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東京都歷史

指数 東京都歷史

東京,在明治時代前稱為江戶,在平安時代首次出現其名字,並且有村莊出現,1488年築起了江戶城,在1603年,德川家康在这里創立了江戶幕府,使其成為日本的行政中樞,與首都京都、經濟樞紐大坂合稱為。1868年大政奉還後,江戶取代京都成为日本首都,改名東京,並成立東京府。1889年5月1日,以東京市中心為主要轄區的東京市成立,隸屬東京府管轄;1943年7月1日,東京市與東京府合併為東京都,沿用至今。直到今日,東京已是日本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上的發展中心。.

目录

  1. 163 关系: 城下町原敬南千住站南北朝时代 (日本)參勤交代吾妻鏡同盟國軍事佔領日本吉卜力工作室多摩地域多摩郡大石良雄大阪市大阪朝日新聞大江戶線大政奉还太田道灌奈良县宝永大喷发家老寺子屋富士山小笠原群岛小笠原村小田原城小池百合子山手線上野动物园上野站上杉持朝丰臣秀吉丹下健三东京东京大学东京地铁东京国立博物馆东京铁塔世田谷區市中心三原山三鷹市三鷹之森吉卜力美術館平安时代幕末京都二二六事件井伊直弼廢藩置縣仲御徒町站伊豆大島彩虹大橋... 扩展索引 (113 更多) »

  2. 東京歷史

城下町

城下町是日本的一種城市建設形式。以領主居住的城堡為核心來建立的城市。世界大部分的城郭城市,多是城墻包圍整個城市。而日本的城下町,則只有領主居住的城堡才有城墻保護。而平民居住的街道則無。.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城下町

原敬

原敬(),號一山,出生於岩手郡本宮村(即現在岩手縣盛岡市),日本已故政治家、第19任日本首相,歷任遞相、內相、內閣總理大臣。打破薩長藩閥政治,成功組織日本第一次的政黨內閣,但是在任內遇刺身亡。 原敬是記者出身,曾經擔任過外交官。之後成為大阪每日新聞社的社長。他亦是日本政黨立憲政友會(政友會)的創會會員,並在政友會執政期間歷任遞相、內相,及成為政友會的總裁。1918年(大正7年)米騷亂之後,原來的寺內內閣為事件負責而集體總辭,於是原敬接任。由於一直推辭加封爵位,因此被譽為「平民宰相」。 1921年11月4日,原敬正按原訂計畫前往關西出席政友會活動時,在東京站丸之內南口大堂被曾任職大塚站員的右翼青年中岡艮一襲擊身亡,終年65歲。逝世後獲追授大勳位菊花大綬章,葬於故鄉盛岡市的大慈寺。.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原敬

南千住站

南千住站()是一個位於東京都荒川區南千住四丁目,屬於東日本旅客鐵道(JR東日本)、東京地下鐵、首都圈新都市鐵道的鐵路車站。.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南千住站

南北朝时代 (日本)

南北朝是指1331年至1392年間日本歷史上皇室分裂為南、北兩個天皇的時代,位於镰仓时代與室町時代之間。在這段時間裡,兩方有各自的皇位承傳,也各自有朝廷並立對峙。.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南北朝时代 (日本)

參勤交代

參勤交代,亦稱為參覲交代。是日本江戶時代一種制度,各藩的大名需要前往江戶替幕府將軍執行政務一段時間,然後返回自己領土執行政務。.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參勤交代

吾妻鏡

《吾妻鏡(あずまかがみ)》又称《東鑑》,是日本的一本编年体史书。全书52卷(缺第45卷),用变体汉文和日记体裁写成。 該書是鎌倉幕府的官方史书,记载了从治承四年(1180年)4月以仁王和源賴政征讨平氏,至文永三年(1266年)宗尊親王歸京的87年历史。 「吾妻」是地名,是日本關東地方的總稱,日本神話中,日本武尊渡海時嘲笑海神,海神怒而興風作浪,日本武尊陷於危難,其妻弟橘媛投水向海神謝罪,風波止息,但弟橘媛因此喪命,後日本武尊懷念其妻,在碓日坂大喊「吾妻者也(又作吾嬬者耶,あづまはや)」,關東從此雅稱為「吾妻」(あずま)。「鏡」即以史為鑑之意。 本書成於镰仓时代末期的西元1300年左右,具体作者已不可考,但應是由幕府中樞的多人編纂,從當時當權的北条得宗家的角度來記述,是研究鎌倉時代的基本史料。需注意的是,編纂者的立場偏頗,對源氏三代的評價十分嚴厲,強調北条得宗家的活躍。因此,閱讀時可對照同時代的公家日記,如《愚管抄》、《玉葉》。 《吾妻鏡》的記載始於1180年,以仁王的令旨傳至伊豆的北条館,終於1266年,第六代將軍宗尊親王到京都辭去宮將軍的官職。主要內容包括治承‧壽永之亂與平氏政權的滅亡、鎌倉幕府的成立、承久之亂、執政之始、1246年的宮騷動與翌年的寶治合戰、得宗當權的確立。全書以編年體記述、如日記的文體,是變體漢文的一種,也稱為吾妻鏡體。 後人在評價其價值時,指出因為有為北条氏正當化的曲筆,且許多材料會基於編纂者的立場予以刪減,因此不可盡信。不過鎌倉時代恐怕沒有其他可以與之相比的史料,故還是可以從中抽取出有用的資訊。 清朝诗人和日本研究家黃遵憲《日本国志书成志感》诗: 指的即是此书。清嘉慶十九年(1814年)翁廣平參考日本國史數十種,補述成《吾妻鏡補》。.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吾妻鏡

同盟國軍事佔領日本

同盟国军事佔领日本(),又稱盟總時期,是指日本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戰敗並無條件投降後,由美國為首的同盟國实施軍事佔領的時期,自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投降後開始,在1952年4月28日《舊金山和約》生效後結束。 名義上,同盟國對日本的軍事佔領事務是由戰時與日本相關的國家共同負責,實際上均由美國主導。在這段時間內,日本政府仍然正常運作,但受同盟國的駐日最高司令官總司令部(GHQ/SCAP)掌控。為消除戰前軍事獨裁的餘緒,占領當局對日本實施許多變革,其中最大的影響是政治制度的改造,透過制定新憲法,使得日本從明治時代以來的帝國體制轉型為自由民主制國家,也放棄維持軍隊與宣戰權。.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同盟國軍事佔領日本

吉卜力工作室

,是一家日本的动画工作室。其動畫作品以高品質著稱,其細膩又富有生气、充满想象力的作品在全世界獲得極高的评价。 吉卜力工作室現今位於日本東京都近郊的小金井市,佔地300多坪,目前約有300多名員工。工作室标识为其代表作品角色《龙猫》來設計的。 吉卜力工作室的作品主要由宮崎駿、高畑勳負責創作,鈴木敏夫擔任行銷。作曲家久石让亦为许多吉卜力工作室的作品制作过电影音乐。該工作室的影像作品由迪士尼發行。.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吉卜力工作室

多摩地域

多摩地域(),又稱多摩地區(たまちく)、多摩地方(たまちほう)、三多摩(さんたま),是日本东京都中除去东京23區(舊东京市)以及岛嶼地區(伊豆諸岛、小笠原群岛)以外的區域。总面积1159.89km²(市部783.93km²,郡部375.96km²)。 该地区以JR中央本线,西武新宿线/池袋线,京王线,小田急线为主要通勤路线,是东京都市圈内的主要居住中心之一。 其範圍大概相當於日本古令制國武藏國的多摩郡。.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多摩地域

多摩郡

多摩郡()是日本過去武藏國的郡。.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多摩郡

大石良雄

大石良雄、生於萬治2年(1659年) - 卒於元禄16年(陰曆)2月4日(1703年3月20日))、日本江戶時代早期武士,以忠誠為其藩主淺野長矩復仇,殺死幕府的旗本吉良義央聞名於世。元祿赤穗事件中赤穗浪士四十七武士的頭目。播磨國赤穗藩的筆頭家老。事件之後被改編成戲劇忠臣藏。又名大石内藏助。大石家的本姓為藤原氏,因此又稱藤原良雄。 Category:赤穗藩 Category:日本劍客 Category:大石氏 Category:1659年出生 Category:1703年逝世 Category:日本人物神 Category:被處決的日本人.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大石良雄

大阪市

大阪市()是日本大阪府的府治,為政令指定都市之一,亦是大阪都市圈、京阪神大都市圈、乃至於近畿地方的中心城市。全市面積223平方公里,夜間人口(居住人口)約有269.5萬人,是日本人口第三多的城市;日間人口則超過353萬人,位居日本第二。 大阪自奈良時代開始,就因其臨海的地理位置成為貿易港口,並曾在此建立「難波京」。安土桃山時代,豐臣秀吉修建大阪城,並以大阪做為豐臣政權的統治核心城市。在江戶時代,大阪和京都、江戶並稱為「三都」,是當時日本經濟活動最旺盛的都市,被譽為「天下的廚房」。明治時代之後,大阪仍是日本最重要的產業都市,人口數曾一度超過東京,有「」之稱。在戰後由於東京一極集中的進展,大阪雖然在人口數和經濟發展上被東京拉開距離,但仍然是西日本的最大都市和經濟中心。除了經濟之外,大阪也以其獨特的文化而著稱。今日的大阪和東京並列為日本最具代表性的大都市,也是在世界具有知名度的國際性都市。2014年,按照美國諮詢公司A.T科爾尼的全球城市排名,大阪市位居世界第55位。.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大阪市

大阪朝日新聞

大阪朝日新聞(おおさかあさひしんぶん)是日本報紙『朝日新聞』西日本地區的舊標題。現在的朝日新聞大阪本社版的前身。略稱大朝(だいちょう)。.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大阪朝日新聞

大江戶線

大江戶線()是日本東京都交通局營運的鐵路線(都營地下鐵)之一,記載為「12號線大江戶線」,多被稱為「都營大江戶線」。其名來自東京的古稱江戶的雅名「」。車體、路線圖與轉乘資訊使用的路線顏色為「洋紅色」,路線記號為E。採用鐵輪式、線型馬達推進,是東京各地下鐵路線中唯一採用此規格者。 該線由連結東京都練馬區光丘站與澀谷區新宿站的放射部、以及從新宿站起逆時針至新宿區都廳前站的環狀部組成。形式上可歸為環線,但不同於同樣位於東京的山手線採「無限循環型」運行,該線係以「6字形」運行,因此起點為都廳前、終點為光丘。.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大江戶線

大政奉还

大政奉還,發生於日本慶應三年10月14日(公元1867年11月9日)。江戶幕府第15代將軍德川慶喜受到薩長同盟缔結的威脅,主動把政權交還天皇,成立以徳川家為中心的新政府,實則使德川慶喜仍然掌握政治實權。以萨长同盟為首的討幕派对大政奉还這樣的内容有異議,決定策動政變,事件最終引發戊辰戰爭。最后,討幕派以西乡隆盛为代表,德川家以胜海舟为代表进行和谈,德川慶喜遭到軟禁,江户时代才正式告终。.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大政奉还

太田道灌

太田道灌,是室町時代後期武將,武藏國守護代扇谷上杉家家宰、攝津源氏流太田氏一族。父親是太田資清(道真)。名諱是資長。 繼任家宰之職後,在平定享德之亂、長尾景春之亂中活躍。作為江戶城的築城武將十分有名。.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太田道灌

奈良县

奈良县()位处日本近畿地方,紀伊半島內陸,首府为奈良市,為八個無海岸線的內陸縣份之一。县域是旧时令制国中大和国。古代日本国家起源于此地。.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奈良县

宝永大喷发

宝永大噴發,是指日本最大的活火山富士山在宝永四年(1707年)的一次大规模喷发。此次喷发在富士山东南斜面新造成了一个寄生火山——宝永山。 这是江户时代富士山唯一一次大规模喷发,與平安時代的延历大喷发、貞觀大喷发合称为日本历史上富士山三大喷发。 宝永大噴發的特徵是:雖然該次噴發產生了大量火山灰,並堆積在離火山有100公里遠的江戶,但是並沒有熔岩流下。據估計該次噴發的噴出物高達8億m3。這次噴發發生於富士山的東南斜面,形成了3個噴發口。從上面開始依序為為第一、第二、和第三寶永噴發口;不過從山腳往上望,只有最大的第一噴發口比較顯眼。寶永大噴發後,富士山就未曾再噴發過。.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宝永大喷发

家老

家老是日本江户时代幕府或藩中的职位。家老一般有数人,采取合议制管理幕府和领地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活动。在幕府或藩中地位很高仅次于幕府将军和藩主。.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家老

