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弗朗索瓦一世 (法兰西)

指数 弗朗索瓦一世 (法兰西)

弗朗索瓦一世 (法语:François I,),即位前通常称昂古莱姆的弗朗索瓦(François de Angouléme),又稱大鼻子弗朗索瓦(François au Grand Nez),骑士国王(le Roi-Chevalier),被视为开明的君主,多情的男子和文艺的庇护者,是法国历史上最著名也最受爱戴的国王之一(1515年—1547年在位)。在他统治时期,法国繁荣的文化达到了一个高潮。.

81 关系: 加貝爾卢浮宫吉斯公爵 (第二)夏朗德省奥尔良公爵奥斯曼帝国奧地利的埃莉諾尼斯巴黎布卢瓦城堡布列塔尼布列塔尼公国帕维亚之战干邑乔瓦尼·达韦拉扎诺亨利二世 (法兰西)亨利二世 (法蘭西)亨利八世人文主义伯南布哥弗朗索瓦一世圣劳伦斯河圣但尼圣殿北美洲列奥纳多·达·芬奇兰斯主教座堂勃艮第勒阿弗尔神圣罗马帝国米开朗基罗米蘭紐約港约翰 (勃艮第公爵)纽芬兰岛维克多·雨果罗马天主教翁夫勒絕對君主制瓦卢瓦领主列表瓦盧瓦王朝蝾螈科香波尔城堡马德里詹姆斯五世 (苏格兰)魁北克让一世·德·波旁路易十二路易一世 (奥尔良公爵)阿梅迪奥八世蘇格蘭...蒙娜丽莎里昂腓力二世 (萨伏依)苏丹 (称谓)苏莱曼一世 (奥斯曼帝国)英格兰雅克·卡蒂埃查理 (昂古萊姆伯爵)查理二世 (奥尔良公爵)查理五世 (神圣罗马帝国)查理五世 (法兰西)查理八世 (法兰西)提香欧洲沙羅曼達法国法国-奥斯曼帝国联盟法国君主列表法语法蘭西的克洛德朱塞佩·威尔第朗布依埃城堡最后的晚餐昂布瓦斯城堡斐迪南二世 (阿拉贡)施馬爾卡爾登聯盟文艺复兴意大利意大利战争拉丁语拉斐尔 扩展索引 (31 更多) »

加貝爾

#重定向 法國鹽稅.

新!!: 弗朗索瓦一世 (法兰西)和加貝爾 · 查看更多 »

卢浮宫

羅浮宮(Musée du Louvre)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的塞纳河边,原是法国的王宮,现在是卢浮宫博物馆,常年展出的展品数量达3.5万件,包括雕塑、绘画、美术工艺及古代东方、古代埃及和古希腊罗马等7个门类,主要收藏1860年以前的艺术作品与考古文物。.

新!!: 弗朗索瓦一世 (法兰西)和卢浮宫 · 查看更多 »

吉斯公爵 (第二)

#重定向 法蘭索瓦·德·洛林,第二代吉斯公爵.

新!!: 弗朗索瓦一世 (法兰西)和吉斯公爵 (第二) · 查看更多 »

夏朗德省

夏朗德省(Charente)是法國阿基坦-利木森-普瓦圖-夏朗特大區所轄的省份。該省編號為16。.

新!!: 弗朗索瓦一世 (法兰西)和夏朗德省 · 查看更多 »

奥尔良公爵

奥尔良公爵(Duc d'Orléans)是从1344年开始使用的一个法国贵族爵位,以其最初的封地奥尔良命名。这一称号主要被授予王室的亲王。.

新!!: 弗朗索瓦一世 (法兰西)和奥尔良公爵 · 查看更多 »

奥斯曼帝国

鄂圖曼帝國(دولت عالیه عثمانیه,Osmanlı İmparatorluğu)為鄂圖曼人建立的帝国,创立者為--鄂圖曼一世。鄂圖曼人初居中亞,後遷至小亞細亞,日漸興盛。極盛時勢力達亞歐非三大洲,領有南歐、巴爾幹半島、西亞及北非之大部份領土,西達直布羅陀海峽,東抵裏海及波斯灣,北及今之奧地利和斯洛文尼亞,南及今之蘇丹與葉門。自消滅東羅馬帝國後,定都於君士坦丁堡,且以東羅馬帝國的繼承人自居。故鄂圖曼帝國的君主苏丹以自封的形式,視自己為天下之主,繼承了東羅馬帝國的基督教文化及伊斯蘭文化,因而東西文明在其得以統合。 鄂圖曼帝國位處東西文明交匯處,並掌握東西文明的陸上交通线達六个世紀之久,直接大英帝國在18世紀通過直布羅舵打通地中海航線為止。在其存在期间,不止一次實行伊斯蘭化与現代化改革,使得東西文明的界限日趨模糊。鄂圖曼帝國對西方文明影響舉足輕重,其建築師希南名留至今。16世紀,蘇萊曼大帝在位之時,日趨鼎盛,其領土在17世紀更達最高峰,控制今日中東歐不少國家。在巴巴羅薩的帶領下,其海軍更掌控地中海。 鄂圖曼帝國是15世紀至19世紀唯一能挑战崛起的歐洲基督教國家的伊斯蘭教勢力,但鄂圖曼帝國终不能抵挡近代化欧洲列強的冲击,於19世紀初趨於沒落,淪為英國、法國等列強的棋子,但其卓越的戰略地理位置使英國、法國得以利用鄂圖曼帝國阻止俄羅斯帝國對外向歐洲擴張,並在克里米亞戰爭中成功阻止,最終於第一次世界大戰裡敗於協約國之手,鄂圖曼帝國因而分裂。之後凱末爾領導土耳其国民运动,放弃了大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疆域,建立了主權獨立但面积较小、僅控制色雷斯及小亞細亞的土耳其共和國,鄂圖曼帝國至此滅亡。.

新!!: 弗朗索瓦一世 (法兰西)和奥斯曼帝国 · 查看更多 »

奧地利的埃莉諾

奧地利的埃莉諾(Claude of France,),卡斯蒂利亞國王費利佩一世與妻子胡安娜一世的長女,初為葡萄牙國王曼努埃爾一世王后(1518~1521),後為法蘭西國王弗朗索瓦一世王后(1530~1547)。.

新!!: 弗朗索瓦一世 (法兰西)和奧地利的埃莉諾 · 查看更多 »

尼斯

尼斯(Nice)是地中海沿岸法国南部港口城市,位于普罗旺斯-阿尔卑斯-蓝色海岸大区,为滨海阿尔卑斯省行政中心。尼斯地处马赛和意大利热那亚之间,为主要旅游中心和蔚藍海岸地区的首选度假地,尼斯是普罗旺斯-阿尔卑斯-蓝色海岸大区第二大城市(第一大城市马赛),大都会区人口933080人(1999年统计)。尼斯是法国第五大城市,城市中心人口347,100人。(2004年统计).

新!!: 弗朗索瓦一世 (法兰西)和尼斯 · 查看更多 »

巴黎

巴黎(Paris)是法國的首都及最大都市,同時是法蘭西島大區首府,為法國的政治與文化中心,隸屬法蘭西島大區之下的巴黎省(編號第75省;僅轄有1個同名市鎮)。目前的巴黎市轄區範圍大致為舊巴黎城牆內(環城大道內側),依照發展歷史共分成20個區,自從1860年代開始就沒有重大變化。截至2011年為止,巴黎市内人口超過225萬,的人口則逾1,229萬,是歐洲最大的都會區之一。 巴黎在近1,000年的時間内是西方最大的城市,也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16世紀至19世紀期间)。目前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之一,在教育、娛樂、時尚、科學、媒體、藝術、金融、政治等方面皆有重大影響力,被認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大都会之一.

新!!: 弗朗索瓦一世 (法兰西)和巴黎 · 查看更多 »

布卢瓦城堡

布卢瓦城堡(Château de Blois),是位于法国布卢瓦市中心的一座法式城堡,是卢瓦尔河谷城堡群中的一座皇家城堡,多名法国国王曾在此居住。它实际包含了13至17世纪陆续建造起来的多个建筑体,总共有564个房间。.

新!!: 弗朗索瓦一世 (法兰西)和布卢瓦城堡 · 查看更多 »

布列塔尼

#重定向 布列塔尼大區.

新!!: 弗朗索瓦一世 (法兰西)和布列塔尼 · 查看更多 »

布列塔尼公国

布列塔尼公国(布列塔尼语:Dugelezh Breizh,法语:Duché de Bretagne),是中世纪时期的一个部族和封建国家,存在于935年至1547年的布列塔尼半岛上,东部与诺曼底及其他法国省份相邻。布列塔尼公国一度保持了独立的地位数世纪之久,16世纪随着布列塔尼女公爵安妮与路易十二的婚姻而被法国联合统治。.

