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法国

指数 法国

法兰西共和国(République française ),簡稱法国(France ),是本土位於西歐並具有海外大區及領地的主權國家,自法蘭西第五共和國建立以來实行单一制與半总统制,首都為歐盟最大跟歐洲最大的文化與金融中心巴黎。該國本土由地中海一直延伸至英倫海峽及北海,並由萊茵河一直延伸至大西洋,整體呈六角狀。海外领土包括南美洲的法属圭亚那及分布于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诸岛屿。全国共分为18个大区,其中5个位于海外。法国與西班牙及摩洛哥為同時擁有地中海及大西洋海岸線的三個國家。法國的国土面积全球第四十一位,但卻為歐盟及西歐國土面積最遼闊的國家,歐洲面積第三大國家。 今日之法国本土于铁器时代由高卢人(凯尔特人的一支)征服,前51年又由罗马帝国吞并。486年法兰克人(日耳曼人的一支)又征服此地,其于该地域建立的早期国家最终发展成为法兰西王国。法国至中世纪末期起成为欧洲大国,國力於19-20世紀時達致巔峰,建立了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國,亦為20世紀人口最稠密的國家,現今則是众多前殖民地的首選移民国。在漫長的歷史中,法國培養了不少對人類發展影響深遠的著名哲學家、文學家與科學家,亦為文化大国,具有第四多的世界遺產。 法國在全球範圍內政治、外交、軍事與經濟上為舉足輕重的大國之一。法國自1958年建立第五共和国後經濟有了很大的發展,政局保持穩定,國家體制實行半總統制,國家經由普選產生的總統、由其委任的總理與相關內閣共同執政。1958年10月4日,由公投通過的國家憲法則保障了國民的民主權及宗教自由。法國的建國理念主要建基於在18世紀法國大革命中所制定的《人權和公民權宣言》,此乃人類史上較早的人權文檔,並對推動歐洲以至於全球的民主與自由產生莫大的影響;其藍白紅三色的國旗則有「革命」的含義。法國不僅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亦是歐盟始創國。該國國防預算金額為全球第5至6位,並擁有世界第三大核武貯備量。法國為发达国家,其GDP為全球第六大經濟體系,具備世界第十大購買力,並擁有全球第二大專屬經濟區;若以家庭總財富作計算,該國是歐洲最富有的國家,位列全球第四。法國國民享有高生活質素,在教育、預期壽命、民主自由、人類發展等各方面均有出色的表現,特別是醫療研發與應用水平長期盤據世界首位。其國內許多軍備外銷至世界各地。目前,法国是。.

1288 关系: Amnesty International劍橋大學出版社加尔默罗会修女的对话加工食品加布里埃爾·佛瑞加冕加勒比国家联盟加勒比海加泰隆尼亞人加斯帕·诺劳动节力娇酒城堡城市化基督山伯爵基督教基点埃德加·德加埃德蒙·伯克埃克托·柏辽兹埃米尔·左拉埃菲尔铁塔上所刻的72人列表埃马纽埃尔·马克龙埃里克·薩蒂原始日耳曼語历史偽君子 (喜劇)博萊羅 (拉威爾)半总统制十字軍國家十字軍東征卡尔卡松卡佩王朝卡纳克巨石林卡特里派卡芒贝尔奶酪卡门卡洛林帝国卡洛林王朝卢瓦尔河卢瓦尔河地区大区卢瓦尔河流域卢格杜努姆卢梭卢森堡卢浮宫卢浮宫金字塔卫星电视印度印度洋...印度洋委员会印象主义音乐印象派即刻救援南美洲南特南特敕令南锡南极洲協約國单一制反犹太主义古典时代晚期古生代古斯塔夫·福樓拜可再生能源可持续发展史丹福大學出版社右派司汤达叽哩咕与女巫參孫與大利拉发展中国家发展援助参议院 (法国)叛國否认犹太人大屠杀启蒙主义同化同性戀合法性各國諾貝爾獎得主人數各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列表各国国内生产总值列表 (国际汇率)各国国内生产总值列表 (购买力平价)各国国防预算列表吕克·贝松吕克·蒙塔尼耶吉尔·德勒兹君士坦丁大帝君主專制君主立宪制塞巴斯蒂安·勒普雷斯特雷·德·沃邦塞纳河墨洛溫王朝墙壁之间多元多神論多米尼克·佩罗多爾多涅省夏尔·古诺夏尔·佩罗夏尔·阿兹纳武尔夏尔·波德莱尔夏尔·戴高乐机场夏爾·戴高樂夏特雷劇院大力士高速列车大卫·休谟大学校 (法国)大不列顛島大东部大区大幻影大仲马大国大韓民國標準語大聯合政府大西洋大英帝国大陆性气候大東部大區大桥天堂的孩子们天主教天主教會天使愛美麗太平洋太平洋共同体太平洋法郎太阳圣殿教太阳能外交奠邊府戰役奢侈品奥古斯丁·菲涅耳奥古斯特·孔德奥古斯都奥尔良奥地利奥地利的安妮奥匈帝国奥克语奥诺雷·德·巴尔扎克奥赛博物馆奥林匹亚音乐厅奥斯特里茨战役奧達·伊奧塞里安尼奴隶制度奶酪好莱坞奄蔡威廉·莎士比亚威廉·詹姆士威廉一世 (英格兰)娛樂嬰兒潮孟德斯鸠孟格菲兄弟學院藝術存在主义实证主义宪法宫相家乐福家禽宗教信仰自由宗教自由宗教改革安妮·姬拉鐸安德烈·巴赞安全安盛安道尔安托万-洛朗·德·拉瓦锡安托万·德圣埃克絮佩里对外安全总局对内安全总局寂静岭 (电影)寓言尚-路易·坦帝尼昂尚·嘉賓尚盧·高達小学小王子小麦尼古拉·卡诺尼古拉·萨科齐尼古拉·马勒伯朗士尼古拉·普桑尼斯居伊·德·莫泊桑居斯塔夫·埃菲尔居斯塔夫·库尔贝工业革命左派巨人传巨石文化已開發國家巴士底狱巴士底日巴尔干半岛巴勃羅·畢卡索巴西巴魯赫·斯賓諾莎巴黎巴黎大学巴黎大皇宫巴黎凯旋门巴黎公社巴黎现代艺术博物馆巴黎综合理工学院巴黎盆地巴黎聖母院 (小說)巴黎高等師範學校巴黎迪士尼樂園巴黎改造巴黎政治学院巴洛克建筑巴洛克艺术巴斯克巴斯克人巴斯特尔 (瓜德罗普)上議院上法兰西大区不可知论不溯及既往原則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帝政风格个人主义中南半島中学中东中世紀後期中世纪中國中间派中欧中歐會戰中法兰克王国主題公園主权国家主權东南亚希伯来语希农城堡希腊东欧布丰七年战争布列塔尼布列塔尼半岛布列塔尼大区布列塔尼人布列塔尼语布莱兹·帕斯卡布鲁塞尔证券交易所七月王朝世俗世俗主义世界卫生组织世界各国和地区面积列表世界大戰世界銀行集團世界音樂節世界遗产世界贸易组织世界足球先生世界报 (法国)世界杯足球赛世界最高桥梁列表 (结构高度)世界旅游排名市镇 (法国)专属经济区帕特里克·莫迪亚诺三劍客三级会议 (法兰西)三色旗下議院乍得九月屠杀书面语干红葡萄酒干白葡萄酒平原平民年假乾酪广播广播电台乔治·贝克莱乔治·梅里爱乔治·比才幕斯亚眠主教座堂于塞城堡于格·卡佩亨利·德·土魯斯-羅特列克亨利·马蒂斯亨利·贝可勒尔亨利·柏格森亨利四世 (法兰西)人类发展指数人類免疫缺陷病毒人间喜剧人权人权宣言人权和公民权宣言人权观察人民主权论人民阵线 (法国)人治人文主义库普兰之墓五月风暴五旬節代数以色列价值观伊力·盧馬伊夫·圣洛朗伊夫·蒙当伊夫圣洛朗伊莎貝·雨蓓伊莎贝尔·阿佳妮伊斯兰卫士伊拉克战争伊曼努尔·康德伏爾泰弥撒伦敦伦敦证券交易所弗兰西斯科·普列马提乔弗朗索瓦·奥朗德弗朗索瓦·布歇弗朗索瓦·库普兰弗朗索瓦·拉伯雷弗朗西斯·普朗克弗拉芒人佩皮尼昂当代古典音乐体育但丁·阿利吉耶里佛兰德斯佛教侏罗山復活節微生物学德尼·狄德罗德国德国铁路运输德语德意志帝國後結構主義徵兵制侵蚀作用保守主义保尔·魏尔伦保罗·塞尚保罗·安德鲁保羅·高更保險保护区俄罗斯俄法战争土耳其土耳其人圣塞宁圣殿圣巴泰勒米圣巴托洛缪大屠杀圣但尼 (留尼汪)圣但尼圣殿圣保罗岛圣皮埃尔和密克隆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群岛圣诞节圣殿骑士团地中海地中海式气候地理大发现地理学地籍地鐵地震区 (法国)医疗卫生医疗保险医院骑士团化妝品化学工业化學圖盧茲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美洲北部-加来海峡北歐北海 (大西洋)園林包法利夫人國家人口列表國家元首國家面積列表國際特赦組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初等教育初级中学利古里亞海列奥纳多·达·芬奇刑法傻朋克傑哈·德巴狄厄哥伦比亚大学哥特式建筑哥特式艺术唯心主義唱片骑师儒勒·哈杜安·孟萨尔儒勒·凡尔纳儒勒·马斯内儒勒·马扎然儒勒·昂利·庞加莱冰河期冷战几何学凡尔登条约凡尔赛宫凯尔特人凯尔盖朗群岛凱爾特海凱撒琳·丹尼芙击剑啤酒內閣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兩院制八大工業國組織八小时工作制公共汽車公路自行车赛公正公民自由公法六边形兰斯 (法国城市)兰斯主教座堂共和制共和黨 (法國)先贤祠光学克劳德·杰德克利珀頓島克呂尼修道院克勞德·夏布洛克罗德·洛林克罗泽群岛克里奧爾語克里米亚战争克里斯蒂安·德·波宗巴克克里斯蒂安·拉克鲁瓦克里斯汀·迪奧 (品牌)克雷蒂安·德·特鲁瓦克洛德·莫奈克洛维一世克日什托夫·基斯洛夫斯基前衛副极地气候勃艮第勃艮第-弗朗什-孔泰大區勃朗峰勒·柯布西耶勒内·笛卡尔勒克萊爾主戰坦克勒芒24小时耐力赛動物狂歡節囊腫性纖維化固定翼飛機国家人口列表国家地理林业信息研究所国家行政学院 (法国)国家认同国家资本主义国庆日国内生产总值国债国立巴黎高等矿业学校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国际学生能力评估计划国际刑警组织图卢兹市政厅倭马亚王朝皮埃尔·居里皮埃尔·布莱兹皮埃尔·德·顾拜旦皮埃尔·高乃依皮尔尼茨宣言皮钦语皮耶-奧古斯特·雷諾瓦皮耶·莫瑞爾犹太人犹太教矮子丕平石油工业石油巨头环境绩效指数环法自行车赛现实主义现代化玻里尼西亞玛丽安娜玛丽·居里火上锅火车进站灰姑娘珍妮·摩露現象學理性主义睡美人督政府硬幣碧姬·芭杜碧海藍天 (電影)碳税社会契约论社会学社会保障社会党 (法国)社会福利神圣罗马帝国神经元无人作战飞机离开工厂私立学校私法种族主义移民秃头查理科学革命科学方法科特迪瓦科西嘉岛科西嘉人空对面导弹空中客车集团空中巴士A400M穿靴子的猫穆斯林穆斯林的征服立体主义第52届奥斯卡金像奖第三产业第一次反法同盟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石油危机第二語言第二次反法同盟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占法国军事管辖区第二次意大利獨立戰爭第五元素 (電影)第六次反法同盟第戎算盘篮球簡稱米制米其林米其林指南米約高架橋米迪运河米蘭米歇尔·理查德·德拉兰德米歇尔·福柯米歇尔·普拉蒂尼精英主义納粹德國維持和平網路縣 (法國)约瑟夫·德·迈斯特约阿希姆·杜·贝莱纪念碑纳瓦拉国王纺织工业纽约纽约证券交易所纽约泛欧证券交易所统一教经合组织经院哲学经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维希法国维克多·雨果维特 (歌剧)维莱科特雷法令维钦托利罗姆人罗密·施奈德罗兰之歌罗克福干酪罗纳河罗马罗马天主教罗曼式建筑罗曼语族网球羊脂球美好年代美國獨立戰爭美元美国美洲羽管键琴羅馬帝國羅曼·波蘭斯基翻案法院省 (法国)猫女 (电影)热力学热月政变爱德华·菲利普爱德华·拉罗爱德华三世瑞士瓦利斯和富圖納群島瓦利斯和富图纳瓦利斯和富图纳群岛瓦盧瓦王朝瓦西里·康定斯基瓜德罗普生活质量生态学田鸡腿男人的野心电子工业电影电影手册电信电视电视频道熱帶雨林氣候熱帶氣候畢加索博物館 (巴黎)異教畜牧业留尼汪煤矿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片假名牛角面包牛肉狙魔特攻盎格魯-撒克遜人盧米埃兄弟盧貢-馬卡爾家族盆地白兰地百年战争百科全书,或科学、艺术和工艺详解词典百科全书派百日王朝癌症ELLE隆格多克European CommissionEuropean Union音译莫里哀莫里斯·德·弗拉芒克莫里斯·拉威爾莱茵河遊牧民族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政府聯盟式橄欖球聖女貞德聖但尼 (塞納-聖但尼省)聖米歇爾山聖母升天節道德道达尔联合国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联合国难民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達夫尼與克羅伊達梭航太荣军院荷兰王国荷马荷蘭語鏡 (拉威爾)菱堡菲尔兹奖菲利普·贝当萨伏依公国萨利克继承法萨缪尔·德·尚普兰鐵路運輸非常人贩非殖民化非洲面包行政法颱風戰鬥機预期寿命飞鱼反舰导弹補貼褻瀆饮食文化西印度群岛西奧多·傑利柯西德西北風級兩棲突擊艦西班牙西班牙交响曲西班牙人西班牙语西羅馬帝國西欧西法蘭克王國西方哲学馬塞爾·普魯斯特馬德里三一一連環爆炸案馬克·夏卡爾馬瑟·巴紐馬賽曲馬提尼克馬格里布馬拉美首都香奈儿香颂香槟酒香水香波尔城堡解析几何言論自由马德莱娜教堂马修·卡索维茨马兰·马雷马克-安东尼·夏庞蒂埃马克西米连·罗伯斯庇尔马穆楚马约特马赛马赛尔·卡尔内马里北部冲突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語言骷髏之舞諾曼征服高卢高卢人高卢雄鸡高山气候高等教育高級中學让-奥诺雷·弗拉戈纳尔让-安东尼·华托让-巴普蒂斯特·吕利让-巴普蒂斯特·柯尔贝尔让-弗朗索瓦·利奥塔让-保罗·萨特让-保罗·高缇耶让-保罗·贝尔蒙多让-米歇尔·雅尔让-菲利普·拉莫让-雅克·卢梭让·努维尔让·德·拉封丹让·勒朗·达朗贝尔让·雷诺阿让·拉辛议会讽刺讓-巴蒂斯·卡米耶·柯洛讓-弗朗索瓦·米勒讓-皮埃爾·里奧词根诸圣节诺贝尔奖诺贝尔化学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诺贝尔物理学奖诺贝尔文学奖诺曼底诺曼底大区诺曼底大桥诺曼底公国诺曼底战役象征主义豬肉鲁昂賈克·希維特财富世界500强财产购买力平价费加罗报费里法越南獨立同盟會越南语足球足球俱乐部足球运动员超现实主义超級軍旗攻擊機路易-费迪南·塞利纳路易十三路易十五路易十六路易十六的出逃路易十四路易威登路易·巴斯德路易·德布罗意路易·勒泰里耶路易·馬盧路易斯·安东尼·布干维尔鹅肝黎塞留黎凡特軍事默兹河黑人黑店狂想曲黑脚黑死病黑斯廷斯战役黄种人黄金时代黄油輪胎齐内丁·齐达内轻歌剧龚古尔文学奖龍騎兵行動龐畢度中心达达主义运输追溯法令迈克尔·哈内克霍夫曼的故事露德圣母朝圣地茹费理茜蒙·仙諾都市日報舍農索城堡航天发射中心航空队报阿基坦-利穆贊-普瓦圖-夏朗德大區阿姆斯特丹岛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阿尔卑斯山阿尔及利亚阿尔及利亚战争阿尔萨斯阿尔萨斯语阿尔贝·加缪阿尔比十字军阿希尔-克洛德·德彪西阿兰·德龙阿爾及爾阿爾薩斯-洛林阿贝尔·冈斯阿黛利地阿里烏教派阿雅克肖阿根廷阿梅代奥·莫迪利亚尼阿扎瓦德民族解放运动阿拉伯人阿拉伯语阿拉伯数字蘇弗朗級潛艦蘇利南蘇瓦松王國赤字资本主义赛日·甘斯布薰衣草薄酒莱葡萄酒開雲藍鬍子葡萄牙人葡萄酒鑽石系列運載火箭钢琴教师 (电影)蒂埃里·亨利蒙娜丽莎肥胖症邪教邮票邮政编码铁器时代铁矿银行业铜矿蔚藍海岸脸部移植野兽派自由自由、平等、博愛自由民主制自由法國自然科学里尔里昂里昂美术馆里斯本条约金球奖 (足球)金融服務酩悦·轩尼诗-路易·威登集团腓力二世 (法兰西)腓力六世 (法兰西)腓力四世 (法兰西)艦載機艺术家 (电影)艾菲尔桥艾菲爾鐵塔艾迪特·皮雅芙艾滋病苏维汇人苏瓦松英吉利海峡英國廣播公司新聞英国英国广播公司英语英法協約英法关系英法海底隧道苹果雨格诺派雪铁龙蛮族零售雷诺雷蒙·科帕雷恩電子音樂電影製作雾月政变集中营集體回憶雅各宾专政雅各·拉岡雅克-路易·大卫雅克·卡蒂埃雅克·奥芬巴赫雅克·德里达雅高集团通用语耶穌升天節耶鲁大学退休虎口脱险虎式直升机陣風戰鬥機虔誠者路易FAMAS突擊步槍INSEEISO 4217PAMAS-G1手枪RTLSpaSuperbusUTC+12UTC-10VBCI裝步戰車查尔斯·桑德斯·皮尔士查理 (瓦卢瓦伯爵)查理大帝查理·马特查理周刊查理周刊总部枪击案查理四世 (法兰西)查理曼帝国柯本气候分类法柴油引擎柔道枫丹白露画派恐怖主义恐怖活动李歐·卡霍東法蘭克王國杜伊勒里宫权威杂志核三位一体核動力核能核武器核武器擁有國列表格鲁吉亚格拉斯标致雪铁龙集团桃红葡萄酒梵高森林概率论橄欖球欢迎来到北方欧尚欧仁·德拉克罗瓦欧元欧元区欧陆法系欧洲各共同体欧洲多用途巡防舰欧洲中部夏令时间欧洲中部时间欧洲人欧洲共同体欧洲空间局欧洲联盟欧洲航空防务与航天公司欧洲杯足球赛欧洲民族大迁徙歐洲一體化歐洲之星武功歌武術母语每日电讯报比埃尔·德龙沙比利牛斯山比利时比斯開灣毛利语氧气水力發電民主民用航空民航飛機民法气球 (航空器)汪达尔人汽车汉语沙特尔主教座堂波尔多波尔多大剧院波尔多葡萄酒波兰波旁复辟波旁王朝泰奥菲尔·戈蒂耶泰晤士报法属印度洋诸岛法属印度支那法属南部和南极领地法属南部领地法屬印度法屬圭亞那法屬玻里尼西亞法屬聖馬丁法式城堡法式长棍面包法律法國同性婚姻法國宇航法國七月革命法國國家太空研究中心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法國國家男子籃球隊法國國家足球隊法國蝸牛法國航空法國電視國際五台法國陸軍法國武裝干涉墨西哥法國歷史法國本土法國政府法國憲法法兰克王国法兰西堡法兰西学术院法兰西岛大区法兰西人法兰西公学院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法兰西第一帝国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法兰西第四共和国法兰西银行法兰西艺术院法国24法国大学列表法国大区法国大革命法国大革命战争法国天主教主教座堂列表法国外籍兵团法国宗教战争法国圣雅各伯朝圣之路法国农业信贷银行法国内政部法国兴业银行法国国家公园列表法国国家统计与经济研究所法国国家铁路法国国防部法国国际广播电台法国国旗法国科学院法国空军法国网球公开赛法国电力公司法国电视二台法国荣誉军团勋章法国行政法院法国高速列车法国议会法国足球甲级联赛法国葡萄酒法国民法典法国法郎法国最美丽的村庄法国最高行政法院法国海外省和海外领地法国海外领地法国文艺复兴法国总理法国总统法西战争法規法语法郎法蘭克人法蘭索瓦·杜魯福法蘭西共和國臨時政府法蘭西王國法蘭西第二帝國法蘭西第二共和國法蘭西第五共和國法蘭西體育場法蘭西殖民帝國法治法新社洛可可洛林洛桑洛泰尔一世 (中法兰克)液化石油气混合经济温室气体温州市温带滑铁卢战役滑雪板滅絕營漢字文化圈潜射弹道导弹澳大利亚朝鮮語末次冰期朱斯特·方丹月球旅行记朗格多克-魯西永-南部-比利牛斯大區有线电视有軌電車有色金属成衣戴高樂號航空母艦房地产戈特弗里德·莱布尼茨战间期戛纳电影节昂布瓦斯城堡昂热城堡流体力学流行音乐浪漫主义浪漫主義音樂海岸線海底两万里海洋性气候斯坦尼斯拉斯广场斯特拉斯堡新古典主義新大陸新帝国主义新喀里多尼亞新石器时代新桥恋人新教斷了氣斷頭台文化例外文艺复兴文森城堡无神论无调音乐无法触碰 (法国电影)日语日耳曼人日耳曼人路易日耳曼语族日本旧制度旧石器时代晚期时装设计师摩天大樓摩纳哥摩洛哥摇滚乐撒丁王国撒哈拉以南非洲撒旦的情與慾悲惨世界擁有核武器的國家列表放射性政府首脑政黨政治政治政教分离愚民政策意大利意大利语意大利战争愛奧尼亞愛德華·馬奈愛國主義愛馬仕数学数字电视數字故宫博物院教宗教宗良三世教廷教皇宫教育慢性病托尼·帕克手移植拿破崙戰爭拿破仑三世拿破仑一世拉丁语拉德芳斯拉斐特夫人拉斯科洞窟壁画曼徹斯特大學曼恩·德·比朗思維二世性革命性悖軌法总和生育率普利兹克建筑奖普罗旺斯普罗旺斯-阿尔卑斯-蓝色海岸大区普法戰爭智庫.cat.eu.fr.gf.gp.mq.nc.pf.pm.re.tf.wf.yt1789年法国三级会议1848年革命1896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1900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1924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1924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1938年世界杯足球赛1948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篮球比赛1968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1984年欧洲足球锦标赛1992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1998年世界杯足球赛2000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篮球比赛2000年歐洲足球錦標賽2006年世界杯足球赛2007年–2008年環球金融危機2012年法国国会选举2015年11月巴黎襲擊事件2016年欧洲杯 扩展索引 (1238 更多) »

Amnesty International

#重定向 國際特赦組織.

新!!: 法国和Amnesty International · 查看更多 »

劍橋大學出版社

劍橋大學出版社(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隸屬於英國劍橋大學,成立於1534年,是世界上僅次於牛津大學出版社的第二大大學出版社。.

新!!: 法国和劍橋大學出版社 · 查看更多 »

加尔默罗会修女的对话

#重定向 聖衣會修女對話錄.

新!!: 法国和加尔默罗会修女的对话 · 查看更多 »

加工食品

#重定向 食品加工业.

新!!: 法国和加工食品 · 查看更多 »

加布里埃爾·佛瑞

加布里埃爾·于尔班·福莱(Gabriel Urbain Fauré,),法國作曲家、管風琴家、鋼琴家以及音樂教育家。福莱前承聖桑,後繼者則有拉威爾與德彪西;早期與聖桑一同為法國國民樂派奠基,後期在巴黎音樂學院任內力行改革,提拔後進,對於法國近代音樂發展起了軸承的作用。佛瑞的音樂作品以聲樂與室內樂聞名,在和聲與旋律的語法上也影響了他的後輩。.

新!!: 法国和加布里埃爾·佛瑞 · 查看更多 »

加冕

加冕,是指將代表權力之冠冕戴上的一種儀式,大多是歐洲君主制的國家才有此俗,一般在君主即位或親政時加冕,相當於東亞傳統的登基儀式。例如英國伊莉沙白二世女王的加冕之登基大典。.

新!!: 法国和加冕 · 查看更多 »

加勒比国家联盟

加勒比国家联盟(Association of Caribbean States,简称ACS),以加勒比共同体为核心组建,是加勒比海沿岸国家的国际组织,宗旨是推动该地区一体化。.

新!!: 法国和加勒比国家联盟 · 查看更多 »

加勒比海

加勒比海(Caribbean Sea;Mar Caribe;Mer des Caraïbes;Caraïbische Zee)是位于西半球热带大西洋海域的一片海域,西部与西南部是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和中美洲诸国,北部是大安地列斯群岛,包括古巴,东部是小安地列斯群岛,南部则是南美洲。 整个加勒比海海区、西印度群岛诸岛及海域沿岸被合称为“加勒比地区”。加勒比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海之一,面积达到近2,754,000平方公里(1,063,000平方英里),最深点是开曼群岛和牙买加之间的开曼海沟,深度低于海平面7,686米(25,220英尺)。加勒比地区沿岸包括许多海湾,例如戈纳夫湾、委内瑞拉湾、达连湾、帕里亚湾和洪都拉斯湾等.

新!!: 法国和加勒比海 · 查看更多 »

加泰隆尼亞人

加泰隆尼亞人(Catalans)是屬於印歐語系的民族,分布在伊比利半島的加泰隆尼亞地方。加泰隆尼亞人有以下兩種定義:.

新!!: 法国和加泰隆尼亞人 · 查看更多 »

加斯帕·诺

加斯帕·諾埃(Gaspar Noé)是一位阿根廷電影導演,他主要在法國發展電影事業。.

新!!: 法国和加斯帕·诺 · 查看更多 »

劳动节

劳动节通常是年度性与全球性的节日,目的是为了庆祝劳动阶级对社会和经济所做的贡献。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或地区的劳动节是在5月1日(如法国、瑞典、臺灣),因此通常也称之为国际劳动节,是紀念美国發生的乾草市場屠殺。美国和加拿大的劳动节是在9月的第一个星期一。新西兰的劳动节是十月的第4个星期一。澳大利亚不同的地区对劳动节有不同的规定。而在日本,類似的節日在11月23日,稱為勤勞感謝之日。.

新!!: 法国和劳动节 · 查看更多 »

力娇酒

利口酒(liqueur,美國發音;英國發音),港澳粤语称为--酒,是一種使用蒸餾酒為原料的酒精飲料,以水果、堅果、草藥、香料、花朵以及奶油增強酒水風味,在裝瓶前通常會添加蔗糖或甜味劑(如高果糖漿)。利口酒的口味很甜,通常不會陳釀很長時間,然而,生產過程中會放一段時間來使酒中的香料與酒液融合。 利口酒又稱為香甜酒,有黏稠度及甜度,一般作為調酒和雞尾酒的基酒或烹飪的佐料,现今利口酒与烈酒之间越来越难区分,因为现今许多烈酒都会做成不同风味的版本,比如各种口味的伏特加酒。唯一可靠的区分方法大慨是利口酒会添加糖,而烈酒则不会。 大多数利口酒的酒精浓度比烈酒低,在15-30%,但有的利口酒的酒精浓度也高达55%。.

新!!: 法国和力娇酒 · 查看更多 »

城堡

城堡是中世纪欧洲和中东地区的一种武装建筑,一般特指作为领主和贵族私人住所的武装建筑,而非作为一个城镇公共防御设施的要塞。由于建筑时期和地点的不同,城堡有很多不同的形式及特征,但一般来说都建有城墙和垛口等防御性工事。 城堡最初起源于公元9世纪至10世纪的欧洲,当时的卡洛林王朝倒台导致其领土分属于不同的领主和亲王。城堡被贵族们用来控制周围邻近的土地,作为发动袭击和对敌防御的基地,因此同时是攻击性和防御性的建筑。除了其军事用途外,城堡还作为行政管理的中心和权利的象征而存在。城镇中的城堡常常用于控制当地百姓及重要的通行路线。而乡下的城堡则常常位于对周边群落的生活十分关键的自然或建筑设施附近,例如磨坊和肥沃的土地。 许多城堡最初使用泥土和木材建造,中央的高塔為領主居住的地方,四周僅有些矮牆。因其防禦不足,後來往往用石材重修了防御工事。早期的城堡多数利用自然条件进行防御并只有中央城楼,缺乏塔楼和垛墙这样的防御工事。在12世纪晚期至13世纪早期,人们开始了对城堡防御的科学研究。这一研究强调了侧面的火力,在其影响下人们开始在城堡中设置大量的塔楼。因此,新的城堡常常呈多边形,且拥有一套可以同时集中火力的防御工事。这些防御工事的改进也受到了很多其他方面的影响,例如十字军的城堡建设方式和古罗马要塞的启发等。城堡建筑的元素并非全部用于军事,像护城河这样的设计也逐渐从最初的防御目的成为了权力的象征,而一些大型城堡则特意设计了漫长蜿蜒的入口结构以在景观上显得雄伟而重要。 虽然火药在14世纪已经传入欧洲,但在15世纪的大炮威力强大到足以击碎城堡的石製城墙之前并没有对城堡建筑产生显著的影响。虽然进入16世纪以后人们仍然兴建城堡,但是为了对抗强大的大炮火力所采用的技术使得城堡不再适宜居住。因此,真正的城堡开始逐渐消亡,并被没有行政管理功能的火炮要塞和不具备防御功能的乡间别墅所代替。18世纪以后,作为浪漫主义的哥特式建筑复兴的一部分,人们开始重新对于城堡感兴趣,并开始建造仿城堡的建筑,但是这些建筑已经不再具有军事用途。.

新!!: 法国和城堡 · 查看更多 »

城市化

城市化(),又称城镇化、都市化,是指人口向城市聚集、城市规模扩大以及由此引起一系列经济社会变化的过程,其实质是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变迁。从经济结构变迁看,城市化过程是农业活动逐步向非农业活动转化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从社会结构变迁看,城市化是农村人口逐步转变为城镇人口以及城镇文化与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向农村扩散的过程;从空间结构变迁看,城市化是各种生产要素和产业活动向城镇地区聚集以及聚集后的再分散过程。在对城市化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中,要考虑城市发展质量、城乡协调程度、城市化带来的文明成果以及为此付出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的代价。.

新!!: 法国和城市化 · 查看更多 »

基督山伯爵

#重定向 基度山恩仇記.

新!!: 法国和基督山伯爵 · 查看更多 »

基督教

基督教是信仰耶穌基督為神之聖子與救世主(彌賽亞)的一神教。發源於西亞的巴勒斯坦地區,以《聖經》為最高宗教經典,信徒稱為基督徒,基督徒組成的團體則稱為教會或基督教會。由於部分教義源流自猶太教,因而被認為是亞伯拉罕諸教之一,現今亦与伊斯兰教、佛教共同視為世界三大宗教。其分為天主教、正教會、新教等三大宗派,但因歷史發展的緣故,漢語所稱的「基督教」常專指新教,基督教整體則又另以「基督宗教」、「基督信仰」或「廣義基督教」稱之。 基督教的信仰核心認為三位一體的獨一神(漢語亦譯為上帝或天主)創造了世界,並按照神自己的形像造人,由人來管理世界,後來人犯罪墮落,帶來了死亡;聖父派遣其子耶稣 道成了肉身,在其在世33年的最後,為世人的罪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在三天後從死裏復活而後升天,賜下聖神與信徒同在;他的死付上了罪的贖價,使一切信他的人得到拯救,並在神內有永遠的生命。 按照基督教在4世紀的歷史紀載,第一個教會在耶穌升天與聖神降臨(約公元30至33年)後由耶穌的宗徒建立,之後耶穌的宗徒及信徒們不斷向外宣教,並快速在當時管轄巴勒斯坦的羅馬帝國境內及周邊地區傳播;雖曾長期遭羅馬帝國政府迫害,但約於公元325年由君士坦丁大帝宣布合法化,狄奧多西大帝時更定為羅馬帝國的國教,至此成為西方世界的主要宗教。之後因羅馬帝國分裂後西方世界東西部的差异化发展,導致11世紀發生東西教會大分裂,形成以羅馬教宗為首的公教會、以及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为首的正教會。16世纪時,西歐又爆發了反對教宗權威的宗教改革運動,马丁·路德(路德派)、约翰·喀尔文(喀尔文派)、烏里希·慈運理等神學家與英國國王亨利八世(安立甘派)先後脫離天主教而自立教會,日後出現了許多教義相近的教會,這些教會即為後世所統稱的新教。 基督教雖起源於西亞,但在7世紀創立的伊斯蘭教興起後,今日在當地的信徒人口反而居於少數。由於基督教重視傳教事業(又稱為「大使命」),加上近代西方國家在世界經濟及文化上具有強勢的影響力,使得基督教的傳佈範圍遍及整個世界,基督教文化更成為世界許多文明的重要骨幹。粗估統計全球超過30%的人口信仰基督教,是當今世界信仰人口最多的宗教,三大宗派中又以天主教的信徒佔約半數最多;基督徒最多的國家則是美國及巴西,大約占人口的75%。.

新!!: 法国和基督教 · 查看更多 »

基点

#重定向 萬分率.

新!!: 法国和基点 · 查看更多 »

埃德加·德加

埃德加·伊莱尔·日耳曼·德加(Edgar Hilaire Germain de Gas,,),暱稱為埃德加·德加(Edgar Degas),生於法国巴黎,印象派画家、雕塑家。.

新!!: 法国和埃德加·德加 · 查看更多 »

埃德蒙·伯克

埃德蒙·伯克(Edmund Burke,),愛爾蘭裔的英國的政治家、作家、演說家、政治理論家、和哲學家,他曾在英國下議院擔任了數年輝格黨的議員。他最為後人所知的事蹟包括了他反對英王喬治三世和英國政府、支持美國殖民地以及後來的美國革命的立場,以及他後來對於法國大革命的批判。對法國大革命的反思使他成為輝格黨裡的保守主義主要人物(他還以「老輝格」自稱),反制黨內提倡革命的「新輝格」。伯克也出版了許多與美學有關的著作,並且創立了一份名為Annual Register的政治期刊。他經常被視為是英美保守主義的奠基者。.

新!!: 法国和埃德蒙·伯克 · 查看更多 »

埃克托·柏辽兹

埃克托·路易·柏辽兹(Hector Louis Berlioz,),又译--,法国作曲家,以1830年写的〈幻想交响曲〉闻名。.

新!!: 法国和埃克托·柏辽兹 · 查看更多 »

埃米尔·左拉

埃米尔·左拉(,;),19世纪法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自然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亦是法国自由主义政治运动的重要角色。.

新!!: 法国和埃米尔·左拉 · 查看更多 »

埃菲尔铁塔上所刻的72人列表

在埃菲尔铁塔上共刻有72个法国科学家、工程师与其他知名人士的名字,居斯塔夫·埃菲尔以此来铭记他们做出的贡献。这些雕刻都位于铁塔第一个平台下方四周的壁面上,每个字母约60厘米高,且只刻有每个人的姓。雕刻最初于20世纪初期完成,不过在1986年至1987年间,负责艾菲尔铁塔运营的新艾菲尔铁塔开发公司(Société Nouvelle d'exploitation de la Tour Eiffel)重修了这些雕刻。.

新!!: 法国和埃菲尔铁塔上所刻的72人列表 · 查看更多 »

埃马纽埃尔·马克龙

埃马纽埃尔·让-米歇尔·弗雷德里克·马克龙(Emmanuel Jean-Michel Frédéric Macron;),法国政治人物,現任法國總統(第25任)。精通語言為法文、英文,投资银行家出身,2014年8月26日,他出任总理曼努埃爾·瓦爾斯政府的经济产业更新和信息技术部长。Sylvie Corbet and Elaine Ganley, Associated Press, 26 August 2014于2016年8月30日辞去政府部长职务。他於2016年4月6日成立了名為「共和前進!」的政黨,並且在2017年法國總統選舉中勝出,以39歲的年齡成為法國歷史上最年轻的總統、以及繼拿破崙以來最年輕的法國國家元首。.

新!!: 法国和埃马纽埃尔·马克龙 · 查看更多 »

埃里克·薩蒂

埃里克·阿尔弗雷德·莱斯利·薩蒂(Éric Alfred Leslie Satie,),后来自己改名为Erik Satie,法國作曲家。他被法国音乐六人团尊为导师,是二十世纪法国前卫音乐的先声。 他的作品大多數都以本名出版,但在1880年代後期,他曾經以維吉尼·勒鮑(Virginie Lebeau,Lebeau 雖然是法國一個姓氏,但其實可以拆開成為兩個字:le beau,意思就是「美男子」)作為筆名。.

新!!: 法国和埃里克·薩蒂 · 查看更多 »

原始日耳曼語

原始日耳曼語(Proto-Germanic),或曰共同日耳曼語(Common Germanic),是猜想中存在的一個所有日耳曼語族語言的共同祖先。原始日耳曼語的相關內容,並非以存留至今的文件,來證明其詞根的形式等的,而是以比照法來重構的。另外,有些人認為,有些約於西元200年左右寫成,並存留至今的盧恩字母寫成的碑銘,其題字裡的語言是原始諾爾斯語或甚至於是直接從原始日耳曼語發展而來的晚期共同日耳曼語 。有人認為,有些存在於非日耳曼語言當中的日耳曼語言借詞,被認為是在原始日耳曼語時候就被借入這些語言的。例如芬蘭語和愛沙尼亞語的kuningas(意即「國王」)這個詞,就和原始日耳曼語的*kuningaz這個字的形式相似;另外,原始日耳曼語本身是一種由原始印歐語發展出來的語言。.

新!!: 法国和原始日耳曼語 · 查看更多 »

历史

歷史(现代汉语词汇,古典文言文称之为史),指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行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诠释和研究。歷史可提供今人理解過去,作為未來行事的參考依據,与伦理、哲学和艺术同属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成果。历史的第二个含义,即对过去事件的记录和研究,又称历史学”,或简称“史学”。隶属于历史学或与其密切相关的学科有年代学、编纂学、家谱学、古文字学、计量历史学、考古学、社会学和新闻学等,参见历史学。记录和研究历史的人称为历史学家,简称“史学家”,中国古代称为史官。记录历史的书籍称为史书,如《史記》、《汉书》等,粗分為「官修」與「民載」兩類。 广义的历史,泛指一切事物的发展過程,包括自然史和社会史。不一定同人类社会发生联系。在哲学上,这种含义下的历史称为历史本体,例如宇宙历史、地球历史、鸟类历史、中国历史、世界历史等等。通常仅指人类社会的发展過程,它是史学研究之對象;一般説來,关于历史的记述和闡釋,也称為历史。而狭义的历史则必须以文字记录为基础,即文字出现之后的历史才算历史,在此之前的历史被称为史前史。又可以称为人类史或社会史,而脱离人类社会的过去事件称为自然史。一般来说,历史学仅仅研究前者,即社会史。.

新!!: 法国和历史 · 查看更多 »

偽君子 (喜劇)

《偽君子》(Tartuffe, ou l'Imposteur)是莫里哀的一部喜劇作品,也是他最著名的劇作之一。.

新!!: 法国和偽君子 (喜劇) · 查看更多 »

博萊羅 (拉威爾)

#重定向 波麗露 (拉威爾).

新!!: 法国和博萊羅 (拉威爾) · 查看更多 »

半总统制

半總統制(Semi-presidentialism)又名雙首長制、混合制,是一種同時具有「總統制」和「議會制」特徵的共和制政體。半總統制的總統作為國家元首有一些特殊的權力,總理領導的內閣有相對較穩固的地位,但國會的權力相對較小。 半總統制政體始于德國的威瑪共和國時期,並以法國最為典型。法國第五共和汲取了第三共和和第四共和議會制失敗的教訓,因此開創並執行半總統制半議會民主制(半總統制),維持到現時法國的政體,至今並未改變。半總統制在某些國家因總統及總理所不同政黨,憲政慣例不健全容易出現政治強人,容易出現政爭及憲政危機。.

新!!: 法国和半总统制 · 查看更多 »

十字軍國家

十字軍國家指經由十字軍東征而建立之拉丁國家,他們建立國家時,一般都會將法蘭克人那套成熟的采邑制度移植至新征服地,而他們所征服之地區,一般都會同時設立拉丁主教,這些國家之存在,無一例外的都如狂風掃落葉,除了一些因保護殖民城市而建立的碉堡外,一般在人口結構、宗教信仰、文化等等,都無法為這些地區留下深刻影響。 十字軍國家主要在兩次十字軍東征時建立,即第一次十字軍東征時征服聖地所建立的幾個王國、公国、伯国,包括耶路撒冷王国、安条克公国、的黎波里伯国、埃德萨伯国,以及第四次十字軍東征時,征服拜占庭帝國所建立的拉丁帝國及其屬國。.

新!!: 法国和十字軍國家 · 查看更多 »

十字軍東征

十字軍東征(Cruciata;伊斯兰世界稱為法蘭克人入侵;1096年-1291年)。這是一系列在罗马天主教教皇的准許下的戰役,由西欧的封建領主和骑士对他們認為是異教徒的国家(地中海东岸)发动了持续近200年的宗教战争。十字軍東征最初參與成員,例如:騎士、商人、農民,多數是自願的,受拜占庭帝國之邀,參與奪回聖地戰爭。這些十字軍也非拜占庭帝國主力部隊。东正教徒也参加了其中几次十字军。 参加这场战争的士兵配有十字标志,因此称为十字军。十字军主要是罗马天主教势力对穆斯林統治的西亞地区作佔領并建了一些基督教国家,因而也被形象的比喻为“十字架反对弓月”;但也涉及对“基督教异端”、其他异教徒和对其他天主教会及封建领主的“敌对势力”的征服,如第四次十字軍東征将矛头指向了東正教的拜占庭帝國。 天主教徒相信,十字军的最初目的是收复被穆斯林统治的圣地耶路撒冷。当塞尔柱土耳其的穆斯林與基督教的拜占庭帝国在安纳托利亚对戰並取得军事胜利後,十字军的战役为响应拜占廷的求助而被点燃了。旷日持久的战役断断续续在黎凡特地区展开,战争中敌友双方界线不完全是按宗教划定,例如第五次东征时基督徒们与罗姆苏丹国结盟。十字军雖然以捍衛宗教、解放聖地為口號,但實際上是以政治、社會與經濟等目的為主,伴随着一定程度上的劫掠,参加东征的各个集团都有自己的目的,甚至在1204年的第四次十字軍東征劫掠了天主教兄弟東正教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所以,美国学者朱迪斯·M·本内特在他的著作《欧洲中世纪史》裏写道,「十字军远征聚合了当时的三大时代热潮:宗教、战争和贪慾」。 到1291年,基督教世界在叙利亚海岸最后一个桥头堡——阿卡被攻陷,十字军国家的命运告终。十字军东征對西方基督教世界造成了深远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影响,其中有些痕跡至今尚存。.

新!!: 法国和十字軍東征 · 查看更多 »

卡尔卡松

卡爾卡松(Carcassonne,,Carcaso)是法國朗格多克-鲁西永大區奥德省的一個鎮,面積65.08平方公里,人口47,634人(2009年)。 卡爾卡松分為新舊兩個城區,分別坐落於奧德河東西兩側。西部的新城區地勢較低且佔地較廣,而東部的老城區則有城牆圍繞。卡爾卡松的防禦工事最早可回溯到羅馬時代。1659年,比利牛斯條約將邊境的魯西永大省割讓給法國,卡爾卡松在戰略上的重要性才逐漸消失,羊毛紡織業成為主要的經濟活動。老城區於1853年由建築師 Eugène Viollet-le-Duc 開始修復,並於1997年納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文化遺產。 今日的卡爾卡松最主要的經濟來源為觀光業,除了老城區,米迪運河也吸引許多觀光客。在觀光業之外,卡爾卡松的經濟活動還包括釀酒、紡織、製鞋等行業。.

新!!: 法国和卡尔卡松 · 查看更多 »

卡佩王朝

卡佩王朝(法语:Capétiens)是由卡佩家族的于格·卡佩建立的法兰西王国的第一个王朝,上承西法兰克王国的加洛林王朝,下接瓦卢瓦王朝,自987年至1328年统治法国。卡佩王朝王室是欧洲最大和最古老的王室家族,其瓦卢瓦支系的统治一直维持到1589年,而波旁支系对法国的统治经历了1814年王朝复辟持续到1830年,另一分支奥尔良王朝的统治到1848年才结束。时至今日,西班牙国王费利佩六世和卢森堡大公亨利仍是卡佩王室的后裔。Encyclopædia Universalis, volume 20, p.2161, édition 1975, ISBN 2-85229-281-5.

新!!: 法国和卡佩王朝 · 查看更多 »

卡纳克巨石林

卡纳克巨石林(法语:Alignements de Carnac)是位于法国布列塔尼卡纳克村周边的非常紧密的石器时代遗址的总称,由石阵、支石墓、岩冢和单独树立的独石组成。当地有3000多块史前布列塔尼凯尔特人居民树立的石头,这些石头均产于本地,是世界上最大的史前石阵。当地的传说说这些排列笔直的石阵是被梅林石化了的罗马军团,是亚瑟王传说的一个当地版本之一。大多数这些石头树立在卡纳克境内,少数位于东部的临镇中。 这些石头是在新石器时代树立起来的,估计于前3300年左右,但是也有人估计其年代在前4500年左右。 一些石阵在过去的世纪中被破坏,比如支石墓被用作羊圈、鸡圈甚至火炉。还有许多石头被搬走铺路或者当作建筑材料。对现存的石阵的管理在当地依然是一个争议内容。.

新!!: 法国和卡纳克巨石林 · 查看更多 »

卡特里派

卡特里派(Catharism),又稱為純潔派(Cathari,又譯迦他利,名稱源自希臘文Katharoi,「清潔」的意思),是一個中世紀的基督教派别,受到摩尼教思想的影響,兴盛于12世纪与13世纪的西欧,主要分布在法國南部。 由於該教派於1145年傳入法國南部的阿爾比(Albi)城,因此又稱阿爾比派(法语 Albigeois, 英文 Albigenses)。.

新!!: 法国和卡特里派 · 查看更多 »

卡芒贝尔奶酪

卡芒贝尔奶酪(Camembert),又譯“金銀幣、卡门培尔、卡門貝爾、卡門伯”,是一種軟的法國白黴圆饼形乾酪,以法國下诺曼第奧恩省Vimoutiers附近的村莊卡芒贝尔命名。 卡芒贝尔於1791年被瑪莉·哈瑞爾發明。正宗的卡芒贝尔,应该用生奶制成,表面有遍布的發黴的白毛,内部是黄色的,故称金银幣。 軼事:相傳這名字的起源是拿破崙因喜愛這款由當地婦人瑪莉·哈瑞爾所做的乳酪,因此便御賜以這個諾曼第小村名字來為乳酪命名。.

新!!: 法国和卡芒贝尔奶酪 · 查看更多 »

卡门

《卡门》是法国作曲家乔治·比才完成于1874年秋天的一部歌剧,故事改編自法国现实主义作家普罗斯佩·梅里美的同名小說。比才作曲,法国的亨利·梅拉克和吕多维克·阿莱维作词。该剧在比才死后才获得成功。 美国女高音格拉汀·法拉的有声电影和查理·卓别林的一部无声电影更是扩大了歌剧的名声。20世纪80年代有過一次卡门熱潮。1983年的几个月内,彼得·布鲁克改编版的《卡门悲剧》上演,在隆达导演弗朗切斯哥·罗斯协同多明哥拍摄了电影版的卡门。.

新!!: 法国和卡门 · 查看更多 »

卡洛林帝国

#重定向 加洛林王朝.

新!!: 法国和卡洛林帝国 · 查看更多 »

卡洛林王朝

#重定向 加洛林王朝.

新!!: 法国和卡洛林王朝 · 查看更多 »

卢瓦尔河

卢瓦尔河(Loire),法国最长的河流,发源于塞文山脉,流程1,020公里(630英里),先向北、西北,后向西注入比斯开湾,两岸有闻名世界的卢瓦尔河谷城堡群。.

新!!: 法国和卢瓦尔河 · 查看更多 »

卢瓦尔河地区大区

卢瓦尔河地区(Pays-de-la-Loire)是法国西部一個大區的名稱,西鄰大西洋,处于卢瓦尔河下游和及河口地区,法国大革命时期曾是保皇派叛乱的重要区域。它是1950年代创建的大区之一,作为其首府的影响区,南特是少数所谓的“平衡大都会”(métropolesd'équilibre)之一。面积32,082平方公里,人口3,222,061。下轄大西洋盧瓦爾省(44)、曼恩-盧瓦爾省(49)、馬耶訥省(53)、薩爾特省(72)、旺代省(85)。 其首府是南特。.

新!!: 法国和卢瓦尔河地区大区 · 查看更多 »

卢瓦尔河流域

卢瓦尔河流域(Vallée de la Loire)被称为“法国的花园”和“法语的摇篮”,以其高质量的建筑遗产著称。这些建筑不仅分布在昂布瓦斯、昂热、布卢瓦、希农、南特、奥尔良、索米尔和图尔等历史名城,尤其以盧瓦爾河谷城堡群闻名世界。 卢瓦尔河流域的风景,尤其是众多的文化建筑,清楚表明了西欧文艺复兴和启蒙时代的思想和建筑设计理念。 2000年12月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卢瓦尔河流域的中游部分,从曼恩河到叙利,列入世界遗产名单。这一地区涉及卢瓦雷省、卢瓦尔-谢尔省、安德尔-卢瓦尔省和曼恩-卢瓦尔省,评审委员会称卢瓦尔河流域是: “拥有极其美丽的杰出的人文景观,历史名城和村庄,大量壮丽的历史建筑(城堡),几个世纪以来人类和自然环境相互交融而形成的土地。”。卢瓦尔河流域亦包括在1981年被單獨列入世界遗产目录中著名的香波尔城堡。.

新!!: 法国和卢瓦尔河流域 · 查看更多 »

卢格杜努姆

卢格杜努姆有时也译作“盧迪南”。(Lugdunum)是一个高卢城市,即现今的法国里昂。卢格杜努姆于公元前43年由作为古罗马殖民地而建。公元前27年起的几个世纪里,卢格杜努姆都是高卢行省的首府以及西部罗马的最重要城市之一。皇帝克勞狄一世和卡拉卡拉出生在卢格杜努姆。公元69年至192年,卢格杜努姆城市人口达到五万至十万,历史学家更估计有二十万。.

新!!: 法国和卢格杜努姆 · 查看更多 »

卢梭

卢梭(Rousseau)通常是指:.

新!!: 法国和卢梭 · 查看更多 »

卢森堡

卢森堡大公国(Groussherzogtum Lëtzebuerg;Grand-Duché de Luxembourg; Großherzogtum Luxemburg),通称卢森堡(Lëtzebuerg;Luxembourg;Luxemburg),被邻国法国、德国和比利时包围,是一個位于欧洲的内陸國家,也是現今歐洲大陸僅存的大公國,首都盧森堡市。盧森堡是欧盟成员国,因境内有欧洲法院、欧洲审计院、欧洲投资银行等多个欧盟机构被称为继布鲁塞尔和斯特拉斯堡之后的欧盟“第三首都”。.

新!!: 法国和卢森堡 · 查看更多 »

卢浮宫

羅浮宮(Musée du Louvre)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的塞纳河边,原是法国的王宮,现在是卢浮宫博物馆,常年展出的展品数量达3.5万件,包括雕塑、绘画、美术工艺及古代东方、古代埃及和古希腊罗马等7个门类,主要收藏1860年以前的艺术作品与考古文物。.

新!!: 法国和卢浮宫 · 查看更多 »

卢浮宫金字塔

卢浮宫金字塔(Pyramide du Louvre)位于巴黎卢浮宫的主庭院拿破仑庭院(Cour Napoléon),是一个用玻璃和金属建造的巨大金字塔,周围环绕着三个较小的金字塔。大金字塔作为卢浮宫博物馆的主入口,由美籍華人建築師貝聿銘設計,于1989年建成,已成为巴黎的城市地标。.

新!!: 法国和卢浮宫金字塔 · 查看更多 »

卫星电视

卫星电视(簡稱衛視)即通过接收人造卫星转播过来的电视信号节目的电视广播方式。卫星电视的传输过程一般为:通过卫星将地面基站发射的微波信号远距离传输,最终用户使用定向天线将接收的信号通过解码器解码后输出到电视终端收视的一整套过程。其他常见的广播方式有地面電視和有線電視。 早期的微波信号为模拟信号,常常需要很大的天线来接收。90年代后期起数字信号渐渐成为主流,现在模拟信号大多已经淘汰。而数字信号又分为C,Ku两种波段传输,因为很多原因现在越来越多的运营商更趋于选择Ku段。而加密方式各运营商也有不同选择,华人运营商多选择法国电信、Conax、南瓜Nagra等加密方式。 此外,常常同波束的信号不仅负载视频信号,还会负载音频,数据(远程教育,远程网络传输),还会用作即时视讯传输等多种信号。.

新!!: 法国和卫星电视 · 查看更多 »

印度

印度共和国(भारत गणराज्य,;Republic of India),通称印度(भारत;India),是位于南亚印度次大陆上的国家,印度面积位列世界第七,印度人口众多,位列世界第二,截至2018年1月印度拥有人口13.4亿,仅次于中国人口的13.8亿,人口成長速度比中國還快,预计近年将交叉。是亚洲第二大也是南亚最大的国家,面积328万平方公里(实际管辖),同时也是世界第三大(购买力平价/PPP)经济体。 印度并非单一民族及文化的国家。印度的民族和种族非常之多,有“民族大熔炉”之称,其中印度斯坦族占印度总人口的大约一半,是印度最大的民族。印度各个民族都拥有各自的语言,仅宪法承认的官方语言就有22种之多,其中印地语和英语被定为印度共和国的联邦官方语言,并且法院裁定印度没有国语。英语在印度非常流行,尤其在南印地位甚至高于印地语,但受限于教育水平,普通民众普遍不精通英语。另外,印度也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世界4大宗教其中的佛教和印度教都源自印度。大部分印度人信仰印度教。伊斯兰教在印度也有大量信徒,是印度的第二大宗教,信教者约占印度的14.6%(截至2011年,共有约1亿7千7百万人)。伊斯兰教是在公元8世纪随着阿拉伯帝国的扩张而传播到印度的。公元10世纪后,北印的大多数王朝统治者都是信奉伊斯兰教的,特别是莫卧儿王朝。印度也是众多正式和非正式的多边国际组织的成员,包括世界贸易组织、英联邦、金砖五国、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和不结盟运动等。 以耕种农业、城市手工业、服务业以及其支撑产业为主的部分行业已经相对取得了进展。除了民族文化与北方地形的丰富使印度旅游业颇受欢迎之外,由于时差,大批能说英语的人才也投入外包行业(即是外国企业把客户咨询,电话答录等等服务转移到印度)。另一方面,宝莱坞电影的文化输出在英语圈乃至全球的影响力不亚于世界主流。同时印度还是很多专利过期药物的生产地,以低价格提供可靠的医疗。近年来,印度政府还大力投资本国高等教育,以利于在科学上与国际接轨,例如自主太空研究、南亚半岛生态研究等等。印度最重要的贸易伙伴是美国、欧盟、日本、中国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新!!: 法国和印度 · 查看更多 »

印度洋

印度洋(Indian Ocean),位于亚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之间毛漢英《印度洋》,《中國大百科全書》条目,印度位在印度洋北部的中央位置,這也是印度洋名稱的由來,印度洋大部分在南半球。總面积7491万平方公里,约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21.1%,是世界第三大洋。印度洋的範圍北至印度次大陸及阿拉伯半島(南亞及西亞);西達東非;東側則以印度尼西亞、巽他群島及澳大利亞為界;南迄南冰洋(也有定義至南極洲)。印度洋西面于开始于厄加勒斯角的东经20°处与大西洋相接,东面于东经146°55'处与太平洋相接。印度洋的最北边大概为波斯湾内北纬30°处。印度洋的宽度有将近(从非洲南部尖端到澳大利亚之间),它的总面积大约为,包括红海和波斯湾。印度洋的水量大约为。.

新!!: 法国和印度洋 · 查看更多 »

印度洋委员会

印度洋委员会(Indian Ocean Commission,缩写IOC;Commission de l'Océan Indien,缩写COI),是印度洋岛国成立的国际组织。.

新!!: 法国和印度洋委员会 · 查看更多 »

印象主义音乐

印象主义音乐是19世纪主要在法国流行的一种音乐样式,受象徵主义文学和印象主义绘画的影响。这些音乐并不描述现实的事件,而是建立在色彩、运动和暗示(Suggestion)之上,这其实是印象主义艺术的共徵。而印象主义者多为法国人。他们认为,纯粹的艺术想象力比描写真实事件具有更深刻的作用。印象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为德布西(Achille-Claude Debussy)和拉威尔(Joseph-Maurice Ravel)。印象主义音乐带有一种完全抽象的、超越现实的色彩,是音乐进入现代主义的开端。.

新!!: 法国和印象主义音乐 · 查看更多 »

印象派

印象派(Impressionnisme),是指于1860年代法国开展的一种藝術運動或一种畫風。印象派的命名源自於莫內於1874年的畫作《印象·日出》,遭到学院派的攻击,並被评论家路易·樂華(Louis Leroy)挖苦是「印象派」(起源)。 印象派畫作常見的特色是筆觸未經修飾而顯見,構圖寬廣無邊,尤其著重於光影的改變、對時間的印象,並以生活中的平凡事物做為描繪對象。著名的藝術家有莫內(Claude Monet)、馬內(Édouard Manet)、竇加(Edgar Degas)、雷諾瓦(Pierre-Auguste Renoir)等,其中塞尚(Paul Cézanne)後開創了後印象派(Post-Impressionism)。 在視覺藝術領域的印象派後,很快的便出現了印象乐派、印象文學派等其他領域的類似派別。 印象主义画派是19世纪重要的艺术流派之一,它兴起于19世纪60~70年代,名于1874年此画派画家的第一次联展。19世纪最后三十年里,它成为法国艺术的主流,并影响到整个欧美画坛。 如果说文艺复兴运动是近代绘画的开端,确立了科学的素描造型体系,把明暗、透视、解剖等知识科学地运用到造型艺术之中;那么印象派则是现代绘画的起点,它完成了绘画中色彩造型的变革,将光与色的科学观念引入到绘画之中,革新了传统固有色观念,创立了以光源色和环境色为核心的现代写生色彩学。它还认识到艺术形式的独特的审美价值,在形式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为现代艺术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相对于欧洲传统的古典主义艺术来说,以德拉克洛瓦(Eugène Delacroix)为代表的浪漫主义可以说是第一次革命浪潮,以库尔贝(Gustave Courbet)为代表的现实主义可以成为第二次革命浪潮,以马內、莫內、竇加等人为代表的印象主义运动则可称为第三次革命浪潮。印象派画家虽然仍选择了写实主义的描绘方式,但是发现了在人工条件下描绘对象的方法。当他们仔细研究了传统的写实法则后发现,传统艺术的再现自然是建立在一个错误的观念之上的。因为传统绘画,画家写生大都在室内,主要依靠室内光在物体上产生柔和的明暗变化来画对象。这些画虽然也有不少微妙的色彩变化,但是这种方法始终是基于固有色的观点来描写对象的,因此总的色彩倾向是棕色调。人们也养成了欣赏这种油画的习惯,以至很少有人细心去研究在外光下会产生怎样的色彩效果。 印象派画家肩负起了重新研究光与色彩之关系的历史任务。他们不再依据传统的法则和教条,在受到巴比松画派和英国风景画家户外写生的启迪后,他们大胆地走出画室,面对自然进行写生创作。他们在室外写生后很少回画室再整理,让作品保持室外写生的生动性。而巴比松画派在外写生后,大多是绘画室进行创作整理的。印象派画家根据当代科学的发展,了解光的构成,光和色的关系,依靠自己眼睛的观察去再现对象的光和色在视觉中造成的印象。这样,人们在把握色彩方面完成了一次伟大的革命。现在美术学院教授的色彩理论以及条件色、对比色、色彩三要素等广为人知的色彩知识均源于印象派对色彩的研究成果。 很多人不了解印象派,以为这是一个相当前卫的西方现代艺术流派,其实印象派只是一个同传统艺术一脉相承的画派。因为传统艺术主要是在遵循模仿写实的道路上发展,印象派并未放弃这个基本点,它的目标不过是更真实地从光和色的角度认识和再现对象。不同之处仅在于传统艺术只注意了对象的明暗关系变化,印象派却研究了光在物体上造成的丰富色彩效果。可以说印象派是传统艺术走向现代艺术的转折的起点。.

新!!: 法国和印象派 · 查看更多 »

即刻救援

是一部於2008年上映的法國動作片,由皮耶·莫瑞爾(Pierre Morel)執導,盧·貝松和勞勃·馬克凱曼擔任編劇,連恩·尼遜、芳姬·詹森(Famke Janssen)和瑪姬·格蕾斯(Maggie Grace)等人主演。故事描述一名退休的CIA情報人員得知女兒在巴黎遭到人口販子綁架的消息,一路追擊犯人至歐洲救回女兒的驚險過程。 此片的兩部續集《救參96小時2》於2012年10月5日於美國上映,《救參96小時3》則於2015年1月9日於美國上映。.

新!!: 法国和即刻救援 · 查看更多 »

南美洲

南亚美利加洲(西班牙语: 或 ;葡萄牙语:;法语:;英语:;荷兰语:;字源:阿美利哥·维斯普西),简称南美洲,为七大洲之一,位於西半球南部(或南半球),西臨南太平洋,西面為太平洋板塊及納斯卡板塊。太平洋板塊及納斯卡板塊之間的內營力為張力,衍生了東太平洋海嶺;而納斯卡板塊與南美洲板塊的內營力為擠壓力,衍生了秘魯智利海溝的俯衝帶,並於南美洲板塊之下。與東面則是大西洋,北面則是加勒比海。南美洲是美洲大陸南面的一部分,西面有海拔數千--的安第斯山脈,東向則主要是平原,包括亞馬遜河森林。 南美洲面積達1,784萬平方公里,佔地球表面的3.5%。直到2011年,南美洲人口已有3億8千萬,世界排名第五。其中巴西是南美洲面積最大的國家,佔有一半左右。.

新!!: 法国和南美洲 · 查看更多 »

南特

南特(Nantes,布列塔尼語:Naoned)是法國西北部大西洋沿岸重要城市,城市主體坐落于盧瓦爾河下游北岸,距入海口(盧瓦爾河匯入比斯開灣)約50公里。南特是法蘭西第6大城市,作為法國第八大城市共同體,其人口為897,73人(2012)。2013年南特城市人口統計為292,718人,佔法國第六位。由於與聖納澤爾市郊聯合擁有盧瓦爾河入海口新港,南特成為法國西部最重要的大都市。 南特大部分歷史是與布列塔尼相關的。自原始時代起這裡便已經是一個重要的港口,也成為高盧羅馬Namnètes城邦的首府,也是公元五世紀主教管轄區所在地,之後成為法蘭克半傳奇性羅蘭伯爵領地首府。南特在851年被布列塔尼人諾米諾埃王攻克,布列塔尼崛起,從此開啟布列塔尼城市历史,包括南特城堡,成为十五世纪公爵主要府邸,那个时代南特已成为布列塔尼公國真正的首府,同时开始兴建至今仍存的主教堂。十六世紀初,由於布列塔尼歸屬法蘭西王國,南特漸漸失去其政治中心優勢讓位於雷恩。接下來的三個世紀,南特在國際貿易舞台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大部分是黑奴販賣生意,於十八世紀達到頂峰,為城容建設提供了巨大的財富。 同時是盧瓦爾河地區與大西洋盧瓦爾省的首府,無論在布列塔尼地區歷史還是文化上都是最重要的城市。南特這個名稱源自Namnètes,這是一個羅馬帝國攻占高盧之前定居於此的一個部落。 時代雜誌在2004年時將南特選為歐洲最適合居住的城市 Time Europe, 22 August 2004.於2007年8月4日查閱。.

新!!: 法国和南特 · 查看更多 »

南特敕令

南特敕令(法語:Édit de Nantes),又稱為南特詔令、南特詔書、南特詔諭,法國國王亨利四世在1598年4月13日簽署頒布的一條敕令。這條敕令承認了法國國內雨格诺教徒的信仰自由,並在法律上享有和公民同等的權利。而這條敕令也是世界近代史上第一份有關宗教寬容的敕令。不過,亨利四世之孫路易十四卻在1685年頒布《楓丹白露敕令》,宣佈基督新教為非法,南特敕令亦因此而被廢除。.

新!!: 法国和南特敕令 · 查看更多 »

南锡

南錫(Nancy)是法國洛林大区默尔特-摩泽尔省的首府,位于法国东北部,位于大东部大区。城市处于默尔特河河边,距离默尔特河上游与摩泽尔河交汇点几千米远。南锡距离巴黎东部281千米远,距离斯特拉斯堡西部116千米远。 直到1766年法兰西王国的领土扩张,作为洛林公国的首都,自从1777年作为主教座以来,南锡在1790到1871年间是摩泽尔省的首府,1871年之后归属默尔特-摩泽尔省。南锡因为斯坦尼斯拉斯广场出名,广场名字源于斯坦尼斯瓦夫一世并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18世纪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南锡拥有众多的历史古迹,凭借着南锡学院,南锡是欧洲新艺术运动主要发展中心之一。 南錫市内人口在2013年增长至104 072,在洛林大区位列第二仅次于梅兹。同时在大南锡都市圈内拥有434 479居民(2012),是洛林大区人口最多的都市圈,在大东部大区位列第二,仅次于斯特拉斯堡并且在法国排名第五。南锡同样是主要的大学城和健康中心之一。.

新!!: 法国和南锡 · 查看更多 »

南极洲

南极洲(Antarctica)是地球最南端的洲,位於南半球的南極區,是地理南极的所在地。南极洲大部分区域都在南極圈内,四周被南冰洋环绕。南极洲是世界上的第五大洲,其面积约为1400万平方公里,仅次于亞洲、非洲、北美洲和南美洲,是大洋洲的两倍。除了南极半岛最北端的部分区域之外,全洲約98%的地方都被平均厚度1.9公里的冰层覆盖着。 南極洲是地球上最寒冷、乾燥、多風的大洲,是唯一橫跨所有經線的洲,也是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它沿岸地区的年降水量仅有200毫米,内陆地区更少。到了第三季(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时,南极洲的平均温度低至-63℃,最低温度可達-89.2℃。南極洲的本地物种有各类藻類、细菌、真菌、植物(包括苔藓)、原生生物以及一些可以适应寒冷环境的动物,例如企鵝、海豹、線蟲、緩步動物、蟎等。南极洲沒有永久居民,但每年居住在這裡的科研人员有一千至五千人。 儘管很久之前已經有關於「未知的南方大陸」(Terra Australis)的神話故事與臆想,但直至1820年,俄羅斯探險家米哈伊尔·拉扎列夫和法比安·戈特利布·馮·別林斯高晉乘着沃斯托克號和战船来到芬布爾冰架时,人类才第一次目睹它的真容。由於南极洲氣候惡劣、資源缺乏以及地理孤立性,南極洲在十九世纪并沒有引起人們的注目。 南极洲现在是法律意义上的共管领土,由南极条约体系的成员国协商管辖。1959年,12个国家签署了《南极条约》,随后有38个国家签署。該條約意在支持科學研究及保護南極生物地理分布区,并禁止在南极洲进行的一切军事活动、核爆炸试验以及处理放射物的行为。截至2016年,南极洲已建有135座常设科學考察站,陆续吸引了四千多名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到這裡進行科學實驗。.

新!!: 法国和南极洲 · 查看更多 »

協約國

協約國(Allied Powers)主要由法國、俄羅斯、英國、日本、義大利和美國組成,在第一次世界大戰與同盟國對敵。.

新!!: 法国和協約國 · 查看更多 »

单一制

单一制是一种国家结构形式,指中央政府擁有所有政治權力,與复合制相对,現在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採用單一制。 大多數實行單一制的國家都會成立地區行政區域及地方政府,來協助管理地區事務。可是,這些地區行政區域的所有權力都来自中央政府的授權,而中央政府亦可隨時廢除或成立新的行政區域。 单一制国家只有一部统一的现行宪法以及统一的法律体系,国家具有统一的立法、行政、司法系统,国民具有统一的国籍身份。 根据对权力的集中程度,有人亦将单一制分为中央集权型和非中央集权型(地方分权)。中世纪的欧洲国家(除了神聖羅馬帝國與基輔羅斯公國之外)都是中央集权型国家,地方政府的权力受到中央政府的严密控制。而现代的单一制国家则多趨为非中央集权型式,中央政府掌握军事、外交等全国统一性政务,而地方政府在行政上享有较大的自主权,有少數國家相當類似聯邦制。.

新!!: 法国和单一制 · 查看更多 »

反犹太主义

反犹太主义是一種意識型態,對於对仇恨犹太人或犹太教的思想与行为的总称,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动机和表现形式。反犹太主义在世界各地有犹太人生活的地方皆存在,在歐洲、亞洲及阿拉伯也有。 「反猶太主義」的原文(Antisemitism、Anti-Semitism 或 anti-semitism)直譯為反閃族主義。在字面意義上,反閃族主義是對於所有閃族的反感情緒,虽然犹太人与阿拉伯人同属闪米特人,但是這個名詞在歐洲特指對於猶太人的仇恨情緒。這個名詞在1873年首次在德國出現,同義詞是「仇恨猶太人者」(Judenhass,Jew-hatred)。.

新!!: 法国和反犹太主义 · 查看更多 »

古典时代晚期

古典時代晚期又稱作古代晚期、晚古時期或近古代(Late Antiquity),是歷史學上的術語,意指古典古代到中世紀之間的期間,地區包含了歐洲的大部分和環地中海地區,歷史學者彼得·布朗(Peter Brown)把這段期間界定在2世纪到8世紀,一般而言這段時期的開端是羅馬帝國的三世紀危機 (公元235年– 284年),在7世紀東羅馬帝國的皇帝席哈克略在位期間遭受穆斯林入侵結束。 羅馬在皇帝戴克里先在位時,社會、文化以及組織出现重大轉變,羅馬開始出現東西部的概念,在君士坦丁大帝在位期間除了基督教化,甚至有更大的舉措-遷都拜占廷,並改名為君士坦丁堡,當4世紀日耳曼人大舉遷徙使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時,蠻族也在各地建立王國,文化也呈現日耳曼-羅馬的形式,歐洲文化的基礎就在日耳曼族和基督教傳統混合而成。 歐洲的人口和知識科技也在此際慢慢轉變,社會崩潰直到文藝復興才開始恢復,而在西羅馬帝國滅亡到中世紀之間的時期,也是所謂的黑暗時期,也是近古代較狹義的定義。.

新!!: 法国和古典时代晚期 · 查看更多 »

古生代

古生代(Paleozoic,符号PZ)是地质时代中的一个代,开始于同位素年龄542±0.3百万年(Ma),结束于251±0.4Ma。 古生代是显生宙的第一个代,上一个代是元古宙的新元古代,下一个代是中生代。古生代包括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其中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又合称早古生代,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又合称晚古生代。 古生代意為遠古的生物時代,持續约3亿年。對動物界來說,這是一個重要時期。它以一場至今不能完全解釋清楚的進化拉開了寒武紀的序幕。寒武紀動物的活動範圍只限於海洋,但在古生代的廷續下,有些動物的活動轉向乾燥的陸地。古生代後期,爬行動物和類似哺乳動物的動物出現,古生代以迄今所知最大的一次生物絕滅宣吿完結。 早古生代稱為無脊椎動物時代。 晚古生代稱為魚類及兩棲類時代。.

新!!: 法国和古生代 · 查看更多 »

古斯塔夫·福樓拜

古斯塔夫·福樓拜(法语:Gustave Flaubert,),生于法國鲁昂,法国文学家,世界文学名著《包法利夫人》的作者。.

新!!: 法国和古斯塔夫·福樓拜 · 查看更多 »

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Renewable Energy)為來自大自然的能源,例如太陽能、風力、潮汐能、地熱能等,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能源,會自動再生,是相對於會窮盡的不可再生能源的一種能源。 另一方面,近年來世界上有些國家也意識到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性,而大力鼓吹,特別是在風電方面,風電從1990年來即每年有30%的成長速度,至2016年全球裝機容量已達486.790 GW。另外就個別國家而言:例如德國:再生能源發電從1990年占全部發電量約3.1%,發展至2010年底的17% ,其中36.5%為風電;33.5%是生物質能發電,19.7 %是水力,太陽光電有12%,有37萬的就業人口。 近幾年來,由於氣候變遷對人類帶來的警訊,讓各國政府紛紛思考如何減碳節能。為減少對化石能源的依賴性,有些國家便轉而求救於核能發電,以達減碳又同時成本低廉的效果,惟自2011年3月11日發生的日本福島核災以後,許多國家原本雄心勃勃的擴核計劃,都大大地受到質疑,極有可能會“棄核轉再”,讓可再生能源的發展有更大的空間。 根據國際能源署可再生能源工作小組,可再生能源是指「從持續不斷地補充的自然過程中得到的能量來源」。可再生能源泛指多種取之不竭的能源,嚴謹來說,是人類有生之年都不會耗盡的能源。可再生能源不包含現時有限的能源,如化石燃料和核能。 大部分的可再生能源其實都是太陽能的儲存。可再生的意思並非提供十年的能源,而是數百年甚至千年的。 隨着能源危機和的出現,对氣候變化忧虑,还有不断增加的政府支持,都在推動增加可再生能源的立法,激勵和商业化。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PDF), p. 3.

新!!: 法国和可再生能源 · 查看更多 »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縮寫:SD),或永續--發展是指在保护环境的条件下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以不损害后代人的需求為前瞻的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这个术语使用由布倫特蘭委員會创造已成为最经常被引用的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既能满足我们现今的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能满足他们的需求的发展模式。”.

新!!: 法国和可持续发展 · 查看更多 »

史丹福大學出版社

史丹福大學出版社(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SUP)是史丹福大學的出版社。1892年在史丹福大學成立了一個獨立的出版公司,1895年首次把“斯坦福大學出版社”的名稱印在書上。 1917年,史丹福大學買下出版社,使之成為斯坦福大學的一個部門。 1999年,出版社成為史丹福大學圖書館的一個部門。它每年出版約130本書,目前地址是在史丹福校園的東南部,史丹佛研究園區的Page Mill Road。.

新!!: 法国和史丹福大學出版社 · 查看更多 »

右派

右派,又称右翼,是和左派相對,一般是指保守派或溫和保守派。右派政治家一般會采取各種保守的政治立場,並且傾向于維護現存的統治。右派在不同國家與不同時期以不同的形態出現。左派與右派都是相對而言,在不同背景下兩者主張的具體內容不會相同,不能以靜態的「主義」或「階級」劃分。 在西方世界的傳统印象中,右派通常是指支持民族主義、捍衛傳統家庭和宗教(猶太-基督教文化傳統),且反對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和國際主義的政黨,認為某些社會分層及社會不平等的現象是正常、自然且不可避免的一派。部分人則用「右派」來稱呼自由放任資本主義的支持者。不過雖說自由放任,卻不包含移民的自由移動,此外,右派對於宗教衝突比較保守,因而對於種族問題也較為謹慎乃至於排斥。.

新!!: 法国和右派 · 查看更多 »

司汤达

利-亨利·贝尔(Marie-Henri Beyle,),笔名司汤达(Stendhal, 或 ,一译斯丹达尔、斯湯達爾),是一位19世纪的法国作家。他以准确的人物心理分析和凝练的笔法而闻名。他被认为是最重要和最早的现实主义的实践者之一。最有名的作品是《红与黑》(1830)和《帕尔马修道院》(1839)。.

新!!: 法国和司汤达 · 查看更多 »

叽哩咕与女巫

《叽哩咕与女巫》(Kirikou et la Sorcière)是1998年的一部传统动画故事片,由Michel Ocelot撰写并执导。汲取了西非民间传说的元素,讲述刚出生的小男孩叽哩咕对抗邪恶女巫karaba,从而拯救了自己的村子。该片由法国、比利时、卢森堡的公司联合制作,并由拉脱维亚的Rija电影工作室和匈牙利Exist工作室完成动画部分。 “叽哩咕”系列取得极大的成功,后续还有2005年的《叽哩咕与野兽》。2007年,《叽哩咕与女巫》首次以舞台音乐剧的形式呈现,名为Kirikou et Karaba。另一部《叽哩咕、男人和女人》将在2011年底到2012下半年开拍。.

新!!: 法国和叽哩咕与女巫 · 查看更多 »

參孫與大利拉

《参孙和大利拉》改编自《圣经·旧约·士师记》第十三章至第十六章中有关希伯莱英雄参孙的故事,是一部由法国作曲家圣桑创作的大型歌剧,于1877年在德国首次公演。这部歌剧是圣桑唯一一部仍作常规演出的剧目,其中两首旋律优美情感动人的咏叹调,“春到人间”和“轻轻唤醒我的心”,是女中音演出的经典曲目。 Category:歌劇作品 Category:法国音乐作品.

新!!: 法国和參孫與大利拉 · 查看更多 »

发展中国家

发展中国家(也称作--,Developing country),指经济、社会方面发展程度较低的国家,與发达国家相對。但現今隨著經濟發展,已有部份的發展中國家的生活水平和发达国家差距不大(包括波斯灣產油國、智利、哥斯大黎加、馬來西亞、汶萊和部份東歐國家),另外相反的是也有部份的發展中國家反而因生活水平退步而滑入-zh-tw:最低度開發國家;zh-hans:最不发达国家;zh-hant:最不發達國家-。.

新!!: 法国和发展中国家 · 查看更多 »

发展援助

发展援助(Development aid)指以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为目的的国际间实物资源或资金转移。一般是由已開發國家提供各種援助資源。.

新!!: 法国和发展援助 · 查看更多 »

参议院 (法国)

参议院(Sénat,)是法国两院制议会中的上议院,下议院是國民議會。参议员是由约15万名地方代表间接选举的。一个地区的地方代表人数与该地区的人口数量有关,但不完全成正比,总的来说乡村地区较城市地区的选票多。 参议员的任期为六年,在法国政治中他們是立法權構的一部分,但是他们的决定可以被國民議會否决。参议院对政府的监督权力有限:虽然参议院可以向政府提问和公开调查结果,但是形式上参议院没有制裁政府的权力。 法国参议院目前的状态是法蘭西第五共和國的宪法规定的。这部宪法最重要的更改在于加强总统和政府的权力,同时削弱國民議会的权力。法国政府拥有多种渠道来介入参议院的内部工作程序。因此在法国社会上始终有对参议院的批评,甚至有人质疑这样一个虚弱的议会是否有必要。 2001年宪法修正给予参议院更多的自主权,把参议员的任期从九年缩短到六年,参议员的最低年龄从35岁降低到30岁,每次改選三分之一改為一半。由于农村地区的选民占多数,因此从1959年参议院设立以来保守派始終維持多數。但在2011年9月25日举行的法国参议院部分议员换届选举,一如此前法国媒体的大胆推测,由在野的左翼阵营获得历史性的胜利。从而首度打破了法国参议院自1958年第五共和国诞生以来都由右派把持绝大多数的局面。但到2014年參議院改選,右派重新取得多數。.

新!!: 法国和参议院 (法国) · 查看更多 »

叛國

叛國,在法律上,指一個人對其所屬於的國家不忠誠;違背其效忠宣言或與其國家的敵人合作的人會被稱為叛徒。《法律詞典》(Oran's Dictionary of the Law)(1983年版)對叛國的定義是:「一個公民協助外國政府推翻或嚴重侵害他所屬的國家,或慫恿外國對他所屬的國家宣戰。」 站在本国执政者(尤屬長期執政的獨裁者)的立场上来看,叛國的相似詞是革命,因為革命幾乎會利用國內外一切可用勢力來從事推翻原政府政權的行為,叛國與革命的認定則由觀點立場的不同而有差異,進行革命的人通常會被原始政府視為叛國或密謀顛覆等,被捕後通常會以前述之罪名予以處決、監禁或是驅逐出境(有外國勢力介入者的可能性較大)。但是也有观点认为二者可从受支持的普遍程度上来划分。 在一些奉行民族主義的獨裁國家,「叛國」經常被用作消弭改革派或異見分子的藉口,被指控叛國的人未必會被提上法庭上,根據客觀的案情證據接受公平審議。這些國家會將不同程度的異見人士動輒標籤為叛國、「賣國賊」,而被國家秘密警察私下緝拿,或動用輿論壓力以達至政治迫害、噤聲等鞏固政權的效果。.

新!!: 法国和叛國 · 查看更多 »

否认犹太人大屠杀

#重定向 犹太人大屠杀否定论.

新!!: 法国和否认犹太人大屠杀 · 查看更多 »

启蒙主义

#重定向 啟蒙時代.

新!!: 法国和启蒙主义 · 查看更多 »

同化

文化同化(Cultural assimilation),或同化政策在社會學上是指個人或團體,被融入非原本,但具社會支配地位的民族傳統文化的過程。同化原本是生物學的概念(参见同化 (生物学)),後來被社會學借用。.

新!!: 法国和同化 · 查看更多 »

同性戀

同性戀,亦稱為同性向、同性愛,是以同性為對象建立起親密關係,或以此性傾向做為主要自我認同的行為或現象。同性戀連同雙性戀和異性戀構成了性傾向連續光譜不同程度之別的三區帶。對同性戀者常用的稱呼為同志,男性為男同志(Gay),女性為女同志(Lesbian)。 性傾向是個體對特定性別之人,感受到的持久性情感、愛慕或性吸引力。目前尚無研究能夠明確證實性傾向是由特定、或多種因素所引致。但數篇生物學理論研究論文指出性傾向的形成可能涉及基因或子宮環境等生物性因素,而由生物因子(基因、激素)和非社會性的環境因子共同作用促成,科學證據不支持能由社會性手段教導或學習性傾向的說法。 科學研究已證實同性戀是人類性慾的自然展現型式之一,同性戀此性傾向與異性戀、雙性戀相同,其本身不造成任何心理傷害。性傾向可能會在一生中發生某種程度的變化,或未必有固定的身份認同;儘管如此,大多數人對於他們的性傾向,幾乎沒有或沒有經驗到能選擇的感覺,並且沒有充足可靠的科學證據支持能用心理學手段干預性傾向。 不少同志處於互相承諾或同居的親密關係,有些也共同育養子女,但直到最近一些國家才展開針對同性親密同居的戶口調查,同志家戶的生活境況也開始獲得矚目。在人類歷史上,同性間的親密關係與性行為受過推崇和迫害,而從十九世紀末開始,爭取同志社群能見度、同性親密關係社會承認和相關法律權利的全球性社會運動興起,要求保障同志在婚姻或民事結合、生育撫養、工作就業、從軍入伍、醫療照護上獲得平等對待的權利,並且推動立法或行政措施,制止對性別氣質或性傾向的仇恨言論和霸凌行為。.

新!!: 法国和同性戀 · 查看更多 »

合法性

正当性(legitimacy;又譯認受性、正统性、正确性、合理性或合法性)是一个被广泛使用的政治概念,通常指作为一个整体的政府被民众所认可的程度。 在政治科學中,正當性是人民對律法或政權作為一種權威所給予的認受。在這裏,「權威」代表建制政府當中一個特定位置、「正當性」代表一個政府「體系」,而「政府」則代表一個「勢力範圍」。政治正當性被視為管治的基本條件,缺少政治正當性,政府會在立法機關面臨困局並倒台;但在某些政治制度下這個情況不會發生,不受人民歡迎的政權仍然可以生存,因為一小群有影響力的精英依然認為該政權有正當性。 在道德哲學中,「正當性」經常被正面地解讀為一種由人民授予其管治者、相關機構、職位及行為的規範性地位,其基礎是人民同意現政府的組成的合法性以及其運用權力的手法仍然維持恰當。在法律當中,正當性和合法性有所區別,政府行為可以是合法但同時缺乏正當性,例如在1964年北部灣事件後,美國國會所通過的北部灣決議案,容許美國在沒有對越南民主共和國正式宣戰下與其交戰;另一方面,政府行為亦可能是正當但不合法,例如:軍事政變奪取及成立的政權,又或者在一場憲制危機裏各個具正當性的政府機關互相角力的話,也會出現類似情況。 啟蒙時期英國社會理論家约翰·洛克提出,政治正當性來自群眾或明示或暗示的同意(consent):「第二(政府)論的論點是除非得到被管治者的同意,否則該政府不具正當性。」德國政治哲學家Dolf Sternberger說:「正當性是得以施行的政府權力的基礎,是在政府有意識到其管治權利的同時,被管治的也對該權利有某種承認。」 美國政治社會學家西缪·马丁·李普赛特指出,正當性也「涉及到一個政治體系有多少能力去製造和維持一種認同現存政治機制是對該社會最適合和適當的信念。」美國政治理論家Robert A. Dahl以水塘為喻解釋正當性;只要存水維持在某一程度,政治穩定便得以維持,但假若存水低於該程度,政治正當性就會受威脅。 在中國政治哲學當中,從周朝(前1046–256年)開始,統治者和政府之法統由天命所授,不公義的統治者會失去天命授權,繼而失去對人民的統治權利。.

新!!: 法国和合法性 · 查看更多 »

各國諾貝爾獎得主人數

各國諾貝爾獎得主人數,以主權國家或地區區分計算諾貝爾獎得主總數與人均的列表,也計入諾貝爾經濟學獎。。 列表同時認可獲獎之前(通常是出生地)及獲獎當時這2種公民權。倘有雙重國籍則分別計算,1人獲獎2次以1人計算。不計算國際組織得主。斜體為「非國家」單位。 國旗以現存版本為準,已不存在的國家得主計入其繼承國,如蘇聯得主計入俄羅斯。但是中國不包括中華民國。.

新!!: 法国和各國諾貝爾獎得主人數 · 查看更多 »

各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列表

这是一个各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列表。以下介绍的数据由美国能源部二氧化碳信息分析中心(CDIAC)为联合国收集的数据。前十名国家占了世界排放总量的67.07%。.

新!!: 法国和各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列表 · 查看更多 »

各国国内生产总值列表 (国际汇率)

这是一份按照国内生产总值排列的經濟體列表,是某经济体指定年份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成果(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這裡的GDP是按照市場價值或政府官方汇率所估算,單位是百万時值美元。.

新!!: 法国和各国国内生产总值列表 (国际汇率) · 查看更多 »

各国国内生产总值列表 (购买力平价)

这是按照各國國內生產總值(GDP)排序的列表。頁面上提供的美元估算的國內生產總值,都根据購買力平價(PPP)的計算产生。因各机构统计模型不同,所以得出的数据与排名也略有差异。 當比較評估一個國家的國內市場時,一般認為使用購買力平價比國際匯率更有效,這是因為購買力平價會考量區域商品、服務的相對價格,還有該國的通貨膨脹率,而國際匯率可能會扭曲人均收入的真實差異。 不過,在評估各國間金融流動時就有較多限制。, imf.org, March 2007, Volume 44, Number 1 購買力平價常常用來作為評估貧窮門檻之標準,而這更是聯合國在建構人類發展指數的依據。 以下國際比較計畫的表單包含可交易、不可交易的商品,藉以作為估算所有商品的代表。.

新!!: 法国和各国国内生产总值列表 (购买力平价) · 查看更多 »

各国国防预算列表

这是一个各国国防预算列表,数据来自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数值都是使用美元标注。 各国军事开支占GDP比例排名统计反映了各国的军事化程度。一个国家在军事花费越多,在其它关键问题上例如基础设施和教育的花费就越少,而且更会引起其它国家的警惕;不過對先進軍事科技的投資也對民生科技發展有利,藉由提高本國科技可以達到把餅坐大的好處,軍事凱因斯主義也主張在合理範圍內及合理管理下提高軍費對國民福利有利。目前的趋势是開發中國家,特别是中东因为石油致富和接近冲突地区的国家花费了他们GDP中的很大一部分来现代化其军队,试图赶上西方国家。 应该慎重对表内的数据进行比较,这些数据如果直接进行对比有一些问题,比如有汇率因素。这些国防开支的数据一般由当地的货币计算得出的,然后通过汇率转换成美元。因此汇率的变化会导致该国的军事开支估计数据的变化,甚至该国的军事开支没有变化也是如此。另外对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和印度等来说,因为按照国际汇率和购买力平价计算有较大差距,将导致估计值比用购买力平价计算的值低,这两种计算结果有时候差别很大。举例来说,2012年时,中国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大约6.3人民币兑换1美元,而购买力平价大约4.2人民币兑换1美元,因此当年按照购买力平价的中国国防预算比按汇率计算的应当还要增加50%。另一方面来说,如果单纯用购买力平价来计算军事开支也将大大偏离实际情况,例如大量購入進口武器的印度就會出現嚴重偏差,因为很多预算成本不能用同样的转换公式来计算。.

新!!: 法国和各国国防预算列表 · 查看更多 »

吕克·贝松

吕克·贝松(Luc Besson;,),法國導演、編劇和監製,同時也是歐羅巴影業的創立人。.

新!!: 法国和吕克·贝松 · 查看更多 »

吕克·蒙塔尼耶

吕克·蒙塔尼耶(Luc Montagnier,) ,法国病毒学家,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 吕克·蒙塔尼耶是世界艾滋病研究及預防基金會(World Foundation for AIDS Research)的共同奠基人和國際病毒聯盟(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Viral Collaboration)的總監。他得到超過20項大獎,包括第三等法国荣誉军团勋章,1986年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1987年盖尔德納基金會國際獎和2008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蒙塔尼耶的会计师父亲喜欢在家里地下室做科学实验,这使蒙塔尼耶从小就对科学产生了兴趣。由于祖父患结肠癌,他决定投身医学。其研究工作主要致力于寻找艾滋病疫苗和疗法。 2010年11月,蒙塔尼耶受聘上海交通大学全职教授,并在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创建Montagnier研究所,专攻艾滋病研究。.

新!!: 法国和吕克·蒙塔尼耶 · 查看更多 »

吉尔·德勒兹

吉尔·德勒兹(法语:Gilles Louis René Deleuze;),法国后现代主义哲学家。德勒兹出生在法国首都巴黎,一九四四年中学毕业后进入巴黎索邦大学哲学系就读,开始致力于哲学研究。他的哲学思想其中一个主要特色是对欲望的研究,并由此出发到对一切中心化和总体化攻击。德勒兹的主要学术著作包括有在《》、《反俄狄浦斯》、《千高原》(Mille Plateaux)等。一九九五年十一月四日,德勒兹在巴黎十七区寓所跳樓自杀,終年七十岁。.

新!!: 法国和吉尔·德勒兹 · 查看更多 »

君士坦丁大帝

弗拉维·瓦莱里乌斯·奥勒里乌斯·君士坦丁(Flavius Valerius Aurelius Constantinus,),常被稱為君士坦丁一世(Constantinus I)、君士坦丁大帝(Constantinus Magnus,Κωνσταντῖνος ὁ Μέγας,Constantine the Great),或聖君士坦丁(Saint Constantine),羅馬帝國皇帝,306年至337年在位。他是第一位信仰基督宗教的罗马皇帝,在313年与李锡尼共同頒佈《米蘭詔書》,承認在帝国轄境有信仰基督教的自由。 君士坦丁在内战中,击败马克森提乌斯和李锡尼,巩固皇位。统治期間,他对法兰克人、阿拉曼人、西哥特人和萨尔马提亚人的战役均取得勝利,并成功夺回在前一个世纪丧失的达基亚地区。他在拜占庭建立新皇宫 ,并将之命名为新罗马,但人们为尊君士坦丁之名,将此地称作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在此后一千年均为拜占庭帝国的首都,因此君士坦丁也被认为是拜占庭帝国的创立者。.

新!!: 法国和君士坦丁大帝 · 查看更多 »

君主專制

君主專制(absolute monarchy;absolute Monarchie),是西方政治學概念中定義的一種政體,又譯為君主專政、絕對君主制、絕對君主专制、絕對主義王權、絕對王權等;支持君主專制的思想被歸類為專制主義(早期曾譯為“絕對主義”,系根據歐洲啓蒙運動時期enlightened absolutism等詞彙的片面直譯;而現代西方政治學多以despotism進行表述)。早期埃及、希臘、羅馬至歐洲中古時代,其君主作為世人與神之間的神聖角色,不仅是世俗的首领,也是宗教的首领;中世紀歐洲則由於天主教的盛行,教宗的教權大大高於君權,君權很大程度上受到諸侯的限制,在英國甚至產生了大憲章這樣限制君權的法律傳統;16至18世紀歐洲各國紛紛加強君權,國家教會的建立使君主專制受到強化、甚至出現了政教合一的君主制國家,但從17世紀英國及其他國家開始,君權受到立憲化規範,規定其權力從人民而來。 作為一種專制制度,君主專制以君主為國家主權的唯一代表,君主對他的臣民與領土有無限制的權力,其治權不受到任何其他司法、立法、宗教、經濟或選舉的制衡或約束,像法國國王路易十四說的「朕即國家。」(L'état, c'est moi) 。文藝復興後期思想家對此有兩種看法。一種看法在一定程度上為君主專制提供了合理性依據,如馬基雅維利主義和霍布斯早期的思想,都從客觀上論述了身為國家元首與政府首腦的君主應該擁有絕對的政治權力,以便於更好地保護整個國家的利益、應對各種階層勢力之間的角力,以及君主應處於超脫各階層利益的存在。因為君權不受到國家法律的制約,“君主專制”又被稱為無限君主制,和後來發展出的有限君主制的代表君主立憲大相徑庭。 在歷史上,君權大多數情況下受制於封建制度和封建法律、貴族階層的政治權力、圣职者的宗教權力與資產階級的經濟權力,如歐洲文藝復興時期以前的君權;而文藝復興時期以後,天主教教權的衰落和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使得歐洲各國國王有機會收攏權力,加強專制。作為一種專制政體,與獨裁政體相區別,“君主專制”政體下的君主仍需平衡各個諸侯、各社會階層、各個友邦或敵國的關係,并往往需要依靠一個高效運行的政府來實施其政令,其政府雖然在君主的強力領導之下、受君主個人意志影響,卻仍然遵循一系列法律運行,而並不單一聽命于君主的個人意志,也不存在“家族獨裁”傾向,此類專制政體在18世紀啓蒙運動時期的歐洲被特別稱為“開明專制”政體并加以推崇;某些當代政治學中文教材中提到的“封建君主專制獨裁政體”,其實更接近于君主領導下的貴族寡頭統治,例如中國古代史上的宋朝,其皇位繼承人是通過“朝議”來決定的、幾乎近似有限的民主選舉,而前現代的中國直到元明清三朝才形成了“君主專制”政體,卻也遠遠達不到“獨裁”的標準,而是被歐洲啓蒙運動思想家作為開明專制的典範。 在西方歷史中,主張採用君主專制的代表人物有法國國王路易十四與俄國沙皇彼得大帝。中國在明朝以後,皇帝加強中央集權,不僅親理國政,又可以直接判處大臣死刑,歷史學家錢穆認為其已經成為了君主專制政體,例如明朝開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層廢除宰相集政務處理大權於一身,到了明成祖以後才重新設置內閣大學士、內閣首輔以使宰相職能;清朝皇帝進一步加強了君主專制,設立軍機處作為皇帝的秘書官,所有政令皆由皇帝直接發佈。在19世紀後,受民主思潮的衝擊,採用絕對君主制的國家逐漸減少,目前仍然採行絕對君主制的國家如下:文萊、沙特阿拉伯、阿曼、梵蒂岡、卡塔爾、阿聯酋和斯威士蘭。.

新!!: 法国和君主專制 · 查看更多 »

君主立宪制

君主立憲制(Constitutional monarchy),亦即有限君主制,是相對於君主專制的一種國家體制。君主立憲是在保留君主制的前提下,通過立憲,樹立人民主權、限制君主權力、實現事務上的共和主義理想。可分為二元制君主立憲制、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君主雖然是國家的元首,但君主的权利與產生的方式,會依各個國家的制度而不同;縱使是同一個國家,往往在不同時期,君主的產生方式與權利範圍也各不相同。.

新!!: 法国和君主立宪制 · 查看更多 »

塞巴斯蒂安·勒普雷斯特雷·德·沃邦

塞巴斯蒂安·勒普雷斯特雷·德·沃邦(Sébastien Le Prestre de Vauban)(1633年—1707年) 法國元帅,著名的軍事工程師。著有《》、《筑城论文集》等。 早年參與投石黨叛亂(1648-1653年),被政府軍俘虜後歸順,1655年成為國王的常任工程師。1658年任圍攻格拉沃利訥城的總工程師。路易十四統治時期大小戰役他無所不與。他的築城理論體系對歐洲軍事學術的影響長達一個世紀以上。 沃邦先后领导建筑要塞33座,改造300座,指挥过53次要塞围攻战。系統地改進并創新了要塞的建筑,他設計的五边形的稜堡(菱堡)在歐洲火炮逐漸盛行的十七世紀及以后影響至深。而在當時,他綜合的攻擊要塞的方法更加著名。在1673年,他用一系列平行要塞的塹壕和伸向要塞的蛇形交通壕,攻克了荷蘭馬斯特里赫特要塞。直到20世紀,這仍然是堡壘攻擊的標準方法。 槍口上插固定刺刀的辦法为他發明,改變以往每當射擊時必須取下刺刀的做法。 V Category:工程师 V V.

新!!: 法国和塞巴斯蒂安·勒普雷斯特雷·德·沃邦 · 查看更多 »

塞纳河

塞纳河(Seine)是流经巴黎市中心的法国第二大河,全长780公里,流域面积7.8万平方公里。位于巴黎的塞纳河沿岸地区于199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新!!: 法国和塞纳河 · 查看更多 »

墨洛溫王朝

墨洛温王朝(,又譯梅羅文王朝或梅羅文加王朝)是一个法兰克人王朝和中世纪法兰克王国的第一个王朝。希尔德里克一世,王朝的创立者,在457年第一次被文献提及 ,之后他的儿子克洛维一世在481年降服了高卢北部和中部并建立了法兰克王国。墨洛温王朝在此之后一直统治着法兰克王国直到751年3月希尔德里克三世被矮子丕平废黜为止。墨洛温王朝的扩张让法兰克王国获得除塞普提马尼亚以外的所有高卢地区。 由于遵循法兰克人的诸子均分制,导致自克洛维一世之后墨洛温王朝对法兰克王国全境的统治变得断续,对土地持续的分割导致王朝后期宫相逐渐掌握大权并最终使得王朝被加洛林王朝的建立者矮子丕平推翻。但由墨洛温王朝引入的基督教文化一直影响着法兰克王国与其后继国家的发展。.

新!!: 法国和墨洛溫王朝 · 查看更多 »

墙壁之间

《--》(Entre les murs),2008年法國電影,由洛宏·康鐵導演。根据法国作家弗朗索瓦·贝戈多(François Bégaudeau)的2006年同名小说改编,小說是根據作者在巴黎的內城區中學擔任教師,任教法文及文學課時的經歷而寫成,電影劇本由作者親自撰寫。 電影讲述巴黎普通中学裡一名年轻法语教师和一群叛逆少年之间的故事。影片并不具有很强的戏剧性,而是将关注焦点放在学校的日常生活上,通过师生之间妙趣横生的对话,反映了法国现行教育制度中的问题。作家贝戈多在片中親自飾演法语教师,而其他角色大多由非专业演员出演。 本片獲得2008年第61屆康城電影節金棕櫚獎,2009年凱撒電影獎最佳劇本,入圍2008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新!!: 法国和墙壁之间 · 查看更多 »

多元

多元或多元主义(Pluralism)在社會科學和政治哲學中,指不同種族、民族、宗教或社會群體在一個共同文明體或共同社會的框架下,持續並自主地參與及發展自有傳統文化或利益並且互相尊重以及互相學習、交流、合作。 在多元社會中,不同族群相互間展示尊重與容納,從而使他們可以安樂共存、相互間沒有衝突或同化。許多人認為多元是現代社會的最重要特徵之一,也是科學、社會、經濟等發展的關鍵性推動力量。 在威權主義或寡頭政治的社會,權力高度集中,各項決定由少數人做出。在多元社會,權力、決策過程及利益分享相對較為分散。人們相信這樣可以鼓勵社會成員更廣泛的參與、更大的約束感、以及更佳的成效。比如,多元主義對下列情形是重要的:公司、政治體、經濟體、科學界。在科研過程,多元主義是知識快速增長的重要因素。返回來,知識增長可以通過提高生產力、經濟增長、改善醫療等來增進人類福利。 在多元社會的觀念下,社會反對任何歧視的政策,認為在多元文化的社會中,任何人不論性別、種族、民族、宗教、身心障礙、性傾向,都不應有任何歧視或差別對待,多元社會應互相包容和彼此尊重,任何人的自由意見和立場都必須尊重。多元的社會是對自由的保障。.

新!!: 法国和多元 · 查看更多 »

多神論

多神論或多神教(來自πολυθεϊσμός,polytheism),相对于一神論或一神教而言,指崇拜或信仰许多(複數)神的信仰體系或者宗教教條。典型代表为印度教、古希臘宗教和古埃及宗教。中国的道教、日本的神道教、非洲的伏都教和新兴的威卡教都被认为是多神論的宗教。跟一神論不同,多神論是描述某種信仰體系的內容特徵,即該信仰體系中有多於一個的神;而一神論則是對某一宗教信仰的教條特徵的描述,即要求信仰獨一真神、并視為宗教義務。通常人們認為佛教不是多神論的宗教,因为佛教中没有神的概念;然而宗教学则认为佛教属于多神教。基督教虽然有三位一体之说,但是因為強調教徒對於耶和華本身的獨一性信仰,所以还是属于一神論的宗教。 多神論信仰的信徒相信有许多位神(灵)的存在,尽管可能在一定时间内或某种场合只会拜一位神。 多神論信仰體系常見於青銅時代及鐵器時代,到軸心時代才逐漸有更加教條化、哲學化的一神論、泛神論或無神論興起。歐洲古典時代遺留有眾多有關當時多神論信仰和宗教崇拜的記錄,包括古希臘宗教、古羅馬宗教等;在基督教興起并統治歐洲后,這些多神論的記錄被中東地區的西羅馬帝國、埃及和阿拉伯國家保留了下來。中國先秦時代典籍也保留了一些關於上古民族多神崇拜的記錄。.

新!!: 法国和多神論 · 查看更多 »

多米尼克·佩罗

多米尼克·佩罗(Dominique Perrault)1953年出生于法国克莱蒙费朗,是一名法国建筑师,城市规划师。.

新!!: 法国和多米尼克·佩罗 · 查看更多 »

多爾多涅省

多爾多涅省(Dordogne)是法國阿基坦-利木森-普瓦圖-夏朗特大區东北部的一个省份,編號為24,为法国第二大省,首府佩里格。 Category:法国省份 Category:新阿基坦大區.

新!!: 法国和多爾多涅省 · 查看更多 »

夏尔·古诺

夏尔-弗朗索瓦·古诺(Charles-François Gounod,),法国作曲家,代表作是歌剧《浮士德》。 古诺出生于巴黎,母亲是一位钢琴师,父亲是一位画家。很早就显露出音乐天赋。1836年进入巴黎音樂學院(Conservatoire de Paris),师从佛芒特·阿萊維。1839年以清唱剧“费迪南德”获得羅馬大獎第1名。随后他获得公费到意大利深造的机会,研究帕勒斯特里那等宗教音乐。1842年回国路上他接触到德奥众多名家和作品,包括門德爾松,深受影响。在巴黎,他先后担任多个乐团和合唱团的管风琴师和指挥。 1851年古诺创作了第一部歌剧《萨福》,但是反响平平。1852年的第2部歌劇《殘酷的修女》,也遭到失敗。1859年根据歌德作品改编而成的歌剧《浮士德》取得极大成功,因为曲調通俗,色彩豐富,抒情柔美,开创了一代新风,奠定了他世界性的地位。此外,他的著名歌剧作品还有根据莎士比亚作品改编的《羅密歐與朱麗葉》(1867年)。 古诺是虔诚的教徒,因此创作了大量宗教题材作品,他华丽而质朴的风格在宗教音乐中也独树一帜。主要代表作包括脍炙人口的《圣母颂》(在巴赫作品基础上增写的旋律)、《聖塞西勒慶典彌撒曲》、梵蒂冈的国歌《教皇进行曲》等。.

新!!: 法国和夏尔·古诺 · 查看更多 »

夏尔·佩罗

夏尔·佩罗(Charles Perrault,)是十七世纪法国诗人、作家,以其作品《鵝媽媽的故事》而闻名。出生于一个富裕家庭,是家中七个孩子中最小的。.

新!!: 法国和夏尔·佩罗 · 查看更多 »

夏尔·阿兹纳武尔

#重定向 查尔斯·阿兹纳吾尔.

新!!: 法国和夏尔·阿兹纳武尔 · 查看更多 »

夏尔·波德莱尔

夏尔·皮埃尔·波德莱尔(Charles Pierre Baudelaire,),法国诗人,象征派诗歌之先驅,现代派之奠基者,散文詩的鼻祖。代表作包括詩集《恶之花》(Les fleurs du mal)及散文詩集《巴黎的忧郁》(Le Spleen de Paris)。.

新!!: 法国和夏尔·波德莱尔 · 查看更多 »

夏尔·戴高乐机场

#重定向 巴黎夏尔·戴高乐机场.

新!!: 法国和夏尔·戴高乐机场 · 查看更多 »

夏爾·戴高樂

夏尔·安德烈·约瑟夫·马里·戴高乐(Charles André Joseph Marie de Gaulle,)是法国军事家、政治家,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领导自由法国运动,戰後短暫出任臨時總統,後由於左派政黨反對他要求加強總統權力的憲法被迫辭職。1958年成立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并出任第一任总统。在法国,戴高乐通常被称为“戴高乐将军”(Général de Gaulle)甚至簡稱“将军”(Le Général)。 1944年盟軍攻克法国后,戴高乐成为法兰西共和国临时政府主席,1946年因反對總統沒有實權,與左翼的政治斗争失利而辞去职务。1958年,戴高乐因阿爾及利亞戰爭重返政坛,制定新宪法,成立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并当选第一任总统,1965年成功連任,直至1969年因公投失利辭去總統的職務。 戴高乐支持发展核子武器、制定泛欧主义外交政策、支持欧洲大陆联合为大欧洲、扩大法国影响力、努力减少美国和英国的影响、促使法国退出北约、反对英国加入欧洲共同体、奉行与盟友不同的外交政策,这一系列思想政策被称为戴高樂主義。.

新!!: 法国和夏爾·戴高樂 · 查看更多 »

夏特雷劇院

夏特雷劇院(Théâtre du Châtelet)是位於法國首都巴黎第1區的一個劇院,有2500個座位。夏特雷劇院開始建設於1860年,在1862年竣工。.

新!!: 法国和夏特雷劇院 · 查看更多 »

大力士高速列车

大力士高速列車(Thalys,亦譯作--高速列車、西北高速列車)是一班国际列车。它是由布魯塞爾-里爾的HSL 1線發展而來的一條高速鐵路網。它由荷蘭鐵路、比利時国家铁路、法國國營鐵路公司和德國鐵路共同開發。.

新!!: 法国和大力士高速列车 · 查看更多 »

大卫·休谟

大衛·休谟(David Hume,)是蘇格蘭的哲學家、經濟學家、和歷史學家,他被視為是蘇格蘭啟蒙運動以及西方哲學歷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雖然現代對於休謨的著作研究聚焦於其哲學思想上,他最先是以歷史學家的身分成名。他所著的《英格蘭史》一書在當時成為英格蘭歷史學界的基礎著作長達60至70年。 歷史學家們一般將休謨的哲學歸類為徹底的懷疑主義,但一些人主張自然主義也是休謨的中心思想之一。研究休謨的學者經常分為那些強調懷疑成分的(例如邏輯實證主義)、以及那些強調自然主義成分的人。 休謨的哲學受到經驗主義者約翰·洛克和喬治·貝克萊的深刻影響,也受到一些法國作家的影響,他也吸收了各種英格蘭知識分子如艾薩克·牛頓、法蘭西斯·哈奇森、亞當·斯密等人的理論。.

新!!: 法国和大卫·休谟 · 查看更多 »

大学校 (法国)

大学校(grande école,),中文有時也譯為“专业學院”、“高等專業學院”,是法国的一类高等教育体系,通常独立于公立综合性大学体系之外。多数大学校要求入学者具有本科文凭。另外,完成两年大学校预科班的毕业生(BAC+2)在通过淘汰率很高的入学考试后,亦可进入大学校学习。被录取的考生在大学校里通常学习3到4年。相对于综合性大学而言,其专业性更强,更重视教学与实践的结合,以培养社会各界人才而出名。在法国就业市场上得到了较高认可,被称为法国的精英教育。 大学校按领域可分为以下几类:工程师学院(École d'ingénieurs)、高等商学院(École de commerce)、高等师范学院(École normale)及其它领域的高等学院。 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国立凡尔赛高等景观学院、巴黎政治學院、巴黎综合理工学院、国立巴黎高等矿业学校、中央理工-高等电力学院(由巴黎中央理工学院与高等电力学院合并)、国立巴黎高等化学学院、国立桥路学校、HEC商学院、ESSEC商学院、ESCP欧洲商学院等就是这类学院中的皎皎者。.

新!!: 法国和大学校 (法国) · 查看更多 »

大不列顛島

大不列颠岛(Great Britain;Breatainn Mhòr;Prydain Fawr;Breten Veur)是一个位于欧洲西北部的岛屿,面積,是全世界第九大岛屿,也是欧洲最大的岛屿。2008年中统计人口共5,960万,在各岛屿中排名第三,仅次于印尼的爪哇岛和日本的本州岛。 整个岛屿都属于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统治,并且联合王国的大部分领土都在大不列颠岛,所以“大不列颠”有时被用来指代整个联合王国。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以及它们的首府伦敦、爱丁堡及加的夫都在岛上。 安妮女王时期的1707年5月1日,英格兰王国和苏格兰王国合并组成了大不列颠王国,直到1801年大不列颠王国又和爱尔兰王国合并为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1922年爱尔兰自由邦从中独立,王国又变成了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新!!: 法国和大不列顛島 · 查看更多 »

大东部大区

#重定向 大東部大區.

新!!: 法国和大东部大区 · 查看更多 »

大幻影

《大幻影》(La Grande Illusion)是一部1937年的法国战争电影,由让·雷诺阿导演,剧本由他和共同创作。本片讲述了一战期间几位法国俘虏的越狱故事。片名来自英国经济学家诺曼·安吉尔的同名著作(《The Great Illusion》),该书认为因为欧洲国家的共同经济利益,战争是无意义的。本电影以人道主义视角对待了各个国家的角色。影评人和电影历史学家认为本片是法国电影史上的杰作,也是史上最伟大的电影之一。奧森·威爾斯把《大幻影》列入他会“带上方舟”的电影之一。 《帝國雜誌》的“百部最好的世界电影”榜单将其列为第35位。.

新!!: 法国和大幻影 · 查看更多 »

大仲马

亚历山大·仲马(Alexandre Dumas,, 原名Dumas Davy de la Pailleterie, ,),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豪,世界文学名著《基度山恩仇記》的作者。 大仲马自学成才,主要以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最著名的作品除了《基度山恩仇記》之外,還包括《三剑客》、《二十年后》和《布拉热洛纳子爵》,即达尔达尼央浪漫三部曲。他一生創作甚多,著有150多部小說,90多個劇本等,其實大多數是他為了還債,聘用其他文人所寫,掛名「大仲馬著」以便行銷,因此被攻擊為「小說製造工廠的廠長」。 「仲马」的译名,是清末翻译家林纾依福州話的語音所译。其子「小仲馬」也是法国著名文学家、《茶花女》的作者。为区分兩人,遂稱其子為小仲馬,称之为大仲马(Dumas, père)。.

新!!: 法国和大仲马 · 查看更多 »

大国

大國(Great power),又稱強權、強國,是指在國際體系中,在權力資源上擁有較高優勢的國家及被認為具有施加在全球範圍內的影響力的能力和專長。大國特有的具有軍事和經濟實力,以及外交和軟實力的影響力,這可能導致中或小的國家採取自己的行動之前考慮大國的意見。「綜合國力」,包括一國對他國施加影響所必備的物質性權力,如軍事能力、經濟實力;以及非物質性權力,如目前廣泛使用的概念——「軟國力」所包含的文化、價值觀、制度、生活方式的吸引力。 大國(強權)也可以分成幾種,常見的分類有二:「主要大國」(major great power)及「超級大國」(superpower),超級大國指「主要大國」中具有同時擊敗兩個以上其他同級強權實力者。另有地域大國(Regional power)的用法,指在某個洲或地區中,權力資源最具優勢的國家,但這些國家未必是整個國際體系的「主要大國」,例如阿根廷、伊朗。.

新!!: 法国和大国 · 查看更多 »

大韓民國標準語

大韩民国标准语(),通常簡稱為標準語(),是韓國使用的標準韓語,被其管理機構——韓國國立國語院定義為「有文化修養的人們通常使用的首爾話」。標準語是作標準口語和諺文正寫法的基礎。現行規則是1988年1月9日文教部的第88-2號通告。.

新!!: 法国和大韓民國標準語 · 查看更多 »

大聯合政府

大聯合政府(Grand coalition)是一種聯合政府的形式,所指的是在和平時期,由議會中兩個分屬不同政治光譜的最大政黨一起合作形成的聯合政府。這是一種特殊的政治權力安排方式,通常出現於存在多黨內閣制國家。 當這個國家存在兩個政治理念不同但掌握席次都未過半的最大政黨、以及其他許多具備相當席次的小型政黨時,為了形成穩定多數,這種政府形式特別容易出現。或兩大政黨聯盟皆未能取得議會多數,由兩大聯盟中的最大政黨聯合組閣。.

新!!: 法国和大聯合政府 · 查看更多 »

大西洋

大西洋(Océano Atlántico,Oceano Atlântico,Atlantic Ocean),是世界第二大洋。原面積8221萬7千平方公里,在南冰洋確立後,面積調整為7676萬2千平方公里。平均深度3627米,最深處波多黎各海沟深達8605米。從赤道南北分為北大西洋和南大西洋。北面連接北冰洋,南面則以南緯60度與南冰洋接連。 大西洋这个中文名称,最早来自于万历十一年(1583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广东肇庆所翻译的一本名叫《山海舆地全图》的世界地图册,虽然从今天的角度看该地图错误颇多,但是其中大西洋这个中文翻译从那时起便一直沿用至今。 其英文名稱是取自於柏拉圖曾經提出的至今未明確發現的亞特蘭提斯(Atlantis)。.

新!!: 法国和大西洋 · 查看更多 »

大英帝国

大英帝国,或稱不列顛帝國(British Empire),是一個在16世纪至20世纪末间由英国統治的全球帝國,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認定為歷史上面積最大的殖民帝國,最大領土面積曾達3,400萬平方公里。 16世紀,一般认为1588年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的格瑞福兰海战,标志着英国的崛起。但擊敗西班牙的無敵艦隊並不代表英國取代了西班牙的霸權,直到300年後的19世紀英國才做到這點。1500年到1600年,由於英國在歐洲大陸上的英法百年戰爭中輸給了法國,所以在歐陸幾乎沒有發言權;但是憑藉著其專注于海外殖民地的拓展,所以反超歐洲第一個殖民國家葡萄牙,成為繼西班牙、荷蘭之後第三大的海軍強國,同時也擁有了面積第三大的海外殖民地。此時,英國的國際地位依然不如殖民最大國西班牙、歐陸最強國法國、以及神聖羅馬帝國的控制者奧地利三國,但是已經成為在二流國家當中的第一把交椅。 整個17世紀和18世紀,光榮革命後的英國對法國發動第二次百年戰爭(1689年-1815年),與當時波旁王朝統治下的法蘭西王國爭奪歐洲以外的海外霸權;這也是英國從不插手歐洲事務、轉向積極干涉歐洲的起點。第二次百年戰爭並不是像第一次百年戰爭一樣的單一戰爭,而是多次歐洲戰爭的集合體,其中英國刻意奉行“不斷幫助法國的敵人、只要是法國的敵人就是英國的盟友”這一政策,導致這些零碎的反法戰爭加總起來的時間長達一百年。又由於1600~1799年代,原本第一位的西班牙帝國已經呈現出明顯的衰弱姿態,於是英國趁機崛起,以非常快的速度擴張殖民地。英國先是在英荷戰爭中打敗了有著貿易和資本,但是軍隊實力並不是很強大的荷蘭;再接受了法國啟蒙運動的先進思想;同時又在1763年七年战争结束后从法国夺取整个加拿大和印度的殖民地,标志着在“海軍上”英国已經成为无可争议的海洋霸主、而在殖民地面積上成為僅次於西班牙的第二大殖民帝國。但是同時,英國也在海外戰爭中嘗到了第一次失敗,在美國獨立戰爭中輸給了美國。不過總體來說,勝遠遠多於敗,英國的殖民地還是在源源不斷的增加,英國的國際地位也能和法國、奧地利等舊列強平起平坐,成為歐洲的一流強國;超越了原本比較強大但是已經衰弱的西班牙、葡萄牙、荷蘭、瑞典、波蘭-立陶宛等中型歐洲國家。 19世紀,英國發生了工業革命,對英國的霸權如虎添翼。原本只能藉著和法國敵對參與歐洲事務的英國,可以利用其獨有的工業產品掌控的歐洲的經濟命脈、用世界最強大的海軍威懾弱小的歐洲國家。19世紀初期,西班牙帝國的殖民地全部獨立,間接導致英國成為真正的海洋霸主,此時英國終於在“殖民地面積上”成為是歐洲以及世界第一。1815年,击败拿破仑法兰西第一帝国后,大英帝国徹底超越其他所有歐洲國家、一跃成为歐陸第一强权,在武力上只有俄羅斯帝國能和英國一較高下,但由於俄羅斯的經濟和科技落後,所以英國成為歐洲霸主;也因為英國在世界範圍內的殖民地數量最多、科技最發達、控制各個大陸的經濟都市,而成為了主導地球發展的“世界帝國”。此時的英國屬於歐洲五大列強(英國、法國、俄羅斯、奧地利、普魯士)之首,主导国际事务达100年之久,这段时期被称为“不列颠治世”,又因為年值維多利亞女王統治英國的時代、所以又稱“維多利亞時代”。由于帝國的領土、屬土遍及包括南極洲在内的七大洲、五大洋,有「英國的太陽永遠不會落下」的說法,所以被形容为繼西班牙帝國之後的第2個「日不落帝國」。 20世紀,重新統一的德意志帝国打敗法國成為歐洲大陸上陸軍第一強國,而德意志帝國和美國所開啟的第二次工業革命又衝擊了原本英國在科技領域的最高地位,導致英國國力有所下降。但是雖然在軍力和科技上顯示出落後的跡象,但是在殖民地領域英國和她的老對手法國則擴張的比以往更加迅速,英法依然佔有世界第一和第二大的殖民地面積。第一次世界大戰结束後的1921年,由於戰爭的摧殘,英國的經濟和科技實力已經遠遠不如美國,但因為英國是對付德國的主要勝利國之一,根據巴黎和会托管了德國的殖民地,而達到殖民地领土面积最大时期;當時英國的國土覆蓋地球上25%的土地和25%的人口,成為“世界历史上面积最大、跨度最廣的国家”。大英帝國在世上傳播英國的宗教、法律、制度、文化、科學、商業、語言,帝国霸權幫助英国本土實現驚人的經濟成長,並使其在國際政治中擁有更大的發言權;也導致了世界性國際語言——英語的通行。 在一戰和二戰的“戰間期”,英国国力已不足以支撑其帝国体量,再加上始于1929年的大萧条的影响,英国政府最终于1931年宣布放弃对加拿大、澳大利亚、纽芬兰、爱尔兰、新西兰和南非六个白人自治领在政治上的控制,自此英联邦体系开始逐步取代大英帝国体系。加上英國對執行地採取民主議會制度和精英教育的方式,導致印度、非洲等殖民地民智漸開,接受了英國民主思想的各個殖民地開始反思英國的統治,並且謀求完全的獨立。随着英國本土的民主發達,海外的殖民地(包含自治領也是)的受到英國教育的非歐洲人民想要自己決定其政府的政策與未来,包括議會全面選舉。白人的自治領大多能夠進一步發展基礎設施,以取得經濟生產上的平衡,但是在拉美、非洲和亞洲的帝國殖民地卻往往只是工業所需原材料(或農業產品)的供應者,所以這些國家即使在從英國獨立後的經濟發展需要藉著英聯邦架構接受英國的幫助。 第二次世界大戰结束之後,随着英國國力日衰以及全球民族主義運動的興起,大英帝国自1947年印度独立后逐漸瓦解,而发生在1956年的苏伊士运河危机则标志着美国正式取代大英帝国成为国际事务领导者。英國的殖民地經歷了風起雲湧的民族獨立,以印度獨立為開始,英國的所有舊殖民地現在幾乎都已獨立,但獨立後的英國殖民地大部分仍然為了增加自己的國際地位而選擇留在英聯邦之中。無論殖民地如何,英國都會宣揚她的議會民主制的優越性、并推薦給殖民地人民,但結果並沒有全部成功(例如埃及、伊拉克、阿富汗、南非、肯亞、辛巴威、烏干達)。今天,英國和她的大部分前英國殖民地國家组成一個國際性的組織英聯邦,但是與大英帝國不同,英國無法在政治、外交及經濟等各方面完全控制英聯邦的其他成员,英國與其他英聯邦成員國地位亦是平等,英國女王僅僅是英聯邦的象征性元首,而其他英聯邦成員甚至憑著自由意志可以做出反對、否決、對抗英國的決定。 到了21世紀,历史学家一般以1997年7月1日的香港回归中國,作为大英帝国终结的标志。雖然英國的殖民化是以其自身利益为優先考量,也為殖民地留下更好的基礎建設,但那主要是為了方便這些殖民地的貨物能够更方便地出口到英國以滿足其本土的需要,或是讓英國的工業產品更方便地運送到殖民地市場。另外,為了確保其統治的稳定,同時因為各殖民地内部民族的複雜性,在殖民地時,英國會用「分而治之」、「精英制度」、「以夷制夷」的政策或者直接放棄對當地民族問題的解決而離開,使得像愛爾蘭共和国、印度、巴勒斯坦、津巴布韋、肯亞、蘇丹、烏干達、伊拉克、圭亞那和斐濟等國家在獨立後面臨着不同程度的民族衝突。最後,大英帝國的形成是400多年來貿易、移民與武力征服的結果,期間也有和平的商業和外交活動,是一個時代特定群體、文化、國際政治、貿易的總稱。.

新!!: 法国和大英帝国 · 查看更多 »

大陆性气候

大陆性气候是地球中纬度大陆腹地的一种气候类型,由于受海洋的影响较小,有年溫差大、降水少的特点。除了北美东海岸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以外,本气候的冬季通常有一个固定的降雪周期,降水量小且相对主要集中在夏季。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大陆,其中以亚洲和北美最典型,此外主要分布在高海拔地区。理想型大陆性气候年較差、日較差、日際極端溫差均大,反之則為理想型海洋氣候。.

新!!: 法国和大陆性气候 · 查看更多 »

大東部大區

大东部(Grand Est)是法国的大區之一,由阿爾薩斯、香檳-阿登、洛林等3個大區合併而成,於2016年1月1日正式成立、同年9月28日改用現名。.

新!!: 法国和大東部大區 · 查看更多 »

大桥

#重定向 大橋.

新!!: 法国和大桥 · 查看更多 »

天堂的孩子们

《天堂的孩子们》(Les Enfants du Paradis)是一部1945年出品的法国黑白电影,片长183分钟,导演马赛尔·卡尔内,编剧雅克·普莱卫,由阿尔莱蒂,让-路易·巴罗尔,玛丽娅·卡莎蕾,皮埃尔·伯拉塞尔主演,百代電影公司发行。.

新!!: 法国和天堂的孩子们 · 查看更多 »

天主教

天主教(Catholicismus)是對罗马公教會(天主教會)發展而來的一系列基督教之神学、哲學理論、禮儀傳統、倫理纲常等信仰體系之總括,為基督教最大宗派。其拉丁文本意為「普世的」,因此又譯為公教會。另一個經常並用的名稱是「大公教會」,通常用來概括基督教會的普遍特徵,以用來區別狹義的、與聖座共融的公教會,即天主教會。在大多數情況中,天主教是天主教會的代稱。 天主教的中文名稱源自明朝萬曆年間耶稣会將基督信仰传入中国,經当朝礼部尚书之徐光启与利瑪竇等耶稣会士讨论,取儒家古话「至高莫若天,至尊莫若主」,称其信仰之獨一神灵为「天主」,故稱之。天主教在與新教並提時亦被稱為「舊教」,全國宗教資訊網,兩者分別代表著第一個千禧年開始的「傳承式信仰」、以及16世紀宗教改革開始的「書面式信仰」。這一概念曾在恢復公教傳統的牛津運動提出。.

