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36 关系: 南北朝时代 (日本),南都燒討,右京區,參議,吾妻鏡,吉川英治,壇之浦之戰,大覺寺 (京都),大治,太政大臣,女御,奈良,宮尾登美子,安德天皇,宋朝,富士川之戰,小學館,山口县,严岛神社,中央公論新社,中國,中務大輔,中纳言,常盤御前,市川雷藏 (八代目),下关市,平基盛,平家,平宗盛,平安时代,平德子,平忠度,平忠盛,平知盛,平維盛,平經盛,平盛子,平賴盛,平重盛,平重衡,平氏,平治,平治之乱,平清盛 (大河劇),平滋子,平教盛,平時子,久安,京都,京都市,... 扩展索引 (86 更多) »
- 1118年出生
- 1181年逝世
- 平安時代僧人
- 平氏
南北朝时代 (日本)
南北朝是指1331年至1392年間日本歷史上皇室分裂為南、北兩個天皇的時代,位於镰仓时代與室町時代之間。在這段時間裡,兩方有各自的皇位承傳,也各自有朝廷並立對峙。.
南都燒討
南都燒討(南都焼討),是日本平安時代末期治承4年(1181年)平重衡等平氏軍受平清盛之命,攻打東大寺・興福寺等奈良(南都)的佛教寺院之事件。目的是討伐對平氏政權採取反抗態度的寺社勢力所屬的大眾(だいしゅ),治承・壽永之亂的戰役之一。.
查看 平清盛和南都燒討
右京區
右京區()是構成京都市的11區之一,為京都市內面積最大的區。南部是過去皇族與公家別莊的所在、現在主要為住宅區;西部和北部是山區,北部被稱為「京北」,屬於丹波高原,此區域的人口主要集中在桂川沿岸的盆地區域中。.
查看 平清盛和右京區
參議
參議為政府機關的一種官職。於中國明清等朝代為官制之一,在清朝品等約為正四品,並於通政使司、外務部等機構均有配置;一般而言,通常為輔佐主官或從官的高級官員。例如通政使參議,就是輔佐通政使或通政副使的官員。 在日本同样设参议一职,无固定位阶,属于令外官。从大宝2年(702年)5月21日开始设立该职位,一直維持到明治时期。 朝鮮王朝施行一府六曹制,在六曹中皆設有參議之職,官階為正三品,位居判書、參判之下,與判書、參判並稱「堂上官」或「三堂上」。 目前在中華民國各級政府機關,仍設有參議一職,如總統府、各縣市政府等,主要功能亦為輔佐機關首長推行政務,性質近似於顧問。.
查看 平清盛和參議
吾妻鏡
《吾妻鏡(あずまかがみ)》又称《東鑑》,是日本的一本编年体史书。全书52卷(缺第45卷),用变体汉文和日记体裁写成。 該書是鎌倉幕府的官方史书,记载了从治承四年(1180年)4月以仁王和源賴政征讨平氏,至文永三年(1266年)宗尊親王歸京的87年历史。 「吾妻」是地名,是日本關東地方的總稱,日本神話中,日本武尊渡海時嘲笑海神,海神怒而興風作浪,日本武尊陷於危難,其妻弟橘媛投水向海神謝罪,風波止息,但弟橘媛因此喪命,後日本武尊懷念其妻,在碓日坂大喊「吾妻者也(又作吾嬬者耶,あづまはや)」,關東從此雅稱為「吾妻」(あずま)。「鏡」即以史為鑑之意。 本書成於镰仓时代末期的西元1300年左右,具体作者已不可考,但應是由幕府中樞的多人編纂,從當時當權的北条得宗家的角度來記述,是研究鎌倉時代的基本史料。需注意的是,編纂者的立場偏頗,對源氏三代的評價十分嚴厲,強調北条得宗家的活躍。因此,閱讀時可對照同時代的公家日記,如《愚管抄》、《玉葉》。 《吾妻鏡》的記載始於1180年,以仁王的令旨傳至伊豆的北条館,終於1266年,第六代將軍宗尊親王到京都辭去宮將軍的官職。主要內容包括治承‧壽永之亂與平氏政權的滅亡、鎌倉幕府的成立、承久之亂、執政之始、1246年的宮騷動與翌年的寶治合戰、得宗當權的確立。全書以編年體記述、如日記的文體,是變體漢文的一種,也稱為吾妻鏡體。 後人在評價其價值時,指出因為有為北条氏正當化的曲筆,且許多材料會基於編纂者的立場予以刪減,因此不可盡信。不過鎌倉時代恐怕沒有其他可以與之相比的史料,故還是可以從中抽取出有用的資訊。 清朝诗人和日本研究家黃遵憲《日本国志书成志感》诗: 指的即是此书。清嘉慶十九年(1814年)翁廣平參考日本國史數十種,補述成《吾妻鏡補》。.
查看 平清盛和吾妻鏡
吉川英治
吉川英治(よしかわ えいじ、)是一名日本小說家。本名吉川英次,生於神奈川縣。 吉川英治主攻歷史小說,以改編史書聞名。當作家之前曾從事過多種不同的職業,在發表《鳴門秘帖》後正式成為暢銷作家。在1935年開始連載其代表作《》,獲得大眾好評。戰後亦有持續發表。 他的讀者層很廣,有“日本國民作家”的稱號。.
查看 平清盛和吉川英治
壇之浦之戰
壇之浦之戰(壇ノ浦の戦い)為日本平安時代末期1185年4月25日(元曆2年/壽永4年3月24日)於日本長門國壇之浦(位於今山口縣下關市)發生的一場戰役,為源平合戰的最後一戰。.
查看 平清盛和壇之浦之戰
大覺寺 (京都)
#重定向 大覺寺 (京都市).
查看 平清盛和大覺寺 (京都)
大治
大治可以指:.
查看 平清盛和大治
太政大臣
太政大臣,日本律令官制名,是律令制度下最高官位,宰相级职务。定员一人,位階相當於正一位或從一位。由亲王一品或诸王、诸臣中正从一位者充任,位居三公之首,辅佐天皇,总理国政。为非常设官职。令制规定“如无其人则阙”,故别称“则阙”。历史上实任者甚少。天智天皇时,大友皇子首任。758年(天平宝字二年)由藤原仲麻吕改称太师,764年复旧称。 理論上為律令制度下的的最高長官,但自從關白出現後,太政大臣的政治力遭到架空、成為一個「榮銜」。戰國時代,豐臣秀吉、德川家康曾出任此職。而織田信長在逝世後也被追贈此職。江戶時代德川秀忠和德川家齊兩位征夷大將軍生前出任此職;其他將軍除了德川慶喜以外死後都追贈此職。 日本最後一任太政大臣是三條實美,任職於明治天皇明治四年(1871年)至明治十八年(1885年)。君主立憲制實施後被總理大臣(首相)取代。 倭訓作「おおまつりごとのおおまえつぎみ」。其中「まつりごと」雖然可以解釋為「祭事」,但因為日本上古時代政教合一,所以又通「政」。「まえつぎみ」則是繼承自古墳時期「大夫」一詞而來。.
查看 平清盛和太政大臣
女御
女御,是最早見於中國古籍《周禮》中的記載:「女御:掌御敘於王之燕寢。以歲時獻功事。凡祭祀,贊世婦。大喪,掌沐浴。--之喪,持翣一種在典禮儀式中所用的大扇子,用途為遮蔽沙塵和陽光,也有裝飾典禮威儀的功用。從世婦而吊於卿大夫之喪」。 隋代,隋文帝後宮編制設女御,定員三十八人,位在世婦之下,但由於皇后獨孤伽羅不許丈夫納妾,故此並沒有實際設置。隋煬帝置寶林二十四員,品正第五;御女二十四員,品正第六;采女三十七員,品正第七,三者合稱為女御。 日本古代宮廷中,女御為天皇嬪妃位階的一種,地位僅次於皇后和中宮。 在奈良時代和平安時代前期,女御原本是嬪的別稱,但在平安時代中期之後,隨著後宮位號的更動,女御和嬪分為兩種不相等的意義,並且取代了嬪的位號,成為一個獨立且僅次於皇后和中宮的位號。之後又有皇后和中宮由眾女御中選出的慣例。.
查看 平清盛和女御
奈良
奈良可能是:.
查看 平清盛和奈良
宮尾登美子
宮尾登美子(),日本女性小說家。高知縣高知市出生,高坂高等女學校畢業。.
查看 平清盛和宮尾登美子
安德天皇
安德天皇(;,治承2年11月12日-壽永4年3月24日)乃日本第81代天皇(1180年5月18日-1185年4月25日,治承4年4月22日-壽永4年3月24日在位),名言仁()。 安德天皇是高倉天皇的長子,其生母是平清盛的女兒平德子(建禮門院)。治承2年(1178年)11月12日出生,他的出生標誌著平家的權力達到了巔峰。未滿一歲的他,在12月15日便被立為太子。治承4年(1180年)2月21日,高倉天皇禪位給了他,當時年僅2歲,政治實權則由外祖父平清盛掌握。當時東國的源氏紛紛起兵反對平家,因此即位的當年,平清盛將首都遷到平家的據點福原,試圖更加穩固地控制朝廷;但半年之後就將首都遷回了平安京。1181年平清盛病逝,極盛一時的平家迅速衰落。 壽永2年(1183年),源義仲在俱利伽羅峠之戰中大破平家,逼近京都。平家在平宗盛的率領下撤離京都,安德天皇、守貞親王連同象徵著天皇權威的三神器一起被劫往西國。平家一門到達九州島的大宰府,但被當地豪族逐出;隨後逃往讚岐國的屋島(今香川縣高松市屋島地區)並創立行宮。以屋島為據點,同源氏對抗。壽永4年(1185年),源賴朝派源義經攻打屋島。平家戰敗,挾安德天皇逃亡海上。此後在長門國赤間關的壇之浦爆發平家和源氏間最後的決戰。平家戰敗,外祖母二位尼將傳國神劍插在身上,將傳國神璽掛在天皇的脖子上,抱著安德天皇,告訴他「波濤之下也有帝都」(「波の下にも都がございます」),投海自殺身亡。 天皇的生母建禮門院在天皇投水之後也跳水自殺,但被源氏方面的武士救起,送往京都。 根據《平家物語》的說法,壇之浦之戰後,神璽和神鏡都被源氏武士獲得,送回京都。而神劍同安德天皇永遠沉入了海底。另有傳聞稱壇之浦之戰發生的翌日,安德天皇的遺體被漁夫打撈上岸。 壇之浦之戰一年後,鐮倉幕府的將軍源賴朝為了安撫安德天皇的怨靈,建立阿彌陀寺御影堂,阿彌陀寺附近的陵墓被稱為阿彌陀寺陵。安德天皇後來被奉為久留米水天宮(福岡縣久留米市)的祭神,成為水神、安產之神,與其生母建禮門院一起,被各地的水天宮祭祀。明治時代,阿彌陀寺改為赤間神宮(山口縣下關市)。.
