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大卫·希尔伯特

指数 大卫·希尔伯特

大卫·希尔伯特(David Hilbert,),德国数学家,是19世纪和20世纪初最具影响力的数学家之一。希尔伯特1862年出生于哥尼斯堡(今俄罗斯加里宁格勒),1943年在德国哥廷根逝世。他因为发明了大量的思想观念(例:不变量理论、、希尔伯特空间)而被尊为伟大的数学家、科学家。 他提出了希尔伯特空间的理論,是泛函分析的基礎之一。他热忱地支持康托的集合论与无限数。他在数学上的领导地位充分体现于:1900年,在巴黎的国际数学家大会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希尔伯特的23个问题)为20世纪的许多数学研究指出方向。 希尔伯特和他的学生为形成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的数学基础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还是证明论、数理逻辑、区分数学与元数学之差别的奠基人之一。.

142 关系: 加里寧格勒埃米爾·阿廷埃里希·赫克千禧年大獎難題可解析变分法多面体大卫·希尔伯特威廉·阿克曼孪生素数猜想安德雷·柯爾莫哥洛夫尤里·马季亚谢维奇山邊英彥巴黎丟番圖方程希尔伯特-施密特算子希尔伯特基底定理希尔伯特的23个问题希尔伯特空间希尔伯特符号希尔伯特第二十问题希尔伯特计划希尔伯特-波利亚猜想希尔伯特演绎系统希尔伯特旅馆悖论希爾伯特第十七問題希爾伯特第十三問題希爾伯特第十一問題希爾伯特第十九問題希爾伯特第十二問題希爾伯特第十五問題希爾伯特第十問題希爾伯特第十八問題希爾伯特第十六問題希爾伯特第十四問題希爾伯特第七問題希爾伯特第三問題希爾伯特第九問題希爾伯特第二十三問題希爾伯特第二十一問題希爾伯特第二十二問題希爾伯特第二問題希爾伯特第五問題希爾伯特第八問題希爾伯特第六問題希爾伯特第四問題希爾伯特轉換希爾伯特模形式希爾伯特曲線七次方程...平面平面幾何平方度量空间二次型互反律库尔特·哥德尔应用数学廣義相對論代数代數數代數數論伊斯拉埃爾·蓋爾范德伊曼努尔·康德弗拉基米爾·阿諾爾德形式系統相容性体积微分几何微分方程德国保罗·寇恩俄罗斯分數哥廷根哥廷根大学哥德尔不完备定理哥德巴赫猜想哲学儒勒·昂利·庞加莱几何学函数全等公理系统元数学国际数学家大会皇家学会球 (数学)理查·科朗特科学家立体几何策梅洛-弗兰克尔集合论约翰·福布斯·纳什约翰·阿道夫·哈塞约瑟夫·拉格朗日线段美国爱因斯坦-希尔伯特作用量無理數物理学直线華林問題類域論解析数论高木貞治证明论谢尔盖·纳塔诺维奇·伯恩施坦费迪南德·冯·林德曼超越數黎曼猜想边值问题连续统假设赫尔穆特·克内泽尔赫尔曼·外尔问题量子力学電子計算機集合论柯尼斯堡柯尼斯堡大学排中律恩斯特·策梅洛李群格奥尔格·康托尔欧几里得永田雅宜泛函分析有理函數数学数学家数学分析数学物理数理逻辑数论拓扑学拓扑空间曲线普魯士01 扩展索引 (92 更多) »

加里寧格勒

加里宁格勒(Калининград,拉丁字母轉寫:Kaliningrad),舊名哥尼斯堡(Königsberg,在德文中意指「國王之山」;Кёнигсберг;古普魯士語:Twangste, Kunnegsgarbs, Knigsberg;Królewiec;Karaliaučius),是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的首府,為濒临波羅的海的海港城市,市区面积215.7平方千米,2010年人口为431,402人。 此地最早是古普鲁士人的定居点,1255年条顿骑士团于北方十字军入侵期间在此建立据点,并出于对普热米斯尔·奥托卡二世国王的敬意取名“哥尼斯堡”。之後,该城一直是条顿骑士团国、普鲁士和德国東普魯士的一部分,直到二戰末期的1945年,苏联紅軍占领整个东普鲁士為止。二戰結束後,根据《波茨坦协定》,东普鲁士约三分之一的面積划归给苏联,其余部分划归给波兰。1946年7月4日,苏联把劃归给其的东普鲁士部分领土,取名为加里宁格勒州,以紀念當時剛逝世的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米哈伊·加里寧,哥尼斯堡也同步更改為現名,並成為該州之首府至今。.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加里寧格勒 · 查看更多 »

埃米爾·阿廷

埃米爾·阿廷(Emil Artin,)是一位數學家。生於奧地利維也納,在德國發展事業。妻子是猶太人,因此在1937年為逃避納粹統治移民到美國。其子迈克尔·阿廷也是代數學家。 1937年至1938年任教于圣母大学。1938年至1946年任教於印第安納大學,1946年至1958年在普林斯頓大學。其學生包括塞尔日·兰、約翰·泰特及王湘浩。 他是有領導地位的代數學家。他貢獻主要在代數數論,特別是類體論。他建立了L函數的其中一個構作方法。他對環、群和域等基本概念的整理亦有所建樹。他發展了代數拓撲的分枝辮理論。 他對伽羅瓦理論和同調群亦十分了解。 他留於後世有兩大猜想。兩者均未證,分別關於:.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埃米爾·阿廷 · 查看更多 »

埃里希·赫克

埃里希·赫克(Erich Hecke,),德国数学家。.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埃里希·赫克 · 查看更多 »

千禧年大獎難題

千禧年大獎難題(Millennium Prize Problems)是七個由美國克雷數學研究所(Clay Mathematics Institute,CMI)於2000年5月24日公佈的數學難題,解题总奖金700万美元。根據克雷數學研究所制定的規則,這一系列挑戰不限時間,題解必須發表在國際知名的出版物上,並經過各方驗證,只要通過兩年驗證期和专家小组审核,每解破一題可獲獎金100万美元deadurl。 這些難題旨在呼應1900年德國數學家大衛·希爾伯特在巴黎提出的23個歷史性數學難題,經過一百年,约17个難題至少已被部分解答。而千禧年大獎難題的破解,極有可能為密碼學、航天、通訊等領域帶來突破性進展。 迄今为止,在七个问题中,庞加莱猜想是唯一被解决的,2003年,俄罗斯数学家格里戈里·佩雷尔曼证明了它的正确性。而其它六道难题仍有待研究者探索。.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千禧年大獎難題 · 查看更多 »

可解析

#重定向 解析函数.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可解析 · 查看更多 »

变分法

变分法是处理泛函的数学领域,和处理函数的普通微积分相对。譬如,这样的泛函可以通过未知函数的积分和它的导数来构造。变分法最终寻求的是极值函数:它们使得泛函取得极大或极小值。有些曲线上的经典问题采用这种形式表达:一个例子是最速降线,在重力作用下一个粒子沿着该路径可以在最短时间从点A到达不直接在它底下的一点B。在所有从A到B的曲线中必须极小化代表下降时间的表达式。 变分法的关键定理是欧拉-拉格朗日方程。它对应于泛函的临界点。在寻找函数的极大和极小值时,在一个解附近的微小变化的分析给出一阶的一个近似。它不能分辨是找到了最大值或者最小值(或者都不是)。 变分法在理论物理中非常重要:在拉格朗日力学中,以及在最小作用量原理在量子力学的应用中。变分法提供了有限元方法的数学基础,它是求解边界值问题的强力工具。它们也在材料学中研究材料平衡中大量使用。而在纯数学中的例子有,黎曼在调和函数中使用狄利克雷原理。 同样的材料可以出现在不同的标题中,例如希尔伯特空间技术,莫尔斯理论,或者辛几何。变分一词用于所有极值泛函问题。微分几何中的测地线的研究是很显然的变分性质的领域。极小曲面(肥皂泡)上也有很多研究工作,称为普拉托问题。.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变分法 · 查看更多 »

多面体

多面體(polyhedron)是指三維空間中由平面和直邊組成的幾何形體。英文 polyhedron 源於古希臘語 πολύεδρον,由poly-(詞根 πολύς,多)和 -edron(έδρα,基底、座、面)構成,即意為「多面體」。 然而,「由平面和直邊組成的有界體」的定義方式並不明確,對現代數學而言更是不合格。克羅埃西亞數學家 Grünbaum 曾評論道:“多面體理論的原罪可追溯至歐幾里得,還有之後的克卜勒、龐索、柯西……各個時期……數學家們都未能準確定義何謂『多面體』。”自此,數學家雖以特定說法對「多面體」訂定了嚴謹的定義,但任一種卻都無法完全兼容其他定義方式。.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多面体 · 查看更多 »

大卫·希尔伯特

大卫·希尔伯特(David Hilbert,),德国数学家,是19世纪和20世纪初最具影响力的数学家之一。希尔伯特1862年出生于哥尼斯堡(今俄罗斯加里宁格勒),1943年在德国哥廷根逝世。他因为发明了大量的思想观念(例:不变量理论、、希尔伯特空间)而被尊为伟大的数学家、科学家。 他提出了希尔伯特空间的理論,是泛函分析的基礎之一。他热忱地支持康托的集合论与无限数。他在数学上的领导地位充分体现于:1900年,在巴黎的国际数学家大会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希尔伯特的23个问题)为20世纪的许多数学研究指出方向。 希尔伯特和他的学生为形成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的数学基础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还是证明论、数理逻辑、区分数学与元数学之差别的奠基人之一。.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大卫·希尔伯特 · 查看更多 »

威廉·阿克曼

威廉·阿克曼(Wilhelm Ackermann,),德國數學家,最著名的成果是計算理論的重要例子阿克曼函數。 1928年他跟大衛·希爾伯特合寫《理論邏輯原理》(Grundzuge der Theoretischen Logik)。他又寫了Solvable cases of the decision problem (North Holland, 1954)。 他死於德國,終年66歲。.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威廉·阿克曼 · 查看更多 »

孪生素数猜想

孪生素数猜想是数论中的著名未解決问题。 素数,就是数学家按照乘法性质把自然数分为三类:.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孪生素数猜想 · 查看更多 »

安德雷·柯爾莫哥洛夫

安德雷·尼古拉耶維奇·柯爾莫哥洛夫(俄语:Андре́й Никола́евич Колмого́ров,英语:Andrey Nikolaevich Kolmogorov,),俄国數學家,主要研究概率論、算法信息論、拓撲學、直觉主义逻辑、紊流、经典力学和計算複雜性理論,最為人所道的是對概率論公理化所作出的貢獻。他曾說:"概率論作為數學學科,可以而且應該從公理開始建設,和幾何、代數的路一樣"。.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安德雷·柯爾莫哥洛夫 · 查看更多 »

尤里·马季亚谢维奇

尤里·弗拉基米罗维奇·马季亚谢维奇(Юрий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Матиясевич,),俄罗斯数学家,生於列宁格勒。1964年他在莫斯科举办的第6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赢了第一。1969年他在列宁格勒国立大学数学和力学系毕业。 他的最有名成果是在博士论文中对希尔伯特第十问题给了否定答案,于斯捷克洛夫数学研究所列宁格勒分所发表。 1997年他获选为俄罗斯科学院院士。他现在俄罗斯科学院斯捷克洛夫数学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即以前的斯捷克洛夫数学研究所列宁格勒分所)领导数理逻辑实验室。.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尤里·马季亚谢维奇 · 查看更多 »

山邊英彥

山邊英彥(),日本數學家,生於日本兵庫縣蘆屋市。他最有名的結果是解決希爾伯特第五問題。 山邊英彥1947年畢業於東京大學,到大阪大學任助理,1952年至1954年任普林斯頓大學助理,其間獲得大阪大學獲予博士。1954年,離開普林斯頓大學,到明尼蘇達大學任助理教授。他有一年往大阪大學擔任教授,其餘時間一直留在明尼蘇達大學,直到1960年。那年年底他突然中風去世,在此前幾月才受西北大學聘為教授。.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山邊英彥 · 查看更多 »

