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源義仲

指数 源義仲

源義仲(),日本平安時代末期著名的武將,又名木曾義仲,因在信濃國的木曾谷(今長野縣木曾郡木曾町)長大,故被稱作木曾義仲。出身名門河內源氏,源義賢的次子,幼名「駒王丸」。同時期著名的武將源賴朝及源義經為其堂兄弟。 1180年,以仁王在源賴政的勸說下,在京都起兵討伐平家,並向全日本的源氏討伐平家的令旨。但不久以仁王兵敗被殺。其子北陸宮逃往北陸道,木曾義仲擁立他為主,起兵反對平家。在1183年俱利伽羅峠之戰中,木曾義仲大敗平家,直逼京都,威震四方,迫使平家拋棄京都逃亡西國。 木曾義仲進入京都後,被後白河法皇封為從五位下、左馬頭、越後守,人稱「旭將軍(或朝日將軍)」,與源行家一起執掌朝政。他試圖恢復在1181年養和饑饉後荒廢的京都的繁榮,但失敗了。同時由於軍隊缺乏食糧,發生了搶劫民宅的暴動,使其民心大為下降。此外又因皇位繼承問題同法皇發生衝突,最終在法住寺合戰中囚禁後白河法皇和後鳥羽天皇,罷免反對自己的公卿並自封征東大將軍。 次年,盤踞鐮倉的源賴朝得知義仲囚禁法皇和天皇的消息後,派源範賴、源義經討伐義仲。義仲在宇治川戰敗,逃往向北逃亡。同年在近江國粟津(今滋賀縣大津市)同源範賴的部下交戰,陣亡。 木曾義仲在源平合戰中大敗當權的平氏一門,威震四方,人稱「旭將軍(或朝日將軍)」,一度有君臨天下之勢。但由於年輕氣盛,加以特殊的成長背景下所形成的驕傲粗暴性格,之後眾叛親離,迅速敗亡。木曾義仲短暫的30年生涯充滿了傳奇性,崛起與滅亡的過程猶如一場壯麗的悲劇,是日本傳統的悲劇英雄之一。.

99 关系: 埼玉縣吾妻鏡坂上田村麻呂壽永多野郡大津市天台座主守貞親王宇治川之戰安德天皇小縣郡巴御前上野國上洛不破關中原兼遠中纳言东宫三神器平家平安时代平維盛京都京都市以仁王以仁王舉兵延曆寺建久伊予伊賀國位階從五位征夷大將軍後白河天皇後鳥羽天皇信濃川信濃國俱利伽羅峠之戰北陸道園城寺圓惠法親王僧正嵐山町備後國備前國內大臣关东元服玉葉粟津之戰...美濃國群馬縣遊女西國諏訪大社高倉天皇高階榮子越中國越後國越前國近江國興福寺關白镰仓市长野县東山區 (日本)東山道東海道松殿基房樋口兼光武士武藏國比叡山水島之戰河內源氏治承法住寺法住寺合戰法觀寺源平合戰源义朝源範賴源義平源義經源行家源賴政源赖朝源氏滋贺县木曾町木曾郡惟明親王战国时代 (日本)明雲日本播磨國攝津國攝政愚管抄 扩展索引 (49 更多) »

埼玉縣

埼玉縣()是位於日本關東地方中部的一個縣,也是日本8個無海岸線的內陸縣份之一,縣治為埼玉市。人口約730萬,為全日本第4多的都道府縣。其為東京都會區的一部分,縣內大部分城市皆被視作東京市郊。.

新!!: 源義仲和埼玉縣 · 查看更多 »

吾妻鏡

《吾妻鏡(あずまかがみ)》又称《東鑑》,是日本的一本编年体史书。全书52卷(缺第45卷),用变体汉文和日记体裁写成。 該書是鎌倉幕府的官方史书,记载了从治承四年(1180年)4月以仁王和源賴政征讨平氏,至文永三年(1266年)宗尊親王歸京的87年历史。 「吾妻」是地名,是日本關東地方的總稱,日本神話中,日本武尊渡海時嘲笑海神,海神怒而興風作浪,日本武尊陷於危難,其妻弟橘媛投水向海神謝罪,風波止息,但弟橘媛因此喪命,後日本武尊懷念其妻,在碓日坂大喊「吾妻者也(又作吾嬬者耶,あづまはや)」,關東從此雅稱為「吾妻」(あずま)。「鏡」即以史為鑑之意。 本書成於镰仓时代末期的西元1300年左右,具体作者已不可考,但應是由幕府中樞的多人編纂,從當時當權的北条得宗家的角度來記述,是研究鎌倉時代的基本史料。需注意的是,編纂者的立場偏頗,對源氏三代的評價十分嚴厲,強調北条得宗家的活躍。因此,閱讀時可對照同時代的公家日記,如《愚管抄》、《玉葉》。 《吾妻鏡》的記載始於1180年,以仁王的令旨傳至伊豆的北条館,終於1266年,第六代將軍宗尊親王到京都辭去宮將軍的官職。主要內容包括治承‧壽永之亂與平氏政權的滅亡、鎌倉幕府的成立、承久之亂、執政之始、1246年的宮騷動與翌年的寶治合戰、得宗當權的確立。全書以編年體記述、如日記的文體,是變體漢文的一種,也稱為吾妻鏡體。 後人在評價其價值時,指出因為有為北条氏正當化的曲筆,且許多材料會基於編纂者的立場予以刪減,因此不可盡信。不過鎌倉時代恐怕沒有其他可以與之相比的史料,故還是可以從中抽取出有用的資訊。 清朝诗人和日本研究家黃遵憲《日本国志书成志感》诗: 指的即是此书。清嘉慶十九年(1814年)翁廣平參考日本國史數十種,補述成《吾妻鏡補》。.

新!!: 源義仲和吾妻鏡 · 查看更多 »

坂上田村麻呂

坂上田村麻呂(),是日本奈良時代的武官。名字亦有田村麿的寫法。官位至正三位、大納言兼右近衛大將兵部卿。勳二等。死後追贈從二位。因討平東北陸奧蝦夷的功勳,被封為第二任征夷大將軍(但被認為是首任實質上的征夷大將軍)。他是傳統日本文化中的武神(相對地文神、學問之神則是菅原道真)。有人说他祖先是阿知使主,也有人说是王仁。.

新!!: 源義仲和坂上田村麻呂 · 查看更多 »

壽永

壽永(1182年五月二十七日至1185年三月二十四日以後)是日本的年號之一。這個時代的天皇是安德天皇與後鳥羽天皇,也是後白河法皇的院政期。 這個年號使用的時代發生源平合戰。.

新!!: 源義仲和壽永 · 查看更多 »

多野郡

多野郡()是群馬縣的一郡。 現轄有以下2町1村。.

新!!: 源義仲和多野郡 · 查看更多 »

大津市

大津市()是日本滋賀縣的縣廳所在地 (首府),位於琵琶湖西南岸。.

新!!: 源義仲和大津市 · 查看更多 »

天台座主

天台座主(てんだいざす)是日本天台宗的總本山比叡山延曆寺的貫主(住持),總監天台宗的諸末寺的役職。也稱作「山之座主」。但是,不居住在比叡山,僅在重要的修法、儀式之時入山的座主相當多。.

新!!: 源義仲和天台座主 · 查看更多 »

守貞親王

守貞親王()是日本平安時代末期至鐮倉時代初期的一位皇族。他是高倉天皇的次子,為七條院(坊門殖子、坊門信隆的女兒)所生。也是後鳥羽天皇的同母兄。 守貞親王年幼時由平知盛夫妻撫養,其乳母是平知盛的夫人治部卿局。1183年平家撤離京都的時候,守貞親王被當作皇太子,同安德天皇一起被帶往西國。 1185年平家滅亡後,守貞親王被救出,送還京都。1192年(建久2年)元服。後來娶持明院基家的女兒陳子(即後來的北白河院)為妃,以持明院為御所,是為日本天皇派系持明院統的始祖。守貞親王由於感歎自己的懷才不遇,於1212年(建曆2年)出家,改名「行助」。此後人稱行助入道親王。 八年之後的1221年(承久3年),後鳥羽上皇發出討伐鐮倉幕府的院宣,但最後卻被幕府執權北條泰時擊敗,史稱承久之亂。鐮倉幕府廢黜了仲恭天皇,並將後鳥羽、土御門、順德三位上皇流放外地。北條泰時認為後鳥羽上皇參與了反對幕府的行動,其後代不配成為天皇,因此將行助入道親王唯一一位沒有出家的兒子茂仁王迎立為帝,是為後堀河天皇。行助入道親王則被尊為太上天皇、治天之君,開設院政,代理天皇行使政務,人稱持明院宮、持明院法皇或廣瀨院。翌年病逝,追贈後高倉院的院號。.

