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軒尼詩道

指数 軒尼詩道

軒尼詩道(Hennessy Road,又譯軒尼斯道)是香港的主要道路之一,連接香港島西面的灣仔與東面的銅鑼灣。路線大致為東西走向,大部份路段為四線雙程行車,西接金鐘道,由軍器廠街交界起;東至渣甸街交界為止,連接怡和街,並與駱克道、謝斐道和告士打道的方向大致平行。這條道路的名稱,是以前香港總督軒尼詩命名,長約1860米。 軒尼詩道東段位於銅鑼灣中心區,可算是全香港最高人流的道路之一。因此汽車、巴士、電車與行人爭路的情況時常發生。 軒尼詩道東段由英皇集團中心至崇光百貨、西段由電訊盈科駱克機樓至警察總部有來回雙向電車路。為改善香港仔隧道往銅鑼灣、北角和九龍(東)方向擠塞情況,政府從2000年到2003年4月推行軒尼詩道巴士線試驗計劃。 2009年由張學友,湯唯主演的香港電影《月滿軒尼詩》即是以軒尼詩道為主題的愛情電影。.

67 关系: 史釗域道堅拿道堅拿道天橋寶靈頓道專線小巴崇光百貨中西區希慎廣場九龍张学友修頓中心修頓球場修頓花園北角利園山道分域街告士打道公共汽車公車專用道皇后大道灣仔區灣仔天橋畫廊灣仔北行人平台灣仔站灣仔電腦城熙信大廈盧押道登龍街銅鑼灣銅鑼灣廣場銅鑼灣站莊士敦道菲林明道馬師道香港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香港島香港仔隧道香港灣仔維景酒店香港總督香港警察總部香港電車駱克道駱克道市政大廈謝斐道軍器廠街軒尼詩 (香港總督)軒尼詩道官立小學軒尼詩道官立下午小學金鐘...金鐘道英皇集團中心電訊盈科集成中心W Square柯布連道杜老誌道汤唯波斯富街渣甸街港島皇悅酒店港島綫港鐵月滿軒尼詩怡和街晏頓街298電腦特區 扩展索引 (17 更多) »

史釗域道

史釗域道(Stewart Road)是香港島灣仔區的一條街,南北走向,北至灣仔北告士打道、灣景中心大廈與新鴻基中心處,南至灣仔軒尼詩道、莊士敦道德士古大廈油站處。 根據《南華早報》1929年6月17日的報道,當時新命名的史釗域道是紀念1843年至1844年間擔任庫務司(Colonial Treasurer)的史釗域(Charles Edward Stewart)。.

新!!: 軒尼詩道和史釗域道 · 查看更多 »

堅拿道

堅拿道東及堅拿道西是位於香港港島銅鑼灣及灣仔交界的街道,沿以前的黃泥涌(寶靈頓運河)河道兩岸興建,因此堅拿道東與堅拿道西實際上是兩條並排南北走向的道路,而不是一條道路分成東西段。 「堅拿」是英文Canal的粵語譯音,意思為運河。堅拿道的前身,是從跑馬地流向維多利亞港的黃泥涌的河口,其後於1860年代末擴建為寶靈頓運河。堅拿道東及堅拿道西是在這運河兩旁的道路。由於這條運河又長又窄,彎曲成鵝頸的形狀,因此被當時的人稱為「鵝頸澗」,橫過這段河道的橋便稱為「鵝頸橋」,該區附近一帶更得名為「鵝頸區」。後來於1922年至1929年,香港政府於灣仔進行填海工程,舊有的鵝頸橋被拆卸,建成大致成為現時的電車路的模樣。而軒尼詩道以北的一段寶靈頓運河不久亦變成暗渠,到了1960年代末為了配合香港海底隧道的通車,香港政府更把於軒尼詩道以南,即電車公司以西的一段寶靈頓明渠填平,及後並在上方興建堅拿道天橋,俗稱的「鵝頸橋」也從此變成了行車天橋。其後為了配合香港仔隧道的通車,政府興建了黃泥涌峽天橋,連接堅拿道天橋及香港仔隧道跑馬地出口。 Canal_1920s.jpg|1920年代的鵝頸橋 Villain hitter and her client under the Canal Road Flyover in Hong Kong.jpg|鵝頸橋下打小人 Canal Road Flyover Bus stop 2017.jpg|鵝頸橋下的巴士站.

新!!: 軒尼詩道和堅拿道 · 查看更多 »

堅拿道天橋

堅拿道天橋(俗稱鵝頸橋)是香港1號幹線的一部份,為一條連接黃泥涌峽天橋北端及紅磡海底隧道灣仔出口的行車天橋,車速限制每小時70公里。全線為雙線至三線雙程分隔道路。廣義來說,在日常生活中,黃泥涌峽天橋多數被視為堅拿道天橋的自然延伸部份。.

新!!: 軒尼詩道和堅拿道天橋 · 查看更多 »

寶靈頓道

寶靈頓道(Bowrington Road),是位於香港港島銅鑼灣西邊,灣仔東邊(即鵝頸區或寶靈頓城)的一條街道,以第四任香港總督寶靈命名。 道路西接連接祥和里及軒尼詩道,摩利臣山道和堅拿道平行。 寶靈頓道位於鵝頸區,是服務銅鑼灣市民的一個主要濕貨街市區,沿街商店販賣的食物有豬肉、牛肉、海鮮、蔬菜,凍肉等。 Bowrington Road.JPG|寶靈頓道地舖及住宅大廈(2014年).

新!!: 軒尼詩道和寶靈頓道 · 查看更多 »

專線小巴

#重定向 香港小型巴士#綠色專線小巴.

新!!: 軒尼詩道和專線小巴 · 查看更多 »

崇光百貨

崇光百貨(Sogo;,源自其創辦人姓氏「十合」),是一家日本的大型連鎖百貨公司,目前由7&I控股旗下的株式會社崇光·西武經營。其分店擴及亞洲各地,以特許經營的方式與當地企業合作。.

新!!: 軒尼詩道和崇光百貨 · 查看更多 »

中西區

中西區可以指:.

新!!: 軒尼詩道和中西區 · 查看更多 »

希慎廣場

希慎廣場(英文:Hysan Place)位於香港島銅鑼灣軒尼詩道500號,原址前身是興利中心和香港公開大學。由希慎興業投資不多於25億港元發展,由金門建築首席設計師松軒一郎負責興建。商場以利希慎名字命名,於2012年8月10日下午1時30分開幕後,成為希慎興業旗下最大型的商場及灣仔區由單一業主持有的第2大商場,也是希慎興業利園山利園商場建築群之一。.

