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385 关系: 劉吳龍,劉墉,劉綸,劉統勳,劉鐶之,劉鴻儒,劉權之,卓秉恬,史貽直,史致儼,史致光,參知政事,吳士玉,吳琠,吳省欽,吳椿,吳正治,吳涵,吴县,同治,吉林将军,壽耆,大学士,天津市,太仓市,奎照,奎潤,奕山,奕灝,奉天府,姚元之,姚文田,姚文然,季芝昌,孫家鼐,孫嘉淦,孫瑞珍,孔毓璞,宜兴市,宗室延煦,宗室伊沖阿,宗室綿森,宗室成剛,安布祿,安徽省,宋德宜,宛平縣,寧古禮,寧夏縣,富寧安,... 扩展索引 (335 更多) »
劉吳龍
刘吴龙(),字绍闻,江西南昌人。清朝政治人物。.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劉吳龍
劉墉
刘墉可以指:.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劉墉
劉綸
劉綸(,康熙辛卯九月二十七日-乾隆癸巳六月二十三日),字如叔,又字眘涵、宸翰、慎涵、慎翰,號繩菴,又號繩庵、春涵。乾隆三十八年卒,谥“文定”。江蘇省常州府武進縣(今屬常州市)人,清朝政治人物、詩人、詞人,擅長古文辭。.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劉綸
劉統勳
劉統勳(),字延清,號爾鈍,清朝政治人物。山東諸城縣(今属于高密)逄戈庄村人,祖籍江南省砀山(明弘治间始祖福公自南直隶砀山县迁山东诸城县)。雍正二年(1724年)中進士,之後歷任刑部尚書,工部尚書,吏部尚書,尚書房總師傅,内閣大學士,翰林院掌院學士及軍機大臣等要職。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病逝,享壽76歲。 劉統勳為人正直,以能諫著稱,在吏治、軍事、治河等方面都有顯著政績,為官四十多年,位至宰相,身兼數職,始終清廉,不曾貪污受賄。乾隆帝評價:「神敏剛勁,終身不失其正」,諡號「文正」。 在民间称为刘罗锅的刘墉是劉統勳的儿子。.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劉統勳
劉鐶之
劉鐶之(),字信芳,清朝政治人物。山東諸城人,祖籍江南省砀山县(明弘治间始祖福公自南直隶砀山县迁山东诸城县)。.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劉鐶之
劉鴻儒
劉鴻儒(),直隸省永平府遷安縣(今河北省遷安縣)人,清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 順治三年,任兵科給事中。順治四年,任戶科右給事中。順治七年,任上林苑蕃育署署丞。順治十年,改戶科右給事中。順治十三年,改兵科右給事中。順治十四年,任兵科左給事中、福建鄉試副考官,同年升戶科都給事中、順天府府丞。順治十七年,任通政使司左通政;次年改太常寺卿。康熙三年,任通政使司通政使。康熙六年,任兵部右侍郎。康熙八年,升任兵部左侍郎。康熙十年,改戶部左侍郎。康熙十二年,任都察院左都御史。.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劉鴻儒
劉權之
劉權之(),字雲房,湖南長沙人。清朝政治人物。.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劉權之
卓秉恬
卓秉恬(),字靜遠、靜波,號海帆,四川華陽縣(在成都市境)人,清朝大臣。 嘉慶七年(1802年)壬戌科進士,殿試位列三甲第七十三名,選翰林院庶吉士,散館授翰林院檢討。嘉慶十八年(1813年)任山東道監察御史,次年改吏科給事中。歷升工科掌印給事中、鴻臚寺少卿、順天府府丞、奉天府府丞、太僕寺少卿、大理寺少卿、太僕寺卿、太常寺卿等職。道光十四年(1834年)由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道光十八年(1838年)任兵部尚書,歷戶部、吏部尚書、都察院左都御史、協辦大學士;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拜文淵閣大學士;道光三十年(1850年),晉武英殿大學士。仕嘉慶、道光、咸豐三朝,垂五十餘年,未嘗外任,為官清正嚴謹,作風敢言,皇六子奕訢師傅。鴉片戰爭爆發,上疏力主禁煙。咸豐五年(1855年),卒於任內,贈太子太保,諡文端。.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卓秉恬
史貽直
史貽直(),字儆弦,号铁崖,江蘇省鎮江府溧陽縣人,中國清朝官員,歷官康熙、雍正、乾隆三朝。.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史貽直
史致儼
史致儼,字容庄,江苏江都(今扬州)人。 自幼家贫。二十歲为诸生,深得学政谢墉賞識。嘉庆四年(1799年)考中己未科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二十一年(1816年),督河南学政。历官内阁学士,道光三年(1823年),擢刑部侍郎。道光五年(1825年),督福建学政。历官左都御史,迁礼部尚书,调工部尚书,又调刑部尚书。道光十八年,退休。不久卒,赠太子太保。.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史致儼
史致光
史致光(),字余村,號葆莆,浙江山陰人。清乾隆五十二年狀元,官至福建巡撫、雲南總督,晚年調京職,除授都察院左都御史,惟乞病告歸。史致光為史學大師章學誠弟子。.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史致光
參知政事
參知政事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官職,於唐朝首先設置,並非正式官位,而是三省長官以外的官員,加上此頭銜(或同中書門下三品、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等的頭銜),即可以進入政事堂議事,等於成為宰相群的一員。 宋代太祖時,為分割宰相權力,故在同平章事(即宰相,簡稱平章),底下設參知政事(簡稱參知、參政),原不知印,不升政事堂,為宰相的副職,開寶六年始升都堂議政,至道元年與宰相輪班知印,後來實際權力大致等於宰相,遼、金、元等朝多沿用此制。參知政事一職,明代洪武九年以後不存,清代的協辦大學士有時亦美稱參知,但已為虛職而無實權。 地方亦有參政一職,洪武九年,廢行省平章政事、左右丞,改參知政事為布政使,以左、右參政為布政使之副職。清初略略沿用,乾隆時廢。.
吳士玉
吴士玉(),字荆山,吴县人。 早年為诸生。宋荦延聘他來教子弟。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丙戌進士,授编修,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奉敕撰《骈字类编》二百四十卷,六十年又敕撰《子史精华》一百六卷。累官侍读学士,好奖励后进。雍正十年官至礼部尚书。雍正十一年卒,赐谥文恪。有《吹剑诗钞》、《兰藻堂集》。.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吳士玉
吳琠
吳琠,字伯美,号铜川,山西沁州(今沁县)人,清朝大臣。 顺治十六年(1659年)进士,任确山县知县。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为湖北巡抚。夏逢龙兵变后,吳琠安定人心,严惩诬告。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为湖广总督。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内迁为左都御史。次年,康熙帝称他为好官清官,为刑部尚书,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九月授为保和殿大学士,康熙称赞他持己清廉,赐给他自己临摹的米芾千字文。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五月,吴琠去世,入伺賢良祠,谥文端。.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吳琠
吳省欽
吳省欽(),字充之,號白華,江蘇南匯(今上海市)鹤沙人,清朝政治人物。 早年入赘至郡城。乾隆二十八(1763年)癸未科进士,授编修,累迁左都御史。攀附和珅,成了和珅的親信。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六月御史曹錫寶想参劾和珅的管家劉全“恃势营私,衣服、车马、居室皆逾制”,卻将奏稿拿给同乡吴省钦过目。吴省钦连夜遣人至承德避暑山庄向和珅告密,曹锡宝因故被革职。省钦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嘉慶四年(1799年)和珅伏誅,省钦“恐被人列款彈劾”,奏請致仕回籍。著有《白华初稿》。.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吳省欽
吳椿
吳椿(乾隆三十五年-道光二十五年,即),字蔭華,安徽歙縣人,清朝大臣。.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吳椿
吳正治
吳正治,清朝大臣,字当世,号赓庵,湖广武昌府江夏县(今湖北省武汉市)人,籍贯南直隶徽州府休宁县。 顺治六年(1649年)进士,为翰林院编修。历任道员、按察使、工部侍郎、刑部侍郎、兵部侍郎、礼部尚书。康熙十二年(1673年),为左都御史。请求皇帝宽免在严禁窝藏逃人事件中父子相隐。二十一年(1682年)十月,为武英殿大学士,作为《重修清太祖实录》《三朝圣训》《大清会典》《大清一统志》《平定三逆方略》总裁官。二十六年(1788年)正月,吴琠休致,三十年(1788年)正月,吴琠去世,谥号文僖。.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吳正治
吳涵
吳涵可以指:.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吳涵
吴县
吴县,从秦朝至1995年的县名,在今江苏省苏州市。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置吴县,为会稽郡治所。后历为吴郡、吴州、苏州、苏州府治所。1912年1月1日至9月24日,为江苏省省会。1928年城区划出设苏州市。1930年5月16日,撤苏州市,仍并入吴县。1949年,吴县划出城区建苏州市,市、县分治。同年,属苏州专区。 1951年,由吴县划出城东、城西两区组成郊区(2000年9月8日被批准改名为虎丘区)。1970年,属苏州地区。1983年3月,实行市管县新体制,撤销苏州地区行政公署,吴县隶属江苏省苏州市。1995年6月撤消吴县,设吴县市(县级市)。2000年12月撤消吴县市,改设苏州市吴中区和相城区。.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吴县
同治
同治(a;;公元1862年至1874年)为滿清入關後第八位皇帝清穆宗载淳的年号,前后共13年。 清史學家一般認為兩宮太后廢用祺祥而起用同治一詞,是要代表兩位太后與天子共同而治。也有人認為,「同治」是呼應清兵入關,入主中原的順治,等「同」順「治」。表達了中興帝國的意願。.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同治
吉林将军
吉林将军,全称镇守吉林等处地方将军,为清朝从一品武职。.
壽耆
宗室壽耆(a;,咸豐九年十一月初六日辰時-?),字子年,號芝巖,又號艾伯。清朝政治人物、宗室,屬正藍旗第六族溥字輩。.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壽耆
大学士
大學士,主要是內閣大學士又稱殿阁大学士,一般有大學士或協辦大學士,為輔助皇帝的高級秘書官。另外,左右春坊亦有大學士,故大學士不等於內閣大學士。此外,越南也曾模仿中国,设立大学士之职。.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大学士
天津市
天津市,简称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和中国北方最大沿海开放城市。天津位于华北平原的海河各支流交汇处,东临渤海,北依燕山;有海河在城中蜿蜒而过,跨越海河的各式桥梁形成了“一桥一景”的景致。 天津因漕运而兴起,1404年12月23日正式筑城。自1860年天津开放为通商口岸后,西方多国在天津设立租界,洋务派亦在天津兴办实业,使天津成为中国北方开放的前沿和近代中国洋务运动的基地。在领风气之先的同时,天津近代工业、商业、金融业等发展迅速。由天津开始的军事、教育、司法、交通、通讯、工业等方面的近代化建设,均开中国之先河。天津成为当时中国第二大的工商业城市和北方最大的金融商贸中心。 2006年3月,国务院批复的《天津市总体规划》将天津完整定位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生态城市” ,人民网,2010-8-7查阅,并将“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设立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7年11月,中国、新加坡两国政府选址天津共同建设中新生态城。2015年4月,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成立,成为中国长江以北唯一的自由贸易试验区。经过自1990年代开始的工业东移战略,天津市已经初步形成了“中心城区-滨海新区”和“天津港-天津南港”的双城双港的城市格局。《京津冀协同发展纲要》确定天津市为“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和改革先行示范区”。 天津市举办了2013年的第六届东亚运动会和2017年第十三届全运会,同时天津也是夏季达沃斯论坛的常驻举办城市。.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天津市
太仓市
太仓市,位于中国江苏省最南部,是苏州市代管的一个县级市。太仓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城市,文化底蕴丰厚,工业发展迅速,是距离上海最近的一座城市,太仓市区与上海市嘉定区相邻。太仓市区到上海地铁11号线(嘉定北站)有公交相连,用时20分钟。太仓市经济增速指标近年常位居苏州市域首位,太仓也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县市之一,2012年列全国百强县(市)第四位。根据公安部门的数据统计,2012年全市常住人口为94.7万,户籍人口为47.26万,其中市区常住人口超过30万。预计2013年GDP将超过1000亿元,全口径财政总收入有望超过300亿元。.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太仓市
奎照
奎照(v,),字伯冲,号玉庭,索綽絡氏,滿洲正白旗人。中國清朝政治人物。.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奎照
奎潤
宗室奎潤(),奎潤,愛新覺羅氏,字鍊雲、號星齋,清朝皇室,滿洲正藍旗人,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奎潤
奕山
奕山(a;),字靜軒,中国晚清武官,清朝宗室、滿洲鑲藍旗人。一等鎮國將軍。道光帝族侄,康熙帝十四子胤禵玄孙,绵备子。.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奕山
奕灝
已革奉恩輔國公奕灝(v,),滿洲鑲藍旗人,貝勒永曖第二子,母正室章佳氏,其父為阿迪斯,理親王系第六代及第八代,曾任清朝禮部尚書、兵部尚書。 他在乾隆四十九年三月(1784年)出生,嘉慶六年十二月(1801年)接替父親成為理親王第六代,但因為理親王並非世襲罔替的爵位,因此他的封爵只是奉恩鎮國公。 道光十年奕灝因事被廢去爵位,由三子載寬襲封理親王系第七代,不過需遞降為奉恩輔國公襲封,而他則被賞封頭等侍衛,至道光十八年九月(1838年)因載寬去世而允許再次襲封理親王系爵位奉恩輔國公(第八代)。同年十一月奕灝再次因事被廢去爵位,由族子載岱襲封理親王系第九代。 他曾任禮部尚書。道光十四年十一月丙戌,接替宗室敬徵,擔任清朝兵部尚書,后改戶部尚書。由宗室禧恩接任。 道光二十三年十二月(合1844年)去世,虛齡六十岁。.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奕灝
奉天府
奉天府()是中國清朝府名之一,位於盛京。考语:冲,繁,疲,难,为“最要缺” 1644年清兵入關,滿清遷都北京後,原首都盛京改為留都。並設盛京五部。顺治十四年(1657年)四月,于盛京城内置府,該府設府尹轄有治中,通判等官職。光绪三十一年八月,裁府尹设知府,为奉天省治。1911年,承德县废入奉天府。1912年,清朝滅亡,該府廢除,置奉天县。.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奉天府
姚元之
姚元之(),字伯昂,號曼卿。清代官员、书画家。安徽桐城人。.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姚元之
姚文田
姚文田(),字秋農,號梅漪。浙江歸安縣(今浙江吴兴)人。清朝政治人物、狀元。官至禮部尚書。.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姚文田
姚文然
姚文然(),字弱侯,號龍懷,南直隶桐城縣(今安徽省桐城市)人。明末清初政治人物、文學家。明崇禎十六年(1643年)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後仕清,官至刑部尚書。.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姚文然
季芝昌
季芝昌(),字仙九,一字雲書,江蘇江陰桐岐人,晚清大臣。.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季芝昌
孫家鼐
孫家鼐(),字燮臣,號容卿、蟄生,別號澹靜老人。安徽省鳳陽府壽州(今淮南市壽縣)人,晚清狀元、政治家。.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孫家鼐
孫嘉淦
孫嘉淦(),字錫公,號懿齋,又號靜軒,諡文定,山西興縣人,清朝政治人物,同進士出身。.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孫嘉淦
孫瑞珍
孫瑞珍(),字儲英,號符卿,晚號安敦老人,山東濟寧州人,清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兩江總督體仁閣大學士孫玉庭之子。嘉庆十五年(1810年)舉人,道光三年(1823年)癸未科二甲進士,選庶吉士,散館授翰林院編修。历大理寺少卿、侍講學士、內閣學士、兵部侍郎、戶部侍郎、左都御史、禮部尚書、工部尚書等職,官至戶部尚書,因病免職。卒諡文定。长子孙毓珠,次子孫毓汶。.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孫瑞珍
孔毓璞
孔毓璞,山东曲阜人,是一名清朝政治人物。 孔毓璞曾接替王玑任苏松道道员一职,由漆绍文接任。.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孔毓璞
宜兴市
宜兴市地处江苏南部、太湖西岸,苏浙皖三省交界处,沪、宁、杭地理中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宜兴因盛产紫砂陶土,由紫砂陶土制成的紫砂壺享誉中外,而被誉为中国“陶都”。全市总面积1996.6平方公里(含太湖面积242.29平方公里);总人口125.16万(2014年底),其中城镇人口79.79万人(至2014年底)。.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宜兴市
宗室延煦
宗室延煦,滿洲人,清朝政治人物、清朝禮部尚書。 曾任理藩院尚書。光緒十年五月戊子,接替恩承,擔任清朝禮部尚書,后去世。由宗室奎潤接任。.
宗室伊沖阿
宗室伊沖阿(v),滿洲正藍旗,清朝政治人物、清朝工部尚書。 曾任理藩院尚書。嘉慶二十二年六月甲戌,接替和寧,擔任清朝工部尚書,后改兵部尚書。由蘇楞額接任。.
宗室綿森
宗室綿森(),綿森,愛新覺羅氏,諡端愨,滿洲正藍旗,清朝皇室,政治人物。 道光七年,任宗人府七品筆帖式。道光十六年,委署主事。道光十九年,任副理事官。道光二十四年,任理事官。道光二十六年,任光祿寺少卿、繙譯鄉試副考官。道光二十七年,任太僕寺少卿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包,70200978-1號。次年改內閣學士。道光二十九年,任正黃旗漢軍副都統,稽查內七倉事務、稽查中書科事務,任盛京刑部侍郎、理藩院左侍郎、鑲白旗漢軍副都統。道光三十年,署正紅旗蒙古都統。咸豐元年,任鑲白旗護軍統領,管理火藥局事務。咸豐四年,任經筵前引大臣、護宴大臣、歷代帝王廟兩廡分獻大臣、先農壇遞耒耜大臣、右翼監督,兼署鑲藍旗護軍統領、直隸泰寧鎮總兵,管理寶坻等小四處官兵事務。咸豐五年,任馬蘭鎮總兵、總管內務府大臣。咸豐八年,任左都御史,署鑲藍旗漢軍都統、正紅旗漢軍都統。咸豐九年,署工部尚書、鑲白旗蒙古都統;后任鑲藍旗漢軍副都統、鑲藍旗漢軍都統。咸豐十年,任禮部尚書,管理太常寺事務、管理鴻臚寺事務。同年改工部尚書,鑲白旗總族長、稽查右翼宗學。次年總管內務府大臣、任刑部尚書,并署工部尚書、兵部尚書、鑲白旗漢軍都統。同治元年,署吏部尚書。次年,任紫禁城值年大臣、冊封壽熙公主正使、崇文門副監督,兼署鑲紅旗滿洲都統。同治五年,任專操大臣,國史館正總裁,管理三庫大臣。同治七年,授太子少保。.
宗室成剛
宗室成剛,滿洲人,清朝政治人物、清朝禮部尚書。 曾任左都御史。道光二十八年十二月乙丑,接替麟魁,擔任清朝禮部尚書,后去世。由惠豐接任。.
