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马尔马拉铁路

指数 马尔马拉铁路

摩拉铁路(又稱馬摩拉計畫;Marmaray Projesi)是一项链接伊斯坦堡亚洲和欧洲部分的鐵路海底隧道計畫,採取沉管式興建,由日本與土耳其的財團共同建設(以大成建設為首)。该计划在2004年5月9日動工,原計2009年完工, Railway Gazette International 2009-02-23,之後由于挖到一些拜占庭帝国的古蹟而延誤,2011年2月26日完成貫通,2013年10月29日完工通車。.

目录

  1. 19 关系: 大成建設伊斯坦堡待避線土耳其土耳其國家鐵路單線鐵路国际协力银行隧道鐵路高架電纜軌道通勤铁路Railway Gazette International標準鐵軌欧洲投资银行沉管式隧道海底隧道日本拜占庭帝国

  2. 2013年啟用的鐵路線
  3. 2019年啟用的鐵路線
  4. 伊斯坦堡建築物

大成建設

大成建設是日本一家建設公司,為日本五大綜合建設業者(大成建設、鹿島建設、清水建設、竹中工務店、大林組)之一。二戰前為大倉財閥的核心企業之一,現在則是日本五大建設企業中唯一的非同族企業。事業發跡於1873年,1946年時以創辦人大倉喜八郎的法號「大成院殿礼本超邁鶴翁大居士」而改為現名。此外,公司名稱中的「建設」一詞,是從英文「construction」翻譯而來,也是日本第一家以「建設」作為商號的建築公司。.

查看 马尔马拉铁路和大成建設

伊斯坦堡

伊斯坦堡(İstanbul )是土耳其最大城市,亦是该国的经济、文化和历史中心。它坐落于土耳其西北部的博斯普鲁斯海峡之滨,位于马尔马拉海和黑海之间,横跨欧亚大陆,经济和历史中心位于欧洲一侧,有三分之一人口居住于亚洲一侧。其人口达到1440万,为全欧洲最大的城市群,亦是中东最大和全球第六大城市。伊斯坦布爾全市辖区面积,其覆盖范围同伊斯坦堡省相同,亦是该省的行政中心。亦是世界上唯一横跨兩大洲的城市。 公元前660年左右,该市以“拜占庭”之名建立于萨拉基里奥角,并在此后逐渐发展为历史上最为重要的城市之一。公元330年该市重建为君士坦丁堡(Κωνσταντινούπολις Konstantinoúpolis;Constantinopolis)或新罗马(Νέα Ῥώμη, Nea Romē;Nova Roma),并在此后的近十六个世纪内先后成为罗马帝国(330年–1204年及1261年–1453年)、拉丁帝国(1204年–1261年)和鄂圖曼帝国(1453年–1922年)的帝国首都。在罗马和拜占庭帝国时代,它对基督教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在1453年鄂圖曼帝国征服该城之后,它成为了伊斯兰教的中心和鄂圖曼帝国哈里发的驻地。 伊斯坦堡是古丝绸之路的途经地,也是欧洲和中东的铁路网络之间、黑海和地中海间海路的必经之地,使得伊斯坦堡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由此也哺育了兼收并蓄的人口和文化,虽然在1923年共和国成立之后这一状况略不如前。在战间期伊斯坦堡 未能成为新首都,受到忽视,但此后其影响力逐步恢复。自1950年代以来,该市的人口已翻了十倍,来自安那托利亚各地的人口涌入,城市的界限也为此逐渐扩张。20世纪末艺术节开始得到兴办,而随着基础设施的改善,复杂的交通网络也由此建立起来。 2012年,在当选欧洲文化之都两年之后,近1160万外国游客造访伊斯坦堡 ,使其成为世界第五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该市最重要的景点仍是其历史城区,部分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而位于贝伊奥卢区的天然港金角湾则是其文化和娱乐的中心。伊斯坦堡还被认为是一个全球城市,亦是全球发展速度最快的都市经济区之一。诸多土耳其公司及媒体将总部设于此,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超过全国的四分之一。伊斯坦堡希望借助其复苏和快速扩张的契机,在二十年内五次申请举办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查看 马尔马拉铁路和伊斯坦堡

待避線

#重定向 待避.

