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65 关系: 劉晏,卢商,卢钧,卢携,卢深,卢承庆,司空图,吕太一,吕諲,吉中孚,夏侯孜,姚洎,孟简,孔纬,孙偓,孙伏伽,宗楚客,宇文融,宇文鼎,宋遥,尹思贞,崔仁師,崔彦昭,崔元略,崔珙,崔群,崔蠡,崔胤,崔沆,崔昭纬,崔慎由,于琮,于颀,于敖,令狐绹,令狐楚,张均,张濬,张文蔚,侍郎,徐堅,徐彦若,徐商,包佶,刘崇望,刘瞻,刘瑑,刘邺,周墀,周宝,... 扩展索引 (115 更多) »
劉晏
劉晏(),字士安,曹州南华(今山东东明)人,历仕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四朝。代宗朝主管全国财政,德宗朝被赐死,后追赠郑州刺史,又加司徒。.
查看 户部侍郎和劉晏
卢商
卢商(《旧唐书》卷一百七十六),字为臣,爵封范阳郡公,唐朝官员,唐宣宗年间短暂拜为宰相。.
查看 户部侍郎和卢商
卢钧
卢钧(),字子和,唐代诗人,祖籍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徙居京兆蓝田(今陕西蓝田)。出自范阳卢氏北祖大房,卢计子。.
查看 户部侍郎和卢钧
卢携
盧攜(),字子升,范阳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 祖盧損,父盧求。卢携外貌醜陋,曾將文章獻給尚書韋宙指點,韋宙說他“异日必贵”。寶曆初年進士,由台省歷戶部侍郎、翰林學士。乾符五年,拜門下侍郎同平章事。與鄭畋皆為李翱外甥,同位宰相。兩人不和,盧攜常笑詬鄭畋身出娼技。一日卢携与郑畋争论,把砚台扔到地上。僖宗貶盧攜為太子賓客。乾符六年(879),高骈大将张麟多次擊敗黃巢軍。卢携因举荐高骈为统帅有功,朝廷又召卢携辅佐政事。卢携當時有風疾,精神恍惚,政事都由親吏温季修决断,一时贿赂盛行。 廣明元年(880年)十一月,黃巢農民軍攻克洛陽,十二月,攻下潼關,佔領長安。黃巢入淮南,张麟被杀,许州官兵溃败。朝廷上下震惊,把過錯全歸咎盧攜。卢携被再次罢宰相职务,任太子宾客,當晚盧攜服毒自殺死。黃巢軍發盧攜屍,戮之於市。《全唐詩》存詩1首。《全唐詩外編》補輯1首。有子卢晏,字望卿,寿安尉、直弘文館。天祐元年(904),卢晏擔任河南县尉,被柳璨所杀。.
查看 户部侍郎和卢携
卢深
盧深(?-870年),字號、籍貫皆不詳。 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年)戊辰科狀元,主考官是禮部侍郎封敖。咸通七年(866年)三月,入翰林院。是年七月為兵部員外郎。咸通九年(869年)十月,官拜中书舍人。唐懿宗咸通十年(870年)十一月迁户部侍郎知制诰,是年十二月卒於任上。 L.
查看 户部侍郎和卢深
卢承庆
盧承慶(),字子餘,幽州范阳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出自范阳卢氏北祖大房,唐朝官员,唐高宗年间任宰相。.
查看 户部侍郎和卢承庆
司空图
司空图(),字表圣,中国唐朝末年诗人、文学评论家,河中郡虞乡(今山西省永济县)人。 司空图早年为王凝赏识,在其推荐下于唐懿宗咸通10年(869年)中进士,后为报恩,放弃在朝中为官的机会,长期居于王凝幕府中。878年,被任命为光禄寺主簿,分司洛阳。在洛阳期间得到卢携的赏识,后卢携回朝复相,司空图被任命为礼部员外郎,不久升任郎中。 唐僖宗广明元年(880年),黄巢入长安,司空图拒绝其招揽,逃往凤翔投奔唐僖宗,被任命为知制诰、中书舍人。次年,唐僖宗迁往宝鸡,司空图与其失散,回乡隐居中条山王官谷。唐昭宗及宰相朱溫屡次征召其为侍郎、尚书等职,他均坚辞不受,最後接受了宰相柳璨的要求為官,卻故意裝作衰老的樣子,在朝堂上失手墜落笏板,得以放還本鄉中條山。907年,朱温废去唐哀帝,建立后梁,次年又将哀帝刺杀。司空图闻信后,绝食而死。 司空图没有儿子,有女儿嫁给姚顗。司空图以外甥荷为嗣,因此被御史弹劾,但昭宗不予罪责。司空荷官至永州刺史。.
查看 户部侍郎和司空图
吕太一
吕太一,生卒不详,唐朝官员。 景雲年間为洹水縣令,魏知古上表奏之,张嘉贞推薦於朝廷,与中书舍人苗延嗣、考功員嘉靖、侍御史崔训等人齊名,时人稱:“令君四俊,苗吕员训”。《全唐詩》存其詩一首。.
查看 户部侍郎和吕太一
吕諲
吕諲(),蒲州河东(今山西永济)人,爵封须昌县开国伯,谥号肃,唐朝官员,唐肃宗年间拜相。史学家往往认为他后来担任地方官时比担任宰相更出色。.
查看 户部侍郎和吕諲
吉中孚
吉中孚(?-?),生卒年不詳,楚州(今淮安市)人。大歷十才子之一。 早年客居鄱阳。出家當道士,后还俗。大历年间,至长安,登博學宏辭科,授官校書郎,後任萬年縣尉,與盧綸、韓翃、錢起、司空曙等有詩名。李端稱其“眾口宗詩伯”。兴元元年(784年)由司封郎中、知制诰为谏议大夫,歷翰林學士,贞元二年(786年)任戶部侍郎、判度支兩稅。贞元四年八月,由权吏部侍郎改中书舍人,不久卒。有詩一卷,已佚。《全唐詩》存其詩僅一首,《全唐詩續拾》補詩一首。.
查看 户部侍郎和吉中孚
夏侯孜
夏侯孜(),字好学,爵封谯郡开国公,唐朝官员。在唐宣宗和唐懿宗年间拜宰相。.
查看 户部侍郎和夏侯孜
姚洎
姚洎(),封吳興侯。是中国唐朝、五代十国后梁大臣,梁末帝时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查看 户部侍郎和姚洎
孟简
孟简(),字几道,德州平昌县(今山东省商河县西北)人,唐朝官员。 由进士擢第。孟简官至谏议大夫。元和六年(811年),任常州刺史,开凿原有的孟渎,长41里,灌溉田地4000余顷。后来历任越州(今浙江省绍兴市)、襄州(今湖北省襄樊市)、睦州(今浙江省建德市)。.
查看 户部侍郎和孟简
孔纬
孔緯(),字化文。魯曲阜(今屬山東)人,孔子第四十世孫,唐朝狀元、宰相、封魯國公。.
查看 户部侍郎和孔纬
孙偓
孫偓,字龍光,武邑人。 父孫景商,為天平軍節度使。一日孫偓夢見有積木數百,偓在積木上踏來踏去。後來請一位李處士復原,這位處士說:“賀喜郎君,來年必是狀元,何者已居眾材之上也。”日後果然以狀元登第。乾宁中,以戶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封樂安公。 子孙溥,字熙化。.
查看 户部侍郎和孙偓
孙伏伽
孫伏伽(),貝州武城县,一說河北邢台清河人士。隋末唐初人物。 史书没有记载孙伏伽的生年。隋朝末年,孙伏伽以大理寺史補萬年縣(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境)法曹。後降唐。武德四年(622年),進士第一名,他是中國乃至东亚科舉史上的第一位狀元。歷任御史、諫議大夫、大理寺卿、陝州刺史等,任主簿時曾諫阻唐太宗打獵,幾死,升諫議大夫,高宗顯慶三年(658年)卒。.
查看 户部侍郎和孙伏伽
宗楚客
宗楚客(),字叔敖,蒲州(今山西永濟西)人。武周和唐中宗时期官员。 祖籍南陽(今河南南陽)。曾祖宗丕是後梁弘农郡太守,隋朝時居河東之汾陰。父宗岌,官魏王泰府,與謝偃等撰《括地志》。母武則天堂姐(武后伯父武士逸與伯母諸葛芬之三女)。宗楚客之孫女是李白的第二任妻子。 生而「明皙美鬚髯」,有才華,唐高宗進士,武周革命后兄宗秦客官升内史,不久宗秦客、宗楚客、宗晋卿三兄弟就以奸赃罪被流放岭南。宗秦客死在岭南,宗楚客等人恢复官职回到京城。长安四年(704)三月,宗楚客累遷夏官侍郎后,被任为同鳳閣鸞台平章事(宰相),七月,被贬为原州都督。 神龙初年,宗楚客任太仆卿。武三思掌权时引宗楚客為兵部尚書,封郢国公。神龙三年(707年)七月,太子李重俊发动政变,杀死武三思父子,兵败后逃到鄠县,宗楚客派人捕杀,首级被用于祭奠武三思父子。他也是韋皇后与安乐公主的亲信大臣,九月,与纪处讷同知政事,再次担任宰相,他与侍中纪处讷共为朋党,人称宗、纪。弟弟宗晋卿官至将作大匠、宋国公。 景龍二年(708年),宗楚客、纪处讷等受阿史那闕啜忠節贿赂,派兵讨伐突骑施首领娑葛,导致安西都护府被突骑施攻陷,宗楚客等人召安西都护郭元振入京,欲陷他于死罪,元振不从,两方相互攻讦,最终郭元振复任安西都护。景龙三年(709年),監察御史崔琬彈劾宗楚客等人「潛通戎狄,受其貨賂,至生邊患」。唐中宗并未追究,反命崔琬与楚客结为兄弟。宗楚客则转任中书令。 710年六月,臨淄王李隆基和太平公主於是發動唐隆之變,殺韋皇后,宗楚客与弟弟宗晋卿等人也一同被杀。 西安市考古研究院日前發現,宗楚客的外祖母名為諸葛芬,出自瑯琊諸葛氏,是武則天三伯武士逸的側室。.
查看 户部侍郎和宗楚客
宇文融
宇文融()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市长安县)人。.
查看 户部侍郎和宇文融
宇文鼎
宇文鼎,字周重。唐朝政治人物。.
查看 户部侍郎和宇文鼎
宋遥
宋遥,字仲達,唐代广平人。 早年為國子進士,後補东莱郡录事参军,移任密县尉。開元年間,累官侍郎,開元二十九年(741年),與苗晉卿主持官員選拔。天宝二年(743年),李林甫擔任吏部尚書後,政事繁忙,將選事悉委託宋遙、苗晉卿。御史中丞张倚之子张奭到吏部候选。苗晋卿与宋遥因张倚正受玄宗宠信,欲攀附之,遂将张奭列为第一。时人皆知张奭不读书,因此群议沸腾。前蓟县(今北京西南)县令苏孝韫將此事告知安禄山,於是安禄山上奏朝廷。玄宗亲自在花萼楼重試已录取官员,能通过考核者十不及一二,张奭则交白卷。玄宗大怒,贬晋卿为安康郡太守、宋遥为武当郡太守、张倚为淮阳郡太守。天寶六載卒於上黨,得年六十五。.
查看 户部侍郎和宋遥
尹思贞
尹思贞(),京兆长安(今西安)人。唐朝官员。.