安布祿
安布祿(v,),滿洲,清朝政治人物、清朝刑部尚書。 曾任左都御史。康熙四十年十一月辛亥,接替傅臘塔,擔任清朝刑部尚書,后免。由阿山接任。.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安布祿
安徽省
安徽省,简称“皖”,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行政区,省会为合肥市。安徽省大致位于东经114°54′至119°37′与北纬29°41′至34°38′之间,全省东西宽约450公里,南北长约570公里,总面积13.9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45%,居华东第3位,全国第22位。安徽省在地理上属于华东地区,地跨淮河和长江,同时在地域文化上呈现出明显差异,从而孕育出了省内的四大文化圈,即淮河文化、庐州文化、皖江文化和徽文化;在经济上属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中国中部经济区,北部和南部分属中原经济区和长江经济区。其南部原徽州府的徽商与粤商、晋商、浙商、苏商一道,在历史上被合称为“五大商帮”。自21世纪以来,安徽省与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共同构成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成为世界六大城市群之一。.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安徽省
宋德宜
宋德宜(),字右之,號蓼天,江南长洲县(今屬江蘇蘇州市)人,清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官至吏部尚書文華殿大學士。.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宋德宜
宛平縣
宛平縣是一個曾經存在於北京地區的县級行政區劃。.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宛平縣
寧古禮
寧古禮,滿洲人,清朝政治人物、清朝戶部尚書。 曾任左都御史。康熙元年七月戊戌,接替阿思哈,擔任清朝戶部尚書,后去世。由蘇納海接任。.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寧古禮
寧夏縣
#重定向 贺兰县.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寧夏縣
富寧安
富寧安(v,),滿洲镶蓝旗人,富察氏,清朝政治人物、阿兰泰之子。 侍卫出身,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为正黄旗汉军都统,四十六年(1707年)任左都御史。康熙四十七年五月乙酉(1708年6月27日),接替凱音布,擔任清朝禮部尚書,康熙四十八年三月己亥(1709年5月7日)改吏部尚書。由穆和倫接任。五十六年(1717年),为靖逆将军,驻守巴里坤,讨伐准噶尔策妄阿拉布坦。雍正帝即位,康熙六十一年十二月(1722年),为武英殿大学士。雍正四年(1726年),封一等侯,转任西安将军,后被削爵,六年(1728年)七月在西安病死。谥号文恭。.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富寧安
富甯安
#重定向 富寧安.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富甯安
尹泰
尹泰(v;),字子登,章佳氏,清朝大臣,满洲镶黄旗人。 康熙年间授翰林院笔帖式,为内阁侍读学士,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授为翰林院侍讲,为日讲起居注官,担任国子监祭酒。雍正帝任命他为左都御史,禁止官民服饰逾制。雍正七年(1730年)正月,为东阁大学士,担任《大清会典》和《清世宗实录》总裁。乾隆三年(1738年)七月,尹泰休致,九月去世,赠太子太傅,谥号文恪。第五子为尹继善。.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尹泰
尼滿
尼滿(v),富察氏,滿洲鑲黃旗,清朝政治人物、清朝刑部尚書。 曾任刑部左侍郎。康熙二年六月壬子申,接替覺羅科爾昆,擔任清朝刑部尚書,后改左都御史。由對喀納接任。.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尼滿
山东省
山东省,简称鲁,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京杭大运河的中北段,是华东地区的最北端省份,省会设于济南,副省级城市有济南市、青岛市。2017年山东省常住人口超过1亿人,位列全国第二。其中汉族占99.3%,另有回、满、蒙3个世居少数民族及朝鲜族等其他少数民族。 山东省西部连接内陆,逆时针分别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四省接壤;中部为鲁中南山地丘陵区,泰山是全境最高点(1532.7米);东部是山东半岛。北面与辽东半岛隔渤海海峡相对,东面与朝鲜半岛隔黄海相望。 山东土地面积约15.79万平方公里,排名全国第19,境内交通发达,铁路、高速公路网络密集。山东是工农业大省,是环渤海经济圈的一部分,2017年生产总值达7万亿人民币,位列全国第三名,对中国内地经济的贡献約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位居第10位。山东在2011年1月确立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国家发展战略,以山东半岛及胶济铁路沿线城市组成了山东半岛城市群。2018年1月,同意设立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 山东历史悠久,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中原文化与东夷文化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齐鲁文化,又分为“鲁西文化”和“胶东文化”。其中儒家的创立人孔子和孟子是鲁文化的代表人物,政治家管仲、军事家孙子、孙膑则是齐文化的代表。而鲁菜则位居中国八大菜系之首。.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山东省
山西省
山西,简称晋,中国一省,地处黄土高原东翼。山西表里山河,南临黄河,西邻吕梁山,东靠太行山。因在太行山以西,故曰山西。省会太原市。省境內春秋時為晉國之地,故簡稱晉。 山西地區的有獨特的语言、風俗以及历史,省內土地豐足、矿产資源豐富,位處汾河沿岸一帶的晋中盆地一直被稱作华北的「漁米之鄉」。省會太原也有著悠久的歷史。粤商、徽商、晋商、浙商、苏商一道,在历史上被合称为“五大商帮”。潮商与徽商、晋商,是中国历史“三大商帮”。.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山西省
崑山縣
#重定向昆山县.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崑山縣
崑岡
崑岡(),爱新觉罗氏,字筱峰,清朝宗室,光緒年間重臣,官至文淵閣大學士。.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崑岡
崔應階
崔應階(),字吉升,湖北省武昌府江夏縣(今屬武漢市江夏區)人,清朝政治人物。.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崔應階
崇厚
完顏崇厚,完顏氏,字地山,號子謙、鶴槎,清朝内务府满洲镶黄旗人,咸豐、同治年間處理對外國事務的重要大臣。.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崇厚
崇祿
崇祿,滿洲,清朝政治人物、清朝刑部尚書。 曾任左都御史。嘉慶十六年五月癸卯,接替百齡,擔任清朝刑部尚書,后改兵部尚書。由和寧接任。.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崇祿
巢可託
巢可託(v),字素侯、寄齋,阿顏覺羅氏,滿洲正藍旗,清朝政治人物、清朝刑部尚書。 曾任左都御史。康熙四十六年十二月丙戌,接替耿額,擔任清朝刑部尚書,后革。由齊世武接任。.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巢可託
左都御史
左都御史為中國明朝、清朝官制,都御史之一。清朝品等為從一品。1636年,清朝皇太極即位後,清政府將監察文武百官的職責歸於都察院。1644年,都察院設左都御史、右都御史、左副都御史、右副都御史,負責糾察中國十五道、在京百官。.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称「中国」,是位於东亚的社会主义国家,首都位于北京。中国領土面積約960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纯陸地面積第二大、陸地面積第三大、總面積第三大或第四大的國家,當中劃分為23個省份、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 中國地势西高东低而呈現三级阶梯分布,大部分地区属于溫帶、副熱帶季风气候,地理景致與氣候型態丰富多樣,有冰川、丹霞、黃土、沙漠、喀斯特等多种地貌杜蕙.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简称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检察院、最高检、高检院或高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法律监督机关,是最高国家检察机关,主要办理终审之检察事务,指导各省人民检察院的工作,还可负责应举报人提交的材料调查政府其他机关工作人员违法行为,并收集机关工作人员违法证据并向同级人民法院对其提起公诉。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负责,必须向全国人大做年度工作报告。 最高人民检察院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检察长、副检察长、检察员组成,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负责。最高人民检察院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军事检察院等专门人民检察院。.
中华民国
#重定向 中華民國.
席爾達
席爾達(v,),董鄂氏,滿洲鑲紅旗人,清朝政治人物、清朝兵部尚書。 曾任左都御史。康熙三十六年九月乙巳,接替開音布,擔任清朝兵部尚書,后改禮部尚書。由馬爾漢接任。 女兒棟鄂氏為雍正帝第三子弘時妻。.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席爾達
希福納
希福納(v),滿洲鑲紅旗,清朝政治人物、清朝工部尚書。 曾任左都御史。康熙四十五年十月己丑,接替溫達,擔任清朝工部尚書,后改戶部尚書。由赫碩咨接任。.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希福納
三泰
三泰(v,),汉军正白旗人,石氏,清朝政治人物、清朝禮部尚書。 侍卫出身,曾任左都御史。雍正九年(1731年)三月乙酉,接替常壽,擔任清朝禮部尚書,后休。由來保接任。雍正十二年(1734年)十月以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乾隆十年(1745年)三月休致。二十三年(1758年)正月,三泰为吏部左侍郎入直军机处,四月转任户部左侍郎,七月为库车参赞大臣。十一月去世。谥号文恭,葬于北京西郊苏家坨。.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三泰
平湖市
平湖市,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浙江省嘉兴市代管的一个县级市,位于浙江省北部。.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平湖市
乾隆
乾隆(z;,公元1736年至1795年)为中国清朝第六位(入關後第四位)皇帝清高宗弘历的年号。庙号“清高宗”,谥“纯皇帝”。清属蒙古尊其为腾格里特古格奇可汗。卒于嘉庆四年(1799年)葬于清东陵中的裕陵。 乾隆帝是执政时间第二长的中国皇帝,仅次于其祖父康熙帝;乾隆帝25岁登基,在位六十年,為尊敬其祖父康熙,提前讓位於嘉慶帝,之后任四年太上皇,实际行使国家最高权力长达六十四年。 嘉庆帝登基后改元嘉庆,但宫中仍用“乾隆”年号,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万岁爷进药底簿》封皮上书“乾隆六十三年”。.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乾隆
广东省
廣東省,簡稱粵,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南端沿海的一個省份,省會廣州。廣東省位於南嶺以南,南海之濱,與香港、澳門、福建、廣西、湖南、江西接壤,與海南隔瓊州海峽相望。廣東省總面積約爲598,800平方公里,海洋及陸地面積分别爲419,000平方公里和179,800平方公里。 廣東是中國的人口大省,2015年該省人口約1.1億人,高居全國第一位,其人口密度爲每平方公里584人。該省自改革開放以來一直是大量外來人口的移居地,使其擁有相對多樣的族群面貌,廣東的漢族居民,主要可分爲廣府、客家、閩南三大民系,此外還有不同的少數民族,其中人數最多的爲壯族。 該地區與廣西和海南同屬於嶺南文化圈,其語言、傳統風俗等方面都有著自身的獨特性。廣東人以其經商傳統著名全国,歷史上的「粵商」就是指在廣東一帶行商的人(廣肇帮,在海外又稱廣東幫,海外所講的廣東帮不包括潮州幫和客家幫),與徽商、浙商、晉商、蘇商一同合稱爲歷史上的“五大商幫”。作爲廣東省會的廣州有「千年商都」之稱,自漢代開始番禺城(廣州市古名)便是中國的重要商業都市,以清代的廣州十三行(廣東十三行)最爲著名。 廣東省2016年估計的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爲73,290元人民幣,在全國省級行政區中位列第八,而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則位列全國第一、世界第五。珠江三角洲地區是世界上大都會區和大都市之一。深圳、廣州、珠海、佛山、中山和東莞,這六個城市是廣東最富裕的地區;2015年,六個城市的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可依國際匯率兌換為19,650美元。廣東省的水資源豐富,其水產品生產以近海養殖和海洋捕撈為主。位處珠江沿岸一帶的珠江三角洲被稱作南中國的「魚米之鄉」,是中國第二大水產品出產省份和第三大海產品出產省份。.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广东省
于成龍
于成龍(),字北溟,號于山,明末清初山西永宁州(离石縣)人。中國清朝官員,著名廉吏。 明朝萬曆四十五年(1617年)出生,順治十八年(1661年)出仕,歷任知縣、知州、知府、道員。康熙十七年(1678年),升福建按察使。福建巡撫吳興祚向朝廷舉荐,稱為“閩省廉能第一”。康熙十九年(1680年)春,康熙“特簡”于成龍為畿輔直隸巡撫。於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至二十三年(1684年)擔任兩江總督,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于成龍逝於任上,享壽67岁。 著有《畿輔通志》46卷、《江南通志》54卷。.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于成龍
康熙
康熙(a;,公元1662年至1722年)为中国清朝入關後第二位皇帝——清圣祖玄烨的年号,前后共61年。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清世宗即位沿用。.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康熙
云南省
云南省,简称云或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部边疆地区的一个省份,省会昆明。云南是直立人重要的活动地之一,生活在距今170万年前的云南元谋猿人,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乃至亚洲最早的直立人。战国时期,滇池周边地区是滇族部落的生息之地。 云南省总面积约39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面积4.11%,在全国各省级行政区中面积排名第8。总人口4770.5万(2016年),占全国人口3.35%,排名第12名。与云南省相邻的省区有四川、贵州、广西、西藏,云南省与三个国家相邻:缅甸、老挝和越南。北回归线从该省南部横穿而过。.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云南省
廣壽
廣壽(),布爾哈齊氏,清朝官员、繙譯進士。 咸豐九年,登繙譯進士,改庶吉士,后任繙書房咨留房兼行。咸豐十年,任翰林院檢討、右春坊右中允。咸豐十一年,任文淵閣校理。同治元年,任實錄館纂修;次年,任實錄館黃綾本總校。同治五年,任司經局洗馬、翰林院侍講學士、公中佐領。同治六年,任日講起居注官、詹事府詹事、弘德殿行走。同治六年,以禮部侍郎銜,任內閣學士、文淵閣直閣事。同治七年,兼正黃旗漢軍副都統、正黃旗蒙古副都統、左翼監督。同治八年,任理藩院右侍郎。同治十年,任鑲紅旗滿洲副都統、繙譯會試副考官。同治十一年,任崇文門副監督。同治十二年,任刑部右侍郎、倉場侍郎。同治十三年,署鑲藍旗護軍統領,任繙譯會試正考官,署左都御史、任步軍統領。隨後升任兵部尚書、經筵講官。 光緒二年(1876年),兼署吏部尚書、刑部尚書、鑲黃旗漢軍都統、步軍統領。光緒三年,兼署鑲黃旗蒙古都統、鑲白旗滿洲都統、戶部尚書、鑲藍旗滿洲都統、鑲黃旗蒙古都統、正白旗蒙古都統。光緒四年,任實錄館正總裁,總管內務府大臣;兼署正藍旗漢軍都統、文淵閣提舉閣事、吏部尚書,派稽查京通十七倉事務。光緒五年,兼署禮部尚書。光緒六年,兼署正白旗漢軍都統、正白旗蒙古都統,稽查右翼宗學并聖訓校勘大臣。光緒七年,任吏部尚書,管理三庫大臣,并兼署禮部尚書。光緒十年,任國史館正總裁,兼管理藩院事務、咸安宮蒙古學事務。同年加太子少保。.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廣壽
廣州將軍
廣州將軍,全称镇守广州等处地方将军,为清朝从一品武职。.
廖鴻荃
廖鴻荃,初名金城,字應禮,號鈺夫。福建閩縣人。 慈善家廖封之子。嘉慶十四年已巳(1809年)榜眼。嘉慶十六年(1811年)三修《大清一統志》,由穆彰阿、李佐賢、泮錫恩、廖鴻荃、龔自珍等主持。至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完成。官至工部尚書,賜紫禁城騎馬。時議改河道,朝命鴻荃往勘,不久坐事奪職。與陳維英相善。再起官太常寺卿,卒諡文恪。 Category:清朝翰林 Category:清朝工部尚書 Category:福州人 H.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廖鴻荃
廖旦
廖旦,滿洲,清朝政治人物、清朝刑部尚書。 曾任左都御史。康熙二十六年九月戊子,接替佛倫,擔任清朝刑部尚書,后改吏部尚書。由圖納接任。.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廖旦
介山
介山(v,),舒舒覺羅氏,滿洲鑲藍旗,清朝政治人物、清朝刑部尚書。 曾任左都御史。康熙十六年四月庚戌,接替吳達禮,擔任清朝刑部尚書,后改吏部尚書。由郭四海接任。.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介山
張祥河
張祥河(),原名公璠(藩),字元卿,號詩舲、鶴在、法華山人,江蘇松江府娄县(今上海市)人,清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張照從孫。.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張祥河
張照
張照(),原名默,字得天,號涇南、天瓶居士,江南婁縣人(今屬上海市)人。清朝政治人物、書法家。.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張照
張鵬翮
張鵬翮(),字運青,號寬宇,四川遂寧人,祖籍湖北麻城,清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父張烺乐善好施。張鵬翮九岁能文。康熙八年(1669年)中舉人。康熙九年(1670年)聯捷庚戌科進士。選庶吉士,散館改刑部主事。任礼部祠祭司郎中,康熙十九年(1680年)出守苏州,歷官兖州知府及江南学政,升任大理寺少卿。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扈驾南巡,擢拔為浙江巡抚,任內严惩耗黜贪墨。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升两江总督,兩年後任河道總督。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官刑部尚书,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主持顺天乡试,升吏部尚书等要职,以清廉自持,康熙帝赞之:“天下廉吏,无出其右。”。 世宗即位之初,加太子太傅。雍正元年(1723年)任文华殿大学士,仍兼吏部尚书。是年七月,前往河南查议冲决马营口工程。雍正三年(1725年)病逝,谥文端。孙桐生《国朝全蜀诗钞》收其詩。著有《治河记》10卷、《奏议》12卷、《奉使俄罗斯日记》及《如意堂诗文》等。有《张文端公全集》。.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張鵬翮
張若溎
張若溎(),字墨莊、樹穀、若穀,安徽省安慶府桐城縣(今安徽省桐城縣)人,清朝政治人物。.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張若溎
張英麟
张英麟(),字振卿,山東濟南府歷城縣(今属济南市)人。.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張英麟
張泰開
張泰開(),字履安,號有堂,晚號樂泉居士,江南常州府金匱縣(今屬無錫市)人。清朝政治人物。.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張泰開
彭維新
彭维新(),字肇周,号石原,又号馀山。清朝政治人物,湖南茶陵县人。官至协办大学士。 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丙戌科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翰林院编修,累迁赞善、谕德,出督山东、浙江学政,迁少詹事,出为直隶、河南按察使,改浙江布政使,调礼部、刑部、吏部右侍郎,充经筵讲官。累升署刑部尚书、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仕途坎坷,几次被革职。回乡后,优游林下多年。乾隆三十四(1769年)卒。 有《墨香阁诗文集》十三卷。.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彭維新
归安县
歸安縣是歷史上湖州地區的一個舊縣名。982年始設,1912年撤廢,自置縣起至與烏程縣合併成吳興縣而退出歷史,共存在了930年。 原屬歸安縣的鄉鎮有菱湖鎮、雙林鎮、南潯鎮等。就行政區域而言,歸安縣與六朝的東遷縣(282年-589年),和2003年設立的湖州市南潯區具有較高的一致性。.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归安县
何國宗
何國宗(H),字翰如,直隸顺天府大興县人,进士出身,歷任禮部左侍郎、清朝禮部尚書。 康熙五十一年,登进士,改庶吉士,授日讲起居注官、翰林院侍讲学士,后升任內閣學士、国子监算学总裁,署左都御史,礼部尚书。.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何國宗
何凌漢
何凌漢(),字雲門,號仙槎,湖南道州(今道縣)人,清朝政治人物、藏書家,探花。.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何凌漢
佛倫
佛倫(v,),滿洲正白旗,舒穆禄氏,清朝官员,曾任工部尚書。 佛伦由笔帖式转任兵部主事。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任左都御史。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六月戊辰,接替薩穆哈,擔任工部尚書,后改刑部尚書。由阿蘭泰接任。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二月辛酉,接替禧佛,擔任刑部尚書,后改戶部尚書。由廖旦接任。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被弹劾他勘察河工时袒护河道总督靳辅,之后郭琇弹劾他和大学士纳兰明珠、余国柱结党,被解职。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为山东巡抚,提出士绅和百姓一起服役,七分蠲免业户,三分蠲免佃户。转任川陕总督。康熙三十八年(1698年)十一月,晋升文渊阁大学士,第二年因为他弹劾郭琇私改父名不实和川陕总督任内失察,三月被勒令休致。.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佛倫
徐乾學
徐乾學(),字原一,號健庵,江南崑山縣人。清初政治人物、学者,官至刑部尚書。著名學者顧炎武的外甥。.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徐乾學
徐元夢
徐元夢(),字善長,號蝶園。舒穆祿氏。滿洲正黃旗人。清朝学者、政治人物。.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徐元夢
徐元正
徐元正,字子貞,號靜園。浙江德清人。 徐倬之子。生卒年均不詳,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進士。選庶吉士,散館授编修,官至工部尚書。著有《清啸楼草》一卷,《鸾坡存草》一卷。孫徐以升是雍正元年(1723年)進士。.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徐元正
徐元文
徐元文(),字公肅,號立齋,江南崑山縣人。清初學者、政治人物,官至文華殿大學士。徐-乾-學之弟。.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徐元文
徐用仪
徐用儀(),字吉甫,別字筱雲,浙江海鹽人。清朝政治人物,「庚子被禍五大臣」之一。.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徐用仪
徐郙
徐郙(),字颂阁。嘉定(今上海)人。生于道光十六年(1836年)。同治元年(1862年)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掌修国史。同治十二年,升为侍读学士。官至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卒于光绪三十三年(1908年)。.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徐郙
徐桐
徐桐(),字豫如,号廕軒,清末守舊派官僚。漢軍正藍旗人,尚書徐澤醇之子。道光三十年(1850年)進士出身,官至體仁閣大學士。徐桐固守理學,極端排外,支持義和團,庚子之變時自縊殉國。著有《治平宝鉴》。.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徐桐
徐樹銘
徐树铭(),字寿蘅,湖南省長沙府長沙縣(今屬長沙市)人。清朝後期政治人物、翰林。.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徐樹銘
徐本
徐本(),字立人,浙江钱塘人。 徐潮之子。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雍正五年(1727年),提督贵州学政,授赞善,迁升為侍读。雍正七年(1729年),擢拔為贵州按察使。雍正十三年五月,同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等办理苗疆事务。高宗時,官刑部尚书。乾隆九年(1744年)六月,致仕。乾隆十二年(1747年)卒,加少傅。谥文穆。.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徐本
徐會灃
徐會灃(),字東甫,山東諸城人。清末官員。 同治七年(1868年)戊辰科進士,選庶吉士,散館授翰林院編修。歷任侍讀、侍講學士、禮部、工部、禮部侍郎等職。戊戌变法期間被革職。戊戌政变後,重新啟用。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補工部尚書,署禮部,同年轉兵部尚書。光緒三十一年(1906年)卒於任內。善書法。.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徐會灃
復興 (清朝尚書)
復興,滿洲,清朝政治人物、清朝工部尚書。 曾任左都御史。乾隆四十九年五月辛巳,接替慶桂,擔任清朝工部尚書,后改定邊左副將軍。由舒常接任。.
