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40 关系: 加来,卢瓦尔河,天主教會,巴伐利亚的伊莎贝拉,巴黎,布鲁日,三级会议 (法兰西),平反,亨利五世 (英格兰),亨利六世 (英格兰),兰斯主教座堂,勃艮第,勃艮第统治者列表,皮埃尔一世·德·波旁,火刑,珍妮 (勃艮第),神聖羅馬皇帝,米兰领主,綽號,约翰一世 (波希米亚),约翰二世 (法兰西),瓦卢瓦领主列表,瓦盧瓦王朝,特魯瓦條約,百年战争,聖女貞德,菲利普三世 (勃艮第),西西里国王,路易十一,路易一世·德·波旁,路易四世 (神圣罗马帝国),阿涅絲·索蕾,腓力六世 (法兰西),英格兰,查理 (瓦卢瓦伯爵),查理五世 (法兰西),查理六世 (法兰西),波希米亚国王,波旁公爵,法国王太子。
- 1403年出生
- 1461年逝世
- 法国王太子
- 法國舊制度
- 瓦卢瓦王朝
- 百年戰爭人物
加来
加来(Calais),是法国加来海峡省的城市,人口约七万两千(2013年統計)。-zh-hans:英吉利海峡;zh-hk:英倫海峽;zh-tw:英吉利海峽;-中最狭窄的临多夫-加来海峡只有34公里宽,离加来最近的英国城市是多佛尔,加来與多佛是法國與英國最近的渡口。加来旧城(又叫北加来)在人工岛上,四周环绕着运河及港口。加来新城圣比尔在东南。.
卢瓦尔河
卢瓦尔河(Loire),法国最长的河流,发源于塞文山脉,流程1,020公里(630英里),先向北、西北,后向西注入比斯开湾,两岸有闻名世界的卢瓦尔河谷城堡群。.
天主教會
天主教會(Ecclesia Catholica;καθολικην εκκλησίαν;意為“大公教会”)是基督教各教派中人數最多的教會,其以羅馬主教(即教宗)為領袖,故又称羅馬天主教、羅馬天主教會、羅馬公教會或羅馬大公教會,對西方文明有重大的影響。在沒有歧義的情況下,天主教會可等同於天主教,後者為基督教三大宗派之一。 根據《宗座年鑑》的統計,全球天主教會約有12.54億信徒,約佔世界人口的六分之一。.
巴伐利亚的伊莎贝拉
巴伐利亚的伊萨博(法语:Isabeau de Bavière,德语:Isabella von Bayern,),是维特尔斯巴赫王朝的公主,1385年至1422年为法国国王查理六世的王后。查理七世的母亲。.
巴黎
巴黎(Paris)是法國的首都及最大都市,同時是法蘭西島大區首府,為法國的政治與文化中心,隸屬法蘭西島大區之下的巴黎省(編號第75省;僅轄有1個同名市鎮)。目前的巴黎市轄區範圍大致為舊巴黎城牆內(環城大道內側),依照發展歷史共分成20個區,自從1860年代開始就沒有重大變化。截至2011年為止,巴黎市内人口超過225萬,的人口則逾1,229萬,是歐洲最大的都會區之一。 巴黎在近1,000年的時間内是西方最大的城市,也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16世紀至19世紀期间)。目前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之一,在教育、娛樂、時尚、科學、媒體、藝術、金融、政治等方面皆有重大影響力,被認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大都会之一.
布鲁日
#重定向 布吕赫.