巴黎

巴黎(Paris)是法國的首都及最大都市,同時是法蘭西島大區首府,為法國的政治與文化中心,隸屬法蘭西島大區之下的巴黎省(編號第75省;僅轄有1個同名市鎮)。目前的巴黎市轄區範圍大致為舊巴黎城牆內(環城大道內側),依照發展歷史共分成20個區,自從1860年代開始就沒有重大變化。截至2011年為止,巴黎市内人口超過225萬,的人口則逾1,229萬,是歐洲最大的都會區之一。 巴黎在近1,000年的時間内是西方最大的城市,也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16世紀至19世紀期间)。目前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之一,在教育、娛樂、時尚、科學、媒體、藝術、金融、政治等方面皆有重大影響力,被認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大都会之一.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巴黎 · 查看更多 »

丟番圖方程

丟番圖方程,是未知数只能使用整數的整數係數多項式等式;即形式如a_1 x_1^+a_2 x_2^+......+a_n x_n^.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丟番圖方程 · 查看更多 »

希尔伯特-施密特算子

在数学中,一个希尔伯特-施密特算子(Hilbert–Schmidt operator)(得名于大卫·希尔伯特和), 是希尔伯特空间H上的有界算子A,有有限的希尔伯特-施密特范数 其中\|\ \|是H上的范数,\ 是H上的一组标准正交基,Tr是非负自伴算子的迹。这里指标集不一定可数。这个定义不依赖于基底的选择,所以有 其中A_.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希尔伯特-施密特算子 · 查看更多 »

希尔伯特基底定理

#重定向 希尔伯特基定理.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希尔伯特基底定理 · 查看更多 »

希尔伯特的23个问题

希尔伯特的23个问题是德國數學家大衛·希爾伯特(David Hilbert)於1900年在巴黎舉行的第二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作了题为《数学问题》的演讲,所提出23道最重要的数学问题。希尔伯特问题对推动20世纪数学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许多数学家努力下,希尔伯特问题中的大多数在20世纪中得到了解决。 希尔伯特问题中未能包括拓扑学、微分几何等领域,除数学物理外很少涉及应用数学,更不曾预料到电脑的发展将对数学产生重大影响。20世纪数学的发展实际上远远超出了希尔伯特所预示的范围。 希尔伯特问题中的1-6是数学基础问题,7-12是数论问题,13-18属于代数和几何问题,19-23属于数学分析。.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希尔伯特的23个问题 · 查看更多 »

希尔伯特空间

在数学裡,希尔伯特空间即完备的内积空间,也就是說一個帶有內積的完備向量空間。是有限维欧几里得空间的一个推广,使之不局限于實數的情形和有限的维数,但又不失完备性(而不像一般的非欧几里得空间那样破坏了完备性)。与欧几里得空间相仿,希尔伯特空间也是一个内积空间,其上有距离和角的概念(及由此引申而来的正交性与垂直性的概念)。此外,希尔伯特空间还是一个完备的空间,其上所有的柯西序列會收敛到此空間裡的一點,从而微积分中的大部分概念都可以无障碍地推广到希尔伯特空间中。希尔伯特空间为基于任意正交系上的多项式表示的傅立叶级数和傅立叶变换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表述方式,而这也是泛函分析的核心概念之一。希尔伯特空间是公設化数学和量子力学的关键性概念之一。.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希尔伯特空间 · 查看更多 »

希尔伯特符号

在数学中,如果给定一个局部域 K,比如说实数域或p-进数域,设其去掉0后的乘法群为K×,则希尔伯特符号是一个关于K×的由互反律抽离而来的代数建构。希尔伯特符号得名于数学家大卫·希尔伯特。 具体来说,希尔伯特符号是一个从 K× × K× 射到 的函数 h(\cdot, \cdot) : |rowspan.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希尔伯特符号 · 查看更多 »

希尔伯特第二十问题

希尔伯特第二十问题,是数学家大卫·希尔伯特在1900年国际数学家大会上提出的23个问题中的第20题。 问题是问,是否所有的边值问题都有解(即,是否有确定边界条件的变分问题都有解)。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在20世纪取得了迅速地进展,也推动了椭圆型微分方程理论的发展。.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希尔伯特第二十问题 · 查看更多 »

希尔伯特计划

希爾伯特計劃是由德國數學家大衛‧希爾伯特在1920年代提出的一個數學計畫。它是一個關於公理系統相容性的嚴謹證明的一項計畫。 這個計劃不應該和希爾伯特的二十三個問題混淆,不過這個計劃對數學的發展也有著重要的影響。.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希尔伯特计划 · 查看更多 »

希尔伯特-波利亚猜想

希尔伯特-波利亚猜想(Hilbert–Pólya conjecture)是一个将谱论与黎曼猜想相联系的数学猜想。.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希尔伯特-波利亚猜想 · 查看更多 »

希尔伯特演绎系统

在逻辑特别是数理逻辑中,希尔伯特风格演绎系统是归功于弗雷格和希尔伯特的一类形式演绎系统。这种演绎系统最经常为一阶逻辑而研究,但对其他逻辑也是有价值的。 所有演绎系统都在逻辑公理和推理规则之间作出取舍平衡。希尔伯特风格的演绎系统可以刻画为选择了大量的逻辑公理模式和少量的推理规则。最常研究的希尔伯特风格演绎系统只有一个推理规则即肯定前件和几个无限公理模式。 自然演绎系统做了相反的取舍,包括了很多演绎规则但有非常少甚至没有公理模式。.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希尔伯特演绎系统 · 查看更多 »

希尔伯特旅馆悖论

希尔伯特旅馆悖论是一个与无限集合有关的数学悖论,由德国数学家大卫·希尔伯特提出。.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希尔伯特旅馆悖论 · 查看更多 »

希爾伯特第十七問題

希爾伯特第十七問題,是希爾伯特的23個問題之一。假設f(X_1,\ldots, X_n)為實係數多項式,且對每個(x_1, \ldots x_n) \in \mathbb^n都有 f(x_1, \ldots, x_n) \geq 0 ,希爾伯特提出下述問題:是否可能將f(X_1,\ldots, X_n)表成實係數有理函數的平方和? 此問題首先由埃米爾·阿廷於1927年給出肯定回答,並開展了實封閉域的理論;此後也有就模型論觀點的相關研究,請參見下列文獻。.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希爾伯特第十七問題 · 查看更多 »

希爾伯特第十三問題

希爾伯特第十三問題,是希尔伯特的23个问题之一。德國數學家希爾伯特希望數學界能夠證明:f^7+xf^3+yf^2+zf+1.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希爾伯特第十三問題 · 查看更多 »

希爾伯特第十一問題

希爾伯特第十一問題是希爾伯特的23個問題之一。給定一個係數為代數數的二次式 Q(X_1, \ldots, X_n).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希爾伯特第十一問題 · 查看更多 »

希爾伯特第十九問題

希爾伯特第十九問題,是希爾伯特的23個問題之一,有關於變分法的問題,尤其是有關於位勢方程正則性的問題 位勢方程:\frac+\frac.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希爾伯特第十九問題 · 查看更多 »

希爾伯特第十二問題

希爾伯特第十二問題(Hilbert's twelfth problem)是希爾伯特的23個問題之一,將只適用有理数域下的,擴展到任意的代數數域。利用已可將克罗内克-韦伯定理延伸到虛二次域。進一步的擴展(一般不太精確的稱為克羅內克的青春夢(Kronecker Jugendtraum))到2008年為止尚未解決。一般認為十九世紀德國數學家利奧波德·克羅內克(Leopold Kronecker)將這個和複乘有關的問題視為「年輕時最親愛的夢想」(liebster Jugendtraum)。.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希爾伯特第十二問題 · 查看更多 »

希爾伯特第十五問題

希爾伯特第十五問題是希爾伯特的23個問題之一。希爾伯特要求對德國數學家赫曼·舒伯特(Hermann Schubert)的列舉算術賦予嚴格基礎。.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希爾伯特第十五問題 · 查看更多 »

希爾伯特第十問題

希爾伯特的第十個問題,就是不定方程(又稱為丟番圖方程)的可解答性。這是希爾伯特於1900年在巴黎的國際數學家大會演說中,所提出的23個重要數學問題的第十題。 這個問題是問,對於任意多個未知數的整係數不定方程,要求給出一個可行的方法(verfahren),使得借助於它,通過有限次運算,可以判定該方程有無整數解。 這裡德文的方法(verfahren),就是英文所謂的演算法(algorithm)。對於演算法的概念我們是不陌生的,例如遠在古希臘時代,人們就知道可以使用輾轉相除法,求兩個自然數的最大公約數。還有,任給一個自然數,也存在著一個方法,在有限步驟內,可以判定這個數是不是質數。 雖然人們很早就有了演算法的樸素概念,但對於到底什麼是可行的計算,仍沒有精確的概念。一個問題的可解與不可解究竟是什麼含意,當時的人們還不得而知。然而為了研究第十問題,必須給予演算法精確化的觀念。這點還有賴於數理邏輯學對可計算性理論的發展,才得以實現。.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希爾伯特第十問題 · 查看更多 »

希爾伯特第十八問題

希爾伯特第十八問題,是希爾伯特的23個問題之一,一些關於n維歐氏幾何空間的問題,主要有三個部份:.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希爾伯特第十八問題 · 查看更多 »

希爾伯特第十六問題

希爾伯特第十六問題,是希爾伯特的23個問題之一。它分成兩個部份:.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希爾伯特第十六問題 · 查看更多 »

希爾伯特第十四問題

希爾伯特第十四問題是希爾伯特的23個問題之一。它探討某些有理函數域中的子環的有限性問題。令k為一個域,k \subset K \subset k(X_1,\ldots,X_n)。令 R.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希爾伯特第十四問題 · 查看更多 »

希爾伯特第七問題

希爾伯特第七問題是希爾伯特的23個問題之一,有關無理數及超越數的問題,包括以下二個問題:.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希爾伯特第七問題 · 查看更多 »

希爾伯特第三問題

希爾伯特第三問題是希尔伯特的23个问题中認為最容易解決的一個。此題是問:“已知兩個多面體有相同體積,能否把其中一個多面體分割成有限塊再將之結合成另一個?”根據高斯之前的作品,希爾伯特斷定此為不可以的。這個猜想在幾年內被他的學生馬克斯·德恩(Max Dehn)以一反例證明了是不可以的了。但其在二維空間的情況,答案是肯定的。.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希爾伯特第三問題 · 查看更多 »

希爾伯特第九問題

希爾伯特第九問題是希爾伯特的23個問題的一個問題,要在一般代数数域中找到可以對應k階範式剩餘的互反律,其中k為質數,而範式剩餘是利用希爾伯特符號計算。.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希爾伯特第九問題 · 查看更多 »

希爾伯特第二十三問題

希爾伯特第二十三問題是希爾伯特的23個問題中的最後一個,是有關變分法的長遠發展。此問題中沒有出現待解或待證明的問題,與其他問題中有明確問題的情形不同。此問題尚未解決。.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希爾伯特第二十三問題 · 查看更多 »

希爾伯特第二十一問題

希爾伯特第二十一問題是希爾伯特的23個問題之一:給定P_1, \ldots, P_n \in \mathbb^1(\mathbb), \Omega.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希爾伯特第二十一問題 · 查看更多 »

希爾伯特第二十二問題

希爾伯特第二十二問題是希爾伯特的23個問題之一,關於以自守函數一致化可解析關係。這問題已在1907年由德國數學家解決。黎曼曲面理論和這問題有一定關係。.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希爾伯特第二十二問題 · 查看更多 »

希爾伯特第二問題

希爾伯特第二問題,是希爾伯特的23個問題之一,即關於一個公理系統相容性的問題,也就是判定一個公理系統內的所命題是彼此相容無矛盾的,希爾伯特希望能以嚴謹的方式來證明任意公理系統內命題的相容性。 奧地利數學家库尔特·哥德尔(Kurt Friedrich Gödel)在1930年證明了哥德尔不完备定理(Gödel's incompleteness theorems),粉碎了希爾伯特的夢想。.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希爾伯特第二問題 · 查看更多 »

希爾伯特第五問題

#重定向 希尔伯特第五问题.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希爾伯特第五問題 · 查看更多 »

希爾伯特第八問題

希爾伯特第八問題是希尔伯特的23个问题之一,它包含了幾個數論上懸而未決的問題,這些問題看似簡單,但事實上若要證明是非常困難的。.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希爾伯特第八問題 · 查看更多 »

