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尚书仆射

指数 尚书仆射

尚书仆射,尚书省的副官,尚书令为虚职后,尚书仆射成为尚书省的长官,唐朝初年和北宋后期成为名副其实的首席宰相。.

506 关系: 劉毅 (西晉)劉晏卢钧卢渥卫伦南北朝可足浑翼叱以鞬史浩司马光司马越司马懿同中書門下三品吕颐浩夏侯孜夏侯详太宰夔安姚南仲姚伷姚晃姜纪娄定远孟顗孟昶 (东晋)孔安国 (东晋)孔纬孔靖孔愉宰相宇文智及安原安祿山宋神宗宋璟尚书令尚书仆射尚书省封孚封德彝封嵩封隆之封敖尹纬少府尉瑾尉遲迥山涛屈垣屈道赐...屈晃岑长倩崔亮崔彦昭崔珙崔随崔胤崔暹崔昭纬崔昂丞相丁通中书侍郎万俟卨万俟洛三国乞伏元基乙斗于忠于志寧于琮于谨令狐楚任祥任颜伊慎张华 (十六国)张九龄张乾 (十六国)张商英张兴 (十六国)张充张离张绾张行成张邦昌张良 (十六国)张通 (后燕)张濬张浚张悕張天錫張紹 (三国)何劭何夔何尚之何栗何澄 (晋朝)何敬容何执中余蔚王徐孝嗣徐宣 (三國)徐之才徐彦若徐勉徐羨之徐陵徐湛之侯希逸後燕北宋到仲举刘宏刘崇望刘勔刘琦 (十六国)刘群 (十六国)刘邺刘柳刘恢刘殷 (晋朝)刘洪徽周弘正周顗周闵周惠达呼延晏和其奴和郁傅亮傅嘏傅祗哥舒翰唐太宗唐中宗唐休璟唐固唐邕唐朝冯子琮冯丕冉魏出连虔兰延元孚元季海元宝炬元丰改制元仲景元延明元彧元徽元嘉元珍元纪元罗元羽元韶元顺元顼元诲元谌元赞元钦元英元澄元朝元斌元文遥元旭元懌元晖前秦前燕皮景和皇甫度皇甫真王劢王劭 (東晉)王及善王堕王奂王孚王业 (西晋)王世充王亮 (南朝)王延之王份王彪之王彬 (晋朝)王徽 (京兆)王志王僧达王僧虔王僧朗王克王珪 (宋朝)王球王猛王莹 (南朝)王衍 (西晋)王褒王观 (三国)王详王茂王舒王蘊 (晉朝)王起王邃王腾王鉴 (汉赵)王雅 (晋朝)王通王暕王恂 (西晋)王松寿王涯王戎王浑 (太原)王播王愉 (東晉)王敬弘王思 (三國)王晏 (南北朝)王景文祖珽秦桧秦汉秘宜程遐穆太穆亮穆提婆窦易直章惇索綝纪瞻罗演羊玄之羊祜羊瑾翟绍田神功申徽燕子献牛僧孺狄伯支盧毓白敏中隋朝韦华韦孝宽韦巨源韦保衡韦璆韩皋韩知古韩茂韩晞韩晋明韓忠彥韓𧨳韋見素韋昭度荀崧荀顗荀藩萧坦之萧宝夤萧遘萧衍萧鸾萧赜萧邺萧锵萧酷古只萧渊藻萧惠休顧和袁宪袁粲袁枢袁湛袁昂颜师伯裴均裴寂裴度裴冕裴矩裴秀裴璩裴遵庆裴頠裴贽裴耀卿裴澈褚翜褚遂良褚淵褚湛之馮弘马景高劢高叡 (北齊)高士廉高孝琬高宝德高岳高归彦高德正高元海高光 (晋朝)高熲高隆之高肇高洋高涣高润高淹高湝高湜高普魏兰根魏元忠魏舒 (西晉)魏杞魏收许惇诸葛瞻谢安谢尚谢举谢伷谢琰谢混豆卢宁豆盧欽望鲜于世荣賈充贺兰祥贾显度趙彥深路岩黃門侍郎黃潛善齐难边芮辛雄范宗尹范純仁范隆 (前趙)范雲郎肃胡长仁郭子仪郭祚郭遨郭英乂郭殷郑延昌郑余庆郑球郑鲜之阳休之蘇良嗣赵善赵煚赵隐赵韶赵鼎赵挺之赵晁薛琡薛綜问至董厥董荣蒋芾蔡京蔡兴蔡確蕭倣蕭瑀蕭道成长孙稚长孙无忌苏威苏瓌苏颂苻崇苻冲苻融虞庆则虞允文陳夷行陳俊卿陳群 (三國)陳泰 (三國)陈伯智陆睿陆缮柳世隆柳庆柳仲礼柳惔李叔明李夷简李威 (前秦)李安民李崇李嶷 (成汉)李丰 (曹魏)李世勣李平李德裕李忠臣李冲李固言李福 (三国)李程李纲李绛李熹李盖李靖李让夷李载李錡李胤李逢吉李林甫李揆李成器杨再思杨褒杨辅杨桓 (十六国)杨收杜如晦杜审权杜充杜畿杜悰权翼梁安 (前秦)梁平老梁御梁喜梁楞楊炎楼毅樊子鹄武则天武陔武承嗣殷景仁段孝言段宏段韶段業段晖毛玠江夷江祏江虨江总汤思退汪伯彦沮渠罗仇沈君理沈约沈该沈钦沈文季洪适游肇源乾曜源怀朱倬朱纪 (十六国)朱整成汉戴邈戴至德房玄龄斛律光悦绾慕容凝慕容绍宗慕容熙慕容白曜慕容隆慕容麟慕容根慕容楷慕容渊慕舆护慕舆拔拓跋忠拓跋目辰拓跋遵曹确曹馥曾布 扩展索引 (456 更多) »

劉毅 (西晉)

劉毅(),字仲雄,東萊掖縣人。西漢城陽王劉章的後代,曹魏及西晉官員。劉毅公正剛直,喜歡評論人物,後來任官更多次彈劾大小官員,又提議廢除九品中正制。劉毅更曾直諫晉武帝賣官入私門,連東漢時期的漢桓帝及漢靈帝都比不上。.

新!!: 尚书仆射和劉毅 (西晉) · 查看更多 »

劉晏

劉晏(),字士安,曹州南华(今山东东明)人,历仕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四朝。代宗朝主管全国财政,德宗朝被赐死,后追赠郑州刺史,又加司徒。.

新!!: 尚书仆射和劉晏 · 查看更多 »

卢钧

卢钧(),字子和,唐代诗人,祖籍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徙居京兆蓝田(今陕西蓝田)。出自范阳卢氏北祖大房,卢计子。.

新!!: 尚书仆射和卢钧 · 查看更多 »

卢渥

卢渥(),字子章,唐代诗人,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出自范阳卢氏北祖第二房,卢词子。.

新!!: 尚书仆射和卢渥 · 查看更多 »

卫伦

卫伦,五胡十六国后燕慕容盛的尚书右仆射。 永康元年(398年)七月廿一日,慕容盛平定兰汗之乱,实行大赦,改年号为建平。慕容盛不敢称皇帝登基,以长乐王的身份代理朝政,把王降称为“公”,任命东阳公慕容根为尚书左仆射,卫伦、阳璆、鲁恭、王腾为尚书,悦真为侍中,阳哲为中书监,张通为中领军。九月初六,慕容盛任命东阳公慕容根为尚书令,张通为左仆射,卫伦为右仆射。.

新!!: 尚书仆射和卫伦 · 查看更多 »

南北朝

南北朝(420年—589年北朝始於439年北魏滅北涼,統一北中國北方開始,南朝始於420年劉宋建立開始;南北兩朝在589年隋灭陳為止。)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時期,由420年刘裕篡东晋建立劉宋開始,至589年隋滅南陳為止,上承兩晉、五胡十六國、下接隋朝。因為南北兩勢长时间对立,所以稱南北朝。南朝(420年—589年)包含宋、齐、梁、陈等四朝与陈同时存在的西梁一般不算在内。;北朝(439年—581年)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等五朝。 由于军权转移,南朝皇族主要出身于寒門或庶族鄒紀萬(1992年):《中國通史魏晉南北朝史》第一章〈魏晉南北朝的政治變遷〉,第71頁。。初期經濟逐渐恢复,但由於戰略錯誤與北朝军力強盛,使得疆界逐次南移。皇帝與宗室為了皇位時常血腥鬥爭。南梁在梁武帝在位期間國力改善,使國力再度強盛,晚年國家糜爛,侯景之乱使南朝实力大减,并四分五裂,獨霸政局的僑姓世族完全崩潰。雖由南陳的陈文帝統一南朝,但國力大跌,包括現在四川在內的西部大片原屬南梁領土被西魏佔領,南陳只能依長江抵禦北朝。北朝承繼五胡十六国,為胡漢融合的新興朝代。北魏皇室為鮮卑族,漢族官員受五胡文化影響,鮮卑皇室也受到漢文化的薰陶,彼此通婚。北魏被北方的柔然牽制,直到較友好的突厥并吞柔然後才全力對付南朝。後期在六镇之乱和农民暴动之后造成实力大衰。北魏分裂成東魏及西魏後,不久分別被北齊及北周取代。北齊主要由六鎮集團組成,初期军力強盛。最後藉由宇文泰开创的北周關隴集團,吞并政治日趋腐败的北齊。此時統一中國的天平已朝向北周傾斜。周武帝去世後,漢人楊堅掌握朝廷,通过授禅北周静帝建立隋朝,经营八年之后,發兵灭南陳統一中國。 北朝戰爭不斷、各阶级對立严重,而南朝經濟持續成長、局势比較穩定,出現元嘉之治與永明之治等治世。中原人口自黃巾之亂和永嘉之乱后就开始南移,为南方帶來大量勞動力與先进的生產技術。江南的繁荣,使得中國的經濟重心南移萬繩楠(1994年):《魏晉南北朝史論稿》第十一章〈南朝時代歷史的變化與發展〉,第266頁。。在文化方面,乱世为思想自由提供沃土肥壤,提出務實求治和無君論等觀點,在文學、藝術、科技等方面,開創出獨到的見解與理論。玄學、佛教與道教都很興盛。其中佛教帶動石窟的發展,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雲岡石窟與龙门石窟名揚後世。对外交流也很兴旺,东到日本和朝鮮半島,西到西域、中亚、西亚(埃兰沙赫尔),南到东南亚與印度。 南北朝初期仍是世族政治,社會階層分為世族、齊民編戶、依附人及奴隸鄒紀萬(1992年):《中國通史魏晉南北朝史》第二章魏晉南北朝的社會形態,第101頁。。世族擁有大量不需付稅的依附人從事生產與作戰,影響朝廷的稅收。雖然南朝皇帝仍然需要主流世族的擁護,不過也扶持寒門以平衡政治勢力,並且在南梁時出现了科舉制度的萌芽。南朝世族因為長期安逸而逐漸衰退,在侯景之亂後徹底崩潰。北朝胡人缺乏中原政治的經驗,所以重用漢人世族,引起雙方的文化採借,久之形成文化混合,以北魏孝文帝的漢化運動最盛。混合的過程產生激烈的思想衝突、政治鬥爭或種族衝突,例如六镇之乱、北齊的排漢運動《顏氏家訓》提到:「齊朝有一士大夫,嘗謂吾曰:「我有一兒,年已十七,頗曉書疏,教其鮮卑語及彈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無不寵愛,亦要事也。」。而北周建立關中本位政策,融合鮮卑及漢文化以消除胡漢隔閡《中國文明史第四卷魏晉南北朝上冊》第一章政治發展大勢,第69頁。。在隋朝統一天下後,開創出具開放性和包容性的隋唐帝國。.

新!!: 尚书仆射和南北朝 · 查看更多 »

可足浑翼

#重定向 可足渾皇后 (慕容暐)#父.

新!!: 尚书仆射和可足浑翼 · 查看更多 »

叱以鞬

#重定向 劉衛辰#子.

新!!: 尚书仆射和叱以鞬 · 查看更多 »

史浩

史浩(),中国南宋大臣、词人。字直翁,明州鄞县人(今属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人。 崇寧五年(1106年)出生,绍兴十五年(1145年)登进士第,任國子博士、參知政事。曾是宋孝宗的東宮教師。官至右丞相,封魏国公。紹熙五年(1194年)卒,谥“文惠”,后追封为越王,改谥“忠定”。 父史師仲英年早逝,史浩少年家贫,顯貴後成立「鄉曲義田」,乾道四年 (1168年)知紹興府,「始捐己帑,置良田,歲取其贏,給助鄉里賢士大夫之後貧無以喪葬嫁遣者,附以學而以義名之」。鄉人繪史浩、沈煥及汪大猷三人畫像於莊所。第三子史弥远(生母為史浩的繼室周氏),侄孙史嵩之均为南宋大臣,有“一门三丞相,四世二封王,五尚书,七十二进士”之谓。.

新!!: 尚书仆射和史浩 · 查看更多 »

司马光

司馬光(),字君實,号迂叟。北宋文学家、史学家。生於宋真宗天禧三年十月十八日,卒于宋哲宗元祐元年九月一日,享壽66岁。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省夏縣)人,世称涑水先生,身後稱司馬溫公。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新!!: 尚书仆射和司马光 · 查看更多 »

司马越

司馬越(),字元超,河內溫縣(今河南溫縣)人,晉宣帝司馬懿四弟东武城戴侯司馬馗之孫,高密文献王司馬泰的長子,司马越被封為東海王,是八王之亂中的最後一王,也是最後勝利者。他的死意味著八王之亂的終結。.

新!!: 尚书仆射和司马越 · 查看更多 »

司马懿

司馬懿(),字仲達,后世称赞其为冢虎,河內郡溫縣(今河南省焦作市溫縣)人,三國時期魏國权臣、政治家、軍事家。曾抵禦蜀漢丞相諸葛亮的北伐軍,堅守疆土。歷經曹操、曹丕、曹叡、曹芳四代君主,晚年發動高平陵之變,掌握曹魏的政權。 嘉平三年(251年),魏朝谥舞陽宣文侯;次子司馬昭稱晉王後,追尊谥為晉宣王;孫司馬炎稱帝後,追尊為高祖宣皇帝《晋书·卷一 帝紀第一(中华书局点校本)》:“宣皇帝諱懿,字仲達,河內溫縣孝敬里人,姓司馬氏。……(嘉平)三年……秋八月戊寅,崩於京師,時年七十三。……九月庚申,葬于河陰,諡曰文,後改諡宣文。……晉國初建,追尊曰宣王。武帝受禪,上尊號曰宣皇帝,陵曰高原,廟稱高祖。”(中华书局点校注:“諡曰文後改諡宣文”各本皆作“諡曰文貞,後改諡文宣”。考異:“按禮志,魏朝初諡宣帝為文侯,景帝為武侯。文王表不宜與二祖同,於是改諡宣文、忠武。然則初諡文,無‘貞’字也。禮志及文帝紀並稱舞陽宣文侯,宋書禮志同。此云‘文宣’,亦轉寫之誤。”今據改。),故也称晉高祖、晋宣帝。.

新!!: 尚书仆射和司马懿 · 查看更多 »

同中書門下三品

同中書門下三品,唐朝初年,唐太宗以綜理政務的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三省长官中书令、侍中、尚书仆射为宰相;因此其他参予政务并加同中書門下三品或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资历不及三品者)名义的官员都是事实上的宰相。武則天時改稱同鳳閣鸞台三品。代宗時改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簡稱同平章事。.

新!!: 尚书仆射和同中書門下三品 · 查看更多 »

吕颐浩

呂頤浩(),字元直,中國北宋末期及南宋初期人物。.

新!!: 尚书仆射和吕颐浩 · 查看更多 »

夏侯孜

夏侯孜(),字好学,爵封谯郡开国公,唐朝官员。在唐宣宗和唐懿宗年间拜宰相。.

新!!: 尚书仆射和夏侯孜 · 查看更多 »

夏侯详

夏侯詳(),字叔業,梁国谯郡铚(今安徽濉溪临涣)人,原籍谯郡谯县(今安徽亳州市)。南朝宋、南朝齐、南朝梁政治人物。夏侯霸七代孙。.

新!!: 尚书仆射和夏侯详 · 查看更多 »

太宰

太宰是中国古代官职,在不同的朝代职责和地位不同。“宰”作为官名,在甲骨文中已经出现,责任是总管王家事务。西周时开始设置太宰,也叫大冢宰,或大宰,即冢宰的首领。太宰的职责是“掌管国家的六种典籍,用来辅佐国王治理国家。”《周礼·天官冢宰》其中六种典籍是治典、教典、礼典、政典、刑典、事典,可见当时的太宰是百官之首,相当于后来的宰相或丞相。但后来由于王室的衰落,太宰这个官职的重要性在春秋时期下降了许多,以致于被排除在三公(太师、太傅、太保)之外。周朝之后太宰一职被停止使用。陈茂同,《历代职官沿革史》参见周朝官制。 在秦朝时,太宰是负责皇帝饮食以及祭祀用食物供奉的官员。参见秦朝官制。在汉朝时,也有一名叫“太宰”的官职,但同周朝时的太宰职位大不相同,乃是辅佐主管宗庙礼仪的九卿之一太常的辅助官员。参见西汉官制。 一直到晉朝,因避諱司馬師的名字,將太師改稱太宰,才恢復成為地位高尚的崇官之一。宋朝宋徽宗政和改制,以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为太宰兼门下侍郎、以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少宰兼中书侍郎,充首相、次相。.

新!!: 尚书仆射和太宰 · 查看更多 »

夔安

夔安,十六国时后赵大臣。 早年与石勒等十八友结交为盗。石勒起兵时为十八骑首领之一。319年,石勒称赵王,建立后赵政权,以夔安为左司马。330年,石勒称帝,以夔安为尚书、侍中、镇军将军。石弘即位,夔安领尚书左仆射,石虎即位,以夔安为太尉、太保、守尚书令等职。339年,夔安率五将以征讨大都督统兵七万攻东晋荆州、扬州等地,击降晋义阳将军黄冲、义阳郡太守郑进等,晋将毛宝战死,掠汉东七千余户迁于幽州、冀州而还。以功迁尚书令。翌年卒于官。.

新!!: 尚书仆射和夔安 · 查看更多 »

姚南仲

姚南仲(),字仲闻,唐代大臣,华州下邽(今陕西省渭南市东北)人。原籍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姚察弟姚最九世孙。.

新!!: 尚书仆射和姚南仲 · 查看更多 »

姚伷

姚伷 ,字子緒。蜀漢政治人物,官至尚書僕射。.

新!!: 尚书仆射和姚伷 · 查看更多 »

姚晃

姚晃,南安郡羌人。十六國後秦將領。 384年,姚苌自称大将军、大单于、万年秦王,实行大赦,改年号为白雀,任命天水郡人尹详、南安郡人庞演为左、右长史,南安郡人姚晃及天水郡人尹纬为左、右司马,天水人狄伯支等为从事中郎,羌训等为掾属,王据等为参军,王钦卢,姚方成等为将帅。393年,姚苌临终,把太尉姚旻、仆射尹纬、姚晃、将军姚大目、尚书狄伯支等人召入宫中,让他们接受遗诏辅佐太子姚兴治理朝政。姚苌要姚兴用恩德来抚慰骨肉,用礼仪来对待大臣,用信义来处理一切事情,用仁慈来对待百姓。姚晃哭着询问如何征服前秦皇帝苻登,姚苌说姚兴的才智与谋略已经足可以胜任完成帝王大业,何必再来问我。姚苌去后,姚兴秘不发丧,在394年与马毛山俘杀苻登,把苻登的妻子李皇后赏赐给姚晃。402年,姚兴大规模征伐北魏,派尚书令姚晃辅佐太子姚泓镇守都城长安。.

新!!: 尚书仆射和姚晃 · 查看更多 »

姜纪

姜纪,十六国时后凉、后秦大臣。 姜纪在后凉担任尚书。399年,吕弘派姜纪联络吕纂,反对君王吕绍。吕绍自杀,吕超逃奔广武。吕纂即位,400年,吕纂准备进攻北凉,姜纪劝阻:“盛夏农事很忙,应该息兵。今远征岭西,南凉秃发利鹿孤乘进攻京师,怎么办!”吕纂不从西征北凉。南凉袭姑臧,吕纂听说后带兵回来。401年,吕超反对吕纂,吕纂派吕佗、吕纬守北城,姜纪、焦辨守南城,杨桓、田诚守东苑。吕纬联络吕超。吕超立吕隆为主。姜纪向南凉秃发利鹿孤投降,广武公禿髮傉檀与他探讨战略,非常喜爱、推崇姜纪,坐则连席,出则同车,每次在一起谈论事情,夜以继日。秃发利鹿孤对禿髮傉檀说:“姜纪确有高才,但我看他没有常性,定不会长久留在我国。不如杀了他,否则,姜纪如果去了秦国(后秦),定会成为我国得祸患。”禿髮傉檀说:“我以布衣之交平等待他,姜纪一定不会对不起我。”八月,姜纪带着几十个骑兵投奔后秦,对姚硕德说:“吕隆孤城无援,明公率大军兵临城下,他定会投降。但是他心里不一定服从。请明公交给我三千人步、骑兵,与王松匆利用后凉归顺的焦朗、华纯的部众,等待着凉国内讧,征服吕隆,就不成问题了。不然,现在秃发利鹿孤在南方,兵强国富,若再占有姑臧城,那么他威势更加强盛,沮渠蒙逊和李暠无力抵抗,必定归附秃发。如此,就是我们秦国的大敌了。”姚硕德上奏姚兴,请求任命姜纪做武威郡太守,给他部队两千人,驻守晏然。吕超进攻姜纪驻守的晏然,没有攻克。 408年,后秦广平公姚弼以中军将军和后军将军姚敛成、镇远将军乞伏-乾-归率领三万步骑伐南凉,姚弼从金城一带渡过黄河。姜纪劝说姚弼:“我国大军表面称要讨伐刘勃勃,禿髮傉檀守备很严,请给我五千人轻装骑兵,突袭其都城姑臧城门,城外居民便全都归我所有,他剩下孤城,没有救援,就可以坐等城破了。”姚弼不听,结果兵败而归。411年,姚弼担任雍州刺史,镇守安定。姜纪投靠姚弼,极尽谄媚,劝说姚弼结交姚兴近臣,争取回朝任职。姚兴征召姚弼为尚书令、侍中、大将军。姚兴死后,太子姚泓即位,417年,征北将军、齐公姚恢自称大都督、建义大将军,声称除君侧。扬威将军姜纪率部归附了姚恢。姚恢抵达新支,姜纪对姚恢说:“国家重将、大兵皆在东方,京师空虚,公亟引轻兵袭之,必克。”姚恢没有同意,兵败被杀。.

新!!: 尚书仆射和姜纪 · 查看更多 »

娄定远

娄定远()、中国北齐时期的外戚、官员。代郡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人。北齐神武帝高欢之妻武明皇后娄昭君的侄子,太原武王娄昭次子。.

新!!: 尚书仆射和娄定远 · 查看更多 »

孟顗

孟顗,字彦重,平昌郡安丘县(今山东安丘)人,中国南北朝刘宋政治人物,卫将军孟昶之弟。.

新!!: 尚书仆射和孟顗 · 查看更多 »

孟昶 (东晋)

孟昶(),字彥遠,平昌安丘人。東晉末年人物。曾與劉裕一同起兵討伐桓玄,後在東晉官至尚書左僕射。盧循之亂時因奉帝北渡長江的建議不被劉裕採納而自殺。.

新!!: 尚书仆射和孟昶 (东晋) · 查看更多 »

孔安国 (东晋)

孔安国(),字安國,会稽山阴人。東晉尚書僕射孔愉第六子。東晉官員,官至尚書左僕射。 孔安國比同輩族兄們都小了三十多歲,而當時其族兄們都沒有才能名氣,只以宗族強盛富足而立。只有孔安國以及兄長孔汪以孤貧建立節操,安國終以儒學素雅而有名,並得晉孝武帝知遇。孝武帝在位時,安國歷任侍中及太常。太元二十一年(396年),孝武帝去世,安國向來身形瘦弱,穿起喪服為孝武帝哭了整天,看見的人都認為他是真心而作。 後安國任會稽內史、領軍將軍,隨後又獲加領東海王師。隆安五年(401年)孫恩逼近京師,安國以領軍將軍與左衞將軍王嘏駐防中皇堂。後任左將軍。義熙二年(406年)轉尚書左僕射、散騎常侍。義熙四年(408年),安國去世。朝廷追贈左光祿大夫。.

新!!: 尚书仆射和孔安国 (东晋) · 查看更多 »

孔纬

孔緯(),字化文。魯曲阜(今屬山東)人,孔子第四十世孫,唐朝狀元、宰相、封魯國公。.

新!!: 尚书仆射和孔纬 · 查看更多 »

孔靖

孔靖(),字季恭,会稽郡山陰县人。東晉末年及南朝宋初年官員,其祖父為東晉初年官員孔愉。.

新!!: 尚书仆射和孔靖 · 查看更多 »

孔愉

孔愉(),字敬康,会稽郡山阴人。晉朝官員,為人守正,官至尚書僕射。.

