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宗谷本線

指数 宗谷本線

宗谷本線()是一條北海道旭川市的旭川站,途經名寄市的名寄站連接稚內市的稚內站,屬於北海道旅客鐵道(JR北海道)的鐵路線(地方交通線)。.

135 关系: 劍淵站劍淵町千分比千米每小时南千岛群岛南下沼站南幌延站南稚內車站南美深站南比布車站名寄市名寄站名寄本線士別市士別站多寄站复线铁路大泊町天北線天鹽川天鹽川溫泉站天鹽中川站天鹽郡太平洋战争宗谷綜合振興局宗谷號列車安牛站富良野線山陰本線上川綜合振興局上川郡 (十勝國)上川郡 (天鹽國)上川郡 (石狩國)上幌延站上雄信內站中川町下士別站下中川站下沼站一人控制平成幹線 (交通)幌延站幌延町交通立體化交流電库页岛伏特佐久站德滿站...信號場在來線地方交通線北劍淵站北比布車站北永山車站北星站北海道北海道旅客鐵道北旭川車站國鐵分割民營化初野車站利尻號列車列車交會單線鐵路咲來站和寒站和寒町函館本線問寒別站兜沼站勇知站石北本線火车渡轮琴平站 (北海道)神路號誌站科尔萨科夫稚內市稚內車站窄軌筬島站糠南站紋穗內站線外貨運站美幸線美深站美深町羽幌線瑞穗站 (北海道)熱帶風暴瑪瑙 (2016年)當麻町特別急行列車特急音威子府站音威子府村風連站西永山車站高架電纜调度集中系统豐富町豐富車站 (北海道)豐清水站鹽狩車站車站編號轨距蘭留站蘆川站 (北海道)赫兹閉塞 (鐵路)臥舖列車電氣化鐵路雄信內站JR北海道Kiha 261系柴油動車組JTBパブリッシング恩根內站東六線站東風連站歌內站比布町比布車站永山車站 (北海道)深名線札幌站新潮社新旭川車站日進站 (北海道)日本國有鐵道日本貨物鐵道旭川市旭川四條車站旭川車站拔海站智北站智東站智惠文站 扩展索引 (85 更多) »

劍淵站

劍淵站()是北海道旅客鐵道宗谷本線沿線車站之一,位於日本北海道上川郡劍淵町仲町,也是所在地劍淵町的中心車站。.

新!!: 宗谷本線和劍淵站 · 查看更多 »

劍淵町

劍淵町()是位於日本北海道上川綜合振興局中部名寄盆地裡的一個町。東西兩側皆為南北走向的丘陵地帶,南鄰和寒町,北部以犬牛別川與士別市相隔。天鹽川的支流劍淵川留過轄區中央。 屬於內陸性氣候,夏季由於日照多,氣溫較高,但從夏末到秋季則日照天數較少;春季少雨,秋季多雨,冬天則會有大雪。 名稱源自阿伊努語的「kene-pet-put-i」或「kene-put-i」,意思是「赤楊多的河流的河口」。.

新!!: 宗谷本線和劍淵町 · 查看更多 »

千分比

千分比(per mil或per mill,符號為‰ ,Unicode:U+2030)是一種表達比例、比率或分数数值的方法,使用1000作为分母。 例如: 千分比的英文名称是permil、permille、per mil、per mill或promille。.

新!!: 宗谷本線和千分比 · 查看更多 »

千米每小时

千米每小时是速率(标量)和速度(矢量)的单位,可以用千米/小时、km/h、km·h−1、kph或kmph来表示。 尽管不是国际单位制导出单位,但在世界范围内,千米每小时是汽车速度表和道路标示牌上最常用的单位。它与kW·h都是以小时为基础的常用单位,但被BIPM定义为“与国际单位制单位一起使用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non-SI unit accepted for use with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of Units")。.

新!!: 宗谷本線和千米每小时 · 查看更多 »

南千岛群岛

南千岛群岛(Yuzhnyy Kurilskye ostrova)是位于太平洋西北部的千島群島向南延伸部分,总面积達5,038.33km²,包括国后島(Кунашир、俄稱庫納希爾島)、择捉島(Итуруп、俄稱伊圖魯普島)、齒舞群島(Хабомаи、俄稱哈伯邁群島)及色丹島(Шикотан、俄稱希科坦島),其东北边為得抚島,西南边是北海道岛,西边是库页岛(日本稱樺太);原住民为阿伊努人。 二次大战结果根据雅尔塔会议(1945年2月4-11日签署)千岛群岛和库页岛南部都归属俄罗斯。而日本则强词主张拥有四岛主权,并一直向俄罗斯要求归还该岛屿。日本称四島为北方领土()、北方地域()或北方四岛(),行政上划归北海道根室振兴局。.

新!!: 宗谷本線和南千岛群岛 · 查看更多 »

南下沼站

南下沼站()是位於北海道天鹽郡幌延町字下沼的北海道旅客鐵道宗谷本線的車站,電報略號為ミシ。因為客量極少,所以於2006年(平成18年)3月18日停止使用。 在停止使用前,每天只有來回各2班共4班列車停靠在這站。 車站名稱是源自其位於下沼的南方,因而稱為「南下沼」。.

新!!: 宗谷本線和南下沼站 · 查看更多 »

南幌延站

南幌延站()是位於北海道天鹽郡幌延町大字開進小字南上幌延的北海道旅客鐵道(JR北海道)宗谷本線的無人站,車站編碼為W70。電報略號為ミホ。每日上下午各有三班停在這站。 車站名稱是由於其位於幌延町的南方,故冠上「南」字。.

新!!: 宗谷本線和南幌延站 · 查看更多 »

南稚內車站

南稚內站()是一位於北海道稚內市大黑1丁目,北海道旅客鐵道(JR北海道)宗谷本線沿線的鐵路車站,車站編碼為W79。電報略號為ミナ。在1989年同屬JR北海道的天北線廢線之前,它也曾經是該線的北端終點與和宗谷本線之間的轉車站,與全日本最北的轉車站。 本車站為特急列車「超級宗谷」「佐呂別」的停靠車站。.

新!!: 宗谷本線和南稚內車站 · 查看更多 »

南美深站

南美深站()是屬北海道旅客鐵道宗谷本線之車站,位於北海道中川郡美深町字美深,車站編碼為W53。電報略號為ミカ。.

新!!: 宗谷本線和南美深站 · 查看更多 »

南比布車站

南比布車站()是一由北海道旅客鐵道(JR北海道)所經營的鐵路車站,位於日本北海道上川郡比布町基線3號,是宗谷本線沿線的一個無人小站。車站只有在月台南面的出閘口設置木造候車室。而車站名稱來自其位置,即上川郡比布町南部。.

新!!: 宗谷本線和南比布車站 · 查看更多 »

名寄市

名寄市()是位於北海道上川綜合振興局北部名寄盆地中央的城市,天鹽川和名寄川在此合流。 名稱源自阿伊努語的「nay-or-putu」,意思為注入到河川的地方,指的就是名寄川匯入天鹽川的河口。.

新!!: 宗谷本線和名寄市 · 查看更多 »

名寄站

名寄站()是北海道旅客鐵道(JR北海道)宗谷本線沿線一個由JR北海道與日本貨物鐵道(JR貨物)所共同經營的鐵路車站,位於北海道名寄市東一條南6丁目。車站編碼為W48。電報略號為ナロ。 名寄車站是特急列車「超級宗谷」、「佐呂別」(サロベツ)及快速列車「名寄」(なよろ)的停車站。.

新!!: 宗谷本線和名寄站 · 查看更多 »

名寄本線

名寄本線()曾經是一條連結北海道名寄市的名寄站,途經上川郡下川町、紋別郡西興部村、同郡興部町、紋別市等至紋別郡遠輕町的遠輕站的本線與紋別郡上湧別町的分岔至同郡湧別町的的支線,屬於日本國有鐵道(國鐵)及北海道旅客鐵道(JR北海道)的鐵路線(地方交通線)。根據的施行獲指定為第2次特定地方交通線,JR北海道在繼承2年餘後的1989年5月1日。另外,此線也是特定地方交通線廢除的路線當中唯一的「本線」。.

新!!: 宗谷本線和名寄本線 · 查看更多 »

士別市

士別市()為北海道上川綜合振興局的城市。位於名寄盆地的南部,天鹽川與劍淵川的會合處附近,東部為北見山地,西部為天鹽山地。境內東部的岩尾內湖為天鹽川的起源。 城市名稱源自愛努族的語言裡的「si-pet」,為「主要的河川」之意士別市・朝日町合併協議會 - 概要 。由於日文發音與根室支廳標津町同樣為「しべつ」,為了避免混淆,電視或廣播中常以「武士士別」(サムライ士別)稱呼士別市,「根室標津」稱呼標津町。.

