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201 关系: 厚德邨,健明邨,博康邨,十年建屋計劃,千克,南山邨,南昌邨,大坑西邨,大坑東邨,大元邨,大窩口邨,大興邨,天逸邨,天耀邨,天恩邨,天恒邨,天悅邨,太和邨,太陽能光伏板,安達邨,安達臣道,安泰邨,寶田邨,寶林邨,富山邨,富亨邨,富善邨,富泰邨,富昌邨,尚德邨,小西灣邨,將軍澳,山景邨,居者有其屋計劃,峰華邨,工字型大廈,工黨,差餉,上葵涌,上李屋邨,中轉房屋,下葵涌,九華徑,平山,平等機會委員會,平田邨,幸福邨,康和型大廈,康東邨,廣福,... 扩展索引 (151 更多) »
厚德邨
厚德邨(Hau Tak Estate),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新界將軍澳坑口填海區,有六座樓宇,約於1990年開始興建,在1993年開始入伙,由中國海外物業服務有限公司負責屋邨管理。 頌明苑(Chung Ming Court)和裕明苑(Yu Ming Court),是居者有其屋屋苑,位於厚德邨發展計劃內,共有七座樓宇,在1993年及1994年落成。.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厚德邨
健明邨
健明邨(Kin Ming Estate)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新界將軍澳調景嶺填海區域,並於2003年入伙,由雅居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負責屋邨管理。商場及停車場部份則由領展負責管理。該屋苑原本是居者有其屋,並定名為健明苑,但政府宣告停售居屋後,房委會於2002年將它改為公屋出租,改稱為健明邨,屋邨內的嶺光街及勤學里總由健明邨負責管理,所以車輛出入都受到限制。.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健明邨
博康邨
博康邨(Pok Hong Estate)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新界沙田區沙田圍西南的作壆坑(「壆」字讀作「博」),但已列入擴展市區配屋區內,佔地9.6公頃,共有8座大廈,於1982年至1985年10月間分三期落成,人口約22,000人。博康邨是租者置其屋計劃的屋邨之一。.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博康邨
十年建屋計劃
十年建屋計劃是香港於1972年提出的一項公共房屋計劃,為當時香港總督麥理浩的推出的一項重要政策。 十年建屋計劃的目的,是要在1973年至1982年的十年期間,為180萬香港居民提供設備齊全、有合理居住環境的公共房屋單位。這項計劃改變過去香港政府對公共房屋只追求數量的態度,開始注意公共房屋的質素,例如設施及居住環境。計劃亦配合新界的新市鎮的發展,包括荃灣、沙田及屯門三地,減輕因港九市區人口過份擠迫而形成的社會不安定。 1982年,由於實際建屋量仍距離目標甚遠,香港政府決定將計劃順延5年至1987年。這個計劃完結後,共建成可供150萬人居住的單位,仍較最初目標少30萬人。香港政府於同年推出長遠房屋策略取代十年建屋計劃。.
千克
--( → ,,單位符号kg),又称--,国际单位制中質量的基本單位。在国际单位制的七个基本单位中,千克是唯一一個带有词头的基本單位。 目前,千克是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中唯一仍使用实物进行定义的单位,即被定义为国际千克原器的质量。2011年国际度量衡大会(CGPM)会议原则性同意以普朗克常数重新定义千克,并计划于2018年会议上做出最终决定。.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千克
南山邨
南山邨(英語:Nam Shan Estate)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石硤尾和又一村之間,又稱大坑東,在香港城市大學、石硤尾公園、大坑東邨及大坑西邨附近。.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南山邨
南昌邨
南昌邨(Nam Cheong Estate)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九龍深水埗西近西九龍填海區,因鄰近南昌街而得名。約於1986年7月開始興建,於1989年9月開始入伙,現已成立業主立案法團。.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南昌邨
大坑西邨
大坑西邨,為大坑西新邨的正式名稱,為位於香港九龍深水埗區石硤尾石硤尾邨及大坑東邨之間的租住屋邨,共有8座樓宇,除了民泰樓於1981年入伙外,其餘7座均於1965年落成。大坑西邨與一般香港公共屋邨有別,於屬「私人屋邨」,並非由香港房屋委員會或者香港房屋協會興建及管理,而是由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興建及管理。.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大坑西邨
大坑東邨
大坑東邨(英語:Tai Hang Tung Estate)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深水埗區東面近九龍塘,於1955年開始入伙,於1979年開始重建,新建樓宇於分別於1983年、1986年及2002年入伙,現由領先管理有限公司負責屋邨管理。 大坑東邨位於南山邨的南面,以及大坑西邨的東面,大坑東道是其主要的街道。.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大坑東邨
大元邨
大元邨 (Tai Yuen Estate)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新界東大埔中部的大埔海填海區,於1980年落成。現由雅居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負責屋邨管理。大元邨是大埔新市鎮開始發展後,首條落成的公共屋邨,而「元」字有開始之意(開元),故以此命名,跟元朝沒有關係,亦有認為是因當年屋邨首批入住者為元洲仔一帶之遷入之艇戶、寮屋居民而得名,該邨民選區議員是民建聯的區議員鄭俊平。 汀雅苑 (Ting Nga Court)是大元邨內的一個居者有其屋屋苑,共有三座舊十字型樓宇,在1981年落成,是香港最早落成的居屋屋苑之一,也是大埔新市鎮開始發展後,首個落成的居屋屋苑。跟一般居屋不同,汀雅苑所有單位均不用補地價,而且一律都可以在公開市場自由轉讓。.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大元邨
大窩口邨
是香港的公共屋邨,位於新界葵青區中葵涌大窩口,於1961年入伙,是新界第一個徙置區,也是在所有葵青區的公共屋邨之中,是最接近荃灣區的屋邨,於1970年代開始重建,新建樓宇於分別於1979年至1993年入伙,現由香港房屋委員會負責管理屋邨。 是居者有其屋屋苑,屬於大窩口邨重建第五期項目,項目還包括大窩口體育館,共有兩座樓宇,在1993年落成。 原是居者有其屋屋苑,位於石頭街,原址為第20座徙置大廈,共有兩座樓宇,屬於大窩口邨重建第六期項目,後來因為政府決定停售居屋,於2004年改為紀律部隊宿舍。.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大窩口邨
大興邨
大興邨(Tai Hing Estate)是香港的公共屋邨,位於香港新界屯門中部,是屯門新市鎮第二個落成的公共屋邨,於1977至1980年間入伙,由房屋署直接管理。屋邨原址是農地,當時位於青山灣的海邊。.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大興邨
天逸邨
天逸邨(Tin Yat Estate)是香港房屋委員會轄下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香港元朗區天水圍新市鎮北部,由「宜居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負責屋邨管理。.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天逸邨
天耀邨
天耀邨(英文:Tin Yiu Estate)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新界元朗區天水圍新市鎮南部,於1992年4月至1993年初分階段入--,為天水圍新市鎮的第一個公共屋邨,現由雅居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負責屋邨管理。 天祐苑(英文:Tin Yau Court)是位於天耀邨內的一個居者有其屋屋苑,並有全港首三座建成的和諧式樓宇,於1992年落成,首次推出時售價為294,200 - 594,100港元。.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天耀邨
天恩邨
天恩邨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元朗區天水圍新市鎮北部,由房屋署總建築師(2)及何顯毅建築師事務所設計,並由香港房屋委員會負責屋邨管理。.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天恩邨
天恒邨
天恒邨是香港一個屋邨,位於新界元朗區天水圍新市鎮北部,於2001年落成入伙,共有14座大廈,由香港房屋委員會負責屋邨管理。.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天恒邨
天悅邨
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元朗區天水圍新市鎮北部,由房屋署總建築師(1)負責設計,並由香港房屋委員會負責屋邨管理。.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天悅邨
太和邨
太和邨(Tai Wo Estate)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香港新界大埔新市鎮中的太和,是大埔其中一個建於實地而非填海地的公共屋邨,在1989年入--。其後於2000年在租者置其屋計劃(第三期)把單位出售給所屬租戶,現已成立業主立案法團。.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太和邨
太陽能光伏板
#重定向 太阳能电池.
安達邨
安達邨(On Tat Estate)是香港房屋委員會轄下的一個公共屋邨,坐落於香港九龍大上托安翠街3號,屬安達臣道發展計劃的一部分。 安達邨由房屋署總建築師(3)負責設計,全邨共有11座樓高28至45層不等的住宅大樓,提供9,356個單位,最多可供23,387人入住,已於2015年8月至2016年9月分階段竣工。工程時名稱為「安達臣道公屋發展項目地盤D」及「安達臣道公屋發展項目地盤E 第一及第二期」。地盤D由新昌營造廠有限公司承建,地盤E則由有利建築有限公司承建。發展項目設有一座樓高兩層連停車場平台建築的商場,名為「安達商場」,並設有幼稚園(地下高層)及長者鄰舍中心(平台一樓)。 安達邨於興建時,加設安翠街及安秀道,提供了與秀茂坪和安泰邨的連接,並設兩條附電梯塔的行人通道分別連接寶達邨及秀茂坪邨,當中後者於安秀道一端為行人隧道,其餘路段皆為行人天橋。.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安達邨
安達臣道
安達臣道(舊譯晏打臣道;Anderson Road)是香港東部的一條道路,座落於大上托新界及九龍交界線上面,亦是觀塘區與西貢區的分界線。 安達臣道由茶寮坳對上、清水灣道與新清水灣道交接之處開始,向東南伸延至蕉欄樹,然後於秀茂坪對上位置向東走,最後於馬游塘連接寶琳路。整條道路建於大上托安達臣道石礦場西南面山腰。2014年3月,安達臣道被分成兩段,北端連接清水灣道及安達臣道9號,南端則由安達臣道9號後面開始,以寶琳路作終點。分成兩段後,北端的安達臣道為一條掘頭路,南端的安達臣道連接新開發的安秀道,作為來往清水灣及秀茂坪的通道。2016年1月,北端的掘頭路正式封閉。.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安達臣道
安泰邨
安泰邨(On Tai Estate)是香港房屋委員會轄下的一個興建中的公共屋邨,坐落於香港九龍觀塘區大上托安秀道20號,屬安達臣道發展計劃的一部分。 安泰邨由房屋署總建築師(3)負責總體設計及周古梁建築師事務所負責詳細設計,全邨共有11座樓高27至35層的住宅樓宇,提供8,561個單位,最多可供25,097人入住。工程時名稱為「安達臣道公屋發展項目地盤A」、「安達臣道公屋發展項目地盤B」及「安達臣道公屋發展項目地盤C 第一期」 。 發展項目將設有一座樓高兩層連停車場平台建築的商場,名為「安泰商場」,內設街市、食肆、商舖、停車場及幼稚園,為居民提供日常所需。屋邨更建設完善的有蓋行人通道,方便居民來往出入。 安泰邨於興建時,加設安茵街和安秀道,提供了與茶寮坳和安達邨的連接,並設兩條行人天橋連接順安邨及順天邨。 安泰邨的綠化率達三成以上,提供多類型休憩用地和休閒設施,包括兒童遊樂設施、球場等。園林設計包括地質文化徑、社區園圃、休憩草坪、觀景台等。平台花園設有地質文化展覽場地和展板,向居民介紹前安達臣石礦場的歷史和香港的地質。 為減低公路噪音對居民的影響,安秀道巴士站旁的位置裝上隔音屏障,部分住宅大樓外牆更設有垂直隔聲牆,阻隔行車噪音。以上設計參照環評顧問微氣候研究,而安泰邨整體的布局和設計、日照和空氣流通方面的表現,皆令人滿意。 住宅大樓的外牆色調以清新簡單的顏色配搭,以襯托邨內的綠化環境和設計。住宅樓翼分別選用綠色和橙色為主色,方便居民分辨方向。 安泰邨於2017年6月29日起至2018年年中分階段入伙。.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安泰邨
寶田邨
寶田邨(Po Tin Estate),原為寶田中轉房屋(Po Tin Interim Housing),是香港房屋委員會轄下公共屋邨之一,位於新界屯門新市鎮西北部,鳴琴路99號,毗鄰良景邨及田景邨。全邨共有9座樓宇,合共8,736個單位,於2000年6月開始入伙。,受清拆臨時房屋區、寮屋區及平房區影響的居民的安置安排小組委員會,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2000年12月。 屋邨由其士集團承建。 現由翔俊有限公司負責管理。 「寶田」一名來自其北面的寶塘下和南面的田景邨;部份土地原為興田臨時房屋區。.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寶田邨
寶林邨
寶林邨(英文:Po Lam Estate)為香港公共屋邨之一,位於新界將軍澳寶琳填海區域,為香港房屋委員會旗下。2003年4月,於租者置其屋計劃第六期甲將寶林邨內部份單位出售予租戶,現由業主立案法團管理屋邨事務。 英明苑(英文:Ying Ming Court)及欣明苑(英文:Yan Ming Court)是寶林邨旁邊的居者有其屋屋苑,分別在1989年及1990年落成,各5座樓宇。.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寶林邨
富山邨
富山邨(Fu Shan Estate)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九龍黃大仙區斧山,名稱從「斧山」雅化而來。該邨項目編號為UR02,採用前屋宇建設委員會標準規格設計,位置近於蒲崗村道鑽石山火葬場。在富信樓近嘉德麗幼稚園有一條有蓋行人天橋連接富山邨及瓊山苑。藝人陳小春在發跡前與家人住在屋邨的富仁樓。.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富山邨
富亨邨
富亨邨(英文:Fu Heng Estate)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新界大埔新市鎮北部,於1990年入伙,其後於2000年在租者置其屋計劃(第3期)把住宅單位出售給所屬租戶,現已成立業主立案法團。富亨邨設有全港最短路程的巴士路線九龍巴士71B線,來往一馬路(汀角路)之隔的大埔中心,如步行則需時8-10分鐘。 頌雅苑(英文:Chung Nga Court)是香港房屋委員會的居者有其屋計劃屋苑之一,位於新界大埔新市鎮北部頌雅路,毗鄰富亨邨。此屋苑原先是富亨邨其中三幢未命名樓宇,後改作居屋,並於1992年居者有其屋計劃第11期丙中首次發售。頌雅苑分別有一座Y3型及兩座Y4型大廈,三座大廈分別以「真」、「善」及「美」來命名。頌雅苑的3座樓宇由南至北直線排列,東面緊鄰富亨邨,西面則隔著頌雅路與南坑村及鐵尾仔村相鄰。.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富亨邨
富善邨
富善邨(英文:Fu Shin Estate)是香港公共屋邨,位於新界大埔新市鎮東部的大埔海填海區,約於1985年落成入伙,鄰近新興花園。2005年,富善邨為租者置其屋計劃第六期(乙)中,其中一個出售的屋邨。 明雅苑(英文:Ming Nga Court)是香港房屋委員會的居者有其屋計劃屋苑之一,位於新界大埔新市鎮。 怡雅苑(英文:Yee Nga Court)是香港房屋委員會的居者有其屋計劃屋苑之一,位於新界大埔新市鎮。.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富善邨
富泰邨
富泰邨(Fu Tai Estate)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新界屯門東北近虎地,毗鄰嶺南大學。屋邨於1998年開始興建,並在2000年11月入伙,現由「宜居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負責屋邨管理。.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富泰邨
富昌邨
富昌邨(英文:Fu Cheong Estate)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它位於九龍深水埗西近西九龍填海區,於1999年開始興建,2001年入伙,第1期是由周古梁築師事務所有限公司設計,而第3期及商場由利安建築師事務所有限公司設計,是由香港房屋委員會所管理。.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富昌邨
尚德邨
尚德邨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新界將軍澳市中心,鄰近港鐵將軍澳站,於1998年開始入伙,2008年9月起由新昌管理服務有限公司負責屋邨管理。 廣明苑、寶明苑和唐明苑均是居者有其屋屋苑,位於尚德邨附近,分別有七座、兩座及三座樓宇,在1998年至1999年落成。為香港第二個超過40層高的公共屋邨(首個為興民邨),其中尚禮、尚智、尚信及尚明樓均高達42層。.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尚德邨
小西灣邨
小西灣邨(Siu Sai Wan Estate)是香港公共屋邨,項目編號為HK05,位於香港島東區小西灣,前身是英軍情報中心及大坪村。全邨分三期興建,共有12座住宅大廈及6163個單位,為港島區最大及單位數目最多的公共屋邨。小西灣邨亦是港島區唯一一個設有相連長型大廈及港島區首個設有和諧式大廈的公共屋邨,而第三期的瑞隆樓更是香港首兩幢裝有甲級保安系統(大閘)的公屋大廈之一。現由創毅物業服務顧問有限公司負責屋邨管理。.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小西灣邨
將軍澳
將軍澳(Junk Bay或Tseung Kwan O,Junk Bay又譯為「帆船灣」)是香港海灣,位於新界西貢區西南部;沿岸土地亦稱為「將軍澳」,位於九龍半島以東。南部為調景嶺、西南部為鯉魚門、東部則為向東南伸延的清水灣半島。將軍澳本來為陆上人煙稀少,以水上人为主的小渔村,但現已發展為香港新市鎮之一。.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將軍澳
山景邨
山景邨(英語:Shan King Estate)是香港屯門的第八個公共屋邨,位於香港新界屯門新市鎮西部、青山東麓,於1983年入伙,由香港房屋委員會負責屋邨管理。山景邨是香港最後一批出售公屋之一,目前房委會仍擁有超過64%業權,包括5,504個出租住宅單位及132個非住宅單位,並委聘昇捷控股有限公司處理租戶事宜。.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山景邨
居者有其屋計劃
居者有其屋計劃(Home Ownership Scheme;簡稱居屋計劃或HOS)是香港的資助出售房屋計劃之一,是由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興建房屋,並以低於市值的價格,並扣除地價(1982年第三期乙起)售予低收入市民;計劃內興建的房屋通稱居屋。.