新!!: 尚书仆射和孔愉 · 查看更多 »

宰相

宰相,是古代中国辅助君主(含諸侯、帝王等)的最高行政官员的非正式通稱而非法制上的名稱。宰原為「罪人在屋下執事者」,後引申為宰制的意思。「宰」有控制、掌握之意。「目接物曰相」、「省視約相」,故相又有「交接扶助」之意。中國建立中央集權後正式稱謂有丞相、相國等。今日時常稱君主立憲國家之內閣總理大臣為首相,即得自「宰相」之名。 商朝时为管理家务和奴隶之官;周朝有执掌国政的太宰,也有掌贵族家务的家宰、掌管一邑的邑宰,亦管烹殺祭祀,实已为官的通称。因古時祭祀為頭等大事,貴族當王後,變成王的首席副手。宰相联称,始见于《韩非子·显学》,但只有辽代以为正式官名,其它各代所指官名与职权广狭则不同,而且名目繁多。唐朝宰相人數與名目最多,有:中书令、侍中、尚书左仆射、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与(议、豫)朝政、参知政事、同掌机密等等。漢代丞相以一人為相,唐代的宰相以多人共事為相。 有些朝代會設立左、右丞相(根據皇帝的方向),其地位根據不同朝代對「左尊」或「右尊」而不同。例如先秦時代文官尊左、武官尊右,在漢時期,以右丞相為主相、左丞相為副相,到隋唐兩宋隨周為「左尊右卑」。元朝依蒙古人習俗也以右丞相高於左丞相,到明初則恢復以左丞相為正職、右丞相為副職。.

新!!: 尚书仆射和宰相 · 查看更多 »

宇文智及

宇文智及(),中国隋朝軍事人物,左翊衛将軍宇文述之子。宇文化及之弟、宇文士及異母兄。先祖是匈奴人,姓破野头,後歸化鮮卑門閥,改姓宇文。 616年,宇文述遺言,向隋炀帝推荐化及为右屯衛将軍,智及为将作少監。 618年,智及与兄化及联合武賁郎将司馬德戡、武勇郎将趙行枢(智及好友)、直長薛世良、勛士楊士覧(智及外甥)谋反弑煬帝。他们擁立智及好友、煬帝弟秦王杨俊之子秦王杨浩为皇帝。 智及任左僕射,宇文兄弟北上,遭到王世充、李淵、李密等勢力阻拦。化及毒弑秦王浩,以魏县为根据地,自号許帝,任命百官,宇文智及为齐王。 619年,宇文化及在聊城敗于竇建德,宇文兄弟和楊士覧、許弘仁、孟景、元武達共同被处死,梟首軍門。.

新!!: 尚书仆射和宇文智及 · 查看更多 »

安原

安原(),遼東胡人。北魏官員,父親是北魏征東大將軍安同。官至尚書左僕射,後因謀反被殺。.

新!!: 尚书仆射和安原 · 查看更多 »

安祿山

安祿山(),本姓康《新唐書》列傳第一百五十上,名軋犖山,营州柳城(今辽宁省朝阳市)人。母阿史德氏《舊唐書》列傳第一百五十。父为昭武九姓的粟特人,母为突厥巫師,信仰祆教荣新江《安禄山的种族与宗教信仰》,《第三届中国唐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臺北,1997。安祿山是唐代藩镇割据势力之一的最初建立者,也是安史之亂的主要發動人之一,并建立燕政权,年号聖武。.

新!!: 尚书仆射和安祿山 · 查看更多 »

宋神宗

宋神宗赵顼(),本名趙仲鍼,宋英宗长子,北宋第六代皇帝,1067年1月25日—1085年4月1日在位。神宗是宋朝皇帝中,少數有意振興國家的皇帝,不過卻是有心無力。.

新!!: 尚书仆射和宋神宗 · 查看更多 »

宋璟

宋璟(),字廣平,邢州南和人,為唐玄宗開元初期的著名宰相。.

新!!: 尚书仆射和宋璟 · 查看更多 »

尚书令

尚书令是中国古代官职名。 尚书原为秦官,为少府属官,负责管理少府档案和文书,汉沿置,职权不大。 但到汉武帝以内廷分外廷权,以少府宦者典事尚書,謂之中書謁者,實乃傳達帝命於丞相,自元帝、成帝以後,遂涉及国家政治中枢。漢光武帝為防止臣下專權,避王莽之禍,乃親總吏職,將政務中樞由三公府移入宮中,而由尚書協助處理,此種制度,人稱「事歸臺閣,政由上出」。從此三公雖有其職,而無其權,遂使尚書成為樞機之任。 之後,尚書且侵奪九卿之職掌,自漢明帝以後,行錄尚書事之制度,雖位為三公,亦必帶錄尚書事,然後方得知國政,后逐渐尚书权力日益庞大,分曹治事,以尚书令为首,权力很大,但由于是内廷职务,尚未完全脱离少府序列,品级不高。朝廷重臣秉其它职权者,可以“录尚书事”为名掌实权。 隋唐时代,尚书令为尚书省长官,宰相职。传统说法认为由于唐太宗在武德年间曾任尚书令,因此唐朝此后不设尚书令。郭子仪曾以设置尚书令违背了开元令式两次上表辞尚书令。然而唐长孺却指出不设置尚书令早在隋朝就已成为惯例,仅有杨素曾任一年的尚书令。五代后,尚书令为虚职,成为名义上的最高尚的官职。元代,尚书令时置时废,为相职。.

新!!: 尚书仆射和尚书令 · 查看更多 »

尚书仆射

尚书仆射,尚书省的副官,尚书令为虚职后,尚书仆射成为尚书省的长官,唐朝初年和北宋后期成为名副其实的首席宰相。.

新!!: 尚书仆射和尚书仆射 · 查看更多 »

尚书省

尚书省,是中国从隋朝和唐朝开始正式设立的三省六部制中的一省,负责执行国家的重要政令。.

新!!: 尚书仆射和尚书省 · 查看更多 »

封孚

封孚(),字處道,渤海蓨縣(今河北景縣)人。中國十六國時期人物,前燕吏部尚書封放子。.

新!!: 尚书仆射和封孚 · 查看更多 »

封德彝

封德彝(),名倫,字德彝,以字行,隋朝重要大臣,唐朝初年宰相、密国公,观州蓨县(今河北景县)人。.

新!!: 尚书仆射和封德彝 · 查看更多 »

封嵩

封嵩,五胡十六国南燕慕容德的尚书左仆射,勃海郡蓨县(今河北景县)人。 封嵩在慕容德时担任左司马。慕容超即位,太上元年(405年)十月十一,任命尚书令封孚为太尉,鞠仲为司空,封嵩为尚书左仆射。公孙五楼欲擅朝政,太上二年(406年)谋害重臣慕容钟、慕容法、段宏等。征南司马卜珍告发封嵩经常与慕容法来往。慕容超便把封嵩抓起来,交付廷尉议罪。皇太后段氏哭诉慕容超:“封嵩几次派黄门令牟常来对我说:‘皇帝不是太后亲生,恐怕永康年间的旧事又要重演了。’我作为妇人见识浅,害怕皇帝杀了我,就告诉了慕容法,于是被慕容法引入歧途.”慕容超于是用车裂的酷刑处死封嵩。.

新!!: 尚书仆射和封嵩 · 查看更多 »

封隆之

封隆之(),字祖裔。小名皮。北魏渤海蓨縣(今河北景縣)人。 父封回,任北魏司空。封隆之性寬和,有才華,初為奉朝請,歷官司徒主簿、河南尹丞。永安中期,擔任撫軍長史、龍驤將軍、河內太守。天平初年,为侍中。韓陵之戰中,高歡令隆之留守鄴城。 封隆之曾私下對高歡說:“斛斯椿等今在京师,必构祸乱。”後來封隆之跟仆射孫騰一起去向寡婦元明月(皇帝元修的堂姊)求婚,元明月挑中了英俊的封隆之,孫騰嫉妒,就去對斛斯椿洩露了封隆之進諫一事。斛斯椿大怒去向元修構陷封隆之,封隆之害怕,只得逃跑回鄉。高歡得知後,將他召往晉陽。不久孫腾带仗入省,擅杀御史,惧罪,也逃去晉陽投奔高欢。元明月則成了元修的情婦,後來被帶去投奔宇文泰,雙雙被殺。 興和初年,又為侍中。武定三年卒。贈司徒,加贈太保,諡曰宣懿。有子封子绘、封子绣。.

新!!: 尚书仆射和封隆之 · 查看更多 »

封敖

封敖,字碩夫。渤海蓚人。唐朝官员。 祖先是冀州蓨(今河北省景縣境)人。元和十年(815年)進士,被裴堪聘為幕僚,轉右拾遺。会昌初年,以左司员外郎被召为翰林学士,知制诰,再升迁御史中丞。太和年間官拜中书舍人。大中十一年(857年),官拜太常卿。後任淄青、平卢、兴元節度使。终官尚书右仆射。有子封舜卿、孫女封絢。.

新!!: 尚书仆射和封敖 · 查看更多 »

尹纬

尹纬,字景亮,五胡十六国时后秦天水(今甘肃省天水市)人。.

新!!: 尚书仆射和尹纬 · 查看更多 »

少府

少府,中國古代中央官名,历代职掌不一,唐朝以后多称少府监,元朝始废。在漢代,少府也是地方官吏職位,亦作「小府」。.

新!!: 尚书仆射和少府 · 查看更多 »

尉瑾

尉瑾,東魏、北齐官僚,齐武成帝时右仆射。表字安仁。代(郡治今山西大同)人。.

新!!: 尚书仆射和尉瑾 · 查看更多 »

尉遲迥

尉遲迥(),字薄居羅,父尉迟俟兜,母昌乐大长公主,周太祖宇文泰的外甥,爵封蜀國公,官拜相州(今河南安陽)總管。.

新!!: 尚书仆射和尉遲迥 · 查看更多 »

山涛

山涛()字巨源,中國西晋河内怀县(今河南武陟西)人,河內山氏。「竹林七贤」之一。.

新!!: 尚书仆射和山涛 · 查看更多 »

屈垣

屈垣(),中国北魏軍事人物、政治人物。表字長生,昌黎郡徒河县(今辽宁锦州)人。魏太武帝时尚书右仆射。.

新!!: 尚书仆射和屈垣 · 查看更多 »

屈道赐

屈道赐(),中国北魏軍事人物、政治人物。昌黎郡徒河县(今辽宁锦州)人。魏太武帝时尚书右仆射。.

新!!: 尚书仆射和屈道赐 · 查看更多 »

屈晃

屈晃(),三国孙吴大臣,祖籍汝南郡(今河南省汝南县)。 东汉末年屈晃避乱南下,孙吴时居章安(今属椒江区)。开始担任郡吏,在职清廉,有好的名声。赤乌初年,擢升为尚书仆射。屈晃志向在匡扶社稷,刚直耿介,当时忠义著称。孙权在位时,战争频繁,赋役苛重,刑罚严酷,百姓怨恨。屈晃经常忠言直谏,劝孙权爱养士马,抚恤百姓。 孙权的太子孙登病死後,以孙登之弟孙和为太子。后来孙权有废太子孙和之意,赤乌十三年(250年)幽闭孙和,想要立孙霸为太子,屈晃和丞相陆逊、大将军诸葛恪、骠骑将军朱据上书劝阻。屈晃说:“现在三国鼎立,不宜摇动太子,以生众心,愿陛下少垂圣虑,老臣虽死,犹生之年。”孙权不听。他和骠骑将军朱据等人率领将吏泥头自缚,到宫殿前连日苦谏不止,叩头流血。孙权大怒,将他罪杖一百,斥归田里。元兴元年(264年),孙和子孙皓即位,下诏称屈晃因为忠谏身亡,封他的儿子屈绪为东阳亭侯。屈绪也有父亲的风度,官至尚书仆射。.

新!!: 尚书仆射和屈晃 · 查看更多 »

岑长倩

岑長倩荊州人。唐朝宰相,邓国公。 岑文叔之子,早年失去雙親,由叔父岑文本撫養,曾任兵部侍郎,永淳元年(682年)四月進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參與朝政。凤阁舍人张嘉福与洛州人王庆之等列名上表,请立武承嗣为皇太子,岑長倩不同意,违反了诸位武氏掌权者的意愿。 天授二年(691年)六月,武承嗣上表以長倩为武威道行军大总管,出兵吐蕃,未達前線就被召回,下狱,岑長倩吐出嘴里的口枚,破口大罵武承嗣算什么东西。来俊臣誣陷他与地官尚书格輔元、納言欧阳通等谋反,他被诛杀,其子靈源县令、广成县令(均失名,或误记为岑灵源、岑广成)等五人俱死。.

新!!: 尚书仆射和岑长倩 · 查看更多 »

崔亮

崔亮,可以是指:.

新!!: 尚书仆射和崔亮 · 查看更多 »

崔彦昭

崔彦昭(),字思文,中国唐朝官员,唐僖宗年间为宰相。.

新!!: 尚书仆射和崔彦昭 · 查看更多 »

崔珙

崔珙(),安平郡公,唐朝官员,唐武宗年间为宰相。.

新!!: 尚书仆射和崔珙 · 查看更多 »

崔随

崔随,清河郡东武城(今山东省武城县)人。西晋官員。父亲崔林。 崔随在晋朝担任尚书仆射,为人亮济。赵王司马伦杀死皇后贾南风,逼晋惠帝退位。301年,作禅让之诏,派使持节、尚书令满奋,仆射崔随为副,奉皇帝玺绶以禅位于司马伦。司马伦带兵五千人,自端门入宫,登太极殿,满奋、崔随、乐广向司马伦进玺绶。司马伦僭即帝位,大赦,改元建始。司马伦失败后,崔随被废位禁锢而卒。.

新!!: 尚书仆射和崔随 · 查看更多 »

崔胤

崔胤(),字昌遐,或字垂休。清河武城(今山東省武城縣,位夏津縣西北)人。晚唐官员。曾数度拜相(893年-895年、895年-896年、896年-899年、900年-901年、903年-904年),故外号崔四入。 進士出身,與詩人韓偓友好。河中節度使王重榮聘為從事。后入朝,累迁考功、吏部员外郎,转郎中、给事中、中书舍人。大顺中,历兵部、吏部侍郎,寻以本官同平章事。累迁中书侍郎、判户部事。乾宁二年(895年)三月,以检校尚书左仆射、同平章事、河中尹、充河中节度等使再入朝。同年,崔胤随从唐昭宗出逃长安。返回长安后,加礼部尚书,并赐号“扶危匡国致理功臣”。 乾宁三年七月,复以左仆射兼广州刺史,充清海军节度领南东道观察处置等使。后罢崔胤政事,检校兵部尚书、广州刺史、岭南东道节度等使。因朱全忠的关系,复召拜平章事。 天復元年(901年)正月,崔胤聯合左神策軍指揮使孫德昭打敗废黜昭宗另立皇长子李裕为帝的劉季述,唐昭宗復位,崔胤进位司空,复知政事,兼领度支、盐铁、三司等使。天復元年(901年)昭宗被宦官韓全誨劫持到凤翔节度使李茂贞,崔胤召朱全忠救駕。崔胤利用朱温對抗宦官,玩弄權術,排斥异己。三年(903年)神策军解散后,昭宗以朱温为天下兵马副元帅,欲以皇子为名义上的大元帅,崔胤又迎合朱温的意思,在昭宗属意李裕的情况下坚请昭宗以年轻的嫡次子辉王李祚为元帅。朱温厌恶李裕,要崔胤提出以参与政变为由处死李裕,昭宗不肯,朱温否认是自己的意思。崔胤又覺得朱溫權勢漸大,暗中召募六军十二卫,密為防禦。又與京兆尹鄭元規等繕治兵甲。 天祐元年(904年)春正月,朱全忠侄子朱友伦在球场坠马而死,朱全忠怀疑是崔胤所害,派侄子朱友谅带兵入长安,以“专权乱国,离间君臣”的罪名殺崔胤、郑元规,長安百姓向尸体投掷瓦砾砖石以泄忿,年五十一。唐昭宗被迫迁都洛阳。 Category:崔姓.

新!!: 尚书仆射和崔胤 · 查看更多 »

崔暹

#重定向 崔暹 (博陵).

新!!: 尚书仆射和崔暹 · 查看更多 »

崔昭纬

崔昭緯(),字蕴曜,清河(今河北清河西北)人。.

新!!: 尚书仆射和崔昭纬 · 查看更多 »

崔昂

崔昂(),字怀远,博陵郡安平县(今河北省衡水市安平县)人,出自博陵崔氏博陵第二房,北魏征虏将军、赵郡太守崔孝暐之子,北魏、东魏、北齐官员。.

新!!: 尚书仆射和崔昂 · 查看更多 »

丞相

丞相,是中国古代官名。一般指帝王下面的最高行政官員,輔佐皇帝總理政事的百官之長。古代中国战国、秦朝、漢朝直至明朝初年,是辅佐君主的次高官吏。在漢朝僅次於相邦(後避漢高祖諱,史料均改稱相國)。相與僕射皆為先秦禮儀如射禮酒禮中輔助儀式之人。 中國歷史上設立丞相制度,東周戰國時代的秦武王是為濫觴。丞相制度在中國有長達數千年的歷史。.

新!!: 尚书仆射和丞相 · 查看更多 »

丁通

丁通,五胡十六国南燕慕容德的尚书右仆射。 丁通是慕容垂儿媳丁氏同族。后燕永康三年(398年)正月,范阳王慕容德自称为燕王,改号燕王元年,把原来范阳王府制改行帝制,设置了文武百官,建立了南燕政权。慕容德命赵王慕容麟为司空、领尚书令,慕容法为中军将军,慕舆拔为左仆射,丁通为右仆射。不久,慕容麟谋反,被慕容德杀死。.

新!!: 尚书仆射和丁通 · 查看更多 »

中书侍郎

中书侍郎,中书省的副官,帮助中书令管理中书省的事务。 中书侍郎在汉朝开始设置,称之为中书郎,魏晋时称之为通事郎。南北朝时,正式称为中书侍郎,设置四人。隋朝改名内史侍郎,隋炀帝设置二人。内史令空缺时,内史侍郎开始参与朝政。唐朝改回中书侍郎(7世纪60年代称西台侍郎,武周时期称内史侍郎、凤阁侍郎,开元初期称紫微侍郎)。唐代宗以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成为真正的宰相,常常以门下侍郎和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为首席宰相。宋神宗元丰改制,以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宰相。南宋复置参知政事,废除中书侍郎。元代中书省的副官称为中书丞相,明太祖废除。.

新!!: 尚书仆射和中书侍郎 · 查看更多 »

万俟卨

万俟卨(音同“莫棋瀉”,),複姓万俟,字元忠,一作元中,開封陽武(今河南原陽)人。宋代宰相。.

新!!: 尚书仆射和万俟卨 · 查看更多 »

万俟洛

--俟洛(),字受洛干。東魏名將。破六韓拔陵造反時,隨父親-万-俟普歸順,除顯武將軍。歸北魏後,隨爾朱榮每有戰功,累遷汾州刺史、驃騎將軍。隨北魏孝武帝入關,除尚書左僕射。天平中,隨父歸東魏,封建昌郡公,再遷領軍將軍。興和初年逝世,追贈太師、大司馬、太尉、錄尚書,諡武。.

新!!: 尚书仆射和万俟洛 · 查看更多 »

三国

三國(狹義220年-280年,廣義184年、190年、208年-280年。)是中國歷史一段三個國家並立的時期。一般認為是從建安元年起算。三國是指曹魏、蜀漢及孫吳。東漢末年戰爭不斷,使得人口急劇下降,經濟嚴重損害,因此三國皆重視經濟發展,加上戰爭帶來的需求,各種技術都有許多進步。 東漢末期,漢廷因黃巾之亂、北宫伯玉之乱、黑山军起义、王芬谋废灵帝、张举张纯叛乱、外戚宦官火拼等一系列事件而动荡不安。184年漢靈帝時期,以張角三兄弟為首爆发黃巾之亂。為鎮壓黃巾,一方面放權到州牧、太守,一方面縱容地主組織私人武裝,對抗黃巾。董卓亂政並與關東諸勢力對抗後遷都長安,使得朝廷威信喪失,地方长官演变为独立军阀割據混戰。其中曹操擁護逃回洛陽的漢獻帝,遷都許。他擊敗多股勢力,最後在200年的官渡之戰擊敗北方最大勢力袁紹,大致掌控中國北方。曹操以優勢兵力南征荊州,但在208年冬天的赤壁之戰被孫權和劉備聯軍擊敗,形成三國鼎立的雛型。220年曹操病逝,其子曹丕迫漢獻帝禪讓稱帝,國號「魏」,史稱曹魏,至此東漢滅亡,正式進入三國時期。隔年以益州為主的劉備也以漢室宗親的身份稱帝,國號續為「漢」,史稱蜀漢。劉備與孫權在赤壁之戰後積極拓展勢力,為了荊州問題多次發生糾紛與戰爭,最後劉備在夷陵之戰戰敗,孫權獲得整個荊州南部。劉備病死後,輔佐其子劉禪的諸葛亮於同年再與孫權恢復同盟。據有揚州、荊州及交州等地的孫權遲至229年正式稱帝,國號「吳」,史稱孫吳鄒紀萬(1990年):《中國通史·魏晉南北朝史》第一章〈魏晉南北朝的政治變遷〉,第一節〈三國鼎立〉,第6頁-第21頁。。此後三國局勢主要為蜀吳同盟對抗曹魏,各國疆域變化不大。而曹魏朝廷漸漸的被司馬氏掌控。263年司馬昭為建立軍功準備篡位,出兵伐蜀,蜀漢亡。兩年後司馬昭病死,其子司馬炎廢魏元帝自立,國號為「晉」,史稱西晉,曹魏亡。西晉最後於280年發起晉滅吳之戰,滅亡孫吳,統一中國。至此三國時期結束,進入晉朝。 三國時期人才輩出,後世常常追思當時風雲人物。陳壽所著、裴松之作注的《三國志》,是二十四史中評價最高的「前四史」之一,成為研究三國歷史的重點書籍。而羅貫中結合歷史、民間故事,撰寫的《三國演義》章回小說,成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三國豐富的內涵深入人心。.

新!!: 尚书仆射和三国 · 查看更多 »

乞伏元基

乞伏元基,西秦宗室,陇西鲜卑人,是西秦国王乞伏炽磐的儿子。 415年,乞伏元基从长安逃回,乞伏炽磐任命他为尚书左仆射。417年八月,乞伏炽磐任命尚书令乞伏曇達为左丞相,左仆射乞伏元基为右丞相,御史大夫麴景为尚书令,侍中翟绍为左仆射。421年,乞伏炽磐派遣征北将军乞伏木奕干、辅国将军乞伏元基攻打夏国所属的上邽,遇到连绵大雨,班师回朝。428年,西秦王乞伏暮末即位,任命右丞相乞伏元基为侍中、相国、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沮渠蒙逊进攻乐都。乞伏元基率领三千骑兵救援乐都。乞伏元基的援兵刚进城,沮渠蒙逊大军开到了城下,很快就攻陷乐都外城;切断了乐都城的水源。东羌酋长乞提暗中与城外的北凉军队勾结。乞伏元基率领左右亲军奋力抗击,才打退北凉军。沮渠蒙逊再讨西秦,在磐夷被乞伏元基率一万五千骑兵阻击。沮渠蒙逊还攻西平。429年,沮渠蒙逊讨伐西秦,乞伏暮末命相国乞伏元基留守都城枹罕,自己退保定连城。.

新!!: 尚书仆射和乞伏元基 · 查看更多 »

乙斗

#重定向 赫連乙斗.

新!!: 尚书仆射和乙斗 · 查看更多 »

于忠

于忠(),曾赐名登,字思賢,本字千年,鮮卑族,代人,散騎常侍、征北將軍于烈之子,南北朝時期北魏官員,官至尚書令、侍中。宣武帝在位時,于忠深得寵信與重用。孝明帝繼位後,于忠仗持輔立孝明帝之功,權傾朝野,濫殺朝臣,掌握朝廷詔命和生殺大權。胡太后臨朝攝政後,于忠遭到貶黜,死後諡號為武敬公。.

新!!: 尚书仆射和于忠 · 查看更多 »

于志寧

于志寧(),字仲謐,雍州高陵县人。中国唐朝政治家、宰相,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

新!!: 尚书仆射和于志寧 · 查看更多 »

于琮

--琮(),字礼用,河南人。唐朝官员、驸马。 于志宁七世孙,-于-敖之子。早年有大志,靠门荫當小官,久不见用。唯有驸马都尉鄭顥很看重他。大中十二年(858年)中進士,本奉詔娶永福公主,拜驸马都尉,擢升秘书省校书郎、右拾遗,赐绯,又升左补阙,赐紫。但永福公主娇纵,唐宣宗認為“此可为士人妻乎”,改将廣德公主嫁给--琮。歷官兵部侍郎、諸道鹽鐵轉運使,咸通八年官至同平章事。 唐懿宗时,--琮被韦保衡构陷,贬为韶州刺史。廣德公主随行,一路防止--琮被害。有宦官送来毒酒,公主大骂宦官,泼掉毒酒。后来,--琮回京,授太子少傅,拜右仆射,广德公主为--琮找了歌妓俞洛真为妾,俞洛真“有风貌,且辩慧。顷曾出曲中,值故左揆于公,贵主许纳别室”,--琮纳了俞洛真之后一个多月,不务正业。广德公主得知,赐俞洛真数百金,打发她走了。 中和元年(881年),黃巢入長安,張直方收留--琮、豆盧瑑、崔沆等數百人。事發後,黄巢诛张直方三族,十二月庚子,--琮为黄巢所杀。廣德公主不失节,哭泣道:“今日谊不独存,贼宜杀我!”黄巢不想殺她,公主遂自缢死。.