新!!: 宗谷本線和士別市 · 查看更多 »

士別站

士別站()是屬於北海道旅客鐵道宗谷本線之車站,位於北海道士別市西3條8丁目。車站編碼為W42。電報略號為シヘ。包含特急列車「宗谷」在內的所有列車都會停靠。 車站名稱來自阿伊努語的「si-pet/シ・ペッ」,有大河川的意思。因為這裡是兩條河川(士別川、劍淵川)匯合至天鹽川的地方。.

新!!: 宗谷本線和士別站 · 查看更多 »

多寄站

多寄站()是北海道旅客鐵道(JR北海道)宗谷本線沿線車站之一,位於北海道士別市多寄町。車站編號為W44。電報略號為タヨ。 名稱源於阿伊努語的「tay-oro-oma-pet」,意思是樹林中的河流。.

新!!: 宗谷本線和多寄站 · 查看更多 »

复线铁路

复线铁路,或双线铁路,是指在同一时间,两个相对的通行方向的列车互不干扰的铁路。有别于单线铁路,单线铁路通常每隔一段距离就设置一个会车时使用的车站,称为“会让站”,用于相对行驶的列车停车避让。 复线铁路有点类似于“分道行驶”的公路,通过合理的设置,没有正面相撞的危险,可以大大提高运输的效率。但是复线铁路显然需要更宽的路基,在山区等地形困难的地段,有时不得不仍然只建设单线铁路,甚至部分仅供会车使用的车站不得不建在隧道中和桥梁上。 复线铁路解决了单线铁路的会车的问题,但并未解决同方向不同速度的列车的超车问题。快速列车要超越慢速列车有两个方式:.

新!!: 宗谷本線和复线铁路 · 查看更多 »

大泊町

大泊町()是日本統治下的樺太廳的已不存在的町,現在名為科爾薩科夫。.

新!!: 宗谷本線和大泊町 · 查看更多 »

天北線

天北线()曾經是一條連結北海道中川郡音威子府村的音威子府站,途經枝幸郡中頓別町、同郡濱頓別町、宗谷郡猿拂村至稚內市的南稚內站,屬於日本國有鐵道(國鐵)與北海道旅客鐵道(JR北海道)的鐵路線(地方交通線)。 根據的施行,1985年(昭和60年)8月獲選定為第2次,JR北海道繼承2年餘後的1989年(平成元年)5月1日。 線名來自鋪設地域的令制國名、「'''天'''鹽國」與「'''北'''見國」。 另外,此線是獲指定為特定地方交通線的舊、國鐵路線當中路線距離最長的。.

新!!: 宗谷本線和天北線 · 查看更多 »

天鹽川

天鹽川()是一條流經北海道北部,注入日本海,天鹽川水系的干流的一級河川。長256km,是日本第四長的河流。由于少有大支流,流域面積為5,590km²是日本第10。.

新!!: 宗谷本線和天鹽川 · 查看更多 »

天鹽川溫泉站

天鹽川溫泉站()是北海道旅客鐵道(JR北海道)宗谷本線沿線的一個無人站,位於北海道中川郡音威子府村字咲來,車站編號為W59。電報略號為テオ。.

新!!: 宗谷本線和天鹽川溫泉站 · 查看更多 »

天鹽中川站

天鹽中川站()是北海道旅客鐵道宗谷本線沿線的一個無人站,位於北海道中川郡中川町字中川。 天鹽中川是特急列車宗谷(宗谷)與佐呂別(サロベツ)的停車站之一。 車站的名稱是源自其所在地(「天鹽川之中流」),但為了避免與奧羽本線的中川車站混淆,因此加上舊國名「天鹽」。.

新!!: 宗谷本線和天鹽中川站 · 查看更多 »

天鹽郡

天鹽郡()為日本北海道的郡,同時跨越了留萌振興局和宗谷綜合振興局的轄區。.

新!!: 宗谷本線和天鹽郡 · 查看更多 »

太平洋战争

太平洋戰爭(Pacific War,太平洋戦争;另有大東亞戰爭之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以大日本帝國為首的軸心國和以美國為首的同盟國於1941年12月7日至1945年9月2日期間的戰爭,範圍遍及太平洋、印度洋、東亞及東南亞地區。 太平洋戰爭屬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部份,但與歐洲戰場不同的是,它的起因源自更早的中國抗日戰爭、以及日本與其他前一戰协约国國家的衝突,爆發的原因不太相同。 1937年,日本為應付對中國的戰爭的需求,戰略物資持續消耗,戰況卻陷入膠着,加上日本與一戰协约国國家的關係已疏远,美、英等國為了调停中日戰爭,對日本實行經濟制裁,斷絕其重要戰略物資的輸入,前者提出恢復貿易的條件為自中國撤軍。日本在發動全面戰爭與撤兵間選擇了前者,並計劃奪取東南亞的殖民地。 1941年12月7日大日本帝國海軍向美國太平洋上的海軍基地珍珠港不宣而戰,同時在西太平洋對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緬甸和菲律賓等地發動攻擊。美國、英國和中華民國向日本宣戰,而與日本同盟的歐洲軸心國納粹德國與義大利亦向美國宣戰,太平洋戰爭爆發,歐亞兩大戰場合流。在戰爭初期日軍就已佔領了太平洋約25%的地域,一直到中途島海戰時喪失四艘航空母艦而失去了太平洋主動權。接著日軍又於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上消耗甚多戰力,而美國則重組軍隊反擊,於太平洋兩線進攻。 1945年美軍收復了菲律賓並佔領了日本列島周圍的島嶼,開始以龐大規模的轟炸機群與海軍轟炸與封鎖日本,但日本堅不投降。最終美國於8月6日和9日投擲了兩顆原子彈於廣島和長崎,同時蘇聯亦宣佈廢除1941年簽署的《蘇日中立條約》並於蘇日戰爭中對日宣戰。8月15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並於9月2日簽署投降書,太平洋戰爭和二戰結束。 太平洋戰爭對亞洲未來發展影響至深。日本失去了自1894年以來所有征服的土地(琉球除外,但此前已吞併,並於1894年成為事實),並受美軍的軍事管制,日後成為美國反共主義的亞洲根據地。太平洋戰爭也使亞洲殖民地走向「非殖民化」,並開啟了反共主義傳播的道路,促使許多亞洲國家興起獨立運動(如印度、菲律賓、馬來西亞、越南、印尼)或陷入戰爭中(如中國),但卻致使了多數的亞洲國家及地區變成美國的盟友,以美國的政策是從(如日本,南韓,中華民國,菲律賓等)。.

新!!: 宗谷本線和太平洋战争 · 查看更多 »

宗谷綜合振興局

宗谷綜合振興局(),為日本北海道道北地方的振興局,設於稚內市。.

新!!: 宗谷本線和宗谷綜合振興局 · 查看更多 »

宗谷號列車

| | 超級宗谷2號 宗谷()是北海道旅客鐵道(JR北海道)經函館本線及宗谷本線往返札幌與稚內的特急列車班次名稱。此列車是來往北海道道央與道北地區的最高等級列車。 超級宗谷號的列車名是承襲自過去日本國鐵時代的準急與急行列車「宗谷號」。現時宗谷線內的優等列車,除了宗谷與超級宗谷號之外,還有過去主要行駛宗谷本線與天北線、但目前行駛路線與超級宗谷相同的日間特急列車「佐呂別」號()。隨2017年3月4日起時刻表修改,佐呂別號改為由旭川站開出,並採用與宗谷號相同的261系柴聯車行走。而宗谷號亦由每日2來回縮減為1來回,當中宗谷2、3號改為佐呂別2、3號。「超級宗谷」的稱號也隨之取消。.

新!!: 宗谷本線和宗谷號列車 · 查看更多 »

安牛站

安牛站()是北海道旅客鐵道宗谷本線沿線的一個無人站,位於北海道天鹽郡幌延町大字開進小字安牛,車站編碼為W69。電報略號為ヤス。 名稱源自阿伊努語「yas-us-i」,意思是用漁網捕魚的地方。.

新!!: 宗谷本線和安牛站 · 查看更多 »

富良野線

富良野線()是一條連結北海道(上川管內)旭川市的旭川站與富良野市的富良野站,屬於北海道旅客鐵道(JR北海道)的鐵路線(地方交通線)。.

