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62 关系: 埃及人,半人馬座A,半人马座ω,南風車星系,古典行星,双子座流星雨,天王星,天狼星,天蝎座,太陽,對稱,三角座星系,仙女座星系,伽利略衛星,彗星,土星,地平線,地球大气层,光害,光度学,国际空间站,玻里尼西亞,玉夫座星系,火星,灶神星,第谷·布拉赫,猎犬座,猎户座大星云,焦距,運動,顯微鏡,視野,角分,角分辨率,视宁度,视觉,视星等,船底座星雲,银河系,自动对焦,金星,英仙座流星雨,雙星團,老人星,M13,M3 (球狀星團),M92 (球狀星團),杜鵑座47,武仙座,水星,... 扩展索引 (12 更多) »
埃及人
埃及人(埃及阿拉伯语:صريين ;国际音标:;阿拉伯语:مصريون miṣriyūn)是由地中海人种和北非人组成的一个阿拉伯人为主的混合族群。雖然名義上係埃及人,但實際上基因成分中多為古時的阿拉伯人移民後代,在文化及血統同上古埃及人並無多大關係。但其中的科普特人则保留了较多古埃及人的文化特点和血统,他们号称“古埃及人后裔”。 截止2010年1月,埃及人口數約為8155萬人(含220萬海外工作人員),人口增長率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達到1.97%。 主要人種:東方哈姆族(埃及阿拉伯人、科普特人、貝都因人、柏柏爾人)占99%,努比亞人、希臘人、亞美尼亞人、意大利人後裔和法國人後裔占1%。.
查看 肉眼和埃及人
半人馬座A
半人馬座A,也稱為NGC 5128,是位於半人馬座內距離大約1千4百萬光年遠的一個透鏡星系。它是最靠近地球的電波源之一,也是被專業天文學家廣泛研究的活躍星系核。這個星系也是全天第五亮的星系,所以即使這個星系只能在南半球和北半球的低緯度地區看見,它依然也還是業餘天文學家的理想目標。 相對論性噴流的能量被相信是從在星系核心的超大質量黑洞附近的空間喷射出來的,輻射出X射線和無線電波的波長。以十年的間隔對噴流的電波進行觀察,天文學家確定噴流內側部分的移動速度達到光速的一半。X射線則是噴流內的高能微粒在更遠處與周圍的氣體碰撞所產生的。 如同對其他的星爆星系所做的觀測,碰撞導致恆星的形成和引發強烈的爆炸。使用史匹哲太空望遠鏡,科學家證實了半人馬座 A是經由星系碰撞而被狼吞虎嚥的螺旋星系。.
查看 肉眼和半人馬座A
半人马座ω
半人馬座ω或NGC 5139(奧米茄星團,中文名库楼增一),是一個曾被誤認為恆星,環繞著我們銀河系的球狀星團。他是銀河系內最大的球狀星團,於1677年被愛德蒙·哈雷發現,也是迄今所知最大的,且唯一能以肉眼看見的。半人馬座ω距離地球約18,300光年,包含有數百萬顆第二星族的恆星,年齡大約120億歲。 半人馬座ω是拜耳命名法的名稱,並不因為不是單獨的恆星而變更傳統的名稱。 在大量觀測之後,發現半人馬座ω不同於其他的球狀星團:首先,它包含幾種不同世代的恆星,在澳洲國立大學天文與天文物理研究所指導研究生的勞拉史丹佛領導學生研究半人馬座ω內的恆星,推測他可能是一個比現在要大數百倍的矮星系核心,被我們的銀河扯碎和吸收掉了。在萊登大學的設計理論模型的格倫范德瓦也認同這種推論。.
查看 肉眼和半人马座ω
南風車星系
梅西爾83(也稱為南風車星系或NGC 5236)位於長蛇座,是一個距離大約一千五百萬光年遠的棒旋星系。在天空中,這算是很近的距離,加上它明亮的光度,所以只要使用雙筒望遠鏡就能夠看見,在這個星系中已經發現6顆超新星: SN 1923A、SN 1945B、SN 1950B、SN 1957D、SN 1968L和SN 1983N。.
查看 肉眼和南風車星系
古典行星
古典行星,有時也被稱為目視行星、經典行星。古典行星為人類肉眼可見的,在一些古文明中,古典行星為太陽、月球、木星、土星、水星、火星、金星。行星名單的去留,取決於行星定義觀念的改變。自1543年歐洲天文學家尼古拉·哥白尼所著《天體運行論》一書中的日心說開始,太陽與月球從行星之列被剃除,加入地球。在一些文獻中,天王星與海王星也是古典行星。.
查看 肉眼和古典行星
双子座流星雨
雙子座流星雨是(3200) 法厄同小行星造成的流星雨,這顆小行星被認為是智神星族的小行星 ,有著"岩石彗星"的軌道。它與象限儀座流星雨是少數(目前只知道這兩個)不是由彗星造成的流星雨。這個流星雨的流星峰值通常出現在12月13-14日附近,最高強度通常都出現在14日凌晨的2:00-03:00(地方時)。這個流星雨的數量在近幾年有逐年增加的現象,在最佳的光學條件下曾經高達每小時120-160顆流星。雙子流星雨在1862年首度被觀測,而在更早已有英仙座流星雨(36AD)和獅子座流星雨(902AD)的觀測紀錄。.
查看 肉眼和双子座流星雨
天王星
天王星是從太陽系由内向外的第七顆行星,其體積在太陽系排名第三(比海王星大),質量排名第四(比海王星輕)。其英文名稱Uranus來自古希臘神話的天空之神烏拉諾斯(),是克洛諾斯的父親,宙斯的祖父。与在古代就为人们所知的五顆行星(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相比,天王星的亮度也是肉眼可見的,但由於較為黯淡以及緩慢的繞行速度而未被古代的觀測者认定为一颗行星。直到1781年3月13日,威廉·赫歇耳爵士宣布發現天王星,从而在太陽系的現代史上首度擴展了已知的界限。這也是第一顆使用望遠鏡發現的行星。天文學符號為、♅(♅,Unicode編碼U+2645) 天王星和海王星的內部和大氣構成不同於更巨大的氣體巨星,木星和土星。同樣的,天文學家設立了不同的「冰巨行星」分類來安置她們。天王星大氣的主要成分是氫和氦,還包含較高比例的由水、氨、甲烷等結成的「冰」,與可以探测到的碳氫化合物。天王星是太陽系內大气层最冷的行星,最低溫度只有49K(−224℃)。其外部的大气层具有複杂的雲層結構,水在最低的雲層內,而甲烷組成最高處的雲層。相比较而言,天王星的内部则是由冰和岩石所构成。 如同其他的巨行星,天王星也有環系統、磁層和許多衛星。天王星的環系統在行星中非常獨特,因為它的自轉軸斜向一邊,幾乎就躺在公轉太陽的軌道平面上,因而南極和北極也躺在其他行星的赤道位置上。從地球看,天王星的環像是環繞著標靶的圓環,它的衛星則像環繞著鐘的指針(雖然在2007年與2008年該環看來近乎水平)。在1986年,來自太空探测器航海家2號的影像资料顯示天王星實際上是一顆平平無奇的行星,在其可見光的影像中沒有出现像在其他巨行星所擁有的雲彩或風暴。然而,近年內,隨著天王星接近晝夜平分點,地球上的觀測者发现天王星有季節變化的迹象和漸增的天氣活動。天王星上的風速可以達到每秒250公尺。 在西方文化中,天王星是太陽系中唯一以希臘神祇命名的行星,其他行星都依照羅馬神祇命名。.
