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攝津國

指数 攝津國

攝津國(),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京畿區域,為五畿之一,又稱攝州。攝津國的領域大約包含現在的大阪市(鶴見區、生野區、平野區、東住吉區各區的一部份除外)、堺市的北部、北攝地域、神戶市的須磨區以東(北區淡河町除外)。 在現今的日本,大阪府、兵庫縣等地仍存在以攝津為地名或車站名,如大阪高速鐵道的攝津站(摂津駅)、南攝津站(南摂津駅),JR京都線的攝津富田站(摂津富田駅)與JR神戶線的攝津本山站(摂津本山駅)。.

197 关系: 南北朝时代 (日本)堺市大垣城大名大坂之役大寶 (日本)大和大和國大物崩大阪城大阪市大阪府大阪高速鐵道天历天平 (聖武天皇)天平宝字天平神護天平胜宝天延天德 (村上天皇)天元 (圓融天皇)天祿天长市天正天武天皇太田資宗奥平忠政室町时代安宅信康安宅冬康安土桃山时代安和寶龜小西行長小泉藩尼崎藩尾張德川家尾張藩山形藩岩槻藩島原藩島上郡川邊郡上野中川秀政中川清秀丰臣秀吉丹羽长秀市原王三好三人眾...三好元長三好長慶三好氏三河三河國下總國下野下野國一之谷之戰一橋德川家九鬼嘉隆平忠度平知盛平野區平氏乃美宗勝幕末京極高氏康保府中市 (東京都)五畿七道庄內藩井伊直弼仁寿令制國令制國列表延曆伊勢伏見城伯耆國弘仁住吉郡德川茂德後醍醐天皇信濃地名北區 (大阪市)北畠顯家北條氏照嘉祥咸臨丸和田惟政和銅和氣真綱和氣清麻呂備中國出羽國凑川之战八部郡六角定赖六波羅探題兵库县因幡國石山合戰神護景雲神户市福知山藩第一次木津川口之戰第二次木津川口之戰細川尚春細川勝元細川直元細川氏細川澄元細川持之細川政元細川晴元紀伊國織田信長織田氏美努王美濃國結城藩生野區甲斐國白井河原之戰花隈城之戰鎌倉幕府鎌倉時代遠江國荒木村重菊池武吉菟原郡青木一重須磨區顯如館林藩西成郡駿河高山右近高崎藩高師直豐島郡 (攝津國)豐後國豐臣政權足利尊氏足利直義鶴見區麻田藩車站軍艦奉行近江國能势郡赤松則村赤松晴政藤原真楯關原之戰肥後國酒井氏雜賀孫市雜賀眾老中JR京都線JR神戶線東京都東住吉區松永久秀村上武吉棚倉藩楠木正行楠木正成正曆武庫郡武藏國永延永祚 (日本)池田恆興波多野元清清少納言清洲會議源範賴源義經源賴光源氏源滿仲有岡城之戰有馬郡战国时代 (日本)明石城文禄日本播磨國攝津市應保慶長慶雲 (文武天皇)承和 (仁明天皇) 扩展索引 (147 更多) »

南北朝时代 (日本)

南北朝是指1331年至1392年間日本歷史上皇室分裂為南、北兩個天皇的時代,位於镰仓时代與室町時代之間。在這段時間裡,兩方有各自的皇位承傳,也各自有朝廷並立對峙。.

新!!: 攝津國和南北朝时代 (日本) · 查看更多 »

堺市

堺市()是位於日本大阪府中部的都市,現為政令指定都市,為大阪府轄下人口及面積都排在第二的行政區劃,次於大阪市。轄區位於近畿平原南部,大和川下游左岸區域,西臨大阪灣,北部為大阪市,也因為緊鄰大阪市,其白天人口低於居住人口,因此也被視為大阪市的衛星城市。 轄區西部為平原,沿著海岸線自古即有多條道路及鐵路通過,包括、熊野街道、南海本線等多條重要路線,也因此是較早形成市區的地方;沿海區域則為。中部及東部為丘陵地形,現主要為住宅區。.

新!!: 攝津國和堺市 · 查看更多 »

大垣城

大垣城位於岐阜縣大垣市中心部的平城。別名為糜城及巨鹿城。全盛期有四層堀。現時只有留下現存天守閣,內部主要為關原之戰的資料館。 1535年由土岐氏家臣宮川安定築城。其後由齋藤氏所擁有,城主為氏家直元,其後豐臣政權時代由池田恒興為城主。1596年由伊藤祐盛擴建,增設天守。1600年關原之戰前後石田三成在此作為西軍的據點,負責指揮的工作,其後受到東軍攻擊而落城。關於落城的記載,現時存有一書為《おあむ物語》。 在江戶幕府,自從1635年由戶田氏鐵成為了城主,自此城為大垣藩及戶田氏的本據地。在明治時代免于拆除。但是在1945年受到空襲失火而燒毀。其后得到重建,1959年完全建成。現今由財團法人大垣市文化事業團所管理。.

新!!: 攝津國和大垣城 · 查看更多 »

大名

大名可以指:.

新!!: 攝津國和大名 · 查看更多 »

大坂之役

大坂之役是江戶時代早期(1614年-1615年,慶長19年-慶長20年)江戶幕府消滅豐臣家的戰爭,是戰國時期的最終戰役,戰爭主要範圍是大坂城附近(今大阪府大阪市中央區),其中包括在1614年11月-12月的大坂冬之陣以及1615年5月的大坂夏之陣(6月4日,即農曆五月八日結束),最常用的說法是大坂之陣,大日本帝國陸軍參謀本部著書稱為大坂之役。 大坂即今日的大阪,在代表武士時代結束的明治維新時,忌於「坂」字可拆為「士反」,有「武士造反」之諱,所以於明治三年(1870年)更名為「大阪」。在正體漢字地區,因為「坂」字未收錄於Big5編碼中,所以許多業者(例如光榮出品的戰國遊戲系列中文版)常以「阪」字代替,以致現時仍然有不少華人誤植為「大阪之陣」。.

新!!: 攝津國和大坂之役 · 查看更多 »

大寶 (日本)

#重定向 大宝 (日本).

新!!: 攝津國和大寶 (日本) · 查看更多 »

大和

大和可以指:.

新!!: 攝津國和大和 · 查看更多 »

大和國

大和國(),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京畿區域,為五畿之一,又稱和州。大和國的領域相當於現在的奈良縣。又可表記「大倭国」、「倭国」、「大養徳」、「大倭」。やまYama是山的意思。源自古日本的山岳信仰,大和亦能代表整個日本民族和國家。.

新!!: 攝津國和大和國 · 查看更多 »

大物崩

大物崩(日语:大物崩れ)發生在日本戰國時代初期享祿4年6月4日(1531年7月17日)赤松政祐・細川晴元・三好元長的一万人的連合軍擊破了細川高國・浦上村宗的2万人的軍隊,浦上村宗軍全軍覆沒。.

新!!: 攝津國和大物崩 · 查看更多 »

大阪城

大阪城,位於日本大阪市中央區(古屬攝津國東成郡)的大阪城公園內,為大阪名勝之一,和名古屋城、熊本城並列日本歷史上的三名城,別名「金城」或「錦城」。 在天下統一的桃山時代是豐臣秀吉的居城、豐臣政權的中心。後來德川家康以兩次大坂之役(冬之陣、夏之陣)消滅了豐臣家,此後大坂城成為江戶幕府控制西日本大名的重要據點。 城郭含城下町等周長約7.8公里,與江戶城初期(內郭)相當(江戶後期含城下町外郭周長約15.8km)。在豐臣時代,大坂城曾經是全日本規模最大的城郭。.

新!!: 攝津國和大阪城 · 查看更多 »

大阪市

大阪市()是日本大阪府的府治,為政令指定都市之一,亦是大阪都市圈、京阪神大都市圈、乃至於近畿地方的中心城市。全市面積223平方公里,夜間人口(居住人口)約有269.5萬人,是日本人口第三多的城市;日間人口則超過353萬人,位居日本第二。 大阪自奈良時代開始,就因其臨海的地理位置成為貿易港口,並曾在此建立「難波京」。安土桃山時代,豐臣秀吉修建大阪城,並以大阪做為豐臣政權的統治核心城市。在江戶時代,大阪和京都、江戶並稱為「三都」,是當時日本經濟活動最旺盛的都市,被譽為「天下的廚房」。明治時代之後,大阪仍是日本最重要的產業都市,人口數曾一度超過東京,有「」之稱。在戰後由於東京一極集中的進展,大阪雖然在人口數和經濟發展上被東京拉開距離,但仍然是西日本的最大都市和經濟中心。除了經濟之外,大阪也以其獨特的文化而著稱。今日的大阪和東京並列為日本最具代表性的大都市,也是在世界具有知名度的國際性都市。2014年,按照美國諮詢公司A.T科爾尼的全球城市排名,大阪市位居世界第55位。.

新!!: 攝津國和大阪市 · 查看更多 »

大阪府

大阪府()是日本近畿地方的都道府县之一,府厅位于大阪市。.

新!!: 攝津國和大阪府 · 查看更多 »

大阪高速鐵道

大阪高速鐵道(大阪高速鉄道株式会社,おおさかこうそくてつどう)是日本的一家經營大阪府內兩條跨座式單軌鐵路路線,由大阪府出資的第三部門的公司。總部位於大阪府豐中市新千里東町一丁目1番5號。多稱其為大阪單軌鐵路。在關西的大手私鐵中,大阪高速鐵道只能和阪急及京阪換乘,然而關西各大手私鐵公司均是大阪高速鐵道的股東。大阪高速鐵道經營的兩條路線分別是大阪單軌鐵路和國際文化公園都市線。.

新!!: 攝津國和大阪高速鐵道 · 查看更多 »

天历

天历可以指:.

新!!: 攝津國和天历 · 查看更多 »

天平 (聖武天皇)

天平(729年八月初五—749年四月十四)是奈良時代聖武天皇之年號。.

新!!: 攝津國和天平 (聖武天皇) · 查看更多 »

天平宝字

天平宝字(757年八月十八—765年正月初七)是奈良時代孝谦天皇、淳仁天皇、稱德天皇之年號。 天平宝字--年复“岁”为“年”(参见天平胜宝)。.

新!!: 攝津國和天平宝字 · 查看更多 »

天平神護

天平神護(765年正月初七—767年八月十六)是奈良時代稱德天皇之年號。.

新!!: 攝津國和天平神護 · 查看更多 »

天平胜宝

天平勝宝(749年七月初二—757年八月十八)是奈良時代孝謙天皇之年號。 天平勝宝七年正月初四改“年”为“岁”。改元天平宝字之际复“岁”为“年”。.

新!!: 攝津國和天平胜宝 · 查看更多 »

天延

天延(973年十二月二十至976年七月十三)是日本的年號。使用這年號之日本天皇是圓融天皇。.

新!!: 攝津國和天延 · 查看更多 »

天德 (村上天皇)

天德(957年十月廿七至961年二月十六)是日本的年號。使用這年號之日本天皇是村上天皇。.

新!!: 攝津國和天德 (村上天皇) · 查看更多 »

天元 (圓融天皇)

天元(978年十一月廿九至983年四月十五)是日本的年號。使用這年號之日本天皇是圓融天皇。.

新!!: 攝津國和天元 (圓融天皇) · 查看更多 »

天祿

天祿可以指:.

新!!: 攝津國和天祿 · 查看更多 »

天长市

天长市是位于中国安徽省东部的省直管县级市,东临高邮湖,因伸入江苏苏中腹地,故而有“安徽东大门”之称,也是安徽省距离长江口最近的城市。位于江淮分水岭到苏北平原过度地。总人口约63万人,市区人口约20万人。其南部与六合,仪征接壤处的金牛山水库(金牛湖地区)是天长民歌《茉莉花》的发源地 。 天长市1993年3月29日起由地级滁州市代管,2008年安徽省经济社会管理扩权试点县。天长在文化上属于江淮文化区/淮扬文化圈,经济上属于长三角和南京都市圈。天长是安徽省民营經濟最活躍的县市之一。天长是醫療體制改革示范县,被称为县域医改的“天长模式”。2017年11月获评全国文明城市。.

