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286 关系: 博爾濟吉特氏,博迪蘇,博迪蘇 (民國參議員),同治,吉綸,天命,天聪,夸岱,奎潤,奕劻,奕山,奕灝,奕紹,奕經,奕絪,奕訢,奕詳,奕誴,奕謨,奕譞,奕格,奕湘,孫塔,孫渣濟,孙姓,宣統,完顏氏,官保,官文,宗室 (清朝),宗室奕紀,宗室仁壽,宗室琳寧,宗室綿森,宗室恩桂,宗室溥興,寶鋆,富察氏,富俊,尹德,尹繼善,屯齊,崑岡,崇祿,崇綸,巴哈布,巴思哈,常在,希福 (赫舍里氏),布彥達賚,... 扩展索引 (236 更多) »
博爾濟吉特氏
#重定向 孛儿只斤氏.
博迪蘇
博迪蘇(),字露庵,博爾濟吉特氏, 蒙古正白旗人,清朝官員。.
博迪蘇 (民國參議員)
博迪苏(),博尔济吉特氏,蒙古族,内蒙古哲里木盟科尔沁左翼后旗人,清末民初政治人物。.
同治
同治(a;;公元1862年至1874年)为滿清入關後第八位皇帝清穆宗载淳的年号,前后共13年。 清史學家一般認為兩宮太后廢用祺祥而起用同治一詞,是要代表兩位太后與天子共同而治。也有人認為,「同治」是呼應清兵入關,入主中原的順治,等「同」順「治」。表達了中興帝國的意願。.
吉綸
吉綸(v,),赫舍里氏,滿洲鑲藍旗,清朝政治人物、清朝工部尚書。 曾任理藩院右侍郎。嘉慶十六年六月丁巳,接替恭阿拉,擔任清朝工部尚書,后革。由成寧接任。.
天命
天命,指上天的使命,在中國歷史上,常用來解釋新政權取代舊政權的合法性,主張朝代興衰、君主更替,不是人類所能控制的,上天支持的對象自然能夠稱帝稱王,上天不支持的對象則會衰弱滅亡。 《中庸》書中「天命」的概念,是指人与生俱来的性格,而并不是上天使命的的含义。.
天聪
天聰(v,元年:1627年—末年:1636年三月)是清太宗皇太极的第一个年号。后金(清朝的前身)使用这个年号共10年。 有学者认为1636年建元崇德之前,后金只使用汗号纪年,实际并无年号。《清实录》用“建元天聪”,是编者附会汉制所做。.
夸岱
夸岱(v),滿洲佟佳氏,清朝政治人物、清朝工部尚書。 曾任內大臣。雍正五年七月己巳,接替綽奇,擔任清朝工部尚書,后去世。由馬喇接任。.
奎潤
宗室奎潤(),奎潤,愛新覺羅氏,字鍊雲、號星齋,清朝皇室,滿洲正藍旗人,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奕劻
慶密親王奕劻(;z;),愛新覺羅氏,乾隆帝弘历曾孙,不入八分辅国公绵性长子。光緒二十四年慈禧太后封世襲罔替慶親王。清末新政代表人物、主要發起者,曾任領班軍機大臣,廢軍機處和大學士後,首任內閣總理大臣。.
奕山
奕山(a;),字靜軒,中国晚清武官,清朝宗室、滿洲鑲藍旗人。一等鎮國將軍。道光帝族侄,康熙帝十四子胤禵玄孙,绵备子。.
奕灝
已革奉恩輔國公奕灝(v,),滿洲鑲藍旗人,貝勒永曖第二子,母正室章佳氏,其父為阿迪斯,理親王系第六代及第八代,曾任清朝禮部尚書、兵部尚書。 他在乾隆四十九年三月(1784年)出生,嘉慶六年十二月(1801年)接替父親成為理親王第六代,但因為理親王並非世襲罔替的爵位,因此他的封爵只是奉恩鎮國公。 道光十年奕灝因事被廢去爵位,由三子載寬襲封理親王系第七代,不過需遞降為奉恩輔國公襲封,而他則被賞封頭等侍衛,至道光十八年九月(1838年)因載寬去世而允許再次襲封理親王系爵位奉恩輔國公(第八代)。同年十一月奕灝再次因事被廢去爵位,由族子載岱襲封理親王系第九代。 他曾任禮部尚書。道光十四年十一月丙戌,接替宗室敬徵,擔任清朝兵部尚書,后改戶部尚書。由宗室禧恩接任。 道光二十三年十二月(合1844年)去世,虛齡六十岁。.
奕紹
定端親王奕紹(),定恭親王綿恩第二子,母妻尤佳氏,其父為尤長齡,定親王系第四代。 他在乾隆四十一年五月(1776年)出生,嘉慶四年九月(1799年)受封為不入八分輔國公及散秩大臣,嘉慶七年十二月(合1803年)進封奉恩輔國公,次年二月再進封為貝子,嘉慶二十四年正月(1819年)再進封為貝勒,至道光二年(1822年)接替父親成為定親王第四代。 道光十六年十月(1836年)去世,虛齡六十八岁,由長子載銓襲封定親王系第五代。.
奕經
已革二等輔國將軍奕经(v,),字润峰,满洲镶红旗人,爱新觉罗氏。他是乾隆帝的曾孙,成亲王永瑆之孙,贝勒绵懿之子,承继循郡王永璋,道光皇帝的堂侄。 历任京师--侍卫、内阁学士,镶蓝旗满洲副都统、正蓝旗护军统领,道光五年(1825年),任兵部侍郎。道光十年(1830年),随钦差大臣长龄驻新疆喀什噶尔防御浩罕,回京后,历任吏部侍郎、户部侍郎。道光十四年(1834年),出任黑龙江将军。道光十六年(1836年),回京为吏部尚书,兼步军统领。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入阁为协办大学士。 同年十月,奕经被任命为扬威将军,到杭州督管抗击英国入侵。奕经无能,拖延战事两个月,临阵只会到关帝庙求签。结果清军在定海、镇海及宁波府一溃千里。次年,《南京条约》签订,奕经被革职。之后,奕经又任叶尔羌参赞大臣、伊犁领队大臣、伊犁、英吉沙尔领队大臣。咸丰三年(1853年),奕经奉旨到山东防御太平军,在徐州病死。.
奕絪
郡王銜貝勒奕絪(),儀順郡王綿志第四子,母側室李佳氏,其父為李富昌,儀親王系第三代。 他在嘉慶二十一年十二月(合1817年)出生,道光十一年正月(1800年)受封奉恩輔國公,三年後的四月(1801年)接替父親成為儀親王第三代,但因為儀親王並非世襲罔替的爵位,因此他的封爵只是貝勒。 光緒十年十月(1884年),清廷賞賜郡王頭銜給他,到光緒十九年八月(1842年)去世,虛齡七十八岁,獨子載桓早逝(追封為儀親王第四代貝子),由載桓之孫,溥頤之子毓崐襲封儀親王系第五代,不過需遞降為貝子襲封。.
奕訢
恭忠親王奕訢(z;),号乐道堂主人,满洲爱新觉罗氏、道光帝第六子,咸豐帝同父异母弟弟,生母为静妃博尔济吉特氏,道光帝遺詔封「和碩恭亲王」。统称“六王爷”;清末洋务派代表人物、主要发起者,曾任总理衙门首席大臣、领班军机大臣、议政王,保守派對其鄙稱“鬼子六”。賜爵位世襲罔替,身後谥“忠”。.
奕詳
親王銜多羅惠敬郡王奕詳(),惠端親王綿愉第五子,母瓜爾佳氏,其父為瓜爾佳桂良,惠親王系第二代。 他在道光二十九年二月(1849年)出生,咸豐十年正月(1860年)受封不入八分輔國公,同治三年七月(1864年)進封奉恩鎮國公,同年十二月接替父親成為惠親王第二代,但因為惠親王並非世襲罔替的爵位,因此他的封爵只是郡王。 光緒十二年正月(1886年),他去世,虛齡三十八岁,由長子載潤襲封惠親王系第三代,不過需遞降為貝勒。.
奕誴
奕誴,道光帝五子,过继给惇恪亲王绵恺,为惇勤亲王,母祥妃钮祜禄氏。京城民间称为小五爷。同治四年,任宗人府宗令。光緒十五年正月十九卒,諡勤。 奕誴生于道光十一年辛卯六月十五日辰时,仅比咸丰帝奕詝(道光十一年六月初九日生)晚出生六天。民间传说,奕詝的母亲全贵妃串通御医,提前六天早产,使奕詝早出生,成为事实上的长子(因在此之间先生的皇子均夭折)。他赋性粗荒,书读得也不好,不受父亲道光帝的喜欢,遂过继绵恺,但是他对外不摆王爷的架子,为人低调,且最知道民间的疾苦。 有子八人,五人有爵位:载濂、载漪、载澜、载瀛、载津。.
奕謨
貝勒銜貝子奕謨(),惠端親王綿愉第六子,母側室楊佳氏,其父為楊恆-杰-,惠親王奕謨支系第一代。 他在道光三十年四月(1849年)出生,咸豐十年正月(1856年)受封不入八分鎮國公,同治三年七月(1864年)進封為奉恩鎮國公,同治十一年九月(1872年)賞賜貝子銜頭。 光緒十年十月(1884年)朝廷再升他的爵位為貝子,五年後的正月(1889年)又加貝勒銜頭,至光緒三十一年七月(1905年)他去世,虛齡五十六岁,由養孫溥佶襲封奕謨支系第二代,但需遞降為奉恩鎮國公承襲。.
奕譞
醇賢親王奕譞(a;),字樸菴,別稱竹窗、蘭陽,室名為九思堂、思謙堂、退省齋、退潛別墅。清道光帝第七子,故一般稱他為七王爺;母为道光帝莊順皇貴妃乌雅氏(1822年-1866年),兄为咸丰帝,谥贤。詔定稱號皇帝本生考醇賢親王、皇帝本生祖考醇賢親王。 奕譞的嫡福晉婉貞是慈禧太后的妹妹,奕譞與她所生的第二子载湉後來成为光绪帝。奕譞與側福晉所生的五子載灃則繼承醇親王封號,奕譞的長孫溥儀为清朝末代皇帝,即宣統帝。奕譞是清朝皇室任命的名义上的清末海军及北洋水师最高统帅,实际上指挥权属于李鸿章及淮军丁汝昌。.
奕格
奕格(),愛新覺羅氏,清朝宗室,胤祥玄孫、寧良郡王弘晈曾孫、追封怡親王永福之孫、追封怡親王綿譽第三子,母側室李佳氏,其父為李成文。 道光二十四年三月(1844年),襲固山貝子。曾任正紅旗漢軍副都統、鑲白旗滿洲都統、烏里雅蘇臺將軍、署鑲白旗漢軍都統、正紅旗漢軍都統、鑲紅旗蒙古都統、黑龍江將軍、鑲黃旗蒙古都統。咸豐八年(1858年),卒。同治三年(1864年),恢復怡親王爵位,上命其子載敦承襲為怡親王,奕格為追封怡親王。.
奕湘
貝子銜奉恩鎮國恪慎公奕湘(),已革貝勒綿律第一子,母妻富察氏,其父為福蘭泰,果親王系第七代、清朝禮部尚書。 他在嘉慶元年八月(1796年)出生,嘉慶十七年八月(1812年)過繼為貝勒綿從之子,至道光十三年三月(1833年)接替叔父成為果親王第七代,但因為果親王並非世襲罔替的爵位,因此他的封爵只是奉恩鎮國公。 咸豐元年八月(1851年)接替惠豐擔任清朝禮部尚書,兩年後的九月(1853年)病免。由麟魁接任。 同治十一年九月(1872年)朝廷賞封他貝子頭銜,至光緒七年二月(1881年)他去世,虛齡八十六岁,由三子載卓襲封果親王系第八代,不過需遞降為奉恩輔國公襲封。 此外,奕湘配偶西林覺羅氏之妹顾太清是著名诗人。.
孫塔
孫塔(v,),覺爾察氏,滿洲鑲藍旗,清朝政治人物、清朝工部尚書。 曾任鑲藍旗滿洲副都統。順治十三年三月,接替郭科,擔任清朝工部尚書,后解。由蘇納海接任。 康熙四年卒。諡忠襄。.
孫渣濟
孫渣濟,滿洲鑲紅旗人,清朝政治人物、清朝工部尚書。 曾任正黃旗滿洲都統。康熙五十五年五月乙酉,接替赫奕,擔任清朝工部尚書,后改戶部尚書。由徐元夢接任。雍正元年十月癸酉,接替徐元夢,擔任清朝工部尚書,后革。由綽奇接任。.
孙姓
孫姓是一個漢姓,在中國以至韓國都有使用,在中國《百家姓》中排第3位,在現今中國大陸姓氏排行第12位。由來已久,姓源眾多,據史書記載,最早寬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周文王。.
宣統
宣統(a;;)是清朝最後一位皇帝溥儀的年号,前后三年。 辛亥革命之后,一些清朝遺民仍然使用宣统年号纪年。1917年張勳擁戴溥儀復辟时,称宣统九年。.
完顏氏
完顏氏(z;)是金朝的國姓,满族(女真族)、锡伯族的姓氏之一。金朝女真人的姓氏有“白号”和“黑号”之分。女真习俗以白为贵,因此白号之姓比黑号之姓要尊贵。作为金朝皇族姓氏的完颜氏更是名列白号姓之首。.
官保
官保(v,),烏雅氏,滿洲正黃旗人,清朝官員。 1756年以刑科給事中差接替立柱出任巡視台灣監察御史,任滿升黃旗漢軍副都統。曾署理理藩院尚書。乾隆三十三年七月甲午,接替託庸,擔任清朝刑部尚書,后改戶部尚書。由索爾訥接任。 乾隆四十一年卒。諡文勤。.
官文
官文(v,),清朝官员,满洲正白旗人,王佳氏,字秀峰。出身军人世家,官至,直隸總督,太子太保,文華殿大學士。 最初是殿前蓝翎侍卫,後任荊州將軍,杨霈被撤职,調湖廣總督,任內領導八旗綠營,與湘軍共同平定太平天國。 官文不谙政事,诸事决於家奴,时人称湖广总督府有「三大」,即妾大、门丁大、庖人(厨子)大。初期頗掣肘排擠曾國藩;平定太平天國后封二等侯,僅次於一等侯曾國藩。曾國藩批評他「才具平庸」,但時任湖北巡撫的胡林翼對他極力籠絡,收官文之小妾為義妹。從此政事概由胡出,官文唯唯諾諾而已。 1866年十一月因勦捻軍無功遭左宗棠、曾國荃共同上疏彈劾摘去湖廣總督職,晚清朝廷此次政爭也被視為漢人督撫開始掌握實權,滿人勢力消退分水嶺。1867年召还京,代理直隶总督。1871年病死。谥文恭。著作《蕩平髮逆附記》。.
宗室 (清朝)
宗室(z),音譯烏克孫,俗名黄带子,是出身清朝皇族愛新覺羅氏嫡系的皇族成員所享有的稱號。沒有爵位的皇族宗室,可以在名字(gebu)之前冠上「宗室」,以表示其身份。.
宗室奕紀
宗室,已革镇国将军奕紀(v,),滿洲人,清朝政治人物、清朝禮部尚書。嘉庆二十一年,封二等辅国将军。道光十五年,晋二等镇国将军。二十年,缘事革退。有五子载䥵,载晓,三子载铿,四子载肃,五子贝勒载治。 曾任理藩院尚書。道光十七年五月戊寅,接替貴慶,擔任清朝禮部尚書,后改戶部尚書。由成格接任。.
宗室仁壽
宗室仁壽(v;)、仁壽,諡僖,睿親王,清朝皇室。 道光六年,任和碩睿親王、內廷行走。道光十年,任宗人府右宗正。道光十一年,管理鑲白旗漢軍都統。道光十二年,署鑲黃旗領侍衛內大臣、內大臣。道光十四年,署理鑲黃旗漢軍都統。道光十六年,任正紅旗蒙古都統、玉牒館總裁官、正黃旗領侍衛內大臣。道光十七年,署鑲紅旗蒙古都統。道光十八年,管理正紅旗滿洲都統、閱兵大臣、宗人府左宗正、鑲黃旗領侍衛內大臣。道光二十一年,任鑲藍旗蒙古都統、署火器營事。道光二十二年,署鑲藍旗漢軍都統。道光二十五年,署正白旗領侍衛內大臣、正白旗領侍衛內大臣。道光二十六年,署正黃旗滿洲都統、宗人府左宗正、管鑲黃旗領侍衛內大臣。道光二十八年,署正黃旗漢軍都統、宗人府宗令,署理宗人府銀庫事。咸豐元年,署理正藍旗漢軍都統;咸豐五年,任總理行營事。咸豐六年,署理鑲白旗漢軍都統。同治元年,任鑲紅旗滿洲都統。同治三年,署理正黃旗蒙古都統。.
宗室琳寧
宗室琳寧(),諡勤僖,愛新覺羅氏,滿洲鑲藍旗,清朝皇族、政治人物。 早年擔任宗人府效力筆帖式。乾隆二十六年,任七品筆帖式。乾隆三十二年,任宗人府經歷。乾隆三十五年,改副理事官。乾隆三十九年,升任理事官。乾隆四十一年,任江西道監察御史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701001624號,后稽查宗人府事務。乾隆四十三年,任宗室佐領。乾隆四十八年,掌京畿道監察御史。乾隆四十九年,任禮科給事中,后署正藍旗滿洲副都統。乾隆五十年,任山海關副都統。乾隆五十三年,任黑龍江將軍。乾隆五十四年,改吉林將軍。乾隆五十六年,任盛京將軍。乾隆五十七年,任總管內務府大臣。嘉慶五年,任散秩大臣,署正白旗漢軍都統、授正紅旗漢軍都統。嘉慶五年,任工部尚書。嘉慶六年署禮部尚書。嘉慶六年,改吏部尚書。嘉慶七年,加協辦大學士、太子少保。次年,任正藍旗滿洲都統。嘉慶九年,任正黃旗漢軍都統、禮部尚書,管理樂部太常寺鴻臚寺事。.
宗室綿森
宗室綿森(),綿森,愛新覺羅氏,諡端愨,滿洲正藍旗,清朝皇室,政治人物。 道光七年,任宗人府七品筆帖式。道光十六年,委署主事。道光十九年,任副理事官。道光二十四年,任理事官。道光二十六年,任光祿寺少卿、繙譯鄉試副考官。道光二十七年,任太僕寺少卿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包,70200978-1號。次年改內閣學士。道光二十九年,任正黃旗漢軍副都統,稽查內七倉事務、稽查中書科事務,任盛京刑部侍郎、理藩院左侍郎、鑲白旗漢軍副都統。道光三十年,署正紅旗蒙古都統。咸豐元年,任鑲白旗護軍統領,管理火藥局事務。咸豐四年,任經筵前引大臣、護宴大臣、歷代帝王廟兩廡分獻大臣、先農壇遞耒耜大臣、右翼監督,兼署鑲藍旗護軍統領、直隸泰寧鎮總兵,管理寶坻等小四處官兵事務。咸豐五年,任馬蘭鎮總兵、總管內務府大臣。咸豐八年,任左都御史,署鑲藍旗漢軍都統、正紅旗漢軍都統。咸豐九年,署工部尚書、鑲白旗蒙古都統;后任鑲藍旗漢軍副都統、鑲藍旗漢軍都統。咸豐十年,任禮部尚書,管理太常寺事務、管理鴻臚寺事務。同年改工部尚書,鑲白旗總族長、稽查右翼宗學。次年總管內務府大臣、任刑部尚書,并署工部尚書、兵部尚書、鑲白旗漢軍都統。同治元年,署吏部尚書。次年,任紫禁城值年大臣、冊封壽熙公主正使、崇文門副監督,兼署鑲紅旗滿洲都統。同治五年,任專操大臣,國史館正總裁,管理三庫大臣。同治七年,授太子少保。.
宗室恩桂
宗室恩桂(v,),字小山、步蟾,滿洲人,清朝政治人物、清朝禮部尚書。 道光二年壬午恩科進士。曾任理藩院尚書。道光二十二年五月己未,接替色克精額,擔任清朝禮部尚書,后改吏部尚書。道光二十八年卒,諡文肅。由麟魁接任。.
