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外送
外送主要是餐飲業者提供的服務,在確認訂購後將食品送到客戶指定的地點。 常見的外送食品有披薩、速食、便當、飲料等。.
查看 機利文新街和外送
中環中心
中環中心(The Center),是香港第五高樓,世界第31高樓,樓高346米,樓高73層,次於環球貿易廣場、國際金融中心、中環廣場和中銀大廈,在1998年落成,佔地達十萬平方呎,提供商用樓面面積逾140萬平方呎。它位於中西區的皇后大道,大約於港鐵港島綫的上環站與中環站之間,是土地發展公司上環重建項目,由長江實業發展,目前最大業主為世茂房地產主席許榮茂及金利豐主席朱李月華;而早前北京市人民政府曾通過中國國儲能源佔本大樓22.5%業權。建築師為劉榮廣伍振民建築師事務所。.
查看 機利文新街和中環中心
德輔道
德輔道中(Des Voeux Road Central)及德輔道西(Des Voeux Road West)是香港香港島中西區的主要道路,德輔道中與德輔道西並不連接,兩條道路的分隔處在上環,電車路線沿德輔道中及德輔道西而行。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的文件中,德輔的英文名稱中的兩字母「oe」多寫作「œ」。不過現時官方的寫法是Des Voeux。.
查看 機利文新街和德輔道
快餐
--,亦稱--,是可迅速准备和供應的食物的總稱,通常是可以徒手拿取的食物,无需使用餐具進食,大部分具有包裝,可以外带或外賣。 由于可大量烹煮,成本低、製作時間短等因素,快餐从20世纪初期西方陸續進入工業化後开始流行,隨處可見的快餐店成为西方饮食文化的象征,然而在1950年以候冷凍櫃和微波爐大量出現後,東方也出現了乾燥形式的包裝技術,使得速食開始擴散進入家庭,大多數食物都可以通過高效率加工手段速食化,只要簡單加熱就可以享用,很多人已經每日從超市購入這種產品食用,在21世紀後逐漸變為冷凍包裝即食品的總稱(現代快餐)。但本文主要以強調美式速食餐廳制度下生產的快食品為主(傳統快餐)。.
查看 機利文新街和快餐
皇后大道
皇后大道(Queen's Road)是香港開埠之後的第一條建築的主要道路,位於香港島。分为皇后大道西、皇后大道中及皇后大道東(可簡稱為大道西、大道中及大道東),由中西區的石塘咀,一直延伸至灣仔區的跑馬地,全長約5公里。.
查看 機利文新街和皇后大道
道路
道路是供各种无轨车辆和行人通行的基础设施;按其使用特点分为城市道路、公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及乡村道路等,古代中国还有驿道。 从某种程度上说,连结两地的最理想方式是直线。但在实际情况中不得不考虑到道路的路径、道路网等级、以及实际地势地貌,城市原有布局的影响。此外,道路的设计主要要考虑到道路的宽度、场地、路线、最大交通量和行驶速度以及适当的转弯半径。道路还要把交通引导到隧道和桥梁(在交通工程设计时,隧道和桥梁等构造物的位置优于道路局部路线位置,所以要使道路路线迁就桥涵隧道位置)。在宽度和深度(此处指道路基础的高度或者深度)同样要符合预计的交通流量和交通工具的重量的要求。.
查看 機利文新街和道路
食街
武漢戶部巷 食街,又稱美食街,是一種以飲食為主題的步行街,兩旁集中大量餐館、大排檔和其他食品的商店。不少大城市均有自己的食街,有些是以當地特色飲食作主題,有些則以可品嚐世界各地不同特色的飲食作主題。有些百貨公司、購物中心、醫院或大學等也設有美食街。另外像廟會等活動慶典亦有臨時設置的美食街。 在伊斯蘭堡,會自行創建食品街,餐館散落各地的城市。中產階層的社會成員更喜歡食街,因為價格較酒店或高級餐廳便宜。 但發展美食街亦面臨一些反對聲音,經營者認為會競爭白熱化和引致過度擁擠,亦使停車場等配套設施未能應付需要。伊斯蘭神職人員反對美食街,理由是這他們鼓勵混合性別的,並有助賣淫。住在食街的居民也需忍受噪音、油煙和冷氣散熱熱氣滋擾。.
查看 機利文新街和食街
餐馆
,又叫餐廳、菜馆、酒家、酒樓、饭馆、飯店、饭庄、食堂、馆子、食肆或食店,是讓顧客購買及享用烹調好的食物及飲料的地方。餐館一詞涵蓋了處於不同地點及提供不同烹調風格的飲食場所。 餐館很多時附屬於另一場所,例如酒店,方便住客用餐,也開放予非住客光顧,讓酒店增加收入來源。.
查看 機利文新街和餐馆
餅店
#重定向 糕點店.
