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2008年6月香港暴雨

指数 2008年6月香港暴雨

2008年6月香港暴雨是指香港於2008年6月7日因暴雨而引發的水災,造成2死、16傷。早上8時至上午9時的一小時內,天文台總部錄得145.5毫米雨量,創下1小時最高降雨量紀錄。而6月7日全日錄得的雨量達307.1毫米,是6月份第5最高單日降雨量紀錄,也是繼2005年8月暴雨之後的最高日雨量,位列有紀錄以來第13位。.

78 关系: 城巴南區 (香港)堅尼地城士多大埔 (香港)大坑道大嶼山大澳寶蓮禪寺尖沙咀屯門山崩山道山泥傾瀉警告上環九龍德輔道土木工程拓展署北大嶼山公路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光導纖維石塘咀灣仔紅磡羗山道翔東路直升機青山公路青衣站行政長官颱風風神 (2008年)西環邨西貢區香港香港司法機構香港大學香港天文台香港島香港國際機場香港迪士尼樂園香港郊遊路徑香港暴雨警告信號香港水災香港濕地公園護土牆跑馬地黃竹坑黃竹坑道黃泥涌道龍運...龍運巴士龍運巴士S1線舊咖啡灣薄扶林道薄扶林村釋智慧電訊管理局東區 (香港)東九龍東涌東涌道機場快綫欣澳公共運輸交匯處水務署水街水浸永樂街消防員渠務署港鐵映灣園昂坪昂坪360海味街教育局 (香港)曾蔭權2005年8月20日香港暴雨2014年3月香港暴雨 扩展索引 (28 更多) »

城巴

城巴有限公司是香港的一家巴士公司,同時提供專利巴士和非專利巴士服務,經營多條香港島、北大嶼山、香港海洋公園、沙田第一城、香港迪士尼樂園、香港國際機場及深圳灣口岸的巴士路線,並有巴士租賃服務。該公司與新巴一樣,為新創建集團成員。.

新!!: 2008年6月香港暴雨和城巴 · 查看更多 »

南區 (香港)

南區是香港十八區之一。自香港開埠以前,已經有早期原居民客家人居住。南區為香港島四區中,面積範圍覆蓋最廣的一區,總面積達4,000公頃。根據2016年2016年香港中期人口統計的數字,南區人口為274,994人。南區是基層、中產、富豪互存的地區,半數人口居於公屋以及居屋之中 ,南區由十七個區議會分區組成,人口主要分佈在鴨脷洲(佔六個區議會選區)、薄扶林(佔五個區議會選區,人口集中在華富邨以及華貴邨一帶)和香港仔(佔四個區議會選區),壽臣山、深水灣、淺水灣是香港高級住宅區,亦是南區唯一一個沒有公共房屋的區議會選區,而南區最後一個分區在赤柱以及石澳,是公屋私樓互存的地區。.

新!!: 2008年6月香港暴雨和南區 (香港) · 查看更多 »

堅尼地城

堅尼地城(Kennedy Town),又名堅尼地(Kennedy)或堅彌地城,是位於香港香港島中西區西北端的地區,南面背靠摩星嶺,北面前臨卑路乍灣,西面與大小青洲隔著硫磺海峽,東面與石塘咀相連;範圍包括西寧街至歌連臣街或西祥街。堅尼地城為香港最早期被開發的地區之一,原維多利亞城的一部分。在香港最初劃定的四環九約中,堅尼地城為其中一環及一約的範圍之內,即西環和第一約(由堅尼地城至石塘咀)。 根據香港政府1886年8月26日《憲示331號》,該地原作堅利德城,及後寫作堅彌地城,直至近數十年才簡化筆劃改寫成堅尼地城。而堅尼地城最西的部分,例如西環邨附近,俗稱「西環尾」,意即西環的盡頭。.

新!!: 2008年6月香港暴雨和堅尼地城 · 查看更多 »

士多

小卖部(Tuck shop or provision store)通常都已歷史悠久或開業很多年。通行於粵語地區的用詞,是一種遍布於廣東、港澳等粵語地方。又稱辦館,是一種遍布於廣東、港澳等粵語地方的小型商店,主要售賣零食、飲料、雪糕等食品,在大城市十分常見。士多一般以零售為主,多依附在醫院、住宅、學校等人口密集地方,但在同一地区一般不會開設很多。視乎環境而兼售其他商品,如玩具、水果、鮮花、早餐、煙酒、電話卡、文具或報紙等雜項小商品,但不會賣大型日用品、糧油等雜貨。有些店也會提供其他服務,如影印、電話、充值等。中國大陸的非法六合彩也多經士多出售。.

新!!: 2008年6月香港暴雨和士多 · 查看更多 »

大埔 (香港)

大埔是香港新界東北部,面臨吐露港的一個地方,是香港十八區——大埔區的主要部分,大埔新市鎮座落其中。大埔位於吐露港西北面,距離沙田約11公里,粉嶺約8公里。大埔三面環山,分別為九龍坑山、北大刀屻、大刀屻、大帽山和草山。.

新!!: 2008年6月香港暴雨和大埔 (香港) · 查看更多 »

大坑道

大坑道(Tai Hang Road),是香港香港島銅鑼灣一帶半山的一條主要道路,依山而建,連接山上多個地區,包括大坑、渣甸山、跑馬地及黄泥涌峽。 大坑道起點在大坑北面,連接銅鑼灣道,並建有天橋連接告士打道直通至海旁、香港島其他地區及海底隧道,而隔鄰道路亦可連接東區海底隧道和北角。道路先向東南方向上山,經過大坑道一號、永威閣、光明臺、帝-后-臺、上林、虎豹別墅、春暉8號、大寶閣、渣甸山、掃桿埔衛斯理村,連接大坑大坑徑、跑馬地藍塘道及黃泥涌峽道﹔全長3.7公里,沿着大坑道建有不少高級住宅。.