宗室溥興
宗室溥興()、溥興,愛新覺羅氏,清朝皇室,政治人物。.
寶鋆
寶鋆(),字佩蘅,索綽絡氏,滿洲鑲白旗人,晚清大臣,武英殿大学士。 寶鋆于道光十八年(1838年)进士。咸丰时曾任内阁学士、礼部右侍郎、总管内务府大臣。同治时,任军机大臣,并充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体仁阁大学士。與恭親王、文祥等自同治初年掌管樞務,是洋务运动时中央的主要领导者之一。光绪年间,为武英殿大学士,死后,谥“文靖”。.
富察氏
富察氏(v)为满族姓氏,位列满族八大姓之一。可追溯至唐末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的蒲察氏,金朝时期为黑号女真姓氏第二位,与完颜氏世为婚姻。金代多位皇后以及郧王蒲察石家奴、太尉蒲察鼎寿等人皆出自该氏,在当时及此后的元代曾以李为汉姓。至明代,富察氏各支系散处沙济、叶赫、额宜湖、扎库塔、蜚悠城、讷殷、额赫库伦、讷殷江、吉林乌喇、长白山、赛音讷殷、辉发、席百、卦尔察、岳克通鄂城、马察、嘉木湖、沙晋和罗、打牲乌喇、黑龙江、多尔浑、界凡等地,于后金崛起时相继归附。清朝时期,以世居沙济的旺吉努家族最为显赫,大学士马齐、傅恒、嘉勇郡王福康安、孝贤纯皇后等均出自其家。民国以后,富察氏多以富、傅、康、礼、石、谭、马、沙、付、庆、黑、佟、甯、宗、李、佟、罗、张、春等为汉姓。 蒙古和锡伯也有此姓氏。.
富俊
富俊(),字松巖,卓特氏。蒙古正黃旗萬舒保佐領人。清朝政治人物。諡文誠。.
尹德
尹德(v,),又名音德,鈕祜祿氏,滿洲鑲黃旗人。後金開國五大臣之額亦都之孫、一等恪僖公遏必隆第四子。清朝政治人物。 尹德最初自佐領授侍衛之職,跟從康熙帝西征噶爾丹,随侍保衛康熙帝到寧夏。再自都統擢升為領侍衛內大臣,兼任議政大臣。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尹德承襲父祖世職為一等精奇尼哈番。雍正二年(1724年),尹德侄兒刑部尚書阿爾松阿被雍正帝以無心效力,奪職削爵,發往盛京,朝廷下令以尹德承襲果毅公。其後又以尹德、夸岱二人俱為領侍衛內大臣。雍正五年(1727年),尹德以病乞求告休,雍正帝准許交還官職。未幾尹德逝世,諡號「愨敬」。 尹德為人恭謹誠樸,宿衛十餘年而未嘗有過失。因為尹德兼承襲圖爾格二等公,每年所得的俸祿收入,平均分給宗族,眾人皆稱頌他的賢德。其後准入祀賢良祠。乾隆元年(1736年),朝廷下詔晉升尹德為一等公。.
尹繼善
尹繼善(v,),字元長,號望山,章佳氏,滿洲鑲黃旗人。尹泰之子。清朝政治人物。官至文華殿大學士。.
屯齊
屯齊(),滿洲愛新覺羅氏。莊親王舒爾哈齊之孫,其第四子追封多羅恪僖貝勒圖倫第二子。 屯齊初為太宗皇太極所用,崇德四年(1639年) ,屯齊跟從英親王阿濟格討伐明軍有功。再跟從鄭親王濟爾哈朗侵略錦州、松山、杏山,九戰九勝。屯齊受創,加賜銀百,受封輔國公。崇德五年(1640年),屯齊跟從睿親王多爾袞圍攻錦州,明兵夜襲鑲藍旗營,擊敗後金軍。屯齊獲不臨城及私遣兵歸還之罪,被議罪削去爵位,皇太極下命罰銀千両。崇德六年(1641年),屯齊跟從皇太極攻打錦州、塔山,擊敗明兵,再跟從多爾袞圍攻錦州。 順治元年(1644年),進爵為貝子。再跟從豫親王多鐸擊破流寇,平定陝西、河南並有功,獲賜圓補紗衣一襲。跟從多鐸攻下江寧,南明福王朱由崧出走太平,與貝勒尼堪追至蕪湖,虜獲朱由崧。大軍歸還,獲賜金百両、銀五千両、鞍馬各一,授鑲藍旗滿洲固山額真之職。順治三年(1646年),跟從肅親王豪格西征,擊破賀珍,解漢中之圍。當時一隻虎、孫守法攻陷興安,進軍漢陰,被屯齊擊走。順治五年(1648年),陝西回亂,命屯齊為平西大將軍,率師討伐。總督孟喬芳已擊斬回酋米喇印、丁國棟等,還赴英親王阿濟格大軍,戍軍大同。順治六年(1649年),進爵位為貝勒。 張獻忠大將孫可望、李定國等降於南明桂王朱由榔,侵擾湖南。順治九年(1652年),屯齊跟從定遠大將軍尼堪南征。尼堪戰歿,以屯齊代為大將。當時李定國及別將馬進忠率兵四萬餘人,屯守永州。李定國聽聞屯齊大軍將至,偷度龍虎關先行遁走。孫可望在靖州,別將馮雙禮在武岡。屯齊進師寶慶,大軍至周家坡,馮雙禮、馬進忠佔據險要之地以抗清軍,當時日暮天雨,列陣相拒。當晚孫可望自寶慶以兵來會,號十萬之眾,屯齊分兵縱擊,大破敵軍。順治十一年(1654年),追罰衡州敗績之罪,被削去爵位。順治十二年(1655年),授三等鎮國公品級。順治十五年(1658年),屯齊跟從多尼徇雲南,李定國挾持朱由榔直奔永昌,逼降其餘眾。大軍回師。康熙二年(1663年),屯齊逝世。.
崑岡
崑岡(),爱新觉罗氏,字筱峰,清朝宗室,光緒年間重臣,官至文淵閣大學士。.
崇祿
崇祿,滿洲,清朝政治人物、清朝刑部尚書。 曾任左都御史。嘉慶十六年五月癸卯,接替百齡,擔任清朝刑部尚書,后改兵部尚書。由和寧接任。.
崇綸
崇綸(),又稱許崇綸,內務府漢軍正白旗人,清朝官员。 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中試武舉;道光三年(1823年),任繙譯筆帖式。道光五年,任堂筆帖式。道光十四年,授堂委署主事、次年改堂主事。道光十六年,任慶豐司員外郎。道光十八年,授縀庫員外郎。道光二十一年,任殺虎口監督;次年改銀庫員外郎、都虞司郎中。道光二十七年,任江南織造。道光二十八年,任長蘆鹽政。 咸豐二年(1852年),授圓明園郎中;次年任兩淮鹽運使、欽差大臣。咸豐四年,授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銜。咸豐五年,任正紅旗漢軍副都統,署戶部左侍郎、兼管三庫事務、管理鐵錢局事務。咸豐六年,任工部左侍郎。次年擔任倉場侍郎。咸豐十一年,任工部左侍郎、幫辦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署鑲黃旗滿洲副都統。 同治元年(1862年),任戶部右侍郎兼理錢法堂事務,管理值年旗事務大臣。署左翼總兵、正紅旗蒙古副都統、鑲藍旗漢軍副都統,兼署理藩院右侍郎、鑲黃旗滿洲副都統、管理溝渠河道事務大臣。同治二年,署吏部左侍郎、禮部左侍郎、右翼前鋒統領。同治四年,署鑲紅旗護軍統領,任總管內務府大臣。次年任紫禁城值年大臣。同治六年,署武英殿印鑰、戶部左侍郎,兼管三庫事務、崇文門副監督。同治七年,任理藩院尚書,署鑲紅旗蒙古副都統、正藍旗漢軍都統、武會試監射大臣。同治十年,任工部尚書、紫禁城值年大臣、管理火藥局事務、經筵講官。同治十二年,署造辦處印鑰、鑲白旗滿洲都統,管理精捷營事務。同治十三年,署鑲黃旗滿洲都統,任紫禁城值年大臣,兼署吏部尚書、管理雍和宮清漪園大臣。 光緒元年(1875年)九月己亥,追授太子少保銜,谥勤恪。有子許錫麟、許壽昌。.
巴哈布
巴哈布(v;),李氏,滿洲人,清朝政治人物。 監生出身,捐江蘇府經歷。乾隆四十三年,授江蘇上海縣縣丞,署上海縣知縣、江蘇上元縣知縣。乾隆四十八年,任震澤縣知縣。乾隆五十二年,任淮北監掣同知。乾隆五十六年,任江蘇常州府知府。乾隆五十九年,任安徽安慶府知府。嘉慶元年,任永州府知府。次年,改任衡州府知府。嘉慶七年,任湖南岳常澧道。嘉慶十年,署湖南按察使。嘉慶十年,署湖南布政使。嘉慶十一年,任湖南按察使。嘉慶十五年,任太僕寺少卿。嘉慶十六年,任雲南按察使,署雲南布政使、江蘇按察使。嘉慶十八年,任湖北布政使。嘉慶二十年,任湖南巡撫。嘉慶二十三年,任古城領隊大臣、烏什辦事大臣。著有《湖南通志》228卷。.
巴思哈
巴思哈(),滿洲愛新覺羅氏。清太祖努爾哈赤曾孫、禮烈親王代善長子克勤郡王岳託第五子。 崇德四年(1639年),被封為鎮國將軍。順治六年(1649年),進封為貝勒。順治九年(1652年),跟從尼堪征戰湖南,賞賜蟒衣、鞍馬、弓矢。尼堪戰死於衡州,屯齊代為定遠大將軍,巴思哈與屯齊合軍自永州趨至寶慶,打敗敵軍於周家坡。順治十一年(1654年),追論尼堪敗績失援之罪,削去其爵位。順治十二年(1655年),授為都統。再授鎮國公品級。順治十五年,跟從多尼征伐雲南。進軍至貴州,大破敵軍。順治十六年(1659年),迫近雲南會城,偕同貝勒尚善克鎮守南州玉龍關、永昌府騰越州,賞賜蟒袍、鞍馬。順治十七年(1660年),大軍退還。追議在永昌時縱兵擾民之罪,被降為鎮國將軍品級。順治十八年(1661年)逝世。.
常在
常在,為明代女官及清朝妃嫔位號。明代的常在為女官,為內廷職務官,並非妃嬪。清代的常在則是低級妃嬪。常在亦為六神之一,為脾神之名。 明代的常在為慈寧宮、慈慶宮及東宮女官,是在皇太后或皇太子身邊侍候的女官。 清朝后宫总分为八个等级: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常在為第七个等级,地位虽然低下但是并不是最低等的妃嫔。依制,常在人數不限,每名常在由有三名宫女和两名太监、兩名辛者庫服役人侍候。.
希福 (赫舍里氏)
希福(z;),赫舍里氏,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开国功臣,兼通满、汉、蒙古文字,赐号“巴克什”。.
布彥達賚
布彥達賚(v,),鈕祜祿氏,滿洲鑲黃旗人,清朝政治人物、清朝戶部尚書。布彥達賚為果毅繼勇公阿里袞之子、太子太保豐昇額之弟。其女為道光帝元配孝穆成皇后。 曾任戶部左侍郎。嘉慶四年(1799年)二月庚寅,接替松筠,擔任清朝戶部尚書。嘉慶五年(1800年),布彥達賚逝世,贈太子太保,諡號為「恭勤」。由傅森接任。道光元年(1821年),冊立追封其女為孝穆皇后,禮成後,追封布彥達賚為三等公。.
世续
世续(),字伯轩,索勒豁金氏,隶内务府满洲正黄旗。清末军机大臣。.
世鐸
宗室世鐸(v,),愛新覺羅氏,禮親王代善九世孫,祜塞八世孫,全龄第三子。 道光三十年(1850年),襲禮親王。同治元年(1862年)正月授内大臣、三年十月(1864年)授宗人府右宗正。光緒十年(1884年),入值軍機處,命在軍機大臣上行走。十一年(1885年),出任領班軍機大臣。光緒親政,世鐸請解軍機大臣職,慈禧不允。二十七年(1901年)七月,罷直,任宗人府宗令。宣統三年(1911年),任皇族内閣弼德院顧問大臣。民國四年卒,諡號恪。.
三宝
三寶可以指:.
三泰
三泰(v,),汉军正白旗人,石氏,清朝政治人物、清朝禮部尚書。 侍卫出身,曾任左都御史。雍正九年(1731年)三月乙酉,接替常壽,擔任清朝禮部尚書,后休。由來保接任。雍正十二年(1734年)十月以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乾隆十年(1745年)三月休致。二十三年(1758年)正月,三泰为吏部左侍郎入直军机处,四月转任户部左侍郎,七月为库车参赞大臣。十一月去世。谥号文恭,葬于北京西郊苏家坨。.
乾隆
乾隆(z;,公元1736年至1795年)为中国清朝第六位(入關後第四位)皇帝清高宗弘历的年号。庙号“清高宗”,谥“纯皇帝”。清属蒙古尊其为腾格里特古格奇可汗。卒于嘉庆四年(1799年)葬于清东陵中的裕陵。 乾隆帝是执政时间第二长的中国皇帝,仅次于其祖父康熙帝;乾隆帝25岁登基,在位六十年,為尊敬其祖父康熙,提前讓位於嘉慶帝,之后任四年太上皇,实际行使国家最高权力长达六十四年。 嘉庆帝登基后改元嘉庆,但宫中仍用“乾隆”年号,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万岁爷进药底簿》封皮上书“乾隆六十三年”。.
康熙
康熙(a;,公元1662年至1722年)为中国清朝入關後第二位皇帝——清圣祖玄烨的年号,前后共61年。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清世宗即位沿用。.
廣壽
廣壽(),布爾哈齊氏,清朝官员、繙譯進士。 咸豐九年,登繙譯進士,改庶吉士,后任繙書房咨留房兼行。咸豐十年,任翰林院檢討、右春坊右中允。咸豐十一年,任文淵閣校理。同治元年,任實錄館纂修;次年,任實錄館黃綾本總校。同治五年,任司經局洗馬、翰林院侍講學士、公中佐領。同治六年,任日講起居注官、詹事府詹事、弘德殿行走。同治六年,以禮部侍郎銜,任內閣學士、文淵閣直閣事。同治七年,兼正黃旗漢軍副都統、正黃旗蒙古副都統、左翼監督。同治八年,任理藩院右侍郎。同治十年,任鑲紅旗滿洲副都統、繙譯會試副考官。同治十一年,任崇文門副監督。同治十二年,任刑部右侍郎、倉場侍郎。同治十三年,署鑲藍旗護軍統領,任繙譯會試正考官,署左都御史、任步軍統領。隨後升任兵部尚書、經筵講官。 光緒二年(1876年),兼署吏部尚書、刑部尚書、鑲黃旗漢軍都統、步軍統領。光緒三年,兼署鑲黃旗蒙古都統、鑲白旗滿洲都統、戶部尚書、鑲藍旗滿洲都統、鑲黃旗蒙古都統、正白旗蒙古都統。光緒四年,任實錄館正總裁,總管內務府大臣;兼署正藍旗漢軍都統、文淵閣提舉閣事、吏部尚書,派稽查京通十七倉事務。光緒五年,兼署禮部尚書。光緒六年,兼署正白旗漢軍都統、正白旗蒙古都統,稽查右翼宗學并聖訓校勘大臣。光緒七年,任吏部尚書,管理三庫大臣,并兼署禮部尚書。光緒十年,任國史館正總裁,兼管理藩院事務、咸安宮蒙古學事務。同年加太子少保。.
廣祿
廣祿可指以下人:.
他塔喇氏
他塔喇氏(v),又作他塔拉氏、他他拉氏,为满洲著姓,《库雅喇氏源流考》将其列为满族八大姓之一。明末清初之际,主要聚居于扎库木、安褚拉库,其余散处讷殷江、瓦尔喀、宁古塔、长白山、马察、扎克丹等地,于清太祖努尔哈赤崛起先后归附。清朝时期,以世居扎库木的岱图库哈理家族最为显赫,其孙英俄尔岱因战功封二等公。清末著名的珍妃亦出自他塔喇氏。民国以后,各支系主要以唐、谭、舒、松、邦等为汉姓。.
伊爾根覺羅氏
伊尔根觉罗氏(v),又作依尔根觉罗氏、宜尔根觉罗氏、民觉罗氏,是满洲--姓覺羅氏的分支,位列滿族八大姓之一。赫哲和在清代属于佛满洲的“陈锡伯”也有此姓。 伊尔根觉罗氏传说为被金人掳走的北宋宗室后裔,还有一部分来自清朝皇帝赐姓。明朝末期,伊尔根觉罗氏各家族主要分布于穆溪、叶赫、兴堪、呼讷赫、瓦尔喀、松花江、阿库里等地区,在清太祖努尔哈赤崛起的过程中相继归附。清朝时期,伊尔根觉罗氏世家贵族、文臣武将等著名人士甚多。民国以后,伊尔根觉罗氏多因起源传说或觉罗的近似发音而使用“赵”为汉姓。 根据《钦定皇朝通志》记载,“宗室、觉罗之外,有民觉罗氏”,所以伊尔根觉罗氏在广义上也可以泛指爱新觉罗氏之外所有非皇族的“民觉罗氏”,史籍中亦常见其他民觉罗人士被称为伊尔根觉罗氏的情况。.
伯彥訥謨祜
#重定向 伯彦讷谟祜.
伯麟
伯麟(),瑚锡哈理氏,字玉亭,滿洲正黃旗人,清朝官员、兵部尚書。 由翻译举人入仕曾任雲貴總督。嘉慶二十五年四月戊申(1820年6月3日),接替和世泰,擔任清朝兵部尚書,道光元年五月庚申(1821年6月10日)遷體仁閣大學士。由松筠接任。道光二年(1822年)六月伯麟休导致,次年去世,谥号文慎。.
弘㬙
恪郡王弘㬙(),理密親王允礽第十子,理親王系第三代。母側室程佳氏,程世福之女。 他在康熙五十七年十二月(合1719年)出生,幼年與永璥、弘晥一起被雍正帝养育宫中。乾隆元年二月(1736年)受封奉恩輔國公,三年後的十月(1739年)接替被廢的兄長成為理親王第三代,但因為理親王並非世襲罔替的爵位,因此他的封爵只是郡王。 乾隆四十五年八月(1780年)去世,虛齡六十三岁,由長子永曖襲封理親王系第四代,不過需遞降為貝勒襲封。.
弘暢
弘暢(v;),是清朝康熙帝二十四子允祕的長子,出生於乾隆五年十一月十九日(農曆),生母為允祕的嫡福晉烏鑑氏。乾隆二十一年被封不入八分輔國公,並於乾隆三十九年再晉封誠密郡王。乾隆六十年薨,享年54歲,諡號密,有子五人。其中長子永珠曾封多羅貝勒但被革退,而次子永祥也是革退的三等侍衛鎮國將軍。.
弘昼
弘昼(v;),雍正帝第五子,康熙五十年十一月廿七出生,生母纯悫皇贵妃耿氏,时为王府格格,而由乾隆帝的生母崇慶皇太后撫養成人。雍正十一年(1733年)封和亲王。雍正十三年(1735年)二月,设办理苗疆事务处,弘历与弘昼、鄂尔泰等共同办理苗疆事务。。八月二十三日凌晨,雍正帝去世,内侍取出谕旨,宣布弘历即位。十月,乾隆命弘昼管理内务府、御书处的事务。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庚寅七月十三日申時薨,年五十八歲,諡恭,是為和恭親王,由第二子永璧承袭他的爵位。 弘昼为历史上著名的荒唐王爷,喜好「辦假喪事,吃祭品」,但亦有歷史學家指他其實是為免捲入弘時和弘曆對皇位的爭奪而以“荒唐”为名韬光养晦、自污。乾隆帝即位后,乾隆把父皇的旧邸及财物全赐给了弘昼。弘昼倚着兄长的威势,傲慢任性,肆意妄为。有一次上朝,弘昼因事与军机大臣、获封一等公的讷亲有了小争执,竟然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殴打讷亲,乾隆目睹了整个事情的经过,既不怪罪,也不出声阻止。见状,文武百官从此无人敢惹弘昼。乾隆年间受命参与议政。 弘昼五世孫溥良為光绪六年(1880年)庚辰科進士,六世孫毓隆為光緒二十年(1894年)甲午恩科進士,八世孫启功為當代書法家、國畫大師。 弘昼存世作品很少,精品更少。《金樽吟》是其代表作,这首诗表述了自己无意皇权帝位、只想把酒言欢及时行乐的心迹,被历史学家誉为“救命诗”。诗云:世事无常耽金樽,杯杯台郎醉红尘。人生难得一知己,推杯换盏话古今。 和亲王府旧址位于清陆军部和海军部旧址。 孫女愛新覺羅氏,即永琨之女,嫁烏梁罕丹巴多爾濟。.