新!!: 尚书仆射和于琮 · 查看更多 »

于谨

于谨,字思敬,鲜卑名巨弥,河南郡洛阳县(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人,西魏八柱国之一。于谨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他对北周政权的建立有着巨大贡献,并促进了关陇集团的形成。.

新!!: 尚书仆射和于谨 · 查看更多 »

令狐楚

令狐楚(),字壳士,宜州华原(今陕西耀县)人,中国唐朝政治家、文学家、诗人,隋朝桂州总管十七州诸军事、武康郡公令狐熙的后裔。.

新!!: 尚书仆射和令狐楚 · 查看更多 »

任祥

任祥可能指下列人物:.

新!!: 尚书仆射和任祥 · 查看更多 »

任颜

任颜,中国五胡十六国时代成汉皇帝李寿的尚书仆射。 任颜是大成开国皇帝李雄的内弟,姐姐即任皇后。338年四月,李寿杀李雄之子李期篡位。改国号为汉。李寿任命任颜为尚书仆射。任颜不满李寿所为,欲设计诛李寿,九月,仆射任颜谋反,事泄被杀。李寿因此全数诛杀李雄的所有子嗣。.

新!!: 尚书仆射和任颜 · 查看更多 »

伊慎

伊慎(),字寡悔,唐代大臣,兖州(今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人。.

新!!: 尚书仆射和伊慎 · 查看更多 »

张华 (十六国)

张华,十六国时南燕大臣,清河郡东武城人。 张华在后燕担任黄门侍郎,398年,北魏拓跋珪攻打后燕,皇帝慕容宝逃跑。慕容钟、慕舆护和张华劝皇叔慕容德主持大局,张华说:“今天下大乱,非雄才无以宁济群生。嗣帝暗懦,不能绍隆先统。陛下若蹈匹夫之节,舍天授之业,威权一去,身首不保,况社稷其得血食乎!”慕容德于是即燕王位。399年,慕容德建立根据地,张华说:“彭城是西楚霸王的旧都,可以攻下占据它。”但北地王慕容钟等人都劝慕容德进攻滑台。 401年,慕容德的母亲和哥哥慕容纳,留在长安、张掖,慕容德派遣平原人杜弘前去探望。杜弘认为西行性命难保,为父亲求官。中书令张华说:“杜弘还没有走,便事先请求俸禄,这样要挟君王,罪过太大了。”慕容德任命杜弘的父亲杜雄为平原县令。杜弘到达张掖之后,就被强盗杀害了。405年,慕容超即位后,母亲和妻子还在后秦。407年,慕容超派御史中丞封恺出使后秦,请求接来。姚兴让慕容超作为附属国,时任尚书的张华说:“侵掠邻国,兵连祸结,此既能往,彼亦能来,非国家之福也。陛下慈亲在人掌握,岂可靳惜虚名,不为之降屈乎!中书令韩范尝与秦王俱为苻氏太子舍人,若使之往,必是如志。”后秦于是派来使者沟通,张华说:“陛下在这之前既然已经送去了奏表,承认藩属,那么,现在就应该面向北方接受诏书。”慕容超听从了。迁张华尚书仆射。慕容超派遣左仆射张华、给事中宗正元作为使节,向后秦进献皇家歌舞伎一百二十人。张华应答得当,不辱国格,姚兴于是归还慕容超的母亲、妻子。409年七月,东晋攻打南燕,张华、封恺都先后被刘裕俘虏。其子张忠、張讜。.

新!!: 尚书仆射和张华 (十六国) · 查看更多 »

张九龄

张九龄(),字子壽,一名博物(《舊唐書》本傳),韶州曲江人(今广东韶关市)。唐代著名诗人、宰相。卒谥文献。人称“张曲江”。有《张曲江集》。.

新!!: 尚书仆射和张九龄 · 查看更多 »

张乾 (十六国)

张--(),十六国冉魏时尚书左仆射。 永兴元年(350年),冉闵取代后赵,建立冉魏,称皇帝,授他为尚书左仆射,与尚书令王简、右仆射郎肃等共同辅佐朝政。永兴三年(352年),冉闵出征刘显,留他和大将军蒋干、王简、郎肃、中书监聂熊、中书令李垣等辅佐太子冉智留守邺城。最后冉闵在魏昌城被前燕擒获。长水校尉马愿、龙骧田香开门降慕容评。张--闻讯自杀殉国。.

新!!: 尚书仆射和张乾 (十六国) · 查看更多 »

张商英

張商英(),字天覺,號無盡居士,宋朝新津(今四川省新津縣)人。.

新!!: 尚书仆射和张商英 · 查看更多 »

张兴 (十六国)

张兴,十六国时后燕、北燕大臣。 407年,慕容熙出城为皇后苻训英送葬,时任左卫将军的张兴和冯跋等人发动了叛乱,推举慕容云为盟主。七月廿八日,慕容云即天王位,实行大赦,改年号为正始。慕容熙被杀后,八月,慕容云改名高云,任命冯跋为都督中外诸军事、开府仪同三司、录尚书事,任命冯万泥为尚书令,冯素弗为昌黎尹,冯弘为征东大将军,孙护为尚书左仆射,张兴为辅国大将军。409年,冯跋称天王,任命范阳公冯素弗为车骑大将军、录尚书事,孙护为尚书令,张兴为左仆射,汲郡公冯弘为右仆射,广川公冯万泥为幽、平二州牧,上谷公冯乳陈为并、青二州牧。张兴封永宁公。410年,冯万泥与冯乳陈在白狼山一起叛变,冯跋派遣冯弘与张兴带领两万步兵骑兵前去征讨。张兴对冯弘说:“贼明日出战,今夜必来惊我营,宜为之备。”冯弘于是秘密命令每个人都准备好十把草,收好火种,埋伏好了之后,等待敌兵的到来。当天夜里,冯乳陈果然前来劫营,冯弘、张兴伏兵冲出,前后截击,把叛军全部歼灭。冯万泥、冯乳陈出城投降。.

新!!: 尚书仆射和张兴 (十六国) · 查看更多 »

张充

张充,南朝梁武帝时尚书左仆射。字延符,吴郡(郡治今江苏苏州市)人。張茂度曾孙,张演之孙,张绪之子。 张充少年时不守操行,喜欢逸游不学习。后来被父亲教导,修身改节,三十岁折节致力于学问,精通《老子》、《周易》,渐渐有了美好的称誉。开始在南朝齐担任抚军行参军,转任武陵王友。当时尚书令王俭当朝主事,齐武帝想让以张绪为尚书仆射,询问王俭。王俭回答以张绪有清望,但是张绪的儿子多薄行。齐武帝于是中止任命。张充深为不满,给王俭写信,有轻慢谴责之词。因此得罪尚书令王俭,被免官禁锢。后为司徒谘议参军、竟陵王萧子良宾客。出任义兴郡太守,为政清静,召回朝廷,担任设置。南朝梁建立后,授太常卿、吏部尚书,选任官员时称平允公正。因为他博学,梁武帝任命他为国子祭酒,他亲自登堂说经。皇太子萧统以下,都来听讲。天监十年(511年),被拜为尚书左仆射,之后出为吴郡太守。在吴郡张充体恤贫民老人,故旧欣悦。天监十三年(514年)张充在吴地去世,谥号穆。.

新!!: 尚书仆射和张充 · 查看更多 »

张离

张离,十六国时后赵大臣。 石勒称赵王时,与张良等并为门生主书,专司胡人出入,司禁胡人不得欺侮汉族士人。石虎时张离任尚书右仆射,领五兵尚书。为求太子石宣欢心,上奏削去公府吏卒,得五万人,都配给东宫,由此诸公(石宣的兄弟们)皆怨石宣。历任征西左长史、龙骧将军、雍州刺史,以察关中石鉴。太宁元年(349年),石世即位,张豺为丞相专权,以张离为镇军大将军、监中外诸军事、司隶校尉,为张豺之副。石遵进兵邺城,离城迎石遵。.

新!!: 尚书仆射和张离 · 查看更多 »

张绾

张绾(),字孝卿,范阳方城人。南朝梁文学家。 张缵之四弟。生卒年皆不详,與张缅、张缵兄弟同为“外氏英华”,早年為國子生,以“射策高第”,歷官秘书郎,迁太子舍人,洗马中舍人,後來擔任國子博士,号“百六公”。出京擔任北中郎长史、兰陵太守、员外郎散骑常侍,官御史中丞。约卒于天嘉三年,年六十三岁。.

新!!: 尚书仆射和张绾 · 查看更多 »

张行成

張行成可以是下列人物:.

新!!: 尚书仆射和张行成 · 查看更多 »

张邦昌

张邦昌(),北宋大臣。字子能,永静军东光张家湾人(今河北东光县大龙湾)。“靖康之变”期间由金朝扶持为大楚皇帝,建都金陵。歸宋后,被封为同安郡王。后在丞相李纲坚持下,被貶往谭州,最终被宋高宗赐死。.

新!!: 尚书仆射和张邦昌 · 查看更多 »

张良 (十六国)

张良,十六国时后赵大臣。 张良家富佞佛,积聚无已。后赵石勒称王时,张良和张离等一起担任门生主书,司禁胡人不得侮易汉族士人。石虎时张良为侍中、尚书,太宁元年(349年),石虎由天王称皇帝,任命张良为尚书右仆射。梁犊起义,张良为征西将军,跟从大都督李农、燕王石斌、征虏将军石闵一起率军镇压梁犊起义军,大败。.

新!!: 尚书仆射和张良 (十六国) · 查看更多 »

张通 (后燕)

张通,十六国时后燕大臣。 398年七月廿一,慕容盛杀死篡位的兰汗,任命东阳公慕容根为尚书左仆射,卫伦、鲁恭、王滕为尚书,悦真为侍中,阳哲为中书监,张通为中领军。九月初六,后燕任命东阳公慕容根为尚书令,张通为左仆射,卫伦为右仆射。任命慕容豪为幽州刺史,镇守肥如。十月十七日,长乐王慕容盛登上皇帝位,十一月十二日,慕容豪和张通、昌黎尹张顺,以谋反罪被慕容盛处死。.

新!!: 尚书仆射和张通 (后燕) · 查看更多 »

张濬

张濬(《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四),字禹川,中国唐朝官员,唐僖宗、唐昭宗年间宰相。唐昭宗初年,他是朝廷发起从地方军阀手中重夺权力的讨伐战的主倡者,但在指挥讨伐李克用之战损失惨重后被罢免并被迫致仕。昭宗末年,昭宗被原为张濬盟友、意欲篡位称帝(后来成功并建立后梁)的另一军阀朱全忠人身控制,朱全忠担心张濬鼓动其他军阀联合讨伐自己阻止自己改朝换代,命部下张全义屠灭张濬全家。.

新!!: 尚书仆射和张濬 · 查看更多 »

张浚

#重定向 張浚.

新!!: 尚书仆射和张浚 · 查看更多 »

张悕

张悕,清河郡东武城县(今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人,五胡十六国时期前燕大臣。.

新!!: 尚书仆射和张悕 · 查看更多 »

張天錫

張天錫(),字純嘏,本字公純嘏,因被人嘲笑是三字而自行改字,小名獨活,安定烏氏人。中國十六國時期前涼政權的最後一位君主。張天錫為前涼文王張駿少子,前涼桓王張重華之弟。張天錫在位時前秦國力強盛,雖曾主動斷絕與前秦關係,但最終仍逼於軍事力量而再度稱藩。及後張天錫反抗前秦徵召入朝的命令並射殺使者,前秦大軍遂攻伐前涼,張天錫不敵投降,前涼國於是滅亡。淝水之戰後張天錫南歸東晉,並在東晉終老。.

新!!: 尚书仆射和張天錫 · 查看更多 »

張紹 (三国)

張紹,三国時蜀漢重臣張飛的次子。.

新!!: 尚书仆射和張紹 (三国) · 查看更多 »

何劭

何劭(),字敬祖,陳國陽夏人,何曾之子。 年幼時與晉武帝友好,武帝即位,召為散騎常侍,累遷侍中尚書。晉惠帝即位,遷左僕射。驕奢超過乃父,“一日之供,以錢二萬為限”。卒於晉永寧元年(301年),谥康。《隋书·经籍志注》录有文集一卷。.

新!!: 尚书仆射和何劭 · 查看更多 »

何夔

何夔(),字叔龍,陳郡陽夏人。東漢末及三國時曹魏官員,高祖父為瑯琊國相何英,曾祖父是漢安帝時車騎將軍何熙,曾在永初三年(109年)討伐南單于。.

新!!: 尚书仆射和何夔 · 查看更多 »

何尚之

何尚之(),字彥德,廬江灊縣人。東晉驃騎將軍何充弟何準曾孫。南朝宋官員。.

新!!: 尚书仆射和何尚之 · 查看更多 »

何栗

#重定向 何㮚.

新!!: 尚书仆射和何栗 · 查看更多 »

何澄 (晋朝)

何澄(),字季玄,庐江郡灊县(今属安徽省霍山县)人。何充的侄子,何准子,晋穆帝司马聃皇后何法倪的兄弟。 何澄起家祕書郎,轉祕書丞,清正有器度威望,历任祕書監、太常、中護軍。晋孝武帝重用他,以他為冠軍將軍、吳國內史。太元末年,琅邪王司马道子出居外第,選師傅,拜为尚書,領琅邪王師。晋安帝即位,隆安四年(400年)六月,琅邪王师何澄为尚書左僕射,典選、王師如故。何澄腳疾,讓官,特聽不朝,坐家任事。領本州大中正。桓玄執政,以疾奏免,在家去世。晋安帝反正,追贈金紫光祿大夫。長子何籍,早卒。次子何融,元熙年间,為大司農。.

新!!: 尚书仆射和何澄 (晋朝) · 查看更多 »

何敬容

何敬容,字国礼,南朝梁庐江郡灊县(今安徽省霍山)人,中国南北朝时文学家。南朝梁时尚书令。 祖父何攸之,刘宋太常卿。父何昌寓。何敬容以名家子,二十岁时,弱冠选尚齐武帝萧赜之女长城公主,拜驸马都尉。梁朝建立,梁武帝任命他为建安内史,为官有政绩。历任秘书郎、黄门郎。後征为吏部尚書,号称称职。普通四年(523年)出为吴郡太守,在郡四年,治为天下第一。中大通三年(531年),入为尚书右仆射,自此为宰相,勤政务实,颇非晋宋以来宰臣崇尚玄学、清谈文义、不问政务的颓废风气。张缵与何敬容不和。何敬容当权,宾客很多,其中有的去拜访张缵,张缵总是加以回绝。赵翼《有以疏慢见责者书以志愧》诗之二:“敢以敬容残客待,深蒙范叔故人怜。”迁至尚书令。何敬容官地方,有治绩,居端揆,勤庶务,然颇贪贿,谄上希宠。后因妾弟费慧明夜盗官米,为之解脱,被劾免职。复授以侍中、太子詹事。何敬容与太子萧纲说侯景乃反复叛臣,终当乱国。侯景攻入建康,他被围于台城,太清三年(549年),何敬容卒于建康围城内。《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一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一首。.

新!!: 尚书仆射和何敬容 · 查看更多 »

何执中

何执中(),字伯通,北宋处州龙泉人。 何执中举进士,为台州、亳州判官。宋徽宗时,他追随蔡京,所以崇宁四年(1105年)拜为尚书右丞,四年后取代蔡京为尚书左丞。引起太学生的反对。他处处迎合宋徽宗,粉饰太平。政和元年(1111年),他和蔡京并为宰相,五年后,以太傅致仕。.

新!!: 尚书仆射和何执中 · 查看更多 »

余蔚王

蔚,是十六国时期的扶餘国国王。他是最後一位扶餘王,因受勿吉威脅,無力自保,內附前燕。370年十一月初七,前秦对前燕发动灭国战争,前燕散骑侍郎餘蔚率领扶餘、高句丽及上党丁零的人质,趁夜打开邺城北门让秦军进入,邺城陷落,前燕灭亡。384年正月,任前秦荥阳太守的餘蔚,和昌黎的鲜卑人卫驹各率己兵投降了在淝水之战后力图恢复燕国的慕容垂。由于慕容垂在前燕遭受迫害,投靠了前秦,前秦对前燕发动灭国战争就是他主导的,所以他对餘蔚并不怪罪。之后慕容垂在荥阳自称大将军、大都督、燕王,建立后燕,任命丁零翟斌为建义大将军,封为河南王;任命餘蔚为征东将军、统府左司马,封为扶餘王。392年七月,慕容垂在邺城,任命右光禄大夫餘蔚为左仆射。396年五月初九,后燕皇帝慕容宝任命扶餘王餘蔚为太傅。.

新!!: 尚书仆射和余蔚王 · 查看更多 »

徐孝嗣

徐孝嗣,字始昌,东海郡郯县人。南朝齐大臣。.

新!!: 尚书仆射和徐孝嗣 · 查看更多 »

徐宣 (三國)

徐宣(),字寶堅,廣陵海西人。東漢末及三國時曹魏官員。.

新!!: 尚书仆射和徐宣 (三國) · 查看更多 »

徐之才

徐之才(),字士茂,南北朝醫生。 先祖徐熙是南朝丹阳(治今安徽当涂)人,人称“东海徐氏”。徐之才是徐文伯之孙,徐雄的第六子,人称徐六,五歲诵孝经,十三歲被召为太学生,後为北朝所俘,官至尚书令,爵至西阳王。史載“武成酒色过度,恍惚不恒,曾病发,自云初见空中有五色物,稍近,变成一美妇人,去地数丈,亭亭而立,食顷,变为观世音。”徐之才替他治療說:“此色欲多,大虚所致。”马上开了汤药处方,“即处汤方,服一剂,便觉稍远,又服,还变成五色物,数剂汤,疾竟愈”。武平三年(572年)卒,撰有《雷公药对》、《徐王八世家傳效驗方》、《徐氏家秘方》等。.

新!!: 尚书仆射和徐之才 · 查看更多 »

徐彦若

徐彦若(),字俞之,封齐国公,唐朝官员,唐昭宗年间为宰相。.

新!!: 尚书仆射和徐彦若 · 查看更多 »

徐勉

徐勉,字修仁,南朝东海郡郯城人。 父徐融為南昌相,徐勉幼時為孤兒,貧而好学,在南齐为太学博士,镇军参军。后来跟随梁武帝萧衍,被梁武帝信任。任為中書侍郎,建威将军。在南梁昇進侍中、吏部尚書、左僕射、中書令。他博通经史,善辞令,建議武帝統一礼制,修訂五礼(吉、凶、軍、賓、嘉),梁朝的典章朝仪、婚冠吉凶之礼,徐勉都参与制定。立梁律,起国子学、州郡学校教育子弟,鼓勵培養官吏。为官勤于职事,清正无和,不经营产业,被当时的人所称道。他日夜在官署办公,经常数十天不回家,家里养的狗都不认识他的了。每当他回家,群犬惊吠,他叹息说:“吾忧国忘家,乃至于此。”徐勉任吏部尚书时,曾经和门人在晚间聚会。一个门人想求徐勉任他为官,徐勉说:“今夕止可谈风月,不宜及公事。”大同元年去世。享年七十歲。武帝聞報流涙,車駕臨席葬禮。贈光禄大夫,賜東園秘器、朝服、錢帛,諡號簡肅。徐勉為人清廉,日常生活質素,自稱人遺子孫以財,我遺子孫以清白。.

新!!: 尚书仆射和徐勉 · 查看更多 »

徐羨之

徐羨之(),字宗文,小字干木,東海郡郯縣(今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人。東晉末年及南朝宋初年政治人物,在南朝宋官至司徒。徐羨之出身寒門,因與劉裕同在桓脩幕下而互相結交,在劉裕消滅桓玄,執掌朝權後漸進高位。在南朝宋時更以司空、錄尚書事、揚州刺史身份擔任四位顧命大臣之一。後因宋少帝劉義符行為失當,徐羨之就與同為顧命大臣的傅亮及謝晦合謀廢殺少帝,改立了宋文帝劉義隆。但不久文帝就以徐羨之等廢殺少帝及廬陵王劉義真的罪名誅殺徐羨之三人,徐羨之最終自殺。.

新!!: 尚书仆射和徐羨之 · 查看更多 »

徐陵

徐陵(507年-583年),字孝穆。祖籍東海郯(今山東郯城)。南北朝时期南朝文学家、政治家。其仕宦生涯从梁武帝末年直至陈后主即位,历仕九朝。祖父徐超之,南朝齐鬱林太守。 早年以詩文聞名,“八歲能屬文,十二通《老》、《莊》。及長,博涉史籍,縱橫有口辯”,释宝志摸他的頭說:“天上石麒麟也。”與庾信齊名,號徐庾體,與其父徐摛皆顯貴。梁簡文帝蕭綱為太子時,任東宮學士。歷任尚書度支郎等職。梁武帝太清二年(公元548年),出使东魏。巧妙地应对了东魏一方前来接待的魏收的言辞挑衅。徐陵尚未归朝,南梁便爆发了侯景之乱,因而滞留东魏。梁元帝承圣三年(公元555年),南朝梁国都江陵被侯景攻破,梁元帝遇弑,北齐于是派遣貞陽侯蕭淵明归国继承帝位,徐陵也得以跟从队伍归朝。徐陵回归后得到太尉王僧辩的赏识,被举为尚書吏部郎,掌管诏命的撰写。随后的政治斗争中,陈武帝诛杀了王僧辩,僧辩旧部任约趁虚偷袭陈国首都建康,徐陵为了报答王僧辩的恩情,参与了任约的计划。失败后,陈武帝释放了徐陵,并不加追责。陈文帝天嘉六年(公元565年),安成王陈頊及其部下鮑僧叡依仗权势,压制言论,徐陵听闻后,威严地在朝堂上对陈顼加以弹劾。并令殿中御史扶着他退下殿上,免去了其侍中、中书监的官职。天康元年(公元566年),徐陵被任免为吏部尚书,主管人事。徐陵针对当时求官、买官严重的情况加以治理,制止了侯景之乱以后出现的冗官现象。陈废帝时期,徐陵参与了顾命大臣陈顼的篡位计划,事成之后,受封建昌縣侯。太建三年(公元571年),拜为尚书左仆射。陈宣帝准备北伐,徐陵力排众议推荐了吴明徹为北伐军司令,致使北伐取得了胜利。陈后主至德元年(公元583年),徐陵去世,享年七十七岁。徐陵擅长宫体诗,诗风绮丽,如《乌栖曲》其一: 徐陵編有《玉台新詠》十卷,後人輯有《徐陵集》,今存六卷。.

新!!: 尚书仆射和徐陵 · 查看更多 »

徐湛之

徐湛之(),字孝源,小字仙童。東海郯人。南朝宋司徒徐羨之兄孫。父徐逵之,母親是會稽公主刘兴弟。湛之在元嘉後期受宋文帝重用,官至尚書僕射,領護軍將軍,並參與謀廢太子劉劭的大事,但在太子先發制人發動兵變時遇害。.

新!!: 尚书仆射和徐湛之 · 查看更多 »

侯希逸

侯希逸(),营州(在今辽宁省朝阳市)人,唐朝另一著名将领李正己的表兄。 自幼習武,長七尺,勇猛有力,原為安祿山部將,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亂爆發,侯希逸當時是平盧節度使徐歸道的裨將,不願反叛唐朝,遂與安東都護王玄志襲殺徐歸道,歸順朝廷。乾元元年,平盧節度使王玄志病死,部將李懷玉殺王玄志之子,推侯希逸為節度使,朝廷委曲求全,勉強同意。侯希逸見平戶難守,且行且戰,集结在山东,攻陷青州。寶應元年(762年)五月,以功封平盧、淄青二鎮節度使,統領青、淄(治今山東淄川)、齊(治今山東濟南市)、沂(治山東臨沂)、密(治今山東諸誠)、海(治今江蘇連雲港西南海州区)之州,有治蹟。 唐代宗大歷十一年九月,任檢校尚書右僕射、上柱國,受封淮陽郡王。遂漸驕恣,怠於政事,晚年好佛,大建佛事,軍民苦之。永泰元年(765年),侯希逸外出打獵,與巫者夜宿於城外,軍士閉門不納,推舉兵馬使李懷玉為帥,希逸只好奔歸長安,唐朝任命李怀玉为平卢、淄青节度使。建中二年(781年),迁司空,未及正式拜官,侯希逸病死。.

