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28 关系: 南洋商業銀行,同文街,太古集團,中保集團大廈,中環,中環中心,中環碼頭,中環站,中西區 (香港),干諾道,交通,德輔道,利豐,四季酒店,維多利亞港,統一碼頭道,街道,香港,香港島,香港開埠初期歷史,辦公室,機利文新街,死路,永安街,洋行,港鐵,海港政府大樓,怡和洋行。
南洋商業銀行
南洋商業銀行有限公司(Nanyang Commercial Bank,NCB)於1949年12月14日由莊世平創辦於香港,現時為中國信達資產管理之附屬公司。 在香港各區設有42間分行,並在中國內地成立全資附屬公司—“南洋商業銀行(中國)有限公司” 。 截止到2013年12月底,總資產2,803.84億港元、綜合各項存款總額1,981.60億港元,本外幣貸款總額1,553.17億港元,綜合股東資金323億港元,減值準備前之淨經營收入59.09億港元,實現淨利息收入46.91億港元;非利息收入12.18億港元,稅後利潤28.28657億港元。.
查看 機利文街和南洋商業銀行
同文街
同文街(英文:Tung Man Street)是位於香港港島中環的街道,位於現今中環中心一帶,本來連接皇后大道中與德輔道中,以販賣化工原料聞名,故又名化工原料街、工業原料街或原料街。後因1990年代市區重建計劃(今中環中心)而拆遷;街道則只剩下接近德輔道中的一截。.
查看 機利文街和同文街
太古集團
太古集團(Swire Group)是一家老牌子英資洋行,清朝時即從事與中國的貿易。今天的太古是一個高度多元化的環球集團,旗下核心業務多設於亞太區,其中香港和中國向為太古業務的主要營運地。太古的亞洲業務由集團旗下上市公司太古股份有限公司持有;而在世界其他地方,包括澳洲、巴布亞新畿內亞、東非、斯里蘭卡、美國及英國,許多業務均由母公司英國太古集團有限公司直接持有。 英國太古集團總部設於英國,負責制定及指引集團的整體業務策略,並為集團及其附屬公司提供招聘、僱用及培訓員工等多項服務。集團在世界各地僱用逾十三萬名員工。.
查看 機利文街和太古集團
中保集團大廈
中保集團大廈(China Insurance Group Building),前稱國際大廈(International Building),是香港的一座商業大廈,南面位於香港島中環德輔道中141號(機利文街交界),北面正門位於干諾道中73號。國際大廈建於1967年,樓高32層,現為中國保險集團的總部大樓。 大廈由會德豐屬下的聯邦地產興建,曾經是香港最高建築物,並於2001年至2002年間進行全面翻新。 1992年8月25日,該大廈的19樓曾發生嚴重火災,火警持續9小時,事件中有6個市民及3個消防員須送入醫院。 2017年1月19日陳智文以1.75億港元購入中環中保集團大廈4樓全層,上址面積約14,505方呎,呎價約1.2萬元.
查看 機利文街和中保集團大廈
中環
中環(Central),又稱中區(Central District,簡稱Central),位於香港島中西區,是香港的商業中心及政治中心。 香港交易所、多家大型銀行、跨國金融機構及外國領事館都設在中環。香港的終審法院、禮賓府(前港督府)以及全港第二高建築物國際金融中心二期也位於中環。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總部、立法會綜合大樓和解放軍駐港部隊中環軍營則位於鄰近中環的金鐘添馬。 中環之名源於19世紀時香港華人對香港島北岸城區的通俗分區「四環九約」,「中環」為其中一環;至於港英政府對維多利亞城的官方分區則可分爲東、中、西三區,中環之地即「中區」。在此之後雖然中區的界線略有變化,但其核心區域一直都是中環一帶;後來香港政府也採納「中環」作爲官方地名,「中環」和「中區」也幾乎成爲同義詞,一般坊間應用多稱「中環」,「中區」則爲行政性的區劃。 中環也是香港的交通樞紐,是四條港鐵路線的交匯點,其中機場快綫通往赤鱲角香港國際機場。中環天星碼頭有頻繁渡輪橫越維多利亞港往來尖沙咀,港外線碼頭有定期航班往來離島。.
