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徙置事務處

指数 徙置事務處

徙置事務處 (The Resettlement Department) 是已被取消的香港政府部門,於1954年成立,負責管理因1953年石硤尾大火而興建的徙置區。該處第一個管理的徙置區是香港第一個公共房屋-石硤尾徙置區(今石硤尾邨)。1973年,香港房屋委員會成立,同時徙置事務處和市政事務署轄下的屋宇建設科合併為房屋署,專責管理香港政府所有出租公共房屋(公共屋邨)至今。 雙十暴動事件是徙置事務處職員與居民爭執引起。.

目录

  1. 53 关系: 大坑東邨大窩口邨尚翠苑世宙市政總署佐敦谷工廠大廈佐敦谷遊樂場佐敦谷邨佐敦谷游泳池徙置區啟新道公共房屋元州邨元朗邨石硤尾大火石硤尾邨石籬邨石排灣邨秀茂坪邨紅磡邨美荷樓翠屏邨瓏門田灣邨牛頭角下邨白田邨華廈邨香港公共屋邨香港房屋委員會香港政府部門豐樹中心鳳庭苑黃大仙下邨興華邨藍田邨葵涌邨長沙灣工廠大廈雙十暴動V City柴灣工廠大廈柴灣邨李鄭屋邨東九文化中心東頭邨樂富邨橫頭磡邨油塘邨朗晴邨房屋署海濱匯... 扩展索引 (3 更多) »

大坑東邨

大坑東邨(英語:Tai Hang Tung Estate)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深水埗區東面近九龍塘,於1955年開始入伙,於1979年開始重建,新建樓宇於分別於1983年、1986年及2002年入伙,現由領先管理有限公司負責屋邨管理。 大坑東邨位於南山邨的南面,以及大坑西邨的東面,大坑東道是其主要的街道。.

查看 徙置事務處和大坑東邨

大窩口邨

是香港的公共屋邨,位於新界葵青區中葵涌大窩口,於1961年入伙,是新界第一個徙置區,也是在所有葵青區的公共屋邨之中,是最接近荃灣區的屋邨,於1970年代開始重建,新建樓宇於分別於1979年至1993年入伙,現由香港房屋委員會負責管理屋邨。 是居者有其屋屋苑,屬於大窩口邨重建第五期項目,項目還包括大窩口體育館,共有兩座樓宇,在1993年落成。 原是居者有其屋屋苑,位於石頭街,原址為第20座徙置大廈,共有兩座樓宇,屬於大窩口邨重建第六期項目,後來因為政府決定停售居屋,於2004年改為紀律部隊宿舍。.

查看 徙置事務處和大窩口邨

尚翠苑

尚翠苑(Sheung Chui Court)是香港房屋委員會的居屋屋苑之一,位於新界荃灣區沙咀道376號。該位置前身為大窩口工廠大廈,於2007年拆卸,其後成為2014年宣布復建居屋的5幅用地之一。屋苑已於2017年6月底落成,為香港房屋委員會在荃灣區的首個居者有其屋計劃下的屋苑。.

查看 徙置事務處和尚翠苑

世宙

世宙(Yuccie Square)是長實地產發展的私人住宅屋苑,位於香港新界元朗區安寧路38號,鄰近朗晴邨。屋苑所在地前身為元朗邨一部份。英文「Yuccie」代表新興生活方式及態度,等於「Young、Urban、Creative」。項目於2015年11月開售,建築師為梁黃顧建築師(香港)事務所有限公司,管理公司為港基物業管理,原預計在2016年12月30日落成。惟樓書顯示,發展商將有關日期改為2017年3月,變相延遲3個月。最終到2017年4月落成。.

查看 徙置事務處和世宙

市政總署

市政總署(前稱市政事務署;英文:Urban Services Department,縮寫:USD),是香港市政局的執行部門,於1960年至1985年3月31日由市政事務署新界市政署為新界提供服務,市政總署署長同時擔當市政局行政總裁。市政總署服務的範圍十分廣泛,由文藝、康樂、體育,以至環境衛生、社會福利等。市政總署的職責,現在由多個不同的部門承繼,如民政事務局接管了文化、康樂及體育等,環境食物局負責了公眾衛生、潔淨服務等事宜。.

