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82 关系: 填海,大本型,天后,將軍澳,將軍澳綫,中國,三家村 (九龍),三家村避風塘,九龍,九龍十三鄉,九龍四山,九龍東選區,广东省,張保仔,佐敦道,土瓜灣,國共內戰,國軍,嘉賢居,第二次世界大战,筲箕灣,筲箕灣站,粵大記,維多利亞港,白沙灣,荃灣,西灣河,香港,香港小型巴士,香港島,香港巴士,香港主權移交,香港保衛戰,香港開埠初期歷史,香港海峽,香港海防博物館,香港政府憲報,觀塘,觀塘(鯉魚門道)邨,觀塘區,觀塘仔灣,觀塘綫,調景嶺,魔鬼山,魔鬼山炮台,鯉灣天下,鯉魚門天后廟,鯉魚門市政大廈,鯉魚門廣場,鯉魚門公園及度假村,... 扩展索引 (32 更多) »
- 新九龍
- 維多利亞港
- 香港海峽
填海
填海是指把原有的海域、湖区或河岸转变为陸地。對於山多平地少的沿海城市,填海是一個為市區發展製造平地的很有效方法。不少沿海大城市,例如東京、香港、澳門、新加坡、深圳及天津,均採用此法製造平地。有些機場,如日本關西國際機場更是整座百分之百填海而成,包括與陸地連接的連絡道路。.
查看 鯉魚門和填海
大本型
大本型(Domain) 是香港九龍東部,觀塘區的一座大型購物商場,位於九龍油塘高超道38號,項目編號:KL34, 大本型鄰近港鐵油塘站,樓高8層,總面積達484,380平方呎,可以供出租樓面面積達247,572平方呎,設有約150間商舖及食肆。商場為《油塘邨重建計劃》(第四期),原本屬於鯉魚門廣場的第二期,由房屋署總建築師(設計及標準策劃)負責總體設計。自香港房屋委員會分拆出售物業並成立領展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後,鯉魚門廣場一期轉售予領展,而尚未興建的二期則計劃與領展合作發展,惟其後房委會決定自行聘請顧問公司世邦魏理仕集團公司作房地產發展顧問及進行招租工作,並以設計與建造合約方式批予中國建築國際集團有限公司承建,再由承建商委托凱達環球(Aedas)建築師有限公司作建築設計,斥資15億港元興建。商場落成之後並無使用原稱,以「大本型」「Domain」名稱(其中"Domain"為房屋署內部命名比賽中獲選的名字,並曾以天域為建議中文名字)於2012年9月29日試業,並於同年12月1日正式開幕,成為香港房屋委員會自分拆出售多個大型商場後,目前最大型的購物商場。.
查看 鯉魚門和大本型
天后
天后,在古代汉语中,多作为尊号存在,为某一女性人物的特定称号。在现代汉语中,“天后”多作为一种修辞手法,用来赞誉某女性在乐坛或其他某一领域成就极高、无出其右。.
查看 鯉魚門和天后
將軍澳
將軍澳(Junk Bay或Tseung Kwan O,Junk Bay又譯為「帆船灣」)是香港海灣,位於新界西貢區西南部;沿岸土地亦稱為「將軍澳」,位於九龍半島以東。南部為調景嶺、西南部為鯉魚門、東部則為向東南伸延的清水灣半島。將軍澳本來為陆上人煙稀少,以水上人为主的小渔村,但現已發展為香港新市鎮之一。.
查看 鯉魚門和將軍澳
將軍澳綫
將軍澳綫(Tseung Kwan O Line)是港鐵營運的鐵路綫之一,連接香港島東區北角的北角站,與新界西貢區將軍澳的寶琳站和康城站之間,屬於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由於路線大部份車站位處將軍澳新市鎮,因而得名。 將軍澳綫在路綫圖中以紫色表示,其在2002年和2009年建成的車站月台都延續了港島綫的特色,以由退休港鐵建築師區傑棠題寫的大型毛筆字站名作為牆壁裝飾。.
查看 鯉魚門和將軍澳綫
中國
中國是位於東亞的國家或地理區域,此名稱最早见于西周,用來指以洛陽盆地為中心的中原地區,與四夷相對,之後逐漸用來指稱從夏朝起延續傳承至今的各政權。其疆域隨著歷史演變而有所增減,但大多不脫以中原王朝根基所在的汉地九州為中心。民族構成上以漢族為主體,文化上透過歷代王朝政權與周邊各民族政權的交流與征戰,而融入不少周邊民族的文化。現今國際上廣泛承認代表中國的政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國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 新石器时期,中原地区开始出现聚落组织;公元前27世纪左右出现方国,以共主為首的制度;前20世纪开始,古代中国进入世袭的封建皇朝阶段;公元前2世紀,秦滅六國,完成中國第一次大一統。此後幾千年來,中國的政治制度以半傳統的夏代為基礎的世襲君主制以朝代更換政權運作。此後经多次擴大,破裂,重組,朝代更迭,經過數次统一与分裂交替进行。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後,中國废除君主制,实行共和制,清朝被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取代。1945年第二次國共內戰爆發後,中國共產黨逐漸控制中國的大部分領土,最終於1949年10月1日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形成了中华民国與中华人民共和国双方相隔台灣海峽对峙的局面;惟做為國際關係核心場域的聯合國系統內,中華民國政府仍持擁有中國代表權,直到1971年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通過後,才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完全取代。 中國經濟曾经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周期通常与王朝的兴衰与更替相對應。中國經濟史可分为几个階段:第一階段為遠古至西晉末年,其中以三國孫吳時轉變較大;第二階段為東晉至北宋末年,其中以唐安史之亂劃分為前後;第三階段為南宋建立至鴉片戰爭張家駒,《兩宋經濟重心的南移》,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年。工业革命後,西方國家的工業成品,無論在數量和質量上,相較於當時中国純手工業經濟出産的商品,佔有壓倒性的優勢。而且,由于明清兩代以來,中國對外政策趨於保守,並對外實行海禁,使得西方工業化的影响步伐在中国国門前站住了腳,中国在19世紀末以前,一直沒有很好地進行工業化,經濟遂落後於西方。1978年改革開放施行後,中国经济發展迅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也日漸顯著。 中国文化歷經上千年的歷史演變,是各區域、各民族古代文化長期相互交流、借鉴、融合的結果。其中汉文化对日本、朝鮮半島和东南亚有深远影响,形成漢字文化圈。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有国乐、相声、戏曲、书法、国画、文學、陶瓷藝術、雕刻等,传统娱乐活动有象棋、围棋、麻将、中国武术等。茶、酒、菜和筷子等为中国的特色饮食文化,春节(舊曆新年)、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等为传统节日。中国传统上是一个儒学国家,以夏历为历法,以五伦为道德准则。春秋时期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开始办私塾培养人才,汉朝时采用察举推选政府官员,隋朝起实行科举在平民中选拔人才。此外,中国歷朝歷代都设有史官,因此保存有十分详尽的历史资料,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古代中國在科學領域上有豐厚的成就。.
查看 鯉魚門和中國
三家村 (九龍)
三家村(Sam Ka Tsuen)是位於香港觀塘區東南部鯉魚門的鄉村,有150年歷史,為九龍十三鄉之一,位於油塘及鯉魚門附近。.
查看 鯉魚門和三家村 (九龍)
三家村避風塘
三家村避風塘()位於香港九龍鯉魚門(油塘),出入口設於避風塘的南方,准許出入的船隻總長度不得超過。 避風塘沿岸設有鯉魚門徑可供遊人散步,附近的鯉魚門海旁道則有很多海鮮酒家,是香港其中一個旅遊景點。防波堤盡處是康文署管轄的休憩場地,旁邊為三家村渡輪碼頭,定期有渡輪往返西灣河。.