新!!: 源義仲和守貞親王 · 查看更多 »

宇治川之戰

宇治川之戰(宇治川の戦い)是日本平安時代末期壽永3年(1184年),源義仲和源賴朝派遣的源範賴、源義經之間的戰役。治承・壽永之亂的戰役之一。此戰最有名的是佐佐木高綱和梶原景季爭奪先鋒的「宇治川の先陣争い」。 義仲軍戰敗,義仲本人在逃往北陸的途中,在近江國粟津(滋賀縣大津市)戰死(粟津之戰)。.

新!!: 源義仲和宇治川之戰 · 查看更多 »

安德天皇

安德天皇(;,治承2年11月12日-壽永4年3月24日)乃日本第81代天皇(1180年5月18日-1185年4月25日,治承4年4月22日-壽永4年3月24日在位),名言仁()。 安德天皇是高倉天皇的長子,其生母是平清盛的女兒平德子(建禮門院)。治承2年(1178年)11月12日出生,他的出生標誌著平家的權力達到了巔峰。未滿一歲的他,在12月15日便被立為太子。治承4年(1180年)2月21日,高倉天皇禪位給了他,當時年僅2歲,政治實權則由外祖父平清盛掌握。當時東國的源氏紛紛起兵反對平家,因此即位的當年,平清盛將首都遷到平家的據點福原,試圖更加穩固地控制朝廷;但半年之後就將首都遷回了平安京。1181年平清盛病逝,極盛一時的平家迅速衰落。 壽永2年(1183年),源義仲在俱利伽羅峠之戰中大破平家,逼近京都。平家在平宗盛的率領下撤離京都,安德天皇、守貞親王連同象徵著天皇權威的三神器一起被劫往西國。平家一門到達九州島的大宰府,但被當地豪族逐出;隨後逃往讚岐國的屋島(今香川縣高松市屋島地區)並創立行宮。以屋島為據點,同源氏對抗。壽永4年(1185年),源賴朝派源義經攻打屋島。平家戰敗,挾安德天皇逃亡海上。此後在長門國赤間關的壇之浦爆發平家和源氏間最後的決戰。平家戰敗,外祖母二位尼將傳國神劍插在身上,將傳國神璽掛在天皇的脖子上,抱著安德天皇,告訴他「波濤之下也有帝都」(「波の下にも都がございます」),投海自殺身亡。 天皇的生母建禮門院在天皇投水之後也跳水自殺,但被源氏方面的武士救起,送往京都。 根據《平家物語》的說法,壇之浦之戰後,神璽和神鏡都被源氏武士獲得,送回京都。而神劍同安德天皇永遠沉入了海底。另有傳聞稱壇之浦之戰發生的翌日,安德天皇的遺體被漁夫打撈上岸。 壇之浦之戰一年後,鐮倉幕府的將軍源賴朝為了安撫安德天皇的怨靈,建立阿彌陀寺御影堂,阿彌陀寺附近的陵墓被稱為阿彌陀寺陵。安德天皇後來被奉為久留米水天宮(福岡縣久留米市)的祭神,成為水神、安產之神,與其生母建禮門院一起,被各地的水天宮祭祀。明治時代,阿彌陀寺改為赤間神宮(山口縣下關市)。.

新!!: 源義仲和安德天皇 · 查看更多 »

小縣郡

小縣郡()是長野縣的一郡。 現管轄有以下1町1村。.

新!!: 源義仲和小縣郡 · 查看更多 »

巴御前

巴御前(巴 御前),约活动于公元12世纪前后,日本武將木曾义仲之妾。常年在外随夫征战,木曾义仲失败后,她的事迹众说纷纭。后经过不断演化,成为日本文学作品中所塑造的英雄人物之一。.

新!!: 源義仲和巴御前 · 查看更多 »

上野國

上野國(),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東山道,又稱上州。上野國的領域大約為現在的群馬縣。.

新!!: 源義仲和上野國 · 查看更多 »

上洛

上洛在日语中是“进入京都”的较正式的说法。日本仿照中国古代的国都洛阳建立平安京的東側,後來「洛陽」逐漸成為整個京都的雅稱,文人們对它雅称为“京洛”(けいらく),于是后来称呼进入京城为“上洛”。日语中的上洛主要是谓前往京都,而京都的别称就是洛阳(rakuyo)。 最初,平安京西侧(右京)仿照唐长安城设计,东侧(左京)仿照唐洛阳城设计。右京有不少沼泽,环境过于潮湿,不适宜居住;于是京都的發展,主要在左京。左京效法洛陽城,于是人们使用“洛阳”来指代整个平安京。因此,進京都就被称作“上洛”,广义上与“上京”同义;相反的,下洛指离开京都。战国时代,“上洛”特指战国大名率領军队开进京都、宣示其霸主地位的军事行动。 由于京都被称为洛阳,在日本明治维新之前,战国大名带兵攻入京都的行动被称为“上洛”,上洛是诸如武田信玄等战国大名追求的目标,如同中国春秋时期的“问鼎中原”(称霸诸侯);同样,京都附近的近畿地区被称为“洛中”。京都府内至今仍随处可见诸如“洛东”、“洛西”、“洛南”、“洛北”、“洛中”、“洛阳”之类的地名。近年,日本还诞生了“洛阳学”,是专门用来研究古都洛阳的一门学科。 除了京都之外,奈良市在古代又被称为“平城京”,起初本打算仿照北魏的“平城京”;但北魏很快把首都迁到了洛阳,所以,奈良就仿照汉魏洛阳城建造了奈良的“平城京”。.

新!!: 源義仲和上洛 · 查看更多 »

不破關

不破關是日本古代東山道上的一個關口。以該關及東海道的鈴鹿關、北陸道的愛發關為界限,三關以西即為關西,以東為關東。其具體的位置是在今岐阜縣不破郡關原町。佔地12萬m²,東南北三方有土壘工事,據藤古川左岸要地,扼東山道、 中山道、北國街道、伊勢街道要津。是三關中最重要的關口。.

新!!: 源義仲和不破關 · 查看更多 »

中原兼遠

中原兼遠(),日本平安時代武士。他是右馬少允中原兼經之子,為源義仲的養父。 中原兼遠是信濃國木曾地方的豪族。久壽2年(1155年)發生大藏合戰,源義賢襲擊侄兒源義平之際,其孤兒駒王丸被畠山重能和齋藤實盛救出,由時任信濃權守中原兼遠隱藏並養育成人。駒王丸長大後,以木曾義仲之名參加源平合戰。中原兼遠的兒子樋口兼光和今井兼平,為源義仲麾下的重臣。此外,根據《源平盛衰記》的記載,源義仲之妾巴御前是中原兼遠的女兒。一說中原兼遠的一個女兒給源義仲生下清水冠者源義高。 Category:平安時代武士 category:中原氏 Category:信濃國出身人物.

新!!: 源義仲和中原兼遠 · 查看更多 »

中纳言

中納言(ちゅうなごん)為太政官中設置的令外官。在太政官中相當於四等官的次官。唐名為黄門侍郎,俗稱黃門。 天武天皇治世下有「納言」官職存在、飛鳥浄御原令之下亦設置有以「中納言」為名的職位,但跟後世的中納言可能有所不同。此中納言於大寶元年(701年)3月的大寶令施行時廢止。 慶雲2年(705年)4月、大納言定員由4人減為2人、為補不足於是設置新的中納言。基本職務與大納言同様為宣下和奏上、與各大臣議論政務。官位相當制於當初為正四位上,天平寶字5年(761年)2月改為從三位。定員為3人、其後設置權官(權中納言)、定員變為有名無實。 平安時代貴族人口增加、為應付求官位昇進的貴族,必須先當参議15年以上的中納言就任條件放寬,在任者亦增加。後白河院政期達10人、後白河之死後、九条兼實把其壓抑在8人。其後、後鳥羽院政期再回復為10人。 正治2年(1200年)由平基親著的『官職秘抄』記述中納言的昇進路徑有「五道」,包括「参議大辨。近衛中將。檢非違使別當。攝政·關白的兒子、二位三位中將。當参議十五年以上之輩。」。.

