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34 关系: AK-47突击步枪,Apm,偉業街,協和街,台灣,填海,大老山隧道,太古城,客家人,官富場,宋孝宗,富裕小輪,將軍澳隧道,將軍澳道,屋苑,巡檢司,工廠,工業,工業區,中心商务区,东莞市,市區重建局,九屍十命滅門縱火案,九龍,九龍城,九龍灣,广东省,康寧道,康寧道公園,康熙,五二九雨災,住宅,佐敦道,彩霞邨,德福花園,修正早期系統,土地發展公司,土瓜灣,北宋,北角,出租車,啟德,商業大廈,六一八雨災,元朝,創紀之城,四順,倉庫,火災,珊瑚海船務,... 扩展索引 (84 更多) »
- 新九龍
- 香港新市鎮
AK-47突击步枪
AK-47(Автомат Калашникова образца 1947 года,意为 「卡拉什尼科夫1947年自動步槍」),是由前蘇聯槍械設計師米哈伊爾·季莫費耶維奇·卡拉什尼科夫設計的突击步枪。.
查看 觀塘和AK-47突击步枪
Apm
#重定向 APM.
查看 觀塘和Apm
偉業街
偉業街(Wai Yip Street),是香港九龍觀塘的一條街道,貫通九龍灣及觀塘商貿區(即前觀塘工業區),連接觀塘道及茶果嶺道。.
查看 觀塘和偉業街
協和街
協和街(Hip Wo Street)是香港九龍觀塘區的一條街道,南北縱向,由下而上以觀塘道交界為起點,順利邨道和秀茂坪道交界為終點。沿線發展以高密度住宅為主,附以小量社區設施。由於人口密集,交通尚算發達。行人過路設施設置在每一個路口,均為行人過路綫,另設一座行人天橋,連接祥和苑來回方向的巴士站,方便該屋苑居民。.
查看 觀塘和協和街
台灣
#重定向 臺灣.
查看 觀塘和台灣
填海
填海是指把原有的海域、湖区或河岸转变为陸地。對於山多平地少的沿海城市,填海是一個為市區發展製造平地的很有效方法。不少沿海大城市,例如東京、香港、澳門、新加坡、深圳及天津,均採用此法製造平地。有些機場,如日本關西國際機場更是整座百分之百填海而成,包括與陸地連接的連絡道路。.
查看 觀塘和填海
大老山隧道
大老山隧道(Tate's Cairn Tunnel),是香港現時最長的行車隧道,全長達3.95公里,車速限制每小時70公里,是連接九龍與沙田的5條隧道或道路中,唯一通往九龍東之一,另外4條為獅子山隧道、沙田坳道、青沙管制區及大埔公路。隧道穿過大老山,連接新界東沙田小瀝源和九龍東黃大仙鑽石山,為一條雙程雙線分隔雙管隧道,隧道人員獲授權執行香港法例393章《大老山隧道條例》。 雖然隧道在九龍的實際入口位於鑽石山南蓮園池旁,但連接隧道鑽石山入口以南和九龍灣麗晶花園(彩虹交匯處)之間,穿越介乎彩虹邨和采頤花園中間的一段約一公里長高架引道,屬隧道區域一部分,並非屬於觀塘繞道,故實際起點是在麗晶花園,故此大老山隧道連同引道全長5.85公里。.
查看 觀塘和大老山隧道
太古城
太古城(Taikoo Shing)是一個位於香港島東區鰂魚涌的大型住宅屋苑,由太古地產於1975年4月開始興建,後來成為港島東的其中一部分。 太古城是香港島其中一個中產的地區,與其餘中產區如西半山的中環半山相若,根據2011年香港人口普查,太古城東的收入中位數為62,370,太古城西的收入中位數為60,040,為東半山區(即70,000)的90%。.
查看 觀塘和太古城
客家人
#重定向 客家民系.
查看 觀塘和客家人
官富場
官富場是中國北宋政府在現今香港九龍東部一帶所設的官方鹽場,也是觀塘區之名的起源。 北宋初年,當時政府在現時的九龍灣西北及西南沿岸,即尖沙咀與茶果嶺之間一帶,設立了一個名為「官富場」的官方鹽場,範圍覆蓋今日的觀塘區、九龍城區及油尖旺區,並派造鹽官並駐兵。當時該處屬於廣州府東莞縣,該鹽場也曾成為縣內四大鹽場之一。然而於隆興元年 (1163年),由於「官富場」的產鹽量未如理想,曾一度廢置並併入另一個官方鹽場「疊福場」(位於今沙頭角東北、大鵬灣西南)。後來因「官富場」產鹽量回升,於是再度恢復設置。南宋末年,皇帝宋端宗趙昰和宋帝昺趙昺被元朝軍隊逼迫逃到香港,據說曾在「官富場」內的土瓜灣一塊大石頭上休息,後人稱該處為宋王臺。 元朝時期,「官富場」被改為「官富巡司」,於明朝時則被改為「官富巡檢司」,設有巡檢及司吏各一,並駐弓兵50名,以打擊販賣私鹽。清朝康熙元年(1662年),清朝政府為了防止沿海居民接濟位於台灣的鄭成功軍隊,因此實行遷界令,逼使沿海居民向內地遷界50里,鹽場亦因而被廢置。雖然遷界令於康熙八年 (1669年)取消,但由於新遷來的居民不諳曬鹽,鹽場無法恢復昔日的規模,其後最終也被廢置。.
查看 觀塘和官富場
宋孝宗
宋孝宗趙眘(、眘,「慎」異體字,shèn),南宋第二位皇帝(1162年7月24日—1189年2月18日在位),曾名伯琮、瑗、玮,字元瑰,一字元永,他是宋太祖之子秦康惠王趙德芳的後裔,宋高宗養子,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高宗禪位予赵眘,是为宋孝宗,宋孝宗在位27年,淳熙十六年(1189年)孝宗逊位,讓位予兒子宋光宗趙惇。绍熙五年(1194年)孝宗病逝,终年67岁。葬于永阜陵。 宋孝宗是自宋朝的帝位淪入宋太宗之手後,終於恢復由開國皇帝宋太祖的後裔繼承,時隔186年。孝宗也是南宋较有作为的皇帝,同時期的皇帝是金朝的金世宗。.
查看 觀塘和宋孝宗
富裕小輪
富裕小輪有限公司(簡稱富裕小輪)是香港其中一間小輪公司,成立於1999年9月,早期接辦一度已停航前油蔴地小輪北角至觀塘線,唯此航線艱苦經營下客量一直偏低。 2003年「富裕小輪」向運輸署申請開辦北角至蒲苔島(經觀塘),此航線原於同年11月1日開辦,因受另一渡輪公司「喜記街渡」強烈反對,延至2004年2月1日才能投入服務,但因營運狀況欠佳,此航線於2006年11月1日停航。 2005年9月2日「富裕小輪」再接辦新世界第一渡輪放棄經營的屯門至大澳航線,另外亦提供租船服務,其中「名河」及「裕河」出租予新渡輪,另「富河」亦於晚上出租為遊覽船,名為「洋紫荊維港遊」。 2015年2月12日,广东省国资委公佈,富裕小轮已獲广东省航运集团下属的珠江船务收购控制性股权。.
查看 觀塘和富裕小輪
將軍澳隧道
將軍澳隧道(Tseung Kwan O Tunnel),是貫通香港九龍觀塘區和新界西貢區將軍澳新市鎮的一條雙程雙線分隔雙管隧道,也是香港第三短的行車隧道(最短為大圍隧道,其次為愉景灣隧道),隧道人員獲授權執行《行車隧道(政府)條例》,於1990年11月9日通車,限速每小時70公里。.
查看 觀塘和將軍澳隧道
將軍澳道
將軍澳道(Tseung Kwan O Road)是香港九龍觀塘區的一條道路,為進出將軍澳隧道及東區海底隧道的其中一段重要行車道路,連接將軍澳及觀塘幹道之一,為雙線雙程分隔道路。屬7號幹線一部份,車速限制每小時70公里。該路段是位於將軍澳隧道的秀茂坪收費處前,連接了觀塘道、鯉魚門道、偉發道。另外,不經將軍澳隧道的秀茂坪道及連德道也連接這條幹道,來往藍田的紅色小巴線也途經將軍澳道。.
查看 觀塘和將軍澳道
屋苑
屋苑,近似屋村(香港又寫作:屋邨)、小区和街坊(中国大陆),有時名為山莊、花園等,名稱多樣化,但都是房地產,由一幢或多幢住宅建築物組成,有時附設停車場、大廈平台、商場、街市、超級市場、兒童遊樂場、住客會所、泳池、健身室等。 屋苑相對於單幢樓。由於屋苑通常住戶人數比較多,所以有資源聘用完善的物業管理公司,常有多位保安員駐守。屋苑甚至可以安排居民穿梭巴士,方便住戶出入。.
查看 觀塘和屋苑
巡檢司
巡檢司,常简称为巡司是古中國五代後唐莊宗開始的一種官署,兩宋與金朝普及,在元明清时代为縣級衙門底下的基層組織。配置於巡檢司的官員稱巡檢,官位等級並不高:以清朝例,只是九品官。.
查看 觀塘和巡檢司
工廠
工廠(有時又作工場)又稱製造廠,是一所用以生產貨物的大型工業樓宇。大部分工廠皆設有以大型機器或設備構成的生產線。.
查看 觀塘和工廠
工業
#重定向 第二產業.
查看 觀塘和工業
工業區
工業區指的是一個工業設施(特別是造船、採煤、鋼鐵業、陶瓷業等重工業)聚集的地區。通常在工廠工作的工人們也會居住在附近。 在英格蘭,這樣工人居住的地方大部分會以排房(連棟房屋,Terraced house)的方式呈現。.
查看 觀塘和工業區
中心商务区
中心商务区,是指一个大都市裡商业活动的集中地,這些區域可能同時是市中心,也有可能是市中心的一部分,甚至在市中心以外。一般來説,在歷史較悠久的城市,商務區經常是市中心的一部分,或者是市中心以外的新建城區,而在新興城市中商業中心區經常就是市中心。 日語和朝鮮語有「都心」或「繁華街」的用詞,意指都市或都會區的中心部分,兩者分別相當於中文裏的“市中心”、以及“大街”或--鬧區--。「都心」一詞也逐漸於華文世界使用,尤其是臺灣的新興都市計畫區,如新莊副都心等。 在新興城市中,由於缺少歷史中心區,商業中心區和市中心經常吻合。此類情況在北美洲特別普遍,在北美洲這種混合商業中心區暨市中心稱爲「Downtown」(原意指「下城」,但衍生泛指城市中心的繁華商業區或鬧區),原因是紐約市較早期發展的區域為曼哈頓島的南端,在地圖上剛好是城市的下方「Downtown」,後來紐約市逐漸向北發展,相對的就形成了「上城」(Uptown)。因此在北美洲Uptown可以泛指遠離市中心的市郊或是住宅區,Downtown則成為市中心的代名詞。而在同樣是新興城市的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地,某些城市將此類混合商業中心區暨市中心稱爲“CBD”,而其他城市則將其稱爲“City Centre”。.
查看 觀塘和中心商务区
东莞市
东莞,簡稱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下辖地级市,西临珠江口,与广州市、深圳市、惠州市接壤。东莞为“广东四小虎”之一,为珠江三角洲重要的商業、高科技產業、服務業、旅遊業、工業化城市,更是国际加工业的重要一员,有“世界工厂”之名稱。 外省人构成东莞城市人口的一半,其中港澳居民约120万人。.