新!!: 尚书仆射和侯希逸 · 查看更多 »

後燕

後燕(384年-407年)是中国五胡十六国時慕容氏諸燕之一,由鮮卑人前燕開國皇帝慕容皝第五子慕容垂所建立的政權。全盛時統治範圍「南至琅琊,東訖遼海,西屆河汾,北暨燕代」(《讀史方輿紀要》),即今河北、山東、山西和河南、遼寧的一部分。自384年慕容垂稱燕王到407年慕容熙被殺,立國凡24年。 《十六国春秋》始称后燕,以别于慕容氏諸燕,后世袭用之。.

新!!: 尚书仆射和後燕 · 查看更多 »

北宋

北宋(960年2月4日—1127年3月20日)是中国宋朝的一个時期,自趙匡胤發動陈桥兵變強迫后周末帝禅让(960年)始,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攻入开封,北宋于次年灭亡,共历9帝,167年。后以应天府為首都建南宋,与北宋合称“两宋”。北宋建都汴梁(今河南开封市),为别于南宋而史称北宋。依據五行相生的順序,後周的「木」德之後為「火」德,因此宋朝以「火」為五行德運,並取紅色為王朝正色。 北宋的最大统治区域包括东、南到海,北以今海河、河北霸州、山西雁门关为界与辽相交;西北以陕西横山、甘肃东部、青海湟水与西夏交界;西南以岷山、大渡河与青藏高原、大理国交界,以广西与越南交界。北宋是面積最少的中原统一皇朝,亦無法統治河西走廊及燕雲十六州。据《太平寰宇记》所载,北宋人口从太平兴国五年(980年)的三千二百五十万增至大观四年(1110年)的一亿一千二百七十五万。.

新!!: 尚书仆射和北宋 · 查看更多 »

到仲举

到仲舉(),表字德言,南朝梁、南朝陳政治人物。彭城郡武原县(今江苏省邳州市西北)人。.

新!!: 尚书仆射和到仲举 · 查看更多 »

刘宏

#重定向 汉灵帝.

新!!: 尚书仆射和刘宏 · 查看更多 »

刘崇望

刘崇望(《旧唐书》卷二十上此处忌日按《旧唐书·昭宗本纪》;《旧唐书·刘崇望传》称他卒于光化二年(899年)。见《旧唐书》卷一百七十九。刘崇望传称他享年六十二岁。),字希徒,爵封彭城县开国男,唐朝官员,唐昭宗年间为宰相。.

新!!: 尚书仆射和刘崇望 · 查看更多 »

刘勔

刘勔(),字伯猷,彭城郡彭城县安上里(今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人。南朝宋官員,官至尚書右僕射、中領軍,並與袁粲、褚淵、蔡興宗及沈攸之同為宋明帝遺命的顧命大臣。桂陽王劉休範起兵反叛時劉勔參與守衞建康,兵敗被殺。.

新!!: 尚书仆射和刘勔 · 查看更多 »

刘琦 (十六国)

刘琦,十六国时冉魏大臣。 350年,冉闵建立魏国,拜他为尚书左仆射,参决朝政。次年,刘琦跟随冉闵攻打襄国,石祗命姚襄、石琨、悦绾三面夹击,石祗从后面发起冲锋,魏兵大败,冉闵和十多个骑兵逃回邺城。以前投降冉闵的胡人挟持着大单于冉胤及刘琦投降了后赵,石祗把冉胤、刘琦杀掉了。.

新!!: 尚书仆射和刘琦 (十六国) · 查看更多 »

刘群 (十六国)

刘群(),字公度,中国西晋末年、十六国时期政治人物,中山郡魏昌(今河北省无极县)人。刘琨之子。 刘群少年时随父刘琨在并州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领偏军征讨。刘琨依附段部鲜卑段匹磾。318年,刘琨为段匹磾所害。刘琨余部卢谌等人拥刘群奔辽西依附段匹䃅弟段末柸。刘群为段末柸所重用。段辽任命他为左长史。后赵石虎伐段氏,段辽被石虎击败,刘群等封其府库,降石虎,石虎以刘群为秦州刺史。後出任中书令。石鉴即位,刘群为尚书左仆射。冉闵即位,以刘群为行台都督,率军镇压石氏旧臣的反抗。352年,前燕慕容儁灭冉闵,刘群于乱兵中被杀。.

新!!: 尚书仆射和刘群 (十六国) · 查看更多 »

刘邺

刘邺(?),字漢藩,唐朝官员,在唐懿宗、唐僖宗父子年间任宰相。.

新!!: 尚书仆射和刘邺 · 查看更多 »

刘柳

刘柳(),字叔惠,南阳郡(今河南南阳)人。东晋官員。汉朝宗室后裔,曾祖父刘乔、父亲刘耽。 刘柳有名誉。年轻时担任清要官,历任尚书左右仆射。当时右丞傅迪好广读书而不解其义,柳唯只读《老子》而已,傅迪常常轻视。刘柳说:“卿读书虽多,而无所解,可谓书簏矣。”时人推重刘柳的话。刘柳历任徐州、兖州、江州刺史。晋安帝义熙二年(416年)六月为尚书令,都乡亭侯,同年去世,赠右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

新!!: 尚书仆射和刘柳 · 查看更多 »

刘恢

#重定向 刘恢 (赵王).

新!!: 尚书仆射和刘恢 · 查看更多 »

刘殷 (晋朝)

刘殷(),字长盛,晋朝新兴人。五胡十六国时代汉赵大臣。 刘殷年幼时失去父母,家境贫寒,因赡养曾祖母以孝著称,别人送他粮食布帛,刘殷接受却不道谢,说:“等我富贵了一定酬谢。”刘殷长大后,学识渊博,精通经史典籍,性情卓越,胸怀大志,节俭不粗陋,清高不孤僻,使人见到他感到恭顺而不能侵犯。301年,司马颙征召刘殷担任军咨祭酒。 310年七月初九,汉国皇帝刘渊卧病不起,以光禄大夫刘殷为左仆射。311年正月廿二日,汉国皇帝刘聪打算纳娶太保刘殷的女儿,太弟刘乂劝谏。刘聪询问太宰刘延年、太傅刘景,二人说:“太保刘殷自称是周代刘康公的后代,与陛下不是一个族源,娶她有什么妨害?”刘聪很高兴,封刘殷的两个女儿刘英、刘娥为左、右贵嫔,位在昭仪之上。又纳娶刘殷的四个孙女都当作贵人,地位低于贵妃。这样六刘所受的宠爱占满后宫,刘聪很少再出门到外面,政事都由宦官中黄门传达。 312年,中军大将军王彰劝谏刘聪,王彰被囚禁起来。太弟刘义,单于刘粲、太宰刘延年、太保刘殷等公卿大臣列侯一百多人,都请求赦免王彰,刘聪下令每人赐百匹布帛,提升王彰为骠骑将军,封定襄郡公。六月,大昌文献公刘殷去世。 刘殷当丞相,从不冒犯皇帝违反圣旨,但经常为具体的事进宫规劝,对刘聪补益很多。刘聪每次和大臣们议事,刘殷不表态,等大臣们离开,刘殷单独留下,为刘聪对所议铺陈发挥再理出头绪,商讨事宜,刘聪从没不采纳他的建议的时候。刘殷历任侍中、太保、录尚书等职,剑履上殿、入朝不趋、乘车入宫等特权。刘殷在公卿大臣中谦恭有礼,以长寿善终。.

新!!: 尚书仆射和刘殷 (晋朝) · 查看更多 »

刘洪徽

刘洪徽,中国南北朝北齐大臣,秀容阳曲(今山西定襄)人。东魏大臣刘贵次子。.

新!!: 尚书仆射和刘洪徽 · 查看更多 »

周弘正

周弘正(),字思行,汝南郡安城县人。东晋光禄大夫周顗之九世孙,周颙之孙。南梁、南陈官员。.

新!!: 尚书仆射和周弘正 · 查看更多 »

周顗

周顗(),字伯仁,汝南安城(今河南省汝南縣東南)人,西晉安東將軍周浚之子,西晉及東晉官員。.

新!!: 尚书仆射和周顗 · 查看更多 »

周闵

周闵,字子騫,汝南郡安城(今河南省汝南县东南)人,出自汝南周氏。東晉時期官員,父亲周顗。 周闵方直有父風。歷任衡陽郡、建安郡、臨川郡太守,侍中,中領軍,吏部尚書,永和十一年(355年)吏部尚书周闵为尚书左仆射,领军将军王彪之为尚书右仆射。周闵加中軍將軍,轉護軍,領祕書監。去世后追贈金紫光祿大夫,諡号烈。周闵無子,以弟周頤長子周琳為嗣。周琳仕至東陽郡太守。周琳少子周文,驃騎諮議參軍。.

新!!: 尚书仆射和周闵 · 查看更多 »

周惠达

周惠达(),中国北魏、西魏官员,表字怀文,章武郡文安县(今河北文安东北)人。北魏历任乐乡县令、平舒县令、平成县令周信之子。.

新!!: 尚书仆射和周惠达 · 查看更多 »

呼延晏

呼延晏,生卒不詳,前趙將領,匈奴呼延氏,後封大司空、太保。.

新!!: 尚书仆射和呼延晏 · 查看更多 »

和其奴

和其奴(),代人,中國南北朝時期北魏大臣,官至司空,平昌王。 和其奴年少時有操行,善於射御。初為三郎,轉為羽林中郎,以恭勤致稱。賜爵東陽子,除奮武將軍。文成帝拓跋濬即位初年,遷任尚書,加散騎常侍,進爵平昌公,拜為安南將軍,又遷為尚書左僕射。 太安元年(455年),朝廷下詔羣臣議立皇太子名。和其奴與司徒陸麗等以為宜以德命名,文成帝同意。又與河東王閭毗、太宰常英等並平尚書事。在官慎法,不受私請。當時以西征吐谷渾諸將淹停不進,久囚未決。和其奴與尚書毛法仁等窮問其狀連日,一具伏誅。 和平六年(465年),和其奴遷任為司空,加侍中。文成帝駕崩,乙渾與林金閭擅殺尚書楊保年等。殿中尚書拓跋郁率殿中宿衞士意欲加兵於乙渾。乙渾懼怕,歸咎於林金閭,執下他以交付拓跋郁。當時和其奴以林金閭罪惡未分,乃逐林金閭出為定州刺史。 皇興元年(467年),長安鎮將東平王拓跋道符謀反,下詔和其奴領征西大將軍,率殿中精甲萬騎加以討伐,未至而拓拔道符兵敗身死,全軍退還。 皇興三年(469年)和其奴薨逝,內外大為歎惜。贈為平昌王,諡號為「宣」。其子和天受承襲爵位。.

新!!: 尚书仆射和和其奴 · 查看更多 »

和郁

和郁(),字仲舆,汝南郡西平(今河南西平西)人。西晋官員。官至尚書僕射、中書令、尚書令。 和郁祖父和洽,父亲曹魏廷尉、吏部尚書和逌,兄长中书令、太子少保和嶠。和郁才望不及和峤,而以清干著称。和郁及石崇、陆机、陆云、潘岳、刘琨等人归附于贾谧的门下,号二十四友。299年,晋惠帝派遣尚书和郁等拿着符节到东宫,废黜太子司马遹为平民。300年,司马伦掌权,派遣尚书和郁持符节把贾南风押送到金墉城。恢复司马遹的爵位封号,派尚书和郁带领东宫僚属到许昌迎接司马遹的遗体。后历任尚书左右仆射。307年十一月初八,朝廷任尚书右仆射和郁为征北将军,镇守邺城。308年九月,汉国王弥、石勒进犯邺城,和郁弃城而逃,奔于卫国。309年任中书令,寻迁尚书令。311年,刘曜、王弥攻入洛阳。和郁与傅宣赴告各地,征义兵,并与豫章王司马端投奔大将军苟晞。不久病卒。子和濟,为和嶠嗣子,西晉中書郎。.

新!!: 尚书仆射和和郁 · 查看更多 »

傅亮

傅亮可以指:.

新!!: 尚书仆射和傅亮 · 查看更多 »

傅嘏

傅嘏(),字蘭石,一說字昭先後來獲賜爵關內侯。 正元元年(254年),司馬師廢齊王曹芳後立曹髦為帝,傅嘏獲封武鄉亭侯。次年春季,毌丘儉和文欽在壽春討伐司馬師,當時司馬師剛割了眼瘤,朝臣都認為司馬師可派將領討伐,毋須親身領軍,但傅嘏、王肅和鍾會都勸司馬師親率軍隊攻擊,傅嘏又說:「淮、楚兵勁,而儉等負力遠鬥,其鋒未當也。若諸將戰有利,大勢一失,則公事敗了。(江淮的兵眾戰鬥力高,而今毌丘儉等人帶領他們遠道進討,實在難以抵擋。若果諸將有所失利,大勢一失,你就很可能會被推翻了。)」司馬師於是決意親征,傅嘏等亦隨軍。及後平定叛亂,傅嘏都有獻謀。但戰時司馬師病情惡化,一眼突出,曾有意將朝政大權交給傅嘏,但傅嘏不敢接受。戰後司馬師就旋即逝世,鍾會於是與傅嘏合謀,秘不發喪,傅嘏領軍回師,並以司馬師之名命令司馬昭到許昌,然後一起回洛陽,並讓他進為大將軍錄尚書事,接替司馬師獨攬朝政。傅嘏因功進封陽鄉侯,食邑增至一千二百戶。同年傅嘏逝世,享年四十七歲。追贈太常,諡元侯。.

新!!: 尚书仆射和傅嘏 · 查看更多 »

傅祗

傅祗(),字子莊,北地郡泥陽縣人。曹魏太常傅嘏之子,西晉時重要官員,永嘉之亂後設行臺向各地募集義軍試圖營救被俘的晉懷帝。.

新!!: 尚书仆射和傅祗 · 查看更多 »

哥舒翰

哥舒翰(699年-757年),唐朝名将,突骑施(西突厥别部)首领哥舒部落人。安史之乱时被安祿山俘虜,後安慶緒殺安祿山,登基為帝,不久,敗於唐軍而逃,將哥舒翰殺害。唐代宗追赠太尉,谥曰武愍。.

新!!: 尚书仆射和哥舒翰 · 查看更多 »

唐太宗

唐太宗李世民(「二十三年……五月……己巳,皇帝崩於含風殿」(歐陽修《新唐書·卷二:本紀第二》),換算為公曆即7月10日 。),中國唐朝第二任皇帝。生于陕西武功县,626年至649年在位。父親是唐高祖李淵,母親是太穆皇后窦氏。竇皇后有四個兒子,一個女兒,按長幼顺序為:李建成、平陽昭公主、李世民、李玄霸、李元吉。 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受封为秦公,后晋封为秦王,他是杰出的軍事家,率部平定了薛仁果、刘武周、竇建德、王世充等军阀,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最終統一天下。 武德九年(626年)发动玄武門之變殺死自己的兄长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二人及二人诸子,被立为太子,唐高祖李渊不久被迫退位,李世民即位,是為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23年,在位時間只使用一個年号贞观。 李世民為帝之後,積極聽取群臣的意見,以文治天下,并开疆拓土,成為中國史上著名的明君。他虛心納諫,在國內厲行節約,使百姓能够休養生息,終於使得社會出現了國泰民安的局面,開創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為唐朝130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礎。李世民爱好文学与书法,有墨宝传世。649年7月10日(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唐太宗李世民因病驾崩于含风殿,享年52岁,在位23年,庙号太宗 ,諡號「文皇帝」,葬于昭陵。.

新!!: 尚书仆射和唐太宗 · 查看更多 »

唐中宗

唐中宗李顯(),后改名李哲,是唐朝的第四和第六任皇帝,两次在位:第一次在位时间为684年1月3日-684年2月26日,第二次在位时间为705年2月23日-710年7月3日。唐中宗前后两次当政,共在位五年半,公元710年病逝,终年55岁,谥号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初谥孝和皇帝),葬于定陵。.

新!!: 尚书仆射和唐中宗 · 查看更多 »

唐休璟

唐休璟,名璿,字休璟,以字行,晋昌酒泉人,唐朝与武周大臣和名将,爵位宋國公,諡號忠。历任武则天和唐中宗、唐殇帝、唐睿宗四代皇帝的宰相。 唐休璟在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出生,京兆始平人。七世祖是北齐晋昌王唐邕,其先祖在北周和隋朝都任职高官。他曾祖父唐規为北周骠骑大将军、安邑县公。唐休璟的爷爷唐宗(唐世宗)是隋朝末年朔方(今陕西榆林)郡丞,梁师都举兵,杀害了不肯归降的唐宗。唐休璟的父亲唐諧是唐朝的咸陽县令。 唐休璟年少时通过科举明经及第,唐高宗永徽年间,他成为唐高宗哥哥吴王李恪府上的典签,没有显示自己的才能,转任营州户曹。679年,單于大都護府的突厥部落在阿史那泥熟匐率领下背叛唐朝。他们煽动奚和契丹一起攻打营州。当时的营州都督周道務,派唐休璟率兵在独护山大破突厥。因此功,唐休璟转任豐州司马。 阿史那泥熟匐不久后被唐将裴行儉,但突厥的叛乱依然没有平息。683年,突厥在阿史那骨咄禄的领导下复国,史称后突厥汗国,阿史那骨咄禄攻打蔚州,杀害刺史李思儉。豐州都督崔智辯在朝那山(今内蒙古包头)与骨咄禄交战,战败被俘。高宗皇帝与大臣讨论,主张放弃丰州,将百姓迁至靈州、夏州。唐休璟上书反对,丰州适宜农牧业,自秦汉以来是国家的重镇,放弃丰州,就如同隋末的情况一样,灵州、夏州就不会安稳了。朝廷同意了他的意见。 唐高宗死后,他的太子李哲即位,就是唐中宗。但是实权掌握在太后武则天手中,684年二月,武则天废黜唐中宗,立中宗的弟弟李旦为唐睿宗,武则天临朝听政。唐睿宗垂拱年间,唐休璟任安西副都护,驻守碎叶城。 689年,在韦待价西征吐蕃失败後,韦待价被流放,安西都护閻溫古被杀。唐休璟收集余众坚守西州,被朝廷任命为西州都督。 690年,武则天使唐睿宗退位,自立为皇帝,以武周代替了唐朝。692年,唐休璟建议武则天收复安西四镇——龟兹、于阗、疏勒、碎叶。武则天命王孝杰和阿史那忠節率军收复。圣历年间(697-700),唐休璟升任衛尉卿、涼州都督、右肃政御史大夫,持节陇右诸军州大使。 700年秋,吐蕃将军麴莽布支攻打凉州,围攻昌松县。唐休璟率军到洪源谷,临阵登高,见吐蕃军队衣甲鲜盛,对麾下说:“自从論欽陵(吐蕃执政者,多次大败唐军,699年被吐蕃赞普器弩悉弄逼迫自杀)死后,他兄弟論贊婆归降。麴莽布支成为新元帅,想要炫耀威武,所以吐蕃国中贵族子弟都跟着他。虽然人马看起来强盛,但不通军事,我为诸君取之。” 唐休璟被甲先登,与吐蕃军六战六克,斩麴莽布支副将二人,斩首二千五百级。筑京观(骷髅台)还军。702年,吐蕃派使臣論彌薩请和,武则天在西都长安款待他,唐休璟也被邀请参加宴会。論彌薩多次盯着唐休璟看,武则天问他是什么缘,他回答:“在洪源之战,这位将军雄猛无人可比,杀我们的将士甚众,所以想多看看他。 则天大加叹异,擢拜唐休璟为右武威、右金吾二卫大将军。唐休璟熟悉边防事务,东到碣石(今河北省秦皇岛)西到安西四镇,他知道所有的地理形势和防御体系。 703年,夏官尚書、检校凉州都督唐休璟被任命为同鳳閣鸞臺三品,成为宰相。当时,西突厥一部突騎施的首领烏質勒,与西突厥其他部落互相攻打,结果导致安西路绝唐休璟与其他宰相讨论后,上奏事情的发展和将来时局的变化。十天后安西诸州的报告,正如唐休璟所描述的一样,武则天赞叹道:“我只后悔用卿太晚。”她又召来当时其他的在任宰相魏元忠、杨再思、李峤、姚元崇、李迥秀说:“唐休璟通晓边防之事,在这一点上,你们十个也抵不上他一个。武则天有任命唐休璟为太子李显(之前的唐中宗,698年从流放地召回立为太子,名字改为显)的右庶子。 704年三月初四,朝廷讨论官员不愿做地方官,唐休璟、李峤建议派中央官员兼职州县,并申请自己率先出镇。武则天得杨再思、韦嗣立等二十人以本官检校刺史,李唐二人没有派出。八月初一,知纳言韦安石上书检举男宠张易之和张昌宗的罪责,武则天命唐休璟调查。调查尚未结束。契丹叛乱,武则天以唐休璟为幽营都督 (总部在今北京市) 、安东都护府都护出击契丹。在唐休璟临行之前,密告李显:“二张幸蒙宠遇,数侍宴禁中,纵情失礼。非人臣之道,殿下应该惟加防察,早作准备。” 705年武则天退位,李显复位,召回唐休璟,加封輔國大將軍、同中書門下三品,封酒泉郡公,不久升任尚書省左僕射,仍然同中書門下三品。他自己还在东都洛阳时,让唐休璟留守首都长安,再封唐休璟为宋国公。 唐休璟在706年致仕,但他不想早早引退。当时,尚宫贺娄氏干预国政,唐休璟为其子娶贺娄氏养女为妻, 708年起复为太子少师(当时并无太子,太子少师只是荣誉官职)。这年,朔方道大总管张仁愿在河套平原的黄河北岸修築受降三城以控制突厥,唐休璟反对,以为两汉以来都是以黄河阻挡胡人,在草原筑城,最后还是会落入突厥之手。但三城还是被筑成,有效地控制了突厥人。709年冬,他又被任命为同中书门下三品,很多人批评他不能保持晚节(当时他已经八十三岁),但是他将数千匹绢分散亲族,又以数十万家财大开茔域,备礼安葬五服之亲,为人称道。这位伟大的将军做宰相却很平庸。710年春正月廿九,唐中宗在梨园球场召集后妃和大臣游乐,玩蹴鞠和拔河。唐休璟和韦巨源都非常老了,拔河时摔倒在地上半天起不来,皇帝、皇后、妃嫔、公主看到后,大笑。 710年夏六月初二,唐中宗暴崩(传统史书认为是韦后和安乐公主李裹儿下毒害死的)。中宗的庶子温王李重茂即位为唐殇帝,韦后作为皇太后执政。 六月二十,韦后和安乐公主在唐中宗妹妹太平公主和侄子临淄王李隆基 (唐睿宗相王李旦的儿子)领导的政变中被杀。唐殇帝被废,睿宗李旦复位。唐休璟又拜特进,充朔方道行军大总管,防备突厥,停其旧封,别赐实封一百户。711年,上表请致仕。唐睿宗允许。禄及一品子课并令全给。延和元年七月十五日(712年9月2日)病逝于长安怀真里府第,时年八十六,赠荆州大都督,谥号忠。.

新!!: 尚书仆射和唐休璟 · 查看更多 »

唐固

唐固,字子正(或字世正),丹陽人。東漢末年至三國初期東吳政治人物及學者。卒時年七十餘矣。.

新!!: 尚书仆射和唐固 · 查看更多 »

唐邕

唐邕(),字道和,太原郡晋阳县(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南北朝時代北魏至隋朝的官僚、政治人物。卒於隋開皇年間。.