新!!: 宗谷本線和富良野線 · 查看更多 »

山陰本線

山陰本線()是一條連結京都府京都市下京區的京都站,途經中國地方的日本海沿岸(山陰地方)至山口縣下關市的幡生站,屬於西日本旅客鐵道(JR西日本)的鐵路線(幹線)。另外,長門市站-的支線又稱為仙崎支線或仙崎線。 京都站-園部站間參見「嵯峨野線」。.

新!!: 宗谷本線和山陰本線 · 查看更多 »

上川綜合振興局

上川綜合振興局(),為日本北海道道北地方的振興局,設於旭川市。 上川支廳西側有天鹽山地和夕張山地,東側有北見山地和石狩山地,上川支廳即位東西兩側山區之間的盆地區域,成南北向狹長狀分布。其中石狩山地中的大雪山和十勝岳有數座高度超越2000公尺的山峰,北海道的最高點即位於東川町內的大雪山系旭岳,標高為海拔2290公尺。.

新!!: 宗谷本線和上川綜合振興局 · 查看更多 »

上川郡 (十勝國)

上川郡()為日本北海道十勝綜合振興局的郡,位於十勝綜合振興局西北部。.

新!!: 宗谷本線和上川郡 (十勝國) · 查看更多 »

上川郡 (天鹽國)

上川郡()為日本北海道上川綜合振興局的郡,位於上川綜合振興局北部。在北海道共有三個上川郡,而其中兩個同時隸屬於上川綜合振興局,因此習慣上會加上1886年各上川郡成立時所屬的國名來分辨;此上川郡為天鹽國上川郡。.

新!!: 宗谷本線和上川郡 (天鹽國) · 查看更多 »

上川郡 (石狩國)

上川郡()為日本北海道上川綜合振興局的郡,位於上川綜合振興局中部。在北海道共有三個上川郡,而其中兩個同時隸屬於上川綜合振興局,因此習慣上會加上1886年各上川郡成立時所屬的國名來分辨;此上川郡為石狩國上川郡。.

新!!: 宗谷本線和上川郡 (石狩國) · 查看更多 »

上幌延站

上幌延站()是位於北海道天鹽郡幌延町字上幌延的北海道旅客鐵道宗谷本線的無人站,車站編碼為W71。.

新!!: 宗谷本線和上幌延站 · 查看更多 »

上雄信內站

上雄信內站()是北海道旅客鐵道(JR北海道)宗谷本線沿線的一個已廢棄車站,位於北海道天鹽郡幌延町大字雄興字雄信內,1956年初設時原本是日本國有鐵道所屬的一個假乘降場(臨時停靠站),但在國鐵分割民營化、本站由JR北海道接手時,一併升格為正式車站。由於使用率過低,2001年7月1日時與下中川和蘆川兩個同樣位於宗谷本線的車站一同廢站。在廢站之前每日僅有兩個班次的列車會停靠本站。.

新!!: 宗谷本線和上雄信內站 · 查看更多 »

中川町

中川町()是位於日本北海道上川綜合振興局北部的一個町,東兩為北見山區,西側為天鹽山地,天鹽川由東側向西北方向流經轄區。由於在明治時代發現了菊石的化石,因此現在又以「化石之村」的名稱進行宣傳。.

新!!: 宗谷本線和中川町 · 查看更多 »

下士別站

下士別站()是屬於北海道旅客鐵道(JR北海道)宗谷本線之車站,位於北海道士別市下士別町。車站編碼為W43。電報略號為シツ。 車站名稱來自其所在的地名,即位於「士別」及天鹽川的下流位置,故被稱為下士別。.

新!!: 宗谷本線和下士別站 · 查看更多 »

下中川站

下中川站()是北海道旅客鐵道宗谷本線沿線的一個廢棄車站。位於北海道中川郡中川町字中川。電報略號為モカ。由於使用率過低,JR北海道於2001年(平成13年)7月1日時,與同樣位於宗谷本線沿線的上雄信內和蘆川兩站一同廢站。在廢站前,每日只有兩班列車停站。.

新!!: 宗谷本線和下中川站 · 查看更多 »

下沼站

下沼站()是位於北海道天鹽郡幌延町下沼的北海道旅客鐵道(JR北海道)宗谷本線的無人站,車站編碼為W73。電報略號為モマ。 在中午前,只會有往來各1班普通列車停靠本車站。.

新!!: 宗谷本線和下沼站 · 查看更多 »

一人控制

一人控制,或稱一人服務,簡單而言即是巴士或鐵路列車,全車只有司機一人操作,並兼負開關車門、售票、剪票或收票等工作,並沒有另外雇用售票員或車長隨車。在中国大陸也可稱為无人售票或准无人售票。而有专人售票的被称为有人售票。 此类制度的主要目的,是节约人力成本。.

新!!: 宗谷本線和一人控制 · 查看更多 »

平成

平成()是日本天皇明仁的年号,也是日本現行使用的紀年稱號,自1989年1月8日明仁繼位開始使用。 今年是西元+8hours年,也就是平成年。.

新!!: 宗谷本線和平成 · 查看更多 »

幹線 (交通)

幹線是鐵路網、道路網、電話網等連接主要地點之間和網絡的骨骼的重要路線。有時也會被稱為本線。.

新!!: 宗谷本線和幹線 (交通) · 查看更多 »

幌延站

幌延站()是位於北海道天鹽郡幌延町1条南1丁目的北海道旅客鐵道(JR北海道)宗谷本線沿線的車站,車站編碼為W72。 本車站亦是由留萌車站開始沿日本海行駛的羽幌線的終點站。此外,沿稚內方向的路軌為日本國有鐵道的宿舍。而特急列車「超級宗谷」、「佐呂別」亦會停靠本車站。.

新!!: 宗谷本線和幌延站 · 查看更多 »

幌延町

幌延町()是位于北海道北部宗谷綜合振興局的一町,北緯45度線正好通過市區。西部海岸為沙丘地形及佐呂別原野,東部則為山區和丘陵,多為北海道大學的實驗林地,南端以天鹽川與天鹽町相鄰。 名稱來源于愛努語的「poro-nup」或「poro-nutap」,為大原野的意思,也就是佐呂別原野。 該町沿海地區設有大量風力發電風車,成為町內主要景觀。.

新!!: 宗谷本線和幌延町 · 查看更多 »

交通立體化

交通立體化是改善交通運輸的方案之一,包括公路與鐵路,但一般多指为了解决铁路线路分割市区带来交通瓶颈的问题,将原有铁路的市区段从地面改為架空或改建于地下的工程,或者新建铁路线路时在市区段就直接架空或建于地下的工程。此处的铁路大多是指服务于中长程客流的城際鐵路或通勤铁路,而不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的地铁或捷運。.

新!!: 宗谷本線和交通立體化 · 查看更多 »

交流電

交流電流(Alternating Current,縮寫:AC)是指大小和方向都發生週期性變化的電流,在一個週期內的運行平均值為零。不同於直流電,後者的方向是不會隨著時間發生改變的,並且直流電沒有周期性變化。 通常波形為正弦曲線。交流電可以有效傳輸電力。但實際上還有應用其他的波形,例如三角形波、正方形波。生活中使用的市電就是具有正弦波形的交流電。.

新!!: 宗谷本線和交流電 · 查看更多 »

库页岛

库页岛,俄语名为萨哈林岛(Sakhalin)、日语名为樺太岛()是俄罗斯联邦最大的岛屿,位于北太平洋,日本以北,紧邻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属于萨哈林州。其地形南北狭长,外形像一條魚,有超過6000條河流及1600個湖泊,主要河流有特米河与波罗奈河。冬季气候寒冷,夏季短暫且凉爽多雾,地理處於地震帶。年降雨量平原地区500毫米,山地1200毫米。岛上拥有丰富的天然气、森林與石油、煤矿资源及漁業。 庫頁島面積約7.64萬平方公里,人口約49.3萬人(2010年1月1日估计),居住在该岛上的主要民族有俄罗斯人、乌克兰人、鞑靼人、雅库特人和鄂溫克人等。其中俄罗斯人数量最多,占人口总数的80%以上。最大城市为南萨哈林斯克。 19世紀前,庫頁島原為當地遊牧民族居住地;並斷斷續續由中国中原王朝統治過,被称为苦葉、苦兀、骨嵬或黑龍嶼。庫頁島被俄国稱為萨哈林,日本稱為北蝦夷地(指北海道以北)或樺太。十九世紀時清政府並未有效管轄該島,僅僅派員數年巡查一次。1858年,俄罗斯帝国通過《瑷珲条约》、《北京条约》使中国割让庫頁島。1905年,日本通過《樸資茅斯條約》獲得庫頁島南部(北緯50°以南)。1905年和1918年至1925年间,日本曾统治库页岛全境。1945年2月11日,英美領導人於《雅爾塔協定》中與蘇方達成協議,承諾使日本佔據的庫頁島南部歸還蘇聯,同年8月8日,苏联发动八月风暴行动,占领库页岛全境。日本在《舊金山和約》放棄庫頁島南部(北緯50°以南)和千島群島的主權,目前库页岛全部由俄羅斯控制。.