新!!: 2008年6月香港暴雨和大坑道 · 查看更多 »

大嶼山

大嶼山(Lantau Island,亦作Lantao Island),位於香港西南面,為香港最大島嶼,面積達147.16平方公里;比較香港第二大的島嶼香港島的面積大上近一倍。在香港行政區劃上,大嶼山大部分土地屬於離島區,而大嶼山海域亦成為通往澳門、珠海和中山之主要航道,惟大嶼山東北部青洲仔半島一帶,包括陰澳、竹篙灣及汲水門等,則屬於荃灣區。 大嶼山過去由於交通不便、遠離香港市區(當時對外交通完全依靠渡輪和街渡),不少土地均未開發,人煙稀少。隨着香港國際機場搬遷至此、青馬大橋(包括港鐵東涌綫及機場快綫)及汲水門大橋等相繼落成,將大嶼山與香港市區連接。北大嶼山新市鎮的開發、香港迪士尼樂園的啟用及未來港珠澳大橋的落成,促進大嶼山的都市化發展。 截至2018年,大嶼山仍有不少舊式鄉村存在。同年3月,大嶼山大浪村當中的居民接受專欄訪問,指出大浪村為客家村落,目前只有大概十五戶人居住,而當中亦有私房菜形式的餐廳。.

新!!: 2008年6月香港暴雨和大嶼山 · 查看更多 »

大澳

大澳(Tai O)位於香港新界大嶼山西部,是香港現存最著名的一條漁村,村落部分位處大澳島上。 大澳一條水道向西、北岔開,大澳島正位處分岔口之上。大澳地形獨特,大部分位處河岸,靠兩道步行橋將兩岸連接。大澳面向南中國海的西和北面是港珠澳大橋的跨境高速公路及海底隧道,而大澳東北面不遠處是香港國際機場。.

新!!: 2008年6月香港暴雨和大澳 · 查看更多 »

寶蓮禪寺

寶蓮禪寺(Po Lin Monastery),或稱寶蓮寺,為香港一座佛教寺廟,亦為香港旅遊景點之一,位於新界大嶼山昂坪,介乎彌勒山與鳳凰山之間。寺廟前身為大茅蓬,由中國江蘇鎮江金山寺的頓修、大悅和悅明三位禅師建於1906年(即清光緒三十二年)。直到1924年,第一代住持紀修和尚正式命名爲寶蓮禪寺。 1950年代在寶蓮寺當職、維那及西堂的聖一和尚,外出弘揚佛法時,路過地塘仔及昂平路,常看到有僧人刻苦堆沙砌石,聖一遂查問,對方表示要起道場,聖一深受感動,即找來資金襄助興建道場。 原來,該名與聖一對話的僧人便是悟明法師,他於1955年在地塘仔開創道場,即寶林禪寺初建成的地寶殿。一年後,聖一和尚接替去世的悟明法師管理寺廟。1980年代初,寺內建成大雄寶殿,香火鼎盛,善信絡繹不絕。 而刻有「永破無明是最安樂」的寶蓮寺第二代住持筏可法師的榮壽紀念碗子被香港本地歷史學者鄧家宙所收藏。.

新!!: 2008年6月香港暴雨和寶蓮禪寺 · 查看更多 »

尖沙咀

尖沙咀(Tsim Sha Tsui),古称尖沙头,旧名香埗头,亦作尖沙嘴,是香港九龍油尖旺區的一部份,位於九龍半島最南端,隔維多利亞港與香港島對望,是進行商業、娛樂、文藝、旅遊及購物活動的地方,亦是香港著名的商業中心之一,終日人流熙來攘往。這裏設有多座不同主題的展覽館,當中包括太空館、歷史博物館、科學館和文化中心等。此外,這裏有不少高級酒店,其中包括著名的半島酒店,同時亦有著名景點、古蹟和特色建築如星光大道、尖沙咀鐘樓、1881(前水警總部)和柏麗購物大道。.

新!!: 2008年6月香港暴雨和尖沙咀 · 查看更多 »

屯門

屯門(Tuen Mun),舊稱青山,位於香港新界西部,是香港十八區之一的屯門區的主要區域,屯門新市鎮座落其中。「屯門」或「屯門市」的範圍通常指包括北至兆康苑、富泰邨,西至蝴蝶灣,東至三聖邨的區域;屯門新市鎮所有公共房屋及主要社區設施均位於這個範圍。不過如果根據香港政府「分區計劃大綱圖」,屯門的範圍包括西至踏石角,東至黃金海岸一帶。.

新!!: 2008年6月香港暴雨和屯門 · 查看更多 »

山崩

山崩又稱山体滑坡、山泥傾瀉、土溜,是指在重力的影響下塊體沿着一段山坡下滑的現象,又稱作坍方。若是土體坍方時,混和雨水或河水則演變成土石流。 地滑又稱走山,是融合岩屑和土壤的岩體沿層面滑動或移動,與山崩不同。.

新!!: 2008年6月香港暴雨和山崩 · 查看更多 »

山道

山道,或稱山路,是指穿越山脈或山脊的道路,通常會選擇在鞍部處穿越,此段路線又可稱為山口或關口,日語漢字寫做「峠」。從古至今,山道在貿易、軍事及人口流動上扮演著重要角色,常成為國家或族群間的重要連接點或管制點。在早期交通技術無法克服地形障礙的時代,山道僅能以小徑穿越,現今則多有鋪設公路以利通行。 Category:山地生態學 Category:山岳學.

新!!: 2008年6月香港暴雨和山道 · 查看更多 »

山泥傾瀉警告

山泥傾瀉警告(Landslip Warning)為香港天文台的其中一個警告訊號,於1983年設立。 香港天文台會參照土木工程拓展署的意見,當土木工程拓展署及香港天文台認為持續大雨極有可能引起山泥傾瀉時,天文台便會發出山泥傾瀉警告。這個警告主要針對數目較多而影響廣泛的山泥傾瀉情況。雖為一個獨立氣象警告,但建基於香港在整理斜坡的技術已使香港的山泥傾瀉的出現減少,一般只可能出現在暴雨警告信號或較高的熱帶氣旋警告生效時,或當香港大部份地區24小時累積雨量達175毫米,並會帶來山泥傾瀉的危險,才會因應情況與土木工程拓展署商議後發出。 天文台表示,山泥傾瀉警告主要於4月至10月這段降雨量大的時期發出,並提醒市民特別留言掛有山泥傾瀉警告牌的地方發生山泥傾瀉的機會比較高。雖然地震亦會引發山泥傾瀉,但是天文台特別強調大雨或持續降雨是山泥傾瀉的主要成因,而由於香港並非位於地震帶,發生強烈地震的機會微乎其微,因此地震引致的山泥傾瀉並無在簡介中說明。.

新!!: 2008年6月香港暴雨和山泥傾瀉警告 · 查看更多 »

上環

上環(Sheung Wan),舊稱西區(Western District,簡稱Western),位於香港島中西區的北部,東起鴨巴甸街、永吉街,西至威利麻街、南至皇后大道。 該區區議會議員有兩席,分別有民主黨籍的甘乃威及伍凱欣.

