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九龍巴士44線

指数 九龍巴士44線

九龍巴士44線是香港一條來往青衣邨及旺角東站的日間巴士路線,是青衣島首條對外的專營巴士路線。.

79 关系: 基隆街塘尾道大南街天主教宏福花園富豪奧林比安尖沙咀丹尼士巨龍/禿鷹巴士丹拿CVG5巴士丹拿/利蘭珍寶巴士九巴荔枝角車廠九華徑九龍工業學校九龍巴士九龍巴士41A線九龍巴士41線九龍巴士N241線亞皆老街亞歷山大丹尼士Enviro 500 MMC彌敦道快富街北河街利蘭奧林比安元州邨石硤尾街綠悠雅苑美孚美孚巴士總站美孚站美孚新邨白楊街Enviro 500 MMC聖多默宗徒堂聖公會基榮小學運輸署荃灣路荃青交匯處荔園荔枝角荔枝角站荔枝角道荔景站華荔邨青荃橋青衣南橋青衣墟青衣碼頭青衣碼頭巴士總站青衣街市青衣邨...青衣邨巴士總站西九龍香港鴉蘭街麗安邨黃竹街都城嘉慕威曼都城巴士葵涌道長安巴士總站長安邨長發邨長沙灣長沙灣道東京街東涌綫欽州街汝州街洗衣街深水埗深水埗區街道深水埗碼頭港鐵旺角旺角站旺角道旺角東站旺角東站公共運輸交匯處担杆山交匯處担杆山路 扩展索引 (29 更多) »

基隆街

基隆街可以指:.

新!!: 九龍巴士44線和基隆街 · 查看更多 »

塘尾道

塘尾道(Tong Mi Road)是一條位於香港九龍旺角和大角咀之間的道路,呈南北走向,作為渡船街向北的延伸。塘尾道南面於渡船街、亞皆老街及櫻桃街交匯的路口開始,直至北面與荔枝角道交匯處為止,途中與多條街道交匯,包括晏架街、福全街、旺角道、洋松街、弼街、必發道、通州街、鴉蘭街及太子道西,塘尾道上有架空行車道分別聯接通州街段及渡船街段的西九龍走廊。人們慣常把塘尾道作為大角咀和旺角的分界。塘尾道兩旁有很多工業大廈及商業大廈,而此道路亦是極少數大部份時間均沒有專營巴士途經的市區主要街道。.

新!!: 九龍巴士44線和塘尾道 · 查看更多 »

大南街

大南街是一條位於香港九龍深水埗的街道,它北端連接鄰近西九龍中心的欽州街,而南端連接旺角的太子道西,全長大約1公里,並與汝州街和基隆街大致平行,大南街是數條跨越界限街的道路之一,所有路段是南行或北行路線行車。大南街以越南城市大南(即峴港)命名。 油尖旺區區議會有一選區以「大南」命名,範圍在界限街以南、荔枝角道周圍的旺角一帶。.

新!!: 九龍巴士44線和大南街 · 查看更多 »

天主教

天主教(Catholicismus)是對罗马公教會(天主教會)發展而來的一系列基督教之神学、哲學理論、禮儀傳統、倫理纲常等信仰體系之總括,為基督教最大宗派。其拉丁文本意為「普世的」,因此又譯為公教會。另一個經常並用的名稱是「大公教會」,通常用來概括基督教會的普遍特徵,以用來區別狹義的、與聖座共融的公教會,即天主教會。在大多數情況中,天主教是天主教會的代稱。 天主教的中文名稱源自明朝萬曆年間耶稣会將基督信仰传入中国,經当朝礼部尚书之徐光启与利瑪竇等耶稣会士讨论,取儒家古话「至高莫若天,至尊莫若主」,称其信仰之獨一神灵为「天主」,故稱之。天主教在與新教並提時亦被稱為「舊教」,全國宗教資訊網,兩者分別代表著第一個千禧年開始的「傳承式信仰」、以及16世紀宗教改革開始的「書面式信仰」。這一概念曾在恢復公教傳統的牛津運動提出。.

新!!: 九龍巴士44線和天主教 · 查看更多 »

宏福花園

是香港新界青衣青敬路的一個夾心階層住屋計劃屋苑,共有四座32層高住宅樓宇及1座5層高的停車場。.

新!!: 九龍巴士44線和宏福花園 · 查看更多 »

富豪奧林比安

#重定向 富豪奧林匹克巴士.

新!!: 九龍巴士44線和富豪奧林比安 · 查看更多 »

尖沙咀

尖沙咀(Tsim Sha Tsui),古称尖沙头,旧名香埗头,亦作尖沙嘴,是香港九龍油尖旺區的一部份,位於九龍半島最南端,隔維多利亞港與香港島對望,是進行商業、娛樂、文藝、旅遊及購物活動的地方,亦是香港著名的商業中心之一,終日人流熙來攘往。這裏設有多座不同主題的展覽館,當中包括太空館、歷史博物館、科學館和文化中心等。此外,這裏有不少高級酒店,其中包括著名的半島酒店,同時亦有著名景點、古蹟和特色建築如星光大道、尖沙咀鐘樓、1881(前水警總部)和柏麗購物大道。.

新!!: 九龍巴士44線和尖沙咀 · 查看更多 »

丹尼士巨龍/禿鷹巴士

丹尼士巨龍/禿鷹巴士(英文:Dennis Dragon/Condor)是一款由英國丹尼士車廠產製的雙層巴士,是一款專為香港而設計的車型,從1982年生產至1998年。巨龍的名稱表示此車款是設計予九龍巴士,「九龍」代表「九條巨龍」,因此九巴稱作「巨龍」,而中巴把此車款稱為禿鷹(名稱源自生活於南美洲的大型雀鳥禿鷹),避免使用競爭對手的命名。.

新!!: 九龍巴士44線和丹尼士巨龍/禿鷹巴士 · 查看更多 »

丹拿CVG5巴士

丹拿CVG5(Daimler CVG5)是英國丹拿出產的雙層巴士。CVG5 全稱為“Commercial Victory Gardner 5-cylinder”,因選配吉拿(Gardner)5氣缸引擎而名。CVG5為前置引擎,半駕駛艙設計。.