新!!: 尚书仆射和唐邕 · 查看更多 »

唐朝

唐朝(),中國朝代,國祚共历289年,21位皇帝。由唐高祖李淵所建立,與隋朝合稱隋唐。唐室出身自關隴世族,先祖李虎在南北朝的西魏是八柱国之一,封为唐国公。其後代李淵為隋朝晋阳(在今山西太原西南)留守,在隋末民變時出兵入關中以爭奪天下,於618年受隋恭帝楊侑禪位,在唐朝統一戰爭中統一天下。唐朝定都長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并设东都洛陽、北都晋阳等陪都。 唐朝歷史可以概略分成數個時期,大致上以安史之亂為界。初唐時國力強盛,李淵建立唐朝,是為唐高祖,王子李世民以玄武門之變,殺死兄李建成、弟李元吉,逼迫高祖內禪帝位,即為唐太宗,是唐朝多次首都兵變的開端。太宗一手將唐朝帶向盛世,擊敗強敵东突厥,受尊為「天可汗」,成就貞觀之治。唐高宗時期击败西突厥、高句麗等強敵,建立永徽之治,把唐朝版圖擴到最大。高宗去世後,其皇后武后先後擁立兒子中宗和睿宗當傀儡,最後於690年廢睿宗自立為皇帝,改國號曰「周」,即武周,人稱「武則天」,而此時女主政治也達到高峰。直到705年中宗因神龍革命而復辟,唐朝國號得以恢復。但接著還有韋后專權,之後宗室李隆基與其姑姑太平公主共同發起唐隆之變,才掃蕩韋氏勢力,結束自從中宗復辟後朝政紊亂的情況。李隆基也實際掌權,成為日後的唐玄宗。玄宗即位後便發動先天之變,賜死太平公主,結束數十年來的女主政治與百年來的政變時代,進入盛唐時期,是唐朝的第二高峰與轉折,開元時期唐玄宗革除前朝弊端,政治開明,威服四周國家,史稱開元盛世。到天寶時期,政治逐漸混亂,於755年爆發安史之亂,唐朝極盛而衰。中唐時,唐朝受到河朔三鎮、吐蕃的侵擾、宦官專權與牛李黨爭等內憂外患的影響而衰退。其間雖然有唐憲宗的元和中興、唐武宗的會昌中興與唐宣宗的大中之治,但是都未能根治唐朝的內憂外患。在晚唐時因為政治腐敗,爆發唐末民變,其中黃巢之亂破壞江南經濟,使唐朝經濟完全瓦解,导致全国性的藩鎮割據,唐室最後被藩鎮朱全忠控制。他迫使唐昭宗迁都洛阳,並於907年逼唐哀帝禅位,唐亡,共289年。朱全忠建國梁,史称后梁,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唐朝的疆域廣大,但時常變動,630年就超过隋朝极盛时的版图。唐朝也是自秦汉以来,第一个不使用前朝所筑长城及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其鼎盛时期為7世纪,當時中亚的綠洲地帶受唐朝支配。其最大範圍南至罗伏州(今越南河静)、北括玄阙州(今俄罗斯安加拉河流域)、西及安息州(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东临哥勿州(今吉林通化)的辽阔疆域,国土面积达1076万平方公里。中唐後漠北、西域的領地相繼失去,到晚唐時衰退到等同中國本部的大小,但仍然保有河套地區及河西走廊。天宝十三年(754年)户口统计为五千二百八十八万四百八十八人,不过许多学者考虑到当时统计不严,存在大量没有计入统计的瞒报户口,此外还有隐户、佃农、奴婢、士兵、僧道等人群不纳入户口统计,故大多数学者认为唐朝人口峰值在八千万左右。此时,长安辖区人口估算在200万人左右,而市区则是100万人。 唐朝全盛时在文化、科技、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达到很高的成就。在中国历史上有大量的科技发明,四大发明之中有两个即火药和印刷术都诞生于唐朝。其政治為三省六部制,前期中央權力在皇帝與宰相,到後期變成皇帝與宦官。同隋朝推行科舉制度,使得晉朝南朝的世族制度不再興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状元、三元及第,都诞生于唐朝,即622年状元孙伏伽(一说651年的颜康成)。軍事制度前期採用府兵制,軍力強盛,多次擊敗外族。後期則出現節度使(藩鎮)的軍政制度,割據一方,到唐朝後期還出現四十八個藩鎮。唐朝是当时世界的强国之首,與突厥、高句丽、吐蕃、大食爭奪四方霸權。藉由羈縻制度控制回紇、契丹等等北方各族,还调度漠北地区的突厥诸部军队攻打西突厥、高句丽,並且讓南诏、高昌、龟兹、粟特、吐蕃、新罗、渤海国和日本等國家吸收唐朝的文化與政治體制。唐朝的經濟富盛,結合華北、關中與江南的經濟,到後期更加依重江南赋税。土地、盐铁與赋税制度隨著社会改變而改革,由均田制與租庸調制轉向兩稅制,並且增加許多雜稅。其中兩稅制影響中國後半期的賦稅制度。唐朝文化兼容並蓄,接納各個民族與宗教,進行交流融合,成為開放的國際文化。其文學發展達到高峰,以詩最為興盛。當時有詩仙李白、詩聖杜甫等人,以及推行古文運動的韓愈,其史書與傳奇(小說的前身)也十分發達。由於吸收西域特徵與宗教色彩,唐朝藝術與前後朝代都迥然不同,其壁畫、雕刻、書法與音樂都很發達。唐朝声誉远及海外,其歷史地位深重,到明清時期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

新!!: 尚书仆射和唐朝 · 查看更多 »

冯子琮

冯子琮,名琮,字子琮,以字行,长乐郡信都人,北燕主冯弘之后。.

新!!: 尚书仆射和冯子琮 · 查看更多 »

冯丕

馮丕 ,北燕太祖之弟。冯安之子。 太平六年(414年),褚匡与冯跋的堂兄冯买、堂弟冯睹,从长乐郡带领五千多户居民到北燕首都和龙。契丹和库莫奚向北燕投降。冯跋封其首领为归善王。冯跋的弟弟冯丕在高句丽躲避战乱,冯跋召他回国,任命他为仆射,封为常山公。.

新!!: 尚书仆射和冯丕 · 查看更多 »

冉魏

冉魏(350年-352年)是五胡十六国时期后赵主石虎部下汉人冉闵建立的政权。 冉闵藉石虎死后诸子争位之机,于350年篡夺后赵石氏政权,称皇帝,国号“魏”,建都邺,史称冉魏。352年前燕杀冉闵,攻破邺都,冉魏灭亡。 冉闵以其出身地为古魏郡,都城也为魏郡治所邺,故国号为“魏”,以示“重本不忘故”,又和于谶纬之说,又王室姓冉,故名“冉魏”。.

新!!: 尚书仆射和冉魏 · 查看更多 »

出连虔

出连虔,五胡十六国西秦乞伏炽磐时尚书右仆射,鲜卑族,姓出连。 出连虔初为右仆射,415年,乞伏炽磐任命尚书右仆射出连虔为都督岭北诸军事、凉州刺史;任命凉州刺史乞伏谦屯为镇军大将军、河州牧。422年,北凉沮渠蒙逊派前将军沮渠成都,率军一万,到岭南示威,大军屯驻在五涧。九月,乞伏炽磐派遣征北将军出连虔率领骑兵六千人,袭击沮渠成都。十月,出连虔与沮渠成都交战,生擒沮渠成都。乙弗鲜卑提孤叛,出连虔遣使劝喻归降。转任沙州刺史,426年十一月,夏国征南大将军呼卢古与车骑大将军韦伐合兵攻打出连虔据守的湟河。出连虔派后将军乞伏万年击退了呼卢古和韦伐的进攻。.

新!!: 尚书仆射和出连虔 · 查看更多 »

兰延

兰延(),北魏官员,魏太武帝时尚书左仆射。 正平二年(452年)二月初五,中常侍宗爱刺杀了魏太武帝。兰延和侍中和疋、薛提等人,没有宣布死讯。和疋认为皇孙拓跋濬年幼,打算立年长的君王。他征召秦王拓跋翰入宫。薛提认为不应废黜拓跋濬。宗爱和拓跋濬的父亲景穆太子拓跋晃、秦王拓跋翰关系都不好,只和南安王拓跋余关系密切。他把拓跋余秘密迎来,从中宫小门进入后宫。宗爱假传赫连皇后之令,召见兰延等人。兰延等人认为宗爱是个地位低的宦官,没有防备,都随宗爱入宫。宗爱事先派三十个宦官手持武器埋伏在宫中,兰延入宫後,被这些宦官杀害。宗爱在永巷杀掉秦王拓跋翰,拥立南安王拓跋余登基。.

新!!: 尚书仆射和兰延 · 查看更多 »

元孚

元孚(),字秀和,河南郡洛阳县(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人,魏太武帝拓跋焘曾孙,雍州刺史臨淮王拓跋提之子。.

新!!: 尚书仆射和元孚 · 查看更多 »

元季海

元季海(),字元泉,河南郡洛阳县(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人,追尊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后裔,北魏平城镇将元淑之子,元魏宗室,北魏、西魏官员。.

新!!: 尚书仆射和元季海 · 查看更多 »

元宝炬

魏文帝元宝炬(),河南郡洛阳县(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人,魏孝文帝元宏之孙,京兆王元愉第三子,母杨奥妃,南北朝時代西魏建立者。.

新!!: 尚书仆射和元宝炬 · 查看更多 »

元丰改制

元丰改制,中国北宋神宗元丰年間进行的大規模官制改革。 唐朝律令体制下,形成了以三省六部为首的精密官制体系,唐玄宗以降的社会变化,现实和理念偏离越来越大。唐朝大量设置臨時官——使職。使職包括观察使、节度使和转运使等。使職让律令之外的官员掌握实权。唐朝滅亡,五代十国傾向更加严重。宋朝成立統一中国,并没有大规模改变混乱官制。北宋中期,宋神宗即位,任用王安石进行熙宁变法充实財政、軍事。王安石退任後,元丰三年(1080年)着手官制改革,1年8个月完成。宋朝官制根据《唐六典》,使唐風三省六部体制在形式上復活。又按照当时時代特征进行修正,对其後南宋、金朝、元朝、明朝、清朝官制影响巨大。宰相制度延续到明太祖洪武十三年,六部等制度沿用到清朝末年。.

新!!: 尚书仆射和元丰改制 · 查看更多 »

元仲景

元仲景(),河南郡洛阳县(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人,追尊魏景穆帝拓跋晃曾孙,夏州刺史、卫尉卿、西河康王元太兴之子,北魏宗室、官员。.

新!!: 尚书仆射和元仲景 · 查看更多 »

元延明

元延明(),字延明,河南郡洛阳县(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人,魏文成帝拓跋濬之孫,侍中、和龙镇都大将、营州刺史、安丰匡王拓跋猛之子,北魏宗室、官员。.

新!!: 尚书仆射和元延明 · 查看更多 »

元彧

元彧(),字文若,原名亮,原字仕明,河南郡洛阳县(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人,魏太武帝拓跋燾玄孙,濟南康王元昌之子。 元彧自小就与堂兄安丰王元延明、中山王元熙都以宗室的身份博通古史有文学才能而齐名,尚书郎范阳卢道将对吏部尚书清河崔休说:“三人的才学虽然不分高低,但安丰王不善于辩论,中山王是非太多,都不如济南王风流儒雅。” 元彧當時侍中穆紹與彧同署,因避穆紹父穆亮名諱,啟求皇帝下詔改名。皇帝因元彧風神運吐,常自以比荀文若,所以下詔可更名彧,以取定體相倫之美。元彧要求恢復本身封地,皇帝亦下詔准許復封臨淮,寄食相州魏郡。又長兼御史中尉。元彧以為因是皇親而得到此地位,所以不謝。積累年資而被遷為侍中、衛將軍、左光祿大夫,兼尚書左僕射。後以本官為東道行台。後來爾朱榮攻入洛陽,殺害元氏宗室,元彧撫膺慟哭,遂投奔至南梁。梁武帝遣其舍人陳建孫迎接,並觀察元彧的為人。陳建孫稱元彧風神閒俊。梁武帝早前亦聞其名,非常器重他,他亦待。接見元彧於樂游園,因而設宴樂。元彧聽聞聲音歔欷,流了涕淚,梁武帝因此不樂。自前後奔叛,皆候旨稱魏為偽,唯獨元彧上表啟奏時常仍以魏臨淮王為號。梁武帝體會元彧的雅性,並沒有責罰。後來知道莊帝踐阼繼位,元彧以母老請還,辭旨非常懇切。梁武帝憐惜其才能,又難違其意,遂遣其僕射徐勉私自勸元彧留下。但是元彧去此意堅決,梁武帝乃以厚禮遣回。元彧為人至孝。自己經歷違離,又很久沒有進食酒肉,以致其容貌非常憔悴。歷位尚書令、大司馬,兼錄尚書。 後來魏孝庄帝元子攸追尊父親彭城武宣王元勰為文穆皇帝,廟號肅祖,母李媛华為文穆皇--,将他們的神主遷到太廟,又以魏孝文帝為伯考。元彧表諫阻止,但是當時孝莊帝心意堅決,朝臣無人敢上言,唯獨元彧與吏部尚書李神俊上表勸阻。孝莊帝下詔認為對其父文穆皇帝恭上尊號是因考慮依循舊有的模範而為,並無不妥。孝莊帝既因受其諸位妹妹強逼請求。黃門侍郎常景、中書侍郎邢子才對此事也贊成。孝莊帝又追尊兄彭城王元劭為孝宣帝。元彧又再面諫阻止此等前所未有的尊封。但孝莊帝不聽其勸告。及至神主入廟,孝莊帝復敕令百官陪從,依照乘輿之形式進行。元彧又再三以史無前例而上表阻止,又不被孝莊帝採納。 爾朱榮死後,元彧出任司徒。建明元年,爾朱兆率眾殺至京城,元彧從東掖門逃亡,為爾朱兆部眾所俘獲。當拜見爾朱兆時,辭色不屈,被胡人毆打而薨。魏孝武帝末年,追贈元彧使持节、侍中、太保、领太尉公、录尚书事、大将军、都督定相二州诸军事、定州刺史,临淮王如故,谥号文穆。元彧俊美而有風韻,衣冠高雅,又博覽群書,所以元彧的文藻,雖然已多數失傳,仍有當世的文獻流傳。然而元彧居官時不能清白,所進舉止於親婭,為有識之士所譏諷。元彧無子,由其弟元孝友襲封臨淮王。.

新!!: 尚书仆射和元彧 · 查看更多 »

元徽

元徽可以指:.

新!!: 尚书仆射和元徽 · 查看更多 »

元嘉

元嘉是几个不同方面的称呼:.

新!!: 尚书仆射和元嘉 · 查看更多 »

元珍

元珍(),字金雀,河南郡洛阳县(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人,追尊魏平文帝拓跋郁律六世孙,辅国将军、幽州刺史、松兹公拓跋平之子,北魏宗室、官员。.

新!!: 尚书仆射和元珍 · 查看更多 »

元纪

元纪,西魏官员,西魏文帝时尚书左仆射,表字子纲,鲜卑族,元魏宗室。 元纪的父亲是任城王元澄,他的哥哥是征南将军、左仆射、右光禄大夫、东阿文烈公元顺、元淑、元悲、骁骑将军、通直散骑常侍、任城文昭王元彝。元纪在河阴之变中没有被害,在北魏末年官至给事黄门侍郎。因为魏孝武帝元修和大臣高欢不和,534年,魏孝武帝西奔关中,北魏分裂,元纪跟随。535年,魏孝武帝被宇文泰杀害,宇文泰另立元宝炬为西魏文帝。西魏文帝任命元纪为尚书左仆射,封华山郡王。.

新!!: 尚书仆射和元纪 · 查看更多 »

元罗

元罗(),本名罗刹,字仲纲,河南郡洛阳县(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人,魏道武帝拓跋珪的后裔,太师、江阳王元继之子,北魏宗室、官员。.

新!!: 尚书仆射和元罗 · 查看更多 »

元羽

元羽(),字叔翻,河南郡洛阳县(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人,魏献文帝拓跋弘第四子,孟椒房所生。.

新!!: 尚书仆射和元羽 · 查看更多 »

元韶

元韶(),字世胄,河南洛阳人,彭城王元劭子,北魏孝莊帝元子攸侄。.

新!!: 尚书仆射和元韶 · 查看更多 »

元顺

元顺可能指:.

新!!: 尚书仆射和元顺 · 查看更多 »

元顼

元顼(),字宝意,一字幼明,河南郡洛阳县(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人,魏献文帝拓跋弘之孙,太傅、北海平王元详之子,北魏宗室、官员。.

新!!: 尚书仆射和元顼 · 查看更多 »

元诲

元诲(),字孝规,河南郡洛阳县(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人,魏孝文帝元宏之孙,广平武穆王元怀庶长子,北魏宗室、官员。.

新!!: 尚书仆射和元诲 · 查看更多 »

元谌

元谌(),字兴伯,河南郡洛阳县(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人,魏献文帝拓跋弘之孙,侍中、使持节、征东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司州牧、赵郡灵王-元幹-长子,北魏宗室、官员。.

新!!: 尚书仆射和元谌 · 查看更多 »

元赞

元赞可能指下列人物:.

新!!: 尚书仆射和元赞 · 查看更多 »

元钦

元钦(),河南郡洛阳县(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人,西魏文帝元宝炬长子、母為乙弗皇后。 大統元年(535年),元寶炬登基建立西魏時,元钦被立為皇太子。不久丞相宇文泰主動許配女兒給元欽,成為元欽的岳父。大統十七年(551年),文帝駕崩,太子元欽即位,沿用文帝年号,次年(552年)去年号,称元年。次年(553年),宇文泰主動去丞相位。同年十一月,尚書元烈謀誅安定公宇文泰,反被宇文泰所處死。此後,元欽對此事常有怨言,欲誅宇文泰,竟聯合宇文泰的女婿李基、李暉和--。結果被三人告密。登位第三年(554年)二月被宇文泰所废,立其庶弟齊王元廓。元钦史稱「廢帝」。恭帝元年四月庚戌(554年),宇文泰用毒酒毒死了元钦。.

新!!: 尚书仆射和元钦 · 查看更多 »

元英

元英(),字虎兒,河南郡洛阳县(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人,,追尊魏景穆帝拓跋晃之孫,南安王拓跋楨之子。.

新!!: 尚书仆射和元英 · 查看更多 »

元澄

元澄(),字道镜,河南郡洛阳县(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人,追尊魏景穆帝拓跋晃之孫,任城康王拓跋雲長子,北魏宗室、官员。.

新!!: 尚书仆射和元澄 · 查看更多 »

元朝

元朝(中古蒙古語:;現代蒙古語:《蒙漢詞典》,內蒙古大學蒙古學研究院蒙古語文研究所編,內蒙古大學出版社1999年出版,第243頁。;1271年-1368年),蒙古語國號全稱大元大蒙古國(中古蒙古語:),是中国历史上由蒙古人建立的大一統的朝代。西元1260年,忽必烈即位為第五任大蒙古國大汗,後於1271年改国号大蒙古兀魯思為大元大蒙古兀魯思,但蒙語稱呼不變,定都於漢地大都(今北京市),建立元朝。1279年元軍攻灭南宋,全面佔領漢族地區,一統中國並結束南宋與金朝南北政權对峙之局面。雖然傳統以南宋為正統王朝,元朝繼承金朝正統,並選取根據五行相生順序生自金朝「土」德的「金」德為王朝德運,同時選取與金德對應的白色為王朝正色。 元朝的基础為乞颜部族的首领铁木真于1206年统一漠北诸部族后建立的'''大蒙古國''',铁木真被称为“成吉思汗”。當時蒙古诸部受金朝统辖,然而由於金朝與西夏均走向衰落,成吉思汗先後攻打西夏與金朝,並於西元1227年8月攻滅西夏、1234年3月攻滅金朝,取得中国華北地区和黄土高原地区。同一时间,大蒙古国在西方不断扩张,先後發動三次西征,形成稱霸歐亞大陸的国家,被欧洲称为蒙古帝國(Mongol Empire)《中國文明史 元代》〈第一章 雙重體制的政治〉: 第3頁-第10頁.

新!!: 尚书仆射和元朝 · 查看更多 »

元斌

元斌(원빈,),韓國男演員。名字常被錯寫為元彬,本名金道振。2000年因出演韓劇《藍色生死戀》而成為炙手可熱的明星演員。2010年,以電影《大叔》成為2010年最賣座電影演員,創下622萬人次觀影高票房,也獲得第47屆韓國電影大鐘獎、第8屆韓國電影大獎等影帝獎項。.

新!!: 尚书仆射和元斌 · 查看更多 »

元文遥

元文遥,字德远,河南郡洛阳县(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人,追尊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后裔,北魏中军都将、暨阳子拓跋可悉陵曾孙。 北魏末年元文遥辞去太尉东阁祭酒而隐居林虑山,至东魏末年被征为大将军府功曹。北齐建立,迁中书舍人,不知原由被监禁数年。歷官侍中、尚書左僕射,封宁都郡公。元文遥明达世务,曾改革县令任用制。宣讀詔書時,“聲韻高朗,發吐無滯”。与赵彦深等人“共相荐达,任遇弥重”,专擅朝政。後因得罪和士開,贬为西兖州刺史。.

新!!: 尚书仆射和元文遥 · 查看更多 »

元旭

元旭(),字显和,河南郡洛阳县(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人,追尊魏景穆帝拓跋晃曾孙,城阳怀王元鸾之子,北魏宗室、官员。.

新!!: 尚书仆射和元旭 · 查看更多 »

元懌

元怿(),字宣仁,河南郡洛阳县(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人,魏孝文帝元宏第四子,生母夫人羅夫人,北魏宗室、官员。.

新!!: 尚书仆射和元懌 · 查看更多 »

元晖

元晖(),字景袭,河南郡洛阳县(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人,追尊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六世孙,北魏宗室、官员。.

新!!: 尚书仆射和元晖 · 查看更多 »

前秦

前秦(350年—394年)是十六国之一。350年氐族人苻洪占据关中,称三秦王。352年苻健称帝,定都长安,国号“秦”。370年起,先後灭前燕、前凉及代国,统一北方。394年被西秦或後秦註所灭。當時朝鮮半島由高句麗、百濟、新羅割據,接受前秦册封。北方外族有柔然、庫莫奚、契丹及高車。西有吐谷渾及白蘭。 因其所据为战国时秦国故地,故以此立国号。前秦之称最早见于《十六国春秋》,后为别于其他以“秦”为国号政权,而袭用之。又以其王室姓苻,故又称为苻秦。.

新!!: 尚书仆射和前秦 · 查看更多 »

前燕

前燕(337年 - 370年)是十六國时代由鮮卑人首領慕容皝所建立的政權,至慕容儁正式稱帝建國,其國號為「燕」。其全盛时的统治地区包括冀州、兖州、青州、并州、豫州、徐州、幽州等部分。 以其所在地为战国时燕国旧地,故国号为“燕”。《十六国春秋》始用“前燕”之名,為區別同期的慕容氏諸燕,歷史學家遂袭用之。又以其王室姓慕容,又称为“慕容燕”,而其他慕容氏諸燕都不用这个称呼,「慕容燕」成为前燕的专称。.

新!!: 尚书仆射和前燕 · 查看更多 »

皮景和

景和(),北齐琅琊郡下邳(今江苏省睢宁)人。 北魏淮南王開府中兵参軍事皮慶賓之子,皮慶賓正光年間赴怀朔镇,六镇之乱时,居於广宁郡石门(今河北省涿鹿县)。皮景和善于骑射,为高欢亲信副都督。北齐建立,因功为通州刺史。武艺高超,长於政事。奉诏复审案狱,执法公正。官至领军将军,封开封郡公。高俨杀死和士开,帮助后主高纬安定局势。任尚书右仆射,领军大将军,封文城郡王。南陈军攻打淮南,他率军抵拒南陈大将吴明彻。他惧战,使寿阳陷落,全军而回。官至尚书令。驻守西兖州防御南陈。武平六年(575年),皮景和卒。.

新!!: 尚书仆射和皮景和 · 查看更多 »

皇甫度

皇甫度(),表字文亮,安定郡朝那县(今宁夏固原县)人。灵太后胡氏母亲的弟弟。魏孝明帝时尚书左仆射。皇甫集之弟。.

新!!: 尚书仆射和皇甫度 · 查看更多 »

皇甫真

皇甫真,十六国时期前燕大臣。字楚季,安定郡朝那县(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彭阳县)人。 皇甫真西晋末投奔慕容廆。皇甫真年方弱冠,慕容廆以高才任命他为辽东国侍郎。333年,慕容皝嗣位,迁平州别驾。当时百姓劳悴,他上疏劝谏宽减岁赋,不合旨意而免官。337年,前燕建立,皇甫真任冗骑常侍。后以破后赵将领麻秋有功,授奉车都尉,先后任辽东郡、营丘郡二郡太守。348年,慕容儁继位,入为典书令。后从慕容评攻取邺城,352年十一月十二日,右司马皇甫真为尚书左仆射。360年,慕容儁临终,皇甫真与慕容恪共受顾命辅佐慕容暐,慕容暐即位,慕舆根谋乱,皇甫真受命收慕舆根等斩杀。365年四月初九,侍中、光禄大夫皇甫真为司空,兼中书监。367年十二月,太尉建宁敬公阳骛去世,以司空皇甫真为侍中、太尉。“真性清俭寡欲,不营产业,饮酒至石余不乱。”前燕末年,政治腐败,前秦苻坚派人观察,归报:“燕朝无纲纪,实可图之。鉴机识变,唯皇甫真耳。”前秦苻坚灭前燕,迁入关中,深得王猛赏识,为前秦奉车都尉。数年后卒。.

新!!: 尚书仆射和皇甫真 · 查看更多 »

王劢

王勱(),南朝梁、南朝陳政治人物,表字公济或公齐,琅邪郡臨沂县人。陈宣帝时尚书右仆射。.

新!!: 尚书仆射和王劢 · 查看更多 »

王劭 (東晉)

王劭(),字敬倫,小字大奴。琅邪臨沂(今山東臨沂)人。東晉丞相王導的第五子。東晉時期官員及書法家。.

新!!: 尚书仆射和王劭 (東晉) · 查看更多 »

王及善

王及善(),洺州邯鄲(今河北邯郸)人。武则天时文昌左相(宰相)。他擔任内史时,人稱为“鸠集凤池”。唐高宗時,累官至禮部尚書。他規定官员不准骑驴上班,又派人终日驱逐,人稱“驱驴宰相”。.

