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法國歷史

指数 法國歷史

根据考古發现,法国曾誕生过舊石器時代的阿布维利文化,而巴士克人有可能為這些遠古居民的後裔。 最早記載關於高盧地區(即今法國)的人民的文獻資料是用希臘語寫成的。但這些修昔底德所寫,關於腓尼基殖民者在前600年左右建立馬薩利亞(Massalia,今马赛)的資料也只限於粗略的介紹,而沒有指出更明確的地理位置。 亚里士多德(蘇格拉底及柏拉圖的弟子,前384年-前332年)在他的作品中有提到「凱爾特人」的風俗,他們是來自隆河和阿爾卑斯山之間的凯尔特居民(κέλτοι)。亞里斯多德如同其他在羅馬人入侵以前的大多數古典時代史家,一再強調塞爾特人好戰的價值觀以及蠻族之風俗。他執筆的年代,正值塞爾特人大肆擴張,散佈直到多瑙河河口以及高卢最深處角落的每一片土地,這些間接的材料針對未來法國的部份非常少。.

276 关系: 加来加洛林王朝加斯科涅埃提乌斯十字軍東征卡塔洛尼平原战役卡佩王朝卡特里派卡斯蒂利亚的布兰卡卡拉卡拉卢瓦尔河卢格杜努姆卢森堡南尼德蘭南特古典时代吉伦特派君主塞纳河墨洛溫王朝多瑙河夏爾·戴高樂大同盟戰爭外交革命奥尔良奥地利奥勒良奥托四世 (神圣罗马帝国)奥托王朝威尔士语威廉一世 (英格兰)宫相安茹安茹帝国尤里乌斯·凯撒尼古拉·萨科齐尼安德特人尼斯巴塞罗那巴伐利亚巴黎巴黎大学巴黎公社巴斯克語上帝的和平中南半島中央集权中世紀後期中風主教...希腊语七年战争布伦布列塔尼布列塔尼人布列塔尼语布汶战役七月王朝三十年戰爭下萨克森乔治·蓬皮杜亚里士多德亚拉里克二世亞維農于格于格·卡佩于格二世亨利三世亨利三世 (法兰西)亨利一世亨利二世亨利五世 (英格兰)亨利四世 (法兰西)康瓦爾語伊比利亚半岛伦巴底人伯爵弗朗索瓦·奥朗德弗朗索瓦·密特朗弗朗索瓦·菲永佛兰德斯德国修昔底德圣马洛圣殿骑士团匈人圖盧茲利奥三世利穆赞哥特人哥特式建筑哈布斯堡王朝凡尔登条约凯尔特人兰斯共和前進克吕尼改革克雷芒五世克洛维一世勃艮第勃艮第人图尔矮子丕平理查理查一世社会党 (法国)神圣罗马帝国秃头查理穆斯林第七次反法同盟第一次十字军东征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十字军东征第二次世界大战第八次十字军东征糊塗查理納粹維京人維琪維琪法國纳博讷维滕贝格罗伯特王朝罗纳河罗马罗马共和国罗贝尔二世美國獨立戰爭羅馬帝國羅馬教廷烏得勒支和約热月政变瘟疫瓦勒里·季斯卡·德斯坦瓦勒良瓦盧瓦王朝產權轉移戰爭百年战争隆格多克韦尔夫家族聖女貞德荷兰菲利普·贝当非洲西塞罗西哥特人西班牙西班牙人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西發里亞和約西里西亞西法蘭克王國馬克宏马奇诺防线马赛諾曼人諾曼底諾曼第高卢高卢人高盧帝國高盧語诺曼底谢芙拉叶城堡贝叶挂毯贝尔盖人路易十六路易十四路易七世路易九世路易八世路易六世黎塞留黑死病黑斯廷斯战役迦太基霍亨斯陶芬王朝阿基坦阿基坦公爵阿基坦的埃莉诺阿古利可拉阿尔卑斯山阿尔及利亚阿尔萨斯阿布维利文化阿勒曼尼人阿爾及爾阿瓦尔人阿莱西亚之战阿道夫·希特勒阿金库尔战役阿提拉重新联合战争自由法國里昂金雀花王朝腺鼠疫腓力三世腓力三世 (法兰西)腓力一世腓力二世腓力六世 (法兰西)腓力四世腓力四世 (法兰西)腓尼基腓特烈二世苏伊士运河苏格拉底英國皇家海軍英国英格兰王国雅克·希拉克通俗拉丁语老同盟虔誠者路易柏拉图查理 (瓦卢瓦伯爵)查理·马特查理七世 (法兰西)查理三世查理四世 (法兰西)查理曼捷克斯洛伐克東法蘭克王國格勒诺布尔欧洲殖民地比利时汪达尔人沃尔姆斯沙隆战役波尔多波希米亞人波旁王朝法屬印度支那法國七月革命法國政治法兰克王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法兰西第一帝国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法兰西第四共和国法国法国历史年表法国君主列表法国大革命法国军事史法国行政区划法国总理列表法国总统列表法荷战争法蘭克人法蘭西王國法蘭西第二帝國法蘭西第二共和國法蘭西第五共和國法蘭西殖民帝國洛林洛泰尔一世札克雷暴動最高法院无产阶级日耳曼日耳曼人路易旧石器时代意大利教宗托萊多拿破仑三世拿破仑一世拉丁区拉丁语普罗旺斯普魯士普法戰爭智人 扩展索引 (226 更多) »

加来

加来(Calais),是法国加来海峡省的城市,人口约七万两千(2013年統計)。-zh-hans:英吉利海峡;zh-hk:英倫海峽;zh-tw:英吉利海峽;-中最狭窄的临多夫-加来海峡只有34公里宽,离加来最近的英国城市是多佛尔,加来與多佛是法國與英國最近的渡口。加来旧城(又叫北加来)在人工岛上,四周环绕着运河及港口。加来新城圣比尔在东南。.

新!!: 法國歷史和加来 · 查看更多 »

加洛林王朝

加洛林王朝(les Carolingiens,旧称Carlovingiens,中世纪Karolingi,又译卡洛林王朝)是自公元751年後統治法蘭克王國的王朝。在此之前,其王朝成員以“宮相”的身分涉理王國朝政。在公元751年,卡洛林家族取代墨洛溫家族,正式坐上法蘭克王國的王位。在王朝其後的鼎盛時期,卡洛林家族在名義上繼承了古典時期的羅馬帝國,也即是開創了後世所謂的神聖羅馬帝國,這使得卡洛林王朝成為最為後人所記得的法蘭克王朝。 卡洛林家族起源於今日法國中部的日耳曼民族之法蘭克人部落,在當時混亂不安的時代,只要有能力就極有可能出頭。丕平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本身有能力並得到軍隊的支持,於是推翻了部落中舊王,自行任命自己是新王。而就在此時羅馬帝國的邊境出現了外族倫巴底人的入侵,當時羅馬教會的教皇就想出了一個彼此互利的點子:就是請丕平與羅馬帝國的軍隊一同出兵攻打倫巴底人,若打勝仗則羅馬教皇就會公開為丕平王進行加冕儀式,立他作王。 不料丕平竟然打了勝仗,並且把所佔領的倫巴底人領土的一部份送給了羅馬教皇,當作是一份大禮,其作用是:使其羅馬城周圍有一個安全且緩衝的保護,使敵人不容易入侵,史稱「丕平獻土」。原來教皇只是屬於宗教上的領導,但因有這一大片土地要管理,故慢慢的有關部隊、百姓生活、政府機關運作等等這些俗世的事物,教皇都得耗費時間來管理。也就是說原本教皇只是教會的領袖,但曾幾何時教皇更是政治上的領袖。所以之後歐洲的一些蠻族國王因著丕平的例子,開始了一個新的認知:只要王能獲得羅馬教皇的加冕,則就算當初是自立為王,此時也具有合法性了,同時也讓百姓們可以信服、有實質的權柄來指揮所屬的百姓和領土。 一般認為,“卡洛林”的名稱,是源自其最著名的君主--查理大帝的祖父查理·馬特的拉丁语名字“Carolus”。最後一位卡洛林王朝的神聖羅馬皇帝死於首位皇帝登基後一百多年的公元899年。.

新!!: 法國歷史和加洛林王朝 · 查看更多 »

加斯科涅

加斯科涅(加斯科尼,奥克语:Gasconha )指法國西南部的一個地區,位於今阿基坦大區及南部-比利牛斯大區。.

新!!: 法國歷史和加斯科涅 · 查看更多 »

埃提乌斯

弗拉维乌斯·埃提乌斯(Flavius Aetius,),又譯阿哀契烏斯,西徐亞裔羅馬人,西罗马帝国末期的主要军事统帅。他的主要战绩为在沙隆戰役击败匈人入侵,并取得了古代欧洲规模最大一场会战的胜利。451年,匈人首领阿提拉入侵西罗马帝国,埃提乌斯联合西哥特王国反击并将其击退。后来,他又多次击退蛮族进攻。454年,佩特罗尼乌斯·马克西穆斯诬告埃提乌斯谋反。皇帝瓦伦蒂尼安三世信以为真,親手刺死了埃提乌斯。 Category:罗马帝国执政官 Category:古罗马将领.

新!!: 法國歷史和埃提乌斯 · 查看更多 »

十字軍東征

十字軍東征(Cruciata;伊斯兰世界稱為法蘭克人入侵;1096年-1291年)。這是一系列在罗马天主教教皇的准許下的戰役,由西欧的封建領主和骑士对他們認為是異教徒的国家(地中海东岸)发动了持续近200年的宗教战争。十字軍東征最初參與成員,例如:騎士、商人、農民,多數是自願的,受拜占庭帝國之邀,參與奪回聖地戰爭。這些十字軍也非拜占庭帝國主力部隊。东正教徒也参加了其中几次十字军。 参加这场战争的士兵配有十字标志,因此称为十字军。十字军主要是罗马天主教势力对穆斯林統治的西亞地区作佔領并建了一些基督教国家,因而也被形象的比喻为“十字架反对弓月”;但也涉及对“基督教异端”、其他异教徒和对其他天主教会及封建领主的“敌对势力”的征服,如第四次十字軍東征将矛头指向了東正教的拜占庭帝國。 天主教徒相信,十字军的最初目的是收复被穆斯林统治的圣地耶路撒冷。当塞尔柱土耳其的穆斯林與基督教的拜占庭帝国在安纳托利亚对戰並取得军事胜利後,十字军的战役为响应拜占廷的求助而被点燃了。旷日持久的战役断断续续在黎凡特地区展开,战争中敌友双方界线不完全是按宗教划定,例如第五次东征时基督徒们与罗姆苏丹国结盟。十字军雖然以捍衛宗教、解放聖地為口號,但實際上是以政治、社會與經濟等目的為主,伴随着一定程度上的劫掠,参加东征的各个集团都有自己的目的,甚至在1204年的第四次十字軍東征劫掠了天主教兄弟東正教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所以,美国学者朱迪斯·M·本内特在他的著作《欧洲中世纪史》裏写道,「十字军远征聚合了当时的三大时代热潮:宗教、战争和贪慾」。 到1291年,基督教世界在叙利亚海岸最后一个桥头堡——阿卡被攻陷,十字军国家的命运告终。十字军东征對西方基督教世界造成了深远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影响,其中有些痕跡至今尚存。.

新!!: 法國歷史和十字軍東征 · 查看更多 »

卡塔洛尼平原战役

#重定向 沙隆战役.

新!!: 法國歷史和卡塔洛尼平原战役 · 查看更多 »

卡佩王朝

卡佩王朝(法语:Capétiens)是由卡佩家族的于格·卡佩建立的法兰西王国的第一个王朝,上承西法兰克王国的加洛林王朝,下接瓦卢瓦王朝,自987年至1328年统治法国。卡佩王朝王室是欧洲最大和最古老的王室家族,其瓦卢瓦支系的统治一直维持到1589年,而波旁支系对法国的统治经历了1814年王朝复辟持续到1830年,另一分支奥尔良王朝的统治到1848年才结束。时至今日,西班牙国王费利佩六世和卢森堡大公亨利仍是卡佩王室的后裔。Encyclopædia Universalis, volume 20, p.2161, édition 1975, ISBN 2-85229-281-5.

新!!: 法國歷史和卡佩王朝 · 查看更多 »

卡特里派

卡特里派(Catharism),又稱為純潔派(Cathari,又譯迦他利,名稱源自希臘文Katharoi,「清潔」的意思),是一個中世紀的基督教派别,受到摩尼教思想的影響,兴盛于12世纪与13世纪的西欧,主要分布在法國南部。 由於該教派於1145年傳入法國南部的阿爾比(Albi)城,因此又稱阿爾比派(法语 Albigeois, 英文 Albigenses)。.

新!!: 法國歷史和卡特里派 · 查看更多 »

卡斯蒂利亚的布兰卡

卡斯蒂利亚的布兰卡(法语:Blanche de Castille,西班牙语:Blanca de Castilla,)是卡斯蒂利亚国王阿方索八世和妻子埃莉諾的女儿,1223年至1226年为法国国王路易八世的王后。在儿子路易九世未成年时,出任摄政,统治国家。法國人不僅尊稱她為「慈后布蘭卡」,也稱她為「良母布蘭卡」。 剛攝政時,她冷靜果斷地平息了貴族的叛亂、控制了王國大權,並在十年攝政期間讓法國蒸蒸日上。即使1236年她歸政給成年的路易九世,實際上仍在幕後操縱國政,直到其1252年逝世為止。她與其子「聖路易」創造了中世紀法國的黃金時代。.

新!!: 法國歷史和卡斯蒂利亚的布兰卡 · 查看更多 »

卡拉卡拉

卡拉卡拉(Caracalla,)是塞普蒂米乌斯·塞维鲁的大儿子和罗马皇帝(198年-217年)。 他杀死他的弟弟塞普提米乌斯·盖塔和盖塔的支持者来巩固他的皇位。 在他统治期间主要事件如下:.

新!!: 法國歷史和卡拉卡拉 · 查看更多 »

卢瓦尔河

卢瓦尔河(Loire),法国最长的河流,发源于塞文山脉,流程1,020公里(630英里),先向北、西北,后向西注入比斯开湾,两岸有闻名世界的卢瓦尔河谷城堡群。.

新!!: 法國歷史和卢瓦尔河 · 查看更多 »

卢格杜努姆

卢格杜努姆有时也译作“盧迪南”。(Lugdunum)是一个高卢城市,即现今的法国里昂。卢格杜努姆于公元前43年由作为古罗马殖民地而建。公元前27年起的几个世纪里,卢格杜努姆都是高卢行省的首府以及西部罗马的最重要城市之一。皇帝克勞狄一世和卡拉卡拉出生在卢格杜努姆。公元69年至192年,卢格杜努姆城市人口达到五万至十万,历史学家更估计有二十万。.

新!!: 法國歷史和卢格杜努姆 · 查看更多 »

卢森堡

卢森堡大公国(Groussherzogtum Lëtzebuerg;Grand-Duché de Luxembourg; Großherzogtum Luxemburg),通称卢森堡(Lëtzebuerg;Luxembourg;Luxemburg),被邻国法国、德国和比利时包围,是一個位于欧洲的内陸國家,也是現今歐洲大陸僅存的大公國,首都盧森堡市。盧森堡是欧盟成员国,因境内有欧洲法院、欧洲审计院、欧洲投资银行等多个欧盟机构被称为继布鲁塞尔和斯特拉斯堡之后的欧盟“第三首都”。.

新!!: 法國歷史和卢森堡 · 查看更多 »

南尼德蘭

南尼德兰(Southern Netherlands)是一个历史地域,位于低地国家(Low Countries),先后被西班牙(西属荷兰;1579-1713年)、奥地利(奥属尼德兰;1713-1794年)和法国(1794-1815年)统治过。该地包括今比利时大部分地区 (不包括神圣罗马帝国自治和中立领土列日主教国(Bishopric of Liège)、斯塔沃洛-马尔默迪大公国(Principality of Stavelot-Malmedy)和布永公国(County of Bouillon)、卢森堡(包括今比利时卢森堡省)、林堡公国(今荷兰林堡省和比利时林堡省)。1678年以前,它还包括法国北部的北加莱海峡(Nord-Pas-de-Calais)地区。 Category:比利时历史 Category:西班牙歷史 Category:前尼德兰政体 el:Νότιες Κάτω Χώρες uk:Австрійські Нідерланди.

新!!: 法國歷史和南尼德蘭 · 查看更多 »

南特

南特(Nantes,布列塔尼語:Naoned)是法國西北部大西洋沿岸重要城市,城市主體坐落于盧瓦爾河下游北岸,距入海口(盧瓦爾河匯入比斯開灣)約50公里。南特是法蘭西第6大城市,作為法國第八大城市共同體,其人口為897,73人(2012)。2013年南特城市人口統計為292,718人,佔法國第六位。由於與聖納澤爾市郊聯合擁有盧瓦爾河入海口新港,南特成為法國西部最重要的大都市。 南特大部分歷史是與布列塔尼相關的。自原始時代起這裡便已經是一個重要的港口,也成為高盧羅馬Namnètes城邦的首府,也是公元五世紀主教管轄區所在地,之後成為法蘭克半傳奇性羅蘭伯爵領地首府。南特在851年被布列塔尼人諾米諾埃王攻克,布列塔尼崛起,從此開啟布列塔尼城市历史,包括南特城堡,成为十五世纪公爵主要府邸,那个时代南特已成为布列塔尼公國真正的首府,同时开始兴建至今仍存的主教堂。十六世紀初,由於布列塔尼歸屬法蘭西王國,南特漸漸失去其政治中心優勢讓位於雷恩。接下來的三個世紀,南特在國際貿易舞台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大部分是黑奴販賣生意,於十八世紀達到頂峰,為城容建設提供了巨大的財富。 同時是盧瓦爾河地區與大西洋盧瓦爾省的首府,無論在布列塔尼地區歷史還是文化上都是最重要的城市。南特這個名稱源自Namnètes,這是一個羅馬帝國攻占高盧之前定居於此的一個部落。 時代雜誌在2004年時將南特選為歐洲最適合居住的城市 Time Europe, 22 August 2004.於2007年8月4日查閱。.

新!!: 法國歷史和南特 · 查看更多 »

古典时代

古典时代(或称为古典时期、古典古代、古风时期,Classical antiquity)是对(以地中海为中心,包括古希腊和古罗马等一系列文明)的长期文化史的一个广义称谓。在这个时期中,古希腊文明和古罗马文明十分繁荣,对欧洲、北非、中东等地施加巨大的影响。 通常认为古典时代起始于古希腊最早的文字记录,即公元前8-7世纪荷马史诗,一直延伸至以及罗马帝国的衰落。古典时代的结束伴随着古典时代晚期(公元300-600年)古典文化的崩溃,欧洲历史随后进入中世纪前期(公元600-1000年)。这段历史时期涵盖广袤的领土、多种不同的文化与历史分期。后世爱伦·坡的一句诗很好的诠释“古典时代”一词的含义:“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 受到古代东方文明影响的古希腊文化,以其艺术、哲学、社会、教育思想,一直影响着整个古典时代。这些思想被古罗马人继承和效仿。这些来自希腊和罗马的文化底蕴对现代社会的语言、政治、教育系统、哲学、科学、艺术、建筑有巨大的影响:从当时现存的古典时代残片中,一场巨大的复兴运动在14世纪的欧洲逐渐成形,这场运动后来被称作文艺复兴,各种领域的新古典主义风潮也在18-19世纪兴起。.

新!!: 法國歷史和古典时代 · 查看更多 »

吉伦特派

吉倫特派或吉倫特黨人,是指在法國大革命從1791年到1795年期間,源自於吉倫特省的一個政治派別。有時也稱“布里索派”(Brissotins)或“長棍麵包派”(Baguettes)。吉倫特派由國民立法議會和國民公會的議員組成,代表為當時信奉自由主義的法國工商業資產階級。它由一群有着私人友谊的人们組成的沙龙一般的鬆散團體,而不是一個有組織的政黨。“吉伦特派”在國民立法議會中第一次非正式的出现,用于描述來自法國西南部吉倫特省代表們提出的独树一帜的觀點得支持者们。在1847年阿爾方斯·德·拉馬丁的出版之後就成為广为接受的名稱。。 吉倫特派的大部分成員都參加了雅各賓俱樂部,同时也是雅各賓社會運動支持者。但隨後他們和雅各賓俱樂部抱持激進主張的山嶽派发生衝突,从而最終導致1793年5月31日-6月2日的暴動吉倫特派的成員們被集體處決从而导致其覆滅,同时这也象征着雅各宾派恐怖統治的开始。 吉倫特領導人雅克·皮埃爾·布里索曾提出一個雄心勃勃的軍事計劃,以输出革命---後被拿破崙實現。他呼籲國民公會在1795年----通过征服德國西部萊茵河兩岸的土地,和支持波蘭和荷蘭的独立來控制西歐,并建立支持共和主义的英國,西班牙和義大利并将其纳入共和國势力范围。由此看出,在1792年至1793年期間吉倫特派是积极的主戰派。吉倫特派其他著名的人物包括和他的妻子羅蘭夫人。他們的盟友是英裔美国激进民主主义派思想家湯瑪斯·潘恩。布里索和羅蘭夫人被處決,然后逃亡的讓羅蘭,也因得知自己行被蹤洩漏而自殺。之后潘恩被捕,并險遭處決。名作馬拉之死中的讓-保爾·馬拉,也正是被吉倫特派支持者夏綠蒂·科黛刺殺的,但隨後夏綠蒂·科黛也被處決。.

新!!: 法國歷史和吉伦特派 · 查看更多 »

君主

君主是指從一個家庭或家族中挑選成員來任職的國家元首或政權領袖。其職位之傳承以直系血親世襲為主,也可採選舉或禪讓方式產生;其中實行世襲制度者若無直系血親之繼承人,一般多由其親屬中遴選血親較近者而繼承之。 採用君主統治方式的政體稱為君主制,在現代社會中多與共和制相對;而利用君主之權力進行統治的家族團體,則稱為王室/皇室。.

新!!: 法國歷史和君主 · 查看更多 »

塞纳河

塞纳河(Seine)是流经巴黎市中心的法国第二大河,全长780公里,流域面积7.8万平方公里。位于巴黎的塞纳河沿岸地区于199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新!!: 法國歷史和塞纳河 · 查看更多 »

墨洛溫王朝

墨洛温王朝(,又譯梅羅文王朝或梅羅文加王朝)是一个法兰克人王朝和中世纪法兰克王国的第一个王朝。希尔德里克一世,王朝的创立者,在457年第一次被文献提及 ,之后他的儿子克洛维一世在481年降服了高卢北部和中部并建立了法兰克王国。墨洛温王朝在此之后一直统治着法兰克王国直到751年3月希尔德里克三世被矮子丕平废黜为止。墨洛温王朝的扩张让法兰克王国获得除塞普提马尼亚以外的所有高卢地区。 由于遵循法兰克人的诸子均分制,导致自克洛维一世之后墨洛温王朝对法兰克王国全境的统治变得断续,对土地持续的分割导致王朝后期宫相逐渐掌握大权并最终使得王朝被加洛林王朝的建立者矮子丕平推翻。但由墨洛温王朝引入的基督教文化一直影响着法兰克王国与其后继国家的发展。.

新!!: 法國歷史和墨洛溫王朝 · 查看更多 »

多瑙河

多瑙河(德文:Donau)是欧洲第二大河,次於俄罗斯的伏尔加河,發源於德國黑森林地區,最後注入黑海,全長2857公里,流域面積81.7万平方千米Bundesministerium für Umwelt, Naturschutz und Reaktorsicherheit: Hydrologischer Atlas von Deutschland, Freiburg i. Br.

新!!: 法國歷史和多瑙河 · 查看更多 »

夏爾·戴高樂

夏尔·安德烈·约瑟夫·马里·戴高乐(Charles André Joseph Marie de Gaulle,)是法国军事家、政治家,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领导自由法国运动,戰後短暫出任臨時總統,後由於左派政黨反對他要求加強總統權力的憲法被迫辭職。1958年成立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并出任第一任总统。在法国,戴高乐通常被称为“戴高乐将军”(Général de Gaulle)甚至簡稱“将军”(Le Général)。 1944年盟軍攻克法国后,戴高乐成为法兰西共和国临时政府主席,1946年因反對總統沒有實權,與左翼的政治斗争失利而辞去职务。1958年,戴高乐因阿爾及利亞戰爭重返政坛,制定新宪法,成立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并当选第一任总统,1965年成功連任,直至1969年因公投失利辭去總統的職務。 戴高乐支持发展核子武器、制定泛欧主义外交政策、支持欧洲大陆联合为大欧洲、扩大法国影响力、努力减少美国和英国的影响、促使法国退出北约、反对英国加入欧洲共同体、奉行与盟友不同的外交政策,这一系列思想政策被称为戴高樂主義。.

新!!: 法國歷史和夏爾·戴高樂 · 查看更多 »

大同盟戰爭

大同盟戰爭(又称九年战争)是一场发生于1688年至1697年法王路易十四在位時的第三場重要戰爭(前兩場分別為權力轉移戰爭與法荷戰爭),這場戰爭是因為路易十四欲在歐洲作出大規模的擴張,因此遭到荷蘭、神聖羅馬帝國哈布斯堡王朝和英國、西班牙等組成大同盟聯合對抗。戰爭的結果是各國被逼言和,但法國仍是歐洲最強的霸權,路易十四對西班牙帝國的野心,促成了數年後更大規模的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法國為討好西班牙而歸還土地,促成最後對西班牙王位的佔領,只保留了西班牙國土的名義但實質已被法國佔有。.

新!!: 法國歷史和大同盟戰爭 · 查看更多 »

外交革命

外交革命(diplomatic revolution),泛指各国家、政权间因相互利益关系改变而对外交政策进行重大变革的举措。如无特定表述,特指18世纪50年代欧洲各大国间外交结盟政策大调整的历史事件。.

新!!: 法國歷史和外交革命 · 查看更多 »

奥尔良

奥尔良(Orléans)是位於法国中部的城市,為中央-卢瓦尔山谷大区首府和卢瓦雷省省会。奥尔良地区地势平坦,海拔在90—124米之间,市内绝大多数地方起伏不超过10米。法国第一大河卢瓦尔河贯穿市区,其支流卢瓦雷河流经市区南部。奥尔良是法国新兴工业城市,距离巴黎以南大约120公里,属于巴黎一小时经济圈范围。.

新!!: 法國歷史和奥尔良 · 查看更多 »

奥地利

奥地利共和国()通稱奥地利(Österreich ),是一个位在於中歐的内陆国家,但在歷史上也被分類成西歐或者東歐的國家國。奧地利与多國接壤,东面是匈牙利和斯洛伐克,南面是意大利和斯洛文尼亚,西面是列支敦士登和瑞士,北面是德国和捷克。首都兼最大城市是維也納,人口超過170萬。國土面積,同時因阿爾卑斯山存在的緣故,奧地利成爲了一個山地國,只有32%的國土海拔低於,最高點海拔。 如今的奧地利是一個半總統制的代議民主國家,下含九個聯邦州。Lonnie Johnson 17奧地利是當今世界最富裕的國家之一,2012年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46,330美元。其人類發展指數在2014年排世界第21位。同時自1995年以來就是歐盟成員, 是OECD的創始國之一。1995年簽訂申根公約,1999年接受並于2002年起使用歐元。奧地利曾是統治中歐650年到1918年哈布斯堡王朝的核心部份,是神聖羅馬帝國和奧匈帝國的首都,並且奧地利在民族上屬於日耳曼民族的居住地,和德國、瑞士、盧森堡同為德語區,在歷史上和中歐東歐的的匈牙利、捷克、波蘭都有緊密的關聯。.

新!!: 法國歷史和奥地利 · 查看更多 »

奥勒良

魯奇烏斯·多米提烏斯·奧勒里安努斯(Lucius Domitius Aurelianus,通常譯作奧勒良,214年9月9日-275年9月)為羅馬帝國的皇帝,270年-275年在位。在他的統治期間,收復了羅馬帝國曾經失去的三分之二的疆域,將分裂50年的帝國再次統合,使羅馬帝國在3世紀末至4世紀初恢復重新統一。他的統治初步解決了羅馬帝國在第三世紀的危機,是第二位軍人出身即位成功的皇帝。.

