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石蔭邨和香港公共屋邨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石蔭邨和香港公共屋邨之间的区别

石蔭邨 vs. 香港公共屋邨

位於香港新界葵青區北葵涌,是區內第四個公共屋邨,也是區內第一條政府廉租屋邨。落成於1968年,原居住大廈共有八座,至2005年重建完成,共有四座租住大廈,居民約為8500人。石蔭邨智、仁、勇三座由房屋署總建築師及劉榮廣伍振民建築師事務所聯手設計,主要接收原石蔭邨第4、5座及石籬邨第1、2、3、8及9座重建戶;而禮石樓則由房屋署總建築師及梁黃顧建築師事務所聯手設計,設計原為居屋,後因政府停售居屋而改為公屋用途,並設有地庫停車場。 是香港新界葵青區北葵涌兩個居者有其屋計劃屋苑之一(另一個為怡峰苑),位於葵涌市地段477號,由劉榮廣伍振民建築師(香港)有限公司設計,瑞安承建有限公司承建。其前身是石蔭邨前第一及二座,共有四座「康和型」樓宇,提供1280個單位,在2001年落成。. 香港公共屋邨(簡稱公屋)是香港公共房屋最常見的類別,由政府或志願團體興建,出租予低收入居民。現時香港提供出租公營房屋的機構有三個,分別是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香港房屋協會(房協)及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 在2016年3月31日,香港約有三分之一居民(即逾214萬人)居住於香港各公共屋邨的出租單位,包括房委會76萬個 、房協14萬個、以及在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大坑西邨逾1,600個的單位。.

之间石蔭邨和香港公共屋邨相似

石蔭邨和香港公共屋邨有(在联盟百科)10共同点: 居者有其屋計劃上葵涌康和型大廈和諧式大廈石籬邨非標準設計大廈香港房屋委員會舊長型大廈梨木樹邨政府廉租屋

居者有其屋計劃

居者有其屋計劃(Home Ownership Scheme;簡稱居屋計劃或HOS)是香港的資助出售房屋計劃之一,是由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興建房屋,並以低於市值的價格,並扣除地價(1982年第三期乙起)售予低收入市民;計劃內興建的房屋通稱居屋。.

居者有其屋計劃和石蔭邨 · 居者有其屋計劃和香港公共屋邨 · 查看更多 »

上葵涌

上葵涌(Sheung Kwai Chung,亦作Upper Kwai Chung)為香港新界的一部份,位處葵涌北部,城門郊野公園以南及金山郊野公園以西。值得留意的是,和宜合道以西部分歸荃灣區,而非葵青區。 上葵涌是一個集合舊式工廠大廈、唐樓和公共屋邨的社區,還有幾個平房區,包括上葵涌村、打磚坪村和大白田村,均位於西面;梨木樹邨則位於西北面,屬荃灣區;東面為石蔭邨及安蔭邨,屬葵青區。.

上葵涌和石蔭邨 · 上葵涌和香港公共屋邨 · 查看更多 »

康和型大廈

康和型大廈是香港居者有其屋屋苑、公共租住房屋及小部分政府宿舍之一,於1999年至2005年間落成的居者有其屋屋苑及小部分公共屋邨樓宇之一。.

康和型大廈和石蔭邨 · 康和型大廈和香港公共屋邨 · 查看更多 »

和諧式大廈

和諧式大廈(Harmony Block)是香港公共房屋大廈的一種重要的設計,於1987年開始起草,1989年正式發表,為1992年至2010年間所落成的公共屋邨樓宇及居者有其屋計劃樓宇中,所廣泛採用。.

和諧式大廈和石蔭邨 · 和諧式大廈和香港公共屋邨 · 查看更多 »

石籬邨

是香港新界葵青區上葵涌石梨貝一個公共屋邨,由房屋署總建築師(1)設計。全邨分成石籬(一)邨及石籬(二)邨,一邨由雅居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負責屋邨管理,二邨則由創毅物業服務顧問有限公司負責管理。 是香港新界葵青區上葵涌兩個居者有其屋計劃屋苑之一(另一個為寧峰苑),位於梨貝街對上的山坡上,原為籃球場,近石籬擴展區,有兩座樓宇,在1999年落成。.