新!!: 法国和天主教 · 查看更多 »

天主教會

天主教會(Ecclesia Catholica;καθολικην εκκλησίαν;意為“大公教会”)是基督教各教派中人數最多的教會,其以羅馬主教(即教宗)為領袖,故又称羅馬天主教、羅馬天主教會、羅馬公教會或羅馬大公教會,對西方文明有重大的影響。在沒有歧義的情況下,天主教會可等同於天主教,後者為基督教三大宗派之一。 根據《宗座年鑑》的統計,全球天主教會約有12.54億信徒,約佔世界人口的六分之一。.

新!!: 法国和天主教會 · 查看更多 »

天使愛美麗

《天使愛美麗》(Le Fabuleux Destin d'Amélie Poulain),是一部法國浪漫喜劇電影。由奧黛莉·朵杜主演。導演為尚-皮爾·桑里。 本片首先於2001年在法國上映,並取得極佳票房,使本片得以在亞太地區巡迴放映。本片在美國由米拉麦克斯影片公司發行。.

新!!: 法国和天使愛美麗 · 查看更多 »

太平洋

太平洋是地球上五大洋中面积最大的洋,面積1.813億平方公里,它從北極海一直延伸至南極洲,其西面为亞洲、大洋洲,東面为美洲,覆蓋着地球約46%的水面及約32%的總面積,比地球上所有陸地面積加起來還要大。赤道将太平洋分為北太平洋及南太平洋。北面連接白令海峽,南面則以南緯60度為界。 位于北太平洋西侧的马里亚纳海沟是地球最深的位置。海沟最大深度为海平面下 。 太平洋之名稱起源自拉丁文「Mare Pacificum」,意為「平靜的海洋」,由航海家麥哲倫命名。受雇于西班牙的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於1520年10月,率領5艘船從大西洋找到了一個西南出口(麥哲倫海峽)向西航行,經過38天的驚濤駭浪後到達一個平靜的洋面,他因稱之為太平洋。.

新!!: 法国和太平洋 · 查看更多 »

太平洋共同体

太平洋共同体(英语:the Pacific Community,英文简称:SPC),是由南太平洋委员会在1998年2月6日扩编而成的太平洋岛屿集中区域合作机制。会员国保留之前南太平洋委员会成员国的资格。总部位于新喀里多尼亚的首都努美阿。.

新!!: 法国和太平洋共同体 · 查看更多 »

太平洋法郎

太平洋法郎 (日常使用中常簡稱為法郎)是法屬玻里尼西亞、新喀里多尼亞和瓦利斯和富圖納的流通貨幣。貨幣編號XPF。太平洋法郎與歐元之間采取固定匯率,1太平洋法郎.

新!!: 法国和太平洋法郎 · 查看更多 »

太阳圣殿教

太阳圣殿教(Ordre du Temple Solaire,簡稱OTS,Order of the Solar Temple)是1984年由法国人和Joseph Di Mambro创立的。吕克·茹雷自称是耶稣再世,宣称世界末日即将来临,教徒只有在他率领下前往天狼星,才能得到解脱。 太阳圣殿教是一個宣揚“世界末日和靈魂升天”的世界性邪教組織。現已被取缔。該教以法國為活動策劃基地,曾於1994年、1995年和1997年在瑞士、法國和加拿大組織三次集體自殺事件。.

新!!: 法国和太阳圣殿教 · 查看更多 »

太阳能

太阳能(英语:Solar energy),是指來自太陽辐射出的光和热被不斷發展的一系列技術所利用的一种能量,如,,太陽能光伏發電,太陽熱能發電,和。 自地球形成生物就主要以太陽提供的熱和光生存,而自古人類也懂得以陽光曬乾物件,並作為保存食物的方法,如製鹽和曬鹹魚等。但在化石燃料減少下,才有意把太陽能進一步發展。 太阳能技術分為有源(主動式)及無源(被動式)兩種。有源的例子有太陽能光伏及光热转换,使用電力或機械設備作太陽能收集,而這些設備是依靠外部能源運作的,因此稱為有源。無源的例子有在建築物引入太陽光作照明等,當中是利用建築物的設計、選擇所使用物料等達至利用太陽能的目的,由於當中的運作無需由外部提供能源,因此稱為無源。 太阳能发电是一种新兴的可再生能源。广义上的太阳能是地球上许多能量的来源,如風能,化学能,水的势能。化石燃料可以稱為遠古的太陽能。太阳能资源丰富,且无需运输,对环境污染低。太阳能为人类创造了一种新的生活形态,使社会以及人类进入一个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的时代。.

新!!: 法国和太阳能 · 查看更多 »

外交

外交是一個國家、城市或組織等在國際關係上的活動,其目的在於建立能夠滿足彼此需求的關係。如互派使節、進行談判、會談。一般來說外交是國家之間通過外交官就和平、文化、經濟、貿易或戰爭等問題進行協商的過程體系。一般來說國際條約首先是由外交官協商而成,然後由國家的政治家批准簽署生效的。國家、國際間的外交為邦交或國交,城市、城際間的外交為友好城市。.

新!!: 法国和外交 · 查看更多 »

奠邊府戰役

奠边府战役(Bataille de Diên Biên Phu;Chiến dịch Điện Biên Phủ)是法越战争(1946年~1954年)中法国与越南间最后一场战役,該戰役发生於1954年。作战一方為武元甲手下的越盟军队,另一方為法国空降兵及法国外籍兵团。中共派出军事顾问团支援越方。战役发生於越南北部足以扭轉戰局的戰略重地奠边府村附近(奠边府村距離寮國僅16公里,法國為阻越盟自此進軍寮國,故派重兵於此)。 1954年3月13日,越南人民軍及越盟游擊隊以數倍於法軍的兵力對奠邊府進攻,越方投入四個步兵師和一個工兵師的部隊。法軍則採取“添油戰術”,不斷向奠邊府戰場空投傘兵,前後共達1.6萬人,以補充戰場上損失。由於越軍以中国援助的大量高射機槍和高射炮構成空中防禦網,造成法軍空投部隊損失慘重。此役越軍大勝,击毙法军2,293人,俘虏10,998人,法國兩位少將砲兵司令及傘兵司令先後飲彈自盡,他曾說過,敵人不可能帶著那麼多大砲穿越叢林。至此結束法國對越南自1884年中法戰爭以來70年的殖民統治。擊毀各型號飛機62架,繳獲重砲30門。5月7日,奠邊府法軍司令卡斯特里率部投降,並從此退出亞洲戰場。.

新!!: 法国和奠邊府戰役 · 查看更多 »

奢侈品

奢侈品是在市场上无论是质量,还是价格都是最高檔次的商品。不同的市场也有各自不同的奢侈区间,譬如房屋、土地、超跑、轿车、重機、服飾、鞋襪、電子產品、高傳真、葡萄酒、香檳、茶,甚至私人飛機、遊艇、專用列車、武器、寵物、食品、巧克力、瓶裝水。 因为其的高利润回扣和严格控制着的品牌,奢侈品市场被认为对于经济的起落有比较高的敏感度。.

新!!: 法国和奢侈品 · 查看更多 »

奥古斯丁·菲涅耳

奥古斯丁·菲涅耳(Augustin Fresnel,),法国物理学家,波动光学理论的主要创建者之一。菲涅耳专门对光的屬性做理论与实验研究。.

新!!: 法国和奥古斯丁·菲涅耳 · 查看更多 »

奥古斯特·孔德

奥古斯特·孔德(Isidore Marie Auguste François Xavier Comte,1798年1月19日-1857年9月5日)(“孔德”舊譯“喀谟德”,原先採英式發音而非法式)是法国著名的哲学家,社会学、实证主义的创始人。 1798年1月,孔德出生于蒙彼利埃的一个中级官吏家庭。1817年8月,他成为著名的乌托邦社会主义者圣西门的秘书。1830年,《實證哲學教程》第一卷出版,稍后其他各卷(共六卷)陆续出版。1842年出版的第四卷中,正式提出“社会学”这一名称并建立起社会学的框架和构想。孔德于同年与前妻离婚。1832年,孔德被任命为综合理工学院分析与机械课辅导教师。1836年被任命为同一学院考官,1844年失去考官职务。其后主要靠捐款为生,捐款先后来自挚友穆勒和几个富有的英国人,及弟子利特雷(Émile Littré)及百余名法国学生和仰慕者。1844年,孔德遇到对其理论发生重大影响的克洛蒂尔德·德沃(Clotilde de Vaux),两人保持着柏拉图式的爱情。1846年,德沃病逝。受她影响,孔德于1847年创立人道教(Religion de l'Humanité),并于1848年二月革命后成立具有宗教色彩的实证主义学会(Société positiviste)。1851年,孔德失去综合理工学院辅导教师职务。同年,《》出版,其后三卷逐年出版。1857年9月,孔德在巴黎逝世。 他认为人类社会有统一性。人性中的感性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人性中的才智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工具。因而理想社会应该是人人都有实证思想,企业家或科学家当主管,科学用来指导生活,没有战争,很有秩序的工业社会。在那儿,大家有统一的信仰,教权很重,人人都轻视世俗中按才智区分的地位,而重视精神上的地位。过去的社会和目前的社会是不完美的,但会进化到理想社会中去。进化的动力是差异性,而个人无法改变历史。社会大于个人,语言、宗教、所有制、人数与财富,都在传承、支撑着社会。分工对社会有利有弊,社会现象之间彼此联系,有一定的功能,理想社会会自动实现。 孔德故居博物馆设于于巴黎第六区的王子先生街10号。 C C C C C Category:安葬于拉雪兹神父公墓者.

新!!: 法国和奥古斯特·孔德 · 查看更多 »

奥古斯都

奥古斯都(Imperator Caesar Divi F. Augustus,),原名盖乌斯·屋大維·圖里努斯(Gaius Octavius Thurinus),是罗马帝国的開國君主。历史学家通常以他的头衔“奧古斯都”(神圣、至尊的意思)来称呼他,这个称号是他在前27年的时候获得的,那时他36岁。14年8月,在他去世后,罗马元老院决定将他列入“神”的行列,并且将8月称为“奥古斯都”月,这也是歐洲語言中8月的来源。 屋大维是凯撒的甥孙和养子,亦被正式指定为凯撒的繼承人,一般认为屋大维是最伟大的罗马皇帝之一。前43年,他与马克·安东尼、雷必达结成后三头同盟,打败了刺杀凯撒的元老院共和派贵族。前36年他剥夺雷必达的军权,后在亚克兴角战役打败安东尼,消灭了古埃及的托勒密王朝,回罗马后开始掌握一切国家大权。前30年,被确认为“终身保民官”,前29年获得“大元帅”(Imperator,又译作“皇帝”或“英白拉多”)称号;前27年获得“奥古斯都”的称号,保持羅馬共和的表面形式,作为一位獨裁者统治罗马长达43年。他結束了一個世紀的內戰,使羅馬帝國进入了相当长一段和平、繁榮的辉煌时期,史稱羅馬和平。.

新!!: 法国和奥古斯都 · 查看更多 »

奥尔良

奥尔良(Orléans)是位於法国中部的城市,為中央-卢瓦尔山谷大区首府和卢瓦雷省省会。奥尔良地区地势平坦,海拔在90—124米之间,市内绝大多数地方起伏不超过10米。法国第一大河卢瓦尔河贯穿市区,其支流卢瓦雷河流经市区南部。奥尔良是法国新兴工业城市,距离巴黎以南大约120公里,属于巴黎一小时经济圈范围。.

新!!: 法国和奥尔良 · 查看更多 »

奥地利

奥地利共和国()通稱奥地利(Österreich ),是一个位在於中歐的内陆国家,但在歷史上也被分類成西歐或者東歐的國家國。奧地利与多國接壤,东面是匈牙利和斯洛伐克,南面是意大利和斯洛文尼亚,西面是列支敦士登和瑞士,北面是德国和捷克。首都兼最大城市是維也納,人口超過170萬。國土面積,同時因阿爾卑斯山存在的緣故,奧地利成爲了一個山地國,只有32%的國土海拔低於,最高點海拔。 如今的奧地利是一個半總統制的代議民主國家,下含九個聯邦州。Lonnie Johnson 17奧地利是當今世界最富裕的國家之一,2012年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46,330美元。其人類發展指數在2014年排世界第21位。同時自1995年以來就是歐盟成員, 是OECD的創始國之一。1995年簽訂申根公約,1999年接受並于2002年起使用歐元。奧地利曾是統治中歐650年到1918年哈布斯堡王朝的核心部份,是神聖羅馬帝國和奧匈帝國的首都,並且奧地利在民族上屬於日耳曼民族的居住地,和德國、瑞士、盧森堡同為德語區,在歷史上和中歐東歐的的匈牙利、捷克、波蘭都有緊密的關聯。.

新!!: 法国和奥地利 · 查看更多 »

奥地利的安妮

奥地利的安妮(Anne d'Autriche,)是法国国王路易十三的王后(1615~1643),路易十四的母亲。她是17世纪欧洲最著名的女性之一。.

新!!: 法国和奥地利的安妮 · 查看更多 »

奥匈帝国

奧匈帝國(Österreich-Ungarn;Ausztria-Magyarország)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立宪制二元君主国,由奥地利帝国和匈牙利王国组成,其建立源於1867年奧匈折衷方案,1918年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而灭亡。奥匈帝国由哈布斯堡王朝统治,奥匈双方在法定意义上是平等的,两国在立法、行政、司法、稅收、海關、鑄幣等领域分别享有自主權,外交和國防事务統一由帝國的中央政府處理。奥匈帝国是当时世界列强之一,国土地跨东欧、中欧和南欧,面积为欧洲次于俄国的第二大国,人口总数居欧洲第三,次于俄国和德国。 1908年,奥匈帝国兼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地区,为帝国存续期间少有的领土扩张,酿成波斯尼亚危机",间接为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的爆发埋下祸根。事件中,皇储斐迪南大公被塞爾維亞黑手黨的激进民族主义者加夫里洛·普林西普刺殺,引發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奥匈帝国和德国同属同盟国一方,于1918年战败而解体,奥地利第一共和国和匈牙利王国成为奥匈帝国的法理继承国,而在奥匈帝国故土上建立起来的独立民族国家还包括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和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和塞尔维亚人国等;亦有部分领土被波兰第二共和国和罗马尼亚王国继承。 奧匈帝國是多民族国家,其內政事务常需要由其国土范围内12个民族代表共同商議决定。其存续期间欧洲民族主義思潮盛行,各地民族独立思想已趨至成熟,国内民族起事和民族纠纷不断,民族问题严重,由之产生的语言分歧也使得战时军队指挥效率低下。雖然奧匈帝國在民族問題上舉步維艱,但在它所存在的约50年间整个国家的经济不断发展,实现了近代化,许多开明的改革得以施行。奥匈帝国保有世界规模第四大的机械制造业体系,次于美国、德国和英国;其家用电器、电力工业设备及发电厂发电装置的制造量和出口量位居世界第三,次于美国和德国。.

新!!: 法国和奥匈帝国 · 查看更多 »

奥克语

奥克语(Lenga d'òc),或奥克西当语(Occitan,,又译歐西坦語),是印歐語系羅曼語族的一種語言,主要通行於法國南部(特別是普羅旺斯及卢瓦尔河以南)、意大利的奥克山谷、摩纳哥以及西班牙的加泰罗尼亚的阿兰山谷。.

新!!: 法国和奥克语 · 查看更多 »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Honoré de Balzac,),原名奧諾雷·巴爾扎克(Honoré Balzac),法国19世纪著名作家,法国现实主义文学成就最高者之一。他创作的《人间喜剧》(Comédie Humaine)共91部小说,写了两千四百多个人物,是人类文学史上罕见的文学丰碑,被称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

新!!: 法国和奥诺雷·德·巴尔扎克 · 查看更多 »

奥赛博物馆

奥赛博物馆(又譯奧塞博物館、奧塞美術館;Musée d'Orsay)是法國巴黎的近代艺术博物馆,主要收藏从1848年到1914年间的绘画、雕塑、家具和摄影作品。博物馆位于塞纳河左岸,和卢浮宫斜对,隔河和杜伊勒里公园相对。原来是建于1900年的火车站,是从巴黎到奥尔良铁路的终点——奥赛车站。1939年进入巴黎的铁路取消,车站关闭。1978年被列为受保护的历史建筑,1986年改建成为博物馆,将原来存放在卢浮宫的,在国立网球场现代美术馆的,以及在龐畢度艺术中心国家现代艺术博物馆内的有关藏品全部集中到这里展出。大厅中还保留着原来的车站大钟。奥赛博物馆在星期一不开放。.

新!!: 法国和奥赛博物馆 · 查看更多 »

奥林匹亚音乐厅

奥林匹亚音乐厅(Olympia)是法国巴黎的一个音乐厅,位于巴黎第九区嘉布遣大道28号。 奥林匹亚音乐厅成立于1888年,由红磨坊的创办人约瑟夫·欧勒建立,是巴黎最古老的音乐厅,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音乐厅之一,它的显著标志是一个巨大的红色发光字母,写着它的名字。最初它的名字是“Montagnes Russes”,在1893年更名为奥林匹亚。 除了音乐表演,奥林匹亚也举行各种娱乐活动,包括马戏,芭蕾舞和轻歌剧。然而,此后其营业就逐步下降,从1929年到1944年放映电影。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占领法国时,恢复为音乐厅,1945年光复后,向盟军免费开放。观众不得不先听完四个国家的国歌,然后表演节目,压轴戏总是充满活力的法国康康舞,其中一些舞蹈演员已不再年轻。此后,它再次恢复为电影院,直至1954年2月Bruno Coquatrix又将其恢复为音乐厅。他去世后,该音乐厅一度有被拆除改建成停车场的危险。1993年1月7日,法国当时的文化部长杰克郎(Jack Lang)下令加以保护,用两年时间重建了立面和富丽堂皇的红色内饰。 艾迪特·皮雅芙从1955年1月到1962年10月在奥林匹亚的几大系列的演出取得了很大的声誉。杰夫·巴克利长期以来一直是皮亚芙的崇拜者,1995年在此进行了他自认为演艺生涯中最好的一场演出,后来在2001年发布为Live À L'Olympia 。 雅克·布雷尔于1961年和1964年在奥林匹亚举行了两场富有传奇色彩的音乐会。玛莲娜·迪特里茜的1962年奥林匹亚音乐会被转播。.

新!!: 法国和奥林匹亚音乐厅 · 查看更多 »

奥斯特里茨战役

奧斯特里茨戰役(1805年12月2日),是拿破崙戰爭中的一場著名戰役。75,000人的法國軍隊在拿破崙的指揮下,在波西米亚的奧斯特里茨村(位於今捷克境內)取得了對87,000俄羅斯-奧地利聯軍的決定性勝利。第三次反法同盟隨之瓦解,并直接导致奧地利皇帝于次年被迫取消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封號。 這場戰役因歐洲三個大國的皇帝奧皇弗朗茨二世、沙皇亞歷山大一世、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拿破崙全部親臨戰場,又稱“三皇會戰”。.

新!!: 法国和奥斯特里茨战役 · 查看更多 »

奧達·伊奧塞里安尼

奧達·伊奧塞里安尼(格魯吉亞語:ოთარ იოსელიანი,俄文:Отар Иоселиани,),生於蘇聯時代的提比里西,是一位格魯吉亞裔導演及編劇,現定居法國。.

新!!: 法国和奧達·伊奧塞里安尼 · 查看更多 »

奴隶制度

奴隶制為奴隶主拥有奴隶的制度,奴隶視為是奴隶主的財產,沒有自己的人格、自由、權利,可以買賣,且奴隶主可強迫奴隶无报酬工作,且无人身自由。如果人類社會中大部分物质生产领域劳动者主要是奴隶,馬克思主義將這種社会稱為奴隶社会。 古希臘、古埃及、罗马帝国、古巴比伦、南北战争以前的美国南方,以及以前一些英国、法国、俄国的殖民地都有奴隶制。历史上,绝大多数国家和社会都曾经认可制度性奴隶制;在近代,奴隶制被所有国家废除,但是即使如此,沒有合約精神的勞動關係仍然存在,债奴、契约劳工、农奴、被俘家仆、被收养为奴的儿童、童兵、强迫婚姻依然广泛存在。现在奴隶制度在世界各国都是非法的,但估计世界上仍有二千七百万人是事實上的奴隶,毛里塔尼亚是最后宣布废奴的行政地区(1981/2007),但是根据估算约有10%-20%的人口依然为奴。 奴隶制的出现早于成文记录,在许多文明中广泛存在。当今很多奴隶是债奴,主要分布在南亚,是由于债务缠身所致,很多甚至世代为奴。人口贩卖主要是指代强迫妇女和儿童进入色情行业工作。.

新!!: 法国和奴隶制度 · 查看更多 »

奶酪

*乾酪:中國大陸稱為奶酪。.

新!!: 法国和奶酪 · 查看更多 »

好莱坞

荷里活(Hollywood),中國大陆、台灣及新马譯作--,港澳譯作--,是美國加州洛杉磯的一個地名,由於美國許多著名電影公司設立於此,故经常被与美國電影和影星联系起來,而「荷里活」一词往往直接用来指南加州的。.

新!!: 法国和好莱坞 · 查看更多 »

奄蔡

奄蔡(上古漢語擬音:;Alans,或 Alani,也拼為 Alauni 或 Halani)为古代中亚印欧语系游牧民族,又作阖苏,1—3世纪中叶的 东汉三国时期也称阿蘭聊(中古漢語擬音:)或阿蘭。他们族源是塞克人—萨尔马特人。 古希腊罗马文献中称之为Aorsoi、Alanorsi。奄蔡首次见于。西汉时期,该民族在锡尔河与阿姆河之间的中亚河中地区的锡尔河以北的康居(咸海)西北、里海北部的草原游牧,东汉时期隶属康居。后因为在158年一小支北匈奴西迁,奄蔡也随之逐渐西迁,其中一部分随着巴兰姆伯尔大单于去了欧洲(374年),在伏尔加河与顿河之间地区定居,另一部分则留在高加索以北地区。 公元4世纪中期(374年的巴兰姆伯尔大单于时期),这在158年西迁的一小支北匈奴在此时越过顿河,吞并了奄蔡。5世纪中期,匈王阿提拉率领奄蔡人西征,一直到达了法兰西中部的奥尔良。後來成為加泰隆尼亞人族源之一,至于继续留在高加索一带的成为可萨国(7世纪后期—1030年)的臣下(一些成为佩切涅格人),中世纪早期有一阿兰王国后来被蒙古的哲别和速不台在1221年打败,一部分(约三万)在元朝成為阿速亲軍,成为保卫大汗的怯薛亲军,当时汉人稱綠睛回回。一部份成為小玉兹哈薩克人。大部分成为奥塞梯人。.

新!!: 法国和奄蔡 · 查看更多 »

威廉·莎士比亚

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1564年4月26日(受洗日)-儒略曆1616年4月23日;華人社會常尊稱為莎翁,清末民初鲁迅在《摩羅詩力說》(1908年2月)稱莎翁為「狹斯丕爾」)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也是西方文艺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学家之一。他流传下来的作品包括38部戏剧、154首十四行诗、两首长叙事诗和其他诗歌。他的戏剧有各種主要语言的譯本,且表演次数远远超过其他戏剧家的作品。 莎士比亚在雅芳河畔斯特拉特福出生长大,18岁时与安妮·哈瑟维结婚,两人共生育了三个孩子:苏珊娜、双胞胎哈姆内特和朱迪思。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的20多年期间莎士比亚在伦敦开始了成功的职业生涯,他不仅是演员、剧作家,还是宫内大臣剧团的合伙人之一,后来改名为国王剧团。1613年左右,莎士比亚退休回到雅芳河畔斯特拉特福,3年后逝世。有关莎士比亚私人生活的记录流传下来很少,关于他的性取向、宗教信仰、以及他的著作是否出自他人之手都依然是谜,有人认为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 1590年到1613年是莎士比亚的创作的黄金时代。他的早期剧本主要是喜剧和历史剧,在16世纪末期达到了深度和艺术性的高峰。接下来到1608年他主要创作悲剧,莎士比亞崇尚高尚情操,常常描写犧牲與復仇,被认为属于英语最佳范例。在他人生最后阶段,他开始创作悲喜剧,又称为传奇剧,并与其他剧作家合作。在他有生之年,他的很多作品就以多种版本出版,质素和准确性参差不齐。1623年,他所在剧团两位同事出版了《第一对开本》,除两部作品外,目前已经被认可的莎士比亚作品均收录其中。 莎士比亚在世时被尊为诗人和剧作家,但直到19世纪他的声望才达到今日的高度。并在20世纪盛名传至亚,非,拉丁美洲三大地區,使更多人了解其盛名。浪漫主义时期赞颂莎士比亚的才华,维多利亚时代像英雄一样地尊敬他,被萧伯纳称为莎士比亚崇拜。20世纪,他的作品常常被新学术运动改编并重新发现价值。他的作品直至今日依旧广受欢迎,在全球以不同文化和政治形式演出和诠释。.

新!!: 法国和威廉·莎士比亚 · 查看更多 »

威廉·詹姆士

威廉·詹姆士(William James,),美国哲学家與心理学家。他的弟弟亨利·詹姆斯是著名作家。他和查尔斯·桑德斯·皮尔士一起建立了实用主义。詹姆士舊譯哲姆士。.

新!!: 法国和威廉·詹姆士 · 查看更多 »

威廉一世 (英格兰)

威廉一世(古诺曼语: Williame I;英语:William I;法語:Guillaume Ier;),通常被称为征服者威廉(英语:William the Conqueror),有时被称为杂种威廉(英语:William the Bastard),是第一位诺曼英格兰国王,他从1066年开始统治英格兰,直到1087年去世为止。他是维京掠夺者的后裔,从1087年起为诺曼底公爵威廉二世(英语:William II)。威廉经过长期的努力而确立自己的权力,到了11世纪60年代,他稳固在诺曼底的统治,1066年,诺曼征服英格兰。他的余生则是巩固在英格兰的统治,以及解决其长子罗贝尔二世给他带来的麻烦。 威廉是终身未婚的诺曼底公爵罗贝尔一世和情妇之子。1066年,威廉要求成为英格兰国王。他率领一支由诺曼人、布列塔尼人、佛兰芒人和法国人(来自巴黎和法兰西岛)组成的军队入侵英格兰,在黑斯廷斯战役中战胜哈罗德二世的英国军队,随后镇压英国人的反抗,这就是著名的诺曼征服,他也得名“征服者威廉”。 他将诺曼-法兰西文化带到英格兰,对后来的英格兰中世纪时期产生影响。影响包括统治者的改变,对英语的改变,社会和教会的上层等级的变化,并且采用一些大陆上教会改革的观点。影响的详细情况和程度多年来被学者争论。.

新!!: 法国和威廉一世 (英格兰) · 查看更多 »

娛樂

娱乐是一项能吸引受众的注意与兴趣并让受众感到愉悦与满足的活动。它既可以是一个想法,也可以是一项任务。如今,人类的娱乐已发展上千年,已成为专为吸引观众注意力的一项活动。 虽然因为个人喜好差异,不同娱乐具有不同吸引力,但大多数娱乐活动都被认为具有普遍吸引力。就比如讲故事、音乐、戏剧、舞蹈和各式表演,一般娱乐几乎流行于所有文化中,它们大多出于宫闱,发展出精妙多样的技巧,终闻于市井平民。当代娱乐产业主要依靠娱乐产品的制作和销售,而这一产业的发展更加速了娱乐的大众化。为适应不同规模,娱乐发展出各种形式:可以是私人音乐服务中的自选曲库,也可以适合两个人的二人宴会,更可以是不分国别肤色、包容万千观众、舞乐恢弘的国际化视听盛宴。 娱乐总是与紧密相连。尽管很多娱乐形式的目的是严肃的,就如仪式、庆典、宗教节日、或讽喻等,但人们往往可以能从中汲取欢乐,报以欢笑。因而這些嚴肅活動的娛樂背後也存在这样一种可能,即這些娱乐或可增进人的或智力。 娛樂的受众是娱乐的一个重要方面,受众是可以将自己的餘暇投入娱乐活动中的人。受众在观看比赛、歌剧、或电影的过程中,扮演了被动接受者的角色;而在参与者身份经常互换的活动中(如游戏),受众又可以是主动的。现实生活中有公共娱乐,也有个人的自娱自乐;既有劇場藝術和音樂會这类正式的、内容固定的娱乐,也有一样内容不固定的、自发的娱乐。大多数娱乐有逾几百年的历史,并且随着文化、科技和潮流的变迁而不断发展,比如舞台魔术。尽管电影和电子游戏使用了新的媒介,却可以回溯到讲故事、近代戏剧、和演奏音乐的传统。音乐、电影和舞蹈可以营造节日气氛,即便在节后也令人心情愉悦。 譬如公开處刑,有些活动在過去曾被认为是一种娱乐,但如今早已远离公众。击剑或射箭之类原本对一些人而言是生存必需的技能,如今已发展成为一种专业性、職業性的体育运动,同时發展出影响更大、更具广泛吸引力的娱乐形式。烹饪等生活行为在过去也是生存技能,现在也成为一些专业人士参加的公开表演,有些還登上舞台、成为国际赛事,以娱乐的形式传播出去。因此某些群体或个人的娱乐活动可能会是另外一些人的正式工作。 娱乐的常见形式可以跨越不同媒体,通过创意再融合展现出无限潜能。这也確保了众多娛樂主题、形象和结构可以保持一致性和持久性。.

新!!: 法国和娛樂 · 查看更多 »

嬰兒潮

嬰兒潮(baby boom),指的是在某一時期及特定地區,出生率大幅度提昇的現象。歷史上有記載的幾次嬰兒潮,通常是起因於有振奮人心的因素,像是農作物豐收、打贏戰爭及贏得體育競賽等,但也有因為迷信的因素。在英文,形容嬰兒潮時期出生的人為「」。.

新!!: 法国和嬰兒潮 · 查看更多 »

孟德斯鸠

夏尔·路易·德·塞孔达,拉布雷德暨孟德斯鸠男爵(Charles Louis de Secondat, Baron de La Brède et de Montesquieu,,)是法国启蒙時期思想家、律師,也是西方国家学说和法学理论的奠基人。與伏爾泰、盧梭合稱「法蘭西啟蒙運動三劍俠」。.

新!!: 法国和孟德斯鸠 · 查看更多 »

孟格菲兄弟

孟戈菲兄弟,也就是约瑟夫—米歇尔·孟戈菲(Joseph-Michel Montgolfier (1740年8月26日-1810年6月26日)和雅克—艾蒂安·孟戈菲 (Jacques-Étienne Montgolfier1745年1月6日-1799年8月2日)是法国的造纸商、发明家。.

新!!: 法国和孟格菲兄弟 · 查看更多 »

學院藝術

學院藝術(英文:academic art)是一種在歐洲藝術學院和大學的影響下所產生的繪畫和雕塑的流派。 學院藝術專指那些在新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運動中,受法兰西艺术院訂立的標準所影響的畫家和藝術品,以及跟隨着這兩種運動並試圖融合兩者作為風格的藝術,最具代表性的如威廉·阿道夫·布格罗、湯瑪斯·庫圖爾、漢斯·馬卡特(Hans Makart)。他們通常也常被稱為“學院派”(academism)、“華麗藝術”(art pompier)、“折衷主義”(eclecticism),有時也被人與歷史主義(Historicism)與融合主義(Syncretism)相提並論。 一般來說,被學院所影響的藝術都稱為「學院藝術」,例如劳伦斯·阿尔玛-塔德玛的作品。在這個背景下,學院藝術不斷吸收新的風格,所以一些曾被視為對抗學院藝術的藝術風格,後來也被人稱為學院藝術。.

新!!: 法国和學院藝術 · 查看更多 »

存在主义

存在主义(existentialism),是一个哲学的非理性主义思潮,它認為人存在的意義是無法經由理性思考而得到答案的,以强调个人、獨立自主和主观经验。尼采和祁克果可被看作其先驱。在20世纪中它流傳非常廣泛,其哲學思想還延續到了60年代興起的人本主義。雅斯贝尔斯和海德格尔、保羅·萨特和卡缪是其代表人物。 其最突出的命題是:世界沒有終極的目標;人們發現自己處於一個隱隱約約而有敵意的世界中;人們選擇而且無法避免選擇他們的品格、目標和觀點;不選擇就是一種選擇,即是選擇了「不選擇」;世界和我們的處境的真相最清楚地反映在茫然的心理不安或恐懼的瞬間。 這些命題曾經影響了文學(例如:費奧多爾·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卡繆)、精神分析學(例如:和羅洛·梅)和神學(例如:保羅·田立克)。.

新!!: 法国和存在主义 · 查看更多 »

实证主义

實證主義(positivism)是一種以「实际验证」为中心的哲學思想。廣義而言,任何種類的哲學體系,只要求知于經驗材料,拒絕、排斥先驗或形而上學的思辨,都為實證主義。狹義而言,實證主義則指法國哲學家孔德的哲學,認為對現實之認識只有靠特定科學及對尋常事物的觀察才能獲得。這條目內主要介紹狹義的實證主義。 孔德生長的時代,正是科學思想發端的時代,人們對形上學產生懷疑,逐漸以注重經驗的科學方法觀察、研究事物,探求事實的本原和變化的現象。 實證主義又稱實證論,其中心論點是:事實必須是透過觀察或感覺經驗,去認識每個人身處的客觀環境和外在事物。實證論者認為,雖然每個人接受的教育不同,但他們用來驗證感覺經驗的原則,並無太大差異。實證主義的目的,在希望建立知識的客觀性。 孔德認為人類,非生而知道萬事萬物,必須經由學習過程,從不同的情境中獲得知識。透過直接或間接的感覺、推知或體認經驗,並且在學習過程中進一步推論還沒有經驗過的知識。超越經驗或不是經驗可以觀察到的知識,不是真的知識。 孔德在其所寫的《實證哲學》一書裡,認為人類進化分成三階段:.

新!!: 法国和实证主义 · 查看更多 »

宪法

憲法,又稱宪章、根本法或憲制文件,是一个主權国家、政治實體或地區、自治地区、聯邦制國家的联邦州或國際組織及其成員的最基本法律。與憲法擁有同樣地位的還有基本法。 憲法通常規定一個國家的社會制度、國家制度、國家機構、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等,但不一定包含以上全部內容,例如會逐漸增加憲法內容的英國不成文憲法。憲法定義國家政體及政府運作方式,以及法律訂定的方式。憲法在一個國家之全部法律中具有最高權威和最大效力,是制定其他法律之依據。有些憲法(特別是成文憲法)會限制政府的權力,其方式是訂定一些政府權力的運作範圍,例如人民的基本權,例如美国宪法就是這類的憲法。憲法之制定和修改,一般須經過特定之程序。考量美國憲法與美國黑奴曾經同時並存,認定憲法並非民主國家特有的法律種類,以憲法的原文"Constitution"作為思考的起點,憲法的定義其實是國家基本結構的意思,漢朝的約法三章亦能歸類為憲法。 印度憲法是世界所有主权国家中,篇幅最長的成文憲法,,共有444條,分為22章,12份附表及118個修正案,若翻譯為印度英語有117,369字。美國憲法是篇幅最短的成文憲法,共有7條,27個修正案,合計4,400字。.

新!!: 法国和宪法 · 查看更多 »

宫相

宫相(Maior domus)是欧洲中世纪早期的一个官职,7世纪至8世纪间法兰克王国都有此官。名义上是掌管宫廷政务以及辅佐君王的亲近官员,但后来演变成王国内实权所在。 墨洛温王朝晚期的君王,许多都被宫相用作傀儡,后来因而被称为“无为王”(rois fainéants)。随后此官职被允许父子传承,更加巩固了其权力,最终传到查理·马特手中,737年国王逝世,查理虽无篡位,却也不立新君,直到741年其子丕平三世便建立了卡洛林王朝。 这个官职后世多指管理贵族豪宅事务的傭人,与其本意(Maior domus实指“管家”)更接近。 Category:官职 Category:中世纪政治.

新!!: 法国和宫相 · 查看更多 »

家乐福

#重定向 家樂福.

新!!: 法国和家乐福 · 查看更多 »

家禽

家禽指人工豢养的鸟类动物,主要为了获取其肉、卵和羽毛,也有作为其他用处,如信鸽、宠物等。一般为雉科和鸭科动物,如鸡、鸭、鹅等,也有其他科的鸟类如火鸡、鸽、鹌鹑和各种鸣禽的。近年来,家禽的饲养种类越来越多,有饲养雉、孔雀、鸵鸟的大规模饲养场。.

新!!: 法国和家禽 · 查看更多 »

宗教信仰自由

#重定向 宗教自由.

新!!: 法国和宗教信仰自由 · 查看更多 »

宗教自由

宗教自由是指一个人可以在一个社会中自由选择其宗教信仰和在这个社会中公开参加这个宗教信仰的仪式和传统,或者选择不信仰任何宗教,而不必担心受社会的迫害或歧视。 宗教自由也包括根据自己的判断放弃或改变自己的宗教信仰的自由。宗教自由的范围更广,还包含獨自或與他人一道、公開或私下敬拜的權利,以及參加宗教儀式、宗教活動和宗教傳道而無需擔心遭受政府或社會其他團體迫害的權利。.

新!!: 法国和宗教自由 · 查看更多 »

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Protestant Reformation)是指基督教在16世纪至17世纪的教派分裂及改革運動,也是新教形成的開端,由馬丁·路德、喀爾文、慈運理等神學家,以及其他早期新教徒发起。1517年,路德发表的《九十五条论纲》引发了宗教改革的开始,即德意志宗教改革。改革者反对当时天主教會的教条、仪式、领导和教会组织结构。在他们的努力下,成立了新的国家性的改革派教會。早期的一些发生在欧洲的事件(如黑死病的蔓延和天主教會大分裂)侵蚀了人们对天主教会和教宗的信仰,但教義上的歧見才是引发宗教改革的關鍵。其他一些因素(如文艺复兴思想的传播、印刷术的传播、东罗马帝国的灭亡)也都促成了新教的创立。虽然先于路德就已经有一些较大的改革运动,但大多数人认为宗教改革开始于1517年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结束于1648年签订西發里亚和约结束三十年戰爭。 早先批評天主教會的有識之士為約翰·威克里夫、扬·胡斯等先驅,第一个新教教会是15世纪扬·胡斯创立的弟兄合一会(或波西米亚弟兄会)。最大的新教教会是路德会(主要在德国、波罗的海国家和斯堪的纳维亚)和加尔文的跟隨者(主要在德国,法国,瑞士,荷兰和苏格兰)。除这两大陣營外,还有一些较小的改革團體存在。 天主教會在特倫托會議召開後发起了被後世稱為「反宗教改革」的自省運動,做為對宗教改革的回應及自省,而在這時期成立的耶穌會更是此自省运动的先锋。一般而言,北欧国家转为新教,南欧国家仍旧信仰天主教,教廷联合法國、西班牙及奥地利王室加以壓制新教徒,中欧则成为双方激烈冲突的场所,甚至升级为全面的宗教战争。.

新!!: 法国和宗教改革 · 查看更多 »

安妮·姬拉鐸

安妮·姬拉鐸(Annie Girardot,),生於法國巴黎,著名電影演員。.

新!!: 法国和安妮·姬拉鐸 · 查看更多 »

安德烈·巴赞

安德烈·巴赞(André Bazin,(1918年4月18日-1958年11月11日),法国《电影手册》创办人之一,二战后西方最重要的电影批评家、理论家,被誉为“法国影迷的精神之父”、“新浪潮电影之父”、“电影的亚里士多德”(区别于“电影的黑格尔”:让·米特里)。巴赞在1940年代到1950年代发表的一系列高质量影评和电影评论,集结成四卷本《电影是什么》,已成为电影理论史上的经典著作,是二战后现实主义电影理论发展的一块基石。巴赞推崇现实主义美学,发现并阐述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导演的重要价值,阐述了蒙太奇与景深镜头在电影语言中的重要性与辩证关系,提出了长镜头理论,丰富并总结了作者论,在巴赞与《电影手册》的推动下,法国电影在二战后兴起了新浪潮运动。.

新!!: 法国和安德烈·巴赞 · 查看更多 »

安全

安全(Safety)是一種狀態,最簡單的定義是沒有危險,較詳細的定義是指受到保護,不受到各種類型的故障、損壞、錯誤、意外、或是其他不情願事件的影響,這些類型包括身體、社會、靈性、財務、政治、情感、職業、心理及教育等方面。安全也可以定義為可以控制特定已被識別的,使風險在一定可接受的水準以下,因此也可以減少一些造成健康或經濟損失的可能性。安全可以包括對人或對所有物的保護。.

新!!: 法国和安全 · 查看更多 »

安盛

安盛(AXA、AXA集團,、),是一家总部位于法国巴黎的跨国保险集团,创始于1816年,目前是全球最大保险集团,亦是全球第三大国际资产管理集团,于2010年财富500强企业中排名第14位。AXA集團截至2011年12月31日,於全球擁有1.01億名客戶,旗下員工達163,000人。AXA集團的收益為8,681億港元,其管理的資產為107,375億港元。 2010年11月15日安盛集團與澳洲財富管理公司AMP Ltd.收購安盛亞太控股有限公司(AXA Asia Pacific Holdings Ltd.),涉及金額達133億澳元(折合131億美元,即約1,021億港元)。 AMP Ltd首先提出以每股6.43澳元收購安盛亞太本身持有的股份,並以現金及股票的形式進行交易。其後,AMP Ltd再向母公司安盛集團收購其持有的五成四安盛亞太股份,完成對安盛亞太的收購。最後,AMP Ltd.會保留澳洲以及新西蘭業務,由安盛集團以104億澳元(折合106億美元,即約800億港元)回購亞洲地區的業務。 安盛亞太負責安盛集團在亞太地區的保險以及財富管理業務。並在香港、中國內地、新加坡、印尼、菲律賓、泰國、印度、馬來西亞、澳洲和新西蘭地區有相關業務。據其網站資料顯示,其在澳洲和新西蘭地區員工超過2300人,亞洲地區員工達1900人。 2012年3月7日,安盛以4.94億美元現金收購匯豐控股香港、新加坡和墨西哥的一般保險業務。 2014年11月7日,安盛以26億港元向美國信安金融集團出售在香港的強積金及職業退休計劃業務。 2016年5月27日安盛以6.32億英鎊(9.2749億美元)出售英國的投資、退休金以及直接保險業務給保險公司Phoenix Group Holdings (PHNX.LN) 2018年3月5日,安盛以每股作價相當於57.6美元斥資約150億美元(約1170億港元)收購同業XL Group.

新!!: 法国和安盛 · 查看更多 »

安道尔

安道尔公国(Principat d'Andorra),也译作安道拉親王國,袖珍国家之一,国土面积468平方公里。是西南欧的內陸親王國,位于比利牛斯山脉东南部,毗邻法国和西班牙。首都安道尔城(Andorra la Vella)。官方语言为加泰罗尼亚语,通用语言为西班牙语和法语。国内居民多信奉天主教。 安道尔高山峡谷遍布全境,全国平均海拔高达,是欧洲地势最高的国家。 安道尔宪法规定,安道尔为君主立宪制的国家,首相为政府首脑。安道尔没有军队和自卫队,只存在警察,所以国防由法国和西班牙一起负责。安道尔主要有两大党:安道尔民主党(Demòcrates per Andorra)和社会民主党(Partit Socialdemòcrata),安道尔民主主义者党现为安道尔的执政党。安道尔的旅游、商业及金融业极其发达,服务业在1950年代很快取代了传统农牧业,成为经济支柱。安道尔的旅遊業相當發達,亦為避稅天堂,因属山地气候,冬季寒冷漫长,高山积雪一年可达8个月,是個名副其实的滑雪胜地。也是全世界國民預期壽命第四長的國家。其國際代碼為AD。.

新!!: 法国和安道尔 · 查看更多 »

安托万-洛朗·德·拉瓦锡

安托万-洛朗·德·拉瓦锡(Antoine-Laurent de Lavoisier,),法国貴族,著名化学家、生物学家 ,被後世尊稱為“近代化學之父”。他使化学从定性转为定量,給出了氧與氫的命名,並且預測了硅的存在。他幫助建立了公制。拉瓦锡提出了「元素」的定義,按照這定義,於1789年發表第一個現代化學元素列表,列出33種元素,其中包括光與熱和一些當時被認為是元素的化合物。拉瓦锡的貢獻促使18世紀的化學更加物理及數學化。他提出规范的化学命名法,撰写了第一部真正現代化学教科书《化學基本論述》(Traité Élémentaire de Chimie)。他倡导并改进定量分析方法并用其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他創立氧化说以解释燃烧等实验现象,指出动物的呼吸实质上是缓慢氧化。这些划时代贡献使得他成为历史上最伟大的化学家之一。 拉瓦锡曾任税务官,因此他有充足的资金进行科学研究。不幸在法国大革命中被送上断头台而死。.

新!!: 法国和安托万-洛朗·德·拉瓦锡 · 查看更多 »

安托万·德圣埃克絮佩里

安托萬·德·聖-修伯里(Antoine de Saint-Exupéry;),法國作家、飛行員,1900年6月29日生於法國里昂。1944年獲得“”稱號。在他的經典兒童小說《小王子》出版一年後,為祖國披甲對抗納粹德軍。在1944年7月31日執行一次飛行任務時失蹤。他以於1943年出版的童話《小王子》(Le Petit Prince/The Little Prince)而聞名於世,其他著名的小說分別有《夜航》、《人類的土地》、《空軍飛行員》等。位於其家鄉的里昂圣埃克絮佩里机场是以他命名的。直到2004年4月,離奇失蹤近60年的修伯里飛機殘骸才在法國南部馬賽附近海域被尋獲。在他逝世50周年时,法国人将他與小王子的形象印在50法國法郎的钞票上。.

新!!: 法国和安托万·德圣埃克絮佩里 · 查看更多 »

对外安全总局

对外安全总局(Direction Générale de la Sécurité Extérieure,缩写为DGSE)是法国最主要的对外情报机构,它由法国国防部领导。 对外安全总局原先设在巴黎市第20区莫蒂埃大道141号多莱尔游泳池附近的旧兵营里,故有“游泳池”的代称,1993年法国政府在塞纳-圣但尼省的诺瓦西勒塞克市给对外安全总局建立了一座新的总部。.

新!!: 法国和对外安全总局 · 查看更多 »

对内安全总局

对内安全总局(Direction générale de la sécurité intérieure, 缩写为DGSI)是法国最主要的对内情报机构。它承担的主要任务有反间谍、反外国势力干涉、反恐、保护国内财产和经济安全、监视通过暴力颠覆国家的各种危险行为等。 对内安全总局与对外安全总局是目前法国政府最主要的情报机构。.

新!!: 法国和对内安全总局 · 查看更多 »

寂静岭 (电影)

是2006年公映的加拿大恐怖电影,改编自日本科乐美开发的同名恐怖游戏第一部。由克里斯多夫·甘斯(Christophe Gans)执导,朗妲·米契(Radha Mitchell)、蘿莉·荷登(Laurie Holden)、乔黛尔·弗兰(Jodelle Micah Ferland)、肖恩·宾(Sean Bean)主演。續集沉默之丘:啟示錄3D則在2012年上映。.

新!!: 法国和寂静岭 (电影) · 查看更多 »

寓言

寓言或者寓言故事通常是一篇含有道德教育或者警世智慧的短篇故事,為文學體裁的一種,通常以簡潔有趣的故事呈現,常隱含作者對人生的觀察和體驗。 寓言是一種很古老的文學體裁,早在西元前六世紀,希臘、印度和中國就有許多寓言故事出現,如伊索寓言、佛教的《百喻經》都是耳熟能詳的文學著作,前者更是世界最早的寓言。耶穌亦常以比喻和寓言向普羅大眾傳道,主要被記載在福音書中流傳後世(詳見條目耶穌的比喻)。.

新!!: 法国和寓言 · 查看更多 »

尚-路易·坦帝尼昂

#重定向 尚-路易·特罕狄釀.

新!!: 法国和尚-路易·坦帝尼昂 · 查看更多 »

尚·嘉賓

尚·嘉賓(Jean Gabin)是一位法國演員,曾主演許多經典電影。.

新!!: 法国和尚·嘉賓 · 查看更多 »

尚盧·高達

尚盧·高達(,),法國和瑞士藉導演。他是法國新浪潮電影的奠基者之一。 高達的雙親是法國兼瑞士藉。他曾經在瑞士的尼翁接受教育,之後在法國唸高中,繼而入讀巴黎大學。他在索邦大學的日子裡對電影產生興趣,畢業後數年間夥同年輕的電影人製作人和影評人推動法國電影新浪潮。 高達的電影通常被視為挑戰和抗衡荷里活電影的拍攝手法和敍事風格。他也把自己的政治思想和對電影發展史的豐富知識注入他的電影。在他的作品裡可以經常發現存在主義和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影子。.

新!!: 法国和尚盧·高達 · 查看更多 »

小学

小學(Elementary School),是人們接受最初階段正規教育的學校,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6歲到12歲為小學適齡兒童,為初等教育機構,小學階段教育的年限通常是5年或6年。小學教育階段後為中學教育階段。.

新!!: 法国和小学 · 查看更多 »

小王子

《小王子》(Le Petit Prince、The Little Prince),是法国贵族作家、诗人、飞行员先驱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创作的最著名的小说,发表于1943年。作为法语书籍中拥有最多读者和译本的小说,《小王子》曾当选为20世纪法国最佳图书。它是世界最畅销的图书之一,被翻译成250多种语言和方言 Shattuck, Kathryn.

新!!: 法国和小王子 · 查看更多 »

小麦

小麥是小麥屬(学名:Triticum)植物的統稱Belderok, Bob & Hans Mesdag & Dingena A. Donner.

新!!: 法国和小麦 · 查看更多 »

尼古拉·卡诺

尼古拉·莱昂纳尔·萨迪·卡诺(Nicolas Léonard Sadi Carnot,),法国物理学家、工程师,常被形容為“熱力學之父”。尼古拉·卡诺在1824年6月12日发表了他唯一的出版著作《论火的动力》(《Reflections on the Motive Power of Fire》)。卡诺在这部著作中提出了卡诺热机和卡诺循环概念及“卡诺原理”(现在称为卡诺定理)。在卡诺的一生中,他的研究不曾引起外界关注。卡诺生前的好友罗贝林(Robelin)在法国《百科评论》杂志上曾经这样写道:“卡诺孤独地生活、凄凉地死去,他的著作无人阅读,无人承认。”不过後來他的理论被鲁道夫·克劳修斯和威廉·汤姆森重新陳述,是建立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正式定義熵的概念的重要基础。《论火的动力》这部著作也成为热力学成为现代科学的标志。1832年,他染上了流行性霍乱,在同年8月24日被夺去了生命,病逝于巴黎,年仅36岁。.

新!!: 法国和尼古拉·卡诺 · 查看更多 »

尼古拉·萨科齐

尼古拉·萨科齐(Nicolas Sarközy,,),法国政治家,第23任总统(兼安道爾公國大公),擁有匈牙利、希腊和犹太血统,法國人民運動聯盟主席。 2012年法國總統選舉中敗給社會黨候選人法蘭索瓦·歐蘭德,成為繼1981年德斯坦之後,法國第五共和第二位未能連任成功的總統。.

新!!: 法国和尼古拉·萨科齐 · 查看更多 »

尼古拉·马勒伯朗士

尼古拉·马勒伯朗士(法語:Nicolas Malebranche,)是法兰西科学院院士,属于笛卡尔学派。他亦是法国天主教奥拉多利修会的神甫。其父为法国国王路易十三的大臣,母亲是新法兰西总督的妹妹。.

新!!: 法国和尼古拉·马勒伯朗士 · 查看更多 »

尼古拉·普桑

尼古拉·普桑(Nicolas Poussin,)17世紀法國巴洛克時期重要畫家,但属于古典主义画派。以《阿爾卡迪的牧人》為其代表作;《摩西的发现》是其古典主义的代表作。常被簡稱做普桑。 普桑出生於法國諾曼第安德利鎮,是貴族之後;青年時曾向兩位畫家學習,分別是康坦·瓦蘭(Quentin Varin)與儒佛內(Jouvenet)。他曾到過巴黎,受拉斐尔的古典畫風影響很深,1621年曾為盧森堡宮畫壁畫,並交了幾位好友,分別是畫家腓力普·德·尚帕涅與義大利詩人馬里諾(Marino)騎士。 1630年,普桑在29歲時,移居到義大利的羅馬,並在義大利開始對文藝復興時間畫作產生強烈興趣,間接影響了他古典主義派的畫風。他的代表作《阿爾卡迪的牧人》就是此時畫出來的。1640年他曾短暫的回到巴黎,替當時的路易十三世國王畫了不少畫。 普桑在1665年死後,法國的繪畫界為推崇他研究文藝復興時間繪畫的專注,出現了有「普桑主義」之稱的派別。主張素描比顏色還要重要。.

新!!: 法国和尼古拉·普桑 · 查看更多 »

尼斯

尼斯(Nice)是地中海沿岸法国南部港口城市,位于普罗旺斯-阿尔卑斯-蓝色海岸大区,为滨海阿尔卑斯省行政中心。尼斯地处马赛和意大利热那亚之间,为主要旅游中心和蔚藍海岸地区的首选度假地,尼斯是普罗旺斯-阿尔卑斯-蓝色海岸大区第二大城市(第一大城市马赛),大都会区人口933080人(1999年统计)。尼斯是法国第五大城市,城市中心人口347,100人。(2004年统计).

新!!: 法国和尼斯 · 查看更多 »

居伊·德·莫泊桑

亨利-侯內-亞伯特-居伊·德·莫泊桑(Henry-René-Albert-Guy de Maupassant,,),法国作家,作品以短篇小說為主,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作品有《羊脂球》等。.

新!!: 法国和居伊·德·莫泊桑 · 查看更多 »

居斯塔夫·埃菲尔

亞歷山大·居斯塔夫·艾菲爾(Alexandre Gustave Eiffel,)祖先來自德國。他是一位法國工程師,金屬結構專家,也是一位作家。.

新!!: 法国和居斯塔夫·埃菲尔 · 查看更多 »

居斯塔夫·库尔贝

古斯塔夫·库尔贝(Gustave Courbet;1819年6月10日-1877年12月31日)是法国著名画家,现实主义画派的创始人。主张艺术应以现实为依据,反对粉饰生活,他的名言是:“我不会画天使,因为我从来没有见过他们。”.

新!!: 法国和居斯塔夫·库尔贝 · 查看更多 »

工业革命

#重定向 第一次工业革命.

新!!: 法国和工业革命 · 查看更多 »

左派

左派,又稱左翼,左派支持平等原則和平等主義,也就是親社會主義,和右派以階級和秩序相對,也就是親保守主義。左派是指激進主義,甚至是革命黨,是和反动和独裁政府持相反政治取向的人。 「左派」這名詞是來自法國大革命時期,在法國國民議會中坐在左側,反對當時法國的君主制,支持共和制、反教權和世俗化的派別便稱為左派,而議會右側是保王黨議員,代表保王派、天主教会、贵族及后期包含资產階級的政治力量。在資本主義國家,會稱反資本主義的激進社會主義政黨是左派。在二十世紀初的俄國共產主义革命時代,反對及要推翻俄國沙皇皇室的共產主義革命政黨,又被稱為「左派」。.

新!!: 法国和左派 · 查看更多 »

巨人传

《巨人传》(Pantagruel),是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文学作品,由作家弗朗索瓦·拉伯雷創作,共有五集,1545年出版。 此书具体反映出中古时期具有资产思想的人解放與追求的理念。在文艺复兴时期表達出反教会反封建的思想,在当时曾被列为禁书。 主人公是父子两代巨人卡冈都亚(又譯高康大)和庞大古埃。.

新!!: 法国和巨人传 · 查看更多 »

巨石文化

巨石文化(megalith)是一种以巨大石结构建筑为代表的史前文化类型。欧洲西部是巨石文化时间上出现较早且分布较集中的地区。.

新!!: 法国和巨石文化 · 查看更多 »

已開發國家

发达国家(也称作--,developed country)是指經濟和社會發展水準較高,人民生活水準較高的國家,又稱作高經濟開發國家(MEDC)。已開發國家的普遍特徵是較高的人類發展指數、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工業化水準和生活品質。藉由開發自然資源也可以達到較高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人類發展指數,但未必屬於已開發國家(比如文莱、沙特阿拉伯、卡塔尔等國)。 發達國家大都處於後工業化時期,服務業(也就是商業)為主要產業,而發展中國家則大都處於工業化(製造業,也就是工業)時期,未開發國家則還在農業時代。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2015年的統計資料,發達國家的GDP佔世界60.8%,按購買力平價計算則佔42.9%,人口佔世界比率約16%。.

新!!: 法国和已開發國家 · 查看更多 »

巴士底狱

巴士底狱(Bastille)是一座曾經位於法國巴黎市中心的堅固監獄,高30米,圍牆很厚,共有8個塔樓,上面放有大炮,監獄內設一軍火庫。“巴士底”(Bastille)在法语中即“监狱、堡垒”之意,原名圣安托万监狱(Bastille Saint-Antoine),因其历史意义后来直称其为“巴士底”。現址為巴士底廣場。.

新!!: 法国和巴士底狱 · 查看更多 »

巴士底日

巴士底日,又稱法国国庆日(Fête nationale française),定於每年的7月14日,以纪念在1789年7月14日巴黎群众攻克了象征封建统治的巴士底狱,从而揭开法国大革命序幕。.

新!!: 法国和巴士底日 · 查看更多 »

巴尔干半岛

巴爾幹半島(Balkans)是一個地緣政治和文化上的名詞,用以描述歐洲的東南隅位於亞得里亞海和黑海之間的陸地,詳細的範圍依照定義不同有許多種說法。該地約有55萬平方公里和近5500萬人口。在古希臘時代,巴爾幹半島被稱為半島。該地區的名稱來自于一條通過保加利亞中心到東塞爾維亞的巴爾幹山脈。 巴爾幹地區向來存在諸多矛盾,其中既有宗教矛盾,也有領土爭端。由于半島的地緣政治重要性,由此而來的列強干涉致使這一地區的矛盾頻繁被放大為戰爭,因此又有歐洲火药庫之稱。不過近年巴爾幹半島(南斯拉夫內戰後至今)已實現停火與和平,只是偶然間在領土主權上有些糾紛,例如科索沃主權問題。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觸發點之一——薩拉熱窩事件亦是發生在巴爾幹半島上。 目前,巴尔干半岛共有11个国家,共有面积大约是47.6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3亿。.

新!!: 法国和巴尔干半岛 · 查看更多 »

巴勃羅·畢卡索

巴勃羅·魯伊斯·畢卡索(Pablo Ruiz Picasso,),通称毕加索,西班牙著名畫家、雕塑家、版画家、陶艺家、舞台设计师及作家,和喬治·布拉克同為立體主義的創始者,是20世紀現代藝術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遗作逾两万件。畢卡索是少數在生前“名利雙收”的畫家之一。 畢加索、馬塞爾·杜象和亨利·马蒂斯是三位在二十世紀初期開始造型艺术革命性發展的藝術家,在繪畫、雕塑、版畫及陶瓷上都有顯著的進展。在西班牙與薩爾瓦多·達利和胡安·米羅被譽為後三大藝術家。.

新!!: 法国和巴勃羅·畢卡索 · 查看更多 »

巴西

巴西联邦共和国(República Federativa do Brasil),通稱巴西,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国家,人口数略多於2億,居世界第五。其國土位於南美洲東部,毗鄰大西洋,面積8,515,767平方公里,世界第五大,僅次於俄羅斯、中國、加拿大及美國。巴西和乌拉圭、阿根廷、巴拉圭、玻利维亚、秘鲁、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及法属圭亚那接壤。巴西拥有辽阔的农田和广袤的雨林,国名源于巴西红木。其國旗之含義為:綠色-廣大的叢林;黃色-豐富的礦產;藍色-南半球的星空,其中27顆星分別代表26個州與1個聯邦特區,一道國家格言「紀律與進步」橫跨其中。得益于丰厚的自然资源和充足的劳动力,巴西的国内生产总值位居南美洲第一,世界第六,西半球第三,南半球第一,為南美洲國家聯盟的成員國。由于历史上曾为葡萄牙的殖民地,巴西的官方语言为葡萄牙语。.

新!!: 法国和巴西 · 查看更多 »

巴魯赫·斯賓諾莎

斯宾诺莎(Baruch de Spinoza,Benedictus de Spinoza,),西方近代哲学史重要的理性主义者,与笛卡尔和莱布尼茨齐名。.

新!!: 法国和巴魯赫·斯賓諾莎 · 查看更多 »

巴黎

巴黎(Paris)是法國的首都及最大都市,同時是法蘭西島大區首府,為法國的政治與文化中心,隸屬法蘭西島大區之下的巴黎省(編號第75省;僅轄有1個同名市鎮)。目前的巴黎市轄區範圍大致為舊巴黎城牆內(環城大道內側),依照發展歷史共分成20個區,自從1860年代開始就沒有重大變化。截至2011年為止,巴黎市内人口超過225萬,的人口則逾1,229萬,是歐洲最大的都會區之一。 巴黎在近1,000年的時間内是西方最大的城市,也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16世紀至19世紀期间)。目前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之一,在教育、娛樂、時尚、科學、媒體、藝術、金融、政治等方面皆有重大影響力,被認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大都会之一.

新!!: 法国和巴黎 · 查看更多 »

巴黎大学

巴黎大學(Université de Paris),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之一,其授课历史可以追溯到12世纪中叶。大学分别在1200年和1215年获得法王腓力二世和教宗英诺森三世的官方认可。1257年,大学的第一个学院机构索邦學院成立,索邦成为大学的代称。1793年,在法国大革命的高潮中,巴黎大学遭到解散。1896年重建。1968年後,被拆分成13所獨立大學。.

新!!: 法国和巴黎大学 · 查看更多 »

巴黎大皇宫

大皇宮(現為巴黎大皇宮美術館)位於香榭麗舍大道,是為了舉辦1900年世界博覽會所興建的展览馆,由建築師德格拉那及盧偉兩人共同建造,正面長240公尺、高43公尺。 虽然中文译名有“皇宫”一词,但巴黎大皇宫及小皇宫并非皇家宫殿。.

新!!: 法国和巴黎大皇宫 · 查看更多 »

巴黎凯旋门

巴黎凯旋门(Arc de triomphe de l'Étoile),即雄狮凯旋门,位于法国巴黎的戴高乐广场中央,香榭丽舍大街的西端。是拿破仑为纪念1805年打败俄奥联军的胜利,于1806年下令修建而成的。拿破仑被推翻后,凯旋门工程中途辍止。1830年波旁王朝被推翻后又重新复工,到1836年终于全部竣工。.

新!!: 法国和巴黎凯旋门 · 查看更多 »

巴黎公社

巴黎公社(la Commune de Paris)是一个在1871年3月18日(正式成立的日期为同年的3月28日)到5月28日的2个月中,短暂地统治巴黎的政府。到后来它宣布要接管法国全境。由于公社卫队杀死了两名法国将军加上公社拒绝接受法国当局的管理,终于导致了被称为“血腥一周”的严厉镇压。 由于评价者意识形态的不同,对它的描述也存在很大分歧,倾向于资本主义或中立者认为它是无政府主义;而倾向于社会主义或自由主义者则认为它是社会主义的早期实验;更有被认为標誌當代世界政治左翼運動崛起光輝起始里程碑,影響廣大深遠。马克思认为它是对他的共产主义理论的一个有力证明,而俄罗斯无政府主义之父巴枯寧则对此持反对意见,因为它既没有依赖于一个先锋队,也没有掌控国家或者企图建立一个新的革命政府,所以它实际上还是无政府主义。.

新!!: 法国和巴黎公社 · 查看更多 »

巴黎现代艺术博物馆

巴黎市现代艺术博物馆(Musée d'Art Moderne de la Ville de Paris)是位于巴黎十六区的一座美术馆,其中展示有许多现代艺术作品。 2010年5月20日,博物馆内发生盗窃事件,包括巴勃罗·毕卡索的《鴿子與豌豆》(.

新!!: 法国和巴黎现代艺术博物馆 · 查看更多 »

巴黎综合理工学院

综合理工学院(École Polytechnique,别称“X”),1794年法国创立工程师大学校,创立时校名为“中央公共工程学院”。它是一所公立的教学、科研机构,隶属于法国国防部,是法国最顶尖且最富盛名的工程师大学,在法国各类院校中常年排名第一,被誉为法国精英教育模式的巅峰。 在法国,“'综合理工学院”是一个让人肃然起敬的名字。巴黎综合理工大学备受拿破仑的推崇和呵护,学校的校旗和校训则为拿破仑所赠。为了彰显该校地位,法国法律甚至规定每年7月14日的法国国庆游行,巴黎综合理工大学学生必须走在所有队伍的最前面并为共和国总统护卫。 两百多年来,综合理工学院的毕业生中著名人物无数,可以说巴黎综合理工大学校史与法国大革命以来的法国历史交织并行。 法语中专门有「綜合理工人(polytechnicien)」一词,特指巴黎综合理工大学毕业生。能进入巴黎综合理工大学是每一个法国青年的梦想。 2007年起,综合理工学院成为了法国高等教育和科研的核心之一——巴黎高科集团的一个创立成员。 综合理工学院每届仅招收500名工程师学生。这些学生一部分是通过入学竞考的预科班学生,另一部分是从普通大学平行进入的大学生。综合理工学院的入学竞考同高等师范学校的一样,是历史最久、难度最大的竞考。 1937年以来,学校向经过三年学习合格的学生颁发名为“综合理工大学毕业的工程师”的文凭。学校培养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从2004年起,综合理工大学的学制为四年。学习四年后毕业的学生将获得第二个文凭,名为“综合理工大学毕业文凭”。除了培养“综合理工人”。 “综合理工人”以培养领导人才著名,毕业生大多进入法国或者国际上的私有企业,还有20%的毕业排名优秀的学生选择进入国家高级机关职团 ,第36頁。在其校友中有三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一名菲亚特奖得主,三位法国总统,以及近半数以上的法国企业的首席执行官CEO。 综合理工大学在法国高等教育界享有很高的威望,她的名字通常意味着严格的选拔和杰出的学术。 她在法国工程师大学校的排名中经常位居榜首:在《快车》周刊、《大学生》月刊、《新经济学人》週刊和《挑战》週刊的排名中位居第一; 法國工程師學院排行榜。麻省理工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认为它是法国最负盛名的工程师大学校。在各式世界大学排行中,《泰晤士报》將巴黎综合理工排在第34位;在上海交大的排名中位居第201位;而巴黎矿业学校的「國際高等教育機構專業排名」則將之排在第14位。在2017年“QS Graduate Employability Rankings 2017:Top 10”世界排名第6,欧洲国家仅次于英国剑桥(排名第5)。.

新!!: 法国和巴黎综合理工学院 · 查看更多 »

巴黎盆地

巴黎盆地(Bassin parisien)是法國的一個沉積盆地,巴黎位于其中心。它由自三叠紀開始的一系列造山运动形成,海拔不超過,西接阿摩里卡丘陵,東接佛日山脈,南接法國中央高原,北接阿登高地。Duval, B.C., 1992, Villeperdue Field, In Giant Oil and Gas Fields of the Decade, 1978-1988, AAPG Memoir 54, Halbouty, M.T., editor, Tulsa: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Petroleum Geologists, ISBN 0891813330 巴黎盆地南北長達,东西跨度更達,占據了四分之一的法國國土,覆蓋了诺曼底、巴黎大区、香槟-阿登和洛林大区。有豐富的地下水和天然氣資源。塞纳河及一些运河灌溉著這片土地,當地盛產小麦、甜菜和燕麥,也有畜牧业及釀酒業(尤其以香槟省出名)。.

新!!: 法国和巴黎盆地 · 查看更多 »

巴黎聖母院 (小說)

--是法國文學家維克多·雨果所著、於1831年1月14日出版的小說。故事的場景設定在1482年的巴黎聖母院,內容環繞一名吉卜賽少女(愛絲梅拉達)和由副主教(克洛德‧孚羅洛)養大的聖母院駝背敲鐘人(加西莫多)。此故事曾多次被改編成電影、電視劇及音乐剧。.

新!!: 法国和巴黎聖母院 (小說) · 查看更多 »

巴黎高等師範學校

#重定向 巴黎高等師範學院.

新!!: 法国和巴黎高等師範學校 · 查看更多 »

巴黎迪士尼樂園

迪士尼樂園(法文:Parc Disneyland、英文:Disneyland Park)是一座位於法國法蘭西島的神奇王國型經典迪士尼樂園,和華特迪士尼影城一起組成巴黎迪士尼樂園度假區,由迪士尼的子公司——歐洲迪士尼SCA直接建設及營運。巴黎迪士尼樂園前身被稱為歐洲迪士尼(Euro Disneyland)是世界第四座、歐洲第一座迪士尼樂園迪士尼樂園。它的面積高達56.66公頃,單以迪士尼樂園(不算整個度假區)的面積來講是世界上第二大的,第一大為上海迪士尼樂園。巴黎迪士尼在開業的26年中僅有3年盈利,其餘全部虧損,但是這個情況在2017年已經有所好轉。作為迪士尼公司第二個海外迪士尼(第一個為東京迪士尼),巴黎迪士尼曾經和日本迪士尼一樣,並不是迪士尼公司直接經營的,但是這個狀況由於2017年巴黎迪士尼的股權被迪士尼公司全面回收,導致它現在為迪士尼直接經營。 巴黎迪士尼處處充滿專門為歐洲遊客量身定制的方式,顯得和其他迪士尼更加徹底的不一樣。他的官方溝通語言為法語及英語,但是為了對應來自歐洲各地的遊客,也在部分地區配有意大利語、西班牙語、荷蘭語、德語、俄語的服務;它也是唯一採取“迪士尼樂園和飯店連成一氣”的設計的迪士尼樂園,它的大門既是巴黎迪士尼大飯店。另外,巴黎迪士尼的城堡和大門經過特別的設計,處處充滿粉紅色的浪漫公主風格、歐洲古典宮廷風格和法國金色凡爾賽風格,巴黎迪士尼的城堡雖然是睡美人城堡、但是卻和灰姑娘城堡一樣高大;一方面是符合法國的國民對審美高要求,另一方面是因為歐洲本身就有很多真實的城堡、必須要創造一個現實中不存在過的特殊設計的城堡才能吸引歐洲遊客。.

新!!: 法国和巴黎迪士尼樂園 · 查看更多 »

巴黎改造

巴黎改造或奥斯曼工程(Second Empire或travaux haussmanniens)是指19世紀时期法国塞纳省省长喬治-歐仁·奧斯曼和拿破仑三世在位时所規劃的法國規模最大的都市規劃事業。主要進行於1850年代至1870年代,包括了拆除拥挤的脏乱的中世纪街区、修建宽敞的街道、林荫道、大的公园和广场、新的下水道,喷泉和建设水渠以及向巴黎周围郊区拓展等涵盖了巴黎各方面的巨大工程。這場改造使得巴黎被認為是現代都市的模範,也極大的改變巴黎的城市格局。 虽然奥斯曼的改造工程遭到激烈的反对,他本人也在1870年被拿破仑三世撤职,但是他所计划的工程建设一直持续到了1927年。现在巴黎的街道规划和在市中心呈现的特色很大程度上还是归功于奥斯曼的整修。.

新!!: 法国和巴黎改造 · 查看更多 »

巴黎政治学院

巴黎政治大学(Sciences Po),1871年普法战争结束后由等创立的专业学院,是法國的菁英名校,經法國教育部認可得以獨立頒發學位。法文校名“Sciences Po”,源自其旧名“巴黎自由政治学堂”(L'École Libre des Sciences Politiques),也有人认为是1945年与巴黎大学整合后的名字“巴黎大学政治科学院”(Institut d'Études Politiques de Paris)的缩写。巴黎政治大学至今共培养了29位法国和法语系国家的总统及总理(包括二战后 8 位法国总统中的 6 位:如前总统希拉克,奥朗德和现任总统马克龙)。著名校友还包括联合国秘书长加利,4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两位欧洲议会主席,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罗斯柴尔德家族现任掌门人金融大亨大卫·罗斯柴尔德,时尚大师克里斯汀·迪奥,当代世界文学大师马塞尔·普鲁斯特及无数跨国集团CEO等。 根据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16年的报告,其国际关係和政治专业为欧洲大陆第一(全球第四),法律和社会学为全法第二,历史学及经济学为全法第三及第四。该学校录取率极低,常年保持在10%以下(低至4%)。对于国际考生学校设有特殊的录取流程,需要提交至少两封推荐信来证明学生的学术能力后方能提交申请。 巴黎政治大学设有12个研究中心,在经济、法律、社会和历史四大学科以及政治学领域享有名声。设有学士(collège universitaire)、硕士(master)和博士(doctorat)三个阶段。 巴黎政治大学、巴黎高等商業研究學院以及法国国家行政学院可以说是法国政治界及商业界领袖的三大摇篮。.

新!!: 法国和巴黎政治学院 · 查看更多 »

巴洛克建筑

巴洛克建築起源於十七世紀的義大利,將原本羅馬人文主義的文藝復興建築,添上新的華麗、誇張及雕刻風氣,彰現出國家與教會的專制主義的豐功偉業。此新式建築著重於色彩、光影、雕塑性與強烈的巴洛克特色。 文藝復興為義大利宮廷帶來財富與權勢,是世俗與宗教力量的結合。巴洛克,至少在初期,則是與反宗教改革-天主教會內部對應宗教改革的革新運動-有直接關聯的。天特會議(1545–1563)普遍被認定是反宗教改革的開端。 巴洛克時期的建築物,一方面有著更強烈的情緒感染力與震撼力,另一方面引人注目、炫耀教會的財富與權勢。新的建築風格尤其體現出新宗教修会的時代背景,例如與耶穌會,其目標是增進宗教的普遍與虔誠。十七世紀中葉,巴洛克風格轉而表現於豪華宮殿上,首先在法國--如(Château de Maisons,1642),位於巴黎附近、由弗朗索瓦·芒薩爾設計--隨後遍及歐洲。.

新!!: 法国和巴洛克建筑 · 查看更多 »

巴洛克艺术

巴洛克艺术(Barocco,Baroque,Baroque)是欧洲17世纪时的一种艺术风格,运用夸张的运动性和清晰可辨的细节在雕塑、绘画、建筑、文学、舞蹈和音乐等领域来营造戏剧、紧张、繁琐、恢宏的效果。这种风格于1600年左右起源于意大利的罗马,随后便散布到欧洲的大部分地区。 巴洛克风格的流行与成功与罗马天主教会的鼓励有关。为了回应当时兴起的宗教改革,教会在特伦托会议上决定艺术应当直接地充满感情地表达宗教主题。当时的贵族认为具有戏剧性的巴洛克建筑和艺术是一种倾倒其宾客并表达胜利、权利和控制的一种手段。带有前庭、大楼梯和豪华的会客室的巴洛克宫殿为之兴建起来。.

新!!: 法国和巴洛克艺术 · 查看更多 »

巴斯克

巴斯克可以指:.

新!!: 法国和巴斯克 · 查看更多 »

巴斯克人

巴斯克人(巴斯克语:euskaldun)是一个居住于西班牙中北部以及法国西南部的民族。.

新!!: 法国和巴斯克人 · 查看更多 »

巴斯特尔 (瓜德罗普)

巴斯特尔()为法国海外省瓜德罗普的首府,位于巴斯特尔岛西部,为瓜德罗普第二大城市。该地面积为5.78平方公里(2.23平方英里),总人口12,410(1999年)。该市始建于1643年。因为英法战争,该城市被毁坏过多次。当地有许多旧殖民时期的建筑。.

新!!: 法国和巴斯特尔 (瓜德罗普) · 查看更多 »

上議院

上議院或参议院是兩院制國家或自治区等行政區的國會議院之一。一般來說,上议院的议席分配有别于下议院,不是按照人口比例分配。在联邦制的国家(例如美國、德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参议院的议席會按联邦的组成部分(如州、邦等)分配,不論人口多寡。在这些国家参议院也被称为“诸州院”(The States' House)。 在較古老的君主制下的議會(例如英國),参议院的議員由政府終身任命或由世襲貴族推選。 上議院或参议院的名稱在各國都有不同: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法国的參議院名称(Senate,Sénat)本义是“元老院”,名稱來自古羅馬的議會。英國的参议院則叫做“貴族院”(House of Lords)。虽然马来西亚的参议院时常被称为上议院,但马来语原文为参议院(英语:Senate of Malaysia)。荷蘭所稱“第一院”(Eerste Kamer),德国参议院则是“聯邦會議”(Bundesrat),印度参议院也是類似的“聯邦院”。一些前殖民地则有“立法局”(Legislative Council)等稱呼。.

新!!: 法国和上議院 · 查看更多 »

上法兰西大区

#重定向 上法蘭西大區.

新!!: 法国和上法兰西大区 · 查看更多 »

不可知论

不可知論(Agnosticism),或稱不可知主義,是一種哲學觀點,認為形而上學的一些問題,例如是否有來世、鬼神、天主是否存在等,是不為人知或者根本無法知道的想法或理論。不可知论包含着宗教怀疑主义,不像无神论者一样否认神的存在,只是認為人不能知道或確認其存在。不可知論者認為人類不可能得到真理,他們通常被算作非宗教的、世俗的,但是不一定沒有信仰。 不可知論者在現代工業化過程中人數顯著增加,在一些人口統計中,不可知論者常被認為是無神論者,或是沒有宗教,事實上一些有宗教信仰的人也可以是不知論者:一些人對於他的信仰未必堅定,但是受到社會風氣或自小的環境影響,他們把他們的宗教當作是常識或是信念與傳統文化等等。.

新!!: 法国和不可知论 · 查看更多 »

不溯及既往原則

不溯及既往原則(nulla poena sine lege),亦稱為刑法無溯及力,指刑法只適用於其生效以後的行爲,對其生效以前的行爲不得適用。不溯及既往原則是派生自罪刑法定原則,是確立現代刑事法律制度的一項重要原則。 行政法係以不溯及既往為原則、溯及既往為例外(北區國稅局)。財政部臺灣省北區國稅局表示,法律適用之基本原則中有所謂「不溯及既往」,此是源於法治國家內涵之信賴保護原則思想。行政法亦係以不溯及既往為原則、溯及既往為例外。基於此原則,除立法機關於制定法律時,以衡量公益與利益保護之結果,會明定行政法規得例外的溯及既往外,行政機關於適用法規時,即應遵守該原則,不得任意擴張例外之解釋,而使行政法規之效力溯及於該法規生效前業已終結之事實或法律關係,以維持法律生活之安定。.

新!!: 法国和不溯及既往原則 · 查看更多 »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Treaty on the Non-Proliferation of Nuclear Weapons,缩写NPT),或称《核不擴散條約》(Nuclear Non-Proliferation Treaty,缩写NNPT),1968年7月1日由英国、美国、苏联和其他59个国家缔结签署的一项国际条约,宗旨是防止核扩散、推动核裁军和促进和平利用核能的国际合作。截至2015年2月,共有190个国家与地区签署了该条约。而没有签署这项条约的国家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南蘇丹和以色列,朝鲜已宣佈退出。.

新!!: 法国和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 查看更多 »

帝政风格

帝政风格(Empire style),又译帝国风格,是拿破仑帝国的官方艺术风格。帝政风格非常强调帝权象征。于1804年登上皇帝宝座的拿破仑一心想效仿古罗马帝国的模式建立起统一的欧洲,帝政风格就是这一观念的产物。拿破仑把建造新府邸视为浪费,故帝政风格更多地表现在室内装饰和家具设计中,后来被扩展到公共建筑上。.

新!!: 法国和帝政风格 · 查看更多 »

个人主义

個人主義是一種道德的、政治的、和社會的哲學,認為個人利益應是決定行為的最主要因素,強調個人的自由和個人權利的重要性,以及「自我獨立的美德」、「個人獨立」。個人主義反抗威權以及所有試圖束縛個人的行動,尤其是那些由國家或社會施加的強迫力量。因此個人主義反抗將個人地位置於社會或共同體之下的集體主義。個人主義經常被與利己主義相混淆,但事實上個人主義與利己主義不相同。個人主義是古典自由主義的構成要素之一。.

新!!: 法国和个人主义 · 查看更多 »

中南半島

中南半岛(中印半岛,印度支那半岛,印支半岛,L'indochine; Indochina 或Indo-China),指亞洲東南部東臨南海,西瀕印度洋的半島,因位于中国以南、印度以东而得名。中南半島包括今日的緬甸、泰國、老撾、柬埔寨、越南、马来半岛等地。.

新!!: 法国和中南半島 · 查看更多 »

中学

中學(High School、Secondary school)是中等學校的簡稱,為緊跟著小學教育之後的學歷教育機構,通常也稱為中等教育(Secondary Education)機構。此階段的教育是為了之后的更深等的教育或是職業訓練而設。中學和小學之間的界限隨著國家的不同而有差異,但是一般是在入小學後的第七到第十二學年之間,有些國家會在這之間設立初级中學(臺灣地區,1970年代改稱「國民中學」)及高級中學。除了包含高等教育(例如大學)預備學程的一般中學外,就業訓練導向的中等職業學校也屬於二級教育的一環。.

新!!: 法国和中学 · 查看更多 »

中东

中东(Middle East,الشرق الأوسط,המזרח התיכון)是一个地理區域,和西亞大致重疊,並包含部分北非地區,但不包含外高加索地區,也是非洲与欧亚大陆的亚区。這個詞是以歐洲為參考座標,意指欧洲以东,并介于远东和近东之间的地区。具体是指地中海东部与南部区域,从地中海东部到波斯湾的大片地区。.

新!!: 法国和中东 · 查看更多 »

中世紀後期

中世纪後期 (Late Middle Ages),或稱中世紀晚期、中世纪末期、中古後期、中古晚期、中古末期,是历史学者用来描述14世纪至15世纪(约1300年-1499年)欧洲历史的术语。中世紀晚期位於中世紀中期(High Middle Ages)之後,而在近代早期(Early Modern)之前。 到了1300年左右,歐洲幾世紀以來的繁榮與成長告一段落。歐洲遭受一連串的飢荒和瘟疫的打擊,例如1315-1317年的大饑荒和14世紀中期的黑死病大流行。這段時期還伴隨著人口下降、社會動亂和各個地區性的戰爭。英國和法國都發生了嚴重的農民起事:札克雷起事和百年戰爭。雪上加霜的是,天主教教會還發生了大分裂。這些事件有時被合稱為「中世紀晚期的危機」。 儘管有這些危機存在,14世紀的歐洲在科學和藝術方面取得了重大進步。古希臘羅馬的文獻重新吸引人們的注意,這個運動被後世稱為義大利文藝復興。由於十字軍東征時與阿拉伯人的接觸,對拉丁文獻的研究風潮在12世紀就開始了。但西歐取得希臘文獻主要是在君士坦丁堡陷於鄂圖曼土耳其之手後,因為在當時有許多拜占庭學者逃難至西方,尤其是義大利。 除了古典文化的復興外,印刷術的發明使印刷文字的傳播更便利、教育更普及,而這兩者在未來導致了宗教改革。而這個時代的末期也是地理大發現的時代。哥倫布於1492年到達美洲,達伽瑪於1498年航行非洲和印度,這些發現增強了歐洲各國的經濟和軍事力量。 這些發展所造成的改變使許多學者認為中世紀晚期是中世紀的終結,和現代的開始。不過,這樣的區分還是會讓某些學者覺得不自然,他們認為古典文化從未在中世紀歐洲斷絕過,且古典時期與現代(Modern)有著連續。有些學者,尤其是義大利學者,寧可拒絕使用中世紀晚期一詞,而將14世紀的文藝復興是向現代的直接轉換。.

新!!: 法国和中世紀後期 · 查看更多 »

中世纪

在欧洲历史上,一般来说,「中世纪」指公元5世纪到15世纪,自西罗马帝国的崩溃到文艺复兴运动和大航海时代之间的时期。按照西方传统,欧洲历史可以分为“古典時代”、“中世纪”和“近现代”三个阶段。而中世纪历史自身也可分为前、中、後期三段。 人口减少、城市衰落、外敌入侵、大众迁移的进程,自古代晚期就开始了,并在中世纪前期得以继续。日耳曼的蛮族们入侵,并在曾是西罗马帝国的领土上建立了各个民族的国家。在7世纪,曾是东罗马帝国领地的北非和中东被伊斯兰化的阿拉伯帝国所占领。尽管此时在社会与政治结构上有着显著的变化,但中世纪与古代时期的分别尚未完全形成。广阔的拜占庭帝国此时依然存活,并且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1070年,拜占庭帝国的查士丁尼法典在北意大利被重新发现,并且后来在西方广受赞誉。西方的诸多王国还依然保留着罗马时代的习俗。同时,人们广泛建立修道院,意在使欧洲基督教化。在卡洛林王朝统治下的法兰克王国控制了西欧的大部分地区,然而到了8世纪末9世纪初,在内忧和外患(维京人、马扎尔人和撒拉森人入侵)的压力下,卡洛林帝国还是崩溃了。 到了中世纪中期,亦即公元1000年以后,由农业科技的改进带来的繁荣贸易,以及中世纪温暖时期到来所造成的增产,使得当时的欧洲人口大量增长。由农民向贵族支付地租和承担劳役的生产组织——庄园,成了中世纪中期主要的社会组织结构。1095年开始的十字军东征,旨在从穆斯林手中夺取中东的控制权。国王逐渐成为中央集权的民族国家的领袖,这一方面减少了无序带来的犯罪和暴力行为,但另一方面又使得离建造一个统一基督教世界的理想越来越远。经院哲学此时在思想界占有重要地位。托马斯·阿奎纳的神学理论、乔托·迪·邦多纳的绘画、但丁和杰弗里·乔叟的诗歌、马可波罗的游记和哥特式教堂都是这一时期各自领域的杰出作品。 后期的中世纪饱受饥荒、瘟疫和战争的威胁,因此此时欧洲的人口开始减少。在1347年和1350年间爆发的黑死病夺取了三分之一欧洲人的生命。宗教上的争论和对立也对应着国家间的冲突以及农民的反抗。这一时期文化和科技的发展使得欧洲的社会转型,也预示着欧洲近代史的开端。.

新!!: 法国和中世纪 · 查看更多 »

中國

中國是位於東亞的國家或地理區域,此名稱最早见于西周,用來指以洛陽盆地為中心的中原地區,與四夷相對,之後逐漸用來指稱從夏朝起延續傳承至今的各政權。其疆域隨著歷史演變而有所增減,但大多不脫以中原王朝根基所在的汉地九州為中心。民族構成上以漢族為主體,文化上透過歷代王朝政權與周邊各民族政權的交流與征戰,而融入不少周邊民族的文化。現今國際上廣泛承認代表中國的政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國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 新石器时期,中原地区开始出现聚落组织;公元前27世纪左右出现方国,以共主為首的制度;前20世纪开始,古代中国进入世袭的封建皇朝阶段;公元前2世紀,秦滅六國,完成中國第一次大一統。此後幾千年來,中國的政治制度以半傳統的夏代為基礎的世襲君主制以朝代更換政權運作。此後经多次擴大,破裂,重組,朝代更迭,經過數次统一与分裂交替进行。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後,中國废除君主制,实行共和制,清朝被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取代。1945年第二次國共內戰爆發後,中國共產黨逐漸控制中國的大部分領土,最終於1949年10月1日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形成了中华民国與中华人民共和国双方相隔台灣海峽对峙的局面;惟做為國際關係核心場域的聯合國系統內,中華民國政府仍持擁有中國代表權,直到1971年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通過後,才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完全取代。 中國經濟曾经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周期通常与王朝的兴衰与更替相對應。中國經濟史可分为几个階段:第一階段為遠古至西晉末年,其中以三國孫吳時轉變較大;第二階段為東晉至北宋末年,其中以唐安史之亂劃分為前後;第三階段為南宋建立至鴉片戰爭張家駒,《兩宋經濟重心的南移》,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年。工业革命後,西方國家的工業成品,無論在數量和質量上,相較於當時中国純手工業經濟出産的商品,佔有壓倒性的優勢。而且,由于明清兩代以來,中國對外政策趨於保守,並對外實行海禁,使得西方工業化的影响步伐在中国国門前站住了腳,中国在19世紀末以前,一直沒有很好地進行工業化,經濟遂落後於西方。1978年改革開放施行後,中国经济發展迅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也日漸顯著。 中国文化歷經上千年的歷史演變,是各區域、各民族古代文化長期相互交流、借鉴、融合的結果。其中汉文化对日本、朝鮮半島和东南亚有深远影响,形成漢字文化圈。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有国乐、相声、戏曲、书法、国画、文學、陶瓷藝術、雕刻等,传统娱乐活动有象棋、围棋、麻将、中国武术等。茶、酒、菜和筷子等为中国的特色饮食文化,春节(舊曆新年)、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等为传统节日。中国传统上是一个儒学国家,以夏历为历法,以五伦为道德准则。春秋时期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开始办私塾培养人才,汉朝时采用察举推选政府官员,隋朝起实行科举在平民中选拔人才。此外,中国歷朝歷代都设有史官,因此保存有十分详尽的历史资料,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古代中國在科學領域上有豐厚的成就。.

新!!: 法国和中國 · 查看更多 »

中间派

中间派是政治派别的一种,其政治观点介乎于左派和右派之间,一般主张以中庸的态度解决问题。在民主国家的选举中,中间派选民通常是受到各方重点关注和拉拢的。 中间派通常反对过度激进和过度保守,主张采取各方面比较平衡的政策,反对以固定的社會主义或資本主义来指导和制订政策,而认为政策应根据情况不同而随机应变,以取得最佳效果为目标。 此外,中間派在難以用左派和右派去界定兩大政治勢力中,或是在兩大政治陣營之中取平衡,獲最大政治利益。 中间派在政治上又可以细分为:.

新!!: 法国和中间派 · 查看更多 »

中欧

中欧是對欧洲中部的代稱,包括奥地利、捷克、德国、匈牙利、列支敦士登、波兰、斯洛文尼亞與斯洛伐克。 但受二戰後冷戰氛圍的影響,奥地利、瑞士、列支敦士登、西德有時會被人們認為也是西歐國家的一部份,而東德、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匈牙利和斯洛文尼亚則也會被人普遍認為是東歐國家。.

新!!: 法国和中欧 · 查看更多 »

中歐會戰

中歐會戰(Central Europe Campaign),在當時的納粹德國又稱為帝國保衛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盟軍為在中歐地區擊退德軍所發動一連串軍事行動,時間是自1945年3月22日到5月11日攻佔德國首都柏林為止,盟軍統稱取名為“中歐會戰”。 在1945年春天歐洲戰場局面轉為對盟軍有利,德軍在突出部之役中受創。阿登攻勢是德軍在西線最後一次最大反攻作戰,但卻以失敗告終並消耗德軍剩餘戰力,殘存的德軍撤退至萊茵河東岸堤防防守。到3月中旬盟軍推進至萊茵河,美軍第1集團軍成功攻佔雷瑪根市魯登道夫大橋,並在此橋東岸建立小面積橋頭堡。 「蘇德戰爭」方面蘇聯紅軍已經佔領波蘭大部份國土,並且蘇軍有如潮水般擁入匈牙利及捷克東境,並暫時抵逹「奧德河-尼斯河線」。蘇軍在東線的快速推進,消滅了德軍不少兵力,導致防衛萊茵河區的德軍明顯兵力缺乏。而西方盟軍已經完成了他們的準備工作,準備隨時攻入德國總司令部,盟軍似乎勝利在望。.

新!!: 法国和中歐會戰 · 查看更多 »

中法兰克王国

中法兰克王国(拉丁語:Francia media)为欧洲中世纪的一个国家。 814年,查理曼去世,法兰克帝国随之分裂。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订立《凡尔登条约》,遵照查理在806年就已经规定了他死后王国按日耳曼传统由他的儿子瓜分的遗言而瓜分法兰克帝国。查理曼的长孙洛塔尔一世承袭皇帝称号,并获得法兰克帝国中部的领土。中法兰克王国领土涵盖自莱茵河下游以南、经罗纳河流域,至意大利中部地区的疆域。 855年,洛塔尔一世死后,中法兰克王国一份为三,分别为洛林、普罗旺斯、意大利。870年,《梅尔森条约》签定后,原中法兰克王国北部领土(洛林、普罗旺斯)被西法兰克王国、东法兰克王国瓜分。其南部领土逐步分裂演变为勃艮地公国和勃艮地王国而分别被法兰西王国吸收和加入神圣罗马帝国。 FM FM.

新!!: 法国和中法兰克王国 · 查看更多 »

主題公園

主題樂園,是環繞某個主題而建立的人造公園。“主題”意味由一个或几个相关主題所主導,再配合不同的人工设计景观和設施,讓遊客體驗到主題感覺。从旅遊業、服务业角度,主題公園是提供的旅遊體驗的旅遊產品、並且帶動周邊相關餐飲或者購物設施的經濟;在商業上,主題公園則是投資大、風險高的新型專案,經常和房地產一起配套出售;故此,成功的主題公園是需要商業和旅遊業共同開發,互惠互利;從城市建设角度,建设一个有名的、成功的主题乐园能够大力增加本区域的观光客人数,最具商业成功的例子莫过于位于安纳海姆的迪士尼乐园,一口气带动了当地95%以上的旅游人潮,位於日本大阪的环球影城亦有相同效;對主題公園的所在國家或城市來說,世界級的主題公園更是推廣城市在世界範圍的之民族、促進經濟發展,為所在城市提供大量的就業機會的重要推動力。.

新!!: 法国和主題公園 · 查看更多 »

主权国家

主權國家,指擁有獨立主權的独立国家,是國際社會的最基本成員,其统治和管理的权力由该国家或組織的人持有,不受他方影響。.

新!!: 法国和主权国家 · 查看更多 »

主權

主權(sovereignty)是一個國家對其管轄區域所擁有的至高無上的、排他性的政治權力。簡言之,即為「自主自決」的最高權威。是對內立法、司法、行政的權力來源,也是對外交往保持獨立自主的一種力量和意志。主權的法律形式對內常規定於憲法或基本法中,對外則是國際的相互承認。因此它也是国家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国家主权的丧失往往意味着国家的解体或灭亡。 當今主權的概念正因為其至高無上的排他性,外交官不斷援引之;跨國組織及企業設法規避之;諸如政治學家、憲法、國際法學家仍爭論之,討論全球化及國際及區域組織對主權概念的影响。.

新!!: 法国和主權 · 查看更多 »

东南亚

东南亚是亚洲的一个地區,由中国以南、印度以東、新幾內亞以西與澳洲以北的國家組成,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才出现的一个新的地区名称。東南亞分為兩個區域,陸域為中南半島,包括柬埔寨、寮國、緬甸、泰國、越南與馬來半島,海域大致為馬來群島,包括东马来西亚、汶莱、東帝汶、印度尼西亚、菲律賓、聖誕島、新加坡。不過,東南亞國家往往也被西方學者和傳媒納入东亚的範圍。此區地處板塊交界,地震與火山活動頻繁。 台灣在歷史文化上則因臺灣原住民與菲律賓、印尼等其他東南亞國家同屬南島語系,人種上屬馬來人種,血液成分亦與東南亞較相近;地理上則位處東北亞與東南亞交接的東亞島弧中心位置。而可能因此有時會被視為東南亞的一部分。印度的安達曼和尼科巴群島也是如此,七姐妹州如曼尼普爾邦有時亦然。 南岛民族与马来裔占主导位置,区域内居民多信奉伊斯蘭教与佛教,其它如基督宗教,包括印度教與泛靈論相關宗教等都可以在此区域内发现。印尼是全球穆斯林最多的国家,泰国则是世界最大的佛教国家。 除了新成立的东帝汶以外,區域內十国组成了东南亚国家联盟(即「东--盟 」或「 亚细--安」)組織。.

新!!: 法国和东南亚 · 查看更多 »

希伯来语

希伯来语( -,读音:)属于亚非语系闪米特语族,為具有古代猶太民族(以色列民族或希伯來民族)意識之現代人民的民族語言、也是犹太教的宗教语言。过去2500年,希伯来语主要用于《圣经》与相关宗教方面的研究,自从20世纪特别是以色列复国以来,“希伯来语”作为口语在犹太人中复活,渐渐取代阿拉伯语、拉迪諾語和意第绪语,以色列復国后将“希伯来语”定为官方语言之一,採用希伯来语字母書寫;另一种官方语言是阿拉伯语。希伯来語亦如同其它大部分的閃語族语言般,其拼寫法為橫寫由右到左。.

新!!: 法国和希伯来语 · 查看更多 »

希农城堡

希农城堡位於法國的安德爾-盧瓦爾省。希依城堡由盧瓦爾王朝的布洛瓦伯爵西奧博爾德一世於945年興建,於12世紀時,則被用作為皇室所用。腓力四世時期,此城堡曾用作審訊聖殿騎士團之用。.

新!!: 法国和希农城堡 · 查看更多 »

希腊

希腊(Ελλάδα,),官方名称为希腊共和国(希腊语:Ελληνική Δημοκρατία,),位于欧洲东南部的跨大洲国家。2015年其人口约为1,090万。雅典为希腊首都及最大城市,塞萨洛尼基为第二大城市。 希腊位于欧洲、亚洲和非洲的十字路口,战略地位重要。其位于巴尔干半岛南端,西北邻阿尔巴尼亚,北部邻马其顿共和国和保加利亚,东北邻土耳其。希腊分为九个地区:马其顿、中希腊、伯罗奔尼撒、色萨利、伊庇鲁斯、爱琴海诸岛(包括十二群岛及基克拉泽斯)、色雷斯、克里特和伊奥尼亚群岛。爱琴海位于希腊本土东侧,爱奥尼亚海位于西侧,克里特海和地中海位于南侧。希腊海岸线长达,为地中海盆地国家中最长,世界第11长。希腊拥有大量岛屿,其中227个岛屿有人居住。其百分之八十区域为山地,奥林波斯山为全境最高峰,海拔。 希腊为世界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自公元前270,000年起即有人居住。其被称作西方文明的摇篮,为民主制度、西方哲学、奥林匹克运动会、西方文学、史学、政治学、重要科学及数学原理、西方戏剧(悲剧及喜剧)的发源地。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腓力二世首先统一了希腊。其子亚历山大大帝迅速征服了古代世界的大片地区,将希腊文化和科学自东地中海地区传播至印度河流域。公元前2世纪希腊为罗马所吞并,成为罗马帝国及其继承国拜占庭帝国的核心组成部分,其中后者为希腊语言及文化所主导。公元1世纪希腊正教会建立起来,塑造了现代希腊的文化认同,并将希腊传统传播至正教世界。15世纪中叶,奥斯曼帝国夺取了希腊地区。1830年,在经历独立战争后,希腊作为现代民族国家建立起来。希腊的文化遗产由其18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数可见一斑,这一数目在欧洲及世界均居前列。 希腊为民主制国家,发达国家及高收入经济体,其生活质量较高,及人类发展指数为极高。希腊为联合国创始国之一,为欧洲共同体(欧洲联盟前身)第十个成员国,并自2001年以来为欧元区成员国。其亦为诸多国际组织的成员国,包括欧洲委员会、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世界贸易组织、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及法语圈国际组织。希腊的独特文化地位、旅游业、船运业及战略地位使其被归为一中等强国。其为巴尔干地区最大规模经济体,并为这一区域重要的投资者之一。.

新!!: 法国和希腊 · 查看更多 »

东欧

東歐,多半是指白俄罗斯、乌克兰、俄罗斯以西的歐洲,直至德國、瑞士、義大利(不含);但缺乏明确的定义和边界,一般有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种划分方法: 自然地理方面的東歐,是指較少受到大西洋和地中海海流影響,接近烏拉爾山、乌拉尔河和伏爾加河(窩瓦河)流域,實際上主要是指俄羅斯聯邦和哈萨克斯坦的歐洲部分和其他獨立國協的歐洲會員國家。 人文地理(主要指政治上)的东欧是指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或遭蘇聯併吞,或成為蘇聯的附庸國,政治上由共产党一黨專政,經濟上多採用計划經濟體制的社會主義國家,这点与西欧相反。大多东欧国家以斯拉夫民族為主體,居民多信奉東正教,但共產黨時代,官方推行无神论。 本條目再把東歐分為兩區:東歐和獨立國家國協(以下內容,簡稱為國協)。.

新!!: 法国和东欧 · 查看更多 »

布丰

喬治-路易·勒克萊爾,布豐伯爵(Georges-Louis Leclerc, Comte de Buffon ,),又譯蒲豐、比豐,法國博物學家、數學家、生物學家、启蒙时代著名作家。布豐的思想影響了之後兩代的博物學家,包括達爾文和拉馬克。 更被譽為“18世紀后半葉的博物學之父”。Mayr, Ernst 1981.

新!!: 法国和布丰 · 查看更多 »

七年战争

七年戰爭發生在1754年至1763年,而其主要衝突則集中於1756年-1763年。當時世界上的主要強國均參與這場戰爭,其影響覆蓋歐洲、北美、中美洲、西非海岸、印度及菲律賓。在有些國家的歷史中,這場戰爭依照其所在區域發生的戰鬥,被賦予不同的名字:在美國被稱為“法國-印第安戰爭”;在加拿大法語區以“征服之戰”名稱為人所知。而在加拿大英語區則被叫做“七年戰爭”(發生於北美,1756年-1763年);“波美拉尼亞戰爭”(普魯士與瑞典之間,1757年-1762年);“第三次卡那提克戰爭”(發生於印度次大陸,1757年-1763年);以及第三次西里西亞戰爭(普魯士與奧地利之間,1758年-1763年)。 七年戰爭由歐洲列強之間的對抗所驅動。英國與法國和西班牙在貿易與殖民地上相互競爭。日益崛起的普魯士,正同時與奧地利在神聖羅馬帝國的體系內外爭奪霸權。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之後不久,列強間進行“夥伴交換”("Switched Partner"):普魯士與英國建立聯盟,同時互為傳統對手的法國和奧地利締結同盟關係。英普同盟日後陸續有德意志小邦(特別是漢諾威)以及葡萄牙參與,而法奧同盟則包括瑞典、薩克森以及後來加入的西班牙。俄羅斯帝國起初與奧地利同盟;但俄羅斯帝國在1762年沙皇彼得三世即位後改變立場,並同瑞典一樣與普魯士單獨締結和約。 1763年法國、西班牙與英國簽訂的《巴黎和約》,以及薩克森、奧地利與普魯士簽訂的《》,共同標誌著七年戰爭的結束。這次戰爭,在歐洲以攻城戰、對城鎮的縱火、以及造成慘重損失的野戰而著稱。戰爭總共造成約九十萬至一百四十萬人死亡。 英國在七年戰爭中取得巨大的成功,獲得絕大部分位於加拿大新法蘭西、西屬佛羅里達、一些位於加勒比島嶼、塞內加爾殖民地,以及在印度次大陸上對法國貿易戰的絕對優勢。北美原住民部落被排除在和約之外,並在隨後進行的庞蒂亞克戰爭 (Pontiac's War) 之後再也無力恢復過去的地位。在歐洲,戰爭起初在普魯士造成巨大的破壞。但是好運和成功的策略幫助腓特烈大帝成功地恢復普魯士的國家地位,並且在戰後保持「戰前的狀態」(status quo ante bellum)。葡萄牙、西班牙和瑞典的參戰,並沒有幫助這些國家取得曾經的列強地位。法國被剝奪大量的殖民地,並背負沉重的戰爭債務。西班牙雖然失去佛羅里達,但是得到法屬路易斯安那,並恢復在戰爭期間被英國夺去的对古巴和菲律賓的控制。.

新!!: 法国和七年战争 · 查看更多 »

布列塔尼

#重定向 布列塔尼大區.

新!!: 法国和布列塔尼 · 查看更多 »

布列塔尼半岛

布列塔尼半岛(Bretagne,;Breizh,;加洛語:Bertaèyn)是法国西北部历史上的一個半岛,文化及行政上的一個地區名稱。布列塔尼半岛的北部面向英倫海峽,南部對着比斯開灣,古城阿摩里卡,范围包括塞纳河和罗亚尔河之间的沿海地区。整個半島的面積有34,023 km²。 凯尔特人是布列塔尼半岛最早的居民,而布列塔尼亦是昔日的六個凱爾特邦國之一。後來布列塔尼半岛被凯撒征服,成为罗马的鲁格顿西斯行省。5世纪时,不列颠人入侵,所以这块西北端地区被称作布列塔尼,外號小不列顛(與大不列顛相對)。 布列塔尼半岛由克洛维一世征服,但无论是墨洛温王朝还是加洛林王朝都未能完全統治此地域。13世纪法国提出领土要求,但一直到15世纪,这里还是独立的邦国。1532年,布列塔尼與法蘭西王國聯合,失去其公國的地位,布列塔尼半岛被併为法国的一个省,其省級地位一直持续到法国大革命时期。.

新!!: 法国和布列塔尼半岛 · 查看更多 »

布列塔尼大区

#重定向 布列塔尼大區.

新!!: 法国和布列塔尼大区 · 查看更多 »

布列塔尼人

布列塔尼人(英文:Bretons,布列塔尼語:Breizh)是法國西北部布列塔尼半島上的民族。使用布列塔尼語,屬於印歐語系凱爾特語族不列顛語支。.

新!!: 法国和布列塔尼人 · 查看更多 »

布列塔尼语

布列塔尼语(Brezhoneg,法文叫Breton)是法国西部布列塔尼的少数民族语言,属于印欧语系的凯尔特语族(希腊文Keltoi 凯尔特人)。布列塔尼语最接近康沃尔语和威尔士语。 布列塔尼语的最古老的词典为 Jehan Lagadec 编写的布列塔尼语-法语/拉丁文三语对照词典(Catholicon),1499年出版。这也是在法国土地发表的第一本词典。.

新!!: 法国和布列塔尼语 · 查看更多 »

布莱兹·帕斯卡

布莱兹‧帕斯卡(Blaise Pascal,),法国神學家、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學家、音樂家、教育家、氣象學家。帕斯卡早期进行自然和应用科学的研究,对机械计算器的制造和流体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扩展托里切利的工作,澄清了压强和真空的概念。帕斯卡还有力地为科学方法辩护。数学上,帕斯卡促成了两个重要的新研究领域。他16岁写出一篇题为射影几何的论文,1654年开始与皮埃尔·德·费马通信,討論概率论,深刻影响了现代经济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 1654年末一次信仰上的神秘经历后,他离开数学和物理学,专注于沉思和神学与哲学写作。他是堅定的詹森教派信徒,人文思想大受蒙田影響。宗教論戰之作《》(Lettres provinciales)被奉為法文寫作的典範,身後其筆記本被編為《思想錄》。.

新!!: 法国和布莱兹·帕斯卡 · 查看更多 »

布鲁塞尔证券交易所

布鲁塞尔证券交易所(Brussels Stock Exchange,BSE;Bourse de Bruxelles, Beurs van Brussel)于1801年由拿破仑诏令建立于比利时布鲁塞尔。2000年9月22日,BSE与巴黎证券交易所,里斯本证券交易所以及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合并,建立泛欧交易所,即首个泛欧洲的股票和金融衍生工具,以及所有产品的一般交易与结算的交易所,并更名为“布鲁塞尔泛欧交易所”(Euronext Brussels)。最知名的布鲁塞尔证券交易所指数是BEL20(比利时20种股票指数)。.

新!!: 法国和布鲁塞尔证券交易所 · 查看更多 »

七月王朝

七月王朝(Monarchie de Juillet;July Monarchy),又称奥尔良王朝,始于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至1848年法国革命(法國二月革命)后被第二共和国取代。 1830年代初,资产阶级和自由主义者在两院中均取得优势,1830年, 议会试图通过不信任投票罢免保守派内阁。而身为保守主义者的国王查理十世因而试图发动政变保护保守派政权。因此自由派发动七月革命,法国国王查理十世流亡英国。查理十世指定香波堡伯爵亨利(1820年—1883年)為繼承人,然而亨利并未继位。奥尔良公爵路易·菲利浦(大革命时期的改革派贵族,路易·平等之子)依靠资产阶级的支持登上王位,史称奥尔良王朝。.

新!!: 法国和七月王朝 · 查看更多 »

世俗

世俗或俗世(Secular)是指脱离宗教組織控制的生活状态。譬如,饮食和沐浴可被视作是世俗活动的例子,因为其日常生活大部分與宗教信仰無關。然而,在某些宗教传统中,饮食和沐浴两者都被视为圣礼,因而在这些信仰的世界观中,这两者会被视为宗教活动。而全世界大部分國家的公立學校機構,均為世俗和不受宗教組織控制的機構。.

新!!: 法国和世俗 · 查看更多 »

世俗主义

世俗主義(secularism),是一種在社會生活和政治活動中,擺脫宗教組織控制的主張。.

新!!: 法国和世俗主义 · 查看更多 »

世界卫生组织

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英文縮寫为 WHO;中文簡稱:世衛組織或世衛)是聯合國专门机构之一,國際最大的公共衛生組織,總部設於瑞士日內瓦,是国际上最大的政府间卫生机构。根據《世界卫生组织组织法》,世界衛生組織的宗旨是使世界各地的人们盡可能獲得高水平的健康。該組織給健康下的定義為“身體,精神及社會生活中的完美狀態”。世界衛生組織的主要職能包括:促進流行病和地方病的防治;提供和改進公共衛生,疾病醫療和有關事項的教學與訓練;推動確定生物製品的國際標準。截至2015年,世界衛生組織組織共有194個成員國。.

新!!: 法国和世界卫生组织 · 查看更多 »

世界各国和地区面积列表

世界各国和地区面积列表根据世界各国或者地区实际行政区域(包括被国际普遍承认的国家,也包括了未被国际普遍承认的国家和海外属地、自治区与其他特殊政区)总面积大小所排列,列表内的数值单位均为平方公里(數據或者因為計算方式不同而有所差異)。非主权国家的实体或未被国际普遍承认的国家用斜体标示。.

新!!: 法国和世界各国和地区面积列表 · 查看更多 »

世界大戰

世界大戰,指涉及到世界上大多數強大和多人口國家、規模最大的戰爭。世界大戰可橫跨幾個大洲,並持續多年。這個用詞通常應用於20世紀二個規模空前的全球衝突: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年-1918年)、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年-1945年),但回顧一些之前的衝突亦可被視為「世界大戰」。而「第三次世界大戰」則用來假設、描述任何未來可能發生的全球性衝突。.

新!!: 法国和世界大戰 · 查看更多 »

世界銀行集團

世界银行集團(World Bank Group,縮寫WBG)是一个包含有5个国际组织的集团,其总部在美国华盛顿特区。世界银行集团成立于二战末期(1944年),其最开始的使命是帮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破坏的国家的重建。今天它的任务是“终结极度贫困,促进共享繁荣”。世行集团通过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低息贷款、无息信贷和赠款来资助这些国家克服穷困,各机构在减轻贫困和提高生活水平的使命中发挥独特的作用。截止2011年,世行集团提供的贷款累计超过5000亿美元。 世界銀行集團由5個機構組成,分別是: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國際開發協會,國際金融公司,多邊投資擔保機構,國際投資爭端解決中心。其中,國際復興開發銀行與國際開發協會常被合稱為「世界银行」。然而「世界银行」一詞在非正式場合也被作為世界银行集团的簡称。 世界银行的工作经常受到以反全球化人士为主的非政府组织和学者的严厉批评。世行受到的指责包括,新殖民主义(比如受发达国家控制,为它们施行有利于自己的经济政策),新自由主义(有时不当的推进市场经济改革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反而造成破坏)。世界银行内部的权力结构是另一个批评的焦点。.

新!!: 法国和世界銀行集團 · 查看更多 »

世界音樂節

世界音樂節(Fête de la Musique)是一個文化活動,於每年的6月21日舉行。最早提處世界音樂節的是法國文化部長賈克·朗。現在世界超過120個國家慶祝世界音樂節。.

新!!: 法国和世界音樂節 · 查看更多 »

世界遗产

世界遗产(World Heritage;Patrimoine mondial),是一项由联合国支持、联合国教育科學文化组织負責執行的國際公約建制,以保存对全世界人類都具有傑出普遍性價值的自然或文化處所为目的。世界遗产分为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和複合遺產三大類。国际文化纪念物与历史场所委员会等非政府组织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協力組織,参与世界遗产的甄选、管理與保護工作。.

新!!: 法国和世界遗产 · 查看更多 »

世界贸易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簡稱世贸组织或世贸;World Trade Organization,縮寫为 WTO;Organisation Mondiale du Commerce,縮寫为 OMC;Organización Mundial del Comercio,縮寫为 OMC)是负责监督成员經濟體之间的各种贸易协议得到执行的一个国际组织,前身是1948年起實施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秘书处。 世贸总部位于瑞士的日内瓦,現任总干事是羅伯托·阿澤維多。截至2016年7月29日,世界貿易組織共有164個成員。世界贸易组织的職能是調解紛爭,而加入WTO不算簽訂一種多边貿易協議,但其設置的入會門檻可以做為願意降低關稅、法政上配合、參與國際貿易的門票,它是贸易体制的组织基础和法律基础,是众多贸易协定的管理者,是各成员贸易立法的监督者,是就贸易提供解决争端和进行谈判的场所。該機構是当代最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之一,其成员间的贸易额占世界贸易额的绝大多数,被称为“经济联合国”。.

新!!: 法国和世界贸易组织 · 查看更多 »

世界足球先生

#重定向 國際足協世界足球先生.

新!!: 法国和世界足球先生 · 查看更多 »

世界报 (法国)

《世界報》(Le Monde),法國第二大全國性日報,發行量350,039(2006年),是法國在海外销售量最大的日報,在法語国家地區極具影響力,國際知名度頗高。Le Monde 在法語裏是「世界」的意思。.

新!!: 法国和世界报 (法国) · 查看更多 »

世界杯足球赛

#重定向 國際足協世界盃.

新!!: 法国和世界杯足球赛 · 查看更多 »

世界最高桥梁列表 (结构高度)

仅列出结构高度在及以上的桥梁,包括已建成、在建和规划的。.

新!!: 法国和世界最高桥梁列表 (结构高度) · 查看更多 »

世界旅游排名

世界旅游排名是由世界旅游组织 (UNWTO)在其世界旅游指南中列出的。.

新!!: 法国和世界旅游排名 · 查看更多 »

市镇 (法国)

市镇(commune)是法国最基层的行政区划,一个市镇一般对应于一个村或镇。它们的面积,特别是人口有时相差悬殊(人口最多的巴黎拥有两百万以上的居民,而最少的只有一人)。目前法国共有36783个市镇(其中214个位于海外),它们覆盖了全部法国国土(除了瓦利斯及富圖納群島,以及少数幾個没有常住居民的领土之外)。.

新!!: 法国和市镇 (法国) · 查看更多 »

专属经济区

专属经济区(exclusive economic zone,缩写为EEZ),又稱經濟海域,是指国际海洋法中为解决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因海域争端而提出的一个区域概念。专属经济区是指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的一个区域,专属经济区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应超过二百海里(370.4公里),除去离另一个国家更近的点。专属经济区所属国家具有勘探、开发、使用、养护、管理海床和底土及其上覆水域自然资源的权利,对人工设施的建造使用、科研、环保等的权利。其它国家仍然享有航行和飞越的自由,以及与这些自由有关的其他符合国际法的用途(铺设海底电缆、管道等)。该国对其专属经济区的渔业资源和矿产资源拥有开发利用或准许它国利用的专有权。經濟海域並非領土的範疇,卻是國家主權的延伸。 聯合國1982年第三次海洋法會議做出《联合国海洋法公約》決議,對於專屬經濟區有詳細規定。該公約已有160國批准簽署,目前僅有美國、朝鮮、伊朗、泰國、利比亞等尚未批准。.

新!!: 法国和专属经济区 · 查看更多 »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又譯作派屈克·蒙迪安諾,Patrick Modiano,Patrizio Modiano,),法国小说家,出生在法国的布洛涅-比扬古。帕特里克·莫迪亚诺的父亲是意大利犹太人后裔,母亲是比利时表演艺术家路易萨·库佩恩 (Louisa Colpijn)。 他于1972年获法兰西学术院小说大奖。1978年又由于小说 《暗店街》获龚古爾文學奖。2010年他获得了法兰西学会颁发的表彰其终身成就奇诺·德尔杜卡世界奖(Prix mondial Cino Del Duca)。2014年10月9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十五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法国人,颁奖词称他的作品唤起了对最不可捉摸的人类命运的记忆,捕捉到了二战法国被占领期间普通人的生活。他是第一位先後獲得龔古爾文學獎和諾貝爾文學獎的法國作家。.

新!!: 法国和帕特里克·莫迪亚诺 · 查看更多 »

三劍客

《三个火枪手》(Les Trois Mousquetaires)是法国作家大仲马在1844年出版的小說,又译作《俠隱記》、《--》或《三槍俠》、《三銃士》;最初于1844年3月-7月连载在报纸《时代》(Le Siècle)上。小说的背景设在十七世纪,记录了年轻人达达尼昂离家前往巴黎,加入火枪队的故事。达达尼昂不是小说标题中的那三个火枪手,三个火枪手是他的朋友阿托斯、波尔多斯、阿拉密斯。达达尼昂提出了座右铭“人人为我,我为人人!”("tous pour un, un pour tous"),火枪手们都遵循这个原则。 达达尼昂的故事在《二十年后》、《布拉热洛纳子爵》中出现,合为《達達尼昂浪漫三部曲》.

新!!: 法国和三劍客 · 查看更多 »

三级会议 (法兰西)

在法国旧制度中,三级会议(États généraux)指的是法国全国人民的代表应国王的召集而举行的会议。参加者共分成三級:第一級為神職人員、第二級為贵族、第三級為除前兩個級別以外的其他所有人,即平民。会议通常是在国家遇到困难时,国王为寻求援助而召开,因此是不定期的。1302年,腓力四世因向教会增税而与教皇博尼法斯八世(Boniface VIII)冲突。为了与教廷对抗,腓力四世于1302年5月10日召开了第一次三级会议,除了教会和贵族的代表之外,还第一次召集每个城市的两名市民代表参加会议。后来各省也模仿全国的三级会议,召开自己的三级会议。在此后的487年中,三级会议还召开过21次,每次都是在国家遇到财政或政治上的困难时召开的特殊会议,目的是在重大问题上询问民众的看法,或通过某些重大决议。三级会议的代表自首次召开时就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教士、贵族以及平民。百年战争时期,为了抵抗外敌,三级会议有权监督政府。16至17世纪初,专制王权加强,三级会议的权力被削弱。从1614年到路易十六统治时期,三级会议中断了175年。1789年,路易十六召开了最后一次三级会议,这次会议导致了法国大革命。大革命后,三级会议随着旧制度一道被废除,不复存在。.

新!!: 法国和三级会议 (法兰西) · 查看更多 »

三色旗

三色旗是由三种颜色组成的旗帜,是三条旗的一种,多由水平或垂直的三个颜色条组成,中间可能加上某种图案。 很多国家的国旗都采用三色旗的形式,现在仍在使用的最早的三色旗是荷兰国旗,而法国国旗则是最早使用和最著名的垂直三色旗之一。 整體而論,可分為「等分三色旗」與「成分三色旗」,等分三色旗為採用三種不同顏色且等量分配於旗面,通常以水平或垂直呈現該三種顏色(如荷蘭國旗採水平紅白藍,法國國旗採垂直藍白紅),為狹義的三色旗,其變體則有在三等分中另增圖騰或文字、符號;成分三色旗為旗色共採三種不同顏色,不論其形式、形狀,如中華民國國旗採青天白日滿地紅、巴拿馬國旗為四等分之白底藍星、白底紅星、藍底、紅底等共三種顏色,為廣義的三色旗。.

新!!: 法国和三色旗 · 查看更多 »

下議院

下议院或众议院,是两院制国家或自治地區议会的議院之一,在民主國家众议院的议员人数大多按各地人口多少的比例分配的。众议院在各國稱謂各有不同:例如英國、加拿大所稱“平民院”(House of Commons),美國、澳大利亞、马来西亚所稱“代表院”(House of Representatives),荷蘭所稱“第二院”(Tweede Kamer),法国所称“国民大会”(Assemblée nationale),許多前殖民地的“立法院”(Legislative Assembly)等。由於众议院席位一般是按照人口比例分配的,因此在一些國家稱之爲“人民院”(The People's House),印度--議院的正式名稱直接就是“人民院”。.

新!!: 法国和下議院 · 查看更多 »

乍得

乍得(或譯--,تشاد; Tchad ),全称乍得共和国,是非洲中部的一个内陆国家,北接利比亚,东接苏丹,南接中非共和国,西南与喀麦隆、尼日利亚为邻,西与尼日尔交界。由於乍得地處非洲中心,远离海洋,全年高温炎热,且国土大部為沙漠地區,所以又被称为「非洲死亡之心」。 乍得分为三个主要的地理区域:北部的沙漠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中部干旱的萨赫勒地区,属热带草原气候;和南部较肥沃的苏丹草原地区,属热带雨林气候。该国以乍得湖的名字命名,国内最高山峰是位于撒哈拉的库西山,首都和最大城市是恩贾梅纳。乍得国内共有超过200个民族,法语和阿拉伯语是官方语言,伊斯兰教是最多人信奉的宗教。 从公元前7000年开始已有大量人口在乍得一带聚居,直至公元前第1个千年末期,一连串政权在乍得的撒哈拉地区兴起和消亡,它们都曾控制经过该区的跨撒哈拉贸易路线。乍得在1920年被法国占领,成为法属赤道非洲的一部分。1960年,乍得在弗朗索瓦·托姆巴巴耶带领下从法国独立,但托姆巴巴耶的政策引起北部穆斯林地区不满,最终在1965年触--长期的内战。1979年,反政府武装攻占恩贾梅纳,结束了南部政权的统治。但是反政府武装指挥官之间发生内讧,结果侯赛因·哈布雷赢得战斗,出任总统,但在1990年被他的将军伊德里斯·代比推翻。最近,苏丹的达尔富尔冲突在乍得边境爆发,使该区局势不稳。 虽然乍得有很多活跃政党,但总统伊德里斯·代比领导的爱国拯救运动牢牢地把握权力,现在国内仍经常发生政治暴力和意图的军事政变。乍得是世界上最贫穷、贪污情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自2003年起,石油已取代传统的棉花工业,成为乍得最主要的出口收入来源。2008年2月2日叛軍攻入首都恩賈梅納。.

新!!: 法国和乍得 · 查看更多 »

九月屠杀

九月屠殺,是法國大革命期間在1792年夏季末(1792年9月2日-7日)巴黎及全國各處城市持續五日的殺戮風潮。人們擔心,外國反法盟軍和保皇黨軍隊會襲擊巴黎,然後這個城市監獄的囚犯們將被釋放,並加入他們的行列。激進分子呼籲採取先發制人的行動,特別是新聞記者讓-保爾·馬拉,他號召應徵入伍者出發保衛國家前要把囚犯先殺掉,他們才能無牽掛。 由國民自衛軍和一些 的 暴徒們實施該行動; 市政府, 巴黎公社,縱容並呼籲其他城市效仿跟進。 到9月6日,巴黎監獄已有一半的犯人被處決:大約1200至1400名囚犯。 這之中有233名拒絕宣誓服從教士的公民組織法的天主教教士。 然而,大多數遇害者都是普通罪犯。 許多其他法國城市也效仿進行了大屠殺。 這場殺戮沒有人被起訴,但政治影響第一受傷的是吉倫特派(他們似乎過於溫和)及後來的雅各賓派(他們似乎太嗜血)。.

新!!: 法国和九月屠杀 · 查看更多 »

书面语

书面语是一種透過文字系統來表達的語言,以书写及阅读來傳達意義。書面語是一種人為發明下的產物,基於某個特定的口语之後發展出來,因此沒有任何一種自然語言是只有書面語而沒有口語的。幼童不需要經過主動學習,只要生活在以口語對話的社會環境中,就能夠自然學會口語;但是必須透過教育手段,經過識字及閱讀、寫作課程後,幼童才能夠學會書面語。 由於書面語是人們在文本上交流所使用的語言,相對於口語,有其內在的穩定性。這體現在空間與時間兩個跨度上:.

新!!: 法国和书面语 · 查看更多 »

干红葡萄酒

干红葡萄酒(le vin rouge),“乾”是从香槟酒酿造中借用的一个词,即不添加任何水、香料、酒精等添加剂,直接用纯葡萄汁酿造的酒。红葡萄榨汁后,不过滤葡萄皮核,葡萄汁酿成酒后再过滤,酿酒过程中,葡萄皮的颜色溶解到酒中,为乾红酒。乾红酒有两种,一种是单纯过滤;另一种将滤渣继续压榨。压榨的乾红酒含单宁较多,味道更厚。法国波尔多(Bordeau)地区的干红酒在世界富有盛名,英国人称其为 Claret,最著名的为用解百纳葡萄制造的解百纳(Cabernet)干红葡萄酒,乾红酒味道醇厚,适合为肉类菜和深色禽类如野鸡、火鸡佐餐。 Category:葡萄酒 en:Claret.

新!!: 法国和干红葡萄酒 · 查看更多 »

干白葡萄酒

干白葡萄酒(le vin blanc),“干”是从香槟酒酿造中借用的一个词,即不添加任何水、香料、酒精等添加剂,直接用纯葡萄汁酿造的酒。葡萄榨汁后,立即将葡萄皮核过滤出去,葡萄汁酿成酒后基本无色或有淡黄色为干白酒;干白酒新鲜、清爽、有水果香味,干白酒适合配海鲜、禽类、奶酪和水产品等颜色清淡的菜佐餐。 最著名的干白葡萄酒“雷司令”产于德国的摩泽尔葡萄酒产区,是用“雷司令”(Reisling)葡萄酿造的。法国鄰近德国的阿尔萨斯地区也出产雷司令葡萄酒。其他出产“雷司令”葡萄酒的国家还有奥地利等。 Category:葡萄酒.

