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斛律光

指数 斛律光

斛律光(),字明月,朔州敕勒部(今山西西北)人,北齐名将,斛律金之子。.

54 关系: 司徒司空大將軍 (中國)天保 (北齐)太原市太宁 (北齐)太尉太保太傅姚襄宇文憲尚书令尚书仆射尉遲迥山西省丞相平阳郡开府仪同三司北史北周北周武帝北齐北齐书刘洪徽皇建 (北齐)祖珽穆提婆突厥韦孝宽韩祖念表字高叡 (北齊)高凝高緯高纬高百年高欢高润高湝高澄魏收贺拔仁达奚武柱国武平 (北齐)段韶汾河洛阳市朔州 (北齐)斛律皇后...斛律须达斛律金斛律武都敕勒 扩展索引 (4 更多) »

司徒

司徒,中国、朝鮮、越南古代职官。西周始置,位次三公,与六卿相当,与司马、司空、司士、司寇并称“五官”,金文多作“司土”,与司马、司工(即司空)合称“三有司”。是管理土地、人民的官,与后世的户部尚书相当。春秋时沿置。 汉哀帝时丞相改称大司徒,东汉时改称司徒,成为三公之一。.

新!!: 斛律光和司徒 · 查看更多 »

司空

司空,空是工的通假字,是中国、朝鮮古代官名。 西周始置,位次三公,与六卿相当,与司马、司寇、司士、司徒并称五官,掌水利、营建之事,金文皆作司工。 春秋、战国时沿置。宋国因宋武公名叫司空,所以将司空改为司城。孔子曾任鲁国的司空。 汉朝本无此官,成帝时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但职掌与周代的司空不同。东汉将大司空改为司空,与太尉、司徒(丞相、大司徒改任)并称三公,一直延续到宋徽宗时,仿周制,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辽朝、金朝三公还是太尉、司徒、司空,元朝时设时废。明朝、清朝还是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 明清时期也是工部尚书的别称。.

新!!: 斛律光和司空 · 查看更多 »

大將軍 (中國)

#重定向 大將軍 (東亞).

新!!: 斛律光和大將軍 (中國) · 查看更多 »

天保 (北齐)

天保(550年五月—559年十二月)是北齊文宣帝高洋的第一個年号,歷時9年餘。 天保十年十月废帝高殷即位沿用。.

新!!: 斛律光和天保 (北齐) · 查看更多 »

太原市

太原市(太原话:),简称--,古称晋阳,别称并州,中华人民共和国山西省的省会,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新材料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历史悠久的文化古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山西省的政治、文化和国际交流中心,同时是山西经济金融的决策和管理中心。华北地区重要城市,太原都市圈核心区域。 太原市境内的晋阳古城是中國歷史上多個朝代的都城,故太原又被稱為“龍城”。它為中国拥有文化遗产项目数最多的城市之一,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其亦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新!!: 斛律光和太原市 · 查看更多 »

太宁 (北齐)

太宁(561年十一月—562年四月),或作大宁、泰宁,是北齊武成帝高湛的年号,歷時數月。.

新!!: 斛律光和太宁 (北齐) · 查看更多 »

太尉

太尉為中国、朝鮮半島和越南的古代职官。.

新!!: 斛律光和太尉 · 查看更多 »

太保

太保,中国古代职官。从周朝开始设置,负责监护和辅佐年幼的国君。召公是第一个太保,《大戴礼记》说:“召公为太保,周公为太傅,太公为太师。”武王去世,成王年少,召公任太保,以长老身份监护。周公东征胜利,建东都成周(今河南洛阳),成王至成周亲政,召公为此作长篇教导,即《尚书·召诰》。周公与召公分陕而治“自陕以西,召公主之,自陕而东,周公主之。” 后召公子孙以太保为氏。春秋后废,汉复置,位次太傅。历代沿置,多为大官之加衔,并无实职。《明史》载“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正一品...掌佐天子,理阴阳,经邦弘化,其职至重。” 在周朝,太保与太师、太傅合称“三公”。 朝鮮高麗時代亦設有太保,朝鮮王朝改稱大保。.

