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桂祥

指数 桂祥

桂祥()那拉氏,满洲镶蓝旗(后抬入满洲镶黄旗)人,隆裕太后之父,清朝外戚、三等承恩公。清史稿卷一六七 表第七爱新觉罗家族全书2 世系源流,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432页.

25 关系: 健锐营崔玉贵工部德祺德恆兵部福晋隆裕太后魁斌贡桑诺尔布載澤载功载澍蘇完那拉氏 (奕譞嫡福晉)那拉氏镶蓝旗沈阳市清朝清朝外戚列表溥仪溥伒满洲镶黄旗惠徵慈禧太后景瑞

健锐营

健锐营又称健锐云梯营、飞虎健锐云梯营、香山健锐营或西山健锐营,是清八旗禁卫军中一支具有特种部队性质的部队。健锐营建立于清朝乾隆年间,在平定大金川之战、平定大小和卓之乱、平定台湾林爽文、庄大田起义、库仑之战等战争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健锐营最终于1911年随着清政府及八旗制度的灭亡而消失。健锐营驻地在北京西北香山脚下,常规编制2000人左右,依照旗份分为左右两翼,营内士兵主要由满族子弟构成,此外健锐营编制中还包括一支由大小金川之战中投降的藏族军士及其后裔构成的苗子营。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的团城演武厅、北京植物园内的藏式碉堡以及香山山脚下一些以八旗命名的村庄是健锐营留下的遗迹。.

新!!: 桂祥和健锐营 · 查看更多 »

崔玉贵

崔玉贵(),原名崔治世,字建堂,在家乳名占群,直隶河间县崔张吉村人(今河北大城县境内)。.

新!!: 桂祥和崔玉贵 · 查看更多 »

工部

工部為中國古代官署名,六部之一。其長官為工部尚書。.

新!!: 桂祥和工部 · 查看更多 »

德祺

德祺()字寿芝,那拉氏,满洲镶黄旗人,桂祥的次子。冯其利《那根正先世考查》 《北京档案史料》2005年第二期.

新!!: 桂祥和德祺 · 查看更多 »

德恆

德恆()字健亭,那拉氏,满洲镶黄旗人,桂祥之子,清朝外戚。冯其利《那根正先世考查》 《北京档案史料》2005年第二期.

新!!: 桂祥和德恆 · 查看更多 »

兵部

兵部是中国古代官署名,六部之一,其長官為兵部尚書。 受中國文化影響,朝鮮半島的高麗王朝也設有兵部,其長官為兵部尚書。至朝鮮王朝時期,改稱兵曹,長官改稱兵曹判書。越南古代亦設有兵部的機構。.

新!!: 桂祥和兵部 · 查看更多 »

福晋

福晉(z),又作福金,该词汇来源于满语。清朝时用作贵族妇女的称谓。后金和清兵入关前,后宫妃嫔称福晋或格格,嫡妻会用嫡福晋尊称。顺治朝仍然沿用。康熙时后宫定--,妃、嫔等封号取代福晋和格格。在清朝亲王、郡王及其儿子的正妻获得“福晋”的封号。親王、郡王之妾則稱為側福晉或格格。.

新!!: 桂祥和福晋 · 查看更多 »

隆裕太后

孝定景皇后(a;),姓叶赫那拉氏《大清德宗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六十》:“癸未。钦奉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懿旨。皇帝寅绍丕基。春秋日富。允宜择贤作配。佐理宫闱。以协坤仪而辅君德。兹选得副都统桂祥之女叶赫那拉氏端庄贤淑。着立为皇后。”,一说为苏完那拉氏刘庆华:《慈禧太后家世新证——〈德贺讷世管佐领接袭家谱〉研究》 《满族研究》 2009年02期薛柏成:《慈禧家世史料——〈德贺讷世管佐领接袭家谱〉再论》。《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02期,正史未载其名,有说名靜芬,或稱隆裕太后、隆裕皇后、光緒皇后。光绪帝的表姐和皇后,慈禧太后之弟都統桂祥的女兒。是清朝与中国歷史中的「末代太后」。.