查看 徙置事務處和市政總署

佐敦谷工廠大廈

佐敦谷工廠大廈(Jordan Valley Factory Estate)位於九龍佐敦谷,佐敦谷南道及佐敦谷北道旁邊。佐敦谷工廠大廈於1959年落成,當時稱作佐敦谷徙置工廠大廈,該工廠大廈為第一型徙置大廈,只有5層。1973年因由香港房屋委員會管理而改稱佐敦谷工廠大廈。佐敦谷工廠大廈一共有188個單位,每個單位均為18平方米的標準尺碼。大廈已於2005年正式拆卸,空地曾被掉丟空一段時間,之後改建成為露天停車場;現址為彩霞道休憩處。.

查看 徙置事務處和佐敦谷工廠大廈

佐敦谷遊樂場

佐敦谷遊樂場(Jordan Valley Playground)是香港的一個分開3期興建的遊樂場,位於九龍觀塘區,共佔地約12.8公頃。第1期由市政局興建,第2期第1及第2階段則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興建。現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

查看 徙置事務處和佐敦谷遊樂場

佐敦谷邨

佐敦谷邨是香港觀塘區第一條公共屋邨,后已拆卸,原址位於牛頭角佐敦谷水塘主壩之下。 佐敦谷邨在「佐敦谷徙置大廈發展計劃」下分兩期興建合共16座第一型徙置大廈。第一期於1960年2月完工,9座七層徙置大廈、1座五層徙置工廠大廈落成,共有居住單位2,800個,約可住14,000人;徙置工廠亦可容工作單位270個。第二期於10月完工,7座徙置大廈落成,其有屋住單位1,500個,可容7,800人居住。 佐敦谷邨原稱佐敦谷徙置區,1973年由香港房屋委員會負責屋邨管理,才改為佐敦谷邨。1990年-1996年拆卸,居民搬至彩霞邨。現在此土地成為佐敦谷泳池及佐敦谷遊樂場。而本邨的一型徙置大廈走廊轉角處為圓角狀設計。.

查看 徙置事務處和佐敦谷邨

佐敦谷游泳池

佐敦谷游泳池(Jordan Valley Swimming Pool)是位於香港九龍牛頭角佐敦谷內的一個公眾游泳池,於1996年落成啟用,總面積1.7公頃,並由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該公眾游泳池是觀塘區內三個公眾游泳池之一,也是香港第二個擁有嬉水泳池的公眾游泳池。.

查看 徙置事務處和佐敦谷游泳池

徙置區

徙置區(Squatter Area)是香港第一代的出租公共房屋,於1954年至1975年間興建,主要分佈於較早開發的衛星城市和新市鎮(包括觀塘、葵涌、荃灣、屯門和元朗等),由徙置事務處管理。1973年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成立後與其他政府出租房屋統稱「公共屋邨」:徙置區稱為「乙類屋邨」、屋建會廉租屋邨及政府廉租屋則稱為「甲類屋邨」。現時,第一至六型大廈絕大部份已拆卸或重建,而第七型大廈亦已有部分開始重建。.

查看 徙置事務處和徙置區

啟新道

啟新道(英語:Kai San Road)位於九龍東,以連接啟德和新蒲崗命名,凸顯啟德發展區與新蒲崗的連繫。此路連接七寶街及協調道。全線為雙線雙程不分隔道路。此道路在2017年8月17日通車。此路下穿太子道東。原址前身為房屋署新蒲崗工廠大廈第四,五及六座及景康街。 當局公佈啟新道通車的同時,曾發通告謂K9高架道路會在四美街臨時道路通車的同時永久封閉,以便拆卸。多條原途經該天橋的巴士路線(九龍巴士5D線、九龍巴士24線、過海隧道巴士108線)同日起因此需改經新路,運輸署及九巴皆於數天前發佈乘客通告通知乘客,惟因K9橋停用後之巴士改道路線被指過份迂迴,而該等路線皆同時服務隸屬觀塘區的九龍灣啟麗一帶,有關部門卻因天橋非位於觀塘區而沒有諮詢該區議員之意見,故經啟麗地區的區議員表達不滿後,當局被迫暫緩封閉K9高架道路及巴士改道,運輸署及九巴亦從官方網站撤回通告。新路則如期通車,只有九龍區專線小巴88線即時改道途經。最終四條巴上路線延至9月底才改經啟新道。.