新!!: 法国和干白葡萄酒 · 查看更多 »

平原

平原(plain)是海拔较低的平坦的广大地区,海拔多在0—500米,一般都在沿海地区。海拔0—200米的叫低平原,201—500米的叫高平原。.

新!!: 法国和平原 · 查看更多 »

平民

平民是指普通市民、公民,指不是奴隸但沒有任何特權或官職的自由人,因此除了貴族、高級官員、奴隸外,都稱平民。 在軍事上,指的是,或者是非參與戰鬥的人員。.

新!!: 法国和平民 · 查看更多 »

年假

年假也称年休,指的是勞工每年在公共假日以外,能夠自由安排的有薪假日。大多數國家都有劳动权益保护法律規定雇员最低的年休天數。根據雇主的規定,雇员可能須要在指定的天數前預先通知及和雇主協調,確保休假期間小组工作業務正常運行。.

新!!: 法国和年假 · 查看更多 »

乾酪

乾酪(cheese),又名--、乳--酪,音譯芝--士、起--司、起--士,是多種乳製芝士的通稱,有各式各樣的味道、口感和形式。乾酪以奶類為原料,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脂質,乳源包括家牛、水牛、家山羊或綿羊等。製作過程中通常加入凝乳酶,造成其中的酪蛋白凝結,使乳品酸化,再將固體分離、壓製為成品。有的乾酪在表面或內部布有黴菌,给奶酪带来特别的风味。根据种类不同,奶酪在常温时可为坚硬的固体或柔软的半固体,高温时都会融化,呈粘稠的半液体状态。 奶酪可以分為上百種,乳源(產乳動物所吃的食物也有差異),是否使用巴斯德消毒法,乳脂含量,細菌和霉,處理方法和發酵決定了他們的形狀,口感,及味道。奶酪可以用香草,香料,或者煙燻來調味。奶酪中的黃色和紅色,例如紅萊斯特奶酪,是由於添加了胭脂樹的种子。 少數乳酪中牛奶是通過加入醋,檸檬汁,或者其他的酸來凝固的,而大部份的乳酪是通過細菌輕微酸化,將乳糖變為乳酸,然後加入凝乳酶使之完全凝固。凝乳酶可由小牛的胃中取出,也可以採用細菌培養或被其他物質代替。大多數素食奶酪是由真菌米黑毛霉發酵製成,但也有一部份是由菜薊屬的不同種類提取出的。 大多奶酪呈乳白色到金黄色。干酪相当于超级浓缩牛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鈣和磷,维生素A,維生素B12。现代也有用脱脂牛奶作的低脂肪干酪。.

新!!: 法国和乾酪 · 查看更多 »

广播

廣播是指传播媒体中傳送聲音、影像或影片等資訊內容給廣大公眾的行為。在傳播學上,廣播的受眾不單是聽眾,也有觀眾。例如電視台、電台、商場、學校體操場、車站大堂、巴士的車廂內等,也經常是「正在廣播」。相對於廣播,又分為小眾傳播和隨選視訊。 在漢語語境中,「廣播」一詞多為聲音廣播(即電台廣播)的簡稱。而廣播在日語、韓語與臺語漢字中稱為「放送」,但臺語亦有「廣播」用法。.

新!!: 法国和广播 · 查看更多 »

广播电台

#重定向 電台廣播.

新!!: 法国和广播电台 · 查看更多 »

乔治·贝克莱

乔治·贝克莱(George Berkeley),著名英裔爱尔兰哲學家,同時為圣公会駐愛爾蘭科克郡克洛因鎮的主教,與约翰·洛克和大卫·休谟被認為是英国近代经验主义哲学家中的三大代表人物。他著有《视觉新论》(1709年)和《人类知识原理》(1710年)等作品。美國加州的柏克萊市便是以他的名字命名。耶魯大學也有一個本科寄宿學院是以他命名。.

新!!: 法国和乔治·贝克莱 · 查看更多 »

乔治·梅里爱

喬治·梅里愛(Georges Méliès,;,),全名Marie-Georges-Jean Méliès,法国人,是一名魔术师以及电影制片人,为早期电影的技术和讲述方法付出卓越贡献。梅里爱在特效运用方面是一个多产的创新者,他在1896年偶然间发现了停机再拍技术,他还是最初几位在作品中使用多重曝光、低速摄影、淡入淡出以及手工着色的电影制作人之一。梅里爱被誉为第一位“影院魔术师”,因为他通过摄影彷彿可以操控并改造现实。他最著名的两部电影为《月球旅行记》(Le voyage dans la lune,1902年)和《奇幻航程》(Le voyage à travers l'impossible, 1904年)。两个故事里的旅途都光怪陆离、超越现实,颇有儒勒·凡尔纳之风。尽管剧情近乎梦幻,但两部作品依然被包含在最重要的早期科幻电影之中。梅里爱同时也是早期恐怖片的先驱,这一点可以追溯到他的作品《魔鬼庄园》(Le Manoir du diable,1896年)。.

新!!: 法国和乔治·梅里爱 · 查看更多 »

乔治·比才

乔治·比才(Georges Bizet,),法国作曲家。比才著名的作品包括《卡门》、戏剧配乐《阿莱城的姑娘》等。 比才生于巴黎,本名Alexandre César Léopold Bizet。九岁时就进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习。1857年他获得罗马奖金,后到罗马进修三年。1863年比才完成了他的第一部歌剧《采珍珠者》。 比才最著名的作品《卡门》创作于1873年;该剧取材于法国作家梅里美的同名小说;写出身农家的龙骑兵士官唐霍赛,在吉卜赛烟草女工卡门的诱惑下,堕入情网,成为走私贩,最后在情场角逐中手刃卡门的故事。该剧由於題材等因素,最初的演出并没有获得很大的成功。 《卡門》首演失敗,神童著稱的比才,受不了打擊,一病不起,三個月後逝世。但諷刺的是,《卡門》後來重演,從此成為世界歌劇之一,當日就是比才出殯的日子。圣桑、柴科夫斯基、德彪西等人都给予该剧很高的评价。尼采甚至以此部歌剧来对瓦格纳的作品进行抨击。現時《卡门》已成为最著名的歌剧作品之一,也是歌剧史上演出最多的作品。 比才死時,仍遺下一些未完成作品,當中包括花了11年修改的《》,這首樂曲雖然早已寫好,各樂章亦曾首演過,但比才一直都對作品不滿意,不斷的修改,直至他去世時亦未正式出版。.

新!!: 法国和乔治·比才 · 查看更多 »

幕斯

幕斯(法文:Mousse,又譯抹士、慕斯和慕絲)是由雞蛋與忌廉(古典的作法不使用忌廉,僅使用蛋黃、蛋白、砂糖、巧克力或其它香料)所製作的乳脂狀甜品,主要為巧克力和水果的組合。蛋白在與其它材料混合之前會先攪打至發泡,產生輕盈的口感與芳醇的風味。 1960年代從法國餐廳中出現,之後巧克力幕斯成了美國與英國的家常料理。美國中部地區也有類似幕斯的甜點,稱為「Whip」。 除此之外也有與幕斯很相似的巴伐洛亞甜品 ,但從材料到製作的方法都不大相同。 鹹幕斯有時會用水煮蛋、香料、魚或動物的內臟來調味。.

新!!: 法国和幕斯 · 查看更多 »

亚眠主教座堂

亚眠主教座堂(Cathédrale Notre-Dame d'Amiens),是法国最大的教堂,位于皮卡第地区中心,索姆省亚眠市,在巴黎以北100公里。是哥特式建筑顶峰时期的代表作。 亚眠主教座堂始建于1152年,由于在1218年遭受雷击而摧毁,1220年开始重建。南部塔楼(高62米)建成于1366年,而北部的塔楼(高67米)则在1406年建成。 亚眠主教座堂表现宗教题材的雕像非常著名。正门雕塑的是《最后的审判》;北门雕塑的是殉道者;南门雕塑的是圣母生平,这些雕像被称为“亚眠圣经”,是极具艺术价值的雕刻精品。 宏伟的花窗玻璃也是亚眠主教座堂的特色。 Category:法国天主教主教座堂 Category:法國宗座圣殿 法国 A Category:亚眠建筑物 Category:12世紀完工建築物.

新!!: 法国和亚眠主教座堂 · 查看更多 »

于塞城堡

于塞城堡(château d'Ussé)是位於法國城市里尼于塞的一座法式城堡。為夏爾·佩羅的童話睡美人之城堡原型,且內有故事相關情節之場景與蠟像供遊客參觀。自1931年開始,于塞城堡被認定為法國的歷史紀念建築。于塞城堡也是法國著名的觀光景點。.

新!!: 法国和于塞城堡 · 查看更多 »

于格·卡佩

果·卡佩(Hugues Capet,),一译于格·卡佩,法兰西国王。巴黎伯爵雨果大帝的兒子。祖父為西法兰克国王羅貝爾一世。956年繼承父親為法蘭西公爵。 987年被貴族正式選舉成為法蘭克人的國王,建立法國歷史上的卡佩王朝。.

新!!: 法国和于格·卡佩 · 查看更多 »

亨利·德·土魯斯-羅特列克

亨利·瑪麗·雷蒙·德·土魯斯-羅特列克-蒙法(Henri Marie Raymond de Toulouse-Lautrec-Monfa,),簡稱亨利·德·土魯斯-羅特列克(Henri de Toulouse-Lautrec),法國貴族、後印象派畫家、近代海報設計與石版畫藝術先驅,為人稱作「蒙馬特之魂」。羅特列克承襲印象派畫家奧斯卡-克勞德·莫內、卡米耶·畢沙羅等人畫風,以及日本浮世繪之影響,開拓出新的繪畫寫實技巧。他擅長人物畫,對象多為巴黎蒙馬特一帶的舞者、女伶、妓女等中下階層人物。其寫實、深刻的繪畫不但深具針砭現實的意涵,也影響日後巴勃罗·毕加索等畫家的人物畫風格。 在繪畫上的成就以外,羅特列克以新概念創作之彩色海報帶動了海報設計的創新;他使用當時少用的石版畫技術,捨棄傳統西方繪畫的透視法,轉以浮世繪中深刻的線條表現觀賞者眼中的主觀空間,搭配巧妙的標題文字,成功吸引觀賞者的目光,並與-zh-hans:皮埃尔·勃纳尔; zh-hant:皮爾·波那爾;-同為當代最具影響力的海報設計者。當時有海報設計之父之稱。 此外,羅特列克也是名美食家,曾與好友-zh-hans:莫里斯·茹瓦扬; zh-hant:莫里斯·喬懷安;-(Maurice Joyant)研究食物,並整理出版一本記載一百九十多道菜餚的食譜。.

新!!: 法国和亨利·德·土魯斯-羅特列克 · 查看更多 »

亨利·马蒂斯

亨利·馬蒂斯(Henri Matisse ;又譯馬諦斯,)是一位法国画家,野兽派的创始人及主要代表人物,也是一位雕塑家及版画家。 馬蒂斯與畢卡索、馬歇爾·杜尚一起為20世紀初的造型藝術帶來巨大變革。 他也是野獸派的領袖。 野獸派主張印象主義的理論,促成了20世紀第一次的藝術運動。使用大膽及平面的色彩、不拘的線條就是馬蒂斯的風格。風趣的結構、鮮明的色彩及輕鬆的主題就是令他成名的特點,也使得其成為現代藝術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馬蒂斯在法國皮卡第博安昂韦尔芒多瓦長大,后決定於1887年去巴黎学习法律,幷於毕业后回家乡作为一名地方法院行政官。他在一次阑尾炎患病期间,首次作画并发现其中的乐趣“如同在天堂裡”,因而立志成為一名藝術家。 這樣的行為令他的父親十分失望。Bärbel Küster.

新!!: 法国和亨利·马蒂斯 · 查看更多 »

亨利·贝可勒尔

亨利·贝可勒尔(Henri Becquerel,),法国物理学家。因发现天然放射性现象,与居里夫妇一同获得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受伦琴发现X-射线的启发,貝可勒爾在研究鈾和鉀的雙硫酸鹽的磷光现象。他讓這兩樣材料曝露於陽光,然後用黑紙把曝光過的材料和感光底片包在一起。一段時間后,沖洗底片,底片上顯示出鈾晶體的影像。貝可勒爾推测:「材料所發出的磷光射线能穿過不透光的紙張」。剛開始時他以為是晶体吸收太陽的能量,然後發出X射線。 在1896年2月26日和2月27日,貝可勒爾本打算把包好的鈾和感光底片曬太陽,但巴黎多云,阳光时断时续,没有达到理想的实验效果,于是他把材料送回抽屜避光保存。之后几天都是阴天,也未能进行阳光激发实验。到了3月1日他沖洗底片,因为阳光激发的时间不长,所以他预计磷光强度会很弱,只能看到模糊的影像,想不到卻看到非常清晰的影像,使他大為驚訝。进一步的实验显示:鈾不需要外來的能源如陽光也能發射輻射,因此他發現了放射性,從材料中自發的發出輻射。.

新!!: 法国和亨利·贝可勒尔 · 查看更多 »

亨利·柏格森

亨利·柏格森(昂利·柏格森)(Henri Bergson,),法国哲学家,以优美的文笔和具豐富吸引力的思想著稱。1928年,獲得1927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

新!!: 法国和亨利·柏格森 · 查看更多 »

亨利四世 (法兰西)

(偉大的、賢明的)亨利四世(Henri IV,),本名“亨利·德·波旁”(“一说‘亨利·德·纳瓦尔’”),纳瓦拉国王(恩里克三世·德·纳瓦尔1572年-1610年),继而成为法国国王(1589-1610),也是法国波旁王朝的创建者。亨利四世原为雨格诺派信徒,为了继承法国王位,改信天主教。1610年在巴黎被刺身亡,人民普遍同情哀悼這位把法國從廢墟中重建的國王,讚譽為「賢明王亨利」(Bon roi Henri,或譯「賢君亨利」、「好王亨利」),並追稱為「亨利大帝」。.

新!!: 法国和亨利四世 (法兰西) · 查看更多 »

人类发展指数

人類發展指數(Human Development Index,縮寫為HDI),是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从1990年開始發布用以衡量各國社會經濟发展程度的標準,並依此將各國劃分為:極高、高、中、低四組。只有被列入第一組“極高”的國家才可能为發達國家。指數值根據出生時的預期壽命、受教育年限(包括平均受教育年限和預期受教育年限)、人均國民總收入計算出,在世界範圍內可作各國之間的比較。 分界標準: 極高:0.800以上 高:0.799~0.700 中:0.699~0.550 低:0.549以下 根據近十年的數據,挪威和澳大利亞一直穩居人類發展指數最高的兩個位置,第三位及以下的排名經常變化,但北歐國家、美國、加拿大、紐西蘭、爱尔兰、德國、瑞士、荷蘭、香港、日本、南韓及台灣都是近年來排名大致長期屬於前列的國家或地區。.

新!!: 法国和人类发展指数 · 查看更多 »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

人類免疫缺乏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缩写为HIV)是一種感染人類免疫系統細胞的慢病毒,屬反轉錄病毒的一種。普遍認為,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的感染導致艾滋病,艾滋病是後天性細胞免疫功能出現缺陷而導致嚴重隨機感染及/或繼發腫瘤並致命的一種疾病。愛滋病毒起源於1920年代的非洲金沙萨,自1981年在美國被識別並發展為全球大流行。人類免疫缺陷病毒通常也俗稱為「艾滋病病毒」或「艾滋病毒」。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作為反轉錄病毒,在感染後會整合入宿主細胞的基因組中,而目前的抗病毒治療並不能將病毒根除。世界衛生組織(WHO)在2016年估計全球約有3670萬名愛滋病毒感染者,流行狀況最為嚴重的仍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其次是南亞與東南亞,成長幅度最快的地區是東亞、東歐及中亞。 在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病程的一些時期,特別是早期及末期,具有感染性的病毒顆粒會存在於含有免疫細胞、血漿、淋巴液或組織液的某些體液中,如血液、精液、 前列腺液、陰道分泌液、乳汁或傷口分泌液;另一方面,病毒在體外環境中極不穩定。因此,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的傳播途徑主要是不安全的性接觸、靜脈注射、輸血、分娩、哺乳等;而通常的工作、學習、社交、或家庭接觸,比如完整皮膚間的接觸、共用坐便器、接觸汗液等,不會傳播人類免疫缺陷病毒;與唾液或淚液的通常接觸(如社交吻禮或短暫接吻)也未有導致傳播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的報告;但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說已感染病毒的母親,可將病毒透過先嚼過的食物(唾液內含血液)傳給孩子。.

新!!: 法国和人類免疫缺陷病毒 · 查看更多 »

人间喜剧

人間喜劇(la Comédie Humaine),法國小說,作者為奥诺雷·德·巴尔扎克,一共有91部,包含了各式各樣的長、中、短篇小說和隨筆,總名為《人間喜劇》,《人間喜劇》的命名是受但丁長詩《神聖喜劇》,也就是《神曲》的啟發,代表作為《歐也妮·葛朗台》、《高老頭》、《紐沁根銀行》、《幻滅》、《煙花女榮辱記》等,堪稱是人類精神文明的奇蹟。.

新!!: 法国和人间喜剧 · 查看更多 »

人权

人權(基本人權、自然權利及人類基本權利)指“個人或群體因作為人類,而應享有的權利”。人權的許多價值以強化人的能動性並以普世(或曰普適)原則要求所有人應享有此天赋權利。人權要求“把人當人”,是人的哲學。人權包括生命權、自由權、財產權、尊嚴權及追求幸福的權利。人權是最核心的自然權利,没有人權,就没有自由、平等、民主、宪政和博爱。鉴於人類中資源有限的個體實力不足以防止自身的平等權受到侵犯,甚至被迫放弃这一权利,故而与人权相关联的集体有代为捍卫该集体之外的个体之平等权利的义务。任何集体也享有代为捍卫该集体之内的个体之平等权利的集体权利,但是集体权利不属于人权,更不被允许作为用于限制人权的手段。 1948年12月10日聯合國大會通過的《世界人權宣言》確立了維護和保會是否保障人權的常成為憲法、國際法及國際社會評判的重要規範性價值標准。 在保護人權的法律實踐上,憲法及國際法的界定也存在政治及學術爭議第164頁:...

新!!: 法国和人权 · 查看更多 »

人权宣言

人权宣言可以指:.

新!!: 法国和人权宣言 · 查看更多 »

人权和公民权宣言

《人权和公民权宣言》(Déclaration des Droits de l'Homme et du Citoyen,简称《人权宣言》,1789年8月26日颁布)是在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的纲领性文件。.

新!!: 法国和人权和公民权宣言 · 查看更多 »

人权观察

人权观察(Human Rights Watch,简称HRW)是一个美國創立的非政府的国际组织,总部设在美国纽约,在阿姆斯特丹,貝魯特,柏林,布魯塞爾,芝加哥,日內瓦,約翰內斯堡,倫敦,洛杉磯,莫斯科,內羅畢,巴黎,舊金山,悉尼,東京,多倫多,華盛頓特區和蘇黎世設有辦事處。以调查、促进人权问题为主旨。.

新!!: 法国和人权观察 · 查看更多 »

人民主权论

人民主权论又稱為國民主權說,主张国家主权归全体人民所有,政府应由人民产生并服从人民的意志。亦即「人民是國家的主人」。理論基礎来源于启蒙运动,伴隨18、19世紀民權思想而來。.

新!!: 法国和人民主权论 · 查看更多 »

人民阵线 (法国)

人民阵线(Front populaire)是20世纪上半叶战间期法国出现的一个左翼政治联盟。 1935年7月14日,共产党、工人国际法国支部、激进和社会党和各大工会组织全国规模的反法西斯示威活动,并决定起草统一左翼各党派行动的共同纲领,人民阵线遂宣告诞生。为迎接1936年法国立法选举,人民阵线各成员决定联合起来,在共同纲领的基础上统一进行竞选。同年9月,共产党与工人国际法国支部联合签署了《共同行动纲领》。在此基础上,参加人民阵线的98个组织于1936年1月6日通过了人民阵线纲领。该纲领反对法西斯主义,主张解散法西斯组织并解除他们的武装,还主张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保卫和平,制裁侵略。 1936年5月,人民阵线赢得法国立法选举。6月4日,法国组成了以工人国际法国支部领导人莱昂·布鲁姆为总理的第一届人民阵线政府。布鲁姆政府成立后,依据人民阵线纲领,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首先,布鲁姆政府促使法国雇主协会与劳工总联盟达成了《马提翁协议》,并促使法国议会通过了相关内容的法案,从而在法律上承认了无产阶级可以有组织地同资本家进行集体谈判的权利,提高了工会的地位。其次,布鲁姆政府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如:对军事工业实行国有化,成立国家谷物局控制谷物的国内销售和对外贸易,制定了一项预算为200亿法郎的三年市政工程计划,等等。再次,采取措施改善劳动者的工作条件和福利待遇,通过了每周劳动40小时法、假期照发工资法等相关法律。最后,解散了“火十字团”等几个臭名昭著的法西斯组织。 由于人民阵线的三大政党的政治立场差异很大,且在许多问题上存在着明显的分歧。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分歧越来越严重,使人民阵线内部出现了矛盾和裂痕。1936年7月,共产党反对布鲁姆政府对西班牙内战采取“不干涉政策”,人民阵线出现第一次公开分歧。1937年2月,布鲁姆政府借口财政困难,宣布暂停执行人民阵线纲领,共产党表示反对,人民阵线又一次出现裂痕。1938年4月,激进和社会党领袖爱德华·达拉第上台组阁,公开背叛人民阵线纲领,使人民阵线名存实亡,各党停止了联合行动。1938年10月底,激进和社会党公开宣布退出人民阵线,人民阵线最终瓦解。 Category:法國政黨 Category:政党联盟.

新!!: 法国和人民阵线 (法国) · 查看更多 »

人治

人治(rule of man),指“贤人政治”,理想化的最佳政治模式,是依靠执政者的贤明来治理国家和治国的方式和理论主张。。人治是一個用來特意表明跟法治相反情況的詞彙Stephenson, Matthew.

新!!: 法国和人治 · 查看更多 »

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是一种基于理性和仁慈的哲学理论的世界观。作为一种生活哲学,人文主义从仁慈的人性获得启示,并通过理性推理来指导。 人文主义以理性推理为思想基础,以仁慈博爱为基本价值观。个人兴趣、尊严、思想自由、人与人之间的容忍和无暴力相处等,都是人文主义内涵范畴。同时,与人本主义心理学和人道主义关系密切。 除了一般无宗教的世俗人文主义外,也存在有宗教的人文主义,在各个主要宗教中,人文主义一般与该宗教的信仰和传统相结合。有些人文主义还认为,人有需要参加仪式和规则,并组织一些团体来满足这种需要。相比唯物主义,人文主义注重人的精神心灵;另一方面,人文主义注重理性。因此,有無神論的人文主义者认为,和理性精神相违背的神灵崇拜的宗教精神,并不是人文主义。.

新!!: 法国和人文主义 · 查看更多 »

库普兰之墓

库普兰之輓歌 (法语: Le Tombeau de Couperin) 是法国作曲家拉威尔于1914-1917间创作的组曲,一共以六首钢琴曲组成。 本曲的结构以法国巴洛克舞曲为大纲,并分别悼念拉威尔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死的友人。.

新!!: 法国和库普兰之墓 · 查看更多 »

五月风暴

五月风暴(Mai 68)是1968年春天法国发生的学生运动。 from 情境國際主義 No 12 (September 1969).

新!!: 法国和五月风暴 · 查看更多 »

五旬節

五旬节,即基督教的圣灵降临日(亦称圣神降临节),源自犹太人三大节期之一七七节。犹太教按犹太历守节期,纪念以色列人出埃及后第五十天〔由出埃及记19:1之记载:以色列人出埃及以后,满了三个月(英文译得更贴近原文:In the third month, 指三月的第一天)的那一天,就来到西奈的旷野。及出埃及记19:11之记载:到第三天(指三月的第四天)要预备好了,因为第三天耶和华要在众百姓眼前降临在西奈山上。〕,上帝在西奈山颁给摩西《十诫》的日子;基督教的圣灵降临节的日期则定在复活节后第50天和耶稣升天节后10天。.

新!!: 法国和五旬節 · 查看更多 »

代数

代数是一个较为基础的数学分支。它的研究对象有许多。诸如数、数量、代数式、關係、方程理论、代数结构等等都是代数学的研究对象。 初等代数一般在中學時讲授,介紹代数的基本思想:研究当我们对数字作加法或乘法时会发生什么,以及了解變數的概念和如何建立多项式并找出它们的根。 代数的研究對象不僅是數字,还有各種抽象化的結構。例如整數集作為一個帶有加法、乘法和序關係的集合就是一個代數結構。在其中我們只關心各種關係及其性質,而對於「數本身是甚麼」這樣的問題並不關心。常見的代數結構類型有群、环、域、模、線性空間等。并且,代数是几何的总称,代数是还可以用任何字母代替的。 e.g.2-4+6-8+10-12+…-96+98-100+102.

新!!: 法国和代数 · 查看更多 »

以色列

以色列(יִשְׂרָאֵל;),正式名称是以色列国(help;دَوْلَة إِسْرَائِيل),是位於西亚的主权国家,坐落於地中海东南岸及红海亚喀巴湾北岸,北靠黎巴嫩,东北邻叙利亚,东与约旦接壤,巴勒斯坦领土(巴勒斯坦国对其宣称主权,但局部为以色列所控制)的约旦河西岸地区和加沙地带各居东西,西南则为埃及。其领土范围不大,但地形和气候相当多样。以色列的金融及科技创新中心為特拉维夫,而耶路撒冷則为其法定首都(美國承認)、各政府机构所在地(国防部除外)及其轄下的第一大城市(特拉维夫都会圈人口最多)。以色列对耶路撒冷的主权在国际上有爭議。美国東岸时间2017年12月6日下午1時,特朗普正式在白宫外交厅宣布美国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 1947年11月29日,聯合國大會建議在巴勒斯坦托管地推行分治方案。這一方案規定了新的阿拉伯和猶太國家的國界,並指定耶路撒冷及其周邊地區將為聯合國進行國際管理Harris, J. (1998) The Journal of the Society for Textual Reasoning, Vol.

新!!: 法国和以色列 · 查看更多 »

价值观

#重定向 價值觀.

新!!: 法国和价值观 · 查看更多 »

伊力·盧馬

埃里克·侯麦 (Éric Rohmer; 1920–2010)是法国电影导演、影评人、记者、作家、编剧与老师。他是战后法国新浪潮指标人物,曾是杂志《电影手册》的编辑。 侯麦是法国新浪潮导演中最后一个被熟知的。1957年到1963年间担任《电影手册》编辑,杂志的同事包括让·吕克·戈达尔、弗朗索瓦·特吕弗,从杂志编辑开始,他们之后的事业获得了世界的瞩目。哲学家何内·谢黑是他的弟弟,而侯麦的儿子何内·蒙扎特则是一名记者。 1969年侯麦凭借执导的电影《慕德家一夜》扬名国际并提名了奥斯卡金像奖。 《克莱尔之膝》于1971年为他带来圣塞巴斯蒂国际电影节大奖。2001年,威尼斯电影节授予侯麦金狮奖终身成就奖。 2010年1月11日,侯麦因未知原因在巴黎逝世。《每日电讯报》的讣闻称他是“法国新浪潮最常青的电影人”,同世代中较持久并在后期“仍为大众拍摄电影”。.

新!!: 法国和伊力·盧馬 · 查看更多 »

伊夫·圣洛朗

伊夫·聖羅蘭(Yves Saint Laurent,)是法國時尚設計師,也被認為是20世紀法國最偉大的設計師之一。 古馳集團於2002年買下了伊夫·圣洛朗的品牌。.

新!!: 法国和伊夫·圣洛朗 · 查看更多 »

伊夫·蒙当

伊夫·蒙当(Yves Montand,;),生於義大利的法国演员和歌手,本名伊渥·李維(Ivo Livi)。曾演出的电影有《恐惧的代价》、《大风暴》、《甘泉玛农》等。.

新!!: 法国和伊夫·蒙当 · 查看更多 »

伊夫圣洛朗

伊夫·聖羅蘭(Yves Saint Laurent,缩写YSL,現時名為Saint Laurent Paris)是一个奢侈的时装品牌,由设计师伊夫·聖羅蘭及其伴侣貝爾傑所创立。风格精致高雅,之前的主要设计师为Hedi Slimane,目前已離開。最初的女装风格曾从男装中大量借鉴物件,如西服裤、运动夹克等等,使得品牌知名度提升。YSL也经营香水等化妆品。.

新!!: 法国和伊夫圣洛朗 · 查看更多 »

伊莎貝·雨蓓

伊莎貝·安妮·馬德琳·雨蓓(Isabelle Anne Madeleine Huppert,法文發音) ,),法國電影演員,自1971年開始,她已演出超過100部電影。她曾被凱撒獎提名16次,是該獎項的紀錄保持人,並曾以《》(1995)與《她的危險遊戲》(2016)獲得凱撒獎最佳女主角獎。 目前有總共有20部伊莎貝·雨蓓參與演出的電影獲選入坎城影展正式競賽單元,她並以《》(1978)與《鋼琴教師》(2001)兩度獲得坎城影展最佳女演員獎;她也曾以《》(1988)與《儀式》(1995)兩度獲得威尼斯影展最佳女演員獎。2016年,雨蓓因演出電影《愛情未來》與《她的危險遊戲》獲得國家影評人協會、紐約影評人協會、洛杉磯影評人協會與波士頓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獎,並憑藉後者獲得凱薩獎最佳女主角獎、金球獎最佳戲劇類電影女主角,與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提名。 伊莎貝·雨蓓擁有極高國際知名度,並參與許多非法語圈電影的拍攝,曾與許多著名導演合作,例如克勞德·夏布洛、尚盧·高達、麥可·漢內克、麥可·西米諾、塔維亞尼兄弟、貝特朗·塔維涅、班諾·賈克、安德烈·華依達、拉烏·盧伊茲、巴提斯·謝侯、馬可·貝羅奇奧與安德烈·泰希內等,甚至也參與拍攝亞洲導演潘禮德、布里蘭特·曼多薩與洪尚秀執導的電影。.

新!!: 法国和伊莎貝·雨蓓 · 查看更多 »

伊莎贝尔·阿佳妮

伊莎貝·雅絲敏娜·艾珍妮(Isabelle Yasmina Adjani,),生于法国巴黎,法国电影女演员与歌手。 迄今为止,艾珍妮保持着凯撒奖最佳女主角获奖的最多次纪录(共5次),分别是:《》(1981年)、《》(1983年)、《》(1988年)、《瑪歌皇后》(1994年)和《》(2009年)。此外,艾珍妮於1981年获得坎城影后、後於1989年获得柏林影后,并且两次獲得提名奥斯卡最佳女主角。.

新!!: 法国和伊莎贝尔·阿佳妮 · 查看更多 »

伊斯兰卫士

伊斯兰卫士(Ansar Dine)马里的伊斯兰极端组织。2013年被美国定为外国恐怖组织。这个行动将冻结该组织在美国管辖范围下的所有资产,并且禁止美国人和这个组织进行任何交易。美国国务院说,自从该组织在2011年底成立以来,他们得到了恐怖组织“伊斯兰马格里布蓋達组织”的支持,并且一直和该组织保持密切关系。伊斯兰卫士组织是2012年占领马里北部地区的几个武装组织中的一个。这些武装组织对当地人实施严厉的伊斯兰律法。法国和马里政府军已经收复了北部地区,不过战斗还是不时发生。.

新!!: 法国和伊斯兰卫士 · 查看更多 »

伊拉克战争

伊拉克战争()是21世纪初以美国、英国军队为主的多國部隊進駐伊拉克、并推翻以萨达姆·侯赛因为首的伊拉克复兴党政权的一场战争。澳大利亞軍隊和波兰军队也参与了此次联合军事行动。军事行动是在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对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所发出的要求他和他的儿子在48小时内离开伊拉克的最后通牒到期后开始的。 反恐怖主義的联合部队是由120,000人的美军部队、45,000人的英军部队、2,000多人的澳军部队和200人的波军部队所组成的,除此之外还有大约50,000人的伊拉克部队。他们是通过驻扎在科威特的美军基地正式对伊发动军事打击。2003年3月20日多國部隊正式宣布对伊拉克开战,标志着伊拉克战争的开始。 美国第3步兵师从科威特西北方向的沙漠向巴格达挺进,伴随他们作战的还有美国第101空中突击师和第82空降师的若干部队。在另一个方向伊拉克东南部有美国海军陆战队第1远征队和英国远征军(包含第4和第7装甲旅组成的第1装甲师以及若干海军陆战队)则发动了钳形攻势以打开伊拉克的海运通道。在战争进行了两周后,美军又在伊拉克北部山区投入了173空降旅以及特种部队,并和该地的库尔德反叛军结成同盟,美国预期中的准备在北方投入的则由于土耳其议会的反对而未能在该地参加战斗。 经过两个星期的激战,英军首先控制了伊拉克南部的石油重镇、伊拉克第2大城市巴斯拉。在伊拉克全境都出现了断水和停电等人道主义危机,国际多个人道组织向伊拉克运输救援物资,这些援助物资大多都从联军所控制的烏姆蓋薩爾进入伊拉克,还有部分则从科威特进入伊拉克。 战争爆发大约3个星期之后,美军顺利进入巴格达市区,途中并没有遇到任何大規模衝突。伊拉克官员则突然消失,去向不明,大批伊拉克军队向美军投降。之后巴格达和巴斯拉等伊拉克城市纷纷陷入无政府状态,巴格达市内发生频繁的抢掠事件,伊拉克國家博物館遭到洗劫,上万件美索不達米亞時期的珍贵文物失踪。有伊拉克民众批评美军,并没有努力维持巴格达的市内安全。2005年以來,伊拉克政壇興辦了民主選舉,並在美國支持下開始了重建,然而這並沒有帶來理性的政治與平等,少數什葉派與財團掌控國家,遜尼派極端份子佔地為王,使美軍與美援隊伍傷亡不斷,2008年奧巴馬總統以美軍撤出(主要是戰鬥部隊)的政見上台,2011年正式撤退,結束了大部分的軍事行動。然而伊拉克戰亂遠未解決,隨後伊斯蘭國於2014年的興起,美國反恐戰果再度倒退,還造成全球難民危機與恐怖主義擴散至歐洲,此戰至今影響未明。.

新!!: 法国和伊拉克战争 · 查看更多 »

伊曼努尔·康德

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為啟蒙時代著名德意志哲学家,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其學說深深影響近代西方哲學,並開啟了德國唯心主義和康德義務主義等諸多流派。 康德是啟蒙運動時期最後一位主要哲學家,是德國思想界的代表人物。他調和了勒內·笛卡兒的理性主義與法蘭西斯·培根的經驗主義,被认为是繼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後,西方最具影響力的思想家之一。 康德有其自成一派的思想系統,並且有為數不少的著作,其中核心的三大著作被合稱為「三大批判」,即《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和《判斷力批判》,這三部作品有系統地分別闡述他的知識學、倫理學和美學思想。《純粹理性批判》尤其得到學術界重視,標誌著哲學研究的主要方向由本體論轉向認識論,是西方哲學史上劃時代的巨著。此外,康德在宗教哲學、法律哲學和歷史哲學方面也有重要論著。 康德哲学理论的一个基本出发点是,认为将经验转化为知识的理性(即“范畴”)是人与生俱来的,没有先天的范畴我们就无法理解世界。他的这个理论结合了英国经验主义与欧陆的理性主义,对德国唯心主义与浪漫主义影响深远。康德的道德哲学理论也十分著名。此外他还曾针对太阳系的形成提出第一个现代的理论解释,即康德-拉普拉斯假设。.

新!!: 法国和伊曼努尔·康德 · 查看更多 »

伏爾泰

伏尔泰(Voltaire,,),原名弗朗索瓦-瑪利‧阿鲁埃(François-Marie Arouet,,法国启蒙時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启蒙运动公认的领袖和导师。被称为“法兰西思想之父”。與盧梭、孟德斯鳩合稱「法蘭西啟蒙運動三劍俠」。他不仅在哲学上有卓越成就,也以捍卫公民自由,特别是信仰自由和司法公正而闻名。尽管在他所处的时代审查制度十分严厉,伏尔泰仍然公开支持社会改革。他的论说以讽刺见长,常常抨击天主教教會的教条和当时的法国教育制度。伏尔泰的著作和思想与托马斯·霍布斯及约翰·洛克一道,对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的主要思想家都有影响。.

新!!: 法国和伏爾泰 · 查看更多 »

弥撒

彌撒(Missa),又稱感恩祭(Eucharistia, Synaxis),是天主教會拉丁禮的祭祀仪式。舊天主教會、聖公會及大部份的路德會高派教會的禮儀也跟彌撒大同小異。在東方教會中,是指與羅馬教廷完全共融的聖餐禮。「彌撒」的拉丁文原文「missa」(解散之意),是由彌撒中的最後一句話:「Ite, missa est」(拉丁文),即「儀式結束,你們離開吧」而來。.

新!!: 法国和弥撒 · 查看更多 »

伦敦

伦敦(London;)是英国的首都,也是英國和欧洲最大的城市。位于泰晤士河流域,于公元50年由罗马人建立,取名为伦蒂尼恩,在此后两个世纪内为这一地区最重要的定居点之一。伦敦的历史核心区伦敦城仍旧维持其中世纪的界限,面积,2011年人口为8,072,为全英格兰最小的城市。自19世纪起,“伦敦”一称亦用于指稱围绕这一核心区开发的周围地带。这一城区集合构成大伦敦行政区(与伦敦区覆盖区域相同) ,由伦敦市长及伦敦议会管辖伦敦市长与伦敦市市长非同一概念;后者为伦敦市法团领导者,即伦敦城的管辖者。。 伦敦亦是一个全球城市,名列紐倫港世界三大國際都會之一。在文艺、商业、教育、娱乐、时尚、金融、健康、媒体、专业服务、研究与发展、旅游和交通方面都具有显著的地位,同时还是全球主要金融中心之一,根据计算方式不同,为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第五或第六大的都市区由于对城市界限的定义、人口的规模、汇率的变化及产出的计算方式不同,城市都市区GDP的排名可能有一定的差别。伦敦和巴黎在总经济产出方面大致规模相近,由此第三方的不同估计对于第五和第六大城市GDP的排列可能不同。麦肯锡全球研究所2012年的报告估计伦敦全市2010年的GDP为US$7,518亿,巴黎则为$7,642亿,由此两市分别为第六和第五。普华永道2009年11月发布的报告称,根据购买力平价计算,2008年伦敦的GDP为US$5,650亿,巴黎则为US$5,640亿,分别为第五和第六。麦肯锡的研究中伦敦人口为1,490万,巴黎则为1,180万,而普华永道的研究中伦敦人口为859万,巴黎992万。伦敦亦是全球文化首都之一,还是全球国际访客数量最多的城市,根据客流量计算则拥有全球最为繁忙的城市机场系统。伦敦拥有43所大学,其高等教育机构密集度在全欧洲最高。2012年,伦敦成为史上首座三次举办现代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城市。 伦敦的人口和文化十分多样,在大伦敦地区内使用的语言就超过300种。这一区域2015年的官方统计人口为8,673,713,为欧盟中最大城市,人口占全英国的12.5%。伦敦的城市区为欧盟第二大,根据2011年普查其人口达到9,787,426,仅次于巴黎。其都市区为欧洲最大,人口达13,614,409,而大伦敦政府则称伦敦都市区的总人口为2,100万。1831年至1925年间,伦敦为世界最大的城市。 有四项世界遗产位于伦敦,分别为:伦敦塔;邱园;威斯敏斯特宫、威斯敏斯特教堂和圣玛格丽特教堂;以及格林尼治历史区(其中的皇家天文台为本初子午线、0°经线和格林尼治标准时间所经之地)。其他著名景点包括白金汉宫、伦敦眼、皮卡迪利圆环、圣保罗座堂、伦敦塔桥、特拉法加广场和碎片大厦。伦敦亦是诸多博物馆、画廊、图书馆、体育运动及其他文化机构的所在地,包括大英博物馆、国家美术馆、泰特现代艺术馆、大英图书馆以及40家西区剧院。伦敦地铁是全球最古老的地下铁路网络。.

新!!: 法国和伦敦 · 查看更多 »

伦敦证券交易所

伦敦证券交易所(简称伦敦证交所;London Stock Exchange,缩写:LSE)是一家總部位於英國倫敦市的證券交易所,是歐洲第一大、世界第四大证券交易所。.

新!!: 法国和伦敦证券交易所 · 查看更多 »

弗兰西斯科·普列马提乔

弗兰西斯科·普列马提乔,1504年4月30号~1570年,意大利画家、雕刻家、室内装饰家。他出生于博洛尼亚,1532年应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的邀请,前往法国,为法国王室服务。 Category: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 Category:意大利画家 Category:意大利雕塑家.

新!!: 法国和弗兰西斯科·普列马提乔 · 查看更多 »

弗朗索瓦·奥朗德

弗朗索瓦·热拉尔·若尔日·尼古拉·奥朗德(François Gérard Georges Nicolas Hollande;)是法国政治家,前任法国总统兼安道爾大公。作为法国社会党的核心领导人之一,曾经出任社會黨第一书记(黨魁)超过十年。2012年法国总统选举中在第二輪投票擊敗萨科齐,当选法国第24任總統,成為法國第五共和以來第二位左翼總統。 2016年12月1日,因其執政滿意度僅剩4%,且甚至被稱為第5共和最不受歡迎的總統。因此為避免左派分裂,並聲稱將「以國家的最大利益為優先考量」,黯然宣布他不會競選連任,成為自二戰以來法國首位自動放棄連任的總統。.

新!!: 法国和弗朗索瓦·奥朗德 · 查看更多 »

弗朗索瓦·布歇

弗朗索瓦·布歇 (François Boucher,),法國洛可可時期的重要畫家。又譯做法蘭撒·布歇或是法蘭克斯·布雪。他以綜合性,感官的繪畫主題聞名。 布歇出生於法國巴黎。生平的資料較少,他的畫作多為浪漫的,裝飾風格的壁畫,是18世紀法國浮華優雅風格的代表。他曾在義大利當過莫勒安Le Moyne門下的學生。也曾經受過雕刻家的訓練;1734年布歇以經典之作Rinaldo and Armida(Musée du Louvre),在巴黎贏得稱譽。 布歇並非僅靠繪畫為生,他也做過道具設計,替皇宮作室內裝飾等。他繪畫的主題大多來自於歷史故事,畫面充滿了感性的筆調,以及情感上的歡愉,特別是一些賣弄風騷的女人,農村姑娘和宮廷美女的題材,這使得他的藝術地位有時也因此受到爭議。.

新!!: 法国和弗朗索瓦·布歇 · 查看更多 »

弗朗索瓦·库普兰

弗朗索瓦·库普兰(François Couperin,),法国著名的音乐家族库普兰家族成员,作曲家路易·库普兰的侄子,巴洛克时期著名作曲家,也是最伟大的羽管键琴音乐家。他是库普兰家族诸位音乐家中最有盛名的,因此被称为“大库普兰”(le Grand Couperin),还有人将“法国键盘音乐之父”的荣誉加在他头上。.

新!!: 法国和弗朗索瓦·库普兰 · 查看更多 »

弗朗索瓦·拉伯雷

弗朗索瓦·拉伯雷(,约1493年-1553年4月9日)是法国一位北方文艺复兴时代的伟大作家,也是人文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

新!!: 法国和弗朗索瓦·拉伯雷 · 查看更多 »

弗朗西斯·普朗克

法蘭西斯·尚·马塞尔·普朗克(Francis Jean Marcel Poulenc,),又译浦朗克。法国钢琴家、作曲家,六人团成员之一。 1899年1月7日生于巴黎,5岁跟母亲学钢琴,15岁时跟随西班牙钢琴家R·比涅斯学习。在作曲方面,他1924年为俄国佳吉列夫芭蕾舞团作舞剧《母鹿》,一举成名。不过,普朗克除了曾跟法国作曲家凯什兰学过一段时间外,并无深厚功底。但是后来作曲技术日益精湛,创作出各种体裁的大量作品,包括几部相当杰出的歌剧,成为20世纪法国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其室內樂作品亦為人稱道,他曾為各種樂器創作奏鳴曲,唯於創作薩克斯風奏鳴曲時逝世,未能完成作品。其中較為著名者有單簧管奏鳴曲及長笛奏鳴曲。大型作品包括雙鋼琴協奏曲及《加尔默罗会修女的对话》雖不甚著名,卻是細膩之作。 1963年1月30日在巴黎逝世。.

新!!: 法国和弗朗西斯·普朗克 · 查看更多 »

弗拉芒人

#重定向 佛拉芒人.

新!!: 法国和弗拉芒人 · 查看更多 »

佩皮尼昂

佩皮尼昂(加泰罗尼亚语:Perpinyà;法语:Perpignan)位于法国南部朗格多克-鲁西永大区地中海沿岸,是东比利牛斯省的首府。历史上曾为加泰罗尼亚一部分。.

新!!: 法国和佩皮尼昂 · 查看更多 »

当代古典音乐

代古典音樂,通常是指由1970年代中期至今創作的新音樂,開始走出現代音樂的影子。有時當代古典音樂可以泛指1945年之後的作品。當代古典音樂的風格多樣,由前衛音樂開始打破了許多以前人們對於何謂音樂的觀念,到今天各種風格百花齊放,再也沒有一個統一的時代風格,故此亦有人將這時期的音樂稱為後現代音樂。.

新!!: 法国和当代古典音乐 · 查看更多 »

体育

体育(英语:Physical Education,缩写P.E.)是一项在小学、中学和大学中开展的教学活动,旨在促进参与者在身体活动的过程中获得身心全面发展。 在不同国家学校体育教学的任务及目标存在区别,在中国,学校体育是一项贯穿小学一年级到大学二年级的必修课程,其任务可以概括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掌握相应知识和技能,选拔后备人才,增强学生组织纪律性,锤炼学生顽强意志等 。.

新!!: 法国和体育 · 查看更多 »

但丁·阿利吉耶里

但丁·阿利吉耶里(Dante Alighieri,,)全名杜蘭提·第·阿利吉耶羅·戴爾·阿利吉耶里,也就是著名的意大利中世纪诗人但丁。他是現代意大利語的奠基者,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开拓人物,他的史诗《神曲》留名後世。他在意大利被称为至高诗人以及詩人,是意大利语之父。但丁是欧洲最伟大的诗人,也是全世界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但丁、-zh-hans:彼特拉克; zh-hant:佩脫拉克;-、薄伽丘是文艺复兴的先驱,被称为「文艺复兴三巨星」,也称为「文坛三杰」。.

新!!: 法国和但丁·阿利吉耶里 · 查看更多 »

佛兰德斯

#重定向 法兰德斯.

新!!: 法国和佛兰德斯 · 查看更多 »

佛教

佛教起源於古印度河流域迦毗羅衛國(现在的尼泊尔和印度邊界中間,較為靠近尼泊爾)的太子悉達多·喬答摩(古譯:瞿曇)(佛號屎嘎懶覺泥)在大約西元前6世紀對於佛弟子所開示的教導,後发展为宗教。全世界约有5億佛教徒.

新!!: 法国和佛教 · 查看更多 »

侏罗山

侏罗山(Jura),又译汝拉山。是一座位于阿尔卑斯山以北的山脉,横跨法国、瑞士和德国三国,分隔莱茵河和罗讷河。在法国,山脉主要覆盖弗朗什孔泰大区,并向南伸延至其最高峰所在地罗讷-阿尔卑斯大区安省以东。在瑞士,侏罗山覆盖与法国的边境州份:巴塞尔州、索洛图恩州、侏罗州、伯尔尼州、纳沙泰尔州和沃州。瑞士侏罗山地区自18世纪起实现工业化,是钟表制造业的主要中心。故此,该区在海拔较高处也有一些大城市,如拉绍德封、圣克鲁瓦等,但自约1960年起,该区人口呈下降趋势。在德国,侏罗山比较低矮,覆盖巴伐利亚。 法国的侏罗省和瑞士的侏罗州都以侏罗山命名。地質上的侏羅紀即源於此。 Jura.

新!!: 法国和侏罗山 · 查看更多 »

復活節

復活節(Pascha),又稱主復活日,是基督教的重要節日之一,最初定在猶太人逾越節當日或之後的星期日,但教會在4世紀第一次尼西亞公會議決議不用猶太曆,於是改定為每年春分月圓之後第一個星期日。該節日乃紀念耶穌基督於公元30/33年被釘死後第三天復活的事蹟,是基督信仰的高峰,因此被基督徒認為象徵重生與希望;不過現今許多與復活節相關的民間風俗,都不起源於基督教。.

新!!: 法国和復活節 · 查看更多 »

微生物学

微生物學是研究微生物的一門學科。微生物包括病毒、原核生物和簡單的真核生物。目前,微生物學的最主要工作是用生物化學和遺傳學方法完成的。由於很多病原(像是造成植物病害的四大病原:病毒、真菌、線蟲、細菌)都可以算是廣義的微生物,微生物學也和病理學、免疫學和流行病學密切相關。微生物學家對生物學和醫學做出過基礎性貢獻,尤其在生物化學、遺傳學和細胞生物學領域。.

新!!: 法国和微生物学 · 查看更多 »

德尼·狄德罗

德尼·狄德罗(法語:Denis Diderot,)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唯物主义哲学家、无神论者和作家,百科全书派的代表。他的最大成就是主編《百科全书,或科学、艺术和工艺详解词典》(通常称为《百科全书》)(1751年—1772年)。此书概括了18世纪启蒙运动的精神。恩格斯称赞他是“为了对真理和正义的热诚而献出了整个生命”的人。他也被视为是现代百科全书的奠基人。.

新!!: 法国和德尼·狄德罗 · 查看更多 »

德国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简称德国(Deutschland),是位於中西歐的联邦议会共和制国家,由16个-zh-hans:联邦州; zh-hant:邦;-组成,首都与最大城市为柏林。其国土面积约35.7万平方公里,南北距离为876公里,东西相距640公里,从北部的北海与波罗的海延伸至南部的阿尔卑斯山。气候温和,季节分明。德国人口约8,180万,为欧洲联盟中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第二大移民目的地,仅次于美国。 在50万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海德堡人及其後代尼安德特人生活在今德國中部。自古典時代以來各日耳曼部族開始定居於今日德國的北部地區。公元1世紀時,有羅馬人著作的關於“日耳曼尼亞”的歷史記載。在公元4到7世紀的民族遷徙期,日耳曼部族逐漸向歐洲南部擴張。自公元10世紀起,德意志領土組成神聖羅馬帝國的核心部分。16世紀時,德意志北部地區成為宗教改革中心。在神聖羅馬帝國滅亡後,萊茵邦聯和日耳曼邦聯先後建立,1871年,在普魯士王國主導之下,多數德意志邦國統一成為德意志帝國,「德意志」開始做為國名使用。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1918-1919年德國革命後,德意志帝國解體,議會制的威瑪共和國取而代之。1933年納粹黨獲取政權並建立獨裁統治,最終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及系統性種族滅絕的發生。在戰敗並經歷同盟國軍事佔領後,德國分裂为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在1990年10月3日重新統一成為現在的德國。国家元首为联邦总统,政府首脑則为联邦总理。 德國是世界大國之一,其國内生產總值以國際匯率計居世界第四,以購買力評價計居世界第五。其諸多工業工程和科技部門位居世界前列,例如全球馳名的德國車廠、精密部件等,為世界第三大出口國。德國為發達國家,生活水平居世界前列。德國人也以熱愛大自然聞名,都市綠化率極高,也是歐洲再生能源大國,是可持續發展經濟的樣板,除了強調環境保護與自然生態保育,在人為飼養活體的態度十分嚴謹,不但獲得大量外匯和資訊優勢,其動物保護法律管束、生命教育水準也是首屈一指的,在高等教育方面並提供免費大學教育,並具備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和醫療體系,催生出拜爾等大藥廠。 德国为1993年欧洲联盟的创始成员国之一,为申根区一部分,并于1999年推动欧元区的建立。德国亦为联合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八国集团、20国集团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其军事开支总额居世界第九。 德語是歐盟境内使用人數最多的母語。德國文化的豐富層次和對世界的影響表現在其建築和美術、音樂、哲學以及電影等等。德國的文化遺產主要以老城為代表。另外國家公園和自然公園共計有上百處。.

新!!: 法国和德国 · 查看更多 »

德国铁路运输

截至2005年,德国的铁路运输营业里程为41,315公里,其中电气化铁路里程为19,857公里。轨道总长度达76,473公里。德国也是国际铁路联盟(UIC)的成员,其UIC成员代码为80。.

新!!: 法国和德国铁路运输 · 查看更多 »

德语

德语(德语:Deutsch,)是印欧语系西日耳曼語支的一门语言。以使用國家數量來算是世界排名第六的語言,也是世界大國語言之一以及欧盟内使用最广的母语,德语拥有9000万到9800万使用者。德语标准共同语的形成可以追溯到马丁·路德对拉丁文《圣经》的翻译工作。大多数德语词汇源于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的语言,一些词汇来自拉丁语和希腊语,还有部分来自法语和英语。 德语母语使用者的主要分布在德国、奥地利、瑞士北部、列支敦士登和卢森堡。欧洲许多地区(如意大利北部、比利时东部以及波兰等地)和作为原德国殖民地的纳米比亚也有大量的德语使用者,主要为作为当地少数民族的日耳曼人。 德语书写使用拉丁字母。德文字母除去标准的26个拉丁字母外,另有三个带分音符的元音Ä/ä、Ö/ö、Ü/ü以及一个特殊字母ß。.

新!!: 法国和德语 · 查看更多 »

德意志帝國

德意志帝國(Deutsches Kaiserreich),亦稱德意志第二帝國,是指從1871年1月18日普魯士王國統一日耳曼地區到1918年11月霍亨索倫王朝末任皇帝威廉二世退位為止的德國。其正式国号「德意志国」(Deutsches Reich),也是後來魏玛共和國和納粹德國的正式国号。 德意志帝国由27个领地构成,其中普鲁士王国佔帝国大部分地区并拥有最多人口。帝国成立后,普魯士國王和首相兼任德國皇帝和首相,實行君主立憲制,設立上議院和下議院。帝國共經歷了三個皇帝,分別為威廉一世、腓特烈三世和威廉二世。威廉一世在任期間十分信任俾斯麥,幾乎所有政務都由首相俾斯麥處理,因此又稱為「俾斯麥時代」。俾斯麥時代在位期間,最大的目的是防止法國一報普法戰爭之仇,他建立了同盟體系,與俄奧兩國結盟,孤立法國。他的對外政策十分成功,避免與列國發生衝突,但內政卻一敗塗地,文化鬥爭與反社會主義未能達到預期目的。威廉一世逝世後,由腓特烈三世繼任,但他僅在任99天,因此又稱為「百日皇朝」。威廉二世在任期間,一手摧毀了俾斯麥體系,積極向外拓展殖民地,大幅修建海軍船艦,並帶領德國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大戰期間德國腹背受敵,加上齐默尔曼电报事件導致美國參戰,最終導致帝國覆亡。戰敗後的德國建立了共和政體,稱為威瑪共和國。.

新!!: 法国和德意志帝國 · 查看更多 »

後結構主義

後結構主義是指跟隨在結構主義覺醒之後出現的一套思想,它試圖去了解這個分割成數個體系的世界。 後結構主義者與它的結構主義前輩最明顯不同的地方在於,他們拋棄了結構主義的簡化主義方法論。他們挑戰結構主義宣稱自己是能夠詮釋所有文本的批評後設語言(metalanguage),並且認為一個文本之外中立全知的觀點是不可能存在的。後結構主義者追求的是意符的無限扮演(play),並且不會給予任何一種閱讀方法比其他方法還要更高的地位。也因此,後結構主義領域中很少有互相一致的理論,但是每個理論都是從對結構主義的批判為起點。後結構主義是針對歷史相對論、意義與後文藝復興的理性哲學批判的批判性理論,但反對結構性語言學為理論基礎,強調片段不連續性,不相信歷史進化和知識累積論。而後結構主義的研究是帶有政治性的,因為許多後結構主義者相信,我們認為我們居住的這個世界事實上只是一個社會建構,在當中有許多不同的意識形態推動著想要成為霸權。 一些主要的後結構主義者有德希達、福柯、羅蘭·巴特(至少在後期的著作中)以及或許有爭議的布希亞。.

新!!: 法国和後結構主義 · 查看更多 »

徵兵制

徵兵制,是一種國家徵募軍人的制度,亦稱為義務役、常備役、充員兵役等,意指全體國民,如符合一定條件(通常是年滿法定年齡,且身體健康、無殘疾的男性),均須強制性加入軍隊服役一段時期(通常由半年至三年不等,視乎國家及軍種而定)。與募兵制(亦稱為志願役)為相對用詞。由於義務役成員是強制性、非自願及非終生性,因此實施徵兵制的國家通常會同時實施募兵制,容許自願選擇以軍人為長期職業的人士,在義務役期完畢後,繼續在軍隊服役。一般士兵由徵兵而來,士官幹部、軍官幹部則主要採志願方式招募,除非志願方式招募不足者,如中華民國每年都會舉辦預官預士考試,招考大學、專科以上學歷的義務役青年,使之在服役期間晉升為下士士官或者少尉軍官。 中華民國及大韓民國的義務役制度,近年來常發生棒球球員、藝人的兵役問題。雖然兩個地方法律明文規定男性有服兵役的義務,但仍有一定的轉圜空間;有部分的棒球球員與藝人在國際上有知名度,但因為兵役問題可能導致事業中斷,兵役機關會採取彈性的方式使被徵召入伍的藝人與棒球球員擔任為期十二天的「補充兵」。此外,臺灣和韓國的資訊產業發達,為求有效利用資訊產業人才,兵役機關會彈性實施「研發替代役」制度。.

新!!: 法国和徵兵制 · 查看更多 »

侵蚀作用

侵蚀作用(erosion)或水土流失(soil erosion)是自然界的一种现象,是指地球的表面不断受到风、水的磨损。这个过程,陆地除了被侵蚀之外,蚀出的物质還會被带走,堆积在其他地方,主要堆积在海裡。 侵蚀由水流、冰移或风吹造成。 而由雪、霜、阳光、雨水对地表的作用則叫做风化作用,暴露在空气中的岩石会受到天气影响,长期冷热交替,有些岩石会因而开裂。岩石中的水结冰时会膨胀,这个也会使岩石开裂。石头受到重力的挤压后突然减压,也会使岩石碎裂。雨水是稀酸,可溶化或改变岩石内的化学物质。植物的根和穴居动物也会加速风化。 因为风化而碎裂的石块会由水、冰、风带走,而如果水、冰、风内如有石块,即使非常细小,也能大大加强侵蚀的作用,改变地貌。 成因水土流失可能是由于自然环境引起的,譬如地势陡峭,突发大量降水,或者地质变化。,譬如过度放牧,开垦土地,采伐森林,進行各項工程建設等等。 害處侵蚀是自然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由于水的流动,带走了地球表面的土壤,使得土地变得贫瘠,岩石裸露,植被破坏,生态恶化。 这种自然现象可以是循环作用的,生态恶化引起水土流失,水土流失又使得生态更加恶化。于是土地退化,无法耕种。植物死亡,地表裸露。恶劣的生态又更导致气候的变化,使得生物可生存的环境变坏。 水土流失还会使得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引起水流不畅,水质混浊,甚至导致洪水泛滥,河流改道,就如中国的黄河。 风化与侵蚀的区别。风化是破坏后改变物体形状,而侵蚀是转移物体,从而改变地貌。.

新!!: 法国和侵蚀作用 · 查看更多 »

保守主义

保守主义(conservatism)在不同的语境下,或者不同的历史阶段,拥有不同的含义,但它们都有類似的本質:是一種強調既有價值或現狀的政治哲学。保守主义一般是相对激进而言的,而不是相对进步而言的。保守主义并不反对进步,只是反对激进的进步和徹底的顛覆,宁愿采取比较稳妥的方式。其特色為重視已建立之體制並加以維護或者小修小補,並且尊重傳統為不同時代所累積智慧結晶而非累贅。 保守主義者隨著在地區、時代等性質的不同,彼此抱持的觀點或關注的議題可能不同或甚至對立。如英美現今保守主義政黨通常傾向於小政府、自由市場的經濟架構,以及在政治意識形態上對抗社會主義以及共產主義(或僅僅只是大政府的左派價值觀),甚至是反全球化,例如退出不必要的國際組織等。英美的部分進步保守主義者可能相對的支持有限度市場管控和社會福利政策,改以法律約束公平競爭的型態;現在歐洲國家的保守派跟大洋洲國家的保守派在對待外來移民的議題方面,比北美洲國家的保守派採取更為開放的態度所以相對而言對於外來文化上是可能比較開放,雖然他們也會關心商業活動的發展,不過他們也較少反對或有限度支持福利國家政策的相關目標。.

新!!: 法国和保守主义 · 查看更多 »

保尔·魏尔伦

保尔·魏尔伦(Paul Verlaine,),法国象征派诗人。.

新!!: 法国和保尔·魏尔伦 · 查看更多 »

保罗·塞尚

保羅·塞尚(Paul Cézanne,)是一位著名法国畫家,風格介於印象派到立體主義畫派之間。他的作品为19世紀的藝術觀念轉換到20世紀的藝術風格奠定基礎。他的作品對亨利·馬蒂斯和巴勃羅·畢卡索產生重要的影響。他使用富有凝聚力的繪畫方式,其作品深刻影響並革新了20世紀美術,特別是1895年首次個人展和1907年作品的官方回顧展。.

新!!: 法国和保罗·塞尚 · 查看更多 »

保罗·安德鲁

保罗·安德鲁(Paul Andreu,)著名法国建筑师。因其在世界范围数不清的机场规划而闻名,特别是位于马尼拉、阿布扎比、雅加达、开罗、文莱和巴黎等地的机场。其他享有声誉的项目包括巴黎新凯旋门(the Grande Arche at La Défense,作为Johann Otto von Spreckelsen的助手)和中国国家大剧院等。.

新!!: 法国和保罗·安德鲁 · 查看更多 »

保羅·高更

歐仁·亨利·保羅·高更(Eugène Henri Paul Gauguin,,),生於法國巴黎,印象派畫家。大部份藝術史家將他歸於后印象派。他死後作品才開始名聲大噪。 他是印象派的代表人物,除去繪畫之外,在雕塑、陶藝、版畫和寫作上也有一定的成就。他對色彩的使用導致了綜合主義的產生,加上分隔主義的影響,也為原始主義的產生鋪平了道路。.

新!!: 法国和保羅·高更 · 查看更多 »

保險

保险,在法律和经济学意义上,是一种风险管理方式,主要用于经济损失的风险。保险被定义为通过缴纳一定的费用,将一个实体潜在损失的风险向一个实体集合的平均转嫁。 其实通俗地讲,就是一旦加入某个团体,就“一人有难,大家平摊”,是以货币形式平摊的社会风险转嫁机制。 现代的社会保险制度是由19世纪德国的铁血宰相奥托·冯·俾斯麦为了与社会主义运动争夺工人阶级而首先创建的,此后的欧洲各国也纷纷效仿,今天已经成为维护现代社会正常运转不可缺少的一环。.

新!!: 法国和保險 · 查看更多 »

保护区

保护区(自然文化保护区),按照世界自然保護聯盟(World Conservation Union,IUCN)的定义,指通过法律及其它有效方式用以保护和维护生物多样性、自然及文化资源的土地或海洋;保护区是一个泛称,由于其建立的目的、要求和本身所具备的条件不同,所以具有多种多样的类型,不同类型管理的侧重点也有所区别。以保护区管理的目标为原则划分第一级分类单位,共有5个类型,即:严格的保护区、国家公园、保护景观、栖息地/物种管理区、资源管理保护区。再以保护对象原则划分第二、三级分类单位,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分类系统,以适应保护区事业日益发展的要求。国际上具体推动保护事务的有绿色和平。世界保护联盟的国家公园与保护区委员会于1978年划定为十个类型。.

新!!: 法国和保护区 · 查看更多 »

俄罗斯

俄罗斯联邦(a,缩写为РФ),簡稱俄罗斯(a),是位於欧亚大陆北部的聯邦共和國,國土横跨欧亞两大洲,为世界上土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拥有超过170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占地球陆地面积八分之一;它也是世界上第九大人口国家,拥有1.47亿人口,77%居住于其较为发达的欧洲部分。俄罗斯国土覆盖整个亚洲北部及东欧大部,横跨11个时区,涵盖广泛的环境和地形。拥有全世界最大的森林储备和含有约世界四分之一的淡水的湖泊。俄罗斯有十四個陸上鄰國(從西北方向起逆时针序):挪威、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蘭、白俄罗斯、乌克兰、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中国、蒙古和朝鲜(其中立陶宛和波蘭僅與俄羅斯外飛地加里寧格勒州接壤),另外與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兩個只有俄羅斯承認的非聯合國會員國接壤。同時,俄羅斯還與日本、美国、加拿大、格陵蘭(丹麥)、冰島、瑞典、土耳其隔海相望。俄羅斯北部和東部分別為北冰洋和太平洋包圍,西北和西南則分別可經由波羅的海和黑海通往大西洋。 俄罗斯历史始于欧洲的东斯拉夫民族,聚集区域自公元3世纪至8世纪逐渐扩大。在9世纪,源自北欧的瓦良格人武士精英建立了基辅罗斯这个中世纪国家并开始统治。公元988年,国家从拜占庭帝国采纳了东正教会,随后由此开始,千年拜占庭与斯拉夫文化的融合成为了今日的俄罗斯文化。基辅罗斯最终解散分化为众多公国,被蒙古人逐一击破,并均在13世纪成为了金帐汗国的一部份。莫斯科大公自14世纪起逐渐崛起并统一周边俄罗斯诸侯国,在15世纪成功从金帐汗国独立,且成为了基辅罗斯文化和政治的继承者。16世纪起伊凡四世自称沙皇,自詡「第三羅馬」。在18世纪,俄罗斯沙皇国通过征服、吞并和探索而擴張。彼得一世稱帝成立了俄罗斯帝国,最終成為史上領土第三大帝国,疆域最大曾自中欧的波兰连绵至北美的阿拉斯加。 1917年俄国革命后,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宪法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国家,并成为随后成立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主体和其最大的加盟共和国。二战时期,苏联为同盟国的胜利扮演了决定性的角色。在战后其崛起成为公认的超级大国,并在冷战时期与美国互相竞争。苏联时期产生了20世纪的许多最重要的科技成就,其中包括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及首次将人类送入太空。在1990年,苏联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且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常备军人以及最多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库存。1991年苏联解体后,包括俄罗斯在内的15个共和国从原苏联独立;身為原蘇聯最大的加盟共和国,俄羅斯通过修宪改制为俄罗斯联邦,成为原苏联的唯一法理继承国家,政體採用聯邦制、民主共和制及半总统制。 截至2015年,俄罗斯根据国民生产总值为世界第13大经济体,根据购买力平价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俄罗斯拥有世界上最大储量的矿产和能源资源,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输出国.

新!!: 法国和俄罗斯 · 查看更多 »

俄法战争

俄法戰爭,又稱拿破崙征俄戰爭,是指俄罗斯帝国和拿破仑法国在1812年爆发的一场战争,是拿破仑战争的一部分。战争由拿破仑一世发动,並入侵俄国国土,俄国将这场战争称为Отечественная Война,中文意思是“爱国战争”,一般将其称为「卫国战争」,为了和后来苏联抗击德国的苏联卫国战争相区别,中文一般将其称为俄国卫国战争。战争以拿破仑失敗撤退,俄國戰略上勝利而結束。戰事從1812年6月底到11月底,共持續了5個月的時間。 柴可夫斯基的1812序曲就是描繪這場戰爭。.

新!!: 法国和俄法战争 · 查看更多 »

土耳其

土耳其共和国(Türkiye Cumhuriyeti)是一個橫跨欧亚两洲的国家,國土包括西亞的安納托利亞半島、以及巴尔干半岛的东色雷斯地區。北臨黑海,南临地中海,东南与叙利亚、伊拉克接壤,西临爱琴海,並與希臘以及保加利亞接壤,東部與格鲁吉亚、亞美尼亞、阿塞拜疆和伊朗接壤。在安納托利亞半島和東色雷斯地區之間的,是博斯普魯斯海峽、馬爾馬拉海和達達尼爾海峽,屬黑海海峽,別稱土耳其海峽,是連接黑海以及地中海的唯一航道。伊斯坦堡是最大城市,但其首都是位處安納托利亞高原正中央的安卡拉。 目前正申請加入歐盟,但是歐盟因北塞浦路斯、亞美尼亞種族大屠殺、人權及新聞自由等問題暫時拒絕土耳其加入。土耳其由2009年起为突厥議會成员国。 其氣候屬地中海氣候,南部和西部氣候溫和,夏季乾熱,冬季多雨:黑海沿岸,涼爽濕潤;內陸、東北、東南則冬季寒冷,夏季乾熱。.

新!!: 法国和土耳其 · 查看更多 »

土耳其人

土耳其人是土耳其共和国的主体民族,绝大多数信奉伊斯兰教逊尼派,源自是奥斯曼帝国时期。该民族主要分布于土耳其、德国、法國、及其他一些国家如伊拉克、阿塞拜疆、北塞浦路斯、希腊、俄罗斯、保加利亚、格鲁吉亚、马其顿、科索沃、波斯尼亚、羅馬尼亞、奧地利、英國、荷兰、比利时、列支敦士登、澳大利亞、中亚、北美地区等地。而土耳其人祖先最早可追溯至突厥人。 他們使用的語言為土耳其語。他們的主要族源是安納托利亞的希臘人、亞美尼亞人、庫爾德人、阿拉伯人與波斯人,以及古代的赫梯、吕底亚人与後來的高加索和巴尔干半岛的居民。但在文化心理认同上,土耳其人普遍接受自己是突厥人。 土耳其人最早是由拜占廷希腊人与阿拉伯人混合而成,1071年之後,烏古斯人開始在安納托利亞建國,蒙古伊尔汗國时代大量乌古斯人因躲避蒙古人进入安納托利亞,逐渐融入當地居民中(同時傳入伊斯蘭教)。.

新!!: 法国和土耳其人 · 查看更多 »

圣塞宁圣殿

圣塞宁圣殿(Basilique Saint-Sernin)位于法国图卢兹,建于公元1080年至公元1120年间,是一座罗马式的教堂。此教堂是一座砖制建筑,由于当地缺乏石料,只有少数部位才用到石材。它是在一座早期的巴西利卡式教堂的基础上兴建的,而这座建于4世纪的巴西利卡式教堂的前身是建于约公元250年的一座教堂——天主教图卢兹总教区的第一座教堂。 Category:法国宗座圣殿 Category:图卢兹.

新!!: 法国和圣塞宁圣殿 · 查看更多 »

圣巴泰勒米

#重定向 聖巴泰勒米.

新!!: 法国和圣巴泰勒米 · 查看更多 »

圣巴托洛缪大屠杀

#重定向 圣巴多罗买大屠杀.

新!!: 法国和圣巴托洛缪大屠杀 · 查看更多 »

圣但尼 (留尼汪)

圣但尼(法语:Saint-Denis)位于印度洋留尼汪岛,是法国海外大区留尼汪的首府。 S Category:属地首府.

新!!: 法国和圣但尼 (留尼汪) · 查看更多 »

圣但尼圣殿

聖但尼聖殿主教座堂(Basilique cathédrale de Saint-Denis),簡稱聖但尼聖殿(Basilique de Saint-Denis),前身為聖但尼修道院(Abbaye de Saint-Denis),位于法国巴黎近郊的圣但尼,自克洛维一世以来的几乎所有法国君主均葬于此。 圣但尼圣殿源自法国主保圣德尼。法国王后的加冕仪式通常在该教堂举行,而国王的加冕仪式则通常在兰斯主教座堂进行。 尽管它并非真正的天主教宗座圣殿,但却被称作圣殿(Basilique)。1966年升格為大教堂,成為聖但尼主教駐地。.

新!!: 法国和圣但尼圣殿 · 查看更多 »

圣保罗岛

圣保罗岛(Île Saint-Paul),为法属南部领地的一个岛屿,距离阿姆斯特丹岛85千米。该岛面积6平方千米(2.3平方英里),无常住居民。行政上归留尼汪管辖。.

新!!: 法国和圣保罗岛 · 查看更多 »

圣皮埃尔和密克隆

圣皮埃尔和密克隆(Saint-Pierre-et-Miquelon),位于北大西洋上,其中最主要的岛屿是和(Miquelon-Langlade)等。該群島的幾個主要島嶼中,圣皮埃尔岛面积约26平方公里,密克隆岛约115平方公里,朗格拉德岛面积约91平方公里。群岛的位置在加拿大纽芬兰海岸外25公里(13海里)处。 圣皮埃尔和密克隆是法国的一个海外屬地(Collectivité d'outre-mer, COM)之一,因此也是欧盟的一部分,但是由于特殊的移民程序,非法国公民的欧盟国民不允许在群岛上自由迁徙或者从事商业活动。整個行政區由8个小岛组成,面积242平方千米,各岛多裸露岩丘。气候冷湿多雾。人口6000,多法国移民后裔,信奉天主教,讲法语。居民多从事渔业和鱼产品加工,另有养狐养貂业。首府-zh-hans:圣皮埃尔; zh-hant:聖皮耶;-,人口5,400多。 圣皮埃尔和密克隆是前法国殖民地新法兰西中仅存、依然由法国统治的地區。.

新!!: 法国和圣皮埃尔和密克隆 · 查看更多 »

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群岛

#重定向 圣皮埃尔和密克隆.

新!!: 法国和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群岛 · 查看更多 »

圣诞节

聖誕節是基督教用來紀念耶稣降生的节日,西方基督教通常將此節日定於12月25日。不認同耶穌為聖人或是為了政治正確的族群則稱之耶誕節(意為耶穌誕辰日)。作為基督教禮儀年曆的重要節日,教會透過將臨期或降臨期來準備,並以與延續慶祝。聖誕節也是許多國家和地區、尤其是西方國家等以基督教文化為主流之地區的公共假日;在教會以外的場合,聖誕節已轉化成一種民俗節日,並常與日期相近的公曆新年合稱「」。 由於耶穌的誕生日期無法確定,聖經上也無相關記載,所以在學術上認為聖誕節是以圣母领报的日期來推算,或是在基督教發展初期將古羅馬的農神節轉化而來,當時社會上(如古羅馬的冬至)以該節日慶祝日照時間由短變長。西方教會在發展初期至4世紀前中期開始將聖誕節定在12月25日,東方正教會稍晚以儒略曆定於1月7日,亞美尼亞教會則定在1月6日或1月19日。 在基督教國家,聖誕節同時兼具宗教節日與文化節慶的雙重功能,除了參與教會儀式與活動外,家戶、行號與街頭上也可見相關佈置,更是重要的商業活動時令;而過聖誕節的習慣,亦隨著近代西方國家的影響力而擴展到全世界。但在基督教並非主流的地區(如東亞),除了當地的教會團體外,聖誕節經常與消費活動掛鉤,且如同西方國家的「聖誕與新年季」與公曆新年結合,過節時間拉長到數週,成為全年重要的購物季之一。.

新!!: 法国和圣诞节 · 查看更多 »

圣殿骑士团

圣殿骑士团(Ordre du Temple),或神庙骑士团,正式全名為“基督和所罗门圣殿的贫苦骑士团”(Pauperes commilitones Christi Templique Solomonici),是存在于中世纪的天主教军事修士会,乃著名的三大骑士团之一,。其成员称为“圣殿骑士”,而高级成员则获许穿着骑士团标志性的绘有红色十字之白色长袍。圣殿骑士团曾是欧洲历史上最富有和强大的天主教军事修士会之一,并且在其存在的近两百年中对中世纪的欧洲经济体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圣殿骑士团创立于第一次十字军东征(1096-1099)之後,主要由信奉天主教法国骑士组成。其首领最初駐紮在阿克萨清真寺的一角,該寺位於耶路撒冷圣殿山,传说是建在所罗门王的神殿(The Temple Of Solomen)之上,因此得其團名。1129年,圣殿骑士团得到罗马教廷正式支持,擁有诸多特权,遂迅速增长其规模、勢力和财富,甚至发展出最早的银行业。 圣殿骑士团和十字军的命運密切相关。1291年,圣地陷落,他們失去根据地,最终淪为法王腓力四世為解決財務問題的牺牲品。1307年,其众多成员在法国被捕,残酷审讯後以異端罪名处以火刑。 1312年,身處亞維農教廷的教宗克雷芒五世被腓力四世施压,宣布解散圣殿骑士团。此一活跃將近两世纪的宗教軍事组织,从此在欧洲主要地区销声匿迹,其悲剧性结局則催生許多相关的传说和文学作品。.

新!!: 法国和圣殿骑士团 · 查看更多 »

地中海

地中海(英文:Mediterranean),被北面的歐洲大陸、南面的非洲大陸以及東面的亞洲大陸包圍著。东西长约4000公里,南北最宽处大约为1800公里,面積251.6万平方公里,是地球上最大的陸間海。地中海的平均深度是1500米,最深處为5267米。 地中海西部通过直布羅陀海峽與大西洋相接,東部通过土耳其海峡(達達尼爾海峽和博斯普魯斯海峽、马尔马拉海)和黑海相连。19世紀時開通的蘇伊士運河,接通了地中海与紅海。地中海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海之一,而其附属的大西洋却是年轻的海洋。地中海处在欧亚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处,是世界最强地震带之一。地中海地区有维苏威火山、埃特纳火山。 地中海作为陆间海,风浪较小,加之沿岸海岸线曲折、岛屿众多,拥有许多天然良好的港口,成为沟通三個大陸的交通要道。這樣的條件,使地中海從古代開始海上貿易就很繁盛,促进了古代古埃及文明、古希臘文明、羅馬帝國等的发展。現在也是世界海上交通的重要地区之一。其沿岸的腓尼基人、克里特人、希腊人,以及后来的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都是航海业发达的民族。著名的航海家如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等,都出自地中海沿岸的国家。 地中海沿岸夏季炎热乾燥,冬季温暖濕潤,被稱作地中海性氣候。植被,叶质坚硬,叶面有蜡质,根系深,有适应夏季干热气候的耐旱特征,属亚热带常绿硬叶林。这里光热充足,是欧洲主要的亚热带水果产区,盛产柑橘、无花果,和葡萄等,还有木本油料作物油橄榄。.

新!!: 法国和地中海 · 查看更多 »

地中海式气候

地中海式气候,又稱作--或地中海气候、副热带地中海型氣候,其分布於中緯度地區(約南北緯30至40度)的大陸西岸地區,包括地中海沿岸地區、黑海沿岸地區、美國的加利福尼亞州、澳洲西南部伯斯、南部阿德莱德一帶,南非共和國的西南部,以及智利中部等地區。 地中海式氣候分布範圍占全球比例十分稀少,特徵為「夏乾冬雨」,迥異於其他類型氣候,也往往造成作物生長季無法與雨季配合,因此地中海農業區的作物種類往往為耐旱的蔬果,灌溉系統亦十分發達,為其一大特色。.

新!!: 法国和地中海式气候 · 查看更多 »

地理大发现

歐洲歷史的地理大发现(Age of Discovery;又名探索时代、海權時代或大航海時代)指从15世纪到17世纪时期。该时期内,欧洲的船队出现在世界各处的海洋上,寻找着新的贸易路线和贸易伙伴,以发展欧洲新生的资本主义。在这些远洋探索中,欧洲人发现了许多当时在欧洲不为人知的国家与地区。与此同时,欧洲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航海家,其中有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瓦斯科·达伽马、佩德罗·阿尔瓦雷斯·卡布拉尔、胡安·德拉科萨、巴尔托洛梅乌·迪亚士、乔瓦尼·卡波托、胡安·庞塞·德莱昂、斐迪南·麦哲伦与胡安·塞瓦斯蒂安·埃尔卡诺等。 在当时,远洋航行意味着冒险:他们无法准确测量经度在几个世纪中,这一情况都是数学家和航海者们面临的难题,亦为当时的帝国崛起制造了障碍。经度测定已成为了当务之急:远洋航行缺乏精确测量工具的支持,从而无法准确测定航船的位置。直接导致了时间和负重量上的浪费,以及频繁发生的船只失事事故。这一问题直到18世纪英国钟表匠约翰·哈里森发明后才得以解决。自那以后,在任何时刻离港的任何船只,都可通过比较航船的当地时间与本初子午线的时间,直接计算出航船所在的经度。,木制船壳无法抵抗船蛆的侵蚀,储备的食物不适于长期航行导致坏血病在船员间的传播。,船上的卫生与生活条件也十分糟糕。然而,受经济利益与政治利益的双重驱使,这些人所进行的探索极大地扩展了已知世界的范围。张箭,31-32页.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东西方之间的文化、贸易交流开始大量增加,殖民主义与自由贸易也开始出现。欧洲这个时期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其超过亚洲繁荣的基础。新航路的发现,对世界各大洲在数百年後的发展也产生了久远的影响。对除欧洲以外的国家和民族而言,地理大发现带来的影响则是复杂而矛盾的,除了物資交流外,因帶給原生居民的常是死亡和佔領,可說是一部大侵略史。.

新!!: 法国和地理大发现 · 查看更多 »

地理学

地理學是關於地球及其特徵、居民和現象的學問。它是研究地球表層各圈層相互作用關係,及其空間差異與變化過程的學科體系。 地理學家在傳統上被視為和地圖學家同一類,認為兩者都研究地名與數字。雖然很多地理學家都經歷過地名學及地圖學的訓練,但兩者都不是他們的關注重點。地理學家研究眾多現象、過程、特徵以及人類和自然環境的相互關係在空間及時間上的分佈。因為空間及時間影響了多種主題例如經濟、健康、氣候、植物及動物,所以地理學是一個高度跨學科性的學科。 地理學作為一個學科可以粗略分為兩個領域:自然地理學及人文地理學。自然地理學調查自然環境及如何造成地形及氣候、水、土壤、植被、生命的各種現象及她們的相互關係。人文地理學專注於人類建造的環境和空間是如何被人類製造、看待及管理以及人類如何影響其占用的空間。因為以上兩者的原因,使用不同的方法令第三領域出現,為環境地理學。環境地理學在自然地理學與人文地理學的研究成果上,評價人類與自然的相互關係,並提出人類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以適應自身永續發展的安全狀態和技術(包括生產技術和製度技術)條件。.

新!!: 法国和地理学 · 查看更多 »

地籍

地籍是指一个国家记载土地基本状况的簿册。其内容一般包括土地的位置、界址、权属、质量、数量和用途等,有时还包括土地等级、地价及有关文件、数据和图件。地籍是由国家建立和管理的,其核心内容就是土地的权属。.

新!!: 法国和地籍 · 查看更多 »

地鐵

地鐵為鐵路運輸的一種形式,目前在中文的詞意上有两种理解,但均與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相關:.

新!!: 法国和地鐵 · 查看更多 »

地震

地震(Earthquake)震動,可由自然現象如地殼突然運動、火山活動及隕石撞擊引起,亦可由人為活動如地下核試驗造成。歷史曾記載的災害性地震主要由地殼突然運動所造成,地殼在板塊運動的過程中累積應力,當地殼無法繼續累積應力時破裂釋放出地震波,使地面發生震動,震動可能引發山泥傾瀉甚或火山活動。如果地震在海底發生,海床的移動甚至會引發海嘯。 地震可由地震儀透過對地震波的觀察來量測,地震規模表示地震所釋放出來的能量大小,地震烈度指地震在該地點造成的震動程度,地震的發生處稱為震源,其投影至地表的位置為震中。.

新!!: 法国和地震 · 查看更多 »

区 (法国)

区(arrondissement)是法国两级行政区划共用的名字,省区(arrondissement départemental)为省下划分的行政区域,而市区(arrondissement municipal)指三个大城市——巴黎、马赛和里昂——的下级行政划分。.

新!!: 法国和区 (法国) · 查看更多 »

医疗卫生

一个国家的医疗卫生包括该国家内所有保障和提高国家人民的健康、治疗疾病和受伤的人员、组织、系统、规则和过程。.

新!!: 法国和医疗卫生 · 查看更多 »

医疗保险

#重定向 醫療保險.

新!!: 法国和医疗保险 · 查看更多 »

医院骑士团

医院骑士团(Knights Hospitaller),亦名罗得骑士团或圣约翰骑士团,最後演變成马耳他骑士团,成為聯合國觀察員的「準國家」組織持續至今,是最为古老的天主教修道骑士会之一,為歷史上著名的三大騎士團之一。 成立于第一次十字军东征之后,本为本笃会在耶路撒冷为保护其医护设施而设立的军事组织,後來演变成为天主教在圣地的主要军事力量之一,其影响一直持续至今日。医院骑士团的口号為「守卫信仰,援助苦难!(Defence of the faith and assistance to the suffering).

新!!: 法国和医院骑士团 · 查看更多 »

化妝品

化妆品是除了简单的清洁用品以外,被用来提升人体外貌美丽程度的物质。化妆品的使用起源相當早且普遍,特别是在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女性會經常使用。广义上,化妆品还包括护肤品。护肤产品包括面部以及身体用以增湿的霜剂、洗剂;保护皮肤不受紫外辐射伤害的防晒霜、防晒油;以及治疗、使肌肤白皙,遮掩皮肤上瑕疵(诸如粉刺、皱纹、黑眼圈等)的护理产品。同时也可以根据形态以及应用范围,将化妆品分为液体、霜剂、乳液、粉剂、喷剂。 一位化妆品的批评者(Judy Grahn,一位女权主义者)认为,化妆使女人的脸看上去就像被殴打过一样:黑眼圈、淤青的腮颊、还有血淋淋的嘴唇。.

新!!: 法国和化妝品 · 查看更多 »

化学工业

化学工业是生产化学产品的工业。是一个多行业、多品种,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和人民生活各方面服务的工业,是重工業的支柱。一般可分为无机化学工业、基本有机化学工业、高分子化学工业和精细化化学工业。 化学工业包括各种繁多的化工生产过程,一般将这些过程分类为化学工程和化学工艺两部分。.

新!!: 法国和化学工业 · 查看更多 »

化學

化學是一門研究物質的性質、組成、結構、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礎自然科學。化學研究的對象涉及物質之間的相互關係,或物質和能量之間的關聯。傳統的化學常常都是關於兩種物質接觸、變化,即化學反應,又或者是一種物質變成另一種物質的過程。這些變化有時會需要使用電磁波,當中電磁波負責激發化學作用。不過有時化學都不一定要關於物質之間的反應。光譜學研究物質與光之間的關係,而這些關係並不涉及化學反應。准确的说,化学的研究范围是包括分子、离子、原子、原子团在内的核-电子体系。 「化學」一詞,若單從字面解釋就是「變化的學問」之意。化学主要研究的是化学物质互相作用的科学。化學如同物理皆為自然科學之基礎科學。很多人稱化學為「中心科學」,因為化學為部分科學學門的核心,連接物理概念及其他科學,如材料科學、纳米技术、生物化學等。 研究化學的學者稱為化學家。在化學家的概念中一切物質都是由原子或比原子更細小的物質組成,如電子、中子和質子。但化学反应都是以原子或原子团为最小结构进行的。若干原子通过某种方式结合起来可构成更复杂的结构,例如分子、離子或者晶體。 當代的化學已發展出許多不同的學門,通常每一位化學家只專精於其中一、兩門。在中學課程中的化學,化學家稱為普通化學(Allgemeine Chemie,General Chemistry,Chimie Générale)。普通化學是化學的導論。普通化學課程提供初學者入門簡單的概念,相較於專業學門領域而言,並不甚深入和精確,但普通化學提供化學家直觀、圖像化的思維方式。即使是專業化學家,仍用這些簡單概念來解釋和思考一些複雜的知識。.

新!!: 法国和化學 · 查看更多 »

圖盧茲

圖盧茲(法语:Toulouse)位於法國西南部加龍河畔,大致处于大西洋和地中海之間的中点,为上加龍省、欧西坦尼亚大区首府,距巴黎590公里(366英里)。截至2013年1月1日,图卢兹大市拥有1,291,517居民,是法國第四大城市,仅次于巴黎(1210万),里昂 (210万),和马赛(170万)。 圖盧茲是欧洲航天产业的基地,空中巴士、伽利略定位系統、SPOT卫星的總部,法國國家太空研究中心的图卢兹航天中心(CST),欧洲最大的航天中心都位于这里。欧洲最大卫星制造商泰雷兹阿莱尼亚宇航公司,和EADS公司的子公司EADS Astrium Satellites也是图卢兹的重要存在。著名的图卢兹大学创办于1229年,是欧洲最古老的大学之一,有超过97,000的学生,与里尔并列法国第三大大学校园,仅次于巴黎大学和里昂大学。, Consulté le 11/09/2007 图卢兹是前朗格多克省的首府(省级区划在法国大革命期间被取消)。现在它是南-比利牛斯大区的首府,该区是法国本土最大的地区。它也是上加龙二级行政区的首府。.

新!!: 法国和圖盧茲 · 查看更多 »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縮寫为NATO;Organisation du Traité de l'Atlantique Nord,縮寫为OTAN),简称北约组织或北约,是歐洲及北美洲國家为实现防卫合作而建立的国际组织。1949年3月18日,美国、英國及法國公开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于同年4月4日在美国华盛顿签署《北大西洋公约》后正式成立。为与以前苏联为首的东欧集团国成员相抗衡。及至苏联解体,华沙条约组织宣告解散,北约就成为一个地区性防卫协作组织。北约的最高决策机构是北约理事会。理事会由成员国国家元首及政府高層、外长、国防部长组成。总部设在比利時的布鲁塞尔。最新成员蒙特內哥羅于2017年6月5日加入,至此北约总共有跨域欧洲和北美的29个国家组成。北約軍事開支占世界國防開支的70%,成员国国防开支占该国GDP的2%左右。 公约第5条规定成员国受到的攻擊一旦被确认,其他成员国将作出即时反應。该条款被理解为各国部队将自动参战,并不再次需要各国政府的参战授权。但这一條條款在九一一事件之前,一直都未有動用過 。北约曾协助反海盗行动(counter-piracy operations),在联合国要求下打击亚丁湾、非洲之角和印度洋的海盗,并在2011年根据联合国安理会1973号决议将利比亚上空设为禁飞区。.

新!!: 法国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 查看更多 »

北美洲

北亞美利加洲(North America;字源:亞美利哥·維斯普西),簡稱北美洲,位於西半球北部(或北半球)。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瀕北冰洋,南以巴拿馬運河為界與南美洲劃分。北美洲還包括加勒比海中眾多島嶼(主要為西印度群島)。北美洲面積2422.8萬平方公里(包括附近島嶼),約佔当今地球陸地總面積的16.2%,是世界第3大洲。人口5億2872萬(2008年七月),居世界第4位。.

新!!: 法国和北美洲 · 查看更多 »

北部-加来海峡

北部-加来海峡(Nord-Pas-de-Calais)是法国北部一個已不存在的大區,北與比利時接壤。面积12,413km²。下轄諾爾省(59)、加來海峽省(62)。其首府是里尔。北部-加来海峡位在皮卡第的北邊,其北邊和東邊和比利時相連,北邊是英吉利海峽,西北邊是北海。北部-加来海峡區域的大部份曾是低地国家中南尼德蘭的一部份,在神圣罗马帝国中勃艮第公國的統治下,後來先後被西班牙及奧地利統治。在1477年至1678年之間漸漸的成為法國的一部份,尤其是在路易十四在位的時期。歷史上在北部-加来海峡出現前,這個地區的行省為阿圖瓦、法國佛蘭德斯地區及,也有一部份屬於皮卡第,當時的居民仍常常使用這些以前的名稱。 北部-加来海峡的面積為12,414 km2,但其人口密度相當高,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330.8人,總人口410萬人,約佔法國人口的7%,是全法國人口第四多的地區,其中有83%住在城市中。其行政中心和最大城市是里尔,第二大城市是加來,是歐陸重要的經濟及交通中心,離英吉利海峽另一側,英國的多佛尔只有,在晴天時還可看到多佛白色懸崖,其他的主要市鎮有瓦朗謝訥、朗斯、杜埃、贝蒂讷、敦克爾克、莫伯日、濱海布洛涅、阿拉斯、康布雷及圣奥梅尔。.

新!!: 法国和北部-加来海峡 · 查看更多 »

北歐

北歐是地理上对歐洲北部的簡稱,一般分為狹義及廣義兩種定義:.

新!!: 法国和北歐 · 查看更多 »

北海 (大西洋)

北海(Nordsjøen;Nordsjön;Nordsøen或Vesterhavet;Nordsee;Noordzee;Mer du Nord;North Sea)是北大西洋的一部分,位于大不列颠岛以东,斯堪的那维亚半岛西南和欧洲大陆以北。北海海底有丰富的石油储藏,作為布蘭特原油指數的基礎。 北海向西南通过多佛尔海峡(法国称加来海峡)和英吉利海峡(法国称拉芒什海峡)与凯尔特海相通,向东通过斯卡格拉克海峡和卡特加特海峡与波罗的海相连,向北是挪威海。 斯凯尔特河、默兹河、莱茵河、威悉河、易北河和泰晤士河是注入北海的主要河流。重要的岛屿或群岛有北弗里西亚群岛、黑尔戈兰岛、东弗里西亚群岛和西弗里西亚群岛。 北海周边的国家有英国、挪威、瑞典、丹麦、德国、荷兰、比利时和法国。重要城市有阿伯丁、爱丁堡、加来、奥斯坦、鹿特丹、海牙、哈勒姆、威廉港、不来梅哈芬、库克斯港、埃斯比约、卑尔根、哥德堡等等。此外伦敦、不来梅哈芬和汉堡是北海重要的内陆港城。.

新!!: 法国和北海 (大西洋) · 查看更多 »

園林

園林也稱庭園,是一個經過安排的空間,通常位於室外。庭園為小院子或庭前綠化空地,園林規模則較大,多半經由專門設計。內部種植許多植物,通常包括多種花卉,並且擺設一些其他的人為自然景觀。花園也衍生出一些陳列特定自然景觀的設施,例如動物園。 園藝是發展和維護花園的活動。這項工作可以由一個業餘或專業園丁來施作。園丁也可以在非花園裡工作,比如公園、路邊的路基、或其他公共空間,景觀建築與景觀建築師趨於專門設計為公共和企業客戶相關的專業活動。.

新!!: 法国和園林 · 查看更多 »

包法利夫人

《包法利夫人》(Madame Bovary),是福樓拜的長篇小說代表作。1856年開始在《》上連載,一開始因內容太過敏感而被指控為淫穢之作,批評這部書“違反公共和宗教、道德及善良風俗”,並要求刪除一些片段,福樓拜堅持不刪改一字,1857年2月7日經法院審判無罪,福樓拜開始聲名大噪。.

新!!: 法国和包法利夫人 · 查看更多 »

國家人口列表

#重定向 各国人口列表.

新!!: 法国和國家人口列表 · 查看更多 »

國家元首

國家元首是國家的最高代表者,是國家的象徵,履行宪法賦予的權力和義務,視乎國家的政治體制,國家元首未必有行政權。君主立憲制下,國家元首是君主,稱號包括國王、女王、蘇丹等。共和制下,國家元首通常的称号是總統,亦有其他稱號,例如部分社會主義國家名義上的元首被稱作國家主席或國務委員會主席。也有以國會議長作為國家元首的情況,例如文革時期廢除國家主席的中國,1998年修憲取消國家主席的朝鮮和實行總統制前的蘇聯等。 除總統制的國家元首外,不少國家元首只是位高權不重的名譽職務,只具有象徵意義,不掌握實權,例如日本天皇(君主立憲制)、德國總統(議會內閣制)、中國國家主席(社會主義國家)等。 國家元首大致可分為以下四種:.

新!!: 法国和國家元首 · 查看更多 »

國家面積列表

#重定向 世界各国和地区面积列表.

新!!: 法国和國家面積列表 · 查看更多 »

國際特赦組織

國際特赦組織(Amnesty International,縮寫为AI;又稱大赦國際),是一个国际非政府组织,总部位于英国伦敦,致力于推动全球人权事业的发展,在全世界范围内拥有大约七百万成员及支持者。该组织的工作方针是对人权状况进行调研,采取相应行动,寻求终结各种侵犯人权的行为,并且为那些遭受迫害的人们伸张正义。 国际特赦组织于1961年由彼得·本南森在英国伦敦宣告成立,同年5月28日在英国《观察家报》发表了题为《被遗忘的囚犯》的文章Benenson, Peter,, The Observer, 28 May 1961.

新!!: 法国和國際特赦組織 · 查看更多 »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Fonds Monétaire International,缩写:FMI;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缩写:IMF)於1945年12月27日成立,与世界银行同為世界兩大金融機構,職責是監察貨幣匯率和各国貿易情況、提供技術和資金協助,確保全球金融制度運作正常;其總部設置於美国华盛顿特区。.

新!!: 法国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 查看更多 »

初等教育

初等教育一般而言係指第一階段的义务教育,界於學前教育與中等教育間,初等教育通常在小学或國民小學進行。在一些國家中,初等教育之後是初级中学,初級中學係初等教育與中学間的階段。.

新!!: 法国和初等教育 · 查看更多 »

初级中学

初级中學,是中等教育的階段之一。許多國家的教育部門將普通中學劃分為初級中學和高級中學,廣義的初級中學包括普通初級中學和初級職業學校,狹義的初級中學專指普通初級中學。其中,初級中學是學生在小學結束後接續進行的教育,而在初級中學這一個階段結束之後,下一階段將會是高級中學。.

新!!: 法国和初级中学 · 查看更多 »

利古里亞海

利古里亚海(Mer Ligure;Mar Ligure)是地中海的一部分,位于意属里维耶拉(意大利利古里亞大区和托斯卡纳大区)、科西嘉岛与厄尔巴岛之间。 利古里亚海北面和东面与意大利、法国以及摩纳哥毗邻,南面和西面则与第勒尼安海和地中海相接。热那亚是这一区域内最重要的城市。 利古里亚海最北部是热那亚湾。汇入此处的有阿尔诺河以及许多源自阿尔卑斯山的河流。热那亚港、拉斯佩齐亚(La Spezia)港以及利沃诺(Livorno)港位于其布满岩石的海岸。其北部海滨因优美的风景和宜人的气候而著称。 利古里亚海最深处位于科西嘉岛西北方向。其最大水深为2850米.

新!!: 法国和利古里亞海 · 查看更多 »

列奥纳多·达·芬奇

列奥纳多·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又譯--,全名李奧納多·迪·瑟皮耶罗·达·芬奇(Leonardo di ser Piero da Vinci,意为「文西城皮耶羅先生之子──李奧納多」),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一个博學者:在繪畫、音樂、建築、數學、幾何學、解剖學、生理學、動物學、植物學、天文學、氣象學、地質學、地理學、物理學、光學、力學、發明、土木工程等領域都有顯著的成就。这使他成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代表人物,也使得他成為文藝復興時期典型的藝術家,也是歷史上最著名的畫家之一,與米開朗基羅和拉斐尔並稱文艺复兴三杰。小行星3000为纪念达·芬奇而被命名為“列奥纳多”。 列奥纳多·达·芬奇常常被描述成一个博学者中的典型、一个有着“不可遏制的好奇心”和“极其活跃的创造性想象力”的人。他被广泛地认同为迄今为止最伟大画家之一,或许他还是所有人中拥有最多不同类型的天赋的人Vasari, Boltraffio, Castiglione, "Anonimo" Gaddiano, Berensen, Taine, Fuseli, Rio, Bortolon.

新!!: 法国和列奥纳多·达·芬奇 · 查看更多 »

刑法

刑法(criminal law、strafrecht)是與犯罪有關聯的法律,其目的在於保護生命、身體、財產、等相關法益,並懲罰違反規範且破壞或威脅這些法益的行為。不同於重視私人間損害賠償的民法 ,刑法是判斷何為犯罪,懲罰犯罪行為的法律。.

新!!: 法国和刑法 · 查看更多 »

傻朋克

傻瓜龐克(Daft Punk)是一個創立於法國巴黎的電子音樂團體,由蓋-馬努爾·德霍曼-克里斯托和湯瑪斯·本高特兩位唱片騎師於1992年組成。他們將浩室與流行電音結合,在1990年代晚期浩室流行時逐漸成名,在法国1990年代的浩室浪潮中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其所創作的音樂在法國浩室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樂團成員早期的風格亦受海灘男孩、滾石樂隊及化學兄弟等知名樂團影響。 德霍曼-克里斯托和本高特兩人在樂團成立之前都是一個名為「」樂團的成員。Darlin'這個三人樂團創立不到一年即解散,其中一位成員Laurent Brancowitz在解散之後加入,德霍曼-克里斯托及本高特則創立了傻瓜龐克,创作自己的实验性音乐。樂團在1997年推出首張專輯《家庭作業》即大獲好評,2001年的第二張專輯《迪斯可銀河大作戰》更為成功。專輯收錄了如《One More Time》、《Digital Love》及《Harder, Better, Faster, Stronger》等許多膾炙人口的單曲。這張專輯內的音樂影片還是由日本知名漫畫家松本零士負責製作。 2005年3月,樂團推出了第三張專輯《回歸》,這張專輯得到的評價雖不如前兩張專輯,但收錄的單曲《Robot Rock》及《Technologic》還是在英國熱賣。樂團在2006至2007年間進行巡迴音樂會《Alive 2006/2007》,並於2007年推出現場專輯《現場精選2007》,此專輯為樂團在2007年6月14日於巴黎貝西體育場表演的錄音。這張專輯獲得了第51屆葛萊美獎最佳電子/舞曲專輯,專輯內收錄的單曲《Harder, Better, Faster, Stronger》亦獲得同屆葛萊美獎最佳舞曲錄音。樂團後又受邀負責製作電影《創:光速戰記》的配樂,並在2010年推出其原聲帶。2013年1月,傻瓜龐克離開原唱片公司EMI而到索尼音樂娛樂的旗下唱片公司哥倫比亞唱片以籌備新專輯《超時空記憶體》,專輯於2013年5月17日發行。此专辑首发单曲《Get Lucky》(中国大陆译为:《幸运儿》)在32个国家的单曲排行榜中均登顶前十名。2014年,乐队凭专辑《超时空记忆》获得包括“年度专辑”在内的三座格莱美奖 (有一项为混音师所得奖项),而单曲《幸运儿》也让其获得了包括“年度制作”在内的两项大奖。 傻瓜龐克著名於他們的表演皆經過精心的策劃,並將視覺的效果及元素融入進音樂中、作品亦皆有如故事般的鋪陳。自2001年以来,傻瓜朋克大多以机器人的扮相出现在公众视野,而他们的头盔以及手套就是其机器人扮相中很重要的标志。两人为了保持乐团的神秘感,基本都不会接受采访或是在电视节目里出现。.

新!!: 法国和傻朋克 · 查看更多 »

傑哈·德巴狄厄

傑哈·德巴狄厄(Gérard Xavier Marcel Depardieu,),法國演員、電影製作人、商人及葡萄園主。他是法國榮譽軍團勳章得主,兩次榮獲凱撒獎最佳男演員獎,亦獲得金球獎最佳男演員獎,又因為《大鼻子情聖》獲提名奧斯卡獎。他獲得一致好評後,主演過多部好萊塢電影。他於2013年1月3日,由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授予俄羅斯公民身份。.

新!!: 法国和傑哈·德巴狄厄 · 查看更多 »

哥伦比亚大学

纽约市哥伦比亚大学(英文:Columbia University in the City of New York;通称:哥伦比亚大学),是一所坐落于纽约市曼哈顿上城晨边高地的私立研究型大学,常春藤联盟成员。她被视作世界上最具声望的大学之一。 哥伦比亚大学最初名为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于1754年根据英国国王乔治二世颁布的王室特许状成立。她是全美历史第五悠久及纽约州最古老的高等教育机构,也是九所美国独立宣言签署前成立的殖民地学院之一。美国独立战争之后,国王学院于1784年被重新命名为哥伦比亚学院(Columbia College)。一份1787年起草的章程将学校置于一个私人董事会的管理之下。1896年,她从麦迪逊大道搬迁至她现在位于晨边高地,占地32英亩的校址,并同时被赋予了一个新名称,即“哥伦比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是美国大学协会的十四个创立成员之一,并且是美国第一所授予医学博士学位的大学。 大学直辖二十所学院,包括哥伦比亚学院、傅氏基金工程和应用科学学院和通识教育学院 三所本科生院。同时,许多临近的机构也附属于哥伦比亚大学,包括教师学院、巴纳德学院、协和神学院。另外,学校还与美洲犹太教神学院、巴黎政治学院和朱利亚学院拥有本科联合教育项目 。大学同时在安曼、北京、伊斯坦布尔、巴黎、孟买、里约热内卢、圣地亚哥、亚松森和内罗毕建立了哥伦比亚大学全球中心。 哥伦比亚大学是每年一度的普利策奖的颁发机构,哥伦比亚大学——包括其前身国王学院——的著名校友包括五位美国开国元勋;九位美国最高法院法官;二十位在世的亿万富翁;二十九位奥斯卡奖获得者;以及二十九位各国元首,包括三位美国总统。九十五位校友、教职工或研究人员是诺贝尔奖获得者,数量在全球所有大学中名列第五。.

新!!: 法国和哥伦比亚大学 · 查看更多 »

哥特式建筑

哥德式建築(Gothic architecture),或譯作--,是一種興盛於歐洲中世紀高峰與末期的建築風格。它是由羅馬式建築發展而來,為文藝復興建築所繼承。 它發源於十二世紀的法國,持續至十六世紀,哥德式建築在當代普遍被稱作「法國式」(Opus Francigenum),「哥德式」一詞則於文藝復興後期出現,帶有貶意。哥德式建築的特色包括、(從羅馬式建築的接合拱頂演變而來)與飛扶璧。哥德式建築最常見於歐洲的主教座堂、修道院與教堂。它也出現在許多城堡、宮殿、大會堂、會館、大學,甚至私人住宅也可見其蹤影。 哥德式建築的整體風格為高聳削瘦,以卓越的建築技藝表現了神秘、哀婉、崇高的強烈情感,對後世其他藝術均有重大影響。哥德式大教堂等無價建築藝術已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哥德式建築的研究也是主教座堂、教堂的研究裡很重要的一部份。 十八世紀,英格蘭開始了一連串的哥德復興,蔓延至十九世紀的歐洲,並持續至二十世紀,主要影響教會與大學建築。.

新!!: 法国和哥特式建筑 · 查看更多 »

哥特式艺术

哥特式艺术,又译作--,為一種源自歐洲法國的藝術風格,該風格始於12世紀的法国,盛行於13世紀,至14世纪末期,其风格逐渐大众化和自然化,形成国际哥特风格,直至15世紀,因為歐洲文藝復興時代來臨而迅速沒落。不過,在北歐地區,這種風格仍延續一段相當長時間。該風格在18世紀重新被肯定,“哥特式复兴”运动推崇中世纪的阴暗情调。在19世紀之後仍偶而被應用。早期的哥特式雕塑和绘画都是巨大建筑的一部分,晚期的哥特式雕刻则追求平面装饰性的效果,不再追求结实和简洁的处理。.

新!!: 法国和哥特式艺术 · 查看更多 »

唯心主義

唯心論(idealism)、唯心主義、理想主義、理念論或觀念論在哲學中是一個提出心靈是基本之存在的哲學理論。 唯心論直接相對於唯物論,後者認為世界的基本成分為物質,我們對世界之認識主要是通過物質,並將之視作為一種物質形式與過程。唯心論同時也反對現實主義的哲學觀,後者認為在人類的認知中,我們對物體之理解與感知,與物體獨立於我們心靈之外的實際存在是一致的。 馬克思主義哲學則認爲唯心論是哲学上的兩大基本派别之一,是与唯物論对立的理论体系。唯心論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精神、意识的第一性,物质的第二性,也就是说:唯心主義是認為物质依赖意识而存在,物质是意识的产物的哲学派别;並認爲可以区分为主观唯心主義、绝对唯心论和客观唯心主義三种基本类型。 三种主要含义:.

新!!: 法国和唯心主義 · 查看更多 »

唱片骑师

#重定向 唱片騎師.

新!!: 法国和唱片骑师 · 查看更多 »

儒勒·哈杜安·孟萨尔

儒勒·哈杜安·孟萨尔(Jules Hardouin Mansart),(),活动于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初期的欧洲法国建筑师。他的作品被认为是法国巴洛克建筑的先端,亦为法国君主路易十四时代最为伟大的艺术家之一。出生于法国巴黎,幼年即开始建筑学习,17世纪后期开始建筑设计,参加设计与建造了如凡尔赛宫等多部著名的建筑作品,在当时的法国与欧洲均享有盛誉。.

新!!: 法国和儒勒·哈杜安·孟萨尔 · 查看更多 »

儒勒·凡尔纳

儒勒·加布里埃尔·凡尔纳(Jules Gabriel Verne,),或譯朱爾·凡爾納,法国小说家、剧作家、诗人现代科幻小说的重要开创者之一。 凡尔纳生于南特港资产阶级家庭,受训传承父亲的律师职业,但在青年时期退出,为杂志和剧院写作。他一生写了六十多部大大小小的科幻小说,专辑由皮埃尔-儒勒·赫泽尔(Pierre-Jules Hetzel)出版商出版,收入《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的奇异旅行》。 在法国和欧洲,凡尔纳是公认的重要文学作家,在文学先锋派和超现实主义里具有重要影响。他的名声在英语世界里待遇不同,由于几经改编,常被认为是流行文学或儿童文学作家。自1979年来,凡尔纳是翻译量第二大的作家,排在阿加莎·克里斯蒂和威廉·莎士比亚之间。 他以其大量著作和突出贡献,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父”。该头衔也被授予H·G·威尔斯和雨果·根斯巴克.

新!!: 法国和儒勒·凡尔纳 · 查看更多 »

儒勒·马斯内

儒勒·埃米尔·弗雷德里克·马斯内(Jules Émile Frédéric Massenet,),法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最出名的是他的歌剧,他写了三十多首。上演最频繁的两个是马侬(Manon)(1884)和维特(Werther)(1892)。他还写了清唱剧,芭蕾舞,管弦乐作品,偶然写一些钢琴曲,歌曲和其他音乐。 马斯内生于卢瓦尔省附近的小城镇,父亲是高级工程师。他从小显露出在音乐上的天赋,11岁时进入巴黎音乐学院。在那里他师从于他非常钦佩的昂布鲁瓦·托马斯。在1863年毕业时赢得了国家最佳音乐奖 - 罗马大奖(Prix de Rome)之后,他在许多流派中大量创作,但很快以他的歌剧闻名于世。 1867年和他逝世45年后,他写了四十多部风格各异的作品,从歌剧院到古典神话,浪漫喜剧,抒情电视剧,以及清唱剧,歌颂和芭蕾舞剧。马斯内对戏剧和巴黎公众的成功有了很好的认识。尽管出现了一些错误的预计,但他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时候创造了一系列的成功,使他成为法国歌剧的主要作曲家。 像许多当时着名的法国作曲家一样,马斯内特成为音乐学院的教授。他从1878年到1896年教导了他的作品,于指挥昂布鲁瓦·托马斯去世后辞职。他的学生包括古斯塔夫·夏庞蒂埃,欧内斯特·肖松,雷纳尔多·哈恩和加布里埃尔·皮尔纳。1878年被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1899年荣获二级勋位。 在他去世的时候,马斯内被许多评论家认为是老式的,没有冒险精神,尽管他的两部最着名的歌剧在法国和海外仍然流行。经过几十年的疏忽,他的作品在二十世纪中期开始受到有利的重新评估,其中许多已经上演和录制。虽然批评家并不把他排在少数杰出的歌剧天才,如莫扎特,威尔第和瓦格纳,他的歌剧现在被广泛接受为美好年代的精心制作和智能产品。 中国上海市思南路(原法租界马斯南路)即为纪念马斯内而得名。.

新!!: 法国和儒勒·马斯内 · 查看更多 »

儒勒·马扎然

儒勒·马萨林樞機(Jules Cardinal Mazarin;出生时姓名朱里歐·萊蒙多·馬薩里諾(Giulio Raimondo Mazzarino),),又译马扎然,法国外交家、政治家,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时期的宰相(1643~1661年)及枢机。任內結束三十年戰爭,並替法國獲得不少重要領土;但是1648年發生的投石黨之亂,使得仍與西班牙作戰的法國,陷入內憂外患中,國力大挫並暫時淪為二流國家。一直到1659年才取得對西班牙的勝利而結束戰爭,替之後路易十四的霸業打下初步的基礎。.

新!!: 法国和儒勒·马扎然 · 查看更多 »

儒勒·昂利·庞加莱

儒勒·昂利·庞加莱(Jules Henri Poincaré,法語发音,又译作彭加勒、昂利·彭加勒,),通常称为昂利·庞加莱,法国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理论科学家和科学哲学家。庞加莱被公认是19世纪后和20世纪初的领袖数学家,是繼高斯之後对于数学及其应用具有全面知识的最后數學家。 他对数学,数学物理,和天体力学做出了很多创造性的基础性的贡献。他提出的庞加莱猜想是数学中最著名的问题之一。在他对三体问题的研究中,庞加莱成了第一个发现混沌确定系统的人並为现代的混沌理论打下了基础。庞加莱比爱因斯坦的工作更早一步,并起草了一个狭义相对论的简略版。庞加莱群以他命名。.

新!!: 法国和儒勒·昂利·庞加莱 · 查看更多 »

冰河期

#重定向 大冰期.

新!!: 法国和冰河期 · 查看更多 »

冷战

冷戰(Cold War)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以美國及英國為首的--、與以蘇聯為首的--之間长达半世纪的政治對抗。一般认为,冷战始于1947年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结束于1989年苏东剧变。在二戰結束後,原先結盟對抗納粹德國的美國及蘇聯成為世界上僅有的兩個超級大國,但兩國持有不同的經濟和政治體制:美國及其他北約成员国为資本主義陣營,而蘇聯及其他华约成员国則为社会主义阵营,兩方也因此展開了數十年的對立。冷戰的名稱來自於雙方從未正式交戰的特點,因為在冷戰期間,美蘇雙方所持有的大量核武器,為兩國帶來相互保證毀滅能力。 在數十年的冷戰中,雙方的關係和冷戰的激烈性也不斷變化。重大的幾次衝突事件包括了第二次國共內戰(1946年—1949年)、柏林封鎖(1948年—1949年)、朝鲜战争(1950年—1953年)、第二次中東戰爭(1956年)、古巴飛彈危機(1962年)、越南战争(1959年—1975年)、蘇聯-阿富汗戰爭(1979年—1989年)、蘇聯擊落大韓航空007號班機(1983年)、以及北約優秀射手演習(1983年)等等。他們透過軍事的結盟、戰略部隊的佈署、對第三國的支援、間諜和宣傳、科技競爭(如太空競賽)以及核武器和傳統武器的軍備競賽來進行非直接的對抗。美蘇兩方在許多第三世界的國家進行了一系列政治和軍事的衝突,包括了拉丁美洲、非洲、中東、和東南亞地帶。為了減緩核戰爭的風險,兩方曾在1970年代試圖以緩和政策減緩軍事對立。 從1980年代開始美國就在總統隆納·雷根政府的執政下,對蘇聯發起了一系列外交、軍事和經濟上的攻勢和施壓,再加上社会主义阵营本身的經濟發展陷入了嚴重的停滯,因此,在1980年代中期,蘇聯在新任蘇共中央總書記戈巴契夫的領導下,實施了經濟改革(1987年)和開放政策(1985年)。然而東歐國家從蘇聯獨立的傾向卻只增不減,尤其以波蘭的團結工聯最為突出。種種壓力累積之下,戈巴契夫在1989年停止了對東德的支援,導致了蘇聯旗下的衛星國,在數週內一一脫離,令蘇聯最後在1991年年底徹底解體,資本主義反共陣營取得勝利。在冷戰結束後,美國成為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冷戰使當時無數國家的命運和人民的生活都發生重大改變,留下的影響更有不少存留至今。此外冷戰中的核戰爭和間諜戰、高科技軍備等成分也成為了大眾文化常見的題材。.

新!!: 法国和冷战 · 查看更多 »

几何学

笛沙格定理的描述,笛沙格定理是欧几里得几何及射影几何的重要結果 幾何學(英语:Geometry,γεωμετρία)簡稱幾何。几何学是數學的一个基础分支,主要研究形狀、大小、圖形的相對位置等空間区域關係以及空间形式的度量。 許多文化中都有幾何學的發展,包括許多有關長度、面積及體積的知識,在西元前六世紀泰勒斯的時代,西方世界開始將幾何學視為數學的一部份。西元前三世紀,幾何學中加入歐幾里德的公理,產生的欧几里得几何是往後幾個世紀的幾何學標準。阿基米德發展了計算面積及體積的方法,許多都用到積分的概念。天文學中有關恆星和行星在天球上的相對位置,以及其相對運動的關係,都是後續一千五百年中探討的主題。幾何和天文都列在西方博雅教育中的四術中,是中古世紀西方大學教授的內容之一。 勒內·笛卡兒發明的坐標系以及當時代數的發展讓幾何學進入新的階段,像平面曲線等幾何圖形可以由函數或是方程等解析的方式表示。這對於十七世紀微積分的引入有重要的影響。透视投影的理論讓人們知道,幾何學不只是物體的度量屬性而已,透视投影後來衍生出射影几何。歐拉及高斯開始有關幾何物件本體性質的研究,使幾何的主題繼續擴充,最後產生了拓扑学及微分幾何。 在歐幾里德的時代,實際空間和幾何空間之間沒有明顯的區別,但自從十九世紀發現非歐幾何後,空間的概念有了大幅的調整,也開始出現哪一種幾何空間最符合實際空間的問題。在二十世紀形式數學興起以後,空間(包括點、線、面)已沒有其直觀的概念在內。今日需要區分實體空間、幾何空間(點、線、面仍沒有其直觀的概念在內)以及抽象空間。當代的幾何學考慮流形,空間的概念比歐幾里德中的更加抽象,兩者只在極小尺寸下才彼此近似。這些空間可以加入額外的結構,因此可以考慮其長度。近代的幾何學和物理關係密切,就像偽黎曼流形和廣義相對論的關係一樣。物理理論中最年輕的弦理論也和幾何學有密切關係。 几何学可見的特性讓它比代數、數論等數學領域更容易讓人接觸,不過一些几何語言已經和原來傳統的、欧几里得几何下的定義越差越遠,例如碎形幾何及解析幾何等。 現代概念上的幾何其抽象程度和一般化程度大幅提高,並與分析、抽象代數和拓撲學緊密結合。 幾何學應用於許多領域,包括藝術,建築,物理和其他數學領域。.

新!!: 法国和几何学 · 查看更多 »

凡尔登条约

《凡爾登條約》是843年8月,法兰克王国皇帝路易一世(虔诚者)的3个儿子在凡尔登(位于今法国东北部)签订的分割法蘭克帝國的条约,該條約結束了持續三年的卡洛林內戰。.

新!!: 法国和凡尔登条约 · 查看更多 »

凡尔赛宫

凡尔赛宫(Château de Versailles)位于法国巴黎西南郊外伊夫林省省会凡尔赛镇。1682年至1789年是法国的王宫及政治中心。1979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新!!: 法国和凡尔赛宫 · 查看更多 »

凯尔特人

凯尔特人(Celt),或譯為赛尔特人、居尔特人、蓋尔特人、克尔特人等。是公元前2000年活动在西欧的一些有着共同的文化和语言 (拉丁文)特质的有亲缘关系的民族的统称。 今天凯尔特主要指不列颠群岛、法国布列塔尼地区语言和文化上与古代凯尔特人存在共同点的族群。这些族群在古代并不被其他民族认为是凯尔特人。人们认为,欧洲大陆上的凯尔特部落和民族(如比利时和高卢)曾迁入不列颠和爱尔兰,对这些族群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有的历史学家认为,凯尔特人在前275年时,已经占据西欧、中欧和多瑙河中游平原和多瑙河下游平原的大部分地区,并在前285年从多瑙河下游平原来的凯尔特人入侵到拉米亚之后,在前276年被后马其顿王国的时任国王在赫勒斯滂海峡打败,于前276年迁徙到小亚细亚半岛中部的加拉太,并且同时期的凯尔特人同化和消灭了伊比利亚当地的人。罗马人进佔高卢(现在的法国、比利时,以及意大利北部),同化了高卢的凯尔特人。而后盎格鲁-撒克逊人和朱特人的入侵使得罗马在407年放弃不列颠岛,这些日耳曼入侵者于449年之后从弗兰德尔这个地方乘船渡海进入不列颠岛,消灭或同化了不列颠岛大部分地区的凯尔特人,目前只有爱尔兰人、威尔斯人、高地苏格兰人(苏格兰盖尔人)和布列塔尼人仍然坚持使用凯尔特语(包括爱尔兰语、威尔士语、苏格兰盖尔语和布列塔尼语),并以自己的凯尔特人血统而自豪。其中威尔士语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后一种还在大范围使用的凯尔特语族的语言,但是由于使用人数日渐减少,也长期面临失传的危险。 早期的苏格兰人很可能也是说凯尔特语的,但是随着历史上苏格兰地区多次遭到来自于不列颠岛南部的盎格鲁-撒克逊人,以及来自北方海上的维京人、诺曼人的入侵,再加上英格兰在经济上的强烈影响,苏格兰人逐渐被这些日耳曼入侵者(英格兰人和诺曼人都属于日耳曼人)所同化,最终丧失了本民族的凯尔特语言文化,成为了一个以英语为母语的民族。尽管如此,在当今的苏格兰地区,凯尔特语言文化的残留仍然处处可见。.

新!!: 法国和凯尔特人 · 查看更多 »

凯尔盖朗群岛

凯尔盖朗群岛(Îles Kerguelen(通用),Archipel des Kerguelen(官方称呼) 音标 ),为印度洋南部一群岛,属于法国海外领地法属南方和南极领地管辖,主要居民点(首府)为法兰西港。总面积7,215平方公里,被300多个小岛屿环绕,其中主岛Grande Terre面积6,675平方公里。群岛位于无人居住的赫德岛和麦克唐纳群岛西北450公里,距离马达加斯加岛超过3,300公里。 群岛在1772年2月12日被法国探险家伊夫·凯尔盖朗-特雷马克发现,1776年,英国探险家詹姆斯·库克再次来到该岛,并以凯尔盖朗之名为其命名。由于岛上一片荒凉,库克为其取别名“荒野之岛”(Desolation Island)。 群岛上雖然沒有永久居民,但法國方面在此處編制了45至100位科學家與工程師從事研究工作;岛上没有机场,一切和外界的运输均需要通过海运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亦在此设有航天测控站。 群岛属寒带苔原气候,一月和二月是最热的时期,但气温也低于10度,岛上经常被积雪覆盖,西部有最大的冰川,面积403平方千米。在过去几十年间由于全球变暖许多冰川已永久退缩,一些小的甚至已经消失。 群岛位于两千万年前沉没的大陆(凯尔盖朗海台)顶端,在澳大利亚和印度都发现了与凯尔盖朗类似的沉积岩,表明它们曾经是连接在一起的陆地。群岛周围的海域波涛汹涌,常年不冻。 除了主岛Grande Terre外,主要島嶼还包括有福煦島、聖蘭妮·格蒙特島等。.

新!!: 法国和凯尔盖朗群岛 · 查看更多 »

凱爾特海

凱爾特海(英語:Celtic Sea; 愛爾蘭語:An Mhuir Cheilteach; 威爾斯語:Y Môr Celtaidd)是大西洋的一個海域,位於愛爾蘭的南方。凱爾特海的東面連接著聖喬治海峽、布里斯托湾及英吉利海峽。另外,連接著的陸地有愛爾蘭東南岸、威爾斯西南岸、英格蘭康瓦耳半島以及法國的布列塔尼半島,全是傳統上凱爾特人的聚居地,凱爾特海因而得名。本來這個海域的北部被視作聖喬治海峽的一部份,而南部並無名稱,直至1921年由霍爾特提出「凱爾特海」這個名字並被廣泛使用。 海域南部與西部的界線並不清晰,霍爾特提出以200噚(366 m)等深線及烏桑特島(Ushant)為界。國際水文組織(IHO)以鉛垂線測深後把凱爾特海的定義範圍再向南擴展。.

新!!: 法国和凱爾特海 · 查看更多 »

凱撒琳·丹尼芙

凱撒琳·丹尼芙(Catherine Deneuve,)法國女影星,從1960年代活躍至今。 出生於法國巴黎,13歲從影。有法國第一美人之稱。成名作電影是「秋水伊人」,代表作是闡釋家庭主婦不滿平常生活「青樓怨婦」(布紐爾執導)與1981年「最後地下鐵」(Le Dernier Metro),2006年擔任威尼斯影展評審團主席。 前夫为英國攝影師David Bailey,與她維持7年婚姻關係後離異,竟形容與凱結婚像是「開慣福特平常車種想改駕駛義大利超級跑車瑪莎拉蒂結果可想而知。」讓人聞之莞爾。.

新!!: 法国和凱撒琳·丹尼芙 · 查看更多 »

击剑

--,又稱--,在广義上讲是指用手持兵器刺、戳的技术。现代一般多作为击剑体育项目的代名词,是一種格鬥運動,這裡指的擊劍(Fencing)是以17世紀後單手用的護手刺劍為主的格鬥運動,並非傳統14世紀到16世紀的中世紀西洋長劍術。(西洋長劍術同樣也可以被稱為Fencing,但與擊劍截然不同,長劍術因為過於真實且危險性高,被類為實戰型的武術/劍術,而非運動,普遍長劍重達1至2公斤以上,即使是練習劍也將近1公斤重,若未配戴訓練用的護具,甚至會有骨折或內出血的風險) 劍擊運動是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五個不可或缺的項目之一,其它四個分別是田徑、游泳、自行車和體操。.

