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九龍仔

指数 九龍仔

九龍仔(Kowloon Tsai,坊間亦作Kowloon Chai)是位於香港九龍城與九龍塘之間一個地區的名稱。 九龍仔的一個小山丘在啟德機場尚在運作時爲引導飛機降落之用,為航空界聞名;而九龍仔公園則為區內居民提供休憩場地。.

56 关系: 南山邨大坑東邨天保民學校太子道對衡道專線小巴九龍城九龍城區九龍塘九龍塘宣道小學九龍塘站 (香港)九龍仔公園九龍仔游泳池九龍東軍營伯特利神學院何明華會督銀禧中學何文田嘉諾撒聖家書院喇沙小學喇沙利道喇沙書院啟德機場啟思小學公共小型巴士石硤尾石硤尾站禮賢會彭學高紀念中學窩打老道筆架山 (香港)瑪利諾修院學校聯合道聯合道公園衙前圍道馬頭圍香港香港培道中學香港巴士香港地鐵香港兆基創意書院香港浸會大學香港浸會大學學生會觀塘綫賽馬會官立中學跑道蘭開夏道東華三院黃笏南中學東鐵綫格仔山樂富樂富站...橫頭磡民生書院港鐵清朝旺角拔萃男書院 扩展索引 (6 更多) »

南山邨

南山邨(英語:Nam Shan Estate)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石硤尾和又一村之間,又稱大坑東,在香港城市大學、石硤尾公園、大坑東邨及大坑西邨附近。.

新!!: 九龍仔和南山邨 · 查看更多 »

大坑東邨

大坑東邨(英語:Tai Hang Tung Estate)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深水埗區東面近九龍塘,於1955年開始入伙,於1979年開始重建,新建樓宇於分別於1983年、1986年及2002年入伙,現由領先管理有限公司負責屋邨管理。 大坑東邨位於南山邨的南面,以及大坑西邨的東面,大坑東道是其主要的街道。.

新!!: 九龍仔和大坑東邨 · 查看更多 »

天保民學校

天保民學校(Mary Rose School),是香港的一所特殊學校,位於九龍九龍塘聯福道11號。.

新!!: 九龍仔和天保民學校 · 查看更多 »

太子道

太子道(Prince Edward Road)是香港九龍半島西部的一條主要道路,貫穿油尖旺區、九龍城區及觀塘區三個行政區域。道路由大角咀東部開始,經旺角、九龍塘、九龍仔、九龍城、馬頭圍及新蒲崗,到達牛池灣經彩虹交匯處接駁觀塘道、清水灣道或龍翔道。.

新!!: 九龍仔和太子道 · 查看更多 »

對衡道

對衡道(Durham Road)是香港九龍九龍仔的一條道路,原九龍仔村所在地,西端與窩打老道交界,東端則與喇沙利道交界,與附近的禧福道、蘭開夏道平行。 正如九龍仔多數道路一樣,對衡道的名稱也是源用英國地名,「對衡」即是對衡郡(County Durham),香港電台。.

新!!: 九龍仔和對衡道 · 查看更多 »

專線小巴

#重定向 香港小型巴士#綠色專線小巴.

新!!: 九龍仔和專線小巴 · 查看更多 »

九龍城

九龍城(Kowloon City)是香港十八區之一九龍城區的中心部份,名稱起源於19世紀清政府駐軍的九龍寨城(Kowloon Walled City,即「九龍牆城」之意,早年英國人曾稱當地爲Chinese Town(意爲「中國城」),城牆後於二戰期間被日軍拆毀),當時九龍寨城爲九龍半島上唯一的城鎮,後來「九龍城」演變成城寨所在地一帶的地名。現時九龍城以住宅樓宇為主,由於相當鄰近前啟德機場,故該區樓宇一直設有相常嚴格的高度限制,儼如鄉郊,直至機場在1998年7月6日搬遷後,逐漸有高樓大廈落成。.

新!!: 九龍仔和九龍城 · 查看更多 »

九龍城區

九龍城區(Kowloon City District)是香港十八個分區其中之一,大致位於九龍的中部位置。九龍城區北望獅-子山-,南向維多利亞港。東面以聯合道、東頭邨道、東正道、太子道東為界,西面以港鐵東鐵綫路軌為界。面積1000公頃,2016年中人口有418,732人。位於香港市區內的前啟德機場是區內一個最顯著的地標,隨著香港的發展,這個地標可算是香港演變的指標。本區是十八區中,唯一一個分數段時期併入香港土地的轄區(不計算填海,分別為北京條約、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及九龍寨城清拆,其歷史詳見下述)。.

新!!: 九龍仔和九龍城區 · 查看更多 »

九龍塘

九龍塘(Kowloon Tong)位於香港九龍半島西部,當中大部份地域都座落在十八區中的九龍城區,位置為筆架山以南,界限街以北,石硤尾及又一村以東,九龍仔及樂富以西。九龍塘是香港市區罕有的低密度發展區,以平房及別墅為主,環境清幽。而此區著名學校林立,為九龍之主要名校區。此外,此區亦以時鐘酒店和安老院而聞名。.