新!!: 尚书仆射和王及善 · 查看更多 »

王堕

王堕(),字安生,京兆霸城人。 有雄才,好直言,精於天文图纬。苻洪曾以王堕为司马。苻健時,任右仆射,苻健讚美他說:“天下群官皆如王令君者,阴阳曷不和乎!”。苻生即位後,重用董荣,朝见皇帝时,王堕从不跟董荣说一句话。有人勸他現在董荣贵幸无比,要奉承董荣,王堕很不以為然說:“董龙是何鸡狗,而令国士与之言乎!”董榮知道這件事很生氣,恰逢日食,遂劝苻生殺他:說“日堕则是王堕,司空王堕之名与陛下相克”。行刑時,董荣問王堕說:“君今复敢数董龙作鸡狗?”王堕對他大罵而死。王堕的外甥洛州刺史杜郁亦株連死。.

新!!: 尚书仆射和王堕 · 查看更多 »

王奂

王奂(),字道明,小字彦孙,南朝琅邪郡临沂县(今山东省临沂市北)人,南朝齐武帝时担任尚书右仆射。王僧朗之孙,王粹之子。.

新!!: 尚书仆射和王奂 · 查看更多 »

王孚

王孚,五胡十六国时前秦大臣。 383年,淝水之战之后,384年,一统北方的前秦分裂,385年,苻坚被姚苌杀死。当时苻坚之子苻丕即位为前秦皇帝,任命苻冲为尚书左仆射,后来改任王孚为尚书左仆射。386年,苻丕、王孚在黄河以北谋划袭击洛阳。东晋将领桓石民派将军冯该讨伐他苻丕,在战阵中斩杀了苻丕以及王孚、吏部尚书苟操等人,把他们的首级传送到东晋京都建康。.

新!!: 尚书仆射和王孚 · 查看更多 »

王业 (西晋)

王业(生卒年不详)是三国时期曹魏、晋朝大臣。籍贯武陵(治今湖南常德)。.

新!!: 尚书仆射和王业 (西晋) · 查看更多 »

王世充

王世充(),字行滿,隋朝末年群雄之一,官居太尉、相国,封郑王。隋皇泰二年(619年),王世充在东都洛阳接受杨侗的禅让,自稱「大鄭皇帝」。唐朝武德四年(621年)敗於李世民,被唐朝貶謫巴蜀,遇仇而死。.

新!!: 尚书仆射和王世充 · 查看更多 »

王亮 (南朝)

王亮(),字奉叔,琅邪临沂人,南朝人,晋丞相王导的六世孙。《梁书》卷一十六王亮传《南史》卷二十三王亮传.

新!!: 尚书仆射和王亮 (南朝) · 查看更多 »

王延之

王延之(),南朝宋、南朝齐政治人物,表字希季,琅邪郡臨沂县人。.

新!!: 尚书仆射和王延之 · 查看更多 »

王份

王份(),南朝宋、南朝齐、南朝梁政治人物,表字季文,琅邪郡臨沂县人。梁武帝时尚书左仆射。.

新!!: 尚书仆射和王份 · 查看更多 »

王彪之

王彪之(),字叔虎,小字虎犢,琅邪临沂人。王彬之子,王导之堂侄。出身琅琊王氏,是東晉重要官員,官至尚書令,曾與謝安等人對抗桓溫,並於桓溫死後與謝安一同掌政。.

新!!: 尚书仆射和王彪之 · 查看更多 »

王彬 (晋朝)

王彬(),字世儒,琅琊臨沂(今山東臨沂)人。晉朝官員,東晉初年權臣王敦和王導的堂弟,荊州刺史王廙的弟弟。父亲是王正,祖父是王览。长兄王曠。.

新!!: 尚书仆射和王彬 (晋朝) · 查看更多 »

王徽 (京兆)

王徽(),字昭文,封爵琅琊侯,谥号贞,唐朝官员,唐僖宗年间为宰相。.

新!!: 尚书仆射和王徽 (京兆) · 查看更多 »

王志

王志可以指:.

新!!: 尚书仆射和王志 · 查看更多 »

王僧达

#重定向 王僧達.

新!!: 尚书仆射和王僧达 · 查看更多 »

王僧虔

王僧虔(),瑯邪臨沂(今山东省临沂市北)人,王导玄孙,王昙首之子,刘宋和南齐时的官员、書法家。.

新!!: 尚书仆射和王僧虔 · 查看更多 »

王僧朗

王僧朗(),琅邪臨沂人。王僧朗是東晉丞相王導曾孫,父親是臨海太守王穆。宋明帝時因其女王貞風為皇后而獲尊崇。.

新!!: 尚书仆射和王僧朗 · 查看更多 »

王克

王克(),江苏萧縣(今属安徽)人。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 1944年加入新四军,参加抗日战争。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跟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1军作战。1952年跟随21军赴朝参战,1958年回国,进沈阳高级炮兵学校学习。毕业后曾在北京炮校任职,后回兰州军区武威炮校,在军区和21军任职。20世纪80年代中期担任21军军长,后21军改为集团军,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1集团军首任军长。此后,先后担任新疆军区司令员、兰州军区司令员、沈阳军区司令员。1995年9月起任中央军委委员、总后勤部部长。2003年退役。 中共第十四届、十五届中央委员。.

新!!: 尚书仆射和王克 · 查看更多 »

王珪 (宋朝)

王珪(),字禹玉,華陽(今四川成都)人。 父親王準、祖父王贄、曾祖父王景圖,皆登進士第。仁宗慶曆二年(1042年)進士,通判揚州,歷官知制誥、翰林學士、知開封府、侍讀學士。神宗熙寧三年(1070年),拜參知政事,累官至三公,有“三旨相公”之稱,除了「取聖旨、領聖旨、得聖旨」之外,一無事做。哲宗即位,封岐國公,卒于任上。諡文恭。《宋史》称王珪“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无所建明”。 王珪的長女嫁文人李格非,生李清照,《宋史·李格非傳》誤稱李清照母親王氏為懿恪公王拱辰孫女;而秦檜妻王氏亦是王珪四子王仲岏之女。有關內容記載於葉清臣撰《王文恭珪神道碑》,收錄於杜大珪所編《名臣碑傳琬琰集》上集卷八。 《宋史》卷三一二有〈王珪傳〉。.

新!!: 尚书仆射和王珪 (宋朝) · 查看更多 »

王球

王球(),字倩玉,琅邪臨沂(今山東臨沂)人。王球是東晉司徒王謐的兒子,在宋官至尚書僕射。.

新!!: 尚书仆射和王球 · 查看更多 »

王猛

王猛(),字景略,原籍北海郡剧县(今山东昌樂縣西),后移家魏郡。十六國時期重要政治家、军事家,於前秦官至丞相,對前秦富國強兵,統一北方有重要影響。.

新!!: 尚书仆射和王猛 · 查看更多 »

王莹 (南朝)

王莹,字奉光,琅邪郡临沂县(今山东省临沂西北)人,中国南北朝时南朝齐、南朝梁侍中、中书监、尚书令。 王莹出自琅玡王氏之后。父亲光禄大夫、南乡僖侯王懋。娶宋孝武帝之女临淮公主刘楚佩,拜駙馬都尉。历任著作佐郎、太子舍人、撫軍功曹、散騎侍郎、司徒左西属。蕭道成为驃騎将軍,王瑩召为从事中郎。昇明二年(478年),出为義興郡太守,接替謝超宗。謝超宗和王瑩有矛盾。謝超宗回到建康,向王懋说王瑩的坏话。王莹的父亲经不住再三挑拨,就主动到朝中要求罢免不孝之子王莹的职务。于是,朝廷以王莹对父母供养不足为由,免除了王莹的职务。自此后,王莹长期得不到官职。南齐建立,王瑩历任前軍諮議参軍、中書侍郎、大司馬从事中郎。后来为母亲服丧丁忧辞職。服丧结束,任給事黄門郎,出任宣城郡太守,转任驃騎長史。后来历任黄門侍郎、驃騎司馬、太子中庶子,为侍中。为父亲服丧丁忧辞職。服丧结束,再任侍中。兼射声校尉、冠軍将軍、東陽郡太守。在郡有善政,转任吴兴郡太守。齐明帝褒美王莹,召还他为太子詹事。永元元年(499年)九月,转任中領軍。当時南齐国政由群小把持,王莹守职而已,不能有所是非。王瑩从弟王亮推荐他担任尚书左仆射,永元二年(500年)三月,護軍崔慧景在京口奉江夏王蕭宝玄攻打建康。王瑩受假節,率軍在湖頭抵抗崔慧景。崔慧景夜襲,王瑩軍败逃散。王瑩从水上逃脱,回到台城。崔慧景被蕭懿击败,王瑩回朝任职領軍府。四月,任尚書右僕射。蕭衍起兵,王瑩再受假節、都督宮城諸軍事。中興元年(501年)十二月,蕭衍平定建康,召任王瑩为尚書左僕射。中興二年(502年)正月,蕭衍任相国,王瑩任相国左長史,加冠軍将軍之位,遣至江陵奉法驾迎齐和帝。三月,和帝到达姑孰在別宮发出让位詔书。四月,蕭衍即位为梁武帝,建立梁朝。王瑩受中書監、撫軍将軍之位,封建城县公。天监元年(502年)八月,参加修定律令。天监二年(503年)六月,任尚書右僕射。天监三年(504年)正月,任尚書左僕射。天监五年(506年)正月,尚書左僕射加护军将军。天监六年(507年)四月,受中軍将軍之位,任丹陽尹。天监八年(509年)四月,任右光禄大夫。天监九年(510年)正月,任尚書令、雲麾将軍。天监十一年(512年)正月,受安左将軍之位。天监十四年(515年)正月,進中权将軍。王瑩居官懂慎清廉,为蕭衍所重。天监十五年(516年)六月,受左光禄大夫、開府儀同三司之位,九月,病重去世。.

新!!: 尚书仆射和王莹 (南朝) · 查看更多 »

王衍 (西晋)

王衍(),字夷甫,瑯琊臨沂(今山東臨沂)人。出身瑯琊王氏,司徒王戎的堂弟,在西晉官至司徒。王衍為人喜好清談,不喜歡參與實質政事,並以求自保為首要,雖然西晉末年在經歷八王之亂後已民變四起,更有匈奴人劉淵建立漢國對抗晉室,但身為三公之一的王衍仍不以拯救國家為己任,反而在方鎮樹立親族作為外援和退路。最終王衍被石勒俘殺。後世指責王衍「清談誤國」,應為西晉覆亡承擔一些責任。.

新!!: 尚书仆射和王衍 (西晋) · 查看更多 »

王褒

王褒可以是下列人物:.

新!!: 尚书仆射和王褒 · 查看更多 »

王观 (三国)

王觀(),字偉臺,東郡廩丘人。東漢末及三國時曹魏官員。.

新!!: 尚书仆射和王观 (三国) · 查看更多 »

王详

王详,十六国时后凉大臣。 王详初为吕光的中书令,396年,三河王吕光即天王位,国号大凉,大赦,改元龙飞;以中书令王详为尚书左仆射,著作郎段业等五人为尚书。397年,王详、侍中房晷与尚书段业不和,段业因此同意了沮渠男成的请求,起兵反凉。段业自称为大都督、龙骧大将军、凉州牧、建康公,改年号为神玺,建立北凉政权。太常郭黁以吕光老病,太子吕绍愚昧孱弱,太原公吕纂凶暴骄悍,想要拥立田胡部落的首领王乞基谋反。郭黁以王详为内应,事发,王详被杀。.

新!!: 尚书仆射和王详 · 查看更多 »

王茂

王茂可以指:.

新!!: 尚书仆射和王茂 · 查看更多 »

王舒

王舒,字處明,琅琊臨沂人。東晉初年掌權士族琅琊王氏的一員,丞相王導及權臣王敦的堂弟。西晉光祿大夫王覽之孫,父親為西晉侍御史王會。王舒在為東晉平定初年發生的兩場動亂都有助力。.

新!!: 尚书仆射和王舒 · 查看更多 »

王蘊 (晉朝)

王蘊(),字叔仁,小字阿興,太原晉陽(今山西太原)人。名士王濛之子,晉哀帝時國舅(哀靖皇后王穆之為其姊),晉孝武帝岳父,東晉外戚,在當時有聲譽,與兄長王脩在當時被稱許為:「苟子秀出,阿興清和。.

新!!: 尚书仆射和王蘊 (晉朝) · 查看更多 »

王起

王起(),字举之,行十一。唐代律赋作家,祖籍太原(今山西太原西南),徙居扬州(今江苏扬州)。出自太原王氏,揚州都督府倉曹參軍王恕之子,王播之弟。.

新!!: 尚书仆射和王起 · 查看更多 »

王邃

王邃(),字處重,琅邪臨沂(今山東臨沂)人。東晉時期人物,西晉光祿大夫王覽孫,撫軍將軍王舒的弟弟,大將軍王敦及丞相王導的堂弟。.

新!!: 尚书仆射和王邃 · 查看更多 »

王腾

王腾,五胡十六国后燕大臣,燕郡(治今北京城西南)人。 其家世为前燕旧臣。383年,慕容垂起兵叛前秦,丁零首领翟斌响应,王腾与鲜卑段延等各率部曲归附。384年,王腾投慕容垂,慕容凤、王腾、段延全都劝翟斌尊奉慕容垂为盟主,翟斌听从了。402年,后燕慕容熙又任命章武公慕容渊为尚书令,博陵慕容虔为尚书左仆射,尚书王腾为右仆射。.

新!!: 尚书仆射和王腾 · 查看更多 »

王鉴 (汉赵)

王鉴,十六国时汉国大臣。 刘聪任命他为尚书令。刘聪同时册立三皇后,大臣陈元达竭力劝谏,刘聪不听,把陈元达转为闲职。王鉴与太尉范隆等都抗表逊位,迫使刘聪收回成命。318年,中常侍王沈的养女容颜美丽,刘聪又立王氏为左皇后,尚书令王鉴、中书监崔懿之、中书令曹恂等人劝谏不成。刘聪收捕王鉴等人送往刑场斩首。王鉴等人临刑前,王沈用手杖叩击他们说:“无用奴才,还能再作恶吗?你公公我关你们什么事!”王鉴目叱骂说:“竖子!覆灭大汉的人,正是你这样的鼠辈和靳准之流!我一定要向先帝控告,把你拘到地下治罪。”靳准对王鉴说:“我受诏拘捕你,有什么不对,你却说因为我汉国覆灭?”王鉴说:“你杀死皇太弟,使主上获不友的恶名。国家畜养你这样的人,怎能不灭亡!”王鉴于是被杀。.

新!!: 尚书仆射和王鉴 (汉赵) · 查看更多 »

王雅 (晋朝)

王雅(),字茂達,東海郯縣人。三國時儒學家王肅的曾孫。東晉官員。.

新!!: 尚书仆射和王雅 (晋朝) · 查看更多 »

王通

王通是常见的中国人名,历史上有名的王通有:.

新!!: 尚书仆射和王通 · 查看更多 »

王暕

王暕(),字思晦,琅邪臨沂人。 王儉之子,生於宋順帝昇明元年(477年),“風神警拔,有成人之度。”二十歲時娶淮南長公主。任昉《為蕭揚州薦薦士表》稱:“竊見秘書丞琅玡臣王暕,年二十一,字思晦,七葉重光,海內冠冕。神清氣茂,允迪中和。”卒於梁武帝普通四年(523年)。有子王训、王承、王稚、王訏。.

新!!: 尚书仆射和王暕 · 查看更多 »

王恂 (西晋)

王恂(),字良夫,東海郡郯縣(今山東郯城)人,西晋外戚,曾任河南尹,历封兰陵侯、氶子。.

新!!: 尚书仆射和王恂 (西晋) · 查看更多 »

王松寿

王松寿,五胡十六国西秦乞伏炽磐时尚书左仆射,略阳(今甘肃省秦安县东南)人。 388年,乞伏-乾-归任命他为主簿,乞伏--归称王,395年,以王松寿为户部尚书,王松寿劝说:“乞伏益州因为打了几次胜仗而骄傲起来,不可以单独交给他任务,他一定会因为轻视敌人而遭到惨败。”401年后秦归义侯乞伏--归回到苑川,任命边芮为长史,王松寿为司马,乞伏炽磐时王松寿为平东将军、光禄勋。从征吐谷浑树洛干、后秦将领姚艾等,413年,乞伏炽磐派遣镇东将军乞伏昙达、平东将军王松寿带领部队进攻东部休官部落首领权小郎、吕破胡所据守的白石川,大胜。王松寿领兵征战,所在有功。415年,乞伏炽磐任命光禄勋王松寿为秦州刺史。416年,王松寿镇守马头,逼近后秦上邽(今甘肃省天水市)。417年,入朝为尚书左仆射。419年十月,出为益州刺史,镇守漒川。.

新!!: 尚书仆射和王松寿 · 查看更多 »

王涯

王涯(),字广津,唐太原(今太原)人。 生年不详,父王晃,官温州(今浙江温州)刺史。王涯是唐德宗贞元八年(792年)进士,调蓝田尉。宪宗時,贬虢州司马,再徙袁州刺史。王涯與妻情笃,“不蓄妓妾”。唐文宗太和七年(833年),官至宰相兼任江南榷茶使,太和九年(835年)十月颁令榷茶,受至朝野極大之反對,不久乃止。太和九年(835年)十一月二十一日甘露之變事敗,王涯逃至永昌里茶肆,为禁兵所擒,受刑之下供称意欲推翻文宗改立郑注为帝。被腰斬于子城西南隅独柳树下,全族被滅,詩人卢仝(號玉川子)因前晚與王涯一起喝酒,亦被殺。百姓因榷茶之故怨恨王涯,在他被押赴刑场时向他投掷瓦块石头。王涯家富,被抄家劫掠数日,家里仍然有很多卖官得来的艺术珍品。 宋代史学家司马光在所著《资治通鉴》中如是评价贾餗和王涯之死:“当时的评论家都说王涯和贾餗善文学,有名声,并不知道李训、郑注的图谋,横遭灭族之祸。他们为此气愤,哀叹他们死得冤枉。臣不以为然。社稷危亡,却不去匡正,当宰相有什么用!王、贾安于高位,享受财富和荣耀,同时李、郑这样的小人用尽奸险手段谋取将相之位。王、贾和他们比肩,不以为耻;国家面临危亡,他们不以为忧。他们苟且偷安,日复一日,自以为得保身良策,无人能及。如果人人为此且无灾祸,奸臣谁不愿意如此呢?一旦灾难降临,就不免家破人亡。这是上天要族诛他们,而非仇士良(宦官头领之一)!” 长子王孟堅,工部郎中、集賢院學士;次子王仲翔,太常博士。均因甘露之变牵连而被灭家。侄孙王羽等逃奔昭义节度使刘从谏。后刘从谏侄刘稹败死,王羽等也被杀。女婿渭南尉、集贤校理窦紃因是故宰相窦易直之子,没有被宦官杀害,贬循州司户参军。 《全唐詩》錄王涯詩作一卷。.

新!!: 尚书仆射和王涯 · 查看更多 »

王戎

王戎(),字濬沖,小字阿戎,琅邪臨沂(在今山東省臨沂市北)人。西晉大臣,官至司徒,封安豐侯,人稱王安豐。生於魏青龍二年(234年),卒於晉永興二年(305年),出自魏晉高門士族琅邪王氏,為幽州刺史王雄之孫,涼州刺史王渾之子,與太保王祥同宗。王戎是“竹林七賢”中最年少的一位。.

新!!: 尚书仆射和王戎 · 查看更多 »

王浑 (太原)

王渾(),字玄沖,太原晉陽人,三國時曹魏及西晉時期將領,曹魏司空王昶之子。曾參與攻滅東吳的戰爭,協助西晉統一中國。王渾在西晉官至司徒。.

新!!: 尚书仆射和王浑 (太原) · 查看更多 »

王播

王播(),字明敭,太原(今山西太原)人。进士出身。宪宗、文宗时,历官剑南西川节度使、淮南节度使、中书侍郎、同平章事等职,又长期任盐铁转度使。在职期间,善于聚敛搜刮,加重铜、盐等税,虽正税不足,反而每月能以钱物供奉皇帝,名为“羡余”。在淮南任所,虽遇大旱,扔搜刮不已,致使民怨沸腾。自淮南还京,进银碗三千四百、绫绢二十万匹,被封为太原郡公。卒,谥曰敬。工书,尝书唐凤翔尹李晟为国修寺碑。 B Category:唐朝宰相 Category:唐朝郡公 Category:唐朝軍事人物 Category:西川节度使 Category:淮南节度使.

新!!: 尚书仆射和王播 · 查看更多 »

王愉 (東晉)

王愉(),字茂和,太原晉陽(今山西太原)人。東晉時期官員,中書令王坦之次子,官至尚書左僕射,因謀起兵襲擊當時領導義兵討伐桓玄的劉裕而被其誅殺。.

新!!: 尚书仆射和王愉 (東晉) · 查看更多 »

王敬弘

王裕之(),字敬弘,琅邪臨沂人。東晉荊州刺史王廙曾孫。東晉及南朝宋官員,在宋官至尚書令,但為人不喜歡做官,喜愛山水,晚年長期隱居,屢獲召命也不願再度出仕。.

新!!: 尚书仆射和王敬弘 · 查看更多 »

王思 (三國)

王思,濟陰人,三國時期曹魏人物,官至大司農。.

新!!: 尚书仆射和王思 (三國) · 查看更多 »

王晏 (南北朝)

王晏(),南朝齐琅邪郡临沂县(今山东省临沂市北)人,字休默,一字士彦,南北朝文学家、书法家,齐明帝时尚书令。王弘之的孙子。 刘宋末年为建安国左常侍,转任车骑,王晏後为郢州主簿,渐受长史萧赜亲待。萧齐建立後,王晏担任太子中庶子,为萧赜东府旧人。萧赜为齐武帝,王晏历任太子詹事、散骑常侍、侍中祭酒、丹阳尹。后来担任吏部尚书,主领选,权行台阁。官至右仆射,参议机密。齐武帝临终时,遗旨以尚书之事托付王晏及徐孝嗣,令他久处其职。郁林王萧昭业即位,转任左仆射。萧鸾阴谋废萧昭业立萧昭文,王晏响应推奉。延兴元年(494年),转任尚书令,封曲江县侯。齐明帝建武元年(494年)进号骠骑大将军、侍中、尚书令领太子少傅。齐明帝疑心很重,在他上台时,表面上很看重王晏,可在内心深处猜忌王晏。王晏位高权重,自谓佐命惟新。建武四年(497年),王晏被诬陷谋反,为齐明帝杀害。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八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残诗一句。唐朝李嗣真《书后品》列品下之中,评道:“奇石当径。”唐朝韦续《墨薮·九品书人论》列其行、草书品下之下。.

新!!: 尚书仆射和王晏 (南北朝) · 查看更多 »

王景文

王彧(),字景文,琅邪臨沂(今山東臨沂)人。王景文是東晉丞相王導的玄孫,父親是王僧朗,但過繼了給伯父王智。因親妹王貞風是宋明帝的皇后,故王景文以外戚身份甚為尊貴,官至中書監、揚州刺史,但因明帝猜忌而被賜死。.

新!!: 尚书仆射和王景文 · 查看更多 »

祖珽

珽,字孝征,范阳郡逎县(今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人。 祖莹之子。开始为秘书郎、尚书仪曹郎中,主管仪注。聚敛贪财,骄纵淫逸,后为秘书丞。北齐初年,任直中书省,掌管知制诰。北齐后主高纬继位,以他为尚书左仆射,监修国史,封燕郡公。党附陆令萱,官居领军将军,主管机要,执掌朝政。 北齊大將斛律光厭惡祖珽,曾遙見大罵:“多事乞索小人,欲作何計數!”祖珽买通其家奴,知道斛律光常說“盲人用权,国必破矣”。祖珽添油加醋稱:“盲眼老公背上下大斧,饶舌老母不得语。”并製成童歌。参与陷害大将斛律光。后来获罪,降为北徐州刺史,不久去世。子祖君彦。.

新!!: 尚书仆射和祖珽 · 查看更多 »

秦桧

檜(),字會之,江寧府(今江蘇南京江宁)人。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進士,补密州教授,曾任太学学正。北宋末年任御史中丞。靖康之禍後隨同徽、欽二帝被擄到金國,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回到南宋。此後出任礼部尚书,两任宰相(僕射、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樞密使),獨攬相權十九年。因其力主对金议和,并促使宋高宗杀害抗金将领岳飞等,被民间广泛视为汉奸、卖国贼,元編《宋史》列入奸臣。.

新!!: 尚书仆射和秦桧 · 查看更多 »

秦汉

汉(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是中国秦朝和汉朝的并称,该时期结束了春秋战国的分裂局面,废除西周封建制,确立了中央集权。秦汉两朝建立了“天下国家”体制,是塑造中国的民族性格的时期。有学者认为秦汉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帝国或第一次一元体制,与隋唐、明清并称。 秦王嬴政于公元前221年完成灭六国,改称皇帝,在中国创立了長達2132年的皇帝制度,并在全国范围内设立郡县,统一文字、度量衡,实现了中国首次真正意义上的统一。秦朝短祚,仅过了15年就灭亡。 在经过四年楚汉战争后,刘邦再次实现统一,建立汉朝,并“汉承秦制”,初年實行郡國制,分封部分異姓王,後入攻滅,並於漢武帝時全面恢復郡縣制,对秦朝制度既有继承又有发展。.

新!!: 尚书仆射和秦汉 · 查看更多 »

秘宜

#重定向 祕宜.