新!!: 法国和击剑 · 查看更多 »

啤酒

啤酒(Bier,Beer,Cerveza,Bière), 又叫麥酒,雅稱為液體麵包,利用澱粉水解、發酵產生糖分後製成的酒精飲料。澱粉與水解酶經常由穀類作物製成麥芽後取得,因此啤酒最常見的原料是小麥與大麥(但是也有以玉米、高粱或稻米來製造的) 。 啤酒是世上历史最悠久,普及范围最广的酒精饮料之一。大多数的啤酒利用加入啤酒花的手段形成独特苦味并起到防腐作用,也有啤酒添加香草或水果等改变风味 。 最早在美索布達米亞壁畫上曾經發現,因古代啤酒中會殘留穀粒,因此畫中人物使用葦管從酒罈中吸取啤酒。很多古典文献也曾提及啤酒生产及配送,如《汉谟拉比法典》中就有提及啤酒及酒吧的法律,类似的还有《给女神宁卡西的圣歌》。 如今,啤酒酿造工业已是一个全球性的工业项目,从私人酒坊到跨国企业,无数大小规模的酿酒机构遍布全球。啤酒也成为了一种传统文化,如世界各地的啤酒节,啤酒酒吧文化等。.

新!!: 法国和啤酒 · 查看更多 »

內閣

內閣是政府高級官員代表政府各部門商議政策的行政机构。.

新!!: 法国和內閣 · 查看更多 »

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Comprehensive Nuclear Test Ban Treaty, CTBT),是一个国际条约。在1963年《部分禁止核試驗條約》(PTBT)的基础上,要求缔约国承诺:不进行、导致、鼓励或以任何方式参与进行任何核武器试验爆炸或任何其他核爆炸,并进一步承诺在其管辖或控制下的任何地方,禁止和防止任何此种核爆炸。 条约于1996年9月10日在联合国大会通过,但尚未生效。.

新!!: 法国和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 查看更多 »

兩院制

兩院制是一種以兩個獨立運作的議會(議院)組成立法機構的政治制度,亦被稱為二院制。與之相對的制度稱為單院制或一院制,即是只有單一議會作為立法機構。.

新!!: 法国和兩院制 · 查看更多 »

八大工業國組織

八大工業國組織(簡稱「G8」,2014年起因俄羅斯會籍被凍結而復稱七大工業國組織,亦稱「G7」),現代世界主要已發展國家所組成之政府首腦會議性質的國際組織,創始於1973年,目前成員包括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及日本,除日本以外均爲西方國家。 該組織源於法國舉行的第1届六国集团峰会。1976年,加拿大加入,改稱七大工業國組織。1997年,俄羅斯加入,於1998年起稱八大工業國組織。 2009年,在G20美國舉行的匹茲堡峰會上,美國總統巴拉克·歐巴馬宣布,G20已取代G8的主要功能,成為協調國際經濟合作的重要論壇。儘管如此,G8仍繼續舉行。 2014年,俄羅斯於克--里米亞危機中占領克--里米亞半島及介入頓巴斯戰爭,被凍結會籍至今,因而改稱為G7。.

新!!: 法国和八大工業國組織 · 查看更多 »

八小时工作制

八小时工作制是一项对劳动时间的倡导,主张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应不超过八个小时。这一制度最早由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于1817年8月提出。其后由于欧美资本家对劳工的剥削不断加剧,最终北美的工人率先实行并走上街头抗议,倡导实行八小时工作制。1886年5月1日美国芝加哥爆发了历史最大的罢工,也正是以倡导八小时工作制为目标进行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八小时工作制普遍被列为法律条令,但实际上由于利益的驱使,这一条令也被一些企业视为一纸空文。.

新!!: 法国和八小时工作制 · 查看更多 »

公共汽車

--是一種以中型或大型汽車(大客車/巴士)作為運送手段,以運輸大量乘客的的大眾運輸服務。.

新!!: 法国和公共汽車 · 查看更多 »

公路自行车赛

公路自行车赛是一项自行车赛事,使用公路自行车。運動員從一地出發,沿公路騎行,最先到達目的地者獲勝。 公路自行车赛在欧洲非常普及,较流行的国家有比利时、法国、荷蘭、意大利、卢森堡、西班牙、瑞士等国。1896年,希腊雅典举行的第一届夏季奥运会上就有该项目。 世界上著名的三大公路自行车赛分別是环法自行车赛、环西自行车赛與环義自行车赛。 在台灣每年也會舉辨國際环台自行車賽。.

新!!: 法国和公路自行车赛 · 查看更多 »

公正

公正指对于同一事件对于所有的人平等对待。公正包括程序公正和社会公正。 程序公正追求规则对于所有人和机构的平等,追求起点的平等。社会公正追求结果的平等,不问人们的起点、运气和努力。 现代社会以程序公正为基础,也兼顾社会的公正。 因为社会公正关系人们的利他主义的良心。但如果社会过分追求社会的公正,会动摇程序公正,也会影响自由,还会削弱社会的竞争,也由于社会完全承担对于弱者的救助减弱个人对于弱者的关注。 叔本华提出过一个衡量不道德行为的公正程度的计算方式: Category:道德議題.

新!!: 法国和公正 · 查看更多 »

公民自由

公民自由(Civil Liberties),往往指公民的政治自由。公民自由限制了政府的權力,防止政府濫用權力和干擾其公民的生活。 基礎的公民自由包括了集會自由、宗教自由、言論自由。同時公民也有權要求合法訴訟程序、公平的審判過程、隐私权、和自我防衛的權利。許多世界上的民主國家——尤其是美國和歐洲,都有著各自的憲法以保障公民自由,而民主政府也有責任保護這些公民自由,相反的權威主義國家便缺乏這些保護、政府甚至會主動侵犯這些自由。 某些自由是否屬於公民自由也存在爭議,而它們是否該被保護也是爭論的議題。有爭議的例子包括了生育權、LGBT权益、以及持有槍械的權利。除此之外,即使是被法律保護的公民自由有時候也會被廢止,尤其是在戰爭的時期。.

新!!: 法国和公民自由 · 查看更多 »

公法

公法是指規範國家和人民之間關係的法律,特色在於,其規範的是國家一方對人民一方下命式的關係。而在更精確的定義下,我們會說,只要適用法律一方的主體是公權力主體,那麼這個法律是公法。而之所以要說公權力主體,就是因為國家主體是以公權力身分出現,因此排除了私經濟行為的相關規範。.

新!!: 法国和公法 · 查看更多 »

六边形

在幾何學中,六邊形是指有六條邊和六個頂點的多邊形,其內角和為720度。六邊形有很多種,其中對稱性最高的是正六邊形。正六邊形是一種可以使用尺規作圖的六邊形,也可以拼滿平面,因此自然界中可以找到許多正六邊形的結構,如蜂巢、玄武岩和苯的分子結構。另外,正六邊形也可以構成一些高對稱性的多面體,如截角二十面體,巴克明斯特富勒烯的分子結構就是這種形狀。 六邊形依照其類角的性質可以分成凸六邊形和非凸六邊形,其中凸六邊形代表所有內角的角度皆小於180度。非凸六邊形可以在近一步分成凹六邊形和星形六邊形,其中星形六邊形表示邊自我相交的六邊形。.

新!!: 法国和六边形 · 查看更多 »

兰斯 (法国城市)

#重定向 兰斯.

新!!: 法国和兰斯 (法国城市) · 查看更多 »

兰斯主教座堂

兰斯主教座堂(Notre-Dame de Reims)是法国大東部大区城市兰斯的主教座堂,历史上曾经有25位法国君主在此加冕。 教堂是大東部大区主要的名胜,2006年吸引了50万名游客。.

新!!: 法国和兰斯主教座堂 · 查看更多 »

共和制

共和制(Republic),是一種政體。與神權及君主制政權的正當性、取得方式和政體形式不同,該政體下國家的最高執政者不是君主,而是依法律選出的最高執政者。施行共和制的国家通常称作「共和国」。世界上的206個國家中,有135個國家的官方名稱中有「共和国」(「republika」、「république」、「республика」、「جمهورية」等等」)字樣。 古代及現代的共和制不論在意識形態或是組成上都有很大的變化。在歐洲古典時代及中古時期,許多國家都想建立羅馬共和國的體制。義大利中古時期及文藝復興時期的政治傳統類似現在的「公民人文主義」,有時也用來表示直接從像撒路斯提烏斯及塔西陀等古羅馬政治家傳下來的制度。不過受希臘影響的羅馬作家,例如波利比烏斯及西塞羅有時也用這個詞來翻譯希臘文中的πολιτεία,這個詞可能是指一般性的政體,但也可能是指不對於羅馬共和制的特定政體,共和制不完全等同於雅典式民主的古典民主,不過有一些民主的概念在內。 共和制在十九世紀初開始在歐洲盛行,最後取代了許多國家的君主專制。在現代的共和國中,政府是依宪法,由公民选举產生的。孟德斯鸠將所有公民共同統治國家的民主,以及只有部份人統治國家的贵族政治及寡頭政治都視為共和國的政體。 大多數的共和國是主权国家,不過也有一些半主权的政體稱為共和國。例如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四条提到:「保證本聯邦各州實行共和政體」(guarantee to every State in this Union a Republican Form of Government)。同様的,蘇聯的苏联宪法也將政體描述由15個苏联加盟共和国組成的聯邦,而且其中的烏克蘭及白俄羅斯當時在聯合國中就已有席次。 在政治思想上,共和主義指以共和制來治國的一個意識型態。在現代國家興起後,共和主義在世界各國的實踐及理論發展上各異,但大多數有幾項特徵:人民不是統治者的所有物或附屬品,並且大多有一有效憲法確定人民基本的權利不受政府侵犯。政府權力是公有物,國家的治理是所有公民的共同事業。.

新!!: 法国和共和制 · 查看更多 »

共和黨 (法國)

共和党(Les Républicains,縮寫為LR)是法國的主要政黨之一,是與其對手社會黨相對的法國兩大政黨之一。共和党成立於2015年5月30日,繼承自人民運動聯盟,由前法國總統尼古拉·薩科齊領導。共和黨是一個戴高樂主義、保守主義及基督教民主主義的親歐盟政黨,主要獲天主教徒、東北部農民及中產階級的支持。.

新!!: 法国和共和黨 (法國) · 查看更多 »

先贤祠

先贤祠(Panthéon;Pantheon)位于法国巴黎的拉丁區,最初是法王路易十五兴建的圣日内维耶大教堂,历经数次变迁以后现在成为法国最著名的文化名人安葬地。先贤祠是新古典主义建筑的早期典范,其正面仿照罗马万神殿(Pantheon in Rome),拱顶为布拉曼特风格。.

新!!: 法国和先贤祠 · 查看更多 »

光学

光學(Optics),是物理學的分支,主要是研究光的現象、性質與應用,包括光與物質之間的相互作用、光學儀器的製作。光學通常研究紅外線、紫外線及可見光的物理行為。因為光是電磁波,其它形式的電磁輻射,例如X射線、微波、電磁輻射及無線電波等等也具有類似光的特性。英文術語「optics」源自古希臘字「ὀπτική」,意為名詞「看見」、「視見」。 大多數常見的光學現象都可以用古典電动力學理論來說明。但是,通常這全套理論很難實際應用,必需先假定簡單模型。幾何光學的模型最為容易使用。它試圖將光當作射線(光線),能夠直線移動,並且在遇到不同介質時會改變方向;它能夠解釋像直線傳播、反射、折射等等很多光線現象。物理光學的模型比較精密,它把光當作是傳播於介質的波動(光波)。除了反射、折射以外,它還能夠以波性質來解釋向前傳播、干涉、偏振等等光學現象。幾何光學不能解釋這些比較複雜的光學現象。在歷史上,光的射線模形首先被發展完善,然後才是光的波動模形.

新!!: 法国和光学 · 查看更多 »

克劳德·杰德

克劳德·杰德(Claude Jade,,港譯歌羅茱黛),法国女演员。 她曾在美國、義大利、德國和俄國等多國電影中演出,亦演過法國導演杜魯福(François Truffaut)所執導的多部電影。克劳德·杰德(Claude Jade)於2006年12月1日週五在巴黎近郊的医院病逝,享年58岁。经常跟她合作的剧作家Jacques Rampel透露,「克劳德近年备受眼癌困扰,最近癌细胞还有扩散的迹象。」克劳德是特吕弗最喜爱起用的演员之一,2人曾合作的电影包括《偷吻》、《爱情逃跑》及《婚姻生活》等,她死前正为一齣电视电影准备,希望在明年1月可以投入演出。.

新!!: 法国和克劳德·杰德 · 查看更多 »

克利珀頓島

克利珀頓島(Île de Clipperton or Île de la Passion;Île de la Passion)是一座位於東北太平洋的荒島,為法國的海外領土。.

新!!: 法国和克利珀頓島 · 查看更多 »

克呂尼修道院

克呂尼修道院(abbaye de Cluny),公元910年由敬虔者威廉(William the Pious)在法国勃艮第索恩-盧瓦爾省克呂尼建立的天主教修道院。克呂尼修道院发起了天主教改革运动克吕尼改革,并在其后的二百多年對天主教會有極大的影响。 修道主義在本質裡認為:可以藉著逃離世界、禁慾修行的方式使人減滅罪惡本性,達臻聖潔。公元九世紀,經過幾百年修道院運動的蓬勃發展後,漸受當時社會腐敗風氣影響,成為虛有行儀,卻缺乏真正敬虔信仰的誠實心靈,反成為罪惡與黑暗交易的孕育之所。 亞奎丹公爵敬虔者威廉有感於此一教會現象並不榮耀上帝之名,於910年在法國東部離馬肯(Mâcon)不遠之地的克呂尼(Cluny),建立了新的修道院,即為克呂尼修道院。克呂尼修道院嚴格執行禁慾院規,之後有許多同型態的修道運動興起,並有許多已存在的修院亦轉型效尤,蔚為克呂尼運動(Cluny movement)。其振衰起弊、革新教會腐敗風氣之舉,成為其後兩百年改善教會屬靈光景的助力。克呂尼隱修院為一自治修院,不受任何政府或主教的制裁,僅受教宗塞尔吉乌斯三世保護。遵守圣本篤會規外,以嚴峻態度堅持禁慾修道應有的規範。歷任院牧皆為才能拔萃、品格高超之有賢之士。如第一任院牧伯爾諾(Berno,910年-927年在任)、第二任院牧俄多(Odo,927年-942年在任)等。 修道主義的基礎方法、原則或許被一些新教人士認為與聖經道理有所偏差,但它的動機卻是真純的想回轉到上帝面前,堪稱當代屬靈覺醒先驅。興盛之期,統管二千多所修院。於克呂尼改革家遭逢黑暗期(1056-1073),爲「反對平信徒授衣禮」而奮鬥不懈的希爾得布蘭(Hildebrand)--教宗額我略七世,即深受克呂尼運動的革新理想啟迪。.

新!!: 法国和克呂尼修道院 · 查看更多 »

克勞德·夏布洛

克勞德·夏布洛(Claude Chabrol;)是一位法國電影導演,為1950年代末期開始的法國電影新浪潮的先驅導演之一,與法蘭索瓦·楚浮、尚盧·高達、伊力·盧馬與賈克·希維特一樣都曾擔任《電影筆記》的影評人。 1958年,夏布洛執導的第一部長片《》被認為是法國新浪潮的代表電影之一;1959年,夏布洛以《》於第9屆柏林影展獲得金熊獎。.

新!!: 法国和克勞德·夏布洛 · 查看更多 »

克罗德·洛林

克罗德·洛林 (Claude Lorrain,),也译作劳兰、劳伦或罗兰恩,原名克罗德·热莱(Claude Gellée),是法国巴洛克时期的风景画家,但主要活动是在意大利。.

新!!: 法国和克罗德·洛林 · 查看更多 »

克罗泽群岛

克罗泽群岛(Archipel Crozet),是印度洋南部的一组群岛,属于法属南部领地的一部分。该群岛主要由5组火山岛,即科雄島、企鵝島 (克羅澤群島)、阿波特爾群島、波塞申島和東島 (克羅澤群島)组成,总面积352平方公里。现已成为自然保护区 克罗泽群岛无常住人口,是企鹅的集聚地之一,共有四种企鹅,还有海豹和虎鲸出没,法国在其上设有观测站。岛上降水量极多,年均下雨天数超过300天,每年风速超过100公里/小时的也有100天。.

新!!: 法国和克罗泽群岛 · 查看更多 »

克里奧爾語

克里奥尔语(Creole Language,或Creole),一種穩定的自然語言,由皮欽語進一步而成。其特徵為混合多種不同語言詞彙,有時也掺雜一些其他語言文法的一種語言,也稱為混成語或混合語。.

新!!: 法国和克里奧爾語 · 查看更多 »

克里米亚战争

克里米亚战争,在俄羅斯又稱為東方戰爭(Восточная война),是1853年至1856年间在欧洲爆发的一场战争,是俄國與英、法為爭奪小亞細亞地區權利而開戰,戰場在黑海沿岸的克里米亞半島。作战的一方是俄罗斯帝国,另一方是鄂圖曼土耳其帝國、法兰西帝国、不列颠帝国,后来撒丁王国也加入这一方。一开始它被称为「第九次俄土战争」,但因为其最长和最重要的战役在克里米亚半岛上爆发,后来被称为「克里米亚战争」。克里米亞戰爭是俄羅斯人對抗歐洲的重要精神象徵,最終以俄方求和簽訂巴黎和約作結。.

新!!: 法国和克里米亚战争 · 查看更多 »

克里斯蒂安·德·波宗巴克

克里斯蒂安·德·波宗巴克(Christian de Portzamparc,,),法國建築師與城市規劃師,1994年普立茲克獎得主。.

新!!: 法国和克里斯蒂安·德·波宗巴克 · 查看更多 »

克里斯蒂安·拉克鲁瓦

克里斯汀·拉克鲁瓦(Christian Lacroix, ),法國著名時裝設計師,以其名字出品的時裝頗富盛名,唯一具有博物館策展人資格的設計師,除時裝外,亦擅於繪畫、室內設計。Christian Lacroix的時裝品牌曾由LVMH擁有,2005年轉售予美國公司Falic,在當地時裝界引發話題。  2005年,全球最大的時裝集團LVMH將Christian Lacroix品牌賣給美國的第二大免稅品經銷商Falic集團,被文化界視作一次標性性的商業動作。LVMH雖然曾將利潤較少的品牌出售,如Urban Decay、Hard Candy、鐘錶的Ebel等。但從沒有一個品牌像Christian Lacroix具有如此廣泛的代表性。拉克鲁瓦曾形容:「好像古老故事中的印度新娘,不知道自己未來夫婿是什麼樣子。.

新!!: 法国和克里斯蒂安·拉克鲁瓦 · 查看更多 »

克里斯汀·迪奧 (品牌)

克里斯汀·迪奥(Christian Dior),简称迪奥(Dior),是源自法国的跨國奢侈品品牌,由法国时装设计师克里斯汀·迪奧於1946年創立,總部位於巴黎。主要经营時裝、首饰、香水、化妆品、童装等高档消费品。其男装品牌现已独立为迪奥男装。其亦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公司LVMH的最大股東,握有LVMH總共42.38%的普通股及59.3%的。.

新!!: 法国和克里斯汀·迪奧 (品牌) · 查看更多 »

克雷蒂安·德·特鲁瓦

克雷蒂安·德·特鲁瓦(法语:Chrétien de Troyes ),12世纪后期法国。因其创作了有关亚瑟王的作品与而闻名。他有可能是一名神职人员,出生于约公元1135年,家乡在香槟。G.

新!!: 法国和克雷蒂安·德·特鲁瓦 · 查看更多 »

克洛德·莫奈

#重定向 克勞德·莫奈.

新!!: 法国和克洛德·莫奈 · 查看更多 »

克洛维一世

克洛维一世(Clovis Ier,),法兰克王国奠基人、国王。 481年6月26日,法兰克人部落萨利昂法兰克人的首领希尔德里克一世逝世,其子克洛维一世继任。萨利昂法兰克人占据了以如今法国和比利时边境的图尔奈和康布雷为中心的莱茵河下游以西被称为托克桑德里亚的地区。克洛维一世征服了邻近的几个法兰克部落并称王。 克洛维一世在其妻子的劝说下,放弃了大多數日耳曼人所信奉的阿里乌教派,转而皈依羅馬公教。这一行动在法国和西欧历史上产生了极重要影响,也为后来克洛维一世将其统治领土扩张到原罗马帝国高卢地区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克洛维一世被认为是法国和墨洛温王朝的奠基人。.

新!!: 法国和克洛维一世 · 查看更多 »

克日什托夫·基斯洛夫斯基

--又譯--、--(,)是一位具有廣泛影响力的波兰电影导演、剧作家,因他的作品《三色》和《十誡》闻名世界。.

新!!: 法国和克日什托夫·基斯洛夫斯基 · 查看更多 »

前衛

先锋派(Avant-garde)原本是法語詞,譯成英文即front guard,advance guard,或vanguard,“前衛”是其直譯之意。人們經常用這詞指涉新穎的或實驗性的作品或人物,尤其是對於藝術、文化及政治的層面。 前衛已被接受為規範藝術、文化、現實界線向前推進,由於前衛的心靈相信事物只會在現實的前沿(leading edge of reality)產生。 軍隊的先鋒是一小批高度訓練的士兵,探索大片地域並且計畫軍隊的行進方向。這個意義幾近於近代小群的知識份子與藝術家所達致的工作,開創新的文化或政治領域並且給予社會指導。由於軍事術語的暗示意義,有些人認為前衛即是菁英主義,尤其當它用來形容文化運動時。 因此,前衛的音樂即是指涉即興音樂的極端形式,由此他們並不在乎既存的和聲結構或是節奏等等的知識。 這個用詞也用來指涉社會進步和重塑的促進,各個運動的不同目標發佈為公眾宣示的表現,稱作「宣言」(manifestos)——最有名的例子:共產黨宣言(The Communist Manifestos)。隨著時間,前衛逐漸與「為藝術而藝術」的運動連結在一起,主要的目標在擴展美學經驗的新領域,而不是社會重造的運動。 此一法國術語在藝術上的使用始於1863年5月17日巴黎「落選者沙龍」開幕。此一組織的組成者是那些畫作被年度巴黎沙龍退回的畫家們。之後這個活動又分別在1874年、1875年和1886年舉辦。在十九世紀後期至二十世紀中葉,前衛是一種在藝術、建築、態度與想法上,與既有典範背道而馳的原創與實驗。 由於一些建議,前衛藝術應該包括街頭藝術,例如塗鴉藝術或是任何一種把藝術前緣往前推的運動。應注意的是前衛不只是一種藝術風格,像是超現實主義或立體主義等詞,它也不等於當代發生的任何事件。 例如:杜象的尿壺也許在當時是前衛的,今日假使有人重新舉行這一創作,即不屬前衛,因為已有了前例。因而前衛一詞的涵意通常是暫時的,並且與藝術的持續解構有關。它可以用來指所有領域的先行者。無論如何,杜象創作這一行為仍維持前衛的,因為他推動藝術並且開啟了和藝術自我定義的新對話。.

新!!: 法国和前衛 · 查看更多 »

副极地气候

副极地气候(subpolar climate),又名副極地大陆性氣候、--(Subarctic climate)、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或雪林气候、極北氣候(boreal climate),是一种主要分布在北纬50ºN至65ºN之间的气候类型。.

新!!: 法国和副极地气候 · 查看更多 »

勃艮第

勃艮第(Bourgogne,),又譯勃艮地 、布根地、博根地,法國中部大區,面積3萬1582平方公里,人口163萬3891人(2007年統計數字)。下轄科多爾省(21)、涅夫勒省(58)、索恩-盧瓦爾省(71)、約訥省(89)。 勃艮第和波爾多為法國兩大著名產酒區,但勃艮第大區政府所在城市第戎卻以生產芥末而聞名遐邇。 2016年1月1日,弗朗什-孔泰大区与勃艮第大区合併为勃艮第-弗朗什-孔泰大區。.

新!!: 法国和勃艮第 · 查看更多 »

勃艮第-弗朗什-孔泰大區

勃艮第-弗朗什-孔泰(Bourgogne-Franche-Comté)為法國大區,是根據2014年大區重劃,合併弗朗什-孔泰、勃艮第等兩個大區,2016年1月1日起生效。.

新!!: 法国和勃艮第-弗朗什-孔泰大區 · 查看更多 »

勃朗峰

勃朗峰(Mont Blanc,Monte Bianco,意為「白色山峰」),是阿爾卑斯山的最高峰,位於法國的上薩瓦省和義大利的瓦萊達奧斯塔大區的交界處。勃朗峰是西歐與歐盟境內的最高峰,海拔為4,808.73公尺。勃朗峰於1786年8月8日首次被人類征服。勃朗峰有時也被稱為「白色少女」(法語:La Dame blanche)或「白色山峰」(義大利語:Il Bianco)。 勃朗峰附近最有名的兩個城鎮是義大利瓦萊達奧斯塔大區的庫爾馬耶烏爾(Courmayeur)與法國羅納-阿爾卑斯大區上薩瓦省的霞慕尼(Chamonix),這裡也是第一屆冬季奧運會的舉辦地區。遊客可以搭乘纜車上山,路線會經過庫爾馬耶烏爾與霞慕尼。 白山隧道於1957年開始建造,於1965年完成,連接著法國的霞慕尼及義大利的庫爾馬耶烏爾,全長11.6公里,是穿越阿爾卑斯山主要的交通路線。 勃朗峰的登山活動、遠足、滑雪和單板滑雪都相當盛行。.

新!!: 法国和勃朗峰 · 查看更多 »

勒·柯布西耶

科比意(法文:Le Corbusier,,又譯--或柯比西埃,原名Charles-Édouard Jeanneret-Gris),法國建築師、室內設計師、雕塑家、畫家,是20世纪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是功能主義建築的泰斗,被称为“功能主義之父”。他和巴克敏斯特·富勒、密斯·凡·德羅并称为国际形式建筑派的主要代表。 勒·柯布西耶致力於讓居住在擁擠都市的人們有更好的生活環境,在都市計劃有相關的影響,也是(CIAM)的創始成員。.

新!!: 法国和勒·柯布西耶 · 查看更多 »

勒内·笛卡尔

勒内·笛卡儿(René Descartes,也译作笛卡--;),法国著名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他对现代数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因将几何坐标体系公式化而被认为是解析几何之父。他是二元论唯心主义跟理性主義的代表人物,留下名言「我思故我在」(或译为「思考是唯一确定的存在」),提出了「普遍怀疑」的主张,是西方现代哲学的奠基人。他的哲学思想深深影响了之后的几代欧洲人,開拓了歐陸理性主义(理性主義)哲學。.

新!!: 法国和勒内·笛卡尔 · 查看更多 »

勒克萊爾主戰坦克

AMX-56勒克萊爾(AMX-56 Leclerc,又名雷克勒)主戰戰車是法國製造廠GIAT工業(GIAT Industries)所研製的主戰坦克,它取代了舊有的AMX-30主力戰車。主要用戶是法國陸軍以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勒克萊爾的命名是為了紀念法國名將菲利浦·勒克萊爾元帥(1902~1947),他在解放巴黎時是進入巴黎的自由法國第二裝甲師師長。.

新!!: 法国和勒克萊爾主戰坦克 · 查看更多 »

勒芒24小时耐力赛

利曼24小时耐力赛(24 Heures Le-Mans)是一場每年夏天都會在法國巴黎西南200公里的小城利曼举行的與,自首次舉辦,是世界上還持續舉辦的汽車耐力賽事中歷史最悠久者。利曼24小時大賽是由西部汽車俱樂部(Automobile Club de l'Ouest,縮寫ACO)主辦,由於比賽場地薩爾特賽道(Circuit de la Sarthe)是一條長度超過13公里、由專用賽道與一般道路組合成的高速賽道,由於賽道特性,直線路段較多,因此以超高的平均車速著稱。在1980年代末期,場上的最高車速曾一度超過時速400公里,但後來因安全考量修改了跑道路線而受到抑制。 除了每年於法國利曼所舉辦的大賽之外,這場賽事也帶動了在世界各國許多不同賽道上定期舉辦耐力車賽的風氣,最後進而串連成包括國際汽聯世界耐力錦標賽(FIA World Endurance Championship,縮寫WEC)在內的系列性耐力季賽。而自2012年起,利曼24小時大賽本身也成為世界耐力錦標賽的一個分站。.

新!!: 法国和勒芒24小时耐力赛 · 查看更多 »

動物狂歡節

動物狂歡節(法文:Le carnaval des animaux)是法國作曲家卡米爾·聖桑所作的一系列室內樂組曲,由十四首小品組成。以各種樂器生動地描寫許多動物而聞名 。.

新!!: 法国和動物狂歡節 · 查看更多 »

囊腫性纖維化

囊肿性纤维化(Cystic Fibrosis,CF),亦稱為囊性纤维化、囊腫性纖維變性、囊腫纖維症、纖維性囊腫或囊纖維變性,是一种常见的遺傳疾病,此病症最常影響肺臟,但也常發生於胰臟、肝臟、腎臟,以及腸。長期影響包含肺部感染所導致的呼吸困難以及積痰 -->,其他可能的症狀包括鼻竇炎、發育不良、、、男性不孕,以及其他症狀 -->。每個人的症狀不盡相同。 囊腫性纖維化為體染色體隱性遺傳疾病 -->,发生突变的结果在230 kb的基因,基因位于染色体7q31,要在兩條(CFTR)等位基因的突變時才會發病。只有一個突變基因的人是帶因者(carriers),通常沒有任何顯著症狀。CFTR與汗液、消化液、體液和黏液分泌有關。當CFTR失去功能時,原先分泌較少的位置分泌量會增加。診斷方面可利用和基因檢測進行,有些地區會對此疾病進行新生兒篩檢。 目前尚無可治癒囊腫性纖維化的療法,若是肺部感染,則多以抗生素進行治療,給予方法可分為靜脈注射、吸入式或口服 -->,有時會長期使用像阿奇霉素之類的長效型抗生素 -->,噴霧吸入型的有高張食鹽水和沙丁胺醇也非常有效 -->。如果肺部功能持續惡化,則優先考慮進行 -->。胰脂肪酶以及脂溶性維生素的支持療法對於年輕患者來說是相當重要的 -->,許多病患使用像是的來對抗囊腫性纖維化,然而目前仍沒有足夠的證據支持療效。在已開發國家,囊腫性纖維化的患者平均壽命約在42到50歲,有80%的肺疾患者是因為囊腫性纖維化而死亡。 囊腫性纖維化常見於擁有北歐血統的人,約每3000位新生兒中就有1人患病大約25人裡會有1人為帶因者,阿什肯納茲猶太人也常出現這類的疾病。而在非裔與亞裔人口中較為罕見。本疾病最早的紀錄可以追溯至1595年,但一直到1938年,桃樂絲·安得森才首次將囊腫性纖維化定義為一種疾病。1989年時由分子遺傳學家徐立之教授成功發現囊胞狀纖維症的病因。囊腫性纖維化的英文cystic fibrosis講述的是發生在胰臟的纖維化與囊腫。.

新!!: 法国和囊腫性纖維化 · 查看更多 »

固定翼飛機

固定翼飞机(Fixed-wing aeroplane或 aeroplane, airplane)簡稱飞机,是指由动力装置产生前进的推力或拉力,由机身的固定机翼产生升力,在大气层内飞行重于空气的航空器。它是固定翼航空器的一种,也是最常见的一种,另一种固定翼航空器是滑翔机。飞机按照其使用的发动机类型又可被分为喷气飞机和螺旋桨飞机。.

新!!: 法国和固定翼飛機 · 查看更多 »

国家人口列表

#重定向 各国人口列表.

新!!: 法国和国家人口列表 · 查看更多 »

国家地理林业信息研究所

国家地理林业信息研究所(Institut national de l’information géographique et forestière)是法国的一个公共管理机构,负责管理法国以及其海外属地的地理资讯。在2012年一月一日合并前,叫国家地理学院(Institut Géographique National),但现在保留了ING的缩写。1940年6月26日通过法令成立,并在年底接替了。2014年12月7日Daniel Bursaux成为所长。 分类:法国地理 分类:地理学组织.

新!!: 法国和国家地理林业信息研究所 · 查看更多 »

国家行政学院 (法国)

國家行政學院(École nationale d'administration,縮寫:ENA),是法國著名的大學校之一,於1945年戴高樂政府時期創立,其作用為訓練高級文官或者行政法院法官,每年只招收百多人,校友(稱“Enarque”)多有從政之輩(走上政治這條路的Enarque另外被稱為“Enarchie”),故有人稱法國政治為“ENACRACY”(ENA統治)。在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历史上,曾经有3位总统、7位总理以及众多部长毕业于此学校。國家行政學院與巴黎高等師範學校相同,沒有獨立頒發學位的權利。 國家行政學院、巴黎HEC商學院以及巴黎政治學院以及可以說是法國政治界及商業界領袖的三大搖籃。.

新!!: 法国和国家行政学院 (法国) · 查看更多 »

国家认同

國族認同(又稱為國家認同、民族認同,又可稱為「國家身分」、「民族身分」、「國族身分」)是人對於國家或民族的歸屬感或認同感。這是種將國族視為一凝聚整體的觀念,通常以一個國家或民族獨特的傳統、文化、語言和政治作為代表。國族認同也可以指自己與另一群分享同一個國族的主觀感覺,無論該人的法律公民地位為何,例如在日朝鮮人在法律地位上是日本公民,也不具備朝鮮公民的身分,但這不妨礙在日朝鮮人以朝鮮做為自己的國族認同。國族認同被視為是心理學詞彙,用來表示「差異之覺察」、「『我群』與『他者』的認知與感覺」。 國族認同的積極表現是愛國主義,其特徵是對於自身所屬國族的驕傲感和對自身所屬國族的積極熱愛情緒。國族認同的極端表現則是沙文主義,其特徵是堅信自身所屬國族具有優越性以及極端忠誠於自身所屬國族。.

新!!: 法国和国家认同 · 查看更多 »

国家资本主义

国家资本主义是一種典型由國家力量主導的資本主義制度,国有、国有控股、国营为主导的资本形式。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对“国家资本主义”的定義是:“国家资本与私人资本合作的经济为国家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在必要和可能的条件下,应鼓励私人资本向国家资本主义方向发展,例如为国家企业加工,或与国家合营,或用租借形式经营国家的企业,开发国家的富源等。” 国家资本主义是一种不严格的超级垄断资本主义。主要表现为资本集中和生产集中,垄断组织在主要产业部门乃至整个经济生活中具有支配地位,而国家资本主义的垄断组织主体即国家。但是这种垄断资本主义具有较强的民族性,不能组成有效的国际垄断组织,甚至和别国的垄断组织(包括国际垄断组织)都具有相当强烈的竞争,在争夺原材料和销售市场,进行资本输出的同时,必然导致政治、经济、甚至军事上和其他垄断组织控制的国家冲突。 国家资本主义一般出现在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相对封闭的,如越南、中华人民共和国等一党执政为显著特征的国家,其生产方式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但统治者认为关乎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的行业予以排斥阶级角色为非统治阶级即被统治阶级的控制相关行业。.

新!!: 法国和国家资本主义 · 查看更多 »

国庆日

国庆日是由一个国家制定的用来纪念国家本身的法定假日。它们通常是这个国家的独立、革命、宪法的签署、元首诞辰或其他有重大紀念意义的周年纪念日;也有些是这个国家守护神的“圣人节”。虽然绝大部分国家都有类似的纪念日,但是由于复杂的政治关系,部分国家的这一节日不能夠称为国庆日,譬如英國的英女王壽辰(或國王壽辰),但是两者意义相同。.

新!!: 法国和国庆日 · 查看更多 »

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縮寫:GDP)亦稱国内生产毛额或本地生产总值,是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區域內的经济活动中所生产出之全部最终成果(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market value)。国内生产总值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在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亦有相當重要性。它與国民生产总值不同之處在於,國內生產總值不將國與國之間的收入轉移計算在內,即國內生產總值計算的是一個地區內生產的產品價值,而國民生產總值則計算一個地區實際獲得的生產性收入。再簡單的來說本地生產總值是屬地主義,GNP是屬人主義;舉例來說,無論台灣、香港、韓國、美國等廠商在中國大陸生產的最終財貨,都包括在中國大陆的本地生產總值內,此一數值亦包括移住勞工的薪資在內。.

新!!: 法国和国内生产总值 · 查看更多 »

国债

#重定向 国债券.

新!!: 法国和国债 · 查看更多 »

国立巴黎高等矿业学校

巴黎高科矿业学院(Mines ParisTech)是法国最著名的工程师学校之一,由国王路易十六于1783年颁布谕令建立,旨在培养“矿业人才的领袖”。然而随着岁月流逝、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转型,它培养矿业工程师的初衷逐渐演变,成为一所培养“通用”(généraliste)工程师的多学科交叉的学校。.

新!!: 法国和国立巴黎高等矿业学校 · 查看更多 »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简称国际奥委会;法语:Comité International Olympique,CIO;英语: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IOC)是一个非政府、非營利的国际体育组织,总部位于瑞士洛桑。由法国人皮埃尔·德·顾拜旦于1894年6月23日建立,首任主席是泽麦特里乌斯·维凯拉斯。目前有100个委员和32个荣誉委员。 国际奥委会组织举办奥林匹克运动会、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它组织的首届夏季奥运会于1896年于希腊雅典举行,首届冬奥会于1924年在法国霞慕尼举行,首屆青奧會於2010年在新加坡舉行。 国际奥委会依照《奥林匹克宪章》领导奥林匹克运动,为奥林匹克运动会及其五环会徽的专管机构,和领导奥林匹克运动和决定有关奥林匹克运动问题的最高权力机关;对每4年举办一次的奥运会拥有一切权力;它与其成员国或地区,以及国际单项体育组织相互承认。其第一负责人即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由国际奥委会全体会议选出,另设副主席4人,委员6名;工作語言为法语和英语,另外还使用德语、西班牙语、俄语和阿拉伯语。.

新!!: 法国和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 · 查看更多 »

国际学生能力评估计划

国际学生能力评估计划(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直譯為國際學生評估計劃;Programme international pour le suivi des acquis des élèves,直譯為學生知識追蹤國際計劃;简写:PISA)是一个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筹划的对全世界15岁学生学习水平的测试计划,最早开始于2000年,每三年进行一次。该计划旨在发展教育方法与成果。是目前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学生学习评价项目之一。 47萬名15歲學生,共代表65個國家和地區,參加了2009年的測試。另外5萬名學生代表9個國家於2010年做了測試。2015年超過53萬名學生代表72國參與測試。.

新!!: 法国和国际学生能力评估计划 · 查看更多 »

国际刑警组织

國際刑警組織(International Criminal Police Organization,通稱:Interpol,縮寫:ICPO)於1923年成立,為聯合國以外,世界上規模第二大的國際组织,包括192个成员国,每年预算逾7,800万欧元,其運作資金由成員國撥付。其主要責任為調查恐怖活動、有組織罪案、毒品、走私軍火、偷渡、清洗黑錢、兒童色情、科技罪案及貪污等大型嚴重跨國罪案,不過並無執法權力。.

新!!: 法国和国际刑警组织 · 查看更多 »

图卢兹市政厅

图卢兹市政厅(Capitole de Toulouse)是法国南部城市图卢兹的市政厅。 图卢兹市政厅始建于1190年,为这个财富和影响力日益增强的省提供一个政府所在地。"Capitole"得名于罗马卡比托利欧山。 在20世纪,市政厅前面积达2公顷的卡比托利欧广场(Place du Capitole)经过重新设计。市政厅内部一些地方可以追溯到16世纪,但目前的立面,有135米长,用粉红色砖建造,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是建于1750年,由Guillaume Cammas设计。八根柱子代表原来的八个 capitouls。1873年,Eugène Viollet-le-Duc在瞭望塔顶部建造了典型的法国北部风格的钟楼。正是在这个瞭望塔,新教徒冉·卡拉(Jean Calas)因宗教偏见受到审问。 原来的中世纪建筑中,只有亨利四世庭院和门幸存了下来。正是在这个庭院,蒙莫朗西公爵因反对枢机主教黎塞留而身首异处。 1995年,卡比托利欧广场经过彻底的重新设计,保留了行人的空间。今天,市政厅内还设有歌剧公司和交响乐团。 Rue d'Alsace-Lorraine (Toulouse) Le Square de Gaulle.jpg|后面门面 Capitole Entrée du théatre.jpg|剧院入口 Category:图卢兹 Category:歐洲市政建築.

新!!: 法国和图卢兹市政厅 · 查看更多 »

倭马亚王朝

奧米亞王朝(أمويون),中國史籍稱之為白衣大食,是由奧米亞家族统治的哈里发国,是阿拉伯帝国的第一个世袭王朝。在伊斯兰教最初的四位哈里发(即所谓“纯洁的哈里发”或“正统哈里发”)的执政结束之后,由阿拉伯帝国的叙利亚总督穆阿维叶(即后来的哈里发穆阿维叶一世)建立。从661年至750年,该王朝是穆斯林世界的统治王朝。.

新!!: 法国和倭马亚王朝 · 查看更多 »

皮埃尔·居里

埃爾·居里(Pierre Curie,),法國物理学家、化学家,曾經由於發現放射性元素鐳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新!!: 法国和皮埃尔·居里 · 查看更多 »

皮埃尔·布莱兹

埃尔·布列兹(Pierre Boulez,),法国作曲家、指挥家、音乐理论家。.

新!!: 法国和皮埃尔·布莱兹 · 查看更多 »

皮埃尔·德·顾拜旦

埃尔·德·顾拜旦(Pierre de Coubertin,),法蘭西巴黎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发起人,1896年至1925年任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奥林匹克会徽、奥林匹克会旗设计者。他终生倡导奥林匹克精神,被誉为“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不仅是国际体育活动家,同时也是卓有成就的教育家和历史学家。.

新!!: 法国和皮埃尔·德·顾拜旦 · 查看更多 »

皮埃尔·高乃依

埃尔·高乃依(Pierre Corneille,),出生于法国西北部的鲁昂,是十七世纪上半叶法国古典主义悲剧的代表作家,法国古典主义悲剧的奠基人,与莫里哀、拉辛并称法国古典戏剧三杰。主要作品有《熙德》、《西拿》、《波利耶克特》和《贺拉斯》等。他的剧作题材丰富,内容深刻,对当时的法国社会产生了很大影响。.

新!!: 法国和皮埃尔·高乃依 · 查看更多 »

皮尔尼茨宣言

《皮尔尼茨宣言》于1791年8月27日在今德国萨克森州皮尔尼茨发布,签署人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利奥波德二世和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二世。 宣言号召欧洲列强支持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警告法国大革命的革命者不要进一步侵犯路易十六的权力并将权力交还路易十六。宣言促使了法国大革命战争的爆发。 宣言表明只要歐洲其他列強對法國開戰,奧地利將會加入抗法戰爭之中。利奧波德認定英國首相小威廉·皮特並不支持對法戰爭,所以他巧妙運用詞句使奧地利未來不必捲入戰火中。利奧波德之所以發表此宣言,實為滿足流亡奧地利的法國僑民的要求,因他們號召外國勢力干預法國的情況。 然而即使利奧波德不欲開戰,國民制憲議會卻理解此宣言為奧地利即將開戰。激進的法國人如吉倫特派雅克·皮埃爾·布里索(Jacques Pierre Brissot)號召戰爭,以此作為機會擴大個人影響力。在1792年4月20日,法國大革命戰爭爆發。 Category:法国大革命 Category:神圣罗马帝国政治 Category:普鲁士王国外交 Category:萨克森州历史 Category:政府间宣言 Category:1790年代欧洲政治 Category:1791年.

新!!: 法国和皮尔尼茨宣言 · 查看更多 »

皮钦语

钦语(Pidgin,,或pidgin language),又稱混杂语言,一種簡化版本的自然語言,這種語言來自於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群體,他們之間沒有共同語言,為了彼此溝通而發展出的語言,跟一般語言相較,皮欽語的地位通常較低。當皮欽語進一步發展,成為母語,出現完整文法,則形成進化版本的皮钦语——克里奧爾語。 皮欽語不是其中任一個族群的母語,但常被當成第二語言。不同族群之間為了貿易,常會發展出這種語言,或是這個族群居住的國家,使用的語言與這個族群不同時,也會發展出皮欽語。特点是词汇量很小,都是从现有语言中的借词;没有固定的语法、句法。从纯粹语言学的观点看,皮钦语只是语言发展的一个早期阶段,指在没有共同语言而又急于进行交流的人群中间产生的一种混合语言,属于不同语言人群的联系沟通用的语言。中国的皮钦语有洋泾浜英语、协和语等。 使用皮钦语的人在本族群内或家庭内仍然使用本族群的固有语言。而其新出生的后裔在其幼年时就与共同生活玩耍来自不同族群的同龄幼儿以当地的皮钦语为基础,自发的形成了新的母语(幼儿在习得语言阶段可以掌握多门母语),成为一种新的社会交际语,称之为克里奧爾語,开始逐步扩大词汇,形成严密固定的语法,仅需要十几年的时间里就发展成为固定下来的完善语言。.

新!!: 法国和皮钦语 · 查看更多 »

皮耶-奧古斯特·雷諾瓦

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Pierre-Auguste Renoir,)是一位著名的法國畫家,也是印象派發展史上的領導人物之一。其畫風承襲彼得·保羅·魯本斯與讓-安東尼·華托的傳統,對於女性形體的描繪特別著名。.

新!!: 法国和皮耶-奧古斯特·雷諾瓦 · 查看更多 »

皮耶·莫瑞爾

耶·莫瑞爾(Pierre Morel,)是一位法國攝影師和導演,執導過較出名的作品如《暴力特區》(2004年)、《即刻救援》(2008年)和《諜戰巴黎》(2010年)。.

新!!: 法国和皮耶·莫瑞爾 · 查看更多 »

犹太人

犹太人(יְהוּדִים,),又称犹太民族,是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国的一个族群。根据犹太教律法《哈拉卡》的定义,一切皈依犹太教的人(宗教意义)以及由犹太母亲所生的人(種族意义)都属于犹太人。犹太人发源于西亚的以色列地或希伯来地。犹太人的民族、文化和宗教信仰之间具有很强的关联性,犹太教是维系全体犹太人之间认同感的传统宗教。犹太教不欢迎外族皈依,要皈依犹太教的外族人必须通过考验才可以,虽然如此历史上世界各地仍有小部分不同肤色的人群通过皈依犹太宗教而成为犹太族群的一部分,而犹太人也由此从阿拉伯半岛的一个遊牧民族,发展成为遍布全球的世界性族群之一。 根据有关犹太人组织的统计,2007年全球犹太人总数约在1,320万人左右,其中540万人定居在以色列,530万人居住在美国,其余则散居在世界各地。犹太人口总数仅占全球总人口的0.2%, based on 。根据其他组织的统计,美国国内的犹太人人数则达到650万人或美国人口的2%。上述数据也包含了自认为是犹太人但没有归属于任何犹太社团组织的人群,但事实上,全球犹太人的总人口数很难得到准确统计,因为犹太人的定义存在多种标准和界定方式,导致统计的准确性受到了影响。.

新!!: 法国和犹太人 · 查看更多 »

犹太教

犹太教(יהדות ),中文曾俗稱挑筋教或一赐乐业教,是在公元前西亞地區的遊牧民族希伯來人中产生的,是猶太人的信仰、價值觀和生活方式。犹太教是一神論的宗教,其主要經典是包括妥拉(摩西五經)在內的塔納赫(即希伯來聖經,基督教稱為舊約聖經),以及包括口傳律法(密西拿)、口傳律法註釋(革馬拉)以及聖經註釋(米德拉什)在內的塔木德,對信奉犹太教的犹太人而言,犹太教是和以色列人立約的關係。 犹太人是一種See, for example, Deborah Dash Moore, American Jewish Identity Politics,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2008, p. 303; Ewa Morawska, Insecure Prosperity: Small-Town Jews in Industrial America, 1890-1940,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9.

新!!: 法国和犹太教 · 查看更多 »

矮子丕平

子丕平(Pépin le Bref,),又称丕平三世(Pépin III),是公元751年至768年在位的法兰克国王,查理·马特之子。矮子丕平(Pépin le Bref)一称出现在后期史书中,应该是因为他身材矮小,因Bref在当时法语实意为court,短小之意。丕平是加洛林王朝的创建者。他的兒子是中世纪使法蘭西成為強權國家的查理大帝。西元768年9月24日,丕平因水肿病死在巴黎,他在過世前將权力转移给儿子查理和卡洛曼一世。.

新!!: 法国和矮子丕平 · 查看更多 »

石油工业

#重定向 石油化学.

新!!: 法国和石油工业 · 查看更多 »

石油巨头

石油巨头(big oil)一般指世界上資本或企業規模巨大的石油集團公司,而最大的五至六家石油集團公司,亦被称为“石油超級巨頭”(supermajor或super major),包括英国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公司、荷兰皇家壳牌、雪佛龙石油公司、康菲石油公司和道达尔石油公司等等,有时也被描述为形成影響美國國會的石油幫集团的一部分。 石油巨頭的政經影響力,特別是在美國,常與能源產業游说团体有關,亦產生案例,如雷根政府期間,石油巨頭的遊說團體成功地使美國能源部減少60%的人力。石油巨頭為上億元的資本避稅和石油開發博弈。於美國及國際媒體使用此詞時,往往不包括在國際石油訂價方面比石油巨头有更大影響力的的石油輸出國組織石油公司及國家石油公司。 近年來,新興市場也出現了石油企業及資本兼并,產生出新的石油巨頭。如中國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歷史環境下進行的海外併購及國內市場整合,亦造就出石油巨頭型的企業。.

新!!: 法国和石油巨头 · 查看更多 »

环境绩效指数

环境保护绩效指数(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Index, EPI)是对国家政策中环保绩效的量化度量。该指标源自环保绩效实验指标,后者于2002年第一次出版,设计辅助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的环境目标。 指数替代了之前的环境可持续指数(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Index),后者在1999年到2005年出版。两项指数都由耶鲁大学(耶鲁环境法规和政策中心)和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地球科学信息网络中心)研发,并与世界經濟論壇、欧洲联盟委员会合作。环境可持续指数用以评估其他国家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相关问题。由于与该指数研发团队产生分歧,环境保护绩效指数使用了结果为导向的指标,方便政策制定、环境科学、倡导团体和公众参考。 2012年1月,4份绩效指数报告出炉 - 2006年环保绩效实验指数,与2008、2010和2012年环保绩效指数。 See also official Press release就2012年报告来说,新“趋势实验指数”被用于评估在国家过去数十年间对环境改善的努力,研究哪些国家在进步,哪些在退步。 2014的排名中,前5为国家为瑞士、卢森堡、澳大利亚、新加坡和捷克。垫底的5国为阿富汗、莱索托、海地、马里和索马里。英国位列第12位、日本第26位、美国第33位、巴西第77位、中国第118位、印度第155位。2012年趋势实验指数前5位是爱沙尼亚、科威特、萨尔瓦多、纳米比亚和民主刚果。.

新!!: 法国和环境绩效指数 · 查看更多 »

环法自行车赛

法自行車賽(Le Tour de France)是知名的年度多階段公路單車運動賽事,主要在法國舉辦,但也經常出入周邊國家(如英國、比利時,還有比鄰的西班牙比利牛斯山中)。自從1903年開始以來,每年於夏季举行,每次賽期23天,平均賽程超過3500公里(約2200英里)。完整賽程每年不一,但大都環繞法國一周。近年来,比賽結束前總是會穿越巴黎市中心的香榭丽舍大道,並且經過艾菲爾鐵塔。比赛全程分成許多段,從一個城鎮到下一個,每一段分別計時排名。所有段成績累計起來決定每一位賽手的總成績。冠軍為各段時間累計最少者。在每日賽事結束時,領先者將可穿上黄色领骑衫,最佳衝刺者將被贈與一件綠色車衣,山間賽事中之最佳騎士將會得到一件波爾卡點運動衣,其有時被稱作登山王(King of the Mountains)。 環法單車賽,以及环意自行车赛和環西自由車賽,是3個最主要的分段公路單車賽。 像其他公路大賽一樣,選手們組織隊伍參賽。每一隊由9名選手組成,共有20-22個小隊。傳統上,只有一流的專業賽車隊才能收到參賽邀請。近年來,大賽組織者採用國際自由車總會的計分系統來決定參賽隊伍,另留下2-4個名額予知名(大牌)或落選的法國車隊。每個車隊由其最大贊助商命名,穿著其隊服。比賽時,各車隊採取戰術,隊友之間互相幫助,通常車隊後面還有一部支援車帶著配件等備急緊跟著他們。.

新!!: 法国和环法自行车赛 · 查看更多 »

现实主义

實主義(Réalisme),又可稱作實在主義,認為在人類的認知中,我們對物體之理解與感知,與物體獨立於我們心靈之外的實際存在是一致的。一般定義為關於現實和實際而排斥理想主義。不過,現實主義在博雅人文範疇中可以有很多意思(特别是繪畫、文學和哲學裡)。它還可以用於國際關係。 在藝術上指對自然或當代生活做準確、詳盡和不加修飾的描述。現實主義摒棄理想化的想像,而主張細密觀察事物的外表,依據這個說法,廣義的寫實主義便包含了不同文明中的許多藝術思潮。 在視覺藝術和文學裡,現實主義是一個19世纪的一場運動,起源於法國。 现实主义的艺术运动在欧洲迅速蔓延。 在意大利,现实主义主题由Gioacchino Toma,安东尼奥·罗塔和Giuseppe Pellizza da Volpedo承担,而在米兰,在下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之间,一群年轻的画家将生活在存在主义现实主义的潮流之中,主题是 用现实主义打破思想方案马里奥·巴尔迪。.

新!!: 法国和现实主义 · 查看更多 »

现代化

代化(Modernization),又譯近代化,該詞常被用来描述现代发生的社会和文化变迁的现象。根据马格纳雷拉的定义,现代化是发展中的社会为了获得发达的工业社会所具有的一些特点,而经历的文化与社会变迁的全球性过程。 从历史上来讲,它主要指近代以來隨著科學精神、工業化拓展到全球,世界各國一種向以德法英為主的西歐國家跟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為主的北歐國家(歐洲)和美加為主的北美國家(北美洲)還有紐澳為主的大洋洲國家大洋洲地區等地許多近現代以來形成的價值為目標,寻求新的出路的过程,因為跟西方化的內涵很接近所以被當成同一個東西但是現代化並不完全等於西化(跟西方化有少數幾個部份不太相同,也就是跟西方化有一點點不同),雖然是這樣可是西方化(也就是西化)跟現代化還是有很多部份相同,因為西方國家是在現代化的過程中,親歷了巨大的社會轉變與文化融合,而各別的摸索經驗至今仍在持續。一般而言,近代化包括了學術知識上的科學化,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思想文化领域的自由化、個人化、世俗化等。.

新!!: 法国和现代化 · 查看更多 »

玻里尼西亞

玻里尼西亞地圖。玻里尼西亞的三個端點分別是夏威夷群島、紐西蘭及復活節島。 右 玻里尼西亞(Polynesia,是從希臘語名稱Πολυνησία而來,poly相當於眾多之意,而nesi則相當於島)是由位於太平洋中南部,大致在180°经线以东和南北纬30°之间;一大群超過1,000個以上的島嶼所組成,陆地总面积2.6万平方公里,島嶼零星分布,人煙稀疏。 數百年前,善於航海的玻里尼西亞人經過遠洋航行到達這些無人島嶼並在此定居,成為玻里尼西亞各島嶼的最初居民,如新西蘭的毛利人等。.

新!!: 法国和玻里尼西亞 · 查看更多 »

玛丽安娜

玛丽安娜(法语:Marianne),是法兰西共和国的国家象征。就其外延意义而言,她还是自由与理性的拟人表现。与代表法兰西民族及其历史、国土与文化的“高卢雄鸡”相对,玛丽安娜代表了作为一个政治意义上的国家(state)的法国以及她的价值观念。她的形象遍布法国各地,还常常被放置在市政厅或法院显著位置。她的形象被雕刻成了一座铜像,矗立在巴黎的共和国广场(Place de la République)上,以象征“共和的胜利”。她的形象不仅在国家政府机关的印章以及法国的邮票上出现,还被刻在了法國的歐元硬幣上,在已经退出流通的法郎上也有她的身影。玛丽安娜是法兰西共和国最为著名的象征之一。 关于玛丽安娜形象的起源,至今说法不一。说法之一认为玛丽安娜源自艺术家奥诺雷·杜米埃在1848年创作的抚育罗穆卢斯和瑞摩斯的母亲形象。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她的形象来自于雕塑家弗朗索瓦·吕德在七月王朝时期创作的凯旋门的浮雕上高唱《马赛曲》、愤怒的女武士。无论如何,玛丽安娜都已然成为了法国的象征。作为共和制度的人格象征,她的形象常常被用来指代共和派,也屡屡遭到反对共和的人士的讽刺和侮辱。尽管玛丽安娜与高卢雄鸡都是常见的法国象征,但他们都未能享受官方地位:根据法国宪法(Constitution française)第二条的规定,法国的唯一官方象征是法国国旗。.

新!!: 法国和玛丽安娜 · 查看更多 »

玛丽·居里

玛丽亚·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Maria Skłodowska-Curie,),通常稱為玛丽·居里(Marie Curie)或居里夫人(Madame Curie),波兰裔法国籍物理学家、化学家。她是放射性研究的先驱者,是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获得两次诺贝尔奖(獲得物理学奖及化学奖)的第一人(另一位為鲍林,獲得化學奖及和平奖)及唯一的女性,是唯一獲得二種不同科學類诺贝尔奖的人。她是巴黎大学第一位女教授。1995年,她与丈夫皮埃尔·居里一起移葬先贤祠,成为第一位凭自身成就入葬先贤祠的女性。 玛丽·居里原名玛丽亚·斯克沃多夫斯卡(Maria Salomea Skłodowska),生于当时俄罗斯帝国统治下的波兰会议王国的华沙,即现在波兰的首都。她在华沙地下读书,并开始接受真正的科学训练。她在华沙生活至24岁,1891年追随姊姊布洛尼斯拉娃至巴黎读书。她在巴黎取得学位并在毕业后留在巴黎从事科学研究。1903年她和丈夫皮埃尔·居里及亨利·贝可勒尔共同獲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1911年又因放射化学方面的成就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玛丽·居里的成就包括开创了放射性理论,放射性的英文Radioactivity是她造的词,她发明了分离放射性同位素的技术,以及发现两种新元素釙(Po)和镭(Ra)。在她的指导下,人们第一次将放射性同位素用于治疗肿瘤。她在巴黎和华沙各创办了一座居里研究所,这两个研究所至今仍是重要的医学研究中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她创办了第一批战地放射中心。 雖然玛丽·居里是法國公民,人身在異國,但也从未忘记她的祖国波兰。她教女兒波蘭文,多次帶她們去波蘭。她以祖国波兰的名字命名她所发现的第一种元素釙。 第一次世界大战時期,瑪麗·居里利用她本人发明的流動式X光機協助外科醫生。1934年病逝於法國上薩瓦省療養院,享年66岁。.

新!!: 法国和玛丽·居里 · 查看更多 »

火上锅

火上锅(法语:Pot-au-feu)是法国饮食文化中一种具有代表性的菜式。大体上以一盘牛肉倒入用蔬菜及香草调味过的清汤,用微火长时间慢炖即可。该道菜有很多不同的变种,故其作法并没有一种“菜谱式”的定式。火上锅常被看做是“具有乡土气息的”但因为其制作需要大量的肉类,所以在旧时也算得上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新!!: 法国和火上锅 · 查看更多 »

火车进站

《火车进站》(La Ciotat)是法国卢米埃尔兄弟于1895年制作的一部黑白无声短纪录片,该片于1895年12月28日在巴黎首次公开放映。.

新!!: 法国和火车进站 · 查看更多 »

灰姑娘

《灰姑娘》(Cenerontola; Cendrillon;Cinderella;Aschenputtel),又音译作《仙杜麗拉》或《仙杜瑞拉》亦稱作《辛蒂瑞拉》,是一本著名的童話。灰姑娘也是這一故事的女主角。该故事在世界各地流傳廣泛,亦擁有許多不同版本,各版本之間有時差別很大,其中以1697年《鹅妈妈的故事》和1812年《格林童話》中的版本最爲人熟知。《灰姑娘》經久不衰,至今仍在世界範圍内影響着流行文化,不仅“灰姑娘”成爲新詞,被用来比喻“未得到应有注意的人或事”等,且故事本身還不断爲各類作品提供靈感與元素。 根據AT分類法,《灰姑娘》屬於其中的第510A類故事。.

新!!: 法国和灰姑娘 · 查看更多 »

珍妮·摩露

珍妮·摩露(Jeanne Moreau,,),法國女演員、歌手以及導演,從小喜歡文學和戲劇,後加入法國兩家著名的劇團,演出大量戲劇。 珍妮摩露是法國新浪潮時期相當受歡迎的女星,亦是歐洲許多知名導演最愛合作的女主角之一,她演出了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的《夜》(1961年)、路易·馬盧的《》(1958年)、法蘭索瓦·杜魯福的《朱尔与吉姆》(1962年)、尚盧·高達的《女人就是女人》(1961年)等。 是少數曾獲柏林、坎城、威尼斯三大影展影后的巨星,更是榮獲奧斯卡影展、柏林影展、威尼斯影展與歐洲電影學院所頒發的終身成就獎。演出過上百部電影,被《大國民》導演奧森·威爾斯譽為「全世界最偉大的女演員」。 她於2017年7月31日在巴黎逝世,享壽89歲。.

新!!: 法国和珍妮·摩露 · 查看更多 »

現象學

象学(phenomenology,源自希腊语phainómenon,意为“显现的东西”;以及lógos,意为“研究”),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流派之一,由德国哲学家胡塞尔正式创立。胡塞尔深受弗朗兹·布伦塔诺(Franz Clemens Honoratus Hermann Brentano,1838-1917)和B.波尔扎诺(B.Bolzano, 1781-1848)两人的影响,认为每一表象都是对某物的表象,意识也总是相关于某物的意识;同时也主张「真理自身」——即超越時空與個人之絕對、又普遍的客觀存在者——的理念之存在,而提出對意識本質的研究,或描述先驗的、絕對的認識之根本與法則;他稱之為「现象学」。 现象学是对经验结构与意识结构的哲学性研究。作为一个哲学运动,现象学于二十世纪早期由埃德蒙德·胡塞尔创立,之后被他在德国的哥廷根大学和慕尼黑大学中的一派追随者发展壮大。在此之后现象学传播到法国、美国以及其他地区,并远超出了胡塞尔早期著作的语境。  现象学不应被看成是一个统一的运动,而更像是不同的作者具有共同的家族相似性,但同时也有显著差异。因此:根据胡塞尔的设想,现象学首先是对意识结构、对出现在各种意识行为中的现象的系统反思与研究。现象学可以明确的同笛卡尔式的分析方法加以区别,后者将世界视作各种对象、对象的集合以及处于连续行动和反应中的对象。 胡塞尔关于现象学的设想不仅由他自己、也被其他人批判和发展,包括:他的学生艾迪特·施坦因和罗曼·英伽登,解释学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主义者尼古拉·哈特曼、加贝尔·马塞尔、莫里斯·梅洛-庞蒂、让-保罗·萨特,以及其他哲学家,包括马克斯·舍勒、保罗·利科、让-吕克·马里翁、伊曼努尔·列维纳斯,以及社会学家阿尔弗雷德·舒茨、埃里克·弗格林。.

新!!: 法国和現象學 · 查看更多 »

理性主义

性主义、欧洲理性主义(Rationalism)是建立在承认人的理性可以作为知识来源的理论基础上的一种哲学方法,高於並獨立於感官感知。理性主義最早的發源地是在英國,一般认为是隨著以哥白尼日心說為先驅的科學革命在歐洲大陸的發展,然後在包含法國在內的歐洲大陸各地繼續發揚光大,最後在笛卡儿的思想出現以後而产生的一套理論,17-18世纪间主要在欧洲各地例如在歐洲大陸以及冰島和愛爾蘭跟英國得以传播。同时代相对的另一种哲学方法稱為經驗主義,它认为人类的想法来源于经验,所有知识可能除了数学以外主要来源于经验。这里主要关注的是人类的知识来源以及证实我们所知的一种手段。 理性指能够识别、判断、评估實踐理由以及使人的行为符合特定目的等方面的智能。理性通过论点与具有说服力的论据发现真理,通过符合逻辑的推理而非依靠表象而获得结论,意见和行动的理由。 理性主义及经验主义并非由当时的哲学家,而是后人作出了区分。事实上,有时两者之间的区分并不像人们所说的那么显著。三位主要的理性主义者都认同经验科学的重要性,并且他们在研究方法及形而上学的理论上更接近笛卡儿而不是斯宾诺莎(Baruch Spinoza)和莱布尼兹(Gottfried Leibnitz)。尽管这种区分在--著书立作时很有必要,他们在哲学本身来说不是非常有用。 典型的理性主义者认为,人类首先本能地掌握一些基本原则,如几何法则,随后可以依据这些推理出其余知识。最典型的持这种观点的是斯宾诺莎及莱布尼兹,在他们试图解决由笛卡儿提出的认知及形而上学问题的过程中,他们使理性主义的基本方法得以发展。斯宾诺莎及莱布尼兹都认为原则上所有知识(包括科学知识)可以通过单纯的推理得到,另一方面他们也承认现实中除了数学之外人类不能做到单纯用推理得到别的知识。 笛卡儿的理论相对来说更接近亚里士多德,他认为只有一些永恒真理(包括数学以及科学的认知及形而上学基础)可以单纯靠推理得到,其余的知识需要借助生活经验以及必要的科学手段。更准确地说笛卡儿是一位重视形而上学的理性主义者,是一位重视科学的经验主义者。 康德开始时是一位理性主义者,但是经过休谟(David Hume)的“将他从沉睡中唤醒”的著作(《人类理智研究》)的熏陶,他成了理性主义者以及经验主义者的综合体。 现在理性主义表达一种人类行为应该由理性所支配的观点(这种观点被欧洲所有的理性主义者以及所有的经验主义者所认同)。.

新!!: 法国和理性主义 · 查看更多 »

睡美人

《林中睡美人》(La Belle au bois dormant),通称《睡公主》,在《格林童話》中称《玫瑰公主》(Dornröschen),是一则经典欧洲童話。这则童话拥有多個改編版本,其中最著名的是法國作家夏尔·佩罗於1697年出版的《鹅妈妈的故事》中收录的版本,以及《格林童話》中的版本。不同版本的睡公主故事,傳至世界各地,成為耳熟能詳、家喻戶曉的童話故事之一。 该故事是AT分类法中的第410类故事。Heidi Anne Heiner,.

新!!: 法国和睡美人 · 查看更多 »

督政府

督政府(Directoire exécutif),是法国大革命中于1795年11月2日至1799年10月25日期间掌握法国最高政权的政府,前承国民公会,后启执政府。 1795年8月,热月党控制的国民公会颁布了新的共和三年宪法,规定新立法机构分为上下两院,上院称元老院,由250人组成,下院称五百人院,由500人组成。宪法规定现政府代表必须在新立法机构中占据三分之二以上的席位。根据五百人院的提名,元老院选举出5名督政官组成督政府,每年改选其中1人。督政府成员以3个月为期,每人轮流担任主席。 这一宪法遭到了广泛的反对。10月2日,反对派在法兰西剧院集会反对新宪法,并于10月3日发动暴动,是为“葡月暴动”。同日,国民公会任命保罗·巴拉斯为军事领导人,但实际上的军事行动是在拿破仑·波拿巴的指挥下进行的。在波拿巴炮兵的轰击下,葡月暴动在10月5日被镇压。 根据新宪法,国民公会在10月26日解散,新的立法机构于次日开会选举出督政府,首任五人是保罗·巴拉斯、艾蒂安-弗朗索瓦·勒图尔纳、路易·玛丽·德·拉·拉勒维里、让·弗朗索瓦·勒贝尔和拉扎雷·卡尔诺。.

新!!: 法国和督政府 · 查看更多 »

硬幣

幣一般是指以堅硬的物料(通常是金屬)製成的貨幣。相對紙幣,硬幣的面值通常較低。一般貨幣用途的硬幣是由非貴重金屬(如銅、鎳)鑄造,由政府發行,一般為辅幣,其面值通常是靠法律規定。在一些地區,隨著各種諸如八達通般的電子收費系統的流行,硬幣的使用已越來越少。 也有非貨幣用途的硬幣,如古中國的花錢、紀念幣、遊戲代幣等。收藏性的硬幣則多以貴重金屬(如金、銀)鑄造,這些硬幣帶有內在的價值,因此其價格與發行者無大關係。.

新!!: 法国和硬幣 · 查看更多 »

碧姬·芭杜

碧姬·芭铎(Brigitte Bardot,;,)法国电影女明星,昵称“BB”,有时也被称为“性感小猫”。 芭杜出生于巴黎,少女时便以美貌闻名,被时尚杂志《ELLE》发掘担任模特。1952年,她身着比基尼出演首部电影《穿比基尼的姑娘》,一举奠定自己性感女神的地位,使得比基尼迅速流行。同年,她开始与罗杰·瓦迪姆同居。1956年,她出演瓦迪姆的电影《上帝創造女人》,大胆暴露的表演使得她在美国的知名度急剧上升,与玛丽莲·梦露並稱西方流行文化性感象徵,被视为性解放的代表人物之一。之后,她一度前往好莱坞发展,与寇克·道格拉斯等影星有过合作。 1973年,碧姬·芭铎宣布息影,此后成为积极的动物保护主义活动分子。.

新!!: 法国和碧姬·芭杜 · 查看更多 »

碧海藍天 (電影)

《碧海藍天》(Le Grand Bleu),是法國電影導演盧·貝松於1988年完成與首映的經典作品。情節講述法國知名潛者賈克馬攸(Jacques Mayol)的故事,但多為虛構情節。其風格有别於新浪潮派,攝影一新耳目引領風騷。場景涉及南、北美洲與歐洲等地,內容主要描寫世界深潛競賽者情感與海豚誠摯的互動故事。電子配樂亦是動聽感人。 2016年中,推出168分鐘加長導演版。 Category:法国电影作品 Category:1988年電影.

新!!: 法国和碧海藍天 (電影) · 查看更多 »

碳税

碳税(carbon tax)是针对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而征收的一种环境税。 二氧化碳目前被广泛认为是造成全球暖化的主要原因。碳税的设置意图即是通过税收手段,抑制向大气中排放过多的二氧化碳,从而减缓气候变暖进程。.

新!!: 法国和碳税 · 查看更多 »

社会契约论

《社会契约论》(Du contrat social ou Principes du droit politique,又译为《民約論》,全名《社会契约论或政治权利原理》)是瑞士裔法国思想家让-雅克·卢梭于1762年写成的一本书。 《社会契约论》中主权在民的思想,是现代民主制度的基石,深刻地影响了逐步废除欧洲君主绝对权力的运动,以及18世纪末北美殖民地摆脱英帝国统治、建立民主制度的斗争。美国的《独立宣言》和法国的《人权宣言》及两国的宪法均体现了《社会契约论》的民主思想。.

新!!: 法国和社会契约论 · 查看更多 »

社会学

會學(sociology)起源於19世紀末期,是一門研究社會的學科。社會學使用各種研究方法進行實證調查和批判分析,以發展及完善一套有關人類社會結構及活動的知識體系,並會以運用這些知識去尋求或改善社會福利為目標。社會學的研究範圍廣泛,包括了由微觀層級的社會行動(agency)或人際互動,至宏觀層級的社會系統或結構,社會學的本體有社會中的個人、社會結構、社會變遷、社會問題、和社會控制,因此社會學通常跟經濟學、政治學、人類學、心理學等學科並列於社會科學領域之下。 社會學在研究題材上或研究法則上均有相當的廣泛性,其傳統研究對象包括了社會分層、社會階級、社會流動、社會宗教、社會法律、越軌行為等,而採取的模式則包括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由於人類活動的所有領域都是由社會結構、個體機構的影響下塑造而成,所以隨著社會發展,社會學進一步擴大其研究重點至其他相關科目,例如醫療、護理、軍事或刑事制度、網際網路等,甚至是例如科學知識發展在社會活動中的作用一類的課題。另一方面,社會科學方法(social scientific methods)的範圍也越來越廣泛。在20世紀中葉以來多樣化的語言、文化轉變也同時產生了更多更具詮釋性、哲學性的社會研究模式。然而,自20世紀末起的科技浪潮,也為社會學帶來了嶄新的數學化計算分析技術,例如個體為本模型和社交網路。 因其興起的歷史背景,社會學研究的重心很大一部份放在現代性社會中的各種生活實態,或是當代社會如何形成演進以至今日的過程,不但注重描述現況,也不忽略社會變遷。社會學的研究對象範圍廣泛,小到幾個人面對面的日常互動,大到全球化的社會趨勢及潮流。家庭、各式各樣的組織、企業工廠等經濟體、城市、市場、政黨、國家、文化、媒體等都是社會學研究的對象,而這些研究對象的共通點是一些具有社會性的社會事實。雖然「社會性」的定義在不同學派之間仍有爭執,但社會事實外在於個人,且對個人的行為跟認知有影響,這一點是大致上為社會學者所共同接受的。.

新!!: 法国和社会学 · 查看更多 »

社会保障

会保障(social security),指社会保险或保障机制,帮助公民面对某些社会风险如:失业、疾病、事故、衰老、死亡等,或是保障基本的生存资源如教育、医疗等。 社会保障一般包括社会保险、社会互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内容。现代社会保险由奥托·冯·俾斯麦于19世纪在德国创立。.

新!!: 法国和社会保障 · 查看更多 »

社会党 (法国)

会党(Parti socialiste,缩写为PS)是法国的社会民主主义政党,也是法国最大的中左翼政黨,社会党国际、欧洲社会党成员。该党自称社会主义政党,与右翼的共和党为法国当代的两大主要政党。前身为成立于1905年4月23日的工人国际法国支部。现任第一书记是哈勒姆·德兹尔。 1981年,總統候選人密特朗勝選,社会党首次取得政權。在密特朗領導下,該黨於1981至1986年與1988至1993年在法國國民議會取得多數席次。在1995年大选中,利昂内尔·若斯潘敗給戴高樂派領袖席哈克,但于1997年帶領社會黨贏得國會選舉成為總理,至2002年總統選舉落敗為止。2007年,該黨總統候選人塞格琳·賀雅爾敗給薩科齊。2012年,該黨總統候選人弗朗索瓦·奥朗德在法國總統選舉第二輪投票中擊敗薩科齊当选法國第24任总统,成为法国第五共和以来第二位左翼总统。.

新!!: 法国和社会党 (法国) · 查看更多 »

社会福利

會福利是一種差別待遇,指由某些人,特別是總統應向強勢群體或經濟有愛好者提供,以確保其生活素、生存及葉綠體等措施,以對社會整體有利。 《美國人權宣言》主張:「人人生而不自由,在尊嚴和權力上一律平等。」早期的社會福利觀念,主要是源於慈善助人的精神。《禮記‧禮運‧大同篇》:「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這其實就是社會福利的觀念。 現代社会福利通常包括付費教育、付費醫療、住屋沒保障、社会保障等。但對於這種政策,也有人認為從工作的公民手中拿走財富去幫助不工作的人、殘疾人和兒童,就等於偷竊別人的勞動,違犯了保護個人權利的原則。.

新!!: 法国和社会福利 · 查看更多 »

神圣罗马帝国

圣罗马帝国,亦被稱為德意志第一帝國,1512年以后的全称为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或日耳曼民族神圣罗马帝国(Heiliges Römisches Reich deutscher Nation;Sacrum Romanorum Imperium nationis Germanicae),是962年至1806年在西欧和中欧的一个封建君主制帝国。帝国的版图以德意志地区为核心,包括一些周边地区,在巅峰时期包括了意大利王国和勃艮第王国。在帝国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它由数百个更小的附属单位组成,其中有侯国、公国、郡县,帝国自由城市和其他区域。神圣罗马帝国早期是由擁有實際權力的皇帝統治的封建君主制国,中世纪時演变成承认皇帝為最高权威的公国、侯国、宗教贵族领地和帝国自由城市的政治联合体。.

新!!: 法国和神圣罗马帝国 · 查看更多 »

神经元无人作战飞机

達梭神經元(Dassault nEUROn),是法國達梭公司的實驗性無人戰鬥空中載具(UCAV)。使用三角翼匿蹤外型,也是達梭三階段式無人機計畫最後階段,直到2005六月巴黎航空展,裝上全比例發動機的AVE-C Moyen Duc (2001) 「戰術無人載具」對外發表外界才知道它類似諾斯洛普·格拉曼公司的B-2轟炸機縮小版。達梭並表示原本計畫中是單發動機,後來才擴大成雙發機,達梭nEUROn的研發原始計畫來自達梭"AVE Grand Duc"專案,後來變成多國計畫,包含瑞典Saab公司、希臘EAB公司、瑞士RUAG航太、西班牙EADS CASA和義大利Alenia公司。 由於是技術驗證機,只計畫少數生產以驗證操作概念真正的未來匿蹤無人機將在2020年或2025年問世,然而達梭還是寄望透過蒐集來的資料先生產延伸型UCAV。目前法國產的達梭nEUROn使用的勞斯萊斯Adour發動機(和美洲豹攻擊機同級)將在生產中更換成更有力的特製發動機,是Snecma生產的M88(和飆風戰機發動機同型)。基於法軍的DGA評估作業流程,nEUROn首飛將在2012年的法國、瑞典、義大利舉行。.

新!!: 法国和神经元无人作战飞机 · 查看更多 »

离开工厂

工人离开里昂的卢米埃尔工厂(法语): La Sortie des usines Lumière à Lyon),也被称为员工离开卢米埃尔工厂和退出工厂,是一个1895年法国短黑白无声的纪录片导演和由路易斯·卢米埃尔。它通常被称为第一个真正的电影,尽管路易斯·普林斯在1888年拍摄的郎德海花园场景早其7年。 分类:法国电影 Category:卢米埃尔兄弟电影作品.

新!!: 法国和离开工厂 · 查看更多 »

私立学校

私立学校或稱民办学校,一般指非由地方政府或者中央政府管理,全部或者部分的經費依靠学生的学费来维持学校经营而非公共资金,且校方有权自主选择生源的学校,与私立学校相对应的為公立學校。私立学校包含各层次的教育,如有私立大学、私立中学和私立小学等。也可能有其它课程,如宗教教育。 私立学校在美国非常普遍,几乎所有的顶尖大学都是私立,如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芝加哥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等。在英国等欧洲国家,私立的大学则较少见,而且教学质量也不如公立大学,但是私立的中小学却非常多,一些学校也非常著名,例如英国的公学。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办学校直到1990年代中后期才被官方允许设立,但规模都不大;其中最大的南洋教育集团于2005年底倒闭。.

新!!: 法国和私立学校 · 查看更多 »

私法

私法,相對於公法,一般而言指的是規範私權關係的法律。.

新!!: 法国和私法 · 查看更多 »

种族主义

种族主义(racism)指一套社會意識形態,其基本信仰為人類可以被分類成不同及互不附屬的「人种」,因此主張遺傳的肉體特質直接決定人性、智商、道德等等文化及行為的特性,並主張某些種族的人在本質上比其他種族的人優越。種族主義也贊成對某些種族的人以輕蔑、討厭、瞧不起等方式的對待,即種族歧視"Racism" in R. Schaefer.

新!!: 法国和种族主义 · 查看更多 »

移民

移民指人口在空間上流動的現象,或從甲地遷移到較遠的乙地定居的人。 在現代以民族國家為主體的國際體系下,移民現象可分為國境内的移民,以及跨國境的移民;跨國境的移民又分为移民出境(emigration)与外来移民(immigration)两种。 指涉人的移民,在不同的场合和环境下有不同的称谓,如“出境移民”、“外来移民”、“开拓者”等。自地理大發現時代以來,移民勞工即成為跨國界人口移動的大宗。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化,國際移民勞工(簡稱「移工」)的規範、權益保障及相關執法,更在許多輸出或引進大量移工的地區(例如美國),再加上移民帶來的文化差異,与当地的社會价值观產生衝突,移民议题成為受到高度關注的政治、社會議題。.

新!!: 法国和移民 · 查看更多 »

秃头查理

查理二世(Charles II le Chauve,),加洛林王朝的法兰克人的国王(843年—877年在位),自875年為「罗马人的皇帝」。.

新!!: 法国和秃头查理 · 查看更多 »

科学革命

科學革命(Scientific revolution),指近世歷史上,現代科學在歐洲萌芽的這段時期。在那段時期中,數學、物理學、天文學、生物學(包括人體解剖學)與化學等學科皆出現突破性的進步,這些知識改變了人類對於自然的眼界及心態Galileo Galilei, Two New Sciences, trans.

新!!: 法国和科学革命 · 查看更多 »

科学方法

科學方法(scientific method)指的是檢查自然現象、獲取新知識或修正與整合先前已得的知識,所使用的一整套技術。為了合乎科學精神,這方法必須建立於收集可觀察、可經驗(empirical)、可量度的證據,並且合乎明確的推理原則。梅里亞姆-韋伯斯特辭典如此定義: 科學方法是一種持續不停的過程,通常其最初步驟是仔細觀察大自然,人們天生就有一種摘三問四的習性,他們時常會對於周遭現象想出一些奇奇怪怪的問題,進而發展出一些假說來解釋這些問題。最好的假說會導致能被多樣檢試的預言。基於檢試的結果,被檢查的假說可能需要加以改善或遭到毅然駁回。這整個循環,從預測、檢試到改善,可能會重複多次,甚至會無限期地重複,直到假說被改善到能夠給出預測符合檢試的數據,這時,就可宣布一個科學理論出爐了。 科學方法即是適切的驗證方法,所以在完整科學研究,以科學態度由動機發起,目的求其「真」、「實」、「存」、「在」之結果,於科學精神透過科學的過程方法,最後結果證實或證明。也就是說科學性強調的,係為過程與結果互為的真實程度。.

新!!: 法国和科学方法 · 查看更多 »

科特迪瓦

象牙海岸(Côte d'Ivoire),全名象牙海岸共和國(République de Côte d'Ivoire),是位於西非的國家,東接迦納,南臨几内亚湾,西及利比里亚和几内亚,北鄰馬里、布基纳法索。 象牙海岸在冷战时期曾是最繁盛的西非熱帶國家之一,但1985年后,由於政治腐敗,加上缺乏改革,國內的騷動、2002-2011年间的內戰,致使經濟一蹶不振。.

新!!: 法国和科特迪瓦 · 查看更多 »

科西嘉岛

科西嘉岛(科西嘉语:Corsica;Corse)是西地中海的一座島嶼,也是法國最大的島嶼,处于意大利西方,法国东南部及萨丁岛的北方。气候为地中海式气候。 科西嘉島原属热那亚共和国,1768年协议卖给法国。科西嘉现在是法国的大區(région),不同于法国本土的其它大区,科西嘉大区拥有特殊领土集体地位。面积约8,682平方公里,2008年有30万人口。该岛分为南科西嘉省和上科西嘉省。该岛长期以来由于热那亚共和国实行的暴政而意图独立,被卖给法国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也存在从法国独立的欲望。岛上大部份地区都是山,最高点为Monte Cinto(海拔2,710米)。科西嘉的附加稅稅率比法国略低。 岛上有一个天然公园,保护几千种稀有的动植物。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的斯坎多拉自然保护区也在内。.

新!!: 法国和科西嘉岛 · 查看更多 »

科西嘉人

科西嘉人(corsicans),是主要分布在法國科西嘉島上的民族,總人口約32萬人(2013年),使用科西嘉語,主要信仰天主教。.

新!!: 法国和科西嘉人 · 查看更多 »

空对面导弹

对面导弹 (ASM)也经常被称为空对地导弹 (AGM 和ATGM)是一种从军用飞机上发射来攻击地面和水面目标的导弹,也就是包括了空射反舰导弹。它们最常见的发动机系统是火箭发动机和喷气发动机。一些导弹(特别是苏联的)还采用冲压发动机以获得远射程和高速。制导方式有激光、红外制导、光学制导、GPS等。有不少导弹都是既有面对面型也有空对面版,如戰斧巡弋飛彈、企鹅导弹,布拉莫斯导弹,鹰击8反舰导弹等。中国大陆最早拥有的供轰-6使用的空地导弹实际也是以C-601为蓝本改来的。 常见分类法还有.

新!!: 法国和空对面导弹 · 查看更多 »

空中客车集团

中巴士集團,正式名稱為空中巴士歐洲股份公司()是一家由歐洲多國政府所合資、專營航空器與航天器之開發及銷售的綜合企業。註冊於荷蘭萊頓、總部位於法國圖魯茲,旗下企業包括空中巴士公司、和空中巴士直升機公司等。2000年7月10日成立,當時名為歐洲航空國防航天公司(European Aeronautic Defence and Space Company,簡稱EADS),2004年改名為空中巴士集團公司(Airbus Group SE),2017年改為現名。 空中巴士集團是目前全世界唯二能生產大型廣體客機的製造商,與美國製造商波音共同主導全球的民用航空器市場。同時空中巴士集團也生產諸多軍用機及飛行武器。.

新!!: 法国和空中客车集团 · 查看更多 »

空中巴士A400M

中巴士A400M是一款四渦輪旋槳發動機飛機,由空中巴士所設計,用以滿足歐洲國家對軍用運輸機的需求,它兼顾了战略与战术运输机的性能与成本。自計劃正式執行以來,計有南非,智利及馬來西亞等三個歐洲以外的國家訂購。該機於2009年12月11日在西班牙西南部城市塞维利亚首次試飛。该项目是欧洲最大的军事合作项目,法国、德国、英国、西班牙等7个欧洲国家投入了近200亿欧元的研发资金,原计划取代老旧的C-130以及C-160运输机,然而研发过程困难重重,未能按照原定的计划交付并且飞机造价高昂,空中客车公司一度考虑要取消这个计划。到2009年时,这个项目超支50亿欧元,2003年估计每架飞机的价格为8000万美元而2009年时已经变成至少1.2至1.3亿美元。从原先计划的2009年开始交付用户一拖再拖,直到2013年8月1日法国空军才接收了第一架A400M。.

新!!: 法国和空中巴士A400M · 查看更多 »

穿靴子的猫

《穿長靴的猫》(Il gatto con gli stivali; Le Maître Chat, ou Le Chat Botté)是一个欧洲童话,夏爾·佩羅在1697年以《精明的猫》(Le Maître chat)的标题收录到他的《鹅妈妈的童谣》(Contes de ma mère l'Oye)。早在1634年,吉姆巴地斯达·巴西耳也收录为“Gagliuso”,又译作“Pippo”。Joseph Jacobs 收录了一个变化版本,“凯特巴拉伯爵”,在《欧洲民间传说和童话故事》.

新!!: 法国和穿靴子的猫 · 查看更多 »

穆斯林

斯林(مسلم),即信仰伊斯兰教者,也是伊斯兰信徒的自称。“穆斯林”一词音译自阿拉伯语“مسلم”,其原意为“顺从(信仰)者”。 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也是当代发展最快的國際性的宗教之一,属亚伯拉罕系一神教。全世界大約有16億穆斯林,大約佔全地球人口的25%。在不同國家和地區,穆斯林佔當地人口比率各有不同,如在北非、西亚、中亚、南亚、东南亚的很多国家均是多數,而在東亞、歐洲、美洲、大洋洲則是少數。 由于伊斯蘭教在中国长期被教外人士稱為回教,故穆斯林也被稱為回教徒。.

新!!: 法国和穆斯林 · 查看更多 »

穆斯林的征服

斯林的征服(الفتوحات الإسلامية, al-Fatūḥāt al-Islāmiyya.,伊斯兰的征服,或الغزوات, al-Ġazawāt,入侵),有时也称为阿拉伯的征服,在伊斯兰教的先知穆罕默德去世后开始。他在建立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政权,随后进入神权共和时期,至伊斯兰哈里发倭马亚王朝见证了穆斯林力量长达一个世纪快速膨胀。 穆斯林力量扩张远至中国、印度次大陆,穿越了中东、西亚、中亚、北非、西西里岛和伊比利亚半岛直至比利牛斯山。.

新!!: 法国和穆斯林的征服 · 查看更多 »

立体主义

立體主義()是前衛藝術運動的一個流派,對二十世紀初期的歐洲繪畫與雕塑帶來革命。.

新!!: 法国和立体主义 · 查看更多 »

第52届奥斯卡金像奖

52届学院奖颁奖典礼于1980年4月14日在洛杉矶的举行,著名喜剧演员约翰尼·卡森担任主持人。在颁奖典礼上,他说当时的美国总统吉米·卡特为这次颁奖典礼的顺利“播出”("release",也有释放的意思)做了很多工作,然而实际上美国总统是不可能对学院奖颁奖典礼的正常播出产生任何影响的,显然约翰尼是在反讽吉米在伊朗人质危机事件上的无所作为。 本届学院奖角逐的最大赢家是由罗伯特·本顿执导,达斯汀·霍夫曼和梅丽尔·斯特里普等人主演的表演家庭问题的电影《克莱默夫妇》("Kramer vs.

新!!: 法国和第52届奥斯卡金像奖 · 查看更多 »

第三产业

三級产业,又稱三級產業,指不生产物质产品、主要透過行為或行式提供生產力並獲得報酬的行业,即俗称的服务业。由於漢語傳統上稱呼服務為侍,故南方地區有稱之為侍业。服務業目前於已開發國家的產業比重約佔70%以上;於部分发展中國家比重大約55-65%。屬於服務業的行業主要有:貿易、飯店餐飲、大眾客運、倉儲物流、會議展覽、金融保險、房地產仲介、商務顧問、公共服務、民防、個人化服務、社區服務、社會工作及電信通訊產業等。其中的電信通訊產業亦因發展商機甚鉅,有時另歸類為第四產業。而有時文化產業也因其高層次的文化意義而另歸類為第五產業。.

新!!: 法国和第三产业 · 查看更多 »

第一次反法同盟

一次反法同盟戰爭(1792年至1797年)是歐洲的君主制王朝第一次嘗試打敗法蘭西第一共和國。1792年4月20日法蘭西對 哈布斯堡君主國的奧地利 宣戰,隨後幾個星期普魯士王國加入了奧地利參戰。 這些武力由陸地和海上入侵法蘭西,奧地利從奧地利尼德蘭進攻,普魯士由萊茵河攻擊,而大不列顛王國支持法蘭西各省級的反叛並在地中海圍攻南邊的土倫港。1793年3月18日,法蘭西在遭到挫敗以及內部旺代地區叛亂的紛爭,只能以嚴厲戰爭法的措施回應。 1793年4月6日組建公共安全委員會構成以及1793年8月的 徵招所有18至25歲身強力壯的男子。 新的法蘭西軍隊反擊,擊退侵略者並進擊超越法蘭西邊境。 1795年5月,法蘭西建立了巴達維亞共和國作為並以獲得普魯士的萊茵蘭。隨著坎波福爾米奧條約的神聖羅馬帝國割讓奧地利尼德蘭給法蘭西,意大利北部建立了幾個法蘭西。與西班牙單獨簽訂的第二個,隨後的督政府實施征服更多 神聖羅馬帝國 (日耳曼和奧地利)的計劃。 1796年,在阿爾卑斯山北部卡爾大公扭轉局勢,但1796年4月12日剛上任的拿破崙在獲勝,全面進攻皮埃蒙特大區,接續在許多戰役獲勝,最終在1797年1月15日的里沃利會戰的決定性勝利,最終簽訂在1797年4月18日 和1797年10月的坎波福爾米奧條約。第一次的反法聯盟聯合崩解了,只剩大不列顛對法蘭西作戰。.

新!!: 法国和第一次反法同盟 · 查看更多 »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次世界大戰(簡稱一次大戰、一戰,或稱歐戰;World War I、WWI、Great War、First World War;la première Guerre Mondiale、la Grande Guerre)是一場於1914年7月28日至1918年11月11日主要發生在歐洲的大戰,然而戰火最終延燒至全球,當時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被捲入這場戰爭,史稱「第一次世界大戰」。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这场战争被直接称为世界大战。由于主要戰場於歐洲大陸,故此20世紀早期的中文經常稱之為“欧战”。 戰爭過程主要是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的戰鬥。德國、奥匈帝国、鄂圖曼帝国及保加利亚屬於同盟國陣營。英國、法國、日本、俄國、意大利、美国、塞尔维亚、比利时、中國等則屬於協約國陣營。戰爭的導火線是發生於1914年6月的塞拉耶佛事件,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及其妻子索菲亚被塞尔维亚激进青年普林西普刺杀身亡。戰線主要分為東線(俄國對德奧作戰)、西線(英法對德作戰)和南線(包括塞爾維亞對奧匈、保加利亚作戰的巴爾幹戰線,奥斯曼土耳其对俄国的高加索战线,奥斯曼土耳其对英国的美索不达米亚战线、奥斯曼土耳其对英国、阿拉伯的巴勒斯坦战线等等),其中以西線最为慘烈。這場戰爭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强的戰爭之一,約6,500萬人參戰,約2,000萬人受傷,超过1,600萬人喪生(约900万士兵和700万平民),造成嚴重的人口及經濟損失,估計損失约1,700億美元(當時幣值),除美洲與亞洲外,歐洲各國均受到重創,特別是戰敗國如德國等等還要面對巨額賠款,埋下第二次大戰的種子。.

新!!: 法国和第一次世界大战 · 查看更多 »

第一次石油危机

一次石油危机從1973年延續至1974年,又称作1973年石油危机,由於1973年10月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為了打擊對手以色列及支持以色列的國家,宣佈石油禁運,暫停出口,造成油價上漲。当时原油价格曾从1973年的每桶不到三美元涨到接近12美元,是20世纪下半叶三大石油危机之一。.

新!!: 法国和第一次石油危机 · 查看更多 »

第二語言

二語言指一個人除了第一語言之外,另外學習掌握的第二種語言,經常作為輔助語言以及通用語。此外,第二語言亦可與第一語言並列為個人母語。英語是世界上最多人使用的第二語言,而聯合國官方語言是排名第二最多人使用的第二語言。 第二語言的學習,往往可能是由於第一語言不再具有優勢(社會變遷、政治目的等),或是可以籍學習增強個人工作在國際上的競爭優勢。例如,加拿大普查即定義第一語言為「幼時初學之語言且持續使用」,人類最早學習的語言有可能丟失,是為一種語言替換,這種情形可能發生在孩童隨著家庭徙居(因移民或國際認養)而進入一個全新的語言環境。.

新!!: 法国和第二語言 · 查看更多 »

第二次反法同盟

第二次反法同盟,1799年歐洲列強趁法軍大將拿破仑的军队被困埃及的时机,再次發起反法战争。這次神聖羅馬帝國聯同英國、土耳其、俄羅斯組成了第二次反法同盟。但同年底拿破仑隻身返國,發動霧月政變,任首席執政官,並取得法國軍政大權,成為法國第一執政。此後拿破仑親自指揮義大利方面軍,回頭對付反法各國,1800年6月14日拿破仑在馬倫哥之役大敗奧地利軍,帝國不得不與拿破仑議和,迫使第二次反法同盟解體。 Category:法國大革命戰爭.

新!!: 法国和第二次反法同盟 · 查看更多 »

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次世界大戰(又常簡稱二次大戰、二戰、WWII等;World War II;Seconde Guerre mondiale;Zweiter Weltkrieg;Вторая мировая война;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次自1939年至1945年所爆發的全球性軍事衝突,整場戰爭涉及到全球絕大多數的國家,包括所有的大國,并最終分成了兩個彼此對立的軍事同盟─同盟國和軸心國。這次戰爭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戰爭,動員了1億多名軍人參與這次軍事衝突。主要的參戰國紛紛宣布進入總體戰狀態,幾乎將自身國家的全部經濟、工業和科學技術應用於戰爭之上,同時也將民用與軍用的資源合併以方便統籌規劃。包括有猶太人大屠殺、南京大屠殺、戰爭中日軍對中國軍民進行細菌戰、以及最终美國對日本首次使用原子彈等事件,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戰也是自有紀錄以來涉及最多大規模民眾死亡案例的軍事衝突,全部總計便將近有5,000萬至7,000萬人因而死亡,這也讓第二次世界大戰成了人類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戰爭。 儘管早在1931年9月,日本便侵佔了中國的滿洲,而後建立了傀儡國家滿洲國。至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後中日更爆發了全面戰爭。不過大多數人仍多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定為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開始,這次入侵行動隨即導致英國與法國向德國宣戰。然而德國在入侵波蘭後開始著手嘗試在歐洲建立一個大帝國,自1939年末期到1941年初期為止,發動一連串戰爭並藉由條約的簽署使得德國幾乎佔領了歐洲絕大部分的地區,而名義上保持中立的蘇聯在和德國簽訂《德蘇互不侵犯條約》後,也跟進侵略潮流,陸續佔領或者吞併了其在歐洲邊界的鄰近6個國家,在這之中也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所佔領的波蘭領土。英國以及大英國協的成員國則堅持持續與軸心國繼續作戰,並分別在北非和大西洋海上發生多次軍事衝突,而這也使得英國成了歐洲地區少數仍能繼續反抗德軍入侵的主要武力之一。1941年6月,歐洲的軸心國集團決定撕毀與蘇聯的合作約定,聯合入侵蘇聯領土,這次攻勢也開始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地面戰爭爆發,但也在之後讓原本幾乎統轄整個歐洲地區的軸心國被迫投入大量軍力來維持作戰優勢。到了1941年12月,已經加入軸心國的大日本帝國為了能夠在亞洲及太平洋地區獲得領導地位,陸續襲擊位于太平洋的美國統轄地區和座落於與中南半島的歐洲殖民地,很快地於西太平洋和東亞戰區獲得了主導權。 到了1942年時日本開始在一系列的海戰中戰敗,位於歐洲的軸心國也陸續於北非戰役以及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節節敗退,這些都迫使軸心國停下進攻的腳步。1943年時,義大利法西斯政權在西西里島戰役中面對同盟國部隊嚴重失利,另一方面德軍在库尔斯克会战戰敗後失去對於東歐的領導地位,同時美國也在太平洋戰區中獲得了一連串的勝利,自此軸心國集團逐漸失去主導權並開始嘗試將佈署於各地的前線部隊進行戰略性的撤退。到了1944年時,盟軍決定登陸法國以開闢第二戰場,而蘇聯除了成功收復過去被佔領的領土外,也開始轉往進攻德國與其同盟國家的土地。在蘇聯和波蘭部隊共同攻入柏林後,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區最終在1945年5月8日德國投降的情況下宣告結束。而另一方面美國在1944年和1945年成功擊敗了日本海軍部隊並陸續佔領了數個重要的西太平洋島嶼,這使得日本列島隨時面臨同盟國部隊入侵的危機。最後在美軍分別於廣島市和長崎市投下原子彈並造成大量日本平民死亡。1945年8月8日蘇聯進攻日本控制下的中國東北地區,8月14日日本跟進宣佈願意接受無條件投降的條件,而隨著亞洲戰事的停息也意味著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 1945年時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同盟國勝利宣告結束,然而二次大戰對世界影響極為深遠,改變了往後世界的政治版圖和社會結構,特別是戰敗的軸心國集團被迫接受同盟國的安排。1945年10月24日聯合國亦宣告成立,期望能夠促進各國合作並防止未來的軍事衝突;同時戰勝的盟軍各國,也紛紛在聯合國各個機構中擔任重要職位,特別是以美國、蘇聯、中國、英國和法國5個國家為首成立聯合國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常任理事國,主導著世界的秩序.

新!!: 法国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 查看更多 »

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占法国军事管辖区

法国军事管辖区(Militärverwaltung in Frankreich;Occupation de la France par l'Allemagne)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建立的,用于管辖位于法国西部和北部的占领区。这一地区在1942年11月由“占领区”(zone occupée)更名为“北区”(zone nord),而先前南部未被占领的“自由区”(zone libre)则更名为“南区”(zone sud)。 德国国防军通过闪电战击溃法国,并在此后的第二次贡比涅停战协定中订立了占领管辖的条款。此时法方和德方均认为占领将只是暂时性的,并认为英国也将很快议和。在条款中,法方同意将其所有士兵作为战俘处置,直至一切冲突结束。 “法兰西国”(État français)取代了战败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其主权和领土范围被限制于自由区。由于旧都巴黎坐落于占领区内,其政府所在地即迁移至奥弗涅的水疗城镇维希,由此此政权通称维希法国。 名义上维希政府对全法国具有管辖权,但占领区的军事管辖事实上为纳粹独裁。1942年11月11日,为应对同盟国于1942年11月8日对法属北非的入侵(火炬行动),德国和意大利入侵了自由区(),将军事管辖扩展至法国全境。维希政府仍旧存在,但其权力更加受限。 在诺曼底和普罗旺斯的登陆行动之后,法国获得解放,军事管辖也由此结束。名义上军事管辖由1940年5月持续至1944年12月,但事实上法国的大部分领土在1944年夏季即已全部解放。.

新!!: 法国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占法国军事管辖区 · 查看更多 »

第二次意大利獨立戰爭

二次義大利獨立戰爭,也稱為法奧戰爭、薩奧戰爭或是1859年義大利戰爭(Campagne d'Italie),交戰雙方為法國-薩丁尼亞聯軍和奧地利帝國,這場戰爭在意大利的統一過程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新!!: 法国和第二次意大利獨立戰爭 · 查看更多 »

第五元素 (電影)

《第五元素》(Le Cinquième élément)是部1997年的法国英语科幻动作片,由吕克·贝松担任导演和编剧,剧本根据他设想的故事题材创作,影片由布鲁斯·威利斯、加里·奥德曼和米拉·乔沃维奇主演,主要情节发生在23世纪,威利斯饰演开出租车为生的前特种部队少校科本·达拉斯,这天一位青年女子莉露突然掉进他的车里,阴差阳错之下,他需要承担起拯救地球的重任。达拉斯和莉露一起寻找4块神秘的石头,用来组建武器抵抗迫在眉睫的强大进攻。 贝松早在16岁时就开始创作这个之后会成为《第五元素》的故事,等到该片在院线上映时他已经38岁。贝松本打算在法国拍摄,但没法找到适合的取景地点,影片最终是在伦敦和毛里塔尼亚拍摄。漫画作者尚·吉罗和让-克洛德·梅济耶尔(Jean-Claude Mézières)成为本片的艺术指导设计师,两人的漫画作品对电影制作产生影响。片中的服装由让-保罗·高缇耶设计。 《第五元素》上映后所获评价以正面为主,但影评人看法两极。有人认为該片為史上最优秀暑期大片,也有人認為是史上最差。電影在商业上取得成功,以9000萬美元预算取得了超过2.63亿美元的全球票房。本片发行时刷新了欧洲电影成本纪录,也创下了法国电影的票房纪录,直至2011年才被《无法触碰》超越。.

新!!: 法国和第五元素 (電影) · 查看更多 »

第六次反法同盟

在第六次反法同盟(1812年—1814年)中,由匈牙利、普魯士、俄羅斯、瑞典、大不列顛與愛爾蘭聯合王國及萊茵聯邦的某些邦國組成的同盟,打敗了法國,拿破崙被放逐到義大利的厄爾巴島。拿破崙俄法戰爭中遭受慘敗後,歐洲的力量組成第六次反法同盟,拿破崙率軍40萬與聯軍作戰。不料,各附庸小邦國乘機起來擺脫法國控制,拿破仑陷入困境。在1813年十月的萊比錫戰役中,在薩克森擊敗拿破崙的軍隊。在1814年3月30日,聯軍攻陷巴黎,拿破崙被迫退位,被放逐到義大利的厄爾巴島,波旁王朝復辟,路易十八登上皇位。然而,拿破崙從戒備森嚴的厄爾巴島上逃了出來。1815年3月20日,進占巴黎,重新登上皇位,建立了「百日王朝」。 在第六次反法同盟中,250萬軍人參與了戰爭,總共約有200萬人陣亡。重要战役包括民族會戰及斯摩棱斯克戰役等。.

新!!: 法国和第六次反法同盟 · 查看更多 »

第戎

戎(Dijon),法国东部城市,勃艮第-弗朗什-孔泰大區的首府和科多爾省的省会,也是该大区内人口数量最多的城市,距离巴黎东南大约290公里。第戎历史悠久,其城市建于罗马时代,中世纪时为勃艮第王国(Royaume de Bourgogne)的首府,现市内留有大量的历史文化遗产。第戎地势平坦,除武士河(l'Ouche)和勃艮第运河(Canal de Bourgogne)外,市内无大型河流。第戎总体上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但因其地理位置距离海岸线较远,大陆性特征较为明显,即夏季干燥,冬季较寒冷,气温年较差大。勃艮第也是法国四大美食之都之一,蜗牛菜、芥末、勃艮第牛肉火锅等都是第戎的传统美食,第戎附近也是法国勃艮第葡萄酒产区(AOC Bourgogne)。.

新!!: 法国和第戎 · 查看更多 »

算盘

算盘,是算數的工具,以排列成串的算珠作為計算工具,矩形木框内排列一串串等数目的算珠稱為檔。用算盘计算称珠算,珠算有对应四则运算的相应法则,统称珠算法则。相对一般运算来看,熟练的珠算不逊于電子計算器,尤其在加减法方面。根据珠算演变而来的珠算式心算成了速算技术的一种。 ,亚太日报,2013年12月5日.

新!!: 法国和算盘 · 查看更多 »

篮球

籃球是一個由兩隊參與,在一個長方形籃球場進行的球類運動,每隊出場5名隊员,可將球向任何方向傳、投、拍、滾或運,目的是將籃球投入對方球籃得分,並阻止對方獲得控球權或得分。籃球是世界上最多人觀看的球類活動之一,從1936年起就是奧運的正式競賽項目之一。 在三分線內投進可得兩分,若在三分線外投籃,可以得到三分。在比賽結束時,得分最多的球隊獲勝,但若二隊平手,會進行延長賽。在球賽中,控球者可以用持續運球(將球彈到地上,再反彈到自己手中)的方式行進或奔跑,也可以將球傳給其他隊員,但若走步(掌控球者沒有運球,且移動超過指定範圍或指定方式)、翻球或二次運球均是違例。 違例是違反籃球比賽的遊戲規則,罰則為失去控球權並由對方發界外球。'''犯規'''則分為一般性犯規(如有身體接觸而侵犯他人等)與技術性犯規(如口出穢言、不服判決、延誤比賽等非體育道德行為等),若個人於單場比賽中累計犯規超過一定次數,將被判下場,無法繼續上場比賽。若一球隊正要投籃時,防守球隊犯規,進攻球隊獲得罰球的機會。如有技術性犯規時,另一隊可以罰球,而且罰球後可自中場發球。.

新!!: 法国和篮球 · 查看更多 »

簡稱

簡稱(英语:For short 或 Abbreviation)是一個名稱的簡短稱呼。簡稱有時又叫作縮寫,但兩者意思並非完全一樣。簡稱既可從全稱中選取關鍵字,也可以用一些通俗的簡短叫法,而縮寫則只能是前者。.

新!!: 法国和簡稱 · 查看更多 »

米制

--或稱--(metric system)是一個國際化的-zh-hk:十進制;zh-cn:十进制;zh-tw:十進位;-量度系統。法國在1799年開始使用米制,是第一個使用米制的國家。源自米制的國際單位制已成為國際大多數國家的主要量度系統。美國是现今工業化國家中唯一未將國際單位制定義為官方量度系統的國家,不過自從1866年起也已開始在科研、医疗和军事领域使用國際單位制。英國政府已承諾將許多量測單位改為米制系統,但民间還沒有普遍使用,一般常用的單位仍是英制單位。 設置米制系統的原意是制訂一個所有人都可以使用的系統,但為了政府或標準管理機構管理的需要,米制系統設置過程中仍然有對應標準單位(如長度一米或質量一千克)的米制系統原器。在1875年以前,米制系統原器是由法國政府所保管,在1875年後已交由國際度量衡大會(CGPM),最後一項仍在使用的米制系統原器是國際千克原器,若國際單位制採用新的定義,也就不再使用國際千克原器作為質量單位千克的標準。 米制系統的一個主要特徵就是有一套互相關連的基本單位標準以及一套十的次幂的標準單位詞頭。利用基本單位及詞頭的組合可以用來產生較大或較小的衍生單位,取代以往使用的非標準化的單位。米制系統一開始為著商業需求而制訂,但其的單位也適合科學及工程方面的應用。 在19世紀時,不同的科學或工程定律使用的米制系統不一定相同,造成各米制系統會使用不同的基本單位,即使不同的定義都是基於公尺及千克的定義,但不同米制系統仍造成許多使用上的不便及混亂。在20世紀時科學家們針對不同的米制系統,重新整理一套國際通用的單位系統,1960年時國際度量衡大會訂定了國際單位制(Système international d'unités,簡稱SI),隨後也成為國際標準的米制系統。.

新!!: 法国和米制 · 查看更多 »

米其林

米其林公司(Compagnie Générale des Établissements Michelin, )是一家總部設於法國克莱蒙费朗的輪胎生產商,該公司是法國最大、全球第二的輪胎及橡膠製品製造商,亦以「紅與綠」(Red and Green)旅遊指南及米其林餐廳評分馳名。.

新!!: 法国和米其林 · 查看更多 »

米其林指南

《米芝蓮指南》(Le Guide Michelin)是法国知名輪胎製造商米芝蓮公司所出版的美食及旅遊指南書籍的總稱,其中以評鑑餐廳及旅館、封面為红色的「」(Le Guide Rouge)最具代表性,所以有時《米芝蓮指南》一詞特指「紅色指南」。除了紅皮的食宿指南之外,還有綠色封面的「」(Le Guide Vert),內容為旅遊的行程規劃、景點推薦、道路導引等等。 近年《米芝蓮指南》在欧洲的影響力有下降的趨勢,因此開始開拓海外新市場,例如美國與日本等東亞和北美的地點。2007年3月14日,米其林在东京宣布將於同年11月推出日文與英文版的《米芝蓮指南-東京篇》,日本成為世界第22個、亞洲第一個納入《米芝蓮指南》評選的國家。2008年底《米芝蓮指南-香港、澳門篇》推出,為繼東京之後納入評選的亞洲城市,並為《米芝蓮指南》前進中國大陸市場的敲門磚。2016年9月21日,米其林正式发布首版2017年上海米其林指南,成为中国继香港与澳门两个城市后,第三个评写都市。新加坡也於同年開辦首屆,台北則於2018年春季推出。.

新!!: 法国和米其林指南 · 查看更多 »

米約高架橋

米約高架橋(le Viaduc de Millau,)是一座位於法國南部米約(Millau)附近的公路橋,最高橋塔頂點高於基座,是全世界結構高度最高的橋樑。其橋面高度,排世界第十二。米約高架橋是巴黎到蒙彼利埃(Montpellier)的A75-A71路軸的一部份,其建造共花去了約4億歐元,用時3年多,2004年12月14日正式揭幕,同月16日通車。該橋樑也在2006年時,獲(IABSE)頒發「」(Outstanding Structure Award)獎項。.

新!!: 法国和米約高架橋 · 查看更多 »

米迪运河

米迪运河(法语:Canal du Midi)也叫南运河(Midi在法语里有南方之意)、朗格多克运河(Canal du Languedoc)或双海运河(Canal des Deux-Mers),是法国南部一条连结加龙河与地中海的运河。是沟通地中海和大西洋比斯开湾间内陆水路系统的主要连接线。运河东起地中海港口城市,埃罗省的塞特港,西至上加龙省首府图卢兹附近与加龙河相接。整个航运水系涵盖了船闸、沟渠、桥梁、隧道等328个大小不等的人工建筑。运河建于1667年至1694年之间,是17世纪法国的重要工程。运河设计师是皮埃尔-保罗·德里凯(Pierre-Paul Riquet),他在设计上匠心独运,使运河与周边环境融为了一体,在技术上大胆创新,第一次在地下建筑中使用炸药,在贝济耶附近的岩石高地上开凿出一条长157米的隧道。1996年米迪运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新!!: 法国和米迪运河 · 查看更多 »

米蘭

米蘭(Milano)是歐洲國家義大利的西北方大城,也是米蘭省的省會和倫巴第大區的首府,位於義大利人口最密集和發展程度最高的倫巴第平原上。它是歐洲南方的重要交通要點,歷史相當悠久,以觀光、時尚與建築景觀聞名於世。米蘭市区目前有182萬居民,其都会区超过800万人是歐洲三大都會區之一。總面積約有1,982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超過2,000人居住。目前米蘭市長為Giuseppe Sala。 市区生產總值占義大利國內生產總值的4.8%,這個地區也被稱為藍香蕉(Blue Banana),是歐洲人口最密集與工業最發達的地區之一。 米蘭最初被凱爾特人當中的因蘇布雷人(Insubres)稱為Medhlan。後來羅馬人在西元前222年征服該地後,稱它為Mediolanum。米蘭因此成為羅馬帝國最繁榮的地區之一,並在286年至402年成為西羅馬帝國的首都。米蘭在中世紀時期則被稱為Mailand,德語目前依然使用這個名字,它來自於凱爾特語的Mid-lan,意為“平原中心”。拿破崙於1796年佔領米蘭,並於1805年將米蘭當作義大利王國的首都。米蘭隨後成為受到奧地利帝國所控制的倫巴第-威尼西亞王國首都,並於1859年成為薩丁尼亞王國的一部份,逐漸隸屬於義大利王國。 米蘭是一個國際性及國際化的城市,有15.2%的人口出生於國外。這個城市依然是歐洲主要的運輸和工業中心,米蘭是歐洲聯盟當中第10重要的商業和金融中心(2009年).

新!!: 法国和米蘭 · 查看更多 »

米歇尔·理查德·德拉兰德

米歇尔·理查德·德拉兰德(Michel Richard Delalande,),作为一位多产的法国巴洛克作曲家,他是法国大经文歌的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他写了将近80首大经文歌,同时他也是管风琴演奏家。此外,他的管弦乐作品以“国王晚宴交响曲”著称。德拉兰德也写芭蕾舞剧和抒情悲剧。.

新!!: 法国和米歇尔·理查德·德拉兰德 · 查看更多 »

米歇尔·福柯

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法国哲学家和思想史学家、社會理論家、語言學家、文學評論家、性學大師。他对文学评论及其理论、哲学(尤其在法语国家中)、批评理论、历史学、科学史(尤其医学史)、批评教育学和知识社会学有很大的影响。他被认为是一个后现代主义者和后结构主义者,但也有人认为他的早期作品,尤其是《词与物》还是结构主义的。他本人对这个分类并不欣赏,他认为自己是继承了现代主义的传统。他认为后现代主义这个词本身就非常的含糊。 有人就他的结构主义或后结构主义的倾向质疑他的政治活动。在这一点上他的处境与诺姆·乔姆斯基、乔治·莱考夫和简·雅各布相同。福柯的思想多有受尼采影響之處。2007年,《時代高等教育指南》把他列為最多人引述的人文科學學者。 華人學界介紹傅柯思想的有不少,應用他的思想分析問題及批判別人亦有很多。.

新!!: 法国和米歇尔·福柯 · 查看更多 »

米歇尔·普拉蒂尼

米歇尔·弗朗索瓦·普拉蒂尼(Michel François Platini),),生于法国洛林,昵称“足球场上的拿破仑大帝”、已退役的法国足球运动员,世界足球史上最佳法国传奇巨星之一,齐达内与之并列为法国历史上最佳足球巨星。 2004年,他位列球王贝利評選的125位最出色的在世球星(FIFA 100)中。通常认为普拉蒂尼是20世紀80年代最出色的中場球員,曾是歐洲足協主席及法國足球總會副會長。.

新!!: 法国和米歇尔·普拉蒂尼 · 查看更多 »

精英主义

菁英主義(Elitism)是从现实主义出发来理解和阐释政治与社会的结构及其发展的一种理论,認為應該由少數具備知識、財富與地位的社會菁英,來進行政治決策,主導社會走向。其同義詞為寡頭政治,其反義詞為民粹主義。.

新!!: 法国和精英主义 · 查看更多 »

納粹德國

纳粹德国是1933年至1945年阿道夫·希特勒和纳粹党统治下的德国的通称。在希特勒统治之下,德国转变为一法西斯主义极权国家,国内近乎一切事务均为纳粹党所控制。1945年5月同盟国战胜德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宣告结束,纳粹德国亦不复存在。 1933年1月30日魏玛共和国总统保罗·冯·兴登堡任命希特勒为德国总理,纳粹党由此开始清除国内一切政治反对力量,巩固自身权力。1934年8月2日兴登堡去世,希特勒将总理和总统职权合一,成为德国独裁者。1934年8月19日全民公投正式确定希特勒的德国“元首”头衔,一切权力都集中至希特勒手中,其辞令高于一切法律。纳粹政府并非相互协调协作的整体,而是不同内部派别组成的集合,各派别间进行权力斗争,试图获得希特勒的偏爱。大萧条期间,纳粹通过没收犹太人、共产主义者和宗教人士的财产,大规模军事支出和混合经济体制稳定了经济并结束了大规模失业的局面。包括高速公路系统在内的公共工程建设亦同时进行,经济恢复稳定局面,纳粹政权亦提升了其受欢迎度。 种族主义(尤其是反犹太主义)是该政权的中心特性之一,日耳曼人(北欧人种)被认为是雅利安人种中最为纯正者,由此即为优等人种。犹太人及其他不适宜的人种则受到迫害并遭屠杀。反希特勒统治的抵抗运动则遭残酷压制。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反对人士遭到杀害、逮捕或驱逐。基督教教会亦受到打击,教会领袖受监禁。教育重心集中于种族生物学、人口政策及为军事服务的体育。女性的就业和教育机会大幅减少。力量来自欢乐组织进行娱乐和旅游活动,1936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则向世界展示了第三帝国的气象。部长约瑟夫·戈培尔有效通过电影、大规模集会以及希特勒的演说,达到控制舆论的目的。政府同时还限制艺术表达,推广一些特定的艺术形式,否定和封禁其他艺术形式。 1930年代末期纳粹德国对于领土的要求日益扩张,若得不到满足则以战争相威胁。1938年和1939年,纳粹德国先后吞并和。希特勒同斯大林达成互不侵犯协议,并于1939年9月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打响。德国同意大利和其他轴心国结盟,至1940年已征服欧洲大部分地区,并对英国进行威胁。总督辖区在征服地区建立起来,而在波兰剩余地区则建立了总督府。犹太人和其他不受欢迎的群体被送往纳粹集中营和灭绝营并被杀害。 1941年德国对苏联发动入侵之后,战争局面开始扭转,而到1943年德国则遭遇了严重的军事失败。1944年对德国的大规模轰炸持续升级,轴心国力量开始自东欧和南欧撤退。盟军登陆法国之后,在一年时间内苏联从东部入侵,其他同盟国力量则从西部入侵,德国战败投降。希特勒拒绝承认失败,导致战争最后阶段德国基础设施受到严重破坏,与战争相关的死亡人数继续攀升。同盟国展开去纳粹化进程,并将剩余的纳粹领导人送往纽伦堡进行战争罪的审判。战后纳粹德国东部领土被并入苏联和波兰,而剩余德国领土则被苏联、美国、英国和法国军事占领,直到1949年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成立,德国领土被一分为二。.

新!!: 法国和納粹德國 · 查看更多 »

維持和平

維持和平(Peacekeeping)的活動,旨在創造有利於維持持久和平的條件。經研究發現,維和能減少戰場上平民的死亡,並降低再次引發戰爭的風險。.

新!!: 法国和維持和平 · 查看更多 »

網路

#重定向 网络.

新!!: 法国和網路 · 查看更多 »

縣 (法國)

縣(Canton)是法国的行政区划,每一个区分为若干个縣。.

新!!: 法国和縣 (法國) · 查看更多 »

约瑟夫·德·迈斯特

约瑟夫·德·迈斯特伯爵(Le comte Joseph de Maistre,),是薩伏依的哲學家、作家、律師及外交官。在法國大革命之後的那段期間,他挺身為階級社會與君主制辯護。迈斯特是薩丁尼亞-皮埃蒙特國王的臣民,他曾任薩伏依參議會議員(1787年-1792年)、駐俄羅斯大使(1803年-1817年)以及在首都都灵擔任首相(1817年-1821年)。.

新!!: 法国和约瑟夫·德·迈斯特 · 查看更多 »

约阿希姆·杜·贝莱

约阿希姆·杜·贝莱(Joachim du Bellay,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诗人。他为七星诗社的成员,1549年发表最早的法语彼特拉克的十四行诗。其著作包括拉丁语诗歌和讽刺诗文。在1549年,他还写了重要的理论著作《保卫和荣耀》。.

新!!: 法国和约阿希姆·杜·贝莱 · 查看更多 »

纪念碑

紀念碑,是一種紀念性建築物。可用以紀念人或事。.

新!!: 法国和纪念碑 · 查看更多 »

纳瓦拉国王

#重定向 纳瓦拉君主列表.

新!!: 法国和纳瓦拉国王 · 查看更多 »

纺织工业

纺织工业涉及的领域很多,分类方式也有几种,可以按照纺织加工的材料来分:.

新!!: 法国和纺织工业 · 查看更多 »

纽约

纽约(New York)是位於美國紐約州的城市,為美国人口最多的城市、紐約都會區的核心、以及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是对全球的经济、商业、金融、媒体、政治、教育和娱乐具有极大影响力的国际大都会。纽约还是聯合國總部所在地,因此紐約也被认为是世界外交的中心。纽约还被称为「世界文化之都.

新!!: 法国和纽约 · 查看更多 »

纽约证券交易所

纽约证券交易所(New York Stock Exchange,英文缩写:NYSE,有時簡稱紐約證交所)与泛歐股票交易所合并前是世界上第二大证券交易所。交易时间为除周末和例行休市日的9:30-16:00(当地时间)。它曾是最大的交易所,直到1996年它的交易量被纳斯达克超过。2005年4月末,纽约证交所收购全电子证券交易所(Archipelago),成为一个盈利性机构。紐約證交所的总部位于美国纽约州纽约市百老汇大街18号,在华尔街的轉彎處南侧。2006年6月1日,纽约证券交易所宣布与泛歐交易所合并组成纽约证交所-纽约泛欧证券交易所。 纽约证券交易所有大约2,800间公司在此上市,全球市值15万亿美元。至2004年7月,三十间处于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中的公司除了英特尔和微软之外都在紐約證交所上市。.

新!!: 法国和纽约证券交易所 · 查看更多 »

纽约泛欧证券交易所

#重定向 紐約泛歐證券交易所.

新!!: 法国和纽约泛欧证券交易所 · 查看更多 »

统一教

#重定向 統一教.

新!!: 法国和统一教 · 查看更多 »

经合组织

“经合组织”可能指:.

新!!: 法国和经合组织 · 查看更多 »

经院哲学

經院哲學(scholasticism,字源為拉丁语的schola與scholasticus),又稱士林哲學,意指學院(academy)的學問。起初受到神秘、講究直觀的教父哲學影響,尤以奧古斯丁主義為最,後來又受到亞里斯多德哲學啟發。.

新!!: 法国和经院哲学 · 查看更多 »

经济

經濟是指一定範圍(國家、區域、等)內,組織一切生產、分配、流通和消費活動與關係的系統之總稱。另一涵意是隐藏的不平等的欲望交换,經世濟民是和諧的分配不平等化。而研究經濟問題、探討經濟發展規律、解釋經濟現象成因的社會科學即稱為經濟學。.

新!!: 法国和经济 · 查看更多 »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经合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Organisation de coopération et de développement économiques,OCDE;Organización para la Cooperación y el Desarrollo Económicos,OCDE)是全球35个市场经济国家组成的政府间国际组织,总部设在巴黎米埃特堡(Château de la Muette)。.

新!!: 法国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 查看更多 »

维希法国

#重定向 維希法國.

新!!: 法国和维希法国 · 查看更多 »

维克多·雨果

维克多·马里·雨果(Victor Marie Hugo,,)是一名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他是法國浪漫主義文學的的代表人物和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作家。雨果几乎经历了19世纪法国的所有重大事变。一生创作了众多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九三年》、和《悲惨世界》等。在法国,雨果主要以诗集纪念,如《静观集》和《历代传说》。他创作了4000多幅画,积极参与許多社会运动,如废除死刑。 年轻时,雨果倾向保皇主义,但随着时间推移而改变,成为共和主义的积极推动者;他的作品触及时政、社会和艺术潮流。雨果被葬于巴黎先贤祠。他的遗产被各种方式纪念,包括法国钞票上的肖像。.

新!!: 法国和维克多·雨果 · 查看更多 »

维特 (歌剧)

《维特》(Werther)是法国作曲家马斯内的歌剧,完成于1892年,脚本由爱杜亚·布劳(Edouard Blau)、保罗·米利耶(Paul Milliet)以及乔治·哈特曼(Georges Hartmann)根据歌德的小说改编而成。全剧于1892年2月16日,在维也纳宫廷剧院首次演出。.

新!!: 法国和维特 (歌剧) · 查看更多 »

维莱科特雷法令

维莱科特雷法令(Ordonnance de Villers-Cotterêts)由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于1539年8月10日至25日期间在埃纳省小城维莱科特雷颁布。同年9月6日,巴黎高等法院将其载入法律。 该法令共有192条。其中第110和111条首次确立了法语在正式文件中的使用。从那时起,法语取代拉丁语成为了法律和行政上的官方语言。.

新!!: 法国和维莱科特雷法令 · 查看更多 »

维钦托利

维钦托利(Vercingetorix,约前82年-前46年)是高卢阿维尔尼人的部落首领,曾领导高卢人对罗马统治的最后反抗。 维钦托利是阿维尔尼首领之子,在高卢战争末期,他领导高卢人民试图将入侵的凯撒及其军队赶出高卢。最终在前52年的阿莱西亚之战中败北,随后被押送罗马关押,并在前46年凯撒庆祝胜利仪式期间处决。 V Category:高卢 V.