新!!: 2008年6月香港暴雨和上環 · 查看更多 »

九龍

九龍(Kowloon),與香港島及新界同為香港三大地域之一。九龍位於香港境內的地理中心,與南面的香港島隔維多利亞港相望。香港十八區中的五區屬於九龍,分別是油尖旺區、深水埗區、九龍城區、黃大仙區、觀塘區。九龍東、南和西面則被維多利亞港包圍,三面環海,因此地理上九龍亦稱為九龍半島。 1937年,九龍群山以南成為「新九龍」,但一般香港市民在生活中都不會刻意區分,統一稱為九龍;1968年5月起,兩者並與香港島一起重新分為十區。歷年來的填海工程,使九龍的面積不斷擴展,但仍是香港城市規劃之三大主要部份中最小的,截至2010年,九龍的面積約47平方公里,2011年人口普查結果顯示,全港約有30%人口居於九龍。.

新!!: 2008年6月香港暴雨和九龍 · 查看更多 »

德輔道

德輔道中(Des Voeux Road Central)及德輔道西(Des Voeux Road West)是香港香港島中西區的主要道路,德輔道中與德輔道西並不連接,兩條道路的分隔處在上環,電車路線沿德輔道中及德輔道西而行。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的文件中,德輔的英文名稱中的兩字母「oe」多寫作「œ」。不過現時官方的寫法是Des Voeux。.

新!!: 2008年6月香港暴雨和德輔道 · 查看更多 »

土木工程拓展署

土木工程拓展署(英文:Civil Engineering and Development Department,縮寫CEDD)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發展局轄下的部門,負責土地(包括岩土)及基礎建設、港口、海事工程(包括填海)、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等各項事務。.

新!!: 2008年6月香港暴雨和土木工程拓展署 · 查看更多 »

北大嶼山公路

北大嶼山公路(North Lantau Highway)是香港8號幹線的始段(東行),連接通往大嶼山赤鱲角香港國際機場的機場路以及通往市區的青嶼幹線,全線均為三線雙程(含路肩)分隔高速公路。北大嶼山公路在欣澳以東路段屬青馬管制區範圍,管制區人員獲授權執行《青馬管制區條例》。 北大嶼山公路是香港車速限制最寬鬆的快速公路,達每小時110公里。為配合港珠澳大橋工程興建關係,由2017年8月26日起實施雙向收費,每程港幣15元正.

新!!: 2008年6月香港暴雨和北大嶼山公路 · 查看更多 »

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

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No.),是香港熱帶氣旋警告信號之一,一般市民俗稱為八號風球。該信號因應實測風向,分為四個方向:八號西北、西南、東北和東南烈風或暴風信號。高一級的信號為九號烈風或暴風風力增強信號,低一級為三號強風信號。.

新!!: 2008年6月香港暴雨和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 · 查看更多 »

光導纖維

光導纖維(Optical fiber),簡稱光纖,是一種由玻璃或塑料製成的纖維,利用光在這些纖維中以全反射原理傳輸的光傳導工具。微細的光纖封裝在塑料護套中,使得它能夠彎曲而不至於斷裂。通常光纖的一端的發射裝置使用發光二極體或一束激光將光脈衝傳送至光纖中,光纖的另一端的接收裝置使用光敏元件檢測脈衝。包含光纖的线缆称为光缆。由於信息在光導纖維的傳輸損失比電在電線傳導的損耗低得多,更因為主要生產原料是硅,蘊藏量極大,較易開採,所以價格很便宜,促使光纖被用作長距離的信息傳遞媒介。隨著光纖的價格進一步降低,光纖也被用於醫療和娛樂的用途。 光纖主要分為兩類,與。前者的折射率是漸變的,而後者的折射率是突變的。另外還分為單模光纖及多模光纖。近年來,又有新的光子晶體光纖問世。 光导纤维是双重构造,核心部分是高折射率玻璃,表层部分是低折射率的玻璃或塑料,光在核心部分傳輸,并在表层交界处不断进行全反射,沿“之”字形向前傳輸。这种纤维比头发稍粗,这样细的纤维要有折射率截然不同的双重结构分布,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技术。各国科学家经过多年努力,创造了内附着法、MCVD法、VAD法等等,制成了超高纯石英玻璃,特制成的光导纤维傳輸光的效率有了非常明显的提高。现在较好的光导纤维,其光傳輸損失每公里只有零点二分贝;也就是说传播一公里后只損4.5%。.

新!!: 2008年6月香港暴雨和光導纖維 · 查看更多 »

石塘咀

石塘咀(Shek Tong Tsui),亦作卑路乍(Belcher) 或石塘嘴,是位於香港香港島中西區的地區,位置為堅尼地城以東,香港大學以北,西營盤以西,即由西祥街/西祥街北至水街/興漢道。.

新!!: 2008年6月香港暴雨和石塘咀 · 查看更多 »

灣仔

灣仔(Wan Chai,坊間亦作Wanchai,舊作Wan Tsai),舊稱下環(Ha Wan),位於香港島灣仔區的西部,是灣仔區的主要組成部分,東起堅拿道,西至軍器廠街,南至寶雲道。 在英國於1841年佔領香港島前,灣仔一帶已有人居住,當中主要為漁民。英國建立殖民地後,灣仔是華人主要的聚居地,也是香港最早發展的地區之一,亦曾為英國殖民政府的軍事基地,現時是香港其中一個主要商業區,區內亦有很多舊式住宅大廈,因此也面對著市區老化的問題。 灣仔是一個人口流動相當大的區域,雖然區內居住人口只有十多萬,但卻有達六十萬的通勤人口每日上班和上學。作為住宅、商業、購物及娛樂一應俱存的區域,加上毗鄰中心商業區中環及大型購物區銅鑼灣,灣仔的交通需求相當大。港鐵、巴士、小巴、電車及渡輪等都服務著該區。此外,該區也有一些摩天大廈和地標建築,如中環廣場及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等,所以也成為訪港旅客的一個主要景點。.

新!!: 2008年6月香港暴雨和灣仔 · 查看更多 »

紅磡

紅磡(Hung Hom),古有赤磡、赤砍、紅碪之名,位於香港九龍半島東南部,十八區行政上隸屬九龍城區,東對九龍灣至觀塘相望,南隔維多利亞港與銅鑼灣至北角相望,西面接尖沙咀,北連何文田及土瓜灣。.