弘昇
恭恪贝勒品级弘昇(v;),康熙帝孙,恒温親王允祺长子,母侧福晋刘佳氏,其父為刘文焕。 他在康熙三十五年丙子四月初六日未时出生,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十二月封为世子,照贝子品级。雍正年间曾管理上驷院、镶白旗事务,雍正四年(1726年)五月因办理旗务时“并不实力效力”,被革去世子,交付其父允祺“在家严加训诲”。乾隆帝即位后,任命弘升为火器营都统。乾隆四年(1739年),他因为与弘晳结党事发受到惩处。但在晚年重受信任,任头等侍卫、领侍卫内大臣等职。 乾隆十九年甲戌四月二十二日(1754年)他去世,虛齡五十九岁。朝廷追封他为贝勒,谥号恭恪。乾隆五十五年五月(1790年),他的三子永泽成为恒亲王系第五代的贝子。.
弘旿
弘旿(),愛新覺羅氏,是清朝康熙帝二十四子允祕的次子,画家。字卓亭,号恕斋,一号醉迂,别号瑶华道人,又号一如居士。生母為允祕的侧福晋殷氏,殷大成之女。他在乾隆八年癸亥九月三十日寅时生,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封二等镇国将军,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晋贝子,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因事革退,乾隆五十九年(公元1794年)封奉恩将军,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又革退,嘉庆十四年(公元1809年)复封奉恩将军。《石渠宝笈》著录弘旿画计有三十多件,内府收藏的估计还有不少。可见弘旿作画之勤,亦可见乾隆帝对他笔墨的赞许。其《自题山水画册》诗,有疏朗、清越之韵律。工于书画,书兼四体,其山水画作得董邦达之妙谛,花木具有古朴陈香;治石印有元、明篆刻的风格。有《听泉图》、《板桥僧舍图》、《江山拱翠图》、《仿唐寅山水图》、《素濑松吟》等。乾隆五十七年(1792)和阮元、铁保等人游万寿寺,写《七松图扇》等。家富于藏书,藏书楼名“静寄轩”,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薨,享年68歲,有子7人。由第五子永松袭封奉恩将军。 Category:清朝宗室 Category:清朝诗人 Category:清朝画家.
弘普
追封和硕庄亲王弘普(),庄恪親王允禄次子,母是侧福晋李氏,杨达色之女。 他在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癸巳六月十九日申时生,因其长兄始生而薨,弘普实际上是允禄的长子,乾隆元年(1736年)二月封贝子,乾隆二年(1737年)二月掌管銮仪卫,乾隆三年(1738年)八月任镶蓝旗满洲都统。乾隆四年(1739年),他因为与弘晳结党事发受到惩处,夺贝子爵,解銮仪卫任,但当月即封为奉恩镇国公,翌年十一月授宗人府右宗人。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癸亥三月二十二日酉时薨,年三十一岁,追封世子,赐谥恭勤,长子永瑺继位。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允禄死后,永瑺成为庄親王。他又被追封为和硕庄亲王。.
佟佳氏
佟佳氏(z)是满族姓氏,位列满族八大姓之一。根据《八旗满洲氏族通谱》记载,本为地名,以地为氏;另有说法则认为其前身为金代夹古氏。佟佳氏可考始祖为巴虎特克慎,生七子分别为屯图墨图、达尔汉图墨图、颜图墨图、扬嘉图墨图、坦图墨图、额赫礼图墨图、噶尔汉图墨图。至明朝末期发展为159户,各支主要定居于马察、雅尔湖、加哈、佟佳、佛阿拉、扎库木、哈达、萨木占等地。其中额赫礼图墨图后裔巴笃理家族世居马察;颜图墨图后裔扈尔汉家族世居雅尔湖;达尔汉图墨图后裔佟养正家族世居佟佳,后相继迁徙明朝开原、抚顺经商或为官,并定居于此;还有其他同族世居加哈、长白山等地。他们相继归附清太祖努尔哈赤后被编入满洲八旗,一部分则被编入汉军。清朝时期,各支重要世家贵族、文臣武将等著名人士甚多,有“佟半朝”之称。清太祖元妃、后金开国五大臣之一的扈尔汉、康熙帝生母孝康章皇后、雍正年间重臣隆科多等皆出自该氏,尤以康熙一朝势力最大。民国以后,佟佳氏主要以佟为汉姓,其余使用仝、同、童、董、高、赵、俞、惠等。.
彭春
彭春(),又作朋春,清朝满洲正红旗人,董鄂氏。 康熙时历任太子太保、副都统、都统。和郎坦率军视察雅克萨形势。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和郎坦率领林兴珠等将领围攻雅克萨,俄罗斯将领托尔布津被迫投降。朋春准许他逃回尼布楚,之后将雅克萨城拆毁。二十九年(1690年),参与征伐噶尔丹。三十五年(1696年),随费扬古参与昭莫多之战,后来因病去职。.
何洛會
何洛會(),满洲镶白旗人,清初滿洲官吏。 父阿吉赖,官牛录额真。何洛會早年追隨肃亲王豪格。豪格與多爾袞有間隙,多爾袞收買何洛會,於是何洛會誣告豪格與大臣扬善、俄莫克图、伊成格等即將謀反。清兵入關時,駐防盛京。順治五年(1648年),隨征南大將軍譚泰攻討金聲桓、王得仁、李成棟等,以功进世职三等精奇尼哈番。多爾袞死後,顺治帝亲政,顺治八年(1651年)二月,何洛會因早年曾誣告豪格,与其兄胡錫一同被凌遲處死。.
佛倫
佛倫(v,),滿洲正白旗,舒穆禄氏,清朝官员,曾任工部尚書。 佛伦由笔帖式转任兵部主事。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任左都御史。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六月戊辰,接替薩穆哈,擔任工部尚書,后改刑部尚書。由阿蘭泰接任。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二月辛酉,接替禧佛,擔任刑部尚書,后改戶部尚書。由廖旦接任。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被弹劾他勘察河工时袒护河道总督靳辅,之后郭琇弹劾他和大学士纳兰明珠、余国柱结党,被解职。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为山东巡抚,提出士绅和百姓一起服役,七分蠲免业户,三分蠲免佃户。转任川陕总督。康熙三十八年(1698年)十一月,晋升文渊阁大学士,第二年因为他弹劾郭琇私改父名不实和川陕总督任内失察,三月被勒令休致。.
復興 (清朝尚書)
復興,滿洲,清朝政治人物、清朝工部尚書。 曾任左都御史。乾隆四十九年五月辛巳,接替慶桂,擔任清朝工部尚書,后改定邊左副將軍。由舒常接任。.
德福 (清朝)
德福(v,),伊爾根覺羅氏,滿洲,清朝政治人物、清朝刑部尚書。 曾任倉場侍郎。乾隆四十二年十月戊戌,接替英廉,擔任清朝刑部尚書,后去世,諡勤肅。由喀寧阿接任。.
德瑛 (尚書)
德瑛(v,),伊爾根覺羅氏,滿洲鑲黃旗人,清朝政治人物。安泰之子。 乾隆二十四年,任戶部筆帖式。乾隆三十二年,襲雲騎尉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內閣大庫檔案,002089號。乾隆三十六年,兼印務章京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701001524號。乾隆三十七年,任副參領。乾隆四十五年,任參領。次年,任通政使司副使,兼任印務參領。乾隆四十八年,任光祿寺卿。乾隆五十一年,任太常寺卿。次年,任光祿寺卿。乾隆五十四年,任太常寺卿。乾隆五十五年,任奉天府府尹。次年任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銜。乾隆五十七年,任盛京禮部侍郎。嘉慶二年,任盛京刑部侍郎,后兼奉天府府尹。嘉慶四年,任刑部右侍郎、正紅旗漢軍副都統、正白旗滿洲副都統。嘉慶七年,任刑部尚書、管理繙書房事務,任正白旗漢軍都統、會典館副總裁、鑲藍旗滿洲都統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內閣大庫檔案,125365號、軍機處行走、紫禁城騎馬。嘉慶八年,任實錄館副總裁、崇文門副監督。嘉慶九年,任吏部尚書。嘉慶十一年,署刑部尚書,任戶部尚書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內閣大庫檔案,005037號。嘉慶十二年,任實錄館正總裁。加太子少保。嘉慶十四年,兼署工部尚書。任正紅旗漢軍副都統。.
德興 (嘉慶進士)
德興(),棟佳氏,字達夫,號臨皐,滿洲鑲黃旗人,清朝官员。諡文恭。 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丁丑科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散館授檢討。曾任工部左侍郎。咸豐三年九月丁未,接替阿靈阿,擔任清朝刑部尚書,后去世。由麟魁接任。.
德楞泰
德楞泰(z;),伍弥特氏,字敦堂,蒙古正黃旗人,清帝國中期名將,於嘉慶年間,平定白蓮教川楚教亂;60歲卒於西安將軍任內,諡號壯果。.
德明
德明(v;),掛爾察氏,滿洲鑲黃旗人,清朝政治人物、清朝刑部尚書。 曾任山西巡撫。雍正五年六月乙巳,接替賽爾圖,擔任清朝刑部尚書,后改戶部尚書。由海壽接任。 雍正十年卒,諡端勤。.
保寧 (大學士)
保寧(v,),圖伯特氏,蒙古正白旗人。清朝大臣,兩度鎮守伊犂,十多年間,西陲無事,藩部心悅誠服。保寧仍靖逆將軍納穆札勒之子。乾隆年間,納穆札勒於回疆戰死,追封三等公。保寧由親軍襲三等公爵,授--清門侍衛。從征金川,擢陝西興漢鎮總兵。金川平,繪像紫光閣。歷河南南陽鎮、直隸馬蘭鎮,兼總管內務府大臣、江南提督。四十九年,授成都將軍。平甘肅石峯堡回叛。五十一年,授四川總督。次年,調伊犂將軍,兼內大臣。五十五年,上京途中赴四川暫署總督事。次年,回任,加太子少保,授御前大臣。六十年,召授吏部尚書,兼鑲黃旗漢軍都統,數月後,復出為伊犂將軍。嘉慶二年,協辦大學士,拜武英殿大學士,加太子太保。七年,召回京,授領侍衛內大臣,管理兵部,兼管三庫。十一年,以疾乞休,食公爵全俸。十三年,卒,諡文端,祠祀伊犂。 子慶祥嗣爵。次子慶惠。.
保泰
保泰(1720年—1729年),是大越国后黎朝裕宗黎维禟的第二个年号,共计10年。.
修齡
修齡(v;),滿洲愛新覺羅氏。豫通親王多鐸四世孫、豫宣和親王多尼曾孫、豫慤親王德昭之子。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父親豫慤親王德昭逝世,朝廷以多鐸第五子多爾博的後裔如松承襲信郡王爵位,因此修齡並未承襲父親爵位。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豫恪親王如松逝世,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修齡襲信郡王爵位。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清高宗以多鐸戰功為開國諸王之最,追封復任為豫親王,命令修齡仍襲豫親王爵位。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修齡逝世,朝廷予以謚號為「良」。由長子裕豐襲豫親王爵位。其余诸子有次子裕瑞、三子裕兴、五子裕全。.
志鈞
志钧()满洲镶黄旗人,富察氏,字宝臣,清朝外戚、三等承恩公。.
圖伯特
圖伯特(z,),乳名圖克善(a,牛犢之意),伊拉里(z)氏,清朝錫伯部軍官,官至領隊大臣。任錫伯營總管期間主持修建了察布查爾大渠。 圖伯特1754年生於盛京北郊,1764年隨父西遷。1769年編入正藍旗,選為披甲。1790年任鑲藍旗驍騎校,1792年任正黃旗佐領。1798年任錫伯營副總管,1799年任總管。1802年至1808年間主持修建察布查爾大渠。1811年任塔爾巴哈台領隊大臣,1817年卸任。1823年逝世。 目前察布查爾縣有圖伯特紀念館。.
圖納
圖納(v,),字謹堂,滿洲,清朝政治人物、清朝刑部尚書。 曾任川陝總督。康熙二十七年二月丁巳,接替廖旦,擔任清朝刑部尚書。康熙三十六年去世,諡文恪。由傅臘塔接任。.
圖海
圖海(v,),字麟洲,馬佳氏,滿洲正黃旗,世居綏芬府(今黑龍江省寧安市一帶)。史載“頗諳兵略,為滿大臣中翹楚。”.
僧格林沁
僧格林沁亲王(,v,),内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人,博爾濟吉特氏,蒙古族,成吉思汗弟弟拙赤合撒儿直系后代,嘉庆帝嗣外孙,清朝名将。活躍於道光、咸豐、同治三朝,參與過太平天国北伐、第二次鸦片战争等戰役,軍功卓著,与捻军作战時戰死,諡號忠。.
嘉庆
嘉庆(p;;公元1796年至1820年)为滿洲清朝第七位(入關後第五位)皇帝清仁宗颙琰的年号,公元1796年37歲(虛歲)即位,前后共二十五年。 嘉庆二十五年八月清宣宗即位沿用。.
嵩祝
嵩祝(),滿洲镶白旗人,清朝政治人物,赫舍里氏,父亲岱衮。 顺治十八年(1661年),袭封骑都尉。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由佐领护军参领擢升内阁学士。和侍郎珠都纳等会同盛京將軍,发海运米一万石赈济盛京灾民。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随康熙帝亲征准噶尔部噶尔丹,受命分管正黄旗行营,率军到克鲁伦河。回师,和内大臣长泰统领后队,接收西路军营奏章。同年,改为护军统领。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从康熙帝征伐噶尔丹到宁夏,奉命参赞昭武将军喀斯喀军务,追击噶尔丹。康熙四十年(1701年),任正黄旗汉军都统,改任广州将军、传檄广东、广西、湖南官兵镇压瑶族百姓起事,然后加以招抚。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任都統署理盛京將軍。康熙五十年(1711年)十月丁巳,接替貝和諾,擔任清朝禮部尚書,后遷文華殿大學士。由赫碩咨接任禮部尚書。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雍正帝即位,加太子太傅,任纂修圣祖实录和重修玉牒总裁。雍正五年(1727年),因为徇私让贝子苏努借放库银,被夺官。.
善耆
善耆()字艾堂,愛新覺羅氏,滿洲鑲白旗人,第十代肅親王,清廷世襲親王之首,晚清貴族重臣。.
喇哈達
喇哈達,滿洲人,清朝政治人物、清朝工部尚書。 曾任督捕侍郎。順治十八年四月丙戌,接替郭科,擔任清朝工部尚書,后改鑲黃旗蒙古都統。由葉成額接任。.
喀爾楚渾
喀爾楚渾(a;),滿洲愛新覺羅氏。清太祖努爾哈赤曾孫、禮烈親王代善長子克勤郡王岳託第三子。 順治元年(1644年),跟從多爾袞攻擊李自成於山海關。順治二年(1645年),封為鎮國公。順治三年(1646年),跟從豪格征討張獻忠,偕貝子滿達海率師進剿。張獻忠部將高如礪等率眾投降,豪格殲滅張獻忠的過程中,喀爾楚渾有軍功。順治五年(1648年),授為都統。順治六年(1649年),跟從尼堪討伐叛將姜瓖,圍攻寧武,其後大破敵軍,進封為貝勒。順治八年(1651年),攝理藩院政事,其後逝世。朝廷賜予謚號「顯榮」。當時年得一歲的兒子克齊,承襲爵位。.
咸丰
咸丰可以指:.
和寧 (清朝)
#重定向 和瑛.
和世泰
和世泰,滿洲人,清朝政治人物、清朝兵部尚書。 曾任理藩院尚书。嘉慶二十四年九月癸酉,接替松筠,擔任清朝兵部尚書,后革。由伯麟接任。.
和珅
和珅(a;)钮祜祿氏,字致齋,自號嘉樂堂、十笏園、綠野亭主人,原名善保,一作善宝,滿洲正紅旗人,清朝乾隆年間政治家、商人、詩人。官至正一品文華殿大學士、領侍衛內大臣兼領軍機大臣,乾隆晚期至嘉慶初年權傾天下紀連海著《歷史上的和珅》。 和珅是清朝歷史上的豪商,也是歷史上最貪婪的官員(按年代市值率比較)。 和珅善於打交道,在清朝的外交事務擔任重要職位,連英國國王喬治三世特使馬戛爾尼也對和珅的外交手法十分讚賞見馬戛爾尼回憶錄中文版佩雷菲特《停滯的帝國︰兩個世界的撞擊》。和珅初為官時,精明強幹,為政清廉,通過李侍堯案鞏固自己的地位。經歷與成就豐富,故乾隆帝對其寵信有加,并將么女十公主嫁給和珅長子豐紳殷德,使和珅不僅大權在握,而且成為皇親國戚。隨著權力的成長,他的私欲也日益膨脹,利用職務之便,結黨營私,聚斂錢財,並用賄賂、迫害、恐嚇、暴力、綁架等方式籠絡地方勢力、打擊政敵。此外,和珅還親自經營工商業,開設當舖七十五間,設大小銀號三百多間,且和英國東印度公司、廣東十三行有商業往來。成為後世口中權傾天下、富可敵國的“貪官之王”、“貪污之王”。和珅亦同時是18世紀世界首富,超越了同時期的梅耶·羅斯柴爾德。 以嘉慶帝、監察御史錢灃、大學士劉墉、翰林院编修范衷、軍機大臣王杰、戶部尚書董誥、禮部侍郎朱珪為代表的朝中清議力量,曾多次彈劾和珅,但由於乾隆帝的袒護,和珅均能化險為夷。 嘉慶四年(1799年)正月初三,太上皇乾隆帝駕崩。五日之後,嘉慶帝即下旨將和珅革職下獄。《大清歷朝實錄》《清史稿·本紀十六·仁宗本紀》抄家时发现,在和珅当权的二十多年中,其资产包括二千萬至三千多萬兩白银(其中大部分为其違法工商经营所得,清代規定旗人不得經商,和珅利用內務府包衣奴才,藉公務之便以皇室之名,借勢巧取豪奪,雖說經商,在大清律下仍是貪瀆的犯行)、兼併全國千百万顷的土地以及二一九間房产。在他的保护之下,他的家奴劉全也成了日掷千金的暴发户。和珅所聚敛的財富,約值八億兩至十一亿两白银,所擁有的黃金白銀與古玩珍寶,超过了清朝政府十五年财政收入的总和。乾隆帝死後十五天,嘉慶帝以一条白綾賜和珅自盡。和珅在被賜死之前寫了一首詩,其中有--:「對景傷前事,懷才誤此身。.
和瑛
和瑛(),原名和寧,为道光帝旻宁避讳改名。额勒德特氏,字太葊,蒙古镶黄旗人,清朝政治人物,官至刑部尚書。 乾隆三十六年进士,历任四川按察使,四川、安徽、陕西布政使,领侍卫内大臣。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以后八年为西藏办事大臣,对西藏的地形、民俗、物产多有著述。嘉庆五年(1800年)为理藩院侍郎,后为山东巡抚。七年(1802年),因为匿报蝗灾,被罚戍守乌鲁木齐,担任叶尔羌帮办大臣、喀什噶尔参赞大臣。二十三年(1818年)为上书房总谙达、文颖馆总裁。二月和宁在军机处学习行走,任兵部尚書。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正月丁巳,罢直军机处,擔任刑部尚書,道光元年(1821年)去世。谥号简勤。著有《西藏赋》《续水经》《藩疆揽要》《回疆通志》。.