查看 户部侍郎和尹思贞
崔仁師
崔仁師,定州安喜(河北定縣)人。 武德初年應制舉,授管州錄事參軍,以薦拜右武衛錄事參軍。貞觀初年,任殿中侍御史。陳叔達薦為史官,與令狐德棻、岑文本等人修《周書》。青州(山東省青州市)有人造反被逮治,大理寺少卿孫伏伽要求從嚴審理,仁師責令寬恕,悉脫去犯人杻械,並給予飲食、沐浴。只抓魁首十多人,其他人皆释放。不久唐太宗派人重新審訊囚犯,皆曰:“崔公平恕,事无枉滥,请速就死。”无一人异辞者。 貞觀二十二年(648年)末年累遷中書侍郎,參知機務,褚遂良忌之。一日有伏閤自訴者,仁師不奏,褚遂良告之太宗,帝大怒,以罔上罪配廣東連州(一說龔州)。不久赦還。永徽初年授簡州刺史。不久卒。 神龍初年以子崔挹為國子祭酒,恩例贈同州刺史。崔仁师诸子中,崔揣官居亳州刺史,袭安平公;崔擢字扬庭,官居雍州司功参军,封安平男;崔摄,官居恒州刺史。崔挹最后官至户部尚书,子崔湜为唐中宗宰相。.
查看 户部侍郎和崔仁師
崔彦昭
崔彦昭(),字思文,中国唐朝官员,唐僖宗年间为宰相。.
查看 户部侍郎和崔彦昭
崔元略
崔元略(),博陵郡安平县(今河北省衡水市安平县)人。.
查看 户部侍郎和崔元略
崔珙
崔珙(),安平郡公,唐朝官员,唐武宗年间为宰相。.
查看 户部侍郎和崔珙
崔群
崔群(),字敦詩。唐貝州武城(今山東武城西北)人。 崔稹之子。生於唐代宗大曆七年(772年),貞元八年進士,年僅十九歲,與韓愈為友,貞元十年中賢良方正科。初為秘書省校書郎。貞元十二年為宣歙觀察使從事。元和元年累遷右補闕。元和二年,召為翰林學士,歷官中書舍人。元和十二年七月,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长庆二年,授秘书监。太和五年,拜检校左仆射,兼吏部尚书。太和六年(832年)八月卒,赠司空。.
查看 户部侍郎和崔群
崔蠡
崔蠡,字越卿。贝州安平(今青州西北)人。 元和五年進士。宝历中,入朝擔任监察御史。大和初年,为侍御史,後迁户部郎中,出京擔任汝州刺史。知制诰,以母丧离任守孝。在鄉里探望病人,只送茶和药,不送钱也不送布。文宗朝拜禮部侍郎。出京为华州刺史镇国军等使,历官平卢军节度使,終官尚書左丞。.
查看 户部侍郎和崔蠡
崔胤
崔胤(),字昌遐,或字垂休。清河武城(今山東省武城縣,位夏津縣西北)人。晚唐官员。曾数度拜相(893年-895年、895年-896年、896年-899年、900年-901年、903年-904年),故外号崔四入。 進士出身,與詩人韓偓友好。河中節度使王重榮聘為從事。后入朝,累迁考功、吏部员外郎,转郎中、给事中、中书舍人。大顺中,历兵部、吏部侍郎,寻以本官同平章事。累迁中书侍郎、判户部事。乾宁二年(895年)三月,以检校尚书左仆射、同平章事、河中尹、充河中节度等使再入朝。同年,崔胤随从唐昭宗出逃长安。返回长安后,加礼部尚书,并赐号“扶危匡国致理功臣”。 乾宁三年七月,复以左仆射兼广州刺史,充清海军节度领南东道观察处置等使。后罢崔胤政事,检校兵部尚书、广州刺史、岭南东道节度等使。因朱全忠的关系,复召拜平章事。 天復元年(901年)正月,崔胤聯合左神策軍指揮使孫德昭打敗废黜昭宗另立皇长子李裕为帝的劉季述,唐昭宗復位,崔胤进位司空,复知政事,兼领度支、盐铁、三司等使。天復元年(901年)昭宗被宦官韓全誨劫持到凤翔节度使李茂贞,崔胤召朱全忠救駕。崔胤利用朱温對抗宦官,玩弄權術,排斥异己。三年(903年)神策军解散后,昭宗以朱温为天下兵马副元帅,欲以皇子为名义上的大元帅,崔胤又迎合朱温的意思,在昭宗属意李裕的情况下坚请昭宗以年轻的嫡次子辉王李祚为元帅。朱温厌恶李裕,要崔胤提出以参与政变为由处死李裕,昭宗不肯,朱温否认是自己的意思。崔胤又覺得朱溫權勢漸大,暗中召募六军十二卫,密為防禦。又與京兆尹鄭元規等繕治兵甲。 天祐元年(904年)春正月,朱全忠侄子朱友伦在球场坠马而死,朱全忠怀疑是崔胤所害,派侄子朱友谅带兵入长安,以“专权乱国,离间君臣”的罪名殺崔胤、郑元规,長安百姓向尸体投掷瓦砾砖石以泄忿,年五十一。唐昭宗被迫迁都洛阳。 Category:崔姓.
查看 户部侍郎和崔胤
崔沆
崔沆可以是下列人物:.
查看 户部侍郎和崔沆
崔昭纬
崔昭緯(),字蕴曜,清河(今河北清河西北)人。.
查看 户部侍郎和崔昭纬
崔慎由
崔慎由(),字敬止。唐朝政治人物。唐宣宗时宰相,曾任过剑南节度使、河中节度使。.
查看 户部侍郎和崔慎由
于琮
--琮(),字礼用,河南人。唐朝官员、驸马。 于志宁七世孙,-于-敖之子。早年有大志,靠门荫當小官,久不见用。唯有驸马都尉鄭顥很看重他。大中十二年(858年)中進士,本奉詔娶永福公主,拜驸马都尉,擢升秘书省校书郎、右拾遗,赐绯,又升左补阙,赐紫。但永福公主娇纵,唐宣宗認為“此可为士人妻乎”,改将廣德公主嫁给--琮。歷官兵部侍郎、諸道鹽鐵轉運使,咸通八年官至同平章事。 唐懿宗时,--琮被韦保衡构陷,贬为韶州刺史。廣德公主随行,一路防止--琮被害。有宦官送来毒酒,公主大骂宦官,泼掉毒酒。后来,--琮回京,授太子少傅,拜右仆射,广德公主为--琮找了歌妓俞洛真为妾,俞洛真“有风貌,且辩慧。顷曾出曲中,值故左揆于公,贵主许纳别室”,--琮纳了俞洛真之后一个多月,不务正业。广德公主得知,赐俞洛真数百金,打发她走了。 中和元年(881年),黃巢入長安,張直方收留--琮、豆盧瑑、崔沆等數百人。事發後,黄巢诛张直方三族,十二月庚子,--琮为黄巢所杀。廣德公主不失节,哭泣道:“今日谊不独存,贼宜杀我!”黄巢不想殺她,公主遂自缢死。.
查看 户部侍郎和于琮
于颀
于颀(),字休明,唐朝工部尚书。祖于汪,秘书监。父于庭谓,济王府仓曹,累赠尚书左仆射。生母任氏,乐安郡太君,追赠贝国太夫人。 于颀早年任京兆府士曹,受京兆尹史翙赏识。乾元二年,史翙外任襄州刺史、山南东道节度使,于颀出任其幕府判官。次年四月,襄州军将张维瑾、曹玠率众谋乱,史翙被杀,于颀为其收葬遗骸。后在度支使第五琦属下任河东租庸使,历任凤翔少尹、度支郎中、兼御史中丞、转运租庸粮料盐铁等使。元载为诸道营田使,又署为郎官,令他于东都、汝州开置屯田。后历户部侍郎、秘书少监、京兆尹、太府卿,代杜济为京兆尹。 于颀因依附宰相元载得任京兆尹,就看不起朝中无权无势的同僚。大历十四年,元载倒台,于颀被外放为郑州刺史,迁任河南尹,以无政绩被代还。时汾州刺史刘暹被召入朝,准备升任御史大夫。宰相卢杞以刘暹性格刚直,出任御史大夫会对己不利,以于颀柔弱会谄媚权臣,易于控制,就推荐他为御史大夫。 此后在建中四年(783年),泾原兵变时,于颀跟随唐德宗出逃奉天,改左散骑常侍,历左千牛上将军,徙大理卿、太子少保、工部尚书,封谯郡公。因参加朝会时仆地,为金吾仗卫掖起,改太子少师致仕。贞元十五年卒,时年七十四。 夫人陇西李氏,汝阳郡王女,生子于申。异母弟魏成令于颎、故太原法曹于颋、洛阳主簿于颐,妹张氏、窦氏二女。.
查看 户部侍郎和于颀
于敖
于敖,字蹈中,唐朝京兆府高陵县(今陕西省高陵县)人。唐朝官员。 于志宁六世孙,于肃之子。進士出身,授秘书省校书郎,长庆年間官给事中,累迁户部侍郎,转工部侍郎,出京擔任宣歙观察使。白居易有詩相贈。《全唐詩》存其詩一首。.
查看 户部侍郎和于敖
令狐绹
令狐绹(),字子直,晚唐政治家。 唐文宗太和四年(830年),通过进士考试,开始从政。前后担任过弘文馆校书郎、左拾遗、左补阙、户部员外郎、右司郎中、湖州(在今浙江省境)刺史等官职。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年)起升任宰相直至到大中十三年(859年)宣宗去世。出为河中节度使。後來前後擔任四鎮節度使。大中十三年秋八月,为山陵礼仪使。 令狐绹执政的时代,已经是唐代的晚期,政权已经缺乏振作的生命力。他没有良好的政绩记录也并不奇怪。唐宣宗是晚唐最后一个比较强势的皇帝,而令狐绹以一种小心翼翼的态度处理了他们之间的合作关系。《旧唐书》上说他的性格胆小迟缓。这也许是他身居相位达10年之久的原因之一。令狐绹非無情人,與李商隱有書簡慰答。 令狐绹的父亲令狐楚也曾经在唐宪宗元和年间担任过宰相。根据《资治通鉴》上的记载,令狐绹能够升任宰相,在某种程度上是宣宗感动于令狐楚对宪宗的忠诚。令狐绹之子令狐滈骄纵不法,受贿卖官,人称“白衣宰相”。令狐绹还有几个儿子:令狐澄、令狐專、中书舍人令狐渙。 令狐綯的外祖沂州刺史李漸,唐朝名畫師。舅舅乃李仲和。.
查看 户部侍郎和令狐绹
令狐楚
令狐楚(),字壳士,宜州华原(今陕西耀县)人,中国唐朝政治家、文学家、诗人,隋朝桂州总管十七州诸军事、武康郡公令狐熙的后裔。.
查看 户部侍郎和令狐楚
张均
张均,唐朝洛阳人。唐玄宗时期官员。 燕国公张说之子。在翰林院任职时,弟弟张垍为唐玄宗的女婿,受玄宗宠爱,常拿唐玄宗賞赐在张均面前炫耀,张均说:“此妇翁与女婿,非天子赐学士也。”父亲张说在开元十八年(730年)逝世,张均丁忧,后任户部侍郎,转兵部。开元二十六年(738年),贬饶州刺史。以太子左庶子征,复为户部侍郎。天宝九载(750年),官至刑部尚书。自认以才能当为宰辅,受李林甫排擠。李林甫死后,依附陈希烈,又受杨国忠厌恶。陈希烈失势,张均仍为大理卿。天宝十三年,张垍因故惹怒唐玄宗,受此牵连,张均出为建安郡太守。年中即召还,再迁太常卿《旧唐书·卷九十七·列传第四十七》张说,字道济......均、垍皆能文。说在中书,兄弟已掌纶翰之任。居父忧服阕,均除户部侍郎,转兵部。二十六年,坐累贬饶州刺史,以太子左庶子征,复为户部侍郎。九载,迁刑部尚书。自以才名当为宰辅,常为李林甫所抑。及林甫卒,依附权臣陈希烈,期于必取。既而杨国忠用事,心颇恶之,罢希烈知政事,引文部侍郎韦见素代之,仍以均为大理卿。均大失望,意常郁郁。禄山之乱,受伪命为中书令,掌贼枢衡。李岘、吕諲条疏陷贼官,均当大辟。肃宗于说有旧恩,特免死,长流合浦郡。垍,以主婿,玄宗特深恩宠,许于禁中置内宅,侍为文章,尝赐珍玩,不可胜数。时兄均亦供奉翰林院,常以所赐示均,均戏谓垍曰:"此妇翁与女婿,非天子赐学士也。"天宝中,玄宗尝幸垍内宅,谓垍曰......天宝十三年正月,范阳节度使安禄山入朝......帝告国忠,国忠曰:"此议他人不知,必张垍所告。"帝怒,尽逐张垍兄弟。出均为建安太守,垍为卢溪郡司马,埱为宜春郡司马。岁中召还,再迁为太常卿。禄山之乱,玄宗幸蜀,宰相韦见素、杨国忠、御史大夫魏方进等从,朝臣多不至。次咸阳,帝谓高力士曰:"昨日苍黄离京,朝官不知所诣,今日谁当至者?"力士曰:"张垍兄弟世受国恩,又连戚属,必当先至。房琯素有宰相望,深为禄山所器,必不此来。"帝曰:"事未可料。"是日,琯至,帝大悦,因问均、垍,琯曰:"臣离京时,亦过其舍,比约同行,均报云'已于城南取马'。观其趣向,来意不切。"既而均弟兄果受禄山伪命,垍与陈希烈为贼宰相,垍死于贼中......