新!!: 2008年6月香港暴雨和紅磡 · 查看更多 »

羗山道

羗山道(Keung Shan Road),又作羌山道,是香港新界大嶼山一條道路,連接石壁及羗山,東南端連接嶼南道,西北端連接大澳道,長達4.5公里。此道路是大澳、深屈及昂坪等地連接外界的必經之路。.

新!!: 2008年6月香港暴雨和羗山道 · 查看更多 »

翔東路

翔東路(Cheung Tung Road)是一條位於北大嶼山的道路,大部份路段與北大嶼山公路平行,是一條雙程雙線不分隔「公用設施道路」(Service utility road)。 翔東路兩端分別連接著東涌富東街及陰澳欣澳道,介乎小濠灣濾水廠通道交界處以東至欣澳道盡頭的一段屬荃灣區,其餘路段則屬離島區,故此道路是跨區道路。 嶼巴小蠔灣車廠、城巴小蠔灣車廠及龍運巴小濠灣車廠均在翔東路或深豐路建有巴士車廠。由於深豐路的唯一連接路是翔東路,故私牌車輛必須途經翔東路方可返回前述車廠。另外,愉景灣隧道的出入口亦是位於翔東路上,故翔東路亦為經陸路前往愉景灣的必經之途。.

新!!: 2008年6月香港暴雨和翔東路 · 查看更多 »

直升機

没有描述。

新!!: 2008年6月香港暴雨和直升機 · 查看更多 »

青山公路

青山公路(Castle Peak Road),1911年動工、1920年全線建成,是香港新界地區第二條落成的公路,全長近52公里,分為22段,至今仍然是全香港最長的行車道路。青山公路南起九龍西部的深水埗,繞經新界西各區(葵涌、荃灣、屯門、元朗),北至新界東的粉嶺為止。作為新界地區舊環迴公路的西線,曾與東線大埔公路組成來往新界全境的交通要道。.

新!!: 2008年6月香港暴雨和青山公路 · 查看更多 »

青衣站

青衣站(Tsing Yi Station)港鐵在兩鐵合併前,港鐵及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的前稱分別為地鐵(地下鐵路)及地鐵公司。東涌綫及機場快綫共用的鐵路車站。青衣站是青衣島唯一的鐵路車站及兩綫轉車站,更是整個青衣島以及整個葵青區唯一可供新界的士駛入的地方,於1998年6月22日啟用,服務島上近20萬名居民。.

新!!: 2008年6月香港暴雨和青衣站 · 查看更多 »

行政長官

行政長官是一個常見的高階行政人員職稱,通常見於公家單位之中,但有些私人機構也設有名稱類似的職稱。.

新!!: 2008年6月香港暴雨和行政長官 · 查看更多 »

颱風風神 (2008年)

颱風風神(Typhoon Fengshen,國際編號:0806,聯合颱風警報中心:07W,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Frank)是2008年太平洋颱風季第6個被命名的熱帶氣旋。「風神」一名由中國大陸提供,意思是掌管風的神。.

新!!: 2008年6月香港暴雨和颱風風神 (2008年) · 查看更多 »

西環邨

西環邨(Sai Wan Estate)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香港島中西區堅尼地城,加惠民道和加多近街之間,於1958年正式入伙,由T.S.C.Feltham 建築師設計。前由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管理。港島西區租約事務管理處負責租約事務,創毅物業服務顧問有限公司負責屋邨及停車場管理。西環邨是房委會唯一於中西區的公共屋邨。.

新!!: 2008年6月香港暴雨和西環邨 · 查看更多 »

西貢區

西貢區(Sai Kung District)是香港十八區其中一區,位於新界東部,面積12,680公頃,當中包括東面水域內的70多個島嶼,傳統的市鎮中心爲西貢市,不過自1980年代中期香港政府於西貢區南部的將軍澳開發新市鎮後,西貢區的城市化和商業活動都集中在將軍澳新市鎮,而西貢市維持較低程度的開發狀態。根據2016年香港中期人口統計統計,西貢區人口有461,864人,絕大部分人口都集中在南面的將軍澳新市鎮。自西貢區西南部大上托的安達臣道石礦場於2013年底停止營運後,政府啟動安達臣道石礦場發展計劃,在石礦場原址進行城市發展。 由於西貢區大部份地方都未開發,維持原來的自然郊野狀態,多年前開始已被譽爲「香港後花園」,成為市民日常郊遊的好去處;而除了西貢市、將軍澳和即將開發的安達臣道石礦場以外,西貢區較爲集中的居住區還包括蠔涌和清水灣半島東岸。.

新!!: 2008年6月香港暴雨和西貢區 · 查看更多 »

香港

香港(簡稱港,雅稱香江;Hong Kong,縮寫作 HK、HK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位於南海北岸、珠江口東側,北接廣東省深圳市,西面與鄰近的澳門特別行政區相距63公里,其餘兩面與南海鄰接。 全境由香港島、九龍和新界組成,其中香港島北為最發達地區;地理環境上則由九龍半島等大陸土地、以及263個島嶼構成「島嶼」以超過500平方米面积為標準,根據地政總署測繪處:,人口約741萬人(2017年底)。 1842年,大清國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永久割讓香港島;後再簽訂《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分別割讓九龍和租借新界,這些由英國統治的地區構成現今香港的治理範圍。二戰期間,香港曾被日本佔領約三年零八個月。1997年7月1日,香港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國,並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僅有國防、外交事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 香港開埠前,未計九龍和新界,香港島已經是一個有數千人口的小島。英國人看中維多利亞港是一個水深港闊、四季不結冰,而且不在地震帶的天然良港。1842年,大清國在鴉片戰爭中戰敗後,分階段割讓和租借香港土地予英國,英國人開始統治及發展香港,使香港從一個荒蕪、地瘠山多且天然資源缺乏的小漁村,逐漸發展成一個轉口港,成為歐洲各國商船向中國進行鴉片及其他商品貿易的樞紐,而且不受清朝末年的亂局影響。同時,孫中山在香港先後成立興中會和同盟會,為後來推翻大清打下基礎。 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攻佔香港,佔領持續三年零八個月。1945年,日本投降,香港重光,英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基於殖民地身份和地理環境下,又一次避免受到中國長期戰亂影響;太平天國、軍閥割據、國共內戰、阶级鬥争、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期間,大量中國難民逃港。香港在1970年代经济起飞,逐步發展成亞太地區之國際大都會及國際金融中心,獲譽為亞洲四小龍和紐倫港之一。根據《中英聯合聲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從1997年7月1日起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的基本國策,《香港基本法》說明香港不實行社會主義,保持原有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除國防和外交由中國中央政府管理,香港實行高度自治,香港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終審權以及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然而,近年香港人對特區政府及中國政府的信任度每況愈下,其高壓權威亦令「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及「一國兩制」遭到部份人士質疑。 香港是全球具有重要地位、以工商業為主的現代化國際金融、服務業及航運中心,連續24年蟬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並以優良治安、廉潔社會、簡單稅制和健全的普通法制度而聞名於世,香港廉政公署,2016年12月1日,香港政府新聞網,2017年2月16日,因此有「東方之珠」的美譽。「亞洲國際都會」則為官方定位的香港品牌。香港同時為全球其中一個最安全、經濟最發達、生活水平最高、競爭力最高、最適宜居住Gulliver.

