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香港公共屋邨和香港房屋協會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香港公共屋邨和香港房屋協會之间的区别

香港公共屋邨 vs. 香港房屋協會

香港公共屋邨(簡稱公屋)是香港公共房屋最常見的類別,由政府或志願團體興建,出租予低收入居民。現時香港提供出租公營房屋的機構有三個,分別是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香港房屋協會(房協)及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 在2016年3月31日,香港約有三分之一居民(即逾214萬人)居住於香港各公共屋邨的出租單位,包括房委會76萬個 、房協14萬個、以及在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大坑西邨逾1,600個的單位。. 香港房屋協會(簡稱房協,Hong Kong Housing Society),香港房屋協會(房協)成立於1948年,是一個獨立的非政府及非牟利機構,並於1951年成為法定機構。根據《稅務條例》第88條獲豁免繳納香港稅項。是香港三個提供資助房屋的機構之一,另外兩個分別是香港房屋委員會及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 房協的總部設於香港銅鑼灣告士打道280號世界貿易中心29樓。房協在部分屋邨和屋苑設有出租商舖,內部樓面面積合共約十萬平方米及9300個泊車位,截至2017年3月底,房協2017年財政年度總收入80.91億港元,盈餘32.03億港元,淨值385億港元。.

之间香港公共屋邨和香港房屋協會相似

香港公共屋邨和香港房屋協會有(在联盟百科)12共同点: 將軍澳居者有其屋計劃上李屋邨筲箕灣紅磡邨西灣河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香港公共房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香港房屋委員會深水埗房屋署

將軍澳

將軍澳(Junk Bay或Tseung Kwan O,Junk Bay又譯為「帆船灣」)是香港海灣,位於新界西貢區西南部;沿岸土地亦稱為「將軍澳」,位於九龍半島以東。南部為調景嶺、西南部為鯉魚門、東部則為向東南伸延的清水灣半島。將軍澳本來為陆上人煙稀少,以水上人为主的小渔村,但現已發展為香港新市鎮之一。.

將軍澳和香港公共屋邨 · 將軍澳和香港房屋協會 · 查看更多 »

居者有其屋計劃

居者有其屋計劃(Home Ownership Scheme;簡稱居屋計劃或HOS)是香港的資助出售房屋計劃之一,是由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興建房屋,並以低於市值的價格,並扣除地價(1982年第三期乙起)售予低收入市民;計劃內興建的房屋通稱居屋。.

居者有其屋計劃和香港公共屋邨 · 居者有其屋計劃和香港房屋協會 · 查看更多 »

上李屋邨

上李屋邨(英語:Upper Lee Uk Estate)是香港房屋協會公共屋邨,是香港首個發展的公共屋邨,建立時間比起由香港政府建築的石硤尾徙置區(石硤尾邨)還要早,屋邨位於九龍深水埗區東北部的東沙島街,由T.S.C.Feltham 建築師設計。於1952年落成;當年上李屋邨僅售一千四百七十五元,無力繳付巨款者,可已每月租金港幣三十五元,供七年後,單位為其所有工商晚報, 1952-09-11 第4頁。當時政府以市值三份一的地價撥交房協,並提供了四十年低息貸款。房協於1990年將上李屋邨清拆,原址重建成樂年花園。 上李屋邨總共有五座大廈,每個單位都設有獨立廁所和廚房,其中A、B、C、D座於1952年落成,而E座則於1958年落成,合共提供360個單位。E座是房協為試驗興建工人住宅而興建。.

上李屋邨和香港公共屋邨 · 上李屋邨和香港房屋協會 · 查看更多 »

筲箕灣

箕灣(Shau Kei Wan)位於香港島,是香港最早開發的地區之一。最早在明萬曆年間,已經有漁民在此海灣居住見明代地方志《粵大記》已標有「稍箕灣」。地區行政上隸屬東區。.

筲箕灣和香港公共屋邨 · 筲箕灣和香港房屋協會 · 查看更多 »

紅磡邨

紅磡邨(Hung Hom Estate)是香港公共屋邨,由房屋署總建築師(3)設計,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承建,此邨位於九龍大環,第一期位於戴亞街9號;第二期位於大環街28號,即家維邨的東面,第一期兩座樓宇於1999年入伙,第二期的兩座樓宇紅日樓、紅昕樓已於2011年2月落成入伙,而紅曜樓則將於2011年11月落成入伙。目前由中國海外物業服務有限公司負責屋邨物業管理。.

紅磡邨和香港公共屋邨 · 紅磡邨和香港房屋協會 · 查看更多 »

西灣河

西灣河(粵語讀「可」,Sai Wan Ho)位於香港東區,位於鰂魚涌之東,筲箕灣之西。.