新!!: 九龍巴士44線和丹拿CVG5巴士 · 查看更多 »

丹拿/利蘭珍寶巴士

丹拿珍寶(Daimler Fleetline)是一款由丹拿研製的後置引擎雙層巴士,於1960年首次亮相。後來珍寶巴士的生產線於1973年被遷移至英國利蘭汽車公司(British Leyland Motor Corporation)的利蘭商用車生產線內,因此後期的產品被命名為利蘭珍寶(Leyland Fleetline)。.

新!!: 九龍巴士44線和丹拿/利蘭珍寶巴士 · 查看更多 »

九巴荔枝角車廠

九巴荔枝角車廠(KMB Lai Chi Kok Depot),俗稱荔廠或直角廠,是九巴的車廠之一,公司車廠代號LCKD-LCK,位於西九龍興華街西100號,廠徽為L。 荔枝角車廠車廠部分樓高3層,但內部則因每層樓底佔一輛雙層巴士的高度而將車廠分為5層。其主要管轄範圍為九龍西(深水埗區、油尖旺區、九龍城區)及新界南(荃灣區、葵青區)的路線,部份行走葵涌及荃灣區的龍運巴士路線的車輛亦隸屬該廠。廠內現時設有約65個維修車坑,提供近395個泊車位P.113,香港巴士(1933-2012),陳自瑜著,三聯書店出版。 荔枝角車廠另下轄兩所衛星車廠(青衣車廠及月輪街車廠)供旗下車輛停放。 所有在役的斯堪尼亞雙層巴士(斯堪尼亞K310UD(ASU),斯堪尼亞K280UD(ASUD))均由此廠管理 ,為此廠一大特色。另此廠還管理配置歐盟5型引擎的Enviro500 12米(ATEE)及配Volgren車身的富豪B9TL(AVD)共5種九巴獨有車型,全港首輛達歐盟六型排放標準的傳統動力巴士——富豪B8L(AVBWL),亦由此廠管理。 2012年5月9日雖與九龍灣車廠一同全冷,但因5月8日晚上轄下5A線(為九巴最後四條熱狗線之一,亦為該廠最後一條熱狗線)已宣告全冷,而成為第三間全冷服務的九巴主廠。 荔枝角廠為九巴最後一個仍有非低地台車輛的車廠,2017年7月6日ADS235(JD4215)行走8號線返抵總站一刻,九龍巴士載客車隊終告全面低地台化,代表空調巴士的白底紅線車身色彩從此退出歷史舞台。.

新!!: 九龍巴士44線和九巴荔枝角車廠 · 查看更多 »

九華徑

九華徑(Kau Wa Keng,亦作Kau Wah Keng或Kau Wa Kang)為香港新界葵青區的一個地方,原名為狗爬徑(Kau Pa Keng,亦作Kau Pa Kang),因舊時山路極爲陡斜,村民及野狗上山時都似爬行模樣而得名,後來因名稱不雅而改作「九華徑」。 九華徑位於下葵涌東南面,範圍包括九華徑村、九華徑新村、九華徑長坑村、南面的荔灣花園和華豐園以及位於荔園舊址的住宅華荔邨和荔欣苑。十八區區域劃分上九華徑隸屬葵青區,但清麗苑及盈暉臺則屬於深水埗區。 據報載,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在出生時,曾在九華徑村居住(其母秦厚修女士則在荔園售票);與此同時,不少左派文化人士,包括國畫大師黃永玉、作家端木蕻良及妻子蕭紅、樓適夷、詩人臧克家等等三十多人在香港避難時,也住在九華徑村。藝人曾華倩也出生在九華徑村。.

新!!: 九龍巴士44線和九華徑 · 查看更多 »

九龍工業學校

九龍工業學校(Kowloon Technical School,簡稱九工和KTS)是一所位於香港深水埗區的官立中學,2009/10年度中一開始招收女生。校訓為「貫徹始終」(Thorough)。.

新!!: 九龍巴士44線和九龍工業學校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

九龍巴士(一九三三)有限公司(簡稱九巴;The Kowloon Motor Bus Co.,縮寫:KMB)為載通國際控股有限公司旗下,是香港首間專營公共巴士業務的公司,於1933年成立;主要經營九龍及新界的專利巴士服務,截至2016年年底現經營384條巴士路線及共有3,920部巴士,當中3,756部雙層及164部單層巴士,是香港最大的專營巴士公司。2014年會計年度日平均載客量為261.7萬人次。.

新!!: 九龍巴士44線和九龍巴士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41A線

九龍巴士41A線是香港的一條巴士路線,來往青衣(長安)及尖沙咀東。.

新!!: 九龍巴士44線和九龍巴士41A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41線

九龍巴士41線是香港的一條巴士路線,來往青衣(長青)及九龍城碼頭,提供青衣島、長沙灣來往旺角、何文田、愛民邨、紅磡及土瓜灣的空調巴士服務。 本線與45線同為葵青區來往土瓜灣的巴士路線,兩者在美孚新邨以東的行車路線完全一致,同樣經何文田一帶前往九龍城碼頭。 特快特別路線241X由青衣(長青)單--開往愛民,途經青衣市中心、青荃路、西九龍公路及深旺道,只於星期一至五上課日提供服務,接載居住青衣的學生前往大角咀、油麻地及何文田一帶上課。.

新!!: 九龍巴士44線和九龍巴士41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N241線

九龍巴士N241線是香港一條來往及青衣長宏邨的通宵路線,途經長安邨、長康邨、長青邨、葵芳、荔景山路、青山道、旺角、尖沙咀等地。本路線主要用途是方便市民於途徑沿線日間路線(包括然不限於6、41A、42A及46線)收車後仍可乘搭本線回家。 深宵特別巴士路線N41X,由紅磡站單向往長宏,途經尖沙咀、油麻地、旺角及奧運站後,取道青葵公路直達長康邨、長青邨、翠怡花園、青衣邨、長安邨及長亨邨。.