新!!: 軒尼詩道和希慎廣場 · 查看更多 »

九龍

九龍(Kowloon),與香港島及新界同為香港三大地域之一。九龍位於香港境內的地理中心,與南面的香港島隔維多利亞港相望。香港十八區中的五區屬於九龍,分別是油尖旺區、深水埗區、九龍城區、黃大仙區、觀塘區。九龍東、南和西面則被維多利亞港包圍,三面環海,因此地理上九龍亦稱為九龍半島。 1937年,九龍群山以南成為「新九龍」,但一般香港市民在生活中都不會刻意區分,統一稱為九龍;1968年5月起,兩者並與香港島一起重新分為十區。歷年來的填海工程,使九龍的面積不斷擴展,但仍是香港城市規劃之三大主要部份中最小的,截至2010年,九龍的面積約47平方公里,2011年人口普查結果顯示,全港約有30%人口居於九龍。.

新!!: 軒尼詩道和九龍 · 查看更多 »

张学友

張學友(Jacky Cheung Hok-yau,),香港殿堂級歌手、演員和音樂人,享譽國際,同時也是大中華區以至亞洲巨星,在華語地區享有「歌神」美譽。 1990年代中為張學友事業巔峰時期,當年(1995年)他的年唱片銷量曾名列世界第二位,僅排在美國傳奇歌手米高·積遜之後,高於第三位的麥當娜,因他的唱片高銷量而進入了環球唱片美國總公司在2000年選出的1990年代巨星名人堂。當時他亦曾被美國《時代雜誌》列入亞洲最有影響力的50位人物之一。截至2003年,他的唱片全球累計總銷量已突破25,000,000张,並在香港坐擁超過70首冠軍歌曲,於樂壇影響力甚大。張學友擅長演繹多種音樂風格,近年嘗試R&B樂風和爵士樂,甚至以歌劇唱法來詮釋樂曲,同樣受到樂迷認同。 電影演出方面,張學友目前為止共拍攝超過60部電影,其飾演的人物不少給觀眾以及電影專業人士留下深刻印象,他在喜劇、劇情片以及文藝片方面頗有造詣,多次獲香港電影金像獎以及臺灣電影金馬獎的最佳男主角和最佳男配角提名。其中於1989年,憑藉電影《旺角卡門》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最佳男配角獎,隨後在1990年,憑藉電影《笑傲江湖》獲得臺灣電影金馬獎的最佳男配角獎。2002年,參演電影《男人四十》一舉摘得印度國際電影節的影帝稱號。 除演藝事業外,張學友熱心公益慈善,於1998年當選香港十大傑出青年;1999年榮登世界十大傑出青年。.

新!!: 軒尼詩道和张学友 · 查看更多 »

修頓中心

修頓中心(Southorn Centre)位於香港灣仔軒尼詩道130號,貼鄰港鐵灣仔站,西面毗鄰修頓球場,東面毗鄰修頓花園。修頓中心是政府及社區之綜合辦公大樓,1988年落成,樓高30層,大樓以前輔政司修頓命名。 修頓中心是恒隆地產、新世界地產及前香港地下鐵路公司所發展的灣仔站上蓋物業發展的一部分,另一部分是修頓花園,基座為香港遊樂場協會的修頓室內場館及商業部分,商業部分前身為運通泰大酒樓,現時為華人置業的灣仔電腦城,除1樓及2樓有140間商舖售賣電腦產品及配件,地下商舖亦包括香港中國旅行社、麥當勞、南洋商業銀行等及貝夫人美沙酮診所和灣仔民政事務處諮詢中心。 修頓中心曾經於2004年間進行外牆粉飾工程。.

新!!: 軒尼詩道和修頓中心 · 查看更多 »

修頓球場

修頓球場,正式名稱為修頓遊樂場,位於香港灣仔盧押道(莊士敦道與軒尼詩道之間),是灣仔其中一個露天運動場地。設有1個七人小型足球場及4個籃球場,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修頓球場是很多人在灣仔修頓球場周圍的集合和娛樂地點。很多人以修頓來稱呼灣仔修頓球場一帶的地方,而灣仔區議會亦設有修頓選區(B12)。修頓球場也是多套無綫劇集的外景場地之一。.

新!!: 軒尼詩道和修頓球場 · 查看更多 »

修頓花園

修頓花園(Southorn Garden),是一個位於香港島灣仔柯布連道2號的私人住宅,由恒隆地產、新世界地產及前香港地下鐵路公司發展,並由港鐵物業管理公司管理。修頓花園的基座商場為灣仔電腦城及香港遊樂場協會的修頓室內場館,與在旁的修頓中心同屬前香港地下鐵路公司灣仔站上蓋物業發展計劃的一部分。 大廈樓高43層,每層12伙,於1988年6月落成入伙,共有480個住宅單位,由王歐陽建築師事務所設計,總面積有36,000平方米。 修頓花園的北面是軒尼詩道,南面是修頓中心,東面是譚臣道及柯布連道,市民可使用柯布連道行人天橋,前往灣仔北及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等地。.

新!!: 軒尼詩道和修頓花園 · 查看更多 »

北角

北角(North Point)位於香港島東區,是香港最早期發展的地區之一,是香港島的最北端。 現今的北角包括西北面的炮台山,北角站周邊,及大半個七姊妹地區,北角緊接住銅鑼灣的發展,在開埠時已有零散人口聚居,清末到民國時期,香港人口由1891年的22萬大增到1941年的160萬,當中有60-70萬人口都是福建籍的,由早期聚居地跑馬地開始向北角擴展,再從北角擴展到附近的九龍城區紅磡以及觀塘區亦有大量閩籍人口,自此北角一帶成為大多數福建籍居民的聚居地,因為語言相通,這一帶第二族群潮州籍人口,而二戰後北角(以及鰂魚涌)更成為全成界人口最密集的地區。在港鐵通車後,很多人認知的北角變成北角站一帶,人口只有5萬,而戰後因為郭春秧後人開設娛樂事業,自1945年至今亦不停吸收上海籍新移民,但這一帶亦有不少福建人。根據人口普查語文數據,東區的上海籍人口只有福建籍的10%,大約10%上海籍人口居於東區,不少住在北角站一帶,自此亦不停接收上海籍新移民,而大多數的上海人亦遷入深水埗區周邊,北角最初較少廣府人,但隨住1950-1980年代逃港潮,大量人口從廣東省偷渡到香港,有一部份人聚居在東區柴灣一帶,隨新光戲院開設後,亦有不少懂流利廣州話人口由柴灣遷居北角站一帶,而中華基督教會香港閩南堂所在的炮台山站以及鰂魚涌自開埠以來即以福建人為主要多數。近數十年來,北角的人口以及相關族群又不停向東擴展,東區不少包括私人樓宇的區議會選區的人口都是住在近三十年才興建的新樓,人口不少亦是近數十年由北角遷入或北角的族群相關,但東區東部亦有為數不少的廣府人。 很多香港人來自中國各省,各個地區亦有不同族群聚居,只有逃港潮人口以廣東人(粵客潮)為主,南洋回流人口以福建人為主,戰後移民以及單程證人口一直來自全國各省,根據政協省籍族群等數據,但來自廣東以及華南的人口大約有50%(以粵1/6客1/16潮1/6四邑1/16)較多,同時有江西、廣西、兩湖、等地),福建(包括台灣南洋閩籍)人大約有1/6,華中人口大約有1/8,北方總和亦有1/6,連蒙古人、滿族亦有,但語文統一後,大多數居民的下一代都改以廣州話溝通。全港各個地區亦有吸收相關族群的新移民,操廣州話人口的人包括福建人、上海人以至蒙古人,寶馬山的閩僑學校以及炮台山站附近的新樓的人口不少由跑馬地、大坑一帶的舊樓遷入。.

