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冰室

指数 冰室

冰室,又叫冰廳,廣州話用以稱呼冷飲店。其是南粵地方一種主要售賣冷飲、雪糕及沙冰等冷凍食品的飲食場所,起源發跡於省城。在香港流行於1950至1960年代,被認為是茶餐廳的前身。過往廣州的冰室會經營雪糕、凍奶、冰水,兼營咖啡、奶茶等熱飲和西餅麵包廣州市志·商業卷·飲食志,而香港冰室由於法例限定持有「小食牌照」,只能售賣飲品、三文治、糕餅等,而不能供應即時製作如炒飯、小菜等主食。後有不少香港冰室改領到食肆牌照,轉型為茶餐廳,雖稱「冰室」但運作模式及供應的食品與茶餐廳無異。.

目录

  1. 92 关系: 基隆街多士大牌檔大角咀天后太子道太平館餐廳奶茶威靈頓街宝华路富山邨小吃小菜尖沙咀嶺南文化上環上水上海街主食三明治下九路下鄉道九龍城干諾道广州市广州话廟街廣東道廣成冰室弼街彩虹邨土瓜灣咖啡冰室石湖墟砵蘭街祥興咖啡室第二次世界大战糕点紅磡紅豆冰美都餐室美東邨炒飯牛頭角牛頭角道牛肉荃灣荔枝角菠蘿包... 扩展索引 (42 更多) »

  2. 香港食肆

基隆街

基隆街可以指:.

查看 冰室和基隆街

多士

多士(toast),為西方麵包,在歐式早餐中常見。主要成份為高筋麵粉、酵母粉、糖、食鹽、蛋白(用於烤出吐司上方金黃色的外皮)。經由攝氏約190度的焗爐,焗約30分鐘,出爐後冷卻切片。面包经过加热后,表面逐渐变成褐色。这种变化过程称为美拉德反应。溫度高時較為鬆軟好吃,低溫的狀態下會變硬,風味口感會差很多。因此市售的常温软吐司,必须加入食品添加劑以维持其口感。.

查看 冰室和多士

大牌檔

大牌檔又稱茶檔,廣州地方又稱為大排檔,是南粵地方一種很受歡迎的街頭露天食肆(或臨街經營食肆)。.

查看 冰室和大牌檔

大角咀

大角咀(Tai Kok Tsui),亦作大角嘴,位於香港九龍旺角以西,以塘尾道與旺角分隔。在香港區議會分區中大部份隸屬油尖旺區,少部份隸屬深水埗區,兩區大致以界限街和聚魚道為界,與旺角普遍為貫通連接新界東西和港島的樞紐。.

查看 冰室和大角咀

天后

天后,在古代汉语中,多作为尊号存在,为某一女性人物的特定称号。在现代汉语中,“天后”多作为一种修辞手法,用来赞誉某女性在乐坛或其他某一领域成就极高、无出其右。.

查看 冰室和天后

太子道

太子道(Prince Edward Road)是香港九龍半島西部的一條主要道路,貫穿油尖旺區、九龍城區及觀塘區三個行政區域。道路由大角咀東部開始,經旺角、九龍塘、九龍仔、九龍城、馬頭圍及新蒲崗,到達牛池灣經彩虹交匯處接駁觀塘道、清水灣道或龍翔道。.

查看 冰室和太子道

太平館餐廳

太平館餐廳(Tai Ping Koon Restaurant),是馳名省港的一家著名的廣東(港式)西餐廳(又稱「豉油西餐」或「醬油西餐」),成立於1860年,首間分店設於廣州太平沙。「太平館」一名是取自其開業地點,成為廣州最早出現的西餐廳,也是大中華第一间华人经营的西餐馆。創始徐家後人現時在香港經營太平館有四間分店,分別設於尖沙咀、油麻地、銅鑼灣及中環士丹利街,廣州鋪面經營與徐家已無關係。.

查看 冰室和太平館餐廳

奶茶

奶茶是一種將茶和奶(或奶精、沖泡奶粉)混合的飲料,可加以調理飲用,世界各地都可見其蹤影,而此飲料的起源和製作方式則因各地特色有所不同。.

查看 冰室和奶茶

威靈頓街

威靈頓街(Wellington Street)是香港中西區的一條知名街道,街道以英國當時鼎鼎大名,使拿破侖兵敗滑鐵盧的威靈頓公爵命名。它鄰近中環寫字樓區的南面,所以此街的業務支援辦公室日常所需,包括文儀器材、裝修物料工具、字畫裝表、燒味西餐、涼茶小吃、街市餸菜、時裝店、花店、美容及理髮店、健身會都有。 威靈頓街有多家著名食肆,例如東段有麥奀雲吞麵世家:西段則有著名的舊式茶樓蓮香樓。中外聞名的蘭桂坊則位於威靈頓街東段附近。 2012-11-08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印度船王家族成員以4.5億元購入中環威靈頓街64至66號地下、1至3樓、8、9及11樓及天台。登記買家為JUBILANT CENTURY LIMITED,公司董事為CHELLARAM SHAM LOKUMAL及CHELLARAM VIKRAM SHAM,為印度船王家族成員。 2013年8月6日據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麻雀館大王」石鑑輝家族7月17日以9,300萬元購入威靈頓街53號全幢,上址現址為一幢六層高商住大廈,樓齡逾40年,總樓面2,952方呎,成交呎價約31,504元,目前地舖月租收入約12萬元。 2014年3月5日市區重建局以7,643.2萬元購入中環威靈頓街118號,上述物業位處其中卑利街及嘉咸街地盤C,料發展為酒店及辦公大樓。.

查看 冰室和威靈頓街

宝华路

宝华路是中国广州市荔湾区西关一条南北向的道路,北接华贵路,南至恩宁路、第十甫路,全长770米,宽11米。道路两旁商业发达,与附近的上下九步行街连成一体,在宝华路与长寿西路交汇处建有地铁一号线的长寿路站。目前车辆通行方向为由北往南单向通行。.

查看 冰室和宝华路

富山邨

富山邨(Fu Shan Estate)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九龍黃大仙區斧山,名稱從「斧山」雅化而來。該邨項目編號為UR02,採用前屋宇建設委員會標準規格設計,位置近於蒲崗村道鑽石山火葬場。在富信樓近嘉德麗幼稚園有一條有蓋行人天橋連接富山邨及瓊山苑。藝人陳小春在發跡前與家人住在屋邨的富仁樓。.

查看 冰室和富山邨

小吃

小吃(Snack、Merienda),在香港或粵語地區稱為小食,是一类在口味上具有特定风格特色的食品的总称,可以作为宴席间的点缀,或者早点、夜宵的主要食品。世界各地都有當地特殊的风味小吃,鲜明特色往往亦是當地觀光行銷的重點,以及所有游子对于家乡思念的“主要对象”。小吃單价多不高,一般人都可以买得起。有一些学者更将小吃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研究。 有的小吃講求制作需时短或可以比较长时间储存,随吃随取,不必像烹调主餐那麽费事。有的中式小吃由于取材比较普遍,很快流行到其他地区;但有的小吃由于口味独特或只用本地材料,只能局限在一个地区。现代由于人口流动大,材料运输方便,许多原来局限在一个地区的小吃,迅速向各地扩散。著名小吃則靠著口耳相傳而與大眾文化緊密交纏,甚至可能成為當地代表的飲食。 然而,小吃發展到現在,在部份地區已經有了另外一種的意涵。雖然一樣是講究採用當地新鮮的食材,但是製作方法繁複、作工講究,比講究填飽肚子的主餐更為繁瑣,是追求利潤的餐廳不願意販賣的。這種小吃,已經是一種在地的飲食文化,絕非只是在三餐之間填飽肚子,追求不餓肚子的層次。.