查看 平清盛和安德天皇
宋朝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根据首都及疆域的变迁,可再分為北宋與南宋,合稱兩宋,國祚共319年。因国君姓赵,又为區别于南北朝时期之南朝宋,故亦称“赵宋”。又因五德終始說,宋朝为火德,故又别称“火宋”、“炎宋”。北方政權辽国和金国以宋朝位处其南方,称其为“南朝”,并自诩为“北朝”,西夏又因宋朝位于其东南,特称其为“东朝”。 公元960年,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奪後周帝位而改元自立,是為宋太祖,史稱北宋。建國之初,太祖由陈桥兵变意识到武人操政之危险,为防止他人效仿自己兵变夺取皇权,通过杯酒释兵权將兵權歸於中央,并置转运使将地方财富集中至中央,又命诸州县各选所部兵士,才力武力殊绝者送都下,其老弱者始留州,地方兵力亦收归中央,采取重文抑武的國策,採取調將指揮制。這一國策影響所及深遠,导致北宋自初立之後頻頻不敵北方外患,对辽朝、西夏用兵屢遭挫敗。 公元1127年,金兵侵略北宋,发生靖康之難,徽、欽宗二帝皆被金兵掳去,北宋滅亡。其後,宋室赵構南下稱帝,是為宋高宗,經過一連串戰爭後,定都杭州临安,史称“南宋”。南宋在公元1141年與金達成紹興和議,以秦岭淮河为界,此後維持至江南偏安統治的局面。公元1276年,都城临安陷落,南宋大部分領土落入元朝手中。惟残余势力陆秀夫、文天祥和张世杰等人陆续拥立端宗赵昰、帝昺继续抵抗元朝。公元1279年,崖山海战宋军全军覆灭,宋末帝赵昺随大臣陆秀夫跳海殉国,南宋正式灭亡。 终宋一代没有严重的宦官干政和地方割据,大部分時期皇帝均控制政局,沒有出現唐朝中晚期時皇帝被宦官控制的局面。史學家陈寅恪言:「华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西方與日本史學界認為宋朝是中國歷史上的文艺复兴與經濟革命的時代。 宋朝經濟高度發達,中國歷史學家邓广铭和漆侠認為宋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唐宋八大家六位出自宋朝,儒學复兴,社会上弥漫尊师重道之风;商業經濟發達,科技發展非常進步(詳見宋朝科技),四大發明在宋代也得到了改良;在政治上相对开明,對忤旨或黨爭失勢的刑罰極少;宋太祖立下祖訓要求其子孫不得殺害文人及上書諫議之人,文人的地位在宋代得到提升,有說法認為是「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時代。.
查看 平清盛和宋朝
富士川之戰
富士川之戰是於日本平安時代晚期治承四年十月二十日(1180年陽曆11月9日)發生在駿河國(現為靜岡縣)富士川之戰役。由平維盛所領軍的平氏大軍在富士川一地與源賴朝的軍隊遭遇,此役是後世泛稱源平合戰的眾多戰役之一。.
查看 平清盛和富士川之戰
小學館
株式會社小學館(株式会社小学館)是日本的綜合出版社,為日本最大出版集團一橋集團(一ツ橋グループ)核心企業,並與音羽集團(以講談社為核心)、角川集團(以KADOKAWA為核心)、新潮社齊名。.
查看 平清盛和小學館
山口县
山口縣()是位於日本本州最西部的縣,為中國地方五縣之一,縣治為山口市,最大城市為下關市。現今縣境為德川幕府時代的長州藩(當時的周防國和長門國),藩主是受幕府排斥的外樣大名毛利氏,藩廳設在萩城(現山口縣萩市),所以又叫毛利藩或萩藩。山口縣為中國地方最西的一縣,也是本州最西端的都道府縣,隔關門海峽與九州地方相望。.
查看 平清盛和山口县
严岛神社
嚴島神社()一般是指位於日本廣島縣廿日市市境內島嶼 —— 嚴島(舊名宮島)的神社。神社創建於約公元593年,擁有約一千四百年的歷史,為日本國內其他約五百座嚴島神社的總本社。神社主要祭奉宗像三女神(田心姬命、市杵島姬命、湍津姬命),其中嚴島之名即來自市杵島姫命(いちきしまひめのみこと/Ichikishima Himenomikoto)。嚴島神社修築於瀨戶內海海濱的潮間帶上,神社前方立於海中的大型鳥居是被譽為「日本三景」之一,為嚴島境內最知名的地標。嚴島神社的大部分建築結構均被日本政府列為國寶,神社亦收藏許多國寶級的文物。神社在1996年時與後方彌山的原始林區登錄於世界遺產名單中。.
查看 平清盛和严岛神社
中央公論新社
中央公論新社(),簡稱「中公」,是日本的著名出版社。.
查看 平清盛和中央公論新社
中國
中國是位於東亞的國家或地理區域,此名稱最早见于西周,用來指以洛陽盆地為中心的中原地區,與四夷相對,之後逐漸用來指稱從夏朝起延續傳承至今的各政權。其疆域隨著歷史演變而有所增減,但大多不脫以中原王朝根基所在的汉地九州為中心。民族構成上以漢族為主體,文化上透過歷代王朝政權與周邊各民族政權的交流與征戰,而融入不少周邊民族的文化。現今國際上廣泛承認代表中國的政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國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 新石器时期,中原地区开始出现聚落组织;公元前27世纪左右出现方国,以共主為首的制度;前20世纪开始,古代中国进入世袭的封建皇朝阶段;公元前2世紀,秦滅六國,完成中國第一次大一統。此後幾千年來,中國的政治制度以半傳統的夏代為基礎的世襲君主制以朝代更換政權運作。此後经多次擴大,破裂,重組,朝代更迭,經過數次统一与分裂交替进行。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後,中國废除君主制,实行共和制,清朝被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取代。1945年第二次國共內戰爆發後,中國共產黨逐漸控制中國的大部分領土,最終於1949年10月1日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形成了中华民国與中华人民共和国双方相隔台灣海峽对峙的局面;惟做為國際關係核心場域的聯合國系統內,中華民國政府仍持擁有中國代表權,直到1971年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通過後,才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完全取代。 中國經濟曾经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周期通常与王朝的兴衰与更替相對應。中國經濟史可分为几个階段:第一階段為遠古至西晉末年,其中以三國孫吳時轉變較大;第二階段為東晉至北宋末年,其中以唐安史之亂劃分為前後;第三階段為南宋建立至鴉片戰爭張家駒,《兩宋經濟重心的南移》,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年。工业革命後,西方國家的工業成品,無論在數量和質量上,相較於當時中国純手工業經濟出産的商品,佔有壓倒性的優勢。而且,由于明清兩代以來,中國對外政策趨於保守,並對外實行海禁,使得西方工業化的影响步伐在中国国門前站住了腳,中国在19世紀末以前,一直沒有很好地進行工業化,經濟遂落後於西方。1978年改革開放施行後,中国经济發展迅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也日漸顯著。 中国文化歷經上千年的歷史演變,是各區域、各民族古代文化長期相互交流、借鉴、融合的結果。其中汉文化对日本、朝鮮半島和东南亚有深远影响,形成漢字文化圈。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有国乐、相声、戏曲、书法、国画、文學、陶瓷藝術、雕刻等,传统娱乐活动有象棋、围棋、麻将、中国武术等。茶、酒、菜和筷子等为中国的特色饮食文化,春节(舊曆新年)、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等为传统节日。中国传统上是一个儒学国家,以夏历为历法,以五伦为道德准则。春秋时期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开始办私塾培养人才,汉朝时采用察举推选政府官员,隋朝起实行科举在平民中选拔人才。此外,中国歷朝歷代都设有史官,因此保存有十分详尽的历史资料,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古代中國在科學領域上有豐厚的成就。.
查看 平清盛和中國
中務大輔
#重定向 中務省.
查看 平清盛和中務大輔
中纳言
中納言(ちゅうなごん)為太政官中設置的令外官。在太政官中相當於四等官的次官。唐名為黄門侍郎,俗稱黃門。 天武天皇治世下有「納言」官職存在、飛鳥浄御原令之下亦設置有以「中納言」為名的職位,但跟後世的中納言可能有所不同。此中納言於大寶元年(701年)3月的大寶令施行時廢止。 慶雲2年(705年)4月、大納言定員由4人減為2人、為補不足於是設置新的中納言。基本職務與大納言同様為宣下和奏上、與各大臣議論政務。官位相當制於當初為正四位上,天平寶字5年(761年)2月改為從三位。定員為3人、其後設置權官(權中納言)、定員變為有名無實。 平安時代貴族人口增加、為應付求官位昇進的貴族,必須先當参議15年以上的中納言就任條件放寬,在任者亦增加。後白河院政期達10人、後白河之死後、九条兼實把其壓抑在8人。其後、後鳥羽院政期再回復為10人。 正治2年(1200年)由平基親著的『官職秘抄』記述中納言的昇進路徑有「五道」,包括「参議大辨。近衛中將。檢非違使別當。攝政·關白的兒子、二位三位中將。當参議十五年以上之輩。」。.
查看 平清盛和中纳言
常盤御前
常盤御前(ときわごぜん、保延4年(1138年)?—没年不詳)是平安時代末期的女性,源義朝的側室 。阿野全成(今若)、義圓(乙若)、源義經(牛若)之母。之後,和一條長成育有一條能成。字也做常葉。在物語中的形象是絕世美女。.
查看 平清盛和常盤御前
市川雷藏 (八代目)
市川雷藏(第八代),是日本的男性歌舞伎,電影演員、劇場演員。本名太田吉哉。.
下关市
下關市()是位於日本山口縣的市,為本州最西端的都市,地處關門海峽北岸,人口約27万,是山口县人口最多的城市,且為縣內唯一的中核市。.
查看 平清盛和下关市
平基盛
平基盛(),是日本平安时代后期的一位武士。出身伊势平氏,父平清盛,母高阶基章之女,同母兄小松内府平重盛。.
查看 平清盛和平基盛
平家
#重定向 伊勢平氏.
查看 平清盛和平家
平宗盛
平宗盛(),日本平安時代後期的武將。平清盛的三子及繼承人。最高官位為從一位內大臣,因其所領導的平氏一族後來敗退到屋島,一般稱之為「屋島大臣」。後來在源平合戰(史稱治承·壽永之亂)中的壇之浦之戰戰敗後被源賴朝下令斬首。.
查看 平清盛和平宗盛
平安时代
平安时代是日本古代的最后一个历史时代,它从794年桓武天皇将首都从長岡京(784年至794年)移到平安京(现在的京都)开始,到1192年源赖朝建立镰仓幕府一揽大权为止。平安时代的称呼来自其首都的名字。它之前是奈良時代,之后是镰仓时代。 平安时代是日本天皇政府的顶点,也是日本古代文学發展的顶峰。在平安时代中武士阶层得到發展,到这个时代的后期,武士阶层从贵族手中夺取权力,建立幕府。 平安时代日本在804年、838年有兩次遣唐使交往(894年未成行)。天台和真言密宗佛教得到發展。 894年废止遣唐使之后,開始發展日本独自的国风文化。.
查看 平清盛和平安时代
平德子
平德子(1155年-1214年1月25日)是平清盛的次女,母親是平時子。高倉天皇的中宮,也是平家一門唯一的中宮。她是安德天皇的生母。後來被稱為建禮門院,一般也多稱她為建禮門院德子。 1171年進入高倉天皇的後宮,1178年生下安德天皇。1181年高倉天皇退位後,院号宣下,從此被稱為建禮門院。1183年,因源氏攻擊平氏一門而離開京城,逃往西國。1185年,壇之浦之戰時,與安德天皇一同跳海自殺,但是沒有死去,被源氏一族捉到。戰後被當做俘虜送回京城,之後出家,號「直如覺」。 之後她進入大原寂光院,度過殘生,可謂是平氏一族滅亡悲劇中的女主角。.