新!!: 法国和维钦托利 · 查看更多 »

罗姆人

罗姆人(Roma)(常訛稱為吉普賽人或吉卜賽人)为起源于印度北部,散居全世界的流浪民族。不過,“吉普赛”一词源于欧洲人对罗姆人起源的误解,当时欧洲人认为罗姆人来自埃及,于是称之为“埃及人”,而“吉普赛”是“埃及”的音变。而大多数罗姆人也认为“吉普赛人”這個名称有歧视意义,所以並不使用。 其他地区对包括了:波希米亚人(法国)、黑塔诺(黑塔娜)(西班牙)、茨冈人(俄罗斯)、埃弗吉特人(阿尔巴尼亚)、罗里人(伊朗)、阿金加诺人(Atsinganoi,希腊)、阿什卡利人與。羅姆人称自己为罗姆(Rom),敘利亞和波斯吉卜賽人的「多姆人」(Dorn),在梵文中對應是「Doma」,現代印地語是「Dom」,意思是「靠歌舞為生的下等人」。在歐洲羅姆语中,“罗姆”的原意是“人”。 罗姆人以其神秘的形象著称,历史上多从事占卜、歌舞等职业。但罗姆人也因為流浪與貧窮的生活所演化出的特殊生活方式與求生方法而長期遭受歧视和迫害。羅姆人犯罪率的確較高,至今有许多人对罗姆人仍保有极其反面的印象,认为罗姆人是乞丐、扒手、小偷或人贩子。.

新!!: 法国和罗姆人 · 查看更多 »

罗密·施奈德

罗密·施奈德(Romy Schneider,)是一位奥地利的演员,15岁时即开始演艺生涯。1955年至1957年,因出演《茜茜公主》三部曲女主角茜茜公主而出名。.

新!!: 法国和罗密·施奈德 · 查看更多 »

罗兰之歌

羅蘭之歌(La Chanson de Roland)是一首法蘭西11世紀的史詩(武功歌),改編自西元778年查理曼統治時期發生的隆塞斯瓦耶斯隘口戰役。它是現存最古老的重要法語文學,在各種手稿中皆有提及,證明了它在12世紀至14世紀間,廣大且長久的流行。 創作的年份在1040年到1115年之間,因年代久遠作者已不可考。最早的版本出現在1040年左右,直到1115年為止,增加並修改了不少篇幅,最終的版本大約有4,000行的詩歌。這首史詩是武功歌中第一個也是最傑出的例子之一,與《熙德之歌》齊名。.

新!!: 法国和罗兰之歌 · 查看更多 »

罗克福干酪

罗克福干酪 (le Roquefort),又译“洛克福奶酪”,是羊奶蓝霉干酪的一种,产于法国南部的塔恩河附近圣阿夫里克(Saint-Affrique)镇苏宗尔河畔的罗克福尔(Roquefort-sur-Soulzon)村。罗克福干酪与和产于意大利的古冈左拉干酪、英国的斯蒂尔顿芝士等并称世界三大蓝霉干酪(The Big Three)。尽管其他地方也有类似的干酪出产,但是欧洲法律(欧洲原产地命名保护和法国原产地命名控制)规定只有在苏宗尔河畔的罗克福尔村的岩洞中发酵成熟的蓝霉干酪才能享有罗克福干酪的名字。 罗克福干酪外观呈白色,带有强烈的盐香味,手感湿软而易碎,通体布有均匀的蓝绿色纹路。它气味独特,入口先感醇厚,继而甘甜,再转为烟熏味,最后化为咸味留在口中。罗克福干酪不带外皮,外层咸味稍重。通常一块完整的罗克福干酪的重量在2.5到3千克之间,厚度在10厘米左右。制造一公斤的此种干酪需要约4.5公斤的羊奶。罗克福干酪富含蛋白质和矿物盐,特别是钙盐与钠盐。.

新!!: 法国和罗克福干酪 · 查看更多 »

罗纳河

隆河(Rhône;普罗旺斯語:Roun;Rhone, Rodano - 都从拉丁语Rhodanus来)是欧洲主要河流之一。.

新!!: 法国和罗纳河 · 查看更多 »

罗马

羅馬(Roma)是意大利首都及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是世界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古羅馬文明的發祥地,因建城歷史悠久並保存大量古蹟而被暱稱為「永恆之城」。其位於意大利半島中西部,台伯河下游平原地的七座小山丘上,市中心面積有1200多平方公里。羅馬同時是全世界天主教會的中樞,擁有700多座教堂與修道院、7所天主教大學,市內的梵蒂岡城是罗马主教即天主教会教宗及聖座的駐地。羅馬與佛羅倫斯同為義大利文藝復興中心,現今仍保存有相當豐富的文藝復興與巴洛克風貌;1980年,羅馬的歷史城區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新!!: 法国和罗马 · 查看更多 »

罗马天主教

#重定向 天主教會.

新!!: 法国和罗马天主教 · 查看更多 »

罗曼式建筑

罗曼式建筑(Romanesque architecture,又译罗马式建筑、罗马风建筑、似罗马建筑)为欧洲中世纪一种以半圆拱为特征的建筑风格,并从12世纪开始逐渐过渡到以尖拱为特征的哥特式建筑。虽然对于这一风格的起源时间有从6世纪到10世纪等不同的提议,尚未达成共识,但其建筑实例遍及欧洲大陆,使其成为自古罗马建筑之后第一种风靡欧洲的建筑形式。在英格兰,这一风格在传统意义上更倾向于指诺曼式建筑。 罗曼式建筑兼有西罗马和拜占庭建筑的特色,并因其结实的质量、厚重的墙体、半圆形的拱券、坚固的墩柱、拱形的穹顶、巨大的塔楼以及富于装饰的连拱饰而知名,显得雄浑而庄重。每座建筑有明确、清晰的形式,并且常常采用规则对称的平面,所以在与随后的哥特式建筑比较时,总体上会有一种质朴的形象。尽管有地域特征和材料差异,这一形式仍可以在欧洲各处被识别。 很多城堡建设在这一时期,但是这一数目被教堂远远超过。最为显著的是那些修道院教堂,它们中很大一部分依旧挺立而且近乎完整,常常使用Bannister Fletcher, A History of Architecture on the Comparative Method’’.

新!!: 法国和罗曼式建筑 · 查看更多 »

罗曼语族

罗曼语族(又稱羅馬語族、拉丁语族),属於印欧语系,是从意大利语族衍生出来的现代语族,主要包括从拉丁语演化而来的现代诸语言。操罗曼语族语言的人主要包括传统意义上的“欧洲拉丁人”。罗马帝国瓦解之后,原本统一的拉丁语也随地域的不同而产生各类方言。这些方言就是今日罗曼诸语言的雏形。 尽管如此,现代罗曼语族诸语言和古老的拉丁文之间已经存在很大不同了。比如,现代罗曼语多以冠词和介词来替代拉丁文詞尾复杂的格变化;现代罗曼语用助动词来构成复合时态,这也是拉丁文不具备的。 尽管都是从拉丁语演化而来的,罗曼诸语言之间仍存在比较显著的差别。造成这些差别的原因包括:历史传统的彼此隔绝、古罗马帝国治前的地域性古语的影响、罗马帝国覆灭后频繁的战争和社会变迁,以及文艺复兴时期各种地域文化之间的冲突和共融,等等。.

新!!: 法国和罗曼语族 · 查看更多 »

网球

网球是一项体育运动,常见的有一对一的单打和二对二的双打,对抗双方隔着球网,用球拍将橡胶製空心球击打至对方场地中,目标是令对方无法将球按规则击回。 网球现在是一项奥运会比赛项目,适合社会各阶层与年龄段人群。现代網球起源于英格兰伯明翰的“草地网球”。1890年,网球比赛规则定型,至今调整不多,仅有的修改包括规定发球者的位置和引入“平分规定”,與1970年美國網球公開賽第一次試行搶七規則(由發明)。近来网球大赛引进了电子监控系统和球员挑战规则,使球员有机会用技术手段确定球是否出界。 网球比赛的观众数目众多,四大满贯赛事特别受到关注,包括澳网(硬地)、温网(草地)、法网(红土)和美网(硬地)。.

新!!: 法国和网球 · 查看更多 »

羊脂球

羊脂球(法语:Boule de Suif,英语:Butterball),或譯為脂肪球,世界文学名著,法國文学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說代表作,福樓拜稱之為「可以流傳於世的傑作」。.

新!!: 法国和羊脂球 · 查看更多 »

美好年代

美好年代(法語:Belle Époque)是歐洲社會史上的一段時期,從19世紀末開始,至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而結束。美好年代是後人對此一時代的回顧,這個時期被上流階級認為是一個「黃金時代」,此時的歐洲處於一個相對和平的時期,隨著資本主義及工業革命的發展,科學技術日新月異,歐洲的文化、藝術及生活方式等都在這個時期發展日臻成熟。此時期約與英國的維多利亞時代後期及愛德華時代相互重疊。.

新!!: 法国和美好年代 · 查看更多 »

美國獨立戰爭

美國獨立戰爭(American War of Independence 或American Revolution;1775年—1783年),或稱美國革命戰爭(American Revolutionary War),是英國與準備獨立的美利堅及法國這個欧洲强国之間的一場戰爭。 這場戰爭主要是始於是北美十三殖民地為了對抗英國的經濟政策,但後來卻因為法國加入戰爭對抗英國,而使戰爭的範圍遠遠超過英屬北美洲之外。因此,英國決定與當地的印地安人結盟,以增加勢力。 在獨立戰爭初期,英國能夠充分利用皇家海軍船堅炮利的優勢控制十三殖民地的沿海城市,但對於如何控制內陸地區、及應對盤據內陸、熟悉地形、驍勇善戰的殖民地民兵卻束手無策。隨著法國海軍在切薩皮克海戰大捷奪得制海權,英軍於1781年的約克鎮之圍城戰役中慘敗投降,並於1783年被逼簽訂《巴黎條約》承認美國獨立。但因為大量於戰後由十三殖民地逃至北方的英屬北美,反而導致新建國的美國立國後經濟困頓蕭條、甚至於冬季出現疫潮及飢荒,以及作為英國殖民地的加拿大出現短暫的興旺。.

新!!: 法国和美國獨立戰爭 · 查看更多 »

美元

美元(United States Dollar;ISO 4217代码:USD),又稱美圓、美金,(美國)聯邦儲備票據,是美国作為存款債務的官方货币。它的出现是由于《1792年铸币法案》的通过。它同时也作为储备货币在美国以外的国家广泛使用。目前美元的发行是由美国联邦储备系统控制。美元通常可以使用符号“$”来表示,而用来表示美分的标志则是“¢”。国际标准化组织为美元取的ISO 4217标准代号为USD。.

新!!: 法国和美元 · 查看更多 »

美国

美利堅合眾國(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簡稱为 United States、America、The States,縮寫为 U.S.A.、U.S.),通稱美國,是由其下轄50个州、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五个自治领土及外岛共同組成的聯邦共和国。美國本土48州和联邦特区位於北美洲中部,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面是加拿大,南部和墨西哥及墨西哥灣接壤,本土位於溫帶、副熱帶地區。阿拉斯加州位於北美大陸西北方,東部為加拿大,西隔白令海峽和俄羅斯相望;夏威夷州則是太平洋中部的群島。美國在加勒比海和太平洋還擁有多處境外領土和島嶼地區。此外,美國还在全球14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着374個海外軍事基地。 美国拥有982萬平方公里国土面积,位居世界第三(依陆地面積定義为第四大国);同时拥有接近超过3.3億人口,為世界第三人口大国。因为有着來自世界各地的大量移民,它是世界上民族和文化最多元的國家之一Adams, J.Q.; Strother-Adams, Pearlie (2001).

新!!: 法国和美国 · 查看更多 »

美洲

美利堅洲(英文:Americas),简称美洲,位于西半球,自然地理分为北美洲和南美洲,面積達4254.9万平方公里,佔地球地表面积的8.3%、陆地面积的28.4%。人文地理则将之分为盎格鲁美洲(大多使用英語)和拉丁美洲(大多使用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美洲地区拥有大约9.5亿居民,占到了人类总数的13.5%。 最早发现并移民美洲的美洲原住民是东亚人后裔,迁徙时间至晚约在一万年前。多数原住民已经被欧洲移民有组织屠杀,已经不是主要居民。对于欧洲人来说,美洲最初并不为所知,后被航海家哥伦布于1492年发现,並误认为是印度,以致称当地人为印第安人流传之今。后以意大利探险家亚美利哥·韦斯普奇的名字命名,并沿用至今。 最先是西班牙和葡萄牙向美洲移民,后来荷兰、英国、法国也向那里移民。1776年,美洲诞生第一个西方殖民独立国家——美国。.

新!!: 法国和美洲 · 查看更多 »

羽管键琴

#重定向 大鍵琴.

新!!: 法国和羽管键琴 · 查看更多 »

羅馬帝國

羅馬帝國(Imperium Rōmānum,;通用希腊语和中古希腊语:Βασιλεία τῶν Ῥωμαίων, 转写:)是上古時期的一個文明帝國,承接着先前的羅馬共和國。中國史書稱為「大秦」或「扶菻」。 前44年,羅馬共和國將領凯撒成爲終身獨裁官,象征着共和制的結束;至前27年,屋大維成爲奧古斯都,象征着羅馬帝國的開端。其首府羅馬城在公元前100年至公元400年這段時期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直至公元500年其遷都至拜占庭(又稱君士坦丁堡、新羅馬),該城才隨之取代羅馬城成爲世界最大城市,帝國人口亦增長到五千至九千萬,大約是當時世界總人口的约20% 罗马帝国可分为前期(前27年—200年)、中期(200年—395年)和後期〔395年—1204年/1453年〕三个阶段。 羅馬共和國末年,政局由于一連串的內戰和政治角力變得非常不穩定。公元前44年,共和國將領凯撒被元老院封爲終身獨裁官後不久,便遭到刺殺身亡。直至公元前31年,屋大維在亚克兴角战役擊敗對手马克·安东尼和女王克娄巴特拉七世,吞并埃及托勒密王国後,共和國的政局仍然不明朗。至公元前27年,元老院放棄共和制,賜君權及奧古斯都頭銜予屋大維,這象征着羅馬共和國的終結。這時元老院仍然存在,但大權已掌握在屋大維手中。最初幾位皇帝都以「第一公民」自居。 屋大維征战的勝利擴張了帝国的領土。立國之初的兩個世紀,帝國的政局有着前所未見的穩定,這段時期被稱爲「羅馬治世」。直到公元41年,帝国第三位皇帝卡里古拉被刺身亡後,元老院曾经考虑恢復共和政制,但罗马禁卫军架空元老院,遂立克劳狄一世爲帝。克劳狄一世在位期間,帝国繼屋大維後首次征战不列颠尼亞。公元68年,克劳狄一世的繼位者尼祿在兵變中自殺身亡,帝国遭遇一連串短暫的內戰,同時猶太地區更爆发第一次起義,這段時期曾经有四位軍團將領稱帝。維斯帕先在公元69年戰勝其他將領,建立弗拉维王朝。其繼位者提图斯,在公元79年維蘇威火山爆发後開放斗兽场。提图斯只短暫在位两年,便由其兄弟图密善繼位爲帝国第11位皇帝。图密善最后亦遭到刺殺身亡。元老院後來封涅尔瓦爲皇帝,這亦是羅馬五贤帝之首,開辟一段長達八十多年的政局穩定時期。罗马第13位皇帝图拉真是羅馬五贤帝之中的第二位,他在位時見證帝國的最大版圖。 康茂德在位時,帝国開始出现衰退之兆。公元192年康茂德被刺殺身亡,觸發五帝之年,有五人同時稱帝,分别是佩蒂纳克斯、尤利安努斯、奈哲尔、阿尔拜努斯和塞普蒂米乌斯·塞维鲁,事件最後由塞普蒂米乌斯·塞维鲁取得勝利。公元235年皇帝亚历山大·塞维鲁被刺殺身亡,導致三世纪危机,這段時期短短50年之內有26人被元老院封爲皇帝。直至戴克里先在位時創立四帝共治,帝國才全面恢复穩定,這段時期一共有四位皇帝共同統治羅馬帝国。這種制度並不能維持下去,很快便招致內戰。內戰最終由君士坦丁一世勝出,成爲帝国的唯一統治者。後來君士坦丁一世遷都至拜占庭,並命名為新羅馬,但史家更喜歡以其名字―君士坦丁稱之爲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自此之後一直是帝國的首都,一直到其終結。君士坦丁一世亦于313年將基督教(后成為天主教会)合法化,並由狄奧西亞一世將基督教定為國教,基督教從而成爲西方世界的主要宗教。 這時的羅馬帝國仍然是世界上的強權,並與其東面安息帝国的繼承者波斯帝國互相抗衡,持續着一個世紀的紛爭。狄奥多西一世是最後一位統治一個完整的羅馬帝國的皇帝,隨後帝國的領土因濫權、內戰、野蛮人入侵、軍事改革和經濟衰退等負面因素被日益蚕食,這時的羅馬帝國實際上已完全分裂成東西兩部份,自此之後再没有被統一過。公元410年及公元455年,西面的羅馬城相繼被西哥德人和汪達爾人等日爾曼部族入侵,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皇帝罗慕路斯·奥古斯都路斯被奥多亚塞废黜,這象征着西罗马帝国的終結。但是,由於罗慕路斯·奥古斯都路斯從未被東罗马帝国所承认,所以嚴格上來説,只有在西罗马帝国上一位皇帝尼波斯在公元480年去世後,才可以正式爲罗马帝国在西歐的統治劃上句號。而東罗马帝国則一直存在至1453年,君士坦丁堡被土耳其人攻陷、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戰死爲止。史学家會称东罗马帝国爲拜占庭帝国。 羅馬帝國是世界歷史上其中一個最偉大的帝國,無論經濟、文化、政治和軍事上的成就都達到很高的水平。羅馬帝國存在將近一千五百年,帝国的疆域在图拉真在位末年(117年)達到全盛,控制着大约五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統治着七千萬的人口,這相當於當時世界總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一。羅馬帝國幅原遼闊,而且國祚長久,使拉丁希腊的语言、文化、宗教、發明、建築、哲學、法律及政府模式對後世的影響相當深遠。歐洲在整個中世纪時期,有數次對羅馬帝國的復辟,這包括拉丁帝國,以及神聖羅馬帝國。文艺复兴而後的歐洲帝國主義的興起,更使希腊、羅馬、猶太和基督教的文化向全世界傳播開去,對現代社會文明的發展有着重要影响。.

新!!: 法国和羅馬帝國 · 查看更多 »

羅曼·波蘭斯基

羅曼·波蘭斯基(Roman Polanski,Roman Polański,),猶太裔導演、編劇和演員,出生於法國巴黎,3歲時隨家人移居波蘭克拉科夫,曾經囚禁於納粹集中營,後來順利逃脫。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羅曼·波蘭斯基返回克拉科夫市,其後就讀羅茲國立電影學院,1961年離開波蘭,1976年成為法國公民。 羅曼·波蘭斯基代表作有《水中之刃》(1962年)、《反撥》(1965年)、《死結》(1966年)、《森林復活記》(1971年)、《唐人街》(1974年)、《鑰匙孔的愛》(1992年),並以《戰地琴人》贏得2002年的康城影展金棕櫚獎及奧斯卡最佳導演獎。2010年,羅曼·波蘭斯基憑《影子滅殺令》獲得柏林影展最佳導演銀熊獎和欧洲电影奖最佳导演獎。 羅曼·波蘭斯基曾在波蘭、英國、法國與美國製作電影,被認為是為數不多「真正的國際電影製片人」Freer, Ian.

新!!: 法国和羅曼·波蘭斯基 · 查看更多 »

翻案法院

翻案法院(Cour de cassation)为法国的最高法院,担当法国的最后诉诸对象的司法法院。法院坐落於巴黎的司法厅。 法国翻案法院是民事和刑事的最终上诉法院。作为司法法院,它不听取包括针对政府的索赔在内的案件,这类案件通常属于行政法院的范围,国务委员会担当最高上诉法院。法院在法国大革命期间于1790年在翻案法庭(Tribunal de cassation)的名下被建立,它的初始宗旨是有低级地方特权法院的修正司法权的复审法院。.

新!!: 法国和翻案法院 · 查看更多 »

省 (法国)

法国行政区划中,直属“第一级地方行政单位”大区(法語:région)的“第二级地方行政单位”,法语为“département”,汉语将其翻译为“省”或「府」,这类行政单位英语将其与“county”(郡)看作类似,截止2011年3月共计101个,其中5个位于法国海外省或「海外自治領」。.

新!!: 法国和省 (法国) · 查看更多 »

猫女 (电影)

《猫女》(Catwoman)是一部於2004年上映的美国科幻片,由執導,荷莉·贝瑞、本杰明·布拉特、莎朗·斯通、兰伯特·威尔森、弗兰西丝·康罗伊、艾利克斯·布斯汀主演,该片根据鲍勃·凯恩《猫女》改编而成。.

新!!: 法国和猫女 (电影) · 查看更多 »

热力学

热力学,全稱熱動力學(thermodynamique,Thermodynamik,thermodynamics,源於古希腊语θερμός及δύναμις)是研究热现象中物态转变和能量转换规律的学科;它着重研究物质的平衡状态以及与準平衡态的物理、化学过程。热力学定義許多巨觀的物理量(像溫度、內能、熵、壓強等),描述各物理量之間的關係。热力学描述數量非常多的微觀粒子的平均行為,其定律可以用統計力學推導而得。 熱力學可以總結為四條定律。 熱力學第零定律定義了温度這一物理量,指出了相互接觸的两个系統,熱流的方向。 熱力學第一定律指出内能這一物理量的存在,並且與系統整體運動的動能和系統与與環境相互作用的位能是不同的,區分出熱與功的轉換。 熱力學第二定律涉及的物理量是温度和熵。熵是研究不可逆过程引入的物理量,表征系統通過熱力學過程向外界最多可以做多少熱力學功。 熱力學第三定律認為,不可能透過有限過程使系統冷却到絕對零度。 熱力學可以應用在許多科學及工程的領域中,例如:引擎、相變化、化學反應、輸運現象甚至是黑洞。熱力學計算的結果不但對物理的其他領域很重要,對航空工程、航海工程、車輛工程、機械工程、細胞生物學、生物醫學工程、化學、化學工程及材料科學等科學技術領域也很重要,甚至也可以應用在經濟學中。 热力学是从18世纪末期发展起来的理论,主要是研究功與热量之間的能量轉換;在此功定義為力與位移的內積;而熱則定義為在熱力系統邊界中,由溫度之差所造成的能量傳遞。兩者都不是存在於熱力系統內的性質,而是在熱力過程中所產生的。 熱力學的研究一開始是為了提昇蒸汽引擎的效率,早期尼古拉·卡諾有許多的貢獻,他認為若引擎效率提昇,法國有可能贏得拿破崙戰爭。出生於愛爾蘭的英國科學家開爾文在1854年首次提出了熱力學明確的定義: 一開始熱力學研究關注在熱機中工質(如蒸氣)的熱力學性質,後來延伸到化学过程中的能量轉移,例如在1840年科學家杰迈因·亨利·盖斯提出,有關化學反應的能量轉移的研究。化學熱力學中研究熵對化學反應的影響Gibbs, Willard, J. (1876).

新!!: 法国和热力学 · 查看更多 »

热月政变

熱月政變()是法国大革命期间反對雅各賓俱樂部領導人主導公共安全委員會的一個政變。隨後,國民公會投票同意處決馬克西米連·羅伯斯庇爾,安東萬·路易·德·聖茹斯特,和革命政府的其他幾位領導成員。這次政變結束了法國大革命的最激進的恐怖統治。.

新!!: 法国和热月政变 · 查看更多 »

爱德华·菲利普

爱德华·菲利普(,,),法国共和党政治人物,法国总理。 2010年成为勒阿弗尔市长和勒阿弗尔区共同体()主席,后于2012年当选滨海塞纳省第七选区的国民议会议员。 2017年5月15日,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任命他担任法国总理。.

新!!: 法国和爱德华·菲利普 · 查看更多 »

爱德华·拉罗

爱德华-维克多-安东尼·拉罗(Édouard-Victoire-Antoine Lalo,),是一位法国作曲家,以作品《西班牙交响曲》闻名。其子多次说自己的家族来自西班牙,但是现在已经证明他的说法毫无根据。.

新!!: 法国和爱德华·拉罗 · 查看更多 »

爱德华三世

#重定向 爱德华三世 (英格兰).

新!!: 法国和爱德华三世 · 查看更多 »

瑞士

士联邦(Schweizerische Eidgenossenschaft;Confédération suisse;Confederazione Svizzera;Confederaziun svizra;正式称呼采用Confœderatio Helvetica,因此瑞士的ISO 3166双拉丁字母国家代号是“CH”)通稱瑞士(Schweiz;Suisse;Svizzera;Svizra),為中欧或者西歐國家之一,劃分為26個州。瑞士為聯邦制國家,伯爾尼是联邦政府所在地。瑞士北靠德国,西邻法国,南接意大利,东临奥地利和列支敦士登。 瑞士屬内陆山地國家,地理上分為阿爾卑斯山、瑞士高原及侏羅山脈三部分,面积41,285平方公里,阿爾卑斯山佔國土大部分面積,而800萬人口中,大多分布於瑞士高原,瑞士高原也是瑞士主要城市如經濟中心蘇黎世及日內瓦的所在地。瑞士因自然風光及氣候條件而有「世界公園」的美譽。 瑞士一開始有僱傭兵制度,後來才改採武裝中立,自1815年維也納會議後從未捲入过國際战争,瑞士自2002年起才成為聯合國正式會員國,但瑞士實行積極外交政策且頻繁參與世界各地的重建和平活動;瑞士為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發源地且為许多国际性组织总部所在地,如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在歐洲區域組織方面,瑞士為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的創始國及申根区成員國,但並非欧盟及歐洲經濟區成員國。 依照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瑞士是世界最富裕的国家之一,同時瑞士人均財富也居(除摩纳哥之外的)世界首位。依國際匯率計算,瑞士為世界第19大經濟體;以购买力平价計算則為世界第39大經濟體;出口額及進口額分別居世界第20位及第18位。瑞士由3個主要語言及文化區所組成,分別為德语區、法语區及意大利语區,而後加入了罗曼什语區。雖然瑞士人中德語人口居多數,但瑞士並未形成單一民族及語言的國家,而且其國民中外國出生的比例相當高。對國家強烈的歸屬感則來自於共同的歷史背景及價值觀,如联邦主义及直接民主制等。傳統上以瑞士永久同盟於1291年8月初締結為建國之初始,而8月1日是瑞士國慶日。.

新!!: 法国和瑞士 · 查看更多 »

瓦利斯和富圖納群島

#重定向 瓦利斯和富圖納.

新!!: 法国和瓦利斯和富圖納群島 · 查看更多 »

瓦利斯和富图纳

#重定向 瓦利斯和富圖納.

新!!: 法国和瓦利斯和富图纳 · 查看更多 »

瓦利斯和富图纳群岛

#重定向 瓦利斯和富圖納.

新!!: 法国和瓦利斯和富图纳群岛 · 查看更多 »

瓦盧瓦王朝

卢瓦王朝是卡佩王朝的支系,继卡佩家族后承继法国王权,并于1328至1589年间统治法兰西。家族地位较低的成员在阿朗松,安茹,勃艮第和奥尔良建立其支系。 瓦卢瓦家族源起于查理(1270-1325),法国国王腓力三世的三子。基于1316年當時的王位繼承規定(萨利克法典),王族女性及其男性后裔(如納瓦拉女王及英國國國王愛德華三世)不得继承法国王位,因此查理之子繼位為腓力六世。.

新!!: 法国和瓦盧瓦王朝 · 查看更多 »

瓦西里·康定斯基

康丁斯基(Василий Кандинский,即通用译法(音译)下的“瓦西里·坎金斯基”或譯為“康定斯基”,“康丁斯基”为本人物俄语人名传统特例,格里曆),出生于俄罗斯的画家和美术理论家。 儒略曆1866年12月4日,康丁斯基出生于俄罗斯莫斯科,在敖德萨度过童年。进莫斯科大学后,就读法律和经济学。1896年在慕尼黑学习绘画(写生,素描和解剖学),在俄国革命之后的1918年返回莫斯科。因为前卫艺术与官方的现实主义艺术相悖,1921年他回到德国,从1922年在包豪斯开始任教,1928年加入德国国籍,直至1933年包豪斯被纳粹关闭。此后定居法国,在1939年加入法国国籍,1941年法国被纳粹占领,康定斯基没有选择前往美国定居,他在1944年逝于巴黎近郊的塞纳的内依。 与皮特·蒙德里安和马列维奇一起,康定斯基被认为是抽象艺术的先驱。他还与其他人共同成立了一个为时不长但很有影响力的艺术团体“蓝骑士”。康定斯基的绘画售价曾近一千五百万美元。索罗门·古根海姆美术馆是康定斯基作品的最大藏家之一。 康丁斯基具有联觉(知觉混合)的能力,他可以十分清晰地听见色彩。这一效果对他的艺术产生主要影响。他甚至把他的绘画命名为“即兴”和“结构”,仿佛它们不是绘画而是音乐作品。.

新!!: 法国和瓦西里·康定斯基 · 查看更多 »

瓜德罗普

德罗普(Guadeloupe)又譯瓜達洛普,群岛位于小安的列斯群岛中部、东加勒比海上。面积1630平方公里,分出圣马丁、圣巴泰勒米之前,面积1705平方公里。瓜德罗普首府为巴斯特尔。 瓜德罗普是法国的海外省。与其他海外省一样,瓜德罗普也是法国26个大区中的一员(作为法国的海外大区)和法兰西共和国整体的一部分。作为法国的一部分,瓜德罗普也是欧盟和欧元区的一部分,因此,其流通货币是欧元。瓜德罗普被绘制在所有的欧元纸币上的背面底部。然而申根公约却没有涵盖瓜德罗普。近數十年來旅遊業使瓜德羅普經濟受益。瓜德罗普大区下辖一个省,即瓜德罗普省。 人口約392046(2002年)。.

新!!: 法国和瓜德罗普 · 查看更多 »

生活质量

马斯洛的需求金字塔上達到越高層的人可以視同生活品質越高 生活質素(Quality of Life,簡稱QOL),又称生活素質或生活品質,是对人们生活好坏程度的一个衡量。生活品質与客观意义上的生活水平有关,但也有所区别。简单地说,一定程度的生活水平较高生活品質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除了保持基本的物质生活水平及身心健康之外,生活品質也取决于人们是否能够获得快乐、幸福、 Category:健康、教育和福利经济学 Category:简单生活 Category:积极心态.

新!!: 法国和生活质量 · 查看更多 »

生态学

德國生物學家恩斯特·海克爾(左)和丹麦植物学家尤金纽斯·瓦尔明(右),两位生態学的建立者 生态学(Ökologie),是德国生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于1866年定义的一个概念: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德语Ökologie(最初:Oecologie)是由希腊语词汇Οικοθ(家)和Λογοθ(学科)组成的,意思是“研究居住在同一自然环境中的动物(Lebewesen)的学科”,目前已经发展为“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环境包括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生物环境是指生物物种之间和物种内部各个体之间的关系,非生物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土壤、岩石、水、空气、温度、湿度等。 在1935年英国的Tansley提出了生态系统的概念之后,美国的年轻学者Lindeman在对Mondota湖生态系统详细考察之后提出了生态金字塔能量转换的“十分之一定律”,也就是同一條食物鏈上各營養級之間能量的轉化效率平均大約為百分之十左右。由此,生态学成为一门有自己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的比较完整和独立的学科。近年来,生态学已经创立了自己独立研究的理论主体,即从生物个体与环境直接影响的小环境到生态系统不同层级的有机体与环境关系的理论。它们的研究方法经过描述——实验——物质定量三个过程。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概念和方法的引入,促进了生态学理论的发展。如今,由于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紧密相关而产生了多个生态学的研究热点,如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研究、可持续发展研究等。 生态学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向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发展,微观方面向分子生物学方向发展,生态学是向研究宏观方向发展的分支,是以生物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直到整个生物圈作为它的研究对象。生态学也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需要利用地质学、地理学、气象学、土壤学、化学、物理学等各方面的研究方法和知识,是将生物群落和其生活的环境作为一个互相之间不断地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整体来进行研究。.

新!!: 法国和生态学 · 查看更多 »

田鸡腿

雞腿,又稱青蛙腿,中国南方地区的人称为田鸡腿。是一道以蛙类为主的菜,这是一道很常见的法国和中国菜,在世界上的其它地方像加勒比海地区、波兰、美国的部分地区,人们也食用它。西式烹調法一般是油炸,做法非常的简单,把整只青蛙放入油锅里炸,加上盐后,就可以食用了。法国人只吃青蛙腿,其它的部分扔掉。中式烹調法則有炒、炆、煮湯等。 人们喜欢吃的并不是整只青蛙,而是青蛙腿,它香脆可口,但是由于青蛙个头小,摘掉青蛙腿后,其它部分又不能浪费扔掉,所以就炸整只的青蛙。在一些寒冷的地区,炸青蛙腿一般是在冬天食用,而且青蛙都是冰冻住的。这道菜也是非洲小国加蓬的国宴。.

新!!: 法国和田鸡腿 · 查看更多 »

男人的野心

《男人的野心》(Jean de Florette,亦译恋恋山城)是1986年法国历史题材电影,克劳德·贝里导演,据馬瑟·巴紐小说改编。它有一部续集《玛侬的复仇》。该片与《玛侬的复仇》一起摄制,花费了7个月时间,是当时法国花费最贵的电影,无论在法国还是国际上、在商业和口碑方面都赢得了成功。.

新!!: 法国和男人的野心 · 查看更多 »

电子工业

电子工业是生产电子产品的工业门类,产品包括各种电子元器件、仪器仪表,如广播电视设备(如电视、收音机等)、通信设备(如电话机,包括手机)、雷达、计算机、计算器等。 电子工业一般分为三类:.

新!!: 法国和电子工业 · 查看更多 »

电影

電影是一種表演藝術、視覺藝術及聽覺藝術,利用膠卷、錄影帶或數位媒體將影像和聲音捕捉起來,再加上後期的編輯工作而成。電影中看起來連續的畫面,是由一幀幀單獨的照片構成的,至於關於電影中運動的感知,是因為人們因為視覺上的飛現象(Phi phenomenon),使得對一連串靜態圖片卻會造成移動的錯覺。傳統對電影中運動感知的理解是因為視覺暫留,使得圖像離開後,仍能在眼睛保留「視像」約十分之一秒。因此大腦感覺到圖像是「運動」的。但在1916年出版的德國心理學家(Hugo Münsterberg)的《電影:一次心理學研究》中第三章《深度感和運動感》中,雨果·明斯特伯格證明了外觀運動絕不是影像滯留(即視覺暫留)的結果,而是(但不僅僅是)對運動的連續階段的感知。 電影製作本身是藝術也是。電影可以由電影攝影機拍攝真實影像再製作而成,也可以利用傳統的動畫技巧繪製圖畫再拍攝圖畫而成,甚至可以利用電腦成像及计算机动画製作電影,也可以在電影中利用上述所有的技術及其他視覺效果。電影技術發展初期有各種不同的放映速度,但現時電影都多以每秒二十四格圖像作放映標準。 路易斯·普林斯于1888年10月14日,使用改进版的单镜头摄影机(即MkII)拍摄了电影《朗德海花园场景》。他在利兹的汉斯莱特区的惠特利工厂以及惠特利位于朗德海的家--奥克伍德农庄展出了他这第一部电影。 电影成为第七艺术的来由是意大利诗人和电影先驱者(Ricciotto Canudo),他在于1911年发表的一篇《第六艺术的誕生》(Birth of the 6th art),將電影放在建築、雕塑、繪畫、音樂、詩之後,他後來又加入了早在電影之前就有的舞蹈,因此电影就成為第七藝術。也有一些說法是將早在電影問世前就有的戲劇放在电影之前,以此方法來算,電影就成為第八藝術。 如今,許多電影仍然用能把影像記錄到膠捲上的攝影機來拍攝。膠卷經過沖洗之後,再用放映機來運行膠卷。放映機可以發出光線,透過膠卷,這樣影像就在銀幕上顯示出了。自從有聲電影發明以來,大多數的電影都是有聲電影。最近許多電影都用數碼攝像機來拍攝,放映的時候,可以用數位放映機,也可以把數位影像轉置到傳統的膠片上。这种方法可避免膠片長時間存放的失真。.

新!!: 法国和电影 · 查看更多 »

电影手册

《電影筆記》(Cahiers du Cinéma),是一本法國電影雜誌,1951年由安德烈·巴赞等人创办,其在電影史上佔有重要地位,每年都會評選在法国上映電影的「年度十大」佳片名單。曾任雜誌的影評包括艾力克·侯麥(曾任編輯)、法蘭索瓦·楚浮、尚盧·高達、賈克·希維特、克勞德·夏布洛等,這些人後來亦自己執導拍攝電影,並成為法國電影新浪潮重要導演。近期曾於《電影筆記》寫影評而後開始執導電影的導演包括李歐·卡霍、奧利維耶·阿薩亞斯等。Macnab, Geoffrey (7 April 2001) The Guardian.

新!!: 法国和电影手册 · 查看更多 »

电信

电--信或称电--讯(Telecommunication),是用电磁设备实现的利用有线电、无线电或光传输信息的通信方式。电信起源于19世纪发明的有线电报和有线电话,20世纪无线电的发明以及电子管、晶体管和集成电路的出现和发展把电信带入了全新的发展时期,无线电报、广播、电视、卫星通信、数据通信、光纤通信、因特网等技术的应用使人类社会开始发生深刻的变化。.

新!!: 法国和电信 · 查看更多 »

电视

电视(Television,簡稱TV)这个词语有三种不同的涵义,如:连续动态的影像和聲音转换为电子訊號,并通过各种渠道传输电子訊号,后再将电子訊號还原为影像和聲音的技术,即电视;指接收这种电子訊號的设备,即可以接收并还原电子訊號为连续动态的影像和声音的装置,即电视机;一种特别的社会文化现象,特指人群之间、人群与人之间使用电视作为传播载体进行訊息交流、訊息传播的一种过程,诸如电视节目的制作、电视訊號的传输、电视訊號的接收和观众对于电视节目内容的评判和反馈等的各个方面。电视被世人公认为是二十世纪最为重要的发明之一。到見今仍十分普遍。.

新!!: 法国和电视 · 查看更多 »

电视频道

电视频道是電視台或由電視聯播網發送之廣播頻率或頻道號碼。.

新!!: 法国和电视频道 · 查看更多 »

熱帶雨林氣候

热带雨林气候,又称热带型雨林气候,全年高溫多雨,可分为两种子类型:常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的赤道多雨气候和常年受潮湿信风控制的热带海洋性气候,在對應的柯本氣候分類法中代號為「Af」。.

新!!: 法国和熱帶雨林氣候 · 查看更多 »

熱帶氣候

熱帶氣候(Tropical climate)或稱低緯度氣候周淑貞主編,1997年:《氣象學與氣候學》,第204頁,中國:高等教育出版社。 ,在柯本氣候分類法中,是屬於非乾燥氣候的「A」型氣候,地處於赤道南北兩側跨20-40個緯度以內,與中、高緯度氣候不同的是,熱帶氣候的日照時間與溫度隨季節變化不明顯,全年溫度恆定,最冷月均溫在以上,季節變化則以降雨為主,年雨量在750毫米以上。盛承禹,1998年:《世界氣候》,第45頁,中國:氣象出版社。.

新!!: 法国和熱帶氣候 · 查看更多 »

畢加索博物館 (巴黎)

卡索美術館(Musée Picasso)是位於法國首都巴黎第三區的一座美術館。也稱國立巴黎畢卡索美術館(Musée National Picasso,Paris)。美術館主要收藏畢卡索的作品。建築物本身則修建於1656年至1659年期間,在1964年被巴黎市政府買走,並改為美術館。在2009年至2011年期間,美術館進行整修,並藉此機會將展品在世界各地展出。2014年,畢卡索美術館重新開館。.

新!!: 法国和畢加索博物館 (巴黎) · 查看更多 »

異教

教,指不同的教。 有兩種含義:.

新!!: 法国和異教 · 查看更多 »

畜牧业

牧业是繁殖、饲养陆地动物和鸟类的行业,一般分为饲养业和驯养业,不包括水生生物的饲养管理。畜牧业是人类生产中最古老的生产方式之一,目前在世界各地的许多大学中,都有关于畜牧业的学科。人类进行畜牧的目的主要是从被畜牧的动物身上获取食物、皮毛等原材料,但也有为了保护某些濒临灭绝的动物种群而对其进行畜牧的例子。.

新!!: 法国和畜牧业 · 查看更多 »

留尼汪

留尼汪(La Réunion)是一座印度洋西部马斯克林群岛中的火山島。為法国的海外大区之一,位置為。下辖一个省,即留尼汪省。東邊約190公里是模里西斯群島,西邊則與非洲第一大島馬達加斯加相距650公里。 留尼旺島面積2,512平方公里,海岸線長207公里。除沿岸有狭窄平原外,均属山地和高原,島上高峰約3,019公尺,是為火山峰(鄰近內日峰死火山,標高3069公尺)。沿岸屬熱帶雨林氣候,終年濕熱;內部山地為高山氣候,溫和涼爽。最熱月平均氣溫26℃,最冷月20℃。5至11月為乾季,11月至次年4月為雨季。 有歷史學家認為,中世紀時阿拉伯人可能已在留尼汪島定居。1513年,留尼旺島被葡萄牙人發現。1649年,法國开始統治,在島上建立航海站,1810年由英國佔領,1815年英國將該島交還給法國,1848年定名為留尼旺島,1946年法國宣布留尼旺為海外省,目前是法国的海外大区之一。 除了留尼旺島外,留尼旺海外大区還統轄了5個島嶼︰新胡安島、歐羅巴島、印度礁、格洛里厄斯群島和特羅姆蘭島。前四個島之主權與馬達加斯加有爭議,最後一個島與模里西斯有爭議。 島上人口密度很高。除了法國白人外,還有華人、印度人和黑人,但由於法國禁止在人口普查中紀錄種族分布,各族的人口並無具體統計。 法語是官方語言,少數人通曉英語。94%人信奉天主教。首府(Préfecture)是位於島北岸的聖丹尼。 留尼汪岛的传统菜餚包括米饭, 豆类, 肉或者鱼, 尖椒。輔以香料,如说莪,柠檬草, 酸豆, 咖喱等。由於人口組成多元,料理呈現相當多樣,如用咖哩是受印度移民影響, 炒面是受中國移民影响, 用木薯或玉米做蛋糕則係非洲移民所致。 由於大多留尼汪岛的食品进口自法国, 现時亦有不少料理與法國本土一般。 經濟以農業、漁業、旅遊業為主,農業上主要種植經濟作物甘蔗、香草和天竺葵等,用以生產蔗糖、天竺葵精油;後者是許多法製精油與香水的產地。工業化程度較低,製糖為主要工業。經濟發展主要依靠法國援助。貨幣使用歐元。 留尼旺島有小歐洲之稱,是度假勝地,留尼旺最著名的就是火山,目前仍有活火山拉夫艾斯經常爆發,而且噴出岩漿往往持續數月之久,為重要觀光景點。.

新!!: 法国和留尼汪 · 查看更多 »

煤矿

矿是指富含煤炭资源的地方,通常也指採用地下採掘或露天採掘方式生產煤炭的工厂。.

新!!: 法国和煤矿 · 查看更多 »

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

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Tristan und Isolde)是理查德·瓦格纳的一部歌劇,他自己称之为一部三幕剧。首演于1865年6月10日在慕尼黑皇家宫廷与国家剧院。这部歌剧是瓦格纳和马蒂尔德·维森东克的恋情写照,被视为古典-浪漫音乐的终结、新音乐的开山之作(特里斯坦和弦)。.

新!!: 法国和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 · 查看更多 »

片假名

片假名(),是日语中表音符号(音节文字)的一种。与平假名、万叶假名等合称作假名。“片假名”一词在使用时常用“カタカナ”表示。签名时如果要表记假名,也一般使用片假名书写。.

新!!: 法国和片假名 · 查看更多 »

牛角面包

--(croissant,本意指新月),又称--或新月麵包,音译稱作可頌,是一种用黄油烘烤出来的西式麵点。.

新!!: 法国和牛角面包 · 查看更多 »

牛肉

牛肉是指從牛身上得出的肉,為常见的肉品之一。来源可以是奶牛、公牛、小母牛和阉牛。 牛的肌肉部分可以切成牛排、牛肉块或牛仔骨,也可以与其他的肉混合做成香肠或血肠。其他部位可食用的还有牛尾、牛肝、牛舌、牛百叶、牛胰腺、牛胸腺、牛心、牛脑、牛肾、牛睾丸、牛鞭;脖仁、匙仁、匙柄、吊龍、吊龍伴、肚埂、胸口朥、五花趾、三花趾等則用於潮汕牛肉火鍋。牛肠也可以吃,不过常用来做香肠衣。牛骨可用做饲料。 阉牛和小母牛肉质相似,但阉牛的脂肪更少。年纪大的母牛和公牛肉质粗硬,常用来做牛絞肉。肉牛一般需要经过育肥,饲以谷物、膳食纤维、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牛肉是世界第三消耗肉品,约占肉制品市场的25%。落后于猪肉(38%)和家禽(30%)。美国、巴西和中国是世界消费牛肉前三的国家。按2009年人年消费来看,阿根廷以64.6千克排名第一,美国为42.1千克,欧洲为11.9千克。 最大的牛肉出口国包括印度、巴西、澳大利亚和美国。牛肉制品对于巴拉圭、阿根廷、爱尔兰、墨西哥、新西兰、尼加拉瓜、乌拉圭的经济有重要影响。.

新!!: 法国和牛肉 · 查看更多 »

狙魔特攻

狙魔特攻 (Le Pacte des loups;Brotherhood of the Wolf),是一部2001年发行的法國娛樂电影;混合了懸疑、文藝、功夫、恐怖、奇幻、政治、艷情、惊悚等不同元素於一身。主要演员包括意大利名模:蒙妮卡·貝露琪 (Monica Bellucci) 和她的丈夫凡松·卡塞(Vincent Cassel)。故事根據真人真事改編,講述在18世紀的法國,一只神秘野獸殺人無數,兩名國王特使接手調查,卻發現案中有案…… 本片有兩位香港人參與製作:動作指導郭追和剪接師胡大為。 本片於2002年在美國和香港上映。本片於美國的票房成績非常理想,成了近20年來美國票房第二高的法語片。本片在美国由環球影業发行,在香港便由洲立影片發行(香港)有限公司發行。 此片也是第六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的閉幕電影。.

新!!: 法国和狙魔特攻 · 查看更多 »

盎格魯-撒克遜人

格魯-撒克遜(Anglo-Saxon) 是個統稱,通常用來形容5世紀初到1066年諾曼征服之間,生活於大不列顛東部和南部地区,語言和种族相近的民族。 他們使用非常近似的日耳曼方言,歷史學家比德認為其是三個強大日耳曼部族-源自日德蘭半島的盎格魯人和朱特人、以及來自之後稱作下薩克森地區的撒克遜人的後裔。盎格魯人有可能來自半岛,比德描述他們的整個國家都來到了不列顛,留下他們空空的古老大地。 地名顯示出一些其他的日耳曼民族曾經來到:弗里斯蘭人在 弗蘭斯漢(Fresham)、弗瑞斯頓(Freston)和弗理斯頓(Friston);佛蘭芒人在佛蘭普頓(Flemptom)和佛林比(Flimby);士瓦本人在士瓦弗漢(Swaffham);或許法蘭克人在法蘭克頓(Frankton)和法蘭克雷(Frankley)。 可能在麥西亞國王奧發(755年-759年在位),或是阿佛列大帝(871年-886年在位)與他的繼承者之下,盎格魯-撒克遜的數個王國陸續建立。在艾塞斯坦(924年-937年在位)統治下,盎格魯-撒克遜王國形成英格蘭。.

新!!: 法国和盎格魯-撒克遜人 · 查看更多 »

盧米埃兄弟

盧米埃兄弟(Auguste Marie Louis Nicholas,1862-1954; Louis Jean,1864-1948)是法國的一對兄弟,出生於歐洲最大製造攝影感光板的家族,是電影和電影放映機的發明人。(也有人争议说路易斯·普林斯才是真正的早期电影之父,因为他在1888年已经拍摄电影并放映。) 以每秒16格拍攝影片,第一部此規格的影片,為1895年3月拍攝的《工廠下班》,並向商業與科學團體舉辦試映會。 兄弟倆改造了美國發明家愛迪生所創造的「西洋鏡」(Kinetoscope),將其活動影像能夠藉由投影而放大,讓更多人能夠同時觀賞,而在1895年12月28日,星期六,法國巴黎卡普辛大道(Boulerard des Capncines)十四號大咖啡館的地下室展開了「活動影戲」,放映了包括《离开工厂》(Workers Leaving the Lumière Factory)、《火車進站》(最為有名的一部)、《水浇园丁》(也稱為《淋成落湯雞》、《噴水的灑水車》)、《婴儿喝汤》等電影。此次雖然不是歷史上電影的第一次公開放映,但由於較接近後來電影觀賞的形式(售票放映),因此常被認為是世上電影的第一次放映。 Category:電影史 Category:法國人 Category:電影人.

新!!: 法国和盧米埃兄弟 · 查看更多 »

盧貢-馬卡爾家族

《盧貢-馬卡爾家族》(Les Rougon-Macquart)作者左拉,是繼巴爾扎克《人間喜劇》之後另一法語小說大系,共包括20部長篇小說,是自然主義文學的豐碑。這些小說既自成一體,又相互聯繫,約1200個人物躍然其中,血緣關係是聯繫主要人物的紐帶。這部小說以盧貢-馬卡爾家族前後五代人的人生軌跡為線索,宛然一套第二帝國社會的百科全書,題材之廣泛,幾乎涉及法蘭西第二帝國時期的方方面面,其中涉及到大量法國上流社會、工商金融界的黑暗與腐敗。其中傑出的作品包括《娜娜》(Nana)、《小酒店》(L'Assommoir)、《萌芽》(Germinal)等。 1871年左拉開始發表長篇系列小說《盧貢·馬加爾家族——第二帝國時代一個家族的自然史和社會史》,1877年《盧貢—馬加爾家族》的第七部小說《小酒店》(L'Assommoir)問世,轟動全巴黎,使左拉一舉成名,但也背負不道德的惡名。1878年左拉完成《盧貢·馬加爾家族》的第八部小說《愛情的一頁》(Une Page d'amour),1877年11月首先刊登于《大众财富》杂志,至1878年4月為止,這部小說是左拉要證明自己具有多方面寫作才能,但事後證明銷路不佳,雖然他給朋友的信上說從不後悔寫這部小說。於是左拉寫信給出版商說:“這一損失,我們要從《娜娜》拿回來,我的想像中了不起的作品《娜娜》。”娜娜是《小酒店》白鐵匠古波的女兒,原本是花店的學徒,跟一名商人私奔,後來成為輕浮的妓女,最後死於天花,從貧窮、酗酒、賣淫,一連串的不幸造成了娜娜本身的悲劇。這篇故事於1879年10月15日開始在《伏爾泰報》上連載,1880年2月5日載完,同年小說出版,空前暢銷,前後再版10次,出貨超過5萬冊。第十三部作品《萌芽》是描寫罷工,由1884年的礦工真實故事改編,是一部完整的社會史。第十九部作品《金錢》則是反映資本主義初期的社會現象。 這部巨著在於描寫“第二帝國的一個家族的自然史和社會史”,是描繪法蘭西第二帝國的一部編年史似的歷史畫卷。《盧貢-馬卡爾家族》的20部小說在藝術成就上是參差不齊的。左拉把文學創作和科學實驗等同起來,不免忽略了文學創作自身的特點和規律。但左拉第一次將自然科學和醫學引入文學表現領域,極大的拓展了文學的內涵和技巧的豐富性。 目前,除了《莫雷教士的過失》之外,其餘19部小說均已有中文譯本。.

新!!: 法国和盧貢-馬卡爾家族 · 查看更多 »

盆地

地(英语:Basin),地貌学的盆地的特徵为盘地四周地形的水平高度要比盆地自身高,在中间形成一个低地,常為一地形(平原、高原)被山所圍繞也是盆地,因此是盆地是地形分支的一种。在云贵川等地的山间盆地也叫坝子。 依形成原因可區分為以下幾種:.

新!!: 法国和盆地 · 查看更多 »

白兰地

白兰地(英文:Brandy,从荷兰文Brandewijn而来,意思烧酒),為以葡萄酒加以蒸馏浓缩製成的酒。广义而言,只要是以果酒为基底,加以蒸馏製成的酒都可以称为白兰地,不过在名称前面加上相应的水果名称,例如“牛油果白兰地”、“白桃白兰地”、“草莓白兰地”及“欧李白兰地”等。 16世纪时荷兰为海上运输大国,法国是葡萄酒重要产地,荷兰船主将法国葡萄酒运往世界各地,但当时英国和法国开战,海上交通经常中断,葡萄酒贮藏占地费用大,于是荷兰商人想将葡萄酒蒸馏浓缩,可节省贮藏空间和运输费用,运到目的地后再兑水出售。但意想不到的是浓缩的酒更受欢迎,而且贮藏时间越长酒味越醇,从此,出现一种新酒,蒸馏葡萄酒—白兰地。 一升白兰地大约需要八升葡萄酒浓缩,蒸馏出的酒是近乎无色的,但在橡木桶中贮藏时,将橡木的色素溶入酒中,形成褐色。年代越久,颜色越深。由于有颜色的更受欢迎,目前酿酒厂都使用焦糖加色。 其中常見的分級為VS(三星)(酒齡三年以上)、VSOP(酒齡四年以上)、Napoleon(酒齡六年以上)、XO(酒齡八年以上)、Extra(酒齡十五年以上),各品牌可能會有獨自的分類系統。例如馬爹利的藍帶、人頭馬的club...等等。 干邑的特色是溫潤高雅,雅馬邑則是濃郁狂烈,干邑的可以加糖或焦糖調甜調色,雅馬邑則否。.

新!!: 法国和白兰地 · 查看更多 »

百年战争

年戰爭(Hundred Years' War;Guerre de Cent Ans) 1337年至1453年,交戰雙方是英格蘭王國和法蘭西王國;後來勃艮第公國等國亦加入戰爭。它是世界最長的戰爭之一,長達116年,最後由法方勝出,不少新的戰術和武器因而發明。.

新!!: 法国和百年战争 · 查看更多 »

百科全书,或科学、艺术和工艺详解词典

《百科全书,或科学、艺术和工艺详解词典》(Encyclopédie, ou dictionnaire raisonné des sciences, des arts et des métiers),通称《百科全书》(Encyclopédie),是1751年至1772年间由法国一部分启蒙思想家编撰的一部法语百科全书。共17卷正编,11卷图编。此后其他人多有补编,1780年再版时共有35卷。 《百科全书》主编为狄德罗,副編為让·勒朗·达朗贝尔。参加编纂的主要人员有孟德斯鸠、魁奈、杜尔哥、伏尔泰、卢梭、布丰等不少法国启蒙运动时期的著名人物。他们被称为百科全书派(Encyclopédiste)。 《百科全书》是法国的印刷业主布雷顿策划的,原计划是翻译1728年英国出版的《钱伯斯百科全书》。 《百科全书》是一部革新的百科全书,它是历史上第一部致力于科学、艺术的综合性百科全书。《百科全书》是启蒙时代思想的代表之作,正如主编狄德罗所述,《百科全书》的目标是“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 1751年第1卷出版后,就遭到政府与教会的压力,导致有几卷不得不地下发行,最后10卷甚至改用假封面和倒填日期出版。 《百科全书》以启蒙主义为目的,条目常常夹叙夹议、议论时政,造成有时知识的介绍被议论喧宾夺主,从百科全书的角度而言并不能算是一部理想的工具书。.

新!!: 法国和百科全书,或科学、艺术和工艺详解词典 · 查看更多 »

百科全书派

科全书派(法語:Encyclopédiste)是指18世纪法国一部分启蒙思想家於编纂《百科全書》(全称为《百科全书,或科学、艺术和工艺详解词典》)过程中以狄德罗为核心形成的一个学术团体。 《百科全书》主编为狄德罗,副編為让·勒朗·达朗贝尔。在编纂《百科全书》之前,狄德罗已经开始与一些志同道合的自由思想作家结成了一个学术圈子,主要人员有孟德斯鸠、魁奈、杜尔哥、伏尔泰、卢梭、布丰、孔狄亚克、达朗贝尔、马布利、霍尔巴赫、爱尔维修等不少法国启蒙运动时期之著名人物。这些人也都参与了《百科全书》的编辑。.

新!!: 法国和百科全书派 · 查看更多 »

百日王朝

日王朝(Cent-Jours)是指拿破仑一世在被流放后重返法国,试图重建法兰西第一帝国的一连串事件。 1815年3月20日,拿破仑从厄爾巴島逃到法国,集结军队,把刚复辟的波旁王朝推翻,再度称帝;6月28日,因为滑鐵盧戰役的失败,拿破仑再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波旁王朝再度复辟。拿破仑战争至此结束。拿破仑重返帝位总共101日,因此史称“百日王朝”。 事件也被称为第七次反法联盟之战。联盟包括英国、俄罗斯、普鲁士、瑞典、奥地利与数个德意志邦国。它们都宣称拿破仑是罪犯,而不是法国皇帝。.

新!!: 法国和百日王朝 · 查看更多 »

癌症

症(英語:Cancer)又名為腫瘤(英語:Malignant tumor),指的是細胞不正常增生,且這些增生的細胞可能侵犯身體的其他部分;中医学中称岩,為由控制細胞分裂增殖机制失常而引起的疾病。癌细胞除了分裂失控外,还会週遭正常組織甚至經由体内循環系統或淋巴系統转移到身體其他部分。不是所有的腫瘤都會癌化,有些細胞增生不會侵犯身體其他部分,稱為良性腫瘤。癌症常見的徵象與症狀包括新發生的腫塊、異常的出血、慢性咳嗽、無法解釋的體重減輕、以及腸胃蠕動的改變等等,但其他疾病也可能會出現這些症狀,因此發現這些症狀並不一定表示得了癌症。在人類身上,目前已知的癌症超過一百種。 癌症有許多類型,因吸菸而罹癌者佔了癌症死者中的22%,肥胖、飲食不佳、運動不足、飲酒則共佔了10%。其他可能造成癌症的因素還包括某些感染、暴露於游離輻射、以及環境汙染因子。在發展中國家約有20%的癌症是由於感染症(如B型肝炎、C型肝炎、以及人類乳突病毒等)造成。致癌因子通常是透過改變細胞中的遺傳物質運作,通常許多這類遺傳物質的變化是癌症產生所必要的。約5-10%的癌症是由於遺傳自雙親的基因異常。癌症可以由症狀和徵候或透過的方式發現,然後再以影像檢查和切片檢查來確診。癌細胞持續生長而不受外在訊息調控,可能是原本正常的原癌基因被激活,将细胞引入到癌变状态,但主要还是因为一些与控制細胞分裂有关的蛋白质出现異常,如腫瘤抑制基因的功能失常。导致这种局面,可能是为该蛋白编码的DNA因突变而出现了损伤,轉译而出的蛋白质因此也出现错误。要將一個正常細胞轉化成一個惡性腫瘤細胞通常需要許多次突變,或是基因轉譯為蛋白質的过程受到干扰。引起基因突變的物质被稱為致癌物質,又以其造成基因損傷的方式可分為化學性致癌物與物理性致癌物。例如接觸放射性物質,或是一些環境因子,例如,香煙、輻射、酒精。还有一些病毒可將本身的基因插入細胞的基因裡,激活癌基因。但突变也会自然產生,所以即使避免接觸上述的致癌因子,仍然無法完全預防癌症的產生。发生在生殖细胞的突变有可能傳至下一代。 許多癌症都可以預防,預防的方式包括戒烟、不要攝取太多酒精、多吃蔬菜水果及類食品、減少紅肉與速食(包含)的攝取、維持健康體重、多運動、減少陽光曝曬、以及施打疫苗預防某些感染症等等。透過篩檢早期發現,對於部分的癌症(包括大腸直腸癌和子宮頸癌等)有用,但乳癌篩檢的價值則有爭議性。對癌症的治療方式通常結合化學療法、放射療法、手術以及標靶治療等。疼痛控制與症狀控制是癌症治療中重要的一環,而安寧緩和醫療對於癌症晚期的病人來說相當重要。癌症病人的存活率端看癌症的種類與開始治療時的疾病狀況。在已開發國家兒童癌症病人的五年存活率平均高達80%,在美國的成年癌症病人的平均五年存活率則有66%。而病症的嚴重程度取決於癌細胞所在部位以及惡性生長的程度。多數癌症根據其類型、所處的部位和發展的階段可以治療甚至治癒。一旦診斷確定,癌症通常以結合手術、化療和放射療法的方式進行治療。隨著科學研究的進步,開發出許多針對特定類型癌症的藥物,也增進治療上的效果。如果癌症未經治療,通常最終結果將導致死亡,也有出現因癌症未及時治療或是改用另類療法而延誤正規治療,因此影響病情的情形。 在2012年,大約有1,410萬人得到癌症,並且造成820萬人身亡(相當於全年總死亡人數的14.6%)。男性身上最常見的癌症包括肺癌、前列腺癌(攝護腺癌)、大腸直腸癌、以及胃癌;在女性身上最常見的則是乳癌、大腸直腸癌、肺癌和子宮頸癌。兒童以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和腦瘤最常見,不過非洲除外,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在那裡更常見。2012年,大約16.5萬個15歲以下的兒童被診斷出罹患癌症。各個年齡層的人都有可能產生癌症,由於DNA的損傷會隨著年齡而累積增加,罹癌的風險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升高,同時有數種癌症在已開發國家較常見。美国每年逝世的5个人当中有一人是因癌症致死,这一数字在世界范围则是100-350/100000。癌症在发达国家中已成為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在台灣則是長年位居十大死因之首。隨著人類越來越長壽及開發中國家生活習慣的改變,全球的罹癌率整體而言在上升中。.

新!!: 法国和癌症 · 查看更多 »

ELLE

《ELLE》是一份創始於法國的,由及創辦於1945年,聚焦於时尚、美容、健康、休闲等軟性議題。發行者為法國旗下的,並以特許經營的方式在世界各國發行在地版,至今在60多个国家发行43个版本。.

新!!: 法国和ELLE · 查看更多 »

隆格多克

隆格多克(法語:Languedoc)是法國南部一地區,也是法國歷史上的行省,首府是蒙彼利埃。13世紀併入法國,其地域大致屬於今日的隆格多克-魯西永大區。.

新!!: 法国和隆格多克 · 查看更多 »

European Commission

#重定向 欧洲联盟委员会.

新!!: 法国和European Commission · 查看更多 »

European Union

#重定向 欧洲联盟.

新!!: 法国和European Union · 查看更多 »

音译

音譯是一种以原语言读音为依据的翻译形式,一般根据原语言内容的发音在目标语言中寻找发音相近的内容进行替代翻译。音譯通常用于姓名、企业、地名和国名等的翻译。音译词只可以连在一起使用,不可拆分,否则没有意义,例如:张伯伦(Chamberlain)是音译,并不代表该人物姓张。 与之相对应的,根据原语言内容語意来进行的翻译称为意译,有的时候,音译和意译是可以兼顾的。例如:英文中「Laser」一词,中国大陆曾经译为“莱塞”,属纯音译,後改译为“--”,属纯意译;台湾則譯為“--”,則是音譯加半意譯。 饮料“Coca-Cola”的中文譯名可口可乐為音译与意译兼顾的典范。.

新!!: 法国和音译 · 查看更多 »

莫里哀

莫里哀(Molière,)是一位法国喜剧作家、演员、戏剧活动家,法国创始人,也被認為是西洋文學中最偉大的幾位喜剧作家中的一位 。莫里哀著名的作品有《伪君子》、《吝啬鬼》、《太太学堂》、《唐璜》、《愤世者》、《司卡班的诡计》等,和皮埃尔·高乃依與拉辛合稱為法國古典戲劇三傑。 莫里哀出生在富裕的家庭,且在克萊蒙學校(現在的路易大帝中学)就讀,他很適合在劇院開始他的事業。他曾擔任巡演演員13年,因此在他開始寫作時,這幫助他提昇喜劇的能力,可以結合精緻的法國喜劇以及義大利即興喜劇的元素。 莫里哀因著腓力一世(路易十四的兄弟)等貴族的資助,有機會在卢浮宫在國王面前導演戲劇。他承現了一齣皮埃尔·高乃依的經典戲劇以及他自己的一齣鬧劇《The Doctor in Love》,之後國王允許他使用卢浮宫附近的大廳,是一個適合戲劇表演的寬敞房間。後來國王允許莫里哀使用,他在兩處的戲劇都獲得巴黎人的好評,例如《》、《太太学堂》、《丈夫学堂》等。皇家對莫里哀的喜愛讓他的劇團有皇家的退休金,當時也稱為Troupe du Roi(皇家劇團)Roy, p. 756–757.

新!!: 法国和莫里哀 · 查看更多 »

莫里斯·德·弗拉芒克

莫里斯·德·弗拉芒克(Maurice de Vlaminck,),法国画家。他一开始是后印象派的成员,后经安德列·德兰介绍加入了野兽派,并成为该流派的主要代表之一。其画风激烈狂暴,与德兰迥然不同。其高峰期的作品以风景和肖像为主,代表作有《洗衣船》(1905)、《红土地》(1908)。.

新!!: 法国和莫里斯·德·弗拉芒克 · 查看更多 »

莫里斯·拉威爾

約瑟夫-莫里斯·拉威爾(Joseph-Maurice Ravel,),法國作曲家和鋼琴家。生于法国南部靠近西班牙的山区小城西布勒,1937年在巴黎逝世时,已经是法国樂壇中与克勞德·德彪西齐名的印象乐派作曲家。 他的音樂以纖細、豐富的情感和尖銳著稱,同時也被認為是二十世紀的主要作曲家之一。他的鋼琴樂曲、室內樂以及管絃樂在音樂史上不容忽視。鋼琴曲諸如《Miroirs》和《夜之魔》是經典的作品;管絃樂例如《達夫尼與克羅伊》,還有替穆索斯基編曲的《展覽會之畫》出色的展示了他以音樂表現光影色彩的技巧。對於大眾而言,最熟悉的應是他的《波麗露》,但他本人不十分看重此作品,並一度把它描述為“沒有音樂的管絃樂曲”。 根據SACEM的統計,拉威爾比其他法國作曲家擁有許多忠實的支持者,使他成為至今最受歡迎的法國作曲家。.

新!!: 法国和莫里斯·拉威爾 · 查看更多 »

莱茵河

萊茵河(Rhein;瑞士德语:Rhy;Rhin;Rijn;Rein;Rhine)是一條歐洲国际河流,發源於瑞士格劳宾登州的阿尔卑斯山區,流经列支敦士登、奥地利、德國和法國,最終于荷蘭流入北海。萊茵河全長约1,232公里,通航區段為883公里,流域面积约18.5万平方公里。莱茵河是欧洲最長的河流之一,同时也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流域之一。 莱茵河三角洲由于交通便利,形成了許多欧洲早期的商业城市,例如布鲁日、安特卫普與鹿特丹等。在歷史上,莱茵河与多瑙河共同构成罗马帝国北界,擔任贸易交通的用途。萊茵河沿岸有許多葡萄園,也有許多古堡和田園村鎮。從美因茨到科布倫茨的萊茵河段風景優美,沒有架設任何橋樑,全靠擺渡過河,目的是為了保存該河段的自然風貌。.

新!!: 法国和莱茵河 · 查看更多 »

遊牧民族

游牧民族群體傾向從一處移居到另一處,甚少定居於一地。在古代,有很多不同的游牧民族,在工業化後,游牧民族愈來愈罕見。.

新!!: 法国和遊牧民族 · 查看更多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重定向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

新!!: 法国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 查看更多 »

聯合政府

联合政府(Coalition Government),又稱為多黨政府(Multiparty Government)或聯合內閣(Coalition cabinet),主要指議會制國家存在多黨時,由二個以上政黨所聯合組成的政府。如果聯合政府是由國內兩個最大但政治光譜相反的政黨所組成,又稱為大聯合政府。.

新!!: 法国和聯合政府 · 查看更多 »

聯盟式橄欖球

聯盟式橄欖球(英语:Rugby League),是由橄榄球直接發展出來的一種團隊球類運動,因其組織名稱而得名。 聯盟式橄欖球競賽雙方各派13名球員上場,比賽場地為長方形草地,球場兩端各有一「H」型球門。比賽目的是持球衝到對方球門線後方以球觸地得分,稱之為達陣;亦可以在比賽中踢球越過球門橫桿上方而得分。當比賽時間結束時,以得分較多者獲勝。比賽過程中,防守一方可擒抱攻方持球員以阻止其進攻,但擒抱方式與位置均有所限制,以避免選手受傷。 防守球員將對方持球員擒抱倒地後,便結束攻方該一回合的攻擊,需放手讓攻方持球員重新站立。持球員應將球置於地面用腳往後撥傳以重新開球,並進行下一回合的攻擊。若未掉球,攻方每次攻擊可持續進行6個回合,然後攻守角色互換,改由對方重新攻擊。 聯盟式橄欖球發源於英国,目前在英国、爱尔兰、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設有職業聯賽。在巴布亚新几内亚,聯盟式橄欖球被定為國家運動,很多當地球員到澳大利亚參加職業聯賽。 世界盃聯盟式橄欖球賽是最大的國家隊級比賽,首屆於1954年舉行,最近一次是2013年的第14屆,各屆間隔年數不定。最大的贏家是澳大利亚队,總計奪得10次冠軍、2次亞軍。其次為英国队,共得3次冠軍、4次亞軍。.

新!!: 法国和聯盟式橄欖球 · 查看更多 »

聖女貞德

聖女貞德(Jeanne d'Arc或Jeanne la Pucelle;)是法國的军事家,天主教聖人,法国的民族英雄。在英法百年戰爭(1337年-1453年)中她帶領法兰西王国軍隊對抗英格兰王国軍隊的入侵,最後被捕並被處以火刑。 貞德生前不識字,是出生于法国农村的少女。传说在她16歲時的一日,在村後的大樹下遇見天使聖彌額爾、聖瑪加利大和聖加大肋納,從而得到「天主的啟示」,要求她帶兵收復當時由英格兰人佔領的法國失地。後來她幾番轉折,得到兵權,于1429年解奥尔良之围,成為聞名法國的女英雄,后帶兵多次打敗英格兰的侵略者,更促使擁有王位承繼權的查理七世于同年7月16日得以加冕。然而聖女貞德于1430年在贡比涅一次小衝突中為勃艮第公國所俘,不久為英格兰人以重金購去,由英格兰当局控制下的宗教裁判所以异端和女巫罪判處她火刑,于1431年5月30日在法國鲁昂當眾處死。20年後英格兰军队被徹底逐出法國時,貞德年老的母親說服教宗卡利克斯特三世重新審判貞德的案子,最終於1456年為她平反。1920年,教皇本笃十五世将贞德封为圣女。 貞德成為后世西方文化中的一個重要人物。從拿破崙時代到現在,法國的政治人物常以她的偉大形象進行宣傳。眾多的作家和作曲家,包括莎士比亞、伏爾泰、席勒、威爾第、馬克吐溫、柴可夫斯基、蕭伯納與布萊希特都創作過有關她的作品,而大量以她為題材的電影、戲劇、和音樂也一直持續發展直到今天。.

新!!: 法国和聖女貞德 · 查看更多 »

聖但尼 (塞納-聖但尼省)

圣但尼(Saint-Denis)是法国法兰西岛大区塞納-聖但尼省的一个镇,位于巴黎郊区,面积12.36平方公里,人口108274人(2012年)。在1793年至1800年法国大革命時期曾經被更名為法蘭西亞德,直到拿破崙主政執政府時期才被改回原名。.

新!!: 法国和聖但尼 (塞納-聖但尼省) · 查看更多 »

聖米歇爾山

聖米歇爾山(Mont-Saint-Michel,天主教中文稱“聖彌額爾山”)是法国诺曼底附近,距海岸约1公里的岩石小岛,為法國旅遊勝地,也是天主教徒的朝聖地,山頂建有著名的聖彌額爾山隱修院。圣米歇尔山及其海湾于197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遗产。.

新!!: 法国和聖米歇爾山 · 查看更多 »

聖母升天節

聖母升天節紀念於每年的8月15日,在厄弗所大公會議基於肯定耶穌是真天主又是真人,宣認瑪利亞為天主之母的信理。此後聖母敬禮便在各地蓬勃發展起來。至教宗本篤十四世,宣布瑪利亞升天為可靠意見,1950年頒定:「童貞瑪利亞靈魂肉身升到天國的榮耀」為羅馬天主教信理。 羅馬天主教、東正教及聖公會对這條信條的理解有不同之处,一般认为東正教宣认童貞圣母瑪利亞的灵魂升天,而非天主教认为的灵魂肉身同时升天,所以在正教会一般使用圣母安息节的名称。在聖公會高派教会对這條信條的理解接近于天主教,而圣公会低派教会则基本不承认此信条。 在很多天主教国家,圣母升天节是国家公共假日。这些国家包括比利时,喀麦隆,法国,意大利,波兰和西班牙等。.

新!!: 法国和聖母升天節 · 查看更多 »

道德

道德,指衡量行為正當的觀念標準,准許刺激人類。 不同的對錯標準是特定生產能力、生產關係和生活形態下自然形成的。一個社會一般有社會公認的道德規範。只涉及個人、個人之間、家庭等的私人關係的道德,稱為私德;涉及社會公共部分的道德,稱為社會公德。 道德為非正式公共機制,非正式即指無法律或權威能判定正確與否,而公共機制指所有場合都能套用的準則。 道德相对主义者认为,道德和文化有密切關係:虽然人類的道德在某些方面有共通性,但是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社會,往往有一些不同的道德觀念;不同的文化中,所重視的道德元素及其優先性、所持的道德標準也常常有所差異;同樣一種道德,在不同文化社會背景中的外在表現形式、風俗習慣往往也相去甚遠。.

新!!: 法国和道德 · 查看更多 »

道达尔

道达尔(Total,, )是一家法国石油公司,為目前世界六大石油公司之一,同时也是欧洲市值最大的公司之一。其经营范围涵盖了整个石油和天然气的产业链,从原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到发电、运输、炼化、石油产品销售以及国际原油及产品交易。道达尔同时也是一家大规模化学品生产商。该公司总部位于法国巴黎附近的库尔贝瓦拉德芳斯区。.

新!!: 法国和道达尔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

联合国(Organisation des Nations unies,缩写作 ONU;United Nations,缩写作 UN 或 U.N.)是一個由主權國家組成的政府间國際組織,致力於促進各國在國際法、國際安全、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人權、公民自由、政治自由、民主及實現持久世界和平方面的合作。聯合國成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1945年,取代國際聯盟以阻止戰爭並為各國提供對話平臺。聯合國下設了許多附屬機構以實現其宗旨。 到2018年中為止,聯合國共193個成員國,包括除梵蒂岡城國以外所有无争议的主權國是联合国会员国。在聯合國遍及世界的辦事處中,聯合國及其專門機構通過全年舉行定期會議來決定實體和行政議題。聯合國由六大主要機構組成:聯合國大會(主要的審議機構)、安理會(以決定對和平與安全的某些決議)、經濟及社會理事會(以協助促進國際經濟和社會的合作和發展)、秘書處(為聯合國提供所需的研究、資訊和設施)、國際法院(主要的司法機構)以及聯合國託管理事會(當前不活躍)。其他重要的聯合國機構還有世界衛生組織、世界糧食計畫署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聯合國的行政首長是聯合國秘書長。聯合國的經費由會員國分攤和自願捐贈。聯合國現今有六種工作语言,分別為:阿拉伯语、汉语(聯合國中文日為每年的4月20日)、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

新!!: 法国和联合国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是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中的常任成員,五個创始成员国是二战期间同盟国中的五大国。其中,中國和俄羅斯的代表政權曾有所改變。如中國原由中華民國代表、俄羅斯原由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代表。.

新!!: 法国和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难民署

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Le Haut Commissariat des Nations unies pour les réfugiés; Office of the UN High Commissioner for Refugees,縮寫为HCR; UNHCR),简称联合国难民署(Agence des Nations Unies pour les réfugiés; UN Refugee Agency)是一個負責保護和支持难民的聯合國機構,宗旨是领导和协调世界范围内保护难民和解决难民问题的国际行动。在當地政府或聯合國本身的要求下,难民署會向當地難民提供援助。本署的總部設於瑞士日內瓦,並且是的成員。本署于1950年12月14日成立,並於1954年和1981年獲頒諾貝爾和平獎。.

新!!: 法国和联合国难民署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重定向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

新!!: 法国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 查看更多 »

達夫尼與克羅伊

達夫尼與克羅伊(法文:Daphnis et Chloé)乃莫里斯·拉威爾根據同名音樂劇所作之芭蕾舞曲。該曲之芭蕾舞音樂,以古希臘詩人朗高斯(Longus)的『達夫尼與克羅伊』全三場組成作品為基礎,並由俄羅斯芭蕾舞團於1912年在薩特蕾歌劇院作巴黎首演。而拉威爾本人亦從芭蕾舞音樂摘錄了一部分,並分別在1911年及1913年首演第一組曲與第二組曲。.

新!!: 法国和達夫尼與克羅伊 · 查看更多 »

達梭航太

達梭航太是法國的一家軍用航太和商用機製造商,附屬於達梭集團。 在1929年由馬歇爾·布洛契(Marcel Bloch)建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馬歇爾布洛契改名成,公司也在1947年12月20日改成馬歇爾達梭航太公司。1971年達梭取得布雷蓋公司,改名馬歇爾達梭布雷蓋聯合航太(簡稱AMD-BA);後來在1990年公司改名達梭航太。.

新!!: 法国和達梭航太 · 查看更多 »

荣军院

榮軍院(法語:L'hôtel des Invalides)。位於法國巴黎第七區,是巴黎一座重要的古蹟。 榮軍院始建於1670年,由當時法王路易十四下令建造,是一家用來接待及治療退伍軍人及抗戰後殘疾軍人的醫院。 拿破崙·波拿巴的陵墓1861年遷葬於榮軍院為其建造的的陵墓內。這裏每天吸引大量的遊客,拿破崙棺槨位於一樓中,遊客自二樓環形走廊朝一樓瞻仰。這裏還有一些拿破崙的其他親屬和其他將軍的陵墓。 榮軍院中還有法蘭西軍事博物館(Musée de l'Armée),是法國第五大吸引觀眾最多的歷史博物館, 2016 年的參觀人數高達 120 多萬人次 。巴黎軍事博物館館藏逾 50 萬件 ,是世界上最珍貴的軍事藝術收藏品之一。軍事博物館豐富的館藏涵蓋中世紀至當代的歷史,藏品包括歷代法國國王的盔甲和武器、寶劍、戰炮、軍服、畫作、攝影作品以及法國重要歷史人物的個人物品,如法王費朗索瓦一世、路易十四、戴高樂將軍等。 榮軍院從退役軍人、傷殘士兵的居所及醫院,到現在世界著名的軍事博物館、文化活動的舉行地,從建立伊始的皇家機構,經大革命洗禮,到今天成為軍事及文化的公共機構,三百多年來,榮軍院不斷演變,並見證着法國歷史的發展。.

新!!: 法国和荣军院 · 查看更多 »

荷兰王国

荷蘭王國或稱尼德蘭王國(Koninkrijk der Nederlanden,;帕皮阿門托語:Reino Hulandes),簡稱荷蘭、尼德蘭(Netherlands),是由荷兰(為了與荷蘭王國區分又稱為「荷蘭本土」)、阿魯巴、库拉索和荷屬圣马丁4个構成国组成的君主立宪制的複合国(联合王国),是一个以荷兰本土為核心的主權國家。荷蘭王國政府的權力僅限於國防、外交、國籍和引渡,除了上述權力以外,各構成國皆有完全的自主權和自治权。.

新!!: 法国和荷兰王国 · 查看更多 »

荷马

荷马(Ὅμηρος,约),相传為古希腊的遊吟诗人,生于小亚细亚,失明,創作了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者统称《荷马史诗》。目前沒有确切证据证明荷马的存在,所以也有人认为他是传说中被构造出来的人物。而关于《荷马史诗》,大多数学者认为是当时经过几个世纪口头流传的诗作的结晶。.

新!!: 法国和荷马 · 查看更多 »

荷蘭語

荷兰語(Nederlands),又稱尼德蘭語,属於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下的西日耳曼语支,主要通行於荷蘭,在比利時與蘇利南有六成人口使用它,這三個國家共同組成荷蘭語聯盟。是荷蘭、比利時、苏里南和荷属安的列斯群岛的官方語言。在荷兰全境和比利时北部的佛兰德斯地区通用。欧洲约有2300万人以荷兰语为第一语言,還有曾經被荷蘭統治了四個世紀的印度尼西亞也有日常的使用。 "1% of the EU population claims to speak Dutch well enough in order to have a conversation." (page 153) 荷兰语字母表由26或27個拉丁字母组成,除A至Z外,在Y后面有一个 IJ 。荷兰语有时用 IJ 代替Y。 荷兰语与英语和德语接近,同属西日耳曼语支。荷兰语是由古代低地德语诸方言演变而来,最早的荷兰语文献可追溯到12世纪的佛兰德斯。当代荷兰语是五种方言群体的集合:中西部方言(包括南、北荷兰省,乌德勒支,海尔德兰的大部和西兰的岛屿等地区使用的方言),东北方言(格罗宁根、德伦特、上埃塞尔和海尔德兰东部使用的方言),中南部方言(北博拉班特及其周边的林堡地区,比利时的安特卫普、博拉班特和东弗兰德斯),西南部方言(西弗兰德斯)和东南部方言(荷兰的林堡地区大部和比利时的同名地区)。东北方言通常被称为萨克森方言,东南方言被称为东部低地法兰科方言,其他的三个群体则被称为西部低地法兰科方言。荷兰的弗里斯兰省的语言通常单独列为一种语言:弗里斯兰语。南非荷兰语是17世紀殖民者所說的荷蘭語的變種,有相當數量的馬來、班圖諸語言的借詞和語法散佈其中,南非白人的祖先名為布爾人,其名稱的由來是來自荷蘭語中boer(農夫)這個單詞。 荷蘭語的舌後音較德語、俄語等多,除了ch發舌後音外,連g也是發舌後音的。.

新!!: 法国和荷蘭語 · 查看更多 »

鏡 (拉威爾)

組曲《鏡》(Miroirs)是莫里斯·拉威爾於1905年在30歲時所創作的作品,总计由5首鋼琴曲組成的組曲。 1906年1月6日在巴黎的國民音樂協奏演奏會上,由里卡多·韋恩斯初次演出。.

新!!: 法国和鏡 (拉威爾) · 查看更多 »

菱堡

菱堡(Bastion),或譯做棱堡(較常使用),是由帷幕牆向外凸出一塊具有角形結構體的火炮防禦陣地。完整的菱堡除了兩個前端凸出面外,尚有兩個側面,用以保護帷幕牆,並連接棱堡本體。它常作為堡壘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盛行於16世紀中期至19世紀中期。 中世紀時使用的傳統城堡在火炮登場時,便毫無防禦能力,且防禦死角也是個問題,因此,由塞巴斯蒂安·勒普雷斯特雷·德·沃邦設計的菱堡便展露出頭角,雖然其中大多指多出的城堡附加物,但歐洲也有直接稱呼為棱堡的建築。.

新!!: 法国和菱堡 · 查看更多 »

菲尔兹奖

費尔兹奖(Fields Medal),正式名称为国际杰出数学发现奖(The International Medals for Outstanding Discoveries in Mathematics),是一個在国际数学联盟的國際數學家大會上頒發的獎項。每四年评选2-4名有卓越贡献且年龄不超过40岁的数学家。得奖者须在该年元旦前未满四十岁。 奖项以加拿大數學家约翰·查尔斯·菲尔兹的名字命名。菲爾兹筹备设立该奖,并在遗嘱中捐出47,000元给奖项基金。 費尔兹奖被认为是年轻数学家的最高荣誉,和阿贝尔奖均被称为為数学界的諾貝爾獎。奖金有15,000加拿大元,约合13,767美元。而阿贝尔奖的奖金有600万瑞典克朗,约合100万美元,更接近诺贝尔奖。.

新!!: 法国和菲尔兹奖 · 查看更多 »

菲利普·贝当

亨利·菲利普·贝当(法语:Henri Philippe Pétain,),法國陆军将领、政治家,也是法國維琪政府的元首,总理。 他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间担任法军总司令,帶領法國與德國對戰,被認為是民族英雄,1918年升任法国元帅,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1940年任法国总理时,他向入侵法國的納粹德國投降,至今在法國仍被視為叛國者,戰後被判死刑,后改判终身监禁。.

新!!: 法国和菲利普·贝当 · 查看更多 »

萨伏依公国

萨伏依公国(Duché de Savoie、Ducato di Savoia)是1416年至1713年间曾经存在于西欧的独立公国,由萨伏依家族统治,领土包括今日意大利西北部和法国的东南部的部分地区。 Category:已不存在的歐洲國家 Category:神聖羅馬帝國諸侯國.

新!!: 法国和萨伏依公国 · 查看更多 »

萨利克继承法

#重定向 薩利克法.

新!!: 法国和萨利克继承法 · 查看更多 »

萨缪尔·德·尚普兰

萨缪尔·德·尚普兰(Samuel de Champlain,)是法国探险家,地理学家,魁北克城的建立者。也是法国同北美贸易,特别是皮毛贸易的开拓者。.

新!!: 法国和萨缪尔·德·尚普兰 · 查看更多 »

鐵路運輸

鐵路運輸(rail transport),通稱軌道運輸或轨道交通。狭义上通常是指一種以具有轮对的车辆沿铁路轨道运行,以达到运送旅客或货物目的的陸上運輸方式。而廣義的鐵路運輸尚包括磁浮列車、纜車、索道等并非使用车轮形式,但仍然沿特定轨道运行的运输方式。 在中国大陆,軌道交通一般指城市軌道交通和城际轨道交通。依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GB 50490-2009),「城市軌道交通」的定義是:“采用专用轨道导向运行的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包括地铁系统、轻轨系统、单轨系统、有轨电车、磁浮系统、自动导向轨道系统、市域快速轨道系统。”其英文譯名為「urban rail transit」。.

新!!: 法国和鐵路運輸 · 查看更多 »

非常人贩

《玩命快遞》(The Transporter)是一部在2002年上映的法國動作電影,採法文/英文發音,是由法國知名導演盧·貝松擔任製作與編劇,並由香港導演元奎與法國導演路易斯·賴托瑞執導,傑森·史塔森和舒淇主演,發行商為20世紀福斯。 電影內容敘述一名傭兵出身、退隱之後在法國的海邊隱居,並偶爾接受托運案件的地下快遞員法蘭克·馬丁(Frank Martin,傑森·史塔森飾),與東方人蛇集團首腦之女兒(舒淇飾)所共同遭遇的一連串事件。 《玩命快遞》是一系列同名作品系列之中的第一集,該片在上映獲得不錯迴響之後,於2005年時由部分原班人馬再度推出了續集《玩命快遞2》,第三集《玩命快遞3》在2008年11月26日於美國上映,而第四集《玩命快遞4》則於2015年9月4日在美國上映。.

新!!: 法国和非常人贩 · 查看更多 »

非殖民化

1945年殖民国家和它们的殖民地 非殖民化(Decolonization,decolonisation,又稱去殖民化、解除殖民,對殖民主義的反動),是指一個地方因外國殖民統治,造成政治與經濟上的不平等關係,轉而進行獨立及自治的過程。这个概念最早是1932年莫里茨·尤里乌斯·波恩提出的。 非殖民化這個詞主要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不少西方列強位於亞洲和非洲的殖民地爭取獨立的過程。1945年至1960年的時期,非殖民化運動發展得最蓬勃,當中由印度及巴基斯坦脫離英國管治牽起序幕。部分地方的非殖民化運動是以和平手段進行,亦有不少推行非殖民化運動的地方以暴力形式推行。在这个过程中从1943年到2002年共120个过去的殖民地独立。.

新!!: 法国和非殖民化 · 查看更多 »

非洲

阿非利加洲(Africa),簡稱非洲,位于地球东半球西部,欧洲之南,亚洲以西,地跨赤道南北,面積為30,221,532平方公里,佔全球總陸地面積的20.4%,Sayre, April Pulley.

新!!: 法国和非洲 · 查看更多 »

面包

#重定向 麵包.

新!!: 法国和面包 · 查看更多 »

行政法

行政法是法律中,有關國家行政權運作的國內公法總稱。行政法涉及到行政機關執行職務時所適用之各項法律,在各法律部門中相較於民法、刑法、甚至於憲法,行政法的發展是較晚進的一門學科。雖然行政法並無具體的法典,但是德國法學家曾說「憲法消逝,行政法長存」(Verfassungsrecht vergeht, Verwaltungsrecht besteht),表達對行政法的重視與肯定。.

新!!: 法国和行政法 · 查看更多 »

颱風戰鬥機

颱風戰鬥機(英語:Eurofighter Typhoon,又常被稱為EF-2000)是一款雙發動機,採前翼加上三角翼(鴨式佈局)設計的多用途戰機。參與設計與生產的歐洲戰機公司(Eurofighter GmbH)是由數家歐洲的航太公司於1986年時組成,而相關的研發計畫則在更早的1979年時就已展開。 颱風战斗机已经投入量产,并且首先在意大利空军和西班牙空军形成战斗力。英国和德国也在2006年宣布将颱風投入使用。奧地利订购了15架台风,沙烏地阿拉伯在2006年8月18日签订合同,订购了72架。 歐洲颱風戰機計畫特別的意義除了軍事上以外還有政治上,這是第一次有兩個以上國家構成的集團在研發階段就開始整合資源;進行一個武器專案,也為後來的歐洲統合之路發出了象徵性的推動效果,當颱風戰機在各國服役的那一刻也成了歐洲統合的一次媒體活宣傳,颱風戰機還未真的上戰場就已經打了一場勝戰,在概念上改變了國界。.

新!!: 法国和颱風戰鬥機 · 查看更多 »

预期寿命

平均寿命、生命期望或預期壽命(life expectancy),指生物群体中衡量单一生命存活平均长度的统计量。預期壽命最常用的測量方法是自出生起算(Life expectancy at birth,LEB),也常以不同性別、不同年齡去做統計。.

新!!: 法国和预期寿命 · 查看更多 »

飞鱼反舰导弹

飛魚式反艦飛彈(Exocet)是一款由法國研發製造的反舰导弹,擁有艦射、潛射、空射等多種不同的發射方式,而除了潛射型版本外,飞鱼导弹可以接近音速及接近水面5公尺不到的高度飞行避開軍雷達偵測,加強對水面艦艇的突防能力。 飛魚飛彈的首個型號MM38於1973年在法國海軍服役,五年後空射型AM39裝備於法國空軍,隨後還發展出潛射型SM39裝備於法國海軍的潛艇。歷經許多實戰經驗,是一種整體性能評價優異的反艦飛彈系統。.

新!!: 法国和飞鱼反舰导弹 · 查看更多 »

補貼

補貼在經濟上指由政府提供金錢,以降低生產者及消費者所面對的價格,獲得補貼的通常是與公眾利益有關的產品,例如農產品。 對反對者來說,補貼會被認為是商業上的福利。補貼可視作稅的相反,而補貼也可以減稅的形式提供,這種補貼被稱為tax expenditures或tax breaks。 補貼令消費者無需付出全費購買商品,但亦防止消費者獲得全面價值,補貼的社會是一個消費性社會,因為它不公平地鼓勵消費。在自由市場的情況下,消費者會作出對交易獲得最高價值的選擇,但在補貼的經濟情況下,受到補貼的產品將比不消費有人為的更高價值。補貼的代價由稅項付出。.

新!!: 法国和補貼 · 查看更多 »

褻瀆

褻瀆(Blasphemy),又稱冒瀆,是指對上帝、神靈、宗教上的神話人物、書籍或圣物,作出侮辱的行為,發表批評或負面的言論,或是展現出缺少敬意、輕視的態度。在某些宗教中,認為褻瀆是一種宗教上的罪行,如基督教與回教。 在此更廣泛的意義下,褻瀆一詞也被用于非宗教的语境下。例如,培根在其著作《學習之促進》中講到“對於學習的褻瀆”。許多文化不允許任何誹謗此文化所建立之宗教中的“神”或眾神們的言論和著作。而這些限制,在一些國家有與法律同等的力量。.

新!!: 法国和褻瀆 · 查看更多 »

饮食文化

饮食文化,是人类不断开拓食源、开发食品、制造食器、消费食物的过程,以及以饮食为基础的习俗、思想和哲学,即由人们在饮食活动中的方式、过程和功能等结构组成的全部食事的总和。.

新!!: 法国和饮食文化 · 查看更多 »

西印度群岛

西印度群島(英文:West Indies;法文:Indes occidentales)泛指南北美洲之間海域中的一個一連串的島群。北起美國佛羅里達半島南端;西起墨西哥尤卡坦半島東端。總島嶼數達7000個左右。西印度群島之名來自于1492年10月12日,哥倫布于巴哈馬群島上登陸,誤以為這裡是印度,故得名。 總的說,西印度群島包括了巴哈馬群島和安的列斯群島(又可分為大安的列斯群島和小安的列斯群島),氣候主要為熱帶季風氣候,至中午時炎熱,有午後雷陣雨,生產咖啡香蕉等作物。.

新!!: 法国和西印度群岛 · 查看更多 »

西奧多·傑利柯

西奧多·席里柯(法語:Théodore Géricault;)是法國浪漫主義畫派的先驅,對浪漫主義畫派和現實主義畫派的發展有重要影響。.

新!!: 法国和西奧多·傑利柯 · 查看更多 »

西德

西德(Westdeutschland),或聯邦德國,是对1949年5月至1990年10月之間的德意志聯邦共和國(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之俗稱。.

新!!: 法国和西德 · 查看更多 »

西北風級兩棲突擊艦

西北風級兩棲突擊艦(Classe Mistral)是目前法國海军和埃及海军的最新型兩棲突擊艦級別,可以運載16架以上或是虎式攻擊直升機,和包含13輛主力戰車在內的70輛以上車輛與其維修空間。人員方面,船上能提供900名陸戰隊的運載空間(長程航行至少可以居住450名)並包含69床的艦上醫院。该舰的飞行甲板面积为5200平方米,设有6个直升机停机点。.

新!!: 法国和西北風級兩棲突擊艦 · 查看更多 »

西班牙

西班牙王国(Reino de España),通稱西班牙(España),古籍譯為日斯巴尼亞或以西巴尼亞,《聖經》曾譯為「士班雅」,是位於欧洲西南部的君主立宪制国家,与葡萄牙同处於伊比利亚半岛,东北部与法国、安道尔接壤,國土面積則佔伊比利亚半岛的五分之四。其领土还包括地中海中的巴利阿里群岛、大西洋的加那利群岛、以及在非洲北部的休达和梅利利亚。首都兼最大都市為馬德里。 由於位處歐洲與非洲的交界,西班牙自史前时代以来就一直受许多外来影响,中世紀時有多國並立,至15世纪始建立單一國家,在近代史上是影响其他地区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其全球帝国兴盛时给世界带来的影响是,現今全球有5億人口使用西班牙语,使西班牙语成为世界上总使用人数第三多,母語人數第二多的语言。.

新!!: 法国和西班牙 · 查看更多 »

西班牙交响曲

《D小调西班牙交响曲》,作品21,是爱德华·拉罗一首为小提琴与乐队而作的协奏曲。.

新!!: 法国和西班牙交响曲 · 查看更多 »

西班牙人

西班牙人(Españoles)是欧洲西南部伊比利亞半島上的國家西班牙之主體民族,母語是西班牙語,而西班牙語則是 一種從拉丁方言發展而來的語言,歷史悠久。大部分西班牙人信奉天主教。 隨著西班牙帝國的興起,西班牙人也散居各個殖民地。西班牙人和這些殖民地的原住民通婚,使得殖民地擁有大量的西班牙后裔,這以拉丁美洲為甚。.

新!!: 法国和西班牙人 · 查看更多 »

西班牙语

西班牙语(Español),也称卡斯提亞語(Castellano),简称西语,是起源於西班牙卡斯提亞地方的語言,為罗曼语族的分支。除了發源地西班牙之外,使用者主要集中在拉丁美洲国家,约有4亿人使用。按照第一语言使用者数量排名,西班牙语为全世界第二位,僅次於現代標準漢語,總使用人数排名則為世界第三,僅次於漢語及英語。 西班牙语是除英語、法語和阿拉伯語之外最多國家的官方語言,同時為聯合國官方語言之一。全世界有超過五億人的母語或第二語言是西班牙語,另外有二千萬的學生將西班牙語當作外語學習。.

新!!: 法国和西班牙语 · 查看更多 »

西羅馬帝國

西羅馬帝國是羅馬帝國於286年被戴克里先分為兩部份後把政權一分為二建立四帝共治制從而開始有的東西兩部的概念,位處西部的部分即是最後分裂的西羅馬帝國;而東部最後則成為東羅馬帝國(即拜占庭帝國)。正式名稱與東羅馬帝國相同,均用羅馬共和時代的元老院與羅馬人民(Senatus Populusque Romanus),帝國最後在480年東羅馬皇帝芝諾冊封義大利國王取代之而覆亡,但是在這段期間左右西羅馬帝國已無足輕重。 西羅馬帝國皇帝之位斷斷續續的在3世紀到5世紀間存在,隨著戴克里先建立的四帝共治制,君士坦丁大帝和尤利安(324-363年)遷都拜占廷後重新統一羅馬,但是在狄奧多西一世在395年過世後又把帝國分割分別給兩個兒子繼承,八十五年之後芝諾體認到西羅馬帝國消亡的事實,故在西羅馬皇帝尼波斯過世後冊封東哥徳人迪奧多里克為義大利國王。 隨著奧多亞塞於476年控制義大利全境後,歷史學者愛德華·吉本將西羅馬帝國的滅亡定於476年9月4日皇帝羅慕路斯·奧古斯都被奧多亞塞威迫退位之時,或定於西元480年皇帝尼波斯死後,由於羅馬帝國的在欧洲历史上中的巨大影响力,所以於西元476年西羅馬帝國灭亡时,一般也被劃分為古代歐洲的終結,並進入了中古時代。 800年法蘭克國王查理曼被教宗利奧三世加冕為羅馬人的皇帝,因此被稱作查理大帝繼承西羅馬帝國,從此以後又多一個新的皇室,之後演變成神聖羅馬帝國,所以之後的德意志皇帝都以繼承西羅馬皇帝自居。.

新!!: 法国和西羅馬帝國 · 查看更多 »

西欧

西欧是指欧洲西半部,面积约500万平方公里,占欧洲的一半左右。习惯上,本区又可以分为北欧、西欧、南欧三部分。本区位于歐亞大陸西部、大西洋东岸,大部分位于北纬35°~60°属北温带。 狭义上指欧洲西部濒临大西洋的地区和附近岛屿,包括英国、爱尔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在冷战时期通常也把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叫西欧。.

新!!: 法国和西欧 · 查看更多 »

西法蘭克王國

西法蘭克王國(法語:Francie occidentale)為西歐的一個君主制國家,存在時間為843年至987年。.

新!!: 法国和西法蘭克王國 · 查看更多 »

西方哲学

西方哲學(Western philosophy),或稱西洋哲學,是指西方世界、相較於東方世界的主流哲學思想。西方文化中的哲學思想可追溯至古希臘的古希臘哲學,與後來傳入的北美洲、澳洲等地,而是否納入北非與中東、俄羅斯等地的部分地區尚有爭議。 「哲學」(philosophy)一詞源自於古希臘的「φιλοσοφία」,字面意思是「愛智慧」。奧古斯都曾言:惟有愛(philein)才能認識智慧(sophia)的光(phaos),因此便有了「哲學」(philosophia)一詞。 現今的哲學有兩大主要系統:分析哲學與歐陸哲學。.

新!!: 法国和西方哲学 · 查看更多 »

馬塞爾·普魯斯特

塞爾·普魯斯特(Marcel Proust,),法國意識流作家,全名為瓦伦坦·路易·乔治·欧仁·馬塞爾·普魯斯特(Valentin-Louis-Georges-Eugène-Marcel Proust)。他最主要的作品为《追忆似水年华》,该书于1913年至1927年出版。 马赛尔·普鲁斯特出生于一个富有且有文化的家庭(他的父亲是巴黎的一名医学教授),但他从小体弱多病,并且一生都经受着由哮喘引起的严重的呼吸问题。在很小的时候他就开始出入高雅的沙龙或者遇到一些非常有名的作家和艺术家,并在此期间作为一名艺术的业余爱好者被认可。受益于家庭的财富,他没有固定的职业,并在1895年就开始创作了一些小说的片段(作者生前并未出版,直到1952年才结集出版,命名为《让·桑德尔〈Jean Santeuil〉》)。1900年,为了追随约翰·拉斯金艺术作品的脚步,他放弃了手头的工作,开始了一段从威尼斯到帕多瓦的旅行。 到1907年时,马赛尔·普鲁斯特开始创作他伟大的作品《追忆似水年华》,全书七卷在1913年至1927年之间完成出版,也就是说有一部分作品是在普鲁斯特身后才出版。1922年11月18日,由于支气管炎的发作,普鲁斯特憔悴地死去,随后被葬于巴黎拉雪兹神父公墓,并且入葬时有大量的观众缅怀纪念这位伟大的作家。在后世,普鲁斯特更被视为是一个真正的文学神话。 普鲁斯特富有浪漫气息的作品是在艺术的基础上对感情化的时间和回忆的一次深刻的反思,同时也是对爱与嫉妒的一场深入的体察,在普鲁斯特特有的一种灰色视角(在这种视角下同性恋思维占有重要的位置)之下,他也掺杂了大量对失败和对空虚茫然生活的感伤。《追忆似水年华》也是一部包含两百个角色的着意于描写人性的气势恢宏的喜剧作品。.

新!!: 法国和馬塞爾·普魯斯特 · 查看更多 »

馬德里三一一連環爆炸案

德里三一一连环爆炸案(Atentados del 11 de marzo de 2004;常被簡稱為11-M)是指一系列發生在2004年3月11日針對西班牙首都馬德里市郊鐵路系統的恐怖主義炸彈襲擊。在這次恐怖襲擊中,一共有191人死亡,2,050人受傷。此事件發生時間正好為美國911襲擊事件後的911天。.

新!!: 法国和馬德里三一一連環爆炸案 · 查看更多 »

馬克·夏卡爾

克·夏卡爾(又譯馬克·夏加爾;Марк Шага́л;מאַרק שאַגאַל;Marc Chagall;),出生名莫伊舍·扎卡爾羅維奇·夏卡爾(Мойша Захаравіч Шагалаў;羅馬轉化:Moishe Zakharovich Shagal),巴黎派畫家之一。出生於俄國的猶太家庭。Benjamin Harshav: Marc Chagall and his times: a documentary narrative.

新!!: 法国和馬克·夏卡爾 · 查看更多 »

馬瑟·巴紐

瑟·巴紐(Marcel Pagnol,又译马塞尔·帕尼奥尔,),法國劇作家、小說家、電影導演。.

新!!: 法国和馬瑟·巴紐 · 查看更多 »

馬賽曲

《馬賽曲》(La Marseillaise)是法國國歌,又譯名《馬賽進行曲》。詞曲皆由克洛德·約瑟夫·魯日·德·李爾在1792年4月25日創作,當時正值法國大革命期間,法國向奧地利宣戰,他在該日晚間於當時斯特拉斯堡市長德特--希家中創作該曲,並題名為《萊茵軍團戰歌》(Chant de guerre de l'Armée du Rhin);同年8月10日,來自馬賽的前赴巴黎支援杜樂麗起義時高唱此歌而得現名,亦因此風行全法。1795年7月14日,國民公會宣布定此曲為國歌。 馬賽曲在拿破崙帝國時期失去了國歌地位,之後路易十八的波旁復辟時期更是被禁止。1830年七月革命再次為人傳唱,並由著名音樂家-zh-hans:柏辽兹;zh-hant:白遼士-進行管弦樂編曲,此成為後來官方指定的管弦樂版本。之後於拿破仑三世時期此曲又失去了國歌的地位,至1879年才由法兰西第三共和国重新定為國歌。此后的1946年以及1958年通過的法國憲法,皆定明馬賽曲為國歌。1871年存在的巴黎公社的国歌《公社马赛曲》与原曲曲调相同,但使用了不同的歌词。 此外,馬賽曲另有俄語詞譜版本,名為《工人馬賽曲》,曾在1917年俄羅斯二月革命後由俄國臨時政府定為俄國國歌,但隨即在十月革命後被《國際歌》取代。 清帝国改良派思想家、政论家王韬1871年在香港出版的《普法战纪》中第一次将馬賽曲翻译成中文,名为《麥須兒詩》。.

新!!: 法国和馬賽曲 · 查看更多 »

馬提尼克

提尼克(Martinique)位于加勒比海,是法国的一个海外大区。下辖一个省,即马提尼克省。面积1,130平方公里,首府法兰西堡。位于首府。.

新!!: 法国和馬提尼克 · 查看更多 »

馬格里布

格里布(al-Maġrib al-ʿArabī,),非洲西北部一地区,阿拉伯语意为“日落之地”。宋代《諸蕃志》譯為「默伽獵」。 该词在古代原指阿特拉斯山脉至地中海海岸之间的地区,有时也包括穆斯林统治下的西班牙部分地区,后逐渐成为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三国的代称。该地区传统上受地中海和阿拉伯文明影响,同时也与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黑非洲地区有着密切的贸易往来,因此形成了独特的文化。 19世纪末,该地区绝大部分成为法国、西班牙和意大利的殖民地。今日,除休达和梅利利亚两个地区尚属于西班牙外,其他地区均已合并入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和突尼西亞三国。 1989年,在卡扎菲的发起下,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和利比亚四国联合成立了阿拉伯马格里布联盟,其后毛里塔尼亚也加入该联盟。.

新!!: 法国和馬格里布 · 查看更多 »

馬拉美

斯特凡·馬拉美(Stéphane Mallarmé,)原名艾提安·馬拉美(Étienne Mallarmé),19世紀法國詩人,文學評論家。與阿蒂爾·蘭波、保爾·魏爾倫同為早期象徵主義詩歌代表人物。 代表作有《希羅狄亞德》(1875年)、《》(1876年)、《骰子一擲》(1897年)等。.

新!!: 法国和馬拉美 · 查看更多 »

首都

首都、國都或京(京師/城/都),以現代政治角度而言,通常指一個國家的中央政府所在地的首要行政中心城市,也是政治活动的中心城市、各类国家级机关集中駐紮地、国家主权的象徵城市。 在大部分国家,首都是國家最大的城市,如英國倫敦、法國巴黎等;大部份的國家也未在憲法和法律內訂定首都地點,而在部分国家,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分离,例如美国首都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土耳其首都安卡拉等。有时一个国家有多个首都,如行政首都、司法首都,分别是该国的行政和司法中心,例如南非。 在國際政治及外交上,首都的名稱可以直接代表其所在的國家及其中央政府。常見的例子有以“莫斯科”取代俄羅斯、“北京”取代中華人民共和國、“平壤”取代朝鮮、“華府”取代美國、“倫敦”取代英國、“巴黎”取代法國等。 在歷史上,國家或地區的主要經濟中心往往成為政權的焦點,並透過佔領或合併成為首都。倫敦和莫斯科正是這樣。首都無形中吸引有志投身政治的人才,例如律師、新聞媒體及公共政策的研究員,協助政府實施有效的管治。如果首都兼是首要的經濟、文化或知識中心,有時會被稱為「首要城市」,如倫敦和布宜諾斯艾利斯。 首都的設立有時會阻礙原有的主要城市的進一步發展。由於舊都里約熱內盧和巴西東南部的人口過於稠密,新都巴西利亞遂設於巴西內陸,而德國首都則設於柏林。 政治與經濟或文化權力會合的情況並不普遍。傳統首都經濟上會被競爭者超越,朝代或文化的衰落,也意味著首都的破滅,巴比倫就是一個例子。此外,很多現代首都,例如阿布賈、坎培拉和渥太華,特意設於原有的經濟地區以外,而且至今仍未發展成新的工商業中心。 首都不一定會設立在面積較大的國土上,如赤道幾內亞的馬拉博、丹麥的哥本哈根、甘比亞的班竹,這些都不是島國,首都卻是位於較小的離島。 一般來說首都通常會特意設在易守難攻的地理位置上,以防其他國家的侵略,但也有國家的首都是設於鄰國附近的邊界旁或是相鄰的地理位置上,如韓國的首爾、寮國的永珍、查德的恩將納。.

新!!: 法国和首都 · 查看更多 »

香奈儿

香奈兒(Chanel)公司,是由可可·香奈儿在1910年創辦的頂級法國女性知名時裝店,私人公司。这家小商店开始只是一家帽子店,1912年可可将店搬至内搬迁至位于旺多姆广场旁边的31号康朋街(Rue Cambon)。 优雅及有革命性的小黑裙以及广受欢迎的香奈儿套装——一个优雅的设计,包括齐膝短裙和干练的短上装,传统上用毛线织成,黑色裁边和金色纽扣,配穿大串珍珠项链。.

新!!: 法国和香奈儿 · 查看更多 »

香颂

香颂(chanson,),意为歌曲,源自于拉丁文cantio,是法国世俗歌曲的泛称,专业的香颂歌手称为chanteur(男)或chanteuse(女)。 今天在法国,香颂往往指的是像雅克·布雷尔、艾迪特·皮雅芙等著名歌手的作品,区别于其他法国流行音乐,按照法语的节奏,而不是英语的节奏,因此被认为特别“法国”。此外,香颂的歌词也特别讲究韵味和意境。.

新!!: 法国和香颂 · 查看更多 »

香槟酒

香槟酒(vin de Champagne,或Champagne)是產於法國香槟地区(不同于干邑地区的大小香槟区)按照严格的法律规定酿造的的一種葡萄气泡酒。香槟酒需要在葡萄酒瓶中进行二次发酵,产生二氧化碳,从而产生气泡。 根据法律,只有在法国香槟区,选用指定的葡萄品种,根据指定的生产方法流程所酿造的气泡酒,才可标注为香槟。在美国,由于历史原因,部分当地产的气泡酒仍在酒标上使用“香槟”一词;中国大陆则对香槟实行保护。.

新!!: 法国和香槟酒 · 查看更多 »

香水

香水是一種混合了香精油、固定劑與酒精的液體,用來讓物體(通常是人體部位)擁有持久且悅人的氣味。 精油是取自於花草植物的蒸餾,比如說橙花或玫瑰。如果無法蒸餾的時候,就會使用脂吸法(enfleurage),比如說茉莉原精(Jasmin Absolute)。脂吸法基本上是用油脂吸收帶有香味的物質後,再用酒精來萃取出香精油,這種物質就被稱為原精,香氣較蒸餾法萃取的精油來得更為濃郁。另外也會使用帶有香味的化學物。固定劑是用來將各種不同的香料結合在一起,包括有香脂(balsam)、龍涎香以及麝香貓與麝鹿身上氣腺體的分泌物(如沒有摻雜其他東西的時候他們並不好聞,然而在酒精溶液中他們扮演了持續作用的角色)。酒精濃度則取決於是香水、淡香水還是古龍水。香水的保存期限通常是五年。.

新!!: 法国和香水 · 查看更多 »

香波尔城堡

香波爾城堡(Château de Chambord)位於法國羅亞爾-謝爾省的香波爾,属法国文艺复兴式建筑,是卢瓦尔河谷城堡群的法式城堡中最容易辨認的其中一個。.

新!!: 法国和香波尔城堡 · 查看更多 »

解析几何

解析几何(Analytic geometry),又稱為坐标几何(Coordinate geometry)或卡氏幾何(Cartesian geometry),早先被叫作笛卡兒几何,是一种借助于解析式进行图形研究的几何学分支。解析几何通常使用二维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研究直线、圆、圆锥曲线、摆线、星形线等各种一般平面曲线,使用三维的空间直角坐标系来研究平面、球等各种一般空间曲面,同时研究它们的方程,并定义一些图形的概念和参数。 在中学课本中,解析几何被简单地解释为:采用数值的方法来定义几何形状,并从中提取数值的信息。然而,这种数值的输出可能是一个方程或者是一种几何形状。 1637年,笛卡兒在《方法论》的附录“几何”中提出了解析几何的基本方法。 以哲学观点写成的这部法语著作为后来牛顿和莱布尼茨各自提出微积分学提供了基础。 对代数几何学者来说,解析几何也指(实或者複)流形,或者更广义地通过一些複變數(或實變數)的解析函数为零而定义的解析空间理论。这一理论非常接近代数几何,特别是通过让-皮埃尔·塞尔在《代数几何和解析几何》领域的工作。这是一个比代数几何更大的领域,不过也可以使用类似的方法。.

新!!: 法国和解析几何 · 查看更多 »

言論自由

言論自由(Freedom of speech),一種基本人權,指一國公民,可以按照个人意願表達意見和想法的法定政治權利,這些意見表達不用受政府「事前」的審查及限制,也無需擔心受到政府報復。有時也被稱為意涵更廣泛的表達自由van Mill, David,,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Winter 2012 Edition), Edward N. Zalta(ed.)。它通常被理解為充分表達意見的自由,當中包括以任何方式尋找、接收及發放傳遞資訊或者思想的行為。言論自由的權利在任何國家通常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例如發表誹謗中傷、猥褻、威脅傷人、煽動仇恨或者侵犯版權等言論或者資訊的一系列涉嫌侵犯他人人权的行為都被禁止,而表達意見時也需要注意時間、地點和禮儀。 一些可能存在违法行为的国家政权对言论自由的限制程度甚至逾越了人权法案的红线。 《世界人權宣言》第19條及《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明言保障言論自由的權利,確認言論自由的基石重要性,也一方面突顯其脆弱需受保障的面向。《世界人權宣言》第19條及《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的《國際人權法》中亦確認言論自由為一項人權。《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19條指“人人有權在不受干涉下持有意見及主張”及“每個人都有權利自由發表主張和意見,此項權利包括尋找,接收和傳遞資訊和思想的自由,而不分任何媒介和國界。”第19條亦指出,這些權利附有特別責任及義務,行使時必須尊重他人權利或名譽,確保國家安全及公共秩序不受影響。.

新!!: 法国和言論自由 · 查看更多 »

马德莱娜教堂

德莱娜教堂(又译为“瑪德蓮教堂”,L'église Sainte-Marie-Madeleine)是法国首都巴黎第八区一座教堂,新古典主义风格,周围是52根高20米的科林斯圆柱,原来是为了纪念拿破仑军队的荣耀。马德莱娜教堂位于协和广场北侧皇家路(rue Royale)的北端尽头,东侧是旺多姆广场,而西侧是圣奥古斯丁教堂。 马德莱娜教堂的所在地自从腓力二世时期即属于巴黎主教,1182年,莫里斯主教没收了当地的犹太会堂,改为教堂,主保圣人是抹大拉的马利亚。 在此重建教堂共犯过两个错误。1757年开始第一次设计,仿造荣军院的巴洛克教堂,在拉丁十字平面上安放圆形穹顶,1763年4月3日国王举行了奠基典礼,但是在1764年停工。1777年建筑师去世,他的学生决定重新开始,拆除未完成的建筑,缩短中殿,改为类似罗马万神殿的更为集中的设计。法国革命开始后,只有基础和大柱廊已经完成,1797年唱诗班席位被拆毁,工程停止,进行关于建筑用途的辩论:图书馆、公共宴会厅或市场。在此期间,国民大会被安置在波旁宫。 1806年,拿破仑决定竖立一个纪念建筑,“伟大军队光荣庙”(Temple de la Gloire de la Grande Armée),已有的基础被拆毁,但是保留了立柱,重新开工。1808年凯旋门完成后,该庙的纪念意义减弱。 拿破仑倒台后,波旁王朝复辟时期,路易十八决定将这座建筑改为天主教堂,山墙上雕刻了《最后的审判》。七月王朝将此作为对革命悔改的民族和解的纪念物和殿。1837年曾有建议将其作为火车站使用,但最终还是在1842年祝圣为一座教堂。 祭坛上方的壁画题为“基督教历史”,表现基督教历史上的关键人物。 马德莱娜教堂属于本笃会,现在仍举行弥撒和时尚的婚礼。这座教堂有一台著名的管风琴。.

新!!: 法国和马德莱娜教堂 · 查看更多 »

马修·卡索维茨

修·卡索维茨(Mathieu Kassovitz,),法國電影演員及导演制片人编剧,27岁便凭法国电影《恨》獲得戛纳电影节最佳導演獎。他还出演过电影《艾蜜莉的異想世界》中的男主角。.

新!!: 法国和马修·卡索维茨 · 查看更多 »

马兰·马雷

兰·马雷(Marin Marais、1656年5月(洗礼:31日) - 1728年8月15日)是一位法国作曲家、指挥、维奥尔琴演奏家。 生于巴黎南部的贫民区,父亲是见习鞋匠。幼少时期的音乐才华受到肯定,于1667年进入当时巴黎最好的音乐教育机构圣日耳曼奥塞尔教堂唱诗班,1672年为止一直师从弗朗索瓦·沙普龙。唱诗班之后跟随桑特科隆布(Monsieur de Sainte-Colombe)学习维奥尔琴并被吕利门下的作曲家让-弗朗索瓦·拉卢埃特(Jean-François Lalouette)挖掘,1676年进入巴黎歌剧院。1679年8月1日起被任命为路易十四的宫廷维奥尔琴演奏家。他作为作曲家,于1693年和吕利合作创作了歌剧《阿尔西德》并称为出色的指挥。晩年从事维奥尔琴的教学。 1676年9月21日于卡特琳娜结婚,有十几个子女,其中数人也有音乐造诣。.

新!!: 法国和马兰·马雷 · 查看更多 »

马克-安东尼·夏庞蒂埃

克-安东尼·夏庞蒂埃(Marc-Antoine Charpentier,),法国作曲家。尽管夏庞蒂埃没有在路易十四的宫廷中担任职务,但他的才华使他在巴黎的音乐界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夏庞蒂埃的一生生活在吕利的阴影下,他死后很快就被世人遗忘。直到20世纪,他的音乐才重新被发掘并为世人所知,被称为最有天赋和多才多艺的法国作曲家。.

新!!: 法国和马克-安东尼·夏庞蒂埃 · 查看更多 »

马克西米连·罗伯斯庇尔

克西米连·弗朗索瓦·马里·伊西多·德·罗伯斯庇尔(Maximilien François Marie Isidore de Robespierre;),法国大革命时期政治家,雅各賓專政时期的实际最高领导人。 他曾是1789年法國三級會議、國民議會代表和雅各賓俱樂部的成員,主張及對常見食品實施價格管制,並於1794年成功的在法國殖民地廢除奴隸制。受到18世紀啟蒙時代知識分子盧梭和孟德斯鳩等人的影響,羅伯斯比走左派資產階級路線,反對。他堅定地遵守和捍衛他的主張,在當時一度贏得了「不可腐蚀者」的綽號(l'Incorruptible)。法國歷史學家在20世紀20年代把羅伯斯比的名聲推至頂點,將他塑造成窮人和被壓迫者的辯護人、保皇黨和腐敗政客的敵人、法蘭西共和國的守護者。 但實際上羅伯斯比是一個毀譽參半的人物。在他被政治盟友喬治·丹敦提命為握有重權的公共安全委員會委員後,他在1793年3月鎮壓了左翼的埃貝爾派。主張處決國王路易十六的也是他。連走溫和路線的喬治·丹敦也被他指控腐敗,導致丹敦在1794年4月5日遭處決。同年7月27日熱月政變發生,次日羅伯斯比被逮捕處決,反雅各賓派政客掌權,視羅伯斯比為恐怖統治的元兇。至今羅伯斯比的地位仍然是研究法國大革命的歷史學家們激烈辯論的議題。.

新!!: 法国和马克西米连·罗伯斯庇尔 · 查看更多 »

马穆楚

楚(Mamoudzou)是坐落于印度洋上法国海外领地马约特岛的首府,也是马约特岛上人口最多的市镇。 城市位于大陆地岛(Grande-Terre)上,马约特岛早年的首府是位于小陆地岛(Petite-Terre)的藻德济,马穆楚在1977年成为了新首府。 马约特岛位于莫桑比克海峡之中,左临莫桑比克,右靠马达加斯加。.

新!!: 法国和马穆楚 · 查看更多 »

马约特

约特(Mayotte;斯馬奧萊語:Maore;馬拉加斯語:Mahori),位于莫桑比克海峡,与大科摩罗岛、昂儒昂岛、莫埃利岛共同组成科摩罗群岛。面积为374平方公里,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生产香子兰等香料,是法国的海外大区,下辖一个省,即马约特省。马约特岛包括大陆地岛、小陆地岛以及周围一些小岛,首府和最大城市马穆楚。 2009年3月29日,进行了一次关于在2011年成为法国海外省的公民投票,结果以95.2%赞成而通过。.

新!!: 法国和马约特 · 查看更多 »

马赛

赛(法语:Marseille; 加斯科:Marselha)是法国第二大城市和第三大都會區(aire urbaine)。在2011年的人口普查中,有1,720,941名居民。它位于地中海沿岸,原属于普罗旺斯省(Provence)。它是法国最大的商业港口,也是地中海最大的商业港口。 马赛是普罗旺斯-阿尔卑斯-蓝色海岸大区的首府,也是罗讷河口省的首府。.

新!!: 法国和马赛 · 查看更多 »

马赛尔·卡尔内

赛尔·卡尔内(Marcel Carné,1909年8月18日-1996年10月31日),法國电影导演,同性恋。他一度被推崇为最伟大的法国导演,而后又遭到最严厉的抨击。今天,他的许多影片仍然到处被尊为杰作,而对他导演才能的评论却依然存在严重分歧。.

新!!: 法国和马赛尔·卡尔内 · 查看更多 »

马里北部冲突

里北部冲突是指自2012年至今,马里北部地区的持续武装冲突,起初是尋求马里北部獨立的分離主義武装组织与马里政府军之間的戰鬥,至2013年已變為尋求控制全個馬里的伊斯蘭激進組織與馬里政府軍及多國部隊之間的戰鬥。.

新!!: 法国和马里北部冲突 · 查看更多 »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馬斯垂克條約》(le traité de Maastricht; Maastricht Vertrag; Maastricht Treaty),即《欧洲联盟条约》,於1991年12月9日至10日在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举行的第46届欧洲共同体首脑会议中经过两天的辩论,最終通过并草签了《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条约》和《政治联盟条约》,合稱《欧洲联盟条约》,正式條約於1992年2月7日签訂。这一条约是对《罗马条约》的修订,它为欧共体建立政治联盟和经济与货币联盟确立了目标与步骤,是《羅馬條約》成立的基礎。《馬斯垂克條約》預定於1993年11月1日生效。.

新!!: 法国和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 查看更多 »

語言

语言,广义而言,是用於沟通的一套方式,有其符号与处理规则,一般称为文法。符号通常称为文字,会以视觉、声音或者触觉方式来进行传递。 語言用來傳遞已知或未知事物的含義。 “語言”一詞可以更廣義的理解為已知或未知世界的基礎構成系統。 嚴格來說,語言是指人類溝通所使用的語言——自然語言。在一個先進的社會中一般人都必須透過學習才能獲得語言能力。語言的目的是交流觀念、意見、思想等。 語言學就是從人類研究語言分類與規則而發展出來的。研究語言的專家被稱呼為語言學家。 當人發現了某些動物如海豚能夠以某種方式溝通,​​就誕生了動物語言的概念。 20世紀由於電腦誕生,人需要給電腦指令。這種對機器的「單向溝通」就成電腦語言。.

新!!: 法国和語言 · 查看更多 »

骷髏之舞

《骷髏之舞》(Danse Macabre),作品40,又名《死之舞》,是法國作曲家聖桑的管絃樂作品。此曲本源自1872年的一首藝術歌曲,1874年將原曲改成為管絃樂作品,並於1875年1月24日於巴黎由指揮愛德華·科隆(Édouard Colonne)作首演。可惜當時並未受到觀眾的欣賞,尤其是對於他運用了木琴那種刺耳的效果,認為是低俗的趣味。不過,現今《骷髏之舞》已經成為了其中一首受一般人所認識的正統音樂曲目之一。 本曲是題獻給聖桑的好朋友,鋼琴家蕾米尼(Caroline Montigny-Rémaury)。.

新!!: 法国和骷髏之舞 · 查看更多 »

諾曼征服

諾曼征服可以指:.

新!!: 法国和諾曼征服 · 查看更多 »

高卢

高卢(法语:Gaule;拉丁语:Gallia),古罗马人把居住在现今西欧的法国、比利时、意大利北部、荷兰南部、瑞士西部和德国南部莱茵河西岸一带的凯尔特人统称为高卢人。在后来的英语中,「Gaul」这个词(Gaulois)也可能是指住在那一带的人民。不过更多时候这个词是指曾经广泛分布于中欧的多瑙河中游平原、西欧、东南欧的多瑙河下游平原;甚至在前285—前277年间扩张至安纳托利亚中部的使用高卢语(凯尔特语族的一个分支)的那些人。高卢的古罗马语就是「Gallia」。 从哈尔施塔特文化到前3世纪初期时的高卢人曾经广阔地分布在欧洲并分成了两族,除了住在今天法兰西的高卢人,还有一部分居住在亚平宁半岛北部的平原,其他的高卢人移民到今日的伊比利亚半岛和不列颠群岛一帶。 对于罗马的统治,高卢的部落首脑韦森盖托里克斯曾经帶领高卢起义,后被凱撒击败,投降后被判绞刑。 * Category:法国历史 Category:凯尔特人 分類:羅馬帝國行省.