查看 徙置事務處和啟新道

公共房屋

#重定向 公營住宅.

查看 徙置事務處和公共房屋

元州邨

元州邨(英語:Un Chau Estate)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九龍深水埗區長沙灣元州街303號,原稱「元洲街邨」,於1969年落成,其後於1994年開始重建,重建後的新樓宇於1998年落成,並改名「元州邨」,由房屋署總建築師設計,現全邨由領先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負責屋邨管理。.

查看 徙置事務處和元州邨

元朗邨

元朗邨(英語:Yuen Long Estate)是香港房屋委員會轄下在元朗區的首個公共屋邨,位於元朗大橋村附近,共有5座樓宇,於2001年被拆卸。.

查看 徙置事務處和元朗邨

石硤尾大火

石硤尾大火是指於1953年12月25日聖誕節,在香港九龍石硤尾木屋區發生的火災,受災面積達45畝,有50,000多名災民無家可歸。這場大火最終導致了香港公共房屋的誕生。.

查看 徙置事務處和石硤尾大火

石硤尾邨

石硤尾邨(英語:Shep Kip Mei Estate)是香港第一個政府公共屋邨,位於九龍深水埗區的石硤尾,最早期1954年入伙徙置大廈,於1973年開始首次改建及重建工程,舊長型及新落成之非標準型樓宇於分別於1977年至1984年間、2007年至2012年入--。徙置大廈(第41座美荷樓除外)於2007年6月20日拆卸後,第二、三及五期重建工地已在2009年4月19日展開地基工程,於2012年5月入伙,並接收部份2012年蘇屋邨重建二期及2013年至2014年白田邨舊邨的遷拆戶。.

查看 徙置事務處和石硤尾邨

石籬邨

是香港新界葵青區上葵涌石梨貝一個公共屋邨,由房屋署總建築師(1)設計。全邨分成石籬(一)邨及石籬(二)邨,一邨由雅居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負責屋邨管理,二邨則由創毅物業服務顧問有限公司負責管理。 是香港新界葵青區上葵涌兩個居者有其屋計劃屋苑之一(另一個為寧峰苑),位於梨貝街對上的山坡上,原為籃球場,近石籬擴展區,有兩座樓宇,在1999年落成。.

查看 徙置事務處和石籬邨

石排灣邨

石排灣邨(Shek Pai Wan Estate)是香港的公共屋邨之一,位於香港南區香港仔石排灣,由香港房屋委員會負責屋邨管理。.

查看 徙置事務處和石排灣邨

秀茂坪邨

茂坪邨(英文:Sau Mau Ping Estate)是香港一座公共屋邨,位於九龍觀塘區秀茂坪,主要由房屋署總建築師(3)設計,胡周黃建築師事務所參與部分詳細設計工作,並由創毅物業服務顧問有限公司負責屋邨管理。樓宇設計以和諧式為主,另設雙塔式、單向設計大廈。和諧1,2及3型均在此邨使用過,其中秀康及秀樂樓更是全港唯一兩座相連和諧二型設計大廈,此邨是香港房屋委員會轄下的公共屋邨之一。而秀茂坪商場獲得2003年香港工程師學會卓越結構嘉許獎。.

查看 徙置事務處和秀茂坪邨

紅磡邨

紅磡邨(Hung Hom Estate)是香港公共屋邨,由房屋署總建築師(3)設計,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承建,此邨位於九龍大環,第一期位於戴亞街9號;第二期位於大環街28號,即家維邨的東面,第一期兩座樓宇於1999年入伙,第二期的兩座樓宇紅日樓、紅昕樓已於2011年2月落成入伙,而紅曜樓則將於2011年11月落成入伙。目前由中國海外物業服務有限公司負責屋邨物業管理。.