寺子屋

寺子屋(てらこや)是日本江户时代让平民百姓子弟接受教育的民间设施(私塾)。也称为手习所或手习塾。「寺子屋」的称谓主要在京都,大坂和伊势近畿地区使用,在江户称为「手习指南所」或「手跡指南」。.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寺子屋

富士山

富士山()是日本一座橫跨靜岡縣和山梨縣的活火山,位於東京西南方約80公里處,主峰海拔3776--,2002年8月(平成14年),經日本國土地理院重新測量後,為3775.63公尺,是日本国内的最高峰。參考:(日本總務省消防廳雜學關鍵第14篇,富士山是日本第一的山);PDF檔。富士山顶於冬季积雪,直至次年6、7月才會融化,在管理上属于本州地區的富士箱根伊豆国立公园範圍內。富士山不但名列日本百名山,同時也是日本三名山之一,其名稱由來源自於竹取物語。聞名全球的富士山是日本重要的象征之一,被視為聖山,最高可遠眺哈里發塔和環球貿易廣場,其在古代文献中亦被称為不二、不盡或是富慈,也经常被称作芙蓉峰或富岳。自古以来,这座山的名字就经常在日本的传统诗歌“和歌”中出现。 在富士山山麓周围,分布着5个淡水湖,统称富士五湖,是日本著名的观光度假名胜地。富士山有4个主要的登山口,分别为富士宫口、须走口、御殿场口、富士吉田(河口湖)口等,其中前三个登山入口都在静冈县内。 富士山與樱花、新幹線並列为日本的國家象徵。由于富士山本身的魅力和在日本的地位,人们一直以来希望将其申报为世界自然遗产。日本政府在2012年重新提交了世界文化遗产的推薦申請,成功於2013年6月22日正式獲選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使富士山成為日本的第17個世界遺產(第13個世界文化遗产)。.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富士山

小笠原群岛

小笠原群岛(小笠原諸島,Bonin Islands)是日本在西太平洋的一個群岛,位于东京以南1,000多公里,行政區劃属东京都小笠原村管辖。群岛由30多个小岛组成,其中著名的有父岛、母岛和硫磺岛等島嶼,總面积104.41平方公里。另外,距離東京市區1,848公里遠、日本實際管轄領土最東的南鸟岛,也属小笠原群岛的一部分。.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小笠原群岛

小笠原村

小笠原村()位於東京以南1,000多公里,為日本最南端和最東端的村。面積104.41平方公里,總人口2,380人。由東京都小笠原支廳管轄。在1946年到1968年6月26日期間該村由美軍管轄。.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小笠原村

小田原城

小田原城是一座位於神奈川縣小田原市(古相模國足柄郡小田原)的一座平城城堡,日本國家指定遺跡之一。最有名的是,一度是關東地方難攻不落之城。通稱小峰城及小早川城。.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小田原城

小池百合子

小池百合子(;)是日本政治家,現任東京都知事,也是首位擔任此職的女性;新聞主播出身,1992年從政後歷任參眾兩院議員,以及內閣環境大臣、防衛大臣等要職,是日本歷史上首位女性防衛大臣。此外,小池過去曾加入多個政黨,現時為其創立的兩個政黨——都民第一會的特別顧問、以及希望之黨代表。 精通語言為阿拉伯語與英語。.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小池百合子

山手線

山手線()是位於日本東京的鐵路線,由東日本旅客鐵道(JR東日本)營運。其主要有下列4種定義,但大多是指定義2,包括JR東日本的旅客資訊以及運行管理:.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山手線

上野动物园

东京都恩赐上野动物园(とうきょうとおんしうえのどうぶつえん)是位于日本东京都台东区的东京都立动物园。一般称为上野动物园。原管轄單位為,2006年4月1日後,因導入指定管理者制度而轉交由「公益財團法人東京動物園協會」營運管轄。另外,是上野动物园的附屬單位。 开放于1882年3月20日。是日本最古老、最有名的动物园。來自中國的熊貓是園內最有名的動物之一,在上野車站有一尊熊貓的塑像,是站內的地標。 上野恩赐动物园距离上野車站公园出口步行5分钟的距离。分为东园和西园两个部分。.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上野动物园

上野站

上野站()位於日本東京都台東區上野七丁目與東上野三丁目,是東日本旅客鐵道(JR東日本)、東京地下鐵的鐵路車站,為東京的鐵路樞紐之一。附近尚有京成電鐵的京成上野站。.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上野站

上杉持朝

上杉持朝(1416年-1467年10月4日)是室町時代中期武將、守護大名。相模守護。扇谷上杉家當主。上杉氏定次男,持定之弟。子女有顯房、三浦高救、定正、朝昌、上杉憲忠正室、吉良成高正室。幼名是竹壽丸。官位是彈正少弼、修理大夫。.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上杉持朝

丰臣秀吉

豐臣秀吉(;)是日本戰國時代末期至安土桃山時代的大名,原姓木下,之後將丹羽長秀和柴田勝家的名字各取一字將改姓羽柴。原為農民家庭出身,后来因事奉其主织田信长,富有才干而逐渐发迹,织田信長死后在內部鬥爭中勝出,成為織田信長實質的接班人。之後就任關白、太政大臣等官職,獲賜氏姓「豐臣」,興築大坂城,並透過不斷征伐與收編各方勢力,實現日本自15世纪中葉後首次的政治统一,是為豐臣政權。掌權期间通过太阁检地、刀狩令等政策强化武士阶层,稳固其统治基础;晚年發動朝鮮戰爭,在戰事末期逝世,被日本朝廷賜封「豐國大明神」。在日本歷史上,豐臣秀吉與其同时代的織田信長、德川家康並稱「戰國三傑」。.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丰臣秀吉

丹下健三

丹下健三(丹下健三,),日本建筑师。1987年第9届普利兹克奖得主。毕业于东京大学。为战后日本经济腾飞时期活跃起来的代表建筑师,影响了黑川纪章、槙文彥、矶崎新等一代日本建筑师。.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丹下健三

东京

東京()是位於日本關東地方的都市,狹義上指東京都、或東京都區部(即東京市區),亦可泛指東京都及周邊衛星都市群相連而成的「首都圈」(東京都會區)。目前(2017年8月)東京都區部人口數達946萬,首都圈的人口數則達3千6百萬,是目前全球規模最大的都會區,亦為亞洲最重要的世界級城市。東京是传统上的全球四大世界級城市之一,在2016年GDP達9472.7億美元,超越紐約(9006.8億)成為全球第一,同時全球城市指數排名中排名第三。 東京古稱江戶,自德川幕府時代以來開始成為日本主要都市之一,明治維新時期改為現名後,更發展為日本政治、經濟、文化、交通等眾多領域的樞紐中心。經過二戰後的繼續發展,東京不僅成為世界商業金融、流行文化與時尚重鎮,亦為世界經濟發展度與富裕程度最高的都市之一。此外,東京還有目前全球最複雜、最密集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其中東京的地鐵系統每日平均運量達880萬人次,繁忙程度居全球地鐵第三位。 在正式的行政區劃定義上,東京僅限於東京都,與道、府、縣同為日本的一級行政區,轄區包含東京都區部、多摩地方與伊豆群島、小笠原群島等離島;其中,東京都區部為日本中央政府所在地。東京都同時也囊括了日本最南端(沖之鳥礁)和最東端(南鳥島)等地理極點,擁有日本各都道府縣中最多的人口數,同時也是日本人口密度最高的都道府縣。.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东京

东京大学

東京大學(;英語譯名:The University of Tokyo),简称東大(),是日本第一所以現代學制成立的綜合大學,其前身是幕末時期創辦的與。1877年改制大学後使用現名,但1886年更名為「帝國大學」,1897年再更名為「東京帝國大學」,至1947年復用現名。2004年4月1日起依據《国立大学法人法》改制,以國立大學法人形式運作。.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东京大学

东京地铁

#重定向 東京的地下鐵系統.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东京地铁

东京国立博物馆

东京国立博物馆创立于1872年,是日本最早的博物馆。该博物馆位于日本国东京都台东区上野恩赐公园内,共有本馆、表庆馆、东洋馆、平成馆、法隆寺宝物馆5展览及资料馆组成。收藏品总数为11万件以上,其中包括日本国宝87件、重要文化财产610件(2005年7月止)。博物馆由独立行政法人国立文化财机构运作。同时,社团法人“日本工艺会”的总部也设于馆内。.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东京国立博物馆

东京铁塔

东京铁塔(,英文譯名:Tokyo Tower,中文亦譯為東京塔)是位於日本東京都港區芝公園的電波塔。其以巴黎艾菲爾铁塔為範本而建造,高333公尺,比前者高13公尺,完工以來即成為東京著名地標與觀光景點。正式名称為日本電波塔(),這同時也是其營運機構的名稱。.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东京铁塔

世田谷區

世田谷区()是一个位于东京都23区的南西部、通往都心部方便、以居住环境良好的住宅区而闻名的東京都區部。為東京都特別區中面積第2大,人口最多的一個。 郵遞區號(前三碼)154、155、156、157、158。.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世田谷區

市中心

市中心,是指一个城市的核心地區,通常意指城市的交通等公共服务和商业设施的聚集地带。但對於較古老的城市,其最早的商業、交通核心(又稱為歷史城區)與現有的主要商業區(又稱為中心商業區)不一定一樣。.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市中心

三原山

三原山(みはらやま)是一座位於日本東京都大島町伊豆大島的活火山。三原山是伊豆大島的最高峰,標高758米,為複式楯状火山。與夏威夷的基拉韋厄火山和意大利的斯特龍博利火山并列為世界三大流動性火山。三原山現在也是一個觀光景點。 三原山十分活跃,其最近的有名的兩次大規模噴發是在1950年 一直到次年的噴發和1986年11月21日的噴發。前者導致了三原新山的生成;後者導致島上約1萬多人離開避難。火山口周邊禁止進入,但在1996年11月10日被解除。 Category:日本火山 Category:大島町 Category:東京都山峰.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三原山

三鷹市

三鷹市()是日本東京都多摩地區最東邊的市。往東京都特別區部的通勤率達38.1%(平成22年國勢調査)。.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三鷹市

三鷹之森吉卜力美術館

三鷹之森吉卜力美術館(),又稱吉卜力美术馆,是位於日本東京都三鷹市的動畫美術館。正式名稱為三鷹市立動畫美術館()。该馆由三鷹市政府以指定方式交由运营,營利性收入則由株式會社管理。 館主由吉卜力工作室的代表人物宮崎駿擔任。首任館長是宮崎駿長子宮崎吾朗,2005年6月24日由中島清文接任第二任館長。.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三鷹之森吉卜力美術館

平安时代

平安时代是日本古代的最后一个历史时代,它从794年桓武天皇将首都从長岡京(784年至794年)移到平安京(现在的京都)开始,到1192年源赖朝建立镰仓幕府一揽大权为止。平安时代的称呼来自其首都的名字。它之前是奈良時代,之后是镰仓时代。 平安时代是日本天皇政府的顶点,也是日本古代文学發展的顶峰。在平安时代中武士阶层得到發展,到这个时代的后期,武士阶层从贵族手中夺取权力,建立幕府。 平安时代日本在804年、838年有兩次遣唐使交往(894年未成行)。天台和真言密宗佛教得到發展。 894年废止遣唐使之后,開始發展日本独自的国风文化。.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平安时代

幕末

幕末,即德川末年、江戶末年,是指日本历史上德川幕府统治的末期。19世紀起,長期實施锁国政策的日本,開始被列強叩關,導致德川幕府在1854被迫開國,日本傳統的政治與社會體系開始受到現代化發展的西方文明衝擊。經過一連串的騷亂後,德川幕府最終在1867年結束,日本進入現代化開展的明治時代。 幕末是日本從尚處於封建與農業社會的江户时代邁入明治时代的转折期。这时期,力主尊皇攘夷的维新志士与公武合一的德川幕府是两大政治与意识形态的势力,先後德川幕府出現許多改革聲音,如公武合體。除了他们之外,其他党派也借着幕末时期的政经混乱而争夺权力。1867年大政奉還,1868年1月戊辰战争的第一戰鸟羽伏见之战爆發。末代幕府将军德川庆喜由大阪湾搭乘幕府軍艦返回江户(今东京),最後江戶城無血開城,天皇和維新派掌握政治權力,開始進行後世所稱的明治維新。.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幕末

京都

京都()是日本一座擁有悠久歷史的城市,於794年起被定為日本的首都,當時名為「平安京」,此後多次成為日本首都,成為日本的政治及文化的中心。「首都」在日本當時稱為「京都」,後來成為了此城市的專有名詞。 在平安時代之前,飞鸟京和恭仁京等故都称为京都。而平安京的都城京都,则是在平安时代后期才定为都城,曾同时被称为“京”或“京都”。此后,曾依次被称为“京之都”(きょうのみやこ)、“京”(きょう)。京都最后成为平安京的固有名称被沿用下来。建都之时曾被称为“北京”、“北都”,奈良則当时被称为“南都”。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南都”也成为奈良的代名词。.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京都

