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安大略401號省道

指数 安大略401號省道

安大略401號省道(Ontario Highway 401),正式名稱為國王401號公路(King's Highway 401),是加拿大安大略省一條東西向400系列高速公路,全長828.0公里,西起溫莎市,橫貫安大略省南部至魁北克省邊界為東端,並連接魁北克20號高速公路前往滿地可,此兩條公路構成魁北克市-温莎走廊的主要骨幹。途經多倫多市的一段401號省道是世上最繁忙及最寬闊的公路之一,最闊的一段有22條來回行車線,亦是安大略省經濟的大動脈。由於401省道非常繁忙,安大略省政府於1980年代決定興建安大略407號省道作為此公路的繞道。公路全線由安大略省運輸廳管理,並由安大略省警察局負責巡邏和執法,車速限制為每小時100公里。 此公路全線名為麥克唐納-卡迪亞公路(Macdonald-Cartier Freeway),而介乎多倫多和特倫頓的路段則在2007年額外冠以英雄公路(Highway of Heroes)之稱,以紀念在阿富汗戰爭中殉職的加拿大軍人。2015年在溫莎市開通的西延路段則冠為赫布·格雷園林公路(Rt.)。.

78 关系: 加拿大加拿大國會下議院基秦拿南安大略及時制度士嘉堡多伦多多倫多市中心多倫多皮爾遜國際機場大多倫多市大多倫多地區大納潘尼央街奧沙華安大略安大略400號省道安大略402號省道安大略403號省道安大略404號省道安大略407號省道安大略409號省道安大略410號省道安大略412號省道安大略416號省道安大略427號省道安大略省安大略省省長安大略省警察局安大略湖密西沙加密歇根州巴佛士街巴里 (安大略省)布羅克維爾亚特兰大亞積士 (安大略省)康沃尔 (安大略省)底特律底特律河圣劳伦斯河北約克國父皮克靈皮爾區环境影响评价灣景大道科堡 (安大略省)第二次世界大战约翰·亚历山大·麦克唐纳美加邊境...當河谷園林公路特倫頓空軍基地E·C·勞高速公路聖羅倫斯海道荷頓區高速公路魁北克20號高速公路魁北克市-温莎走廊魁北克省胡士托 (安大略省)阿富汗戰爭 (2001年)赫布·格雷蒙特利尔金斯顿 (安大略省)艾倫道杜林區洛杉矶渥太華温莎 (安大略省)滑鐵盧 (安大略省)滑鐵盧區朝鲜战争惠特比 (安大略省)戈迪·豪國際大橋怡陶碧谷10號州際公路400系列公路75號州際公路 扩展索引 (28 更多) »

加拿大

加拿大(英语、法语:Canada,IPA读音:(英)(法))为北美洲国家,西抵太平洋,东至大西洋,北滨北冰洋,东北方与丹麦领地格陵兰相望,东部与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相望,南方及西北方与美国接壤。加拿大的领土面积达998万平方公里,为全球面积第二大国家。加拿大素有「枫叶之国」的美誉,渥太华为该国首都。 加拿大在1400年前即有原住民在此生活。15世纪末,英国和法国殖民者开始探索北美洲的东岸,并在此建立殖民地。1763年,当七年战争结束后,法国被迫将其几乎所有的北美殖民地割让予英国。在随后的几十年中,英国殖民者向西探索至太平洋地区,并建立了数个新的殖民地。1867年7月1日,1867年宪法法案通过,加拿大省、新不伦瑞克、新斯科舍三个英属北美殖民地组成加拿大联邦,其中加拿大省分裂为安大略和魁北克。在随后100多年里,其它英属北美殖民地陆续加入联邦,组成现代加拿大。 加拿大是实行聯邦制、君主立憲制及議會制的國家,由十个省和三个地区组成,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為國家元首及加拿大君主,而加拿大總督為其及政府的代表。加拿大是双语国家,英语和法语为官方语言,原住民的語言被認定為第一語言。由於位於高緯度地廣人稀,该国是世界上擁有多元化種族及文化的國家,也是移民為主的国家,约五分之一的国民出生于境外,近年來移民大部分來自亞洲。 得益於豐富的自然資源和高度發達的科技,加拿大是富裕、经济发达的国家。以国际汇率计算,加拿大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全世界排名第十六,人类发展指数排名第十。它在教育、政府的透明度、自由度、生活品质及经济自由的都名列前茅。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是联合国、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美空防司令部、七大工業國組織、二十国集团、英联邦、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及太平洋岛国论坛的成员。.

新!!: 安大略401號省道和加拿大 · 查看更多 »

加拿大國會下議院

#重定向 加拿大众议院.

新!!: 安大略401號省道和加拿大國會下議院 · 查看更多 »

基秦拿

基秦拿(Kitchener,)是加拿大安大略省南部一座城市,為滑鐵盧區的行政中心,與鄰近的滑鐵盧市合稱「基秦拿-滑鐵盧」(Kitchener-Waterloo,簡稱「K-W」),而兩者亦與劍橋市組成三聯市都會區(Tri-Cities)。據2011年加拿大人口普查所示,基秦拿有219,153名居民,而三聯市都會區則有477,160名居民,是全國第10大和安省第4大人口普查區。.

新!!: 安大略401號省道和基秦拿 · 查看更多 »

南安大略

南安大略(Southern Ontario),又稱南安省,是加拿大安大略省的一區,位於法國河和阿爾岡金省立公園以南。連同帕里灣區和穆斯科卡區在内,本區約占安大略省總面積的14-15%。本區也是加拿大最南端的地區。 南安大略與北安大略有著極大的差異。與北安大略相比,南安省人口較多,而兩者的氣候和文化亦有所不同。南安大略也可再細分為中安大略、東安大略、西南安大略和金馬蹄地區(包括大多倫多地區)。.

新!!: 安大略401號省道和南安大略 · 查看更多 »

及時制度

即時化生產技術(Just in time,縮寫為JIT),又稱即時生產,是一种生產管理的方法學,源自於豐田生產方式。通过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库存和相关的顺带成本,改善商业投资回报的管理战略。 为了满足及时制度的目标,生产流程依赖标记符号,或称看板管理,看板的作用是告诉工人,什么时候该进行下一个流程。一般来说,看板也可以改为简单的视觉符号。如果运用得当,JIT可以帮助企业持续改进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性企业的投资回报率、质量、效率、员工参与度,以及产品流动速度。.

新!!: 安大略401號省道和及時制度 · 查看更多 »

士嘉堡

士嘉堡(Scarborough,發音為 /ˈskɑrbəroʊ/ 或 /ˈskɑrbroʊ/ )是加拿大安大略省多倫多市東部的一個地區。經過200多年的發展,士嘉堡曾一度於大多倫多市(Metropolitan Toronto)内具有市級行政地位,但自從1998年大多六市合併後已成為多倫多市的一部分。縱雖如此,「士嘉堡」一名仍受民眾廣泛使用,而加拿大郵政亦仍然接受只填上「Scarborough」而沒有「Toronto」的地址。據2006年人口普查,士嘉堡區的人口有602,575人。 「士嘉堡」一名是由上加拿大首任總督約翰·格雷夫斯·閃高的夫人伊利沙伯·閃高所取。士嘉堡瀕臨安大略湖湖岸的峭壁令閃高夫人想起英格蘭約克郡士嘉堡一帶的石灰岩懸崖,因而得名。在此之前,該帶曾以蘇格蘭的格拉斯哥為名。.

新!!: 安大略401號省道和士嘉堡 · 查看更多 »

多伦多

多伦多(英语/法语:Toronto),是北美洲国家加拿大安大略省首府,加拿大的最大城市。 多伦多坐落在安大略湖西北岸的南安大略地区。根据2012年七月的加拿大人口普查,多伦市人口达2,790,060,为加拿大最大城市。多伦多市是大多伦多地区的心脏地区,也是安大略省南部人口稠密区(称作“金馬蹄地區”)的一部分。这些大多伦多地区自治区的数据表格被列在了城市区有5,132,794名居民。在2011年人口普查中,多倫多人口普查區有5,583,064名居民,而覆蓋範圍較廣的大多倫多地區則有6,054,191名居民。 作為加拿大的经济中心,多伦多是一個世界级城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金融中心之一。 多伦多在经济上的领先地位在于金融、商业服务、电信、航太、交通运输、媒体、艺术、电影、电视製作、出版、软件、医药研究、教育、旅游、体育等产业。 (2007) - 、 和 。于2007年3月1日查阅多伦多证券交易所是世界第七大交易所,总部设于市内,有多数加拿大公司在这里上市。 多伦多的国际性人口 体现出它是前往加拿大移民的重要落腳點。而市内49%的人口是在加拿大以外誕生,也造就多倫多成為世上種族最多樣化的城市之一。目前多伦多的低犯罪率、潔淨的環境、高生活水准、以及对多樣文化的包容性,令該市被多個经济学智囊团列为世界上最宜居的城市之一。另一方面,多伦多於2006年被列為加拿大生活成本最高的城市。 大约1/3的加拿大人居住在距多伦多两小时车程的郊区。加拿大大约1/6的就业机会在该市。 多伦多当地的華僑及華裔人口多达四十萬,相當於加拿大全國約百分之一的人口。.