查看 平清盛和平德子
平忠度
平忠度()是平安時代末期的武將、歌人。他是平忠盛的第六子,藤原為忠之女所生。他也是平清盛的同父異母弟,官至正四位下薩摩守。 平忠度於天養元年出生於紀伊國的熊野地方,擅和歌,師事於藤原俊成。根據《平家物語》記載,1183年平家撤離京都之時,忠度獨自返回京都求見俊成,將自己所寫的和歌百餘首交給了他。後來俊成編撰《千載和歌集》的時候,收錄了忠度的和歌《故鄉之花》一首: 但因忠度是俊成朝敵的緣故,故將該首和歌作者署為佚名。直到後來編纂《新敕撰和歌集》之時,才將作者改為「薩摩守忠度」。 平忠度曾參與討伐以仁王、源賴政的戰鬥。1180年,參與富士川之戰。1183年,作為平家的一員武將,參加了俱利伽羅峠之戰,為源義仲所敗,逃得性命。1184年,在一之谷之戰中,平家戰敗,忠度敗走,被源氏方面的岡部忠澄追擊。忠澄看見忠度的牙齒被染黑,從而認出是平家的武士,上前將他殺死。因忠度文武雙全且擅長和歌,當源氏的武士得知忠度被殺後無不為之惋惜。戰後,岡部忠澄尊忠度為菩提,在今崎玉縣深谷市的清心寺為他建立供養塔。 相傳兵庫縣明石市的「忠度塚」是平忠度的墳墓,其附近的天文町原名「忠度町」。神戶市長田區駒之林有忠度的「腕塚」(葬其手臂之墓),為神戶市認定的地域文化財。腕塚附近有忠度的「胴塚」(葬其屍身之墓)。 category:平安時代武士 category:平安時代歌人 Category:平安時代後期貴族 Category:平家 Category:日本战争身亡者.
查看 平清盛和平忠度
平忠盛
平忠盛()日本平安時代末期武士。他出生伊勢平氏,同時也是後來日本權臣平清盛的父親。 忠盛之父平正盛擔任白河法皇的北面武士,在討伐源義親之戰中聲名顯著,並同河內源氏的源義忠聯姻中得勢。憑藉父親的關係,忠盛13歲成為左衛門少尉,兩年後成為檢非違使,負責維持京都的治安。1113年(天永4年)捕獲盜賊,同年成功阻止興福寺僧眾的騷亂。法皇十分讚賞他,將自己的寵妃祗園女御賜給了他。 1120年(保安元年),在擔任越前守之際,越前國發生殺人案件。兇手是日吉社的一名神人,忠盛逮捕了他,在押往檢非違廳的途中被延曆寺的僧兵劫走。白河法皇支持忠盛,逮捕了劫犯人的僧兵。此後忠盛獲得了昇殿的許可,並娶藤原宗子(池禪尼)為正室。 在鳥羽上皇執政時期,忠盛又多次參加討伐海賊的活動。1132年(天承2年),忠盛奉上皇之命建成了得長壽院,因功得到了內昇殿的許可。這在當時是前所未有的,因此受到了殿上人的忌恨,試圖在豐明節會上殺死忠盛。忠盛得知後,佩帶貼有銀箔的木刀登殿,公卿們因為害怕而不敢下手。鳥羽上皇非常讚賞他的行為,此後更是受到重用。 此後,平忠盛不斷昇遷,其最高的官位是正四位上刑部卿。忠盛一生曾轉任數個國的國守,積累了大量財富、威望和政治根基,為其子平清盛建立平氏政權奠定了基礎。.
查看 平清盛和平忠盛
平知盛
平知盛()是日本平安時代末期平家一門的武將。他是平清盛的第四子,為二位尼(平時子)所生。同母兄弟有平宗盛、平重衡和建禮門院(平德子)。其官位為從二位行權中納言,世人稱之為新中納言。 平知盛出生的時候正值平家的勢力達到全盛的時期,因此知盛在8歲的時候就被敘為從五位下的官位,次年又被任命為武藏國的國司兼該國的知行國主。當時平家一門出生的人物獲封日本全境內一半以上的國。知盛所獲封的武藏國,當時是源氏勢力最為強大的一個國,這可能是因為知盛具有武將的才能和較大的魅力的緣故。知盛的兩個兄長重盛和宗盛對後白河院的態度優柔不斷,平清盛對他非常期待,對其最為寵愛(《玉葉》安元2年12月5日條)。治承4年(1180年)12月,美濃和近江的源氏發動叛亂,知盛作為總大將率軍前往鎮壓。此後清盛命令知盛征討東國,但此時知盛病倒,不得不返回京都。 治承5年(1181年)閏2月4日,平清盛死去,知盛的同母兄平宗盛繼承了平家家督的位置,知盛與弟弟平重衡一起輔佐宗盛。同年10月,平家的遠征軍編制完成,準備大舉討伐盤踞東國的源氏。北陸道一路知度、清房(宗盛的異母弟)、重衡、資盛率領;東海道和東山道一路由維盛、清經(重盛之子)率領;熊野一路由賴盛的兩個兒子;而最重要的洛中(指京都)由宗盛、教盛、經盛、賴盛和知盛一起負責鎮守。(《玉葉》10月10日條)。此時,平知盛負責留守京都,是決策戰事的實際總指揮者。壽永2年(1183年)2月,平宗盛辭去內大臣官職之際,曾召集知盛、重衡、賴盛、時忠、親宗五人到自己的官邸。(《吉記》2月27日條)可見平知盛在平家一門中地位很高。 壽永2年(1183年),平家在俱利伽羅峠之戰中大敗,知盛和宗盛決定撤出京都。翌年平家在一之谷之戰中慘敗,知盛的長子平知章陣亡。平宗盛以讚岐國屋島為大本營安頓下來,知盛則鎮守長門國的彥島。元曆2年(1185年)3月24日,平家在壇之浦之戰中覆滅,知盛身著重甲、背負著錨投海自盡,享年34歲。 此外,也有傳聞稱知盛並沒有死,而是秘密逃出戰場隱居。今日三重縣伊勢市有人自稱是平知盛的後代。 平知盛的第三子知忠被封為伊賀大夫,在平家撤離京都時被拋棄在京都,由乳母秘密撫養。後來在建久7年(1196年)因舉兵反源,為鐮倉幕府的所殺。次子中納言禪師增盛學問很深,於建久6年(1195年)上洛,後來前往鐮倉,投奔三浦義澄並住在勝長壽院。知盛的女兒中納言局,後來成為後堀河天皇的內裏女房,權傾一時。 相傳在壇之浦之戰擔任源氏方面大將源義經,不久後受到源賴朝的猜忌試圖逃往西國,但船至攝津國大物浦時,由於平知盛的怨靈作祟,海上突起暴風,最終失敗。在後世的文樂和歌舞伎「義經千本櫻」中有相關的情節。 Category:平安時代武士 Category:平安時代後期貴族 Category:平家 Category:日本自殺者.
查看 平清盛和平知盛
平維盛
平維盛(),平安時代末期的武將。他是平清盛的嫡孫,平重盛的嫡男。異母弟平資盛、平清經、平有盛、平師盛、平忠房、平宗實。官位從三位右近權中將,人稱小松中將。.
查看 平清盛和平維盛
平經盛
平經盛()是日本平安時代末期平家一門的武將。他是平忠盛的第三子,母親是源信雅的女兒。他也是平清盛的同父異母弟。 曾在保元之亂中跟隨兄長平清盛,支持後白河天皇。平治之亂中同平清盛一起起兵勤王,前往追捕逃入仁和寺的謀反主謀藤原信賴。雖然經盛有功績,但是由於母親的身份不夠高,因此沒有異母弟教盛和賴盛官位高。平經盛在政壇上默默無聞,僅僅擔任正三位太皇太后宮大夫(後昇任太皇太后宮權大夫)的職務。 但是在另一方面,平經盛繼承了父親忠盛的藝術家氣質,精於和歌,善於吹笛。他在當時和歌的歌壇非常活躍。經盛曾參加守覺法親王舉辦的仁和寺歌會和二條天皇舉辦的內裏歌會等多個歌會並吟誦和歌,頗受歡迎。同時他通過太皇太后藤原多子這層關係,同歌壇的中心人物德大寺家的實定、實家(藤原多子的兄弟),女流歌人小侍從(多子的女房),六條藤家的藤原清輔(同出仕於太皇太后宮中)、重家兄弟來往密切。《千載和歌集》中收錄其和歌一首,但由於平家在政治上失勢的緣故,被署名為「作者不詳」(よみ人知らず)。各敕撰和歌集收錄其12首,另外他還有家集一部《經盛集》。其幼子平敦盛亦以善於吹笛而著名。 壽永2年(1183年)7月隨平家一門西走。元曆元年(1184年)2月,其子經正、經俊、敦盛皆歿於一之谷之戰。 元曆2年(1185年)3月,平家在壇之浦之戰中戰敗,經盛同弟弟平教盛一起跳海身亡,享年62歲。葬於「七盛塚」,位於今山口縣下關市的赤間神宮內。 category:平安時代武士 Category:平安時代後期貴族 Category:平家 Category:日本自殺者.
查看 平清盛和平經盛
平盛子
平盛子()是摄政近卫基实的正室(北政所),近衛基通的養母。父親是平清盛,母不詳,後为高倉天皇准母,叙准三宮。号白河殿、白河准后。 長宽2年(1164年)4月10日,平清盛把九岁的女儿盛子嫁给二十二岁的近卫基实(『愚管抄』)。永万元年(1165年)7月28日,二条天皇崩。永万2年(1166年)7月26日,24岁的近卫基实死,儿子基通七岁年幼,後任摄政松殿基房就任。10月10日,憲仁(高倉天皇)立太子儀式在盛子居住的摄关家正邸東三条殿举行。11岁的盛子成为摄关家家長,仁安2年(1167年)11月10日,移白河押小路殿,称「白河殿」。11月18日,作为憲仁的准母,叙从三位,准三宮宣下(『兵範記』同日条)。治承3年(1179年)6月17日,白河押小路殿去世,和丈夫一样也是二十四岁。.
查看 平清盛和平盛子
平賴盛
平賴盛()日本平安時代末期武將、公卿。出生伊勢平氏,是平忠盛的第五子,也是平清盛的同父異母弟。其生母為池禪尼(藤原宗子)。官位正二位權大納言,居住在池殿,因此通稱池殿或池大納言。 賴盛的母親池禪尼出生在待賢門院的近臣家,其從兄弟有鳥羽法皇的第一寵臣藤原家成,以及美福門院。因此在所有忠盛妻室中地位最高。賴盛曾與清盛爭奪過平家嗣子的地位。但最終忠盛將平清盛確立為繼承人,賴盛成為平家一門中地位僅次於清盛的人物。 在保元之亂中,賴盛支持崇德上皇。保元之亂後,同兄長平教盛得到了昇殿的許可,獲賜安藝國、常陸國為自己的知行國。平治之亂中在六波羅的郁芳門同源義朝軍作戰,敗走。但最後源義朝、藤原信賴戰敗,賴盛同兄長教盛率軍逮捕了信賴,因功封尾張守。此後又多次昇遷,成為權大納言。 1183年,由於木曾義仲和源賴朝據守東北反對平家,威脅到了平家的統治,平家首領平宗盛派其前往征討,但遭到賴盛的拒絕。平家在俱利伽羅峠之戰中大敗,平宗盛率全體成員逃出京都,前往九州島。賴盛率部跟隨,但到了鳥羽南殿就托故回軍,脫離了平家,獨自留在了京都,並受到了八條院的庇護。次年前往鐮倉會見源賴朝。由於池禪尼在平治之亂後曾保住了賴朝的性命,因此賴朝同意保住其官位和莊園,成為在壇之浦之戰後伊勢平氏中唯一倖存的一支。.