查看 鯉魚門和三家村避風塘
九龍
九龍(Kowloon),與香港島及新界同為香港三大地域之一。九龍位於香港境內的地理中心,與南面的香港島隔維多利亞港相望。香港十八區中的五區屬於九龍,分別是油尖旺區、深水埗區、九龍城區、黃大仙區、觀塘區。九龍東、南和西面則被維多利亞港包圍,三面環海,因此地理上九龍亦稱為九龍半島。 1937年,九龍群山以南成為「新九龍」,但一般香港市民在生活中都不會刻意區分,統一稱為九龍;1968年5月起,兩者並與香港島一起重新分為十區。歷年來的填海工程,使九龍的面積不斷擴展,但仍是香港城市規劃之三大主要部份中最小的,截至2010年,九龍的面積約47平方公里,2011年人口普查結果顯示,全港約有30%人口居於九龍。.
查看 鯉魚門和九龍
九龍十三鄉
九龍十三鄉(簡稱十三鄉),是指在1960年代以前香港新九龍的十三個規模較大的鄉村,由左至右包括沙埔、衙前圍、竹園(大約為現在整個黃大仙的範圍)、大磡、元嶺、沙地園、坪頂、牛池灣、坪石、牛頭角、茜草灣、茶果嶺和鯉魚門。其中,牛頭角、茜草灣、茶果嶺和鯉魚門合稱九龍四山,為昔日用作石礦場的山丘及其附屬的鄉村。十三鄉實際位置就是指九龍城的賈炳達道以東至鯉魚門一帶的東九龍地區,實際區域為九龍城部份地區、黃大仙和觀塘區,於1968年前為舊香港四區(包括香港島、九龍、新九龍、新界)之一的新九龍地區。後來隨著港英政府將九龍半島、香港島與新界重新分為十區,以及1960年代政府大規模發展新九龍而逐漸被人淡忘。.
查看 鯉魚門和九龍十三鄉
九龍四山
九龍四山,或稱四山,是指香港九龍東部四座昔日用作石礦場的山丘及其附屬鄉村,包括牛頭角、茜草灣、茶果嶺和鯉魚門。 香港開埠初期,市區急速發展,需要大量建築石材。刻苦耐勞的客家人,把握機會從中國大陸來香港以人手開採花崗岩,俗稱「打石」。九龍四山就是其中之一,公所設於茶果嶺。沙田私塾老師所作的瀝源九約竹枝詞中,便有收句描述到四山:「……清遊忽到蘇茅坪,瞥見牛頭角又生。茜草灣前多石匠,仙歌嘹亮一聲聲……」。 四山的石材除了用於本地之外,還遠銷至廣洲,用作興建石室聖心大教堂。當時人們用帆船把石材運至廣州,再用人工打鑿、吊裝、粘合。 在新九龍與原九龍融合之前,九龍四山是九龍十三鄉其中四個鄉村。其後隨着城市發展,九龍多個鄉村也遭遷拆,現時只剩下茶果嶺和鯉魚門仍是鄉村。.
查看 鯉魚門和九龍四山
九龍東選區
九龍東選區是香港立法會選舉地區直選的選區之一,範圍為九龍半島東半部地域,包括黃大仙區及觀塘區。.
查看 鯉魚門和九龍東選區
广东省
廣東省,簡稱粵,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南端沿海的一個省份,省會廣州。廣東省位於南嶺以南,南海之濱,與香港、澳門、福建、廣西、湖南、江西接壤,與海南隔瓊州海峽相望。廣東省總面積約爲598,800平方公里,海洋及陸地面積分别爲419,000平方公里和179,800平方公里。 廣東是中國的人口大省,2015年該省人口約1.1億人,高居全國第一位,其人口密度爲每平方公里584人。該省自改革開放以來一直是大量外來人口的移居地,使其擁有相對多樣的族群面貌,廣東的漢族居民,主要可分爲廣府、客家、閩南三大民系,此外還有不同的少數民族,其中人數最多的爲壯族。 該地區與廣西和海南同屬於嶺南文化圈,其語言、傳統風俗等方面都有著自身的獨特性。廣東人以其經商傳統著名全国,歷史上的「粵商」就是指在廣東一帶行商的人(廣肇帮,在海外又稱廣東幫,海外所講的廣東帮不包括潮州幫和客家幫),與徽商、浙商、晉商、蘇商一同合稱爲歷史上的“五大商幫”。作爲廣東省會的廣州有「千年商都」之稱,自漢代開始番禺城(廣州市古名)便是中國的重要商業都市,以清代的廣州十三行(廣東十三行)最爲著名。 廣東省2016年估計的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爲73,290元人民幣,在全國省級行政區中位列第八,而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則位列全國第一、世界第五。珠江三角洲地區是世界上大都會區和大都市之一。深圳、廣州、珠海、佛山、中山和東莞,這六個城市是廣東最富裕的地區;2015年,六個城市的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可依國際匯率兌換為19,650美元。廣東省的水資源豐富,其水產品生產以近海養殖和海洋捕撈為主。位處珠江沿岸一帶的珠江三角洲被稱作南中國的「魚米之鄉」,是中國第二大水產品出產省份和第三大海產品出產省份。.
查看 鯉魚門和广东省
張保仔
張保仔()原名張保,新會縣江門鎮水南鄉人,1810年以前廣東沿海著名華南海盜,至今為人所熟悉的香港歷史人物。.
查看 鯉魚門和張保仔
佐敦道
佐敦道(Jordan Road)是香港九龍油尖旺區的一條道路,西起海寶路,東至加士居道,連接西九龍填海區(九龍站)及伊利沙伯醫院一帶。此道路於1887年建成時原名第六街,1909年3月區內街道名稱重整時改為現時的名稱,同年5月再將加士居道南一併列入佐敦道。根據《南華早報》於1909年5月31日刊登的一篇讀者來函指出,與區內其他以英國外交官命名的街道一樣,佐敦道是以時任英國駐華公使朱邇典爵士(即佐敦爵士)命名。 佐敦道最西端原來為佐敦道碼頭,但是香港政府在1990年代將佐敦道碼頭拆卸以進行西九龍填海工程,將佐敦道伸展至西九龍填海區。 佐敦道所處的地方原名官涌。1970年代,香港地鐵興建「修正早期系統」(有關路段現屬荃灣綫),並在彌敦道與佐敦道交界處設一車站,以佐敦道之名命名為佐敦站。從此以後,該區亦被慣稱為佐敦。 佐敦道食店林立,是吃飯的好地方。而在附近的寶靈街、上海街等街道,是步行往尖沙咀的途徑之一。 佐敦道是公共小巴政策下,於九龍半島可以行駛的範圍內的南端盡頭。佐敦道以南,除西區海底隧道外,禁止公共小巴進入。2011年1月13日起,禁區範圍進一步擴充,介乎加士居道與廣東道之間的佐敦道西行,以及介乎南京街與佐敦道之間的彌敦道南行皆禁止公共小巴進入。此外,公共小巴曾經於文匯街設立總站,因為位置接近佐敦道碼頭而稱為「佐敦道」總站,其後改於佐敦道以北及甘肅街以南的街道作總站,但總站名稱不變。.
查看 鯉魚門和佐敦道
土瓜灣
土瓜灣(To Kwa Wan),古稱土家灣,其中香港粤語經常把陰平的「灣」讀作陽平的「環」,土瓜灣位於九龍西九龍城區的南部,主要以住宅區及輕型工業區為主,另外此區沿漆咸道北至馬頭圍道一帶亦聚集了不少傢具商舖。.
查看 鯉魚門和土瓜灣
國共內戰
#重定向 国共内战.
查看 鯉魚門和國共內戰
國軍
國軍是對國家軍隊的一種稱呼,在中文通常指:.
查看 鯉魚門和國軍
嘉賢居
嘉賢居(The Spectacle)為九龍東油塘的單幢住宅,地址為草園街 8 號,附近為油塘工業區,樓高共37層,由香港小輪和恒基兆業發展(以良輝有限公司為名),恆益物業管理管理,已於2009年11月入伙。示範單位曾設於太子百匯軒。.