新!!: 攝津國和天长市 · 查看更多 »

天正

天正在历史上是多个年号的称呼:.

新!!: 攝津國和天正 · 查看更多 »

天武天皇

天武天皇(;),日本第40代天皇(673年2月27日-686年9月9日)。名大海人皇子()。 舒明天皇第三子。天智天皇(中大兄皇子)胞弟,参加大化革新,天智天皇即位后被立为皇太弟,但兄弟之间因皇位继嗣问题似不圆满。天智天皇死后,天武遂避难于吉野,但与大友皇子(弘文天皇)之间发生了壬申之乱。大海人皇子以东国为基地,在内乱中取得胜利,翌年继位于飞鸟净御原宫。在位期间,制定了《》,修纂国史,规定八色姓(真人、朝臣、宿彌、忌寸、道師、臣、連、稻置),,形成律令体制,加强了天皇皇室权力的制度化。并实施了以诸皇子为中心的皇亲政治。这一方针为「鸕野讚良皇女」(即持统天皇)所继承。 他崇奉日本神道教,谥号「天渟中原瀛真人」(即是鋪满天上珠玉的瀛洲)。.

新!!: 攝津國和天武天皇 · 查看更多 »

太田資宗

太田資宗(1600年12月27日-1680年2月22日)是江戶時代前期的譜代大名、六人眾。下野山川藩藩主、三河西尾藩藩主、遠江濱松藩初代藩主。官位官職是從五位下備中守。掛川藩太田家初代。.

新!!: 攝津國和太田資宗 · 查看更多 »

奥平忠政

#重定向 奧平忠政.

新!!: 攝津國和奥平忠政 · 查看更多 »

室町时代

室町时代(1336年-1573年),是日本史中世时代的一个划分,名稱源自於幕府設在京都的室町。.

新!!: 攝津國和室町时代 · 查看更多 »

安宅信康

安宅信康(Atagi Nobuyasu 1549年-1578年)三好氏一族,是安宅冬康之子。父亲死后,他成为三好淡路水军第二代首领。.

新!!: 攝津國和安宅信康 · 查看更多 »

安宅冬康

安宅冬康(),日本戰國時代的武将,三好長慶之弟。.

新!!: 攝津國和安宅冬康 · 查看更多 »

安土桃山时代

安土桃山時代,又稱織豐時代,是1568年至1603年之間,織田信長與豐臣秀吉稱霸日本的時代。起於織田信長上洛扶植最後一位室町幕府將軍足利義昭為其傀儡,終於德川家康建立江戶幕府。以織田信長的安土城和豐臣秀吉的桃山城(又稱「伏見城」)為名。 他們作為強大的強勢大名,擊敗了其他大名,統一了日本,成為統一日本的實際政權的領導人。三位主要人物相繼成為這個時期的主導者:織田信長(1568年至1582年)、豐臣秀吉(1582年至1598年)、德川家康(1598年至1603年)。他們透過與京都朝廷的合作取得政治上的實權,並以天皇的名義征伐全國其他不服從的大名,即中國所說之「挾天子以令諸侯」。有時甚至也可以說,武家政權的首領才是當時代事實上日本的皇帝。.

新!!: 攝津國和安土桃山时代 · 查看更多 »

安和

安和(968年八月十三至970年三月廿五)是日本的年號。使用這年號之日本天皇是冷泉天皇與圓融天皇。.

新!!: 攝津國和安和 · 查看更多 »

寶龜

寶龜(770年十月初一—781年正月初一)是奈良時代光仁天皇之年號。.

新!!: 攝津國和寶龜 · 查看更多 »

小西行長

小西行長(1558年?-1600年11月6日)是日本戰國時代、安土桃山時代武將。基督教大名,肥後南半国廿四萬石之領主,第一任宇土城和麦岛城城主。父親是小西隆佐,幼名彌九郎。基督教洗禮名是奧古斯都(アウグスティヌス)。.

新!!: 攝津國和小西行長 · 查看更多 »

小泉藩

小泉藩()是位於日本大和國的一個藩。藩廳位於小泉陣屋。.

新!!: 攝津國和小泉藩 · 查看更多 »

尼崎藩

尼崎藩()是日本攝津國川邊郡、武庫郡、菟原郡、八部郡及有馬郡的一個藩。藩廳是尼崎城。.

新!!: 攝津國和尼崎藩 · 查看更多 »

尾張德川家

尾張德川家(),是尾張地方的德川氏御連枝(德川家分家),德川御三家之一。單單被稱為尾張家。尾張家的家祖是德川家康的九子德川義直,在江戶時代治理尾張藩。.

新!!: 攝津國和尾張德川家 · 查看更多 »

尾張藩

尾張藩()是日本江戶時代的一個藩,是江戶幕府御三家之一。位於美濃國以及尾張、三河及信濃部份領域,藩主是尾張德川家。居城是名古屋城,明治時代初期稱作名古屋藩。石高為61萬9500石,為御三家最高。61萬石包括了美濃國47萬石、尾張國13萬石、三河國5千石、近江國5千石及攝津國200石,此外信濃國未曾有無石高的領地。.

新!!: 攝津國和尾張藩 · 查看更多 »

山形藩

山形藩()是日本江戶時代的一個藩領,位於出羽国村山郡山形(今山形縣山形市),居城是山形城。最初管治的大名是最上氏,後來最上氏失責,被撤換大名。總共有12家大名統治過山形藩。.

新!!: 攝津國和山形藩 · 查看更多 »

岩槻藩

岩槻藩()是位於日本武藏國埼玉郡(今埼玉縣埼玉市岩槻區),藩廳是岩槻城。.

新!!: 攝津國和岩槻藩 · 查看更多 »

島原藩

島原藩()是日本江戶時代的一個藩。位於肥前國島原周邊。初時稱為日野江藩。藩廳早期在日野江城,後來遷至島原城。.

新!!: 攝津國和島原藩 · 查看更多 »

島上郡

岛上郡为大阪府过去辖下的一个郡,1896年4月1日,岛上郡、岛下郡合并为三岛郡。辖区现在高槻市和岛本町一带。.

新!!: 攝津國和島上郡 · 查看更多 »

川邊郡

川邊郡()是位於日本兵庫縣的郡。 現僅轄有1町:.

新!!: 攝津國和川邊郡 · 查看更多 »

上野

上野()是東京都台東區的町名。郵遞區號110-0005。現行行政地名為上野一丁目至上野七丁目。2013年8月1日為止的人口為3,537人。 在上野站及御徒町站之間的區域,有著名的商店街「阿美橫丁」(アメヤ横丁),是一座位於山手線高架鐵路下方的大型市集。一些店舖售賣傳統商品、食品、也有軍用品店等特色店舖。在上野設有分店的百貨公司有松坂屋及丸井。.

新!!: 攝津國和上野 · 查看更多 »

中川秀政

中川秀政()是日本戰國時代的武將,官職為右衛門尉。他是中川清秀的嫡子、中川秀成的哥哥。其妻是織田信長的女兒鶴姬。 早期與其父共仕織田信長。信長死後改奉羽柴秀吉(即後來的豐臣秀吉)為主君。1583年,父中川清秀在賤岳之戰中受到佐久間盛政的攻擊戰死,秀政繼承了家督的位置,領攝津國茨木城5萬石領地。1584年參加小牧長久手之戰、1585年參與四國征伐,因功受到秀吉的賞賜,移封播磨國三木城,加增13萬石俸祿。1587年率軍3千參加九州征伐,於2月5日出發,3月與細川忠興、堀秀政在筑前匯合作戰。 在1590年的小田原之戰中,秀政率領2千人於2月25日出發,3月29日參加韮山城的攻擊。這場戰役最終成為持久戰,一直持續到6月北條氏規投降為止。 1592年,中川秀政參加萬曆朝鮮戰爭,8月渡海來到京畿道的陽智一帶負責守備該地區。陰曆10月24日在水原附近鷹狩時遭到朝鮮民兵的包圍和襲擊而身亡,享年25歲。根據豐臣秀吉的規定,不是在戰場上被殺的武將,其家督之位是不能傳承的。中川秀政的死引起了侵略朝鮮日軍將領對自身安全的注意。然而中川家隱瞞了秀政之死的真實情況,聲稱他是戰死的,由弟弟秀成繼承其位。但秀吉最終得知了實情,大怒。但考慮到中川清秀是在賤岳之戰中陣亡的,因此將中川家的領地減半,仍然允許秀成繼承其位。 其弟中川秀成,是江戶時代豐後國岡藩的第一代藩主。 Category:中川氏 Category:戰國武將 Category:織豐政權大名.

新!!: 攝津國和中川秀政 · 查看更多 »

中川清秀

中川清秀(天文11年(1542年)-天正11年(1583年6月10日))幼名虎之助,通稱瀨兵衛,是日本戰國時代武將。父親是中川重清,有兒子秀政、秀成。 一開始是攝津國池田勝正的部下。織田信長上洛時,池田家發生內亂,勝正被放逐,改立對信長敵對的池田知正為當家。天正元年(1572年),中川清秀與同樣侍奉知正的荒木村重一起在白井河原之戰中斬殺足利家的和田惟政,戰後擔任茨木城主。 天正7年(1578年),當荒木村重反叛織田信長之時,曾與村重一起出兵攻打信長,但是後來妹婿古田重然前來勸說,最後使清秀在有岡城之戰背叛荒木村重,投降信長,反攻村重的側翼。之後陸續擔任丹羽長秀及池田恆興的部下。在本能寺之變後,成為羽柴秀吉的部下。 天正11年(1583年),在賤岳之戰中擔任秀吉方第二波先鋒,與高山右近、三好秀次防守大岩山砦,遭到柴田軍猛將佐久間盛政的猛攻而戰死,享年42歲。 次子秀成其後成為豐後國岡藩初代藩主,延續直到幕末。 Category:戰國武將 Category:1542年出生 Category:1583年逝世 Category:中川氏 Category:織豐政權大名.

新!!: 攝津國和中川清秀 · 查看更多 »

丰臣秀吉

豐臣秀吉(;)是日本戰國時代末期至安土桃山時代的大名,原姓木下,之後將丹羽長秀和柴田勝家的名字各取一字將改姓羽柴。原為農民家庭出身,后来因事奉其主织田信长,富有才干而逐渐发迹,织田信長死后在內部鬥爭中勝出,成為織田信長實質的接班人。之後就任關白、太政大臣等官職,獲賜氏姓「豐臣」,興築大坂城,並透過不斷征伐與收編各方勢力,實現日本自15世纪中葉後首次的政治统一,是為豐臣政權。掌權期间通过太阁检地、刀狩令等政策强化武士阶层,稳固其统治基础;晚年發動朝鮮戰爭,在戰事末期逝世,被日本朝廷賜封「豐國大明神」。在日本歷史上,豐臣秀吉與其同时代的織田信長、德川家康並稱「戰國三傑」。.

新!!: 攝津國和丰臣秀吉 · 查看更多 »

丹羽长秀

丹羽長秀(),日本戰國時代、安土桃山時代武將,仕奉織田信長。織田四天王之一,別稱鬼五郎左、米五郎左,幼名萬千代。.

新!!: 攝津國和丹羽长秀 · 查看更多 »

市原王

市原王(いちはらおう;),奈良時代的日本皇族,官位最高擔任正五位下造東大寺長官。.