傅鼐
傅鼐(v,),字閣峰,號爽齋、稻香草堂,富察氏,滿洲鑲白旗,清朝政治人物、清朝刑部尚書。曹寅的妹婿。 曾任署理兵部尚書。雍正十三年十二月庚辰,接替憲德,擔任清朝刑部尚書,后革。由慶復接任。.
傅森
傅森可以是下列人物:.
哈達哈
哈達哈(v,),瓜爾佳氏,滿洲鑲藍旗人,清朝開國功臣費英東之後,父為黑龍江將軍傅爾丹。 曾任鑲紅旗滿洲都統。乾隆五年(1740)十一月庚午,接替來保,擔任工部尚書。 乾隆十四年(1749)四月戊戌,接替瑚寶,擔任兵部尚書,原工部尚書一職,由三和接任。 乾隆十四年十二月辛卯,乾隆皇帝認為三和「自補授工部尚書以來,事事周章不能妥協」,該日御門聽政,「遲誤不到,乃器小易盈,不足勝任」,將三和降為工部侍郎,哈達哈接任為工部尚書。 乾隆二十二年(1757)正月,準噶爾阿睦爾撒納起事期間,乾隆皇帝任命哈達哈為參贊大臣,前往科布多辦理軍務。後因追捕不力,遭到銷爵革職,發往熱河。 乾隆二十四年(1759),卒。.
哈达那拉氏
哈达那拉氏(z)为满族姓氏,是满洲著姓那拉氏的主要分支之一,其始祖为扈伦国主纳齐布禄,据其家族内部传说本为金室后裔。早年独处于辉发、乌喇边界的启尔撤河源头,因素有墨尔根之号,时而有来访者。后来,蒙古可汗听闻其贤名,令兵百人前去探访,欲许配其女、并给以仆人牲畜,希望能使纳齐布禄归附。纳齐布禄哄骗蒙古兵,称需要与父母同往,于是便登上髙峰不下。蒙古兵上山寻找,纳齐布禄箭无虗发,蒙古兵无法前进便问其姓氏,纳齐布禄随口答道“那拉氏”,于是便以此为姓。纳齐布禄嫡裔发展为乌拉那拉氏,成为了乌拉国主;一支移居伊罕山,发展为伊拉里氏;纳齐布禄之孙嘉穆喀硕朱古第四子绥屯后裔则成为了哈达国主,至纳齐布禄六世孙王台继任哈达贝勒时,一度称雄女真诸部,称万汗,还被明朝册封为龙虎将军。然而,王台死后,哈达逐渐衰落,直至被努尔哈赤兼并,家族、部众编入八旗。清朝时期,哈达那拉氏一度有数人封男爵,后在承袭过程中或因事被夺,或分袭、改袭轻车都尉、骑都尉等世职。民国以后,哈达那拉氏多以那、万、王、赫、叶等为汉姓。.
啟秀
啟秀(),字松巖, 號穎之,庫雅拉氏,滿洲正白旗人,晚清官員。 同治四年(1865年)乙丑科進士,選庶吉士,散館改刑部主事,歷任內閣學士、刑部侍郎、禮部侍郎;光緒二十四年,授禮部尚書,命充軍機大臣兼總理各國事務衙門。 啟秀以孝聞名,受大學士徐桐賞職。戊戌政變後,得徐桐向慈禧引薦,擢禮部尚書。光緒二十六年,庚子事變爆發,董福祥攻使館不下,啟秀薦五台僧禦敵。八國聯軍攻佔紫禁城,與徐承煜被日軍拘禁。朝旨褫職,惟聯軍目啟秀為禍亂罪魁,翌年斬於菜市口。.
允祐
淳度亲王允祐(v;),原名胤祐,清朝康熙帝第七子,后被封为淳親王。 胤祐的母亲是成妃戴佳氏,滿洲鑲黃旗人,司庫卓奇之女,初侍聖祖為嬪。胤祐于康熙十九年七月廿五出生,有殘疾(脚跛)。出生后由惠妃抚养。康熙三十七年封貝勒,四十八年三月晉淳郡王,雍正元年(1723年)四月晉淳親王,雍正八年(1730年)四月初二日卒,年五十一歲,謚曰「度」。允祐有7个儿子,他的六子弘暻在其死后袭爵。 允祐府邸旧址位于今公安部大院内。.
允祹
履懿亲王允祹(v;),原名胤祹,清朝康熙帝的第十二子。 胤祹生於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寅時,生母是定妃萬琉哈氏。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胤祹被封為贝子。雍正元年被封履郡王,第二年又降为贝子,八年恢复郡王。胤祹自幼被苏麻喇姑撫養,没有參與兄弟皇位的爭奪。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七月二十四日未時,胤祹病逝,享壽79歲。是康熙諸子中最長壽的,謚號懿,子2人。以乾隆帝之子永珹為嗣孫。.
允祿
允禄(v,),原名胤禄,清朝康熙帝的第十六子,號愛月主人。 允禄生于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六月十八,生母是王密嫔,雍正元年(1723年)允禄奉旨被过继给博果铎(顺治帝之兄硕塞的儿子),封为莊亲王。雍正帝末年,与皇十七子胤礼深受宠信。乾隆四年,因与弘皙交往,被解除公职。乾隆七年,命管理樂部。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二月廿一,允禄病死,活了73岁。谥号恪,子10人。.
允祕
允祕(v;),原名胤祕,清朝和碩諴恪親王,康熙帝的第二十四子。胤祕生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五月十六,生母是汉人穆嬪陳氏,这年康熙63岁。雍正十一年(1733年)正月,胤祕被封为諴亲王。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十月二十,胤祕病死,活了58岁。谥号恪。長子弘暢,襲爵遞降為郡王為諴郡王.
允禧
允禧(v;),原名胤禧,愛新覺羅氏,康熙帝二十一子。 胤禧為熙嬪陳氏所生,康熙五十年正月十一出生,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從幸塞外。雍正八年,封固山貝子,旋晉封為多羅貝勒。雍正十三年(1735年)十一月,高宗即位,封多羅慎郡王。能寫一手好字,史载“诗清秀,尤工画,远希董源,近接文徵明”,與鄭板橋等人有往來。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五月廿一,薨。胤禧的儿子皆早死,乾隆帝將六子永瑢過繼於他为孙。 《清史稿》有载: 慎靖郡王允禧,圣祖第二十一子。康熙五十九年,始从幸塞外。雍正八年二月,封贝子。五月,谕以允禧立志向上,进贝勒。十三年十一月,高宗即位,进慎郡王。允禧诗清秀,尤工画,远希董源,近接文徵明,自署紫琼道人。乾隆二十三年五月,薨,予谥。 二十四年十二月,以皇六子永瑢为之后,封贝勒。三十七年,进封质郡王。五十四年,再进亲王。永瑢亦工画,济美紫琼,兼通天算。五十五年,薨,谥曰庄。子绵庆,袭郡王。绵庆幼聪颖,年十三,侍高宗避暑山庄校射,中三矢,赐黄马褂、三眼孔雀翎。通音律。体孱弱。嘉庆九年,薨,年仅二十六。仁宗深惜之,赐银五千,谥曰恪。子奕绮,袭贝勒。道光五年,坐事,罚俸。十九年,夺爵。二十二年,卒,复其封。子孙循例递降,以镇国公世袭。.
允禮
允礼(v;),原名胤礼,清朝康熙帝的第十七子。胤礼善书画丹青,号春和堂、静远斋。.
全慶
全慶(v,),葉赫那拉氏,字小汀、諡文恪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包,702001715-1號,滿洲正白旗人,清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兆惠
兆惠(p,),字和甫,乌雅氏,满洲正黄旗人。乾隆时将领,封定边将军、一等武毅谋勇公。.
光绪
光緒(a;;公元1875年至1908年)為清朝第十一位皇帝載湉的年号,前後三十四年。同治、光緒兩朝,常被合稱為同光,如同光體、同光中興。 光绪三十四年十月溥仪即位之初沿用。.
光泰
光泰(Quang Thái,1388年十二月—1398年三月),越南陳朝順宗的年号。.
勝保
勝保(),字克齋,蘇完瓜爾佳氏,滿洲鑲白旗人,清末重要将领。.
四格
四格(v,),滿洲鑲黃旗人,清朝政治人物。蔭生出身。敦妃汪氏之父。 四格曾于乾隆二十年接替刘永钺任龙岩知州一职,乾隆二十一年由嘉谟接任。乾隆二十八年七月,接替乔守仁。擔任江蘇宜興縣知縣。后由沈松齡接任。 乾隆四十一年卒。谥勤恪。.
倭什琿布
倭什琿布(),薩克達氏,滿族人,清朝政治人物。 道光六年,登丙戌科繙譯進士,授盛京戶部主事。道光十二年,升任戶部主事。道光十七年,晋升戶部員外郎。道光二十七年,任湖廣道監察御史;次年改吏科給事中。道光二十九年,授通政使司參議兼公中佐領。咸豐二年,任頭等侍衛、阿克蘇辦事大臣。咸豐四年,以鑲白旗漢軍副都統銜,任喀什噶爾領隊大臣。咸豐五年,任烏魯木齊都統。咸豐八年,任寧夏將軍。咸豐十年,署鑲白旗滿洲都統,改理藩院尚書。同年改正藍旗蒙古都統,管理正藍旗新舊營房。同年再改正白旗蒙古都統、兼署禮部尚書、理藩院尚書。咸豐十一年,署正紅旗漢軍都統。同治元年,任弘德殿行走、武殿試校射大臣。同治二年,署正藍旗滿洲都統。同治四年,署鑲藍旗滿洲都統、正白旗蒙古都統。同治五年,任漢軍中書閱卷大臣、崇文門副監督,加太子少保。.
噶達渾
噶達渾(v;),滿洲正紅旗人,清朝政治人物、清朝兵部尚書。 曾任戶部尚書。順治十年三月丙戌,接替明安達禮,擔任清朝兵部尚書,后去世。由覺羅伊圖接任。.
噶褚哈
噶褚哈(v;),又名噶出哈,滿洲人,清朝政治人物、清朝兵部尚書。 曾任正紅旗滿洲都統。康熙六年三月乙酉,接替阿思哈,擔任清朝兵部尚書,后坐鼇拜黨,殺。由科爾科代接任。.
瞻岱
瞻岱(v;),滿洲正黃旗人,清朝軍事將領。納蘭性德之孫,福哥之子。 瞻岱曾任正黃旗參領,雍正十年(1732年)任正黃旗蒙古副都統。次年,調任正紅旗滿洲副都統。乾隆二年(1737年),任直隸提督、都督同知。乾隆三年(1738年),調任甘肅提督。乾隆五年(1740年)八月病故,謚恭勤。 瞻岱娶妻舒魯穆祿氏,生有一子二女。長女許配雍正十一年癸丑科進士、翰林院編修鄂倫,次女則許配鑲黃旗生員哈賞阿。.
玉麟
玉麟(v,),哈達納喇氏,字子振,號研農,滿洲正黃旗人。清朝官员。.
王常
王常,字顔卿。豫州颍川郡武陽县人。新朝、东汉初期武将,东汉草創期功臣之一。最初是绿林軍部将、下江軍頭領、更始帝劉玄属下武将。.
班第
班第(;),博爾濟吉特氏,蒙古鑲黃旗人,清朝官員。 官學生出身,歷任內閣學士、兵部侍郎、湖廣總督、兵部尚書。雍正至乾隆年間,三度在軍機大臣上行走。乾隆十一年,署山西巡撫。十五年,補拉布敦之缺任駐藏大臣。十七年,轉西寧辦事大臣。十八年,奉旨接替阿里袞署兩廣總督。1755年为定边将军,领兵西征准噶尔。定邊左副將軍阿睦尔撒纳反叛后,班第在撤出伊犁时被准噶尔叛军包围,自刎殉国,諡義烈。.
祿康
宗室祿康(v,),滿洲正藍旗人,清朝宗室、官员,曾任刑部尚書。 笔帖式出身。曾任左都御史。嘉慶六年(1801年)正月壬午,接替傅森,擔任兵部尚書。嘉慶六年(1801年)二月癸酉,接替成德,擔任刑部尚書,后專辦步軍統領事。由德瑛接任。嘉庆九年(1804年)以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十一年(1806年),授东阁大学士,管理户部。十五年(1810年),加太子少保,次年降职。.
福康安
福康安( a;),字瑶林,富察氏,清满洲鑲黄旗人。清高宗孝贤皇后侄,大學士傅恒子。.
福彭
福彭(),滿洲愛新覺羅氏。克勤郡王岳托後裔,平悼郡王訥爾福之孫,已革平郡王訥爾蘇之長子,第五任平郡王(鐵帽子王之一)(1726年-1748年)。其母嫡福晉曹佳氏為通政使曹寅之女,故福彭為曹雪芹之姑表兄。 雍正四年(1726年),其父訥爾蘇因貪婪之罪,遭削去爵位,由福彭襲封平郡王爵位,授右宗正之職,署任都統。雍正十一年(1733年),朝廷命福彭為軍機處行走。八月授職為定邊大將軍,率師討伐噶爾丹策零。福彭率領大軍至烏裡雅蘇台,上奏言:「行軍,駝馬為先。今喀爾喀扎薩克貝勒等遠獻駝馬,力請停償直。彼不私其所有,而宗室王、公、貝勒皆有馬,豈不內媿於心?臣有馬五百,原送軍前備用。」雍正十二年(1734年),福彭率領將軍傅爾丹前往科布多保護北路諸軍。再被召還。雍正十三年(1735年),福彭覆命率師駐守鄂爾坤,築城於額爾德尼昭之北。再被召還以慶復代替。乾隆元年(1736年)三月管理正白旗滿洲都統事務,次年十月調管正黃滿洲都統事務,到乾隆三年(1738年)七月升任議政。乾隆十三年(1748年)逝世,賜予謚號為「敏」。其子慶明承襲平郡王之爵位。.
福隆安
福隆安(),富察氏,字珊林,乾隆十一年(1746年)生。父傅恒,官至大学士,封一等忠勇公,为孝贤纯皇后侄。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授福隆安和硕额驸,二十五年(1760年)三月尚乾隆帝第四女和硕和嘉公主,同年七月袭父爵,封一等忠勇公,官至兵部尚书,兼军机大臣。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四月加太子太保。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三月二十四卒,年三十九。谥勤恪。 琼瑶的《还珠格格》系列中主角福尔康的原型即为福隆安或其弟福康安。主角紫薇有乾隆帝第四女和硕和嘉公主的影子。.
福錕
福錕(1834年11月5日-1896年10月10日),愛新覺羅氏,字箴庭,清宗室,滿洲鑲藍旗人,康熙次子理密親王允礽六世孫,因其當上大學士後於朝廷聲名顯赫,人稱福中堂。 福錕為咸豐八年(1858年)舉人,九年(1859年)己未科第二甲進士,授任吏部主事,晉升吏部員外郎。 光緒五年(1879年),由吏部員外郎遷右庶子,擢任太僕寺卿。 光緒六年(1880年),賞任副都統,任西寧辦事大臣。 光緒八年(1882年),召命授任兵部侍郎,再歷調刑部侍郎及戶部侍郎。 光緒十年(1884年),擢任工部尚書,兼任步軍統領,後被受命在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行走,兼任總管內務府大臣。後再調戶部,任協辦大學士。福錕於戶部駁斥機器製造及鼓鑄錢幣之弊,議革職,後改留任,很快得以復職。 光緒十五年(1889年),被加封太子太保銜,再封詹事府右庶子。當時,崇文上疏彈劾東閣大學士張之萬交納外官,結黨營私,命福錕偕同刑部尚書潘祖蔭訪查,後證明張之萬之清白。 光緒十七年(1891年),授任體仁閣大學士。 光緒二十年(1894年),皇太后萬壽,賞雙眼花翎。時年京師常有盜案發生,福錕先禁止步軍以嚴刑迫令盜犯招供,遂令盜賊更顯放肆,於是福錕決定奏請通佈緝捕章程,嚴拿罪犯,得允。 光緒二十一年閏五月甲辰(1895年6月26日),福錕致仕。 光緒二十二年九月丙申(1896年10月10日),福錕卒,光緒皇帝派貝子溥倫領侍衛十人,前往奠酒,並賞陀羅經被。賞其子毓方為郎中。尋予諡文慎。.
福长安
福長安(a;),字誠齋,富察氏,滿洲鑲黃旗人,傅恆之子,孝賢純皇后之姪。福長安在清高宗時期官至軍機大臣、戶部尚書,因平定臺灣、廓爾喀戰役有功圖形紫光閣,封一等侯,嘉慶四年,高宗崩,被指責與和珅同黨,逮下獄,奪爵,籍其家,旋遣往裕陵充供茶拜唐阿,屢坐事譴謫。二十一年,授正黃旗滿洲副都統。二十二年,卒。 福長安同他的哥哥福康安一樣,自幼被乾隆養育宮中,後自藍翎侍衛累遷正紅旗滿洲副都統、武備院卿,領內務府。 乾隆四十四年,八月,以工部右侍郎福長安、為正黃旗漢軍副都統。十月,署理工部右侍郎事務。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正月,命在軍機處學習行走,五月,賞紫禁城騎馬。 乾隆四十七年四月,馳驛前往奉天一帶,查辦工程事件。 乾隆四十八年七月,補戶部左侍郎。 乾隆四十九年五月,為鑾儀衛掌衛事大臣。六月,加恩補授內大臣。七月,甘肅石峰堡逆回平,軍機大臣梁國治、董誥、福長安、並軍機章京之勤勞出力者,一併交部議敘,俱加軍功三級。 乾隆五十一年閏七月,戶部尚書員缺。著福長安補授。兵部尚書慶桂出差之缺。著綽克托署理。行在兵部事務。仍著福長安帶管。十二月,以正白旗漢軍副都統福長安、鑲紅旗蒙古副都統喀甯阿、對調。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二月,臺灣平。以福長安夙興夜寐、一體宣勤,交部議敘。三月,調鑲紅旗蒙古都統福長安、為正紅旗滿洲都統。 乾隆五十四年十月崇文門稅務由福長安接管。 乾隆五十五年十一月。大學士王傑、尚書彭元瑞、董誥、胡季堂、福長安、將軍保甯或簡任綸扉。綜理部務。或出膺閫帥。宣力邊疆。宜錫宮銜。用昭優眷王傑、著加太子太保。彭元瑞、董誥、胡季堂、福長安、保寧、俱著加太子少保。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廓爾喀平。諸功臣畫像紫光閣,福長安皆與焉。 乾隆五十九年,四月,調正紅旗滿洲都統福長安、為鑲白旗滿洲都統。 嘉慶三年(1798年)七月。蕩安樂坪賊巢、生擒首逆王三槐,福長安日直樞禁。勞績倍著。自辦理軍務以來。一體始終其事。加恩賞封一等侯爵,照例承襲。 嘉慶四年(1799年),高宗崩,他以阿附大學士和珅,下獄奪爵,籍其家。諸大臣議用朋黨律坐立斬,上命改斬監候,而賜和珅死,使監福長安詣和珅死所跪視。旋遣往裕陵充供茶拜唐阿,就遷員外郎。 嘉慶六年(1801年),以請還京,奪職,發盛京披甲。旋自驍騎校屢遷:再為圍場總管,一為馬蘭鎮總兵,再署古北口提督。屢坐事譴謫。 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授正黃旗滿洲副都統。 嘉慶二十二年(1817),卒。.
福慶
福慶(v,),鈕祜祿氏,滿洲人,清朝政治人物、清朝兵部尚書。 曾任禮部尚書。嘉慶十七年十月丁卯,接替恭阿拉,擔任清朝兵部尚書,后革。由明亮接任。.