新!!: 九龍仔和九龍塘 · 查看更多 »

九龍塘宣道小學

九龍塘宣道小學(Alliance Primary School, Kowloon Tong)是香港的一所非牟利私立全日制小學,亦是香港九龍塘基督教中華宣道會屬下的小學,於1955年創辦。 九龍塘宣道小學創辦時,校舍設於九龍仔蘭開夏道二號。為了配合政府推行的小學全日制政策,校舍於1998年在原址進行重建,校舍重建期間,暫使用紅磡黃埔花園德豐街黃埔宣道小學兩年作為臨時校舍,後再遷往石硤尾白田邨的小學校舍兩年作臨時校舍,新校舍已於2002年完成。 新校舍為一所符合現代學校校舍標準設計的校舍,面前6243平方米,設有30個課室、禮堂、圖書館、室內運動場、音樂室及多媒體教室等。 九龍塘宣道小學於2002年度獲香港藝術發展局頒發學校組優秀藝術教育銀獎,亦分別於2005年及2006年獲世界管樂協會及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分別邀請前往新加坡及北京進行交流及演出。在2017香港最具教育競爭力小學50強龍虎榜中排名第9位。.

新!!: 九龍仔和九龍塘宣道小學 · 查看更多 »

九龍塘站 (香港)

九龍塘站(Kowloon Tong Station)位於香港九龍城區九龍塘多福道、添福道及沙福道之間交界、深水埗區又一村及又一城東面,為港鐵在兩鐵合併前,港鐵及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的前稱分別為地鐵(地下鐵路)及地鐵公司。東鐵綫在兩鐵合併前,東鐵綫的前稱為九廣東鐵或簡稱東鐵,由九廣鐵路公司營運。及觀塘綫重要的鐵路轉車站之一。 在兩鐵合併前,車站分別由九廣鐵路公司(九鐵公司)及地鐵公司管理;而在2007年12月2日即兩鐵合併後,九廣鐵路公司把九龍塘站的九廣東鐵(現稱東鐵綫)部份租予港鐵公司作鐵路營運之用,因此港鐵公司把兩站合併成為同一個車站管理。.

新!!: 九龍仔和九龍塘站 (香港) · 查看更多 »

九龍仔公園

九龍仔公園(Kowloon Tsai Park)是香港的一個大型公園,位於九龍九龍仔延文禮士道,佔地11.66公頃,於1964年6月5日由港督戴麟趾主持揭幕啟用,由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

新!!: 九龍仔和九龍仔公園 · 查看更多 »

九龍仔游泳池

九龍仔游泳池(英文:Kowloon Tsai Swimming Pool)是香港九龍首個公眾游泳池,位於九龍仔公園內,是九龍城區三個公眾泳池之一,地址為九龍城延文禮士道13號九龍仔公園;九龍仔游泳池於1964年6月5日啟用,屬本港其中一個室外游泳池,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

新!!: 九龍仔和九龍仔游泳池 · 查看更多 »

九龍東軍營

九龍東軍營,俗稱九龍塘軍營、 九龍仔軍營,舊稱奧士本軍營(Osborn Barracks),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其中的一座軍營,位於香港九龍九龍仔的一個軍營。現時的範圍南至新德園平房區,北至聯合道,東起聯福道,西抵窩打老道。現時該軍營由駐港解放軍駐守。.

新!!: 九龍仔和九龍東軍營 · 查看更多 »

伯特利神學院

伯特利神學院(Bethel Bible Seminary)位於香港九龍城嘉林邊道,為一所四年制基督教神學院。.

新!!: 九龍仔和伯特利神學院 · 查看更多 »

何明華會督銀禧中學

何明華會督銀禧中學(Bishop Hall Jubilee School;簡稱銀禧、BHJS)是基督教香港聖公會創辦的一間學校,創立於1961年。創辦者香港聖公會為紀念何明華會督擔任聖公會香港會督25週年而創校,是香港一所擁有55年歷史的男女英文基督教文法學校。銀禧為香港114間英中之一,屬第一組別中學。學校位於九龍仔牛津道2C,屬九龍城校網。.

新!!: 九龍仔和何明華會督銀禧中學 · 查看更多 »

何文田

何文田(Ho Man Tin,舊作Ho Mun Tin)為位於香港九龍九龍城區西部的谷地,位於旺角之東南,京士柏之北,是一個以住宅為主的社區,包括窩打老道山、何文田山道,區內主要幹道包括培正道、佛光街、忠孝街、公主道、窩打老道等,1號幹線穿越何文田。 何文田的居民以中產階級為主,私人和居屋屋苑林立,但也有公共屋邨。香港公開大學總校舍位於何文田。位於何文田附近的加多利山及嘉道理道更是綠樹成蔭,環境清幽,擁有多座西式別墅。何文田山道是九龍半島一個高尚住宅區域之一,附近的樓價亦一直居高不下,住戶包括多位各界名人以及演藝界名人。.

新!!: 九龍仔和何文田 · 查看更多 »

嘉諾撒聖家書院

嘉諾撒聖家書院(Holy Family Canossian College;簡稱:HFCC)是意大利嘉諾撒仁愛女修會於1972年所創辦的一所天主教津貼女子中學,現為香港114間英文中學之一,位於香港九龍城區,校址為九龍仔延文禮士道33號,鄰近九龍城。 嘉諾撒聖家書院的學生統稱為「Holy Familian」。.