新!!: 法國歷史和奥勒良 · 查看更多 »

奥托四世 (神圣罗马帝国)

(不伦瑞克的)奥托四世(Otto IV von Braunschweig,1175年或1176年—1218年5月19日)罗马人民的国王(1198年—1218年在位),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209年加冕)。他是德国传统豪族韦尔夫家族中唯一成为皇帝的人。 奥托四世是萨克森公爵同時也身兼巴伐利亞公爵的狮子亨利之子。他的母亲是英格兰国王亨利二世的女儿玛蒂尔达,因而他是理查一世(狮心王)的外甥。生于法国的阿基坦,而在英国接受教育。在即位前,他是法国的普瓦图伯爵。 霍亨斯陶芬王朝的皇帝亨利六世死后,韦尔夫家族在科隆大主教和英王约翰的支持下把奥托四世选为国王,与亨利六世的弟弟士瓦本的菲利普相对抗。教皇英诺森三世先是为奥托四世加冕,后来又转为支持菲利普。1209年10月士瓦本的菲利普遇刺身亡后,奥托四世的王位才得到教皇和大部分德国诸侯的承认。 奥托四世起先对英诺森三世作出让步,因而英诺森三世在1209年为他进行了第二次加冕。但当奥托四世企图染指教皇势力之下的西西里王国之后,英诺森三世便彻底与他决裂,并于1211年的纽伦堡会议上开除了他的教籍。英诺森三世把被他监护着的,霍亨斯陶芬王朝的继承人腓特烈立为罗马人民的国王。奥托四世并未屈服,但在1214年7月27日的布汶战役中,他与英格兰国王约翰的联军被法兰西国王腓力.奥古斯都击败。这一战不但结束了奥托四世的政权,并具有另一重大意义:神圣罗马帝国主宰欧洲的时代已经结束,法兰西王国成为最强大的基督教政权。 1215年,奥托四世派出代表参加教皇主持的拉特兰公会议,试图与英诺森三世妥协,作重获或政权的最后努力。无奈他已被英诺森三世彻底抛弃。从此他就放弃了对王位的争夺,退居韦尔夫家族的不伦瑞克领地。 O O O Category:韦尔夫王朝.

新!!: 法國歷史和奥托四世 (神圣罗马帝国) · 查看更多 »

奥托王朝

奥托王朝,亦称萨克森王朝(919年-1024年),是神圣罗马帝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因第一位帝王奥托一世而得名。 其實奥托王朝家族名是魯道夫家族,只是由於奧托大帝與另外兩個奧托令人印象深刻,家族統治的核心地區就在薩克森地區因而被稱作奧托或薩克森王朝。 其帝王包括:.

新!!: 法國歷史和奥托王朝 · 查看更多 »

威尔士语

威爾斯語(Cymraeg 或y Gymraeg )是英國威爾斯的传统语言,属于凱尔特语族,接近布列塔尼语和康沃尔语。 如今仍然有580,000多人使用威爾斯语,占威尔士人口的20%。在阿根廷的巴塔哥尼亞(Patagonia)也有一些威尔士移民保留自己的语言。威尔士语在英格兰接近威尔士的边界地区,以及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威尔士裔群体中也有使用。 最近由威爾斯語言局於2001年普查的數據,指出有58.24萬人可以說威尔士語,而45.8萬人可以說、讀及寫。對比起1991年的50.8萬(人口比例18.7%)為少。英语使用范围的扩大导致威尔士语使用者数量减少,但1993年英國颁布的《威尔士语法案》賦予威尔士语在威爾斯擁有與英語平等的地位,使得行政各个部门必须提供双语服务,交通標示也使用雙語;这之后威尔士语使用人数下降的趋势减缓了。.

新!!: 法國歷史和威尔士语 · 查看更多 »

威廉一世 (英格兰)

威廉一世(古诺曼语: Williame I;英语:William I;法語:Guillaume Ier;),通常被称为征服者威廉(英语:William the Conqueror),有时被称为杂种威廉(英语:William the Bastard),是第一位诺曼英格兰国王,他从1066年开始统治英格兰,直到1087年去世为止。他是维京掠夺者的后裔,从1087年起为诺曼底公爵威廉二世(英语:William II)。威廉经过长期的努力而确立自己的权力,到了11世纪60年代,他稳固在诺曼底的统治,1066年,诺曼征服英格兰。他的余生则是巩固在英格兰的统治,以及解决其长子罗贝尔二世给他带来的麻烦。 威廉是终身未婚的诺曼底公爵罗贝尔一世和情妇之子。1066年,威廉要求成为英格兰国王。他率领一支由诺曼人、布列塔尼人、佛兰芒人和法国人(来自巴黎和法兰西岛)组成的军队入侵英格兰,在黑斯廷斯战役中战胜哈罗德二世的英国军队,随后镇压英国人的反抗,这就是著名的诺曼征服,他也得名“征服者威廉”。 他将诺曼-法兰西文化带到英格兰,对后来的英格兰中世纪时期产生影响。影响包括统治者的改变,对英语的改变,社会和教会的上层等级的变化,并且采用一些大陆上教会改革的观点。影响的详细情况和程度多年来被学者争论。.

新!!: 法國歷史和威廉一世 (英格兰) · 查看更多 »

宫相

宫相(Maior domus)是欧洲中世纪早期的一个官职,7世纪至8世纪间法兰克王国都有此官。名义上是掌管宫廷政务以及辅佐君王的亲近官员,但后来演变成王国内实权所在。 墨洛温王朝晚期的君王,许多都被宫相用作傀儡,后来因而被称为“无为王”(rois fainéants)。随后此官职被允许父子传承,更加巩固了其权力,最终传到查理·马特手中,737年国王逝世,查理虽无篡位,却也不立新君,直到741年其子丕平三世便建立了卡洛林王朝。 这个官职后世多指管理贵族豪宅事务的傭人,与其本意(Maior domus实指“管家”)更接近。 Category:官职 Category:中世纪政治.

新!!: 法國歷史和宫相 · 查看更多 »

安茹

安茹(法语:Anjou,亦譯昂儒)是法国旧制度下的行省,它除了东部和北部被削去一小部分外,大致对应于现在的曼恩-卢瓦尔省。省府为昂热,因高卢人的一族安德卡夫人(Andécaves)而得名。它可以分为卢瓦尔河以北的外安茹以及河阴的内安茹两部分。 在中世纪,安茹是一个伯爵领,后成为公爵领。安茹伯爵支配着附近的伯爵:南特、旺多姆、曼恩等,它当时是法国最大的行省之一。其中一位伯爵,若富瓦(杰弗里)·普朗塔热内(Geoffroy Plantagenêt),娶了亨利一世(英格兰国王和诺曼底公爵)的女儿马蒂尔达为妻。他们的儿子亨利二世在他的治下统一了英格兰、诺曼底、安茹和它们的从属,以及通过与法王路易七世的前妻埃莉诺(Aliénor)的婚姻获得了阿基坦。这也是英格兰和法兰西王国世仇的由来。随后,亨利二世又将布列塔尼纳入他的军事管辖,并将它传给了他的儿子,当时还是孩童的杰弗里二世(Geoffroi II),作为其公爵领地。 理查一世过世后无嗣,传位给幼弟约翰,但杰弗里的儿子布列塔尼公爵阿尔蒂尔一世在安茹继承法和法国国王腓力二世支持下继承安茹等英格兰在法国的领地。阿尔蒂尔后来被约翰俘杀,腓力讨伐约翰,将安茹、诺曼底、布列塔尼等地尽皆吞并,英格兰在法国的领地只剩下阿基坦。 安茹还是一个重要的葡萄产地。.

新!!: 法國歷史和安茹 · 查看更多 »

安茹帝国

安茹帝国(Angevin empire)这个术语,是历史学家对金雀花王朝统治英格兰和法兰西西部时代的称号。 12世纪后半叶开始,由英格兰国王亨利二世和他的继承人理查一世和约翰统治的安茹帝国。安茹帝国幅员从苏格兰直到比利牛斯山。因为亨利的父亲为安茹伯爵,因此三位国王都称为安茹国王。1150年,亨利二世为诺曼第公爵,1151年,亨利二世为安茹伯爵,1152年,与阿基坦的埃莉诺结婚,成为阿基坦公国的继承人。1171年亨利二世之子杰弗里任布列塔尼公爵,布列塔尼也并入安茹帝国。1154年亨利二世成为英格兰国王,直接统治全英格兰和南威尔士,对北威尔士的领土圭内斯有宗主权。1171年,安茹王国吞并爱尔兰。1174年—1189年苏格兰臣服于亨利二世。1214年亨利二世的儿子约翰因为丧失了在欧洲大陆除以外的领土而被称为无地王约翰。 分类:金雀花王朝 分类:安茹伯爵.

新!!: 法國歷史和安茹帝国 · 查看更多 »

尤里乌斯·凯撒

#重定向 尤利烏斯·凱撒.

新!!: 法國歷史和尤里乌斯·凯撒 · 查看更多 »

尼古拉·萨科齐

尼古拉·萨科齐(Nicolas Sarközy,,),法国政治家,第23任总统(兼安道爾公國大公),擁有匈牙利、希腊和犹太血统,法國人民運動聯盟主席。 2012年法國總統選舉中敗給社會黨候選人法蘭索瓦·歐蘭德,成為繼1981年德斯坦之後,法國第五共和第二位未能連任成功的總統。.

新!!: 法國歷史和尼古拉·萨科齐 · 查看更多 »

尼安德特人

尼安德特人(学名:Homo neanderthalensis,简称尼人)是一群生存于旧石器时代的史前人类,1856 年,其遺迹首先在德國尼安德河谷被發現。目前按照国际科学分类二名法归类为人科人属,至于是否为独立物种还是智人的亚种则一直不确定,随着2010年的研究发现部份现代人是其混血后代后,也可能被归类于智人下的一个亚种。 最近期的尼安德特人相關考古發現包括Hyaena Den(英國),其存在年代被認定已超過3萬年。另外,Vindija(克羅埃西亞)的尼安德特人存在年代則被測定為距今3.2萬年至3.3萬年前間。考古界至今沒有挖掘到距今3萬年以內的標本;然而,直布羅陀發現的尼安德特人用火遺跡,顯示他們可能在當地生活到距今2萬4000年之時。保有「尼安德特人性狀」的克羅馬儂人或原始現代人骸骨則出土於Lagar Velho(葡萄牙),經鑑定年代為距今2萬4500年前,这意味着广泛的基因渗入跡象,而现在几乎已经确定非洲以外的现代人都是尼安德特人与非洲智人的混血后裔。 在骸骨未被發現的情況下,尼安德特人的石器便成為他們存在、活動的明確證據。莫斯特文化近期的考古成果發現了一種與尼安德特人有關的石器,地點在直布羅陀面南海岸邊的Gorham洞穴。與尼安德特人相關的石器文化另有Châtelperronian文化、奧瑞納文化與格拉維特文化,保有尼安德特人距今2.2萬年前、最後存在的遺跡。 學者推測尼安德特人的腦容量應與智人相同,甚至更大,因此推斷他們的腦部大小也與此相襯。2008年,一群科學家將發現於俄羅斯與敘利亞的尼安德特人幼兒化石,以電腦的三維重建技術重現原貌,顯示尼安德特人的腦部出生時與現代智人大小相同,成人時則稍大於现代智人。平均而言,尼安德特人的身高與同年代的智人相去不遠。尼安德塔男人約為165至168公分(65-66英吋),以強健的骨骼結構支撐。他們比智人更為強壯,尤其是手臂與手掌的部分。女性高約152-156公分(60-61英吋)。尼安德特人幾乎是全然的肉食性,為最高級掠食者。但在西班牙南部一考古遺址研究指出,尼安德特人的飲食中也含有大量植物。.

新!!: 法國歷史和尼安德特人 · 查看更多 »

尼斯

尼斯(Nice)是地中海沿岸法国南部港口城市,位于普罗旺斯-阿尔卑斯-蓝色海岸大区,为滨海阿尔卑斯省行政中心。尼斯地处马赛和意大利热那亚之间,为主要旅游中心和蔚藍海岸地区的首选度假地,尼斯是普罗旺斯-阿尔卑斯-蓝色海岸大区第二大城市(第一大城市马赛),大都会区人口933080人(1999年统计)。尼斯是法国第五大城市,城市中心人口347,100人。(2004年统计).

新!!: 法國歷史和尼斯 · 查看更多 »

巴塞罗那

巴塞羅那(Barcelona,Barcelona)是西班牙加泰羅尼亞首府和巴塞羅那省省會,位於伊比利亞半島的東北面,瀕臨地中海,全市人口約160萬,都會區人口則約500萬,為加泰羅尼亞第一大城。加泰隆尼亞的議會、、等政府中樞機構,以及最高首長均駐設於此。1999年,巴塞羅那由美國《國家地理雜誌》評選為50個人生必遊景點之一。 相傳巴塞隆納由迦太基將領、漢尼拔的父親哈米爾卡·巴卡所興建,在其漫長的歷史上還曾作爲巴塞羅那伯爵領地和阿拉貢王國的都城。巴塞羅那因其衆多歷史建築和文化景點成爲衆多旅遊者的目的地,其中之代表是被列入聯合國世界遺產的安東尼·高第和的建築作品。安東尼·高第一直在巴塞羅那生活和工作,在這裏有他很多的作品,其中最著名的包括桂爾宮、桂爾公園和聖家堂。巴塞羅那尚有兩個知名的足球俱樂部:巴塞羅那和皇家西班牙人,其中巴塞羅那是世界最著名的足球俱樂部之一。.

新!!: 法國歷史和巴塞罗那 · 查看更多 »

巴伐利亚

巴伐利亞自由邦(Freistaat Bayern),簡稱巴伐利亞(Bavaria),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东南部的一个联邦州,其面積位居德国第一(占全国面积1/5)、人口第二(次于北莱茵-威斯特法伦),首府位於慕尼黑。 巴伐利亚州的西北部与巴登-符腾堡、图林根、萨克森、黑森诸州接壤,东部与捷克,南部与奥地利接壤。州府慕尼黑为其最大城市;北部中弗兰肯行政区纽伦堡为该州第二大城市,北拜仁的最大城市;第三大城市是西南部的奥格斯堡,一座古罗马时代就已存在的当时的古罗马国家的边境城市。 巴伐利亚的文化与德国其他州,尤其与北方不同,主要为宗教信仰(天主教为主)和语言(三大方言)差异。巴伐利亚为德国乃至欧洲的一强劲经济体,许多德国企业总部均位于巴伐利亚境内,诸如宝马、奥迪、西门子、英飞凌、彪马、阿迪达斯等。.

新!!: 法國歷史和巴伐利亚 · 查看更多 »

巴黎

巴黎(Paris)是法國的首都及最大都市,同時是法蘭西島大區首府,為法國的政治與文化中心,隸屬法蘭西島大區之下的巴黎省(編號第75省;僅轄有1個同名市鎮)。目前的巴黎市轄區範圍大致為舊巴黎城牆內(環城大道內側),依照發展歷史共分成20個區,自從1860年代開始就沒有重大變化。截至2011年為止,巴黎市内人口超過225萬,的人口則逾1,229萬,是歐洲最大的都會區之一。 巴黎在近1,000年的時間内是西方最大的城市,也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16世紀至19世紀期间)。目前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之一,在教育、娛樂、時尚、科學、媒體、藝術、金融、政治等方面皆有重大影響力,被認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大都会之一.

新!!: 法國歷史和巴黎 · 查看更多 »

巴黎大学

巴黎大學(Université de Paris),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之一,其授课历史可以追溯到12世纪中叶。大学分别在1200年和1215年获得法王腓力二世和教宗英诺森三世的官方认可。1257年,大学的第一个学院机构索邦學院成立,索邦成为大学的代称。1793年,在法国大革命的高潮中,巴黎大学遭到解散。1896年重建。1968年後,被拆分成13所獨立大學。.

新!!: 法國歷史和巴黎大学 · 查看更多 »

巴黎公社

巴黎公社(la Commune de Paris)是一个在1871年3月18日(正式成立的日期为同年的3月28日)到5月28日的2个月中,短暂地统治巴黎的政府。到后来它宣布要接管法国全境。由于公社卫队杀死了两名法国将军加上公社拒绝接受法国当局的管理,终于导致了被称为“血腥一周”的严厉镇压。 由于评价者意识形态的不同,对它的描述也存在很大分歧,倾向于资本主义或中立者认为它是无政府主义;而倾向于社会主义或自由主义者则认为它是社会主义的早期实验;更有被认为標誌當代世界政治左翼運動崛起光輝起始里程碑,影響廣大深遠。马克思认为它是对他的共产主义理论的一个有力证明,而俄罗斯无政府主义之父巴枯寧则对此持反对意见,因为它既没有依赖于一个先锋队,也没有掌控国家或者企图建立一个新的革命政府,所以它实际上还是无政府主义。.

新!!: 法國歷史和巴黎公社 · 查看更多 »

巴斯克語

巴斯克語(Euskara),是一种孤立语言,使用於巴斯克地區(西班牙東北部的巴斯克和納瓦拉兩個自治州,以及法國西南部)。在西班牙語稱作vasco,在法語稱作Basque,而巴斯克語裡則稱為euskara或euskera。學者相信巴斯克語是歐洲現有的、唯一與其他任何語言沒有任何關聯的語言。.

新!!: 法國歷史和巴斯克語 · 查看更多 »

上帝的和平

上帝治世(Pax et treuga Dei;Paix de Dieu;Pau i Treva de Déu.),是十世紀末至十三世紀天主教会推动的一項運動,主張以靈性去約束戰爭暴力。十世紀末,法蘭克貴族之間發生政治動蕩,故此天主教會發起了「上帝治世」運動,對這段時期的歐洲政局有深刻的影響。.

新!!: 法國歷史和上帝的和平 · 查看更多 »

中南半島

中南半岛(中印半岛,印度支那半岛,印支半岛,L'indochine; Indochina 或Indo-China),指亞洲東南部東臨南海,西瀕印度洋的半島,因位于中国以南、印度以东而得名。中南半島包括今日的緬甸、泰國、老撾、柬埔寨、越南、马来半岛等地。.

新!!: 法國歷史和中南半島 · 查看更多 »

中央集权

中央集权是一种国家政权的制度,以国家职权统一于中央政府,削弱地方政府力量为标志,是地方分权的对称。在中国,这种形式起源于秦朝,并在清朝达到顶峰并迅速衰落。这种制度通常与君主专制相提并论,然而两者之间没有因果关系,也没有必然联系。另外,也跟地方权力较大的几种政权体制作为对照。现在中央集权并没有消失,许多单一制国家仍旧实行中央集权制。.

新!!: 法國歷史和中央集权 · 查看更多 »

中世紀後期

中世纪後期 (Late Middle Ages),或稱中世紀晚期、中世纪末期、中古後期、中古晚期、中古末期,是历史学者用来描述14世纪至15世纪(约1300年-1499年)欧洲历史的术语。中世紀晚期位於中世紀中期(High Middle Ages)之後,而在近代早期(Early Modern)之前。 到了1300年左右,歐洲幾世紀以來的繁榮與成長告一段落。歐洲遭受一連串的飢荒和瘟疫的打擊,例如1315-1317年的大饑荒和14世紀中期的黑死病大流行。這段時期還伴隨著人口下降、社會動亂和各個地區性的戰爭。英國和法國都發生了嚴重的農民起事:札克雷起事和百年戰爭。雪上加霜的是,天主教教會還發生了大分裂。這些事件有時被合稱為「中世紀晚期的危機」。 儘管有這些危機存在,14世紀的歐洲在科學和藝術方面取得了重大進步。古希臘羅馬的文獻重新吸引人們的注意,這個運動被後世稱為義大利文藝復興。由於十字軍東征時與阿拉伯人的接觸,對拉丁文獻的研究風潮在12世紀就開始了。但西歐取得希臘文獻主要是在君士坦丁堡陷於鄂圖曼土耳其之手後,因為在當時有許多拜占庭學者逃難至西方,尤其是義大利。 除了古典文化的復興外,印刷術的發明使印刷文字的傳播更便利、教育更普及,而這兩者在未來導致了宗教改革。而這個時代的末期也是地理大發現的時代。哥倫布於1492年到達美洲,達伽瑪於1498年航行非洲和印度,這些發現增強了歐洲各國的經濟和軍事力量。 這些發展所造成的改變使許多學者認為中世紀晚期是中世紀的終結,和現代的開始。不過,這樣的區分還是會讓某些學者覺得不自然,他們認為古典文化從未在中世紀歐洲斷絕過,且古典時期與現代(Modern)有著連續。有些學者,尤其是義大利學者,寧可拒絕使用中世紀晚期一詞,而將14世紀的文藝復興是向現代的直接轉換。.

新!!: 法國歷史和中世紀後期 · 查看更多 »

中風

中風(stroke),又稱作腦血管事件(cerebrovascular event,簡稱CVE)、腦血管意外(cerebrovascular accident,簡稱CVA)、腦血管病變(cerebrovascular incident,CVI)、或腦病突發(brain attack),是指腦部缺血造成的腦細胞死亡 -->。 中风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由血管阻塞所造成的;一种是由出血所造成的 -->。 不論是缺血性或是出血性腦中風都會造成腦功能異常。 常見的中風症狀包括無法移動單側的肢體或者是一邊的身體沒有感覺、無法理解別人的話、、暈昡、等等。 --> 中風的症狀通常在發生後很快就會出現 -->,如果症狀在二十四小時內消失,有時會稱它為「暫時性腦缺血(英語: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簡稱TIA)」或小中風。 If symptoms last less than one or two hours it is known as a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 or mini-stroke.

新!!: 法國歷史和中風 · 查看更多 »

主教

主教是基督宗教的高級聖職人員職稱,為天主教、東正教與圣公会採用,詞源自希臘文「episkopos」(επίσκοπος),即「epi」(由上往下)及「skopos」(觀察者),意為監督(overseer)。依據初期教會的傳統,祝聖主教代表授予聖職聖事的圓滿性。主教即是藉著聖靈/聖神被祝聖為教會中的牧人及管理者,也是教義的導師及聖職敬禮的司祭。在一般基督宗教主流教會,指耶穌基督派遣使徒/宗徒繼續實行祂的使命,到了第一世紀末至第二世紀初就形成了主教的制度。.

新!!: 法國歷史和主教 · 查看更多 »

希腊语

希臘語(Ελληνικά)是一种印歐語系的语言,广泛用于希臘、阿尔巴尼亚、塞浦路斯等国,与土耳其包括小亚细亚一帶的某些地区。 希臘语言元音发达,希臘人增添了元音字母。古希臘語原有26个字母,荷马时期后逐渐演变并确定为24个,一直沿用到現代希臘語中。后世希腊语使用的字母最早发源于爱奥尼亚地区(今土耳其西部沿海及希腊东部岛屿)。雅典于前405年正式采用之。.

新!!: 法國歷史和希腊语 · 查看更多 »

七年战争

七年戰爭發生在1754年至1763年,而其主要衝突則集中於1756年-1763年。當時世界上的主要強國均參與這場戰爭,其影響覆蓋歐洲、北美、中美洲、西非海岸、印度及菲律賓。在有些國家的歷史中,這場戰爭依照其所在區域發生的戰鬥,被賦予不同的名字:在美國被稱為“法國-印第安戰爭”;在加拿大法語區以“征服之戰”名稱為人所知。而在加拿大英語區則被叫做“七年戰爭”(發生於北美,1756年-1763年);“波美拉尼亞戰爭”(普魯士與瑞典之間,1757年-1762年);“第三次卡那提克戰爭”(發生於印度次大陸,1757年-1763年);以及第三次西里西亞戰爭(普魯士與奧地利之間,1758年-1763年)。 七年戰爭由歐洲列強之間的對抗所驅動。英國與法國和西班牙在貿易與殖民地上相互競爭。日益崛起的普魯士,正同時與奧地利在神聖羅馬帝國的體系內外爭奪霸權。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之後不久,列強間進行“夥伴交換”("Switched Partner"):普魯士與英國建立聯盟,同時互為傳統對手的法國和奧地利締結同盟關係。英普同盟日後陸續有德意志小邦(特別是漢諾威)以及葡萄牙參與,而法奧同盟則包括瑞典、薩克森以及後來加入的西班牙。俄羅斯帝國起初與奧地利同盟;但俄羅斯帝國在1762年沙皇彼得三世即位後改變立場,並同瑞典一樣與普魯士單獨締結和約。 1763年法國、西班牙與英國簽訂的《巴黎和約》,以及薩克森、奧地利與普魯士簽訂的《》,共同標誌著七年戰爭的結束。這次戰爭,在歐洲以攻城戰、對城鎮的縱火、以及造成慘重損失的野戰而著稱。戰爭總共造成約九十萬至一百四十萬人死亡。 英國在七年戰爭中取得巨大的成功,獲得絕大部分位於加拿大新法蘭西、西屬佛羅里達、一些位於加勒比島嶼、塞內加爾殖民地,以及在印度次大陸上對法國貿易戰的絕對優勢。北美原住民部落被排除在和約之外,並在隨後進行的庞蒂亞克戰爭 (Pontiac's War) 之後再也無力恢復過去的地位。在歐洲,戰爭起初在普魯士造成巨大的破壞。但是好運和成功的策略幫助腓特烈大帝成功地恢復普魯士的國家地位,並且在戰後保持「戰前的狀態」(status quo ante bellum)。葡萄牙、西班牙和瑞典的參戰,並沒有幫助這些國家取得曾經的列強地位。法國被剝奪大量的殖民地,並背負沉重的戰爭債務。西班牙雖然失去佛羅里達,但是得到法屬路易斯安那,並恢復在戰爭期間被英國夺去的对古巴和菲律賓的控制。.

新!!: 法國歷史和七年战争 · 查看更多 »

布伦

布伦可以指以下地点:.

新!!: 法國歷史和布伦 · 查看更多 »

布列塔尼

#重定向 布列塔尼大區.

新!!: 法國歷史和布列塔尼 · 查看更多 »

布列塔尼人

布列塔尼人(英文:Bretons,布列塔尼語:Breizh)是法國西北部布列塔尼半島上的民族。使用布列塔尼語,屬於印歐語系凱爾特語族不列顛語支。.

新!!: 法國歷史和布列塔尼人 · 查看更多 »

布列塔尼语

布列塔尼语(Brezhoneg,法文叫Breton)是法国西部布列塔尼的少数民族语言,属于印欧语系的凯尔特语族(希腊文Keltoi 凯尔特人)。布列塔尼语最接近康沃尔语和威尔士语。 布列塔尼语的最古老的词典为 Jehan Lagadec 编写的布列塔尼语-法语/拉丁文三语对照词典(Catholicon),1499年出版。这也是在法国土地发表的第一本词典。.

新!!: 法國歷史和布列塔尼语 · 查看更多 »

布汶战役

布汶战役发生于1214年7月27日,是中世纪法兰西国王王权大为扩张的一次决定性胜利,确立了13世纪法兰西王国的强国地位,也标志英格兰国王约翰在位时期长达12年的金雀花-卡佩王朝战争结束。Baldwin, John, Philippe Auguste et son gouvernement - Les fondations du pouvoir royal en France au Moyen Âge, traduit de l'anglais par Béatrice Bonne, préface de Jacques Le Goff, Fayard, 19 通过此役,教皇英诺森三世支持的法王腓力二世击败了约翰王的同盟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奥托四世和佛兰德伯爵斐迪南的联军,结果促成了奥托四世被教皇彻底抛弃而失势,斐迪南被俘虏。法兰西王室还获得了布列塔尼公国和诺曼底公国,巩固了在安茹、缅因和图赖讷的领主权,导致金雀花王朝统治下的安茹帝国崩溃;同时在英格兰国内,约翰的诸侯们的不满进一步加剧,对翌年的自由大宪章和第一次伯爵战争产生重大影响。.

新!!: 法國歷史和布汶战役 · 查看更多 »

七月王朝

七月王朝(Monarchie de Juillet;July Monarchy),又称奥尔良王朝,始于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至1848年法国革命(法國二月革命)后被第二共和国取代。 1830年代初,资产阶级和自由主义者在两院中均取得优势,1830年, 议会试图通过不信任投票罢免保守派内阁。而身为保守主义者的国王查理十世因而试图发动政变保护保守派政权。因此自由派发动七月革命,法国国王查理十世流亡英国。查理十世指定香波堡伯爵亨利(1820年—1883年)為繼承人,然而亨利并未继位。奥尔良公爵路易·菲利浦(大革命时期的改革派贵族,路易·平等之子)依靠资产阶级的支持登上王位,史称奥尔良王朝。.

新!!: 法國歷史和七月王朝 · 查看更多 »

三十年戰爭

三十年戰爭(1618年-1648年),是由神聖羅馬帝國的內戰演變而成的一場大規模戰爭。战争以波希米亞人反抗哈布斯堡家族統治為肇始,最後以哈布斯堡家族戰敗並簽訂《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而告結束。這場戰爭使日耳曼各邦國大約被消灭了25至40個百分比的人口;路德城維滕貝格四分之三人口陣亡,波美拉尼亚百分之六十五的人口陣亡,西里西亚四分之一的人口陣亡,日耳曼各邦國男性有將近一半陣亡。.