查看 徙置事務處和紅磡邨

美荷樓

美荷樓(英文:Mei Ho House),位於香港九龍石硤尾寮屋區清拆後分期重建的石硤尾邨,1954年建成,是香港最早期、碩果僅存的「H」形6層徙置大廈,獲評為二級歷史建築。石硤尾邨舊型大廈重建,第41座美荷樓則獲得保留,耗資2億2千萬港元改建為美荷樓青年旅舍及旗下之美荷樓生活館,於2013年12月開幕。.

查看 徙置事務處和美荷樓

翠屏邨

(以往俗稱雞寮)是香港一個公共屋邨,項目編號為KL19RR,位於九龍觀塘區翠屏道18-19號,由19幢住宅大廈、市場、購物商場、停車場、學校校舍和康樂及休憩設施組成,1995年分為南、北兩邨管理,並由新恆基國際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負責管理,兩邨分別設有房屋署屋邨辦事處。而翠屏(北)邨是房屋署租者置其屋計劃(第五期)其中一個出售屋邨之一(不包括翠楣樓),單位可拆售予租戶。.

查看 徙置事務處和翠屏邨

瓏門

瓏門(英文:Century Gateway)是新鴻基地產及港鐵旗下的物業,位於香港新界屯門商場V city上蓋,旁為港鐵屯門站,第一期於2013年8月入伙,第二期於2014年9月落成。項目由呂元祥建築師事務所設計,並由九鐵以屯門物業發展有限公司名義發展(港鐵公司代為監督及管理),是九鐵公司在兩鐵合併前最後一個批出的上蓋發展項目(而前地鐵公司批出的最後一個上蓋項目,則為日出康城緻藍天)。.

查看 徙置事務處和瓏門

田灣邨

是香港房屋委員會轄下的公共屋邨之一,項目編號為HK14RR,位於香港島南區田灣。 ,是香港的一個居者有其屋屋苑,位於香港島南區田灣,近田灣邨,是居屋計劃第十八期乙的屋苑。.

查看 徙置事務處和田灣邨

牛頭角下邨

牛頭角下邨(Lower Ngau Tau Kok Estate)是香港房屋委員會位於香港九龍觀塘區佐敦谷的公共屋邨,為香港市區最後一個重建的徙置區。牛頭角下邨一區於2004年拆卸後,由房屋署總建築師(2)作總體設計,再由周古梁建築工程師有限公司作細部設計,在設計將傳統的牛頭角下邨歷史建築細部再次運用在其新大廈之上,包括麻石外牆入口、通花磚屏風阻隔行人道及單位洗手間的視線,地上刻有牛頭角下邨及其鄰近地方歷史的小廣場,還有小型歷史展覽館展示牛頭角下邨歷史文物,館址設於一樓天橋上,以展示及延伸牛頭角下邨的歷史,此邨於2008年展開一連串土地平整及地基工程,用以興建公屋大廈,於2012年8月入伙;第二期於2015年12月入伙。而二區於2011年完成拆卸後,於2016年開始動工興建東九文化中心。.

查看 徙置事務處和牛頭角下邨

白田邨

白田邨(Pak Tin Estate)是香港公共屋邨,位於九龍深水埗區石硤尾,於1969年入伙,於1990年起開始分期局部重建,重建後的樓宇於1993年至2026年分期入伙,整個白田邨重建計劃歷時將長達33年,現由香港房屋委員會負責屋邨管理;而當中的瑞田樓、昌田樓及盛田樓則由領先物業服務顧問有限公司管理。白田邨第7,8,10及11期由房屋署總建築師(4)及周余石建築師事務所負責設計,而第9期的白田社區綜合大樓則由房屋署總建築師(4)及周古梁建築師事務所負責設計。.