新!!: 2008年6月香港暴雨和香港 · 查看更多 »

香港司法機構

香港司法機構(Judiciary of Hong Kong)由各級法院、特別法庭和審裁處組成,是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司法部門,獨立於香港的行政和立法機構。現任首長為終審法院首席法官馬道立。而司法機構政務處則協助各級法院內部行政及管理事宜。.

新!!: 2008年6月香港暴雨和香港司法機構 · 查看更多 »

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簡稱港大(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縮寫:HKU),是香港一所公立研究型大學,大學本部位於香港島的薄扶林。香港大學成立於1911年,並於1912年3月11日正式辦學,是香港最早建立的高等教育機構。成立之初,更是大英帝國在東亞成立的唯一一間大學。 香港大學創立於殖民地時期的香港,其溯源是1887年成立的華人西醫書院,該校後來併入香港大學並成為香港大學醫學院,與文學院及工程學院一同被認為是香港大學的創校學院。香港大學在日佔時期遭受嚴重破壞,太平洋戰爭結束後,香港大學於1948年恢復運作,其後多所學院及學術部門相繼成立。港大創校以來一直採用英文教學,香港大學現在共有十所學術學院,香港大學作為跨學術領域的綜合大學,其以法律學、政治學、教育學、工程學、會計學、生命科學及醫學見長。港大醫學院是全球第一個成功鑑定及上報冠狀病毒(非典型肺炎病原體)的研究單位。香港大學自創校以來一直為香港社會培養出各界的著名人士,香港大學的排名在香港高等院校中長期名列前茅,亦曾持續位於《QS》及《泰晤士》綜合排名的亞洲三甲之列。港大牙醫學院於2016年及2017年全球排名第一,而港大教育學院於2017年為亞洲第一。.

新!!: 2008年6月香港暴雨和香港大學 · 查看更多 »

香港天文台

香港天文台(簡稱天文台;Hong Kong Observatory,縮寫:HKO)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部門及聯合國屬下的世界氣象組織成員,專門負責香港的氣象觀測(雖然稱為「天文台」,但是其職能更接近一個氣象台),亦兼任地震、授時、天文及輻射監測等事務,向香港市民發出相關的警告。香港天文台也是世界氣象組織擔任網頁開發和操作之總負責氣象部門,以及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屬下的航空氣象委員,撰寫航空氣象文章之牽頭氣象部門。現任天文台台長為岑智明。香港天文台在港英時代原為政府經濟科轄下部門,1997年主權移交後維持隸屬經濟局,2002年7月1日改為經濟發展及勞工局轄下部門;2007年7月1日決策局再度重組後,天文台被劃入新成立的商務及經濟發展局。.

新!!: 2008年6月香港暴雨和香港天文台 · 查看更多 »

香港島

香港島(Hong Kong Island),簡稱港島或香港,與九龍和新界同為香港三大地域之一。面積約78.59平方公里,最高峰是太平山,海拔554米,為境內第二大島嶼。中國大陸方面並認為香港島屬萬山群島的一部份。香港島是香港開埠時最早發展的地區,當1842年香港成為英國殖民地而維多利亞城又未落成時,位於港島南區的赤柱是當時的行政中心。在英國殖民地初期,香港島北部人口密集,並劃為維多利亞城。香港島與九龍半島由維多利亞港分隔,海岸是昔日貿易船隻停泊的地方。 香港島是香港的政治和經濟中心,立法會綜合大樓、政府總部和終審法院皆位於香港島;中環、金鐘和銅鑼灣等主要商業區也位於香港島。而地區劃分(例如作為立法會選區)上的香港島,還包括鴨脷洲、大小青洲、熨波洲、銀洲等附屬島嶼,即中西區、灣仔區、東區和南區四區的總和。.

新!!: 2008年6月香港暴雨和香港島 · 查看更多 »

香港國際機場

香港國際機場(Hong Kong International Airport,縮寫:HKIA,),亦稱赤鱲角機場(Chek Lap Kok Airport),是香港現時唯一的民航機場,位於新界大嶼山赤鱲角(赤鱲角地段第1號),佔地1,255公頃(是香港最大面積的單一地段,其次為愉景灣的649公頃及中文大學的134公頃),1998年7月6日啟用,設有兩條跑道及182個停機位,並在2016年8月開始擴建第三條跑道。此機場由香港機場管理局管理,並為國泰航空、國泰港龍航空、香港航空、香港快運航空、香港貨運航空及香港華民航空的樞紐機場。 香港國際機場被Skytrax評為五星級機場,於2001年至2012年一直躋身三甲,其中八度被評為「全球最佳機場」。此外,香港國際機場於2006年至2008年及2010年4度被知名商務旅遊雜誌《商旅》評為中國最佳機場,於2012年的《》旅遊大獎選舉中,連續10屆獲選為最佳,並且在每年客運量逾4,000萬人次的機場類別中,獲國際機場協會推選為全球最佳。 香港國際機場連接全球約220個航點,超過100家航空公司在此營運,每天提供逾1100班航班。2010年起,其貨運流量連續7年位居世界第1位,客運流量則排名世界第8位。2017年,總客運量達7,280萬人次,總航空貨運量共493.8萬噸。.