新!!: 桂祥和隆裕太后 · 查看更多 »

魁斌

魁斌(),愛新覺羅氏,清朝宗室、政治人物,最后第二位睿親王。.

新!!: 桂祥和魁斌 · 查看更多 »

贡桑诺尔布

#重定向 貢桑諾爾布.

新!!: 桂祥和贡桑诺尔布 · 查看更多 »

載澤

貝子銜奉恩鎮國公载泽(),满洲镶白旗人。初名载蕉,字荫坪,爱新觉罗氏,宗室。清末重臣,改革派、立宪派人物。 载泽是康熙帝第十五子愉恪郡王允禑之五世孙,因嘉庆帝第五子惠亲王绵愉之第四子奕询无子,奉旨过继为嗣,袭辅国公,进镇国公,加贝子衔。娶慈禧太后二弟桂祥長女为妻。桂祥的次女静芬是光绪帝隆裕皇后,宣统帝的隆裕太后。 清光绪三年(1877年)为辅国公。二十年(1894年)成婚,晋镇国公。二十七年(1901年)任满洲正蓝旗副都统。三十一年(1905年)載澤與徐世昌、端方、戴鴻慈、紹英被派为出使各国考察政治大臣,离開北京时被吴樾炸伤,延期赴日本、欧美。次年回国,上《奏请宣布立宪密摺》,将日本宪政摆在列国之首,奏请仿日德例,改行君主立宪政体,其中提出立宪的三大利:一是皇位永固,二是外患渐轻,三是内乱可弭。著有《考察政治日记》。三十三年(1907年)任度支部尚书,次年加贝子头衔。宣统元年(1909年)任筹办海军事务大臣。次年任纂拟宪法大臣。三年(1911年)任皇族内阁度支部大臣兼盐政大臣,与庆亲王奕劻不和,力持杀袁世凯。 辛亥革命爆发袁复出后,去职,暗地积极参与宗社党维护清专制的活动。民国后,曾拥护张勋复辟。 1928年7月孙殿英盗掘慈禧太后陵墓之后,载泽代表清皇室到清东陵将慈禧太后遗体重新安葬。 1929年6月在北京穷困落魄,郁郁而终。 载泽故居号称“泽公府”,在北京地安门东大街89号,现临街部分开设巴国布衣酒楼。.

新!!: 桂祥和載澤 · 查看更多 »

载功

#重定向 載功.

新!!: 桂祥和载功 · 查看更多 »

载澍

#重定向 載澍.

新!!: 桂祥和载澍 · 查看更多 »

蘇完那拉氏 (奕譞嫡福晉)

#重定向 醇賢親王嫡妃.

新!!: 桂祥和蘇完那拉氏 (奕譞嫡福晉) · 查看更多 »

那拉氏

那拉氏(z),汉字亦写作纳喇氏、纳兰氏等,是满族姓氏,位列满族八大姓之一,亦为明朝末期海西女真四部贝勒的家族姓氏。同时期,那拉氏还散居于长白山、吉林乌拉、张、老寨子、苏完、辽阳、科尔沁、札库木、伊兰费尔塔哈、布尔哈图城、沈阳等地,在努尔哈赤崛起的过程中归附或被相继兼并。清朝时期,那拉氏世家贵族、文臣武将等著名人士甚多,其中家族出身叶赫(苏完)地区的慈禧太后甚至掌握清帝国实权达四十余年。民国以后,那拉氏多使用那、叶、南等为汉姓。.

新!!: 桂祥和那拉氏 · 查看更多 »

镶蓝旗

镶蓝旗(a),又作“厢蓝旗”,清代八旗之一,以镶红边的蓝色旗帜而得名。与正红旗、镶白旗、镶红旗、正蓝旗并列为“下五旗”。.