新!!: 源義仲和中纳言 · 查看更多 »

东宫

東宮,亦稱儲闈,是指漢字文化圈國家太子的住所和办公地点,因為在皇宫东边,所以稱為东宫。「東宮」也被用作代稱太子。另外「東」在陰陽五行中屬木,於五色為「青」,於四季為「春」,故東宮又有「青宮」、「春宮」等別稱。 東宮中的官員主要任務是:『輔佐或教育太子,以作為未來皇帝的準備,一般並無重大權力,但這批官員常在皇帝駕崩,太子繼位後,進入朝廷為重要官員。此外東宮亦有專門的僕役、侍從、女官等,負責照顧太子、太子妃以及太子的側室、子女的日常生活起居。』.

新!!: 源義仲和东宫 · 查看更多 »

三神器

三神器是指日本创世神话故事中,源自天照大神,並在其後代日本天皇手中代代流傳的三件神器。目前仍然有一些日本人認為三神器是代表天皇的正统象征,类似中国的传国玺與朝鲜半岛的。.

新!!: 源義仲和三神器 · 查看更多 »

平家

#重定向 伊勢平氏.

新!!: 源義仲和平家 · 查看更多 »

平安时代

平安时代是日本古代的最后一个历史时代,它从794年桓武天皇将首都从長岡京(784年至794年)移到平安京(现在的京都)开始,到1192年源赖朝建立镰仓幕府一揽大权为止。平安时代的称呼来自其首都的名字。它之前是奈良時代,之后是镰仓时代。 平安时代是日本天皇政府的顶点,也是日本古代文学發展的顶峰。在平安时代中武士阶层得到發展,到这个时代的后期,武士阶层从贵族手中夺取权力,建立幕府。 平安时代日本在804年、838年有兩次遣唐使交往(894年未成行)。天台和真言密宗佛教得到發展。 894年废止遣唐使之后,開始發展日本独自的国风文化。.

新!!: 源義仲和平安时代 · 查看更多 »

平維盛

平維盛(),平安時代末期的武將。他是平清盛的嫡孫,平重盛的嫡男。異母弟平資盛、平清經、平有盛、平師盛、平忠房、平宗實。官位從三位右近權中將,人稱小松中將。.

新!!: 源義仲和平維盛 · 查看更多 »

京都

京都()是日本一座擁有悠久歷史的城市,於794年起被定為日本的首都,當時名為「平安京」,此後多次成為日本首都,成為日本的政治及文化的中心。「首都」在日本當時稱為「京都」,後來成為了此城市的專有名詞。 在平安時代之前,飞鸟京和恭仁京等故都称为京都。而平安京的都城京都,则是在平安时代后期才定为都城,曾同时被称为“京”或“京都”。此后,曾依次被称为“京之都”(きょうのみやこ)、“京”(きょう)。京都最后成为平安京的固有名称被沿用下来。建都之时曾被称为“北京”、“北都”,奈良則当时被称为“南都”。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南都”也成为奈良的代名词。.

新!!: 源義仲和京都 · 查看更多 »

京都市

京都市()是一個位于日本西部近畿地方京都府南部的城市,為京都府府廳所在地,也是政令指定都市之一。京都市的面積為827.83平方公里,下轄11個區。2017年10月,京都市有人口1,472,027人,是日本人口第八多的都市。京都市還和京都府南部、滋贺县西部及大阪府的部份地區共同組成了“京都都市圈”,其人口數約有379萬。京都市也是「京阪神都會區」的一部份。 自794年桓武天皇遷都平安京到1868年明治天皇東京奠都為止,京都一直都是日本的首都。長年的歷史積澱使得京都市擁有相當豐富的歷史遺跡,也是日本傳統文化的重鎮之一。京都的一些傳統民俗,諸如葵祭、祇園祭等已舉辦超過千年,成為京都獨有的風景。京都市的部份歷史建築在1994年以「古都京都的文化財」的名義被列为世界文化遺產。這些因素使得京都吸引了眾多觀光客,2008年造訪京都的日本國內外遊客數便已突破5000萬人。京都也是日本重要的工業城市,其中又以傳統產業和電子產業最為重要。京都是日本最重要的文化教育城市之一,市內共有37所大學,每百萬人平均擁有大學數量和學生佔人口比例都在日本大都市中居首。.

新!!: 源義仲和京都市 · 查看更多 »

以仁王

以仁王()日本平安時代人物。後白河天皇第三皇子,為閑院流藤原季成的女兒藤原成子所生。他的府邸在三條地方的高倉,因此也被稱為高倉宮親王。 以仁王是後白河天皇的第三皇子,由於次兄守覺法親王出家為僧,因此《平家物語》將他記載為後白河的第二皇子。以仁王幼年曾跟隨天台座主最雲法親王出家學習佛法,但應保2年(1162年)最雲圓寂後就還俗了。 以仁王自幼才學出眾,擅於創作和歌和吹笛,且能寫一手好字。後白河上皇最初試圖將他立為六條天皇的太子,但由於建春門院的作梗而作罷。永萬2年(1165年),建春門院和後白河上皇所生的兒子憲仁親王成為了皇太子。同年,15歲的以仁王在近衛河原秘密舉行了冠禮,此後成為八條院暲子內親王的養子。仁安元年(1166年),以仁王的舅舅藤原公光被罷免了權中納言兼左衛門督的官職,以仁王繼位的夢想徹底破滅。此後以仁王被後白河天皇疏遠,被降為親王,過起了隱居生活。 治承三年(1179年),平清盛發動政變,幽禁了後白河法皇並廢止了院政。次年,以仁王在源賴政的勸說下決定起兵反抗平氏奪位,自稱「最勝親王」,並向關東的源氏各族發出討伐平家的令旨。不久事泄,太政大臣平清盛假借法皇的名義將以仁王開除了皇籍,賜名「源以光」,並派人前往以仁王的住所,要把他流放到土佐國去。以仁王得知此事,與源賴政、源仲綱、源兼綱等人出奔三井寺,並向延曆寺和興福寺求援。延曆寺拒絕,以仁王等人只好逃往奈良興福寺。平清盛派出平知盛、平重衡、平行盛、平忠度等人率兵追擊,雙方人馬於宇治川交戰後,源賴政、源仲綱、源兼綱等人戰死。以仁王繼續逃往光明山,於鳥居前遇到平家武士藤原景高、藤原忠綱的襲擊,中箭落馬身亡。 然而很少人曾經見過以仁王容貌,因此當時日本民間流傳著以仁王依然活著的流言。雖然以仁王舉兵失敗了,但其令旨卻成為了源賴朝、源義仲等各地源氏起兵討伐平家的理由,最終平家政權被推翻。京都的朝廷曾一度將東國所流傳的以仁王令旨當作偽物,直到建久7年(1196年),以仁王一直被稱作「刑人」,當作謀反的人物。(《玉葉》建久7年正月15日条)。 長子北陸宮,在以仁王舉兵失敗後逃亡北陸道,後來被舉兵討伐平家的源義仲奉為主公。源義仲率源氏武士進入京都後,曾一度試圖將北陸宮扶上皇位,但被後白河法皇拒絕了。次子若宮則被平家逮捕,被迫出家,法號道尊。 今京都府木津川市有高倉神社。.

新!!: 源義仲和以仁王 · 查看更多 »

以仁王舉兵

以仁王舉兵(以仁王の挙兵),是日本平安時代末期治承4年(1180年)以仁王(高倉宮・三條宮)和源賴政計畫打倒平氏,傳令旨敦促諸國的源氏、大寺社舉兵的事件。因準備不足,事跡敗露,以仁王和源賴政在宇治平等院之戰敗死,舉兵計畫在初期即受到鎮壓。但是以此事件為契機,諸國的反平氏勢力舉兵,演變成全國性的動亂(治承・壽永之亂)。也稱作以仁王之亂(以仁王の乱)、源賴政舉兵(源頼政の挙兵)。 Category:源平合戰 Category:平安時代戰役 Category:山城國 Category:宇治市 Category:攝津源氏 Category:平家.