新!!: 安大略401號省道和多伦多 · 查看更多 »

多倫多市中心

多倫多市中心(英語:Downtown Toronto)是加拿大安大略省多倫多市的商業中心區。市中心南臨安大略湖、北至布羅爾街(亦包含央街夾布羅爾街以北的部分地段)、東臨當河、西至巴佛士街。多倫多市中心是加拿大的銀行和金融業重鎮,區内佈滿加拿大主要公司的全國總部。此外,據加拿大統計局的2006年人口普查資料所示,多倫多市中心約有16萬9千名常住居民,較2001年上升10%,較1976年更上升30%,是市内人口增長速度最快的社區之一。近年區内有不少多層分契式公寓大廈陸續落成,而區内多個地標(如央-登打士廣場和皇家安大略博物館)亦相繼被翻新和重修。每天約有80萬人在日間時段進出多倫多市中心。 現時市中心東南部的舊城區於1790年代被英國殖民政府劃為約克鎮,並成為上加拿大的首府。約克鎮於1834年改為多倫多市後,首座市政廳亦設於此處。到了19世紀末期,多倫多市逐漸從原約克鎮鎮址往西伸延,而多倫多的金融區亦陸續轉移到央街以西的國王街和威靈頓街。該帶於1904年經歷大火災後展開重建工作,市内首批摩天大廈隨之而現,而多座於二戰後新建的大廈中亦於全國最高建築中榜上有名。 市中心可再細分為不同的社區,如中區華埠、娛樂區和聖羅倫斯區等。.

新!!: 安大略401號省道和多倫多市中心 · 查看更多 »

多倫多皮爾遜國際機場

多倫多皮爾遜國際機場(Toronto Pearson International Airport,),簡稱皮爾遜機場,是加拿大安大略省多倫多市以至其都會區(大多倫多地區)及廣域都市帶(金馬蹄地區)的主要機場。皮爾遜機場離多倫多市中心西北約,其大部分土地實際坐落密西沙加市東北角的馬爾頓區(Malton),东部的一小部分土地则延展至多伦多市的怡陶碧谷区。。皮爾遜國際機場是加拿大最繁忙的機場,2017年客流量達 47,054,696人次,航班升降量則達465,555架次。以總客流量計算,皮爾遜機場在世界最繁忙機場中排第30位;以國際航班客流量計算排第22位;以航班升降量計算則排第10位。 皮爾遜機場是加拿大航空和加拿大航空快運的最大樞紐,亦令其成為星空聯盟的主要樞紐之一。此外,皮爾遜機場亦是西捷航空以及聯邦快遞的樞紐機場,和加拿大越洋航空与阳翼航空的重点机场。 機場的運作曾由加拿大交通部負責,現時則由非牟利的大多倫多機場管理局負責,但仍隸屬於加拿大國家機場系統。皮爾遜機場是全加拿大八座设有美國境外入境審查的机场之一。.

新!!: 安大略401號省道和多倫多皮爾遜國際機場 · 查看更多 »

大多倫多市

大多倫多市(Municipality of Metropolitan Toronto),簡稱大多市(Metro Toronto 或 Metro),是加拿大安大略省一個已取消的行政區劃,由舊有的多倫多市及其內圈衛星城鎮組成,但這些城鎮仍各自保持固有的市鎮政府。大多市於1954年脫離約克縣(York County)自組地區政府,其行政架構所覆蓋的職責較安省轄下的縣(county)和區(district)為之廣泛,並成了安省政府日後將其他行政區劃改組成地區自治體(regional municipality)的先例。 隨著安大略省議會通過《1997年多倫多市法案》,大多市及其轄下城鎮於1998年合併成新的多倫多市。現多倫多市承襲了大多市的管轄範圍:南界為安大略湖、西界為怡陶碧谷溪(Etobicoke Creek)和427號公路、北界為士刁路(Steeles Avenue),東界為紅河(Rouge River)。.

新!!: 安大略401號省道和大多倫多市 · 查看更多 »

大多倫多地區

大多倫多地區 (英語:Greater Toronto Area,當地縮寫作GTA)是加拿大人口密度最高的都會區。按安大略省政府規劃部門的定義,大多地區的人口在2011年全國普查時為 6,054,191 人。除了多倫多市之外,大多地區還包括皮爾區、約克區、杜林區和荷頓區四個地區自治體(regional municipalities)。.

新!!: 安大略401號省道和大多倫多地區 · 查看更多 »

大納潘尼

大納潘尼(Greater Napanee)是加拿大安大略省東南部一鎮,位於倫諾克斯和阿丁頓縣西南角安大略湖和昆提灣沿岸,為該縣的縣治,離多倫多以東約223公里,京士頓以西約45公里。據2011年加拿大人口普查所示,大納潘尼有15511名居民。 大納潘尼於1998年1月1日成立,由下列鄉鎮合併而成:.

新!!: 安大略401號省道和大納潘尼 · 查看更多 »

央街

央街或楊格街(英文:Yonge Street;英文讀音Young Street) 為加拿大安大略多倫多的一條主要大道,於1793年建成。 於1998年以前,央街為安大略11號省道,且其長度為 。央街因此被健力士世界紀錄大全承認為世界最長街道。但於1998年,安大略政府宣布廢除其多倫多至巴里(Barrie)段之省道地位,並把其降格為縣道及市道之地位。央街於1998年後只剩下多倫多段。多倫多段以北(約克區段)被稱為約克1號區道(但當地居民仍稱之為央街)。1999年,央街被健力士世界紀錄大全廢除其世界最長街道之稱,並被泛美公路(Pan-American Highway)取代。 央街在多倫多有著重要的影響。央街為多倫多分割東西。央街以東之多倫多市區普遍稱為「多倫多東區」;央街以西稱為「多倫多西區」。此外,加拿大的第一條地鐵線也是在央街地底建造。 央街大部分路段的速度限制為50km/h。央街於安大略401號省道以南為四條線闊;於上述公路以北為六條線闊。惟於市區路段最右邊的一條線,尤其在市區路段,經常被用作泊車用途,令此道路經常堵塞。.

新!!: 安大略401號省道和央街 · 查看更多 »

奧沙華

奧沙華(Oshawa)是加拿大安大略省南部杜林區一座城市,坐落安大略湖北岸,位處魁北克市-溫莎走廊之上,離多倫多市中心以東約60公里。奧沙華是杜林區內的最大城市,並是大多倫多地區以至金馬蹄地區的東部重心。據2011年加拿大人口普查所示,奧沙華市內人口為149,607。奧沙華都會區則包含鄰近的惠特比鎮和克拉靈頓自治區,2011年人口為356,177,為全國第14大都會區。 奧沙華的經濟多年來以汽車業為主;通用汽車加拿大分公司的總部設於市內,而奧沙華更有「加拿大汽車業之都」(Automotive Capital of Canada)的外號 。.

新!!: 安大略401號省道和奧沙華 · 查看更多 »

安大略

#重定向 安大略省.

新!!: 安大略401號省道和安大略 · 查看更多 »

安大略400號省道

安大略400號省道(Ontario Highway 400),正式名稱為國王400號公路(King's Highway 400),是加拿大安大略省一條南北向400系列高速公路,連接位於該省南部的省會多倫多及該省的中北部地區,為該省第二長的高速公路,僅次於401號公路。此公路介乎北約克和巴里的路段於1952年7月1日開通,當時名為多倫多-巴里公路(Toronto–Barrie Highway),為該省首條全線達致高速公路資格的道路,並是首條編號為400系列的安大略省道。公路後於1958年往北伸延至冷水鎮(Coldwater),1966年往南伸延至多倫多的珍街(Jane Street),而北約克和巴里之間的路段則於1970年代陸續擴濶。從1977年起,400號公路陸續往北伸延,到2011年延至卡靈鎮(Carling)。介乎卡靈鎮和冷水鎮的路段同時隸屬橫加公路。.

新!!: 安大略401號省道和安大略400號省道 · 查看更多 »

安大略402號省道

安大略402號省道(Ontario Highway 402),正式名稱為國王402號公路(King's Highway 402),是加拿大安大略省一條東西向400系列高速公路,連接位於該省西南部的倫敦和薩尼亞,並在其西端駁上藍水大橋跨越美加邊境通往美國密芝根州曉倫港,構成來往安省和美國中西部的其中一條主要貿易走廊。.

新!!: 安大略401號省道和安大略402號省道 · 查看更多 »

安大略403號省道

安大略403號省道(Ontario Highway 403),正式名稱為國王403號公路(King's Highway 403),是加拿大安大略省一條東西向400系列高速公路,連接位於該省西南部的胡士托及大多倫多地區的密西沙加,在東西兩端皆與401號公路交匯,而在荷頓區内約長的路段則與伊利沙伯皇后道共構。此公路首期路段於1963年獲編為403號公路,但待連接布蘭特福德和安卡斯特的路段於1997年8月15日開通後才告全線正式完工。 此公路於咸美頓市内的路段又稱徹多克高速公路(Chedoke Expressway)。.

