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平清盛和平維盛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平清盛和平維盛之间的区别

平清盛 vs. 平維盛

平清盛(、元永元年-治承5年閏2月4日),日本平安時代後期的武將、公卿、政治家。伊势平氏的栋梁平忠盛的嫡长子。1156年的保元之乱後贏得後白河天皇的信賴,1159年的平治之乱中打败了源义朝巩固其地位。1167年升任太政大臣(相國),隔年出家,女儿平德子嫁給高仓天皇成為皇后,開創了誇稱「除了平氏一族之外,其他人都不配當人」(平氏にあらずんば人にあらず)的平氏政權輝煌時代,但逐渐平氏的独裁引起了贵族、僧人、武士的反对。后来他对後白河法皇十分不满,治承三年(1179年)發動政變,幽禁後白河法皇於鳥羽殿。治承4年(1180年)2月,他迫使高仓天皇退位,拥立自己的外孙安德天皇即位。平清盛于1181年死于热病,三年后平氏被河内源氏打败,兵权也被夺取。. 平維盛(),平安時代末期的武將。他是平清盛的嫡孫,平重盛的嫡男。異母弟平資盛、平清經、平有盛、平師盛、平忠房、平宗實。官位從三位右近權中將,人稱小松中將。.

之间平清盛和平維盛相似

平清盛和平維盛有(在联盟百科)23共同点: 安德天皇富士川之戰平家平宗盛平安时代平忠度平知盛平重盛平重衡平滋子京都後白河天皇保元俱利伽羅峠之戰玉葉高倉天皇越前國鹿谷陰謀藤原成親治承源義仲源赖朝承安

安德天皇

安德天皇(;,治承2年11月12日-壽永4年3月24日)乃日本第81代天皇(1180年5月18日-1185年4月25日,治承4年4月22日-壽永4年3月24日在位),名言仁()。 安德天皇是高倉天皇的長子,其生母是平清盛的女兒平德子(建禮門院)。治承2年(1178年)11月12日出生,他的出生標誌著平家的權力達到了巔峰。未滿一歲的他,在12月15日便被立為太子。治承4年(1180年)2月21日,高倉天皇禪位給了他,當時年僅2歲,政治實權則由外祖父平清盛掌握。當時東國的源氏紛紛起兵反對平家,因此即位的當年,平清盛將首都遷到平家的據點福原,試圖更加穩固地控制朝廷;但半年之後就將首都遷回了平安京。1181年平清盛病逝,極盛一時的平家迅速衰落。 壽永2年(1183年),源義仲在俱利伽羅峠之戰中大破平家,逼近京都。平家在平宗盛的率領下撤離京都,安德天皇、守貞親王連同象徵著天皇權威的三神器一起被劫往西國。平家一門到達九州島的大宰府,但被當地豪族逐出;隨後逃往讚岐國的屋島(今香川縣高松市屋島地區)並創立行宮。以屋島為據點,同源氏對抗。壽永4年(1185年),源賴朝派源義經攻打屋島。平家戰敗,挾安德天皇逃亡海上。此後在長門國赤間關的壇之浦爆發平家和源氏間最後的決戰。平家戰敗,外祖母二位尼將傳國神劍插在身上,將傳國神璽掛在天皇的脖子上,抱著安德天皇,告訴他「波濤之下也有帝都」(「波の下にも都がございます」),投海自殺身亡。 天皇的生母建禮門院在天皇投水之後也跳水自殺,但被源氏方面的武士救起,送往京都。 根據《平家物語》的說法,壇之浦之戰後,神璽和神鏡都被源氏武士獲得,送回京都。而神劍同安德天皇永遠沉入了海底。另有傳聞稱壇之浦之戰發生的翌日,安德天皇的遺體被漁夫打撈上岸。 壇之浦之戰一年後,鐮倉幕府的將軍源賴朝為了安撫安德天皇的怨靈,建立阿彌陀寺御影堂,阿彌陀寺附近的陵墓被稱為阿彌陀寺陵。安德天皇後來被奉為久留米水天宮(福岡縣久留米市)的祭神,成為水神、安產之神,與其生母建禮門院一起,被各地的水天宮祭祀。明治時代,阿彌陀寺改為赤間神宮(山口縣下關市)。.