新!!: 九龍巴士44線和九龍巴士N241線 · 查看更多 »

亞皆老街

亞皆老街(Argyle Street)是一條貫穿香港九龍西油尖旺區和九龍城區的主要道路。除新填地街至西洋菜南街一段外,道路四線雙程行車,大致為東西走向,西面由大角咀渡船街開始,穿過彌敦道、窩打老道及公主道等多條道路,最後於九龍城南部啟德機場一帶的世運公園結束,西起櫻桃街,東接太子道西。這條道路的名稱取自19世紀末的一艘英國商船亞皆老號,而亞皆老 Argyle 是 Argyll 的舊有拼寫。.

新!!: 九龍巴士44線和亞皆老街 · 查看更多 »

亞歷山大丹尼士Enviro 500 MMC

亞歷山大丹尼士Enviro 500MMC(Alexander Dennis Enviro 500 MMC)是一款由英國亞歷山大丹尼士生產的3軸雙層巴士,它也是亞歷山大丹尼士製造的其中一款Enviro系列巴士。它是全球最暢銷的3軸雙層巴士,由2012年至今已售出超過4000輛,也是九龍巴士車隊中為數最多的巴士型號。.

新!!: 九龍巴士44線和亞歷山大丹尼士Enviro 500 MMC · 查看更多 »

彌敦道

彌敦道(Nathan Road)位於香港九龍,連接旺角與尖沙咀兩大主要商業區,為香港最著名的道路之一,以港督彌敦爵士命名。道路南北走向,南起梳士巴利道,北接長沙灣道及大埔道,經過佐敦及油麻地一帶,是九龍油尖旺區的骨幹道路,全長約3.6公里。港鐵觀塘綫及荃灣綫太子站至尖沙咀站段均通過此路地下。 彌敦道連同大埔道的九龍段是九龍半島的中軸線。香港歌手洪卓立有一首歌曲以「彌敦道」為名。.

新!!: 九龍巴士44線和彌敦道 · 查看更多 »

快富街

快富街(英文:Fife Street),是一條在香港九龍旺角的行車道。名字來自英國蘇格蘭城市快富。快富街呈東西走向,由廣東道至洗衣街,中途經過新填地街、上海街、砵蘭街、彌敦道、旺角中心、西洋菜南街、通菜街及花園街等。 介乎砵蘭街與彌敦道之間的一段不准行車,旺角站A2出入口亦位於此。東段有一條大型行人天橋,能夠通到旺角東站行人平台。 平日快富街經常人車爭路,並有大量食肆和商店。另外,波鞋街、女人街就在快富街附近。 Category:旺角街道.

新!!: 九龍巴士44線和快富街 · 查看更多 »

北河街

北河街(Pei Ho Street)是香港深水埗區一條街道,與鄰近的桂林街一樣,主要售賣適合成人和小孩穿著的廉價服裝、軍服及雜貨為主。這一類充滿本土風味的市集,在香港已經愈來愈少見。由於舊區租金比較低,令商販經營成本大大減輕,於是「價廉物美」成為北河街購物的一大特色,該街是深水埗的縮影。 北河街由石硤尾巴域街伸延至通州街公園。即使北河街並無任何專營巴士或專綫小巴路線使用此道路,但有多個巴士站都以「北河街」為名。 北河街名的由來眾說紛紜,有指是因為當地以前有一條小河涌,名叫北河,亦有說法指以越南北部城鎮北河(Bac Ha),或中國華北河流海河(又稱北河)命名。.

新!!: 九龍巴士44線和北河街 · 查看更多 »

利蘭奧林比安

#重定向 利蘭奧林匹克巴士.

新!!: 九龍巴士44線和利蘭奧林比安 · 查看更多 »

元州邨

元州邨(英語:Un Chau Estate)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九龍深水埗區長沙灣元州街303號,原稱「元洲街邨」,於1969年落成,其後於1994年開始重建,重建後的新樓宇於1998年落成,並改名「元州邨」,由房屋署總建築師設計,現全邨由領先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負責屋邨管理。.

新!!: 九龍巴士44線和元州邨 · 查看更多 »

石硤尾街

石硤尾街,是位於香港九龍深水埗區的一條中型街道,與大埔道、南昌街及長沙灣道為鄰,就近的港鐵車站為石硤尾站A出口、深水埗站A及B出口。石硤尾街是舊區,較多唐樓。石硤尾街37號是王嘉梅命案現場。.

新!!: 九龍巴士44線和石硤尾街 · 查看更多 »

綠悠雅苑

綠悠雅苑(Greenview Villa)是香港房屋協會發展的一個資助出售房屋項目,位於香港新界青衣市地段138號青綠街18號,於2015年中落成入伙,由鍾華楠建築設計事務所設計,分為3座住宅大廈。綠悠雅苑原屬香港政府於2010年提出的「置安心房屋計劃」下的第一個項目,原計劃以市價「先租後買」的形式提供給難以應付住宅物業首期的中等收入人士。後來政府逐步改善計劃,於2012年決定採用類似「住宅發售計劃」的形式發售,成為全新的「資助出售房屋項目」計劃,以折扣價出售給符合資格的香港居民。 綠悠雅苑的項目原意是以市價出租或出售予中等收入人士,屋苑不但設有小型會所設施,其設計、用料、以及隨屋附送的家電和裝修都貼近私人屋苑,檔次比傳統資助房屋高,比近年傾向「豪宅化」的私人屋苑則稍低,房協形容其用料設計為「實而不華」。 房協曾在2012年12月21日至2013年1月25日於長沙灣東景大廈設綠悠雅苑示範單位供市民參觀。.

新!!: 九龍巴士44線和綠悠雅苑 · 查看更多 »

美孚

美孚可以指:.