三级会议 (法兰西)
在法国旧制度中,三级会议(États généraux)指的是法国全国人民的代表应国王的召集而举行的会议。参加者共分成三級:第一級為神職人員、第二級為贵族、第三級為除前兩個級別以外的其他所有人,即平民。会议通常是在国家遇到困难时,国王为寻求援助而召开,因此是不定期的。1302年,腓力四世因向教会增税而与教皇博尼法斯八世(Boniface VIII)冲突。为了与教廷对抗,腓力四世于1302年5月10日召开了第一次三级会议,除了教会和贵族的代表之外,还第一次召集每个城市的两名市民代表参加会议。后来各省也模仿全国的三级会议,召开自己的三级会议。在此后的487年中,三级会议还召开过21次,每次都是在国家遇到财政或政治上的困难时召开的特殊会议,目的是在重大问题上询问民众的看法,或通过某些重大决议。三级会议的代表自首次召开时就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教士、贵族以及平民。百年战争时期,为了抵抗外敌,三级会议有权监督政府。16至17世纪初,专制王权加强,三级会议的权力被削弱。从1614年到路易十六统治时期,三级会议中断了175年。1789年,路易十六召开了最后一次三级会议,这次会议导致了法国大革命。大革命后,三级会议随着旧制度一道被废除,不复存在。.
平反
平反是一个政治用语,指涉及政權的人物、组织或政府在经历了一个不名誉阶段之后恢復名譽,也有沉冤昭雪之意。 主要用来指一些權力階層在对某个人或群体进行谴责、批判、劳改、监禁甚至伤害后;由於政權更迭、其立场变化、领导人变更,路线方针变化等原因,恢复受害者自由、名誉;推翻之前的结论。平反本身不包括道歉或赔偿,但可能是道歉或赔偿的先兆。.
亨利五世 (英格兰)
亨利五世(Henry V,)英格兰蘭開斯特王朝国王(1413年—1422年在位)。在他短暂的九年统治期间,他取得了中世纪任何一位英格兰国王都未取得过的军事辉煌。 亨利五世是英王亨利四世之子,母为玛丽·德·伯翰。生于蒙茅斯(在威尔士)。在他出生时他父亲还只是德比伯爵。当德比伯爵被放逐期间,亨利被国王理查二世收养,并得到很好的教育。德比伯爵篡位后,即封亨利为威尔士亲王。1413年3月20日,亨利五世加冕为英格兰国王。 亨利五世重燃百年战争战火,而他甚至取得了比爱德华三世更大的胜利。当时法国内部矛盾重重:国王查理六世长期患精神病;两大贵族集团奥尔良派与勃艮第派流血冲突。亨利五世一一加以利用。实际上,他使勃艮第公爵无畏的约翰背叛自己的国家转而支持英国。 1415年亨利五世正式侵入法国。事实证明,他是比爱德华三世更善于发挥英格兰长弓手威力的指挥官。他首先攻下勒阿弗尔,继而向沿海重镇加来进军。在这期间,亨利五世宣称他要得到法国的王冠。以少胜多的阿金库尔战役(1415年)几乎摧毁法国人的鬥志。此后英军不断取胜,1419年全部征服诺曼底,随即法国北部第一重镇鲁昂投降。 1420年亨利五世迫使查理六世签订特鲁瓦条约。这份条约对英格兰来说是难以置信的巨大胜利:条约规定,亨利五世与查理六世的女儿瓦卢瓦的凯瑟琳(法语读卡特琳)结婚,并且查理六世死后其法国王位由亨利五世继承(剥夺了法国王太子查理的继承权)。亨利五世实际成为法国的摄政。 此时的亨利五世可谓青云得意,然而1422年在万塞讷附近的一次战斗中,亨利五世死於斑疹伤寒。.