新!!: 斛律光和太保 · 查看更多 »

太傅

太傅,中国古代职官。始于西周,为国王的辅佐大臣与皇帝老师(辅弼官,国王年幼或缺位时他们可以代为管理国家),掌管礼法的制定和颁行,三公之一;在战国时期的齐国和楚国也设有太傅。秦朝时期被废止。西汉曾两度短暂复置该职位;东汉则长期设立。以后各朝代都有设置,但多为虚衔。 朝鮮高麗時代亦設有太傅,朝鮮王朝改稱大傅。.

新!!: 斛律光和太傅 · 查看更多 »

姚襄

姚襄(),字景國,南安赤亭(今甘肅省隴西縣西)羌人,五胡十六國時期將領、軍閥,是姚弋仲的第五子,也是後秦開國君主姚萇之兄。.

新!!: 斛律光和姚襄 · 查看更多 »

宇文憲

宇文憲(),字毗賀突,北周太祖宇文泰第五子(《独孤藏墓志》作第七子,可能有两兄早夭)。.

新!!: 斛律光和宇文憲 · 查看更多 »

尚书令

尚书令是中国古代官职名。 尚书原为秦官,为少府属官,负责管理少府档案和文书,汉沿置,职权不大。 但到汉武帝以内廷分外廷权,以少府宦者典事尚書,謂之中書謁者,實乃傳達帝命於丞相,自元帝、成帝以後,遂涉及国家政治中枢。漢光武帝為防止臣下專權,避王莽之禍,乃親總吏職,將政務中樞由三公府移入宮中,而由尚書協助處理,此種制度,人稱「事歸臺閣,政由上出」。從此三公雖有其職,而無其權,遂使尚書成為樞機之任。 之後,尚書且侵奪九卿之職掌,自漢明帝以後,行錄尚書事之制度,雖位為三公,亦必帶錄尚書事,然後方得知國政,后逐渐尚书权力日益庞大,分曹治事,以尚书令为首,权力很大,但由于是内廷职务,尚未完全脱离少府序列,品级不高。朝廷重臣秉其它职权者,可以“录尚书事”为名掌实权。 隋唐时代,尚书令为尚书省长官,宰相职。传统说法认为由于唐太宗在武德年间曾任尚书令,因此唐朝此后不设尚书令。郭子仪曾以设置尚书令违背了开元令式两次上表辞尚书令。然而唐长孺却指出不设置尚书令早在隋朝就已成为惯例,仅有杨素曾任一年的尚书令。五代后,尚书令为虚职,成为名义上的最高尚的官职。元代,尚书令时置时废,为相职。.

新!!: 斛律光和尚书令 · 查看更多 »

尚书仆射

尚书仆射,尚书省的副官,尚书令为虚职后,尚书仆射成为尚书省的长官,唐朝初年和北宋后期成为名副其实的首席宰相。.

新!!: 斛律光和尚书仆射 · 查看更多 »

尉遲迥

尉遲迥(),字薄居羅,父尉迟俟兜,母昌乐大长公主,周太祖宇文泰的外甥,爵封蜀國公,官拜相州(今河南安陽)總管。.

新!!: 斛律光和尉遲迥 · 查看更多 »

山西省

山西,简称晋,中国一省,地处黄土高原东翼。山西表里山河,南临黄河,西邻吕梁山,东靠太行山。因在太行山以西,故曰山西。省会太原市。省境內春秋時為晉國之地,故簡稱晉。 山西地區的有獨特的语言、風俗以及历史,省內土地豐足、矿产資源豐富,位處汾河沿岸一帶的晋中盆地一直被稱作华北的「漁米之鄉」。省會太原也有著悠久的歷史。粤商、徽商、晋商、浙商、苏商一道,在历史上被合称为“五大商帮”。潮商与徽商、晋商,是中国历史“三大商帮”。.

新!!: 斛律光和山西省 · 查看更多 »

丞相

丞相,是中国古代官名。一般指帝王下面的最高行政官員,輔佐皇帝總理政事的百官之長。古代中国战国、秦朝、漢朝直至明朝初年,是辅佐君主的次高官吏。在漢朝僅次於相邦(後避漢高祖諱,史料均改稱相國)。相與僕射皆為先秦禮儀如射禮酒禮中輔助儀式之人。 中國歷史上設立丞相制度,東周戰國時代的秦武王是為濫觴。丞相制度在中國有長達數千年的歷史。.