石籬邨和石蔭邨 · 石籬邨和香港公共屋邨 · 查看更多 »

非標準設計大廈

是香港公共房屋大廈的一種設計,於2000年後落成的公共屋邨、綠表置居計劃屋苑及居屋屋苑所廣泛採用的設計,以取代新和諧一型、小型單位大廈、單方向設計大廈、康和式及新十字型。由2008年至今,非標準型大廈更配上構件式單位,一併興建,以節省設計及建造成本及時間,以及提供更公平的配屋標準。非標準設計大廈實際上只是結構形狀、走廊及服務核心設計為非標準設計,而單位設計大部分仍是採用標準構件式單位設計。只有少部分構件式單位因為地盤特性而作出修改(如:大埔寶鄉邨及深水埗發祥街西居屋項目的撇角形單位)。.

石蔭邨和非標準設計大廈 · 非標準設計大廈和香港公共屋邨 · 查看更多 »

香港房屋委員會

香港房屋委員會(簡稱房委會,英文:Hong Kong Housing Authority),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轄下根據《房屋條例》成立獨立的法定組織,負責執行其決策的則為屬於政府部門的房屋署。香港房屋委員會的主要工作是策劃、興建及管理香港的出租公共房屋,亦負責興建出售房屋(居者有其屋計劃)。房屋署為房委會的執行機關,並為運輸及房屋局提供支援,處理有關房屋的政策和事務。 房委會現任主席由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兼任,其餘決策成員由行政長官委任。房委會單位現時容納超過200萬人,目前有 179 個公共屋邨、逾 76 萬個租住單位。 截止2011年3月底,香港房屋委員會的初步現金和投資結餘達逾696.87億港元,而截至2011年底則擁有330.13億港元存款。.

石蔭邨和香港房屋委員會 · 香港公共屋邨和香港房屋委員會 · 查看更多 »

舊長型大廈

舊長型大廈或長型大廈是香港公共屋邨大廈的一種。實際上並不是指單一種類的大廈,而是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用來泛指早期興建的各類長形大廈,因此大廈設計、外貌、單位大小各有不同。.

石蔭邨和舊長型大廈 · 舊長型大廈和香港公共屋邨 · 查看更多 »

梨木樹邨

梨木樹邨(Lei Muk Shue Estate)是香港公共屋邨,位於新界西荃灣東南的梨木樹,遠離荃灣市中心,共有19座樓宇,總人口約30,700人,按人口及單位計算,是目前荃灣區最大公共屋邨,也是荃灣新市鎮第二大公共屋邨。梨木樹邨現時分為梨木樹(一)邨、梨木樹(二)邨及梨木樹邨,除了屬於(二)邨的第1至6座、榕樹樓及柏樹樓由房屋署直接管理外,其餘均由創毅物業服務有限公司負責屋邨物業管理。.

梨木樹邨和石蔭邨 · 梨木樹邨和香港公共屋邨 · 查看更多 »

政府廉租屋

政府廉租屋全稱政府廉租屋計劃(Government Low Cost Housing Scheme),是香港政府於1962年至1973年推行的建屋計劃,由工務司署設計及建築,建成後由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負責管理屋宇建設委員會1972-1973年度報告書,第三章,參閱於2008年10月23日。至1973年,政府廉租屋歸入新成立的房委會管理,並與所有前屋建會廉租屋邨統一為「甲類屋邨」。 政府廉租屋的服務對象與徙置區和屋建會廉租屋邨不同,是為一些入息低微而不合徙置資格,又不合屋建會申請標準,居住於惡劣環境的人士提供穩定的居所,1970年代的申請資格為家庭月入不超過900元。另外,政府亦會抽出15%的單位分配予低薪公務員居住。另外,為簡化和加快廉租屋的申請和分配手續,屋宇建設委員會自1969年起將「政府廉租屋」和「屋建會廉租屋」的輪候冊二合為一,即將兩者統一處理。 徙置區主要安置受天災、火災、天台或山邊木屋清拆的民居,較少審核入住人士,對居民的改動或加建或佔用走廊等行為亦較少理會。相反,廉租屋與現今的公屋一樣,都需要向有關當局申請才能得到分配,所以對各方面都有嚴格限制,包括門窗顏色設計、內籠間格、窗花鐵欄、電線、鐵閘安裝等,均需統一。.

政府廉租屋和石蔭邨 · 政府廉租屋和香港公共屋邨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石蔭邨和香港公共屋邨之间的比较

石蔭邨有49个关系,而香港公共屋邨有201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0,杰卡德指数为4.00% = 10 / (49 + 201)。

参考

本文介绍石蔭邨和香港公共屋邨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