新!!: 源義仲和以仁王舉兵 · 查看更多 »

延曆寺

延曆寺是位于滋賀縣大津市坂本本町的一個寺院。位于比叡山內。不少名僧出身該寺,有「日本佛教之母山」的美稱,由於在戰國時代曾因庇護淺井長政跟朝倉義景的軍隊而遭織田信長焚燬,所以也常在宗教、歷史文學作品中出現。該寺登錄在世界文化遺產名單之中。 2010年5月21日,延暦寺初代座主義真的彩色肖像畫在京都仁和寺被確認尋獲,由於比叡山在遭大名織田信長焚毀,損失許多史料與文物,這回發現義真肖像畫很具歷史意義。.

新!!: 源義仲和延曆寺 · 查看更多 »

建久

建久(1190年四月十一日至1199年四月二十七日)是日本的年號之一。這個時代的天皇是後鳥羽天皇與土御門天皇。.

新!!: 源義仲和建久 · 查看更多 »

伊予

#重定向 伊予國.

新!!: 源義仲和伊予 · 查看更多 »

伊賀國

伊賀國(),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東海道,又稱伊州。伊賀國的領域大約為現在三重縣西部的上野盆地一帶。因上野盆地位居古琵琶湖底,所以土壤以黏土為主稻作困難。故中世紀日本戰亂後居民從事有傭兵性質的忍者,與甲賀同為日本忍術的發源地。.

新!!: 源義仲和伊賀國 · 查看更多 »

位階

#重定向 品秩.

新!!: 源義仲和位階 · 查看更多 »

從五位

從五位為日本官階與神階的一種,位於正五位之下正六位之上,追贈時則稱為贈正五位。以近代以前的日本位階制度來說,從五位下以上者為貴族。 而由於華族嫡男一般授以從五位之故,從五位也能被拿來當作華族嫡男的別稱。.

新!!: 源義仲和從五位 · 查看更多 »

征夷大將軍

--夷大將軍在日本历史上,原為大和朝廷為對抗蝦夷族所設立的臨時的高級軍官職位,本應於停戰時即功成身退。「夷」其实是指曾在本州和北海道居住的蝦夷族(阿伊努族),而「将军」一词指军阶中的高級領導職。征夷大將軍的衙門称为幕府,故中文俗稱征夷大將軍為「幕府將軍」,也常簡稱其為「將軍」。 12世紀末,幕府將軍轉為所有武士與軍人的首領、總代表。1192年,源賴朝於消滅把持朝政的武家政權伊勢平氏及東北豪族奧州藤原氏之後出任征夷大將軍,創立镰仓幕府,一時間能夠統領各地諸侯與軍人,故一直保留著將軍之頭銜,以後的幕府將軍皆襲用「征夷大將軍」之官位。由1192年开始,大部分幕府将军或武家取代日本皇室與天皇,掌握日本實際政權,直到1868年明治维新為止,相关政治地位日后由太政大臣及日本內閣總理大臣取而代之。 由於將軍為首的幕府掌握實際政權,明朝朝廷也封一部分室町幕府将军为“日本国王”(例如足利义满)。而鎌倉幕府和江戶幕府将軍時不受封日本國王,江戶幕府将軍大多自號為“日本國大君”。在歐美,由於將軍的長期世襲統治,到後來歐洲人執訪日本,一直誤以為「將軍」就是日本的天皇。直到江戶幕府末年,美國派到日本的特使也還沒有弄清楚。.

新!!: 源義仲和征夷大將軍 · 查看更多 »

後白河天皇

後白河天皇(;,大治二年九月十一日-建久三年三月十三日),日本第77代天皇(1155年8月23日-1158年9月5日,永壽二年七月二十四日-保元三年八月十一日在位)。名雅仁()。鳥羽天皇第四皇子。母為藤原公實之女藤原璋子。.

新!!: 源義仲和後白河天皇 · 查看更多 »

後鳥羽天皇

後鳥羽天皇(;),第82代日本天皇,1183年至1198年在位。諱尊成()。他是高倉天皇的第四皇子,為七條院殖子(從三位坊門信隆的女兒)所生,也是守貞親王的同母弟和安德天皇的異母弟。.

新!!: 源義仲和後鳥羽天皇 · 查看更多 »

信濃川

信濃川()是日本第一長的河川,流域面積是日本第三大,為11,900平方公里。整體來說稱之為「信濃川水系」,但在長野縣境內叫作「千曲川」(),而經流過長野縣下水郡進入新潟縣之後才稱為「信濃川」;稱為千曲川的部份長度為214公里,而信濃川部份是153公里,全長合計為367公里。 自古時候的《萬葉集》開始,就有許多詩歌是在描述千曲川,在近代也有不少歌曲是描述這條河流,另外也是誘發日本人思鄉情愁的一條知名河川。日本戰國時代在這河川的上游,犀川與千曲川會流的川中島曾經爆發知名的川中島之戰,因而許多歷史上有名的地方都是在這條河流的流域。 流域幾乎涵蓋整個信越地方(長野縣與新潟縣),另外還有源頭起於群馬縣野反湖的小支流中津川,所以整個信濃川水系流域是涵蓋長野縣、新潟縣與群馬縣三縣。.

新!!: 源義仲和信濃川 · 查看更多 »

信濃國

信濃國(),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東山道,又稱信州。信濃國的領域大約為現在的長野縣。.

新!!: 源義仲和信濃國 · 查看更多 »

俱利伽羅峠之戰

俱利伽羅峠之戰(峠是山路的鞍部、隘口),又稱礪波山之戰(となみやまのたたかい),乃日本平安時代末期壽永二年五月十一日(1183年陽曆6月2日)木曾義仲軍與平維盛率領的平氏軍之間的戰鬥。此役為源平合戰中最大的會戰,最終以平氏大敗收場。.

新!!: 源義仲和俱利伽羅峠之戰 · 查看更多 »

北陸道

北陸道()可以指:.

新!!: 源義仲和北陸道 · 查看更多 »

園城寺

園城寺(おんじょうじ)是位在日本滋賀縣大津市的寺院,天台寺門宗總本山。山號「長等山」(ながらさん)。本尊彌勒菩薩、開基(創立者)為大友与多王。「近江八景」之一「三井晩鐘」之寺,一般以「三井寺(みいでら)」之名廣為人知。 File:Mii-dera Otsu Shiga pref09n4592.jpg|大門(重文) File:Mii-dera Otsu Shiga pref05n4500.jpg|釋迦堂(重文) File:Mii-dera Otsu Shiga pref02n4592.jpg|鐘樓(重文) File:Mii-dera Otsu Shiga pref18n4200.jpg|三重塔(重文) File:Miidera-no-bansho-M2075.jpg|三井寺之晩鐘.

新!!: 源義仲和園城寺 · 查看更多 »

圓惠法親王

圓惠法親王()日本平安時代末期皇族、天臺宗僧侶。他是後白河天皇第四子,母親為兵衛尉平信重的女兒坊門局。通稱八條宮。 以無品親王任四天王寺別当,為第一位皇族出身的園城寺長吏,為父親後白河法皇在佛教界中提供支持。1180年(治承四年)以仁王舉兵的時候,以仁王出奔園城寺,平家懷疑圓惠法親王與以仁王是一黨,將其逮捕,並終止了四天王寺檢校的職務。 此後隨伺候法皇身邊。1184年,源義仲攻擊法住寺殿時率兵抵抗,戰敗逃跑,在華山寺附近被射殺。 身為皇族的圓惠法親王以及天臺座主明雲的被殺,令九條兼實感嘆道:「如此高貴的僧人遭到如此的劫難,真是聞所未聞。」(《玉葉》).

新!!: 源義仲和圓惠法親王 · 查看更多 »

僧正

僧正,又稱僧主,是中國、日本、朝鮮佛教為了管理僧、尼,任命僧侶的官職(僧綱)之一。.

新!!: 源義仲和僧正 · 查看更多 »

嵐山町

嵐山町()是埼玉縣中部的一個人口約2万人的町。.