查看 冰室和小吃

小菜

小菜是對份料較小的菜餚之稱呼,與份量較大的「主菜」相對,又可稱為副食或配菜。有時可指開味小菜,或指單人或少數人食用的餐點,依各地的民情而有不同的定義。.

查看 冰室和小菜

尖沙咀

尖沙咀(Tsim Sha Tsui),古称尖沙头,旧名香埗头,亦作尖沙嘴,是香港九龍油尖旺區的一部份,位於九龍半島最南端,隔維多利亞港與香港島對望,是進行商業、娛樂、文藝、旅遊及購物活動的地方,亦是香港著名的商業中心之一,終日人流熙來攘往。這裏設有多座不同主題的展覽館,當中包括太空館、歷史博物館、科學館和文化中心等。此外,這裏有不少高級酒店,其中包括著名的半島酒店,同時亦有著名景點、古蹟和特色建築如星光大道、尖沙咀鐘樓、1881(前水警總部)和柏麗購物大道。.

查看 冰室和尖沙咀

嶺南文化

嶺南文化,又稱珠江文明,狹義稱廣東文化、廣義稱南粵文化或嶺南文化,指五嶺以南廣東、廣西和海南一帶「嶺南地區」之獨特地域文化。今嶺南文化專指南粵文化,尤其廣東特色突出,狹義的嶺南文化是特指漢族的廣府文化、潮州文化和客家文化。廣義的嶺南文化還包括廣西地區的漢族地域文化和嶺南苗、京、壯、瑤等少數民族特有的文化。嶺南先民遺址的出土材料証明,嶺南文化為原生文化。基於獨特之地理環境和歷史條件,嶺南文化以農業文化和海洋文化為根基,在其發展過程中不斷吸取和融匯海外文化,逐漸形成自身獨有之特點。大概分為曲藝、建築、美術、飲食四類。 到了近代,嶺南得風氣之先,成為中西文化交流之重要津梁,多種文化思潮交錯而織成絢麗多彩的畫面,嶺南文化成為中國政治、思想、文化革命和發展之先導。從洪秀全之金田起義、幼童留美計劃、康梁變法、何子淵之教育革新到孫文領導之民主革命,嶺南文化始終是中國近代政治革命之重要代表和領導力量。近代嶺南文化精神實質是戰鬥、革命、革新精神。.

查看 冰室和嶺南文化

上環

上環(Sheung Wan),舊稱西區(Western District,簡稱Western),位於香港島中西區的北部,東起鴨巴甸街、永吉街,西至威利麻街、南至皇后大道。 該區區議會議員有兩席,分別有民主黨籍的甘乃威及伍凱欣.

查看 冰室和上環

上水

上水(Sheung Shui)位於香港新界北區西部,是香港最北面的主要市鎮,也是粉嶺/上水新市鎮的一部分。上水一帶原為農田,於1980年代起發展為現代化新市鎮,區內住宅和商業區以石湖墟和港鐵上水站一帶的市中心發展,是上水人口最密集的地區,也是北區的主要商業經濟中心,昔日的農田現只可在市中心北部,西南部等村落找到。 上水因靠近中國大陸邊境,為大陸居民進入香港的首站,因此區內不論假日均有大量深圳一帶自由行旅客和水貨客在區內消費和從事水貨活動,使到區內人流和商業活動增加,為區內居民正常生活造成滋擾,上水的區内民生店鋪和小店都變成了藥房,而政府亦無積極解決居民需要,因此曾觸發多次示威而表達不滿。.

查看 冰室和上水

上海街

上海街(Shanghai Street)是香港油尖旺區的一條街道,貫穿佐敦、油麻地及旺角。街道從北至南走向,南起柯士甸道,北至荔枝角道,即是與彌敦道、廟街、砵蘭街及新填地街、廣東道大致平行。 上海街於1887年建成時,因為位於眾坊街和當時的差館街交界有第一代的油麻地警署,因此定名為差館街(Station Street),並於1898年11月12日以差館為中心分成南北兩段。直至1909年3月19日,因香港島有差館上街,為免引起混亂,把全段易名為上海街。 1970年代以前,當彌敦道還沒發展時,上海街是當時主要的營商地點,但現在只剩下一些售賣與中國傳統有關的商店,如裙褂店及風水相關的店舖。 上海街原本為3線南行,1970年代由於興建地鐵關係,上海街由荔枝角道至眾坊街一段的右邊行車線改為北行,並只供4條過海隧道巴士線使用(分別為102、104、105以及112),直到1994年該路段恢復為南行。 File:Shanghaistreet1930s.jpg|1930年代上海街上居下舖的唐樓 File:Shang Hai Street in 1960s.jpg|1960年代上海街 File:Shanghai Street night clubs and sexual agencies.jpg|1990年代上海街佈滿廣告招.

查看 冰室和上海街

主食

主食是指传统上餐桌上的主要食物,也是人類維繫生命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由于主食是碳水化合物(特别是淀粉)的主要摄入源,因此以淀粉为主要成分的稻米、小麦、玉米等谷物,以及馬鈴薯、甘薯等块茎类食物被不同地域的人当作主食。一般来说,主食中多含有碳水化合物。.

查看 冰室和主食

三明治

三明治(英文:Sandwich)是在麵包中間放置肉、奶酪或蔬菜等食物,加上調味料、醬汁任意搭配在一起之小吃,其中的麵包經常被輕微地塗上沙拉醬、奶油、花生醬、調味的油或其他調味料烘烤以改善味道和口感。 三明治食用携带方便,所以常被當成是工作午餐,或郊游、遠足、旅行时的食品。 现在在饭店,咖啡馆都可以买到冷或热的三明治。.

查看 冰室和三明治

下九路

下九路位于中国广州市荔湾区,是一条呈东西走向具有浓厚商业气氛的道路。道路两旁全为具有西关特色的骑楼建筑,为上下九商业步行街一部分。 1966年文化大革命時期,為紀念向秀麗烈士而改稱秀麗二路,1981年復名下九路。.

查看 冰室和下九路

下鄉道

下鄉道(英文:Ha Heung Road)是香港九龍土瓜灣的一條街道,單線單程行車,左右兩旁設有兩小時泊車收費咪錶,全長約0.25公里。北至土瓜灣九龍城道,南至土瓜灣浙江街。.

查看 冰室和下鄉道

九龍城

九龍城(Kowloon City)是香港十八區之一九龍城區的中心部份,名稱起源於19世紀清政府駐軍的九龍寨城(Kowloon Walled City,即「九龍牆城」之意,早年英國人曾稱當地爲Chinese Town(意爲「中國城」),城牆後於二戰期間被日軍拆毀),當時九龍寨城爲九龍半島上唯一的城鎮,後來「九龍城」演變成城寨所在地一帶的地名。現時九龍城以住宅樓宇為主,由於相當鄰近前啟德機場,故該區樓宇一直設有相常嚴格的高度限制,儼如鄉郊,直至機場在1998年7月6日搬遷後,逐漸有高樓大廈落成。.