新!!: 法國歷史和三十年戰爭 · 查看更多 »

下萨克森

下萨克森(Niedersachsen),位于德国西北部,与荷兰接壤。这个土地广袤的联邦州面积达47600平方公里,占地面积仅次于巴伐利亚-zh-hans:州; zh-hant:邦-,是德国第二大联邦州。--首府是汉诺威。.

新!!: 法國歷史和下萨克森 · 查看更多 »

乔治·蓬皮杜

喬治·尚·雷蒙·龐畢度(Georges Jean Raymond Pompidou,,法語發音),法國政治家,前任法國總統。.

新!!: 法國歷史和乔治·蓬皮杜 · 查看更多 »

亚里士多德

亞里士多德(Αριστοτέλης,Aristotélēs,),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圖的學生、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師。他的著作包含許多學科,包括了物理學、形而上學、詩歌(包括戲劇)、音乐、生物學、經濟學、動物學、邏輯學、政治、政府、以及倫理學。和柏拉圖、蘇格拉底(柏拉圖的老師)一起被譽為西方哲學的奠基者。亞里士多德的著作是西方哲學的第一個廣泛系統,包含道德、美學、邏輯和科學、政治和形而上学。 亞里士多德关于物理學的思想深刻地塑造了中世紀的學術思想,其影響力延伸到了文藝復興時期,雖然最終被牛頓物理學取代。在動物科學方面,他的一些意見仅在19世纪被确信是準確的。他的学术领域还包括早期关于形式逻辑理论的研究,最终这些研究在19世纪被合并到了现代形式逻辑理论裡。在形而上學方面,亞里士多德的哲學和神學思想在伊斯蘭教和猶太教的傳統上產生了深遠影響,在中世紀,它繼續影響着基督教神學,尤其是天主教教會的學術傳統。他的倫理學,虽然自始至终都具有深刻的影响,后来也随着新兴現代美德倫理的到来获得了新生。今天亞里士多德的哲學仍然活躍在學術研究的各个方面。在經濟學方面,亞里士多德對於經濟活動的分類與看法持續影響到中世紀與重農主義,直到被亞當斯密的古典經濟學派取代為止。雖然亞里士多德寫了許多論文和優雅的對話(西塞羅描述他的文學風格為“金河”),但是大多數人認為他的著作现已失散,只有大約三分之一的原创作品保存了下來。.

新!!: 法國歷史和亚里士多德 · 查看更多 »

亚拉里克二世

亚拉里克二世(德语:Alarich II;法语:Alaric II,?~507年)西哥特国王(484年~507年在位)。尤里克之子,在父亲去世后即位。他统治的领土包括整个高卢和大部分西班牙。 像大多数西哥特人一样,亚拉里克二世是一个阿里乌派教徒,这个教派被正统的基督教会视为异端。西哥特人信奉阿里乌派教义的事实,给了法兰克国王克洛维一世,一个从正统教会受洗的野心家以袭击西哥特王国的借口。 但是亚拉里克二世是一个宽容的统治者。他非常注意保存罗马文化,并准许其罗马臣民信仰基督教正统教义。他最大的贡献是下令编成以《亚拉里克法律要略》之名著称于世的法律文件。这份文件以罗马法作为西哥特王国境内的法律基础。 507年在普瓦捷附近的小村庄沃耶(Vouillé),亚拉里克二世率领的西哥特人被克洛维彻底击溃。克洛维俘虏了亚拉里克二世,不久将他杀害。此后西哥特人的势力被永久逐出高卢,法兰克人占据了这一地区。 Category:西哥特国王 Category:507年逝世.

新!!: 法國歷史和亚拉里克二世 · 查看更多 »

亞維農

阿维尼翁(法语:Avignon; 加斯科:Avinhon)是位於法國南部普罗旺斯-阿尔卑斯-蓝色海岸大区沃克吕兹省,隆河左岸的一座城市。阿维尼翁始建于羅馬時期。现今是法国南部的旅游胜地之一。阿维尼翁城区住户在2011年初为90194人,其中有大约12000人仍居住在古城墙内,已被划为观光区域的老城区(intra-muros)。如算上四周郊区和附属村镇,阿维尼翁地区的人口超过50万,是法国排名第16位的城市聚落。 在1309到1377年之間,天主教教廷從羅馬梵締岡遷移至此,前后一共有七位教宗在阿维尼翁教廷生活,直到格利高里十一世遷都羅馬。後來更出現兩地各立教宗的情形(史稱「大分裂」)。这段时期也被后世称为亞維儂分裂时期。阿维尼翁城原是乔万娜一世的属地,在1348年售予教廷。教廷对阿维尼翁的统治一直延续到1791年法国大革命之时,其后阿维尼翁成为法国的一部分。阿维尼翁是沃克吕兹省的省会,也是法国少见的保留了城墙的城市。城墙内有为教宗修筑的教皇宫。此外著名古迹还有阿维尼翁圣母大教堂、圣贝内泽桥等。1995年以亞維農歷史城區之名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新!!: 法國歷史和亞維農 · 查看更多 »

于格

于格可以指:.

新!!: 法國歷史和于格 · 查看更多 »

于格·卡佩

果·卡佩(Hugues Capet,),一译于格·卡佩,法兰西国王。巴黎伯爵雨果大帝的兒子。祖父為西法兰克国王羅貝爾一世。956年繼承父親為法蘭西公爵。 987年被貴族正式選舉成為法蘭克人的國王,建立法國歷史上的卡佩王朝。.

新!!: 法國歷史和于格·卡佩 · 查看更多 »

于格二世

于格二世(法语:Hugues II)可以指:.

新!!: 法國歷史和于格二世 · 查看更多 »

亨利三世

有多位历史人物可以译为亨利三世.

新!!: 法國歷史和亨利三世 · 查看更多 »

亨利三世 (法兰西)

亨利三世(Henri III,原名:亨利·亚历山大(Henri Alexandre),)法国瓦卢瓦王朝国王(1574年—1589年在位)。亨利二世第四子,母为凯瑟琳·德·美第奇。生于枫丹白露。.

新!!: 法國歷史和亨利三世 (法兰西) · 查看更多 »

亨利一世

有多位历史人物的中文译名为亨利一世:.

新!!: 法國歷史和亨利一世 · 查看更多 »

亨利二世

有多位历史人物可以译为亨利二世:.

新!!: 法國歷史和亨利二世 · 查看更多 »

亨利五世 (英格兰)

亨利五世(Henry V,)英格兰蘭開斯特王朝国王(1413年—1422年在位)。在他短暂的九年统治期间,他取得了中世纪任何一位英格兰国王都未取得过的军事辉煌。 亨利五世是英王亨利四世之子,母为玛丽·德·伯翰。生于蒙茅斯(在威尔士)。在他出生时他父亲还只是德比伯爵。当德比伯爵被放逐期间,亨利被国王理查二世收养,并得到很好的教育。德比伯爵篡位后,即封亨利为威尔士亲王。1413年3月20日,亨利五世加冕为英格兰国王。 亨利五世重燃百年战争战火,而他甚至取得了比爱德华三世更大的胜利。当时法国内部矛盾重重:国王查理六世长期患精神病;两大贵族集团奥尔良派与勃艮第派流血冲突。亨利五世一一加以利用。实际上,他使勃艮第公爵无畏的约翰背叛自己的国家转而支持英国。 1415年亨利五世正式侵入法国。事实证明,他是比爱德华三世更善于发挥英格兰长弓手威力的指挥官。他首先攻下勒阿弗尔,继而向沿海重镇加来进军。在这期间,亨利五世宣称他要得到法国的王冠。以少胜多的阿金库尔战役(1415年)几乎摧毁法国人的鬥志。此后英军不断取胜,1419年全部征服诺曼底,随即法国北部第一重镇鲁昂投降。 1420年亨利五世迫使查理六世签订特鲁瓦条约。这份条约对英格兰来说是难以置信的巨大胜利:条约规定,亨利五世与查理六世的女儿瓦卢瓦的凯瑟琳(法语读卡特琳)结婚,并且查理六世死后其法国王位由亨利五世继承(剥夺了法国王太子查理的继承权)。亨利五世实际成为法国的摄政。 此时的亨利五世可谓青云得意,然而1422年在万塞讷附近的一次战斗中,亨利五世死於斑疹伤寒。.

新!!: 法國歷史和亨利五世 (英格兰) · 查看更多 »

亨利四世 (法兰西)

(偉大的、賢明的)亨利四世(Henri IV,),本名“亨利·德·波旁”(“一说‘亨利·德·纳瓦尔’”),纳瓦拉国王(恩里克三世·德·纳瓦尔1572年-1610年),继而成为法国国王(1589-1610),也是法国波旁王朝的创建者。亨利四世原为雨格诺派信徒,为了继承法国王位,改信天主教。1610年在巴黎被刺身亡,人民普遍同情哀悼這位把法國從廢墟中重建的國王,讚譽為「賢明王亨利」(Bon roi Henri,或譯「賢君亨利」、「好王亨利」),並追稱為「亨利大帝」。.

新!!: 法國歷史和亨利四世 (法兰西) · 查看更多 »

康瓦爾語

康沃尔语(Kernowek)是屬於凱爾特語族中,包括威爾斯語、布列塔尼語、已滅亡的坎伯蘭語、及假定曾存在的伊佛尼克語的布立吞亞支。而蘇格蘭蓋爾語、愛爾蘭語、及曼島語則是屬於另一亞支蓋爾亞支。康沃尔语約有80%的基本單字是和布列塔尼語共有。75%和威爾斯語共有,35%和愛爾蘭語,及 35% 和蘇格蘭語共有一些字彙。比較起來,威爾斯語則有約70%的字彙是和布列塔尼語相似。.

新!!: 法國歷史和康瓦爾語 · 查看更多 »

伊比利亚半岛

伊比利亚半岛 伊比利亚半岛(、、、、、),位於欧洲西南角,东面和南面临着地中海,西边是大西洋,北临比斯开湾,在东北部由比利牛斯山脉与欧洲大陆连接。主要包括当今西班牙、葡萄牙、安道尔、法国的一小部分地区、以及直布罗陀。其总面积约 582,000 平方公里。.

新!!: 法國歷史和伊比利亚半岛 · 查看更多 »

伦巴底人

伦巴底人(Langobardi/Longobardi)是日尔曼人的一支,起源于斯堪的纳维亚,今瑞典南部。经过约4个世纪的民族大迁徙,伦巴底人最后到达并占据了亚平宁半岛(今日意大利)的北部。 公元1世纪时,他们已从斯堪的纳维亚迁居于日耳曼尼亚西北部的萨克森一带。当时在公元98年,古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早已在其作《日耳曼尼亞志》中有了对那时居住在今日德国易北河下游伦巴底人的记载。5世纪末时,伦巴底人分布到今日所谓奥地利的地区。6世纪初,他们到达潘诺尼亚,今日的匈牙利西部和斯洛伐克。 569年春,在阿尔博因的领导下,伦巴底人联合其他日耳曼族群翻越阿尔卑斯山脉攻占意大利北部。 7世纪,洛塔列(636年——652年在位)主持编纂了伦巴底王国第一部成文法——《伦巴底法典》(又名《洛塔列法典》)。 8世紀時,利乌特普兰德逐漸征服仍處於东罗马帝國統治下的義大利地區。當倫巴底國王入侵罗马教宗的轄區時,教宗斯蒂芬二世向法蘭克國王丕平三世求援,756年丕平出兵打败伦巴第人,把夺回的领土献给教皇,成立了教皇国,史称“丕平献土”。 773年丕平三世的儿子查理大帝包圍了倫巴底首都Ticinum(今帕维亚),並俘獲了倫巴底國王狄西德里乌斯(Desiderius,同时他也是查理曼的岳父),結果查理曼兼任法蘭克和倫巴底國王,倫巴底人對義大利的統治自此結束。 Category:古日耳曼人 Category:日耳曼人.

新!!: 法國歷史和伦巴底人 · 查看更多 »

伯爵

伯是中国古代爵位名,一些鄰近國家受中國影響也以此為爵位名。歐洲中世紀以後,在中文裏也用“伯爵”來翻译歐洲貴族爵位或國君的相應等級的称号(例如法國Comte、英國Earl、德國Graf、北歐Jarl等)。.

新!!: 法國歷史和伯爵 · 查看更多 »

弗朗索瓦·奥朗德

弗朗索瓦·热拉尔·若尔日·尼古拉·奥朗德(François Gérard Georges Nicolas Hollande;)是法国政治家,前任法国总统兼安道爾大公。作为法国社会党的核心领导人之一,曾经出任社會黨第一书记(黨魁)超过十年。2012年法国总统选举中在第二輪投票擊敗萨科齐,当选法国第24任總統,成為法國第五共和以來第二位左翼總統。 2016年12月1日,因其執政滿意度僅剩4%,且甚至被稱為第5共和最不受歡迎的總統。因此為避免左派分裂,並聲稱將「以國家的最大利益為優先考量」,黯然宣布他不會競選連任,成為自二戰以來法國首位自動放棄連任的總統。.

新!!: 法國歷史和弗朗索瓦·奥朗德 · 查看更多 »

弗朗索瓦·密特朗

弗朗索瓦·密特朗(François Mitterrand,, 法国政治家,曾任法國總統和法国社会党第一书记。.

新!!: 法國歷史和弗朗索瓦·密特朗 · 查看更多 »

弗朗索瓦·菲永

弗朗索瓦·菲永(François Fillon;)法国政治家,生於法国勒芒,共和黨成员,曾任法国總理、劳动部长、高等教育和科研部长。 菲永代表共和黨參選2017年法國總統選舉,但在第一轮投票中被淘汰。.

新!!: 法國歷史和弗朗索瓦·菲永 · 查看更多 »

佛兰德斯

#重定向 法兰德斯.

新!!: 法國歷史和佛兰德斯 · 查看更多 »

德国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简称德国(Deutschland),是位於中西歐的联邦议会共和制国家,由16个-zh-hans:联邦州; zh-hant:邦;-组成,首都与最大城市为柏林。其国土面积约35.7万平方公里,南北距离为876公里,东西相距640公里,从北部的北海与波罗的海延伸至南部的阿尔卑斯山。气候温和,季节分明。德国人口约8,180万,为欧洲联盟中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第二大移民目的地,仅次于美国。 在50万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海德堡人及其後代尼安德特人生活在今德國中部。自古典時代以來各日耳曼部族開始定居於今日德國的北部地區。公元1世紀時,有羅馬人著作的關於“日耳曼尼亞”的歷史記載。在公元4到7世紀的民族遷徙期,日耳曼部族逐漸向歐洲南部擴張。自公元10世紀起,德意志領土組成神聖羅馬帝國的核心部分。16世紀時,德意志北部地區成為宗教改革中心。在神聖羅馬帝國滅亡後,萊茵邦聯和日耳曼邦聯先後建立,1871年,在普魯士王國主導之下,多數德意志邦國統一成為德意志帝國,「德意志」開始做為國名使用。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1918-1919年德國革命後,德意志帝國解體,議會制的威瑪共和國取而代之。1933年納粹黨獲取政權並建立獨裁統治,最終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及系統性種族滅絕的發生。在戰敗並經歷同盟國軍事佔領後,德國分裂为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在1990年10月3日重新統一成為現在的德國。国家元首为联邦总统,政府首脑則为联邦总理。 德國是世界大國之一,其國内生產總值以國際匯率計居世界第四,以購買力評價計居世界第五。其諸多工業工程和科技部門位居世界前列,例如全球馳名的德國車廠、精密部件等,為世界第三大出口國。德國為發達國家,生活水平居世界前列。德國人也以熱愛大自然聞名,都市綠化率極高,也是歐洲再生能源大國,是可持續發展經濟的樣板,除了強調環境保護與自然生態保育,在人為飼養活體的態度十分嚴謹,不但獲得大量外匯和資訊優勢,其動物保護法律管束、生命教育水準也是首屈一指的,在高等教育方面並提供免費大學教育,並具備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和醫療體系,催生出拜爾等大藥廠。 德国为1993年欧洲联盟的创始成员国之一,为申根区一部分,并于1999年推动欧元区的建立。德国亦为联合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八国集团、20国集团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其军事开支总额居世界第九。 德語是歐盟境内使用人數最多的母語。德國文化的豐富層次和對世界的影響表現在其建築和美術、音樂、哲學以及電影等等。德國的文化遺產主要以老城為代表。另外國家公園和自然公園共計有上百處。.

新!!: 法國歷史和德国 · 查看更多 »

修昔底德

修昔底德(Θουκυδίδης,前460年至前455年间—约前400年)古希腊历史学家、思想家,以《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傳世,該書记述了公元前5世纪斯巴达和雅典之间的战争。 因为修昔底德对史料搜集和对因果分析方面严谨的态度,故被称为“科学历史”之父。 修昔底德亦是政治学中现实主义派的创始人,认为个体的政治行为与其所引起的国际政治关系均建构于恐惧与自我利益之上,并受二者调整。修昔底德希望通过认知人性,从而解释诸如瘟疫、屠杀等灾难中人的行为。 今日,修昔底德的著作仍在被世界各地的高校和军事学院研究。其《米洛斯对话》(The Melian dialogue)至今仍是国际关系理论中最为重要的著作之一;《伯利克里葬礼致辞》(Pericles' Funeral Oration)亦在政治理论、历史和古典研究领域被广泛参阅。.

新!!: 法國歷史和修昔底德 · 查看更多 »

圣马洛

圣马洛或譯做聖馬羅(Saint Malo)是法国布列塔尼伊勒-维莱讷省的一个市镇,位于该省北部,大西洋海滨,也是该省的一个副省会,下辖圣马洛区,為舊時要塞、重要的軍港,控制其北方的海口灣及更外面的海域,整個舊城區被包圈在城牆之內。 马尔维纳斯群岛(法语:îles Malouines,西班牙语:islas Malvinas)以这个城市而命名。 圣马洛站每天开行直达巴黎的TGV列车。.

新!!: 法國歷史和圣马洛 · 查看更多 »

圣殿骑士团

圣殿骑士团(Ordre du Temple),或神庙骑士团,正式全名為“基督和所罗门圣殿的贫苦骑士团”(Pauperes commilitones Christi Templique Solomonici),是存在于中世纪的天主教军事修士会,乃著名的三大骑士团之一,。其成员称为“圣殿骑士”,而高级成员则获许穿着骑士团标志性的绘有红色十字之白色长袍。圣殿骑士团曾是欧洲历史上最富有和强大的天主教军事修士会之一,并且在其存在的近两百年中对中世纪的欧洲经济体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圣殿骑士团创立于第一次十字军东征(1096-1099)之後,主要由信奉天主教法国骑士组成。其首领最初駐紮在阿克萨清真寺的一角,該寺位於耶路撒冷圣殿山,传说是建在所罗门王的神殿(The Temple Of Solomen)之上,因此得其團名。1129年,圣殿骑士团得到罗马教廷正式支持,擁有诸多特权,遂迅速增长其规模、勢力和财富,甚至发展出最早的银行业。 圣殿骑士团和十字军的命運密切相关。1291年,圣地陷落,他們失去根据地,最终淪为法王腓力四世為解決財務問題的牺牲品。1307年,其众多成员在法国被捕,残酷审讯後以異端罪名处以火刑。 1312年,身處亞維農教廷的教宗克雷芒五世被腓力四世施压,宣布解散圣殿骑士团。此一活跃將近两世纪的宗教軍事组织,从此在欧洲主要地区销声匿迹,其悲剧性结局則催生許多相关的传说和文学作品。.

新!!: 法國歷史和圣殿骑士团 · 查看更多 »

匈人

匈人是一個古代生活在歐亞大陸的遊牧民族。他們在4世紀西遷到了東歐,並入侵東、西羅馬帝國。歐洲的古文獻對此一民族及其在歐洲的事蹟有若干敘述。5世纪末时,匈人国家逐渐瓦解并从历史消失。匈人自东向西的进攻引发了欧洲民族大迁徙,最終導致西羅馬帝國滅亡,对欧洲的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18世纪以来部分学者认为匈人就是中国史书中的匈奴人,但匈人和古代位於中国大陸的匈奴人是否有血緣關係或系同一民族尚无定论。近年来使用DNA等测试手段,也未能解答这一问题。懷疑這兩個民族係出同源的主要原因是:北匈奴西遷和三百年後在歐洲出現的匈人時間上的吻合,「匈奴」的「匈」跟「匈人」的發音「Huns」,音韻上的接近,中國記載匈奴滅奄蔡而歐洲也記載匈人滅阿蘭王國(古稱奄蔡),最早期的匈人屬蒙古人種,與匈奴相同,而後期的匈人應屬於圖蘭人種(歐亞混血)。.

新!!: 法國歷史和匈人 · 查看更多 »

圖盧茲

圖盧茲(法语:Toulouse)位於法國西南部加龍河畔,大致处于大西洋和地中海之間的中点,为上加龍省、欧西坦尼亚大区首府,距巴黎590公里(366英里)。截至2013年1月1日,图卢兹大市拥有1,291,517居民,是法國第四大城市,仅次于巴黎(1210万),里昂 (210万),和马赛(170万)。 圖盧茲是欧洲航天产业的基地,空中巴士、伽利略定位系統、SPOT卫星的總部,法國國家太空研究中心的图卢兹航天中心(CST),欧洲最大的航天中心都位于这里。欧洲最大卫星制造商泰雷兹阿莱尼亚宇航公司,和EADS公司的子公司EADS Astrium Satellites也是图卢兹的重要存在。著名的图卢兹大学创办于1229年,是欧洲最古老的大学之一,有超过97,000的学生,与里尔并列法国第三大大学校园,仅次于巴黎大学和里昂大学。, Consulté le 11/09/2007 图卢兹是前朗格多克省的首府(省级区划在法国大革命期间被取消)。现在它是南-比利牛斯大区的首府,该区是法国本土最大的地区。它也是上加龙二级行政区的首府。.

新!!: 法國歷史和圖盧茲 · 查看更多 »

利奥三世

利奧三世,可能是如下历史人物:.

新!!: 法國歷史和利奥三世 · 查看更多 »

利穆赞

利穆赞大区(Limousin)是法国中部一個已合并的大區名稱,北鄰中央區。面积16,942km²,人口710,939。下轄科雷茲省(19)、克勒茲省(23)、上維埃納省(87)。.

新!!: 法國歷史和利穆赞 · 查看更多 »

哥特人

--(哥特语:𐌲𐌿𐍄𐌰𐌽𐍃),又譯--,是东日耳曼人部落的一支分支部族,从2世纪开始定居在斯基泰、達契亞和潘诺尼亚。5到6世纪时,分裂为東哥特人和西哥特人。 哥特人生活在今天德國的區域裡,是日耳曼的一個部落。德涅斯特河劃分了他們,河東的叫東哥特人,河西的叫西哥特人。 哥特人曾南下西班牙甚至北非,替代羅馬人,統治西班牙和北非。但亦有一說指哥德人並未有南下到非洲,而是推使了原本在西班牙的汪達爾人橫渡直布羅陀海峽進入北非。東哥特人於5世紀末在義大利建立東哥特王國。西哥特人於法國南部和伊比利亞半島,建立西哥特王國。.

新!!: 法國歷史和哥特人 · 查看更多 »

哥特式建筑

哥德式建築(Gothic architecture),或譯作--,是一種興盛於歐洲中世紀高峰與末期的建築風格。它是由羅馬式建築發展而來,為文藝復興建築所繼承。 它發源於十二世紀的法國,持續至十六世紀,哥德式建築在當代普遍被稱作「法國式」(Opus Francigenum),「哥德式」一詞則於文藝復興後期出現,帶有貶意。哥德式建築的特色包括、(從羅馬式建築的接合拱頂演變而來)與飛扶璧。哥德式建築最常見於歐洲的主教座堂、修道院與教堂。它也出現在許多城堡、宮殿、大會堂、會館、大學,甚至私人住宅也可見其蹤影。 哥德式建築的整體風格為高聳削瘦,以卓越的建築技藝表現了神秘、哀婉、崇高的強烈情感,對後世其他藝術均有重大影響。哥德式大教堂等無價建築藝術已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哥德式建築的研究也是主教座堂、教堂的研究裡很重要的一部份。 十八世紀,英格蘭開始了一連串的哥德復興,蔓延至十九世紀的歐洲,並持續至二十世紀,主要影響教會與大學建築。.

新!!: 法國歷史和哥特式建筑 · 查看更多 »

哈布斯堡王朝

哈布斯堡王朝(),也称哈普斯堡家族(),是歐洲歷史上最為顯赫、統治地域最廣的王室之一。 其家族成員曾出任罗马人民的国王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1273年—1291年,1298年—1308年,1438年—1742年,1745年—1806年),奧地利公爵(1282年—1453年)、大公(1453年—1804年)、奧地利帝國皇帝(1804年—1918年),匈牙利國王(1526年—1918年),波希米亞國王(1526年—1918年),西班牙國王(1516年—1700年),葡萄牙國王(1580年—1640年),墨西哥皇帝(1864年—1867年)和今法國、意大利、荷蘭、比利時境内及南部斯拉夫地區若干王國、公國的國王、大公與公爵。 16世纪中叶查理五世退位後,哈布斯堡家族分为奥地利与西班牙两个分支,前者占据神圣罗马帝国的帝位,称奧地利哈布斯堡皇朝,后者则为西班牙国王,统治西班牙、西属尼德兰、意大利南部的那不勒斯王国、撒丁王国以及美洲新世界的广袤领土,称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但由于多代近支联姻,西班牙分支在1700年,奥地利分支在1740年相继男嗣断绝。西班牙王位落入法國皇室波旁家族之手;而奥地利分支与洛林家族联姻,帝国皇帝查理六世之女玛丽亚·特蕾西亚嫁于洛林公爵、托斯卡纳大公弗兰茨·斯蒂芬,并依据《国本诏书》继承了奥地利、匈牙利与波希米亚等家族领地,由此创建了哈布斯堡-洛林皇朝,1745年弗兰茨·斯蒂芬当选为帝国皇帝。.

新!!: 法國歷史和哈布斯堡王朝 · 查看更多 »

凡尔登条约

《凡爾登條約》是843年8月,法兰克王国皇帝路易一世(虔诚者)的3个儿子在凡尔登(位于今法国东北部)签订的分割法蘭克帝國的条约,該條約結束了持續三年的卡洛林內戰。.

新!!: 法國歷史和凡尔登条约 · 查看更多 »

凯尔特人

凯尔特人(Celt),或譯為赛尔特人、居尔特人、蓋尔特人、克尔特人等。是公元前2000年活动在西欧的一些有着共同的文化和语言 (拉丁文)特质的有亲缘关系的民族的统称。 今天凯尔特主要指不列颠群岛、法国布列塔尼地区语言和文化上与古代凯尔特人存在共同点的族群。这些族群在古代并不被其他民族认为是凯尔特人。人们认为,欧洲大陆上的凯尔特部落和民族(如比利时和高卢)曾迁入不列颠和爱尔兰,对这些族群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有的历史学家认为,凯尔特人在前275年时,已经占据西欧、中欧和多瑙河中游平原和多瑙河下游平原的大部分地区,并在前285年从多瑙河下游平原来的凯尔特人入侵到拉米亚之后,在前276年被后马其顿王国的时任国王在赫勒斯滂海峡打败,于前276年迁徙到小亚细亚半岛中部的加拉太,并且同时期的凯尔特人同化和消灭了伊比利亚当地的人。罗马人进佔高卢(现在的法国、比利时,以及意大利北部),同化了高卢的凯尔特人。而后盎格鲁-撒克逊人和朱特人的入侵使得罗马在407年放弃不列颠岛,这些日耳曼入侵者于449年之后从弗兰德尔这个地方乘船渡海进入不列颠岛,消灭或同化了不列颠岛大部分地区的凯尔特人,目前只有爱尔兰人、威尔斯人、高地苏格兰人(苏格兰盖尔人)和布列塔尼人仍然坚持使用凯尔特语(包括爱尔兰语、威尔士语、苏格兰盖尔语和布列塔尼语),并以自己的凯尔特人血统而自豪。其中威尔士语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后一种还在大范围使用的凯尔特语族的语言,但是由于使用人数日渐减少,也长期面临失传的危险。 早期的苏格兰人很可能也是说凯尔特语的,但是随着历史上苏格兰地区多次遭到来自于不列颠岛南部的盎格鲁-撒克逊人,以及来自北方海上的维京人、诺曼人的入侵,再加上英格兰在经济上的强烈影响,苏格兰人逐渐被这些日耳曼入侵者(英格兰人和诺曼人都属于日耳曼人)所同化,最终丧失了本民族的凯尔特语言文化,成为了一个以英语为母语的民族。尽管如此,在当今的苏格兰地区,凯尔特语言文化的残留仍然处处可见。.

新!!: 法國歷史和凯尔特人 · 查看更多 »

兰斯

漢斯(Reims,,英语读音:,古作Rheims),是位於法國東北部香檳-阿登大區馬恩省的城市。 兰斯是世界著名的香槟城。兰斯的郵遞區號是51100,其中首二位的51代表的是马恩省。.

