后建立的国家。王国是继罗马帝国之后的第一个控制整个義大利半岛的国家。在墨索里尼的義大利国家法西斯党掌权的1922年-1943年这段时间里,義大利王国也通常被历史学家称做“法西斯義大利”。在二战结束前的两年中,意大利王国转投同盟国阵营,墨索里尼及其狂热法西斯主义追随者曾在義大利北部成立过一个纳粹德国的傀儡政权義大利社会共和国。战后的1946年民怨四起,导致在1946年義大利政体公投中人民选择放弃君主制,建立共和国,就是现在的義大利共和国。.

新!!: 納粹德國和意大利王國 (1861年–1946年) · 查看更多 »

意志的勝利

《意志的胜利》(Triumph des Willens)是1935年德國女導演萊尼·里芬斯塔爾拍摄的影片。影片记述了1934年纳粹党在纽伦堡召开的全国党代会,此次党代会共有逾700,000名纳粹支持者出席。希特勒委托萊尼·里芬斯塔爾制作了这部影片,他的名字亦在片头出现,其在制作过程中起到了执行制片人的角色。本片的主题意在顯示德国已重返世界大国行列,希特勒成为了国家的真正领袖并将为德国带来荣耀。该片拍摄于1934年长刀之夜后,故许多重要的冲锋队人物没有在片中出现。 《意志的胜利》发布于1935年,并迅速成为宣传影片的代表作之一。里芬斯塔尔因本片在德国、美国、法国、瑞典等国获奖。她在影片中使用的一些技法,例如移动摄影、使用长焦镜头制造扭曲视角、航拍以及音乐和影片的结合技巧使这部影片在电影历史上具有独特地位,对之后的纪录片和影视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由于表现出对纳粹主义的拥护以及大量展示纳粹标志,该片在二战后的德国被禁止公映。.

新!!: 納粹德國和意志的勝利 · 查看更多 »

慕尼黑協定

慕尼黑協定(英語:Munich Agreement;捷克語:Mnichovská zrada;德語:Münchner Abkommen;1938年9月29日─9月30日)是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四國首腦──張伯倫(首相)、達拉第(總理)、希特勒、墨索里尼在德國的慕尼黑召開的會議。英法為避免戰爭爆發,簽署慕尼黑協定而犧牲捷克斯洛伐克的蘇台德地區,出賣了未在場的捷克斯洛伐克利益,是一項綏靖政策。.

新!!: 納粹德國和慕尼黑協定 · 查看更多 »

拜罗伊特音乐节

拜罗伊特音乐节或称理查德·瓦格纳音乐节(德语:Bayreuther Festspiele)是一个音乐节和歌剧节,每年一度在为瓦格纳乐剧在拜罗伊特节日剧院举行。音乐节由作曲家理查德·瓦格纳所发起,1876年8月13日首次开幕,上演的剧目是四联剧尼伯龙根的指环。自此每年都会在此演出瓦格纳十部乐剧,即漂泊的荷兰人到帕西法尔中的几部。他早期三部乐剧,仙女,禁恋和黎恩济被他本人从节目单上剔除,因为这三部剧并不符合他后来提出的乐剧的要求。 自1973年起,音乐节的主办者为“拜罗伊特理查德·瓦格纳·基金”(Richard-Wagner-Stiftung Bayreuth)基金成员有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巴伐利亚州,拜罗伊特市,拜罗伊特之友协会,巴伐利亚州基金,上弗兰肯基金,上弗兰肯和瓦格纳的家族成员。基金会的负责人为拜罗伊特市长Michael Hohl。音乐节从1986年起由拜罗伊特音乐节有限公司承担(Bayreuther Festspiele GmbH)。 音乐节的艺术指导为沃尔夫冈·瓦格纳(1951起与其兄维兰德·瓦格纳共同负责,及后者1966年去世后,即独力承担)。其后继可能为尼克·瓦格纳,埃娃·瓦格纳-帕斯桂尔和维兰·拉夫兰兹或者是古东·马克和卡特琳娜·瓦格纳。2001年逆沃尔夫冈之愿,埃娃当选,但她当即又辞去了该职。.

新!!: 納粹德國和拜罗伊特音乐节 · 查看更多 »

普利茅斯

普利茅斯(Plymouth,讀音:),位於英國英格蘭西南區域德文郡,面積79.29平方公里,人口246,100,人口密度3,085每平方公里。普利茅斯是英格蘭的單一管理區、城市,東北310公里(192英哩)達英國首都倫敦,東北58公里(36英哩)達德文郡郡治埃克塞特。此「普利茅斯」是世界各地同名城市的發源地。 普利姆河(Plym)流經普利茅斯西部、泰馬河(Tamar)流經東部,兩條河的河口形成普利茅斯灣(Plymouth Sound);西南臨英倫海峽,東北、東、東南與南哈姆斯區相鄰,北與西德文區相鄰。普利茅斯商業發達。市內有大規模購物中心。普利茅斯每年八月都會舉行煙花節。市內有多處文化機構。 普利茅斯有豐富的航海歷史,曾是英國皇家海軍的造船基地,使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成為德國空軍的襲擊目標(稱為「普利茅斯閃電戰」)。在1941年,該市的船塢和市中心遭受破壞後。战后帕特里克·艾伯克隆比(Patrick Abercrombie)负责重建,现在該市設有,是皇家海軍三大基地之一,也是英國少數仍保留海军船塢、及西欧最大的軍港城市之一。该市的重要地点包括城堡、德文港船塢和碉楼(1620年清教徒前往美洲出发点)。普利茅斯交通發達。港口有開往法國和西班牙的定期國際渡輪。聯盟街是普雷斯頓文化的核心區。市內有多家美術館。.