查看 冰室和九龍城

干諾道

干諾道中(Connaught Road Central)及干諾道西(Connaught Road West)是香港島區的其中一組主幹道,位於中西區沿岸,連接堅尼地城城西道及金鐘夏慤道,穿越中環心臟地帶。全線為3線至4線雙程分隔道路,部份路段為行車天橋及地下行車隧道。干諾道中及干諾道西天橋屬於香港4號幹線的一部份,當中干諾道西天橋雖不是快速公路,但車速限制為每小時80公里,是香港島限速最寬鬆的道路,比同屬4號幹線的東區走廊——香港島唯一一條快速公路的限速(每小時70公里)更寬鬆。.

查看 冰室和干諾道

广州市

广州市(Canton,),简称穗或广,别称羊城,为广东省省会。广州于1921年正式设市,開創中國市政建制,現在是副省級市。廣州是国家中心城市、华南地区的经济、文化、科技和教育中心及交通枢纽,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联合作战指挥部所在地。2010年亞洲運動會在廣州舉行。 广州擁有2200年以上歷史,古代广州水网密布,水城历史悠久于威尼斯,河道在清代后由于城建变迁而逐渐泯没。为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中国南方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对外通商口岸,也是全国首批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世界著名的港口城市之一。广州港是中国大陆第五大港口,世界第八大港口。由于经济水平发达、发展程度优秀,广州与北京、上海、深圳并称为中国内地四大一线城市。据联合国《2016年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报告》显示,广州人类发展指数蝉联中国大陆35个主要城市第一。 广州地处华南,广东省的东南部,珠江三角洲中北缘,西江、北江、东江三江汇合处,濒临南海,东连东莞市和惠州市博罗、龙门两县,西邻佛山市的三水、南海和顺德三区,北靠清远市的市区和佛冈县及韶关市的新丰县,南接中山市,毗邻香港、澳門特别行政区,地理位置优越,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被称为中国的「南大门」。.

查看 冰室和广州市

广州话

廣州話,又稱為廣東話,四鄉則有廣府話、粵語、廣東省城話之謂,相傳起源於廣信(即梧州及封開一隅),而今多奉作廣府話之圭臬。學界所指廣州話,乃現時香港及广州所講之粵語,主要通行於珠江三角洲地区、香港、澳門、粵東、粵西(局部地方現今闢為廣西之屬)、南洋與及外洋唐人街。.

查看 冰室和广州话

廟街

廟街(Temple Street)可以指:.

查看 冰室和廟街

廣東道

廣東道(Canton Road)是香港九龍油尖旺區一條主要道路,跨越旺角、油麻地及尖沙咀3個區域,南面連接梳士巴利道,北面則與荔枝角道連接,路線大致與彌敦道平行,今日部份路段並不連接,被斷開成五段: 第一段連接梳士巴利道天星碼頭巴士總站,經海防道、九龍公園徑、柯士甸道,至佐敦道渡船街交界; 第二段由第一段之九龍佐治五世紀念公園分岔,連接至寶靈街; 第三段連接佐敦道41至43號(九龍佐治五世紀念公園正門對面),經南京街、寧波街、西貢街、西貢街遊樂場、北海街、甘肅街,至眾坊街; 第四段連接東莞街43至45號,東莞同鄉會方樹泉小學和中華基督教會灣仔堂基道小學中間,至油麻地果欄貨車停泊處; 第五段連接窩打老道休憩花園,經碧街、咸美頓街、登打士街、豉油街、山東街、奶路臣街、亞皆老街、快富街、旺角道、弼街、雅蘭街、太子道西,至荔枝角道。 廣東道擁有九龍區以門牌號碼編號最大的號碼,地址是旺角廣東道1239號。.

查看 冰室和廣東道

廣成冰室

廣成冰室,位於香港新界上水新成路10號,崔廣成於1962年創立,原為西餐廳,後改為冰室。馳名於其人手刨製的紅豆冰、通心粉及各款三文治。冰室仍保留著香港60-70年代傳統冰廳風味。.

查看 冰室和廣成冰室

弼街

弼街(Bute Street)是香港九龍旺角區的一條街道。從西面的大角咀塘尾道開始,通過彌敦道在內的多條街道,至旺角洗衣街止。 旺角弼街巴士站,位於旺角彌敦道介乎弼街至旺角道之間,是一個路邊北行單向中途站。此站為多條過海路線常規短途班次及大型活動特別過海路線的終點站。.

查看 冰室和弼街

彩虹邨

彩虹邨(英語:Choi Hung Estate)是香港最早期興建之公共屋邨之一,位於九龍黃大仙區牛池灣,大廈外牆均為彩虹色。 彩虹邨由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發展,由巴馬丹拿建築及工程師有限公司設計。因為設計獨特,彩虹邨榮獲了香港首個建築獎項---1965年香港建築師學會銀牌獎。現時由香港房屋委員會管理。.

查看 冰室和彩虹邨

土瓜灣

土瓜灣(To Kwa Wan),古稱土家灣,其中香港粤語經常把陰平的「灣」讀作陽平的「環」,土瓜灣位於九龍西九龍城區的南部,主要以住宅區及輕型工業區為主,另外此區沿漆咸道北至馬頭圍道一帶亦聚集了不少傢具商舖。.

查看 冰室和土瓜灣

咖啡

咖啡(英语:coffee)是採用經過烘焙過程的咖啡豆(咖啡屬植物的種子)所製作沖泡出來的飲料。咖啡是人類社會流行範圍最為廣泛的飲料之一,也是重要經濟作物,其為全球期貨貿易額度第二高(最高為石油)。 咖啡樹原產於非洲亞熱帶地區,以及亞洲南部的一些島嶼。那些咖啡樹從非洲出口至世界各國,現時那些咖啡樹種植遍布超過70個國家,主要在美洲、東南亞、印度等赤道地區。 咖啡普遍分為兩種:備受推崇的小果咖啡(阿拉比卡)及顆粒較粗和酸味較低而苦味較濃的中果咖啡(羅布斯塔)。咖啡一旦成熟,就會經過採摘,加工,烘焙的程序。咖啡中咖啡因對人體有刺激的作用。咖啡是世界上最流行的飲料之一,它能夠以多種方式製作,如:濃縮咖啡、卡布奇諾、拿鐵咖啡等,通常是作為熱飲,亦也可作為冷飲。在饮用前可计算估计咖啡因的摄入量,即可达到适量的标准。大部分的研究建議,適度飲用咖啡是有益的,甚或有利於健康的成年人。 咖啡的種植首次發現於非洲埃塞俄比亞,最早的可信證據出現於15世紀也門的蘇菲主義,在非洲之角及也門,咖啡被用於當地的宗教儀式。但亦由於這些儀式跟基督教的信仰抵觸的關係,埃塞俄比亞正教會禁止咖啡消費世俗化,直至孟利尼克二世的統治時期。在17世紀土耳其的鄂圖曼帝國,由於政治原因,飲料也被禁止的,並與歐洲叛逆的政治活動有關。 咖啡是一種主要的出口商品:它是許多國家的頂級農業出口商品,躋身世界上最大的合法農產品出口物,亦是發展中國家出口中最有價值的商品之一。綠色咖啡豆即生豆(未經烘焙的)是世界上交易量最大的農產品之一,一旦交易,咖啡豆會根據不同的口味而有不同的烘焙程度,經過烘焙的咖啡豆能夠製作成為咖啡作為飲料。一些爭議指咖啡的種植與它環境影響有關,例如肯亚咖啡豆在移植种植后失去了独有的肯亚酸,而肯亚的原种地土壤含有较高浓度的磷酸。因此,公平貿易咖啡與有機咖啡是一個不斷擴大的市場。.