新!!: 弗朗索瓦一世 (法兰西)和布列塔尼公国 · 查看更多 »

帕维亚之战

帕维亚之战(英語:Battle of Pavia)发生于1525年2月24日,是意大利四年战争一场决定性的战役。在此战中,法国王室统帅波旁公爵夏爾三世·德·波旁因与法国国王的家族矛盾,愤而出卖国家,投奔查理五世,率领部分法国军队及一支哈布斯堡王朝军队在帕维亚城下袭击由弗朗索瓦一世亲自带领的法国军队,法军被各个击破后大败,弗朗索瓦被夏尔三世俘虏后转交给查理五世,查理五世将他囚禁在马德里,而最终两国签署马德里协议,迫使弗朗索瓦一世為了取得自由,不惜割讓勃艮地(給查理)、布列塔尼(給英王亨利八世)等領土。但弗朗索瓦一世一回到法國,就宣布撕毀條約,不但拒絕割讓土地給查理和英國,還繼續出兵和查理作戰。 西班牙在帕维亚中大敗法國,使很多義大利及德意志人感到意外,令人擔心查理五世將會繼續擴張勢力。很快地,教宗克萊孟七世倒戈支持法國及義大利一些重要城邦,以上帝的名義宣布,弗朗索瓦一世與查理五世所簽訂的割地條約無效;克萊孟七世還主動參與針對哈布斯堡帝國的(1526-1529年)。 查理五世因此勃然大怒,加上查理漸漸厭倦克萊孟七世教宗干預他認為與宗教毫無關係的事務,波旁公爵夏尔三世率领军队攻打罗马,在1527年攻陷羅馬,使教宗蒙羞。結果,以後克萊孟七世與繼任的教宗在與世俗勢力交往時,都顯得加倍謹慎,不敢違背西班牙國王。1529年法國在蘭德里亞諾戰役被西班牙再次擊敗,正式放棄米蘭予西班牙;教宗更與查理簽署巴塞隆那和約,結束並建立更和諧關係。西班牙正式成為天主教的保護者,而查理被教宗加冕為意大利國王(倫巴第)。.

新!!: 弗朗索瓦一世 (法兰西)和帕维亚之战 · 查看更多 »

干邑

干邑(Cognac)或科尼亚克,是法国夏朗德省下属的一个市镇。.

新!!: 弗朗索瓦一世 (法兰西)和干邑 · 查看更多 »

乔瓦尼·达韦拉扎诺

乔瓦尼·达·韦拉扎诺(Giovanni da Verrazzano或Giovanni da Verrazano,)是一位在北美洲从事发现活动的意大利探险家,主要为法国国王效力。他是自公元11世纪挪威人移民北美以来第一个造访北美大西洋沿岸南卡罗来纳至纽芬兰岛段的欧洲探险家,其中,他在1524年发现了北美东岸的重要海湾纽约港和纳拉干湾。.

新!!: 弗朗索瓦一世 (法兰西)和乔瓦尼·达韦拉扎诺 · 查看更多 »

亨利二世 (法兰西)

亨利二世(Henri II,),法国瓦卢瓦王朝国王(1547年—1559年在位)。弗朗索瓦一世次子,母为法蘭西的克洛德。生于巴黎西郊的圣日耳曼昂莱(Saint-Germain-en-laye)。1526年,作为释放被俘的弗朗索瓦一世的条件之一(参见:帕维亚战役),他曾以王太子的身分送往西班牙当人质。1547年,加冕为法兰西国王,將自己的親信貴族拔擢為權貴高門,譬如把國家大權委於王室總管蒙莫朗西家族和吉斯家族之手,再用兒時玩伴聖安德烈元帥加以制衡。 亨利二世即位后继续进行其父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的斗争。 亨利二世是一个顽固的天主教徒,法国国内的新教徒遭到他无情的迫害。他在1547年于巴黎高等法院中特设了一个被称为“火焰法庭”的机构来审判新教异端。1555年又因為親信洛林的樞機慫恿成功,亨利下詔各地的官員應對那些被教會判為異端的人進行懲罰,無須審查也不須上訴。此命令因高等法院之抗議而拖到1559年方才正式實行,但很快就因亨利的死亡而使宗教迫害停頓下來。 1559年4月,随着《卡托-康布雷齐和约》的签署,法国与西班牙之间为争夺意大利而进行的长期战争终于结束。亨利二世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分边嫁给西班牙国王费利佩二世和洛林公国的夏尔三世。他在为女儿的结婚庆典而举行的比武中被苏格兰卫队长蒙哥马利(Gabriel, comte de Montgomery)的断矛刺穿头部,十天后死去。此事在諾查丹馬斯的預言詩中曾被提過。 亨利二世性格憂鬱而虔誠,與西班牙的一連串戰爭讓法國負擔二千萬里弗以上的債務,導致法國不久後的實質破產與王權衰落,連帶促成長達三十多年的法國宗教內戰(胡格諾戰爭),使得法國國力大衰、西班牙趁機稱霸。.

新!!: 弗朗索瓦一世 (法兰西)和亨利二世 (法兰西) · 查看更多 »

亨利二世 (法蘭西)

#重定向 亨利二世 (法兰西).

新!!: 弗朗索瓦一世 (法兰西)和亨利二世 (法蘭西) · 查看更多 »

亨利八世

亨利八世(Henry VIII;),是英格蘭亨利七世次子,都铎王朝第二任国王,1509年4月22日繼位。他也是愛爾蘭領主,後來更成為愛爾蘭國王。亨利八世為了休妻而另娶新皇后而與當時的羅馬教皇反目,推行英格兰宗教改革,並通过一些重要法案,容許自己另娶,並将當時英國主教立為英國國教會大主教,使英国教会脱离罗马教廷,自己成为英格蘭最高宗教领袖,並解散罗马教廷在國內的修道院,使英國王室的权力因此达到顶峰。他在位期間,把威尔士并入英格兰。雖然有說亨利八世在離世前成為英國國教徒,但是他一生都提倡天主教儀式及教條。他的後裔愛德華六世,以及伊麗莎白一世都繼續推行改革。但是,他的女兒瑪麗一世在位期間曾恢復天主教的地位。亨利八世曾經有六次婚姻,其中有兩個妻子被其下令斬首。 他在位期间,除了推行宗教改革外,更積極鼓励人文主义研究。亨利八世还合并了英格兰和威尔士,使英国皇室的权力达到顶峰。国家的权力扩大了,而中产阶级对政治的参与度也加强了;亨利成功的参与了欧洲大陆上的政治外交,然而却为此耗尽了国库,给以后继位的英国君主带来了麻烦。.

新!!: 弗朗索瓦一世 (法兰西)和亨利八世 · 查看更多 »

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是一种基于理性和仁慈的哲学理论的世界观。作为一种生活哲学,人文主义从仁慈的人性获得启示,并通过理性推理来指导。 人文主义以理性推理为思想基础,以仁慈博爱为基本价值观。个人兴趣、尊严、思想自由、人与人之间的容忍和无暴力相处等,都是人文主义内涵范畴。同时,与人本主义心理学和人道主义关系密切。 除了一般无宗教的世俗人文主义外,也存在有宗教的人文主义,在各个主要宗教中,人文主义一般与该宗教的信仰和传统相结合。有些人文主义还认为,人有需要参加仪式和规则,并组织一些团体来满足这种需要。相比唯物主义,人文主义注重人的精神心灵;另一方面,人文主义注重理性。因此,有無神論的人文主义者认为,和理性精神相违背的神灵崇拜的宗教精神,并不是人文主义。.

新!!: 弗朗索瓦一世 (法兰西)和人文主义 · 查看更多 »

伯南布哥

#重定向 伯南布哥州.

新!!: 弗朗索瓦一世 (法兰西)和伯南布哥 · 查看更多 »

弗朗索瓦一世

弗朗索瓦一世,可能为以下历史人物:.

新!!: 弗朗索瓦一世 (法兰西)和弗朗索瓦一世 · 查看更多 »

圣劳伦斯河

圣劳伦斯河(Saint Lawrence River,Fleuve Saint-Laurent)是北美的河流。位于加拿大和美国境内。起源于安大略湖,流经蒙特利尔(加拿大境内)、魁北克市,在加斯佩地区注入大西洋的圣劳伦斯湾。 圣劳伦斯河从安大略湖口的京士顿开始,直到安大略省的康沃尔(Cornwall)是美国和加拿大的界河。康沃尔以下都在加拿大境内。在蒙特利尔西与渥太华河汇流,途径三河市,到魁北克市骤然开阔,最终在加搏海峡入海。全长3056公里。 圣劳伦斯河水量充沛,水质含泥沙量较少,支流有渥太华河、沙陀格威河、黎塞留河(Rivière Richelieu)和萨贵内河(Rivière Saguenay),佛蒙特州的尚普兰湖也是其分支水系。圣劳伦斯水系同五大湖一起构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水系。 圣劳伦斯河是五大湖水系到大西洋的通路,具有重要的地位。河流两岸集中了魁北克80%的人口和几乎所有的工业。 * Category:紐約州河流 Category:安大略河流 Category:魁北克河流 Category:安大略湖 Category:美加邊界 Category:北美洲跨國河流.

新!!: 弗朗索瓦一世 (法兰西)和圣劳伦斯河 · 查看更多 »

圣但尼圣殿

聖但尼聖殿主教座堂(Basilique cathédrale de Saint-Denis),簡稱聖但尼聖殿(Basilique de Saint-Denis),前身為聖但尼修道院(Abbaye de Saint-Denis),位于法国巴黎近郊的圣但尼,自克洛维一世以来的几乎所有法国君主均葬于此。 圣但尼圣殿源自法国主保圣德尼。法国王后的加冕仪式通常在该教堂举行,而国王的加冕仪式则通常在兰斯主教座堂进行。 尽管它并非真正的天主教宗座圣殿,但却被称作圣殿(Basilique)。1966年升格為大教堂,成為聖但尼主教駐地。.

新!!: 弗朗索瓦一世 (法兰西)和圣但尼圣殿 · 查看更多 »

北美洲

北亞美利加洲(North America;字源:亞美利哥·維斯普西),簡稱北美洲,位於西半球北部(或北半球)。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瀕北冰洋,南以巴拿馬運河為界與南美洲劃分。北美洲還包括加勒比海中眾多島嶼(主要為西印度群島)。北美洲面積2422.8萬平方公里(包括附近島嶼),約佔当今地球陸地總面積的16.2%,是世界第3大洲。人口5億2872萬(2008年七月),居世界第4位。.