新!!: 軒尼詩道和北角 · 查看更多 »

利園山道

利園山道(Lee Garden Road)是香港島的一條馬路,位於銅鑼灣軒尼詩道以南,希慎道以北,與波斯富街南北平行走向。利園山道的從前是一座山丘,名為利園山,而現在此街道是一條筆直的兩線行車平路。因為在銅鑼灣購物商業區,利園山道日夜都是行人和車輛來回,兩旁開設不少食肆、地鋪和樓上鋪。例如優食橫町和銅鑼灣蘋果商場。從前還有一座興利中心三越百貨。 值得注意的是,利園山道的英文Lee Garden Road,並不包含「山」(Hill)的意思。.

新!!: 軒尼詩道和利園山道 · 查看更多 »

分域街

分域街(Fenwick Street)是香港位於香港島北部灣仔的一條街道,南北走向,全長400米。它是香港島維多利亞港早期填海所得的土地之一,所以不是山坡路。「分域」音譯自「Fenwick」,並不是指該街道為區域的分界線。 分域街的北部起自分域碼頭街與港灣道,南到莊士敦道垂直交界止。沿途經過告士打道、謝斐道、駱克道、軒尼詩道等街道。 分域街沿途有知名建築物香港演藝學院、香港藝術中心、港島皇悅酒店、星港酒店、循道衛理香港堂等。.

新!!: 軒尼詩道和分域街 · 查看更多 »

告士打道

告士打道(Gloucester Road)是香港4號幹線的一部份,位於香港島灣仔沿岸,連接維園道及中環金鐘一帶。全線為四線至五線雙程分隔道路。.

新!!: 軒尼詩道和告士打道 · 查看更多 »

公共汽車

--是一種以中型或大型汽車(大客車/巴士)作為運送手段,以運輸大量乘客的的大眾運輸服務。.

新!!: 軒尼詩道和公共汽車 · 查看更多 »

公車專用道

公車專用道屬於專用路權的一種,在普通道路隔出專用線道,僅提供公共汽車和无轨电车行駛。公車專用道的名稱在各地均有不同,臺灣稱為--,香港稱為--,中國大陆稱作--,澳門稱為--。.

新!!: 軒尼詩道和公車專用道 · 查看更多 »

皇后大道

皇后大道(Queen's Road)是香港開埠之後的第一條建築的主要道路,位於香港島。分为皇后大道西、皇后大道中及皇后大道東(可簡稱為大道西、大道中及大道東),由中西區的石塘咀,一直延伸至灣仔區的跑馬地,全長約5公里。.

新!!: 軒尼詩道和皇后大道 · 查看更多 »

灣仔區

灣仔區(Wan Chai District)位於香港島,是香港十八區中人均收入最高,全港最高學歷的地區,46.2%人口擁有大學學歷。同時亦是香港十八區中人口第二低的一區,2016年中的人口為180,123人。.

新!!: 軒尼詩道和灣仔區 · 查看更多 »

灣仔天橋畫廊

灣仔天橋畫廊,簡稱天橋畫廊,是香港一個座落於行人天橋上的藝術畫廊,位於香港島灣仔大佛口(所以又稱灣仔大佛口行人天橋),橫跨軍器廠街、軒尼詩道及皇后大道東。該行人天橋於2001年獲聖雅各福群會逾千名義工,在50條橋柱上以三萬張來自不同市民的指紋貼紙,拼貼出灣仔區不同的景物,包括區內建築物、行業、老店、居民生活及文化景觀等,合稱「灣仔五十景」。畫廊於2006年曾進行翻新工程。.

新!!: 軒尼詩道和灣仔天橋畫廊 · 查看更多 »

灣仔北行人平台

#重定向 灣仔北行人天橋系統.

新!!: 軒尼詩道和灣仔北行人平台 · 查看更多 »

灣仔站

灣仔站(Wan Chai Station)是港鐵港島綫的一個鐵路車站,位於灣仔軒尼詩道與柯布連道交界的地底,亦是一個地底車站。此站由李景勳建築師事務所設計,原址並是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總部。灣景中心設有適用於該站的港鐵特惠站,為使用成人八達通卡的乘客提供港幣2元車費回贈。.

新!!: 軒尼詩道和灣仔站 · 查看更多 »

灣仔電腦城

灣仔電腦城是香港區具規模的大型一站式電腦及數碼商場,位於香港島灣仔軒尼詩道130號,鄰近港鐵灣仔站A4出口。前身是運通泰大酒樓,結業後改裝成電腦商場出租。 購物商場共有3層購物商場,共150間商舖,總樓面面積約37,000平方呎,現時地舖主要由快餐及小食店租用,1樓及2樓分間成百多間舖位,主要銷售桌上型電腦、手提電腦、平板電腦、智能家居及辦公室企業電腦組合、數碼產品包括數碼相機、智能電話、光盤、遊戲軟件、 電腦周邊產品及配件等消費品,亦有二手商店等。商場擁有信譽良好之商戶,為「正版正貨承諾」計劃之會員。.

新!!: 軒尼詩道和灣仔電腦城 · 查看更多 »

熙信大廈

熙信大廈(英文:Asian House,又稱熙信樓)是香港一幢商業大廈,位於香港島灣仔西部的大佛口,地址為軒尼詩道1號,被軍器廠街、駱克道圍繞。大廈於1969年落成,樓高22層,總樓面面積約30萬平方呎。.

新!!: 軒尼詩道和熙信大廈 · 查看更多 »

盧押道

盧押道(Luard Road)是在香港港島灣仔的一條行車街道,全長280米。 盧押道在灣仔政府大樓及告士打道以南,皇后大道東及莊士敦道以北,修頓球場,循道衛理香港堂及分域街以東。盧押道沿途經過謝斐道、駱克道及軒尼詩道,它們都是早期填海區,所以不是山坡路。盧押道行車只有南向北單程雙線。 盧押道以香港殖民地時期軍隊指揮官盧押命名。而有些人會將此道路和位於香港島太平山頂的盧吉道混淆,後者才是紀念香港總督盧吉的道路。 盧押道内有名的食店是在盧押道3號,於1966年開業的老牌西餐廳,名為波士頓餐廳。 最近的港鐵站是在港鐵港島綫灣仔站B1出入口,在修頓球場以西,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附近。 Category:冠以人名的香港道路.