查看 冰室和咖啡

冰室

冰室,又叫冰廳,廣州話用以稱呼冷飲店。其是南粵地方一種主要售賣冷飲、雪糕及沙冰等冷凍食品的飲食場所,起源發跡於省城。在香港流行於1950至1960年代,被認為是茶餐廳的前身。過往廣州的冰室會經營雪糕、凍奶、冰水,兼營咖啡、奶茶等熱飲和西餅麵包廣州市志·商業卷·飲食志,而香港冰室由於法例限定持有「小食牌照」,只能售賣飲品、三文治、糕餅等,而不能供應即時製作如炒飯、小菜等主食。後有不少香港冰室改領到食肆牌照,轉型為茶餐廳,雖稱「冰室」但運作模式及供應的食品與茶餐廳無異。.

查看 冰室和冰室

石湖墟

石湖墟(Shek Wu Hui)是香港北區上水的一個舊墟市,位於現時東鐵綫上水站附近。粉嶺/上水新市鎮就是從石湖墟和粉嶺聯和墟發展起來的。石湖墟的街道多以「新」字作開頭,並取健康、成功等等之意:新豐路、新健街、新康街、新財街、新發街、新成路、新功街、新樂街、新祥街、新勤街。 如今,石湖墟仍是上水一個商業活動十分繁忙的地方,故墟內一些街道現已由運輸署劃為「行人專用區」。.

查看 冰室和石湖墟

砵蘭街

砵蘭街(Portland Street)是位於香港旺角的一條街道,為了紀念兩度成為英國首相的威廉·卡文迪許-本廷克兼於1927年而命名。香港政府在1927年至1930年於憲報公佈的街道名字中,已經記載著把此街道命名為砵蘭街的日期是1927年11月25日,坊間有一說是因砵蘭土(硅酸盐水泥,又名波特蘭水泥)而命名,實為訛傳。 有人稱砵蘭街為「聲色犬馬、龍蛇混雜」之地,並且視此街是沒有得到香港政府認可的紅燈區;其實夾雜在長長的砵蘭街中的各式商舖有戲院、唱片店、洋服店、長生店、皮革店、燒豬店、道堂、雜貨舖、藥材舖、舊書舖、印刷舖、疋頭店、建築裝修材料店、室內設計室、華洋酒辦店、各中西式食肆及學校等,所以不應把砵蘭街簡單地視作紅燈區。.

查看 冰室和砵蘭街

祥興咖啡室

祥興咖啡室,位於香港跑馬地奕蔭街9號,是一家歷史悠久的傳統港式茶餐廳。 祥興咖啡室開業超過40年,供應傳統茶餐廳食品,包括奶油多士,菠蘿包、酥皮蛋撻等,其咖啡與奶茶亦以香濃聞名。裝修仍然維持開業時的風格,有食客認為這家餐廳徒有其名。 位處名人聚居的跑馬地,不少高官名人、藝人及馬圈人士光顧,包括唐英年、田北俊、簡炳墀、梁朝偉、謝霆鋒、林子祥與葉蒨文等。店內的牆上亦掛有不少曾光顧名人的簽名。祥興老闆陳先生,常在店內親自招待賓客。在1980年代以前,快活谷馬場仍然進行晨操時,騎師、練馬師與工作人員在晨操後常到祥興享用早餐。.

查看 冰室和祥興咖啡室

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次世界大戰(又常簡稱二次大戰、二戰、WWII等;World War II;Seconde Guerre mondiale;Zweiter Weltkrieg;Вторая мировая война;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次自1939年至1945年所爆發的全球性軍事衝突,整場戰爭涉及到全球絕大多數的國家,包括所有的大國,并最終分成了兩個彼此對立的軍事同盟─同盟國和軸心國。這次戰爭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戰爭,動員了1億多名軍人參與這次軍事衝突。主要的參戰國紛紛宣布進入總體戰狀態,幾乎將自身國家的全部經濟、工業和科學技術應用於戰爭之上,同時也將民用與軍用的資源合併以方便統籌規劃。包括有猶太人大屠殺、南京大屠殺、戰爭中日軍對中國軍民進行細菌戰、以及最终美國對日本首次使用原子彈等事件,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戰也是自有紀錄以來涉及最多大規模民眾死亡案例的軍事衝突,全部總計便將近有5,000萬至7,000萬人因而死亡,這也讓第二次世界大戰成了人類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戰爭。 儘管早在1931年9月,日本便侵佔了中國的滿洲,而後建立了傀儡國家滿洲國。至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後中日更爆發了全面戰爭。不過大多數人仍多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定為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開始,這次入侵行動隨即導致英國與法國向德國宣戰。然而德國在入侵波蘭後開始著手嘗試在歐洲建立一個大帝國,自1939年末期到1941年初期為止,發動一連串戰爭並藉由條約的簽署使得德國幾乎佔領了歐洲絕大部分的地區,而名義上保持中立的蘇聯在和德國簽訂《德蘇互不侵犯條約》後,也跟進侵略潮流,陸續佔領或者吞併了其在歐洲邊界的鄰近6個國家,在這之中也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所佔領的波蘭領土。英國以及大英國協的成員國則堅持持續與軸心國繼續作戰,並分別在北非和大西洋海上發生多次軍事衝突,而這也使得英國成了歐洲地區少數仍能繼續反抗德軍入侵的主要武力之一。1941年6月,歐洲的軸心國集團決定撕毀與蘇聯的合作約定,聯合入侵蘇聯領土,這次攻勢也開始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地面戰爭爆發,但也在之後讓原本幾乎統轄整個歐洲地區的軸心國被迫投入大量軍力來維持作戰優勢。到了1941年12月,已經加入軸心國的大日本帝國為了能夠在亞洲及太平洋地區獲得領導地位,陸續襲擊位于太平洋的美國統轄地區和座落於與中南半島的歐洲殖民地,很快地於西太平洋和東亞戰區獲得了主導權。 到了1942年時日本開始在一系列的海戰中戰敗,位於歐洲的軸心國也陸續於北非戰役以及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節節敗退,這些都迫使軸心國停下進攻的腳步。1943年時,義大利法西斯政權在西西里島戰役中面對同盟國部隊嚴重失利,另一方面德軍在库尔斯克会战戰敗後失去對於東歐的領導地位,同時美國也在太平洋戰區中獲得了一連串的勝利,自此軸心國集團逐漸失去主導權並開始嘗試將佈署於各地的前線部隊進行戰略性的撤退。到了1944年時,盟軍決定登陸法國以開闢第二戰場,而蘇聯除了成功收復過去被佔領的領土外,也開始轉往進攻德國與其同盟國家的土地。在蘇聯和波蘭部隊共同攻入柏林後,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區最終在1945年5月8日德國投降的情況下宣告結束。而另一方面美國在1944年和1945年成功擊敗了日本海軍部隊並陸續佔領了數個重要的西太平洋島嶼,這使得日本列島隨時面臨同盟國部隊入侵的危機。最後在美軍分別於廣島市和長崎市投下原子彈並造成大量日本平民死亡。1945年8月8日蘇聯進攻日本控制下的中國東北地區,8月14日日本跟進宣佈願意接受無條件投降的條件,而隨著亞洲戰事的停息也意味著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 1945年時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同盟國勝利宣告結束,然而二次大戰對世界影響極為深遠,改變了往後世界的政治版圖和社會結構,特別是戰敗的軸心國集團被迫接受同盟國的安排。1945年10月24日聯合國亦宣告成立,期望能夠促進各國合作並防止未來的軍事衝突;同時戰勝的盟軍各國,也紛紛在聯合國各個機構中擔任重要職位,特別是以美國、蘇聯、中國、英國和法國5個國家為首成立聯合國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常任理事國,主導著世界的秩序.