希爾伯特第六問題

希爾伯特第六問題(Hilbert's sixth problem)即公理化物理(axiomatize physics),是希爾伯特的23個問題之一。雖然物理學並非數學,但是兩者之間的關係密切,許多物理學上的概念可藉由數學來明確化,而數學上有一些東西的靈感也是來自於物理學的研究,微積分就是最著名的例子,因此德國數學家大衛·希爾伯特(David Hilbert)認為能使用數學上公理化的概念來將物理學給「公理化」,而後來也確實有人進行這項工作,並且也獲得了成功,凡舉古典力學、機率論、熱力學、狹義相對論乃至於量子力學都有人進行公理化的工作。.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希爾伯特第六問題 · 查看更多 »

希爾伯特第四問題

希爾伯特第四問題為大卫·希尔伯特于1900年提出的一则几何学基本问题,為23個問題之一,主旨是建立所有度量空間使得所有線段為測地線。由於希爾伯特對於這個問題的定義過於含糊,所以此問題未能有一確實定義性的解答。.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希爾伯特第四問題 · 查看更多 »

希爾伯特轉換

在数学和信号处理中,希尔伯特变换(Hilbert transform)是一个对函数 u(t) 产生定义域相同的函数 H(u)(t) 的线性算子。 希尔伯特变换在信号处理中很重要,能够导出信号 u(t) 的解析表示。这就意味着将实信号 u(t) 拓展到复平面,使其满足柯西-黎曼方程。 例如,希尔伯特变换引出了傅里叶分析中给定函数的,也就是。等价地说,它是奇异积分算子与的一个例子。 希尔伯特变换最初只对周期函数(也就是圆上的函数)有定义,在这种情况下它就是与希尔伯特核的卷积。然而更常见的情况下,对于定义在实直线 R(上半平面的边界)上的函数,希尔伯特变换是指与柯西核卷积。希尔伯特变换与有着密切的联系,帕利-维纳定理是将上半平面内的全纯函数与实直线上的函数的傅里叶变换相联系起来的另一种结果。 希爾伯特轉換是以大卫·希尔伯特來命名的,他首先引入了该算子来解决全纯函数的的一个特殊情况。.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希爾伯特轉換 · 查看更多 »

希爾伯特模形式

在數學中,希爾伯特模形式是一類自守形式,對應於全實域 K 及相應的群 \mathrm_ GL(2)_K。這可以視作模形式的一種多變元推廣。當 K.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希爾伯特模形式 · 查看更多 »

希爾伯特曲線

希爾伯特曲線一種能填充滿一個平面正方形的分形曲線(空間填充曲線),由大衛·希爾伯特在1891年提出。 由於它能填滿平面,它的豪斯多夫維是2。取它填充的正方形的邊長為1,第n步的希爾伯特曲線的長度是2n - 2-n。 L系統記法:.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希爾伯特曲線 · 查看更多 »

七次方程

七次方程是可以用下式表示的方程 其中a ≠ 0.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七次方程 · 查看更多 »

平面

数学上,一个平面(plane)就是基本的二维对象。直观的讲,它可以视为一个平坦的拥有无穷大面积的纸。多数几何、三角学和制图的基本工作都在二维进行,或者说,在平面上进行。 给定一个平面,可以引入一个直角坐标系以便在平面上用两个数字唯一的标示一个点,这两个数字也就是它的坐标。 在三维x-y-z坐标系中,可以将平面定义为一个方程的集: 其中a, b, c和d是实数,使得a, b, c不全为0。或者,一个平面也可以参数化的表述,作为所有具有u + s v + t w形式的点的集合,其中s和t取遍所有实数,而u, v 和w是给定用于定义平面的向量。 平面由如下组合的任何一个唯一确定.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平面 · 查看更多 »

平面幾何

#重定向 欧几里得几何.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平面幾何 · 查看更多 »

平方

代数中,一个数的平方是此数与它的本身相乘所得的乘积,一个元素的平方是此元素与它的本身相乘所得的乘积,记作x2。平方也可視為求指數为2的幂的值。若x是正实数,这个乘积相当于一个边长为x的正方形的面积;如果x为虚数,则这个乘积为负数。如果x为非虛數的复数,则这个乘积也是复数。 如果实数y.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平方 · 查看更多 »

度量空间

在数学中,度量空间是个具有距離函數的集合,該距離函數定義集合內所有元素間之距離。此一距離函數被稱為集合上的度量。 度量空间中最符合人们对于现实直观理解的為三维欧几里得空间。事实上,“度量”的概念即是欧几里得距离四个周知的性质之推广。欧几里得度量定义了两点间之距离为连接這兩點的直线段之长度。此外,亦存在其他的度量空間,如橢圓幾何與雙曲幾何,而在球體上以角度量測之距離亦為一度量。狭义相對論使用雙曲幾何的雙曲面模型,作為速度之度量空間。 度量空间还能導出开集與闭集之類的拓扑性质,这导致了对更抽象的拓扑空间之研究。.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度量空间 · 查看更多 »

二次型

在数学中,二次型是一些变量上的二次齐次多项式。例如 是关于变量x和y的二次型。 二次型在许多数学分支,包括数论、线性代数、群论(正交群)、微分几何(黎曼测度)、微分拓扑(intersection forms of four-manifolds)和李代数(基灵型)中,占有核心地位。.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二次型 · 查看更多 »

互反律

互反律可能是指:.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互反律 · 查看更多 »

库尔特·哥德尔

库尔特·弗雷德里希·哥德尔(Kurt Friedrich Gödel,),出生於奧匈帝國的數學家、邏輯學家和哲學家,维也纳学派(维也纳小组)的成员。其最杰出的贡献是哥德尔不完备定理和连续统假设的相对协调性证明。.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库尔特·哥德尔 · 查看更多 »

应用数学

應用數學(Applied Mathematics)是以應用為目的的明確的數學理論和方法的總稱,研究如何應用數學知識到其他範疇(尤其是科學)的數學分支,可以說是純數學的相反,應用純數學中的結論擴展到物理學等其他科學中,應用數學的發展是以科學為依據,作為科學研究的後盾。包括線性代數、矩陣理論、向量分析、複變分析、微分方程、拉普拉斯變換、傅里葉分析、數值分析、概率论、數理統計、運籌學、博弈論、控制理論、組合數學、資訊理論等許多數學分支,也包括從各種應用領域中提出的數學問題的研究。而大部分應用數學是以作為物理分析的工具。計算數學有時也可視為應用數學的一部分。應用數學大部分的教學範疇都是以物理的模型為基礎進行分析,當中或許搭配了各種數學工具,就為了更貼近物理的系統。 圖論應用在網絡分析,拓撲學在電路分析上的應用,群論在結晶學上的應用,微分幾何在規範場上的應用,自動控制理論在計算上的應用,黎曼幾何應用於相對論,數理邏輯應用於計算機,最小二乘法應用於飛機起降時自動控制,利用數字合成計算機輔助的X射線斷層成像技術(1979年數學家獲得諾貝爾醫學獎)數論應用在密碼學,博弈論、概率論、統計學應用在經濟學,線性規劃用於生產安排調度,都可見數學在不同範疇的應用。.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应用数学 · 查看更多 »

廣義相對論

广义相对论是現代物理中基于相对性原理利用几何语言描述的引力理论。该理论由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等人自1907年开始发展,最终在1915年基本完成。广义相对论将经典的牛顿万有引力定律與狭义相对论加以推廣。在广义相对论中,引力被描述为时空的一种几何属性(曲率),而时空的曲率则通过爱因斯坦场方程和处于其中的物质及辐射的能量與动量联系在一起。 从广义相对论得到的部分预言和经典物理中的对应预言非常不同,尤其是有关时间流易、空间几何、自由落体的运动以及光的传播等问题,例如引力场内的时间膨胀、光的引力红移和引力时间延迟效应。广义相对论的预言至今为止已经通过了所有观测和实验的验证——广义相对论虽然并非当今描述引力的唯一理论,但却是能够与实验数据相符合的最简洁的理论。不过仍然有一些问题至今未能解决。最为基础的即是广义相对论和量子物理的定律应如何统一以形成完备并且自洽的量子引力理论。 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理论在天体物理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比如它预言了某些大质量恒星终结后,会形成时空极度扭曲以至于所有物质(包括光)都无法逸出的区域,黑洞。有证据表明恒星质量黑洞以及超大质量黑洞是某些天体例如活动星系核和微类星体发射高强度辐射的直接成因。光线在引力场中的偏折会形成引力透镜现象,这使得人们可能观察到处于遥远位置的同一个天体形成的多个像。广义相对论还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引力波已经由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在2015年9月直接观测到。此外,广义相对论还是现代宇宙学中的的理论基础。.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廣義相對論 · 查看更多 »

代数

代数是一个较为基础的数学分支。它的研究对象有许多。诸如数、数量、代数式、關係、方程理论、代数结构等等都是代数学的研究对象。 初等代数一般在中學時讲授,介紹代数的基本思想:研究当我们对数字作加法或乘法时会发生什么,以及了解變數的概念和如何建立多项式并找出它们的根。 代数的研究對象不僅是數字,还有各種抽象化的結構。例如整數集作為一個帶有加法、乘法和序關係的集合就是一個代數結構。在其中我們只關心各種關係及其性質,而對於「數本身是甚麼」這樣的問題並不關心。常見的代數結構類型有群、环、域、模、線性空間等。并且,代数是几何的总称,代数是还可以用任何字母代替的。 e.g.2-4+6-8+10-12+…-96+98-100+102.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代数 · 查看更多 »

代數數

代數數是代数与数论中的重要概念,指任何整係數多项式的复根。 所有代数数的集合构成一个域,称为代数数域(与定义为有理数域的有限扩张的代数数域同名,但不是同一个概念),记作\mathcal或\overline,是复数域\mathbb的子域。 不是代数数的实数称为超越数,例如圆周率。.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代數數 · 查看更多 »

代數數論

在數學中,代數數論是數論的一支,其中我們將「數」的概念延伸,以解決具體的數論問題。我們在代數數論中考慮代數數,這類數是有理係數多項式的根。與此相關的概念是數域,這是有理數域的有限擴張。在此框架下能推廣整數為代數整數,並研究一個數域裡的代數整數。 代數整數在加法、減法與乘法下構成一個環,但整數的許多性質並不能推廣到一般數域裡的代數整數上,其中一個例子是素因數分解的唯一性(又稱算術基本定理),這是十九世紀數學家試圖證明費馬大定理時遇到的主要阻礙,然而代數數論的應用不僅止於此。數學中一些較深入的理論有助於讓我們了解代數數與代數整數的性質——包括伽羅瓦理論、伽羅瓦上同調、類域論、表示理論與L-函數的相關理論等等。 數論中的許多問題可藉由「模 p」(其中 p 為素數)來研究。這套技術導向p進數的建構,而p進數是局部域的例子;局部域的研究運用了一些研究數域時的相同方法,但是通常更容易處理。一般數域上的陳述常與各個局部域上的相應陳述有關,例如哈瑟原理:「一個有理係數二次方程在有理數域上有解,若且唯若它在實數上及在每個素數 p 之 p進數域上有解」。這類結果往往被稱作局部-整體原理,其中「局部」意指局部域,而「整體」意指數域。.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代數數論 · 查看更多 »

伊斯拉埃爾·蓋爾范德

伊斯拉埃爾·莫伊塞耶維奇·蓋爾范德(Израиль Моисеевич Гельфанд,Israïl Moiseevich Gelfand,),出生在烏克蘭的猶太裔科学家。他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同时也是生物学家、教育家。他一生共发表了超过800篇论文,同时出版了30余部专著。他还是特别科学学校的首创者,通过他在莫斯科大学办的讨论班,几代学生从他这里得到知识,受到启发。更重要的是,他的学生们,例如塞迈雷迪·安德烈、Alexandre Kirillov等,延续了他的方式。.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伊斯拉埃爾·蓋爾范德 · 查看更多 »

伊曼努尔·康德

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為啟蒙時代著名德意志哲学家,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其學說深深影響近代西方哲學,並開啟了德國唯心主義和康德義務主義等諸多流派。 康德是啟蒙運動時期最後一位主要哲學家,是德國思想界的代表人物。他調和了勒內·笛卡兒的理性主義與法蘭西斯·培根的經驗主義,被认为是繼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後,西方最具影響力的思想家之一。 康德有其自成一派的思想系統,並且有為數不少的著作,其中核心的三大著作被合稱為「三大批判」,即《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和《判斷力批判》,這三部作品有系統地分別闡述他的知識學、倫理學和美學思想。《純粹理性批判》尤其得到學術界重視,標誌著哲學研究的主要方向由本體論轉向認識論,是西方哲學史上劃時代的巨著。此外,康德在宗教哲學、法律哲學和歷史哲學方面也有重要論著。 康德哲学理论的一个基本出发点是,认为将经验转化为知识的理性(即“范畴”)是人与生俱来的,没有先天的范畴我们就无法理解世界。他的这个理论结合了英国经验主义与欧陆的理性主义,对德国唯心主义与浪漫主义影响深远。康德的道德哲学理论也十分著名。此外他还曾针对太阳系的形成提出第一个现代的理论解释,即康德-拉普拉斯假设。.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伊曼努尔·康德 · 查看更多 »