亨利六世 (英格兰)
亨利六世(Henry VI,)兰开斯特王朝的最后一位英格兰国王(1422年—1461年;1470年—1471年)。由于他的软弱,英格兰在亨利五世时代取得的丰硕战果丧失殆尽,且陷入血腥的玫瑰战争之中。 亨利六世是英格兰国王亨利五世和王后瓦卢瓦的凯瑟琳唯一的儿子,生于伯克郡温莎。当他的父王去世时,他出生后九个月,即被宣布为英格兰国王。不久他的外祖父法国国王查理六世也去世了,根据亨利五世与查理六世签订的特鲁瓦条约,英国人几乎是单方面的宣布他也成为法国国王(法国人大多不承认特鲁瓦条约有关两国王位继承的条款)。他的两位叔父分别在英国和法国摄政:格洛斯特公爵汉弗莱在英国;贝德福公爵约翰在法国。前者死于1435年,后者一直任摄政至1437年。 亨利六世对政治不怎么感兴趣,但他却为英格兰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很大贡献。1440年,亨利六世创建了伊顿公学和剑桥大学国王学院。 亨利六世从他的父亲那里继承了百年战争这笔不妙的遗产。当时战况正发生变化:圣女贞德于1429年解除奥尔良之围后,胜利的天平逐渐倒向法国一边。英军强有力的指挥官贝德福公爵约翰去世后,形势对英国更为不利。亨利六世逐渐引起一些人的不满。 从1453年开始,亨利六世的精神病间歇发作。约克公爵理查抓住时机发动叛乱,企图成为亨利六世的摄政并取代亨利六世的儿子的继承人地位。兰开斯特王朝家族对此不能容忍,依靠西北部大封建主的支持,废除摄政,双方的长期混战从此开始。因为约克公爵理查要求王位继承权(理查的母亲安妮·莫蒂默是亨利四世的二伯父安特卫普的莱奥内尔的后裔,舅父埃德蒙则是理查二世的王储,若非亨利四世夺取了理查二世的王位,王位本应由埃德蒙继承,如今埃德蒙已死,应轮到理查继位),展开了英国贵族内战(玫瑰战争)。亨利六世在1460年的南安普敦战役中被俘,但同年在另一战役中击败约克公爵理查(理查阵亡)。1461年,亨利六世被约克的儿子爱德华推翻,亨利逃亡到苏格兰,后者成为约克王朝的第一位国王(爱德华四世)。 1470年,由于爱德华四世与他最主要的支持者和将领沃里克伯爵内维尔发生冲突,亨利六世一度被沃里克重新推上王位。但爱德华四世很快打败了沃里克,将亨利六世关入伦敦塔。不久亨利六世被爱德华四世杀害。 亨利六世的遗体先被埋葬于切尔西修道院,后又转移至温莎城堡。兰开斯特王朝为约克王朝取代。另外,莎士比亞曾寫過以他為主角的同名劇本:亨利六世。.
兰斯主教座堂
兰斯主教座堂(Notre-Dame de Reims)是法国大東部大区城市兰斯的主教座堂,历史上曾经有25位法国君主在此加冕。 教堂是大東部大区主要的名胜,2006年吸引了50万名游客。.
勃艮第
勃艮第(Bourgogne,),又譯勃艮地 、布根地、博根地,法國中部大區,面積3萬1582平方公里,人口163萬3891人(2007年統計數字)。下轄科多爾省(21)、涅夫勒省(58)、索恩-盧瓦爾省(71)、約訥省(89)。 勃艮第和波爾多為法國兩大著名產酒區,但勃艮第大區政府所在城市第戎卻以生產芥末而聞名遐邇。 2016年1月1日,弗朗什-孔泰大区与勃艮第大区合併为勃艮第-弗朗什-孔泰大區。.
勃艮第统治者列表
勃艮第公爵(Fr.:duc de Bourgogne)是勃艮第公国统治者的头衔,843年由西法兰克王国的秃头查理创立。.
皮埃尔一世·德·波旁
埃尔一世·德·波旁,第二代波旁公爵(Pierre I de Bourbon,2me duc de Bourbon;),法国贵族。1342年被封为公爵。他是路易一世公爵与埃诺的玛丽之子。 皮埃尔一世·德·波旁在法国国王腓力六世和约翰二世时代担任内政大臣和外交官;1356年他在英法百年战争中的普瓦捷战役中阵亡。.
火刑
火刑,是死刑的一種,意即將犯人綁在柱上用火活活燒死。.