查看 平清盛和平賴盛
平重盛
平重盛(),平安時代末期的武將、公卿。平清盛的嫡長子,母親是高階基章之女,同母弟為平基盛。最終的官位到從二位內大臣。因為住在六波羅小松第,所以又被稱為小松公、小松內大臣。此外由於他在自己的邸宅建有48個燈籠,又被稱為「燈籠大臣」。在《平家物語》中被描寫成溫厚柔和、冷靜沈著的理想化人物,是文武雙全的人才,被清盛及一門賦予厚望。 保元、平治之亂時跟隨父親立功,此後一直升遷到左近衛大將、正二位內大臣之職。他雖然是平清盛嫡長子,但母親的地位沒有清盛的繼室二位尼(平時子)高,因此與異母弟平宗盛不同的是,重盛並無外戚的勢力庇護他。重盛的正室是後白河法皇寵臣藤原成親的妹妹經子,因此較為親近後白河法皇。平重盛在父親平清盛與後白河法皇發生衝突的時候往往扮演著調停人的角色。1177年鹿谷陰謀事件發生,平重盛曾上諫父親清盛勿軟禁後白河法皇。但清盛沒有聽從他的意見。而且,鹿谷陰謀事件的主謀正是重盛的舅子藤原成親,在這次事件後,重盛在平家一門中受到了孤立。 1179年5月25日因病出家,同年7月29日病歿,先清盛而死,享年42歲,死因是「不食之病」,可能是胃癌或胃潰瘍之類的疾病。死後兩年清盛病歿,四年後平家在壇之浦之戰中戰敗滅亡。.
查看 平清盛和平重盛
平重衡
平重衡()是平安時代末期的武將、公卿和歌人。他是平清盛的第五子,為清盛的繼室二位尼(平時子)所生。位階原為從三位,後陞正三位,因此被稱為三位中將。根據《玉葉》記載,平重衡擅長和歌,文采出眾,武藝高強,勇力過人。而且相貌堂堂,因此被比作「牡丹」。同時,平重衡在源平合戰中也是平家的重要將領,曾多次擊敗源氏。 平重衡出生時正值伊勢平氏政治權力達到巔峰的時刻。6歲時(1162年)即被敘為從五位下的官階,次年被封尾張守。1179年又陞任左近衛權中將。此時,因平家的權勢日益增大而受到後白河法皇的猜忌。1179年3月,內大臣重盛因病辭職,法皇的寵臣藤原成親即發動鹿谷事件,欲除平家。但被平清盛發現,將成親逮捕流放。11月幽閉法皇,遷法皇於鳥羽北殿,廢止了院政。在此事件中,重衡作為平家的使者,向法皇通報了藤原成親謀反一事。 治承四年(1180年)5月,以仁王與源賴政聯合天下源氏,舉兵反對平家。重衡被平清盛派往鎮壓。治承四年12月(1181年1月),重衡率軍攻打支持以仁王的南都諸寺,與僧眾交戰,燒毀了園城寺、興福寺、般若寺。這次事件後來被稱作「南都燒討」,被當作平家最大的惡行之一,平重衡也因此被南都的僧眾刻骨仇視。 治承五年(1181年)3月,源行家趁平清盛逝世之際攻打平家。在墨俁川之戰中,平重衡率領平家武士大敗源氏,殺死卿公義圓,暫時阻擋了源氏的進攻。 壽永二年(1183年)5月,平家在俱利伽羅峠中大敗後,放棄了京都。平重衡追隨宗盛出城。平家在屋島站穩了腳跟,在此期間,重衡在戰場上非常活躍。同年10月,他在水島之戰中擊斃源氏的足利義清;11月又在室山之戰中打敗源行家,給了木曾義仲以沉重打擊。義仲不得不派兒子源義基為人質,與源賴朝聯盟。翌年正月,賴朝派蒲冠者源範賴、九郎判官源義經支援義仲。 此間,平家曾一度自攝津、福原出兵,欲奪回京都;但同年2月,平家在一之谷遭範賴、義經的重創。重衡在逃跑中跨下之馬中箭,為源氏所俘。隨後被押解進京,由土肥實平看守。後白河法皇遣藤原定長為使,希望以釋放重衡為條件,換取被平家據有的三神器,但被平宗盛斷然拒絕。同年3月,重衡被解往鐮倉。源賴朝對平重衡的才器甚為尊重,差妻子北條政子的侍女千手之前伺候重衡。 元曆二年(1185年)3月,平家在壇之浦為源氏所滅,重衡之妻藤原輔子被俘。同年6月,應南都僧眾的強烈要求,平重衡被引渡到南都,於木津川畔斬首。他的首級被號令於般若寺門前示眾,屍身則被藤原輔子帶往高野山安葬。重衡死後,其妻藤原輔子隨建禮門院隱居並出家為尼。而千手之前得知重衡的死訊後亦因思念而死。 今京都府木津川市木津宮之裏的安福寺建有平重衡的供養塔。 Category:平安時代武士 Category:平安時代後期貴族 Shigehira Category:被處決的日本人.
查看 平清盛和平重衡
平氏
平氏是由日本天皇在平安時代賜姓的皇族之一,第一批改姓平氏由桓武天皇稱為桓武平氏、仁明天皇系屬稱為仁明平氏、文德天皇系屬稱為文德平氏以及光孝天皇系屬的光孝平氏,一般而言,平氏多指桓武天皇的平氏。 桓武平氏又分为很多支流。其中以葛原親王流最为繁盛,其他还有万多親王流、仲野親王流以及賀陽親王流。此后,葛原親王的长子平高棟的后裔又称为高棟王流;三子平高望的后裔则称为高望王流。日本昌泰元年(898年),平高望将其子国香、良兼、良将派往各个领地,此后平氏在地方上的势力更加巩固。这一时期以关东武士集团为基础形成了“坂東平氏”,其中,平高望的側室之子良文的子孙在关东地方分散成为三浦氏、土肥氏、秩父氏、千葉氏等武家,所以良文流也被称为“坂東八平氏”。平国香的孙子平維衡,为避乱迁往伊势地方,其后裔称为“伊勢平氏”,属于坂東平氏的庶流。 平維衡之曾孙平正盛的直系后裔,被称为平家。平安時代末期,平正盛之孙平清盛将平氏政权带到了荣华的顶峰,但随即衰落。在源平戰爭中,平家被源家击败后覆亡。由於池禪尼在平治之亂後曾保住了賴朝的性命,因此賴朝同意保住其子平賴盛官位和莊園,成為在壇之浦之戰後伊勢平氏中唯一倖存的一支。《平家物語》一书描写的就是这一支平氏。平家也泛指伊勢平氏。.
查看 平清盛和平氏
平治
--,可以有以下幾種意思:.
查看 平清盛和平治
平治之乱
平治之亂是指1159年,在保元之乱中,为后白河天皇立了大功的源氏家族首领源义朝,因为不满自己的封位比平氏家族首领平清盛低,乘平氏家族离开京城参拜神社之机,联合藤原信赖拘禁后白河上皇和二條天皇,甚至杀死了天皇的亲信。在外的平清盛闻讯,立刻赶回京城击败源义朝,最後源义朝在逃至尾张时被手下杀死。源氏一族只余下义朝的儿子赖朝流放伊豆,以及少数几名幼子寄放佛寺。经此一事,平氏彻底专揽了朝政。 因为此变发生于二條天皇平治元年,故史称平治之乱。.
查看 平清盛和平治之乱
平清盛 (大河劇)
《平清盛》為NHK電視台第51作大河劇,2012年1月8日開始播出,主演為松山研一,同時為NHK大河劇首次主演作品。.
平滋子
平滋子(1142年-1176年8月14日)是後白河天皇的女御,高倉天皇的生母。父親是平時信,她也是平時忠、平時子(平清盛的後妻)的異母妹。後來她被稱為建春門院。 因為她的關係,姊夫清盛的女兒平德子順利成為高倉天皇的中宮,而她也見證了平家最榮華的時候。 category:堂上平氏 Category:平安時代後宮 category:1142年出生 category:1176年逝世 Category:平家 Category:女院 Category:平安時代皇太后.
查看 平清盛和平滋子
平教盛
平教盛()是日本平安時代末期平家一門的武將。他是平忠盛的第四子,為藤原家隆的女兒所生。他也是權臣平清盛的同父異母弟。平通盛、平教經之父。因其府邸位於六波羅的總門旁,因此被稱為門脇殿,或加上其所任官職稱為門脇宰相、門脇中納言。 平教盛在保元之亂中跟隨兄長平清盛,支持後白河天皇,因功得到了昇殿的許可。平治之亂中,源義朝和藤原信賴將後白河法皇、二條天皇拘禁在皇宮的內裏。教盛與平重盛、平賴盛一起攻打六波羅,救出了法皇和天皇。不久,教盛和賴盛逮捕了叛亂的藤原信賴,因功封越中守,後改敘正四位下常陸守。 教盛的母親是後白河法皇生母待賢門院的女房,因此教盛在平家一門中與法皇比較親近。而且與另一個弟弟平賴盛不同的是,教盛與清盛的關係比較不錯。1161年(應保元年)由於二條天皇與後白河法皇不和,天皇懷疑法皇將改立憲仁親王為帝,因此將法皇身邊的平教盛、平時忠和藤原成親三人同時罷官。翌年教盛復職,任能登守。 1168年(仁安3年)進正三位參議,人稱門脇宰相。1177年(安元3年)延曆寺僧人聚眾示威鬧事時曾負責警備的事務。同年發生鹿谷陰謀事件,法皇的近臣藤原成親、西光法師、俊寬僧都等人圖謀推翻平氏政權,但被揭發,全遭逮捕。由於藤原成親的兒子成經是教盛的女婿,教盛以辭官出家來威脅,迫使平清盛赦免他們的死罪,改為流放鬼界之島。同年中宮平德子即將分娩,教盛以安產祈願為由,建議大赦天下,藤原成經得以回到京都。 在1178年以仁王舉兵的時候,教盛擔任征討以仁王的大將。次年清盛逝世,平家轉衰。當時北陸道反對平家的木曾義仲勢力強盛,教盛和兄弟平賴盛、平經盛共同負責保衛京都的事務,其嫡子平通盛則被派往越前國防禦義仲,但被義仲擊敗。 1183年4月至5月期間,平家派平維盛為總大將征討源氏,在俱利伽羅峠被木曾義仲大敗。同年7月,平宗盛率平家族人倉皇逃出京都,避居讚岐國屋島。在屋島期間,1183年閏10月,平教盛與其兩子通盛、教經參加了水島之戰,大破源氏;11月,教盛隨平重衡參加室山之戰,擊破源行家,收復備前、播磨二國。1184年,平家趁源氏的木曾義仲和源賴朝不和之機攻打攝津國的福原,並派遣教盛父子鎮壓西國的叛亂。在1184年的除目儀式中,平宗盛授予了教盛正二位大納言的官位,但被教盛辭退了。同年平家在一之谷之戰中慘敗,教盛的兒子通盛、教經、業盛皆歿於行陣(另有教經生還並參加後來的壇之浦之戰的說法)。此後平家在屋島之戰戰敗,教盛隨平宗盛逃往長門國的彥島。1185年壇之浦之戰爆發,平家覆滅,二位尼懷抱安德天皇投海自盡。得知天皇的死訊後,教盛與兄長平經盛將身上的鎧甲扣在了一起,手牽著手一同投海自盡。享年58歲。 平教盛的女兒平教子是後鳥羽天皇寵妃藤原重子的生母。藤原重子則是後來順德天皇的母親。.