弗拉基米爾·阿諾爾德

弗拉基米爾·伊戈列維奇·阿諾爾德(Влади́мир И́горевич Арно́льд,),俄國數學家,生於蘇聯敖德薩(今烏克蘭境內)。1957年他19歲時就解決了希爾伯特第十三問題,此後對多個數學領域都有重大貢獻,包括動力系統理論、、拓撲學、代數幾何、古典力學、。他最著名的成果是關於可積哈密頓系統穩定性的,即。 他的學術成就深得肯定,獲頒多個獎項,如1982年的克拉福德獎,2001年的沃爾夫數學獎,2008年的邵逸夫獎等。.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弗拉基米爾·阿諾爾德 · 查看更多 »

形式系統相容性

#重定向 一致性 (邏輯).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形式系統相容性 · 查看更多 »

体积

積(Volume)是物件佔有多少空間的量。體積的國際單位制是立方米。一件固體物件的體積是一個數值用以形容該物件在空間所佔有的空間。一維空間物件(如線)及二維空間物件(如正方形)在三維空間中均是零體積的。體積是物件佔空間的大小。.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体积 · 查看更多 »

微分几何

微分幾何研究微分流形的幾何性質,是現代數學中一主流;是廣義相對論的基礎,與拓撲學、代數幾何及理論物理關係密切。 古典微分几何起源于微积分,主要内容为曲线论和曲面论。歐拉、蒙日和高斯被公认为古典微分几何的奠基人。近代微分几何的创始人是黎曼,他在1854年创立了黎曼几何(实际上黎曼提出的是芬斯勒几何),这成为近代微分几何的主要内容,并在相对论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埃利·嘉当和陈省身等人曾在微分几何领域做出极为杰出的贡献。.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微分几何 · 查看更多 »

微分方程

微分方程(Differential equation,DE)是一種數學方程,用來描述某一類函数與其导数之间的关系。微分方程的解是一個符合方程的函數。而在初等数学的代数方程裡,其解是常数值。 微分方程的应用十分广泛,可以解决许多与导数有关的问题 。物理中许多涉及变力的运动学、动力学问题,如空气的阻力為速度函數的落体运动等问题,很多可以用微分方程求解。此外,微分方程在化学、工程学、经济学和人口统计等领域都有应用。 数学领域对微分方程的研究着重在几个不同的面向,但大多数都是关心微分方程的解。只有少数简单的微分方程可以求得解析解。不过即使没有找到其解析解,仍然可以确认其解的部份性质。在无法求得解析解时,可以利用数值分析的方式,利用电脑来找到其数值解。 动力系统理论强调对于微分方程系统的量化分析,而许多数值方法可以计算微分方程的数值解,且有一定的准确度。.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微分方程 · 查看更多 »

德国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简称德国(Deutschland),是位於中西歐的联邦议会共和制国家,由16个-zh-hans:联邦州; zh-hant:邦;-组成,首都与最大城市为柏林。其国土面积约35.7万平方公里,南北距离为876公里,东西相距640公里,从北部的北海与波罗的海延伸至南部的阿尔卑斯山。气候温和,季节分明。德国人口约8,180万,为欧洲联盟中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第二大移民目的地,仅次于美国。 在50万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海德堡人及其後代尼安德特人生活在今德國中部。自古典時代以來各日耳曼部族開始定居於今日德國的北部地區。公元1世紀時,有羅馬人著作的關於“日耳曼尼亞”的歷史記載。在公元4到7世紀的民族遷徙期,日耳曼部族逐漸向歐洲南部擴張。自公元10世紀起,德意志領土組成神聖羅馬帝國的核心部分。16世紀時,德意志北部地區成為宗教改革中心。在神聖羅馬帝國滅亡後,萊茵邦聯和日耳曼邦聯先後建立,1871年,在普魯士王國主導之下,多數德意志邦國統一成為德意志帝國,「德意志」開始做為國名使用。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1918-1919年德國革命後,德意志帝國解體,議會制的威瑪共和國取而代之。1933年納粹黨獲取政權並建立獨裁統治,最終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及系統性種族滅絕的發生。在戰敗並經歷同盟國軍事佔領後,德國分裂为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在1990年10月3日重新統一成為現在的德國。国家元首为联邦总统,政府首脑則为联邦总理。 德國是世界大國之一,其國内生產總值以國際匯率計居世界第四,以購買力評價計居世界第五。其諸多工業工程和科技部門位居世界前列,例如全球馳名的德國車廠、精密部件等,為世界第三大出口國。德國為發達國家,生活水平居世界前列。德國人也以熱愛大自然聞名,都市綠化率極高,也是歐洲再生能源大國,是可持續發展經濟的樣板,除了強調環境保護與自然生態保育,在人為飼養活體的態度十分嚴謹,不但獲得大量外匯和資訊優勢,其動物保護法律管束、生命教育水準也是首屈一指的,在高等教育方面並提供免費大學教育,並具備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和醫療體系,催生出拜爾等大藥廠。 德国为1993年欧洲联盟的创始成员国之一,为申根区一部分,并于1999年推动欧元区的建立。德国亦为联合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八国集团、20国集团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其军事开支总额居世界第九。 德語是歐盟境内使用人數最多的母語。德國文化的豐富層次和對世界的影響表現在其建築和美術、音樂、哲學以及電影等等。德國的文化遺產主要以老城為代表。另外國家公園和自然公園共計有上百處。.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德国 · 查看更多 »

保罗·寇恩

保罗·约瑟夫·寇恩(Paul Joseph Cohen,) ,美国数学家,他证明策梅洛-弗兰克尔公理系统加上选择公理 (ZFC) 不能反驳连续统假设 (CH) 的否命题,而ZF不能反驳选择公理 (AC) 的否命题。这一划时代的工作与哥德尔在1930年代的工作一起,证明了CH和AC分别独立于ZFC和ZF。寇恩在证明中创造了力迫法,如今力迫法已经成为公理集合论的一项基本技术。寇恩凭借连续统假设的独立性证明于1966年获得菲尔兹奖章。.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保罗·寇恩 · 查看更多 »

俄罗斯

俄罗斯联邦(a,缩写为РФ),簡稱俄罗斯(a),是位於欧亚大陆北部的聯邦共和國,國土横跨欧亞两大洲,为世界上土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拥有超过170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占地球陆地面积八分之一;它也是世界上第九大人口国家,拥有1.47亿人口,77%居住于其较为发达的欧洲部分。俄罗斯国土覆盖整个亚洲北部及东欧大部,横跨11个时区,涵盖广泛的环境和地形。拥有全世界最大的森林储备和含有约世界四分之一的淡水的湖泊。俄罗斯有十四個陸上鄰國(從西北方向起逆时针序):挪威、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蘭、白俄罗斯、乌克兰、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中国、蒙古和朝鲜(其中立陶宛和波蘭僅與俄羅斯外飛地加里寧格勒州接壤),另外與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兩個只有俄羅斯承認的非聯合國會員國接壤。同時,俄羅斯還與日本、美国、加拿大、格陵蘭(丹麥)、冰島、瑞典、土耳其隔海相望。俄羅斯北部和東部分別為北冰洋和太平洋包圍,西北和西南則分別可經由波羅的海和黑海通往大西洋。 俄罗斯历史始于欧洲的东斯拉夫民族,聚集区域自公元3世纪至8世纪逐渐扩大。在9世纪,源自北欧的瓦良格人武士精英建立了基辅罗斯这个中世纪国家并开始统治。公元988年,国家从拜占庭帝国采纳了东正教会,随后由此开始,千年拜占庭与斯拉夫文化的融合成为了今日的俄罗斯文化。基辅罗斯最终解散分化为众多公国,被蒙古人逐一击破,并均在13世纪成为了金帐汗国的一部份。莫斯科大公自14世纪起逐渐崛起并统一周边俄罗斯诸侯国,在15世纪成功从金帐汗国独立,且成为了基辅罗斯文化和政治的继承者。16世纪起伊凡四世自称沙皇,自詡「第三羅馬」。在18世纪,俄罗斯沙皇国通过征服、吞并和探索而擴張。彼得一世稱帝成立了俄罗斯帝国,最終成為史上領土第三大帝国,疆域最大曾自中欧的波兰连绵至北美的阿拉斯加。 1917年俄国革命后,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宪法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国家,并成为随后成立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主体和其最大的加盟共和国。二战时期,苏联为同盟国的胜利扮演了决定性的角色。在战后其崛起成为公认的超级大国,并在冷战时期与美国互相竞争。苏联时期产生了20世纪的许多最重要的科技成就,其中包括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及首次将人类送入太空。在1990年,苏联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且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常备军人以及最多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库存。1991年苏联解体后,包括俄罗斯在内的15个共和国从原苏联独立;身為原蘇聯最大的加盟共和国,俄羅斯通过修宪改制为俄罗斯联邦,成为原苏联的唯一法理继承国家,政體採用聯邦制、民主共和制及半总统制。 截至2015年,俄罗斯根据国民生产总值为世界第13大经济体,根据购买力平价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俄罗斯拥有世界上最大储量的矿产和能源资源,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输出国.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俄罗斯 · 查看更多 »

分數

分數(fraction)是用分式(分數式)表達成 \frac 的数(a, b \in Z, b\neq 0)。在上式之中,b 稱為分母(Denominator)而 a 稱為分子(Numerator),可視為某件事物平均分成 b 份中佔 a 分,讀作「b 分之 a」。中間的線稱為分線或分数线。有時人們會用 a/b 來表示分數。.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分數 · 查看更多 »

哥廷根

哥廷根(Göttingen,低地德语:Chöttingen)是位于德國下薩克森州内东南部的一座传统大学城,并以教育、科研机构而著称。著名的哥廷根大学即位在本市。 哥廷根是下薩克森州繼漢諾威、不伦瑞克、奧斯納布魯克、奧爾登堡之後的第五大城市,2013年12月31日的人口有116,891。 自1965年後,哥廷根居民總數超過10萬人,從此成為一座大城市。在哥廷根附近的大城市有卡塞爾(西南約38公里)、希爾德斯海姆(北約70公里)、不倫瑞克(東北約92公里)、埃爾福特(東南約98公里)、漢諾威(北約105公里)和帕德博恩(西北偏西約120公里)。哥廷根同時還位於漢諾威-不倫瑞克-哥廷根-沃爾夫斯堡城市群的南部。.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哥廷根 · 查看更多 »

哥廷根大学

哥廷根的格奥尔格·奥古斯特大学(Georg-August-Universität Göttingen),简称哥廷根大学,位于德国西北部下萨克森州南端的大学城哥廷根市,因德国汉诺威公爵兼英国国王格奥尔格二世创建而得名。始建于1734年,于1737年向公众开放。同德国的海德堡大学、佛莱堡大学、圖宾根大学相似,哥廷根大学属于传统的大学城,是“没有校门和围墙的大学”。 哥廷根拥有十分辉煌的历史,名人辈出,蜚声世界。2007年10月至2012年5月期间为德国第二轮“精英大学”所评选的德国九所精英大学之一。.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哥廷根大学 · 查看更多 »

哥德尔不完备定理

在数理逻辑中,哥德尔不完备定理是库尔特·哥德尔于1931年证明并发表的两条定理。简单地说,第一条定理指出: 这是形式逻辑中的定理,容易被错误表述。有许多命题听起来很像是哥德尔不完备定理,但事实上并不是。具体实例见对哥德尔定理的误解 把第一条定理的证明过程在体系内部形式化后,哥德尔证明了第二条定理。该定理指出: 这个结果破坏了数学中一个称为希尔伯特计划的哲学企图。大卫·希尔伯特提出,像实分析那样较为复杂的体系的相容性,可以用较为简单的体系中的手段来证明。最终,全部数学的相容性都可以归结为基本算术的相容性。但哥德尔的第二条定理证明了基本算术的相容性不能在自身内部证明,因此当然就不能用来证明比它更强的系统的相容性了。.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哥德尔不完备定理 · 查看更多 »