新!!: 九龍仔和嘉諾撒聖家書院 · 查看更多 »

喇沙小學

喇沙小學(La Salle Primary School)是香港一所位於九龍仔喇沙利道的全日制知名男子小學,是天主教喇沙會在香港開辦的第三所學校及第一所小學;以學生人數計算,亦是全香港最大的小學。其所在地喇沙利道因喇沙書院而命名。因直屬關係,大部份畢業生都會升讀與其一路之隔的喇沙書院。在2018香港最具教育競爭力小學50強龍虎榜中排名第5位。.

新!!: 九龍仔和喇沙小學 · 查看更多 »

喇沙利道

喇沙利道(La Salle Road)是香港九龍的道路之一,北接禧福道(近浸會大學道),南連太子道西,貫通以私人別墅為主的九龍仔豪宅區。此路南端有一小段掘頭路。 喇沙利道以坐落該處的喇沙書院及喇沙小學主保聖人聖若翰·喇沙命名。.

新!!: 九龍仔和喇沙利道 · 查看更多 »

喇沙書院

喇沙書院(La Salle College)是香港一所位於九龍城區的知名男子天主教中學,由喇沙會修士於1932年創立,為香港補助學校議會22所補助學校之一。在2018香港最具教育競爭力中學50強龍虎榜中排名第三。.

新!!: 九龍仔和喇沙書院 · 查看更多 »

啟德機場

啟德機場(1925年1月24日—1998年7月6日)是香港一座已停用的民用機場,位於九龍九龍城區。於1962年至關閉期間正式名稱為香港國際機場、香港啟德國際機場。1998年赤鱲角機場落成後,啟德機場同時關閉,並承接後者的「香港國際機場」名稱。 啟德機場運作時為全球最繁忙的國際機場之一,客運量全球第三,貨運量全球第一。然而,極為繁忙的啟德機場座坐落於香港市區,只有一條跑道,而且周圍均屬於高密度樓房,空域狹小,在安全及需求考慮下,香港政府於1989年選址大嶼山西北面的赤鱲角填海興建新機場。新機場工程歷時8年,於1998年7月啟用,同時啟德機場完成其歷史任務,正式關閉。啟德機場運作時曾經有「全球十大危險機場」的稱號。經過多年的研究及討論,香港政府在啟德機場的原址推出《啟德發展計劃》。.

新!!: 九龍仔和啟德機場 · 查看更多 »

啟思小學

啟思小學(Creative Primary School)成立於1985年,是香港一家私立全日制男女小學,由啟思教育團體主辦,校舍位於九龍仔牛津道。其直屬中學是啟思中學。.

新!!: 九龍仔和啟思小學 · 查看更多 »

公共小型巴士

公共小型巴士(簡稱公共小巴,又称小公共、小巴、粵語Van仔等)是指一些載客量比較少的大眾交通工具(公共汽車),一般載客量約8至19人不等。在城市中运营的公共小巴多为大巴的辅助,路线与大巴相同或与大巴互补。.

新!!: 九龍仔和公共小型巴士 · 查看更多 »

石硤尾

石硤尾(Shek Kip Mei),是香港九龍西部窩仔山及喃嘸山一個人工開闢的谷地,以住宅區為主,東至南山邨道,南至界限街,西至巴域街和大埔道,北面以大窩坪的筆架山山麓為界。.

新!!: 九龍仔和石硤尾 · 查看更多 »

石硤尾站

石硤尾站(Shek Kip Mei Station)是港鐵觀塘綫的一個車站,隨修正早期系統石硤尾至觀塘段於1979年10月1日啟用,並由前田建設工業株式會社負責興建。.

新!!: 九龍仔和石硤尾站 · 查看更多 »

禮賢會彭學高紀念中學

賢會彭學高紀念中學(簡稱禮中、禮賢會或RCC,前稱禮賢會中學或RCPHKMC)是香港的一間中學,位於九龍九龍塘禧福道30號,旁為浸會大學道及喇沙利道,鄰近九龍仔的九龍仔公園以及浸會大學學生宿舍舊生樓,校舍後面為格仔山。現任校長為鄧文偉先生,校監為鄧少軒長老。.

新!!: 九龍仔和禮賢會彭學高紀念中學 · 查看更多 »

窩打老道

窩打老道(Waterloo Road)是香港九龍的一條主要道路,部份路段為香港1號幹線的一部份,1號幹線部分位於九龍九龍塘獅子山隧道公路至九龍何文田的公主道,連接位於油麻地麗翔道及九龍塘獅子山隧道公路。全線為3線雙程分隔道路,部份路段為行車天橋。窩打老道沿途植有樹木,是香港市區主要道路中較為罕見的。此外,窩打老道亦有很多路口與小路交匯。.

新!!: 九龍仔和窩打老道 · 查看更多 »

筆架山 (香港)

架山(Beacon Hill),亦作畢架山,舊名煙墩山,是香港一個山峰。筆架山位於石硤尾、大窩坪以北,高海拔457米。筆架山屬於獅子山郊野公園範圍,山上設有民航處雷達站(早於1978年連同柏架山及大帽山航空雷達站一併啟用),負責協助機場指揮航空交通。而筆架山西南山腳一帶,則被開發成為高尚住宅區。 筆架山隧道貫通筆架山連接北九龍和新界東,共有兩條管道。首條管道原為20世紀初九廣鐵路興建時開鑿,名為,1980年代因九廣鐵路鋪設雙軌及進行電氣化,而在隧道西側開鑿一條新的管道,而新筆架山隧道現為港鐵公司管理,舊有隧道則被改為煤氣及深港液化天然氣輸送管道。.