禧恩
禧恩(),字仲蕃,滿洲正藍旗,清朝宗室,睿恭親王淳穎次子,睿慎親王寶恩之弟、睿勤親王端恩之兄,官至工部、戶部、兵部尚書。 嘉慶七年(1802年),兄長寶恩逝世,由四弟端恩承襲封睿親王,禧恩被封為鎮國將軍。曾任理藩院尚書。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七月二十五日,嘉慶帝當夜崩逝暴死,死因不明。其後因當時身為總管內務府的禧恩為代表的宗室之建議和認同,又得到皇太后的中宮懿旨和皇弟瑞親王綿忻的贊同,最主要是有軍機大臣等開啟鐍匣的御書聖旨,皇次子綿寧得以繼承大統。道光二年(1822年)六月戊辰,禧恩接替文孚,擔任清朝工部尚書,后改戶部尚書,由穆彰阿接任。直至道光十三年(1833年),禧恩免御前大臣、戶部尚書,改任理藩院尚書。道光十六年(1836年),禧恩調任為兵部尚書。道光十八年(1838年),褫奪禧恩太子太保銜及兵部尚書職務,由成格替任。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禧恩以失察奸民,褫奪公爵,降爵位為鎮國將軍。咸豐二年(1852年),咸豐帝重新起用禧恩為戶部尚書,可惜禧恩於同年十一月逝世。.
穆彰阿
彰阿(p;),字子樸,號鶴舫,別號雲漿山人,郭佳氏,滿洲鑲藍旗人。.
穆里瑪
里瑪(),滿洲鑲黃旗,瓜尔佳氏,清朝政治人物、清朝工部尚書。 穆里瑪是鳌拜的弟弟,曾任一等侍衛。順治十七年六月癸巳,接替蘇納海,擔任清朝工部尚書,后改都統。由郭科接任。 后因鳌拜倒台,获罪被处决。.
章佳氏
佳氏(v)是满族姓氏,《道咸以来朝野杂记》将其列为满族八大姓之一,源自地名章佳,以地为氏。其可考始祖为穆都巴颜,早年居住于长白山俄穆和苏鲁,其五子迁至瓦尔喀什罗尔锦后又各居一地,长子扎克丹巴颜居费雅郎阿、次子章库相继定居于马尔墩章佳、穆奇倭赫昂巴、第三子辉色迁宜汉阿拉、第四子萨穆什库迁牡丹村、第五子瓜喇迁舍伦村。其后裔等在明末后金崛起之际先后归附。民国以后,各支系主要以张、尹、章、车、姜、英、宁、敦等为汉姓。.
章格
*章格 (景泰進士),常熟縣人,明朝政治人物。.
端華
#重定向 端华.
符珍
符珍(),瓜尔佳氏,清朝官员。 初名瑞煜,清太宗额驸辉塞之后。袭封一等雄勇公,指配后改名符珍。授散秩大臣。同治十一年二月擢汉军副都统。十二年八月娶咸丰帝长女荣安固伦公主。光绪六年九月署护军统领,十年十月累迁御前大臣,十六年二月授都统,十八年闰六月授内大臣,二十年正月赐用紫缰,二十六年八月奉命留京办理旗务。宣统元年(1909年)十二月去世。 G瓜 F符 Category:正白旗滿洲都統 Category:鑲白旗滿洲都統.
策楞
楞(v;),中國清朝官員,滿洲正藍旗人。 1743年1月28日至7月17日期間,奉旨接替慶復代理擔任兩廣總督。之後,策楞亦再擔任該要職兩次。在1748年亦曾担任川陕总督,旋以川、陕辖地广改为二督,策楞任四川总督至1753年。期间曾由清政府指派領兵进入西藏平珠爾默特那木札勒之乱,并奏请《西藏善後章程》十三條,由朝廷頒行。.
素爾訥
素爾訥(v,),鈕祜祿氏,滿洲人,清朝政治人物、清朝戶部尚書。 曾任刑部尚書。乾隆三十五年六月丁亥,接替官保,擔任清朝戶部尚書,后改理藩院尚書。由舒赫德接任。.
紀爾他布
紀爾他布(v,),禮佳氏,滿洲人,清朝政治人物、清朝兵部尚書。 曾任正紅旗滿洲都統。康熙二十七年五月丁亥,接替阿蘭泰,擔任清朝兵部尚書,后解,出征。由馬齊接任。.
綽奇
綽奇(v),滿洲鑲白旗,清朝政治人物、清朝工部尚書。 1711年擔任福建巡撫,主要從事福建之軍政事務,品等約為二品。曾任甘肅巡撫。雍正二年十月己丑,接替孫渣濟,擔任清朝工部尚書,后革。由夸岱接任。.
綿恩
綿恩(v;),定恭亲王,乾隆帝孙子,定安親王永璜次子。.
綿愉
惠端親王绵愉(),清朝嘉庆帝第五子。绵愉生于嘉庆十九年(1814年)二月十七,生母是钮祜禄如妃。被封为惠亲王,太平天国北伐期间曾任奉命大将军。他的文集为《爱日斋集》。同治三年十二月十二(1865年1月9日),绵愉病死,谥号端,有奕详、奕询等子六人。女婿他他拉長敘即珍妃,瑾妃父親,但她們並非愛新覺羅氏所生。.
綿懿
貝勒綿懿(),成恭親王永瑆第二子,母富察氏,外公為傅恆,循郡王系第二代。 他在乾隆三十六年九月(1771年)出生,乾隆四十一年正月(1776年)成為已去世的(追封)循郡王永璋的嗣子,五十三年正月(1787年)接替養父成為循郡王第二代,但因為循郡王並非世襲罔替的爵位,因此他的封爵只是貝勒。 嘉慶九年七月(1804年)綿懿因事降為二等鎮國將軍,次年八月(1805年)朝廷又賞封他為貝子,到嘉慶十四年正月(1809年)他去世,虛齡三十九岁,朝廷恢復他的貝勒爵位,並由長子奕緒襲封循郡王系第三代,不過需遞降為貝子襲封。.
義道
#重定向 宗室義道.
烏拉喜崇阿
烏拉喜崇阿(),字月溪,號達峯,滿洲鑲黃旗人,為清朝政治人物。朱汝珍:《詞林輯略·卷十·特授改補館職》,明文書局 烏拉喜崇阿為咸豐六年(1856年)丙辰科第三甲進士。由刑部主事遷右庶子,官至兵部尚書。 女一,嫁奉恩鎮國公載信為嫡妻。.
瑚圖禮
圖禮(v,),完顏氏,字合庵、景南,號和菴,清朝政治人物,同進士出身。.
瑞常
常(v,),石爾德特氏,字芝生,號西樵 ,諡文端,蒙古鑲紅旗人,清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瑞聯
宗室瑞聯(),瑞聯,字睦庵,愛新覺羅氏,清朝宗室,滿洲正藍旗人,清朝政治人物。.
瓜尔佳氏
尔佳氏(v),亦作瓜勒佳氏、关尔佳氏、关佳氏,是满族姓氏,位列满族八大姓,因其名列《八旗满洲氏族通谱》首位,有“满族第一大姓氏”、“满洲巨族”的说法。《通谱》认为瓜尔佳本系地名,而有的学者则认为其前身为金代女真夹古氏、也写作加古氏、古里甲氏。明朝末期,瓜尔佳氏共有752户,号称“居满洲全族之半”。各支系分别定居于苏完、安褚拉库、尼马察、瓦尔喀、嘉木湖、长白山、蜚悠城、辉发、哈达、叶赫、乌喇、讷殷、费德里、虎尔哈、殷、雅尔湖、吉阳、沙晋穆尔吉、沾城、噶哈里、盖鸡、松花江、黑龙江、聂尔巴、佛讷赫、兴堪、乌费和罗、浑春、嘉通阿、福新得喜莽坎、辽河、马察、兰倭赫、卦尔察、囊武等地,在后金崛起之时陆续归附。清朝时期,瓜尔佳氏为官人数众多,素有“关朝”、“关满朝”之称,以世居苏完的部长索尔果家族最为显赫,其次子费英东为后金开国五大臣、孙鳌拜为康熙朝四大辅臣之一。此外,清末重臣胜保也出自苏完瓜尔佳氏、荣禄则出自乌喇瓜尔佳氏。民国以后,瓜尔佳氏主要以关为汉姓,其余使用石、鲍、汪、李、高、顾、白、胡、郭、果、苏、叶、昌、喜、侯、森、佟、唐、荣、恒、门、吴等。.
熙良
熙良(),滿洲愛新覺羅氏。順承恭惠郡王勒克德渾後裔,順承忠郡王諾羅布之孫,已革順承郡王錫保長子,第九任順承郡王(鐵帽子王之一)(1733年-1744年)。 雍正三年(1725年)十月,熙良被封為輔國公、授散秩大臣,兩年後(1727年)的七月升鎮國公。雍正十年(1732年),被封為順承郡王世子。雍正十一年(1733年)八月因父錫保之罪被革去世子之位,後來在同年十二月承襲順承郡王爵位。乾隆九年(1744年)逝世。朝廷賜予諡號「恪」。.
熙敬
熙敬(),蘇完呢瓜爾佳熙敬,蘇完呢瓜爾佳氏,滿洲鑲黃旗人,清朝政治人物。.
盛安
盛安(v,),哈达那拉氏,滿洲鑲黃旗人,清朝政治人物,官至刑部尚書。 盛安祖父聂克色为为哈达国主孟格布禄之子,封襲爵一等輕車都尉兼一雲騎尉。盛安早年襲爵一等輕車都尉兼一雲騎尉,歷任內務府員外郎、主事、郎中、太僕寺卿等職。雍正十一年(1733年)升任刑部左侍郎。乾隆十年(1745年)升刑部尚書,次年改都察院左都御史。乾隆十三年(1748年)再任刑部尚書。同年因延遲審理金文淳剃頭案觸怒高宗,險遭問斬。.
花沙納
花沙納(),字毓仲,烏米氏。蒙古正黃旗人。清朝政治人物。 道光十二年(1832年)進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館,授編修。累官至吏部尚書。咸豐八年(1859年)四月,英法聯軍進佔大沽口,花沙納偕大學士桂良赴天津議和。五月,簽訂《天津條約》。六月,復命攜帶欽差關防前赴江蘇,會同兩江總督何桂清與英國、法國、美國訂立通商章程。咸豐九年十二月七日卒,諡文定。.
隆懃
和硕肃良亲王隆懃(),滿洲愛新覺羅氏。肅武親王豪格後裔、肅慎親王敬敏之孫、肅恪親王華豐第三子。第九代肅親王(1870年-1898年)。 同治元年(1862年),封隆懃為二等鎮國將軍。同治九年(1870年),在父親華豐逝世後,隆懃承襲肅親王爵位。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隆懃逝世,年五十八。朝廷予以諡號「良」,由长子善耆承襲肃亲王爵位。.
韓岱
韓岱(v),愛新覺羅氏,清朝宗室、滿洲鑲白旗人,清朝初期大臣。 天聰八年(1634年),專管牛彔、專管佐領。崇德六年(1641年),任議政大臣。崇德七年(1642年),任兵部承政,署護軍統領,授一等奉國將軍兼半個前程。順治元年(1644年),任清朝首任兵部尚書,順治三年(1646年),改鑲白旗固山額真,授一等輔國將軍。順治七年(1650年),任固山額真、吏部尚書。順治八年(1651年),加固倫伯大里勒公(鎮國公)。同年,出任刑部尚書。順治九年(1652年),再改任吏部尚書,其後被革職,順治十二年(1655年),重新出任吏部尚書,加太子太保。.
莽鵠立
莽鵠立(v;),字树本,伊尔根觉罗氏,满洲镶黄旗人。历任兵部、礼部、刑部、理藩院侍郎,甘肃巡抚,署理工部尚书等职。.
道光
道光(a;;1821年—1850年)是清宣宗旻宁的年号,共使用三十年。 道光三十年正月清文宗即位沿用。.
達勒當阿
達勒當阿(v,),鈕祜祿氏,滿洲鑲黃旗,清朝政治人物、清朝刑部尚書。 曾任盛京將軍。乾隆十三年四月癸酉,接替阿克敦,擔任清朝刑部尚書,后改吏部尚書。由盛安接任。.
荣庆
荣庆(),字华卿,鄂卓尔氏,蒙古正黄旗人,清末军机大臣,参与新政。.
荣禄
荣禄(),字仲华,满族,乌喇瓜尔佳氏。满洲正白旗人。晚清军事家、政治家。清末代皇帝溥仪的外祖父,慈禧太后的亲信。 出身于世代军官家庭,以荫生晋工部员外郎,后任内务府大臣,工部尚书,出为西安将军。因为受到慈禧太后的青睐,留京任步军统领,总理衙门大臣,兵部尚书。辛酉政变前后为慈禧太后和恭亲王奕䜣所赏识。官至总管内务府大臣。1903年病逝。谥文忠。编有《武毅公事略》,著有《荣文忠公集》、《荣禄存札》。.
華豐
和硕肃恪亲王华丰(),滿洲愛新覺羅氏。肅武親王豪格後裔、肅恭親王永錫之孫、肅慎親王敬敏第三子。第八代肅親王(1853年-1869年)。 道光四年(1824年),封華豐為三等鎮國將軍。道光九年(1829年),又被封為不入八分輔國公。咸豐三年(1853年),父親敬敏逝世,華豐承襲肅親王爵位。華豐歷任內大臣、宗令職位。因火器營設置碓房制火藥,佔用了王府土地,華豐極力抗拒,皇上下詔責罰他不知大體,罷免他宗令、內大臣職務。 同治八年(1869年),和硕肃恪亲王华丰逝世,享年六十六岁。朝廷予以諡號「恪」,由第三子隆懃承襲肃亲王爵位。.
鐵保
铁保(v,),中國清朝政治人物。字冶亭,号梅庵,栋鄂氏。满洲正黄旗人。.
靈桂
桂(),中國清代宗室、翰林、政治人物,字薌生,滿洲正藍旗人。為顺治帝第五子常寧的八世孫。 道光十八年(1838年),靈桂考中戊戌科進士,殿試高居第二甲第一名(傳臚),選庶吉士,散館授翰林院編修。官至武英殿大學士。卒謚文恭。.
額克親
額克親(),滿洲愛新覺羅氏。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六子塔拜的次子。 崇德元年(1636年),額克親跟從阿濟格伐明,逼近燕京。明兵自涿州來拒,額克親親陷自陣大破明軍。崇德四年(1639年),被封為三等奉國將軍。其後父親塔拜逝世,再承襲爵位。崇德五年(1640年),跟從多爾袞攻打錦州,再跟從多鐸於塔山追擊明兵。崇德六年(1641年),皇太極率軍圍攻錦州,打敗洪承疇率領的十三萬明兵。移軍逼近松山,掘壕圍困明軍。明總兵曹變蛟夜突上營,額克親偕同內大臣錫翰出力守御擊退明軍。評審功績賜銀八十。 順治元年(1644年),跟從多爾袞率軍入山海關,大破李自成軍隊有功,累進封為鎮國公。順治七年(1650年),授正白旗滿洲固山額真之職,復進爵位封為貝子。順治八年(1651年),因受羅什及博爾惠諂媚諸王造言構釁而牽連入罪,被削去爵位及廢黜宗室資格。順治九年(1652年),復入宗室,授職為內大臣。順治十二年(1654年)逝世。.
額勒和布
額勒和布(v;),字筱山,觉尔察氏,滿洲鑲藍旗人,晚清大臣。.
額勒登保
額勒登保(v;),瓜爾佳氏,字珠軒,滿洲正黃旗人,清朝中期名將。世代為吉林珠戶,隸屬打牲總管。.
顺治
順治(p;;公元1644年至1661年)为中国清朝在清軍入關後第一位皇帝清世祖福临的年号,前后共18年。 顺治十八年正月清圣祖即位沿用。.
裕瑞
裕瑞(),字思元,爱新觉罗氏,清初第一代和硕豫亲王多铎五世孙,和硕豫良亲王修龄次子,母嫡福晋富察氏,外祖父是承恩公傅文。1795年封为不入八分辅国公,任散秩大臣、镶白旗蒙古副都统。1800年受命管理火器营事务,1803年调镶红旗满洲副都统,1805年署正黄旗护军统领。1809年,因故被革去了一切官职。1811年,又任散秩大臣、正黄旗汉军副都统。1812年,又管理正白旗护军统领。1813年又因故被革去不入八分辅国公,改赏四品顶戴,任宗人府七品笔帖式,但同年十月又对手下人跟从天理教作乱之事失察而被革职,迁往盛京兼管宗室事务。1814年,裕瑞又被揭发买有夫之妇为妾,被就地永久圈禁,派弁兵看守。兵部尚书和宁亦因失察裕瑞此罪,降盛京副都统。 裕瑞的嫡妻博尔济吉特氏是都统存泰之女,妾章氏是章明之女。裕瑞的兄弟裕丰、裕兴先后承袭豫亲王的爵位,但都获罪被革爵,最后由五弟裕全袭爵。 裕瑞工诗善画,通西番语,曾画鹦鹉地图即西洋地球图。又因佛经自唐时流入西藏,近日佛藏版本单一无可校对,于是取唐古特字译校,修复了唐朝佛经旧本共数百卷。著有《思元斋集》。裕瑞的先辈姻亲还是曹雪芹的好友,从长辈那里了解一些关于曹氏和《红楼梦》创作的情况。裕瑞著有《枣窗闲笔》,是最早的研究《红楼梦》的著作之一。.
裕誠
裕誠(v,),滿洲鑲黃旗,佟佳氏,书明阿之子,佟国纲六世孙,清朝政治人物、清朝外戚。 道光六年(1826年),袭封一等公,任左都御史。道光十八年十一月乙丑(1839年1月12日)任兵部尚書。道光二十五年二月癸丑(1845年3月29日),接替賽尚阿,擔任清朝工部尚書,后降五級調任。由宗室敬徵接任。二十八年(1848年)改任荆州将军、成都将军。三十年回京。咸丰元年(1851年)为户部尚书。二年(1852年)正月晋文渊阁大学士,九月为文华殿大学士。裕誠奏请咸丰帝开捐输为军用,镇压太平天国。八年(1858年)春大沽之战前,英法美俄照会清政府,裕誠作为首席大学士,不予答复。同年五月裕誠病死。谥号文端。.
馬喇
喇,滿洲鑲白旗,清朝政治人物、清朝工部尚書。 曾任正黃旗護軍統領。雍正九年十二月辛卯,接替夸岱,擔任清朝工部尚書,后革。由武格接任。.
馬爾賽 (馬佳氏)
尔赛(v,),马佳氏,清朝官员,满洲正黄旗,图海之孙,诺敏之子。 袭封三等公,康熙末年为领侍卫内大臣,雍正六年(1728年)八月,马尔赛被雍正帝任命为武英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雍正八年(1730年),马尔赛参与对准噶尔噶尔丹策零用兵的机务事宜,与张廷玉、蒋廷锡一起入值军机。次年,傅尔丹兵败,马尔赛为抚远大将军。但是马尔赛畏敌惧战,被降为抚远将军。雍正十一年(1733年),额尔德尼召之战,准噶尔西逃,马尔赛贻误军机,被雍正帝下令斩于军前。.
馬爾泰
泰(v;),苏完瓜尔佳氏,清朝官員。 1738年8月30日-1744年8月10日期間,奉旨接替鄂彌達擔任兩廣總督。全名為「總督兩廣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糧饟兼巡撫事」的該官職,是兼轄廣西地區的廣東、廣西兩省之最高統治者,亦為清朝封疆大吏之一。 另外,馬爾泰擔任總督期間,亦有慶復及策楞兩人予以代理。.
覺羅
覺羅(v,或v),俗稱红带子,是清朝旁支皇族的稱號,冠在其名字(gebu)之前。當使用作為頭銜時,其意義與使用作為姓氏(哈拉)的覺羅不同。.
覺羅寶興
觉罗宝兴(v,),字献山,谥文庄,满洲镶黄旗人,清朝政治人物。.
覺羅巴哈納
覺羅巴哈納(z;)、巴哈納,愛新覺羅氏,諡敏壯,滿洲鑲白旗人,景祖覺昌安的三兄索長阿四世孫。清朝政治人物、大學士。.
覺羅郎球
覺羅郎球(v,),滿洲正白旗,清朝官员、清朝刑部尚書。 曾任清朝首任禮部尚書。順治七年四月己亥,接替阿喇善,擔任清朝刑部尚書,后革。由濟席哈接任。.