查看 觀塘和东莞市
市區重建局
市區重建局(簡稱:市建局;Urban Renewal Authority)是香港專門負責處理樓宇重建及復修的法定機構,前身為於1988年成立的土地發展公司,鑑於香港政府希望加快市區重建,於2001年通過《市區重建局》條例及成立市區重建局,職責包括加速舊區重建、促進復修樓齡較高樓宇、修葺保育具有歷史或者建築價值的樓宇,並且透過改善舊區的環境促進經濟發展。.
查看 觀塘和市區重建局
九屍十命滅門縱火案
九屍十命滅門縱火案是香港早年一宗最喪心病狂的縱火殺人案,獨身男子張炳(44歳,包租人)跟兩伙租客(郎舅關係)發生激烈糾紛後不忿,於1975年3月8日凌晨在自己單位內縱火,將9名男女老幼(包括1孕婦及4名孩童)全數焚斃,兩戶滅門。.
查看 觀塘和九屍十命滅門縱火案
九龍
九龍(Kowloon),與香港島及新界同為香港三大地域之一。九龍位於香港境內的地理中心,與南面的香港島隔維多利亞港相望。香港十八區中的五區屬於九龍,分別是油尖旺區、深水埗區、九龍城區、黃大仙區、觀塘區。九龍東、南和西面則被維多利亞港包圍,三面環海,因此地理上九龍亦稱為九龍半島。 1937年,九龍群山以南成為「新九龍」,但一般香港市民在生活中都不會刻意區分,統一稱為九龍;1968年5月起,兩者並與香港島一起重新分為十區。歷年來的填海工程,使九龍的面積不斷擴展,但仍是香港城市規劃之三大主要部份中最小的,截至2010年,九龍的面積約47平方公里,2011年人口普查結果顯示,全港約有30%人口居於九龍。.
查看 觀塘和九龍
九龍城
九龍城(Kowloon City)是香港十八區之一九龍城區的中心部份,名稱起源於19世紀清政府駐軍的九龍寨城(Kowloon Walled City,即「九龍牆城」之意,早年英國人曾稱當地爲Chinese Town(意爲「中國城」),城牆後於二戰期間被日軍拆毀),當時九龍寨城爲九龍半島上唯一的城鎮,後來「九龍城」演變成城寨所在地一帶的地名。現時九龍城以住宅樓宇為主,由於相當鄰近前啟德機場,故該區樓宇一直設有相常嚴格的高度限制,儼如鄉郊,直至機場在1998年7月6日搬遷後,逐漸有高樓大廈落成。.
查看 觀塘和九龍城
九龍灣
九龍灣(Kowloon Bay)原指香港九龍半島東面的海灣,泛指紅磡至觀塘之間一帶海域,屬維多利亞港的一部份。在大幅填海來興建啟德機場後,該海灣面積大幅縮小,現時「九龍灣」之名通常是指原海灣東面一帶,位置為牛池灣以南,牛頭角以西。自政府填海造地起,建成的陸地命名為「九龍灣」,現在主要為住宅、工商業用地。.
查看 觀塘和九龍灣
广东省
廣東省,簡稱粵,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南端沿海的一個省份,省會廣州。廣東省位於南嶺以南,南海之濱,與香港、澳門、福建、廣西、湖南、江西接壤,與海南隔瓊州海峽相望。廣東省總面積約爲598,800平方公里,海洋及陸地面積分别爲419,000平方公里和179,800平方公里。 廣東是中國的人口大省,2015年該省人口約1.1億人,高居全國第一位,其人口密度爲每平方公里584人。該省自改革開放以來一直是大量外來人口的移居地,使其擁有相對多樣的族群面貌,廣東的漢族居民,主要可分爲廣府、客家、閩南三大民系,此外還有不同的少數民族,其中人數最多的爲壯族。 該地區與廣西和海南同屬於嶺南文化圈,其語言、傳統風俗等方面都有著自身的獨特性。廣東人以其經商傳統著名全国,歷史上的「粵商」就是指在廣東一帶行商的人(廣肇帮,在海外又稱廣東幫,海外所講的廣東帮不包括潮州幫和客家幫),與徽商、浙商、晉商、蘇商一同合稱爲歷史上的“五大商幫”。作爲廣東省會的廣州有「千年商都」之稱,自漢代開始番禺城(廣州市古名)便是中國的重要商業都市,以清代的廣州十三行(廣東十三行)最爲著名。 廣東省2016年估計的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爲73,290元人民幣,在全國省級行政區中位列第八,而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則位列全國第一、世界第五。珠江三角洲地區是世界上大都會區和大都市之一。深圳、廣州、珠海、佛山、中山和東莞,這六個城市是廣東最富裕的地區;2015年,六個城市的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可依國際匯率兌換為19,650美元。廣東省的水資源豐富,其水產品生產以近海養殖和海洋捕撈為主。位處珠江沿岸一帶的珠江三角洲被稱作南中國的「魚米之鄉」,是中國第二大水產品出產省份和第三大海產品出產省份。.
查看 觀塘和广东省
康寧道
康寧道(Hong Ning Road)是香港九龍觀塘區的一條道路,由觀塘道404號對開向北延伸,至協和街基督教聯合醫院為止,全長約1.1公里。整段道路為斜路,可供車輛和行人使用,馬路最闊一段介乎於觀塘道至物華街之間,共有五條行車線。由康寧道分支出來的道路包括功樂道及和康徑。 功樂道首尾兩端連接康寧道,環繞樂意山(舊稱鱷魚山)山麓一圈,全長約1.1公里。沿線以中密度住宅、學校和休憩設施為主,而在功樂道81號對開分支的康利道,則可通往樂意山山頂,沿線同樣以中密度住宅和學校為主。樂意山的住宅當中,向南和西面的單位可遠眺維多利亞港景色。交通方面,居民主要靠兩條專線小巴路線往返觀塘市中心和牛頭角,以及在學校上課日提供有限度的專利巴士服務。 和康徑位於沈雲山以南的康寧道尾段,全長只有約200米。靠近康寧道東面有學校、警署和紀律部隊宿舍,而在其南面山頭則有香港天文台的自動氣象站和通訊事務管理局辦公室(前電訊管理局)的無線電監察設施,都是專為觀塘區而設。.
查看 觀塘和康寧道
康寧道公園
康寧道公園(Hong Ning Road Park)是香港一個公園,位於九龍觀塘康寧道及協和街,分為一期及二期,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 康寧道公園前身為臨時房屋區,臨屋區拆卸後獲政府重建成一個以中國傳統特色庭園設計的公園,設有一個小型瀑布、兩個人工湖、兩條小橋和多個中式涼亭。.
查看 觀塘和康寧道公園
康熙
康熙(a;,公元1662年至1722年)为中国清朝入關後第二位皇帝——清圣祖玄烨的年号,前后共61年。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清世宗即位沿用。.
查看 觀塘和康熙
五二九雨災
五二九雨災是香港的一場雨災,發生於1982年5月29日,雨災共引致29死50傷.
查看 觀塘和五二九雨災
住宅
住宅,又稱住所、房屋、家宅,是人所建築以供居住的建築物。一般有牆壁和屋頂,內部則區隔出房間,但也可不隔間。大部份住宅能抵擋各種天氣變化,以至進侵的人或動物。 住在同一住宅的一群人可稱為一戶,一戶可能是一個家庭,不過也可能是其他的社會群體、組織、其至個人。.
查看 觀塘和住宅
佐敦道
佐敦道(Jordan Road)是香港九龍油尖旺區的一條道路,西起海寶路,東至加士居道,連接西九龍填海區(九龍站)及伊利沙伯醫院一帶。此道路於1887年建成時原名第六街,1909年3月區內街道名稱重整時改為現時的名稱,同年5月再將加士居道南一併列入佐敦道。根據《南華早報》於1909年5月31日刊登的一篇讀者來函指出,與區內其他以英國外交官命名的街道一樣,佐敦道是以時任英國駐華公使朱邇典爵士(即佐敦爵士)命名。 佐敦道最西端原來為佐敦道碼頭,但是香港政府在1990年代將佐敦道碼頭拆卸以進行西九龍填海工程,將佐敦道伸展至西九龍填海區。 佐敦道所處的地方原名官涌。1970年代,香港地鐵興建「修正早期系統」(有關路段現屬荃灣綫),並在彌敦道與佐敦道交界處設一車站,以佐敦道之名命名為佐敦站。從此以後,該區亦被慣稱為佐敦。 佐敦道食店林立,是吃飯的好地方。而在附近的寶靈街、上海街等街道,是步行往尖沙咀的途徑之一。 佐敦道是公共小巴政策下,於九龍半島可以行駛的範圍內的南端盡頭。佐敦道以南,除西區海底隧道外,禁止公共小巴進入。2011年1月13日起,禁區範圍進一步擴充,介乎加士居道與廣東道之間的佐敦道西行,以及介乎南京街與佐敦道之間的彌敦道南行皆禁止公共小巴進入。此外,公共小巴曾經於文匯街設立總站,因為位置接近佐敦道碼頭而稱為「佐敦道」總站,其後改於佐敦道以北及甘肅街以南的街道作總站,但總站名稱不變。.
查看 觀塘和佐敦道
彩霞邨
彩霞邨(Choi Ha Estate)是香港九龍觀塘區的公共屋邨,位於佐敦谷,由房屋委員會及房屋署發展。屋邨的具體位置在瑪利諾中學的對面,鄰近淘大花園,於1982年開始設計興建,於1989年至1990年落成入伙。 彩霞邨原址為一個石礦場,後來被納入公共房屋興建範圍,容納毗鄰佐敦谷邨清拆計劃的居民。由於當時附近有一條叫做彩霞道的道路,所以建成公共屋邨後亦以該條街道作為屋邨的名字。及後因應長遠房屋政策,房委會將彩霞邨納入租者置其屋計劃,並於該計劃的第三期,2000年開始發售。.
查看 觀塘和彩霞邨
德福花園
德福花園(Telford Gardens),是位于香港九龍九龍灣港鐵車廠的上蓋物業,由前香港地下鐵路公司(今改組為港鐵公司)聯同由恆隆地產及合和實業合組的德福發展有限公司(Telford Development Co.Ltd.) 合作發展,由胡應湘、巴馬丹拿及興業建築師事務所聯手設計,由合和建築有限公司及瑞安建築有限公司聯手興建,由港鐵公司管理。德福花園於1980年至1982年分階段落成入伙,香港政府初期購入過部份單位為消防人員和警務人員的宿舍,亦因為屋苑接近前啟德機場,各航空公司亦曾經購入部份單位作為員工宿舍;現時大部份政府及航空公司物業皆已經售出。德福花園的發展利潤由港鐵公司佔50%,合和實業、恆隆地產各佔25%。 它與附近的牛頭角淘大花園及得寶花園,是九龍灣置業熱門樓盤,故被合稱「九龍灣三寶」。.
查看 觀塘和德福花園
修正早期系統
修正早期系統是在香港地鐵荃灣綫通車前,現時港鐵的觀塘綫及荃灣綫路段的名字,當時並非單獨稱為觀塘綫。而現時修正早期系統已分為觀塘綫的油麻地至觀塘及荃灣綫的旺角至中環段。.
查看 觀塘和修正早期系統
土地發展公司
土地發展公司,簡稱土發公司,是市區重建局的前身,根據《土地發展公司條例》於1988年成立,是一間公營機構,專責市區重建,避免市區環境進一步惡化,以及改善舊區居民的居住環境。土發公司的財政是自負盈虧的。.