新!!: 弗朗索瓦一世 (法兰西)和北美洲 · 查看更多 »

列奥纳多·达·芬奇

列奥纳多·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又譯--,全名李奧納多·迪·瑟皮耶罗·达·芬奇(Leonardo di ser Piero da Vinci,意为「文西城皮耶羅先生之子──李奧納多」),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一个博學者:在繪畫、音樂、建築、數學、幾何學、解剖學、生理學、動物學、植物學、天文學、氣象學、地質學、地理學、物理學、光學、力學、發明、土木工程等領域都有顯著的成就。这使他成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代表人物,也使得他成為文藝復興時期典型的藝術家,也是歷史上最著名的畫家之一,與米開朗基羅和拉斐尔並稱文艺复兴三杰。小行星3000为纪念达·芬奇而被命名為“列奥纳多”。 列奥纳多·达·芬奇常常被描述成一个博学者中的典型、一个有着“不可遏制的好奇心”和“极其活跃的创造性想象力”的人。他被广泛地认同为迄今为止最伟大画家之一,或许他还是所有人中拥有最多不同类型的天赋的人Vasari, Boltraffio, Castiglione, "Anonimo" Gaddiano, Berensen, Taine, Fuseli, Rio, Bortolon.

新!!: 弗朗索瓦一世 (法兰西)和列奥纳多·达·芬奇 · 查看更多 »

兰斯主教座堂

兰斯主教座堂(Notre-Dame de Reims)是法国大東部大区城市兰斯的主教座堂,历史上曾经有25位法国君主在此加冕。 教堂是大東部大区主要的名胜,2006年吸引了50万名游客。.

新!!: 弗朗索瓦一世 (法兰西)和兰斯主教座堂 · 查看更多 »

勃艮第

勃艮第(Bourgogne,),又譯勃艮地 、布根地、博根地,法國中部大區,面積3萬1582平方公里,人口163萬3891人(2007年統計數字)。下轄科多爾省(21)、涅夫勒省(58)、索恩-盧瓦爾省(71)、約訥省(89)。 勃艮第和波爾多為法國兩大著名產酒區,但勃艮第大區政府所在城市第戎卻以生產芥末而聞名遐邇。 2016年1月1日,弗朗什-孔泰大区与勃艮第大区合併为勃艮第-弗朗什-孔泰大區。.

新!!: 弗朗索瓦一世 (法兰西)和勃艮第 · 查看更多 »

勒阿弗尔

勒阿弗尔(Le Havre)是法国北部诺曼底地区继鲁昂之后的第二大城市,位于塞纳河河口,濒临英吉利海峡,以其作为“巴黎外港”的重要的航运地位而著称,在法国经济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勒阿弗尔是法国海岸線上横渡大西洋航线的远洋船舶到欧洲的第一个挂靠港,也是离开欧洲前的最后经停港。勒阿弗尔是法国第二大输出港(仅次于马赛),集装箱货运量则居法国第一位。 勒阿弗尔除了港口以外,还拥有藏品丰富的博物馆和一所大学。该市在体育方面,拥有法国最古老的职业足球俱乐部——勒哈費爾體育會。2005年,奥古斯特·佩雷主持重建的勒阿弗尔城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新!!: 弗朗索瓦一世 (法兰西)和勒阿弗尔 · 查看更多 »

神圣罗马帝国

圣罗马帝国,亦被稱為德意志第一帝國,1512年以后的全称为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或日耳曼民族神圣罗马帝国(Heiliges Römisches Reich deutscher Nation;Sacrum Romanorum Imperium nationis Germanicae),是962年至1806年在西欧和中欧的一个封建君主制帝国。帝国的版图以德意志地区为核心,包括一些周边地区,在巅峰时期包括了意大利王国和勃艮第王国。在帝国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它由数百个更小的附属单位组成,其中有侯国、公国、郡县,帝国自由城市和其他区域。神圣罗马帝国早期是由擁有實際權力的皇帝統治的封建君主制国,中世纪時演变成承认皇帝為最高权威的公国、侯国、宗教贵族领地和帝国自由城市的政治联合体。.

新!!: 弗朗索瓦一世 (法兰西)和神圣罗马帝国 · 查看更多 »

米开朗基罗

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 / ,),全名米开朗基罗·迪·洛多维科·布奥纳罗蒂·西蒙尼(Michelangelo di Lodovico Buonarroti Simoni),又譯「--」、「米開蘭基羅」、「麥開蘭基羅」、「米高安哲奴」、「米开朗琪罗」,是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通才、雕塑家、建筑师、画家和诗人,與列奥纳多·达芬奇和多纳泰罗並稱「文藝復興藝術四杰」,以人物“健美”著称,即使女性的身体也描画的肌肉健壮。他的雕刻作品“大卫像”举世闻名,美第奇墓前的“昼”、“夜”、“晨”、“昏”四座雕像构思新奇,此外著名的雕塑作品还有“摩西像”、“大奴隶”等。他最著名的绘画作品是梵蒂冈西斯廷礼拜堂的《创世纪》天顶画和壁画《最后的审判》。他还设计和初步建造了罗马聖伯多祿大殿,设计建造了教皇尤利乌斯二世的陵墓。米开朗基罗脾气暴躁,不合群,和达芬奇与拉斐尔都合不来,经常和他的恩主顶撞,但他一生追求艺术的完美,坚持自己的艺术思路。米开朗基罗1475年生于佛罗伦萨共和国卡普雷塞,1564年在罗马去世,时年88岁。他的风格影响了几乎三个世纪的艺术家。 小行星3001、水星上位於45.0°S,109.1°W的隕石坑以他的名字命名以示尊敬和纪念。.

新!!: 弗朗索瓦一世 (法兰西)和米开朗基罗 · 查看更多 »

米蘭

米蘭(Milano)是歐洲國家義大利的西北方大城,也是米蘭省的省會和倫巴第大區的首府,位於義大利人口最密集和發展程度最高的倫巴第平原上。它是歐洲南方的重要交通要點,歷史相當悠久,以觀光、時尚與建築景觀聞名於世。米蘭市区目前有182萬居民,其都会区超过800万人是歐洲三大都會區之一。總面積約有1,982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超過2,000人居住。目前米蘭市長為Giuseppe Sala。 市区生產總值占義大利國內生產總值的4.8%,這個地區也被稱為藍香蕉(Blue Banana),是歐洲人口最密集與工業最發達的地區之一。 米蘭最初被凱爾特人當中的因蘇布雷人(Insubres)稱為Medhlan。後來羅馬人在西元前222年征服該地後,稱它為Mediolanum。米蘭因此成為羅馬帝國最繁榮的地區之一,並在286年至402年成為西羅馬帝國的首都。米蘭在中世紀時期則被稱為Mailand,德語目前依然使用這個名字,它來自於凱爾特語的Mid-lan,意為“平原中心”。拿破崙於1796年佔領米蘭,並於1805年將米蘭當作義大利王國的首都。米蘭隨後成為受到奧地利帝國所控制的倫巴第-威尼西亞王國首都,並於1859年成為薩丁尼亞王國的一部份,逐漸隸屬於義大利王國。 米蘭是一個國際性及國際化的城市,有15.2%的人口出生於國外。這個城市依然是歐洲主要的運輸和工業中心,米蘭是歐洲聯盟當中第10重要的商業和金融中心(2009年).

新!!: 弗朗索瓦一世 (法兰西)和米蘭 · 查看更多 »

紐約港

纽约港(英文:New York Harbor)是一条地理词汇,是临近美國纽约市的哈德逊河河口周边所有河流、海湾及潮汐河口的总称。本词常用以表示“纽约及新泽西的港口”。更狭义的范畴上,本词有时仅指代“上纽约湾”。 紐約港是北美洲最繁忙的港口之一,亦為世界天然深水港之一。1980年吞吐量達1.6億噸,多年來都在1億噸以上,每年平均有4000多艘船舶進出。由總噸數來看,該港是全美第三大港,也是東岸第一大港西岸的洛杉磯港則是美國最繁忙的貨櫃港。由於紐約位居的大西洋東北岸為全美人口最密集、工商業最發達的區域,又鄰近全球最繁忙的大西洋航線,在位置上與歐洲接近;再加上港口條件優越,又以伊利運河連接五大湖區,使得紐約港成為美國最重要的產品集散地,也因此奠定了其成為全球重要航运交通樞紐及歐美交通中心的地位。在紐約的發展史上,紐約港處於最關鍵的地位。該港不僅為紐約市帶來大批的財富及物產,19世紀初及20世紀末時,來自世界各地的移民也透過紐約港進入紐約市,而這些移民及其後代日後都成為了紐約市發展的主力。 紐約港有兩條主要航道。一條是哈德遜河口外南面的恩布婁斯航道,長16公里,寬610公尺,維護深度13.72公尺,由南方或東方進港的船舶經這條航道進入紐約灣駛往各個港區。另一條是長島海峽和東河,由北方進港的船舶經過這條航道。哈德遜河入海口的狹水道,水深30多米,東河水道大部分河段水深在18米以上,最深處近33公尺。港口不易淤積。紐約港腹地廣大,公路網、鐵路網、內河航道網和航空運輸網均四通八達。紐約地區的14條鐵路線,其中8條可通往美國各地以及加拿大和墨西哥等。.