查看 徙置事務處和白田邨

華廈邨

華廈邨(Wah Ha Estate),由柴灣工廠邨大廈(Chai Wan Factory Estate)改建而成,項目編號為ET04,是一座位於香港香港島東區柴灣吉勝街2號的前工業大廈,佔地0.45公頃,樓高5層,改建前並無升降機設施,改建前全座共378個工廠單位,而每個單位標準面積為18平方米。柴灣工廠邨大廈於1959年6月建成,是香港碩果僅存的一座H型建築設計的工廠大廈,於2013年2月20日獲古物諮詢委員會評為二級歷史建築,於2013年年中展開改建工程,改建工程已盡量保存工廠大廈的文物特色,改建工程已於2015年底竣工,並於2016年8月中重新入伙。華廈邨於2017年7月榮獲香港建築師學會所頒發的兩岸四地建築設計論壇及大獎的殊榮。.

查看 徙置事務處和華廈邨

香港公共屋邨

香港公共屋邨(簡稱公屋)是香港公共房屋最常見的類別,由政府或志願團體興建,出租予低收入居民。現時香港提供出租公營房屋的機構有三個,分別是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香港房屋協會(房協)及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 在2016年3月31日,香港約有三分之一居民(即逾214萬人)居住於香港各公共屋邨的出租單位,包括房委會76萬個 、房協14萬個、以及在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大坑西邨逾1,600個的單位。.

查看 徙置事務處和香港公共屋邨

香港房屋委員會

香港房屋委員會(簡稱房委會,英文:Hong Kong Housing Authority),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轄下根據《房屋條例》成立獨立的法定組織,負責執行其決策的則為屬於政府部門的房屋署。香港房屋委員會的主要工作是策劃、興建及管理香港的出租公共房屋,亦負責興建出售房屋(居者有其屋計劃)。房屋署為房委會的執行機關,並為運輸及房屋局提供支援,處理有關房屋的政策和事務。 房委會現任主席由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兼任,其餘決策成員由行政長官委任。房委會單位現時容納超過200萬人,目前有 179 個公共屋邨、逾 76 萬個租住單位。 截止2011年3月底,香港房屋委員會的初步現金和投資結餘達逾696.87億港元,而截至2011年底則擁有330.13億港元存款。.

查看 徙置事務處和香港房屋委員會

香港政府部門

#重定向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組織架構.

查看 徙置事務處和香港政府部門

豐樹中心

豐樹中心(Mapletree Bay Point)是位於牛頭角觀塘道348號的寫字樓項目,樓高19層,於2018年4月入伙。 2014年1月,豐樹產業旗下的Suntone KB (HKSAR) Limited以37.69億港元投得牛頭角恒業街商業地皮,該地皮設有禁止拆售條款。當時豐樹產業預計項目會在2017年落成,但延至2018年才交付,可建樓面超過66萬方呎,同時項目亦是豐樹產業在香港首個寫字樓物業。.

查看 徙置事務處和豐樹中心

鳳庭苑

鳳庭苑是香港的居屋屋苑,位於新界元朗市中心東南,屬於居者有其屋計劃的一部份。該屋苑為第二十三期甲之居者有其屋計劃中出售。屋苑於2001年落成,一共由兩座康和式樓宇組成,提供312個單位,首次推出時售價為681,100 - 1,238,800港元。.

查看 徙置事務處和鳳庭苑

黃大仙下邨

黃大仙下邨(英語:Lower Wong Tai Sin Estate)是香港一處公共屋邨,位於九龍黃大仙區。分為黃大仙下(一)邨和黃大仙下(二)邨,其中黃大仙下(一)邨為租者置其屋計劃屋邨。.

查看 徙置事務處和黃大仙下邨

興華邨

是香港其中一個公共屋邨,位於東區柴灣,分為興華(一)邨和興華(二)邨兩部份。.

查看 徙置事務處和興華邨

藍田邨

是香港公共屋邨,位於九龍觀塘區藍田慶田街7號,於2009年7月落成,同年入伙。此邨由房屋署總建築師(3)負責設計,由瑞安建業負責承建,在2012年獲頒香港優質建築大獎之殊榮。在重建前也稱為藍田邨,原址是舊藍田邨第4至6座,共有23座徙置大廈。.