新!!: 尚书仆射和秘宜 · 查看更多 »

程遐

程遐,十六国羯族人,石勒妾程氏的哥哥。 石勒起兵反西晋,他为左司马、将军,总领冀州七郡军事。被石勒宠信超过其他人。后来任吏部尚书、长乐郡太守、右司马、宁朔将军。光初二年(319年)他和其他大臣推举石勒为赵王,外甥石弘为太子。赵王四年(322年)执政张宾死后,他担任右长史,主管朝政。大将军石虎以邺城为根据地,他建议石勒营建邺城宫,派太子石弘镇守。石虎与他结仇。太和三年(330年)石勒称帝,程遐为尚书右仆射。多次劝石勒杀死石虎,对石勒说担心石虎他日不会辅佐石弘,石勒只当程遐认为石虎会妨碍他作为新君的舅舅擅权。石勒死后,石虎杀死程遐和中书令徐光。.

新!!: 尚书仆射和程遐 · 查看更多 »

穆太

#重定向 穆泰.

新!!: 尚书仆射和穆太 · 查看更多 »

穆亮

亮(),又名丘目陵亮,字幼輔,中國南北朝时北魏官员、驸马,曾受封郡王。.

新!!: 尚书仆射和穆亮 · 查看更多 »

穆提婆

提婆(),本姓駱,漢陽人,北齊後主高緯寵臣,與高阿那肱、韓鳳合稱北齊「三貴」,父親駱超,母親陸令萱。在北齊時,仗著陸令萱的關係,母子倆權傾朝野。.

新!!: 尚书仆射和穆提婆 · 查看更多 »

窦易直

易直(),字宗玄,谥号晋阳恭惠公,中国唐朝官员,唐敬宗和唐文宗年间为宰相。.

新!!: 尚书仆射和窦易直 · 查看更多 »

章惇

惇(),字子厚,建州浦城(今屬福建)人。為宋朝的政治人物,新舊黨爭的要角。 章惇是父親章愈與其乳母的私生子,“惇豪俊、博学善文”。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考取進士,可是侄子章衡卻考取狀元,便不就而去,而再舉進士甲科,調商洛令。章惇能攀絕壁題字,面不改色,蘇軾說他:“子厚必能殺人”,因為他連自己的生命都不懂愛惜。 雖然章惇力主改革,但是由於與王安石不合,而僅用其為中書校正,後為宋神宗起用,熙宁五年(1072年),受命察访荆湖北路,於1077年調參知政事,平定四川、贵州、广西三省交界的少数民族叛亂,招抚45州。但是由於章惇強硬對付少數民族的政策,引發湖南、湖北一帶的騷動,被貶為起居注。宋哲宗即位之後,章惇又因為廢除新法的問題與司馬光當著宣仁太后之前犯顏爭議,而出知汝州。 元祐九年(1094年),章惇於宣仁太后死後入京,出任尚書左僕射門下侍郎(首相),主持恢復熙丰新法,史稱“紹述”,北宋国力因而得以恢复发展,更取得对西夏的多次战略性军事胜利。然而在章惇當政期間,絕大部分支持司馬光的舊黨黨人都被放逐,甚至於貶到嶺南等蠻荒地區;而章惇也進行言論控制,設立元祐提制局等單位對於反對新法的言論加以控制,甚至於在宮廷內部興獄。绍圣三年(1096年)章惇以巫蠱詛咒的罪名,要求宋哲宗廢宣仁太后所立的孟皇后,改立劉皇后,連宋哲宗都大嘆:「章惇壞我名節!」 宋哲宗死後,章惇反對端王趙佶繼位,议立简王赵似遭向太-后-所拒,宁愿立年长但有眼疾的申王赵佖,也不愿拥立端王,甚至当向太-后-之面明言「端王輕佻,不可以君天下」,不仅遭同侪曾布怒斥道:「章惇,聽太后處分!」端王趙佶即位,是為徽宗。徽宗初封章惇為申國公;但由於章惇反立徽宗,不久后便罢相,貶雷州司戶,再貶舒州團練副使,死於任上。死後被追貶為昭化軍節度副使。《宋史》以他:「尽复熙丰旧法,黜逐元祐朝臣;肆开边隙,诋诬宣仁--。」列入〈奸臣傳〉,後世學者對他恢復王安石新法、加強遼夏邊境軍備而被列入奸臣,多有不同看法。 南宋淳熙年间,赐谥号忠敏。.

新!!: 尚书仆射和章惇 · 查看更多 »

索綝

索綝(),字巨秀,敦煌人。西晉末年重要官員,曾迎晉愍帝入關中並助其登位為帝,且掌握朝中權力。晉愍帝被俘後與其一同到漢國都城平陽,被劉聰以不忠所處死。.

新!!: 尚书仆射和索綝 · 查看更多 »

纪瞻

紀瞻(),字思遠,丹陽秣陵(今江蘇南京)人。晉朝時官員,出身江南,父親紀陟是東吳的光祿大夫。紀瞻曾協助晉元帝於江東建立東晉,亦受晉元帝和晉明帝倚重。紀瞻與廣陵閔鴻、吳郡顧榮、會稽賀循和丹揚薛兼齊名,號為「五俊」。.

新!!: 尚书仆射和纪瞻 · 查看更多 »

罗演

罗演,中国五胡十六国时代成汉人物。 大成太宗李雄大哥李蕩的妻子罗氏,罗演是她的兄弟。他作为太子李班的舅父。334年,李雄的儿子李期杀李班篡位。罗演不满,于是和汉王相、天水人上官澹图谋杀死李期,立李班的儿子为君。335年,事情败露,李期杀死罗演、上官澹及李班生母罗氏。.

新!!: 尚书仆射和罗演 · 查看更多 »

羊玄之

羊玄之(),字宏献。西晉時代外戚及官員,晉惠皇后羊獻容之父,尚書右僕射羊瑾之子。.

新!!: 尚书仆射和羊玄之 · 查看更多 »

羊祜

羊祜(),字叔子,泰山郡南城县(今山东省新泰市)人。曹魏晚期與西晋早期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一代名將。羊祜出身泰山名门望族羊氏家族,家族人才辈出,東漢名臣蔡邕為其外祖父,世代皆有人在朝为官。他的祖父羊续曾任南阳太守,父亲羊衜曾任上党太守;其胞姊羊徽瑜為晉景帝司馬師的皇后。.

新!!: 尚书仆射和羊祜 · 查看更多 »

羊瑾

羊瑾,曹魏、西晉時代外戚及官員,泰山南城(今山东省平邑县南)人。羊续之孙,泰山郡太守羊耽之子,羊玄之的父亲,晉惠皇后羊獻容之祖父。 羊瑾在魏元帝曹奂咸熙元年(264年)拜尚书右仆射。翌年,魏亡晋朝建立,依然担任尚书右仆射。其弟羊琇,官至散骑常侍。羊瑾官至特进、封高阳侯,谥号元,终年六十余岁。 羊瑾神道碑於晋惠帝元康初年立。1990年出土于洛阳偃师市首阳山镇沟口头村,现存偃师商城博物馆。.

新!!: 尚书仆射和羊瑾 · 查看更多 »

翟绍

翟绍,五胡十六国西秦乞伏炽磐时尚书左仆射。 翟绍初为冠军将军。413年,河南王乞伏炽磐派遣安北将军乌地延、冠军将军翟绍进攻吐谷浑所属的远方部落首领句旁所据守的泣勤川,并把他们打得大败。417年七月,翟勍卒于相国任上;八月,乞伏炽磐以尚书令乞伏昙达为左丞相,左仆射乞伏元基为右丞相,御史大夫麴景为尚书令,侍中翟绍为左仆射。.

新!!: 尚书仆射和翟绍 · 查看更多 »

田神功

功(),冀州南宫县(今河北南宮西北)人。 天寶末年,安祿山署為平盧兵馬使。曾随唐将董秦(赐名李忠臣)参与平定安史之乱,又参与平定淮西度度使李希烈叛乱,上元元年(760年)劉展之亂,田神功討伐叛将刘展,大肆劫掠揚州城並屠殺外籍阿拉伯、波斯商人。 安史之乱期間,田神功為解宋州之圍大病月餘,大历七年(772年)四月,宋洲刺史徐向為报答田神功,在城南开元寺设八关斋会。.

新!!: 尚书仆射和田神功 · 查看更多 »

申徽

申徽(),北朝时魏郡(治今河北临漳西南)人,表字世仪。 申徽的祖父、父亲仕南朝,申徽年轻时喜欢经史。魏孝庄帝时申徽入北魏,东徐州刺史元邃引他为主簿,转任太尉府行参军。后为雍州刺史贺拔岳宾客。魏孝武帝初年,申徽投奔宇文泰,宇文泰镇夏州,任为记室参军,兼府主簿,深得信任。宇文泰的文告,多出自他的手笔。封大行台郎中。以奉迎孝武帝西迁有功,封博平县子、本州大中正。西魏大统年间,进爵为侯,因功转任都官尚书。拜中书舍人,修起居注,转任给事黄门侍郎。东阳王元荣死后,其婿邓彦杀元荣之子元康据瓜州。宇文泰以申徽为河西大使,密令他除掉邓彦。申徽与瓜州豪右令狐整密谋,率五十骑在馆驿中擒邓彦。大统十二年(546年)申徽为瓜州刺史,镇守瓜州,有安边功。大统十六年(550年),召回朝廷,官至尚书右仆射,加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西魏废帝二年(553年),进爵为公,赐姓宇文氏。出任襄州刺史。当时襄阳刚刚归附西魏,按照过去习俗,新官上任,当地人当有所馈赠。而申徽为人廉洁、谨慎,画一幅汉代清官杨震的画像,挂在寝室,以此告诫自己,因而深得民心。当他离襄州赴别任时,当地百姓和官吏相送数十里,络绎不绝。北周立国后,申徽转任荆州刺史,后为少保、小宗伯。周武帝天和六年(571年)申徽卒。谥号章。.

新!!: 尚书仆射和申徽 · 查看更多 »

燕子献

燕子献(),字季则,广汉下洛(今河北涿鹿)人。 小時被算命仙說:“使役在胡代,富贵在齐赵。”在宇文泰称霸关中,燕子献在宇文泰部下任典签,将命出使茹茹。燕子献欲应验算命的话,归东魏高欢。高欢命他娶淮阳公主,甚被待遇。齐文宣帝时,官至侍中、开府。與杨愔等受遗诏辅政。高殷即位後,楊愔、燕子獻等懼怕高演奪位,杨愔和燕子献等人商议外调高演和高湛离京(首都邺城)到外地担任刺史。皇太后李祖娥把这道密奏给高仲密的前妻李昌仪看,李昌仪再向太皇太后娄昭君告密。乾明元年(560年),二月二十三日,尚书省大宴文武百官。燕子献與杨愔等去参加,眾人於宴中被擒,高演令家奴施以暴打,头破血流。子献體強有力,頭髮又少,一片混亂之际,獨自走出大門,被斛律光逮著。子献叹曰:“丈夫为计迟,遂至于此矣。”最後被殺。.

新!!: 尚书仆射和燕子献 · 查看更多 »

牛僧孺

牛僧孺(),字思黯,隴西人。是唐朝著名大臣,牛李黨爭的牛派領袖,領導科舉新秀進士對抗士族李派。 一般認為牛僧孺是古典小說《玄怪錄》的作者。.

新!!: 尚书仆射和牛僧孺 · 查看更多 »

狄伯支

伯支,五胡十六国时后秦姚兴时尚书仆射,天水(今甘肃省天水市)人,狄伯奇兄。.

新!!: 尚书仆射和狄伯支 · 查看更多 »

盧毓

盧毓(),字子家,涿郡涿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三國時代曹魏政治家。東漢末著名經學家、政治家盧植第四子。.

新!!: 尚书仆射和盧毓 · 查看更多 »

白敏中

白敏中(),字用晦。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詩人白居易從弟。 少孤,與賀拔甚友好,唐穆宗長慶(821年—824年)初中進士,義成節度使李聽聘為幕僚。入朝為右拾遺,高元裕引薦為侍御史、左司員外郎。宣宗立,以兵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與李德裕往來密切,被視為李(德裕)黨。大中元年(847年),李德裕遭貶,出為荊南節度使,白敏中詆毀李德裕,將李黨中人全部貶謫到朱崖州(今海南)。後任尚書右仆射,封太原郡公,“自員外,凡五年十三遷”。 大中二年(848年),唐宣宗令敏中為萬壽公主選佳婿,敏中推薦鄭顥,當時鄭顥已定親於盧氏,硬是被迫娶公主,婚後不幸福,鄭顥恨之,多次彈劾白敏中。大中五年(851年),被崔鉉、鄭顥排擠,出任邠寧行營都統。咸通二年,出爲鳳翔節度使,以年老再三辭任,除東都留守,以太傅致仕。谥丑(白敏中致仕的那一年病逝,但是唐懿宗同意白敏中退休的正式詔書卻遲遲未到。太常博士曹鄴稱白敏中“病不堅退,驅逐諫臣,怙威肆行”,所以給白敏中定了一個諡號為“丑”,這是個惡諡。)。 三子:白順求,字幾聖;白崇嗣,字光祚;白傅規,字慶餘。.

新!!: 尚书仆射和白敏中 · 查看更多 »

隋朝

隋朝(581年—619年)是中國歷史之中,上承南北朝、下啟唐朝的一個重要的朝代,史學家常把它和唐朝合稱隋唐高明士(2006年):《隋唐五代史》第一章〈導論-隋唐史的特質〉,第一節〈承先啟後的歷史地位〉,第3頁-第101頁。。隋朝源自581年隋文帝楊堅受禪建立隋朝,至619年王世充廢隋恭帝楊侗為止,國祚39年。楊堅屬於北周的胡漢關隴世家,於北周宣帝繼位後逐漸掌握周廷。幼年的北周靜帝即位後,身為外戚的楊堅控制朝政,先後平定尉遲迥、司馬消難等反楊叛軍。581年北周靜帝禪讓給楊堅,北周亡,楊堅定國號為「隋」《》、《》:楊堅的爵位是隨國公,依照慣例應將國號定為「隨」,但「隨」字的「辶」有忽走忽停不穩定的意思,於是他去掉「辶」,以「隋」這個新字作為王朝名。。依據五行相生的順序,北周的「木」德之後為「火」德,因此隋朝以火為德運並選取與火德對應的紅色為正色。隋文帝於587年廢除後梁,於589年隋滅陳之戰攻滅南朝陳,俘虜陳後主。隔年9月,控制嶺南地區的冼夫人歸附隋朝。至此,天下一統,隋朝結束了中國自魏晉南北朝以來的分裂局面,重新建立大一統的國家。 隋文帝總結歷朝興亡的原因,維護與農民的關係,調和統治集團內部的關係。這些使社會矛盾趨於緩和,經濟、文化得以迅速成長和繁華,開創出開皇之治。然而隋文帝晚年剛愎自用,提倡嚴苛重刑《隋書·刑法志》:「盜一錢以上棄市,三人共盜一瓜均死,事發即時行決」,因猜忌而大殺功臣《隋書·高祖紀》:「稽其亂亡之兆,起自高祖,成於煬帝,所由來遠矣」,國力開始衰退。隋文帝的次子楊廣爭奪長子楊勇的太子位獲勝。604年隋文帝去世,楊廣繼位,即隋煬帝。隋煬帝為了鞏固隋朝發展,興建許多大型建設,又東征西討,隋朝發展到極盛。然而隋煬帝好大喜功,嚴重耗費隋朝國力,其中又以三次東征高句麗為最甚,最後引發隋末民變。616年隋煬帝離開東都,前往江都(即今江蘇揚州)。618年宇文化及等人發動兵變,殺隋煬帝;隋恭帝楊侑禪讓李淵,李淵正式稱帝,建立唐朝;隔年,王世充擁立的隋恭帝楊侗也被廢,隋朝亡。隋末群雄割據的局面,最終也为唐朝所終結。 在政治制度方面,隋朝確立了影響後世深遠的三省六部制,以鞏固中央集權制度;制定出完整的科舉制度,以選拔優秀人才,弱化世族壟斷仕官的能力。另外還建立政事堂議事制度、監察制度、考績制度,這些都強化了政府機制,深刻影響到唐朝與後世的政治制度編輯部編輯(1992年):《中國文明史·隋唐五代史》第一章 〈多民族統一國家的重建與發展〉,1頁。在軍事上,繼續推行和改革府兵制;經濟上,一方面實行均田制和租庸調制減輕農民生產壓力,另一方面採取大索貌閱和輸籍制等清差戶口措施,以增加財政收入。這些政策成就了隋初的開皇之治。 為了鞏固隋朝發展,隋文帝與隋煬帝興建舉世聞名的隋唐大運河、隋長城、馳道以及大興城與東都洛陽。這些都提升了位於關中的隋廷對北方地區、關東地區與江南地區的掌控力,使隋朝各地的經濟、文化與人民能順利交流,還誕生出經濟重鎮江都(今揚州)。外交方面,隋朝的盛世也使得當時周邊國家和境內的少數民族如高昌、倭國、高句麗、新羅、百濟與內屬的東突厥等國都受隋朝文化與典章制度的影響,外交交流以日本的遣隋使最為著名。 隋朝結束自魏晉南北朝以來的分裂局面,奠定日後大唐盛世的基礎,對中國歷史的意義重大。隋朝的漢族已經不再是純漢族,很多胡漢混血改成漢姓。隋朝對於外族文化的接受度高,並與漢族文化融合,與唐朝合為中國歷史上較為開放的朝代。.

新!!: 尚书仆射和隋朝 · 查看更多 »

韦华

韦华(),京兆郡杜陵县(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人,出自京兆韦氏东眷,前秦、东晋、后秦、胡夏官员。.

新!!: 尚书仆射和韦华 · 查看更多 »

韦孝宽

韦孝宽(),名宽,一名叔裕,字孝宽,以字行,京兆郡杜陵县(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人,出自京兆韦氏东眷,南北朝时期北魏、西魏、北周的军事家,京兆韦氏郧公房始祖。.

新!!: 尚书仆射和韦孝宽 · 查看更多 »

韦巨源

韦巨源(),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中国唐朝和武则天周朝官员,在武则天、其子唐中宗及其孙唐殇帝年间多次任宰相。唐中宗年间,他和中宗有权势之妻韦皇后相结,中宗于景龙四年(710年)崩及中宗妹太平公主、侄临淄王李隆基发动政变杀韦后之后,韦巨源也被杀。.

新!!: 尚书仆射和韦巨源 · 查看更多 »

韦保衡

韋保衡(),唐懿宗的駙馬。 进士及第,官右拾遗。咸通十年(869年)正月,娶郭淑妃所生的女兒同昌公主为妻,懿宗賞赐宅第於--,宅第中的井栏、藥臼等均以金子打造。 韋保衡以駙馬身份權傾朝野,在皇帝面前捏造太尉萧遘的罪名,致使萧遘被贬为播州司马。郭淑妃常出入韦保衡的内宅娱饮不禁,外界謠傳韦保衡與郭淑妃通姦。咸通十一年(870年)同昌公主去世,韦保衡在向唐懿宗说是御医誤診致死,懿宗大怒,將韩宗绍及康仲殷等二十多名御醫全部誅殺,又将他们的亲族三百多人關入大牢,宰相劉瞻切言直諫,懿宗把他和親近他的官員遠貶。韋保衡後來又把與他狼狽為奸的宰相路巖貶死。 唐僖宗登基后,韦保衡的罪行被人所揭发,贬贺州(今广西贺州市)剌史,咸通十四年(873年)九月再贬崖州(今海南琼山县)澄邁令,不久賜死。.

新!!: 尚书仆射和韦保衡 · 查看更多 »

韦璆

韦璆(),京兆郡杜陵县(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人,出自京兆韦氏东眷,后燕尚书右仆射。.

新!!: 尚书仆射和韦璆 · 查看更多 »

韩皋

韩皋(),字仲闻,唐代大臣,京兆府万年县(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德宗时宰相韩滉之子。.

新!!: 尚书仆射和韩皋 · 查看更多 »

韩知古

韓知古(),字延儞,本貫在蓟州玉田,遼朝政治家。 903年,韩知古在6岁时被辽太祖阿保机皇后述律平之兄欲稳所俘。述律平嫁与阿保机时,韩知古作为媵臣至耶律家。韩知古开始作为佣工,后来得到阿保机的赏识,任用他为高级参谋。 在韩知古的推动下,阿保机将俘虏的汉人,安置在修葺的柳城,号霸州彰武军。韩知古被任命为彰武军节度使,总知汉儿司事(临潢府尹),著籍柳城(今辽宁辽阳)。 韩知古为辽朝制度创制做出重大贡献,号为“推忠契运宣力功臣”。守尚书左仆射,与康默记将汉军征渤海国有功,迁中书令。 天显年间去世。.

新!!: 尚书仆射和韩知古 · 查看更多 »

韩茂

韓茂(),表字元興,安定郡安武县(今甘肃省镇原县西南)人。。魏文成帝时尚书令。.

新!!: 尚书仆射和韩茂 · 查看更多 »

韩晞

韩晞,十六国后赵时大臣。 335年,石虎废石勒之子石弘,韩晞等群臣已下劝他称皇帝尊号。石虎自称居摄赵天王,改年号建武。任命尚书左仆射夔安为侍中、太尉、守尚书令,尚书右仆射郭殷为司空,韩晞代替夔安为尚书左仆射,魏概、冯莫、张崇、曹显为尚书,申钟为侍中,郎闿为光禄大夫,王波为中书令。韩晞后事不详,石鉴即位后,刘群代替韩晞为尚书左仆射。.

新!!: 尚书仆射和韩晞 · 查看更多 »

韩晋明

韩晋明,太安狄那(今山西省晋中市寿阳县朝阳镇)人,北齐政治人物,韩轨之子。 齐后主天统年间,封韩晋明为东莱王。韩晋明有侠气,勋贵子弟中,只有他留心学问。当时他好酒放纵。召宾客宴席,一次万钱,犹以为节俭。几次推辞显贵官职,天天以招引宾客为乐。武平末年,为尚书右仆射,到职百余日,称病解官。.

新!!: 尚书仆射和韩晋明 · 查看更多 »

韓忠彥

韓忠彥(),字師朴,安陽(今屬河南)人。北宋政治家,魏郡王韓琦長子。 因父親的關係成爲將作監簿,後來中進士。哲宗元祐年間,任戶部尚書,遷知樞密院事。徽宗即位,任吏部尚書召拜門下侍郎,又拜尚書右僕射兼中書侍郎,他與右相曾布不和,崇寧元年(1102年)遭到蔡京排擠,貶磁州團練副使。大觀三年(1109年)卒。 Category:宋朝宰相 Category:宋朝進士 Category:安陽人 Zhong忠彥.

新!!: 尚书仆射和韓忠彥 · 查看更多 »

韓𧨳

韓𧨳,五胡十六国南燕慕容超的尚书仆射。 后燕时韓𧨳为慕容德别驾,南燕建立後,韓𧨳为尚书。当时鲜卑贵族占有大量农民为荫户,有的百室合户,有的千丁共籍,不纳赋役。他建议严加检察,将隐冒荫户纳为国家的编户齐民。慕容德采纳他的谏言。派他巡查郡县核实。又派大将慕容镇率领三千骑兵巡守边境,防止荫户外逃。韓𧨳搜括荫户五万八千余户。他为人公正廉明,巡行地方,不骚扰百姓。慕容超即位,不理朝政,专门游猎,韓𧨳上谏,慕容超不听。410年,东晋刘裕攻打南燕广固,他的哥哥韩范投降,韓𧨳忠贞不二。正月初一,魏夫人从慕容超登广固城,见东晋大军之盛,握住慕容超的手,相对而泣。韓𧨳说“陛下遭百六之会,正是勉强之秋,而反对女子悲泣,何其鄙也!”慕容超拭目道歉。.

新!!: 尚书仆射和韓𧨳 · 查看更多 »

韋見素

韋見素(),字會微。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唐朝宰相。 彭城郡公赠幽州都督韋湊之子。進士出身,襲父爵彭城郡公,擢議諫大夫。景龍中,授相王府參軍。開元中太原尹。天寶五載(746年),為江西、山南、黔中、嶺南道黜陟使,有威望。遷吏部侍郎。天寶十三載(754年),楊國忠以見素為宰相。玄宗听信安禄山之言,将三镇险要之处,尽改用番人戍守。韋見素知安祿山“久有異志”,一直勸玄宗提防,不聽。天寶十四載,韋見素再三奏請升遷安祿山為平章事,調其來京,玄宗同意,但派出中使輔璆琳潛察其變,璆琳受安祿山厚賂,回朝後極言祿山“竭忠奉國,無有二心”。至此玄宗對安祿山徹底放心。 天寶十四載十一月甲子(755年12月16日),安祿山起兵反唐,韋見素隨玄宗逃往四川,至馬嵬驛,“軍士不得食,流言不遜”,宰相楊國忠、御史大夫魏方進被殺,韋見素被乱兵用鞭子抽打得頭破血流。有人喊道:“勿傷韦相公。”才免於一死。七月,至成都,兼左相、武部尚书,进封豳国公。九月初,自蜀中奉命與房琯、崔渙送傳國璽及冊命,至靈武,唐肅宗出城恭迎。时值战乱,見素曾向肃宗进谏:“臣典选岁久,周知此弊。今寰区未复,员阙不多。若总无条纲,恐难持久。”。韋見素是玄宗舊臣,漸被肅宗冷落,罢左相职,罷知政事,另拜尚書右僕射。改太子太保。唐軍收复长安后,肃宗派他去四川迎回玄宗,授开府仪同三司。上元(760年-761年)中,以足疾辞官。宝应元年(763年)十二月,卒,年七十六。赠司空,谥曰忠贞。有子韋諤。.

