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小販認可區

指数 小販認可區

小販認可區(英文:Hawker permitted places)是香港政府提供予持有「固定攤位小販牌照」之小販進行販賣用途的認可指定區域。有關法例於1974年開始制訂,為香港法例第132AG章,原稱《小販(認可區)(市政局)(綜合)宣布》,2000年市政局遭解散後改稱《小販(認可區)宣布》,其管理工作則交由食物環境衛生署負責。.

目录

  1. 127 关系: 南京街 (香港)南里南昌街卑利街史釗域道吳松街塘尾道士丹利街士丹頓街大南街大王東街太子道太平山奶路臣街威靈頓街寶靈街小販山東街上海街中西區 (香港)市政局下鄉道九龍九龍城區干諾道亞皆老街康寧道廟街 (香港)廣東道伊利近街佐敦道彩虹道彌敦道德輔道保安道快富街土瓜灣道北街北河街北海街嘉咸街告士打道元州街皇后大道石塘咀石硤尾街灣仔區獅子亭獅子石道砵典乍街... 扩展索引 (77 更多) »

南京街 (香港)

南京街(Nanking Street)是香港油麻地的一條東西走向街道,西起廣東道,東至志和街。南京街為一西向東行雙線單程行車道路,全條街道被彌敦道分成兩節。第一節由廣東道穿炮台街、新填地街、上海街、廟街、吳松街及白加士街至彌敦道。第二節則由彌敦道直至志和街。其中上海街到白加士街的一段全日都是行人專用區。南京街前稱第五街,1909年香港政府整頓街道名稱時,才把第五街之名改為南京街。.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南京街 (香港)

南里

南里(South Lane)是香港的一條街道,位於香港島的石塘咀。南里連接山道和日富里。南里途經和合街。 南里曾經是一個露天街市,1991年街市遷往現在的石塘咀市政大廈。此外,南里亦途經由信德、新鴻基地產、廖創興企業及新世界發展共同發展中西區著名的大型屋苑寶翠園的商場西寶城的其中一個出入口。 雖然南里任何小販攤檔,可是在香港法例第132AG章 《小販(認可區)宣布》附表1中,仍有列出整段南里為小販認可區之一。.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南里

南昌街

南昌街可以指:.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南昌街

卑利街

卑利街(Peel Street)是一條位於香港島中西區的街道,全長560米,是由皇后大道中126號至半山區堅道88號的一條上坡道。北部近威靈頓街及結志街處是中環的街市舊區,不能通車,路邊只見滿是小商販及購物的行人。在荷李活道以南,及士丹頓街以南,有行人樓梯間隔,使此街道成為行車的掘頭路。自2000年代起因為鄰近中環蘇豪區的擴展,沿路有不少高級食肆,間中有汽車停泊。 卑利街的名字來自香港殖民地時期的英國1834年及1841年兩任首相羅伯特·皮爾爵士 (英文名: Sir Robert Peel),他是英國保守黨人。.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卑利街

史釗域道

史釗域道(Stewart Road)是香港島灣仔區的一條街,南北走向,北至灣仔北告士打道、灣景中心大廈與新鴻基中心處,南至灣仔軒尼詩道、莊士敦道德士古大廈油站處。 根據《南華早報》1929年6月17日的報道,當時新命名的史釗域道是紀念1843年至1844年間擔任庫務司(Colonial Treasurer)的史釗域(Charles Edward Stewart)。.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史釗域道

吳松街

吳松街(Woosung Street)是香港九龍油麻地的一條街道,南起柯士甸道,北至甘肅街,與兩旁的白加士街與廟街南段大致平行。.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吳松街

塘尾道

塘尾道(Tong Mi Road)是一條位於香港九龍旺角和大角咀之間的道路,呈南北走向,作為渡船街向北的延伸。塘尾道南面於渡船街、亞皆老街及櫻桃街交匯的路口開始,直至北面與荔枝角道交匯處為止,途中與多條街道交匯,包括晏架街、福全街、旺角道、洋松街、弼街、必發道、通州街、鴉蘭街及太子道西,塘尾道上有架空行車道分別聯接通州街段及渡船街段的西九龍走廊。人們慣常把塘尾道作為大角咀和旺角的分界。塘尾道兩旁有很多工業大廈及商業大廈,而此道路亦是極少數大部份時間均沒有專營巴士途經的市區主要街道。.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塘尾道

士丹利街

士丹利街(Stanley Street),亦被寫作史丹利街,是香港港島中環的一條人流極多的街道,尤其是中區上班日午餐時份(中午12時至下午2時)。這條街上也有很多牌檔,是香港一大特色之一。.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士丹利街

士丹頓街

士丹頓街(Staunton Street)是香港有名的街道之一,位處香港島中環蘇豪區。遊人可由德輔道中、荷李活道乘中環至半山自動扶梯系統步行到達。士丹頓街名稱來自英國下議院議員士丹頓(George Thomas Staunton),他懂中文,曾為廣東的東印度公司工作,是中國通之一員。.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士丹頓街

大南街

大南街是一條位於香港九龍深水埗的街道,它北端連接鄰近西九龍中心的欽州街,而南端連接旺角的太子道西,全長大約1公里,並與汝州街和基隆街大致平行,大南街是數條跨越界限街的道路之一,所有路段是南行或北行路線行車。大南街以越南城市大南(即峴港)命名。 油尖旺區區議會有一選區以「大南」命名,範圍在界限街以南、荔枝角道周圍的旺角一帶。.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大南街

大王東街

大王東街(Tai Wong Street East),是位於香港香港島灣仔區灣仔的一條行車及行人路。大王東街位於皇后大道東44號以北,莊士敦道22號以南。 大王東街全長約100米,平坦直路,原是雙線單向由南至北行車,其中一線路旁有車輛停泊,所以行車道只有單線。 大王東街鄰近接盧押道南段,及修頓球場西南角。 大王東街原名「大王里」,因為街道南端皇后大道上洪聖古廟參奉「洪聖大王」而名。至於大王西街,則原名為「大王街」,後改現名。 File:HK WC Tai Wong Street East s.jpg|大王東街的南端 File:HK WC Tai Wong Street East n.jpg|大王東街的北段南望.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大王東街

太子道

太子道(Prince Edward Road)是香港九龍半島西部的一條主要道路,貫穿油尖旺區、九龍城區及觀塘區三個行政區域。道路由大角咀東部開始,經旺角、九龍塘、九龍仔、九龍城、馬頭圍及新蒲崗,到達牛池灣經彩虹交匯處接駁觀塘道、清水灣道或龍翔道。.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太子道

太平山

太平山可以指:.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太平山

奶路臣街

奶路臣街(英文:Nelson Street),是香港九龍旺角的一條東西走向的街道。整條奶路臣街被朗豪坊及朗豪酒店分為東西兩段。東段從砵蘭街至西洋菜南街一處不可行車,並屬港鐵旺角站E1及E2出口所在地,整天人流量都處於高峰。而西段為街市,尤其是賣海鮮。 該街名稱取自英國著名海軍統帥納爾遜(Horatio Nelson)。.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奶路臣街

威靈頓街

威靈頓街(Wellington Street)是香港中西區的一條知名街道,街道以英國當時鼎鼎大名,使拿破侖兵敗滑鐵盧的威靈頓公爵命名。它鄰近中環寫字樓區的南面,所以此街的業務支援辦公室日常所需,包括文儀器材、裝修物料工具、字畫裝表、燒味西餐、涼茶小吃、街市餸菜、時裝店、花店、美容及理髮店、健身會都有。 威靈頓街有多家著名食肆,例如東段有麥奀雲吞麵世家:西段則有著名的舊式茶樓蓮香樓。中外聞名的蘭桂坊則位於威靈頓街東段附近。 2012-11-08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印度船王家族成員以4.5億元購入中環威靈頓街64至66號地下、1至3樓、8、9及11樓及天台。登記買家為JUBILANT CENTURY LIMITED,公司董事為CHELLARAM SHAM LOKUMAL及CHELLARAM VIKRAM SHAM,為印度船王家族成員。 2013年8月6日據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麻雀館大王」石鑑輝家族7月17日以9,300萬元購入威靈頓街53號全幢,上址現址為一幢六層高商住大廈,樓齡逾40年,總樓面2,952方呎,成交呎價約31,504元,目前地舖月租收入約12萬元。 2014年3月5日市區重建局以7,643.2萬元購入中環威靈頓街118號,上述物業位處其中卑利街及嘉咸街地盤C,料發展為酒店及辦公大樓。.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威靈頓街