德语
德语(德语:Deutsch,)是印欧语系西日耳曼語支的一门语言。以使用國家數量來算是世界排名第六的語言,也是世界大國語言之一以及欧盟内使用最广的母语,德语拥有9000万到9800万使用者。德语标准共同语的形成可以追溯到马丁·路德对拉丁文《圣经》的翻译工作。大多数德语词汇源于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的语言,一些词汇来自拉丁语和希腊语,还有部分来自法语和英语。 德语母语使用者的主要分布在德国、奥地利、瑞士北部、列支敦士登和卢森堡。欧洲许多地区(如意大利北部、比利时东部以及波兰等地)和作为原德国殖民地的纳米比亚也有大量的德语使用者,主要为作为当地少数民族的日耳曼人。 德语书写使用拉丁字母。德文字母除去标准的26个拉丁字母外,另有三个带分音符的元音Ä/ä、Ö/ö、Ü/ü以及一个特殊字母ß。.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德语
志和
志和(),斐莫氏,字藹雲,號春圃,滿洲正藍旗人,清朝政治人物,官至兵部尚書。 咸豐二年(1852年)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改盛京戶部主事。曾任理藩院尚書。光緒七年十月癸酉,接替賡壽,擔任清朝兵部尚書,后解。由宗室瑞聯接任。.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志和
嘉定区
嘉定区,简称“疁”,是上海市的市轄區,原称嘉定县,位于上海市西北郊。1992年10月11日撤县建区。区境与宝山区、普陀区、长宁区、闵行区、松江区、青浦区和苏州市下辖的昆山、太仓两县级市相接。下辖嘉定镇、新成路、真新3个街道、菊园新区1个类街道以及南翔、马陆、江桥、安亭、徐行、外冈、华亭等8个镇和市级的嘉定工业区。总面积463.55平方公里,至2015年,全区户籍总人口56.13万人。区治设新成路街道。.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嘉定区
嘉庆
嘉庆(p;;公元1796年至1820年)为滿洲清朝第七位(入關後第五位)皇帝清仁宗颙琰的年号,公元1796年37歲(虛歲)即位,前后共二十五年。 嘉庆二十五年八月清宣宗即位沿用。.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嘉庆
單懋謙
單懋謙(),字仲亨,號地山,湖北襄陽縣(今襄阳市)人,晚清政治人物,歷仕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四朝,官至吏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 道光十二年(1832年)壬辰恩科進士,殿試名列二甲第六名,授翰林院庶吉士,散館授編修。道光二十年(1840年),督廣東學政,歷翰林院侍讀、庶子。因病歸里,遇父喪丁忧守制。服闋,請終母養。期間在襄陽鹿門書院講課,擢拔英才。咸豐三年(1864年),於襄陽辦團練,拒太平軍。咸豐六年(1867年)回京,補原官。咸豐七年(1857年),督江西學政,歷侍讀學士、少詹事、內閣學士、工部侍郎,均留學政任。 同治二年(1863年),調吏部,擢左都御史。同治三年(1864年),偕大學士瑞常等進講《治平寶鑑》,授工部尚書。同治七年,調吏部。同治十年,管國子監事務。同治十一年(1872年)以吏部尚書拜文淵閣大學士。光緒五年(1879年)卒,贈太子太保,諡文恪。單精詩詞,工書法,有《峴雲山房遺稿》存世。《清史稿》有传。.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單懋謙
喀代
喀代(),又名噶代,滿洲人,清朝政治人物、清朝兵部尚書。 曾任左都御史。康熙十六年十月庚午,接替塞色黑,擔任清朝兵部尚書,后免。由郭四海接任。.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喀代
喀爾圖
喀爾圖,滿洲,清朝官员、清朝刑部尚書。 曾任左都御史。康熙二十二年二月癸酉,接替郭四海,擔任清朝刑部尚書,后休。由諾敏接任。.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喀爾圖
周祖培
周祖培(),字叔滋,號芝臺,河南商城(現屬安徽金寨湯家匯鎮)人,祖籍江西婺源,晚清大臣,歷仕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四朝。 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己卯恩科進士,選庶吉士,散館授編修。道光十七年(1837年)督陝甘學政,歷侍讀學士、詹事、內閣學士。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擢禮部侍郎,調工部,又調刑部。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偕戶部尚書賽尚阿查勘江南江防善後事宜,校閱江蘇、安徽、江西營伍。咸豐元年(1851年)擢刑部尚書。咸豐三年(1853年)要犯劉秋貴死於獄,承審官未得實情,周祖培坐降三級調用,授左副都御史,歷工部、吏部侍郎。咸豐四年(1854年)連擢左都御史、兵部尚書,兼管順天府尹。咸豐六年(1856年)加太子太保,調吏部。咸豐八年(1858年)會辦五城團防,以吏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兼署戶部。咸豐九年(1859年)調戶部尚書,兼署吏部。 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入侵,京師戒嚴,咸豐帝避走熱河,命周祖培留京辦事,拜體仁閣大學士,管理戶部。咸豐十一年(1861年)帝駕崩,命總理喪儀,兼辦定陵工程。及同治帝奉兩宮回鑾,疏言「祺祥」年號意義重復,請更正。周祖培加入了東太后慈安、西太后慈禧和奕訢的祺祥之變,消滅肃顺的顧命八大臣集團,又與大學士賈楨、尚書沈兆霖、趙光等疏議,列舉歷代皇后協助幼帝的歷史,由山东道监察御史董元醇奏請東西太后一起垂簾聽政。同治元年(1862年)調管刑部。同治六年(1867年)卒於北京,贈太子太保,諡文勤。.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周祖培
周煌
周煌(),字景垣、緒楚、號海山,四川省重慶府涪州(今重慶市涪陵區)人,為清朝進士、政治人物。累任翰林院編修、內閣學士、工部尚書,官至兵部尚書、左都御史,得太子太傅。諡號文恭。.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周煌
呂海寰
吕海寰(),字镜宇,山东掖县(今莱州市)西南隅村人。清末政治人物、外交家,曾任工、兵、外务部尚书等要职,是中國紅十字會的创始人之一。.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呂海寰
咸丰
咸丰可以指:.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咸丰
傅臘塔
傅臘塔(v,),一作傅拉塔,伊尔根觉罗氏,滿洲鑲黃旗,清朝政治人物、清朝刑部尚書。.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傅臘塔
傅森
傅森可以是下列人物:.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傅森
唐執玉
唐執玉(),字益功、薊門、蘇門,江蘇省常州府武進縣(今江蘇省常州市)人,為清朝進士、政治人物。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唐執玉登進士,得第二甲第十六名。後官任浙江德清知縣。五十三年(1714年),任工部屯田司主事。五十四年(1715年),任戶科給事中。五十七年(1718年),升戶科掌印給事中,即戶科掌印。六十年(1721年),擢鴻臚寺卿,兼任奉天府府丞。雍正元年(1723年),升大理寺少卿。二年(1724年),入太僕寺卿,兼任宗人府府丞。四年(1726年),任禮部左侍郎。五年(1727年),充知貢舉,兼任都察院左都御史。七年(1729年),署任直隸總督。八年(1730年),升兵部尚書,後病免。十年(1732年),拜刑部尚書,以管理刑部尚書事辦理。十一年(1733年)再署直隸總督。十一年三月甲辰(1733年5月6日),卒於官。.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唐執玉
冀如錫
冀如錫(),字公冶,一字熔我,直隸永年冀尹固村人。清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明朝順治十二年,鄉試中舉;清朝順治四年,登進士,授刑部主事。后歷任山東司員外郎、貴州司郎中。之後歷任太常寺卿,轉通政司通政使,擢工部右侍郎、工部左侍郎。官至工部尚書。.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冀如錫
凱音布
凱音布(v),滿洲人,清朝政治人物、清朝禮部尚書。 曾任戶部尚書。康熙四十五年十二月乙巳,接替席爾達,擔任清朝禮部尚書,后休。由富寧安接任。有子喀爾吉善。.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凱音布
內大臣
內大臣可以指:.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內大臣
內務府
内务府(v)為清朝的一个官署名稱,是总管皇室宫禁大小事务的机构。.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內務府
全慶
全慶(v,),葉赫那拉氏,字小汀、諡文恪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包,702001715-1號,滿洲正白旗人,清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全慶
兩廣總督
兩廣總督(v),始设于中國明朝时期,總管兩廣(即後世廣東,包括今海南省,和廣西兩省)的軍民政務,至清朝成为九位最高級的封疆大臣之一,清朝正式官銜為總督兩廣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糧饟兼巡撫事。.
兩江總督
兩江總督(v),正式官銜為總督兩江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糧饟、操江、統轄南河事務,是清朝九位最高級的封疆大臣之一,總管江蘇、安徽和江西三省的軍民政務。由於清初江蘇和安徽兩省轄地同屬江南省,因为初時該總督管轄的是江南和江西的政務,因此號兩江總督。兩江總督厘治軍民,查舉官吏,修飭封疆,在當時全國所設總督中,唯一掌管三省,是管轄省份最多的總督,政治地位僅次於直隸總督。.
八旗
八旗(a)是清朝特有的集军事、生产和行政管理于一体的社会组织,旗下之人称作“旗人”或“八旗子弟”。八旗的雏形来自于明代女真人(满洲人)的射猎小队“牛录”。努尔哈赤将这一制度进行了改善,于1615年正式创立八旗,依位次,分为镶黄、正黄、正白、正红、镶白、镶红、正蓝、镶蓝八个旗色,随后数十年的征战和发展过程中,又逐渐吸收了蒙古、汉人等族群而增设蒙古和汉军八旗,形成了一个以满洲为核心、蒙古、汉军为主体的多族群联合的社会集团。 八旗对清兵入關和此后维持政局的稳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出征平叛,无役不与,因此被清朝统治者视为“国家根本所系”。清廷在施政方面采取旗民分治的政策,在汉地的统治基本上沿用明制,而八旗在行政隶属上则独立于这一体系之外,因此又被称为“国中之国”。八旗子弟“生则入档,壮则当兵”,故以披甲从军为主要职业,此外还可选择出仕,他们在教育、科考、任职、律法等政治、经济领域均享有一定特权。自清中后期,由于八旗人丁的滋生而兵额有限,闲散旗人增多,从而导致了八旗生计问题突显。相对安逸的生活也造成了八旗兵丁逐渐疏于操练,给了湘军等汉人地方武装的崛起的机遇;另一方面,西方列强用新式武器打开了中国的大门,统治者尝试对八旗进行改制以适应时局,但都收效甚微,无法阻止清朝和八旗走向衰败。 民国初年,八旗衙门因《清室优待条件》获得保留部分职能。1938年,随着最后一支八旗组织新疆锡伯旗营被改编为县治,八旗正式成为历史。.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八旗
八旗察哈爾
八旗察哈爾,俗稱察哈爾八旗,是清代内属蒙古的建制,由原察哈爾部改置。.
光禄寺
光禄寺是中國古代掌理膳食的官署。 光禄寺原稱為光祿勛,由漢朝郎中令演變而來,統屬宮廷宿衛及侍從等。至魏、晉僅存其名,北齊則易名為光祿寺,職責亦變為掌理皇室膳食。自此各代均保留此制,僅遼時曾易名為崇祿寺,金則職屬宣徽院。.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光禄寺
光绪
光緒(a;;公元1875年至1908年)為清朝第十一位皇帝載湉的年号,前後三十四年。同治、光緒兩朝,常被合稱為同光,如同光體、同光中興。 光绪三十四年十月溥仪即位之初沿用。.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光绪
固始县
固始县,别称“蓼城”,是中国河南省下辖的10个省直管县之一,地处河南省东南隅,南依大别山,北临淮河,属北方与南方、中原与华东的交融地带。总面积2942.97平方公里,2016年末户籍人口176.2万,是河南省户籍人口最多的县份。 固始古为蓼国、黄国领地,后为楚国所灭,境内寝邱为楚国名相孙叔敖封邑。秦汉时置期思、寝、蓼等县,东汉光武帝赐名“固始”,建置至今已近两千年。历史上固始人数次南迁,特别是唐朝的陈政、陈元光父子和王潮、王审知兄弟先后率部进入福建,带去中原的文化与人口,以至“闽人至今言氏族者皆曰固始”,固始移民对闽台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及至现代,固始又因其人口众多,数十万农村剩余劳动力奔赴经济发达地区务工,劳务经济成为固始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动力支撑。.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固始县
四川省
四川省(四川话拼音:Si4cuan1sen3;国际音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地区的一个省份,省政府中心為成都市。四川简称川或蜀,又因先秦时四川曾分属巴国、蜀国两诸侯国,故别称“巴蜀”。现今巴蜀则主要是指重庆市与四川省。四川历史悠久、风光秀丽、物产丰富,有“天府之国”的美譽。.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四川省
倭仁
倭仁(v,),字艮峰,烏齊格里氏,蒙古正紅旗人,清末保守派儒家學者的代表。.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倭仁
噶達渾
噶達渾(v;),滿洲正紅旗人,清朝政治人物、清朝兵部尚書。 曾任戶部尚書。順治十年三月丙戌,接替明安達禮,擔任清朝兵部尚書,后去世。由覺羅伊圖接任。.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噶達渾
皁保
皁保(),宁古塔氏,滿洲鑲黃旗人,清朝政治人物、清朝刑部尚書。 曾任理藩院尚書。光緒二年十月癸丑,接替崇實,擔任清朝刑部尚書,后解。由全慶接任,皁保平反杨乃武与小白菜冤狱,名声大噪。.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皁保
石门县
石门县位于中国湖南省北部,澧水中游,现为常德市所辖,邻接湖北省。 石门为典型的农业县,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类粮食作物和棉花、油菜、柑橘和茶叶等经济作物。石门县县委和人民政府所在地是楚江镇。县境东部夹山古寺,相传清朝初年住寺大和尚奉天玉,即埋名隐居的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但此说在学界有不少质疑。.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石门县
瞿鸿禨
瞿鸿禨(),字子玖,号止庵,湖南省長沙府善化縣人,清末大臣。.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瞿鸿禨
玉麟
玉麟(v,),哈達納喇氏,字子振,號研農,滿洲正黃旗人。清朝官员。.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玉麟
王士禎
#重定向 王士禛.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王士禎
王安國
王安國可以是下列人物:.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王安國
王九齡
王九齡可以是下列人物:.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王九齡
王廣蔭
王广荫,(?—1852年2月3日),字爱棠、薆堂,江苏通州(江苏南通)人,清朝工部、兵部尚书。著有《集益斋稿》四卷。.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王廣蔭
王熙
王熙可能指下列人物:.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王熙
王鼎
王鼎可以指以下一人.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王鼎
王集
王集,陝西省同州府蒲城縣人,清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光緒三年(1877年),参加丁丑科殿試,登進士二甲第20名。同年五月,分部學習。.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王集
王杰
-- --或--(在簡體中文均作「--」),可能指以下人物:.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王杰
王永吉
王永吉(),字修之,一字六謙,號鐵山。明末清初時期官員,江南高郵人。.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王永吉
王澤宏
#重定向 王澤弘.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王澤宏
王懿修
王懿修(),字仲美,安徽青阳人。清朝乾隆、嘉庆年间政治人物。.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王懿修
王慶雲
王慶雲可能指:.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王慶雲
祁寯藻
祁寯藻(),字叔穎,一字淳甫,避諱改實甫,號春圃、息翁,山西壽陽人。清朝大臣。.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祁寯藻
祝慶蕃
祝慶蕃(),字晉甫、號晉庭,河南省光州直隸州固始縣(今河南省固始縣)人,清朝政治人物、榜眼。.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祝慶蕃
祿康
宗室祿康(v,),滿洲正藍旗人,清朝宗室、官员,曾任刑部尚書。 笔帖式出身。曾任左都御史。嘉慶六年(1801年)正月壬午,接替傅森,擔任兵部尚書。嘉慶六年(1801年)二月癸酉,接替成德,擔任刑部尚書,后專辦步軍統領事。由德瑛接任。嘉庆九年(1804年)以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十一年(1806年),授东阁大学士,管理户部。十五年(1810年),加太子少保,次年降职。.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祿康
福建省
福建省(Hók-gióng;Hok-kiàn;Fuk-kien),簡稱閩,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東南沿海的一个省,省会福州。东西最寬約為480公里,南北最長約為530公里,陆域面积12.4万平方公里。東北與浙江省毗邻,西、西北與江西省接界,西南與廣東省相連,东隔臺灣海峽與臺灣相望。福建省下辖1个副省级城市和8个地级市及平潭综合实验区。 福建地理特点是“依山傍海”。福建多山,全省山地丘陵面积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90%;这些山地多为森林所覆盖,使得福建的森林覆盖率达62.96%,居全国第一。福建的大陆海岸线长度居全国第二位,海岸曲折,岛屿众多。而且由于福建位于东海与南海的交通要冲,是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的起点,也是海上商贸集散地,和中国其他地方不同,福建沿海的文明是海洋文明而内地客家地区是农业文明。《福建统计年鉴2007》,中国统计出版社,第一章《综合》:基本省情 福建经济总量位居全国第10位,是中國经济发展最快的省份之一。2014年12月12日,国务院决定设立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福州片区共31.26平方公里、平潭片区共43平方公里,厦门片区共43.78平方公里),继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后,中国第二批三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之一。福建旅游资源丰富,有武夷山、鼓浪屿、清源山、太姥山等自然风光和土楼、安平桥、三坊七巷等人文景观。 福建的民族组成比较单一,汉族占总人口的97.84%,畲族为最主要的少数民族,占总人口1%,还有少量回族、满族等,其它民族人口多为近现代迁居而来,比重极小。福建汉族内部语言文化高度多元,分化成多个族群。.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福建省
福敏
福敏(v,),字龙翰,富察氏。满洲镶白旗人。清朝官员,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加太傅。卒謚文端。.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福敏
禧佛
禧佛(v),滿洲,清朝官员、清朝刑部尚書。 曾任川陝總督。康熙二十五年九月乙未,接替諾敏,擔任清朝刑部尚書,后革。由佛倫接任。.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禧佛
秦承恩
承恩(),字芝轩、慎之,江苏江宁人,清朝大臣。 南宋宰相秦檜的後代,秦大士之子。乾隆二十六年中式辛巳科二甲第十一名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擢拔為侍讲。出京为江西广饶九南道,再升迁為直隶布政使。乾隆五十四年,擢陕西巡抚,負責剿匪。秦承恩依附和珅。和珅垮台後,秦承恩被遣戍伊犁。嘉慶七年(1802年)释还。歷任直隸通永道,擢江西巡撫,遷左都御史仍署巡撫事。,嘉慶十一(1806年)年授工部尚书,同年六月改刑部尚書署直隸總督,嘉慶十三年春,北京城發生了著名的「敏學事件」,黃帶子宗室愛新覺羅敏學大鬧步軍統領衙門,秦承恩捏造事實為敏學開脫,被革去刑部尚書一職,降翰林院編修在文穎館效力。終官司经局洗马,三品卿銜。嘉慶十四年(1809年)卒。父秦大士,有子秦耀曾、秦念曾,兄弟翰林院侍講學士禮部尚書銜秦承業為愛新覺羅旻寧老師。.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秦承恩
科爾坤
科爾坤,伊尔根觉罗氏,满洲镶黄旗人,祖父穆奇纳噶哈世居嘉木湖,于清太祖努尔哈赤创业之时归附,历任左都御史、戶部、吏部尚書等职。.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科爾坤
穆彰阿
彰阿(p;),字子樸,號鶴舫,別號雲漿山人,郭佳氏,滿洲鑲藍旗人。.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穆彰阿
穆和倫
和倫,喜塔腊氏,清朝政治人物、清朝禮部尚書。 曾任左都御史。康熙四十八年四月甲辰,接替富寧安,擔任清朝禮部尚書,后改戶部尚書。由貝和諾接任。.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穆和倫
穆克登額
克登額,滿洲正白旗,清朝政治人物、清朝工部尚書。 曾任禮部尚書。嘉慶二十五年十月戊子,接替蘇楞額,擔任清朝工部尚書,后改禮部尚書。由文孚接任。.