哥德巴赫猜想

哥德巴赫猜想(Goldbach's conjecture)是數論中存在最久的未解問題之一。这个猜想最早出现在1742年普鲁士人克里斯蒂安·哥德巴赫与瑞士数学家莱昂哈德·欧拉的通信中。用现代的数学语言,哥德巴赫猜想可以陳述為: 这个猜想与当时欧洲数论学家讨论的整数分拆问题有一定联系。整数分拆问题是一类讨论“是否能将整数分拆为某些拥有特定性质的数的和”的问题,比如能否将所有整数都分拆为若干个完全平方数之和,或者若干个完全立方数的和等。而將一个給定的偶數分拆成兩個質數之和,则被稱之為此數的哥德巴赫分拆。例如, 換句話說,哥德巴赫猜想主張每個大於等於4的偶數都是哥德巴赫數——可表示成兩個質數之和的數。哥德巴赫猜想也是二十世纪初希爾伯特第八問題中的一個子問題。 其實,也有一部分奇數可以用兩個質數的和表示,大多數的奇數無法用兩個質數的和表示,例如:15.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哥德巴赫猜想 · 查看更多 »

哲学

哲學(philosophy)是研究普遍的、根本的问题的学科,包括存在、知识、价值、理智、心灵、语言等领域。哲学与其他学科的不同是其批判的方式、通常是系统化的方法,并以理性论证為基礎。在日常用语中,其也可被引申为个人或团体的最基本信仰、概念或态度。.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哲学 · 查看更多 »

儒勒·昂利·庞加莱

儒勒·昂利·庞加莱(Jules Henri Poincaré,法語发音,又译作彭加勒、昂利·彭加勒,),通常称为昂利·庞加莱,法国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理论科学家和科学哲学家。庞加莱被公认是19世纪后和20世纪初的领袖数学家,是繼高斯之後对于数学及其应用具有全面知识的最后數學家。 他对数学,数学物理,和天体力学做出了很多创造性的基础性的贡献。他提出的庞加莱猜想是数学中最著名的问题之一。在他对三体问题的研究中,庞加莱成了第一个发现混沌确定系统的人並为现代的混沌理论打下了基础。庞加莱比爱因斯坦的工作更早一步,并起草了一个狭义相对论的简略版。庞加莱群以他命名。.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儒勒·昂利·庞加莱 · 查看更多 »

几何学

笛沙格定理的描述,笛沙格定理是欧几里得几何及射影几何的重要結果 幾何學(英语:Geometry,γεωμετρία)簡稱幾何。几何学是數學的一个基础分支,主要研究形狀、大小、圖形的相對位置等空間区域關係以及空间形式的度量。 許多文化中都有幾何學的發展,包括許多有關長度、面積及體積的知識,在西元前六世紀泰勒斯的時代,西方世界開始將幾何學視為數學的一部份。西元前三世紀,幾何學中加入歐幾里德的公理,產生的欧几里得几何是往後幾個世紀的幾何學標準。阿基米德發展了計算面積及體積的方法,許多都用到積分的概念。天文學中有關恆星和行星在天球上的相對位置,以及其相對運動的關係,都是後續一千五百年中探討的主題。幾何和天文都列在西方博雅教育中的四術中,是中古世紀西方大學教授的內容之一。 勒內·笛卡兒發明的坐標系以及當時代數的發展讓幾何學進入新的階段,像平面曲線等幾何圖形可以由函數或是方程等解析的方式表示。這對於十七世紀微積分的引入有重要的影響。透视投影的理論讓人們知道,幾何學不只是物體的度量屬性而已,透视投影後來衍生出射影几何。歐拉及高斯開始有關幾何物件本體性質的研究,使幾何的主題繼續擴充,最後產生了拓扑学及微分幾何。 在歐幾里德的時代,實際空間和幾何空間之間沒有明顯的區別,但自從十九世紀發現非歐幾何後,空間的概念有了大幅的調整,也開始出現哪一種幾何空間最符合實際空間的問題。在二十世紀形式數學興起以後,空間(包括點、線、面)已沒有其直觀的概念在內。今日需要區分實體空間、幾何空間(點、線、面仍沒有其直觀的概念在內)以及抽象空間。當代的幾何學考慮流形,空間的概念比歐幾里德中的更加抽象,兩者只在極小尺寸下才彼此近似。這些空間可以加入額外的結構,因此可以考慮其長度。近代的幾何學和物理關係密切,就像偽黎曼流形和廣義相對論的關係一樣。物理理論中最年輕的弦理論也和幾何學有密切關係。 几何学可見的特性讓它比代數、數論等數學領域更容易讓人接觸,不過一些几何語言已經和原來傳統的、欧几里得几何下的定義越差越遠,例如碎形幾何及解析幾何等。 現代概念上的幾何其抽象程度和一般化程度大幅提高,並與分析、抽象代數和拓撲學緊密結合。 幾何學應用於許多領域,包括藝術,建築,物理和其他數學領域。.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几何学 · 查看更多 »

函数

函數在數學中為兩集合間的一種對應關係:輸入值集合中的每項元素皆能對應唯一一項輸出值集合中的元素。例如實數x對應到其平方x2的關係就是一個函數,若以3作為此函數的輸入值,所得的輸出值便是9。 為方便起見,一般做法是以符號f,g,h等等來指代一個函數。若函數f以x作為輸入值,則其輸出值一般寫作f(x),讀作f of x。上述的平方函數關係寫成數學式記為f(x).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函数 · 查看更多 »

全等

#重定向 全等 (幾何).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全等 · 查看更多 »

公理系统

数学上,一个公理系统(或称公理化系统,公理体系,公理化体系)是一个公理的集合,从中一些或全部公理可以一併用來逻辑地导出定理。一个数学理论由一个公理系统和所有它导出的定理组成。一个完整描述出来的公理系统是形式系统的一个特例;但是通常完全形式化的努力僅带来在确定性上递减的收益,并让人更加難以阅读。所以,公理系统的讨论通常只是半形式化的。一个形式化理论通常表示一个公理系统,例如在模型论中表述的那样。一个形式化证明是一个证明在形式化系统中的表述。.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公理系统 · 查看更多 »

元数学

元數學(Metamathematics),又譯為超數學,使用數學技術來研究數學本身的一門學科。一般来说,元数学是一种将数学作为人类意识和文化客体的科学思维或知识。更进一步来说,元数学是一种用来研究数学和数学哲学的数学。“数学的数学”是于19世纪初由通常的数学分离出来的,它最初研究的对象是在所谓的数学危机。将二者混为一谈会导致一些矛盾,典型例子有理查德悖论。 比如说,元数学的主题之一就是:分析某些数学要素是否在任意的数学系统中都是可证实或者证伪的。 许多关于数学基础与数学哲学的论说都涉及元数学的概念,它们往往不能被当作我们通常所说的“问题”来处理。元数学的基本假设是:数学的内容可以由一个形式系统获得,比如一个序理论或一个公理化集合论。 元数学与数理逻辑休戚相关,因而这两者的发展也大同小异。元数学的发端大概要追溯到弗雷格的工作:《概念文字》。大卫·希尔伯特首先引进了带有正则性的“元数学”(metamathematics with regularity)这一说法(见希尔伯特计划)。这也就是现在所说的证明论。另一个重要的现代分支是模型论。这一领域的其他重要人物有:伯特兰·罗素,斯科尔姆(Thoralf Skolem),普斯特(Emil Post),邱奇,克莱尼,蒯因,贝纳瑟拉夫(Paul Benacerraf),普特南,柴汀(Gregory Chaitin),以及最著名的塔斯基和哥德尔。特别地,哥德尔证明了:给定任意有限多条皮亚诺算术的公理,都存在一些正确的命题,无法用所给公理来证明,即所谓的哥德尔不完备定理。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一结果是迄今为止元数学与数学哲学的最高成就。.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元数学 · 查看更多 »

国际数学家大会

国际数学家大会(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Mathematicians,简称ICM)是由国际数学联盟(IMU)主办的全球性数学学术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是进行学术交流,并在开幕式上颁发菲尔兹奖(1936年起)、奈望林纳奖(1982年起)、高斯奖(2006年起)和陈省身奖章(2010年起)。 首届国际数学家大会1897年在瑞士蘇黎世举行,1900年巴黎大会之后每四年举行一次。除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外,国际数学家大会从未中断。2014年大會於8月13日至21日在韓國首爾舉行,2018年大會將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国际数学家大会 · 查看更多 »

皇家学会

倫敦皇家自然知識促進學會的會長、理事会及追隨者們(The President, Council, and Fellow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for Improving Natural Knowledge),簡稱皇家学会(Royal Society),是英国资助科学发展的组织,成立于1660年,并于1662年、1663年、1669年领到皇家的各种特許狀。学会宗旨是促进自然科学的发展,它是世界上历史最长而又从未中断过的科学学会,在英国起着国家科学院的作用。英國君主是学会的保护人。.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皇家学会 · 查看更多 »

球 (数学)

在數學裡,球是指球面內部的空間。球可以是封閉的(包含球面的邊界點,稱為閉球),也可以是開放的(不包含邊界點,稱為開球)。 球的概念不只存在於三維歐氏空間裡,亦存在於較低或較高維度,以及一般度量空間裡。n\,\!維空間裡的球稱為n\,\!維球,且包含於n-1\,\!維球面內。因此,在歐氏平面裡,球為一圓盤,包含在圓內。在三維空間裡,球則是指在二維球面邊界內的空間。.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球 (数学) · 查看更多 »

理查·科朗特

查·科朗特(Richard Courant,),德国裔美國籍數學家。.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理查·科朗特 · 查看更多 »

科学家

科学家是一个泛称,广义上指使用系统化的活动来发现新知识的人。狭义的定义指使用科学方法做研究,并且在一定的领域取得重要影响或者贡献的科研工作者。 科学家一般是某个,或者多个科学领域里的专家。.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科学家 · 查看更多 »

立体几何

数学上,立体几何(solid geometry,Stereometrie,Στερεομετρία)是三维歐幾里得空間的几何的传统名称。实践上这大致上就是我们生活的空间。一般作为平面几何的后续课程。其研究對象是立体(簡稱体)——占据一定三维空间,具有非零体积的物体。 立体测绘(英语:Stereometry)处理不同形体的体积的测量问题。.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立体几何 · 查看更多 »

策梅洛-弗兰克尔集合论

梅洛-弗兰克尔集合论(Zermelo-Fraenkel Set Theory),含选择公理時常简写为ZFC,是在数学基础中最常用形式的公理化集合论,不含選擇公理的則簡寫為ZF。.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策梅洛-弗兰克尔集合论 · 查看更多 »

约翰·福布斯·纳什

小约翰·--·納殊(John Forbes Nash Jr.,),美國數學家,前麻省理工學院摩爾榮譽講師,主要研究博弈論、微分幾何学和偏微分方程。晚年為普林斯頓大學的資深研究數學家。 1950年,納殊获得美国普林斯頓大學的博士学位,他在仅仅28页的博士论文中提出了一个重要概念,成為博弈论中一項重要突破。這個概念被稱為“納許均衡”,廣泛運用在經濟學、計算機科學、演化生物學、人工智慧、會計學、政策和軍事理論等方面。1994年,他和其他两位博弈論学家约翰·海薩尼和萊因哈德·澤爾騰共同獲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他最重要的數學成就是在微分幾何和偏微分方程的領域,特別是黎曼流形等距嵌入到歐氏空間的一系列結果。因為在非線性偏微分方程上的貢獻,他与路易·尼伦伯格共同获得了2015年阿贝尔奖。著名幾何學家米哈伊爾·格羅莫夫評價納殊的工作:「他有巨大的分析(指數學分析)能力與幾何洞察力結合。……他的幾何工作,不論是他的結果、技術、用的想法,都與任何人原先預期的相反。……他在幾何學所做的,從我看來,比起他在經濟學所做的無可比擬地偉大得多,相差很多個數量級。」 在1959年之後,由於出現精神上的症狀,他的研究生涯曾經中斷,在1959年及1961年兩度進入醫院療養,被診斷為思覺失調症。納殊拒絕接受精神藥物治療,在1970年後,症狀逐漸好轉,因此再度回到學術研究工作。他這段時間的經歷,由Sylvia Nasar寫成傳記,並翻拍為電影《美麗境界》,使得他的事蹟廣為人知。.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约翰·福布斯·纳什 · 查看更多 »