新!!: 桂祥和镶蓝旗 · 查看更多 »

沈阳市

沈阳市,简称--,旧称奉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辽宁省省会及最大城市,中国东北地区区域中心城市以及经济、金融、文化、交通、信息和商贸中心,副省级城市,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沈阳经济区核心城市。沈阳位于东北平原南缘,南连辽东半岛,北依长白山麓,位处环渤海经济圈之内,是中国环渤海地区、东北地区连接朝鲜半岛的重要枢纽。沈阳市现辖十区一市两县,总面积约1.3万平方公里,市区面积3,495平方公里,截至2016年末,常住人口829.2万,按城镇人口计算,是东北地区的最大城市。2017年7月14日,根据国务院批复的《沈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沈阳由原来的“东北地区中心城市”调整为“东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联合国的2016中国人类发展报告,沈阳市教育指数得分达到了中国大陆最高分,是唯一超过0.8的城市。沈阳市的人类发展指数在全国排名第四位。 沈阳历史悠久,是国家第二批歷史文化名城。沈阳地区最早的人类活动遗迹是有7200多年历史的新乐遗址。沈阳于汉代建侯城,经辽金元明历朝增筑,逐渐发展为东北地区的政治文化中心。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清太祖努尔哈赤迁都于此。其继承人清太宗皇太极对沈阳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并将其命名为天眷盛京,简称盛京(z)。清朝入关后,沈阳转型为清朝的陪都直至民国。民国时期,沈阳的城市建设规模曾位居亚洲前列,并发展为当时中国最重要的重工业中心。.

新!!: 桂祥和沈阳市 · 查看更多 »