查看 马尔马拉铁路和待避線

土耳其

土耳其共和国(Türkiye Cumhuriyeti)是一個橫跨欧亚两洲的国家,國土包括西亞的安納托利亞半島、以及巴尔干半岛的东色雷斯地區。北臨黑海,南临地中海,东南与叙利亚、伊拉克接壤,西临爱琴海,並與希臘以及保加利亞接壤,東部與格鲁吉亚、亞美尼亞、阿塞拜疆和伊朗接壤。在安納托利亞半島和東色雷斯地區之間的,是博斯普魯斯海峽、馬爾馬拉海和達達尼爾海峽,屬黑海海峽,別稱土耳其海峽,是連接黑海以及地中海的唯一航道。伊斯坦堡是最大城市,但其首都是位處安納托利亞高原正中央的安卡拉。 目前正申請加入歐盟,但是歐盟因北塞浦路斯、亞美尼亞種族大屠殺、人權及新聞自由等問題暫時拒絕土耳其加入。土耳其由2009年起为突厥議會成员国。 其氣候屬地中海氣候,南部和西部氣候溫和,夏季乾熱,冬季多雨:黑海沿岸,涼爽濕潤;內陸、東北、東南則冬季寒冷,夏季乾熱。.

查看 马尔马拉铁路和土耳其

土耳其國家鐵路

土耳其共和國國家鐵路(Türkiye Cumhuriyeti Devlet Demiryolları,簡稱TCDD)是土耳其共和國政府擁有的國有鐵路公司,總部設於安卡拉。土耳其國鐵於1927年6月1日由土耳其政府成立,以取代鄂圖曼帝國解體後位於土耳其共和國境內的已有鐵路線管理權,並建設新路線。 土耳其國鐵擁有並營運所有土耳其國內的公營鐵路。2011年,土耳其國鐵管理12000公里的鐵路,成為世界上第22大鐵路系統。2014年,土耳其國鐵搭載了7800萬名乘客(世界上第24大載客交通)及2600萬公噸貨物(世界上第34大載貨交通)。2009年,土耳其國鐵有25,593名員工。 土耳其國鐵亦擁有(或持有股份)部分土耳其其他鐵路交通公司,包括馬爾馬拉鐵路及。土耳其國鐵自1994年起成為的成員。.

查看 马尔马拉铁路和土耳其國家鐵路

單線鐵路

單線鐵路是一種鐵路線的形式,使兩個方向的列車只可使用同一條路軌前進。單線鐵路多出現於一些較少客量的鐵路線上,也可能會在一些鐵路支線中出現,甚或會在列車班次較少的鐵路線或沒有太多資金或缺乏空間去建設雙線鐵路上出現。.

查看 马尔马拉铁路和單線鐵路

国际协力银行

国际协力银行(Japan Bank for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简称JBIC),成立于1999年10月,是日本政府对外实施政府开发援助(ODA)的主要执行机构之一,其前身是成立于1952年的日本输出入银行和成立于1961年的海外经济协力基金(OECF)。 JBIC属于政策性银行,全额负责ODA中有偿资金(即日元贷款)部分,其他形式的合作援助由国际协力机构等负责。 JBIC在全球26个国家设有事务所(代表处),其中包括在中国的北京代表处,从1980年至2000年日本向中国提供了四批日元贷款,2001年日本调整了对中国的援助政策后,日元贷款承诺金额呈下降趋势。.

查看 马尔马拉铁路和国际协力银行

隧道

隧道是指在既有的建筑或土石结构中挖出来的通道,供交通立体化、穿山越岭、地下通道、越江、过海、管道运输、电缆地下化、水利工程等使用。隧道不一定全是地下通道,仅位于地面下称作地下隧道或地下道路。.

查看 马尔马拉铁路和隧道

鐵路

鐵路是鐵路運輸的媒介,由鐵路列車利用鐵輪在兩邊鐵路軌上行走的一種公共交通工具。在語境上,有時候會當成鐵路運輸的概念。鐵路的運行還包括鐵路軌道、鐵路站、鐵路道口及鐵道機車車輛。.