峰華邨
-- 峰華邨(Fung Wah Estate)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香港島東區柴灣西南部的山谷中,背向大潭郊野公園,倚山而建,並建有高架道路峰霞道連接鄰近的興華(二)邨及翡翠道,此路成為了峰華邨及景翠苑唯一通往外界之道路。全邨建有2幢36層高的Y4型公屋大廈,於1991年入伙。.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峰華邨
工字型大廈
工字型大廈(H block),又稱H型大廈,是香港公共房屋大廈的一種,於1970年代末期開始興建,主要用作出租公屋用途。.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工字型大廈
工黨
工黨是與勞工運動有聯係的政黨,一般政治立場屬於社会民主党。工黨一般起源于勞工運動,并会于勞工運動和工會组织保持一定的密切联系。 在英联邦及歐洲国家,由於工黨是勞工運動的政治組織,工會組織對工黨有特別大的影響力,不少工會成員也同時為工黨的成員,工會對工人政黨有重要影響,例如工會可以作爲團體黨員在工黨代表大會上有特殊的表決權(佔一定比例),但近年不少國家的工黨與工會組織保持距離,以爭取中產階級及溫和中間選民支持。.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工黨
差餉
差餉(早期曾稱警捐)是一種源於英國的香港稅款項目,主要是按徵稅地的房產價值或租值抽取一個比例的款項作為政府收入一部分。現代,是香港政府向香港境內房地產業主徵收的一種間接稅。除差餉外,部份香港物業須另外向政府繳納地租。.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差餉
上葵涌
上葵涌(Sheung Kwai Chung,亦作Upper Kwai Chung)為香港新界的一部份,位處葵涌北部,城門郊野公園以南及金山郊野公園以西。值得留意的是,和宜合道以西部分歸荃灣區,而非葵青區。 上葵涌是一個集合舊式工廠大廈、唐樓和公共屋邨的社區,還有幾個平房區,包括上葵涌村、打磚坪村和大白田村,均位於西面;梨木樹邨則位於西北面,屬荃灣區;東面為石蔭邨及安蔭邨,屬葵青區。.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上葵涌
上李屋邨
上李屋邨(英語:Upper Lee Uk Estate)是香港房屋協會公共屋邨,是香港首個發展的公共屋邨,建立時間比起由香港政府建築的石硤尾徙置區(石硤尾邨)還要早,屋邨位於九龍深水埗區東北部的東沙島街,由T.S.C.Feltham 建築師設計。於1952年落成;當年上李屋邨僅售一千四百七十五元,無力繳付巨款者,可已每月租金港幣三十五元,供七年後,單位為其所有工商晚報, 1952-09-11 第4頁。當時政府以市值三份一的地價撥交房協,並提供了四十年低息貸款。房協於1990年將上李屋邨清拆,原址重建成樂年花園。 上李屋邨總共有五座大廈,每個單位都設有獨立廁所和廚房,其中A、B、C、D座於1952年落成,而E座則於1958年落成,合共提供360個單位。E座是房協為試驗興建工人住宅而興建。.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上李屋邨
中轉房屋
中轉房屋是香港一種特殊公共房屋,為未符合入住正常公共屋邨資格的寮屋清拆戶,和受清拆、天災或其他原因影響的人士提供臨時居所,於1990年代中期起逐漸取代臨時房屋區的角色。受影響人士會先被安排入住臨時收容中心,以等候審核是否合乎中轉房屋的資格http://www.housingauthority.gov.hk/tc/public-housing/meeting-special-needs/temporary-accommodation-in-transit-centre/ 房屋署 - 入住臨時收容中心,2015年閱。這尤其適用於清拆影響居於私人住宅樓宇的情況。.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中轉房屋
下葵涌
下葵涌(Ha Kwai Chung,亦作Lower Kwai Chung),為於香港新界葵涌南部,與中葵涌的葵芳一部分合稱「南葵涌」,地區行政上屬於葵青區,位置包括醉酒灣及荔景一帶,西面為葵青貨櫃碼頭東翼(西翼則位於青衣島西南面),東北面及西北面為工業區,而東面及正北面則為住宅區。 下葵涌的北面界線比較模糊,有指葵芳邨及其西面一帶住宅屬下葵涌,但毗鄰葵芳邨的大連排及中葵涌公園卻被個別政府機構認為位於中葵涌,然而根據政府官方地圖,中葵涌公園明顯位於下葵涌。 下葵涌東南面以呈祥道作為九龍及新界的分界,但地區行政上清麗苑並不屬於葵青區,而是屬於深水埗區。.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下葵涌
九華徑
九華徑(Kau Wa Keng,亦作Kau Wah Keng或Kau Wa Kang)為香港新界葵青區的一個地方,原名為狗爬徑(Kau Pa Keng,亦作Kau Pa Kang),因舊時山路極爲陡斜,村民及野狗上山時都似爬行模樣而得名,後來因名稱不雅而改作「九華徑」。 九華徑位於下葵涌東南面,範圍包括九華徑村、九華徑新村、九華徑長坑村、南面的荔灣花園和華豐園以及位於荔園舊址的住宅華荔邨和荔欣苑。十八區區域劃分上九華徑隸屬葵青區,但清麗苑及盈暉臺則屬於深水埗區。 據報載,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在出生時,曾在九華徑村居住(其母秦厚修女士則在荔園售票);與此同時,不少左派文化人士,包括國畫大師黃永玉、作家端木蕻良及妻子蕭紅、樓適夷、詩人臧克家等等三十多人在香港避難時,也住在九華徑村。藝人曾華倩也出生在九華徑村。.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九華徑
平山
平山可以指:.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平山
平等機會委員會
平等機會委員會(簡稱平機會;英文:Equal Opportunities Commission,縮寫:EOC)是香港的獨立法定機構,於1996年(即:國際婦女年完結後)成立,負責執行《性別歧視條例》、《殘疾歧視條例》、《家庭崗位歧視條例》及《種族歧視條例》,消除基於性別、婚姻狀況、懷孕、殘疾、情緒病、家庭崗位及種族而產生的歧視,以及性騷擾及基於殘疾與種族的騷擾及中傷行為,促進男女之間、傷健之間、不同種族人士、以及有否家庭崗位人士之間的平等機會。此外,平等機會委員會亦負責調查及調解投訴個案、推行教育及推廣工作、檢討法例和發出實務守則及指引。.