新!!: 法國歷史和兰斯 · 查看更多 »

共和前進

#重定向 共和前進!.

新!!: 法國歷史和共和前進 · 查看更多 »

克吕尼改革

克吕尼改革(Cluniac/Clunian Reform)是中世纪修道运动中的一系列改革,关注于恢复传统的修道的生活,鼓励艺术,照顾穷人。该运动是因位于勃艮第的克吕尼隐修院而得名,它正是在这里由本笃会内开始。这一改革很大程度上是由克吕尼的圣俄多(Saint Odo)(878-942年)开展的,并传播遍及法国的勃艮第、普罗旺斯、奧文尼、波亚图,英国以及意大利与西班牙的大部分地区。.

新!!: 法國歷史和克吕尼改革 · 查看更多 »

克雷芒五世

#重定向 教宗克雷芒五世.

新!!: 法國歷史和克雷芒五世 · 查看更多 »

克洛维一世

克洛维一世(Clovis Ier,),法兰克王国奠基人、国王。 481年6月26日,法兰克人部落萨利昂法兰克人的首领希尔德里克一世逝世,其子克洛维一世继任。萨利昂法兰克人占据了以如今法国和比利时边境的图尔奈和康布雷为中心的莱茵河下游以西被称为托克桑德里亚的地区。克洛维一世征服了邻近的几个法兰克部落并称王。 克洛维一世在其妻子的劝说下,放弃了大多數日耳曼人所信奉的阿里乌教派,转而皈依羅馬公教。这一行动在法国和西欧历史上产生了极重要影响,也为后来克洛维一世将其统治领土扩张到原罗马帝国高卢地区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克洛维一世被认为是法国和墨洛温王朝的奠基人。.

新!!: 法國歷史和克洛维一世 · 查看更多 »

勃艮第

勃艮第(Bourgogne,),又譯勃艮地 、布根地、博根地,法國中部大區,面積3萬1582平方公里,人口163萬3891人(2007年統計數字)。下轄科多爾省(21)、涅夫勒省(58)、索恩-盧瓦爾省(71)、約訥省(89)。 勃艮第和波爾多為法國兩大著名產酒區,但勃艮第大區政府所在城市第戎卻以生產芥末而聞名遐邇。 2016年1月1日,弗朗什-孔泰大区与勃艮第大区合併为勃艮第-弗朗什-孔泰大區。.

新!!: 法國歷史和勃艮第 · 查看更多 »

勃艮第人

勃艮第人(勃艮第語:Börguntan,Burgundiōnes, Burgundī,Burgundar,Burgundians,Burgendas,Βούργουνδοι))属于东日耳曼民族的部落,可能是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移居到丹麦的,勃恩霍姆岛在古丹麦语中称为勃艮第霍姆,就是勃艮第岛,然后又向欧洲大陆迁徙,古代关于维京人的诗歌说他们是从“勃艮第”来的,因此被称为勃艮第人。.

新!!: 法國歷史和勃艮第人 · 查看更多 »

图尔

图尔(法语:Tours;Teurgn)為法国一座古老城市。目前為安德尔-卢瓦尔省首府,人口136,500(2005年估计)。.

新!!: 法國歷史和图尔 · 查看更多 »

矮子丕平

子丕平(Pépin le Bref,),又称丕平三世(Pépin III),是公元751年至768年在位的法兰克国王,查理·马特之子。矮子丕平(Pépin le Bref)一称出现在后期史书中,应该是因为他身材矮小,因Bref在当时法语实意为court,短小之意。丕平是加洛林王朝的创建者。他的兒子是中世纪使法蘭西成為強權國家的查理大帝。西元768年9月24日,丕平因水肿病死在巴黎,他在過世前將权力转移给儿子查理和卡洛曼一世。.

新!!: 法國歷史和矮子丕平 · 查看更多 »

理查

--、--、--或--(Richard),是荷兰语、英语、法语、德语、匈牙利语、捷克语以及斯洛伐克语等语言的人名,可以指:.

新!!: 法國歷史和理查 · 查看更多 »

理查一世

查一世(Richard I;),中世紀的英格兰王國的国王,因勇猛善戰而有「獅心王」稱號。理查一世身為天主教教徒,曾加入教廷發起的十字軍聖戰,為第三次十字军遠征的將領,於阿蘇夫會戰中擊敗穆斯林軍隊。.

新!!: 法國歷史和理查一世 · 查看更多 »

社会党 (法国)

会党(Parti socialiste,缩写为PS)是法国的社会民主主义政党,也是法国最大的中左翼政黨,社会党国际、欧洲社会党成员。该党自称社会主义政党,与右翼的共和党为法国当代的两大主要政党。前身为成立于1905年4月23日的工人国际法国支部。现任第一书记是哈勒姆·德兹尔。 1981年,總統候選人密特朗勝選,社会党首次取得政權。在密特朗領導下,該黨於1981至1986年與1988至1993年在法國國民議會取得多數席次。在1995年大选中,利昂内尔·若斯潘敗給戴高樂派領袖席哈克,但于1997年帶領社會黨贏得國會選舉成為總理,至2002年總統選舉落敗為止。2007年,該黨總統候選人塞格琳·賀雅爾敗給薩科齊。2012年,該黨總統候選人弗朗索瓦·奥朗德在法國總統選舉第二輪投票中擊敗薩科齊当选法國第24任总统,成为法国第五共和以来第二位左翼总统。.

新!!: 法國歷史和社会党 (法国) · 查看更多 »

神圣罗马帝国

圣罗马帝国,亦被稱為德意志第一帝國,1512年以后的全称为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或日耳曼民族神圣罗马帝国(Heiliges Römisches Reich deutscher Nation;Sacrum Romanorum Imperium nationis Germanicae),是962年至1806年在西欧和中欧的一个封建君主制帝国。帝国的版图以德意志地区为核心,包括一些周边地区,在巅峰时期包括了意大利王国和勃艮第王国。在帝国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它由数百个更小的附属单位组成,其中有侯国、公国、郡县,帝国自由城市和其他区域。神圣罗马帝国早期是由擁有實際權力的皇帝統治的封建君主制国,中世纪時演变成承认皇帝為最高权威的公国、侯国、宗教贵族领地和帝国自由城市的政治联合体。.

新!!: 法國歷史和神圣罗马帝国 · 查看更多 »

秃头查理

查理二世(Charles II le Chauve,),加洛林王朝的法兰克人的国王(843年—877年在位),自875年為「罗马人的皇帝」。.

新!!: 法國歷史和秃头查理 · 查看更多 »

穆斯林

斯林(مسلم),即信仰伊斯兰教者,也是伊斯兰信徒的自称。“穆斯林”一词音译自阿拉伯语“مسلم”,其原意为“顺从(信仰)者”。 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也是当代发展最快的國際性的宗教之一,属亚伯拉罕系一神教。全世界大約有16億穆斯林,大約佔全地球人口的25%。在不同國家和地區,穆斯林佔當地人口比率各有不同,如在北非、西亚、中亚、南亚、东南亚的很多国家均是多數,而在東亞、歐洲、美洲、大洋洲則是少數。 由于伊斯蘭教在中国长期被教外人士稱為回教,故穆斯林也被稱為回教徒。.

新!!: 法國歷史和穆斯林 · 查看更多 »

第七次反法同盟

#重定向 百日王朝.

新!!: 法國歷史和第七次反法同盟 · 查看更多 »

第一次十字军东征

一次十字军东征(1096年-1099年)是由西方基督教世界所发起的一项军事行动,旨在收复穆斯林的征服中被占领的黎凡特聖地,最终以1099年十字军攻陷耶路撒冷收尾。1095年,西方基督教罗马天主教会教宗乌尔班二世最初为了应东罗马帝国皇帝阿历克塞一世的求援,而号召西方志愿军前往拜占庭帝国抵御塞尔柱人从安纳托利亚而来的入侵。后来,东征的目的逐渐演变为夺回圣地及耶路撒冷城,并将东方基督教从伊斯兰的统治中解放出来。 十字军隊员主要为来自西欧各国的骑士和农民,他们跋山涉水,来到君士坦丁堡,而后又将战矛转向耶路撒冷。队伍中的农民数量大大超过骑士,但由于他们沒受过战斗训练,因此最初十字军并未到达圣城。1099年,重新组织的十字军大军攻陷耶路撒冷,并屠杀了城中大量的穆斯林和犹太居民。东征过程中,西方人在黎凡特建立了耶路撒冷王国、的黎波里伯国、安条克公国和埃德萨伯国四个十字军国家。由于十字军对耶路撒冷这座461年未在天主教控制下的圣城怀有极强的热忱,因而他们拒绝将夺取的土地归还给拜占庭帝国。 第一次十字军东征是基督教徒对于穆斯林的勢力扩张的一次回应,其后的近两百年内,第二次东征至第九次东征纷至沓来。同时,东征也间接重啟了西罗马帝国灭亡以來衰落的国际贸易。.

新!!: 法國歷史和第一次十字军东征 · 查看更多 »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次世界大戰(簡稱一次大戰、一戰,或稱歐戰;World War I、WWI、Great War、First World War;la première Guerre Mondiale、la Grande Guerre)是一場於1914年7月28日至1918年11月11日主要發生在歐洲的大戰,然而戰火最終延燒至全球,當時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被捲入這場戰爭,史稱「第一次世界大戰」。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这场战争被直接称为世界大战。由于主要戰場於歐洲大陸,故此20世紀早期的中文經常稱之為“欧战”。 戰爭過程主要是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的戰鬥。德國、奥匈帝国、鄂圖曼帝国及保加利亚屬於同盟國陣營。英國、法國、日本、俄國、意大利、美国、塞尔维亚、比利时、中國等則屬於協約國陣營。戰爭的導火線是發生於1914年6月的塞拉耶佛事件,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及其妻子索菲亚被塞尔维亚激进青年普林西普刺杀身亡。戰線主要分為東線(俄國對德奧作戰)、西線(英法對德作戰)和南線(包括塞爾維亞對奧匈、保加利亚作戰的巴爾幹戰線,奥斯曼土耳其对俄国的高加索战线,奥斯曼土耳其对英国的美索不达米亚战线、奥斯曼土耳其对英国、阿拉伯的巴勒斯坦战线等等),其中以西線最为慘烈。這場戰爭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强的戰爭之一,約6,500萬人參戰,約2,000萬人受傷,超过1,600萬人喪生(约900万士兵和700万平民),造成嚴重的人口及經濟損失,估計損失约1,700億美元(當時幣值),除美洲與亞洲外,歐洲各國均受到重創,特別是戰敗國如德國等等還要面對巨額賠款,埋下第二次大戰的種子。.

新!!: 法國歷史和第一次世界大战 · 查看更多 »

第二次十字军东征

二次十字军东征(1145年-1149年)是在第一次十字军东征成功占領耶路撒冷之后,为了响应耶路撒冷王國的请求與教廷號召,由路易七世和康拉德三世率领发起保衛聖地耶路撒冷的軍事行動。 1144年,由于塞尔柱突厥人于占领埃德薩,逼近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建立的耶路撒冷王国。为了响应耶路撒冷王国的请求,由路易七世和康拉德三世率领下发起,從歐洲出發东征。出动较早的德意志十字军在小亚细亚被土耳其人击溃,實力大損。成功抵達聖地的十字軍以法軍為主力,但這些十字军部隊攻占大马士革的行動也落了空,因此此次远征未达到任何目的。 而後續反十字軍的穆斯林在埃及蘇丹薩拉丁的領導下獲得統一。西元1187年,薩拉丁所率領的穆斯林在哈丁戰役擊敗了十字軍,重新佔領耶路撒冷。兩年後,十字軍國家只剩下三個。之後為搶下被伊斯蘭教敘利亞的薩拉丁佔領的耶路撒冷,西歐國家引发了第三次十字军东征。.

新!!: 法國歷史和第二次十字军东征 · 查看更多 »

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次世界大戰(又常簡稱二次大戰、二戰、WWII等;World War II;Seconde Guerre mondiale;Zweiter Weltkrieg;Вторая мировая война;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次自1939年至1945年所爆發的全球性軍事衝突,整場戰爭涉及到全球絕大多數的國家,包括所有的大國,并最終分成了兩個彼此對立的軍事同盟─同盟國和軸心國。這次戰爭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戰爭,動員了1億多名軍人參與這次軍事衝突。主要的參戰國紛紛宣布進入總體戰狀態,幾乎將自身國家的全部經濟、工業和科學技術應用於戰爭之上,同時也將民用與軍用的資源合併以方便統籌規劃。包括有猶太人大屠殺、南京大屠殺、戰爭中日軍對中國軍民進行細菌戰、以及最终美國對日本首次使用原子彈等事件,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戰也是自有紀錄以來涉及最多大規模民眾死亡案例的軍事衝突,全部總計便將近有5,000萬至7,000萬人因而死亡,這也讓第二次世界大戰成了人類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戰爭。 儘管早在1931年9月,日本便侵佔了中國的滿洲,而後建立了傀儡國家滿洲國。至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後中日更爆發了全面戰爭。不過大多數人仍多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定為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開始,這次入侵行動隨即導致英國與法國向德國宣戰。然而德國在入侵波蘭後開始著手嘗試在歐洲建立一個大帝國,自1939年末期到1941年初期為止,發動一連串戰爭並藉由條約的簽署使得德國幾乎佔領了歐洲絕大部分的地區,而名義上保持中立的蘇聯在和德國簽訂《德蘇互不侵犯條約》後,也跟進侵略潮流,陸續佔領或者吞併了其在歐洲邊界的鄰近6個國家,在這之中也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所佔領的波蘭領土。英國以及大英國協的成員國則堅持持續與軸心國繼續作戰,並分別在北非和大西洋海上發生多次軍事衝突,而這也使得英國成了歐洲地區少數仍能繼續反抗德軍入侵的主要武力之一。1941年6月,歐洲的軸心國集團決定撕毀與蘇聯的合作約定,聯合入侵蘇聯領土,這次攻勢也開始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地面戰爭爆發,但也在之後讓原本幾乎統轄整個歐洲地區的軸心國被迫投入大量軍力來維持作戰優勢。到了1941年12月,已經加入軸心國的大日本帝國為了能夠在亞洲及太平洋地區獲得領導地位,陸續襲擊位于太平洋的美國統轄地區和座落於與中南半島的歐洲殖民地,很快地於西太平洋和東亞戰區獲得了主導權。 到了1942年時日本開始在一系列的海戰中戰敗,位於歐洲的軸心國也陸續於北非戰役以及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節節敗退,這些都迫使軸心國停下進攻的腳步。1943年時,義大利法西斯政權在西西里島戰役中面對同盟國部隊嚴重失利,另一方面德軍在库尔斯克会战戰敗後失去對於東歐的領導地位,同時美國也在太平洋戰區中獲得了一連串的勝利,自此軸心國集團逐漸失去主導權並開始嘗試將佈署於各地的前線部隊進行戰略性的撤退。到了1944年時,盟軍決定登陸法國以開闢第二戰場,而蘇聯除了成功收復過去被佔領的領土外,也開始轉往進攻德國與其同盟國家的土地。在蘇聯和波蘭部隊共同攻入柏林後,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區最終在1945年5月8日德國投降的情況下宣告結束。而另一方面美國在1944年和1945年成功擊敗了日本海軍部隊並陸續佔領了數個重要的西太平洋島嶼,這使得日本列島隨時面臨同盟國部隊入侵的危機。最後在美軍分別於廣島市和長崎市投下原子彈並造成大量日本平民死亡。1945年8月8日蘇聯進攻日本控制下的中國東北地區,8月14日日本跟進宣佈願意接受無條件投降的條件,而隨著亞洲戰事的停息也意味著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 1945年時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同盟國勝利宣告結束,然而二次大戰對世界影響極為深遠,改變了往後世界的政治版圖和社會結構,特別是戰敗的軸心國集團被迫接受同盟國的安排。1945年10月24日聯合國亦宣告成立,期望能夠促進各國合作並防止未來的軍事衝突;同時戰勝的盟軍各國,也紛紛在聯合國各個機構中擔任重要職位,特別是以美國、蘇聯、中國、英國和法國5個國家為首成立聯合國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常任理事國,主導著世界的秩序.

新!!: 法國歷史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 查看更多 »

第八次十字军东征

八次十字軍东征(1270年)由法国国王路易九世為報1250年兵敗之仇,不聽法蘭西貴族及近臣的勸阻,領導僱--騎士,进军突尼斯穆斯林哈夫斯王朝。十字军在突尼斯登陆不久,全軍染上瘟疫,一路上有大批士兵死亡,路易九世亦染病身亡。路易九世的儿子兼继承人腓力三世馬上下令撤退。十字军撤退而告失敗收場,此後,教皇曾多次號召組織十字軍,都未能實現,而在波斯地區的伊兒汗國也曾支援过这次東征的十字軍。 十字軍東征前後八次,歷時近200年,原佔領的領土,逐一被穆斯林收復,從北非、小亞細亞,一直到東南歐,都成了穆斯林的勢力範圍。1291年最後據點阿卡城(今巴勒斯坦北部)被埃及马木留克王朝佔領,耶路撒冷王國滅亡,標誌著十字軍東征徹底失敗。另一方面,十字軍東征增進了西方基督教國家的團結,為13世紀以後的文藝復興運動開啟大門。.

新!!: 法國歷史和第八次十字军东征 · 查看更多 »

糊塗查理

#重定向 查理三世 (西法兰克).

新!!: 法國歷史和糊塗查理 · 查看更多 »

納粹

-- 納粹可泛指下列有關條目:.

新!!: 法國歷史和納粹 · 查看更多 »

維京人

维京人(víkingr)是诺尔斯人的一支(斯堪的納维亚人),他们是从公元8世纪到11世纪侵扰并殖民欧洲沿海和不列顛群島的探险家,武士,商人和海盗Roesdahl, p. 9-22.

新!!: 法國歷史和維京人 · 查看更多 »

維琪

#重定向 維希.

新!!: 法國歷史和維琪 · 查看更多 »

維琪法國

#重定向 維希法國.

新!!: 法國歷史和維琪法國 · 查看更多 »

纳博讷

纳博讷(法语:Narbonne,加泰罗尼亚语:Narbona,奥克语:Narbo)是法国南部的一个市镇,位于朗格多克-鲁西永大区奥德省。它距离巴黎849--,离地中海岸15--。其面积为172.96平方--,是奥德省最大的市镇,年时的人口为人。.

新!!: 法國歷史和纳博讷 · 查看更多 »

维滕贝格

维滕贝格可能指:.

新!!: 法國歷史和维滕贝格 · 查看更多 »

罗伯特王朝

罗贝尔(罗伯特)王朝,或罗贝尔家族,是统治法兰西的家族的前身。早在公元八世纪,这个家族就在法兰克古王国奥斯特拉西亚的地域里突出—所辖区域与现比利时相近—之后迁到西法蘭克王國。家族成员系卡佩王朝先祖。通过向加洛林家族的效忠(有时伴随着仇恨),他们在加洛林帝国的全部时期掌控了西法兰克王国。罗伯特王朝最后的王国延续到987年,直到他们自己的世系卡佩家族继承了王位。 家族经常给他们的后代起名罗贝尔,包括埃斯拜的罗贝尔,沃尔姆斯的罗贝尔三世,强者罗贝尔,法兰西的罗贝尔一世。他们通过联姻成为加洛林贵族重要的一部分。罗贝尔家族自身也诞生了几位法兰克国王,例如奥都兄弟,罗贝尔一世,以及于格·卡佩,卡佩王朝的第一位国王。 虽然腓力二世是最后一位法兰克人的国王,法兰西的第一位国王,但在历史编纂学中,是于格·卡佩制造了这种区别。他创立了卡佩王朝,而卡佩王朝及其支系的统治一直延续到1848年法兰西第二共和国的建立——在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之间的权力空位期存活。这个家族的旁系在如今的欧洲依旧势力强劲;西班牙国王费利佩六世和亨利 (卢森堡大公)出自卡佩王朝的旁系波旁王朝。.

新!!: 法國歷史和罗伯特王朝 · 查看更多 »

罗纳河

隆河(Rhône;普罗旺斯語:Roun;Rhone, Rodano - 都从拉丁语Rhodanus来)是欧洲主要河流之一。.

新!!: 法國歷史和罗纳河 · 查看更多 »

罗马

羅馬(Roma)是意大利首都及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是世界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古羅馬文明的發祥地,因建城歷史悠久並保存大量古蹟而被暱稱為「永恆之城」。其位於意大利半島中西部,台伯河下游平原地的七座小山丘上,市中心面積有1200多平方公里。羅馬同時是全世界天主教會的中樞,擁有700多座教堂與修道院、7所天主教大學,市內的梵蒂岡城是罗马主教即天主教会教宗及聖座的駐地。羅馬與佛羅倫斯同為義大利文藝復興中心,現今仍保存有相當豐富的文藝復興與巴洛克風貌;1980年,羅馬的歷史城區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新!!: 法國歷史和罗马 · 查看更多 »

罗马共和国

罗马共和国是古罗马在前509年到前27年之间的政体,其正式名称是「元老院与罗马人民」。也有观点主张尤利乌斯·恺撒担任终身独裁官的前44年作为共和国的结束时间。.

新!!: 法國歷史和罗马共和国 · 查看更多 »

罗贝尔二世

罗贝尔二世,可能为以下历史人物:.

新!!: 法國歷史和罗贝尔二世 · 查看更多 »

美國獨立戰爭

美國獨立戰爭(American War of Independence 或American Revolution;1775年—1783年),或稱美國革命戰爭(American Revolutionary War),是英國與準備獨立的美利堅及法國這個欧洲强国之間的一場戰爭。 這場戰爭主要是始於是北美十三殖民地為了對抗英國的經濟政策,但後來卻因為法國加入戰爭對抗英國,而使戰爭的範圍遠遠超過英屬北美洲之外。因此,英國決定與當地的印地安人結盟,以增加勢力。 在獨立戰爭初期,英國能夠充分利用皇家海軍船堅炮利的優勢控制十三殖民地的沿海城市,但對於如何控制內陸地區、及應對盤據內陸、熟悉地形、驍勇善戰的殖民地民兵卻束手無策。隨著法國海軍在切薩皮克海戰大捷奪得制海權,英軍於1781年的約克鎮之圍城戰役中慘敗投降,並於1783年被逼簽訂《巴黎條約》承認美國獨立。但因為大量於戰後由十三殖民地逃至北方的英屬北美,反而導致新建國的美國立國後經濟困頓蕭條、甚至於冬季出現疫潮及飢荒,以及作為英國殖民地的加拿大出現短暫的興旺。.

新!!: 法國歷史和美國獨立戰爭 · 查看更多 »

羅馬帝國

羅馬帝國(Imperium Rōmānum,;通用希腊语和中古希腊语:Βασιλεία τῶν Ῥωμαίων, 转写:)是上古時期的一個文明帝國,承接着先前的羅馬共和國。中國史書稱為「大秦」或「扶菻」。 前44年,羅馬共和國將領凯撒成爲終身獨裁官,象征着共和制的結束;至前27年,屋大維成爲奧古斯都,象征着羅馬帝國的開端。其首府羅馬城在公元前100年至公元400年這段時期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直至公元500年其遷都至拜占庭(又稱君士坦丁堡、新羅馬),該城才隨之取代羅馬城成爲世界最大城市,帝國人口亦增長到五千至九千萬,大約是當時世界總人口的约20% 罗马帝国可分为前期(前27年—200年)、中期(200年—395年)和後期〔395年—1204年/1453年〕三个阶段。 羅馬共和國末年,政局由于一連串的內戰和政治角力變得非常不穩定。公元前44年,共和國將領凯撒被元老院封爲終身獨裁官後不久,便遭到刺殺身亡。直至公元前31年,屋大維在亚克兴角战役擊敗對手马克·安东尼和女王克娄巴特拉七世,吞并埃及托勒密王国後,共和國的政局仍然不明朗。至公元前27年,元老院放棄共和制,賜君權及奧古斯都頭銜予屋大維,這象征着羅馬共和國的終結。這時元老院仍然存在,但大權已掌握在屋大維手中。最初幾位皇帝都以「第一公民」自居。 屋大維征战的勝利擴張了帝国的領土。立國之初的兩個世紀,帝國的政局有着前所未見的穩定,這段時期被稱爲「羅馬治世」。直到公元41年,帝国第三位皇帝卡里古拉被刺身亡後,元老院曾经考虑恢復共和政制,但罗马禁卫军架空元老院,遂立克劳狄一世爲帝。克劳狄一世在位期間,帝国繼屋大維後首次征战不列颠尼亞。公元68年,克劳狄一世的繼位者尼祿在兵變中自殺身亡,帝国遭遇一連串短暫的內戰,同時猶太地區更爆发第一次起義,這段時期曾经有四位軍團將領稱帝。維斯帕先在公元69年戰勝其他將領,建立弗拉维王朝。其繼位者提图斯,在公元79年維蘇威火山爆发後開放斗兽场。提图斯只短暫在位两年,便由其兄弟图密善繼位爲帝国第11位皇帝。图密善最后亦遭到刺殺身亡。元老院後來封涅尔瓦爲皇帝,這亦是羅馬五贤帝之首,開辟一段長達八十多年的政局穩定時期。罗马第13位皇帝图拉真是羅馬五贤帝之中的第二位,他在位時見證帝國的最大版圖。 康茂德在位時,帝国開始出现衰退之兆。公元192年康茂德被刺殺身亡,觸發五帝之年,有五人同時稱帝,分别是佩蒂纳克斯、尤利安努斯、奈哲尔、阿尔拜努斯和塞普蒂米乌斯·塞维鲁,事件最後由塞普蒂米乌斯·塞维鲁取得勝利。公元235年皇帝亚历山大·塞维鲁被刺殺身亡,導致三世纪危机,這段時期短短50年之內有26人被元老院封爲皇帝。直至戴克里先在位時創立四帝共治,帝國才全面恢复穩定,這段時期一共有四位皇帝共同統治羅馬帝国。這種制度並不能維持下去,很快便招致內戰。內戰最終由君士坦丁一世勝出,成爲帝国的唯一統治者。後來君士坦丁一世遷都至拜占庭,並命名為新羅馬,但史家更喜歡以其名字―君士坦丁稱之爲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自此之後一直是帝國的首都,一直到其終結。君士坦丁一世亦于313年將基督教(后成為天主教会)合法化,並由狄奧西亞一世將基督教定為國教,基督教從而成爲西方世界的主要宗教。 這時的羅馬帝國仍然是世界上的強權,並與其東面安息帝国的繼承者波斯帝國互相抗衡,持續着一個世紀的紛爭。狄奥多西一世是最後一位統治一個完整的羅馬帝國的皇帝,隨後帝國的領土因濫權、內戰、野蛮人入侵、軍事改革和經濟衰退等負面因素被日益蚕食,這時的羅馬帝國實際上已完全分裂成東西兩部份,自此之後再没有被統一過。公元410年及公元455年,西面的羅馬城相繼被西哥德人和汪達爾人等日爾曼部族入侵,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皇帝罗慕路斯·奥古斯都路斯被奥多亚塞废黜,這象征着西罗马帝国的終結。但是,由於罗慕路斯·奥古斯都路斯從未被東罗马帝国所承认,所以嚴格上來説,只有在西罗马帝国上一位皇帝尼波斯在公元480年去世後,才可以正式爲罗马帝国在西歐的統治劃上句號。而東罗马帝国則一直存在至1453年,君士坦丁堡被土耳其人攻陷、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戰死爲止。史学家會称东罗马帝国爲拜占庭帝国。 羅馬帝國是世界歷史上其中一個最偉大的帝國,無論經濟、文化、政治和軍事上的成就都達到很高的水平。羅馬帝國存在將近一千五百年,帝国的疆域在图拉真在位末年(117年)達到全盛,控制着大约五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統治着七千萬的人口,這相當於當時世界總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一。羅馬帝國幅原遼闊,而且國祚長久,使拉丁希腊的语言、文化、宗教、發明、建築、哲學、法律及政府模式對後世的影響相當深遠。歐洲在整個中世纪時期,有數次對羅馬帝國的復辟,這包括拉丁帝國,以及神聖羅馬帝國。文艺复兴而後的歐洲帝國主義的興起,更使希腊、羅馬、猶太和基督教的文化向全世界傳播開去,對現代社會文明的發展有着重要影响。.

新!!: 法國歷史和羅馬帝國 · 查看更多 »

羅馬教廷

羅馬教廷(Curia Romana;中文常直稱為教廷)是聖座的行政机构。它是輔助教宗處理整個天主教會的事務,也与教宗一起构成了天主教会的中央领导机构。其為天主教會的日常運作與達成目標提供必要的中樞組織。現今多以其所在地「梵蒂冈」代稱。.