新!!: 九龍仔和筆架山 (香港) · 查看更多 »

瑪利諾修院學校

利諾修院學校(Maryknoll Convent School)由瑪利諾女修會創辦,為香港補助學校議會22所補助學校之一,是一所女校也被坊間稱為傳統名校。中學部及小學部分別在2018香港最具教育競爭力50強龍虎榜中排名第6名(中學)及第2名(小學)。.

新!!: 九龍仔和瑪利諾修院學校 · 查看更多 »

聯合道

聯合道(Junction Road)是香港九龍西的主要道路之一,連接九龍塘、九龍仔及九龍城,途中經過樂富。道路由西至窩打老道近歌和老街交界、香港浸會醫院以南,南至九龍城太子道西322號為止,全長1.8公里。聯合道窩打老道至竹園道一段為三線分隔行車,其餘路段到太子道西都是單線來回行車。 聯合道九龍東軍營段最為繁忙,車輛及人群都在此段聯合道往來。很多人從浸會大學往來九龍塘站。近延文禮士道有一拆掉的寮屋區,曾為私人片場。對面座落一坐侯王廟。而民生書院對面有一墳場,而南段近九龍城可說是九龍城市中心及住宅區的分界。.

新!!: 九龍仔和聯合道 · 查看更多 »

聯合道公園

聯合道公園(英文:Junction Road Park),位於香港九龍仔聯合道。位置大概在樂富公園西北,香港浸會大學以東,廣播道東南面。在1983年11月26日由市政局議員陳子鈞主持開幕,是市政局百周年紀念項目之一。.

新!!: 九龍仔和聯合道公園 · 查看更多 »

衙前圍道

衙前圍道是香港九龍九龍城區的一條道路,連接九龍仔及九龍城。道路雙程行車,西接蘭開夏道,東接啟德道及沙浦道,貫穿整個九龍城,為九龍城內最主要道路,跟區內其他道路成魚骨狀相連,例如侯王道、聯合道等。在啟德機場未關閉前,該機場的13跑道的飛機進場導航燈建於衙前圍道一座樓宇的天台上,該座樓宇曾開設漢寶集團的酒樓。.

新!!: 九龍仔和衙前圍道 · 查看更多 »

馬頭圍

頭圍(Ma Tau Wai)位於香港九龍城區的中部,九龍城以南,靠背壟北面,以太子道西及馬頭涌道為界,主要為住宅區。.

新!!: 九龍仔和馬頭圍 · 查看更多 »

香港

香港(簡稱港,雅稱香江;Hong Kong,縮寫作 HK、HK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位於南海北岸、珠江口東側,北接廣東省深圳市,西面與鄰近的澳門特別行政區相距63公里,其餘兩面與南海鄰接。 全境由香港島、九龍和新界組成,其中香港島北為最發達地區;地理環境上則由九龍半島等大陸土地、以及263個島嶼構成「島嶼」以超過500平方米面积為標準,根據地政總署測繪處:,人口約741萬人(2017年底)。 1842年,大清國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永久割讓香港島;後再簽訂《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分別割讓九龍和租借新界,這些由英國統治的地區構成現今香港的治理範圍。二戰期間,香港曾被日本佔領約三年零八個月。1997年7月1日,香港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國,並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僅有國防、外交事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 香港開埠前,未計九龍和新界,香港島已經是一個有數千人口的小島。英國人看中維多利亞港是一個水深港闊、四季不結冰,而且不在地震帶的天然良港。1842年,大清國在鴉片戰爭中戰敗後,分階段割讓和租借香港土地予英國,英國人開始統治及發展香港,使香港從一個荒蕪、地瘠山多且天然資源缺乏的小漁村,逐漸發展成一個轉口港,成為歐洲各國商船向中國進行鴉片及其他商品貿易的樞紐,而且不受清朝末年的亂局影響。同時,孫中山在香港先後成立興中會和同盟會,為後來推翻大清打下基礎。 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攻佔香港,佔領持續三年零八個月。1945年,日本投降,香港重光,英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基於殖民地身份和地理環境下,又一次避免受到中國長期戰亂影響;太平天國、軍閥割據、國共內戰、阶级鬥争、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期間,大量中國難民逃港。香港在1970年代经济起飞,逐步發展成亞太地區之國際大都會及國際金融中心,獲譽為亞洲四小龍和紐倫港之一。根據《中英聯合聲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從1997年7月1日起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的基本國策,《香港基本法》說明香港不實行社會主義,保持原有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除國防和外交由中國中央政府管理,香港實行高度自治,香港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終審權以及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然而,近年香港人對特區政府及中國政府的信任度每況愈下,其高壓權威亦令「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及「一國兩制」遭到部份人士質疑。 香港是全球具有重要地位、以工商業為主的現代化國際金融、服務業及航運中心,連續24年蟬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並以優良治安、廉潔社會、簡單稅制和健全的普通法制度而聞名於世,香港廉政公署,2016年12月1日,香港政府新聞網,2017年2月16日,因此有「東方之珠」的美譽。「亞洲國際都會」則為官方定位的香港品牌。香港同時為全球其中一個最安全、經濟最發達、生活水平最高、競爭力最高、最適宜居住Gulliver.