童華
童華,字研薇,浙江鄞縣(今屬寧波市)人。清朝政治人物。 道光十八年(1838年)戊戌科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散館授編修。歷官漳州府知府、左都御史,京查後左遷禮部右侍郎。著有《竹石居詩草》。.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童華
竇光鼐
竇光鼐(),字元調,號東臬,山東諸城人。清朝政治人物、學者。.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竇光鼐
納蘭明珠
明珠(z;),纳兰氏,字端範,清朝康熙时期重臣。满洲正黄旗人。.
素爾訥
素爾訥(v,),鈕祜祿氏,滿洲人,清朝政治人物、清朝戶部尚書。 曾任刑部尚書。乾隆三十五年六月丁亥,接替官保,擔任清朝戶部尚書,后改理藩院尚書。由舒赫德接任。.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素爾訥
索諾和
索諾和,滿洲正藍旗,清朝政治人物、清朝工部尚書。 曾任左都御史。康熙三十年十一月丁巳,接替席柱,擔任清朝工部尚書,后改兵部尚書。由沙穆哈接任。.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索諾和
紀昀
纪昀(雍正二年六月十五日-嘉慶十年二月十四日,即),字晓岚,又字春帆,晚號石雲,又號觀弈道人、孤石老人、河間才子,在文學作品、通俗評論中,常被稱為紀晓岚。清代直隸獻縣(今河北献县)人,乾隆年間的著名學者,政治人物。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曾任《四库全书》总纂修官。卒谥文达。 纪昀文采超群,與同時代江南的袁枚齊名,時稱「北紀南袁」。.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紀昀
總督倉場
總督倉場,又称倉場總督、總督倉場侍郎,全称總督倉場戶部侍郎,为明、清兩朝專設的、由戶部官員管理全國糧倉的職位。其官員往往由戶部尚書、戶部侍郎頭銜兼署,故又稱倉場尚書、倉場侍郎等。.
纳兰揆叙
納蘭揆敘,(),異名納喇揆敍、納蘭揆叙,滿洲正黃旗人,葉赫貝勒金台石曾孫,清康熙時期重臣納蘭明珠次子,清朝政治人物。 初為佐領、侍衛。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由侍衛升翰林院侍讀,充日講起居注官。之後累擢掌院學士,兼禮部侍郎,奉使冊封朝鮮王妃仁顯王后閔氏。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升工部右侍郎,后轉工部左侍郎。康熙五十一年,遷都察院左都御史,仍掌翰林院事。五十六年(1717年),卒,謚文端。雍正二年,發揆敘及阿靈阿罪狀,追奪揆敘官,削謚。墓碑改鐫“不忠不孝陰險柔佞揆敘之墓”。 著有《益戒堂集》、《雞肋集》、《隙光亭雜織》、《後識》等。 其兄是词人纳兰性德。.
羅源漢
罗源汉(),字南川,号方城,湖南长沙人。清朝政治人物、书法家。.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羅源漢
羅惇衍
羅惇衍(),字椒生。清朝政治人物。廣東順德人。 道光十五年(1835年)乙未科二甲進士。選庶吉士,散館授編修。歷任侍講、侍讀、太僕寺卿、安徽學政、吏部右侍郎(署)、刑部左侍郎、戶部左侍郎等職,升都察院左都御史,官至戶部尚書。同治八年(1869年)因母喪丁憂歸里。同治十三年(1874年)卒。諡文恪。《清史稿》有傳。 崇尚理學,工詩文、書法。著有《集義編》、《百法百戒庸言》等。.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羅惇衍
翁同龢
翁同--(),字叔平,號松禪,晚號瓶庵居士。中国江蘇常熟人,晚清政治人物、书法家。官至戶部、工部尚書、軍機大臣兼總理各國事務衙门大臣。是同治帝和光绪帝的两代帝师。.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翁同龢
献县
县在中国河北省中部偏南,是沧州市下辖的一个县。.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献县
烏里雅蘇臺將軍
定邊左副將軍,即烏--雅蘇臺將軍,是清代外蒙古、唐努烏梁海與科-布-多地方的最高軍事長官。雍正十一年(1733年)置嘉慶《一統志》烏--雅蘇臺統部,首任將軍為策凌。乾隆以後,因其常駐烏-里-雅蘇臺城(今蒙古國扎布汗省烏--雅蘇臺城),故稱烏里雅蘇臺將軍。宣統三年(1911年)末,因外蒙古獨立而終結。.
烏拉喜崇阿
烏拉喜崇阿(),字月溪,號達峯,滿洲鑲黃旗人,為清朝政治人物。朱汝珍:《詞林輯略·卷十·特授改補館職》,明文書局 烏拉喜崇阿為咸豐六年(1856年)丙辰科第三甲進士。由刑部主事遷右庶子,官至兵部尚書。 女一,嫁奉恩鎮國公載信為嫡妻。.
瑞常
常(v,),石爾德特氏,字芝生,號西樵 ,諡文端,蒙古鑲紅旗人,清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瑞常
田從典
从典(),字克五,号峣山,山西阳城东关人。清朝康熙、雍正年间政治人物。《清史稿·卷289·列传七十六》:田从典,字克五,山西阳城人。父雨时,明诸生。寇乱,挈子及兄之孤徙避,度不能兼顾,弃子负兄子以走。贼退,求得子草间,即从典也。从典笃学,以宋五子为宗。康熙二十七年,成进士。旋居父丧,事必遵家礼。服终,就选。三十四年,授广东英德知县。县地脊,赋籍不可稽,诡寄逋逃,民重困。陋例两加至八九钱,名曰“均平”。从典尽革之,清其籍。四十二年,行取,四十三年,授云南道御史。疏言:“督抚不拘成例,请调州县,有秉公者,即有徇私者。州县求调,其弊有三:图优缺,避冲繁,预为卓荐地。督抚滥调,其弊亦有三:徇请托,得贿赂,引用其私人。名为整顿地方,简拔贤良,实乃巧开捷径。屡经败露,有骇听闻。嗣后请除江、浙等省一百一十余县钱粮难征,及边远烟瘴地,仍旧例调补,其他不准滥调。”又疏言:“京官考选科道,令部院堂官保送,恐平日之交结,临时之营谋,在所难免。请敕吏部,遇考选科道,凡正途部属,及自知县升任中、行、评、博,与翰林一体论俸开列,听候考选。”均下部议行。巡视西城,罢铺垫费。察通州仓储,僦神祠以居,庙祝不受值,不入也。四十九年,擢通政司参议。屡迁转授光禄寺卿。寺故有买办人,亏户部帑至四十一万余,从典请限年带销。迁左副都御史,再迁兵部侍郎,并命兼领光禄寺。五十八年,迁左都御史。两江总督常鼐疏言安徽布政使年希尧、凤阳知府蒋国正婪取,为属吏所讦。命从典与副都御史屠沂往按,国正坐斩,希尧夺官。五十九年,擢户部尚书。雍正元年,调吏部。二年,协办大学士。三年,授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六年三月,乞休,优诏褒许,加太子太师致仕。赐宴于居第,令部院堂官并集,发帑治装,行日,百官祖饯,驰驿归里,驿道二十里内有司送迎。入辞、赐御榜联并冠服、朝珠。四月乃行,甫一舍,次良乡,病大作,遂卒,年七十八。上闻,以从典子懋幼,遣内阁学士一、侍读学士一为治丧,散秩大臣一、侍卫六奠茶酒,并命地方官送其丧归里。赐祭葬,谥文端。.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田從典
甘肃省
肃省,简称甘或陇,是中国的一个省份,位於中国西北地区、黄河上游,省会为兰州市。“甘肃”()因甘州(今张掖)与肃州(今酒泉)而得名。.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甘肃省
熙敬
熙敬(),蘇完呢瓜爾佳熙敬,蘇完呢瓜爾佳氏,滿洲鑲黃旗人,清朝政治人物。.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熙敬
番禺 (古代)
,亦作蕃禺、蕃隅,广东省的古地名。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设置番禺县,作为南海郡的首县,並為郡治所在地。.
特登額
特登額(v,),字芳山,瓜爾佳氏,滿洲,清朝政治人物、清朝工部尚書。 英恒之子。曾任禮部尚書。道光二十五年八月甲寅,接替宗室敬徵,擔任清朝工部尚書,后改兵部尚書。由阿靈阿接任。死後諡恭慎。.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特登額
盛安
盛安(v,),哈达那拉氏,滿洲鑲黃旗人,清朝政治人物,官至刑部尚書。 盛安祖父聂克色为为哈达国主孟格布禄之子,封襲爵一等輕車都尉兼一雲騎尉。盛安早年襲爵一等輕車都尉兼一雲騎尉,歷任內務府員外郎、主事、郎中、太僕寺卿等職。雍正十一年(1733年)升任刑部左侍郎。乾隆十年(1745年)升刑部尚書,次年改都察院左都御史。乾隆十三年(1748年)再任刑部尚書。同年因延遲審理金文淳剃頭案觸怒高宗,險遭問斬。.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盛安
百齡
齡(v,),中國清朝官員,姓张,字菊溪,汉军正黄旗人,乾隆三十七年进士。 嘉庆九年九月十四,由云南布政使升任廣西巡撫。嘉庆九年十一月二十九(1804年12月30日),同广东巡抚互调。於1809年2月20日-1811年2月16日期間,奉旨接替永保擔任兩廣總督,以武力和诱降结合的手段,瓦解了张保仔等海盜。后调两江总督,于嘉庆二十年镇压秘密会一方荣升。 卒谥文敏。有《守意龛集》。.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百齡
花沙納
花沙納(),字毓仲,烏米氏。蒙古正黃旗人。清朝政治人物。 道光十二年(1832年)進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館,授編修。累官至吏部尚書。咸豐八年(1859年)四月,英法聯軍進佔大沽口,花沙納偕大學士桂良赴天津議和。五月,簽訂《天津條約》。六月,復命攜帶欽差關防前赴江蘇,會同兩江總督何桂清與英國、法國、美國訂立通商章程。咸豐九年十二月七日卒,諡文定。.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花沙納
隆文
隆文可以指:.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隆文
韓城縣
#重定向 韩城市.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韓城縣
遂宁市
遂宁市(四川话拼音:Xu4lin2;国际音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四川省东部。东临广安市、南充市,北界绵阳市,西接德阳市,南邻资阳市、重庆市。地处四川盆地中部丘陵区,涪江自北往南纵贯市境,与梓江、蓬溪河、郪江等河流汇合。全市面积5322平方公里,人口329万。遂宁是全省纺织品和食品工业的重要基地,素有“东川巨邑”、“川中重镇”之称。亦相传因五代后唐时于此地修建的城池形状如古代的斗,故遂宁別称“斗城”。.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遂宁市
道州
道州,中国古代的州,中心在今湖南道县。 唐朝贞观八年(634年)以南营州改置道州,治所在营道县(今湖南道县西)。十七年(643年)废入永州。上元二年(675年)复置道州。天宝元年(742年)改为江华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道州,治所在弘道县(即原营道县)。辖境相当于今湖南省新田县、宁远县、道县、江永县、江华瑶族自治县等地。北宋徙治今道县,属荆湖南路。以出产铁、锡知名。元朝为道州路,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改为道州府,九年(1376年)复为道州,属于永州府。清朝时,为不辖县的散州。1913年废为道县。 Category:唐朝的州 Category:五代十国的州 Category:宋朝的州 Category:明朝的州 Category:清朝的州 Category:湖南的州 Category:永州行政区划史 Category:道县 Category:634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1913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道州
道光
道光(a;;1821年—1850年)是清宣宗旻宁的年号,共使用三十年。 道光三十年正月清文宗即位沿用。.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道光
達哈他
達哈他(v,),佟佳氏,滿洲人,清朝政治人物、清朝吏部尚書。 曾任左都御史。康熙二十四年九月己卯,接替伊桑阿,擔任清朝吏部尚書,后去世。由科爾坤接任。.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達哈他
達椿
达椿(v,),字香圃,乌苏氏,满洲镶白旗人。清朝政治人物。.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達椿
荣禄
荣禄(),字仲华,满族,乌喇瓜尔佳氏。满洲正白旗人。晚清军事家、政治家。清末代皇帝溥仪的外祖父,慈禧太后的亲信。 出身于世代军官家庭,以荫生晋工部员外郎,后任内务府大臣,工部尚书,出为西安将军。因为受到慈禧太后的青睐,留京任步军统领,总理衙门大臣,兵部尚书。辛酉政变前后为慈禧太后和恭亲王奕䜣所赏识。官至总管内务府大臣。1903年病逝。谥文忠。编有《武毅公事略》,著有《荣文忠公集》、《荣禄存札》。.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荣禄
華陽縣
華陽縣,指的可以是:.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華陽縣
鐵麟
鐵麟(),字仁山,諡文恪,愛新覺羅氏,清朝宗室,政治人物,同進士出身。 嘉慶十三年,鄉試中舉。嘉慶二十四年,登己卯恩科進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嘉慶二十五年,升任翰林院檢討、日講起居注官、詹事府右春坊右中允。道光元年,任司經局洗馬。道光三年,任國史館協修官、國子監祭酒。道光五年,稽察右翼覺羅學事務。次年,任宗室佐領。道光八年,任光祿寺卿。次年任滿洲繙譯副考官。道光九年,任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武殿試讀卷官。道光十一年,任盛京禮部侍郎、兵部右侍郎、右翼監督、鑲白旗蒙古副都統。道光十二年,任國史館清文總校、正白旗護軍統領、會試知貢舉、兵部左侍郎。道光十三年,任殿試讀卷官,戶部左侍郎兼管錢法堂事務、鑲黃旗滿洲副都統,總理國子監事務,后改倉場侍郎。道光十四年,任倉場侍郎、武鄉試監射大臣。道光十八年,任武會試較射大臣、漕運總督。道光十九年,任都察院左都御史、正黃旗漢軍都統、內大臣班差使。署正黃旗蒙古都統、刑部尚書。道光二十年,任察哈爾都統,道光二十四年,署綏遠城將軍。道光二十七年,任荊州將軍。.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鐵麟
靈桂
桂(),中國清代宗室、翰林、政治人物,字薌生,滿洲正藍旗人。為顺治帝第五子常寧的八世孫。 道光十八年(1838年),靈桂考中戊戌科進士,殿試高居第二甲第一名(傳臚),選庶吉士,散館授翰林院編修。官至武英殿大學士。卒謚文恭。.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靈桂
青阳县
青阳县位于中国安徽省南部,长江南岸,是池州市下辖的一个县。面积1181平方千米,人口28万;邮政编码242800;县人民政府驻蓉城镇。.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青阳县
順天府
順天府,中国明清行政区划单位之一,相当于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市市区,但管辖面积不同。“順天府”也指该地区地方政府衙門,相当于现今北京市政府。.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順天府
顺治
順治(p;;公元1644年至1661年)为中国清朝在清軍入關後第一位皇帝清世祖福临的年号,前后共18年。 顺治十八年正月清圣祖即位沿用。.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顺治
裕德
裕德(),字寿田,喜塔腊氏,满洲正白旗人。湖北巡抚崇纶子,清朝官员。.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裕德
裕誠
裕誠(v,),滿洲鑲黃旗,佟佳氏,书明阿之子,佟国纲六世孙,清朝政治人物、清朝外戚。 道光六年(1826年),袭封一等公,任左都御史。道光十八年十一月乙丑(1839年1月12日)任兵部尚書。道光二十五年二月癸丑(1845年3月29日),接替賽尚阿,擔任清朝工部尚書,后降五級調任。由宗室敬徵接任。二十八年(1848年)改任荆州将军、成都将军。三十年回京。咸丰元年(1851年)为户部尚书。二年(1852年)正月晋文渊阁大学士,九月为文华殿大学士。裕誠奏请咸丰帝开捐输为军用,镇压太平天国。八年(1858年)春大沽之战前,英法美俄照会清政府,裕誠作为首席大学士,不予答复。同年五月裕誠病死。谥号文端。.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裕誠
馬爾泰
泰(v;),苏完瓜尔佳氏,清朝官員。 1738年8月30日-1744年8月10日期間,奉旨接替鄂彌達擔任兩廣總督。全名為「總督兩廣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糧饟兼巡撫事」的該官職,是兼轄廣西地區的廣東、廣西兩省之最高統治者,亦為清朝封疆大吏之一。 另外,馬爾泰擔任總督期間,亦有慶復及策楞兩人予以代理。.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馬爾泰
馬齊
齊(a;),富察氏,满洲鑲黄旗人,清初重臣米思翰之子,廕生出身,清朝政治人物。 康熙八年初任工部員外郎,歷任山西巡撫、左都御史、兵部尚書、戶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保和殿大學士、太子太傅、加太子太保銜,歷三朝元老。康熙二十八年,時任左都御史,隨同索額圖與佟國綱代表清朝與俄國談判,簽訂尼布楚條約,收回雅克薩。四十七年,與佟國維等聯名保奏皇八子胤禩為儲,被罷官困禁,後復起用,转而支持胤禛。雍正即位後,馬齊被任命為四大總理事務大臣之一。乾隆四年以87歲高齡去世,加太傅,諡文穆。 马齊的侄女(馬齊弟弟李榮保的女兒)是乾隆元配孝賢純皇后;有侄兒傅恆,乾隆年間的首席軍機大臣;乾隆晉妃為其曾孫女。.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馬齊
馬慧裕
慧裕,漢軍正黃旗人,清朝政治人物。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辛卯恩科进士。曾任工部右侍郎。嘉慶十五年六月辛丑,接替勒保,擔任清朝工部尚書,后改湖廣總督。由恭阿拉接任。.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馬慧裕
馮溥
馮溥(),字孔博,號易齋,山東青州府益都縣(今臨朐縣)人。明末清初政治人物。.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馮溥
覺羅雅布蘭
覺羅雅布蘭(v,),滿洲,清朝政治人物、清朝刑部尚書。 曾任吏部右侍郎。順治十七年十月丁亥,接替能圖,擔任清朝刑部尚書,后改左都御史。由覺羅科爾昆接任。.