新!!: 軒尼詩道和盧押道 · 查看更多 »

登龍街

登龍街(英文:Tang Lung Street)是位於香港香港島銅鑼灣軒尼詩道及羅素街之間的一條後街,起點為堅拿道東,終點位於軒尼詩道近波斯富街,終點曾設小巴站,包括港島專線小巴進智公交來回赤柱正灘,已搬遷往渣甸街。 登龍街的商店近7成商店為食肆,為區內著名美食街之一。早年設茶餐廳、新翠華炭爐煲仔飯、火鍋店、潮州打冷、泰國菜、小食店和樓上酒吧的集中地,為名­副其實的不夜天。 唯2008年起,警方打擊樓上吧,永光中心大部份舖位已變為日韓食肆。到2011年起日本豚王拉麵店登陸後,有多間日本拉麵店及西餐陸續進駐,加上2014年食廈金朝陽中心二期Midtown落成,轉型的速度加快,更多小店不敵地產霸權已結業,至今已面目全非。 該街亦有不少小店,包括1960年開業的有利腐乳王、老三陽、泰成雜貨、1972年開業的海富電器行等等。.

新!!: 軒尼詩道和登龍街 · 查看更多 »

銅鑼灣

銅鑼灣(Causeway Bay)位於香港島區,是一個購物、娛樂及住宅混合的地區,隸屬灣仔區,原來是當地海灣的名字,因海灣形似銅鑼而得名,銅鑼灣避風塘則在正中,在填海工程後海灣的銅鑼形不復見,但「銅鑼灣」卻成爲了當地整個地區的名稱。歷史上當地名爲「銅鑼灣」的海灣因為填海而兩度北移,原海灣範圍變成了現今的維多利亞公園,現今的「銅鑼灣」海灣僅指興發街、維園道和鴻興道之間的海域,而銅鑼灣地區的範圍東至屈臣道、麥連街及蜆殼街,西至堅拿道天橋,南至銅鑼灣道及禮頓道。 銅鑼灣主要分為東面的住宅區及西面的購物娛樂商場區,銅鑼灣、跑馬地一帶早期本屬東區,在香港區議會分區監察政府事務上,1982年區議會把銅鑼灣北及銅鑼灣南劃入東區,把銅鑼灣中劃入灣仔區,於1990年代亦新增屬東區的銅鑼灣東選區然而在香港政府部門的運作下,以及香港回歸前的立法局選舉分區下(港島中),仍然是以於1963年法定分區為基礎而進行,整個銅鑼灣仍然屬於同一劃區。立法會於2014年1月22日通過的《二○一三年區議會條例修訂令》,原屬東區的「維園」及「天后」兩個選區,於2016年開始改劃入灣仔區議會的範圍,自此整個銅鑼灣均屬於灣仔區。 香港自開埠至今即是東南亞的貿易中心,閩籍華商一直以銅鑼灣作為基地經營轉口貿易,至今新加坡、菲律賓、印尼等國的首富及華商仍大量持有銅鑼灣的商場以至辦公室作為總部,使香港作為東南亞的金融中心的地位得以鞏固。得益於內地港澳個人遊政策下龐大的內地旅客人流,銅鑼灣的商鋪租金更曾於2012年超越紐約第五大道,取代其之前連續11年的「全球最昂貴商鋪地段」的地位。現時銅鑼灣租金每平方呎為2,630美元,為第五大道的9成,卻是東京銀座的2倍。而在香港各商業地段,租金排名依次為銅鑼灣、中環、尖沙咀,但隨着2014年後訪港內地旅客人數減少及內地旅客消費習慣的改變,銅鑼灣的租金不斷回落,到2016年時更比高峰期下跌超過五成,不過銅鑼灣至今仍然維持其香港主要旅遊購物區的地位。與此同時,銅鑼灣亦被評選在“中國十大商業街”之列,與著名的上海南京東路,北京王府井等等地區相媲美。 因為銅鑼灣天后廟,使銅鑼灣、跑馬地以及大坑自開埠以來即以閩籍人口為主要多數,建區以來有濃厚的天后文化,區內東角一帶至今仍是全港最多閩籍同鄉會的地方。維多利亞公園則是香港面積最大的公園,有很多休閒、體育設施,加上香港中央圖書館等全港性的文化設施,使銅鑼灣成為香港市民重要的休閒以及文化活動中心。.

新!!: 軒尼詩道和銅鑼灣 · 查看更多 »

銅鑼灣廣場

銅鑼灣廣場(Causeway Bay Plaza)是由商場及寫字樓組成的建築,位於香港香港島銅鑼灣軒尼詩道489號,分為兩期發展。原址前身為紐約戲院,由麗新集團於1989年至1992年興建。 銅鑼灣廣場1期於1989年落成,樓高25層,地庫4層為港鐵銅鑼灣站西大堂及機房,地面設港鐵銅鑼灣站B及C出口及緊急出口,並有行人天橋過對面馬路。毗鄰香港電車波斯富街車站。銅鑼灣廣場2期位於駱克道463-483號,於1992年落成,樓高24層,命名為力寶商業大廈,設有室內停車場。 2013年11月,銅鑼灣廣場2期地下G03號地舖剛由連鎖運動品牌馬拉松承租,面積948方呎,呎租約200餘元,月租約20餘萬元。.

新!!: 軒尼詩道和銅鑼灣廣場 · 查看更多 »

銅鑼灣站

銅鑼灣站(Causeway Bay Station)是港鐵港島綫位於灣仔區東角軒尼詩道及記利佐治街地底的鐵路車站,於1985年5月31日啟用,車站東面大堂承建商是Marples Ridgway,西面大堂由青木建設負責興建,行車隧道由熊谷組負責興建。該站亦是最接近香港海底隧道和香港仔隧道的鐵路車站。 本站所在地實際位於東角而非銅鑼灣,傳統上的銅鑼灣是指鄰近維多利亞公園和天后站一帶地區,但正和香港很多地區一樣,都因為鐵路站的命名和選址而影響周邊地區發展。對於很多遊客甚至香港人而言,現時已經很少人提起東角此地名(位處官涌的佐敦站和位處大角嘴的奧運站一帶也有類似「站名取代地名」的情況)。.

新!!: 軒尼詩道和銅鑼灣站 · 查看更多 »

莊士敦道

莊士敦道(英文:Johnston Road)是香港的一條道路,為香港島灣仔區的一條東西交通幹線。東起自灣仔克街一帶,西至熙信大廈一帶,全長約900米。跟軒尼詩道型成的弓型包有東面的德士古油站、中間的修頓球場及西面的循道衛理香港堂。 莊士敦道原名海旁東(Praya East),根據《南華早報》1929年6月17日的報道,當時因紀念香港開埠初期於1841年獲委任行政官的莊士敦(A.