查看 肉眼和天王星
天狼星
天狼星(Bd:α CMa)是夜空中最亮的恆星,其視星等為-1.46,幾乎為第二亮恆星老人星的兩倍。它的英文名稱為Sirius,讀法為/sɪɹiəs/,源自古希臘語的Σείριος。天狼星根據拜耳命名法的名稱為大犬座α星。我們肉眼以爲是一顆恆星的天狼星,實際上是一個聯星系統,其中包括一顆光譜型A1V的白主序星和另一顆光譜型DA2的暗白矮星伴星天狼星B(Bd:α CMa B)。 天狼星如此之亮除了因爲其原本就很高的光度以外,還因爲它距離太陽很近。天狼星距離地球約2.6秒差距(約8.6光年),並是最近的恆星之一。天狼星A的質量為太陽的兩倍,而絕對星等為1.42等。它比太陽亮25倍,但光度明顯比其它亮星較暗,如對比老人星或參宿七。此雙星系統有約二億至三億年歷史,而初期是由兩顆藍色的亮星組成。更高質量的天狼星B耗盡了能源,成爲一顆紅巨星,然後又漸漸削去外層,約在一億二千萬年前坍塌成爲今天的白矮星狀態。 中國古代星象學說中,天狼星是「主侵略之兆」的惡星。屈原在《九歌·東君》中寫到:「舉長矢兮射天狼」,以天狼星比擬位於楚國西北的秦國;而蘇軾《江城子》中「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以天狼星比擬威脅北宋西北邊境的西夏。.
查看 肉眼和天狼星
天蝎座
天蝎座(Scorpius,天文符号:♏),是一个位于南天球的黄道带星座之一,面积496.78平方度,占全天面积的1.204%,在全天88个星座中,面积排行第三十三。每年6月3日子夜天蝎座中心经过上中天。天蝎座中亮于5.5等的恒星有62颗,最亮星为心宿二(天蝎座α),视星等为0.96,是全天第十五亮星。.
查看 肉眼和天蝎座
太陽
#重定向 太阳.
查看 肉眼和太陽
對稱
對稱是幾何形狀、系統、方程以及其他實際上或概念上之客體的一種特徵-典型地,物件的一半為其另一半的鏡射。 在數理上,如果稱一個幾何圖形或物體為對稱的話,即表示它是變形的不變量,而對稱一詞亦包含在此定義之中。若兩個物體稱為互相對稱時,即表示其中一者的形狀經幾何分割後,在不變更整體形狀的情況下,可以將分割片段重組為另一者,且反之亦然。 對稱亦可在人類與其他動物等生物體中發現(見如下之生物內的對稱)。在二維幾何中,較有趣味的幾種主要的對稱為相對於基本之歐幾里得空間等距的:平移、旋轉、鏡射及滑移鏡射。.
查看 肉眼和對稱
三角座星系
三角座星系是位於三角座,距離地球大約300萬光年的一個螺旋星系。它被編入梅西爾 33或NGC 598。三角座星系繼仙女座星系和銀河系之後,是本星系群第三大的星系。它是長久以來以肉眼可以看見的最遙遠天體。 這個星系是本星系群中最小的螺旋星系,並且因為與仙女座星系的有交互作用、速度,與在夜空中互相靠近而被認為是仙女座星系的一個衛星星系。.
查看 肉眼和三角座星系
仙女座星系
仙女座星系(Andromeda Galaxy,國際音標為:,也稱為梅西爾31、星表编号为M31和NGC 224,在舊文獻中曾經稱為仙女座星雲)是一個螺旋星系,距離地球大約250萬光年,是除麦哲伦云(地球所在的银河系的伴星系)以外最近的星系。位於仙女座的方向上,是人類肉眼可見(3.4等星)最遠的深空天體。 仙女座星系被相信是本星系群中最大的星系,直径约20万光年,外表颇似银河系。本星系群的成員有仙女星系、銀河系、三角座星系,還有大約50個小星系。但根據改進的測量技術和最近研究的數據結果,科學家現在相信銀河系有許多的暗物質,並且可能是在這個集團中質量最大的。 然而,史匹哲太空望遠鏡最近的觀測顯示仙女座星系有將近一兆(1012)顆恆星,數量遠比我們的銀河系為多。在2006年重新估計銀河系的質量大約是仙女座星系的50%,大約是7.1M☉.
查看 肉眼和仙女座星系
伽利略衛星
伽利略衛星是木星的四個大型衛星,由伽利略於1610年1月7日首次發現。這四個衛星可以用低倍率望遠鏡來觀測到,如果沒有光害,且環境極好,甚至可用肉眼勉強看到木衛三和木衛四,利用數位單眼相機搭配合適的望遠鏡頭也可以輕易的在較無光害的地方拍下這幾顆伽利略衛星。.