平田邨
平田邨(Ping Tin Estate)位於香港觀塘藍田安田街,是香港房屋委員會轄下的公共屋邨之一。.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平田邨
幸福邨
幸福邨(Fortune Estate)是香港少有採用意譯法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九龍深水埗區長沙灣,項目編號為KL74NR,約於2001年落成入伙,現由佳富物業服務有限公司負責屋邨管理。 幸俊苑是居者有其屋屋苑,在幸福邨旁邊,共有兩座樓宇,在2001年落成。幸福邨及幸俊苑均由房屋署總建築師(3)負責設計。.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幸福邨
康和型大廈
康和型大廈是香港居者有其屋屋苑、公共租住房屋及小部分政府宿舍之一,於1999年至2005年間落成的居者有其屋屋苑及小部分公共屋邨樓宇之一。.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康和型大廈
康東邨
康東邨(Hong Tung Estate)是香港其中一個公共屋邨,位於香港島東區西灣河鯉景道56號,前身為東區走廊北面的填海地,鄰近鯉景灣及太古城翠湖台,於1998年落成。屋邨由關善明建築師事務所有限公司按房屋署的標準規格設計。並由創毅物業服務顧問有限公司負責屋邨管理。.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康東邨
廣福
廣福 (英文:Kwong Fuk)是位於香港新界大埔新市鎮東部的地方,名稱源於區內的廣福邨。區內有一個公共屋邨—廣福邨和一個居屋屋苑—宏福苑。 1960年代之前廣福的位置不是陸地,而是大埔海的岸邊,當時是停泊漁船的地方。到1980年代進行填海工程,將整條海岸線由大埔舊墟向右推至廣福邨的位置,和之前本來是孤島的元洲仔連接,形成現今廣福邨和宏福苑的用地。.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廣福
廣田邨
廣田邨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九龍觀塘區藍田碧雲道160-172號,於1992年落成入伙。 康栢苑及康瑞苑均是居者有其屋屋苑,在廣田邨旁邊,分別在1993年及1999年落成,有七座及一座樓宇。.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廣田邨
廣源邨
廣源邨(英語:Kwong Yuen Estate)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項目編號為ST12,但已列入擴展市區配屋區內,位於新界沙田區城河東小瀝源小瀝源路68號,由房屋署總建築師設計,全邨連同廣林苑,康林苑及政府宿舍,共佔地12.5公頃,分四期發展,並提供4448個出租單位及2886個居屋單位,可容納33600人居住。廣林苑及康林苑是區內的居者有其屋屋苑,各有三座樓宇,廣源紀律部隊宿舍在康林苑旁邊,當中怡景閣為入境事務處宿舍、而海泓閣則為海關宿舍,此宿舍為居屋的新十字型設計,外立面與康林苑相同,此兩幢宿舍由香港政府委托香港房屋委員會代為興建,建成後交由有關部門把宿舍分派給合資格員工,政府產業署則負責出租及管理。以上各屋苑樓宇均在1989年至1990年落成。 由於廣源邨的所在地並非填海得出,所以與沙田區其他的屋邨不同,是依山而建的。廣源邨共分三期興建,第一期的範圍包括廣楊樓及廣榕樓及附近一帶;第二期包括廣棉樓、廣柏樓及附近一帶;第三期包括廣松樓、廣橡樓及附近一帶。其中第一、二期地勢較低,而第三期則位於地勢較高的地方。 廣源邨屬於第四期租者置其屋計劃,單位於2001年4月2日開始出售,現已有約75%住客購買單位成為業主。 廣源商場獲得1992年香港建築師學會優異獎。 在區議會選舉,廣源邨自組成廣源選區,而廣林苑及康林苑則合組成廣康選區;而現時代表廣源區的區議員是新民黨/公民力量的陳敏娟。.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廣源邨
廉租屋邨
廉租屋邨是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興建的公共房屋,共有十個,由1958年至1975年期間落成。.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廉租屋邨
佐敦谷
佐敦谷(Jordan Valley)位於香港九龍觀塘區西北部,前為佐敦谷公共房屋區(現已清拆,改建為佐敦谷遊樂場及佐敦谷游泳池等休憩設施)。 顧名思義,佐敦谷是一處山谷地帶,其東面和西面分別為沈雲山(水塘山)及平山(機場山)。北部有山上的茶寮坳順利公共房屋區,面向飛鵝山;南面是牛頭角住宅區。常被人誤以為是牛頭角、九龍灣、平山、四順甚至牛池灣的一部分,這些地方實為截然不同的地貌,不可混為一談。.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佐敦谷
彩福邨
彩福邨(Choi Fook Estate),是香港房屋委員會轄下一個公共屋邨,位於香港九龍觀塘區平山,由房屋署總建築師(3)設計,由房屋署負責租約管理,並由翔俊有限公司提供外判物業管理服務。第1期的樓宇包括了彩喜樓、彩樂樓、彩善樓3座樓宇,已於2010年7月30日正式開始入伙;而第2期的彩歡樓亦於2011年7月入伙。全邨現有4座樓高37至42層的住宅樓宇,未計即將建築的彩福邨第三期,彩福邨現提供3446個單位供8600人居住。 彩福邨前身是石礦場,所以設計主題是跟礦場歷史有關的,例如在電梯塔上有「石山重重見綠蔭,彩雲片片現藍天」的對聯,點出石山與環保建築的關係。政府近年推廣環保,在彩福邨使用環保元素,如在邨內設有太陽能發電燈(9枝)、風力發電燈(1枝)、並採用綠色樓身、自然通風、採光等環保設計,也在邨內種植大量樹木,配合環境綠化。樓宇每層的指示牌運用了大量不同植物圖片來裝飾,配合每伙各有不同植物圖片的門牌,每個標準層有超過20多種不同款式,再襯上延伸及轉角的線條以打破從前公屋走廊又長又沉悶的感覺。.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彩福邨
彩霞邨
彩霞邨(Choi Ha Estate)是香港九龍觀塘區的公共屋邨,位於佐敦谷,由房屋委員會及房屋署發展。屋邨的具體位置在瑪利諾中學的對面,鄰近淘大花園,於1982年開始設計興建,於1989年至1990年落成入伙。 彩霞邨原址為一個石礦場,後來被納入公共房屋興建範圍,容納毗鄰佐敦谷邨清拆計劃的居民。由於當時附近有一條叫做彩霞道的道路,所以建成公共屋邨後亦以該條街道作為屋邨的名字。及後因應長遠房屋政策,房委會將彩霞邨納入租者置其屋計劃,並於該計劃的第三期,2000年開始發售。.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彩霞邨
彩雲邨
彩雲邨(Choi Wan Estate)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項目編號為KL01,位於黃大仙區牛池灣,在飛鵝山山腳,為香港房屋委員會於1970年代興建的大型出租公共房屋屋邨,彩雲邨於1978-1981年間,分階段落成。 而位於彩雲邨上方的彩輝邨於1995年落成,另外房屋署在90年代於彩雲邨球場上的騰空地盤加建了居屋彩峰苑及在邨內加設了一系列方便居民的設施(如:天橋、升降機及涼亭等)並於1997年落成。.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彩雲邨
彩虹邨
彩虹邨(英語:Choi Hung Estate)是香港最早期興建之公共屋邨之一,位於九龍黃大仙區牛池灣,大廈外牆均為彩虹色。 彩虹邨由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發展,由巴馬丹拿建築及工程師有限公司設計。因為設計獨特,彩虹邨榮獲了香港首個建築獎項---1965年香港建築師學會銀牌獎。現時由香港房屋委員會管理。.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彩虹邨
作壆坑
作壆坑是香港新界沙田區一個地方,位於沙田圍西南的坳背山山坡地帶,以及其西北面的填海地。.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作壆坑
德田邨
德田邨()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九龍觀塘區藍田區,分別於1991年及2001年落成入伙,其後在租者置其屋計劃把單位出售給所屬租戶,現已成立業主立案法團。 康盈苑(Hong Ying Court)及康雅苑(Hong Nga Court)均是居者有其屋屋苑,在德田邨旁邊,分別在1991年及1993年落成,有一座及三座樓宇,康雅苑杏雅閣電梯大堂於2014年5月5日發生警員槍殺市民案 !! 樓宇類型 !! 落成年份 |- | 康盈苑 | rowspan.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德田邨
徑口
徑口是香港沙田區議會下轄的選區,代號R16,成立於1994年,現任區議員為民主黨成員吳錦雄。.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徑口
徙置區
徙置區(Squatter Area)是香港第一代的出租公共房屋,於1954年至1975年間興建,主要分佈於較早開發的衛星城市和新市鎮(包括觀塘、葵涌、荃灣、屯門和元朗等),由徙置事務處管理。1973年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成立後與其他政府出租房屋統稱「公共屋邨」:徙置區稱為「乙類屋邨」、屋建會廉租屋邨及政府廉租屋則稱為「甲類屋邨」。現時,第一至六型大廈絕大部份已拆卸或重建,而第七型大廈亦已有部分開始重建。.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徙置區
徙置事務處
徙置事務處 (The Resettlement Department) 是已被取消的香港政府部門,於1954年成立,負責管理因1953年石硤尾大火而興建的徙置區。該處第一個管理的徙置區是香港第一個公共房屋-石硤尾徙置區(今石硤尾邨)。1973年,香港房屋委員會成立,同時徙置事務處和市政事務署轄下的屋宇建設科合併為房屋署,專責管理香港政府所有出租公共房屋(公共屋邨)至今。 雙十暴動事件是徙置事務處職員與居民爭執引起。.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徙置事務處
土地
土地可以指:.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土地
利東邨
利東邨(Lei Tung Estate)是香港公共屋邨,位於香港南區鴨脷洲東部玉桂山(島上居民多將之簡稱為「東邨」,而將鴨脷洲邨返稱為「西邨」)。於1987至1988年分期入伙,其後於2004年6月在租者置其屋計劃(第六期甲)把單位出售給所屬租戶,現已成立業主立案法團,自2006年起由康業服務有限公司負責屋邨管理。現任區議員為民主黨羅健熙及區諾軒。 利東邨是鴨脷洲島上第二個公營房屋發展計劃,建於陡峭山坡之上,佔地15.02公頃,提供約7500伙租住公屋單位,能容納約29000人及1960伙出售居屋單位,能容納約7000人。.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利東邨
善明邨
善明邨(Shin Ming Estate)是香港房屋委員會轄下的公共屋邨,由房屋署總建築師(3)設計,位於新界西貢區將軍澳調景嶺的翠嶺里和彩明街2號之間,此邨由兩幢主樓及1幢附翼大廈組成,分別命名為善智樓和善禮樓,邨內兩座樓宇主要色系是啡色、黃色配綠色,與毗鄰的港鐵調景嶺站上蓋的私人屋苑配合,而每層走廊的牆壁以斜紋設計,為平凡而狹長的走廊添上了動感。此邨鄰近明愛白英奇專業學校及明愛專上學院,距離港鐵調景嶺站只有5分鐘的步行路程,交通方便。善明邨於2010年12月竣工,2011年4月起辦理入伙手續。.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善明邨
和諧式大廈
和諧式大廈(Harmony Block)是香港公共房屋大廈的一種重要的設計,於1987年開始起草,1989年正式發表,為1992年至2010年間所落成的公共屋邨樓宇及居者有其屋計劃樓宇中,所廣泛採用。.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和諧式大廈
啟德機場
啟德機場(1925年1月24日—1998年7月6日)是香港一座已停用的民用機場,位於九龍九龍城區。於1962年至關閉期間正式名稱為香港國際機場、香港啟德國際機場。1998年赤鱲角機場落成後,啟德機場同時關閉,並承接後者的「香港國際機場」名稱。 啟德機場運作時為全球最繁忙的國際機場之一,客運量全球第三,貨運量全球第一。然而,極為繁忙的啟德機場座坐落於香港市區,只有一條跑道,而且周圍均屬於高密度樓房,空域狹小,在安全及需求考慮下,香港政府於1989年選址大嶼山西北面的赤鱲角填海興建新機場。新機場工程歷時8年,於1998年7月啟用,同時啟德機場完成其歷史任務,正式關閉。啟德機場運作時曾經有「全球十大危險機場」的稱號。經過多年的研究及討論,香港政府在啟德機場的原址推出《啟德發展計劃》。.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啟德機場
啟田邨
啟田邨(Kai Tin Estate)位於香港觀塘藍田德田街2、6及8號,是香港房屋委員會轄下的公共屋邨之一,包括三座和諧一型樓宇,屬於藍田重建計劃的一部分。.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啟田邨
啟業邨
啟業邨(英語:Kai Yip Estate)是香港九龍觀塘區的公共屋邨,位於九龍灣麗晶花園對面,地址為啟業道18號,由房屋委員會及房屋署發展。 啟泰苑(英語:Kai Tai Court)是香港的一個居者有其屋屋苑,鄰近啟業邨,地址為啟業道28號,於1983年入伙,共有4座樓宇。.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啟業邨
啟晴邨
啟晴邨(Kai Ching Estate)是香港房屋委員會轄下的一座公共屋邨,位於九龍九龍城啟德沐虹街12號,位於啟德發展區1A區(前身為啟德機場內皇家香港輔助空軍基地),佔地3.47公頃,由1幢35層、1幢39層及4幢40層高的住宅大廈組成,包括3幢Y形及3幢十字形大廈,每層建有20至24個單位,合共提供5,204個單位。住宅部分由房屋署總建築師(2)負責設計、而商場部分則由李景勳雷煥庭建築師有限公司負責設計,由中國建築有限公司負責承建,並由卓安物業顧問有限公司負責物業管理,於2010年7月28日開工,住宅部分於2013年4月9日獲發入伙紙、商場部分則於2013年6月17日完工、外圍工程則於2013年7月2日竣工,於同年8月入伙。整個啟晴邨造價為17億4726.2萬港元。.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啟晴邨
四順
四順(Sze Shun,亦作Four Shun、4S見於《觀塘社區通訊二〇〇六年》,觀塘區議會社區通訊編輯工作小組編印)是香港九龍觀塘區北部的一個通俗分區,西鄰牛池灣彩雲邨和九龍最高的山峰飛鵝山,北鄰西貢區清水灣道,南面為佐敦谷和牛頭角,東面則包括秀茂坪對上,安達臣道以下的一連山脈。 四順並不是官方地名,而只是居民約定俗成的稱呼而已。四順指的是公共屋邨的順利邨、順安邨、順天邨和居者有其屋的順緻苑四個以「順」字為名的住宅的所屬區域。四順原名「五順」,還包括順利臨時房屋區,臨屋區清拆後便成為四順區。 於觀塘區議會分區委員會的分界中,四順還包括了秀茂坪的寶達邨,觀塘區議會在2007年也有以四順分區委員會的名字在寶達邨舉行活動,而且在直至2004年區議會選區重新劃界前,寶達邨以至將軍澳隧道九龍出口所在的山坡屬於順天東選區。但在一般人的用法中,寶達邨並不包括於四順內,因寶達和四順所在的地方有一段距離;寶達現已獨立成為一個區議會分區,大概位置於四順及秀茂坪以東,沿安達臣道以南伸延至將軍澳隧道收費站,幅員相當廣闊。 現時觀塘區議會於四順分為三個選區:「雙順」(範圍包括順利紀律部隊宿舍、順利邨利明樓、利祥樓、利恒樓及整個順緻苑)、「安利」(範圍包括順利邨利業樓、利康樓、利溢樓、利富樓及順安邨)及「順天」(範圍包括順天邨及前佐敦谷垃圾堆填區)。.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四順
噸
噸可以指以下3种计量单位:.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噸
石硤尾邨
石硤尾邨(英語:Shep Kip Mei Estate)是香港第一個政府公共屋邨,位於九龍深水埗區的石硤尾,最早期1954年入伙徙置大廈,於1973年開始首次改建及重建工程,舊長型及新落成之非標準型樓宇於分別於1977年至1984年間、2007年至2012年入--。徙置大廈(第41座美荷樓除外)於2007年6月20日拆卸後,第二、三及五期重建工地已在2009年4月19日展開地基工程,於2012年5月入伙,並接收部份2012年蘇屋邨重建二期及2013年至2014年白田邨舊邨的遷拆戶。.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石硤尾邨
石籬邨
是香港新界葵青區上葵涌石梨貝一個公共屋邨,由房屋署總建築師(1)設計。全邨分成石籬(一)邨及石籬(二)邨,一邨由雅居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負責屋邨管理,二邨則由創毅物業服務顧問有限公司負責管理。 是香港新界葵青區上葵涌兩個居者有其屋計劃屋苑之一(另一個為寧峰苑),位於梨貝街對上的山坡上,原為籃球場,近石籬擴展區,有兩座樓宇,在1999年落成。.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石籬邨
石蔭邨
位於香港新界葵青區北葵涌,是區內第四個公共屋邨,也是區內第一條政府廉租屋邨。落成於1968年,原居住大廈共有八座,至2005年重建完成,共有四座租住大廈,居民約為8500人。石蔭邨智、仁、勇三座由房屋署總建築師及劉榮廣伍振民建築師事務所聯手設計,主要接收原石蔭邨第4、5座及石籬邨第1、2、3、8及9座重建戶;而禮石樓則由房屋署總建築師及梁黃顧建築師事務所聯手設計,設計原為居屋,後因政府停售居屋而改為公屋用途,並設有地庫停車場。 是香港新界葵青區北葵涌兩個居者有其屋計劃屋苑之一(另一個為怡峰苑),位於葵涌市地段477號,由劉榮廣伍振民建築師(香港)有限公司設計,瑞安承建有限公司承建。其前身是石蔭邨前第一及二座,共有四座「康和型」樓宇,提供1280個單位,在2001年落成。.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石蔭邨
石梨貝
石梨貝,又稱石梨背、石梨,原為香港新界葵涌東南面村落,1924年因興建水塘拆卸,但名稱保存下來,就是石梨貝水塘。後來香港政府在原石梨貝村與梨木樹村間之地方開山闢地,取其諧音建成石籬徙置區(今石籬邨)。葵涌至今仍有石梨頭地名。.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石梨貝
獨立媒體
立媒體或稱另類媒體是指在近年出現的非主流、新興媒體,由民間自發而成,撰寫個人角度的民間報導,一般強調為弱勢發聲、推動社會進步。.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獨立媒體
禾輋
輋(Wo Che)是香港新界沙田區的一個地方,位於沙田市中心和火炭之間,原是指上下禾輋村一帶,在區內新市鎮發展完成後,則涵蓋包括禾輋邨的範圍,現今多視作沙田市中心的延伸部分。 在沙田新市鎮未發展前,該區已有上禾輋和下禾輋的地名。沙田第二個公共屋邨禾輋邨,也是興建在上下禾輋對出的填海區上。乳鴿馳名的龍華酒店也是位於下禾輋村。 禾輋在昔日是輋族的居住地之一,當中的「輋」是指他們使用的耕作方法。.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禾輋
禾輋邨
輋邨(英語:Wo Che Estate)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新界沙田區禾輋。但已列入擴展市區配屋區內,禾輋邨約在1977年入伙,與瀝源邨接鄰。禾輋邨是沙田區第二個落成的公共屋邨。.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禾輋邨
租者置其屋計劃
租者置其屋計劃 (Tenants Purchase Scheme),簡稱租置計劃或租置屋,是香港房屋委員會於1997年12月為滿足公屋居民置業需求而推出,讓租戶以合理價錢購買現時居住的單位,而租者置其屋計劃中出售的屋邨全部都是於1982年至1994年期間落成39個沒有和諧式單位的公共屋邨。租置計劃以屋邨劃分及樓宇類型劃分,一旦獲選中就要整個屋邨出售(屋邨內小型單位大廈,小於17平方米及沒有獨立廚廁單位除外),計劃中出售的主要是各款Y型大廈,其次為相連長型大廈及新長型大廈,當中亦有小部分雙工字型大廈及舊長型大廈出售,因此有可能出現同一屋邨有些樓宇出售而有些則否的情況。不願購買者可繼續租用其原有單位。 由於香港本地的公屋數字不足以安排所有低收入家庭居住,把原有之出租單位進行出售是等於削減房委會可供出租單位的數目。加上租置屋邨內的居民分有業主和房委會租戶,於屋邨管理及保養開支上因為出現「不公平」而時有紛爭(因為房委會租戶無須向租置屋邨的物業管理處繳交管理費),但卻可以「免費」使用屋邨內的設施(當中包括租置單位業主及業主法團添置的屋邨設備,例如不少租置屋邨為提升物業質素,安裝大堂冷氣系統及智能保安系統等等),若有破損及維修又不用負責,費用卻需要由已經購買單位的業主按其持有的業權分數去承擔;再者房委會於2005年起出售旗下物業資產,不少租置屋邨均出現業權散亂的情況,一個屋邨由以往房委會全數擁有及管理變為房委會及其擁有的出租單位、透過租置計劃購入單位的小業主、租置屋邨的業主立案法團等共同持有,管理變得難以統一化,因此租者置其屋計劃問題重重,故於計劃推出8年就被取消。然而近年雖然有不少團體要求恢復此計劃,以令更多市民可以上車置業,但不少均為各政黨為自己鞏固自己票源而向政府提議,唯建議都不獲接納。 八年的租者置其屋計劃期間,房委會一共推出39個屋邨約183,700個出租公屋單位供住戶認購,而截至2017年6月該批租置屋邨約有48,400個可出租單位(即未有售出的單位),平均認購率達74%,個別屋邨如沙田大圍顯徑邨更高達86%。.