新!!: 軒尼詩道和莊士敦道 · 查看更多 »

菲林明道

菲林明道位於香港灣仔,是灣仔區一條主要道路。 菲林明道南面連接莊士敦道及灣仔道,經過譚臣道、軒尼詩道、駱克道及謝斐道,並設有天橋橫跨告士打道,經港灣道至北面灣仔海旁的會議道,連接博覽道東。在灣仔區多條南北向街道中,只有菲林明道及馬師道可通往灣仔北。.

新!!: 軒尼詩道和菲林明道 · 查看更多 »

馬師道

師道是香港灣仔的一條道路,南北走向,大部份路段為四線雙程行車,亦有路段為單程行車。道路南接天樂里及軒尼詩道交界,然後有行車天橋跨過告士打道,最後到達海邊的鴻興道。這是來往灣仔北部的主要路徑之一,因為在灣仔區多條南北向街道中,只有馬師道及菲林明道可通往灣仔北。.

新!!: 軒尼詩道和馬師道 · 查看更多 »

香港

香港(簡稱港,雅稱香江;Hong Kong,縮寫作 HK、HK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位於南海北岸、珠江口東側,北接廣東省深圳市,西面與鄰近的澳門特別行政區相距63公里,其餘兩面與南海鄰接。 全境由香港島、九龍和新界組成,其中香港島北為最發達地區;地理環境上則由九龍半島等大陸土地、以及263個島嶼構成「島嶼」以超過500平方米面积為標準,根據地政總署測繪處:,人口約741萬人(2017年底)。 1842年,大清國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永久割讓香港島;後再簽訂《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分別割讓九龍和租借新界,這些由英國統治的地區構成現今香港的治理範圍。二戰期間,香港曾被日本佔領約三年零八個月。1997年7月1日,香港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國,並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僅有國防、外交事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 香港開埠前,未計九龍和新界,香港島已經是一個有數千人口的小島。英國人看中維多利亞港是一個水深港闊、四季不結冰,而且不在地震帶的天然良港。1842年,大清國在鴉片戰爭中戰敗後,分階段割讓和租借香港土地予英國,英國人開始統治及發展香港,使香港從一個荒蕪、地瘠山多且天然資源缺乏的小漁村,逐漸發展成一個轉口港,成為歐洲各國商船向中國進行鴉片及其他商品貿易的樞紐,而且不受清朝末年的亂局影響。同時,孫中山在香港先後成立興中會和同盟會,為後來推翻大清打下基礎。 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攻佔香港,佔領持續三年零八個月。1945年,日本投降,香港重光,英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基於殖民地身份和地理環境下,又一次避免受到中國長期戰亂影響;太平天國、軍閥割據、國共內戰、阶级鬥争、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期間,大量中國難民逃港。香港在1970年代经济起飞,逐步發展成亞太地區之國際大都會及國際金融中心,獲譽為亞洲四小龍和紐倫港之一。根據《中英聯合聲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從1997年7月1日起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的基本國策,《香港基本法》說明香港不實行社會主義,保持原有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除國防和外交由中國中央政府管理,香港實行高度自治,香港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終審權以及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然而,近年香港人對特區政府及中國政府的信任度每況愈下,其高壓權威亦令「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及「一國兩制」遭到部份人士質疑。 香港是全球具有重要地位、以工商業為主的現代化國際金融、服務業及航運中心,連續24年蟬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並以優良治安、廉潔社會、簡單稅制和健全的普通法制度而聞名於世,香港廉政公署,2016年12月1日,香港政府新聞網,2017年2月16日,因此有「東方之珠」的美譽。「亞洲國際都會」則為官方定位的香港品牌。香港同時為全球其中一個最安全、經濟最發達、生活水平最高、競爭力最高、最適宜居住Gulliver.

新!!: 軒尼詩道和香港 · 查看更多 »

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

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The Family Planning Association of Hong Kong,簡稱家計會或FPAHK)是香港負責推廣計劃生育及性教育工作的志願機構,提倡、推廣及提供「性與生殖健康」方面的資訊、教育、醫療及輔導服務。家計會是國際計劃生育聯合會(International Planned Parenthood Federation,簡稱IPPF)8個創會會員之一。家計會現任執行總監是范瑩孫醫生。.

新!!: 軒尼詩道和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 · 查看更多 »

香港島

香港島(Hong Kong Island),簡稱港島或香港,與九龍和新界同為香港三大地域之一。面積約78.59平方公里,最高峰是太平山,海拔554米,為境內第二大島嶼。中國大陸方面並認為香港島屬萬山群島的一部份。香港島是香港開埠時最早發展的地區,當1842年香港成為英國殖民地而維多利亞城又未落成時,位於港島南區的赤柱是當時的行政中心。在英國殖民地初期,香港島北部人口密集,並劃為維多利亞城。香港島與九龍半島由維多利亞港分隔,海岸是昔日貿易船隻停泊的地方。 香港島是香港的政治和經濟中心,立法會綜合大樓、政府總部和終審法院皆位於香港島;中環、金鐘和銅鑼灣等主要商業區也位於香港島。而地區劃分(例如作為立法會選區)上的香港島,還包括鴨脷洲、大小青洲、熨波洲、銀洲等附屬島嶼,即中西區、灣仔區、東區和南區四區的總和。.

新!!: 軒尼詩道和香港島 · 查看更多 »

香港仔隧道

香港仔隧道(Aberdeen Tunnel,俗稱香隧)是香港香港島島上唯一行車隧道,穿過聶高信山,貫通黃竹坑及銅鑼灣,連接黃竹坑黃竹坑道及跑馬地黃泥涌峽天橋;隧通於1979年動工,兩條管道分別於1982年及1983年啟用,隧道人員獲授權執行《行車隧道(政府)條例》。 收費廣場設於黃竹坑舊圍故址,共有12個收費亭,其中8個為人手收費亭,餘下4個(南行的1、4號和北行的9、12號)為快易通專用自動繳費亭。2017年9月24日起,駕車人士可以在香港仔隧道的人手收費亭,以八達通或本地發行的非接觸式信用卡(包括Visa payWave、感應式Mastercard及銀聯閃付)拍卡繳付隧道費。隧道為一條雙程雙線分隔雙管隧道,啟用初期是先通行北行管道,實行單管雙程行車,1年後南行管道才開放使用。 在港鐵南港島綫尚未通車前,這條隧道成為南區的香港仔、鴨脷洲和黃竹坑居民來往銅鑼灣、北角等港島其他地區和兩條海底隧道的重要依賴。 2016年,香港仔隧道平均每日行車量達63,646架次。.