查看 马尔马拉铁路和鐵路

高架電纜

架空接触网(又称架空电缆),是凭借电杆支撑,架设于电力驱动交通工具行驶轨迹上方半空,在与其接触连接时用以向其直接供电的特殊形式的输电线路。在电气化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架空接触网一般只有1根接触导线(简称触线),电力机车或动车通过受电弓取电,再通过金属轮轨回流到电网中;而在无轨电车等使用胶轮的系统中,架空接触网有一正一负2根互相平行的触线,通过2根受电杆取电并形成通路。.

查看 马尔马拉铁路和高架電纜

軌道

軌道可以指:.

查看 马尔马拉铁路和軌道

通勤铁路

通勤鐵路、或称城市铁路、市域铁路、市郊铁路等,在中國對於地鐵制式的大站距線路则又稱為「快軌」(Rapid Transit),是一種主要提供城市市中心與郊區之間往來通勤的鐵路運輸服務。 20世紀末以來,很多地方的城市都著重發展通勤铁路,一方面希望減輕市區內的路面交通壓力,以及減少污染,及對汽車和石油的依賴;另一方面亦希望通勤铁路能帶動途經地區發展成為都會的住宅區。.

查看 马尔马拉铁路和通勤铁路

Railway Gazette International

#重定向 國際鐵路公報.

查看 马尔马拉铁路和Railway Gazette International

標準鐵軌

標準鐵軌、標準軌、準軌是指國際鐵路聯盟在1937年制定1435毫米(4呎8½吋)的標準軌距,軌距比標準軌更寬的稱為寬軌,更窄的则稱為窄軌。世界上大約60%的鐵路的軌距是標準軌。.

查看 马尔马拉铁路和標準鐵軌

欧洲投资银行

欧洲投资银行(英语:European Investment Bank;法语:Banque européenne d'investissement;德语:Europäische Investitionsbank) thumb.

查看 马尔马拉铁路和欧洲投资银行

沉管式隧道

沉管式隧道一种建造隧道的方法。這種方法只適用於建造海底隧道或水底隧道。.

查看 马尔马拉铁路和沉管式隧道

海底隧道

海底隧道是在海底建造的连接海峡两岸的隧道,是供车辆、鐵路通行的。海底隧道大可分为海底段、海岸段和引道三部分。其中海底段是主要部分,它埋置在海床底下,两端与海岸连接,再经过引道,与--线路接通。通常来说建造海底隧道还要同时在两岸设置竖井,安装通风、排水、供电等设备。 海底隧道鐵路段更稱為過海鐵路。.

查看 马尔马拉铁路和海底隧道

日本

日本國(),是位於東亞的島嶼國家,由日本列島、琉球群島和伊豆-小笠原群島等6,852個島嶼組成,面積約37.8万平方公里。國土全境被太平洋及其緣海環抱,西鄰朝鮮半島及俄罗斯,北面堪察加半島,西南為臺灣及中國東部。人口達1.26億,居於世界各國第11位,當中逾3,500萬以上的人口居住於東京都與周邊數縣構成的首都圈,為世界最大的都市圈。政體施行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君主天皇為日本國家與國民的象徵,實際的政治權力則由國會(參眾兩院)、以及內閣總理大臣(首相)所領導的內閣掌理,最高法院為最高裁判所。 傳說日本於公元前660年2月11日,由天照大神之孫下凡所生之後代磐余彥尊所建,在公元4世紀出現首個統一政權,並於大化改新中確立了天皇的中央集权體制。至平安時代結束前,日本透過文字、宗教、藝術、政治制度等從漢文化引進的事物,開始衍生出今日為人所知的文化基礎。12世紀後的六百年間,日本由武家階級建立的幕府實際掌權。17世纪起江户幕府頒布锁国令,至1854年被迫開港才結束。此後,日本在西方列強進逼的時局下,首先天皇從幕府手中收回統治權,接著在19世紀中期的明治维新進行大規模政治與經濟改革,實現工業化及現代化;而自19世纪末起,日本首先兼併琉球,再拿下台灣、朝鮮、樺太等地為屬地。進入20世紀時,日本已成為當時世界的帝國主義強權之一,也是當時東方世界唯一的大國。日本後來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軸心國之一,對中國與南洋發動全面侵略,但最终於1945年戰敗投降。日本投降至1952年《旧金山和约》生效前,同盟国军事占领日本,並監督日本制定新憲法、建立今日所見的政治架構,日本轉型為以國會為中心的民主政體,天皇地位虛位化,並依照憲法第九條放棄維持武装以及宣戰權。而日本雖在法律上實施非武裝化,出於自我防衛上的需要,仍擁有功能等同於其他國家軍隊的自衛隊。 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亦為七大工業國組織成員,是世界先進國家之一,主要奠基於日本經濟在二戰後的巨幅增長。現時日本的科研能力、工業基礎和製造業技術均位居世界前茅,並是世界第四大出口國和進口國。2015年,日本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依國際匯率可兌換成為三萬二千,人均國民收入則在三萬七千美元左右,人類發展指數亦一直維持在極高水平。.