新!!: 宗谷本線和库页岛 · 查看更多 »

伏特

伏特(volt)是国际单位制中电压的单位,符号V。 在一根均匀的、宽度和温度恒定的导线上假如有一安培电流流动,那么导线的电阻在一定的距离内將电能转化为热能1瓦(W.

新!!: 宗谷本線和伏特 · 查看更多 »

佐久站

佐久站()是北海道旅客鐵道宗谷本線沿線的一個無人站,位於北海道中川郡中川町大字佐久,車站編號為W63。電報略號為サク。 急行列車「宗谷」的上行列車會停靠本車站(在「宗谷」變成特急列車「超級宗谷」的同時停止停靠本車站)。.

新!!: 宗谷本線和佐久站 · 查看更多 »

德滿站

德滿站()位於北海道天鹽郡豐富町字德滿,是北海道旅客鐵道(JR北海道)宗谷本線上的車站。車站編號為W75。電報略號為トツ。.

新!!: 宗谷本線和德滿站 · 查看更多 »

信號場

#重定向 线路所.

新!!: 宗谷本線和信號場 · 查看更多 »

在來線

在來線是日本鐵路用語,意指新幹線以外的舊國鐵/JR鐵道路線。日文中「在來」解作「向來、一直以來、既有」,指全部使用窄軌(1,067公釐軌距)的國鐵既有路線,以便與較晚興建、使用標準軌(1,435公釐軌距)的新幹線作出區隔。 由於高速鐵路的發展,此詞的使用也擴及台灣等華語地區,主要用於指稱高速鐵路以外的城際鐵路路線(不含城市軌道交通系統)。中国大陆对此类线路称为“既有线”。在韓國鐵路用語中,與在來線意義相當的用語則為「既存線」(기존선)。 在來線名稱在日本使用的特例,是與新幹線作直通運行的迷你新幹線。名字中雖有「新幹線」,路線也是採用標準軌,但根據日本《全國新幹線鐵道整備法》的定義,仍屬在來線的範圍。另一個例外則是博多南線。.

新!!: 宗谷本線和在來線 · 查看更多 »

地方交通線

地方交通線,是日本國有鐵道(簡稱「國鐵」)及分割民營化之後的JR集團對於其營運鐵道路線的分類。.

新!!: 宗谷本線和地方交通線 · 查看更多 »

北劍淵站

北劍淵站()是北海道旅客鐵道(JR北海道)宗谷本線沿線車站之一,位於日本北海道上川郡劍淵町藤本町。由於每天只有一班列車停在本站,因此經常被歸類為秘境車站之一。 由於車站位於劍淵的北方,故因而得名。根據1992年(平成4年)的統計,每天使用本車站的人次為2人。.

新!!: 宗谷本線和北劍淵站 · 查看更多 »

北比布車站

北比布車站()是一由北海道旅客鐵道(JR北海道)所經營的鐵路車站,位於日本北海道上川郡比布町北5線11號,是宗谷本線沿線的一個無人小站。 自臨時乘降場以來,只在月台北面設置木造候車室。而車站名稱來自其所在地,即比布町的北方。.

新!!: 宗谷本線和北比布車站 · 查看更多 »

北永山車站

北永山車站()是一由北海道旅客鐵道(JR北海道)所經營的鐵路車站,位於日本北海道旭川市永山町14丁目,是宗谷本線沿線的一個無人小站。由於車站位於旭川市永山町的北方,故稱為北永山站。 由臨時乘降場開始已經是無人車站,因此只有在月台中間位置設置候車室。.

新!!: 宗谷本線和北永山車站 · 查看更多 »

北星站

北星站()是屬於北海道旅客鐵道(JR北海道)宗谷本線之無人站,位於北海道名寄市智惠文北星,車站編碼為W50。電報略號為ホク。 車站名稱來自其所在的地方。而該地的名稱是取自當時位於名寄以北的村落,名為「北山」。後來該地改稱為「北星」。此外,只有一部份普通列車會停靠本車站。.

新!!: 宗谷本線和北星站 · 查看更多 »

北海道

北海道(,)是日本最北端的一級行政區,亦是日本现时唯一以「道」取名的行政区划,道廳所在地(首府)是札幌市。全境面積78,420.79平方公里,是日本面積最大的一級行政區。北海道的人口約有544萬人,是日本人口第八多的一級行政區。北海道亦可以指北海道行政區所在的島嶼。北海道本島和本州、四国、九州並為日本四大島嶼之一,面積77,983.92平方公里,是日本面積第二大島嶼,亦是世--面積第21大島嶼。 北海道的原住民愛努人在過去曾將北海道和庫頁島、千島群島等愛努人居住的地區統稱為阿依努茅希利(阿伊努語假名:アィヌモシㇼ,转写:Aynu-mosir),意為人類居住之處。而和人古代則稱愛努人為蝦夷,稱北海道為蝦夷地。此外和人還曾使用過渡島、越渡島等名稱代指北海道。在明治政府設立開拓使之後,政府考慮修改蝦夷地這一名稱。曾多次在北海道探險的松浦武四郎向政府提出了北加伊(ほっかい)道、海北道、海東道、日高見道、東北道、千島道六個方案。最後政府決定採用「北加伊道」這一名稱,並且效仿律令制時代五畿七道中的東海道、南海道、西海道,將「加伊」改為「海」字,此為北海道名稱由來。北海道的人口密度遠較日本其他地區為低,這使得北海道擁有日本四分之一的農地,成為日本重要的食糧提供基地;亦讓北海道保留有未經人工干預的自然環境,吸引眾多遊客到訪。.

新!!: 宗谷本線和北海道 · 查看更多 »

北海道旅客鐵道

北海道旅客铁道股份有限公司(),經常簡稱為JR北海道或JR Hokkaido,是1987年4月1日日本國有鐵道(JNR)分割且民營化之後,七個新成立的鐵路公司之一。JR北海道是以日本北海道地區作為主要的營業範圍,其企業識別色是淡綠色,屬於日本國內第一種鐵道事業者的分類。.

新!!: 宗谷本線和北海道旅客鐵道 · 查看更多 »

北旭川車站

北旭川車站()是位於日本北海道旭川市流通團地1条5丁目的日本貨物鐵道(JR貨物)鐵路車站。本車站屬於宗谷本線。2005年度的貨物吞吐量為715,524公噸。.

新!!: 宗谷本線和北旭川車站 · 查看更多 »

國鐵分割民營化

國鐵分割民營化()是日本中曾根康弘內閣為解決日本國有鐵道(簡稱國鐵)的鉅額虧損而實行的改革計畫,主要將原為公法人機構的國鐵拆分為7家「JR」鐵路公司,包括6家地區性的客運鐵路公司、以及1家全國性的貨運鐵路公司,分別為JR東日本、JR東海、JR西日本、JR北海道、JR四國、JR九州與JR货物;此外,同時從國鐵中分拆設置數個涉及所有JR公司事務的機構,並成立專責處理國鐵的大部分債務。整個計畫在1987年4月1日施行。 中曾根內閣除此以外也在修改《日本國憲法》和教育改革上頗費心力,但最終實現的僅此而已。從電電公社開始,到日本專賣公社、日本道路公團和日本郵政的民營化,該改革也是自民黨政府推動的一連串民營化改革的一部分。而時任三塚博在這場改革中顯示了他的才能。.

新!!: 宗谷本線和國鐵分割民營化 · 查看更多 »

初野車站

初野車站()是一個由北海道旅客鐵道(JR北海道)所經營的鐵路車站,位於日本北海道中川郡美深町字富岡,是宗谷本線沿線的一個無人小站。車站編號為W55。電報略號為ハノ。.

新!!: 宗谷本線和初野車站 · 查看更多 »

利尻號列車

利尻(りしり)是北海道旅客鐵道(JR北海道)經函館本線及宗谷本線往返札幌與稚內的夜行特急列車班次的名稱。.

新!!: 宗谷本線和利尻號列車 · 查看更多 »

列車交會

列車交會是一個鐵路用語,指兩輛列車以相反方向,行駛於同一個單線閉塞区间內會車,與待避略有不同。.