新!!: 攝津國和市原王 · 查看更多 »

三好三人眾

三好三人眾(平假名:みよし さんにんしゅう)(English: Miyoshi Triumvirate) 是日本戰國時代阿波國三好氏的三名武將——三好長逸、三好政康及岩成友通的統稱。 阿波三好氏早期的家史非常模糊,其自稱出自小笠原氏。關於三人各自生平的可考記載不多。三好長逸(自稱日向守)、三好政康(自稱下野守)是三好長慶的同族,岩成友通(主稅助)是三好氏重臣。三好長逸可能是三好之長之孫,三好長光之子。三好政康可能是三好政長(三好宗三,越前守)之子,三好政勝之兄。 在三好長慶為三好氏當主的全盛時期,三人是地位次于三好義興、松永久秀、安宅冬康等人而在三好康長之上的大將。三好長慶死後不久,三好家就分裂為以三好三人眾和篠原長房(三好義賢家臣)為首的三好氏家臣勢力(三好三人眾、淡路眾、阿波眾)和三好氏逆臣松永久秀控制下的三好氏當主三好義繼兩派。雙方在1565年(永祿八年)至1573年(元龟四年)的近十年间在近畿展開大規模混戰,戰火遍佈攝津、山城、河内、和泉、大和等國,導致了三好家的徹底衰落以至滅亡,也為織田信長進京上洛打開了大門。 1565年5月19日,三好三人眾與松永久秀聯手在二條城殺死了室町幕府第十三代將軍足利義輝。隨後三好三人眾與松永久秀決裂,進攻三好義繼的居城飯盛城,挾持了三好家當主三好義繼。其後在混戰中雙方各有勝負。 1566年三好家為三好長慶舉行了葬禮。三好三人眾起兵上洛,企圖擁立平島公方足利義親為室町幕府第十四代將軍。 1567年三好義繼逃離高屋城投奔松永久秀。1568年三好三人眾攻入松永久秀領有的大和國境内,但突然遭到織田家武將的柴田勝家、坂井政尚等人的圍攻,力戰不敵後退往阿波。而三好義繼與松永久秀則向織田信長投降。隔年正月,三好三人眾再度舉兵進入畿內,與織田信長擁立的十五代將軍足利義昭及織田軍作戰,失敗後再次退回阿波(本圀寺之變)。1569年三好三人眾與足利義昭和解,開始支持足利義昭對抗織田信長。 1570年三好三人眾聯合三好家安宅信康(三好長慶之侄)的淡路眾與篠原長房的阿波眾,總計兩萬餘兵力與織田家各路兵馬在畿內展開拉鋸戰,一度收復了大片三好家舊領。1571年松永久秀與三好三人眾和解,共同進攻織田家的附屬勢力。 1573年,武田晴信上洛的威脅解除,織田信長進攻足利義昭及支持將軍的三好氏。岩成友通在山城國淀城與織田家臣細川藤孝的戰鬥中戰死(淀城之戰)。三好政康開高屋城向織田信長投降。三好長逸則去向不明。之後三好三人眾不再見於記載。.

新!!: 攝津國和三好三人眾 · 查看更多 »

三好元長

三好元长(文龟元年1501年—享禄五年1532年七月二十二日)日本战国时代的武将,细川氏家臣三好长秀之子。 永正十七年(1520年),三好氏总帅三好之长输给细川高国后被处刑,世子长秀在之前战死。由于这个缘故,元长虽然成为三好氏总帅,但是不能采取对高国的反击,并且在阿波国和细川澄原遗孤六郎(细川晴元)一起沦落着。最后却在一向宗之乱中战败并自杀,享年32岁。.

新!!: 攝津國和三好元長 · 查看更多 »

三好長慶

三好長慶(、大永2年2月13日-永祿7年7月4日)為日本戰國時代的大名。室町幕府的相伴眾、管領代。三好元長長男。三好義賢、安宅冬康、十河一存、野口冬長之兄。正室是波多野稙通女兒,側室是遊佐長教女兒。長男義興,另立養子義繼。.

新!!: 攝津國和三好長慶 · 查看更多 »

三好氏

三好氏是日本的一個氏族,本姓源氏。三好氏為信濃源氏的一族,鐮倉時代阿波守護小笠原氏的支流。 三好氏在室町時代擔任阿波守護代。戰國時代領有阿波等四國東部,以及畿內一帶,成為一大勢力的戰國大名。.

新!!: 攝津國和三好氏 · 查看更多 »

三河

三河可以指:.

新!!: 攝津國和三河 · 查看更多 »

三河國

三河國(),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東海道,又稱三州(或大寫為叁州)。三河國的領域大約為現在愛知縣的東部。.

新!!: 攝津國和三河國 · 查看更多 »

下總國

下總國(),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東海道,又稱總州、北總。下總國的領域大約包括現在的千葉縣北部、茨城縣西南部、埼玉縣東隅、東京都東隅。.

新!!: 攝津國和下總國 · 查看更多 »

下野

下野可以是指:.

新!!: 攝津國和下野 · 查看更多 »

下野國

下野國(),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東山道,又稱野州。下野國的領域大約為現在的栃木縣。.

新!!: 攝津國和下野國 · 查看更多 »

一之谷之戰

一之谷之戰(一ノ谷の戦い),發生於日本平安時代末期,為源平合戰的關鍵戰役之一。.

新!!: 攝津國和一之谷之戰 · 查看更多 »

一橋德川家

一橋德川家(),德川氏的一個支系,御三卿。單稱一橋家。.

新!!: 攝津國和一橋德川家 · 查看更多 »

九鬼嘉隆

九鬼嘉隆(1542年-1600年11月17日)是日本戰國時代至安土桃山時代的武將和大名。率領九鬼水軍。九鬼氏第8代當主。 出身是志摩國人眾的一員,活躍於織田信長和豐臣秀吉下的水軍,獲得3萬5千石。因此經歴和威勢而被江戶時代的軍記物稱為海賊大名。後來在關原之戰中屬於西軍,戰敗後自殺。.

新!!: 攝津國和九鬼嘉隆 · 查看更多 »

平忠度

平忠度()是平安時代末期的武將、歌人。他是平忠盛的第六子,藤原為忠之女所生。他也是平清盛的同父異母弟,官至正四位下薩摩守。 平忠度於天養元年出生於紀伊國的熊野地方,擅和歌,師事於藤原俊成。根據《平家物語》記載,1183年平家撤離京都之時,忠度獨自返回京都求見俊成,將自己所寫的和歌百餘首交給了他。後來俊成編撰《千載和歌集》的時候,收錄了忠度的和歌《故鄉之花》一首: 但因忠度是俊成朝敵的緣故,故將該首和歌作者署為佚名。直到後來編纂《新敕撰和歌集》之時,才將作者改為「薩摩守忠度」。 平忠度曾參與討伐以仁王、源賴政的戰鬥。1180年,參與富士川之戰。1183年,作為平家的一員武將,參加了俱利伽羅峠之戰,為源義仲所敗,逃得性命。1184年,在一之谷之戰中,平家戰敗,忠度敗走,被源氏方面的岡部忠澄追擊。忠澄看見忠度的牙齒被染黑,從而認出是平家的武士,上前將他殺死。因忠度文武雙全且擅長和歌,當源氏的武士得知忠度被殺後無不為之惋惜。戰後,岡部忠澄尊忠度為菩提,在今崎玉縣深谷市的清心寺為他建立供養塔。 相傳兵庫縣明石市的「忠度塚」是平忠度的墳墓,其附近的天文町原名「忠度町」。神戶市長田區駒之林有忠度的「腕塚」(葬其手臂之墓),為神戶市認定的地域文化財。腕塚附近有忠度的「胴塚」(葬其屍身之墓)。 category:平安時代武士 category:平安時代歌人 Category:平安時代後期貴族 Category:平家 Category:日本战争身亡者.

新!!: 攝津國和平忠度 · 查看更多 »

平知盛

平知盛()是日本平安時代末期平家一門的武將。他是平清盛的第四子,為二位尼(平時子)所生。同母兄弟有平宗盛、平重衡和建禮門院(平德子)。其官位為從二位行權中納言,世人稱之為新中納言。 平知盛出生的時候正值平家的勢力達到全盛的時期,因此知盛在8歲的時候就被敘為從五位下的官位,次年又被任命為武藏國的國司兼該國的知行國主。當時平家一門出生的人物獲封日本全境內一半以上的國。知盛所獲封的武藏國,當時是源氏勢力最為強大的一個國,這可能是因為知盛具有武將的才能和較大的魅力的緣故。知盛的兩個兄長重盛和宗盛對後白河院的態度優柔不斷,平清盛對他非常期待,對其最為寵愛(《玉葉》安元2年12月5日條)。治承4年(1180年)12月,美濃和近江的源氏發動叛亂,知盛作為總大將率軍前往鎮壓。此後清盛命令知盛征討東國,但此時知盛病倒,不得不返回京都。 治承5年(1181年)閏2月4日,平清盛死去,知盛的同母兄平宗盛繼承了平家家督的位置,知盛與弟弟平重衡一起輔佐宗盛。同年10月,平家的遠征軍編制完成,準備大舉討伐盤踞東國的源氏。北陸道一路知度、清房(宗盛的異母弟)、重衡、資盛率領;東海道和東山道一路由維盛、清經(重盛之子)率領;熊野一路由賴盛的兩個兒子;而最重要的洛中(指京都)由宗盛、教盛、經盛、賴盛和知盛一起負責鎮守。(《玉葉》10月10日條)。此時,平知盛負責留守京都,是決策戰事的實際總指揮者。壽永2年(1183年)2月,平宗盛辭去內大臣官職之際,曾召集知盛、重衡、賴盛、時忠、親宗五人到自己的官邸。(《吉記》2月27日條)可見平知盛在平家一門中地位很高。 壽永2年(1183年),平家在俱利伽羅峠之戰中大敗,知盛和宗盛決定撤出京都。翌年平家在一之谷之戰中慘敗,知盛的長子平知章陣亡。平宗盛以讚岐國屋島為大本營安頓下來,知盛則鎮守長門國的彥島。元曆2年(1185年)3月24日,平家在壇之浦之戰中覆滅,知盛身著重甲、背負著錨投海自盡,享年34歲。 此外,也有傳聞稱知盛並沒有死,而是秘密逃出戰場隱居。今日三重縣伊勢市有人自稱是平知盛的後代。 平知盛的第三子知忠被封為伊賀大夫,在平家撤離京都時被拋棄在京都,由乳母秘密撫養。後來在建久7年(1196年)因舉兵反源,為鐮倉幕府的所殺。次子中納言禪師增盛學問很深,於建久6年(1195年)上洛,後來前往鐮倉,投奔三浦義澄並住在勝長壽院。知盛的女兒中納言局,後來成為後堀河天皇的內裏女房,權傾一時。 相傳在壇之浦之戰擔任源氏方面大將源義經,不久後受到源賴朝的猜忌試圖逃往西國,但船至攝津國大物浦時,由於平知盛的怨靈作祟,海上突起暴風,最終失敗。在後世的文樂和歌舞伎「義經千本櫻」中有相關的情節。 Category:平安時代武士 Category:平安時代後期貴族 Category:平家 Category:日本自殺者.

新!!: 攝津國和平知盛 · 查看更多 »

平野區

平野區()是大阪市的24個區之一,位於大阪市的西南部,是大阪市人口最多的區,曾超過20萬人。.