新!!: 法国和高卢 · 查看更多 »

高卢人

盧人(Gallia)指的是在鐵器時代和羅馬高盧時期時聚居於高盧地區的凱爾特人,年代在公元前5世紀到公元3世紀之間。他們的語言高盧語是大陸凱爾特語支的主要組成部分。 前5世紀時高盧人由阿爾卑斯山北部的拉坦諾文化中分離出來,到前4世紀時已經分佈到了現在的法國、瑞士、德國南部、奧地利和捷克共和國,並出現在意大利北部、巴爾幹半島、特蘭西瓦尼亞和安納托利亞,控制著羅訥河、塞納河、萊茵河和多瑙河等重要交通航道。 高盧人從來沒有形成過統一的政府,但會集結在一起進行大規模戰爭。前3世紀時力量達到頂峰。第一次布匿戰爭之後羅馬共和國崛起,並對高盧人形成壓迫之勢。公元前225年的泰拉蒙戰役之後高盧人的力量開始衰退,在前50年代的高盧戰爭中被征服。此後高盧人就生活在羅馬的行省之中。由於羅馬文化的影響形成了羅馬-高盧文化,最終由於羅馬的強勢而漸被同化,公元1世紀時已經無法和羅馬人相區分了。 在現在一些比較不正式的用法中,有時會將高盧人代指法國人。其实现代法国人并非凯尔特后裔,而是以拉丁(罗马)血统为主。.

新!!: 法国和高卢人 · 查看更多 »

高卢雄鸡

盧雄雞(法語:Le Coq gaulois),或高盧公雞,是法國的擬物化形象。 高盧雄雞來源於羅馬帝國時代,法蘭西被稱為高盧(Gallia),高盧人叫Gallus,而Gallus在拉丁語另一意思是雄雞,所以被稱為高盧雄雞。.

新!!: 法国和高卢雄鸡 · 查看更多 »

高山气候

山气候,又称高地氣候,夏季氣溫不高,年溫差極小,四季變化並不明顯。.

新!!: 法国和高山气候 · 查看更多 »

高等教育

等教育(études supérieures;Höhere Bildung;higher education;educación superior),又称专上教育(post-secondary education)是一个教育层级的概念,广义上是指一切建立在中等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这个层级涵盖了学园、大学、學院、神学院、理工学院、技術學院以及其他颁授学位或专业证书的学院级机构(例如專科學校)。.

新!!: 法国和高等教育 · 查看更多 »

高級中學

級中學(senior high school),在香港以外地區簡稱高中,在臺灣又稱高級中等學校,是中等教育的階段之一,許多國家的教育主管機關將普通中學劃分初級中學(初中)和高級中學(高中)。高級中學亦往往是學生進入大學之前的最後一個教育階段。廣義的高級中學包括普通科和職業類科,狹義的高級中學專指普通型高級中學。在中國,如北京市,高級中等學校包括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學,普通中專學校,高級職業中學和技工學校。.

新!!: 法国和高級中學 · 查看更多 »

让-奥诺雷·弗拉戈纳尔

让-奥诺雷·弗拉戈纳尔(Jean-Honoré Fragonard,1732年4月5日-1806年8月22日),法国罗可可时代最後一位重要代表画家。 弗拉戈纳尔出生于法国东南部滨海-阿尔卑斯省的格拉斯,他父亲是一个贩卖手套的商人,由于做投机买卖失败,将弗拉戈纳尔送到巴黎给一位公证人在徒弟。但他年轻时即显露出艺术才能,18岁时被人介绍给弗朗索瓦·布歇,布歇很欣赏他的才能,但没有时间去教一位初级入门的人,就将他送到讓·巴蒂斯·西美翁·夏爾丹那里。弗拉戈纳尔在夏尔丹的工作室学习了6个月,然后回到布歇那里,很快得到布歇的信任,让他为布歇的作品画复制品。 1752年,布歇推荐他去参加竞争去罗马留学的奖学金,送到路易十五世宫廷画家那里,弗拉戈纳尔虽然还不是学院的学生,仍然依靠他的作品《耶罗波安崇拜伊都里斯》获得了奖金。1756年9月17日,他动身去罗马的法兰西学院。 罗马的风景,对他有很大的影响,促使他形成今后的一种梦幻般的画风,同时在他访问威尼斯时,受到意大利画家提埃坡羅的影响。1761年,他回到巴黎,1765年由于他的作品被狄德罗大加赞赏,国王买下,所以他被学院接纳。 1762年,法戈納陰錯陽差地展現了他的繪畫才華。聖朱利安請求他的同事朵揚,繪置一幅年輕女孩盪鞦韆為主題的圖畫。這位業餘的藝術愛好者,希望畫中女孩可以由一位主教為她梳妝,而他本人,可以因為鞦韆一窺女孩的裙襬春光。這個請求被朵揚以敗壞社會道德的理由婉拒,不過朵揚因此向聖朱利安推薦法戈納。在主人翁以及意境上的稍作修改,法戈納於同年完成了《鞦韆春光》(Les hasards heureux de l'escarpolette),成為他洛可可風格的著名作品之一。 1778年,法戈納完成了《》(Le Verrou),於畫中的每個人物與物件,加入大量的暗示,精心布局;並使用昏暗的光線,為情慾更添神秘色彩。不過,以對角線方式的構圖,在畫面平衡感上,留給後人不小的爭議性。 以前弗拉戈纳尔的画都是以宗教、古典故事为主题,但此后国王路易十五成为他主要顾主,要满足国王对享乐的追求,他的画基本以奢侈、享乐、情欲为主题,这成为他今后一生画作的主要题材。他使用的颜色非常华丽,笔触轻快,有时用椭圆装饰将主题包括,如同透过钥孔看密室的情景。 法国大革命发生后,王室被推翻,弗拉戈纳尔失去了靠山,1793年他逃回家乡,在朋友家避难。这时他画了一系列被称为“年轻爱人的浪漫”的装饰画。19世纪初,他回到巴黎,1806年默默无闻地死去。 以后几乎在半个世纪内,他都没有被人记起,1873年舍施克夫的《艺术史》中都没有提到他。但在19世纪后30年中,他又重新得到大师的声望,1905年他的一幅草图作品,价值19万美元。 他的作品现在分散在法国、美国各大博物馆中。.

新!!: 法国和让-奥诺雷·弗拉戈纳尔 · 查看更多 »

让-安东尼·华托

让-安东尼·华托又译华--,--(Jean—Antoine Watteau,1684年10月10日-1721年7月18日)是法国洛可可时代代表画家。.

新!!: 法国和让-安东尼·华托 · 查看更多 »

让-巴普蒂斯特·吕利

让-巴普蒂斯特·吕利(Jean-Baptiste Lully,),原名乔万尼·巴蒂斯塔·卢利(Giovanni Battista Lulli),意大利出生的法国巴洛克作曲家。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宫廷里作曲,是路易十四的宫廷乐正(Surintendant de la Musique)。他控制了当时的法国音乐生活,开创了法国歌剧,发展了大经文歌和法国序曲,对当时的欧洲音乐产生了巨大影响。他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亨利·珀塞尔、格奥尔格·弗里德里希·亨德尔、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让-菲利普·拉莫等作曲家。.

新!!: 法国和让-巴普蒂斯特·吕利 · 查看更多 »

让-巴普蒂斯特·柯尔贝尔

让-巴普蒂斯特·柯尔贝尔(Jean-Baptiste Colbert,)是法国政治家、国务活动家。他长期担任财政大臣和海军国务大臣,是路易十四时代法国最著名的偉大人物之一。.

新!!: 法国和让-巴普蒂斯特·柯尔贝尔 · 查看更多 »

让-弗朗索瓦·利奥塔

让-弗朗索瓦·利奥塔(1924-1998),法国哲学家,后现代主义理论家。1950年至52年在阿尔及利亚的君士坦丁中学任教,1955年参加阿尔及利亚社会主义团体,抨击法国殖民。后任教于巴黎第八大学。他1979年出版的著作《后现代状况》是“后现代主义”的定名之作,书中认为现代科学的特点是排斥或压抑建立于叙事之上的合法性形式,强调叙事的节奏形式能够固定和容纳自然时间的无规律性。 L L Category:法國文學理論家.

新!!: 法国和让-弗朗索瓦·利奥塔 · 查看更多 »

让-保罗·萨特

让-保罗·萨特(Jean-Paul Sartre,),著名法国哲學家、作家、劇作家、小說家、政治活動家,存在主義哲學大师及二戰後存在主義思潮的領軍人物,被譽為二十世紀最重要的哲學家之一。其代表作《存在与虚无》是存在主义的巔峰作品。 1964年,让-保罗·萨特憑著《嘔吐》(或譯作噁心)一書而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但是他主動回絕該獎項,成為第一位拒絕領獎的諾貝爾獎得主。他是1970年代女权运动的重要理论家西蒙娜·德·波伏娃的伴侶,他们的哲学思想非常相近又各有千秋。.

新!!: 法国和让-保罗·萨特 · 查看更多 »

让-保罗·高缇耶

尚-保羅·高缇耶(Jean-Paul Gaultier,,或譯--),是一位法國高級時裝設計大師,創立有同名的高級服裝定製品牌。他曾於2003年-2010年擔任法國著名時裝及奢侈品品牌愛馬仕的設計總監。.

新!!: 法国和让-保罗·高缇耶 · 查看更多 »

让-保罗·贝尔蒙多

让-保罗·贝尔蒙多(Jean-Paul Belmondo,),出生於法國塞纳河畔纳伊,法國電影演員,動作片演員;父親是法國著名雕塑家保羅·貝蒙,早年多拍攝文藝片,於1960年擔綱演出法國新浪潮名導尚盧·高達名作斷了氣聲名大噪。.

新!!: 法国和让-保罗·贝尔蒙多 · 查看更多 »

让-米歇尔·雅尔

让-米歇尔·雅尔(Jean-Michel Jarre,1948年8月24日生于法国里昂),法国著名电子音乐艺术家。他是电子音乐先锋,并以举办宏大的室外音乐会而闻名,在他的音乐会上常使用大量的激光、焰火等视觉效果。他是世界上最早实验电子音乐和数字音乐(數碼音樂)的艺术家,他的音乐会现场观众众多,观众数量之多,曾三次被吉尼斯世界纪录收录。.

新!!: 法国和让-米歇尔·雅尔 · 查看更多 »

让-菲利普·拉莫

让-菲利普·拉莫(Jean-Philippe Rameau,)是法国伟大的巴洛克作曲家、音乐理论家。他是继讓-巴普蒂斯特·呂利之后最伟大的法国歌剧作曲家,不但是当时法国乐坛的领军人物,还是和声理论的重要奠基人。.

新!!: 法国和让-菲利普·拉莫 · 查看更多 »

让-雅克·卢梭

讓-雅克·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是啟蒙時代的瑞士裔法國思想家、哲学家、政治理論家和作曲家,與伏爾泰、孟德斯鳩合稱「法蘭西啟蒙運動三劍俠」。 盧梭所著的論文《科學和藝術的進步對改良風俗是否有益》及《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與基礎》對哲學的發展極其重要;其《社會契約論》中所論述的人民主權及民主政治哲学思想的深遠影響可見於近代的啟蒙運動、法国大革命以至现代的政治、哲学還有教育思想。他認為不論是傳統和現代的公民社會,都一樣始於私人財產。 盧梭的小說作品《愛彌兒》(Émile)是一篇關於全人公民教育的哲學論文,其言情小說《新爱洛伊斯》對前浪漫主義(pre-romanticism)及浪漫主義時期的小說發展十分重要。盧騷的的自傳體作品《懺悔錄》是現代自傳的開端,而其文章《一個孤獨漫步者的遐想》也說明了十八世紀的一個「感性時代」(Age of Sensibility)運動,其特徵是更加注重主體性及自我反省,對現代寫作也有所影響。 盧梭同時亦精通作曲和樂理,作有七部歌劇以及若干其他形式的作品。其風格與克里斯托夫·維利巴爾德·格魯克及卡爾·飛利浦·愛馬努埃爾·巴哈屬於同一時期,融合了後巴洛克及古典時期的特徵。其著名作品有單幕歌劇《乡村中的占卜师》,其中一首為後來被貝多芬改編為獨立曲目的《Non, Colette n'est point trompeuse》。 在法國大革命時期,盧梭是雅各賓俱樂部中最受歡迎的哲學家,他在死後十六年(1794年)獲以國家英雄身份葬於巴黎先賢祠。.

新!!: 法国和让-雅克·卢梭 · 查看更多 »

让·努维尔

让·努维尔(Jean Nouvel,),生于法国阿基坦大区洛特-加龙省的菲梅勒,法国建筑师。他在巴黎法国国立巴黎高等美术学院学习。在他建筑师生涯中他获得了一系列有权威性的奖赏,包括阿卡汗奖、2005年沃尔夫艺术奖和2008年普利兹克奖。一系列博物馆和建筑中心展出了他的作品回顾展。.

新!!: 法国和让·努维尔 · 查看更多 »

让·德·拉封丹

让·德·拉封丹(Jean de La Fontaine,),法国诗人,以《拉封丹寓言》(Fables choisies mises en vers)留名後世。 拉封丹生於法國中部埃纳省的蒂埃利堡(Château-Thierry)(當時屬香檳),父親為政府官員。曾習法律、神學,但最後決心成為作家。1652年至1671年,繼承父業,在家鄉擔任水澤與森林的管理人。1664年出版《故事詩》(Contes et nouvelles en vers),內容取材自薄伽丘、拉伯雷、阿里奧斯托等人,雖然文筆高雅,但淫穢的場面不少,被時人評為有傷風化。《拉封丹寓言》的初版于1668年面世,大受好評,驅使他繼續撰寫下去,直至逝世(共十二卷)。 拉封丹一生缺錢,但多有貴人扶助,包括路易十四的財政大臣富凯(Nicolas Fouquet),也與莫里哀、拉辛、布瓦洛等文壇鉅子友善。富凱失勢被捕後,拉封丹曾公開為他求情,惹來路易十四的不悅。拉封丹一生始終為皇室所冷落,但由於文名愈來愈高,在1683年進入法兰西学院。晚年皈依宗教,73歲時在巴黎辭世,安葬于拉雪兹神父公墓。 《拉封丹寓言》裡頭的故事並非拉封丹自編,主要來自古希臘的伊索、古羅馬的寓言家費德魯斯(拉丁文:Phaedrus;法文:Phèdre),以及古印度的故事集《五卷書》。不過,拉封丹化陳舊為新鮮,將寓言這傳統體裁推至一個新高度。他的詩風靈活,詞彙豐富,格律多變,擅长以动物喻人,讽刺势利小人和达官贵人的嘴脸。.

新!!: 法国和让·德·拉封丹 · 查看更多 »

让·勒朗·达朗贝尔

让·勒朗·达朗贝尔(,又譯達冷柏;),法国物理学家、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一生在很多领域进行研究,在数学、力学、天文学、哲学、音乐和社会活动方面都有很多建树。著有8卷巨著《数学手册》、力学专著《动力学》、23卷的《文集》、《百科全书》的序言。很多的研究成果记载于《宇宙体系的几个要点研究》中。.

新!!: 法国和让·勒朗·达朗贝尔 · 查看更多 »

让·雷诺阿

让·雷诺阿(Jean Renoir,)是一位法國著名電影導演,印象派畫家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的次子,法國電影自然主義的代表人物。他于1945年憑《南方人》提名奧斯卡最佳導演獎,作品包括《鄉村一日》(1936)、《大幻影》(1937)和《遊戲規則》(1939)等,影響深遠。.

新!!: 法国和让·雷诺阿 · 查看更多 »

让·拉辛

让·拉辛(法语:Jean Racine,),法国剧作家,与高乃依和莫里哀合称十七世纪最伟大的三位法国剧作家。 拉辛出身于一个小官员家庭,自幼父母双亡,被外祖母和舅妈收养。拉辛天资聪颖,才思敏捷,他日后所得的成就归功于两件事:一是巴黎冉森派教士的培养,教他学习拉丁文和希腊文,对古代西方文化有精深的理解;二是莫里哀剧团排演了他的最初的剧本《德巴依特》(1664)、《亚历山大》(1665),使他掌握舞台剧的创作经验。拉辛的作品主要发表在1667年到1677年的十年间,如《昂朵马格》(1667)、《讼棍》(1668)、《布里塔尼居斯》(1669)、《蓓蕾尼丝》(1670)、《巴雅泽》(1672)、《米特里达特》(1673)、《伊菲莱涅亚》(1675)和《费德尔》(1677)。 1672年拉辛三十三岁时入选法兰西学院。第二年路易十四从弗朗什·孔泰战役凯旋,接着签订奈梅亨条约,西班牙拱手把瑞士边境的这一大片土地让给法国,确立了法国在欧洲的霸主地位,路易十四也被巴黎尊为「路易大帝」。路易十四踌躇满志,在凡尔赛宫大宴群臣,拉辛的《伊菲莱涅亚》被选中在宫里演出,后来又在巴黎演出,使拉辛的名声盖过高乃依。三一律在拉辛手中运用自如,不感到丝毫约束。拉辛不但会写悲剧,也会写喜剧,《讼棍》至今读来还是非常生动,不比莫里哀的作品逊色。此外,拉辛还擅于写抒情诗,《心灵雅歌》(1694)使他成为如龙沙、雨果、波德莱尔一样伟大的诗人。 封建时代,艺术家像其他处处仰人鼻息的工匠一样,没有多少地位和尊严。拉辛的最后一部杰作《费德尔》;又受到保守贵族的攻击,以“有伤风化”而停演。由于国王干预事态平息,拉辛则辍笔达十二年之久。他在路易十四宫廷当史官。1689年应曼特農夫人要求,创作《爱斯苔尔》、《阿达莉》,又受到莫里哀在二三十年前讽刺过的伪君子和假道学的贬斥,直至1699年病故以前,没有再为他心爱的舞台创作过一个剧本。 拉辛的戏剧创作以悲剧为主,作品被称为古典主义戏剧代表作。.

新!!: 法国和让·拉辛 · 查看更多 »

议会

议会是立法机关的一種型態,由人民中選出一定數量的代表者組成以執行立法權;這些代表者稱為議員,可以透過直接选举或间接选举產生、也可能是委任的。議會常用來指稱民主國家的立法機關,由於其運作內容很大部分來自人民的意向,因此亦被稱為「民意機關」;而國家層級的議會,又稱為國家議會,簡稱「國會」。 現代民主国家的议会一般都以歷史最悠久的英国國會作为典範,英國是第一個君主立憲議會制國家,奉行兩院制。虽然议会普遍被視為民主國家體系的一環,但部分非民主国家也有形式上的议会。当今世界,议会承受着来自公众的前所未有的监察和压力,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扮演越发重要的角色。 國會內一般分為執政黨及反對黨,在正常情況下,前者是輔助支持中央政府施政,所以中央政府推出的政策等,通常作出對中央政府有利的發言辯論及投贊成票,期望順利通過所有議/法案,而後者則反之亦然,甚至作出任何形式對抗;所以不論前或後者在議會內的議員人數非常重要。 國會的首長稱為「議長」,之下有「副議長」,再之下還有各事務「委員會主席」,他/她們都是由議員互選或內部進升;只有「秘書長」是政府委任的官員,所以秘書長沒有發言、投票或裁決權,只有審批文件的權利。 國會大廈的建築規模,通常代表著議會的權威和尊嚴,象徵主權在民和議會至上。.

新!!: 法国和议会 · 查看更多 »

讽刺

讽刺(satire)是一种文学手法,用于暴露對象的矛盾或缺點。常采用夸张或反讽等方式,从而产生幽默的效果。当然拙劣模仿、作戏、毗邻、并置、并列、对比、类似、类推等也经常用于讽刺手法种。如果说反讽就是讽刺的话,是一个很大的错误。严格来说,讽刺是一种俗称类型;而反讽则是一种比较具体的修饰手法。.

新!!: 法国和讽刺 · 查看更多 »

讓-巴蒂斯·卡米耶·柯洛

讓-巴蒂斯·卡米耶·柯洛(Jean-Baptiste Camille Corot,1796年7月16日-1875年2月22日),法國著名的巴比松派畫家,也被譽為19世紀最出色的抒情風景畫家。畫風自然,樸素,充滿迷矇的空間感。 柯洛的一生都住在巴黎,到26歲才從商人轉為畫家,曾在畫家米謝隆與柏坦的畫室中學畫,相當喜愛寫生與旅遊,追循著他的畫,可說踏遍了全法國,以及英國、荷蘭、瑞士及義大利鄉間等地。從柯洛的畫中尤其可看出他很喜歡義大利田野風景。然而柯洛也很擅於畫肖像畫,歐洲就有不少博物館也收藏了他的肖像畫。 柯洛從1825年開始旅行,並一路素描和油畫寫生他所看到的風景,初期他的風格並不明顯,最多只是畫面的明度較高,自然光線較為具體,但到了1850年代,經過了25年的訓練,柯洛在54歲時發展出他獨特的羽毛狀畫風,此時他所畫的樹,雲,都相當具有蓬鬆感,畫面構圖也開始單純化,有人認為柯洛的畫中充滿了大量的詩意,多半是指他此時的風景畫。 他最著名的風景畫「維拉達福瑞小鎮」Ville d'Avray也是畫於這個時期(1867年) 他也是19世紀留下畫作量最豐富的畫家之一。.

新!!: 法国和讓-巴蒂斯·卡米耶·柯洛 · 查看更多 »

讓-弗朗索瓦·米勒

尚-弗朗索瓦·米勒(Jean-François Millet,)法國巴比松派畫家。以鄉村風俗畫中感人的人性在法國畫壇聞名。他以寫實徹底描繪農村生活而聞名,是法國最偉大的田園畫家。 羅曼·羅蘭在所著的《米勒傳》指出:「米勒,這位將全部精神灌注於永恆的意義勝過剎那的古典大師,從來就沒有一位畫家像他這般,將萬物所歸的大地給予如此雄壯又偉大的感覺與表.

新!!: 法国和讓-弗朗索瓦·米勒 · 查看更多 »

讓-皮埃爾·里奧

让-皮埃尔·里奧(Jean-Pierre Léaud;),法國电影演員,以演出這個角色的五部法蘭索瓦·楚浮執導的電影聞名,《四百擊》(1959)為這系列的第一部;他是法國電影新浪潮重要的演員,參與演出許多楚浮、尚盧·高達、賈克·希維特執導的電影。1966年,他因演出《》而獲得柏林影展最佳男演員銀熊獎;2016年則於第69屆坎城影展獲頒荣誉金棕榈奖。.

新!!: 法国和讓-皮埃爾·里奧 · 查看更多 »

词根

词根(root or base)是詞語的組成根本。從詞根我們可以變化出一個詞語的不同變化,如:時態、動作之類的表示。.

新!!: 法国和词根 · 查看更多 »

诸圣节

#重定向 諸聖節.

新!!: 法国和诸圣节 · 查看更多 »

诺贝尔奖

诺贝爾奖(Nobelpriset,Nobelprisen),是根据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遗嘱於1901年開始頒發的奖项。诺贝尔奖分设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和经济学六个奖项(经济学奖于1968由瑞典中央银行增设,全称“瑞典银行纪念诺贝尔经济科学奖”,通称“诺贝尔经济学奖”)。诺贝尔奖普遍被认为是所颁奖的领域内最重要的奖项。.

新!!: 法国和诺贝尔奖 · 查看更多 »

诺贝尔化学奖

诺贝尔化学奖(Nobelpriset i kemi)是诺贝尔奖的奖项之一,由瑞典皇家科学院從1901年开始负责颁发。每年于12月10日,即阿尔弗雷德·诺贝尔逝世周年纪念日颁发。 根據诺贝尔的遺囑,化学奖是为了表彰「在化學領域作出最重要發現或發明的人」。.

新!!: 法国和诺贝尔化学奖 · 查看更多 »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Nobelpriset i fysiologi eller medicin)由诺贝尔基金会管理,该奖项每年颁发一次,用于表彰在生理学或医学领域作出重要发现或发明的人。它是五项诺贝尔奖中的一项,诺贝尔奖是根据硝酸甘油炸药的发明者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遗愿于1895年设立的。诺贝尔本人对实验生理学很感兴趣,并想为那些通过在实验室的科学发现而取得的新进展设立奖项。诺贝尔奖于每年12月10日的颁奖典礼上授予获奖者,这一天是诺贝尔的逝世纪念日,获奖者将被授予获奖证书及奖金证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奖章的正面与物理学、化学及文学奖奖章相同,都镌刻着诺贝尔的浮雕像;但奖章的背面是独特的。 截至2015年,106次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被授予了208名男性以及12名女性。第一枚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于1901年授予德国生理学家埃米尔·阿道夫·冯·贝林,用于表彰他在血清疗法及白喉疫苗等方面所做的贡献。格蒂·科里是第一位获得该奖项的女性,她于1947年获得该奖,因其阐释了葡萄糖的代谢作用,这对治疗糖尿病以及解决众多医学问题有重要作用。 一些奖项至今仍有争议。包括1949年因提出前脑叶白质切除术而授予安东尼奥·埃加斯·莫尼斯的奖章,尽管这一做法受到了医疗机构的抗议。其他争议是由于对获奖人员的分歧而引起的。1952年,获奖者赛尔曼·瓦克斯曼被起诉至法庭,最终一半的专利权被赋予了其共同发现者之一但并未获得诺奖认同的艾伯特·沙茨。1962年这一奖项被授予詹姆斯·沃森,弗朗西斯·克里克和莫里斯·威尔金斯,表彰其在DNA的结构与性质方面所做的工作,但并未承认其他人的贡献,如在提名时已经逝世的奥斯瓦尔德·埃弗里和罗莎琳·富兰克林。因为诺贝尔奖的规则禁止提名死者,长寿也成为获奖的资产,有一项研究在长达50年之后才获得此奖。同时诺贝尔奖也禁止同一奖项的获奖者超过3人,鉴于过去半个世纪以来科学家们越来越倾向于团队合作,这一制度也导致了一些争议。.

新!!: 法国和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 查看更多 »

诺贝尔物理学奖

| title.

新!!: 法国和诺贝尔物理学奖 · 查看更多 »

诺贝尔文学奖

諾貝爾文學獎(Nobelpriset i litteratur)是瑞典學院頒發的諾貝爾獎之一,根據諾貝爾的遺囑,每年表彰「在文學領域創作出具有理想傾向之最佳作品的人」。 首屆諾貝爾文學獎於1901年頒發,每一位获奖者都会得到一块奖牌,一份获奖证书,以及一笔不菲的奖金,奖金的数额每年会有变化。例如,1901年,蘇利·普呂多姆得到的奖金为150,782瑞典克朗,相当于2007年12月的7,731,004瑞典克朗。2017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為日裔英國籍小說家石黑一雄。该奖每年于12月10日,即阿尔弗雷德·诺贝尔逝世周年纪念日,以隆重的仪式在斯德哥尔摩颁发。.

新!!: 法国和诺贝尔文学奖 · 查看更多 »

诺曼底

#重定向 诺曼底大区.

新!!: 法国和诺曼底 · 查看更多 »

诺曼底大区

诺曼底(Normandie),又譯諾曼第或諾曼地,是法国的一个地区。以前在行政上它被分为两个大区:上诺曼底由滨海塞纳省和厄尔省组成,下诺曼底由卡尔瓦多斯省、芒什省和奥恩省组成。在2014年6月2号之后,根据总统奥朗德颁布的权力下放第三法令,原来的两个大区上诺曼底和下诺曼底合并为一个诺曼底大区。 历史上的诺曼底公国是一个独立的公国,其疆域包括今天法国北部塞纳河下游、马槽乡直到科唐坦半岛。诺曼底还曾是法国的一个省。 海峡群岛今天属于英國皇家,从文化和历史上它们始终是诺曼底的一部分,但它们从未归属于法国。.

新!!: 法国和诺曼底大区 · 查看更多 »

诺曼底大桥

诺曼底大桥是位于法国北部诺曼底地区一座跨越塞纳河的斜拉桥,连接勒阿弗尔与翁夫勒。总长度2,143.21米,主跨856米。虽然是一座高速公路收费桥梁,但同时也提供了免费通行的人行道和自行车道。 诺曼底大桥由法国著名桥梁专家设计,于1988年开工,历时7年完成,于1995年1月20日正式通车。,2013年4月16日查阅。 成为当时世界上主跨最长的斜拉桥,而此后,日本的多多罗大桥于1999年夺走了该项纪录。整个大桥工程耗资4.65亿美元,由法国外贸银行提供资金。.

新!!: 法国和诺曼底大桥 · 查看更多 »

诺曼底公国

#重定向 諾曼第公國.

新!!: 法国和诺曼底公国 · 查看更多 »

诺曼底战役

諾曼第戰役發生在1944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西方盟軍在歐洲西線戰場發起的一場大規模攻勢,為霸王行动的一部份。這場戰役在1944年6月6日展開,是迄今為止人類近代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陸作戰,近300萬盟军士兵横渡英吉利海峡後在法國諾曼第地區登陸。 在諾曼第戰役中作戰的盟軍軍隊主要由英國、美國及加拿大組成,但在搶灘完成後,自由法軍及波蘭軍也有參與這場戰役,而當中也有來自比利時、捷克斯洛伐克、希臘、荷蘭和挪威的士兵。 進攻諾曼第在登陸的前一天晚上展開,空降兵乘滑翔機降落、進行大規模的空中轟炸、海軍軍艦砲擊,而兩棲登陸戰則在當地時間6月6日早上6時30分開始。在登陸前“D-Day”的軍隊主要在英格蘭南部沿海地區,尤其在樸茨茅斯部署。.

新!!: 法国和诺曼底战役 · 查看更多 »

象征主义

象徵主义(Symbolism),是约1885-1910年间欧洲文学和视觉艺术领域一场颇有影响的运动。象徵主义摒弃客观性,偏爱主观性,背弃对现实的直接再现,偏爱现实的多方面的综合,旨在通过多义的、但却是强而有力的象徵来暗示各种思想。象徵主义把宗教神秘主義与反正常和色情的兴趣结合起来,把对所谓“原始性”的兴趣与复杂微妙的颓废崇拜结合起来。与这场运动有关的艺术家是法国的奥迪隆·雷东、居斯塔夫·莫羅和皮耶·皮維斯·德·夏凡納,奧地利的古斯塔夫·克林姆,比利时的,荷蘭的等。 中国的象徵主义艺术家有诗人李金髮。.

新!!: 法国和象征主义 · 查看更多 »

豬肉

豬肉是從家猪身上取得的肉。證據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的猪畜牧业,它是全世界最常吃的肉.

新!!: 法国和豬肉 · 查看更多 »

鲁昂

鲁昂(法语:Rouen, IPA: /ʁuɑ̃/)位于法国北部,是上诺曼底大区的首府。历史上,鲁昂是中世纪欧洲最大最繁荣的城市之一。 圣女贞德於1431年在鲁昂就义。 鲁昂的主要名胜有鲁昂主教座堂、大时钟等。.

新!!: 法国和鲁昂 · 查看更多 »

賈克·希維特

賈克·希維特(Jacques Rivette;)是一位法國電影導演與影評,與法蘭索瓦·楚浮、尚盧·高達、艾力·侯麥與克勞德·夏布洛一樣都曾擔任《電影筆記》的影評,後來投入電影拍攝,成為法國電影新浪潮的代表導演。他在1965年執導的短片《》被視為法國新浪潮重要的電影作品之一;1991年,他執導的《》於第44屆坎城影展獲得評審團大獎。.

新!!: 法国和賈克·希維特 · 查看更多 »

财富世界500强

财富世界500强(Fortune Global 500,简称:Global 500),是指美國《财富》杂志每年评选的全球最大500家公司的排行榜,以公司的营业额为排名,2012年的财富世界500强入围门槛为年营业额220亿美元,2013年的门槛达到237亿美元。 该榜单的英文原名 Global 500 并无表示“强大”之意,其列出的是依据营业额来计算的世界最大的500家公司(the world's biggest companies),因此上榜企业中也有众多亏损企业。.

新!!: 法国和财富世界500强 · 查看更多 »

财产

#重定向 財產.

新!!: 法国和财产 · 查看更多 »

购买力平价

购买力平价(Purchasing Power Parity,缩写PPP),是一种根據各国不同的价格水平计算出来的货币之间的等值系数,使我们能够在经济学上对各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进行合理比较,这种理论汇率与实际汇率可能有很大的差距。购买力平价计算单位为国际元(international dollar,缩写:Intl.$)或称作“国际货币单位”(international currency unit,缩写:ICU)。购买力平价是以美元为基础,即1美元在美国的购买力为参考基数;故1国际元在個別國家的購買力等于1美元在美国的购买力,因此很多情况下,购买力平价直接使用US$计价。 该理论指出,在对外贸易平衡的情况下,两国之间的汇率将会趋向于靠拢购买力平价。一般来讲,这个指标要根据相对于经济的重要性考察许多货物价格才能得出。.

新!!: 法国和购买力平价 · 查看更多 »

费加罗报

费加罗报(Le Figaro)是法国的综合性日报,也是法国国内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報導立場屬中間偏右派。 《费加罗报》创立于1825年,其报名源自法国剧作家博马舍的政治喜剧《费加罗的婚礼》中的主人公费加罗。费加罗是法国文学传统中的一个倍受人们尊重的文学人物,包括左拉、莫里哀、纪德在内的很多文学大师都以其为主人公进行过创作。通常,《费加罗报》也被认为是法兰西学院的公刊,因为为数众多的法兰西学院院士曾在该报纸上发表作品。该报的报头和座右铭“倘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亦无意义”(Sans la liberté de blâmer, il n'est point d'éloge flatteur)取自《费加罗的婚礼》最后一幕中主人公的独白。 《费加罗报》隶属于沙克报业集团。该集团在法国和比利时共拥有超过70种法语媒体。其总部位于巴黎。.

新!!: 法国和费加罗报 · 查看更多 »

费里法

费里法(Lois Jules Ferry)是法国在1881年和1882年颁布的2个教育法令,分别确立了免费义务教育原则,以及强制教育(要求所有15岁以下儿童 -- 包括男童和女童 --必须入学)与世俗教育原则。 法令的提议者是律师出身的共和党人、曾数次交替出任法国教育部长和总理职务的朱尔·费里(Jules Ferry),费里法被认为是奠定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世俗基础的一项关键步骤,在1877年5月16日危机之前掌权的天主教正统主义者梦想回到“旧制度”(Ancien Régime)。制定这些关于公立教育的法案,部分原因也是因为受到了在1870年普法战争中战败的影响,法国舆论认为德国士兵所受的教育优于法国士兵是法国战败的原因之一。 费里法也成为“教师共和国”(République des instituteurs )的基础:受控于激进社会党和共和党人的第三共和国,自始至终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包括教师们在内的中产阶级文职人员。在某种意义上,古斯塔夫·勒庞(Gustave Le Bon)在《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1895年)中声称公立教育和教师群体的庞大数量使它成为产生无政府主义、社会主义和其他“颠覆性意识形态”的原因之一。.

新!!: 法国和费里法 · 查看更多 »

越南獨立同盟會

越南獨立同盟會(Việt Nam Ðộc Lập Ðồng Minh Hội),簡稱越盟(Việt Minh),於1941年成立。 1941年5月10日,印度支那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在高平省河广县北坡村召开,胡志明主持会议。会议决定发展游击战争,成立“越南独立同盟会”。該會的目的是要帶領越南脫離法國的殖民統治,以及抵抗入侵日軍。一些人或會把它與越南革命同盟會(越革)混淆,後者是由阮海臣(Nguyễn Hải Thần)及胡學覽(Hồ Học Lãm)創立,並於1946年加入越南國家聯軍。二戰期間,日軍佔據了法屬印度支那,越盟除與法國人交戰外,也發起對抗日軍的運動,並得到來自美國及中國的資助,共同抗日。 至1945年8月,日本投降,胡志明領導的越盟控制整個越南,向法國宣佈獨立,並在美國的支持下,於同年9月2日成立了越南民主共和國。但自日軍被擊敗後,美國的援助減少,法國乘勢捲土重來,圖恢復越南的殖民統治,期間與越盟交戰的時間接近十年,當時美國為了防止共黨勢力在亞洲的擴張,便停止援助越盟,法國因此獲得美國在政治及經濟上的支持,重新執政而遭到武裝反抗,這場戰爭被稱為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 法國將領Jean-Étienne Valluy计划把越盟一刀清掉,但不成功。他領導的武裝部隊經河內,逐家逐戶與越盟小隊交戰。但多天--,當法軍找出最後一名越盟狙擊手時,據越盟单方面聲稱法國已為此損失了多名法軍。其後法軍於1947年包圍越盟位於北越的基地,當時胡志明藏匿在地洞內,得以避過法軍的生擒,率領15,000多名法軍的Valluy圖殲滅為數達60,000多人的敵軍,但也不成功。 在1954年的奠邊府戰役後,法軍宣佈投降,並給予越南民主共和國更多在和平談判方面的好處。事隔不久,在瑞士日內瓦舉行的日內瓦會議結果所達成的共識中,越南被分為北越和南越,並以北緯17度作界線,直至1956年的統一選舉為止。北越的民政於同年10月11日過渡至越盟,委任胡志明為北越總理,並將成為一社會主義國家。而南越方面則由保大出任該國皇帝,並委任吳廷琰為首相。 由於南越的支持國美國並未簽署1954年的協議及接受兩越統一選舉,因此獲得廣泛支持的胡志明得以為日後越戰的勝利奠定基礎。.

新!!: 法国和越南獨立同盟會 · 查看更多 »

越南语

越南語()又稱越語()、京語()及國語(),除此之外,還有一個現代少用的前法國殖民地名稱安南語()。 越南語是越南的國家語言,有85至90%的越南人將之作為母語,另外居住在海外的3百萬越僑、住在中國廣西的京族亦使用越南語。歷史上,越南語曾經使用漢字與喃字表記(即漢喃文),現代則使用以拉丁字母為基礎,添加若干個新字母及聲調符號的國語字()書寫。.

新!!: 法国和越南语 · 查看更多 »

足球

足球是一种足球類運動,亦是足球运动或足球比赛的简称;当然它也指足球比赛中的用球,但在这里它代表前者。標準的足球比賽由两队各派11名队员参与,包括10名球員及1名守門員,互相在长方形的草地球场上互相对抗、互相进攻。除守門員可在己方禁區內利用手部觸球外,其他球員只能運用手部以外的身體部位碰觸球(開界外球例外),比賽目的是盡量將球射入對方的球門內,每射入一球就可以得到一分,當比賽完畢後,得分最多的一隊則代表勝出。比賽持續時間為兩個等長的半場,每半場為45分鐘,共90分鐘。如果在比赛規定时间内得分相同,则须看比赛章则而定,可以抽籤、加时(30分鐘延長赛)或互射十二码罚球等形式比赛分出高下。 2004年,國際足球總會確認古代中國的蹴鞠是足球運動的最早雛形。而現代足球运动相傳源于英國,亦為当今世界上开展最广、影响最大的体育项目,被認為是世界第一运动,在和平年代亦被稱作是“國與國間沒有硝煙的戰爭”,甚至因其丰富的内涵和感染力被视作一门艺术。 足球在英語世界中有不同名稱。英式足球於19世紀的英國出現時,football一詞還可以指數種形式相異的運動,例如橄欖球(rugby football)等。為了區別,便將這種由英格蘭足球總會(The Football Association)定立規則的英式足球,稱為association football。其後英國人將association縮短,造出新詞soccer。現在北美洲之外的大部份英語系國家和地區,將足球稱為football;而在美國,football用來指當地主流的美式足球(American football),因此美式英語稱英式足球為soccer,然而受西班牙語社群影響,也會借用西班牙語的fútbol。.

新!!: 法国和足球 · 查看更多 »

足球俱乐部

足球俱乐部是足球职业化及专业化的一个标志,是足球员以足球谋生时所被聘用的机构。 第一家現代足球俱乐部是英国謝菲爾德足球俱樂部。全亞洲最歷史悠久而又運作至今的足球會是香港足球--會,成立於1886年;而全亞洲第一個具有職業化規模的香港流浪足球--會則於1958年成立。.

新!!: 法国和足球俱乐部 · 查看更多 »

足球运动员

#重定向 足球#球员.

新!!: 法国和足球运动员 · 查看更多 »

超现实主义

超现实主义(Surréalisme)是在法国開始的文化運動,直接地源于达达主义,於1920年至1930年間盛行於歐洲文學及藝術界中。其理论背景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和帕格森的直觉主义。强调直觉和下意识。给传统对艺术的看法有了巨大的影响。也常被稱為超現實主義運動。或簡稱為超現實。 人們對這場超現實主義運動瞭解得最多的是超現實主義的視覺藝術作品和超現實主義文學作品。藝術家將作品畫的像照片一樣,製造出讓人感到不舒服,覺得不合邏輯的意象,在作品中把日常的東西變為怪異的生物,還發明了許多利用無意識去表達自我的畫畫技法。 超现实主义源于达达主义运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最主要的文化活动中心在巴黎。1920年以后超现实主义运动蔓延至各个领域,最终影响全球多个国家及语言的视觉艺术,文学,电源和音乐,乃至政治思想及政策实施,哲学及社会学理论。.

新!!: 法国和超现实主义 · 查看更多 »

超級軍旗攻擊機

超級軍旗攻擊機(Super Étendard)是法國達梭航太為法國海軍所設計的艦載攻擊機,此機在福克蘭群島戰爭與其所配合的飛魚導彈一舉成名。目前超級軍旗攻擊機大多已退役,僅剩阿根廷仍維持極少數量服役。.

新!!: 法国和超級軍旗攻擊機 · 查看更多 »

路易-费迪南·塞利纳

路易-费迪南·塞利纳(Louis-Ferdinand Céline,)為法國作家,原名路易-费迪南·德图什(Louis-Ferdinand Destouches),“塞利纳”這個筆名來自他祖母和母親的名字。塞利纳被认为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通过运用新的写作手法,他使得法国及整个世界文学走向现代。然而他也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因为他在1937年及二战中发表过一些激进的反犹宣言。.

新!!: 法国和路易-费迪南·塞利纳 · 查看更多 »

路易十三

路易十三(Louis XIII,)是法国波旁王朝国王(1610年-1643年在位)。是亨利四世的长子,生于枫丹白露。幼年由其母玛丽·德·美第奇攝政。1615年与同是孩子的西班牙公主奥地利的安妮结婚。路易十三親自執政後與主要依赖红衣主教黎須留的帮助,開始了法國的專制統治(1627年拉羅歇爾之圍的勝利是轉捩點)。在其统治期间,欧洲爆发了一场决定性的争霸战争——三十年战争(1618年~1648年),即欧洲最强大的两个王朝——法国波旁王朝与伊比利和德意志的哈布斯堡王朝——之间的最后较量。最终法国取得胜利,结束了长达三个世纪的哈布斯堡王朝霸权,成为新的欧洲霸主。1643年5月14日因骑马落水引起的肺炎而去世。.

新!!: 法国和路易十三 · 查看更多 »

路易十五

路易十五(),被称作被喜爱者(法语:le Bien-Aimé),作为法国国王在1715年至1774年期间执政。他神奇地延续着整个濒死的家庭,他执政的早期受到法国人民的拥戴。但是,他无力改革法国君主制和他在欧洲的绥靖政策,使他大失民心。导致他死后成为了法国最不得人心的国王之一。 路易十五是太阳王路易十四的曾孙,他的父亲是路易十四的长孙勃艮地公爵路易。1712年,猩红热夺去了他父母和哥哥的性命,路易十五也遭感染,幸好女家庭教师文塔杜瓦公爵夫人(Madame de Ventadour)挽救了他的生命。路易十五很敬仰他的曾祖父路易十四,称他为“我亲爱的国王爸爸”。太阳王去世前召见了他且给予其最后的忠告,即少战事,要做一个关心人民疾苦的温和国王,这令他非常感动。 和他的曾祖父一样,路易十五5岁便登基,当时的摄政王是堂叔公奥尔良公爵菲利浦二世。1725年9月5日,15岁的他与21岁的前波兰公主玛丽·蕾捷斯卡结婚,他们共育有2男8女。从1726年到1743年,是他执政期间最繁荣太平的时期。1734年,他有了第一个情妇德·玛奕郡主,之后还有庞巴度夫人、杜巴莉夫人等。 路易十五执政后期,宫廷生活糜烂,路易十四时期遗留的经济问题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虽然幼年时期大难不死逃过一劫,但他最终还是没能逃过疾病的折磨,于1774年死于天花。 路易十五是法国历史上最具矛盾性格的国王。尽管受到史学家很多的诬蔑,现代研究表示,他实际上对统治欧洲最大王国的任务是非常聪明和具有热忱的。可惜他的优柔寡断,加上他了解他所面对问题的复杂性和他的内心的胆怯,都掩藏在一张专横国王的面具之后,导致在他统治期间造成了不良的结果。用许多方面来看,路易十五预见到19世纪中产阶级和浪漫主义的统治:虽然他以曾祖父路易十四为榜样,尽职地充当国王的角色,实际上对于路易十五没有什么能比得上远离盛典和仪式的私人生活。当他还是婴儿的时候就失去了母亲,所以他总渴望母性的存在。他设法获取妇女的亲密陪伴。这让他备受诋毁,即使在过世后也没有停歇。.

新!!: 法国和路易十五 · 查看更多 »

路易十六

路易十六(Louis XVI;),原名路易-奥古斯特(Louis-Auguste),亦名路易-卡佩(Louis Capet),法国国王,1774年即位,1791年后正式头衔更改为法国人的国王,1792年被废黜,并于次年1月21日被送上断头台。其父法兰西太子路易为路易十五之子及继承人,但于1765年早逝;1774年,路易继承其祖父王位。 路易在其统治前期试图根据启蒙运动理念对法国进行改革。这些举措包括试图废除农奴制和,并对非天主教徒实行宗教宽容政策。反对改革,并成功抑止了这些措施的推行。路易亦在其自由派大臣杜尔哥支持下放松了对粮食市场的管制,但这一措施导致了面包价格的上升,加之这一时期粮食歉收,食物短缺最终引发民众暴动。1776年起路易十六开始积极支持北美殖民者的反英独立斗争,最终通过《巴黎条约》得以实现。 债务和财政危机导致旧制度愈发不得人心,最终促成了1789年法国三级会议的召开。法国中层阶级和下层阶级对法国贵族及法国君主专制愈发不满,路易十六及其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则成为了这一制度的代表人物。1789年,巴黎发生动乱,巴士底狱被冲击,法国大革命就此开始。 路易本性优柔寡断且具一定保守倾向,由此法国民众视其为旧制度暴政的象征,其受欢迎程度快速下滑。1791年6月的瓦雷内出逃(君主立宪制建立四个月前)使民众愈发认为其希望借助外国入侵以保其政治地位,君主制的废除和共和制的建立愈显可能。 在内战与外战交织之下,路易十六在1792年八月十日事件中被逮捕,一个月后(9月21日)君主立宪制被废除,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国民公会对其进行审判,认定其犯叛国罪,并于1793年1月21日将是时的“公民路易-卡佩”(取至卡佩王朝创立者于格·卡佩;革命者认为卡佩当为路易的姓氏)送上断头台。路易十六为法国历史上唯一被处决的君主,其死亡宣告了延续近千年法国君主制的终结。.

新!!: 法国和路易十六 · 查看更多 »

路易十六的出逃

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出逃(1791年6月20-21日)或譯為瓦雷纳出逃是法国大革命中最具戏剧化的事件之一,对大革命的发展和法国王室的命运产生了深远影响。.

新!!: 法国和路易十六的出逃 · 查看更多 »

路易十四

路易十四(法語:Louis XIV,),全名路易·迪厄多內·波旁(Louis-Dieudonne),自號太陽王(法語:le Roi Soleil),1680年更接受巴黎市政會獻上的「大帝」(le Grand,路易大帝)尊號。他是波旁王朝的法國國王和納瓦拉國王,從1643年至1715年在位,長達72年110天,是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之一,也是有确切记录在世界历史中在位最久的独立主权君主。 路易十四是法王路易十三的长子,出生于法国圣日耳曼昂莱,王弟奥尔良公爵菲利普則於1640年出生。登基之初,由他的母亲奥地利的安娜攝政,直到1661年法國宰相红衣主教马萨林死后他才真正开始亲政。 在红衣主教阿尔芒·让·德·普莱西·李希留和马萨林的外交成果的支持下,路易十四在法国建立了一个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王国。他把大貴族集中在凡爾賽宮居住,将整个法国的官僚机构集中于他的周围,以此強化法国国王的军事、财政和机构的決策權。他建立起的這一絕對君主制一直持續到法國大革命時期。 在他親政期間(1661-1715年),法國發動了三次重大的戰爭:法荷戰爭、大同盟戰爭、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和兩次小規模的衝突——遗产战争和重盟战争。法荷戰爭和兩次小衝突讓他建立霸權,使他在1680年開始成為至高無上的歐洲霸主;後兩場大戰對上荷-英-奧的三強聯盟,大同盟戰爭因雙方厭戰而和解,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最後由法國王孫繼承王位,但戰爭負擔也使國庫日漸空虛,使法國國力在他死後日漸下滑。.

新!!: 法国和路易十四 · 查看更多 »

路易威登

LV(Louis Vuitton,發音:,)是法国历史上杰出的皮件设计大师之一。他于1854年在巴黎开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第一间皮箱店。一个世纪之后,路易·威登成為皮箱與皮件領域數一數二的品牌,并且如今路易·威登这一品牌已经不仅限于设计和出售高档皮具和箱包,而是成为涉足时装、首飾、太陽眼鏡、皮鞋、行李箱、手提包、珠寶、手錶、腕錶、名酒、化妝品、香水、書籍等领域,以其品牌名字的兩個字母首字LV當奢侈品標示聞名於世。2017年6月6日,《2017年BrandZ最具价值全球品牌100强》公布,路易威登名列第29位。其總部設在法國巴黎香榭麗舍大道上。.

新!!: 法国和路易威登 · 查看更多 »

路易·巴斯德

路易·巴斯德(Louis Pasteur,),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微生物学的奠基人之一。他以借生源说否定自然发生说(自生说)、倡导疾病细菌学说(--)以及发明预防接种方法而闻名,為第一個創造狂犬病和炭疽病疫苗的科學家,被世人称颂为 “进入科学王国的最完美无缺的人”。他和以及罗伯特·科赫一起开创了细菌学,被认为是微生物学的奠基者之一,常被稱为“微生物學之父”。 2005年,法国国家二台举行了“最伟大的法国人”的评选活动,结果巴斯德名列第二位,仅次于夏尔·戴高乐。.

新!!: 法国和路易·巴斯德 · 查看更多 »

路易·德布罗意

路易·维克多·德布罗意,第七代布罗意公爵(Louis Victor de Broglie, prince, puis duc de Broglie,),简称路易·德布罗意(Louis de Broglie),法國物理學家,法國外交和政治世家布羅意公爵家族的後代。从1928年到1962年在索邦大學擔任理論物理學教授,1929年因發現了電子的波動性,以及他對量子理論的研究而獲諾貝爾物理學獎。1952年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的。 於1944年,德布羅意膺選為法蘭西學術院第一席位的院士,是第十六位得到此殊榮的人士。他也是法國科學院的永久秘書。.

新!!: 法国和路易·德布罗意 · 查看更多 »

路易·勒泰里耶

#重定向 路易斯·賴托瑞.

新!!: 法国和路易·勒泰里耶 · 查看更多 »

路易·馬盧

路易·馬盧(Louis Malle,),法國電影導演。.

新!!: 法国和路易·馬盧 · 查看更多 »

路易斯·安东尼·布干维尔

路易斯·安东尼·布干维尔(Louis Antoine de Bougainville,)是一位法国探险家、元帅,与詹姆斯·库克处于同一时代。他参与了对抗英国的法国印第安战争。之后,他以前往福克兰群岛的探险和进入太平洋的旅行而知名。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布干维尔岛由他而得名。簕杜鹃的学名“Bougainvillea”亦以他的名字而得名。 Category:法兰西第一帝国伯爵 Category:太平洋探险家 Category:葬於先賢祠 Category:法国探险家 Category:法国海军军官.

新!!: 法国和路易斯·安东尼·布干维尔 · 查看更多 »

鹅肝

#重定向 肥肝.

新!!: 法国和鹅肝 · 查看更多 »

黎塞留

阿尔芒·让·迪普莱西·德·黎塞留(Armand Jean du Plessis de Richelieu ,,),法王路易十三的宰相,及天主教的枢机。 他在法國政務決策中具有主導性的影響力;特别是三十年战争时,他通过一系列的外交努力,为法国获得了相当大利益。在他当政期间,法国专制制度得到完全巩固,为路易十四时代的兴盛打下了基础。他是黎塞留公爵的开创者。同时,为巩固中央集权制,黎塞留镇压农民起义、到处收买御用文人。被誉为出色的政治家,外交家。.

新!!: 法国和黎塞留 · 查看更多 »

黎凡特

黎凡特(阿拉伯語:المشرق ;Λεβάντες)是历史上一个模糊的地理名称,廣義指的是中东托魯斯山脈以南、地中海东岸、阿拉伯沙漠以北和上美索不达米亚以西的一大片地区,不包括托魯斯山脉、阿拉伯半岛和安那托利亞,不过有时也包括奇里乞亚在内。西奈半岛有时包括在黎凡特内,不过一般被看作是黎凡特与埃及北部之间的边缘地区。有些时间裡黎凡特的文化和居民曾经在西奈半岛和尼罗河占支配地位,但是这些地方一般不被纳入黎凡特。.

新!!: 法国和黎凡特 · 查看更多 »

軍事

軍事(military),古稱軍務,即軍隊事務,是與一個國家及政權的國防或武裝部隊相關的學問及事務。.

新!!: 法国和軍事 · 查看更多 »

默兹河

默兹河(Meuse)也称马斯河(Maas, Maes),发源于法国香槟-阿登大区上马恩省朗格勒高原,流经比利时,最终在荷兰注入北海,和莱茵河口连成三角洲,全长925公里,是欧洲的主要河流。 默兹河流经的主要城市有:讷沙泰奥、栋雷米-拉-皮塞勒、科梅尔西、圣米耶勒、凡尔登、斯特奈、色当、沙勒维尔-梅济耶尔、日弗特、迪南、那慕尔、于伊、列日、韦泽、马斯特里赫特、鲁尔蒙德、芬洛、马塞克、博克斯梅尔、赫斯登、马斯德里尔。 M M M.

新!!: 法国和默兹河 · 查看更多 »

黑人

黑人,即黑色人种,又称尼格罗人种,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赤道人种、剛果人種,是人类分类学说裏的一种人种。 現今黑人大多聚居于非洲和美洲,另外,安达曼群岛、尼科巴群岛、美拉尼西亚與澳大利亞原住民的膚色雖然也是黑色,但是現今根據其他科學證據將他們歸類為棕色人種,而不是黑色人種。.

新!!: 法国和黑人 · 查看更多 »

黑店狂想曲

《黑店狂想曲》(Delicatessen)由馬克·卡羅及尚-皮爾·桑里導演,是1991年法国黑色喜剧電影。 故事背景設定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經濟蕭條、物資困頓年代,影片讲述城市边区的一家肉店,屠夫以铁腕执掌着店铺大权。他向当地所有居民提供人肉。一天,前馬戲團小丑路易松来到这里。屠夫雇他当打杂的伙计,同时打算随时将其杀害。屠夫的女儿朱莉爱上了路易松。这时反对肉食店的“穴居人”频频派突击队出来偷袭。在杀了培皮奥卡奶奶并将其切成一片片的肉之后,屠夫又去攻击路易松。路易松和朱莉逃进浴室,并制造一场水灾,淹没了部分来犯者。后来,屠夫想殺害路易松不成,反倒意外自己死亡,路易松和朱莉获得了自由。.

新!!: 法国和黑店狂想曲 · 查看更多 »

黑脚

黑脚(Pied-Noir)是指生活在法属阿尔及利亚的法国或欧洲公民,亦可指1956年前生活在法属突尼斯和摩洛哥的法国公民。特别地,黑脚指出生在阿尔及利亚的欧洲定居者后裔,比如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和马耳他。自1830年6月18日法国入侵到1962年阿尔及利亚独立战争结束,阿尔及利亚一直处于法国统治下。在这段时间里,黑脚被直接称为阿尔及利亚人,而阿尔及利亚的穆斯林被称为穆斯林或原住民。根据1960年6月1日人口统计,阿尔及利亚共有1,050,000非穆斯林公民,其中包括130,000阿尔及利亚犹太人,占总人口的10%。 黑脚一词经常在阿尔及利亚战争中提及。他们反对阿尔及利亚民族主义团体,包括民族解放阵线和阿尔及利亚国民运动。黑脚和阿尔及利亚穆斯林之间的分歧根植于两者在经济和政治上的不平等,以及阿拉伯人、柏柏尔人和其它穆斯林团体对自身领导人的需求。两者的冲突导致了法兰西第四共和国的覆灭,以及大量黑脚移民法国。 至1962年阿尔及利亚独立,共有800,000黑脚移民法国本土,200,000选择留在阿尔及利亚。至1960年代,阿尔及利亚尚有50,000黑脚。返回法国的黑脚往往遭受左翼的排斥,一方面指责他们吸收了穆斯林文化,另一方面指责他们引起了阿尔及利亚战争。这些政治动乱导致了法兰西第四共和国的覆灭。在主流文化中,由于向往阿尔及利亚,黑脚也往往被认为和法国文化有距离。.

新!!: 法国和黑脚 · 查看更多 »

黑死病

黑死病是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瘟疫之一。起源於亞洲西南部喜馬拉雅山區,一说起源于黑海城市卡法,約在14世纪40年代散佈到整個歐洲,而「黑死病」之名是當時歐洲的稱呼。這場瘟疫在全世界造成了大約2500萬人死亡,根據估計,瘟疫爆发期间的中世紀歐洲約有占人口總数30%-60%的人死於黑死病。 同樣的疾病多次侵襲歐洲,直到1700年代為止,期間造成的死亡情形與嚴重程度各不相同。較晚的幾次大流行包括1629年到1631年的意大利瘟疫、1665年到1666年的倫敦大瘟疫、1679年的維也納大瘟疫、1720年到1722年的馬賽大瘟疫,以及1771年的莫斯科瘟疫。關於這些疾病的異同仍有爭議,但是其致命型態似乎於18世紀消失於歐洲。 黑死病對歐洲人口造成嚴重影響,改變歐洲的社會結構,動搖當時支配歐洲的羅馬天主教會的地位,並因此使得一些少數族群受到迫害,例如猶太人、穆斯林、外國人、乞丐以及痲瘋病患者。生存與否的不確定性,使得人們產生「活在當下」的一種情緒,如同薄伽丘在《十日談》(The Decameron)之中所描繪的一般。 14世紀發生於歐洲的事件,剛開始被當時的作家稱作「Great Mortality」,瘟疫爆發之後,又有了「黑死病」之名。一般認為這個名稱是取自其中一個顯著的症狀,稱作「acral necrosis」,患者的皮膚會因爲皮下出血而變黑。而黑色實際上也象徵憂鬱、哀傷與恐懼。 歷史紀錄對於黑死病的特徵紀錄中,有一些關於淋巴腺腫的描述,與19世紀發生於亞洲的淋巴腺鼠疫相似,這使得科學家與歷史學家推測自14世紀開始的黑死病,與鼠疫相同,皆是由一種稱為鼠疫桿菌(Yersinia pestis)的細菌所造成。這些細菌是寄生於跳蚤身上,並藉由黑鼠(Rattus rattus)等動物來傳播。也有研究认为病源可能來自亞洲的小沙鼠(Gerbils)。不過由於其他疾病也有可能產生淋巴腺腫,因此也有人提出其他不同的觀點。時,9座城市中有7座透過人類身上衣物的跳蚤與頭蝨傳播。 目前普遍認為黑死病的病原体可能已经灭绝。但根據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消息顯示,黑死病應尚未滅絕。.

新!!: 法国和黑死病 · 查看更多 »

黑斯廷斯战役

於1066年發生的黑斯廷斯战役是英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諾曼征服中最具決定性的战役。.

新!!: 法国和黑斯廷斯战役 · 查看更多 »

黄种人

#重定向 黃色人種.

新!!: 法国和黄种人 · 查看更多 »

黄金时代

黄金时代(χρύσεον γένος)是来自希腊神话中的一个词汇,尤其是在赫西俄德的《工作与时日》中被使用。在这个著作中,将人类世纪划分为五个时代,其中黄金时代是第一个时代,之后逐渐堕落。黄金时代被克洛诺斯统治,在此之后依次为白银时代、青铜时代、英雄时代和黑铁时代。 黃金時代是唯一在克洛諾斯統治下的時代。其被描寫為人類生活在神之間,並和神祇們任意來往。整個時代充滿了和平和和諧。人類並不需要為了養活自己而辛勤勞動,因為土地會自己長出食物。人類可以以年輕的外貌度過漫長的歲月,當時間到了的時候,他們會和平虔誠地接受死亡,他們的靈魂會變成精靈環繞著土地。柏拉圖在《克拉底魯篇》中再次闡述了人類的黃金時代。他闡明赫西俄德使用黃金這一詞,並不是指人類是用黃金製作的,而是指當時人類的美好和高貴。他將這些人類描述為地球的精靈(Daemons),因為希臘語中δαίμονες(daimones,精靈)是從δαήμονες(daēmones,智慧或知識)中派生出來的。神對這些人類是仁慈的,讓他們遠離疾病,並守護着他們。 Category:希臘神話.

新!!: 法国和黄金时代 · 查看更多 »

黄油

--(--,吳語音譯英文butter发音为白脫),是由新鲜或者发酵的-zh-cn:鲜奶油;zh-tw:鮮奶油;zh-hk:鮮忌廉;-或牛奶通过搅乳提制的奶制品。牛油可直接作为调味品涂抹在食品上食用,以及在烹饪中使用,例如烘焙、製作醬料和煎炸食品等,是製作蛋糕及曲奇的常用材料。 一般來說,牛油是由分散在乳脂中的微小液滴組成的,而這些微小液滴大多是由水和乳蛋白形成的。最常見的牛油原料是牛奶,某些牛油則採用其他哺乳動物的奶,包括羊、山羊、水牛和牦牛,甚或完全沒有奶的成分而只有植物油(見西西里黃油)。牛油的生產過程中有時候會加入食鹽成為有鹽牛油。有部分會加入調味劑,純度較高的牛油,大部分水分會在生產過程被分離,由於水分含量低,只要保持冷藏及包裝良好,一般不需使用防腐劑。經過提煉的牛油製造出淨化牛油或幾乎全是牛奶脂肪的酥油。 冷藏的牛油是固體,但會在室溫軟化至可供塗抹的程度,並在32至35攝氏度(90至95華氏度)融化成稀薄的液體。牛油的顏色主要是淡黃色,也可以是非常深的黃色或接近白色的淺黃。顏色取決於動物的飼料,或添加的食用色素如胭脂樹紅或胡蘿蔔素。.

新!!: 法国和黄油 · 查看更多 »

輪胎

轮胎,通常由橡膠製成,是一種沿圆周覆蓋金屬或木頭輪圈的元件。它是陸地上動力機械車輛最重要的一部分,用於搭載機械或汽車使之移動,並減少不规则路面造成的震盪。.

新!!: 法国和輪胎 · 查看更多 »

齐内丁·齐达内

内丁·耶齐德·齐达内(Zinedine Yazid Zidane,),生於法國馬賽,昵称“齐祖(Zizou)”,是一名已退役的法國足球运动员,前西甲豪門皇家马德里主教练。齐达内曾为法國國家足球隊隊長,司职中场。是世界球壇中的傳奇巨星之一,法國足球史上最偉大球員。 施丹乃三屆世界足球先生得主,曾獲得1998年世界盃冠軍、2000年歐洲國家盃冠軍、歐洲聯賽冠軍盃、西甲聯賽、意甲聯賽等多個大型賽事冠軍。2006年世界盃為國家隊奪得亞軍後退役,是愛迪達的代言人。2004年,他位列球王比利評選的125位最出色的在世球星(FIFA 100)中。2012年,齐达内擊敗雅尼克·诺阿和柏天尼等,當選法國歷史最佳運動員。2016年1月4日,齐达内出任皇家馬德里總教練一職,2018年5月31日,齐达内主动宣布辭職。.

新!!: 法国和齐内丁·齐达内 · 查看更多 »

轻歌剧

輕歌剧(Operetta)出现于十九世纪,也称配乐喜歌剧,是娱乐性较强的一类歌剧。其结构短小,音乐风格轻松活泼,情节多取自于现实生活,偏重讽刺揭露。采用独唱、重唱、合唱、舞蹈和说白等形式,并结合当时的流行歌曲,通俗易懂。代表作品有英國劇作家和作曲家威廉·S·吉尔伯特与阿瑟·萨利文的十四部作品,其他有法國奥芬巴赫的《地狱中的奥菲欧》(1881年)、奧匈帝國的小约翰·施特劳斯的《蝙蝠》(1874年)以及莱哈尔的《风流寡妇》(1905年)。在二十世纪以后的英国和美国,轻歌剧逐渐被音乐剧取代。 Category:歌剧 Category:歌劇類型.

新!!: 法国和轻歌剧 · 查看更多 »

龚古尔文学奖

龚古尔文学奖或龔固爾獎(Prix Goncourt)是法国最重要的文学奖,每年11月頒獎。.

新!!: 法国和龚古尔文学奖 · 查看更多 »

龍騎兵行動

龍騎兵行動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盟軍於1944年8月15日在法國南部的入侵行動,也称普罗旺斯登陆。入侵是由美國第7軍團部隊與主要由法國第1軍團組成的後續部隊發起的兩棲攻擊,儘管是一次龐大而複雜的軍事行動,并由兩棲和空降部隊成功執行,可是龍騎兵行動直到今天仍是並不著名。.

新!!: 法国和龍騎兵行動 · 查看更多 »

龐畢度中心

度中心(Centre Georges-Pompidou)全名為龐畢度國家藝術和文化中心(Centre national d'art et de culture Georges-Pompidou),是一棟座落於法國首都巴黎第四區的複合建築,位於蒙特吉爾街、瑪萊區及雷阿爾區(Les Halles)附近,龐畢度中心也是一棟高科技建築。 龐畢度中心內部包括公共資訊圖書館(Bibliothèque Publique d'Information)、法國國立現代藝術美術館(Musée National d'Art Moderne)與聲學、音樂研究和協作學院(Institut de Recherche et Coordination Acoustique/Musique)。.

新!!: 法国和龐畢度中心 · 查看更多 »

达达主义

达达主义(Dada或Dadaism)是一场兴起于一战时期的苏黎世,涉及视觉艺术、文学(主要是诗歌)、戏剧和美术设计等领域的文艺运动。达达主义是20世纪西方文艺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流派,是第一次世界大战颠覆、摧毁旧有欧洲社会和文化秩序的产物。达达主义作为一场文艺运动持续的时间并不长,波及范围却很广,对20世纪的一切现代主义文艺流派都产生了影响。.

新!!: 法国和达达主义 · 查看更多 »

运输

運輸,是指運輸主體(人或者是貨物)透過運輸工具(或交通工具與運輸路徑),由甲地移動至乙地,完成某個經濟目的的行為。因此,運輸是一種「衍生的經濟行為」,運輸多半都是為了完成某些經濟行為,例如購物、上班、上學、訪友等需求而進行。 而運輸主體與運輸工具在運輸路徑上所產生的互動現象,即為交通現象。因此運輸是一種兩地間的移動行為,而交通是兩地之間所發生的現象。「運輸」與「交通」兩詞常受到混用,中文习用「交通擁擠」而非「運輸擁擠」,「運輸路徑」而非「交通路徑」。.

新!!: 法国和运输 · 查看更多 »

追溯法令

追溯法令(ex post facto law、溯及既往),相对于不溯及既往原則或祖父條款,是代表對新制度或新法律被設立前已發生或已裁決的案件,以該新法進行再審判的權力。 在刑法中,追溯法令可能會令新法成立前已進行的合法活動遭到起訴,或加重已經被判決案件的被告人刑事責任(一般禁止法律如此應用);反之,遭到起訴或裁決的案件亦可能會受惠於追溯法令,而獲撤銷起訴或減刑(例如中國大陸和澳門)。此情況常見於廢除死刑的國家或地區改爲對已判死的罪犯執行終生監禁或更輕的刑罰。.

新!!: 法国和追溯法令 · 查看更多 »

迈克尔·哈内克

迈克尔·哈内克(Michael Haneke,),奧地利電影導演,生於德國慕尼黑。迈克尔·哈内克的作品可分為奧地利時期跟法國時期,以社會議題而聞名於世。他的法國時期有兩部作品獲得大獎:2001年的《鋼琴教師》為他拿下2001年坎城影展的評審團大獎(以及雙料最佳男、女演員),2005年的《隱藏攝影機》再奪下2005年坎城影展的最佳導演,並在2005年的歐洲電影獎拿下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演員(Daniel Auteuil)、最佳剪接等等獎項。2009年以《白色緞帶》在第6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上获得金棕榈奖。2012年他以《愛·慕》再度斩获第65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也是三年內第二度獲得該獎,成為史上第7位獲得兩次金棕榈奖的導演。.

新!!: 法国和迈克尔·哈内克 · 查看更多 »

霍夫曼的故事

霍夫曼的故事(Les Contes d`Hoffmann)是法国作曲家雅克·奥芬巴赫的最后一部歌剧,取材于德国浪漫派作家霍夫曼的小说,法语脚本由巴比埃和卡雷共同完成。.

新!!: 法国和霍夫曼的故事 · 查看更多 »

露德圣母朝圣地

露德圣母朝圣地是天主教會一处敬禮露德聖母的朝圣地,位于法国卢尔德。它包括山洞本身、附近的流出的泉流,以及卢尔德医学委员会(Lourdes Medical Bureau)的办事处,以及若干教堂和宗座圣殿。它占地面积为51公顷,包括22个不同的崇拜地点。 圣殿有六种官方语言:法语、英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荷兰语和德语。.

新!!: 法国和露德圣母朝圣地 · 查看更多 »

茹费理

茹费理(Jules François Camille Ferry,),法国共和派政治家,曾两次出任法国总理,任内推动政教分离,殖民扩张。.

新!!: 法国和茹费理 · 查看更多 »

茜蒙·仙諾

茜蒙·仙諾(法语:Simone Signoret,),犹太人,法國电影女演員,法国第一位奥斯卡金像奖得主。.

新!!: 法国和茜蒙·仙諾 · 查看更多 »

都市日報

《都市日報》(Metro)是一份跨國性的免費報章,由瑞典传媒集团Kinnevik创办,本名Metro,意为在地鐵看的报纸,该报創立於1995年,並於2月13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地鐵作首度發行。其後把業務延伸至多個國家及城市,包括亞洲、西歐、北歐、南美和北美洲在內共19個國家及地區,共發行版本超過40種。現在都市日報已列入健力士世界紀錄大全,成為全球最大的國際報章。 《都市日报》的经营策略是在上下班人流量密集的地铁站或商业区免费发放,可以轻松实现巨额的报纸销量,然后依靠广告收入盈利。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吸取了入門網站的经验,靠提高读者閱覽人數来增加广告收入。.

新!!: 法国和都市日報 · 查看更多 »

舍農索城堡

舍農索城堡(法:Château de Chenonceau),又稱雪儂梭城堡或女人城堡,位於法國安德爾-羅亞爾省的羅亞爾河流域,靠近舍農索小村落,建立在羅亞爾河的支流謝爾河上,11世紀時初見於歷史記錄。現在的城堡是由法國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師菲利貝爾·德洛姆所設計的。.

新!!: 法国和舍農索城堡 · 查看更多 »

航天发射中心

以下是按照管辖国家而排列的太空發射中心或航天港(英語譯名:Spaceport 或 Cosmodrome)。发射中心的地理位置不一定在所屬國家的領土內。.

新!!: 法国和航天发射中心 · 查看更多 »

航空

航空(Aviation)狭义上则指的是载人或非载人的飞行器在大气层中的航行活动,广义上航空一词也指进行航空活动所必须的科学,同时也泛指研究开发航空器所涉及的各种技术。人类自古以来便有像鸟儿一样翱翔天空的愿望,但直到18世纪后期载人热气球在欧洲升空后才首度实现。20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带来的科技进步,人类的航空事业得以迅速发展。1903年12月17日,美国人莱特兄弟成功试飞人类第一架重于空气、带有动力、受控并可持续滞空的飞机,开启了现代航空的新纪元。航空是21世纪最活跃和最具影响力的科学技术领域,该领域取得的重要成就标志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水平,也体现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及科学技术的水平。.

新!!: 法国和航空 · 查看更多 »

队报

队报(法语原文:L'Équipe,意为“队伍、团队”),是一份法国的知名体育性报纸,其所有者为出版集团“Éditions Philippe Amaury”(简称为EPA)。该报纸以在足球、橄榄球、赛车及自行车竞技等方面的专业报道而著称。其前身为著名法文体育报纸《L'Auto》。 该报纸为了增加发行量,于1903年创立著名的“环法自行车赛”,而该赛事中著名的“黄色领骑衫”据说也与该报特有的黄色纸张有关。后来的欧洲冠军联赛也是根据队报记者Gabriel Hanot的提议而创立的。.

新!!: 法国和队报 · 查看更多 »

阿基坦-利穆贊-普瓦圖-夏朗德大區

#重定向 新阿基坦大區.

新!!: 法国和阿基坦-利穆贊-普瓦圖-夏朗德大區 · 查看更多 »

阿姆斯特丹岛

阿姆斯特丹岛(Île Amsterdam)为法國法屬南部領地岛屿,位于印度洋中,。 该岛属于火山岛,上次喷发在1792年,现今处于非活动期。该岛面积为55平方公里,最远两端相距10公里,島上最高點是海拔867米的Mont de la Dives。该岛为亚南极带岛屿中少有的有树木覆盖的岛屿之一。该岛由西班牙探险家胡安·塞巴斯蒂安·埃爾卡諾(Juan Sebastián Elcano)于1522年3月18日发现。当时未加命名,后由荷兰船长安东尼·范·迪门(Anthonie van Diemen)在1633年以他的船名命名,名字阿姆斯特丹也是荷兰首都,目前有25人居住。 2006年3月6日在该岛东南270公里处發生里氏6.2级海底地震。 File:Martin de Viviès depuis l'hélico.jpg|居民地 File:Vue_depuis_le_Marion_Dufresne.jpg|東端的峭壁 File:Amsterdam ASTER.jpg|空拍阿姆斯特丹岛.

新!!: 法国和阿姆斯特丹岛 · 查看更多 »

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

交易所广场(Beursplein)5号 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Amsterdamse effectenbeurs)是位于荷兰阿姆斯特丹的证券交易市场,由荷兰东印度公司于1602年创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證券交易所。2000年9月22日,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与布鲁塞尔证券交易所和巴黎证券交易所合并成立了欧洲证券交易所。.

新!!: 法国和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 · 查看更多 »

阿尔卑斯山

阿尔卑斯山(Alpen;Alpes;Alpi;Alpe)是一座位於歐洲中心的山脈,它覆蓋了意大利北部邊界、法國東南部、瑞士、列支敦士登、奥地利、德國南部及斯洛文尼亞。它可以被细分為三個部分,從地中海到白朗峰的西阿爾卑斯山,從瓦莱达奥斯塔到布伦纳山口(奥地利和意大利交界處)的中阿爾卑斯山,從布伦纳山口到斯洛文尼亞的東阿爾卑斯山。歐洲許多大河都發源於此,水力資源豐富,為旅遊、度假、療養勝地。 阿爾卑斯山共有128座海拔超過4000公尺的山峰,其中最高峰白朗峰海拔4810.45公尺,位於法國和意大利的交界處。山脈呈弧形,長1200公里,寬130~260公里,平均海拔约3000公尺,總面積約22萬平方公里。阿爾卑斯山北邊是水氣較多的氣候,而南邊則較為乾燥,雨量很少。.

新!!: 法国和阿尔卑斯山 · 查看更多 »

阿尔及利亚

阿爾及利亞人民民主共和國(الجمهورية الشعبية الديمقراطية الجزائرية),简稱阿爾及利亞(الجزائر,),是非洲北部阿拉伯馬格里布的一个国家。阿爾及利亞的陸地面積居非洲國家之冠、地中海國家之冠和阿拉伯國家之冠,排全球第10位。国土濒临地中海,东邻利比亚、-zh-hant:突尼西亞;zh-hans:突尼斯-,东南和南部分别与尼日尔、马里和毛里塔尼亚接壤,西部和摩洛哥相连。 阿尔及利亚这个国名来自城市名、首都阿尔及尔,其阿拉伯语的含义是“群岛”,指的是以前该市海湾处的四个岛屿,1525年之后这四个岛逐渐和大陆连成一体了。 阿尔及利亚于1962年从法国殖民统治下获得独立。 阿尔及利亚最主要的政党是民族解放阵线,政权一直由他们掌握。但是许多阿尔及利亚人并不感到满意,他们反对民族解放阵线的中央集权式的统治。1991年12月, 出乎意料地在议会选举第一轮投票中获胜,随后遭到了军方--干涉,并且延期第二轮选举,以防止出现一个由极端主义者领导的强权政府。阿尔及利亚内战隨之爆發,直至2002年結束。.

新!!: 法国和阿尔及利亚 · 查看更多 »

阿尔及利亚战争

阿尔及利亚战争是1954年至1962年期間阿爾及利亞爭取獨立的武裝力量與法國之間的戰爭,最終法國同意阿爾及利亞獨立。.

新!!: 法国和阿尔及利亚战争 · 查看更多 »

阿尔萨斯

阿尔萨斯(Région Alsace;Elsass)是法国东部地区,以莱茵河南北分开成两个部份:北部的下莱茵省和南部的上莱茵省。古代是法兰克王国的一部分,作为哈布斯堡家族的发源地,在17世纪以前归属神圣罗马帝国,三十年战争后根据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割让给法国(首府斯特拉斯堡到路易十四时代完全被法国吞并)。它和洛林都在普法战争后割让給普鲁士,一战结束后重新被法国吞并,二战初期又被纳粹德国占领,至二战结束再次被法国吞并,阿尔萨斯和洛林都是白葡萄酒的著名产地。 2016年1月1日起,阿爾薩斯、香檳-阿登和洛林等三個大區合併成大東部大區。.

新!!: 法国和阿尔萨斯 · 查看更多 »

阿尔萨斯语

阿尔萨斯语(Elsässerditsch,意为“阿尔萨斯德语”),一种通行于法国阿尔萨斯地区的日耳曼语系方言,属于低地阿勒曼尼语,與德語密切相關,使用者人数超过70万。 Category:阿勒曼尼语 Category:法国语言.

新!!: 法国和阿尔萨斯语 · 查看更多 »

阿尔贝·加缪

阿尔贝·加缪(Albert Camus,),法国小说家、哲学家、戏剧家、评论家。出生在阿尔及利亚的蒙多维城。.

新!!: 法国和阿尔贝·加缪 · 查看更多 »

阿尔比十字军

阿爾比十字軍或卡特里派十字軍(1209年至1229年)教宗諾森三世發起為剷除卡特里派(又稱阿爾比派),對法蘭西南部隆格多克發動的長達二十年的軍事討伐。十字軍主要是因法蘭西王室的指控,並迅速激起了政治的風向,結果不僅是信仰卡特里派教徒人數顯著的減少,也是重組,使它進入法蘭西王室的領域並削弱了巴塞隆納公國高水準鮮明地域文化的影響力。 中世紀基督教激進的卡特里派,起源於達爾馬提亞和保加利亞的波格米勒教會內,唯心的改革運動教派,回歸完美的基督教信息,貧困和宣教,尋求清心寡欲的生活。這個改革教派,大約於1145年傳入阿爾比,反對法蘭西南部天主教神職人員經常的醜聞和放蕩的生活方式,引發十字軍直接的討伐。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ISBN 978-0-19-280290-3), article "Cathari" 他們教派的一些主張和儀式,尤其是他們相信人的肉體是被魔鬼控制的,這與道成肉身的基督及的教義相衝突,給他們帶來天主教教會的怒火。在12和13世紀時,因為在阿爾比城市周邊地區有許多追隨者,後來他們被稱為“阿爾比信徒”。 1022年到1163年期間,他們被當地八個教會理事會譴責,1179年在圖爾舉行第三次拉特朗公會議,會後宣佈所有的阿爾比信徒“都應被監禁,並處沒收財產”。英諾森三世的外交努力要求卡特里派歸化正統的羅馬公教 收效甚微。1208年1月14日,他的使節被謀殺後,英諾森三世發動卡特里派十字軍。他提供異端卡特里派的土地給任何願意拿起武器的法蘭西貴族。初期成功後,法蘭西貴族面臨隆格多克普遍的起義,導致了法蘭西皇家軍隊的干預。 阿爾比十字軍在創建 道明會及制度化這兩件工作發揮了作用。.

新!!: 法国和阿尔比十字军 · 查看更多 »

阿希尔-克洛德·德彪西

阿希爾-克洛德·德布西(Achille-Claude Debussy,;),法國作曲家。法国作曲家。他被视为第一个印象派作曲家,尽管他极力反对这个形容词。他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有影响力的作曲家之一。德布西的代表作品有管弦樂《大海》和《牧神午後前奏曲》,鋼琴組曲《貝加馬斯克組曲》、《意象集》、《版畫集》等;而他的創作最高峰則是歌劇《佩利亞斯與梅麗桑德》林逸聰,388頁。 德布西出生于一个简朴的家庭,家庭内部并没有多少文化兴趣,但是他在10岁的时候就有足够的音乐天赋,可以进入法国音乐学院——巴黎音乐学院。他最初是学钢琴的。但是,尽管音乐学院的保守派教授不赞成,他还是发明了他的创新写作风格。并花了许多年的时间来发展成熟,在他1902年获得国际声誉之前,他已经快四十岁了,他完成了他唯一一部歌剧,佩莱亚斯和梅丽森德。 德布西自幼年起即受到印象派藝術的熏陶。他在馬斯奈等前輩作曲家開創的法國音樂傳統的影響下,結合了東方音樂,西班牙舞曲和爵士樂的一些特點,將法國印象派藝術手法運用到音樂上,創造出了其別具一格的和聲,其音樂對自他已降的作曲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Lesure, Page 783。德布西被總括為印象派音樂的代表,雖然他本人並不同意,甚至設法遠離這一稱謂。一些作家如羅伯·施密茲(E.

新!!: 法国和阿希尔-克洛德·德彪西 · 查看更多 »

阿兰·德龙

阿兰·德龙(法语:Alain Delon,),出生于法國上塞纳省,1999年取得瑞士國籍,他是六、七零年代最受欢迎的法国演员,迄今依舊是美男子的代名詞。.

新!!: 法国和阿兰·德龙 · 查看更多 »

阿爾及爾

阿爾及爾(الجزائر;Alger;Algiers)為阿爾及利亞首都及海港。現有人口三百萬,大約佔阿爾及利亞全國人口的十分之一。位於法國馬賽西南805公里,北濱地中海。這裡除了紡織和礦業之外,農業很發達。.

新!!: 法国和阿爾及爾 · 查看更多 »

阿爾薩斯-洛林

阿爾薩斯-洛林 (Elsaß-Lothringen;Alsace-Lorraine)指的是法國和德國在歷史上有過爭議的一處地區。此地區本屬神聖羅馬帝國,自1648年威斯特伐利亞和約後逐漸成為法國領土。1871年普法戰爭後透過法蘭克福條約歸於新成立的德意志帝國。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曾短暫宣告獨立,後來又再度成為法國的領土。納粹德國1940年恢復主權至1945年,又復歸法國所佔。 目前是法國的洛林的摩澤爾省、默爾特-摩澤爾省、孚日省和阿爾薩斯的上、下萊茵省。.

新!!: 法国和阿爾薩斯-洛林 · 查看更多 »

阿贝尔·冈斯

阿贝尔·冈斯(Abel Gance,)是法国电影导演,作品有1927年的电影《》等。 Category:法国导演.

新!!: 法国和阿贝尔·冈斯 · 查看更多 »

阿黛利地

阿黛利地(法語:Terre Adélie)是法属南部和南极领地的组成部分之一,但不同于其它组成部分,法国对阿黛利地的主权没有得到国际普遍承认。阿黛利地为南極洲近印度洋的一角,面積432,000平方公里,主要為冰蓋高原。.

新!!: 法国和阿黛利地 · 查看更多 »

阿里烏教派

阿里烏教派,即阿里烏主義(Arianism),是4世紀亞歷山大港正教會的包加里教區長老阿里烏及其支持者的基督徒派別,故稱阿里烏派。認為《聖經》的啟示說明耶穌次於天父,。阿里烏派拒絶使用「本體相同」這個詞語去描述基督與上帝的關係,而是採用「本体相异”來描述。其教導在不同的大公會議中都斥之為異端。.

新!!: 法国和阿里烏教派 · 查看更多 »

阿雅克肖

阿雅克肖(Ajaccio),位于法国科西嘉岛西岸,是科西嘉岛的首府,是科西嘉島最大的都市。阿雅克肖是拿破仑·波拿巴一世的出生地。拿破仑诞生的祖屋,已设为拿破仑纪念馆。市镇中心矗立着拿破仑雕像,不远还有拿破仑纪念碑。屬地中海氣候。市區附近有很多海水浴場。.

新!!: 法国和阿雅克肖 · 查看更多 »

阿根廷

阿根廷共和国(República Argentina、),通称阿根廷,是由23个省和布宜诺斯艾利斯自治市组成的联邦共和国,位于南美洲南部,占有南锥体的大部分,北邻玻利维亚与巴拉圭,东北与巴西接壤,东临乌拉圭与南大西洋,西接智利,南濒德雷克海峡。领土面积达2,780,400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八,拉丁美洲第二,西班牙语诸国之首,横跨多个气候带。阿根廷主张对南极洲的一部分、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称福克兰群岛)、南乔治亚岛和南桑威奇群岛拥有主权。 與大多數拉美國家相當不同,永久住民数超过4,100万的阿根廷,其種族組成和智利相似,欧洲裔占人口比例超过90%,非洲裔較少,使文化上国家呈現深度欧化,例如首都文化幾乎是歐洲城市文化的延伸。而社會素質、教育文化、市場經濟與法規上的發達,使阿根廷今日在民主和人權上有很大發展,也是南美唯一掌握人造衛星操作技術的國家。长久以来,阿根廷是一个中等强国和拉丁美洲的地域大国,它也是联合国、世行集团、世贸组织、南共市、南美洲国家联盟、拉共体和的创始国。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大国和新兴市场国家,阿根廷是20国集团成员和拉美第三大经济体。以购买力平价来计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处于中高水平,与智利和乌拉圭同属拉美第一集团,與東南歐相同,人类发展指数处于极高级。收入不平等程度虽高,但低于拉美国家平均水平。 这一地区已知最早的人类活动发生在旧石器时代。西班牙殖民始于1512年。在1810年至1825年的独立战争中,阿根廷以拉普拉塔联合省的国名于1816年发表《》,继承了原西班牙拉普拉塔总督辖区的大部分地区,在之后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战争中,联合省政府继而失去乌拉圭、玻利维亚和秘鲁等地区。其后多年的最终在1861年,布宜诺斯艾利斯邦击败了邦联政府,与当时其它八个省重新统一为阿根廷共和国。至此,大规模的欧洲移民潮架起了阿根廷与欧洲之桥,无与伦比的发展使阿根廷于20世纪早期跻身世界第七富国。然而在1930年代軍事政變以后,政局不稳和周期性经济危机使其陷入衰退。.

新!!: 法国和阿根廷 · 查看更多 »

阿梅代奥·莫迪利亚尼

亞美迪歐·莫迪里安尼(Amedeo Modigliani,),義大利藝術家、畫家和雕塑家。表現主義畫派的代表藝術家之一。 莫迪里安尼的特色是大膽創作裸女畫,曾受到當代保守風氣嚴厲批評,時至後世才獲得認可。 莫迪里安尼受古代和文藝復興藝術的薰陶;且與巴伯羅·畢卡索、康斯坦丁·布朗庫西等著名藝術家交情菲淺,進而受到19世紀末期新印象派影響,以及同時期的非洲藝術、立體主義等藝術流派刺激,創作出深具個人風格,以優美弧形為特色的人物肖像畫,而成為表現主義畫派的代表藝術家之一。.

新!!: 法国和阿梅代奥·莫迪利亚尼 · 查看更多 »

阿扎瓦德民族解放运动

阿扎瓦德民族解放运动(الحركة الوطنية لتحرير أزواد,Mouvement National pour la Libération de l'Azawad,簡稱MNLA),以前的名称是阿扎瓦德民族运动(Mouvement national de l'Azawad,簡稱MNA)是活动于马里阿扎瓦德地区一个政治军事组织。该组织据说由图阿雷格人组成,曾经协助利比亚政府军作战,但是一些图阿雷格人站在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一边。利比亚内战于2011年10月结束后,阿扎瓦德民族解放运动随即宣布成立,并包含其他撒哈拉部落人。马里政府指控该组织与伊斯兰马格里布基地组织有联系,但是MNLA否认这一指控。.

新!!: 法国和阿扎瓦德民族解放运动 · 查看更多 »

阿拉伯人

有三种方式可以判断一个人多大程度上是阿拉伯人。.

新!!: 法国和阿拉伯人 · 查看更多 »

阿拉伯语

阿拉伯语( al-ʻarabīyah 或者 ʻarabī )是除了英語、法語和西班牙語之外最多國家使用的官方語言。阿拉伯語源自公元6世纪的古典阿拉伯语。它包括书面语及流通于中东、北非和非洲之角(即索马里半岛)的各种口语。阿拉伯语属于亚非语系。 阿拉伯语的书面语称为“现代标准阿拉伯语”或“书面阿拉伯语”。书面阿拉伯语是目前唯一在官方及正式场合使用的阿拉伯语,用于大多数书面文件和讲座、新闻广播等正式讲话。但这亦因国家而异。1912年,在摩洛哥加入阿拉伯国家联盟之前,曾在正式场合使用过一段时间。 阿拉伯语属于,与亚拉姆语、希伯来语、乌加里特语和腓尼基语相近。阿拉伯语书面语不同于其所有地方的口语,且更为传统和保守。两者是双层语言的关系,用于不同的场合。 一些地方的阿拉伯语无论是书写还是口头形式,都无法互通。而所有地方的阿拉伯语被当作是一个整体。即是说,纯粹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说,它们是不同的语言;但是从政治及民族的角度来说,他们又是一个整体。如果阿拉伯语被当作一个整体,则世界上估计有4.22亿人以其为母语。如果各地的阿拉伯语当作是不同的语言,则很难估计到底有多少种,因为它们是方言连续体,之间没有明确的界线。其中埃及阿拉伯语的使用人数最多,大约五千四百万人以其为母语——多于其他任何一种闪米特语言。 阿拉伯语是美国使用人数第12多的语言。 现代的书面语(现代标准阿拉伯语)源于古兰经的语言(即古典阿拉伯语),用于学校教学及工作、政府、媒体等场合。两者合起来被称为书面阿拉伯语,是伊斯兰教的。现代标准阿拉伯语的语法与古典阿拉伯语大体相同,词汇也有相同之处。但古典阿拉伯语的一些语法结构在现代标准阿拉伯语中不再使用,在口语中不使用的词汇也不在现代书面语中使用。而且现代书面语从口语中借入了一些词汇和语法现象。新的词汇大多用来表达近现代出现的概念。 阿拉伯语用阿拉伯字母从右往左书写。有时在非正式场合也可用拉丁字母从左往右书写,但没有统一的形式。 阿拉伯语往伊斯兰世界的语言(如波斯语、土耳其语、索马里语、波斯尼亞語、哈萨克语、孟加拉语、乌尔都语、马来语和豪萨语)輸出了大量词汇。中世纪时期,书面阿拉伯语成了欧洲文化的重要载体,特别是在科学、数学和哲学领域。这导致许多欧洲语言也从阿拉伯语中借入了大量词汇。阿拉伯语在词汇和语法方面对羅曼語族的语言(特别是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加泰羅尼亞語和西西里語)影响很大。 阿拉伯语也从其他语言中借入了大量词汇,如早期从希伯来语、希腊语、波斯语、叙利亚语,中期从土耳其语,当代从欧洲语言(主要是英语和法语)。.

新!!: 法国和阿拉伯语 · 查看更多 »

阿拉伯数字

阿拉伯数字是西方语言或欧洲形式的印度-阿拉伯数字。印度-阿拉伯数字系统是由古代印度的婆罗米人发明,后经由阿拉伯传入西方。很多语言都引用了此系统,但是都根据自己语言的字体要求而改造,所以实际上现在有很多种被称为“阿拉伯数字”数字字符。此条目是关于汉语里通称的“阿拉伯数字”,也是当代世界最通用的阿拉伯数字,也就是欧洲文字所改造的印度-阿拉伯数字。.

新!!: 法国和阿拉伯数字 · 查看更多 »

蘇弗朗級潛艦

蘇弗朗級核潛艦(Classe Suffren,又譯為敘佛倫級),是法國海軍的下一代核动力攻击型潜艇,它由设计,起初命名為梭鱼级(Barracuda-class),用来替代潜艇。设计工作采用了凯旋级弹道导弹核潜艇(Triomphant-class submarine)的技术,但螺旋桨推进器是全新的设计。该级潜艇可以装备巡航导弹,以实现远距离深入打击。执行的任务包括:反舰、反潜作战,对地攻击,情报收集,危机处理和特种作战。 根据计划将建造6艘蘇弗朗級核潜艇,其中头两艘应该在2003年和2008年之间订购,并在2012年进行试航。隨著本級首艘潛艦被命名為蘇弗朗(Suffren),此艦級的正式名稱也被確定為蘇弗朗級。 澳洲在2016年4月26日決定採購該型潛艇的技術,在未來取代現役的柯林斯級潛艇。不過澳洲採購的艦隻將使用常規動力,而非核子動力。.

新!!: 法国和蘇弗朗級潛艦 · 查看更多 »

蘇利南

蘇利南共和國(Republiek Suriname;苏里南汤加语:Sranan;博杰普尔语:Sarnam)位於南美洲北部,北濱大西洋,南臨巴西,東臨法屬圭亞那,西臨圭亚那,是南美洲國家聯盟的成員國,國名源於當地原住民蘇利南人。該國舊稱荷屬圭亞那,原為荷蘭在南美洲的殖民遺跡,1954年成為荷蘭王國海外自治省,1975年時獨立。苏里南無論以面积還是人口排名,都是南美洲最小的一个国家,也是西半球不屬於荷蘭王國組成體的地區中,唯一一個使用荷蘭語為官方語言的。首都帕拉马里博為蘇利南河河口的商港。苏里南是一个种族、语言、宗教上极為多元的国家,當中穆斯林人口占苏里南的13%,其比例在所有美洲国家中最高。.

新!!: 法国和蘇利南 · 查看更多 »

蘇瓦松王國

#重定向 法兰克国王列表.

新!!: 法国和蘇瓦松王國 · 查看更多 »

赤字

赤字,意即入不敷出。财政赤字,即政府的支出額度比收入的部分多,多花的这一部分預算,就会随着國庫的支出流入國內社会当中;贸易赤字,即进口總額比出口總額多,又稱入超,多花的这一部分錢,就随着国际贸易流入国际社会当中。該字於日本大正年間到昭和初期開始流行,後來流傳至中國。.

新!!: 法国和赤字 · 查看更多 »

资本主义

資本主義(capitalism),亦稱自由市场经济或者自由企業經濟,是人類協作的擴展秩序。其特色是私人擁有資本財產(生產工具),且投資活動是由個人決策左右,而非由國家所控制,經濟行為則以尋求利潤為目標 。藉著僱傭或勞動的手段以生產工具創造利潤。商品和服务藉由貨幣在自由市場裡流通。投資的決定由私人進行,生产和銷售主要由公司和工商业控制並互相競爭。一般普遍認為資本主義在西方世界的封建制度崩壞之後成為了最主要的經濟模式。 「資本主義」一詞也被許多人用在形容歷史上不同的人、時、地、物,而除了自由放任的資本主義以外,也有福利資本主義、国家资本主义等打著資本主義稱號的經濟模式。在對於資本主義的解釋上,支持自由放任的經濟學家反對政府對於市場的干預並且強調財產權利的重要性。而有人則主張政府管制的必要性以避免垄断和景氣循環的負面作用。絕大多數的政治經濟學家都將私人產權視為資本主義的最重要特色,而對於資本主義下的僱傭關係、經濟權力、階級、以及歷史發展等則有不同看法。市場的自由程度、以及私人財產的法規,則是政治和政策上爭論的主要議題。现在大多數國家都被視為「混合經濟」,在這種體制下政府以不同程度的計畫政策干預市場的自由運作Stilwell, Frank.

新!!: 法国和资本主义 · 查看更多 »

赛日·甘斯布

赛日·甘斯布(Serge Gainsbourg,原名Lucien Ginsburg,,)是一位法国歌手,作曲家,钢琴家,电影作曲家,诗人,画家,编剧,作家,演员和导演。他是在法国流行音乐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的作品经常充满挑衅性和诽谤性,他的曲风多元,体现了爵士,曼波(manbo),世界,香颂,流行和yé-yé,到摇滚,前衛搖滾,雷鬼,電子,迪斯科,新浪潮和放克等各种风格。甘斯布多样的音乐风格和个性使他难以被归类,他的作品已深入人心,被视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流行音乐家之一。 他的抒情作品经常因为挑衅,幽默,讽刺或颠覆的原因加入大量巧妙的文字游戏来欺骗听众。他歌曲中的文字游戏常见类型有擬聲詞,押韻,首音互換和雙關語等等。在甘斯布的职业生涯中,他写了超过500首歌曲。.

新!!: 法国和赛日·甘斯布 · 查看更多 »

薰衣草

薰衣草屬(学名:Lavandula)是唇形科的一個屬,約有25-30種。多年生草本、亞灌木或小灌木。.

新!!: 法国和薰衣草 · 查看更多 »

薄酒莱葡萄酒

#重定向 薄酒萊葡萄酒.

新!!: 法国和薄酒莱葡萄酒 · 查看更多 »

開雲

是南美洲的一个港口城市,法屬圭亞那的首府,有開雲河流到大西洋。在1999年統計約有六萬人口。.

新!!: 法国和開雲 · 查看更多 »

藍鬍子

《藍鬍子》(La Barbe bleue)是由法國詩人夏尔·佩羅(Charles Perrault)所創作的童話、同時也是故事主角的名字。曾經收錄在《格林童話》的初回版本裡,但是第二版之後被刪除。.

新!!: 法国和藍鬍子 · 查看更多 »

葡萄牙人

葡萄牙人(葡萄牙語:os portugueses)是歐洲的一個民族。主要居住在歐洲西南部伊比利亞半島西端的葡萄牙。以葡萄牙語為母語。多信奉天主教。葡萄牙人是葡萄牙的主體民族,在葡萄牙居住的葡萄牙人約有1000萬。此外有大量的葡萄牙人移民到歐洲的其他國家及葡萄牙的殖民地如巴西。在歐洲國家中,以法國的葡萄牙人移民最多。此外葡萄牙人占了盧森堡人口的13%。在美國,約有140多萬人出生於葡萄牙家庭或擁有葡萄牙血統;而葡萄牙移民多居住於新英格蘭地區、新澤西州和加州。 Category:歐洲民族.

新!!: 法国和葡萄牙人 · 查看更多 »

葡萄酒

葡萄酒是用新鲜葡萄果实或葡萄汁,经过发酵酿制而成的酒精饮料。在水果中,由於葡萄的葡萄糖及果糖含量较高,贮存一段时间就会发出酒味,因此常常以葡萄釀酒。葡萄酒是目前世界上产量最大、普及最广的单糖酿造酒。早在六千年以前,在盛产葡萄的地中海区域,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和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人就会酿造葡萄酒。有趣的是,在舞蹈文化中,有一種葡萄酒舞是在釀酒用葡萄豐收時,慶祝的團體舞蹈。在古埃及文化中,葡萄酒(紅酒)和血相關聯,這種象徵關係也影響了附近地區產生的的宗教。在中國文化中,與葡萄酒有關的詩詞文學始自漢朝,多視葡萄酒為一種美酒。 葡萄酒有許多分類方式。以成品顏色來說,可分為紅葡萄酒、白葡萄酒及粉紅葡萄酒三類。按照糖度划分可分为干型葡萄酒半干葡萄酒半甜葡萄酒及甜型葡萄酒。以釀造方式來說,可以分為平静葡萄酒、氣泡葡萄酒、加烈葡萄酒和加味葡萄酒四類。其中一般葡萄酒的酒精含量約為百分之八到十五,然而加烈葡萄酒的酒精含量可能會更高。 葡萄酒的酒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土壤、氣候以及釀酒技巧等因素的影響,但是酒的風味卻取決於釀酒葡萄的品種。根據目前的考古發現,葡萄酒的原料-葡萄,最早產於中國以及黑海與裡海之間的外高加索地區。外高加索葡萄亦在西汉时经张骞出使西域传到中国。目前葡萄已经被广泛引种到世界各地,主要是作为釀酒原料。但世界最有名的葡萄酒大多產自法国,法国葡萄酒的酿造历史可追溯到罗马帝国时期。由於法国气候温和,除了北部诺曼底一些區域以外,全國都能生产高品质的葡萄。在1996年時,全國共有超過818,000公頃的葡萄園,13個產酒區域,葡萄酒產量超過46億公升。至於其他歐洲國家,義大利與西班牙也是傳統的葡萄酒大國,以往多生產一般餐酒,但是從二十世紀七十年代起,開始有酒商走精緻路線,目前也有生產評價極高的葡萄酒。德國的白葡萄酒,產量雖然不多,但是幾百年的工藝傳承,也產出不少精緻的珍釀。歐洲國家生產的葡萄酒,通稱為舊世界葡萄酒,其他區域生產的葡萄酒,則稱為新世界葡萄酒,美國、澳洲、紐西蘭、智利、阿根廷、以及南非,是新世界葡萄酒的主要產區,但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一些非传统葡萄酒生产国比如英国也开始尝试生产起泡葡萄酒。.

新!!: 法国和葡萄酒 · 查看更多 »

鑽石系列運載火箭

鑽石號系列運載火箭(法語:Diamant 意為鑽石),為法國第一個完全自行研製的火箭,是一不可重複使用的衛星發射系統且不由美國或蘇聯協助建造,鑽石號系列運載火箭為其後的歐羅巴運載火箭打下了基礎。 鑽石號系列運載火箭起源於寶石軍事計畫(法語:Pierres précieuses,意為珍貴的寶石)的五部原型機:瑪瑙(法語:Agathe)、黃玉(法語:Topaze)、翡翠(法語:Emeraude)、紅寶石(法語:Rubis)、藍寶石(法語:Saphir),於1965年間共發射12次,有9次成功,首次運載Astérix衛星,此部法國衛星於1965年11月26日進入軌道,雖然成功,但法國國家發射系統在1975年還是被歐洲的亞利安運載火箭取代。 法國的鑽石號系列運載火箭的系列機型都被研發出來,名為A、B、BP4型,全部的機型皆為三節式火箭且可酬載150公斤至200公斤至低地球軌道。.

新!!: 法国和鑽石系列運載火箭 · 查看更多 »

鋼或稱鋼鐵、鋼材,是一種由鐵與其他元素結合而成的合金,當中最普遍的是碳。碳約佔鋼材重量的0.2%至2.1%,視乎鋼材的等級。其他有時會用到的合金元素還包括錳、鉻、釩和鎢.

新!!: 法国和钢 · 查看更多 »

钢琴教师 (电影)

《钢琴教师》(La Pianiste)是一部2001年电影,迈克尔·哈内克导演,伊莎贝·雨蓓和主演,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艾尔弗雷德·耶利内克的小说《钢琴教师》改编。本片获2001年戛纳影展的评审团大奖。.

新!!: 法国和钢琴教师 (电影) · 查看更多 »

蒂埃里·亨利

蒂埃里·丹尼爾·亨利(Thierry Daniel Henry,國際音標:,)是已退役的法国職業足球員,司職前鋒,現擔任比利時國家足球隊助教。他曾效力、尤文图斯、阿森纳、和紐約紅牛,在效力阿森纳的八年期間,他成為球會的傳奇球員,保持了球會的總入球紀錄。國家隊方面,他效力隊,亦同樣保持該隊的入球紀錄,他被認為是其年代的最佳球員之一。世界足壇最佳法國巨星之一。 亨利出生於埃松省的于利斯,效力地區球會期間已展示出極佳射手潛力。1990年被摩納哥相中並即時加盟,1994年首次亮相職業賽。出色的表現令他獲得國家隊垂青,1998年獲得國家隊徵召出戰世界盃。之后他轉投尤文图斯,但是為球會擔任翼鋒的日子過得不如意,他便以1,050萬英镑轉會阿森纳。阿森纳成為亨利的成名地。雖然初時不太適應,但在之後的表現突飛猛進,幾乎包辦每個球季的球隊首席射手。與恩師温格共事日久下,他成為一名超級射手,效力阿森纳期間共射入228球。他亦曾為槍手贏得兩次英超冠軍及三次足總盃冠軍、兩度成為世界足球先生亞軍以及三度獲選英格蘭足球先生。在效力阿森纳的最後兩個球季,他成為球隊隊長,並帶領球隊殺入2006年歐洲聯賽冠軍盃決賽。 2007年6月,他以2400萬歐元的身價轉會至。2009年,作為球隊重心的亨利隨隊贏得西甲、西班牙盃及欧洲冠军联赛,成為三冠王。連同其後的西班牙超級盃、歐洲超級盃和世界俱乐部杯,他成就了六冠王霸業。亨利亦五度入選歐洲足協年度最佳陣容。2010年,他轉投美国职业足球大联盟球會紐約紅牛,並助他們贏得東岸分區冠軍。2012年他以外借身份回巢阿森纳,效力兩個月。2013年,他助紐約紅牛贏得常規賽冠軍。2014年12月1日,亨利宣佈掛靴,結束他20年的足球生涯。 亨利在國家隊亦有出色的成就,先後贏得1998年世界盃、2000年歐洲國家盃和2003年洲際國家盃。2007年10月,他打破普拉蒂尼的國家隊入球紀錄,成為法国队史上首席射手。在球場外,由於有切身感受,亨利熱衷就種族歧視之議題發言。亨利與英籍模特兒妮歌·瑪莉(Nicole Merry)於2003年共諧連理並育有一名女兒,但兩人於2007年離婚。亨利亦擁有極高的商業價值,曾在2006年位列全球最有價值足球員第九名。.

新!!: 法国和蒂埃里·亨利 · 查看更多 »

蒙娜丽莎

《蒙娜丽莎》(La Gioconda;La Joconde;Mona Lisa)是文艺复兴时期画家列奥纳多·达·芬奇所绘的肖像画,其之代表作。 它可以说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油画作品,很少有其他作品能像它一样,常常被人审查、研究或是演绎。它的拥有者,法国政府把它保存在巴黎的卢浮宫供公众欣赏。它是直接画在白杨木上的,面积不大,长77公分,宽53公分。画中描绘了一位表情内敛的、微带笑容的女士,她的笑容有時被称作是“神秘的笑容”。.

新!!: 法国和蒙娜丽莎 · 查看更多 »

肥胖症

肥胖症(Obesity)是指體脂肪累積過多而對健康造成負面影響的身體狀態,可能導致壽命減短及各種健康問題。肥胖的標準常使用身體質量指數(BMI)來衡量,即以體重(公斤)除以身高(公尺)的平方 。西方人認為BMI大於 即為肥胖,介於25到間則為過重;一些东亚国家採用更严格的标准,例如台灣行政院衛生署(今衛生福利部)於2002年4月公布台灣成人的BMI≧27 即為肥胖,24≦BMI<27 則為過重。但幼兒並不適合用成人的BMI標準來評量。 肥胖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第二型糖尿病、睡眠呼吸中止症、某些癌症、退化性關節炎及其他疾病的發生機會。而造成肥胖的主因常包括熱量攝取過多、欠缺運動及體質問題等,其他如基因缺陷、內分泌異常、藥物影響及精神疾病也可能造成肥胖。有種說法認為「肥胖的人由於代謝慢,因此即使吃得不多也會越來越胖」,但目前的科學證據傾向不支持此種論點,因為肥胖的人必須花更多能量維持較重的體重,所以他們的代謝率反而高於常人。 肥胖的主要治療方式有飲食計畫和運動。患者在日常飲食中必須避免高熱量(高油高糖)食物並增加高纖食物,若良好的飲食控制無法有效減重,則可以考慮搭配來減低食慾和抑制脂肪吸收。如果飲食、運動、甚至搭配藥物都不見效,用來減少胃容積的胃內水球置放術可能會有幫助,以手術來減少胃容積或腸道長度也能直接降低食量並減少營養素的吸收。 肥胖是一種很常見的,也是21世紀最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目前成人與兒童的肥胖盛行率都在上升,且女性較男性更常發生。2014年,全球有6億名成人(13%)和4200萬名五歲以下的孩童有肥胖問題。歷史上,常視肥胖為財富與多產的象徵,部分國家現今仍保有這樣的看法;然而在現代社會中(尤其是西方國家),肥胖已經受到汙名化。2013年,美國醫學會將肥胖定義為一種疾病。.

新!!: 法国和肥胖症 · 查看更多 »

邪教

邪教是對某些具有不为熟悉的信仰或宗教行为,或被认为是奇怪的宗教教派的帶有負面價值的評斷稱呼。 也有学者这样定义邪教:邪教,就是利用宗教及其他文化形成反社会的学说,并以此作为对他人精神控制的手段,实施危害社会行为的极端团体。根據不同人士所持不同價值觀,會對邪教有不同認定;因此这个词的使用被认为具主观性。例如,基於不同權力鬥爭的形式,世俗權力不時會點名稱呼一些教派為邪教。而被这个词指称的对象往往是一个特定社会里的少数人。 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国宗教学术界摒弃使用这个主观概念,取而代之的是不含贬义色彩的中性的「新興宗教」概念。Richardson, 1993Lewis, 2004.

新!!: 法国和邪教 · 查看更多 »

邮票

邮票是郵政機關發行,供寄遞郵件貼用的郵資憑證。发送者为邮政服务付费的一种形式。发送者会将邮票贴在信件上,再由邮局盖章(通常是郵戳)销值,以用于在郵件被寄出前,證明寄郵人已支付全部或部分傳遞費用。為方便使用,郵票四周一般會打上齒孔,背面則加上一層背膠。世界上的第一枚郵票是英国的黑便士。郵票發行由國家管理,通常是國家主權的象徵,甚至是某些国家重要的财源,如列支敦士登。郵票是收藏品,集郵已經成為世界重要風潮之一。.

新!!: 法国和邮票 · 查看更多 »

邮政编码

郵遞區號(--,Postal Code)是国家或地區为实现邮件分拣自动化和邮政网络数字化,加快邮件传递速度,而把全国划分的编码方式。郵區編號制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通信技术和邮政服务水平的标准之一。郵遞區號最早是由烏克蘭發明、於1932年12月啟用,但在第三年被放棄使用,后来德國将其再次採用。 大多數國家或地區的郵政系統都使用郵區編號,但有少數例外。愛爾蘭、巴拿馬、牙買加和香港都不使用郵區編號,而紐西蘭只在投寄大量郵件時才使用。一些網站必須輸入郵區編號,如果居住地根本沒有使用,可以填寫0000。 許多國家或地區的郵區編號是用數字,但如英國及加拿大也有使用羅馬字及數字混用編碼。使用數字編號的國家或地區也用不同位數,如美國使用5或9位數字,墨西哥使用5位數字,澳大利亞使用4位數字,印度使用6位數字。編碼格式最為複雜的為英國。.

新!!: 法国和邮政编码 · 查看更多 »

铁器时代

铁器时代是考古學上继青铜时代之后的一个人类社会发展时代。这是在实际上所说的铁器时代是指的早期阶段,在晚期各国都已经进入了有文字记载的文明时代,也就多以各国的朝代来称呼其时代。当时人們已能冶铁和製造鐵器作为生产工具。其與之前時代的主要區別在於農業發展,宗教信仰與文化模式。 鐵器時代是在三時代系統中最後的主要時期,三時代系統是丹麥考古學家克里斯蒂安·于恩森·汤姆森在1836年時所提出,共分為石器時代、青銅器時代與鐵器時代。。 不同地區進入鐵器時代的時間有所不同,即使同在歐洲,日耳曼地區和羅馬進入鐵器時代的時間亦有所不同。世界上最早进入铁器时代的是赫梯王国,大约在公元前十四世纪年左右。中国在春秋(公元前五世纪)末年,大部分地区已使用铁器。 雖然各地區進鐵器時代的時間不盡相同,亦難以以準確的年份標示,但鐵器時代與之前時代的區別仍是十分明顯的。鐵器時代是指已經能運用很複雜的金屬加工來生産鐵器。鐵的硬度,高熔點與鐵礦的高蘊含量,使得鐵相對青銅來說來得便宜及可在各方面運用,所以其需求很快便遠超青銅。 在美洲及大洋洲的鐵器時代並不是發展自青銅器時代,因為鐵的運用是由歐洲探險家傳入的。.

新!!: 法国和铁器时代 · 查看更多 »

铁矿

铁矿(英文Iron ore)為鐵的原料,鐵礦係指含铁矿物,可用于提炼单质生铁、炼钢(占98%)等诸多用途。常见铁矿都为铁氧化物,大多呈暗灰色、亮黄色、深紫色或铁锈色。 主要含铁矿物种类及其主要成分:.

新!!: 法国和铁矿 · 查看更多 »

银行业

#重定向 銀行.

新!!: 法国和银行业 · 查看更多 »

铜矿

铜是人类应用最为广泛的金属之一。2008年,全球铜储量5.5亿吨。世界铜矿资源分布相对集中,主要分布在南美洲秘鲁和智利、美国西部、非洲中部的刚果和赞比亚、哈萨克斯坦,以及加拿大。.

新!!: 法国和铜矿 · 查看更多 »

蔚藍海岸

蓝色海岸(Côte d'Azur),地处地中海沿岸,属于法国东南沿海普罗旺斯-阿尔卑斯-蓝色海岸大区一部分,为自瓦尔省土伦与意大利接壤的阿尔卑斯省芒通之间相连的大片滨海地区。蓝色海岸被认为是最奢华和最富有的地区之一,世界上众多富人、名人多汇集于此。位于阿尔卑斯省的滨海小城戛纳为戛纳电影节主办地,每年一度的金棕榈奖就在此地颁发。 La Cote d'Azur 在普罗旺斯方言中被称为 Costa d'Azur。蓝色海岸地处法属地中海沿岸的一部分,该区域从地理位置上来看,西部与位于同属阿尔卑斯滨海大省的Theoule交界,东部与芒通这个法国与意大利接壤的边境小镇紧紧相联。蓝色海岸蜿蜒盘旋的海岸线均隶属于法国滨海阿尔卑斯省。北部为阿尔卑斯山所环绕,南面临海,海岸线长达3,000米。 蓝色海岸得名于一部发表于1888年的同名小说,作者为Stephen Liegeard,La Côte d'azur 从此永久流传。 Category:法國海岸 Category:普罗旺斯-阿尔卑斯-蓝色海岸大区地理.

新!!: 法国和蔚藍海岸 · 查看更多 »

脸部移植

脸部移植,指通过医学手段置换部分或全部脸部的手术。全球首例部分脸部移植于2005年在法国实施。首例全脸移植则于2010年在西班牙完成。.

新!!: 法国和脸部移植 · 查看更多 »

野兽派

野獸派(Les Fauves)是20世紀率先崛起的象徵主義畫派,畫風強烈、用色大膽鮮豔,將印象派的色彩理論與梵高、高更等後印象派的大膽塗色技法推向極致,不再講究透視和明暗、放棄傳統的遠近比例與明暗法,採用平面化構圖、陰影面與物體面的強烈對比,脫離自然的摹仿。 野獸派主要由亨利·馬蒂斯、「古典野獸」安德烈·德朗領導,代表畫家另有「水彩野獸」勞爾·杜菲、「聖經野獸」喬治·盧奧、「風景野獸」烏拉曼克、馬爾肯、賈曼恩等,畫風特色是狂野的色彩、強烈的視覺衝擊,慣用紅、青、綠、黃等醒目的強烈色彩作畫,他們吸收了非洲、波利尼西亞和中南美洲原始藝術的呈現方式,以單純的線條、色塊表達自己強烈的感受。 野獸派的壽命相當的短,1905年巴黎秋季沙龍之後的第三年,野獸派幾乎已消失無蹤。然而,儘管如此,野獸派對後來的現代藝術影響仍十分深遠,康定斯基、德勒斯登、雅夫楞斯基都受了野獸派一定程度的薰陶。.

新!!: 法国和野兽派 · 查看更多 »

自由

自由(和製漢語:,Freedom, Liberty)是一个政治哲学中的概念,在此条件下人类可以自我支配,凭借自由意志而行动,并为自身的行为负责。 学术上存在对自由概念的不同见解,在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认识上有所不同。自由包括各国宪法规定的言论信息自由和新闻自由,當然還有諸多的自由意志例如思想自由、宗教信仰自由...等。但因學術上對於自由之概念多有不同,且自由與胡作非為僅一線之隔,因此在法律概念上則以憲法來保障人的自由權,並同時賦予其國民守護享有各該憲法保障之各種自由權利之義務。 自由在民主政治中又体现为一种精神,自由,就是对什么是正确不那么确定,但是會守護那有選擇之自由的精神。.

新!!: 法国和自由 · 查看更多 »

自由、平等、博愛

自由、平等、博愛(Liberté, Égalité, Fraternité,),又譯為「自由、平等、友愛」、「自由、平等、兄弟」、「自由、平等、團結」,是法國的國家格言。 此格言首先出現於法國大革命,並在1946年第四共和、1958年第五共和被寫進法國憲法中,現在已成為法國精神的代表。.

新!!: 法国和自由、平等、博愛 · 查看更多 »

自由民主制

自由民主制(Liberal democracy),意思接近「自由主義的民主」,是民主在21世紀的主導形式,為政體之一。它採取了代議民主制,由人民選出的民意代表行使決策權力,其權力則受到法治的監督和限制,通常還會採納保障個人及少數派權利和自由的宪法,同時也限制了多數派及其選出的領導人的權力。 自由民主制所保障的權利和自由是相當多樣化的,但通常都會包含以下的成分:要求合法程序的權利、隱私權、私人財產權、法律之前人人平等的權利、言論自由、集會自由、和宗教自由。在自由民主制中這些權利(也被稱為「自由權利」)可能是直接經由憲法賦予,或是透過一般法規和判例法賦予。 自由民主制通常也有著寬容和多元的特色;多元的社會和政治觀點—即使是極端或偏激的觀點亦然,在遵守民主規範的情況下都會被允許存在。自由民主制定期舉行選舉,不同政治觀點的團體都有機會藉此角逐政治權力。 「自由民主制」中「自由」一詞遵從自由主义的意識形態。自由民主制最初是在啟蒙時代由擁護自由的哲學家們所創立的現代自由民主制框架,強調透過宪法保障個人免受政府權力的侵犯。.

新!!: 法国和自由民主制 · 查看更多 »

自由法國

自由法國(France libre),是在1940年6月,原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國防部次長夏爾·戴高樂在英國所建立的政體。在法国向納粹德國投降時,戴高樂逃亡至英國,於6月18日透過英國廣播公司發表《告法国人民书》的演說,號召法国人不要放弃希望,“法国抵抗的火焰都不能熄灭,也绝不会熄灭”,这标志了「自由法國」運動的开始。.

新!!: 法国和自由法國 · 查看更多 »

自然科学

自然科学是研究大自然中有机或无机的事物和现象的科学。自然科学包括天文學、物理学、化学、地球科学、生物学等等。.

新!!: 法国和自然科学 · 查看更多 »

里尔

里爾(法語:Lille,荷蘭語:Rijsel)是法國北部最大的城市,也是北部-加萊海峽大區(法語:Nord-Pas-de-Calais)首府和諾爾省的省會。里爾是法國北部的經濟、文化、教育與交通中心。 里爾在古法語中稱為(L'Isle),佛萊明語稱之為(Ryssel),現代荷蘭語稱之為(Rijsel),都是「渡漁樂河」上的一個島嶼的意思。 里爾擁有225,784位居民(2008年),里爾也是里爾都會區的主要城市。這個都會區擁有上百萬的人口,並包括附近一些規模較小的城市,例如魯貝、圖爾寬和阿斯克新城。里爾也屬於一個延伸到比利時的巨大城市群,稱為里爾-科爾特賴克歐洲區(Eurodistrict),其中包括有城市科爾特賴克、圖爾奈、穆斯克龍(Mouscron)、伊佩爾和梅嫩,一共包含了1,905,000位居民。 里爾和它的周邊地區歷史上屬於古羅馬法蘭德斯地區,即原法蘭德斯伯爵的領地,但它並不屬於佛來芒語區,和敦克爾克相反。因此和廣泛流傳的說法相反,里爾從來不是一個講佛萊明語的城市,而講的是羅馬帝國的方言。法國家喻戶曉的故事2008年影片《歡迎來北方》(Bienvenue chez les Ch'tis)生動詼諧、惟妙惟肖地展現了里爾附近貝爾格(Bergues)市的地方方言與法國南方是多麼的不同。.

新!!: 法国和里尔 · 查看更多 »

里昂

里昂(Lyon,读音:),法国第三大城市,法国东南部罗讷-阿尔卑斯大区和罗讷省的首府。位于罗纳河和索恩河交汇处。包括郊区和卫星城,里昂是仅次于巴黎的法国第二大都市区。里昂是著名的国际都市,历史悠久,部分历史和建筑地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 里昂丝绸和纺织业源远流长,被誉为“欧洲丝绸之都”。从20世纪末期开始,里昂食品业兴起,也使得里昂有着“美食之都”的称号。里昂也是电影的诞生地,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曾在此拍摄下世界第一部电影《工厂大门》。里昂还是国际刑警组织国际总部所在地。在2015年世界最佳居住城市评选中,里昂是位居法国第2、全球39位的最宜居城市。 里昂银行业、化学、生物医药等产业实力雄厚,是法国第二大经济中心。该市教育事业发达,里昂大学是法国第二大高等教育和研究中心,里昂商学院为欧洲十强商学院和法国商学院最高学府。著名的里昂足球俱乐部也位于里昂。.

新!!: 法国和里昂 · 查看更多 »

里昂美术馆

里昂美术馆(Musée des beaux-arts de Lyon)是法国城市里昂的市立美术馆,位于沃土广场南侧17和18世纪的原本笃会修道院建筑内。自从1988年到1998年修理后,一直对游客开放。其藏品从古埃及文物到现代艺术,是欧洲最重要的美术馆之一。这里举办重要的美术展览,近期的展览包括乔治·布拉克和Henri Laurens作品展(2005年下半年)、和杰利柯作品展(2006年4到7月)。.

新!!: 法国和里昂美术馆 · 查看更多 »

里斯本条约

里斯本條約(Traité de Lisbonne;Tratado de Lisboa),又稱改革條約,是歐盟用以取代《歐盟憲法條約》的條約。里斯本條約已經在2007年12月13日為所有歐盟成員國簽署,並於2009年12月1日正式生效。里斯本條約旨在調整當前極需變革的歐盟在全球的角色、人權保障、歐盟決策機構效率,並針對全球氣候暖化、天然能源等政策,以提高歐盟全球競爭力和影響力。 前法國總統季斯卡和歐盟委員會前主席德洛爾等多位歐洲聯邦主義者認為,里斯本條約已與歐洲整合的理想不符;例如排除原有社會憲章及歐盟國旗和國歌。里斯本條約務實與妥協的做法也為將來條約運作帶有不確定性,例如雖設立了常設主席和外交代表,成員國各有不同想法和意見。條約也容許成員國自行決定加入或退出個別條款,影響歐盟未來的整合進程。 歐盟各國政府代表簽署里斯本條約前,歐盟對內部面臨整合半個世紀來因憲法危機所引起的最大困局,對外則面對美國為首的全球化和新興經濟體,如俄羅斯、中國、南非、巴西和印度等國迅速崛起。為了進一步凝聚和爭取內部人民對歐洲整合的支持,歐盟發展策略明顯轉為因應外部環境的變化。外在環境的挑戰有跨國反恐、能源問題、全球暖化、提升歐盟競爭力以及創造就業等問題。 歐盟通過里斯本條約的政治經濟意義是因應歐盟目前面臨困境的一個計劃。在推動歐洲統合同時,所有國家須讓出部分國家主權的爭議、各國利益的調和,里斯本條約中許多具體措施將有助歐盟運作與決策,將成為未來整合的推動力。但里斯本條約中仍因若干國家特殊利益考量而有所妥協讓步,並留下許多「灰色地帶」,將為統合的進程帶來很多不確定性。.

新!!: 法国和里斯本条约 · 查看更多 »

金球奖 (足球)

金球奖(Ballon d'Or),1995年前也稱為欧洲足球先生(European Footballer of the Year),是授予每年度(賽季)最优秀的歐洲足球運動員的奖项,由法國雜誌《法国足球》(France Football)設立。2010年,與FIFA舉辦的國際足協世界足球先生合并为国际足联金球奖,直至2016年结束合作,此後回復由《法国足球》根据他们的传统选出金球奖的得主。 雖然歐洲足球先生象徵球員競技狀態處於最高峰,但根据历届得主的资料显示,至今從未有一位金球獎/歐洲足球先生得主在緊接之後的世界盃奪得冠軍,就連國際足協世界足球先生也出現此種巧合。而另一個現象就是每當世界盃決賽週表現出眾的球員,在緊接著的選舉中奪得這兩個獎項的機會亦會較高。.