查看 機利文街和中環
中環中心
中環中心(The Center),是香港第五高樓,世界第31高樓,樓高346米,樓高73層,次於環球貿易廣場、國際金融中心、中環廣場和中銀大廈,在1998年落成,佔地達十萬平方呎,提供商用樓面面積逾140萬平方呎。它位於中西區的皇后大道,大約於港鐵港島綫的上環站與中環站之間,是土地發展公司上環重建項目,由長江實業發展,目前最大業主為世茂房地產主席許榮茂及金利豐主席朱李月華;而早前北京市人民政府曾通過中國國儲能源佔本大樓22.5%業權。建築師為劉榮廣伍振民建築師事務所。.
查看 機利文街和中環中心
中環碼頭
中環碼頭全稱中環渡輪碼頭,位於香港香港島國際金融中心對開的海旁,是於中環來往多個離島及維多利亞港兩岸的渡輪碼頭。中環碼頭經數次整合,結合了政府碼頭、卜公碼頭、統一碼頭、大會堂碼頭、愛丁堡廣場碼頭(中環天星碼頭)和皇后碼頭的功能,使到中環大部份渡輪服務均集中在一處。.
查看 機利文街和中環碼頭
中環站
中環站(Central Station)是位於香港中環遮打道、畢打街和德輔道中的港鐵列車站,並設有4個月台(一個島式月台和兩個側式月台),是荃灣綫香港島的終點站與港島綫的中途站。中環站設有收費區的行人隧道分別連接鄰近商業區及香港站,供乘客轉乘東涌綫和機場快綫,而該隧道位於環球大廈、干諾道中和交易廣場地底。.
查看 機利文街和中環站
中西區 (香港)
中西區(Central and Western District)是香港十八區之一,位於香港島西北部,為香港開埠之後最早發展的地區。其中中環和上環是香港最重要的商業中心區,而西環則是早期發展的華人住宅區。中西區亦居住了不少福建人(閩南人)以及潮州人,中西區亦有2600多以及2800多人以福建話(閩南話)和潮州話為母語,大多為老一輩的人口。福建人在開埠以來大量遷入中上環以及中上環半山一帶,文咸東、西街、永樂東、西街的轉口貿易,藥材,船務絕大多數都是福建人經營,而潮州人則較後遷入西環以及西環半山一帶。中環亦是早期的香港政治經濟中心,也有全國各地的族群聚居。此外,山頂是香港其中一個富豪聚居地。根據2016年中期人口統計,中西區人口為243,266人。.
干諾道
干諾道中(Connaught Road Central)及干諾道西(Connaught Road West)是香港島區的其中一組主幹道,位於中西區沿岸,連接堅尼地城城西道及金鐘夏慤道,穿越中環心臟地帶。全線為3線至4線雙程分隔道路,部份路段為行車天橋及地下行車隧道。干諾道中及干諾道西天橋屬於香港4號幹線的一部份,當中干諾道西天橋雖不是快速公路,但車速限制為每小時80公里,是香港島限速最寬鬆的道路,比同屬4號幹線的東區走廊——香港島唯一一條快速公路的限速(每小時70公里)更寬鬆。.
查看 機利文街和干諾道
交通
交通指所有透過器具(火車、汽車、摩托車、船、飛機等)、或僅靠人力进行的人流、客流和货流的交流运输,但廣義解釋也包含郵遞、電信等人際資訊方面的交流。该词的现代释义取自于日文释义。.
查看 機利文街和交通
德輔道
德輔道中(Des Voeux Road Central)及德輔道西(Des Voeux Road West)是香港香港島中西區的主要道路,德輔道中與德輔道西並不連接,兩條道路的分隔處在上環,電車路線沿德輔道中及德輔道西而行。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的文件中,德輔的英文名稱中的兩字母「oe」多寫作「œ」。不過現時官方的寫法是Des Voeux。.