觀保
觀保(v,),字伯容,號補亭、蘊玉,索綽絡氏,滿洲人,清朝政治人物、清朝禮部尚書。 曾任左都御史。乾隆三十三年十二月庚申,接替永貴,擔任清朝禮部尚書,后革。由永貴接任。 乾隆四十一年卒。諡文恭。.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觀保
許乃普
许乃普(),字貞錫,号滇生,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清朝政治人物、書法家。.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許乃普
許應騤
許應騤(),字筠庵。廣東澄海人。清朝政治人物,官至閩浙總督。.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許應騤
託恩多
託恩多(v,),字谌堂,滿洲鑲紅旗人,清朝政治人物、清朝兵部尚書。 曾任理藩院尚書。乾隆二十九年十一月丁卯,接替阿里袞,擔任清朝兵部尚書,后改吏部尚書。由託庸接任。.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託恩多
高郵縣
郵縣,中国旧县名。 前223年,秦王嬴政在境内筑高台、置邮亭,故名高邮,别称秦邮。后人又称高沙、珠湖、盂城。西汉元狩五年(前118年),由东阳县析置高邮县,属广陵国。南北朝时曾置广邺郡、神农郡,又析临泽、三归、竹塘三县。隋初郡废,三县并入高邮县。宋代先后筑有二城,名旧城、新城。宋、元时期,因置高邮军、承州、高邮路、高邮府,领辖过高邮、兴化、宝应三县,为淮扬间繁华之地。 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闰七月,高邮府降为高邮州,州治高邮县省入高邮州,属扬州府。自清朝乾隆时起,高邮州遂为散州。古代高邮,史称“江左名区、广陵首邑”。 民国初全国废府州厅改县,于民国元年(1912年)废州为县。在抗日战争和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高邮县澄子河以南地区曾属江高行政区、江都县,高邮县湖西地区曾先后属天高县(天长县)、甘泉县、东南县、仪扬县、仪征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设高邮县。1991年2月,经中国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4月1日正式建高邮市(县级)。.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高郵縣
高阳县
阳县是河北省保定市下辖的一个县。县政府驻高阳镇西大街2号。.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高阳县
譚廷襄
譚廷襄(),字竹厓,浙江山陰人,清朝政治人物,同進士出身。 道光十三年(1833年)進士,選庶吉士,散館授刑部主事,再遷郎中。歷官直隸永平府知府,保定府知府、順天府尹、刑部侍郎。咸豐六年(1856年)出為陝西巡撫。咸豐七年(1857年)署直隸總督。咸豐八年(1858年)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英軍攻佔大沽砲臺,進軍天津。中英簽訂《天津條約》。因欽差大臣僧格林沁參劾,譚廷襄被革職遣戍軍臺。咸豐九年(1859年)以三品頂戴署陝西巡撫。時值英法聯軍進攻北京,款議未定,恭亲王奕訢、文祥等奏請咸豐皇帝西巡,遭譚廷襄與陝甘總督樂斌上疏反對。咸豐十一年(1861年)授山東巡撫。山東諸郡縣群盜蜂起,捻軍自安徽入山東,幅軍、長槍會、白蓮教等同時反清。僧格林沁大軍駐山東督剿,譚廷襄率兵出省協助,並督各郡縣團練防剿。同治元年(1862年)兼署河東河道總督。同治三年(1864年)入為刑部左侍郎,歷工部右侍郎兼管錢法堂事務、戶部左侍郎等職。同治五年(1866年)湖北巡撫曾國荃疏劾湖廣總督官文貪庸驕蹇,官文罷職,令廷襄署湖廣總督。同治六年(1867年)回京,署吏部侍郎,遷左都御史。再遷刑部尚書,兼署吏部。同治九年(1870年)卒,贈太子少保,諡端恪。.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譚廷襄
魁齡
魁齡(v,),字華峰,瓜爾佳氏,滿洲正紅旗人,清朝政治人物。 曾任左都御史。光緒元年九月己亥,接替崇綸,擔任清朝工部尚書,后改戶部尚書。由景廉接任。死後諡端恪。.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魁齡
魏廷珍
魏廷珍(清康熙八年-乾隆二十一年,即),字君璧,直隸河間府景州人。清朝政治人物。.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魏廷珍
魏元烺
魏元烺(),字實夫,號麗泉,直隸永平府昌黎縣(今河北)人,清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魏元烺
魏裔介
魏裔介(),字石生,號貞庵,又號昆林。直隸柏鄉縣(今河北省邢臺市柏鄉縣)人。清初政治家、經學家。後入祀賢良祠,追諡文毅。.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魏裔介
魏象枢
魏象枢(),字環極,一作環溪,清初大臣,学者。蔚州(今河北省蔚縣)人。.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魏象枢
貴恒
貴恒(),屈佳貴恒,字顯堂,號午橋,屈佳氏,滿洲鑲白旗人,清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同治十年,登進士三甲五十七名進士,改庶吉士,授翰林院檢討。光緒元年,任順天鄉試同考官。光緒二年,任 功臣館纂修、翰林院侍講、文淵閣校理。光緒三年,任辦事翰林官、教習庶吉士、翰林院侍讀、日講起居注官,光緒四年,任右庶子、左庶子。光緒五年,任侍講學士、翰林院侍讀學士、新土爾扈特賜奠大臣。光緒七年,任詹事府詹事,稽查東四旗覺羅學。并任內閣學士,文淵閣值閣事。光緒八年,任正白旗蒙古副都統、刑部右侍郎、山東鄉試正考官。光緒九年,改任禮部右侍郎、刑部右侍郎、殿試讀卷大臣。光緒十年,任刑部左侍郎、會試副考官、正藍旗滿洲都統。次年改鑲藍旗蒙古副都統、提督安徽學政。光緒十五年,任會試知貢舉,光緒十六年改左都御史。光緒十七年,任刑部尚書。光緒十九年,兼署正藍旗蒙古都統。光緒二十三年,任烏里雅蘇台將軍,光緒二十五年,兼署鑲藍旗漢軍都統。光緒二十六年,任正紅旗漢軍都統;同年再任刑部尚書。.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貴恒
賡音
賡音(),又稱姜佳賡音,姜佳氏,初名永齡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70100771號,清朝政治人物。 乾隆二十八年,擔任侍衛處筆帖式。乾隆三十四年,升任侍衛處主事。乾隆三十八年,任理藩院員外郎。乾隆四十二年,升任陝西延安府知府。乾隆四十四年,升任甘肅寧夏道。乾隆五十三年,任額外主事上行走。乾隆五十七年,改刑部主事。乾隆五十九年,任員外郎。嘉慶四年,任湖廣道監察御史、禮科給事中,嘉慶五年,改大理寺少卿、光祿寺卿、內閣學士、盛京刑部侍郎,嘉慶七年,任刑部右侍郎,兼鑲藍旗漢軍副都統、鑲白旗滿洲副都統。嘉慶八年,任繙譯會試副考官、兵部右侍郎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701008120號,稽察寶坻等處駐防。并任戶部右侍郎兼錢法堂事務,兼署正白旗護軍統領、湖南巡撫。嘉慶九年,任刑部左侍郎。次年,改任總督倉場戶部右侍郎。嘉慶十一年,任左都御史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內閣大庫檔案,004852號,署倉場侍郎。嘉慶十一年,任鑲白旗蒙古都統、正藍旗漢軍都統。.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賡音
賈楨
賈楨(),字筠堂,山東登州黃縣人,晚清官員。 贾允升长子。道光六年榜眼,授翰林院編修。道光十六年,入直上書房,授皇六子奕訢讀。歷任侍講學士、內閣學士、左都御史、禮部、吏部尚書、協辦大學士。 咸豐年間,兩拜體仁閣、武英殿大學士。咸豐十年,英法聯軍犯京師,帝命賈楨留守,日危坐天安門,阻外軍不令入。翌年,咸豐駕崩,授命顧命八大臣輔導新君,東太后與西太后發動祺祥之變,賈楨與周祖培、沈兆霖、趙光上疏,請東西太后一起垂簾聽政。同治十三年(1874年)卒,贈太保,諡文端。.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賈楨
趙佑
趙佑可以是下列人物:.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趙佑
趙申喬
趙申喬(),字慎旃,又字松五,號白雲舊人,直隸武進(今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人,清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趙申喬
趙開心
趙開心(),字靈伯,號洞門,湖廣長沙(今湖南)人,明末清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崇禎七年(1634年)進士,官至兵部員外郎。明亡後降清。順治元年(1644年)授陝西道監察御史、巡視南城。順治二年(1645年)任都察院左僉都御史。順治八年(1651年)升都察院左僉都御史、都察院左都御史。順治九年(1652年)因其子趙而忭以南明隆武鄉試舉人身份參加清朝會試一事被參劾革職。 順治十一年(1654年)改太僕寺卿。順治十二年(1655年)任戶部右侍郎。同年,降太僕寺丞、後改太僕寺少卿、協理兵部督捕事。次年,任鴻臚寺右少卿。順治十六年(1659年)任太僕寺少卿。康熙二年(1663年)以工部尚書銜,任總督倉場、戶部右侍郎。.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趙開心
鹿傳霖
鹿傳霖(),字潤萬,又字滋轩,號迂叟,直隶定兴(今河北)人,清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鹿傳霖
麟魁
麟魁(),字梅谷,索綽羅氏,滿洲鑲白旗人,晚清大臣。.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麟魁
麟書
麟書(),爱新觉罗氏,字芝弇、又作芝葊。清宗室,滿洲正藍旗人。咸豐三年(1853年)進士,籤分宗人府主事。曾任吏部尚書、協辦大學士、文淵閣大學士、武英殿大學士、考試御史閱卷大臣、殿試讀卷大臣、貢士朝考閱卷大臣等。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卒。諡文慎,贈太子太保銜,入祀賢良祠。.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麟書
載齡
不入八分輔國公載齡(),字鹤峰,不入八分輔國文恪公奕果第一子,母妾劉氏,其父為劉保福,誠郡王系第六代。 他在嘉慶十七年四月(1812年)出生,道光十二年九月(1832年)中舉人,九年後(1841年)中進士,授庶吉士。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任翰林院侍讀,升侍講學士,道光三十年(1850年)再授內閣學士。 咸豐年間,載齡先後曾成為會試副總裁、理藩院右侍郎、正紅旗蒙古副都統、鑲紅旗滿州副都統等職務。同治元年(1862年),升任都察院左都御史,迁兵部尚书。同治九年五月(1870年)接替父親成為誠郡王第六代,封爵是不入八分輔國公。光绪三年(1877年),调任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次年,授任体仁阁大学士。光绪六年(1880年),因病退休。 光緒九年十一月(1883年)卒,虛齡七十二岁,追赠太子太保,谥文恪。由於親生兒子溥湛、溥寶都夭折,因此由承繼子溥元襲封誠郡王系第七代,不再遞降,仍舊是不入八分輔國公。.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載齡
龚鼎孳
龚鼎孳(),字孝升,号芝麓,安徽合肥人,明末清初政治人物、文學家,诗文并工,与吴伟业、钱谦益并称为“江左三大家”。.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龚鼎孳
龐鍾璐
庞钟璐(),字缊山,号宝生,江苏常熟人。中国清朝政治人物。《词林辑略》卷六 道光丁未.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龐鍾璐
辽阳县
辽阳县是辽宁省辽阳市下辖的一个县。.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辽阳县
霍达
霍达可以指:.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霍达
錢應溥
錢應溥(),字子密,浙江嘉興人,晚清大臣。錢應溥是乾隆朝名臣錢陳群後代。道光廿九年拔貢生,三十年朝考一等,用七品小京官,分派吏部任職,直軍機章京。咸豐年間,曾國藩治兵安慶,招錢應溥入其幕僚,專司章奏,大小奏摺皆其手筆。同治十一年,曾國藩病歿於兩江總督任上,錢應溥重回軍機,復當章京,旋升領班。錢辦事幹練,文章了得,深得秉政的恭親王、醇親王相繼賞識。二十一年,以禮部左侍郎在軍機大臣上行走。二十二年,遷左都御史。二十三年,升工部尚書。二十五年,以病乞歸。二十八年去世,終年七十八,諡恭勤。後代包括當代中共官員錢正英。.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錢應溥
錫珍
錫珍(),額爾德特錫珍,字仲儒,號席卿,額爾德特氏,蒙古鑲黃旗人,清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錫珍
茶陵县
茶陵縣,湖南省东部县份之一,因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氏“崩葬于茶乡之尾”而得名。汉高祖五年(前202年)置县,属长沙国。1949年属衡阳专区,1952年屬湘潭专区,1983年,茶陵改屬株洲市,面积2500平方公里,人口58万,辖24个乡镇、农场。茶陵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的重要革命根据地。.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茶陵县
霸州 (后周)
霸州,中国五代十国时设置的州。 后周显德六年(959年)以益津关及析鄚、瀛两州地置,为世宗从契丹恢复地区之一。治所在今霸州镇。辖境相当今河北省霸州市及其东南至子牙河一带。明朝正德五年(1510年),刘六、刘七起义于此。清朝时不辖县。1913年改为霸县。 Category:后周的州 Category:北宋的州 Category:金朝的州 Category:元朝的州 Category:明朝的州 Category:清朝的州 Category:河北的州 Category:廊坊行政区划史 Category:959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1913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茹棻
茹棻(),字幼葵,號古香,浙江省紹興府會稽縣(今屬紹興市)人,清朝狀元、政治人物。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甲辰科一甲第一名進士(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歷任山西、湖北學政。升內閣學士,工部侍郎、左都御史等職,官至兵部尚書。.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茹棻
范建中
范建中(),清朝政治人物。漢軍鑲黃旗人。 清初重臣范文程玄孫。范时捷之孙。襲一等男爵位。曾任户部尚书、署正黄旗汉军都统、杭州将军等職。嘉慶五年(1800年)卒。.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范建中
范承勳
范承勳(),字苏公,号眉山,自称九松主人。抚顺人,属汉军镶黄旗。中國清朝官員。清初重臣范文程三子,范承谟之弟。 历官御史、郎中等职。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举廉吏,擢内阁学士。累迁广西巡抚、云贵总督、江南江西总督。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任兵部尚书,后加太子太保。 其子范時繹官至都統、戶部尚書、工部尚書。.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范承勳
胡家玉
胡家玉(),字小蘧,號夢輿老人,江西新建縣联圩乡人。清朝官員。.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胡家玉
胡高望
胡高望(),字希吕,号豫堂,浙江仁和人,清朝政治人物、榜眼。.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胡高望
郭四海
郭四海(v,),滿洲正紅旗人,清朝官员、清朝刑部尚書。 康熙十七年十二月己亥,接替喀代,擔任清朝兵部尚書,后改禮部尚書。由折爾肯接任。曾任禮部尚書銜管。康熙二十年七月丁巳,接替介山,擔任清朝刑部尚書。康熙二十一年卒,由喀爾圖接任。諡文敏。.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郭四海
郭琇
郭琇(),字瑞甫,號華野,即墨城郭家巷(今青岛市即墨区)人。 出身書香家庭,先祖青州棗園人,永樂二年(1404年)遷居即墨城南河畔。康熙九年(1670年)郭琇中進士,康熙十七年(1678年)授江南吳江縣令。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入朝任江南道御史。歷官僉都御史、左都御史等職。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郭琇上《参河臣疏》,彈劾河道总督靳辅、户部尚书佛伦,接著又以《纠大臣疏》彈劾明珠、余國柱「植黨類以樹私,竊威福以惑眾」,不久升任左都御史。次年又上《参近臣疏》,弹劾少詹事高士奇、原任右都御史王鸿绪、给事中何楷、修撰陈之龙、编修王顼龄等植党营私,此三疏使得“群党侧目,百端交构”。不久,遭明珠余党诬陷,罷官。 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帝南巡,郭琇至德州迎驾。起用为湖广总督。康熙四十一年(1711年),因具报苗民起义失實,又罷官。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病逝鄉里。.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郭琇
都察院
察院,明清兩代稱之為都察院,中國古代中央政府機構之一,功能屬監察機關。相當於今日之中華民國監察院、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監察委員會。.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都察院
能圖
能圖,滿洲正紅旗,清朝政治人物、清朝刑部尚書。 曾任左都御史。順治十七年正月庚辰,接替圖海,擔任清朝刑部尚書,后革。由覺羅雅布蘭接任。.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能圖
舒常
舒常(v),滿洲正白旗,清朝政治人物、清朝工部尚書。 1784年2月20日-1785年2月26日期間,奉旨接替巴延三擔任兩廣總督。全名為「總督兩廣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糧饟兼巡撫事」的該官職,是兼轄廣西地區的廣東、廣西兩省之最高統治者,亦為清朝封疆大吏之一。乾隆五十年三月戊辰,接替復興,擔任清朝工部尚書,后授湖廣總督。由福長安接任。.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舒常
舒輅
舒輅(v,),他塔喇氏,滿洲正白旗人,清朝政府官員,監生出身,歷任內閣中書、內閣侍讀、批本處行走。 乾隆2年至乾隆7年任山西道監察御史,乾隆4年(1739年)巡視臺灣外轉御史,他於1740年接替諾穆布出任巡視台灣監察御史,該官職滿漢人各一,而滿人的他與楊二酉、張湄為同任御史,1742年任滿升任陝西督糧道。乾隆11年任河南按察使,乾隆12年(1747年)任安徽布政使,護理安徽巡撫。乾隆13年廣西巡撫,乾隆15年任江西巡撫,乾隆16年任河南巡撫,旋改陝西巡撫,乾隆17年卒。 1747年,福建巡撫上奏朝廷1739年-1747年之歷任巡臺御史除了養廉銀之外,強索各縣輪值供應,而巡臺出巡南北兩路,所有夫車等項均強加各縣措辦,又復濫准差拘,多留胥役,滋擾地方等語。因此,他以「積習相沿,因循滋弊」罪名被革職留任查辦。 Category:他塔喇氏.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舒輅
阳城县
阳城县是山西省晋城市的一个县,位于山西省南端中段,面积1968平方公里,人口約40万,共辖17乡(镇)及1个办事处。.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阳城县
阳曲县
阳曲县是中国山西省太原市所辖的一个县。总面积为2062平方公里,2002年人口为14万人,县政府所在地为黄寨镇。.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阳曲县
阿喇善
阿喇善(v,),博爾濟吉特氏,滿洲鑲黃旗,清朝政治人物、清朝刑部尚書。 曾任刑部右侍郎。順治七年三月乙卯,接替宗室吳達海,擔任清朝刑部尚書,后解。由覺羅郎球接任。.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阿喇善
阿克敦
阿克敦(z,),滿洲正藍旗,清朝政治人物、清朝刑部尚書。,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康熙四十八年,登進士。曾任左都御史。乾隆十一年五月丙申,接替盛安,擔任清朝刑部尚書,其後革職,由達勒當阿接任。 曾代表清朝出使朝鲜。.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阿克敦
阿蘭泰
阿蘭泰(v,),滿洲鑲藍旗,富察氏,清朝政治人物、清朝工部尚書。 由兵部笔帖式转任兵部郎中。三藩之乱,博闻强记,参与修纂《平定三逆方略》。康熙二十年(1681年),任内阁学士,曾任左都御史。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二月辛酉,接替佛倫,擔任清朝工部尚書,后改兵部尚書。由蘇赫接任。改任吏部尚书。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五月,改任武英殿大学士,改任国史馆总裁。康熙帝征噶尔丹,宿卫紫禁城,综理奏章。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为《平定朔漠方略》总裁官。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九月,阿兰泰去世,谥号文清。.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阿蘭泰
阿思哈
阿思哈(z,),滿洲正黃旗人,清朝政治人物、清朝兵部尚書。 曾任刑部右侍郎。順治十七年五月甲子,接替覺羅伊圖,擔任清朝兵部尚書,后管左都御史。由蘇納海接任。.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阿思哈
薩穆哈
薩穆哈(z,),滿洲正黃旗人,乌雅氏,清朝官员,官至工部、礼部尚书。 顺治十二年(1655年),满洲进士,授户部主事,迁员外郎。康熙十二年(1673年),吴三桂申请撤藩。萨穆哈等人至贵州办事撤藩事项。十三年,升刑部郎中,十四年,因告吴三桂造反之功,与党务礼、席兰泰等人升职。十五年,为太仆寺卿。十六年,为户部侍郎。二十年十二月丁酉,接替帥顏保,擔任工部尚書。二十五年,因黄河入海口治理问题,革职。由佛倫接任。不久授步军翼尉。 康熙三十一年二月乙巳,接替索諾和,再度擔工部尚書。康熙三十二年十月甲戌,兼任禮部尚書。康熙三十三年,礼部上奏祭奉先殿仪注,太子胤礽拜褥置槛内,康熙帝令尚书萨穆哈移设槛外,萨穆哈请旨记档。康熙帝于是夺了萨穆哈的礼部尚书之职。夺职时在三月丁未。康熙三十九年,康熙帝因工部问题责问萨穆哈等官员。不久,萨穆哈以年老有疾请求致仕。康熙帝斥其伪诈,命夺官,仍留任,察工部积弊,一一自列。 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三月,革职。萨穆哈因受贿,逮治拟绞。逝世于狱中。.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薩穆哈