珍妮 (勃艮第)
#重定向 勃艮第的约娜.
神聖羅馬皇帝
聖羅馬皇帝(Römisch-deutscher Kaiser,Imperatores Romani Sacri)是歷史學家稱呼中世紀時獲教宗賜予「羅馬皇帝」頭銜的东法兰克国王和罗马人民的國王,和1356年後統治神聖羅馬帝國的君主。 最早「神聖羅馬皇帝」只是歐洲中世紀時的一個富宗教色彩的頭銜,首個獲教宗加冕為「羅馬皇帝」的君主是加洛林王朝的查理曼。直至十世紀中後期,奧托大帝在加洛林王朝的東法蘭克,即德意志地區,建立神聖羅馬帝國,该名稱才作为該帝国的君主頭銜使用,後來的纳粹德国称其为德意志第一帝国。帝國內的公爵會先互相選舉出「东法兰克國王」,然後由教宗加冕為皇帝。但事实上,在查理五世後的皇帝都沒有得到教宗的加冕,法律上只是「皇帝當選人」。最後一個神聖羅馬皇帝當選人是弗朗茨二世,他在1806年拿破崙戰爭期間退位,神聖羅馬帝國滅亡。 「神聖羅馬皇帝」該詞是歷史學家對該時期受天主教教宗加冕的羅馬皇帝的稱呼,而當中「神聖」一詞事實上從未在正式文件的皇帝頭銜中出現。「神聖羅馬皇帝」頭銜的正式名稱應為「蒙上帝恩典的羅馬皇帝,永恒的奧古斯都」(Dei Gratia Romanorum Imperator Semper Augustus)。查理曼在八百年加冕時,他的頭銜是「蒙上帝加冕的最尊貴的奧古斯都,平和而偉大的皇帝,羅馬帝國的統治者卡尔」(Karolus serenissimus Augustus a Deo coronatus magnus pacificus imperator Romanum gubernans imperium),當中包含了「神聖」和「羅馬」兩個元素。沿用「羅馬」一詞是為了象徵「皇權的過渡」(translatio imperii),即承認神聖羅馬皇帝為西羅馬帝國皇帝的繼承人,而這頭銜在480年尼波斯死後一直懸空。.
米兰领主
#重定向 米蘭統治者列表.
綽號
綽號是人的一種非正式的名字,是別名的一種。表示親密或喜愛的綽號也叫暱稱;表示幽默感或嘲弄的綽號也叫諢號(渾號)、諢名(渾名)。 在某些場合下,人們習慣不使用本名,而是用綽號來代替,表示關係親密、喜愛之情、幽默感或嘲弄等意味。從綽號產生、獲得(對於本人來說)的角度來說也稱作外號,意思是其他人所取的名字,儘管綽號可能並不被本人所接受。 在粵語地區,綽號亦被稱作為“花名”。.
约翰一世 (波希米亚)
卢森堡的约翰(捷克语:Jan Lucemburský;德语:Johann von Luxemburg,)波希米亚国王(1311年-1346年在位)。.
约翰二世 (法兰西)
約翰二世(,1350-1364在位),瓦盧瓦王朝第2位国王。 約翰二世是法蘭西國王腓力六世的兒子,母親為勃艮第的瓊。1332年,13歲的約翰在其父安排下迎娶波希米亞國王盧森堡的約翰的17歲女兒。其後約翰被封為諾曼第公爵。1350年,約翰在其父腓力六世死後繼承王位。1356年約翰在普瓦捷战役失败后被黑太子爱德华俘虏押回英格兰,他把儿子安茹公爵路易一世留下做人质後,約翰二世回国去筹赎金,不料路易其後逃跑了,约翰二世严格遵守了骑士制度的信条,他自愿返回英国做人质,更在数月后死去,因为这个缘故他被称做“好人約翰”(Jean le Bon)。 J J J.