新!!: 安大略401號省道和安大略403號省道 · 查看更多 »

安大略404號省道

安大略404號省道(Ontario Highway 404),正式名稱為國王404號公路(King's Highway 404),是加拿大安大略省一條南北向400系列高速公路,南端在該省省會多倫多與401號公路和當河谷園林公路(DVP)交匯,北至約克區東貴林伯里,中途在萬錦與407號公路交匯。 此公路緊接在DVP開通後動工,首期介乎DVP和士刁士大道的路段於1977年通車,介乎士刁士大道和紐馬克特的路段在往後12年間陸續開通,而往北延至其士域的路段則於2014年9月17日完工通車。.

新!!: 安大略401號省道和安大略404號省道 · 查看更多 »

安大略407號省道

安大略407號省道(Ontario Highway 407)是加拿大安大略省南部一條東西向400系列收費高速公路,全長,西端在伯靈頓與403號公路和伊利沙伯皇后道交匯,東端在克拉靈頓與湯頓道(Taunton Road)交接。此公路介乎西端伯靈頓和皮克靈布洛克道(Brock Road)的路段業權隸屬私營的407ETR特許有限公司(407 ETR Concession Company Limited),正式名稱為407號快速收費公路(407 Express Toll Route,簡稱407 ETR);布洛克道以東路段的業權則隸屬安大略省政府。407號公路是世上首條全面採用電子道路收費系統的收費公路;公路沿線不設收費站,營運公司透過裝設在車輛擋風玻璃上的收發器或設置在公路出入口的車輛號牌攝影機來記錄車輛進出公路的地點,從而計算車程和收費。 為了方便駕駛人士繞過401號公路的大多倫多地區路段(即該公路最繁忙的路段),安省政府從1950年代開始規劃407號公路作401號公路的北方繞道。然而,當局在往後年間集中拓闊401號公路,因此待1987年才展開407號公路項目。省府於1990年代初將407號公路定為收費道路,並於1998年將之私有化,407號快速收費公路因此不屬省政府轄下的公路網絡。首期介乎410號公路和404號公路的路段於1997年中通車,餘下路段於往後四年相繼對外開放;私營的407號公路於2001年中開通至現有的規模。 407號公路延伸項目現正進行中,從皮克靈布洛克道往東伸展,於接近奧羅諾(Orono)處與35號省道相接。項目首階段東至奧沙華市的和諧道(Harmony Road),於2016年6月20日開通;餘下通往35號省道的路段則暫定於2020年完工。.

新!!: 安大略401號省道和安大略407號省道 · 查看更多 »

安大略409號省道

安大略409號省道(Ontario Highway 409),正式名稱為國王409號公路(King's Highway 409),是加拿大安大略省一條東西向400系列高速公路,東端在多倫多市的怡陶碧谷區與401號公路交匯,西端則連接多倫多皮爾遜國際機場,中途與427號公路交匯。由於401號和427號公路之間的交匯處不設交流道連接401號公路西行線往427號公路北行線,從前者通往後者的車流亦需取道409號公路 。 409號公路早期稱為貝爾菲爾德快速公路(Belfield Expressway),名稱來自走線大致與其平行的貝爾菲爾德道。.

新!!: 安大略401號省道和安大略409號省道 · 查看更多 »

安大略410號省道

安大略410號省道(Ontario Highway 410),正式名稱為國王410號公路(King's Highway 410),是加拿大安大略省一條400系列高速公路,南端在密西沙加與401號和403號公路交匯,北端則在卡里冬(Caledon)南部駁上非高速公路資格的10號公路,中途在賓頓與407號公路交匯,目前全線位於皮爾區境内。410號公路的走線呈東南-西北走向,但在指示牌上則標為南北走向。.

新!!: 安大略401號省道和安大略410號省道 · 查看更多 »

安大略412號省道

安大略412號省道(Ontario Highway 412),正式名稱為國王412號公路(King's Highway 412),是加拿大安大略省南部一條南北向400系列收費高速公路,全長約, Toronto Star, retrieved May 23, 2012,全線位於大多倫多地區杜林區惠特比鎮以内,南北兩端分別與401號公路和407號公路的東延路段交匯。此項目在早期規劃階段曾稱為杜林西部通道(West Durham Link),並與407號公路東延項目的首階段一併進行,於2016年6月20日通車。.

新!!: 安大略401號省道和安大略412號省道 · 查看更多 »

安大略416號省道

安大略416號省道(Ontario Highway 416),正式名稱為國王416號公路(King's Highway 416),又稱退伍軍人紀念公路(Veterans Memorial Highway),是加拿大安大略省一條南北向400系列高速公路,南端在約翰斯頓(Johnstown)附近與401號公路交匯,北端則在渥太華與417號公路(橫加公路)交匯。此公路全長,為連接紐約州和安大略省東部的主要貿易走廊,並聯同401號公路構成渥太華和多倫多之間最快捷的陸路通道。.

新!!: 安大略401號省道和安大略416號省道 · 查看更多 »

安大略427號省道

安大略427號省道(Ontario Highway 427),正式名稱為國王427號公路(King's Highway 427),是加拿大安大略省一條南北向400系列高速公路,南端在多倫多與伊利沙伯皇后道(QEW)和嘉甸拿高速公路交匯,北端則在約克區旺市與約克區7號區道(即前安大略7號省道)交匯,其走線以約克區99號區道的名義往北伸延至申威大道(Zenway Boulevard)為止。介乎QEW和401號公路之間的一段427號公路平均每天汽車流量為30萬架次,當中介乎伯納姆瑟普道(Burnhamthorpe Road)和拉斯本道(Rathburn Road)的路段平均每天汽車流量更達353,100架次,為安大略省第二繁忙的高速公路,也是北美第三繁忙的高速公路。另外,此公路也是通往多倫多皮爾遜國際機場的要道之一。.

新!!: 安大略401號省道和安大略427號省道 · 查看更多 »

安大略省

安大略省(英语、法语:Ontario),簡稱安省,位于加拿大的東部,面積約100萬平方公里,加拿大的首都渥太华也在安大略省。安大略是加拿大人口最多的省份,根據2015年7月統計数据显示,安大略人口大約有1379萬。.

新!!: 安大略401號省道和安大略省 · 查看更多 »

安大略省省長

安大略省省長(Premier of Ontario,Premier ministre de l'Ontario)是加拿大安大略省的政府首腦。省長由安大略省省督委任,並成為省政府行政會議(Executive Council,即内閣)的領袖。 現任省長為凱斯琳·韋恩;她於2013年宣誓就任省長,成為該省首位女性省長及全加拿大首位公開同性戀身份的省長。 現時安大略省省長辦公室包括下列委員會:.

新!!: 安大略401號省道和安大略省省長 · 查看更多 »

安大略省警察局

安大略省警察局(Ontario Provincial Police,簡稱O.P.P.;Police provinciale de l'Ontario)是加拿大安大略省的省級警政機關,其功能包括為省内不設地方警隊的行政區和城鎮提供警政服務、支援省内規模較小的地方警隊、調查跨越省内行政區界線或牽涉全省的罪案、在省級公路(包括400系列公路)上巡邏、以及在省内多條水道上執法。 現時省警約有6100名警員和2800名文職人員,活動範圍覆蓋省内94萬2405平方公里的地域,以及9萬4610平方公里的水域,覆蓋人口達230萬人,在夏季更高達360萬人。.

新!!: 安大略401號省道和安大略省警察局 · 查看更多 »

安大略湖

安大略湖(Lake Ontario)北邻加拿大安大略省,南毗尼亚加拉半岛和美国纽约州,是北美洲五大湖之一。.

新!!: 安大略401號省道和安大略湖 · 查看更多 »

密西沙加

密西沙加(Mississauga,),或稱美西沙加,簡稱密市或美城,是加拿大安大略省的一座城市,位於多倫多以西的皮爾區,是大多倫多地區的一部分。根據2011年的人口普查,密市有約713,443名居民,以人口計算是全國第六大城市。密西沙加是大多地區内的一個重要交通樞鈕,有七條省級高速公路橫越本市,而多倫多皮爾遜國際機場中的一大部分更是坐落於密市範圍以内。 密西沙加市坐落安大略湖的北岸,北鄰賓頓市,西接荷頓區的奧克維爾和苗頓,西北臨荷頓山,至於東面與多倫多的市界綫則有一部份跟隨怡陶碧谷溪(Etobicoke Creek)。.

新!!: 安大略401號省道和密西沙加 · 查看更多 »

密歇根州

密歇根州(State of Michigan),又译作--、密执安州、--。是美国的一个州,位於五大湖地區。其邮政缩写是MI。 这个州作为汽车工业的诞生地而闻名。但其实密西根州也有庞大的旅游业。旅游胜地例如特拉佛斯城(Traverse City)、麦基诺岛(Mackinac Island)以及整个吸引着来自全美和加拿大运动员和自然爱好者的上半島。密西根州拥有仅次于阿拉斯加州的全美第二长的水岸线,以及全美最多的休闲船只。.