董訥
董訥(),字兹重,中國清朝官員,山東平原人。.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董訥
董邦達
董邦達(),字孚聞、非聞,號東山。浙江富陽人。 生於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十七歲中秀才,雍正十一年(1733年)進士,選庶吉士,乾隆二年(1737年)散館授編修,參與編纂《石渠寶笈》。官禮部尚書,赐紫禁城骑马。能畫山水,取法元人枯筆,風格在婁東、虞山派之間,與董源、董其昌合稱“古今三董”。代表作《煙磴寒林圖》。卒於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谥文恪。長子董誥亦是名畫家。清中期著名画家钱维城曾师从于他。 Category:清朝庶吉士 Category:清朝翰林 Category:清朝畫家 Category:赐紫禁城骑马 Category:富阳人 B Category:諡文恪.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董邦達
董恂
董恂(),初名醇,避文宗諱改恂,字忱甫,號韞卿,江蘇揚州府甘泉縣人。晚清政治人物,仕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四朝,官至戶部尚書。.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董恂
钱塘县
钱塘县,也作钱唐县,是中国浙江省杭州地区历史上的一个旧县名。 前222年,秦始皇设置钱唐县,隶属于会稽郡(郡治在今苏州市)。隋朝置杭州,钱唐县成为首县。唐朝,为避国号讳,改钱唐为钱塘。 吴越国建都杭州,于922年(梁龙德二年)析钱塘县、盐官县各半,以及富春县的长寿、安吉2乡,设置钱江县(北宋改称仁和县),与钱塘县同城而治,同为杭州首县。北宋时,钱塘县设南阳、北关、安溪、西溪4镇11乡。 南宋时,再次建都杭州,钱塘县与仁和县同为临安府首县。钱塘县城内隶6厢(左一南厢、左二厢、右一厢、城北右厢、城西厢、左一北厢)、52坊(和丰、怀庆、安荣等);郭外分13乡(履泰南乡、履泰北乡、惠民乡等)、62 里(放马、胭脂、黄妃等)。 元、明、清,钱塘县仍与仁和县同为杭州路、杭州府治所。1912年,仁和县与钱塘县合并为杭县。.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钱塘县
蒲城县
蒲城县是中国陕西省渭南市所辖的一个县。蒲城县位于陕西关中平原东北部。面积1564平方公里。人口75万人(2004年)。县城位于县境中心。.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蒲城县
蒲州
蒲州,可以指:.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蒲州
那清安
那清安,滿洲正白旗,清朝政治人物、清朝刑部尚書。 曾任兵部尚書。道光三年四月甲辰,接替蔣攸銛,擔任清朝刑部尚書,后改熱河都統。由明山接任。.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那清安
邵自昌
邵自昌,字蕃孫,號楚帆,順天府大興縣(今屬北京市)人。清朝政治人物。 邵自昌於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中式戊戌科二甲第一名進士。選庶吉士,散館改兵部主事。历任大理寺卿、福建学政等职。官至左都御史。.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邵自昌
肅順
#重定向 肃顺.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肅順
铅山县
山县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西省东北部、信江中游,武夷山脉北麓,是上饶市所辖的一个县。.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铅山县
蔚州
蔚州,可以指:.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蔚州
蔡升元
蔡升元(),字方麓,号征元,浙江德清人,清朝政治人物、狀元。 康熙九年(1670年)庚戌科状元蔡启僔之侄。生于顺治九年(1652年),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一甲第一名進士(狀元)。授翰林院修撰。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康熙帝南巡,升元在嘉興迎駕,奏對如流。歷任中允、少詹事、詹事。官至內閣學士。卒於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蔡升元
蔡珽
蔡珽(),字若璞,漢軍正白旗人。清朝政治人物。雲貴總督蔡毓榮之子。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進士。改庶吉士,散館授檢討。歷官翰林院掌院學士兼禮部侍郎,吏部、兵部尚書兼左都御史和正白旗漢軍都統。 任四川巡撫時,年羹堯與李紱、蔡珽不和。雍正元年,年羹尧疏劾四川夔州府知府程如丝贩卖私盐,“凡商家所有之盐尽以半价强买之”,殺害盐商。蔡珽奏称程如丝“为四川第一好官”,程又得以擢升為四川按察使。年羹堯又參劾蔡珽威逼所屬知府蔣興仁致死,迫使其“气愤自杀,事后以病卒”,蔡珽因此被罷官,經審訊後定為斬監候;而年系人馬王景灝得以出任四川巡撫。蔡珽被押到北京後,雍正召見他,蔡珽反上奏年羹堯“貪暴”,雍正认为年羹尧与“蔡珽之奏各相悬殊”,“将此事着石文悼审明”。石文悼极力为程如丝开脱。奏报程如丝“实系冤抑”。後來蔡珽竟任左都御史兼監刑官。 雍正三年十二月(1726年1月)年羹堯以九十二條大罪被賜死,執刑前由左都御史兼監刑官蔡珽監督。臨死前年羹堯以為皇帝會下旨赦免他,可一直都沒有消息,在蔡珽的催促下,年羹堯最後自縊。五年(1727),岳钟琪代替年羹尧任川陕总督时,蔡珽還“言钟琪叵测”,使得岳钟琪不胜惶惑,要辞去川陕总督之職。雍正安慰岳钟琪“此明系蔡珽程如丝等鬼魅之所为”,並对蔡珽不满。雍正發現羹堯幕客汪景祺在《西征纪实》中,記载蔡珽在四川时,獲得夔州府知府程如絲贿賂。雍正下令调查,果然查出蔡珽得程如丝贿银六万六千两,金子九百两,并且谗毁岳鍾琪。雍正四年三月,蔡珽擔任左都御史時,曾推舉黄振國授河南信阳知州,黄振国卻與田文镜不合,后被田文镜斬殺。 雍正四年十二月,浙江道御史谢济世参奏田文镜贪虐不法,雍正察覺蔡珽、李绂、谢济世有结党之嫌。雍正五年(1727年)蔡珽被判斬監候,六年(1728年)二月,管理旗务的多罗郡王德昭上疏,说又查出蔡珽家私藏朱批奏折三件。雍正十三年,高宗即位,被釋放。出狱后,再未任职。乾隆八年卒。著有《守素堂集》。.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蔡珽
鄭敦謹
鄭敦謹(),字小山,湖南長沙人,晚清官員,進士出身。.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鄭敦謹
鄒炳泰
邹炳泰(),字仲文,江苏无锡人。清朝乾隆、嘉庆年间政治人物。.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鄒炳泰
鄂爾奇
鄂爾奇,滿洲鑲藍旗人,清朝政治人物、清朝兵部尚書。 康熙五十一年,登進士。曾任左都御史。雍正九年九月丁卯,接替查弼納,擔任清朝兵部尚書,后改戶部尚書。由性桂接任。.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鄂爾奇
金士松
金士松(),字亭立,號聽濤,江蘇吳江人,寄籍宛平(今屬北京)。 雍正七年(1730年)出生,少時家貧,隨父金翁外出讀書。举順天鄉試後,改歸原籍。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進士,选庶吉士,散館授編修,歷任侍讀、廣東學政、顺天学政、禮部侍郎等職。官至兵部尚書。嘉庆五年(1800年)正月卒。諡文簡,纪昀為其撰墓誌銘。 弟為金學詩。.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金士松
金之俊
金之俊(),字豈凡,明末清初政治人物。南直隸吳江縣八都(今苏州市吴江区)人。明萬曆末年以進士入仕,累官兵部侍郎。明亡降李自成,隨即降清,順治年間歷任工部、吏部尚書,官至秘書院大學士,加太傅。.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金之俊
金德瑛
金德瑛(),中國清朝狀元、政治人物,字汝白,號檜門。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金德瑛
金匮县
金匮县是清代江苏省常州府所辖的一个县。 雍正四年(1726年),由于无锡县人口、赋税繁多,被分为无锡、金匮两县,西部为无锡县,东部为金匮县,两县同城而治。1912年(民国元年)撤废金匮县。 Category:清朝县份 Category:江苏省已撤消的县份 Category:无锡行政区划史 Category:1726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1912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金匮县
蕭山縣
蕭山县,中国旧县名,始建制于唐朝,为今天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区的主体。.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蕭山縣
蕭永藻
蕭永藻(),汉军镶白旗人。清朝康熙、雍正年间政治人物。.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蕭永藻
长沙县
长沙县为中国湖南省所辖县份,位于湖南省中部偏北,属长沙地级市管辖。县境北接汨罗、平江,东界浏阳,南邻株洲市和湘潭县,西面和开福区、芙蓉区、雨花区和天心区接壤,西北部与望城区与相连。全县总面积1997平方公里,户籍总人口83.2万人(2014年),常住人口103.78万人(2014年),2014年,GDP总量为1,101亿元(折合179亿美元,购买力平价304亿国际元),人均GDP107,562元(17,510美元)2014年长沙县数据出自;政府驻地星沙街道。长沙县为极具实力的县市之一,其综合竞争力位居湖南省各县(市)的首位,列2010年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的第25位,也是湖南省第4大、中国第24大肉类生产大县。.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长沙县
长洲县
长洲县是江苏省苏州市历史上的一个县,因吴王阖闾所建的园林长洲苑而得名。 武周万岁通天元年(696年),析吴县东部分置长洲县,两县同城而治,同属于苏州管辖。宋朝时属平江府。元朝时,属平江路。 清朝,长洲县下设吴塔巡司,初设今常熟市辛庄镇常南村,雍正九年(1731年)移驻浒墅关。雍正二年(1724年),由于长洲县人口、赋税繁多,分出其南部设立元和县(东南),与吴县(西南)、长洲县(东北)3县同治于府城内,同为苏州府的附郭县。1912年(民国元年)撤废长洲县、元和县,均并入吴县。 长洲县自古以来人才辈出,先后出现了17位状元,占苏州全市的四分之一多。.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长洲县
艾元徵
艾元徵(),字長人,號允洽,山東濟陽縣人。清初政治人物。 艾元徵於順治三年(1646年)中式丙戌科三甲第二名進士。選庶吉士,散館授弘文院檢討。順治十五年,升任禮部右侍郎。順治十五年,兼任東閣學士、次年任殿試讀卷官。順治十六年,任武會試讀卷官。順治十六年,任教習庶吉士。順治十八年,任內國史院學士 。康熙二年,任戶部右侍郎。康熙四年,任戶部左侍郎。康熙九年,任吏部右侍郎,后任吏部左侍郎,后改都察院左都御史。康熙十一年,官至刑部尚書。.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艾元徵
英年
何英年()、英年,字菊儕,内务府汉军正白旗人,清朝政治人物。 貢生出身,考取內務府筆帖式,升任內務府郎中。光绪十七年,任護軍參領。光绪十九年,任奉宸苑卿。后署工部右侍郎,任滿洲繙譯鄉試副考官。光绪二十年,任工部右侍郎、京營左翼總兵。光绪二十四年,任正紅旗漢軍副都統。光绪二十六年,任工部左侍郎、戶部左侍郎。光绪二十六年,任行在查營大臣、稽查買賣街事務、左都御史。光绪二十一年,查勘惠陵河道泊岸等處應修工程。次年,辦理皇帝本生母醇賢親王嫡福晉葉赫那拉氏喪事、摉捕東陵樹株松蟲。光绪二十三年,任勘估東陵應修各工。光绪二十四年,照料德國親王來京地面彈壓事宜。义和团运动中,随载勋等攻打使馆,八国联军陷京师,随慈禧太后、光绪帝逃往西安。《辛丑条约》议定,各国要求惩办祸首,羁西安狱,旋命自盡。.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英年
雍正
雍正(p;,公元1723年至1735年)为中国清朝入關後第三位皇帝清世宗胤禛的年号,前后共13年。因為雍正帝之前曾被封雍親王(v),即位後採用雍正一詞,除取其名「禛」之諧音外,亦有正統、名正的意思,以辟民間奪位的謠言。 雍正十三年八月清高宗即位沿用。.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雍正
通州 (北京)
通州,中國古代的州,金、元、明、清四朝行政區劃。前身為唐、宋的潞縣。.
通州直隶州
通州直隶州是清朝江苏省的一个直隶州。 在明朝洪武初年,通州隶属于南直隶扬州府。清朝雍正二年(1724年),通州升格为通州直隶州,为有别于直隶顺天府通州(今北京市通县),俗称南通州。下辖如皋县、泰兴县。辖区范围基本上相当于今日南通市辖境以及隶属泰州市的泰兴市。 蘇 Category:江苏的州 Category:南通行政区划史 Category:泰州行政区划史 Category:1724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1912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通海县
通海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玉溪市下属的一个县。北纬23°65′11″- 24°14′49″,东经102°30′25″- 102°52′53″。东西最长39公里,南北最宽36.15公里,县城所在地秀山镇距省会昆明市125公里,距玉溪市政府所在地红塔区47公里,面积721平方公里,2000年人口26万人。境内有杞麓湖、秀山和螺峰山。.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通海县
耿額
耿額(v,),滿洲,清朝政治人物、清朝刑部尚書。 曾任左都御史。康熙四十六年六月癸未,接替阿山,擔任清朝刑部尚書,后改兵部尚書。由巢可讬接任。.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耿額
陳大文
陳大文(),字簡亭,河南杞縣人,原籍浙江會稽,是中國清朝官員。 他是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進士,初授吏部主事。四十八年(1783年)任廣西南寧知府,後擢升為雲南迤東道。歷任貴州按察使、安徽按察使及江寧布政使,皆有政聲。他為父親服喪期滿後任廣東布政使,嘉慶二年(1797年)擢升為巡撫,不久兼署總督。嘉慶四年(1799年)調為山東巡撫,五年因母親逝世而離任,六年署任直隸總督。 他後來因病請求回京任官,歷署吏部侍郎、工部尚書。嘉慶八年(1803年),出任兩江總督,次年召授左都御史,尚未到京又擢為兵部尚書。大文在赴京途中患病,仁宗詔遣侍衛帶醫師到他那裡,可是久醫仍未癒,賜尚書銜給他回籍。後來大文被發現在直隸為官時有過失,部議革職,皇帝詔俟他病癒後以四品京堂用,不過他一直沒有復出。嘉慶二十年(1815年)在家中去世。 現在,該名字常見於用作教學用途,如於舉例時用作人物名稱等。.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陳大文
陳世倌
世倌(),字秉之,号莲宇,浙江海宁县(今海宁市)人。清朝政治人物,官至文淵閣大學士禮部尚書。.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陳世倌
陳廷敬
陳廷敬(),原名陈敬,字子端,號說岩,晚號午亭山人,山西澤州直隸州(今晋城市阳城县)皇城村人。清朝政治人物,入仕五十三年,康熙朝官至工部、戶部、吏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卒謚文貞。.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陳廷敬
陳敱永
陳敳永,字雍期、雝期,號學山,諡文和,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杭州府海寧縣(今浙江省海寧縣)人,清朝政治人物。.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陳敱永
陸寶忠
寶忠(),字伯葵、號定生、峰石,初名爾誠,江蘇太倉(今江蘇省太倉縣)人,清朝政治人物、教育家。.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陸寶忠
陸潤庠
潤庠(),字凤石,号云洒,清末民初政治人物。江苏省苏州府元和县(民国废并入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陸潤庠
陕甘总督
陝甘總督(v),正式官銜為總督陝甘等處地方提督軍務、兼理糧餉、管理茶馬、兼巡撫事,始设于中國明朝时期,總管陝西和甘肅兩省的軍民政務,至清朝成为九位最高級的封疆大臣之一。.
陕西省
陕西,简称陕或秦,又称三秦,是中国西北地区的省份,现为西北地区工农业最发达的省份,处于黄河中游,是现今中国地理版图的中心。省会是中国著名古都西安。.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陕西省
折爾肯
折爾肯(v;),又名哲爾肯、折而肯、哲勒肯,鄂济氏,满洲正白旗人,清朝政治人物、清朝兵部尚書。 曾任左都御史。康熙二十年三月壬申,接替郭四海,擔任清朝兵部尚書,后去世。由杭艾接任。.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折爾肯
柏葰
柏葰(v,),原名松葰,字靜濤,巴魯特氏,蒙古正藍旗人,晚清大臣。官至文淵閣大學士,因戊午科場案被斬首。.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柏葰
查克旦
查克旦(v),滿洲鑲白旗,清朝政治人物、清朝工部尚書。 曾任額外尚書。雍正十三年六月癸未,接替巴泰,擔任清朝工部尚書,后改漕運總督。由來保接任。.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查克旦
查克拉
查克拉(चक्र ,音chakra 察喀拉,འཁོར་ལོ་ khor lo),字根源自「圓」、「輪子」,意譯為--或氣卦,粵語譯作--,在印度瑜伽的觀念中是指分布於人體各部位的能量中樞,尤其是指從尾骨到頭頂排列於身體中軸者。 脈輪主要是由中脈、左脈及右脈纏繞所形成。.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查克拉
查郎阿
查郎阿(v,),字松庄,滿洲镶白旗人,乌拉那拉氏,清朝官员,官至清朝吏部尚書。 曾祖父常柱为努尔哈赤姐夫、乌拉部贝勒。父色思特在征伐噶尔丹过程中在乌兰布通阵亡。查郎阿承袭一等轻车都尉兼佐领。升吏部郎中。雍正年间,任吏部侍郎、左都御史。雍正五年(1727年),副都统迈禄率军进藏,平阿尔布巴之乱。六年(1728年)四月癸卯,接替福敏,擔任清朝吏部尚書,后遷文華殿大學士。由性桂接任。七年(1729年),回西安署理川陕总督,协同岳钟琪办理军务。十年(1732年),取代岳钟琪署理宁远大将军,驻军哈密,与准噶尔持军。乾隆三年(1738年)回京,十二年(1747年)因病休致。九月去世。.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查郎阿
恩銘
恩銘(v;),字新甫,--庫里氏,滿洲鑲白旗人,清朝官員,清末主張新政的要角。.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恩銘
恩桂
恩桂可以指:.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恩桂
恩承
恩承(),葉赫那拉.恩承,字露圃,諡文恪,號履堂,葉赫那拉氏,滿洲鑲黃旗人,清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恩承
恭阿拉
恭阿拉(v),滿洲鑲黃旗,清朝政治人物、清朝工部尚書。 曾任禮部尚書。嘉慶十五年九月壬戌,接替馬慧裕,擔任清朝工部尚書,后改兵部尚書。由吉綸接任。.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恭阿拉
杞县
杞县,古称雍丘,在中国河南省中部偏东,是开封市下辖的一个县。总面积1243平方千米,总人口为105万人。.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杞县
李宗昉
李宗昉可以指:.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李宗昉
李鴻藻
李鴻藻(),字季云、寄云,号石孙、兰孙、砚斋。直隸高陽(今屬河北省)人,清朝政治人物,同治帝啟蒙老師。.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李鴻藻
李棠階
李棠階(),字樹南,號文園,又號強齋,河南河內縣(今溫縣)人,晚清大臣,著名理學家。.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李棠階
杭艾
杭艾(v),滿洲人,清朝政治人物、清朝兵部尚書。 曾任左都御史。康熙二十一年十月庚寅,接替折爾肯,擔任清朝兵部尚書,后改戶部尚書。由哈占接任。康熙年間卒。.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杭艾
松筠
松筠(v,),號湘浦,一說晚號百二老人,瑪拉特氏,蒙古正藍旗人,清朝名臣。歷乾隆、嘉慶、道光三朝共五十二年。.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松筠
松森
#重定向 嵩森.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松森
杜受田
杜受田(),字芝农,山东滨州旧城人(今山東省濱州市濱城區),清朝重臣。咸丰帝帝师。.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杜受田
桑春榮
桑春荣(),字柏侪,清朝政治人物。浙江山阴(今绍兴)桑渎村人,寄籍順天府宛平。 桑春荣為道光十二年(1832)壬辰恩科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历任国史馆协修、纂修、总纂,外补河南道、四川道监察御史,調云南临安知府,升贵州按察使、云南布政使、云南巡抚、兵部右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官至刑部尚书。刑部尚书任内,曾於光绪二年(1876年)主审“清末四大疑案”之一的杨乃武与小白菜案,秉公裁決,使此案了結。光绪八年(1882年)卒。朝廷追授其太子少保衔,赐祭葬,谥文恪。.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桑春榮
梅瑴成
梅瑴成(),字玉汝,號循齋。安徽宣州(今宣城市)人。清朝政治人物,数学家。 梅文鼎之孫,自幼家學淵源,精通數學、曆法。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賜進士出身,選庶吉士,未散館,特授編修,入值南书房。歷官江南道御史、光祿寺少卿、通政司參議,與顧祖禹、萬斯同友好。官至左都御史。曾參修《明史·天文志》,又修《律歷淵源》。一說亦參修《明史·曆志》。著有《增刪演算法統宗》、《赤水遺珍》、《操縵卮言》等。.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梅瑴成
梅鋗 (清朝)
梅鋗,字尔止,中國清朝官員,江南宣城人。 康熙六年(1667年)丁未科进士,授知县,累升左副都御史。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出任福建巡撫。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内用兵部右侍郎,改左侍郎。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升左都御史。.