新!!: 九龍仔和香港 · 查看更多 »

香港培道中學

香港培道中學(Pooi To Middle School),於1888年創校,由美國南方浸會女傳道會派遣宣教士來華創辦,是香港少數的百年老校之一,現時為一所全日制基督教資助文法女子中學。現任校長為張美華。 學校校址位於九龍城延文禮士道2-8號,2006年因需拆卸重建而暫時遷往深水埗青山道101號(即德貞女子中學舊校址)。香港培道中學重建工程現已完成,並已於2009年3月18日遷回原址。.

新!!: 九龍仔和香港培道中學 · 查看更多 »

香港巴士

巴士是香港主要公共交通工具之一,也是香港每日載客量最多的公共交通系統,每日載客接近650萬人次。  .

新!!: 九龍仔和香港巴士 · 查看更多 »

香港地鐵

香港地鐵(英文:Mass Transit Railway,MTR)曾經是香港兩大城市軌道交通系統之一,已在2007年12月2日的兩鐵合併中,和九廣鐵路合併成港鐵。自1979年開通至2007年兩鐵合併期間,香港地鐵是由地鐵有限公司(現稱港鐵公司)營運的鐵路系統網絡,有7條路線,全長91.0公里香港年報2006 - ,共53個車站,其中14個為轉車站。.

新!!: 九龍仔和香港地鐵 · 查看更多 »

香港兆基創意書院

香港兆基創意書院(HKICC Lee Shau Kee School of Creativity)是香港一間直資學校,而其簡稱為HKSC或創意書院,也是香港第一所以研習藝術、設計、文化為主的高中學校,位於九龍城區樂富以南的九龍仔,由李兆基基金會贊助及香港當代文化中心主辦,校監為香港當代文化中心創辦人黃英琦。.

新!!: 九龍仔和香港兆基創意書院 · 查看更多 »

香港浸會大學

香港浸會大學(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縮寫HKBU),是一間有基督教浸信會背景的香港法定公立大學,浸大作為研究型博雅大學,重視教學、研究和社會服務,校內設有與中國科學院合作建設的環境與生物分析國家重點實驗室,推動科學研究發展。根據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浸大於2018年位列亞洲第55名,成為亞洲最佳前100所高等學府之一。至於在2018年QS世界大學排名,浸大位列全球第299名。在2018年QS世界大學的分科排名中,浸大地理系位列全球151-200名,宗哲系亦位列全球151-200名。而在2016年世界大學學術排名數學系位列全球151-200名,而計算機科學系更位列全球101-150名。傳理學院最負盛名,轄下新聞系在2011年經Asian Correspondent新聞網評定為「亞洲學生心中的全球十大新聞學府」,和榜內的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齊名,乃校內招生志願的前三名。於九龍仔、畢架山、平山與石門均有校園,簡稱浸大。.

新!!: 九龍仔和香港浸會大學 · 查看更多 »

香港浸會大學學生會

香港浸會大學學生會(簡稱:浸大學生會)是代表香港浸會大學全體全日制本科生、副學士生的唯一組織。本著民主自治精神,促進同學德、智、體、群四育,鼓勵同學關心社會﹑認識世界、爭取同學應得的福利與權益、促進大學發展,以及提高大學聲譽,與校方一道為爭取大學應得之地位。凡取得香港浸會大學學籍的全日制學生,而又曾繳交基金及每年會費者,均為本會基本會員,可出席所有本會舉行的會議,並於選舉時享有提名、和議及投票等權利,也可享用學生會之福利、設施及參與活動。 學生會最高權力機關為會員大會及全民投票,兩者閉會期間由聯席會議處理緊急而重大之事務。中央常設架構為四權分立,由幹事會、評議會、仲議會和編輯委員會分別掌管行政、監察、仲裁及刊物出版之權力。首任會長是冼定國,現任會長為劉子頎,對外代表浸大學生會。除中央架構外,浸大學生會轄下共有47個註冊組織,包括15個學科學會、4個宿生會以及29個附屬組織,為同學提供不同類型的服務。 香港浸會大學學生會曾為香港專上學生聯會(學聯)的正式成員。2015年4月23日,學生會舉行全民投票表決退聯而獲得通過,成為第三個退出學聯的院校學生會。退出學聯後,浸大學生會仍與其他院校學生會保持定期對話,一同關注社會事務,爭取民主的政治制度和建設公義社會。.

新!!: 九龍仔和香港浸會大學學生會 · 查看更多 »

觀塘綫

觀塘綫(Kwun Tong Line)是港鐵營運的鐵路綫之一,連接九龍九龍城區的黃埔站,與新界西貢區的調景嶺站,屬於城市軌道交通系統。這條路綫於1979年通車,為前地鐵系統中首條通車的路綫,由於當時東端的總站設於觀塘區的觀塘站,因而得名。.