秀茂坪邨
茂坪邨(英文:Sau Mau Ping Estate)是香港一座公共屋邨,位於九龍觀塘區秀茂坪,主要由房屋署總建築師(3)設計,胡周黃建築師事務所參與部分詳細設計工作,並由創毅物業服務顧問有限公司負責屋邨管理。樓宇設計以和諧式為主,另設雙塔式、單向設計大廈。和諧1,2及3型均在此邨使用過,其中秀康及秀樂樓更是全港唯一兩座相連和諧二型設計大廈,此邨是香港房屋委員會轄下的公共屋邨之一。而秀茂坪商場獲得2003年香港工程師學會卓越結構嘉許獎。.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秀茂坪邨
竹園南邨
竹園南邨(英語:Chuk Yuen South Estate)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九龍黃大仙北面,穎竹街至沙田坳道之間,於1984至1986年入伙。.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竹園南邨
筲箕灣
箕灣(Shau Kei Wan)位於香港島,是香港最早開發的地區之一。最早在明萬曆年間,已經有漁民在此海灣居住見明代地方志《粵大記》已標有「稍箕灣」。地區行政上隸屬東區。.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筲箕灣
管理学
管理学(又稱管理科學,Management Science)是一门研究人类管理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它偏重于用一些工具和方法来解决管理上的问题,如用运筹学、统计学等来定量定性分析。管理的定義為管理者和他人及透過他人有效率且有效能地完成活動的程序。 以前管理科学主要用运筹学来解决管理中碰到的问题。近十几年管理科学发展很快,它已经不单单是用运筹学来分析一些具体问题,而是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两大领域的综合性交叉科学来分析如运作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管理与不确定性决策,复杂系统的演化、涌现、自适应、自组织、自相似的机理等。已经不是一个运筹学所能涵盖的。由于所有组织都可以被视为一定的系统,管理也可以被视为一种人类行为现象,包括设计、促进系统更好地生产。这种观点为“管理”自身创造了发展机会,是管理他人之前,先管好自己的先决条件。 一些人认为管理学应该归入自然科学,而另外一些人则认为应该归入社会科学。.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管理学
節約能源
約能源(簡稱節能)是指以減少能源消耗的方式,保護資源,減少對環境的污染。節能可以通過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減少能源消耗,或降低傳統能源的消耗量。節能可以帶來更多的金融資本,環境質量,國家安全,人身安全和人體舒適度。個人和組織節約能源,降低能源成本,促進經濟安全。工業和商業用戶可以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使其利潤得以最大化。節約能源可減少溫室氣體排出到大氣層,減少碳足印,可讓大氣中的溫室氣體含量穩定在一個適當的水平,避免劇烈的氣候改變,減少惡劣氣候令人類造成傷害的機會。 節能的定義:世界能源大會節能委員會1979年的報告認為。節能的中心思想是,採取技術上可行、經濟上合理,以及環境和社會可接收的措施(也就是說‘採用使現有理想生活方式改變最小的方法),來更有效地利用能源資源。爲了達到這個目的,我們需要在使用自然資源的一切方面,從開發到使用,更好地進行管理,以獲得跟高的能源利用率。 節能的目標:更充分發揮能源利用的效果,以盡可能少的能源,創造出更多社會需要的產品和產值。.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節約能源
紅磡邨
紅磡邨(Hung Hom Estate)是香港公共屋邨,由房屋署總建築師(3)設計,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承建,此邨位於九龍大環,第一期位於戴亞街9號;第二期位於大環街28號,即家維邨的東面,第一期兩座樓宇於1999年入伙,第二期的兩座樓宇紅日樓、紅昕樓已於2011年2月落成入伙,而紅曜樓則將於2011年11月落成入伙。目前由中國海外物業服務有限公司負責屋邨物業管理。.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紅磡邨
组屋
组屋是由新加坡建屋发展局承担建筑的公共房屋,为大部分新加坡人的住所。 馬來西亞的組屋大部分分布在大城市,如吉隆坡、槟城、新山等,大部分為二房式,多提供給中下階層及貧窮家庭居住。馬來西亞的組屋逐漸減少,政府興建人民組屋代替組屋。人民組屋与組屋的不同點是人民組屋的住戶不擁有房子的擁有權,房子擁有權是政府,政府以租借的方式給予那些在零度木屋計畫下,被迫搬走的家庭居住。住戶每個月必須繳交房租給政府。.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组屋
美田邨
美田邨 (英文:Mei Tin Estate)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新界沙田大圍北面,前臨城門河上游。於2006年正式入伙,鄰近美林邨和美-松-苑,與恆峰花園及翠景花園隔河相對。此外,美田邨第4期(美全樓)已於2013年4月完工。.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美田邨
美林邨
美林邨(Mei Lam Estate)是香港的一座公共屋邨,項目編號為ST06,但已列入擴展市區配屋區內,原名為「梅林邨」,位於新界沙田區美田路30號,於1981年正式入伙,是沙田區第五個公共屋邨,毗鄰美城苑、美-松-苑、美田邨和城門河道,由香港房屋署總建築師彭玉陵先生和周修德先生;房屋署高級建築師江焯勳先生及房屋署建築師伍灼宜先生負責設計。 美林邨第一期於1982年榮獲香港建築師學會年獎優異獎,而第二期的美林室內運動場更於1987年獲得香港建築師學會年獎銀牌獎。.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美林邨
翠灣邨
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由香港房屋委員會發展,為港島區首個設有Y4型大廈的公共屋邨,位於香港柴灣的填海地,鄰近柴灣公園及漁灣邨。 屋邨共有四座Y4型樓宇,在1988年落成。 1999年,房委會透過租者置其屋計劃第二期,將翠灣邨部份單位發售給租戶。為方便行政及管理,房委會便將翠祿樓分拆成只有一座公屋大廈的屋邨。翠樂邨主力提供一至二人小單位大廈的出租公屋大廈,部分則為兩房兩廳及三房兩廳連兩個洗手間的家庭單位設計。翠樂邨前身是翠灣邨及漁灣臨時房屋區的一部份。項目由周余石建築師事務所設計,在1999年落成。現時翠灣邨的管理已交由屋邨業主立案法團再轉交管理公司負責。由於屋邨位於舊啟德機場的高度限制圈內,所以翠灣邨樓宇雖是Y4型設計,但比一般同型樓宇減少四層的,以及不設1樓,故此31樓已為頂樓。翠灣邨是港島區首個以Y4型設計的公屋項目,以及港島區最後一個設有4個晒衣竹插放孔的屋邨。 是香港的居者有其屋計劃屋苑,由香港房屋委員會發展,位於香港柴灣內地段第161號的填海地,由房屋署總建築師(3)設計,瑞安承建有限公司承建。由於屋苑位於舊機場的高度限制圈內,所以杏翠苑雖是新十字型設計,但比一般同型樓宇減少一層的(即34樓為頂樓)。另外,由於屋苑鄰近高噪音的永泰道,為符合環境保護署規定及要求,本屋苑A座部份單位的客廳及/或睡房已在入伙前裝有窗口式冷氣機。杏翠苑鄰近柴灣公園及漁灣邨。 屋苑有兩座樓宇,在1997年落成。杏翠苑為一個在翠灣邨騰空地盤興建的居屋屋苑,為滿足該區公屋居民置業願望,以綠表申請18期甲居屋的翠灣邨及漁灣邨住戶,可優先購買杏翠苑的單位,餘下的單位則售予其他申請人。.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翠灣邨
翠林邨
翠林邨(英語:Tsui Lam Estate)為香港將軍澳翠林西北的公共屋邨,屬於香港房屋委員會下的屋邨。並在1988年落成,是繼寶林邨後的第二條公共屋邨,也是將軍澳新市鎮唯一不是建於填海區的公共屋邨。2005年8月於租者置其屋計劃最後一期把邨內部份單位出售予租戶,已成立業主立案法團管理屋邨事務。 景明苑(英語:King Ming Court)是一個居者有其屋屋苑,在翠林邨旁邊,共有三座樓宇,在1988年落成。.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翠林邨
環翠邨
翠邨(英語:Wan Tsui Estate)是香港島上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香港東區柴灣,港鐵柴灣站現址附近一帶,前身為柴灣邨16至22座,第一座重建後的大廈於1979年落成後,房委會便將柴灣邨16至22座重新命名為環翠邨。屋邨管理方面,除逸翠樓外,現由香港房屋委員會負責,逸翠樓則由創毅物業服務顧問有限公司負責。此外,環翠邨有通道前往歌連臣角墳場。 茵翠苑(英語:Yan Tsui Court)及悅翠苑(英語:Yuet Chui Court)均是居者有其屋屋苑,在環翠邨發展計劃之內,茵翠苑有兩座十字型樓宇,亦為港島區首個十字型設計居屋屋苑,於1983年落成;而悅翠苑則只有一幢新十字型居屋大廈於1999年落成。.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環翠邨
牛頭角下邨
牛頭角下邨(Lower Ngau Tau Kok Estate)是香港房屋委員會位於香港九龍觀塘區佐敦谷的公共屋邨,為香港市區最後一個重建的徙置區。牛頭角下邨一區於2004年拆卸後,由房屋署總建築師(2)作總體設計,再由周古梁建築工程師有限公司作細部設計,在設計將傳統的牛頭角下邨歷史建築細部再次運用在其新大廈之上,包括麻石外牆入口、通花磚屏風阻隔行人道及單位洗手間的視線,地上刻有牛頭角下邨及其鄰近地方歷史的小廣場,還有小型歷史展覽館展示牛頭角下邨歷史文物,館址設於一樓天橋上,以展示及延伸牛頭角下邨的歷史,此邨於2008年展開一連串土地平整及地基工程,用以興建公屋大廈,於2012年8月入伙;第二期於2015年12月入伙。而二區於2011年完成拆卸後,於2016年開始動工興建東九文化中心。.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牛頭角下邨
牛池灣
牛池灣(Ngau Chi Wan)為昔日香港九龍黃大仙區斧山下的一個海灣,主要指斧山道及清水灣道之間的地方及彩虹邨。 彩虹邨位於牛池灣西面,毗鄰的坪石邨則位於觀塘區佐敦谷西北面。在都市規劃當中,原先的牛池灣鄉沒有重建。現時牛池灣內的聖若瑟安老院正在重建。 牛池灣鄉周圍又通常誤稱「彩虹」,原因主要是區內的彩虹邨,以及港鐵的彩虹站。.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牛池灣
相連長型大廈
連長型大廈是香港公屋大廈的一種,分為第1款、第3款及L款,於1986年至1994年期間落成的公共屋邨中最為常見。.