新!!: 斛律光和丞相 · 查看更多 »

平阳郡

平阳郡,史上記載有兩個平陽郡,一個是最早在三国时代由魏国设立的是山西平陽郡,郡级行政区划。 山西平阳郡的治所在秦置的平阳县(故址在今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以此为中心,平阳郡包括了今天山西省西南部黄河以东汾河流域的十二个县,大致与临汾市辖区相仿。平阳之名此后被长期使用,除隋朝时曾短暂称临汾外,基本被各代沿用。隋恭帝义宁二年(618年),臨汾郡改名平阳郡。唐朝武德元年(618年)以平阳郡改置晋州,治所在临汾县(今临汾市西南)。天宝元年(742年)再改为平阳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为晋州。 第二個是古越國,長沙地區之平陽郡,於東晉建武元年(317年)陶侃析桂陽及郴縣地,置平陽縣、治平陽郡、縣屬郡。 隋開皇九年(589年)平陽郡、平陽縣俱廢,並人郴縣,治郴州。 明清时期的平阳府,范围超过魏晋的平阳郡,大致包括今天临汾市与运城市两个地级区划。 Category:曹魏的郡 Category:西晋的郡 Category:北朝的郡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唐朝的郡 Category:山西的郡 Category:湖南的郡 Category:临汾行政区划史.

新!!: 斛律光和平阳郡 · 查看更多 »

开府仪同三司

开府仪同三司,官名。开府,指以自己的名义自置幕府與幕僚部屬的行为。得授仪同三司加号者可以得到与三公一样之待遇。开府仪同三司一般是魏晉至元朝時,朝廷對有功大臣功勞的重賜。.

新!!: 斛律光和开府仪同三司 · 查看更多 »

北史

《北史》,唐朝李延寿撰。纪传体,共100卷,含本纪十二卷,列传八十八卷,上起北魏登国元年(386),下迄隋义宁二年(618),记北朝北魏、西魏、东魏、北周、北齐及隋六代二百三十三年史事。《南史》與《北史》是唐初史学家李延寿的作品,《北史》主要在《魏》、《齊》、《周》、《隋》四書基礎上刪訂改編而成,並參考各種雜史,“鸠聚遗逸,以广异闻”,“除其冗长,捃其菁华”,體例完整,文字優美。他撰写这两部书是为了“追终先志”,继承父亲李大师(570-628)未完成的事业。.

新!!: 斛律光和北史 · 查看更多 »

北周

北周(557年—581年)是中國歷史上南北朝的北朝之一。又称后周(宋朝以后鲜用),由宇文氏建立,定都長安,北周自建國后,統治實權一直在霸府宇文護身上,皇帝無力與之抗阻,為了擺脫宇文護的束縛,經過一連串的計畫與鬥爭,北周武帝終於殺死了宇文護,掌握大權,並以德施政,人民安樂,在位時更成功滅北齊,統一北朝。但他死後三年,北周便被杨坚的隋朝所滅,后由隋滅陳,統一中國。.

新!!: 斛律光和北周 · 查看更多 »

北周武帝

#重定向 周武帝.

新!!: 斛律光和北周武帝 · 查看更多 »

北齐

北齊(550年—577年)是中国北朝之鲜卑化汉人政权。550年6月9日(庚午年五月戊午日),由文宣帝高洋取代东魏建立,建國號齊,建元天保,遷都鄴城,以晉陽為別都。史稱北齊或後齊,以別於南齊。以皇室姓高,又稱高齊。北齊歷經文宣帝高洋、廢帝高殷、孝昭帝高演、武成帝高湛、后主高緯、幼主高恆六帝,577年被北周消滅,共享國二十八年。 幼主高恆時期,北周在北周武帝的统治下日渐兴盛,而北齐则衰落。577年北周統一北方,北齊滅亡。北齊滅亡後,境内的士族大多遷到關中,成为北周臣民。 三年後北周外戚楊堅篡位,建國號隋並南下滅陳結束中原自魏晉南北朝長達四百年的分裂局面。.