新!!: 安大略401號省道和密歇根州 · 查看更多 »

巴佛士街

巴佛士街(英文:Bathurst Street)為加拿大安大略多倫多的一條主要南北大道。多倫多段的長度為。此道路於2004至2007年被選為安大略省十大最差道路之一。跟多倫多其他的南北路線一樣,巴佛士街多倫多段於士刁士大道(Steeles Avenue)完結。當巴佛士街進入多倫多以北的約克區,巴佛士街被稱為約克38號區道(York Regional Road 38)。 巴佛士街沿線普遍為一些住宅區。另外,巴佛士街為多倫多猶太人普遍聚居的地方。多數猶太人住在羅倫詩大道(Lawrence Avenue)以南的一帶。近年來,猶太人有遷移北的趨勢,有見及此,猶太人社區現已伸延到士刁士大道,甚至抵達約克區旺市及烈治文山市約克49號區道(York Regional Road 49)附近。所以,沿著巴佛士街,有很多猶太人教堂。其他猶太人社區的設施包括巴佛士街猶太人社區中心(Bathurst Street Jewish Community Centre)、猶太人大屠殺教育及紀念中心(Holocaust Educational and Memorial Centre)、猶太女性中心(National Council of Jewish Women)及以色列的驕傲猶太教堂(Pride of Israel Synagogue)等等。 除了猶太人以外,巴佛士街亦有不少俄羅斯人居住。他們普遍沿著巴佛士街居住,由雪柏大道(Sheppard Avenue)至士刁士大道最為明顯。因此,巴佛士街與士刁士大道的交界被稱為「小莫斯科」(Little Moscow)。.

新!!: 安大略401號省道和巴佛士街 · 查看更多 »

巴里 (安大略省)

巴里(Barrie)是加拿大安大略省南部錫姆科湖沿岸一座城市,為該省大金馬蹄地區北部的重鎮。巴里全境座落錫姆科縣以內,但行政事務上從該縣獨立管理。據2016年加拿大人口普查所示,巴里市內人口為141,434人,為全國第34大城市;其都會區人口則為197,059人,為全國第21大都會區。.

新!!: 安大略401號省道和巴里 (安大略省) · 查看更多 »

布羅克維爾

布羅克維爾(Brockville)是一座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東南部聖羅倫斯河畔的城市,也是該省列斯和格倫維爾聯合縣的縣治,但行政上獨立於該縣。布羅克維爾坐落魁北克市-温莎走廊之上,離渥太華西南偏南約,蒙特婁西南約,多倫多東北約。據2011年加拿大人口普查所示,布羅克維爾市内人口為21870人,都會區人口則達39024人。.

新!!: 安大略401號省道和布羅克維爾 · 查看更多 »

亚特兰大

亚特兰大(Atlanta)是美国佐治亚州首府及最大城市,也是富尔顿县的县政府驻地。人口456,002人(2014年),而正在快速发展的亚特兰大都會区拥有人口5,522,942人,是美国第9大都市区。 作为一个铁路枢纽,亚特兰大的发展始于19世纪早期,在南北战争时被摧毁,但在當选为州府后迅速重建。20世纪,它是美国民权运动的中心,并举办了1996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

新!!: 安大略401號省道和亚特兰大 · 查看更多 »

亞積士 (安大略省)

亞積士(Ajax),又譯艾翟斯,是加拿大安大略省南部杜林區一鎮,位於大多倫多地區東部,離多倫多以東約,西面與北面跟皮克靈市接壤,東臨惠特比鎮,南面瀕臨安大略湖。據2011年加拿大人口普查所示,亞積士有109,600名居民。.

新!!: 安大略401號省道和亞積士 (安大略省) · 查看更多 »

康沃尔 (安大略省)

康沃尔(Cornwall)是一座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东南部圣劳伦斯河畔的城市,也是該省史托蒙特、鄧達斯和葛蘭蓋瑞聯合縣的縣治,但行政上獨立於該縣。康和是安大略省最東的市級行政區,坐落魁北克市-温莎走廊之上,離渥太華東南約,蒙特婁西南約,多倫多東北約。據2011年加拿大人口普查所示,康和共有人口46,340。.

新!!: 安大略401號省道和康沃尔 (安大略省) · 查看更多 »

底特律

底特律(Detroit ,Détroit)是美国密歇根州最大的城市,也是韦恩县的县治所在。1701年由法国毛皮商建立,是位于美国中西部,加拿大温莎以北、底特律河沿岸的一座重要的港口城市、世界传统汽车中心以及音乐之都。城市得名于连接圣克莱尔湖和伊利湖的底特律河,它源自法语“Rivière du Détroit”,意为“海峡之河(River of the Strait)”。 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2010年的统计数据,底特律以713,777的人口位列全美第18大城市,但是这个数目已不及1950年代人口顶峰时期的一半。底特律成为美国过去50年中城市人口削减最多的城市之一。 底特律的城市治安声名狼藉,而种族问题还依然困扰着整座城市。同时,由于财政预算不足,城市的公共服务也不断变糟。2013年7月18日,底特律宣布破产,並於同年12月3日獲法院批准,成為美國史上首座申請破產的最大城市。.

新!!: 安大略401號省道和底特律 · 查看更多 »

底特律河

底特律河(Detroit River)位于北美中部五大湖地区,连接圣克莱尔湖和伊利湖,全长51公里。 底特律河名字源于法语“Rivière du Détroit”,意为“海峡之河(River of the Strait)”。 Category:密西根州河流 Category:加拿大河流 Category:五大湖 Category:美加邊界 Category:北美洲跨國河流 Category:伊利湖流域.

新!!: 安大略401號省道和底特律河 · 查看更多 »

圣劳伦斯河

圣劳伦斯河(Saint Lawrence River,Fleuve Saint-Laurent)是北美的河流。位于加拿大和美国境内。起源于安大略湖,流经蒙特利尔(加拿大境内)、魁北克市,在加斯佩地区注入大西洋的圣劳伦斯湾。 圣劳伦斯河从安大略湖口的京士顿开始,直到安大略省的康沃尔(Cornwall)是美国和加拿大的界河。康沃尔以下都在加拿大境内。在蒙特利尔西与渥太华河汇流,途径三河市,到魁北克市骤然开阔,最终在加搏海峡入海。全长3056公里。 圣劳伦斯河水量充沛,水质含泥沙量较少,支流有渥太华河、沙陀格威河、黎塞留河(Rivière Richelieu)和萨贵内河(Rivière Saguenay),佛蒙特州的尚普兰湖也是其分支水系。圣劳伦斯水系同五大湖一起构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水系。 圣劳伦斯河是五大湖水系到大西洋的通路,具有重要的地位。河流两岸集中了魁北克80%的人口和几乎所有的工业。 * Category:紐約州河流 Category:安大略河流 Category:魁北克河流 Category:安大略湖 Category:美加邊界 Category:北美洲跨國河流.

新!!: 安大略401號省道和圣劳伦斯河 · 查看更多 »

北約克

北約克 (North York)位於加拿大安大略省多倫多市北部中心地帶,2006年的人口約為624,610;而根據2001年的官方數字所指,該地區有608,288人。從1954年至1997年,北約克隸屬相當於安省縣級行政區劃的大多倫多市,而北約克當時是大多倫多市内的第二大城市。安大略省政府於1997年通過議案,於翌年取消大多倫多市行政區劃,並將大多市轄下六個市(連北約克在内)合併成為新的多倫多市。.

新!!: 安大略401號省道和北約克 · 查看更多 »

國父

#重定向 国父.

新!!: 安大略401號省道和國父 · 查看更多 »

皮克靈

克靈(Pickering),又譯碧谷靈,是加拿大安大略省南部大多倫多地區杜林區一座城市,西鄰多倫多市士嘉堡區、約克區萬錦市和懷特教堂-司提夫維爾鎮,北臨額士橋鎮(Uxbridge),東及惠特比鎮,東南臨亞積士鎮,南面瀕臨安大略湖。據2011年加拿大人口普查所示,皮克靈有88,721名居民。安大略發電公司轄下的皮克靈核電站坐落皮克靈市南部安大略湖畔,省内15-20%電力產自此處。.

新!!: 安大略401號省道和皮克靈 · 查看更多 »

皮爾區

區是加拿大安大略省的一個自治市政區(regional municipality),位於多倫多市以西,並是大多倫多地區的一部分。本區由下列三個市鎮組成:.

新!!: 安大略401號省道和皮爾區 · 查看更多 »

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簡稱環評(EIA,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是一项对工程项目等所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的评估制度,旨在减少项目开发导致的污染、维护人类健康与生态平衡。目前在许多国家已经执行,理论上属于可行性研究的一部分,但因为环境问题是属于关系到社会所有人群的问题,所以国家要单独控制。 环境影响评价就是对所有新建设的工程,对可能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和需要采取的措施,预先进行一下评估,征求工程所在地居民和地方政府的意见,对原计划进行修改,直到取得一致意见再开始建设。是一种导向性的评价,各个国家对环境影响评价的格式和规范有不同的要求。 环境影响评价可能会极大地影响工程设计、投资和开工日期。但可以将工程对环境的不利影响预先降低到最小水平,降低以后的污染治理费用。.