二二六事件

二二六事件(二・二六事件),又名「帝都不祥事件」或「不祥事件」,是指1936年2月26日發生於日本東京的一次失敗政變,日本陸軍的部分「皇道派」青年軍官率領數名士兵對政府及軍方高級成員中的「統制派」意識形態對手與反對者進行刺殺,最終政變遭到撲滅,直接參與者多判死刑,間接相關人物亦非貶即謫,皇道派因此在軍中影響力削減,而同時增加了日軍主流派領導人對日本政府的政治影響力。二二六事件也是日本近代史上最大的一次叛亂行動,也是1930年代日本法西斯主義發展的重要事件。 1936年2月26日,數位青年軍官率領士兵分別前往東京各地展開刺殺,並取得相當成果(其中有兩名前首相遇害身亡),還一度佔領了東京市中心。然而叛軍並未成功殺害時任首相岡田啟介和佔領皇居,他們也並未成功爭取到高級將領的支持,加上昭和天皇對於本次政變行動的憤怒等因素,進而導致叛軍無法實現政權的替換,最終於2月29日繳械投降。 有別於先前數次類似的青年軍官刺殺政府要員的從輕發落判例,二二六事件中的主謀起事者多受處重刑。在歷經一系列的非公開審判後,共有19名叛軍領導人物處以死刑,另有40人得到監禁判決。日本陸軍中的「皇道派」勢力就此衰落,日本國內曾一度流行以刺殺方式達到政治訴求的活動也就此終止,軍方對於政府決策的影響力也大增。.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二二六事件

井伊直弼

井伊直弼(),字应卿,号埋木舍、柳王舍、宗观等。近江国彦根藩第15代藩主兼江戶幕府的大老,在安政大狱中大肆翦除異己,最著名的事迹是与美国签订日美修好通商条约,赋予美国商人与海员治外法权,并开放港口。1860年在櫻田門外之變中被反对派的水戶藩脱藩武士暗杀身亡。.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井伊直弼

廢藩置縣

廢藩置縣是1871年日本的明治政府推出的新政,用以废除传统的大名制度,设立新的地方政府。 1868年,德川幕府被推翻后,明治天皇為政,是为明治维新。新政府决定废除封建制度,革新日本的政治制度。將軍不再,政归天皇,超过三百个大名放弃领地,所有以往的藩县都废除了。政府成立地方政府,按照地理分布劃出超过三百个县。虽然幕藩體制没有被完全废除,但在名义上已不再存在。 地界经过多年的变迁,在1871年,全日本有72个县;在1888年,共有77个县,一直到现在全國分为47个一級行政區:一都(東京都)、一道(北海道)、二府(大阪府、京都府)、四十三县,其下再設立市、町、村。.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廢藩置縣

仲御徒町站

仲御徒町站()是一個位於東京都台東區上野五丁目,屬於東京地下鐵日比谷線的鐵路車站。車站編號是H 16。.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仲御徒町站

伊豆大島

伊豆大岛(平假名:いずおおしま,罗马拼音:Izuōshima),又稱為大島,為日本伊豆群島的島嶼,位于神奈川县正南方60公里的太平洋中,人口约1万不到,行政區劃屬於东京都大島町。 伊豆大岛是富士火山带海底火山的作用而形成的火山岛,岛上的764米高的三原山是三重式成层活火山。很多自杀者选择从三原山火口跳下结束自己的生命,因此大岛和富士树海一样是日本著名的自杀胜地之一。1928年時,26歲的和田瀧藏為第一位在此自殺者。 大岛樱花闻名日本。此外川端康成的小说《伊豆的舞孃》(伊豆の踊り子)中伊豆舞女的故乡是伊豆大岛。.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伊豆大島

彩虹大橋

彩虹大橋(レインボーブリッジ,Rainbow Bridge)是位於日本東京灣西北側的雙層吊橋及公路鐵路兩用橋,連接東京都港區的芝浦、台場兩地。“彩虹大桥”的名字是透過公開募集所選定的,其正式名稱為東京港聯絡橋(東京港連絡橋)。1987年動工,1993年落成,同年8月26日通車。.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彩虹大橋

征夷大將軍

--夷大將軍在日本历史上,原為大和朝廷為對抗蝦夷族所設立的臨時的高級軍官職位,本應於停戰時即功成身退。「夷」其实是指曾在本州和北海道居住的蝦夷族(阿伊努族),而「将军」一词指军阶中的高級領導職。征夷大將軍的衙門称为幕府,故中文俗稱征夷大將軍為「幕府將軍」,也常簡稱其為「將軍」。 12世紀末,幕府將軍轉為所有武士與軍人的首領、總代表。1192年,源賴朝於消滅把持朝政的武家政權伊勢平氏及東北豪族奧州藤原氏之後出任征夷大將軍,創立镰仓幕府,一時間能夠統領各地諸侯與軍人,故一直保留著將軍之頭銜,以後的幕府將軍皆襲用「征夷大將軍」之官位。由1192年开始,大部分幕府将军或武家取代日本皇室與天皇,掌握日本實際政權,直到1868年明治维新為止,相关政治地位日后由太政大臣及日本內閣總理大臣取而代之。 由於將軍為首的幕府掌握實際政權,明朝朝廷也封一部分室町幕府将军为“日本国王”(例如足利义满)。而鎌倉幕府和江戶幕府将軍時不受封日本國王,江戶幕府将軍大多自號為“日本國大君”。在歐美,由於將軍的長期世襲統治,到後來歐洲人執訪日本,一直誤以為「將軍」就是日本的天皇。直到江戶幕府末年,美國派到日本的特使也還沒有弄清楚。.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征夷大將軍

御台場

御台場(),或直接簡稱為台場,是日本東京灣內一座以填海造陸方式製造出來的巨大人工島。1980年代起,此地成為東京臨海副都心的核心地帶而快速開發,作為東京未來的都市規劃的要角,由於區域內陸續遷入許多大型企業的總部,並且修築了許多採用現代規劃造景的商場與娛樂設施,近年來已成為東京都內最受國內外遊客歡迎的重要景點。.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御台場

御茶之水

御茶之水(御茶ノ水)是日本東京都區部的一個地區,主要位於東京都文京區湯島至千代田區神田一帶,以千代田區神田駿河台為中心。東西走向的神田川流經這個地區,東日本旅客鐵道御茶之水站位於河岸。.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御茶之水

德川庆喜

德川慶喜(),江戶幕府(德川幕府)第15代將軍,也是末代將軍。.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德川庆喜

後北條氏

後北條氏是日本關東地方的氏族,特別活躍於日本戰國時代,由於與鎌倉時代的執權北條氏沒有直接的血緣關係,故特此區分,或以居城為名,被稱為小田原北條氏,原姓伊勢。家紋與北條氏一樣,同樣為三塊鱗(形狀稍有不同)。.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後北條氏

北野武

北野武(假名:きたの たけし;),出生于东京都,相當於日本貧民窟的足立区。漫才演员、电影导演、演员、电视节目主持人、大学教授。除了電影導演的工作外,大多使用艺名彼得武(ビート たけし,Beat Takeshi),亦以Two Beat的名義在其他舞台活動。.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北野武

北條氏綱

北條氏綱()是日本戰國時代的大名,北條早雲的長子。幼名為伊豆千代丸。養有兒子氏康、為昌、氏尧以及養子綱成。.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北條氏綱

國立代代木競技場

國立代代木競技場()位於日本東京都澀谷區代代木公園內,為東京著名的運動場館,分為第一體育館、第二體育館兩個部分。亦通稱為「代代木○○(第一、第二)體育館」使用。.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國立代代木競技場

國立公文書館

國立公文書館()是日本的,為內閣府直轄的獨立行政法人之一,負責收藏日本歷代的所有公文,同時將這些資料開放公眾閱覽。總館位於鄰近皇居的東京北之丸公園,並在茨城縣筑波市設有分館。.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國立公文書館

品川站

品川站()是一個位於東京都港區高輪三丁目以及港南二丁目,屬於東日本旅客鐵道(JR東日本)、東海旅客鐵道(JR東海)、日本貨物鐵道(JR貨物)、京濱急行電鐵(京急)的鐵路車站。.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品川站

兩國國技館

兩國國技館位於日本東京都墨田區兩國,為東京著名的運動場館,主要以主办相扑比赛而闻名。目前的建築於1985年啟用,可容納 11,098人。 全部可容納10,000人。.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兩國國技館

八王子市

八王子市()是日本东京都下轄的一个中核市,位於东京市中心以西約40公里的近郊。八王子市位於多摩地區的心臟部位,也是日本第四次首都圈基本計畫中指定的業務核都市。.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八王子市

六本木新城

六本木新城(六本木ヒルズ),又稱六本木之丘,是位於日本東京六本木的複合開發區,由森大廈主導開發,是日本規模最大的都市更新計畫之一。.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六本木新城

元祿赤穗事件

元禄赤穗事件(げんろくあこうじけん),是發生於日本江戶時代中期元祿年間,赤穗藩(今兵庫縣赤穗郡)家臣47人為主君報仇的事件。 元禄十四年陰曆三月十四日(1701年4月21日),赤穗藩藩主淺野長矩在奉命接待朝廷敕使一事上深覺受到總指導高家旗本吉良義央的刁難與侮辱,憤而在將軍居城江戶城的大廊上拔刀殺傷吉良義央。此事件讓將軍德川綱吉在敕使面前蒙羞,德川綱吉怒不可遏,在尚未深究事件原由的情況下,當日便命令淺野長矩切腹謝罪並將赤穗廢藩,而吉良義央卻沒有任何處分。以首席家老大石内藏助為首的赤穗家臣們雖然試圖向幕府請願,以圖復藩再興,但一年過後確定復藩無望,於是元禄十五年陰曆十二月十四日(1703年1月30日)大石内藏助遂率領赤穗家臣共47人夜襲吉良宅邸,斬殺吉良義央,將吉良義央的首級供在泉岳寺主君墓前,為主君復仇。事發後雖然輿論皆謂之為忠臣義士,但幕府最後仍決定命令與事的赤穗家臣切腹自盡,而吉良家也遭到沒收領地及流放的處分。 元祿赤穗事件是江戶時代的一次重大事件,與「曾我兄弟復仇事件」、「鍵屋之辻決鬥事件」並稱日本三大復仇事件。尤其該事件中大石良雄體現出對主君的忠誠,以及執著的信念和超強的忍耐力,為世人津津樂道,至今仍然對日本社會和民族性格產生深遠影響。元祿赤穗事件出現很多匿名的戲曲來歌頌赤穗義士,後來更成為著名的歌舞伎劇目忠臣藏的藍本。.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元祿赤穗事件

副都心線

副都心線()是一條連結埼玉縣和光市和光市站和東京都澀谷區澀谷站、由東京地下鐵运营的鐵路線。內的名稱為「13號線副都心線」。和光市-小竹向原段與有樂町線共用軌道、車站、設施,而小竹向原-池袋則與同線並行於複複線路段。 路線名來自路線縱斷池袋、新宿、澀谷三大副都心的特色。車體、路線圖與轉乘資訊使用的路線顏色為棕色,路線記號為F。 包括本路線的5間鐵路公司(東武、西武、東京地下鐵、東急、橫濱高速鐵道)互相直通運行,形成埼玉縣西部的滑川町、川越市、飯能市、所澤市各方向起至神奈川縣橫濱市的廣域鐵路網。.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副都心線

B-29超級堡壘轟炸機

B-29超級堡壘轟炸機(B-29 Super fortress),亦稱B-29超級空中堡壘,是美國波音公司設計生產的四引擎重型螺旋槳战略轟炸機。主要在美軍內服役的B-29,是美國陸軍航空軍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及韓戰等亞洲戰場的主力戰略轟炸機,其命名延續先前有名的B-17飛行堡壘式战略轰炸机。 B-29不單是二次大戰時各國空軍中最大型的飛機,同時亦是當時集各種新科技的最先進的武器之一。B-29的嶄新設計包括有:加壓機艙,中央火控、遙控機槍等等。原先B-29的設計構想是作為日間高空精確轟炸機,但在戰場使用時B-29卻多數在夜間出動,在低空進行燃燒轟炸。B-29是二次大戰末期美軍對日本城市進行焦土空襲的主力。--日本廣島及長崎投擲原子彈的任務亦是由B-29完成。B-29在日本因此有“地獄火鳥”之稱。二次大戰結束以後,B-29仍然服役了一段頗長的時間,最後在1960年代方--完全退役。B-29的總生產量為3,900架左右。 它設計的架構後來繼續延伸,發展成美國空軍的B-50。而蘇聯用逆向工程複製了B-29成為圖波列夫Tu-4。.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B-29超級堡壘轟炸機