清朝

清朝(1616年2月17日、1636年5月15日或1644年6月5日-1912年2月12日),正式國号為大清(a),對外使用大清国、大清帝國、中國、中華大清國等名稱,是中国历史上由滿人建立的一個朝代、也是最后一个專制王朝,统治者为建州女真的爱新觉罗氏。 满人源自建州女真,在今中国东北地区為建州卫。建州卫是明朝在东北设立的一个卫所,一个邊防的行政单位,曾隶属于奴儿干都司管辖。1616年,女真族人努尔哈赤在今中国东北地区建国称汗,建立後金,定都赫图阿拉,又稱為兴京(今辽宁新宾)。1636年,努尔哈赤的繼承者皇太极在盛京(今瀋陽)称帝,定国号为「大清」,當時其領土僅止於滿洲地區,但已對退守長城以南的明朝造成重大威脅。1644年,大顺国李自成率军攻陷北京,明朝灭亡。同年,清军藉口協助吳三桂部等原明朝軍隊對抗李自成而進入山海关内,隨後違反約定攻佔北京盤據不走,全面展開對中原的入侵行動,同時遷都北京。从清军入关到其后的数十年时间内,清朝陆续消灭華北殘餘明朝勢力、李自成的大順军、張獻忠的大西國、南明和明鄭等势力,统一中国全境。歷經康熙、雍正及乾隆三帝,清朝的綜合國力及經濟文化逐步得到恢復和發展,统治着辽阔的領土及藩屬國,史稱康雍乾盛世,是清朝發展的高峰時期,有歷史學者認為該时期也是中國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之一。有學者認為,因為清廷推行文字獄與“首崇满洲”政策故康乾盛世不屬於文化意義上的盛世,而梁啟超認為清代學術在中國學術史上價值極大,清代輯佚學的發展亦修復不少在古代已失傳的文獻著作。清代文人崇實學、重證據以及注重考辨和考據精神亦在推動漢學的發展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鴉片戰爭開啟中國近代歷史,使中國由東亞的中心變成列強環伺的國家。西方列強迫使清廷簽訂不平等條約,以武力獲得在華利益。清朝在抵抗外侮與內憂的同時,也一直處於改革派與守舊派拉鋸的局面。在列强入侵的同时西方科學與文化亦引入中國,讓清朝發起一連串的改革與革命,如自強運動,促使中國文化的成長與革新。然而甲午戰爭的失敗使改革的努力受到沉重打击,并使列強劃分勢力範圍。而維新運動隨守舊派抵制而告終。在義和團排外失敗、引來八國聯軍後,清廷也推動清末新政,虽取得一些成效,但部分內容讓许多立憲派知識分子失望,轉而支持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在南京正式成立,同年宣統帝(溥儀)於2月12日宣布退位,清朝正式滅亡。清朝從後金時期算起,共經歷12位皇帝,13个年号(包含太祖的天命和太宗的天聰),國祚長296年,又有滿清十三皇朝之稱;自1644年入主中原,建立清朝以來則有10帝,歷時268年。 清朝政治制度基本上沿襲明朝,但是比明朝独裁,其最高決策單位隨皇帝的授權而變動,例如軍機處、總理衙門等,除提升行政效率外,也使皇帝能充分掌權,認為清朝在专制主义集权上达到了中国历史上的顶峰,政权上始终要袒护满人,政治上制度的意义很少,而法术的意义很多。認历代中國王朝包括明朝社會特别鼓励大眾公开发言,只有清朝才不允许民间有公开发言权,沒有“言论自由”、“结社自由”和“出版自由”。然而徐復觀批評錢穆對歷代專制下的暴行視而不見,以及把中國「歷史中成千上萬的殘酷地帝王專制的實例置之不顧」。學者孟昭信指出,康熙二十年內閣新成員當中有兩名滿人和四名漢人,清延亦重點選拔升遷較快的漢族士大夫,這些士大夫同時是內閣的候補成員。另外,學者孔定芳也指出,清政府也容許有「反清」思想的學者嚴繩孫任命擔任官職,在任職一段時間後,嚴繩孫放棄「反清」思想,後來從原本「不享無妄之福」到「九死從今總負恩」,甚至把康熙帝視為恩人。清朝中期文字獄興盛,若有疑似反清復明的運動與散播被認為不利皇帝的消息,往往會引來冤獄,牽連多人受害。軍事方面原先以旗人的八旗軍為精銳,龐大的綠營為輔,後來以綠營和地方團練如湘軍、淮軍為支柱。清朝領土极盛时可達1310万平方公里,清末時期也維持1130萬平方公里。政治穩定、廣泛種植新作物與賦稅制度的改變,使得中國人口最後突破以往的平均值,達到四億左右。國內與國外的貿易提升,帶動經濟農業與手工業的發展。.

新!!: 桂祥和清朝 · 查看更多 »

清朝外戚列表

没有描述。

新!!: 桂祥和清朝外戚列表 · 查看更多 »

溥仪

清宣統帝溥儀(a,),愛新覺羅氏,乳名午格,字耀之,號浩然,英語名「亨利」(Henry);汗號「哈瓦圖猷斯汗」(Хэвт ёс хаан),西藏方面尊為「文殊皇帝」,年號「宣統」,後世通稱「宣統皇帝」。 溥儀正式登基時年僅3歲,其實權由父親攝政王載灃掌握。辛亥革命以後,溥儀被袁世凱強逼退位,故亦有「清遜帝」或「清廢帝」之稱。 1917年,溥儀在張勳等人的支持和幫助下,曾短暫復辟但最終失敗。1934年,溥儀在日本支持和幫助下登基成為滿洲國皇帝,年號「康德」,故又得名「康德皇帝」。 溥儀是清朝第十一任君主、清兵入關以來的第十位皇帝,是清朝最後一任皇帝即清末帝和公認的「中國最後一位皇帝」即「末代皇帝」,亦是全世界唯一登基三次和退位三次的皇帝。.