新!!: 安大略401號省道和环境影响评价 · 查看更多 »

灣景大道

灣景大道(英文: Bayview Avenue)為加拿大安大略多倫多的一條主要南北大道。多倫多段的長度為。 灣景大道由多倫多湖邊近皇后東街(Queen Street East)開始。由於其起點位於多倫多灣(Toronto Bay),因而被命名為「灣景」。灣景大道沿著彎曲的唐河(Don River)的河邊向北推進,直到近莫爾街(Moore Street)附近離開唐河,以直線向北進發,直到士刁士大道(Steeles Avenue)為止。灣景大道遂進入多倫多以北的約克區,並稱為約克34號區道。但由於約克34號區道承接灣景大道,約克區居民亦普遍稱約克區道34號為灣景大道。.

新!!: 安大略401號省道和灣景大道 · 查看更多 »

科堡 (安大略省)

科堡(Cobourg)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东部安大略湖畔,是诺森伯兰县的县治所在,人口约2万(2006年)。 C.

新!!: 安大略401號省道和科堡 (安大略省) · 查看更多 »

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次世界大戰(又常簡稱二次大戰、二戰、WWII等;World War II;Seconde Guerre mondiale;Zweiter Weltkrieg;Вторая мировая война;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次自1939年至1945年所爆發的全球性軍事衝突,整場戰爭涉及到全球絕大多數的國家,包括所有的大國,并最終分成了兩個彼此對立的軍事同盟─同盟國和軸心國。這次戰爭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戰爭,動員了1億多名軍人參與這次軍事衝突。主要的參戰國紛紛宣布進入總體戰狀態,幾乎將自身國家的全部經濟、工業和科學技術應用於戰爭之上,同時也將民用與軍用的資源合併以方便統籌規劃。包括有猶太人大屠殺、南京大屠殺、戰爭中日軍對中國軍民進行細菌戰、以及最终美國對日本首次使用原子彈等事件,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戰也是自有紀錄以來涉及最多大規模民眾死亡案例的軍事衝突,全部總計便將近有5,000萬至7,000萬人因而死亡,這也讓第二次世界大戰成了人類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戰爭。 儘管早在1931年9月,日本便侵佔了中國的滿洲,而後建立了傀儡國家滿洲國。至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後中日更爆發了全面戰爭。不過大多數人仍多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定為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開始,這次入侵行動隨即導致英國與法國向德國宣戰。然而德國在入侵波蘭後開始著手嘗試在歐洲建立一個大帝國,自1939年末期到1941年初期為止,發動一連串戰爭並藉由條約的簽署使得德國幾乎佔領了歐洲絕大部分的地區,而名義上保持中立的蘇聯在和德國簽訂《德蘇互不侵犯條約》後,也跟進侵略潮流,陸續佔領或者吞併了其在歐洲邊界的鄰近6個國家,在這之中也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所佔領的波蘭領土。英國以及大英國協的成員國則堅持持續與軸心國繼續作戰,並分別在北非和大西洋海上發生多次軍事衝突,而這也使得英國成了歐洲地區少數仍能繼續反抗德軍入侵的主要武力之一。1941年6月,歐洲的軸心國集團決定撕毀與蘇聯的合作約定,聯合入侵蘇聯領土,這次攻勢也開始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地面戰爭爆發,但也在之後讓原本幾乎統轄整個歐洲地區的軸心國被迫投入大量軍力來維持作戰優勢。到了1941年12月,已經加入軸心國的大日本帝國為了能夠在亞洲及太平洋地區獲得領導地位,陸續襲擊位于太平洋的美國統轄地區和座落於與中南半島的歐洲殖民地,很快地於西太平洋和東亞戰區獲得了主導權。 到了1942年時日本開始在一系列的海戰中戰敗,位於歐洲的軸心國也陸續於北非戰役以及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節節敗退,這些都迫使軸心國停下進攻的腳步。1943年時,義大利法西斯政權在西西里島戰役中面對同盟國部隊嚴重失利,另一方面德軍在库尔斯克会战戰敗後失去對於東歐的領導地位,同時美國也在太平洋戰區中獲得了一連串的勝利,自此軸心國集團逐漸失去主導權並開始嘗試將佈署於各地的前線部隊進行戰略性的撤退。到了1944年時,盟軍決定登陸法國以開闢第二戰場,而蘇聯除了成功收復過去被佔領的領土外,也開始轉往進攻德國與其同盟國家的土地。在蘇聯和波蘭部隊共同攻入柏林後,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區最終在1945年5月8日德國投降的情況下宣告結束。而另一方面美國在1944年和1945年成功擊敗了日本海軍部隊並陸續佔領了數個重要的西太平洋島嶼,這使得日本列島隨時面臨同盟國部隊入侵的危機。最後在美軍分別於廣島市和長崎市投下原子彈並造成大量日本平民死亡。1945年8月8日蘇聯進攻日本控制下的中國東北地區,8月14日日本跟進宣佈願意接受無條件投降的條件,而隨著亞洲戰事的停息也意味著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 1945年時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同盟國勝利宣告結束,然而二次大戰對世界影響極為深遠,改變了往後世界的政治版圖和社會結構,特別是戰敗的軸心國集團被迫接受同盟國的安排。1945年10月24日聯合國亦宣告成立,期望能夠促進各國合作並防止未來的軍事衝突;同時戰勝的盟軍各國,也紛紛在聯合國各個機構中擔任重要職位,特別是以美國、蘇聯、中國、英國和法國5個國家為首成立聯合國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常任理事國,主導著世界的秩序.

新!!: 安大略401號省道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 查看更多 »

约翰·亚历山大·麦克唐纳

约翰·亚历山大·麦克唐纳爵士,GCB,KCMG,PC,PC (Can),QC(Sir John Alexander Macdonald,),加拿大首位总理。其政治生涯长达四十多年,在加拿大联邦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麦克唐纳总共担任了长达十九年的总理,时至今日,只有威廉·莱昂·麦肯齐·金打破了此纪录。 麦克唐纳生于苏格兰,在儿时随家人移民上加拿大金斯顿(今东安大略省)。成年后,他随当地一位律师学习法律,但这位律师在他沒有取得律师资格的時侯就逝世了。虽然没有正式取得律师资格,他还是开办了自己的律师楼。麦克唐纳随后卷入了数宗知名的诉讼中,使他在当地名噪一时,他也因此在1844年取得了议会席位。1857年,他当选为聯合副總理(Joint Premier)。 1864年,为了实现建立稳定的政府,以及延长执政时间、推行联邦和政治改革,麦克唐纳与政敌乔治·布朗(George Brown)一起,组成了大联合政府(Great Coalition)。在随后进行的各种会议当中,他扮演着领袖角色。这些会议结束后,英国国会通过了英属北美法令(British North America Act),加拿大也随着法令的通过而正式立国。 麦克唐纳获选为加拿大首任总理,他余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担任总理。19世纪70年代,麦克唐纳因太平洋丑闻(Pacific Scandal,一件与加拿大太平洋铁路有关的贪污丑闻)下野,在五年后再次上台执政。在他的第二个任期内,铁路横跨了加拿大东西部,这不仅促进了物流运输还团结了各地人民。他因为其为加拿大做出的贡献受到后人赞誉:第一,在障碍重重的情况下,建立了加拿大联邦;第二个是,扩大了加拿大领土,使得加拿大由一个相对较小的殖民地,发展为一个覆盖北美北半部的国家。1891年,麦克唐纳逝世,这时加拿大的领土已经与今日的领土相差无几。.

新!!: 安大略401號省道和约翰·亚历山大·麦克唐纳 · 查看更多 »

美加邊境

#重定向 美加邊界.

新!!: 安大略401號省道和美加邊境 · 查看更多 »

當河谷園林公路

河谷園林公路(Don Valley Parkway,簡稱DVP)是加拿大安大略省多倫多市的一條高速公路,南起嘉甸拿高速公路,北端則與401號和404號省道交匯,中途經過當河谷一帶的園林,因而得名。公路介乎奧康諾大道和401號省道的一段大致取代了活拜大道(Woodbine Avenue)的前走綫,而與當河平行的南段則是新建的。公路全長15公里,由多倫多市政府管理,時速限制為90公里。 大多倫多市(簡稱大多市)主席弗雷德·嘉甸拿於1950年代倡議於市内興建多條高速公路,當中一環正是當河谷園林公路。整個計劃卻因民衆大力反對而告終,只剩下已建成的當河谷園林公路和嘉甸拿高速公路來承擔往來市中心的交通。當河谷園林公路的預定汽車流量本為每天6萬架次,但現時部分路段的汽車流量已達每天10萬架次。 當河谷園林公路在401號省道交匯處以北成為404號省道。大多市政府本來有意將DVP向北伸延至雪柏大道,但項目後來由省政府接管並編號為404號省道。DVP沿綫並不設出口編號,但404號省道的出口編號則由17號開始,以顯示其與DVP的連貫性。.

新!!: 安大略401號省道和當河谷園林公路 · 查看更多 »

特倫頓空軍基地

特倫頓空軍基地(CFB Trenton)是加拿大一座主要空軍基地,又稱八翼基地。 1929年起皇家空軍就在此地設立航空站,1937年成為飛行學校,二戰期間訓練不少飛行員,70年代起成為空軍基地。.