楊錫紱
楊錫紱(),字方來,清朝江西清江人。雍正五年進士。 乾隆元年,署任廣西布政使,不久改為正式擔任。乾隆六年,出任廣西巡撫。九年,出任禮部侍郎。十年,出任湖南巡撫。十五年,授刑部侍郎職,仍兼任湖南巡撫。十八年,擢升為左都御史。十九年,署任吏部尚書。後因事被提議革職,皇帝命令留任。二十年,又署任湖南巡撫,授禮部尚書職。二十一年,署任山東巡撫。二十二年,出任漕运总督。後加太子少師。二十八年,加太子太保。乾隆三十三年去世,諡勤慤。.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楊錫紱
楊汝穀
杨汝穀(),字令贻,號石湖。安徽怀宁人。 康熙三十九年庚辰进士,授浙江浦江县知县,歷官禮部主事。升迁為监察御史。清高宗即位後,轉调户部侍郎。官至左都御史。乾隆三年,退休。乾隆五年,卒,谥勤恪。.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楊汝穀
武功县
武功县是中国陕西省咸阳市所辖的一个县,地处陕西省关中平原中西部,位于东径108°1′—108°9′,北纬34°12′—34°26′,东距咸阳(国际机场)50公里、离西安70公里,西邻杨凌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南隔渭河与秦岭相望。 至2007年底,全县有8镇、4乡、212个行政村,4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42.2万人。全县总面积39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9.8万亩。.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武功县
歙县
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徽省东南部,是黄山市下属的一个县。歙县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推行郡县制置县始,统领徽州数千年,为徽州首县,1986年被授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称号。2006年被安徽省列为12个享有省辖市部分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的试点县市之一。.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歙县
殷特布
殷特布(v),滿洲正紅旗人,清朝政治人物、清朝兵部尚書。 曾任左都御史。康熙五十年十一月丙戌,接替耿額,擔任清朝兵部尚書,后改禮部尚書。由遜柱接任。.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殷特布
毛昶熙
毛昶熙(),字旭初,號鏡海。河南武陟人。晚清政治人物。.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毛昶熙
永平县
永平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下属的一个县。面积2884平方公里,2002年人口17万人。县政府驻博南镇。 目前下辖:博南镇和杉阳镇;龙门乡、永和彝族乡、厂街彝族乡、水泄彝族乡、龙街彝族乡和北斗彝族乡。 县 大理 Category:国家级贫困县.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永平县
永貴
永貴(v,),字心齋,拜都氏,滿洲正白旗人。父布蘭泰,自云騎尉世職授理籓院員外郎。雍正年間,為江西巡撫,在江西整肅綱紀,不怕得罪上級,絕不貪污。成為當地佳話。.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永貴
江夏縣
#重定向 江夏县.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江夏縣
江宁县
江宁县,始设于西晋太康二年(281年),其后有多次变更,位于今天的南京市。.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江宁县
江寧將軍
江寧將軍,全稱鎮守江寧等處地方將軍,清代統領江南駐防八旗的最高官員。.
江西省
江西省,简称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行政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东界浙江与福建、北邻安徽和湖北,西连湖南,南毗广东。境内最大河流为長江支流赣江,自南向北纵贯全境,注入中国目前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全省总面积166946.58平方公里,2016年底人口4592.00万人江西省统计局:〈〉。省会为南昌。.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江西省
江阴市
江阴市,别称“澄”,在中国江苏省南部,是无锡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江阴为长江中下游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也是中国最发达的县市之一,其综合竞争力列全国百强县市第一梯队。.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江阴市
江苏省
江苏,简称苏,是現中华人民共和国华东地区的一省,省名为江宁(南京)和苏州的合称,省会为南京市。江苏省地跨长江、淮河南北。 江苏可分為苏南、苏中、苏北三個區域,也可划分为江南、江淮、淮北三个区域,這三個區域在文化、地理、经济各方面都呈现其獨特性。东吴以来,历东晋、南朝、隋、唐、南唐、北宋、南宋,江苏地区经济文化一直比较繁荣,拥有13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明朝中后期、清中期,分别达到巅峰。1927年,当时亚洲最大的城市上海和中华民国首都南京先后设立特别市而脱离江苏省,江苏的地位有所下降。改革开放以后,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迅速。 該省人类发展指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收入均居中国(大陆)省级行政区第四位,地区生产总值則居全国第二位、世界第六位。江苏与上海、浙江省、安徽省共同构成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世界六大城市群之一。.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江苏省
汪廷珍
汪廷珍(),字玉粲,號瑟庵,江苏山阳(今淮安)人,清朝政治人物、榜眼。 十二歲喪父,由母亲程氏扶养成人。早年科考不順,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中举,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考中己酉科一甲第二名进士(榜眼),與阮元、伊秉绶同年,授编修。歷官礼部侍郎。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署翰林院掌院学士。任大椿很看重他,稱他是國士。官至礼部尚书,卒谥文端。著有《实事求是斋诗文集》。.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汪廷珍
汪元方
汪元方(),字友陳,號嘯庵,安徽歙縣人,晚清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道光十三年(1833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歷任奉天府府丞、鴻臚寺卿、太僕寺卿、通政使、左副都御史、禮部右侍郎、實錄館副總裁;同治五年(1866年)以左都御史在軍機大臣上行走。翌年十月卒,贈太子少保,諡文端。.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汪元方
汪承霈
汪承霈(),字春農,安徽省休寧縣(今黃山市休寧縣)人。清朝官員。 汪由敦子。廕生出身。乾隆二十五年(1740年)在兵部車駕司額外主事上學習行走,歷升戶部廣西司主事、戶部江南司員外郎、刑部江西司郎中,出任山東武定府、貴州平越府、福建邵武府知府,回京任戶部廣西司郎中,歷任左副都御史、刑部左侍郎、工部右侍郎、左侍郎、戶部右侍郎等職。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任順天府尹,嘉慶四年(1799年)任刑部右侍郎,次年升左都御史,官至兵部尚書。.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汪承霈
沁州
沁州,隋朝时设置的州。 隋朝开皇十六年(596年)置,大业初年废除。唐朝初年复置,天宝元年(742年),改名阳城郡。五代十国时仍称沁州。宋朝时置威胜军。金朝时仍为沁州,户一万八千五十九。下领四县、一镇:铜鞮县、武乡县(南关镇)、沁原县、绵上县。元朝时属于晋宁路,治所在铜鞮县,下领三县:铜鞮县、沁源县、武乡县。 明朝洪武初年,以州治铜鞮县。洪武二年(1369年),直属于行中书省。洪武九年(1376年),直属于山西承宣布政使司。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五月,改属汾州府。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仍然直属于山西承宣布政使司。清朝时,仍为沁州直隶州。.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沁州
河南省
河南省简称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行政区,省会郑州市。其大部分土地位于黄河中下游以南地区,故名河南。河南地处中国中部,承东启西,古称天地之中,被视为中国之处而天下之枢,是中国经济自东向西梯次推进发展的中间地带,以河南省为主体的中原经济区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版块,以河南省为核心的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和核心组成部分。河南地势西高东低,北部、西部、南部分别分布着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和大别山,中部和东部为大面积的冲积平原,西南部为南阳盆地。黄河穿北境而过,淮河水系和海河水系以及汉水的支流丹江也流经河南。全省面积16.7万平方公里,面积排名全国第17位。人口9480万,仅次于广东和山东位列第三位。2015年全省生产总值3.7万亿元,位居第五位。.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河南省
河内县 (中国)
河內縣,中國舊縣名,春秋晉野王邑,秦始皇徙衛君角於此,漢置野王縣;隋開皇十六年改河內縣;明、清皆為河南懷慶府治;民國2年改為沁陽縣。治今河南沁陽市。.
沈岐
沈岐(),字鸣周,号饴原,别号五山樵叟,沈猷之次子。江苏如皋人,清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 嘉庆五年(1800年)恩科乡试中举。嘉庆十三年(1808年),登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日讲起居注官、文渊阁直阁事、国史馆总纂、文渊阁校理、侍读、侍讲、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詹事府左右春坊中允、赞善、右春坊右庶子、正少詹事、稽查中书科事务、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礼部左右侍郎、吏部右侍郎、兵部左右侍郎、紫禁城骑马、都察院左都御史等职,诰授光禄大夫。道光二十年(1840年)归乡,后担任扬州梅花、安定诸书院教授,与阮元、梁章钜并称“南河三老”。著有《左右修竹之居试帖》、《左右修竹居诗集》、《味蔗存草》。.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沈岐
沈初
沈初(),字景初,號雲椒,浙江平湖(今屬嘉興市)人。朱汝珍《詞林輯略》卷四 癸未.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沈初
沈兆霖
沈兆霖(),字尺生,號朗亭,又號子滎,浙江錢塘(今杭州)人,晚清官員。.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沈兆霖
沈近思
沈近思(),字位山,号闇斋,浙江錢塘縣(今屬杭州市余杭區)人,中國清朝官員。.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沈近思
沈桂芬
沈桂芬(),字经笙,又字小山,江蘇吳江人,顺天宛平籍。清末政治家,被梁启超称为“实为(清朝)汉人掌政权之嚆矢”。.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沈桂芬
法海
法海可以是下列條目:.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法海
涪州
涪州,可以指:.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涪州
涂天相
涂天相(),字夑庵,号存斋,一号迂叟。湖北孝感人。 康熙七年(1668年)出生,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壬午科举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癸未科进士。康熙五十年(1711年)出任辛卯科乡试陕西副考官,帝赐松花砚,自铭:“以静为用,是以永年”。參與編撰《康熙字典》。雍正八年,升左都御史。官至刑部、兵部、工部尚书。乾隆二年(1737年),奉旨回籍,卒于乾隆五年(1740年)。著有《静用堂偶编》十卷。 Category:清朝左都御史 Category:清朝刑部尚書 Category:清朝兵部尚書 Category:清朝工部尚書 Category:孝感人 T天.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涂天相
清史稿
《清史稿》是中華民國北京政府所設清史館纂修的清史未定稿,體例依照之前的正史,分「紀、志、表、傳」四部分。 民国三年(1914年),清史馆设立,此後編修工作歷時十餘年。到1927年,主持纂修工作的清史館馆长趙爾巽見全稿已經初步成形,擔心時局多變及自己時日無多,遂決定将各--以《清史稿》的名稱刊行,以示其為未定本。因匆忙付梓,致使體例不一、繁簡失當。「然此書成稿於遺老之手,刊行於匆促之中,謬誤屢見,用時不免戒慎,唯恐誤入歧途。」由於編修者多為清朝遺老,《清史稿》書中對清朝歌功頌德,貶低辛亥革命。國民政府北伐後,将《清史稿》定為禁書,禁止刊印及發售;後来解禁。 到目前為止,因尚無依中國傳統正史體例編寫的清史,加上《清史稿》本身史料豐富,其價值仍不可忽視。有的將其列入「二十五史」或「二十六史」。.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清史稿
清銳
清銳(),清朝官員,成都駐防蒙古鑲黃旗人。光緒九年(1883年)癸未科翻譯進士。.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清銳
清朝
清朝(1616年2月17日、1636年5月15日或1644年6月5日-1912年2月12日),正式國号為大清(a),對外使用大清国、大清帝國、中國、中華大清國等名稱,是中国历史上由滿人建立的一個朝代、也是最后一个專制王朝,统治者为建州女真的爱新觉罗氏。 满人源自建州女真,在今中国东北地区為建州卫。建州卫是明朝在东北设立的一个卫所,一个邊防的行政单位,曾隶属于奴儿干都司管辖。1616年,女真族人努尔哈赤在今中国东北地区建国称汗,建立後金,定都赫图阿拉,又稱為兴京(今辽宁新宾)。1636年,努尔哈赤的繼承者皇太极在盛京(今瀋陽)称帝,定国号为「大清」,當時其領土僅止於滿洲地區,但已對退守長城以南的明朝造成重大威脅。1644年,大顺国李自成率军攻陷北京,明朝灭亡。同年,清军藉口協助吳三桂部等原明朝軍隊對抗李自成而進入山海关内,隨後違反約定攻佔北京盤據不走,全面展開對中原的入侵行動,同時遷都北京。从清军入关到其后的数十年时间内,清朝陆续消灭華北殘餘明朝勢力、李自成的大順军、張獻忠的大西國、南明和明鄭等势力,统一中国全境。歷經康熙、雍正及乾隆三帝,清朝的綜合國力及經濟文化逐步得到恢復和發展,统治着辽阔的領土及藩屬國,史稱康雍乾盛世,是清朝發展的高峰時期,有歷史學者認為該时期也是中國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之一。有學者認為,因為清廷推行文字獄與“首崇满洲”政策故康乾盛世不屬於文化意義上的盛世,而梁啟超認為清代學術在中國學術史上價值極大,清代輯佚學的發展亦修復不少在古代已失傳的文獻著作。清代文人崇實學、重證據以及注重考辨和考據精神亦在推動漢學的發展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鴉片戰爭開啟中國近代歷史,使中國由東亞的中心變成列強環伺的國家。西方列強迫使清廷簽訂不平等條約,以武力獲得在華利益。清朝在抵抗外侮與內憂的同時,也一直處於改革派與守舊派拉鋸的局面。在列强入侵的同时西方科學與文化亦引入中國,讓清朝發起一連串的改革與革命,如自強運動,促使中國文化的成長與革新。然而甲午戰爭的失敗使改革的努力受到沉重打击,并使列強劃分勢力範圍。而維新運動隨守舊派抵制而告終。在義和團排外失敗、引來八國聯軍後,清廷也推動清末新政,虽取得一些成效,但部分內容讓许多立憲派知識分子失望,轉而支持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在南京正式成立,同年宣統帝(溥儀)於2月12日宣布退位,清朝正式滅亡。清朝從後金時期算起,共經歷12位皇帝,13个年号(包含太祖的天命和太宗的天聰),國祚長296年,又有滿清十三皇朝之稱;自1644年入主中原,建立清朝以來則有10帝,歷時268年。 清朝政治制度基本上沿襲明朝,但是比明朝独裁,其最高決策單位隨皇帝的授權而變動,例如軍機處、總理衙門等,除提升行政效率外,也使皇帝能充分掌權,認為清朝在专制主义集权上达到了中国历史上的顶峰,政权上始终要袒护满人,政治上制度的意义很少,而法术的意义很多。認历代中國王朝包括明朝社會特别鼓励大眾公开发言,只有清朝才不允许民间有公开发言权,沒有“言论自由”、“结社自由”和“出版自由”。然而徐復觀批評錢穆對歷代專制下的暴行視而不見,以及把中國「歷史中成千上萬的殘酷地帝王專制的實例置之不顧」。學者孟昭信指出,康熙二十年內閣新成員當中有兩名滿人和四名漢人,清延亦重點選拔升遷較快的漢族士大夫,這些士大夫同時是內閣的候補成員。另外,學者孔定芳也指出,清政府也容許有「反清」思想的學者嚴繩孫任命擔任官職,在任職一段時間後,嚴繩孫放棄「反清」思想,後來從原本「不享無妄之福」到「九死從今總負恩」,甚至把康熙帝視為恩人。清朝中期文字獄興盛,若有疑似反清復明的運動與散播被認為不利皇帝的消息,往往會引來冤獄,牽連多人受害。軍事方面原先以旗人的八旗軍為精銳,龐大的綠營為輔,後來以綠營和地方團練如湘軍、淮軍為支柱。清朝領土极盛时可達1310万平方公里,清末時期也維持1130萬平方公里。政治穩定、廣泛種植新作物與賦稅制度的改變,使得中國人口最後突破以往的平均值,達到四億左右。國內與國外的貿易提升,帶動經濟農業與手工業的發展。.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清朝
湯金釗
汤金钊(),字敦甫,又字勗兹,浙江萧山城厢镇人。清朝政治人物。有清名。.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湯金釗
湖南省
湖南省(湘语长益片新派长沙话:;湘语娄邵片双峰话:),中華人民共和國一级行政区,全境位于长江中游以南地区,因大部在洞庭湖以南得名“湖南”,又因湘江贯穿全境而简称“湘”,;境内广植芙蓉(木芙蓉),古诗有“秋风万里芙蓉国”之句,故有“芙蓉国”之誉。湖南的省会长沙市,省政府驻地位于长沙市天心区湘府路。湖南大部分地区的汉语方言以湘语为主,在湖南省內的其他地区则主要使用西南官话、赣语、湘南土话、瓦乡话以及客家话等其他汉语方言。此外,苗语、土家语、侗语、勉语(瑶族的主要语言之一)等少数民族语言在湖南省西部和南部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使用。.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湖南省
湖北省
湖北省,简称“鄂”(别称:“楚”、“荆楚”),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行政区,省会为武汉市。湖北省位于中国中部(华中地区)、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北,介于北纬29°05′至33°20′,东经108°21′至116°07′;东连安徽省,东南和南邻江西、湖南两省,西靠重庆市,西北与陕西省,北接河南省为邻。东西长约740公里,南北宽约470公里,面积18.5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94%,居全国第14位。截止2015年底,全省常住人口5851万,户籍人口6138万。.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湖北省
溥良
溥良(),字玉岑,愛新覺羅氏,清朝宗室,隸滿洲镶蓝旗,父頭等輔國將軍愛新覺羅載崇。 為清雍正帝六世孫。其支系始祖為雍正帝五子、乾隆帝同父異母弟、和親王弘昼。宗人府載溥良光緒元年乙亥科中式舉人,光緒六年庚辰科中式文進士,光緒十二年十一月考封奉國將軍。曾孫啟功在自述歷史的時候,說溥良為了考科舉,「請求革去封號、俸祿。」 光緒六年(1880年)二甲第三十七名進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後歷任广东学政、理藩院左侍郎、户部右侍郎、都察院满左都御史、礼部尚书、察哈尔都统等職。民國十一年(1922年)卒。 其子毓隆為光绪二十年(1894年)甲午恩科二甲进士。其曾孫為當代著名學者、書法家啟功。.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溥良
溧陽縣
溧阳縣,中国溧阳市旧县名,即今江苏省溧阳市前身,历史上的溧阳县还包括今天南京市高淳区和溧水区的一部分。.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溧陽縣
溫達
溫達可以指:.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溫達
滨州市
滨州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山东省北部,渤海西岸,黄河贯穿全境。东接东营市,南邻淄博市,西南与济南市接壤,西邻德州市,北临渤海。全市总面积9,172平方公里,人口385.9万。滨州相传为中国神话剧《天仙配》中男主角董永的故乡。冬枣是当地的知名特产。.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滨州市
滿篤
滿篤,滿洲鑲黃旗,清朝政治人物、清朝工部尚書。 曾任左都御史。康熙五十一年四月乙亥,接替赫碩咨,擔任清朝工部尚書,后降二級調任。由赫奕接任。.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滿篤
滿達海
滿達海(v;),滿洲愛新覺羅氏,清初將領。清太祖努爾哈赤孫,禮烈親王代善第七子。代善死後,襲爵位為禮親王,後改封為巽親王。滿達海死後被追論前過,削其謚號,降爵為貝勒。禮親王一系由其子常阿岱轉由其弟祜塞(代善第八子)之子傑書承襲,並改封為康親王(因傑書襲爵前為康郡王)。.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滿達海
漕运总督
漕运总督(v)是明、清两朝中央政府派出的统管全国漕运事务的高级官员,品级为从一品或正二品。.