瓦卢瓦领主列表
这是一份瓦卢瓦领主的列表。瓦卢瓦位于今法国皮卡第,在中世纪时这里是一块封建领地。.
瓦盧瓦王朝
卢瓦王朝是卡佩王朝的支系,继卡佩家族后承继法国王权,并于1328至1589年间统治法兰西。家族地位较低的成员在阿朗松,安茹,勃艮第和奥尔良建立其支系。 瓦卢瓦家族源起于查理(1270-1325),法国国王腓力三世的三子。基于1316年當時的王位繼承規定(萨利克法典),王族女性及其男性后裔(如納瓦拉女王及英國國國王愛德華三世)不得继承法国王位,因此查理之子繼位為腓力六世。.
特魯瓦條約
《特魯瓦條約》(Treaty of Troyes)迫使法國國王查理六世承認英格蘭國王亨利五世為其繼承人及攝政,並將卢瓦尔河以北地劃歸英格蘭。法國在1415年的阿金庫爾戰役中戰敗,巴伐利亚的伊萨博簽下於1420年與英格蘭簽訂該條約。.
百年战争
年戰爭(Hundred Years' War;Guerre de Cent Ans) 1337年至1453年,交戰雙方是英格蘭王國和法蘭西王國;後來勃艮第公國等國亦加入戰爭。它是世界最長的戰爭之一,長達116年,最後由法方勝出,不少新的戰術和武器因而發明。.
聖女貞德
聖女貞德(Jeanne d'Arc或Jeanne la Pucelle;)是法國的军事家,天主教聖人,法国的民族英雄。在英法百年戰爭(1337年-1453年)中她帶領法兰西王国軍隊對抗英格兰王国軍隊的入侵,最後被捕並被處以火刑。 貞德生前不識字,是出生于法国农村的少女。传说在她16歲時的一日,在村後的大樹下遇見天使聖彌額爾、聖瑪加利大和聖加大肋納,從而得到「天主的啟示」,要求她帶兵收復當時由英格兰人佔領的法國失地。後來她幾番轉折,得到兵權,于1429年解奥尔良之围,成為聞名法國的女英雄,后帶兵多次打敗英格兰的侵略者,更促使擁有王位承繼權的查理七世于同年7月16日得以加冕。然而聖女貞德于1430年在贡比涅一次小衝突中為勃艮第公國所俘,不久為英格兰人以重金購去,由英格兰当局控制下的宗教裁判所以异端和女巫罪判處她火刑,于1431年5月30日在法國鲁昂當眾處死。20年後英格兰军队被徹底逐出法國時,貞德年老的母親說服教宗卡利克斯特三世重新審判貞德的案子,最終於1456年為她平反。1920年,教皇本笃十五世将贞德封为圣女。 貞德成為后世西方文化中的一個重要人物。從拿破崙時代到現在,法國的政治人物常以她的偉大形象進行宣傳。眾多的作家和作曲家,包括莎士比亞、伏爾泰、席勒、威爾第、馬克吐溫、柴可夫斯基、蕭伯納與布萊希特都創作過有關她的作品,而大量以她為題材的電影、戲劇、和音樂也一直持續發展直到今天。.
菲利普三世 (勃艮第)
菲利普三世(好人)(Philippe III le Bon;)瓦卢瓦王朝的第三代勃艮第公爵(1419年—1467年在位),百年战争末期欧洲重要的政治人物之一。.
西西里国王
#重定向 西西里君主列表.
路易十一
路易十一(Louis XI,),綽號慎密者(le Prudent),法国瓦卢瓦王朝国王(1461年—1483年在位)。查理七世之子。.