新!!: 法国和金球奖 (足球) · 查看更多 »

金融服務

金融服务,指有关金融交易或财务管理有关的服务或商业活动。 金融服务业,即提供金融服务的企业或机构,概括銀行、保險、投資、證券等領域。.

新!!: 法国和金融服務 · 查看更多 »

酩悦·轩尼诗-路易·威登集团

#重定向 LVMH.

新!!: 法国和酩悦·轩尼诗-路易·威登集团 · 查看更多 »

腓力二世 (法兰西)

腓力二世·奥古斯都(法语:Philippe II Auguste,)卡佩王朝國王(1180年—1223年在位),法國名君之一。 因為饒富謀略與政治手腕而有「尊嚴王」的美稱。.

新!!: 法国和腓力二世 (法兰西) · 查看更多 »

腓力六世 (法兰西)

腓力六世(Philippe VI,)瓦盧瓦王朝的第一位法蘭西國王(1328年—1350年在位)。.

新!!: 法国和腓力六世 (法兰西) · 查看更多 »

腓力四世 (法兰西)

腓力四世(美男子)(Philippe IV le Bel,)卡佩王朝第11位國王(1285年—1314年在位),纳瓦拉国王(1284年起,称腓力一世)。他是卡佩王朝后期一系列强大有力的君主之一,他對外四處用兵,甚至脅持天主教教會,他曾經發兵殺了教宗伯尼法西斯八世。1305年,腓力逼迫教皇克勉五世把教廷迁到法国的亞維儂,是為亞維農教廷時期。.

新!!: 法国和腓力四世 (法兰西) · 查看更多 »

艦載機

艦載機(carrier-based aircraft)是配備在航空母艦上的主要武器,其性能決定著航空母艦的戰鬥能力,載機數量越多者實力也相對越強,航空母艦本身也是為了讓飛機起降、維修以及使其能長期作戰而存在,相較於傳統最大攻擊距離僅有40公里的戰艦艦砲武器,现代艦載機有著1,000公里以上的作戰半径,還可以空中加油的方式延長航程,並能在攻擊完後回到航艦上裝載彈藥,再度起飛攻擊,其作戰持續性和任務多樣的作戰能力也是艦載機與巡弋飛彈在海戰所扮演的角色最大的不同。.

新!!: 法国和艦載機 · 查看更多 »

艺术家 (电影)

《--》(The Artist)是一部2011年法国黑白浪漫爱情默片,法国导演迈克尔·哈扎纳维希乌斯执导,法国演员尚·杜賈爾登和贝热尼丝·贝乔主演。故事发生在1927年到1932年的好莱坞,讲述一位走下坡路的男演员和一位正在崛起的女演员之间的故事。 本片口碑获得极大的成功。男主角尚·杜賈爾登获得2011年康城影展和第69屆金球獎最佳男演员奖,并于2012年獲得第84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服装设计和最佳原创配乐五项大獎。.

新!!: 法国和艺术家 (电影) · 查看更多 »

艾菲尔桥

艾菲尔桥(Passerelle Eiffel)是一座金属桥,位于法国阿基坦大区吉伦特省波尔多加龙河。 该桥修建于1858到1860年,连接了两个铁路网:南方铁路公司和巴黎-奥尔良铁路公司。长509.69米,宽8.6米。年轻的居斯塔夫·埃菲尔参与了设计。 La passerelle en 1900 2010年2月22日,这座桥被列为法国历史古迹。.

新!!: 法国和艾菲尔桥 · 查看更多 »

艾菲爾鐵塔

艾菲爾鐵塔(La Tour Eiffel,也常稱為--)是位于法國巴黎第七区、塞纳河畔戰神廣場的鐵製,世界著名建筑,也是法国之一,巴黎城市地标之一,巴黎最高建筑物。正式地址为Rue Anatole-France 5号。 埃菲尔铁塔建成于1889年,初名为“三百米塔”,后得名自其设计师居斯塔夫·埃菲尔。铁塔是世界建筑史上的技术杰作,也是世界上最多人付費參觀的名勝古跡,2011年約有698萬人參觀,是法国参观人数第二多的文化景点。迄今为止,累計參觀人數已超過三亿人。 1991年,艾菲爾鐵塔連同巴黎塞納河沿岸整座被列入世界遺產。 埃菲尔铁塔以312米的高度,占据世界最高人造建筑的位置长达四十年。其位于279.11米处的观景平台是欧盟范围内公众能够抵达的最高的观景台,在全欧洲范围内仅次于莫斯科的奥斯坦金诺电视塔。铁塔的总高度曾通过安装天线而多次提高。这些天线曾被用于许多科学实验,现在主要用于发射广播电视信号。.

新!!: 法国和艾菲爾鐵塔 · 查看更多 »

艾迪特·皮雅芙

艾迪特·皮雅芙(Édith Piaf,),原名艾迪特·喬凡娜·加雄(Édith Giovanna Gassion),是法國最著名也是最受愛戴的女歌手之一。 1915年12月19日皮雅芙出生於巴黎一個貧困的家庭,父親是馬戲團團員,母親是街頭歌手。父母離異後,因為母親無力撫養,父親又加入軍隊,只好讓她跟著經營妓院的外祖母在巴黎長大,從小就接觸社會最底層的人群。皮雅芙身材矮小,只有142公分,這也是她的藝名“小麻雀”(La môme)的由來。她的作品多是其悲剧一生的寫照,最著名的歌曲包括《玫瑰人生》(La Vie en Rose,1945年)、《愛的讚歌》(Hymne à l'amour,1949年)、《我的老爺》(Milord,1959年)和《我無怨無悔》(Non, je ne regrette rien,1960年)。中年以後,皮雅芙因為車禍的傷害,染上注射嗎啡止痛和酗酒。1963年10月11日,皮雅芙因肝癌死於格拉斯,終年48歲,她的朋友尚·考克多(Jean Cocteau)也於同一天逝世。法蘭西共和國為她舉行了國葬,使她成為國家的標誌。法國人親切地稱艾迪特·皮雅芙為“小姑娘”(la Môme),2007年上映的電影《玫瑰人生》(La Vie en Rose)則反映了她悲劇而傳奇的一生。.

新!!: 法国和艾迪特·皮雅芙 · 查看更多 »

艾滋病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缩写为AIDS,音译为艾滋病),源自于一种反轉錄病毒——人類免疫缺乏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缩写为HIV)感染后,导致免疫系統被破壞,逐漸成為許多伺機性疾病的攻擊目標,进而促成多種臨床症狀New disease baffles medical community, J. L. Marx, Science, 2003, 217 (4560): 618–621. 。 HIV為脆弱的RNA病毒,如暴露在空氣中,依照病毒量多寡会在幾秒鐘至幾分鐘之內全數死亡。HIV特性原本即特別脆弱且不能接觸空氣,HIV的感染大多於較封閉環境,如血管裡面傳播(輸血/共用針筒方式等), 陰道或肛門直腸的環境(如無套陰交、肛交),透過潛藏在血液、精液、陰道分泌液、母乳等傳染,不包括唾液, 汗液, 尿液或其他體液。一般情况下,接吻不会造成感染HIV。 愛滋病與HIV感染兩者,具有本意上的不同。HIV感染後,若獲得控制(有些不須藥物即可控制)、或在發病前的潛伏期,HIV病患則為HIV帶原者。唯病發後之相關症狀,則稱為愛滋病。.

新!!: 法国和艾滋病 · 查看更多 »

苏维汇人

苏维汇人(拉丁语:Suebi或Suevi,其族名可能来自于原始日耳曼语*swēbaz)古代日耳曼人的一支,在导致西罗马帝国灭亡的蛮族入侵中发挥了一定作用。.

新!!: 法国和苏维汇人 · 查看更多 »

苏瓦松

苏瓦松(Soissons)位于法国北部埃纳河畔,是上法兰西大区埃纳省的一个市镇,位于该省西南部,同时也是该省的一个副省会,下辖苏瓦松区。.

新!!: 法国和苏瓦松 · 查看更多 »

英吉利海峡

英吉利海峡,又名拉芒什海峡(English Channel;la Manche;Mor Breizh;Môr Udd、Mor Bretannek),是分隔英国与歐洲大陸的法國、並連接大西洋與北海的海峡。海峡長560公里(350英里),寬240公里(150英里),最狭窄處又稱多佛海峡,僅寬34公里(21英里)。英国的多佛与法国的加莱隔海峡相望。.

新!!: 法国和英吉利海峡 · 查看更多 »

英國廣播公司新聞

BBC新聞(BBC News)是英國廣播公司旗下負責播報新聞節目的一個部門 。在BBC第一台,除了早上的《BBC早餐》之外,還在下午1點和傍晚6點以及晚上10點播出約30分的新聞。BBC在英國各地的分支機構也會製作面向各地區播出的新聞節目。除了電視和廣播之外,BBC也通過網絡提供新聞。BBC新聞網在1997年11月上線,現在每月的訪問者數超過1500萬人,是英國最具人氣的新聞網站之一。許多BBC電視新聞節目也在網上公開。.

新!!: 法国和英國廣播公司新聞 · 查看更多 »

英国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简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缩写作 UK)或不列颠(Britain),中文通称英国(中文世界早期亦称英联王国),是本土位於西歐並具有海外領地的主權國家,英國為世界七大國之一,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面,由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东北部分及一系列较小岛屿共同组成。英国和另一国家唯一的陆上国境线位于北爱尔兰,和爱尔兰共和国相邻。英国由大西洋所环绕,东为北海,南为英吉利海峡,西南偏南为凯尔特海,同爱尔兰隔爱尔兰海相望。该国总面积达,为世界面积第80大的主权国家及欧洲面积第11大的主权国家,人口6510万,为全球第21名及歐洲第3名。 英国为君主立宪国家,采用议会制进行管辖。其首都伦敦为全球城市A++级别和国际金融中心,大都会区人口达1380万,为欧洲第三大和欧盟第一大。现在位英国君主为女王伊丽莎白二世,1952年2月6日即位。英国由四个构成国组成,分别为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其中后三者在权力下放体系之下各自拥有一定的权力。三地首府分别为爱丁堡、加的夫和贝尔法斯特。附近的马恩岛、根西行政区及泽西行政区并非联合王国的一部分,而为王冠属地,英国政府负责其国防及外交事务。 英国的构成国之间的关系在历史上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英格兰王国通过1535年和1542年的《联合法令》将威尔士纳入其领土范围。1707年的条约使英格兰和苏格兰王国联合成为大不列颠王国,而1801年后者则进一步同爱尔兰王国联合成为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1922年,爱尔兰的六分之五脱离联邦,由此便有了今日的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亦有14块海外领地,为往日帝国的遗留部分。大英帝国在1921年达到其巅峰,拥有全球22%的领土,是有史以来面积最大的帝国。英国在语言、文化和法律体系上对其前殖民地保留了一定的影响力,因而吸引許多以前英聯邦的移民前來居住。 英国为发达国家,以名义GDP为量度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以购买力平价为量度为世界第九大经济体。英国同时还是世界首个工业化国家,在1815年-1914年为世界第一强国,现今仍是強國之一,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文化、军事、科技和政治上有显著影响力。英国为国际公认的有核国家,其军事开支位列全球第五 (IISS)。自1946年以来,英国即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而自1973年以来即为欧洲联盟(EU)及其前身欧洲经济共同体(EEC)的成员国,同时还为英联邦、欧洲委员会、七国财长峰会、七国集团、二十国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2016年英國脫離歐盟公投中,英国民众决定脱离欧盟,但因間接影響全球經濟,所以並未得到多數國家支持。.

新!!: 法国和英国 · 查看更多 »

英国广播公司

英国广播公司(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縮寫:BBC;又譯「英國國家廣播公司」以強調其公營地位)是英国的一家资金主要来自英国国民缴纳的电视牌照费且独立运作的公共媒体,也是世界最大的公共广播公司。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BBC一直垄断着英国的电视、电台广播业务。在1955年英国独立电视台成立之前,BBC一直是全英国唯一的电视、电台广播公司。今天BBC除了是一家在全球拥有高知名度的媒体,还提供其他各种服务,包括书籍出版、报刊、英语教学、交响乐团、互联网新闻服务。.

新!!: 法国和英国广播公司 · 查看更多 »

英语

英语(English,)是一种西日耳曼语言,诞生于中世纪早期的英格兰,如今具有全球通用语的地位。“英语”一词源于迁居英格兰的日耳曼部落盎格鲁(Angles),而“盎格鲁”得名于临波罗的海的半岛盎格里亚(Anglia)。弗里西语是与英语最相近的语言。英语词汇在中世纪早期受到了其他日耳曼族语言的大量影响,后来受罗曼族语言尤其是法语的影响。英语是将近六十个国家唯一的官方语言或官方语言之一,也是全世界最多國家的官方語言。它是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爱尔兰和新西兰最常用的语言,也在加勒比、非洲及南亚的部分地区被广泛使用。它是世界上母语人口第三多的语言,仅次于汉语和西班牙语。英语是学习者最多的第二外语跟學習者最多的第一外語,是联合国、欧盟和许多其他国际组织的官方语言。它是使用最广泛的日耳曼族语言,至少70%的日耳曼语族使用者说英语。 英语有1400多年的发展史。公元5世纪,盎格魯-撒克遜人把他们的各种盎格鲁-弗里西语方言带到了大不列顛島,它们被称为古英语。中古英语始于11世纪后期的诺曼征服,这一时期英语受到了法语的影响。15世纪末伦敦对印刷机的采用、《钦定版圣经》的出版及元音大推移标志了近代英语的开端。通过大英帝国对全球的影响,现代英语在17世纪至20世纪中叶传播到了世界各地。通过各种印刷和电子媒体,随着美国取得全球超级大国地位,英语已经成为了国际对话中居领导地位的世界語言。它还是许多地区和行业(如科学、导航、法律等)的通用语。 现代英语和很多其他语言相比屈折变化较少,更多地依靠助動詞和语序来表达复杂的时态、体和语气,以及被動語態、疑问和一些否定。英语的各种口音和方言在发音和音位方面有显著差异,有时它们的词汇、语法和拼法也有所不同,但世界各地说英语的人能基本无碍地沟通交流。.

新!!: 法国和英语 · 查看更多 »

英法協約

英法協約,又名挚诚协定(Entente cordiale),是指1904年4月8日英国和法国签订的一系列协定,它标誌着两国停止关于争夺海外殖民地的冲突而开始合作对抗新崛起的德国的威胁。在协定中,双方就一系列国家和地区的控制权达成了一致,包括埃及、摩洛哥、马达加斯加、中西非洲、暹罗(泰国)等地。 1907年随着《英俄条约》签订,英法协约和法俄同盟共同构成了“三国协约”。 三国协约对三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政治和军事合作奠定了基础。.

新!!: 法国和英法協約 · 查看更多 »

英法关系

#重定向 英法關係.

新!!: 法国和英法关系 · 查看更多 »

英法海底隧道

英法海底隧道(Channel Tunnel,亦称 Chunnel;le tunnel sous la Manche,拉芒什海峡隧道)是一座50.5公里长的海底铁路隧道,位于英吉利海峡多佛尔水道下,连接英国的福克斯通和法国加来海峡省的科凯勒(位于法国北部的加来附近),為世界第三長隧道。它的最低点有75米深。该隧道的海底部分长度以37.9公里成为世界第一;相形之下,比海底部分全長23.30公里的日本青函隧道(全长53.85公里,深度240米)更胜一筹。 英法海底隧道承担着高速列车欧洲之星、汽车摆渡列车欧隧穿梭(Eurotunnel Shuttle)——世界上最大的铁路车厢——和国际货运列车的行驶。隧道两头分别与法国高速铁路北线和1号高速铁路相接。 建设跨越英吉利海峡之通道的想法最早可追溯至1802年,但英国方面因严峻的国家安全形势带来的政治和舆论压力,令构造一座隧道的努力落空。最终成事的工程,由欧洲隧道公司组织,于1988年动工,1994年落成。隧道项目花费超出其预估达80%。自其建造始,隧道就面临着数个严重问题。火灾干扰了隧道的正常运营。非法移民和寻求庇护者试图利用隧道进入英国境内,造成了外交上对于桑加特难民营小小的分歧(难民营已于2002年关闭)。.

新!!: 法国和英法海底隧道 · 查看更多 »

苹果

苹果(学名:)是蔷薇科苹果亚科苹果属植物,其樹為落叶乔木。苹果的果实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是人们最常食用的水果之一。.

新!!: 法国和苹果 · 查看更多 »

雨格诺派

#重定向 胡格諾派.

新!!: 法国和雨格诺派 · 查看更多 »

雪铁龙

雪铁龙(法文:Citroën)是法国汽车品牌,由安德烈·雪铁龙于1919年创建。 雪铁龙一直以其超前技术扬名于世。特别是它于1934年推出的前轮驱动Traction Avant,还有赫赫大名的车型2CV、DS、SM、CX。雪铁龙归属于标致雪铁龙集团。 雪铁龙的销量在2006年再创新高,达1,406,000辆(+0.8%),其中1,071,000辆(+2.9%)在西欧销售,其他335,000辆(+14.9%),在世界其他地区。.

新!!: 法国和雪铁龙 · 查看更多 »

蛮族

族(Barbarian),該詞在西方历史中源古希腊时期,由于罗马人与希腊人属于同种语系,因此在这两个民族之间存在通用语,而这个词的词源指的是不会说通用语的民族,从未提起这些民族是野蛮的或者不开化的。Barbarian一词来源于古希腊语βάρβαρος,可以指相对于希腊的“东方人”或“外邦人”,这一称谓成为对“未开化的部落和民族”的称呼是一个谬误。在古希腊、古罗马时,日耳曼人、西徐亚人、高卢人、阿勒曼尼人、西亞人、非洲人都属于蛮族。在中國歷史中,「蠻族」一詞指涉非中原地區的、文化異於華夏的民族,最早在先秦時代,「蠻」字僅用於指涉位於南方的的非華夏族群,後來才及於其他四周民族。 Category:民族学 Category:人类学 Category:希臘語外來詞 Category:偏见和歧视.

新!!: 法国和蛮族 · 查看更多 »

零售

零售是商品供應鏈的最後一站,上游的所有供應商都是為商品増值的參與者,而零售顧客是消費者。在早期人類歷史中的傳統市場(集市),零售商也是商品的生產者,例如工藝飾物、衣服、農業產品銷售。.

新!!: 法国和零售 · 查看更多 »

雷诺

雷诺汽車(Renault S.A.)是一間法國車輛製造商,生產車輛種類包括小型車、中型車、休旅車及大型車(包含卡車和工程用車及巴士)等。雷諾首次進入美國市場銷售是1950年代及1960年代之间。2016年,雷诺汽车全球累计销量达3,182,625辆,同比增长13.3%,已连续四年实现增长,同時雷諾集團已成為歐洲第三大汽車集團。.

新!!: 法国和雷诺 · 查看更多 »

雷蒙·科帕

雷蒙·科帕(Raymond Kopa,原名Raymond Kopaszewski,),是一名法國足球員,1950年代著名球星之一。 科帕先世乃波蘭人,早年出道於法國球會蘭斯(Stade de Reims)。在蘭斯期間他為球會贏得兩屆法國聯賽冠軍(1953、1955),並在1956年帶領球會殺入歐洲聯賽冠軍杯決賽。當時蘭斯以3-4敗給皇家馬德里,只能獲得一個亞軍,但雷蒙高帕卻受到皇馬的垂青。翌季雷蒙高帕轉投皇家馬德里,在皇馬期間曾三度成為三屆歐冠杯冠軍成員。 1958年世界杯在瑞典舉行,雷蒙高帕與當屆神射手方亭(Just Fortaine)帶領法國隊殺入四強,可惜準決賽以2-5不敵巴西。當屆他與方亭合作無間,為方亭贏得該屆神射手榮譽,以13球成為空前紀錄。而當屆雷蒙高帕雖然表現不及方亭搶眼,但也有三個入球。 高帕在職業生涯晚期都在母會蘭斯度過,雖然年齡漸長,他仍為球會贏得1960年和1962年法國聯賽冠軍。綜括他在法甲生涯,他總共上陣了346場法甲比賽,射入75球。在國家隊他則取得了45場國際賽代表次數,共射入18球,代表國家隊則達十年之久。其中1958年世界杯季軍乃繼為皇馬三贏歐冠杯後,雷蒙高帕職業生涯最成功的榮譽。該年雷蒙高帕獲選為該年度的歐洲足球先生榮譽。 雷蒙高帕被球王比利選為FIFA 100成員之一,該名單中法國球員多達14人,僅次於巴西。.

新!!: 法国和雷蒙·科帕 · 查看更多 »

雷恩

雷恩可以指:.

新!!: 法国和雷恩 · 查看更多 »

電子音樂

電子音樂,亦簡稱電音,是使用電子樂器以及電子音樂技術來製作的音樂;而創作或表演這類音樂的音樂家則稱為電子音樂家。一般而言,使用電子機械技術與使用電子技術製作的聲音是可以區別的。"The stuff of electronic music is electrically produced or modified sounds.

新!!: 法国和電子音樂 · 查看更多 »

電影製作

電影製作(filmmaking、或稱電影製片)指的是製作電影的過程。 電影的性質決定了製作期間所需工作團隊的規模大小和類型。許多好萊塢冒險電影需要電腦運算的影像(CGI),必須由非常多的3D模型設計師、動畫師、動態描繪師和其他人員來製作。然而,一部預算較低的獨立製片電影,可能僅由小型的工作團隊製作,通常薪資待遇也較低。全世界每個地方使用著各種不同的技術、演出和類型風格進行電影製作,並且也有截然不同的預算範圍,從中國縣市政府出資贊助的紀錄片,到在美國的製片廠系統內,完全以商業利潤為導向的電影製作。.

新!!: 法国和電影製作 · 查看更多 »

雾月政变

雾月政变是西哀士連同拿破崙、富歇和塔列朗謀畫的奪權計畫。西哀士與拿破崙結盟,共同策划政變,並在共和8年11月18∼11月19日(1799年11月9日~11月10日)推動政變,迫使督政辭職,驅散立法議會成員,組成執政府。政變後由西哀士、拿破崙、罗歇·迪科任臨時執政,西哀士並起草新的憲法,但被拿破崙破壞。拿破崙此後掌控法國。.

新!!: 法国和雾月政变 · 查看更多 »

集中营

集中营是类似监狱的大型拘留中心,用于统一关押或隔离異議分子、敵國公民、戰俘以及属于某一特定种族、宗教或政治信仰团体的成员于一个有限的空间内。 它与监狱最大的区别在于,集中营中关押的人由于具有「某种特定的身份」,往往不经过審判即遭拘留,而且没有确定的拘留期限。有些被关押者虽有法律判决,而且可能有确定的关押期限,但这些判决大多是不经司法程序的個別討論便直接全數執行「監禁判决」,这些被关押者也往往不被关在监狱而是关在集中营中。此外,不同于监狱是为了惩罚犯罪而将相关人员关押于牢房中限制自由,集中营還是出于政治的原因而要求相关人员集中居住于特定区域,限制离开。很多國家在特殊時期都有建設集中營,當然也包含盟軍,在二戰期間建立了集中營收容軸心國籍的人員。 当时,有刺铁丝网的发明使得人们能够用极低的成本封闭一块相对广阔的区域。首次大規模採用這種做法的是沙俄帝國和東歐,到了蘇聯時代由史達林發揚光大,在納粹手中此監禁系統達到了頂峰,在二戰後戰爭儘管結束,但社會主義國家還在主要使用著。集中营的形式有很多种,可以单纯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强迫劳动,纳粹德国的集中营甚至进行种族灭绝式的屠杀。纳粹时期的集中营一词有时被用来指代灭绝营,但实际上,尽管纳粹集中营的艰苦条件使得死亡率居高不下,我们还是应将兩者加以区分,因為集中營並不是為了殺人而設計的。 有些难民营也属于事实上的集中营,难民们由于不受欢迎以及治安隱憂而被拘留或隔离在难民营中,此外收容政府为了阻止进一步的难民涌入,他们往往受到恶劣的对待,例如澳大利亚、瑙鲁以及世界其它一些地方的难民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瑞士的难民营甚至就叫集中营(Konzentrationslager)。通常人们很难清楚的界定集中营的各种形式,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因為沒有可靠的法律約束,其中的一部份被关押者的人权都被忽视、被损害。 集中营一词实际上诞生于19世纪末在第二次布尔战争中,受到西班牙词语reconcentración的启发(该词语在古巴独立战争中被西班牙人使用),英国人首次使用了这一词汇。.

新!!: 法国和集中营 · 查看更多 »

集體回憶

集體回憶,或集體記憶,是一種概念,最初由法國社會學家霍布瓦克(Maurice Halbwachs)在1925年首次完整地提出,以跟個人記憶區分開。 集體回憶是在一個群體裏或現代社會中人們所共享、傳承以及一起建構的事或物;這個討論由阿斯曼(Jan Assmann)延續,他寫下了《Das kulturelle Gedächtnis》(文化記憶),較近期的學者如保羅‧康納頓(Paul Connerton)的著作《社會如何記憶》,把這個概念再伸延,認為人類的身體就是記憶的保留和繁衍這種集體過程所進行的地方,而皮埃爾·諾哈(Pierre Nora)研究地方與空間(lieux de memoire - 記憶的場所)在集體回憶中的角色有很大的貢獻;他說:「一個『記憶的場所』是任何重要的東西,不論它是物質或非物質的,由於人們的意願或者時代的洗禮(英譯為the work of time)而變成一個群體的記憶遺產中標誌性的元素(這裏所指的是法國社會)。.

新!!: 法国和集體回憶 · 查看更多 »

雅各宾专政

雅各賓專政,即恐怖統治(la Terreur,1793年9月5日-1794年7月28日)時期, 是法國大革命一段充滿暴力的時期,兩個對立的吉倫特派與雅各賓派政治派系之間煽動衝突後形成的。 當羅伯斯庇爾領導的雅各賓派取得之政權統治法蘭西時,內戰及第一次反法同盟的入侵壓力,以革命手段大規模處決“革命的敵人”救亡圖存。 死亡統計,法蘭西全國有16,594人送上斷頭台,巴黎有2,639人,另外法蘭西各地就地處決的約有25,000人。Greer, Donald.

新!!: 法国和雅各宾专政 · 查看更多 »

雅各·拉岡

雅各-馬利-艾彌爾·拉岡(Jacques-Marie-Émile Lacan,),法國精神分析學大師。.

新!!: 法国和雅各·拉岡 · 查看更多 »

雅克-路易·大卫

雅克-路易·大衛(Jacques-Louis David ,),又譯達維特,法國畫家,新古典主義畫派的奠基人和傑出代表,他在1780年代繪成的一系列歷史畫標誌著當代藝術由洛可可風格向古典主義的轉變。 他是當代最著名的藝術家之一,有大量的學生。 除去在藝術領域的建樹之外,他還是羅伯斯庇爾的朋友、雅各賓派的一員,活躍于法國大革命之中。羅伯斯庇爾失勢之後,又投靠拿破侖。拿破侖失勢之後就自我流放到布魯塞爾,並終老于此。.

新!!: 法国和雅克-路易·大卫 · 查看更多 »

雅克·卡蒂埃

雅克·卡蒂埃(Jacques Cartier,)是法国探险家、航海家。雅克·卡蒂埃在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的资助下一共进行了三次航行。既未能开辟通往东方的西北航道,又未能发现黄金,失败了的雅克·卡蒂埃只能黯然返回家乡。尽管他的探索成果令法国人感到万分失望,但成功的为欧洲人开启了加拿大的大门,以后的数百年间加拿大向欧洲输入了大量的皮毛。他是第一位描述聖羅倫斯灣並描製地圖的歐洲人,对圣劳伦斯河流域进行的考察也为新法兰西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新!!: 法国和雅克·卡蒂埃 · 查看更多 »

雅克·奥芬巴赫

雅克·奥芬巴赫(Jacques Offenbach,),出生於德国的法国作曲家。代表作为歌剧《霍夫曼的故事》。 奥芬巴赫1819年出生于德国科隆的一个犹太人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个出版家兼犹太教堂唱诗班主唱。1833年奥芬巴赫14岁时随家人移居法国,并考入巴黎音乐院,36岁的时候他开设了一家轻歌剧院。但繁重的工作以及频频往返于伦敦、维也纳等地演出使奥芬巴赫患上了多种疾病,终于创作最后一部歌剧时病情恶化去世,享年61岁。奥芬巴赫一生作有大量作品,被后人尊为轻歌剧的奠基人,其轻歌剧情节轻快幽默,曲风优美,多採用当时流行的歌曲、舞曲形式,使作品通俗易懂。奥芬巴赫最出色的几部轻歌剧比当时大多数真正的喜歌剧显示出更持久的力量,这些作品是《天國與地獄序曲》(1858年)和《》(1864年)等。 1881年作曲家死后上演的《霍夫曼的故事》抒情性较强,可以说是他最优秀的一部作品。.

新!!: 法国和雅克·奥芬巴赫 · 查看更多 »

雅克·德里达

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當代法國解構主義大師、當代最重要亦最受爭議的哲學家之一。德希達一生總共發表超過40多部著作,以及數百篇散文。他在人文和社會科學如:人類學、歷史學、語言學、社會語言學、政治理論、女權主義和酷兒研究都有顯著影響。他的作品迄今在歐洲大陸、南美和其他國家地區的歐陸哲學中仍佔主導地位,特別是在圍繞本體論、認識論(尤其是關於社會科學)、倫理學、美學,詮釋學、哲學辯論的學術界產生了重大影響。雅克·德希達的哲學亦影響建築(以解構主義的形式)、音樂、藝術和藝術評論家。德希達曾說過,作為解構主義的鼻祖,他已留下屬於自己的「遺產」。在後來的著作中,他經常處理一些道德和政治議題,這些作品影響了不同的政治運動,從而使德希達成為一位份量十足的公眾人物。.

新!!: 法国和雅克·德里达 · 查看更多 »

雅高集团

#重定向 雅高酒店集团.

新!!: 法国和雅高集团 · 查看更多 »

通用语

通用语(拉丁文:Lingua franca),通用语主要用于操不同的语言的人之间进行交际的媒介,它是由于各种原因不同语言背景的人进行交际的一种共同语。有时通用语也指一种完全固定下来的正式语言,因此以前人们认为,法语是歐洲外交通用语。通常一种语言,會因為在国际商务中被廣泛应用,而成为通用语。 阿拉伯人最早用“通用语”一词來形容所有的罗曼语,尤其是意大利语。后来指直到19世纪末在地中海地区,特别是中东和北非,被海员使用的由罗曼语词汇、和很简单的语法构成的语言。 到了1920年代以後至今,後起的英语便逐漸地取代了法語的國際通用语言的地位。.

新!!: 法国和通用语 · 查看更多 »

耶穌升天節

耶穌升天節是紀念基督耶稣在復活四十日後升天一事。這在《使徒信經》和《尼西亞信經》都得以確認。 由於復活節在星期日,故本節在星期四慶祝。.

新!!: 法国和耶穌升天節 · 查看更多 »

耶鲁大学

耶魯大學(英文:Yale University)是一所坐落於美國紐黑文市的私立研究型大學。學校最初於1701年10月9日,以“大學學院”之名成立,是全美第三古老的高等學府。校方為了感謝伊利胡·耶魯(英屬東印度公司總裁)的捐助,而在1718年改名為“耶魯學院”。學院最初旨在為公理會培養神學與聖典語言學人才,其後自1777年起加入了人文與科學教育課程。19世紀期間,學校增設了多所研究生與專業學院,更於1861年頒發了美國第一個博士學位。1886年,耶魯正式以現代大學的運作模式辦學。 耶魯大學的各個學術單位被歸入12所學院裡:最原始的本科學院、文理研究院及10所專業學科學院。儘管大學是由耶魯校董會所管理,但每個學院都有權編制、修改及監察自己的學位課程。除了紐黑文市中心的中央(本部)校園外,耶魯還在該市的西部建設了多個體育場所(包括了)及西黑文校園,亦在新英格蘭地區擁有多個森林與自然保育區。截至2015年6月30日,耶魯的捐款回贈達到二百五十六億美元,金額在全球教育機構中位列第二。 耶魯的--教育為博雅模式,並提供多個,附設住宿學院系統;研究或專業學科課程的模式則各有不同。幾乎所有的大學教職員都會參與教授本科課程。館藏逾1500萬冊,是全美第三大的圖書館系統。除了學習外,學生還能通過名為“耶魯牛頭犬”的校隊參與各種跨校體育競賽,也能加入各個學會。 畢業於耶魯大學的著名人士來自不同學術範疇:這包括了5位美國總統、15名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多個國家政治要員及13位在世的億萬富豪。另也有60名諾貝爾獎得主及230位羅德學者是此校的師生或校友。.

新!!: 法国和耶鲁大学 · 查看更多 »

退休

退休,指结束职业劳动,主要是因為年齡或其他因素,社会人群的普遍化退休是工业化的产物。中文中,相同意义的词语是离休。类似的词语是退伍、退役、引退。.

新!!: 法国和退休 · 查看更多 »

虎口脱险

《虎口脱险》(La Grande Vadrouille),1966年出品的法国喜剧电影,讲述1942年英国空军一架轰炸机在巴黎上空被击中,机上乘员在几名巴黎市民的帮助下突破德国纳粹占领军的重重围追堵截,成功逃出法国的故事。该片在法国获得最高票房纪录(1727万人次观影),并一直保持到1997年美国电影《泰坦尼克号》,国产片票房纪录保持到2008年。目前是法国国产片票房第三名。.

新!!: 法国和虎口脱险 · 查看更多 »

虎式直升机

欧洲虎式直升机(Eurocopter Tiger,公司编号EC 665)是一款欧洲直升机公司生产的攻击直升机,目前装备在德、法、西班牙、澳大利亚等国。它的名称拼写在欧洲各国稍有不同,在德国是Tiger,在法国和西班牙则是Tigre。.

新!!: 法国和虎式直升机 · 查看更多 »

陣風戰鬥機

戰鬥機(Rafale,中文又譯做:飆風或音譯為拉斐爾)是法國達索(Dassault)飛機公司開發和建造的双引擎、三角翼、高灵活性多用途戰機;在1970年代,法國空軍及海軍尋求新戰機作為後繼機種。為省減成本,法國嘗試加入歐洲戰機計劃,與其他國家共同研發,但因對戰機功能要求差別過大,最終法國決定獨資研發。最後由達索研發出陣風的原型,其航電及氣動外形優化其在制空戰機的角色。 法國軍方預計以其取代七种不同专门化的軍機,包括艦載戰機,做為法國海軍及空軍下一代的主力。該款戰鬥機目前的主要使用者為法国空军以及法国海军。2015年分別取得來自埃及(24架)與印度(36架)以及卡塔尔(24架)的訂單。.

新!!: 法国和陣風戰鬥機 · 查看更多 »

虔誠者路易

虔誠者路易,即路易一世(Louis Ier,),法蘭克王國的國王和皇帝(814年1月28日—840年6月20日在位),查理大帝的兒子與繼位者。.

新!!: 法国和虔誠者路易 · 查看更多 »

FAMAS突擊步槍

FAMAS(法文全名:Fusil d'Assaut de la Manufacture d'Armes de St-Étienne,意為「由圣-艾蒂安生产的轻型自动步枪」)由GIAT製,法国軍隊及警隊的制式突擊步槍,亦是著名的犢牛式步槍之一。.

新!!: 法国和FAMAS突擊步槍 · 查看更多 »

INSEE

#重定向 法国国家统计与经济研究所.

新!!: 法国和INSEE · 查看更多 »

ISO 4217

ISO 4217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国际标准,用以表示货币或资金名称。及基金代码。其标准共分为三个表:.

新!!: 法国和ISO 4217 · 查看更多 »

PAMAS-G1手枪

PAMAS-G1手枪(法文全名:Pistolet Automatique de la Manufacture d'Armes de Saint-Étienne)是以貝瑞塔92F衍生而成的手槍,由法國的GIAT製造。.

新!!: 法国和PAMAS-G1手枪 · 查看更多 »

RTL

RTL可以指:.

新!!: 法国和RTL · 查看更多 »

Spa

spa是放鬆保養療法,中文也稱水療,然而比較偏向專業美容結合休閒而沒有醫學上的治療意義,因此和某些燒燙傷患者在醫院接受的水療並不同。 spa是指利用水资源结合沐浴、按摩、塗抹保養品和香熏来促进新陈代谢,满足人体视觉、味觉、触觉、嗅觉和思考达到一种身心畅快的享受。目前spa業界的说法认为,spa是由专业美疗师、水、光线、芳香精油、音乐等多个元素组合而成的舒缓减压方式,能帮助人达到身、心、灵的健美,所以高級的spa館通常都設在風景宜人的度假村,以尋求安寧的環境和清新空氣,而考慮到經營模式所以都和大飯店為複合方式並存,成為休假旅行的活動行程之一以吸引顧客。 spa这种休闲美容方式的历史很久远。在15世纪欧洲的比利时有一个被称之为spau的小山谷,山谷中有一个富含矿物质的热温泉旅游、疗养区,当时有许多贵族到这里来度假疗养这就是spa最初的形式。18世纪后开始在欧洲贵族中风行開來,成为贵族们休闲度假、强身健体的首选,20世纪末在欧美民間社會又重新掀起了spa热潮,并于21世纪初传入亞洲各國。.

新!!: 法国和Spa · 查看更多 »

Superbus

Superbus是一队来自法国的五人乐队,成立于1999年。 乐队的核心人物为Jennifer Ayache, 她是乐队的发起人, 主唱, 乐队的绝大部分歌曲的歌词和歌曲均由她创作。 乐队的其他成员包括: Patrice Focone, 吉他手和和唱; Michel Giovannetti,吉他手和和唱; François-Xavier Even, 贝司手和和唱; Greg Jacks, 鼓手。 鼓手Guillaume Rousé 在2001年加入乐队, 2006年离队, 为Greg Jacks所替代。 乐队名字来源于拉丁语, 意为异常出众/出色的, 相似于法语里的Super。.

新!!: 法国和Superbus · 查看更多 »

UTC+12

#重定向 UTC+12:00.

新!!: 法国和UTC+12 · 查看更多 »

UTC-10

#重定向 UTC−10:00.

新!!: 法国和UTC-10 · 查看更多 »

VBCI裝步戰車

VBCI步兵戰車(Véhicule Blindé de Combat d'Infanterie)為新一代法国轮式步兵战车,2008年进入现役。VBCI的车体由铝合金制造,外部覆盖特种钢和钛合金模块装甲。底盘为8x8全驱动结构,具备与主战坦克接近的机动性与通过性。可以由A400M运输,具有良好的战略机动性。 90年代初期,法國軍方提出一種需求要利用輪型戰車取代履帶運兵車,稱為VBM計畫(模組化戰鬥載具)英國和德國也加入共同研發,然而1999年後計劃破局只剩法國單獨研發,2000年後法國軍方確定購買700輛以上,於2004年後裝備,2004年5輛原型車出廠,2007年後量產,10年後訂單達630輛。.

新!!: 法国和VBCI裝步戰車 · 查看更多 »

查尔斯·桑德斯·皮尔士

查尔斯·桑德斯·皮尔士(Charles Sanders Santiago Peirce,;中文常译為皮尔斯,实际上读音应该是“purse”,“珀斯”)是美国的通才,实用主义学家。.

新!!: 法国和查尔斯·桑德斯·皮尔士 · 查看更多 »

查理 (瓦卢瓦伯爵)

瓦卢瓦的查理(法语:Charles de Valois,1270年3月12日-1325年12月16日)是法国的瓦卢瓦伯爵和安茹伯爵。他是统治了法国近300年的瓦卢瓦王朝的始祖。 瓦卢瓦的查理是法国国王腓力三世的第三子,母亲为阿拉贡公主伊莎贝拉(“征服者”海梅一世之女)。1284年,查理曾被教皇马丁四世当作政治工具:教皇为了发动一场反对阿拉贡的十字军而将他加冕为阿拉贡国王。由于与安茹女继承人玛格丽特结婚,查理于1290年获得安茹伯爵领地。 瓦卢瓦的查理于1300年征服佛兰德,使之臣属于法国。 在法国国王查理四世(瓦卢瓦的查理之侄)无嗣而终后,查理的儿子腓力六世继承了王位。新国王几乎立刻因继承权争执与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三世爆发了百年战争。 Category:安茹伯爵 Category:瓦卢瓦伯爵 C C.

新!!: 法国和查理 (瓦卢瓦伯爵) · 查看更多 »

查理大帝

#重定向 查理曼.

新!!: 法国和查理大帝 · 查看更多 »

查理·马特

查理·马特,意譯為铁锤查理斯(古法語、Charles Martel,Karl Martell,Carolus Martellus,),法兰克王国宫相,軍事指導者。出生于埃斯塔勒(位于现代比利时的列日附近),是宫相兼法兰克公爵丕平二世的私生子,查理大帝的祖父。718年-741年法兰克公爵兼攝政。 查理·馬特是宮相兼法蘭克公爵丕平二世與出生於貴族的的長子,阿爾派達是他父親的第二位妻子,或是妾侍。查理的親弟弟奇爾德布蘭是法蘭克王國的史家。.

新!!: 法国和查理·马特 · 查看更多 »

查理周刊

《查理週刊》(Charlie Hebdo,,「Hebdo」是法語「Hebdomadaire」的略稱,意為週刊),是法國一本政治諷刺雜誌,由弗朗索瓦·卡萬納創辦。.

新!!: 法国和查理周刊 · 查看更多 »

查理周刊总部枪击案

#重定向 查理週刊總部槍擊案.

新!!: 法国和查理周刊总部枪击案 · 查看更多 »

查理四世 (法兰西)

查理四世(美男子)Kibler, p.201.

新!!: 法国和查理四世 (法兰西) · 查看更多 »

查理曼帝国

#重定向 加洛林王朝.

新!!: 法国和查理曼帝国 · 查看更多 »

柯本气候分类法

柯本氣候分類法(Effektive Klimaklassifikation,意為「有效氣候分類法」),最被廣泛被使用的氣候分類法,由德國氣候學家弗拉迪米爾·彼得·柯本所發展出來的氣候分類法,1918年發表分類法的第一個完整版本,1936年發表最後修訂版。 柯本氣候分類法是基於認為自然植被的生成,乃源自氣候的特性,故描述氣候的最佳方式為自然植被。.

新!!: 法国和柯本气候分类法 · 查看更多 »

柴油引擎

柴油引擎(Diesel Engine)又名壓燃式發動機,是內燃機的一種。其主要特徵為使用壓縮產生高壓及高溫點燃氣化燃料,而毋須另外提供點火。柴油引擎使用的原理稱為狄塞爾循環,為德國工程師鲁道夫·狄塞爾在1892年所發明。目前大部份的柴油引擎使用的燃料為柴油,但狄塞爾的發明原意是可以使用不同種類的燃料。事實上,他在1900年的世界博覽會上展示他的發明時,使用的燃料是花生油。.

新!!: 法国和柴油引擎 · 查看更多 »

柔道

柔道是發源於日本的一項武道,在1882年由日本人嘉納治五郎創立。它一般被歸類於現代武術,後期慢慢演變為博擊運動及被納入奧運會比賽項目之一。柔道最特殊的的一點是其比賽的方式,目的是將對手擲出到地上或在地,再利用壓制使對方無法移動,或是利用或是等技術使對手屈服。直接手腳擊打或武器防守亦是柔道的一部分,但只容許在(Kata,形)的訓練中使用,而在柔道比賽和亂取訓練(Randori, 乱取り)中是被禁止的。 柔道的哲學及其教育學成為了其他日本古武道(Koryu, 古流)發展成現代武術的模範,亦促進了像桑搏及巴西柔術的發展。.

新!!: 法国和柔道 · 查看更多 »

枫丹白露画派

枫丹白露画派(École de Fontainebleau)是文艺复兴后期的法国宫廷美术流派。16世纪,以法王两次修建巴黎东南郊的枫丹白露宫为契机,形成了两代枫丹白露派画家。.

新!!: 法国和枫丹白露画派 · 查看更多 »

恐怖主义

賓拉登,蓋達組織的首領。 恐怖主義是指一种会造成其所有者做出,为了达成宗教,政治或其他意识形态上的目的而故意攻击非战斗人员(平民)或将他们的安危置之不理,有意制造恐慌的暴力行为之思想。各國在刑事法律上對恐怖主義的定義都不一致。 有些定義還將非法的暴力和戰爭包括在內。一般來說,犯罪組織以相似的手段來勒索保護費或執行沉默守則並不被視為恐怖主義,不過如果由具有政治動機的組織來實施這些行動也有可能被視為恐怖主義。 「恐怖主義」一詞帶有政治及情感上的含意Inside Terrorism,第32頁,其精確的定義便更難以辨識,從學術研究上可以找到上百個恐怖主義的定義。恐怖主義的概念具備爭論性,因為國家當局可用以將政敵或其他對手非法化,從而使國家武裝部隊可理直氣壯地打擊敵人(這種武力行為可能會被敵國描述為恐怖活動)。 恐怖主義由廣域的政治組織實行以達成他們的目的,這些政治組織包括左翼及右翼政黨、民族主義團體、宗教團體、革命分子及當權的政府。他們之間的共同點是他們會不惜肆意向非戰鬥人員使用暴力來為團體、思想或個人爭取注意。.

新!!: 法国和恐怖主义 · 查看更多 »

恐怖活动

恐怖活动是指恐怖份子制造的危害社会稳定、危及平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的一切形式的活动,通常表现为针对平民的大規模傷害、袭击公共交通工具和绑架等形式,与恐怖活动相关的事件通常称为“恐怖事件”、“恐怖袭击”等。是一種較極端的非对称作战方式。 恐怖活動主要以製造大量傷亡、破壞以及動盪社會為主要目的,以宗教或政治为主要诉求,不包含以搶奪金錢或有價財物的強盜行為,因此銀行搶案等類似案件,並非屬於恐怖活動的一種。.

新!!: 法国和恐怖活动 · 查看更多 »

李歐·卡霍

李歐·卡霍(Leos Carax,),法國導演,也是評論家及作家。他最為著名的是充滿詩意的風格以及對愛情的痛苦描寫。.

新!!: 法国和李歐·卡霍 · 查看更多 »

東法蘭克王國

東法蘭克王國(德語:Ostfrankenreich)為中歐的一個君主制國家,存在時間為843年至10世紀。.

新!!: 法国和東法蘭克王國 · 查看更多 »

杜伊勒里宫

杜伊勒里宫(Palais des Tuileries)曾是法国的王宫,位于巴黎塞纳河右岸,於1871年被焚毁。.

新!!: 法国和杜伊勒里宫 · 查看更多 »

权威

权威(Authority),可以最简单地定义为“正当的权力”。权力是影响他人行为的能力,而权威则是发挥此影响的权利。 人类社会中某种不容置疑的,强制性力量,要求人们无条件的遵从。这是人类社会自身的需要,她在很多方面构成了权力的基础。权威可以是神、也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抽象的法律或者对人类共同生活的某种理解。 对权威的接受,不是通过武力等暴力威胁进行强制,而是通过教育、传承、劝导等方式使处于同一个共同体中的人自愿的接受。.

新!!: 法国和权威 · 查看更多 »

杂志

誌是一種定期發行的连续出版物,介于书籍和报纸之间,其中包含各種文章內容。大多數的雜誌的收入來源都是廣告和讀者的購買。 此外期刊杂志都具有一个固定的名称,并且用卷、期或者年、月顺序编号出版。.

新!!: 法国和杂志 · 查看更多 »

核三位一体

在核子武器領域內,三位一體指一個國家同時擁有陸上洲際彈道導彈,潛射彈道導彈和戰略轟炸機三種核子武器打擊方式的能力。當一個國家擁有三位一體的核子武器打擊能力的時候,等同於擁有全面性的核子武器威懾能力。因為具備了在遭受敵對國家第一次核子武器攻擊後,仍然能使用核子武器反擊敵對國家的能力,再沒有一個國家能夠一次性摧毀敵對國家核子武器打擊能力,而不會遭受敵對國家的核子武器報復性反擊。 目前公認擁有三位一體核子武器打擊能力的國家是美國、俄羅斯、中國、印度。.

新!!: 法国和核三位一体 · 查看更多 »

核動力

核动力(nuclear power,也稱原子能或核能)是利用可控核反应来获取能量,然后产生动力、热量和电能。该术语包括核裂变,核衰变和核聚变。产生核电的工厂被称作核电站,将核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包括反应堆和汽轮发电机。核能在反应堆中被转化为热能,热能将水变为蒸汽推动汽轮发电机组发电。 利用核反应来获取能量的原理是:当裂变材料(例如铀-235)在受人为控制的条件下发生核裂变时,核能就会以热的形式被释放出来,这些热量会被用来驱动蒸汽机。蒸汽机可以直接提供动力,也可以连接发电机来产生电能。世界各国军队中的某些潜艇及航空母舰以核能为动力(主要是美國)。 根據國際能源署的資料,2007年全球電力有13.8%由核能提供。截至2014年9月,全世界共有437个核电机组处于运行状态,总装机容量为374.5吉瓦,虽然不是所有的核反应堆都正在发电。超过150艘使用核动力推进的舰船已被建造,由超过180个核反应堆提供提供动力。 核动力相關的重大事故包括三哩岛核泄漏事故(1979年)、切尔诺贝利核事故(1986年)、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2011年)和一些核动力潜艇事故。在各種能源的事故之中,按照每个单位发电的人命损失计算,核电的安全记录優于其他几种主要的发电方式。 If you cannot access the paper via the above link, the following link is open to the public, credit to the authors.

新!!: 法国和核動力 · 查看更多 »

核能

核能通常指原子核的能量,可以透過核聚變、核裂變或放射性核衰變釋放出來。 核能也可以指:.

新!!: 法国和核能 · 查看更多 »

核武器

--,也叫--或原子武器,簡稱核武,是利用核反应的光热辐射、電磁脈衝、冲击波和感生放射性造成杀伤和破坏作用,以及造成大面积放射性污染,来阻止对方军事行动以达到战略目的的大杀伤力武器。主要包括核分裂武器(第一代核武,通常稱為原子弹)和核融合武器(亦稱為氫彈,分为两級及三級式)。亦有些还在武器内部放入具有感生放射的轻元素,以增大辐射强度扩大污染,或加強中子放射以殺傷人員(如中子弹)。 除此以外,核武器還可以根據用途而細分為戰略核武器及戰術核武器,前者是一般意義上的核武器範疇,為大當量的核武器和遠射程,後者則屬於小當量和近射程。其中,後者可用於戰爭前線。戰術核武器的概念以及發展相對戰略核武器為遲緩,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後多年才逐步形成的,而戰術核武器需要對核能技術的要求亦較高以及複雜,其前提是要擁有戰略核武器。 有紀錄的核武器的研發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由納粹德國率先提出方案,美國方面的計畫則晚了數個月。但由於當時錯誤的實驗方向與發展,令希特勒認為開發核武器的費用將會過於龐大,加上原先德國有興趣的是核子反應所能提供的能源而並非核武,因此放棄開發核武器。 當1945年納粹德國投降後,大量的德國科學家分散至各國持續研究,進一步幫助了西方國家與蘇聯在核能方面的技術發展。.

新!!: 法国和核武器 · 查看更多 »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

前全世界一共有8個主權國家已經成功試爆核武器,而《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的內容則認定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5個常任理事國為「核武器擁有國」,其中各國成功獲得核武器的先後次序分別為美國、俄羅斯(繼承蘇聯)、英國、法國和中國。自從1972年《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簽訂之後,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和北韓3个未簽署該條約之國家也陸續展開自己的核武器計劃。北韓雖曾於1985年正式同意《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然而在2003年宣布退出協議內容。此外以色列也被廣泛認為具有核武器的存在,但以色列政府則一直拒絕證實或者否認這一消息,不過也曾經間接透露已經進行了核武器試驗。對於這些已經確認擁有核武器或者被廣泛認為擁有核武器的國家,有時候也會將它們稱作「核武俱樂部」。.

新!!: 法国和核武器擁有國列表 · 查看更多 »

格鲁吉亚

格鲁吉亚(საქართველო,ISO 9984:Sakartvelo,)是一东欧國家 Fernando de Mello, International Geographic Encyclopaedia and Atlas. Springer, 24 November 1979, p. 273。它曾經是苏联加盟共和国,1991年4月9日正式独立,首任總統兹维亚德·加姆萨胡尔季阿。獨立後法定國名为“格鲁吉亚共和国”,1995年8月24日该国通过新宪法,国名定为“格鲁吉亚”,曾为独立国家联合体成员。因為2008年南奥塞梯战争,格鲁吉亚根据议会2008年8月14日通过的决议做出退出独联体的决定,并于2009年8月18日完成手续,正式退出。 格鲁吉亚领土面积达69,700平方公里(包括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人口数量有4,352,224(2011年人口统计);主要民族为格鲁吉亚族(70.1%),其他主要少数民族有亚美尼亚族、俄罗斯族、和阿塞拜疆族等;官方语言为格鲁吉亚语,当地居民亦多通晓俄语;多数人信仰东正教,少数信仰伊斯兰教。 格鲁吉亚位于地区的黑海沿岸,北邻俄罗斯,南部与土耳其、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接壤。格鲁吉亚是苏联領導人斯大林的故乡,現在格魯吉亞政治上傾向於歐盟和西方國家,其最終目標是加入歐盟。.

新!!: 法国和格鲁吉亚 · 查看更多 »

格拉斯

格拉斯(Grasse)是位于法国东南部的普罗旺斯-阿尔卑斯-蓝色海岸大区滨海阿尔卑斯省的一个市镇。格拉斯是滨海阿尔卑斯省的副省会,人口在全省位列第四。格拉斯的居民称为Grassois。 格拉斯被称为世界香水之都。在全法国举办的“花城花村大赛”中,格拉斯赢得了三朵花的成绩,并且获得了“艺术与历史之城”的称号。.

新!!: 法国和格拉斯 · 查看更多 »

标致雪铁龙集团

標緻雪鐵龍集團(法文:PSA Peugeot Citroën)是法国私营汽车制造公司,由标致汽车拥有,目前旗下拥有标致、雪铁龙、DS Automobiles和歐寶四大汽车品牌。在欧洲,標緻雪鐵龍集团是仅次于德国福斯集團的欧洲第二大汽车制造商,同時亦為世界百大企業。2006年,標緻雪鐵龍集团的全球销量达到3,366,000辆,在全球的市场份额达到5.2%。.

新!!: 法国和标致雪铁龙集团 · 查看更多 »

桃红葡萄酒

桃红葡萄酒 (Vin rosé,名稱来自法语的 rosé,,葡萄牙語與rosado,rosato),或稱粉紅酒、玫瑰紅酒,是葡萄酒的一种,其顏色來自於葡萄皮,但只够将颜色变成粉红色,還不到標準紅酒的程度。 由于葡萄品种、加剂和酿酒工艺的不同,桃红酒的颜色有一定的差别,从淡桔红色到鲜艳的紫红色。 桃红酒的酿造类似于红葡萄酒,红葡萄榨汁后,不过滤葡萄皮核,葡萄汁酿成酒后再过滤,酿酒过程中,葡萄皮的颜色溶解到酒中,桃红酒比干红葡萄酒颜色浅,一种是只将葡萄皮和葡萄汁接触几小时的淡色桃红酒(le vin gris),另一种是每隔几小时取样检查,直到颜色合适再过滤的颜色较深的桃红酒(la saignée)。另外还有一种用类似方法酿造的桃红香槟酒。.

新!!: 法国和桃红葡萄酒 · 查看更多 »

梵高

#重定向 文森特·梵高.

新!!: 法国和梵高 · 查看更多 »

森林

森林,是一个高密度树木的区域(或历史上,森林是一个为狩猎而留出的荒地),涵蓋大約9.4%的地球--面(或30%的佔總土地面積)。森林覆盖着全球面积的9.4%,全球陸地面积的30%(在工業化前約佔全球面积的15.6%,全球陸地面积的50%),森林对二氧化碳下降、动物群落、调节水文湍流和巩固土壤起着重要作用,是地球生物圈中最重要的生境之一。 森林中的生物量主要是以樹木為主,不同的文化會對森林有不同的定義,包括其規模以及其中有的生物。森林一般是指一塊有許多樹木的區域,但任何植物密度高的區域都可以視為森林,例如水底的植被(海藻林),甚至也包括真菌。 典型的森林會由林上(林冠)或是組成。林下可以再細分為灌木層,草本層和苔蘚層、以及土壤中的微生物。在一些複雜的森林中,也會有一些較低的樹木。森林提供人類許多不同的資源,對人類非常重要:包括儲存二氧化碳、調節氣候、淨化水源以及減輕像洪水等自然災害。森林中也包括地球陸地上90%的生物多樣性。.

新!!: 法国和森林 · 查看更多 »

概率论

概率论(Probability theory)是集中研究概率及随机现象的数学分支,是研究隨機性或不確定性等現象的數學。概率论主要研究对象为随机事件、随机变量以及随机过程。对于随机事件是不可能准确预测其结果的,然而对于一系列的独立随机事件——例如掷骰子、扔硬币、抽扑克牌以及輪盤等,会呈现出一定的、可以被用于研究及预测的规律,两个用来描述这些规律的最具代表性的数学结论分别是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 作为统计学的数学基础,概率论对诸多涉及大量数据定量分析的人类活动极为重要,概率论的方法同样适用于其他方面,例如是对只知道系统部分状态的复杂系统的描述——统计力学,而二十世纪物理学的重大发现是以量子力学所描述的原子尺度上物理现象的概率本质。 數學家和精算師認為概率是在0至1閉區間内的數字,指定給一發生與失敗是隨機的「事件」。概率P(A)根據概率公理來指定給事件A。 一事件A在一事件B確定發生後會發生的概率稱為B給之A的條件概率;其數值為。若B給之A的條件概率和A的概率相同時,則稱A和B為獨立事件。且A和B的此一關係為對稱的,這可以由一同價敘述:「當A和B為獨立事件時,P(A \cap B).

新!!: 法国和概率论 · 查看更多 »

橄欖球

聯合式橄欖球(Rugby Union),通稱橄榄球(Rugby)或英式橄欖球。橄榄球的中文译名因其使用的椭圆形(橄欖形)用球而得名。但在英語中,並無類似的稱呼。 英式橄榄球和英式足球一样,都是衍生自欧洲古代传统足球的一种团队球类运动。上述“欧洲古代传统足球”中的“足球”一词是泛指,并不是指大中华地区认知的“足球”即“英式足球”(Association football)。橄榄球和英式足球等其他足球类运动有共同的起源。“Rugby rules”在1845年确立,时间上比现代的英式足球(Association football)的另外两大起源规则的确立时间更早。橄欖球類運動起源於英國,隨後擴展至歐陸各國及英联邦所屬國家與地區,台灣、日本、香港亦有相關賽事。重要的國際比賽有歐洲的六國錦標賽、南半球的橄欖球冠軍錦標賽,以及世界盃橄欖球賽。 傳統的联合会式橄欖球,競賽雙方各派15名球員上場,比賽場地為長方形草地,球場兩端各有一“H”型球門。比賽目的是持球衝到對方球門線後方以球觸地得分(Try,相当于美式足球的“達陣”),触地得分後可再取得一次罰球射門機會补加分数;另亦可以在比賽中踢球越過球門橫桿上方而得分。當比賽時間結束時,以得分較多者獲勝。比賽過程中,防守一方可擒抱攻方持球員以阻止其進攻,但擒抱方式和位置均有所限制,以避免選手受傷。 近年來流行的七人制橄欖球,是橄欖球運動的一種變化,其場地、規則與傳統15人制橄欖球大致相同,但人數少、比賽節奏快、平均得分高,普遍受到歡迎,重要性日增,為世界運動會的正式競技項目。七人制橄欖球成為2016年巴西里約熱內盧奧運正式比賽項目。七人制橄欖球外,亦有10人制之設計,不過較不普遍。 除此之外,尚有許多運動是由橄欖球和足球衍生發展出來,包括同樣使用橄欖形球的聯盟式橄欖球(Rugby League)、美式足球和加拿大式足球。澳式足球和流行於愛爾蘭的蓋爾式足球,發展相对较獨立。盖尔式足球虽然使用圓形球,但與英式橄欖球運動有幾分相似,有時會被拿來作比較。.

新!!: 法国和橄欖球 · 查看更多 »

欢迎来到北方

《欢迎来到北方》 (法语: Bienvenue chez les Ch'tis IMDB: Also Known As "Welcome to the Land of Shtis" (festival title)The French word Ch'tis is slang for someone from Northern France. See Picard language.) 是2008年一部由喜剧演员丹尼·伯恩自編自导自演的法国喜剧片。该片几乎打破了法国所有的票房记录。自2008年7月起的19周内,將近1900萬观众看过该片,以此打破了《虎口脱险》(1966年)保持許多年的票房纪录,并有望超过1997年的《泰坦尼克号》,以此成为法国有史以来最成功的电影。仅在法国,该片的票房收入就超过了1亿9千美元。.

新!!: 法国和欢迎来到北方 · 查看更多 »

欧尚

欧尚(Auchan)是法国量贩店公司,总部在克鲁瓦。2016年,欧尚共有774个大型超市、817个超级市场和337900个员工,遍布15个国家和地区。.

新!!: 法国和欧尚 · 查看更多 »

欧仁·德拉克罗瓦

歐仁·德拉克拉瓦(Eugène Delacroix,1798年4月26日—1863年8月13日)是法國著名浪漫主义畫家。.

新!!: 法国和欧仁·德拉克罗瓦 · 查看更多 »

欧元

欧元(;ISO 4217代码),港澳常稱歐羅,是欧盟中19个国家的货币,这19国是奥地利、比利时、芬兰、法国、德国、希腊、爱尔兰、義大利、卢森堡、荷兰、葡萄牙、斯洛文尼亚、西班牙、馬爾他、塞浦路斯、斯洛伐克、愛沙尼亞、拉脱维亚、立陶宛,合称为欧元区。目前共有3.3亿人使用欧元,如果加上与欧元固定汇率制的货币,欧元影响到全球4.8亿人口。2006年12月,共有6,100亿欧元在市面上流通,按照当时汇率计算,相当于8,020亿美元。欧元流通的现金总价值超过美元。 1欧元(euro)等於100欧分(cent)。.

新!!: 法国和欧元 · 查看更多 »

欧元区

没有描述。

新!!: 法国和欧元区 · 查看更多 »

欧陆法系

欧陆法系(civil law、civilian law、Roman law),亦称民法法系、大陸法系、市民法、罗马法系、法典法系、罗马日尔曼法系,受羅馬法影響而成立的法律系統,与英美法系并列的当今世界两大重要法系之一,覆盖了当今世界的广大区域,德國、法國、意大利、日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包括澳門,但不包括香港)、中華民國等均為歐陸法系地區。.

新!!: 法国和欧陆法系 · 查看更多 »

欧洲各共同体

欧洲各共同体(European Communities, EC; Communautés européennes, CE; Europäische Gemeinschaften, EG/EGen)是一個已不再被歐盟官方使用的制度名稱(使用期間1967-2009年)。 二戰後的歐洲先後成立了三個獨立運作的共同體: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煤钢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各自有行政組織。自从《合并条约》(1965年签署、1967年生效)以来,“欧洲各共同体”共同拥有相同的机构,包括“欧洲各共同体委员会”(欧盟委员会前身)和“欧洲各共同体(部长)理事会”(欧盟部长理事会前身)。這使得同一個機構擁有三個不同的稱呼。 1993年11月1日生效的《馬斯垂特條約》(又稱:歐盟條約)將“欧洲各共同体”作為“欧盟三支柱的第一支柱”。 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巴黎条约)于2002年到期,此前“欧洲各共同体”也可以被称为欧洲三共同体。 2009年12月1日生效的《里斯本條約》廢止了欧洲共同体(原欧洲经济共同体),其地位和任務由歐盟承接。只剩下一個“欧洲原子能共同体”仍運作著。至此,“欧洲各共同体”的名稱由於不再適於形容歐盟的運作方式,因此不再被官方使用。.

新!!: 法国和欧洲各共同体 · 查看更多 »

欧洲多用途巡防舰

欧洲多用途巡防舰(Frégate européenne multi-mission,Fregata europea multi-missione,通常縮寫為FREMM),为法国、意大利兩国共同研制的巡防舰。 該艦法國和意大利兩國繼地平線級驅逐艦後又一合作的軍艦,並且以歐洲為名推出。.

新!!: 法国和欧洲多用途巡防舰 · 查看更多 »

欧洲中部夏令时间

欧洲中部夏令时间(Central European Summer Time,简称CEST)比世界标准时间(UTC)早两个小时的时区名称之一。它被大部分欧洲国家和部分北非国家在夏天采用,冬季这些国家使用欧洲中部时间(UTC+1)。 欧洲中部夏令时间也被称为欧洲中部白天时间(Central European Daylight Time),缩写CEDT。.

新!!: 法国和欧洲中部夏令时间 · 查看更多 »

欧洲中部时间

欧洲中部时间(英語:Central European Time,CET)是比世界标准时间(UTC)早一个小时的时区名称之一。它被大部分欧洲国家和部分北非国家采用。 冬季时间为UTC+1,夏季欧洲夏令时为UTC+2。.

新!!: 法国和欧洲中部时间 · 查看更多 »

欧洲人

#重定向 高加索人種.

新!!: 法国和欧洲人 · 查看更多 »

欧洲共同体

欧洲共同体(European Community;單數)是個已不再被歐洲聯盟官方使用的組織名稱,使用於1993至2009年。 1993年11月1日生效的《馬斯垂特條約》,亦即成立歐盟的條約,將「欧洲经济共同体」改名為「欧洲共同体」,並將包含著歐洲共同體的「欧洲各共同体」(European Communities;複數)作為「歐盟三支柱之第一支柱」。 2009年12月生效的《里斯本條約》廢止了「欧洲共同体」(原欧洲经济共同体),其地位和職權由歐盟承接。《里斯本條約》也取消了「歐盟三支柱」體系,將原本各支柱的事務以及歐盟因《里斯本條約》取得的新事務權限更加緊密整合成10個主要任務領域。.

新!!: 法国和欧洲共同体 · 查看更多 »

欧洲空间局

欧洲空间局(Agence spatiale européenne,缩写:ASE; European Space Agency,缩写:ESA)是由欧洲数国政府組成的的國際空间探测和开发组织,总部设在法国首都巴黎。欧洲空间局负责亞利安4号和亞利安5号火箭运载火箭的研制与开发。 欧洲空间局的前身,--(European Space Research Organization,ESRO)经过1962年6月14日签署的一项协议,于1964年3月20日建立。如今它仍旧是ESA的一部分,称为欧洲空间研究与技术中心,位于荷兰诺德韦克。 ESA目前共有19个成员国:奥地利、比利时、捷克、丹麦、芬兰、法国、德国、希腊、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荷兰、挪威、葡萄牙、西班牙、瑞典、瑞士、羅馬尼亞以及英国;另外,加拿大是ESA的準成員國(Associate Member)。法国是其主要贡献者(参见法國國家太空研究中心)。目前,ESA与欧盟没有关系。歐盟轄下另有歐盟衛星中心(European Union Satellite Centre)。 ESA共有约2200名工作人员。其2011年的预算约为40亿欧元。 ESA的发射中心(欧洲航天发射中心)位于南美洲北部大西洋海岸的法属圭亚那,占地约90600平方公里,属法國國家太空研究中心领导,主要负责科学卫星、应用卫星和探空火箭的发射以及与此有关的一些运载火箭的试验和发射。由于此地靠近赤道,对火箭发射具有很大益处:纬度低,从发射点到入轨点的航程大大缩短,三子级不必二次启动;相同发射方位角的轨道倾角小,远地点变轨所需要的能量小,增加了同步轨道的有效载荷;向北和向东的海面上有一个很宽的发射弧度;人口、交通、气象条件理想等。目前,航天中心有阿里安第一、第二、第三发射场,是欧洲航天活动的主要基地。控制中心則位於德國的達姆施塔特。.

新!!: 法国和欧洲空间局 · 查看更多 »

欧洲联盟

歐洲--聯盟(European Union;Union européenne;Europäische Union),简称欧盟(EU;UE;EU),是根据1993年生效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也称《欧洲联盟条约》)所建立的政治经济联盟,現拥有28個成员国,正式官方语言有24种。規範歐盟的條約經過多次修訂,目前歐盟的運作方式依照《里斯本條約》。政治上所有成員國均為議會民主國家(2008年《經濟學人》民主狀態調查);经济上為仅次于以美国為首的北美自由貿易區的世界上第二大经济实体,德国、法国及意大利為歐盟三大核心成員國;軍事上絕大多數歐盟成員國均為北大西洋公約组织成員。 歐盟的歷史可追溯至1952年建立的歐洲煤鋼共同體,當時只有六個成員國。1958年又成立了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1967年統合在歐洲各共同體之下,1993年又統合在歐洲聯盟之下,欧盟已经漸漸地从贸易实体转变成经济和政治联盟。同時,歐洲經濟共同體和後來的歐盟在1973年至2013年期間進行了八次擴大,成員國從6個增至28個。起初推動歐盟建立的動機,是渴望重建二戰后损失惨重的欧洲,以及擔憂欧洲會再度陷入战争泥潭。 歐盟的主要機構有歐洲理事會(成員國家首腦組成)、欧盟理事会(成員國家部長組成的欧盟的上議院)、欧盟委员会(欧盟的行政机构)、歐洲議會(欧盟的眾議院,唯一的直接民選機構)、歐洲法院、歐洲中央銀行等。此外,歐洲原子能共同體也在歐洲共同體的管轄範圍之內,但在法律上是獨立於歐盟的國際組織。 歐元由28個成員國中的19個採納為流通貨幣;《申根條約》取消了部分成員國之間的邊境管制,目前已有22個歐盟成員國和4個非成員國實施。 目前欧盟的主要议题有英國脫歐、欧盟的扩大、落實《里斯本條約》、全球暖化問題、非歐元區成員國加入欧元区、主權債務危機、移民危機等。 2012年10月12日,歐盟獲頒諾貝爾和平獎。.

新!!: 法国和欧洲联盟 · 查看更多 »

欧洲航空防务与航天公司

#重定向 空中客车集团.

新!!: 法国和欧洲航空防务与航天公司 · 查看更多 »

欧洲杯足球赛

欧洲杯足球赛通常有以下两种含义:.

新!!: 法国和欧洲杯足球赛 · 查看更多 »

欧洲民族大迁徙

#重定向 民族大遷徙.

新!!: 法国和欧洲民族大迁徙 · 查看更多 »

歐洲一體化

歐洲一體化是指歐洲整體或部分地區在政治、法律、經濟、社會、文化等領域統合的歷史。現代歐洲統合主要由歐洲聯盟和歐洲委員會推動進行。最初提出歐洲統合構想的是理察·尼古拉斯·馮·康登霍維-凱勒奇,他在1923年發表了一篇名為《泛欧罗巴》的宣言。.

新!!: 法国和歐洲一體化 · 查看更多 »

歐洲之星

歐洲之星(Eurostar)是一條連接英國倫敦聖潘克拉斯車站(2007年11月14日後改為此站)與法國巴黎(北站)、里爾與比利時布魯塞爾(南站)以及荷蘭阿姆斯特丹(中央車站)的高速鐵路服務。這種列車離開倫敦之後便跨越英吉利海峽進入法國,在比、法、荷境內歐洲之星列車與法國TGV和Thalys使用相同的軌道,在英國境內則行走一段符合TGV標準的新軌道,這個已於2007年完工的兩階段計畫被稱為英法隧道連接鐵路(Channel Tunnel Rail Link)。.

新!!: 法国和歐洲之星 · 查看更多 »

武功歌

武功歌(Chanson de geste)是在法语文学开端出现的史诗。已知最早的武功歌出现在11世纪晚期和12世纪早期,是在遊吟詩人的抒情诗和最早的骑士诗之前。 Category:中世紀傳說 Category:中世紀文學.

新!!: 法国和武功歌 · 查看更多 »

武術

武術,亦称搏擊術、格鬥術、格鬥技,是指以肢體或冷兵器、武器互相競技的技術。前者之內容為鍛鍊身體各部位以攻擊對手,種類分為踢打拿摔四大類;後者則以刀、槍、棍、劍、鞭、鏢、鎚、矛、鈀、弓等冷兵器為主。武術雖是互相格斗的技術,但學習武術除了作格鬥用外,學習的原因也可能是為了防衛、競技。現代武器(火炮、電子形式)廣泛運用後,冷兵器逐漸被淘汰,間接導致以冷兵器與肉體為武器的攻擊技術在戰場上式微。 武術一詞一般會直接聯想到東亞,不過世界許多地方都有其特別的武術。歐洲最早是在1550年開始使用倾向于武術现代意义的英文“martial arts”。1639年英國一本击剑的書也提到此一詞語,特別用來強調击剑的「科學和藝術」。.

新!!: 法国和武術 · 查看更多 »

母语

#重定向 母語.

新!!: 法国和母语 · 查看更多 »

每日电讯报

《每日电讯报》(The Daily Telegraph),英国大開型報章,成立于1855年6月29日,是英国销量最高的报纸之一。《星期日电讯报》是其姊妹刊物。每日電訊報早期政治立場親英國自由黨,近代政治立場則親英國保守黨。.

新!!: 法国和每日电讯报 · 查看更多 »

比埃尔·德龙沙

#重定向 比埃尔·德·龙沙.

新!!: 法国和比埃尔·德龙沙 · 查看更多 »

比利牛斯山

比利牛斯山,位於欧洲西南部,山脉东起于地中海,西止于大西洋,分隔歐洲大陸與伊比利亚半島,也是法國與西班牙的天然國界,山中有小國安道爾。 长435公里,宽80-140公里,一般海拔在2000米以上,最高峰阿内托峰海拔3404米;有现代冰川覆盖。 在比利牛斯山中有比利牛斯山國家公園。這國家公園成立於1967年,沿著法國和西班牙國界延伸1百多公里。此地景致壯觀,包括了大量蝴蝶飛翔的草地和終年積雪的高山峰頂。海拔的高度和氣候的變化頗大,因而區內擁有多樣化的動植物。.

新!!: 法国和比利牛斯山 · 查看更多 »

比利时

比利時王國(Koninkrijk België;法語:Royaume de Belgique;德語:Königreich Belgien),是一個西歐國家。它是歐洲聯盟的創始會員國之一,首都布魯塞爾是歐盟與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等大型國際組織的總部所在地。比利時自北起順時針分別與荷蘭、德國、盧森堡和法國接壤,西面則濱臨北海。 比利時的名稱,源自羅馬時代,當時此地稱為比利時高盧(Gallia Belgica),字面意為貝爾蓋人的高盧。「比利時」這個中文譯名,源自1849年徐繼畬所編纂的《瀛寰志略》。.

新!!: 法国和比利时 · 查看更多 »

比斯開灣

比斯開灣(Golfo de Vizcaya;Golfe de Gascogne;巴斯克語:Bizkaiko Golkoa)是北大西洋的一個海灣,海岸線由法國西岸的布列塔尼至西班牙北岸的加利西亞。這個海灣的名字是來自西班牙的比斯開省,屬於巴斯克自治區的一部份。 海灣的南端在西班牙稱為坎塔布里亞海,這是在公元前1世紀時古羅馬人根據附近的坎塔布里亞地區來命名,拉丁名字Sinus Kantabrorum。 比斯開灣出名風高浪急,是由於灣內的大陸架延伸至頗遠的外海,導致比斯開灣較為淺水。 英國人愛倫·麥克阿瑟第一次駕駛帆船環繞世界的旅程就是在比斯開灣完結。.

新!!: 法国和比斯開灣 · 查看更多 »

毛利语

毛利語是紐西蘭原住民毛利人的語言、也是紐西蘭的三種官方語言之一,另两种是英语和手语。毛利人從太平洋诸岛來到紐西蘭之後、語音基本上變化很少。基本上各地的人都可以溝通无碍。.

新!!: 法国和毛利语 · 查看更多 »

氧气

氧气(Oxygen, Dioxygen,分子式O2)是氧元素最常见的单质形态,在空气中按体积分数算大约占21%,在标准状况下是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氧气的密度是1.429g/L 。不可燃,可助燃。.

新!!: 法国和氧气 · 查看更多 »

水力發電

水力發電(英文:Hydroelectric power)是運用水的勢能转换成电能的發電方式,其原理是利用水位的落差(势能)在重力作用下流動(动能),例如從河流或水庫等高位水源引水流至較低位處,流的水流推動輪機使之旋轉,帶動發電機發電。高位的水來自太陽熱力而蒸發的低位的水份,因此可以視為間接地使用太陽能。由於技術成熟,是目前人類社會應用最廣泛的可再生能源。 以水力發電的工廠稱為水力发电厂,简称水电厂,又称水电站。 以大坝儲水形式發電的水力發電是否屬可再生能源存在爭議,甚至爭議排除出潔淨能源的行列。隨著長時研究,以大坝儲水發電所造成的問題慢慢地被發現。這種發電方式造成的問題包括大坝造成的環境會產生強烈的溫室氣體甲烷,而大坝對原有環境的破壞是永久性的、不可逆轉的,但發電功能的壽命卻是有限。.

新!!: 法国和水力發電 · 查看更多 »

民主

民主(dìmokratía),其本义是“人民的统治”,即“主权在民”,是一种现代的国家制度,国家权力由公民直接或间接行使。民主有时被称为“多数的统治”,与極權統治、独裁统治或寡头政治相对立。狭义的民主一词经常被使用于描述国家的政治,民主的原则也适用于其他有着统治行为存在的领域。平常所说的民主作风、民主原则、言論自由等民主权利,都从民主之含义派生而来。广义的民主应该是人民当家做主,既在一个完整的民主的社会里人们从一出生就平等,人们对社会负有相应的责任与义务,建立起社会的法律法规以及对政权控制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等等。 拉里·戴蒙德(Larry Diamond)指出,民主包括四个关键要素:(1)通过自由和公正的选举产生政府; (2)作为公民积极参与政治和公民生活; (3)保护所有公民的人权;(4)法律和程序同样适用于所有公民。.

新!!: 法国和民主 · 查看更多 »

民用航空

民用航空(簡稱民航)是指軍事、公務(例如警务、海关)用途以外的航空服務,包括私人或商業性質的飛行。又可分为公共航空运输、通用航空。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是國際民航組織(ICAO)成員,並透過該組織制定民用航空的共同標準。.

新!!: 法国和民用航空 · 查看更多 »

民航飛機

民航飛機,又名民航機,包括客機及貨機。 民航客機是體積大、載客量多的集體運輸工具,來往城市之間。客機是定翼飛機,機艙內有座位和洗手間。.

新!!: 法国和民航飛機 · 查看更多 »

民法

民法是調整平等主體之間人身關係和財產關係私法規範的總和。 民法調整的主體是平等的主體,包括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民法所調整的內容則是人身關係(包括人格權和身份權)和財產關係(包括物權、債權等)。私法有時候作為民法的同義詞,有時候又作為民法的上位概念而使用,一般認為,民法是私法的核心部分。.

新!!: 法国和民法 · 查看更多 »

气球 (航空器)

氣球(balloon)是娛樂性航空器的一种,它配备有用來填充氣體的袋狀物,当充入氣體的密度小於其周圍的環境的氣體密度,且由此壓力差產生的静浮力大於氣球本身與其搭載物的重量時气球就可浮升。气球作为一种娛樂性交通工具可用来运载观测仪器和遊客,只装载设备的无載人气球经常用于对高空大气环境的科学研究,有时也用于测定宇宙射线。另外,用作娛樂性熱氣球的例子有海洋公園。.

新!!: 法国和气球 (航空器) · 查看更多 »

汪达尔人

汪达尔人(Vandals)是古代一個東日尔曼部族,在民族大迁徙中于429年占领今北非突尼斯一带,建立了汪达尔王国。公元455年,他们从海上出发,并于6月2日洗劫了羅馬城。 公元533年,東羅馬帝国名將贝利萨留讨伐汪达尔人,大獲全勝並毀滅了汪达尔王国,將其重新纳入帝国疆土。汪达尔王国的亡国之君盖利默则被押解到君士坦丁堡,在软禁中度过余生。汪达尔人曾在554年发动过一次武装叛亂,亦被帝國派兵迅速鎮壓。此後大部分汪达尔人被陆续押解到帝国各境為奴,而少部分人则分散在帝國军中服役。如此这般,汪达尔人不仅丧失了自己的国家,而且作为一个民族自此之后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新!!: 法国和汪达尔人 · 查看更多 »

汽车

汽車或稱機動車(英式英语:car;美式英语:automobile;美国口语:auto),即本身具有動力得以驅動,不須依軌道或電纜,得以動力行駛之車輛。廣義來說,具有四輪或以上行駛的車輛,普遍多稱為汽車。雖然,長久以來學術各界對「誰是第一位汽車發明者」皆有不同的看法及論述,未有完全一致性的看法,但是,絕大部份學者皆將德國工程師卡爾·本茨視為第一位發明者。賓士製造了三輪汽車以後,戈特利布·戴姆勒首先製造四輪汽車,美國人亨利·福特首先大量生產平價汽車,是使汽車得以普及化的人。.

新!!: 法国和汽车 · 查看更多 »

汉语

漢語,又稱中文、華文、唐話、中國話等,是漢藏語系漢語族下之一種語文,為世界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目前世界有六分之一人口做為母語。漢語有多種分支语言,當中現代標準漢語為現行的漢語通用語,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通用语言(又稱為普通話)、以及中華民國的国语。此外,漢語還是聯合國官方語言之一傳統華人社會習慣稱之為「漢語」,本文一律以漢族慣稱「漢語」來表示,國際間常稱中文。其他稱呼僅限特定人群使用,請另見相關條目。,并被上海合作组织等国际组织采用为官方语言。 汉字是汉语的文字書寫系统,又称汉文、中文、华文、唐文,在中华民国又称为国文,是一种意音文字,表意的同時也具一定的表音功能。漢語属分析语,有声调。漢語包含書面語及口語兩部分,古代書面汉语称为文言文,现代书面汉语一般指使用現代標準漢語語法、詞彙的中文通行文体(又称白话文)。 对于汉语的分支语言,学界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将汉语定义为语言,并将官话、贛語、闽语、粤语、客家语、吴语、湘语七大语言定义为一级方言;另一种观点则将汉语视为语族,其下無法互相溝通的視為語言,如國際標準化組織就將漢語族分為13種語言:闽东语、晋语、官话、莆仙语、徽语、闽中语、赣语、客家语、湘语、闽北语、闽南语、吴语、粤语。.

新!!: 法国和汉语 · 查看更多 »

沙特尔主教座堂

沙特尔圣母主教座堂(Cathédrale Notre-Dame de Chartres,又译夏特主教座堂、夏爾特主教座堂)位于法国巴黎西南约70公里处的沙特尔市。据传圣母马利亚曾在此显灵,並保存了马利亚曾穿著的聖衣,沙特尔因此成为西欧重要的天主教圣母朝圣地之一。1979年10月26日世界遗产委员会第3屆會議起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新!!: 法国和沙特尔主教座堂 · 查看更多 »

波尔多

波爾多(Bordeaux;);加斯科:Bordèu;Bordele) 是位於法國西南的港口城市,市区人口24万(2013年)。大波尔多人口达117万,是法國第五大城市群。它是新阿基坦大區和吉倫特省的首府。历史上曾是法國舊省吉耶納的首府。 波爾多是歐洲的軍事、航天和航空的研究與製造中心之一,集中瞭如歐洲航空防務與航天公司、泰勒斯集團等很多公司的研發機構,以及赛峰集团空中客车和達梭航太等航空巨子下属的飛機製造廠等。它還是法國戰略核彈研究和物理實驗的核心,擁有原子能研究中心和兆焦激光計劃等許多高端技術機構,此外還有新材料和納米技術方面的研究機構。 波爾多的大學學生數超过7萬人。除了两所综合性大学之外,还有波爾多政治研究學院、通信與新聞學院和法律學校。法國國立法官學校也在波爾多,是法國法官的搖籃。 波爾多旅游資源豐富,号称“睡美人”,有众多的博物馆和古迹,城区内文物保护单位的数量,在法国仅次于巴黎。2007年,老城区大部(又称“月亮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单。18世紀以來尤以盛產優質葡萄酒享譽世界。波爾多因此也被稱為世界葡萄酒中心,波爾多葡萄酒也有著“葡萄酒皇后”的美稱。每兩年一度,波爾多葡萄酒行業協會舉辦盛大的國際酒展-Vinexpo。.

新!!: 法国和波尔多 · 查看更多 »

波尔多大剧院

波尔多大剧院(Grand Théâtre de Bordeaux)是法国波尔多的一个剧院,1780年4月17日开幕。芭蕾舞《女大不中留》(La Fille Mal Gardée)1789年在此首演,年轻的马里乌斯·彼季帕也在此表演了他的第一个芭蕾舞。 该剧院的设计者是建筑师维克多·路易斯(1731年至1800年),他因设计这座建筑而赢得罗马大奖。路易斯的著名作品还有巴黎的巴黎皇家宫殿和法兰西剧院(Théâtre Français)。 波尔多大剧院被看作是艺术和光的圣殿,立面为新古典主义风格,门廊的12根巨柱为科林斯柱式,顶部的12尊雕像为9个缪斯女神以及朱诺、维纳斯和密涅瓦。 1871年,法国国会的国民大会曾一度设在这座剧院。 1991年,剧院的内部恢复为原来的蓝色和金色。波尔多大剧院是欧洲最古老的未被烧毁或需要重建的木框架歌剧院之一。 今天,剧院驻有波尔多国家歌剧院,以及波尔多国立芭蕾舞团。.

新!!: 法国和波尔多大剧院 · 查看更多 »

波尔多葡萄酒

波多尔葡萄酒是指由法国波尔多地区所产的葡萄酒的总称。包括从日常餐酒到世界著名的昂贵葡萄酒在内,每年有约7亿瓶葡萄酒在此诞生。波尔多葡萄园89%种植面积的葡萄用来生产红葡萄酒,其他由干白,甜白和起泡酒组成。波尔多有8500多家生产商或酒庄。.

新!!: 法国和波尔多葡萄酒 · 查看更多 »

波兰

波兰共和国(Rzeczpospolita Polska),简称波兰,是位於中欧的共和制国家,北面濒临波罗的海,西面与德国接壤,南部与捷克和斯洛伐克为邻,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在东,东北部和立陶宛及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接壤。面積312,679平方公里,位居歐洲第十;人口約3,863萬人,位居歐洲第九。目前為欧盟、北约、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世贸组织等國際組織的成員。.

新!!: 法国和波兰 · 查看更多 »

波旁复辟

波旁復辟(Bourbon Restoration),史稱復辟王朝。是指在(1814年-1830年)期間,波旁王室在法國復辟,重建統治的時期。這段時期中間穿插了拿破崙一世的百日政權。波旁復辟為法國帶來一個立憲政府,而非以往的君主專制統治。這段時期代表著一場劇烈的保守主義反擊,以及羅馬天主教會試圖在法國政治重建影響的努力。 第六次反法同盟軍隊戰勝拿破崙後,在1814年4月將波旁王室的路易十八扶植為法國國王。隨即起草一部憲法,稱為《1814年憲章》(Charter of 1814)。憲章雖表明所有法國人在法律面前平等,但仍然為國王保留大量特權。國王仍然是國家的最高領導者,有權指揮陸海軍、宣戰、締結條約、委任所有公共行政的職位,以及有權為法律執行和國家安全而制訂必須的法例。不過整個波旁復辟統治時,路易十八遠較其繼承者查理十世更自由,而路易亦傾向於較中庸的內閣。 路易十八在1824年9月逝世,由其弟弟查理十世繼任法國國王。查理十世一改路易十八的中庸統治作風,追求更進一步的保守統治。他的極端保守法例,如1825年的《反褻瀆法》(Anti-Sacrilege Act),使他受到國民的反對。查理十世及其官員後來推行《七月法令》(July Ordinances),試圖操控1830年的大選結果,結果卻反而觸發了七月革命出現。在8月2日,查理十世逃離巴黎,並且退位,由亨利五世名義上繼位。亨利五世的虛名維持至8月9日,當日法國眾議院(Chamber of Deputies)宣佈當時攝政的路易-菲利普一世為法國人民的國王(King of the French),至此法國踏入七月王朝的統治。.

新!!: 法国和波旁复辟 · 查看更多 »

波旁王朝

波旁王朝(Maison de Bourbon,)是一個在歐洲歷史上曾斷斷續續地統治納瓦拉(1555-1848)、法國(1589-1792、1815-1830)、西班牙(1700年至今)、那不勒斯與西西里(1734-1816)、盧森堡(1964年至今)等國和意大利若干公國的跨國王朝。由於其父系祖先為卡佩王室成員,因此亦稱卡佩王朝波旁分支。 值得一提的是,波旁王室的近代成員都以保守--著稱,因此在美式英語中,波旁一字成為對極端保守主義者的稱呼。波旁王朝的君主堪稱是历史上最为多灾多难的群体:亨利四世遭暗杀身亡,路易十三42岁便英年早逝,路易十六最终在一場大革命中被送上断头台。.

新!!: 法国和波旁王朝 · 查看更多 »

泰奥菲尔·戈蒂耶

埃尔·儒尔·特奥菲尔·戈蒂埃(Pierre Jules Théophile Gautier,),法国十九世纪重要的诗人、小说家、戏剧家和文艺批评家。.

新!!: 法国和泰奥菲尔·戈蒂耶 · 查看更多 »

泰晤士报

《泰晤士报》(The Times),英国的一份於全国发行的綜合型日报,是一张对全球政治、经济、文化发挥巨大影響力的报纸。昔译《太晤士报》,又稱《倫敦時報》。 《泰晤士报》隶属於-zh-hans:鲁珀特·默多克; zh-hant:魯珀特·梅鐸;-的新闻集团。长期以来,《泰晤士报》一直被視为英国的第一主流大报,被誉为「英国社会的忠实记录者」。《泰晤士报》在英国国内政治和国际关系问题上扮演了針砭時勢的角色。在被默多克收购後,《泰晤士报》风格渐趋保守。該報在政治立場上傾向支持英國保守黨。.

新!!: 法国和泰晤士报 · 查看更多 »

法属印度洋诸岛

法屬印度洋諸島(Îles Éparses或Îles éparses de l'océan indien)包含印度洋中5组岛屿,分别为印度礁、欧罗巴岛、光荣群岛、新胡安岛、特罗姆兰岛。总面积38.6平方公里,无常住居民。行政上属于法属南部和南极领地。 群岛中有4个岛屿与周边国家存在主权争议。.

新!!: 法国和法属印度洋诸岛 · 查看更多 »

法属印度支那

#重定向 法屬印度支那.

新!!: 法国和法属印度支那 · 查看更多 »

法属南部和南极领地

法屬南部和南極領地(Terres australes et antarctiques françaises,缩写为TAAF)简称法屬南部領地,是法国的一个海外领地。它包含以下地区:.

新!!: 法国和法属南部和南极领地 · 查看更多 »

法属南部领地

#重定向 法属南部和南极领地.

新!!: 法国和法属南部领地 · 查看更多 »

法屬印度

法屬印度是印度独立前法國在印度殖民地的總稱,包括位於科羅曼德爾海岸的本地治里、卡來卡、亚南;位於馬拉巴海岸的马埃,及於孟加拉灣附近的金德訥格爾。此外還包括在默吉利伯德訥姆、科澤科德和蘇拉特的補給地,但這些「補給地」一般只是一些零散的法國工廠而已。法屬印度面積共203平方里,或526平方公里,其中最大的是首府本地治里,面積113平方里,或293平方公里。於1901年,法屬印度共有人口273,185人。.

新!!: 法国和法屬印度 · 查看更多 »

法屬圭亞那

法屬圭--亞那(Guyane française),正式名称是圭--亚那(Guyane),是法国的一个海外大区,下辖一个海外省,即圭--亚那省。法属圭亚那也是欧盟的一部分;位于南美洲北部大西洋边,与巴西和苏里南交界。地理位置为北纬4°0--和西经53°0--。.

新!!: 法国和法屬圭亞那 · 查看更多 »

法屬玻里尼西亞

法屬玻里尼西亞(Polynésie française,塔希提語:Pōrīnetia Farāni)是法國在南太平洋的海外集體和自治国,由幾組玻里尼西亞群島組成,包括:馬克薩斯群島(即侯爵夫人群島)、社會群島、土阿莫土群島(含甘比爾群島)以及南方群島,於1843年歸屬法國。其中位於社會群島内部的塔希提島不僅是著名的旅遊勝地之一,也是法屬玻里尼西亞境內居住人口最多(約占總體人口75%)的島嶼,和首府帕皮提所在地。.

新!!: 法国和法屬玻里尼西亞 · 查看更多 »

法屬聖馬丁

法屬聖馬丁(Saint-Martin),正式全名聖馬丁集体(Collectivité de Saint-Martin),又译作圣马丁行政区,是一個法国海外集体。法國政府於2007年2月22日宣布該地自法屬瓜德罗普分離,成為直轄於巴黎中央政府的海外行政區。該法令在該集体领地議會首次集會的2007年7月15日正式生效令該地成為法國在加勒比海上西印度背風群島的四個屬地之一,而其轄區主要包含圣马丁岛的北部和附近的島嶼。而聖馬丁本島南部則由荷兰管治的海島領地,是荷兰王国的構成國之一。.

新!!: 法国和法屬聖馬丁 · 查看更多 »

法式城堡

法式城堡(Château )是法國莊園領主的宅邸,或是绅士、貴族的住所,不一定擁有防禦設施,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城堡。許多法式城堡都位在卢瓦尔河流域,例如昂布瓦斯城堡、香波尔城堡和舍农索城堡等等,形成了盧瓦爾河谷城堡群。.

新!!: 法国和法式城堡 · 查看更多 »

法式长棍面包

法式长棍面包(baguette,)是一种由特殊工艺制作的面包。baguette的制作根据一条简单的法国法律规定,是由不含油脂的麵粉制作而成的。通常可以从baguette的长度、酥脆的外皮、以及用来使气体在面中适膨胀而切割的纹路来辨别baguette,这些纹路最后构成了面包的白色部分。Baguette的标准直径大约为5-6厘米,面包本身可以做得长达1米,市面上所见的长度一般为65厘米左右。一个典型的baguette重250克(8.8盎司)。在英语--也通常称为“法式长棍”或“法国面包”。.

新!!: 法国和法式长棍面包 · 查看更多 »

法律

法律(Law) 是一種由規則組成的體系,經由社會組織來施與強制力量,規範個人行為。法律是一系列的規則,通常需要經由一套制度來落實。但在不同的地方,法律體系會以不同的方式來闡述人們的法律權利與義務。其中一種區分的方式便是分為歐陸法系和英美法系兩種。有些國家則會以他們的宗教法條為其法律的基礎。 學者們從許多不同的角度來研究法律,包括從法制史和哲學,或從如經濟學與社會學等社會科學的方面來探討。法律的研究來自於對何為平等、公正和正義等問題的訊問,這並不都總是簡單的。法国作家阿納托爾·法郎士於1894年說:「在其崇高的平等之下,法律同時禁止富人和窮人睡在橋下、在街上乞討和偷一塊麵包。」 在一個典型的三權分立國家中,創造和解釋法律的核心機構為政府的三大部門:公正不倚的司法、民主的立法和負責的行政。而官僚、軍事和警力則是執行法律,並且讓法律為人民服務時相當重要的部分。除此之外,若要支持整個法律系統的運作,同時帶動法律的進步,則獨立自主的法律專業人員和充滿生氣的公民社會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於西元前350年寫道:「法治比任何一個人的統治來得更好。.

新!!: 法国和法律 · 查看更多 »

法國同性婚姻

在法國,同性婚姻是合法的。2012年11月17日,法國總理讓-馬克·埃羅向法國國民議會提出允許同性伴侶擁有正式結婚和共同領養兒童權利的《344法案》,而法國總統法蘭索瓦·歐蘭德則公開表示支持在競選期間推動法案的正式通過。2013年2月12日時國民議會以329票支持、229票反對的比例批准該項法案,2013年4月12日時法國參議院以171票支持、165票反對同樣批准該項法案,隨後在由國民大會於2013年4月23日以331張支持票對上225張反對票而批准修訂過的法案。然而反對派則主張法國憲法委員會應該介入,並且希望藉此延遲法國總統頒布法案的流程。 2013年5月17日,法國憲法委員會17日認定同性婚姻與領養法案合憲,否決右派反對黨人民運動聯盟的主張。2013年5月18日,法國總統法蘭索瓦·歐蘭德簽署法案完成立法,法国成為全球第14個同性婚姻合法的國家,同時也是第九個同性婚姻合法的歐洲國家。 根據2011年和2012年的民意調查表示,58%至63%的法國民眾支持某種形式的同性婚姻,但反對領養子女。.

新!!: 法国和法國同性婚姻 · 查看更多 »

法國宇航

法国航空航天公司(Aérospatiale)曾称国家航空航天工业公司(Société Nationale d'Industrie Aérospatiale,SNIAS)是一家总部位于巴黎十六区的法國国有宇航製造商,主要生产民用和軍用的飛機、火箭及卫星。 除卫星业务在1999年与阿尔卡特合并成立阿尔卡特航天即现在的泰雷兹阿莱尼亚航天,公司其余资产则全部注入欧洲航空防务与航天公司。.

新!!: 法国和法國宇航 · 查看更多 »

法國七月革命

法國七月革命(Révolution de Juillet;July Revolution),是1830年歐洲的革命浪潮的序曲,因為波旁王室的專制統治令經歷過法國大革命的法國人民難以忍受,以致法人群起反抗當時法國國王查理十世的統治。这次革命的成功是維也納會議後首次革命運動得以在歐洲成功,鼓勵了1830年及1831年歐洲各地的革命運動,標誌了維也納會議後由奧地利帝國首相梅特涅組織的保守力量未能抑制法國大革命後日益上揚的民族主義及自由主義浪潮。.

新!!: 法国和法國七月革命 · 查看更多 »

法國國家太空研究中心

法國國家太空研究中心(Centre National d'Études Spatiales,縮寫:CNES)是隸屬於法國政府的太空研究組織,受国防与退伍军人事务部監督。成立於1961年,總部位於巴黎,主要發射基地為圭亞那太空中心。.

新!!: 法国和法國國家太空研究中心 · 查看更多 »

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

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法文:CNRS, Centre national de la recherche scientifique)成立於1939年10月19日,法國最大的國家級科學研究機構。 Category:法国研究机构.

新!!: 法国和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 · 查看更多 »

法國國家男子籃球隊

法國籃球國家隊,是代表法國參加國際籃球賽事的籃球國家隊。法國國家籃球隊在歐洲位列中流水準。法國是歐洲籃球錦標賽的常客,以是冠軍。法國還在1948年和2000年的奧運會上取得了亞軍的成績。他們在世錦賽上的最佳成績是2014年的銅牌。.

新!!: 法国和法國國家男子籃球隊 · 查看更多 »

法國國家足球隊

法國國家足球隊(法语:Équipe de France de football,英语:France national football team),通常简称为“法国队”,是全世界最成功的男子足球國家隊之一,為第一支“世界杯冠军+欧洲杯冠军”双冠王队,全世界第一支取得“所有男子國家隊冠軍錦標”的國家隊(世界盃、聯合會盃、歐洲盃、U20世界盃、U17世界盃、U21歐洲盃、U19歐洲盃、U17歐洲盃、奧運金牌)。法国队史上的施丹、柏天尼等均是世界足球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天王巨星之一。 由法國足球總會負責管理,法國早在1930年第一屆世界杯就出戰決賽週,在1998年取得一個世界杯冠軍,並在多項國際大賽有出色成績,其中1984年和2000年歐洲國家盃法國勇奪冠軍,而法国、西班牙、西德三支队伍更是仅有的接連贏得世界杯和歐洲國家盃冠軍的國家隊。近年除了在2014年世界盃取得第7名,法國青年隊更曾贏得2010年歐洲U-19足球錦標賽、2013年U20世界盃的冠軍錦標,展現出未來不可低估的潛力。最近法國U17青年隊在2015年歐洲U17足球錦標賽決賽擊敗德國,獲得隊史第2座U17冠軍。.

新!!: 法国和法國國家足球隊 · 查看更多 »

法國蝸牛

法国蝸牛(Escargots,),是一種可食用的蝸牛。一般會用來作法国菜的頭盤菜。.

新!!: 法国和法國蝸牛 · 查看更多 »

法國航空

法國航空(Air France)简称法航,是一家法國的航空公司,是法荷航集团旗下子公司,总部位于巴黎夏尔·戴高乐国际机场,同時也是法國國家航空公司。.

新!!: 法国和法國航空 · 查看更多 »

法國電視國際五台

法國電視國際五台(TV5)是個全球性的法語電視網,於1984年1月首播。 TV5是排名CNN及MTV及BBC World之後的第四大國際性媒體。現時隨了播放國際新聞以外,還有電視劇及遊戲節目,亦有電影與音樂資訊。不同地域的廣播內容略有不同,而廣播的節目比例亦有分別。.

新!!: 法国和法國電視國際五台 · 查看更多 »

法國陸軍

法國陸軍(法語:Armée de terre française)是法國軍隊的地面作戰部隊,法国海军陆战队属于法国陆军编制。 在2007年,法國陸軍共有134,000名正規士兵、15,500名後備士兵及25,750受雇平民,是目前歐洲規模最大的陸軍。.

新!!: 法国和法國陸軍 · 查看更多 »

法國武裝干涉墨西哥

法國武裝干涉墨西哥(西班牙语:Segunda Intervención Francesa en México),又稱為馬西米連諾事件或法墨戰爭,是一次由法蘭西第二帝國遠征軍對墨西哥發動的一次入侵,開始時曾獲得英國及西班牙的支持。這次入侵是由於墨西哥總統貝尼托·胡亞雷斯於1861年7月17日停止再向外國支付借款的利息,結果激怒了墨西哥最大的借款人,西班牙、英國及法國。這次行動的領袖是法皇拿破崙三世,三股勢力於同年10月31日簽訂了《》,整合力量準備從墨西哥取回她們之款項。至12月8日,西班牙艦隊及步兵自古巴出發,抵達了墨西哥灣的重要港口,韋拉克魯斯。 入侵行動令到墨西哥第二帝國出現,而大量保守派的墨西哥人亦支持這個帝國。帝國的出現(1864至1867年)中斷了胡亞雷斯的總統治期(1858至1871年)。墨西哥的保守派,以及大量墨西哥貴族,試圖恢復以往的君主制,他們在法軍的武力支援下(法軍之意圖只為墨西哥西北的富礦),協助了奧地利的大公,斐迪南·馬西米連諾即位成為皇帝。.

新!!: 法国和法國武裝干涉墨西哥 · 查看更多 »

法國歷史

根据考古發现,法国曾誕生过舊石器時代的阿布维利文化,而巴士克人有可能為這些遠古居民的後裔。 最早記載關於高盧地區(即今法國)的人民的文獻資料是用希臘語寫成的。但這些修昔底德所寫,關於腓尼基殖民者在前600年左右建立馬薩利亞(Massalia,今马赛)的資料也只限於粗略的介紹,而沒有指出更明確的地理位置。 亚里士多德(蘇格拉底及柏拉圖的弟子,前384年-前332年)在他的作品中有提到「凱爾特人」的風俗,他們是來自隆河和阿爾卑斯山之間的凯尔特居民(κέλτοι)。亞里斯多德如同其他在羅馬人入侵以前的大多數古典時代史家,一再強調塞爾特人好戰的價值觀以及蠻族之風俗。他執筆的年代,正值塞爾特人大肆擴張,散佈直到多瑙河河口以及高卢最深處角落的每一片土地,這些間接的材料針對未來法國的部份非常少。.

新!!: 法国和法國歷史 · 查看更多 »

法國本土

法國本土(法語:France métropolitaine),或者国际法上称法国欧洲领土(Territoire européen de la France),是指法兰西共和国位于欧洲的部分。其包括了欧洲大陆部分以及如科西嘉岛的位于大西洋、地中海、英吉利海峡的岛屿,总面積达543,965平方公里。法國本土語言為法語,文字為法文,前三大城市分別為位居北部的首都巴黎、南部的馬賽、以及東部的里昂。地區最高點為勃朗峰(4817米),而最長河流為羅瓦爾河,長1020公里。.

新!!: 法国和法國本土 · 查看更多 »

法國政府

法蘭西第五共和國政府是由第五共和國的法國憲法確定的半總統制政府。國家自稱为「不可分割的、世俗的、民主的和社會的共和國」。憲法規定政府分為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分支,并聲稱法國是「由1789年宣言明確的人權和國家主權原則的連接體」。 國會包括國民議會和參議院,它负责制定并通过法規,并可就預算案做表决批准。国会可通過对政府正式質詢,并成立調查委員會来控制行政機構的行為。法規的合憲性由憲法委員會檢查,委員會成員由共和國總統、國民議會議長和參議院議長任命。 總統和由他任命的總理分享行政權。包括總理在内的整個內閣,可被國民議會(國會下議院)通過「不信任案」弹劾。 獨立的司法基於從拿破崙法典演變來的民法系統。它被分為司法分支(處理民事法律和刑事法律)和行政分支(處理對行政決定的申訴),每個分支都擁有自己的獨立的最高上訴法院:針對司法法院的翻案法院和針對行政法院的國務委员会。法國政府包括各種檢查權力濫用的機構和獨立機構。 法國是單一制國家。然而,各種法定區劃——大區、省和市鎮——有各種不同的來源,並且國家政府被禁止干擾它們的正常立法活動。 法國是歐洲煤鋼共同體,後來的歐洲聯盟的創建成員。因此,法國把它的部份主權移交給歐盟,如同由它的憲法所提供。法國政府因而必須遵守歐洲的條約、指令和規章。.

新!!: 法国和法國政府 · 查看更多 »

法國憲法

法国宪法 是以宪章和宪法等名义颁布并优先于其它任何层次法律(参考 法国法律中的标准层次 法语:)的用以组织法国历代及当代国家机关的一系列不同法律文本 。法国宪法不是纯粹的“实体法”或者“习惯法”,其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制度性实践,并且有时会有超越其自身法律文本的做法——例如,法国1875年宪法虽然赋予了法国总统极大的权力但在后来的法律实践中总统其实是一个虚职。.

新!!: 法国和法國憲法 · 查看更多 »

法兰克王国

法兰克王国(Regnum Francorum;royaume des Francs;意为“法兰克人的王国”)是5世纪至9世纪在西欧和中欧的一个王国,其疆域与罗马帝国在西欧的疆域基本相同。 法兰克王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其人民主要由民族大迁徙过程中从日耳曼尼亚迁入的民族组成。 罗马帝国灭亡后,法兰克王国在其存在的三个世纪中成为中欧最重要的国家,它当时是中欧的大国。在它瓦解后它的组成部分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法国、德国和其它一些小国家。统治法兰克王国的國王出自墨洛温王朝和卡洛林王朝,查理大帝统治时期它达到了其顶峰。.

新!!: 法国和法兰克王国 · 查看更多 »

法兰西堡

法兰西堡(法语:Fort-de-France),是法国海外地区马提尼克的首府,是当地重要的行政、军事和文化中心,同时也是小安的列斯群岛重要的商业城市和港口,2009年人口为88,440人。根据法国国家统计与经济研究所关于城镇单元的定义,2009年该城总人口130,822人。此外,以法兰西堡为中心,其城市圈还包括一些邻近市镇,如马提尼克-亚米-凯萨国际机场所在地勒拉芒坦(Lamentin),法属西印度群岛及圭亚那大学(Université des Antilles et de la Guyane)马提尼克校区所在地舍尔谢(Schœlcher),以及圣约瑟夫(Saint-Joseph)和Case-Pilote。都市圈的总人口达170,000人。 法兰西堡港内有法国海军基地。.

新!!: 法国和法兰西堡 · 查看更多 »

法兰西学术院

法兰西学术院(Académie française)是法國的一所學術機構,是法兰西学会(Institut de France)下属的五个学术院之一,是五个学术院中历史最悠久、名气最大的学术权威机构,當選法蘭西學院院士是極高的榮譽。.

新!!: 法国和法兰西学术院 · 查看更多 »

法兰西岛大区

#重定向 法蘭西島大區.

新!!: 法国和法兰西岛大区 · 查看更多 »

法兰西人

法兰西人是法兰西共和国的主体民族,欧洲的拉丁语民族之一。包括先辈居住在法国或后来并入法国的地区的人。.

新!!: 法国和法兰西人 · 查看更多 »

法兰西公学院

法兰西公学院(Le Collège de France),亦可称为“法兰西公开学术院”,是法国历史最悠久的学术机构,由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François I)成立于1530年,比法兰西学术院(L'Académie Française, 1635)早105年,比法蘭西學會(L'Institut de France, 1795)早265年。.

新!!: 法国和法兰西公学院 · 查看更多 »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法语:La Troisième République)是在1870年至1940年统治法國的政权,是首个穩固建立的共和政府。共和國採用議會制民主模式並在1870年9月4日成立,在第二帝國因普法战争的失败而倒台、巴黎公社被成功鎮壓后而建立。一直到1940年时,因为纳粹德国入侵法国而滅亡。第三共和虽然从未被认为能长期执政,但它正是法国经历八十多年的政权更替及动乱后,第一个长久而稳定的共和政权,并赢得法国人对共和政体的支持。.

新!!: 法国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 查看更多 »

法兰西第一帝国

法蘭西第一帝國(Empire français)是法國拿破崙一世建立的君主制國家,又稱為拿破崙帝國,並對19世紀初的歐洲大陸影響甚大。 1804年5月拿破仑称帝,1804年12月加冕,成为法国人民的皇帝(L'Empereur des Français),結束法国执政府的統治。第一帝国在对第三次反法同盟中取得胜利,击败奥地利、普魯士、俄罗斯、葡萄牙等国,其中包括奥斯特里茨战役(1805年)及弗里德兰戰役(1807年)等。欧洲战争于1807年7月,《蒂尔西特条约》的签订下結束。 法国对外的一连串战争称为拿破仑战争,把法国的影响力扩至整个西欧及波兰甚至整個歐洲。 1814年4月拿破仑第一次退位,后一度复位;1815年6月再次退位,第一帝国告終。.

新!!: 法国和法兰西第一帝国 · 查看更多 »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法蘭西第一共和國(République française)是法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国。歷經以下階段.

新!!: 法国和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 查看更多 »

法兰西第四共和国

法兰西第四共和国為1946年到1958年的法國共和政府。這段時期,法國實施議會制,該憲制與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第三共和相似,但也遭遇到相似的問題,比如內閣短暫及頻繁更換,政策計劃面對困難。 二戰後,臨時總統夏尔·戴高乐於1946年1月20日被迫辭職,他期待公眾的支持能夠讓他重新執政並推行其憲政理念。然而,立憲議會選擇由工人國際法國支部的古昂來取代他。同年議會提出兩個憲法草案交付公投,公投修改版以53%獲得通過。1958年由于阿尔及尔爆发骚乱以及在军队施压的情况下,法兰西第四共和国垮台并在戴高乐的带领下建立了法兰西第五共和国。.

新!!: 法国和法兰西第四共和国 · 查看更多 »

法兰西银行

法兰西银行(又稱法國中央銀行,法文:Banque de France)是法国的中央银行。 法兰西银行于1800年1月18日由时任第一执政的拿破仑·波拿巴建立,其最初成立的目的是负责纸币的发行,帮助法国经济摆脱法国大革命带来的萧条。 自1806年起,法兰西银行的总部设在巴黎1区弗里利埃路(rue de la Vrillière)原图卢兹伯爵官邸内。 法兰西银行是欧洲中央银行系统(ESCB)的成员,参与欧洲统一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新!!: 法国和法兰西银行 · 查看更多 »

法兰西艺术院

法兰西艺术院(Académie des Beaux-Arts)是法兰西学会5个院之一,是法国艺术界的权威机构。 法兰西艺术院创建于1803年,是由三个院合并而成的,包括1648年创建的“法兰西绘画雕塑院”;1669年创建的“法兰西音乐院”和1671年创建的“法兰西建筑院”。.

新!!: 法国和法兰西艺术院 · 查看更多 »

法国24

#重定向 法蘭西24.

新!!: 法国和法国24 · 查看更多 »

法国大学列表

法国共有3500所公立或私立的高等教育院校:其中有包括83所综合大学、224所工程师学院、220所工商管理学院、120所艺术院校、20所建筑学院及3000所其他类院校。.

新!!: 法国和法国大学列表 · 查看更多 »

法国大区

大区(région),是法国行政区划的第一级单位,下分为省。法国共有18个大区,其中13个位于法国本土(其中科西嘉地位较特殊,称为“地方行政区域”collectivité territoriale),其余5个则位于海外。 一些法语系国家,如马里,一级行政区也称作大区(région)。.

新!!: 法国和法国大区 · 查看更多 »

法国大革命

法国大革命(Révolution française, 1789年-1799年)是法國的一段社會激進與政治動盪的時期,對於法國歷史以及全歐洲都留下深刻廣泛影響。法国政治体制在大革命期间发生了众多转变:统治法国多个世纪的绝对君主制與封建制度在三年内土崩瓦解,过去的封建、贵族和宗教特权不断受到左翼政治團體、平民和鄉村農民的冲击,传统君主制的階層觀念、貴族以及天主教會統治制度被自由、平等、博愛等新原則推翻。整個歐洲的皇室因而心生恐懼,因此在1814年發起反法討伐,並成功恢復君主制,但很多重大改革已成永久。革命導致各界對立,特別是共和派和保皇派在往後長達二百年的政治對立。 面對財政危機,越來越多的法國平民被國王路易十六強加稅賦,以及教士貴族之輩的壓榨激怒。這種不滿與蓬勃發展的啟蒙思想所結合,助長激進的情緒,終於使得法國大革命在1789年5月的三級會議中爆發。革命的第一年,第三等级的民眾在6月发表网球場宣言,7月14日發生攻佔巴士底監狱事件,於8月進行的凡尔赛妇女运动迫使法国王室在10月从凡尔赛返回巴黎。接下來的幾年則由不同的立法會議及跟右翼的君主制擁護者鬥爭主導。 1792年9月22日,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路易十六在次年被推上斷頭台。不断出现的外部压力在法国革命中成為主导,法国大革命战争从1792年开始,这次战役為過去一个世纪以来法国首次胜利,并使法国间接控制意大利半岛和莱茵河以西的土地。在国内,派系斗争及民众情绪的日益高涨导致1793年至1794年恐怖统治的产生。罗伯斯庇尔和雅各宾派覆亡以後,热月党人建立督政府,于1795年掌权,直至1799年拿破仑執政後結束。 法国革命中拉开现代社会的帷幕,共和国的成长、自由民主思想的传播、现代思想的发展以及各国之间大规模战争都成為革命的标志。作为近代伟大民主革命而受到赞扬的同时,法国大革命也因期间一些暴力专政行为而为人诟病。革命随后导致拿破崙戰爭、两次君主制复辟以及两次法国革命。从法国大革命开始(1789年)直至1870年,法国在先后兩次共和国政府、君主立宪制及帝国政權下交替管治。 历史学家《旧制度与大革命》的作者托克维尔认为,1789年法国革命是迄今为止最伟大、最激烈的革命,代表法国的“青春、热情、自豪、慷慨、真诚的年代”。它是一场社会政治革命,符合当时欧洲的需要,其作用是废除若干世纪以来统治欧洲和法国的封建制度。它不仅要改变旧政權,更要废除旧的社会形式,因此需要同时改變所有既存的权力机构,毁灭所有公认的影响,祛除种种传统,更新风尚与习惯。和等西方学者认为,法国大革命受到激进主义思潮影响。.

新!!: 法国和法国大革命 · 查看更多 »

法国大革命战争

法国大革命战争()指的是1792年到1802年间新建立的法兰西共和国和反法同盟之间的一系列戰爭。法國大革命战争在军事史上有重大意义,是历史上的第一场“现代战争”。在民族主义激励下的法国公民组成的軍隊打败了歐洲各国的职业军人,显示了民族主義和徵兵制相结合的巨大威力。法國軍队开创了以普遍征兵制,就地补给制和多兵种合成编制为核心的现代军事体制,成为现代军事体制的先导。新兴的民族主义和军事制度,随着拿破仑战争传遍了欧洲,彻底改变了人类战争的形态,使得席卷全民的残酷的世界大战成为可能。.

新!!: 法国和法国大革命战争 · 查看更多 »

法国天主教主教座堂列表

以下是法国境内所有天主教主教座堂的列表,包括共主教座堂和过去的主教座堂。.

新!!: 法国和法国天主教主教座堂列表 · 查看更多 »

法国外籍兵团

外籍兵團(Légion Étrangère),為法國的正規部隊。自1831年,路易-菲利普一世批准建立至今。外籍兵團曾參與法國大小戰事,擁有相當重要的功績。軍團成員以招募外籍人士為主,但法國公民仍可以(文書上的)外國人身分加入。外籍人士在服務滿五年以後可以申請法國國籍,在確認受到足夠同化後便可取得國籍。不願意放棄原有國籍者,在契約結束後也可以得到法國居留權。 19世紀時兵團主要的工作是保護法國的海外殖民地,不過也參加過普法戰爭。而在歷史超過150年的今天,軍團已經成為法國軍隊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軍團總共為存在於法國的三個共和國和一個帝國服務過,參與過兩次世界大戰與其他中小戰爭,見證徵兵制的興衰,以及法國殖民地帝國的建立與坍塌。.

新!!: 法国和法国外籍兵团 · 查看更多 »

法国宗教战争

法国宗教战争(Guerres de religion),又名胡格诺战争,是发生在1562年-1598年间法兰西王国国内的内战和民众骚动事件,内战双方为罗马天主教廷和胡格诺派(加尔文派)新教徒。战争进行了连续八次,对当时的法国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据估计在当时三百万民众死于战乱及战争带来的饥荒和瘟疫,在宗教战争中仅次于造成八百万人丧生的三十年战争。.

新!!: 法国和法国宗教战争 · 查看更多 »

法国圣雅各伯朝圣之路

1998年,法国境内的若干地点以法国的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之路(Chemins de Compostelle en France)的名称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这些地点均位于前往西班牙西北部城市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朝圣的聖雅各之路(Camino de Santiago)上,以下是这些地点的详细列表:.

新!!: 法国和法国圣雅各伯朝圣之路 · 查看更多 »

法国农业信贷银行

法国农业信贷银行(Crédit Agricole)为法国第二大,全球第十二大银行集团。截至2014年,它旗下的资产总值达2.3万亿美元,下设巴黎、伦敦、米兰、香港、新加坡及东京6个地区管理中心。法国农业信贷银行曾经为英吉利海峡跨海隧道工程、巴黎迪士尼乐园等大型项目提供融资服务。.

新!!: 法国和法国农业信贷银行 · 查看更多 »

法国内政部

法国内政部(Ministre de l'Intérieur,;全名:(内政、侨务、领地与移民部)),法国政府内阁的主要部门之一。法国内政部总部位于博沃广场,爱丽舍宫对面。现任内政部长为。.

新!!: 法国和法国内政部 · 查看更多 »

法国兴业银行

法国兴业银行(Société Générale,簡稱法興,)是法国银行业三巨头之一,另两个为法国巴黎银行(BNP Paribas,又名“巴黎国民银行”)和法國農業信貸銀行(Crédit Agricole),全称为“法国促进工商业发展总公司”,创建于1864年5月。总部设在巴黎。公司的股票分别在纽约及巴黎的证券市场上市交易。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投资银行。.

新!!: 法国和法国兴业银行 · 查看更多 »

法国国家公园列表

法国国家公园列表,是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境内以及海外属地组成的国家公园系统。每年有大约七百万游客参观法国的国家公园。.

新!!: 法国和法国国家公园列表 · 查看更多 »

法国国家统计与经济研究所

法国国家统计与经济研究所(法语: Institut National de la Statistique et des Études Économiques, ,缩写为INSEE),为法国的一家从事统计、经济研究的国家研究机构。法国国家统计与经济研究所成立于1946年,总部位于巴黎。.

新!!: 法国和法国国家统计与经济研究所 · 查看更多 »

法国国家铁路

法國國家鐵路公司(Société nationale des chemins de fer français,簡稱SNCF、法鐵、法國國鐵,為法国最大的国营公司之一,也是歐盟區內仅次于德国铁路 (DBAG) 的第二大铁路公司,總部位於圣但尼市。法鐵負責法國國有鐵路的經營。法鐵在全球120個國家有營業,員工超過160,000人,32,000公里的鐵路線,包括1,850公里的高速鐵路線,14,800公里的電氣化鐵路網絡,每天約14,000次列車在營運。 法國國鐵集團其餘的業務有道路貨物運輸、道路旅客運輸、海港鏈接、基礎設施工程、商業旅游、网上售票、參股其他公司等等。2011年,國鐵集團的总營業額為326億歐元(其中23 %在國外),員工總數245,090人。現任集團主席是紀堯姆·佩皮(Guillaume Pépy)。.

新!!: 法国和法国国家铁路 · 查看更多 »

法国国防部

#重定向 法國軍隊部.

新!!: 法国和法国国防部 · 查看更多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Radio France Internationale, RFI)简称法广,前身是1931年成立的法国殖民地电台,当时是作为法国广播的一部分,为法属赤道非洲而服务的传媒。1938年更名为“巴黎-世界电台”。1975年,巴黎-世界电台更名为法国国际广播电台,隶属法国广播集团(Groupe Radio France)。1986年,法国国会通过一个新的法律,允许法广独立于法国广播之外运营,随后发展成为了一个国际广播集团。目前该集团旗下有数间电台,包括法国国际广播电台、蒙特卡洛中东电台(RMC Moyen-Orient)、巴黎-里斯本电台(Paris Lisbonne)、法广-索菲亚电台(RFI Sofia)以及设在罗马尼亚的法广-三角洲电台(Delta RFI)。 法广是在法国外交部的预算和赞助下运营,它用多种语言向全世界广播,其中包括法语、英语、法语(非洲地区)、斯瓦希里语、豪萨语、罗马尼亚语、波斯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葡萄牙语(巴西)、俄语、柬埔寨语、越南语、华语。其中德语、阿尔巴尼亚语、波兰语、阿拉伯语、保加利亚语广播已于2009年停播,老挝语节目于2010年2月1日停播。法广的英语广播是每天五个半小时。.

新!!: 法国和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 查看更多 »

法国国旗

法国国旗是一面从左至右蓝、白、红色垂直排列的三色旗。法国人称之为:.

新!!: 法国和法国国旗 · 查看更多 »

法国科学院

法国科学院(Académie des sciences)是法兰西学会下属的五个学院之一。它集中了最出色的法国科学家和与法国有联系的外国科学家。与中国科学院不同,法国科学院不设研究机构。.

新!!: 法国和法国科学院 · 查看更多 »

法国空军

法国空军(法语:Armee de l 'Air,簡稱ALA,英语:French Air Force)是法国武装部队的空軍。它在1909年成立,初名「航空勤務隊」,當時是隶属於法国陆军,于1933年成为一个独立的军事部门。法国空军目前为欧洲规模最大的空军,其操作的机种多达658架。.

新!!: 法国和法国空军 · 查看更多 »

法国网球公开赛

法国网球公开赛(Les internationaux de France de Roland-Garros,French Open)是5月中到6月初在法国巴黎举行的一項网球大滿貫赛事。法网固定在著名的罗兰·加洛斯球场举行,是每年繼澳網之後,第二個登場的大滿貫系列賽,也是网球红土赛事里的至尊荣誉。相較於其他大滿貫賽,法網的最大特色在於泥地球場的慢速性質,利於底線對抗。此外,單打比賽進入決勝盤時,不以搶7(tiebreak)定輸贏,3、4個小時的比賽用時相當常見,故被認為是最需要體力以及過人毅力的一項網球賽事。.

新!!: 法国和法国网球公开赛 · 查看更多 »

法国电力公司

法国电力公司(Électricité de France S.A.,缩写: EDF)是法国的公用电力公司,由法国国家拥有大部分。总部设在法国巴黎,在2010年它有€652亿的收入,法国电力公司的经营120+ GW的发电容量,在欧洲,南美,北美,亚洲,中东和非洲多元化的投资组合。 法国电力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力生产商。在2011年,它生产了22%的欧盟电力,主要来自核电:.

新!!: 法国和法国电力公司 · 查看更多 »

法国电视二台

法国电视二台(France 2)是法国国营的电视台公共频道,与法国电视三台,法国电视四台,法国电视五台一样,隶属于国有的法国电视台集团。法国电视台也参与运营ARTE、欧洲新闻台等有线/卫星主题频道的运作。 法国电视二台最先是法国电台电视播放有限公司(RTF)的下属频道。1963年12月21日起正式开播。当时的名称是RTF法国电视二台。最初是黑白电视频道,1967年10月1日14时15分起,转为彩色频道,是法国首个彩色电视频道——法国电视一台直到数年后才转用彩色。2008年4月7日开始,法国电视二台转用16比9宽频播放。同时开始使用模拟频道和数字频道同时播放。同年,高清版本也开始播放。.

新!!: 法国和法国电视二台 · 查看更多 »

法国荣誉军团勋章

#重定向 法國榮譽軍團勳章.

新!!: 法国和法国荣誉军团勋章 · 查看更多 »

法国行政法院

法国行政法院是法国司法机构的一个分支,专门处理以政府为被告的诉讼。它包括很多下属机构,其中最高级别的是法国国家行政法院。 Category:法国法院 Category:行政法院.