查看 马尔马拉铁路和日本

拜占庭帝国

拜占庭帝國是一個歷史上知名的帝國。羅馬帝國自东西分治後,帝國東部羅馬政權的延續被稱為東羅馬帝國(相对于帝國西部的西羅馬帝國),16世紀以後,開始有學者稱之為拜占庭帝国。其国民在其一千多年的存在期内自称为“罗马帝国”(Imperium Romanum;Βασιλεία Ρωμαίων)。帝國位于欧洲东部,领土曾包括歐亞非三大洲的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是古代和中世纪欧洲历史上最悠久的君主制国家。 東羅馬帝國共历经12个王朝及93位皇帝,首都为新罗马(Nova Roma;Νέα Ρώμη,即君士坦丁堡)。其疆域在11个世纪中不断变动。色雷斯、希腊和小亚细亚西部是帝国的核心地区;今日的土耳其、希腊、保加利亚、马其顿、阿尔巴尼亚从4世纪至13世纪是帝国领土的主要组成部分;意大利和原南斯拉夫的大部、伊比利亚半岛南部、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利比亚、突尼斯、今阿特拉斯山脉以北的阿尔及利亚和今天摩洛哥的丹吉尔也在7世纪之前曾是帝国的國土。 关于帝國的起始纪年,历史学界仍存有争议。主流观点认为,330年君士坦丁大帝建立新罗马、罗马帝国政治中心东移,是東羅馬帝國成立的标志。德国东罗马学者斯坦因以戴克里先皇帝即位(284年;这位皇帝首次将罗马帝国分为东西两半)为東羅馬帝國的起始纪年。其他观点分别以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罗马帝国皇权统一归于东罗马皇帝)、527年(查士丁尼一世登基)、7世纪(希腊化开始)和8世纪(希腊化完成)为東羅馬帝國起始的标志。 東羅馬帝國本为羅馬帝國的东半部,較為崇尚希臘文化,与西罗马帝国分裂后,更逐渐发展为以希腊文化、希腊语和東正教为立国基础,在620年,席哈克略皇帝首次讓希臘語取代拉丁語,成為帝國的官方語言,使得東羅馬帝國成為不同于古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的国家。在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和神聖羅馬帝國成立後,这个帝国被外人称为“东罗马帝国”,尽管其正式国号仍延续着古罗马帝国时期的国号。直到1557年德意志歷史學家赫罗尼姆斯·沃尔夫為了區分其帝國的古羅馬時期及神聖羅馬帝國而引入了「拜占庭帝國」作為稱呼,並被現代史學上所使用。 東羅馬帝國的文化和宗教对于今日的东欧各國有很大的影响。此外,東羅馬帝國在其十一个世纪的悠久历史中所保存下来的古典希腊和罗马史料、著作,以及理性的哲学思想,也为中世纪欧洲突破天主教神权束缚提供了最直接的动力,引发了文艺复兴运动,并深远地影响了人类历史。 1204年4月13日,東羅馬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曾被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攻陷和劫掠,直到1261年收复。1453年5月29日,鄂圖曼帝国攻陷了首都君士坦丁堡,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戰死,歷時一千餘年的東羅馬帝國就此灭亡,羅馬帝國也正式終結。.

查看 马尔马拉铁路和拜占庭帝国

另见

2013年啟用的鐵路線

2019年啟用的鐵路線

伊斯坦堡建築物

亦称为 馬爾馬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