新!!: 桂祥和溥仪 · 查看更多 »

溥伒

貝子溥伒(),号雪斋、雪道人、南石居士,筆名南石、邃園、樂山、琴徒、松風主人,堂號為怡清堂、松風草堂。貝勒載瀛第一子,母側室張氏,其父為張瑞,孚郡王系第四代。在琴棋書畫上皆有造詣。 他在光緒十九年七月(1893年)出生,光緒二十四年十二月(1897年)成為奕譓的嗣孫,並接替族叔已革貝勒載澍成為孚郡王系第四代,但因為孚郡王並非世襲罔替的爵位,因此他的封爵只是四等爵“固山貝子”。 年輕時便以畫出名,晚年為使其名號一致,遂稱溥雪齋。1966年8月30日,隨著文革爆發,與女兒一起離家出走,而後不知所蹤。.

新!!: 桂祥和溥伒 · 查看更多 »

满洲镶黄旗

#重定向 镶黄旗.

新!!: 桂祥和满洲镶黄旗 · 查看更多 »

惠徵

惠徵(),叶赫那拉氏德宗本纪一.见:赵尔巽等.清史稿,1928,满洲镶蓝旗人,清朝官员、外戚,慈禧太后之父。冯其利,那根正先世考查,北京档案史料2005年第二期.

新!!: 桂祥和惠徵 · 查看更多 »

慈禧太后

孝欽顯皇后(a;),那拉氏(清代《玉牒》、民国《清史稿·后妃传》均作叶赫那拉氏),是清朝末年的一位皇太后,为同治、光緒年間(1861年至1908年)清朝的實際統治者。她是咸丰帝妃,也是同治帝的生母。同治帝即位後,稱為「聖母皇太后」;光緒帝即位後,稱為「皇爸爸」,與東太后(慈安太后)一起兩宮聽政長達二十年,直到光緒初年慈安過世,慈禧才獨掌大權。 慈禧出身于北京满洲镶蓝旗世襲官宦之家。1852年封懿贵人,后依次晋封至懿贵妃。咸丰帝死后,其子同治帝继位,被尊为“聖母皇太后”,抬旗入满洲镶黄旗。同年与慈安太后(東太后)、恭親王奕訢等合谋发动辛酉政变,铲除掌權的顾命八大臣势力,是為兩宮聽政。外人以“慈禧太后”、“聖母皇太后”、“西太后”称呼她。 1874年同治帝死后,在慈禧的主持下,醇亲王奕譞之子载湉(慈禧之妹所生)继承皇位,是为光绪帝。慈禧与慈安继续垂帘听政。1881年,慈安太后病逝,自掌大權,宮中及朝廷開始以“老佛爺”尊稱之。1898年,慈禧默許光绪帝推动戊戌变法。同年,慈禧发动政变,軟禁了光绪帝,殺死了新派的維新六君子,随后临朝称制,重新執掌大權。1900年,庚子事变发生,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携光绪帝等逃往西安,翌年《辛丑条约》签订后得以返回北京。此后慈禧开始推行庚子新政,废除科举制度。 1908年11月15日,慈禧太后病逝。在她死前一天,光緒帝也驾崩了。慈禧安排由醇亲王载沣的儿子溥仪继承皇位。葬菩陀峪定東陵。慈禧的侄女叶赫那拉氏则以光绪帝皇后的身份成为皇太后,徽号隆裕太后,实行垂帘听政。 慈禧太后是自同治、光緒年间大清帝國的实际统治者,包括前面与慈安太后的兩宮聽政,其掌權時間长达四十七年,在清代僅次於康熙帝與乾隆帝。统治掌权时长不仅超越唐朝武则天、漢朝吕后且超越大多数帝王;统治期间发动政变兩次,立皇储两次,推動變革三次。死后谥号为「孝欽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誠壽恭欽獻崇熙配天興聖顯皇后」,長度為大清皇后之最,亦超過大清開國皇后及孝德、孝貞(東太后慈安)二位咸豐帝的正妻。在慈禧太后死後僅三年,清朝覆滅,中華民國成立。.

新!!: 桂祥和慈禧太后 · 查看更多 »

景瑞

景瑞可以是指:.

新!!: 桂祥和景瑞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葉赫那拉·桂祥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