查看 觀塘和土地發展公司
土瓜灣
土瓜灣(To Kwa Wan),古稱土家灣,其中香港粤語經常把陰平的「灣」讀作陽平的「環」,土瓜灣位於九龍西九龍城區的南部,主要以住宅區及輕型工業區為主,另外此區沿漆咸道北至馬頭圍道一帶亦聚集了不少傢具商舖。.
查看 觀塘和土瓜灣
北宋
北宋(960年2月4日—1127年3月20日)是中国宋朝的一个時期,自趙匡胤發動陈桥兵變強迫后周末帝禅让(960年)始,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攻入开封,北宋于次年灭亡,共历9帝,167年。后以应天府為首都建南宋,与北宋合称“两宋”。北宋建都汴梁(今河南开封市),为别于南宋而史称北宋。依據五行相生的順序,後周的「木」德之後為「火」德,因此宋朝以「火」為五行德運,並取紅色為王朝正色。 北宋的最大统治区域包括东、南到海,北以今海河、河北霸州、山西雁门关为界与辽相交;西北以陕西横山、甘肃东部、青海湟水与西夏交界;西南以岷山、大渡河与青藏高原、大理国交界,以广西与越南交界。北宋是面積最少的中原统一皇朝,亦無法統治河西走廊及燕雲十六州。据《太平寰宇记》所载,北宋人口从太平兴国五年(980年)的三千二百五十万增至大观四年(1110年)的一亿一千二百七十五万。.
查看 觀塘和北宋
北角
北角(North Point)位於香港島東區,是香港最早期發展的地區之一,是香港島的最北端。 現今的北角包括西北面的炮台山,北角站周邊,及大半個七姊妹地區,北角緊接住銅鑼灣的發展,在開埠時已有零散人口聚居,清末到民國時期,香港人口由1891年的22萬大增到1941年的160萬,當中有60-70萬人口都是福建籍的,由早期聚居地跑馬地開始向北角擴展,再從北角擴展到附近的九龍城區紅磡以及觀塘區亦有大量閩籍人口,自此北角一帶成為大多數福建籍居民的聚居地,因為語言相通,這一帶第二族群潮州籍人口,而二戰後北角(以及鰂魚涌)更成為全成界人口最密集的地區。在港鐵通車後,很多人認知的北角變成北角站一帶,人口只有5萬,而戰後因為郭春秧後人開設娛樂事業,自1945年至今亦不停吸收上海籍新移民,但這一帶亦有不少福建人。根據人口普查語文數據,東區的上海籍人口只有福建籍的10%,大約10%上海籍人口居於東區,不少住在北角站一帶,自此亦不停接收上海籍新移民,而大多數的上海人亦遷入深水埗區周邊,北角最初較少廣府人,但隨住1950-1980年代逃港潮,大量人口從廣東省偷渡到香港,有一部份人聚居在東區柴灣一帶,隨新光戲院開設後,亦有不少懂流利廣州話人口由柴灣遷居北角站一帶,而中華基督教會香港閩南堂所在的炮台山站以及鰂魚涌自開埠以來即以福建人為主要多數。近數十年來,北角的人口以及相關族群又不停向東擴展,東區不少包括私人樓宇的區議會選區的人口都是住在近三十年才興建的新樓,人口不少亦是近數十年由北角遷入或北角的族群相關,但東區東部亦有為數不少的廣府人。 很多香港人來自中國各省,各個地區亦有不同族群聚居,只有逃港潮人口以廣東人(粵客潮)為主,南洋回流人口以福建人為主,戰後移民以及單程證人口一直來自全國各省,根據政協省籍族群等數據,但來自廣東以及華南的人口大約有50%(以粵1/6客1/16潮1/6四邑1/16)較多,同時有江西、廣西、兩湖、等地),福建(包括台灣南洋閩籍)人大約有1/6,華中人口大約有1/8,北方總和亦有1/6,連蒙古人、滿族亦有,但語文統一後,大多數居民的下一代都改以廣州話溝通。全港各個地區亦有吸收相關族群的新移民,操廣州話人口的人包括福建人、上海人以至蒙古人,寶馬山的閩僑學校以及炮台山站附近的新樓的人口不少由跑馬地、大坑一帶的舊樓遷入。.
查看 觀塘和北角
出租車
出租車(Taxi),港澳粵通稱「--」,上海習慣叫做「差頭」,是一種基于即时租賃的陸地公共交通服务,按里程表收費。 出租車載客量不多,一般只有3至5個座位。搭乘出租车除了揚手招呼外,還可以透過電話、網絡、手機應用程式預約。.
查看 觀塘和出租車
啟德
啟德(Kai Tak)又稱啟德發展區(Kai Tak Development Area,簡稱KTDA),或依地理稱為東南九龍(South East Kowloon),是香港地方,位於九龍東南部。現時根據香港政府「分區計劃大綱圖」,包括的是原啟德機場用地,以及鄰近海旁;西至海心公園,東至茶果嶺海濱區。 啟德現時正在根據《啟德發展計劃》和《起動九龍東》進行新一輪的發展。.
查看 觀塘和啟德
商業大廈
#重定向 高层建筑物.
查看 觀塘和商業大廈
六一八雨災
六一八雨災(或稱六一八水災、壬子水災、壬子雨災,事發當年為壬子年)是指香港於1972年6月18日因為持續暴雨而導致山泥傾瀉的嚴重災難事故。當日,在九龍觀塘區翠屏道木屋區及香港島半山區旭龢大廈先後發生的山泥傾瀉及大廈坍塌慘劇,造成共156死、117傷,成為香港歷史上死亡人數最高的水災、山洪暴發及山泥傾瀉意外。1972年6月16日至18日期間,香港連日大雨(三日總降雨量達652.3毫米),成為引發此次慘劇的主要成因。.
查看 觀塘和六一八雨災
元朝
元朝(中古蒙古語:;現代蒙古語:《蒙漢詞典》,內蒙古大學蒙古學研究院蒙古語文研究所編,內蒙古大學出版社1999年出版,第243頁。;1271年-1368年),蒙古語國號全稱大元大蒙古國(中古蒙古語:),是中国历史上由蒙古人建立的大一統的朝代。西元1260年,忽必烈即位為第五任大蒙古國大汗,後於1271年改国号大蒙古兀魯思為大元大蒙古兀魯思,但蒙語稱呼不變,定都於漢地大都(今北京市),建立元朝。1279年元軍攻灭南宋,全面佔領漢族地區,一統中國並結束南宋與金朝南北政權对峙之局面。雖然傳統以南宋為正統王朝,元朝繼承金朝正統,並選取根據五行相生順序生自金朝「土」德的「金」德為王朝德運,同時選取與金德對應的白色為王朝正色。 元朝的基础為乞颜部族的首领铁木真于1206年统一漠北诸部族后建立的'''大蒙古國''',铁木真被称为“成吉思汗”。當時蒙古诸部受金朝统辖,然而由於金朝與西夏均走向衰落,成吉思汗先後攻打西夏與金朝,並於西元1227年8月攻滅西夏、1234年3月攻滅金朝,取得中国華北地区和黄土高原地区。同一时间,大蒙古国在西方不断扩张,先後發動三次西征,形成稱霸歐亞大陸的国家,被欧洲称为蒙古帝國(Mongol Empire)《中國文明史 元代》〈第一章 雙重體制的政治〉: 第3頁-第10頁.
查看 觀塘和元朝
創紀之城
創紀之城(Millennium City)位於香港九龍東觀塘區,是新鴻基地產旗下一系列甲級商業大廈及商場。建築群沿觀塘道興建,橫跨港鐵觀塘綫牛頭角站至觀塘站,提供330萬平方呎寫字樓及60萬平方呎商場,是觀塘這個東九龍工業區中最大型的商業項目,現時共分六期(一至三期,五至六期,絲寶國際大廈(第七期) )。.
查看 觀塘和創紀之城
四順
四順(Sze Shun,亦作Four Shun、4S見於《觀塘社區通訊二〇〇六年》,觀塘區議會社區通訊編輯工作小組編印)是香港九龍觀塘區北部的一個通俗分區,西鄰牛池灣彩雲邨和九龍最高的山峰飛鵝山,北鄰西貢區清水灣道,南面為佐敦谷和牛頭角,東面則包括秀茂坪對上,安達臣道以下的一連山脈。 四順並不是官方地名,而只是居民約定俗成的稱呼而已。四順指的是公共屋邨的順利邨、順安邨、順天邨和居者有其屋的順緻苑四個以「順」字為名的住宅的所屬區域。四順原名「五順」,還包括順利臨時房屋區,臨屋區清拆後便成為四順區。 於觀塘區議會分區委員會的分界中,四順還包括了秀茂坪的寶達邨,觀塘區議會在2007年也有以四順分區委員會的名字在寶達邨舉行活動,而且在直至2004年區議會選區重新劃界前,寶達邨以至將軍澳隧道九龍出口所在的山坡屬於順天東選區。但在一般人的用法中,寶達邨並不包括於四順內,因寶達和四順所在的地方有一段距離;寶達現已獨立成為一個區議會分區,大概位置於四順及秀茂坪以東,沿安達臣道以南伸延至將軍澳隧道收費站,幅員相當廣闊。 現時觀塘區議會於四順分為三個選區:「雙順」(範圍包括順利紀律部隊宿舍、順利邨利明樓、利祥樓、利恒樓及整個順緻苑)、「安利」(範圍包括順利邨利業樓、利康樓、利溢樓、利富樓及順安邨)及「順天」(範圍包括順天邨及前佐敦谷垃圾堆填區)。.
查看 觀塘和四順
倉庫
倉庫(warehouse)又名貨倉,是一些用作儲存貨物的建築物。是一种服務於生產商、商品供應商、物流組織的建筑。為方便合作,倉庫通常鄰近碼頭、火車站、飛機場等。 倉庫最先被发现在古罗马的Ostia社区,中国隋唐两代政府,在洛阳修建的国家粮仓——回洛仓、含嘉仓由于规模巨大形成了独立的城池形态。.
查看 觀塘和倉庫
火災
火灾(英语:conflagration/fire as a disaster),指由于火苗缺乏应有的控制而引发乃至扩大并造成损失及伤害的过度燃烧。 火灾分为天灾和人灾:物体自然燃燒造成的火災稱為天災,人为疏忽过错所引发和蓄意縱火則屬人為人災。.
查看 觀塘和火災
珊瑚海船務
海船務有限公司,簡稱珊瑚海船務,是香港其中一間小輪公司,成立於1988年,接替同年油麻地小輪經營三家村至西灣河航線。珊瑚海船務一直以低成本經營,其後更開辦多條航線以增加收入。珊瑚海船務經營持牌渡輪航線一度有4條,但後來於2013年8月16日不再延續坪洲←→喜靈洲←→梅窩航線經營權,現時航線包括:西灣河至三家村、西灣河至觀塘及三家村至大廟灣/東龍洲。.
查看 觀塘和珊瑚海船務
祥和苑
祥和苑(英語:Cheung Wo Court)是香港一個居屋屋苑,位於九龍觀塘區觀塘協和街277號。祥和苑共有6座住宅樓宇,提供1584個住宅單位,另設一個小型商場和停車場。 祥和苑在1984年2月開售,為居者有其屋計劃計劃第五期乙。其中,E座和亨閣為單方向長型大廈,兩翼成135度展開。.