新!!: 軒尼詩道和香港仔隧道 · 查看更多 »

香港灣仔維景酒店

#重定向 香港灣仔睿景酒店.

新!!: 軒尼詩道和香港灣仔維景酒店 · 查看更多 »

香港總督

香港總督(簡稱港督,民間俗稱“督爺”,尊稱督憲或督憲閣下),前身職位是香港行政官(共有3任),是香港殖民地時期(1841-1997),由英國派駐香港的英国君主代表,共歷28任。 早期港督都是由英國殖民地部(後稱「外交及聯邦事務部」)的官員出任,1971年以後港督大多是外交官出身,麥理浩勳爵是第一位;而最後一任港督彭定康則是國會議員出身,曾任保守黨主席。 香港在英治時期共28位總督中,除第1至2、3至4任以外,其餘每個正任總督的交接時間皆不是完美交接,而是中間隔著一至兩位署理總督。署理總督早期則由香港副總督暫代,該職位是由香港駐軍司令擔任;1870年代香港戰略地位減退,故此於1870年至1902年該職位為非常設職位,1902年後香港副總督的職位正式被撤銷。自此,署理總督多由輔政司(1976年改名為布政司)擔任。.

新!!: 軒尼詩道和香港總督 · 查看更多 »

香港警察總部

香港警察總部(英文:Hong Kong Police Headquarters,縮寫:HKPHQ)為香港警務處的總部,位於香港香港島灣仔軍器廠街1號,由3座大樓組成,分別為樓高6層的東翼、樓高33層高的西翼,以及樓高42層連4層地庫的主樓。於2013年,總部有5,465名警務人員和2,032名文職人員駐守。.

新!!: 軒尼詩道和香港警察總部 · 查看更多 »

香港電車

香港電車,是香港的一個路面電車系統,來往香港島東區的筲箕灣至中西區的堅尼地城,另有環形支線來往跑馬地,每日平均接載18萬人次的乘客,是全球現存唯一全數採用雙層電車的電車系統(另外有英國黑池電車及埃及亞歷山大港電車部分路線使用雙層電車,非全數採用)。 香港電車在1904年投入服務,是香港歷史僅次香港纜車悠久的機動公共交通工具之一,它不僅是香港島的地標,也成為外地旅客觀光的著名景點。經歷百年來的變遷,香港電車現由法國交通發展集團與巴黎大眾運輸公司一起合資的公司威立雅交通-巴黎大眾運輸亞洲有限公司(RATP Dev Transdev Asia )旗下的香港電車有限公司經營。.

新!!: 軒尼詩道和香港電車 · 查看更多 »

駱克道

駱克道(Lockhart Road)是香港灣仔至銅鑼灣的一條街道,西面連接軍器廠街,東面至銅鑼灣東角道。長約1700米。 駱克,曾任香港輔政司,全名為 J.。“駱克”這中文名字,是官式的譯名,是以沒有第二種譯法,跟其他香港的高官的譯名譯法有不同。這是因為他和中國訂過一張合同,在簽字時,需在中文本上有一官定的譯名所致。而港府用他的名字命名駱克道,也正是和這一張協定《香港英新租界合同》有關。 駱克道灣仔段有很多售賣裝修物料及從事室內設計的商鋪,為該類商鋪於香港島的集中地。而銅鑼灣段因鄰近崇光百貨等購物區,因此人流很高,假日更被劃為行人專用區。 2005年12月17日,世界貿易組織第六次部長級會議在香港舉行期間,來自韓國的示威者大舉攻破警方在駱克道的防線,企圖攻入香港會議展覽中心,事件演變成警民衝突。 2009年12月12日晚,銅鑼灣一段的駱克道近崇光百貨後門再次發生香港第五宗高空擲下腐蝕性液體事件,事件導致6人受傷。.

新!!: 軒尼詩道和駱克道 · 查看更多 »

駱克道市政大廈

駱克道市政大廈(Lockhart Road Municipal Services Building)是香港轄下一座多用途的市政大樓,由鍾華楠建築師事務所有限公司設計,位於香港島灣仔軒尼詩道225號,樓高12層,內設街市、熟食中心、圖書館及體育館等市政設施。.

新!!: 軒尼詩道和駱克道市政大廈 · 查看更多 »

謝斐道

謝斐道(英語:Jaffe Road)是香港島區的一條行車街道,名稱源自大潭篤水塘水壩工程及油麻地避風塘的總工程師Daniel Jaffe,以紀念其貢獻,他因病逝世,終年46歲。謝斐道東西走向,全長1660米,始自金鐘的東邊軍器廠街,東至銅鑼灣世貿中心之南門止。 謝斐道是一條橫越灣仔及銅鑼灣兩區的長街,幾乎是完全平坦筆直的道路。 謝斐道沿維多利亞港海岸平行,北有告士打道、港灣道、會議道等,南有駱克道,軒尼詩道及莊士敦道等。 謝斐道的西段是分域街酒吧區,而東段是銅鑼灣商場購物中心區。 Jaffe Road.jpg|謝斐道(2015年,左方為舒適堡,右下方為加州健身).

新!!: 軒尼詩道和謝斐道 · 查看更多 »

軍器廠街

軍器廠街(英文:Arsenal Street)是香港的一條街道,位於香港島灣仔以西及金鐘以東之間的分界,以當時駐港英軍軍營的兵工廠命名。街道南接軒尼詩道,北接告士打道,並且以行車天橋的形式連接後者。 軍器廠街早於香港島維多利亞城規劃四環九約時已經存在,當年是軍事重地,築有炮台。及後炮台拆卸,陸軍醫院及軍火庫亦一併遷移,軍器廠街一名卻保留了當年軍火庫的意思。現在它的西面也是香港警察總部──警政大樓的所在地。北面是香港演藝學院及香港紅十字會。南面是軒尼詩道與皇后大道東交界。.

新!!: 軒尼詩道和軍器廠街 · 查看更多 »

軒尼詩 (香港總督)

軒尼詩爵士,KCMG(Sir John Pope Hennessy,),英國政治家、殖民地官員,第8任香港總督。.

新!!: 軒尼詩道和軒尼詩 (香港總督) · 查看更多 »

軒尼詩道官立小學

軒尼詩道官立小學是香港的一家小學,舊稱「軒官」或「軒上」。學校有三個門口,校址位於灣仔譚臣道169號。該校有教職員60多位包含校長和圖書館主任、書記、辦公室助理、工友等十二位。學校已在2016年9月變為全日制。 在2017香港最具教育競爭力小學50強龍虎榜中排名第28位。.

新!!: 軒尼詩道和軒尼詩道官立小學 · 查看更多 »

軒尼詩道官立下午小學

#重定向 軒尼詩道官立小學(銅鑼灣).