新!!: 安大略401號省道和特倫頓空軍基地 · 查看更多 »

E·C·勞高速公路

E·C·勞高速公路(E.)是加拿大安大略省溫莎一條東西向市立高速公路,西起奧及布威園林路(Ojibway Parkway),東至班威爾道(Banwell Road),全長,大致呈來回四線行車格局,以1951年-56年間出任克莱斯勒汽車公司加拿大分公司總裁的愛德華·查理斯·勞(Edward Charles Row)命名。此公路過去曾隸屬安大略2號和18號省道,但省政府於1997年取消其省道資格和編號並將之下降予溫莎市政府管理。介乎奧及布威園林路和曉倫教堂道(Huron Church Road)的路段仍被省政府編為7087號公路,但此編號不對外掛牌,而此路段仍不屬省政府管轄。 此公路為溫莎市的要道之一,但並不直接通往底特律河對岸的美國密芝根州底特律。駕駛人士需經曉倫教堂道通往大使橋,或經杜格爾大道(Dougall Avenue)通往底特律-溫莎隧道。省政府從2011年起將401號公路西延,當中介乎曉倫教堂道和奧及布威園林路的路段與E·C·勞高速公路平行,兩條公路日後將接駁橫跨底特律河的戈迪·豪國際大橋;屆時駕駛人士可從E·C·勞高速公路直通美加邊境。.

新!!: 安大略401號省道和E·C·勞高速公路 · 查看更多 »

聖羅倫斯海道

聖羅倫斯海道(St.;la Voie Maritime du Saint-Laurent)是一系列連接大西洋至北美五大湖的運河、船閘和航道,以聖羅倫斯河為名。海道全長,東起加拿大魁北克省蒙特婁和朗基爾,西至威蘭運河在伊利湖的出口並包含該運河在内,船隻並可從此處一直航行至蘇必略湖的盡頭(即五大湖的極西端)。美加約四分之一人口居住在其流域以内Infrastructure Canada, p.1。 海道的聖羅倫斯河旁分段共設有七個船閘,當中兩個由美國方面營運,其餘五個則歸加拿大方面營運;而威蘭運河及其沿線的八個船閘則全坐落加拿大境内。海道在加拿大境内的設施由聖羅倫斯海道管理公司(Saint Lawrence Seaway Management Corporation)營運,而美國境内的設施則由聖羅倫斯海道發展公司(Saint Lawrence Seaway Development Corporation)管理。 海道於1959年通航,至今所處理過的貨物流達20億公噸Infrastructure Canada, p.2,構成五大湖區經濟的重要一環。與此同時,海道通航後亦為大湖區帶來多種入侵物種,影響區内的生態環境。.

新!!: 安大略401號省道和聖羅倫斯海道 · 查看更多 »

荷頓區

荷頓區(Regional Municipality of Halton,簡稱Halton Region)是加拿大安大略省一個地方行政區。荷頓位於南安省大多倫多地區的西南部,西接咸美頓市,東至皮爾區,北鄰威靈頓縣,南臨安大略湖。荷頓區轄下有四個城鎮,分別為布靈頓市、奧克維爾鎮、苗頓鎮及荷頓山鎮。荷頓區的正式行政中心設於苗頓,但其總部大樓則設於奧克維爾。荷頓區的面積有964.01平方公里,2011年人口有501,669人。 奧克維爾和布靈頓在荷頓區南面形成一個大市區,而北面的苗頓和荷頓山則仍大致保留其鄉郊特色。荷頓區連同隔鄰增長迅速的皮爾區令多倫多和咸美頓之間的都市帶在衛星圖像上清晰可見。 荷頓區於2001年至2006年之間的人口增長率達17.1%,是全國增長速度最快的人口普查區之一。即使人口發展迅速,荷頓區沿著尼亞加拉峭崖一帶農地和受保護地區的用途還未被變更。.

新!!: 安大略401號省道和荷頓區 · 查看更多 »

高速公路

速公路一般是指双向2條车道以上、雙向分隔行驶、完全控制出入口、全部采用两旁封闭和立体交叉桥梁、地下隧道与匝道,时速限制比普通公路較高的行駛道路。特点是车速快、交通量大和有较高的运输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新!!: 安大略401號省道和高速公路 · 查看更多 »

魁北克20號高速公路

魁北克20号高速公路(法語:Autoroute 20,簡稱為A-20)是一条在圣劳伦斯河南岸横穿加拿大魁北克省的一條高速公路(魁北克40号高速公路在圣劳伦斯河北岸横穿魁北克省)。魁北克20号高速公路全长546公里,目前正在延伸中,当延伸完毕后将达到641公里,是魁北克省最长的高速公路。魁北克交通局把魁北克20号高速公路命名为让-勒萨高速公路(法语:autoroute Jean-Lesage)。魁北克20号高速公路起点位于魁北克省和安大略省的交界处的安大略401号高速公路,穿越滿地可及魁北克省中部地區,橫過魁北克城之後沿着聖勞倫斯河南岸並於左利山鎮(Mont-Joli)結束。 此高速公路連同安大略401號省道組成加拿大最多人居住的走廊-魁北克市-溫莎走廊。 Category:加拿大高速公路 Category:魁北克省交通.

新!!: 安大略401號省道和魁北克20號高速公路 · 查看更多 »

魁北克市-温莎走廊

魁北克市-温莎走廊(Quebec City–Windsor Corridor;Corridor Québec-Windsor)是加拿大的一片地理区域。该区域从东北的魁北克省魁北克市起,向西南延伸至安大略省温莎市,长达1150千米。魁北克市-温莎走廊是全国人口最稠密,高度工业化的一片地区,共有居民1800万人,占加拿大总人口的51%。根据2001年人口统计,此區亦集中了全国四大都會區中的三個。就像美国东北部之于美国,这片区域对加拿大的经济及政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魁北克市-温莎走廊这一概念由维亚铁路提出,而且流行开来。维亚铁路把通勤于这片区域的客运服务起名为“走廊”,这片地理区域因此而得名。.

新!!: 安大略401號省道和魁北克市-温莎走廊 · 查看更多 »

魁北克省

魁北克省(Québec,Quebec),簡稱魁省,加拿大華人舊譯古壁省,是一个高度自治的省份。据加拿大统计局2011年数据,全區人口为7,903,001人。魁北克官方语言為法语,北美的法语人口主要集中在此。首府魁北克市,最大城市蒙特利尔。 魁北克是加拿大最大的聯邦自治省份也是第二大的一級行政區,僅次於努納武特;在西與安大略省、詹姆斯灣以及哈德森灣接壤,北接哈得遜海峽與昂加瓦灣,在東與聖羅倫斯灣、紐芬蘭-拉布拉多省和新伯倫瑞克省相鄰,南鄰美國的緬因州、新罕布夏州、佛蒙特州以及紐約州,並與努納武特、愛德華王子島以及新斯科細亞共享海上邊界。 魁北克是加拿大人口次多的自治省分,僅次於安大略省,多數居民住在鄰近聖羅倫斯河的都市-蒙特婁以及魁北克市,其中魁北克市也是該省首府,英裔人口大多居住西部的蒙特利尔,現在加蒂诺、東部鄉鎮以及加斯佩半島地區也有相當多數的英裔人口,位於北方的北魁北克地區則占據該省大半部的地區,該地以原住民因纽特人居多並要求和魁北克分離。.

新!!: 安大略401號省道和魁北克省 · 查看更多 »

胡士托 (安大略省)

胡士托(Woodstock)是加拿大安大略省西南部一座城市,為牛津縣的行政中心。該市坐落魁北克市-溫莎走廊之上,離多倫多西南面約141公里,離倫敦東北面則約48公里。據2011年加拿大人口普查所示,該市有37,754名居民。.

新!!: 安大略401號省道和胡士托 (安大略省) · 查看更多 »

阿富汗戰爭 (2001年)

2001年阿富汗戰爭是以美國為首的聯軍在2001年10月7日 - 至今對阿富汗蓋達組織和塔利班的一場戰爭,為美國對九一一事件的報復,同時也標誌著反恐戰爭的開始。聯軍官方指這場戰爭的目的是逮捕奧薩瑪·賓拉登等蓋達組織成員並懲罰塔利班對其的支援,2009年12月1日新就任的美国总统巴拉克·歐巴馬宣布在6个月内向阿富汗增兵30,000人,2011年5月1日奧薩瑪·賓拉登被美軍擊斃,2011年7月美軍开始逐步从阿富汗战场撤出,塔利班至今仍在談判。.

新!!: 安大略401號省道和阿富汗戰爭 (2001年) · 查看更多 »

赫布·格雷

赫布·格雷(Herbert Eser "Herb" Gray,),是一名加拿大政治家和律师。1997年至2002年,他担任。 2014年4月21日,他死于渥太华的一家医院中,享年82岁。.

新!!: 安大略401號省道和赫布·格雷 · 查看更多 »

蒙特利尔

蒙特利尔(,;,),,是一座位于加拿大魁北克省西南部的城市,主要位于圣劳伦斯河和渥太华河汇合处的蒙特利尔岛及周边小岛上。根据2011年人口普查,蒙特利尔人口约为342万,是魁北克省内最大城市、加拿大第二大城市及北美第十五大城市。「蒙特利尔」一词来源于中古法语「Mont Royal」,意思为「皇家山」,至今蒙特利尔城中心的地标皇家山仍以此命名。法语是蒙特利尔的官方语言,也是城市里最常用的语言,使用人口占城市总人口的60.5%,使得蒙特利尔成为世界上仅次于巴黎的第二大法语城市。 蒙特利尔曾经是加拿大经济首都,拥有最多的人口及最发达的经济,但是在1976年蒙特利尔奧運會后被安大略省的多伦多超过。今天蒙特利尔仍然是加拿大最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航空工业、金融、设计、电影工业等行业发达。蒙特利尔被认为是世界最佳宜居城市,并被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认定为设计之城。.