查看 户部侍郎和张均
张濬
张濬(《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四),字禹川,中国唐朝官员,唐僖宗、唐昭宗年间宰相。唐昭宗初年,他是朝廷发起从地方军阀手中重夺权力的讨伐战的主倡者,但在指挥讨伐李克用之战损失惨重后被罢免并被迫致仕。昭宗末年,昭宗被原为张濬盟友、意欲篡位称帝(后来成功并建立后梁)的另一军阀朱全忠人身控制,朱全忠担心张濬鼓动其他军阀联合讨伐自己阻止自己改朝换代,命部下张全义屠灭张濬全家。.
查看 户部侍郎和张濬
张文蔚
张文蔚(《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六),字右华,唐朝及其后继者后梁官员,唐朝末代皇帝唐哀帝及后梁开国皇帝后梁太祖朱全忠统治时期为宰相。.
查看 户部侍郎和张文蔚
侍郎
侍郎為中國、越南、朝鮮官制名稱,一般來說,創建於汉代,並沿用到20世紀初。相當於今日的副部長。.
查看 户部侍郎和侍郎
徐堅
徐堅(),字元固,湖州人,唐朝官员。 徐孝德之孙,徐齐聃之子,唐太宗徐賢妃、唐高宗徐婕妤的侄子。幼年智力過人,沛王李贤聞其名,召見他,授紙為賦,更覺訝異,後舉進士。聖曆中,為東都留守判官,專主表奏,王方慶稱為“掌綸誥之選”。楊再思說他:“此鳳閣舍人樣”。聖曆二年(699年),與徐彥伯、劉知幾、張說同修《三教珠英》。唐中宗時,為給事中。唐玄宗先天政变杀徐坚妻兄宰相岑羲等,徐坚因早辞机密官职得免。唐玄宗改麗正書院為集賢院,以徐堅充學士。十七年卒,追赠太子少保,諡曰文。著有《初學記》。 《太平廣記》錄—— Category:武周判官 Category:唐朝给事中 Category:唐朝学士 Category:唐朝追赠太子少保 Category:唐朝右散骑常侍 Category:长兴人 J Category:諡文.
查看 户部侍郎和徐堅
徐彦若
徐彦若(),字俞之,封齐国公,唐朝官员,唐昭宗年间为宰相。.
查看 户部侍郎和徐彦若
徐商
徐商,字义声,一字秋卿,河内郡济源县人。 徐有功的五世孙。早年讀書於东条山。大和五年(831年),中進士,释褐秘书省校书郎。累迁侍御史,改礼部员外郎。不久改知制诰,转郎中,会昌三年(843年)充翰林学士,后拜中书舍人,累官山南东道(今湖北西北部)节度使。入京为御史大夫。宣宗大中八年(854年)拜河中节度使。咸通初年,擔任刑部尚书,充诸道盐铁转运使,迁兵部尚书。咸通四年(863年),拜相。六年罢相,歷官检校右仆射、江陵尹、荆南(今湖北江陵)节度观察使。後來入京擔任吏部尚书,累迁太子太保,不久卒。有子徐彦若、徐仁嗣、徐仁矩(字廣裕)、徐仁範、徐仁勗(字道誨)、徐彦枢。徐彦若后为唐昭宗宰相。曾孫女徐氏嫁孔昌弼之子孔葆。.
查看 户部侍郎和徐商
包佶
包佶,字幼正。閏州延陵(今江蘇省丹陽市)人。 天寶六年(747年)杨护榜進士。累官諫議大夫,大歷年間任度支郎中。大歷十二年(777年),因與元載有交情,貶嶺南。德宗即位,任江州刺史。建中三年(782年)十二月二十日,以江淮盐铁使、太常少卿包佶充任汴东盐铁使。唐德宗移駕奉天后,陳少游奪取包佶负责押送到长安的公款共計八百萬貫。包佶因此命令其子曰:“意欲數代不與陳氏爲婚媾”。為刑部侍郎,改祕書監。晚年以疾辭官,八年五月卒於故里。.
查看 户部侍郎和包佶
刘崇望
刘崇望(《旧唐书》卷二十上此处忌日按《旧唐书·昭宗本纪》;《旧唐书·刘崇望传》称他卒于光化二年(899年)。见《旧唐书》卷一百七十九。刘崇望传称他享年六十二岁。),字希徒,爵封彭城县开国男,唐朝官员,唐昭宗年间为宰相。.
查看 户部侍郎和刘崇望
刘瞻
劉瞻(),字幾之,唐代连州人。 祖先原居彭城(今江苏徐州市),其父刘景曾師從刘禹锡。劉瞻自小“奇伟,有文学,才思敏捷”,太和初进士。娶李德裕孙女为妻。四年(830年),又中博学宏词科。大中十二年(858年)得宰相刘瑑的赏识,推薦为翰林学士,咸通元年(859年),盐铁转运使徐商聘用为参军。咸通六年(865年)十月,復為翰林学士,转水部员外郎。隔年三月授太原(今屬山西)少尹。咸通九年(868年)五月,拜中书舍人。咸通九年九月拜户部侍郎。咸通十年(869年)六月,以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是繼张九龄、姜公辅之後第三位在嶺南出身的宰相。咸通十一年(870年)八月,同昌公主病亡,唐懿宗认为是御医医治不力,下令将韩宗劭、康仲殷等二十多御醫全部诛杀,這还不肯罢休,“悉收捕其親族三百餘人系京兆獄”。諫官不敢言,刘瞻跟京兆尹温璋竭力劝阻,懿宗大怒,將刘瞻贬康州(今广东德庆)刺史,再贬驩州(越南榮市)擔任司户参军,還牽連了僚属郑畋等贬远州司户,史称“咸通十司户”。臨行之日,老百姓掩泪送别。韦保衡、路巖打算在途中追殺之,幸賴贤臣张允伸等敬重刘瞻,联名上疏论理,才不敢下手。 咸通十四(874年)年,懿宗迎佛骨入宫,遇赦移官廉州(今广西合浦)刺史。七月,唐僖宗即位,十月大赦天下,徙虢州(今河南灵宝)刺史。乾符元年(874年)二月,召复刑部尚书,五月,加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是年八月初,宰相刘邺於鹽鐵院宴请劉瞻,回家後生病,十四日去世。郑畋草《刘瞻荆南节度平章事制》称“安数亩之居,仍非已有;却四方之赂,惟畏人知”。有子刘赞。曹溪六祖七传弟子光化大师是劉瞻次子。而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刘瞻有三子:刘滉,字鑒源;刘陟;刘延賞,渭南尉,右拾遺。.
查看 户部侍郎和刘瞻
刘瑑
刘瑑(《资治通鉴》卷二百四十九),字子全,唐朝官员,唐宣宗年间短暂拜相。.
查看 户部侍郎和刘瑑
刘邺
刘邺(?),字漢藩,唐朝官员,在唐懿宗、唐僖宗父子年间任宰相。.
查看 户部侍郎和刘邺
周墀
周墀(),字德升,汝南郡人。 周炅之後,祖左拾遺周沛,父左驍衛兵曹參軍周頲早逝,其母以纺织抚养長成。长庆二年(822年)中进士,授湖南巡官,入朝为监察御史、集贤殿学士。長於史學,爲唐文宗所賞識。李宗闵鎮守山南時,聘用周墀爲行軍司馬。不久召回京都,以考功员外郎兼起居舍人事知制诰。唐武宗時,改任工部侍郎,出京爲華州刺史。著名詩人李商隱就曾在周墀之華州幕下。 大中二年(848年)夏五月,官中书门下平章事,就職前他向判官韋澳请教如何当宰相,韋澳说:“愿相无权”又說:“官赏刑罚,与天下共其可否,勿以已之爱憎喜怒移之,天下自理,何权之有?”大中三年(849年),被罷爲劍南東川節度使。後因驸馬都尉鄭颢上書求情,改為檢校尚書右仆射。卒後追贈爲司徒。 四子:.
查看 户部侍郎和周墀
周宝
周宝(《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七),字上--,汝南郡王,唐朝将领,以节度使身份控制镇海八年。.
查看 户部侍郎和周宝
元載
元載(),字公輔,凤翔府岐山县(今陕西省鳳翔縣)人,唐朝中期官员。.
查看 户部侍郎和元載
皇甫镈
皇甫镈(),泾州临泾县(今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人,祖籍安定郡朝那县(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彭阳县),唐朝大臣。 唐德宗贞元进士,为监察御史,后迁吏部员外郎、判度支,改户部侍郎。宪宗伐蔡(今河南汝南),因急于用度,他勾削严急,尅扣将士粮料,专事供奉,又加御史大夫。蔡州平定的次年,憲宗漸漸驕傲奢侈,皇甫鎛和程异不斷的向他呈獻「羨餘」,供他揮霍,憲宗升皇甫镈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犹领度支,又与李道古荐方士柳泌,为宪宗制“长生药”,以求宠信。宰相裴度、崔群雖極力反對,宪宗不理。皇甫鎛更賄賂左神策中尉宦官吐突承璀。皇甫鎛权倾朝野,人無敢言者,只有諫議大夫武儒衡上疏對抗他。元和十五年(820)正月,穆宗即位,因依附吐突承璀奏請立澧王李惲為太子事發,被贬为崖州(今海南琼山东南)司户参军。后卒于贬所。有子皇甫-珪-字德卿,孙皇甫蘊字待價。.
查看 户部侍郎和皇甫镈
王叔文
王叔文(),中國唐朝中期政治人物。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自称是王猛后裔。 蘇州司功出身,善圍棋。唐德宗時,擔任太子李誦侍讀,“常為太子言民間疾苦”,獲太子喜愛。永貞元年(805年)正月,唐德宗駕崩,順宗即位後,即授叔文翰林待詔兼度支使、鹽鐵轉運使,聯合王伾、劉禹錫等人,有意推行政治改革。拉攏德宗朝宰相兼度支使鹽鐵使的杜佑,但實際主導政事;再以世族出身、時任監察御史的柳宗元出任禮部員外郎,作為緩和官僚反彈之手段。 在內侍省則以東宮系統的李忠言對抗神策軍系統的俱文珍、劉光琦,但由於以整肅宦官為訴求,無法在內侍省得到支持。王叔文著手減免稅賦,罷諸道速奉,廢止宦官把持的宮市,史稱“市里歡呼”,“人情大悅”。三月,俱文珍聯合裴鈞等人迫使順宗立李淳(李純)為太子,而王叔文隨後與西川節度使韋皋決裂,韋皋投靠太子一方。八月,扶立憲宗,以順宗為太上皇,是為「永貞內禪」,貶王叔文為渝州司戶,元和元年(806年)賜死。王伾被貶為開州司馬,不久病死。韓泰、陳諫、柳宗元、劉禹錫、韓曄、凌准、程異及韋執誼等八人先後被貶為邊遠八州司馬,史稱「二王八司馬」。二王前後掌權一百四十六天,史稱「永貞革新」。.