查看 觀塘和祥和苑
秀茂坪
茂坪(Sau Mau Ping)位於香港九龍觀塘區,主要以公共屋邨組成,是九龍主要的住宅區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由於九龍區的人口增加,香港政府於1950年代至1960年代在秀茂坪興建徙置區,後來逐漸演成秀茂坪邨,共近44幢大廈。附近有秀茂坪警署及基督教聯合醫院。 舊時的秀茂坪全為樓高十數層的公共屋邨大廈,隨着秀茂坪邨因為老化而重建,人口一度下跌,途經秀茂坪的區內巴士路線13B、13C、13E相繼取消。重建後的秀茂坪分拆出秀茂坪邨、秀茂坪南邨、居屋曉麗苑及將2001年原屬西貢區新發展的寶達邨劃入秀茂坪範圍。 亦有不少植根香港數十年的本地企業是從秀茂坪中創業,如壹品豆漿等。.
查看 觀塘和秀茂坪
秀茂坪山泥傾瀉意外
茂坪山泥傾瀉意外是指香港一宗於1976年8月25日發生於九龍東觀塘區秀茂坪的山泥傾瀉事故,意外共引致18人罹難。.
查看 觀塘和秀茂坪山泥傾瀉意外
秀茂坪童黨燒屍案
茂坪童黨燒屍案是一宗1997年發生在香港九龍秀茂坪邨的謀殺案,案中死者陸志偉(阿雞,16歲),因不滿村內一班童黨屢次欺負任清潔工人的陳木清(37歲),勸他報警,童黨自覺被出賣,故教訓他一頓,阿雞被毒打致死及燒屍。此案件於1999年被改編為電影《三五成群》,由宋本中、陳芷菁、李健仁和林子善等人主演。.
查看 觀塘和秀茂坪童黨燒屍案
秀茂坪紀念公園
茂坪紀念公園(Sau Mau Ping Memorial Park),是一座位於香港九龍觀塘區的公園,鄰近翠屏道、曉光街及曉明街之間。秀茂坪紀念公園建於六一八雨災之後,為紀念因為該暴雨及山泥傾瀉而被活埋的71名秀茂坪安置區香港市民。.
查看 觀塘和秀茂坪紀念公園
秀茂坪邨
茂坪邨(英文:Sau Mau Ping Estate)是香港一座公共屋邨,位於九龍觀塘區秀茂坪,主要由房屋署總建築師(3)設計,胡周黃建築師事務所參與部分詳細設計工作,並由創毅物業服務顧問有限公司負責屋邨管理。樓宇設計以和諧式為主,另設雙塔式、單向設計大廈。和諧1,2及3型均在此邨使用過,其中秀康及秀樂樓更是全港唯一兩座相連和諧二型設計大廈,此邨是香港房屋委員會轄下的公共屋邨之一。而秀茂坪商場獲得2003年香港工程師學會卓越結構嘉許獎。.
查看 觀塘和秀茂坪邨
粵大記
粵大記是明朝郭棐所著的一本记载广东地方事迹、人物和典章制度的专志。始修于明万历五年(1577年),历时18年至万历廿三年(1595年)完稿。 附圖是《粵大記》中有關香港青衣島的記载,另外也有赤柱、稍箕灣、尖沙嘴、將軍澳等地名,显示明代時期的香港人口已經達到了一定程度。 二零一三年,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粤大記>( 上,下).
查看 觀塘和粵大記
維多利亞港
維多利亞港(簡稱維港;Victoria Harbour)是位於香港的海港,位處香港島與九龍半島之間,為香港市中心重要的地理區塊。由於港闊水深,又屬天然良港,香港亦因此有「東方之珠」的美譽。 維多利亞港古稱尖沙咀洋面或中門;18世紀西方列強勢力進入中國時,被英國人相中有成為東亞地區優良港口的潛力,後來在鴉片戰爭後從清帝國中奪取香港,以維多利亞港為中心建設香港,並做為基地發展其遠東的海上貿易事業 鵬誠峰:,保護海港協會。事實上,維多利亞港一直影響香港歷史和文化,亦主導香港經濟和旅遊業發展,是香港成為國際大城市的關鍵之一《集體回憶之維多利亞港 — 百年海港的故事》,何耀生,明報出版社,ISBN 978-962-8872-68-8。.
查看 觀塘和維多利亞港
美孚
美孚可以指:.
查看 觀塘和美孚
翠屏 (選區)
翠屏是香港觀塘區議會下轄的選區,代號J27,成立於2011年,區議員為九龍社團聯會和公屋聯會的鄭強峰。.
查看 觀塘和翠屏 (選區)
翠屏道
翠屏道(Tsui Ping Road)是一條位於香港九龍觀塘區的雙程道路。.
查看 觀塘和翠屏道
瑞和街
和街(Shui Wo Street)是香港的一條街道,位於九龍觀塘區,當地居民稱為瑞和街街市為區內的主要街市,以至觀塘的重要地標之一。.
查看 觀塘和瑞和街
物華街
物華街(英文:Mut Wah Street)是香港九龍觀塘區的一條街道,位於觀塘市中心一帶,西起康寧道,途經輔仁街,東至協和街。 物華街屬於觀塘較早發展的商業區,有各式商舖售賣廉價成衣及日用品,當中不少商鋪仍維持1960年代至1970年代的裝修、設計及售貨模式。為配合觀塘市中心重建計劃,此道路於第二、三發展區外圍,將在重建期間先後臨時改為雙向及永久改為西行(現時的相反)。.
查看 觀塘和物華街
牛頭角
牛頭角(Ngau Tau Kok)位於香港觀塘區的西北部,位置為佐敦谷以南,九龍灣以東,秀茂坪以西,觀塘市中心之西北,主要為住宅區和工業區。.
查看 觀塘和牛頭角
牛頭角站
牛頭角站(Ngau Tau Kok Station)是港鐵觀塘綫的一個架空車站,位於九龍東觀塘區牛頭角觀塘道及牛頭角道之間,鄰近觀塘商貿區,於1979年10月1日啟用。車站以淺綠色為主要色調。.
查看 觀塘和牛頭角站
牛頭角道
牛頭角道(Ngau Tau Kok Road)位於香港九龍東部觀塘區,是該區早期發展時的交通要道,現時大部份路段均是4線雙程行車,另有兩座行車天橋連接九龍灣。.
查看 觀塘和牛頭角道
牛頭角邨
牛頭角邨可以指:.
查看 觀塘和牛頭角邨
隆興
隆興(1163年-1164年)是南宋皇帝宋孝宗的第一个年号,共计2年,意為興盛。.
查看 觀塘和隆興
銅鑼灣
銅鑼灣(Causeway Bay)位於香港島區,是一個購物、娛樂及住宅混合的地區,隸屬灣仔區,原來是當地海灣的名字,因海灣形似銅鑼而得名,銅鑼灣避風塘則在正中,在填海工程後海灣的銅鑼形不復見,但「銅鑼灣」卻成爲了當地整個地區的名稱。歷史上當地名爲「銅鑼灣」的海灣因為填海而兩度北移,原海灣範圍變成了現今的維多利亞公園,現今的「銅鑼灣」海灣僅指興發街、維園道和鴻興道之間的海域,而銅鑼灣地區的範圍東至屈臣道、麥連街及蜆殼街,西至堅拿道天橋,南至銅鑼灣道及禮頓道。 銅鑼灣主要分為東面的住宅區及西面的購物娛樂商場區,銅鑼灣、跑馬地一帶早期本屬東區,在香港區議會分區監察政府事務上,1982年區議會把銅鑼灣北及銅鑼灣南劃入東區,把銅鑼灣中劃入灣仔區,於1990年代亦新增屬東區的銅鑼灣東選區然而在香港政府部門的運作下,以及香港回歸前的立法局選舉分區下(港島中),仍然是以於1963年法定分區為基礎而進行,整個銅鑼灣仍然屬於同一劃區。立法會於2014年1月22日通過的《二○一三年區議會條例修訂令》,原屬東區的「維園」及「天后」兩個選區,於2016年開始改劃入灣仔區議會的範圍,自此整個銅鑼灣均屬於灣仔區。 香港自開埠至今即是東南亞的貿易中心,閩籍華商一直以銅鑼灣作為基地經營轉口貿易,至今新加坡、菲律賓、印尼等國的首富及華商仍大量持有銅鑼灣的商場以至辦公室作為總部,使香港作為東南亞的金融中心的地位得以鞏固。得益於內地港澳個人遊政策下龐大的內地旅客人流,銅鑼灣的商鋪租金更曾於2012年超越紐約第五大道,取代其之前連續11年的「全球最昂貴商鋪地段」的地位。現時銅鑼灣租金每平方呎為2,630美元,為第五大道的9成,卻是東京銀座的2倍。而在香港各商業地段,租金排名依次為銅鑼灣、中環、尖沙咀,但隨着2014年後訪港內地旅客人數減少及內地旅客消費習慣的改變,銅鑼灣的租金不斷回落,到2016年時更比高峰期下跌超過五成,不過銅鑼灣至今仍然維持其香港主要旅遊購物區的地位。與此同時,銅鑼灣亦被評選在“中國十大商業街”之列,與著名的上海南京東路,北京王府井等等地區相媲美。 因為銅鑼灣天后廟,使銅鑼灣、跑馬地以及大坑自開埠以來即以閩籍人口為主要多數,建區以來有濃厚的天后文化,區內東角一帶至今仍是全港最多閩籍同鄉會的地方。維多利亞公園則是香港面積最大的公園,有很多休閒、體育設施,加上香港中央圖書館等全港性的文化設施,使銅鑼灣成為香港市民重要的休閒以及文化活動中心。.
查看 觀塘和銅鑼灣
遷界令
遷界令又名遷海令,是清朝政府為對付明朝遺臣鄭成功在台灣的明鄭王朝,以斷絕中國大陸沿海居民對其之接濟的法令。順治十八年(1661年),清政府采纳黄梧的建議,将山東至廣東的沿海居民內遷三十至五十里,並將房屋焚棄,不准百姓复界。當時包括兩廣總督周有德、廣東巡撫王來任等一些地方官員均請求复界。 康熙亲政后,一些地方逐渐“开边展界”,人民回乡复业。康熙八年(1669年)允许沿海居民复界。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军平定台湾后正式展界。所谓“展界”,就是安排在顺治十八年前后被迁界令强迁的沿海居民复归故土。十一月,康熙帝将吏部侍郎杜臻、内阁学士席柱差往福建、广东主持沿海展界事宜,行前谕曰:“迁移百姓事关紧要,当查明原产给还原主,尔等会同总督巡抚安插,务使兵民得所。” 遷界令措施對明鄭有一定打擊成效。不過使得東南沿海地區田園荒蕪、百姓流離失所。遷界的惨痛记忆依然在嘉庆年间生活的林氏族人在族譜中的记述记叙下来。就在九龙定居生活的原居民而言,復界后的康熙末年能有自我保护的能力反而是安稳的因素。復界后数年的1676年,海盗攻陷彭莆围,杀戮村民。海盗戮村前已外出的极少数村民幸存,而作为后裔的竹園林氏較迅速恢復了其在九龍的勢力,甚至因土地不敷居住,分支了部分竹園族人至蒲崗村土地。而吳姓族谱中因遷界而四代祖先无从稽考,直至1724年在衙前圍村才定居下来。记叙林氏后人的记述认为该次海盗来自台湾。.
查看 觀塘和遷界令
荃灣
荃灣(Tsuen Wan)位於香港新界西南,位於規劃署定義的香港都會區範圍之內。.