新!!: 納粹德國和普利茅斯 · 查看更多 »

普魯士

普鲁士(Preußen;普鲁士语:Prūsa;Prusy;Prūsai;Borussia或Prutenia)乃中世紀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為止,存在於中北部歐洲的一個國家或地區,在歷史上是德意志统一以及德意志帝國立國的主要力量。此名稱之涵義在不同時期有變遷。.

新!!: 納粹德國和普魯士 · 查看更多 »

時代 (雜誌)

#重定向 時代雜誌.

新!!: 納粹德國和時代 (雜誌) · 查看更多 »

1932年7月德国联邦选举

#重定向 1932年7月德国国会选举.

新!!: 納粹德國和1932年7月德国联邦选举 · 查看更多 »

1933年11月德国选举

#重定向 1933年11月德国国会选举.

新!!: 納粹德國和1933年11月德国选举 · 查看更多 »

1934年德国全民公投

1934年8月19日 and P. Stöver (2010), Elections in Europe: A Data Handbook, p. 762,.

新!!: 納粹德國和1934年德国全民公投 · 查看更多 »

1936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十一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1936年8月1日至8月16日在德国柏林举行。.

新!!: 納粹德國和1936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 查看更多 »

1936年德国选举

#重定向 1936年德国国会选举.

新!!: 納粹德國和1936年德国选举 · 查看更多 »

1938年德国选举

#重定向 1938年德国国会选举.

新!!: 納粹德國和1938年德国选举 · 查看更多 »

1939年德国对立陶宛的最后通牒

1939年3月20日,纳粹德国外交部长约阿希姆·冯·里宾特洛甫向立陶宛外交部长发出口头最后通牒,要求立陶宛交还克莱佩达区(亦称梅梅尔领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脱离德国),否则德国国防军将对其发动入侵。立陶宛和德国关系長年紧张,克莱佩达区亲纳粹宣传活动盛行,德国扩张势头亦日渐加剧,因此德国最后通牒并不出意外。五日之前,纳粹德国刚刚完成了对捷克斯洛伐克全境的占领。1924年《》的四个签约国理当维护克莱佩达地区的政治现状,但四国均未采取实质行动。英国与法国延续了对德的绥靖政策,意大利和日本则公开支持德方主张。3月22日,立陶宛被迫接受通牒,克莱佩达区由此成为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获得的最后一块领土。立陶宛在经济上和名誉上受到严重打击,欧洲战前局势进一步恶化。.

新!!: 納粹德國和1939年德国对立陶宛的最后通牒 · 查看更多 »

7月20日密谋案

7月20日密謀案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由德國抵抗運動主導的刺殺納粹德國元首阿道夫·希特勒與後續政變行動,藉此推翻以納粹黨為首的德國政府、進而和西方的同盟國達成和平協議。儘管在這之前德國各個抵抗運動成員曾多次嘗試推翻納粹德國政府,密謀案一開始便計畫以成功暗殺希特勒為前提,緊接著實施一連串德國政治、軍事乃至於親衛隊等權利移交計劃。經過後續調查,大約有近200多名納粹德國各界高層參與7月20日密謀案,其中包括陸軍元帥埃爾溫·馮·維茨萊本、19名將級軍官、26名上校、2名大使、7名外交官、1名部長、3名國務秘書與刑事警察局局長,以及數名、和參與其中。 1944年7月20日,德意志國防軍軍官克勞斯·馮·史陶芬堡於德國在東普魯士拉斯滕堡的戰地指揮部「狼穴」基地引爆公事包炸彈,企圖藉此炸死元首希特勒,但該引爆裝置爆炸後只讓希特勒受到輕傷。由於「希特勒死亡與否」這問題遲遲未獲得確認,這使得原本應當在暗殺成功後立刻啟動的女武神行動(瓦爾基里行動)未按照原先規劃發動。最後因為參與者對於軍事政變施行的猶豫,最後因未成功暗殺希特勒以及延後啟動後續政變計畫而讓密謀案宣告失敗。希特勒隨後下令將所有涉案關係人全數逮捕並處以極刑,甚至連埃爾溫·隆美爾以及君特·馮·克魯格都承受極大壓力而被迫自殺。德國海軍元首事務會議(Führer Conferences on Naval Affairs)的紀錄則指出蓋世太保至少逮捕了7,000人,最終對4,980人執行了處決命令。 參與以赫爾穆特·詹姆斯·馮·毛奇主導的克萊稍集團為主,其中包括有、德意志國防軍部隊與將領以及部分政府官員。整體來看,儘管7月20日密謀案因為其未能成功發動女武神行動而著名,但也是納粹德國時期最大規模的軍事政變行動,甚至計畫在德國境內全面推翻納粹德國政府。許多高階德意志國防軍軍官認為藉由這次行動,能夠向全世界證明並非所有德國人都類似希特勒或納粹黨成員。儘管政變之後提議的的和平協議細節仍然不明,但可能會繼續要求統治德國過去長期管理的歐洲領土。由於許多主要抵抗運動的領導人都已經遭到處死,德國反納粹組織因而受到了致命打擊,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都沒有其餘有組織性的暗殺行動出現。.

新!!: 納粹德國和7月20日密谋案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大德意志帝國德意志第三帝國德意志第三帝国法西斯德国第三帝国納粹政府納粹政權納綷德國纳粹德国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