查看 鯉魚門和嘉賢居
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次世界大戰(又常簡稱二次大戰、二戰、WWII等;World War II;Seconde Guerre mondiale;Zweiter Weltkrieg;Вторая мировая война;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次自1939年至1945年所爆發的全球性軍事衝突,整場戰爭涉及到全球絕大多數的國家,包括所有的大國,并最終分成了兩個彼此對立的軍事同盟─同盟國和軸心國。這次戰爭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戰爭,動員了1億多名軍人參與這次軍事衝突。主要的參戰國紛紛宣布進入總體戰狀態,幾乎將自身國家的全部經濟、工業和科學技術應用於戰爭之上,同時也將民用與軍用的資源合併以方便統籌規劃。包括有猶太人大屠殺、南京大屠殺、戰爭中日軍對中國軍民進行細菌戰、以及最终美國對日本首次使用原子彈等事件,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戰也是自有紀錄以來涉及最多大規模民眾死亡案例的軍事衝突,全部總計便將近有5,000萬至7,000萬人因而死亡,這也讓第二次世界大戰成了人類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戰爭。 儘管早在1931年9月,日本便侵佔了中國的滿洲,而後建立了傀儡國家滿洲國。至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後中日更爆發了全面戰爭。不過大多數人仍多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定為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開始,這次入侵行動隨即導致英國與法國向德國宣戰。然而德國在入侵波蘭後開始著手嘗試在歐洲建立一個大帝國,自1939年末期到1941年初期為止,發動一連串戰爭並藉由條約的簽署使得德國幾乎佔領了歐洲絕大部分的地區,而名義上保持中立的蘇聯在和德國簽訂《德蘇互不侵犯條約》後,也跟進侵略潮流,陸續佔領或者吞併了其在歐洲邊界的鄰近6個國家,在這之中也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所佔領的波蘭領土。英國以及大英國協的成員國則堅持持續與軸心國繼續作戰,並分別在北非和大西洋海上發生多次軍事衝突,而這也使得英國成了歐洲地區少數仍能繼續反抗德軍入侵的主要武力之一。1941年6月,歐洲的軸心國集團決定撕毀與蘇聯的合作約定,聯合入侵蘇聯領土,這次攻勢也開始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地面戰爭爆發,但也在之後讓原本幾乎統轄整個歐洲地區的軸心國被迫投入大量軍力來維持作戰優勢。到了1941年12月,已經加入軸心國的大日本帝國為了能夠在亞洲及太平洋地區獲得領導地位,陸續襲擊位于太平洋的美國統轄地區和座落於與中南半島的歐洲殖民地,很快地於西太平洋和東亞戰區獲得了主導權。 到了1942年時日本開始在一系列的海戰中戰敗,位於歐洲的軸心國也陸續於北非戰役以及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節節敗退,這些都迫使軸心國停下進攻的腳步。1943年時,義大利法西斯政權在西西里島戰役中面對同盟國部隊嚴重失利,另一方面德軍在库尔斯克会战戰敗後失去對於東歐的領導地位,同時美國也在太平洋戰區中獲得了一連串的勝利,自此軸心國集團逐漸失去主導權並開始嘗試將佈署於各地的前線部隊進行戰略性的撤退。到了1944年時,盟軍決定登陸法國以開闢第二戰場,而蘇聯除了成功收復過去被佔領的領土外,也開始轉往進攻德國與其同盟國家的土地。在蘇聯和波蘭部隊共同攻入柏林後,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區最終在1945年5月8日德國投降的情況下宣告結束。而另一方面美國在1944年和1945年成功擊敗了日本海軍部隊並陸續佔領了數個重要的西太平洋島嶼,這使得日本列島隨時面臨同盟國部隊入侵的危機。最後在美軍分別於廣島市和長崎市投下原子彈並造成大量日本平民死亡。1945年8月8日蘇聯進攻日本控制下的中國東北地區,8月14日日本跟進宣佈願意接受無條件投降的條件,而隨著亞洲戰事的停息也意味著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 1945年時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同盟國勝利宣告結束,然而二次大戰對世界影響極為深遠,改變了往後世界的政治版圖和社會結構,特別是戰敗的軸心國集團被迫接受同盟國的安排。1945年10月24日聯合國亦宣告成立,期望能夠促進各國合作並防止未來的軍事衝突;同時戰勝的盟軍各國,也紛紛在聯合國各個機構中擔任重要職位,特別是以美國、蘇聯、中國、英國和法國5個國家為首成立聯合國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常任理事國,主導著世界的秩序.
查看 鯉魚門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筲箕灣
箕灣(Shau Kei Wan)位於香港島,是香港最早開發的地區之一。最早在明萬曆年間,已經有漁民在此海灣居住見明代地方志《粵大記》已標有「稍箕灣」。地區行政上隸屬東區。.
查看 鯉魚門和筲箕灣
筲箕灣站
箕灣站(Shau Kei Wan Station)是港鐵港島綫的一個鐵路車站,位於香港島東區筲箕灣近東區走廊的地底,並於1985年5月31日啟用。.
查看 鯉魚門和筲箕灣站
粵大記
粵大記是明朝郭棐所著的一本记载广东地方事迹、人物和典章制度的专志。始修于明万历五年(1577年),历时18年至万历廿三年(1595年)完稿。 附圖是《粵大記》中有關香港青衣島的記载,另外也有赤柱、稍箕灣、尖沙嘴、將軍澳等地名,显示明代時期的香港人口已經達到了一定程度。 二零一三年,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粤大記>( 上,下).
查看 鯉魚門和粵大記
維多利亞港
維多利亞港(簡稱維港;Victoria Harbour)是位於香港的海港,位處香港島與九龍半島之間,為香港市中心重要的地理區塊。由於港闊水深,又屬天然良港,香港亦因此有「東方之珠」的美譽。 維多利亞港古稱尖沙咀洋面或中門;18世紀西方列強勢力進入中國時,被英國人相中有成為東亞地區優良港口的潛力,後來在鴉片戰爭後從清帝國中奪取香港,以維多利亞港為中心建設香港,並做為基地發展其遠東的海上貿易事業 鵬誠峰:,保護海港協會。事實上,維多利亞港一直影響香港歷史和文化,亦主導香港經濟和旅遊業發展,是香港成為國際大城市的關鍵之一《集體回憶之維多利亞港 — 百年海港的故事》,何耀生,明報出版社,ISBN 978-962-8872-68-8。.
查看 鯉魚門和維多利亞港
白沙灣
白沙灣是一個地名,可以指:.
查看 鯉魚門和白沙灣
荃灣
荃灣(Tsuen Wan)位於香港新界西南,位於規劃署定義的香港都會區範圍之內。.
查看 鯉魚門和荃灣
西灣河
西灣河(粵語讀「可」,Sai Wan Ho)位於香港東區,位於鰂魚涌之東,筲箕灣之西。.
查看 鯉魚門和西灣河
香港
香港(簡稱港,雅稱香江;Hong Kong,縮寫作 HK、HK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位於南海北岸、珠江口東側,北接廣東省深圳市,西面與鄰近的澳門特別行政區相距63公里,其餘兩面與南海鄰接。 全境由香港島、九龍和新界組成,其中香港島北為最發達地區;地理環境上則由九龍半島等大陸土地、以及263個島嶼構成「島嶼」以超過500平方米面积為標準,根據地政總署測繪處:,人口約741萬人(2017年底)。 1842年,大清國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永久割讓香港島;後再簽訂《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分別割讓九龍和租借新界,這些由英國統治的地區構成現今香港的治理範圍。二戰期間,香港曾被日本佔領約三年零八個月。1997年7月1日,香港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國,並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僅有國防、外交事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 香港開埠前,未計九龍和新界,香港島已經是一個有數千人口的小島。英國人看中維多利亞港是一個水深港闊、四季不結冰,而且不在地震帶的天然良港。1842年,大清國在鴉片戰爭中戰敗後,分階段割讓和租借香港土地予英國,英國人開始統治及發展香港,使香港從一個荒蕪、地瘠山多且天然資源缺乏的小漁村,逐漸發展成一個轉口港,成為歐洲各國商船向中國進行鴉片及其他商品貿易的樞紐,而且不受清朝末年的亂局影響。同時,孫中山在香港先後成立興中會和同盟會,為後來推翻大清打下基礎。 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攻佔香港,佔領持續三年零八個月。1945年,日本投降,香港重光,英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基於殖民地身份和地理環境下,又一次避免受到中國長期戰亂影響;太平天國、軍閥割據、國共內戰、阶级鬥争、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期間,大量中國難民逃港。香港在1970年代经济起飞,逐步發展成亞太地區之國際大都會及國際金融中心,獲譽為亞洲四小龍和紐倫港之一。根據《中英聯合聲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從1997年7月1日起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的基本國策,《香港基本法》說明香港不實行社會主義,保持原有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除國防和外交由中國中央政府管理,香港實行高度自治,香港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終審權以及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然而,近年香港人對特區政府及中國政府的信任度每況愈下,其高壓權威亦令「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及「一國兩制」遭到部份人士質疑。 香港是全球具有重要地位、以工商業為主的現代化國際金融、服務業及航運中心,連續24年蟬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並以優良治安、廉潔社會、簡單稅制和健全的普通法制度而聞名於世,香港廉政公署,2016年12月1日,香港政府新聞網,2017年2月16日,因此有「東方之珠」的美譽。「亞洲國際都會」則為官方定位的香港品牌。香港同時為全球其中一個最安全、經濟最發達、生活水平最高、競爭力最高、最適宜居住Gulliver.