新!!: 攝津國和平野區 · 查看更多 »

平氏

平氏是由日本天皇在平安時代賜姓的皇族之一,第一批改姓平氏由桓武天皇稱為桓武平氏、仁明天皇系屬稱為仁明平氏、文德天皇系屬稱為文德平氏以及光孝天皇系屬的光孝平氏,一般而言,平氏多指桓武天皇的平氏。 桓武平氏又分为很多支流。其中以葛原親王流最为繁盛,其他还有万多親王流、仲野親王流以及賀陽親王流。此后,葛原親王的长子平高棟的后裔又称为高棟王流;三子平高望的后裔则称为高望王流。日本昌泰元年(898年),平高望将其子国香、良兼、良将派往各个领地,此后平氏在地方上的势力更加巩固。这一时期以关东武士集团为基础形成了“坂東平氏”,其中,平高望的側室之子良文的子孙在关东地方分散成为三浦氏、土肥氏、秩父氏、千葉氏等武家,所以良文流也被称为“坂東八平氏”。平国香的孙子平維衡,为避乱迁往伊势地方,其后裔称为“伊勢平氏”,属于坂東平氏的庶流。 平維衡之曾孙平正盛的直系后裔,被称为平家。平安時代末期,平正盛之孙平清盛将平氏政权带到了荣华的顶峰,但随即衰落。在源平戰爭中,平家被源家击败后覆亡。由於池禪尼在平治之亂後曾保住了賴朝的性命,因此賴朝同意保住其子平賴盛官位和莊園,成為在壇之浦之戰後伊勢平氏中唯一倖存的一支。《平家物語》一书描写的就是这一支平氏。平家也泛指伊勢平氏。.

新!!: 攝津國和平氏 · 查看更多 »

乃美宗勝

乃美宗勝(のみむねかつ,大永7年(1527)-天正20年(1592))戰國時代武將。安藝國國人領主。小早川隆景家臣。居城為賀儀城。.

新!!: 攝津國和乃美宗勝 · 查看更多 »

幕末

幕末,即德川末年、江戶末年,是指日本历史上德川幕府统治的末期。19世紀起,長期實施锁国政策的日本,開始被列強叩關,導致德川幕府在1854被迫開國,日本傳統的政治與社會體系開始受到現代化發展的西方文明衝擊。經過一連串的騷亂後,德川幕府最終在1867年結束,日本進入現代化開展的明治時代。 幕末是日本從尚處於封建與農業社會的江户时代邁入明治时代的转折期。这时期,力主尊皇攘夷的维新志士与公武合一的德川幕府是两大政治与意识形态的势力,先後德川幕府出現許多改革聲音,如公武合體。除了他们之外,其他党派也借着幕末时期的政经混乱而争夺权力。1867年大政奉還,1868年1月戊辰战争的第一戰鸟羽伏见之战爆發。末代幕府将军德川庆喜由大阪湾搭乘幕府軍艦返回江户(今东京),最後江戶城無血開城,天皇和維新派掌握政治權力,開始進行後世所稱的明治維新。.

新!!: 攝津國和幕末 · 查看更多 »

京極高氏

#重定向 佐佐木道譽.

新!!: 攝津國和京極高氏 · 查看更多 »

康保

康保可以指:.

新!!: 攝津國和康保 · 查看更多 »

府中市 (東京都)

府中市()是位於日本東京都中央的一個城市。位於多摩地域。在古代此地已為武藏宿,交通及經濟非常發達,亦稱為武藏府中。多摩川流域之一。往東京都特別區部的通勤率達26.2%(平成22年國勢調査)。.

新!!: 攝津國和府中市 (東京都) · 查看更多 »

五畿七道

五畿七道是古代日本全土在律令制下的行政區域劃分。“五畿”指近畿地方內的五個令制國,又稱“畿內”或“五畿內”。京畿之外的日本全土則仿古中國唐制,以“道”稱之,共分為“七道”。七道中皆建有同名的官道,構成古代日本的交通路網。七道之間有大路、中路、小路的等級差別,間接代表著繁榮的程度。五畿七道據說是在天武天皇時所確立的。 另外,北海道(蝦夷地)遲至明治維新後才著手開拓,不屬於古代即有的五畿七道。但北海道之名是仿自此命名法,加上北海道而有“五畿八道”的稱呼。.

新!!: 攝津國和五畿七道 · 查看更多 »

庄內藩

庄内藩()是日本江戶時代的一個藩,位在出羽國田川郡庄内(現・山形縣鶴岡市),領地是現在的庄内地方,藩廳是鶴岡城。由譜代大名酒井氏統治。明治時代初頭改稱大泉藩(おおいずみはん)。支藩有大山藩和松山藩。.

新!!: 攝津國和庄內藩 · 查看更多 »

井伊直弼

井伊直弼(),字应卿,号埋木舍、柳王舍、宗观等。近江国彦根藩第15代藩主兼江戶幕府的大老,在安政大狱中大肆翦除異己,最著名的事迹是与美国签订日美修好通商条约,赋予美国商人与海员治外法权,并开放港口。1860年在櫻田門外之變中被反对派的水戶藩脱藩武士暗杀身亡。.

新!!: 攝津國和井伊直弼 · 查看更多 »

仁寿

仁寿可以指:.

新!!: 攝津國和仁寿 · 查看更多 »

令制國

令制國,又稱律令国,是古代日本在律令制下所設置的地方行政區劃,自奈良時代開始實施,直到明治初期的廢藩置縣為止。令制國依國力分大國、上國、中國、小國,底下有郡,郡分三個級別:大郡四十里,中郡二十里,小郡五里。一里五十戶,故一郡最多二千戶、最少二百五十戶。一個令制國有數個郡,相當古代中國一個縣長到縣令管轄的戶口數。 令制國的行政機關稱為「國衙」或「國廳」,國衙所在地或國衙為中心的都市稱為「國府」或「府中」。 現在日本人有時會以令制國的名稱來稱自己的故鄉,因為比起日本現行行政區劃,特別在關東以西地區,就算是劃在同一都道府縣,每個舊令制國的風土民情還是會有些許不同,甚至在一個舊令制國中也會依照地區而有不同的習俗,例如讚岐國所在的香川縣,就依習俗而分為東讚地區與西讚地區。.

新!!: 攝津國和令制國 · 查看更多 »

令制國列表

令制國,或簡稱分國,從奈良時代開始,首先是分為五畿七道,後於1869年加上北海道,明治維新時開始地方改革。1889年後廢除其他道,只保留北海道。 國相當於中國古代的地方單位的州,是次於道的行政單位,有時也被稱為「日本六十餘州」。 以下是日本從7世紀後半到明治時代的地方區分一覽。.

新!!: 攝津國和令制國列表 · 查看更多 »

延曆

延曆(782年八月十九至806年五月十八)是日本的年號之一,指的是天應之後、大同之前。此時的天皇是跨越奈良時代和平安時代兩個時代的桓武天皇,與及平安時代的平城天皇。.

新!!: 攝津國和延曆 · 查看更多 »

伊勢

伊勢可以指:.

新!!: 攝津國和伊勢 · 查看更多 »

伏見城

伏見城是日本戰國時代、安土桃山時代和江戶時代初期的城堡。別名為桃山城或伏見桃山城。現時在京都府的伏見區。.

新!!: 攝津國和伏見城 · 查看更多 »

伯耆國

伯耆國(),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山陰道,又稱伯州。伯耆國的領域大約為現在鳥取縣的中部和西部。.

新!!: 攝津國和伯耆國 · 查看更多 »

弘仁

弘仁(810年九月十九至824年正月初五)是日本的年號之一,指的是大同之後、天長之前。此時的天皇是嵯峨天皇、淳和天皇。.

新!!: 攝津國和弘仁 · 查看更多 »

住吉郡

住吉郡()为大阪府过去辖下的一个郡,已于1896年4月1日被併入東成郡。 在1879年日本實施時的轄區位於現在的大阪市南部地區,主要為住吉區、東住吉區、住之江區、平野區一带。.

新!!: 攝津國和住吉郡 · 查看更多 »

德川茂德

德川茂德(),日本幕末時代大名,美濃国第11代藩主,德川御三家之一的尾張藩第15代藩主,一桥德川家第10代當主。 他在高須藩時代名為松平義比,尾張藩時代名為徳川茂徳,一橋家時代名為徳川茂榮。.

新!!: 攝津國和德川茂德 · 查看更多 »

後醍醐天皇

後醍醐天皇(;,即正應元年十一月初二 — 延元四年/曆應二年八月十六)為日本第九十六代天皇(1318年3月29日—1336年9月18日在位),諱尊治()。.

新!!: 攝津國和後醍醐天皇 · 查看更多 »

信濃

信濃,可能指:.

新!!: 攝津國和信濃 · 查看更多 »

地名

地名即一個地區的名稱。地名的形成,受該地的地理、歷史、民族和語言所影響,是社會發展的產物。地名可被視為一種「活化石」,了解該地區的環境發展和變遷。.

新!!: 攝津國和地名 · 查看更多 »

北區 (大阪市)

北區()是日本大阪市24區的其中之一,北側為淀川,東側為,南側則是與。大阪市主要的商業區梅田及大阪車站位於本區。 該區的中心梅田摩天大樓林立,有多所百貨公司和商業設施,為關西重要的商務區。不少公司、報紙媒體、廣播電台的總部或關西分公司設置於此處,此外還有許多鐵路的終點站集中於此。位於堂島川與土佐堀川之間的中之島上有大阪市政府和日本央行大阪支店等許多重要設施。 該區的代表性車站,同時也是大阪市的代表性車站JR大阪站與鄰近各民鐵的梅田站,是從大阪府內北攝(豐中市、吹田市、茨木市、高槻市等)、兵庫縣(神戶市、阪神間、播磨等),京都府(京都市、長岡京市等)、滋賀縣、福井縣、石川縣、富山縣等地來到大阪的終點站。特別是許多兵庫縣、京都府與滋賀縣居民常常利用該車站進行換乘。 區內常住人口約10萬人,但工作日白天的人口則約為43萬人,相差甚大。雖然由於泡沫經濟時期土地價格飛漲導致人口逐漸流出,但近年由於都心回歸的影響人口又有所回升。區內角田町的地價為西日本最高。.

新!!: 攝津國和北區 (大阪市) · 查看更多 »

北畠顯家

北畠顯家()是日本南北朝時代的公家兼武將。准大臣北畠親房長子。官位從二位權中納言,死後追贈從一位左大臣。.

新!!: 攝津國和北畠顯家 · 查看更多 »

北條氏照

北條氏照(,)是日本戰國時代至安土桃山時代的武將,北條氏康的三子,使用的印章是與後北條氏宗家的虎紋對應,刻有「如意成就」的龍紋『後北条氏家臣団』東京堂出版、2006年、pp590-591。。氏照主要在家中擔任的工作,負責與各勢力進行外交工作。.

新!!: 攝津國和北條氏照 · 查看更多 »

嘉祥

嘉祥可以指:.

新!!: 攝津國和嘉祥 · 查看更多 »

咸臨丸

咸臨丸指幕末时期江户幕府拥有的一艘初级军舰。是一艘配备3桅帆的蒸气船。是继観光丸(外輪船)之后的第二艘装备有西式螺旋桨的初级军舰。作为幕府第一艘往返太平洋两岸的舰船为众人所知,被幕府用作练习舰,之后参加了戊辰戰爭,因为性能较其他军舰相比恶劣,担当运输任务的咸臨丸差一点儿被新政府軍俘获。明治政府接收后作为北海道开拓的运输船使用。旧名(荷兰语名)、Japan(ヤパン号、ヤッパン号、ヤーパン号)。 「咸臨」一词取自《易经》,君臣相互之间感情亲密之意。.

新!!: 攝津國和咸臨丸 · 查看更多 »

和田惟政

和田惟政(1530年-1571年9月17日)是日本戰國時代至安土桃山時代的武將。室町幕府末期幕臣。父親是和田宗立(惟助)。.

新!!: 攝津國和和田惟政 · 查看更多 »

和銅

和銅(708年正月十一—715年九月初二)是飛鳥時代、奈良時代元明天皇、元正天皇的年號。.

新!!: 攝津國和和銅 · 查看更多 »

和氣真綱

和氣真綱(,)是日本平安時代的公卿,和氣清麻呂五子,官位為從四位上參議,追贈正三位。.