安德天皇和平清盛 · 安德天皇和平維盛 · 查看更多 »

富士川之戰

富士川之戰是於日本平安時代晚期治承四年十月二十日(1180年陽曆11月9日)發生在駿河國(現為靜岡縣)富士川之戰役。由平維盛所領軍的平氏大軍在富士川一地與源賴朝的軍隊遭遇,此役是後世泛稱源平合戰的眾多戰役之一。.

富士川之戰和平清盛 · 富士川之戰和平維盛 · 查看更多 »

平家

#重定向 伊勢平氏.

平家和平清盛 · 平家和平維盛 · 查看更多 »

平宗盛

平宗盛(),日本平安時代後期的武將。平清盛的三子及繼承人。最高官位為從一位內大臣,因其所領導的平氏一族後來敗退到屋島,一般稱之為「屋島大臣」。後來在源平合戰(史稱治承·壽永之亂)中的壇之浦之戰戰敗後被源賴朝下令斬首。.

平宗盛和平清盛 · 平宗盛和平維盛 · 查看更多 »

平安时代

平安时代是日本古代的最后一个历史时代,它从794年桓武天皇将首都从長岡京(784年至794年)移到平安京(现在的京都)开始,到1192年源赖朝建立镰仓幕府一揽大权为止。平安时代的称呼来自其首都的名字。它之前是奈良時代,之后是镰仓时代。 平安时代是日本天皇政府的顶点,也是日本古代文学發展的顶峰。在平安时代中武士阶层得到發展,到这个时代的后期,武士阶层从贵族手中夺取权力,建立幕府。 平安时代日本在804年、838年有兩次遣唐使交往(894年未成行)。天台和真言密宗佛教得到發展。 894年废止遣唐使之后,開始發展日本独自的国风文化。.

平安时代和平清盛 · 平安时代和平維盛 · 查看更多 »

平忠度

平忠度()是平安時代末期的武將、歌人。他是平忠盛的第六子,藤原為忠之女所生。他也是平清盛的同父異母弟,官至正四位下薩摩守。 平忠度於天養元年出生於紀伊國的熊野地方,擅和歌,師事於藤原俊成。根據《平家物語》記載,1183年平家撤離京都之時,忠度獨自返回京都求見俊成,將自己所寫的和歌百餘首交給了他。後來俊成編撰《千載和歌集》的時候,收錄了忠度的和歌《故鄉之花》一首: 但因忠度是俊成朝敵的緣故,故將該首和歌作者署為佚名。直到後來編纂《新敕撰和歌集》之時,才將作者改為「薩摩守忠度」。 平忠度曾參與討伐以仁王、源賴政的戰鬥。1180年,參與富士川之戰。1183年,作為平家的一員武將,參加了俱利伽羅峠之戰,為源義仲所敗,逃得性命。1184年,在一之谷之戰中,平家戰敗,忠度敗走,被源氏方面的岡部忠澄追擊。忠澄看見忠度的牙齒被染黑,從而認出是平家的武士,上前將他殺死。因忠度文武雙全且擅長和歌,當源氏的武士得知忠度被殺後無不為之惋惜。戰後,岡部忠澄尊忠度為菩提,在今崎玉縣深谷市的清心寺為他建立供養塔。 相傳兵庫縣明石市的「忠度塚」是平忠度的墳墓,其附近的天文町原名「忠度町」。神戶市長田區駒之林有忠度的「腕塚」(葬其手臂之墓),為神戶市認定的地域文化財。腕塚附近有忠度的「胴塚」(葬其屍身之墓)。 category:平安時代武士 category:平安時代歌人 Category:平安時代後期貴族 Category:平家 Category:日本战争身亡者.