查看 機利文街和德輔道
利豐
利豐有限公司(Li & Fung Limited,)是一家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綜合企業公司,主要業務是消費產品之出口貿易,消費產品包括成衣、時尚飾物、玩具與遊戲、運動用品、傢具、手工藝品、鞋類與餐具等。公司在百慕達註冊,董事局榮譽主席為馮國經,董事局主席馮國綸。 利豐集團及部分附屬公司總部設於長沙灣道888號利豐大廈。 自2017年2月10日,利豐被剔出恒生指數成分股。.
查看 機利文街和利豐
四季酒店
四季酒店(英文:Four Seasons Hotels)是一家世界性的豪華連鎖酒店集團,在世界各地管理酒店及度假區。四季酒店被《旅遊休閒》雜誌及Zagat指南評為世界最佳酒店集團之一,並獲得AAA 5顆鑽石的評級。 四季酒店集團總部設於加拿大多倫多,1960年由Isadore Sharp創辦,首間酒店設於多倫多市 Jarvis街。微軟公司前CEO比爾·蓋茨、沙特阿拉伯王子阿爾瓦利德是大股東之一。 四季酒店亦設有住宅計劃Residence Club,讓客戶購買旗下度假屋分時使用權。四季酒店旗下度假屋售價甚為高昂。.
查看 機利文街和四季酒店
維多利亞港
維多利亞港(簡稱維港;Victoria Harbour)是位於香港的海港,位處香港島與九龍半島之間,為香港市中心重要的地理區塊。由於港闊水深,又屬天然良港,香港亦因此有「東方之珠」的美譽。 維多利亞港古稱尖沙咀洋面或中門;18世紀西方列強勢力進入中國時,被英國人相中有成為東亞地區優良港口的潛力,後來在鴉片戰爭後從清帝國中奪取香港,以維多利亞港為中心建設香港,並做為基地發展其遠東的海上貿易事業 鵬誠峰:,保護海港協會。事實上,維多利亞港一直影響香港歷史和文化,亦主導香港經濟和旅遊業發展,是香港成為國際大城市的關鍵之一《集體回憶之維多利亞港 — 百年海港的故事》,何耀生,明報出版社,ISBN 978-962-8872-68-8。.
查看 機利文街和維多利亞港
統一碼頭道
#重定向 統一碼頭.
查看 機利文街和統一碼頭道
街道
街道为“街”与“道”的合称,指城镇中的道路,而且此类道路两边有连续不断的房屋建筑。汉语意境中,人口稠密区中有建筑连片区的道路,尽管多被冠以“街”、“道”、“路”、“马路”、“大道”,不论其主要功能是什么,都可以被认为是街道。对于具有良好基础设施与娱乐休闲功能的道路,即使两边没有连片建筑设施,也被认为是街道。但对以车辆通行为主的普通公路和高速公路等,很少人會當作街道。 在规划学领域,街道也被看做建筑围合中的一个负空间。 Category:城镇.