覺羅長麟
覺羅長麟(),字牧庵,滿洲正藍旗人,中國清朝官員,乾隆四十年(1775年)乙未科進士。.
訥勒赫
訥勒赫()爱新觉罗氏,滿洲鑲藍旗人,顺承质郡王金燕,老照片中的大清王府,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
訥親
訥親(v,),滿洲鑲黃旗人,清朝政治人物、清朝兵部尚書、大学士、军机大臣。钮祜禄氏,额亦都的曾孙。 遏必隆之孙。父尹德,讷亲是次子。雍正五年(1727年),袭二等公,授散秩大臣。九月为御前大臣,因为勤谨廉洁,“其居第巨獒縛扉側,絕無車馬跡”,被雍正帝看重。曾任內大臣。十一年(1733年),擢升军机大臣,参与机务。乾隆帝即位,讷亲协力总理事务,晋封一等公,乾隆帝称他为第一宣力大臣。乾隆二年(1737年)正月庚子,接替那蘇圖,擔任清朝兵部尚書,后改吏部尚書,由鄂善接任。乾隆十年(1745年),讷亲为保和殿大学士。十三年(1748年),主持大小金川之役。讷亲毫无军事经验,遙坐營帳中指揮,又與張廣泗不和,先胜后败,只好久围之计,请朝廷增兵三万,劳師糜餉。乾隆帝对讷亲彻底失望,另遣傅恒代任经略,乾隆十四年(1749年),命押解讷亲回京,命以其祖遏必隆之遗刀,將訥親處斩。.
託庸
託庸(v),滿洲鑲黃旗,清朝政治人物、清朝工部尚書。 曾任安徽巡撫。乾隆三十年十一月乙酉,接替託恩多,擔任清朝兵部尚書,后改工部尚書。曾任兵部尚書。乾隆三十二年三月丙寅,接替宗室蘊著,擔任清朝工部尚書,后改刑部尚書。由福隆安接任。.
託恩多
託恩多(v,),字谌堂,滿洲鑲紅旗人,清朝政治人物、清朝兵部尚書。 曾任理藩院尚書。乾隆二十九年十一月丁卯,接替阿里袞,擔任清朝兵部尚書,后改吏部尚書。由託庸接任。.
魁斌
魁斌(),愛新覺羅氏,清朝宗室、政治人物,最后第二位睿親王。.
豐紳濟倫
豐紳濟倫,富察氏,乾隆帝第四女和硕和嘉公主之子,其父福隆安。滿洲鑲黃旗人,清朝政治人物、清朝兵部尚書。 曾任戶部左侍郎。嘉慶六年二月癸酉,接替宗室祿康,擔任清朝兵部尚書,后革。由覺羅長麟接任。.
豐昇額
豐昇額(a;),钮祜禄氏,滿洲正白旗人,清朝军事将领、清朝兵部尚書、户部尚书。.
貢桑諾爾布
貢桑諾爾布(;),字樂亭、号夔盦,烏梁海氏,蒙古人。清代内蒙古王公,清末民初政治家、诗人。他是成吉思汗的勋臣者勒蔑(济拉玛)的后裔,曾任卓索图盟喀喇沁右旗第十四任世袭札萨克多罗都棱郡王(加亲王衔),卓索图盟盟长。Who's Who in China 3rd ed.
賚塔
賚塔(v,),又名賴塔,那木都鲁氏,清初將領,正白旗滿洲人。康果禮第四子。.
賴都
賴都,滿洲正黃旗,清朝政治人物。 康熙初年,擔任監察御史。康熙四十年,授額外內閣學士聖祖仁皇帝實錄,206卷,后兼任禮部侍郎。康熙四十一年,任戶部右侍郎。康熙四十一年,任經筵講官。康熙四十四年,任鑲藍旗蒙古副都統。康熙五十三年,授刑部尚書。康熙六十年,任禮部尚書。雍正二年,再任禮部尚書。次年,署鑲藍旗滿洲都統。同年任鑲紅旗漢軍都統。.
賽尚阿
賽尚阿(a;),字鹤汀,蒙古正蓝旗人,阿鲁特氏。 嘉慶二十一年蒙古繙譯舉人。歷晚清朝後六朝(--、嘉、道、咸、同、光)蒙古族大臣;授文華殿大學士、首席军机大臣,管理户部;编纂有《蒙文汇书》、《蒙文晰义》两部辞典,还参与编纂了清廷为治理西北少数民族制定之行政法规《钦定理藩院则例》,晚年以兩次欽差大臣身份負責至湖南勦剛起義太平軍卻失敗,被革職查辦,於平定太平天國後准戴罪立功,再升官至副都統,光緒元年賽尚阿病逝。.
賽沖阿
賽沖阿(v,),赫舍里氏,滿洲正黃旗人。襲雲騎尉世職。乾隆五十二年,派隨將軍福康安往勦臺灣林爽文。賜號斐靈額巴圖魯。臺灣平,列後三十功臣中,繪像紫光閣。嘉慶十一年,為欽差大臣,赴臺灣平蔡牽、朱濆。歷西安將軍、吉林將軍、成都將軍。二十二年,召為正白旗漢軍都統、御前大臣、領侍衛內大臣。尋授盛京將軍。二十四年,復召為理藩院尚書。道光元年,出為西安將軍。四年,召授內大臣、鑲藍旗蒙古都統,充總諳達。八年,卒。贈太子太師,諡襄勤。.
載垣
載垣(a;),爱新觉罗氏,怡賢親王胤祥五世孫,怡亲王奕勋次子,铁帽子王。咸丰帝顧命八大臣之一,在「祺祥之變」中被賜自盡。无子只有6女儿。.
載容
貝勒銜敏恪貝子載容(v;),貝勒奕亨第四子,母側室康氏,其父為康玉成,和親王系第六代。 他在道光四年閏七月(1824年)出生,道光十二年閏九月(1832年)接替父親成為和親王第六代,但因為和親王並非世襲罔替的爵位,因此他的封爵只是貝子。 同治十一年九月(1872年)朝廷賞賜他貝勒頭銜,至光緒七年二月(1881年)他去世,虛齡五十七岁,由長子溥廉襲封和親王系第七代,不過需遞降至奉恩鎮國公襲封。.
載岱
奉恩輔國公載岱(v;),閒散宗室奕芝第二子,母正室那穆都魯氏,其父為色楞額,理親王系第九代。 他在嘉慶七年七月(1802年)出生,道光十二年六月(1732年)襲封祖父綿瓝的奉恩將軍爵位,道光十九年正月(1839年)到接替被廢的族叔成為理親王第九代。 同治十三年七月(1874年)他去世,虛齡七十三岁,由長子溥豐理親王系第十代,不過不再遞降,仍舊是奉恩輔國公。.
載灃
#重定向 载沣.
載瀅
郡王衔贝勒載瀅(),恭忠親王奕訢第二子,母側室薛佳氏,其父為薛文匯,鍾郡王系第二代。 咸豐十一年二月(1861年)出生,同治三年七月(1864年)受封不入八分鎮國公。四年後的十一月(同治七年、1868年)成為剛去世的鍾端郡王奕詥的嗣子,同時接替養父成為鍾郡王第二代,但因為鍾郡王並非世襲罔替的爵位,因此封爵貝勒。 光緒十五年正月(1889年),清廷賞封郡王頭銜,到光緒二十六年九月(1900年)因被罚而撤去爵位,並恢复恭忠親王後裔身分,搬回恭王府於溥偉一同居住,至宣統元年八月(1909年)去世,虛齡四十九岁。安葬在北京门头沟西峰寺。.
載銳
成恭郡王載銳(),追封成郡王綿懃長孫,追封成郡王奕綬長子,母妻瓜爾佳氏,其父為德喜,成親王系第四代。 他在嘉慶十年正月(1791年)出生,嘉慶十八年二月(1813年)受封鎮國將軍,二十五年正月(1820年)襲封祖父綿懃的貝勒爵位,到道光三年(1823年)就接替曾祖父成為成親王第四代(祖父與父親分別追封為成親王第二代及第三代),但因為成親王並非世襲罔替的爵位,因此他的封爵只是郡王。 咸豐九年四月(1859年),他去世,虛齡五十四岁,由長子溥莊襲封成親王系第五代,不過需遞降為貝勒襲封。.
載銓
定敏親王載銓(v,),滿洲正藍旗人,清朝政治人物、清朝工部尚書,定親王系第五代。 曾任禮部尚書。道光十五年閏六月丁卯,接替宗室敬徵,擔任清朝工部尚書,后襲定親王爵。.
載齡
不入八分輔國公載齡(),字鹤峰,不入八分輔國文恪公奕果第一子,母妾劉氏,其父為劉保福,誠郡王系第六代。 他在嘉慶十七年四月(1812年)出生,道光十二年九月(1832年)中舉人,九年後(1841年)中進士,授庶吉士。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任翰林院侍讀,升侍講學士,道光三十年(1850年)再授內閣學士。 咸豐年間,載齡先後曾成為會試副總裁、理藩院右侍郎、正紅旗蒙古副都統、鑲紅旗滿州副都統等職務。同治元年(1862年),升任都察院左都御史,迁兵部尚书。同治九年五月(1870年)接替父親成為誠郡王第六代,封爵是不入八分輔國公。光绪三年(1877年),调任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次年,授任体仁阁大学士。光绪六年(1880年),因病退休。 光緒九年十一月(1883年)卒,虛齡七十二岁,追赠太子太保,谥文恪。由於親生兒子溥湛、溥寶都夭折,因此由承繼子溥元襲封誠郡王系第七代,不再遞降,仍舊是不入八分輔國公。.
載振
#重定向 载振.
載敦
載敦(),愛新覺羅氏,清朝宗室,追封怡親王奕格第二子,母妻他塔拉氏,其父為哈齊祥阿,寧郡王系第五代、怡親王。 早年担任二等侍衛。咸丰七年,封三等鎮國將軍。咸丰八年,襲奉恩鎮國公、散秩大臣。同治三年九月,袭和碩怡親王。光绪二年,任鑲紅旗蒙古都統,署正藍旗漢軍都統、鑲紅旗漢軍都統。光绪四年,署鑲黃旗蒙古都統。光绪八年,署鑲藍旗蒙古都統、正黃旗滿洲都統。光绪十年,任閱兵大臣。光绪十三年,署鑲白旗滿洲都統、正黃旗領侍衛內大臣。光绪十五年,任鑲黃旗領侍衛內大臣。光绪十六年,任鑲白旗蒙古都統。.
齊世武
齊世武(v),滿洲正白旗,清朝政治人物、清朝刑部尚書。 曾任四川總督。康熙四十八年七月庚寅,接替巢可讬,擔任清朝刑部尚書,康熙五十年(1711年)因沈天生案革职,俱拟绞监候,秋后处决。命将尚书齐世武“以铁钉钉其五体于壁而死”。另据《满洲名臣传·齐世武列传》记载:齐被判绞之后,又改发遣伯都纳,雍正二年(1724年)卒。 齊世武革职后由哈山接任。.
载治
郡王銜恭勤貝勒载治(),室名秘晋斋,喜收藏,亦能书画。生于道光十九年己亥正月初一,原为清乾隆帝第十一子成亲王永瑆的曾孙,初名载中,祖父綿懿,父親奕纪的第五子,母妾沈氏,过继给道光帝长子奕纬为嗣。袭贝勒。1860年,加郡王衔,光绪六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卒,谥“恭勤”。.
载漪
載漪 (a;),愛新覺羅氏,隸滿洲鑲白旗,嘉慶帝四子惇親王綿愷嗣孫,道光皇五子惇親王奕誴子,生母侧福晋赫舍里氏。後過繼瑞敏郡王奕誌(嘉慶帝四子瑞親王綿忻子)為嗣,三十八歲襲封端郡王。義和團事變禍首之一。.
錫保
郡王品級錫保(),清朝遠支宗室正紅旗第五族弘字輩,順承恭惠郡王勒克德渾之孫,順承忠郡王諾羅布第四子。 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其父諾羅布逝世,錫保襲爵為順承郡王。雍正三年(1725年),掌管宗人府事務,在內廷行走。雍正四年(1726年),上諭曰:“順承郡王錫保才具優長,乃國家實心效力之賢王,可給與親王俸。”授都統之職。其後因徇私包庇貝勒延信罪不舉劾而被定罪,又因逮治遲誤,遂被奪去其親王俸祿,降職為左宗正。 雍正七年(1729年)三月,大清討伐準噶爾可汗噶爾丹策零,命令錫保署理振武將軍印授,駐軍於阿爾台。雍正九年(1731年),清世宗以錫保治軍勤勞,進封為順承親王,命令錫保守察罕叟爾。噶爾丹策零遣其將大策零敦多卜、小策零敦多卜、多爾濟丹巴等入侵進犯科布多,次至克嚕倫,侵掠喀爾喀游牧。蒙古親王策棱等以聯軍邀擊,派遣台吉巴海夜深時分入大策零敦多卜營挑戰,擊斬其將喀喇巴圖魯,大策零敦多卜等人自哈布塔克拜達克遁走回歸。錫保上疏報捷,得到聖旨嘉獎。同年十一月,授靖遠大將軍之職。雍正十年(1732年)七月,策棱等打敗敵軍額爾德尼昭。雍正十一年(1733年),上疏請求駐守於烏里雅蘇台,清世宗同意其見議。再以噶爾丹策零兵越克爾森齊老而不赴援之罪,罷其大將軍之職,削去爵位。 其長子熙良,初封為世子。因錫保之罪,並奪去其世子之位。後來朝廷又命熙良承襲為順承郡王。乾隆七年(1742年),錫保逝世,依照郡王品級進行殯葬。.
錫珍
錫珍(),額爾德特錫珍,字仲儒,號席卿,額爾德特氏,蒙古鑲黃旗人,清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都統
都統是中國古代武官名。十六國前秦始置。清代以後常置,在武職中秩品僅次於駐防將軍。中華民國在北洋政府時期則沿用之。.
都賚
都賚(v,),瓜爾佳氏,滿洲人,清朝政治人物、清朝兵部尚書。 曾任西安將軍。乾隆二十三年八月甲戌,接替雅爾哈善,擔任清朝兵部尚書,后革。由阿里袞接任。.
舒赫德
舒赫德(v,)舒穆禄氏,,字伯容、伯雄、號明亭,諡文襄,滿洲正白旗人,清朝军事将领、清朝初期政治人物。徐元夢之孫。.
蘊著
蘊著(),滿洲愛新覺羅氏。肅武親王豪格後裔、顯慤親王富綬之孫、輔國將軍拜察禮(富綬第五子)第三子。第五代肅親王(1772年-1778年)。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蘊著承襲父親拜察禮為三等奉國將軍。 乾隆年間,自三等輔國將軍授職內閣侍讀學士,歷任通政使、盛京戶部侍郎。調任兵部侍郎,遷為漕運總督。因受商人餽遺入罪,謊稱皇上旨意籍鹽政吉慶家,被判絞刑,高宗寬免他,再授命為副都統,歷任涼州、綏遠城將軍,工部尚書。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顯謹親王衍潢逝世,蘊著以富綬之孫的關係承襲顯親王爵位。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復號為肅親王。是年,蘊著逝世,享年八十岁。朝廷予以諡號「勤」。肅親王爵位由富綬之曾孫、顯密親王丹臻之孫、奉國將軍成信(丹臻次子)第五子永錫承襲。.
阿山
阿山可以指:; 地名.
阿喇納
阿喇納(),烏彌氏(伍彌氏),又名阿喇納、阿喇衲、阿爾納,蒙古正黃旗人,阿南達长子。清朝军事将领。 早年襲其祖哈岱世職,授三等侍衛,累進散秩大臣。当时,策妄阿喇布坦跟随噶爾丹进犯哈密。康熙五十四年,康熙帝命尚書富寧安率军屯兵于巴爾庫爾。康熙五十五年,康熙帝授阿喇納參贊大臣,選八旗察哈爾精兵,并跟从阿南達出塞。康熙五十六年,授富寧安靖逆大將軍,令阿喇納率领一千三百人,自烏蘭烏蘇深入烏魯木齊。至通俄巴錫搜山,俘噶爾丹叛军一百數十人,收駝馬牛羊,损毁庄稼归还。康熙五十九年,清军进入西藏,富寧安復令阿喇納率四千人自吐魯番出邊,至齊克塔木,攻破敌军堡垒,并抵达闢展,該部首領額敏和卓率回衆三百餘人归降,大军遂会师烏蘭烏蘇,之后班师。康熙六十年,康熙帝命其率兵进攻吐魯番,和策妄阿喇布坦狭路相逢,于是阿喇納兵分三路突击进攻并获胜,之后授協理將軍,築城屯粮,做持久战准备。阿喇納借此上疏请进军伊犁,但康熙帝认为敌军已撤,遂暂缓进军。雍正元年,擢鑲紅旗蒙古副都統,征讨青海,率兵两千駐布隆吉爾,并击退进犯的阿喇布坦蘇巴泰。但是不久得病,死于军中。賜白金千,遣官護喪歸,諡僖恪,加拜他喇布勒哈番。以其子伍彌泰襲爵,合為三等伯。乾隆年间,定封號曰誠毅。 有弟阿敏多,子伍彌泰,孙烏遜、景文。.
阿克敦
阿克敦(z,),滿洲正藍旗,清朝政治人物、清朝刑部尚書。,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康熙四十八年,登進士。曾任左都御史。乾隆十一年五月丙申,接替盛安,擔任清朝刑部尚書,其後革職,由達勒當阿接任。 曾代表清朝出使朝鲜。.
阿勒清阿
阿勒清阿(v,),滿洲正黃旗,博爾濟吉特氏,清朝政治人物、清朝刑部尚書。諡愨慎。 嘉慶10年都察院筆帖式,嘉慶18年刑部主事,嘉慶二十一年,任刑部員外郎。嘉慶二十二年,升任刑部郎中。道光三年,任直隸口北道。道光七年,任廣東布政使。道光十年,任刑部右侍郎、山西巡撫。道光十二年,任科布多參贊大臣。道光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七,调任廣西按察使。道光十五年二月初七(1835年3月5日),升任广东布政使。道光十八年,任左副都御史。道光十九年,任鑲白旗蒙古副都統。道光二十年,任熱河都統,署熱河都統,后兼正紅旗蒙古都統。道光二十二年,任正紅旗漢軍都統。道光二十四年,任崇文門監督。道光二十八年,任太子太保,任經筵講官。道光三十年,署鑲白旗蒙古都統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 清 國史館傳稿,701005817號。咸豐元年,署鑲紅旗滿洲都統。.
阿靈阿 (瓜爾佳氏)
阿靈阿(v),滿洲鑲黃旗,清朝政治人物、清朝工部尚書。 曾任戶部左侍郎。咸豐元年正月戊子,接替特登額,擔任清朝工部尚書,后改刑部尚書。由麟魁接任。咸豐三年九月丁未,接替桂良,擔任清朝兵部尚書,后去世。.
阿靈阿 (鈕祜祿氏)
阿靈阿(v;) ,鈕祜祿氏,滿洲鑲黃旗人,遏必隆第五子。初任侍衛,兼佐領。康熙二十五年,襲一等公,授散秩大臣,擢鑲黃旗滿洲都統。阿靈阿姊,為康熙帝溫僖貴妃。貴妃薨,殯朝陽門外,阿靈阿舉家在殯所持喪。阿靈阿與兄法喀素來不睦,欲致法喀於死,於是散佈流言蜚語誣害法喀。法喀向康熙帝進言,康熙帝震怒,奪阿靈阿職,仍留公爵。不久授一等侍衛,累遷正藍旗蒙古都統,擢領侍衛內大臣、理藩院尚書。四十七年,因與揆敘、王鴻緒等密議舉允禩為皇太子,被嚴厲譴責。五十五年,卒。子阿爾松阿,女果毅親王允禮嫡福晉。.
阿里袞
阿里袞(z;),字松崖。為中國清朝官員,满洲镶黄旗人,钮祜禄氏。.