查看 鯉魚門和香港
香港小型巴士
香港小型巴士(簡稱小巴,英文:Minibus、Public Light Bus或Mini Bus)主要分為公共小型巴士及私家小型巴士,前者作為巴士和鐵路的輔助及接駁交通工具。根據香港政府按照《道路交通條例》第23條1款規定,在1976年刊憲限制全香港只容許最多4,350輛公共小巴營運。根據小巴牌照類別,公共小型巴士可以分為紅色公共小巴及綠色專線小巴兩種,載客量最多為19人。至於私家小巴為私人公司或機構使用,學校小巴亦為私家小巴的一種。.
查看 鯉魚門和香港小型巴士
香港島
香港島(Hong Kong Island),簡稱港島或香港,與九龍和新界同為香港三大地域之一。面積約78.59平方公里,最高峰是太平山,海拔554米,為境內第二大島嶼。中國大陸方面並認為香港島屬萬山群島的一部份。香港島是香港開埠時最早發展的地區,當1842年香港成為英國殖民地而維多利亞城又未落成時,位於港島南區的赤柱是當時的行政中心。在英國殖民地初期,香港島北部人口密集,並劃為維多利亞城。香港島與九龍半島由維多利亞港分隔,海岸是昔日貿易船隻停泊的地方。 香港島是香港的政治和經濟中心,立法會綜合大樓、政府總部和終審法院皆位於香港島;中環、金鐘和銅鑼灣等主要商業區也位於香港島。而地區劃分(例如作為立法會選區)上的香港島,還包括鴨脷洲、大小青洲、熨波洲、銀洲等附屬島嶼,即中西區、灣仔區、東區和南區四區的總和。.
查看 鯉魚門和香港島
香港巴士
巴士是香港主要公共交通工具之一,也是香港每日載客量最多的公共交通系統,每日載客接近650萬人次。 .
查看 鯉魚門和香港巴士
香港主權移交
#重定向 香港回歸.
查看 鯉魚門和香港主權移交
香港保衛戰
香港保衛戰(Battle of Hong Kong;香港の戦い,又稱香港攻防战、十八日战事) ,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初期、日本為進攻英屬香港所發動的戰役。戰役於1941年12月8日爆發,至12月25日香港總督楊慕琦爵士宣佈無條件投降、12月26日全體駐港英軍投降結束為止。 香港殖民地一直是英國在亞太區戰略的重要據點。自第一次世界大戰及華盛頓會議結束後,英國逐漸視日本為在東亞的假想敵,並且按照時局變化調整香港的佈防策略及方案,以配合英國整體的戰爭部署。至於日本在《倫敦海軍條約》1936年失效後,開始深入探討與英國開戰的部署,亦斷續構思進攻香港的計畫。1940年7月2日,日軍在御前會議中定出兩大國策,其一是以日本為中心,建設以日、滿、華聯會骨幹的「大東亞新秩序」,其二是配合按照合適時機「南進」太平洋。此新國策一改日軍戰略,由「北進」向大陸發展,轉變為「南進」向太平洋進攻。 1941年,英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歐洲戰區逐漸站穩陣腳,打算透過增兵香港及東亞殖民地,再聯同美國、中國及荷蘭等國家,阻嚇日本向英國宣戰;然而日本在8月遭美國實施石油禁運,日本軍軍部及政府最終決定發動太平洋戰爭,並且制訂「南方作戰」行動,而進攻香港即為此項作戰的「C作戰」(C作戦)。1941年12月8日,日本陸軍第38師團越過深圳河,進攻新界。當時駐港英軍的作戰計劃為固守香港島,位於新界及九龍的醉酒灣防線僅作拖延用途。新界北的駐港英軍先將新界各地的主要道路及鐵路切斷,令到日本軍隊的進攻進度受到大大的拖延。日本原本計劃部署一週才向醉酒灣防線進攻,惟第228聯隊及第230聯隊私自行動,先後在9日晚及10日早上攻破城門碉堡及金山防線,迫使駐港英軍提早在10日下午起撤回香港島。由於日本軍隊的整體部署被兩支聯隊擾亂,第38師團比較遲才向九龍推進,最終至12日才佔據九龍半島及魔鬼山,其時駐港英軍已經全數撤離。12月13日,日本軍隊嘗試勸降駐港英軍不果,雙方在維多利亞港連日隔海砲戰。由於第38師團於開戰前未有準備,攻擊港島方案至17日才告落實。18日晚上,日本軍隊登陸港島東北,遭到人數比較少的駐港英軍頑抗,阻止日本軍隊進入維多利亞城市區,攻擊方案再遭擾亂。不過,第230聯隊在19日早上意外攻入港島中樞、防線比較弱的黃泥涌峽,並且包圍駐港英軍西旅司令部;其餘兩支聯隊也在欠缺協調之下,同時向黃泥涌峽東北的畢拿山及渣甸山推進。英日雙方在黃泥涌峽激戰連場,最終以西旅司令部失陷、羅遜准將陣亡、駐港英軍反攻失敗告終,惟日本軍隊第230聯隊亦遭受嚴重傷亡,致使接著數日只能夠待命及休整。 12月20日後,駐港英軍的防線逐步瓦解。日本軍隊在當日凌晨沿紫羅蘭山南下淺水灣、深水灣及壽臣山,又在港島北的聶高信山打開缺口。雖然人數比較多的日本軍隊再次因為不熟地勢及遭到駐港英軍的頑抗,使到其各路攻勢於淺水灣酒店、壽臣山及紅山半島等地方一度停滯。然而駐港英軍已經折損嚴重,逐漸被日本軍隊分割為東西兩部,再加上多次反攻俱告失敗,促使港督楊慕琦及駐港英軍司令莫德庇少將考慮投降。不過在倫敦的命令下,駐港英軍繼續抵抗。22日至25日,駐港英軍西旅在黃竹坑、中峽及灣仔一帶接連敗退,楊慕琦最終於25日下午決定投降。至於死守赤柱半島的東旅英軍,因為通訊中斷之故,至26日凌晨才向日本軍隊投降。至此,日本成功佔據香港,開始香港「三年零八個月」的日據時期,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后,英国才得以再次接管香港至1997年。.
查看 鯉魚門和香港保衛戰
香港開埠初期歷史
香港開埠初期,從英國殖民統治的初期至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生效前之間,香港從一個地瘠山多、水源缺乏的小漁村,逐漸發展成一個轉口港。現在香港已成為國際金融中心及多元文化的亞洲國際都會。.
查看 鯉魚門和香港開埠初期歷史
香港海峽
以下是香港海峽的列表:.
查看 鯉魚門和香港海峽
香港海防博物館
香港海防博物館位於東區筲箕灣東喜道175號,全館面積約34,200平方米,是香港歷史博物館分館之一,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是由具百年歷史的舊鯉魚門炮台修建而成。.