瀝源邨
瀝源邨(Lek Yuen Estate)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新界沙田區。它是沙田區首個公共屋邨,項目編號為ST01,但已列入擴展市區配屋區內,也是開發沙田新市鎮的先鋒,毗連禾輋邨。香港電台首部兒童劇小時候(1977年版)及香港導演陳果拍攝的第一部獨立電影《香港製造》亦在此屋邨取景拍攝。.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瀝源邨
發光二極管
光二極體(Light-emitting diode,縮寫为LED)是一種能發光的半導體電子元件,透過三價與五價元素所組成的複合光源。此種電子元件早在1962年出現,早期只能夠發出低光度的紅光,被惠普買下專利後當作指示燈利用。及後發展出其他單色光的版本,時至今日,能夠發出的光已經遍及可見光、紅外線及紫外線,光度亦提高到相當高的程度。用途由初時的指示燈及顯示板等;隨著白光發光二極管的出現,近年逐漸發展至被普遍用作照明用途。 發光二極管只能夠往一個方向導通(通電),叫作正向偏置,當電流流過時,電子與電洞在其內复合而發出單色光,這叫電致發光效應,而光線的波長、顏色跟其所採用的半導體物料種類與故意摻入的元素雜質有關。具有效率高、壽命長、不易破損、反應速度快、可靠性高等傳統光源不及的優點。白光LED的發光效率近年有所進步;每千流明成本,也因為大量的資金投入使價格下降,但成本仍遠高於其他的傳統照明。雖然如此,近年仍然越來越多被用在照明用途上。 2014年凭借「發明高亮度藍色發光二極體,帶來了節能明亮的白色光源」,天野浩与赤崎勇、中村修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發光二極管
白田邨
白田邨(Pak Tin Estate)是香港公共屋邨,位於九龍深水埗區石硤尾,於1969年入伙,於1990年起開始分期局部重建,重建後的樓宇於1993年至2026年分期入伙,整個白田邨重建計劃歷時將長達33年,現由香港房屋委員會負責屋邨管理;而當中的瑞田樓、昌田樓及盛田樓則由領先物業服務顧問有限公司管理。白田邨第7,8,10及11期由房屋署總建築師(4)及周余石建築師事務所負責設計,而第9期的白田社區綜合大樓則由房屋署總建築師(4)及周古梁建築師事務所負責設計。.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白田邨
荔景
荔景(Lai King),又稱荔景山(Lai King Hill)或荔枝嶺(Lai Chi Ling),位於香港新界下葵涌醉酒灣與荔灣交界的山坡上,名稱取自荔景邨,地區行政上屬於葵青區。「荔景」其實並不是正式地名,但由於港鐵荔景站位處此地,故香港市民逐漸習慣把這裏稱為「荔景」。按照政府官方分區,荔景範圍實為「下葵涌」的一部分。.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荔景
荔景邨
是香港公共屋邨,位於新界葵青區,建築時項目名稱為荔景政府廉租屋邨,隨著1973年房屋署成立,在入伙時則改稱為荔景邨,此邨共有7座前政府廉租屋設計大廈及1座工廠大廈,由前工務司署設計,並由香港房屋委員會管理。及則是居者有其屋計劃屋苑,位於邨旁。.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荔景邨
華富邨
華富邨(Wah Fu Estate)是香港最著名的公共屋邨之一,因部份樓宇可以看到海景及鄰近豪宅貝沙灣,所以普遍被人稱為「平民豪宅」。華富邨項目編號UR06/RD14,由前香港屋宇建設處建築師廖本懷先生負責設計,而華富邨重建計劃則由房屋署總建築師(3)負責。該邨位於香港島南區瀑布灣,鄰近貝沙灣、置富花園及華貴邨。華富邨分5期落成,華富(一)邨於1967年11月至1969年2月分階段落成,而華富(二)邨則於1970-71年分階段落成,而1978年加建的華翠及華景樓也同告落成。華富邨的人口在高峰時共有約50,000人。2011年華富邨的總人口為27,953人。.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華富邨
華荔邨
位於香港新界葵青區荔枝角灣荔景山路282號,於2001年落成,現由香港房屋委員會負責屋邨管理,原址為商人邱德根擁有的著名遊樂場荔園及宋城。 是居者有其屋屋苑,位於荔枝角灣荔景山路278號,在華荔邨旁邊。共有三座樓宇,在2001年落成。 華荔邨與荔欣苑位於荔枝角灣,街道標示位於荔景山路、九龍深水埗區與新界葵青區區界旁邊(以屬於華荔邨、介乎盈輝臺與華荔邨的緊急車輛通道作區界,以及九龍與新界間的界線),隔鄰屋苑盈暉臺已被劃入深水埗區,而地理環境卻非常接近荔枝角及美孚新邨,故此往往被誤認為區域行政上隸屬深水埗區,但實際上華荔邨與荔欣苑與九華徑、瑪嘉烈醫院同屬葵青區。.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華荔邨
華貴邨
華貴邨(Wah Kwai Estate)是一條香港公共屋邨,位於香港島南區雞籠灣旁,興建目的主要是接收田灣邨及石排灣邨部分的重建戶,Y型大廈及商場由房屋署總建築師設計,外型呈W字型的華愛樓則由巴馬丹拿建築師事務所設計,為港島區首幢小型單位大廈,並由香港房屋委員會負責樓宇管理,由港島西區租約事務管理處負責屋邨租約事務,停車場由領展負責管理,現時已經成立有業主立案法團,華孝樓、華廉樓、華禮樓、華善樓和華賢樓由新昌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管理,華愛樓和公共用地則由嘉怡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管理。.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華貴邨
非標準設計大廈
是香港公共房屋大廈的一種設計,於2000年後落成的公共屋邨、綠表置居計劃屋苑及居屋屋苑所廣泛採用的設計,以取代新和諧一型、小型單位大廈、單方向設計大廈、康和式及新十字型。由2008年至今,非標準型大廈更配上構件式單位,一併興建,以節省設計及建造成本及時間,以及提供更公平的配屋標準。非標準設計大廈實際上只是結構形狀、走廊及服務核心設計為非標準設計,而單位設計大部分仍是採用標準構件式單位設計。只有少部分構件式單位因為地盤特性而作出修改(如:大埔寶鄉邨及深水埗發祥街西居屋項目的撇角形單位)。.
蝴蝶邨
蝴蝶邨(Butterfly Estate)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新界屯門近蝴蝶灣,其所屬位置於發展屯門新市鎮時進行填海工程所得出的土地。於1983年開始入伙,由香港房屋委員會管理,亦是唯一一個梯級型的公屋樓宇。由於屋邨所有單位的設計大致上是一樣的,所以邨內居民大部分是1-4人的家庭為主。 另邨內有一由領展管理的商場,名為蝴蝶廣場,亦設有一街市,根據2015年3月中公布,該街市正式名為蝴蝶鮮活街市,2016年4月28日完成翻新,同年4月29日早上10時正式重開。熟食檔(冬菇亭)亦在2016年3月24日正式翻新,於2017年1月完成重開。 值得一提的是,蝴蝶邨的官方英文名稱爲意譯的“Butterfly Estate”,而非根據粵語音譯的“Wu Dip Estate”,這種情況在香港公營房屋中極爲罕見,真正原因未明,有可能是爲了尊重屋邨所在地蝴蝶灣之英文名稱使用“Butterfly”一詞的傳統,但坊間一些人由於不清楚有關情況,在用英文表述「蝴蝶邨」時會使用“Wu Dip Estate”或“Wu Tip Estate”之譯法。.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蝴蝶邨
青衣
青衣可以指:.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青衣
青衣邨
是香港公共屋邨,位於新界青衣島中部,是青衣島內第三條落成的公共屋邨,前身是青衣舊墟海邊,其中部分土地是由填海得來的,也是少數有齊Y2、Y3及Y4型設計大廈的公共屋邨。青衣邨於1986年及1989年落成入伙,由香港房屋委員會管理,其後於2001年2月在租者置其屋計劃(第四期)把單位出售給所屬租戶,現已成立業主立案法團。.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青衣邨
頌安邨
安邨(Chung On Estate),是香港的其中一個租住公共屋邨,位於新界沙田區馬鞍山的西部,但已列入擴展市區配屋區內,為馬鞍山第四個建成公共屋邨,屋苑臨海,西望吐露港、沙田海及吐露港公路,北鄰烏溪沙。頌安邨於1996年開始入--,由王董建築師事務有限公司設計及由宜居顧問服務有限公司負責管理。.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頌安邨
順天邨
順天邨(英語:Shun Tin Estate)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香港九龍觀塘區,在1981年入伙,由香港房屋委員會管理。順天邨與毗鄰的順利邨、順安邨、順緻苑合稱「四順」。.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順天邨
順安邨
順安邨(Shun On Estate)香港的一座公共屋邨,位於九龍觀塘區四順,於1978年入伙,由香港房屋委員會管理。.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順安邨
順利邨
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九龍觀塘區,毗鄰黃大仙區及西貢區,鄰近九龍最高的山峰飛鵝山(602米)。順利邨在1978年至1980年期間竣工,由香港房屋委員會管理。順利邨前身稱為七號墳場,多年前曾經是一個徙置區,而徙置事務署曾在1972年規劃該墳場作廉租屋用途,稱為順利新區,打算興建17座4至20層高的徙置大廈;後來計劃被擱置,數年後出現了另一設計的順利邨。 1979年3月22日,港督麥理浩爵士親臨順利邨,主持揭幕儀式。.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順利邨
顯徑邨
是香港公共屋邨,位於香港新界沙田區顯田及徑口,共有八幢住宅樓宇,是少數有齊Y2、Y3及Y4型設計大廈的公共屋邨,此邨於1986年開始入伙,但已列入擴展市區配屋區。香港房屋委員會其後於2000年把顯徑邨納入租者置其屋計劃(第3期),容許租戶購買所租住的單位,現已成立業主立案法團。 顯徑邨以北徑口的一塊小空地後來興建了另一個公共屋邨,僅有1幢住宅樓宇,於2005年入伙,但已列入擴展市區配屋區內,現由香港房屋委員會負責屋邨管理。 及分別是顯徑邨內的居者有其屋計劃屋苑,分別有6座及2座樓宇,分別在1988年及2002年落成。.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顯徑邨
顯田
顯田是香港新界沙田區的一個地方,位於大圍南部。顯田經常與其鄰的徑口合稱為顯徑。.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顯田
補地價
補地價是地產發展項目常見的名詞,是一塊土地原先價值與現在價值之差額,土地使用者付給土地最終業主的補償金額。.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補地價
西灣河
西灣河(粵語讀「可」,Sai Wan Ho)位於香港東區,位於鰂魚涌之東,筲箕灣之西。.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西灣河
西環邨
西環邨(Sai Wan Estate)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香港島中西區堅尼地城,加惠民道和加多近街之間,於1958年正式入伙,由T.S.C.Feltham 建築師設計。前由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管理。港島西區租約事務管理處負責租約事務,創毅物業服務顧問有限公司負責屋邨及停車場管理。西環邨是房委會唯一於中西區的公共屋邨。.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西環邨
規劃
#重定向 企劃.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規劃
馬坑邨
坑邨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項目編號為HK12NR,位於香港島南區赤柱馬坑,由房屋署總建築師(1)設計,第一期於1993年入伙,第二期於2000年入伙。由創毅物業服務顧問有限公司負責屋邨管理。為配合周遭環境,馬坑邨以和諧鄉村型設計,房屋署當時稱這樣的設計是和諧式的變奏,所以它是唯一一條擁有和諧鄉村式型的市區公共屋邨,其餘的鄉村式設計公屋都位於離島區,它也是現時南區黃赤石分區唯一一條公共屋邨。 龍欣苑是居者有其屋屋苑,在馬坑邨發展計劃第一期內,共有兩座第一代和諧鄉村型設計樓宇,設計與馬坑邨無異,每個標準層有16個單位,在1993年落成。 龍德苑是居者有其屋屋苑,原是馬坑邨發展計劃第二期下的出租公屋,共有4座第二代和諧鄉村型設計樓宇,共有四座樓宇,在2000年落成。 由於龍欣苑及龍德苑座落赤柱豪宅地段環角道與高尚住宅居民為鄰,所以屋苑又被稱爲豪宅區中居屋樓王。.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馬坑邨
馬鞍山 (香港市鎮)
鞍山(Ma On Shan)是香港以住宅為主的區域,地區行政上屬香港十八區的沙田區,得名自區內同名山峰。 馬鞍山是沙田新市鎮的擴展部份;不過馬鞍山的發展比較晚,城市規劃大不相同,因此與同樣於1980年代開發的天水圍新市鎮及將軍澳新市鎮同屬「第三代新市鎮」。.
香粉寮
香粉寮 (英文:Heung Fan Liu)位於香港新界沙田區大圍,其北面山坡為大圍村原居民用以安葬之地。.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香粉寮
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
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Hong Kong Housing Authority,簡稱屋建會)是香港政府早期的公共房屋機構,於1954年4月成立。委員會的職責是為當時的「白領階級中的低薪者」,例如教師、記者、公務員以及文員等人士,提供一些水準較高而租金較低廉的單位。委員會於1973年3月解散,由新成立的香港房屋委員會取代(但英文名稱不變)。 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為當時的市政局的一個機構,負責公共房屋興建問題的決策工作,所有市政局議員均是屋建會的當然成員,而執行工作則由市政事務處旗下的屋宇建設處負責。 1972年,時任香港總督麥理浩爵士宣佈十年建屋計劃,下令將當時政府三個房屋計劃,即徙置大廈、政府廉租屋邨計劃及屋宇建設委員會廉租屋邨合併:屋建會於翌年4月1日改組為香港房屋委員會,而徙置事務處及市政事務處屋宇建設科則合併為房屋署,而所有徙置區、政府廉租屋邨及屋建會廉租屋邨合稱為公共屋邨。.