寶靈街

寶靈街(Bowring Street)是香港街道,位於九龍油麻地佐敦南部,香港著名市集之一,以售賣成衣為主。 寶靈街以第四任香港總督寶靈命名,亦是九龍半島首條以港督作命名的街道;道路西接廣東道近柯士甸站,東接彌敦道近港鐵佐敦站,與柯士甸道與佐敦道大致平行。道路穿越官涌街、上海街、廟街、吳松街、白加士街及庇利金街。 寶靈街於1887年建成時,曾稱為第八街,1909年3月政府整頓九龍街道名稱時改為現稱。.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寶靈街

小販

小販,又稱攤販或流動商販等,是指在街道或露天地方一種歷史久遠的商業型態,可以說和人類的商業歷史一樣悠久。攤販不靠廣告推銷,全靠人流,最原始的商業販子。小販是經濟不景氣的溫度計,失業率高企之時,為生計所以意圖自僱,成為小販。這種銷售方式又稱擺檔、擺攤子、擺攤兒或擺路邊攤。 攤販發展至今已呈現多種樣貌。小販分為流動小販和固定小販,前者可能是輕便貨物放於地上擺地攤售賣,或者木頭手推車盛載,流動叫賣,收檔則推車仔回家。而固定小販又名路邊攤,通常申領有小販牌照,固定在指定的街道上營業,貨物收檔後或者放在固定的路邊攤內,加上鎖,下一個工作日再開檔。 在某些地區,如人口密集的香港,隨意在街頭擺賣可能是違法的。.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小販

山東街

山東街(英文:Shantung Street),是香港九龍油尖旺區的一條東西向行車道路,與奶路臣街和豉油街等街道平行,以山東省命名。山東街與多條主要道路交匯,如上海街、彌敦道、西洋菜南街、通菜街和花園街等。.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山東街

上海街

上海街(Shanghai Street)是香港油尖旺區的一條街道,貫穿佐敦、油麻地及旺角。街道從北至南走向,南起柯士甸道,北至荔枝角道,即是與彌敦道、廟街、砵蘭街及新填地街、廣東道大致平行。 上海街於1887年建成時,因為位於眾坊街和當時的差館街交界有第一代的油麻地警署,因此定名為差館街(Station Street),並於1898年11月12日以差館為中心分成南北兩段。直至1909年3月19日,因香港島有差館上街,為免引起混亂,把全段易名為上海街。 1970年代以前,當彌敦道還沒發展時,上海街是當時主要的營商地點,但現在只剩下一些售賣與中國傳統有關的商店,如裙褂店及風水相關的店舖。 上海街原本為3線南行,1970年代由於興建地鐵關係,上海街由荔枝角道至眾坊街一段的右邊行車線改為北行,並只供4條過海隧道巴士線使用(分別為102、104、105以及112),直到1994年該路段恢復為南行。 File:Shanghaistreet1930s.jpg|1930年代上海街上居下舖的唐樓 File:Shang Hai Street in 1960s.jpg|1960年代上海街 File:Shanghai Street night clubs and sexual agencies.jpg|1990年代上海街佈滿廣告招.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上海街

中西區 (香港)

中西區(Central and Western District)是香港十八區之一,位於香港島西北部,為香港開埠之後最早發展的地區。其中中環和上環是香港最重要的商業中心區,而西環則是早期發展的華人住宅區。中西區亦居住了不少福建人(閩南人)以及潮州人,中西區亦有2600多以及2800多人以福建話(閩南話)和潮州話為母語,大多為老一輩的人口。福建人在開埠以來大量遷入中上環以及中上環半山一帶,文咸東、西街、永樂東、西街的轉口貿易,藥材,船務絕大多數都是福建人經營,而潮州人則較後遷入西環以及西環半山一帶。中環亦是早期的香港政治經濟中心,也有全國各地的族群聚居。此外,山頂是香港其中一個富豪聚居地。根據2016年中期人口統計,中西區人口為243,266人。.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中西區 (香港)

市政局

市政局,是一些城市的行政機構或政府部門,可以指:.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市政局

下鄉道

下鄉道(英文:Ha Heung Road)是香港九龍土瓜灣的一條街道,單線單程行車,左右兩旁設有兩小時泊車收費咪錶,全長約0.25公里。北至土瓜灣九龍城道,南至土瓜灣浙江街。.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下鄉道

九龍

九龍(Kowloon),與香港島及新界同為香港三大地域之一。九龍位於香港境內的地理中心,與南面的香港島隔維多利亞港相望。香港十八區中的五區屬於九龍,分別是油尖旺區、深水埗區、九龍城區、黃大仙區、觀塘區。九龍東、南和西面則被維多利亞港包圍,三面環海,因此地理上九龍亦稱為九龍半島。 1937年,九龍群山以南成為「新九龍」,但一般香港市民在生活中都不會刻意區分,統一稱為九龍;1968年5月起,兩者並與香港島一起重新分為十區。歷年來的填海工程,使九龍的面積不斷擴展,但仍是香港城市規劃之三大主要部份中最小的,截至2010年,九龍的面積約47平方公里,2011年人口普查結果顯示,全港約有30%人口居於九龍。.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九龍

九龍城區

九龍城區(Kowloon City District)是香港十八個分區其中之一,大致位於九龍的中部位置。九龍城區北望獅-子山-,南向維多利亞港。東面以聯合道、東頭邨道、東正道、太子道東為界,西面以港鐵東鐵綫路軌為界。面積1000公頃,2016年中人口有418,732人。位於香港市區內的前啟德機場是區內一個最顯著的地標,隨著香港的發展,這個地標可算是香港演變的指標。本區是十八區中,唯一一個分數段時期併入香港土地的轄區(不計算填海,分別為北京條約、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及九龍寨城清拆,其歷史詳見下述)。.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九龍城區

干諾道

干諾道中(Connaught Road Central)及干諾道西(Connaught Road West)是香港島區的其中一組主幹道,位於中西區沿岸,連接堅尼地城城西道及金鐘夏慤道,穿越中環心臟地帶。全線為3線至4線雙程分隔道路,部份路段為行車天橋及地下行車隧道。干諾道中及干諾道西天橋屬於香港4號幹線的一部份,當中干諾道西天橋雖不是快速公路,但車速限制為每小時80公里,是香港島限速最寬鬆的道路,比同屬4號幹線的東區走廊——香港島唯一一條快速公路的限速(每小時70公里)更寬鬆。.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干諾道

亞皆老街

亞皆老街(Argyle Street)是一條貫穿香港九龍西油尖旺區和九龍城區的主要道路。除新填地街至西洋菜南街一段外,道路四線雙程行車,大致為東西走向,西面由大角咀渡船街開始,穿過彌敦道、窩打老道及公主道等多條道路,最後於九龍城南部啟德機場一帶的世運公園結束,西起櫻桃街,東接太子道西。這條道路的名稱取自19世紀末的一艘英國商船亞皆老號,而亞皆老 Argyle 是 Argyll 的舊有拼寫。.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亞皆老街

康寧道

康寧道(Hong Ning Road)是香港九龍觀塘區的一條道路,由觀塘道404號對開向北延伸,至協和街基督教聯合醫院為止,全長約1.1公里。整段道路為斜路,可供車輛和行人使用,馬路最闊一段介乎於觀塘道至物華街之間,共有五條行車線。由康寧道分支出來的道路包括功樂道及和康徑。 功樂道首尾兩端連接康寧道,環繞樂意山(舊稱鱷魚山)山麓一圈,全長約1.1公里。沿線以中密度住宅、學校和休憩設施為主,而在功樂道81號對開分支的康利道,則可通往樂意山山頂,沿線同樣以中密度住宅和學校為主。樂意山的住宅當中,向南和西面的單位可遠眺維多利亞港景色。交通方面,居民主要靠兩條專線小巴路線往返觀塘市中心和牛頭角,以及在學校上課日提供有限度的專利巴士服務。 和康徑位於沈雲山以南的康寧道尾段,全長只有約200米。靠近康寧道東面有學校、警署和紀律部隊宿舍,而在其南面山頭則有香港天文台的自動氣象站和通訊事務管理局辦公室(前電訊管理局)的無線電監察設施,都是專為觀塘區而設。.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康寧道