阿桂
阿桂(z;),字广廷,章佳氏,初為清满洲正藍旗人,以平回部駐伊犁治事有勞,改隸正白旗人。,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阿思哈
阿思哈(z,),滿洲正黃旗人,清朝政治人物、清朝兵部尚書。 曾任刑部右侍郎。順治十七年五月甲子,接替覺羅伊圖,擔任清朝兵部尚書,后管左都御史。由蘇納海接任。.
蘇努
蘇努(v,),清朝宗室。努尔哈赤玄孙、贝子杜努文之独子。 初袭镇国公,累进贝勒。苏努得到康熙帝的寵信,因而歷任宗人府左宗正,宁古塔将军,奉天将军,镶红旗满洲都统、玉牒馆总裁,镶红旗蒙古都统,宗人府左宗人。1657年袭镇国公,1697年晋封固山贝子,1722年晋封多罗贝勒。雍正二年(1724年)5月,苏努因与廉亲王胤禩为朋党而被定罪,削除爵位,废黜宗室资格,11月卒,1726年剖棺戮尸。他與家人均嚮慕天主教,其中一子更參與擁立胤禩,以致全家都被流放。所以雍正帝認定傳教士及教徒均會危害國家。.
蘇凌阿
蘇凌阿(z;),他他拉氏,滿洲正白旗人。早年任內閣中書,後累遷江西廣饒九南道。乾隆五十年(1785年),自吏部員外郎受和珅提拔,任兵部侍郎、工部侍郎、戶部侍郎。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遷戶部尚書。出為兩江總督。嘉慶二年,授東閣大學士,兼署刑部尚書。嘉慶四年(1799年),和珅倒台,被罷黜,守護乾隆帝的裕陵。同年去世。.
蘇爾發
蘇爾發(),滿洲愛新覺羅氏。豫通親王多鐸之孫、追封睿親王多爾博第二子。 康熙十二年(1673年),在父親貝勒多爾博死後,襲爵位為貝子。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被降爵位為鎮國公。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蘇爾發逝世。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信慤郡王德昭逝世,朝廷以蘇爾發曾孫如松承襲信郡王爵位,並追封蘇爾發為信郡王。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清高宗以多爾袞為小人誣蔑,於開國有功,復任多爾袞為睿親王,配享太廟,其爵位世襲罔替。下詔多爾博仍還為多爾袞後嗣,命令如松子淳穎仍襲睿親王。蘇爾發亦被追封為睿親王。.
赫舍里氏
赫舍里氏(z),为满族姓氏,位列满族八大姓之一,可追溯至唐末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金代称纥石烈氏。原为河名,因以为姓。金朝时期,完颜兀术女婿金源郡王纥石烈志宁、宰相纥石烈良弼、右副元帅纥石烈执中等皆出自该氏。其近世可考始祖为穆瑚禄都督,世居都英额,后相继迁居白河、哈达。穆瑚禄都督生子八人,依次为瑚新布禄、丹楚、达柱、岱音布禄、阿音布禄、拖灵阿、特赫讷、噶尔柱费扬古。明末清初之际,各支系主要定居于都英额、和多穆哈连、斋谷、哈达、叶赫等地,于后金崛起之际相继归附。清朝时期,以世居都英额的硕色家族最为显赫,康熙朝辅臣索尼、重臣索额图、孝诚仁皇后皆出自此一支系。民国以后,赫舍里氏多以何为汉姓,其余多使用高、康、赫、张、芦、贺、索、英、郝、黑、佟、普、李、满等。.
薩穆哈
薩穆哈(z,),滿洲正黃旗人,乌雅氏,清朝官员,官至工部、礼部尚书。 顺治十二年(1655年),满洲进士,授户部主事,迁员外郎。康熙十二年(1673年),吴三桂申请撤藩。萨穆哈等人至贵州办事撤藩事项。十三年,升刑部郎中,十四年,因告吴三桂造反之功,与党务礼、席兰泰等人升职。十五年,为太仆寺卿。十六年,为户部侍郎。二十年十二月丁酉,接替帥顏保,擔任工部尚書。二十五年,因黄河入海口治理问题,革职。由佛倫接任。不久授步军翼尉。 康熙三十一年二月乙巳,接替索諾和,再度擔工部尚書。康熙三十二年十月甲戌,兼任禮部尚書。康熙三十三年,礼部上奏祭奉先殿仪注,太子胤礽拜褥置槛内,康熙帝令尚书萨穆哈移设槛外,萨穆哈请旨记档。康熙帝于是夺了萨穆哈的礼部尚书之职。夺职时在三月丁未。康熙三十九年,康熙帝因工部问题责问萨穆哈等官员。不久,萨穆哈以年老有疾请求致仕。康熙帝斥其伪诈,命夺官,仍留任,察工部积弊,一一自列。 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三月,革职。萨穆哈因受贿,逮治拟绞。逝世于狱中。.
薩迎阿
薩迎阿(?-1857),字湘林,鈕祜祿氏,滿洲鑲黃旗人。善書法,娶成親王永瑆之女。.
開音布
開音布(v,),西林覺羅氏,滿洲正白旗人,清朝政治人物、清朝兵部尚書。 曾任步軍統領。康熙三十五年八月甲辰,接替索諾和,擔任清朝兵部尚書,后改鑲白旗滿洲都統。由席爾達接任。 康熙四十一年卒。諡肅敏。.
藍拜
藍拜(v,),滿洲鑲藍旗,清朝政治人物、清朝工部尚書。 曾任禮部左侍郎。順治八年九月丙戌,接替譚布,擔任清朝工部尚書,后改刑部尚書。由星訥接任。順治九年四月乙卯,接替宗室韓岱,擔任清朝刑部尚書,后解。由覺羅巴哈納接任。.
董額
董額(v,),滿洲愛新覺羅氏。清太祖努爾哈赤孫、豫通親王多鐸第七子、豫宣和親王多尼弟弟。 董額初受封為貝勒。康熙十三年(1674年),命董額為定西大將軍,討伐叛將王輔臣。董額遣部將梅勒額真赫業等守衞鳳翔,而親自率師駐守西安。朝廷下詔命令進駐蘭州,董額未有即刻起行,皇上再下命嚴守棧道。王輔臣派遣兵士摧毀偏橋,斷去棧道。朝廷下詔責成董額遷延,仍趣攻下平涼、秦州諸路。董額進軍攻克秦州禮縣,驅逐敵軍至西和,攻克清水、收伏羌地。再派遣安西將軍穆占攻取鞏昌及蘭州。再與將軍畢力克圖、阿密達會師攻打平涼,日久仍未能攻下。康熙十五年(1676年),命令大學士圖海檢視大軍,改授董額固山額真,聽圖海節制。康熙十六年(1677年)二月,董額被削去貝勒爵位。 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授董額正藍固山額真之職。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侄兒信郡王鄂扎逝世後,朝廷於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以董額承襲信郡王爵位。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董額逝世。仍坐前罪,不賜恤。以鄂扎第二子德昭承襲信郡王。.
董鄂氏
董鄂氏(z),亦作栋鄂氏、东额氏等,是满族姓氏,位列满族八大姓之一,基本上都是后金开国五大臣之一、三等勇勤公何和礼同族。董鄂氏源出瓦尔喀部的民觉罗氏,后来移居董鄂之地,成为当地的统治家族,早期仅有19户,但在八旗之中却拥有20个佐领世职。清朝时期,以三等公何和礼、三等侯鄂硕、三等男阿蘭珠家族最为显赫。董鄂氏还与伊尔根觉罗氏联系紧密,镶红旗阿兰珠、布兰珠兄弟也有作伊尔根觉罗氏的记载。因系出觉罗氏的缘故,董鄂氏也有源为赵宋后裔的家族传说。其中出身该氏的清中期大臣,著名书法家铁保甚至还考证出自己是越王赵偲之裔的家世。民国以后,董鄂氏主要使用董、赵、何、唐、鄂、成、席、佟、彭、齐、红、许等汉姓。 万历十二年(1584年)九月,努尔哈赤听说董鄂部内乱,统兵五百,攻打其部长驻地齐吉答城,董鄂部长阿海闻讯聚兵四百死守。努尔哈赤用火攻,焚烧城楼以及城外庐舍。但城池将陷之际,天降大雪,努尔哈赤不得不班师回城。万历十六年(1588年)九月,董鄂部长何和礼率三部军民归附努尔哈赤。.
钮祜禄氏
钮祜禄氏(v)是满族姓氏,为满族八大姓之一,根据《八旗满洲氏族通谱》记载本为地名,还有一种说法认为钮祜禄氏出自金代女真姓氏女奚烈,又作粘合、粘割。至明代,其近世可考始祖索和济巴颜后裔散居于长白山、英额、安图瓜尔佳、瓦尔喀、倭赫法三,其余则分布倭济、札库木、珲春、佛阿拉、辉发等地方,于后金崛起时相继归附。清朝时期,以世居长白山的后金开国五大臣之一、一等弘毅公额亦都家族最为显赫,有“郎半朝”之称。额亦都之子遏必隆为康熙初年四大辅臣。乾隆年间权臣和珅也与该家族系出同宗,其远祖噶哈察鸾为额亦都伯祖。还有六位皇后出自该姓氏,分别为孝昭仁皇后、孝圣宪皇后、孝和睿皇后、孝穆成皇后、孝全成皇后、孝贞显皇后,其中孝圣宪皇后为乾隆帝生母,孝贞显皇后即同治年间两宫听政之一的慈安太后。民国以后,钮祜禄氏多以郎、钮、浪、和、杨、林、邵、赵、福、仇、侴、明、常、许、梁、姜、钱、金等为汉姓。.
那彥圖
#重定向 那彦图.
那彥成
那彥成(),字韶九,章佳氏,一字東甫,號繹堂,滿洲正白旗人,乾隆年間重臣阿桂孫,清朝政治人物。 乾隆五十四年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入值南書房,歷任內務府大臣、工部尚書、禮部尚書、兩廣總督、陝甘總督、直隸總督、吏部尚書、刑部尚書。嘉慶三年,任內閣學士兼軍機大臣。四年,以欽差大臣赴陝西督辦軍務,鎮壓白蓮教。後以畏怯無能,被召回降職。十年,奉旨接替倭什布擔任兩廣總督。十四年,補陝甘總督。十八年,任欽差大臣,鎮壓河南李文成起義軍,封子爵。道光七年,張格爾亂平,受命前往辦理善後,旋以辦理不善革職。 十三年卒,諡文毅。.
那清安
那清安,滿洲正白旗,清朝政治人物、清朝刑部尚書。 曾任兵部尚書。道光三年四月甲辰,接替蔣攸銛,擔任清朝刑部尚書,后改熱河都統。由明山接任。.
鄂善
鄂善(v,),滿洲鑲黃旗人,中國清朝官員,本籍滿洲鑲藍旗。清朝政治人物 1738年由汀漳道調任福建分巡台灣道。曾任吏部左侍郎。乾隆三年十二月己卯,接替訥親,擔任清朝兵部尚書,后革。由班第接任。.
色布騰巴爾珠爾
色布騰巴爾珠爾(),博爾濟吉特色布騰巴勒珠爾,又译色卜謄巴勒珠爾、色布騰班珠爾、色布騰班朱爾、色布騰珠爾布納,博爾濟吉特氏,諡毅,科爾沁扎萨克親王,科爾沁蒙古人,清朝皇室、軍事將領。.
英廉
英廉(v,),字計六,號夢堂。遼東(今遼陽)人,馮氏。 其先世馮士勇本浙江嘉興人,後徙山東省,再徙遼東,內務府漢軍包衣籍,鑲黃旗旗鼓佐领出身。.
英和
英和(),初名石桐,字樹琴,號定圃,索綽絡氏,内务府滿洲正白旗人,中國清朝政治人物。.
英桂
英桂(),字香巖,赫舍哩氏,滿洲正藍旗人。 道光元年(1821年)舉人,以中書充軍機章京,晉侍讀。授山東青州知府,遷登萊青道。擢山西按察使,調山東,署布政使。咸豐三年(1853年),擢河南巡撫。太平軍入湖北,英桂赴南陽抵禦。捻首張洛行佔據安徽雉河集,英桂奉命總督三省軍務,於三河尖、潁上等地屢敗捻軍,捕獲陳太安、王庭貞。咸豐八年(1858年),遷山西巡撫。同治二年(1863年),遷福州將軍。歷官閩浙總督、內大臣。同治十一年(1872年),授兵部尚書,兼總管內務府大臣。調吏部,兼步軍統領。光緒元年(1875年),協辦大學士。光緒三年(1877年),授體仁閣大學士。 光緒四年(1878年),以病乞休。光緒五年(1879年),卒,贈太子太保,諡文勤。子寶昌。.
雍正
雍正(p;,公元1723年至1735年)为中国清朝入關後第三位皇帝清世宗胤禛的年号,前后共13年。因為雍正帝之前曾被封雍親王(v),即位後採用雍正一詞,除取其名「禛」之諧音外,亦有正統、名正的意思,以辟民間奪位的謠言。 雍正十三年八月清高宗即位沿用。.
雅爾哈善
覺羅雅爾哈善(v,),爱新觉罗氏,字蔚文,滿洲正紅旗,清朝將領,官至兵部尚書。.
雅朗阿
雅朗阿(v;),滿洲愛新覺羅氏。克勤郡王岳托後裔,已革平郡王訥爾圖之孫,追封克勤郡王訥清額第十子,第三任克勤郡王(鐵帽子王之一)(1780年-1795年)。 乾隆十六年(1751年)十月,雅朗阿蔭封三等侍衛,二十五年(1760年)二月降為四等侍衛。次年(1761年)七月,朝廷授與他鑲紅旗蒙古副都統一職,同年九月任烏里雅蘇臺參贊大臣;到二十七年(1762年)八月調任鑲紅旗滿州副都統、二十八年(1763年)調科布多參贊大臣。 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克勤良郡王慶恆逝世。朝廷在四十五年五月以第二任平郡王訥爾圖孫雅朗阿承襲克勤郡王爵位,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十一月為玉牒館總裁,五十九年十二月(合1795年)逝世,朝廷予謚號「莊」,以第三子恆謹承襲爵位。.
耆英
耆英(),爱新觉罗氏,字介春,清朝宗室正蓝旗人,官至两广总督。鸦片战争期间多次任钦差大臣代表清廷与英国和谈,后谈判失利而被清文宗赐死。.
陳泰 (清朝)
陳泰(),钮祜禄氏,滿洲鑲黃旗,清朝政治人物、清朝刑部尚書。额亦都之孙,彻尔格之子 曾任前禮部右侍郎。順治七年十二月乙巳,接替濟席哈,擔任清朝刑部尚書,后改吏部尚書。由宗室韓岱接任。 顺治十二年卒于军中,十三年正月,赐祭葬,谥忠襄。乾隆初,定封一等子。.
查克旦
查克旦(v),滿洲鑲白旗,清朝政治人物、清朝工部尚書。 曾任額外尚書。雍正十三年六月癸未,接替巴泰,擔任清朝工部尚書,后改漕運總督。由來保接任。.
查克拉
查克拉(चक्र ,音chakra 察喀拉,འཁོར་ལོ་ khor lo),字根源自「圓」、「輪子」,意譯為--或氣卦,粵語譯作--,在印度瑜伽的觀念中是指分布於人體各部位的能量中樞,尤其是指從尾骨到頭頂排列於身體中軸者。 脈輪主要是由中脈、左脈及右脈纏繞所形成。.
查郎阿
查郎阿(v,),字松庄,滿洲镶白旗人,乌拉那拉氏,清朝官员,官至清朝吏部尚書。 曾祖父常柱为努尔哈赤姐夫、乌拉部贝勒。父色思特在征伐噶尔丹过程中在乌兰布通阵亡。查郎阿承袭一等轻车都尉兼佐领。升吏部郎中。雍正年间,任吏部侍郎、左都御史。雍正五年(1727年),副都统迈禄率军进藏,平阿尔布巴之乱。六年(1728年)四月癸卯,接替福敏,擔任清朝吏部尚書,后遷文華殿大學士。由性桂接任。七年(1729年),回西安署理川陕总督,协同岳钟琪办理军务。十年(1732年),取代岳钟琪署理宁远大将军,驻军哈密,与准噶尔持军。乾隆三年(1738年)回京,十二年(1747年)因病休致。九月去世。.
恩承
恩承(),葉赫那拉.恩承,字露圃,諡文恪,號履堂,葉赫那拉氏,滿洲鑲黃旗人,清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恭阿拉
恭阿拉(v),滿洲鑲黃旗,清朝政治人物、清朝工部尚書。 曾任禮部尚書。嘉慶十五年九月壬戌,接替馬慧裕,擔任清朝工部尚書,后改兵部尚書。由吉綸接任。.
松筠
松筠(v,),號湘浦,一說晚號百二老人,瑪拉特氏,蒙古正藍旗人,清朝名臣。歷乾隆、嘉慶、道光三朝共五十二年。.
根特
根特( Gent,;Gand,;Ghent,;过去在英语中为Gaunt )(舊譯岡城、崗城、崗省)是比利时弗拉芒大区的一个自治市,也指这个自治市中的根特城。 根特源於利斯河和斯海尔德河匯合的凱爾特定居點。中世纪時,因為羊毛和亚麻產业發展蓬勃,根特成為欧洲最大的城市之一。當時根特也具有儲存糧食的權利。16至18世纪末根特遇上了經濟方面的挫折。棉花产业卻讓根特變成歐洲的第一座工业城市之一。 根特自治市据2015年4月统计有人口25万4千,为比利时第二大自治市,它地处交通要冲,历史悠久,现在仍为旅游胜地。.
桂祥
桂祥()那拉氏,满洲镶蓝旗(后抬入满洲镶黄旗)人,隆裕太后之父,清朝外戚、三等承恩公。清史稿卷一六七 表第七爱新觉罗家族全书2 世系源流,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432页.
桂良
桂良(v,),姓瓜爾佳氏,字燕山,滿洲正紅旗人,清朝重臣。兵部尚書、吏部尚書、直隸總督、東閣大學士、文华殿大学士、軍機大臣。.
段芝貴
段芝貴(),字香巖,安徽合肥人。清朝及中华民国军事及政治人物。.
永常
永常(v;),董鄂氏,滿洲正白旗人,清朝軍事將領。 雍正元年(1723年),授三等侍衛。雍正九年(1731年),升二等侍衛。同年,又升頭等侍衛,兼侍衛什長,署理正白旗蒙古副都統。雍正十一年(1733年),調署盛京雄遙副都統。雍正十三年(1735年),調任正藍旗滿洲副都統。同年,任直隸馬蘭口總兵官。乾隆三年(1738年),任直隸古北口提督。乾隆五年(1740年),任鑲紅旗滿洲都統。乾隆六年(1741年),任安西提督,賜孔雀翎、紅絨結頂冠。乾隆十年(1745年),調任甘肅提督。後又復任安西提督、甘肅提督。乾隆十五年(1750年),升任湖廣總督。乾隆十八年(1753年),任欽差大臣,駐安西。不久,任陝甘總督,加太子少保。後奉召至京,以內大臣授定西將軍,率軍征討達瓦齊。後達瓦齊被擒,但乾隆帝指責其用兵不當,將其貶為吏部左侍郎。不久,任鑲黃旗滿洲副都統。阿睦爾撒納反叛後,他出師征討,但因率部撤退而被乾隆帝指責為怯懦,罷免其內大臣、定西將軍職務,以副都統銜為參贊。後被奪官並逮捕回京,但行至半路,便在臨潼去世。.
永兴
永兴可以指:;地名.
永琅
怡恭親王永琅(),滿洲愛新覺羅氏。怡賢親王允祥之孫,怡僖親王弘曉次子,為第三任怡親王(1779年-1799年)。 乾隆三十年(1765年),永琅被封為三等鎮國將軍。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其父弘曉逝世,永琅承襲怡親王爵位。嘉慶四年(1799年),永琅逝世,朝廷賜予諡號「恭」,其孫奕勛襲爵為怡親王。.
永瑆
成哲親王永瑆(z;),號少厂 (ān),一號鏡泉,別號詒晉齋主人,滿洲愛新覺羅氏,清高宗乾隆帝第十一子。.