查看 徙置事務處和藍田邨

葵涌邨

葵涌邨(Kwai Chung Estate)是香港的公共屋邨,位於新界中葵涌,大窩口以東及葵興以西,現由香港房屋委員會管理,是荃灣新市鎮及葵青區最大公共屋邨。葵涌邨於1991年起分4個階段重建,重建工程由房屋署總建築師(採購)作總體設計,而其中部分期數更外判給幾間不同的大型私人建築師事務所作詳細設計,第3期由ARCA建築師事務所設計,第4期由馬梁建築師事務所設計,第5期及第7期則由巴馬丹拿建築師事務所設計和協興建築有限公司承建,外牆顏色以米黃色作主調,搭配白色及墨綠色,與近年的私人住宅發展選色相近。全邨於2008年4月完成後,共18座住宅樓宇,合計13,742個單位。據立法會文件披露,葵涌邨共居住約4萬人,如以單一屋邨計算,葵涌邨現為全港居住人口最多的公共屋邨。 葵馥苑(Kwai Fuk Court)共有兩座新十字型樓宇,名為安葵閣及樂葵閣;原設計是居者有其屋屋苑,後來因為政府決定停售居屋,於2002年改為紀律部隊宿舍。.

查看 徙置事務處和葵涌邨

長沙灣工廠大廈

長沙灣工廠大廈(Cheung Sha Wan Factory Estate),落成之初曾稱為長沙灣徙置工廠大廈,是香港首批徙置工廠大廈,於1960年至1965年間落成,自1973年起由香港房屋委員會管理。由於長沙灣工廠大廈處於九龍長沙灣主要幹道長沙灣道旁,因此成為該區的地標。長沙灣工廠大廈於2006年封閉拆卸,現時為元州邨第5期、聖公會聖多馬小學及中華基督教會協和小學(長沙灣)之新校舍。.

查看 徙置事務處和長沙灣工廠大廈

雙十暴動

#重定向 1956年雙十九龍暴動.

查看 徙置事務處和雙十暴動

V City

#重定向 V city.

查看 徙置事務處和V City

柴灣工廠大廈

#重定向 華廈邨.

查看 徙置事務處和柴灣工廠大廈

柴灣邨

-- 是香港東區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柴灣新廈街。以前的柴灣邨共有27座徙置大廈,經拆卸重建後,部分改建為環翠邨、樂軒臺,現時的柴灣邨由房屋署總建築師(2)負責設計,由西松建設負責承建,並只有灣映樓與灣畔樓兩座T字型非標準型出租樓宇,這同時是港島區首個非標準型設計公屋項目。.