查看 冰室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糕点

糕点是糖果糕點的一種,指以面粉或米粉、糖、油脂、蛋、乳品等为主要原料,配以各种辅料、馅料和调味料,初制成型,再经蒸、烤、炸、炒等方式加工制成。糕点品种多样,月饼、蛋糕、酥饼等均属糕点。.

查看 冰室和糕点

紅磡

紅磡(Hung Hom),古有赤磡、赤砍、紅碪之名,位於香港九龍半島東南部,十八區行政上隸屬九龍城區,東對九龍灣至觀塘相望,南隔維多利亞港與銅鑼灣至北角相望,西面接尖沙咀,北連何文田及土瓜灣。.

查看 冰室和紅磡

紅豆冰

紅豆冰是一種以紅豆調製的甜品、飲料,起源於香港,在广东、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和台灣流行。 紅豆冰是起源於香港的冰室,概念源於中式甜品紅豆沙。做法是將以紅豆與糖煮成的紅豆糖水冷卻後,加入淡奶和自製的刨冰,後來這種造法因成本的關係被取締,所以改用製冰機造出來的冰粒,現時大多改以碎冰代替。 紅豆冰有時會被加上一球雪糕,被稱為雪糕紅豆冰。.

查看 冰室和紅豆冰

美都餐室

美都餐室(英文:Mido Cafe)位於香港九龍的油麻地廟街63號。 美都餐室於1950年開業,直至今日仍保留1950年代的裝潢,見證著香港歷史,除地下外更有當年十分普遍的二樓雅座,可以瀏覽廟街及榕樹頭的街景。餐室以焗排骨飯、蓮子鴛鴦冰聞名,不少遊客專誠到餐室感受香港傳統風味。 美都餐室是多部電影如《九龍冰室》或電視劇如《酒店風雲》和《廟街·媽·兄弟》(摹倣,劇中店名為「妙都」)的拍攝所在地。 2011年2月23日,該年度之香港財政預算案發表在即,無線新聞特別委派方健儀在美都茶餐廳主持預算案節目,在該次「茶聚」中讓中產人士表達自己在當前經濟環境的難處。 File:MidoCafe_Front.jpg|廟街63號 File:MidoCafe_Ground.jpg|餐廳地下 File:MidoCafe_Upper1.jpg|二樓雅座 File:MidoCafe_Upper2.jpg|冷氣已代替吊扇.

查看 冰室和美都餐室

美東邨

美東邨(Mei Tung Estate)是香港房屋委員會轄下一個公共屋邨,位於九龍黃大仙區白鶴山側,東頭村道及聯合道交界。 美東邨為1973年4月香港房屋委員會成立後,第一個建成的屋邨,雖然當時只有一幢樓宇,為當時最小的屋邨,但同時也反映出香港總督麥理浩帶領下的十年建屋計劃,有一個簡單的開始。同時,美東邨規模雖小,只有4幢樓宇,但卻是香港建設期最長的屋邨,首座及最後一座大廈入伙時間,卻整整相差了40年。在1970年代、1980年代和21世紀都相繼有大廈落成。 2017年8月24日,香港房屋委員會宣布計劃重建美東樓和美寶樓,預計於2020年11月開始工程;而此項目是香港第二個七型徙置大廈及首個1980年代完工公屋重建工程。.

查看 冰室和美東邨

炒飯

飯,是在炒鍋或煎鍋中炒熟的米飯,通常與雞蛋、蔬菜、海鮮或肉類等其他食材混合。 常見的蛋炒飯是一種美拉德反應,蛋液與米飯表面在加熱時產生焦糖化反應,米粒表面會變得較硬且易粒粒分離,才能炒出粒粒分明的炒飯,不需要使用冰箱冷藏煮熟的飯。.

查看 冰室和炒飯

牛頭角

牛頭角(Ngau Tau Kok)位於香港觀塘區的西北部,位置為佐敦谷以南,九龍灣以東,秀茂坪以西,觀塘市中心之西北,主要為住宅區和工業區。.

查看 冰室和牛頭角

牛頭角道

牛頭角道(Ngau Tau Kok Road)位於香港九龍東部觀塘區,是該區早期發展時的交通要道,現時大部份路段均是4線雙程行車,另有兩座行車天橋連接九龍灣。.

查看 冰室和牛頭角道

牛肉

牛肉是指從牛身上得出的肉,為常见的肉品之一。来源可以是奶牛、公牛、小母牛和阉牛。 牛的肌肉部分可以切成牛排、牛肉块或牛仔骨,也可以与其他的肉混合做成香肠或血肠。其他部位可食用的还有牛尾、牛肝、牛舌、牛百叶、牛胰腺、牛胸腺、牛心、牛脑、牛肾、牛睾丸、牛鞭;脖仁、匙仁、匙柄、吊龍、吊龍伴、肚埂、胸口朥、五花趾、三花趾等則用於潮汕牛肉火鍋。牛肠也可以吃,不过常用来做香肠衣。牛骨可用做饲料。 阉牛和小母牛肉质相似,但阉牛的脂肪更少。年纪大的母牛和公牛肉质粗硬,常用来做牛絞肉。肉牛一般需要经过育肥,饲以谷物、膳食纤维、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牛肉是世界第三消耗肉品,约占肉制品市场的25%。落后于猪肉(38%)和家禽(30%)。美国、巴西和中国是世界消费牛肉前三的国家。按2009年人年消费来看,阿根廷以64.6千克排名第一,美国为42.1千克,欧洲为11.9千克。 最大的牛肉出口国包括印度、巴西、澳大利亚和美国。牛肉制品对于巴拉圭、阿根廷、爱尔兰、墨西哥、新西兰、尼加拉瓜、乌拉圭的经济有重要影响。.

查看 冰室和牛肉

荃灣

荃灣(Tsuen Wan)位於香港新界西南,位於規劃署定義的香港都會區範圍之內。.

查看 冰室和荃灣

荔枝角

荔枝角(Lai Chi Kok)位處界限街以北,新九龍的一部分,行政上屬於深水埗區。.