查看 平清盛和平教盛
平時子
平時子(,1126年-1185年4月25日)是日本平安時代末期的女性,平清盛的繼室。她是下級貴族平時信之女,平時忠、平滋子之姊,與清盛之間生下宗盛、知盛、重衡、德子等子女。 承安元年(1171年),敘從二位,被稱為二位尼,在清盛過世後成為平氏一族重要的精神支柱。壇之浦之戰時,她抱著外孫安德天皇,告訴他「波濤之下也有帝都」(「波の下にも都がございます」),與天皇投海自殺身亡。 Category:堂上平氏 category:1126年出生 category:1185年逝世 Category:平家 Category:日本女官 Category:日本人物神 Category:日本自殺者 Category:平安時代女性.
查看 平清盛和平時子
久安
久安(1145年7月22日至1151年1月26日)是日本的年号之一,指的是天養之後、仁平之前,1145年到1150年這段期間。這個時代的天皇是近衛天皇。.
查看 平清盛和久安
京都
京都()是日本一座擁有悠久歷史的城市,於794年起被定為日本的首都,當時名為「平安京」,此後多次成為日本首都,成為日本的政治及文化的中心。「首都」在日本當時稱為「京都」,後來成為了此城市的專有名詞。 在平安時代之前,飞鸟京和恭仁京等故都称为京都。而平安京的都城京都,则是在平安时代后期才定为都城,曾同时被称为“京”或“京都”。此后,曾依次被称为“京之都”(きょうのみやこ)、“京”(きょう)。京都最后成为平安京的固有名称被沿用下来。建都之时曾被称为“北京”、“北都”,奈良則当时被称为“南都”。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南都”也成为奈良的代名词。.
查看 平清盛和京都
京都市
京都市()是一個位于日本西部近畿地方京都府南部的城市,為京都府府廳所在地,也是政令指定都市之一。京都市的面積為827.83平方公里,下轄11個區。2017年10月,京都市有人口1,472,027人,是日本人口第八多的都市。京都市還和京都府南部、滋贺县西部及大阪府的部份地區共同組成了“京都都市圈”,其人口數約有379萬。京都市也是「京阪神都會區」的一部份。 自794年桓武天皇遷都平安京到1868年明治天皇東京奠都為止,京都一直都是日本的首都。長年的歷史積澱使得京都市擁有相當豐富的歷史遺跡,也是日本傳統文化的重鎮之一。京都的一些傳統民俗,諸如葵祭、祇園祭等已舉辦超過千年,成為京都獨有的風景。京都市的部份歷史建築在1994年以「古都京都的文化財」的名義被列为世界文化遺產。這些因素使得京都吸引了眾多觀光客,2008年造訪京都的日本國內外遊客數便已突破5000萬人。京都也是日本重要的工業城市,其中又以傳統產業和電子產業最為重要。京都是日本最重要的文化教育城市之一,市內共有37所大學,每百萬人平均擁有大學數量和學生佔人口比例都在日本大都市中居首。.
查看 平清盛和京都市
二條天皇
二條天皇(;,康治二年六月十八日-永萬元年七月二十八日),日本第78代天皇(1158年9月5日-1165年8月3日,保元三年八月十一日-永萬元年六月二十五日在位)。名守仁()。後白河天皇第一皇子,母為藤原經實之女源懿子。.
查看 平清盛和二條天皇
二月初四
二月初四,农历二月第四天。.
查看 平清盛和二月初四
仁安
仁安可能是指:.
查看 平清盛和仁安
以仁王
以仁王()日本平安時代人物。後白河天皇第三皇子,為閑院流藤原季成的女兒藤原成子所生。他的府邸在三條地方的高倉,因此也被稱為高倉宮親王。 以仁王是後白河天皇的第三皇子,由於次兄守覺法親王出家為僧,因此《平家物語》將他記載為後白河的第二皇子。以仁王幼年曾跟隨天台座主最雲法親王出家學習佛法,但應保2年(1162年)最雲圓寂後就還俗了。 以仁王自幼才學出眾,擅於創作和歌和吹笛,且能寫一手好字。後白河上皇最初試圖將他立為六條天皇的太子,但由於建春門院的作梗而作罷。永萬2年(1165年),建春門院和後白河上皇所生的兒子憲仁親王成為了皇太子。同年,15歲的以仁王在近衛河原秘密舉行了冠禮,此後成為八條院暲子內親王的養子。仁安元年(1166年),以仁王的舅舅藤原公光被罷免了權中納言兼左衛門督的官職,以仁王繼位的夢想徹底破滅。此後以仁王被後白河天皇疏遠,被降為親王,過起了隱居生活。 治承三年(1179年),平清盛發動政變,幽禁了後白河法皇並廢止了院政。次年,以仁王在源賴政的勸說下決定起兵反抗平氏奪位,自稱「最勝親王」,並向關東的源氏各族發出討伐平家的令旨。不久事泄,太政大臣平清盛假借法皇的名義將以仁王開除了皇籍,賜名「源以光」,並派人前往以仁王的住所,要把他流放到土佐國去。以仁王得知此事,與源賴政、源仲綱、源兼綱等人出奔三井寺,並向延曆寺和興福寺求援。延曆寺拒絕,以仁王等人只好逃往奈良興福寺。平清盛派出平知盛、平重衡、平行盛、平忠度等人率兵追擊,雙方人馬於宇治川交戰後,源賴政、源仲綱、源兼綱等人戰死。以仁王繼續逃往光明山,於鳥居前遇到平家武士藤原景高、藤原忠綱的襲擊,中箭落馬身亡。 然而很少人曾經見過以仁王容貌,因此當時日本民間流傳著以仁王依然活著的流言。雖然以仁王舉兵失敗了,但其令旨卻成為了源賴朝、源義仲等各地源氏起兵討伐平家的理由,最終平家政權被推翻。京都的朝廷曾一度將東國所流傳的以仁王令旨當作偽物,直到建久7年(1196年),以仁王一直被稱作「刑人」,當作謀反的人物。(《玉葉》建久7年正月15日条)。 長子北陸宮,在以仁王舉兵失敗後逃亡北陸道,後來被舉兵討伐平家的源義仲奉為主公。源義仲率源氏武士進入京都後,曾一度試圖將北陸宮扶上皇位,但被後白河法皇拒絕了。次子若宮則被平家逮捕,被迫出家,法號道尊。 今京都府木津川市有高倉神社。.
查看 平清盛和以仁王
仲代達矢
仲代達矢(,),本名仲代元久,是東京市目黒區(現東京府)出身的日本著名演員、歌手。剧团演员座出身,在“無名塾”致力于培养新人。一直兼顾于舞台剧和影视剧两个领域并且在此两个领域是代表战后日本水平的人物。演出过多名著名电影导演的作品。除长期合作的冈本喜八、黑泽明、小林正树、五社英雄外,与山本萨夫、成濑巳喜男、熊井启等也十分熟悉。包括木下惠介、篠田正浩在内,有一段时期日本影坛巨匠几乎找不到没有跟他合作过的导演。主演的电影《影武者》获得如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等国外的奖项也不少。他演过的电影获得过美国奥斯卡金像奖和世界三大电影节(戛纳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柏林电影节)的奖项、达成四冠。2007年当选文化功动者。.
查看 平清盛和仲代達矢
延曆寺
延曆寺是位于滋賀縣大津市坂本本町的一個寺院。位于比叡山內。不少名僧出身該寺,有「日本佛教之母山」的美稱,由於在戰國時代曾因庇護淺井長政跟朝倉義景的軍隊而遭織田信長焚燬,所以也常在宗教、歷史文學作品中出現。該寺登錄在世界文化遺產名單之中。 2010年5月21日,延暦寺初代座主義真的彩色肖像畫在京都仁和寺被確認尋獲,由於比叡山在遭大名織田信長焚毀,損失許多史料與文物,這回發現義真肖像畫很具歷史意義。.
查看 平清盛和延曆寺
伊予國
伊予國(),又稱「豫州」、「予州」。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南海道。伊予國的領域即為現在的愛媛縣。.
查看 平清盛和伊予國
伊勢平氏
伊勢平氏(),是日本平安時代中期至鎌倉時代初期的武家氏族,其中平正盛流又稱平家()。該氏族發跡於伊勢國,最初由於平亂有功,受到白河上皇賞識,逐漸打下根基。保元之亂和平治之亂後,支持後白河上皇,並且與其聯姻,誕下帶有伊勢平氏血統的皇子,又拉攏公家藤原氏,從而加強在朝廷的影響力。高倉天皇繼位後,作為外戚的平家,勢力大幅上升,與此同時鹿谷陰謀被揭發後,後白河上皇的影響力大減。其後,平清盛發動政變,逼使松殿基房退任關白,由女婿近衛基通接任,並且中止後白河上皇的院政,隨著外孫安德天皇繼位,清盛成為實際上的最高權力者。以仁王舉兵後,各地的源氏相繼舉兵反抗平家,最初雙方雖然各有勝負,可是隨著清盛和高倉上皇死去,加上爆發天災,平家的形勢漸趨不利,在俱利伽羅峠之戰等戰事接連敗於源義仲後撤離京都。其後,平家到處流竄,先後逃至九州、四國和中國地方,並且不斷遭到源氏軍追擊,及後在一之谷之戰中大敗於源義經,平忠度和平教盛等眾多平家一門戰死後,最終在壇之浦之戰中被消滅。.
查看 平清盛和伊勢平氏
伊豆國
伊豆國(),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東海道,又稱豆州。伊豆國的領域大約包含現在静岡縣東部的伊豆半島及東京都所屬的伊豆諸島。.
查看 平清盛和伊豆國
佐竹氏
佐竹氏()是日本的武家之一。本姓源氏。家系是清和源氏的一家系河內源氏流,是以新羅三郎義光為祖先的常陸源氏嫡流。與武田氏代表的甲斐源氏是同族。通字是「義」。家紋是「扇月」(扇に月,一般被稱為「日之丸扇」(日の丸扇」)),其他的有源氏香(花散里)、笹龍膽、佐竹桐、丸釘貫(丸に釘貫)、丁子巴、鐵線,總共7個家紋並稱「御當家七御紋」。因為屬於源氏,因此作為戰國大名、藩主、華族而有明確的系譜流傳到現代,是一個非常大的氏族。.
查看 平清盛和佐竹氏
佛教
佛教起源於古印度河流域迦毗羅衛國(现在的尼泊尔和印度邊界中間,較為靠近尼泊爾)的太子悉達多·喬答摩(古譯:瞿曇)(佛號屎嘎懶覺泥)在大約西元前6世紀對於佛弟子所開示的教導,後发展为宗教。全世界约有5億佛教徒.