查看 肉眼和伽利略衛星
彗星
彗星(Comet,有時也被誤記為慧星)是由冰構成的太陽系小天體(SSSB),當他朝向太陽接近時,會被加熱並且開始釋氣,展示出可見的大氣層,也就是彗髮,有時也會有彗尾。這些現象是由太陽輻射和太陽風共同對彗核作用造成的。彗核是由鬆散的冰、塵埃、和小岩石構成的,大小從P/2007 R5的數百米至海爾博普彗星的數十公里不等,但大部分都不會超過16公里。 彗星的軌道週期範圍也很大,可以從幾年到幾百萬年。短週期彗星來自超越至海王星軌道之外的柯伊伯帶,或是與離散盤有所關聯 。長週期彗星被認為起源於歐特雲,這是在古柏帶外面,伸展至最近恆星一半距離上,由冰凍天體構成的球殼。長週期彗星受到路過恆星和銀河潮汐的引力攝動而直接朝向太陽前進。雙曲線軌道的彗星可能在進入內太陽系之前曾經被沿著雙曲線軌跡被拋射至星際空間,則只會穿越太陽系一次。來自太陽系外,在銀河系內可能是常見的系外彗星也曾經被檢測到。 彗星與小行星的區別只在於存在著包圍彗核的大氣層,未受到引力的拘束而擴散著。這些大氣層有一部分被稱為彗髮(在中央包圍著彗核的大氣層),其它的則是彗尾(受到來自太陽的太陽風電漿和光壓作用,從彗髮被剝離的氣體、塵埃、和帶電粒子,通常呈線性延展的部分)。然而,熄火彗星因為已經接近太陽許多次,幾乎已經失去了所有可揮發的氣體和塵埃,所以就顯得類似於小的小行星。小行星被認為與彗星有著不同的起源,是在木星軌道內側形成的,而不是在太陽系的外側。主帶彗星和活躍的半人馬小行星的發現,已經使得小行星和彗星之間的差異變得模糊不清。 ,已經知道的彗星有4,894顆,其中大約有1,500顆是克魯茲族彗星和大約484顆短週期彗星,而且這個數量還在穩定的增加中。然而,這只是潛在彗星族群中微不足道的數量:估計在外太陽系的儲藏所內類似的彗星體數量可能達到一兆顆。儘管大多數的彗星都是暗淡和不夠引人注目的,但平均大概每年會有一顆裸眼可見的彗星,其中特別明亮的就會被稱為"大彗星"。 在2014年1月22日,ESA科學家的報告首次明確的指出在矮行星穀神星,也是小行星帶中最大的天體,有水氣存在。這項檢測是通過赫歇爾太空望遠鏡使用遠紅外線技術完成的。此一發現是出人意料之外的,因為彗星,不是小行星,才會有這種典型的"噴流萌芽和羽流"。根據其中一位科學家的說法:"彗星和小行星之間的區隔是越來越模糊了"。 古代也有彗星出现的记录,古人一般認為彗星是凶兆。.
查看 肉眼和彗星
土星
土星,為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至太阳距离(由近到远)位於第六、体积則僅次於木星。並與木星、天王星及海王星同属氣體(類木)巨星。古代中国亦称之填星或鎮星。 土星是中国古代人根据五行学说结合肉眼观测到的土星的颜色(黄色)来命名的(按照五行学说即木青、金白、火赤、水黑、土黄)。而其他语言中土星的名称基本上来自希臘/羅馬神話传说,例如在欧美各主要语言(英语、法语、西班牙语、俄语、葡萄牙语、德语、意大利语等)中土星的名称来自于羅馬神話中的农业之神萨图尔努斯(拉丁文:Saturnus),其他的还有希臘神話中的克洛諾斯(泰坦族,宙斯的父親,一说其在罗马神话中即萨图尔努斯)、巴比倫神话中的尼努尔塔和印度神话中的沙尼。土星的天文学符號是代表农神萨图尔努斯的鐮刀(Unicode: )。 土星主要由氫組成,還有少量的氦與微痕元素,內部的核心包括岩石和冰,外圍由數層金屬氫和氣體包覆著。最外層的大氣層在外观上通常情况下都是平淡的,雖然有时会有長时间存在的特徵出現。土星的風速高達1,800公里/時,明顯的比木星上的風快速。土星的行星磁場強度介於地球和更強的木星之間。 土星有一個顯著的環系統,主要的成分是冰的微粒和較少數的岩石殘骸以及塵土。已經確認的土星的衛星有62顆。其中,土卫六是土星系統中最大和太陽系中第二大的衛星(半徑2575KM,太陽系最大的衞星是木星的木衛三,半徑2634KM),比行星中的水星還要大;並且土卫六是唯一擁有明顯大氣層的衛星。.
查看 肉眼和土星
地平線
地平線指地面與天空的分隔線,此線將所有可見的方向分成二種:能與地表相交,和不能與地表相交。在很多地方,真地平線會被樹木、建築物、山脈等所掩蓋而其與天空相交造成的線稱作可見地平線。然而,如果身處海中的船上,則可以輕易看到真地平線。.
查看 肉眼和地平線
地球大气层
地球大氣層,又稱大氣圈,因重力關係而圍繞著地球的一層混合氣體,是地球最外部的气体圈层,包围着海洋和陆地,大气圈没有确切的上界,在离地表2000-16000公里高空仍有稀薄的气体和基本粒子,在地下、土壤和某些岩石中也会有少量氣體,它们也可視同大气圈的組成部分,地球大气的主要成分為氮、氧、氩、二氧化碳和不到0.04%比例的微量氣體,這些混合氣體即稱為空氣,地球大气圈气体的总质量约为5.136×1021克,相当于地球总质量的百万分之0.86,由于地球引力作用,几乎全部的气体集中在离地面100公里的熱层、其中99%在低於25~30公里以內,地球高密度大氣的氣壓也相當驚人,海平面每平方公尺所受空氣擠壓高達11公噸,每立方公尺的空氣質量可達1.29kg之多。大氣層保護地表避免太陽輻射直接照射,尤其是紫外線;也可以減少一天當中極端溫差的出現。.
查看 肉眼和地球大气层
光害
光害,或称光污染(light pollution),是人類過度使用照明系統而產生的問題。最顯而易見的影响是城市夜空裡的星星被眾多大廈的燈光所覆蓋而消失了。這使得觀察宇宙的研究受到影響,而且亦破壞了生態平衡。自1980年代初以來,全球黑暗天空運動開展,這個運動的目的正是為了鼓勵人們減少使用照明系統以減少光污染的問題。 光害是工業發展的副產品,主要是來自家居照明、廣告、商業產品、辦公大樓、工廠、街燈及露天大型運動場。而受光害影響的國家主要是發達國家,如美國、歐洲各國及日本。值得注意的是,小量的光害亦會製造頗嚴重的問題。 最近私人宇宙航行開始出現,使得在以宇宙為基地的軌道廣告板在可見的將來會成為可行的事,而這亦可能是新的光害源頭。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發生,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在2005年5月通過了禁止在地球軌道進行顯眼的廣告的法例。但是其他國家仍未就此展開相應的工作。.
查看 肉眼和光害
光度学
光度学是研究光强弱的学科。不同于辐射度量学,光度学把不同波长的辐射功率用光度函数加权。.
查看 肉眼和光度学
国际空间站
国际空间站(Station spatiale internationale,缩写为SSI;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缩写为ISS;Междунаро́дная косми́ческая ста́нция,缩写为МКС)是一个在近地轨道上运行的科研设施,是人类历史上第九个载人的空间站。空间站的主要功能是作為在微重力環境下的研究實驗室,研究領域包括生物學、物理學、天文學、地理學、气象学等,目前由六个国家或地区合作运转,包括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俄罗斯联邦航天局、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发機構、加拿大太空局、巴西航天局和歐洲太空總署(成员国英国、爱尔兰、葡萄牙、奥地利和芬兰没有参加国际空间站计划,希腊和卢森堡则是在计划开始之后加入欧洲空间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曾表达参与国际空间站建设的意向,但由于美国担心中国获得美国的相关空间技术,最終被排斥在外。迄今为止,已有来自多国的宇航员登上国际空间站执行任务,但均为美国或俄罗斯主导的太空计划,其中还包括七名太空游客。 从1998年11月15日国际空间站第一个部份曙光号功能货舱发射升空。到2010年6月,空间站已经在轨道上环绕地球运转了66000圈。国际空间站原计划在2020年后结束使命,脱离轨道,直接坠入大海。负责国际空间站与地面之间运输的太空船有联盟号、进步号、自动运载飞船、H-II運輸載具、龙飞船、发现号航天飞机、奋进号航天飞机等。目前国际空间站仍在建设之中,最多可承载六名乘员(長時間),大部分实验设施也已经投入使用。由于大气阻力和重新启动等因素的影响,国际空间站的轨道实际高度常发生漂移。.