查看 户部侍郎和王叔文
王徽
王徽,可以是指:.
查看 户部侍郎和王徽
王凝
王凝,字道甫,湖廣宜城縣人。明朝政治人物。 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壬子科湖廣鄉試第一名舉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丙辰科二甲进士。授礼部主事,充裕王府讲读。萬曆初,巡撫雲南。 万历四年(1576年),缅甸大举进攻孟养,明缅战争爆發。孟养土司思个向明朝告急。缅军进攻戛撒(在今缅甸杰沙)時,斷糧,“饥甚,以摄金易合米,始屠象马,既剥树皮,掘草根,军中疫作,死者山积”。思个請求明朝的援兵迅速赶来,王凝“防边将喜事,遂一切以镇静待之”。又不准罗汝芳发兵增援思个,“汝芳接檄愤恨,投债于地,大骂而罢”。李贽在姚安府時,常與王凝争执,李贽說此人本“下流,不必道矣。”有《西寺貽稿》。.
查看 户部侍郎和王凝
王纬
王纬,汉军镶黄旗人,是一名清朝政治人物。举人出身。 王纬曾于1752年接替王麟超任娄县知县一职,1753年由陶士伋接任。.
查看 户部侍郎和王纬
王翊
王翊可能是:.
查看 户部侍郎和王翊
王璠
王璠可以指:.
查看 户部侍郎和王璠
王起
王起(),字举之,行十一。唐代律赋作家,祖籍太原(今山西太原西南),徙居扬州(今江苏扬州)。出自太原王氏,揚州都督府倉曹參軍王恕之子,王播之弟。.
查看 户部侍郎和王起
王鉷
王鉷,太原郡祁县(今山西省祁县南)人,唐朝大臣,封太原县公,兼殿中监。祖父為唐朝西域名將王方翼。 史书未记载生年。天宝年间充京和市和籴使、户口色役使。每年搜括大量财物入内库。来提供给唐玄宗挥霍,非常受信任。最初,王鉷依附楊慎矜而显贵,后和吉温陷害杨慎矜,最终楊慎矜在天宝六年(747年)被赐死。天宝九年(750年),任御史大夫,兼京兆尹,加知总监、栽接使。于是王鉷一身兼领二十余使,朝庭内外皆畏惧他的权势。天宝十一年(752年),王鉷的弟弟户部郎中王銲和邢縡谋反,王鉷被赐死,杨国忠势力开始膨胀。.
查看 户部侍郎和王鉷
王抟
王抟(《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二),字昭逸,爵封鲁国公,中国唐朝官员,唐昭宗年间的895—900年间为宰相。光化三年(900年),他有权势的同僚宰相崔胤诬告他勾结宦官,他被昭宗賜死。.
查看 户部侍郎和王抟
王涯
王涯(),字广津,唐太原(今太原)人。 生年不详,父王晃,官温州(今浙江温州)刺史。王涯是唐德宗贞元八年(792年)进士,调蓝田尉。宪宗時,贬虢州司马,再徙袁州刺史。王涯與妻情笃,“不蓄妓妾”。唐文宗太和七年(833年),官至宰相兼任江南榷茶使,太和九年(835年)十月颁令榷茶,受至朝野極大之反對,不久乃止。太和九年(835年)十一月二十一日甘露之變事敗,王涯逃至永昌里茶肆,为禁兵所擒,受刑之下供称意欲推翻文宗改立郑注为帝。被腰斬于子城西南隅独柳树下,全族被滅,詩人卢仝(號玉川子)因前晚與王涯一起喝酒,亦被殺。百姓因榷茶之故怨恨王涯,在他被押赴刑场时向他投掷瓦块石头。王涯家富,被抄家劫掠数日,家里仍然有很多卖官得来的艺术珍品。 宋代史学家司马光在所著《资治通鉴》中如是评价贾餗和王涯之死:“当时的评论家都说王涯和贾餗善文学,有名声,并不知道李训、郑注的图谋,横遭灭族之祸。他们为此气愤,哀叹他们死得冤枉。臣不以为然。社稷危亡,却不去匡正,当宰相有什么用!王、贾安于高位,享受财富和荣耀,同时李、郑这样的小人用尽奸险手段谋取将相之位。王、贾和他们比肩,不以为耻;国家面临危亡,他们不以为忧。他们苟且偷安,日复一日,自以为得保身良策,无人能及。如果人人为此且无灾祸,奸臣谁不愿意如此呢?一旦灾难降临,就不免家破人亡。这是上天要族诛他们,而非仇士良(宦官头领之一)!” 长子王孟堅,工部郎中、集賢院學士;次子王仲翔,太常博士。均因甘露之变牵连而被灭家。侄孙王羽等逃奔昭义节度使刘从谏。后刘从谏侄刘稹败死,王羽等也被杀。女婿渭南尉、集贤校理窦紃因是故宰相窦易直之子,没有被宦官杀害,贬循州司户参军。 《全唐詩》錄王涯詩作一卷。.
查看 户部侍郎和王涯
王源中
王源中(),字正蒙,雍州咸阳人,武则天宰相王方庆的玄孙。 嗜酒貪杯,唐憲宗元和二年(807年)丁亥科狀元。同榜有白行簡等。唐文宗曾赐他两大盘酒,一飲而盡。累遷左補闕,轉任戶部郎中、侍郎。出任山南西道節度使,終官刑部侍郎。卒於唐文宗開成三年(838年)。 子王擢(字岩臣)、王应、王叔凤、王叔鸾。.
查看 户部侍郎和王源中
王播
王播(),字明敭,太原(今山西太原)人。进士出身。宪宗、文宗时,历官剑南西川节度使、淮南节度使、中书侍郎、同平章事等职,又长期任盐铁转度使。在职期间,善于聚敛搜刮,加重铜、盐等税,虽正税不足,反而每月能以钱物供奉皇帝,名为“羡余”。在淮南任所,虽遇大旱,扔搜刮不已,致使民怨沸腾。自淮南还京,进银碗三千四百、绫绢二十万匹,被封为太原郡公。卒,谥曰敬。工书,尝书唐凤翔尹李晟为国修寺碑。 B Category:唐朝宰相 Category:唐朝郡公 Category:唐朝軍事人物 Category:西川节度使 Category:淮南节度使.
查看 户部侍郎和王播
王怡
王怡(),笔名“王书亚”,中华人民共和国青年学者、自由撰稿人、宪政论衡网站主编、独立中文笔会理事。加尔文派中国家庭教会成都秋雨之福教会的长老和牧师。任职於北京九鼎公共事务研究所。在自由主义与中国宪政转型方面研究、写作。 王怡曾经信奉道家,后逐步转向自由主义,最后投入新教加尔文主义。曾先后主持“关天茶舍”和“世纪沙龙”两个中文网络有影响的思想论坛,在《书屋》、《东方》、《读书》、《南方周末》、《21世纪经济报道》等媒体发表多篇论文与专栏,被北大法律信息网、世纪中国等各学术网站收入学者文集。.
查看 户部侍郎和王怡
班宏
班宏(),卫州汲县人。唐朝官员。.
查看 户部侍郎和班宏
秦韬玉
玉(),字中明,唐京兆(今陕西省西安市)人。 唐僖宗中和二年(882年)进士。曾从唐僖宗入蜀,依附有权势的宦官田令孜,為芳林十哲之一,做过神策军判官,工部侍郎。存有作品《贫女》等。.
查看 户部侍郎和秦韬玉
程异
程--(),字師舉,京兆府长安县(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境)人。唐代官员,唐宪宗时,短暂的担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实质宰相)。 出身官宦世家,明經及第,補鄭縣尉。受王叔文的提拔,升盐铁扬子院留後。王叔文變法失敗後,贬郴州司马,为“八司马”之一。後因吏部尚书李巽推荐,授侍御史,任鹽鐵揚子院留後,又遷任淮南等道兩稅司。元和十三年(818年)九月,以工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犹领盐铁。次年四月去世,追赠尚书左仆射,谥曰恭。程异逝世于官邸,无遗产,世重其廉云。裴度說他:“程--雖人品庸下,然心事和平,可處煩劇,不宜為相。” 子程巽。.
查看 户部侍郎和程异
窦参
竇參,字時中,唐朝岐州人,曾任宰相。 工部尚書竇誕之玄孫。父竇審言,聞喜尉,以參貴贈吏部尚書。以門蔭累官御史中丞。參習法令,通政術,“為人矜嚴悻直,果於斷”。唐德宗時以為宰相,“陰狡而愎,恃權而貪”,因故貶至柳州(今廣西柳州市),宣武節度使劉士寧送給竇參絹五十匹,湖南觀察使李巽上疏檢舉他“交通藩鎮”。德宗怒欲殺之。陸贄替竇參說情,才未被殺,貶作郴州(湖南省郴州市)別駕(總秘書長),隔年,再貶驩州(现越南榮市)司馬。不久賜死。全部家產、奴僕送至長安,連頭上戴的髮簪也充公。 子窦景伯,兼監察御史。.
查看 户部侍郎和窦参
窦易直
易直(),字宗玄,谥号晋阳恭惠公,中国唐朝官员,唐敬宗和唐文宗年间为宰相。.
查看 户部侍郎和窦易直
第五琦
五琦(),字禹珪,唐代京兆长安(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境)人。 少年時為胥吏出身。天宝初年(应当是742年至746年期间),擔任陕郡太守韋堅从事,後因韋堅事牽連,被贬官。天宝十三年(754年),为须江丞。至德元年(756年),任山南第五道度支使,作榷盐法,改私盐为官營。官至御史中丞,以筹措军费,仍入不敷出。乾元元年(758年)又建议发行虚价大钱,铸重轮乾元重寶,一枚重寶相當於开元钱五十,民间争相盗铸,結果造成幣值大貶。乾元二年(759年)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十一月贬任忠州(今重庆忠县)长史,不久有人告发他收賄二百两金,御史劉期先前往追罪,改夷州(今贵州凤冈)。御史大夫贺兰进明被贬为溱州员外司马。第五琦既去,上元元年(760年)由河南尹劉晏接任,盐改为民产、官收和商销,“法益精密,官無遺利”。 寶應初年,第五琦起為朗州刺史,有作為,入遷太子賓客。當時吐蕃入寇,代宗逃至陝西,郭子儀請以第五琦為糧料使、兼御史大夫,充關內元帥副使。不久,改京兆尹(首都市長)。大历元年(766年),同劉晏分理财政。大历五年(770年),因鱼朝恩事牵连,贬括州刺史。八年改饶州刺史。十三年再改湖州刺史。建中三年(782年)八月卒。贈太子少保。 三子:第五峰,台州刺史;第五平,京兆兵曹參軍;第五申,其子第五牟兼御史中丞。.
查看 户部侍郎和第五琦
纪处讷
紀處訥(),秦州上邽人。 娶武三思的妻子的姐姐,依附宗楚客,累迁太府卿,时人称为“宗纪”。神龍元年夏,大旱,穀價騰踊,中宗亲问處訥為何稻穀價錢昂貴。進侍中。监察御史崔琬弹劾宗楚客與纪处讷受后突厥可汗默啜的賄賂,致生边患。中宗下命崔琬与宗楚客﹑紀處訥結为兄弟。景龙四年(710年)六月二十一日(7月22日),李隆基率兵诛除韦后,又大索武氏家族,“诛死流窜殆尽”,時纪处讷人在外地,伏诛。.