新!!: 攝津國和和氣真綱 · 查看更多 »

和氣清麻呂

和氣清麻呂(わけ の きよまろ,天平5年 - 延曆18年2月21日,)是奈良時代末期至平安時代初期的貴族。磐梨別乎麻呂(或平麻呂)之子。初名磐梨別公、後改藤野(輔治能)真人、和氣宿禰、和氣朝臣。官位從三位、、贈正三位、正一位。.

新!!: 攝津國和和氣清麻呂 · 查看更多 »

備中國

備中國(),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山陽道,又稱備州。備中國的領域大約為現在岡山縣的西南部。.

新!!: 攝津國和備中國 · 查看更多 »

出羽國

出羽國(),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東山道,又稱羽州。出羽國的領域大約為現在的山形縣及秋田縣,但不包含秋田縣東北隅的鹿角市和小坂町。这地方是为了对抗虾夷而设立。 明治元年(1868年)12月7日分割為羽前及羽後兩國。.

新!!: 攝津國和出羽國 · 查看更多 »

凑川之战

凑川之战(湊川の戦い),是日本历史上重要战役之一。為後醍醐天皇與足利尊氏的決戰,以足利氏的勝利告終。湊川為日本古地名,即今兵庫縣神戶市。著名將領楠木正成在此戰中陣亡。.

新!!: 攝津國和凑川之战 · 查看更多 »

八部郡

八部郡()是過去位於兵庫縣東部的郡,已於1896年4月1日與菟原郡一同被併入武庫郡。 過去的範圍現已全數被併入神戶市,包括現在的兵庫區全部地區、長田區全部地區、須磨區除西北部以外的大部分地區、中央區的西部小部分地區、灘區西北部小部分地區、北區西南部地區。.

新!!: 攝津國和八部郡 · 查看更多 »

六角定赖

六角定赖(),六角高賴次子,日本戰國时代南近江的守護大名,官至從四位下彈正忠,諡號江雲,法名雲光寺殿光室亀公大居士。 六角定賴於永正元年(1504年)在京都相國寺出家為僧,稱吉侍者。由於其兄六角氏綱在永正15年(1518年)在與細川家的戰爭中被討死,定賴被迫還俗繼承家業,六角定賴是六角家的一代英主,率軍降伏了淺井家(淺井久政),成为南近江國霸主,並修建了觀音寺城。 在內政上,率先推出「城割」的命令,要家臣們各自毀掉原有的居城,全部集中於觀音寺城,以方便管理。這道「城割」命令,被認為是後來出現的一國一城令的雛形。 同時也是第一位實施樂市的大名,使觀音寺城的城下町成為眾商雲集的商業都市。 在外交上,以足利將軍支持者的身分,介入當時室町幕府的中央政治。也以政治聯姻的方式,讓自己的子女跟各鄰國大名聯姻。 在定賴的這段領導期間,六角家達到了最全盛的時刻。 1552年逝世後,其子六角義賢繼位。.

新!!: 攝津國和六角定赖 · 查看更多 »

六波羅探題

六波羅探題是日本歷史上鎌倉幕府的一個官職。.

新!!: 攝津國和六波羅探題 · 查看更多 »

兵库县

兵库县()是日本近畿地方的一个县,面積8396.39km²,縣治為神户市。总人口約550萬,縣內城市大部分集中在濑户内海沿岸。其轄區在古代曾分屬播磨、但馬等多個令制國,因此是極具多樣性、也是一體性程度較低的縣。.

新!!: 攝津國和兵库县 · 查看更多 »

因幡國

因幡國(),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山陰道,又稱因州。因幡國的領域大約為現在鳥取縣的東部。.

新!!: 攝津國和因幡國 · 查看更多 »

石山合戰

石山合戰(日語:石山合戦)是日本戰國時代淨土真宗本願寺勢力(一向一揆)和織田信長的戰役,發生於元龜元年9月12日(1570年10月11日)─天正8年8月2日(1580年9月10日)。 石山合戰最後以顯如和信長講和,退出石山告終,但顯如的長男教如佔據石山繼續抵抗,顯如改立三男准如為嫡子,造成日後本願寺教團分裂成東、西本願寺。.

新!!: 攝津國和石山合戰 · 查看更多 »

神護景雲

護景雲(767年八月十六—770年十月初一)是奈良時代稱德天皇、光仁天皇之年號。.

新!!: 攝津國和神護景雲 · 查看更多 »

神户市

户市()是位於日本西部近畿地方兵庫縣的都市,為兵庫縣縣廳所在地,也是政令指定都市之一,下轄有9個區。神戶市的面積為552.83平方公里。2016年6月,神戶市有人口1,538,053人,是日本人口第七多的都市。神戶市與大阪市、京都市並為京阪神都會區的核心都市,同時也和其附近的衛星都市組成神戶都市圈。 「神戶」這一地名是起源於現在神戶市中心的三宮、元町地區在古代曾是生田神社的領地,並居住有生田神社的。神戶地處大阪灣沿岸,風浪平緩且沿岸水深較深,地形極為適宜建設港口。在古代時期,神戶就是京都及大阪的外港之一。1868年,神戶成為日本最早開放對外國通商的五個港口之一,之後神戶迅速發展為日本最重要的港灣都市之一。也正因其是日本最早的通商港口,神戶以開放和國際化的氣氛而聞名。1995年的阪神淡路大地震雖然給神戶帶來巨大的打擊,然而經過多年的重建,神戶的都市建設和人口都已超過地震之前的水準。神戶也是一座宜居都市,並曾在2007年入選福布斯雜誌評出的「世界最清潔的25座城市」,其後也於2012年在瑞士的諮詢公司ECA國際評選出的世界宜居都市排名中排名第五位,是唯一入選前10位的日本都市。.

新!!: 攝津國和神户市 · 查看更多 »

福知山藩

福知山藩()是位於日本丹波国天田郡的一個藩,藩廳位於福知山城(京都府福知山市).

新!!: 攝津國和福知山藩 · 查看更多 »

第一次木津川口之戰

一次木津川口之戰(だいいちじきづがわぐちのたたかい,天正4年(1576)).

新!!: 攝津國和第一次木津川口之戰 · 查看更多 »

第二次木津川口之戰

二次木津川口之戰(だいにじきづがわぐちのたたかい)是發生在在天正6年11月6日(1578年12月4日),是毛利家和織田家發生的一場海戰,毛利水軍遭到重創。.

新!!: 攝津國和第二次木津川口之戰 · 查看更多 »

細川尚春

細川尚春(,)是日本戰國時代武將,細川氏一門淡路守護家實質上的最後一任當主。.

新!!: 攝津國和細川尚春 · 查看更多 »

細川勝元

細川勝元(永享2年-文明5年5月11日、1430年-1473年6月6日)是日本室町時代未期的人物,室町幕府的管領。父親為細川持之。正室為山名熙貴的女兒。兒子有細川政元。幼名為聰明丸。官位為從四位下武藏守,右京大夫。他創立了名剎龍安寺。.

新!!: 攝津國和細川勝元 · 查看更多 »

細川直元

細川直元(生年不詳-1581年)是日本戰國時代武將。出羽國小國城城主。受領名是攝津守。被認為是奥州細川氏的分族,但是詳細情況不明。.

新!!: 攝津國和細川直元 · 查看更多 »

細川氏

細川氏是日本一個武家氏族,家紋丸之內二。細川氏是清和源氏足利氏的支流,名稱是來自13世紀三河國額田郡細川鄉。他們是室町時代管領以及江戶時代熊本藩藩主。.

新!!: 攝津國和細川氏 · 查看更多 »

細川澄元

細川澄元(,)是日本戰國時代的守護大名,為細川京兆家第10代當主,官至管領以及丹波、攝津、讚岐和土佐守護。.

新!!: 攝津國和細川澄元 · 查看更多 »

細川持之

細川持之(,)是日本室町時代武將、守護大名,室町幕府管領、攝津、丹波、讚岐和土佐守護,次子,兄長是,弟弟是,妻子是之女,兒子是細川勝元細川成賢(持賢養子)。.

新!!: 攝津國和細川持之 · 查看更多 »

細川政元

細川政元,室町幕府管領,日本戰國時代前期大名。細川勝元之子。細川京兆家當主。曾成為幕府中實際掌權者,人稱半將軍。由於沉迷於修驗道的修行而未嘗娶妻生子,導致細川家嫡系血脈斷絕。他有三個養子:澄之、澄元、高國。 政元廢立將軍(明應政變)、以管領干政,三管領家之一的細川京兆家在其手中達到鼎盛。由於他的三個養子為了繼承問題起了鬩墻之爭,政元被暗殺而亡。(永正錯亂)他生前經營的畿內地區也在他死後再次陷入長期低迷。.

新!!: 攝津國和細川政元 · 查看更多 »

細川晴元

細川晴元(永正11年-永祿6年3月1日、1514年-1563年3月24日)是日本室町時代及戰國時代的武將。父親為細川澄元,母親是畠山義堯之女清泰院。正室為三條公賴的長女,兒子有細川信良。幼名為聰明丸。官位為從四位下右京大夫。.

新!!: 攝津國和細川晴元 · 查看更多 »

紀伊國

紀伊國(),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南海道,又稱紀州。在江戶時代是德川御三家紀州德川氏的領地(紀州藩)。紀伊國的領域大約包含現在和歌山縣全境及三重縣的南部。以江戶幕府第8代將軍,德川吉宗出名。.

新!!: 攝津國和紀伊國 · 查看更多 »

織田信長

織田信長()()是活躍於日本戰國時代至安土桃山時代的戰國大名,於1568年至1582年間,作為掌握日本政治局勢的領導人,推翻了名義上管治日本逾200餘年的足利幕府,使從應仁之亂起持續百年以上的亂世步向終結。在日本歷史上,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並稱「戰國三英傑」。 織田信長於1534年在尾張國(今愛知縣西部)(一說那古野城)出生。幼名吉法師,通稱三郎。在父親織田信秀死後,以嫡長子身份繼承家督。在國內爭亂中打敗同母弟信行(別稱信勝)、清洲城主織田信友、犬山城主織田信清和岩倉城主織田信安尾張分家等勢力,成功統一尾張。於擊破周邊敵對勢力三河今川氏與美濃齋藤氏與南近江六角氏後,擁立足利義昭為將軍上洛(到京都)。 之後義昭與信長為敵,下令給武田氏、淺井氏、朝倉氏、比叡山延曆寺、鈴木雜賀眾、石山本願寺等勢力,組成第一次信長包圍網。信長逐一消滅各個勢力,瓦解了包圍網,並放逐義昭。正當信長逐漸把勢力由京畿一帶擴展至中國地方時,1582年(天正十年)遭家臣明智光秀背叛(本能寺之變)而死,屍首下落不明,通說是遭大火焚毀。.

新!!: 攝津國和織田信長 · 查看更多 »

織田氏

家紋:'''揚羽蝶''' 織田氏是日本的氏族和武家。斯波氏家臣。家紋是揚羽蝶、織田木瓜等。嫡流、伊勢守家的通字是「廣」、大和守家的通字是「定」、後來的近代大名的彈正忠家是「信」等。 發祥地(苗字地名)是越前國織田莊(福井縣丹生郡越前町)。本姓藤原氏(後來假冒桓武平氏)。實際上是忌部氏之流。與甲斐氏、朝倉氏相同是三管領之一的斯波武衛家的守護代,順序是次於甲斐氏的第二位。在室町時代是尾張國的守護代。在日本戰國時代,一族之間發生鬥爭,結果是彈正忠家的織田信長大大地擴展了勢力。但是就在將近天下統一之前發生本能寺之變,信長和嫡子信忠被「大叛臣」明智光秀逼迫自盡,演變成織田家有力家臣的勢力鬥爭。最終另一位叛臣羽柴秀吉擊敗織田家中其他勢力,並殺害少主神戶信孝後奪取實權,表面上雖以信長嫡孫織田秀信為首,但織田秀信在長大成人後亦不能取回政權到織田家。不過秀信返回織田家的本國岐阜城並成為美濃的大名。在關原之戰中加入西軍,因此德川家康把織田家(嫡流)消滅。後來彈正忠家的庶流在江戶時代中成為外様的小大名、高家、旗本、尾張藩和明石藩家老等等並一直存續下去。還有藤掛氏、津田氏等不以織田為姓的一族存在。 明治維新後,大名織田家四家被列為子爵。.