新!!: 法國歷史和羅馬教廷 · 查看更多 »

烏得勒支和約

《烏得勒支和約》是1713年4月至5月由欧洲多国于荷兰烏得勒支簽署的和約,旨在結束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该和约不是单一的文件,而是一系列和平条约的总称。 1700年卡洛斯二世去世,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绝嗣,卡洛斯于生前指定的继承人为法国波旁王朝的安茹公爵腓力,其为卡洛斯同父异母的姐姐西班牙的玛丽-泰蕾兹与法王路易十四之孙,因此腓力亦有法国王位的继承权,但同时欧洲其他列强不容许法国与西班牙如此强大的联盟存在,所以从实质上来讲,该和约允许腓力继承西班牙王位,但其亦须放弃法国王位的继承权,并作出其他相应必要的保证,以确保法国和西班牙不会结盟,最终达到维持欧洲各国力量均衡的目的。 该系列和约的签订国包括西班牙帝国、大不列顛王國、法蘭西王國、葡萄牙王國、萨伏依公国与荷蘭共和國,和约签署人一方为路易十四与其孙腓力的代表,另一方为英国女王安妮,萨伏依公爵维托里奥·阿梅迪奥二世,葡萄牙国王若昂五世与荷蘭共和國的代表。和约的签订标志着法王路易十四称霸欧洲的野心落空,并在此基础上维持了欧洲体系的權力平衡。.

新!!: 法國歷史和烏得勒支和約 · 查看更多 »

热月政变

熱月政變()是法国大革命期间反對雅各賓俱樂部領導人主導公共安全委員會的一個政變。隨後,國民公會投票同意處決馬克西米連·羅伯斯庇爾,安東萬·路易·德·聖茹斯特,和革命政府的其他幾位領導成員。這次政變結束了法國大革命的最激進的恐怖統治。.

新!!: 法國歷史和热月政变 · 查看更多 »

瘟疫

瘟疫,指大型且具有傳染力又會造成死亡的流行病,在廣大區域或全球多處傳染人或其他物種。現代醫學衛生發達,許多會造成大量死亡的瘟疫都有效控制為流行病等級。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定義,大流行病的出現應符合下列條件:.

新!!: 法國歷史和瘟疫 · 查看更多 »

瓦勒里·季斯卡·德斯坦

勒里·季斯卡·德斯坦(Valéry Giscard d'Estaing,又译作季斯卡;按「季斯卡·德斯坦」為姓,「瓦勒里」為名,,法語發音),法國政治家,前任法国总统。因為主持起草《欧盟宪法条约》,又被譽為欧盟宪法之父。.

新!!: 法國歷史和瓦勒里·季斯卡·德斯坦 · 查看更多 »

瓦勒良

普布里烏斯·利奇尼烏斯·瓦勒瑞安努斯,通常譯作瓦勒良,是羅馬帝国皇帝(公元253-260年在位)。瓦勒良在羅馬帝國的三世紀危機中,經由內戰勝利而成為皇帝。260年,瓦勒良率軍東征薩珊波斯時受到敵軍俘虜,最後卒於波斯。.

新!!: 法國歷史和瓦勒良 · 查看更多 »

瓦盧瓦王朝

卢瓦王朝是卡佩王朝的支系,继卡佩家族后承继法国王权,并于1328至1589年间统治法兰西。家族地位较低的成员在阿朗松,安茹,勃艮第和奥尔良建立其支系。 瓦卢瓦家族源起于查理(1270-1325),法国国王腓力三世的三子。基于1316年當時的王位繼承規定(萨利克法典),王族女性及其男性后裔(如納瓦拉女王及英國國國王愛德華三世)不得继承法国王位,因此查理之子繼位為腓力六世。.

新!!: 法國歷史和瓦盧瓦王朝 · 查看更多 »

產權轉移戰爭

#重定向 遗产战争.

新!!: 法國歷史和產權轉移戰爭 · 查看更多 »

百年战争

年戰爭(Hundred Years' War;Guerre de Cent Ans) 1337年至1453年,交戰雙方是英格蘭王國和法蘭西王國;後來勃艮第公國等國亦加入戰爭。它是世界最長的戰爭之一,長達116年,最後由法方勝出,不少新的戰術和武器因而發明。.

新!!: 法國歷史和百年战争 · 查看更多 »

隆格多克

隆格多克(法語:Languedoc)是法國南部一地區,也是法國歷史上的行省,首府是蒙彼利埃。13世紀併入法國,其地域大致屬於今日的隆格多克-魯西永大區。.

新!!: 法國歷史和隆格多克 · 查看更多 »

韦尔夫家族

韦尔夫家族或韦尔夫王朝(英文名:Welfen),德国的传统贵族世家,在意大利被称为圭尔夫家族(guelfo)。在历史上的不同时期,该家族的成员曾先后是士瓦本、勃艮第、意大利、巴伐利亚(拜恩)、萨克森、布倫瑞克-吕讷堡公国(汉诺威)的统治王朝;家族成员布倫瑞克的奥托曾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209年加冕)。来自此家族的乔治一世在1714年加冕成为英国国王,开创汉诺威王朝在英国的统治,今英国王室仍是乔治一世的后裔。.

新!!: 法國歷史和韦尔夫家族 · 查看更多 »

聖女貞德

聖女貞德(Jeanne d'Arc或Jeanne la Pucelle;)是法國的军事家,天主教聖人,法国的民族英雄。在英法百年戰爭(1337年-1453年)中她帶領法兰西王国軍隊對抗英格兰王国軍隊的入侵,最後被捕並被處以火刑。 貞德生前不識字,是出生于法国农村的少女。传说在她16歲時的一日,在村後的大樹下遇見天使聖彌額爾、聖瑪加利大和聖加大肋納,從而得到「天主的啟示」,要求她帶兵收復當時由英格兰人佔領的法國失地。後來她幾番轉折,得到兵權,于1429年解奥尔良之围,成為聞名法國的女英雄,后帶兵多次打敗英格兰的侵略者,更促使擁有王位承繼權的查理七世于同年7月16日得以加冕。然而聖女貞德于1430年在贡比涅一次小衝突中為勃艮第公國所俘,不久為英格兰人以重金購去,由英格兰当局控制下的宗教裁判所以异端和女巫罪判處她火刑,于1431年5月30日在法國鲁昂當眾處死。20年後英格兰军队被徹底逐出法國時,貞德年老的母親說服教宗卡利克斯特三世重新審判貞德的案子,最終於1456年為她平反。1920年,教皇本笃十五世将贞德封为圣女。 貞德成為后世西方文化中的一個重要人物。從拿破崙時代到現在,法國的政治人物常以她的偉大形象進行宣傳。眾多的作家和作曲家,包括莎士比亞、伏爾泰、席勒、威爾第、馬克吐溫、柴可夫斯基、蕭伯納與布萊希特都創作過有關她的作品,而大量以她為題材的電影、戲劇、和音樂也一直持續發展直到今天。.

新!!: 法國歷史和聖女貞德 · 查看更多 »

荷兰

荷蘭(Nederland,),直譯尼德蘭,是主權國家荷蘭王國()下的主要構成國,与美洲加勒比地区的阿鲁巴、库拉索和荷屬圣马丁等四個主體,共同组成這個主權國家。 荷兰的領土可分為歐洲區與加勒比區兩個部份。歐洲區領土位于欧洲西北部,濒临北海,与德国、比利时接壤,並與英國為鄰。加勒比海區,位於美洲加勒比海地區,包括博奈爾島、聖尤斯特歇斯島和薩巴島三個小島。荷蘭最大的三個城市分別為阿姆斯特丹、鹿特丹與海牙。阿姆斯特丹是宪法确定的正式首都,然而,政府、國王的王宫和大多数使馆都位于海牙。此外,国际法庭也设在海牙。鹿特丹港,位於鹿特丹,為全世界進出量第八的大型港口。 「尼德蘭」的字面意義,為低地國家,這個名稱來自於它國內平坦而低濕的地形。其國土中,只有約50%的土地高於海拔1公尺。其國土中,低於海平面的土地,絕大多數是人造的。從16世紀開始,荷蘭人,利用風車及堤防排乾積水,逐步由海中及湖中製造出圩田。現今荷蘭國土總面積中,有17%是人造的。荷蘭是一個人口非常稠密的國家,其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406人,若不計入水域面積則是每平方公里497人。在全世界上,也只有孟加拉、台灣、韓國的總人口數與人口密度,同時高於尼德蘭。儘管如此,尼德蘭是世界第二大的糧食與農產品出口國,僅次於美國http://www.government.nl/news/2014/01/17/agricultural-exports-reach-record-levels.htmlhttp://www.hollandtrade.com/sector-information/agriculture-and-food/?bstnum.

新!!: 法國歷史和荷兰 · 查看更多 »

菲利普·贝当

亨利·菲利普·贝当(法语:Henri Philippe Pétain,),法國陆军将领、政治家,也是法國維琪政府的元首,总理。 他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间担任法军总司令,帶領法國與德國對戰,被認為是民族英雄,1918年升任法国元帅,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1940年任法国总理时,他向入侵法國的納粹德國投降,至今在法國仍被視為叛國者,戰後被判死刑,后改判终身监禁。.

新!!: 法國歷史和菲利普·贝当 · 查看更多 »

非洲

阿非利加洲(Africa),簡稱非洲,位于地球东半球西部,欧洲之南,亚洲以西,地跨赤道南北,面積為30,221,532平方公里,佔全球總陸地面積的20.4%,Sayre, April Pulley.

新!!: 法國歷史和非洲 · 查看更多 »

西塞罗

庫斯·圖利烏斯·西塞罗(Marcus Tullius Cicero,,其名在拉丁语中读为(音译为基凯罗),西塞罗为英文音译,),是罗马共和国晚期的哲学家、政治家、律师、作家、雄辩家。他出生于騎士阶级的一个富裕家庭,青年投身法律和政治,其后曾担任罗马共和国的执政官;同时,因为其演说和文学作品,他被广泛地认为是古罗马最好的演说家和最好的散文作家之一。在罗马共和国晚期的政治危机中,他是共和国所代表的自由主义的忠诚辩护者,马克·安东尼的政敌。他支持古罗马的宪制,因此也被认为是三权分立学说的古代先驱,公元前63年当选为执政官,后被马克·安东尼派人杀害于福尔米亚。 西塞罗因其作品的文学成就,为拉丁语的发展作出了不小的贡献。他在当时是罗马著名的文学人物,其演说风格雄伟、论文机智、散文流畅,设定了古典拉丁语的文学风格。西塞罗也是一位古希腊哲学的研究者。他通过翻译,为罗马人介绍了很多希腊哲学的作品,使得希腊哲学的研究得以在希腊被罗马征服之后得以延续。 西塞罗在古罗马时代的影响在中世纪时代渐渐衰落,但在文艺复兴时被重新振兴。彼特拉克在14世纪重新发现了西塞罗的书信,由此开始了文艺复兴学者对西塞罗的重新研究。因此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在本质上是对西塞罗的复兴。西塞罗的影响在启蒙时代达到了顶峰,受其政治哲学影响者包括洛克、休谟、孟德斯鸠等哲学家。亚当斯、汉密尔顿等人也常在其作品中引用西塞罗的作品。 西塞罗深远地影响了欧洲的哲学和政治学说,并且至今仍是罗马历史的研究对象。.

新!!: 法國歷史和西塞罗 · 查看更多 »

西哥特人

西哥特人(Visigothi),--,是东日耳曼部落的两个主要分支之一,另一个分支是东哥特人。在民族大迁移时期,是摧毁罗马帝国的众多蛮族中的一个。公元4世纪西哥特人兴起于巴尔干地区,后加入对罗马帝国的战争。410年在首领阿拉里克率领下攻陷并洗劫罗马。 西哥特人后定居于高卢南部,成为罗马帝国的盟友。随后建立西哥特王国,统治法国南部和伊比利亚半岛,公元589年,皈依基督教。.

新!!: 法國歷史和西哥特人 · 查看更多 »

西班牙

西班牙王国(Reino de España),通稱西班牙(España),古籍譯為日斯巴尼亞或以西巴尼亞,《聖經》曾譯為「士班雅」,是位於欧洲西南部的君主立宪制国家,与葡萄牙同处於伊比利亚半岛,东北部与法国、安道尔接壤,國土面積則佔伊比利亚半岛的五分之四。其领土还包括地中海中的巴利阿里群岛、大西洋的加那利群岛、以及在非洲北部的休达和梅利利亚。首都兼最大都市為馬德里。 由於位處歐洲與非洲的交界,西班牙自史前时代以来就一直受许多外来影响,中世紀時有多國並立,至15世纪始建立單一國家,在近代史上是影响其他地区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其全球帝国兴盛时给世界带来的影响是,現今全球有5億人口使用西班牙语,使西班牙语成为世界上总使用人数第三多,母語人數第二多的语言。.

新!!: 法國歷史和西班牙 · 查看更多 »

西班牙人

西班牙人(Españoles)是欧洲西南部伊比利亞半島上的國家西班牙之主體民族,母語是西班牙語,而西班牙語則是 一種從拉丁方言發展而來的語言,歷史悠久。大部分西班牙人信奉天主教。 隨著西班牙帝國的興起,西班牙人也散居各個殖民地。西班牙人和這些殖民地的原住民通婚,使得殖民地擁有大量的西班牙后裔,這以拉丁美洲為甚。.

新!!: 法國歷史和西班牙人 · 查看更多 »

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

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1701年 - 1714年)是因為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絕嗣,法兰西王國的波旁王室與奧地利的哈布斯堡王室為爭奪西班牙帝國王位,從而引發的一場歐洲大部份君主制國家參與的大戰。.

新!!: 法國歷史和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 · 查看更多 »

西發里亞和約

#重定向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新!!: 法國歷史和西發里亞和約 · 查看更多 »

西里西亞

西里西亞(波兰语:Śląsk;德语:Schlesien;捷克语:Slezsko;西里西亚语:Ślonsk / Ślónsk;拉丁语:Silesia)是中欧的一个历史地域名称。目前,该地域的绝大部分地区属于波兰西南部,小部分则属于捷克和德国。奥得河及其支流几乎流经整个地区,两岸都有许多重要城市。该地沿着苏台德山脉,其南部与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接壤。西里西亚现在最大的城市是历史名城弗罗茨瓦夫和卡托维兹。 在中世纪,西里西亚最先属于波兰皮亚斯特王朝,后来为波希米亚王国夺得并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一部分。1526年起,它随着波希米亚王国归于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统治。1742年,普鲁士的腓特烈大帝在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取胜,从奥地利获得西里西亚的大部分。这些地区后来组成了普鲁士的西里西亚省。 1945年之后,西里西亚绝大部分并入波兰(见右图)。小部分位于德国萨克森自由州,而奥匈帝国统治的部分现在位于捷克。 现在,西里西亚大部分地区位于波兰,目前被分为数个省(Voivodship):.

新!!: 法國歷史和西里西亞 · 查看更多 »

西法蘭克王國

西法蘭克王國(法語:Francie occidentale)為西歐的一個君主制國家,存在時間為843年至987年。.

新!!: 法國歷史和西法蘭克王國 · 查看更多 »

馬克宏

#重定向 埃马纽埃尔·马克龙.

新!!: 法國歷史和馬克宏 · 查看更多 »

马奇诺防线

马奇诺防线(Ligne Maginot,Maginot Line,Maginot-Linie,(IPA: )其名稱來自當時法國的陸軍部長安德烈·馬奇諾(1877年-1932年)从1929年起开始建造,1940年才基本建成,造价50亿法郎(1930、1940年代货币)。防线主体有数百公里,主要部份在法国东部的蒂永维尔 (Thionville)。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位於法國東方所設的防禦工事,由钢筋混凝土建造而成,十分堅固。由於造價昂貴,所以僅防禦法德邊境,至於荷兰則由英法聯軍作後援。防線內部擁有各式大炮、壕溝、堡壘、廚房、發電站、醫院、工廠等等,通道四通八达,较大的工事中還有有轨电车通道。 由於法比邊界的阿登高地地形崎嶇,不易運動作戰,所以法軍沒有多加防備,但萬萬沒有想到德軍會由此突破。1940年5月德軍誘使英法聯軍支援荷兰,再偷襲阿登高地,聯合荷兰德軍將聯軍圍困在敦克爾克。而馬奇諾防線也因為德軍襲擊其背部而失去作用。 Category:第二次世界大战 Category:法国军事设施 Category: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军事 Category:防御工事.

新!!: 法國歷史和马奇诺防线 · 查看更多 »

马赛

赛(法语:Marseille; 加斯科:Marselha)是法国第二大城市和第三大都會區(aire urbaine)。在2011年的人口普查中,有1,720,941名居民。它位于地中海沿岸,原属于普罗旺斯省(Provence)。它是法国最大的商业港口,也是地中海最大的商业港口。 马赛是普罗旺斯-阿尔卑斯-蓝色海岸大区的首府,也是罗讷河口省的首府。.

新!!: 法國歷史和马赛 · 查看更多 »

諾曼人

诺曼人 (诺曼语: Normaunds;法语:Normands;拉丁语:Normanni)为古代欧洲民族,起源于丹麦、冰岛、挪威等地,原属诺斯人中的("Norman"一词由"Norseman"演变而来.

新!!: 法國歷史和諾曼人 · 查看更多 »

諾曼底

#重定向 诺曼底大区.

新!!: 法國歷史和諾曼底 · 查看更多 »

諾曼第

#重定向 诺曼底大区.

新!!: 法國歷史和諾曼第 · 查看更多 »

高卢

高卢(法语:Gaule;拉丁语:Gallia),古罗马人把居住在现今西欧的法国、比利时、意大利北部、荷兰南部、瑞士西部和德国南部莱茵河西岸一带的凯尔特人统称为高卢人。在后来的英语中,「Gaul」这个词(Gaulois)也可能是指住在那一带的人民。不过更多时候这个词是指曾经广泛分布于中欧的多瑙河中游平原、西欧、东南欧的多瑙河下游平原;甚至在前285—前277年间扩张至安纳托利亚中部的使用高卢语(凯尔特语族的一个分支)的那些人。高卢的古罗马语就是「Gallia」。 从哈尔施塔特文化到前3世纪初期时的高卢人曾经广阔地分布在欧洲并分成了两族,除了住在今天法兰西的高卢人,还有一部分居住在亚平宁半岛北部的平原,其他的高卢人移民到今日的伊比利亚半岛和不列颠群岛一帶。 对于罗马的统治,高卢的部落首脑韦森盖托里克斯曾经帶领高卢起义,后被凱撒击败,投降后被判绞刑。 * Category:法国历史 Category:凯尔特人 分類:羅馬帝國行省.

新!!: 法國歷史和高卢 · 查看更多 »

高卢人

盧人(Gallia)指的是在鐵器時代和羅馬高盧時期時聚居於高盧地區的凱爾特人,年代在公元前5世紀到公元3世紀之間。他們的語言高盧語是大陸凱爾特語支的主要組成部分。 前5世紀時高盧人由阿爾卑斯山北部的拉坦諾文化中分離出來,到前4世紀時已經分佈到了現在的法國、瑞士、德國南部、奧地利和捷克共和國,並出現在意大利北部、巴爾幹半島、特蘭西瓦尼亞和安納托利亞,控制著羅訥河、塞納河、萊茵河和多瑙河等重要交通航道。 高盧人從來沒有形成過統一的政府,但會集結在一起進行大規模戰爭。前3世紀時力量達到頂峰。第一次布匿戰爭之後羅馬共和國崛起,並對高盧人形成壓迫之勢。公元前225年的泰拉蒙戰役之後高盧人的力量開始衰退,在前50年代的高盧戰爭中被征服。此後高盧人就生活在羅馬的行省之中。由於羅馬文化的影響形成了羅馬-高盧文化,最終由於羅馬的強勢而漸被同化,公元1世紀時已經無法和羅馬人相區分了。 在現在一些比較不正式的用法中,有時會將高盧人代指法國人。其实现代法国人并非凯尔特后裔,而是以拉丁(罗马)血统为主。.

新!!: 法國歷史和高卢人 · 查看更多 »

高盧帝國

盧帝國,乃是羅馬帝國處於三世紀危機時獨立出去的一部。「帝國」稱號為今人所取,在其時稱之為「高盧的政權(Imperium Galliarum)」。 其包含了原羅馬帝國的高盧行省、不列顛行省、伊斯帕尼亞行省與貝迪卡行省,肇始於瓦萊里安皇帝被薩珊波斯所擒後,其子加里恩努斯皇帝無力控制全國之時,潘諾尼亞行省的長官於是時發動了一場叛亂,使得皇帝趕至多瑙河流域鎮壓,獨留上日耳曼行省與下日耳曼行省長官波斯圖穆斯於萊茵河地區,叛亂最後雖然失敗,但卻給了波斯圖穆斯獨立稱帝之機。 皇帝雖然命太子薩洛尼努斯與禁衛隊長西拉留守基帕拿(即今科隆),以確保太子安全,並藉此抑制波斯圖穆斯的野心。然而在經過少量的邊境戰鬥後,波斯圖穆斯控制了基帕拿,並處決了太子和其侍衛。 波斯圖穆斯在事後登基為帝,定都基帕拿,設立元老院,並年選兩名執政官(然而其名單至今已不全),及設立其個人禁衛軍。雖然有獨立元老院,其本人曾經五度控制之。 其國之創立,可說是其時日益嚴重的羅馬公民身份與高盧人身份認知矛盾的表現,波斯圖穆斯選擇了作為高盧人之帝。其於261年擊退了法蘭克人與阿拉曼人對萊茵河邊境的進侵,然而在上萊茵與多瑙河以外之領土則被棄與夷狄數年。 高盧諸帝因為其發行的貨幣上的刻貌而為人所知,帝國軍政史亦可以由諸帝之事業描繪出來。今列諸帝之名如下:.

新!!: 法國歷史和高盧帝國 · 查看更多 »

高盧語

盧語是一種已滅亡的凱爾特語言,通行於古羅馬帝國、法蘭克人、及不列顛凱爾特人入侵前的高盧,從發現於法國及比利時各處的上百個墓碑、石柱、紀念碑了解這種語言,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發現於法國與瑞士邊界 Ain 河畔的科利尼曆法,是凱爾特民族曆法史料的一大發現。.

新!!: 法國歷史和高盧語 · 查看更多 »

诺曼底

#重定向 诺曼底大区.

新!!: 法國歷史和诺曼底 · 查看更多 »

谢芙拉叶城堡

#重定向 骑士堡.

新!!: 法國歷史和谢芙拉叶城堡 · 查看更多 »

贝叶挂毯

贝叶挂毯(Bayeux Tapestry),也译作巴约挂毯,又称作玛蒂尔德女王(la reine Mathilde),創作於11世纪。貝葉掛毯長70公尺,寬0.5公尺,而现今只存62公尺。掛毯上共出現623个人物,55只狗,202只战马,49棵树,41艘船,超過500只鸟和龙等生物,约2000个拉丁文字,描述了整个黑斯廷斯战役的前后过程,其中包括1066年4月出现在天空中的哈雷彗星。史载是征服者威廉的异父弟巴约大主教巴约的厄德(Odon de Bayeux)为纪念巴约圣母大教堂建成所织。现保存于法国下诺曼底的巴约(Bayeux)。.

新!!: 法國歷史和贝叶挂毯 · 查看更多 »

贝尔盖人

贝尔盖人,属高卢人,公元前2世纪居住在莱茵河下游,曾多次反抗罗马;公元1世纪侵入不列颠,占据从怀特岛到布里斯托尔湾的地区。 羅馬帝國的比利時高盧行省及當今的比利時國家,其名稱乃源自「貝爾蓋」。.

新!!: 法國歷史和贝尔盖人 · 查看更多 »

路易十六

路易十六(Louis XVI;),原名路易-奥古斯特(Louis-Auguste),亦名路易-卡佩(Louis Capet),法国国王,1774年即位,1791年后正式头衔更改为法国人的国王,1792年被废黜,并于次年1月21日被送上断头台。其父法兰西太子路易为路易十五之子及继承人,但于1765年早逝;1774年,路易继承其祖父王位。 路易在其统治前期试图根据启蒙运动理念对法国进行改革。这些举措包括试图废除农奴制和,并对非天主教徒实行宗教宽容政策。反对改革,并成功抑止了这些措施的推行。路易亦在其自由派大臣杜尔哥支持下放松了对粮食市场的管制,但这一措施导致了面包价格的上升,加之这一时期粮食歉收,食物短缺最终引发民众暴动。1776年起路易十六开始积极支持北美殖民者的反英独立斗争,最终通过《巴黎条约》得以实现。 债务和财政危机导致旧制度愈发不得人心,最终促成了1789年法国三级会议的召开。法国中层阶级和下层阶级对法国贵族及法国君主专制愈发不满,路易十六及其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则成为了这一制度的代表人物。1789年,巴黎发生动乱,巴士底狱被冲击,法国大革命就此开始。 路易本性优柔寡断且具一定保守倾向,由此法国民众视其为旧制度暴政的象征,其受欢迎程度快速下滑。1791年6月的瓦雷内出逃(君主立宪制建立四个月前)使民众愈发认为其希望借助外国入侵以保其政治地位,君主制的废除和共和制的建立愈显可能。 在内战与外战交织之下,路易十六在1792年八月十日事件中被逮捕,一个月后(9月21日)君主立宪制被废除,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国民公会对其进行审判,认定其犯叛国罪,并于1793年1月21日将是时的“公民路易-卡佩”(取至卡佩王朝创立者于格·卡佩;革命者认为卡佩当为路易的姓氏)送上断头台。路易十六为法国历史上唯一被处决的君主,其死亡宣告了延续近千年法国君主制的终结。.

新!!: 法國歷史和路易十六 · 查看更多 »

路易十四

路易十四(法語:Louis XIV,),全名路易·迪厄多內·波旁(Louis-Dieudonne),自號太陽王(法語:le Roi Soleil),1680年更接受巴黎市政會獻上的「大帝」(le Grand,路易大帝)尊號。他是波旁王朝的法國國王和納瓦拉國王,從1643年至1715年在位,長達72年110天,是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之一,也是有确切记录在世界历史中在位最久的独立主权君主。 路易十四是法王路易十三的长子,出生于法国圣日耳曼昂莱,王弟奥尔良公爵菲利普則於1640年出生。登基之初,由他的母亲奥地利的安娜攝政,直到1661年法國宰相红衣主教马萨林死后他才真正开始亲政。 在红衣主教阿尔芒·让·德·普莱西·李希留和马萨林的外交成果的支持下,路易十四在法国建立了一个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王国。他把大貴族集中在凡爾賽宮居住,将整个法国的官僚机构集中于他的周围,以此強化法国国王的军事、财政和机构的決策權。他建立起的這一絕對君主制一直持續到法國大革命時期。 在他親政期間(1661-1715年),法國發動了三次重大的戰爭:法荷戰爭、大同盟戰爭、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和兩次小規模的衝突——遗产战争和重盟战争。法荷戰爭和兩次小衝突讓他建立霸權,使他在1680年開始成為至高無上的歐洲霸主;後兩場大戰對上荷-英-奧的三強聯盟,大同盟戰爭因雙方厭戰而和解,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最後由法國王孫繼承王位,但戰爭負擔也使國庫日漸空虛,使法國國力在他死後日漸下滑。.

新!!: 法國歷史和路易十四 · 查看更多 »

路易七世

路易七世可以指:.

新!!: 法國歷史和路易七世 · 查看更多 »

路易九世

路易九世可以指:.

新!!: 法國歷史和路易九世 · 查看更多 »

路易八世

路易八世可以指:.

新!!: 法國歷史和路易八世 · 查看更多 »

路易六世

路易六世可以指:.

新!!: 法國歷史和路易六世 · 查看更多 »

黎塞留

阿尔芒·让·迪普莱西·德·黎塞留(Armand Jean du Plessis de Richelieu ,,),法王路易十三的宰相,及天主教的枢机。 他在法國政務決策中具有主導性的影響力;特别是三十年战争时,他通过一系列的外交努力,为法国获得了相当大利益。在他当政期间,法国专制制度得到完全巩固,为路易十四时代的兴盛打下了基础。他是黎塞留公爵的开创者。同时,为巩固中央集权制,黎塞留镇压农民起义、到处收买御用文人。被誉为出色的政治家,外交家。.