查看 機利文街和街道
香港
香港(簡稱港,雅稱香江;Hong Kong,縮寫作 HK、HK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位於南海北岸、珠江口東側,北接廣東省深圳市,西面與鄰近的澳門特別行政區相距63公里,其餘兩面與南海鄰接。 全境由香港島、九龍和新界組成,其中香港島北為最發達地區;地理環境上則由九龍半島等大陸土地、以及263個島嶼構成「島嶼」以超過500平方米面积為標準,根據地政總署測繪處:,人口約741萬人(2017年底)。 1842年,大清國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永久割讓香港島;後再簽訂《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分別割讓九龍和租借新界,這些由英國統治的地區構成現今香港的治理範圍。二戰期間,香港曾被日本佔領約三年零八個月。1997年7月1日,香港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國,並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僅有國防、外交事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 香港開埠前,未計九龍和新界,香港島已經是一個有數千人口的小島。英國人看中維多利亞港是一個水深港闊、四季不結冰,而且不在地震帶的天然良港。1842年,大清國在鴉片戰爭中戰敗後,分階段割讓和租借香港土地予英國,英國人開始統治及發展香港,使香港從一個荒蕪、地瘠山多且天然資源缺乏的小漁村,逐漸發展成一個轉口港,成為歐洲各國商船向中國進行鴉片及其他商品貿易的樞紐,而且不受清朝末年的亂局影響。同時,孫中山在香港先後成立興中會和同盟會,為後來推翻大清打下基礎。 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攻佔香港,佔領持續三年零八個月。1945年,日本投降,香港重光,英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基於殖民地身份和地理環境下,又一次避免受到中國長期戰亂影響;太平天國、軍閥割據、國共內戰、阶级鬥争、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期間,大量中國難民逃港。香港在1970年代经济起飞,逐步發展成亞太地區之國際大都會及國際金融中心,獲譽為亞洲四小龍和紐倫港之一。根據《中英聯合聲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從1997年7月1日起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的基本國策,《香港基本法》說明香港不實行社會主義,保持原有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除國防和外交由中國中央政府管理,香港實行高度自治,香港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終審權以及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然而,近年香港人對特區政府及中國政府的信任度每況愈下,其高壓權威亦令「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及「一國兩制」遭到部份人士質疑。 香港是全球具有重要地位、以工商業為主的現代化國際金融、服務業及航運中心,連續24年蟬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並以優良治安、廉潔社會、簡單稅制和健全的普通法制度而聞名於世,香港廉政公署,2016年12月1日,香港政府新聞網,2017年2月16日,因此有「東方之珠」的美譽。「亞洲國際都會」則為官方定位的香港品牌。香港同時為全球其中一個最安全、經濟最發達、生活水平最高、競爭力最高、最適宜居住Gulliver.
查看 機利文街和香港
香港島
香港島(Hong Kong Island),簡稱港島或香港,與九龍和新界同為香港三大地域之一。面積約78.59平方公里,最高峰是太平山,海拔554米,為境內第二大島嶼。中國大陸方面並認為香港島屬萬山群島的一部份。香港島是香港開埠時最早發展的地區,當1842年香港成為英國殖民地而維多利亞城又未落成時,位於港島南區的赤柱是當時的行政中心。在英國殖民地初期,香港島北部人口密集,並劃為維多利亞城。香港島與九龍半島由維多利亞港分隔,海岸是昔日貿易船隻停泊的地方。 香港島是香港的政治和經濟中心,立法會綜合大樓、政府總部和終審法院皆位於香港島;中環、金鐘和銅鑼灣等主要商業區也位於香港島。而地區劃分(例如作為立法會選區)上的香港島,還包括鴨脷洲、大小青洲、熨波洲、銀洲等附屬島嶼,即中西區、灣仔區、東區和南區四區的總和。.
查看 機利文街和香港島
香港開埠初期歷史
香港開埠初期,從英國殖民統治的初期至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生效前之間,香港從一個地瘠山多、水源缺乏的小漁村,逐漸發展成一個轉口港。現在香港已成為國際金融中心及多元文化的亞洲國際都會。.
辦公室
辦公室(office),又稱寫--字樓,是一種讓人們在其中辦公(工作)的場所,通常是房間的形態,但隨著電腦與網路的發達,也漸漸出現不需要實體空間的虛擬辦公室(Virtual Office)。內部由辦公室所組成的則稱為辦--公大樓(Office building)。.
查看 機利文街和辦公室
機利文新街
機利文新街(Gilman's Bazaar)是香港香港島一條馬路,為知名食街,有20多間食肆,包括快餐、外賣、日本料理、茶餐廳、蛇王及餅店等。.
查看 機利文街和機利文新街
死路
死路是指僅有一邊可以出入的道路,因有盡頭之處而以「死」稱之。通常見於街道、或野外道路上,多為不同年代的都市設計或道路規劃產生差異下,導致道路無法延續而成,但也有因、社區安全防護等緣由而特別設計的,例如囊底路。假若路人不熟悉道路,誤入死路會浪費時間,因為路有盡頭,非原路折返不可,所以不少死路都會在路口處安裝單程路或「此路不通」等路標,以警告用路人。 華語圈對城鎮區域的死路有不同稱呼,台灣稱死巷子或死巷,中國北方稱死胡同或斷頭路,粵語則稱為掘頭路、死巷或盡頭路。.