新!!: 弗朗索瓦一世 (法兰西)和紐約港 · 查看更多 »

约翰 (勃艮第公爵)

无畏的约翰(Jean sans Peur,),勃艮第公爵(1404年起)。他是弗兰德菲利普二世公爵的儿子,生于第戎。 约翰于1396年名义上领导一支勃艮第十字军讨伐奥斯曼帝国,而实际上勃艮第根本不具备与土耳其人交锋的能力,这一年十字军在尼科堡战役(Nicopolis,也译作尼科波利斯)中惨败,约翰被俘;在支付巨额赎金之后,他在次年被释放。1404年,他继承了勃艮第公爵的爵位。 约翰继续执行其父的分离主义政策,企图使勃艮第变成一个完全独立的公国,并致力于加强对尼德兰的控制。1408年,无畏的约翰率勃艮第军队镇压列日市民起义。他与奥尔良公爵路易一世进行残酷的夺权斗争(所谓阿馬尼亞克派與勃艮第派內戰的斗争),以争夺患精神病的法王查理六世的摄政权。1407年,无畏的约翰派人刺杀了路易,此后他成为法国的摄政(至1413年)。 无畏的约翰曾支持1413年西蒙·卡博希领导的巴黎市民起义,企图利用这一运动打击奥尔良派;但在宫廷作出镇压的决定后,他就出卖了他的盟友。 为达个人目的,无畏的约翰在百年战争中支持英国人。从1417年开始,他与英格兰国王亨利五世结盟,对后者控制英吉利海峡起到很大作用。1418年在巴黎,大批阿马尼亚克派成员被杀。但出于对亨利五世的威力的担忧,他又转变结盟对象企图靠近法国宫廷。他在蒙特罗与王太子查理谈判时被阿马尼亚克派刺杀。 Category:勃艮第公爵 Category:弗兰德伯爵 Category:法國遇刺身亡者.

新!!: 弗朗索瓦一世 (法兰西)和约翰 (勃艮第公爵) · 查看更多 »

纽芬兰岛

纽芬兰岛(Newfoundland,Terre-Neuve,意指「新尋獲之地」),是一位於北大西洋的大型島嶼,属加拿大紐芬蘭與拉布拉多省管辖。该岛面积111,390平方公里,人口466,172人(2001年统计)。纽芬兰岛西北隔贝尔岛海峡与拉布拉多半岛相隔。主要城市圣约翰斯除了是島上人口最多的城市外,也是紐芬蘭與拉布拉多省的首府。.

新!!: 弗朗索瓦一世 (法兰西)和纽芬兰岛 · 查看更多 »

维克多·雨果

维克多·马里·雨果(Victor Marie Hugo,,)是一名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他是法國浪漫主義文學的的代表人物和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作家。雨果几乎经历了19世纪法国的所有重大事变。一生创作了众多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九三年》、和《悲惨世界》等。在法国,雨果主要以诗集纪念,如《静观集》和《历代传说》。他创作了4000多幅画,积极参与許多社会运动,如废除死刑。 年轻时,雨果倾向保皇主义,但随着时间推移而改变,成为共和主义的积极推动者;他的作品触及时政、社会和艺术潮流。雨果被葬于巴黎先贤祠。他的遗产被各种方式纪念,包括法国钞票上的肖像。.

新!!: 弗朗索瓦一世 (法兰西)和维克多·雨果 · 查看更多 »

罗马天主教

#重定向 天主教會.

新!!: 弗朗索瓦一世 (法兰西)和罗马天主教 · 查看更多 »

翁夫勒

#重定向 翁弗勒尔.

新!!: 弗朗索瓦一世 (法兰西)和翁夫勒 · 查看更多 »

絕對君主制

#重定向 君主專制.

新!!: 弗朗索瓦一世 (法兰西)和絕對君主制 · 查看更多 »

瓦卢瓦领主列表

这是一份瓦卢瓦领主的列表。瓦卢瓦位于今法国皮卡第,在中世纪时这里是一块封建领地。.

新!!: 弗朗索瓦一世 (法兰西)和瓦卢瓦领主列表 · 查看更多 »

瓦盧瓦王朝

卢瓦王朝是卡佩王朝的支系,继卡佩家族后承继法国王权,并于1328至1589年间统治法兰西。家族地位较低的成员在阿朗松,安茹,勃艮第和奥尔良建立其支系。 瓦卢瓦家族源起于查理(1270-1325),法国国王腓力三世的三子。基于1316年當時的王位繼承規定(萨利克法典),王族女性及其男性后裔(如納瓦拉女王及英國國國王愛德華三世)不得继承法国王位,因此查理之子繼位為腓力六世。.

新!!: 弗朗索瓦一世 (法兰西)和瓦盧瓦王朝 · 查看更多 »

蝾螈科

蠑螈是通常顏色鮮艷的中小型兩棲綱有尾目動物,分佈於北半球的溫帶地區(北美、歐洲、亞洲和非洲地中海沿岸)。終生有尾,沒有鳞片,是有尾目兩棲動物的代表,也是兩棲動物中較原始的一群,與其同屬一目的,還有鰻螈、鈍口螈、洞螈等。蠑螈和水蜥在成長過程中,通常都要經歷蛻變過程。.

新!!: 弗朗索瓦一世 (法兰西)和蝾螈科 · 查看更多 »

香波尔城堡

香波爾城堡(Château de Chambord)位於法國羅亞爾-謝爾省的香波爾,属法国文艺复兴式建筑,是卢瓦尔河谷城堡群的法式城堡中最容易辨認的其中一個。.

新!!: 弗朗索瓦一世 (法兰西)和香波尔城堡 · 查看更多 »

马德里

德里(Madrid)是西班牙首都及最大都市,也是马德里自治区首府,其位置處於西班牙國土中部,曼薩納雷斯河貫穿市區。市內人口約340萬,都会区人口則約627.1萬(2010年),均佔西班牙首位。其建城於9世紀,是在摩尔人边贸站「马格立特」旧址上发展起来的城市;1561年,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将首都从托莱多迁入於此,由于其特殊的地位而得到迅速的发展,成為往後西班牙殖民帝國的運籌中心,現今則與巴塞罗那並列為西班牙的兩大對外文化窗口。.

新!!: 弗朗索瓦一世 (法兰西)和马德里 · 查看更多 »

詹姆斯五世 (苏格兰)

詹姆斯五世(James V of Scotland)(),苏格兰斯图亚特王朝第七任君主,詹姆斯四世與妻子英格蘭國王亨利七世之長女瑪格麗特·都鐸之子,1513年至1542年在位。.

新!!: 弗朗索瓦一世 (法兰西)和詹姆斯五世 (苏格兰) · 查看更多 »

魁北克

#重定向 魁北克省.

新!!: 弗朗索瓦一世 (法兰西)和魁北克 · 查看更多 »

让一世·德·波旁

让一世·德·波旁,第四代波旁公爵 Jean Ier de Bourbon,4me Duc de Bourbon (1381年-1434年)法国军人,波旁家族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也是奥弗涅公爵(1416年起)。 让一世·德·波旁为第三代波旁公爵路易二世·德·波旁与奥弗涅的安妮的长子,1410年继承波旁公爵爵位。1400年,他与奥弗涅领地的继承人奥弗涅的玛丽结婚,因而于1416年兼领了奥弗涅公国。 让一世·德·波旁在百年战争时期属于阿马尼亚克派(即奥尔良派)的阵营。1415年,法军在阿让库尔战役中被英格兰国王亨利五世以弱势兵力击败。让一世·德·波旁于是役被俘并被带往英国,其后於1434年在伦敦监禁中去世。 Category:波旁公爵 P P Category:法国波旁王朝.

新!!: 弗朗索瓦一世 (法兰西)和让一世·德·波旁 · 查看更多 »

路易十二

路易十二(人民之父)Louis XII le Père du Peuple()法国瓦卢瓦王朝国王(1498年—1515年在位)。他属于该王朝的奥尔良支系。即位前的封号是奥尔良公爵(称路易二世,1465年起),瓦卢瓦公爵(也稱路易二世),那不勒斯國王(路易吉三世)。.

新!!: 弗朗索瓦一世 (法兰西)和路易十二 · 查看更多 »

路易一世 (奥尔良公爵)

(瓦卢瓦的)路易一世,奥尔良公爵 (瓦卢瓦的)路易一世(Louis Ier de Valois,Duc d'Orléans;)法国贵族,奥尔良第二王朝的第一位公爵(1392年受封)。他也是瓦卢瓦公爵、布卢瓦伯爵和昂古莱姆伯爵等等。他是百年战争时期奥尔良派(或称阿马尼亚克派)的最大代表。 路易一世为法国国王查理五世之子,查理六世之弟。1372年生于奥尔良。1389年,他与维斯康蒂家族的米兰公爵吉安·加莱阿佐之女瓦伦丁娜结婚。 路易一世是英法百年战争中的重要人物之一。为了争夺患精神病的查理六世的摄政权,他与勃艮第公爵无畏的约翰交恶,并引发奥尔良派与勃艮第派激烈争斗。1406年,路易一世任法军统帅,进攻英国人控制的阿基坦地区。 1407年路易一世在巴黎街道上被无畏的约翰派遣的刺客刺殺。.

新!!: 弗朗索瓦一世 (法兰西)和路易一世 (奥尔良公爵) · 查看更多 »

阿梅迪奥八世

阿梅迪奥八世(1383年9月4日-1451年1月7日),號稱和平者,是義大利的薩伏依伯爵(1391年~1416年)和公爵(1416年~1440年)。从1439年11月到1449年4月,他是对立教宗,称斐理斯五世。他是历史上最后一位有现实意义的对立教宗,其對立教宗生涯結束於他自認非法的自行退位。 1416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西吉斯孟升阿梅迪奥伯爵為第一代薩伏依公爵。阿梅迪奥八世娶勃艮第的玛丽(,生於第戎,卒於阿拉斯)为妻子。 玛丽是勃艮第公爵勇敢的菲利普二世的女儿,法国国王约翰二世的孙女。他们有九个孩子.