查看 冰室和荔枝角

菠蘿包

菠蘿包,亦稱波羅包或酥皮麵包,是一種甜味麵包,沒有餡料,源於香港,約於1960年代出現。因為菠蘿包經烘焙過後表面金黃色、凹凸的脆皮狀似--(亦稱「--」)因而得名,所以菠蘿包實際上並沒有菠蘿的成分。.

查看 冰室和菠蘿包

青山道

青山道(Castle Peak Road)為香港青山公路在市區的一段,與大埔道(大埔公路在市區的一段)和沙頭角公路同樣是香港最早期建設的公路。.

查看 冰室和青山道

餐廳

廳可能意指下列事物:.

查看 冰室和餐廳

餅店

#重定向 糕點店.

查看 冰室和餅店

西多士

西多士(French toast,pain perdu,全稱法蘭西--,--,香港簡稱西多士或西多)是一種源自歐洲的麵包食品,其出現可追溯至羅馬帝國時期Joseph Dommers Vehling, trans., Apicius: Cookery and Dining in Imperial Rome, Book VII, chapter 13, recipe 296 。西多士是用麵包加入蛋汁後,再用食油煎至金黃色而成。在食用西多士前會在其表面,依不同地區的喜好,加上糖漿、牛油、鮮奶油,甚至配上水果食用。西多士可作為早餐或茶點食用。.

查看 冰室和西多士

西式糕點

西式糕點、西式糕餅或西點,指源于西方世界的點心與糕餅。由於以蛋糕、餅乾為主,所以也常簡稱西餅,亦可作西式甜點、西式茶點的簡稱;西式糕餅多屬甜食,常用原料包括麵粉、牛奶、牛油、沙糖、奶油、朱古力、生果、果仁等,輔助以各種添加劑,並以焗爐高溫烘製為主,或以特定的工藝製成。 英國傳統上,西餅配紅茶、奶茶、咖啡等熱飲,於下午茶時品嚐。由於在19世紀前西方社會糖作為奢侈品,僅為上層社會的專利,食用甜點會被視為是貴族的象徵,所以在西餐中甜點是有一定地位的。由於後來糖被普遍使用,所以甜點亦同時普及起來,發展出多元化的特色。現在,很多人都會在餐後享用甜點。.

查看 冰室和西式糕點

西式蛋餅

歐姆蛋(Omelette,又稱西式蛋餅、煎蛋捲、杏力蛋或奄列(粵語地區))是煎熟的雞蛋,中間或可放些餡料捲著。其发源地为法国。做法是先在平底锅内加進蛋汁煎到凝固,再將煎好的圓形蛋餅對折成半圓形即可。 香港式茶餐廳會放火腿、咸牛肉、鮮牛肉、午餐肉、豌豆作為西式蛋餅的餡料;台灣則流行用培根作餡料,稱為「培根蛋餅」。 在日本,則會在內放入蕃茄醬炒飯改造成蛋包飯,成為日本國內無人不曉的一到日本洋食(之所以稱為Omuraisu,是因为Omelet+ rice)。.

查看 冰室和西式蛋餅

西关

西關是广东省广州市的一個傳統區劃,可視之等同於荔灣區,範圍大致為:北到西村,東至人民路,西、南瀕珠江邊,是明、清時期對廣州城西門外一帶的統稱,該名沿用至今。.

查看 冰室和西关

西灣河

西灣河(粵語讀「可」,Sai Wan Ho)位於香港東區,位於鰂魚涌之東,筲箕灣之西。.

查看 冰室和西灣河

西餐廳

西餐廳是供應西餐為主的餐館,因為歐洲不同地方的菜系不同,又分為法式、英式、意式、俄式、德式、西班牙式等幾種,,香港也有很多意式(以意粉和比薩餅為號召)的。 在西方,雖然旅館和酒館古已有之,但主要針對旅客,本地人絕少光顧。到了18世紀,專為客人烹調食物的餐館才出現。根據健力士世界紀錄大全,西班牙馬德里的 Sobrino de Botin 是現存最古老的西餐館,開立於1725年。第一間現代模式的餐廳(即客人各於不同餐桌坐下、從餐牌選菜、有指定營業時間)是開業於1782年的 Grand Taverne de Londres。 1789年法國大革命後,法国飲食業同業公會解散,貴族逃亡,留下大批擅於烹調的佣人,加上大批從法國不同省份湧到巴黎的人有膳食需求,於是餐館在巴黎如雨後春筍般開業,漸漸形成了法國人外出用膳的傳統,并使得法国烹饪如此受欢迎和高级化。 餐館之後在世界各地迅速發展,美國首家餐館Jullien's Restarator於1794年在波士頓開業。.

查看 冰室和西餐廳

香港

香港(簡稱港,雅稱香江;Hong Kong,縮寫作 HK、HK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位於南海北岸、珠江口東側,北接廣東省深圳市,西面與鄰近的澳門特別行政區相距63公里,其餘兩面與南海鄰接。 全境由香港島、九龍和新界組成,其中香港島北為最發達地區;地理環境上則由九龍半島等大陸土地、以及263個島嶼構成「島嶼」以超過500平方米面积為標準,根據地政總署測繪處:,人口約741萬人(2017年底)。 1842年,大清國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永久割讓香港島;後再簽訂《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分別割讓九龍和租借新界,這些由英國統治的地區構成現今香港的治理範圍。二戰期間,香港曾被日本佔領約三年零八個月。1997年7月1日,香港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國,並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僅有國防、外交事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 香港開埠前,未計九龍和新界,香港島已經是一個有數千人口的小島。英國人看中維多利亞港是一個水深港闊、四季不結冰,而且不在地震帶的天然良港。1842年,大清國在鴉片戰爭中戰敗後,分階段割讓和租借香港土地予英國,英國人開始統治及發展香港,使香港從一個荒蕪、地瘠山多且天然資源缺乏的小漁村,逐漸發展成一個轉口港,成為歐洲各國商船向中國進行鴉片及其他商品貿易的樞紐,而且不受清朝末年的亂局影響。同時,孫中山在香港先後成立興中會和同盟會,為後來推翻大清打下基礎。 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攻佔香港,佔領持續三年零八個月。1945年,日本投降,香港重光,英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基於殖民地身份和地理環境下,又一次避免受到中國長期戰亂影響;太平天國、軍閥割據、國共內戰、阶级鬥争、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期間,大量中國難民逃港。香港在1970年代经济起飞,逐步發展成亞太地區之國際大都會及國際金融中心,獲譽為亞洲四小龍和紐倫港之一。根據《中英聯合聲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從1997年7月1日起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的基本國策,《香港基本法》說明香港不實行社會主義,保持原有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除國防和外交由中國中央政府管理,香港實行高度自治,香港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終審權以及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然而,近年香港人對特區政府及中國政府的信任度每況愈下,其高壓權威亦令「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及「一國兩制」遭到部份人士質疑。 香港是全球具有重要地位、以工商業為主的現代化國際金融、服務業及航運中心,連續24年蟬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並以優良治安、廉潔社會、簡單稅制和健全的普通法制度而聞名於世,香港廉政公署,2016年12月1日,香港政府新聞網,2017年2月16日,因此有「東方之珠」的美譽。「亞洲國際都會」則為官方定位的香港品牌。香港同時為全球其中一個最安全、經濟最發達、生活水平最高、競爭力最高、最適宜居住Gulliver.

查看 冰室和香港

香港1980年代

#重定向 1980年代香港.