新!!: 斛律光和北齐 · 查看更多 »

北齐书

《北齐书》,唐朝史学家李百药撰,原名《齊書》,因與南齊歷史區別而更名,属纪传体断代史,共50卷,纪8卷,列传42卷,记载上起北魏分裂前十年左右,接續北魏分裂、东魏立国、北齐取代东魏,下迄北齐亡國,前後约五十餘年史實,而以记北齐历史为主。同时期成书还有《梁书》、《陈书》、《周书》、《隋书》。这五部书。 唐太宗頗器重李百藥的才學,百藥先後於唐太宗貞觀元年(627年)和三年(629年)兩次奉詔繼續完成父撰《齊書》遺稿,並參考了隋朝史家王劭所撰編年體《齊志》。《齊書》成書於貞觀十年(636年),經歷了三個朝代(北齊、隋、唐)、共六十多年時間。 後來《北齐书》遭受嚴重散佚。到南宋時,五十卷的《北齐书》僅剩一卷帝纪、十六卷列传是李百药的原文;其餘各卷,都是後人根據唐代史家李延寿所撰《北史》抄补修成的。由於《北史》當時並没有遭到散佚,故後人根据《北史》以補寫《北齐书》,在文字上非尽属百药原文,但在内容上則不失真實(因《北史》的北齐史部分多採自《北齐书》)。《北齐书》原名《齐书》,在宋朝时,为了区别于萧子显《南齐书》改为《北齐书》。 《北齊書》無志及表,後人據相關史料補作志表,清人萬斯同《歷代史表》有〈北齊諸王世表〉、〈北齊異姓諸王世表〉、〈北齊將相大臣年表〉各1卷,近人施和金《北齊地理志》5卷,蒙傳銘《補北齊書藝文志》不分卷,佚名《補北齊書疆域志》不分卷。.

新!!: 斛律光和北齐书 · 查看更多 »

刘洪徽

刘洪徽,中国南北朝北齐大臣,秀容阳曲(今山西定襄)人。东魏大臣刘贵次子。.

新!!: 斛律光和刘洪徽 · 查看更多 »

皇建 (北齐)

皇建(560年八月—561年十一月)是北齊孝昭帝高演的年号,歷時年餘。.

新!!: 斛律光和皇建 (北齐) · 查看更多 »

祖珽

珽,字孝征,范阳郡逎县(今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人。 祖莹之子。开始为秘书郎、尚书仪曹郎中,主管仪注。聚敛贪财,骄纵淫逸,后为秘书丞。北齐初年,任直中书省,掌管知制诰。北齐后主高纬继位,以他为尚书左仆射,监修国史,封燕郡公。党附陆令萱,官居领军将军,主管机要,执掌朝政。 北齊大將斛律光厭惡祖珽,曾遙見大罵:“多事乞索小人,欲作何計數!”祖珽买通其家奴,知道斛律光常說“盲人用权,国必破矣”。祖珽添油加醋稱:“盲眼老公背上下大斧,饶舌老母不得语。”并製成童歌。参与陷害大将斛律光。后来获罪,降为北徐州刺史,不久去世。子祖君彦。.

新!!: 斛律光和祖珽 · 查看更多 »

穆提婆

提婆(),本姓駱,漢陽人,北齊後主高緯寵臣,與高阿那肱、韓鳳合稱北齊「三貴」,父親駱超,母親陸令萱。在北齊時,仗著陸令萱的關係,母子倆權傾朝野。.

新!!: 斛律光和穆提婆 · 查看更多 »

突厥

突厥(Türk;维吾尔语:تۈرك / Türk;Turkic),是生活在欧亚大陆,使用突厥语族语言的民族群体,狭义的突厥人专指曾建立突厥汗国那部分古突厥人(即以阿史那部落为核心的部落联盟);广义上的突厥人则指从古至今使用突厥语族语言的人。在中国史书中亦指由古突厥人建立的政权。.

新!!: 斛律光和突厥 · 查看更多 »

韦孝宽

韦孝宽(),名宽,一名叔裕,字孝宽,以字行,京兆郡杜陵县(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人,出自京兆韦氏东眷,南北朝时期北魏、西魏、北周的军事家,京兆韦氏郧公房始祖。.