新!!: 九龍仔和觀塘綫 · 查看更多 »

賽馬會官立中學

賽馬會官立中學(Jockey Club Government Secondary School),是香港一間官立中學,位於九龍仔牛津道2B,鄰近牛津道遊樂場北邊。賽馬會官立中學前身是「賽馬會官立工業中學」,由香港賽馬會1961年捐助創辦。該校佔地4000平方米,而該區是一處學校區。.

新!!: 九龍仔和賽馬會官立中學 · 查看更多 »

跑道

跑道是供航空器起飛及着陆的長方形场地,地面以瀝青、混凝土、草皮、泥或者碎石铺设。 航空母艦上的起降甲板也是供予艦載機起飛及著降陸的跑道,配置飛機彈射器及。.

新!!: 九龍仔和跑道 · 查看更多 »

蘭開夏道

蘭開夏道(Lancashire Road)位於香港九龍仔,東接衙前圍道與喇沙利道交界,西接窩打老道及雅息士道交界。自牛津道起為單程向西道路,而牛津道至喇沙利道一段為雙程道路。蘭開夏道以英國蘭開夏郡命名,香港電台。 由於蘭開夏道為衙前圍道的西端,故可以說是一條交通要道。在蘭開夏道附近亦為學校區,例如九龍塘宣道小學建於現址。而窩打老道及蘭開夏道交界也有香港九龍塘基督教中華宣道會。也有小量從九龍城而來的巴士於蘭開夏道停泊。由於蘭開夏道是九龍仔的其中一條要道,當蘭開夏道發生意外時會引致塞車。.

新!!: 九龍仔和蘭開夏道 · 查看更多 »

東華三院黃笏南中學

東華三院黃笏南中學(TWGHs Wong Fut Nam College,簡稱WFN,一中)是香港九龍城區的一所著名中學,校舍位於九龍塘牛津道,為東華三院第一所中學。該校屬於第一組別 中學,為區內其中一所傳統英中。該校一直在音樂及田徑範疇方面表現優秀,多年來屢獲佳績,樂團更享負勝名,多次遠赴歐洲交流作賽,揚威海外。.

新!!: 九龍仔和東華三院黃笏南中學 · 查看更多 »

東鐵綫

東鐵綫(East Rail Line,簡稱:EAL,前稱九廣東鐵,KCR East Rail)是香港港鐵一條連接新界北及九龍南的通勤鐵路線,由九廣鐵路公司(簡稱九鐵公司)擁有,以「服務經營權」方式授予香港鐵路有限公司(港鐵公司)營運,也是香港最早通車的鐵路。在1910年至1996年期間,香港方面稱此路線為九廣鐵路-英段(Kowloon-Canton Railway British Section,縮寫:KCRBS),1911年至1949年期間,中華民國政府稱之為廣九鐵路-英段。香港市民口中習慣稱之為火車。 除本地客運外,東鐵綫乘客還可在羅湖站及落馬洲站過境,前往深圳,是目前唯一連接前往中國大陸口岸的鐵路線,也是唯一有城際直通車及本地客運列車同時行走的鐵路線。 港鐵公司於2010年6月16日停辦鐵路貨運前,東鐵綫曾經是香港唯一有經營貨運業務的鐵路線,現時乃香港唯一的城際客運鐵路線。客運服務由紅磡站至羅湖站/落馬洲站,全長約41.5公里;而貨運服務當時由紅磡的貨場運送貨物來往中國各大城市。現時在香港境內,雖然港鐵公司仍然保留各車站貨場的使用權,可是現在只有羅湖編組站仍在運作。.

新!!: 九龍仔和東鐵綫 · 查看更多 »

格仔山

格仔山(“Checkerboard”即「棋盤」的意思,指山上的方格排列如棋盤。)是香港的一座山峰,位於九龍九龍仔,為九龍小山之一。格仔山高海拔98米。山上有一個一三角測量站、香港天文台的格仔山氣象站、水務處的有蓋配水庫(在山頂草坪下)及中電新建的變電站。.

新!!: 九龍仔和格仔山 · 查看更多 »

樂富

樂富(Lok Fu)位於香港九龍北部,原名「老虎岩」(Lo Fu Ngam),區域行政上屬於黃大仙區,樂富公園同屬樂富一部分,但在十八區分區中該公園被劃入九龍城區範圍。樂富位於獅子山山腳,即九龍城以北、橫頭磡以南、九龍仔以東。全區以樂富邨為中心。.

新!!: 九龍仔和樂富 · 查看更多 »

樂富站

樂富站(Lok Fu Station)是港鐵觀塘綫的一個鐵路車站,位於黃大仙區橫頭磡樂富邨,車站於1979年10月1日啟用。.