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
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Hong Kong Settlers Housing Corporation Limited)首先在1955年於蝴蝶谷興建平房,來安置石硤尾大火的災民,隨後香港政府在1961年以特惠地價批出一幅土地給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公司董事包括東亞銀行主席李國寶、前教育統籌局局長李國章等,以興建現時的大坑西新邨,安置當年受大坑西徙置區清拆計劃影響的租戶,並於民興樓設立辦事處,而大坑西邨也是香港唯一得到這個安排而興建的私人出租屋邨。雖然業權及管理屬於私人房屋,但由於其本意是為低收入人士提供居所,一些團體將之視為公共房屋,對其居民申請其他公共房屋資助有限制。.
香港公共屋邨
香港公共屋邨(簡稱公屋)是香港公共房屋最常見的類別,由政府或志願團體興建,出租予低收入居民。現時香港提供出租公營房屋的機構有三個,分別是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香港房屋協會(房協)及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 在2016年3月31日,香港約有三分之一居民(即逾214萬人)居住於香港各公共屋邨的出租單位,包括房委會76萬個 、房協14萬個、以及在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大坑西邨逾1,600個的單位。.
香港公共屋邨列表
下列是香港各資助出租公共屋邨的列表。截至2017年3月,香港共有241個公共屋邨,總共805,098單位。此列表以地區劃分,排名不分先後(「一邨」、「二邨」等有細分的屋邨視作不同屋邨,以及由原址分拆而成的,表中放在一起方便比較)。 所謂公共屋邨,就是指由政府、志願團體或私營企業興建,再以低廉價格出租予低收入居民的住宅。現時香港提供公共屋邨的機構有三間,分別為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香港房屋協會(房協)及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平民屋宇)。另有兩間現況不明的建屋團體,他們目前的情況就連房委會和房協也不清楚:.
香港公共房屋
香港公共房屋或稱公營房屋,是香港經由政府、公營機構或非牟利機構為低收入市民而興建的公共房屋。香港公共房屋可分為出租永久房屋、資助出售房屋、出租臨時房屋數種,主要由香港房屋協會(房協)及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提供,但由房屋署統一管理。於2013年,居住在各類型公共房屋的市民佔香港人口45.8%(本統計不包括限制期滿,可在市場自由買賣的居住單位,故實際應有超過一半香港人口居於公共房屋單位)。.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The Government of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簡稱香港特區政府或港府)是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部門的總稱。在1997年7月1日前,英屬香港的行政機關稱為香港政府(Government of Hong Kong),而香港回歸後政府全名則改為上述名稱(「香港政府」一詞變成簡稱,英治時代政府就稱「港英政府」以作識別),並根據《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沿用大部分原有制度。香港政府首長為行政長官,轄下有多名局長負責管理各政府部門。.
香港模範屋宇會
香港模範屋宇會(Hong Kong Model Housing Society)是香港志願建屋團體之一,於1950年成立,為低收入居民提供廉租房屋,興建之屋苑有模範邨,由香港政府撥地,滙豐銀行出錢資助工程。模範邨其後由香港房屋委員會接管。.
香港房屋協會
香港房屋協會(簡稱房協,Hong Kong Housing Society),香港房屋協會(房協)成立於1948年,是一個獨立的非政府及非牟利機構,並於1951年成為法定機構。根據《稅務條例》第88條獲豁免繳納香港稅項。是香港三個提供資助房屋的機構之一,另外兩個分別是香港房屋委員會及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 房協的總部設於香港銅鑼灣告士打道280號世界貿易中心29樓。房協在部分屋邨和屋苑設有出租商舖,內部樓面面積合共約十萬平方米及9300個泊車位,截至2017年3月底,房協2017年財政年度總收入80.91億港元,盈餘32.03億港元,淨值385億港元。.
香港房屋委員會
香港房屋委員會(簡稱房委會,英文:Hong Kong Housing Authority),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轄下根據《房屋條例》成立獨立的法定組織,負責執行其決策的則為屬於政府部門的房屋署。香港房屋委員會的主要工作是策劃、興建及管理香港的出租公共房屋,亦負責興建出售房屋(居者有其屋計劃)。房屋署為房委會的執行機關,並為運輸及房屋局提供支援,處理有關房屋的政策和事務。 房委會現任主席由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兼任,其餘決策成員由行政長官委任。房委會單位現時容納超過200萬人,目前有 179 個公共屋邨、逾 76 萬個租住單位。 截止2011年3月底,香港房屋委員會的初步現金和投資結餘達逾696.87億港元,而截至2011年底則擁有330.13億港元存款。.
高怡邨
怡邨(Ko Yee Estate)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九龍觀塘區油塘東南部,分別於1994年及2000年入伙。全邨共有四座樓宇,其中高志樓及高遠樓為和諧一型設計,惟因落成時受啟德機場高度限制的影響故只有24層高,其中高盛樓及高悅樓由許李嚴建築師事務所設計,外型呈V字型,也因啟德機場高度限制的關係故只有8層高,低層的長者住屋有兩條通道連接該兩座樓宇。.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高怡邨
贪污
貪污是指身在某特定職位的人員利用职务便利不正當地取得财产的一種行為。.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贪污
麗安邨
麗安邨(英文:Lai On Estate)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九龍深水埗,於1989年11月開始興建,於1993年入伙,由香港房屋委員會負責屋邨管理。 怡靖苑(英文:Yee Ching Court)是居者有其屋屋苑,在麗安邨旁邊,在1993年落成,共有三座樓宇。.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麗安邨
麗瑤邨
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新界葵青區,由香港房屋委員會發展,並由雅居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負責屋邨管理。 是由香港房屋委員會發展的居者有其屋計劃屋苑,位於香港新界葵涌荔景山,在1981年落成,是香港最早落成的居屋屋苑之一,由巴馬丹拿建築及工程師有限公司設計,以穗禾苑的錯層式十字型設計作藍本,採用了3層共用一部電梯, 以及以3個單位為一組共用一條樓梯的設計,目的是為了加強鄰里守望相助的精神以減低罪案的發生,而開放式大堂也加強了自然通風和採光,各翼不同高度令立面更具特色。 翠瑤苑鄰近華員邨及青山公路葵涌段。屋苑只有一座,大部份單位景觀開揚,中層以上向南的單位更可遠晀中環一帶及維港海景。 跟一般居屋不同,翠瑤苑所有單位均不用補地價,而且一律都可以在公開市場自由轉讓。.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麗瑤邨
麗閣邨
麗閣邨(Lai Kok Estate)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九龍深水埗,大約於1977年開始興建,於1981年開始入伙,並由香港房屋委員會負責屋邨管理。 怡閣苑(Yee Kok Court)是居者有其屋屋苑,位於九龍深水埗長沙灣道329號,在麗閣邨旁邊,共有七座樓宇,在1981年落成,是香港最早落成的居屋之一。跟一般居屋不同,怡閣苑第一期所有單位均不用補地價,而且一律都可以在公開市場自由轉讓。.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麗閣邨
黃大仙
#重定向 黄初平.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黃大仙
黃大仙上邨
黃大仙上邨(Upper Wong Tai Sin Estate)是香港其中一個公共屋邨,位於九龍黃大仙龍翔道。.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黃大仙上邨
黃大仙下邨
黃大仙下邨(英語:Lower Wong Tai Sin Estate)是香港一處公共屋邨,位於九龍黃大仙區。分為黃大仙下(一)邨和黃大仙下(二)邨,其中黃大仙下(一)邨為租者置其屋計劃屋邨。.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黃大仙下邨
龍田邨
龍田邨(Lung Tin Estate,項目名稱:Tai O Rural Housing Estate)項目編號RH03,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新界大嶼山大澳東面的填海區,分兩期興建,是香港最西面的公共屋邨,第一期於1980年建成入伙,第二期於1995年建成入伙。由香港房屋委員會負責屋邨管理。.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龍田邨
龍耳
龍耳(Silence),於2008年成立,為香港慈善團體,目的旨在凝聚聾人及弱聽人士的自強力量,能夠共融社會,並且透過聚會和手語訓練等活動,促進健聽與聾人互相了解;令聾人及弱聽人士能更容易融入主流社會,讓他們享有發揮潛能、自我實現及平等的發展機會。 龍耳現為香港公益金、香港社會服務聯會機構會員及惠施網認可的慈善機構成員。龍耳創辦人為李鸝和邵日贊,他們接受多個電視節目及多份報章的訪問,講述成立龍耳的原因。.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龍耳
郭永健
郭永健(Steven Kwok Wing-kin,),已婚,育有一女,祖籍廣東揭陽,現任工黨主席及工黨創黨黨員,左翼21成員。曾擔任工黨副秘書長、秘書長。因有一名任建築師的雙胞胎兄長郭永禧而有細孖稱號。.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郭永健
舊長型大廈
舊長型大廈或長型大廈是香港公共屋邨大廈的一種。實際上並不是指單一種類的大廈,而是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用來泛指早期興建的各類長形大廈,因此大廈設計、外貌、單位大小各有不同。.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舊長型大廈
興華邨
是香港其中一個公共屋邨,位於東區柴灣,分為興華(一)邨和興華(二)邨兩部份。.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興華邨
興民邨
興民邨是香港其中一個公共屋邨,項目編號為HK03,位於香港島東區柴灣大潭道的山坡上。目前邨內人口老化,據2011年香港人口普查統計,邨內約有900名65歲或以上的居民。.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興民邨
薄扶林
薄扶林(英文:Pok Fu Lam或Pokfulam)位於香港島南區,是香港島的市郊部份之一,通常指北至中西區的堅尼地城、摩星嶺以南、南至瀑布灣的南區區域,其中薄扶林近南區部分的大部分私人屋苑(如置富花園)及別墅為香港中產階級至上層階級人士的集中地。.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薄扶林
藍田 (香港)
藍田(Lam Tin)是香港九龍東觀塘區的一個地方,原是當地一座山丘之名,前稱咸田,原因是這地靠近海邊,未能種植一般淡水植物而改種「咸禾」。由於「咸田」予人以另一個不良印象,即謂彼等居於貧瘠之區,所以由1970年9月起改名為藍田,取「藍田生玉」之意。在《漢書·地理志》中有一句:「藍田山出美玉」。後來隨着當地填海進行都市發展,從山上到新填海部分都被稱爲「藍田」。 藍田是觀塘的公屋區之一,1960年代末香港政府在藍田山上興建了公屋藍田邨,自此藍田便成為藍田邨的代名詞。藍田邨在1990年代也與觀塘其他公屋一樣需要重建,但其發展卻一直都比觀塘其他地區好,像1989年地鐵藍田站正式啟用便是一例。藍田亦有數個大型購物商場。.