查看 鯉魚門和香港海防博物館
香港政府憲報
《香港政府憲報》(1841年5月1日—1997年6月30日),香港主權移交後改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憲報》(1997年7月1日—),是香港政府發佈公告、啟事及法例等的官方出版物。憲報由政府物流服務署發行,受命於政府物流服務署署長及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香港的所有條例及,都要在憲報刊登(通稱「刊憲」)才生效。 曾有訴訟因相關法律未有刊憲,疑犯因而脫罪。.
查看 鯉魚門和香港政府憲報
觀塘
觀塘(Kwun Tong),舊作官塘,位於九龍半島東面,屬於香港十八區的觀塘區,是觀塘區的主要部份,位於牛頭角東南,藍田西北,東至將軍澳道,西至勵業街與雅麗道。 觀塘是東九龍最大的工業區,也有住宅大廈。著名建築物有apm及創紀之城等;裕民坊是區內舊式市集,近年開展重建計劃,配合政府將觀塘轉型成香港第二個核心商業區;觀塘也是香港首座衛星城市。.
查看 鯉魚門和觀塘
觀塘(鯉魚門道)邨
觀塘(鯉魚門道)邨是香港九龍觀塘區第一條政府廉租屋邨,總共有7座舊型政府廉租屋大廈,於1962年落成,此等大廈這與第三型徙置大廈類似,唯廚房設備兩者有分別。 該邨於1973年之前稱為觀塘政府廉租屋邨,於1997年正式拆卸。重建後成為現時鯉安苑。而鯉魚門邨與該邨同樣是座落於鯉魚門道,但鯉魚門邨位於油塘及鯉魚門交界,油塘中心對面,其前身為嶺南新村,二者並無關係。此外,以海鮮聞名的鯉魚門寮屋屋村與該邨同樣並無關係。.
觀塘區
觀塘區(Kwun Tong District)是香港九龍東十八個行政區域之一,東面以魔鬼山及安達臣道與西貢區為界,西北以飛鵝山、象山與黃大仙區為界,西面以啟福道與九龍城區為界。面積達1,130公頃。根據2016年香港中期人口統計,觀塘區的人口為648,541人,為香港人口第二多的行政區。觀塘區亦為九龍半島面積最大之行政區。但與此同時,觀塘的貧窮率及貧窮人口均為全香港最高,共有16.1萬貧窮人口,高達10.4萬人活於貧窮線下。.
查看 鯉魚門和觀塘區
觀塘仔灣
觀塘仔灣,又稱油塘灣,是位於香港九龍觀塘區油塘對出的海灣,處於茶果嶺以南、三家村以北,毗鄰茶果嶺道及油塘站。 1990年代末,政府當局計劃在觀塘仔灣一帶填海發展住宅區,而當時規劃的香港地鐵將軍澳線油塘站的選址也考慮到這個因素而配合。然而由於2000年代起多了保育人士反對填海,填海計劃最終擱置。 恒地在油塘灣綜合發展區會興建遊艇中心、海濱長廊、多棟中密度住宅和酒店,當中住宅高度為18至29層,非住宅高度為6及20層,提供6,556個中小型住宅單位。建築面積約9.94公頃,總地積比率最高定於4.5倍,發展商須採用獨特的漸進式建築物高度輪廓,建築物高度向海濱遞降,屆時該區將成為東九龍的高尚住宅區。 2017年9月20日,恒地執行董事黃浩明透露,油塘灣綜合發展計劃共分6期發展,目前已批出首兩期的建築圖則,尚有4期未批出,而現階段正等待政府批出補地價。整個項目地盤逾106.5萬方呎,料總共提供逾6500多伙,單位平均面積約655方呎,主要屬中小型單位,預計可容納人口約1.97萬人,最快可於2020年開始分階段落成。.
查看 鯉魚門和觀塘仔灣
觀塘綫
觀塘綫(Kwun Tong Line)是港鐵營運的鐵路綫之一,連接九龍九龍城區的黃埔站,與新界西貢區的調景嶺站,屬於城市軌道交通系統。這條路綫於1979年通車,為前地鐵系統中首條通車的路綫,由於當時東端的總站設於觀塘區的觀塘站,因而得名。.
查看 鯉魚門和觀塘綫
調景嶺
調景嶺(Tiu Keng Leng , 又稱:Rennie's Mill)位於香港新界西貢區將軍澳,原是寮屋區域,經1990年代填海發展後現時為將軍澳新市鎮的其中一部份。調景嶺位於將軍澳市中心的西南部,五桂山的東南面和照鏡環山的東北面之間的低地。.
查看 鯉魚門和調景嶺
魔鬼山
山(Devil's Peak,官方名稱炮台山;最初稱為雞婆山)是香港的一座山峰,位於九龍油塘與新界調景嶺之間,海拔222米。.
查看 鯉魚門和魔鬼山
魔鬼山炮台
山炮台是香港昔日一個炮台,位於九龍油塘魔鬼山(該山因此炮台而亦被稱為「炮台山」)上。魔鬼山炮台由魔鬼山碉堡(魔鬼山要塞)、歌賦炮台(哥富炮台)及砵甸乍炮台組成。.
查看 鯉魚門和魔鬼山炮台
鯉灣天下
鯉灣天下(Canaryside),位於香港九龍油塘崇信街8號,為九龍東的單幢住宅,毗鄰油塘工業區、三家村避風塘及鯉魚門,樓高共35層,發展商為泛海集團,項目提供210伙,建築面積由530方呎至890方呎。物業設有商舖、停車場和近3萬方呎住客會所,設施包括85呎長戶外泳池、羽毛球場、健身室、卡拉 OK室、小型影院、兒童遊樂場等。 2013年1月,鯉灣天下的地下5及6號舖及一樓零售樓層獲飲食集團富臨集團斥1.6億港元洽購,面積逾2萬平方呎,平均呎價逾8,000元,登記買家是中泉發展有限公司,其董事是楊維。.
查看 鯉魚門和鯉灣天下
鯉魚門天后廟
鯉魚門天后廟,又稱鯉魚門天后宮,是香港一所天后廟,位於九龍油塘鯉魚門,現被列為香港三級歷史建築。.
查看 鯉魚門和鯉魚門天后廟
鯉魚門市政大廈
鯉魚門市政大廈(Lei Yue Mun Municipal Services Building)是香港多用途的市政大樓,位處於九龍油塘鯉魚門徑6號,於2000年啟用,佔地1,000平方米,初期稱三家村市政大廈,2003年1月6日起改為現稱。.
查看 鯉魚門和鯉魚門市政大廈
鯉魚門廣場
鯉魚門廣場(Lei Yue Mun Plaza)位於香港九龍油塘的港鐵油塘站上蓋,名稱源於商場以南約1公里的著名境內海峽鯉魚門,為區內一個大型購物中心,為當區居民提供購物消閒設施。 鯉魚門廣場發展規劃全為香港房屋委員會興建、管理及擁有,原本計劃商場有第一期及第二期。但自房委會分拆出售物業並成立領展房地產信託基金(現稱領展)後,最早落成的商場(原稱鯉魚門廣場一期 / Lei Yue Mun Shopping Centre Phase 1)現為領展持有。而項目其餘部份因為發展及落成年期較後,目前均由房委會管理及擁有,加上房委會建成後將餘下部份的商場另行命名(原鯉魚門廣場二期稱為大本型),故此與原來的鯉魚門廣場已經沒有關係。.
查看 鯉魚門和鯉魚門廣場
鯉魚門公園及度假村
鯉魚門公園及度假村(Lei Yue Mun Park and Holiday Village)是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的宿營營地,位於香港島東區的筲箕灣東部,望向鯉魚門,佔地22.97公頃,為香港市區(香港島及九龍)內唯一一個度假村。.
鯉魚門站
鯉魚門站是深圳地鐵一個車站,是1号綫續建段(世界之窗站至機場東站)的站點之一。 車站位於中國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六號路的地底,平南鐵路的西側,以東西走向佈置深圳市地鐵公司網站: ,2008年5月14日(於2008年5月16日存取)。鯉魚門站在2011年6月15日連同1號線深大至西鄉各站同時啟用。 鯉魚門站的設置曾經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指,鯉魚門站和深圳地鐵5号綫、11號線前海灣站為同一站,即是1號線、5號線及11號線的轉車站,將來1號線鯉魚門站站名可能作調整;另一種說法則稱鯉魚門站和前海灣站是不同的車站,前者位於後者的東面。深圳市規劃局在2008年4月公佈的站點命名方案,最後證實後者說法方為正確,即鯉魚門站是一個獨立車站。.