查看 徙置事務處和柴灣邨

李鄭屋邨

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香港九龍長沙灣北面,與蘇屋邨為鄰,與白田邨及石硤尾邨隔山(喃嘸山)相望,是香港其中一個歷史悠久的公共屋邨,於1980年代全面重建,新建樓宇於1984年入伙,其後於2002年於租者置其屋計劃第5期把邨內部份單位出售予租戶,現由業主立案法團管理屋邨事務,法團委任了香港房屋協會負責屋邨日常管理及房屋署則負責邨內出租單位的租約管理。由於屋邨部份位於舊啟德機場的高度限制圈內,所以李鄭屋邨孝廉樓及孝慈樓雖是Y4型設計,但比一般同型樓宇減少11層樓,以及不設1樓,故此24樓已為頂樓。 是香港房屋委員會與市政局合作發展的建屋計劃。位於香港九龍深水埗區長沙灣,鄰近李鄭屋漢墓。前身是李鄭屋邨第十二座,是唯一一座雙H型的第一型徙置大廈。共有三座9層高樓宇,共378個單位。上面是個平台花園,建有三幢設計獨特的居者有其屋樓宇。寶麗苑由伍振民建築師(香港)有限公司設計,由於屋苑落成時機場尚未搬遷,故此地皮有高度限制,加上地盤細小,要採用非標準的特別設計才把地盤的發展潛力用盡,間隔主要為兩房兩廳單位及極少量三房兩廳設計,部份位於轉角位的單位更是鑽石形設計。單位一般設有一至兩個的花槽,而部份單位花槽外建有混凝土裝飾板而上面更設有圓形的洞,這成了寶麗苑之一大建築特色。寶麗苑在1986年的第8期乙居屋計劃中發售,在1987年落成入伙,屋苑基座為保安道市政大廈,大廈內設有街市,熟食檔位,圖書館,自修室,室內運動場及壁球場等。 是香港房屋委員會發展的居者有其屋屋苑,於14期乙居屋計劃發售,位於香港九龍深水埗區長沙灣新九龍內地段6117號,由利安建築師事務所有限公司設計,振華工程有限公司承建,康業服務有限公司管理,由於屋苑落成時啟德機場尚未搬遷,故此地皮有高度限制,加上地盤細小,要採用非標準的特別設計才把地盤的發展潛力用盡,屋苑共有2座14層高的住宅,每層15伙,間隔分兩房兩廳(佔單位總數的53%)及三房兩廳(附兩個洗手間)(佔單位總數的47%)設計,(寶熙苑是首個在三房間隔設計單位,採用配備兩個洗手間設計的居屋計劃),基座為寶熙苑商場、園林及上落貨車位,前方為李鄭屋漢花園,毗鄰的李鄭屋邨停車場預留了65個車位供寶熙苑居民使用,屋苑共有單位390個,在1993年落成,鄰近李鄭屋漢墓。.

查看 徙置事務處和李鄭屋邨

東九文化中心

東九文化中心(East Kowloon Cultural Centre)為香港一座擬建中的文化中心,位於九龍觀塘區牛頭角福淘街,佔地約2.16公頃,於2016年12月8日奠基動工,最快於2020年第三季或第四季竣工。文化中心由許李嚴建築師有限公司(嚴迅奇)作整體設計,其造型源自同公司設計之台北藝術中心競賽方案。文化中心原址為牛頭角下邨前第11至14座。.

查看 徙置事務處和東九文化中心

東頭邨

#重定向 東頭邨及東匯邨.

查看 徙置事務處和東頭邨

樂富邨

樂富邨是香港房屋委員會轄下的公共屋邨之一,位於黃大仙區西南,與九龍城區接壤,為「九龍中部屋邨」(Kowloon Central Estates)發展計劃下的4個屋邨之一 。現由香港房屋委員會負責屋邨管理。 康強苑是樂富邨重建計劃內的居者有其屋屋苑,只有一座樓宇,在1999年落成。.

查看 徙置事務處和樂富邨

橫頭磡邨

橫頭磡邨(Wang Tau Hom Estate)原是一個徙置屋邨,位於香港九龍橫頭磡,即黃大仙西北部近龍翔道的位置,總共有26座,於1962年建成。1980年代初香港政府開始計劃重建,建成現在的屋邨。新樓宇於1982年至1994年期間落成,現由中國海外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負責屋邨管理。 在橫頭磡邨內的富強苑(Fu Keung Court)、嘉強苑(Ka Keung Court)和德強苑(Tak Keung Court)是居者有其屋屋苑,由房屋署總建築師(3)設計,於1991年、1998年及2001年落成。當中德強苑及富強苑均是樂富/橫頭磡綠表市場成交價最高的屋苑,也是九龍以至全香港綠表最高成交價最高的屋苑之一,,未補地價每實呎成交價超過一萬港元。.

查看 徙置事務處和橫頭磡邨

油塘邨

油塘邨是香港公共屋邨,項目編號為KL34RR,位於觀塘區油塘西部,油塘站之上,由房屋署總建築師(設計及標準策劃)設計,由香港房屋委員會發展,並由創毅物業服務顧問有限公司負責屋邨管理。.