新!!: 宗谷本線和列車交會 · 查看更多 »

單線鐵路

單線鐵路是一種鐵路線的形式,使兩個方向的列車只可使用同一條路軌前進。單線鐵路多出現於一些較少客量的鐵路線上,也可能會在一些鐵路支線中出現,甚或會在列車班次較少的鐵路線或沒有太多資金或缺乏空間去建設雙線鐵路上出現。.

新!!: 宗谷本線和單線鐵路 · 查看更多 »

咲來站

咲來站()是北海道旅客鐵道宗谷本線沿線的一個無人站,位於北海道中川郡音威子府村字咲來,車站編號為W60。電報略號為クル。.

新!!: 宗谷本線和咲來站 · 查看更多 »

和寒站

和寒站()是北海道旅客鐵道宗谷本線沿線車站之一,位於北海道上川郡和寒町字北町。本站是和寒町的主車站,亦是特急列車「宗谷」的其中一個車站。.

新!!: 宗谷本線和和寒站 · 查看更多 »

和寒町

和寒町()是位於日本北海道上川綜合振興局中部名寄盆地南端的一個町,西部為具有優美景色的丘陵地帶南部與比布町之間以鹽狩峰相隔。盛產南瓜、高麗菜、磨菇和蘆筍等蔬菜,其中高麗菜由於可在冬季出產,被稱為「越冬洋白菜」。 和寒的名稱過去也曾被寫為「輪寒」或「和參」,是源自阿伊努語的「at-sam」,意思是「榆樹的旁邊」,被認為是因為當地過去有大量的榆樹。.

新!!: 宗谷本線和和寒町 · 查看更多 »

函館本線

函館本線()是一條由北海道函館市的函館站起途經長萬部站、小樽站、札幌站連結旭川市的旭川站,屬於北海道旅客鐵道(JR北海道)的鐵路線(幹線)。.

新!!: 宗谷本線和函館本線 · 查看更多 »

問寒別站

問寒別站()是北海道旅客鐵道宗谷本線沿線的一個無人車站,位於北海道天鹽郡幌延町字問寒別,車站編碼為W66。.

新!!: 宗谷本線和問寒別站 · 查看更多 »

兜沼站

兜沼站()是北海道旅客鐵道(JR北海道)宗谷本線沿線的一個無人車站,位於日本北海道天鹽郡豐富町境內,車站編碼W76。電報略號為カマ。.

新!!: 宗谷本線和兜沼站 · 查看更多 »

勇知站

勇知站()是北海道旅客鐵道(JR北海道)宗谷本線沿線的一個無人車站,位於日本北海道稚內市拔海村內,車站編碼W77。 車站名稱的由來、當地地名「勇知」是由阿依努語中的「i-ot-i/イオチ」(「那個多的地方」,意為「多蛇之地」)演變而來。.

新!!: 宗谷本線和勇知站 · 查看更多 »

石北本線

石北本線()是一條由北海道旭川市的新旭川站起,途經北見市的北見站連結網走市的網走站,屬於北海道旅客鐵道(JR北海道)的鐵路線(地方交通線)。.

新!!: 宗谷本線和石北本線 · 查看更多 »

火车渡轮

火车渡轮是指一種用來承载火车的船,是一種將被海洋、湖水或河道分隔且難以用其他方式連接(如隧道、橋樑)的鐵路連接起來的運輸工具。這種船通常都會有一層裝上路軌的甲板,在船頭及船尾有一道閘門供列車進出之用。這種船除了可以運載火車之外,還可以獨立航行。在日本,經過改裝的火車渡輪更有同時接載車輛及乘客的功用。 最早的火車渡輪出现在1849年的英国,由(Thomas Bouch)设计。在美國,直到1950年代,火車渡輪一直都是被稱為車卡渡輪(Car ferries),及後因為汽車的普及使真正的汽車渡輪出現,才使該詞轉而指運載車輛的船隻。中国最早的火車渡輪在1911年广东新会牛湾的新宁铁路上出现。 此外,外銷用途的鐵路機車或客貨車廂,若要藉由海運運往其他國家的話,通常會使用火車渡輪,將外銷他國的火車從本國港口鐵道駛入渡輪船艙後,再開到外國港口的鐵路碼頭並運交給國外鐵路公司;此外,亦可以將機車/列車分輛吊入貨輪運送(而香港目前使用的鐵路車輛,多數均以此方式發運)。在大型貨輪無法停靠的碼頭(如屯門青山灣貨物裝卸區)或只涉及內河運輸的發運路線(如港鐵南港島綫中國製列車經由深圳赤灣港運送至港鐵小濠灣車廠),則會使用躉船輔助運送。.

新!!: 宗谷本線和火车渡轮 · 查看更多 »

琴平站 (北海道)

平站()是一個曾經存在於日本北海道中川郡中川町的鐵路車站,在1990年(平成2年)9月1日廢站之前原本是北海道旅客鐵道宗谷本線的沿線車站之一。因利用率過低,與深名線上的新富及石北本線上的伊奈牛一同廢站。在廢站之前每日僅有往返各三班普通列車停靠本站。.

新!!: 宗谷本線和琴平站 (北海道) · 查看更多 »

神路號誌站

路號誌站()是一個位於日本北海道中川郡中川町神路的已廢鐵路號誌站,1922年初設時原本是日本國有鐵道宗谷本線沿線的一個一般車站,但由於使用率過低而被降為臨時乘降場等級的號誌站之後,再遭廢站。.

新!!: 宗谷本線和神路號誌站 · 查看更多 »

科尔萨科夫

科尔萨科夫(Корсаков;コルサコフ (大泊町))是俄罗斯的远东联邦管区萨哈林州的一个城市。在日本统治时期被称为大泊。是薩哈林(库页岛)上重要的港口都市。人口约36000人(2005年)。是萨哈林州仅次于南萨哈林斯克的第二大城市。.

新!!: 宗谷本線和科尔萨科夫 · 查看更多 »

稚內市

內市()是位於日本北海道北部的城市,也是宗谷綜合振興局所在地,是日本實際控制領土中的最北端(未含與俄羅斯有爭議的北方四島),也因此轄區內有許多事物被冠上「日本最北」的稱號。東面向鄂霍次克海,西面日本海,北為宗谷海峽,從最北端的宗谷岬到對岸庫頁島南端的西能登呂岬的距離約為43公里。宗谷本線位於市中心的稚內車站同時也是日本最北的鐵路車站,車站並設有紀念碑供旅客拍照留念。年均溫只有攝氏7℃。稚內市現在的主要產業包括了漁業、農業和觀光業。 名稱則是來自阿伊努語的「yam-wakka-nay」,意思為冰冷的河川。.

新!!: 宗谷本線和稚內市 · 查看更多 »

稚內車站

內車站()是一位於日本北海道稚內市內的鐵路車站,也是北海道旅客鐵道(JR北海道)宗谷本線的終點站。稚內車站除了是稚內這個位於日本最北市級行政單位的主車站之外,在1945年蘇聯佔領日方稱為「樺太」的庫頁島、日本失去的控制之後,稚內就繼承了日本國境內最北端鐵路車站(位於北緯45度24分44秒)的稱號。.

新!!: 宗谷本線和稚內車站 · 查看更多 »

窄軌

軌,是指轨距小於1435mm標準軌距的軌道。大部分的窄軌距軌道的寬度是1067公厘或762公厘等。.

新!!: 宗谷本線和窄軌 · 查看更多 »

筬島站

島站()是北海道旅客鐵道(JR北海道)宗谷本線沿線的一個無人站,位於日本北海道中川郡音威子府村境內,車站編碼為W62,電報略號為サマ(SaMa)。 名稱源自阿伊努語的「ota-nikor-nay」(沙灘中的細小河流)或者「pira-kes-oma-nay」(懸崖盡頭的河流)。.

新!!: 宗谷本線和筬島站 · 查看更多 »

糠南站

糠南站()是屬於北海道旅客鐵道(JR北海道)宗谷本線的無人站,位於北海道天鹽郡幌延町大字問寒別小字川口。車站編碼為W67。電報略號為ヌナ。.

新!!: 宗谷本線和糠南站 · 查看更多 »

紋穗內站

紋穗內站()是屬於北海道旅客鐵道(JR北海道)宗谷本線之無人站,位於北海道中川郡美深町字紋穂内,車站編碼為W56。電報略號為モホ。 車站名稱源自阿伊努語「mo-nup-o-nay」,意思是小原野中的河川。.