新!!: 斛律光和韦孝宽 · 查看更多 »

韩祖念

韩祖念(),是南北朝北齐大臣。 韩祖念原为开府仪同三司。天统二年(566年)十月,齐后主高纬以侯莫陈相为太傅,任城王高湝为太保,娄睿为大司马,冯翊王高润为太尉,韩祖念为司徒。天统三年(567年)八月,北齐任命任城王高湝为太师,冯翊王高润为大司马,段韶为左丞相,贺拔仁为右丞相,侯莫陈相为太宰,娄睿为太傅,斛律光为太保,韩祖念为大将军,赵郡王高睿为太尉,东平王高俨为司徒。韩祖念墓在今山西省太原市发现,出土文物有大型壁画、玻璃杯、鎏金铜器等,其墓誌銘刊行於《晉陽古刻選》中。.

新!!: 斛律光和韩祖念 · 查看更多 »

表字

表字,又称字,是漢字文化圈傳統上在本名之外的一個正式代稱。通常基於禮貌性質,一般習慣間接性叫喚他人的表字而不直稱其本名,以表示客氣避免失禮(本名則可以是當事人自述或由尊長直稱)。 表字的取法,一般与本名意义相关。歷史上有些人的表字廣為人知,本名反而隱沒於世,稱為「以字行」,如:孟浩然,名浩,字浩然。.

新!!: 斛律光和表字 · 查看更多 »

高叡 (北齊)

叡(),小名須拔,北齊神武帝高歡之弟趙郡王高琛之子。.

新!!: 斛律光和高叡 (北齊) · 查看更多 »

高凝

凝(),北齊神武帝高歡第十三子,母為大爾朱氏, 封華山王。 天保元年(550年),封新平郡王;天保九年(558年),改封為安定王;天保十年(559年),再被改封為華山王。歷任中書令、齊州刺史。武平元年(570年)七月,再加太傅銜。在齊州逝世,贈左丞相、太師、錄尚書。 高凝為北齊諸王中最為孱弱。其王妃王氏為太子洗馬王洽之女。王氏與倉頭通姦,但高凝知道而不能禁制。其後事發,王氏被賜死,下詔杖打高凝一百,高凝的愚蠢就是这样。.

新!!: 斛律光和高凝 · 查看更多 »

高緯

#重定向 齐后主.

新!!: 斛律光和高緯 · 查看更多 »

高纬

#重定向 齐后主.

新!!: 斛律光和高纬 · 查看更多 »

高百年

年,字百年,勃海條人。北齐宗室,諡良懷王。北齐孝昭帝高演的嫡子(第二子),顺成皇后元氏所生。 皇建元年八月壬午(560年9月8日),高演即位於晉陽宣德殿,詔奉太皇太后婁昭君還稱皇太后。十一月辛亥(560年12月6日)稱太后令,立妃元氏為皇后,世子百年為皇太子。561年,高演临终,传位给弟弟高湛,给他手书,其末曰:“百年无罪,汝可以乐处置之,勿学前人。”大宁初封为乐陵王,食邑二萬戶。 《北史·樂陵王百年傳》載「河清三年五月,白虹圍日再重,又橫貫而不達。」博陵人贾德胄教高百年读书,高百年好写“敕”字,贾德胄密报之。高湛大怒,召高百年前来。高百年知道凶多吉少,割带玦留给妻子斛律氏。高湛在玄都苑凉风堂,使高百年写“敕”字,发现笔迹丝毫不差,就命左右捶打,遍地是血。高百年求饶:“乞命,愿与阿叔作奴。”高湛将他斩杀,弃尸水池,池水尽赤,在后园亲看埋葬。《北史·齊本紀》載河清三年六月高湛殺樂陵王百年。其因或為時人篤信陰陽,除之以克災難的徵兆。是以勢高如斛律光者,亦無大反彈;並爲厭勝(糊弄鬼)提早墓誌銘文的喪葬時間。年十四(十五)的王妃斛律氏闻讯,握玦哀号,绝食而死,死后玦犹在手,拳不可开,其父斛律光自擘掰开。.

新!!: 斛律光和高百年 · 查看更多 »

高欢

歡,勃海郡蓨县人(今河北衡水市景县),鲜卑化汉族,鲜卑名賀六渾,为北魏、東魏權臣,也是北齐政权的奠基者。追尊為「神武帝」。.