查看 户部侍郎和纪处讷
畢諴
諴(),字存之,鄆州須昌(今山東省泰安市)人。是唐朝的官員,懿宗朝宰相,仕至中書侍郎兼兵部尚書、同平章事。.
查看 户部侍郎和畢諴
牛僧孺
牛僧孺(),字思黯,隴西人。是唐朝著名大臣,牛李黨爭的牛派領袖,領導科舉新秀進士對抗士族李派。 一般認為牛僧孺是古典小說《玄怪錄》的作者。.
查看 户部侍郎和牛僧孺
狄仁杰
仁杰,字懷英,號德英,唐代并州陽曲縣(今山西省太原市陽曲縣)人。為唐朝、武周時的著名宰相,刚正廉明,执法不阿,以身护法。任大理寺丞,一年中判决了大量的积压案件,涉及到一万七千人,无冤诉者。先後舉薦了張柬之、桓彥范、敬暉、竇懷貞及姚崇等數十位幹練的官員,皆為唐朝中興之臣,朝中政風為之一變。有人對他說:「天下桃李,悉在公門矣。」狄仁傑回答:「舉賢為國,非為私也。」狄仁傑曾犯颜直谏,力勸武則天續立唐嗣,唐祚得以维系。一生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的武则天时代,為國貢獻卓著。.
查看 户部侍郎和狄仁杰
白敏中
白敏中(),字用晦。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詩人白居易從弟。 少孤,與賀拔甚友好,唐穆宗長慶(821年—824年)初中進士,義成節度使李聽聘為幕僚。入朝為右拾遺,高元裕引薦為侍御史、左司員外郎。宣宗立,以兵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與李德裕往來密切,被視為李(德裕)黨。大中元年(847年),李德裕遭貶,出為荊南節度使,白敏中詆毀李德裕,將李黨中人全部貶謫到朱崖州(今海南)。後任尚書右仆射,封太原郡公,“自員外,凡五年十三遷”。 大中二年(848年),唐宣宗令敏中為萬壽公主選佳婿,敏中推薦鄭顥,當時鄭顥已定親於盧氏,硬是被迫娶公主,婚後不幸福,鄭顥恨之,多次彈劾白敏中。大中五年(851年),被崔鉉、鄭顥排擠,出任邠寧行營都統。咸通二年,出爲鳳翔節度使,以年老再三辭任,除東都留守,以太傅致仕。谥丑(白敏中致仕的那一年病逝,但是唐懿宗同意白敏中退休的正式詔書卻遲遲未到。太常博士曹鄴稱白敏中“病不堅退,驅逐諫臣,怙威肆行”,所以給白敏中定了一個諡號為“丑”,這是個惡諡。)。 三子:白順求,字幾聖;白崇嗣,字光祚;白傅規,字慶餘。.
查看 户部侍郎和白敏中
韦琮
韦琮(),字礼玉,京兆郡杜陵县(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人,出自京兆韦氏逍遥公房,隋朝荆州总管、上庸文公韦世康的后裔,殿中侍御史-韦乾度-的儿子《资治通鉴·卷二百四十七·唐纪六十三》:上夜召学士韦琮,以铉名授之,令草制,宰相、枢密皆不之知。时枢密使刘行深、杨钦义皆愿悫,不敢预事,老宦者尤之曰:“此由刘、杨懦怯,堕败旧风故也。”琮,--之子也。,唐宣宗年间短暂为宰相。.
查看 户部侍郎和韦琮
韦贻范
韦贻范(《新唐书》卷十·纪第十:“二年正月丁卯,给事中韦贻范为工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庚午,韦贻范罢。……八月己亥,韦贻范起复。……丙辰,韦贻范薨。”),字垂宪,唐昭宗被军阀凤翔节度使李茂贞及其以韩全诲为首的宦官盟友控制时,他被拜为宰相。.
查看 户部侍郎和韦贻范
韦济
韦济(),字济,唐朝鄭州陽武(今河南省原陽縣)人。武则天、唐中宗时宰相韦嗣立第三子,唐玄宗时官员,以文章闻名当时,官至尚书左丞。.
查看 户部侍郎和韦济
韩洄
韓洄(),字幼深,京兆府长安县人。 先世是潁川人,安史之亂時,韩洄家中有七人遇害,韩洄避难於江南。知制诰。因元载案受牵连,被贬邵州司户参军。唐德宗時歷官户部郎中、諫議大夫。官终国子祭酒。.
查看 户部侍郎和韩洄
韓偓
韓偓(),字致堯,小字冬郎,自號玉山樵人,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晚唐詩人。 父韓瞻,進士出身。兄韓儀,官到翰林學士。韓偓幼聰敏,十歲能詩,得姨父李商隱作诗两首,稱其“雛鳳清于老鳳聲”。唐昭宗龍紀元年(889年)進士。佐河中幕府,召拜左拾遺,歷官翰林學士、中書舍人。黃巢軍入長安,光化三年十一月隨唐昭宗奔鳳翔,升兵部侍郎、翰林承旨。902年拒绝草诏起复在任时受贿卖官后因母丧去职的前宰相韦贻范。後因不附朱全忠,貶濮州(今河南濮阳)司馬,再貶榮懿(今四川中部)县尉、鄧州(今河南、湖北交界)司馬。 昭宗被杀後,南依閩王王審知,住南安潘山招贤院,又曾寓居九日山延福寺,與弘一大師友好。擅寫宮詞,多寫艷情,詞藻華麗,有“手香江橘嫩,齿软越梅酸”(《幽窗》)之句,人稱「香奩體」,一說著有《香奁集》。 后梁龙德三年(923年),韩偓病逝于南安丰州龙兴寺并葬于杏田葵山。 夫人裴氏,封郡君,先卒於己;子韓寅亮。.
查看 户部侍郎和韓偓
韓滉
韓(),字太沖,京兆府长安县(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人,中國唐朝中期政治人物、畫家。 韓滉的父親韓休曾為太子少師,於唐玄宗時任宰相。韓滉於肅宗時入仕,為監察御史十多年,以廉潔公正著稱,代宗時任戶部侍郎判度支(771年),對於當時不振的唐朝財政頗有助益。後擔任太常卿,朝廷以吏部尚书刘晏判度支,韓滉出京为晋州刺史。大历十四年(779年),任浙江东西观察使,加检校礼部尚书。781年轉任潤州(今江苏镇江)刺史、鎮海軍節度使,德宗時各地藩鎮叛亂,爆发泾原兵变,中央政府危急,韓滉在兩浙提供穩定的糧食和布帛支援,“毁撤上元县佛寺、道观四十馀所,修坞壁,建业抵京岘,楼雉相属,以佛殿材于石头城缮置馆第数十”,對平亂有很大幫助,因功786年昇為檢校左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加金紫光祿大夫。貞元初年,加封晉國公,贞元三年(787年)二月,去世,卒後贈太傅,諡忠肅。著有《春秋通例》一卷、《天文事序議》一卷等。.
查看 户部侍郎和韓滉
韋昭度
韋昭度(),字正紀,京兆人。唐朝官员。.
查看 户部侍郎和韋昭度
韋愨
韦悫(),原名乃坤,别号捧丹,笔名普天。广东香山县翠微乡(后广东省中山县翠微村,现广东省珠海市翠微村)人。 早年加入同盟会,参加过辛亥革命。1914年赴英国留学,翌年转往美国。1918年获俄亥俄州奥柏林学院文学士学位,1920年获芝加哥大学研究院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孙中山非常大总统秘书兼外交部秘书,上海教育局局长,上海青年会中学校长,南京中央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复旦大学、光华大学、暨南大学、大夏大学教授,商务印书馆编审部主任等。进入苏北和皖东北抗日民主根据地后,任新四军江淮大学校长,苏皖边区政府副主席,华东大学校长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教育部副部长兼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华侨大学代理校长,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表,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查看 户部侍郎和韋愨
萧寘
蕭寘(),唐朝兰陵萧氏,在唐懿宗在位期间,864年—865年担任宰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蕭寘是南朝梁皇族的后裔,他的高祖父萧嵩和祖父萧复都当过宰相。蕭寘任宰相之前的经历几乎没有记载,《旧唐书》和《新唐书》一般有宰相的传,却都没有他的传。但《新唐书》他祖父萧复的传提到他: 864年四月,兵部侍郎、判户部蕭寘被唐懿宗任命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865年三月,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蕭寘去世。蕭寘之子萧遘后来在唐僖宗的时候任宰相。.
查看 户部侍郎和萧寘
萧遘
蕭遘,字得圣,唐代兰陵人。.
查看 户部侍郎和萧遘
萧邺
萧邺(),字启之,唐朝官员,唐宣宗年间任宰相,唐懿宗年间也短暂任相。.
查看 户部侍郎和萧邺
颜真卿
真卿(),字清臣,雍州萬年縣(今陕西省西安市),祖籍琅邪郡临沂县(今山东省临沂市),唐朝政治家、书法家。其楷书与欧阳询、柳公权、赵孟頫并称“楷书四大家”。.
查看 户部侍郎和颜真卿
裴垍
裴垍(),字弘中。絳州聞喜人。河东裴氏东眷裴出身。爲高陵令裴昱第二子。 生年没有记载。弱冠時進士出身,以賢良方正對策第一,補美原尉。累遷翰林學士、中書舍人,元和三年(808年),拜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一生為國盡心盡力,“小心敬慎,甚稱中旨。”“垍守正不受请托,考核皆务才实。”,他尽力完善法律制度,年方四十四歲,鬚髮盡白。元和初年,叙任中书舍人。当时李吉甫方拜相,不知该如何用人,便向裴垍请教。垍随即列出三十人的名字,李吉甫按照他给的列表录用人才,受人称赞。元和三年,代替李吉甫以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入相。在担任相国的期间,裴垍提拔了许多能人贤士,包括裴度、李绛、崔群、韦贯之等。这些人后来都相继入相。白居易《贈裴垍官制》稱:“故太子賓客裴垍,忠正恭慎,佐予為理,事君盡禮,徇國忘身。”元和五年,因病罢相,担任兵部尚书。六年(811年),改任太子宾客。旋即病逝。元稹在《感夢》詩中曰:“自從裴公無,吾道甘已矣。”而唐宪宗也十分尊敬他,宦官吐突承璀曾私自向宪宗提出要求,宪宗则考虑到裴垍会不同意而拒绝了他。 子裴鍠、裴处休。裴处休娶陇西李氏,宣州治中李有则之女,生有一女(842年—873年)嫁知盐铁陈许院事、侍御史、内供奉、赐绯鱼袋孙虬。裴处休又有孙乡贡进士裴岩。.
查看 户部侍郎和裴垍
裴坦
裴坦(),字知進。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 隋代营州都督裴世节裔孙。大和八年(834年)進士,置宣州观察府,召拜左拾遗、史馆修撰,历楚州刺史。宰相裴休认为裴坦無才。令狐綯荐为职方郎中知制诰。咸通五年左古,曾官諫議大夫。进礼部侍郎,拜江西观察史、华州刺史。咸通十二年(871年),任山南东道节度使,建有闻喜亭,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卒於任上。 四子:裴質字殷敬,裴勛字思弘,裴賝字延實,裴購字昌言。.
查看 户部侍郎和裴坦
裴均
裴均(),字君齊,一作裴筠。絳州聞喜(今山西闻喜)人。.
查看 户部侍郎和裴均
裴宽
裴宽可能指下列人物:.
查看 户部侍郎和裴宽
裴度
裴度(),字中立,河东闻喜县(今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人,出自河东裴氏东眷裴。中晚唐時宪宗、穆宗、敬宗、文宗四朝重臣。.