永璇
儀慎親王永璇(v;),清高宗弘曆第八子。乾隆十一年(1746年)七月十五日出生,生母為淑嘉皇貴妃金氏,尚書金簡外甥。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三月封儀郡王,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晉升仪親王,嘉慶帝命令其總理吏部,清除和珅黨羽。時人品評其「沉湎酒色,又有腳病。」道光十二年(1832年)八月初七日薨于王府,謚慎,享壽87岁,他是清朝最长寿的皇子。.
永貴
永貴(v,),字心齋,拜都氏,滿洲正白旗人。父布蘭泰,自云騎尉世職授理籓院員外郎。雍正年間,為江西巡撫,在江西整肅綱紀,不怕得罪上級,絕不貪污。成為當地佳話。.
永錫
和硕肃恭亲王永錫(v;),滿洲愛新覺羅氏。肅武親王豪格後裔、顯密親王丹臻之孫、奉國將軍成信(丹臻次子)第五子。第六代肅親王(1778年-1821年)。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肅勤親王蘊著逝世,永錫以顯密親王丹臻之孫的關係承襲肅親王爵位,其父成信亦被追封為肅親王。永錫官封都統,其後因坐事被罷免職務。道光元年(1821年),永錫逝世,享年六十八岁。朝廷予以諡號「恭」,其長子敬敏承襲肅親王爵位。永錫有一女嫁与花良阿,孝静成皇后为永錫的一名外孙女。.
民國紀年
民國紀年是中華民國的國家紀年方式,由中華民國政府規範頒布,表記時稱作中華民國×××年,簡稱民國×××年、民×××。這種紀年方式以西元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為元年,與西元紀年相差1911年,民國年為西元年,月、日、置閏則同西曆。依照民國紀年制定之曆法又稱國曆。目前主要於中華民國政府實際統治的臺澎金馬使用。.
淳穎
淳穎(v;),滿洲愛新覺羅氏。豫通親王多鐸五子多爾博後裔、豫恪親王如松之子。第三任睿親王(1778年-1800年)。 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父親豫恪親王如松逝世,清廷於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以豫慤親王德昭之子修齡承襲豫親王爵位,淳穎只襲爵為輔國公。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清高宗以當年多爾袞為小人誣蔑,及於開國有功,復任多爾袞為睿親王,追封謚號為「忠」,配享太廟,其爵位世襲罔替。下詔多爾博還為多爾袞後嗣,命令淳穎襲爵為睿親王。追封其先祖、多爾博、蘇爾發、塞勒、功宜布及如松為睿親王。 嘉慶五年(1800年),淳穎逝世。朝廷予以謚號為「恭」,由長子寶恩承襲睿親王爵位。.
溥偉
恭賢亲王溥偉(),號錫晋齋主,满洲愛新覺羅氏,是第一代恭親王奕訢嫡孫,歷任官房大臣、正紅旗滿洲都統、禁烟事務大臣等要職。.
溥倫
貝子溥伦,字彝庵,爱新觉罗氏,满洲镶红旗。道光帝嗣曾孙,隐志郡王奕纬之嗣孙,贝子载治第四子。 1875年同治帝载淳崩时,曾有望继大宝,因本生支派較遠为慈禧太后所阻。光绪七年(1881年)袭贝子。二十年(1894年),加贝勒衔。三十三年(1907年)筹备资政院,与孙家鼐共同担任总裁。宣统三年(1911年)任庆亲王内阁农工商大臣。与庆亲王奕劻关系密切,赞同宣统逊位。民国后,转而依附袁世凯,赞同洪宪帝制,受参政院长,许亲王双俸。 1904年3月4日,贝子溥伦率清帝国代表团离京出席美国圣路易斯世界博览会,主持“一切赴会事宜”。事实上溥伦除了参加世博会活动外,还在华盛顿、纽约、芝加哥等城市进行了许多考察和会见。 P P P Category:参政院院长 Category:滿洲鑲紅旗人 Category:鑲黃旗蒙古副都統 Category:鑲紅旗蒙古副都統 Category:鑲白旗漢軍副都統 Category:正紅旗滿洲副都統 Category:鑲黃旗蒙古都統 Category:正藍旗滿洲都統 Category:值年旗大臣 Category:正白旗滿洲都統 Category:御前大臣 Category:鑲紅旗滿洲都統.
濟席哈
濟席哈,滿洲正黃旗,清朝政治人物、清朝刑部尚書。 曾任刑部右侍郎。順治七年十二月乙巳,接替覺羅郎球,擔任清朝刑部尚書,后革。由陳泰接任。.
濟世
濟世,伊尔根觉罗氏,满洲正蓝旗人,一等子兼一云骑尉、大将军阿尔津之子,其父死后袭爵。 济世曾任正藍旗滿洲都統。康熙七年六月丁亥,接替額赫里,擔任清朝工部尚書,后因依附鼇拜而被康熙帝处死。由恩額德接任。.
本格
本格可以指:.
成寧
成寧,滿洲鑲黃旗人,清朝政治人物,官至工部尚書。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任福州府知府一职。升按察使。嘉慶七年(1802年)調湖北。曾任吏部左侍郎。嘉慶十八年九月己卯,接替吉綸,擔任清朝工部尚書,后改禮部尚書。由英和接任。.
成德 (葉赫氏)
成德(v;),葉赫氏,清朝政治人物,刑部尚書。 乾隆十九年,任內閣中書。后升任侍讀。乾隆二十九年,任戶部銀庫員外郎。乾隆三十二年,改任江西道監察御史。乾隆四十三年,任吏科掌印給事中。乾隆五十七年,任通政使司副使。乾隆五十八年,任太僕寺卿;乾隆五十九年,任通政使。乾隆六十年,任戶部右侍郎。嘉慶元年,任工部左侍郎。嘉慶二年,改吏部右侍郎;同年任任左都御史。嘉慶四年(1799年)三月庚申,接替慶桂,擔任清朝刑部尚書。后改戶部尚書,由宗室祿康接任。六年(1801年)二月学习入直军机处,七年(1802年)三月成德去世。谥号恪慎。有子葉赫嵩安、葉赫岳安。.
戴豪
戴豪(),字師文,浙江台州府太平縣(今溫嶺市)人,軍籍,明朝政治人物。.
明山区
明山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辽宁省本溪市所辖的一个市辖区。1984年,原属本溪市立新区的南芬、铁山、郭家、思山岭、下马塘等乡镇成立南芬区,随后立新区更名为明山区。.
明亮
明亮可以指:.
明福
明福(),清朝官員,蒙古正黃旗人。乾隆十三年(1748年)戊辰繙譯科進士。.
昇寅
昇寅(v,),字賓旭、賓谷、晉齋,馬佳氏,滿洲人,清朝政治人物、清朝禮部尚書。 曾任左都御史。道光十四年七月丙子,接替宗室耆英,擔任清朝禮部尚書,后去世,諡勤直。由宗室奕顥接任。.
文孚
文孚(v,),博尔济吉特氏,字秋潭。滿洲鑲黃旗人,清朝官员,曾任工部尚書。 由监生考授内阁中书,嘉庆十一年(1806年)为内阁侍读学士,十七年(1812年)为内阁学士、刑部侍郎。二十四年(1819年)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多次审理刑狱办事秉公,筹划精心。后任禮部尚書。道光二年(1821年)三月庚戌,接替穆克登額,擔任工部尚書,后改吏部尚書。由宗室禧恩接任。十四年(1834年)十二月为东阁大学士,次年二月为文渊阁大学士,十六年(1836年)七月因疾病致仕。谥号文敬。.
文祥
文祥(z;),瓜爾佳氏,字博川,號子山,盛京正紅旗人,清代晚期的政治人物,自強運動的重要領導人之一。.
文煜
文煜(),字星巖,費莫氏,滿洲正藍旗人。清朝官员。.
憲德
憲德(v),蒙古正白旗,清朝政治人物、清朝工部尚書。 曾任四川巡撫。雍正十一年十二月庚申,接替慶復,擔任清朝工部尚書,后改刑部尚書。由海壽接任。.
懷塔布
懷塔布(a;),葉赫那拉氏,滿洲正藍旗人。大學士瑞麟子。 由廕生授刑部主事,晉員外郎。以父卹典擢四品京堂,累遷禮部尚書,充內務府大臣。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禮部主事王照上書言事,被懷塔布阻攔,久不肯代奏。七月,以抑格言路,首違詔旨,奪禮部尚書懷塔布、許應騤,侍郎堃岫、徐會灃、溥頲、曾廣漢等職。未幾戊戌變法失敗,慈禧太后訓政,起授左都御史,復充內務府大臣。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月,授理藩院尚書、鑲紅旗滿洲都統,管理圓明園八旗、包衣三旗官兵事務,並鳥鎗營事務。九月,兼署禮部尚書。十一月,卒,贈太子少保,諡恪勤。.
敬徵
敬徵(),爱新觉罗氏,清朝宗室,鑲白旗,第三族宗室質善佐領下人,官至兵部、工部尚書。 肅恭親王永錫第四子。嘉慶十年(1805年),敬徵封不入八分輔國公,賞一等侍衛兼委散秩大臣、副都統。嘉慶十七年(1812年)二月,授正白旗漢軍副都統,七月署理鑲黃旗蒙古副都統,嘉慶十八年(1813年)正月,充當正藍旗宗室總族長,九月兼任鑲紅旗護軍統領,嘉慶十九年(1814年)八月調鑲黃旗護軍統領。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敬徵因失察宗室海康等修習紅陽教,被褫奪職務,謫居盛京。其後再被授予四等侍衛,乾清門行走。 道光初年,累遷工部侍郎,授內務府大臣,其後調任戶部。道光八年,敬徵偕同尚書王鼎察治長蘆鹽務,奏定歸補帑課章程。道光十二年(1832年),南河奸民陳堂等盜決于家灣官隄,朝廷命敬徵偕同尚書朱士彥前往勘察。其後上疏陳述:「諸口已合,壩下尚未閉氣,間有蟄陷。陳堂等 聽從逸犯陳端糾眾,以為從例問擬,疏防各官遣戍。通判張懋祖賠修壩工不實,罰賠枷號。覆勘湖河各工,請擇要興修,高堰、山盱卑矮石工,分年改砌碎石;信壩補還石工,智壩、仁河、義河壩改修以石底;裏河福興閘塌卸,急築;揚河西岸加高磚工,改拋碎石。」朝廷皆遵從他的見議。又會同兩江總督陶澍議制定淮鹽票引兼行,言官所論官票運私、侵礙暢岸、爭佔馬頭三者皆可無慮,下詔如同原來的議行。道光十四年(1834年),授職左都御史。偕同侍郎吳椿勘察浙江海塘,上疏言:「念里亭至尖山柴工尚資禦溜,石塘仍當修整,鎮海及戴 家橋汛議改竹簍,塊石不如條石坦水舊法為堅實。烏龍 廟以東,冬工暫緩。」回京後,擢升為兵部尚書,其後於十一月丙戌,接替宗室耆英,擔任工部尚書。道光十五年(1835年),以孝穆皇后、孝慎皇后梓宮奉安龍泉峪選擇的日子不慎,罷去尚書、都統之職,仍充內務府大臣。道光十六年(1836年)十一月庚子,接替宗室載銓,擔任清朝工部尚書,後改戶部尚書。署任戶部侍郎,累遷工部尚書,兼都統。東河總督栗毓美多用磚工,御史李蒓言其不便,命敬徵偕李蒓前往勘察。敬徵上疏陳述:「已辦磚工尚屬整齊,輿論謂保灘護崖可資其力。水深溜急之處,不及埽工鞏固,搶辦險工,未可深恃。請停止燒磚,改辦碎石。」朝廷聽從他的意見。後改戶部尚書。由賽尚阿接任。道光十八年(1838年),調任戶部。道光二十五年四月丙辰,接替裕誠,擔任清朝工部尚書,后革。由特登額接任。.
敬信
宗室敬信()、敬信,諡文恪,愛新覺羅氏,清朝皇室,政治人物。.
敬敏
和硕肃慎亲王敬敏(v;),滿洲愛新覺羅氏。肅武親王豪格後裔、肅恭親王永錫長子。第七代肅親王(1821年-1852年)。 乾隆六十年(1795年),封敬敏為不入八分輔國公。道光元年(1821年),其父永錫逝世,敬敏承襲肅親王爵位。咸豐二年(1852年),敬敏逝世年八十岁。朝廷予以諡號「慎」。由第三子華豐承襲肅親王爵位。.
慶桂
慶桂(),字樹齋,章佳氏,滿洲鑲黃旗人,大學士尹繼善子。清朝官员。 乾隆二年(1737年)生。以廕生授戶部員外郎,充軍機章京,超擢內閣學士。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充庫倫辦事大臣,遷理藩院侍郎。三十六年,授軍機大臣。歷任伊犁參贊大臣、塔爾巴哈台參贊大臣。四十二年,授吏部侍郎。調烏里雅蘇臺將軍,授正黃旗漢軍都統,因病回京。四十七年,授盛京將軍,歷任吉林將軍、福州將軍。四十九年,入覲,授工部尚書,仍直軍機,調兵部尚書。五十年,署黑龍江將軍。時陝甘總督福康安赴阿克蘇,上命慶桂帶欽差關防,暫署陝甘總督。尋授塔爾巴哈台參贊大臣。五十一年,召授兵部尚書。五十七年,廓爾喀平定,慶桂為功臣之一,圖形紫光閣。 嘉慶四年(1799年),授刑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復直軍機。授內大臣,監修《高宗實錄》,加太子太保。拜文淵閣大學士,總理刑部。十七年,晉太保。因年老,罷直軍機處,仍授內大臣。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卒,諡文恪。.
托津
托津(p;),字知亭,富察氏,滿洲鑲黃旗人,清朝大臣。.
拜音圖
拜音圖(),滿洲愛新覺羅氏。篤義剛果貝勒巴雅喇第二子。清太祖努爾哈赤侄子。 拜音圖初時事奉皇太極,授職為三等昂邦章京、鑲黃旗固山額真。崇德元年(1636年)五月,跟從武英郡王阿濟格侵略保定,攻克安肅。當年十月,拜音圖上獻所獲取的戰利品於篤恭殿,皇太極以拜音圖戰不忘君,對他大大嘉許。跟從大軍討伐朝鮮,騎兵入城,收其輜重。崇德三年(1638年),跟從睿親王多爾袞討伐明,偕同固山額真圖爾格打敗敵軍於董家口,拆毀邊牆而入,攻克青山關下城。崇德六年(1641年),拜音圖弟鞏阿岱跟從大軍圍攻錦州,臨陣退撓,拿下由王大臣審問其罪行,拜音圖因拂袖而出,而徇私庇護之罪,論罪當死,命奪去對爵位官職,罰鍰而贖罪。後來因率師助多爾袞攻打錦州,再偕同多鐸圍攻松山。崇德七年(1642年),復授職為固山額真。 順治二年(1645年),拜音圖跟從多鐸西征,打敗敵軍於潼關,被封為一等鎮國將軍,賜繡服一襲。復跟從大軍南征,攻克揚州,又以舟師破其敵軍於江南岸,偕同貝子博洛攻下杭州。論功行賞,賜金八十兩、銀四千兩、鞍馬一副。順治三年(1646年),授三等公。順治四年(1647年),進封為鎮國公。順治五年(1648年),進封為貝子,跟從阿濟格戍守大同。叛將姜瓖既死,餘黨猶分據郡邑。順治六年(1649年),攻拔沁州,復在潞安圍攻姜瓖部將胡國鼎,殲滅其部隊,進位為貝勒。 鞏阿岱事奉多爾袞,為多爾袞信任,累進封貝子。多爾袞逝世後,因黨附之罪而被殺。拜音圖亦因此事受牽連遭幽禁,於順治九年(1652年),以罪削爵,被廢黜宗室資格。嘉慶四年(1799年),清仁宗命恢復宗籍,賜紅帶。.
普照
普照可能是:.
景安
景安,滿洲人,清朝政治人物、清朝禮部尚書。 曾任左都御史。嘉慶十九年三月甲寅,接替和寧,擔任清朝禮部尚書,后改戶部尚書。由瑚圖禮接任。.
景寿
景寿(),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额驸,咸丰帝顧命八大臣之一。.
景廉
景廉(),颜札氏,字儉卿,又字季泉,號秋坪。满洲正黄旗人。晚清重臣。.
晉祺
晉祺(),滿洲愛新覺羅氏。克勤郡王岳托後裔、克勤恪郡王承碩之孫、克勤敬郡王慶惠長子,第八任克勤郡王(鐵帽子王之一)(1861年-1900年)。 咸豐十一年(1861年)十一月父親慶惠薨逝,晉祺承襲克勤郡王爵位。晉祺歷任(管理)鑲白旗漢軍都統、後扈大臣、領侍衛內大臣、總理行營事務大臣等職位。光緒十五年(1889年),光緖帝大婚,晉祺任宗人府左宗人、正藍旗滿州都統,加親王銜。光緒二十年(1894年),慈禧太后萬壽,賜晉祺四團龍補服,並每年加歲銀二千。光緖十九年(1893年)八月轉任宗人府右宗正,到二十六年(1900年)薨逝,朝廷賜予諡號為「誠」,由次子--襲爵為克勤郡王。.
,世续,世鐸,三宝,三泰,乾隆,康熙,廣壽,廣祿,他塔喇氏,伊爾根覺羅氏,伯彥訥謨祜,伯麟,弘㬙,弘暢,弘昼,弘昇,弘旿,弘普,佟佳氏,彭春,何洛會,佛倫,復興 (清朝尚書),德福 (清朝),德瑛 (尚書),德興 (嘉慶進士),德楞泰,德明,保寧 (大學士),保泰,修齡,志鈞,圖伯特,圖納,圖海,僧格林沁,嘉庆,嵩祝,善耆,喇哈達,喀爾楚渾,咸丰,和寧 (清朝),和世泰,和珅,和瑛,傅鼐,傅森,哈達哈,哈达那拉氏,啟秀,允祐,允祹,允祿,允祕,允禧,允禮,全慶,兆惠,光绪,光泰,勝保,四格,倭什琿布,噶達渾,噶褚哈,瞻岱,玉麟,王常,班第,祿康,福康安,福彭,福隆安,福錕,福长安,福慶,禧恩,穆彰阿,穆里瑪,章佳氏,章格,端華,符珍,策楞,素爾訥,紀爾他布,綽奇,綿恩,綿愉,綿懿,義道,烏拉喜崇阿,瑚圖禮,瑞常,瑞聯,瓜尔佳氏,熙良,熙敬,盛安,花沙納,隆懃,韓岱,莽鵠立,道光,達勒當阿,荣庆,荣禄,華豐,鐵保,靈桂,額克親,額勒和布,額勒登保,顺治,裕瑞,裕誠,馬喇,馬爾賽 (馬佳氏),馬爾泰,覺羅,覺羅寶興,覺羅巴哈納,覺羅郎球,覺羅長麟,訥勒赫,訥親,託庸,託恩多,魁斌,豐紳濟倫,豐昇額,貢桑諾爾布,賚塔,賴都,賽尚阿,賽沖阿,載垣,載容,載岱,載灃,載瀅,載銳,載銓,載齡,載振,載敦,齊世武,载治,载漪,錫保,錫珍,都統,都賚,舒赫德,蘊著,阿山,阿喇納,阿克敦,阿勒清阿,阿靈阿 (瓜爾佳氏),阿靈阿 (鈕祜祿氏),阿里袞,阿桂,阿思哈,蘇努,蘇凌阿,蘇爾發,赫舍里氏,薩穆哈,薩迎阿,開音布,藍拜,董額,董鄂氏,钮祜禄氏,那彥圖,那彥成,那清安,鄂善,色布騰巴爾珠爾,英廉,英和,英桂,雍正,雅爾哈善,雅朗阿,耆英,陳泰 (清朝),查克旦,查克拉,查郎阿,恩承,恭阿拉,松筠,根特,桂祥,桂良,段芝貴,永常,永兴,永琅,永瑆,永璇,永貴,永錫,民國紀年,淳穎,溥偉,溥倫,濟席哈,濟世,本格,成寧,成德 (葉赫氏),戴豪,明山区,明亮,明福,昇寅,文孚,文祥,文煜,憲德,懷塔布,敬徵,敬信,敬敏,慶桂,托津,拜音圖,普照,景安,景寿,景廉,晉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