新!!: 法國歷史和黎塞留 · 查看更多 »

黑死病

黑死病是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瘟疫之一。起源於亞洲西南部喜馬拉雅山區,一说起源于黑海城市卡法,約在14世纪40年代散佈到整個歐洲,而「黑死病」之名是當時歐洲的稱呼。這場瘟疫在全世界造成了大約2500萬人死亡,根據估計,瘟疫爆发期间的中世紀歐洲約有占人口總数30%-60%的人死於黑死病。 同樣的疾病多次侵襲歐洲,直到1700年代為止,期間造成的死亡情形與嚴重程度各不相同。較晚的幾次大流行包括1629年到1631年的意大利瘟疫、1665年到1666年的倫敦大瘟疫、1679年的維也納大瘟疫、1720年到1722年的馬賽大瘟疫,以及1771年的莫斯科瘟疫。關於這些疾病的異同仍有爭議,但是其致命型態似乎於18世紀消失於歐洲。 黑死病對歐洲人口造成嚴重影響,改變歐洲的社會結構,動搖當時支配歐洲的羅馬天主教會的地位,並因此使得一些少數族群受到迫害,例如猶太人、穆斯林、外國人、乞丐以及痲瘋病患者。生存與否的不確定性,使得人們產生「活在當下」的一種情緒,如同薄伽丘在《十日談》(The Decameron)之中所描繪的一般。 14世紀發生於歐洲的事件,剛開始被當時的作家稱作「Great Mortality」,瘟疫爆發之後,又有了「黑死病」之名。一般認為這個名稱是取自其中一個顯著的症狀,稱作「acral necrosis」,患者的皮膚會因爲皮下出血而變黑。而黑色實際上也象徵憂鬱、哀傷與恐懼。 歷史紀錄對於黑死病的特徵紀錄中,有一些關於淋巴腺腫的描述,與19世紀發生於亞洲的淋巴腺鼠疫相似,這使得科學家與歷史學家推測自14世紀開始的黑死病,與鼠疫相同,皆是由一種稱為鼠疫桿菌(Yersinia pestis)的細菌所造成。這些細菌是寄生於跳蚤身上,並藉由黑鼠(Rattus rattus)等動物來傳播。也有研究认为病源可能來自亞洲的小沙鼠(Gerbils)。不過由於其他疾病也有可能產生淋巴腺腫,因此也有人提出其他不同的觀點。時,9座城市中有7座透過人類身上衣物的跳蚤與頭蝨傳播。 目前普遍認為黑死病的病原体可能已经灭绝。但根據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消息顯示,黑死病應尚未滅絕。.

新!!: 法國歷史和黑死病 · 查看更多 »

黑斯廷斯战役

於1066年發生的黑斯廷斯战役是英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諾曼征服中最具決定性的战役。.

新!!: 法國歷史和黑斯廷斯战役 · 查看更多 »

迦太基

迦太基(腓尼基語:;;Καρχηδών,Karthago,قرطاج),是一個坐落於非洲北海岸(今突尼西亞)的城市,與羅馬隔海相望。 迦太基一词在腓尼基语中读作“” ,意思是「新的城市」,其早期居民为迦南城市泰尔(Tyre或譯為推羅)的移民。在古羅馬文獻中,迦太基也被稱為「布匿」(Punici)。 前8世紀,腓尼基人在北非建立迦太基城,當時迦太基城還只是腓尼基城邦泰爾的海外殖民地。前650年,脫離泰爾獨立,建立城市國家古迦太基。古迦太基强势时疆土遼闊,勢力最大曾囊括今天北非沿岸、今西班牙中部、科西嘉島、薩丁尼亞島、西西里島和馬爾他島,首都迦太基富極一時,其基礎是農業与商業,在外貿易居民善航海与貿易,在國內居民又是出色的農民,很早就出現了奴隸佔有制莊園,因此在當時地中海地區成為最有活力的經濟強國。 古迦太基曾與古希臘爭奪地中海霸權,後又與古羅馬爭奪霸權。最後因為在三次布匿戰爭中均被羅馬共和國打敗,並於前146年滅亡。 古迦太基滅亡之後,羅馬軍隊摧毀了迦太基城。後來在迦太基城原址附近建立新城,並成為羅馬的阿非利加省首府。439年汪達爾人佔領迦太基,成為汪达尔-阿兰王国的首都。533年成為东罗马帝國的屬地,並成為東羅馬帝國重要文化中心。7世紀因阿拉伯帝國的崛起引發的戰亂而被徹底廢棄。.

新!!: 法國歷史和迦太基 · 查看更多 »

霍亨斯陶芬王朝

霍亨斯陶芬家族(Hohenstaufen,Staufer)是歐洲歷史上的一個王室,又稱為士瓦本王朝或斯陶芬家族。最初霍亨斯陶芬家族為現時德国南部士瓦本(又译為斯韋比亞)的世袭伯爵與統治家族。由腓特烈一世在1079年迎娶了皇帝亨利四世的女儿阿格尼丝公主并繼任士瓦本公爵起,是為霍亨斯陶芬王朝之始。 和皇室联姻使霍亨斯陶芬家族挤身于最高的统治阶层,而且由于阿格尼丝公主的弟弟亨利五世没有子嗣,法兰克尼亚王朝告终。霍亨斯陶芬家族即成为理所当然的皇位继承人。其後霍亨斯陶芬家族又成為法蘭克尼亞和萊因的統治家族。在12世紀,此家族在德意志政治上扮演重要角色,成為德意志「皇帝黨」勢力的首領。1138年此家族更取得德意志王位。在红胡子腓特烈一世和腓特烈二世統治時期,霍亨斯陶芬家族權勢最盛,與羅馬教廷展開權力鬥爭,並入侵意大利,取得意大利南方西西里王国的統治權。但在腓特烈二世死後,此家族日漸衰落。1254年德意志之霍亨斯陶芬王朝終結,1268年霍亨斯陶芬家族最后的男性后裔康拉丁在那不勒斯被斩首示众,该家族便滅絕了。.

新!!: 法國歷史和霍亨斯陶芬王朝 · 查看更多 »

阿基坦

阿基坦(Aquitaine),是法国西南部一個大區的名稱,共有多爾多涅省、吉倫特省、朗德省、洛特-加龍省、比利牛斯-大西洋省等行政區。.

新!!: 法國歷史和阿基坦 · 查看更多 »

阿基坦公爵

阿基坦公爵(Duc d'Aquitània,法语:Duc d'Aquitaine)是古代阿基坦地区的统治者(不要与现代阿基坦混淆),居于至高无上的法兰克、英格兰和后来的法国国王之下。 作为西哥特王国(418-721)的继承国,奥克西塔尼亚(阿基坦)和隆格多克(图卢兹)继承了西哥特法律和罗马法,罗马法允许妇女在20世纪之前享有比同时代人更多的权利。特别是在“自由裁判会”第642/643号编纂并在653年被“再起义法”扩大之后,妇女可以继承土地和所有权,独立于丈夫或男性关系进行管理,如果没有继承人, 代表自己,从14岁起在法庭上见证,20岁以后安排自己的婚姻。Klapisch-Zuber, Christiane; A History of Women: Book II Silences of the Middle Ages,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London, England.

新!!: 法國歷史和阿基坦公爵 · 查看更多 »

阿基坦的埃莉诺

阿基坦的埃莉诺(Eleanor of Aquitaine,),阿基坦女公爵(Duchess of Aquitaine)及(Countess of Poitiers),父親為(William X, Duke of Aquitaine)。 先嫁給法国国王路易七世,(annulment)後和英格兰国王亨利二世結婚。亦是幼王亨利、理查一世、布列塔尼公爵若弗鲁瓦二世及无地王约翰的母亲。.

新!!: 法國歷史和阿基坦的埃莉诺 · 查看更多 »

阿古利可拉

阿古利可拉(Gnaeus Julius Agricola),()。古罗马政治家、将领。生于弗雷尤斯。他的传记为其女婿历史学家塔西陀所作。他长年于军中服役,曾出任阿奎塔尼亚及不列颠等地的总督等职,公元77年前后又担任执政官。公元85年,他取得了苏格兰格劳皮乌斯山战役的胜利,之后受命重回罗马,不再担任公职。.

新!!: 法國歷史和阿古利可拉 · 查看更多 »

阿尔卑斯山

阿尔卑斯山(Alpen;Alpes;Alpi;Alpe)是一座位於歐洲中心的山脈,它覆蓋了意大利北部邊界、法國東南部、瑞士、列支敦士登、奥地利、德國南部及斯洛文尼亞。它可以被细分為三個部分,從地中海到白朗峰的西阿爾卑斯山,從瓦莱达奥斯塔到布伦纳山口(奥地利和意大利交界處)的中阿爾卑斯山,從布伦纳山口到斯洛文尼亞的東阿爾卑斯山。歐洲許多大河都發源於此,水力資源豐富,為旅遊、度假、療養勝地。 阿爾卑斯山共有128座海拔超過4000公尺的山峰,其中最高峰白朗峰海拔4810.45公尺,位於法國和意大利的交界處。山脈呈弧形,長1200公里,寬130~260公里,平均海拔约3000公尺,總面積約22萬平方公里。阿爾卑斯山北邊是水氣較多的氣候,而南邊則較為乾燥,雨量很少。.

新!!: 法國歷史和阿尔卑斯山 · 查看更多 »

阿尔及利亚

阿爾及利亞人民民主共和國(الجمهورية الشعبية الديمقراطية الجزائرية),简稱阿爾及利亞(الجزائر,),是非洲北部阿拉伯馬格里布的一个国家。阿爾及利亞的陸地面積居非洲國家之冠、地中海國家之冠和阿拉伯國家之冠,排全球第10位。国土濒临地中海,东邻利比亚、-zh-hant:突尼西亞;zh-hans:突尼斯-,东南和南部分别与尼日尔、马里和毛里塔尼亚接壤,西部和摩洛哥相连。 阿尔及利亚这个国名来自城市名、首都阿尔及尔,其阿拉伯语的含义是“群岛”,指的是以前该市海湾处的四个岛屿,1525年之后这四个岛逐渐和大陆连成一体了。 阿尔及利亚于1962年从法国殖民统治下获得独立。 阿尔及利亚最主要的政党是民族解放阵线,政权一直由他们掌握。但是许多阿尔及利亚人并不感到满意,他们反对民族解放阵线的中央集权式的统治。1991年12月, 出乎意料地在议会选举第一轮投票中获胜,随后遭到了军方--干涉,并且延期第二轮选举,以防止出现一个由极端主义者领导的强权政府。阿尔及利亚内战隨之爆發,直至2002年結束。.

新!!: 法國歷史和阿尔及利亚 · 查看更多 »

阿尔萨斯

阿尔萨斯(Région Alsace;Elsass)是法国东部地区,以莱茵河南北分开成两个部份:北部的下莱茵省和南部的上莱茵省。古代是法兰克王国的一部分,作为哈布斯堡家族的发源地,在17世纪以前归属神圣罗马帝国,三十年战争后根据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割让给法国(首府斯特拉斯堡到路易十四时代完全被法国吞并)。它和洛林都在普法战争后割让給普鲁士,一战结束后重新被法国吞并,二战初期又被纳粹德国占领,至二战结束再次被法国吞并,阿尔萨斯和洛林都是白葡萄酒的著名产地。 2016年1月1日起,阿爾薩斯、香檳-阿登和洛林等三個大區合併成大東部大區。.

新!!: 法國歷史和阿尔萨斯 · 查看更多 »

阿布维利文化

阿布维利文化是欧洲较重要的旧石器時期文化之一,遗物主要发现于法国索姆河畔阿布维尔,现在被很多人认为是奥杜韦文化的一部分。属手斧文化系统。海德堡人常被认为与它处于同一时代。 Category:欧洲考古学.

新!!: 法國歷史和阿布维利文化 · 查看更多 »

阿勒曼尼人

阿勒曼尼人,或譯為阿拉曼人(Alamanni、Allemanni或Alemanni),這個名稱源自位在美因河上游區域的日耳曼部落同盟。最早出現在文獻中的,是在三世紀時,羅馬皇帝卡拉卡拉宣稱擊敗了阿拉曼人(Alamannicus)。該日耳曼部族的同盟原由至今未明。但以羅馬人的觀點,阿拉曼聯盟具有相當的攻擊性。就如同法蘭克人,讓羅馬人無法越過萊茵河與下日耳曼行省,後來的阿拉曼人也扮演同樣的角色,經常侵擾羅馬的上日耳曼行省。.

新!!: 法國歷史和阿勒曼尼人 · 查看更多 »

阿爾及爾

阿爾及爾(الجزائر;Alger;Algiers)為阿爾及利亞首都及海港。現有人口三百萬,大約佔阿爾及利亞全國人口的十分之一。位於法國馬賽西南805公里,北濱地中海。這裡除了紡織和礦業之外,農業很發達。.

新!!: 法國歷史和阿爾及爾 · 查看更多 »

阿瓦尔人

阿瓦尔人在古代是欧亚大陆的一个游牧民族的名称。他们约在6世纪时迁徙到欧洲中部和东部。到9世纪初以前,一直统治潘諾尼亞平原。因与高加索地区的阿瓦尔人进行区别也称潘诺尼亚平原阿瓦尔人。 阿瓦尔人起源,一说他们就是中国典籍中记载的古代游牧民族柔然殘部。阿瓦爾一名在蒙古語中作abarga,有虫與蛇的意義。.

新!!: 法國歷史和阿瓦尔人 · 查看更多 »

阿莱西亚之战

阿莱西亚之战发生于公元前52年的九月,高卢地区的阿莱西亚。阿莱西亚是曼杜比伊人居住区里的一座重要城市和筑在山上的要塞。作战的一方是凯撒指挥的罗马共和国军团,他手下的助手有骑兵统领马克·安东尼、提图斯·拉比努斯和盖尤斯·特拨纽斯,另一方则是阿维尔尼人維欽托利领导的高卢部落联军。这场战斗是高卢与罗马之间的最后一场大规模战斗,它标志着罗马赢得高卢战争的决定点。阿莱西亚之战被看作是凯撒最大的军事成就,至今为止被看作是围攻战和包围的典范之一。 阿莱西亚位于今天法国阿利斯圣兰的奥索瓦山(Mont Auxois)上,但是也有人认为这个地方的地形与凯撒描写的地形不一样。因此也有其它建议,比如今天法国汝拉省的绍代克罗特奈(Chaux-des-Crotenay),具体地址今天在历史学上依然有争议。 在作战过程中高卢人一度是罗马人的五倍。许多当时的作者在他们的作品中描写了这场战役,包括凯撒本人的《高卢战记》。罗马获胜后高卢成为一个罗马行省。凯撒获胜后罗马元老院拒绝授予他凯旋式的荣誉,这是凯撒于前50年至前45年发动内战的原因之一。.

新!!: 法國歷史和阿莱西亚之战 · 查看更多 »

阿道夫·希特勒

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德国政治人物,纳粹党领袖,1933年至1945年担任德国总理,1934年至1945年亦任纳粹德国元首。其于1939年9月发动波兰战役,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并为纳粹大屠杀的主要发动者之一。 希特勒生于时属奥匈帝国的奥地利地区,在林茨长大。1913年他迁往德国,并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在德国陆军服役並受勳。1919年希特勒加入纳粹党前身德国工人党,并于1921年成为纳粹党领袖。1923年他在慕尼黑发动政变,试图夺取权力,但最终失败并被监禁。在监禁期间希特勒撰写了其自传及政治宣言《我的奮鬥》的第一册。1924年被释放后,希特勒對凡爾赛条约进行批判,宣扬泛日耳曼主义、反犹太主义和反共主义,以其个人魅力、演说才能及政治宣传获得了广泛的民众支持。同时他频繁宣称国际资本主义及共产主义为犹太人反德意志民族的阴谋。 1933年纳粹党成为魏玛共和国国会第一大党,1月30日希特勒被任命为德国总理。此后其执政联盟再次在选举中获胜,并在国会中通过《授权法》,逐渐将魏玛共和国转变为一党专制、纳粹、极权及独裁统治的纳粹德国。希特勒借口抵御一战后由英国和法国主导的不公国际秩序,试图将犹太人从德国清除,建立其理想秩序。在其当政的前六年内,德国迅速自大萧条中复苏,打破一战后欧洲各国对其作出的各种限制,吞并数个德意志民族所居住的他国领土,由此获得了相当一些德意志民族人民的支持。 希特勒试图为德意志民族获取在其他民族之上的特别“生存空间”,在外交上主张施行侵略与吞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的首要原因。他领导大规模武装扩军,并于1939年9月1日入侵波兰,打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并使得英国和法国对德国宣战。1941年6月,希特勒下令入侵苏联。至1941年年末,德国及其欧洲轴心国盟友已侵略占领欧洲和北非大部分地区。后来与苏联战事的不利局面及美国的加入导致德国由攻转守,并屡遭战略失败。在战争尾声阶段,1945年柏林战役期间,希特勒与其长期女友爱娃·布劳恩成婚。在他们成婚两日后(1945年4月30日),为避免被开坦克进城的苏联红军俘获,希特勒与布劳恩自杀身亡,其尸体被焚毁并被苏联红军找到。 在希特勒和其种族主义政治形态领导之下,纳粹政权屠杀了至少550万包括犹太人和身心障礙者在内的被视为劣等或不受欢迎的少数族裔。希特勒和纳粹政权亦在战争期间屠杀了近1,930万平民和战俘。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军事行动还造成了2930万军人及平民的死亡,其中平民的死亡数量为人类战争史上最高,使二战成为人类历史上死亡数量最高的战争。.

新!!: 法國歷史和阿道夫·希特勒 · 查看更多 »

阿金库尔战役

阿金庫爾戰役(,又譯亞金科特戰役、亞琴哥特戰役;)发生于1415年10月25日,是英法百年战争中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在亨利五世的率领下,英军以由步兵弓箭手为主力的军队于此击溃了法国由大批贵族组成的精锐部队,为随后在1419年收服了整个诺曼底奠定基础。这场战役成为了英国长弓手最辉煌的胜利,也是一场在战争史有重要影响的战役—以弓箭手作为主力对抗重装骑士的胜利。.

新!!: 法國歷史和阿金库尔战役 · 查看更多 »

阿提拉

阿提拉(Attila,),一譯亞提拉,古代欧亚大陆匈人最为人熟知的领袖和皇帝,史学家称之为「上帝之鞭」,曾多次率领大军入侵東羅馬帝国及西羅馬帝国,並對兩國構成極大的威胁。他曾率領軍隊兩次入侵巴爾幹半島,包圍君士坦丁堡;亦曾遠征至高盧(今法國)的奧爾良地區,最後終於在沙隆戰役被逼停止向西進軍。然而後來他卻攻向意大利,並於公元452年把當時西羅馬帝国首都拉文納攻陷,趕走了皇帝瓦倫丁尼安三世,使西羅馬帝国名存實亡。 由448年至452年,匈人帝国在阿提拉的带领下,疆土到了盛极的地步:东起自咸海,西至大西洋海岸;南起自多瑙河,北至波罗的海。在这广大区域的一带附属国,都有自己的国王和部落酋长,平日向阿提拉称臣纳贡,战时出兵参战。在阿提拉死後,他的帝国迅速瓦解消失,使他在歐洲歷史中更富傳奇性。在西歐,他被視為殘暴及搶奪的象徵,但同時相對地亦有歷史記載形容他是一個偉大的皇帝,尤見於古北歐的薩迦文獻記載中。.

新!!: 法國歷史和阿提拉 · 查看更多 »

重新联合战争

#重定向 重盟战争.

新!!: 法國歷史和重新联合战争 · 查看更多 »

自由法國

自由法國(France libre),是在1940年6月,原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國防部次長夏爾·戴高樂在英國所建立的政體。在法国向納粹德國投降時,戴高樂逃亡至英國,於6月18日透過英國廣播公司發表《告法国人民书》的演說,號召法国人不要放弃希望,“法国抵抗的火焰都不能熄灭,也绝不会熄灭”,这标志了「自由法國」運動的开始。.

新!!: 法國歷史和自由法國 · 查看更多 »

里昂

里昂(Lyon,读音:),法国第三大城市,法国东南部罗讷-阿尔卑斯大区和罗讷省的首府。位于罗纳河和索恩河交汇处。包括郊区和卫星城,里昂是仅次于巴黎的法国第二大都市区。里昂是著名的国际都市,历史悠久,部分历史和建筑地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 里昂丝绸和纺织业源远流长,被誉为“欧洲丝绸之都”。从20世纪末期开始,里昂食品业兴起,也使得里昂有着“美食之都”的称号。里昂也是电影的诞生地,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曾在此拍摄下世界第一部电影《工厂大门》。里昂还是国际刑警组织国际总部所在地。在2015年世界最佳居住城市评选中,里昂是位居法国第2、全球39位的最宜居城市。 里昂银行业、化学、生物医药等产业实力雄厚,是法国第二大经济中心。该市教育事业发达,里昂大学是法国第二大高等教育和研究中心,里昂商学院为欧洲十强商学院和法国商学院最高学府。著名的里昂足球俱乐部也位于里昂。.

新!!: 法國歷史和里昂 · 查看更多 »

金雀花王朝

金雀花王朝(House of Plantagenet),在法国又名安茹王朝(House of Anjou)。王室家族是一个源於法国安茹的貴族,从12世纪起统治英格兰,首任英格兰国王是亨利二世。除家族原有世袭领地安茹伯国(1060年–1203年),该朝曾統治過诺曼底公国(1144年–1204年及1415年–1450年)、英格兰王国(1154年–1485年)、阿基坦公国(1153年–1453年),一度拥有从比利牛斯山到苏格兰边境的广大统治版图,后世称此时期的英格兰王国为“安茹帝国”。金雀花王朝的正式君王有八位,统治着1154年–1399年的英格兰。1399年理查二世逝世后的英格兰由该朝的两分支系——兰开斯特王朝和约克王朝先后统治,而这两家族因为王位争夺而爆发了15世纪后半叶的玫瑰战争。 金雀花王朝期间,英国文化艺术逐渐成形,最能表现中世纪文学精神的诗人杰弗里·乔叟便处于这个时代。哥特式建筑在这时期盛行,著名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和约克大教堂正是根据该建筑形式重修的。政治、社会形态也在发展,如宪法史上极具影响力的《大宪章》便是约翰王签署的,英格兰议会、模范议会源于该朝。而较专门的教育机构也建立起来了,包括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而金雀花王朝时期政治气候多变,此间的“百年战争”便是一次代表性历史事件。.

新!!: 法國歷史和金雀花王朝 · 查看更多 »

腺鼠疫

腺鼠疫,又稱鼠疫或淋巴腺鼠疫,一般俗稱為黑死病,是一種存在於囓齒類與跳蚤的一種人畜共通傳染病。鼠疫是由鼠疫杆菌(Yersinia pestis)所致的传染病。鼠疫通常先在鼠类或其他啮齿类动物中流行,然后再通过鼠、跳蚤叮咬传给人;當發展成肺炎性鼠疫時,亦可以在人同人之間傳播。接觸此菌3至7天後會出現,包括發熱、頭痛、嘔吐。細菌侵入皮膚處周圍的淋巴結腫大疼痛,有時甚至會爆開。 鼠疫有三種,分別是腺鼠疫、與肺鼠疫。腺鼠疫一般通過跳蚤經過小動物傳播,也可以通過接觸受感染的動物體液傳播。感染腺鼠疫時,細菌通過皮膚進入身體,經由淋巴管內到達淋巴結,導致其腫大。如果在腫大的淋巴結或血液中找到鼠疫桿菌,則認為已受感染。 預防鼠疫一般通過公共健保方式完成,例如避免在流行地區處理動物屍體。疫苗對於鼠疫的防治作用不大。鏈黴素、慶大黴素、多西环素等多种抗生素都可有效治療腺鼠疫。感染後未治疗者的死亡率约為三到九成,若受治療則約為一成。2013年,全球共有750例腺鼠疫記錄在案,由此造成126例死亡。此病最常見於非洲。 一般認為鼠疫是十四世紀黑死病瘟疫的原因。此次瘟疫大約造成5000萬人死亡,相當於當時歐洲人口的25%—60%。此次瘟疫導致人口大量下降,於是勞動力不足、工資上升。一些歷史學家將此次瘟疫視為歐洲經濟發展的一個轉折點。腺鼠疫的英文源自希臘語中的腹股溝。.

新!!: 法國歷史和腺鼠疫 · 查看更多 »

腓力三世

腓力三世,可能为以下历史人物:.

新!!: 法國歷史和腓力三世 · 查看更多 »

腓力三世 (法兰西)

腓力三世(勇敢者)(Philippe III le Hardi,)卡佩王朝第10位国王(1270年—1285年在位)。.

新!!: 法國歷史和腓力三世 (法兰西) · 查看更多 »

腓力一世

腓力一世,可能为以下历史人物:.

新!!: 法國歷史和腓力一世 · 查看更多 »

腓力二世

腓力二世,可能为以下历史人物:.

新!!: 法國歷史和腓力二世 · 查看更多 »

腓力六世 (法兰西)

腓力六世(Philippe VI,)瓦盧瓦王朝的第一位法蘭西國王(1328年—1350年在位)。.

新!!: 法國歷史和腓力六世 (法兰西) · 查看更多 »

腓力四世

腓力四世,可能为以下历史人物:.

新!!: 法國歷史和腓力四世 · 查看更多 »

腓力四世 (法兰西)

腓力四世(美男子)(Philippe IV le Bel,)卡佩王朝第11位國王(1285年—1314年在位),纳瓦拉国王(1284年起,称腓力一世)。他是卡佩王朝后期一系列强大有力的君主之一,他對外四處用兵,甚至脅持天主教教會,他曾經發兵殺了教宗伯尼法西斯八世。1305年,腓力逼迫教皇克勉五世把教廷迁到法国的亞維儂,是為亞維農教廷時期。.

新!!: 法國歷史和腓力四世 (法兰西) · 查看更多 »

腓尼基

腓尼基(腓尼基语:;Phoenicia;Φοινίκη;فينيقية;埃及语:fnḥw (fenkhu))是古代地中海东岸的一个地区,其范围接近于如今的黎巴嫩和叙利亚。腓尼基人是闪米特人的一支,乃犹太人的近邻。腓尼基人善于航海与经商,在全盛期曾控制了西地中海的贸易。他们的腓尼基字母,與希伯来字母、希腊字母和拉丁字母同源。.

新!!: 法國歷史和腓尼基 · 查看更多 »

腓特烈二世

腓特烈二世,他可能是:.

新!!: 法國歷史和腓特烈二世 · 查看更多 »

苏伊士运河

蘇伊士運河(阿拉伯语:قناة السويس Qanā al-Suways,又譯蘇彝士運河)处于埃及西奈半岛西侧,横跨在亞洲、非洲交界處的苏伊士地峡,頭尾則在地中海侧的塞德港和红海苏伊士湾侧的苏伊士两座城市之间,全长约163公里,是全球少數具備大型商船通行能力的無船閘運河。 这条运河連結了欧洲与亚洲之间的南北双向水运,船隻不必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大大节省航程。以從英国伦敦港或法国马赛港到印度孟买港的航行為例,穿過苏伊士运河比绕道好望角可缩短至少43%的航程距離(約7000公里)。在苏伊士运河开通之前,有时人们透過从船上卸下货物通过陆运的方法,在地中海和红海之间运输。 运河当前由埃及的苏伊士运河管理局拥有和管理。由於戰略位置極重要,根据国际协定,“运河在战时也可像和平时期一样,可以被任何商用或军用船只使用而无需悬挂区别旗帜。”.

新!!: 法國歷史和苏伊士运河 · 查看更多 »

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希臘文:Σωκράτης,拉丁文:Socrates,),古希臘哲学家,和其學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為希臘三賢。他被認為是西方哲學的奠基者。没有留下著作,其思想和生平记述于后来的学者(主要是他的学生柏拉图)和同时代的剧作家阿里斯托芬的剧作中。柏拉图的《对话》一书记载了苏格拉底在伦理学领域的贡献。.

新!!: 法國歷史和苏格拉底 · 查看更多 »

英國皇家海軍

皇家海军(Royal Navy,縮寫为 RN),亦称英国皇家海军或英国海军,是英国的首要海上作战部队。9世纪时阿尔弗雷德大帝首先开始使用海上军队,而自14世纪初起英格兰海军开始参与海战。现代皇家海军可追溯至16世纪初,为英国三军中最为古老的军种。正是如此,皇家海軍是三軍中地位最崇高的,其尊稱為「高級軍種」(Senior Service)。 自17世纪中期起至18世纪,皇家海军同荷兰皇家海军和法国海军对制海权展开争夺。自18世纪中期起其为全球最为强大的海军力量,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美国海军所超越。皇家海军于19世纪和20世纪上半叶大英帝国崛起成为超级大国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由于其历史地位显赫,人们(包括英国人)时常略去“英国”部分,直称其为“皇家海军”。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皇家海军规模大幅度缩减,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其仍为全球规模最大。至战争结束时美国海军已发展成为世界最大。在冷战期间,皇家海军转变角色为反潜力量,主要于GIUK缺口搜索苏联潜艇。苏联解体之后,皇家海军重新成为远征作战部队,活跃于全球范围,并仍旧是世界最为强大的蓝水海军之一。 皇家海军拥有诸多科技先进的舰船和潜艇,包括一艘航空母艦、一艘、两艘、四艘弹道导弹潜艇(维持英国的)、七艘核动力舰队潜艇、六艘、13艘巡防舰、15艘反水雷舰船及22艘巡逻舰船。截至2017年12月26日,皇家海军共有78艘现役舰艇(包括潜艇),9艘(RFA)舰艇、以及5艘根据合同可为辅助舰队使用的舰艇。辅助舰队对皇家海军进行海上补给,通过其三艘船提升皇家海军的两栖作战能力,并取代过去巡防舰的职责,同皇家海军一同进行巡逻任务。皇家海军的总排水量达到近400,000吨(包括辅助舰队和皇家海军陆战队则达676,000吨)。 皇家海军與皇家海军陆战队共同組成。海军的軍種指揮官为第一海務大臣兼海軍參謀長(1SL/CNS),上将军衔,亦为成员。国防委员会将海军管理职责下放至海軍部委員會,由国防大臣领衔。皇家海军目前于英国境内拥有三个海军基地:朴次茅斯、和,其中第三者为西欧最大的海军基地。.