查看 鯉魚門和鯉魚門站
鯉魚門燈塔
鯉魚門燈塔是香港一座運作中的燈塔,位於九龍觀塘區油塘三家村之南,服務鯉魚門一帶的海域,即維多利亞港東面出口,約於1950年代設立。 鯉魚門燈塔所處位置為近岸的小礁石上,只有潮退期間才可讓人步行前往。.
查看 鯉魚門和鯉魚門燈塔
鯉魚門軍營
鯉魚門軍營是香港昔日一個海陸兩軍專用之軍營,位於香港島東區的筲箕灣鯉魚門及西灣山上,並主要分為三個部分,中央兵房區域現已改為鯉魚門公園及度假村,低地炮台現改為香港海防博物館,高地炮台為西灣炮台,現時仍然屹立西灣山上。軍營建築群歷史價值甚高,部分建築已被評為一、二及三級歷史建築。.
查看 鯉魚門和鯉魚門軍營
鯉魚門邨
鯉魚門邨(Lei Yue Mun Estate)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九龍觀塘區油塘,名稱源於屋邨南面的著名境內海峽鯉魚門及鯉魚門村。鯉魚門邨第1期(鯉生樓、鯉意樓及鯉興樓)及第3期(鯉旺樓)由房屋署總建築師(設計及標準策劃);第2期(鯉隆樓)則由房屋署總建築師(3)設計;其中第3B期(鯉旺樓)則把詳細設計外判了給李景勳•雷煥庭建築師事務所設計,此邨由香港房屋委員會發展及管理。.
查看 鯉魚門和鯉魚門邨
鯉魚門海旁改善計劃
《鯉魚門海旁改善計劃》是香港一項建議中的計劃,目標是為了進一步改善九龍東鯉魚門海旁一帶的設施,並且提升其旅遊吸引力。有關香港政府部門正在進行詳細設計,及就項目工程進行有關刊憲的法定程序。.
賽馬會鯉魚門創意館
賽馬會鯉魚門創意館(Jockey Club Lei Yu Mun Plus),位於香港九龍鯉魚門海傍道中45號,是一座由香港賽馬會捐助、由九龍社團聯會社會服務基金營業舉辦的博物館,於2011年11月18日由香港賽馬會董事范徐麗泰、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和九龍社團聯會社會服務基金主席高寶齡主持開幕禮。.
茶果嶺道
茶果嶺道(Cha Kwo Ling Road)是香港九龍觀塘區的一條道路,以途經的茶果嶺村命名。道路東起鯉魚門的崇信街和欣榮街,經過-晒-草灣及茶果嶺一帶,西面則連接鯉魚門道及偉業街等。.
查看 鯉魚門和茶果嶺道
阿公岩
阿公岩位於香港東區東部,位於柴灣之西,屬於筲箕灣東部。.
查看 鯉魚門和阿公岩
鄭成功
鄭成功(),原名鄭森,字明儼、大木,幼名福松,為南明政权的将领。隆武帝賜明朝國姓朱,賜名成功,世稱國姓爺(Koxinga)、鄭賜姓、鄭國姓、朱成功。因受永历帝敕封為延平王,而稱鄭延平。其孫鄭克塽追諡為潮武王,後世則多尊稱延平郡王、開台尊王、開台聖王、開山王、東寧王等。 鄭成功之父鄭芝龍曾為海盜,後為南明水師將領,出身明朝福建省泉州府南安縣安平鎮(现分屬中國福建省泉州市轄下的晋江市安海镇及南安市石井镇),母田川氏出身於日本肥前國平戶島(今日本長崎縣平戶市)。鄭成功生於平戶,六歲時回到閩南故鄉,及長被送往金陵求學,成為監生。后继承发展父业,曾垄断福建和东洋的贸易,凡福建商船出海均需向郑氏纳税,因此与荷兰人的远东利益冲突(见台湾荷兰统治时期)。在明朝尚存时,尚与佔據台灣西南部的荷兰人和睦共处。而在南明政权陷落后,郑成功的基地僅剩廈門、金門,为其大軍覓得其它據点,正好此時何斌向鄭成功建議攻取臺灣,驅逐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控制,以建立反清復明基地,鄭成功遂禁止福建商船与荷兰人贸易,断其殖民利益大半,最终成功驱逐荷兰人在台灣西南部的殖民勢力,以台湾西南隅为基地建立明鄭政權。 弘光元年(1645年)清軍攻入江南,不久芝龍降清、田川氏在亂軍中自盡;鄭乃率領父親舊部在中國東南沿海抗清,成為南明後期主要軍事力量之一,一度由海路突襲、包圍清江寧府(原明朝南京),但終遭清軍擊退,只能憑藉海戰優勢固守海島廈門、金門。永曆十五年(1661年)率軍約2萬5千人自金門料羅橫渡台灣海峽,翌年擊敗荷蘭東印度公司在臺灣大員(今臺灣臺南市境內)的駐軍,開啟南明延平郡王在台灣澎湖的統治,但不久即病死。鄭成功死後,臺灣民間陸續建立廟宇祭祀,其中以台南延平郡王祠最為重要。.
查看 鯉魚門和鄭成功
Ocean One
Ocean One,位於香港油塘崇信街6號,為九龍東的單幢住宅物業,毗鄰大本型、油塘中心、鯉魚門邨、油塘工業區及三家村避風塘,於2013年2月落成,實際樓高共31層(不設4、13、14、24、34樓),發展商為麗新集團,由許李嚴設計,項目提供124伙,單位建築面積由682方呎至1,507方呎,樓底高10呎10吋,35樓單位更高達12呎2吋。。第一日開售當天剛巧遇上梁振英政府宣佈推出打壓樓市的辣招,樓盤幾經減價推銷下,至2014年5月方全數沽清,一手實用呎價平均大約港幣1萬3千元。.
Peninsula East
Peninsula East,位處於香港九龍油塘崇耀街9號,是會德豐旗下在油塘的首個住宅項目,部分單位可飽覽維港海景及東九龍啟德郵輪碼頭景致。 項目鄰近油塘灣「綜合發展區」及港鐵油塘站,僅一站往來香港島鰂魚涌。 Peninsula East,據發展商指出是喻意項目位處九龍半島的東面。 名字中「Peninsula」與半島酒店(The Peninsula)的名稱相同,而兩者的外型設計相近(兩座大樓排列成「凹」字形)。 屋苑的入口設於崇耀街9號,但東源街3、5、7、9、11號和崇德圍3號也屬Peninsula East的正確地址。 屋苑由兩座45層高的住宅大廈組成(不設4、13、14、24、34及44樓),共提供256個住宅單位。兩座大樓排列成「凹」字形,全部單位可望園林景致,大單位同時享有開揚的維港海景。 每座每層四伙單位,住宅樓底高達3.15米,標準單位面積由約517至1033平方呎,主打兩至四房佈局,當中兩房單位佔約50%,三及四房單位各佔約38%及12%,連天台或連平台的特色單位有12伙,僅佔4.7% Peninsula East 2015年4月開售,在2017年8月入伙。物業基座共8層,地下至2樓設有商舖,2至5樓為停車場,6樓為住客會所,7樓為室內恆溫游泳池,8樓為空中花園。最低的住宅樓層亦比項目前臨的地面也高出43.55米,相當於一般住宅超過15層高的高度。.
杏花邨
杏花邨(Heng Fa Chuen)是香港的一個大型私人屋苑,位於香港島東區的柴灣白沙灣。 杏花邨所在的海灣前稱白沙灣,該海灣其後被劃入柴灣區,為配合港鐵港島綫的發展,該海灣經填海後,被建設為港鐵柴灣車廠,並在其上和附近區域發展住宅項目。杏花邨於1986年至1989年分階段落成,發展商是前地鐵公司(現稱港鐵公司)與香港嘉里貿易有限公司(佔60%)、僑光置業有限公司(佔25%)、Riverkent Limited (佔10%)及大新有限公司(佔5%)(1984年11月18日開始參與)所聯營之杏花邨發展有限公司合作發展,由現在的嘉里建設承建。由關善明建築師事務所負責設計,交通主要依賴港鐵港島綫杏花邨站。 根據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法定圖則,杏花邨是港島規劃區第20區,屬柴灣區的一部分,城市規劃委員會。.