新!!: 宗谷本線和紋穗內站 · 查看更多 »

線外貨運站

線外貨運站(オフレールステーション,Off-Rail-Station,縮寫為ORS)是日本貨物鐵道(JR貨物)的一種貨運車站型態。雖然是貨運鐵路公司所設的車站,但ORS實際上並沒有貨運列車停靠,或甚至連貨運專用的鐵路路線都不見得有鋪設,取而代之的是以每天固定往返的卡車或貨櫃車等替代方式,將ORS收到的貨物透過公路運輸送到最靠近的JR貨物所屬之貨運總站(貨物ターミナル駅)再裝卸到鐵路列車上。 ORS是JR貨物在2006年4月1日之後才統一開始啟用的車站命名,在此之前這些車站原名貨櫃中心(コンテナセンター)或汽車代行車站(自動車代行駅)。ORS通常是一些隨著時代改變、貨運業務減少,不再值得開辦貨運列車班次的貨運車站,因此改以發車彈性較高、比較適合低運量的公路運輸方式替代。在(日本國鐵時代最後一次大規模的時刻表修正)時,當時日本國鐵將全日本13個業務量不足的貨運站降級為貨櫃中心。而在2006年4月正式改名為ORS時,日本全國共有34座這樣的貨運站存在(之後增加至37個,另外3個在ORS成立後再被取消),這些數字包含了實際上具有車站地位的ORS,與實際上並非車站定位、但仍然提供此類貨運服務的JR貨物據點。.

新!!: 宗谷本線和線外貨運站 · 查看更多 »

美幸線

美幸線()曾經是一條連結北海道中川郡美深町的美深站至同町內的,屬於日本國有鐵道(國鐵)的鐵路線(地方交通線)“喜びにわく開通式”.

新!!: 宗谷本線和美幸線 · 查看更多 »

美深站

美深站()是北海道旅客鐵道宗谷本線沿線車站之一,位於日本北海道中川郡美深町字開運町,車站編碼為W54。在1985年之前,美深曾是日本國鐵所屬地方鐵路線美幸線與宗谷本線的銜接車站。 美深是宗谷本線特急列車「超級宗谷」和「佐呂別」的停車站之一。.

新!!: 宗谷本線和美深站 · 查看更多 »

美深町

美深町()是位於日本北海道上川綜合振興局北部的一個町,天鹽川以南北向流過轄區,町內多數區域為森林,西部為天鹽山區,東部為北見山區。 村名源自阿伊努語的「pi-uka」,意思是石頭多的地方。.

新!!: 宗谷本線和美深町 · 查看更多 »

羽幌線

羽幌線()曾經是一條北海道留萌市的留萠站,沿日本海北上至天鹽郡幌延町的幌延站,屬於日本國有鐵道(國鐵)的鐵路線(地方交通線)。.

新!!: 宗谷本線和羽幌線 · 查看更多 »

瑞穗站 (北海道)

穗站()是屬於北海道旅客鐵道(JR北海道)宗谷本線之車站,位於北海道士別市多寄町31線。車站編碼為W45,電報略號為スホ(SuHo)。.

新!!: 宗谷本線和瑞穗站 (北海道) · 查看更多 »

熱帶風暴瑪瑙 (2016年)

熱帶風暴瑪瑙(Tropical Storm Malou;國際編號:1613)為2016年太平洋颱風季第13個獲得命名的熱帶氣旋。「瑪瑙」一名為第3次使用,上兩次分別在2004年和2010年。瑪瑙是一種呈現環狀、非常堅硬,並且擁有各種顏色的寶石,名字由澳門提供。瑪瑙在接近高緯度生成,生成後持續北上,不久後轉為温帶氣旋。.

新!!: 宗谷本線和熱帶風暴瑪瑙 (2016年) · 查看更多 »

當麻町

麻町()是位於日本北海道上川綜合振興局中部上川盆地的東部的一個町,緊鄰旭川市東部,轄區東部為大雪山山脈。以北海道優良米產地聞名,已連續7年獲得北海道農會的評鑑第一。 町名源自阿伊努語的「to-oma-nay」,意思為湖泊進入河川的地方,但此名稱的由來不明。.

新!!: 宗谷本線和當麻町 · 查看更多 »

特別急行列車

特別急行列車(特別急行列車),又常簡稱為特急列車或特急,廣義上是指日本諸多鐵路列車等級中的一種,狹義上則是指急行列車中等級最高的車種。根據鐵路公司的政策差異與行駛路線的特性差別使然,不同特急列車的運行方式與停站策略也多有差異,但一般而言特急列車幾乎都是同一條路線相同起訖站的各級列車中,行車時間最短的車等。除了停站較少與行車時間最短之外,特急列車通常規劃有極高比例的劃位座位(稱為指定席)或甚至配有頭等車廂(例如JR各公司的綠色車廂),並在標準的票價之外收取額外的車資(稱為「特急料金」)。根據這些特性,特別急行列車可以視為是歐美各國「特快車」的日本對應版本。.

新!!: 宗谷本線和特別急行列車 · 查看更多 »

特急

#重定向 特別急行列車.

新!!: 宗谷本線和特急 · 查看更多 »

音威子府站

音威子府站()是北海道旅客鐵道宗谷本線沿線的車站之一,位於北海道中川郡音威子府村境內。音威子府是宗谷本線沿線較重要的車站之一,因此行駛於該路線上的特急列車——超級宗谷號——也有在此停靠。在1989年以前音威子府本是地方鐵路線天北線與宗谷本線交會的轉車站,但目前天北線早已廢線,而沿線的交通運輸則改靠公路客運來擔負。.

新!!: 宗谷本線和音威子府站 · 查看更多 »

音威子府村

音威子府村()是位於日本北海道上川綜合振興局北部的一個村,被認為是「北海道」之名命名之地音威子府村官方網頁 - 「北海道」之名 ,也是目前(2007年)北海道轄下人口最少,且唯一人口低於1,000的市町村行政區劃。目前以「森林和木匠之村」為宣傳口號,以豐富的森林資源和工藝作品進行產業發展。 天鹽川由南方流入轄區,與音威子府川匯合後改向西行。主要市區大致為於轄區中央的音威子府川和天鹽川的匯流處,同時也是國道40號和國道275號的交會點,北海道旅客鐵道宗谷本線也通過此地,因此成為連接日本海和鄂霍次克海間交通的重要地點。 轄區的85%為森林音威子府村官方網頁 - 音威子府村的概要 ,包括位於北部的北海道大學實驗林;由於四週環山,冬季寒冷,是北海道有名的深雪地區,年降雪量曾經超過12公尺。 村名源自阿伊努語的「o-toy-ne-p」,意思是混濁雜亂的河口,一般認為指的是常有混濁泥砂及漂流木堆積的音威子府川和天鹽川匯流處。.

新!!: 宗谷本線和音威子府村 · 查看更多 »

風連站

連站()是屬北海道旅客鐵道(JR北海詭)宗谷本線之車站,位於北海道名寄市風連町本町。車站編碼為W46。電報略號為フレ。 車站名稱來自阿伊努語的「hure-pet/フウレ・ペッ」(紅色和污濁的河川)。.

新!!: 宗谷本線和風連站 · 查看更多 »

西永山車站

西永山車站()是位於北海道旭川市永山的日本國有鐵道(國鐵)宗谷本線的鐵路車站(已廢止)。 在1967年(昭和42年)車站被廢止後,於1968年(昭和43件)在車站南方約600米處開設北旭川站(貨物車站)並開始營運貨物業務。而車站的遺址則興建了北旭川站的車站大樓。.

新!!: 宗谷本線和西永山車站 · 查看更多 »

高架電纜

架空接触网(又称架空电缆),是凭借电杆支撑,架设于电力驱动交通工具行驶轨迹上方半空,在与其接触连接时用以向其直接供电的特殊形式的输电线路。在电气化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架空接触网一般只有1根接触导线(简称触线),电力机车或动车通过受电弓取电,再通过金属轮轨回流到电网中;而在无轨电车等使用胶轮的系统中,架空接触网有一正一负2根互相平行的触线,通过2根受电杆取电并形成通路。.

新!!: 宗谷本線和高架電纜 · 查看更多 »

调度集中系统

调度集中系统(Centralized traffic control,縮寫CTC,臺鐵稱中央控制行車)是运用远动技术,结合铁路运输而构成的遥控、遥信系统。.

新!!: 宗谷本線和调度集中系统 · 查看更多 »

豐富町

豐富町()是日本北海道宗谷綜合振興局西部的町,西鄰日本海,轄區內有利尻禮文佐呂別國立公園的佐呂別原野,並已於2005年11月被列入濕地公約國際重要濕地名錄。轄內還有日本最北端的溫泉街「豐富溫泉」。 由於位於エベコロベツ川流域,因此得到エベコロベツ的地名,「ipe-kor-pet」在阿伊努語中意思為「可以取得魚的河」,「豐富」為其意譯。.