葵盛邨
是香港政府廉租屋邨的一部份,位於新界葵涌葵盛圍,分開及兩部分。葵盛東邨於1973年落成。而葵盛西邨則於1977年落成。葵盛邨一共有19座(1至20座)不設第11座。由前工務司署建築設計處設計,總建築師為Mr.Colin Bramwell, ARIBA, 項目建築師為Mr.Thomas Ku,ARIBA;第一期由Wan Hin & Co.Ltd.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葵盛邨
葵芳邨
葵芳邨(英語:Kwai Fong Estate)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於1971年落成,為葵青區內第3個政府廉租屋邨(不計現劃入荃灣區之梨木樹邨),並是全港首個被揭發建築用料低於標準的公共屋邨(26座問題公屋醜聞)。現已經全部重建完成,並由雅居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負責屋邨管理。.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葵芳邨
葵興邨
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新界中葵涌,於1970年至1973年間落成入住,為葵青區第2個由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興建之政府廉租屋邨,有5座新型政府廉租屋大廈,於1988年元旦分期拆卸重建,改建成4座相連長型第1型公屋大廈,以及居屋葵俊苑。 葵俊苑是居者有其屋屋苑,在葵興邨旁邊,共有三座樓宇,在1995年落成。.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葵興邨
邵日贊
邵日贊,(英文名︰Siu Tsan),香港出生,是香港慈善機構「龍耳」的創辦人之一,亦是勞工及福利局轄下的推廣手語工作小組委員。現他符合《香港手語翻譯員名單》基本條件的手語翻譯員。.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邵日贊
金坪邨
金坪邨(Kam Peng Estate)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新界離島區坪洲,也是坪洲唯一的公共屋邨,於1996年入伙,由房屋署總建築師設計,海成建築有限公司承建,香港房屋委員會負責屋邨管理。 坪麗苑(Peng Lai Court)由房屋署總建築師設計,海成建築有限公司承建。是坪洲唯一的居者有其屋屋苑,也是首個發售的離島區居屋屋苑,也在1996年入伙。.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金坪邨
長安邨
長安邨(Cheung On Estate)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新界青衣島北面近青衣站,共有10座樓宇,分兩期發展,屬青衣島第二大的公共屋邨。屋邨於1983年規劃,1985年開始興建,於1987年開始入伙,由香港房屋委員會管理,其後於1998年1月起在租者置其屋計劃(第一期)把單位出售給所屬租戶,現已成立業主立案法團。現時管理長安邨的公司是港深聯合物業管理有限公司。 長安邨本來有15座,因屋邨管理上的需要,於1988年把施工中的第11至15座樓宇從長安邨分拆出來,且易名為長發邨,於1989年開始入伙。 由於長安邨的位置鄰近青衣站及大型商場,所以屋苑買賣成交在青衣公屋中是最多的。.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長安邨
長亨邨
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新界青衣島西面,現時由宜居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負責屋邨管理。.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長亨邨
長康邨
長康邨(英語:Cheung Hong Estate)是香港公共屋邨,位於香港葵青區青衣島南部,長青邨以西,屬青衣島內最大型的公共屋邨,由香港房屋委員會負責屋邨管理。初期屬長青邨發展計劃的擴展部分,直至較新的部分於1979年落成,因屋邨管理上的需要,遂把較新落成的H至N座樓宇,分拆並易名為長康邨及長康商場方便管理;其後到1985至86年間,長康邨P至S座的Y型大廈部分、O座青盛苑及青華苑的落成,有大量居民遷入,而房委會亦預計到該部分的居民對商場及社康設施的需求大幅增加,原有設施也顯得不敷應用,故此在長康邨Y型部分,增設長康第二商場、一系列社康設施(如:學校、熟食亭、社福機構租用單位、室內體育館及有蓋巴士總站等),還設一個行人天橋網絡,貫通各座Y型樓宇、青盛苑、青華苑及以小徑及天橋連接長康邨原有部分的康和樓6樓,以全盤計劃去一次過解決居民上下山及社康設施不足的問題。 長康邨三期亦是26座問題公屋居民的指定安置屋邨(另一個是沙田顯徑邨,已於2000年起拆售)。 青盛苑是居者有其屋的屋苑,為青衣島首個居屋屋苑,為長康邨發展計劃的O座樓宇,在入伙前獲選為居屋屋苑發售,此屋苑位於長康邨康豐樓的旁邊,與康豐樓一樣為Y2型設計,但用料則比較高級,在長康邨設有一道天橋連接青盛苑二樓大堂及長康邨其他Y型樓宇、以至長康第二商場,全苑只有一座34層高樓宇,地下、1樓及2樓的17-24室為社會福利機構租賃單位,於1985年落成。.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長康邨
長青邨
長青邨(英語:Cheung Ching Estate)是香港新界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香港新界葵青區青衣島中南部,鄰近藍巴勒海峽以及青衣工業區,是青衣島內首個落成及第三大型的公共屋邨,採用前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的標準規格設計,於1974年開始興建,1977年起落成入伙。現由宜居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負責屋邨管理。長青橋以及長青隧道都得名自長青邨。.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長青邨
雅寧苑
雅寧苑(Nga Ning Court)是香港的一個出租公共屋邨,位於新界離島區長洲,是香港最南面的公共屋邨,於2002年入伙。由新恆基國際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負責屋邨管理。.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雅寧苑
雙塔式大廈
雙塔式大廈(Twin Tower)是香港公屋大廈的一種,高低兩塔相連,高座約24至28層高,低座約21層高。各單位皆設有露台。由於大廈中央設有一個巨大天井,所以坊間普遍稱雙塔式大廈為「井型公屋」、「天井型公屋」、「井字型公屋」等。該類型大廈是由後來升任房屋司及政務司的廖本懷設計。 雙塔式大廈中央天井是留空的,優點是空氣流通,尤其在夏天塔內單位大多打開門戶,而每層每戶大門均是互相對望,所以若有偷竊發生,容易被人發現,故其設計上具有保安功能;缺點是兩個深洞,無論從高處望下抑或從低望向高處,令人產生不安的感覺,兩個洞更成部份有意輕生人士跳樓自殺的地方;在日間非正午時份,陽光亦難抵達洞的底部,造成井底光線長年都較暗淡;加上興建雙塔式大廈耗用的土地面積非常大,但每個單位的面積都相當細小(平均單位建築面積不多於40平方米,最大的單位也只有大約55平方米),不適合給於5人或以上的家庭居住;另外,雙塔式的大部份單位在面向走廊的牆身都有一個面積很大的通風窗戶,對單位的住客失去了安全感和私隱。因此,港府在1980年代開始已停止在新型屋邨興建雙塔式大廈。 最早的雙塔式大廈是位於香港島南區華富邨的華興樓及華昌樓,於1970年落成,現已超過45年樓齡。而最後一座雙塔式大廈落成在1984年的秀茂坪邨秀明樓。 雙塔式大廈例子有觀塘順利邨利明樓(1978年落成)、順天邨天琴樓(1982年落成)、愛民邨衛民樓、敦民樓、德民樓、新民樓、信民樓(1974-1975年落成)及屯門湖景邨湖光樓(1982年落成)。.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雙塔式大廈
逸東邨
逸東邨(Yat Tung Estate)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新界西大嶼山東涌的西部,但已列入擴展市區配屋區內,於2001年3月入伙。邨內分為逸東(一)邨(項目編號為IS02NR)及逸東(二)邨(項目編號為IS03NR)。逸東(一)邨及逸東(二)邨總由卓安管理服務有限公司負責屋邨管理,由房屋署總建築師,劉榮廣伍振民建築師事務所及興業建築師事務所共同設計。.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逸東邨
耀安邨
耀安邨(Yiu On Estate)位於香港新界沙田區馬鞍山的東部,項目編號為ST14,但已列入擴展市區配屋區內,由房屋署總建築師擔任設計建築師,王董建築師事務所擔任細部項目建築師,乃馬鞍山第二個入伙的公共屋邨,於1988年入伙。與毗連的居屋錦禧苑由時任香港房屋委員會建築小組委員會主席,王董建築師事務所主席何承天於1990年11月29日主持揭幕。耀安邨是昔日馬鞍山礦場經篩選的鐵砂付運到日本的碼頭舊址。 錦禧苑(Kam Hay Court)是香港房屋委員會的居屋屋苑之一,位於新界沙田區的馬鞍山,與耀安邨隔鄰,屬居屋第九期丙,乃馬鞍山區第二個居者有其屋計劃屋苑。.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耀安邨
耀東邨
#重定向 耀東邨及興東邨.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耀東邨
I型大廈
I型大廈是香港公屋大廈的一種,分為第1款、第2款及3款,於1980年至1983年期間落成的公共屋邨中最為常見。.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I型大廈
Y型大廈
Y型大廈(Trident block)是香港公共房屋大廈的一種標準型大廈設計,分為Y1型、Y2型、Y3型及Y4型,於1984年至1992年期間落成的公共屋邨(尤其是被納入租者置其屋計劃的公共屋邨,即可拆售公屋)及居者有其屋中最為常見。.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Y型大廈
柴灣
柴灣(Chai Wan),是香港島東區的一個地區,屬於香港市區範圍之內。柴灣隔鯉魚門海峽與九龍東相望。.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柴灣
恆安邨
恆安邨(Heng On Estate)是香港的租者置其屋計劃的一個公共屋邨,項目編號為ST13,但已列入擴展市區配屋區內,位於新界沙田區馬鞍山的東部,由房屋署總建築師精心設計,乃馬鞍山新市鎮首個入伙的屋邨,於1987年落成,1988年3月24日由時任布政司霍德爵士主持揭幕。恆安邨商場及中央花園獲得1989年香港建築師學會優異獎。.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恆安邨
東頭邨
#重定向 東頭邨及東匯邨.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東頭邨
東方日報
東方日報可以指:.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東方日報
梨木樹邨
梨木樹邨(Lei Muk Shue Estate)是香港公共屋邨,位於新界西荃灣東南的梨木樹,遠離荃灣市中心,共有19座樓宇,總人口約30,700人,按人口及單位計算,是目前荃灣區最大公共屋邨,也是荃灣新市鎮第二大公共屋邨。梨木樹邨現時分為梨木樹(一)邨、梨木樹(二)邨及梨木樹邨,除了屬於(二)邨的第1至6座、榕樹樓及柏樹樓由房屋署直接管理外,其餘均由創毅物業服務有限公司負責屋邨物業管理。.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梨木樹邨
榮昌邨
榮昌邨(Wing Cheong Estate)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九龍深水埗西九龍填海區域西邨路,於2011年初開始興建,於2013年中入伙,屋邨並由2座40層呈Y型的非標準設計型樓宇組成,原命名為榮安樓及榮樂樓,後來重新命名為榮俊樓及榮傑樓,是由房屋署總建築師(2)設計,並由香港房屋委員會委托中國海外物業管理公司管理。榮昌邨因位處西九龍走廊旁,房屋署建築師特意為向走廊一邊的八個住宅單位作出特別設計,並提供了一個4.4平方米的大型露台配以反音板以收阻隔噪音之效。 榮昌邨只有兩座,居民生活要靠富昌邨的交通及設施。.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榮昌邨
樂富邨
樂富邨是香港房屋委員會轄下的公共屋邨之一,位於黃大仙區西南,與九龍城區接壤,為「九龍中部屋邨」(Kowloon Central Estates)發展計劃下的4個屋邨之一 。現由香港房屋委員會負責屋邨管理。 康強苑是樂富邨重建計劃內的居者有其屋屋苑,只有一座樓宇,在1999年落成。.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樂富邨
樂華邨
樂華邨(Lok Wah Estate)是香港公共屋邨,項目編號為KL04,位於九龍觀塘市中心振華道50號,即以北的樂意山上,有功樂道及振華道連貫,並各取一字「樂」及「華」字命名,並且「快樂中華」之意,在1982年12月至1985年7月分4期落成。在1984年分拆為樂華南邨、樂華北邨及樂雅苑方便管理,從1985年起,兩邨一苑各有各自的房屋署辦事處管理。而原本設於展華樓地下的房屋署樂華邨辦事處亦於1985年起分拆,並把樂華北邨及樂雅苑辦事處一併遷到秉華樓地下,而樂華南邨辦事處則遷往奐華樓地下,繼續為居民服務。 樂雅苑(Lok Nga Court)是居者有其屋計劃下所出售之屋苑,與樂華邨接壤,全苑共有六座樓宇,在1984年落成。.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樂華邨
橫頭磡邨
橫頭磡邨(Wang Tau Hom Estate)原是一個徙置屋邨,位於香港九龍橫頭磡,即黃大仙西北部近龍翔道的位置,總共有26座,於1962年建成。1980年代初香港政府開始計劃重建,建成現在的屋邨。新樓宇於1982年至1994年期間落成,現由中國海外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負責屋邨管理。 在橫頭磡邨內的富強苑(Fu Keung Court)、嘉強苑(Ka Keung Court)和德強苑(Tak Keung Court)是居者有其屋屋苑,由房屋署總建築師(3)設計,於1991年、1998年及2001年落成。當中德強苑及富強苑均是樂富/橫頭磡綠表市場成交價最高的屋苑,也是九龍以至全香港綠表最高成交價最高的屋苑之一,,未補地價每實呎成交價超過一萬港元。.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橫頭磡邨
殘疾歧視條例
《殘疾歧視條例》是香港政府保障殘疾人士避免因其殘疾而受到歧視、中傷及騷擾而制定的法例。該法例可以保障殘疾人士及與其有聯繫的人士在以下方面免受歧視、中傷或騷擾:.