查看 機利文新街和餅店
香港
香港(簡稱港,雅稱香江;Hong Kong,縮寫作 HK、HK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位於南海北岸、珠江口東側,北接廣東省深圳市,西面與鄰近的澳門特別行政區相距63公里,其餘兩面與南海鄰接。 全境由香港島、九龍和新界組成,其中香港島北為最發達地區;地理環境上則由九龍半島等大陸土地、以及263個島嶼構成「島嶼」以超過500平方米面积為標準,根據地政總署測繪處:,人口約741萬人(2017年底)。 1842年,大清國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永久割讓香港島;後再簽訂《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分別割讓九龍和租借新界,這些由英國統治的地區構成現今香港的治理範圍。二戰期間,香港曾被日本佔領約三年零八個月。1997年7月1日,香港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國,並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僅有國防、外交事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 香港開埠前,未計九龍和新界,香港島已經是一個有數千人口的小島。英國人看中維多利亞港是一個水深港闊、四季不結冰,而且不在地震帶的天然良港。1842年,大清國在鴉片戰爭中戰敗後,分階段割讓和租借香港土地予英國,英國人開始統治及發展香港,使香港從一個荒蕪、地瘠山多且天然資源缺乏的小漁村,逐漸發展成一個轉口港,成為歐洲各國商船向中國進行鴉片及其他商品貿易的樞紐,而且不受清朝末年的亂局影響。同時,孫中山在香港先後成立興中會和同盟會,為後來推翻大清打下基礎。 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攻佔香港,佔領持續三年零八個月。1945年,日本投降,香港重光,英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基於殖民地身份和地理環境下,又一次避免受到中國長期戰亂影響;太平天國、軍閥割據、國共內戰、阶级鬥争、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期間,大量中國難民逃港。香港在1970年代经济起飞,逐步發展成亞太地區之國際大都會及國際金融中心,獲譽為亞洲四小龍和紐倫港之一。根據《中英聯合聲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從1997年7月1日起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的基本國策,《香港基本法》說明香港不實行社會主義,保持原有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除國防和外交由中國中央政府管理,香港實行高度自治,香港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終審權以及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然而,近年香港人對特區政府及中國政府的信任度每況愈下,其高壓權威亦令「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及「一國兩制」遭到部份人士質疑。 香港是全球具有重要地位、以工商業為主的現代化國際金融、服務業及航運中心,連續24年蟬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並以優良治安、廉潔社會、簡單稅制和健全的普通法制度而聞名於世,香港廉政公署,2016年12月1日,香港政府新聞網,2017年2月16日,因此有「東方之珠」的美譽。「亞洲國際都會」則為官方定位的香港品牌。香港同時為全球其中一個最安全、經濟最發達、生活水平最高、競爭力最高、最適宜居住Gulliver.
查看 機利文新街和香港
香港島
香港島(Hong Kong Island),簡稱港島或香港,與九龍和新界同為香港三大地域之一。面積約78.59平方公里,最高峰是太平山,海拔554米,為境內第二大島嶼。中國大陸方面並認為香港島屬萬山群島的一部份。香港島是香港開埠時最早發展的地區,當1842年香港成為英國殖民地而維多利亞城又未落成時,位於港島南區的赤柱是當時的行政中心。在英國殖民地初期,香港島北部人口密集,並劃為維多利亞城。香港島與九龍半島由維多利亞港分隔,海岸是昔日貿易船隻停泊的地方。 香港島是香港的政治和經濟中心,立法會綜合大樓、政府總部和終審法院皆位於香港島;中環、金鐘和銅鑼灣等主要商業區也位於香港島。而地區劃分(例如作為立法會選區)上的香港島,還包括鴨脷洲、大小青洲、熨波洲、銀洲等附屬島嶼,即中西區、灣仔區、東區和南區四區的總和。.
查看 機利文新街和香港島
茶餐廳
茶餐廳是一種起源於香港的食肆,提供港式西餐及部分中式食品,是香港平民化的飲食場所。隨着香港人口的遷移帶動香港文化的傳播,中國大陸、唐人街亦出現茶餐廳。.
查看 機利文新街和茶餐廳
蛇王
蛇王是香港及廣州絕大部份售賣蛇羹的店舖的名稱,皆以東主的名字,再配上蛇王二字成為蛇王X。蛇王的本業除了是蛇店東主外,尚有一副業,就是每當民居附近發現蛇踪,警方亦會電召蛇王處理。.
查看 機利文新街和蛇王
機利文街
機利文街(Gilman Street),又曾經稱為花布街,是香港島中西區的一條街道,位於中環商業中心區,附近甲級寫字樓林立,由前身為國際大廈的中保集團大廈高層北望,見干諾道中、四季酒店、海港政府大樓、港鐵中環站、中環碼頭及維多利亞港等。由機利文街中段的南洋商業銀行大廈向南望,見中環中心、德輔道中及機利文新街等。機利文街附近由於物業發展(今中環中心),交通上,現在南段成為一條死路的後巷。一同遭截短的街道還有永安街、同文街和興隆街。.
查看 機利文新街和機利文街
日本料理
日本料理泛指日本的飲食方式,又稱日餐、和食(;此名稱更側重於大和民族的饮食),是日本文化重要的一環。「日本料理」在日语解作「日本式烹饪」,但是此詞語也在部分地區的現代漢語中用以代表日本菜。日本料理是日本人日常的传统饮食,特别是在江戶時代和明治时代(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所形成的饮食文化和習慣,這是因為東西方食材交融所產生的衝擊,雖然日本原本食材就足夠豐富了、但是日本還是喜歡不斷把新的外國料理加入本國特色融合成日本專屬的美味菜餚。另外,日本人是在東亞國家中、是對擺盤最重視考究的,杯盤式樣融合櫻花、楓葉、松樹、假山、扇子、和紙、正方形漆器盒子等被稱為『日本風物詩』的器具而營造出充滿日本風格的美感;另外日本料理的器具也有很多中國唐朝、宋朝、元朝的製作工藝,很多在中國本土被淘汰了、卻在日本保存了下來;因此,和食也因而被稱為「眼睛的料理」、因為看上去太美所以吃掉都感覺可惜之意。 和食在2013年12月4日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查看 機利文新街和日本料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