查看 冰室和香港1980年代

香港1990年代

#重定向 1990年代香港.

查看 冰室和香港1990年代

觀塘

觀塘(Kwun Tong),舊作官塘,位於九龍半島東面,屬於香港十八區的觀塘區,是觀塘區的主要部份,位於牛頭角東南,藍田西北,東至將軍澳道,西至勵業街與雅麗道。 觀塘是東九龍最大的工業區,也有住宅大廈。著名建築物有apm及創紀之城等;裕民坊是區內舊式市集,近年開展重建計劃,配合政府將觀塘轉型成香港第二個核心商業區;觀塘也是香港首座衛星城市。.

查看 冰室和觀塘

越秀区

越秀区是中国广东省广州市的一个市辖区,是广州老四区(越秀、东山、荔湾、海珠)之一,因越秀山而得名。区人民政府驻越华路183号。越秀區總面積33.80平方公里,總人口115.72萬人,本区是广东省面积最小,人口密度最高的市辖区之一,达平均每平方公里52834人,为全球同类行政区中第四。現為广东省人民政府和广州市人民政府駐地。.

查看 冰室和越秀区

跑馬地

跑馬地(Happy Valley),舊稱快活谷、愉園,原地名黃泥涌谷(Wong Nai Chung Valley,亦作Wong Nai Chung Kuk)或黃泥涌(Wong Nai Chung),位於香港香港島灣仔區中南部,是香港早期開發的地區之一,因為毗鄰跑馬地馬場得名。跑馬地的交通不及銅鑼灣便利,但香港電車設有跑馬地支線,乘搭電車可直接抵達銅鑼灣及灣仔。跑馬地環境比較隱蔽,吸引不少名人入住。.

查看 冰室和跑馬地

鹤山市

山(官方音譯:Heshan,传统外文:Hokshan)是中国广东省江門市下轄縣級市,位于广东省南部珠江三角洲腹地,与佛山市南海区、顺德区隔西江相望,因市内有山形似仙鹤而得名。鹤山的地理坐标在北纬22.29°~22.52°,东经112.28°~113.25°。.

查看 冰室和鹤山市

黃大仙

#重定向 黄初平.

查看 冰室和黃大仙

龙津路

龙津路是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广州市的一条呈“┏━”走向的道路,全长约2.3公里,宽10至17米。全路分东、中、西三段,东起人民中路至康王中路为龙津东路,往西至华贵路为龙津中路,再往西至荔湾湖公园前向南折名为龙津西路。道路两旁骑楼众多,具有浓厚的西关特色。 龍津東路口原是「第六甫水腳」,由光復路口到紫來市場一段原是「青紫坊」,由此至帶河路尾一段原是「蘆排巷」。龍津中路原是「龍津橋」和「龍津大街」。龍津西路原是「三聖社大街」。再西是「恩洲直街」及「恩洲七、八約」。 龙津路于1930年扩建成道路,因附近有龙津桥故名龙津路。文化大革命時期,龍津西、中、東三段路,曾分別命名為“向陽一路”、“向陽二路”、“向陽三路”,1982年復名。.

查看 冰室和龙津路

茶餐廳

茶餐廳是一種起源於香港的食肆,提供港式西餐及部分中式食品,是香港平民化的飲食場所。隨着香港人口的遷移帶動香港文化的傳播,中國大陸、唐人街亦出現茶餐廳。.

查看 冰室和茶餐廳

般咸道

般咸道(又稱般含道,Bonham Road)是香港西半山的主要道路,大致為東西走向,西端連接薄扶林道及山道交界,東端則連接堅道、醫院道及西摩道交界。大部份路段為雙線雙程行車。道路以第三任香港總督文咸(又稱般咸)命名,香港日治時期曾改名為西大正通。.

查看 冰室和般咸道

鑽石山

鑽石山(Diamond Hill)是香港九龍的山峰之一,其附近開發區、平地和住宅區也稱作鑽石山。鑽石山位於黃大仙以東,慈雲山以南,上元嶺以西,大磡以北,主要是一個中產階層住宅區。同時已經開始的地鐵沙中線,鑽石山是一個重要中轉站。.

查看 冰室和鑽石山

葵涌

葵涌(Kwai Chung)在香港新界西南,亦是荃灣新市鎮的一部份,位於規劃署定義的香港都會區範圍之內。在香港行政區劃中,曾經為荃灣區,葵涌後來與青衣島一同分拆,組成葵青區。葵涌可以再細分為--、--及--,住宅主要集中在上葵--及下葵--,較多大型的公共房屋及私人住宅,人口比較稠密,而工業區則主要集中在中葵--一帶。 葵涌一直是香港的工商業重鎮,有大量公司在此設立辦事處,同時亦有不少公共屋邨及居屋。其中葵涌貨櫃碼頭為全球吞吐量第六大的貨櫃碼頭。.

查看 冰室和葵涌

金巴利道

金巴利道(英文:)是香港九龍西尖沙咀的一條道路,西接彌敦道近美麗華酒店、美麗華商場,東北接柯士甸路(不是柯士甸道),中段與天文台道交架 。在香檳大廈的交界處連接加拿分道的北端終點。.

查看 冰室和金巴利道

雪糕

雪糕可以指:.

查看 冰室和雪糕

電氣道

電氣道是香港東區的一條著名道路,南邊位於銅鑼灣東面,由南至北連接銅鑼灣及北角,北端屬北角,與渣華道連接,長約1公里。.

查看 冰室和電氣道

蛋撻

是一種以蛋漿做成餡料的西式餡餅;撻為“tart”之音譯,指餡料外露之餡餅,而餡料為餅皮密封之西式餡餅則為pie(派)。 蛋撻的做法是把餅皮放進小圓盆狀的餅模中,倒入由砂糖、鮮奶及雞蛋混合而成之蛋漿,然後放入烤爐;烤出成品外層為鬆脆之撻皮,內層則為香甜的黃色凝固蛋漿。 Laura Mason在Traditional Foods of Britain提出,在中世紀,英國人已利用奶品、糖、蛋及不同香料,製作類似蛋撻的食品。1399年英格蘭國王亨利四世的一次宴會便有食用蛋撻的記載。 1920年代的廣州,各大百貨公司競爭激烈,百貨公司的廚師每周都會以「星期美點」作招徠,蛋撻開始在中國出現。1927年,真光酒樓率先推出蛋撻,大受歡迎,引來其他酒樓茶室效彷。其後蛋撻從廣州傳入香港,1949年中共建國後,所有百貨公司以及茶樓在1956年公私合營後開始全數收歸國有,但蛋撻卻一直在廣州各大酒樓有售。.

查看 冰室和蛋撻

通心粉

通心粉(Macaroni),簡稱通粉,又稱空心粉,臺灣亦稱通心麵,為一種意式麵食,比意大利粉短,呈腰豆形,通常不含雞蛋。常見於西式餐廳,亦為為香港茶餐廳及快餐店的常見食品。.

查看 冰室和通心粉

東頭邨

#重定向 東頭邨及東匯邨.

查看 冰室和東頭邨

杉樹街

杉樹街(Pine Street)是香港的一條道路,位於九龍油尖旺區大角咀。街道承傳了大角嘴街道一向的命名方法,以植物來命名。.