新!!: 宗谷本線和豐富町 · 查看更多 »

豐富車站 (北海道)

豐富站()位於日本北海道天鹽郡豐富町字豐富,是北海道旅客鐵道(JR北海道)宗谷本線的車站,車站編碼為W74,電報略號為トト,也是特急列車「超級宗谷」、「佐呂別」的停靠車站之一。.

新!!: 宗谷本線和豐富車站 (北海道) · 查看更多 »

豐清水站

豐清水站()是北海道旅客鐵道(JR北海道)宗谷本線沿線的一個無人鐵路車站,位於日本北海道中川郡美深町字清水,車站編號為W58。電報略號為トス。.

新!!: 宗谷本線和豐清水站 · 查看更多 »

鹽狩車站

鹽狩車站()是一由北海道旅客鐵道(JR北海道)所經營的鐵路車站,位於日本北海道上川郡和寒町字鹽狩,是宗谷本線沿線的一個無人小站。設置於鹽狩峠山頂上的鹽狩車站是知名女作家三浦綾子的小說作品《鹽狩峠》的背景舞台之一,而其曾經居住過的舊居也距離車站不遠,在整修復原後已被改作為鹽狩峠紀念館使用。.

新!!: 宗谷本線和鹽狩車站 · 查看更多 »

車站編號

車站編號(又稱車站代碼)是對鐵路車站除常見的站名以外,增設的英文字母(拉丁字母)和阿拉伯數字等代號的制度。因拉丁字母和阿拉伯數字已於全世界普及,因此加入車站編號以便旅行者識別。除鐵路車站外亦有巴士站導入的例子。.

新!!: 宗谷本線和車站編號 · 查看更多 »

轨距

-- 軌距(track gauge)亦即軌道距離,是鐵路軌道兩條鋼軌之間的距離,以鋼軌的內距為準。國際鐵路聯盟在1937年制定1435毫米(4呎8吋半)為標準軌距,又稱國際軌距。通常,比標準軌寬的軌距稱為寬軌,比標準軌窄的稱為窄軌。一般窄轨铁路适用于山路,而宽轨铁路则有更好的高速稳定性。 雙軌距或多軌距鐵路舖有三或四條鋼軌,讓使用不同軌距的列車都可行駛。.

新!!: 宗谷本線和轨距 · 查看更多 »

蘭留站

蘭留站()是屬於北海道旅客鐵道宗谷本線之車站,位於北海道上川郡比布町北9線14號。車站編號為W36。 名稱源自阿伊努語「ra-n-ru」,意思是下坡路。.

新!!: 宗谷本線和蘭留站 · 查看更多 »

蘆川站 (北海道)

蘆川站()位於北海道天鹽郡豐富町蘆川,是屬於北海道旅客鐵道宗谷本線的車站。現已廢站。 站名是來自阿依努語「sar-oma-pet/サル・オマッ・ペッ」,有「蘆之川」(芦のある川)的意思。.

新!!: 宗谷本線和蘆川站 (北海道) · 查看更多 »

赫兹

赫兹(符号:Hz)是频率的国际单位制单位,表示内周期性事件发生的次数。赫兹是以首个用实验验证电磁波存在的科学家海因里希·赫兹命名的,常用于描述正弦波、乐音、无线电通讯以及计算机时钟频率等。.

新!!: 宗谷本線和赫兹 · 查看更多 »

閉塞 (鐵路)

閉塞是鐵路上防止列車對撞或追撞(追尾)的方式,是鐵路上保障安全的主要方法之一。 由於鐵路車輛的制动距離较汽車长得多(以高鐵最明顯),当列车运行途中發現前方线路有危险狀況時,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來不及停车的,所以將鐵道分為一個個區塊(閉塞區間),同一個區間內不得駛入兩列以上的列車以防止事故的發生,這就是閉塞,這種保安方式就叫閉塞方式,是鐵路上列車安全運行的基本要求。 早期闭塞技术通常要求闭塞区间的长度不小于列车制动的安全距离。现代四显示色灯闭塞方式通常要求2个闭塞区间的长度不小于列车制动的安全距离。 在閉塞方式發明以前,列車出發前与車站聯絡後,照時刻表運行;但是當運行圖無法精準確認的時候容易發生衝突,無法根本的防止追撞事故,所以開始研究閉塞方式作為預防方案。.

新!!: 宗谷本線和閉塞 (鐵路) · 查看更多 »

臥舖列車

#重定向 卧铺车.

新!!: 宗谷本線和臥舖列車 · 查看更多 »

電氣化鐵路

电气化铁路,亦稱電化鐵路,是由电力机车或電聯車這兩種鐵路列車(即通稱的火車)為主,所行走的铁路。 可以用以下方法来对电气化铁路进行分类:.

新!!: 宗谷本線和電氣化鐵路 · 查看更多 »

雄信內站

信內站()是北海道旅客鐵道(JR北海道)宗谷本線沿線的一個無人車站,位於北海道天鹽郡幌延町大字雄興小字雄信內。車站編號為W68。電報略號為オノ(ONo)。.

新!!: 宗谷本線和雄信內站 · 查看更多 »

JR北海道Kiha 261系柴油動車組

Kiha 261系柴聯車是北海道旅客鐵道(JR北海道)的高速柴聯車車款之一。這款柴聯車於2000年(平成12年)3月11日正式投入服務,正式型號為「261系」,採用液力傳動。.

新!!: 宗谷本線和JR北海道Kiha 261系柴油動車組 · 查看更多 »

JTBパブリッシング

#重定向 JTB出版.

新!!: 宗谷本線和JTBパブリッシング · 查看更多 »

恩根內站

恩根內站()是北海道旅客鐵道(JR北海道)宗谷本線沿線的一個無人站,位於北海道中川郡美深町字恩根内,車站編碼為W57。電報略號為ネイ。 車站名稱來自阿伊努語的「onne-nay」,意思是年長的河川。.

新!!: 宗谷本線和恩根內站 · 查看更多 »

東六線站

東六線站()是北海道旅客鐵道宗谷本線沿線之車站,位於北海道上川郡劍淵町東町。.

新!!: 宗谷本線和東六線站 · 查看更多 »

東風連站

東風連站()是屬於北海道旅客鐵道(JR北海道)宗谷本線之車站,位於北海道名寄市風連町字東風連。車站編碼為W47。電報略號為ヒレ。.

新!!: 宗谷本線和東風連站 · 查看更多 »

歌內站

歌内站()是北海道旅客鐵道宗谷本線沿線的一個無人站,位於日本北海道中川郡中川町大字問寒別小字川口。.

新!!: 宗谷本線和歌內站 · 查看更多 »

比布町

比布町()是位於日本北海道上川綜合振興局中部的一個町,地處上川盆地的東北部。特產為草莓。 名稱源自阿伊努語的「pi-pi-pet」(很多小石的河流)或「pi-o-p」(很多小石的地方)。.

新!!: 宗谷本線和比布町 · 查看更多 »

比布車站

比布車站()是一由北海道旅客鐵道(JR北海道)所經營的鐵路車站,位於日本北海道上川郡比布町西町2丁目,是宗谷本線沿線車站之一,也是所在地比布町的主車站。 比布車站是個簡易委託車站,站內不設有站務員,簡單的代售車票業務是由就設置在站舍之內的咖啡店「Pe・Pe」代為經營。車站設有男女共用的旱廁,而車站外則有設置抽水馬桶的廁所(晚上會關閉)。.

新!!: 宗谷本線和比布車站 · 查看更多 »

永山車站 (北海道)

永山車站()是一由北海道旅客鐵道(JR北海道)所經營的鐵路車站,位於日本北海道旭川市永山1條19丁目,是宗谷本線沿線車站一。永山車站在日間(上午7時至傍晚18時50分之間)是個配置有站務員與提供綠窗口(みどりの窓口)服務的有人車站。車站編號為W31。電報略號為ナカ(NaKa)。 普通列車及快速列車「」都會在本車站停靠,另外由於此站以北實行特殊電子自動閉塞模式,由旭川駛進的下行特急列車,均必須在2號月台進行運轉停車(即列車靠站但不上--乘客),啟動駕駛室旁的訊號系統後才可繼續前行,至於上行特急列車則可以於1號線高速不停站經過。.