廟街 (香港)

廟街(Temple Street)位於香港九龍油尖旺區中的油麻地,,連接及柯士甸道。廟街以售賣平價貨的夜市而聞名,被喻為香港的「平民夜總會」。由於廟街的性質與旺角的女人街相似,而到訪的人則以男性為主,故亦有「男人街」的稱號。曾有不少電影取景於此。.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廟街 (香港)

廣東道

廣東道(Canton Road)是香港九龍油尖旺區一條主要道路,跨越旺角、油麻地及尖沙咀3個區域,南面連接梳士巴利道,北面則與荔枝角道連接,路線大致與彌敦道平行,今日部份路段並不連接,被斷開成五段: 第一段連接梳士巴利道天星碼頭巴士總站,經海防道、九龍公園徑、柯士甸道,至佐敦道渡船街交界; 第二段由第一段之九龍佐治五世紀念公園分岔,連接至寶靈街; 第三段連接佐敦道41至43號(九龍佐治五世紀念公園正門對面),經南京街、寧波街、西貢街、西貢街遊樂場、北海街、甘肅街,至眾坊街; 第四段連接東莞街43至45號,東莞同鄉會方樹泉小學和中華基督教會灣仔堂基道小學中間,至油麻地果欄貨車停泊處; 第五段連接窩打老道休憩花園,經碧街、咸美頓街、登打士街、豉油街、山東街、奶路臣街、亞皆老街、快富街、旺角道、弼街、雅蘭街、太子道西,至荔枝角道。 廣東道擁有九龍區以門牌號碼編號最大的號碼,地址是旺角廣東道1239號。.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廣東道

伊利近街

伊利近街(英文:Elgin Street),俗稱「泥街」(原因可能是因為讀音相近或滿佈泥濘),是位於香港中環-荷李活道-以南,半山區堅道以北的一條山坡單線上山行車路。.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伊利近街

佐敦道

佐敦道(Jordan Road)是香港九龍油尖旺區的一條道路,西起海寶路,東至加士居道,連接西九龍填海區(九龍站)及伊利沙伯醫院一帶。此道路於1887年建成時原名第六街,1909年3月區內街道名稱重整時改為現時的名稱,同年5月再將加士居道南一併列入佐敦道。根據《南華早報》於1909年5月31日刊登的一篇讀者來函指出,與區內其他以英國外交官命名的街道一樣,佐敦道是以時任英國駐華公使朱邇典爵士(即佐敦爵士)命名。 佐敦道最西端原來為佐敦道碼頭,但是香港政府在1990年代將佐敦道碼頭拆卸以進行西九龍填海工程,將佐敦道伸展至西九龍填海區。 佐敦道所處的地方原名官涌。1970年代,香港地鐵興建「修正早期系統」(有關路段現屬荃灣綫),並在彌敦道與佐敦道交界處設一車站,以佐敦道之名命名為佐敦站。從此以後,該區亦被慣稱為佐敦。 佐敦道食店林立,是吃飯的好地方。而在附近的寶靈街、上海街等街道,是步行往尖沙咀的途徑之一。 佐敦道是公共小巴政策下,於九龍半島可以行駛的範圍內的南端盡頭。佐敦道以南,除西區海底隧道外,禁止公共小巴進入。2011年1月13日起,禁區範圍進一步擴充,介乎加士居道與廣東道之間的佐敦道西行,以及介乎南京街與佐敦道之間的彌敦道南行皆禁止公共小巴進入。此外,公共小巴曾經於文匯街設立總站,因為位置接近佐敦道碼頭而稱為「佐敦道」總站,其後改於佐敦道以北及甘肅街以南的街道作總站,但總站名稱不變。.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佐敦道

彩虹道

彩虹道(Choi Hung Road),早於1920年代開發,是一條位於香港九龍黃大仙區的街道。原本是清水灣道一部份,1963年被分拆出來,並以當時剛落成的彩虹邨命名。 現時主要為四線雙程行車,起點在太子道東交界,至太子道東彩虹邨對開迴旋處為止,沿線發展以高密度住宅、工業大廈和休憩用地為主。.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彩虹道

彌敦道

彌敦道(Nathan Road)位於香港九龍,連接旺角與尖沙咀兩大主要商業區,為香港最著名的道路之一,以港督彌敦爵士命名。道路南北走向,南起梳士巴利道,北接長沙灣道及大埔道,經過佐敦及油麻地一帶,是九龍油尖旺區的骨幹道路,全長約3.6公里。港鐵觀塘綫及荃灣綫太子站至尖沙咀站段均通過此路地下。 彌敦道連同大埔道的九龍段是九龍半島的中軸線。香港歌手洪卓立有一首歌曲以「彌敦道」為名。.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彌敦道

德輔道

德輔道中(Des Voeux Road Central)及德輔道西(Des Voeux Road West)是香港香港島中西區的主要道路,德輔道中與德輔道西並不連接,兩條道路的分隔處在上環,電車路線沿德輔道中及德輔道西而行。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的文件中,德輔的英文名稱中的兩字母「oe」多寫作「œ」。不過現時官方的寫法是Des Voeux。.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德輔道

保安道

保安道(Po On Road)是香港九龍長沙灣的一條道路,由營盤街交界向西北方延伸,至永康街與永愛道交界止,全長約0.9公里,兩端靠近山坡。 街道兩旁被發展為住宅區,另由於二次大戰前後大力發展,樓宇老化問題從上世紀80年代起受到關注,有關部門或私人樓宇的業主把舊式樓宇拆卸重建,今日的樂年花園、李鄭屋邨、寶熙苑、麗寶花園等,便是過去的重建項目。至2002年中,市區重建局宣布動用大約4億6500萬元重建保安道、昌華街、順寧道及興華街範圍內的舊樓,重建後的新樓盤豐盛居 在2008年中推售,反應理想。時至今日,保安道最舊的樓宇是門牌343-371號;全部都是樓齡高逾50年的公務員合作社樓宇,以及公營房屋蘇屋邨。.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保安道

快富街

快富街(英文:Fife Street),是一條在香港九龍旺角的行車道。名字來自英國蘇格蘭城市快富。快富街呈東西走向,由廣東道至洗衣街,中途經過新填地街、上海街、砵蘭街、彌敦道、旺角中心、西洋菜南街、通菜街及花園街等。 介乎砵蘭街與彌敦道之間的一段不准行車,旺角站A2出入口亦位於此。東段有一條大型行人天橋,能夠通到旺角東站行人平台。 平日快富街經常人車爭路,並有大量食肆和商店。另外,波鞋街、女人街就在快富街附近。 Category:旺角街道.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快富街

土瓜灣道

土瓜灣道(英語:To Kwa Wan Road)是香港九龍土瓜灣內的一條大街道,四線雙向行車,有多線巴士及小巴途經及沿路設車站。土瓜灣道北起啟德機場南邊宋皇臺道,南至浙江街遊樂場遊樂場東鄰,接連馬頭圍道。昔日土瓜灣道為當時的瀕海大道,因接近土瓜形小島因而得名。.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土瓜灣道

北街

北街(North Street)是一條香港的街道,位於香港島堅尼地城,北接堅彌地城新海旁,南接石山街,路經吉席街及卑路乍街。這條街道設有數個專線小巴總站,可以乘搭小巴到港島南區或旺角。北街於石山街的盡頭可以看到壁畫和堅尼地城社區綜合大樓。.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北街

北河街

北河街(Pei Ho Street)是香港深水埗區一條街道,與鄰近的桂林街一樣,主要售賣適合成人和小孩穿著的廉價服裝、軍服及雜貨為主。這一類充滿本土風味的市集,在香港已經愈來愈少見。由於舊區租金比較低,令商販經營成本大大減輕,於是「價廉物美」成為北河街購物的一大特色,該街是深水埗的縮影。 北河街由石硤尾巴域街伸延至通州街公園。即使北河街並無任何專營巴士或專綫小巴路線使用此道路,但有多個巴士站都以「北河街」為名。 北河街名的由來眾說紛紜,有指是因為當地以前有一條小河涌,名叫北河,亦有說法指以越南北部城鎮北河(Bac Ha),或中國華北河流海河(又稱北河)命名。.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北河街