皇居

皇居()是指日本天皇居住的宮殿。傳統上,日本沒有定都的概念,習慣以在位天皇(大王)的所在地為國都(古代稱為「京」),並以在位天皇居住之宮殿為皇居(古代稱為「宮」)。現在的皇居位於東京都千代田區,即原江戶幕府歷代將軍所居住的江戶城,但範圍較原始的江戶城為小。.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皇居

石原慎太郎

石原慎太郎(),日本政治人物、作家,曾任眾議院議員、日本維新會代表。 生于兵库县神户市須磨區,毕业于一桥大学法学部。歷任參議院議員(當選1期,1968年—1972年)、眾議院議員(當選9期,1972年—1995年、2012年—2014年)、環境廳長官(1976年—1977年)、運輸大臣(1987年—1988年)、東京都知事(當選4次,1999年—2012年)。2012年10月辭去東京都知事一職並另組新黨重返國政,欲與日本維新會和眾人之黨組成「第三極大聯合」以推翻戰後官僚支配體制。2014年12月16日,於第47屆日本眾議院議員總選舉中敗選,宣佈退出政壇。 他一貫主張反對中国民族主义和美國帝國主義,因而受到兩極化的評價。有人讚揚他廉潔愛國,有人批評他為右派。.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石原慎太郎

珍珠港事件

珍珠港事件,又名突襲珍珠港,日本稱之珍珠灣攻擊(真珠湾攻撃)或夏威夷作戰(ハワイ作戦)、AI作戰、Z作戰,是日本海軍於1941年12月7日(美國時間)對美國海軍夏威夷領地珍珠港海軍基地的一次突襲作戰。 攻擊珍珠港的计划源自日本與美國的外交衝突。日本自1937年發動對中國的戰爭後,長期無法脫身,經濟也每況愈下;為了繼續對中國的戰爭,日本國策逐漸走向奪取他國資源;1938年,时任日本首相近衞文麿提出“大东亚共荣圈”构想,严重威胁到美国在中国和亚洲的利益,引发美国强烈抗议。1941年,美國政府要求日本從法屬印度支那撤軍,並連同荷蘭與英國停止對日本出口石油。由於石油是日軍繼續戰爭之必備要素,美國此舉令日本最終決定南進奪取英國與荷蘭資源豐饒的殖民地;同時也因為日本聯合艦隊司令山本五十六認為美國勢必干涉,因此必須致命地打擊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令日本在南進取得成果、鞏固勢力後,能在有利的條件下和美國和談。為此,山本擬定攻擊珍珠港的計畫。 日本海軍派出6艘航空母艦、共300多架戰機的兵力,分為兩波攻擊。由於美軍受到奇襲,日軍取得重大成果:擊沉及重創美軍8艘戰艦、3艘巡洋艦、3艘驅逐艦,摧毀188架戰機,造成2,402人殉職和1,282人受傷。然而,日軍之勝利並不完全:島上的發電站、維修設備、燃料和指揮總部大樓均未被破壞,未來海戰的真正主力——航空母艦均不在港內。即使如此,和美國的損失比起來,日本損失甚微:僅損失29架飛機和5艘袖珍潛艇,共65名士兵陣亡或失蹤,並有一位日本潛艇乘員被俘虜。 這場軍事攻擊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發展有著重大影響。由於日本這次未宣而戰的行動,美國公眾輿論憤怒不已,全國自孤立主義轉為支持參戰;而歐洲的德國和義大利也對美國宣戰,美國因此也加入歐洲戰場。美國強大的工業能力,給予各個反軸心國陣營大量的資源,導致軸心國最終滅亡。另外,由於參戰前富兰克林·罗斯福總統親同盟國、欲加入世界大戰的態度,出現知道日軍即將攻擊珍珠港、卻不加以警告的陰謀論,其至今仍充滿爭議。珍珠港事件發生後,羅斯福發表著名的《國恥演說》,聲稱12月7日是美國「活在恥辱中之一日」,後來成為該國的紀念日。.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珍珠港事件

社会民主党

会民主党有兩种定義。狹義的、現代國際政治學上比較廣爲接受的,是指社会民主主义政黨。廣義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所使用的,是泛指社会民主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以及相類似的左派立場的政黨,不同於以苏联共产党為代表的該型態政党。廣義的社會民主黨的国际组织是社會黨國際。.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社会民主党

空袭东京

袭东京,或也常被稱呼為杜立德空袭(Doolittle Raid),是美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1942年4月18日時,向日本本土首次进行的空中轟炸攻擊任務,以作为对日军突袭珍珠港的报复。在美國戰爭史中,這是惟一一次美國陸軍航空軍的轟炸機在美國海軍航空母艦起飛執行的戰鬥任務。美國經由這次轟炸任務,證明盟軍有能力对日本本土进行空中攻擊,並且報復了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由於這個任务是由战前曾是著名飛行員的吉米·杜立特中校一手策划,所以又称“杜立德空袭”。 此次空袭对日本造成的损失并不大,直接军事作用很小,但是战略意义却很大。它一方面振奋了美国人的士气,一方面促使日本海军将主要注意力从南方战线转移到威胁日本的中太平洋地区,在没有充分准备下仓促发动中途岛海战 。另外,日本迫於形勢,發動浙赣战役,企圖徹底摧毀中國浙江的衢州、玉山、麗水等機場,防止飛行員安全降落及日後繼續遭受美機穿梭轟炸,以達到安定本國民心和戰場官兵士氣的目的。.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空袭东京

空襲日本

襲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同盟國對日本領土及殖民地展開的多次戰略轟炸行動。 日本帝國本土由帝國陸軍航空隊和海軍航空本部負責保衛,空中防衛包括使用戰鬥機及高射炮攔截。 涉及日本本土的空襲可分成幾個階段:.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空襲日本

第1師團 (日本陸軍)

是日本皇軍中的1個步兵師。其通稱號是。.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第1師團 (日本陸軍)

筑波快線

筑波快線(,Tsukuba Express,簡稱TX)是位於日本關東地方東部的鐵路線,為首都圈新都市鐵道的唯一營運路線,起於東京都千代田區的秋葉原站、訖於茨城縣筑波市的筑波站。內登載的名稱為常磐新線(),此因該鐵路線原始規劃為「第二常磐線」而得名,但在旅客資訊上並不使用。.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筑波快線

築地

築地()是日本東京都中央區的地名,位於隅田川北側。人口7,443人。郵遞區號104-0045。 「築地」二字有「填海的土地」之意,原是東京灣的一部份,江戶時代進行填海工程後成為隅田川北岸土地。肩負東京生鮮食品集散功能的築地市場坐落於此,因此被譽為「東京的廚房」。.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築地

美國

#重定向 美国.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美國

美國陸軍航空隊

美國陸軍航空隊可能意指美國空軍在不同時期使用不同命名與組織狀態的前身單位:.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美國陸軍航空隊

美濃部亮吉

美濃部亮吉(),日本經濟學家、政治家。曾擔任東京都知事長達12年(第6・7・8代)以及參議員。.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美濃部亮吉

羽田空港 (大田區)

羽田空港()是日本東京都大田區的町名,因東京國際機場(羽田空港)位於此地而得名。居住人口0人、郵遞區號為144-0041。.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羽田空港 (大田區)

町奉行

奉行是江戶幕府的職稱,掌管領地內都市的行政、司法。幕府與各藩都設有該職位,但是一般所說的町奉行專指江戶町奉行。江戶以外的幕府天領都市之町奉行,如大坂町奉行等,總稱遠國奉行。.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町奉行

燃烧弹

燃烧弹,有时也称纵火弹,是指装填燃烧剂,以纵火为目的弹药。近现代燃烧弹通常以白磷、铝热剂、凝固汽油等做为燃烧剂。 燃烧弹概念類似火攻,在古代即有应用。如在五代时,就有将火油装入铁罐用以焚毁敌方战船的记载。两次世界大战使得燃烧弹在技术上有了较大发展,纵火效率得到显著提高,使最终被广泛地用于当时针对敌方城市的战略轰炸。.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燃烧弹

相模灣

相模灣(さがみわん)是位于日本關東地方南部的一個海湾。范圍為三浦半島南端城島(三浦市)到真鶴半島真鶴岬(真鶴町)之間連線以北的海域。相模灣是北美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交界地,三次關東大地震的震源——相模斷層通過這里,灣內最深處達1600米。 S.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相模灣

銀座線

銀座線()是一條連接東京都台東區淺草站和澀谷區澀谷站、由東京地下鐵營運的鐵路線。內的名稱為「3號線銀座線」。 路線名稱的由來為繁華街的銀座。車體、路線圖和轉乘資訊所使用的路線顏色為橙色,路線記號為G。.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銀座線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Douglas MacArthur,),或譯道格拉斯·麦克亞瑟,是美国著名军事将领,1937年出任菲律宾陆军總司令,1944年授衔五星上将,华人常称其为“麦克阿瑟元帅”,簡稱“麦帅”。1930年代担任美国陆军参谋长,是太平洋战争中同盟國軍隊主要指挥官之一。他因在菲律宾战役中的表现获颁荣誉勋章,他和父亲小亚瑟·麦克阿瑟是史上第一对都获得过荣誉勋章的父子。.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道格拉斯·麦克阿瑟

荒川線

荒川線()是一條連結東京都荒川區南千住一丁目三之輪橋停留場和同新宿區西早稻田一丁目早稻田停留場,屬於東京都交通局作為事業主體的東京都電車(都電)路線。愛稱為「東京櫻電」(東京さくらトラム)(2017年4月28日決定)。車站編號所使用的路線記號是SA。(2017年11月下旬起依次引入)。.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荒川線

菲律宾海板块

菲律宾海板块(英語:Philippine Sea Plate),是位于西太平洋菲律宾海的一个大洋板块,其形状略呈菱形,面积在30个主要板块中排第11位。菲律宾海板块由菲律宾海以下的大洋岩石圈构成,而菲律宾群岛的大部分都位于该板块以西。在1968年勒皮雄首次提出的六大板块中,它是欧亚板块的一部分。 菲律宾海板块几乎全部位于海底,西部以菲律宾群岛为界,西北部以台湾和琉球群岛为界,北部以日本为界,东部以伊豆-小笠原列岛和马里亚纳群岛为界,南部则以雅浦岛、帕劳和印度尼西亚最东部的哈马黑拉岛等岛屿为界。板块的东部形成伊豆-小笠原-马里亚纳岛弧系。 菲律宾海板块的东界是隐没带(或细分出来的马里亚纳板块),太平洋板块俯冲隐没于其下。其西界、西北界和北界主要也是隐没带,菲律宾海板块在此边界隐没于欧亚板块(或由较广义的欧亚板块细分为的巽他板块、扬子板块、冲绳板块和阿穆尔板块)之下。其南部主要与加罗林板块相接,东北部一隅则与北美洲板块(或其细分出的鄂霍次克板块)相接。 菲律宾海板块和欧亞板块的碰撞形成了台湾岛,这一过程在今天还在延续。在其最北端,伊豆-小笠原-马里亚纳岛弧的增厚地壳则与日本碰撞形成了伊豆碰撞带。 菲律宾海板块构成了菲律宾海的海盆,它是5个较小的岩石圈板块之一,面积与阿拉伯板块相仿(Anderson, 2002)。在地球上现存的所有板块中,菲律宾海板块是唯一的一个几乎全部由消减带包围的板块。它因而可以分成两个部分,即被“捕获”和不活动的西半部,及由于太平洋板块的西向消减而形成并不断增生的东半部。西半部将来注定会消失,因为它将向西和北消减于欧亚板块之下;而东半部则由几条南北向的海岭(自西向东依次是九州-帕劳海岭、冲之鸟-四国海岭和西马里亚纳海岭)及其间的海盆(如四国海盆,是巨大的弧后盆地)组成。伊豆-小笠原列岛和马里亚纳群岛及其附近的水下火山,则通常被看作是伊豆-小笠原-马里亚纳岛弧系。 伊豆半岛是菲律宾海板块的最北端。菲律宾海板块、欧亚板块(或其细分成的阿穆尔板块)和北美板块(或其细分成的鄂霍次克板块)三者会聚之点就是富士山。.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菲律宾海板块