查看 肉眼和国际空间站
玻里尼西亞
玻里尼西亞地圖。玻里尼西亞的三個端點分別是夏威夷群島、紐西蘭及復活節島。 右 玻里尼西亞(Polynesia,是從希臘語名稱Πολυνησία而來,poly相當於眾多之意,而nesi則相當於島)是由位於太平洋中南部,大致在180°经线以东和南北纬30°之间;一大群超過1,000個以上的島嶼所組成,陆地总面积2.6万平方公里,島嶼零星分布,人煙稀疏。 數百年前,善於航海的玻里尼西亞人經過遠洋航行到達這些無人島嶼並在此定居,成為玻里尼西亞各島嶼的最初居民,如新西蘭的毛利人等。.
查看 肉眼和玻里尼西亞
玉夫座星系
玉夫座星系(也稱為銀幣、銀元星系、NGC 253、或科德韋爾65)是位於玉夫座的一個中間螺旋星系。玉夫座星系是一個星爆星系,意味著它目前還有著密集的恆星形成。.
查看 肉眼和玉夫座星系
火星
火星(Mars, 天文符號♂),是離太陽第四近的行星,為太陽系中四顆類地行星之一。西方稱火星為瑪爾斯,是羅馬神話中的戰神;古漢語中則因为它荧荧如火,位置、亮度時常變動讓人無法捉摸而稱之為熒惑。火星在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第二小的行星,其質量、體積仅比水星略大。火星的直徑約為地球的一半,自轉軸傾角、自轉週期則與地球相當,但繞太陽公轉周期是地球的兩倍。在地球上,火星肉眼可見,亮度可達-2.91,只比金星、月球和太陽暗,但在大部分時間裡比木星暗。 火星大气以二氧化碳为主,既稀薄又寒冷。火星在視覺上呈現為橘紅色是由其地表所廣泛分佈的氧化鐵造成的。火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且没有稳定的液态水,火星南半球是古老、充满陨石坑的高地,北半球则是较年轻的平原。 火星有兩個天然衛星:火衛一和火衛二,形狀不規則,可能是捕獲的小行星。火星目前有四艘在軌運行的探測船,分別是火星奧德賽號、火星快車號和火星偵察軌道器以及2014年9月22日抵达的MAVEN轨道器,地表還有很多火星車和著陸器,包括兩台火星車:機會號和好奇號,和已經結束任務的精神號和鳳凰號。根據觀測的證據,火星以前可能覆蓋大面積的水。亦觀察到最近十年內類似地下水湧出的現象。 火星全球勘測者則觀察到南極冠有部份退縮。火星快車號和火星偵察軌道器的雷達資料顯示兩極和中緯度地表下存在大量的水冰Water ice in crater at Martian north pole http://www.esa.int/SPECIALS/Mars_Express/SEMGKA808BE_0.html。2008年7月31日,鳳凰號直接於表土之下證實水冰的存在。2013年9月26日,火星探測車好奇號發現火星土壤含有豐富水分,大約為1.5至3重量百分比,顯示火星有足夠的水資源供給未來移民使用。2015年9月證實火星有間歇流動的液態水(液態鹽水)。.
查看 肉眼和火星
灶神星
星, 小行星序號為4 Vesta,是太陽系最大的小行星之一,平均直徑。它是海因里希·歐伯斯在1807年3月29日發現的,以羅馬神話中家和壁爐的女神Vesta命名,中文翻譯為灶神星。 灶神星是繼矮行星穀神星之後,質量第二大的主帶小行星 ,佔有主小行星帶總質量的9%。 質量雖然比智神星多一點點,但體積卻比較小,是體積第三大的小行星。灶神星形成岩質行星剩餘的原行星(內部分異)。一、二億年前,灶神星曾經被撞擊,產生了許多碎片,並留下兩個巨大的撞擊坑,而且南半球有著很高的密度。這次事件的一些碎片已經墬落到地球,成為HED隕石,提供了有關灶神星的豐富資訊來源。 灶神星是從地球可以看見的最亮的小行星,它距離太陽最遠時的距離只比穀神星最近的距離遠了一點,不過灶神星的軌道完全都在穀神星的軌道之內。 NASA的''黎明號''太空船在2011年7月16日至2012年9月5日進入環繞灶神星的軌道,進行了將近一年的探測,然後前往穀神星。研究人員繼續分析黎明號收集到的資訊,期望能更了解灶神星的形成和歷史。.
查看 肉眼和灶神星
第谷·布拉赫
谷·布拉赫(Tycho Brahe,),丹麥貴族,天文學家兼占星術士和煉金術士。他最著名的助手是克卜勒。.
查看 肉眼和第谷·布拉赫
猎犬座
座是北天的一个小星座,17世纪由波兰天文学家波兰天学家約翰·赫維留(Johannes Hevelius)创立,代表牧夫座牵的两条狗Chara和Asterion(中文称作常陈四)。是三个代表狗的星座之一,其他两个是小犬座和大犬座。.
查看 肉眼和猎犬座
猎户座大星云
獵戶座大星雲(M42,NGC 1976)是一個位於獵戶座的弥漫星雲,距地球1344 ± 20光年,為最接近我們的一個恒星形成區。它的亮度相當高,在全天僅次於船底座星云,在無光害的地區用肉眼就可觀察。 對於天文愛好者而言,M42是一個相當值得一看的深空天體:只要一枝小望遠鏡或雙筒望遠鏡就可以觀賞了。對於天文學家而言,這個星雲是一個熱門的研究對象,由大型的地基望遠鏡,到哈勃太空望遠鏡(HST)都指向它。獵戶座大星雲還是天文攝影愛好者和天文台的大望遠鏡最主要的拍攝對象之一。 近年天文學家已直接观测到該星雲四合星附近的原行星盤(Protoplanetary disk)、棕矮星、氣體激烈且混亂的運動,和附近大量出現的光子化恒星。M42是研究恆星誕生的觀測、研究目標之一。.
查看 肉眼和猎户座大星云
焦距
距,也稱為焦長,是光學系統中衡量光的聚集或發散的度量方式,指從透鏡中心到光聚集之焦點的距離。亦是照相機中,從鏡片光學中心到底片、CCD或CMOS等成像平面的距離。具有短焦距的光學系統比長焦距的光學系統有更佳聚集光的能力。.