新!!: 源義仲和嵐山町 · 查看更多 »

備後國

備後國(),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山陽道,又稱備州。備後國的領域大約為現在廣島縣的東半部。.

新!!: 源義仲和備後國 · 查看更多 »

備前國

備前國(),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山陽道,又稱備州。備前國的領域大約為現在岡山縣東南部及兵庫縣赤穗市的一部份(福浦)。.

新!!: 源義仲和備前國 · 查看更多 »

內大臣

內大臣可以指:.

新!!: 源義仲和內大臣 · 查看更多 »

关东

关东是一常見於漢字文化圈國家的地名,古代指稱重要關隘以東的地方。被稱為「關東」的所在,以及衍生出的事物如下:;中國.

新!!: 源義仲和关东 · 查看更多 »

元服

#重定向 冠禮.

新!!: 源義仲和元服 · 查看更多 »

玉葉

玉葉(ぎょくよう),別名玉海、月輪兼實公記,為日本平安時代末期關白兼太政大臣九條兼實的日記。.

新!!: 源義仲和玉葉 · 查看更多 »

粟津之戰

粟津之戰(粟津の戦い)是日本平安時代末期源平合戰中的一場戰役,發生於壽永三年正月二十(1184年3月4日)。 法住寺合戰之後,源賴朝接受後白河法皇的命令,派弟弟源範賴、源義經以及麾下東國諸將討伐源義仲。經過宇治川之戰等敗績後,義仲綁架後白河法皇逃離京都。在六條河原之戰再敗之後,今井兼平等試圖率軍退回根據地北陸。 然而到達近江國粟津時,同長年與義仲爭奪信濃國支配權的一條忠賴率領甲斐源氏軍隊相遇。義仲軍大敗潰滅,源義仲在今井兼平等人的追隨下辛苦逃脫。義仲欲尋找自殺場所,來到粟津的松原。然而馬腳踏入了深田之中動彈不得,義仲被箭射中面部而陣亡。見此情景,今井兼平自殺。木曾源氏勢力滅亡。 Category:源平合戰 Category:近江國 Category:大津市.

新!!: 源義仲和粟津之戰 · 查看更多 »

美濃國

美濃國(),又稱濃州,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東山道,領域約為現今岐阜縣的南部。.

新!!: 源義仲和美濃國 · 查看更多 »

群馬縣

群馬縣()是位於關東地方中部的一個內陸縣。人口超過190萬。群馬縣的行政中心是前橋市。境内的高崎市是上越新幹線、長野新幹線、高崎線、信越本線、八高線、兩毛線的交匯點,地理位置相當重要。群馬縣也是近代出日本首相比較多的一個縣。福田赳夫、福田康夫父子,以及中曾根康弘、小淵惠三都是群馬縣出身。.

新!!: 源義仲和群馬縣 · 查看更多 »

遊女

#重定向 娼妓.

新!!: 源義仲和遊女 · 查看更多 »

西國

西國(West Country)是指英格蘭西南部的一個地區。除了指布里斯托爾灣和英吉利海峽之間之外,西國的界線並沒有明確定義。西國通常包括康沃爾郡、德文郡、多塞特郡、薩默塞特郡,並且有時也包括格洛斯特郡和威尔特郡的部分地區。有時西國和西南英格蘭等義。西國地區有著自己獨特的方言。.

新!!: 源義仲和西國 · 查看更多 »

諏訪大社

諏訪大社(すわたいしゃ)是位於日本長野縣諏訪湖周邊4所境內地所組成的神社,為名神大社、信濃國一宮、舊社格為官幣大社(現神社本廳的別表神社),亦是日本全國諏訪神社之總本社。.

新!!: 源義仲和諏訪大社 · 查看更多 »

高倉天皇

倉天皇(;,應保元年九月三日-治承五年一月十四日),日本第80代天皇(1168年3月30日-1180年3月18日,仁安三年二月十九日-治承四年二月二十一日在位)。諱憲仁()。.

新!!: 源義仲和高倉天皇 · 查看更多 »

高階榮子

高階榮子(),镰仓前期女政治家。法印澄云之女,号丹後局。後白河法皇近臣平业房的妻子,丈夫因罪流放与後白河法皇生下覲子內親王。 Category:平安時代女性 Category:鎌倉時代女性 Category:高階氏 Category:日本古代女性政治人物.

新!!: 源義仲和高階榮子 · 查看更多 »

越中國

越中國(),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北陸道,又稱越州。越中國的領域大約為現在的富山縣。.

新!!: 源義仲和越中國 · 查看更多 »

越後國

越後國(),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北陸道,亦稱越州,越後國的領域相當於現在的新潟縣。.

新!!: 源義仲和越後國 · 查看更多 »

越前國

越前國()為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北陸道,又稱越州。越前國的領域大約為現今福井縣的嶺北地方及敦賀市,初設之時的國領更大,還包含現在的石川縣全境。.

新!!: 源義仲和越前國 · 查看更多 »

近江國

近江國(),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東山道,又稱江州。近江國的領域大約為現在的滋賀縣,境內有日本第一大湖琵琶湖。.

新!!: 源義仲和近江國 · 查看更多 »

興福寺

兴福寺可以指:.

新!!: 源義仲和興福寺 · 查看更多 »

關白

白為日本的古代職官。關白本為「陳述、稟告」之意,關白一詞由中國傳入日本,典故出自《漢書·霍光金日磾傳》「諸事皆先『關白』光,然後奏天子」,也就是說任何大事皆先陳述或稟報給霍光知道,然後上奏於皇帝。因霍光受封博陆侯,故又名博陸。中國亦有許多官位,原本只是個動作,即動詞變成名詞的事例,如總督、巡撫、提督、巡按。 關白作為實際職務的名稱始於日本的獨創,為攝政一职在天皇成年後的称呼。在古代日本,攝政並不常見,後至平安時代,藤原氏始開關白一例。而攝政與關白,合稱攝關。當時藤原氏掌控朝廷並且架空天皇,所以攝關一變為常設職位,幾乎每一代天皇皆有攝關執政。藤原氏的嫡派後裔繼承攝關之職,即稱為攝關家。 後來太上天皇的院政與武士興起,攝關家的權力衰落。藤原氏再分為五支,他們是近衛、九條、二條、一條和鷹司。自此五家輪替此職,稱五攝家。到室町時代後,攝關與朝廷一樣變成有名無實。關白退位後稱太閤,若太閤出家为僧,则称为“禪閤”,自豐臣秀吉後,有鷹司政通適合此稱。關白除豐臣秀吉(1585年-1591年)(因他買通近衛前久收他為猶子)及豐臣秀次(1591年-1595年)兩任外,概由藤原氏或五攝家所任。日本最後一任關白是二條齊敬,任職於孝明天皇文久三年(1863年)至慶應二年(1866年)。.

新!!: 源義仲和關白 · 查看更多 »

镰仓市

鎌倉市()位於日本神奈川县三浦半島西面,是人口約為18萬人的小型城市。.

新!!: 源義仲和镰仓市 · 查看更多 »

长野县

长野县()為日本的一個縣份,位於本州中部的中央高地上,是日本八個內陸縣份之一。縣廳設於長野市。長野縣是日本面積第四大的一級行政區,僅次於北海道、岩手縣及福島縣,也是日本面積最大的內陸縣。由於長野縣的轄區範圍大致相當於令制國中的信濃國,因此也常被稱為信州或是信越(信濃与越後)。長野縣轄區範圍呈現東西窄南北長的外形,地形以高原與盆地為主。全縣分為19市23町35村。長野縣內有許多海拔高於兩千公尺的高山,因此也有「日本的屋脊」之稱。也因高山與盆地的地形影響,長野縣的氣候屬於內陸型氣候,溫差較大且降水較少。長野縣還是日本著名的長壽縣,男性平均壽命高居日本首位,女性平均壽命也是日本第五。.

新!!: 源義仲和长野县 · 查看更多 »

東山區 (日本)

東山区()是京都市的11区之一,位於京都市市區東南側鴨川以東。區內有祇園、等觀光區域。由於歷史古跡多,故政府對該地區的再開發規定較嚴,是京都市內人口最少的區。.