路易一世·德·波旁
路易一世·德·波旁 Louis Ier de Bourbon,波旁公爵一世(1279年—1342年1月29日)法国波旁家族的始祖。在1317年—1327年,他的封号是克莱蒙伯爵。 路易一世·德·波旁的父亲是法国国王路易九世之子克莱蒙伯爵法兰西的罗贝尔,因此,从血统来看,他和他的后代是法国的亲王。他的母亲是勃艮第公爵于格四世的女儿勃艮第的比阿特丽丝,她也是波旁领地的继承人。路易一世从母亲那里继承了波旁。1327年,路易一世由法国国王查理四世封为波旁公爵。 路易一世参加了卡佩王朝的几次著名战役。早在1310年,他被任命为国王的侍卫长。同年,他与埃诺伯爵让二世的女儿玛丽结婚。 Category:波旁公爵 P P Category:法国波旁王朝.
路易四世 (神圣罗马帝国)
(巴伐利亚的)路易四世(Ludwig IV der Bayern,),上巴伐利亚公爵(1302年起),罗马人民的国王(1314年当选),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328年加冕)。上巴伐利亚公爵路易二世之子。他是统治巴伐利亚公国的维特尔斯巴赫家族成员,这个家族统治巴伐利亚至1918年。.
阿涅絲·索蕾
阿涅絲·索蕾(Agnès Sorel,),號稱法國史上最美的女人,查理七世的情婦。傳言查理七世對她一見鍾情,相見第一晚便輾轉難眠。後世更認為是她給予查理七世無比的勇氣與自信,得以從英國人手上將諾曼第省奪回。 查理七世封其為「美麗貴婦」,並命畫家畫下一幅名為「聖母與小孩」,又名「梅拉的處女」的畫。畫中的阿涅絲裝扮成聖母抱著聖嬰,而乳房的意義從中世紀的神聖,也轉變成為文藝復興時期的情色。令法国民间津津乐道的是, 即使不施脂粉, 她的美貌依旧冠绝宫廷。阿涅絲也是法国王室史上首个公开承认的情妇。 她是个聪慧丽人, 不时为国王的难题提出建议,查理七世在和她相处的过程中,逐渐找回自信。国王对阿涅絲的宠爱令她在王宫来去自如而这也导致她在宫廷树敌。王储路易和王储顾问们十分厌恶她,在此之前,阿涅丝為國王生下三个女儿。 当时,阿涅絲已为查理七世产下三女,在她怀他们第四个孩子的时候,她不顾八个月的身孕毅然赶往查理七世所在的战场给于他精神支持, 却因路程颠覆遥远早产一子,但婴儿出生没多久就夭折, 阿涅絲也腹痛不止,不到三天就逝世,1450年2月9日,时年28岁。王室记载是胃部肿胀而死,但数百年来民间传言称是王储的心腹在她赶路途中所飲用的食水和药物中下毒致死。二十一世纪对阿涅絲的开棺验骨也证明死因是水银中毒, 但宫中错综复杂的人事和利益关系也令历史学家和科学家难以确认真正幕后指使人。验骨后, 专家们按照她的生前夙愿将她的遗骨安放在法王查理七世墓旁。 在她逝世後,其表妹安東寧特·德·梅格尼萊斯取而代之成為查理七世新一任的情婦。 Category:法國王室情婦.
腓力六世 (法兰西)
腓力六世(Philippe VI,)瓦盧瓦王朝的第一位法蘭西國王(1328年—1350年在位)。.
英格兰
英格蘭(England),又稱作英倫、英國,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的一個構成國,位於大不列顛島的東南方,蘇格蘭以南,威尔士以東,是英国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經濟最發達的一個部分。虽然就传统上一般可以认为其政治地位相当于一个国家,但以国际通行标准上其仍然是一级行政区。 在歷史上,英格蘭與蘇格蘭之間是以哈德良长城為界。英格蘭這個名字源自「盎格魯人」(Angles),其原名「Engla-lond」意为「盎格魯人之地」,他們繼凱爾特人之後來到這個地方,属日耳曼民族。.