新!!: 弗朗索瓦一世 (法兰西)和阿梅迪奥八世 · 查看更多 »

蘇格蘭

蘇格蘭(英語、低地蘇格蘭語:Scotland,;Alba)是大不列颠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下屬的構成國之一,位於大不列顛島北部,英格蘭之北,被大西洋環繞包圍,東部濱臨北海,西南濱臨北海海峽和愛爾蘭海,由約790多個島嶼組成。以格子花紋、風笛音樂、畜牧業與威士忌而聞名。雖然外交、軍事、金融、總體經濟政策等事務上受英國國會管轄,但蘇格蘭對於內部的立法、行政上,擁有一定程度的自治,在聯合王國内規模僅次於英格蘭。.

新!!: 弗朗索瓦一世 (法兰西)和蘇格蘭 · 查看更多 »

蒙娜丽莎

《蒙娜丽莎》(La Gioconda;La Joconde;Mona Lisa)是文艺复兴时期画家列奥纳多·达·芬奇所绘的肖像画,其之代表作。 它可以说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油画作品,很少有其他作品能像它一样,常常被人审查、研究或是演绎。它的拥有者,法国政府把它保存在巴黎的卢浮宫供公众欣赏。它是直接画在白杨木上的,面积不大,长77公分,宽53公分。画中描绘了一位表情内敛的、微带笑容的女士,她的笑容有時被称作是“神秘的笑容”。.

新!!: 弗朗索瓦一世 (法兰西)和蒙娜丽莎 · 查看更多 »

里昂

里昂(Lyon,读音:),法国第三大城市,法国东南部罗讷-阿尔卑斯大区和罗讷省的首府。位于罗纳河和索恩河交汇处。包括郊区和卫星城,里昂是仅次于巴黎的法国第二大都市区。里昂是著名的国际都市,历史悠久,部分历史和建筑地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 里昂丝绸和纺织业源远流长,被誉为“欧洲丝绸之都”。从20世纪末期开始,里昂食品业兴起,也使得里昂有着“美食之都”的称号。里昂也是电影的诞生地,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曾在此拍摄下世界第一部电影《工厂大门》。里昂还是国际刑警组织国际总部所在地。在2015年世界最佳居住城市评选中,里昂是位居法国第2、全球39位的最宜居城市。 里昂银行业、化学、生物医药等产业实力雄厚,是法国第二大经济中心。该市教育事业发达,里昂大学是法国第二大高等教育和研究中心,里昂商学院为欧洲十强商学院和法国商学院最高学府。著名的里昂足球俱乐部也位于里昂。.

新!!: 弗朗索瓦一世 (法兰西)和里昂 · 查看更多 »

腓力二世 (萨伏依)

腓力二世(Philippe II de Savoie,1438年2月5日出生于尚贝里,1497年11月7日逝世于同地)是布雷斯伯爵,从1496年至他逝世短期还出任萨伏依公爵、皮埃蒙特统治者、奥斯塔和莫列讷伯爵。他是萨伏依公爵路易斯最年轻的儿子。 腓力年轻对他父亲造反,结果被战败。他父亲让法国国王路易十一将腓力从1464年至1466年关押在洛什的城堡中。腓力被释放后支持勃艮第公爵查理反对路易十一,他是萨伏依公爵和法国国王最重要的反对者之一。 他的曾侄子查理二世死后他短期成为萨伏依的公爵。.

新!!: 弗朗索瓦一世 (法兰西)和腓力二世 (萨伏依) · 查看更多 »

苏丹 (称谓)

苏丹(سلطان,,))指一个在伊斯兰教历史上一个类似总督的官职,作为称谓是最近才出现的翻译,它也有很多其他的译法,在古文翻译为“素檀”、“速檀”、“速鲁檀”、“锁鲁檀”(见《明史》),民间也又叫“素里檀”“唆里檀”“算端”、“层檀”等等。他是阿拉伯语中的一个尊称,历史上有好几种含义。這詞最初是阿拉伯語中的抽象名詞「力量」、「治权」、「裁决權」,后来变为权力、统治。最后,它变为对一个特殊统治者的称号等同國君的意思,被苏丹统治的地方,一般都对外号称拥有独立主权或完全主权。苏丹不会自称是哈里发,也不会表示他是实际上是受到哈里发统治的。被苏丹统治的地方,无论是王朝还是国家都可以被指为“苏丹国”(سلطنة)。 女性苏丹称为“苏丹娜”,但是在伊斯兰教历史上是很罕见的。另外,还有一种特别苏禄苏丹国,这种国家正式的统治者是男苏丹,但是他的妻子却是一个实际上的“监督者”。 苏丹一般不是世袭的,很少被称为国王。.

新!!: 弗朗索瓦一世 (法兰西)和苏丹 (称谓) · 查看更多 »

苏莱曼一世 (奥斯曼帝国)

苏莱曼一世或译苏里曼一世《辞海》1999年版缩印本第691页“苏里曼一世”词条。(奥斯曼土耳其文:سليمان اول、现代土耳其文:I.,1494年11月6日-1566年9月7日),是奥斯曼帝国第10位、也是在位时间最长的苏丹(1520年-1566年在位),兼任伊斯兰教最高精神领袖哈里发之职。由于苏莱曼一世的文治武功,他在西方被普遍誉为苏莱曼大帝(奥斯曼土耳其文:محتشم سليمان、现代土耳其文:Muhteşem Süleyman,Suleimanus Magnificus其他语言中的“苏莱曼大帝”还有:سليمان العظيم,سلیمان کبیر或سلیمان قدرتمند,普什图语:سلیمان اعظم,سلیمان اعظم,Σουλεϊμάν ο Μεγαλοπρεπής,斯洛文尼亚语:Sulejman Veličastni,Сулејман Величанствени,Сулейма́н Пи́шний,Soliman Magnificul,Sulejman Skvostný,Сюлейман Великолепни,波兰文:Sulejman Wspaniały,Solimán el Magnífico,Süleyman der Große或Süleyman der Prächtige,Solimano il Magnifico,Soliman le Magnifique,Сулейманом Великолепным,Solimão o Magnífico,Suleiman the Magnificent,スレイマン大帝等。),而他在奥斯曼帝国国内和东方则被誉为卡努尼苏丹苏莱曼(奥斯曼土耳其文:قانونى سلطان سليمان、现代土耳其文:Kanuni Sultan Süleyman、السلطان سليمان القانوني其他语言中的“苏莱曼大帝”还有:波斯文、普什图文、乌尔都文:سلطان سلیمان قانونی等),“卡努尼”意为“立法者”,因为他在位时完成了对奥斯曼帝国法律体系的改造。苏莱曼大帝是欧洲16世纪的一位杰出的君主,在他的统治下,奥斯曼帝国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诸多方面都进入极盛时期。苏莱曼大帝亲自统帅奥斯曼军队征服了基督教重镇贝尔格莱德、罗得岛和匈牙利的大部分,奥斯曼人的扩张态势一直到1529年的维也纳之围才被暂时遏制。苏莱曼大帝在与波斯(今伊朗)萨非王朝的战争中占领了大半个中东地区,并将西至阿尔及利亚的北非大部地区纳入奥斯曼帝国版图。苏莱曼大帝在位期间,奥斯曼帝国舰队称霸地中海、红海和波斯湾。在他的治理下, 奧斯曼帝國統治了一千五百萬到二千五百萬人。 作为一个庞大帝国的舵手,苏莱曼大帝亲自开创了社会、教育、税收和刑律等方面的立法改革。他主持编撰的权威法典(或卡农)奠定了在他逝世后帝国数个世纪的法律制度基础。苏莱曼大帝不但凭借他自己的努力成为一名出色的诗人和金匠(受過良好的教育,講五種語言),他还是文化的大资助人。他在位时期是奥斯曼帝国艺术、文学和建筑的黄金时代Atıl, 24.。 苏莱曼大帝打破奥斯曼人的传统,迎娶了烏克蘭奴隶出身的罗克塞拉娜,成为他的皇后许蕾姆苏丹。许蕾姆苏丹不仅在帝国后宫有很大的影响力,还积极参与苏莱曼大帝的政治生活。他们的孩子塞利姆皇子在苏莱曼大帝去世后继任苏丹之位。.

新!!: 弗朗索瓦一世 (法兰西)和苏莱曼一世 (奥斯曼帝国) · 查看更多 »

英格兰

英格蘭(England),又稱作英倫、英國,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的一個構成國,位於大不列顛島的東南方,蘇格蘭以南,威尔士以東,是英国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經濟最發達的一個部分。虽然就传统上一般可以认为其政治地位相当于一个国家,但以国际通行标准上其仍然是一级行政区。 在歷史上,英格蘭與蘇格蘭之間是以哈德良长城為界。英格蘭這個名字源自「盎格魯人」(Angles),其原名「Engla-lond」意为「盎格魯人之地」,他們繼凱爾特人之後來到這個地方,属日耳曼民族。.