萬曆朝鮮之役

-- 萬曆朝鮮之役(朝鮮方面稱壬辰之亂,朝鮮語:임진왜란(壬辰倭亂),日語:文禄・慶長の役),是1592年至1598年(大明万历二十年至二十六年;日本文祿元年至慶長三年)間,日本豐臣政權與大明王朝、朝鲜國之間爆發的戰爭,也是明朝萬曆三大征之一。中國明朝為抗倭援朝,先后两次派遣军队入朝,与日军作战。 1591年(壬辰年),日本太閤(卸任关白)丰臣秀吉以「假道入唐」(唐,即代指中国)為名義,致函朝鮮國王宣祖李昖,表示將於次年春天假道朝鮮進攻明朝,要求請予協助。在久未獲答覆後,豐臣秀吉於1592年突然派兵入侵,朝鮮節節潰敗,並向宗主國明朝求救。隨即明朝指示派兵前來支援。這場戰爭波及到了朝鮮南部乃至全境,其間曾於1593年議和並休戰;但於1597年(丁酉年)戰事再度爆發。後期雙方陷入膠著,最後由於豐臣秀吉的病逝,日本军队於1598年全部从朝鲜撤退,而日本占领朝鲜并以之为跳板进攻明朝的行动最終失敗。.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萬曆朝鮮之役

首都高速道路

首都高速道路()是日本首都圈、即東京都會區的都市高速道路系統,由首都高速道路株式會社營運,共有24條路線(含1條延伸中路線)、1條興建中路線,分屬東京線、神奈川線、埼玉線等3大子系統;總長322.5公里(管理301.3公里、新設28.3公里),跨越東京都、神奈川縣、埼玉縣、千葉縣等一級行政區。一般簡稱為首都高速、首都高,這兩個簡稱同時也是首都高速道路株式會社的註冊商標。首都高速道路與東京的地鐵、通勤鐵路系統,共同構成的骨幹。 首都高速道路的各路線,是日本道路法所規定的都縣道(東京、神奈川、埼玉、千葉)與市道(橫濱、川崎),依據的「都會區快速道路」(都市部自動車專用道路;第2種第1級、第2級)分類。此外,在東京都內的路線不納入都道系統,但是橫跨東京都及相鄰縣份的路線則編有都縣道編號。.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首都高速道路

駐日盟軍總司令

驻日盟军总司令(連合国軍最高司令官;Supreme Commander of the Allied Powers,縮寫SCAP認為是Supreme Command of Allies in the Pacific。),又譯為盟軍最高司令官總司令部、盟軍最高司令部,簡稱盟總或盟總政府,日本又稱總司令部(General Headquarters,縮寫GHQ),是美国远东军司令兼驻日美军总司令麥克阿瑟元帥在日本盟軍佔領時期期间的一个头衔,1951年由李奇微将军接任。1952年,舊金山條約簽訂,日本恢復主權,此職取消。.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駐日盟軍總司令

马里亚纳群岛

里亚纳群岛(Mariana Islands)——直到20世纪初还被称为莱德隆群岛(Ladrone),西班牙语意为“强盗群岛”,为麦哲伦所命名,北太平洋上南北纵列的15座火山岛和一些珊瑚岛组成。源自日本附近延伸的海底山脉,马里亚纳群岛位于海底山脉南端;马里亚纳群岛最南至关岛,总长1565英里,总面积396平方英里。.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马里亚纳群岛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International Military Tribunal for the Far East;),又称东京国际军事法庭、东京审判、東京大審,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後特設之國際軍事法庭,於1946年5月3日至1948年11月12日之間,由身為勝方的同盟國為解決敗方日本的戰犯認定等責任歸屬而創立。法庭設於東京的原陸軍士官學校大講堂,位於今東京都新宿區市谷本村町的自衛隊設施「防衛省市谷地區」內。.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远东国际军事法庭

都營地下鐵

都營地鐵()是日本東京的兩個地下鐵系統之一,由東京都政府屬下的東京都交通局經營,其所屬路線通稱為都營線。目前有4條營運路線。.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都營地下鐵

舊金山和約

《對日和平條約》,簡稱《對日和約》,通稱舊金山和平條約或舊金山和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大部份同盟國成員與日本簽訂的和平条约,1951年9月8日由包括日本在内的49個國家的代表在美國舊金山的戰爭紀念歌劇院簽訂,並於1952年4月28日正式生效。起草人為日後擔任美國國務卿的约翰·福斯特·杜勒斯,正文以英語書寫,另有法語、西班牙語、日語等3種語言之正式譯本。 舊金山和約的目的是解決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戰敗投降的政治地位、以及釐清戰爭責任所衍生的國際法律問題。和約第二條聲明日本承認朝鮮獨立、放棄臺灣、澎湖、千島群島、庫頁島南部、南沙群島、西沙群島等地之主權。和約第三條中,日本同意美國對於琉球群島等島嶼交付聯合國託管。這些規定造成後來南千島群島、以及臺灣法律歸屬的主權爭議。 日本在和約前言的部分,請求加入聯合國並遵守《聯合國憲章》。隨着这份和约的正式生效,日本結束長達七年的盟軍佔領時期,並恢復正常國家地位。1956年12月12日,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一致決定向聯合國大會推薦日本為聯合國會員國;12月18日,經聯合國45個成員國提案、51個成員國附署,聯合國接納日本成為第80個會員國。 《旧金山和约》是身为战败国的日本确立战后再次崛起和确立国家走向的决定性合约。.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舊金山和約

鈴木俊一 (東京都知事)

鈴木俊一(),日本政治人物、内務官僚。東京都名譽都民、北京市榮譽市民。 曾擔任東京都知事(第9・10・11・12代)長達16年、東京都副知事、内閣官房副長官(第2次岸内閣)、自治事務次官等職。.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鈴木俊一 (東京都知事)

赤穗藩

赤穗藩()曾經是位於日本兵庫縣赤穗郡的一個藩,藩廳位於赤穗城。因發生元祿赤穗事件有名。.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赤穗藩

赤羽站

赤羽站()是一個位於東京都北區赤羽一丁目,屬於東日本旅客鐵道(JR東日本)的鐵路車站。設有「」的。.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赤羽站

薩摩藩

薩摩藩(),正式名稱為鹿兒島藩,为日本江戶時代的藩属地,位于九州西南部,在江戶時代,其領地控有薩摩國、大隅國和部分日向國属地,此外琉球王國也受他們控制,領土包括今日的鹿儿岛县全域(含琉球國的奄美群島)與宮崎縣的西南部。 在德川幕府之前,这里是薩摩國、大隅國和部分日向國属地。关原之战之后成立薩摩藩。江户时代,和幕府关系亲近的大名藩属在江户即现在的东京附近,而关系越疏远其属地就离江户越远。薩摩藩位于日本四岛的最西,与幕府的关系可想而知。是故其青年武士阶层推动革新,与其附近的长州藩的青年武士一起在和西方列强的接触中发展壮大,被称为强藩。幕末时期,薩摩藩等强藩组成倒幕联盟,主张废除幕府,还政於天皇。在明治天皇掌握政权之后,日本内阁的大多数阁员均出身于长州藩和薩摩藩。 于此之前,1609年,薩摩藩派大将桦山久高入侵当时的琉球国,开始了日本对琉球的征服,为两百多年之后日本正式将琉球改称冲绳并入日本打下基础。.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薩摩藩

關原之戰

原之戰(関ヶ原の戦い、大日本帝國陸軍參謀部出版書籍使用關原之役)是日本廣義的戰國時代末期或安土桃山時代發生於美濃國關原地區的一場戰役,交戰雙方為德川家康領下的東軍以及石田三成等組成的西軍。最終在西軍將領小早川秀秋叛變的情況下,這場戰爭在一天內即分出了勝負,德川家康取得了統治權,三年後成立德川幕府。此戰也被譽為「決定天下的戰爭」(天下分け目の戦い),是戰國時代影響最重大的戰役。.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關原之戰

關東大地震

東大地震,又稱關東大震災()是一場在1923年(大正12年)9月1日日本時間上午11時58分,發生在日本關東平原的地震災害,矩震級高達8.1,震源深度15千米,震央位於神奈川縣相模灣的伊豆大島,屬於上下震動型的強烈地震。這次地震影響範圍包括了東京府(今 東京都)、神奈川縣、千葉縣以及靜岡縣,又稱為東京大地震。這次地震持續的時間眾說紛紜,介於4至10分鐘。關東大地震發生後,日本時間12時1分與3分又分別發生規模7.3與7.2的餘震,這三次地震合計持續5分鐘以上。 這次地震對東京、橫濱這兩個日本大城造成毀滅性的破壞,受災範圍廣及整個關東地方。關東大地震的破壞力相當驚人,將93公噸重的鎌倉大佛塑像震移,該地距離震央超過60公里,導致塑像向前滑動大約兩英尺。 關東大地震死亡人數估計大約介於100,000至142,000人(包括大約40,000人失踪,被推定均已死亡)之間。是大日本帝國期間最嚴重的一次自然災害。根據鹿島建設的研究報告顯示,直到2005年9月為止,總共有105,000人證實死於關東大地震。.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關東大地震

關東平原

東平原()是位於日本關東地方的平原,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其范围包括关东地方的一都六县(不含房總半島的),总面积约17000平方公里。.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關東平原

自由民主党 (日本)

自由民主黨(,Liberal Democratic Party of Japan),簡稱自民黨、自民,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日本政黨,1955年成立後長期執政,僅在1993年至1994年、2009年至2012年間短暫成為在野黨,至2012年眾議院選舉再次重新奪回取得執政黨地位至今,政治立場偏向中间偏右和保守主义。其正式黨徽以類似日本皇室徽章的十六菊紋章為底、並於紋章中央標上「自民」兩個漢字,但目前較常採用「陽光下的孩子」造型的形象標誌。.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自由民主党 (日本)

长州藩

长州藩(),歷史可溯至日本江户幕府时期,位于日本本州最西(當時的周防國和長門國)。藩主是外樣大名・毛利氏。藩廳設在萩城(现山口县萩市),所以又叫毛利藩或萩藩。幕末,藩廳移轉至周防山口的山口城(山口政事堂),所以稱周防山口藩(すおうやまぐちはん)。一般將萩藩・(周防)山口藩時代總稱「長州藩」。 幕末時期,长州藩與萨摩藩組成萨长同盟,为讨幕运动的中心。后来的明治维新时期,长州藩政治家形成了藩阀政治中占主导地位的「長州閥」。時至現代,长州山口縣出身的政治家仍長期把持日本政府。例如岸信介、佐藤榮作、安倍晉三等,山口縣出身的內閣總理大臣達9位,居各都道府縣之冠。.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长州藩

恐怖活动

恐怖活动是指恐怖份子制造的危害社会稳定、危及平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的一切形式的活动,通常表现为针对平民的大規模傷害、袭击公共交通工具和绑架等形式,与恐怖活动相关的事件通常称为“恐怖事件”、“恐怖袭击”等。是一種較極端的非对称作战方式。 恐怖活動主要以製造大量傷亡、破壞以及動盪社會為主要目的,以宗教或政治为主要诉求,不包含以搶奪金錢或有價財物的強盜行為,因此銀行搶案等類似案件,並非屬於恐怖活動的一種。.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恐怖活动

東名高速公路

東名高速公路()起於東京都世田谷區東京交流道,經神奈川縣、靜岡縣至愛知縣小牧市小牧交流道的高速公路(高速自動車國道)。通稱為東名高速(とうめいこうそく、TOMEI EXPWY)、東名(とうめい),若出現新東名高速公路之場合,則會以舊東名稱呼以區別之。法令上地正式路線名為第一東海自動車道 。另外,本道路也是亞洲公路1號線的一部份。高速公路路線編號與名神高速公路被共同編為 。.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東名高速公路

東京大轟炸

东京大轰炸(東京大空襲,)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间美國陸軍航空軍对日本首都东京的一系列大规模戰略轟炸。 自1944年11月14日起,东京总共经历过106次空袭,包括5次大规模空袭(1945年3月10日、4月13日、4月15日、5月24日、5月25-26日),其中1945年3月10日的空袭(下町空袭)造成了10万人以上死亡以及100万人受灾,5月25日的空袭造成约7000人死亡。大多数情况下,东京大轰炸主要指1945年3月10日、5月25日這兩次轟炸。.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東京大轟炸

東京巨蛋

東京巨蛋(,Tokyo Dome)位於日本東京文京區,是一座有約46,000個座位的多功能體育館(演唱會時可容納逾57,000人)。 1988年(昭和63年)3月18日開場“東京ドームが盛大に完工式”.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東京巨蛋

東京中城

東京中城(東京ミッドタウン,Tokyo Midtown)是一個位於日本東京都港區的多用途都市開發計劃區,位於六本木的舊防衛廳原址和和赤坂九丁目,於2007年3月落成。由三井不動產所開發的該計畫,為近年來日本各都市再開發計畫中規模最大者。.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東京中城