查看 肉眼和焦距
運動
#重定向 体育运动.
查看 肉眼和運動
顯微鏡
顯微鏡泛指將微小不可見或難見物品之影像放大,而能被肉眼或其他成像儀器觀察之工具。日常用語中之顯微鏡多指光學顯微鏡。放大倍率和清析度(聚焦)為顯微鏡重要因素。 显微镜是在1590年由荷兰的詹森父子所首创。顯微鏡的類型有許多。最常見的(和第一個被發明的)是光學顯微鏡,其使用樣品的光圖像。其他主要的顯微鏡類型是電子顯微鏡(透射電子顯微鏡和掃描電子顯微鏡),超顯微鏡,和各種類型的掃描探針顯微鏡。.
查看 肉眼和顯微鏡
視野
視場是在任一瞬間經由視覺可以看見的世界,也稱為視野。 不同的動物有不同的視場,依據眼睛所在的位置來決定,以角度為單位來表示大小。人類的視場是面向前方的180°,有些鳥的視場有360°,視場在垂直方向也有不同的範圍。 視覺的能力在視場內也非完全一樣,在不同種類的動物間也有所不同。例如立體視覺與景深有密切的關係,人類的立體視覺只有140°,其餘在邊緣的40°就沒有立體視覺(因為在那些角度內的圖像沒有相互重疊的部分)而前面所提的鳥只有不到20°甚至10°的立體視覺。 各种颜色的视野大小也不同:绿色最小、红色较大、蓝色更大、白色最大;这主要由于感觉不同波长光线的视锥细胞比较集中于视网膜中心。 同樣的辨色力的好壞與對物體形狀和運動的認知也與視場有關。人類的辨色力以視場的中心區域最好,而鳥類卻是週邊較佳。這是因為能分辨顏色的視錐細胞在視網膜的視軸處密度較高,而辨識運動的視桿細胞的密度在周圍較高。因為視錐細胞要在明亮的光線下才具有活力,結果是人在夜晚時的視覺主要依靠週邊的視桿細胞,因此立體感就降低了。.
查看 肉眼和視野
角分
角分(minute of angle,简称MOA),又稱弧分(minute of arc、arc minute或minute arc),是量度平面角的單位,符號為′,在不會引起混淆時,可簡稱作分。「角分」二字只限用於描述角度,不能於其他以「分」作單位的情況使用(如時間的分,或者考試分數)。 完整的周角为360度,1度等於60分,1分等於60 秒。以數學等式來表示即:.
查看 肉眼和角分
角分辨率
利--,或瑞利--(Rayleigh criterion)表示了一個光學儀器的角分辨度(Angular resolution),最早由瑞利提出。 繞射限制了透鏡的分辨度。透鏡的口徑,可以視為單狹縫的2D版本。經過狹縫的光波干涉,形成所謂的愛里衍射圖樣。這引致圖像模糊。圓孔衍射的光強可寫成: I(\theta).
查看 肉眼和角分辨率
视宁度
视宁度(英文:Seeing 或 Astronomical seeing),是用于描述天文观测的目标受大气湍流的影响而看起来变得模糊和闪烁程度的物理量。 视宁度严格来说是属于大气科学研究的范畴,从事天文观测的科学家对此非常关注,因为它的好坏对天文光学观测的质量影响很大。世界上重要的光学天文台,如夏威夷的莫纳克亚山、加那利群岛的拉帕尔玛岛等的视宁度条件都很理想。科学家會在候选的光学观测台址上测量视宁度,例如美国正计划建一架30米口径望远镜,就在墨西哥北部和智利北部等多处进行视宁度的测量。 Category:天文成像 Category:觀測天文學 Category:观月.
查看 肉眼和视宁度
视觉
视觉是通过视觉系统的外周感觉器官(眼)接受外界环境中一定波长范围内的电磁波刺激,经中枢有关部分进行编码加工和分析后获得的主观感觉。 人的眼可分为感光细胞(视桿细胞和视锥细胞)的视网膜和折光(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系统两部分。其适宜刺激是波长为380-760纳米的电磁波,即可见光部分,约150种颜色。该部分的光通过折光系统在视网膜上成像,经视神经传入到大脑视觉中枢,就可以分辨所看到的物体的色泽和分辨其亮度。因而可以看清视觉范围内的发光或反光物体的轮廓,形状,大小,颜色,远近和表面细节等情况。通过视觉,人和动物感知外界物体的大小、明暗、颜色、动静,获得对机体生存具有重要意义的各种信息,至少有80%以上的外界信息经视觉获得,视觉是人和动物最重要的感觉。 视觉感受野(receptive field of vision)是指视网膜上的一定区域与范围。当它受到刺激时,就能激活视觉系统与这个区域有联系的各层神经细胞的活动。网膜上的这个区域就是这些神经细胞的感受野。 值得注意的是,相关的视觉欺骗试验提示,人所看到的内容,和其本身想看到的内容有关。 category:生理學 Category:感官 yi:זעהן.
查看 肉眼和视觉
视星等
视星等(apparent magnitude,符號:m)最早是由古希腊天文学家喜帕恰斯制定的,他把自己编制的星表中的1022颗恒星按照亮度划分为6个等级,即1等星到6等星。1850年英国天文学家普森发现1等星要比6等星亮100倍。根据这个关系,星等被量化。重新定义后的星等,每级之间亮度则相差2.512倍,1勒克司(亮度单位)的视星等为-13.98。 但1到6的星等并不能描述当时发现的所有天体的亮度,天文学家延展本來的等級──引入「负星等」概念。这样整个视星等体系一直沿用至今。如牛郎星为0.77,织女星为0.03,除了太陽之外最亮的恒星天狼星为−1.45,太阳为−26.7,满月为−12.8,金星最亮时为−4.89。现在地面上最大的望远镜可看到24等星,而哈勃望远镜则可以看到30等星。 因为视星等是人们从地球上观察星体亮度的度量,它实际上只相当于光学中的照度;因为不同恒星与地球的距离不同,所以视星等并不能指示出恒星本身的发光强度。 由于视星等需要同时考虑星体本身光度与到地球的距离等多重因素,会出现距离地球近的星体视星等不如距离远的星体的情况。例如巴纳德星距离地球仅6光年,却无法被肉眼所见(9.54等)。 如果人们在理想環境下(清澈、晴朗且没有月亮的夜晚),肉眼能观察到的半個天空平均约3000颗星星(至6.5等計算),整个天球能被肉眼看到的星星則约有6000颗。大多数能为肉眼所见的星星都在数百光年内。现在人类用肉眼可以看见的最远天体是三角座星系,其星等约为6.3,距离地球约290万光年。历史上肉眼能看见的最远天体是GRB 080319B在2008年3月19日的一次伽玛射线暴,距离地球达到75亿光年,视星等达到5.8,相当于用肉眼看见那里75亿年前发出的光。 另外,宇宙中大量的星际尘埃也会影响到星星的视星等。由于尘埃的遮蔽,一些明亮的星星在可见光上将变得十分暗淡。有一些原本能为肉眼所见的恒星变得再也无法用肉眼看见,例如银河系中心附近的手枪星。 星星的视星等也随着星星本身的演化、和它们与地球的距离变化而变化当中。例如,当超新星爆发时,星体的视星等有机会骤增好几个等级。在未来的几万年内,一些逐渐接近地球的恒星将会显著变亮,例如葛利斯710在约一百万年后将从9.65等增亮到肉眼可见的1等。.