新!!: 源義仲和東山區 (日本) · 查看更多 »

東山道

東山道()是日本五畿七道之一,本州内陸一側的東西方向横贯的地方、同时也是幹線道路的名称。.

新!!: 源義仲和東山道 · 查看更多 »

東海道

東海道()可以指:.

新!!: 源義仲和東海道 · 查看更多 »

松殿基房

#重定向 藤原基房.

新!!: 源義仲和松殿基房 · 查看更多 »

樋口兼光

樋口兼光()是日本平安時代末期的武將。中原兼遠的次子。今井兼平和巴御前之兄。通稱樋口次郎。正式姓名為中原兼光(なかはら の かねみつ)。是木曾義仲乳母之子,為義仲四天王之一。 義仲舉兵時,樋口兼光即左右相隨。在俱利伽羅峠之戰等戰役立下斷絕平氏大軍後路的戰功。義仲軍入京後在法住寺合戰拘捕後白河法皇。 元曆元年義仲戰敗自殺後,源頼朝下令將他斬首。當時源範賴和源義經都曾為他求情,但未果。 此外,日本戰國時代上杉景勝著名的軍師直江兼續(本名樋口兼續)即為他的子孫。 Category:平安時代武士 Category:中原氏 Category:樋口氏 Category:被處決的日本人 Category:信濃國出身人物.

新!!: 源義仲和樋口兼光 · 查看更多 »

武士

武士在不同歷史或語言背景中可以指:.

新!!: 源義仲和武士 · 查看更多 »

武藏國

武藏國(),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東海道,又稱武州。武藏國的領域大約包含現在東京都(不含東京都的外島)及埼玉縣、神奈川縣的東北部。.

新!!: 源義仲和武藏國 · 查看更多 »

比叡山

比叡山,別称叡山、北嶺、天台山等,是位於日本京都府京都市東北隅的山--,由大比叡岳(標高848公尺)和四明岳(標高839公尺)所組成,最高點位於鄰縣滋賀縣大津市境內。.

新!!: 源義仲和比叡山 · 查看更多 »

水島之戰

水島之戰(水島の戦い)是日本平安時代末期源平合戰中的一場戰役,發生於壽永二年閏十月初一(1183年11月24日)。 當時,平家以讚岐的屋島為中心。壽永二年(1183年)九月二十,源義仲軍從京都出發,向屋島進軍。閏十月初一,自四國渡海至水島附近,與平家交戰。平氏軍將戰船綁在一起,鋪上木板構築成陣地。源平兩軍之船接近,互拔出刀來展開白刃戰。在戰鬥開始時,平家的弓箭手向源氏軍放出箭雨,戰鬥開始。平家船上的武士乘坐已經裝備的馬,游泳在海岸登陸,對源氏發起夾擊。源氏方面足利義清、海野幸廣兩位大將以及足利義長(義清之弟)、高梨高信、仁科盛家(仁科氏)等諸將陣亡,其餘部眾敗逃京都。此次勝利使平家勢力得以恢復,回到攝津的福原,企圖再度入京。隨後發生一之谷之戰。 Category:源平合戰 Category:備中國 Category:倉敷市 Category:足利氏 Category:海野氏.

新!!: 源義仲和水島之戰 · 查看更多 »

河內源氏

河内源氏是平安时代清和源氏的一支,当时以河內國(今大阪府一部分)作为根据地。被武士称作“源氏”的一般指的就是河内源氏。此外,与伊勢平氏被称作“平家”相对应,古时河内源氏也会被称作“源家”。.

新!!: 源義仲和河內源氏 · 查看更多 »

治承

治承(1177年八月四日至1184年四月十六日)是日本的年號。這個時代的天皇是高倉天皇與安德天皇。 治承年號使用的時代發生源平合戰。.

新!!: 源義仲和治承 · 查看更多 »

法住寺

法住寺(ほうじゅうじ)是位在日本京都府京都市東山區的天台宗寺院。本尊不動明王、開基(創立者)為藤原為光。院政期以此寺為中心,建造後白河上皇的宮廷「法住寺殿」。壽永2年(1183年),法住寺殿受到木曾義仲的攻擊而焚毀(法住寺合戰)。後白河上皇駕崩後,法住寺在原址重建,上皇被葬在寺內的法華堂,法住寺也成為守護御陵的寺院。明治維新以後,法住寺陵和寺院分離,改由宮內廳管轄。.

新!!: 源義仲和法住寺 · 查看更多 »

法住寺合戰

法住寺合戰(法住寺合戦),是壽永2年11月19日(1184年1月3日),木曾義仲襲撃院御所・法住寺殿,幽閉後白河法皇和後鳥羽天皇,掌握政權的軍事政變。平安時代末期治承・壽永之亂的戰役之一。.

新!!: 源義仲和法住寺合戰 · 查看更多 »

法觀寺

法觀寺(ほうかんじ)是位在日本京都府京都市東山區的臨濟宗建仁寺派寺院。山號「靈應山」(れいのうざん)。本尊藥師如來、傳說開基(創立者)為聖德太子。五重塔通稱「八坂之塔」,是東山一帶的象徵。.

新!!: 源義仲和法觀寺 · 查看更多 »

源平合戰

源平合戰,史稱「治承·壽永之亂」,是指从日本平安時代末期治承4年(1180年),至元历2年(1185年)的6年间的大规模内乱,也被看作是衔接日本古代与日本中世时期的历史事件。在后白河法皇皇子以仁王举兵反对以平清盛为中心的平氏政权,但迅速败亡之后,各地逐渐响应,并最终随着平氏政权的逐渐崩溃,以源赖朝为中心的坂东平氏所构成的关东武士政权(镰仓幕府)登上历史舞台。 源平合战对日本历史有着重大的影响,它反映了律令制末期武士集团权势的崛起及公卿集团的逐渐衰败。1179年,后白河法皇被平清盛软禁,平安时期的院政制度开始崩溃,而在源平合战结束后,平氏政权瓦解,源赖朝1180年进驻镰仓逐渐完善幕府体制,并于1192年就任征夷大将军,武家政权开始正式主导王权,所谓“二元政治结构”形成。 一般来说,坛之浦水战标志着源平合战的结束,但也有人将此后镰仓的奥州征伐视作源平合战的一部分。.

新!!: 源義仲和源平合戰 · 查看更多 »

源义朝

源义朝(),日本平安時代末期武士,河內源氏栋梁。源为义的长男,母亲是藤原忠清的女儿。源赖朝、源义经的父亲。 曾祖父源义家死后,河内源氏由于内乱,在京都的地位衰落。从京都下放到东国的源义朝,组织当地豪族发展自己的力量,在东国建立起庞大的势力,再次回到京都,被授予下野守的职位。率领东国武士团在保元之乱中获得了战功,兼任左马头。 在平治之乱中和藤原信赖一同败北,在从京都逃亡到尾张的途中被杀。其在东国所建立的势力,成为日后其子源赖朝、源义经起兵的基础。.

新!!: 源義仲和源义朝 · 查看更多 »

源範賴

源範賴()是日本平安時代末期至鐮倉時代初期的武將。出生河內源氏,是源義朝的第六子,也是源賴朝的異母弟、源義經的異母兄。 源範賴的母親是池田宿(今磐田市)的一個遊女。由於出生在遠江國的蒲御廚(今靜岡縣濱松市),因此被稱作蒲冠者或蒲殿。1160年,父親源義朝在平治之亂中戰敗被殺,源範賴被藤原範季收養,取其名字中的「範」字為名,送往其出生地秘密撫養。 1180年,兄源賴朝起兵討伐平家,遠江國的甲斐源氏起兵響應,源範賴也參與其中。次年投奔源賴朝麾下。1183年,支持木曾義仲的志田義廣,自常陸國攻打鐮倉。源範賴發兵支援賴朝,擊退了志田軍。1184年(壽永3年)被賴朝任命為征討義仲的大將軍,率軍上洛,同先到達的源義經合兵,在宇治川之戰中大敗義仲,入據京都。同年在一之谷之戰中負責攻擊一之谷的東面平家軍,同西路的源義經部兩面夾擊,大敗平家。此後被授予三河守的官位,向九州進軍。次年範賴在備中國的藤戶擊敗了平行盛,又在九州豪族緒方維榮的支持下,於葦屋浦擊敗了原田種直部。屋島之戰發生之時,範賴正在長門國的彥島同平家水軍的主力平知盛部對壘,因此沒有參加這場戰役。壇之浦之戰中,源範賴率源氏的陸軍參戰。戰後奉命搜尋神劍,並對平家的舊有領地作出相應處分。 源義經與源賴朝失和後,義經逃往陸奧國,投奔奧州豪族藤原泰衡。由於養父藤原範季曾藏匿過義經,範賴遭到了源賴朝的懷疑。得知被猜忌後,源範賴自請罷免官職。1189年,源賴朝親自征討奧州藤原氏,範賴也隨軍參戰。1193年發生曾我兄弟復仇事件,範賴受到牽連,被幽禁在伊豆國的修禪寺直至死去。.