新!!: 斛律光和高欢 · 查看更多 »

高润

润(),字子澤,渤海蓨人,北齐追尊神武皇帝高欢的第十四子,馮翊太妃郑大车所生。出生时父母俱已过中年,因而深受喜爱,高欢称之为“千里驹”,高润十四岁时,還與生母郑大车同寢,因而有秽杂的传言。北齐开国时封冯翊王。历位东北道大行台、右仆射、都督、定州刺史,高洋即位後,母親郑大车被尊為馮翊太妃。 高润容貌俊美,性格温和,为官清廉严正,摘发隐伪,奸吏无所匿其情,很得嫡兄武成帝的器重。开府王回洛、六州大都督独孤枝两人曾因侵窃官田、受纳贿赂被高润揭发,两人记恨,上表进谗说高润有谋逆之意。高湛发怒道:“冯翊王少小谨慎,在州不为非法,朕信之熟矣。登高远望,人之常情,鼠辈欲横相间构,曲生眉目!”下令打了王回洛二百鞭,独孤枝一百大板。高润升为尚书令,领太子少师,历司徒、太尉、大司马、司州牧、太保、河南道行台、领录尚书,别封文成郡公、太师、太宰,复为定州刺史。 武平六年(575年)八月六日(575年8月27日)高润患病,八月廿二日(575年9月12日)去世,虚岁卅三,追赠侍中、使持节、假黄钺、冀定沧瀛赵幽安平常朔并肆十二州诸军事、左丞相、太师、录尚书事、冀州刺史,谥文昭,次年二月十一日(576年4月5日)安葬于邺城西北三十里釜水之阴,儿子高茂德袭爵。.

新!!: 斛律光和高润 · 查看更多 »

高湝

湝(),渤海郡蓨縣(今河北景縣)人,北齊政權奠基者高歡之第十子,母親為小爾朱氏,曾名義上成為北齊皇帝。.

新!!: 斛律光和高湝 · 查看更多 »

高澄

澄(),字子惠,北魏、东魏权臣高欢之子,父亲死后,任大丞相。北齐追尊为文襄帝。.

新!!: 斛律光和高澄 · 查看更多 »

魏收

魏收(),字伯起,小字佛助,巨鹿郡下曲阳县(今河北省邢台市平乡县)人,北齐史学家、文学家。.

新!!: 斛律光和魏收 · 查看更多 »

贺拔仁

贺拔仁(),中国南北朝时東魏北齐軍事人物,又名贺拔焉过儿。字天惠,善无郡(治今山西右玉县东南)人,高车族贺拔氏。.

新!!: 斛律光和贺拔仁 · 查看更多 »

达奚武

達奚武(),字成興,代人,西魏、北周的軍人。.

新!!: 斛律光和达奚武 · 查看更多 »

柱国

柱国,又称上柱国,中國古代官名。战国楚置,时立覆军杀将有战功者为上柱国。北魏置「柱国大将军」这一称号。武泰元年(528年),北魏孝莊帝以尔朱荣有翊戴之功,拜荣柱国大将军,位在丞相上。永安三年(530年)尔朱荣被杀后此官遂废。 大统三年(537年),西魏文帝以宇文泰有建中兴之功,又重新授予宇文泰柱国大将军之号。到大统十六年以前,总共有八人被拜为柱国大将军,当时号称「八柱国」。宇文泰总领百官,督中外军,为柱国之首,广陵王元欣则是因西魏皇族地位尊崇而挂名,其余六柱国各督二个大将军,共12個大将军,分掌禁旅。 *.

新!!: 斛律光和柱国 · 查看更多 »

武平 (北齐)

武平(570年正月—576年十二月)是北齊後主高纬的年号,歷時6年餘。 578年,北齐范阳王高绍义受突厥他钵可汗爱重,北齐被灭后逃到北边者,都归高绍义管辖。高保宁在营州奉高绍义为北齐皇帝,用武平年号。《北齐书》、《北史》等皆作“武平元年”。但是《廿二史考异》则认为应是用后主高纬年号,作武平九年。认为后主在武平八年失国,高绍义投奔突厥,次年称帝仍用武平年号,并不应该算作是改元。.

新!!: 斛律光和武平 (北齐) · 查看更多 »

段韶

段韶(),字孝先,小名铁伐,武威郡姑臧县人,东魏、北齐官员,高欢夫人娄昭君的外甥。.