查看 肉眼和视星等
船底座星雲
船底座星雲(也稱為船底座大星雲、船底座η星雲、或NGC 3372)是一個包圍著數個疏散星團恆星的明亮大星雲。海山二(船底座η)和HD 93129A,這兩顆我們銀河系內質量最大和最明亮的恆星,都屬於這個星雲。這個星雲位於船底座,與地球的距離估計在6,500至10,000光年,星雲內包含數顆O-型恆星。 這個星雲是我們的天空中最大的瀰漫星雲之一,它比最著名的獵戶座星雲大四倍且更為明亮,但因為它位於南半球,因此沒有那麼的為人所知。它是Abbé Lacaille於1751-52年間在好望角發現的。 這個明亮的大星雲有一個非常小的特徵,緊密的包圍著海山二本身,這個小星雲稱為侏儒星雲(源自拉丁文的Little Man)。據信這是在1841年的一次爆發中形成來的,並且使這顆星在當時暫時成為全天第二亮星。.
查看 肉眼和船底座星雲
银河系
銀河星系(古稱银河、天河、星河、天汉、銀漢等),是一個包含太陽系 的棒旋星系。直徑介於100,000光年至180,000光年。估計擁有1,000億至4,000億顆恆星,並可能有1,000億顆行星。太陽系距離銀河中心約26,000光年,在有著濃密氣體和塵埃,被稱為獵戶臂的螺旋臂的內側邊緣。在太陽的位置,公轉週期大約是2億4,000萬年。從地球看,因為是從盤狀結構的內部向外觀看,因此銀河系呈現在天球上環繞一圈的帶狀。 銀河系中最古老的恆星幾乎和宇宙本身一樣古老,因此可能是在大爆炸之後不久的黑暗時期形成的。在10,000光年內的恆星形成核球,並有著一或多根棒從核球向外輻射。最中心處被標示為強烈的電波源,可能是個超大質量黑洞,被命名為人馬座A*。在很大距離範圍內的恆星和氣體都以每秒大約220公里的速度在軌道上繞著銀河中心運行。這種恆定的速度違反了开普勒動力學,因而認為銀河系中有大量不會輻射或吸收電磁輻射的質量。這些質量被稱為暗物質。 銀河系有幾個衛星星系,它們都是本星系群的成員,並且是室女超星系團的一部分;而它又是組成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的一部分。整個銀河系對銀河系外的參考坐標系以大約每秒600公里的速度在移動。.
查看 肉眼和银河系
自动对焦
自动对焦(Auto Focus,有时简称AF)是指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应用于照相机的技术。自动对焦是一个复杂的光电一体化过程。.
查看 肉眼和自动对焦
金星
金星(英語、拉丁語:Venus,天文符號:♀),在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是從太陽向外的第二顆行星,軌道公轉週期為224.7地球日,它沒有天然的衛星。在中國古代稱為太白、明星或大囂,另外早晨出現在東方稱啟明,晚上出現在西方稱長庚。到西漢時期,《史記‧天官書》作者天文學家司馬遷從實際觀測發現太白為白色,與「五行」學說聯繫在一起,正式把它命名為金星。它的西文名稱源自羅馬神話的愛與美的女神,维纳斯(Venus),古希腊人称为阿佛洛狄忒,也是希腊神话中爱与美的女神。金星的天文符号用维纳斯的梳妆镜来表示。 它在夜空中的亮度僅次於月球,是第二亮的天然天體,視星等可以達到 -4.7等,足以照射出影子。由於金星是在地球內側的內行星,它永遠不會遠離太陽運行:它的離日度最大值為47.8°。 金星是一顆類地行星,因為它的大小、質量、體積與到太陽的距離,均與地球相似,所以經常被稱為地球的姊妹星。然而,它在其它方面則明顯的與地球不同。它有著四顆類地行星中最濃厚的大氣層,其中超過96%都是二氧化碳,行星表面的大氣壓力是地球的92倍。表面的平均溫度高達,是太陽系最熱的行星,比最靠近太陽的水星還要熱。金星沒有將碳吸收進入岩石的碳循環,似乎也沒有任何有機生物來吸收生物量的碳。金星被一層高反射、不透明的硫酸雲覆蓋著,阻擋了來自太空中,可能抵達表面的可見光。它在過去可能擁有海洋,並且外觀與地球極為相似,但是隨著失控的溫室效應導致溫度上升而全部蒸發掉了B.M.
查看 肉眼和金星
英仙座流星雨
英仙座流星雨(学名Perseids)是以英仙座γ星附近为輻射點出现的流星雨,也称英仙座γ流星雨。每年在7月20日至8月20日前后出现,于8月13日达到高潮。与象限仪座流星雨、双子座流星雨并称为年度三大流星雨。.
查看 肉眼和英仙座流星雨
雙星團
雙星團(也稱為科德韋爾14)是裸眼可見的疏散星團 NGC 869和 NGC 884(經常被錯誤的稱為英仙座h和κ,其實h是鄰近的一顆恆星,而κ就是這兩個星團)的合稱,在英仙座內靠得很近。NGC 869和NGC 884 兩者至地球的距離都是7,600光年。NGC 869的質量約為3,700太陽質量,而NGC 884的質量大約是2,800太陽質量;然而後來的研究顯示這兩個星團有很多的暈星環繞著,所以它們的總質量至少是20,000太陽質量。依據對個別恆星的研究,這兩個星團相對來說都很年輕,大約都只有1,280萬歲。相較之下,昴宿星團的年齡估計是7,500萬至15,000萬歲。這兩個星團各自都有300顆以上的藍白色超巨星。這兩個星團都有藍移,NGC 869以接近地球,NGC 884也以相似的速度,朝向地球接近。星團中最熱主序星的光譜類型是B0。.
查看 肉眼和雙星團
老人星
老人星(α Car / 船底座α)亦叫南極老人星,壽星,是船底座主星,在中国传统天文系统里是位于井宿的老人星官裡唯一肉眼可见的恒星。雖然老人星距離地球超過300光年,不過視星等為−0.72等,是南半球船底座最明亮的恆星,也是全天空中第二亮的恆星,僅次於天狼星。而它實際的絕對星等則為−5.71等。.