水邊圍邨
水邊圍邨(英語:Shui Pin Wai Estate)是香港公共屋邨,位於香港新界元朗新市鎮西北部,鄰近朗庭園及鳳池村,於1981年4月正式入伙,第一期由房屋署總建築師Mr.Y.F.Ng 負責設計,第二期疊水樓則由何顯毅建築師事務所設計;全邨均由由雅居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管理。是元朗繼元朗邨建立後的第2個公共屋邨。元朗邨於2001年被拆卸後,本邨成為整個元朗區最舊的公共屋邨。 水邊圍邨的分區租約事務管理辦事處/屋邨辦事處由元朗區租約事務管理處(一)管理,停車場管理由越秀亞通停車場有限公司管理。.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水邊圍邨
水泥
水泥是一種建築材料,與水混合後會凝固硬化。水泥不常單獨使用,而是用來與沙、礫(骨料)接合。水泥與細緻的骨料混合後形成砂漿(用來接合磚塊),水泥與沙礫混合後形成混凝土。 水泥通常是無機的,主原料為石灰或矽酸鈣。 水泥的種類繁多,按其礦物组成分為硅酸盐水泥、铝酸盐水泥、硫鋁酸盐水泥、氟铝酸盐水泥、铁铝酸盐水泥以及少熟料或无熟料水泥等。而按其用途和性能又分为通用水泥、专用水泥和特种水泥三大类。 在每一品种的水泥中,又根据其胶结强度的大小,而分为若干强度等级。不同的水泥品种及强度等级,其性能也有较大差异。.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水泥
水泉澳邨
水泉澳邨(Shui Chuen O Estate)是香港房屋委員會轄下的一個公共屋邨。全邨共分4期興建及管理,第1及2期樓宇由水泉澳邨辦事處管轄,第3及4期樓宇則由水泉澳邨辦事處分處管轄。項目編號為ST41,但已列入擴展市區配屋區內,位於香港新界沙田區水泉澳(沙田第52區)博泉街1號,已經興建18座樓高25至30層依山而建的住宅樓宇,共提供11,123個出租公屋單位,可容納人口逾29,000多人及水泉澳廣場,場內設有59個商舖及一個整體出租街市。水泉澳邨將設有行人天橋和升降機塔,接通博康邨和港鐵馬鞍山綫的沙田圍站;邨內亦設有公共交通交匯處及泊車位,方便居民出行。 整個項目於2015年4月至2017年3月分階段落成。整個項目由房屋署總建築師(1)負責總體設計;而詳細設計則拆細並以外判服務合約方式,第1及4期判給了周林建築師有限公司;第2A期(明泉樓、社會福利大樓、巴士總站、天橋及商場)及第3期(茂泉、林泉、修泉及竹泉樓)判給了興業建築師事務所有限公司及第2B期(月泉及映泉樓)判給了李景勳、雷煥庭建築師事務所;而第2C期(城泉及河泉樓)則由房屋署自行負責細部設計。全邨的總承建商是中國建築工程(香港)有限公司。 水泉澳邨共有18座出租公屋大樓,共分4期興建,第1期於2015年4月至7月底分2個階段完工,第2期在2016年3月至11月底分4個階段完工,第3期已於2017年2月完工交樓,第4期的嶺泉樓早已於2016年8月完工入伙,而餘下的崇泉、山泉及峻泉樓則由2017年3月3日起完工交樓。而連接沙田至水泉澳邨的行人天橋亦於2017年7月投入服務,標誌著整個水泉澳邨建築工程已經圓滿結束。.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水泉澳邨
油塘邨
油塘邨是香港公共屋邨,項目編號為KL34RR,位於觀塘區油塘西部,油塘站之上,由房屋署總建築師(設計及標準策劃)設計,由香港房屋委員會發展,並由創毅物業服務顧問有限公司負責屋邨管理。.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油塘邨
油麗邨
油麗邨(英語:Yau Lai Estate)位於香港觀塘區油塘油塘道9號,東區海底隧道九龍出口側,是香港房屋委員會轄下的公共屋邨之一。.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油麗邨
深水埗
深水埗(Sham Shui Po)是香港十八區的深水埗區之主要部分,位於九龍半島西北部,有着悠久的歷史。當中「埗」、「埔」、「埠」三字相通,皆有碼碩的意思,由此可知深水埗過去是繁忙的深水碼頭。 深水埗包括深水埗區原有臨近海傍的一部分,大致上以大埔道、界限街和欽州街為界,七八十年代以通州街為海岸綫,其後因應填海工程而成為現今模樣。欽州街至東京街則為深水埗與長沙灣的過渡地帶,故此深水埗區議會的長沙灣選區大部份屬於深水埗範團。深水埗人口密度非常高,區內有業主經營劏房、棺材房以至籠屋,部分居所生活環境惡劣。深水埗與又一村、石硤尾、長沙灣、荔枝角、昂船洲等地在行政區劃上同屬深水埗區,而這些地區沒有明顯分界而且互相交接,加上興建地鐵荃灣綫時,深水埗區的車站沒有按照其所在地的地名進行命名,區內設施亦有類似情況,因此市民經常出現混淆,將深水埗區內非深水埗的地方誤作深水埗的一部分。 現今深水埗已經成為九龍西北部的核心區,商業活動發達,並已經成為電子產品、潮流玩意、服裝配飾、古玩玉石等多方面商品集中地,每天車水馬龍、熙來攘往。而深水埗西填海區深旺道一帶亦陸續發展高密度的住宅區,區內亦有零星的重建項目,改變外界對深水埗集中着傳統唐樓的印象。.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深水埗
混凝土
混凝土,又稱洋灰、石矢、砼,是由凝胶材料、骨料和水按適當比例配置,再經過一定時間硬化而成的複合材料。混凝土的硬度高、堅固耐用、原料來源廣泛、製作方法簡單、成本低廉、可塑性強、適用於各種自然環境,是世界上使用量最大的人工土木建築材料,廣泛使用於房屋、橋樑、公路、跑道、擋土牆、堤防、涵洞、水壩、水箱、水塔、油槽、渠道、水溝、碼頭、防波堤、軍事工程、核能發電廠等構造物。.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混凝土
湖景邨
湖景邨(Wu King Estate)是香港房屋委員會轄下公共屋邨之一,位於新界屯門新市鎮南部近蝴蝶灣,於1982年入伙,由香港房屋委員會管理。.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湖景邨
漁灣邨
漁灣邨(Yue Wan Estate)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由香港房屋委員會發展,項目編號為UR07,位於香港柴灣的填海地,鄰近柴灣公園、翠灣邨及翠樂邨。屋邨分為兩期興建,第一期是在1977年落成的漁豐樓、漁安樓及漁泰樓,第二期是在1978年落成的漁順樓。漁灣邨內設有小學校舍2座由房屋署出租予辦學團體之用 ,但其中1座小學(世界龍岡學校馮耀卿紀念小學)已經清拆,並即將興建1幢37層高約800個單位的出租公屋樓宇之用,現正進行相關地基工程。.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漁灣邨
澳門社會房屋
澳門社會房屋(Habitação Social)是指由澳門政府轄下的澳門房屋局所興建的公共出租房屋,租金是按家團人數、總收入及資產計算,且低於市值租金,以協助特定收入人士有屋可住,社會房屋由房屋局作租務管理及委任私人物業管理公司作物業管理,簡稱社屋。社屋的起源於為救濟及慈善,始於1928年8月。澳門台山區一破舊的貧民屋發生大火,政府在原址重建了一系列小平房,澳門的公共房屋就此而來。.
有線新聞
#重定向 香港有線新聞.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有線新聞
成本
在经济学、商业和会计学中,成本在经济学中指的是无可避免的最高代价,成本因选择而起,没有选择就没有成本。意指為了藉由購買或以物易物的方式獲得某樣物品,或是為了得到他人提供的服務,所花費或付出的金額,其中亦包括預定要花費或是付出的金額,往往和一个商业事件或者经济交易相联系。 成本也经常被以适用性为标准进行分类。.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成本
房屋局 (澳門)
房屋局(Instituto de Habitação)於1990年7月28日成立,隸屬於運輸工務司,是具有行政及財政自治權的實體,並在1997年曾經因應職能調配而重組。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的訴求,於2006年再次重組,是次重組增加了協調及輔助私人樓宇的管理工作。截至目前,房屋局共有員工173名。前身為房屋司,該司司長最後一任為鄭國明。.
房屋署
房屋署(簡稱房署;英文:Housing Department,縮寫:HD)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及房屋局轄下部門,專責管理香港公共房屋。該部門會從獨立的法定機構香港房屋委員會收集意見以定出政策路向,加以執行的。.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房屋署
明德邨
明德邨(Ming Tak Estate)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新界將軍澳坑口填海區域培成里旁側,由房屋署總建築師(2)負責設計,於1993年開始興建,於1996年開始入伙。 顯明苑(Hin Ming Court)、煜明苑(Yuk Ming Court)及和明苑(Wo Ming Court)為明德邨發展計劃的一部分,在建築期間獲甄選轉為居者有其屋屋苑出售。 顯明苑位於明德邨旁邊,有一座和諧1型樓宇,為全港首個設有小型一人單位的居屋屋苑,由房屋署總建築師(2)設計,煥利建築有限公司承建。在1996年落成。 煜明苑有三座和諧1型樓宇,並由房屋署總建築師(2)設計,祥記馮祥建築有限公司承建。在1996年落成。 和明苑有四座樓宇,分兩期出售,一期A及B座兩座和諧1型樓宇,是由房屋署總建築師(2)設計,保華德祥建築有限公司承建。二期C及D座兩座為全港首個採用康和式設計的康和2型樓宇,也由房屋署總建築師設計,但由瑞安承建有限公司承建。兩期也在1999年落成。.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明德邨
新十字型大廈
新十字型大廈是香港居者有其屋屋苑及公共屋邨樓宇之一,於1984年發表,並於1987年至2005年間落成的居者有其屋屋苑及公共屋邨樓宇中所廣泛使用,部分政府宿舍更採用此設計。.
新翠邨
新翠邨(Sun Chui Estate)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新界沙田區隔田。但已列入擴展市區配屋區內,於1983年正式入伙,毗鄰隆亨邨、景田苑、田心村、新田村、車公廟和港鐵大圍站。.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新翠邨
新田圍邨
新田圍邨(Sun Tin Wai Estate)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香港沙田秦石邨以南的山上,但已列入擴展市區配屋區內,共有8座住宅大廈,於1981年至1982年間落成,為沙田區第四個公共屋邨。該邨區議員為教協「元老」的民主黨黨員程張迎老師。.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新田圍邨
政府廉租屋
政府廉租屋全稱政府廉租屋計劃(Government Low Cost Housing Scheme),是香港政府於1962年至1973年推行的建屋計劃,由工務司署設計及建築,建成後由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負責管理屋宇建設委員會1972-1973年度報告書,第三章,參閱於2008年10月23日。至1973年,政府廉租屋歸入新成立的房委會管理,並與所有前屋建會廉租屋邨統一為「甲類屋邨」。 政府廉租屋的服務對象與徙置區和屋建會廉租屋邨不同,是為一些入息低微而不合徙置資格,又不合屋建會申請標準,居住於惡劣環境的人士提供穩定的居所,1970年代的申請資格為家庭月入不超過900元。另外,政府亦會抽出15%的單位分配予低薪公務員居住。另外,為簡化和加快廉租屋的申請和分配手續,屋宇建設委員會自1969年起將「政府廉租屋」和「屋建會廉租屋」的輪候冊二合為一,即將兩者統一處理。 徙置區主要安置受天災、火災、天台或山邊木屋清拆的民居,較少審核入住人士,對居民的改動或加建或佔用走廊等行為亦較少理會。相反,廉租屋與現今的公屋一樣,都需要向有關當局申請才能得到分配,所以對各方面都有嚴格限制,包括門窗顏色設計、內籠間格、窗花鐵欄、電線、鐵閘安裝等,均需統一。.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政府廉租屋
愛東邨
愛東邨(英文 Oi Tung Estate)是香港的公共屋邨,項目編號為HK11NR,位於香港島筲箕灣愛秩序灣填海區範圍內,於2000年開始分3個階段入伙,其中愛澤樓、愛旭樓及愛平樓和「愛東商場」由興業建築師有限公司設計,愛寶樓由周古梁建築工程師有限公司設計,愛逸樓由房屋署總建築師(2)設計,現由卓安顧問有限公司負責屋邨管理。.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愛東邨
慈康邨
慈康邨是香港公共屋邨之一,位於九龍黃大仙區慈雲山。現由領先管理有限公司管理。.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慈康邨
慈雲山
慈雲山(英語:Tsz Wan Shan)是位於香港九龍黃大仙區的一個以住宅區為主的發展區,位於黃大仙以北、竹園東北、龍翔道以北,中心為蒲崗村道。慈雲山在地區行政上屬於黃大仙區。.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慈雲山
慈樂邨
慈樂邨是香港房屋委員會轄下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九龍黃大仙區的慈雲山上。由房屋署總建築師(2)設計,而樂歡樓則由胡周黃建築師事務所負責詳細設計,此邨現由領先管理有限公司負責。.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慈樂邨
慈正邨
慈正邨是香港房屋委員會轄下的公共屋邨之一,位於香港九龍黃大仙區慈雲山。現由香港房屋委員會負責屋邨管理。.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慈正邨
慈民邨
慈民邨是香港房屋委員會轄下的公共屋邨之一,位於九龍黃大仙區的慈雲山。.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慈民邨
怡明邨
怡明邨(Yee Ming Estate)位於香港新界西貢區將軍澳南65B區,由房屋署總建築師(3)設計,由興勝建築有限公司承建,鄰近至善街,距離港鐵將軍澳站約5分鐘步行路程;該屋邨鄰近日後將會作為水上活動中心的將軍澳灣,並與私人樓宇清水灣半島隔灣相望。怡明邨共有3幢非標準型公屋大廈,分別命名為怡茵樓、怡悅樓和怡情樓,是1幢呈Y字型及2幢Z字型大廈,其中怡茵樓樓高33層、其他兩座各32層高。項目已於2014年4月落成入伙。.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怡明邨
景林邨
景林邨為香港的公共屋邨之一,位於將軍澳寶琳填海區,屬於香港房屋委員會之屋邨。也屬將軍澳填海區較早建屋及遷入的樓宇。其後房委會於2001年2月把邨內單位於租者置其屋計劃第四期發售予租戶,現由業主立案法團管理屋邨事務。 浩明苑是景林邨旁邊的一個居者有其屋屋苑,只有一座樓宇,也在1990年落成。.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景林邨
2017年
2017年經联合国大会指定为国际可持续旅游发展年,也是俄國十月革命100週年。.
查看 香港公共屋邨和2017年
26座問題公屋醜聞
26座問題公屋醜聞是1980年代多座香港公共屋邨被揭發存在結構問題的事件,一共發現577座樓宇存在結構問題。其中26座因為結構遠低於安全標準而有即時倒塌危險,需要盡快拆卸重建。.
亦称为 香港公屋,邨。
,廣田邨,廣源邨,廉租屋邨,佐敦谷,彩福邨,彩霞邨,彩雲邨,彩虹邨,作壆坑,德田邨,徑口,徙置區,徙置事務處,土地,利東邨,善明邨,和諧式大廈,啟德機場,啟田邨,啟業邨,啟晴邨,四順,噸,石硤尾邨,石籬邨,石蔭邨,石梨貝,獨立媒體,禾輋,禾輋邨,租者置其屋計劃,秀茂坪邨,竹園南邨,筲箕灣,管理学,節約能源,紅磡邨,组屋,美田邨,美林邨,翠灣邨,翠林邨,環翠邨,牛頭角下邨,牛池灣,相連長型大廈,瀝源邨,發光二極管,白田邨,荔景,荔景邨,華富邨,華荔邨,華貴邨,非標準設計大廈,蝴蝶邨,青衣,青衣邨,頌安邨,順天邨,順安邨,順利邨,顯徑邨,顯田,補地價,西灣河,西環邨,規劃,馬坑邨,馬鞍山 (香港市鎮),香粉寮,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香港公共屋邨,香港公共屋邨列表,香港公共房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香港模範屋宇會,香港房屋協會,香港房屋委員會,高怡邨,贪污,麗安邨,麗瑤邨,麗閣邨,黃大仙,黃大仙上邨,黃大仙下邨,龍田邨,龍耳,郭永健,舊長型大廈,興華邨,興民邨,薄扶林,藍田 (香港),葵盛邨,葵芳邨,葵興邨,邵日贊,金坪邨,長安邨,長亨邨,長康邨,長青邨,雅寧苑,雙塔式大廈,逸東邨,耀安邨,耀東邨,I型大廈,Y型大廈,柴灣,恆安邨,東頭邨,東方日報,梨木樹邨,榮昌邨,樂富邨,樂華邨,橫頭磡邨,殘疾歧視條例,水邊圍邨,水泥,水泉澳邨,油塘邨,油麗邨,深水埗,混凝土,湖景邨,漁灣邨,澳門社會房屋,有線新聞,成本,房屋局 (澳門),房屋署,明德邨,新十字型大廈,新翠邨,新田圍邨,政府廉租屋,愛東邨,慈康邨,慈雲山,慈樂邨,慈正邨,慈民邨,怡明邨,景林邨,2017年,26座問題公屋醜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