新!!: 九龍仔和樂富站 · 查看更多 »

橫頭磡

橫頭磡(Wang Tau Hom)是位於香港九龍黃大仙區的一個以住宅區為主的地方,位於黃大仙以西、廣播道及九龍仔以東、龍翔道以南,全區以橫頭磡邨為中心。橫頭磡在現今地區行政上屬於黃大仙區,但被聯合道分隔開的樂富公園,和被竹園道分隔開的五台山及廣播道住宅區則屬九龍城區。橫頭磡居民以香港回歸前的勞動人口為主,不少人在回歸前致富而購買居屋,甚至私人屋苑。有別於觀塘新移民公屋區,橫頭磡地區的綜援領取比率較低。相傳橫頭磡原稱「橫頭砍」。 隨著橫頭磡附近的樂富站啟用,以及房屋署在橫頭磡及樂富徙置區重建工程中,將宏康樓、宏逸樓、宏順樓、宏達樓、宏旭樓、宏樂樓等六座位處原橫頭磡徙置區範圍內的新建公屋樓宇改劃給重建後的樂富邨後,很多市民誤以為橫頭磡屬於樂富區的一部分,然而根據歷史,不單上述六座公屋樓宇範圍,就連樂富站和樂富廣場一帶都原屬橫頭磡區域的一部分,而橫頭磡的範圍原比樂富更大,只是市區建設強行將橫頭磡南部撥歸樂富,即使在現今的政府地圖上也僅見「橫頭磡」作爲與九龍塘、黃大仙等地並列的地名,而不見「樂富」或「老虎岩」的字樣。但隨着歲月流逝,樂富已被大多市民認定為黃大仙區區內其中一個主要地區,範圍亦包括上述原屬橫頭磡的地方。 橫頭磡徙置區前身為新九龍四號墳場(即曬魚石墳場)。.

新!!: 九龍仔和橫頭磡 · 查看更多 »

民生書院

民生書院(Munsang College,MSC)是創校於1926年,屬英文中學,是香港少數擁有幼稚園、小學及中學的一條龍男女學校,也是少數多於90年歷史,經歷香港日佔時期的學校。民生書院是一所位於九龍城區的英文中學,為該區第一所津貼中學。 校園佔地16,800平方米,擁有標準操場、標準跑道、標準足球場、標準籃球場、室內運動場及室外標準游泳池等,設備非常完善。學校以基督教為學校宗教信仰;但不隸屬於任何宗教團體,中學部是香港教育局特許的114間英文授課中學之一。幼稚園更為全球三所獲福祿貝爾認証的幼稚園之一。 現將改建E座(黃映然紀念樓),而H座(新翼大樓)的新樓梯將於2017年的畢業禮前正式啟用。E座(黃映然紀念樓)的改建工程預計將於2023年完工。屆時將會有更多新課室及多用途室、一座新禮堂、全天候標準室内游泳池、新圖書館、標準室内籃球場和羽毛球場等惠及學生的新設施。現在校方正積極籌款,集資興建這些設施。 中學部在2017香港最具教育競爭力中學50強龍虎榜中排名第44位,而小學部在2017香港最具教育競爭力小學50強龍虎榜中排名23位。.

新!!: 九龍仔和民生書院 · 查看更多 »

港鐵

港鐵(Mass Transit Railway,縮寫:MTR),原稱香港地鐵,自2007年12月2日與九廣鐵路合併後改名為港鐵為止,是香港最大的鐵路運輸系統,泛指能夠通過一張港鐵單程票通行的10條路綫,廣義上包括一條連接香港國際機場及香港市區的機場快綫、擁有12條路綫的輕鐵系統及昂坪360纜車系統,組織成為貫通香港島、九龍及新界,市區及多座新市鎮,總計93個鐵路站及68個輕鐵站、合共長230.9公里的鐵路網。同時,整個系統亦包括接駁巴士及城際客運服務。 綜合港鐵系統由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簡稱港鐵公司)營運,於2007年12月2日由地鐵及九廣鐵路系統合併而成。其中第一條路綫東鐵綫始建於1906年,於1910年通車,是連接香港及廣東省主要的鐵路運輸;而以地下隧道為主的第二條路綫觀塘綫則於1979年通車,成為香港鐵路發展歷史的里程碑。 於2016年,港鐵累積載客量逾19億人次,當中輕鐵及巴士佔2億2千萬人次,機場快綫為1610萬人次,是全球最繁忙的鐵路系統之一。香港鐵路為國際地鐵聯盟的創會會員之一。而港鐵在香港專營公共交通工具市場整體佔有率不斷上升,由2013年的46.9%,增至2016年的48.4%,當中港鐵在過海交通工具市場的佔有率更達68.4%。.

新!!: 九龍仔和港鐵 · 查看更多 »