查看 肉眼和老人星
M13
梅西爾13(M13),也稱為NGC 6205,有時就直接稱為武仙座球狀星團或'仙座星團,是位於武仙座,擁有大約300,000顆恆星的球狀星團。.
查看 肉眼和M13
M3 (球狀星團)
梅西爾3(也稱為M3 或 NGC 5272)是位在獵犬座的一個球狀星團,在1764年被梅西爾發現,並在1784年左右被威廉·赫歇爾確認是由恆星組成的。這是一個巨大且明亮的星團,大約擁有50萬顆恆星,距離地球大約33,900光年。它的視星等為6.2等,因此在完全黑暗的環境下可以用裸眼直接看見,使用一架大小適當的望遠鏡,可以確實的觀測整個星團。.
查看 肉眼和M3 (球狀星團)
M92 (球狀星團)
梅西爾92(也稱為M92或NGC 6341)是在北天武仙座內的一個球狀星團,它是約翰·波德在1777年發現,並且在1779年發表在Jahrbuch。這個星團在1781年3月18日被梅西爾重新獨立發現,並且添加在它目錄中的第92項。M92距離地球大約26,700光年。 M92是北半球較為明亮的球狀團,但因為它與更為壯觀且著名的M13非常接近,反而常被業餘天文學家忽略。在非常好的環境下,裸眼可以直接看見M92。 散佈在銀河系的球狀星團中,M92的絕對星等屬於較明亮的一組。它是最古老的星團之一,位置在銀河盤面上方約,和距離銀河中心,日心距離為。半光度半徑,或是來自星團的一半可見光輻射量半徑是1.09角分,潮汐半徑為15.17角分。它的外觀略呈扁平,短軸大約是長軸的89% ± 3%。 球狀星團還有其它的特徵,除了氫和氦之外,M92的其它元素的豐度,也就是天文學家所謂的金屬量都很低。相較於太陽,鐵的豐度在這個星團是.
杜鵑座47
杜鵑座 47 (NGC 104) 是一個位於杜鵑座的球狀星團,距離地球16,700光年,其直徑 120 光年。因為亮度達到裸眼可以看見的4.0等,所以被以佛蘭斯蒂德命名法命名。 杜鵑座 47是在1751年被尼可拉·路易·拉卡伊發現的,因為位置偏南,所以在此之前歐洲的觀測者一直未看見這個大小如同滿月的星團。 他是全天第二亮的球狀星團(最亮的是半人馬座ω),並且有非常亮和密集的核心;已知有22顆毫秒脈衝星存在其中,和至少有21顆藍掉隊星在靠近核心之處。 杜鵑座 47也被帕特里克·穆爾收錄在科德韦尔深空天体表中,名稱為C106。.
查看 肉眼和杜鵑座47
武仙座
武仙座(拉丁语名称为Hercules)是依據羅馬神話的英雄海格力斯命名的一個星座,而其源頭是希臘神話的英雄赫拉克勒斯。武仙座是二世紀天文學家托勒密列出的48星座之一,它今天仍然是88 現代星座之一。武仙座是北天星座之一,面积1225.15平方度,占全天面积的2.97%,在全天88个星座中,面积排行第五。 在希臘神話,海格力斯接受邁錫尼國王尤里斯修斯的命令,執行十二項艱難的任務,其中兩項分別是殺獅(獅子座)和殺龍(天龍座),所以在星空中武仙座的右膝著地,左腳就踩在天龍座的頭上。.
查看 肉眼和武仙座
水星
水星(Mercurius),中國古稱辰星;到西漢時期,《史記‧天官書》作者天文學家司馬遷從實際觀測發現辰星呈灰色,與「五行」學說聯繫在一起,以黑色配水星,因此正式把它命名為水星。 水星是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最小和最靠近太陽的行星,但有著八大行星中最大的離心率 ,軌道週期是87.969 地球日。從地球上看,它大约116天左右與地球會合一次,公转速度遠遠超過太阳系的其它星球。水星的快速運動使它在羅馬神話中被稱為墨丘利,是快速飛行的信使神。由于大氣層极为稀薄,无法有效保存热量,水星表面昼夜温差极大,为太阳系行星之最。白天时赤道地區温度可达430°C,夜间可降至-170°C。極區气温則終年維持在-170°C以下。水星的軸傾斜是太陽系所有行星中最小的(大約度),但它有最大的軌道偏心率。水星在遠日點的距離大約是在近日點的1.5倍。水星表面充滿了大大小小的坑穴(環形山),外觀看起來與月球相似,顯示它的地質在數十億年來都處於非活動狀態。 水星无四季变化。它也是唯一被太陽潮汐鎖定的行星。相對於恆星,它每自轉三圈的時間與它在軌道上繞行太陽兩圈的時間几乎完全相等。從太陽看水星,參照它的自轉與軌道上的公轉運動,是每兩個水星年才一個太陽日。因此,对一位在水星上的觀測者来说,一天相当于兩年。 因為水星的軌道位於地球的內側(金星也一樣),所以它只能在晨昏之際與白天出現在天空中,而不會在子夜前後出現。同時,也像金星和月球一樣,在它繞著軌道相對於地球,會呈現一系列完整的相位。雖然从地球上觀察,水星會是一顆很明亮的天體,但它比金星更接近太陽,因此比金星還難看見。 從地球看水星的亮度有很大的變化,視星等從-2.3至5.7等,但是它與太陽的分離角度最大只有28.3°。當它最亮時,从技術角度上讲應該很容易就能從地球上看見它,但由于其距离太阳过近,實際上並不容易找到。除非有日全食,否則在太陽光的照耀下通常是看不見水星的。在北半球,只能在凌晨或黃昏的曙暮光中看見水星。當大距出現在赤道以南的緯度時,在南半球的中緯度可以在完全黑暗的天空中看見水星。 水星軌道的近日點每世紀比牛頓力學的預測多出43角秒的進動,這種現象直到20世紀才從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得到解釋。.
查看 肉眼和水星
气象学
气象学是把大气当作研究的客体,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来说明大气特征的学科,集中研究大气的天气情况和变化规律和对天气的预报。气象学是大气科学的一个分支。.
查看 肉眼和气象学
波德星系
M81(NGC 3031)是一个经典的Sb型漩涡星系, 又名波德星系。在小型望远镜里,它是一个有明亮中心的大椭圆光球.
查看 肉眼和波德星系
消光
消光(Extinction)是天文學中觀測者用來描述被觀測的天體發射的光線被路途中的物質(氣體和塵埃)吸收和散射的狀態。對地面的觀測者而言,消光來自於星際物質(ISM)和地球大氣層,他也可能來自於被觀測天體周圍的星周塵。大氣層的消光在一些波段(X射線、紫外線和紅外線)上非常強烈,必須進入太空才能觀測。在可見光的波段上,藍色遠比紅色被稀釋的強烈,結果是天體會比預期的偏紅,星際消光也會使天體紅化 (不要與紅移混淆)。.