新!!: 九龍巴士44線和美孚 · 查看更多 »

美孚巴士總站

美孚巴士總站(英文:Mei Foo Bus Terminus)是香港深水埗區其中一個主要的巴士總站,位於荔枝角大橋橋底,鄰近美孚新邨及港鐵美孚站。 巴士總站於1970年代落成,是九龍市區巴士路線的主要巴士總站之一。初時名為荔枝角(橋底)巴士總站,直至1980年代,香港地鐵荔灣站更名為美孚站後,本站在1985年5月31日才正名為美孚巴士總站。現在以美孚為終點站的巴士路線甚多,目的地差不多涵蓋全香港主要地區,亦是通宵巴士主要轉乘站。.

新!!: 九龍巴士44線和美孚巴士總站 · 查看更多 »

美孚站

美孚站(Mei Foo Station)位於香港九龍荔枝角,是港鐵荃灣綫及西鐵綫其中一個車站,名稱取自車站附近的美孚新邨。.

新!!: 九龍巴士44線和美孚站 · 查看更多 »

美孚新邨

美孚新邨(Mei Foo Sun Chuen),位於香港九龍荔枝角,自1982年起為地鐵(今港鐵)美孚站上蓋物業,由王董建築師事務所設計,並由匯秀管理有限公司管理。美孚新邨於1968年至1978年間建築完成及入伙,邨內共建有99幢住宅樓宇,為全港樓宇座數最多的住宅屋苑,一般均為一幢兩座式設計(除第1期的百老滙街23號、第5期的蘭秀道15號及第6期的蘭秀道46號外),其餘各座皆以剪刀樓梯及電梯間分割兩座大廈的設計,一般每層1至4伙不等,提供13,149個住宅單位。當年單位售價為3萬至12萬港元不等。美孚新邨標榜多種先進社區概念和設備,包括入牆電線、中央式石油氣系統及熱水掣等。.

新!!: 九龍巴士44線和美孚新邨 · 查看更多 »

白楊街

白楊街(Poplar Street)是香港九龍深水埗區一條街道,但大部份路段是屬油尖旺區的,道路名稱是取自植物的銀白楊,道路北面連接大埔道,而南面連接荔枝角道,並與柏樹街大致平行。 另外,白楊街設有巴士站,位於界限街27號與白楊街的街口之間,並是一個東行單向中途站。.

新!!: 九龍巴士44線和白楊街 · 查看更多 »

Enviro 500 MMC

#重定向 亞歷山大丹尼士Enviro 500 MMC.

新!!: 九龍巴士44線和Enviro 500 MMC · 查看更多 »

聖多默宗徒堂

聖多默宗徒堂(英語:St.

新!!: 九龍巴士44線和聖多默宗徒堂 · 查看更多 »

聖公會基榮小學

聖公會基榮小學(英語:SKH Kei Wing Primary School)是香港聖公會於1968年創立的一所資助男女小學,校址位於九龍旺角荔枝角道。.

新!!: 九龍巴士44線和聖公會基榮小學 · 查看更多 »

運輸署

運輸署(英文:Transport Department,縮寫:TD)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及房屋局轄下的部門,於1968年成立,專門負責規管香港交通事宜。.

新!!: 九龍巴士44線和運輸署 · 查看更多 »

荃灣路

荃灣路(英文:Tsuen Wan Road),舊稱荃灣支路(英文:Tsuen Wan Bypass),是香港一條快速公路,位於新界葵涌醉酒灣及荃灣海濱的填海地上,為香港5號幹線的末段,把葵涌道及屯門公路連接起來。道路設計方面,由南向北漸漸收窄,近葵涌道一段有八條雙向分隔行車線,而近屯門公路一段則只有四條雙向分隔行車線,即使如此,整條荃灣路均屬於快速公路,時速限速每小時70公里。 荃灣路近荃灣公園一段過往是像東區走廊般的海旁高架道路(橋墩於海上),後來1990年代荃灣沿岸進行填海工程,該段道路才變成內陸高架道路。.

新!!: 九龍巴士44線和荃灣路 · 查看更多 »

荃青交匯處

荃青交匯處(Tsuen Tsing Interchange)是在香港新界荃灣區的一個交匯處。共有5個出口。.

新!!: 九龍巴士44線和荃青交匯處 · 查看更多 »

荔園

荔園遊樂場(原名荔枝園,簡稱荔園;Lai Chi Kok Amusement Park,現稱Lai Yuen),原址位於荔枝角灣,1949年4月16日開業,曾是香港規模最大型的遊樂場。最初設有三個山泉游泳池,水源經兩重沙漏消毒,並有濱海泳場1961年,邱德根購入荔園,增設「宋城」,該景點入場費為港幣5角,成人、小童同價。1997年3月31日晚上,荔園與「宋城」一併結業。 現址已發展為荔欣苑、華荔邨和盈暉臺,地址為新界下葵涌九華徑。.

新!!: 九龍巴士44線和荔園 · 查看更多 »

荔枝角

荔枝角(Lai Chi Kok)位處界限街以北,新九龍的一部分,行政上屬於深水埗區。.

新!!: 九龍巴士44線和荔枝角 · 查看更多 »

荔枝角站

荔枝角站(Lai Chi Kok Station),是港鐵荃灣綫的一個鐵路車站,位於九龍深水埗區長沙灣長沙灣道近工商貿區地底,於1982年5月17日啟用,承建商是日本熊谷組株式會社。.

新!!: 九龍巴士44線和荔枝角站 · 查看更多 »

荔枝角道

荔枝角道(英文:Lai Chi Kok Road)是香港九龍的一條主要道路。其定線與長沙灣道平行,都是連接深水埗、長沙灣及荔枝角一帶。道路南端連接旺角彌敦道,北端連接葵涌道,全長約3.6公里,由西九龍走廊至荔枝角大橋的一小段屬於5號幹線的一部份。.

新!!: 九龍巴士44線和荔枝角道 · 查看更多 »

荔景站

荔景站(Lai King Station)位於新界葵青區下葵涌荔景,是港鐵荃灣綫與東涌綫的跨月台轉車站,於1982年5月10日啟用,承建商是前田建設工業株式會社。.