查理 (瓦卢瓦伯爵)
瓦卢瓦的查理(法语:Charles de Valois,1270年3月12日-1325年12月16日)是法国的瓦卢瓦伯爵和安茹伯爵。他是统治了法国近300年的瓦卢瓦王朝的始祖。 瓦卢瓦的查理是法国国王腓力三世的第三子,母亲为阿拉贡公主伊莎贝拉(“征服者”海梅一世之女)。1284年,查理曾被教皇马丁四世当作政治工具:教皇为了发动一场反对阿拉贡的十字军而将他加冕为阿拉贡国王。由于与安茹女继承人玛格丽特结婚,查理于1290年获得安茹伯爵领地。 瓦卢瓦的查理于1300年征服佛兰德,使之臣属于法国。 在法国国王查理四世(瓦卢瓦的查理之侄)无嗣而终后,查理的儿子腓力六世继承了王位。新国王几乎立刻因继承权争执与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三世爆发了百年战争。 Category:安茹伯爵 Category:瓦卢瓦伯爵 C C.
查理五世 (法兰西)
(英明的)查理五世(Charles V le Sage,)瓦卢瓦王朝第3位国王(1364年-1381年在位)。他逆转了百年战争第一阶段的战局,使法国得以复兴。 查理五世是好人约翰之子。1356年英格蘭人在普瓦捷战役中俘虏了他的父亲约翰二世,查理五世遂成为国家的摄政者。事实证明他比父亲称职得多。 为筹集使约翰二世获释而必须支付的赎金,查理重新召开已中止了多年的三级会议;但在其索款的要求被拒绝后,他又将三级会议解散。1357年3月在各方强烈要求下,查理再次召开三级会议,并颁布“三月大敕令”,扩大会议的权力。但这个敕令最终并未实施。1358年,查理在商人艾蒂安·马赛领导的市民起义中被赶出巴黎。 查理五世任摄政时的另一次巨大起义浪潮是扎克雷运动。他依靠其父约翰二世的宿敌、纳瓦拉国王恶人查理的力量将这次暴动镇压下去。 1360年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三世逼近巴黎附近,查理明智地与英国人签订了《布雷蒂尼和约》。和约对法国不利,但它却使查理五世有时间来进行改革。他主要依靠小贵族和市民作为同盟,强化税收制度,加强王权,并使用一部分雇佣军来代替作战不力的民军。在充分加强了法蘭西的国家机器之后,查理五世于1369年向英格兰开战。他的战争进行得很顺利:1372年收复普瓦图和布列塔尼,1373年又击溃南下波尔多的英军。到1374年,英格蘭人手中只剩下五个港口:加来、布雷斯特、瑟堡、波尔多和巴巴约讷。查理五世于这年与英格兰缔结3年停战和约,将大部分收复的失地划归王室直辖。但在1377年,他又向英格兰人发动进攻。 在查理五世死后,各种矛盾便一齐爆发出来,以致亨利五世在1420年又攻占了大半个法蘭西。 查理五世曾是巴黎大学的监护者。.
查理六世 (法兰西)
查理六世(疯子)(Charles VI le Insense,,又称可爱的查理)瓦卢瓦王朝第四位国王(1380年-1422年在位)。查理五世之子。.
波希米亚国王
#重定向 捷克君主列表.
波旁公爵
波旁公爵(法语:Duc de Bourbon)是法国的一个贵族爵位。它最早出现于14世纪前半叶。第一位有此称号的领主是克莱蒙伯爵法兰西的罗贝尔和波旁领地的女继承人勃艮第的比阿特丽斯的长子路易一世公爵。波旁公爵家族的后代中衍生出波旁家族,他们在法国和西班牙建立起强大的波旁王朝。从那以后,波旁公爵的头衔仅颁给过几位孔代亲王和其他宗室亲王。.