潘世恩
潘世恩(),字槐堂,號芝軒,江蘇吳縣(今蘇州)人,祖籍安徽歙縣,清朝政治人物。 潘世恩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中状元。嘉庆年间,历任侍读、侍讲学士、户部尚书。道光年间,担任军机大臣、武英殿大学士,充上书房总师傅,进太傅。潘世恩历事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朝,与堂兄潘世璜、孙潘祖荫合称为“苏州三杰”。.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潘世恩
潘祖蔭
潘祖蔭(),字伯寅,一字東鏞、鳳笙,號鄭盦、龜盦、龍威洞天主,江蘇省蘇州府吳縣(今蘇州市)人,祖籍安徽歙縣,為狀元潘世恩孫,曾任晚清政府要職,賜諡文勤。.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潘祖蔭
木和林
木和林(v,),滿洲人,清朝政治人物、禮部尚書。 康熙四十年,任撰文中書。康熙六十年,任票簽侍讀。雍正二年,任內閣侍讀學士。次年,任一統志館提調官。雍正十一年,改玉牒館提調官。雍正十三年,任禮部右侍郎、刑部右侍郎、刑部左侍郎。乾隆元年,任玉牒館副總裁官、禮部左侍郎。乾隆十四年,任禮部尚書,兼管樂部事務、兼管太常寺事務、兼管鴻臚寺事務。乾隆十五年,改任左都御史。.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木和林
朱士彥
朱士彥(),字修承,揚州府寶應縣(今屬揚州市)人。清朝政治人物、探花。.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朱士彥
朱之弼
朱之弼(),字右君,順天府大興縣(今屬北京市)人。清初政治人物。 順治三年(1646年)進士,授禮科給事中,轉工科都給事中。累遷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康熙五年起歷任工部、刑部、兵部尚書等職。康熙二十二年,之弼舉薦道員王垓擔任湖北按察使,不合康熙帝之意,以“所舉非材”被降三級調用。不久卒。《清史稿》有傳。 弟朱之佐,順治十四年進士,選庶吉士,歷官侍讀學士。.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朱之弼
朱珪
朱珪可以是下列人物:.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朱珪
朱鳳標
朱鳳標(),字桐軒,號建霞,浙江蕭山人,清朝政治人物、榜眼。.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朱鳳標
朱軾
朱軾(),字若瞻,號可亭,江西省瑞州府高安縣艮下村(今屬高安市村前鎮)人。.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朱軾
朱椿
朱椿可以指:.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朱椿
最高法院檢察署檢察總長
#重定向 最高檢察署檢察總長.
成德
成德又名恒冀或镇冀,唐代地名,治所在恒州(今河北省石家莊市正定县)。 唐代安史之乱之后,李宝臣领成德节度使,统治河北中部,是当时的不服从唐朝中央政府的藩镇割据局势中实力最强的河朔三鎮之一。.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成德
成克鞏
成克鞏(),字子固,直隸大名人。明末清初政治人物。崇禎末科進士,改庶吉士。不久仕清,官至內秘書院大學士。《清史稿·卷238》:成克鞏,字子固,直隸大名人。父基命,明大學士。克鞏崇禎十六年進士,改庶吉士。避亂裡居。順治二年,以左庶子李若琳薦,授國史院檢討。五年,遷秘書院侍讀學士。尋擢弘文院學士。九年,遷吏部侍郎。十年,擢本部尚書。疏言:「臣部四司,分省設官,原以諮訪本省官評。請令各司人注一簿,詳列本省各官賢否,參以撫按舉劾,備要缺推選。督撫舊無考成,請令疏列事跡,消弭盜賊,開墾荒田,清理錢糧,糾除貪悍,定為四則,以別賞罰。文選推升,概從掣簽。但地方繁、簡、沖、僻不同,如江南蘇、松等郡積弊之區,非初任邑令所能振刷。請取卓異官,或升或調,通融補授。行之有效,即加優擢,亦於選法無礙。」章下所司。尋擢秘書院大學士。以薦御史郝浴失人,鐫二級。十二年,命還所降級。十二年,加太子太保。左都御史缺員,命克鞏暫攝,並諭俟得其人,仍回內院。疏言:「用人為治平之急務,而大僚尤重。今通政使李日芳、甘肅巡撫周文葉、陝西巡撫陳極新皆衰老昏庸,亟當更易。財用困乏,宜定丈量編審之期。學校冒濫,宜嚴考貢入學之額。任樞密者,遇封疆失事,不得借行查以滋推諉。司刑憲者,於棍徒詐害,不得寬反坐以長刁風。又若修築河工,宜覈冒銷,杜侵帑。此數事皆當振刷,以圖實政。」上深韙之。給事中孫光祀劾左通政吳達兄逵叛逆,下法司勘擬。克鞏疏論左都御史龔鼎孳與達同鄉,徇隱不舉,鼎孳疏辨不知逵為達弟,坐奪俸。尋命克鞏回內院。十五年,加少保,改保和殿大學士,兼戶部尚書。十六年,加少傅兼太子太傅。十七年,遵例自陳,諭不必求罷。部推浙江布政參議李昌祚擢大理寺少卿。先是,揚州亂民李之春事發,其黨亦有名李昌祚者,克鞏與大學士劉正宗票擬未陳明;又在吏部時,薦周亮工,擢至福建布政使,坐贓敗:克鞏疏引罪。左都御史魏裔介劾正宗,語連克鞏,並及昌祚、亮工事,克鞏疏辨,上責其巧飾,下王大臣議,罪當奪官。世祖初以克鞏世家子,知故事,不次擢用,值講筵,命內臣將畫工就邸捨圖其像以進,居常或中夜出片紙作國書詢時事,克鞏占對惟謹;至是,諭責其依違附和,凡事因人,仍寬之,命任事如故。十八年,聖祖即位,復為國史院大學士。康熙元年,調秘書院大學士。二年,乞休回籍。克鞏迭主鄉、會試,稱得士,湯斌、馬世俊、張玉書、嚴我斯、梁化鳳等,皆出其門。歷充太宗實錄,太祖、太宗聖訓總裁,屢得優賚。二十六年,太皇太后崩,赴臨。三十年,卒,年八十四。子亮,編修;光,武昌守道。.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成克鞏
戴均元
戴均元(),字修原,號可亭,江西大庾縣(今大余縣)人,祖籍安徽休寧隆阜,清朝大臣,居官五十餘年,歷仕乾隆、嘉慶、道光三朝。 狀元戴衢亨之叔父。乾隆四十年(1775年)進士,點翰林院庶吉士,授編修,歷任四川學政、鴻臚寺少卿、光祿寺少卿、大理寺少卿、山東學政、刑部侍郎、戶部侍郎、吏部侍郎、都御史、禮部尚書、吏部尚書、管理三庫大臣、協辦大學士、上書房總師傅、文淵閣大學士、實錄館總裁、太子太師。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在軍機大臣上行走。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嘉慶帝崩,戴均元與托津、盧蔭溥撰寫遺詔,因有「高宗降生於避暑山莊」之語,大學士曹振鏞指軍機擬遺詔犯了「重大錯誤」,道光帝嚴懲戴均元降四級留任,逐出軍機。道光元年(1821年),與莊親王綿課、協辦大學士英和監修寶華峪萬年吉地。道光七年(1827年),陵寢完工,孝穆成皇后入葬。翌年,地宮滲水一尺七寸,帝震怒,嚴譴在事諸臣,褫戴均元職,逮京治罪,擬重闢,念其耄老,免罪釋歸。道光二十年(1840年),卒於大庾,享年九十五。 戴均元主持撰寫皇帝《實錄》與《起居注》,纂輯《明鑒》,草擬《科場條例》,在學問上頗有建樹。.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戴均元
户部侍郎
戶部侍郎,約當於今日的財政部次長,雅稱小司徒、貳地官。「戶部」乃六部(吏部即考試院及人事行政局、戶部即財政部、禮部即外交部及教育部、兵部即國防部、刑部即法院及法務部、工部即交通部)之一,即今之財政部。「侍郎」,相當於今日的副部長、次長。尚書是部長。 一般而言,户部尚書主要掌全國户口、賦役方面的政令,而侍郎則掌管稽核版籍、賦役徵收征等會計、統計工作。.
房可壯
房可壯(),字陽初,號海客,山東益都(今青州市)人,明末清初政治人物,同進士出身。.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房可壯
明亮
明亮可以指:.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明亮
明朝尚书与都御史年表
#重定向明朝七卿年表.
昇寅
昇寅(v,),字賓旭、賓谷、晉齋,馬佳氏,滿洲人,清朝政治人物、清朝禮部尚書。 曾任左都御史。道光十四年七月丙子,接替宗室耆英,擔任清朝禮部尚書,后去世,諡勤直。由宗室奕顥接任。.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昇寅
浙江省
浙江省,是一个地处中国东南沿海的省份。东临东海,北连长江三角洲,与江苏省接壤,太湖位于两省之间,东北一角邻上海市,西接江蘇省和江西省,南连福建省。境内最大的河流為钱塘江,因江流曲折,称之江,又称浙江,省以江名,简称“浙”。省会为杭州市。 浙江是吴越文化、江南文化的发源地,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有原始人类“建德人”活动,境内有距今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距今6000年的马家浜文化和距今5000年的良渚文化,是典型的山水江南、鱼米之乡,被称为“丝绸之府”、“鱼米之乡”。 浙江是中国经济最活跃的省份之一,尤以發達的民营经济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浙江经济”,至2013年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连续21年位居中国第一。浙江与江苏、安徽、上海共同构成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成为国际6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地區生產總值位居中國第四位。.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浙江省
新城縣
新城縣,可以指:.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新城縣
文孚
文孚(v,),博尔济吉特氏,字秋潭。滿洲鑲黃旗人,清朝官员,曾任工部尚書。 由监生考授内阁中书,嘉庆十一年(1806年)为内阁侍读学士,十七年(1812年)为内阁学士、刑部侍郎。二十四年(1819年)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多次审理刑狱办事秉公,筹划精心。后任禮部尚書。道光二年(1821年)三月庚戌,接替穆克登額,擔任工部尚書,后改吏部尚書。由宗室禧恩接任。十四年(1834年)十二月为东阁大学士,次年二月为文渊阁大学士,十六年(1836年)七月因疾病致仕。谥号文敬。.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文孚
文彩
文彩(a;,嘉慶七年十一月二十二日亥時-咸豐十年七月十二日未時),愛新覺羅氏,字號不詳。清朝鑲白旗第二族宗室,奕字輩,清朝政治人物。諡安恪。.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文彩
文祥
文祥(z;),瓜爾佳氏,字博川,號子山,盛京正紅旗人,清代晚期的政治人物,自強運動的重要領導人之一。.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文祥
文煜
文煜(),字星巖,費莫氏,滿洲正藍旗人。清朝官员。.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文煜
愛仁
愛仁可能指下列人物:.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愛仁
懷塔布
懷塔布(a;),葉赫那拉氏,滿洲正藍旗人。大學士瑞麟子。 由廕生授刑部主事,晉員外郎。以父卹典擢四品京堂,累遷禮部尚書,充內務府大臣。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禮部主事王照上書言事,被懷塔布阻攔,久不肯代奏。七月,以抑格言路,首違詔旨,奪禮部尚書懷塔布、許應騤,侍郎堃岫、徐會灃、溥頲、曾廣漢等職。未幾戊戌變法失敗,慈禧太后訓政,起授左都御史,復充內務府大臣。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月,授理藩院尚書、鑲紅旗滿洲都統,管理圓明園八旗、包衣三旗官兵事務,並鳥鎗營事務。九月,兼署禮部尚書。十一月,卒,贈太子少保,諡恪勤。.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懷塔布
敦拜
敦拜,滿洲人,清朝政治人物、清朝吏部尚書。 曾任左都御史。康熙四十一年九月己巳,接替席爾達,擔任清朝吏部尚書,后解。由温达接任。.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敦拜
敬徵
敬徵(),爱新觉罗氏,清朝宗室,鑲白旗,第三族宗室質善佐領下人,官至兵部、工部尚書。 肅恭親王永錫第四子。嘉慶十年(1805年),敬徵封不入八分輔國公,賞一等侍衛兼委散秩大臣、副都統。嘉慶十七年(1812年)二月,授正白旗漢軍副都統,七月署理鑲黃旗蒙古副都統,嘉慶十八年(1813年)正月,充當正藍旗宗室總族長,九月兼任鑲紅旗護軍統領,嘉慶十九年(1814年)八月調鑲黃旗護軍統領。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敬徵因失察宗室海康等修習紅陽教,被褫奪職務,謫居盛京。其後再被授予四等侍衛,乾清門行走。 道光初年,累遷工部侍郎,授內務府大臣,其後調任戶部。道光八年,敬徵偕同尚書王鼎察治長蘆鹽務,奏定歸補帑課章程。道光十二年(1832年),南河奸民陳堂等盜決于家灣官隄,朝廷命敬徵偕同尚書朱士彥前往勘察。其後上疏陳述:「諸口已合,壩下尚未閉氣,間有蟄陷。陳堂等 聽從逸犯陳端糾眾,以為從例問擬,疏防各官遣戍。通判張懋祖賠修壩工不實,罰賠枷號。覆勘湖河各工,請擇要興修,高堰、山盱卑矮石工,分年改砌碎石;信壩補還石工,智壩、仁河、義河壩改修以石底;裏河福興閘塌卸,急築;揚河西岸加高磚工,改拋碎石。」朝廷皆遵從他的見議。又會同兩江總督陶澍議制定淮鹽票引兼行,言官所論官票運私、侵礙暢岸、爭佔馬頭三者皆可無慮,下詔如同原來的議行。道光十四年(1834年),授職左都御史。偕同侍郎吳椿勘察浙江海塘,上疏言:「念里亭至尖山柴工尚資禦溜,石塘仍當修整,鎮海及戴 家橋汛議改竹簍,塊石不如條石坦水舊法為堅實。烏龍 廟以東,冬工暫緩。」回京後,擢升為兵部尚書,其後於十一月丙戌,接替宗室耆英,擔任工部尚書。道光十五年(1835年),以孝穆皇后、孝慎皇后梓宮奉安龍泉峪選擇的日子不慎,罷去尚書、都統之職,仍充內務府大臣。道光十六年(1836年)十一月庚子,接替宗室載銓,擔任清朝工部尚書,後改戶部尚書。署任戶部侍郎,累遷工部尚書,兼都統。東河總督栗毓美多用磚工,御史李蒓言其不便,命敬徵偕李蒓前往勘察。敬徵上疏陳述:「已辦磚工尚屬整齊,輿論謂保灘護崖可資其力。水深溜急之處,不及埽工鞏固,搶辦險工,未可深恃。請停止燒磚,改辦碎石。」朝廷聽從他的意見。後改戶部尚書。由賽尚阿接任。道光十八年(1838年),調任戶部。道光二十五年四月丙辰,接替裕誠,擔任清朝工部尚書,后革。由特登額接任。.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敬徵
敬信
宗室敬信()、敬信,諡文恪,愛新覺羅氏,清朝皇室,政治人物。.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敬信
慶保
慶保,字佑之,號蕉園,室名蘭雪堂,章佳氏,滿洲鑲黃旗人,清朝官員。.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慶保
曲阜市
曲阜市位于中国山东省南部,是济宁市代管的一个县级市。古称鲁县,是春秋战国时期鲁国的国都,也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故乡,它与南临的孟子故乡邹城市并称为“孔孟桑梓之邦”。 曲阜是中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孔子、颜回、左丘明、鲁班等名人的故乡,黄帝诞生地,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对中国及日本、韩国、东南亚地区等儒家文化圈具有深远影响,是东方文化的重要发祥地。.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曲阜市
曹毓瑛
曹毓瑛(),字子瑜,號琢如,江蘇江陰人,晚清大臣。 道光十七年(1837年)拔貢,授兵部七品小京官,升主事,充軍機章京。二十三年順天府舉人。咸豐年間,端華、肅順擅政,曹毓瑛獨不附。十一年,英法聯軍兵犯京師,咸豐帝避走熱河,欲擇一章京在軍機大臣上學習行走。曹毓瑛資歷最深,惟自甘退讓,焦祐瀛遂越次擢用。辛酉政變中,向恭王奕訢等人輸誠,扳倒肅順等顧命大臣,立下大功。十一年,以鴻臚寺少卿在軍機大臣上學習行走。旋遷大理寺卿。同治元年,去「行走上學習」字。二年,遷工部左侍郎。二月,轉兵部左侍郎。四年,遷左都御史。十一月,轉兵部尚書。五年卒,贈太子少保,諡恭愨。.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曹毓瑛
普恭
普恭,滿洲人,清朝政治人物、清朝禮部尚書。 曾任左都御史。嘉慶二十五年十月戊子,接替穆克登額,擔任清朝禮部尚書,后改江寧將軍。由文孚接任。.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普恭
景安
景安,滿洲人,清朝政治人物、清朝禮部尚書。 曾任左都御史。嘉慶十九年三月甲寅,接替和寧,擔任清朝禮部尚書,后改戶部尚書。由瑚圖禮接任。.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景安
景州
景州,可以指:.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景州
景廉
景廉(),颜札氏,字儉卿,又字季泉,號秋坪。满洲正黄旗人。晚清重臣。.
查看 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和景廉
,富甯安,尹泰,尼滿,山东省,山西省,崑山縣,崑岡,崔應階,崇厚,崇祿,巢可託,左都御史,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华民国,席爾達,希福納,三泰,平湖市,乾隆,广东省,于成龍,康熙,云南省,廣壽,廣州將軍,廖鴻荃,廖旦,介山,張祥河,張照,張鵬翮,張若溎,張英麟,張泰開,彭維新,归安县,何國宗,何凌漢,佛倫,徐乾學,徐元夢,徐元正,徐元文,徐用仪,徐郙,徐桐,徐樹銘,徐本,徐會灃,復興 (清朝尚書),德语,志和,嘉定区,嘉庆,單懋謙,喀代,喀爾圖,周祖培,周煌,呂海寰,咸丰,傅臘塔,傅森,唐執玉,冀如錫,凱音布,內大臣,內務府,全慶,兩廣總督,兩江總督,八旗,八旗察哈爾,光禄寺,光绪,固始县,四川省,倭仁,噶達渾,皁保,石门县,瞿鸿禨,玉麟,王士禎,王安國,王九齡,王廣蔭,王熙,王鼎,王集,王杰,王永吉,王澤宏,王懿修,王慶雲,祁寯藻,祝慶蕃,祿康,福建省,福敏,禧佛,秦承恩,科爾坤,穆彰阿,穆和倫,穆克登額,童華,竇光鼐,納蘭明珠,素爾訥,索諾和,紀昀,總督倉場,纳兰揆叙,羅源漢,羅惇衍,翁同龢,献县,烏里雅蘇臺將軍,烏拉喜崇阿,瑞常,田從典,甘肃省,熙敬,番禺 (古代),特登額,盛安,百齡,花沙納,隆文,韓城縣,遂宁市,道州,道光,達哈他,達椿,荣禄,華陽縣,鐵麟,靈桂,青阳县,順天府,顺治,裕德,裕誠,馬爾泰,馬齊,馬慧裕,馮溥,覺羅雅布蘭,觀保,許乃普,許應騤,託恩多,高郵縣,高阳县,譚廷襄,魁齡,魏廷珍,魏元烺,魏裔介,魏象枢,貴恒,賡音,賈楨,趙佑,趙申喬,趙開心,鹿傳霖,麟魁,麟書,載齡,龚鼎孳,龐鍾璐,辽阳县,霍达,錢應溥,錫珍,茶陵县,霸州 (后周),茹棻,范建中,范承勳,胡家玉,胡高望,郭四海,郭琇,都察院,能圖,舒常,舒輅,阳城县,阳曲县,阿喇善,阿克敦,阿蘭泰,阿思哈,薩穆哈,董訥,董邦達,董恂,钱塘县,蒲城县,蒲州,那清安,邵自昌,肅順,铅山县,蔚州,蔡升元,蔡珽,鄭敦謹,鄒炳泰,鄂爾奇,金士松,金之俊,金德瑛,金匮县,蕭山縣,蕭永藻,长沙县,长洲县,艾元徵,英年,雍正,通州 (北京),通州直隶州,通海县,耿額,陳大文,陳世倌,陳廷敬,陳敱永,陸寶忠,陸潤庠,陕甘总督,陕西省,折爾肯,柏葰,查克旦,查克拉,查郎阿,恩銘,恩桂,恩承,恭阿拉,杞县,李宗昉,李鴻藻,李棠階,杭艾,松筠,松森,杜受田,桑春榮,梅瑴成,梅鋗 (清朝),楊錫紱,楊汝穀,武功县,歙县,殷特布,毛昶熙,永平县,永貴,江夏縣,江宁县,江寧將軍,江西省,江阴市,江苏省,汪廷珍,汪元方,汪承霈,沁州,河南省,河内县 (中国),沈岐,沈初,沈兆霖,沈近思,沈桂芬,法海,涪州,涂天相,清史稿,清銳,清朝,湯金釗,湖南省,湖北省,溥良,溧陽縣,溫達,滨州市,滿篤,滿達海,漕运总督,潘世恩,潘祖蔭,木和林,朱士彥,朱之弼,朱珪,朱鳳標,朱軾,朱椿,最高法院檢察署檢察總長,成德,成克鞏,戴均元,户部侍郎,房可壯,明亮,明朝尚书与都御史年表,昇寅,浙江省,新城縣,文孚,文彩,文祥,文煜,愛仁,懷塔布,敦拜,敬徵,敬信,慶保,曲阜市,曹毓瑛,普恭,景安,景州,景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