查看 觀塘和荃灣
落馬洲
落馬洲(Lok Ma Chau,舊稱勒馬洲)位於香港新界元朗區東北面,鄰近深圳河,爲香港一個設有出入境口岸的邊境地區,而該處的深圳河河段以北之土地為深圳市福田區,而落馬洲的南面則為佔地約1,500公頃的米埔濕地。 由於落馬洲貼近香港邊境禁區,因此香港政府在該處提供一處緩衝地帶,藉此打擊非法入境及其他跨境罪案。另一方面,受到邊境禁區條例管制下,前往該處邊境的人士來自或來往中國大陸及香港之間毋須得到許可,惟完成過關手續後並不准在該處停留。因此,落馬洲地區每天人口流動量極大,常住人口卻非常少,僅有落馬洲村、下灣村和潘屋村的原居民,而當地普遍的魚塘濕地環境至今未有大改變,但不少魚塘已經荒廢。.
查看 觀塘和落馬洲
青山道
青山道(Castle Peak Road)為香港青山公路在市區的一段,與大埔道(大埔公路在市區的一段)和沙頭角公路同樣是香港最早期建設的公路。.
查看 觀塘和青山道
順利邨
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九龍觀塘區,毗鄰黃大仙區及西貢區,鄰近九龍最高的山峰飛鵝山(602米)。順利邨在1978年至1980年期間竣工,由香港房屋委員會管理。順利邨前身稱為七號墳場,多年前曾經是一個徙置區,而徙置事務署曾在1972年規劃該墳場作廉租屋用途,稱為順利新區,打算興建17座4至20層高的徙置大廈;後來計劃被擱置,數年後出現了另一設計的順利邨。 1979年3月22日,港督麥理浩爵士親臨順利邨,主持揭幕儀式。.
查看 觀塘和順利邨
裕民坊
裕民坊(Yue Man Square)位於香港九龍觀塘市中心,為一區內著名購物街道。裕民坊原指裕民坊街道兩旁及裕民坊公園的地方,現時已普遍泛指鄰近的多條街道所形成的商圈。.
查看 觀塘和裕民坊
西灣河
西灣河(粵語讀「可」,Sai Wan Ho)位於香港東區,位於鰂魚涌之東,筲箕灣之西。.
查看 觀塘和西灣河
西環
西環(Sai Wan),又稱西區(Western District,簡稱Western),另有一英文名稱West Point,是香港的地名,指香港島西部,即中西區西部上環以西的地區,包括西營盤、石塘咀和堅尼地城等地,但不包括摩星嶺。西環的名稱來源有二說,一說源自19世紀時香港華人對維多利亞城的通俗分區「四環九約」,西環爲其中一環,而九約中第一、二和三約則分別為堅尼地城、石塘咀和西營盤;另一說源於堅尼地城之舊稱「西灣」的諧音,在當地未進行填海工程前,華人又稱該地爲「擸𢶍灣」。西環人口以祖籍潮州為主。 雖然西環包括堅尼地城、石塘咀與西營盤,但是在區內居住的街坊通常都將三個地區仔細劃分,而不會統稱為「西環」,部分居民更認為「西環」只是指堅尼地城一帶,並不包括石塘咀和西營盤。至於居於西環以外其他地區的香港市民則多對「西環」之地名感到混淆不清,僅能大概指出其爲西營盤附近一帶的地區。 由於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簡稱「中聯辦」)在2001年遷入西環區內毗鄰西區警署的西港中心,故自2001年後不少香港媒體和市民會使用「西環」一詞作爲中聯辦的代名詞,而香港非建制派及其支持者在批評中央人民政府或中聯辦違反基本法對「一國兩制」的規定干預香港事務時則經常使用「西環治港」的說法,作爲對中央人民政府所提出的「港人治港」說法的諷刺,而中聯辦、香港特區政府、香港建制派及其支持者則認爲中央人民政府和中聯辦一直在符合香港基本法規定的框架下給予香港特區政府及香港人民有益的幫助和支持,由始至終貫徹落實「一國兩制」與「港人治港」的方針,並認爲「西環治港」的說法只是反對派抹黑中央人民政府和攻擊香港建制派的手段。.
查看 觀塘和西環
西貢
西貢可以指:.
查看 觀塘和西貢
香港
香港(簡稱港,雅稱香江;Hong Kong,縮寫作 HK、HK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位於南海北岸、珠江口東側,北接廣東省深圳市,西面與鄰近的澳門特別行政區相距63公里,其餘兩面與南海鄰接。 全境由香港島、九龍和新界組成,其中香港島北為最發達地區;地理環境上則由九龍半島等大陸土地、以及263個島嶼構成「島嶼」以超過500平方米面积為標準,根據地政總署測繪處:,人口約741萬人(2017年底)。 1842年,大清國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永久割讓香港島;後再簽訂《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分別割讓九龍和租借新界,這些由英國統治的地區構成現今香港的治理範圍。二戰期間,香港曾被日本佔領約三年零八個月。1997年7月1日,香港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國,並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僅有國防、外交事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 香港開埠前,未計九龍和新界,香港島已經是一個有數千人口的小島。英國人看中維多利亞港是一個水深港闊、四季不結冰,而且不在地震帶的天然良港。1842年,大清國在鴉片戰爭中戰敗後,分階段割讓和租借香港土地予英國,英國人開始統治及發展香港,使香港從一個荒蕪、地瘠山多且天然資源缺乏的小漁村,逐漸發展成一個轉口港,成為歐洲各國商船向中國進行鴉片及其他商品貿易的樞紐,而且不受清朝末年的亂局影響。同時,孫中山在香港先後成立興中會和同盟會,為後來推翻大清打下基礎。 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攻佔香港,佔領持續三年零八個月。1945年,日本投降,香港重光,英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基於殖民地身份和地理環境下,又一次避免受到中國長期戰亂影響;太平天國、軍閥割據、國共內戰、阶级鬥争、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期間,大量中國難民逃港。香港在1970年代经济起飞,逐步發展成亞太地區之國際大都會及國際金融中心,獲譽為亞洲四小龍和紐倫港之一。根據《中英聯合聲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從1997年7月1日起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的基本國策,《香港基本法》說明香港不實行社會主義,保持原有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除國防和外交由中國中央政府管理,香港實行高度自治,香港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終審權以及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然而,近年香港人對特區政府及中國政府的信任度每況愈下,其高壓權威亦令「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及「一國兩制」遭到部份人士質疑。 香港是全球具有重要地位、以工商業為主的現代化國際金融、服務業及航運中心,連續24年蟬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並以優良治安、廉潔社會、簡單稅制和健全的普通法制度而聞名於世,香港廉政公署,2016年12月1日,香港政府新聞網,2017年2月16日,因此有「東方之珠」的美譽。「亞洲國際都會」則為官方定位的香港品牌。香港同時為全球其中一個最安全、經濟最發達、生活水平最高、競爭力最高、最適宜居住Gulliver.
查看 觀塘和香港
香港天文台
香港天文台(簡稱天文台;Hong Kong Observatory,縮寫:HKO)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部門及聯合國屬下的世界氣象組織成員,專門負責香港的氣象觀測(雖然稱為「天文台」,但是其職能更接近一個氣象台),亦兼任地震、授時、天文及輻射監測等事務,向香港市民發出相關的警告。香港天文台也是世界氣象組織擔任網頁開發和操作之總負責氣象部門,以及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屬下的航空氣象委員,撰寫航空氣象文章之牽頭氣象部門。現任天文台台長為岑智明。香港天文台在港英時代原為政府經濟科轄下部門,1997年主權移交後維持隸屬經濟局,2002年7月1日改為經濟發展及勞工局轄下部門;2007年7月1日決策局再度重組後,天文台被劃入新成立的商務及經濟發展局。.
查看 觀塘和香港天文台
香港小型巴士
香港小型巴士(簡稱小巴,英文:Minibus、Public Light Bus或Mini Bus)主要分為公共小型巴士及私家小型巴士,前者作為巴士和鐵路的輔助及接駁交通工具。根據香港政府按照《道路交通條例》第23條1款規定,在1976年刊憲限制全香港只容許最多4,350輛公共小巴營運。根據小巴牌照類別,公共小型巴士可以分為紅色公共小巴及綠色專線小巴兩種,載客量最多為19人。至於私家小巴為私人公司或機構使用,學校小巴亦為私家小巴的一種。.
查看 觀塘和香港小型巴士
香港巴士
巴士是香港主要公共交通工具之一,也是香港每日載客量最多的公共交通系統,每日載客接近650萬人次。 .
查看 觀塘和香港巴士
香港仔
香港仔(Aberdeen)是香港南區的中心部份。而香港仔與鴨脷洲之間的香港仔海港被劃為香港仔避風塘。香港仔以住宅區為主,亦有少量工廠大廈。而香港仔以其漁村風味及海鮮,成為聞名中外的旅遊景點。 狹義來說,香港仔的範圍為田灣以東、石排灣以南、黃竹坑以西、鴨脷洲以北的地方,有時會被稱為「香港仔市中心」以區分廣義上的香港仔。廣義來說,「香港仔市中心」以東的壽臣山、黃竹坑;以西的置富花園、華富邨、華貴邨、數碼港、田灣;以南的整個鴨脷洲;以北的石排灣、香港仔水塘、香港仔郊野公園,都是香港仔的範圍。2011年香港仔市中心、石排灣邨及漁光邨的人口合計39,377人。.
查看 觀塘和香港仔
香港地鐵
香港地鐵(英文:Mass Transit Railway,MTR)曾經是香港兩大城市軌道交通系統之一,已在2007年12月2日的兩鐵合併中,和九廣鐵路合併成港鐵。自1979年開通至2007年兩鐵合併期間,香港地鐵是由地鐵有限公司(現稱港鐵公司)營運的鐵路系統網絡,有7條路線,全長91.0公里香港年報2006 - ,共53個車站,其中14個為轉車站。.
查看 觀塘和香港地鐵
香港公共屋邨
香港公共屋邨(簡稱公屋)是香港公共房屋最常見的類別,由政府或志願團體興建,出租予低收入居民。現時香港提供出租公營房屋的機構有三個,分別是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香港房屋協會(房協)及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 在2016年3月31日,香港約有三分之一居民(即逾214萬人)居住於香港各公共屋邨的出租單位,包括房委會76萬個 、房協14萬個、以及在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大坑西邨逾1,600個的單位。.
查看 觀塘和香港公共屋邨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The Government of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簡稱香港特區政府或港府)是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部門的總稱。在1997年7月1日前,英屬香港的行政機關稱為香港政府(Government of Hong Kong),而香港回歸後政府全名則改為上述名稱(「香港政府」一詞變成簡稱,英治時代政府就稱「港英政府」以作識別),並根據《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沿用大部分原有制度。香港政府首長為行政長官,轄下有多名局長負責管理各政府部門。.
查看 觀塘和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香港行政區劃
早於香港開埠初期,香港地域已有相當的行政分區。1963年,港英政府為港九市區劃為四十多個法定分區,成為香港市區日後的基本行政分區。1980年代,香港政府亦為新界制定清晰的法定分區界線。而立法會、市政局及區議會在不同時代則有各自的選區,劃分方法各有不同。香港政府各部門亦會依據各自訂立的內部分區而分工。 香港規劃政策包括三層,當中第一層全港整體規劃,第二層市區城區規劃,然後第三層分區規劃大綱。解散市政局後,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只下放少量監察權力和責任給區議會。.