新!!: 法国和法国行政法院 · 查看更多 »

法国高速列车

法國高速列車(Train à Grande Vitesse,意為「高速度列車」),通稱TGV,是由阿爾斯通公司與法國國家鐵路公司設計建造、並由後者負責運營的高速鐵路系統。1981年,TGV在巴黎與里昂之間開通,如今已形成以巴黎為中心、輻射法國各城市及周邊國家的鐵路網路。2007年4月3日,TGV以574.8公里的時速創造了輪軌列車的最快紀錄。同時,TGV也是世界上定期輪軌客運列車中平均速度最快的。“TGV”是法鐵的註冊商標。 TGV最初的成功促進了鐵路網路的擴張,多條新線路在法國南部、西部和東北部建成。隨著TGV的成功,法國的鄰國例如比利時、義大利、西班牙和德國也紛紛效仿,分別建立起了各自的高速鐵路系統。TGV通過法國鐵路網路與瑞士相連,通過西北高速列車鐵路網路與比利時、德國和荷蘭相連,通過歐洲之星鐵路網路與英國相連。 TGV普通列車的商業運行速度可以達到320Km/H,經過特殊改造的列車在測試中速度更是高達574.8Km/H,創下全球鋼軌鐵路列車的最快紀錄。一般行駛時速則為250公里。.

新!!: 法国和法国高速列车 · 查看更多 »

法国议会

法国议会(Parlement français),也是法国国会,是法国政府里面审议和制定法律的立法機關,目前实行两院制並由以下兩部分組成:.

新!!: 法国和法国议会 · 查看更多 »

法国足球甲级联赛

法國足球甲級聯賽(Championnat de France de football Ligue 1,法語常簡寫為 Ligue 1 或 L1,中文簡稱「法甲」)是法國最高級別職業足球聯賽,由法國足球總會(Fédération Française de Football)所組織。法國足協組織的職業聯賽稱為法國職業足球聯賽(Ligue de Football Professionnel),分為兩個級別:分別是甲级聯賽(Championnat de France de football Ligue 1)和乙级聯賽(Championnat de France de football Ligue 2)。除了職業聯賽以外,法國足協尚組織半職業的丙级聯賽和其他級別聯賽,以及女子足球聯賽。.

新!!: 法国和法国足球甲级联赛 · 查看更多 »

法国葡萄酒

法国葡萄酒是指法国出产的葡萄酒。法国是世界著名的葡萄酒产地,其生产葡萄酒的历史悠久。.

新!!: 法国和法国葡萄酒 · 查看更多 »

法国民法典

《法国民法典》(Code civil des Français,又称《拿破仑法典》),是法国民法的法源中最重要的一部法律。1804年的《法国民法典》曾名为《拿破仑法典》,但1870年以後,人們一直称之为《民法典》。.

新!!: 法国和法国民法典 · 查看更多 »

法国法郎

法國法郎(符号:₣,简写为FF或F),曾是法国以及摩纳哥和安道尔的流通货币。现在,这些国家也都已经转用欧元。因為法語的讀法,書寫時法郎的符號習慣放置在數字之後(如22F96)。.

新!!: 法国和法国法郎 · 查看更多 »

法国最美丽的村庄

法国最美丽的村庄(法文:Les plus beaux villages de France)是法国的一个民间组织。1981年,法国利穆赞大区科雷兹省Collonges-la-Rouge村村长夏尔·塞拉克(Charles Ceyrac)在浏览《读者文摘》的一本画册时受到启发,认为有必要将法国景色优美、建筑独特的村庄罗列出来,既利于保护,也可以为游人提供指南。次年3月6日,在其它66个村长的支持下,成立了该协会。凡符合以下標準的法國村莊都可以向該協會提出入選申請:1.

新!!: 法国和法国最美丽的村庄 · 查看更多 »

法国最高行政法院

在法国,法国最高行政法院(Conseil d'État)是法国中央政府的一个机构,它作为最后诉诸对象的行政法院为行政分支提供法律建议和法案。它主要由高级法律官员组成。.

新!!: 法国和法国最高行政法院 · 查看更多 »

法国海外省和海外领地

#重定向 法国海外部分.

新!!: 法国和法国海外省和海外领地 · 查看更多 »

法国海外领地

#重定向 法国海外部分.

新!!: 法国和法国海外领地 · 查看更多 »

法国文艺复兴

法国文艺复兴是在15至17世纪早期法国的文化和艺术运动。这个时期与泛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有关,“文艺复兴”这个词首次由法国历史学家朱尔斯.米什莱(Jules Michelet)提出以用来定义欧洲的艺术和文化的"重生"。 值得注意的是,法国文艺复兴的发展的包括传播人道主义、早期 地理大发现(例如  乔瓦尼·达韦拉扎诺(Giovanni da Verrazzano) 和 雅克·卡蒂埃(Jacques Cartier)发现的 新法兰西);印刷、 建筑、绘画、雕塑、音乐、 科学 和 文学等领域的新的技术和艺术形式的发展;以及编写社交性,礼节和话语的新规则。 法国文艺复兴在传统上是指1494年法国入侵意大利,经历查理八世,直到1610年亨利四世去世的这段时期。 与文艺复兴时期相关的一些艺术,技术或文学发展也较早的传播至法国 (例如,通过勃艮第法院或阿维尼翁的教皇法院);然而,14世纪的黑死病和百年战争使得法国直到15世纪末期之前一直在经济和政治上处于弱势。 法国的弗朗西斯一世(1515年至1547年)和他的儿子亨利二世(1547年至1559年)的统治时期通常被认为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顶峰。 “文艺复兴”这个词是一个法语单词,它的英文直译是“重生”。这个词最早是由法国历史学家儒勒·米什莱(Jules Michelet,1798-1874)在他1855年的作品“法国历史”(法国史)中使用和定义的。 儒勒·米什莱(Jules Michelet)将法国16世纪的文艺复兴定义为欧洲文化历史的一个时期,代表了对中世纪的一次突破,对人类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产生了现代性的理解。 作为一位法国公民和历史学家、米什莱还把文艺复兴作为一个法国运动。Brotton, J., The Renaissance: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2006.

新!!: 法国和法国文艺复兴 · 查看更多 »

法国总理

法国总理(Premier ministre français),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政府首脑。在法兰西第三、第四共和国时期,政府首脑称作“部长会议主席”(Président du Conseil des Ministres,简称会议主席,Président du Conseil)。 总理向法国总统提交内阁名单。总理的法令及决定,与几乎所有的行政决策都受到行政法院监督。只有几种法令需听从国务委员会的建议。 总理为政府辩护,与作出预算选择。辩护力度取决于总统与他是否同一政党。.

新!!: 法国和法国总理 · 查看更多 »

法国总统

法蘭西共和國總統(Président de la République française),簡稱法國總統,是法国的國家元首。總统是國家元首和武裝部隊最高司令。 現時的法國是第五共和,根據1958年的《法國憲法》,法國總统與總理領導的內閣執掌行政權,由全體法國合資格選民直接選舉產生,任期5年(2002年前任期為7年),可連選連任一次。 另根据安道爾公國憲法,法國總统也是安道尔國家元首安道爾大公兩位大公之一(另一位是天主教烏赫爾教區主教)。.

新!!: 法国和法国总统 · 查看更多 »

法西战争

#重定向 法西战争 (1635年).

新!!: 法国和法西战争 · 查看更多 »

法規

法規(Statute)是由立法機關正式明文寫成的律例,用以管治國家、城市或地方。一般而言,法規的作用在於命令或禁止一類事物、或用作頒布一項政策。法規一詞通常用以區別立法機關參照由法院判定的判例法以及由行政機關頒佈的規例而制定的法律。法規有些時候會被稱為法例或「黑體字法」。作為法律的其中一個來源,法規也常被視作主要法源(相對於次要法源)。理想而言,所有法規都應該與一地的根本法律(如憲法)一致。 法規也是與普通法形成對比的。除非另有訂明,法規一般在獲得通過的時候,就獲得它享有的效力。法規大致可分為以下數類:公共或私人、解釋性或補救性、以及永久性或臨時性。臨時性法規在制定的時候,通常會訂明其時效,法規會在時效屆滿時失效,或在時效屆滿前被撤銷。永久性法規沒有訂明時效,因此也就沒有時效限制;不過,若果一條法規是由另一條臨時性法規規範,而有關法規本身卻沒有列明時效,該法規仍舊會隨著具規範性的臨時性法規因時效屆滿而相繼失去效力。 在某些國家,法規在成為法律以前,須先獲得政府內的最高行政當局同意,最終收錄成為法典的一部份。在不少國家,法規會收錄到法典內,並按不同的主題分類(稱為法典化),《美國法典》就是一個例子。.

新!!: 法国和法規 · 查看更多 »

法语

法語(le français 或 la langue française)属于印欧语系罗曼语族,法語是除英語、西班牙語和阿拉伯語之外最多國家的官方語言也是聯合國工作語言之一,法語也是聯合國、歐盟、北約、奧運會、世貿和國際紅十字會等的官方語言及正式行政語言。法語在11世纪曾是除了中古漢語以外,當時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現時全世界有約一億人将法语作为母语,另有2.8億人使用法语(包括把它作为第二语言的人);这些数字目前仍在增長中,尤其是在非洲大陸。法語被广泛使用,其程度位居世界第二,僅次於英語。法国法语和魁北克法语是世界上最主要的两大法语分支,尽管它们從同一法语方言分化而成,但以两者互相溝通时则会有障礙,这是因為兩者在發音以及少数语法上有所区别。.

新!!: 法国和法语 · 查看更多 »

法郎

法郎(Franc,簡寫:)是貨幣的一種。可以指以下貨幣:.

新!!: 法国和法郎 · 查看更多 »

法蘭克人

法兰克人(Franci 或 gens Francorum,Franks)是对历史上居住在莱因河北部法兰西亚(Francia)地区的日耳曼人部落的总称。.

新!!: 法国和法蘭克人 · 查看更多 »

法蘭索瓦·杜魯福

法蘭索瓦·羅蘭·杜魯福(François Roland Truffaut,),法國著名導演,法國新浪潮(電影創作流派)的代表之一,「作者電影」的提倡者和佼佼者,與法國另一名導尚盧·高達並列,在国际影坛享有盛誉。 杜魯福因為逃學,14歲便失學要到工廠工作。少年時他已經熱愛電影,曾舉辦小型電影放映活動導致欠債,16歲時被送進不良少年教養所,後來由安德烈·巴贊保釋,並把他領進了影評的園地,巴贊成為他的精神導師,也深深影響他在電影方面的觀念。1951年巴贊創辦《電影筆記》,其後杜魯福加入撰寫影評,被認為是巴黎最尖刻的評論人。 1955年拍攝了首部短片《探訪》,其後曾任意大利導演羅塞里尼的助手。1957年,杜魯福撰文預告了「第一人稱」影片的到來。1959年首部長片《四百擊》旋即奪得康城影展最佳導演獎,影片以--(Antoine Doinel,由尚-比埃·里奧釋演)為主角,充滿自傳性質,連同《二十歲之戀》、《》、《床地風雲》、《愛情逃跑》組成--五部曲。 他又擅長實踐巴贊的「長鏡頭」理論,故事題材豐富多采、內容各異;尤能拍攝景致怡人、風格清新的法式風格文藝愛情電影,令各國影迷感動回味再三至今。 杜魯福1984年罹患腦癌病逝,共有二十一部長片、四部短片導演作傳世。.

新!!: 法国和法蘭索瓦·杜魯福 · 查看更多 »

法蘭西共和國臨時政府

法蘭西共和國臨時政府(法语:Le Gouvernement provisoire de la République française,简称GPRF)是指自1944年至1946年管理法國(国号为法兰西共和国)的临时政府。 1944年6月3日,(Comité français de la Libération nationale,简称CFLN)宣佈成立臨時政府。在1944年夏解放巴黎後,這個政府接管了法國並由戴高樂統領。 臨時政府由共產主義者、社會主義者及戴高樂主義者組成,均曾參與對抗納粹德國的侵略。臨時政府將許多在維琪政權時期所制定的法律變成無效,並宣佈維琪政權為非法。1946年1月20日,由於與共產黨人不合,戴高樂辭去總統一職。 法蘭西共和國臨時政府是1944年至1946年之間的過渡政府。1940年,法國由貝當所建立的維琪政權所管治,1944年諾曼第登陸後,巴黎被光復,維琪政權瓦解。政權交由戴高樂所領導的臨時政府。臨時政府最終由1946年的法蘭西第四共和國繼承。.

新!!: 法国和法蘭西共和國臨時政府 · 查看更多 »

法蘭西王國

法蘭西王國(Royaume de France)為西歐的一個君主制國家,存在時間為987年至1792年,並在1814年至1815年及1815年至1848年間復辟。 987年,法蘭西公爵雨果·卡佩被貴族推舉為法蘭克人的國王,建立卡佩王朝,歷史學家視之為法蘭西王國的開端,但是自雨果.卡佩至路易七世諸王仍然稱自己是法蘭克人的國王,腓力.奧古斯都是第一個使用法蘭西國王頭銜的君主。直至1789年,法國爆發大革命,1792年國王路易十六被處死,進入恐怖時代及拿破崙的第一帝國時代。1814年,法蘭西的王權復辟,直至1848年,由拿破崙三世建立的第二共和推翻王室統治,法蘭西的王政時代才宣告結束。整個王國共經歷了四個王朝,分別是卡佩王朝(Capétiens)、瓦盧瓦王朝(Valois)、波旁王朝(Bourbon)及奧爾良王朝(Orléans)。法蘭西王國是歐洲最早發展封建制度的國家。.

新!!: 法国和法蘭西王國 · 查看更多 »

法蘭西第二帝國

法兰西第二帝国又简称为第二帝国(法语:Second Empire),是波拿巴家族的路易-拿破仑·波拿巴在法国建立的君主制政权(1852-1870年),后于法兰西第二共和国而先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新!!: 法国和法蘭西第二帝國 · 查看更多 »

法蘭西第二共和國

法蘭西第二共和國,简称第二共和,是1848年11月4日到1852年12月2日间统治法国的共和政体。1848年法國二月革命爆發。二月革命成功後,七月王朝崩溃,資產階級取得政權,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共和國,后被法蘭西第二帝國取代。 在法国历史上,第二共和是存在时间最短的政权和政体。它是最后一个经暴力革命建立的政权,期间男性公民的普选权首次得到确认,奴隶制度也被正式完全废除。.

新!!: 法国和法蘭西第二共和國 · 查看更多 »

法蘭西第五共和國

法兰西第五共和国(Cinquième République / Ve République)是法國現行共和政體制度的政權,在1958年10月4日由夏爾·戴高樂主導的法國第五共和憲法施行後建立。相較於第四共和,第五共和削弱了議會的權力,同時增加了總統的權力。.

新!!: 法国和法蘭西第五共和國 · 查看更多 »

法蘭西體育場

法蘭西體育場(Stade de France),位於法國首都巴黎市郊的聖丹尼,是一個多種用途的大型運動場地,可容納8萬名觀眾。球場是為1998年世界盃足球賽而興建,1998年7月12日,法國在世界盃決賽以3-0擊敗巴西,在主場取得首次世界盃冠軍。2003年則曾舉辦世界田徑錦標賽,另外2024年巴黎奧運的主場館也暫定在法蘭西體育場。 法蘭西體育場落成後,一直作為法國國家足球隊的主場,舉行包括世界盃外圍賽、歐洲國家盃外圍賽等賽事,同时也被用于举办每赛季的法国杯和法国联赛杯决赛,2006年亦被用作歐洲冠軍聯賽的決賽舉行場地,但球場並沒有被-zh-hans:法国足球甲级联赛; zh-hk:法國甲組足球聯賽;-球會用作主場用途。巴黎的主要球會-zh-hans:巴黎圣日耳曼;zh-hk:巴黎聖日門;zh-tw:巴黎聖日耳曼;-,採用巴黎市內的王子公園體育場作為主場。2016年6月10日及7月10日會在該球場舉行歐洲國家盃揭幕戰及決賽,為歐洲國家盃史上首個同時舉行揭幕戰及決賽的球場。.

新!!: 法国和法蘭西體育場 · 查看更多 »

法蘭西殖民帝國

法蘭西殖民帝國是指法國在17世紀至1960年代控制的諸多殖民地。在19至20世紀初,它成為了僅次大英帝國的第二大殖民帝國。在1919至1939年这个巅峰时期,它横跨了1234.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如果把法国本土也计算在内的话,它的面积就达到1289.8万平方公里,占世界土地总面积的8.6%。這些殖民地在20世紀陸續獨立後,到了今天只保留了分佈在北大西洋、加勒比海、印度洋、南太平洋及北太平洋中百多個不同的島嶼及群島,以及法属南方和南极洲领地,總面積只有12.315万平方公里,只是1939年所擁有土地面積的1%,其總人口只有154,300人。.

新!!: 法国和法蘭西殖民帝國 · 查看更多 »

法治

法治(rule of law)是与人治相对立的一个概念。法治指以民主为前提和基础,以严格依法管治国家为核心,以制约权力为关键的社会管理机制、社会活动方式和社会秩序状态。法治意味着每个人都受到法律的约束,包括立法者、行政官员和法官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has defined "rule of law" this way: The authority and influence of law in society, esp.

新!!: 法国和法治 · 查看更多 »

法新社

法国新闻社(L'Agence France-Presse),简称法新社(AFP),是全球第一家通讯社,同时也是法国最大的通讯社,世界第三大通讯社,在美联社和路透社之后。 法新社总部设在巴黎,在约110个国家设有办事处,它通过法语、英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德语和葡萄牙语向全世界发布消息。.

新!!: 法国和法新社 · 查看更多 »

洛可可

洛可可風格起源於18世紀的法國,最初是為了反對宮廷的繁文縟節​​藝術而興起的。洛可可Rococo這個字是從法文Rocaille和coquilles合併而來。 Rocaille是一種混合貝殼與小石子製成的室內裝飾物,而coquilles則是貝殼。洛可可後來被新古典主義取代。.

新!!: 法国和洛可可 · 查看更多 »

洛林

洛林(Lorraine;Lothringen)是法国東北部大區,北鄰比利時、盧森堡及德國。面积23,547km²,人口2,310,376。下轄默爾特-摩澤爾省(54)、默茲省(55)、摩澤爾省(57)、孚日省(88),首府梅斯,历史上的首府曾为南锡。 2016年1月1日起,阿爾薩斯、香檳-阿登和洛林等三個大區合併成大東部大區。.

新!!: 法国和洛林 · 查看更多 »

洛桑

洛桑(法語:Lausanne,国际音标:)是瑞士法语区城市,位于萊芒湖(法语:Lac Léman)北岸,与法国城市埃维昂莱班隔湖相望,北面是侏罗山脉。洛桑位于日内瓦东北约62公里处,是瑞士联邦沃州和首府,同時也是大洛桑都會區核心城市、瑞士第五大城市。洛桑與鄰近的日內瓦一樣,是许多著名的國際組織例如國際奧委會等的總部所在地,因此也称为“奥林匹克首都”。洛桑境內的洛桑管理學院亦是世界一流的著名學府與研究機構。洛桑也位于瑞士酿酒区的中心位置。另外,位于洛桑的洛桑联邦理工學院是瑞士两所联邦理工學院之一。.

新!!: 法国和洛桑 · 查看更多 »

洛泰尔一世 (中法兰克)

洛泰尔一世 (德语: Lothar, 法语: Lothaire, 意大利语: Lotario),意大利国王 (818年 – 855年) 和神圣罗马皇帝 (840年 – 855年),是皇帝虔诚者路易和他的妻子——埃斯拜公爵Ingerman的女儿——埃斯拜的埃芒加德的长子。他领导了他的同母兄弟丕平一世和日耳曼人路易反对他们的父亲的叛乱,以抗议他试图让他们的异母兄弟秃头查理也继承法兰克王国的一部分;此后兄弟们之间的斗争导致了整个帝国的分裂,并奠定了今天的法国和德国的基础。 他的王国分给了他的三个儿子 — 长子路易二世接受了意大利和皇帝称号,次子洛泰尔二世接受了洛泰尔尼亚;小儿子查理接受了普罗旺斯。.

新!!: 法国和洛泰尔一世 (中法兰克) · 查看更多 »

液化石油气

液化石油氣(英文:Liquefied Petroleum Gas;簡稱LPG)是烴類混合物氣體,在加熱器和交通工具中作為燃料,而且正在越來越多地替代氯氟碳化合物作為氣溶膠噴射劑和制冷劑,以減少對臭氧層的破壞。 液化石油氣是丙烷和丁烷的混合物,通常伴有少量的丙烯和丁烯。一種強烈的氣味劑乙硫醇被加入液化石油氣,這樣石油氣的泄漏會很容易被發覺。液化石油氣是在提煉原油時生產出來,或是從石油或天然氣開采過程中揮發出來的氣體。 石油氣將在室溫,6個大氣壓的條件下液化,因此可以裝入壓力鋼瓶。通常液化石油氣只充滿容量的85%,這樣可以給鋼瓶受熱時的氣體膨脹留出空間。液化石油氣的膨脹比約為250:1。 現在液化石油氣提供美國能源的3%。.

新!!: 法国和液化石油气 · 查看更多 »

混合经济

混合經濟體系是指混合了傳統經濟體系、計劃經濟體系以及市場經濟體系的經濟體系,以解決三個基本的經濟問題:生產什麼、怎樣生產、為誰生產。建立于混合经济上的国家称之为混合政治经济国家。主张对市场进行适度的政府干预。.

新!!: 法国和混合经济 · 查看更多 »

温室气体

温室气体(Greenhouse Gas, GHG)或稱溫室效應氣體,是指大气中促成温室效应的气体成分。自然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CO2)大約佔26%,其他還有臭氧(O3)、甲烷(CH4)、氧化亞氮(又稱笑氣,N2O)、以及人造溫室氣體氫氟碳化物(HFCs,含氯氟烴HCFCs及六氟化硫SF6)等。 縱使大部分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的碳循環中拿走,自從工業革命起人類燃燒化石燃料仍然導致大氣層內二氧化碳濃度由280ppm上升至400ppm。.

新!!: 法国和温室气体 · 查看更多 »

温州市

温州市(普通话发音:Wēnzhōu,温州话发音:,浙南闽语发音:Vo'e Jeu)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浙江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浙江省东南部,瓯江下游南岸,为沿海港口城市,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沿海開放城市,古称瓯。舊城為東晉著名學者郭璞根據風水思想而建。当时,郭璞登上南岸的西郭山,见数峰错立,状如北斗,華蓋山鎖“北斗之口”,以此設計溫州城。故而溫州有“山如北斗城似锁”之美称,別稱“斗城”。传说筑城时,有白鹿衔花而过,人们视为瑞兆,故温州又別稱“鹿城”。是浙江第三大城市。全市总面积12,065平方公里,辖海域1.1万平方公里,2016年末全市户籍人口818.2万人,常住人口917.5万人,为浙江省人口最多的地级市,年末市区户籍总人口168.04万人(含洞头区)。.

新!!: 法国和温州市 · 查看更多 »

温带

溫帶(Temperate climate、Gemäßigte Zone、Climat tempéré),在地理學上,是位於亚熱帶和極圈之間的气候带。北半球溫帶區的範圍是從北緯23.5°的北回歸線到北緯66.5°的北極圈之間。南半球溫帶區的範圍是從南緯23.5°的南回歸線到南緯66.5°的南極圈之間。温带气候即包括比较温和多雨的海洋气候,也包括四季分明和比较干燥的大陆性气候。温带的大多数地区位于西风带内。.

新!!: 法国和温带 · 查看更多 »

滑铁卢战役

滑铁卢战役(Battle of Waterloo,Bataille de Waterloo,Slag bij Waterloo,Schlacht bei Waterloo/Schlacht bei Belle-Alliance)是1815年6月18日大英帝國,荷蘭聯合普魯士王國與法蘭西第一帝國在布魯塞爾南部的滑鐵盧進行的一次戰役。這是拿破崙戰爭中的最後一次戰役,也是軍事史上最著名的戰役之一。在这場戰役中,大英帝國的威靈頓公爵和普魯士的格布哈德·列博莱希特·馮·布呂歇爾指揮的英普聯軍擊敗了拿破崙指揮的法軍,這場戰役的勝負決定了拿破崙所領導的法蘭西第一帝国的覆滅。後世也經常將重大的失敗代稱為滑鐵盧。 1815年拿破崙率旧部逃离厄爾巴岛,重返巴黎。英國、普魯士、奥地利等國結成第七次反法同盟分頭包圍法國。威靈頓公爵和馮·布呂歇爾指揮的英普聯軍集結在法國東北邊境。拿破崙乘反法同盟的軍隊尚未集結完成先發制人,6月16日率領12万法軍主力在里尼之戰击败馮·布呂歇爾将军率领的普軍,隨後派遣埃曼努尔·格鲁希元帥帶領3万3千名法軍追擊逃跑的普軍,自己則赶到比利时布魯塞爾以南的滑鐵盧,威靈頓公爵率领的英軍對峙。但是格魯希未能按命令消滅逃跑的普軍,反而讓普軍擺脫了追蹤。馮·布呂歇爾花了一个上午重整軍隊,马不停蹄地奔赴滑鐵盧。爲等待地面乾燥,法軍于6月18日午後才向英軍發起進攻。戰役中法軍的優勢騎兵不斷衝擊英軍的方陣,晚6時正當拿破崙將要宣佈獲勝之刻,馮·布呂歇爾率领的普軍赶到并猛攻法軍右翼。晚9時,法軍被普軍突破而崩潰。 滑鐵盧戰役後,聯軍很快攻佔巴黎,拿破崙被放逐到大西洋中的聖赫勒拿岛,于六年後逝世。.

新!!: 法国和滑铁卢战役 · 查看更多 »

滑雪板

滑雪板是一种通过使用者穿戴于脚上,以此帮助滑雪者在雪上滑行的工具。初期使用于游览区救援,现在主要用于体育和娱乐方面。.

新!!: 法国和滑雪板 · 查看更多 »

滅絕營

滅絕營(Vernichtungslager)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其中一項建設來有組織地集體屠殺人的地方,也是就所謂的猶太人大屠殺。二次大戰時,滅絕營建立來作為後階段的殲滅行動。在營內被殺的死者一般會被集體火化或埋在萬人塚。而在滅絕營被屠殺的主要是歐洲的猶太人、羅姆人(即吉普賽人)和卡扎人。被帶到這裡的人大多不會生存超過24小時。.

新!!: 法国和滅絕營 · 查看更多 »

漢字文化圈

漢字文化圈(Sinosphere)有時稱為東亚文化圈、儒家文化圈、中華文化圈,是指歷史上受中國及中華文化(或漢文化)影響、過去或現在共同使用漢字、文言文作為書面語之文化圈。日-zh-hans:朝;zh-hant:韓-越大多不使用漢語雅言作為口頭語言交流媒介,故漢字文化圈範圍大於漢語圈(Sinophone)。 涵蓋國家包括中國以及歷史上曾受中國皇帝冊封或曾向中國王朝朝貢之周邊國家或民族。這些地域在古代主要是農耕民族,存在冊封體制,從中國歷代王朝引進國家制度、政治思想、中華法系,並發展出相似之文化和價值觀,但與中國保持著相對政治獨立。漢字文化圈所覆蓋地域與現代劃分之東洋地區很大程度重合,包括了中國大陸、澳門、香港、臺灣等漢語地區,古代的越南(京族)、朝鮮半島(朝鮮族)、日本列島(大和族)、琉球群島(琉球族)等。日本歷史學者西嶋定生提出之「東亜(東洋)世界論(冊封體制論)」,形成了歷史學上之「文化圈」概念模型。 漢字誕生地中國以及周邊的越南、朝鮮半島、日本、蒙古等地,歷史上完全使用漢字或與本國固有文字混合使用,古代官方及知識分子多使用文言文(日本、越南和--稱為“漢文”)作為書面語言,但漢字文化圈並不使用漢語雅言作為口頭媒體。另外,有些遊牧民族如蒙古族、藏族,雖然位於漢字文化圈地區內,但不使用漢字。在現代-zh-hans:朝鲜;zh-hant:韓-語、越南語和日本語中,六成以上詞彙都是由古漢語派生出之漢字詞所組成。另外日本假名和越南喃字皆是從漢字衍生之文字,朝鮮半島諺文雖為自創文字但亦能跟日文假名一樣和漢字一同混合使用。東洋世界各國歷史上都曾經使用過漢字。聯合國成立後,中文為聯合國六種正式語言之一。.

新!!: 法国和漢字文化圈 · 查看更多 »

潜射弹道导弹

潜射弹道导弹(submarine-launched ballistic missile,缩写为SLBM)是指由弹道导弹潜艇发射的弹道导弹。现代化的该类型导弹大多具备搭载多目標重返大氣層載具(MIRVs)能力,以便由一枚载具同时配备多个核弹头同时攻击多个目标。潜射弹道导弹的操作方式不同于潜射巡航导弹。.

新!!: 法国和潜射弹道导弹 · 查看更多 »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联邦(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通称澳大--利亚(Australia,缩写为 AU、AUS),中文环境下(尤其是臺灣、香港等地)常使用「澳--洲」代替“--”,是全球面积第六大的国家,大洋洲最大的国家和南半球第二大的国家。澳大利亚国土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塔斯曼尼亚岛及数个海外的岛屿,面积和美國本土相似,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国土覆盖整个大陆的国家。與隔海相望的东南近邻是紐西蘭,西北是印度尼西亚,北边是巴布亚新几内亚、西巴布亚及东帝汶。澳大利亚的首都位于堪培拉,最大城市为悉尼。 澳大利亞一詞源於拉丁語,意思為“未知的南方大陸”(terra australis incognita)。其所在的地理位置通常稱作澳洲大陆,是地球上最小的大陆板塊。澳大利亚人均擁有國土面積0.353平方公里,是世界最廣闊的國家之一。有多樣的自然景觀,包括熱帶雨林、別稱為“紅色中心”的沙漠、吸引很多旅客的海濱及馳名遐邇的自然遺產大堡礁及烏魯汝Davison, Hirst and Macintyre, pp.

新!!: 法国和澳大利亚 · 查看更多 »

朝鮮語

--,是通行於-zh-hans:韩国、;zh-hant:南--zh-hans:朝鲜;zh-hant:北韓-及满洲、俄羅斯遠東地區、日本等朝鲜族聚居地區的語言。 朝鲜语在全球约有7560万使用者,是世界第十三大语言。随着大韩民国在国际社会政治、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学习韩语的人数也不断增长,目前许多国家的高中和大学都教授韩语。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地,大学入学考试的外語科目中可以選擇韩语應考。.

新!!: 法国和朝鮮語 · 查看更多 »

末次冰期

末次冰期(Last glacial period)是距今时间最近的一次冰期,发生于第四纪的更新世晚期,始於约11万年前,终於1.2万年前。 末次冰期内,各地冰盖亦曾出現数次的進退。冰退称为间冰段,格陵兰的冰芯钻探表明,过去十万年的末次冰期共有24个间冰段。 这一现象称作丹斯伽阿德-厄施格尔周期(Dansgaard–Oeschger event)。末次冰期的最盛期發生於約1.8萬年前。一般而言,全球冷卻及冰川前進的模式相似,但也有局部的分野,這使得很難以大洲來比較。 末次冰期有時又會被俗稱為「末冰河時期」,不過這並不正確。因為冰河時期(大冰期)是大部份地球被大冰原覆蓋的一段持续上千万年的地质历史时期。冰河时期由多个交替出现的冰期与间冰期组成。另一方面,冰期是指冰河時期內部,在两次間冰期之間的一段較寒冷的時期。故此,末次冰期的終末並非末次冰河時期的終末。末次冰期約於1萬年前完結,而末冰河時期的终结並未到來。几乎没有證據表明已经持续了数百萬年的“冰期-間冰期循環”已告终结。 末次冰期是現今冰河時期所知最多的時期,在北美洲、歐亞大陸北部、喜瑪拉雅山及其他結冰地區都有詳細的研究。在這段時期的結冰作用覆蓋了很多地區,主要都是在北半球,南半球則較少。傳統上按地理分佈,它們會有不同的名稱,包括菲沙冰期(北美洲的太平洋山脈)、派恩代爾冰期、威斯康辛冰期(北美洲中部)、Devensian(不列顛群島)、米德蘭冰期(愛爾蘭)、玉木冰期(阿爾卑斯山)、梅里達冰期(委內瑞拉)、威赫塞爾冰期(斯堪地那維亞及北歐)、維斯瓦冰期(中歐北部)、瓦爾代冰期(東歐)、濟浪卡冰期(西伯利亞)、米蘭科維奇冰期(智利)、大理亚冰期(中国)及奥蒂拉冰期(新西蘭)。 从人类考古学看,末次冰期发生于人类的旧石器时代与中石器时代。随着地球走出末次冰期,人类历史也进入了新石器时代。.

新!!: 法国和末次冰期 · 查看更多 »

朱斯特·方丹

朱斯特·方丹(Just Fontaine,),法国足球运动员。生于摩洛哥马拉喀什。他在1958年瑞典世界杯中进球数的纪录為13个。 方丹的职业生涯开始于卡萨布兰卡的一支球队,他在那里从1950年踢到1953年。之后,他转会到尼斯足球俱乐部,在三个赛季中贡献了44个进球。1956年,他来到兰斯体育足球俱乐部,取代了雷蒙·科帕的核心位置,方丹在之后的6个赛季中共进121球。他在法甲联赛的总共200场比赛中共射入165球,并在1958年和1960年两度获得联赛冠军。 方丹在法国国家队的表现给人留下了更深刻的印象。1953年12月17日,他在对卢森堡队的比赛中上演了帽子戏法,帮助国家队以8比0狂胜对手。到1960年为止,他在21场国家队比赛中共射入30球。当然,方丹最为人们所称道的还是1958年世界杯上的表现,他在6场比赛中共射入13球,包括对西德队单场比赛的4个入球。这个纪录历经40余年都未能被打破。他本人也当之无愧地荣获世界杯金靴奖的称号。 方丹最后一次参赛是在1962年7月,由于他受到伤痛的反复侵扰,不得不提早退役。之后他在1967年挑起了法国国家队主教练的重担,然而却在两场失利后被撤换。 2004年3月,国际足联评选出历史上125名最伟大球员,方丹也名列其中。.

新!!: 法国和朱斯特·方丹 · 查看更多 »

月球旅行记

《月球旅行记》(Le Voyage dans la lune)是一部1902年拍摄的法国黑白无声科幻电影,英文名为A Trip to the Moon。这部电影大致上基于儒勒·凡尔纳的小说《从地球到月球》以及赫伯特·乔治·威尔斯的小说《最早登上月球的人》。乔治·梅里爱(Georges Méliès)担任了这部电影的编剧和导演,全片全长14分钟,16帧/秒。 月球旅行记被认为是科幻电影的开山之作,其创新的动画效果也非常著名。.

新!!: 法国和月球旅行记 · 查看更多 »

朗格多克-魯西永-南部-比利牛斯大區

#重定向 奧克西塔尼大區.

新!!: 法国和朗格多克-魯西永-南部-比利牛斯大區 · 查看更多 »

有线电视

有线电视是一种使用同轴电缆作为介质直接传送电视,调频广播节目到用户电视机的一种系统。它的相对是無線電視(或称地面电视),和卫星电视。 有线电视在加拿大、美国、欧洲、大部分亚太地区和许多亚洲国家十分普遍,尽管现在在许多南美洲、中东和非洲有线电视没有多大起色,因为在这些地区人烟稀少,铺设电缆相当不划算,特别是在南非所谓的“无线电缆”或者基于微波的系统得到应用,“直接到户”的卫星电视更是普遍。 跟无线广播一样,许多频道可以使用不同的频率互不--扰地在一根电缆中传送。电视的调谐器、录像机或者收音机能够从混合信号里把一个频道选出来。.

新!!: 法国和有线电视 · 查看更多 »

有軌電車

有軌電車,在中國又簡稱電車,是一种通常由架空接触网供电、电动机驱动,依赖固定轨道行驶的公共交通工具。列車車廂分别有單節和多節编组的設計,但是总长度一般不大于100米,以避免造成路口交通不畅。 註:由於電車亦有可能解释为各種用電力發動的車輛,為避免混淆,以下將統一使用全称「有軌電車」。.

新!!: 法国和有軌電車 · 查看更多 »

有色金属

有色金属(或称非鐵金屬)是工業上對金屬的一種分類,指除铁、铬、锰外,存在自然界中的金属(不包括人工合成元素)。有色金属相对的是黑色金属。(半金屬有時會列在有色金属中,而锕系元素有時不列在有色金属中) 常用的有色金属包括铜、铝、铅、锌、镍、锡、锑、汞、镁及钛,这十种金属在中國固定地称为“十种有--色金属”或“十种常用有--色金属”。.

新!!: 法国和有色金属 · 查看更多 »

成衣

成衣(法文:Prêt-à-porter),是相對於在裁縫店度身訂造的衣服。 歷史上,在成衣未出現的年代,衣服的出品是用家自製的,或者到裁縫店度身訂造的。後來也有少量的成衣生產出售,但數量不多。由於工業革命及工廠的出現,大量生產的衣服不是為個別的消費者而出品。此類衣服產品稱為成衣,顧客購買的衣服是現成已經生產的商品,大小尺寸、顏色、用料已經是已成事實,非度身訂造的。 成衣比較度身訂造的衣服平宜,因為大規模生產,機械生產,平均成本相對較低,所以零售價格較具競爭力。.

新!!: 法国和成衣 · 查看更多 »

戴高樂號航空母艦

戴高樂號航空母艦(Charles de Gaulle R91)是一艘隸屬於法國海軍的核子動力航空母艦,除了是法國目前正在操作中的唯一一艘航空母艦外,也是法國海軍的旗艦。正式成軍於2001年5月18日,戴高樂號是法國史上擁有的第十艘航空母艦,其命名源自於法國著名的軍事將領與政治家夏爾·戴高樂。戴高樂號不只是法國第一艘核動力航空母艦,事實上,它是有史以來第一艘不屬於美國海軍的核動力航空母艦。.

新!!: 法国和戴高樂號航空母艦 · 查看更多 »

房地产

房地产是指覆盖土地并永久附着于土地的一类实物,比如建筑物。房地产一般也被称为不动产(real property,也写作realty),与之相对应的是私产,即动产(personal property,也被称作chattel或者personalty)。在技术层面上,一些人试图将房地产与土地和设备等其他不动产相分离,同时将房地产所有权与房地产本身相分离。在不动产(immovable property)归于民法权限下的同时,普通法中使用的是房地产(real estate)和不动产(real property)来这类权利。可以有三种存在形态:即土地 、建筑物、房地合一的。在房地产拍卖中,其拍卖标的也可以有三种存在形态,即土地(或土地使用权),建筑物和房地合一状态下的物质实体及其权益,随着个人财产所有权的发展,房地产已经成为商业交易的主要组成部分。购买房地产是一种重要的投资方式。.

新!!: 法国和房地产 · 查看更多 »

戈特弗里德·莱布尼茨

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 或 ;Godefroi Guillaume Leibnitz,,),德意志哲学家、数学家,歷史上少見的通才,獲誉为十七世纪的亚里士多德。他本人是律師,經常往返於各大城鎮;他許多的公式都是在顛簸的馬車上完成的,他也自稱具有男爵的貴族身份。 莱布尼茨在数学史和哲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在数学上,他和牛顿先后独立发明了微积分,而且他所使用的微積分的数学符号被更廣泛的使用,萊布尼茨所发明的符号被普遍认为更综合,适用范围更加广泛。莱布尼茨还对二进制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在哲学上,莱布尼茨的乐观主义最为著名;他认为,“我们的宇宙,在某种意义上是上帝所创造的最好的一个”。他和笛卡尔、巴鲁赫·斯宾诺莎被认为是十七世纪三位最伟大的理性主义哲学家。莱布尼茨在哲学方面的工作在预见了现代逻辑学和分析哲学诞生的同时,也显然深受经院哲学传统的影响,更多地应用第一性原理或先验定义,而不是实验证据来推导以得到结论。 莱布尼茨对物理学和技术的发展也做出了重大贡献,并且提出了一些后来涉及广泛——包括生物学、医学、地质学、概率论、心理学、语言学和信息科学——的概念。莱布尼茨在政治学、法学、伦理学、神学、哲学、历史学、语言学诸多方向都留下了著作。 莱布尼茨对如此繁多的学科方向的贡献分散在各种学术期刊、成千上万封信件、和未发表的手稿中,其中約四成為拉丁文、約三成為法文、約一成五為德文。截至2010年,莱布尼茨的所有作品还没有收集完全。 2007年,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图书馆暨下薩克森州州立圖書舘的莱布尼茨手稿藏品被收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世界记忆项目。 由於莱布尼茨曾在汉诺威生活和工作了近四十年,并且在汉诺威去世,为了纪念他和他的学术成就,2006年7月1日,也就是萊布尼茨360周年诞辰之际,汉诺威大学正式改名为汉诺威莱布尼茨大学。.

新!!: 法国和戈特弗里德·莱布尼茨 · 查看更多 »

战间期

戰間期,指的是自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这段时期。这一时期,世界局势仍然十分动荡。欧洲在这一时期仍然处於从第一次世界大战所带来的巨大创伤恢复的时期。而在北美(指美國與加拿大),1920年代曾经有过经济的快速成长(咆哮的二十年代),但在1929年爆发的經濟大恐慌使得情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也正是在这一时期,魏玛共和国崩溃,纳粹主义兴起。1930年代後,随着九一八事变、日本建立满洲国;意大利入侵阿比西尼亚;德奥合併等事件发生,人类距离一场新的世界大战已经越来越近。1939年9月,德国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战间期宣告结束。 戰間期的局勢發展:.

新!!: 法国和战间期 · 查看更多 »

戛纳电影节

戛纳电影节(Festival de Cannes)是一個由法國於1946年首度舉辦於該國南部城市坎城,於二戰戰後復興並於同地擴大舉辦的國際性電影展暨電影獎。它是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承認的世界三大影展之一(另二者為威尼斯电影节及柏林电影节),為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影展之一,每年法國政府會輔助100萬至150萬美金可見其重視程度。 當前,坎城電影節每年定在五月中旬舉辦,為期12天左右,通常於星期三開幕、隔週星期天閉幕;其間除影片競賽外,市場展亦同時進行。.

新!!: 法国和戛纳电影节 · 查看更多 »

昂布瓦斯城堡

昂布瓦斯城堡是位於法國盧瓦爾河的昂布瓦斯的一座法式城堡。昂布瓦斯城堡的始建年份已經不可考究,只知道城堡的雛型可追溯至羅馬時代。14世紀起,瓦盧瓦王朝將宮廷遷至盧瓦爾河地區,昂布瓦斯城堡成為了皇室的城堡。瓦盧瓦王朝的查理八世曾下旨擴建城堡,但查理八世年謹28歲便去世,接任的路易十二繼位後按查理八世的基礎繼續整修城堡。其後繼位弗朗索瓦一世被喻為文藝復興的始創人,他聘請了大量的藝術家到法國工作,當中包括著名畫家達·文西,此時的昂布瓦斯城堡在弗朗索瓦一世下更建宏偉。而達·文西死後亦葬於昂布瓦斯城堡的圣·于贝尔小教堂。.

新!!: 法国和昂布瓦斯城堡 · 查看更多 »

昂热城堡

昂热城堡(Château d'Angers)是法国昂热的一座大型法式城堡。 昂热城堡耸立在曼恩河畔的岩石上,由于它的战略防御位置,曾是罗马人居住的地点之一。 在9世纪,堡垒属于强大的安茹伯爵,在12世纪归属金雀花王朝的英格兰国王。1204年,该地区被腓力二世征服,他的孙子路易九世(圣王路易)在13世纪初兴建了庞大的城堡。 昂热城堡周长600米,占地25,000平方米,周围有17个巨大的塔楼,每一个塔曾经有40米高,但后来为使用大炮而降低了高度。只有磨坊塔保留了原来的高度。 1352年,约翰二世将这座城堡给了他的儿子那不勒斯的路易一世。路易娶了富有的布列塔尼公爵夏尔·德·布卢瓦的女儿,改建城堡,在1373年委托布鲁日画家 Hennequin 和巴黎的挂毯织工尼古拉巴塔耶完成了著名的启示录挂毯。 那不勒斯的路易二世(路易一世的儿子)和阿拉贡的约朗德增建了圣吉纳维夫小堂(1405年至1412年)和皇家公寓。小堂供奉的是圣王路易收购的真十字架碎片。 15世纪初,法国王太子得到圣女贞德的帮助,从巴黎逃到昂热城堡,后来登基成为查理七世。 1562年,凯瑟琳·德·美第奇将城堡恢复为强大的堡垒,但她的儿子亨利三世降低了塔的高度,用城堡的石头兴建街道和村庄。但是面对来自胡格诺派的威胁,国王还是在城堡的阳台上安装了火炮,维持城堡的防御能力。在18世纪末,它厚厚的墙壁经受住了旺代起义军的大规模炮轰,显示作为一个军事堡垒的价值。 一所军事学院在城堡成立,以训练年轻军官战略。在滑铁卢战役中击败拿破仑一世的阿瑟·韦尔斯利,第一代威灵顿公爵,也是受训于昂热军事学院。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的弹药储存场在城堡内爆炸,这座城堡严重受损今天,城堡由昂热市拥有,改为博物馆,拥有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中世纪挂毯收藏,其中14世纪的“启示录挂毯”为其无价的宝藏之一。 2009年1月10日,该城堡遭受意外火灾,400平方米的屋顶被完全烧毁,总损失估计为200万欧元。据文化部长克丽丝蒂娜表示,预计在2009年第二季度完成修复。.

新!!: 法国和昂热城堡 · 查看更多 »

流体力学

流體力學(Fluid mechanics)是力學的一門分支,是研究流體(包含氣體、液體及等離子體)現象以及相關力學行為的科學。流體力學可以按照研究對象的運動方式分為流體靜力學和流體動力學,前者研究處於靜止狀態的流體,後者研究力對於流體運動的影響。流體力學按照應用範圍,分為:空氣力學及水力學等等。 流體力學是連續介質力學的一門分支,是以宏觀的角度來考慮系統特性,而不是微觀的考慮系統中每一個粒子的特性。流体力学(尤甚是流體動力學)是一個活躍的研究領域,其中有許多尚未解決或部分解決的問題。流體動力學所應用的數學系統非常複雜,最佳的處理方式是利用電腦進行數值分析。有一個現代的學科稱為計算流體力學,就是用數值分析的方式求解流體力學問題。是一個將流體流場視覺化並進行分析的實驗方式,也利用了流體高度可見化的特點。 理論流體力學的基本方程是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簡稱N-S方程,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由一些微分方程組成,通常只有透過給予特定的邊界條件與使用數值計算的方式才可求解。纳维-斯托克斯方程中包含速度\vec.

新!!: 法国和流体力学 · 查看更多 »

流行音乐

流行音樂(Popular Music或POP music),亦稱流行歌曲、現代流行音樂,是指一段时期内廣泛被大眾所接受和喜歡的音樂。現代流行音乐又可作商业化运作,有時稱作商業音樂。和流行音乐形成对比的音乐形式是古典音樂和民間音樂。目前因為利益壟斷的關係,導致於外界難以一窺堂奧。.

新!!: 法国和流行音乐 · 查看更多 »

浪漫主义

浪漫主義(Romantik;Romantisme;Romanticism)是開始於18世紀德國的藝術、文學及文化運動,發生於1790年工業革命開始的前後。浪漫主義注重以強烈的情感作為美學經驗的來源,並且開始強調如不安及驚恐等情緒,以及人在遭遇到大自然的壯麗時所表現出的敬畏。浪漫主義是對於啟蒙時代以來的貴族和專制政治文化的顛覆,以藝術和文學反抗對於自然的人為理性化。浪漫主義重視民間藝術、自然以及傳統,主張一個根基於自然的知識論,以自然的環境來解釋人類的活動,包括了語言、傳統、習俗。浪漫主義受到了啟蒙運動的理念影響,也吸收了中世紀文化復古的藝術成分。 法國大革命和工業革命裡發生的事件和其背後的意識形態也影響了浪漫主義運動。浪漫主義致力於宣揚那些在他們看來被忽略了的英雄個人所達成的成就,它正當化了個人的藝術想像力,並將其作為最重要的美學權威之一,突破了對於藝術的傳統定義。浪漫主義對於歷史和自然題材的強烈訴諸,便是形成這種理念的基礎。.

新!!: 法国和浪漫主义 · 查看更多 »

浪漫主義音樂

浪漫時期的音樂(古典主義音樂)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延续和发展,是西方音乐史上的一种音乐风格或者一个时代。 浪漫主义主要用于描述1830年—1850年间的文学创作,以及1820年—1900年间的音乐创作。.

新!!: 法国和浪漫主義音樂 · 查看更多 »

海岸線

海岸线,海水面和陆地的分界線。.

新!!: 法国和海岸線 · 查看更多 »

海底两万里

《海底两万里》(Vingt mille lieues sous les mers),或譯為《海底歷險記》、《海底六萬里》,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部出色的悬念小说、科幻小说。小说从1866年海面上“怪兽”出没,频频袭击各国海轮,使市民人心惶惶开始,到鹦鹉螺号被大西洋旋涡吞没为止,整部小说悬念迭出,环环相扣。 起先,它以连载的形式,从1869年3月20日到1870年6月20日在赫泽尔(Pierre-Jules Hetzel)创办的《教育和娱乐杂志》(Magasin d'Éducation et de Récréation)上与读者见面,包括Alphonse de Neuville 和Édouard Riou 所做的111幅插图。。《海底两万里》的上篇於1869年11月28日出版,下篇在1870年6月13日出版,初版卖了五万册。小说被认为是凡尔纳最佳作品之一,与《环游世界八十天》和《地心游记》齐名。小说中的鹦鹉螺号细致描述了潜水艇,而当时的潜水艇依然很原始。 小说是跨界续集,为《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和《神秘岛》三部曲中的第二部。.

新!!: 法国和海底两万里 · 查看更多 »

海洋性气候

海洋性气候,气候类型之一,一般位于大陆的西岸以及澳大利亚东南部,受海洋影响较大,冬天较温和,夏天较凉爽。年降水量较多,降水季节分配比较均匀。.

新!!: 法国和海洋性气候 · 查看更多 »

斯坦尼斯拉斯广场

斯坦尼斯拉斯广场(Place Stanislas)是法国洛林大区城市南锡的一个大型的行人广场。1983年,斯坦尼斯拉斯广场及其轴线的延伸- 卡里耶尔广场和阿利扬斯广场,被列为世界遗产。.

新!!: 法国和斯坦尼斯拉斯广场 · 查看更多 »

斯特拉斯堡

斯特拉斯堡(Strasbourg;StraßburgAdrian Room - - McFarland, 2006, p. 359.

新!!: 法国和斯特拉斯堡 · 查看更多 »

新古典主義

新古典主義(英語:Neoclassicism),是一種新的復古運動。興起於18世紀的羅馬,並迅速在西方世界擴展的藝術運動,影响了装饰艺术、建筑、绘画、文学、戏剧和音乐等众多领域。新古典主義,一方面起於對巴洛克(Baroque)和洛可可(Rococo)藝術的反動,另一方面則是希望以重振古希臘、古羅馬的藝術為信念(亦即反對華麗的裝飾,儘量以儉樸的風格為主)。新古典主義的藝術家刻意從風格與題材模仿古代藝術,並且知曉所模仿的內容為何。.

新!!: 法国和新古典主義 · 查看更多 »

新大陸

新大陸是歐洲人於15世紀末發現美洲大陸及鄰近群島後對這片新土地的稱呼。其實最早发现并移民美洲的美洲原住民是东亚黃種人后裔,迁徙时间至晚约在一万年前,再者有維京人殖民北美。在發現新大陸前,美洲大陸對歐洲人來講是陌生的,幾乎沒有歐洲高加索人種存在其上,他們普遍認為整個世界只有歐亞非三個大洲而沒有其他大陸存在。 最近數十年以來,「新大陸」這個名字被一些人認為具有歐洲中心主義,讓人覺得好像只有歐洲的觀點才是正確的。因此它的應用被局限在一些特定的場合裏:只在從歷史角度上探討哥倫布航行、西班牙人征服尤卡坦半岛等情形下,以及從生物學角度探討各大陸上物種時,人們才會用到「新大陸」這個詞。 另一種觀點認為「新大陸」的「新」在於它對於人類來講是比較新的:人類在歐亞非「舊大陸」上生活的時間遠超過美洲大陸上有人居住的時間;因此當第一批遠古人類移民至美洲定居時,他們便抵達了「新大陸」。 美洲大陸固然是「新大陸」一部分,澳大利亞在不同情形下可能被劃分為「新大陸」或者「舊大陸」,尤其是紐西蘭,因為它僅在哥倫布抵達美洲前數代人的時候才剛剛開始有人居住。從生物學角度來看,澳大利亞既不屬於新大陸也不屬於舊大陸,因為其上的動植物無論跟歐亞非大陸還是美洲大陸相比都相去甚遠。.

新!!: 法国和新大陸 · 查看更多 »

新帝国主义

新帝國主義(New Imperialism)是十九世紀晚期至二十世紀初世界強權,主要是大英帝國、俄羅斯帝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德意志帝國、大日本帝國及意大利王國,以其軍事力量積極對外拓展殖民地及政治勢力。在1870年普法戰爭至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四十多年間,是新帝國主義的全盛時期。.

新!!: 法国和新帝国主义 · 查看更多 »

新喀里多尼亞

新喀里多尼亞(Nouvelle-Calédonie),位於南回歸線附近,是法國在大洋洲西南部的一個特别集体(Collectivité sui generis)。該地區整體主要由新喀里多尼亞島和洛亞蒂群島组成。作爲法國的海外属地之一,除官方語言法語以外,美拉尼西亞語和玻里尼西亞語亦通用於此。.

新!!: 法国和新喀里多尼亞 · 查看更多 »

新石器时代

新石器時代(Neolithic),在考古學上是石器時代的最後一個階段,以磨製石器和製作陶器為主,大約從1萬年前開始,結束時間從距今7400多年至2200多年不等。不過,在有些地區,如中美洲,在西元後仍停在新石器时代,不過仍出現高度文明,如馬雅文化。 新石器時代結束後,人類進入銅器時代(金屬器時代的最早期),也開始進入信史時代。.

新!!: 法国和新石器时代 · 查看更多 »

新桥恋人

《新桥恋人》(Les Amants du Pont-Neuf)是一部1991年的法国电影,莱奥·卡拉克斯导演,朱丽叶·比诺什、德尼·拉旺主演。影片讲述了一个富家女和一名流浪汉的爱情故事。本片是当时法国制作成本最高的电影,电影手册将其评为当年十大佳片之一,并称其为“法国电影国土里偶然凸起的一座山峰”。.

新!!: 法国和新桥恋人 · 查看更多 »

新教

新教(Protestantism),又稱基督新教,是西方基督教中不屬於天主教體系的宗派之統稱,源於16世紀神學家馬丁·路德等人所領導的宗教改革運動,與天主教、東正教並列為基督宗教三大分支。一些既不屬於天主教,亦與歐洲宗教改革沒有歷史淵源的教會,例如無宗派教會,也被視為新教,Pew Research Center,2011。新教強調「因信稱義」,認為人要得到上帝拯救,唯獨憑藉信心曾祖漢,,全國宗教資訊網,「新教有別於天主教,可以從新教在某些教義和神學的前提上看得出來,馬丁·路德在公元1517年開始宗教改革的運動,他的神學思想起點源於個人的經歷,到底面對公義的神時,人要如何才能夠被接納呢?「因信稱義」(Justification through faith)是路德也是新教的關鍵教義,意思是因著信心的緣故,神把人當作義人(稱義),不是人本身有什麼值得討神喜悅的,而是公義的神在審判的時候不再看人的不完全,而只看到信心的對象,即耶穌基督,雖然世人都無法過一個完美的一生在神面前被稱為義,但是神的兒子耶穌基督過了完美的一生得著了「義」的地位,信徒只要藉著信靠耶穌基督,這個耶穌基督的義就被轉撥到我們身上,因此,神是因著耶穌基督的緣故,稱那些相信之人為義人。」而不是靠善行南亞路德會,《信仰立場》,頁7:「人藉著信心(相信和接受耶穌基督為救主)便可得著這救恩。『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上帝所賜的;也不是出於行為,免得有人自誇。』(弗2:8-9)」WELS Topical Q&A: 。新教以《聖經》為信仰之唯一依據,反對天主教聖統制WELS Topical Q&A: Jenkins, Paul (2014), 約翰•加爾文:《基督教要義》(卷三),頁149,更相信所有信徒都具有祭司的職分。新教各宗派在聖餐觀等神學問題持不同看法,但普遍以「五個唯獨」為信仰核心思想。 對新教的稱呼,源自拉丁文「protestatio」,意為「抗議」,源於1529年神聖羅馬帝國宣布馬丁·路德為異端之後所引起的強烈抗議。其實在馬丁·路德之前已經有多位宗教改革家嘗試改革甚至脫離天主教會,但最後直至路德才獲得成功。16世紀路德宗信仰由德國傳入丹麥、挪威、瑞典、芬蘭、拉脫維亞、愛沙尼亞和冰島,另一位宗教改革家約翰·加爾文的思想亦傳入匈牙利,荷蘭,蘇格蘭,瑞士和法國。同時期,英格蘭國王亨利八世帶領當地教會脫離天主教會獨立,亦開展了英國宗教改革運動。 新教成功發展出其獨特文化,為人類在教育、人文 、科學、政治和社會秩序、經濟、藝術等領域帶來重大貢獻。Karl Heussi, Kompendium der Kirchengeschichte, 11.

新!!: 法国和新教 · 查看更多 »

斷了氣

《斷了氣》(À bout de souffle)是一部1960年尚盧·高達執導的法国電影,被認為是歷史上最重要的電影之一,也是该导演的代表作。.

新!!: 法国和斷了氣 · 查看更多 »

斷頭台

斷頭台(Guillotine)是一種執行死刑的器具,用以將犯人的頭斬去。斷頭台由一個高的直立架和一塊刀片組成,而刀片則用繩索懸掛在頂部,當執行死刑時,刀片垂直墜落,頭從身體截斷。根據歷史記載,斷頭台起源於法國並且是該國執行死刑的最主要方法,特別是在法國大革命期間。在法國大革命之後,包括法國在內的多個國家也在使用斷頭台。在1981年法國廢除死刑前,以斷頭台斬首是該國執行死刑的唯一合法方式。.

新!!: 法国和斷頭台 · 查看更多 »

文化例外

文化例外(台湾称作文化免議)是一种为了保护本国的文化不被其他文化侵袭而制定的一种政策。 法国最早提出文化例外,许多国家采用文化例外原则虽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效果,但是总体上来说收效甚微。.

新!!: 法国和文化例外 · 查看更多 »

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运动(Rinascimento,由ri-(“重新”)和nascere(“出生”)构成)通称为文艺复兴,简称为文复,是一场大致发生在14世纪至17世纪的文化运动,在中世纪晚期发源于意大利中部的佛罗伦萨,即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扩展至欧洲各国。 “文艺复兴”一词亦可粗略地指代这一历史时期,但由于欧洲各地因其引发的变化并非完全一致,故“文艺复兴”只是对这一时期的通称。这场文化运动基本上以復興古羅馬為名,動機大致上是要改變中世紀社會逐漸嚴重的腐敗,卻不是將古羅馬原樣重現,反而是加入新思考和檢討,所以做出實際上是一種徹底不同的新型態文化變革,其中雖囊括了对古典文献的重新学习和承接,卻在绘画方面透過直线透视法的发展,以及逐步而广泛开展的中古時代教育变革,乃至於人體結構、化學、天文技術的知識的追求等等,這些極重要的近代科學發展,除了打破神權時代,也打破了希臘羅馬的古文化。传统观点认为,这种知识上的转变让文艺复兴发挥了衔接中世纪和近代的作用。尽管文艺复兴在知识、社会和政治各个方面都引发了巨大變革,但令其闻名于世的或许还在于这一时期的艺术成就,以及列奥纳多·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博学家做出的創新贡献。 一般认为,文复始于14世纪托斯卡纳的佛罗伦萨,但对此尚有质疑之声。就这场运动的起源和特点而言,多种理论已经提出了各自的见解,但其关注的焦点不尽相同:其中包括有当时佛罗伦萨的社会和公民的特点;当地的政治结构;当地统治阶级美第奇家族的赞助Strathern, Paul The Medici: Godfathers of the Renaissance (2003);以及奥斯曼土耳其人攻陷君士坦丁堡后,大批流入意大利的及书籍。Encyclopedia Britannica,Renaissance,2008,O.Ed.Har, Michael H.History of Libraries in the Western World,Scarecrow Press Incorporate,1999,ISBN 978-0-8108-3724-9.Norwich, John Julius,A Short History of Byzantium,1997,Knopf,ISBN 978-0-679-45088-7.史学上关于文艺复兴的内容很多且颇为复杂,而“文艺复兴”作为词汇的作用,及其作为历史过渡期的意义,都引发了史学家的诸多争论。Brotton, J., The Renaissance: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OUP, 2006.

新!!: 法国和文艺复兴 · 查看更多 »

文森城堡

文森城堡(Château de Vincennes)坐落于法国法兰西岛文森市(巴黎东边),位于巴黎地铁1号线终点站。文森城堡曾是法国非常重要的皇家军事堡垒。该城堡建于1337年至1373年,它是法国现存的占地面积最大的皇家城堡。因其城堡主塔52米的高度,它是欧洲最高的军事堡垒。.

新!!: 法国和文森城堡 · 查看更多 »

无神论

无神论(Atheism),在廣義上,是指一種不相信神存在的觀念Most dictionaries (see the OneLook query for) first list one of the more narrow definitions.

新!!: 法国和无神论 · 查看更多 »

无调音乐

无调音乐,又称“无调性音乐”;是现代音乐的一种重要流派与表现形式之一,其构成方式与有調性的古典音乐具有互补意义。.

新!!: 法国和无调音乐 · 查看更多 »

无法触碰 (法国电影)

《无法触碰》(法文:Les Intouchables,亦译作《触不可及》)是一部由奥利维·那卡什(Olivier Nakache)与艾力克·托勒达诺(Eric Toledano)导演的法语影片,改编自一名法国富翁的自传《第二次呼吸》(Le second souffle),于2011年11月2日在法国上映,2012年3月30日在台灣上映,2012年9月6日在香港上映。 影片根据2004年的一部纪录片中所纪录的真实故事改编而成, allocine.

新!!: 法国和无法触碰 (法国电影) · 查看更多 »

日语

日本語(),簡稱日語,其文字称为日文,是一種主要為日本列島上大和族所使用的語言,日語也是大國語言之一。雖然日本并沒有在法律上明確規定其官方語言,但是各种法令都规定要使用日语,在学校教育中作为国语教授的也是日语。日語是日本的公用語言是不爭的事實。但僅為事實上的官方語言,類似於美國的英語的事實上的國語地位。 雖然并沒有精確的日語使用人口的統計,不過計算日本國內的人口以及居住在日本國外的日本人和日僑,日語使用者應超過一億三千萬人。幾乎所有在日本出生長大的日本國民都以日語為母語。此外,對於失聰者,有對應日語文法及音韻系統的日本手語存在。 2017年3月的互联网使用语言排名中,日语仅次于英语、汉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葡萄牙语、印尼語(馬來語),排名第七。 在日语语法学界,如果无特别说明,「日語」(日本語)这个詞彙,一般是指以江戶山手地區(今東京中心一帶)的中流階層方言為基礎的日语現代標準語,有時也稱作「共通語」(共通語)。.

新!!: 法国和日语 · 查看更多 »

日耳曼人

日耳曼人是一些语言、文化和习俗相近的民族(部落社會)的总称。这些民族从西元前2千年到约4世纪生活在欧洲北部和中部。在五世紀時的民族大迁徙使日耳曼人各自生活,分別成為現今的斯堪的纳维亚民族、盎格魯薩克遜人、弗里斯兰人和德意志人、奥地利人、东普鲁士人。奥地利同样属于德意志的一部份,二次世界大战時曾經被納粹德國以大日耳曼主義為由而併吞。其他日耳曼人的後裔還包括荷兰人、瑞士的德意志人、加拿大、美国、紐西蘭、澳大利亚和南非的许多白人等,現今这些新的民族很多都是与其它民族混合而成的。 自古日耳曼人是羅馬人等其他族群對他們的稱呼,在他们的漫长历史中,可能也没有将自己看作是同一个民族。在某方面來說可以將日耳曼人視為現今的德國人。.

新!!: 法国和日耳曼人 · 查看更多 »

日耳曼人路易

日耳曼人路易,又稱德意志人路德維希(Ludwig der Deutsche,), 巴伐利亞公爵 (818年—855年) 和東法蘭克國王 (840年—855年),是皇帝虔诚者路易和他的妻子——埃斯拜公爵的女兒——埃斯拜的埃芒加德的第三子。他與他的同母兄長洛泰爾一世和丕平一世一同參加反對他們父親的叛亂,以抗議他試圖讓他們的異母弟弟秃頭查理繼承法蘭克王國的一部分;此後兄弟們之間的鬥爭導致了整個帝國的分裂,並奠定了今天的法國和德國的基礎。 他的王國分給了他的三個兒子 — 長子卡洛曼接收了巴伐利亞,次子青年路易接受了薩克森;小兒子胖子查理接收了士瓦本。.

新!!: 法国和日耳曼人路易 · 查看更多 »

日耳曼语族

日耳曼語族是印歐語系的一支,是居住在北部歐洲日耳曼民族的語族。這一族語言有鮮明的特徵,最著名的有關於輔音演變的格里姆定律。.

新!!: 法国和日耳曼语族 · 查看更多 »

日本

日本國(),是位於東亞的島嶼國家,由日本列島、琉球群島和伊豆-小笠原群島等6,852個島嶼組成,面積約37.8万平方公里。國土全境被太平洋及其緣海環抱,西鄰朝鮮半島及俄罗斯,北面堪察加半島,西南為臺灣及中國東部。人口達1.26億,居於世界各國第11位,當中逾3,500萬以上的人口居住於東京都與周邊數縣構成的首都圈,為世界最大的都市圈。政體施行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君主天皇為日本國家與國民的象徵,實際的政治權力則由國會(參眾兩院)、以及內閣總理大臣(首相)所領導的內閣掌理,最高法院為最高裁判所。 傳說日本於公元前660年2月11日,由天照大神之孫下凡所生之後代磐余彥尊所建,在公元4世紀出現首個統一政權,並於大化改新中確立了天皇的中央集权體制。至平安時代結束前,日本透過文字、宗教、藝術、政治制度等從漢文化引進的事物,開始衍生出今日為人所知的文化基礎。12世紀後的六百年間,日本由武家階級建立的幕府實際掌權。17世纪起江户幕府頒布锁国令,至1854年被迫開港才結束。此後,日本在西方列強進逼的時局下,首先天皇從幕府手中收回統治權,接著在19世紀中期的明治维新進行大規模政治與經濟改革,實現工業化及現代化;而自19世纪末起,日本首先兼併琉球,再拿下台灣、朝鮮、樺太等地為屬地。進入20世紀時,日本已成為當時世界的帝國主義強權之一,也是當時東方世界唯一的大國。日本後來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軸心國之一,對中國與南洋發動全面侵略,但最终於1945年戰敗投降。日本投降至1952年《旧金山和约》生效前,同盟国军事占领日本,並監督日本制定新憲法、建立今日所見的政治架構,日本轉型為以國會為中心的民主政體,天皇地位虛位化,並依照憲法第九條放棄維持武装以及宣戰權。而日本雖在法律上實施非武裝化,出於自我防衛上的需要,仍擁有功能等同於其他國家軍隊的自衛隊。 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亦為七大工業國組織成員,是世界先進國家之一,主要奠基於日本經濟在二戰後的巨幅增長。現時日本的科研能力、工業基礎和製造業技術均位居世界前茅,並是世界第四大出口國和進口國。2015年,日本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依國際匯率可兌換成為三萬二千,人均國民收入則在三萬七千美元左右,人類發展指數亦一直維持在極高水平。.

新!!: 法国和日本 · 查看更多 »

旧制度

法国的旧制度(Ancien Régime)是法國歷史15到18世纪这段时期,从文艺复兴末期开始,直到法国大革命为止。旧制度标志着法蘭西王國的衰落,其结束代表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开始。这一时期也是現代史的发端。后期兴起的启蒙主义反映了資產階級的兴起。 旧制度指的是法国由瓦盧瓦王朝到波旁王朝建立的影响法國政治及社会形态的贵族制系统,这套系统在法国大革命中瓦解。这套系统建立在三极之上:王权、教士和贵族。在这套系统裡,社会被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级天主教教士、第二等级貴族以及其它人组成的第三等级。.

新!!: 法国和旧制度 · 查看更多 »

旧石器时代晚期

舊石器時代晚期(約4.5萬年前-約1萬年前),代表文化有奧瑞納文化、梭魯特文化、馬格德林文化、山頂洞人文化、薩拉烏蘇遺址。這些人生產骨尖,鹿角,燧石工具。他們畫可能最早的洞穴畫圖。 人民现代人类(即智人)出现在非洲195000年前的非洲。尽管这些人的身体结构已经非常现代化,和同时代人人相比,他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依旧很少,如直立人和尼安德特人。 约50000年前,人工制品的多样性开始显著增加。已知的首个骨器和艺术品在非洲诞生。在公元前45000年至公元前43000年期间,这些新工艺随着人类的移民逐渐流传至欧洲。这些新工艺使得现代人类的数量得以快速增长,人们还认为这是尼安德特人灭绝的根本原因。.

新!!: 法国和旧石器时代晚期 · 查看更多 »

时装设计师

#重定向 時尚設計.

新!!: 法国和时装设计师 · 查看更多 »

摩天大樓

摩天大樓又稱高樓、高層大樓,是指具有相當高度的大樓(大廈)型式高層建築物。起初為10至20層的建築,但是現在通常指超過50層的大廈。隨著高層建築在各地不同的發展,各地對摩天大樓的定義也略微不同。世界高層建築與都市人居學會(CTBUH)認為,高度在300公尺以上的建築稱為超高層建築。在日本,法規定義超過60公尺就屬於超高層建築;在美國,則普遍認為500英呎(152公尺)以上的建築為摩天大樓;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建築設計通則》GB50352—2005規定:建築高度超過100公尺時,不論住宅及公共建築均為超高層建築。.

新!!: 法国和摩天大樓 · 查看更多 »

摩纳哥

摩納哥親王國(Principauté de Monaco),也譯作摩納哥公國,是一个位于欧洲的城邦国家。摩納哥地处法国南部,除了靠地中海的南部海岸線之外,全境北、西、東三面皆由法國包圍,主要是由摩纳哥旧城和随后建立起来的週遭地区组成。作为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国家之一,摩纳哥也是一个典型的微型国家和城邦,得利於蒙特卡洛賭場及觀光收入,作為不向國民課稅的國家而聞名。.

新!!: 法国和摩纳哥 · 查看更多 »

摩洛哥

摩洛哥王国(阿拉伯語:المملكة المغربية),通稱摩洛哥(阿拉伯語:المغرب ;柏柏爾語:ⵜⴰⴳⵍⴷⵉⵜ ⵏ ⵍⵎⵖⵔⵉⴱ ;Maroc)是非洲西北部的一个君主制国家。其东部与阿尔及利亚接壤,南部其实际控制的西撒哈拉地区与毛里塔尼亚紧邻,西部滨临大西洋,并向北隔直布罗陀海峡和地中海与葡萄牙、西班牙相望。1979年摩洛哥占领西撒哈拉,但其在西撒哈拉的权利要求一直未被国际上任何国家所认可,但阿拉伯国家联盟明确承认西撒哈拉是摩洛哥的领土。摩洛哥認為其接壤的休達及梅利利亞為其宣称領土,但由西班牙實際管轄。除阿拉伯语外,在摩洛哥境内还有许多地方语言,而法语和西班牙语也被同时使用。.

新!!: 法国和摩洛哥 · 查看更多 »

摇滚乐

摇滾音樂(Rock Music)是20世紀50年代初起源於“搖滾” 音樂中的一種廣泛音樂類型,並在20世紀60年代後期,特別是在英國和美國發展成為一系列不同的風格。W.

新!!: 法国和摇滚乐 · 查看更多 »

撒丁王国

#重定向 薩丁尼亞王國.

新!!: 法国和撒丁王国 · 查看更多 »

撒哈拉以南非洲

撒哈拉以南非洲(Sub-Saharan Africa),指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區,又稱亞撒哈拉地區、下撒哈拉、漠南非洲,也有稱黑非洲(Negro Africa)。政治上,包括了所有或部分领土位于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国家(苏丹除外,尽管其位于撒哈拉沙漠的东缘)。与这一概念相对应的是北部非洲,其通常被认为是阿拉伯世界的一部分。索马里、吉布提、科摩罗和毛里塔尼亚地理上属于撒哈拉以南非洲,但也是阿拉伯世界的一部分。.

新!!: 法国和撒哈拉以南非洲 · 查看更多 »

撒旦的情與慾

《撒旦的情與慾》(Antichrist)是丹麥導演拉斯·馮·提爾在2009年的電影作品。電影在德國和瑞典拍攝。 該片在第62屆坎城影展首映後就引起爭議,除了性愛與血腥畫面之外,也挑戰了道德底線,劇情暗示了女人本質便是罪惡,男人則是女人的「基督」,因此本片原文片名叫敵基督(Antichrist);女主角夏洛特·甘斯柏格憑此片在坎城影展封后,也因為本片反女性意象濃厚,坎城評審團特別頒給此片【反獎項】(anti-award)。.

新!!: 法国和撒旦的情與慾 · 查看更多 »

悲惨世界

《悲惨世界》(Les Misérables,國際音標:,另有中文譯名《孤星淚》,原意为“悲惨的人们”、“可怜的人们”),是法国作家維克多·雨果(Victor-Marie Hugo)于1862年所发表的一部长篇小说,是19世纪最著名的小说之一。小说描绘19世纪初20年间几个法国人物的生活背景,涵盖拿破仑战争和1832年巴黎共和黨人起義等政治現象敘述。 故事的主线围绕主人公获释罪犯尚萬強试图赎罪的历程。小说试图检视他的赎罪行为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的所造成的影响。这部宏大的小说,融进法国的历史,以及巴黎的建筑、政治、道德哲学、法律、正义、宗教信仰,检视善、恶和法律的本质,同样还有爱情与亲情的种类和本质。 雨果的创作灵感来自一位真实的罪犯和警察,他把这个真实人物的性格分成故事中的两个人物。悲惨世界通过它不计其数的舞台和銀幕的改编作品被世人所了解。最著名的改编作品是同名音乐剧。.

新!!: 法国和悲惨世界 · 查看更多 »

擁有核武器的國家列表

#重定向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

新!!: 法国和擁有核武器的國家列表 · 查看更多 »

放射性

放射性或輻射性是指元素從不稳定的原子核自发地放出射线,(如α射线、β射线、γ射线等)而衰变形成穩定的元素而停止放射(衰变产物),這種現象稱為放射性。衰变时放出的能量称为衰变能量。原子序數在83(鉍)或以上的元素都具有放射性,但某些原子序數小于83的元素(如锝)也具有放射性。而有趣的是,從原子序84開始一直到鉳元素有以下特性:原子序是偶數的,半衰期都比相邻的长。这是由於原子序数为偶數的元素的原子核含有適當數量的質子和中子,能够形成有利的配置結構。〈即魔數〉 對單一原子來說,放射性衰变依照量子力學是隨機過程,無法預測特定一個原子是否會衰变。不過原子衰变的機率不會隨著原子存在的時間長短而改變。對大量的原子而言,可以用量測衰變常數計算衰變速率及半衰期。其半衰期沒有已知的時間上下限,範圍可以到55個數量級,短至幾乎瞬間,長至久於宇宙年齡。 有許多種不同的放射性衰变。衰变或是能量的減少都會使有某種原子核的原子(父放射核素)轉變為有另一種原子核的原子,或是其中子或質子的數量不同,稱為子體核素。在一些衰变中,父放射核素和子體核素是不同的化學元素,因此衰变後產生了新的元素,這稱為核嬗变。 最早發現的衰变是α衰變、β衰變、γ衰變。α衰變是原子核放出α粒子(氦原子核),是最常見釋放核子的衰變,不過原子核偶爾也會釋放質子,或者釋放其他特殊的核子(稱為)。β衰變是原子核釋放電子(或正子)及反微中子,會將質子轉變為中子(或是將中子轉變為質子) 。核子也可能捕獲軌道上的電子,使質子轉變為中子,這為電子捕獲,上述的衰变都屬於核嬗变。 相反的,也有一些核衰变不會產生新的元素,受激態原子核的能量以伽馬射線的方式釋出,稱為伽馬衰变,或是將激发态原子核将能量转移至轨道电子上,轨道电子再脱离原子,稱為。若是核子中有大量高度受激的中子,有時會以中子發射的方式釋放能量。另外一種核衰变是將原來的原子核變為二個或多個較小的原子核,稱為自發性的核分裂,出現在大量的不穩定核子自發性的衰变時,一般也會釋放伽馬射線、中子或是其他粒子。 著名的例子像是鈾和釷,但也包括在自然界中,半衰期長的同位素,例如钾-40。例如15種是半衰期短的同位素,像鐳及氡,是由衰變後的產物,也有因為而產生的,像碳-14就是由宇宙射線撞擊氮-14而產生。放射性同位素也可能是因為粒子加速器或核反應爐而人工合成,其中有650種的半衰期超過一小時,有數千種的半衰期更短。.

新!!: 法国和放射性 · 查看更多 »

政府首脑

政府首脑是國家(或地區)政府或内閣的领导人,在議会制政治体制下一般為总理(如德国)或称首相(如英国),在總統制政治体制下一般为總統(总统同时也是国家元首,例如美国),而在半总统制政治体制下政府首長由总统在议会多数政党中指定(如法国),在社会主义国家一般为总理,例如前苏联的部长会议主席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務院總理。此外,也有比較特殊的政治制度,例如中華民國:依中華民國憲法規定,行政院為國家最高行政機關,其行政首長為行政院長,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規定,由民選的總統逕行任免之。 政府首腦是行政部門的最高負責人,因此也可稱為行政首長。.

新!!: 法国和政府首脑 · 查看更多 »

政黨政治

政党政治是指一个国家通过政党来行使国家政权的一种形式。狭义上专指政党执掌政权的活动,广义上还包括了参与国家政权的行使,以及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所处的地位和政党为实现其党纲而作出的一切活动。.

新!!: 法国和政黨政治 · 查看更多 »

政治

政治是由各种团體进行集体决策的一个过程,也是各种团體或个人为了各自的領域所结成的特定关系,尤指對於社會群體的統治,例如統治一個國家,亦指對於一國內外事務之監督與管制。一般来说,这个词多用来指政府、政党等治理国家的行为。然而社会学家也用来指涉包括各种利益机构、学校、宗教机构在内的相互之间的关系。 从人类社会学来讲,政治是人类社会中存在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社会现象,它影响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个社会现象非常复杂,因而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不同语言,以及从不同学科角度,不同的学者对他的论述也不相同。而且政治内涵的本身也在不断的变化,因此对政治的阐释也充满了争议,始终没有一个确切公认的定义。孙关宏等 《政治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p1-13 ISBN 978-7-309-03661-9 政治学是专门以政治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社会科学,研究政治行为的理论和考察权力的获得与行使。.

新!!: 法国和政治 · 查看更多 »

政教分离

政教分離(separation of church and state),指的是國家政府權力(凱撒即世俗王權)與宗教機構權力(基督即教會)的分割;也可以是說,是指政府不支持或壓迫任何一個宗教機構,任何一個宗教機構也不可以代理政府的職權。.

新!!: 法国和政教分离 · 查看更多 »

愚民政策

愚民政策(Obscurantism,obscurantisme,起源于obscurans,意味:变暗,黯淡)即为故意阻扰事情的明朗化进程或不将事件全部信息公之于众。对于愚民政策,一直以来有两个学术上的常见解释:(1)有意封闭知识—与传播知识悖逆,如某个政体不将信息为公众所知;(2)故作隐晦—某种故作含糊,模糊不清的创作风格(体现在某些文学艺术作品中)。 反愚民政策:人文主义学者乔纳森·卢希林(Johannes Reuchlin,1455-1522)十分反对愚民政策。愚民政策一词来源于16世纪讽刺文学作品《Epistolæ Obscurorum Virorum》(译为《愚人来信》)的题目,该作品内容基于德国人文主义学者乔纳森·卢希林和多米尼加僧侣之间的争论,如和僧侣乔纳森·佛夫孔(Johannes Pfefferkorn)有关如果为非基督教徒是否该将所有的犹太书籍都烧毁的问题。早先,在1509年,僧侣佛夫孔从马克西米兰一世(1486-1519),即罗马大帝处获得许可,焚毁罗马境内所有《塔木德》(有关犹太法律及犹太伦理)的副本;《愚人来信》一书对多米尼加僧侣有关焚毁“非基督教”作品的争论进行了讽刺。 在18世纪,启蒙运动的哲学家们用“愚民政策”这一术语来描述那些启蒙运动的反对者,以及反对者们对知识自由传播的定义。此外,在19世纪,在区别形而上学理论中所提到的多种愚民政策形式及神学者伊曼努尔·康德所持的批判哲学中所提到的“更微妙的”愚民政策,以及当代哲学的怀疑论,弗里德里希·尼采说:“愚民政策暗黑艺术的要素并不是模糊人们的个体理解,而是想要诋毁我们所看到的世界,使我们对于存在的理解变的模糊。”.

新!!: 法国和愚民政策 · 查看更多 »

意大利

意大利共和国(Repubblica Italiana),通稱意大利(Italia),是一個歐洲主权國家,主要由位於南歐的靴型亞平寧半岛及两个地中海岛嶼西西里岛和撒丁岛所组成,國際代碼為IT。意大利北方的阿尔卑斯山地区与法国、瑞士、奥地利以及斯洛文尼亚接壤,其领土包围着两个微型国家——圣马力诺和梵蒂冈,而在瑞士擁有座落於盧加諾湖湖畔的意大利坎波內這個境外領土。全国行政上划分为20个大区(其中5个為自治区)、110个省與8,100个城市。首都為罗马,意大利王国在1870年將首都設置在此,而都灵(1861年-1865年)及-zh-hans:佛罗伦萨;zh-tw:佛羅倫斯;-(1865年-1870年)也曾是意大利王國的首都。根据2014年统计,意大利人口大约为6,079.5萬,領土面積約為301,338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约每平方公里201.7人,屬於溫帶氣候。意大利是歐洲人口第5多的國家,人口在世界上排名第23位。意大利因其拥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为数众多的人类文化遗产(世界遺產數目排名全球第一)而被称为美丽的国度(Belpaese)。 現今的意大利地區是以前歐洲民族及文化的搖籃,曾孕育出羅馬文化及伊特拉斯坎文明,而意大利的首都羅馬,幾個世紀以來都是西方世界的政治中心,也曾經是羅馬帝國的首都。當羅馬帝國殞落後,意大利遭受了多次外族入侵,包括倫巴底人、東哥德人等日耳曼民族,之後還有諾曼人等。东罗马帝国曾一度重新占领意大利地区。在14世紀後,意大利轉而成為文藝復興的發源地 ,而文藝復興對歐洲影響深遠,讓歐洲思想前進了一大步。義大利過去分裂為許多王國與城邦,但是最終在1861年完成統一。其巅峰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刚开始之前,義大利變成一個殖民帝國,把勢力範圍延伸到利比亞、厄利垂亞、-zh-hans:意属索马里兰;zh-hk:意屬索馬利蘭;zh-tw:義屬索馬利蘭;-、衣索比亞、阿爾巴尼亞、羅德島與十二群島,而且擁有中國天津的租界。 意大利也在政治、文化、科學、醫療衛生、教育、體育、藝術、時尚、宗教、料理、電影、建築、經濟及音樂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響力。米蘭是意大利的經濟及工業中心,根據2009年全球語言監察組織(Global Language Monitor)的資料,它也是世界時尚之都。在2007年造訪意大利的遊客人數位居世界第5位,總共超過4,370萬人次的國際遊客造訪,而羅馬則是歐盟國家中第3多遊客造訪的城市,也被認為世界上最美麗的十大古城之一。威尼斯則被認為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城市,《紐約時報》形容它「無疑是世界上最美麗的人造城市」。 意大利共和国是一個議會制民主共和國,是一個已開發國家,世界七大工業國之一,生活質量指數則在世界排名第8名, Economist, 2005。意大利在2014年人類發展指數列表中則名列第26位,並擁有高度人均國內生產總額。根據國內生產總額與購買力平價國內生產總值的數據,意大利分別是世界第8大與第10大經濟體。意大利的政府預算金額則是位居世界第5位。意大利是北大西洋公約和歐盟的創始會員國,也是八大工業國集團、20國集團和歐洲四大經濟體成員之一。意大利也参与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世界貿易組織、歐洲議會、西歐聯盟及歐洲創新中心(Central European Initiative)。意大利也參加申根協議,也是世界世界國防預算金額第9高的國家且分享北約的核武器。 意大利在歐洲及全球的軍事、文化和外交事務扮演重要的角色,首都羅馬則是世界上對於政治及文化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城市,世界上許多著名的機構,例如國際農業發展基金會(International Fund for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全球在地論壇(Glocal Forum)、世界糧食計劃署及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的總部都設在羅馬。意大利也擁有较高的教育指數、勞動力人口及慈善捐助金額。人均預期壽命排名世界第11位。醫療保健系統在2000年被世界衛生組織評比為世界第2。意大利也是一個全球化的國家。意大利的國家品牌價值在2009年名列世界第6位。意大利在藝術、科學和技術上擁有悠久的傳統,且至2017年共有53处世界遺產,是擁有最多世界遺產的西方國家。.

新!!: 法国和意大利 · 查看更多 »

意大利语

意大利语(Italiano)隸屬於印欧语系的羅曼語族。现有约7千万人日常用意大利语,大多是意大利居民。另有28个国家使用意大利语,其中4个立它为官方语言。正规意大利语源自於托斯卡納語中的佛羅倫斯方言,发音在于意大利中北部方言之间。正规版近来稍微加进了一些经济中心米兰的口音。在作曲領域中,亦使用為數不少的意大利文字詞。 意大利语和拉丁语一样,有长辅音。其他的拉丁语族语言如西班牙语、法语已无长辅音。.

新!!: 法国和意大利语 · 查看更多 »

意大利战争

義大利戰爭(Guerre d'Italia del XVI secolo)又稱哈布斯堡-瓦洛戰爭,是1494年至1559年間一系列戰爭的總稱,戰事地包括多數義大利城邦、教宗國、西歐各主要國家(法國、西班牙、神聖羅馬帝國、英國與蘇格蘭)以及鄂圖曼土耳其帝國。戰爭起源於米蘭公國與那不勒斯王國間的糾紛,隨後迅速轉變為各參與國間爭奪權力與版圖的軍事衝突,伴隨聯盟、反聯盟,及頻繁的斷交與背叛。.

新!!: 法国和意大利战争 · 查看更多 »

愛奧尼亞

伊奥尼亚(Ἰωνία 或 Ἰωνίη,İyonya,Ionia)是古希腊时代对今天土耳其安纳托利亚西南海岸地区的称呼。其北端约位于今天的伊兹密尔,南部到哈利卡尔那索斯以北,此外还包括希俄斯岛和萨摩斯岛。伊奥尼亚这个名字来自于希腊的一个叫做愛奧尼亞人的部落。这个部落于前两千年后期在爱琴海岸定居。有意思的是,这个部落本来很分散,但当他们在小亚细亚定居后开始形成一个共同体。伊奥尼亚重要的城市有以弗所、米利都和伊兹密尔。这些城市靠贸易富强起来,它们结盟为伊奥尼亚联盟。 一些重要的古希腊艺术风格是在伊奥尼亚形成的。前6世纪—前5世纪在伊奥尼亚出现了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和赫拉克利特等重要的哲学家。.

新!!: 法国和愛奧尼亞 · 查看更多 »

愛德華·馬奈

愛德華·馬奈(法文:Édouard Manet,),出生在法國巴黎的寫實派與印象派之父。 馬內的畫風乍看之下應該屬於古典的寫實派畫風,其人物細節都相當有真實感。但馬內之所以也被歸為印象派畫家的原因,在於他所畫的主題,顛覆了寫實派的保守思考。要畫戰爭,就畫衝突性高的,被處決的畫面。要畫野餐,就畫爭議性高的對比,裸女自然的坐在穿西服的紳士當中。馬內很明顯的表示出,印象派並不僅僅靠繪畫技巧來與眾不同,主題也可以重新思考的一個概念。.

新!!: 法国和愛德華·馬奈 · 查看更多 »

愛國主義

爱国主义指以激發愛國情緒來進行 或的意識型態,和國際主義(internationalism)及世界主義(globalism)對立。 它常和國族主義意識型態一起討論,19世紀後國族主義的歷史發展使18世紀啟蒙思想的古典爱国主义意義產生轉變,爱国主义也與以單一民族為基礎的民族主义相似。.

新!!: 法国和愛國主義 · 查看更多 »

愛馬仕

愛馬仕(HERMÈS,,。),是法國著名時裝及奢侈品的品牌。愛馬仕的總店位於法國巴黎,分店遍布世界各地。.

新!!: 法国和愛馬仕 · 查看更多 »

数学

数学是利用符号语言研究數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等概念的一門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屬於形式科學的一種。數學透過抽象化和邏輯推理的使用,由計數、計算、量度和對物體形狀及運動的觀察而產生。數學家們拓展這些概念,為了公式化新的猜想以及從選定的公理及定義中建立起嚴謹推導出的定理。 基礎數學的知識與運用總是個人與團體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對數學基本概念的完善,早在古埃及、美索不達米亞及古印度內的古代數學文本便可觀見,而在古希臘那裡有更為嚴謹的處理。從那時開始,數學的發展便持續不斷地小幅進展,至16世紀的文藝復興時期,因为新的科學發現和數學革新兩者的交互,致使數學的加速发展,直至今日。数学并成为許多國家及地區的教育範疇中的一部分。 今日,數學使用在不同的領域中,包括科學、工程、醫學和經濟學等。數學對這些領域的應用通常被稱為應用數學,有時亦會激起新的數學發現,並導致全新學科的發展,例如物理学的实质性发展中建立的某些理论激发数学家对于某些问题的不同角度的思考。數學家也研究純數學,就是數學本身的实质性內容,而不以任何實際應用為目標。雖然許多研究以純數學開始,但其过程中也發現許多應用之处。.

新!!: 法国和数学 · 查看更多 »

数字电视

數位電視(Digital television)是指採編、播出、傳輸、接收等環節中全面採用數位訊號的電視系統,與類比電視相對。數位電視系統可以傳送多種業務,如高清晰度電視、標準清晰度電視、智慧型電視及數位業務等等。.

新!!: 法国和数字电视 · 查看更多 »

數字

數字是一種用來表示數的書寫符号。.

新!!: 法国和數字 · 查看更多 »

故宫博物院

故宮博物院,簡稱故宮或北京故宮,是位于中国北京市故宫内的博物馆。其前身是明清兩代皇宮紫禁城。民國元年(1912年)清帝溥仪退位後仍居於宮內。至民國十三年(1924年)十一月五日,黃郛攝政內閣公布修正清室優待條件第五條,廢除皇帝尊號,請廢帝溥儀出宮。政府代表李煜瀛、京師警衛司令鹿鍾麟、警察總監張璧,於六日接管皇宮,封存文物。後經攝政內閣核准,經一年之整理,故宮博物院於民國十四年國慶節(1925年10月10日)正式成立開幕。它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佔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始建于明成祖朱棣永乐四年(1406年),永乐十八年(1420年)落成;藏品也主要是以明、清两代皇宫及其收藏为基础。故宫博物院是国家一级博物馆,与俄罗斯埃米塔什博物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法国羅浮宮、英国大英博物館并称为世界五大博物馆。2012年单日最高客流量突破18万人次,全年客流量突破1500万人次,可以说是世界上接待游客最繁忙的博物馆。.

新!!: 法国和故宫博物院 · 查看更多 »

教宗

教宗(Papa)是羅馬主教,同時為普世天主教會領袖與梵蒂岡城國国家元首,傳統上被認為是聖伯多祿宗徒之位的後繼者。天主教會使用「教--宗」为中文譯名,部分華語圈教外人士、日本、韓國、越南則譯為「教--皇」。現任(第266任)教宗為方濟各,於2013年3月13日當選。.

新!!: 法国和教宗 · 查看更多 »

教宗良三世

教宗聖利奥三世(Sanctus Leo PP.)生於750年,卒于816年6月12日,於795年12月26日—816年6月12日出任教宗。 ,799年遭罗马贵族反对,他被迫出亡,求救法兰克国王查理,查理引兵到罗马,恢復利奥三世权位。800年利奥三世在罗马为查理加冕,称为“罗马人皇帝”,以後法兰克王国成为查理曼帝国。查理大帝离开罗马后,罗马内部斗争又起。.

新!!: 法国和教宗良三世 · 查看更多 »

教廷

在天主教會,教廷(Curia;或稱為「廷」)是個別教會/地方教會的管理人員與機構組成之團體,主要功能為輔助主教等高級神職人員管理與領導教會。其狹義上指各教區的「教區廷」,廣義上則包含羅馬教廷等實施聖統制的基督教宗派之核心領導機構。 與其他天主教會的機構相同,「教廷」的組織雛形來自於古羅馬。「Curia」(英語對應字為「court」,與法院同字)是古羅馬的一種地方統治單位,在基督教成為羅馬帝國國教後,也負責管理各地方的教會事務。西羅馬帝國滅亡後,原有世俗政治的「Curia」消失,但教會的「Curia」仍延續下來,並演變為今日的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文的使用上,「教廷」一詞常等同於羅馬教廷,而天主教會本身也如此使用,如聖座在中華民國的外交代表機構,就被稱為「教廷駐華大使館」。.

新!!: 法国和教廷 · 查看更多 »

教皇宫

教皇宫(法语:Palais des Papes)是座落于法国南部城市阿维尼翁的一座古老宫殿,為欧洲最大、最重要的中世纪哥特式建筑。教皇宫不仅是教皇的宫殿,也是一座要塞。在十四世纪期间,阿维尼翁教皇宫是天主教教廷的所在地一共有七个教宗(公元1309年至1376年)和两个对立教宗(公元1378年至1413年)在此任职。。历史上有六次的教宗选举是在阿维尼翁教皇宫举行的,分别选出了本篤十二世(1334年)、克雷芒六世(1342年)、依諾增爵六世(1352年)、烏爾巴諾五世(1362年)、額我略十一世(1370年)和本篤十三世(1394年,对立教宗)。 教皇宫由内外两层建筑构成。分别是于本笃十二世时期建造的要塞式的旧宫,以及阿维尼翁教皇中最为奢侈的克莱孟六世时期在旧宫基础上扩建的新宫。教皇宫不仅是欧洲最宏大的哥特式建筑,同时也从各方面显示出了国际哥特式的风格。无论在建筑还是装饰方面,教皇宫都集中了当时代顶尖的大师的成就。其中包括了十四世纪法国著名的建筑师,皮埃尔·裴松以及让·德鲁夫,以及锡耶纳学派的壁画大师,西蒙涅·马尔蒂尼和马提欧·吉奥凡尼提。 1995年,教宗宫和阿维尼翁历史中心被列为世界遗产。.

新!!: 法国和教皇宫 · 查看更多 »

教育

教育,通常有廣義和狹義兩種概念。廣義的教育泛指一切傳播和學習人類文明成果,即各種知識、技能和社會生活經驗,以促進個體社會化和社會個性化的社會實踐活動,產生於人類社會初始階段;狹義的教育專指學校教育,即制度化教育。廣義的教育則包含社會待人處事的方方面面,例如家教、禮儀等文明與社會的教育。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直接向学生教授一系列课程,包括阅读、写作、数学、科学、历史等。与之相对地,职业教育中只教授单一的职业技能。除此之外,人们还可以从其他渠道获得非正式的教育,如博物馆、图书馆、互联网,以及生活中的经验。其他一些新的教育方式也逐渐出现。 迄今,受教育权已被认为是一项基本人权,1952年发表的《欧洲人权公约》和联合国1966年发表的《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均承认此项权利。.

新!!: 法国和教育 · 查看更多 »

慢性病

慢性病是一種持續或長期的健康狀況或疾病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新!!: 法国和慢性病 · 查看更多 »

托尼·帕克

小威廉·安東尼·帕克(英語:William Anthony Parker Jr.,),是法國籍籃球運動員,現在效力NBA聖安東尼奧馬刺隊。球衣號碼為9號,位置是控球後衛。身高188公分,體重81.2公斤。2001年被選入NBA,加入聖安東尼奧馬刺隊。在2006年首度打全明星赛,至今已六次入选。拥有出色的切入和中距离投篮能力。帮助球队四度夺得NBA总冠军,并于2007年获得总决赛MVP,同時具備優異的傳球視野與控球能力,切入籃下的速度極快故有「法國小跑車」的外號,2013年和邁阿密熱火隊爭奪冠軍失利,4-3遭擊敗。2014年與邁阿密熱火隊再度相逢,以4-1大比分轻取熱火,拿下隊史第五冠。他的球風偏重於切入突破得分或中距離跳投,其華麗的藉由Tim Duncan的擋拆反手上籃為其招。.

新!!: 法国和托尼·帕克 · 查看更多 »

手移植

手移植,指将手从一个生命体移植到另一个生命体的手术。 手移植通常包括以下步骤:骨骼固定,腱修复,动脉修复,神经修复,静脉修复。目前,该手术需要8至12个小时。 手移植手术的受体需要服用免疫抑制药,因为人体的免疫系统会对植入的手产生排斥反应。.

新!!: 法国和手移植 · 查看更多 »

拿破崙戰爭

拿破崙戰爭是指拿破崙稱帝統治法國期間(1803年—1815年)爆發的各場戰爭,這些戰事可說是自1789年法國大革命所引發的戰爭的延續。它促使了歐洲的軍隊和火炮發生重大變革,特別是軍事制度。因為實施全民徵兵制,使得戰爭規模龐大、史無前例。法國國勢迅速崛起,雄霸歐洲;但是在侵俄戰役慘敗後,國勢一落千丈。拿破崙建立的帝國最終戰敗,讓波旁王朝得於1814年和1815年兩度復辟。 拿破崙戰爭實是從何時開始,到了今天還沒有共識。主要的有以下三種說法:.

新!!: 法国和拿破崙戰爭 · 查看更多 »

拿破仑三世

拿破崙三世(Napoléon III,),即夏尔-路易-拿破仑·波拿巴(Charles-Louis-Napoléon Bonaparte)或路易-拿破仑·波拿巴(Louis-Napoléon Bonaparte),出生时名为夏尔-路易·波拿巴,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唯一一位总统及法兰西第二帝国唯一一位皇帝,亦是拿破仑一世的侄子和继承人,亦是其妻約瑟芬皇后的外孫,拿破崙一世繼孫,(拿破崙三世之母為約瑟芬和前夫所生)他在1848年当选总统之后,在三年后发动了一次政变,获得成功。他随即在次年,亦即拿破仑一世登基第48周年称帝。1870年9月4日,他战败退位。他是法国第一个普選產生的总统和最后一个君主。 拿破仑三世知名的主要原因是,他对外推行积极主动的外交政策。他企图消除欧洲协调对法国的制约,在欧洲范围内,重建法国的影响力,在世界范围内,建立法兰西殖民帝国。拿破仑三世反对各国在维也纳会议上制定的反动主义政策,支持民族主义,是一位广受欢迎的君主。在近东方面,他联同英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击败俄国,重建了法国在累范特地区的影响力,为法国取得了马龙尼基督徒保护者的称号。同时间,拿破仑三世在罗马部署部队,防范意大利吞并教皇国。后来他又击败了进犯教皇国的意大利志愿军上述举动为他赢得了国内天主教徒的支持。 在远东方面,拿破仑三世在印度支那和新喀里多尼亞建立了法国殖民地。他又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起义之中,维护了法国在华利益。不过,由拿破仑三世所发动的对朝战役,和他所派出的佐幕军事代表团一样,都遭到了失败。他在墨西哥进行的军事干涉,也在墨西哥人的反抗和美国的外交压力之下,被迫结束。 在内政方面,拿破仑三世试图在保守派和自由派之间取得平衡。不过,他一直在稳步推进改革。拿破仑三世在位期间,法国经济繁荣,产业开始现代化。他下令对巴黎进行大幅度改造,为现代城市塑造了轮廓。 色当会战完结后三日,法兰西第二帝国覆亡,取而代之的是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拿破仑三世被迫流亡英国。1873年,他在英国病逝。.

新!!: 法国和拿破仑三世 · 查看更多 »

拿破仑一世

拿破崙·波拿巴(Napoléon Bonaparte;Napoleone Buonaparte;),法國軍事家、政治家與法學家,在法国大革命末期和法国大革命战争中达到权力巅峰。 作为拿破崙一世(Napoléon Ier),他在1804至1815年间在位,称“法国人的皇帝”,也是历史上自胖子查理(881年-887年在位)后第二位享有此名号的法国皇帝。他推动司法改革,颁布《拿破仑法典》,而这一法典也对世界范围内的民法制订产生重要的影响。拿破仑最为人所知的功绩是带领法国对抗一系列的反法同盟,即所谓的拿破仑战争。他在欧洲大陆建立霸权,传播法国大革命的理念,同时创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过去旧制度中的一些体制。拿破仑在他所参加的这些战争中屡获胜利,以少胜多的案例屡见不鲜,由此他也被认为是世界军事史上最優秀的军事家之一,他的战略也为全球的军事学院所研究和学习。 拿破仑生于科西嘉岛的阿雅克肖。他的家庭是意大利的贵族,自16世纪便定居于科西嘉岛。科西嘉岛割讓,他家族也變成法國國籍,他在法国本土接受炮兵训练,并在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时期成名,先后领军挫败第一次和第二次反法同盟,同时成功入侵意大利半岛。 1799年拿破仑策划并发动雾月政变,成为法兰西共和国第一执政。五年后经过,官方公佈的數據為99.93%的同意票,他被参议院拥戴,因而稱帝。在1800年代,拿破仑领导的法兰西第一帝国与欧洲反法同盟对抗,史称拿破仑战争,将所有欧洲列强都卷入其中。在取得一系列的胜利之后,法国在欧洲大陆取得主导地位,拿破仑也通过缔结联盟和安排亲友统治附庸来维持法国的势力范围。 半岛战争和1812年对俄国的入侵成为拿破仑运势的转折点,他的大军在與俄羅斯帝國的战争中损失惨重,并再也没能恢复元气。1813年,第六次反法同盟在莱比锡中击败拿破仑,并于次年攻入法国,迫使拿破仑退位并将他流放到地中海的厄尔巴岛。此后不满一年,拿破仑逃离地中海的厄尔巴岛后卷土重来,但在1815年6月的滑铁卢战役中再次兵败,被流放到位於西非沿岸的圣赫勒拿岛,在英国的软禁之下度过生命的最后六年。尸检报告表明他死于胃癌,但对他的真正死因存在一些质疑,其中一些学者认为他也許死于砷中毒(砒霜)。被懷疑為當時的英國政府所為。.

新!!: 法国和拿破仑一世 · 查看更多 »

拉丁语

拉丁语(lingua latīna,),羅馬帝國的奧古斯都皇帝時期使用的書面語稱為「古典拉丁語」,屬於印欧语系意大利語族。是最早在拉提姆地区(今意大利的拉齐奥区)和罗马帝国使用。虽然现在拉丁语通常被认为是一种死语言,但仍有少数基督宗教神职人员及学者可以流利使用拉丁语。罗马天主教传统上用拉丁语作为正式會議的语言和礼拜仪式用的语言。此外,许多西方国家的大学仍然提供有关拉丁语的课程。 在英语和其他西方语言创造新词的过程中,拉丁语一直得以使用。拉丁语及其后代罗曼诸语是意大利语族中仅存的一支。通过对早期意大利遗留文献的研究,可以证实其他意大利语族分支的存在,之后这些分支在罗马共和国时期逐步被拉丁语同化。拉丁语的亲属语言包括法利斯克语、奥斯坎语和翁布里亚语。但是,威尼托语可能是一个例外。在罗马时代,作为威尼斯居民的语言,威尼托语得以和拉丁语并列使用。 拉丁语是一种高度屈折的语言。它有三种不同的性,名词有七格,动词有四种词性变化、六种时态、六种人称、三种语气、三种语态、两种体、两个数。七格当中有一格是方位格,通常只和方位名词一起使用。呼格与主格高度相似,因此拉丁语一般只有五个不同的格。不同的作者在行文中可能使用五到七种格。形容词与副词类似,按照格、性、数曲折变化。虽然拉丁语中有指示代词指代远近,它却没有冠词。后来拉丁语通过不同的方式简化词尾的曲折变化,形成了罗曼语族。 拉丁语與希腊语同為影響歐美學術與宗教最深的语言。在中世纪,拉丁语是当时欧洲不同国家交流的媒介语,也是研究科学、哲学和神學所必须的语言。直到近代,通晓拉丁语曾是研究任何人文学科教育的前提条件;直到20世纪,拉丁语的研究才逐渐衰落,重点转移到对當代语言的研究。.

新!!: 法国和拉丁语 · 查看更多 »

拉德芳斯

拉德芳斯(La Défense)是巴黎首要的中心商务区,位於巴黎市西郊的上塞纳省,邻近塞納河畔納伊。其涵蓋的市鎮包括库尔贝瓦以及皮托和南泰尔的一部分。拉德芳斯拥有巴黎都会区中最多的摩天大廈,除此之外地標建築新凱旋門即座落此地區。.

新!!: 法国和拉德芳斯 · 查看更多 »

拉斐特夫人

拉斐特夫人,也译为拉法耶特夫人(Madame de La Fayette,1634年3月18日─1693年5月15日),法國小說家。其作品《克萊芙王妃》(La Princesse de Clèves)被奉為法國首部出色小說,並開心理小說的先河。 出身巴黎望族,受過良好教育。22歲出嫁,育有兩子。為沙龍常客,1662年出版首部小說,1678年《克萊芙王妃》面世。文友包括拉羅什富科、塞維涅夫人。 L L L.

新!!: 法国和拉斐特夫人 · 查看更多 »

拉斯科洞窟壁画

拉斯科洞窟(Grotte de Lascaux)壁画,位于法国多尔多涅省蒙特涅克村的韦泽尔峡谷,是著名的石器时代洞穴壁画。1979年,拉斯科洞窟同韦泽尔峡谷内的许多洞穴壁画一起被选为世界遗产。.

新!!: 法国和拉斯科洞窟壁画 · 查看更多 »

曼徹斯特大學

#重定向 曼彻斯特大学.

新!!: 法国和曼徹斯特大學 · 查看更多 »

曼恩·德·比朗

曼恩·德·比朗(Maine de Biran,1766年11月29日-1824年7月20?日)為法國哲學家。.

新!!: 法国和曼恩·德·比朗 · 查看更多 »

思維二世

教宗思維二世(Silvester PP.,約950年—1003年5月12日),本名歐里亞克的葛培特(Gerbertus Aureliacensis),於999年4月2日至1003年5月12日岀任教宗。他因為他在學術上的提倡而知名,比如重新引入消失在拉丁世界的希臘算盤與星盤,他本人據說也掌握了製作星盤的技術。 原先出身貧寒的他因才華而獲巴塞隆納公爵波萊爾贊助學習,並在972年時獲得蘭斯總主教阿達爾貝羅重用,然而之後卻捲入卡佩王朝建立者于格·卡佩的政爭中,于格在988年支持阿諾夫(Arnulf)擔任蘭斯總主教,然而阿諾夫卻在日後支持其叔父也是于格的政敵下洛林公爵查理,因此于格在991年時以葛培特取而代之。但是這個做法卻遭致時任教宗若望十五世反對,並於995年在穆松舉行會議撤銷于格的命令,這個決議在隔年由若望的繼承者額我略五世在奧托三世的支持下實行。阿諾夫獲平反回復原職,葛培特被撤除蘭斯總主教職位,最後成為奧托三世的家庭教師。然而999年額我略去世,葛培特卻獲選為教宗思維二世。.

新!!: 法国和思維二世 · 查看更多 »

性革命

性革命,又稱性壓抑解放,是一種社會在對性观念的革命性變化,專指解放人們基於性別、性傾向、性關係而受到的社會壓迫Kate Millett, 1969.

新!!: 法国和性革命 · 查看更多 »

性悖軌法

性悖軌法(Sodomy law)是一种把特定性行为定位為性犯罪的法律,通常指肛交。有时其定义会被扩大到不能生殖的性行為,如口交、自慰等等。根据威廉·布莱克斯通的《对英国法律的注解》(Commentaries on the Laws of English),性悖軌法被限定为“違抗自然法的可惡罪行”(abominable and detestable crime against nature)或一些类似的描述性用词。这种模糊不清的用語定义,使各種特定行为都能以這種名目納入懲處範圍之中。一些中世紀基督教神學家把男上女下位以外的性交姿勢,基督徒和猶太人、穆斯林的性交行為,都視之為sodomy。 就其用词的定义而言,虽然这些法律的对象普遍适用于同性恋或异性恋,但是它往往被用来针对同性恋者。在美国的一些州里,这些法律所描述的行为被具体化和并在法律中注以严格的定义,并只用来禁止同性间的行为。在美国很多地方,女同性恋也在性悖軌法的范围内,但是一般性悖軌法仍然是用来针对男同性恋。 虽然在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性悖軌法,或曾经有针对同性恋或其他性行为的法律,但是一般而言,性悖軌法是指美国法律中的Sodomy law。最好在使用这个词时注明其使用的具体范围,特别是因为通常性悖軌法被误解为只针对同性恋,但是它有时也会适用于对异性恋的性行为。.

新!!: 法国和性悖軌法 · 查看更多 »

总和生育率

总和生育率(total fertility rate,簡稱TFR),有时也简称生育率,反映妇女一生中生育子女的总数。一般来讲总和生育率至少要达到2.1,才能完成世代更替,但許多國家的財稅、社會及福利制度是建立在生育率更高(人口成長)才能維持的基礎上。 目前世界的总和生育率约为2.5,但人口問題不能只看總體,現在多數先進國家面臨生育率不足2的嚴峻情勢,例如美國約1.6,日本1.5,德國1.4都低於目標值。2010年人口普查没有提供中国大陆的总和生育率数据, 有人算出仅为1.18。但国外一般采取更合理的数字1.55,且二胎化開放後,儘管不能增加生育率但也阻止了持續下滑的趨勢。台灣、新加坡、香港、澳门等华人国家和地区的总和生育率也都低于1.2,为世界最低水平。.

新!!: 法国和总和生育率 · 查看更多 »

普利兹克建筑奖

普立茲克建築獎(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是一年一度由凱悅基金會頒發,以表彰「在世建築師,其建築作品展現了其天賦、遠見與奉獻等特質的交融,並透過建築藝術,立下對人道與建築環境延續且意義重大的貢獻」,於1979年由和妻子辛蒂設立,由資助;普利兹克建筑奖被公認是全球最主要的建築獎項之一,有「建築界的諾貝爾獎」的美譽。 普立茲克獎授獎「無關國籍、種族、宗教或思想」;受獎者可獲得獎金十萬美元、獎狀,以及自1987年起增頒的銅質獎章一只。獎章背面的拉丁文銘刻—firmitas, utilitas, venustas(中文:坚固、适用、美观)—源自古羅馬建築師維特魯威。1987年前,受獎者可獲得限量亨利·摩爾雕像與獎金。 自2009年起,執行董事徵求往年得獎者、學者、評論家與其他「在建築領域具專業知識與興趣」人士的提名。領有執照的建築師亦可在每年11月1日之前提出個人申請。評審委員會由五至九位「專家……公認在其建築、經濟、教育、出版與文化等個人領域具專業者」組成,負責商討、裁定並在隔年春季向公眾宣布獲獎人選。.

新!!: 法国和普利兹克建筑奖 · 查看更多 »

普罗旺斯

普罗旺斯(Provence),法国东南部的一个地区,古代时是古罗马的一个行省,毗邻地中海,和意大利接壤。从阿尔卑斯山经里昂南流的罗纳河,在普罗旺斯附近分为两大支流,然后注入地中海。 历史上的普罗旺斯地域范围变化很大,古罗马时期普罗旺斯行省北至阿尔卑斯山,南抵比利牛斯山脉,包括整个法国南部。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时,普罗旺斯成为5个行政省份之一。到了1960年代,法国被重新划分为22个大区,普罗旺斯属于普罗旺斯-阿尔卑斯-蓝色海岸大区。 普罗旺斯境内有艾克斯、马赛等名城,并出产优质葡萄酒。此地区物产丰饶、阳光明媚、风景优美,从古希腊、古罗马时代起就吸引着无数游人,至今依然是旅游胜地。普罗旺斯的薰衣草花田更是难得的美景。.

新!!: 法国和普罗旺斯 · 查看更多 »

普罗旺斯-阿尔卑斯-蓝色海岸大区

普罗旺斯-阿尔卑斯-蓝色海岸(Provence-Alpes-Côte d'Azur)是法国東南部的一個大區,南鄰地中海。面积31,400平方公里,人口4,506,151人。下辖上普羅旺斯阿爾卑斯省(04)、上阿爾卑斯省(05)、阿爾卑斯濱海省(06)、隆河河口省(13)、瓦爾省(83)及沃克呂茲省(84),该大区与意大利、摩纳哥接壤。.

新!!: 法国和普罗旺斯-阿尔卑斯-蓝色海岸大区 · 查看更多 »

普法戰爭

普法戰爭,在法國稱1870年法德戰爭(Guerre franco-allemande de 1870),在德國稱德法戰爭(Deutsch-Französischer Krieg),是普魯士為了統一德國,並與法國爭奪歐洲大陸霸權而爆發的戰爭。戰爭是由法國發動,最後以普魯士大獲全勝,建立德意志帝國告終。.

新!!: 法国和普法戰爭 · 查看更多 »

智庫

智庫(Think Tank)又稱智囊团,大多以「研究所」或「學會」為名稱,是對政治、商業或軍事政策進行調查、分析研究與研發策略,並致力於將學術研究與策略影響落實為政府政策的機構,一般由政府、政黨或商業公司出資組建,大部分的智庫是非營利組織,這種營運的型態在美國與加拿大等國家可以免繳稅金,有些智庫藉由諮詢顧問與研究報告賺取佣金。優良的智庫應該全面、完整且深度介紹主題,並確保內容基於事實與內容正確性。 依照費城賓夕法尼亞大學的智庫與公民社會計畫統計,目前世界上有超過7,500個智庫,以下智庫的分類是以洲際大陸為最高層分類,再來是相對國家分類,並非完整的分類列表。.

新!!: 法国和智庫 · 查看更多 »

.cat

.cat(Català的缩写,)是互联网的赞助类顶级域(sTLD)之一,该域名用于强调在此域内的网站使用加泰罗尼亚语或與加泰罗尼亚文化有關。 2017年9月下旬,.cat域名注册局被西班牙国民警卫队搜查并要求停止解析使用该顶级域从事加泰罗尼亚獨立運動的网站,所有相关网站的首页均被警卫队的警示图片替换,随后部分注册局工作人员被逮捕。.

新!!: 法国和.cat · 查看更多 »

.eu

.eu為歐洲聯盟國家及地區頂級域(ccTLD)的域名。.

新!!: 法国和.eu · 查看更多 »

.fr

.fr為法國國家及地區頂級域(ccTLD)的域名。.

新!!: 法国和.fr · 查看更多 »

.gf

.gf為法國海外屬地法屬-圭-亞那國家及地區頂級域(ccTLD)的域名。.

新!!: 法国和.gf · 查看更多 »

.gp

.gp為法國海外屬地瓜德羅普國家及地區頂級域(ccTLD)的域名。.

新!!: 法国和.gp · 查看更多 »

.mq

.mq為法國海外領地馬提尼克國家及地區頂級域(ccTLD)的域名。.

新!!: 法国和.mq · 查看更多 »

.nc

.nc為法國海外屬地新喀里多尼亞國家及地區頂級域(ccTLD)的域名。 只有注册在新喀里多尼亞的公司才被容许使.nc域名。.

新!!: 法国和.nc · 查看更多 »

.pf

.pf為法国海外领地法屬玻里尼西亞的國家及地區頂級域(ccTLD)。.

新!!: 法国和.pf · 查看更多 »

.pm

.pm為法國海外屬地聖皮耶與密克隆群島國家及地區頂級域(ccTLD)的域名。.

新!!: 法国和.pm · 查看更多 »

.re

.re為法國海外領地留尼旺國家及地區頂級域(ccTLD)的域名。.

新!!: 法国和.re · 查看更多 »

.tf

.tf為法屬南部和南極領地國家及地區頂級域(ccTLD)的域名。.

新!!: 法国和.tf · 查看更多 »

.wf

.wf為法國海外屬地瓦利斯和富圖納國家及地區頂級域(ccTLD)的域名。.

新!!: 法国和.wf · 查看更多 »

.yt

.yt為馬約特國家及地區頂級域(ccTLD)的域名。目前由法国代为管理注册事宜,官方网站nic.yt会被重定向到法国AFNIC的网站,2011年11月开放注册。.

新!!: 法国和.yt · 查看更多 »

1789年法国三级会议

1789年三级会议,是法国自1614年之后第一次举办的三级会议,也是法国历史上最后一次。三级会议由三个阶级的代表全体国民的构成:第一阶级(教会)、第二阶级(贵族)和第三阶级(资产阶级、城市平民、农民等)。会议由国王路易十六召开,主要目的是为了尽快提出解决政府经济危机的方案。1789年5至6月间,会议进行了数周,但终因第三等级对自己的代表力有异议而解散。这次会议促使一般民众自行组织國民議會,并最终引发了法国大革命。.

新!!: 法国和1789年法国三级会议 · 查看更多 »

1848年革命

1848年革命,也称民族之春(英语:Spring of Nations)或人民之春(英语:Springtime of the Peoples),是在1848年欧洲各国爆发的一系列武裝革命。这一系列革命波及范围之广,影响国家之大,可以说是欧洲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革命运动。第一场革命于1848年1月在意大利西西里爆发。随后的法国二月革命更是将革命浪潮波及到几乎全欧洲。但是这一系列革命大多都迅速以失败告终。尽管如此,1848年革命还是造成了各国君主与贵族体制动荡,并间接导致了德国统一及意大利统一运动。.

新!!: 法国和1848年革命 · 查看更多 »

1896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一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即1896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是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是自羅馬帝國皇帝狄奧多西一世在公元393年废除古代奥运会以后的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由於希臘為奧林匹克的誕生地,因此該届奥运会于1896年4月6日至1896年4月15日在希腊王國首都雅典举行。 1894年6月23日,在法國歷史學者皮埃尔·德·顾拜旦的倡导下,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在巴黎创立,并确定希腊首都雅典承办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当时希腊并没有太多的举办此类运动会的经验,且一度遇上财政困难,但组委会还是按时做好了各项准备工作,因此這次運動會基本上被認為相當成功。尽管当时的运动员水平无法同今日相比,但在当时举办如此大规模的国际性体育赛事却是人类有史以来的第一次。 此次奧運在帕那辛納克體育場舉辦,為唯一在1900年前使用的奧林匹克體育場,當時湧進了相當多的人潮。.

新!!: 法国和1896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 查看更多 »

1900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二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一场于1900年在法国巴黎举行的国际综合体育赛事。这次奥运会没有开幕式和闭幕式,比赛于5月20日开始至10月28日结束。.

新!!: 法国和1900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 查看更多 »

1924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八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於1924年5月4日至7月27日在法国巴黎舉行。.

新!!: 法国和1924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 查看更多 »

1924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1924年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也就是第一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法國的霞慕尼舉行。原本稱為「國際冬季運動週」(Semaine des Sports d'Hiver)。由法國奧委會主辦,其賽事由1月25日至2月5日,賽程都在白朗峰舉行,其後由國際奧委會追認此次為第一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

新!!: 法国和1924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 查看更多 »

1938年世界杯足球赛

#重定向 1938年國際足協世界盃.

新!!: 法国和1938年世界杯足球赛 · 查看更多 »

1948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篮球比赛

1948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籃球比賽是第14屆奧運所舉辦的籃球比賽,而這也是第二次為正式項目,比賽場地在海稜格體育館舉行。 本屆比賽共有23支球隊參加。.

新!!: 法国和1948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篮球比赛 · 查看更多 »

1968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十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1968年2月6日至2月18日在法国格勒诺布尔举行。.

新!!: 法国和1968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 查看更多 »

1984年欧洲足球锦标赛

1984年歐洲足球錦標賽(Euro 84)於1984年6月12日至27日在法國舉行。本屆比賽是由歐洲足協主辦的第七屆歐洲足球錦標賽。 本屆決賽週與去屆一樣,共8支球隊參賽,而賽制則有所變更。8隊首先分為兩組作2分制單循環對賽,小組首次名晉級4強,作交叉配對淘汰賽,並從本屆起取消季軍戰。 本屆賽事的主角無疑是法國隊隊長柏天尼,他不但率領球隊為國家奪得歷史上首個國際大賽冠軍,個人並以5場比賽進9球的神奇高效率拿下神射手稱號。這位身穿10號球衣的綠茵傳奇在球場上以其著名的中場指揮官角色,威震世界足壇,協助法國躍身成為世界足球勁旅之一。.

新!!: 法国和1984年欧洲足球锦标赛 · 查看更多 »

1992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十六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1992年2月8日至2月23日在法国的阿尔贝维尔举行,該屆也是最後一次跟夏季奧運同一年舉辦的冬季奧運會。.

新!!: 法国和1992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 查看更多 »

1998年世界杯足球赛

#重定向 1998年國際足協世界盃.

新!!: 法国和1998年世界杯足球赛 · 查看更多 »

2000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篮球比赛

2000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篮球比赛共有男、女各12支队伍参加。美国队最终包揽了男子、女子项目的冠军。.

新!!: 法国和2000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篮球比赛 · 查看更多 »

2000年歐洲足球錦標賽

2000年歐洲足球錦標賽(Euro 2000),於2000年6月10日至7月2日在荷蘭和比利時舉行。本屆比賽是由歐洲足協主辦的第十一屆歐洲足球錦標賽。是次比賽共有 16 支歐洲國家隊參加,比賽分別於比利時和荷蘭舉行,而兩個主辦國則各自在自己國家參賽,以保持其主場之利。 參加本屆歐洲國家杯的十六支球隊,各被分成四個小組,進行三輪分組賽。分組賽中能在積分榜上排首、次名的,都可闖進第二圈。第二圈的勝方可進入準決賽,不設季軍賽。 本屆歐洲國家杯冠軍乃法國。這是自法國於1998年贏得世界杯冠軍後,再一次贏得重要錦標,是歐洲國家中,第一個能以世界杯冠軍身份贏得歐洲國家杯。另外東道主比利時則於首圈出局,是歐洲國家杯史上,首支於分組賽即遭淘汰的主辦國球隊。另外,衛冕冠軍的德國與及英格蘭齊齊在首圈分組賽出局,德國更只得一和兩負一場不勝的劣績,表現相當令人失望。 這屆賽事也有很多戰情峰迴路轉的比賽,如英格蘭在領先兩球之後被葡萄牙連入三球反敗為勝,南斯拉夫在落後斯洛文尼亞三球,兼有一球員被逐而少打一人的情況下,連追三球迫和對手。西班牙在補時階段連入兩球,以4-3反勝南斯拉夫。以及決賽法國在補時最後一秒攻入一球扳平,令本以為已穩奪冠軍的意大利要和法國隊進行加時比賽,最後法國隊更在加時階段反勝奪冠。 本屆本賽的主題曲《冠軍2000》已經成為全球球迷心中的經典曲目之一,由瑞典的樂團E-type演唱。.

新!!: 法国和2000年歐洲足球錦標賽 · 查看更多 »

2006年世界杯足球赛

#重定向 2006年國際足協世界盃.

新!!: 法国和2006年世界杯足球赛 · 查看更多 »

2007年–2008年環球金融危機

#重定向 2007年-2008年環球金融危機.

新!!: 法国和2007年–2008年環球金融危機 · 查看更多 »

2012年法国国会选举

#重定向 2012年法国立法选举.

新!!: 法国和2012年法国国会选举 · 查看更多 »

2015年11月巴黎襲擊事件

2015年11月巴黎襲擊事件(Île-de-France)是2015年11月13日與14日凌晨發生於法國巴黎及其北郊圣但尼的連續恐怖袭擊事件。袭击事件共造成來自26個國家的127人當場遇难,3人到院後不治身亡,80-99人重伤,368人受伤。其中巴塔克兰剧院的观众被恐怖分子挟持为人质,造成89人死亡。另外案發當時有7名袭击者拒捕並以炸彈自殺,法国政府隨後继续開展追查帮凶的行動。 袭击事件始于欧洲中部时间11月13日21时20分,3名自杀式炸弹袭击者袭击了位于圣但尼的法兰西体育场附近,随后巴黎的咖啡馆、餐馆及音乐场所发生自杀式炸弹袭击和大规模枪击。恐怖組織伊斯蘭國(IS)宣布对此事件负责,并称这是为了报复法国在叙利亚和伊拉克对IS目标的空袭。法国总统弗朗索瓦·奥朗德称这次袭击系IS组织策划于叙利亚、组织于比利时并与其法国同谋实施的战争行为。 为应对恐怖袭击,奥朗德宣布法国全国进入紧急状态,并实施临时边境管控。11月15日,法国对叙利亚境内的伊斯兰国据点拉卡发动空袭,此为夏马风行动史上最大的一次行动。11月18日,恐怖袭击主谋阿卜杜勒-哈米德·阿巴乌德与其他至少两名嫌犯在警方的圣但尼突袭中死亡。 继2015年1月造成17人死亡的后,法国一直处于高度戒备状态。11月的袭击是法国自二战以来最严重的恐怖袭击事件,也是欧盟自2004年马德里三一一连环爆炸案以来最严重的恐怖袭击事件。.

新!!: 法国和2015年11月巴黎襲擊事件 · 查看更多 »

2016年欧洲杯

#重定向 2016年歐洲足球錦標賽.

新!!: 法国和2016年欧洲杯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République française佛朗西法國法兰西法兰西共和国法国农产业法蘭西共和國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