查看 户部侍郎和裴度
裴延齡
裴延齡(),河中河東(今山西永濟西)人。 唐肅宗時,為汜水縣尉,調授太常博士。唐德宗時,盧杞為宰相,擢延齡為膳部員外郎。德宗后期,延齡得寵於朝廷,上奏“左藏庫司多有失落,近因檢閱使置簿書,乃于糞土之中得銀十三万兩”,裴延齡等擅阿諛逢迎、結黨營私,“以聚斂為長策”。貞元十一年(795年)陸贄上書《論宣令除裴延齡度支使狀》極陳延齡奸事,列舉裴延齡七大罪狀,觸怒德宗,被貶為太子賓客,貶忠州(今四川忠县)別駕。諫議大夫陽城認為:“吾諫官,不可令天子殺無罪大臣。”於是相約拾遺王仲舒等上疏論延齡奸邪罪惡。元稹有代人起草《論裴延齡表》二篇。德宗欲用延齡為相,陽城極力阻止,曰:“白麻若出,吾必裂之而死。”裴延齡恃恩輕躁,只有顧少連不避延齡,一日少連醉酒,持象笏擊之。延齡卒,德宗嗟惜不止。子裴操。.
查看 户部侍郎和裴延齡
裴休
裴休(),字公美。籍贯河東聞喜(今山西聞喜县),生于孟州濟源(今河南省济源市),唐代书法家,曾任監察御史、兵部侍郎、節度使,唐宣宗年间拜相。唐朝一代名相。.
查看 户部侍郎和裴休
裴冕
裴冕(),字章甫,河东(今山西永济蒲州)人。河东裴氏东眷裴出身。 世代為河东冠族。天宝初年,以门荫迁升為渭南县尉。御史中丞王鉷充任京畿采访使,表为判官。历官殿中侍御史。又官河西行军司马。天寶十五載(756年),奉詔入京為御史中丞,後至灵武,与杜鸿渐、崔漪等请太子李亨即位,七月十二日,太子在灵武城南楼即位,改元為至德元年,裴冕跪稱“臣稽首上千萬歲壽。”以裴冕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肅宗移幸鳳翔,为尚书右仆射。兩京平定後,以功封冀國公。 裴冕性豪侈,喜好车服、美食、名马,自创巾子,其状新奇,人争效之,号为“僕射樣”。他在代替杜鸿渐为宰相后,小吏以俸钱文簿呈献给他看,他见自己的俸钱每月有二千余贯,当着家中子弟的面,就喜笑颜开。.
查看 户部侍郎和裴冕
裴遵庆
裴遵慶(),字少良,绛州闻喜(今山西聞喜縣)人,唐朝宰相。.
查看 户部侍郎和裴遵庆
裴耀卿
裴耀卿(),字子焕,绛州聞喜(今山西聞喜县)人,出自河东裴氏--五房之一的南来吴裴,玄宗時的政治家和诗人。.
查看 户部侍郎和裴耀卿
裴澈
裴澈(《新唐书》卷六十三),字深源,中国唐朝官员,唐僖宗和僭位者李煴年间为宰相。李煴败亡后,他也因效力李煴而被诛。.
查看 户部侍郎和裴澈
高履行
履行,名文敏,唐朝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高士廉之子,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人,官秦府军直千牛、滑州刺史、将作大匠、金紫光禄大夫、太常卿、洪州都督、上柱国、申国公。贞观初年任祠部郎中。为母守孝,哀悼过礼。唐太宗遣使高履行对说:“孝子之道,毁不灭性。汝宜强食,不得过礼。”守孝期满,累迁滑州(今河南滑县)刺史,尚唐太宗第九女东阳公主,拜驸马都尉。贞观十九年(645年),拜户部侍郎,加银青光禄大夫。贞观二十一年(647年),高士廉去世,高履行又哀悼过礼,太宗手诏:“古人立孝,毁不灭身。闻卿绝粒,殊乖大体,幸抑摧裂之情,割伤生之累。”守孝期满,任卫尉卿,加金紫光禄大夫,袭爵申国公。永徽元年(650年),拜户部尚书、检校太子詹事、太常卿。显庆元年(656年),为益州大都督府(今四川成都)长史。先是,高士廉居此职就干得很好,高履行继之,亦有善政。显庆四年(659年),长孙无忌倒台,贬官洪州(今江西南昌)都督,转永州刺史,在永州去世。.
查看 户部侍郎和高履行
高駢
駢()中国唐朝後期名將,字千里,南平郡王高崇文之孫,先世為渤海郡人,遷居幽州。后封渤海郡王。.
查看 户部侍郎和高駢
高湜
湜(),字须达,勃海郡修县(今河北省衡水市景县)人,追尊齐神武帝高欢第十一子。母为游氏。北齐开国时封高阳王。 高湜因为人滑稽便辟,口齿伶俐,讨得了嫡兄文宣帝高洋的欢喜,常在高洋左右煽风点火,帮着行杖痛打诸王,太后娄昭君很反感。高湜的岳父护军长史张晏之曾在要道对他下拜,高湜不礼。高洋问为什么,高湜道:“一个无官职的汉人,对他行礼做什么!”高洋于是擢拜张晏之为徐州刺史。 天保十年(559年)十月高洋崩,高湜在国葬礼上负责导引梓宫,临葬吹笛,声称“至尊颇知臣不”,又击胡鼓为乐。娄昭君发怒,命人把高湜打了一百棍。乾明元年(560年)二月六日高湜毙命。娄昭君哀哭,曰:“我看他不长进,管教一下,哪想到他就这样带伤死了!” 同年,追赠高湜假黄钺、太师、司徒、录尚书事。谥號為康穆。儿子高士义袭爵。.
查看 户部侍郎和高湜
魏谟
魏--《旧唐书》卷一百七十六,一作魏谟《新唐书》卷九十七:徵五世孙谟。(),字申之,唐朝官员,唐宣宗年间拜为宰相。.
查看 户部侍郎和魏谟
魏扶
魏扶(《资治通鉴》卷二百四十九:“大中四年庚午,公元八五零年……六月,戊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魏扶薨。”),字相之,唐朝官员,唐宣宗年间任宰相。 魏扶虽居高位,但作为唐朝官史的两唐书没有他的传,故其家世几无记载。据《新唐书·宰相世系二(魏氏)》,他的祖父叫魏盈,父亲叫魏昌,均无官职。《全唐诗》收入了魏扶的三首诗并对他做了简单介绍,称他在唐文宗大和四年(830年)中了进士。主考官为时任礼部侍郎郑澣。《旧唐书》卷一百五十八《新唐书》卷一百六十五 魏扶曾主观科考,选王凝为进士甲科。唐宣宗大中元年(847年)二月,魏扶在礼部侍郎任上奏称自己今年所放进士三十三人,其中封彦卿、崔琢、郑延休三人都有词艺,为时人所称,都因父兄现居重位而不得中选。诏令翰林学士承旨、户部侍郎韦琮重考。九月,与前宰相潮州司马李德裕素来不和的白敏中、令狐绹、崔铉指使前永宁县尉吴汝纳告发先前会昌四年(844年)淮南节度使李绅杀其弟江都县尉吴湘事,时任御史中丞的魏扶与大理卿卢言、刑部侍郎马植说:“李绅杀无罪之人,李德裕促成其冤,还为此黜退御史(崔元藻),罔上不道。”于是李德裕被贬为崖州司户参军事。二年(848年)十一月,魏扶在兵部侍郎、判户部事任上奏请天下州府钱物、斛斗、文簿都委录事参军专判,仍与长史通判,至交代时具数申奏。三年(849年)四月,魏扶以正议大夫、行兵部侍郎、判户部事、上柱国、钜鹿县开国男、食邑五百户、赐紫金鱼袋被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实质宰相。他与同僚宰相令狐绹因同为郑澣门生,为报恩,数次张扬郑澣子郑从谠的声誉,使其被提拔为中书舍人。四年(850年)六月,魏扶在宰相任上去世。 魏扶还曾作《对毒药供医登高临宫判》。 魏扶之子魏簹字守之,官至刑部侍郎。.
查看 户部侍郎和魏扶
财政部
财政部是現代政府内阁的部门,是现代各国政府的重要部门。财政部的负责长官财政部长也因此是各国政府中的重要职位。 财政部一般负责制定政府预算、经济政策和金融监管等事务,但各国的部门和官职设置、名称都有不同。例如政府预算可能由一个分别的财务部门协管,经济政策可能由独立的中央银行协管,金融监管可能由财政部或其他部门下辖的专门部门管理等。由于近代政府财政的复杂性,财政部可能同时由数个部长负责。在联邦制国家,各州/省政府也设有财政部。 财政部、财政部长在一些主要国家的称谓包括:.
查看 户部侍郎和财政部
路岩
路岩(),字鲁瞻,魏州冠氏(今山东冠县)人。 其父路群,字正夫,能寫文章。唐代大中年間进士,歷官屯田员外郎、翰林学士、兵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尚书左仆射等。唐懿宗很看重他,咸通五年以翰林學士、兵部侍郎銜拜相,三十六歲即居相位。咸通十一年,与駙馬韦保衡以同昌公主病死之事逼害劉瞻。不久即与韦保衡同当国,二人势动天下,时人稱之“牛头阿旁”。咸通十二年(871年),与韦保衡不和,罢相,为西川(今四川成都)节度使。僖宗即位,贬为新州(今广东新兴县)刺史。路岩出城時,路人紛紛向他投擲瓦礫。京兆尹薛能是路岩在相位时所拔擢,路岩告訴薛能道:“临行,烦以瓦砾相饯!”薛能举笏答称:“向来宰相出任,京兆府无发兵防卫先例。”路岩感到惭愧。走到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县),改流放儋州(今海南省),途中再令自杀,并割取喉骨,交回復命。 路岩任宰相时,有人编歌谣《嘲四相》:“确确无论事,钱财总被收。商人都不管,货赂(路)几时休?”说的就是当朝宰相曹确、杨收、徐商、路岩。 有子路德延,字昌遠;路延規,字希聖。.
查看 户部侍郎和路岩
齐抗
抗(《旧唐书》卷一十三),字遐举,中国唐朝官员,唐德宗年间拜为宰相。.
查看 户部侍郎和齐抗
郭虚己
郭虚己(),字虚己,唐玄宗年间将官,官终剑南节度使。高祖父隋骁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郭昶,曾祖父泾州刺史朔方道大总管赠荆州都督郭澄,祖父朝散大夫太子洗马郭琰,父朝议大夫赠郑州刺史郭义。颜真卿《唐故工部尚书赠太子太师郭公墓志铭并序》.
查看 户部侍郎和郭虚己
郑延昌
郑延昌(),字光远,中国唐朝官员,唐昭宗年间为宰相。.
查看 户部侍郎和郑延昌
郑畋
郑畋(),字台文。荥阳(今属河南)人,唐末宰相。以镇压黄巢民變而知名。 鄭亞之子。会昌二年(842年)中进士,仕藩镇幕府。咸通五年(864年)进入朝廷,累次升官至中书舍人。十年,迁户部侍郎。十一年,充翰林学士。后来因错被贬为梧州刺史。 唐僖宗即位后,郑畋先官内徙郴、绛二州,后被封为右散骑常侍。乾符四年(877年),兼兵部尚书、集贤殿大学士。乾符五年(878年),因反对招安黄巢被罢官。广明元年(880年),郑畋出任凤翔节度使。同年冬,黄巢攻入长安,僖宗出逃蜀地。郑畋组织军队抗击黄巢军。中和元年(881年),郑畋败黄巢部将尚让等于龙尾陂(今陕西岐山东),又与西北诸镇约盟,号召藩镇合兵攻打长安。不久,其部将李昌言兵变,赶走了郑畋。于是郑畋被罢黜为太子少傅。二年,朝廷召郑畋至成都,复官以司空、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主管军务。三年,黄巢军从长安撤退,僖宗回到长安。时权宦田令孜及其兄剑南西川节度使陈敬瑄与郑畋不和,排挤郑畋,乃投其子于彭州(今四川彭县)。不久病逝。 子郑凝绩字裕圣,户部侍郎;孙郑绍余,字垂芳。女儿嫁给相如令李德休。 Category:鄭姓.