東京市

東京市()是昔日日本東京府東部的一個市,轄區範圍相當於現今的東京都區部(東京23區)。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政府決定在東京實行都制,因此東京市與東京府在1943年被廢除,並在東京府的基礎上設置東京都,原東京市下屬的各區則改為東京都直接管轄。.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東京市

東京府

東京府()是日本曾存在的一個一級行政區,為今日東京都之前身。存續期間為1868年(慶應四年、明治元年)至1943年(昭和十八年)。.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東京府

東京地鐵沙林毒氣事件

東京地鐵沙林毒氣事件(地下鉄サリン事件)是日本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最嚴重的恐怖襲擊事件,由奧姆真理教發動。 事件發生於日本時間1995年(平成7年)3月20日早上,多名教徒在東京的營團地下鐵(現東京地下鐵)丸之內線、千代田線和日比谷線的5班列車上,同時散布沙林毒氣,造成13人死亡,超過6,300人輕重傷。這三條線路均途經政府部門林立的霞關站,因此成為襲擊目標。 事件策劃者奧姆真理教教主麻原彰晃,以及9名教徒共10名被判死刑定讞,尚未執行;另5名共犯被判無期徒刑。期間曾有3名教徒潛逃,後全被逮捕。.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東京地鐵沙林毒氣事件

東京國際機場

東京國際機場(,)是位於日本東京都大田區的機場,因座落於羽田地區而通稱為羽田機場(),啟用於1931年8月25日,與成田國際機場並列為東京兩座聯外機場。雖以「國際」為名,但因與成田國際機場分工,實際上以營運國內航線為主,短程與部分長程的國際航線為輔。根據日本《空港法》,該機場被分為據點機場。其占地約1,522公頃,擁有3座航廈、4條跑道,無論在面積、起降航班或旅客流量上,都是日本最大的民航機場;截至2017年,也是世界客運流量第7高的機場。.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東京國際機場

東京灣

東京灣()是位於日本關東地方的海灣,因日本首都東京位於灣邊而得名。日本六大都市中的東京與橫濱分別位於該灣的西北岸與西岸。中近代以東京的舊稱江戶稱為「」、「江戶前海」或逕稱為「內海」;而為了方便歷史分期,現代又常將當時的東京灣稱為「江戶灣」或「江戶內海」盛本昌広 『日本中世の贈与と負担』 275頁。。.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東京灣

東京站

東京站()位於日本東京都千代田區丸之內一丁目,為東日本旅客鐵道(JR東日本)、東海旅客鐵道(JR東海)、東京地下鐵的鐵路車站。開業於1914年,不但是日本多條鐵路幹線的端點站,也是東京主要的交通樞紐之一。 ※以下需要合稱JR東日本與JR東海時以「JR」表記。.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東京站

東京都

東京都()是位於日本關東地方的地方行政區,與道、府、縣同屬日本第一級行政區劃(),為事實上的日本首都。轄區包含東京都區部、多摩地方、伊豆群島、小笠原群島等地區,同時也囊括了日本最南端(冲之鸟礁)和最東端(南鳥島)等幾個地理極點。面積約2,188平方公里,人口1,374萬,人口總數居於日本各都道府縣首位。全境劃分為23區、26市、5町、8村,其中都廳所在地為新宿區。 截至2017年止,東京都是GDP產值世界第1的都市,超過世界第二名的紐約。東京都2010年的人均總生産額達到6,955,171日元(依當年國際匯率兑换成79,261美元),位列全世界第一。以東京都為核心的日本首都圈(東京都會區),聚集人口逾3千6百萬,為世界第一大都會區。.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東京都

東京都區部

政府駐地,為東京主要中心商務區之一 東京都區部()是指日本東京都轄下的23個特別區,也是東京都3大構成區塊之一(其餘為多摩地域與島嶼部),一般習稱東京23區、東京特別區或東京都內,總面積為621.97平方公里,與過往的東京市管轄範圍相同,人口約910萬人(2015年初統計);如將東京都區部視為一個都市,則為日本人口第一大城。現今口語中的「東京」或「東京市區」經常是指東京都區部,而非整個東京都。 根據日本法律,東京都的特別區屬於第三級的行政區劃單位,但它與第一級的“都”之間並沒有額外的郡、市等第二級行政區劃插入,也比其他日本的市轄區擁有更大的自治權限,等同是東京都管轄之下的自治市。.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東京都區部

東京都廳

東京都廳()是日本東京都的行政機關,其前身為1868年10月2日(慶應4年舊曆8月17日)成立的東京府廳東京都公文書館編『東京都職制沿革』東京都情報連絡室情報公開部都民情報課、1986年、以及1889年(明治22年)5月1日成立的東京市役所,1943年(昭和18年)隨著東京府與東京市合併改制為東京都而成立。由於日本僅有東京一個「都」,因而常簡稱為「都廳」,中文則常以「東京都政府」稱之。除了內部單位(知事部局)之外,還包括(含警視廳)、、公營企業、都立學校等各類附屬機關,其轄下之編制員工達16萬5千人。.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東京都廳

東京都廳舍

東京都廳舍()是日本東京都廳(東京都政府)及東京都議會的所在地,目前位於東京都新宿區的建築為第三代廳舍,1990年12月落成,1991年正式啟用,為新宿新都心最高的摩天大樓。其在時任東京都知事鈴木俊一任內籌建,由建築師丹下健三設計。原第一、二代廳舍位於東京都千代田區丸之內.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東京都廳舍

東京都知事

東京都知事()是日本東京都的行政首長,由18歲以上之東京都民以選舉方式產生,四年為一任,以指揮管理東京都廳下屬總數約16萬5千名的職員,維持東京都的行政運作。.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東京都知事

東京晴空塔

東京晴空塔 (;英語譯名:Tokyo Skytree),又譯稱東京天空樹、新東京鐵塔,是位於日本東京都墨田區的電波塔,由東武鐵道及其子公司共同籌建,於2008年7月14日動工,2012年2月29日完工、同年5月22日正式啟用。其高度為634公尺,於2011年11月17日獲得吉尼斯世界纪录認證為「世界第一高塔」,成為全世界最高的自立式塔形建築;目前亦為世界第二高的人工構造物,僅次於哈里發塔。.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東京晴空塔

東海道新幹線

東海道新幹線()是日本一條連接東京站與新大阪站之間的新幹線路線,不但是日本第一條高速鐵路路線,也是全球第一個投入商業營運的高速鐵路路線。因多數列車班次與山陽新幹線直通運行,故時常被合稱「」。1964年10月1日通車時由日本國鐵經營,1987年國鐵分割民營化後由JR東海接手。.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東海道新幹線

桃園市

桃園市是臺灣的直轄市,位於臺灣本島西北部的都市,屬於「首都生活圈」、「桃竹苗生活圈」的一員,在部分商業投資中,也被認為是大台北地區的組成之一。桃園市全市面積1,220平方公里,設籍人口220.2萬人,其西面臺灣海峽、東臨臺灣省宜蘭縣、北接新北市、南與臺灣省新竹縣為界。活動人口約250萬人、外籍居民約12萬人,是中華民國設籍人口第五多的直轄市。 桃園市的核心區為桃園區與中壢區,並依族群分布及生活圈分為北桃園和南桃園。北桃園屬於首都生活圈,南桃園則是屬於桃竹苗生活圈 。由於毗鄰臺北都會區及多項重大公共建設、投資皆位於桃園,再加上擁有臺灣規模最大的國際機場,使得桃園市近年來發展迅速,吸引大量外縣市人口移入、形成桃園中壢都會區。桃園呈現為閩、客、原住民族等多族群融合之貌,也因為工業發達,同時也是臺灣引入來自東南亞外籍勞工人數最多的直轄市,同時也是越南裔新住民最多的城市。.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桃園市

横滨市

橫濱市()是位於日本神奈川縣東部的港口都市,為神奈川縣縣治及最大都市,也是政令指定都市之一,轄有18個區。全市人口達373萬,是日本人口最多的市,若以人口集中地區評比則次於東京23區。横濱市位於東京都心西南約30公里至40公里處,東臨東京灣。市政中心位於關內地區(中區關內車站附近),而中心商業區則位於橫濱車站周邊,兩者相距約3公里。橫濱市政府現在正開發位於兩地之間的橫濱港未來21地區,使橫濱市中心連為一體,並且進行橫濱市中心的沿海地區、東神奈川沿海地區等地的長期都市再生計劃。2012年,橫濱車站附近地區等地被定為。 橫濱市一帶自鎌倉幕府時代開始得到開發。六浦湊(現金澤區六浦)是缺乏大型港口的鎌倉幕府的海上門戶。在江戶時代,由於橫濱臨近江戶幕府所在地江戶,因此大多數土地都是幕府直轄領地和旗本領地。藩的領地只有小規模的(現金澤區)。江戶時代時,神奈川湊(現神奈川區神奈川)則是江戶灣(東京灣)內海交通的要衝。江戶時代末期,神奈川在美日修好通商條約中被定為開港地。但實際上大多數港灣設施修建在神奈川湊對岸的橫濱村。橫濱港於1859年(安政6年)7月1日開港後,迅速做為生絲貿易港、商業港、客運港、工業港得到發展,在短時間內就具有了國際港的規模,有「金港」之稱。1889年4月1日,橫濱正式建市,1956年成為政令指定都市,1988年被指定為業務核都市,2011年被指定為環境未來都市和國際戰略綜合特區。.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横滨市

歐亞大陸板塊

歐亞板塊(英文:Eurasian Plate)為包括大部份歐亞地區的板塊,但不含括南亞的印度半島(印度次大陸)、西南亞的阿拉伯半島(阿拉伯次大陸)以及東西伯利亞的上揚斯克山脈以西的地區。 此外,歐亞大陸向西延伸至大西洋中洋脊(中大西洋海嶺;Mid-Atlantic Ridge)。.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歐亞大陸板塊

武藏國

武藏國(),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東海道,又稱武州。武藏國的領域大約包含現在東京都(不含東京都的外島)及埼玉縣、神奈川縣的東北部。.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武藏國

每日新聞

《每日新聞》()是日本一家全國發行的報紙,也是日本現有历史最悠久的报纸,由每日新聞社出版。其最早前身為1872年2月21日创刊的《東京日日新聞》,1911年3月1日與《大阪每日新闻》合并,不過它們持續使用原名在东京及大阪兩地分開發行,至1943年才共同使用現名,目前以東京、名古屋、大阪、福岡4地為主要發行據點。報紙的口號為「爭論之下,真理顯現」。根據日本發行公信會在2016上半年的統計,總發行量分別為早報版309萬份、晚報版90萬份。 《每日新聞》與《朝日新聞》在1960年代以前曾並列為日本兩大報,但在激烈競爭下擴充太快,在1970年代初期陷入了經營危機。現在仍與《讀賣新聞》、《朝日新聞》合稱為日本三大報,但發行量與前兩家差距較大。.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每日新聞

江戶

江戶()是日本東京之舊稱,特別是指江戶時代的東京,以江戶城(今皇居)為城市的中心。當時統治日本的德川氏以江戶城做為居所,並將幕府設置於此,使江戶成為當時日本實質的政治中心。江戶幕府與江戶時代便是得名於此。 江戶的市區分為兩大部分,分別為江戶城西側的「」、以及東側的「下町」。做為江戶幕府的直轄地,江戶同時是德川氏(德川將軍家)的城下町,別稱「武陽」()。江戶幕府的將軍大多居住於江戶城,但日本的政治中心在幕末時代轉移到京都二条城,而末代將軍德川慶喜就任後完全沒在江戶城居住過。進入明治時代後,江戶被更名為東京,並取代京都成為日本首都至今。.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江戶

江戶城

江戶城()是位於日本東京都千代田區千代田(古武藏國豐島郡江戶)的城堡,別名為江城()、千代田城(),為日本規模最大的城郭,周長含外郭約4日-里-(15.6公里)。江戶時代的統治者德川將軍家在此居住歷經十五代,统治天下二百六十五年,至1868年遷出為止。其城址即現今的皇居,但使用區域與江戶時代有所不同。.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江戶城

江户幕府

江戶幕府(),又称德川幕府(),是日本歷史上第三個、也是最後一个幕府政權,由德川氏開設於江戶(今东京)而得名。自創始者德川家康1603年受封征夷大將軍開始,直到1867年末任將軍德川慶喜大政奉還於明治天皇為止。.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江户幕府

江户时代

江戶時代(1603年—1867年),又稱德川時代,是指日本歷史中在江户幕府(德川幕府)統治下的時期,從慶長8年二月十二(1603年3月24日)德川家康被委任為征夷大將軍在江戶(現在的東京)開設幕府時開始,到慶應3年十月十四(1867年11月15日)大政奉還後結束,為期264年。.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江户时代