西灣河和香港公共屋邨 · 西灣河和香港房屋協會 · 查看更多 »

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

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Hong Kong Settlers Housing Corporation Limited)首先在1955年於蝴蝶谷興建平房,來安置石硤尾大火的災民,隨後香港政府在1961年以特惠地價批出一幅土地給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公司董事包括東亞銀行主席李國寶、前教育統籌局局長李國章等,以興建現時的大坑西新邨,安置當年受大坑西徙置區清拆計劃影響的租戶,並於民興樓設立辦事處,而大坑西邨也是香港唯一得到這個安排而興建的私人出租屋邨。雖然業權及管理屬於私人房屋,但由於其本意是為低收入人士提供居所,一些團體將之視為公共房屋,對其居民申請其他公共房屋資助有限制。.

香港公共屋邨和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 · 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和香港房屋協會 · 查看更多 »

香港公共房屋

香港公共房屋或稱公營房屋,是香港經由政府、公營機構或非牟利機構為低收入市民而興建的公共房屋。香港公共房屋可分為出租永久房屋、資助出售房屋、出租臨時房屋數種,主要由香港房屋協會(房協)及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提供,但由房屋署統一管理。於2013年,居住在各類型公共房屋的市民佔香港人口45.8%(本統計不包括限制期滿,可在市場自由買賣的居住單位,故實際應有超過一半香港人口居於公共房屋單位)。.

香港公共屋邨和香港公共房屋 · 香港公共房屋和香港房屋協會 · 查看更多 »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The Government of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簡稱香港特區政府或港府)是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部門的總稱。在1997年7月1日前,英屬香港的行政機關稱為香港政府(Government of Hong Kong),而香港回歸後政府全名則改為上述名稱(「香港政府」一詞變成簡稱,英治時代政府就稱「港英政府」以作識別),並根據《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沿用大部分原有制度。香港政府首長為行政長官,轄下有多名局長負責管理各政府部門。.

香港公共屋邨和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 香港房屋協會和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 查看更多 »

香港房屋委員會

香港房屋委員會(簡稱房委會,英文:Hong Kong Housing Authority),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轄下根據《房屋條例》成立獨立的法定組織,負責執行其決策的則為屬於政府部門的房屋署。香港房屋委員會的主要工作是策劃、興建及管理香港的出租公共房屋,亦負責興建出售房屋(居者有其屋計劃)。房屋署為房委會的執行機關,並為運輸及房屋局提供支援,處理有關房屋的政策和事務。 房委會現任主席由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兼任,其餘決策成員由行政長官委任。房委會單位現時容納超過200萬人,目前有 179 個公共屋邨、逾 76 萬個租住單位。 截止2011年3月底,香港房屋委員會的初步現金和投資結餘達逾696.87億港元,而截至2011年底則擁有330.13億港元存款。.

香港公共屋邨和香港房屋委員會 · 香港房屋協會和香港房屋委員會 · 查看更多 »

深水埗

深水埗(Sham Shui Po)是香港十八區的深水埗區之主要部分,位於九龍半島西北部,有着悠久的歷史。當中「埗」、「埔」、「埠」三字相通,皆有碼碩的意思,由此可知深水埗過去是繁忙的深水碼頭。 深水埗包括深水埗區原有臨近海傍的一部分,大致上以大埔道、界限街和欽州街為界,七八十年代以通州街為海岸綫,其後因應填海工程而成為現今模樣。欽州街至東京街則為深水埗與長沙灣的過渡地帶,故此深水埗區議會的長沙灣選區大部份屬於深水埗範團。深水埗人口密度非常高,區內有業主經營劏房、棺材房以至籠屋,部分居所生活環境惡劣。深水埗與又一村、石硤尾、長沙灣、荔枝角、昂船洲等地在行政區劃上同屬深水埗區,而這些地區沒有明顯分界而且互相交接,加上興建地鐵荃灣綫時,深水埗區的車站沒有按照其所在地的地名進行命名,區內設施亦有類似情況,因此市民經常出現混淆,將深水埗區內非深水埗的地方誤作深水埗的一部分。 現今深水埗已經成為九龍西北部的核心區,商業活動發達,並已經成為電子產品、潮流玩意、服裝配飾、古玩玉石等多方面商品集中地,每天車水馬龍、熙來攘往。而深水埗西填海區深旺道一帶亦陸續發展高密度的住宅區,區內亦有零星的重建項目,改變外界對深水埗集中着傳統唐樓的印象。.

深水埗和香港公共屋邨 · 深水埗和香港房屋協會 · 查看更多 »

房屋署

房屋署(簡稱房署;英文:Housing Department,縮寫:HD)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及房屋局轄下部門,專責管理香港公共房屋。該部門會從獨立的法定機構香港房屋委員會收集意見以定出政策路向,加以執行的。.

房屋署和香港公共屋邨 · 房屋署和香港房屋協會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香港公共屋邨和香港房屋協會之间的比较

香港公共屋邨有201个关系,而香港房屋協會有127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2,杰卡德指数为3.66% = 12 / (201 + 127)。

参考

本文介绍香港公共屋邨和香港房屋協會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