查看 平清盛和佛教
從一位
從一位為日本品秩與神階的一種,位於正一位之下正二位之上。.
查看 平清盛和從一位
後白河天皇
後白河天皇(;,大治二年九月十一日-建久三年三月十三日),日本第77代天皇(1155年8月23日-1158年9月5日,永壽二年七月二十四日-保元三年八月十一日在位)。名雅仁()。鳥羽天皇第四皇子。母為藤原公實之女藤原璋子。.
查看 平清盛和後白河天皇
俊寬
俊寛()是平安時代後期的真言宗僧侶。其僧位為「僧都」,因此常被稱為俊寬僧都(しゅんかん そうず)。 俊寬出身於村上源氏,其父為木寺(仁和寺院家)之法印寬雅,其母為宰相局(源國房之女、八條院暲子內親王的乳母)。他的姉妹大納言局(八條院女房),是平賴盛之妻。.
查看 平清盛和俊寬
保延
保延(1135年四月二十七日至1141年七月十日)是日本的年號之一。使用這個年號的天皇是崇德天皇。.
查看 平清盛和保延
保元
保元(1156年四月二十七日至1159年四月二十日)是日本的年號之一,指的是久壽之後、--之前,1156年到1158年這段期間。這個時代的天皇是後白河天皇與二條天皇。.
查看 平清盛和保元
保元之亂
保元之乱(),是一场1156年7月发生于日本的内战,对阵双方为后白河天皇和其支持者平清盛、源义朝等,以及崇德上皇和其支持者平忠正、源为义等。战斗的结果,后白河天皇一方胜利。 保元之乱的双方均借助武士的力量作战,标志着武士阶层走上日本政治舞台,成为日本武家政治的开端。.
查看 平清盛和保元之亂
信西
信西(),日本平安時代末期貴族、學者、僧侶。俗名藤原通憲,又稱高階通憲。出身藤原南家貞嗣流。官位正五位下少納言。 信西的祖先歷代都是學者,其祖父藤原季綱曾擔任大學頭之職。藤原通憲的父親藤原實兼在其7歲的時候突然死去,於是通憲被送給親戚高階經敏當養子。由於高階氏是法皇的院近臣而且是攝關家家司,通憲在高階氏的庇護下學習,變得博學。此後通過鳥羽上皇的第一寵臣藤原家成的關係,與平忠盛、平清盛父子開始來往。 通憲的博學得到了鳥羽上皇的讚賞,被敘為崇德天皇的六位藏人;他的妻子藤原朝子還成為了雅仁親王(後為後白河天皇)的乳母。此後又被任命為鳥羽上皇的院判官代,參與了《法曹類林》的編纂。 通憲一直希望在祖先世代供職的大學寮裡取得一個職位。但當時的官職多是世襲的,一般只有藤原家的人才能擔任這個職務,而通憲此時的戶籍屬於高階氏。因此通憲非常失望,產生了出家的念頭。鳥羽上皇得知後,於1143年(康治二年)升其官位為正五位下;翌年又恢復了他藤原氏的戶籍,任命他為少納言,並且讓他的兒子俊憲擔任文章博士、大學頭的職務。但藤原通憲依然決定出家,法號信西。 出家後的信西並沒有脫離塵世,成為鳥羽法皇的政治顧問,參與了《本朝世紀》的編纂。1155年,近衛天皇死去,朝廷討論後繼天皇的人選問題。當時重仁親王是最為熱門的人選。美福門院卻希望讓鳥羽法皇最為寵愛的孫子守仁親王(即後來的二條天皇)登上皇位。最終信西的策動下,守仁親王的父親雅仁親王被擁上了皇位,是為後白河天皇。在1156年的保元之亂中,信西採納了源義朝的夜襲計策,擊敗了崇德上皇和藤原賴長的勢力,保住了後白河天皇的皇位。 保元之亂後,信西開始進行改革,恢復了死刑制度,弱化攝關家實力,強化天皇集權,推行保元新制,復興了記錄莊園券契所。而在這些改革中,信西將自己的兒子們安插到了朝廷的各個要職中去,這引起了院近臣和貴族的不滿。 1158年守仁親王繼位,是為二條天皇。信西又試圖將自己的兒子安插到天皇身邊,這引起了天皇的不滿,天皇聯合院近臣暗中策劃打倒信西。而此時握有軍事重權的平清盛與信西以及院近臣藤原信賴都有姻親關係,因此在衝突中持中立立場。 次年(平治元年)平清盛前往熊野朝拜。反信西派趁機襲擊三條殿,平治之亂爆發。信西事先感覺危機即將到來,前往山城國避難。後來反信西派追捕甚急,信西命部下藤原師光等挖了一個坑,信西跳入坑中被活埋而死。親政派的源光保發現了信西的屍體,砍下了首級並送往京都示眾。信西的兒子全被藤原信賴流放到了外地。 信西死後,二條天皇的親政派和後白河天皇的院政派隨即發生了衝突。不久平清盛回到京都,平定了政變,建立平氏政權。 Category:平安時代僧人 Category:藤原南家 Category:高階氏.
查看 平清盛和信西
信濃國
信濃國(),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東山道,又稱信州。信濃國的領域大約為現在的長野縣。.
查看 平清盛和信濃國
俱利伽羅峠之戰
俱利伽羅峠之戰(峠是山路的鞍部、隘口),又稱礪波山之戰(となみやまのたたかい),乃日本平安時代末期壽永二年五月十一日(1183年陽曆6月2日)木曾義仲軍與平維盛率領的平氏軍之間的戰鬥。此役為源平合戰中最大的會戰,最終以平氏大敗收場。.
查看 平清盛和俱利伽羅峠之戰
北條氏
北條氏是日本鎌倉幕府的執權(實質為幕府的最高執行人),伊豆國的貴族,自稱出自平高望。自從協助源賴朝消滅平氏,自第二代北條義時執權起,便掌握了鎌倉幕府的實權,之後每代以不同的手法使幕府將軍下台,其後更使親本成為了將軍。第八代執權北條時宗曾應付元朝的入侵。第九代執權北條貞時在平禪門之亂消滅了內管领平賴綱(他是时宗心腹)。 在第16代執權北條守時時期遭到了足利尊氏和新田義貞的討伐,鎌倉府被攻陷,北條氏的執權於1333年正式完結。其後北條氏嘗試在日本各地再次起兵,可是每次以失敗而終。之後的子孫以橫井氏的身分為南朝效力,但詳細不明。其中一個子孫以是幕末熊本藩的藩士橫井小楠。.
查看 平清盛和北條氏
園城寺
園城寺(おんじょうじ)是位在日本滋賀縣大津市的寺院,天台寺門宗總本山。山號「長等山」(ながらさん)。本尊彌勒菩薩、開基(創立者)為大友与多王。「近江八景」之一「三井晩鐘」之寺,一般以「三井寺(みいでら)」之名廣為人知。 File:Mii-dera Otsu Shiga pref09n4592.jpg|大門(重文) File:Mii-dera Otsu Shiga pref05n4500.jpg|釋迦堂(重文) File:Mii-dera Otsu Shiga pref02n4592.jpg|鐘樓(重文) File:Mii-dera Otsu Shiga pref18n4200.jpg|三重塔(重文) File:Miidera-no-bansho-M2075.jpg|三井寺之晩鐘.
查看 平清盛和園城寺
出家
因為宗教信仰而離開家庭,修行,獨居或者群居,守持戒律,通常是神職人員而稱出家人。 一般指佛教的僧侶、比丘、比丘尼、和尚、道姑,或道教全真派的道士,道姑;天主教的修士、修女;中國伊斯蘭教的戛迪林耶和庫布林耶。.
查看 平清盛和出家
內大臣
內大臣可以指:.
查看 平清盛和內大臣
公卿
公卿是指公家和基於日本律令規定的太政官當中之最高幹部職位,即太政大臣、左大臣、右大臣、大納言、中納言、参議(或從三位以上(非参議))等高官(總稱議政官)。平安時代起稱為公卿。.
查看 平清盛和公卿
公家
公家是指日本为天皇與朝廷工作的贵族、官員的泛称,本来「公家」兩字是用来指天皇或者朝廷,在这个时期,“公家”读作“こうけ”(Kouke)或者“おおやけ”(Ooyake)。镰仓时代以后,由于用“武家”来称呼以「武力」對朝廷效勞的幕府將軍與守護大名、武士等;与此对应,就用“公家”称呼在「政务」上服务朝廷的贵族。.
查看 平清盛和公家
六條天皇
六條天皇(;,長寬二年十一月十四日-安元二年七月十七日),日本第79代天皇(1165年8月3日-1168年3月30日,永萬元年六月二十五日-仁安三年二月二十九日在位)。名順仁()。后禅位成为上皇。是目前为止日本历史上最年幼的天皇和上皇。.
查看 平清盛和六條天皇
六波羅蜜寺
六波羅蜜寺(ろくはらみつじ)是位在日本京都府京都市東山區的真言宗智山派寺院。山號「補陀洛山」(ふだらくさん)。開基(創立者)為空也。平安時代末期平清盛和平家一門在六波羅蜜寺附近建造居館,之後的鎌倉幕府也在附近設置六波羅探題,監視朝廷動向。.
查看 平清盛和六波羅蜜寺
元永
元永(1118年四月三日至1120年四月十日)是日本的年號之一。使用這個年號的天皇是鳥羽天皇。.
查看 平清盛和元永
兵庫區
兵庫區()是日本兵庫縣神戶市轄下的一個行政區。.
查看 平清盛和兵庫區
玉葉
玉葉(ぎょくよう),別名玉海、月輪兼實公記,為日本平安時代末期關白兼太政大臣九條兼實的日記。.
查看 平清盛和玉葉
神户市
户市()是位於日本西部近畿地方兵庫縣的都市,為兵庫縣縣廳所在地,也是政令指定都市之一,下轄有9個區。神戶市的面積為552.83平方公里。2016年6月,神戶市有人口1,538,053人,是日本人口第七多的都市。神戶市與大阪市、京都市並為京阪神都會區的核心都市,同時也和其附近的衛星都市組成神戶都市圈。 「神戶」這一地名是起源於現在神戶市中心的三宮、元町地區在古代曾是生田神社的領地,並居住有生田神社的。神戶地處大阪灣沿岸,風浪平緩且沿岸水深較深,地形極為適宜建設港口。在古代時期,神戶就是京都及大阪的外港之一。1868年,神戶成為日本最早開放對外國通商的五個港口之一,之後神戶迅速發展為日本最重要的港灣都市之一。也正因其是日本最早的通商港口,神戶以開放和國際化的氣氛而聞名。1995年的阪神淡路大地震雖然給神戶帶來巨大的打擊,然而經過多年的重建,神戶的都市建設和人口都已超過地震之前的水準。神戶也是一座宜居都市,並曾在2007年入選福布斯雜誌評出的「世界最清潔的25座城市」,其後也於2012年在瑞士的諮詢公司ECA國際評選出的世界宜居都市排名中排名第五位,是唯一入選前10位的日本都市。.
查看 平清盛和神户市
祇王寺
祇王寺(ぎおうじ)是位在日本京都府京都市右京區的真言宗大覺寺派寺院。山號「高松山」(たかまつさん)。本尊大日如來。平家物語中,受平清盛寵愛的白拍子祇王和佛御前出家入寺而廣為人知。.