平忠度和平清盛 · 平忠度和平維盛 · 查看更多 »

平知盛

平知盛()是日本平安時代末期平家一門的武將。他是平清盛的第四子,為二位尼(平時子)所生。同母兄弟有平宗盛、平重衡和建禮門院(平德子)。其官位為從二位行權中納言,世人稱之為新中納言。 平知盛出生的時候正值平家的勢力達到全盛的時期,因此知盛在8歲的時候就被敘為從五位下的官位,次年又被任命為武藏國的國司兼該國的知行國主。當時平家一門出生的人物獲封日本全境內一半以上的國。知盛所獲封的武藏國,當時是源氏勢力最為強大的一個國,這可能是因為知盛具有武將的才能和較大的魅力的緣故。知盛的兩個兄長重盛和宗盛對後白河院的態度優柔不斷,平清盛對他非常期待,對其最為寵愛(《玉葉》安元2年12月5日條)。治承4年(1180年)12月,美濃和近江的源氏發動叛亂,知盛作為總大將率軍前往鎮壓。此後清盛命令知盛征討東國,但此時知盛病倒,不得不返回京都。 治承5年(1181年)閏2月4日,平清盛死去,知盛的同母兄平宗盛繼承了平家家督的位置,知盛與弟弟平重衡一起輔佐宗盛。同年10月,平家的遠征軍編制完成,準備大舉討伐盤踞東國的源氏。北陸道一路知度、清房(宗盛的異母弟)、重衡、資盛率領;東海道和東山道一路由維盛、清經(重盛之子)率領;熊野一路由賴盛的兩個兒子;而最重要的洛中(指京都)由宗盛、教盛、經盛、賴盛和知盛一起負責鎮守。(《玉葉》10月10日條)。此時,平知盛負責留守京都,是決策戰事的實際總指揮者。壽永2年(1183年)2月,平宗盛辭去內大臣官職之際,曾召集知盛、重衡、賴盛、時忠、親宗五人到自己的官邸。(《吉記》2月27日條)可見平知盛在平家一門中地位很高。 壽永2年(1183年),平家在俱利伽羅峠之戰中大敗,知盛和宗盛決定撤出京都。翌年平家在一之谷之戰中慘敗,知盛的長子平知章陣亡。平宗盛以讚岐國屋島為大本營安頓下來,知盛則鎮守長門國的彥島。元曆2年(1185年)3月24日,平家在壇之浦之戰中覆滅,知盛身著重甲、背負著錨投海自盡,享年34歲。 此外,也有傳聞稱知盛並沒有死,而是秘密逃出戰場隱居。今日三重縣伊勢市有人自稱是平知盛的後代。 平知盛的第三子知忠被封為伊賀大夫,在平家撤離京都時被拋棄在京都,由乳母秘密撫養。後來在建久7年(1196年)因舉兵反源,為鐮倉幕府的所殺。次子中納言禪師增盛學問很深,於建久6年(1195年)上洛,後來前往鐮倉,投奔三浦義澄並住在勝長壽院。知盛的女兒中納言局,後來成為後堀河天皇的內裏女房,權傾一時。 相傳在壇之浦之戰擔任源氏方面大將源義經,不久後受到源賴朝的猜忌試圖逃往西國,但船至攝津國大物浦時,由於平知盛的怨靈作祟,海上突起暴風,最終失敗。在後世的文樂和歌舞伎「義經千本櫻」中有相關的情節。 Category:平安時代武士 Category:平安時代後期貴族 Category:平家 Category:日本自殺者.

平清盛和平知盛 · 平知盛和平維盛 · 查看更多 »

平重盛

平重盛(),平安時代末期的武將、公卿。平清盛的嫡長子,母親是高階基章之女,同母弟為平基盛。最終的官位到從二位內大臣。因為住在六波羅小松第,所以又被稱為小松公、小松內大臣。此外由於他在自己的邸宅建有48個燈籠,又被稱為「燈籠大臣」。在《平家物語》中被描寫成溫厚柔和、冷靜沈著的理想化人物,是文武雙全的人才,被清盛及一門賦予厚望。 保元、平治之亂時跟隨父親立功,此後一直升遷到左近衛大將、正二位內大臣之職。他雖然是平清盛嫡長子,但母親的地位沒有清盛的繼室二位尼(平時子)高,因此與異母弟平宗盛不同的是,重盛並無外戚的勢力庇護他。重盛的正室是後白河法皇寵臣藤原成親的妹妹經子,因此較為親近後白河法皇。平重盛在父親平清盛與後白河法皇發生衝突的時候往往扮演著調停人的角色。1177年鹿谷陰謀事件發生,平重盛曾上諫父親清盛勿軟禁後白河法皇。但清盛沒有聽從他的意見。而且,鹿谷陰謀事件的主謀正是重盛的舅子藤原成親,在這次事件後,重盛在平家一門中受到了孤立。 1179年5月25日因病出家,同年7月29日病歿,先清盛而死,享年42歲,死因是「不食之病」,可能是胃癌或胃潰瘍之類的疾病。死後兩年清盛病歿,四年後平家在壇之浦之戰中戰敗滅亡。.