清朝

清朝(1616年2月17日、1636年5月15日或1644年6月5日-1912年2月12日),正式國号為大清(a),對外使用大清国、大清帝國、中國、中華大清國等名稱,是中国历史上由滿人建立的一個朝代、也是最后一个專制王朝,统治者为建州女真的爱新觉罗氏。 满人源自建州女真,在今中国东北地区為建州卫。建州卫是明朝在东北设立的一个卫所,一个邊防的行政单位,曾隶属于奴儿干都司管辖。1616年,女真族人努尔哈赤在今中国东北地区建国称汗,建立後金,定都赫图阿拉,又稱為兴京(今辽宁新宾)。1636年,努尔哈赤的繼承者皇太极在盛京(今瀋陽)称帝,定国号为「大清」,當時其領土僅止於滿洲地區,但已對退守長城以南的明朝造成重大威脅。1644年,大顺国李自成率军攻陷北京,明朝灭亡。同年,清军藉口協助吳三桂部等原明朝軍隊對抗李自成而進入山海关内,隨後違反約定攻佔北京盤據不走,全面展開對中原的入侵行動,同時遷都北京。从清军入关到其后的数十年时间内,清朝陆续消灭華北殘餘明朝勢力、李自成的大順军、張獻忠的大西國、南明和明鄭等势力,统一中国全境。歷經康熙、雍正及乾隆三帝,清朝的綜合國力及經濟文化逐步得到恢復和發展,统治着辽阔的領土及藩屬國,史稱康雍乾盛世,是清朝發展的高峰時期,有歷史學者認為該时期也是中國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之一。有學者認為,因為清廷推行文字獄與“首崇满洲”政策故康乾盛世不屬於文化意義上的盛世,而梁啟超認為清代學術在中國學術史上價值極大,清代輯佚學的發展亦修復不少在古代已失傳的文獻著作。清代文人崇實學、重證據以及注重考辨和考據精神亦在推動漢學的發展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鴉片戰爭開啟中國近代歷史,使中國由東亞的中心變成列強環伺的國家。西方列強迫使清廷簽訂不平等條約,以武力獲得在華利益。清朝在抵抗外侮與內憂的同時,也一直處於改革派與守舊派拉鋸的局面。在列强入侵的同时西方科學與文化亦引入中國,讓清朝發起一連串的改革與革命,如自強運動,促使中國文化的成長與革新。然而甲午戰爭的失敗使改革的努力受到沉重打击,并使列強劃分勢力範圍。而維新運動隨守舊派抵制而告終。在義和團排外失敗、引來八國聯軍後,清廷也推動清末新政,虽取得一些成效,但部分內容讓许多立憲派知識分子失望,轉而支持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在南京正式成立,同年宣統帝(溥儀)於2月12日宣布退位,清朝正式滅亡。清朝從後金時期算起,共經歷12位皇帝,13个年号(包含太祖的天命和太宗的天聰),國祚長296年,又有滿清十三皇朝之稱;自1644年入主中原,建立清朝以來則有10帝,歷時268年。 清朝政治制度基本上沿襲明朝,但是比明朝独裁,其最高決策單位隨皇帝的授權而變動,例如軍機處、總理衙門等,除提升行政效率外,也使皇帝能充分掌權,認為清朝在专制主义集权上达到了中国历史上的顶峰,政权上始终要袒护满人,政治上制度的意义很少,而法术的意义很多。認历代中國王朝包括明朝社會特别鼓励大眾公开发言,只有清朝才不允许民间有公开发言权,沒有“言论自由”、“结社自由”和“出版自由”。然而徐復觀批評錢穆對歷代專制下的暴行視而不見,以及把中國「歷史中成千上萬的殘酷地帝王專制的實例置之不顧」。學者孟昭信指出,康熙二十年內閣新成員當中有兩名滿人和四名漢人,清延亦重點選拔升遷較快的漢族士大夫,這些士大夫同時是內閣的候補成員。另外,學者孔定芳也指出,清政府也容許有「反清」思想的學者嚴繩孫任命擔任官職,在任職一段時間後,嚴繩孫放棄「反清」思想,後來從原本「不享無妄之福」到「九死從今總負恩」,甚至把康熙帝視為恩人。清朝中期文字獄興盛,若有疑似反清復明的運動與散播被認為不利皇帝的消息,往往會引來冤獄,牽連多人受害。軍事方面原先以旗人的八旗軍為精銳,龐大的綠營為輔,後來以綠營和地方團練如湘軍、淮軍為支柱。清朝領土极盛时可達1310万平方公里,清末時期也維持1130萬平方公里。政治穩定、廣泛種植新作物與賦稅制度的改變,使得中國人口最後突破以往的平均值,達到四億左右。國內與國外的貿易提升,帶動經濟農業與手工業的發展。.

新!!: 九龍仔和清朝 · 查看更多 »

旺角

旺角(Mong Kok)是位於香港九龍油尖旺區北部的地區,是香港著名的旅遊和購物區之一。旺角新舊樓宇林立;舊住宅樓宇地鋪多為商店或餐廳。以彌敦道為界,購物中心集中在東面,而西面則以傳統民生活動為主。區內交通十分發達,有巴士及港鐵(東鐵綫、荃灣綫和觀塘綫)直達,更有專線小巴通宵行駛。假日時彌敦道及西洋菜南街一帶經常水洩不通。 旺角的人口密度極高,平均密度為每平方公里130,000人,現時其地積比率約4倍,新型摩天大廈、舊式唐樓、繁華街道與排檔縱橫交錯分佈,是世界一大都市景觀。.

新!!: 九龍仔和旺角 · 查看更多 »

拔萃男書院

拔萃男書院(Diocesan Boys' School,簡稱男拔萃、男拔和DBS)是基督教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所設辦的一所學校,為著名的香港傳統名校之一。學校佔地面積約5萬平方米,是全港第三大的中學,面積僅次於位於赤柱的聖士提反書院及北區的鳳溪第一中學。拔萃男書院成立於1869年,設有中學部及小學部(於2004年建成,全稱為拔萃男書院附屬小學),為香港補助學校議會轄下22所補助學校之一,位於九龍旺角加多利山,鄰近亞皆老街和嘉道理道,是一所全日制男生學校。.

新!!: 九龍仔和拔萃男書院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