查看 平清盛和祇王寺
福原京
福原京,位於今兵庫縣神戶市,平安時代末期的平清盛在治承4年(1180年)計劃所遷的日本新首都名稱,當時計劃稱作和田京。.
查看 平清盛和福原京
美濃國
美濃國(),又稱濃州,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東山道,領域約為現今岐阜縣的南部。.
查看 平清盛和美濃國
義經 (大河劇)
是2005年由NHK製播的大河劇。 這是第四十四部NHK大河劇。本劇以平安時代末期的武將、即開創鎌倉幕府的源賴朝之弟、活躍於源平合戰的源義經做為主角。對年輕時義經與平清盛的親子關係有新的見解與表現方式。而在老獪的後白河法皇翻弄之下,也使源平雙方都產生了悲哀的故事。源義經是第二度被做為大河劇題材搬上螢幕,前一次是1966年的「源義經」。主人翁義經(牛若)由瀧澤秀明演出。.
查看 平清盛和義經 (大河劇)
熱病
熱病,是因高溫而造成的疾病。.
查看 平清盛和熱病
相国
国,漢朝廷臣最高职务。 战国時代称为「相邦」,如秦国呂不韋。汉高祖劉邦即位,为避諱「邦」字,改稱「相国」。汉朝相国最初由蕭何担任,蕭何死后,曹参继任。曹参之后,不设相国,以王陵为右丞相,陳平为左丞相,所以漢代「相国」一称,幾乎成为萧曹二人代名詞。《史記》蕭何、曹参的传記为《蕭相国世家》、《曹相国世家》。 其實呂后的侄兒吕产一度担任相国,但不久之後周勃、陳平、劉章等大臣發動兵變殺死,而不為眾所熟知,直到东汉末年董卓就任相国。篡位的权臣多喜自命為「相国」。 后代对担任宰相的官员,也敬称相国。明清对于内阁大学士也雅称相国。 日本实行律令制,以太政官最高职位太政大臣的唐名为相国。比如平清盛称为「入道相国」,德川将軍的法名常作「正一位大相国○○院殿」,因为幕府将軍或者生前就任太政大臣,或者死後朝廷追贈太政大臣。.
查看 平清盛和相国
瀨戶內海
戶內海()是位於日本的本州、四國和九州三大島之間之海域。.
查看 平清盛和瀨戶內海
白河天皇
白河天皇(;),日本第72代天皇。本名贞仁()在世,在位:延久四年十二月八日(1073年1月18日) - 应德三年十一月廿六日(1087年1月5日)。 他仿效父親後三條天皇實行院政,是第一位实行院政的法皇(退位後的天皇稱上皇,上皇出家稱法皇)。曾誇口道:「賀茂川之水、雙陸的賭局、山法師(比叡山僧兵),天下間唯有這三件事不如我意!.
查看 平清盛和白河天皇
養和
養和(1181年七月十四日至1182年七月十四日)是日本的年號。這個時代的天皇是安德天皇。 這個年號使用的時代發生源平合戰。.
查看 平清盛和養和
西日本
西日本,是對日本進行大地理區分時使用的詞語。泛指整個日本西半部地區,對應詞為東日本。但在法令中不見使用,範圍亦不明確。 一些大型公司會以東日本及西日本為業務區劃,例如日本電信電話的固網業務分為NTT東日本及NTT西日本。.
查看 平清盛和西日本
角川書店
角川書店(角川書店、Kadokawa Shoten)是日本著名的出版社之一,總部位於東京千代田區。現是角川集團旗下的事業品牌。.
查看 平清盛和角川書店
高台院
台院(1547年-1624年10月17日),豐臣秀吉正室,父親是,母親為。日本"糟糠之妻"的代表人物。.
查看 平清盛和高台院
高倉天皇
倉天皇(;,應保元年九月三日-治承五年一月十四日),日本第80代天皇(1168年3月30日-1180年3月18日,仁安三年二月十九日-治承四年二月二十一日在位)。諱憲仁()。.
查看 平清盛和高倉天皇
豐後國
豐後國(),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西海道,又稱豐州。豐後國的領域大約為現在大分縣北部以外的大部分。.
查看 平清盛和豐後國
越後國
越後國(),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北陸道,亦稱越州,越後國的領域相當於現在的新潟縣。.
查看 平清盛和越後國
越前國
越前國()為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北陸道,又稱越州。越前國的領域大約為現今福井縣的嶺北地方及敦賀市,初設之時的國領更大,還包含現在的石川縣全境。.
查看 平清盛和越前國
鹿谷陰謀
鹿谷陰謀是平安時代治承元年(1177年)6月,發生在日本京都的打倒平家的陰謀事件。在京都東山鹿谷(鹿ヶ谷,今京都市左京區)的靜賢法印(信西之子)的山莊謀議。近年,有此陰謀是平清盛捏造的說法,也稱「鹿谷事件」(鹿ヶ谷事件)、「鹿谷之議」(鹿ヶ谷の議)。.
查看 平清盛和鹿谷陰謀
近衛基實
近衞 基實(このえ もとざね,),平安時代末期公卿。关白藤原忠通第四子。 久安6年(1150年),8岁叙任正五位下左近衛少将。历任权中納言、权大納言。保元2年(1157年),担任正二位・右大臣。保元3年(1158年)8月,16岁担任二条天皇的关白,藤氏長者。 平治2年(1160年),任左大臣,長宽3年(1165年)为六条天皇的摄政。永万2年(1166年)7月26日,24岁得病去世。死後,追贈正一位太政大臣。 容姿色白,体痩美男。後代为五摄家之一近衞家。近衞家明治维新后又有近卫文麿。.
查看 平清盛和近衛基實
近江國
近江國(),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東山道,又稱江州。近江國的領域大約為現在的滋賀縣,境內有日本第一大湖琵琶湖。.
查看 平清盛和近江國
興福寺
兴福寺可以指:.
查看 平清盛和興福寺
藤原基實
#重定向 近衛基實.
查看 平清盛和藤原基實
藤原基房
藤原基房(),日本平安時代晚期的藤原北家公卿。歷任內大臣、右大臣、左大臣,最終官至從一位攝政關白太政大臣,出家後法名善觀。其稱號有松殿、菩提院、中山等,是松殿家的始祖,一般以松殿基房稱呼他。.
查看 平清盛和藤原基房
藤原師光
#重定向 西光.
查看 平清盛和藤原師光
藤原忠通
藤原忠通(ふじわら の ただみち,),日本平安時代公卿。藤原北家出身,藤原忠實長子。官至從一位攝政關白太政大臣,世稱法性寺殿、高陽院,法名圓觀。 大日本史.
查看 平清盛和藤原忠通
藤原成親
藤原成親()日本平安時代末期的公卿。他是後白河天皇的寵臣,住所在中御門烏丸。 1142年(康治元年),因其父藤原家成是鳥羽上皇的寵臣,5歲的藤原成親被敘為從五位下的官階。1144年(天養元年)任越後國守,後歷任讚岐國守(1146年)、侍從(1152年)等職。1156年(保元元年)陞左近衛少將兼越後守。 後白河天皇即位後,因豐姿出眾,受到後白河的寵倖。平治之亂時,藤原成親是藤原信賴的同黨,本應被處死,但因其妹藤原经子之夫平重盛的說情而被赦免。1175年(安元元年)任權大納言。 1177年(治承元年),藤原成親在後白河法皇的授意下,與西光法師(成親父藤原家成養子)、俊寬僧都等人秘密準備兵馬欲反對平清盛(鹿谷陰謀事件)。然而同謀者多田行綱向平清盛告密,藤原成親等人全部被捕。成親被流備中國,其子藤原成經流放鬼界之島。不久,藤原成親在流放地墜下懸崖離奇死亡,相傳係被平清盛謀殺。.
查看 平清盛和藤原成親
長寬
長寬(1163年三月二十九日至1165年六月五日)是日本的年號。這個時代的天皇是二條天皇。.
查看 平清盛和長寬
長承
長承(1132年八月十一日至1135年四月二十七日)是日本的年號之一。使用這個年號的天皇是崇德天皇。.
查看 平清盛和長承
若山富三郎
若山富三郎()原名奥村勝,又名城健三朗,日本著名演員、歌手暨電視劇導演,代表作為於1970年代的《帶子狼》的拜一刀角色。因為急性心衰竭而逝世;其弟為演員勝新太郎(原名奥村利夫)。.
查看 平清盛和若山富三郎
集英社
集英社是日本的一間綜合出版社。公司的名稱有「睿智彙集(英知が集う)」的意義。除了發行《週刊少年Jump》、《週刊花花公子》、《non-no》等雜誌以外,還出版了文藝書、小說等書籍。同一時間,1986年創刊了年刊現代用語詞典『imidas』。這個詞典的發行相當成功,以後每年都有發行。與白泉社、小學館同樣屬於「一橋集團(一ツ橋グループ)」。集英社從1977年開始主辦昴文學獎。.
查看 平清盛和集英社
週刊朝日
《週刊朝日》是朝日新聞社發行的週刊,日本知名的雜誌之一。1922年2月25日創刊,當時為旬刊,每月5日、15日和25日發售。自同年4月2日其改為週刊。在昭和30年代前半期曾創下發行量達150万部的亮麗成績,現在每期發行量為319,562份。.
查看 平清盛和週刊朝日
院政
院政指日本政权由摄关政治转移到幕府的过渡时期的政治体制。天皇讓位而自稱上皇,在「院」中執政的政治形態。是皇權為了抵抗攝關政治而發展出來的政治制度。.
查看 平清盛和院政
NHK大河劇
NHK大河劇(大河ドラマ)是日本放送協會(NHK)自1963年起每年製作一檔的電視連續劇的系列名稱,於每星期日晚間八點(日本時間)在NHK綜合頻道播出,每集播出時間為四十五分鐘,一年製作約五十集(不過在1993年到1994年這兩年,則一共拍了三齣戲)。大河劇是以歷史人物或是一個時代為主題的時代劇。.
查看 平清盛和NHK大河劇
東山區 (日本)
東山区()是京都市的11区之一,位於京都市市區東南側鴨川以東。區內有祇園、等觀光區域。由於歷史古跡多,故政府對該地區的再開發規定較嚴,是京都市內人口最少的區。.
查看 平清盛和東山區 (日本)
松山研一
松山研一,日本男演員,出生於青森縣陸奧市。身高180公分,血型為B型。所屬經紀公司為Horipro。因演出《NANA》、《重金搖滾雙面人》以及飾演《死亡筆記本》電影版中的角色「L」而為人熟悉。.
查看 平清盛和松山研一
松平健
松平健(1953年11月28日 - )是日本演員、歌手。愛知縣豐橋市出身。本名鈴木末七。主演暴坊將軍。.
查看 平清盛和松平健
森村诚一
森村诚一(),日本推理小说作家。.
查看 平清盛和森村诚一
權大納言
#重定向 大納言.
查看 平清盛和權大納言
比叡山
比叡山,別称叡山、北嶺、天台山等,是位於日本京都府京都市東北隅的山--,由大比叡岳(標高848公尺)和四明岳(標高839公尺)所組成,最高點位於鄰縣滋賀縣大津市境內。.
查看 平清盛和比叡山
永萬
永萬(1165年六月五日至1166年八月二十七日)是日本的年號。這個時代的天皇是二條天皇與六條天皇。.
查看 平清盛和永萬
永曆
永曆可指:.
查看 平清盛和永曆
治承
治承(1177年八月四日至1184年四月十六日)是日本的年號。這個時代的天皇是高倉天皇與安德天皇。 治承年號使用的時代發生源平合戰。.