汐留

汐留()是位於日本東京都港區的街區,範圍大致為銀座以南、築地以西、新橋以東、濱松町以北一帶,東南側隔著濱離宮恩賜庭園與隅田川、東京灣相鄰。行政區劃上曾設有隸屬於港區的汐留町,現今則分屬港區的東新橋一丁目、二丁目,以及海岸一丁目的一部分。 汐留是日本鐵路事業的發祥地,過去整個區域也長期做為日本國鐵(今 JR)貨運站使用,曾是東京的樞紐。1986年廢止後,自1990年代中期起在此進行大規模的區域再開發計畫,打造多功能複合都市地帶「SIO-SITE」(シオサイト),被稱為「都心部最後的超大型再開發計畫」,至今已大致成型。.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汐留

池袋

池袋()是日本東京都豐島區的一個區域,也是東京市區中一個主要的商業及娛樂地區。池袋有多家大型百貨公司據點及東京主要車站之一的池袋站,亦是豐島區役所(區政府)所在地。 其中池袋站位於池袋的中央地帶,路線包括JR東日本的山手線、湘南新宿線(高崎線、宇都宮線)、埼京線(赤羽線)、東武東上線、西武池袋線、丸之內線、有樂町線、副都心線等共8條路線,是日本其中一個代表性車站。池袋站每日使用乘客數字有270萬人,僅次於新宿站成為世界第2位繁忙的鐵路車站。.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池袋

汤岛圣堂

汤岛圣堂即东京孔庙,是由元禄时期德川幕府第5代将军德川纲吉所建。建成时称为孔庙。位于东京都文京区湯島一丁目,距离最近的车站是JR中央线御茶之水站,从圣桥口出站往北过圣桥后右手桥堍便是汤岛圣堂。这里立有「日本学校教育发祥地」的石碑。 每年中考,高考,都有很多学生和家长到汤岛圣堂和更为北面的汤岛天满宮求签许愿,希望能够考入理想的学校。这里还出售特制的考试用铅笔,帮助学生在考试时稳定心情。汤岛圣堂被日本指定为历史遗迹。.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汤岛圣堂

河北新報

河北新報(かほくしんぽう)是由河北新報社(位于仙台)發行的日報。日發行量約50萬5千份(早報・2005年)。創刊于1897年(明治30年)1月17日。除了宮城縣,該報還在山形縣、福島縣、岩手縣等東北地方各縣販售。.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河北新報

法隆寺

法隆寺,又称斑鸠寺,位于日本奈良縣生驹郡斑鸠町,是圣德太子于飞鸟时代建造的佛教木结构寺院,据传始建于607年,但精確年代无从考证。法隆寺占地面积约18万7千平方米,寺内保存有大量自飛鳥時代以来陸續累積,被日本政府指定为国宝、重要文化財产的建筑及文物珍宝。 法隆寺分为东西兩院,西院保存了金堂、五重塔;东院建有夢殿等,西院伽藍是現存最古的木构建筑群。法隆寺建築物群和法起寺共同在1993年以「法隆寺地域的佛教建築物」之名义列为世界遗产。1950年時法隆寺从法相宗独立,现在是圣德宗的本山。.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法隆寺

泉岳寺

泉岳寺(せんがくじ)是東京都港區高輪二丁目的曹洞宗寺院。是江戶三箇寺之一。 現在主持是駒澤大学名誉教授小坂機融。.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泉岳寺

澀谷站

澀谷站(),是一個位於東京都澀谷區道玄坂一丁目以及二丁目,屬於東日本旅客鐵道(JR東日本)、京王電鐵、東京急行電鐵(東急)、東京地下鐵的鐵路車站。.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澀谷站

朝鲜战争

朝鲜战争,是朝鮮半島上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与大韓民國之间,自1950年6月25日开战至1953年7月27日签署停战协定的一场战爭,因未有和平協議,战争在理论上上仍未結束。 朝鲜半岛自1910年起被日本统治,直至1945年二战结束。1945年8月,苏联对日宣战,随后根据与美国协议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别接受日本投降,占领朝鲜半岛。在1948年,南北两占领区内分别成立两个政府。南北双方均自认为全朝鮮半島的唯一合法政府,同时对整个朝鮮半島声称主权,拒绝承认以北纬38度线划分的苏美对日受降分界线为边界。在冷战初期的紧张国际形势背景下,南北双方都企圖武力統一朝鮮半島,沿三八线两边各自囤积大量军队,苏美占领军撤军后,自1949年1月起双方频繁發生小規模武装衝突,至朝鮮在充足准备后發動大规模攻势。它是冷战的第一场大規模“热战”。 朝鲜在1950年6月25日以反擊為理由越过三八线,一般以此為韩战(韩国内战)/朝鲜战争(朝鲜半岛战争,联合国当时用语)/朝韩内战(现今用语)之起点。于1945年成立的国际组织联合国隨即介入,当时苏联、美国、中华民国为联合国成员,而朝鲜、韩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均非联合国成员。联合国只承认美国支持的大韩民国为朝鲜半岛上唯一合法政府,不承认苏联支持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合法性,而认为是前者领土内的地方政治军事力量。25日,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蘇聯因為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國席位問題而抵制出席會議,大韩民国向联合国控诉受到入侵,联合国安全理事会通过第82号决议,声明此举为北朝鲜部队对大韩民国的武装攻击,并敦促其立即停火。6月27日,联合国安理会又通过第83號決議,要求北朝鲜军队撤回38度線,“建议联合国会员国给予大韩民国以击退北朝鲜武装攻击及恢复该区内国际和平与安全所需之援助”。随后1950年7月7日聯合國安理會通过第84号决议,由21个会员国组成“联合国军”参战,包括美国、英国等16个国家的军队,外加瑞典、印度、丹麦、挪威、意大利5个国家派遣的医疗队或医疗船,其中美国提供88%的战斗人员,占据主导地位。这支部队不听命于秘书长,而是受美国统一指挥,联合国要求由美國提交戰鬥行動報告。由此,以保卫和平的名义,韓戰演变为捲入数十个国家的国际武力争端。随后苏联空軍开始秘密參戰,而中方則譴責、呼籲雙方停火并保持一定中立。 朝鲜人民军在战争首兩個月占尽优势,三日內攻陷韩国首都汉城,韩国国军遭受巨大损失,不断后撤。至8月,朝鲜军队已抵达釜山环形防御圈。美军于9月15日在仁川登陸後迅速扭轉戰局,朝鲜军队後路被切斷,陷入不利地位,金日成向苏联集團請求協助,苏联也积极施压中国参战。随后,中国政务院总理周恩来发出警告,指出若聯合国軍越過38度线侵入北方,其中立政策可能改變;还谴责美国飞机进入中国领空,抗议美国飞机轰炸中国丹东的文物市场。 10月初,聯合國軍逆轉戰情,向北開進,越過38度線,終促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決定出兵介入。10月1日,韩国国軍越过三八線,美军则于10月8日正式越过三八线。10月19日,联合国军奪取包括平壤在内的朝鲜大部分地区,逼近中朝边境。同日晚,首批中国人民志願軍也秘密越過鴨綠江,開始激烈的攻防战斗。中国人民志愿军于参战后长驱直入,在第一次战役、第二次战役、第三次战役中连续击败联合国军,将战线推回三八线,并于1951年1月4日一举攻占韩国首都汉城。其后,1951年1月13日,联合国提出停战建议,但战争双方均未对此有进一步回应,战争继续进行。联合国军在此后的第四次战役和第五次战役中阻滞志愿军的进攻,使戰線在開戰一年後再次回到三八线并陷入胶着。蘇聯首先主張停火,而中、美双方均表贊同并开始停战谈判,但双方边打边谈,构筑堑壕,并在上甘岭和金城等地展开拉锯,双方皆有重大损失。 1953年7月27日,参战方三边——中国人民志愿军、朝鮮人民军、联合国军——在板门店签署朝鲜停战协定,宣布停战。协定建立朝韩非军事区作為緩衝區,并就战俘遣返问题作出安排。随后,朝韩双方仍继续保持外交冲突和军事对峙,持续至今。由于李承晚的反对,大韩民国国军并未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而以1950年7月李承晚将大韩民国国军指挥权交给联合国军为由,于金城战役后,在行动上遵守了朝鲜停战协定。因朝韩之间未直接签署停战协定或和平协议,韩国名义上自1953年后军队指挥权仍归联合国军而停止作战,所以理论上朝韩双方仍然处于战争状态,战争並未正式結束。至2018年4月27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国务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恩与大韩民国总统文在寅,签署《为促进韩半岛和平、繁荣、统一的板门店宣言》,其中提出将在2018年年内宣布结束战争状态。 朝鲜战争結束后及中美關係正常化後,隨著冷戰緩和,各方重新考慮在朝鲜半岛的政策,联合国和大多数國家逐渐改变为同时承认以停战分界线划疆而治的朝鲜、韩国两个政权,而不介入双方的领土争端。联合国于1991年同时首次接纳朝韩为会员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则于1992年与韩国建交。.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朝鲜战争

朴次茅斯和约

《樸茨茅斯和约》(Treaty of Portsmouth,ポーツマス条約或日露講和条約,Портсмутский мирный договор)是由日本和俄国在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调停下,於1905年9月5日在美国缅因州基特里的樸茨茅斯海军基地(因离新罕布什尔州的樸茨茅斯市不远而得名)签署的和约,结束了日俄战争。 《樸茨茅斯和约》的签订标志着日本和俄国对中国东北与朝鲜半岛的重新瓜分。条约签订后,日本派代表与清国政府代表交涉“东三省善后事宜”,通过《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条约》迫使清政府承认日俄《樸茨茅斯和约》中给予日本的各项权利。.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朴次茅斯和约

有樂町

有樂町()是日本東京千代田區的一個町名,下分一丁目與二丁目。郵遞區號100-0006。.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有樂町

成田国际机场

成田國際機場(,),通稱成田機場(成田空港),原名新東京國際機場(),位於日本千葉縣成田市,是東京主要的聯外國際機場。年客流量居日本第二位,貨運吞吐量居日本第一、全球第八。根據日本機場分類法,成田機場被劃分為據點機場。 儘管成田機場的客源主要來自東京,但它與東京市中心相距約60公里,兩地即使搭乘最快的大眾運輸工具也要花上36分鐘。為了與東京另一座聯外機場羽田機場區別,國際上常以「東京成田機場」(Tokyo-Narita)稱之。1978年啟用後,來往東京的國際航班主要在此起降,羽田機場則轉以負責國內航線為主。.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成田国际机场

明治

明治是日本明治天皇在位期間使用的年號,時間為1868年10月23日(旧历9月8日)至1912年7月30日。.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明治

明治天皇

明治天皇(;),為日本第122代天皇(1867年-1912年在位)。諱睦仁,孝明天皇第二子,母為典侍中山慶子。出生時稱號為祐宮,徽印印號為永。.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明治天皇

明治神宫

明治神宮坐落在東京都澀谷區,地處東京市中心,占地70公頃,緊挨著新宿商業區,占據了從代代木到原宿站之間的整片地帶,是東京市中心除了皇居之外最大的一塊綠地。正式書記中,「宮」的寫法採取日本古代常見寫法,下方「呂」中間沒有一撇「ノ」,為「明治神宫」。.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明治神宫

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又稱為「御一新」,是指十九世紀中後期日本的一段歷史時期。於這段時期,由維新志士所建立的新政府推行了一系列現代化改革,促使日本天皇制度和新的行政體系的確立。 明治維新前夕,日本在洋人船堅炮利的衝擊之下,由一群有知者組成「薩長土肥」藩士成立的新政權在戊辰戰爭中消滅德川幕府和反抗者,推行版籍奉還,結束長達六百多年的武士封建制度,以藩閥和資本家取代武士階級的統治。日本透過推行天皇親政和議會政治(合議),建立三權分立的新式政府。经济上推動了財政統一,穩定幕府後期嚴重負債的國家財政;並推行殖产兴业,掌握新式技术,實現国家工业化,生產力大幅提升。教育也進行了大規模改革,價值觀的西化也為日後的政治和經濟變化埋下遠因。在外交上成功廢除了與外國签订的不平等條約,繼續江户時代以來對蝦夷地的開發,旁及琉球,並積極实现日韓合併,乃至於日後拓展海外殖民地等,日本出現了「脫亞入歐」的風氣,都源於此使國力大幅膨脹的變革,是日本近代史上的重要轉捩點,日本的明治维新十分有意义,因为它是当时亚洲众推行改革的国家之中,少數成功改革的国家。.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明治维新

明曆大火

明曆大火(),又名振袖大火,發生於日本明曆三年正月十八(1657年3月2日)到正月二十(3月4日)之間,是日本史上僅次於東京大空襲、關東大地震外最慘重的災變。同時與倫敦大火、羅馬大火並稱世界三大火災。.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明曆大火