新!!: 攝津國和織田氏 · 查看更多 »

美努王

美努王(,)是日本飛鳥時代的,在《六國史》中又有彌努王、美奴王、美弩王和三野王等稱呼,與同時代的可能為同一人物。敏達天皇後裔,四位親王之子,官位是從四位下治部卿。.

新!!: 攝津國和美努王 · 查看更多 »

美濃國

美濃國(),又稱濃州,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東山道,領域約為現今岐阜縣的南部。.

新!!: 攝津國和美濃國 · 查看更多 »

結城藩

結城藩()是日本江戶時代的一個藩。藩廳位於結城城(今茨城縣結城市)。藩主是越前松平氏及水野氏。.

新!!: 攝津國和結城藩 · 查看更多 »

生野區

生野區()是大阪市的24區之一,位于大阪市東部,西側為大阪環狀線,北側為近鐵大阪線;区內總人口約在13萬,其中登記的外国人達2.7萬,其中外國人的國籍主要包括韓國、朝鮮、中國、越南,是大阪市內外國人最多的一區,外國人的比例占該區總人口的20%以上。.

新!!: 攝津國和生野區 · 查看更多 »

甲斐國

斐國(),是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東海道,亦稱為甲州(こうしゅう)。其位置相當於現代日本行政區中的山梨縣。.

新!!: 攝津國和甲斐國 · 查看更多 »

白井河原之戰

白井河原之戰是元龜2年(1571年)8月28日時,池田家臣荒木村重為擴大勢力,跟將軍足利義昭麾下和田惟政之間爆發的激戰,結果和田惟政戰死,荒木村重戰勝。.

新!!: 攝津國和白井河原之戰 · 查看更多 »

花隈城之戰

花隈城之戰是荒木村重對織田信長掀起叛亂的最後一場戰役,在荒木村重於此戰被池田恆興擊敗,攻破花隈城,徹底喪失他在攝津國的勢力範圍,最後逃往依賴毛利氏。.

新!!: 攝津國和花隈城之戰 · 查看更多 »

鎌倉幕府

#重定向 镰仓幕府.

新!!: 攝津國和鎌倉幕府 · 查看更多 »

鎌倉時代

傳・源頼朝肖像 鎌倉・高德院大佛 镰仓时代(1192年—1333年),是日本歷史中以镰仓为全国政治中心的武家政权时代。始於1192年(建久三年)镰仓幕府成立,终於1333年(正庆二年,元弘三年)幕府灭亡,经历141年。 关于镰仓幕府建立期,有诸说:.

新!!: 攝津國和鎌倉時代 · 查看更多 »

遠江國

遠江國(),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東海道,又稱遠州。遠江國的領域大約為現在静岡縣的西部。以东是日本东国。.

新!!: 攝津國和遠江國 · 查看更多 »

荒木村重

荒木 村重(、天文4年-天正14年5月4日)是日本戰國時代至安土桃山時代的武將及大名。利休七哲之一。幼名十二郎,後改稱彌介(另一說法為彌助)。曾經與織田信長對抗的武將,祖先是藤原秀鄉。 1535年(天文4年)出生。最初是池田勝正家臣,迎娶池田長正女兒。後來池田知正受到三好三人眾的影響下發動叛變,乘機控制池田家,後在白井河原之戰中擊敗並討取和田惟政,擴大在攝津的勢力範圍。 1573年(天正元年)隨三好氏衰落,投靠織田信長,成為茨木城城主,並跟隨信長攻打足利義昭及攻打槇島,翌年擊敗伊丹親興,佔領伊丹城,成為有岡城主,控制攝津一國。 天正6年時村重舉兵謀反,秀吉遣黑田官兵衛(黑田孝高)做使節,但反遭拘禁,雙方在有岡城交戰,戰事膠著一年,但在織田家的包圍下,戰況明顯不利。(有岡城之戰) 1579年(天正7年)9月2日、村重獨自逃離有岡城前往尼崎城,然後逃往花隈城(花隈城之戰)持續被織田軍狙擊,最終前往毛利氏的領地保命。村重的36名家臣在12月16日於五條河原被信长處決。 1582年(天正10年)6月信長殒于本能寺之變,村重返回堺居住。接著豐臣秀吉控制京畿一帶,以荒木道薫之名進入大坂再次成為茶人,與千利休等人是親交。起初是為過往犯下的錯誤感到羞恥而自諷為「道糞」,後秀吉批准村重改為「道薫」,擁有銘器「荒木高麗」。 1586年(天正14年)5月4日在堺逝世。享年52歲。其子孫包括荒木村次以及江戶時代名畫家岩佐又兵衛。.

新!!: 攝津國和荒木村重 · 查看更多 »

菊池武吉

菊池武吉(),鐮倉時代未期的武將。第12代家督菊池武時第七子,通稱菊池七郎。第13代家督菊池武重的弟弟、第14代家督菊池武士及第15代家督菊池武光的兄長。.

新!!: 攝津國和菊池武吉 · 查看更多 »

菟原郡

菟原郡()是過去位於兵庫縣東部的郡,已於1896年4月1日與菟原郡一同被併入武庫郡。 過去的範圍包括現在的蘆屋市全部地區和神戶市東灘區全部地區、灘區除西北角以外全部地區、中央區以東區域。.

新!!: 攝津國和菟原郡 · 查看更多 »

青木一重

青木一重()是日本戰國時代至江戶時代初期的武將、大名。攝津麻田藩初代藩主。父親是青木重直。.

新!!: 攝津國和青木一重 · 查看更多 »

須磨區

区()是位于神戶市西部的一区。.

新!!: 攝津國和須磨區 · 查看更多 »

顯如

顯如(1543年2月20日 - 1592年12月27日),或稱本願寺顯如,諱光佐,是淨土真宗本願寺第11代門主。本願寺第10代門主証如之子。妻子為三條公賴的女兒、細川晴元的養女如春尼。兒子有教如、顯尊、准如。 顯如為戰國時代之中實力最雄厚的宗教人士,開創了本願寺最輝煌的一段時期,領導為數眾多的「一向一揆」;雖是宗教人物,但在歷史上因其政治、軍事、經濟實力,也被定位為戰國大名之一。.

新!!: 攝津國和顯如 · 查看更多 »

館林藩

林藩()是位於日本上野国邑樂郡的一個藩。藩廳位於館林城。.

新!!: 攝津國和館林藩 · 查看更多 »

西成郡

西成郡为大阪府过去辖下的一个郡,已于1925年4月1日因轄下町村全數并入大阪市而废除。 在1879年日本實施時的轄區包括現在的大阪市西半部地區,也相當於以西至之間的區域。.

新!!: 攝津國和西成郡 · 查看更多 »

駿河

駿河可以指:.

新!!: 攝津國和駿河 · 查看更多 »

高山右近

山右近()是日本戰國時代至江戶時代初期的武將、大名。著名吉利支丹大名。利休七哲之一。本名友祥、長房、重友(現存文書上只有重友能被確認)。通稱彦五郎。父親是高山友照。與中川清秀是從兄弟。 洗禮名是Juste,ジュスト(或Juist,ユスト),在葡萄牙語中是「正義的人」的意思。 號南坊。.

新!!: 攝津國和高山右近 · 查看更多 »

高崎藩

崎藩()曾是位於上野國群馬郡(群馬縣高崎市)的藩。藩廳位於高崎城。.

新!!: 攝津國和高崎藩 · 查看更多 »

高師直

師直,日本南北朝時代武將。.

新!!: 攝津國和高師直 · 查看更多 »

豐島郡 (攝津國)

丰岛郡为大阪府过去辖下的一个郡,1896年4月1日,与能势郡合并为丰能郡。辖区现在池田市、丰中市、箕面市一带。.

新!!: 攝津國和豐島郡 (攝津國) · 查看更多 »

豐後國

豐後國(),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西海道,又稱豐州。豐後國的領域大約為現在大分縣北部以外的大部分。.

新!!: 攝津國和豐後國 · 查看更多 »

豐臣政權

豐臣政權(),或稱豐臣氏政權,是指日本自天正18年(1590年;一說天正13年/1585年)到慶長8年(1603年)為止,由豐臣秀吉建立的武家政權。.

新!!: 攝津國和豐臣政權 · 查看更多 »

足利尊氏

足利尊氏(),室町幕府的第一代征夷大将军(1338年-1358年)。原名足利高氏,幼名又太郎。镰仓幕府灭亡后,由后醍醐天皇赐名为尊氏。 出生於下野国(今栃木縣)是足利貞氏的次子,母親是上杉清子。元服之後接受了鐮倉幕府的執權得宗家北條高時的偏諱「高」字,取名高氏。 1333年(元弘3年),後醍醐天皇在伯耆船上山舉兵反對鐮倉幕府。鐮倉幕府派足利高氏前往鎮壓,但足利高氏在丹波國篠村的八幡宮宣佈脫離幕府,支持后醍醐天皇,並攻破幕府設在京都的六波羅探題(元弘之乱)。不久以後鐮倉幕府滅亡。足利高氏被後醍醐天皇當作討幕的第一功臣,天皇將自己名字「尊治」中的「尊」字賜給了他,從此以後,改名足利尊氏。 後醍醐天皇實施建武新政,失去了武士階層的支持。北條氏的餘黨在關東發動中先代之乱。足利尊氏的弟弟足利直義當時鎮守鐮倉,形勢危急,尊氏率軍救援直義。尊氏在平定中先代之亂後,擁兵自重,這使足利尊氏與天皇關係迅速惡化,最終尊氏在鐮倉發動延元之亂,率部前往京都,驅逐天皇於比叡山;但不久天皇糾集勢力反撲,尊氏逃往九州島。隨後以大宰府天滿宮為據點再次反攻,通过凑川之战击败楠木正成、新田義貞,攻佔京都,滅亡建武政權。擁立光明天皇,並成為征夷大將軍,開設幕府。後醍醐天皇逃往吉野開設南朝朝廷,與幕府對抗。 室町幕府早期是由足利尊氏和弟弟足利直義一起執政的雙頭政治。後來二人對立,发生观应扰乱。此後尊氏為攻滅南朝等反對勢力而奔走,試圖鞏固幕府的統治,在他去世前,南朝已沒有足以攻滅北朝之武力。尊氏於1358年病故,由子足利義詮接任將軍。 足利尊氏由於反叛天皇,在二戰前受皇國史觀的影響,日本政府將其認定為「逆賊」。然而在戰後由於歷史觀的變遷,有不少歷史學家對其作出了肯定評價。.

新!!: 攝津國和足利尊氏 · 查看更多 »

足利直義

足利直義(),日本鎌倉時代末期至南北朝時代初期的知名武將。他是足利貞氏的第三子,室町幕府開朝初代幕府將軍足利尊氏是他的同胞哥哥。足利直義在室町幕府的建立中起著重要作用。 1326年起,擔任兵部重要官員,室町幕府成立後,除了持有兵權,參加多項爭戰外也擔任大御所等重要職務。相對於足利尊氏的「大將軍」,世人稱直義為「副將軍」。1349年在觀應擾亂中失勢出家,次年投奔南朝。1351年在關東被足利尊氏擊敗,囚禁於鎌倉,直到翌年去世為止。.

新!!: 攝津國和足利直義 · 查看更多 »

鶴見區

見區可指日本以下兩個行政區劃名稱:.