查看 機利文街和死路
永安街
永安街(Wing On Street)為香港街道,在香港共有三條。.
查看 機利文街和永安街
洋行
洋行是華人與西方洋人的國際貿易商行、公司、代理行,歷史開始於中國清朝,從事出口、入口及轉口商品的商業貿易組織,是物流、供應鏈上的參與者。相當於現在的「出入口貿易公司」、「國際貿易公司」。.
查看 機利文街和洋行
港鐵
港鐵(Mass Transit Railway,縮寫:MTR),原稱香港地鐵,自2007年12月2日與九廣鐵路合併後改名為港鐵為止,是香港最大的鐵路運輸系統,泛指能夠通過一張港鐵單程票通行的10條路綫,廣義上包括一條連接香港國際機場及香港市區的機場快綫、擁有12條路綫的輕鐵系統及昂坪360纜車系統,組織成為貫通香港島、九龍及新界,市區及多座新市鎮,總計93個鐵路站及68個輕鐵站、合共長230.9公里的鐵路網。同時,整個系統亦包括接駁巴士及城際客運服務。 綜合港鐵系統由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簡稱港鐵公司)營運,於2007年12月2日由地鐵及九廣鐵路系統合併而成。其中第一條路綫東鐵綫始建於1906年,於1910年通車,是連接香港及廣東省主要的鐵路運輸;而以地下隧道為主的第二條路綫觀塘綫則於1979年通車,成為香港鐵路發展歷史的里程碑。 於2016年,港鐵累積載客量逾19億人次,當中輕鐵及巴士佔2億2千萬人次,機場快綫為1610萬人次,是全球最繁忙的鐵路系統之一。香港鐵路為國際地鐵聯盟的創會會員之一。而港鐵在香港專營公共交通工具市場整體佔有率不斷上升,由2013年的46.9%,增至2016年的48.4%,當中港鐵在過海交通工具市場的佔有率更達68.4%。.
查看 機利文街和港鐵
海港政府大樓
海港政府大樓(Harbour Building)是香港早期興建的政府大樓,樓高25層,於1985年落成,位處香港港島中環統一碼頭道38號。當時建造大樓的目的,是興建一座為舊政府碼頭使用的辦公大樓,並作為離島區的政務中心。 海港政府大樓鄰近干諾道中,望向維多利亞港及中環碼頭,並與中區行人天橋系統連接鄰近建築物,是港島區其中一座政府辦公大樓。大樓內有中西區民政事務處、香港郵政的海港政府大樓郵政局(1樓,已於2007年10月31日關閉)、入境事務處港島區簽發旅行證件辦事處(2樓)、勞工處(6樓、10-17樓)、康樂及文化事務署(6樓)、地政總署(18-19樓及25樓)、海事處(3樓及21-24樓)、政府新聞處(2樓、6-8樓及25樓)及香港海關(已於2011年6月全面遷往北角新總部大樓),其他設施包括政府餐廳、牙科診所及牙齒矯正科診所(9樓)及下層停車場。而中西區區議會和離島區議會的會議廳及秘書處都設在本大樓內。.
查看 機利文街和海港政府大樓
怡和洋行
怡和洋行(Jardine Matheson,前名渣甸洋行)是著名老牌英資洋行,远东最大英資财团,清朝時即從事與中國貿易。渣甸洋行對香港早年發展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亦是首家在上海開設的歐洲公司,和首家在日本成立的外國公司。今天的怡和是一家業務多元化的國際集團,組成集團的母公司怡和控股有限公司(Jardine Matheson Holdings Ltd.)在百慕達註冊,發行6.34782億股份在新加坡及倫敦兩地上市。2010年怡和洋行的總資產達到480.76億美元,淨資產137.1億美元,營業額300.53億美元,盈利30.84億美元。.
查看 機利文街和怡和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