查看 觀塘和香港行政區劃
香港製造業
香港製造業有悠久的歷史,惟直至1950年代後才有重大的發展,至1970年代初期到達頂峰,並且維持蓬勃發展至1980年代中期。進入1980年代,隨著生產工序北移中國大陸,香港公司則轉向生產前期和後期的管理與支援活動。至1990年代中期,香港經濟結構轉向高度服務業為主,製造業在香港經濟中的地位趨於下降。 早於19世紀中香港開埠不久已經出現以造船為主的製造業,1920年代,香港島東部及九龍油麻地一帶也先後發展手工業。但香港製造業的急促發展,直至1950年代才開始。當時來自上海,從中國大陸南下以躲避戰火與中共政權的資本家、實業家大批湧入由英國殖民當局管治下的香港,為其後香港製造業的興盛寫下重要的一頁。在1950-80年代,製造業是香港經濟的主要支柱,由於香港土地狹小,不適宜重工業發展,故香港一直走輕工業為主的發展道路,1960-70年代輕工製造業是最大行業,包括早期的塑膠花、紡織以至後期主要集中進行以簡單機械輔助的勞工密集製造程序的電子產品、玩具、鐘錶等;工業產品行銷世界各地。然而,隨著1970年代末以來本地人力、土地成本上漲,歐美國家對香港實施貿易配額,以及1979年中國大陸的改革開放對港商的吸引,香港現時的工廠數目已大減,生產線多數已北移;藍領階級接近完全消失。現時在香港,傳統工業已逐漸式微,不少工業用地或工廠大廈已改作住宅或商業用途,或者空置。.
查看 觀塘和香港製造業
香港渡輪
香港的渡輪服務,是香港交通的重要組成部份。渡輪服務昔日是連牽被維多利亞港分隔的香港島和九龍的主要交通工具,至今其重要性雖然大減,但仍然是來往市區及離島區的主要交通工具。此外,水路交通也是香港出入境的途徑之一,目的地包括澳門及中國大陸24個港口,每年使用人次達1,800萬。.
查看 觀塘和香港渡輪
香港房屋委員會
香港房屋委員會(簡稱房委會,英文:Hong Kong Housing Authority),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轄下根據《房屋條例》成立獨立的法定組織,負責執行其決策的則為屬於政府部門的房屋署。香港房屋委員會的主要工作是策劃、興建及管理香港的出租公共房屋,亦負責興建出售房屋(居者有其屋計劃)。房屋署為房委會的執行機關,並為運輸及房屋局提供支援,處理有關房屋的政策和事務。 房委會現任主席由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兼任,其餘決策成員由行政長官委任。房委會單位現時容納超過200萬人,目前有 179 個公共屋邨、逾 76 萬個租住單位。 截止2011年3月底,香港房屋委員會的初步現金和投資結餘達逾696.87億港元,而截至2011年底則擁有330.13億港元存款。.
查看 觀塘和香港房屋委員會
駿業街遊樂場
駿業街遊樂場 (英文:Tsun Yip Street Playground)是香港一座以工業傳統為題材的主題公園,位於九龍觀塘駿業街,佔地約8,300平方米,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隨著《起動九龍東》計劃發展,觀塘工業區轉型為觀塘商貿區,駿業街遊樂場正接受翻新工程及改造',首階段於2013年年初動工,於2014年9月落成,次階段預計於2016年年初動工,預計於2017年年底竣工。.
查看 觀塘和駿業街遊樂場
觀塘區
觀塘區(Kwun Tong District)是香港九龍東十八個行政區域之一,東面以魔鬼山及安達臣道與西貢區為界,西北以飛鵝山、象山與黃大仙區為界,西面以啟福道與九龍城區為界。面積達1,130公頃。根據2016年香港中期人口統計,觀塘區的人口為648,541人,為香港人口第二多的行政區。觀塘區亦為九龍半島面積最大之行政區。但與此同時,觀塘的貧窮率及貧窮人口均為全香港最高,共有16.1萬貧窮人口,高達10.4萬人活於貧窮線下。.
查看 觀塘和觀塘區
觀塘工業區
#重定向 觀塘商貿區.
查看 觀塘和觀塘工業區
觀塘中心
觀塘中心是香港觀塘區議會下轄的選區,代號J01,成立於1994年,區議員為創建力量成員陳華裕。選區名稱的「觀塘中心」是指區內的觀塘重建區、裕民中心和觀塘商貿區。在2011年新增翠屏邨的翠樟、翠柏、翠桉、翠柳、翠梓樓。.
查看 觀塘和觀塘中心
觀塘市中心重建項目
觀塘市中心重建項目(英文:Kwun Tong Town Centre Redevelopment Project)是香港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市區重建項目,位於東九龍觀塘區觀塘裕民坊一帶,佔地570,000平方呎。觀塘市中心重建項目於1998年由土地發展公司公佈,直至2007年3月,由其演變為的市區重建局就項目啟動法定規劃程序,項目至此正式展開。 觀塘市中心重建項目涉及業權逾1,653個、居民約5,000人,分為5期發展,工程預計耗時約12年。於重建完成後,該帶地段將會變身成為一個集住宅、酒店、商業、休閒用途設施及交通為一體的新地標:全香港綠化率最高的市中心,闢出170,000平方呎土地以保留現時的街舖及市集特色,設有梯間式瀑布和玻璃鵝蛋形社區中心,配合高逾280米的甲級商廈。第一期於2014年完成,其餘4期則在發展中,全數將會於2021年前分階段落成。.
查看 觀塘和觀塘市中心重建項目
觀塘商貿區
觀塘商貿區(Kwun Tong Business Area)前身為觀塘工業區(Kwun Tong Industrial Area),位於香港九龍觀塘區觀塘南部,曾經是香港最大型的工業區,於2011年起根據港府《起動九龍東》計劃發展及經濟轉型為香港第二個核心商業區。.
查看 觀塘和觀塘商貿區
觀塘碼頭
觀塘碼頭,全稱觀塘渡輪碼頭(Kwun Tong Ferry Pier),是香港渡輪碼頭,位於九龍觀塘海旁,觀塘避風塘內;該處除了渡輪碼頭外,還有觀塘公眾碼頭及已停用的觀塘汽車渡輪碼頭。.
查看 觀塘和觀塘碼頭
觀塘站
觀塘站(Kwun Tong Station)是港鐵觀塘綫上的一個架空車站,於1979年10月1日啟用,當時屬修正早期系統的總站,位於九龍觀塘區觀塘市中心。.
查看 觀塘和觀塘站
觀塘綫
觀塘綫(Kwun Tong Line)是港鐵營運的鐵路綫之一,連接九龍九龍城區的黃埔站,與新界西貢區的調景嶺站,屬於城市軌道交通系統。這條路綫於1979年通車,為前地鐵系統中首條通車的路綫,由於當時東端的總站設於觀塘區的觀塘站,因而得名。.
查看 觀塘和觀塘綫
觀塘繞道
觀塘繞道(Kwun Tong Bypass),前稱觀塘支路,是香港2號幹線的一部份,位於九龍東觀塘,連接交匯東區海底隧道、將軍澳隧道與鯉魚門道的觀塘交匯處,及大老山隧道九龍出口(彩虹交匯處),除是九龍第一條快速公路外,目前亦為九龍東唯一法定的快速公路。.
查看 觀塘和觀塘繞道
觀塘遊樂場
觀塘遊樂場(Kwun Tong Recreation Ground)是香港一個戶外文娛康樂體育場地,座落於九龍觀塘翠屏道/鯉魚門道/將軍澳道/佳廉道交界,即翠屏邨以南。.
查看 觀塘和觀塘遊樂場
觀塘道
觀塘道(Kwun Tong Road)位於香港九龍東,連接觀塘與牛池灣兩地,是香港主要幹道之一。道路南連鯉魚門道、翠屏道,北接彩虹交匯處的龍翔道、太子道東和清水灣道,經過佐敦谷、九龍灣、牛頭角一帶,是東九龍主幹道路。.
查看 觀塘和觀塘道
觀塘藝術工作室
觀塘藝術工作室是位於香港九龍觀塘成業街成運工業大廈等地的藝術社區,由一群藝術愛好者組成,當中包括專業藝術家、業餘藝術家、藝術院校學生等。 香港居住環境寸土寸金,但藝術創作往往需要很大的空間;若在家中創作,顏料產生的異味、製作過程中產生的塵埃,會非常影響日常生活。 1980年代起,香港工業開始轉移到珠江三角洲地區,而令香港工廠大廈長期空置。因工廠大廈空間面積較大,動輒有四、五百平方英呎,不容易出租,则租金只能逐步下調,从而吸引了部分藝術工作者租用工廠大廈来建立他們的創作工作間,並慢慢結集成藝術村。藝術工作室現在較集中在火炭和觀塘兩個工廠區。 藝術工作者選擇租用觀塘的工廠大廈,主要是因為租金便宜及交通便利。觀塘工廠區位於東九龍交通交匯處,鄰近港鐵觀塘站,即使夜深下班亦有公共交通工具回家。以其中一間工作室為例,一班藝術愛好者十二人合租約二千英呎的單位,每人只需付出六百元便擁有自己的創作天地,並且能和一班志同道合的好友互相交流和支持。在沒有穩定經濟支持的情況下,總算有機會擁有自己的畫室和創作空間。事實上,觀塘區的藝術租客很多是兩人以上合租一個單位,而這正反映藝術家的經濟能力有限,正突顯在香港港從事藝術創作的艱難。 觀塘藝術工作室發展至今,並沒有甚麼長遠的計劃和組織,也沒有做甚麼大型的宣傳推廣的活動。因為在這區的藝術家很多日間有其他工作或學業,故此餘下的時間都希望專注自己的創作上。當中有一些藝術家是互相認識的,偶爾也有些聯誼活動、作品分享、討論會等,彼此交流和切磋藝術。.
查看 觀塘和觀塘藝術工作室
觀塘游泳池
觀塘游泳池(英文:Kwun Tong Swimming Pool)位於香港九龍觀塘區佳廉道10號(1971年-2011年間),即翠屏邨以南,原址為觀塘新區巴士總站及安置區,於1971年啟用;於2013年4月1日,位於翠屏道2號的新觀塘游泳池落成及啟用。.
查看 觀塘和觀塘游泳池
觀塘明渠
觀塘明渠(簡稱觀塘渠;英文:Kwun Tong Nullah),亦稱翠屏明渠(Tsui Ping Nullah)、翠屏道/敬業街明渠(Tsui Ping Road/King Yip Street Nullah)或翠屏河(Tsui Ping River),上游已加蓋成暗渠,下游露天部分長度約1,000米,是香港主要明渠之一,位於九龍觀塘區敬業里一帶,起源於新界西貢區大上托附近山谷的溪流,流經秀茂坪邨、翠屏邨,由觀塘游泳池一帶開始為人工露天渠道,沿翠屏道、敬業里、敬業街,最後在偉業街一帶流出九龍灣。.
查看 觀塘和觀塘明渠
觀塘海濱花園
觀塘海濱花園又稱觀塘海濱長廊(Kwun Tong Promenade),位於香港九龍東觀塘區觀塘海濱道183號,於2010年1月16日啟用第一期,2015年5月28日第二期亦啟用,觀塘海濱長廊長逾1000米,北至順業街以南,南至駿業街(觀塘公眾碼頭之北),面積約7,340平方米。觀塘海濱花園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
查看 觀塘和觀塘海濱花園
跨境巴士
跨境巴士,是指往來兩個不同國家或地區的巴士服務,它們運輸乘客跨越邊境出入兩地,是站對站客流服務,所以又名過境巴士、直通巴、跨境快線、跨境公交车等。而在香港及澳門的跨境巴士,由於港澳和大陸的車行方向不同,故跨境巴士需適應兩邊不同的行車方向,且須考取特許駕照方可營運。.