北海街

北海街是香港九龍油尖旺區一條街道,位於油麻地西南部,西起廣東道,東至加士居道與志和街交界,與其北面的甘肅街及其南面的西貢街大致平行。北海街以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命名。 北海街原名第二街,但因香港島已有同名的第二街,故於1909年3月改為現稱。.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北海街

嘉咸街

嘉咸街(Graham Street)位於香港中環,由南端起點中環蘇豪區的士丹頓街,經荷李活道中段之後,落傾路見結志街,終點為皇后大道中。 嘉咸街是中環的街市區內的主要街道之一,當中嘉咸街街市更是香港最古老的露天市集,已有近160年歷史。街上沿途有不少街邊賣濕貨的小商販,包括賣鮮魚蝦蟹的、粮油雜貨、雞鴨鵝、蛋、菜、瓜、生果、豬牛羊肉,有新鮮的,也有凍肉,保留著過去香港人的生活面貌及純樸的一面。.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嘉咸街

告士打道

告士打道(Gloucester Road)是香港4號幹線的一部份,位於香港島灣仔沿岸,連接維園道及中環金鐘一帶。全線為四線至五線雙程分隔道路。.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告士打道

元州街

元州街(),是香港九龍深水埗區的街道,由深水埗石硤尾街近大埔道交界起,向西北方延伸,至長沙灣青山道止,與區內的福榮街、福華街、長沙灣道等街道平行。元州街原名「元洲街」,起源於元洲之名。本街道為單程路,大部份路段設有三條行車線,街道盡頭是著名的青山道公共小巴總站。 由於元州街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已發展為住宅區,沿線佔大多數是6層高的唐樓及舊式店舖。因此,從上世紀80年代起,部份樓宇重建成較新式的住宅。 2004年,房協公布「深水埗 K20-23」4項重建項目,包括福榮街、元州街、昌華街、興華街、青山道等多幢大廈於2009年起拆卸,大部分居民已在2006年遷出,在2007年8月只剩下六十多個零星的商戶和居民堅持留下,百年歷史的醬醋舖 「劉成和醬園」、開業50多年的「蘇記茶莊」,及多間經營汽車維修店、報紙檔、舊式士多陸續在2007年11月結業。.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元州街

皇后大道

皇后大道(Queen's Road)是香港開埠之後的第一條建築的主要道路,位於香港島。分为皇后大道西、皇后大道中及皇后大道東(可簡稱為大道西、大道中及大道東),由中西區的石塘咀,一直延伸至灣仔區的跑馬地,全長約5公里。.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皇后大道

石塘咀

石塘咀(Shek Tong Tsui),亦作卑路乍(Belcher) 或石塘嘴,是位於香港香港島中西區的地區,位置為堅尼地城以東,香港大學以北,西營盤以西,即由西祥街/西祥街北至水街/興漢道。.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石塘咀

石硤尾街

石硤尾街,是位於香港九龍深水埗區的一條中型街道,與大埔道、南昌街及長沙灣道為鄰,就近的港鐵車站為石硤尾站A出口、深水埗站A及B出口。石硤尾街是舊區,較多唐樓。石硤尾街37號是王嘉梅命案現場。.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石硤尾街

灣仔區

灣仔區(Wan Chai District)位於香港島,是香港十八區中人均收入最高,全港最高學歷的地區,46.2%人口擁有大學學歷。同時亦是香港十八區中人口第二低的一區,2016年中的人口為180,123人。.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灣仔區

獅子亭

獅子亭是由國際獅子會分會撥款興建的涼亭,分佈香港和澳門各地。.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獅子亭

獅子石道

獅子石道(Lion Rock Road)是香港的一條街道,位於九龍九龍城,為太子道西至賈炳達道之間的內街之一,為區內的遊客購物區,以廉價時裝及精品為主。.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獅子石道

砵典乍街

砵典乍街(通稱砵甸乍街;英文:Pottinger Street)是香港的一條街道,位於香港島中環,被古物古蹟辦事處列為一級歷史建築。街道連接山上的荷李活道及山下的干諾道中,其中皇后大道中至荷李活道一段由於頗為陡直,故用石塊舖蓋路面,設計成一塊凹下一塊凸起,既方便行人上落,又方便雨水沿兩旁瀉走,因此人們習慣稱之為石板街。香港政府在1858年將此街命名為砵典乍街以紀念第一任香港總督砵甸乍。 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砵典乍街曾經設有防空隧道(Air-Raid Precaution Tunnels),現時已經廢置。 Pottinger Street in 1890.jpg|約1890年代的砵典乍街 Old Pottinger Street.jpg|20世紀初的砵典乍街 File:Pedestrians & Vendors On Pottinger Street, A Stepped Street, Central District, Hong Kong Island (c1946) Hedda Morrison (RESTORED) (4172217394).jpg|1946年的砵典乍街 HK Central 中環 night 砵甸乍街 Pottinger Street May-2013.JPG|砵典乍街的商店.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砵典乍街

砵蘭街

砵蘭街(Portland Street)是位於香港旺角的一條街道,為了紀念兩度成為英國首相的威廉·卡文迪許-本廷克兼於1927年而命名。香港政府在1927年至1930年於憲報公佈的街道名字中,已經記載著把此街道命名為砵蘭街的日期是1927年11月25日,坊間有一說是因砵蘭土(硅酸盐水泥,又名波特蘭水泥)而命名,實為訛傳。 有人稱砵蘭街為「聲色犬馬、龍蛇混雜」之地,並且視此街是沒有得到香港政府認可的紅燈區;其實夾雜在長長的砵蘭街中的各式商舖有戲院、唱片店、洋服店、長生店、皮革店、燒豬店、道堂、雜貨舖、藥材舖、舊書舖、印刷舖、疋頭店、建築裝修材料店、室內設計室、華洋酒辦店、各中西式食肆及學校等,所以不應把砵蘭街簡單地視作紅燈區。.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砵蘭街

福華街

福華街是香港九龍深水埗區一條主要道路,橫跨深水埗南部至長沙灣北部。當中介乎南昌街至桂林街的一段福華街,被劃為部份時間開放的行人專用區,為深水埗的一個露天市場。 福華街現時被分為兩段。南面的一段從大埔道近長沙灣道交界開始,至九龍工業學校為止,長約1.2公里。北段則由長沙灣體育館開始,至永康街為止,長約0.2公里。北段與南段之間主要被前長沙灣工廠大廈及元州邨等建築物相隔,兩者相距約0.8公里。.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福華街

租庇利街

租庇利街是香港島中環的一條街道,全長190米,是雙線單向由北至南行車,它不是巴士專線,所有車輛經此街道,可以由干諾道中上行到德輔道中,甚至上行到皇后大道中。 租庇利街的英文「Jubilee」是「金禧」的意思,其命名是為紀念維多利亞女皇登基五十周年。.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租庇利街

窩打老道

窩打老道(Waterloo Road)是香港九龍的一條主要道路,部份路段為香港1號幹線的一部份,1號幹線部分位於九龍九龍塘獅子山隧道公路至九龍何文田的公主道,連接位於油麻地麗翔道及九龍塘獅子山隧道公路。全線為3線雙程分隔道路,部份路段為行車天橋。窩打老道沿途植有樹木,是香港市區主要道路中較為罕見的。此外,窩打老道亦有很多路口與小路交匯。.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窩打老道

第三街

三街(Third Street)是香港島西營盤的一條單程行車的街道。 第三街西東走向,西端起自薄扶林道69號B聖安多尼堂,東端至東邊街近香港佐治五世紀念公園之西面。.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第三街

糖街

糖街,Sugar Street,是香港島銅鑼灣的一條街道,全長不過100米長,每天人流不少,人山人海,特別是香港公眾假期。糖街鄰近維多利亞公園西南部出口,西東走向,單線單向行車,有小巴總站,無巴士途經。糖街沿途最多的是為服務印尼外籍朋友的商店,例如手機、曬相、外匯、時裝、餐廳、精品等,以及Neway卡拉OK。不過,還有一間東方紅及新釗記粉麵專家。1989年,大家樂在銅鑼灣糖街,即樂聲戲院舊址後面設立第一家店舖。.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糖街