新!!: 弗朗索瓦一世 (法兰西)和英格兰 · 查看更多 »

雅克·卡蒂埃

雅克·卡蒂埃(Jacques Cartier,)是法国探险家、航海家。雅克·卡蒂埃在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的资助下一共进行了三次航行。既未能开辟通往东方的西北航道,又未能发现黄金,失败了的雅克·卡蒂埃只能黯然返回家乡。尽管他的探索成果令法国人感到万分失望,但成功的为欧洲人开启了加拿大的大门,以后的数百年间加拿大向欧洲输入了大量的皮毛。他是第一位描述聖羅倫斯灣並描製地圖的歐洲人,对圣劳伦斯河流域进行的考察也为新法兰西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新!!: 弗朗索瓦一世 (法兰西)和雅克·卡蒂埃 · 查看更多 »

查理 (昂古萊姆伯爵)

(奧爾良的)查理(Charles d'Orléans, Comte d'Angoulême;)法國貴族,昂古萊姆伯爵。奧爾良第二王朝的第一位公爵(瓦盧瓦的)路易一世R.J. Knecht, Francis I,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2), xvi.

新!!: 弗朗索瓦一世 (法兰西)和查理 (昂古萊姆伯爵) · 查看更多 »

查理二世 (奥尔良公爵)

(昂古莱姆的)查理二世(法语:Charles II d'Angoulême,1522年1月22日-1545年9月9日)法国王子和统帅。他的封号包括奥尔良公爵和昂古莱姆公爵。 查理二世是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的第三子,母亲为路易十二的女儿法兰西的克洛德。当时的记载说他本来是弗朗索瓦一世最英俊的儿子,但由于天花失去了一只眼睛。 在1542年弗朗索瓦一世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的战争中,查理作为法军将领参战。他成功地攻克了卢森堡,但却由于想和兄长、法国王储亨利(后来的亨利二世)争功而弃城南下,企图抢先攻占佩皮尼昂,结果卢森堡又被敌军夺回。1544年弗朗索瓦一世与查理五世签署克雷皮和约停战,查理五世提议将女儿西班牙的玛丽亚或侄女奥地利的安娜(斐迪南一世的女儿)嫁给奥尔良公爵查理。查理五世这么做可能是企图离间奥尔良公爵与其兄亨利的关系。 1545年9月9日查理二世暴病而亡,可能是死于瘟疫(也有人怀疑是被人毒杀)。他被安葬于圣但尼修道院。 Category:1522年出生 Category:1545年逝世 Category:奥尔良公爵.

新!!: 弗朗索瓦一世 (法兰西)和查理二世 (奥尔良公爵) · 查看更多 »

查理五世 (神圣罗马帝国)

圣罗马帝国皇帝称号:查理五世(西班牙语:Carlos I,读音:卡洛斯;荷兰语:Karel V,读音:卡瑞尔;德语:Karl V,读音:卡尔;意大利语:Carlo V,读音:卡洛;法语:Charles Quint,读音:夏尔);即位前通称奥地利的查理(),是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1516年-1556年在位),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1519年-1556年在位),罗马人民的国王卡尔五世(1519年 - 1530年)卡斯蒂利亚-莱昂国王卡洛斯一世(1516年 - 1556年),阿拉贡国王卡洛斯一世(1516年 - 1556年),西西里国王卡洛二世(1516年-1556年),那不勒斯国王卡洛四世(1516年-1556年),低地国家至高无上的君主。在欧洲人心目中,他是“哈布斯堡王朝争霸时代”的主角,也開啟西班牙日不落帝国的時代。.

新!!: 弗朗索瓦一世 (法兰西)和查理五世 (神圣罗马帝国) · 查看更多 »

查理五世 (法兰西)

(英明的)查理五世(Charles V le Sage,)瓦卢瓦王朝第3位国王(1364年-1381年在位)。他逆转了百年战争第一阶段的战局,使法国得以复兴。 查理五世是好人约翰之子。1356年英格蘭人在普瓦捷战役中俘虏了他的父亲约翰二世,查理五世遂成为国家的摄政者。事实证明他比父亲称职得多。 为筹集使约翰二世获释而必须支付的赎金,查理重新召开已中止了多年的三级会议;但在其索款的要求被拒绝后,他又将三级会议解散。1357年3月在各方强烈要求下,查理再次召开三级会议,并颁布“三月大敕令”,扩大会议的权力。但这个敕令最终并未实施。1358年,查理在商人艾蒂安·马赛领导的市民起义中被赶出巴黎。 查理五世任摄政时的另一次巨大起义浪潮是扎克雷运动。他依靠其父约翰二世的宿敌、纳瓦拉国王恶人查理的力量将这次暴动镇压下去。 1360年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三世逼近巴黎附近,查理明智地与英国人签订了《布雷蒂尼和约》。和约对法国不利,但它却使查理五世有时间来进行改革。他主要依靠小贵族和市民作为同盟,强化税收制度,加强王权,并使用一部分雇佣军来代替作战不力的民军。在充分加强了法蘭西的国家机器之后,查理五世于1369年向英格兰开战。他的战争进行得很顺利:1372年收复普瓦图和布列塔尼,1373年又击溃南下波尔多的英军。到1374年,英格蘭人手中只剩下五个港口:加来、布雷斯特、瑟堡、波尔多和巴巴约讷。查理五世于这年与英格兰缔结3年停战和约,将大部分收复的失地划归王室直辖。但在1377年,他又向英格兰人发动进攻。 在查理五世死后,各种矛盾便一齐爆发出来,以致亨利五世在1420年又攻占了大半个法蘭西。 查理五世曾是巴黎大学的监护者。.

新!!: 弗朗索瓦一世 (法兰西)和查理五世 (法兰西) · 查看更多 »

查理八世 (法兰西)

(和蔼的)查理八世(Charles VIII l'Affable,)是法国瓦卢瓦王朝嫡系的最后一位国王(1483年-1498年在位)。他是个年轻的军事家。 查理八世是“蜘蛛国王”路易十一和萨伏依的夏洛特活到成年的独子,生于安布瓦城堡。在查理年幼时,他的姐姐法兰西的安妮与姐夫波旁公爵皮埃尔二世是他的摄政。 1493年,查理八世与阿拉贡国王费尔南多二世签署巴塞罗那条约,将鲁西永和塞尔达涅两地割让给西班牙。 查理八世表现出空前的野心。他企图控制意大利,结果使法国卷入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意大利战争。但他的军事冒险在取得初期胜利后就失败了。1494年,查理八世以王位继承人资格进入意大利,1495年即攻占那不勒斯并加冕为那不勒斯国王。他的行动遭到教皇亚历山大六世、威尼斯、米兰及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克西米连一世和阿拉贡的让费尔南多的联合反对。在福尔诺沃战役中,法军战败,查理八世被迫于1495年底退出意大利。他后来又制订了征服意大利的计划,但因英年早逝未得成行。 马基雅弗里在他的君王论及佛罗伦萨史裡,把查理八世视为给意大利带来一系列入侵的灾星。 查理八世和妻子布列塔尼的安妮在1491年结婚,他们的子女如下:.

新!!: 弗朗索瓦一世 (法兰西)和查理八世 (法兰西) · 查看更多 »

提香

#重定向 提齊安諾·維伽略.

新!!: 弗朗索瓦一世 (法兰西)和提香 · 查看更多 »

欧洲

欧罗巴洲(Ευρώπη),简称欧洲,字源於希臘神话的「欧罗巴」(Ευρώπης),是世界第六大洲,面积,人口742,452,000(2013年),是世界人口第三多的洲,僅次於亚洲和非洲,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70人,共有50個已獨立的主權國家。 欧洲东以烏拉山脈、烏拉河,东南以裏海、高加索山脉和黑海與亞洲為界,西、西北隔大西洋、格陵兰海、丹麦海峡与北美洲相望,北接北極海,南隔地中海与非洲相望。 歐陸最北端是挪威的北角,最南端是西班牙的马罗基角,欧洲是世界上第二小的洲、大陆,僅比大洋洲大一些,其與亞洲合稱為亚欧大陆,而與亞洲、非洲合稱為歐亞非大陸。 通常,根据政治、经济、文化或实际考虑,欧洲的边界线并不总是一样的。这就使得人们产生了几个不同“欧洲”的观念。.

新!!: 弗朗索瓦一世 (法兰西)和欧洲 · 查看更多 »

沙羅曼達

沙羅曼達(salamander,或譯作沙拉曼達、火蜥蜴(蠑螈)、沙羅曼蛇)在中世紀的歐洲的鍊金術和地方傳說中是代表火元素的元素精靈,和水精靈、土精靈以及風精靈並列。這個元素精靈的概念可以追溯到中世紀鍊金術士帕拉塞爾斯的著作中。此外,值得注意的是 salamander 一詞也有蠑螈之意,而歐洲人的確曾把沙羅曼達的神祕屬性加在蠑螈身上,並視兩者為同一生物。.