约翰·阿道夫·哈塞

约翰·阿道夫·哈塞(Johann Adolph Hasse,),德国作曲家。.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约翰·阿道夫·哈塞 · 查看更多 »

约瑟夫·拉格朗日

约瑟夫·拉格朗日伯爵(Joseph Lagrange,),法国籍意大利裔数学家和天文学家。拉格朗日曾为普鲁士的腓特烈大帝在柏林工作了20年,被腓特烈大帝称做「欧洲最伟大的数学家」,后受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的邀请定居巴黎直至去世。拉格朗日一生才华横溢,在数学、物理和天文等领域做出了很多重大的贡献。他的成就包括著名的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创立了拉格朗日力学等等。 拉格朗日是18世纪一位十分重要的科学家,在数学、力学和天文学三个学科中都有历史性的重大贡献,但他主要是数学家。他最突出的贡献是在把数学分析的基础脱离几何与力学方面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使数学的独立性更为清楚,而不仅是其他学科的工具。同时在使天文学力学化、力学分析化上也起了历史性作用,促使力学和天文学(天体力学)更深入发展。在他的时代,分析学等分支刚刚起步,欠缺严密性和标准形式,但这不足以妨碍他取得大量的成果。.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约瑟夫·拉格朗日 · 查看更多 »

线段

在數學上,線段是直線上两点间的一段,这两个点称为端点。參見區間。 當終點均在圓周上,該線段稱為弦。當它們都是多邊形的頂點,若它們是毗鄰的頂點該線段為邊,否則就是對角線。 在生活應用上,主要有三種——連結、隔開、刪.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线段 · 查看更多 »

美国

美利堅合眾國(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簡稱为 United States、America、The States,縮寫为 U.S.A.、U.S.),通稱美國,是由其下轄50个州、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五个自治领土及外岛共同組成的聯邦共和国。美國本土48州和联邦特区位於北美洲中部,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面是加拿大,南部和墨西哥及墨西哥灣接壤,本土位於溫帶、副熱帶地區。阿拉斯加州位於北美大陸西北方,東部為加拿大,西隔白令海峽和俄羅斯相望;夏威夷州則是太平洋中部的群島。美國在加勒比海和太平洋還擁有多處境外領土和島嶼地區。此外,美國还在全球14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着374個海外軍事基地。 美国拥有982萬平方公里国土面积,位居世界第三(依陆地面積定義为第四大国);同时拥有接近超过3.3億人口,為世界第三人口大国。因为有着來自世界各地的大量移民,它是世界上民族和文化最多元的國家之一Adams, J.Q.; Strother-Adams, Pearlie (2001).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美国 · 查看更多 »

在數學中,群是由一個集合以及一個二元運算所組成的,符合下述四个性质(称为“群公理”)的代數結構。这四个性质是封闭性、結合律、單位元和对于集合中所有元素存在逆元素。 很多熟知的數學結構比如數系統都遵从群公理,例如整數配備上加法運算就形成一個群。如果将群公理的公式從具体的群和其運算中抽象出來,就使得人们可以用靈活的方式来處理起源于抽象代數或其他许多数学分支的實體,而同时保留對象的本質結構性质。 群在數學內外各個領域中是無處不在的,这使得它們成為當代數學的组成的中心原理。 群與對稱概念共有基礎根源。對稱群把幾何物體的如此描述物体的對稱特征:它是保持物體不變的變換的集合。這種對稱群,特別是連續李群,在很多學術學科中扮演重要角色。例如,矩陣群可以用來理解在狹義相對論底層的基本物理定律和在分子化學中的對稱現象。 群的概念引發自多項式方程的研究,由埃瓦里斯特·伽罗瓦在1830年代開創。在得到來自其他領域如數論和幾何学的貢獻之后,群概念在1870年左右形成并牢固建立。現代群論是非常活躍的數學學科,它以自己的方式研究群。為了探索群,數學家發明了各種概念來把群分解成更小的、更好理解的部分,比如子群、商群和單群。除了它們的抽象性質,群理論家還從理論和計算兩種角度來研究具體表示群的各種方式(群的表示)。對有限群已經發展出了特別豐富的理論,這在1983年完成的有限簡單群分類中達到頂峰。从1980年代中叶以来,将有限生成群作为几何对象来研究的几何群论,成为了群论中一个特别活跃的分支。.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群 · 查看更多 »

爱因斯坦-希尔伯特作用量

希尔伯特作用量或爱因斯坦-希尔伯特作用量(英文:Einstein-Hilbert action)是广义相对论中能够导出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通过取变分得到时空度规的运动方程)的作用量,它最早由希尔伯特在1915年提出。从希尔伯特作用量导出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的优点是多方面的:首先,它能够简单地将广义相对论理论和其他同样用作用量形式表示的经典场论(如麦克斯韦理论) 统一起来;其次,通过寻找这个作用量中包含的对称性可以轻易地根据诺特定理判别守恒量。在广义相对论中,作用量一般都被认为是度规(以及物质场)的一个泛函,而其联络是列维-奇维塔联络。 能够导出真空中的爱因斯坦方程的作用量S\,由下面的拉格朗日量的积分给出: 其中g.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爱因斯坦-希尔伯特作用量 · 查看更多 »

在几何学、拓扑学以及数学的相关分支中,一个空间中的点用于描述给定空间中一种特别的对象,在空间中有类似于体积、面积、长度或其他高维类似物。一个点是一个零维度对象。点作为最简单的几何概念,通常作为几何、物理、矢量图形和其他领域中的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点 · 查看更多 »

無理數

無理數是指除有理数以外的实数,當中的「理」字来自于拉丁语的rationalis,意思是「理解」,实际是拉丁文对于logos「说明」的翻译,是指无法用两个整数的比来说明一个无理数。 非有理數之實數,不能寫作兩整數之比。若將它寫成小數形式,小數點之後的數字有無限多個,並且不會循環,即无限不循环小数。常見的無理數有大部分的平方根、π和e(其中後兩者同時為超越數)等。無理數的另一特徵是無限的連分數表達式。 傳說中,无理数最早由畢達哥拉斯學派弟子希伯斯发现。他以幾何方法證明\sqrt無法用整数及分數表示。而畢達哥拉斯深信任意数均可用整数及分数表示,不相信無理數的存在。後來希伯斯触犯学派章程,将无理数透露给外人,因而被扔进海中处死,其罪名竟然等同于“渎神”。另見第一次數學危機。 無理數可以通過有理數的分划的概念進行定義。.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無理數 · 查看更多 »

物理学

物理學(希臘文Φύσις,自然)是研究物質、能量的本質與性質,以及它們彼此之間交互作用的自然科學。由於物質與能量是所有科學研究的必須涉及的基本要素,所以物理學是自然科學中最基礎的學科之一。物理學是一種實驗科學,物理學者從觀測與分析大自然的各種基於物質與能量的現象來找出其中的模式。這些模式(假說)稱為「物理理論」,經得起實驗檢驗的常用物理理論稱為物理定律,直到有一天被證明是有錯誤為止(具可否證性)。物理學是由這些定律精緻地建構而成。物理學是自然科學中最基礎的學科之一。化學、生物學、考古學等等科學學術領域的理論都是建構於這些物理定律。 物理學是最古老的學術之一。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等等原本都歸屬於自然哲學的範疇,直到十七世紀至十九世紀期間,才漸漸地從自然哲學中分別成長為獨立的學術領域。物理學與其它很多跨領域研究有相當的交集,如量子化學、生物物理學等等。物理學的疆界並不是固定不變的,物理學裡的創始突破時常可以用來解釋這些跨領域研究的基礎機制,有時還會開啟嶄新的跨領域研究。 通過創建新理論與發展新科技,物理學對於人類文明有極為顯著的貢獻。例如,由於電磁學的快速發展,電燈、電動機、家用電器等新產品纷纷涌现,人類社會的生活水平也得到大幅提升。由於核子物理學日趨成熟,核能發電已不再是藍圖構想,但其所引致的安全問題也使人們意識到地球環境、生態與人類的脆弱渺小。.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物理学 · 查看更多 »

直线

線,是一個點在平面或空間沿著一定方向和其相反方向運動的軌跡;不彎曲的線。直線是幾何學的基本概念,在不同的幾何學體系中有著不同的描述。在這裡主要描述歐幾里得空間中的直線。其他曲率非零狀況下的直線,請參考非歐幾里得幾何。 歐幾里得幾何研究曲率為零的空間下狀況,它並未對點、直線、平面、空間給出定義,而是通過公理來描述點線面的關係。 歐幾里得幾何中的直線可以看作是一個點的集合,這個集合中的任意一點都在這個集合中的其他任意兩點所確定的直綫上。 “過兩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是歐幾里得幾何體系中的一條公理,“有且只有”意即“確定”,即兩點確定一直線。 在幾何學中,直線沒有粗細、沒有端點、沒有方向性、具有無限的長度、具有確定的位置。.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直线 · 查看更多 »

華林問題

华林问题是数论中的问题之一。1770年,爱德华·华林猜想,对于每个非1的正整数k,皆存在正整数g(k),使得每个正整数都可以表示为至多g(k)个k次方数(即正整數的k次方)之和。.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華林問題 · 查看更多 »

類域論

類域論(Class field theory)是代數數論的一支, 是关于阿贝尔扩域的理论,由日本數學家高木貞治所開創的數學領域。 类域论的最主要定理是“阿贝尔扩张的Galois群(及其子群格)同构于基域的(广义)理想类群(及其子群格)”, 有许多定理和表述方式.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類域論 · 查看更多 »

解析数论

解析数论(analytic number theory),為數論中的分支,它使用由数学分析中發展出的方法,作为工具,来解决数论中的问题。它首次出現在數學家狄利克雷在1837年導入狄利克雷L函數,來証明狄利克雷定理。解析数论的成果中,較廣為人知的是在質數(例如質數定理及黎曼ζ函數)及(例如哥德巴赫猜想及華林問題)。.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解析数论 · 查看更多 »

在几何学中,角(拼音:jiǎo,注音符號:ㄐㄧㄠˇ)是由两条有公共端点的射线组成的几何对象。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它们的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一般的角會假設在欧几里得平面上,但在非欧几里得几何中也可以定義角,特別是在球面幾何學中的是用大圓的圓弧代替射线。角在几何学和三角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几何之父欧几里得曾定义角为在平面中两条不平行的直线的相对斜度。普罗克鲁斯認為角可能是一種特質、一種可量化的量、或是一種關係。認為角是相對一直線的偏差,認為角是二條相交直線之間的空間。欧几里得認為角是一種關係,不過他對直角、銳角或鈍角的定義都是量化的。 平面角的大小定义是以两射线交点为圆心的圆被射线所截的弧长与半径之比,单位包括弧度和度、分、秒等。.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角 · 查看更多 »

高木貞治

木貞治,日本數學家,研究代數數論、類域論。他是類域論的開創者。.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高木貞治 · 查看更多 »

证明论

证明论是数理逻辑的一个分支,它将数学证明表达为形式化的数学客体,从而通过数学技术来简化对他们的分析。证明通常用归纳式地定义的数据结构来表达,例如链表,盒链表,或者树,它们根据逻辑系统的公理和推理规则构造。因此,证明论本质上是语法逻辑,和本质上是语义学的模型论形相反。和模型论,公理化集合论,以及递归论一起,证明论被称为数学基础的四大支柱之一。 证明论也可视为哲学逻辑的分支,其主要兴趣在于证明论语义学的思想,该思想依赖于结构证明论的技术型想法才可行。.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证明论 · 查看更多 »

谢尔盖·纳塔诺维奇·伯恩施坦

谢尔盖·纳塔诺维奇·伯恩施坦(Серге́й Ната́нович Бернште́йн)(1880年3月5日—1968年10月26日)是一位俄国及苏联的数学家,他在1904年在巴黎大学上交的博士论文解决了椭圆微分方程的希尔伯特第十九问题。之后,他发表了许多涉及概率论、构造性功能理论以及基因学的数学基础的著作。从1906年至1933年,他加入了哈尔科夫数学协会。.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谢尔盖·纳塔诺维奇·伯恩施坦 · 查看更多 »