新!!: 斛律光和段韶 · 查看更多 »

汾河

汾河,也称汾水,山西人称为“母亲河”,是黄河的僅次於渭河的第二大支流。汾河源于中國山西省忻州市宁武县管涔山,经太原市南流到新绛县折向西,由运城市的河津市汇入黄河。全長,流域面積。 汾河流域覆蓋山西中部,上游穿行山地、黄土丘陵中,中游经太原盆地,介休市以下变窄,过灵石峡进入临汾盆地,下游河谷开阔。四周为山脉环绕。由河源至太原市上兰村为上游,穿行山地,水土流失严重,是洪水、泥沙的主要来源。上兰村至洪洞县石滩村为中游,河出山谷,经太原市入晋中平原,有潇河、文峪河两大支流注入。坡降变缓,泥沙淤积严重。这段河床旧时很不稳定,往往泛滥成灾,但也是流域内最富庶地区。 汾河冲击许多谷地,一些重要城市处于汾河谷地中,如太原、临汾、灵石等。這條河本來是條大河,水量充盈,肥鱼行舟。後來由於1958年汾河水库的建造和1980年代之後激增的工業、農業需求而逐渐水量稀少。.

新!!: 斛律光和汾河 · 查看更多 »

洛阳市

洛阳市(,邮政式拼音:Loyang)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中原地区,中国四大古都之一,现为河南省及中原城市群的副中心城市。是丝绸之路起点,隋唐大运河的中心城市,也是国务院认定的首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2011年被联合国授予“世界文化名城”称号。洛阳自夏朝开始,前后有十三个正统朝代以其为都,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最早、建都政权数量最多、持续建都时间最久的都城,拥有5000年文明史、3000年建城史和1500年建都史。仰韶曙光,夏商肇基,周制礼乐,两汉文章,魏晋风流,南北融合,隋唐盛世,宋金兵戈,洛阳城在历史的长河中数度兴废,活跃在文明中心长达数千年,与国家与民族的命运始终相依。 洛阳位于洛水之北,水之北乃谓“阳”,故名洛阳,又称雒阳、洛邑、雒邑、京洛和洛城,因境內有伊、洛两水,也称伊洛。洛阳地处中原,境内山川纵横,西依崤山,由函谷关通关中平原,东临嵩岳,北靠太行与黄河之险,南望伏牛、熊耳,有“河山拱戴,形势甲于天下”之说。洛阳以其四面环山、八关都邑的地理优势,成为历代帝王青睐之所;也因其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居中位置,成为古往今来的水陆交通要地。 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源地。“中国”一词最初便是指古代洛阳地区。沿洛水自东向西的洛河两岸,于不足30公里的范围内,分布着夏都斟鄩、商都西亳、东周王城、汉魏洛阳故城和隋唐洛阳城五大都城遗址,人称“五都贯洛”。都城遗址分布之密集,联系之密切,时间跨度之大,举世罕见。 现代的洛阳以龙门石窟、白马寺和关林等历史名胜,牡丹、水席、杜康酒等传统文化,以及二里头遗址、汉魏洛阳故城和隋唐洛阳城等国家大遗址而闻名,被誉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洛阳有三项六处世界文化遗产,其遗产数量在中国城市中仅次于北京。洛阳有5A级景区四项五处,位居全国地级市前列。洛阳是首批经中国国务院批准的享有地方立法权的13个较大的市之一,重要的工业城市和优秀旅游城市,也是首批中国创新型试点城市,中原经济区和中原城市群的副中心城市。洛阳全境总面积15,230平方公里,现下辖八县一市六区,截止2015年,洛阳市中心市区建成面积达209平方公里。根据中国国务院2012年批准的《洛阳市城市总体规划》,到2020年,中心城区人口达到285万人,中心城区面积将达614平方公里,逐步把洛阳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友好、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市。2016年,国务院相继批复《洛阳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一期建设规划》、设立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洛阳片区,千年古都又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新!!: 斛律光和洛阳市 · 查看更多 »

朔州 (北齐)

朔州,又名北朔州,中国南北朝时设置的州。 北齐天保六年(555年)置,治所在新城县(今山西省朔州市东北)。八年徙治马邑城,另置招远县(隋朝改善阳县,唐朝改鄯阳县,今朔州市)。辖境约当今山西省朔州市一带。隋朝大业初年,改为代郡,寻改为马邑郡。唐朝武德四年(621年)复为朔州,天宝元年(742年),又改为马邑郡。乾元初年,仍改为朔州。五代后晋天福初年,其地属契丹。北宋雍熙三年(986年),宋将杨业为辽朝所败,遇伏被俘于此。辽朝时,朔州属西京道。统武州及三县:鄯阳县、宁远县、马邑县。 明朝初年,以州治都阳县省入。清朝时,不辖县,1912年改为朔县。.