查看 冰室和杉樹街

桂林街

桂林街(Kweilin Street)是香港深水埗區一條街道,其道路名稱早期已取自廣西桂林市,並與北河街大致平行。桂林街店舖主要售賣電器及電腦產品為主,也有部份售賣二手衣服及鞋子的店鋪。 新亞書院始創時期,是位於桂林街的唐樓之上。只有三、四樓的六個單位,三樓為辦公室、學生宿舍和錢穆、唐君毅、張丕介的住所。.

查看 冰室和桂林街

梁启超

梁启超(,署名作梁𠷠超),字卓如、任甫,别号任公、饮冰室主人,广东省新会县潮居都茶坑乡人,人稱梁新会,清朝末年、民国初年的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社会活动家、书法家及发明家。 梁启超在青年时期曾經與老师康有為合作进行戊戌變法,事敗後出逃日本,在海外推動君主立憲。辛亥革命后一度入袁世凯政府擔任司法總長,之后对袁世凯称帝及張勳復辟等严词抨击,以及一度加入段祺瑞政府。他倡導新文化运动,支持五四运动。.

查看 冰室和梁启超

樂香園咖啡室

樂香園咖啡室是香港一家歷史悠久的茶餐廳,有「蛇竇」(香港口語即偷懶大本營)的稱號。原位於中環威靈頓街15號C地下,因業主大幅加租,於2008年12月29日暫時結業 蘋果日報,2008年12月30日 香港商業電台新聞,2008年12月29日。其後於翌年5月11日在機利文新街重開 明報,2009年5月12日。.

查看 冰室和樂香園咖啡室

機利文新街

機利文新街(Gilman's Bazaar)是香港香港島一條馬路,為知名食街,有20多間食肆,包括快餐、外賣、日本料理、茶餐廳、蛇王及餅店等。.

查看 冰室和機利文新街

油塘

油塘(Yau Tong)位於香港九龍觀塘區東南的地區,鯉魚門以西北。現在,油塘北部以公屋和居屋住宅為主,南部臨海位置現主要用作工業發展的地區已經被政府規劃成私人住宅區,但仍有零星的工業大廈存在。 油塘接鄰的三家村,已有150年歷史,油塘區內也設有觀塘魚類批發市場。.

查看 冰室和油塘

油麻地

油麻地(Yau Ma Tei),本名油蔴地,是位於香港九龍西部的地區,行政上屬於油尖旺區,其傳統範圍北至登打士街與旺角分界,南至柯士甸道接尖沙咀和佐敦。而區內的廣華醫院亦是中華民國前總統馬英九的出生地。.

查看 冰室和油麻地

沙冰

#重定向 冰沙.

查看 冰室和沙冰

深水埗

深水埗(Sham Shui Po)是香港十八區的深水埗區之主要部分,位於九龍半島西北部,有着悠久的歷史。當中「埗」、「埔」、「埠」三字相通,皆有碼碩的意思,由此可知深水埗過去是繁忙的深水碼頭。 深水埗包括深水埗區原有臨近海傍的一部分,大致上以大埔道、界限街和欽州街為界,七八十年代以通州街為海岸綫,其後因應填海工程而成為現今模樣。欽州街至東京街則為深水埗與長沙灣的過渡地帶,故此深水埗區議會的長沙灣選區大部份屬於深水埗範團。深水埗人口密度非常高,區內有業主經營劏房、棺材房以至籠屋,部分居所生活環境惡劣。深水埗與又一村、石硤尾、長沙灣、荔枝角、昂船洲等地在行政區劃上同屬深水埗區,而這些地區沒有明顯分界而且互相交接,加上興建地鐵荃灣綫時,深水埗區的車站沒有按照其所在地的地名進行命名,區內設施亦有類似情況,因此市民經常出現混淆,將深水埗區內非深水埗的地方誤作深水埗的一部分。 現今深水埗已經成為九龍西北部的核心區,商業活動發達,並已經成為電子產品、潮流玩意、服裝配飾、古玩玉石等多方面商品集中地,每天車水馬龍、熙來攘往。而深水埗西填海區深旺道一帶亦陸續發展高密度的住宅區,區內亦有零星的重建項目,改變外界對深水埗集中着傳統唐樓的印象。.

查看 冰室和深水埗

港式快餐

港式快餐是源於香港的快餐文化,與起源於美國的快餐有一定的差異。香港三大快餐集團大家樂、大快活和美心MX均是港式快餐的代表。.

查看 冰室和港式快餐

海員

海員(英文:Seaman、Mariner、Sailor),係指一船由船長指揮服務於船上之人員;船員(英文:Seafarers)則包括船長及所有海員之船舶上之人員。 船員職級依據聯合國國際海事組織《1978年航海人員訓練、發證及航行當值標準國際公約及其修正案》依其船舶噸位、工作部門及內容有其規定,並且必須持有締約國(船旗國)主管機關簽發或者由主管機關授權簽發、或者由主管機關核准之有效文件(證書)。.

查看 冰室和海員

新香冰廳餅店

新香冰廳餅店,是一間開了在香港葵涌石蔭路58號地下40幾年的餅店兼冰室,這間舖的前舖賣自家製的蛋撻及糕餅,舖頭裡面就與一般冰室一樣。.

查看 冰室和新香冰廳餅店

新蒲崗

新蒲崗(San Po Kong)是香港九龍黃大仙區東南部分一個地方,是指牛池灣以西、太子道東以北、啟德明渠以東、彩虹道以南的區域,名稱來源於該地原來的蒲崗村。「蒲崗」之名是「蒲田」和「山崗」的結合,分別指開村村民祖籍及該地地形,原址爲新蒲崗西北角的彩虹道遊樂場一帶。蒲崗村於1942年被侵華日軍拆毀,村民被驅散,蒲崗山被削去大部分。戰後蒲崗村舊址附近發展出新的住宅及工廠區,命名爲「新蒲崗」。 現在的新蒲崗中部是舊工廠區,也是香港主要工業區之一;隨着社會發展有一些住宅樓宇在東及西面出現。.

查看 冰室和新蒲崗

旺角

旺角(Mong Kok)是位於香港九龍油尖旺區北部的地區,是香港著名的旅遊和購物區之一。旺角新舊樓宇林立;舊住宅樓宇地鋪多為商店或餐廳。以彌敦道為界,購物中心集中在東面,而西面則以傳統民生活動為主。區內交通十分發達,有巴士及港鐵(東鐵綫、荃灣綫和觀塘綫)直達,更有專線小巴通宵行駛。假日時彌敦道及西洋菜南街一帶經常水洩不通。 旺角的人口密度極高,平均密度為每平方公里130,000人,現時其地積比率約4倍,新型摩天大廈、舊式唐樓、繁華街道與排檔縱橫交錯分佈,是世界一大都市景觀。.

查看 冰室和旺角

另见

香港食肆

亦称为 茶冰室。

青山道餐廳餅店西多士西式糕點西式蛋餅西关西灣河西餐廳香港香港1980年代香港1990年代觀塘越秀区跑馬地鹤山市黃大仙龙津路茶餐廳般咸道鑽石山葵涌金巴利道雪糕電氣道蛋撻通心粉東頭邨杉樹街桂林街梁启超樂香園咖啡室機利文新街油塘油麻地沙冰深水埗港式快餐海員新香冰廳餅店新蒲崗旺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