新!!: 安大略401號省道和蒙特利尔 · 查看更多 »

金斯顿 (安大略省)

京士頓(Kingston,--)是加拿大安大略省東南部一座城市,位于安大略湖北岸,圣劳伦斯河入口附近。京士頓坐落魁北克市-温莎走廊之上,離多倫多東北約,渥太華西南偏南約,蒙特婁西南約。 弗隆特纳克縣的縣治設於京士頓市內的格倫伯尼區(Glenburnie),而京士頓市和芳堤娜縣亦屬於同一個人口普查區;然而,京士頓市卻是一個獨立於芳堤娜縣的分割行政區(separated municipality),兩者在行政上互不相干。據2011年加拿大人口普查所示,京士頓市内人口為123363人,在全國排名第40位;都會區人口則達159561人,在全國排名第25位。.

新!!: 安大略401號省道和金斯顿 (安大略省) · 查看更多 »

艾倫道

艾倫道(Allen Road,全稱William R. Allen Road),又作艾倫高速公路(Allen Expressway),是加拿大安大略省多倫多市的一條主要南北向道路,南起艾靈頓大道西(Eglinton Avenue West),北端在斯提普羅克路(Steeprock Drive)與奧佛布魯克路(Overbrook Place)的交界處駁上德芙靈街(Dufferin Street),大部分路段來回合共四線行車,而從艾靈頓大道西到公交道(Transit Road)的路段則達致高速公路資格。道路全線由多倫多市政府管理。 此道路在1950至70年代的規劃和工程階段時稱為士巴丹拿高速公路(Spadina Expressway)。該公路本來計劃北起安大略401號省道,在巴佛士街和德芙靈街之間往南延至艾靈頓大道西,之後往東南伸延至卡薩羅馬城堡一帶,再取代士巴丹拿道的走線通往多倫多市中心。項目於1962年獲大多倫多市議會通過,並於1963年動工,介乎羅倫斯大道西(Lawrence Avenue)和韋爾遜大道(Wilson Avenue)路段於1966年開通。然而,隨著項目於1960年代末遇到越來越多沿線居民反對,安大略省政府於1971年宣佈撤回對項目的支持,艾靈頓大道西以南的路段亦告取消,而羅倫斯大道西至艾靈頓大道西的路段則於1976年完成。士巴丹拿高速公路的餘下路段被取消後,已建成的路段則以大多倫多市第二任主席威廉·艾倫(William R. Allen)命名。 多倫多地鐵央街-大學-士巴丹拿線的士巴丹拿段(又作士巴丹拿線)從艾靈頓大道西至韋爾遜大道的路段在艾倫道的中央分隔帶上行駛。士巴丹拿線與士巴丹拿高速公路同期規劃,但高速公路項目取消後地鐵線卻沒有更名。.

新!!: 安大略401號省道和艾倫道 · 查看更多 »

杜林區

杜林自治區域(The Regional Municipality of Durham),有時非正式的稱為杜林區,是加拿大安大略省南部的一個自治區域。杜林區的南面瀕臨安大略湖,西接多倫多市和約克區,北臨錫姆科縣,東北及卡沃薩湖市,東面則與彼得堡縣和諾森伯蘭縣為鄰,為大多倫多地區及金馬蹄地區的一部分。但值得留意的是,杜林區内的奧沙華、懷特比和卡靈頓是自組成奧沙華人口普查都會區,而並非隸屬多倫多人口普查都會區。杜林區的行政中心設於懷特比。 杜林區於1974年成立,為安省政府新成立的數個小型區政府之一。成立原因是因為市區和市郊區域的快速發展。杜林區包含了前安省安大略縣及諾森伯蘭與杜林聯合縣的土地。.

新!!: 安大略401號省道和杜林區 · 查看更多 »

洛杉矶

洛杉磯(City of Los Angeles,缩写为L.A.),簡稱洛城,當地華僑亦稱羅省,是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亚州南部的都市,也是洛杉矶县的县治,人口約397萬,為加州第一大城,同時也是美國人口第二大都市,僅次於紐約市。全市面积为469.1平方英里(1214.9平方公里)。由洛杉矶、長灘、安那翰3市組成的洛杉磯都會區擁有約1331萬的人口,涵蓋範圍更廣的大洛杉磯地區則達到1870萬,兩者在統計上均次於紐約都會區,為全美國第二大都會區。 洛杉矶在1781年由西屬上加利福尼亞總督建立。它曾先後屬於西班牙與墨西哥,但在1848年美墨战争結束後,墨西哥將包括洛杉磯在內的上加利福尼亞地區割让给美国。1850年4月4日,洛杉矶正式建市,比加州加入聯邦的時間早了5個月。時至今日,洛杉磯已發展成為全世界的文化、科学、技术、体育、国际贸易和高等教育中心之一,还拥有世界知名的各种专业与文化领域的机构。整個大洛杉磯地區在电影、电视、音乐等文化娛樂產業的蓬勃發展,构成了洛杉矶的国际声誉和全球地位的基础。截至2014年,洛杉磯的達8605億美元,排名世界第三。.

新!!: 安大略401號省道和洛杉矶 · 查看更多 »

渥太華

渥太華(Ottawa)是加拿大的首都,全國第四大城市,面積2,779平方公里,位於安大略省東南部,渥太華河南岸,多倫多以東400公里,蒙特利爾以西190公里。在2011年人口統計中,渥太華城市有883,391人,市區有1,236,324人,使其成為人口普查都會區域(CMA)第四的城市。 在1826年9月26日以“Bytown”之名建立,1850年1月1日合併為一個城鎮,並於1855年1月1日以「渥太華」之名合併取代。並不斷發展成為加拿大的政治和工業技術中心。城市的原有邊界由後來經過多次的小規模兼並而擴大的。「渥太華」這個名稱是來自亞岡昆語(Algonquin language)adawe,意思為「貿易」。渥太華常被華人簡稱為渥京。 加拿大與美國、澳大利亞等國不同,沒有將首都城市設為聯邦直轄的行政區,但是渥太華的土地管理和城市規劃是由國家首都委員會(National Capital Commission)負責。 渥太華最初為愛爾蘭和法國的基督教鄉鎮,現在已成為一個具有多元文化、高水準生活水平,低失業率的大城市。.

新!!: 安大略401號省道和渥太華 · 查看更多 »

温莎 (安大略省)

温莎(Windsor),當地華人舊譯穩梳,是加拿大安大略省西南部一座城市,位于圣克莱尔湖流入底特律河所在,北面隔河与美国密芝根州底特律相望并通过大桥、隧道与之相连,構成底特律-溫莎地區的一部分,並是加拿大地理位置最南端的城市。溫莎市坐落魁北克市-温莎走廊的西端,離倫敦西南約,多倫多西南約。 溫莎市和艾塞克斯縣屬於同一個人口普查區,但溫莎市卻是一個獨立於艾塞克斯縣的分割行政區(separated municipality),兩者在行政区划上互不隶属。據2016年加拿大人口普查所示,溫莎市内人口為217188人,在全國排名第23位;都會區人口則達329144人,在全國排名第16位。 在對岸底特律的影響下,溫莎市在20世紀成為加拿大的汽車业重镇之一,克莱斯勒汽車公司加国总部即在此。.

新!!: 安大略401號省道和温莎 (安大略省) · 查看更多 »

滑鐵盧 (安大略省)

滑鐵盧(Waterloo)是加拿大安大略省滑鐵盧區一座城市。滑鐵盧與鄰近的基秦拿市合稱「基秦拿-滑鐵盧」(Kitchener-Waterloo,簡稱「K-W」),而兩者亦與劍橋市組成三聯市都會區(Tri-Cities)。 滑鐵盧市是滑鐵盧大學和威尔弗里德·劳雷尔大学的所在地,因此學生人口眾多。據2011年加拿大人口普查所示,滑鐵盧市有98,780名常住居民;連同季度性學生人口,滑鐵盧市於2006年末則有114,700名居民。 滑鐵盧市的知識型經濟和服務性行業主要是由市内的高科技產業、保險業和兩所大學帶動。黑莓手機生産商Blackberry的總部正是位於滑鐵盧市内。.

新!!: 安大略401號省道和滑鐵盧 (安大略省) · 查看更多 »

滑鐵盧區

滑鐵盧區(Regional Municipality of Waterloo,簡稱Region of Waterloo或Waterloo Region)是加拿大安大略省南部一個地方行政區。滑鐵盧區的行政中心位於基秦拿市,管轄範圍亦包括滑鐵盧市和劍橋市等城鎮。滑鐵盧區的面積有1,382平方公里,2011年人口有507,096。.