新!!: 宗谷本線和永山車站 (北海道) · 查看更多 »

深名線

深名線(),曾經是一條連結北海道深川市的函館本線深川站,途經雨龍郡幌加內町至名寄市的名寄站,屬於北海道旅客鐵道(JR北海道)/日本國有鐵道(國鐵)的鐵路線(地方交通線)。 此線經常是10大最差的大赤字路線之一,列入赤字83線與的廢除辯論內。由於並行道路並未完善而暫時保留,國鐵分割民營化後並行道路有所改善,1995年(平成7年)9月4日。.

新!!: 宗谷本線和深名線 · 查看更多 »

札幌站

札幌站()位於日本北海道札幌市北區,整個車站建築體除了車站站房與月台之外,還包含了JR塔大樓(JR Tower)、數家百貨公司與地下街,構成一龐大的站區。札幌車站是由北海道旅客鐵道(JR北海道)所經營,經過該站的鐵路線包含了函館本線、千歳線(千歲線的實際起點位於白石車站,但所有行駛該線的列車都是自札幌起迄)、札沼線(又名學園都市線,其實際起點是桑園車站,狀況與千歲線相同)。除了幾條JR路線外,在札幌車站南邊一小段距離的地底下,札幌市交通局在此設有一座大型地下鐵車站,同樣也是名為札幌車站,但其日文名是以平假名書寫(さっぽろ駅),與使用漢字的JR札幌車站不同。地下鐵札幌車站是南北線與東豐線的轉運車站。JR札幌車站的使用人次為北海道之首。.

新!!: 宗谷本線和札幌站 · 查看更多 »

新潮社

株式會社新潮社(しんちょうしゃ)是日本具有代表性的出版社之一,創立于1896年,資本額為1億5000萬日圓。以出版文藝類書籍而聞名,同時也出版週刊和月刊。該社在新宿區矢来町有大量的不動產。.

新!!: 宗谷本線和新潮社 · 查看更多 »

新旭川車站

新旭川車站()是一由北海道旅客鐵道(JR北海道)與日本貨物鐵道(JR貨物)所共同經營的鐵路車站,位於日本北海道旭川市東8條6丁目,是宗谷本線與石北本線的交會車站,也是石北本線的名義起站。但所有行駛於石北本線上的列車,實際上都是以旭川車站作為真正的起迄站。.

新!!: 宗谷本線和新旭川車站 · 查看更多 »

日進站 (北海道)

日進站()是屬北海道旅客鐵道(JR北海道)宗谷本線之無人站,位於北海道名寄市日進,車站編碼為W49。電報略號為ニン。 車站名稱來自當地地名,而地名是以前在當地開拓的岐阜縣人,希望「日進月歩」(每天都在進步),因而得名。.

新!!: 宗谷本線和日進站 (北海道) · 查看更多 »

日本國有鐵道

日本國有鐵道()是日本曾存在之經營國有鐵路而成立的事業體,簡稱國鐵、JNR(來自其英文譯名「Japanese National Railways」),為日本過往三個由國家出資、以經營公共事業為目的「」之一(專賣公社、國鐵、電電公社),於1949年6月1日成立、1987年4月1日解散。 日本國有鐵道是將原由政府機關(鐵道省)經營的國有鐵路事業改為獨立利潤制的公共事業形式而成立的法人機構,與一般採用股份制的國營企業略有不同。其最高負責人稱為「總裁」,由內閣任命;最高治理機構為「理事會」,與一般企業的董事會類似。主要監督機關為運輸省。由於負債等經營問題,日本政府將國鐵解散並分割為7家政府出資的「JR」鐵路公司,其清算事務則另由日本政府成立「」來承擔。.

新!!: 宗谷本線和日本國有鐵道 · 查看更多 »

日本貨物鐵道

日本貨物鐵道股份有限公司(,Japan Freight Railway Company)是日本國有鐵道在1987年4月1日時民營化解散改組之後,繼承原本日本國鐵所屬之鐵路事業的7間JR公司之一。實務上經常簡稱為JR貨物,但在該公司所擁有的列車車身上也經常可以見到該公司的英語簡稱JR Freight或JRF,代表顏色為灰藍色。 除了全國性的貨運列車營運,也有舊調車場與公司住宅等閒置不動產的再開發業務。.

新!!: 宗谷本線和日本貨物鐵道 · 查看更多 »

旭川市

旭川市()是日本北海道上川綜合振興局境內的一個城市,是北海道僅次於札幌市的第二大城,現為中核市,也是該振興局的行政中心所在地。近年來以旭山動物園和旭川拉麵聞名日本國內外,現與釧路市同被指定為北海道的國際會議觀光城市。 位於上川盆地的中央,境內有石狩川、忠別川、美瑛川、牛朱別川等共130條大小河川通過,並建有740多座橋樑,因此旭川市又有「河的城市」之稱;其中以位於石狩川和牛朱別川會流處,1932年完成的鐵製拱橋──旭橋──最受到市民的喜愛,除了是旭川的象徵外,也被指定為北海道遺產。 又由於位處道北地區的中心位置,旭川市除了是附近地區行政、商業與工業方面的核心城市外,本身也因多條主要鐵路與公路路線在此交會,而成為重要的交通要衝。因地處北海道內陸,冬夏溫差大,曾在1902年1月25日出現-41.0℃的日本氣象官方觀測紀錄的史上最低溫纪录;夏季温暖,偶有炎热天气。但由於無梅雨又少有颱風侵襲,因此降雨少且濕度相对较低。 與大部分北海道地區的地名相同,旭川的地名也源自於當地原住民愛奴族的語言。愛奴族稱呼流經此地的忠別川為「有著波浪的河川」(ciw-pet/チウ・ペツ)或是「秋天的河川」(cuk-pet/チュク・ペツ),但卻被誤會為是發音類似的「日之川」(cup-pet/チュッ・ペツ),並進一步演變為「旭川」而成為地名旭川市官方網頁 - 旭川的概要 。.

新!!: 宗谷本線和旭川市 · 查看更多 »

旭川四條車站

旭川四條車站()是一由北海道旅客鐵道(JR北海道)所經營的鐵路車站,位於日本北海道旭川市4條通18丁目,是宗谷本線的沿線車站之一,車站編號是A29。除此之外,由於定義上以隔鄰的新旭川車站作為起站的石北本線上之所有列車全都會途經本站駛抵旭川車站,並以該站作為運務上的起點,因此旭川四條在實務上等同於該線的沿線車站之一。 車站的候車室及公用洗手間等設施,是設置在架空路軌下方。.

新!!: 宗谷本線和旭川四條車站 · 查看更多 »

旭川車站

旭川車站()是日本北海道中部城市旭川市的主要車站。位於旭川市宮下通8丁目,是隸屬於北海道旅客鐵道(JR北海道)的三條鐵路路線函館本線、宗谷本線與富良野線之交匯點,是JR最北端的高架車站之一。.

新!!: 宗谷本線和旭川車站 · 查看更多 »

拔海站

拔海站()是北海道旅客鐵道(JR北海道)所屬鐵路線宗谷本線沿線的車站,是個由稚內車站代管的無人站,車站編碼為W78。 電影《南極物語》及電視劇《》(少女に何が起ったか)曾經在這個站取景。.

新!!: 宗谷本線和拔海站 · 查看更多 »

智北站

智北站()是北海道旅客鐵道(JR北海道)宗谷本線沿線的一個無人站,位於日本北海道名寄市字智惠文,車站編號為W52。電報略號為チホ。 車站名稱「智北」是由於其位於「智惠文站」北方,因而得名。.

新!!: 宗谷本線和智北站 · 查看更多 »

智東站

智東站()是位於日本北海道名寄市智惠文的已廢鐵路車站,在廢站之前本是北海道旅客鐵道(JR北海道)宗谷本線沿線的車站之一。由於地處偏僻,周邊沒有民居,經常被歸類為秘境車站之一。由於後期乘客量過少,1987年4月1日起降格為在冬季停止營運的臨時車站,2005年12月1日起不再停靠列車,2016年3月18日起廢站。 車站名稱來自其位於的地名。由於它位於舊時「智恵文村」的東面,故稱為「智東」。在1982年度,每天使用人次約為3人。.

新!!: 宗谷本線和智東站 · 查看更多 »

智惠文站

智惠文站()是北海道旅客鐵道(JR北海道)宗谷本線沿線之無人站,位於日本北海道名寄市智惠文十一線,車站編號為W52。電報略號為チフ。 車站名稱來自附近的地名。「智惠文」來自阿伊努語的「cep-un-to/チエプ・ウン・トウ」,即「有魚的沼澤」的意思。.

新!!: 宗谷本線和智惠文站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宗谷線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