美利道停車場大廈

美利道停車場大廈(英文:Murray Road Muiti-storey Carpark,1973年-2017年4月30日,2017年7月至12月暫時重開)為香港一座清拆中的停車場,位於香港中環美利道2號,東面是接紅棉路至金鐘行人天橋系統,即是中區行人天橋系統金鐘系統。美利道停車場大廈是多層式大廈,佔地近3萬平方呎,共設有324個泊位,在1973年7月30日落成啟用,天台設有多間流動電話基站。.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美利道停車場大廈

結志街

結志街(Gage Street)在香港中環,它在近中環至半山自動扶梯系統處,有一家常見於香港文化及本土飲食雜誌的茶餐廳,名叫蘭芳園。 結志街是中環的街市區,街上沿途有不少街邊賣濕貸的小商販,包括賣鮮魚蝦蟹的、粮油雜貨、雞鴨鵝、旦、菜、瓜、生果、豬牛羊肉,有新鮮的,也有凍肉。 20世紀初孫中山策劃興中會反清起義時期,革命先鋒楊衢雲創立的香港革命基地輔仁文社亦位於結志街。.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結志街

炮台街

台街(Battery Street)是香港九龍油麻地的一條街道,南起佐敦道,北接新填地街,途經油麻地街市及油麻地賽馬會分科診所。 從佐敦道至西貢街一段為北向單程路,而從西貢街至甘肅街一段則為南向單程路,最後從甘肅街至新填地街一段為回復為北向。 炮台街是昔日官涌山炮台的遺址。.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炮台街

營盤街

營盤街(Camp Street)是香港九龍深水埗區一條街道,道路北面連接保安道,而南面連接福華街、九龍工業學校,並設有行人通道往長沙灣道,並與東京街、東沙島街及九江街大致平行。 另外,營盤街設有新界專綫小巴411線的循環點,即是深水埗(元州街)總站。.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營盤街

畢打街

打街(Pedder Street),原稱必打街,是香港中環一條重要街道,接雲咸街北端,南起皇后大道中,經德輔道中至干諾道中止,位處香港心臟地帶。目前畢打街是單程向北行。.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畢打街

煙廠街

煙廠街(Yin Chong Street)是香港九龍油尖旺區旺角的一條街道,連接廣華街及花園街。煙廠街因鄰近昔日於1920-30年代彌敦道與窩打老道開業的東方煙廠(Orient Tobacco Manufactory of Hongkong)而得名。該處路邊排檔林立,佔了末段部分行車線。2011年8月15日,晉財公司及廣堅公司入紙土地審裁處申請將煙廠街29號及31號強制拍賣。從2013年起,煙廠街樓上舖成為收藏家、波鞋迷、動漫迷,收藏玩具聚集點,也開設不少潮流雜貨店。.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煙廠街

登打士街

登打士街(英文:Dundas Street),是香港的一條著名街道,位於九龍油麻地及旺角交界。道路東接窩打老道,西接渡船街,與豉油街及碧街等街道平行。傳統上,登打士街亦是油麻地和旺角的分界線,以南屬油尖區,以北屬旺角。.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登打士街

白加士街

白加士街(Parkes Street),是香港一條街道,位於九龍油麻地,南北走向行車平垣馬路,北部由西貢街東端宏利公積金大廈、永安百貨、彌敦道行人隧道,向南至柯士甸道近尖沙咀警署止。白加士街行車由南至北單向,中段由一條大馬路佐敦道分開兩段,行車不可互通。 白加士街是次於東毗鄰彌敦道的油尖旺區內街道,又與西鄰的吳松街、官涌街、廟街、炮台街、新填地街等同類,兩旁都是3層至不過15層的多層住宅樓宇,1960年左右的為上樓梯唐樓,近年的為設置升降機的單幢大廈。而地下一層多為街鋪,人流不少。 2018年1月,佐敦白加士街的麥文記麵家在facebook表示,因收到屋宇署的通知信指店外已有60年歷史的燈箱招牌和外牆的光管招牌均是違例,要在1月底清拆。同街已有不少店的外牆搭了棚架,把招牌拆下。麥文記發言人指早前程曾聯絡M+博物館,希望對方能夠把招牌收入館藏,但M+指招牌過長未能收藏。.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白加士街

芬梨道

芬梨道(Findlay Road,又作芬尼道)是香港港島太平山頂的一條道路。道路東西走向,西起山頂道、柯士甸山道、夏力道及盧吉道交界,東接施勳道及種植道交界。此外,該處還有一條大約與之平行的芬梨徑(Findlay Path,又作芬尼徑)。道路是以山頂纜車及前山頂酒店創辦人亞歷山大·芬梨·史密夫命名。.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芬梨道

花園街

花園街是香港油尖旺區的一條富有特色的街道,位於九龍旺角東部,北至界限街,南至登打士街,與通菜街及洗衣街等街道平行。 現時這條街道是香港著名的購物區之一。位於亞皆老街以南的一段花園街,也就是「波鞋街」,整條街約150米長,有50多間售賣運動鞋和運動用品的店舖。旺角道至太子道西一段則為排檔區,售賣成衣、蔬菜和水果等。花園街一共分成三段。 明清時代,花園街是芒角村栽種花卉的地方。此外,根據歷史專家鄭寶鴻的考證:花園街曾是1910年代東方殷琴拿煙廠的花園。.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花園街

遮打大廈

遮打大廈(Chater House),是香港的一座商業大廈,位處香港島中環干諾道中8號及遮打道11號,於2003年3月落成,樓高30層,為香港置地旗下的物業,同樣亦是中上環區老牌商廈之一。.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遮打大廈

荷李活道

荷李活道(Hollywood Road),有時亦稱作--道,連接中環與水坑口,是香港開埠後興建的第一條街道。「荷李活道」的名字與美國電影業的荷里活無關,而是來自早年荷李活道一帶的冬青樹(Hollywood)。.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荷李活道

荔枝角公園

荔枝角公園(Lai Chi Kok Park)位於香港九龍荔枝角的荔枝角灣原址及其南面,分三期興建,佔地17.65公頃,由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荔枝角公園

荔枝角道

荔枝角道(英文:Lai Chi Kok Road)是香港九龍的一條主要道路。其定線與長沙灣道平行,都是連接深水埗、長沙灣及荔枝角一帶。道路南端連接旺角彌敦道,北端連接葵涌道,全長約3.6公里,由西九龍走廊至荔枝角大橋的一小段屬於5號幹線的一部份。.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荔枝角道

鐵行大廈

鐵行大廈(英文:P&O Building)是香港一座已拆卸的建築,位於香港島中環干諾道中13至14號及德輔道中21至23號。大樓由鐵行輪船公司興建及冠名,第一代的建築於1920年代落成,位於當時香港郵政總局西邊,樓高4層,屬英國文藝復興時期風格建築。第二代建築於1962年年底原址重建香港工商日報, 1962-10-28 第4頁,為一幢16層高的大樓。該建築最終於1980年拆卸,重建成歐陸貿易中心,1982年落成。.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鐵行大廈

青山道

青山道(Castle Peak Road)為香港青山公路在市區的一段,與大埔道(大埔公路在市區的一段)和沙頭角公路同樣是香港最早期建設的公路。.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青山道

順寧道

順寧道(Shun Ning Road)是香港的一條道路,位於九龍長沙灣。這條路由長沙灣永康街的明愛醫院開始,延伸至位於長沙灣的樂年花園。順寧道沿途比較重要的設施包括明愛醫院和保安道市政大樓。一些汽車維修公司都集中在順寧道的兩端,而中間則是私人樓宇。.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順寧道

街市街

街市街可以指:.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街市街

食物環境衞生署

食物環境衞生署(簡稱食環署,英文:Food and Environmental Hygiene Department,縮寫:FEHD)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食物及衞生局轄下的部門,專責確保香港的食物安全,為香港市民提供清潔及衛生的環境。現任食物環境衛生署署長為劉利群。.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食物環境衞生署

西貢街

西貢街(英语:Saigon Street)是香港九龍油尖旺區的一條道路。街道分成兩段,位於彌敦道兩邊,有行人隧道連接,但不能通車。西貢街東段連接志和街、彌敦道等道路,西段連接白加士街、渡船街等道路,與鄰近的北海街及寧波街大致平行。 街道原名第三街(英语:Third Street),後為免與其他道路混淆,於1909年3月更名為西貢街。路名與香港新界的西貢區無關,而是以越南城市西貢(今胡志明市)命名。.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西貢街