查看 户部侍郎和郑畋
郑言
郑言可以指:.
查看 户部侍郎和郑言
郑朗
郑朗(),字有融,唐朝官员,唐宣宗年间拜相。.
查看 户部侍郎和郑朗
郑昌图
鄭昌圖(),又作昌符,字光業,滎陽人。 唐懿宗咸通十三年(872年)狀元,歷任中書舍人、鳳翔節度副使。後捲入朱玫、李昌符等另立襄王李煴为帝陰謀,中和四年(884年)四月李熅任命他以兵部侍郎判度支加同平章事。事败,於光启三年(887年)三月被斩于岐山县。.
查看 户部侍郎和郑昌图
赵隐
趙隱(《旧唐书》卷一十九下),字大隐,封天水县伯,唐朝官员,唐懿宗、唐僖宗年间任宰相。.
查看 户部侍郎和赵隐
赵赞
赵赞可以指:.
查看 户部侍郎和赵赞
薛贻矩
薛贻矩(《大梁故开府仪同三司守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弘文馆大学士充诸道盐铁转运等使判建昌宫事河东郡开国公食邑一千五百户食实封一百户赠侍中薛公墓志铭并序》《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八),字熙用,一字式瞻,河东闻喜(今山西省闻喜县)人,《旧五代史》卷一十八中国唐朝及随后的后梁官员,在后梁为宰相。.
查看 户部侍郎和薛贻矩
蒋伸
蒋伸(此生卒年见于 ,但没有引用出处。),字大直,乐安郡开国公:s:授蔣伸畢誠節度使制,唐朝官员,唐宣宗和唐懿宗年间为宰相。.
查看 户部侍郎和蒋伸
蒋洌
蒋洌(),字清源,义兴阳羡(今江苏宜兴)人,唐朝官员。与弟蒋涣,并进士及第。 曾祖父蒋子慎与唐高宗时期的宰相高智周是同乡好友,嫁女与其子蒋绘。蒋绘之子蒋挺进士及第,唐玄宗开元年间历任湖州、延州二州刺史。蒋挺生四子:蒋洌、蒋湲、蒋洽、蒋涣。 蒋洌弱冠举进士及第,开元七年官太子校书郎。历任参军、告成县丞。之后丁父忧在家。后参加选试,登科,授大理评事。开元二十二年,江南道采访使刘日正表充判官,寻除监察御史,转殿中侍御史,迁屯田员外郎、江淮黜陟使判官,加朝散大夫。转司封员外郎,判吏部南曹。迁考功郎中、谏议大夫,累加上柱国。拜御史中丞、兼京畿采访处置和糴和市等使。因郊丘之礼,封汝阳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后失意时宰,徙大理少卿。居数月,迁户部侍郎,除吏部侍郎。因事旁累,出为杭州刺史,改信王府长史。徵拜右庶子,迁礼部侍郎、尚书左丞,加银青光禄大夫,累封至开国侯,食邑一千户。以广德二年(764)六月廿一日寝疾薨于平康里之私第,享年七十有四。有制追赠太常卿。大历三年(768)十一月改窆于东都偃师县西北亳邑乡之原。夫人太原郭氏。 蒋洌与弟蒋涣曾在安史之乱中接受安禄山的官职,但因其家风休整,仍被士大夫阶级所称。到蒋錬、蒋镇兄弟时,再次因贪生怕生,接受叛军委任的官职,最后身死节丧,为天下人所笑。.
查看 户部侍郎和蒋洌
鄭顥
鄭顥(817年 - 860年),字奉正,荥阳(今河南荥阳)人。唐憲宗元和中宰相鄭絪之孫,是中国历史上唯一集状元、驸马于一身之人。 父鄭祗德,官至兵部尚書。以言行文雅聞名,會昌二年(842年)壬戌科狀元,任右拾遺,詔授銀青光祿大夫。唐宣宗大中三年(849年)充翰林學士。.
查看 户部侍郎和鄭顥
蕭倣 (唐朝)
蕭倣(),字思道,封蘭陵郡侯,唐朝官员,唐僖宗年间曾任宰相。.
查看 户部侍郎和蕭倣 (唐朝)
苏震
苏震,唐朝官员,雍州武功(今陕西省武功县)人。苏瓌孙,苏诜子。.
查看 户部侍郎和苏震
陆希声
陆希声(),字鸿磬,自号君阳遁叟(一称君阳道人)。中国唐朝官员,唐昭宗年间短暂拜为宰相。.
查看 户部侍郎和陆希声
陆扆
扆(),扆音衣,本名允迪,字祥文,吳郡嘉興陸莊(今楓涇鎮農興村)人,一说吴郡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唐末宰相。.
查看 户部侍郎和陆扆
柳仲郢
柳仲郢,字谕蒙,京兆府华原县(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东南)人。唐朝官员。 柳公绰之子。幼年好学,其母韓氏(韓皋之女)乃以熊膽製成藥丸,使他夜晚讀書時咀嚼,以苦提神,方能在夜裡看書能看更久。元和末中进士,为校书郎。得牛僧孺賞識,入為監察御史,遷戶部尚書。会昌五年(845年),任京兆尹。咸通五年(864年),官至天平节度使。好手抄六經,又抄司馬遷、班固、范曄的史書,家藏書萬卷。曾為其妹撰并書墓誌銘 。 娶韦贯之女。子柳璞、柳珪、柳璧、柳玭。.
查看 户部侍郎和柳仲郢
柳公绰
柳公绰(),字起之,京兆府华原县(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稠桑乡柳家塬)人。唐朝官员。 祖柳正礼,邠州士曹参军。父柳子温,丹州刺史。生母崔氏、繼母薛氏。其弟柳公权。柳公绰幼聪敏,贞元元年(785年),应制举,登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授秘书省校书郎,时年十八。贞元四年,复应制举,再登贤良方正科,时年二十一。按古人计岁惯用虚岁,据此推算其生年为大历三年(768年)。 武元衡节度剑南,召为吏部郎中。元和初年,官御史中丞。元和中,遷兵部侍郎兼御史大夫,改京兆尹、兼御史大夫。後官鄂岳观察使。贞元十一年,柳公绰久任無功,以李道古代之。大和(太和)六年四月乙丑(832年5月6日),柳公绰去世,虚岁六十五。赠太子太保,谥曰成。娶韩皋女。子柳仲郢,有女柳道娘、柳愔愔及柳老師。.
查看 户部侍郎和柳公绰
柳璨
柳璨(),字炤之,河東郡(今山西省永濟市)人,唐朝末年大臣、文學家及史學家。.
查看 户部侍郎和柳璨
李夷简
李夷简(),字易之。唐朝政治人物。郑惠王李元懿四世孙。.
查看 户部侍郎和李夷简
李峄
李峄,可以指:.
查看 户部侍郎和李峄
李巽
李巽(),字用經,順天府宛平縣人,官籍,明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順天府鄉試第八十二名。景泰五年(1454年),參加甲戌科會試,得貢士第三百十名。殿試登進士第三甲第七十七名。曾祖父李師曾,曾任贈禮部左侍郎。祖父李嘉,曾任禮部左侍郎。父亲李直。.
查看 户部侍郎和李巽
李元素
李元素可以是下列人物.
查看 户部侍郎和李元素
李回
李回(),本名李躔,本字昭回,后改昭度,封陇西郡公,谥文懿,唐朝官员,唐武宗年间为宰相。.
查看 户部侍郎和李回
李固言
李固言(),字仲樞,趙郡(今河北趙縣)人。唐朝官员,追赠太尉。 生於唐德宗建中二年(782年),元和六年(811年)首次科舉未中,在洛陽時有算命師告之:“紗籠中人,不用相問。”元和七年(812年)壬辰科狀元。太和初年,累官至户部郎中、知台杂。太和四年,李宗闵为宰相,任命他为给事中。六年,李固言迁工部侍郎,七年四月,转为尚书左丞(或作尚书右丞《新唐书· 列传第一百七》),奉诏定左右仆射上事仪注。 太和八年,李德裕辅政,李固言贬为华州刺史。不久李宗闵复用,召为吏部侍郎。第二年五月,进御史大夫。六月,李宗闵获罪,李训选李固言为门下侍郎、平章事(或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不久加崇文馆大学士。李训实际上厌恶李固言与李宗闵为朋党。九月,以兵部尚书出为兴元节度使(即山南西道节度使)。甘露之变后,唐文宗复召为平章事,仍判户部事。 开成二年(837年),寻进阶金紫光禄大夫,判户部事。其年十月,以门下侍郎、平章事出为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使,代杨嗣复。唐文宗下令李固言复官门下侍郎。上表辞去门下侍郎,乃检校尚书左仆射。 840年,唐武宗登基,授尚书右仆射,当时崔珙、陈夷行以仆射的官职为宰相。所以李固言改检校司空兼太子少师,领河中节度使。以旧疾复发为少师,迁东都留守。武宗一朝,又任兵部、户部尚书。唐宣宗初年,还任尚书右仆射。累授检校司徒、东都留守、东畿汝都防御使。后以太子太傅官职分司东都。卒於唐懿宗大中十四年(860年),年七十八,追赠太尉。 二子:李懽,河南功曹參軍;李悦。.
查看 户部侍郎和李固言
李知柔
李知柔(),唐朝宗室,唐睿宗的玄孙,薛王李隆业的曾孙。祖父嗣薛王李邃,父亲嗣薛王李宓。 李知柔嗣王,两次为宗正卿。擢升为京兆尹。当时郑国渠、白渠梗塞,人民不得丰年。李知柔调任三辅京兆尹,治复旧道,灌浸如约,遂无旱虞,人民见皇帝请立石纪功,李知柔坚持辞让而止。加检校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他营缉太庙,判度支,充诸道盐铁转运使。895年,唐昭宗出走莎城,只有李知柔跟从,车舆器用庖厨膳食都有他主管,大小事情都很周到。李知柔生性俭约,虽官位显赫,但没有私人宅第。896年,出任清海军节度使,在广州任上廉洁,按时上贡朝廷,升任检校太傅,兼侍中。做官四十年,为宗室中的佼佼者。900年,在节镇去世。.
查看 户部侍郎和李知柔
李石
李石可以是下列人物:.
查看 户部侍郎和李石
李珏
李珏(或李玨)(),字待价,封赞皇公,谥贞穆,唐朝官员,在唐文宗年间任宰相,在唐武宗年间也短暂担任宰相。他被认为是牛李党争中牛党的领导人物。.
查看 户部侍郎和李珏
李磎
李磎(),又名李谿,字景望,揚州江都人。唐昭宗時宰相。 唐憲宗時名相李鄘之孫,李拭子。大中末,擢進士,累遷戶部郎中,分司東都。歷官中書舍人、翰林學士。乾寧元年(894年),進禮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家有書至萬卷,世號“李家樓”。 李茂貞及王行瑜、韓建擁兵入長安,逮李磎與韋昭度、樞密使康尚弼等,列磎罪,殺之於都亭驛。子李沇,字东济,与父一同被杀。 王行瑜伏誅,詔復官爵,贈司徒,謚曰文。史載昭宗好文,對待李磎最厚,李磎死後,內常求似磎者。 Category:李姓.
查看 户部侍郎和李磎
李福
李福可以指:.