新!!: 源義仲和源範賴 · 查看更多 »

源義平

源義平(、永治元年 - 永曆元年1月25日),日本平安時代晚年的武士。綽號惡源太、鎌倉源太。官位是左衛門少尉。源義朝長男,母親是三浦義明女兒,不過生母是京都的遊女,源賴朝及源義經的同父異母長兄。.

新!!: 源義仲和源義平 · 查看更多 »

源義經

源義經(--元年-文治五年閏四月卅日,即),為日本平安時代末期,出身於河內源氏的武士,知名的將領,曾任左衛門少尉兼檢非違使(俗稱為判官)。 父源義朝家系乃清和源氏其中一支,河内源氏的棟樑源賴信的後代,世世代代在東國武家人材輩出。義經為源義朝的第九子,幼名牛若丸(うしわかまる)。在平--治之亂中為平清盛所敗後,源義經在7歲時被送到京都鞍馬寺學習。之後他投奔奥州,受到奥州藤原氏當主藤原秀衡的庇護。及長,源義經與兄長源賴朝一齊舉兵討伐平家,在著名的戰役源平合戰中戰功彪炳,威名顯赫。但也因功高震主為源賴朝所猜忌,最終兄弟反目成仇。源賴朝在全國追捕義經。義經在走投無路之下再度投靠藤原秀衡,秀衡死後,其子藤原泰衡繼為家督,泰衡因畏懼源賴朝,領兵突襲源義經,源義經自知必死,把自己鎖在佛堂,誦經祈求往生淨土,在左右手弁慶等所有家臣戰死後,義經為避免妻女受辱,拔刀刺殺了愛妻鄉御前與4歳的愛女龜鶴御前,切腹自盡。 源義經為日本人所愛戴的傳統英雄之一,而且由於其生涯富有傳奇與悲劇的色彩,在許多故事、戲劇中都有關於他的描述,在許多神社中也奉祀著源義經,並與戰國末年的真田信繁、建武中興時代的楠木正成並列日本史中三大「末代」悲劇英雄。.

新!!: 源義仲和源義經 · 查看更多 »

源行家

源行家()是日本平安時代末期的一名武將。出生河內源氏,是源為義的第十子,也是源義朝和源義賢的弟弟。因此按照輩分來說是源賴朝和木曾義仲的叔父。人稱新宮十郎或十郎藏人。 源行家原名義盛,其同胞妹妹鳥居禪尼是在熊野三山擔任要職的行範的妻子。由於住在熊野新宮,被人稱為新宮十郎。在1159年的平治之亂中,源義盛參加了兄長義朝的叛亂軍。戰敗後成功逃回熊野並隱居20餘年。1180年(治承4年),後白河法皇的第三皇子以仁王向各地的源氏發出舉兵討伐平家的令旨。攝津源氏的源賴政召義盛出山,補八條院的藏人一職,並改名「行家」。從此以後被人稱為十郎藏人。 源行家勸說侄兒源賴朝起兵反對平家,但後來卻同賴朝的部下不和。1181年(養和元年),行家同平家方面的平重衡在墨俁川交戰,行家大敗,逃往三河國的矢作川,隨後投奔賴朝。行家向賴朝請求領地,但被賴朝拒絕;因此投奔木曾義仲麾下。 1183年,源行家同木曾義仲麾下的楯親忠帶兵防禦位於能登國志雄山的平家軍。隨後木曾在俱利伽羅峠之戰中大敗平家,取道宇治川,與木曾義仲進入京都謁見後白河法皇。行家與義仲爭奪拜謁的順序,被封為從五位下備後守;但行家不願要備後國,改封備前守。法皇沒收了平家的土地,賞賜給行家和義仲。 木曾義仲的部下在京都胡作非為,引起了法皇和公卿的不滿。源行家意識到了這一點。當時平家的勢力在屋島站穩了腳跟,為了避免惹禍上身,行家自請率兵征討西國的平家。在播磨國的室山被平知盛、平重衡擊敗,逃往和泉國。 次年源賴朝派遣源範賴、源義經攻滅木曾義仲的勢力,召行家回京。此後源行家同源義經關係親密,但是同賴朝有矛盾。行家以和泉國和河內國(河內源氏的發源地)為中心,建立了自己的半獨立式根據地。 1185年,平家在壇之浦之戰中滅亡後,源行家同源義經結盟,後白河法皇也下達了討伐源賴朝的院宣。然而支持行家的武士很少,不久以後源賴朝率軍上洛,反將源行家和源義經封為朝敵。行家和義經試圖逃往西國以尋求平家餘黨的支持,但在大物浦遭到了暴風雨的襲擊而失敗。源賴朝的追兵隨後趕到,行家藏匿在和泉國近木鄉的在廳日向權守清實(後畠中城)的屋敷中。翌年被當地人告發,為北條時定的部下逮捕,同次子家光、三子行賴一起被斬首。.

新!!: 源義仲和源行家 · 查看更多 »

源賴政

源賴政()日本平安時代末期武士、歌人。攝津守源賴光的玄孫、源賴光子源賴國,亦為攝津守,生子源賴綱。源賴綱善和歌,生子源仲政,是攝津源氏源仲政長子。源仲政善射,兼能和歌,為兵庫頭,聽昇殿,特詔守護大內,其後生源賴政。 保元之亂時,源賴政支持後白河天皇以抗崇德上皇,召武將十人,源賴政率部下兵勤王。二條天皇即位當日,有狂人入禁內,源賴政捕獲狂徒,以此功聽院昇殿。 平治元年,藤原信賴作亂。源義朝勸說藤原信賴招攬源賴政。源賴政初時答允,然而顧慮源義朝曾殺他的父弟,大乖人望,大事必定不成,心懷危疑。及後聽聞潛幸平清盛六波羅府第,決意屬禁旅。源義朝攻打六波羅,源賴政佈陣六條河原不向前進。源義平察覺賴政在觀望,以精兵衝向賴政的軍隊。賴政乃收兵前赴六波羅,出兵抵禦源義朝。源義朝大呼:「卿已稱源兵庫頭,今反屬伊勢平氏,玷辱我宗何也?」源賴政回答:「我世以弓箭奉仕皇家,未嘗失士節。卿與叛臣,不知自悛,是非辱我宗乎。」源義朝奔敗,遂死於尾張。 治承2年(1178年)晉陞為從三位,稱源三位入道,成為平氏專權時期位階最高的源氏朝臣。治承4年(1180年),平宗盛強奪其子源仲綱的愛馬「木下」,並在馬身烙上「仲綱」二字。因此賴政對平氏十分不滿,於同年與以仁王起兵反對平氏。雙方交戰於宇治川,源賴政戰敗,切腹而死,享年77歲。.

新!!: 源義仲和源賴政 · 查看更多 »

源赖朝

源賴朝(),日本鎌倉幕府首任征夷大將軍,也是日本幕府制度的建立者。他是平安時代末期河內源氏的源义朝的第三子,幼名「鬼武者」,或者是「鬼武丸」。著名的武將源義經是他的同父異母弟。.

新!!: 源義仲和源赖朝 · 查看更多 »

源氏

源氏是日本一個著名的氏族,活躍於平安時代,最著名的分支為清和源氏。平安時代末期,與另外一支氏族平氏爆發了源平合戰,最終勝利,而開啟了幕府時代。.