查看 肉眼和消光
湍流
湍流(turbulence),也稱為紊流(大陆地区的旧称),是流体的一种流动状态。当流速很小时,流体分层流动,互不混合,称为层流,或称为片流;逐渐增加流速,流体的流线开始出现波浪状的摆动,摆动的频率及振幅随流速的增加而增加,此种流况称为过渡流;当流速增加到很大时,流线不再清楚可辨,流场中有许多小漩涡,称为湍流,又称为--、扰流或紊流。 这种变化可以用雷诺数来量化。雷诺数较小时,黏滞力对流场的影响大于惯性力,流场中流速的扰动会因黏滞力而衰减,流体流动稳定,为层流;反之,若雷诺数较大时,惯性力对流场的影响大于黏滞力,流体流动较不稳定,流速的微小变化容易发展、增强,形成紊乱、不规则的湍流流场。 流态转变时的雷诺数值称为临界雷诺数。临界雷诺数与流场的参考尺寸有密切关系。一般管道流雷诺数Re<2100为层流状态,Re>4000为湍流状态,Re=2100~4000为过渡状态。 在管路设计中,湍流比层流需要更高的泵输出功率。而在热交换器或者反应器设计中,湍流反而有利于热传递或者充分混合。 有效地描述湍流的性质,至今仍然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大难题。.
查看 肉眼和湍流
漫射星體
#重定向 星团.
查看 肉眼和漫射星體
木星
|G1.
查看 肉眼和木星
木星的卫星
木星擁有69顆已確認的天然衛星,是太陽系內擁有最大衛星系統的行星。當中最大的4顆,統稱伽利略衛星,由伽利略于1610年發現,這是首次(除了月球)發現不是圍繞太陽的天體。19世紀末起,越來越多更小型的木星衛星被發現,並命名為羅馬神話中的諸神之王朱庇特(或同等的宙斯)的各位情人、傾慕者和女兒。 木星的衛星之中有8顆屬於規則衛星,它們沿幾乎呈正圓的順行軌道公轉,軌道相對木星的赤道面傾斜度近乎零。4顆伽利略衛星的質量最大,足以形成近球體形狀。其餘4顆規則衛星的體積則小得多,軌道更接近木星,是木星環塵埃的主要來源。剩餘的衛星都屬於不規則衛星,它們分別有順行和逆行軌道,距離木星較遠,軌道傾角和離心率都非常高。這類衛星都很可能曾經圍繞太陽公轉,之後被木星所捕獲的天體。自2003年以來,共有17顆已發現但未命名的不規則衛星。.
查看 肉眼和木星的卫星
望远镜
望遠鏡是一種可以透過遙控方式收集電磁波(例如可見光)以協助觀察遠方物體的工具。已知能實用的第一架望遠鏡是在17世紀初期在荷蘭使用玻璃透鏡發明的。這項發明現在被應用在陸地和天文學。 在第一架望遠鏡被製造出來幾十年內,用鏡子收集和聚焦光線的反射望遠鏡就被製造出來。在20世紀,許多新型式的望遠鏡被發明,包括1930年代的電波望遠鏡和1960年代的紅外線望遠鏡。望遠鏡這個名詞現在是泛指能夠偵測不同區域的電磁頻譜的各種儀器,在某些情況下還包括其他類型的探測儀器。 英文的「telescope」(來自希臘的τῆλε,tele "far"和 σκοπεῖν,skopein "to look or see";τηλεσκόπος,teleskopos "far-seeing")。這個字是希臘數學家乔瓦尼·德米西亚尼在1611年於伽利略出席的意大利猞猁之眼国家科学院的一場餐會中,推銷他的儀器時提出的。在《星際信使》這本書中,伽利略使用的字是"perspicillum"。.
查看 肉眼和望远镜
星团
恆星集團或恆星雲是恆星的集團,可以區分為兩種類型:球狀星團是由成千上萬顆老年恆星被萬有引力緊密束縛在一起的恆星集團;而疏散星團一般只有數百顆恆星,而且通常都很年輕的恆星組成,是結構較為鬆散的恆星集團。疏散星團在銀河系中運動時會受到巨大分子雲的影響,而隨著時間的流易逐漸瓦解,但星團中的成員即使不再受彼此間的引力約束,但仍將繼續維持大致相同的運動方向在空間中移動;然後他們會被稱為星協或是移動星群。 肉眼可見的恆星集團包括昴宿星團、畢宿星團和蜂巢星團。.
查看 肉眼和星团
昴宿星團
昴宿星團,简称昴星团,又称七姊妹星團,梅西爾星雲星團表編號M45,是一個大而明亮的疏散星团,位于金牛座,裸眼就可以輕易的看見,肉眼通常見到有九颗亮星。昴星团的视直径约2°,形成斗狀。成员星数在200个以上,是一个很年轻的星团。昴星团也是一个移动星团。 昴宿星團的雲氣是最接近地球的星雲之一,並且可能是最著名的。它有時被稱為瑪亚女神的星雲,這種錯誤或許是因為反射星光的雲氣本質上是環繞在邁亞的四周所造成的(參見下文)。 這群以藍色高溫恆星為主的星團是在最近的一億年形成的,由微量的灰塵形成的反射星雲圍繞在最亮星的附近,起初被認為是星團形成時留下的,但是現在知道只是目前正在經過,與星團無關的塵埃雲。天文學家估計這個星團大約可以再存在二億五千萬年,之後就會被銀河系的引力扯碎,散佈在鄰近的星空之中。.
查看 肉眼和昴宿星團
流星雨
流星雨是在夜空中有許多的流星從天空中一個所謂的輻射點發射出來的天文現象。這些流星是宇宙中被稱為流星體的碎片,在平行的軌道上運行時以極高速度投射進入地球大氣層的流束。大部分的流星體都比沙礫還要小,因此幾乎所有的流星體都會在大氣層內被銷毀,不會擊中地球的表面;能夠撞擊到地球表面的碎片稱為隕石。數量特別龐大或表現不尋常的流星雨會被稱為流星突出或流星暴,可能會每小時出現的流星會超過1,000顆以上。.
查看 肉眼和流星雨
托勒密星團
托勒密星團(也稱為M7或NGC 6475)是位於天蠍座的一個疏散星團。 托勒密在西元130年就已經觀測過這個星團,但將它記錄為星雲;在1654年之前,Giovanni Batista Hodierna也觀測過這個星團,並計算出他擁有30顆恆星。梅西爾在1764年將他收錄為疑似彗星的梅西爾星表內的M7。這個星團位在天蝎尾端的"尖螫"上,很容易就能以肉眼看見。 以望遠鏡觀賞這個星團約可看見80顆的恆星橫亙在1.
查看 肉眼和托勒密星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