新!!: 弗朗索瓦一世 (法兰西)和沙羅曼達 · 查看更多 »

法国

法兰西共和国(République française ),簡稱法国(France ),是本土位於西歐並具有海外大區及領地的主權國家,自法蘭西第五共和國建立以來实行单一制與半总统制,首都為歐盟最大跟歐洲最大的文化與金融中心巴黎。該國本土由地中海一直延伸至英倫海峽及北海,並由萊茵河一直延伸至大西洋,整體呈六角狀。海外领土包括南美洲的法属圭亚那及分布于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诸岛屿。全国共分为18个大区,其中5个位于海外。法国與西班牙及摩洛哥為同時擁有地中海及大西洋海岸線的三個國家。法國的国土面积全球第四十一位,但卻為歐盟及西歐國土面積最遼闊的國家,歐洲面積第三大國家。 今日之法国本土于铁器时代由高卢人(凯尔特人的一支)征服,前51年又由罗马帝国吞并。486年法兰克人(日耳曼人的一支)又征服此地,其于该地域建立的早期国家最终发展成为法兰西王国。法国至中世纪末期起成为欧洲大国,國力於19-20世紀時達致巔峰,建立了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國,亦為20世紀人口最稠密的國家,現今則是众多前殖民地的首選移民国。在漫長的歷史中,法國培養了不少對人類發展影響深遠的著名哲學家、文學家與科學家,亦為文化大国,具有第四多的世界遺產。 法國在全球範圍內政治、外交、軍事與經濟上為舉足輕重的大國之一。法國自1958年建立第五共和国後經濟有了很大的發展,政局保持穩定,國家體制實行半總統制,國家經由普選產生的總統、由其委任的總理與相關內閣共同執政。1958年10月4日,由公投通過的國家憲法則保障了國民的民主權及宗教自由。法國的建國理念主要建基於在18世紀法國大革命中所制定的《人權和公民權宣言》,此乃人類史上較早的人權文檔,並對推動歐洲以至於全球的民主與自由產生莫大的影響;其藍白紅三色的國旗則有「革命」的含義。法國不僅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亦是歐盟始創國。該國國防預算金額為全球第5至6位,並擁有世界第三大核武貯備量。法國為发达国家,其GDP為全球第六大經濟體系,具備世界第十大購買力,並擁有全球第二大專屬經濟區;若以家庭總財富作計算,該國是歐洲最富有的國家,位列全球第四。法國國民享有高生活質素,在教育、預期壽命、民主自由、人類發展等各方面均有出色的表現,特別是醫療研發與應用水平長期盤據世界首位。其國內許多軍備外銷至世界各地。目前,法国是。.

新!!: 弗朗索瓦一世 (法兰西)和法国 · 查看更多 »

法国-奥斯曼帝国联盟

法国-奥斯曼帝国联盟是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和奥斯曼帝国苏莱曼大帝之间缔结于1536年的联盟。该联盟被称为“第一次基督徒国家和非基督徒帝国之间的非意识形态外交联盟”。 这项空前的联盟在基督教世界引起了极大的震荡Miller, p.2,被认为是“不虔诚的联盟”,或者是“百合花饰和新月的渎圣联盟”。然而,因为这项联盟代表了双方的客观利益,就把所有的批评忍受下去(防禦神聖羅馬帝國)。 在战略上或有时在战术上,法国-奥斯曼帝国的联盟是法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外交联盟之一,而且持续了超过两个半世纪Merriman, p.132,直到1798年至1801年拿破仑进军奥斯曼帝国领土的埃及。该联盟也是法国和中亚关系的重要篇章。.

新!!: 弗朗索瓦一世 (法兰西)和法国-奥斯曼帝国联盟 · 查看更多 »

法国君主列表

法国君主列表从第一位法兰克人之王法拉蒙德开始列起。法兰西君主(monarque de France)自中世纪开始统治法兰西,其正式头衔起先是“王”(Roi),拿破仑一世增加了“皇帝”(Empereur)的称号,一直到1870年法兰西的君主制被彻底推翻,法兰西歷代君主的统治才告终结。Sullivan, William.

新!!: 弗朗索瓦一世 (法兰西)和法国君主列表 · 查看更多 »

法语

法語(le français 或 la langue française)属于印欧语系罗曼语族,法語是除英語、西班牙語和阿拉伯語之外最多國家的官方語言也是聯合國工作語言之一,法語也是聯合國、歐盟、北約、奧運會、世貿和國際紅十字會等的官方語言及正式行政語言。法語在11世纪曾是除了中古漢語以外,當時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現時全世界有約一億人将法语作为母语,另有2.8億人使用法语(包括把它作为第二语言的人);这些数字目前仍在增長中,尤其是在非洲大陸。法語被广泛使用,其程度位居世界第二,僅次於英語。法国法语和魁北克法语是世界上最主要的两大法语分支,尽管它们從同一法语方言分化而成,但以两者互相溝通时则会有障礙,这是因為兩者在發音以及少数语法上有所区别。.

新!!: 弗朗索瓦一世 (法兰西)和法语 · 查看更多 »

法蘭西的克洛德

法蘭西的克洛德(Claude of France,),法國國王路易十二與第二任妻子布列塔尼的安妮的長女,從母親手上繼承了布列塔尼公國,其後成為法國國王法蘭索瓦一世的王后(1514~1524)。.

新!!: 弗朗索瓦一世 (法兰西)和法蘭西的克洛德 · 查看更多 »

朱塞佩·威尔第

朱塞佩·福圖尼诺·弗朗切斯科·威尔第(Giuseppe Fortunino Francesco Verdi,)出生于帕尔马附近的勒朗科勒(Le Roncole),逝世于米兰,意大利作曲家。 威尔第和理查德·瓦格纳一起被认为是19世纪最有影响力的歌剧创作者。 威尔第从1824年开始学习音乐,他为焦阿基诺·罗西尼的歌剧《塞維利亞的理髮師》写了序曲。然后他去米兰,但那里的音乐学院拒绝接受他,他并不灰心,继续自学。 他的处女作是《奧貝爾托》(Oberto),此后他又写了《一日國王》(Un Giorno di Regno),这是他第一部喜劇,但不成功。1842年他创作了他的第一部不朽之作《納布科》。 其后他的佳作屡出不叠。1872年他的另一部巨著《阿依達》问世。對於这部歌剧的創作目的,坊間有不少傳言。實際上這歌劇並不是為开罗總督歌剧院的开幕式,也不是為苏伊士运河开航而作的。 威尔第晚年主要修改他早年的作品。威尔第支持意大利当时的独立运动,他的一些作品中有暗示这个运动的情节。直到今天还有人建议将他为《納布科》所作的合唱《飛吧,思想,乘著金色的翅膀》(Va' pensiero, sull'ali dorate)作为意大利的国歌。.

新!!: 弗朗索瓦一世 (法兰西)和朱塞佩·威尔第 · 查看更多 »

朗布依埃城堡

朗布依埃城堡(Château de Rambouillet) 是法國法蘭西島大區城市朗布依埃的一座法式城堡,位於巴黎東南50公里處。朗布依埃城堡是法國總統的別邸之一。.

新!!: 弗朗索瓦一世 (法兰西)和朗布依埃城堡 · 查看更多 »

最后的晚餐

最后的晚餐,通常指耶稣赴死前与十二使徒和門徒共进的晚餐。许多文艺作品以此为题材,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列奥纳多·达芬奇的同名画作。 根据保羅在《哥林多前書》第11章第23至26節()所作的描述,在最後的晚餐的過程中,提到吃麵包和喝葡萄汁是紀念耶穌,形容這是“體制的聖體”(参见濯足節)。.

新!!: 弗朗索瓦一世 (法兰西)和最后的晚餐 · 查看更多 »

昂布瓦斯城堡

昂布瓦斯城堡是位於法國盧瓦爾河的昂布瓦斯的一座法式城堡。昂布瓦斯城堡的始建年份已經不可考究,只知道城堡的雛型可追溯至羅馬時代。14世紀起,瓦盧瓦王朝將宮廷遷至盧瓦爾河地區,昂布瓦斯城堡成為了皇室的城堡。瓦盧瓦王朝的查理八世曾下旨擴建城堡,但查理八世年謹28歲便去世,接任的路易十二繼位後按查理八世的基礎繼續整修城堡。其後繼位弗朗索瓦一世被喻為文藝復興的始創人,他聘請了大量的藝術家到法國工作,當中包括著名畫家達·文西,此時的昂布瓦斯城堡在弗朗索瓦一世下更建宏偉。而達·文西死後亦葬於昂布瓦斯城堡的圣·于贝尔小教堂。.

新!!: 弗朗索瓦一世 (法兰西)和昂布瓦斯城堡 · 查看更多 »

斐迪南二世 (阿拉贡)

#重定向 费尔南多二世 (阿拉贡).

新!!: 弗朗索瓦一世 (法兰西)和斐迪南二世 (阿拉贡) · 查看更多 »

施馬爾卡爾登聯盟

施马尔卡尔登联盟(Schmalkaldischer Bund,Foedus Smalcaldicum或Liga Smalcaldica)是在16世纪中期由神圣罗马帝国中信仰路德宗的诸侯所组成的军事防御联盟。該联盟最初于宗教改革开始后建立,其目的是出于宗教动机,但此后其成员逐渐希望它能够取代神圣罗马帝国。这一联盟虽然并非同类首创,但与之前的联盟(如托尔高联盟)不同,施马尔卡尔登联盟有足够的军事实力来保卫其政治和宗教利益。联盟的名称来自于图林根的城镇施马尔卡尔登。.