查看 觀塘和跨境巴士
鹽田
鹽田是一種在鹽鹼地利用太陽能蒸發鹵水中的水分,以取得鹽的結晶的設施,在臺灣又稱為「鹽灘」、「鹽埕」(閩南語,包括潮州話)。而由於鹽田是仰賴太陽能來運作的,所以通常採行於有明顯乾季的地區,以避免日曬不足或中途遭到雨水的破壞。.
查看 觀塘和鹽田
茶果嶺
茶果嶺(Cha Kwo Ling),亦作茶菓嶺,是香港九龍東部的一個山丘,位於觀塘區油塘附近。此外,茶果嶺亦包括大型屋苑麗港城,和東區海底隧道九龍入口及收費廣場的所在地,而麗港城的 36、37、38座、麗港南街和國際幼稚園所在之地,是禮頓建築把茶果嶺山丘移去後才動土興建。.
查看 觀塘和茶果嶺
起動九龍東辦事處
起動九龍東辦事處(英文:Energizing Kowloon East Office,縮寫:EKEO)於2012年6月7日成立,隸屬於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發展局,主要責任為引領、督導、監督和監察《起動東九龍》計劃,以加快九龍東轉型成為維多利亞城中西區以外,另外一個富有吸引力的核心商業區,以支持香港經濟的增長,並且繼續加強九龍東,以至香港在世界上的競爭力。隨著啟德發展計劃於啟德新發展區內的工程陸續興建以及竣工,起動九龍東辦事處亦期望九龍灣及觀塘商貿區的整體環境於未來10年時間內亦有顯著的改善。.
查看 觀塘和起動九龍東辦事處
藍田 (香港)
藍田(Lam Tin)是香港九龍東觀塘區的一個地方,原是當地一座山丘之名,前稱咸田,原因是這地靠近海邊,未能種植一般淡水植物而改種「咸禾」。由於「咸田」予人以另一個不良印象,即謂彼等居於貧瘠之區,所以由1970年9月起改名為藍田,取「藍田生玉」之意。在《漢書·地理志》中有一句:「藍田山出美玉」。後來隨着當地填海進行都市發展,從山上到新填海部分都被稱爲「藍田」。 藍田是觀塘的公屋區之一,1960年代末香港政府在藍田山上興建了公屋藍田邨,自此藍田便成為藍田邨的代名詞。藍田邨在1990年代也與觀塘其他公屋一樣需要重建,但其發展卻一直都比觀塘其他地區好,像1989年地鐵藍田站正式啟用便是一例。藍田亦有數個大型購物商場。.
查看 觀塘和藍田 (香港)
藍田邨
是香港公共屋邨,位於九龍觀塘區藍田慶田街7號,於2009年7月落成,同年入伙。此邨由房屋署總建築師(3)負責設計,由瑞安建業負責承建,在2012年獲頒香港優質建築大獎之殊榮。在重建前也稱為藍田邨,原址是舊藍田邨第4至6座,共有23座徙置大廈。.
查看 觀塘和藍田邨
葉繼歡
葉繼歡(),出生於廣東海豐,17歲偷渡到香港,是惡名昭彰的罪犯,曾於香港犯下多宗涉及槍械、爆炸品、拒捕、越獄等的嚴重案件(但最終並未因行劫的罪名被定罪的),外號大賊、賊王,一度成為頭號通緝犯,1996年再次偷渡到香港企圖犯案時落網,下半身中槍導致半身不遂,1997年審訊後在赤柱監獄服刑。2017年4月19日凌晨1時2分,葉繼歡因肺癌在瑪麗醫院羈留病房離世,終年55歲。.
查看 觀塘和葉繼歡
蒲台
蒲台島(Po Toi Island,或蒲台,台亦作苔)是香港離島區的蒲台群島的主要島嶼,面積達3.69平方公里。蒲台島位處香港的東南部。蒲台島地勢平坦,在海上看似一個浮台,蒲台島故得其名(蒲即浮的意思)。.
查看 觀塘和蒲台
鄭氏王朝
#重定向 明鄭.
查看 觀塘和鄭氏王朝
醉酒灣
醉酒灣(Gin Drinkers Bay,亦作Gin Drinker's Bay),又稱醉翁灣、垃圾灣(Lap Sap Wan),是香港新界葵青區昔日海灣,位於現時葵涌西部,即下葵涌葵芳以西的位置,因1970年代填海工程消失。.
查看 觀塘和醉酒灣
Hidden Agenda Live House
#重定向 Hidden Agenda.
查看 觀塘和Hidden Agenda Live House
柴灣
柴灣(Chai Wan),是香港島東區的一個地區,屬於香港市區範圍之內。柴灣隔鯉魚門海峽與九龍東相望。.
查看 觀塘和柴灣
東區海底隧道
東區海底隧道(Eastern Harbour Crossing),簡稱東隧,為香港第2條過海隧道,穿越維多利亞港,連結香港島的鰂魚涌及九龍東的茶果嶺。東隧是香港首條同時設有行車道路及鐵路(觀塘綫;現時改由將軍澳綫使用)的隧道,也是香港3條過海隧道中最長的一條,是2號幹線的起始段,隧道人員獲授權執行香港法例368章《行車隧道(政府)條例》。.
查看 觀塘和東區海底隧道
東九龍
#重定向 九龍東選區#歷史.
查看 觀塘和東九龍
油塘
油塘(Yau Tong)位於香港九龍觀塘區東南的地區,鯉魚門以西北。現在,油塘北部以公屋和居屋住宅為主,南部臨海位置現主要用作工業發展的地區已經被政府規劃成私人住宅區,但仍有零星的工業大廈存在。 油塘接鄰的三家村,已有150年歷史,油塘區內也設有觀塘魚類批發市場。.
查看 觀塘和油塘
沈雲山
沈雲山(Shum Wan Shan)是在香港九龍東部的一個山丘,高177米,地圖上多沒標示。該山俗稱為「水塘山」。沈雲山跟其西北面的平山形成佐敦谷。沈雲山東北面為大上托(安達臣道石礦場),兩山之間的山谷已開發成順天邨。沈雲山北面是順利邨、順安邨和飛鵝山,南面則為鱷魚山和牛頭角。.
查看 觀塘和沈雲山
港鐵
港鐵(Mass Transit Railway,縮寫:MTR),原稱香港地鐵,自2007年12月2日與九廣鐵路合併後改名為港鐵為止,是香港最大的鐵路運輸系統,泛指能夠通過一張港鐵單程票通行的10條路綫,廣義上包括一條連接香港國際機場及香港市區的機場快綫、擁有12條路綫的輕鐵系統及昂坪360纜車系統,組織成為貫通香港島、九龍及新界,市區及多座新市鎮,總計93個鐵路站及68個輕鐵站、合共長230.9公里的鐵路網。同時,整個系統亦包括接駁巴士及城際客運服務。 綜合港鐵系統由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簡稱港鐵公司)營運,於2007年12月2日由地鐵及九廣鐵路系統合併而成。其中第一條路綫東鐵綫始建於1906年,於1910年通車,是連接香港及廣東省主要的鐵路運輸;而以地下隧道為主的第二條路綫觀塘綫則於1979年通車,成為香港鐵路發展歷史的里程碑。 於2016年,港鐵累積載客量逾19億人次,當中輕鐵及巴士佔2億2千萬人次,機場快綫為1610萬人次,是全球最繁忙的鐵路系統之一。香港鐵路為國際地鐵聯盟的創會會員之一。而港鐵在香港專營公共交通工具市場整體佔有率不斷上升,由2013年的46.9%,增至2016年的48.4%,當中港鐵在過海交通工具市場的佔有率更達68.4%。.
查看 觀塘和港鐵
清朝
清朝(1616年2月17日、1636年5月15日或1644年6月5日-1912年2月12日),正式國号為大清(a),對外使用大清国、大清帝國、中國、中華大清國等名稱,是中国历史上由滿人建立的一個朝代、也是最后一个專制王朝,统治者为建州女真的爱新觉罗氏。 满人源自建州女真,在今中国东北地区為建州卫。建州卫是明朝在东北设立的一个卫所,一个邊防的行政单位,曾隶属于奴儿干都司管辖。1616年,女真族人努尔哈赤在今中国东北地区建国称汗,建立後金,定都赫图阿拉,又稱為兴京(今辽宁新宾)。1636年,努尔哈赤的繼承者皇太极在盛京(今瀋陽)称帝,定国号为「大清」,當時其領土僅止於滿洲地區,但已對退守長城以南的明朝造成重大威脅。1644年,大顺国李自成率军攻陷北京,明朝灭亡。同年,清军藉口協助吳三桂部等原明朝軍隊對抗李自成而進入山海关内,隨後違反約定攻佔北京盤據不走,全面展開對中原的入侵行動,同時遷都北京。从清军入关到其后的数十年时间内,清朝陆续消灭華北殘餘明朝勢力、李自成的大順军、張獻忠的大西國、南明和明鄭等势力,统一中国全境。歷經康熙、雍正及乾隆三帝,清朝的綜合國力及經濟文化逐步得到恢復和發展,统治着辽阔的領土及藩屬國,史稱康雍乾盛世,是清朝發展的高峰時期,有歷史學者認為該时期也是中國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之一。有學者認為,因為清廷推行文字獄與“首崇满洲”政策故康乾盛世不屬於文化意義上的盛世,而梁啟超認為清代學術在中國學術史上價值極大,清代輯佚學的發展亦修復不少在古代已失傳的文獻著作。清代文人崇實學、重證據以及注重考辨和考據精神亦在推動漢學的發展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鴉片戰爭開啟中國近代歷史,使中國由東亞的中心變成列強環伺的國家。西方列強迫使清廷簽訂不平等條約,以武力獲得在華利益。清朝在抵抗外侮與內憂的同時,也一直處於改革派與守舊派拉鋸的局面。在列强入侵的同时西方科學與文化亦引入中國,讓清朝發起一連串的改革與革命,如自強運動,促使中國文化的成長與革新。然而甲午戰爭的失敗使改革的努力受到沉重打击,并使列強劃分勢力範圍。而維新運動隨守舊派抵制而告終。在義和團排外失敗、引來八國聯軍後,清廷也推動清末新政,虽取得一些成效,但部分內容讓许多立憲派知識分子失望,轉而支持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在南京正式成立,同年宣統帝(溥儀)於2月12日宣布退位,清朝正式滅亡。清朝從後金時期算起,共經歷12位皇帝,13个年号(包含太祖的天命和太宗的天聰),國祚長296年,又有滿清十三皇朝之稱;自1644年入主中原,建立清朝以來則有10帝,歷時268年。 清朝政治制度基本上沿襲明朝,但是比明朝独裁,其最高決策單位隨皇帝的授權而變動,例如軍機處、總理衙門等,除提升行政效率外,也使皇帝能充分掌權,認為清朝在专制主义集权上达到了中国历史上的顶峰,政权上始终要袒护满人,政治上制度的意义很少,而法术的意义很多。認历代中國王朝包括明朝社會特别鼓励大眾公开发言,只有清朝才不允许民间有公开发言权,沒有“言论自由”、“结社自由”和“出版自由”。然而徐復觀批評錢穆對歷代專制下的暴行視而不見,以及把中國「歷史中成千上萬的殘酷地帝王專制的實例置之不顧」。學者孟昭信指出,康熙二十年內閣新成員當中有兩名滿人和四名漢人,清延亦重點選拔升遷較快的漢族士大夫,這些士大夫同時是內閣的候補成員。另外,學者孔定芳也指出,清政府也容許有「反清」思想的學者嚴繩孫任命擔任官職,在任職一段時間後,嚴繩孫放棄「反清」思想,後來從原本「不享無妄之福」到「九死從今總負恩」,甚至把康熙帝視為恩人。清朝中期文字獄興盛,若有疑似反清復明的運動與散播被認為不利皇帝的消息,往往會引來冤獄,牽連多人受害。軍事方面原先以旗人的八旗軍為精銳,龐大的綠營為輔,後來以綠營和地方團練如湘軍、淮軍為支柱。清朝領土极盛时可達1310万平方公里,清末時期也維持1130萬平方公里。政治穩定、廣泛種植新作物與賦稅制度的改變,使得中國人口最後突破以往的平均值,達到四億左右。國內與國外的貿易提升,帶動經濟農業與手工業的發展。.