新!!: 軒尼詩道和軒尼詩道官立下午小學 · 查看更多 »

金鐘

金鐘(Admiralty)Admiralty是「海軍部」之意,與金鐘曾為英國海軍基地所在地的歷史有關。在香港主流社會應用習慣中,中文地名「金鐘」的英文名稱只有“Admiralty”。金鐘位於香港中環東部,灣仔以西,屬中西區的一部分,為香港的核心商業區及政治中心。 金鐘地段過去是英國海軍船塢。根據政府官方的分區,金鐘屬於中環一部分,至今的政府地圖也不會將「金鐘」單列為一區,但由於地鐵在此設有金鐘站,「金鐘」逐漸成為市民通俗理解的位於中環與灣仔之間的地區。時至今日,金鐘在現實中已經被廣泛地作為一個地區名使用,而且有着較清晰的界線,即以紅棉道為中環與金鐘的分界,堅尼地道為金鐘與半山區的分界,東界為中西區與灣仔區的官方分界,北面以夏愨道及干諾道中作為與添馬之間的分界。香港公園由於歷史悠久,故官方沿用傳統的「中環」或「中區」作為地址,但一般市民多認為公園東部如茶具文物館和霍士傑溫室一帶屬於金鐘。中區消防局一般也被認為屬於中環。 行政、立法、司法機構的主要部門均設在金鐘,包括政府總部、立法會綜合大樓、高等法院及金鐘道政府合署。.

新!!: 軒尼詩道和金鐘 · 查看更多 »

金鐘道

金鐘道(英語:Queensway)是香港中西區一條主要道路,位於香港島金鐘,長約750米。金鐘道的東面連接皇后大道東及軒尼詩道,西面連接皇后大道中及德輔道中,電車路線沿金鐘道而行。1950年代為皇后大道東的一部份,緊接皇后大道中,1968年才改稱金鐘道。.

新!!: 軒尼詩道和金鐘道 · 查看更多 »

英皇集團中心

英皇集團中心(英文:Emperor Group Centre)是香港一座辦公大樓及商場,位於香港島灣仔區軒尼詩道288號,灣仔德士古油站對面,是英皇集團的總部。 大廈週邊是娛樂場所、喜萬年酒樓、卡拉OK店、鐘錶行等。大樓為甲級寫字樓,當中租戶有上市公司等。 File:HK Wan Chai Emperor Group Centre Jusco 10 Dollar Plaza a.jpg|地庫商場.

新!!: 軒尼詩道和英皇集團中心 · 查看更多 »

電訊盈科

電訊盈科有限公司(簡稱電盈;英語:PCCW Limited(Pacific Century Cyber Works);,),成立於2000年,是香港最大的電訊公司。在香港交易所的股票代號是0008,故又俗稱「八號仔」。因它的前身香港電訊曾經是香港唯一的電訊商,故被稱為「老電」。 1994年10月18日在紐約股票交易所以美國預託證券形式上市,但現時已取消上市。 電訊盈科於2000年8月是由盈科數碼動力公司(簡稱盈動)和香港電訊公司合併而成;而當時的「香港電訊」前身為於1925年成立的香港電話公司。 電訊盈科是HKT集團控股公司(HKT)的控股公司。電訊盈科亦持有盈科大衍地產發展有限公司的大部分股權以及包括全資附屬公司UK Broadband Limited的海外投資。 截至2017年6月30日,集團共聘用來自50個國籍約23,800名員工。 其總部設在香港,業務據點遍及中國、東南亞、歐洲、中東、非洲和美洲國家和地區。.

新!!: 軒尼詩道和電訊盈科 · 查看更多 »

集成中心

集成中心(C.C.Wu Building),为香港富豪伍集成所有,是香港島灣仔的一幢商場及寫字樓大廈的建築物,也是灣仔區地標之一,其東面的地標有W Square、大公報及文匯報報社大廈,西面有德士古油站、軒尼詩道官立小學、莊士敦道等。其灣仔道方面是停車場入口。 因為附近是學校區、住宅區,及數間年青時尚的商場集中地,人流車流也車水馬龍。集成中心的地庫有銀行及超級市場,北門有臨時展銷場及麥當勞餐廳,灣仔集成中心是港鐵特惠站所在地之一(惟已於2015年7月31日終止服務)。.

新!!: 軒尼詩道和集成中心 · 查看更多 »

W Square

W Square是香港灣仔軒尼詩道的一幢商場甲級寫字樓,毗鄰集成中心。W Square前身為灣仔東亞銀行中心,1978年落成,在2002年前曾是東亞銀行的主要辦公大樓,因為業主易手,及外牆裝修改形象而正式易名為W Square。現在由香港上市公司永泰地產()、富聯國際集團、南聯地產控股等財團買入,改裝作為投資物業。W Square基座7層租客包括板長壽司、星巴克,美心食品八喜 8 Happiness及大家樂等。 2018年2月,永倫集團以28.488億港元向永泰地產購入W Square全幢。.

新!!: 軒尼詩道和W Square · 查看更多 »

柯布連道

柯布連道(O'Brien Road),是香港香港島灣仔區的一條街道,南北連接告士打道及駱克道,鄰近港鐵灣仔站多個出入口。 柯布連道是一條紀念殖民地香港政府布政司柯布連的道路。.

新!!: 軒尼詩道和柯布連道 · 查看更多 »

杜老誌道

杜老誌道(Tonnochy Road)是香港灣仔的一條道路,南北走向,大部份路段為四線雙程行車。道路南段連接軒尼詩道近集成中心一帶,中間被告士打道所隔,北段則到達海邊的鴻興道。此外,告士打道西行亦有雙線單程行車天橋,接駁杜老誌道北段。.

新!!: 軒尼詩道和杜老誌道 · 查看更多 »

汤唯

湯唯(),是一位出身於浙江杭州的演員,畢業于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並在2004年以出演電視劇出道。2006年,湯唯因飾演李安執導的電影《色,戒》女主角王佳芝而--。後來,湯唯轉入香港電影圈,演出其另一代表作《月滿軒尼詩》;其後,湯唯再度回到中國内地影壇,演出另一部代表作《北京遇上西雅圖》。她成功透過「優秀人才入境計劃」,領取香港身分證取得香港居留權。 2014年,湯唯与韩国导演金泰勇結婚,兩人育有一女。.

新!!: 軒尼詩道和汤唯 · 查看更多 »

波斯富街

波斯富街(Percival Street)是香港銅鑼灣一條主要街道,北面連接告士打道,南面連接禮頓道,中間與多條重要道路交匯。波斯富街的街名是以怡和洋行大班波斯富(Alexander Perceval)命名。 介乎軒尼詩道與禮頓道之間的一段波斯富街,是跑馬地電車路線的一部份,而在1980年代電車廠未搬遷以前,回廠的電車亦經過波斯富街轉入位於羅素街,現已建成時代廣場的電車廠。昔日的利舞台戲院亦位於波斯富街,原址建成今日的利舞台廣場。 今日的波斯富街位處銅鑼灣心臟地帶,兩旁有不少商店及食肆,亦是租金最高的地區之一。.