新!!: 九龍巴士44線和荔景站 · 查看更多 »

華荔邨

位於香港新界葵青區荔枝角灣荔景山路282號,於2001年落成,現由香港房屋委員會負責屋邨管理,原址為商人邱德根擁有的著名遊樂場荔園及宋城。 是居者有其屋屋苑,位於荔枝角灣荔景山路278號,在華荔邨旁邊。共有三座樓宇,在2001年落成。 華荔邨與荔欣苑位於荔枝角灣,街道標示位於荔景山路、九龍深水埗區與新界葵青區區界旁邊(以屬於華荔邨、介乎盈輝臺與華荔邨的緊急車輛通道作區界,以及九龍與新界間的界線),隔鄰屋苑盈暉臺已被劃入深水埗區,而地理環境卻非常接近荔枝角及美孚新邨,故此往往被誤認為區域行政上隸屬深水埗區,但實際上華荔邨與荔欣苑與九華徑、瑪嘉烈醫院同屬葵青區。.

新!!: 九龍巴士44線和華荔邨 · 查看更多 »

青荃橋

青荃橋(Tsing Tsuen Bridge,俗稱青衣北橋)是第二條連接青衣島及新界的行車橋,道路名稱為青荃路(Tsing Tsuen Road),連接青衣島及'''荃'''灣,跨越藍巴勒海峽,為雙線雙程分隔道路,離海面18米,現時的時速限制為每小時70公里。 青荃橋在青衣的一面連接担杆山交匯處,通往青衣北岸公路,而荃灣一面則連接到荃青交匯處,通往荃灣路及德士古道等道路。此橋亦是新界的士可途經往返青衣站及青嶼幹線的指定道路,(另一條是新汀九橋)。.

新!!: 九龍巴士44線和青荃橋 · 查看更多 »

青衣南橋

青衣南橋是香港新界的一組橋樑,由青衣大橋及葵青橋組成,均為跨越藍巴勒海峽的行車橋,連接葵涌及青衣。市民普遍將兩條橋合稱為「南橋」(因其位於青荃橋南面),而兩橋同時是葵青路的組成部份,只是行車方向相異而已。 青衣大橋及葵青橋並非同時通車。在葵青橋落成前,青衣大橋一直都是雙程行車;1999年,葵青橋通車,青衣大橋行車改為只往葵涌方向,及設有連接路通往青葵公路九龍方向。葵青橋的東行車線只由青衣路往葵涌方向,葵青橋西行只往青衣方向,青葵公路青衣方向有連接路從初段切入,末段設有連接路往青衣鄉事會路。.

新!!: 九龍巴士44線和青衣南橋 · 查看更多 »

青衣墟

青衣墟是香港昔日的一個墟市,位於新界青衣島上,當時居民多以青衣大街稱之,因為一般墟市只會定期開放,但青衣墟的店鋪則每日開放。.

新!!: 九龍巴士44線和青衣墟 · 查看更多 »

青衣碼頭

青衣碼頭(原稱青衣渡輪碼頭,現稱青衣公眾碼頭),是香港的一個公眾碼頭。以往同時作渡輪碼頭往返青衣及港島使用,後因香港地鐵東涌線於1998年通車令使用量減少而轉為公眾碼頭。.

新!!: 九龍巴士44線和青衣碼頭 · 查看更多 »

青衣碼頭巴士總站

青衣碼頭巴士總站(英文:Tsing Yi Pier Bus Terminus)是香港的一個巴士總站,位於葵青區青衣岛青衣碼頭旁,因而命名。現有3條巴士路線和2條小巴路線以本站作為總站,另外亦有4條巴士路線途經本站。.

新!!: 九龍巴士44線和青衣碼頭巴士總站 · 查看更多 »

青衣街市

#重定向 青衣市政大廈.

新!!: 九龍巴士44線和青衣街市 · 查看更多 »

青衣邨

是香港公共屋邨,位於新界青衣島中部,是青衣島內第三條落成的公共屋邨,前身是青衣舊墟海邊,其中部分土地是由填海得來的,也是少數有齊Y2、Y3及Y4型設計大廈的公共屋邨。青衣邨於1986年及1989年落成入伙,由香港房屋委員會管理,其後於2001年2月在租者置其屋計劃(第四期)把單位出售給所屬租戶,現已成立業主立案法團。.

新!!: 九龍巴士44線和青衣邨 · 查看更多 »

青衣邨巴士總站

青衣邨巴士總站(英文:Tsing Yi Estate Bus Terminus)是香港的一個巴士總站,位於葵青區青衣青衣邨商場地下。現有2條巴士路線以本站作為總站,另外亦有1條巴士路線途經本站。.

新!!: 九龍巴士44線和青衣邨巴士總站 · 查看更多 »

西九龍

西九龍(West Kowloon,亦作Kowloon West),顧名思義就是指香港九龍半島的西面,地域從北至南由昂船洲伸延至渡船角附近,除了昂船洲外,其餘土地均是透過填海得來,總面積達334公頃,因此西九龍很多時候又被稱為西九龍填海區,也常被簡稱西九;在十八區地區行政上橫跨油尖旺區及深水埗區;填海計劃名為《西九龍填海計劃》,是《香港機場核心計劃》中的十項工程之一。.

新!!: 九龍巴士44線和西九龍 · 查看更多 »