西洋菜街

西洋菜街(英文:Sai Yeung Choi Street)是香港九龍油尖旺區的一條著名道路,位於彌敦道及長沙灣道以東,通菜街(女人街)以西;南至登打士街開始,北至石硤尾聖方濟各天主堂及小學。.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西洋菜街

馬頭角道

頭角道(Ma Tau Kok Road)是香港九龍連接馬頭圍、馬頭涌及馬頭角的一條街道,多年前是一個海角,填海後成為一條自西北向東南伸展的街道,從盛德街起,經馬頭涌道和九龍城道,伸展至海濱。 馬頭角馬頭角道63號是牛棚藝術村的所在地,旁邊為中華煤氣的辦公大樓。.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馬頭角道

香港島

香港島(Hong Kong Island),簡稱港島或香港,與九龍和新界同為香港三大地域之一。面積約78.59平方公里,最高峰是太平山,海拔554米,為境內第二大島嶼。中國大陸方面並認為香港島屬萬山群島的一部份。香港島是香港開埠時最早發展的地區,當1842年香港成為英國殖民地而維多利亞城又未落成時,位於港島南區的赤柱是當時的行政中心。在英國殖民地初期,香港島北部人口密集,並劃為維多利亞城。香港島與九龍半島由維多利亞港分隔,海岸是昔日貿易船隻停泊的地方。 香港島是香港的政治和經濟中心,立法會綜合大樓、政府總部和終審法院皆位於香港島;中環、金鐘和銅鑼灣等主要商業區也位於香港島。而地區劃分(例如作為立法會選區)上的香港島,還包括鴨脷洲、大小青洲、熨波洲、銀洲等附屬島嶼,即中西區、灣仔區、東區和南區四區的總和。.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香港島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The Government of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簡稱香港特區政府或港府)是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部門的總稱。在1997年7月1日前,英屬香港的行政機關稱為香港政府(Government of Hong Kong),而香港回歸後政府全名則改為上述名稱(「香港政府」一詞變成簡稱,英治時代政府就稱「港英政府」以作識別),並根據《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沿用大部分原有制度。香港政府首長為行政長官,轄下有多名局長負責管理各政府部門。.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香港法例

《香港法例》是香港現存的成文法法例編彙。由於香港的法律制度以普通法為依歸,對於有爭議的案例或有必要遵守的規定,都會以成文法形式頒佈並實行。.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香港法例

駱克道

駱克道(Lockhart Road)是香港灣仔至銅鑼灣的一條街道,西面連接軍器廠街,東面至銅鑼灣東角道。長約1700米。 駱克,曾任香港輔政司,全名為 J.。“駱克”這中文名字,是官式的譯名,是以沒有第二種譯法,跟其他香港的高官的譯名譯法有不同。這是因為他和中國訂過一張合同,在簽字時,需在中文本上有一官定的譯名所致。而港府用他的名字命名駱克道,也正是和這一張協定《香港英新租界合同》有關。 駱克道灣仔段有很多售賣裝修物料及從事室內設計的商鋪,為該類商鋪於香港島的集中地。而銅鑼灣段因鄰近崇光百貨等購物區,因此人流很高,假日更被劃為行人專用區。 2005年12月17日,世界貿易組織第六次部長級會議在香港舉行期間,來自韓國的示威者大舉攻破警方在駱克道的防線,企圖攻入香港會議展覽中心,事件演變成警民衝突。 2009年12月12日晚,銅鑼灣一段的駱克道近崇光百貨後門再次發生香港第五宗高空擲下腐蝕性液體事件,事件導致6人受傷。.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駱克道

觀塘區

觀塘區(Kwun Tong District)是香港九龍東十八個行政區域之一,東面以魔鬼山及安達臣道與西貢區為界,西北以飛鵝山、象山與黃大仙區為界,西面以啟福道與九龍城區為界。面積達1,130公頃。根據2016年香港中期人口統計,觀塘區的人口為648,541人,為香港人口第二多的行政區。觀塘區亦為九龍半島面積最大之行政區。但與此同時,觀塘的貧窮率及貧窮人口均為全香港最高,共有16.1萬貧窮人口,高達10.4萬人活於貧窮線下。.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觀塘區

高士威道

士威道(Causeway Road,意思為「海堤道」),是香港灣仔區的一條主要道路,位於香港島天后,西接怡和街,東接英皇道,長約530米。.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高士威道

高街

街(High Street),原稱第四街,是香港西營盤的一條街道,單線行車,可容小巴及私家車由東至西走向,有一行收費咪表路邊泊車位,兩邊有行人道,西端連接薄扶林道,東端則連接般咸道。另外,在英国的牛津大學亦有一條同樣是東西走向的同名街道高街 (牛津)。.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高街

謝斐道

謝斐道(英語:Jaffe Road)是香港島區的一條行車街道,名稱源自大潭篤水塘水壩工程及油麻地避風塘的總工程師Daniel Jaffe,以紀念其貢獻,他因病逝世,終年46歲。謝斐道東西走向,全長1660米,始自金鐘的東邊軍器廠街,東至銅鑼灣世貿中心之南門止。 謝斐道是一條橫越灣仔及銅鑼灣兩區的長街,幾乎是完全平坦筆直的道路。 謝斐道沿維多利亞港海岸平行,北有告士打道、港灣道、會議道等,南有駱克道,軒尼詩道及莊士敦道等。 謝斐道的西段是分域街酒吧區,而東段是銅鑼灣商場購物中心區。 Jaffe Road.jpg|謝斐道(2015年,左方為舒適堡,右下方為加州健身).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謝斐道

豉油街

豉油街(英文:Soy Street)是一條位於香港九龍油尖旺區旺角的街道。西起德昌街,橫跨多條主要道路,如上海街、彌敦道、西洋菜南街等,東至窩打老道。介乎砵蘭街與西洋菜南街之間的一段被劃作行人專用區,下有行人隧道橫越彌敦道地下。豉油街最繁忙的一段是介乎彌敦道與花園街之間,假日及晚間都擠得水洩不通。.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豉油街

鴨寮街

寮街(Apliu Street)俗稱鴨記,是位於香港深水埗的一條街道,以專門售賣電子零件和電子產品而聞名,故有電子街或電子零件街的別稱。.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鴨寮街

鶴齡街

#重定向 馬頭角十三街#鶴齡街(Hok Ling Street).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鶴齡街

麥當勞道

麥當勞道(舊稱麥當奴道,於1957年改名)位於香港港島金鐘半山區。道路西端連接花園道,東端則連接堅尼地道。道路以第六任香港總督麥當奴命名,跟美式快餐店麥當勞無關,而此街道亦沒有該快餐店。 麥當勞道最有名的是麥當勞道2號聖約翰大樓,它的名字跟花園道33號的聖約翰大廈相似,所以前者多被稱為「麥當勞道2號」,或者以其用途名之「香港聖約翰救護機構總部」。 麥當勞道是人稱的高尚住宅區,中環名校網區。名校包括有香港名人輩出的聖保羅男女中學。 途經此道路的公共交通有連接太平山的山頂纜車,來往中環及金鐘的城巴12A線,以及來往中環香港站的小巴1A線。 該處有一座「麥當奴道公廁」,於1911年建成,有過百年歷史。.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麥當勞道

軒尼詩道

軒尼詩道(Hennessy Road,又譯軒尼斯道)是香港的主要道路之一,連接香港島西面的灣仔與東面的銅鑼灣。路線大致為東西走向,大部份路段為四線雙程行車,西接金鐘道,由軍器廠街交界起;東至渣甸街交界為止,連接怡和街,並與駱克道、謝斐道和告士打道的方向大致平行。這條道路的名稱,是以前香港總督軒尼詩命名,長約1860米。 軒尼詩道東段位於銅鑼灣中心區,可算是全香港最高人流的道路之一。因此汽車、巴士、電車與行人爭路的情況時常發生。 軒尼詩道東段由英皇集團中心至崇光百貨、西段由電訊盈科駱克機樓至警察總部有來回雙向電車路。為改善香港仔隧道往銅鑼灣、北角和九龍(東)方向擠塞情況,政府從2000年到2003年4月推行軒尼詩道巴士線試驗計劃。 2009年由張學友,湯唯主演的香港電影《月滿軒尼詩》即是以軒尼詩道為主題的愛情電影。.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軒尼詩道