昭和天皇

昭和天皇(;)是日本第124代天皇(1926年-1989年在位),名裕仁(),為現任天皇明仁父親。出生時稱號為迪宮,徽印印號為若竹。 裕仁在大正五年(1916年)11月3日立為皇太子,大正十年(1921年)因父親大正天皇患病而出任攝政,大正十五年(1926年)繼位,以《尚書》中“百姓昭明,協和萬邦”一句改元昭和。其在位期間經歷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戰敗後,裕仁在1945年8月14日發表《終戰詔書》,宣布無條件投降,並親自宣讀和錄音,戰後依照新憲法失去政治上的實權,以作為日本國家與國民象徵而存在。除了日本神話中的天皇之外,他是歷代天皇中在位時間最長及享壽最高者,也是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國家元首之一。 1989年1月7日,裕仁因患十二指腸癌去世于東京吹上御所,终年87歲。次日皇太子明仁即天皇位,改年号“平成”,昭和时代完結。.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昭和天皇

浅草

淺草(),本身既是东京都台东区的一个地名,也是以淺草寺为中心的周边繁华街区的总称。在近年東京都內實行區份合併以前,淺草本來是東京都內的一個區的名稱。 台東區的町名淺草,下設淺草一丁目至七丁目。2013年8月1日為止的人口為17,440人。.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浅草

新宿

新宿()是位於日本東京的地名,指的是以新宿站為中心的地區,與澀谷、池袋并列為東京3大副都心之一。其大部分區域隸屬東京都新宿區管轄。其名稱來自於此地昔日甲州街道的宿場町「」()。 新宿原本為東京市郊,至昭和年間才成為東京市中心的一部分,並隨著新宿站的轉運機能逐漸提升,而與丸之內、日本橋等山手線東側商圈並列為東京主要的中心商務區之一。時至今日,新宿站西口的西新宿是日本少有的摩天大樓集中區,聚集了大量的企業總部和政府機關,東京都廳舍即位於此;另一方面,位於新宿站東口的新宿二丁目與大阪的堂山町並列為日本最大的同志村,歌舞伎町則是日本少數的大型紅燈區之一。.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新宿

新宿站

新宿站()是位於日本東京新宿的鐵路車站,站區橫跨東京都的新宿區與澀谷區,共有東日本旅客鐵道(JR東日本)、京王電鐵、小田急電鐵、東京地下鐵、東京都交通局(都營地下鐵)等5家鐵路業者使用,為東京都內的鐵路總站之一。.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新宿站

新桥

新桥可以指:.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新桥

日俄战争

日俄戰爭(日露戦争;Русско-японская война;1904年2月8日─1905年9月5日),是大日本帝國和俄羅斯帝國為爭奪在朝鮮半島和滿洲地區的勢力範圍的戰爭。主戰場位於辽东半岛,以及朝鲜半島一帶海域。 日俄戰爭中,俄羅斯帝國遭遇連場敗仗,最終在美國總統羅斯福斡旋下,簽訂《朴次茅斯和约》,戰爭結束。俄羅斯帝國在日俄战争失敗後,損失了用作維持其帝國的常規軍事力量,國內自此動蕩不安,爆发一連串革命事件。俄军在日俄战争中的惨败,是1905年爆發的血腥星期日革命事件最直接的导火线。 日俄戰爭有不少总体战的特點,雙方皆大規模動員軍隊,以及其所需的龐大補給,该場戰爭形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一場預演。Steinburg, p.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日俄战争

日比谷縱火事件

日比谷縱火事件是日俄戰爭後對賠償不滿的日本群眾,在1905年9月5日東京日比谷公園的集會引起的暴動事件。.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日比谷縱火事件

日本

日本國(),是位於東亞的島嶼國家,由日本列島、琉球群島和伊豆-小笠原群島等6,852個島嶼組成,面積約37.8万平方公里。國土全境被太平洋及其緣海環抱,西鄰朝鮮半島及俄罗斯,北面堪察加半島,西南為臺灣及中國東部。人口達1.26億,居於世界各國第11位,當中逾3,500萬以上的人口居住於東京都與周邊數縣構成的首都圈,為世界最大的都市圈。政體施行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君主天皇為日本國家與國民的象徵,實際的政治權力則由國會(參眾兩院)、以及內閣總理大臣(首相)所領導的內閣掌理,最高法院為最高裁判所。 傳說日本於公元前660年2月11日,由天照大神之孫下凡所生之後代磐余彥尊所建,在公元4世紀出現首個統一政權,並於大化改新中確立了天皇的中央集权體制。至平安時代結束前,日本透過文字、宗教、藝術、政治制度等從漢文化引進的事物,開始衍生出今日為人所知的文化基礎。12世紀後的六百年間,日本由武家階級建立的幕府實際掌權。17世纪起江户幕府頒布锁国令,至1854年被迫開港才結束。此後,日本在西方列強進逼的時局下,首先天皇從幕府手中收回統治權,接著在19世紀中期的明治维新進行大規模政治與經濟改革,實現工業化及現代化;而自19世纪末起,日本首先兼併琉球,再拿下台灣、朝鮮、樺太等地為屬地。進入20世紀時,日本已成為當時世界的帝國主義強權之一,也是當時東方世界唯一的大國。日本後來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軸心國之一,對中國與南洋發動全面侵略,但最终於1945年戰敗投降。日本投降至1952年《旧金山和约》生效前,同盟国军事占领日本,並監督日本制定新憲法、建立今日所見的政治架構,日本轉型為以國會為中心的民主政體,天皇地位虛位化,並依照憲法第九條放棄維持武装以及宣戰權。而日本雖在法律上實施非武裝化,出於自我防衛上的需要,仍擁有功能等同於其他國家軍隊的自衛隊。 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亦為七大工業國組織成員,是世界先進國家之一,主要奠基於日本經濟在二戰後的巨幅增長。現時日本的科研能力、工業基礎和製造業技術均位居世界前茅,並是世界第四大出口國和進口國。2015年,日本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依國際匯率可兌換成為三萬二千,人均國民收入則在三萬七千美元左右,人類發展指數亦一直維持在極高水平。.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日本

日本共產黨

日本共產黨(),在日本国内简称共産党、共産(在中文语境里由于中国共产党简称「中共」,故也有「日共」之简称),是日本的一个共产主义政党。日本共産党成立於1922年7月15日,是目前日本国会中最古老的政黨,也是日本最大的左翼政党。为区别于其它也自称为“日本共产党”的小党(如日本共产党(左派)、日本共产党(行动派)),现在日共有时又被称为日本共产党(志位派)或日本共产党(代代木派)。 目前,日共在51个地方自治体参与执政,在其中6个单独执政并由该党党员担任首长(蕨市、曾于市、福崎町、市川町、御代田町、南牧村)。日共还有地方议员2812人,其中都道府县议会议员146人,政令市議会议员157人,特別区議会议员140人,市議会议员1608人,町村議会议员761人。.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日本共產黨

日本国政府

日本国政府()是日本的治權機構,日語口語常直接以「政府」稱之,通常指行政部門,但廣義上也包括立法部門與司法部門。法律上則多以「國家」(国)代稱。目前日本的政府架構奠基於《日本國憲法》,施行內閣制,行政權屬於內閣,立法權屬於國會,司法權則屬於各級裁判所。.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日本国政府

日本首都

日本的首都主要隨著天皇的居住地而定,現今事實上為东京或東京都,因其是天皇居所、皇室與中央政府的所在地。但由於東京的首都地位沒有法律依据,日本各界定義首都的標準也不一致(例如皇室居所位置、天皇御座位置、政府駐地等),加上昔日朝廷所在的京都仍留有舊皇宮、天皇御座等皇室設施,因而存在着首都是京都还是东京之争。 現行的日本法律雖然沒有直接指定首都位置,但近代部分的詔書與廢止法律提及東京或東京都為首都。而日本的《》在1956年便被废止,取代其的《》則將東京都與周圍地區定為日本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中心的「首都圈」。.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日本首都

日本泡沫经济

日本泡沫经济是日本在1980年代后期到1990年代初期出现的一种经济现象。根据不同的经济指标,这段时期的长度有所不同,但一般是指1986年12月到1991年2月之间共4年3个月的时期。这是日本战后仅次于1960年代后期的经济高速发展的第二次大发展时期。 这次经济浪潮受到了大量投机活动的支撑,因此随着1990年代初泡沫破裂,日本经济出现大倒退,此后进入了平成大萧条时期。 日语中“平成景气”基本与此同义,但有时也包括此后的经济萧条阶段。.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日本泡沫经济

整合市县

#重定向 市县合一.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整合市县

扇谷上杉家

扇谷上杉家(日語漢字:扇谷上杉家,假名:おうぎがやつうえすぎけ,羅馬字:Ōgigayatsu Uesugike)是室町時代在關東地方割據的上杉氏諸家之一。在日本戰國時代以武藏國為據點並成為大名,在南關東發展勢力。.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扇谷上杉家

1894年東京地震

1894年東京地震,又称作“明治東京地震”(明治東京地震、めいじとうきょうじしん)發生在日本标准时间的1894年(明治27年)6月20日下午14时4分,震中位于東京湾北部(北緯35.7度、东经139.8度),是南关东直下地震之一。这场地震强度为7.0ML,震源深度推定約50km-80km。影响了日本東京與神奈川縣的橫濱市和川崎市。地震共导致31死亡,157人受傷。.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1894年東京地震

1964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十八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又稱為1964年東京奧運,於1964年10月10日至10月24日在日本东京举行。 東京將于2020年第二次举办奧林匹克運動會。2020年東京奧運将是第四度在亞洲舉行的奧運會,也是21世紀在首度在日本舉行的奧林匹克運動會。.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1964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2011年日本東北地方太平洋近海地震

東北地方太平洋近海地震()是指2011年3月11日14時46分(當地時間)發生於日本東北地方外海三陸沖的矩震級9.0(USGS修正为矩震級9.1)的大型逆衝區地震。震央位於宮城縣首府仙台市以東的太平洋海域,震源深度測得數據為,并引发最大溯上高40.1公尺的海嘯。此次地震是日本有觀測紀錄以來第一個震級超過9的地震,也是日本史上規模最大的地震,引起的海嘯也是最為嚴重的,加上其引發的一系列災害及核洩漏事故,導致大規模的地方機能癱瘓和經濟活動停止,東北地方部份城市更遭受毀滅性破壞。.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2011年日本東北地方太平洋近海地震

2020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三十二屆夏季奥林匹克運動會(,,),又稱2020年東京奧運會,將於2020年7月24日至8月9日在日本東京舉行。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於2013年9月7日於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舉行的第125次全體會議上選出东京為該屆主辦城市,這是东京繼1964年之後再次主辦夏季奧運,也是日本第四次举办奥运会、以及第六次獲得奥运会主辦權,也使東京成為目前唯一舉辦兩次夏季奧運的亞洲城市、和世界第五個舉辦兩次夏季奧運的城市,也是日本在進入21世紀後首次舉辦奧運會。.

查看 東京都歷史和2020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另见

東京歷史

亦称为 東京歷史。

征夷大將軍御台場御茶之水德川庆喜後北條氏北野武北條氏綱國立代代木競技場國立公文書館品川站兩國國技館八王子市六本木新城元祿赤穗事件副都心線B-29超級堡壘轟炸機皇居石原慎太郎珍珠港事件社会民主党空袭东京空襲日本第1師團 (日本陸軍)筑波快線築地美國美國陸軍航空隊美濃部亮吉羽田空港 (大田區)町奉行燃烧弹相模灣銀座線道格拉斯·麦克阿瑟荒川線菲律宾海板块萬曆朝鮮之役首都高速道路駐日盟軍總司令马里亚纳群岛远东国际军事法庭都營地下鐵舊金山和約鈴木俊一 (東京都知事)赤穗藩赤羽站薩摩藩關原之戰關東大地震關東平原自由民主党 (日本)长州藩恐怖活动東名高速公路東京大轟炸東京巨蛋東京中城東京市東京府東京地鐵沙林毒氣事件東京國際機場東京灣東京站東京都東京都區部東京都廳東京都廳舍東京都知事東京晴空塔東海道新幹線桃園市横滨市歐亞大陸板塊武藏國每日新聞江戶江戶城江户幕府江户时代汐留池袋汤岛圣堂河北新報法隆寺泉岳寺澀谷站朝鲜战争朴次茅斯和约有樂町成田国际机场明治明治天皇明治神宫明治维新明曆大火昭和天皇浅草新宿新宿站新桥日俄战争日比谷縱火事件日本日本共產黨日本国政府日本首都日本泡沫经济整合市县扇谷上杉家1894年東京地震1964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2011年日本東北地方太平洋近海地震2020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