新!!: 弗朗索瓦一世 (法兰西)和施馬爾卡爾登聯盟 · 查看更多 »

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运动(Rinascimento,由ri-(“重新”)和nascere(“出生”)构成)通称为文艺复兴,简称为文复,是一场大致发生在14世纪至17世纪的文化运动,在中世纪晚期发源于意大利中部的佛罗伦萨,即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扩展至欧洲各国。 “文艺复兴”一词亦可粗略地指代这一历史时期,但由于欧洲各地因其引发的变化并非完全一致,故“文艺复兴”只是对这一时期的通称。这场文化运动基本上以復興古羅馬為名,動機大致上是要改變中世紀社會逐漸嚴重的腐敗,卻不是將古羅馬原樣重現,反而是加入新思考和檢討,所以做出實際上是一種徹底不同的新型態文化變革,其中雖囊括了对古典文献的重新学习和承接,卻在绘画方面透過直线透视法的发展,以及逐步而广泛开展的中古時代教育变革,乃至於人體結構、化學、天文技術的知識的追求等等,這些極重要的近代科學發展,除了打破神權時代,也打破了希臘羅馬的古文化。传统观点认为,这种知识上的转变让文艺复兴发挥了衔接中世纪和近代的作用。尽管文艺复兴在知识、社会和政治各个方面都引发了巨大變革,但令其闻名于世的或许还在于这一时期的艺术成就,以及列奥纳多·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博学家做出的創新贡献。 一般认为,文复始于14世纪托斯卡纳的佛罗伦萨,但对此尚有质疑之声。就这场运动的起源和特点而言,多种理论已经提出了各自的见解,但其关注的焦点不尽相同:其中包括有当时佛罗伦萨的社会和公民的特点;当地的政治结构;当地统治阶级美第奇家族的赞助Strathern, Paul The Medici: Godfathers of the Renaissance (2003);以及奥斯曼土耳其人攻陷君士坦丁堡后,大批流入意大利的及书籍。Encyclopedia Britannica,Renaissance,2008,O.Ed.Har, Michael H.History of Libraries in the Western World,Scarecrow Press Incorporate,1999,ISBN 978-0-8108-3724-9.Norwich, John Julius,A Short History of Byzantium,1997,Knopf,ISBN 978-0-679-45088-7.史学上关于文艺复兴的内容很多且颇为复杂,而“文艺复兴”作为词汇的作用,及其作为历史过渡期的意义,都引发了史学家的诸多争论。Brotton, J., The Renaissance: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OUP, 2006.

新!!: 弗朗索瓦一世 (法兰西)和文艺复兴 · 查看更多 »

意大利

意大利共和国(Repubblica Italiana),通稱意大利(Italia),是一個歐洲主权國家,主要由位於南歐的靴型亞平寧半岛及两个地中海岛嶼西西里岛和撒丁岛所组成,國際代碼為IT。意大利北方的阿尔卑斯山地区与法国、瑞士、奥地利以及斯洛文尼亚接壤,其领土包围着两个微型国家——圣马力诺和梵蒂冈,而在瑞士擁有座落於盧加諾湖湖畔的意大利坎波內這個境外領土。全国行政上划分为20个大区(其中5个為自治区)、110个省與8,100个城市。首都為罗马,意大利王国在1870年將首都設置在此,而都灵(1861年-1865年)及-zh-hans:佛罗伦萨;zh-tw:佛羅倫斯;-(1865年-1870年)也曾是意大利王國的首都。根据2014年统计,意大利人口大约为6,079.5萬,領土面積約為301,338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约每平方公里201.7人,屬於溫帶氣候。意大利是歐洲人口第5多的國家,人口在世界上排名第23位。意大利因其拥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为数众多的人类文化遗产(世界遺產數目排名全球第一)而被称为美丽的国度(Belpaese)。 現今的意大利地區是以前歐洲民族及文化的搖籃,曾孕育出羅馬文化及伊特拉斯坎文明,而意大利的首都羅馬,幾個世紀以來都是西方世界的政治中心,也曾經是羅馬帝國的首都。當羅馬帝國殞落後,意大利遭受了多次外族入侵,包括倫巴底人、東哥德人等日耳曼民族,之後還有諾曼人等。东罗马帝国曾一度重新占领意大利地区。在14世紀後,意大利轉而成為文藝復興的發源地 ,而文藝復興對歐洲影響深遠,讓歐洲思想前進了一大步。義大利過去分裂為許多王國與城邦,但是最終在1861年完成統一。其巅峰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刚开始之前,義大利變成一個殖民帝國,把勢力範圍延伸到利比亞、厄利垂亞、-zh-hans:意属索马里兰;zh-hk:意屬索馬利蘭;zh-tw:義屬索馬利蘭;-、衣索比亞、阿爾巴尼亞、羅德島與十二群島,而且擁有中國天津的租界。 意大利也在政治、文化、科學、醫療衛生、教育、體育、藝術、時尚、宗教、料理、電影、建築、經濟及音樂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響力。米蘭是意大利的經濟及工業中心,根據2009年全球語言監察組織(Global Language Monitor)的資料,它也是世界時尚之都。在2007年造訪意大利的遊客人數位居世界第5位,總共超過4,370萬人次的國際遊客造訪,而羅馬則是歐盟國家中第3多遊客造訪的城市,也被認為世界上最美麗的十大古城之一。威尼斯則被認為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城市,《紐約時報》形容它「無疑是世界上最美麗的人造城市」。 意大利共和国是一個議會制民主共和國,是一個已開發國家,世界七大工業國之一,生活質量指數則在世界排名第8名, Economist, 2005。意大利在2014年人類發展指數列表中則名列第26位,並擁有高度人均國內生產總額。根據國內生產總額與購買力平價國內生產總值的數據,意大利分別是世界第8大與第10大經濟體。意大利的政府預算金額則是位居世界第5位。意大利是北大西洋公約和歐盟的創始會員國,也是八大工業國集團、20國集團和歐洲四大經濟體成員之一。意大利也参与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世界貿易組織、歐洲議會、西歐聯盟及歐洲創新中心(Central European Initiative)。意大利也參加申根協議,也是世界世界國防預算金額第9高的國家且分享北約的核武器。 意大利在歐洲及全球的軍事、文化和外交事務扮演重要的角色,首都羅馬則是世界上對於政治及文化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城市,世界上許多著名的機構,例如國際農業發展基金會(International Fund for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全球在地論壇(Glocal Forum)、世界糧食計劃署及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的總部都設在羅馬。意大利也擁有较高的教育指數、勞動力人口及慈善捐助金額。人均預期壽命排名世界第11位。醫療保健系統在2000年被世界衛生組織評比為世界第2。意大利也是一個全球化的國家。意大利的國家品牌價值在2009年名列世界第6位。意大利在藝術、科學和技術上擁有悠久的傳統,且至2017年共有53处世界遺產,是擁有最多世界遺產的西方國家。.

新!!: 弗朗索瓦一世 (法兰西)和意大利 · 查看更多 »

意大利战争

義大利戰爭(Guerre d'Italia del XVI secolo)又稱哈布斯堡-瓦洛戰爭,是1494年至1559年間一系列戰爭的總稱,戰事地包括多數義大利城邦、教宗國、西歐各主要國家(法國、西班牙、神聖羅馬帝國、英國與蘇格蘭)以及鄂圖曼土耳其帝國。戰爭起源於米蘭公國與那不勒斯王國間的糾紛,隨後迅速轉變為各參與國間爭奪權力與版圖的軍事衝突,伴隨聯盟、反聯盟,及頻繁的斷交與背叛。.

新!!: 弗朗索瓦一世 (法兰西)和意大利战争 · 查看更多 »

拉丁语

拉丁语(lingua latīna,),羅馬帝國的奧古斯都皇帝時期使用的書面語稱為「古典拉丁語」,屬於印欧语系意大利語族。是最早在拉提姆地区(今意大利的拉齐奥区)和罗马帝国使用。虽然现在拉丁语通常被认为是一种死语言,但仍有少数基督宗教神职人员及学者可以流利使用拉丁语。罗马天主教传统上用拉丁语作为正式會議的语言和礼拜仪式用的语言。此外,许多西方国家的大学仍然提供有关拉丁语的课程。 在英语和其他西方语言创造新词的过程中,拉丁语一直得以使用。拉丁语及其后代罗曼诸语是意大利语族中仅存的一支。通过对早期意大利遗留文献的研究,可以证实其他意大利语族分支的存在,之后这些分支在罗马共和国时期逐步被拉丁语同化。拉丁语的亲属语言包括法利斯克语、奥斯坎语和翁布里亚语。但是,威尼托语可能是一个例外。在罗马时代,作为威尼斯居民的语言,威尼托语得以和拉丁语并列使用。 拉丁语是一种高度屈折的语言。它有三种不同的性,名词有七格,动词有四种词性变化、六种时态、六种人称、三种语气、三种语态、两种体、两个数。七格当中有一格是方位格,通常只和方位名词一起使用。呼格与主格高度相似,因此拉丁语一般只有五个不同的格。不同的作者在行文中可能使用五到七种格。形容词与副词类似,按照格、性、数曲折变化。虽然拉丁语中有指示代词指代远近,它却没有冠词。后来拉丁语通过不同的方式简化词尾的曲折变化,形成了罗曼语族。 拉丁语與希腊语同為影響歐美學術與宗教最深的语言。在中世纪,拉丁语是当时欧洲不同国家交流的媒介语,也是研究科学、哲学和神學所必须的语言。直到近代,通晓拉丁语曾是研究任何人文学科教育的前提条件;直到20世纪,拉丁语的研究才逐渐衰落,重点转移到对當代语言的研究。.

新!!: 弗朗索瓦一世 (法兰西)和拉丁语 · 查看更多 »

拉斐尔

拉斐爾·聖齊奧(Raffaello Sanzio,),本名拉斐爾·桑蒂(Raffaello Santi),常简称拉斐尔(Raphael),意大利画家、建築師。與李奧納多·達文西和米開朗基羅合稱「文藝復興藝術三杰」。拉斐爾所繪畫的畫以「秀美」著稱,畫作中的人物清秀,场景祥和。 他的著名宗教畫聖母系列將宗教的虔誠和非宗教的美貌有機地融為一體;他的畫即使是《聖喬治大戰惡龍》的场面看起來也是平靜安詳的。他為梵蒂岡教宗居室創作的大型壁畫《雅典學院》是經典之作,他將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將基督教和異教,統統融合在一起,創造出和諧的场面。同时也創作出許多著名的肖像如:「教皇利奥十世像」。他的性情平和、文雅,和他的畫作一样。拉斐爾於1520年高燒猝逝於羅馬,終年37歲,葬於萬神廟。.

新!!: 弗朗索瓦一世 (法兰西)和拉斐尔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