香港

香港(簡稱港,雅稱香江;Hong Kong,縮寫作 HK、HK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位於南海北岸、珠江口東側,北接廣東省深圳市,西面與鄰近的澳門特別行政區相距63公里,其餘兩面與南海鄰接。 全境由香港島、九龍和新界組成,其中香港島北為最發達地區;地理環境上則由九龍半島等大陸土地、以及263個島嶼構成「島嶼」以超過500平方米面积為標準,根據地政總署測繪處:,人口約741萬人(2017年底)。 1842年,大清國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永久割讓香港島;後再簽訂《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分別割讓九龍和租借新界,這些由英國統治的地區構成現今香港的治理範圍。二戰期間,香港曾被日本佔領約三年零八個月。1997年7月1日,香港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國,並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僅有國防、外交事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 香港開埠前,未計九龍和新界,香港島已經是一個有數千人口的小島。英國人看中維多利亞港是一個水深港闊、四季不結冰,而且不在地震帶的天然良港。1842年,大清國在鴉片戰爭中戰敗後,分階段割讓和租借香港土地予英國,英國人開始統治及發展香港,使香港從一個荒蕪、地瘠山多且天然資源缺乏的小漁村,逐漸發展成一個轉口港,成為歐洲各國商船向中國進行鴉片及其他商品貿易的樞紐,而且不受清朝末年的亂局影響。同時,孫中山在香港先後成立興中會和同盟會,為後來推翻大清打下基礎。 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攻佔香港,佔領持續三年零八個月。1945年,日本投降,香港重光,英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基於殖民地身份和地理環境下,又一次避免受到中國長期戰亂影響;太平天國、軍閥割據、國共內戰、阶级鬥争、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期間,大量中國難民逃港。香港在1970年代经济起飞,逐步發展成亞太地區之國際大都會及國際金融中心,獲譽為亞洲四小龍和紐倫港之一。根據《中英聯合聲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從1997年7月1日起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的基本國策,《香港基本法》說明香港不實行社會主義,保持原有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除國防和外交由中國中央政府管理,香港實行高度自治,香港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終審權以及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然而,近年香港人對特區政府及中國政府的信任度每況愈下,其高壓權威亦令「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及「一國兩制」遭到部份人士質疑。 香港是全球具有重要地位、以工商業為主的現代化國際金融、服務業及航運中心,連續24年蟬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並以優良治安、廉潔社會、簡單稅制和健全的普通法制度而聞名於世,香港廉政公署,2016年12月1日,香港政府新聞網,2017年2月16日,因此有「東方之珠」的美譽。「亞洲國際都會」則為官方定位的香港品牌。香港同時為全球其中一個最安全、經濟最發達、生活水平最高、競爭力最高、最適宜居住Gulliver.

新!!: 九龍巴士44線和香港 · 查看更多 »

鴉蘭街

鴉蘭街(Arran Street)是香港的一條道路,位於旺角太子彌敦道始創中心西北面,荔枝角道旺角維景酒店南面,中華漆廠大廈北面、塘尾道東邊,與鄰近的太子道西及弼街平行。 鴉蘭街是多條由九龍來往中國大陸跨境巴士的總站,路線營辦商包括環島旅運、香港中旅汽車服務及旺角跨境全日通等。.

新!!: 九龍巴士44線和鴉蘭街 · 查看更多 »

麗安邨

麗安邨(英文:Lai On Estate)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九龍深水埗,於1989年11月開始興建,於1993年入伙,由香港房屋委員會負責屋邨管理。 怡靖苑(英文:Yee Ching Court)是居者有其屋屋苑,在麗安邨旁邊,在1993年落成,共有三座樓宇。.

新!!: 九龍巴士44線和麗安邨 · 查看更多 »

黃竹街

黃竹街(Wong Chuk Street)是香港九龍深水埗區一條街道,道路名稱是取自植物的竹樹,道路北面連接大埔道,而南面連接荔枝角道,並與楓樹街、白楊街及柏樹街大致平行。 另外,黃竹街設有巴士站,位於深水埗黃竹街17A號門牌,鄰近福華街的街口,並是一個北行單向中途站。.

新!!: 九龍巴士44線和黃竹街 · 查看更多 »

都城嘉慕威曼都城巴士

都城嘉慕威曼都城巴士(MCW Metrobus),又稱都城嘉慕都城型,是一款由都城嘉慕威曼研製的第二代後置引擎雙層巴士,由1977年一直生產至1989年。這款巴士是主要針對英國市場而開發,但廠方亦因應香港對高載客量的巴士有大量需求,於是為香港設計加長版本。車廠以自家設計車身作為標準規格,不過買家亦可選擇只從購入都城巴士的底盤並安裝由亞歷山大或Northern Counties設計的車身。 都城巴士系列當中的11.45米兩軸版及所有三軸版的都城巴士均被廠方稱為超級都城巴士(Super Metrobus),均為出口版本,第一手買家都是香港的巴士公司,全部裝配原廠車身。.

新!!: 九龍巴士44線和都城嘉慕威曼都城巴士 · 查看更多 »

葵涌道

葵涌道(英文:Kwai Chung Road),是香港葵青區及深水埗區的一條主要道路,荔景站以南路段為5號幹線的一部份,位於新界葵涌,連接荔枝角大橋及青山公路荃灣段。由荔枝角大橋至荃灣路一段為四線至五線雙程分隔道路,葵芳至青山公路葵涌段及昌榮路為三線雙程,部份路段為高架道路。.

新!!: 九龍巴士44線和葵涌道 · 查看更多 »

長安巴士總站

長安巴士總站(英文:Cheung On Bus Terminus)是香港青衣北的一個巴士總站,鄰近長發邨和長安邨一期,在1987年配合九龍巴士44M線遷入長安投入服務而正式開幕。本巴士總站為整個青衣區最多巴士路線途經的總站,共有20條巴士線和4條小巴線途經或以此為總站,成為全個青衣區之冠。由於這個巴士總站臨近長發邨、長安邨、青宏苑、青逸軒、青泰苑、灝景灣等多個屋苑,因此使用這個巴士總站的乘客非常多,有些路線的主要客源均在此站。.

新!!: 九龍巴士44線和長安巴士總站 · 查看更多 »

長安邨

長安邨(Cheung On Estate)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新界青衣島北面近青衣站,共有10座樓宇,分兩期發展,屬青衣島第二大的公共屋邨。屋邨於1983年規劃,1985年開始興建,於1987年開始入伙,由香港房屋委員會管理,其後於1998年1月起在租者置其屋計劃(第一期)把單位出售給所屬租戶,現已成立業主立案法團。現時管理長安邨的公司是港深聯合物業管理有限公司。 長安邨本來有15座,因屋邨管理上的需要,於1988年把施工中的第11至15座樓宇從長安邨分拆出來,且易名為長發邨,於1989年開始入伙。 由於長安邨的位置鄰近青衣站及大型商場,所以屋苑買賣成交在青衣公屋中是最多的。.