興華街

興華街(Hing Wah Street)是香港九龍深水埗區的一條道路,由昔日長沙灣海旁的通州街起,向東北推進至蘇屋邨杜鵑樓對開一段保安道止。 早於1970年代初,政府計劃擴闊興華街,預留作日後轉為多線雙程行車之用。到1988年,市政局耗資118萬元將興華街的鐵皮屋拆缷,改建成花槽美化環境。長沙灣道與荔枝角道之間一段的興華街同時進行擴闊工程。 1990年代的填海工程完畢後,通州街對開成為陸地,興華街被大幅度延長至昂船洲以北的填海地上,為遷就編配門牌號碼,新路段被冠名為興華街西。因同樣理由,而被冠上新名字的深水埗區道路,還有發祥街、東京街和欽州街。 興華街大致把長沙灣工業區和長沙灣住宅區分開,故此街道兩旁的土地用途相當多樣化,而此街道亦為青山道及長沙灣道前往西區海底隧道和西九龍走廊之主要命脈。 2017年底,運輸署將興華街其中一條南行行車線改為北行,以配合該處現時的交通需求。.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興華街

薄扶林道

薄扶林道(Pok Fu Lam Road)是香港連接中西區及南區的一條主要道路,同樣也是香港仔、鴨脷洲和薄扶林前往中環、上環及西區海底隧道之主要道路。道路由香港島西營盤開始,經石塘咀及龍虎山,並沿西高山及薄扶林直至瀑布灣,連接石排灣道,全長約4.9公里。根據早期香港幹線編號系統,薄扶林道屬於「71號幹線」。 薄扶林道大致可分為兩段。第一段為薄扶林道的主要部份,起自香港島南區瀑布灣華富道與石排灣道交界,環繞香港島西半山至山道(聖安多尼堂)分界,四線來回行車。第二段則由山道一帶下坡至西邊街與皇后大道西交界(前西區裁判法院)止,兩線來回行車,較為彎多路窄。.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薄扶林道

英皇道

英皇道(英語:King's Road),香港島東區的一條主要道路,由天后開始,經北角到達西灣河的西部,西接高士威道,東接筲箕灣道,全長約4.2公里。 英皇道最大的門牌號碼是位於英皇道1128號的康山花園第10座,是香港島以門牌號碼來計最大的號數。.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英皇道

通菜街

通菜街(英文:Tung Choi Street)是香港油尖旺區的一條著名道路,位於旺角彌敦道之東,北至界限街,南至登打士街。現時這條街道是香港著名的購物區之一,全長1260米。.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通菜街

東區 (香港)

東區(Eastern District)是香港十八區之一,位於香港島區,範圍包括炮台山到小西灣,2016中人口有555,034人,其中七成祖籍閩南,西起炮台山屈臣道、怡景道,東至小西灣。.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東區 (香港)

東京街

東京街(英文:Tonkin Street)乃位於香港九龍長沙灣的街道,由東至西,東連接李鄭屋邨,以西興建了新段──東京街西,將道路西延至西連接西九龍填海區的連翔道,中間橫跨保安道、順寧道、青山道、元州街、福榮街、長沙灣道、荔枝角道、通州街及深旺道。.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東京街

東邊街

東邊街(Eastern Street)是香港西營盤及半山區的一條單線行車的街道,可容小巴及私家車使用。它是一條山坡路,因長命斜而聞名,最高斜度為1:6。東邊街北為東邊街在西環填海區的北延部分,位於西區海底隧道香港島入口旁。 東邊街原稱新東街,以別於上環太平山街和荷李活道之間的東街。.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東邊街

東沙島街

東沙島街(Pratas Street)是位於九龍長沙灣一條街道,道路名稱取自位於南中國海東北部、現屬中華民國高雄市旗津區管轄的東沙群島,道路北面連接廣利道,而南面連接長沙灣道及九龍工業學校,而大部份路段是單向行車。東沙島街是位於東京街至營盤街之間,唯一可在元州街右轉往青山道的道路。 另外,東沙島街有毒品分銷中心被搗破,拘捕一對年輕「毒鴛鴦」,調查揭發兩人經常在歡場活動,不排除向青少年供應「丸仔」及海洛英毒品,行動中,警方搜出逾半公斤四號海洛英、少量「K仔」及搖頭丸,總值二十二萬元。.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東沙島街

杜老誌道

杜老誌道(Tonnochy Road)是香港灣仔的一條道路,南北走向,大部份路段為四線雙程行車。道路南段連接軒尼詩道近集成中心一帶,中間被告士打道所隔,北段則到達海邊的鴻興道。此外,告士打道西行亦有雙線單程行車天橋,接駁杜老誌道北段。.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杜老誌道

桂林街

桂林街(Kweilin Street)是香港深水埗區一條街道,其道路名稱早期已取自廣西桂林市,並與北河街大致平行。桂林街店舖主要售賣電器及電腦產品為主,也有部份售賣二手衣服及鞋子的店鋪。 新亞書院始創時期,是位於桂林街的唐樓之上。只有三、四樓的六個單位,三樓為辦公室、學生宿舍和錢穆、唐君毅、張丕介的住所。.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桂林街

機利士路

機利士路(英文:Gillies Avenue)是香港九龍紅磡至鶴園一帶的其中一條道路,分為南北兩段,分別稱為機利士南路和機利士北路,以佛光街為分界,現時已不相通。道路以黃埔船塢高級職員機利士(Gillies)命名。.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機利士路

機利文街

機利文街(Gilman Street),又曾經稱為花布街,是香港島中西區的一條街道,位於中環商業中心區,附近甲級寫字樓林立,由前身為國際大廈的中保集團大廈高層北望,見干諾道中、四季酒店、海港政府大樓、港鐵中環站、中環碼頭及維多利亞港等。由機利文街中段的南洋商業銀行大廈向南望,見中環中心、德輔道中及機利文新街等。機利文街附近由於物業發展(今中環中心),交通上,現在南段成為一條死路的後巷。一同遭截短的街道還有永安街、同文街和興隆街。.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機利文街

水街

水街(Water Street)是香港的一條街道,位於香港島西營盤。水街南至薄扶林道和高街交界,北至-干-諾道西,是一條南北走向的下斜街道。水街大部分路段是一條單程路,途經第三街、第二街、皇后大道西和德輔道西。不過因為薄扶林道至第三街的一段水街被一條樓梯分隔的關係,車輛並不能從薄扶林道直接通過水街前往山下,須繞道聖類斯中學外的一段第三街進入。在水街南端通過興漢道私家路的樓梯,可通往般咸道及香港大學東閘。.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水街

水渠道

水渠道(英文:Nullah Road)是香港一條道路,位於九龍旺角始創中心及聯合廣場旁,連接太子道西與彌敦道,途中被西洋菜南街、通菜街及花園街貫穿。.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水渠道

永安街

永安街(Wing On Street)為香港街道,在香港共有三條。.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永安街

永康街 (消歧義)

永康街可以指:.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永康街 (消歧義)

永和街

永和街,可以是.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永和街

永樂街

永樂街(Wing Lok Street),是位於香港香港島近上環電車總站南面的一條歷史悠久的街道,近街店鋪都是販賣南北貨海味「鮑參翅肚」為主,所以是有名的海味街及參茸燕窩街。街道全長有950米,東西走向,沿途經德輔道中、林士街、文華里、禧利街的港鐵港島綫上環站A2入口、急庇利街、摩利臣街、德輔道西等。 永樂街地處低窪,所以下大雨的時候,此街的部分地段是會水浸的。2009年政府耗資2.2億港元,於皇后大道中建造雨水截流渠及於海旁附近興建抽水站。2012年完成的港島西雨水排放隧道亦有助解決水浸問題。.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永樂街

油尖旺區

油尖旺區(Yau Tsim Mong District)是香港十八區之一,位處九龍半島西南部。根據2016年中的人口統計,油尖旺區的人口有342,970人。油尖旺區是香港十八區中面積最小的一個。.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油尖旺區