查看 鯉魚門和杏花邨
杏花邨站
杏花邨站(Heng Fa Chuen Station)是港鐵在兩鐵合併前,港鐵及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的前稱分別為地鐵(地下鐵路)及地鐵公司。港島綫中途站,位於香港島東區柴灣白沙灣,鄰近港鐵柴灣車廠,1986年10月16日啟用,承建商是青木建設及飛島建設聯營公司。車站位於地面,並設有兩個側式月台。車站是在香港島地理上最東端的車站。.
查看 鯉魚門和杏花邨站
東區 (香港)
東區(Eastern District)是香港十八區之一,位於香港島區,範圍包括炮台山到小西灣,2016中人口有555,034人,其中七成祖籍閩南,西起炮台山屈臣道、怡景道,東至小西灣。.
查看 鯉魚門和東區 (香港)
東區走廊
東區走廊(Island Eastern Corridor;簡稱東廊),是香港4號幹線至今唯一的快速公路路段(永泰道以北,佔約7.9公里),同時亦為香港島至今唯一一條快速公路,以及4號幹線的起始路段,沿香港島銅鑼灣至杏花邨海岸興建,並繞過柴灣公園西面,連接銅鑼灣及柴灣。全線為2至4線雙程分隔公路,主要為高架道路,當中由東區海底隧道至銅鑼灣天后的一段4線雙程高架道路是香港首條設有8線的高架車路(另外兩條分別位於青葵公路及吐露港公路)。雖然是香港島唯一一條快速公路,但是車速限制為每小時70公里,比同屬於4號幹線、但並非快速公路的干諾道西天橋(每小時80公里)嚴格。.
查看 鯉魚門和東區走廊
東龍洲
東龍洲又名東龍島或者南堂島(英文:Tung Lung Island),是香港西貢區最南端的島嶼,位於清水灣半島以南,香港島小西灣之東南,島嶼面積達2.42平方公里。 由於東龍洲位於佛堂門以南,古時被稱為南佛堂。島嶼西南的南堂海峽(今多寫作藍塘海峽)也是因為南堂島的名稱而得名。另一方面,其北部的海峽被稱為佛堂門,後來因為填海關係,佛堂門以北的佛堂洲(北佛堂)已經與清水灣半島連陸。.
查看 鯉魚門和東龍洲
梅縣
#重定向 梅县区.
查看 鯉魚門和梅縣
汲水門
汲水門(Kap Shui Mun,原稱急水門)是香港海峽之一,位於大嶼山東北及馬灣之間,為香港維多利亞港西面的出口。這個海峽是由南中國海往珠江流域的重要水道之一。汲水門大橋跨越了汲水門。汲水門的水流頗為湍急,所以過去被稱為急水門。但由於這個名稱被認為不利,所以取其諧音改名為汲水門。.
查看 鯉魚門和汲水門
油塘
油塘(Yau Tong)位於香港九龍觀塘區東南的地區,鯉魚門以西北。現在,油塘北部以公屋和居屋住宅為主,南部臨海位置現主要用作工業發展的地區已經被政府規劃成私人住宅區,但仍有零星的工業大廈存在。 油塘接鄰的三家村,已有150年歷史,油塘區內也設有觀塘魚類批發市場。.
查看 鯉魚門和油塘
油塘中心
油塘中心位於香港九龍觀塘區油塘,是由香港房屋委員會負責監管整個發展過程及推售的首兩個「私人機構參建居屋」屋苑之一。;由鷹君集團發展,瑞安建業承建,王董建築師事務有限公司設計。屋苑共有九座九層高的樓宇,共506個單位,全部間格一律為兩房兩廳。在1980年12月23日落成,是香港1982年修例前出售的居屋屋苑之一。油塘中心所有住宅單位已含地價,所以跟一般居屋轉讓做法不同,所有住宅單位毋需另行補地價,便即可在公開市場上自由轉讓。.
查看 鯉魚門和油塘中心
油塘站
油塘站(Yau Tong Station)是港鐵觀塘綫及將軍澳綫的一個跨月台轉車站,也是將軍澳綫唯一一個位於九龍區的車站,亦是將軍澳綫穿越維多利亞港至香港島前最後一個車站。本站位於香港九龍東觀塘區油塘茶果嶺道旁,由日本熊谷組株式會社承建並於2002年8月4日啟用。車站以黃色為主要色調。油塘站採用明山爆破方式建造,原址為普照書院舊址以南的一處山坡及油塘灣填海地。 油塘站並非像將軍澳支綫其餘新車站般建於新填海區,故承建商因而需要先行重置原先處於工地範圍內的兩間學校,並處理廢物棄置場受污染之土壤,方能展開車站建築工程。 油塘站工程的一大特點,是車站建造工程與房委會房屋發展工程之結合。地鐵受房委會委託,於車站頂層興建購物走廊,並在車站周邊興建地基以便興建油麗邨及大本型商場。.
查看 鯉魚門和油塘站
沙石场
石场(包括“采石场”、“采砂场”),指建筑用砂、建筑用石的采掘、精选加工生产单位,砂石场多为成片连接的开放性区域,属于生产性企业单位。采石场多位于岩石富集区,多位于陆地的丘陵、山区;采砂场(砂场)多位于水道、富砂陆地,大多数临水道而建,内陆地区多临河道、湖泊而建,大型海洋砂石采掘则依海而建。砂、石的生产过程主要分为二道工序,即采掘和精选分级。其固定场所多用于储存和精选分级。一个中等规模的生产企业可以年生产砂石数十万吨,大型的企业生产年生产能力达百万吨。 很多采石场在被廢棄後都會成為池塘或湖泊,又或者垃圾堆填區。.
查看 鯉魚門和沙石场
深圳市
深圳市,简称深,别称鹏城,是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省的地級市,同时是副省级计划单列市、经济特区及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1979年1月在原宝安县的基础上设立,為中国的证券资本市场中心、以及重要的国际经济中心。深圳全市均劃入深圳經濟特區範圍。南邊與香港接壤,北与广州市、惠州市、东莞市毗邻。 深圳因改革开放而快速发展,在中国的制度创新、扩大开放等方面承担着试验和示范的重要使命。1980年,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深圳經濟特區在此成立。自1999年起,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每年定期在深圳举行。2010年,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获中央政府批准成立,将作为深圳与香港合作的先导区。2011年,深圳主办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2016年,深圳市生产总值超越广州市成为中国经济总量第三大城市。 深圳是中国南方重要的高新技术研发和制造基地。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连续多年居于世界第三,外贸出口总额连续20余年居中国大陆第一位,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是中国大陆第五大民航机场。深圳证券交易所的首次公开募股数量自2009年至2015年居世界第一位,是中国企业重要的融资平台。.
查看 鯉魚門和深圳市
渡輪
渡轮,亦稱為摆渡船、交通船,在固定航線上用來運輸乘客的,一般提供雙向運送服務。渡輪有時也運送載具與貨物,有時因其功能不同而被稱作「水上巴士」或「水上計程車」。渡船對島嶼與位於水邊的都市來說是一種大眾運輸系統,對於兩點間的運輸來說,渡船的成本比建造橋梁或隧道都來得低。但缺點是易受氣候影響而停航。.
查看 鯉魚門和渡輪
港島綫
港島綫(Island Line)是港鐵營運的鐵路路線之一,連接香港島中西區的堅尼地城站與東區的柴灣站,屬於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為前地鐵系統中第三條通車的路綫。由於是當時香港島唯一的大型鐵路路線,因而得名。由1985年起分段通車,隨著西營盤站於2015年投入服務,港島綫終告全線通車。.