新!!: 源義仲和源氏 · 查看更多 »

滋贺县

滋賀縣()是日本近畿地方的一個縣份,為日本8個無海岸線的內陸縣份之一。首府大津市。 滋賀縣是日本面積第10小的縣份。在內陸縣份中,面積僅大於埼玉縣。日本面積最大的湖泊琵琶湖位居該縣中部、佔全縣面積約1/6。 古為近江國一部分,名稱沿用自。日本名城安土城和彥根城、世界文化遺產延曆寺位於該縣境內。.

新!!: 源義仲和滋贺县 · 查看更多 »

木曾町

木曾町()是長野縣木曾郡中部的一町。設立于2005年11月1日,由木曾福島町、日義村、開田村、三岳村合併而成。是木曾郡内唯一的新設町。為日本最美麗的村莊聯盟的一員。.

新!!: 源義仲和木曾町 · 查看更多 »

木曾郡

木曾郡()為長野縣的一郡。 現轄有以下3町3村。.

新!!: 源義仲和木曾郡 · 查看更多 »

惟明親王

惟明親王(),是日本平安時代末期及鎌倉時代前期的皇族,生父母是高倉天皇及平範子,品位三品,又稱為大炊御門宮。.

新!!: 源義仲和惟明親王 · 查看更多 »

战国时代 (日本)

日本的戰國時代,簡稱戰國,是日本历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一般是指1467年足利義政時期的應仁之亂开始的长达一百五十多年的政局紛亂及群雄割據的一段時期。最終,歷經一個半世紀的混戰,德川家康在1603年建立了江戶幕府,1615年滅豐臣氏,正式統一全國。.

新!!: 源義仲和战国时代 (日本) · 查看更多 »

明雲

明雲()是日本平安時代末期的僧人、延曆寺天台座主。他是源顯通的次子。房號圓融房、慈雲房。 明雲早年師從於比叡山的辨覺法印,學習顯教和密教,盡得天台座主最雲法親王之法。仁安元年(1166年)任僧正,翌年就任天台座主。同時擔任高倉天皇的護持僧和後白河法皇的授戒師。後來由於與平清盛的關係非常好,明雲在清盛出家之際擔任其戒師。 治承元年(1177年),延曆寺的末寺白山與加賀國的國司發生衝突的事件,明雲受到牽連,被解除了天台座主的職務,流放伊豆國;其座主之職則由覺快法親王繼任。途中,延曆寺僧眾出兵奪回了座主。在治承3年(1179年)的政變中,後白河法皇的院政被廢止,平家恢復了明雲天台座主的職務。壽永元年(1182年)擔任大僧正,此後擔任平家的護持僧,調和平氏政權和延曆寺之間的矛盾。 平家撤出京都的時候,明雲繼續擔任延曆寺天台座主之職。翌年(1183年)木曾義仲率部襲擊後白河法皇的宮殿法住寺殿,明雲在戰鬥中被殺。當明雲的首級被獻給了木曾義仲時,木曾十分蔑視他,將其首級扔進了西洞院川中。 明雲死後,木曾義仲任命自己的追隨者俊堯為新的天台座主。 由於明雲以最高級僧侶的身份在戰場上參與殺人,最後戰死,因此在《愚管抄》中被慈圓猛烈抨擊。然而另一方面,《今鏡》卻對明雲在「佛法衰微的末世」對弘揚佛法的貢獻作出了高度評價。 |- |- Category:久我家 Category:平安時代僧人 Category:日本战争身亡者 Category:天台座主.

新!!: 源義仲和明雲 · 查看更多 »

日本

日本國(),是位於東亞的島嶼國家,由日本列島、琉球群島和伊豆-小笠原群島等6,852個島嶼組成,面積約37.8万平方公里。國土全境被太平洋及其緣海環抱,西鄰朝鮮半島及俄罗斯,北面堪察加半島,西南為臺灣及中國東部。人口達1.26億,居於世界各國第11位,當中逾3,500萬以上的人口居住於東京都與周邊數縣構成的首都圈,為世界最大的都市圈。政體施行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君主天皇為日本國家與國民的象徵,實際的政治權力則由國會(參眾兩院)、以及內閣總理大臣(首相)所領導的內閣掌理,最高法院為最高裁判所。 傳說日本於公元前660年2月11日,由天照大神之孫下凡所生之後代磐余彥尊所建,在公元4世紀出現首個統一政權,並於大化改新中確立了天皇的中央集权體制。至平安時代結束前,日本透過文字、宗教、藝術、政治制度等從漢文化引進的事物,開始衍生出今日為人所知的文化基礎。12世紀後的六百年間,日本由武家階級建立的幕府實際掌權。17世纪起江户幕府頒布锁国令,至1854年被迫開港才結束。此後,日本在西方列強進逼的時局下,首先天皇從幕府手中收回統治權,接著在19世紀中期的明治维新進行大規模政治與經濟改革,實現工業化及現代化;而自19世纪末起,日本首先兼併琉球,再拿下台灣、朝鮮、樺太等地為屬地。進入20世紀時,日本已成為當時世界的帝國主義強權之一,也是當時東方世界唯一的大國。日本後來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軸心國之一,對中國與南洋發動全面侵略,但最终於1945年戰敗投降。日本投降至1952年《旧金山和约》生效前,同盟国军事占领日本,並監督日本制定新憲法、建立今日所見的政治架構,日本轉型為以國會為中心的民主政體,天皇地位虛位化,並依照憲法第九條放棄維持武装以及宣戰權。而日本雖在法律上實施非武裝化,出於自我防衛上的需要,仍擁有功能等同於其他國家軍隊的自衛隊。 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亦為七大工業國組織成員,是世界先進國家之一,主要奠基於日本經濟在二戰後的巨幅增長。現時日本的科研能力、工業基礎和製造業技術均位居世界前茅,並是世界第四大出口國和進口國。2015年,日本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依國際匯率可兌換成為三萬二千,人均國民收入則在三萬七千美元左右,人類發展指數亦一直維持在極高水平。.

新!!: 源義仲和日本 · 查看更多 »

播磨國

播磨國(),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山陽道,又稱播州。主城有上月城,置鹽城、姬路城、三木城。.

新!!: 源義仲和播磨國 · 查看更多 »

攝津國

攝津國(),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京畿區域,為五畿之一,又稱攝州。攝津國的領域大約包含現在的大阪市(鶴見區、生野區、平野區、東住吉區各區的一部份除外)、堺市的北部、北攝地域、神戶市的須磨區以東(北區淡河町除外)。 在現今的日本,大阪府、兵庫縣等地仍存在以攝津為地名或車站名,如大阪高速鐵道的攝津站(摂津駅)、南攝津站(南摂津駅),JR京都線的攝津富田站(摂津富田駅)與JR神戶線的攝津本山站(摂津本山駅)。.

新!!: 源義仲和攝津國 · 查看更多 »

攝政

攝政是指在君主制下,一個國家的即位君主不能管理國家時,由他人代替君主處理國政。攝政最常见的情况即是君主仍然幼小而不能親自定奪裁批朝政。在君主患病或不在國內等情況下也会偶尔出现。攝政者多由在位君主的直系亲属担任职务,如儲君(多稱為監國)或母親(多稱為垂簾聽政),或是通常由称为摄政王的皇族所担任。除此之外,摄政者也有由君主的外祖父等外戚,或是德高望重、深具資歷經驗的大臣(多称为辅政大臣)所擔任的。 有些攝政者攝政時,國家並沒有君主在位,這種情況下的攝政者是國家的實際統治者,只是沒有君主身份。 在摄政期间,摄政者給予建議、並讓皇帝從各項建議與執行中進行學習,直至年歲更長,而能親自執政為止。然而,於很多情況,攝政者都會獨攬大權不放,甚至把皇帝當作傀儡。故皇帝長大後,亦往往與這些攝政者產生權力矛盾,而引發權力鬥爭。單以清朝為例,就有清初康熙帝除去鰲拜,清末光緒帝嘗試與慈禧太后爭權(但失敗)等例子。.

新!!: 源義仲和攝政 · 查看更多 »

愚管抄

『愚管抄』(ぐかんしょう)是天台宗僧侶慈圓所著的鎌倉時代初期的史論書。全7卷。承久之亂直前,朝廷和幕府之間緊張升高時期的承久2年(1220年)頃成立,亂後又加以修訂。.

新!!: 源義仲和愚管抄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木曾義仲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