新!!: 2008年6月香港暴雨和香港國際機場 · 查看更多 »

香港迪士尼樂園

香港迪士尼樂園(Hong Kong Disneyland)是一座位於香港新界大嶼山的神奇王國型經典迪士尼樂園,它是香港迪士尼樂園度假區的最主要组成部分。是坐落於香港東北部的竹篙灣內的高人气主題公園,由香港國際主題樂園有限公司建設及營運、由香港迪士尼樂園管理有限公司管理。香港迪士尼樂園由7個園區所組成,為世界第5座、亞洲第2座、中國第1座迪士尼主題樂園。另外,香港迪士尼開園之初只有28公頃,但開園經過第一期的第一輪和第二論擴建計劃,現面積已達35公頃;目前香港迪士尼正在進行第一期的第三輪擴建中,而二期計劃目前尚未明確。最後,香港迪士尼虽然是世界上最小的迪士尼乐园,但却擁有擁有世界上所有迪士尼樂園中最大的“探險世界”區域以及全球最大的3D無縫銀幕來表演“米奇幻想曲”。.

新!!: 2008年6月香港暴雨和香港迪士尼樂園 · 查看更多 »

香港郊遊路徑

香港有許多各種不同類型、長度和難度的郊遊路徑,供遊人作遠足或漫步之用。大部分的路徑均位於郊野公園之內,由漁農自然護理署管轄。不過郊野公園外亦有一些路徑,多由該區的區議會所建或翻新。 除古道之外,以下只列出官方設立的郊遊路徑。.

新!!: 2008年6月香港暴雨和香港郊遊路徑 · 查看更多 »

香港暴雨警告信號

香港暴雨警告信號是香港出現暴雨或預測將有暴雨時,由香港天文台發出的警告信號。此警告系統獨立於其他天氣警告之外。暴雨警告信號將透過香港各電台及電視台廣播,其中電視螢光幕會在節目播出期間出現顏色雨雲標誌。發出暴雨警告信號目的是及早提醒市民香港將會下大雨,可能造成嚴重混亂,並確保各緊急服務機構及部門都已經準備就緒,隨時處理因暴雨可能造成的緊急事故。.

新!!: 2008年6月香港暴雨和香港暴雨警告信號 · 查看更多 »

香港水災

香港水災多於夏季發生,因為香港氣候為典型的海洋性亞熱帶季風氣候,令香港境內時有驟雨和發生雷暴,偶然更會受熱帶氣旋影響而出現暴雨及暴風,釀成不少雨災、山洪暴發及山泥傾瀉意外。.

新!!: 2008年6月香港暴雨和香港水災 · 查看更多 »

香港濕地公園

香港濕地公園(Hong Kong Wetland Park)位於香港新界元朗區天水圍北部。佔地61公頃,包括60公頃的戶外保護區及10,000平方米(110,000平方呎)的室內展館。濕地公園原本只是一片普通的濕地。香港政府在發展天水圍新市鎮的同時,打算用這片土地來從新改造發展時所失去的具生態價值土地。.

新!!: 2008年6月香港暴雨和香港濕地公園 · 查看更多 »

護土牆

護土牆(Retaining wall),為一建於斜坡的建築物,用以加固土坡或石坡。防止山崩,防止土塊和石塊落下,以保護行人和附近建築物的安全,亦可防止水土侵蝕。護土牆材料可以是石頭、木材、磚或鋼鐵,有多種形式。護土牆中常有排水設計,以防止水在護土牆後積聚,以免水壓過大令護土牆到塌。.

新!!: 2008年6月香港暴雨和護土牆 · 查看更多 »

跑馬地

跑馬地(Happy Valley),舊稱快活谷、愉園,原地名黃泥涌谷(Wong Nai Chung Valley,亦作Wong Nai Chung Kuk)或黃泥涌(Wong Nai Chung),位於香港香港島灣仔區中南部,是香港早期開發的地區之一,因為毗鄰跑馬地馬場得名。跑馬地的交通不及銅鑼灣便利,但香港電車設有跑馬地支線,乘搭電車可直接抵達銅鑼灣及灣仔。跑馬地環境比較隱蔽,吸引不少名人入住。.

新!!: 2008年6月香港暴雨和跑馬地 · 查看更多 »

黃竹坑

黃竹坑可以指:.

新!!: 2008年6月香港暴雨和黃竹坑 · 查看更多 »

黃竹坑道

黃竹坑道(英文:Wong Chuk Hang Road)是香港的一條主要幹道,位於香港島南區的黃竹坑,大部份路段為香港1號幹線的一部份。幹線部份之道路西接香港仔海旁道,東接香港仔隧道收費廣場及南風道的交匯處,為三線雙程分隔道路。至於交匯處以東,黃竹坑道在壽山村道交界接駁香島道前往淺水灣及赤柱區。 黃竹坑道設有一條跨過南朗山道交界的行車天橋,稱為黃竹坑道天橋。天橋全長550米,雙程雙線分隔行車,耗資3億580萬港元興建,1998年10月動工,2001年12月通車。.

新!!: 2008年6月香港暴雨和黃竹坑道 · 查看更多 »

黃泥涌道

黃泥涌道是香港灣仔區的一條主要道路,是連接跑馬地與港島其他地區的重要通道,亦是電車跑馬地線的一部份。.

新!!: 2008年6月香港暴雨和黃泥涌道 · 查看更多 »

龍運

龍運可指:.

新!!: 2008年6月香港暴雨和龍運 · 查看更多 »

龍運巴士

龍運巴士有限公司(英文:Long Win Bus Company Limited )是香港其中一家專利巴士公司,由載通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全資擁有,九龍巴士的姊妹公司。故此,在開業初期到2005年,龍運巴士的車身貼上了「九巴集團」字樣(載通國際前稱為九巴控股)。龍運巴士主要服務香港國際機場及東涌來往新界區(不包括將軍澳)。.

新!!: 2008年6月香港暴雨和龍運巴士 · 查看更多 »

龍運巴士S1線

#重定向 大嶼山北部穿梭巴士S1線.

新!!: 2008年6月香港暴雨和龍運巴士S1線 · 查看更多 »

舊咖啡灣

舊咖啡灣(Cafeteria Old Beach)是香港的一片游泳海灘,位於新界屯門區青山公路18 3/4咪,毗鄰青山灣畔。.

新!!: 2008年6月香港暴雨和舊咖啡灣 · 查看更多 »

薄扶林道

薄扶林道(Pok Fu Lam Road)是香港連接中西區及南區的一條主要道路,同樣也是香港仔、鴨脷洲和薄扶林前往中環、上環及西區海底隧道之主要道路。道路由香港島西營盤開始,經石塘咀及龍虎山,並沿西高山及薄扶林直至瀑布灣,連接石排灣道,全長約4.9公里。根據早期香港幹線編號系統,薄扶林道屬於「71號幹線」。 薄扶林道大致可分為兩段。第一段為薄扶林道的主要部份,起自香港島南區瀑布灣華富道與石排灣道交界,環繞香港島西半山至山道(聖安多尼堂)分界,四線來回行車。第二段則由山道一帶下坡至西邊街與皇后大道西交界(前西區裁判法院)止,兩線來回行車,較為彎多路窄。.