查看 平清盛和治承
法皇
法皇可以指:.
查看 平清盛和法皇
源平合戰
源平合戰,史稱「治承·壽永之亂」,是指从日本平安時代末期治承4年(1180年),至元历2年(1185年)的6年间的大规模内乱,也被看作是衔接日本古代与日本中世时期的历史事件。在后白河法皇皇子以仁王举兵反对以平清盛为中心的平氏政权,但迅速败亡之后,各地逐渐响应,并最终随着平氏政权的逐渐崩溃,以源赖朝为中心的坂东平氏所构成的关东武士政权(镰仓幕府)登上历史舞台。 源平合战对日本历史有着重大的影响,它反映了律令制末期武士集团权势的崛起及公卿集团的逐渐衰败。1179年,后白河法皇被平清盛软禁,平安时期的院政制度开始崩溃,而在源平合战结束后,平氏政权瓦解,源赖朝1180年进驻镰仓逐渐完善幕府体制,并于1192年就任征夷大将军,武家政权开始正式主导王权,所谓“二元政治结构”形成。 一般来说,坛之浦水战标志着源平合战的结束,但也有人将此后镰仓的奥州征伐视作源平合战的一部分。.
查看 平清盛和源平合戰
源义朝
源义朝(),日本平安時代末期武士,河內源氏栋梁。源为义的长男,母亲是藤原忠清的女儿。源赖朝、源义经的父亲。 曾祖父源义家死后,河内源氏由于内乱,在京都的地位衰落。从京都下放到东国的源义朝,组织当地豪族发展自己的力量,在东国建立起庞大的势力,再次回到京都,被授予下野守的职位。率领东国武士团在保元之乱中获得了战功,兼任左马头。 在平治之乱中和藤原信赖一同败北,在从京都逃亡到尾张的途中被杀。其在东国所建立的势力,成为日后其子源赖朝、源义经起兵的基础。.
查看 平清盛和源义朝
源義平
源義平(、永治元年 - 永曆元年1月25日),日本平安時代晚年的武士。綽號惡源太、鎌倉源太。官位是左衛門少尉。源義朝長男,母親是三浦義明女兒,不過生母是京都的遊女,源賴朝及源義經的同父異母長兄。.
查看 平清盛和源義平
源義仲
源義仲(),日本平安時代末期著名的武將,又名木曾義仲,因在信濃國的木曾谷(今長野縣木曾郡木曾町)長大,故被稱作木曾義仲。出身名門河內源氏,源義賢的次子,幼名「駒王丸」。同時期著名的武將源賴朝及源義經為其堂兄弟。 1180年,以仁王在源賴政的勸說下,在京都起兵討伐平家,並向全日本的源氏討伐平家的令旨。但不久以仁王兵敗被殺。其子北陸宮逃往北陸道,木曾義仲擁立他為主,起兵反對平家。在1183年俱利伽羅峠之戰中,木曾義仲大敗平家,直逼京都,威震四方,迫使平家拋棄京都逃亡西國。 木曾義仲進入京都後,被後白河法皇封為從五位下、左馬頭、越後守,人稱「旭將軍(或朝日將軍)」,與源行家一起執掌朝政。他試圖恢復在1181年養和饑饉後荒廢的京都的繁榮,但失敗了。同時由於軍隊缺乏食糧,發生了搶劫民宅的暴動,使其民心大為下降。此外又因皇位繼承問題同法皇發生衝突,最終在法住寺合戰中囚禁後白河法皇和後鳥羽天皇,罷免反對自己的公卿並自封征東大將軍。 次年,盤踞鐮倉的源賴朝得知義仲囚禁法皇和天皇的消息後,派源範賴、源義經討伐義仲。義仲在宇治川戰敗,逃往向北逃亡。同年在近江國粟津(今滋賀縣大津市)同源範賴的部下交戰,陣亡。 木曾義仲在源平合戰中大敗當權的平氏一門,威震四方,人稱「旭將軍(或朝日將軍)」,一度有君臨天下之勢。但由於年輕氣盛,加以特殊的成長背景下所形成的驕傲粗暴性格,之後眾叛親離,迅速敗亡。木曾義仲短暫的30年生涯充滿了傳奇性,崛起與滅亡的過程猶如一場壯麗的悲劇,是日本傳統的悲劇英雄之一。.
查看 平清盛和源義仲
源賴政
源賴政()日本平安時代末期武士、歌人。攝津守源賴光的玄孫、源賴光子源賴國,亦為攝津守,生子源賴綱。源賴綱善和歌,生子源仲政,是攝津源氏源仲政長子。源仲政善射,兼能和歌,為兵庫頭,聽昇殿,特詔守護大內,其後生源賴政。 保元之亂時,源賴政支持後白河天皇以抗崇德上皇,召武將十人,源賴政率部下兵勤王。二條天皇即位當日,有狂人入禁內,源賴政捕獲狂徒,以此功聽院昇殿。 平治元年,藤原信賴作亂。源義朝勸說藤原信賴招攬源賴政。源賴政初時答允,然而顧慮源義朝曾殺他的父弟,大乖人望,大事必定不成,心懷危疑。及後聽聞潛幸平清盛六波羅府第,決意屬禁旅。源義朝攻打六波羅,源賴政佈陣六條河原不向前進。源義平察覺賴政在觀望,以精兵衝向賴政的軍隊。賴政乃收兵前赴六波羅,出兵抵禦源義朝。源義朝大呼:「卿已稱源兵庫頭,今反屬伊勢平氏,玷辱我宗何也?」源賴政回答:「我世以弓箭奉仕皇家,未嘗失士節。卿與叛臣,不知自悛,是非辱我宗乎。」源義朝奔敗,遂死於尾張。 治承2年(1178年)晉陞為從三位,稱源三位入道,成為平氏專權時期位階最高的源氏朝臣。治承4年(1180年),平宗盛強奪其子源仲綱的愛馬「木下」,並在馬身烙上「仲綱」二字。因此賴政對平氏十分不滿,於同年與以仁王起兵反對平氏。雙方交戰於宇治川,源賴政戰敗,切腹而死,享年77歲。.
查看 平清盛和源賴政
源赖朝
源賴朝(),日本鎌倉幕府首任征夷大將軍,也是日本幕府制度的建立者。他是平安時代末期河內源氏的源义朝的第三子,幼名「鬼武者」,或者是「鬼武丸」。著名的武將源義經是他的同父異母弟。.
查看 平清盛和源赖朝
潮出版社
株式会社潮出版社(うしおしゅっぱんしゃ)是新宗教團體創價學會下的一個出版社。創立於1960年7月15日。是日本雜誌協會的成员。.
查看 平清盛和潮出版社
新潮社
株式會社新潮社(しんちょうしゃ)是日本具有代表性的出版社之一,創立于1896年,資本額為1億5000萬日圓。以出版文藝類書籍而聞名,同時也出版週刊和月刊。該社在新宿區矢来町有大量的不動產。.
查看 平清盛和新潮社
日本
日本國(),是位於東亞的島嶼國家,由日本列島、琉球群島和伊豆-小笠原群島等6,852個島嶼組成,面積約37.8万平方公里。國土全境被太平洋及其緣海環抱,西鄰朝鮮半島及俄罗斯,北面堪察加半島,西南為臺灣及中國東部。人口達1.26億,居於世界各國第11位,當中逾3,500萬以上的人口居住於東京都與周邊數縣構成的首都圈,為世界最大的都市圈。政體施行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君主天皇為日本國家與國民的象徵,實際的政治權力則由國會(參眾兩院)、以及內閣總理大臣(首相)所領導的內閣掌理,最高法院為最高裁判所。 傳說日本於公元前660年2月11日,由天照大神之孫下凡所生之後代磐余彥尊所建,在公元4世紀出現首個統一政權,並於大化改新中確立了天皇的中央集权體制。至平安時代結束前,日本透過文字、宗教、藝術、政治制度等從漢文化引進的事物,開始衍生出今日為人所知的文化基礎。12世紀後的六百年間,日本由武家階級建立的幕府實際掌權。17世纪起江户幕府頒布锁国令,至1854年被迫開港才結束。此後,日本在西方列強進逼的時局下,首先天皇從幕府手中收回統治權,接著在19世紀中期的明治维新進行大規模政治與經濟改革,實現工業化及現代化;而自19世纪末起,日本首先兼併琉球,再拿下台灣、朝鮮、樺太等地為屬地。進入20世紀時,日本已成為當時世界的帝國主義強權之一,也是當時東方世界唯一的大國。日本後來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軸心國之一,對中國與南洋發動全面侵略,但最终於1945年戰敗投降。日本投降至1952年《旧金山和约》生效前,同盟国军事占领日本,並監督日本制定新憲法、建立今日所見的政治架構,日本轉型為以國會為中心的民主政體,天皇地位虛位化,並依照憲法第九條放棄維持武装以及宣戰權。而日本雖在法律上實施非武裝化,出於自我防衛上的需要,仍擁有功能等同於其他國家軍隊的自衛隊。 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亦為七大工業國組織成員,是世界先進國家之一,主要奠基於日本經濟在二戰後的巨幅增長。現時日本的科研能力、工業基礎和製造業技術均位居世界前茅,並是世界第四大出口國和進口國。2015年,日本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依國際匯率可兌換成為三萬二千,人均國民收入則在三萬七千美元左右,人類發展指數亦一直維持在極高水平。.
查看 平清盛和日本
愚管抄
『愚管抄』(ぐかんしょう)是天台宗僧侶慈圓所著的鎌倉時代初期的史論書。全7卷。承久之亂直前,朝廷和幕府之間緊張升高時期的承久2年(1220年)頃成立,亂後又加以修訂。.
查看 平清盛和愚管抄
應保
應保(1161年九月四日至1163年三月二十九日)是日本的年號。這個時代的天皇是二條天皇。.
查看 平清盛和應保
承安
承安可以指:.
查看 平清盛和承安
另见
1118年出生
- 平清盛
- 曼努埃爾一世 (拜占庭)
- 西行
1181年逝世
平安時代僧人
- 一條天皇
- 三條天皇
- 俊寬
- 信西
- 喜撰
- 圆仁
- 圓珍
- 圓融天皇
- 宇多天皇
- 安德天皇
- 安然 (僧人)
- 平城天皇
- 平清盛
- 平重盛
- 後三條天皇
- 後朱雀天皇
- 後白河天皇
- 成尋
- 最澄
- 朱雀天皇
- 松殿基房
- 武藏坊辨慶
- 法然
- 清和天皇
- 源信 (僧人)
- 源滿仲
- 源賴政
- 源賴義
- 白河天皇
- 空也
- 空海
- 素性
- 花山天皇
- 荣西
- 藤原师辅
- 藤原忠通
- 藤原賴通
- 藤原道長
- 行尊
- 西行
- 遍昭
- 醍醐天皇
- 鳥羽天皇
平氏
- 三浦氏
- 千叶氏
- 宗氏
- 平宗盛
- 平將門
- 平德子
- 平忠常
- 平忠度
- 平忠盛
- 平教盛
- 平教經
- 平敦盛
- 平時子
- 平氏
- 平清盛
- 平知盛
- 平經盛
- 平維盛
- 平重盛
- 平重衡
- 平高清
- 後北條氏
- 板額御前
- 畠山氏
- 種子島氏
- 長尾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