查看 觀塘和清朝
潮汕人
#重定向 潮汕民系.
查看 觀塘和潮汕人
潮汕地區
Summary.
查看 觀塘和潮汕地區
振華道
振華道(Chun Wah Road),位於香港牛頭角佐敦谷龍山,連接牛頭角道至康寧道。這道路約於1952年已經啟用,並於1979年因樂華邨興建而將振華道重建。現時,振華道是前往樂華邨的必經之路,全線三線雙向行車。.
查看 觀塘和振華道
明朝
明朝(1368年1月23日-1644年4月25日)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人建立的大一统王朝,歷經十二世、十六位皇帝,國祚二百七十六年。 元末年间政治腐败,天灾不断,民不聊生,爆发农民起义,朱元璋加入红巾军中乘势崛起,1364年朱元璋称吴王,建立西吴。1368年,在扫灭陈友谅、張士誠和方国珍等群雄勢力后,于当年农历正月初四日朱元璋登基称帝,国号大明,并定都應天府(今南京市),其轄區稱為京師,由因皇室姓朱,因此又稱朱明。後以「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為號召北伐中原,结束蒙元在中国的统治,丢失四百年的燕云十六州也被收回,最終消滅張士誠和方國珍等各地勢力,统一天下。明初天下大定,经过朱元璋的休养生息,社会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国力迅速恢复,史称洪武之治。朱元璋去世后,其孙朱允炆即位,但是在靖难之役中败于驻守燕京的朱元璋第四子朱棣。朱棣登基后遷都至順天府(今北京市),北平布政司升為京師,原京師改稱南京。至成祖朱棣时期,开疆拓土,又派遣鄭和七下西洋,国势达到顶峰,史称永乐盛世。其後的仁宗和宣宗时期仍然处于兴盛时期,史称仁宣之治。英宗和代宗時期,遭遇土木之变,国力中衰,经于谦等人抗敌,最终解除国家危机。宪宗和孝宗相继与民休息,孝宗力行节俭,减免税赋,百姓安居乐业,史称弘治中兴。武宗时期还爆发了南巡之争和寧王之亂。世宗即位后,引发大礼议之争,清除宦官和权臣势力后总揽朝纲,实现嘉靖中兴,并于屯门海战与西草湾之战中击退葡萄牙殖民侵略,任用胡宗宪和俞大猷等将领平定东南沿海的倭患。世宗驾崩后经过隆庆新政和嘉隆万大改革国力得到恢复,神宗前期任用张居正,推行万历新政,国家收入大增,商品经济空前繁荣、科学巨匠迭出、社会风尚呈现出活泼开放的新鲜气息,史称万历中兴。后经过万历三大征平定内忧外患,粉碎丰臣秀吉攻占朝鮮进而入明的計劃,然而因為国本之争,皇帝逐渐疏于朝政,史稱萬曆怠政,同时东林党争也带来了晚明的政治混乱。萬曆一朝成為明朝由盛轉衰的轉折期光宗继位不久因红丸案暴毙,熹宗继承大统改元天启,天启年间魏忠贤阉党祸乱朝纲,至明思宗即位後铲除阉党。然而因東林黨治國導致政治腐败以及连年天灾,导致国力衰退,最终爆发大规模民变。1644年,李自成所建立的大順军攻破北京,思宗自缢於煤山,明朝灭亡。隨後吴三桂倒戈相向,满清入主中原。明朝宗室立江南地区建立南明诸政权,被清朝統治者以「为君父报仇」为名各个歼灭,又击败各地农民军,直到1683年清朝攻占奉大明正朔的明郑台湾方止。 明代的核心領土囊括汉地,东北到外興安嶺及黑龍江流域,後縮為遼河流域;初年北達戈壁沙漠一帶,後改為今長城;西北至新疆哈密,後改為嘉峪關;西南临孟加拉湾,后折回约今云南境;曾經在今中国东北、新疆東部及西藏等地設有羈縻機構。不過,明朝是否實際統治了西藏國際上存在一定的爭議。明成祖時期曾短暫征服及統治安南,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明朝国土面积达到极盛,在东南亚设置旧港宣慰司等行政机构,加强对东南洋一带的管理。 明代商品经济繁荣,出现商业集镇,而手工业及文化艺术呈现世俗化趋势。根據《明实录》所载的人口峰值于成化十五年(1479年)达七千余万人,不过许多学者考虑到当时存在大量隐匿户口,故认为明朝人口峰值实际上逾亿,还有学者认为晚明人口峰值接近2亿。这一时期,其GDP总量所占的世界比列在中国古代史上也是最高的,1600年明朝GDP总量为960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9.2%,晚明中国人均GDP在600美元。 明朝政治中央废除丞相,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后来设置内阁;地方上由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掌权力,加强地方管理。仁宗、宣宗之后,文官治国的思想逐渐浓厚,行政权向内阁和六部转移。同时还设有都察院等监察机构,為加強對全國臣民的監視,明太祖設立特務機構錦衣衛,明成祖設立東廠,明憲宗再設西廠(後取消),明武宗又設內廠(後取消),合稱「廠衛」。但到了后期出现了皇帝怠政,宦官行使大權的陋習,但决策权始终集中在皇帝手里,不是全由皇帝独断独行。有许多事还必须经过经廷推、廷议、廷鞫的,同时还有能将原旨退还的给事中,另到了明代中晚期文官集團的集體意見足以與皇帝抗衡,在遇到事情決斷兩相僵持不下時,也容易產生一種類似於「憲法危機」的情況,因此「名義上他是天子,實際上他受制於廷臣。」。但明朝皇權受制於廷臣主要是基於道德上而非法理上,因為明朝當時風氣普遍注重名節,受儒家教育的皇帝往往要避免受到「昏君」之名。皇帝隨時可以任意動用皇權,例如明世宗「大禮議」事件最後以廷杖朝臣多人的方式結束。 有学者认为明代是继汉唐之后的黄金时期。清代張廷玉等修的官修《明史》评价明朝为「治隆唐宋」、「遠邁漢唐」。.
查看 觀塘和明朝
海灣
海灣是一片三面環陸的海洋。三面環海的海岬。海灣灣為大。在英語中,還可根據海灣的大小而分為gulf和地球科學.
查看 觀塘和海灣
海陸豐
海陸豐,在中國國內,今日是指廣東省汕尾市的別稱。中華人民共和國1988年建立下轄海豐縣、陸豐縣及陸河縣的汕尾地級市,所以海陸豐亦泛指汕尾市。 但在臺灣或海外,「海陸豐」的概念多是認同於自己祖籍是清朝廣東省惠州府的華人,而不太可能會是指祖籍汕尾市的華人,因為汕尾市是晚到1988年才成立的地級市,也才管轄了海豐縣、陸豐縣,但這兩縣在清朝,是隸屬於廣東省惠州府管轄,而臺灣與海外的華人,大多數都是清朝時往海外移民的華人後代,其代代相傳歷史記憶的「海陸豐」,仍是祖籍「惠州府」,而不會是指汕尾市。.
查看 觀塘和海陸豐
旺角
旺角(Mong Kok)是位於香港九龍油尖旺區北部的地區,是香港著名的旅遊和購物區之一。旺角新舊樓宇林立;舊住宅樓宇地鋪多為商店或餐廳。以彌敦道為界,購物中心集中在東面,而西面則以傳統民生活動為主。區內交通十分發達,有巴士及港鐵(東鐵綫、荃灣綫和觀塘綫)直達,更有專線小巴通宵行駛。假日時彌敦道及西洋菜南街一帶經常水洩不通。 旺角的人口密度極高,平均密度為每平方公里130,000人,現時其地積比率約4倍,新型摩天大廈、舊式唐樓、繁華街道與排檔縱橫交錯分佈,是世界一大都市景觀。.
查看 觀塘和旺角
曉光街
曉光街(英語:Hiu Kwong Street)是香港九龍觀塘區秀茂坪山坡上的一條街道,由西北方的協和街交界向東南方的山上延伸,至秀茂坪道交界為止,全長大約1.4公里。由於建築在山坡的邊緣,沿途只有零星的住宅大廈、學校和社區設施,縱使如此,曉光街是前往曉麗苑的必經之路,整條道路的來回方向也有公共交通工具使用,主要為秀茂坪居民提供服務。另有一條街道名為曉育徑由曉光街分支出來。.
查看 觀塘和曉光街
晒草灣
晒草灣(Sai Tso Wan),又名茜草灣,是香港九龍觀塘區茶果嶺及藍田之間的海灣,其附近一帶的山丘地區亦被稱為晒草灣。晒草灣的茜發道山路一帶經常有流浪狗出沒,特別在夜間,曾有多次追逐及意圖咬傷經過途人,嚴重影響一些經常使用茜發道往來藍田港鐵站D出口、匯景花園及麗港城的居民。 晒草灣不可以寫成「--草灣」,因為繁體字中都有「--」字,而且字意跟「--」不同,意解「全」、「都」的意思。晒草灣意思為「長滿草的海灣」。.
查看 觀塘和晒草灣
1亞太中心
1亞太中心(OPC,英文前稱One Pacific Centre)位於香港九龍觀塘觀塘道414號(apm旁),前身為是王氏港建大廈,2007年以3.46億港元更改土地用途,重建工程於2012年完成,樓高26層,基座設有商場,是香港一幢新建的甲級寫字樓。.
查看 觀塘和1亞太中心
另见
新九龍
- 九龍仔
- 九龍四山
- 九龍城
- 九龍塘
- 九龍寨城
- 九龍灣
- 五桂山 (香港)
- 佐敦谷
- 又一村
- 啟德發展計劃
- 四順
- 大老山隧道
- 展拓香港界址專條
- 慈雲山
- 慈雲山 (山峰)
- 斧山
- 新九龍
- 李鄭屋
- 樂富
- 橫頭磡
- 油塘
- 深水埗
- 深水埗區
- 牛池灣
- 牛頭角
- 界限街
- 石硤尾
- 秀茂坪
- 筆架山 (香港)
- 茶果嶺
- 荔枝角
- 藍田 (香港)
- 蘇屋
- 西九龍走廊
- 觀塘
- 觀塘區
- 觀塘海濱花園
- 鑽石山
- 長沙灣
- 飛鵝山
- 鯉魚門
- 鴉巢山
- 麗港城
- 黃大仙 (香港地方)
香港新市鎮
亦称为 觀塘市中心,觀塘衛星市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