费迪南德·冯·林德曼

卡尔·路易斯·费迪南德·冯·林德曼(Carl Louis Ferdinand von Lindemann,),德国数学家,1882年证明π是一个超越數,即不是任意整系数代数多项式的根。林德曼因此解决了化圆为方问题。.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费迪南德·冯·林德曼 · 查看更多 »

超越數

在數論中,超越數是指任何一個不是代數數的无理数。只要它不是任何一個有理係數代數方程的根,它即是超越數。最著名的超越數是e以及π。.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超越數 · 查看更多 »

黎曼猜想

黎曼猜想由德国數學家波恩哈德·黎曼(Bernhard Riemann)於1859年提出。它是數學中一個重要而又著名的未解決的問題(猜想界皇冠)。多年來它吸引了許多出色的數學家為之絞盡腦汁。.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黎曼猜想 · 查看更多 »

边值问题

在微分方程中,边值问题是一个微分方程和一组称之为边界条件的约束条件。边值问题的解通常是符合约束条件的微分方程的解。 物理学中经常遇到边值问题,例如波动方程等。許多重要的边值问题屬於Sturm-Liouville問題。這類問題的分析會和微分算子的本徵函數有關。 在实际应用中,边值问题应当是适定的(即:存在解,解唯一且解會隨著初始值連續的變化)。許多偏微分方程領域的理論提出是為要證明科學及工程應用的許多边值问题都是适定問題。 最早研究的边值问题是狄利克雷问题,是要找出调和函数,也就是拉普拉斯方程的解,後來是用狄利克雷原理找到相關的解。.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边值问题 · 查看更多 »

连续统假设

在數學中,連續統假設(Kontinuumshypothese;Continuum hypothesis,簡稱CH)是一個猜想,也是希尔伯特的23个问题的第一題,由康托尔提出,關於無窮集的可能大小。其為: 康托爾引入了基數的概念以比較無窮集間的大小,也證明了整數集的基數絕對小於實集的基數。康托爾也就給出了連續統假設,就是说,在无限集中,比自然数集基数大的集合中,基数最小的集合是实数集。而連續統就是實數集的一個舊稱。 更加形式地说,自然数集的基数为\aleph_0(讀作「阿列夫零」)。而连续统假设的观点认为实数集的基数为\aleph_1(讀作「阿列夫壹」)。于是,康托尔定义了绝对无限。 等價地,整數集的基数是\aleph_0而實數的基数是2^,連續統假設指出不存在一個集合S使得 \aleph_0 假設選擇公理是對的,那就會有一個最小的基數\aleph_1大於\aleph_0,而連續統假設也就等價於以下的等式: 連續統假設有個更廣義的形式,叫作廣義連續統假設(GCH),其命題為: 庫爾特·哥德尔在1940年用内模型法证明了连续统假设与ZFC的相对协调性(無法以ZFC證明為誤),保羅·柯恩在1963年用力迫法证明了连续统假设不能由ZFC推导。也就是说连续统假设獨立於ZFC。.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连续统假设 · 查看更多 »

赫尔穆特·克内泽尔

赫爾穆特·克內澤爾(Hellmuth Kneser,),德國數學家,在群論和拓撲學貢獻良多。最著名的結果是證明三維流形的素分解存在,同時造就了normal surface這個概念。 他曾研究f(f(x)).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赫尔穆特·克内泽尔 · 查看更多 »

赫尔曼·外尔

赫尔曼·克劳斯·胡戈·外尔(Hermann Klaus Hugo Weyl,)是一位德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哲学家。 尽管他的大部分工作时间是在瑞士苏黎世和美国普林斯顿度过的,他仍被认为传承了以大卫·希尔伯特和赫尔曼·闵可夫斯基为代表的哥廷根大学学派的数学传统。 他的研究工作在理论物理上和在纯数学领域(如数论)等都有着一样杰出的贡献。他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数学家之一,也是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早期的重要成员。 外尔发表过的作品涉及时间、空间、物质、哲学、逻辑、对称性和数学史。 他是最早把广义相对论和电磁理论结合的人之一。当他同时代的数学家对昂利·庞加莱和希尔伯特的对数学的广泛涉猎的重要性缺乏重视的时候,外尔走得比任何人更远。迈克尔·阿蒂亚曾评价,他开始研究一个数学题目的时候,经常发现外尔已经在他之前有所贡献。(The 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r (1984), vol.6 no.1).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赫尔曼·外尔 · 查看更多 »

问题

问题很难有一个确定的、无异议的定义,但是,一般来说都问题包含有以下三个基本成分:.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问题 · 查看更多 »

量子力学

量子力学(quantum mechanics)是物理學的分支,主要描写微观的事物,与相对论一起被认为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本支柱,许多物理学理论和科学,如原子物理学、固体物理学、核物理学和粒子物理学以及其它相关的學科,都是以其为基础。 19世紀末,人們發現舊有的經典理論無法解釋微观系统,於是經由物理學家的努力,在20世紀初創立量子力学,解釋了這些現象。量子力學從根本上改變人類對物質結構及其相互作用的理解。除透过广义相对论描写的引力外,迄今所有基本相互作用均可以在量子力学的框架内描述(量子场论)。 愛因斯坦可能是在科學文獻中最先給出術語「量子力學」的物理學者。.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量子力学 · 查看更多 »

電子計算機

--,亦稱--,计算机是一种利用数字电子技术,根据一系列指令指示其自动执行任意算术或逻辑操作序列的设备。计算机遵循被称为“程序”的一般操作集的能力使他们能够执行极其广泛的任务。 计算机被用作各种工业和消费设备的控制系统。这包括简单的特定用途设备(如微波炉和遥控器)、工业设备(如工业机器人和计算机辅助设计),以及通用设备(如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之类的移动设备)等。尽管计算机种类繁多,但根据图灵机理论,一部具有最基本功能的计算机,应当能够完成任何其它计算机能做的事情。因此,理论上从智能手机到超级计算机都应该可以完成同样的作业(不考虑时间和存储因素)。由于科技的飞速进步,下一代计算机总是在性能上能够显著地超过其前一代,这一现象有时被称作“摩尔定律”。通过互联网,计算机互相连接,极大地提高了信息交换速度,反过来推动了科技的发展。在21世纪的现在,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涉及到方方面面,各行各业了。 自古以来,简单的手动设备——就像算盘——帮助人们进行计算。在工业革命初期,各式各样的机械的出现,其初衷都是为了自动完成冗长而乏味的任务,例如织机的编织图案。更复杂的机器在20世纪初出现,通过模拟电路进行复杂特定的计算。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出现于二战期间。自那时以来,电脑的速度,功耗和多功能性不断增加。在现代,机械计算--机的应用已经完全被电子计算机所取代。 计算机在组成上形式不一,早期计算机的体积足有一间房屋的大小,而今天某些嵌入式计算机可能比一副扑克牌还小。当然,即使在今天依然有大量体积庞大的巨型计算机为特别的科学计算或面向大型组织的事务处理需求服务。比较小的,为个人应用而设计的称为微型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在中國地區简称為「微机」。我們今天在日常使用“计算机”一词时通常也是指此,不过现在计算机最为普遍的应用形式却是嵌入式,嵌入式计算机通常相对简单、体积小,并被用来控制其它设备——无论是飞机、工业机器人还是数码相机。 同计算机相关的技术研究叫计算--机科学,而「计算机技术」指的是将计算--机科学的成果应用于工程实践所派生的诸多技术性和经验性成果的总合。「计算机技术」与「计算机科学」是两个相关而又不同的概念,它们的不同在于前者偏重于实践而后者偏重于理论。至於由数据为核心的研究則称為信息技术。 传统上,现代计算机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单元(通常是中央处理器(CPU))和某种形式的存储器。处理元件执行算术和逻辑运算,并且排序和控制单元可以响应于存储的信息改变操作的顺序。外围设备包括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操纵杆等)、输出设备(显示器屏幕,打印机等)以及执行两种功能(例如触摸屏)的输入/输出设备。外围设备允许从外部来源检索信息,并使操作结果得以保存和检索。.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電子計算機 · 查看更多 »

集合论

集合論(Set theory)或稱集論,是研究集合(由一堆構成的整體)的數學理論,包含集合和元素(或稱為成員)、關係等最基本數學概念。在大多數現代數學的公式化中,都是在集合論的語言下談論各種。集合論、命題邏輯與謂詞邏輯共同構成了數學的公理化基礎,以未定義的「集合」與「集合成員」等術語來形式化地建構數學物件。 現代集合論的研究是在1870年代由俄国数学家康托爾及德國数学家理察·戴德金的樸素集合論開始。在樸素集合論中,集合是當做一堆物件構成的整體之類的自證概念,沒有有關集合的形式化定義。在發現樸素集合論會產生一些後,二十世紀初期提出了許多公理化集合論,其中最著名的是包括選擇公理的策梅洛-弗蘭克爾集合論,簡稱ZFC。公理化集合論不直接定義集合和集合成員,而是先規範可以描述其性質的一些公理。 集合論常被視為數學基礎之一,特別是 ZFC 集合論。除了其基礎的作用外,集合論也是數學理論中的一部份,當代的集合論研究有許多離散的主題,從實數線的結構到大基数的一致性等。.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集合论 · 查看更多 »

柯尼斯堡

柯尼斯堡(又譯:哥尼斯堡,德语:Königsberg、立陶宛语:Karaliaučius、低地德语:Königsbarg、波兰语:Królewiec)即如今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首府加里宁格勒,位于桑比亚半岛南部,由条顿骑士团北方十字军于1255年建立,先后被条顿骑士团国、普鲁士公国和东普鲁士定为首都或首府。柯尼斯堡曾是德国文化中心之一,伊曼努尔·康德、E·T·A·霍夫曼和达维德·希耳伯特都曾在此居住过。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柯尼斯堡在1944年遭受盟军轰炸而损失惨重。1945年柯尼斯堡战役后,苏联红军占领城市。战后,根据《波茨坦协定》,柯尼斯堡成为苏联领土。1946年,为纪念刚逝世的苏联共产党和苏维埃国家领导人米哈伊尔·加里宁,柯尼斯堡更名为加里宁格勒。.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柯尼斯堡 · 查看更多 »

柯尼斯堡大学

柯尼斯堡大学(德语:Albertus-Universität Königsberg)是一所位于东普鲁士柯尼斯堡的大学。柯尼斯堡大学于公元1544年由普鲁士阿尔伯特公爵创立。该校是继维滕堡大学与马尔堡大学之后第三所新教大学,更是马尔堡大学之后第二所新建的新教大学。在西蒙-达赫于1656年起担任校长后开始为人所熟知。 1701-1918年之间其官方名称是柯尼斯堡皇家阿博图斯大学,1930年普鲁士地方分管学术、艺术与国民教育的主管部门将“阿尔贝蒂娜”一字眼去除。(阿尔贝蒂娜是阿博图斯的拉丁语变格形式)。 1945年后,根据《波茨坦公告》决议,德国将东普鲁士地区割让给波兰和苏联,柯尼斯堡成为苏联领土加里宁格勒。柯尼斯堡大学也被苏方接收,师生被驱逐至德国本土。.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柯尼斯堡大学 · 查看更多 »

排中律

在逻辑中,排中律(tertium non datur)声称对于任何命题 P,(P ∨ ¬P) 为真。 符号 '¬' 读作“非”,∨ 读作“或”,∧ 读作“与”。 例如,如果 P 是 则包含式析取 为真。 这不完全同于二值原理,它陈述的是 P 必须要么是真要么是假。它也不同于无矛盾律,它陈述的是 ¬(P ∧ ¬P) 是真。排中律只是说 (P ∨ ¬P) 整体是真。不提及 P 自身可以采用什么真值。在任何情况下,任何二值逻辑的语义都将为 P 和 ¬P 指派对立的真值(就是说,如果 P 是真,则 ¬P 是假),所以在二值逻辑中排中律会等价于二值原理。但是,对于非二值逻辑或多值逻辑就不能这么说。 特定的逻辑系统可能通过允许多于两个真值(比如:真、假、中;真、假、非真非假、亦真亦假)而拒绝二值原理,但接受排中律。在这种逻辑中,(P ∨ ¬P) 可以为真,而 P 和 ¬P 不被分别指派为对立的真值。 一些逻辑不接受排中律,最著名的是直觉逻辑。文章《二值和有关规律》中详细地讨论了这个问题。 排中律可能被误用,导致排中律的逻辑谬论,这也叫做假两难推理。.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排中律 · 查看更多 »