新!!: 攝津國和鶴見區 · 查看更多 »

麻田藩

麻田藩()是日本江戶時代的一個藩。位於攝津國,藩廳在麻田陣屋(今大阪府豐中市螢池中町),藩主是青木氏,家格屬於外樣大名。 藩祖青木一重曾經侍奉過今川氏真跟德川家康,曾在姊川之戰裡取下朝倉家重臣真柄直隆的首級,於小牧·長久手之戰後被豐臣秀吉挖角(一重之父重直曾是丹羽長秀及豐臣秀吉的家臣),在秀吉死後繼續侍奉豐臣秀賴,和速水守久及伊東長實共列為御馬迴七手組,大坂冬之陣後擔任和談使者出使德川家康,卻被他扣留。在豐臣秀賴死後,青木一重再度被家康起用,領有攝津國豐島郡15村、川邊郡3村,共一萬兩千石的封地,成立麻田藩。 二代藩主青木重兼善理民政,但也開啟麻田藩崇佛風氣,三代藩主青木重正在寛文年間(1661年-1673年),為黄檗宗佛日寺的伽藍建築花費莫大經費,使藩內財政窮乏,因此極度鼓勵領民生產酒、油等生活必需品,十代藩主青木一貞則設立了藩校直方堂培養人才。青木家整整支配了麻田藩14代,直到明治時代後,末代藩主青木重義於版籍奉還後仍為藩知事,但在廢藩置縣後被免職,於1884年(明治17年)被列為子爵。.

新!!: 攝津國和麻田藩 · 查看更多 »

車站

车站是指建立在有公共交通班次行走的路線上,供人们集中等候交通班次,並且給予公共交通工具上落客的地方。 車站可以是一整座建築,也可以只是一個路牌標示。簡單的車站如公共汽车的中途站可以只是一個建立於行人道旁的一個路牌標示;大型的車站例如長途汽車總站、城際列車總站等則可以是一整棟大樓並建有方便人們的設施如洗手間、食肆、行李手推車、等候區等。.

新!!: 攝津國和車站 · 查看更多 »

軍艦奉行

軍艦奉行(ぐんかんぶぎょう)為江戶時代後期、於幕末由江戶幕府所設置之公職名稱。 於1859年所設置。統領幕府海軍,管轄軍艦製造・購入及操錬技術者之養成等項目。其中一項績效為1860年、咸臨丸成軍出航。.

新!!: 攝津國和軍艦奉行 · 查看更多 »

近江國

近江國(),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東山道,又稱江州。近江國的領域大約為現在的滋賀縣,境內有日本第一大湖琵琶湖。.

新!!: 攝津國和近江國 · 查看更多 »

能势郡

能势郡为大阪府过去辖下的一个郡,1896年4月1日,与丰岛郡合并为丰能郡。辖区现在丰能町、能势町一带。.

新!!: 攝津國和能势郡 · 查看更多 »

赤松則村

赤松則村(),南北朝時代武將,播磨守護。赤松家世居播磨。赤松家第三代當主赤松茂則之子。初名次郎,又名円心。.

新!!: 攝津國和赤松則村 · 查看更多 »

赤松晴政

赤松晴政(1513年/1495年—1565年2月16日)是日本戰國時代的武將、大名。赤松氏第11代當主。父親是赤松義村。播磨國、備前國、美作國守護。.

新!!: 攝津國和赤松晴政 · 查看更多 »

藤原真楯

藤原 真楯(ふじわら の またて)(靈龜元年(715年) - 天平神護2年3月12日 (766年4月25日))是奈良時代的貴族。初名八束,藤原北家之祖參議藤原房前的第三子。藤原真楯的曾孫藤原良房初次由非皇族的臣子擔任攝政;其後藤原北家子孫相繼擔任攝政、關白,可說是良房奠定的基礎,開創了攝關政治,藤原北家亦成為藤原四家中最繁盛的一系。.

新!!: 攝津國和藤原真楯 · 查看更多 »

關原之戰

原之戰(関ヶ原の戦い、大日本帝國陸軍參謀部出版書籍使用關原之役)是日本廣義的戰國時代末期或安土桃山時代發生於美濃國關原地區的一場戰役,交戰雙方為德川家康領下的東軍以及石田三成等組成的西軍。最終在西軍將領小早川秀秋叛變的情況下,這場戰爭在一天內即分出了勝負,德川家康取得了統治權,三年後成立德川幕府。此戰也被譽為「決定天下的戰爭」(天下分け目の戦い),是戰國時代影響最重大的戰役。.

新!!: 攝津國和關原之戰 · 查看更多 »

肥後國

肥後國(),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西海道,又稱肥州。肥後國的領域大約為現在的熊本縣。.

新!!: 攝津國和肥後國 · 查看更多 »

酒井氏

酒井氏,日語訓讀音さかいし,是日本的一個氏族。.

新!!: 攝津國和酒井氏 · 查看更多 »

雜賀孫市

賀孫市(1534年-1589年、天文3年-天正17年5月2日?)為雜賀眾的首領;也有史料記載為雜賀孫一或鈴木孫一(孫一與孫市的日文同音)。舊名為鈴木重秀。.

新!!: 攝津國和雜賀孫市 · 查看更多 »

雜賀眾

賀眾(さいかしゅう,別稱為雜賀黨)是與根來眾同樣以鐵砲為武器的傭兵集團。在日本戰國時代盤踞於紀州雜賀莊(現・和歌山市雜賀崎)一帶,雜賀眾當中最出名的領袖是雜賀孫市(孫一)。.

新!!: 攝津國和雜賀眾 · 查看更多 »

老中

老中是江戶幕府的官職名,職位大致和鎌倉幕府的「連署」、室町幕府的「管領」相當。老中是征夷大將軍直屬的官員,負責統領全國政務;在大老未設置的場合上,老中是幕府的最高官職。老中定員四至五名,採取月番制,輪番管理不同事務,原則上在二萬五千石領地以上的譜代大名之中選任。.

新!!: 攝津國和老中 · 查看更多 »

JR京都線

JR京都線()是西日本旅客鐵道(JR西日本)東海道本線在大阪 - 京都之間路段的通稱。此線大部分路段與阪急電鐵的阪急京都本線平行。為了與近畿日本鐵道所屬的京都線、阪急電鐵的京都本線作區隔,JR西日本採用的正式路線名就是「JR京都線」,「JR」兩字不能省略。.

新!!: 攝津國和JR京都線 · 查看更多 »

JR神戶線

JR神戶線()是日本西日本旅客鐵道(JR西日本)東海道本線自大阪府大阪市北區的大阪站至兵庫縣神戶市中央區神戶站的區間,和山陽本線自神戶站至兵庫縣姬路市姬路站的區間,所給付的愛稱。 此愛稱自1988年3月13日開始被使用。阪急電鐵也有名為神戶線的線路,避免混淆在此線路前加「JR」。.

新!!: 攝津國和JR神戶線 · 查看更多 »

東京都

東京都()是位於日本關東地方的地方行政區,與道、府、縣同屬日本第一級行政區劃(),為事實上的日本首都。轄區包含東京都區部、多摩地方、伊豆群島、小笠原群島等地區,同時也囊括了日本最南端(冲之鸟礁)和最東端(南鳥島)等幾個地理極點。面積約2,188平方公里,人口1,374萬,人口總數居於日本各都道府縣首位。全境劃分為23區、26市、5町、8村,其中都廳所在地為新宿區。 截至2017年止,東京都是GDP產值世界第1的都市,超過世界第二名的紐約。東京都2010年的人均總生産額達到6,955,171日元(依當年國際匯率兑换成79,261美元),位列全世界第一。以東京都為核心的日本首都圈(東京都會區),聚集人口逾3千6百萬,為世界第一大都會區。.

新!!: 攝津國和東京都 · 查看更多 »

東住吉區

東住吉區()是大阪市的24個區之一,位於大阪市的東南部,南以大和川與松原市接鄰,但在大和川南岸的周邊及過去屬於其參道的區域,由於神社歷史的緣故,現屬於大阪市東住吉區,形成在松原市轄區內有一台細長的帶狀區域屬於大阪市。.

新!!: 攝津國和東住吉區 · 查看更多 »

松永久秀

松永久秀(),日本戰國時期大和国大名,通稱松永彈正。 松永久秀早年事迹不详,后出仕于三好长庆担任要职。但松永久秀阴谋篡夺三好家实权,三好长庆及嫡子三好义兴、弟弟安宅冬康、十河一存之死都与其有嫌疑。三好长庆死后,松永久秀与三好三人众掌握家中实权。1565年,松永久秀与三好三人众谋杀室町幕府征夷大将军足利义辉,史称永禄之变。但不久双方反目,松永久秀随后与三好三人众、大和国国人筒井顺庆长期交战。1568年,松永久秀臣服于上洛的织田信长,但数次发动叛乱,最终于1577年11月19日在信贵山城之战战败后自杀身亡。 松永久秀一生有多次下克上的经历,织田信长向德川家康介绍松永久秀时,指出他曾做出三件常人不可为的恶事:篡夺主家、谋杀将军和火烧东大寺。.

新!!: 攝津國和松永久秀 · 查看更多 »

村上武吉

村上武吉(、天文2年-慶長9年8月22日),是活躍於瀨戶內海的村上水軍當主,別名能島武慶。父親是村上義忠,兒子是村上元吉及村上景親。.

新!!: 攝津國和村上武吉 · 查看更多 »

棚倉藩

棚倉藩()是位於日本磐城国(陸奧國)的一個藩。藩廳位於棚倉城(福島縣東白川郡棚倉町)。.

新!!: 攝津國和棚倉藩 · 查看更多 »

楠木正行

楠木正行(),是南北朝時代的武將。楠木正成之嫡男。相對於尊稱為「大楠公」的正成,被稱為「小楠公」。繼承父之意志,和足利尊氏作戰。.

新!!: 攝津國和楠木正行 · 查看更多 »

楠木正成

楠木正成(),幼名多闻丸,明治時代起尊称大楠公,為镰仓幕府末期到南北朝时期著名武将。楠木正成一生竭力效忠後醍醐天皇,在湊川之戰陣歿。后世以其為忠臣與軍人之典範,被視為武神。原官位正五位,1880年追贈正一位。此外楠木正成與戰國末年的真田信繁、源平合戰的源義經並列日本史中三大「末代」悲劇英雄。.

新!!: 攝津國和楠木正成 · 查看更多 »

正曆

正曆可以指:.

新!!: 攝津國和正曆 · 查看更多 »

武庫郡

武庫郡()是過去位於兵庫縣東部的郡,已於1954年4月1日因無管轄町村而被廢除。 過去的範圍包括現在的尼崎市西部部分地區、西宮市的南半部地區和寶塚市南部以南地區。.

新!!: 攝津國和武庫郡 · 查看更多 »

武藏國

武藏國(),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東海道,又稱武州。武藏國的領域大約包含現在東京都(不含東京都的外島)及埼玉縣、神奈川縣的東北部。.

新!!: 攝津國和武藏國 · 查看更多 »

永延

永延(987年四月初五至989年八月初八)是日本的年號。使用這年號之日本天皇是一條天皇。.

新!!: 攝津國和永延 · 查看更多 »

永祚 (日本)

永祚(989年八月初八至990年十一月初七)是日本的年號之一,指的是永延之後、正曆之前,989年到990年這段期間。這個時代的天皇是一條天皇。.

新!!: 攝津國和永祚 (日本) · 查看更多 »

池田恆興

池田恆興()是日本戰國時代至安土桃山時代武將。父親是池田恆利。母親養德院是織田信長的乳母。尾張犬山城城主、攝津兵庫城城主、美濃大垣城城主。 清洲会議中的四宿老之一。有軍記物記載名字為信輝,但是沒有可信性高的同時代史料支持。.

新!!: 攝津國和池田恆興 · 查看更多 »

波多野元清

#重定向 波多野稙通.