新!!: 九龍巴士44線和長安邨 · 查看更多 »

長發邨

長發邨(Cheung Fat Estate),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新界青衣島北面,本屬長安邨的一部份,因屋邨管理上的需要,於1988年把施工中的第11至15座樓宇從長安邨分拆出來,且易名為長發邨。長發邨於1989年開始入伙,其後於2005年9月1日起在租者置其屋計劃(第六期乙)把單位出售給所屬租戶。青雅苑(Ching Nga Court)本屬長安邨第12座,於1989年4月被房委會列入第十一期甲居者有其屋計劃發售,同年入伙。現時管理長發邨的公司是佳定物業管理有限公司。.

新!!: 九龍巴士44線和長發邨 · 查看更多 »

長沙灣

長沙灣(Cheung Sha Wan)是香港一個海灣,位於九龍半島西北部,行政上屬深水埗區。.

新!!: 九龍巴士44線和長沙灣 · 查看更多 »

長沙灣道

長沙灣道(Cheung Sha Wan Road)是香港九龍西的一條主要道路,連接深水埗、長沙灣及荔枝角一帶。道路南端連接彌敦道、界限街、南昌街及大埔道交界和成為美孚和長沙灣通往西區海底隧道之要塞,北端連接葵涌道,而行車天橋的分叉部份更進一步連接青沙公路直達新界東的沙田、大埔和粉嶺區,全長約 3.4 公里。道路地底為港鐵荃灣綫的管道。 長沙灣道沿路開設了不少批發及零售成衣及布疋的店鋪,以欽州街至黃竹街一段最密集,為香港同類店鋪的集中地,有時裝街及成衣街等別稱。.

新!!: 九龍巴士44線和長沙灣道 · 查看更多 »

東京街

東京街(英文:Tonkin Street)乃位於香港九龍長沙灣的街道,由東至西,東連接李鄭屋邨,以西興建了新段──東京街西,將道路西延至西連接西九龍填海區的連翔道,中間橫跨保安道、順寧道、青山道、元州街、福榮街、長沙灣道、荔枝角道、通州街及深旺道。.

新!!: 九龍巴士44線和東京街 · 查看更多 »

東涌綫

東涌綫(Tung Chung Line)是香港港鐵營運的一條連接離島區大嶼山東涌站與香港島中西區中環的香港站的通勤鐵路線,是機場鐵路的一部份。東涌綫於1998年6月22日全綫通車,通車時只有6個站,後來南昌站和欣澳站分別在2003年12月16日和2005年6月1日啟用。.

新!!: 九龍巴士44線和東涌綫 · 查看更多 »

欽州街

欽州街是香港九龍深水埗的一條街道,由通州街及欽州街西交界為起點,向東北方至青山道及九龍道交界為終點。街道名稱取自廣西的欽州市(命名時屬廣東下四府)。此街道最寬闊的一段分隔行車道提供六線雙向行車。 1990年代前,欽州街道盡頭曾設的深水埗碼頭,渡輪航線發展蓬勃,配合陸路交通工具接駁,成為昔日區內的交通要塞。.

新!!: 九龍巴士44線和欽州街 · 查看更多 »

汝州街

汝州街是一條位於香港九龍的街道,其名稱乃取自中國河南省的汝州市。它北起自欽州街近西九龍中心,南至旺角太子一段的砵蘭街,全長約1公里,與基隆街及大南街平行。 汝州街有不少衣物配件的店舖,更有很多專門售賣小圓珠(粵語稱為「珠仔」)的店舖,因此有珠仔街的別稱。這些小圓珠以木材、塑膠、水晶及玻璃製造,可用作自製首飾、玩偶之用。.

新!!: 九龍巴士44線和汝州街 · 查看更多 »

洗衣街

洗衣街(Sai Yee Street)是香港油尖旺區的一條著名道路,位於九龍旺角近太子部分,北至界限街,南至登打士街,與通菜街及花園街等街道平行。登打士街至亞皆老街一段以單程向北行車,界限街至亞皆老街一段雙線行車,以太子道西至亞皆老街一段最為擠塞。.

新!!: 九龍巴士44線和洗衣街 · 查看更多 »

深水埗

深水埗(Sham Shui Po)是香港十八區的深水埗區之主要部分,位於九龍半島西北部,有着悠久的歷史。當中「埗」、「埔」、「埠」三字相通,皆有碼碩的意思,由此可知深水埗過去是繁忙的深水碼頭。 深水埗包括深水埗區原有臨近海傍的一部分,大致上以大埔道、界限街和欽州街為界,七八十年代以通州街為海岸綫,其後因應填海工程而成為現今模樣。欽州街至東京街則為深水埗與長沙灣的過渡地帶,故此深水埗區議會的長沙灣選區大部份屬於深水埗範團。深水埗人口密度非常高,區內有業主經營劏房、棺材房以至籠屋,部分居所生活環境惡劣。深水埗與又一村、石硤尾、長沙灣、荔枝角、昂船洲等地在行政區劃上同屬深水埗區,而這些地區沒有明顯分界而且互相交接,加上興建地鐵荃灣綫時,深水埗區的車站沒有按照其所在地的地名進行命名,區內設施亦有類似情況,因此市民經常出現混淆,將深水埗區內非深水埗的地方誤作深水埗的一部分。 現今深水埗已經成為九龍西北部的核心區,商業活動發達,並已經成為電子產品、潮流玩意、服裝配飾、古玩玉石等多方面商品集中地,每天車水馬龍、熙來攘往。而深水埗西填海區深旺道一帶亦陸續發展高密度的住宅區,區內亦有零星的重建項目,改變外界對深水埗集中着傳統唐樓的印象。.

新!!: 九龍巴士44線和深水埗 · 查看更多 »

深水埗區街道

以下是香港九龍深水埗區各街道的介紹。.

新!!: 九龍巴士44線和深水埗區街道 · 查看更多 »

深水埗碼頭

深水埗碼頭於1924年啟用,於1992年6月1日關閉,於1920年代至1970年代屬區內十分重要的碼頭,主要為深水埗居民提供來往中環的渡輪服務。.