查看 户部侍郎和李福
李绛
李絳(),字深之。趙郡贊皇人。唐朝官员。 李絳是進士出身,授秘書省校書郎。元和二年(807年),授翰林學士。為人正直,直言敢諫,唐憲宗稱“疾風知勁草,卿當之矣。”貞元末年,拜監察御史,曾言:“天后朝命官猥多,當時有車載斗量之語。及開元中,致朝廷赫赫有名望事蹟者,多是天后所進之人。”元和四年(809年),長江氾濫成災,李絳奏請免稅。元和中期,充翰林學士,改中書舍人,不久又拜中書侍郎。 元和九年(814年)罷相,以足疾辭位,為禮部尚書。出爲河中觀察使,後改兖海節度使。寶曆初年,入爲尚書左僕射。李絳好直言,李逢吉惡之,罷爲太子少師。文宗即位,又任太常卿。太和三年(829年),爲山南西道節度使,累封赵郡公。当年冬,南蠻入寇,李絳從本道募兵赴援,及至中路,蠻軍已退。 太和四年二月十日(830年3月8日),李绛将募兵遣散。监军使楊叔元與李絳有怨,见李绛只发给募兵麦子,就故意以赏赐太少激怒他们,于是兵士皆怒,鼓噪而入,劫走府库兵器围攻节度使衙门。李绛方与幕僚宴会,闻乱出逃北门城墙,牙将王景延力战而死。李绛不肯缒绳出城,被乱兵所杀,时年六十七。从事赵存约、觀察判官薛齐也一起被杀。谏议大夫孔敏行揭發杨叔元之惡行,楊被流放康州。唐朝政府追赠李绛为司徒,谥曰贞。編有《君臣成敗》15卷,後人輯有《李相国谈事集》。 外甥夏侯孜。.
查看 户部侍郎和李绛
李翱
李翱(),字習之,汴州陈留县(今河南省开封市)人,祖籍陇西郡狄道县(今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出自陇西李氏仆射房,是北魏司空、清渊文穆公李冲十世孙,北魏使持节、侍中、太傅、录尚书事、青州刺史、濮阳孝懿公李延寔九世孙,中书侍郎、左光禄大夫、清渊献侯李彬八世孙,清渊县侯李桃杖七世孙。.
查看 户部侍郎和李翱
李衡
李衡可以指:.
查看 户部侍郎和李衡
李让夷
李讓夷(?),字達心,唐朝官员,唐武宗年间任宰相,唐宣宗年间也短期任相。.
查看 户部侍郎和李让夷
李讷
李讷 (),出生于延安,籍貫湖南湘潭,毛泽东与江青独生女儿。.
查看 户部侍郎和李讷
李麟
李麟,山东诸城人,是一名清朝政治人物。贡生出身。 李麟曾于1747年接替李宏儒任华亭县知县一职,1748年由余畅接任。.
查看 户部侍郎和李麟
李辅国
李辅国(),本名静忠,后赐名护国,又改为辅国,唐肃宗时当权宦官。後自以功高僭主,為唐代宗差人所刺殺。获得爵位最高的宦官之一;被册封为王的宦官之一,受封為博陸郡王。.
查看 户部侍郎和李辅国
李錡
李錡(),陇西成纪人,出自唐朝宗室大郑王房,郑孝王李亮的后裔,淄川王李孝同五世孫,唐朝叛臣。 憑父親李國貞的權勢,成為鳳翔府參軍。貞元初,當上了宗正少卿。後來藉賄賂勾結等手段,成為了潤州刺史、浙西觀察、鹽鐵轉運使。他增加私路小堰之稅(志第四十三 食貨三)。他收藏了不少奇寶,奉獻給德宗,使德宗信任他。李錡恃寵而驕,天下攉酒漕運都被他控制。 貞元十七年(801年),浙西平民崔善貞上書揭露其罪行,反被李錡殺了。 李錡得志,於是募兵,揀選精於箭術的人為一屯,稱為「挽硬隨身」,又以外族為一將,稱為「蕃落健兒」。這些人都成了李錡的心腹,甚至喚李錡作「假父」。 永貞元年(805年)三月,升為鎮海節度使,但解除鹽鐵轉運使一職,實是明升暗降,削減他從中賺錢的機會。不料李錡變本加厲,殺了不少屬吏,逼污良家。寮佐力諫無效,辭了職。.
查看 户部侍郎和李錡
李鄘
李鄘(《旧唐书》卷一十六),字建侯,唐朝官员,唐宪宗年间曾短暂被任命为宰相,但他拒绝办公,从未行使宰相职权。.
查看 户部侍郎和李鄘
李杰
--可以指:.
查看 户部侍郎和李杰
李汉
李漢可以是下列人物:.
查看 户部侍郎和李汉
杨岩
杨岩,弘农(今河南省灵宝市北)人,中国五代十国吴越国大臣,吴越文穆王钱元瓘时丞相。 杨岩之父杨承休,官至唐朝刑部员外郎,天祐年间,作为给事中郑祁的副使,册封钱镠为吴王,因为杨行密父子和钱镠敌对,淮南道阻,杨承休不能回京,遂留在杭州。杨承休南下,带着杨岩一起。杨岩历事武肃王钱镠父子,官至丞相。.
查看 户部侍郎和杨岩
杨国忠
楊國忠(),本名楊釗,唐玄宗賜名「國忠」,蒲州永乐(在今山西省永济市和芮城县)人,是與唐玄宗貴妃楊太真同一個曾祖父(另一說同一個祖父)的堂兄,因而受到玄宗重用,成為宰輔。番將安祿山、史思明以「誅國忠、清君側」為名,發動安史之亂,士兵恨之入骨,馬嵬之變中被士兵寸斬而亡。.
查看 户部侍郎和杨国忠
杨暄
杨暄,可以指:.
查看 户部侍郎和杨暄
杨涉
杨涉(),字文川,唐朝及其后继者后梁朝官员,在唐朝末代皇帝唐哀帝和后梁得到广泛承认的两位皇帝太祖(朱全忠)及其子朱瑱年间为宰相。.
查看 户部侍郎和杨涉
杜审权
杜審權,字殷衡,京兆(今陝西西安)人。 杜如晦六世孙。早年進士得第,後被聘為浙西幕府。又以书判拔萃,拜右拾遗,再转左补阙。宣宗時,擔任翰林學士,累遷兵部侍郎、學士承旨。官至中書門下平章事,出京為鎮海軍節度使。當時徐州戌卒龐勳自桂州擅还,派遣劉佶以精兵數千人協助吳迥攻打泗州。布衣辛讜冒著生命危險殺出重圍向杜審權求援。審權與淮南节度使令狐綯、荆南节度使崔铉出师討伐,咸通九年(868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審權派遣都頭翟行約率領四千人救泗州,終於平定龐勳之變。拜尚书左仆射。終官太子太傅。.
查看 户部侍郎和杜审权
杜佑
杜佑(),字君卿,唐代政治家、史學家,京兆万年县(在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境)人,官至宰相,著有通典。.
查看 户部侍郎和杜佑
杜鸿渐
杜鸿渐(),唐濮阳(今河南省濮阳市)人,字之选。进士及第,因安史之乱中迎立肃宗,受封卫国公,至代宗朝官至宰相。大历四年(769年)辞宰相职,三日后卒,年六十一岁。赠太尉,谥文宪。.
查看 户部侍郎和杜鸿渐
杜悰
杜悰(),杜佑之孫,封爵邠国公,與李商隱是表兄弟,杜牧的堂兄。 父杜式方是杜佑次子,以門蔭入仕。元和九年娶唐憲宗第十一女岐陽公主為妻,授予從四品上階的殿中少監,加封銀青光祿大夫銜。長慶五年(826年),公主隨駙馬澧州刺史杜悰居澧州三年。開成初年,入為工部尚書、判度支。會昌初年,詔拜檢校尚書右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咸通年間第二度入相。游走在李宗闵、李德裕之间,《资治通鉴》称他为“宗闵党也”,宋代孫光憲又言:“无他才,未尝延接寒素,甘食窃位而已”。.
查看 户部侍郎和杜悰
楊嗣復
楊嗣復(),字繼之,又字慶門,虢州弘農(今河南省靈寶縣)人。 楊於陵次子,與楊虞卿為族兄弟。八歲能文,主考官權德輿錄為進士,二十歲登博學宏詞科,受到宰相武元衡賞識,“皆權德輿門生,情義相得,進退取捨,多與之同”。累遷中書舍人。由戶部侍郎擢尚書右丞,封爵弘農伯。李德裕輔政,被黜為湖南觀察使。會昌元年(841年)三月被貶潮州。唐宣宗大中初,召為吏部尚書。卒諡孝穆。.
查看 户部侍郎和楊嗣復
武元衡
武元衡(),字伯苍。缑氏(今河南偃师东南)人。唐朝名相與詩人。.
查看 户部侍郎和武元衡
武攸宁
武攸寧,唐朝并州文水(今山西省文水县)人。他是武则天伯父武士讓的孙子,父亲武懷道,兄弟武攸暨、武攸止。 690年一月初十,时任鳳閣侍郎(中书侍郎)的武攸寧被任命为纳言。九月十二,武则天迫使儿子唐睿宗退位,自称圣神皇帝,建立武周,武攸寧被封为建昌王。691年八月初十,武攸宁罢相,为左羽林大将军。九月廿六重新为纳言。692年八月十六,武攸宁罢相,为冬官尚書(工部尚书)。695年二月初四,武则天逮捕男宠薛怀义和尚,命建昌王武攸宁率壮士打死了他,尸体送往白马寺焚烧,造塔。698年九月初七,夏官尚书(兵部尚书)武攸宁为同凤阁鸾台三品。699年一月初四,武攸宁罢相,为冬官尚书(工部尚书)。704年,武则天命春官尚书(礼部尚书)武攸宁主持在洛阳城北的白司马阪建造大佛像。唐中宗复位后,武攸宁降为江国公,神龙年间死在岐州刺史任上。.
查看 户部侍郎和武攸宁
源乾曜
源乾曜(),封安阳郡公,唐朝官员,唐玄宗年间两度担任宰相。.
查看 户部侍郎和源乾曜
朱温
梁太祖朱温()五代時期後梁開國皇帝,曾参与黄巢之亂,后降唐为将,唐僖宗賜名朱全忠。但又密谋杀害唐昭宗,立唐哀帝,后废哀帝自立,建立“后梁”,称帝后改名朱晃。晚年大肆荒淫,強姦兒媳。後為三子朱友珪所殺,終年61歲。.
查看 户部侍郎和朱温
朱朴
朱朴(),襄州襄阳人,唐朝官员。乾宁三年(896年)—四年(897年)曾任唐昭宗的宰相。他因保证能使被军阀武力挟制的朝廷复作而被昭宗拜相,但未能兑现,后在军阀韩建鼓动下被贬死。.
查看 户部侍郎和朱朴
戶部尚書
戶部尚書,中國古代官名,六部中戶部的最高長官,相當於今日的財政部長,雅称“司徒”、“司農”、「民曹」、「地官」。.
查看 户部侍郎和戶部尚書
户部
户部是中国古代官署名。其長官為户部尚书。 起源於三国,时设有度支尚书,掌财政。隋代以度支尚书为民部尚书。民部即户部前身,唐代以避太宗李世民名諱改称户部辭海編輯委員會編:《辭海》(1989年版),上海辭書出版社,1989年9月,ISBN 978-7-5326-0083-0。为六部之一,长官为户部尚书。历代相沿。 明清时期户部掌全国疆土、田地 、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其内部办理政务按地区分工而设司、比如戶部江南司。各司除掌核本省钱粮外,亦兼管其他衙门的部分政务,职责多有交叉。清还设有掌管八旗事务的八旗俸饷处及现审处。隶属于户部的机构有:掌铸钱的钱法堂及宝泉局;掌库藏的戶部三库;掌仓储及漕务的仓场衙门。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清政府宣布“仿行宪政”,将户部改为度支部。户部遂废。 受中國文化影響,朝鮮半島的高麗王朝也設有戶部,其首長為戶部尚書。至朝鮮王朝時期,改稱戶曹,首長改稱戶曹判書。越南古代亦設有戶部的機構。.
查看 户部侍郎和户部
曹确
曹确(),字剛中,唐朝官员,唐懿宗年间任宰相。.
查看 户部侍郎和曹确
亦称为 南京戶部侍郎,戶部右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