新!!: 攝津國和波多野元清 · 查看更多 »

清少納言

清少納言(),日本平安时代女作家。姓清原,名不可考(有諾子的說法)。一条天皇时入宫侍奉中宫藤原定子。主要作品是隨筆集《枕草子》。此外尚有《》,皆为研究其生平之重要史料。.

新!!: 攝津國和清少納言 · 查看更多 »

清洲會議

清州會議()或稱清須會議,日本安土桃山時代的天正十年6月27日(西元1582年7月16日)的著名政治會議,召開於尾張國清洲(今愛知縣清須市)。召開目的是討論本能寺之變織田信長、織田信忠父子死後,織田家當主人選及領土分配。也因會議的紛爭,造成了「賤岳之戰」的爆發。.

新!!: 攝津國和清洲會議 · 查看更多 »

源範賴

源範賴()是日本平安時代末期至鐮倉時代初期的武將。出生河內源氏,是源義朝的第六子,也是源賴朝的異母弟、源義經的異母兄。 源範賴的母親是池田宿(今磐田市)的一個遊女。由於出生在遠江國的蒲御廚(今靜岡縣濱松市),因此被稱作蒲冠者或蒲殿。1160年,父親源義朝在平治之亂中戰敗被殺,源範賴被藤原範季收養,取其名字中的「範」字為名,送往其出生地秘密撫養。 1180年,兄源賴朝起兵討伐平家,遠江國的甲斐源氏起兵響應,源範賴也參與其中。次年投奔源賴朝麾下。1183年,支持木曾義仲的志田義廣,自常陸國攻打鐮倉。源範賴發兵支援賴朝,擊退了志田軍。1184年(壽永3年)被賴朝任命為征討義仲的大將軍,率軍上洛,同先到達的源義經合兵,在宇治川之戰中大敗義仲,入據京都。同年在一之谷之戰中負責攻擊一之谷的東面平家軍,同西路的源義經部兩面夾擊,大敗平家。此後被授予三河守的官位,向九州進軍。次年範賴在備中國的藤戶擊敗了平行盛,又在九州豪族緒方維榮的支持下,於葦屋浦擊敗了原田種直部。屋島之戰發生之時,範賴正在長門國的彥島同平家水軍的主力平知盛部對壘,因此沒有參加這場戰役。壇之浦之戰中,源範賴率源氏的陸軍參戰。戰後奉命搜尋神劍,並對平家的舊有領地作出相應處分。 源義經與源賴朝失和後,義經逃往陸奧國,投奔奧州豪族藤原泰衡。由於養父藤原範季曾藏匿過義經,範賴遭到了源賴朝的懷疑。得知被猜忌後,源範賴自請罷免官職。1189年,源賴朝親自征討奧州藤原氏,範賴也隨軍參戰。1193年發生曾我兄弟復仇事件,範賴受到牽連,被幽禁在伊豆國的修禪寺直至死去。.

新!!: 攝津國和源範賴 · 查看更多 »

源義經

源義經(--元年-文治五年閏四月卅日,即),為日本平安時代末期,出身於河內源氏的武士,知名的將領,曾任左衛門少尉兼檢非違使(俗稱為判官)。 父源義朝家系乃清和源氏其中一支,河内源氏的棟樑源賴信的後代,世世代代在東國武家人材輩出。義經為源義朝的第九子,幼名牛若丸(うしわかまる)。在平--治之亂中為平清盛所敗後,源義經在7歲時被送到京都鞍馬寺學習。之後他投奔奥州,受到奥州藤原氏當主藤原秀衡的庇護。及長,源義經與兄長源賴朝一齊舉兵討伐平家,在著名的戰役源平合戰中戰功彪炳,威名顯赫。但也因功高震主為源賴朝所猜忌,最終兄弟反目成仇。源賴朝在全國追捕義經。義經在走投無路之下再度投靠藤原秀衡,秀衡死後,其子藤原泰衡繼為家督,泰衡因畏懼源賴朝,領兵突襲源義經,源義經自知必死,把自己鎖在佛堂,誦經祈求往生淨土,在左右手弁慶等所有家臣戰死後,義經為避免妻女受辱,拔刀刺殺了愛妻鄉御前與4歳的愛女龜鶴御前,切腹自盡。 源義經為日本人所愛戴的傳統英雄之一,而且由於其生涯富有傳奇與悲劇的色彩,在許多故事、戲劇中都有關於他的描述,在許多神社中也奉祀著源義經,並與戰國末年的真田信繁、建武中興時代的楠木正成並列日本史中三大「末代」悲劇英雄。.

新!!: 攝津國和源義經 · 查看更多 »

源賴光

源賴光(源頼光(みなもと の よりみつ)、天曆2年(948年) - 治安元年7月19日(1021年8月29日))平安時代中期大將。父親為鎮守府將軍源滿仲,母親為嵯峨源氏近江守源俊之女,為攝津源氏始祖。有同父異母弟弟源賴親、源賴信。在《御伽草子》一书中,曾记载他带领渡边纲、坂田金时、卜部季武、碓井贞光四名家臣(即“赖光四天王”)斩杀酒吞童子的故事。.

新!!: 攝津國和源賴光 · 查看更多 »

源氏

源氏是日本一個著名的氏族,活躍於平安時代,最著名的分支為清和源氏。平安時代末期,與另外一支氏族平氏爆發了源平合戰,最終勝利,而開啟了幕府時代。.

新!!: 攝津國和源氏 · 查看更多 »

源滿仲

源满仲(延喜913年4月10日—长德977年8月27日)日本平安时代中期著名将领,为天皇后裔的清和源氏“六孙王”源经基之长子。是源赖光、源赖亲和源赖信的父亲。源满仲在摄津国管理期间在多田町多次定居,故而被称多田满仲,别名为多田新发意。晚年被敕封为正一位,神号为多田大权现。 源满仲一生军功活跃,在安和之变中立下优越军功,从正四位下渐渐升职为镇守府将军,同时也对源氏的势力日渐壮大。源满仲在永延元年(987年)在延历寺出家。于长德3年(997)病逝,遗体埋葬与多田院(今兵库县川西市多田神社)。.

新!!: 攝津國和源滿仲 · 查看更多 »

有岡城之戰

有岡城之戰(ありおかじょうのたたかい)是天正6年(1578年)7月-天正7年(1579年)10月19日的籠城戰。起因於歸屬織田信長的荒木村重突然謀反。也稱「伊丹城之戰」。因為戰後織田信長大肆屠殺荒木一族的女子、幼兒而出名。.

新!!: 攝津國和有岡城之戰 · 查看更多 »

有馬郡

有馬郡()是一個曾存在於日本兵庫縣東部的郡,已於1958年廢除,過去在令制國時代屬於攝津國。有馬郡的地名源自於此地知名的有馬溫泉之舊名「有間」(日文發音同「有馬」),但「有間」一名是在什麼時代轉寫成「有馬」已不可考。.

新!!: 攝津國和有馬郡 · 查看更多 »

战国时代 (日本)

日本的戰國時代,簡稱戰國,是日本历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一般是指1467年足利義政時期的應仁之亂开始的长达一百五十多年的政局紛亂及群雄割據的一段時期。最終,歷經一個半世紀的混戰,德川家康在1603年建立了江戶幕府,1615年滅豐臣氏,正式統一全國。.

新!!: 攝津國和战国时代 (日本) · 查看更多 »

明石城

明石城(あかしじょう)是日本的一座城堡。位於兵庫縣明石市。明石城是舊明石藩的政廳所在地與藩主的住所。別名喜春城(きはるじょう、きしゅんじょう),錦江城(きんこうじょう)。明石城是日本100名城之一,也是日本櫻花名所100選之一。明石城的建造者是舊信州松本城主小笠原忠真,後長期成為親藩松平氏的住城。在阪神大地震中,該城遭到破壞,現已修復。.

新!!: 攝津國和明石城 · 查看更多 »

文禄

文禄(元年:1592年—末年:1596年)是日本後陽成天皇的第二个年号。日本使用这个年号共五年。.

新!!: 攝津國和文禄 · 查看更多 »

日本

日本國(),是位於東亞的島嶼國家,由日本列島、琉球群島和伊豆-小笠原群島等6,852個島嶼組成,面積約37.8万平方公里。國土全境被太平洋及其緣海環抱,西鄰朝鮮半島及俄罗斯,北面堪察加半島,西南為臺灣及中國東部。人口達1.26億,居於世界各國第11位,當中逾3,500萬以上的人口居住於東京都與周邊數縣構成的首都圈,為世界最大的都市圈。政體施行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君主天皇為日本國家與國民的象徵,實際的政治權力則由國會(參眾兩院)、以及內閣總理大臣(首相)所領導的內閣掌理,最高法院為最高裁判所。 傳說日本於公元前660年2月11日,由天照大神之孫下凡所生之後代磐余彥尊所建,在公元4世紀出現首個統一政權,並於大化改新中確立了天皇的中央集权體制。至平安時代結束前,日本透過文字、宗教、藝術、政治制度等從漢文化引進的事物,開始衍生出今日為人所知的文化基礎。12世紀後的六百年間,日本由武家階級建立的幕府實際掌權。17世纪起江户幕府頒布锁国令,至1854年被迫開港才結束。此後,日本在西方列強進逼的時局下,首先天皇從幕府手中收回統治權,接著在19世紀中期的明治维新進行大規模政治與經濟改革,實現工業化及現代化;而自19世纪末起,日本首先兼併琉球,再拿下台灣、朝鮮、樺太等地為屬地。進入20世紀時,日本已成為當時世界的帝國主義強權之一,也是當時東方世界唯一的大國。日本後來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軸心國之一,對中國與南洋發動全面侵略,但最终於1945年戰敗投降。日本投降至1952年《旧金山和约》生效前,同盟国军事占领日本,並監督日本制定新憲法、建立今日所見的政治架構,日本轉型為以國會為中心的民主政體,天皇地位虛位化,並依照憲法第九條放棄維持武装以及宣戰權。而日本雖在法律上實施非武裝化,出於自我防衛上的需要,仍擁有功能等同於其他國家軍隊的自衛隊。 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亦為七大工業國組織成員,是世界先進國家之一,主要奠基於日本經濟在二戰後的巨幅增長。現時日本的科研能力、工業基礎和製造業技術均位居世界前茅,並是世界第四大出口國和進口國。2015年,日本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依國際匯率可兌換成為三萬二千,人均國民收入則在三萬七千美元左右,人類發展指數亦一直維持在極高水平。.

新!!: 攝津國和日本 · 查看更多 »

播磨國

播磨國(),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山陽道,又稱播州。主城有上月城,置鹽城、姬路城、三木城。.

新!!: 攝津國和播磨國 · 查看更多 »

攝津市

攝津市()是大阪府中北部,淀川右岸的一市。.

新!!: 攝津國和攝津市 · 查看更多 »

應保

應保(1161年九月四日至1163年三月二十九日)是日本的年號。這個時代的天皇是二條天皇。.

新!!: 攝津國和應保 · 查看更多 »

慶長

慶長是一個日本年號,接在文禄之後,元和之前。即公元1596年到1615年為止之間。這時代的天皇是後陽成天皇、後水尾天皇 。江戶幕府的將軍是德川家康、德川秀忠。.

新!!: 攝津國和慶長 · 查看更多 »

慶雲 (文武天皇)

慶雲(704年五月初十—708年正月十一)是飛鳥時代文武天皇、元明天皇的年號。.

新!!: 攝津國和慶雲 (文武天皇) · 查看更多 »

承和 (仁明天皇)

承和(834年正月初三至848年六月十三)是日本的年號之一,指的是天長之後、嘉祥之前。此時的天皇是平安時代之仁明天皇。.

新!!: 攝津國和承和 (仁明天皇)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摂州摂津国攝州攝津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