新!!: 斛律光和朔州 (北齐) · 查看更多 »

斛律皇后

斛律皇后,北齐后主高纬第一位皇后,父左丞相斛律光。哥哥斛律武都。.

新!!: 斛律光和斛律皇后 · 查看更多 »

斛律须达

斛律须达(),朔州敕勒部人,北齐假黄钺、使持节、都督朔定冀并瀛青齐沧幽肆晋汾十二州诸军事、相国、太尉公、录尚书、朔州刺史,酋长、咸阳忠武王斛律金之孙,太傅、左丞相、第一领民酋长、咸阳王斛律光第二子,斛律武都、斛律世雄、斛律恒伽、斛律皇后的兄弟。 斛律须达官至开府仪同三司、护军将军,袭爵钜鹿郡开国公,在斛律光之前去世。.

新!!: 斛律光和斛律须达 · 查看更多 »

斛律金

斛律金(),字阿六敦,朔州敕勒部(今山西朔州城區、平魯區一帶)人,南北朝时期北魏、东魏和北齐的名將。其子斛律光、斛律羡亦是北齊名將。.

新!!: 斛律光和斛律金 · 查看更多 »

斛律武都

斛律武都(),朔州敕勒部人,北齐假黄钺、使持节、都督朔定冀并瀛青齐沧幽肆晋汾十二州诸军事、相国、太尉公、录尚书、朔州刺史,酋长、咸阳忠武王斛律金之孙,太傅、左丞相、第一领民酋长、咸阳王斛律光的长子,斛律须达、斛律世雄、斛律恒伽、斛律皇后的兄弟。 天保四年(553年),斛律金卸任肆州刺史,被征召为太师返回晋阳,齐文宣帝高洋亲临斛律金的私人住所,陈设酒宴寻欢作乐,高洋十分欣喜,对斛律金说:“您立有大功,辅助高氏开创基业,父子两代忠诚为国,我应当和您家结为婚姻,让您家永远都做高氏的屏障。”高洋因此下诏斛律武都娶义宁公主。结婚成礼当天,高洋和皇太后娄昭君亲临斛律金家,皇后李祖娥、太子高殷和诸王都跟随而来,以显示对斛律金的亲近优待。 斛律武都历任驸马都尉、特进、开府仪同三司、西兖梁东兖三州刺史、太子太保,性子贪婪暴虐,任官并没有政绩,只做搜刮财货的事,侵夺百姓。武平年间,斛律武都外任兖州刺史,经过卫县时,县令县丞及属下搜刮了数千匹绢送上。斛律武都到了黎阳郡,命令部下暗示黎阳郡太守石曜及属下县官送礼。石曜手持一束绢对斛律武都说:“这是我老石用织机纺的,姑且送给您。您一路到此而来所取财物都出自官吏和百姓,官吏和百姓的物品,一丝一毫也不敢胡乱侵犯。”斛律武都知道石曜是个清正纯粹的儒者,只是笑也不责罚他。武平三年(572年),斛律光被杀,朝廷派使者在兖州将斛律武都处斩。斛律武都的弟弟斛律世雄、斛律恒伽都被赐死。斛律武都的儿子斛律锺因为年仅数岁,免于一死,北齐灭亡后,北周追赠斛律武都为使持节、上开府、怀平邵三州刺史。.

新!!: 斛律光和斛律武都 · 查看更多 »

敕勒

敕勒,又称铁勒、高车、丁零、狄历,古代民族,属于原始游牧部落。敕勒是古代赤狄的後裔,据《史记》记载丁零最初游牧于贝加尔湖以东、南附近,据《魏略》记载公元3世纪开始扩至叶尼塞河上游,与古坚昆杂居,这些部落称之为西丁零。公元四世紀末至六世紀中葉,繼匈奴、鮮卑之後,高車人和柔然人活動於中國大漠南北和西北廣大地區。.

新!!: 斛律光和敕勒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