法国王太子
法国王太子(法语:Dauphin),严格地应称为维埃诺瓦王太子(Dauphin de Viennois),是从1350年到1791年和从1824年到1830年被授于法国王位继承人的头衔。 维埃纳伯爵居伊八世(Guy VIII)在他的盾徽中有一条海豚,以及他的绰号海豚(法语:le Dauphin)。维埃诺瓦的海豚的头衔上升为他的家族直到1349年,当温伯特二世 (Humbert II)出售他的海豚庄园给腓力六世,从此法国的继承人承担了海豚(le Dauphin)的称号。皇太子妃称女海豚(la Dauphine)。 第一位称「海豚」的王子是查理五世。这个头衔相当于英国的威尔士亲王。法国王太子的官方全称在1461年之前是“托上帝鸿福,维埃诺瓦王太子、瓦伦蒂诺瓦和迪瓦伯爵”(法语:par la grâce de Dieu, dauphin de Viennois, comte de Valentinois et de Diois)。「海豚」會穿上一件織上代表海豚的多菲内在大衣手臂的衣服,它同時印上了法国的百合花。.
另见
1403年出生
- 朱志均
- 查理七世 (法兰西)
- 约翰四世 (特拉比松帝国)
- 诺布桑波
- 贝萨里翁
- 路易三世 (安茹)
1461年逝世
- 卡洛斯 (維亞納親王)
- 查理七世 (法兰西)
- 鲍里斯·亚历山德罗维奇
法国王太子
- 亨利二世 (法兰西)
- 大王太子路易
- 弗朗索瓦二世 (法兰西)
- 查理七世 (法兰西)
- 查理五世 (法兰西)
- 查理八世 (法兰西)
- 查理六世 (法兰西)
- 法国王太子
- 路易-約瑟夫 (法國王太子)
- 路易十一
- 路易十七
- 路易十三
- 路易十五
- 路易十六
- 路易十四
法國舊制度
- 亨利三世 (法兰西)
- 亨利二世 (法兰西)
- 亨利四世 (法兰西)
- 弗朗索瓦一世 (法兰西)
- 旧制度
- 查理七世 (法兰西)
- 查理九世 (法兰西)
- 查理五世 (法兰西)
- 查理八世 (法兰西)
- 查理六世 (法兰西)
- 波旁王朝
- 瓦盧瓦王朝
- 约翰二世 (法兰西)
- 路易十一
- 路易十三
- 路易十二
- 路易十五
- 路易十六
- 路易十四
瓦卢瓦王朝
- 亨利五世 (英格兰)
- 亨利六世 (英格兰)
- 凯瑟琳·德·美第奇
- 凱瑟琳·德·美第奇的建築成就
- 巴伐利亚的伊萨博
- 查理七世 (法兰西)
- 查理五世 (法兰西)
- 查理八世 (法兰西)
- 查理六世 (法兰西)
- 瓦盧瓦王朝
- 约翰二世 (法兰西)
- 腓力六世 (法兰西)
- 路易十一
- 馬克西米連一世 (神聖羅馬帝國)
百年戰爭人物
- 亨利五世 (英格兰)
- 亨利六世 (英格兰)
- 亨利四世 (英格兰)
- 吉爾·德·雷
- 夏尔·德·布卢瓦
- 夏爾一世·德·波旁
- 巴伐利亚的伊萨博
- 拉海爾
- 查理一世 (奥尔良公爵)
- 查理七世 (法兰西)
- 查理五世 (法兰西)
- 查理六世 (法兰西)
- 爱德华三世
- 爱德华四世
- 皮埃尔一世·德·波旁
- 第一代什鲁斯伯里伯爵约翰·塔尔博特
- 第一代肯特伯爵威廉·内维尔
- 第一代萨默塞特公爵约翰·博福特
- 約翰·法斯特爾夫
- 约翰二世 (法兰西)
- 腓力六世 (法兰西)
- 菲利普三世 (勃艮第)
- 詹姆斯一世 (苏格兰)
- 让一世·德·波旁
- 贝特朗·杜·盖克兰
- 路易十一
- 黑太子爱德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