平清盛和平重盛 · 平維盛和平重盛 · 查看更多 »

平重衡

平重衡()是平安時代末期的武將、公卿和歌人。他是平清盛的第五子,為清盛的繼室二位尼(平時子)所生。位階原為從三位,後陞正三位,因此被稱為三位中將。根據《玉葉》記載,平重衡擅長和歌,文采出眾,武藝高強,勇力過人。而且相貌堂堂,因此被比作「牡丹」。同時,平重衡在源平合戰中也是平家的重要將領,曾多次擊敗源氏。 平重衡出生時正值伊勢平氏政治權力達到巔峰的時刻。6歲時(1162年)即被敘為從五位下的官階,次年被封尾張守。1179年又陞任左近衛權中將。此時,因平家的權勢日益增大而受到後白河法皇的猜忌。1179年3月,內大臣重盛因病辭職,法皇的寵臣藤原成親即發動鹿谷事件,欲除平家。但被平清盛發現,將成親逮捕流放。11月幽閉法皇,遷法皇於鳥羽北殿,廢止了院政。在此事件中,重衡作為平家的使者,向法皇通報了藤原成親謀反一事。 治承四年(1180年)5月,以仁王與源賴政聯合天下源氏,舉兵反對平家。重衡被平清盛派往鎮壓。治承四年12月(1181年1月),重衡率軍攻打支持以仁王的南都諸寺,與僧眾交戰,燒毀了園城寺、興福寺、般若寺。這次事件後來被稱作「南都燒討」,被當作平家最大的惡行之一,平重衡也因此被南都的僧眾刻骨仇視。 治承五年(1181年)3月,源行家趁平清盛逝世之際攻打平家。在墨俁川之戰中,平重衡率領平家武士大敗源氏,殺死卿公義圓,暫時阻擋了源氏的進攻。 壽永二年(1183年)5月,平家在俱利伽羅峠中大敗後,放棄了京都。平重衡追隨宗盛出城。平家在屋島站穩了腳跟,在此期間,重衡在戰場上非常活躍。同年10月,他在水島之戰中擊斃源氏的足利義清;11月又在室山之戰中打敗源行家,給了木曾義仲以沉重打擊。義仲不得不派兒子源義基為人質,與源賴朝聯盟。翌年正月,賴朝派蒲冠者源範賴、九郎判官源義經支援義仲。 此間,平家曾一度自攝津、福原出兵,欲奪回京都;但同年2月,平家在一之谷遭範賴、義經的重創。重衡在逃跑中跨下之馬中箭,為源氏所俘。隨後被押解進京,由土肥實平看守。後白河法皇遣藤原定長為使,希望以釋放重衡為條件,換取被平家據有的三神器,但被平宗盛斷然拒絕。同年3月,重衡被解往鐮倉。源賴朝對平重衡的才器甚為尊重,差妻子北條政子的侍女千手之前伺候重衡。 元曆二年(1185年)3月,平家在壇之浦為源氏所滅,重衡之妻藤原輔子被俘。同年6月,應南都僧眾的強烈要求,平重衡被引渡到南都,於木津川畔斬首。他的首級被號令於般若寺門前示眾,屍身則被藤原輔子帶往高野山安葬。重衡死後,其妻藤原輔子隨建禮門院隱居並出家為尼。而千手之前得知重衡的死訊後亦因思念而死。 今京都府木津川市木津宮之裏的安福寺建有平重衡的供養塔。 Category:平安時代武士 Category:平安時代後期貴族 Shigehira Category:被處決的日本人.