新!!: 軒尼詩道和波斯富街 · 查看更多 »

渣甸街

渣甸街(Jardine's Bazaar),是一條位於香港港島銅鑼灣的後街,是著名的小巴站。由西向東單向行車。 渣甸街的名稱來源自威廉·渣甸(William Jardine),因20世紀初期怡和洋行(Jardine Matheson)購入鄰近一帶的土地。 渣甸街與軒尼詩道及怡和街的交界連接,亦連接與其平行的渣甸坊;另一端則連接邊寧頓街及伊榮街。渣甸街兩旁有不少食肆,餐廳與商店。 Category:銅鑼灣街道.

新!!: 軒尼詩道和渣甸街 · 查看更多 »

港島皇悅酒店

港島皇悅酒店(Empire Hotel Hong Kong),為香港的一間四星級酒店,位處香港島灣仔軒尼詩道33號,鄰近港鐵灣仔站,酒店於1992年開幕,樓高21層,共提供360間豪華客房,包括325間寬敞舒適的客房,以及34間豪華套房,更設1間總統套房,由皇悅國際酒店集團管理。 港島皇悅酒店是2009年東亞運動會的運動員酒店。.

新!!: 軒尼詩道和港島皇悅酒店 · 查看更多 »

港島綫

港島綫(Island Line)是港鐵營運的鐵路路線之一,連接香港島中西區的堅尼地城站與東區的柴灣站,屬於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為前地鐵系統中第三條通車的路綫。由於是當時香港島唯一的大型鐵路路線,因而得名。由1985年起分段通車,隨著西營盤站於2015年投入服務,港島綫終告全線通車。.

新!!: 軒尼詩道和港島綫 · 查看更多 »

港鐵

港鐵(Mass Transit Railway,縮寫:MTR),原稱香港地鐵,自2007年12月2日與九廣鐵路合併後改名為港鐵為止,是香港最大的鐵路運輸系統,泛指能夠通過一張港鐵單程票通行的10條路綫,廣義上包括一條連接香港國際機場及香港市區的機場快綫、擁有12條路綫的輕鐵系統及昂坪360纜車系統,組織成為貫通香港島、九龍及新界,市區及多座新市鎮,總計93個鐵路站及68個輕鐵站、合共長230.9公里的鐵路網。同時,整個系統亦包括接駁巴士及城際客運服務。 綜合港鐵系統由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簡稱港鐵公司)營運,於2007年12月2日由地鐵及九廣鐵路系統合併而成。其中第一條路綫東鐵綫始建於1906年,於1910年通車,是連接香港及廣東省主要的鐵路運輸;而以地下隧道為主的第二條路綫觀塘綫則於1979年通車,成為香港鐵路發展歷史的里程碑。 於2016年,港鐵累積載客量逾19億人次,當中輕鐵及巴士佔2億2千萬人次,機場快綫為1610萬人次,是全球最繁忙的鐵路系統之一。香港鐵路為國際地鐵聯盟的創會會員之一。而港鐵在香港專營公共交通工具市場整體佔有率不斷上升,由2013年的46.9%,增至2016年的48.4%,當中港鐵在過海交通工具市場的佔有率更達68.4%。.

新!!: 軒尼詩道和港鐵 · 查看更多 »

月滿軒尼詩

是一部於2009年3月開始拍攝,同年5月殺青,由岸西執導,張學友,湯唯主演的一部於2010年4月1日上映的香港電影。 本片是許久未拍攝電影的張學友與湯唯的復出之作,並是香港著名編劇岸西的第二部導演電影作品,劇中其他演員還包括李修賢、鮑起靜、張可頤、朱咪咪,安志杰,盧冠廷,郭峰。 電影主要劇情設定在位於香港島的銅鑼灣與灣仔一帶的主要幹道軒尼詩道為主旋律。當中出現具有代表性的景物,如檀島咖啡餅店、電車等。 2009年5月該片亦有亮相康城影展,并首次公開海報。2010年3月該片成為香港國際電影節的開幕電影。.

新!!: 軒尼詩道和月滿軒尼詩 · 查看更多 »

怡和街

怡和街(Yee Wo Street)是香港的一條道路,位於香港島的銅鑼灣,東西方面雙向行車,是灣仔區一條主要道路。 20世紀初,怡和洋行擁有東角,即今日銅鑼灣站一帶的土地,因此香港政府把此條街道命名為怡和街作為紀念。 怡和街不算很長,約300米,東面連接高士威道,西面連接軒尼詩道,電車路線沿怡和街而行。在怡和街最東段一小段是單程東行,該處亦是電車銅鑼灣總站所在地。該地點也有一家星級酒店名為富豪香港酒店,它附近的街道車流非常繁忙,所以為了行人過路安全,建設有顯眼的環型行人天橋,連接上禮頓道的聖保祿學校、怡和街以北的糖街及怡和街的西段等地點。該環型行人天橋的形象常見於藝術攝影展之中。 怡和街估計每天人流超過百萬。因此,怡和街一帶的鋪租一直很高。根據2006年10月Cushman & Wakefield Inc.的一個全球零售鋪位租金報告,怡和街的租金為全球第二貴,每月尺租735港元,次於美國紐約市第五大道的878港元。。根據環境保護署在香港各處設立的空氣監測站(包括怡和街)的數據,怡和街是香港空氣污染最嚴重的地方。 怡和街亦是香港不少大型遊行的必經之地。2014年雨傘運動期間,怡和街曾是香港佔領區的銅鑼灣佔領區的核心地段。.

新!!: 軒尼詩道和怡和街 · 查看更多 »

晏頓街

晏頓街 (Anton Street),是位於香港香港島灣仔區灣仔的一條行車及行人路。 晏頓街位於皇后大道東44號以北,軒尼詩道22號以南。 晏頓街雙線由北至南行車,但是由於長期有車輛免費停泊路旁,此行車道只能單線行車。 晏頓街鄰近軒尼詩道28號、衛蘭軒、大生商業大廈、熙信大廈、太古廣場3座,鄰近香港地鐵金鐘站連接太古廣場3座的出入口。.

新!!: 軒尼詩道和晏頓街 · 查看更多 »

298電腦特區

298电脑特区為香港一个电脑商场,出售电脑及其他IT类电子消费产品,位于湾仔区轩尼诗道298号廣生行大廈地下至二樓,近集成中心。 湾仔298电脑特区和附近的湾仔电脑城皆广为人知,於同一时期开业,其经营模式学习深水埗黄金商场,楼上铺面实用面积不大,服务种类有:整机组装、出售电脑硬件、周边设备、软件等。.

新!!: 軒尼詩道和298電腦特區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軒尼斯道轩尼诗道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