新!!: 九龍巴士44線和深水埗碼頭 · 查看更多 »

港鐵

港鐵(Mass Transit Railway,縮寫:MTR),原稱香港地鐵,自2007年12月2日與九廣鐵路合併後改名為港鐵為止,是香港最大的鐵路運輸系統,泛指能夠通過一張港鐵單程票通行的10條路綫,廣義上包括一條連接香港國際機場及香港市區的機場快綫、擁有12條路綫的輕鐵系統及昂坪360纜車系統,組織成為貫通香港島、九龍及新界,市區及多座新市鎮,總計93個鐵路站及68個輕鐵站、合共長230.9公里的鐵路網。同時,整個系統亦包括接駁巴士及城際客運服務。 綜合港鐵系統由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簡稱港鐵公司)營運,於2007年12月2日由地鐵及九廣鐵路系統合併而成。其中第一條路綫東鐵綫始建於1906年,於1910年通車,是連接香港及廣東省主要的鐵路運輸;而以地下隧道為主的第二條路綫觀塘綫則於1979年通車,成為香港鐵路發展歷史的里程碑。 於2016年,港鐵累積載客量逾19億人次,當中輕鐵及巴士佔2億2千萬人次,機場快綫為1610萬人次,是全球最繁忙的鐵路系統之一。香港鐵路為國際地鐵聯盟的創會會員之一。而港鐵在香港專營公共交通工具市場整體佔有率不斷上升,由2013年的46.9%,增至2016年的48.4%,當中港鐵在過海交通工具市場的佔有率更達68.4%。.

新!!: 九龍巴士44線和港鐵 · 查看更多 »

旺角

旺角(Mong Kok)是位於香港九龍油尖旺區北部的地區,是香港著名的旅遊和購物區之一。旺角新舊樓宇林立;舊住宅樓宇地鋪多為商店或餐廳。以彌敦道為界,購物中心集中在東面,而西面則以傳統民生活動為主。區內交通十分發達,有巴士及港鐵(東鐵綫、荃灣綫和觀塘綫)直達,更有專線小巴通宵行駛。假日時彌敦道及西洋菜南街一帶經常水洩不通。 旺角的人口密度極高,平均密度為每平方公里130,000人,現時其地積比率約4倍,新型摩天大廈、舊式唐樓、繁華街道與排檔縱橫交錯分佈,是世界一大都市景觀。.

新!!: 九龍巴士44線和旺角 · 查看更多 »

旺角站

旺角站(Mong Kok Station)是港鐵在兩鐵合併前,港鐵及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的前稱分別為地鐵(地下鐵路)及地鐵公司。車站,亦是主要跨月台轉車站之一,位於油尖旺區旺角彌敦道與亞皆老街交界的地底,於1979年12月31日啟用,由金門/Kier/Lilley Construction聯營公司負責興建。 儘管位置相近並有行人天橋網絡接駁,但旺角站與東鐵綫在兩鐵合併前,東鐵綫的前稱為東鐵或九廣東鐵,並由九廣鐵路公司營運。的旺角東站在兩鐵合併前,旺角東站的前稱為旺角站或旺角車站,並由九廣鐵路公司營運。並非為正式的轉車站。乘客若在兩站間轉乘,無論使用八達通還是單程車票,均需當作兩段車程處理,並繳納再入閘收費。.

新!!: 九龍巴士44線和旺角站 · 查看更多 »

旺角道

旺角道(Mong Kok Road)是香港九龍旺角區的主要道路,呈東西走向。西面由大角咀晏架街、福全街及塘尾道交匯的路口開始,穿過長旺道、廣東道、新填地街、上海街、康樂街(前雀仔街)、砵蘭街、彌敦道、西洋菜南街、通菜街(女人街)和花園街,東面終點與洗衣街交匯。彌敦道以西路段只准向東單程行駛;而彌敦道以東路段因為人多擠逼,出現人車爭路、甚至有車輛在與彌敦道交界的路口上的黃格停留的情況,因此香港政府沿旺角道興建了行人天橋連接新世紀廣場以疏導地面的人潮。每星期有不同的社會組織在路上進行各種活動。.

新!!: 九龍巴士44線和旺角道 · 查看更多 »

旺角東站

旺角東站(Mong Kok East Station),前稱旺角車站、油麻地站,是位於香港九龍油尖旺區旺角東部聯運街旁的港鐵東鐵綫車站,1910年建成。 旺角東站與荃灣綫以及觀塘綫的太子站及旺角站並非為正式的轉車站。乘客若在兩站間轉乘,無論使用八達通還是單程車票,均需當作兩段車程處理,並繳納再入閘收費。乘客可途經有蓋行人天橋,或經亞皆老街步行約十分鐘到旺角站,以及太子道西步行約十分鐘到太子站,然後乘車往荃灣綫及觀塘綫沿途地方。.

新!!: 九龍巴士44線和旺角東站 · 查看更多 »

旺角東站公共運輸交匯處

旺角東站公共運輸交匯處(英文:Mong Kok East Station Public Transport Interchange),九巴稱「旺角東站巴士總站」(Mong Kong East Station Bus Terminus),位於九龍油尖旺區,港鐵旺角東站大堂及新世紀廣場旁,設有巴士總站、專綫小巴總站、專線小巴中途站和的士站,是一個坑狀有蓋架空車站。.

新!!: 九龍巴士44線和旺角東站公共運輸交匯處 · 查看更多 »

担杆山交匯處

#重定向 担杆山路.

新!!: 九龍巴士44線和担杆山交匯處 · 查看更多 »

担杆山路

担杆山路(Tam Kon Shan Road)是一條位於葵青區青衣島北部的街道,全長約1550米,呈東、西行雙向。西端止於香港船廠外與青衣北岸公路出口支路相交的迴旋處,沿途是船廠集中地,東面為青泰苑及長安邨,在担杆山交匯處與青敬路、楓樹窩路及青荃路連接。.

新!!: 九龍巴士44線和担杆山路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九龍巴士44P線九龍巴士44S線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