平清盛和平重衡 · 平維盛和平重衡 · 查看更多 »

平滋子

平滋子(1142年-1176年8月14日)是後白河天皇的女御,高倉天皇的生母。父親是平時信,她也是平時忠、平時子(平清盛的後妻)的異母妹。後來她被稱為建春門院。 因為她的關係,姊夫清盛的女兒平德子順利成為高倉天皇的中宮,而她也見證了平家最榮華的時候。 category:堂上平氏 Category:平安時代後宮 category:1142年出生 category:1176年逝世 Category:平家 Category:女院 Category:平安時代皇太后.

平清盛和平滋子 · 平滋子和平維盛 · 查看更多 »

京都

京都()是日本一座擁有悠久歷史的城市,於794年起被定為日本的首都,當時名為「平安京」,此後多次成為日本首都,成為日本的政治及文化的中心。「首都」在日本當時稱為「京都」,後來成為了此城市的專有名詞。 在平安時代之前,飞鸟京和恭仁京等故都称为京都。而平安京的都城京都,则是在平安时代后期才定为都城,曾同时被称为“京”或“京都”。此后,曾依次被称为“京之都”(きょうのみやこ)、“京”(きょう)。京都最后成为平安京的固有名称被沿用下来。建都之时曾被称为“北京”、“北都”,奈良則当时被称为“南都”。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南都”也成为奈良的代名词。.

京都和平清盛 · 京都和平維盛 · 查看更多 »

後白河天皇

後白河天皇(;,大治二年九月十一日-建久三年三月十三日),日本第77代天皇(1155年8月23日-1158年9月5日,永壽二年七月二十四日-保元三年八月十一日在位)。名雅仁()。鳥羽天皇第四皇子。母為藤原公實之女藤原璋子。.

平清盛和後白河天皇 · 平維盛和後白河天皇 · 查看更多 »

保元

保元(1156年四月二十七日至1159年四月二十日)是日本的年號之一,指的是久壽之後、--之前,1156年到1158年這段期間。這個時代的天皇是後白河天皇與二條天皇。.

保元和平清盛 · 保元和平維盛 · 查看更多 »

俱利伽羅峠之戰

俱利伽羅峠之戰(峠是山路的鞍部、隘口),又稱礪波山之戰(となみやまのたたかい),乃日本平安時代末期壽永二年五月十一日(1183年陽曆6月2日)木曾義仲軍與平維盛率領的平氏軍之間的戰鬥。此役為源平合戰中最大的會戰,最終以平氏大敗收場。.

俱利伽羅峠之戰和平清盛 · 俱利伽羅峠之戰和平維盛 · 查看更多 »

玉葉

玉葉(ぎょくよう),別名玉海、月輪兼實公記,為日本平安時代末期關白兼太政大臣九條兼實的日記。.

平清盛和玉葉 · 平維盛和玉葉 · 查看更多 »

高倉天皇

倉天皇(;,應保元年九月三日-治承五年一月十四日),日本第80代天皇(1168年3月30日-1180年3月18日,仁安三年二月十九日-治承四年二月二十一日在位)。諱憲仁()。.

平清盛和高倉天皇 · 平維盛和高倉天皇 · 查看更多 »

越前國

越前國()為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北陸道,又稱越州。越前國的領域大約為現今福井縣的嶺北地方及敦賀市,初設之時的國領更大,還包含現在的石川縣全境。.

平清盛和越前國 · 平維盛和越前國 · 查看更多 »

鹿谷陰謀

鹿谷陰謀是平安時代治承元年(1177年)6月,發生在日本京都的打倒平家的陰謀事件。在京都東山鹿谷(鹿ヶ谷,今京都市左京區)的靜賢法印(信西之子)的山莊謀議。近年,有此陰謀是平清盛捏造的說法,也稱「鹿谷事件」(鹿ヶ谷事件)、「鹿谷之議」(鹿ヶ谷の議)。.