查看 徙置事務處和油塘邨

朗晴邨

朗晴邨(Long Ching Estate)是香港房屋委員會轄下的公共屋邨,項目編號為YL09,由房屋署總建築師(1)負責設計,總承建商為瑞安建業有限公司,朗晴邨位於香港新界元朗新市鎮橫洲路9號的元朗市中心地帶,鄰近港鐵朗屏站。全邨包括兩座分別30和19層高的出租住宅樓宇、一層商業設施及輔助設施,共提供438個租住單位,於2016年9月落成入伙。朗晴邨獲香港綠色建築議會(HKGBC)與環保建築專業議會(PGBC)環保建築大奬 2014新建建築類别之大獎。.

查看 徙置事務處和朗晴邨

房屋署

房屋署(簡稱房署;英文:Housing Department,縮寫:HD)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及房屋局轄下部門,專責管理香港公共房屋。該部門會從獨立的法定機構香港房屋委員會收集意見以定出政策路向,加以執行的。.

查看 徙置事務處和房屋署

海濱匯

海濱匯(The Quayside)是位於香港牛頭角海濱道77號的寫字樓項目,是前九龍灣工廠大廈舊址,由巴馬丹拿建築及工程師有限公司設計,金門建築承建,預計於2019年建成。 2015年1月,領匯(領展前身)聯同南豐集團聯營的Assets Guard Holdings Limited以58.6億港元投得位於鴻業街、偉業街、順業街與海濱道交界的新九龍內地段第6512號商業用地,創下九龍東商業地皮呎價新高。領匯佔項目60%股權,南豐佔餘下的40%,項目總投資額約100億港元。 海濱匯寫字樓部分樓高17層,每層樓面5.1萬方呎,地庫3層停車場提供415個車位,1.2樓商場部份面積約8萬方呎,超過一半面積用作餐飲用途,其餘部份會租給銀行、便利店。 2017年6月5日觀塘海濱道77號甲級商廈命名為「海濱匯」(The Quayside),項目預計2019年落成,樓高23層,可租用面積逾90萬平方呎,並設有3層零售樓面及3層地下停車場。海濱匯將發展成為以可持續發展為本的商業建築,引入大型樓層以及設有康體休憩設施的平台綠化空間,並為全部400多個車位提供電動車充電插頭。 海濱匯未完工已獲得領先能源與環境設計(LEED)的鉑金前期認證、香港綠色建築議會綠建環評(HK BEAM Plus)的暫定鉑金級認證、健康建築標準的金級前期認證,以及環保建築大獎2016之「新建建築類別:興建及/或設計中項目-商業建築」優異獎等重要環保相關殊榮。.

查看 徙置事務處和海濱匯

新發邨

新發邨(San Fat Estate)是屯門區的公共屋邨,也是屯門區內首個公共屋邨,現已拆卸。原址位於港鐵屯門站旁的私人屋苑瓏門,鄰近屯門市中心、新墟及屯門公園。.

查看 徙置事務處和新發邨

慈雲山邨

慈雲山邨為香港一個曾經存在的公共屋邨,位於九龍黃大仙區,一度為全香港擁有最多樓宇的屋邨,共有62座樓宇。 1980年,香港房屋委員會為方便管理,將慈雲山邨分拆成慈安邨、慈樂邨、慈愛邨、慈正邨及慈民邨5個屋邨,及後於1990年代開始拆卸重建。.

查看 徙置事務處和慈雲山邨

景泰苑

景泰苑(King Tai Court)是位於香港新蒲崗一個居屋屋苑,亦是首個綠表置居先導計劃試點。景泰苑由房委會於2015年發展,原址前身為房屋署新蒲崗工廠大廈第五及六座,鄰近采頤花園、鑽石山站及啟德站,以附近的景泰街命名。景泰苑為單幢式屋苑,樓高32層,由房屋署總建築師(3)及後轉為房屋署總建築師(6)負責建築設計,由瑞安承建有限公司承建,於2017年6月底落成。物業於2016年10月13日接受申請,以市價6折發售。房委會於12月8日為物業進行攪珠,決定申請人選擇單位的次序,並安排申請者在2017年1月12日選擇單位。.

查看 徙置事務處和景泰苑

新發邨慈雲山邨景泰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