新!!: 法國歷史和英國皇家海軍 · 查看更多 »

英国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简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缩写作 UK)或不列颠(Britain),中文通称英国(中文世界早期亦称英联王国),是本土位於西歐並具有海外領地的主權國家,英國為世界七大國之一,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面,由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东北部分及一系列较小岛屿共同组成。英国和另一国家唯一的陆上国境线位于北爱尔兰,和爱尔兰共和国相邻。英国由大西洋所环绕,东为北海,南为英吉利海峡,西南偏南为凯尔特海,同爱尔兰隔爱尔兰海相望。该国总面积达,为世界面积第80大的主权国家及欧洲面积第11大的主权国家,人口6510万,为全球第21名及歐洲第3名。 英国为君主立宪国家,采用议会制进行管辖。其首都伦敦为全球城市A++级别和国际金融中心,大都会区人口达1380万,为欧洲第三大和欧盟第一大。现在位英国君主为女王伊丽莎白二世,1952年2月6日即位。英国由四个构成国组成,分别为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其中后三者在权力下放体系之下各自拥有一定的权力。三地首府分别为爱丁堡、加的夫和贝尔法斯特。附近的马恩岛、根西行政区及泽西行政区并非联合王国的一部分,而为王冠属地,英国政府负责其国防及外交事务。 英国的构成国之间的关系在历史上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英格兰王国通过1535年和1542年的《联合法令》将威尔士纳入其领土范围。1707年的条约使英格兰和苏格兰王国联合成为大不列颠王国,而1801年后者则进一步同爱尔兰王国联合成为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1922年,爱尔兰的六分之五脱离联邦,由此便有了今日的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亦有14块海外领地,为往日帝国的遗留部分。大英帝国在1921年达到其巅峰,拥有全球22%的领土,是有史以来面积最大的帝国。英国在语言、文化和法律体系上对其前殖民地保留了一定的影响力,因而吸引許多以前英聯邦的移民前來居住。 英国为发达国家,以名义GDP为量度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以购买力平价为量度为世界第九大经济体。英国同时还是世界首个工业化国家,在1815年-1914年为世界第一强国,现今仍是強國之一,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文化、军事、科技和政治上有显著影响力。英国为国际公认的有核国家,其军事开支位列全球第五 (IISS)。自1946年以来,英国即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而自1973年以来即为欧洲联盟(EU)及其前身欧洲经济共同体(EEC)的成员国,同时还为英联邦、欧洲委员会、七国财长峰会、七国集团、二十国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2016年英國脫離歐盟公投中,英国民众决定脱离欧盟,但因間接影響全球經濟,所以並未得到多數國家支持。.

新!!: 法國歷史和英国 · 查看更多 »

英格兰王国

英格兰王国(Kingdom of England;)是西欧历史上的一个国家,在大不列颠岛的南方,包含现今的英格兰与威尔士。王室的首要居所原本是汉普郡的温切斯特,但伦敦和格洛斯特被授予同样的地位——特别是伦敦,从1066年开始已成为「事实上」的首都。伦敦成为王国的首都直至1707年(参见《1707年联合法案》),并继续保持英格兰首要城市的地位。该市亦是大不列颠王国(1707年–1801年)和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1801年–1922年)的首都。今日仍然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英国)的首都。 英国的现任君主,伊丽莎白二世,是英格兰国王及女王的现任继承人。英格兰女王(及国王)的头衔其实自1707年来已被正式使用,但在法律上,这个被广泛使用的名称并不正确。她这个称号可以追溯至1千年前的威塞克斯国王称号。.

新!!: 法國歷史和英格兰王国 · 查看更多 »

雅克·希拉克

傑克·勒内·希哈克(Jacques René Chirac,發音:;),法国政治家,前法国總統兼安道爾大公。.

新!!: 法國歷史和雅克·希拉克 · 查看更多 »

通俗拉丁语

通俗拉丁語(拉丁文:sermo vulgaris,意为“通俗话”,又叫民间拉丁語,或流行拉丁語),是古典拉丁語在法國、義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羅馬尼亞等地的民间通俗变体。中世紀早期開始分化,至九世紀成為羅曼語支的一支。 通俗拉丁語的語法比古典拉丁語简单得多,在語言学上体现了古典拉丁語作为一种综合語到今日的法語、義大利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羅馬尼亞語等語言作为一种分析語的过渡。 今日罗曼語族诸語言都是直接从通俗拉丁語演变而来。.

新!!: 法國歷史和通俗拉丁语 · 查看更多 »

老同盟

老同盟或古老同盟(英语:Auld Alliance,法语:Vieille Alliance),是指欧洲中世纪时期苏格兰与法国之间长达两个多世纪的针对英格兰的同盟关系,包括一系列攻击性和防卫性的双边条约。同盟开始的标志是1295年10月23日在巴黎签署的条约,历经周折,直到1560年的爱丁堡条约才中止了两个国家之间的特殊同盟关系,持续时间265年。它普遍被认为是世界历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的外交同盟关系,也曾被戴高乐将军称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同盟。.

新!!: 法國歷史和老同盟 · 查看更多 »

虔誠者路易

虔誠者路易,即路易一世(Louis Ier,),法蘭克王國的國王和皇帝(814年1月28日—840年6月20日在位),查理大帝的兒子與繼位者。.

新!!: 法國歷史和虔誠者路易 · 查看更多 »

柏拉图

柏拉圖(,,約公元前427年-前347年)是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雅典人,他的著作大多以對話錄形式紀錄,並創辦了著名的学院。柏拉圖是蘇格拉底的學生,也是亞里士多德的老師,他們三人被廣泛認為是西方哲學的奠基者,史稱「西方三聖賢」或「希臘三哲」。.

新!!: 法國歷史和柏拉图 · 查看更多 »

查理 (瓦卢瓦伯爵)

瓦卢瓦的查理(法语:Charles de Valois,1270年3月12日-1325年12月16日)是法国的瓦卢瓦伯爵和安茹伯爵。他是统治了法国近300年的瓦卢瓦王朝的始祖。 瓦卢瓦的查理是法国国王腓力三世的第三子,母亲为阿拉贡公主伊莎贝拉(“征服者”海梅一世之女)。1284年,查理曾被教皇马丁四世当作政治工具:教皇为了发动一场反对阿拉贡的十字军而将他加冕为阿拉贡国王。由于与安茹女继承人玛格丽特结婚,查理于1290年获得安茹伯爵领地。 瓦卢瓦的查理于1300年征服佛兰德,使之臣属于法国。 在法国国王查理四世(瓦卢瓦的查理之侄)无嗣而终后,查理的儿子腓力六世继承了王位。新国王几乎立刻因继承权争执与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三世爆发了百年战争。 Category:安茹伯爵 Category:瓦卢瓦伯爵 C C.

新!!: 法國歷史和查理 (瓦卢瓦伯爵) · 查看更多 »

查理·马特

查理·马特,意譯為铁锤查理斯(古法語、Charles Martel,Karl Martell,Carolus Martellus,),法兰克王国宫相,軍事指導者。出生于埃斯塔勒(位于现代比利时的列日附近),是宫相兼法兰克公爵丕平二世的私生子,查理大帝的祖父。718年-741年法兰克公爵兼攝政。 查理·馬特是宮相兼法蘭克公爵丕平二世與出生於貴族的的長子,阿爾派達是他父親的第二位妻子,或是妾侍。查理的親弟弟奇爾德布蘭是法蘭克王國的史家。.

新!!: 法國歷史和查理·马特 · 查看更多 »

查理七世 (法兰西)

查理七世(Charles VII,),綽號勝利者(le Victorieux)、忠於職守者(le Bien-Servi),瓦卢瓦王朝第五位国王(1422年-1461年在位)。他最后打赢百年战争,为法蘭西王國在接下来几个世纪的强盛奠定了基础。.

新!!: 法國歷史和查理七世 (法兰西) · 查看更多 »

查理三世

查理三世,可能为以下人物:.

新!!: 法國歷史和查理三世 · 查看更多 »

查理四世 (法兰西)

查理四世(美男子)Kibler, p.201.

新!!: 法國歷史和查理四世 (法兰西) · 查看更多 »

查理曼

查理曼(Charles Ier le Grand、Charlemagne,Karl I der Große,Carolus Magnus,()或稱「查理大帝」,是歐洲中世紀早期法兰克王国的国王(768年—814年)。華語中流行的譯名「查理曼大帝」是法文的錯譯,因為法文查理曼的「曼」字(-magne)由拉丁语「伟大的」(magnus)演变而来,本身已含有「大帝」的意思。此一譯法是法文的錯譯,「曼」字本身便已含有「大帝」的意思。應譯作「查理大帝」,或把该詞音譯作「查理曼」。http://chowkafat.net/Term.html 查理曼是矮子丕平最年長的兒子,在768年丕平去世後繼承王位,起初,查理曼與他的弟弟卡洛曼一世共同管治王国。卡洛曼一世在771年突然無故去世,令查理曼成為法蘭克王国獨一無二的统治者。他繼續了父親的傾向教皇的外交政策及成为教皇的保護國,將倫巴底人的勢力驅逐出北意大利及領導入侵穆斯林的伊比利半島。他也攻擊東方的撒克逊人,強迫他們皈依天主教,否則處決,他也参與了的策划。查理曼在800年的聖诞節受教皇李奧三世於罗马老圣伯多禄大殿加冕為「羅馬人的皇帝」、「文明的啟導者」,權力逹到了顛峰。 自羅馬帝国以來,查理曼首度統一了西歐大部分地區,為後世的法国、德国以及低地諸國作為一個政治實體奠下了基石。他在768年登上法兰克王国王位及在774年取得意大利王国的国王頭銜。自800年起,為羅馬人的皇帝,是西欧自西羅馬帝國覆亡三個世纪後的首位受認可的皇帝。其所建立的大法蘭克被稱為加洛林帝國。自此被稱為「歐洲之父」(Pater Europae)。查理曼的统治帶動了卡洛林文藝復興,是西方教會一段文學、藝術、宗教典籍、建築、法律哲學的興盛時期,被稱為是「歐洲的第一次覺醒」。后世所有的神聖羅馬皇帝都認為其王国是承自查理曼的帝國,一直至到最後一位皇帝弗朗茨二世,以及最後的法国君主和德国君主。 但是,東方正教會視查理曼為一位具爭議性的人物,指他是不正統的君主,這是由于他對和子說的支持,以及只是受羅馬主教指定為合法的羅馬皇帝,而不是像伊琳娜女皇那樣的羅馬正统。诸如這種猜度導致了1054年羅馬與君士坦丁堡最终的大分裂(The Great Schism)。查理曼於814年去世,當了皇帝超过十三年。他被安葬於(帝国自由城市),该城現在處於德國境內。他在生時有四段婚姻及生有三位合法兒子,但只有幼子虔诚者路易存活下來繼承他的帝国。 查理曼是扑克牌与法国塔罗牌红心K上的人物。.

新!!: 法國歷史和查理曼 · 查看更多 »

捷克斯洛伐克

捷克斯洛伐克(捷克文/斯洛伐克文:Československo),是一个存在於1918年至1992年的欧洲国家,解体後演變為两个独立國家──捷克共和国和斯洛伐克共和国。.

新!!: 法國歷史和捷克斯洛伐克 · 查看更多 »

東法蘭克王國

東法蘭克王國(德語:Ostfrankenreich)為中歐的一個君主制國家,存在時間為843年至10世紀。.

新!!: 法國歷史和東法蘭克王國 · 查看更多 »

格勒诺布尔

格勒诺布尔(法语:Grenoble),又譯格諾伯勒,是法国东南部的一个城市,伊泽尔省省会,多菲内以前的首府,也是法国阿尔卑斯地区的首府。她是继里昂之后的罗纳-阿尔卑斯大区第二大城市群的核心城市。 在人口方面,格勒诺布尔是法国第16大城市,并且,她排在斯特拉斯堡后面,蒙彼利埃前面,是法国第11大城市群。2006年,她的市区拥有人口530,506,在2008年,拥有人口560,222。.

新!!: 法國歷史和格勒诺布尔 · 查看更多 »

欧洲

欧罗巴洲(Ευρώπη),简称欧洲,字源於希臘神话的「欧罗巴」(Ευρώπης),是世界第六大洲,面积,人口742,452,000(2013年),是世界人口第三多的洲,僅次於亚洲和非洲,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70人,共有50個已獨立的主權國家。 欧洲东以烏拉山脈、烏拉河,东南以裏海、高加索山脉和黑海與亞洲為界,西、西北隔大西洋、格陵兰海、丹麦海峡与北美洲相望,北接北極海,南隔地中海与非洲相望。 歐陸最北端是挪威的北角,最南端是西班牙的马罗基角,欧洲是世界上第二小的洲、大陆,僅比大洋洲大一些,其與亞洲合稱為亚欧大陆,而與亞洲、非洲合稱為歐亞非大陸。 通常,根据政治、经济、文化或实际考虑,欧洲的边界线并不总是一样的。这就使得人们产生了几个不同“欧洲”的观念。.

新!!: 法國歷史和欧洲 · 查看更多 »

殖民地

殖民地(旧称植民地)是指由宗主国统治,没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方面的独立权力,完全受宗主国控制的非宗主國本土的地区。广义的殖民地还包括虽然拥有行政机关、军队等国家机构,但经济、军事、外交等一方面或多方面被别国控制的「半殖民地国家」、卫星国和保护国,以及委任统治地、托管地,以及殖民主义国家在这些地区设置的“海外领地”、“附属地”、“海外省”等。 殖民地的特色是宗主國的文化、經濟等綜合實力皆優於被殖民地的地區;宗主國通過向殖民地輸出文化、資本、技術,進行建設,控制殖民地区。因此宗主國不会把首都迁入殖民地内,亦不会為了統治被殖民地区更改宗主國的制度。而是針對殖民地區打造合適的管理制度,為宗主國獲取資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上大多数远离宗主国本土的海外殖民地都获得独立,旧有的世界殖民主义体系不复存在。 从殖民地的性质上来说,大致可分为拓殖型殖民地、资源掠夺型殖民地和商业殖民地三种主要类型,这三种殖民地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而顺次出现的。.

新!!: 法國歷史和殖民地 · 查看更多 »

比利时

比利時王國(Koninkrijk België;法語:Royaume de Belgique;德語:Königreich Belgien),是一個西歐國家。它是歐洲聯盟的創始會員國之一,首都布魯塞爾是歐盟與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等大型國際組織的總部所在地。比利時自北起順時針分別與荷蘭、德國、盧森堡和法國接壤,西面則濱臨北海。 比利時的名稱,源自羅馬時代,當時此地稱為比利時高盧(Gallia Belgica),字面意為貝爾蓋人的高盧。「比利時」這個中文譯名,源自1849年徐繼畬所編纂的《瀛寰志略》。.

新!!: 法國歷史和比利时 · 查看更多 »

汪达尔人

汪达尔人(Vandals)是古代一個東日尔曼部族,在民族大迁徙中于429年占领今北非突尼斯一带,建立了汪达尔王国。公元455年,他们从海上出发,并于6月2日洗劫了羅馬城。 公元533年,東羅馬帝国名將贝利萨留讨伐汪达尔人,大獲全勝並毀滅了汪达尔王国,將其重新纳入帝国疆土。汪达尔王国的亡国之君盖利默则被押解到君士坦丁堡,在软禁中度过余生。汪达尔人曾在554年发动过一次武装叛亂,亦被帝國派兵迅速鎮壓。此後大部分汪达尔人被陆续押解到帝国各境為奴,而少部分人则分散在帝國军中服役。如此这般,汪达尔人不仅丧失了自己的国家,而且作为一个民族自此之后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新!!: 法國歷史和汪达尔人 · 查看更多 »

沃尔姆斯

沃尔姆斯(Worms),德国莱茵兰-普法尔茨州东南部的一座直辖市,位于莱茵河的西岸。 凯尔特人所建立的沃尔姆斯,与科隆和特里尔同是德国历史最悠久的城市。沃尔姆斯也被称为“尼伯龙根之城”(Nibelungenstadt,源自尼伯龙根的传说和尼伯龙根之歌)和“路德之城”(Lutherstadt,源自马丁·路德),市内的沃尔姆斯大教堂是三座由皇帝下令建造的罗马式主教座堂之一(另两座是美因茨主教座堂和施派尔主教座堂),也是羅曼式建築的代表作。沃爾姆斯也是英雄敘事詩尼伯龍根之歌的舞台。這首詩也被用作歌劇的題材。市內有以此為主題的博物館。沃爾姆斯這個名字來自凱爾特語。市內的氣候頗為溫和。.

新!!: 法國歷史和沃尔姆斯 · 查看更多 »

沙隆战役

卡塔隆平原战役(Battle of the Catalaunian Plains),又称沙隆战役(Battle of Châlons),于451年发生在当今法国的香槟沙隆地区(Châlons-en-Champagne),罗马将军埃提烏斯和西哥特国王狄奥多里克一世的联军与由阿提拉率领的匈人联军作战。这次战役是西罗马帝国最后一次大型的军事行动,亦是埃提乌斯军事生涯上的顶峰。战役虽以西罗马帝国联军胜利告终,但狄奥多里克一世却于此战阵亡,而此役后阿提拉亦离开了高卢并将目标再指向意大利本土。.

新!!: 法國歷史和沙隆战役 · 查看更多 »

波尔多

波爾多(Bordeaux;);加斯科:Bordèu;Bordele) 是位於法國西南的港口城市,市区人口24万(2013年)。大波尔多人口达117万,是法國第五大城市群。它是新阿基坦大區和吉倫特省的首府。历史上曾是法國舊省吉耶納的首府。 波爾多是歐洲的軍事、航天和航空的研究與製造中心之一,集中瞭如歐洲航空防務與航天公司、泰勒斯集團等很多公司的研發機構,以及赛峰集团空中客车和達梭航太等航空巨子下属的飛機製造廠等。它還是法國戰略核彈研究和物理實驗的核心,擁有原子能研究中心和兆焦激光計劃等許多高端技術機構,此外還有新材料和納米技術方面的研究機構。 波爾多的大學學生數超过7萬人。除了两所综合性大学之外,还有波爾多政治研究學院、通信與新聞學院和法律學校。法國國立法官學校也在波爾多,是法國法官的搖籃。 波爾多旅游資源豐富,号称“睡美人”,有众多的博物馆和古迹,城区内文物保护单位的数量,在法国仅次于巴黎。2007年,老城区大部(又称“月亮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单。18世紀以來尤以盛產優質葡萄酒享譽世界。波爾多因此也被稱為世界葡萄酒中心,波爾多葡萄酒也有著“葡萄酒皇后”的美稱。每兩年一度,波爾多葡萄酒行業協會舉辦盛大的國際酒展-Vinexpo。.

新!!: 法國歷史和波尔多 · 查看更多 »

波希米亞人

波希米亞人是指捷克共和國內波希米亞的居民:.

新!!: 法國歷史和波希米亞人 · 查看更多 »

波旁王朝

波旁王朝(Maison de Bourbon,)是一個在歐洲歷史上曾斷斷續續地統治納瓦拉(1555-1848)、法國(1589-1792、1815-1830)、西班牙(1700年至今)、那不勒斯與西西里(1734-1816)、盧森堡(1964年至今)等國和意大利若干公國的跨國王朝。由於其父系祖先為卡佩王室成員,因此亦稱卡佩王朝波旁分支。 值得一提的是,波旁王室的近代成員都以保守--著稱,因此在美式英語中,波旁一字成為對極端保守主義者的稱呼。波旁王朝的君主堪稱是历史上最为多灾多难的群体:亨利四世遭暗杀身亡,路易十三42岁便英年早逝,路易十六最终在一場大革命中被送上断头台。.

新!!: 法國歷史和波旁王朝 · 查看更多 »

法屬印度支那

法属印度支那(Indochine française,ຝຣັ່ງແຫຼັມອິນດູຈີນ,សហភាពឥណ្ឌូចិន,越南語:、、),法兰西殖民帝国在东南亚的领土,由老撾保護國、柬埔寨保護國、三个越南人聚居地(东京,安南与交趾支那)和中國的廣州灣组成。 法屬印度支那的建立始於1862年越南割讓南圻地區予法國開始,1885年中法戰爭後越南正式成為法國保護國,成為法屬印度支那的主要部份。1887年,已為法國保護國二十年的柬埔寨加入法属印度支那,而老挝与广州湾分别在1893年与1900年加入。1902年,当地首府由南圻的西贡迁至东京河内,到了1939年,首府又由河内迁至安南大叻,二战结束之后,首府再次由大叻迁回河内。法国本土在二战期间沦陷之后,之前由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管理的印度支那,交给了维希法国在日本的监督之下管理。不过,在1945年3月至8月期间,印度支那是由日本全权管理的。自1941年5月开始,由胡志明领导的越南獨立同盟會就一直在越南进行企图推翻法国政府的叛乱,开始了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 1949年,法国赋予了以保大帝为首的君主立宪国家,奉行反共;维持越南国独立地位。日內瓦會議结束之后,越盟在越南北部建立了越南民主共和国,而越南南部的越南国则继续维持独立地位。.

新!!: 法國歷史和法屬印度支那 · 查看更多 »

法國七月革命

法國七月革命(Révolution de Juillet;July Revolution),是1830年歐洲的革命浪潮的序曲,因為波旁王室的專制統治令經歷過法國大革命的法國人民難以忍受,以致法人群起反抗當時法國國王查理十世的統治。这次革命的成功是維也納會議後首次革命運動得以在歐洲成功,鼓勵了1830年及1831年歐洲各地的革命運動,標誌了維也納會議後由奧地利帝國首相梅特涅組織的保守力量未能抑制法國大革命後日益上揚的民族主義及自由主義浪潮。.

新!!: 法國歷史和法國七月革命 · 查看更多 »

法國政治

法蘭西第五共和國的憲法於1958年9月28日由法国民眾全體公民投票通過。1958年10月4日制訂的憲法決定了第五共和國的國家政体運作方式。此後憲法經歷多次修訂,增強了行政機關與議會的權力。.

新!!: 法國歷史和法國政治 · 查看更多 »

法兰克王国

法兰克王国(Regnum Francorum;royaume des Francs;意为“法兰克人的王国”)是5世纪至9世纪在西欧和中欧的一个王国,其疆域与罗马帝国在西欧的疆域基本相同。 法兰克王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其人民主要由民族大迁徙过程中从日耳曼尼亚迁入的民族组成。 罗马帝国灭亡后,法兰克王国在其存在的三个世纪中成为中欧最重要的国家,它当时是中欧的大国。在它瓦解后它的组成部分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法国、德国和其它一些小国家。统治法兰克王国的國王出自墨洛温王朝和卡洛林王朝,查理大帝统治时期它达到了其顶峰。.

新!!: 法國歷史和法兰克王国 · 查看更多 »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法语:La Troisième République)是在1870年至1940年统治法國的政权,是首个穩固建立的共和政府。共和國採用議會制民主模式並在1870年9月4日成立,在第二帝國因普法战争的失败而倒台、巴黎公社被成功鎮壓后而建立。一直到1940年时,因为纳粹德国入侵法国而滅亡。第三共和虽然从未被认为能长期执政,但它正是法国经历八十多年的政权更替及动乱后,第一个长久而稳定的共和政权,并赢得法国人对共和政体的支持。.

新!!: 法國歷史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 查看更多 »

法兰西第一帝国

法蘭西第一帝國(Empire français)是法國拿破崙一世建立的君主制國家,又稱為拿破崙帝國,並對19世紀初的歐洲大陸影響甚大。 1804年5月拿破仑称帝,1804年12月加冕,成为法国人民的皇帝(L'Empereur des Français),結束法国执政府的統治。第一帝国在对第三次反法同盟中取得胜利,击败奥地利、普魯士、俄罗斯、葡萄牙等国,其中包括奥斯特里茨战役(1805年)及弗里德兰戰役(1807年)等。欧洲战争于1807年7月,《蒂尔西特条约》的签订下結束。 法国对外的一连串战争称为拿破仑战争,把法国的影响力扩至整个西欧及波兰甚至整個歐洲。 1814年4月拿破仑第一次退位,后一度复位;1815年6月再次退位,第一帝国告終。.

新!!: 法國歷史和法兰西第一帝国 · 查看更多 »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法蘭西第一共和國(République française)是法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国。歷經以下階段.

新!!: 法國歷史和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 查看更多 »

法兰西第四共和国

法兰西第四共和国為1946年到1958年的法國共和政府。這段時期,法國實施議會制,該憲制與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第三共和相似,但也遭遇到相似的問題,比如內閣短暫及頻繁更換,政策計劃面對困難。 二戰後,臨時總統夏尔·戴高乐於1946年1月20日被迫辭職,他期待公眾的支持能夠讓他重新執政並推行其憲政理念。然而,立憲議會選擇由工人國際法國支部的古昂來取代他。同年議會提出兩個憲法草案交付公投,公投修改版以53%獲得通過。1958年由于阿尔及尔爆发骚乱以及在军队施压的情况下,法兰西第四共和国垮台并在戴高乐的带领下建立了法兰西第五共和国。.

新!!: 法國歷史和法兰西第四共和国 · 查看更多 »

法国

法兰西共和国(République française ),簡稱法国(France ),是本土位於西歐並具有海外大區及領地的主權國家,自法蘭西第五共和國建立以來实行单一制與半总统制,首都為歐盟最大跟歐洲最大的文化與金融中心巴黎。該國本土由地中海一直延伸至英倫海峽及北海,並由萊茵河一直延伸至大西洋,整體呈六角狀。海外领土包括南美洲的法属圭亚那及分布于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诸岛屿。全国共分为18个大区,其中5个位于海外。法国與西班牙及摩洛哥為同時擁有地中海及大西洋海岸線的三個國家。法國的国土面积全球第四十一位,但卻為歐盟及西歐國土面積最遼闊的國家,歐洲面積第三大國家。 今日之法国本土于铁器时代由高卢人(凯尔特人的一支)征服,前51年又由罗马帝国吞并。486年法兰克人(日耳曼人的一支)又征服此地,其于该地域建立的早期国家最终发展成为法兰西王国。法国至中世纪末期起成为欧洲大国,國力於19-20世紀時達致巔峰,建立了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國,亦為20世紀人口最稠密的國家,現今則是众多前殖民地的首選移民国。在漫長的歷史中,法國培養了不少對人類發展影響深遠的著名哲學家、文學家與科學家,亦為文化大国,具有第四多的世界遺產。 法國在全球範圍內政治、外交、軍事與經濟上為舉足輕重的大國之一。法國自1958年建立第五共和国後經濟有了很大的發展,政局保持穩定,國家體制實行半總統制,國家經由普選產生的總統、由其委任的總理與相關內閣共同執政。1958年10月4日,由公投通過的國家憲法則保障了國民的民主權及宗教自由。法國的建國理念主要建基於在18世紀法國大革命中所制定的《人權和公民權宣言》,此乃人類史上較早的人權文檔,並對推動歐洲以至於全球的民主與自由產生莫大的影響;其藍白紅三色的國旗則有「革命」的含義。法國不僅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亦是歐盟始創國。該國國防預算金額為全球第5至6位,並擁有世界第三大核武貯備量。法國為发达国家,其GDP為全球第六大經濟體系,具備世界第十大購買力,並擁有全球第二大專屬經濟區;若以家庭總財富作計算,該國是歐洲最富有的國家,位列全球第四。法國國民享有高生活質素,在教育、預期壽命、民主自由、人類發展等各方面均有出色的表現,特別是醫療研發與應用水平長期盤據世界首位。其國內許多軍備外銷至世界各地。目前,法国是。.

新!!: 法國歷史和法国 · 查看更多 »

法国历史年表

法國歷史年表.