平清盛和鹿谷陰謀 · 平維盛和鹿谷陰謀 · 查看更多 »

藤原成親

藤原成親()日本平安時代末期的公卿。他是後白河天皇的寵臣,住所在中御門烏丸。 1142年(康治元年),因其父藤原家成是鳥羽上皇的寵臣,5歲的藤原成親被敘為從五位下的官階。1144年(天養元年)任越後國守,後歷任讚岐國守(1146年)、侍從(1152年)等職。1156年(保元元年)陞左近衛少將兼越後守。 後白河天皇即位後,因豐姿出眾,受到後白河的寵倖。平治之亂時,藤原成親是藤原信賴的同黨,本應被處死,但因其妹藤原经子之夫平重盛的說情而被赦免。1175年(安元元年)任權大納言。 1177年(治承元年),藤原成親在後白河法皇的授意下,與西光法師(成親父藤原家成養子)、俊寬僧都等人秘密準備兵馬欲反對平清盛(鹿谷陰謀事件)。然而同謀者多田行綱向平清盛告密,藤原成親等人全部被捕。成親被流備中國,其子藤原成經流放鬼界之島。不久,藤原成親在流放地墜下懸崖離奇死亡,相傳係被平清盛謀殺。.

平清盛和藤原成親 · 平維盛和藤原成親 · 查看更多 »

治承

治承(1177年八月四日至1184年四月十六日)是日本的年號。這個時代的天皇是高倉天皇與安德天皇。 治承年號使用的時代發生源平合戰。.

平清盛和治承 · 平維盛和治承 · 查看更多 »

源義仲

源義仲(),日本平安時代末期著名的武將,又名木曾義仲,因在信濃國的木曾谷(今長野縣木曾郡木曾町)長大,故被稱作木曾義仲。出身名門河內源氏,源義賢的次子,幼名「駒王丸」。同時期著名的武將源賴朝及源義經為其堂兄弟。 1180年,以仁王在源賴政的勸說下,在京都起兵討伐平家,並向全日本的源氏討伐平家的令旨。但不久以仁王兵敗被殺。其子北陸宮逃往北陸道,木曾義仲擁立他為主,起兵反對平家。在1183年俱利伽羅峠之戰中,木曾義仲大敗平家,直逼京都,威震四方,迫使平家拋棄京都逃亡西國。 木曾義仲進入京都後,被後白河法皇封為從五位下、左馬頭、越後守,人稱「旭將軍(或朝日將軍)」,與源行家一起執掌朝政。他試圖恢復在1181年養和饑饉後荒廢的京都的繁榮,但失敗了。同時由於軍隊缺乏食糧,發生了搶劫民宅的暴動,使其民心大為下降。此外又因皇位繼承問題同法皇發生衝突,最終在法住寺合戰中囚禁後白河法皇和後鳥羽天皇,罷免反對自己的公卿並自封征東大將軍。 次年,盤踞鐮倉的源賴朝得知義仲囚禁法皇和天皇的消息後,派源範賴、源義經討伐義仲。義仲在宇治川戰敗,逃往向北逃亡。同年在近江國粟津(今滋賀縣大津市)同源範賴的部下交戰,陣亡。 木曾義仲在源平合戰中大敗當權的平氏一門,威震四方,人稱「旭將軍(或朝日將軍)」,一度有君臨天下之勢。但由於年輕氣盛,加以特殊的成長背景下所形成的驕傲粗暴性格,之後眾叛親離,迅速敗亡。木曾義仲短暫的30年生涯充滿了傳奇性,崛起與滅亡的過程猶如一場壯麗的悲劇,是日本傳統的悲劇英雄之一。.

平清盛和源義仲 · 平維盛和源義仲 · 查看更多 »

源赖朝

源賴朝(),日本鎌倉幕府首任征夷大將軍,也是日本幕府制度的建立者。他是平安時代末期河內源氏的源义朝的第三子,幼名「鬼武者」,或者是「鬼武丸」。著名的武將源義經是他的同父異母弟。.

平清盛和源赖朝 · 平維盛和源赖朝 · 查看更多 »

承安

承安可以指:.

平清盛和承安 · 平維盛和承安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平清盛和平維盛之间的比较

平清盛有136个关系,而平維盛有55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23,杰卡德指数为12.04% = 23 / (136 + 55)。

参考

本文介绍平清盛和平維盛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