查看 鯉魚門和港島綫
港鐵
港鐵(Mass Transit Railway,縮寫:MTR),原稱香港地鐵,自2007年12月2日與九廣鐵路合併後改名為港鐵為止,是香港最大的鐵路運輸系統,泛指能夠通過一張港鐵單程票通行的10條路綫,廣義上包括一條連接香港國際機場及香港市區的機場快綫、擁有12條路綫的輕鐵系統及昂坪360纜車系統,組織成為貫通香港島、九龍及新界,市區及多座新市鎮,總計93個鐵路站及68個輕鐵站、合共長230.9公里的鐵路網。同時,整個系統亦包括接駁巴士及城際客運服務。 綜合港鐵系統由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簡稱港鐵公司)營運,於2007年12月2日由地鐵及九廣鐵路系統合併而成。其中第一條路綫東鐵綫始建於1906年,於1910年通車,是連接香港及廣東省主要的鐵路運輸;而以地下隧道為主的第二條路綫觀塘綫則於1979年通車,成為香港鐵路發展歷史的里程碑。 於2016年,港鐵累積載客量逾19億人次,當中輕鐵及巴士佔2億2千萬人次,機場快綫為1610萬人次,是全球最繁忙的鐵路系統之一。香港鐵路為國際地鐵聯盟的創會會員之一。而港鐵在香港專營公共交通工具市場整體佔有率不斷上升,由2013年的46.9%,增至2016年的48.4%,當中港鐵在過海交通工具市場的佔有率更達68.4%。.
查看 鯉魚門和港鐵
漁港
漁港是指具有漁業功能、停泊渔船的港口,例如:捕魚,又有分近海和遠洋兩種漁港。一般的大型渔港(第一類漁港)一般设有魚市場、起卸碼頭,以及漁船補給(加油、加水、加冰)、魚貨加工、冷凍、船機修理、保養設備等;地理位置大多设于交通方便之处,以方便魚貨運輸銷售。.
查看 鯉魚門和漁港
澳景路
澳景路(O King Road)是香港的一條道路,連接藍田碧雲道,以及位於將軍澳新市鎮調景嶺的維景灣畔及翠嶺路,道路沿著照鏡環山和五桂山之間的調景嶺坳修建,全長大約2.3公里。為私人住宅維景灣畔之私家路並只限其住戶通行。 此道路早於維景灣畔興建前已經通車,初時連接藍田(廣田邨)巴士總站及照鏡環山以北的調景嶺寮屋區和工廠,隨著後者於1990年代中期陸續遷拆,並且發展為新市鎮。道路盡頭改為興建高密度私人住宅,九龍出入口向南面的碧雲道移前約150米,以便使用較大空間設立管理設施,沿路亦進行過包括路面擴闊等重修工程,但到目前依然是政府土地。新路面為配合維景灣畔落成,此道路亦被命名為澳景路。.
查看 鯉魚門和澳景路
海鮮
海鮮又稱海產食物,是指利用海洋動物作成的料理,包括了魚類、甲殼類(蝦、蟹)、貝類、軟體動物與棘皮動物。雖然海帶這類海洋生物也常是被料理成食物,但是海鮮主要還是針對動物製成的料理為主。狹義上,只有新鮮的海產食物才能稱為海鮮,經乾燥脫水處理的海產食物則稱為海味。.
查看 鯉魚門和海鮮
海濱學校
海濱學校(英语:Hoi Bun School)位於香港九龍鯉魚門鯉魚門海傍道中45號。創校於1946年,是鯉魚門三家村歷史最悠久的傳統村校,是一直服務鯉魚門區內弱勢階層學童。 海濱學校自1948年由私立學校轉為政府資助小學,由於該區的適齡學童人口不斷增加,校舍不敷應用而需要多次籌款進行擴建。校監葉宋曾捐出農地作為運動場用地,在1954年的新校落成後幾年,再次發動擴建校舍活動,得到胡文虎夫人陳金枝女士等人捐助,課室從由2間增至6間。 學校的全盛時期為1964年至1974年,學生人數超過500人,以上下午校模式辦學,直至1978年轉為全日制。2005年,教育局對該校下殺校令,同年停辦小一,在2008年8月31日停辦,辦學共62年。 海濱學校停辦後,將財政結餘和累積捐款55萬元於香港浸會大學教育學系設立獎學金,資助學士和碩士課程的學生。 前海濱學校的原址現為賽馬會鯉魚門創意館。.
查看 鯉魚門和海濱學校
日本军
日本軍(),簡稱日軍,廣義上是指日本的國家軍隊,但通常指大日本帝國時期(明治維新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的日本軍隊,包含日本陸軍與日本海軍。其又稱“皇军”(),即天皇统领下的军队;此外,另有帝國陸海軍、大日本軍、官軍等稱呼。為了與戰後的自衛隊區別,有時亦以舊日本軍、舊軍稱呼。最高统帅为天皇,軍政事務分由陸軍部與海軍部掌理(均為日本內閣機關),軍事指揮則分由陆军参谋本部、海军军令部負責。其無獨立的空軍,陸軍與海軍擁有各自的空中武力部隊。.
查看 鯉魚門和日本军
旺角
旺角(Mong Kok)是位於香港九龍油尖旺區北部的地區,是香港著名的旅遊和購物區之一。旺角新舊樓宇林立;舊住宅樓宇地鋪多為商店或餐廳。以彌敦道為界,購物中心集中在東面,而西面則以傳統民生活動為主。區內交通十分發達,有巴士及港鐵(東鐵綫、荃灣綫和觀塘綫)直達,更有專線小巴通宵行駛。假日時彌敦道及西洋菜南街一帶經常水洩不通。 旺角的人口密度極高,平均密度為每平方公里130,000人,現時其地積比率約4倍,新型摩天大廈、舊式唐樓、繁華街道與排檔縱橫交錯分佈,是世界一大都市景觀。.
查看 鯉魚門和旺角
另见
新九龍
- 九龍仔
- 九龍四山
- 九龍城
- 九龍塘
- 九龍寨城
- 九龍灣
- 五桂山 (香港)
- 佐敦谷
- 又一村
- 啟德發展計劃
- 四順
- 大老山隧道
- 展拓香港界址專條
- 慈雲山
- 慈雲山 (山峰)
- 斧山
- 新九龍
- 李鄭屋
- 樂富
- 橫頭磡
- 油塘
- 深水埗
- 深水埗區
- 牛池灣
- 牛頭角
- 界限街
- 石硤尾
- 秀茂坪
- 筆架山 (香港)
- 茶果嶺
- 荔枝角
- 藍田 (香港)
- 蘇屋
- 西九龍走廊
- 觀塘
- 觀塘區
- 觀塘海濱花園
- 鑽石山
- 長沙灣
- 飛鵝山
- 鯉魚門
- 鴉巢山
- 麗港城
- 黃大仙 (香港地方)
維多利亞港
- 中環及灣仔填海計劃
- 中環天星碼頭
- 中環碼頭
- 九龍公眾碼頭
- 九龍城碼頭
- 九龍灣
- 佐敦道碼頭
- 保護海港協會
- 保護海港條例
- 分域碼頭
- 北角碼頭
- 卑路乍灣
- 卜公碼頭
- 啟德機場
- 啟德發展計劃
- 啟德郵輪碼頭
- 大會堂碼頭
- 大角咀碼頭
- 太古城碼頭
- 尖東碼頭
- 尖沙咀天星碼頭
- 幻彩詠香江
- 愛丁堡廣場渡輪碼頭
- 旺角碼頭
- 東區海底隧道
- 東區走廊
- 林士石
- 柴灣碼頭
- 油麻地碼頭
- 油麻地避風塘
- 海底隧道 (香港)
- 深水埗碼頭
- 港外線碼頭
- 灣仔碼頭
- 牛頭角碼頭
- 珀麗灣碼頭
- 珊瑚海船務
- 糖水道碼頭
- 紅磡灣
- 紅磡碼頭
- 統一碼頭
- 維多利亞港
- 荃灣碼頭
- 西區海底隧道
- 西灣河碼頭
- 觀塘碼頭
- 青洲 (中西區)
- 香港第一條過海鐵路
- 鯉魚門
香港海峽
亦称为 鯉魚門 (九龍),鯉魚門 (香港島),鯉魚門海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