新!!: 2008年6月香港暴雨和薄扶林道 · 查看更多 »

薄扶林村

薄扶林村是香港一個歷史悠久的鄉村,位於香港島薄扶林,在置富花園旁,自17世紀開始便已出現,所以有「未有香港,便先有薄扶林村」的說法。 2013年10月9日世界文物建築基金會公布2014年監察名單,香港薄扶林村成為唯一入選的中國文化遺產,顯示薄扶林村正受社會、政治、經濟變遷的威脅。世界歷史遺跡監察名單1996年起推出,兩年公布一次,這是首次有香港歷史遺跡入選。有形的遺產包括傳統村莊房子、村莊設置、李靈仙姐塔、牛屎湖等。無形的遺產包括李靈仙姐誕、薄扶林村舞火龍等。其中薄扶林村舞火龍在2017年獲列入《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 一些史學家和文化遺產專家把薄扶林村視為 」香港島唯一的傳統鄉村」。這也許是因為現今只有在薄扶林村才能發現原居民的後裔聚居的原因。薄扶林村是薄扶林文化風景的一部分。除那些法定/暫定古跡以外(杜格拉斯堡、伯大尼修院、譚雅士大宅等)在薄扶林, 還有不少有無形和有形的遺產在薄扶林村。然而,當地居民過去曾多次要求政府給予跟新界原居民等同的權益,但被政府拒絕之餘,還面臨被清拆的命運。.

新!!: 2008年6月香港暴雨和薄扶林村 · 查看更多 »

釋智慧

釋智慧俗名潘智遠,現任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世界佛教僧伽會副會長,新界鄉議局執行委員,大澳鄉事委員會副主席等職務。.

新!!: 2008年6月香港暴雨和釋智慧 · 查看更多 »

電訊管理局

#重定向 電訊管理局 (香港).

新!!: 2008年6月香港暴雨和電訊管理局 · 查看更多 »

東區 (香港)

東區(Eastern District)是香港十八區之一,位於香港島區,範圍包括炮台山到小西灣,2016中人口有555,034人,其中七成祖籍閩南,西起炮台山屈臣道、怡景道,東至小西灣。.

新!!: 2008年6月香港暴雨和東區 (香港) · 查看更多 »

東九龍

#重定向 九龍東選區#歷史.

新!!: 2008年6月香港暴雨和東九龍 · 查看更多 »

東涌

東--可以指:.

新!!: 2008年6月香港暴雨和東涌 · 查看更多 »

東涌道

東涌道是位於香港的大嶼山的道路,是唯一貫通大嶼山島內南北的車道。東涌道原本是一條水務設施通道,以方便興建數條輸水隧道,將東涌黃龍坑及其他溪流的水輸送至南部的石壁水塘儲存,後來該通道開放給居民使用。現時東涌道石門甲以南路段屬封閉道路,道路使用者必須持有大嶼山封閉道路通行許可證,才可使用東涌道往來該島南北。.

新!!: 2008年6月香港暴雨和東涌道 · 查看更多 »

機場快綫

機場快綫(Airport Express,兩鐵合併前簡稱機鐵,通車前計劃名稱為飛翔快綫)是港鐵營運的鐵路綫之一,屬機場鐵路的一部份,於1998年7月6日隨著興建於赤鱲角的新機場正式啟用同時通車,模式上屬機場聯絡軌道系統,連接位於新界離島區赤鱲角的香港國際機場及中西區中環的香港站,共設有5個站。由於這路綫連接了香港國際機場,並以特快形式運行,故得此名。.

新!!: 2008年6月香港暴雨和機場快綫 · 查看更多 »

欣澳公共運輸交匯處

欣澳公共運輸交匯處是一個位於香港大嶼山陰澳打水灣的公共運輸交匯處,毗鄰港鐵欣澳站。.

新!!: 2008年6月香港暴雨和欣澳公共運輸交匯處 · 查看更多 »

水務署

水務署(Water Supplies Department,缩写作 WSD)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發展局轄下的部門,專門負責香港供水,包括供水及配水系統的規劃、建造、運作和維修保養。現任水務署署長為黃仲良。水務署轄下設有客户服務科、發展科、機械及電機科、設計及建設科、運作科和財務及資訊科技科等。各科亦分多組負責管理、維修和保養水務設施。.

新!!: 2008年6月香港暴雨和水務署 · 查看更多 »

水街

水街(Water Street)是香港的一條街道,位於香港島西營盤。水街南至薄扶林道和高街交界,北至-干-諾道西,是一條南北走向的下斜街道。水街大部分路段是一條單程路,途經第三街、第二街、皇后大道西和德輔道西。不過因為薄扶林道至第三街的一段水街被一條樓梯分隔的關係,車輛並不能從薄扶林道直接通過水街前往山下,須繞道聖類斯中學外的一段第三街進入。在水街南端通過興漢道私家路的樓梯,可通往般咸道及香港大學東閘。.

新!!: 2008年6月香港暴雨和水街 · 查看更多 »

水浸

水浸可以指:.

新!!: 2008年6月香港暴雨和水浸 · 查看更多 »

永樂街

永樂街(Wing Lok Street),是位於香港香港島近上環電車總站南面的一條歷史悠久的街道,近街店鋪都是販賣南北貨海味「鮑參翅肚」為主,所以是有名的海味街及參茸燕窩街。街道全長有950米,東西走向,沿途經德輔道中、林士街、文華里、禧利街的港鐵港島綫上環站A2入口、急庇利街、摩利臣街、德輔道西等。 永樂街地處低窪,所以下大雨的時候,此街的部分地段是會水浸的。2009年政府耗資2.2億港元,於皇后大道中建造雨水截流渠及於海旁附近興建抽水站。2012年完成的港島西雨水排放隧道亦有助解決水浸問題。.

新!!: 2008年6月香港暴雨和永樂街 · 查看更多 »

消防員

消防員為政府或民間團體所成立的滅火及救援團體的成員,通常是一個國家所成立專門司職於滅火及救援等事項的專門部門最底層的分枝,為站在第一線的政府機關;消防員即為其中成員。一些熱心的民間人士也會在政府的許可下成立民間的消防隊,簡稱「義消」,一般皆為服務性質,熱心服務大眾,屬志工類型。消防是高危险的工作,存在比較高的殉職機率。.