新!!: 法國歷史和法国历史年表 · 查看更多 »

法国君主列表

法国君主列表从第一位法兰克人之王法拉蒙德开始列起。法兰西君主(monarque de France)自中世纪开始统治法兰西,其正式头衔起先是“王”(Roi),拿破仑一世增加了“皇帝”(Empereur)的称号,一直到1870年法兰西的君主制被彻底推翻,法兰西歷代君主的统治才告终结。Sullivan, William.

新!!: 法國歷史和法国君主列表 · 查看更多 »

法国大革命

法国大革命(Révolution française, 1789年-1799年)是法國的一段社會激進與政治動盪的時期,對於法國歷史以及全歐洲都留下深刻廣泛影響。法国政治体制在大革命期间发生了众多转变:统治法国多个世纪的绝对君主制與封建制度在三年内土崩瓦解,过去的封建、贵族和宗教特权不断受到左翼政治團體、平民和鄉村農民的冲击,传统君主制的階層觀念、貴族以及天主教會統治制度被自由、平等、博愛等新原則推翻。整個歐洲的皇室因而心生恐懼,因此在1814年發起反法討伐,並成功恢復君主制,但很多重大改革已成永久。革命導致各界對立,特別是共和派和保皇派在往後長達二百年的政治對立。 面對財政危機,越來越多的法國平民被國王路易十六強加稅賦,以及教士貴族之輩的壓榨激怒。這種不滿與蓬勃發展的啟蒙思想所結合,助長激進的情緒,終於使得法國大革命在1789年5月的三級會議中爆發。革命的第一年,第三等级的民眾在6月发表网球場宣言,7月14日發生攻佔巴士底監狱事件,於8月進行的凡尔赛妇女运动迫使法国王室在10月从凡尔赛返回巴黎。接下來的幾年則由不同的立法會議及跟右翼的君主制擁護者鬥爭主導。 1792年9月22日,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路易十六在次年被推上斷頭台。不断出现的外部压力在法国革命中成為主导,法国大革命战争从1792年开始,这次战役為過去一个世纪以来法国首次胜利,并使法国间接控制意大利半岛和莱茵河以西的土地。在国内,派系斗争及民众情绪的日益高涨导致1793年至1794年恐怖统治的产生。罗伯斯庇尔和雅各宾派覆亡以後,热月党人建立督政府,于1795年掌权,直至1799年拿破仑執政後結束。 法国革命中拉开现代社会的帷幕,共和国的成长、自由民主思想的传播、现代思想的发展以及各国之间大规模战争都成為革命的标志。作为近代伟大民主革命而受到赞扬的同时,法国大革命也因期间一些暴力专政行为而为人诟病。革命随后导致拿破崙戰爭、两次君主制复辟以及两次法国革命。从法国大革命开始(1789年)直至1870年,法国在先后兩次共和国政府、君主立宪制及帝国政權下交替管治。 历史学家《旧制度与大革命》的作者托克维尔认为,1789年法国革命是迄今为止最伟大、最激烈的革命,代表法国的“青春、热情、自豪、慷慨、真诚的年代”。它是一场社会政治革命,符合当时欧洲的需要,其作用是废除若干世纪以来统治欧洲和法国的封建制度。它不仅要改变旧政權,更要废除旧的社会形式,因此需要同时改變所有既存的权力机构,毁灭所有公认的影响,祛除种种传统,更新风尚与习惯。和等西方学者认为,法国大革命受到激进主义思潮影响。.

新!!: 法國歷史和法国大革命 · 查看更多 »

法国军事史

法国军事史是指从2,000多年前到现在的这段时间中,在今天的法国、欧洲和欧洲海外殖民地上发生的一系列冲突与反抗。法国发生的大事常常会影响欧洲历史和世界历史。 高卢-罗马冲突从前400年一直延续到了前50年,罗马在凯撒的领导下取得了高卢战争的胜利。在罗马帝国衰落之后,一支名为法兰克人的日耳曼人分支在战胜其他民族后控制了高卢。法国的扩张在克洛维一世和查理大帝在位时达到了顶峰。在中世纪,英格兰和神圣罗马帝国与法国发生了一些激烈的冲突,例如百年战争。高度的中央集权和自罗马时代以来的第一支常备军队使法国成为了中世纪时欧洲最强大的国家,它只在意大利战争中输给了西班牙。16世纪的胡诺格战争(1562—1598年)一度使法国一蹶不振,但是在瑞典的帮助下,法国在1618年6月23日—1648年10月29日的三十年战争中打败了西班牙和神圣罗马帝国,并再一次成为了西部欧洲大陆上最强大的国家。17世纪和18世纪初,路易十三和路易十四统治下扩大了法兰西王国的领土,但是此时法兰西王国在路易十五和路易十六时代国力已达到极限了。 法国与英国在18世纪的第二次百年戰爭與全球竞争,导致了1756—1763年七年战争。虽然法国最终战败,丧失了它的北美殖民地,但是它随后又帮助北美十三州从英国独立了出来,因此英国的损失也不小。然而國內的財政問題與政治纷争,最终导致了1789年法国大革命战争和拿破仑战争。法国的势力在这段时间达到了顶峰,但是到了1813年10月中旬的莱比锡戰役和1814年3月,它的国力大幅退縮,甚至不如大革命之前(失去所有的境外領土與海外殖民地)。接下来就是殖民帝国时期,在这段时间内法国共与俄国(1853年10月—1856年2月的克里米亚战争)、奥地利(1859年法奥战争)和普鲁士(1870年7月—1871年2月普法战争)发生了战争。 在1870年7月—1871年2月的普法戰爭中被打败之后,法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再一次成为了德国的劲敌。这次,法国和英国在美国的援助下最终成为了胜利者。德国对凡尔赛条约的不满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法国被德国占领。盟军最终战胜了德国,战后法国也在德国境内有了一个占领区。两次世界大战化解了法德之间的敌对状态,并为欧洲各国在经济、政治和军事方面的统一铺平了道路。今天,法国军队经常出现在它从前的殖民地,并与法国在北约中的盟友一起在全球焦点地区执行任务。.

新!!: 法國歷史和法国军事史 · 查看更多 »

法国行政区划

法国行政区划是指法国的行政和机构的划分。.

新!!: 法國歷史和法国行政区划 · 查看更多 »

法国总理列表

法国总理(法語:Premier ministre français),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政府首脑(国家元首是法国总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法国政府首脑的称呼也各不相同。在法兰西第三、第四共和国时期,政府首脑称作部长会议主席(Président du Conseil des Ministres,简称会议主席,Président du Conseil)。.

新!!: 法國歷史和法国总理列表 · 查看更多 »

法国总统列表

这是一个法国总统的列表。首位法国总统通常被认为是在1848年大选中获胜的路易-拿破仑·波拿巴(后称帝成为拿破仑三世),当时法国处于第二共和时期。根据1958年的《法国宪法》,法国总统与总理领导的内阁执掌行政权,由全体法国合资格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任期5年(2002年前任期为7年),可连选连任一次。.

新!!: 法國歷史和法国总统列表 · 查看更多 »

法荷战争

法荷战争,1672年-1678年,是一场欧洲战争,一方为路易十四法兰西王国、瑞典帝国、明斯特主教区、科隆主教区和英国,另一方为荷兰共和国,以及后来加入的神圣罗马帝国、勃兰登堡、西班牙帝国、洛林公國、普法尔茨公國、丹麥。1672年英、法突然進攻,造成荷蘭的大恐慌,史稱「災難年」;1678年戰爭以法國大獲全勝結束,被視為「太陽王」霸權的崛起。.

新!!: 法國歷史和法荷战争 · 查看更多 »

法蘭克人

法兰克人(Franci 或 gens Francorum,Franks)是对历史上居住在莱因河北部法兰西亚(Francia)地区的日耳曼人部落的总称。.

新!!: 法國歷史和法蘭克人 · 查看更多 »

法蘭西王國

法蘭西王國(Royaume de France)為西歐的一個君主制國家,存在時間為987年至1792年,並在1814年至1815年及1815年至1848年間復辟。 987年,法蘭西公爵雨果·卡佩被貴族推舉為法蘭克人的國王,建立卡佩王朝,歷史學家視之為法蘭西王國的開端,但是自雨果.卡佩至路易七世諸王仍然稱自己是法蘭克人的國王,腓力.奧古斯都是第一個使用法蘭西國王頭銜的君主。直至1789年,法國爆發大革命,1792年國王路易十六被處死,進入恐怖時代及拿破崙的第一帝國時代。1814年,法蘭西的王權復辟,直至1848年,由拿破崙三世建立的第二共和推翻王室統治,法蘭西的王政時代才宣告結束。整個王國共經歷了四個王朝,分別是卡佩王朝(Capétiens)、瓦盧瓦王朝(Valois)、波旁王朝(Bourbon)及奧爾良王朝(Orléans)。法蘭西王國是歐洲最早發展封建制度的國家。.

新!!: 法國歷史和法蘭西王國 · 查看更多 »

法蘭西第二帝國

法兰西第二帝国又简称为第二帝国(法语:Second Empire),是波拿巴家族的路易-拿破仑·波拿巴在法国建立的君主制政权(1852-1870年),后于法兰西第二共和国而先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新!!: 法國歷史和法蘭西第二帝國 · 查看更多 »

法蘭西第二共和國

法蘭西第二共和國,简称第二共和,是1848年11月4日到1852年12月2日间统治法国的共和政体。1848年法國二月革命爆發。二月革命成功後,七月王朝崩溃,資產階級取得政權,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共和國,后被法蘭西第二帝國取代。 在法国历史上,第二共和是存在时间最短的政权和政体。它是最后一个经暴力革命建立的政权,期间男性公民的普选权首次得到确认,奴隶制度也被正式完全废除。.

新!!: 法國歷史和法蘭西第二共和國 · 查看更多 »

法蘭西第五共和國

法兰西第五共和国(Cinquième République / Ve République)是法國現行共和政體制度的政權,在1958年10月4日由夏爾·戴高樂主導的法國第五共和憲法施行後建立。相較於第四共和,第五共和削弱了議會的權力,同時增加了總統的權力。.

新!!: 法國歷史和法蘭西第五共和國 · 查看更多 »

法蘭西殖民帝國

法蘭西殖民帝國是指法國在17世紀至1960年代控制的諸多殖民地。在19至20世紀初,它成為了僅次大英帝國的第二大殖民帝國。在1919至1939年这个巅峰时期,它横跨了1234.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如果把法国本土也计算在内的话,它的面积就达到1289.8万平方公里,占世界土地总面积的8.6%。這些殖民地在20世紀陸續獨立後,到了今天只保留了分佈在北大西洋、加勒比海、印度洋、南太平洋及北太平洋中百多個不同的島嶼及群島,以及法属南方和南极洲领地,總面積只有12.315万平方公里,只是1939年所擁有土地面積的1%,其總人口只有154,300人。.

新!!: 法國歷史和法蘭西殖民帝國 · 查看更多 »

洛林

洛林(Lorraine;Lothringen)是法国東北部大區,北鄰比利時、盧森堡及德國。面积23,547km²,人口2,310,376。下轄默爾特-摩澤爾省(54)、默茲省(55)、摩澤爾省(57)、孚日省(88),首府梅斯,历史上的首府曾为南锡。 2016年1月1日起,阿爾薩斯、香檳-阿登和洛林等三個大區合併成大東部大區。.

新!!: 法國歷史和洛林 · 查看更多 »

洛泰尔一世

洛泰尔一世可以指:.

新!!: 法國歷史和洛泰尔一世 · 查看更多 »

札克雷暴動

札克雷暴動(Grande Jacquerie)是一場在百年戰爭期間發生於法國北部中世紀後期歐洲人民起義。這場以巴黎北部瓦茲河河谷為中心、1358年初夏發生的暴動在數周之後,起义军就因領袖被诱捕斩杀而群龙无首,最终被平息,两万农民军被杀。“札克雷”(Jacques)一詞是當時的貴族給農民們起的蔑稱,後者所穿的棉布白袍被稱作“Jacque”。起義軍領袖吉約姆·卡爾被貴族年代史編纂者傅華薩稱為“Jacques Bonhomme”或“Callet”。雖然歷時很短,其影響依然深遠,後來英法都將“Jacquerie”視為農民起義的代名詞。.

新!!: 法國歷史和札克雷暴動 · 查看更多 »

最高法院

最高法院(Supreme Court),是現代社會最高級的司法機構,通常有對訴訟的最終審判權(即不可推翻的)和對法律(包括憲法)的最終解釋權,但實際權力各地不同,實際名稱各地也不同。.

新!!: 法國歷史和最高法院 · 查看更多 »

无产阶级

无产阶级,出自于拉丁语proletarius,或譯勞動階級,其拉丁文本字原是指古羅馬最低下層的社會階級,字源由Proles(子嗣)一字所衍生,意味該階層的唯一貢獻是延續香火並供應人丁,帶有輕蔑之意。根據拉丁文原意直至19世紀,馬克思以此词形容沒有資本工具的工人階級,此字才正式走入社會及經濟學說。Proletarius平常可譯作普羅大眾、平民百姓,但論述馬克思主義時,則譯作無產階級。 .

新!!: 法國歷史和无产阶级 · 查看更多 »

日耳曼

日耳曼可以指:.

新!!: 法國歷史和日耳曼 · 查看更多 »

日耳曼人路易

日耳曼人路易,又稱德意志人路德維希(Ludwig der Deutsche,), 巴伐利亞公爵 (818年—855年) 和東法蘭克國王 (840年—855年),是皇帝虔诚者路易和他的妻子——埃斯拜公爵的女兒——埃斯拜的埃芒加德的第三子。他與他的同母兄長洛泰爾一世和丕平一世一同參加反對他們父親的叛亂,以抗議他試圖讓他們的異母弟弟秃頭查理繼承法蘭克王國的一部分;此後兄弟們之間的鬥爭導致了整個帝國的分裂,並奠定了今天的法國和德國的基礎。 他的王國分給了他的三個兒子 — 長子卡洛曼接收了巴伐利亞,次子青年路易接受了薩克森;小兒子胖子查理接收了士瓦本。.

新!!: 法國歷史和日耳曼人路易 · 查看更多 »

旧石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Paleolithic age)是石器时代的早期阶段,一般划定此时期为距今约260万年Nicholas Toth and Kathy Schick (2007).

新!!: 法國歷史和旧石器时代 · 查看更多 »

意大利

意大利共和国(Repubblica Italiana),通稱意大利(Italia),是一個歐洲主权國家,主要由位於南歐的靴型亞平寧半岛及两个地中海岛嶼西西里岛和撒丁岛所组成,國際代碼為IT。意大利北方的阿尔卑斯山地区与法国、瑞士、奥地利以及斯洛文尼亚接壤,其领土包围着两个微型国家——圣马力诺和梵蒂冈,而在瑞士擁有座落於盧加諾湖湖畔的意大利坎波內這個境外領土。全国行政上划分为20个大区(其中5个為自治区)、110个省與8,100个城市。首都為罗马,意大利王国在1870年將首都設置在此,而都灵(1861年-1865年)及-zh-hans:佛罗伦萨;zh-tw:佛羅倫斯;-(1865年-1870年)也曾是意大利王國的首都。根据2014年统计,意大利人口大约为6,079.5萬,領土面積約為301,338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约每平方公里201.7人,屬於溫帶氣候。意大利是歐洲人口第5多的國家,人口在世界上排名第23位。意大利因其拥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为数众多的人类文化遗产(世界遺產數目排名全球第一)而被称为美丽的国度(Belpaese)。 現今的意大利地區是以前歐洲民族及文化的搖籃,曾孕育出羅馬文化及伊特拉斯坎文明,而意大利的首都羅馬,幾個世紀以來都是西方世界的政治中心,也曾經是羅馬帝國的首都。當羅馬帝國殞落後,意大利遭受了多次外族入侵,包括倫巴底人、東哥德人等日耳曼民族,之後還有諾曼人等。东罗马帝国曾一度重新占领意大利地区。在14世紀後,意大利轉而成為文藝復興的發源地 ,而文藝復興對歐洲影響深遠,讓歐洲思想前進了一大步。義大利過去分裂為許多王國與城邦,但是最終在1861年完成統一。其巅峰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刚开始之前,義大利變成一個殖民帝國,把勢力範圍延伸到利比亞、厄利垂亞、-zh-hans:意属索马里兰;zh-hk:意屬索馬利蘭;zh-tw:義屬索馬利蘭;-、衣索比亞、阿爾巴尼亞、羅德島與十二群島,而且擁有中國天津的租界。 意大利也在政治、文化、科學、醫療衛生、教育、體育、藝術、時尚、宗教、料理、電影、建築、經濟及音樂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響力。米蘭是意大利的經濟及工業中心,根據2009年全球語言監察組織(Global Language Monitor)的資料,它也是世界時尚之都。在2007年造訪意大利的遊客人數位居世界第5位,總共超過4,370萬人次的國際遊客造訪,而羅馬則是歐盟國家中第3多遊客造訪的城市,也被認為世界上最美麗的十大古城之一。威尼斯則被認為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城市,《紐約時報》形容它「無疑是世界上最美麗的人造城市」。 意大利共和国是一個議會制民主共和國,是一個已開發國家,世界七大工業國之一,生活質量指數則在世界排名第8名, Economist, 2005。意大利在2014年人類發展指數列表中則名列第26位,並擁有高度人均國內生產總額。根據國內生產總額與購買力平價國內生產總值的數據,意大利分別是世界第8大與第10大經濟體。意大利的政府預算金額則是位居世界第5位。意大利是北大西洋公約和歐盟的創始會員國,也是八大工業國集團、20國集團和歐洲四大經濟體成員之一。意大利也参与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世界貿易組織、歐洲議會、西歐聯盟及歐洲創新中心(Central European Initiative)。意大利也參加申根協議,也是世界世界國防預算金額第9高的國家且分享北約的核武器。 意大利在歐洲及全球的軍事、文化和外交事務扮演重要的角色,首都羅馬則是世界上對於政治及文化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城市,世界上許多著名的機構,例如國際農業發展基金會(International Fund for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全球在地論壇(Glocal Forum)、世界糧食計劃署及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的總部都設在羅馬。意大利也擁有较高的教育指數、勞動力人口及慈善捐助金額。人均預期壽命排名世界第11位。醫療保健系統在2000年被世界衛生組織評比為世界第2。意大利也是一個全球化的國家。意大利的國家品牌價值在2009年名列世界第6位。意大利在藝術、科學和技術上擁有悠久的傳統,且至2017年共有53处世界遺產,是擁有最多世界遺產的西方國家。.

新!!: 法國歷史和意大利 · 查看更多 »

教宗

教宗(Papa)是羅馬主教,同時為普世天主教會領袖與梵蒂岡城國国家元首,傳統上被認為是聖伯多祿宗徒之位的後繼者。天主教會使用「教--宗」为中文譯名,部分華語圈教外人士、日本、韓國、越南則譯為「教--皇」。現任(第266任)教宗為方濟各,於2013年3月13日當選。.

新!!: 法國歷史和教宗 · 查看更多 »

托萊多

托萊多可以指:.

新!!: 法國歷史和托萊多 · 查看更多 »

拿破仑三世

拿破崙三世(Napoléon III,),即夏尔-路易-拿破仑·波拿巴(Charles-Louis-Napoléon Bonaparte)或路易-拿破仑·波拿巴(Louis-Napoléon Bonaparte),出生时名为夏尔-路易·波拿巴,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唯一一位总统及法兰西第二帝国唯一一位皇帝,亦是拿破仑一世的侄子和继承人,亦是其妻約瑟芬皇后的外孫,拿破崙一世繼孫,(拿破崙三世之母為約瑟芬和前夫所生)他在1848年当选总统之后,在三年后发动了一次政变,获得成功。他随即在次年,亦即拿破仑一世登基第48周年称帝。1870年9月4日,他战败退位。他是法国第一个普選產生的总统和最后一个君主。 拿破仑三世知名的主要原因是,他对外推行积极主动的外交政策。他企图消除欧洲协调对法国的制约,在欧洲范围内,重建法国的影响力,在世界范围内,建立法兰西殖民帝国。拿破仑三世反对各国在维也纳会议上制定的反动主义政策,支持民族主义,是一位广受欢迎的君主。在近东方面,他联同英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击败俄国,重建了法国在累范特地区的影响力,为法国取得了马龙尼基督徒保护者的称号。同时间,拿破仑三世在罗马部署部队,防范意大利吞并教皇国。后来他又击败了进犯教皇国的意大利志愿军上述举动为他赢得了国内天主教徒的支持。 在远东方面,拿破仑三世在印度支那和新喀里多尼亞建立了法国殖民地。他又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起义之中,维护了法国在华利益。不过,由拿破仑三世所发动的对朝战役,和他所派出的佐幕军事代表团一样,都遭到了失败。他在墨西哥进行的军事干涉,也在墨西哥人的反抗和美国的外交压力之下,被迫结束。 在内政方面,拿破仑三世试图在保守派和自由派之间取得平衡。不过,他一直在稳步推进改革。拿破仑三世在位期间,法国经济繁荣,产业开始现代化。他下令对巴黎进行大幅度改造,为现代城市塑造了轮廓。 色当会战完结后三日,法兰西第二帝国覆亡,取而代之的是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拿破仑三世被迫流亡英国。1873年,他在英国病逝。.

新!!: 法國歷史和拿破仑三世 · 查看更多 »

拿破仑一世

拿破崙·波拿巴(Napoléon Bonaparte;Napoleone Buonaparte;),法國軍事家、政治家與法學家,在法国大革命末期和法国大革命战争中达到权力巅峰。 作为拿破崙一世(Napoléon Ier),他在1804至1815年间在位,称“法国人的皇帝”,也是历史上自胖子查理(881年-887年在位)后第二位享有此名号的法国皇帝。他推动司法改革,颁布《拿破仑法典》,而这一法典也对世界范围内的民法制订产生重要的影响。拿破仑最为人所知的功绩是带领法国对抗一系列的反法同盟,即所谓的拿破仑战争。他在欧洲大陆建立霸权,传播法国大革命的理念,同时创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过去旧制度中的一些体制。拿破仑在他所参加的这些战争中屡获胜利,以少胜多的案例屡见不鲜,由此他也被认为是世界军事史上最優秀的军事家之一,他的战略也为全球的军事学院所研究和学习。 拿破仑生于科西嘉岛的阿雅克肖。他的家庭是意大利的贵族,自16世纪便定居于科西嘉岛。科西嘉岛割讓,他家族也變成法國國籍,他在法国本土接受炮兵训练,并在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时期成名,先后领军挫败第一次和第二次反法同盟,同时成功入侵意大利半岛。 1799年拿破仑策划并发动雾月政变,成为法兰西共和国第一执政。五年后经过,官方公佈的數據為99.93%的同意票,他被参议院拥戴,因而稱帝。在1800年代,拿破仑领导的法兰西第一帝国与欧洲反法同盟对抗,史称拿破仑战争,将所有欧洲列强都卷入其中。在取得一系列的胜利之后,法国在欧洲大陆取得主导地位,拿破仑也通过缔结联盟和安排亲友统治附庸来维持法国的势力范围。 半岛战争和1812年对俄国的入侵成为拿破仑运势的转折点,他的大军在與俄羅斯帝國的战争中损失惨重,并再也没能恢复元气。1813年,第六次反法同盟在莱比锡中击败拿破仑,并于次年攻入法国,迫使拿破仑退位并将他流放到地中海的厄尔巴岛。此后不满一年,拿破仑逃离地中海的厄尔巴岛后卷土重来,但在1815年6月的滑铁卢战役中再次兵败,被流放到位於西非沿岸的圣赫勒拿岛,在英国的软禁之下度过生命的最后六年。尸检报告表明他死于胃癌,但对他的真正死因存在一些质疑,其中一些学者认为他也許死于砷中毒(砒霜)。被懷疑為當時的英國政府所為。.

新!!: 法國歷史和拿破仑一世 · 查看更多 »

拉丁区

拉丁区(法語:Quartier latin),处于巴黎五区和六区之间,从聖日耳曼德佩區到卢森堡公园,是巴黎著名的学府区。「拉丁区」这个名字来源于中世纪这里以拉丁语做为教学语言。 拉丁区处在巴黎几个区的交界处,不能算巴黎真正的一个街区。他的中心位于索邦大学(5区)。 这是一片学生与教师频繁往来的地区,因为周围除了索邦大学,法兰西学院 (大学)和圣吉纳维芙图书馆,还遍布着法国最高级别的院校:亨利四世中学、路易大帝高中、圣路易高中、巴黎矿业学院、法国国家高等美术学院、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巴黎理工学院旧址、巴黎高等电子学学院等。 六十年代,尤其是1968年的五月风暴,使得拉丁区也成为著名的学生抵抗运动和抗议游行敏感区。.

新!!: 法國歷史和拉丁区 · 查看更多 »

拉丁语

拉丁语(lingua latīna,),羅馬帝國的奧古斯都皇帝時期使用的書面語稱為「古典拉丁語」,屬於印欧语系意大利語族。是最早在拉提姆地区(今意大利的拉齐奥区)和罗马帝国使用。虽然现在拉丁语通常被认为是一种死语言,但仍有少数基督宗教神职人员及学者可以流利使用拉丁语。罗马天主教传统上用拉丁语作为正式會議的语言和礼拜仪式用的语言。此外,许多西方国家的大学仍然提供有关拉丁语的课程。 在英语和其他西方语言创造新词的过程中,拉丁语一直得以使用。拉丁语及其后代罗曼诸语是意大利语族中仅存的一支。通过对早期意大利遗留文献的研究,可以证实其他意大利语族分支的存在,之后这些分支在罗马共和国时期逐步被拉丁语同化。拉丁语的亲属语言包括法利斯克语、奥斯坎语和翁布里亚语。但是,威尼托语可能是一个例外。在罗马时代,作为威尼斯居民的语言,威尼托语得以和拉丁语并列使用。 拉丁语是一种高度屈折的语言。它有三种不同的性,名词有七格,动词有四种词性变化、六种时态、六种人称、三种语气、三种语态、两种体、两个数。七格当中有一格是方位格,通常只和方位名词一起使用。呼格与主格高度相似,因此拉丁语一般只有五个不同的格。不同的作者在行文中可能使用五到七种格。形容词与副词类似,按照格、性、数曲折变化。虽然拉丁语中有指示代词指代远近,它却没有冠词。后来拉丁语通过不同的方式简化词尾的曲折变化,形成了罗曼语族。 拉丁语與希腊语同為影響歐美學術與宗教最深的语言。在中世纪,拉丁语是当时欧洲不同国家交流的媒介语,也是研究科学、哲学和神學所必须的语言。直到近代,通晓拉丁语曾是研究任何人文学科教育的前提条件;直到20世纪,拉丁语的研究才逐渐衰落,重点转移到对當代语言的研究。.

新!!: 法國歷史和拉丁语 · 查看更多 »

普罗旺斯

普罗旺斯(Provence),法国东南部的一个地区,古代时是古罗马的一个行省,毗邻地中海,和意大利接壤。从阿尔卑斯山经里昂南流的罗纳河,在普罗旺斯附近分为两大支流,然后注入地中海。 历史上的普罗旺斯地域范围变化很大,古罗马时期普罗旺斯行省北至阿尔卑斯山,南抵比利牛斯山脉,包括整个法国南部。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时,普罗旺斯成为5个行政省份之一。到了1960年代,法国被重新划分为22个大区,普罗旺斯属于普罗旺斯-阿尔卑斯-蓝色海岸大区。 普罗旺斯境内有艾克斯、马赛等名城,并出产优质葡萄酒。此地区物产丰饶、阳光明媚、风景优美,从古希腊、古罗马时代起就吸引着无数游人,至今依然是旅游胜地。普罗旺斯的薰衣草花田更是难得的美景。.

新!!: 法國歷史和普罗旺斯 · 查看更多 »

普魯士

普鲁士(Preußen;普鲁士语:Prūsa;Prusy;Prūsai;Borussia或Prutenia)乃中世紀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為止,存在於中北部歐洲的一個國家或地區,在歷史上是德意志统一以及德意志帝國立國的主要力量。此名稱之涵義在不同時期有變遷。.

新!!: 法國歷史和普魯士 · 查看更多 »

普法戰爭

普法戰爭,在法國稱1870年法德戰爭(Guerre franco-allemande de 1870),在德國稱德法戰爭(Deutsch-Französischer Krieg),是普魯士為了統一德國,並與法國爭奪歐洲大陸霸權而爆發的戰爭。戰爭是由法國發動,最後以普魯士大獲全勝,建立德意志帝國告終。.

新!!: 法國歷史和普法戰爭 · 查看更多 »

智人

智人(学名:Homo sapiens,意为“有智慧的人”)生物学上归类为哺乳纲、灵长目、人科、人属、智人种,分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两个发展阶段。此外还有已灭绝的亚种长者智人。.

新!!: 法國歷史和智人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法國史法国历史法蘭西歷史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