新!!: 安大略401號省道和滑鐵盧區 · 查看更多 »

朝鲜战争

朝鲜战争,是朝鮮半島上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与大韓民國之间,自1950年6月25日开战至1953年7月27日签署停战协定的一场战爭,因未有和平協議,战争在理论上上仍未結束。 朝鲜半岛自1910年起被日本统治,直至1945年二战结束。1945年8月,苏联对日宣战,随后根据与美国协议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别接受日本投降,占领朝鲜半岛。在1948年,南北两占领区内分别成立两个政府。南北双方均自认为全朝鮮半島的唯一合法政府,同时对整个朝鮮半島声称主权,拒绝承认以北纬38度线划分的苏美对日受降分界线为边界。在冷战初期的紧张国际形势背景下,南北双方都企圖武力統一朝鮮半島,沿三八线两边各自囤积大量军队,苏美占领军撤军后,自1949年1月起双方频繁發生小規模武装衝突,至朝鮮在充足准备后發動大规模攻势。它是冷战的第一场大規模“热战”。 朝鲜在1950年6月25日以反擊為理由越过三八线,一般以此為韩战(韩国内战)/朝鲜战争(朝鲜半岛战争,联合国当时用语)/朝韩内战(现今用语)之起点。于1945年成立的国际组织联合国隨即介入,当时苏联、美国、中华民国为联合国成员,而朝鲜、韩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均非联合国成员。联合国只承认美国支持的大韩民国为朝鲜半岛上唯一合法政府,不承认苏联支持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合法性,而认为是前者领土内的地方政治军事力量。25日,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蘇聯因為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國席位問題而抵制出席會議,大韩民国向联合国控诉受到入侵,联合国安全理事会通过第82号决议,声明此举为北朝鲜部队对大韩民国的武装攻击,并敦促其立即停火。6月27日,联合国安理会又通过第83號決議,要求北朝鲜军队撤回38度線,“建议联合国会员国给予大韩民国以击退北朝鲜武装攻击及恢复该区内国际和平与安全所需之援助”。随后1950年7月7日聯合國安理會通过第84号决议,由21个会员国组成“联合国军”参战,包括美国、英国等16个国家的军队,外加瑞典、印度、丹麦、挪威、意大利5个国家派遣的医疗队或医疗船,其中美国提供88%的战斗人员,占据主导地位。这支部队不听命于秘书长,而是受美国统一指挥,联合国要求由美國提交戰鬥行動報告。由此,以保卫和平的名义,韓戰演变为捲入数十个国家的国际武力争端。随后苏联空軍开始秘密參戰,而中方則譴責、呼籲雙方停火并保持一定中立。 朝鲜人民军在战争首兩個月占尽优势,三日內攻陷韩国首都汉城,韩国国军遭受巨大损失,不断后撤。至8月,朝鲜军队已抵达釜山环形防御圈。美军于9月15日在仁川登陸後迅速扭轉戰局,朝鲜军队後路被切斷,陷入不利地位,金日成向苏联集團請求協助,苏联也积极施压中国参战。随后,中国政务院总理周恩来发出警告,指出若聯合国軍越過38度线侵入北方,其中立政策可能改變;还谴责美国飞机进入中国领空,抗议美国飞机轰炸中国丹东的文物市场。 10月初,聯合國軍逆轉戰情,向北開進,越過38度線,終促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決定出兵介入。10月1日,韩国国軍越过三八線,美军则于10月8日正式越过三八线。10月19日,联合国军奪取包括平壤在内的朝鲜大部分地区,逼近中朝边境。同日晚,首批中国人民志願軍也秘密越過鴨綠江,開始激烈的攻防战斗。中国人民志愿军于参战后长驱直入,在第一次战役、第二次战役、第三次战役中连续击败联合国军,将战线推回三八线,并于1951年1月4日一举攻占韩国首都汉城。其后,1951年1月13日,联合国提出停战建议,但战争双方均未对此有进一步回应,战争继续进行。联合国军在此后的第四次战役和第五次战役中阻滞志愿军的进攻,使戰線在開戰一年後再次回到三八线并陷入胶着。蘇聯首先主張停火,而中、美双方均表贊同并开始停战谈判,但双方边打边谈,构筑堑壕,并在上甘岭和金城等地展开拉锯,双方皆有重大损失。 1953年7月27日,参战方三边——中国人民志愿军、朝鮮人民军、联合国军——在板门店签署朝鲜停战协定,宣布停战。协定建立朝韩非军事区作為緩衝區,并就战俘遣返问题作出安排。随后,朝韩双方仍继续保持外交冲突和军事对峙,持续至今。由于李承晚的反对,大韩民国国军并未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而以1950年7月李承晚将大韩民国国军指挥权交给联合国军为由,于金城战役后,在行动上遵守了朝鲜停战协定。因朝韩之间未直接签署停战协定或和平协议,韩国名义上自1953年后军队指挥权仍归联合国军而停止作战,所以理论上朝韩双方仍然处于战争状态,战争並未正式結束。至2018年4月27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国务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恩与大韩民国总统文在寅,签署《为促进韩半岛和平、繁荣、统一的板门店宣言》,其中提出将在2018年年内宣布结束战争状态。 朝鲜战争結束后及中美關係正常化後,隨著冷戰緩和,各方重新考慮在朝鲜半岛的政策,联合国和大多数國家逐渐改变为同时承认以停战分界线划疆而治的朝鲜、韩国两个政权,而不介入双方的领土争端。联合国于1991年同时首次接纳朝韩为会员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则于1992年与韩国建交。.

新!!: 安大略401號省道和朝鲜战争 · 查看更多 »

惠特比 (安大略省)

惠特比(英語:Whitby),又譯韋比或域比,是一個位於加拿大安大略省南部杜林區的鎮,並是杜林區的行政中心。惠特比座落安大略湖北岸,離多倫多市中心以東48公里,西臨亞積士和皮克靈,北接史古葛(Scugog),東鄰奧沙華,是大多倫多地區及金馬蹄地區的一部分。據2011年加拿大全國人口普查所示,惠特比人口為122,022人,而此鎮亦是奧沙華都會區的一部分。.

新!!: 安大略401號省道和惠特比 (安大略省) · 查看更多 »

戈迪·豪國際大橋

戈迪·豪國際大橋(Gordie Howe International Bridge;Pont International Gordie-Howe)是一條擬建連接美國與加拿大的跨國橋樑,規劃中跨越底特律河連接美國密芝根州底特律和加拿大安大略省溫莎。這座橋樑在美國端將與75號州際公路交接,在加拿大端則將會駁上安大略401號省道,為來往兩地的車流提供全程達至高速公路資格的途徑。大橋的前期工程於2015年展開,暫定於2020年通車。.

新!!: 安大略401號省道和戈迪·豪國際大橋 · 查看更多 »

怡陶碧谷

怡陶碧谷(Etobicoke,,最後的k不發音),又譯伊陶碧谷,是加拿大安大略省多倫多市西部的一個地區。怡陶碧谷曾一度於大多倫多市内具有市級行政地位,但自從1998年大多六市合併後已成為多倫多市的一部分。怡陶碧谷東邊以含伯河為界,南臨安大略湖,西接密西沙加和多倫多皮爾遜國際機場(機場有一小部分是位於怡陶碧谷),北邊以士刁士大道與旺市為界,西北端則與賓頓為鄰。.

新!!: 安大略401號省道和怡陶碧谷 · 查看更多 »

10號州際公路

10号州际公路(Interstate 10,简称I-10)是美国州际公路系统的一部份。西起加利福尼亚州圣塔莫尼卡太平洋岸,东在佛罗里达州杰克逊维尔与95号州际公路交汇。全长。 形成于1957年。.

新!!: 安大略401號省道和10號州際公路 · 查看更多 »

400系列公路

400系列公路(400-series highways)是加拿大安大略省南部一系列高速公路,構成該省省道網絡的一部分。此系列公路具有嚴謹的標準規格,部分設計特點更獲北美其他交通部門建設高速公路時所仿效,當中包括局部苜蓿葉型交匯處(parclo interchange)以及由紐澤西護欄設計演變而成的安大略高牆護欄(Ontario Tall Wall)。 安省政府在探討將某條交通走廊升格為400系列高速公路時,主要考慮該走廊的每日平均汽車流量是否達致10000架次,但偶然亦會考慮其他因素。某些交通走廊的車流低於上述門檻,但省府為了刺激該區經濟會考慮將之升格至400系列公路資格(例如安省北部的400號公路延伸計劃)。另一方面,某些交通走廊的車流高於上述門檻,但省府因環保、項目造價高昂或沿線居民反對等原因而放棄將之升格(例如於1970年代取消的多倫多市400號公路南延項目)。.

新!!: 安大略401號省道和400系列公路 · 查看更多 »

75號州際公路

75號州際公路(Interstate 75,簡稱I-75)是美國州際公路系統的一部份。南端在佛羅里達州海厄利亞(邁阿密近郊)與826號佛州州道和924號佛州州道交匯,北至密西根州蘇聖瑪麗(經蘇聖瑪麗國際大橋與加拿大蘇聖瑪麗相連)全長1,786.47英里(2,874公里)。75號位於亞特蘭大市區北部與285號交會口附近,有15車道。.

新!!: 安大略401號省道和75號州際公路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401号省道 (安大略)401號省道 (安大略)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