波斯富街

波斯富街(Percival Street)是香港銅鑼灣一條主要街道,北面連接告士打道,南面連接禮頓道,中間與多條重要道路交匯。波斯富街的街名是以怡和洋行大班波斯富(Alexander Perceval)命名。 介乎軒尼詩道與禮頓道之間的一段波斯富街,是跑馬地電車路線的一部份,而在1980年代電車廠未搬遷以前,回廠的電車亦經過波斯富街轉入位於羅素街,現已建成時代廣場的電車廠。昔日的利舞台戲院亦位於波斯富街,原址建成今日的利舞台廣場。 今日的波斯富街位處銅鑼灣心臟地帶,兩旁有不少商店及食肆,亦是租金最高的地區之一。.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波斯富街

泄蘭街

泄蘭街(英文:Zetland Street)是香港中環一條街道,北起皇后大道中置地文華東方酒店,南至雪廠街近泄蘭街變電站,其東南旁邊為新世界大廈,中段與安蘭街相交。由於設有梯級,此街道並不通車。 泄蘭街以蘇格蘭昔德蘭群島(英文:Shetland,又作Zetland)命名。而當時泄蘭街設有香港共濟會總部雍仁會館(英文:Zetland Hall,昔日音譯「泄蘭會館」)。 泄蘭街也是香港現時僅餘八個煙草攤檔的所在地之一,當局於2010年酌情為他們發放固定攤位小販牌照讓其繼續合法經營。.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泄蘭街

洗衣街

洗衣街(Sai Yee Street)是香港油尖旺區的一條著名道路,位於九龍旺角近太子部分,北至界限街,南至登打士街,與通菜街及花園街等街道平行。登打士街至亞皆老街一段以單程向北行車,界限街至亞皆老街一段雙線行車,以太子道西至亞皆老街一段最為擠塞。.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洗衣街

深水埗區

深水埗區(Sham Shui Po District)是香港十八行政區之一,位處九龍西北。北面以琵琶山、尖山(以尖山隧道九龍出入口)和筆架山與沙田區為界,南以界限街與油尖旺區為界,西面以昂船洲新填海區及西北面以呈祥道和荔景山路與葵青區為界、東面以港鐵東鐵綫路軌與九龍城區接壤。根據2016年中期人口統計,深水埗區的人口有405,869人,面積約948公頃。.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深水埗區

深水埗區街道

以下是香港九龍深水埗區各街道的介紹。.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深水埗區街道

木廠街

#重定向 馬頭角十三街#木廠街(Mok Cheong Street).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木廠街

戲院里

戲院里(Theatre Lane)是香港島中環的一條街道,位於前皇后戲院的東邊,怡安華人行的西面,德輔道中與皇后大道中之間,因前皇后戲院及前娛樂戲院的存在而得名。2007年年底,皇后戲院隨著陸海通大廈一同被拆卸。現時戲院里已沒有戲院。 戲院里是一條以商業購物為主的步行街,沿途是寫字樓大廈,臨街是地鋪,包括有上海灘、美心餅店、時裝店、珠寶店等。.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戲院里

春田街

春田街(英語:Chun Tin Street)是香港的一條行車掘頭路,位於九龍土瓜灣馬頭圍道東,鶴園街北,紅磡道、崇安街及崇志街之西。 春田街沿道東西邊是唐樓,街鋪是環保工業二手物料廢料回收商,或者是車輛維修車房。北端是一座單幢樓福運大廈的主要入口。春田街南端出口,對準紅磡商業中心側門。 香港小數兩邊對稱的唐樓。.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春田街

昭隆街

昭隆街(英文:Chiu Lung Street)是香港中環一條街道,北起德輔道中近盤谷銀行大廈及永安中區大廈,南至皇后大道中近余道生行及萬邦行,與其西的利源東街和其東的戲院里平行。街道以19世紀香港華商區德於當地設立的「昭隆泰商店」而得名。 昭隆街於2010年被當局劃為小販認可區之一,設有10個攤位。沿路設有不少商店和食店,例如華仁會電器行,以及以港式熱狗著名的永樂園餐廳。 Chiu Lung Street.JPG|昭隆街北端南望(2014年).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昭隆街

新填地街

新填地街(Reclamation Street)是香港的一條街道,位於九龍半島的西部。道路南面由佐敦南京街開始,經油麻地及旺角,北部連接太子的太子道西及荔枝角道的交界處,與相鄰的廣東道,砵蘭街及上海街大致平行。該條街道亦售賣五金物品著名,另外更設有一段街市作行人專用區,不能通車。.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新填地街

文咸街

文咸街是香港上環兩條街道的名稱,分別為文咸東街(Bonham Strand)及文咸西街(Bonham Strand West),兩街並非完全連接。文咸東街東端連接皇后大道中近蘇杭街及威靈頓街,西端則連接水坑口街及皇后大道中、西的交界。文咸西街則由文咸東街近水坑口街一段開始,西端連接德輔道西。道路以第三任香港總督文咸命名。 兩條文咸街是昔日南北行的其中一個集中地,文咸西街更有「南北行街」之稱。當中文咸西街還有不少參茸燕窩店,與永樂街組成參茸燕窩街的購物區。.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文咸街

旺角道

旺角道(Mong Kok Road)是香港九龍旺角區的主要道路,呈東西走向。西面由大角咀晏架街、福全街及塘尾道交匯的路口開始,穿過長旺道、廣東道、新填地街、上海街、康樂街(前雀仔街)、砵蘭街、彌敦道、西洋菜南街、通菜街(女人街)和花園街,東面終點與洗衣街交匯。彌敦道以西路段只准向東單程行駛;而彌敦道以東路段因為人多擠逼,出現人車爭路、甚至有車輛在與彌敦道交界的路口上的黃格停留的情況,因此香港政府沿旺角道興建了行人天橋連接新世紀廣場以疏導地面的人潮。每星期有不同的社會組織在路上進行各種活動。.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旺角道

摩理臣山游泳池

摩理臣山游泳池(英文:Morrison Hill Swimming Pool)位於香港島灣仔愛群道7號,由馬會撥款興建,於1972年10月31日啟用,是香港首個室內公眾游泳池,由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摩理臣山游泳池

擺花街

擺花街(Lyndhurst Terrace)是香港島中西區中環的一條道路。它建於中環南部一段斜坡上,連接--及威靈頓街與砵典乍街交界處,並在結志街、閣麟街與中環至半山自動扶梯系統十字交界。.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擺花街

愛群道

愛群道是香港的一條街道,位於香港島灣仔東部,屬一條環形的街道。街道東接崇德街往摩理臣山道,北接德仁街往灣仔道。.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愛群道

曲街

曲街(Cooke Street)是香港九龍九龍城區紅磡的一條街道,連接漆咸道北、機利士南路及老龍坑街。1863年,英資黃埔船塢公司在香港紅磡創業,當時政府於紅磡海岸進行填海工程。工程後政府以當年船塢大班的名字命名,曲街之名由此而來。 該區較近萬國殯儀館及世界殯儀館,所以在曲街可發現不少紙紮用品店。因為諧音像仆街而出名.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曲街

急庇利街

急庇利街(Cleverly Street),是香港港島近上環電車總站的一條街道,全長只有400米,南北走向,途經皇后大道中、蘇杭街、畢街、文咸東街、永樂街、德輔道中、干諾道中。沿街可見6層高的唐樓為主,其中段向東轉入永樂街至禧利街可到達港鐵港島綫上環站入口。街道以香港第二任測量總監急庇利命名。 急庇利街最著名是貨幣找換,有七家店子。.

查看 小販認可區和急庇利街

砵蘭街福華街租庇利街窩打老道第三街糖街美利道停車場大廈結志街炮台街營盤街畢打街煙廠街登打士街白加士街芬梨道花園街遮打大廈荷李活道荔枝角公園荔枝角道鐵行大廈青山道順寧道街市街食物環境衞生署西貢街西洋菜街馬頭角道香港島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香港法例駱克道觀塘區高士威道高街謝斐道豉油街鴨寮街鶴齡街麥當勞道軒尼詩道興華街薄扶林道英皇道通菜街東區 (香港)東京街東邊街東沙島街杜老誌道桂林街機利士路機利文街水街水渠道永安街永康街 (消歧義)永和街永樂街油尖旺區波斯富街泄蘭街洗衣街深水埗區深水埗區街道木廠街戲院里春田街昭隆街新填地街文咸街旺角道摩理臣山游泳池擺花街愛群道曲街急庇利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