恩斯特·策梅洛

恩斯特·策梅洛(德语:Ernst Friedrich Ferdinand Zermelo,),生于柏林,是德国数学家,其工作主要為数学基础,因而对哲学有重要影响。.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恩斯特·策梅洛 · 查看更多 »

李群

數學中,李群(Lie group,)是具有群结构的光滑微分流形,其群作用與微分结构相容。李群的名字源於索菲斯·李的姓氏,以其為連續變換群奠定基礎。1893年,法文名詞groupes de Lie首次出現在李的學生Arthur Tresse的論文第三頁中。.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李群 · 查看更多 »

格奥尔格·康托尔

格奥尔格·费迪南德·路德维希·菲利普·康托尔(Georg Ferdinand Ludwig Philipp Cantor,),出生于俄国的德国数学家(波羅的海德國人)。他创立了现代集合论,是實數系以至整个微积分理论体系的基础,還提出了势和良序概念的定義;康托爾確定了在兩個集合中的成員,其間一對一關係的重要性,定義了無限且有序的集合,並證明了實數比自然數更多。康托爾對這個定理所使用的證明方法,事實上暗示了“無限的無窮” 的存在。他定義了基數和序數及其算術。康托爾很清楚地自知自覺他的成果,富有極濃厚的哲學興趣。康托爾提出的超越數,最初被當時數學界同儕認為如此反直覺-甚至令人震驚-因而拒絕接受他的理論,且以利奥波德·克罗内克为首的众多数学家长期攻击。克羅內克反對代數數為可數的,而超越數為不可數的證明。 康托爾本身是一位虔誠的路德派,相信這個理論是經由上帝傳達給他;但一些基督教神學家認為康托爾的理論,是在挑戰神學中只有上帝才具有絕對而唯一的無限性質。康托爾自 1869年任職於德國哈勒大學直到 1918年在哈勒大學附屬精神病院逝世;他的抑鬱症一直再發的病因,被歸咎於當代學界的敵對態度,儘管有人將這些事件解釋為,是他本人所患有的情感雙極障礙的病徵。他所受到的嚴厲攻擊,與後來的讚譽相匹配:在 1904年倫敦皇家學會授予他西爾維斯特獎章,這是皇家學會可授予數學研究者的最高榮譽。 在康托死後數十年,維特根斯坦撰文哀悼昔時學術界指責「集合論是假借通過數學而有害處的方言」的氛圍,他認為那是「可笑」和「錯誤」的「完全無稽之談」。当代数学家绝大多数接受康托尔的理论,并认为这是数学史上一次重要的变革。大卫·希尔伯特說:「沒有人能夠把我們從康托爾建立的樂園中趕出去。」(原文另譯:我們屏息敬畏地自知在康托所鋪展的天堂裡,不會遭逢被驅逐出境的。).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格奥尔格·康托尔 · 查看更多 »

欧几里得

欧几里得(Ευκλειδης,前325年—前265年),有时被称为亚历山大里亚的欧几里得,以便区别于墨伽拉的欧几里得,希腊化时代的数学家,被稱為「几何學之父」。他活躍於托勒密一世時期的亚历山大里亚,也是亚历山太学派的成员。他在著作《几何原本》中提出五大公設,成為欧洲数学的基础。歐幾里得也寫過一些關於透視、圓錐曲線、球面幾何學及數論的作品。歐幾里得幾何被广泛的认为是數學領域的經典之作。.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欧几里得 · 查看更多 »

永田雅宜

永田雅宜(永田 雅宜,),日本数学家。京都大学名誉教授,理学博士。正四位勲二等瑞宝章。爱知县大府市出身。.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永田雅宜 · 查看更多 »

泛函分析

泛函分析(Functional Analysis)是现代数学分析的一个分支,隶属于分析学,其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函数构成的函数空间。泛函分析历史根源是由对函数空间的研究和对函数的变换(如傅立叶变换等)的性质的研究。这种观点被证明是对微分方程和积分方程的研究中特别有用。 使用泛函这个词作为表述源自变分法,代表作用于函数的函数,这意味着,一个函数的参数是函数。这个名词首次被雅克·阿达马在1910年使用于这个课题的书中。是泛函分析理论的主要奠基人之一。然而,泛函的一般概念以前曾在1887年是由意大利数学家和物理学家維多·沃爾泰拉(Vito Volterra)介绍。非线性泛函理论是由雅克·阿达马的学生继续研究,特别是莫里斯·弗雷歇(Maurice Fréchet)可和列维(Levy)。雅克·阿达马还创立线性泛函分析的现代流派,并由弗里杰什·里斯和一批围绕着斯特凡·巴拿赫(Stefan Banach)的波兰数学家进一步发展。.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泛函分析 · 查看更多 »

有理函數

有理函數是可以表示為以下形式的函數: 有理數式是多項式除法的商,有時稱為代數分數。.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有理函數 · 查看更多 »

数学

数学是利用符号语言研究數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等概念的一門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屬於形式科學的一種。數學透過抽象化和邏輯推理的使用,由計數、計算、量度和對物體形狀及運動的觀察而產生。數學家們拓展這些概念,為了公式化新的猜想以及從選定的公理及定義中建立起嚴謹推導出的定理。 基礎數學的知識與運用總是個人與團體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對數學基本概念的完善,早在古埃及、美索不達米亞及古印度內的古代數學文本便可觀見,而在古希臘那裡有更為嚴謹的處理。從那時開始,數學的發展便持續不斷地小幅進展,至16世紀的文藝復興時期,因为新的科學發現和數學革新兩者的交互,致使數學的加速发展,直至今日。数学并成为許多國家及地區的教育範疇中的一部分。 今日,數學使用在不同的領域中,包括科學、工程、醫學和經濟學等。數學對這些領域的應用通常被稱為應用數學,有時亦會激起新的數學發現,並導致全新學科的發展,例如物理学的实质性发展中建立的某些理论激发数学家对于某些问题的不同角度的思考。數學家也研究純數學,就是數學本身的实质性內容,而不以任何實際應用為目標。雖然許多研究以純數學開始,但其过程中也發現許多應用之处。.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数学 · 查看更多 »

数学家

数学家是指一群對數學有深入了解的的人士,將其知識運用於其工作上(特別是解決數學問題)。數學家專注於數、數據、邏輯、集合、結構、空間、變化。 專注於解決純數學(基础数学)領域以外的問題的數學家稱為應用數學家,他們運用他們的特殊數學知識與專業的方法解決許多在科學領域的顯著問題。因為專注於廣泛領域的問題、理論系統、定點結構。應用數學家經常研究與制定數學模型.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数学家 · 查看更多 »

数学分析

数学分析(mathematical analysis)区别于其他非数学类学生的高等数学内容,是分析学中最古老、最基本的分支,一般指以微积分学、无穷级数和解析函數等的一般理论为主要内容,并包括它们的理论基础(实数、函数、測度和极限的基本理论)的一个较为完整的数学学科。它也是大学数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出自《数学辞海(第一卷)》 数学分析研究的內容包括實數、複數、實函數及複變函數。数学分析是由微積分演進而來,在微积分发展至现代阶段中,从应用中的方法总结升华为一类综合性分析方法,且初等微積分中也包括許多數學分析的基礎概念及技巧,可以认为这些应用方法是高等微积分生成的前提。数学分析的方式和其幾何有關,不過只要任一數學空間有定義鄰域(拓扑空间)或是有針對兩物件距離的定義(度量空间),就可以用数学分析的方式進行分析。.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数学分析 · 查看更多 »

数学物理

数学物理是数学和物理学的交叉领域,指应用特定的数学方法来研究物理学的某些部分。对应的数学方法也叫数学物理方法。 数学和物理学的发展历史上一直密不可分。许多数学理论是在物理问题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很多数学方法和工具通常也只在物理学中找到实际应用。.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数学物理 · 查看更多 »

数理逻辑

数理逻辑是数学的一个分支,其研究对象是对证明和计算这两个直观概念进行符号化以后的形式系统。数理逻辑是数学基础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数理逻辑的研究范围是逻辑中可被数学模式化的部分。以前称为符号逻辑(相对于哲学逻辑),又称元数学,后者的使用现已局限于证明论的某些方面。.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数理逻辑 · 查看更多 »

数论

數論是纯粹数学的分支之一,主要研究整数的性質。被譽為「最純」的數學領域。 正整数按乘法性质划分,可以分成質数,合数,1,質数產生了很多一般人也能理解而又懸而未解的問題,如哥德巴赫猜想,孿生質數猜想等,即。很多問題虽然形式上十分初等,事实上却要用到许多艰深的数学知识。这一领域的研究从某种意义上推动了数学的发展,催生了大量的新思想和新方法。數論除了研究整數及質數外,也研究一些由整數衍生的數(如有理數)或是一些廣義的整數(如代數整數)。 整数可以是方程式的解(丟番圖方程)。有些解析函數(像黎曼ζ函數)中包括了一些整數、質數的性質,透過這些函數也可以了解一些數論的問題。透過數論也可以建立實數和有理數之間的關係,並且用有理數來逼近實數(丟番圖逼近)。 數論早期稱為算術。到20世紀初,才開始使用數論的名稱,而算術一詞則表示「基本運算」,不過在20世紀的後半,有部份數學家仍會用「算術」一詞來表示數論。1952年時數學家Harold Davenport仍用「高等算術」一詞來表示數論,戈弗雷·哈羅德·哈代和愛德華·梅特蘭·賴特在1938年寫《數論介紹》簡介時曾提到「我們曾考慮過將書名改為《算術介紹》,某方面而言是更合適的書名,但也容易讓讀者誤會其中的內容」。 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曾說:「數學是科學的皇后,數論是數學的皇后。.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数论 · 查看更多 »

拓扑学

在數學裡,拓撲學(topology),或意譯為位相幾何學,是一門研究拓撲空間的學科,主要研究空間內,在連續變化(如拉伸或彎曲,但不包括撕開或黏合)下維持不變的性質。在拓撲學裡,重要的拓撲性質包括連通性與緊緻性。 拓撲學是由幾何學與集合論裡發展出來的學科,研究空間、維度與變換等概念。這些詞彙的來源可追溯至哥特佛萊德·萊布尼茲,他在17世紀提出「位置的幾何學」(geometria situs)和「位相分析」(analysis situs)的說法。莱昂哈德·歐拉的柯尼斯堡七橋問題與歐拉示性數被認為是該領域最初的定理。「拓撲學」一詞由利斯廷於19世紀提出,雖然直到20世紀初,拓撲空間的概念才開始發展起來。到了20世紀中葉,拓撲學已成為數學的一大分支。 拓撲學有許多子領域:.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拓扑学 · 查看更多 »

拓扑空间

拓扑空间是一种数学结构,可以在上頭形式化地定義出如收敛、连通、连续等概念。拓扑空间在现代数学的各个分支都有应用,是一个居于中心地位的、统一性的概念。拓扑空间有独立研究的价值,研究拓扑空间的数学分支称为拓扑学。.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拓扑空间 · 查看更多 »

曲线

曲线的普通定义就是在几何空间中的“弯曲了的线”。而直线是一种特殊的曲线,只不过它的曲率为零。在《解析几何》中,曲线用一组连续函数的方程组来表示。 曲线和直线都是指欧几里得几何所定义的欧几里得空间中的相关概念。此外,还存在多种不为多数人所知的非欧几里得几何,其中的直线和曲线的定义和欧几里得几何的定义有很大差别,甚至不能类比。想深入学习数学的人切忌将不同几何空间中的同名概念相互混淆。.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曲线 · 查看更多 »

普魯士

普鲁士(Preußen;普鲁士语:Prūsa;Prusy;Prūsai;Borussia或Prutenia)乃中世紀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為止,存在於中北部歐洲的一個國家或地區,在歷史上是德意志统一以及德意志帝國立國的主要力量。此名稱之涵義在不同時期有變遷。.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普魯士 · 查看更多 »

0

0(〇/零)是-1与1之间的整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偶数。在数论中,0不属于自然数;在集合论和计算机科学中,0属于自然数。0在整数、实数和其他的代数結構中都有著單位元這個很重要的性質。.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0 · 查看更多 »

1

1(一/壹)是0与2之间的自然数,是最小的正奇數.

新!!: 大卫·希尔伯特和1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David Hilbert大衛·希爾伯特希尔伯特希尔伯特,D.希爾伯特希耳伯特戴维·希尔伯特达维德·希尔伯特达维德·希耳伯特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