新!!: 2008年6月香港暴雨和消防員 · 查看更多 »

渠務署

渠務署(Drainage Services Department,縮寫:DSD)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發展局屬下的部門,原隸屬環境運輸及工務局,2007年7月1日決策局重組後劃入新成立的發展局,專責香港的防洪及污水處理,並負責相關的渠務工程和管理污水處理廠。現任渠務署署長是唐嘉鴻,副署長是麥嘉為。.

新!!: 2008年6月香港暴雨和渠務署 · 查看更多 »

港鐵

港鐵(Mass Transit Railway,縮寫:MTR),原稱香港地鐵,自2007年12月2日與九廣鐵路合併後改名為港鐵為止,是香港最大的鐵路運輸系統,泛指能夠通過一張港鐵單程票通行的10條路綫,廣義上包括一條連接香港國際機場及香港市區的機場快綫、擁有12條路綫的輕鐵系統及昂坪360纜車系統,組織成為貫通香港島、九龍及新界,市區及多座新市鎮,總計93個鐵路站及68個輕鐵站、合共長230.9公里的鐵路網。同時,整個系統亦包括接駁巴士及城際客運服務。 綜合港鐵系統由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簡稱港鐵公司)營運,於2007年12月2日由地鐵及九廣鐵路系統合併而成。其中第一條路綫東鐵綫始建於1906年,於1910年通車,是連接香港及廣東省主要的鐵路運輸;而以地下隧道為主的第二條路綫觀塘綫則於1979年通車,成為香港鐵路發展歷史的里程碑。 於2016年,港鐵累積載客量逾19億人次,當中輕鐵及巴士佔2億2千萬人次,機場快綫為1610萬人次,是全球最繁忙的鐵路系統之一。香港鐵路為國際地鐵聯盟的創會會員之一。而港鐵在香港專營公共交通工具市場整體佔有率不斷上升,由2013年的46.9%,增至2016年的48.4%,當中港鐵在過海交通工具市場的佔有率更達68.4%。.

新!!: 2008年6月香港暴雨和港鐵 · 查看更多 »

映灣園

映灣園(英文:Caribbean Coast)是香港長江實業、和記黃埔及地鐵公司(今港鐵公司)的東涌站物業發展項目第三期,位於新界大嶼山東涌健東路1號,為東涌規模最大的私人屋苑,於2002年至2007年分階段入伙。.

新!!: 2008年6月香港暴雨和映灣園 · 查看更多 »

昂坪

昂坪(Ngong Ping)位於香港新界大嶼山西南部,鳳凰山山腰之上的一個高原,因為是香港觀光景點之一的天壇大佛及寶蓮寺的所在地而廣為人知。.

新!!: 2008年6月香港暴雨和昂坪 · 查看更多 »

昂坪360

昂坪360(英文:Ngong Ping 360),是香港一個連接大嶼山東涌及昂坪的索道系統──昂坪纜車(英文:Ngong Ping Cable Car,前稱Ngong Ping Skyrail)及其相關的旅遊設施昂坪市集等。昂坪纜車是亞洲最長的雙纜索纜車系統。系統由附屬於港鐵公司的昂坪360有限公司管理。纜車服務於2017年1月9日起至6月4日暫停約5個月,以進行纜索更換工程,期間昂坪市集照常開放。纜車服務已於6月5日重開,昂坪棧道亦在修葺後獲評估確定安全並在同月30日開放。香港電影大追捕曾與昂坪360合作,進行多日之實景拍攝,電影中更利用水晶車廂作拍攝。.

新!!: 2008年6月香港暴雨和昂坪360 · 查看更多 »

海味街

*海味街 (香港).

新!!: 2008年6月香港暴雨和海味街 · 查看更多 »

教育局 (香港)

教育局(Education Bureau,简称EDB)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13個決策局之一,專責香港教育的政策。 現任局長為楊潤雄,副局長蔡若蓮,政治助理施俊輝,常任秘書長楊何蓓茵。.

新!!: 2008年6月香港暴雨和教育局 (香港) · 查看更多 »

曾蔭權

曾蔭權爵士(Sir Donald Tsang Yam-kuen,1944年10月7日-),香港特別行政區第2及第3任行政長官。 曾蔭權於1967年加入香港政府,成為二級行政主任,其後曾於不同部門任職。1995年出任首位華人財政司,香港主權移交後過渡為財政司司長,2001年接替陳方安生出任政務司司長。2005年3月10日,時任行政長官董建華以「健康理由」辭職,曾蔭權在行政長官補選中自動當選。6月21日,曾蔭權得到中央人民政府(國務院)正式任命(即日就任),並在6月24日上午9時前往北京人民大會堂,在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監誓下宣誓就職,成為第2任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 2007年3月25日,曾蔭權在第三屆行政長官選舉中以649票擊敗梁家傑勝出,第二次當選特首,任期至2012年6月30日結束,其後開始退休生活,但因為在離任前的2012年2月捲入多宗不當收受利益的刑事指控,於2015年被廉政公署以公職人員行為失當等罪名提出起訴,其中一項指控在2017年2月被判罪名成立,曾蔭權成為香港有史以來首個因為在任期間觸犯刑事罪行,而被判處入獄服刑的前任最高級政府官員。.

新!!: 2008年6月香港暴雨和曾蔭權 · 查看更多 »

2005年8月20日香港暴雨

2005年8月20日香港暴雨是香港發生於2005年8月20日因豪雨而引致的水災及其相關災害。.

新!!: 2008年6月香港暴雨和2005年8月20日香港暴雨 · 查看更多 »

2014年3月香港暴雨

2014年3月香港暴雨是指香港於2014年3月末出現的惡劣天氣。受到徘徊在廣東沿岸的低壓槽及冷暖氣團交匯影響,香港在2014年3月29至31日出現連場暴雨和惡劣天氣。暴雨警告信號連續3天發出。其中,3月30日晚上的豪雨導致香港天文台發出有紀錄最早的紅色和黑色暴雨警告信號、山泥傾瀉警告及新界北部水浸特別報告,新界西及九龍中部等多處地區更同時受雹暴侵襲。.

新!!: 2008年6月香港暴雨和2014年3月香港暴雨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香港六月七日暴雨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