新!!: 尚书仆射和韋見素 · 查看更多 »

韋昭度

韋昭度(),字正紀,京兆人。唐朝官员。.

新!!: 尚书仆射和韋昭度 · 查看更多 »

荀崧

荀崧()《晉書·荀崧傳》寫荀崧卒於咸和三年,然而本傳中亦寫到荀崧於咸和四年成帝被迎至溫嶠船上時仍在世,可見此卒年有誤。而本傳亦稱當時荀崧「年老病篤」,故荀崧可能在不久便死去字景猷,潁川潁陰人。東漢末著名謀士荀彧的玄孫。晉朝官員,在東晉時官至右光祿大夫。.

新!!: 尚书仆射和荀崧 · 查看更多 »

荀顗

荀顗(),字景倩,潁川郡潁陰縣(今河南許昌)人,三國時代魏、晉的政治家。是荀彧的第六子,荀惲之弟,荀粲的兄長。.

新!!: 尚书仆射和荀顗 · 查看更多 »

荀藩

荀藩(),字大堅,穎川穎陰(今河南許昌)人。東漢司空荀爽玄孫,西晉司徒荀勗之子。荀藩是西晉末年重要官員,在西晉官至司空,西晉末年時曾組建行臺,曾協助晉愍帝入長安。.

新!!: 尚书仆射和荀藩 · 查看更多 »

萧坦之

蕭坦之(),中国南朝齐皇族,封臨汝侯,表字君平,南蘭陵郡蘭陵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人。齐武帝族子。祖父是萧道成的堂弟萧道济,武進县令蕭欣祖的儿子。.

新!!: 尚书仆射和萧坦之 · 查看更多 »

萧宝夤

萧宝夤(),字智亮,齐明帝萧鸾的第六子,母親為劉惠端,胞兄為齐东昏侯萧宝卷。因梁武帝滅南朝齊,投奔北魏,成為北魏皇婿。後因起義,被爾朱天光所殺。.

新!!: 尚书仆射和萧宝夤 · 查看更多 »

萧遘

蕭遘,字得圣,唐代兰陵人。.

新!!: 尚书仆射和萧遘 · 查看更多 »

萧衍

#重定向 梁武帝.

新!!: 尚书仆射和萧衍 · 查看更多 »

萧鸾

#重定向 齐明帝.

新!!: 尚书仆射和萧鸾 · 查看更多 »

萧赜

#重定向 齐武帝.

新!!: 尚书仆射和萧赜 · 查看更多 »

萧邺

萧邺(),字启之,唐朝官员,唐宣宗年间任宰相,唐懿宗年间也短暂任相。.

新!!: 尚书仆射和萧邺 · 查看更多 »

萧锵

鄱阳王萧锵,字宣韶,南齐宗室,兰陵兰陵人。齐高帝萧道成第七子,陆修仪所生(同母兄為萧銶)。 建元四年(482年),齐武帝即位,以萧锵为使持节、督雍梁南北秦四州、郢州之竟陵、司州之随郡军事、北中郎将、宁蛮校尉、雍州刺史。永明二年(484年),进号征虏将军。永明四年(486年),为左卫将军,迁侍中,领步兵校尉。永明七年(489年),转征虏将军,丹阳尹。不久加散骑常侍,进号抚军。出为江州刺史,常侍如故。永明九年(491年),始亲府、州事。加使持节、督江州诸军事、安南将军,置佐史,常侍如故。永明二年,省江州府,至此恢复。永明十一年(493年),为领军,常侍如故。 萧锵和悌美令,被兄长齐武帝宠信,授领军的待遇其他齐室诸王没有过。萧锵为官理事无壅,当时被称道。皇帝车驾游幸,常甲仗卫从,恩待仅次于豫章王萧嶷。永明十一年(493年),给油络车。隆昌元年(494年),转尚书右仆射,常侍如故。不久迁侍中、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领兵置佐。 萧锵雍容有人望,为皇帝萧昭业(武帝长孙)所依信。萧昭业心疑萧鸾,诸王问讯,只留下萧锵询问:“公闻鸾于法身何如?”萧锵说:“臣鸾于宗戚最长,且受寄先帝。臣等年皆尚少,朝廷之干,唯鸾一人,愿陛下无以为虑。”萧昭业对徐龙驹说:“我欲与公共计取鸾,公既不同,我不能独办,且复小听。”等到萧昭业被废,萧锵竟不知。 萧昭文延兴元年(494年),萧锵进位司徒,侍中、骠骑如故。萧鸾镇东府,权势很大,萧锵每次前往,萧鸾常屣履至车迎萧锵。谈到家国,言泪俱下,萧锵因此信任他。宫台内皆属意于萧锵,劝萧锵入宫发兵变辅政。制局监谢粲劝说萧锵及随王萧子隆:“殿下但乘油壁车入宫,出天子置朝堂,二王夹辅号令,粲等闭城门上仗,谁敢不同?东城人政共缚送萧令耳。”萧子隆想要定计,萧锵以上台兵力都归东府管理,犹豫不决。马队主刘巨,武帝的旧人,叩头劝萧锵起兵立事。萧锵又回大内与母陆太妃辞别,一天一夜不成行。几天后,萧鸾遣二千人围萧锵宅第杀害萧锵,谢粲等也被杀。萧锵时年二十六。.

新!!: 尚书仆射和萧锵 · 查看更多 »

萧酷古只

萧酷古只,辽太宗时仆射。辽朝契丹人。 萧酷古只被辽太宗任命他为仆射。天显十一年(936年)闰十一月庚午,仆射萧酷古只上奏辽太宗说,赵德钧等援兵将逃跑,辽太宗下诏命夜间发兵追击。赵德钧等军都投戈弃甲,自相蹂践,挤于川谷的人不可胜纪。辽太宗仍命皇太子驰轻骑据险要,追及步兵万馀,将他们降伏。.

新!!: 尚书仆射和萧酷古只 · 查看更多 »

萧渊藻

萧渊藻(),字靖艺,小字迦叶,南兰陵(治今常州西北)人。梁武帝萧衍的侄子。 萧懿之子。齐东昏侯永元初,起家著作佐郎。天监元年(502年),封西昌侯。天监四年(506年)入蜀任益州(治所设在四川成都)刺史。邓元起收拾回京,把所有的粮储器械都拿走。萧渊藻入城,见府库一空,十分愤恨。又一日,侯萧渊藻要求邓元起留下良马,邓元起说:“年轻人(年少郎子),要马干什么?”萧渊藻借酒醉,斩殺邓元起。邓元起部下憤怒,包围成都城,放声大哭。武帝斥说:邓元起为你报父仇,你却为仇人而报仇。贬降萧渊藻為冠军将军。大同五年(539年),迁中书令。又出京为南徐州刺史。太清三年卒。有集四卷,早佚。.

新!!: 尚书仆射和萧渊藻 · 查看更多 »

萧惠休

蕭惠休(),南朝齐官员。 蕭惠休是南蘭陵兰陵县(今江苏常州西北)人,刘宋征西将軍、儀同三司蕭思話之子,萧惠开、萧惠明、萧惠基的弟弟,萧惠朗、萧惠蒨的哥哥。齐武帝永明四年(486年)为广州刺史。罢任还京,倾资献俸于齐武帝,永明十一年(493年)由輔国将軍、南海郡太守转任徐州刺史。蕭昭業即位,进号冠军将军。齐明帝建武二年(495年)北魏兵围锺离,蕭惠休据锺离破南侵的北魏军队。转任侍中兼步兵校尉,封建安县子。永泰元年(498年),假節援軍赴寿陽。东昏侯永元元年(499年),出任吴兴郡太守,十月,召還建康,官至尚書右僕射。当时朝士多被杀,永元二年(500年)三月,萧宝卷令蕭惠休服药而卒,追赠金紫光禄大夫。.

新!!: 尚书仆射和萧惠休 · 查看更多 »

顧和

顧和,字君孝,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市)人。晉朝政治人物,東晉侍中顧眾族子,顧和在東晉官至尚書令。.

新!!: 尚书仆射和顧和 · 查看更多 »

袁宪

袁宪(),字德章。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 尚書左僕射袁樞之弟。幼聪敏好学,十四歲被召为国子《正言》生,議論常出人意表。陈后主陈叔宝时为尚书仆射。 隋朝軍隊攻入建康宮殿時,陳後主身旁大臣只剩袁憲一人。袁憲建議陳後主仿效梁武帝見侯景的先例,向隋朝軍隊有尊嚴投降,但陳後主並未採納。降隋後授昌州刺史,開皇18年去世,贈大將軍、安城郡公、諡號簡。.

新!!: 尚书仆射和袁宪 · 查看更多 »

袁粲

袁粲(),原名愍孫,字景倩,陳郡陽夏(今河南省太康县)人。南北朝时刘宋官员。袁粲在宋末漸進高位,並為明帝所選的五位顧命大臣之一,後廢帝時又是主掌朝事的「四貴」之一。袁粲雖然向來不欲管朝事,但在蕭道成漸掌權力,將行篡奪之時袁粲卻挺身謀攻道成,但事敗被殺。.

新!!: 尚书仆射和袁粲 · 查看更多 »

袁枢

袁枢可以指:.

新!!: 尚书仆射和袁枢 · 查看更多 »

袁湛

袁湛(),字士深,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東晉歷陽太守袁耽孫。東晉官員,官至尚書右僕射,本州大中正。其女袁齊媯後成為南朝宋宋文帝的皇后。.

新!!: 尚书仆射和袁湛 · 查看更多 »

袁昂

袁昂(),中国南齐、南梁官员,表字千里,陈郡阳夏县(今河南太康县)人,袁粲从子,袁顗之子。.

新!!: 尚书仆射和袁昂 · 查看更多 »

颜师伯

顏師伯(),字長淵,琅邪臨沂人。東揚州刺史顏竣族兄。顏師伯受宋孝武帝重用,在宋官至尚書僕射,並是孝武帝遺命的五位顧命大臣之一。顏師伯後因與劉義恭、柳元景等謀廢前廢帝而被其誅殺。.

新!!: 尚书仆射和颜师伯 · 查看更多 »

裴均

裴均(),字君齊,一作裴筠。絳州聞喜(今山西闻喜)人。.

新!!: 尚书仆射和裴均 · 查看更多 »

裴寂

裴寂(),字玄真,蒲州桑泉县(今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人,出自河东裴氏的西眷裴。唐高祖时的宰相:武德元年(618年)至六年(623年)为尚书右僕射,六年至九年(626年)正月为尚书左仆射。.

新!!: 尚书仆射和裴寂 · 查看更多 »

裴度

裴度(),字中立,河东闻喜县(今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人,出自河东裴氏东眷裴。中晚唐時宪宗、穆宗、敬宗、文宗四朝重臣。.

新!!: 尚书仆射和裴度 · 查看更多 »

裴冕

裴冕(),字章甫,河东(今山西永济蒲州)人。河东裴氏东眷裴出身。 世代為河东冠族。天宝初年,以门荫迁升為渭南县尉。御史中丞王鉷充任京畿采访使,表为判官。历官殿中侍御史。又官河西行军司马。天寶十五載(756年),奉詔入京為御史中丞,後至灵武,与杜鸿渐、崔漪等请太子李亨即位,七月十二日,太子在灵武城南楼即位,改元為至德元年,裴冕跪稱“臣稽首上千萬歲壽。”以裴冕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肅宗移幸鳳翔,为尚书右仆射。兩京平定後,以功封冀國公。 裴冕性豪侈,喜好车服、美食、名马,自创巾子,其状新奇,人争效之,号为“僕射樣”。他在代替杜鸿渐为宰相后,小吏以俸钱文簿呈献给他看,他见自己的俸钱每月有二千余贯,当着家中子弟的面,就喜笑颜开。.

新!!: 尚书仆射和裴冕 · 查看更多 »

裴矩

裴矩(),字弘大,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东北)人,隋末及唐初政治家。初名裴世矩,后避太宗名讳,单名矩。 父亲裴讷之,北齐太子舍人,早卒。裴矩少好文学,甚有文采。仕途开始于北齐,齐亡后加入北周。周末杨坚执政期间被召用。杨坚取代周建立隋朝,裴矩受到重用。曾经参加平陈之战,安抚突厥启民可汗,又参与隋礼的制定。隋炀帝即位后,裴矩继续被重用,与苏威、宇文述、裴蕴、虞世基等掌握朝政,合称“五贵”。 裴矩一生中最重要的业绩为炀帝经营西域。大业元年(605年)至九年(613年)间,他至少四次奔波于甘州、凉州(今甘肃武威)、沙州(今甘肃敦煌)等地,大力开发商业,引胡商前往长安、洛阳,以首都贸易取代边境贸易。与此同时,裴矩收集了西域各国山川地理、人物风俗等资料,绘画各国贵族庶人的服饰仪表,制成《西域图记》三卷,并绘造地图,纪录各地险要,献给炀帝。裴矩引高昌王麴伯雅、伊吾吐屯设等入朝,并打击西域贸易的竞争者吐谷浑。 大业十四年(618年),宇文化及弑逆炀帝,任裴矩为尚书右仆射。宇文化及失败后,裴矩事窦建德;建德败后,降唐。武德八年(625年)任太子詹事兼检校侍中、民部尚书。贞观元年(627年)卒,年八十余,赠绛州刺史,谥号敬。 所撰《西域图记》现仅存书序,记载了从敦煌到西海(今地中海)的三条主要路线,是中西交通的重要史料。还著有《开业平陈记》12卷、《邺都故事》10卷、《高丽风俗》一卷,与虞世南共撰《大唐书仪》10卷。今均佚。.

新!!: 尚书仆射和裴矩 · 查看更多 »

裴秀

裴秀(),字季彦,河东闻喜人。西晋政治家,地图学家。青年起从政,一直颇受司马昭、司马炎父子信任,曾主持魏末晋初官职和爵位的制定工作,官至司空。他著有中国最早有记载的地图集《禹贡地域图》,并在其序中提出了对中国古代地图绘制影响很大的“制图六体”。后因服寒食散误饮冷酒去世。.

新!!: 尚书仆射和裴秀 · 查看更多 »

裴璩

裴璩,字挺秀,唐朝末年官员,出自南來吳裴,父亲河南府司錄參軍裴克,唐代宗时東都副留守裴諝(字士明)的曾侄孙。官至尚书仆射、檢校司空。 裴璩在868年—869年任宣歙观察使。877年,王郢乱军横行浙西,镇海节度使裴璩调军队守备,不和王郢军交战,暗中招纳王郢党羽朱实投降,王郢党徒六七千人散伙逃走。王郢窜至明州,被刘巨容射杀。878年,曹师雄进犯湖州,裴璩遣军队将其击破。884年,裴璩任尚书右仆射。886年十月,朱玫胁迫长安百官太子太师裴璩等奉笺劝进,襄王李煴称帝。改年号为建贞,隔地尊奉唐僖宗为太上元皇圣帝。李煴失败後,裴璩任岭南节度使(887年—889年)。.

新!!: 尚书仆射和裴璩 · 查看更多 »

裴遵庆

裴遵慶(),字少良,绛州闻喜(今山西聞喜縣)人,唐朝宰相。.

新!!: 尚书仆射和裴遵庆 · 查看更多 »

裴頠

裴頠(),字逸民,河東聞喜(今山西聞喜縣)人,西晉哲學家,著有《崇有论》。.

新!!: 尚书仆射和裴頠 · 查看更多 »

裴贽

裴贽(),字敬臣,唐朝官员,唐昭宗年间于900年-903年间为宰相。天祐二年(905年),军阀宣武军节度使朱全忠准备篡位,对高官实施大清洗。裴贽没有成为第一波清洗的目标,但最终还是被贬并遭赐死。.

新!!: 尚书仆射和裴贽 · 查看更多 »

裴耀卿

裴耀卿(),字子焕,绛州聞喜(今山西聞喜县)人,出自河东裴氏--五房之一的南来吴裴,玄宗時的政治家和诗人。.

新!!: 尚书仆射和裴耀卿 · 查看更多 »

裴澈

裴澈(《新唐书》卷六十三),字深源,中国唐朝官员,唐僖宗和僭位者李煴年间为宰相。李煴败亡后,他也因效力李煴而被诛。.

新!!: 尚书仆射和裴澈 · 查看更多 »

褚翜

褚翜(),字谋远,河南郡阳翟(今河南禹州市)人。晋朝官員。太傅褚裒堂兄弟。祖父关内侯褚䂮,父褚頠,少知名,早卒。 褚翜以才艺桢干著称。袭爵关内侯,初仕为冠军参军,永嘉之乱,褚翜避乱渡江,和荥阳郡太守郭秀等人共保万氏台,保全了数万百姓性命。晋王司马睿以他为散骑郎。转任太子中庶子,出为淮南国内史。永昌初年,王敦之乱,他参与平定。晋成帝初,褚翜为左卫将军。328年,褚翜为侍中,平讨苏峻之乱,保卫皇帝,以功封长平县伯,迁丹阳尹。褚翜代庾亮为中护军,镇石头城。历任领军、五兵尚书,加奉车都尉,监新宫事。后褚翜任尚书右仆射,转左仆射,加散骑常侍。褚翜代何充为护军将军,常侍如故。咸康七年(341年)褚翜卒,时年六十七,赠卫将军,谥穆。子褚希嗣,官至豫章太守。.

新!!: 尚书仆射和褚翜 · 查看更多 »

褚遂良

褚遂良(),字登善,封河南郡公,故又世称褚河南,唐朝政治家,書法家。钱塘人(今浙江杭州)。祖籍河南郡阳翟县(今河南禹州)人,因其家族在永嘉南渡后定居建康后又迁徙至钱塘,遂在南朝陈覆亡后落籍钱塘。 先祖为褚少孙,曾补《史记》,父褚亮时迁杭州。博学多才,精通文史。隋末时跟随薛举为通事舍人。后在唐朝任谏议大夫,中书令等职。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与长孙无忌同受太宗遗诏辅政。唐高宗欲立武则天为皇后,褚遂良与长孙无忌坚决反对,後遭贬潭州(长沙)都督。武氏被立皇后之后,转桂州(桂林)都督,再贬爱州(今越南北境清化)刺史,显庆三年(658年),卒於任所。 显庆五年,遂良二子褚彦甫、褚彦仲亦被杀。今杭州有褚家堂。 褚工于书法,初学虞世南,后取法王羲之,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其特点是善把虞、欧笔法融为一体,方圆兼备,舒展自如。《唐人书评》中把褚遂良的字誉为“字里金生,行间玉润,法则温雅,美丽多方”,宋代大书法家米芾也称颂他为“九奏万舞,鹤鹭充庭,锵玉鸣珰,窈窕合度”。.

新!!: 尚书仆射和褚遂良 · 查看更多 »

褚淵

褚淵(),字彥回,河南陽翟人。父親時宋尚書左僕射褚湛之,母親郭氏,嫡母吳郡公主。褚淵歷仕宋齊兩代,他不僅是宋明帝的顧命大臣,更是蕭齊的開國元勛,他向宋明帝推薦蕭道成任要職,後又多次協助道成,令道成藉以篡宋稱帝。褚淵在宋齊皆任三公,但當時及後世都對褚淵政治上的作為有很大非議,認為他負了明帝託付,將江山拱手相讓給蕭道成。.

新!!: 尚书仆射和褚淵 · 查看更多 »

褚湛之

褚湛之(),字休玄,南朝宋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人,黄门侍郎褚秀之的儿子,褚灵媛的侄子,南朝宋的大臣,官至附马都尉,著作佐郎。他先是娶了宋武帝的七女始安哀公主为妻,始安哀公主病逝后又和始安哀公主的五姐吴郡宣公主成婚。孝建元年(454年)任中书令、丹阳尹。因为南郡王刘义宣起事,褚湛之被免官入狱。不久,又为尚书左仆射,丹阳尹,尚书左仆射,大明四年(460年)去世,年五十,谥号为“敬侯”。.

新!!: 尚书仆射和褚湛之 · 查看更多 »

馮弘

北燕昭成帝馮弘(),十六國時期北燕國君主,字文通,長樂信都(今河北冀州)人。是北燕太祖馮跋之弟,馮跋在位時,馮弘被封中山公司徒錄尚書事,輔政。 馮跋病重時,宋夫人有為其子馮受居圖謀王位之意,馮弘於是帶兵入宮平變,倉促間馮跋於驚懼中去世,馮弘遂即天王位,並下詔書說:「天降凶禍,大行崩背,太子不侍疾,群公不奔喪,疑有逆謀,社稷將危。吾備介弟之親,遂攝大位以寧國家;百官叩門入者,進陛二等。」盡殺包括太子馮翼在內的馮跋諸子百人。 翌年(431年),改元太興。將自己元配夫人王氏及其所生之子、太子馮崇廢掉。於第二年四月,冊立後燕皇族之女慕容氏為天后,藉以抬高其身價。於是,長樂公馮崇,以及馮崇之同母弟、廣平公馮朗,樂陵公馮邈也懼繼母迫害,禍及自身,於是舉郡向北魏投誠。第三年,春正月,馮弘冊立「後妻慕容氏子馮王仁為世子」。 北燕國小民弱,馮弘在位時,因北魏屢次攻伐,數次向北魏朝貢請和,但仍持續受到攻擊,因此亦曾遣使向南朝宋稱藩納貢。 太興六年(436年),北魏再攻北燕,馮弘於五月乙卯日,馮弘帶領子女、後宮、宗族,及龍城之百姓,隨高句麗援軍從都城龍城(今遼寧朝陽)撤退,臨行焚其宮室、城邑,大火一旬不滅,北燕亡。 馮弘在高句麗號令如在本國,引起高句麗長壽王高璉嫌惡,長壽王將其侍衛撤走,又將其太子馮王仁押回興京,扣作人質。復有歸刘宋之意,於是又派使者帶著三百人出使建康,請求宋文帝允許其全家移居建康;宋文帝答應,並派遣將軍王白駒,率兵七千,北上迎接。當時,高句麗也向刘宋稱臣。高句麗王不欲馮弘南下成仇,好言規勸,而馮弘不聽。遂於438年殺馮弘及其妻子,並為其上諡號曰昭成皇帝。.

新!!: 尚书仆射和馮弘 · 查看更多 »

马景

景,五胡十六国汉国刘聪属下大臣。 护军马景兼左卫将军。310年,刘渊去世,刘聪和太子刘和争位,刘锐带领马景在单于台攻打楚王刘聪,刘聪在光极殿西室杀了刘和,抓住刘锐、呼延攸、刘乘,在交通要道上斩首并悬挂头颅。刘聪即位,马景投靠了刘聪,担任左仆射。 312年正月廿二日,刘聪封司空王育和尚书令任顗的女儿为左、右昭仪,中军大将军王彰、中书监范隆、左仆射马景三人的女儿都为夫人,右仆射朱纪的女儿为贵妃,都授予金印紫绶。十月,刘聪任命王育为太保、王彰为太尉,任顗为司徒,马景为司空,朱纪为尚书令,范隆为左仆射,呼延晏为右仆射。314年,刘聪让汝阴王刘景任太师,王育任太傅,任顗任太保,马景任大司徒,朱纪任大司空,中山王刘曜任大司马。.

新!!: 尚书仆射和马景 · 查看更多 »

高劢

劢(),字敬德,北齐清河王高岳子。 高劢小时候就聪明,为高洋所喜爱,七岁就侍奉皇太子。高岳死后袭爵为清河王。后除青州刺史,高洋和他面谈他父亲高岳治理青州的惠政,希望他用心不负父亲之名,高劢哭泣感谢提拔,表示会竭力不辱父亲之政。不久追授武卫将军、领军、祠部尚书、开府仪同三司。又因清河在京畿,改封乐安王。转侍中,武平五年(574年)八月任为尚书右仆射,后出为朔州行台仆射。 七年(576年)十二月,后主在晋州为北周所败,太后回京,命高劢统领兵马侍卫太后、皇太子,从土门道回京城邺城。当时佞臣、幸臣、宦官行为暴虐,放鹰犬抢民间鸡猪。高劢逮捕宦官仪同三司苟子溢,想杀之正法,因太后有令而释放。刘文殊私下劝高劢不要得罪苟子溢以免被谗言,高劢却说高欢时期抚士亲贤,战无不胜,而如今达官多叛,正是苟子溢之流专政弄权所致,即使今日杀此人而明日伏诛也无憾。太后回邺城后,北周军陆续来到,北齐人恐惧无战心,朝臣多降,日夜不停。高劢奏后主说,背叛的多是贵族,士兵还未离心,请求将五品以上者家属置于三台,以焚台要挟他们死战,且北齐军屡败,北周军轻敌,背水一战必胜,是上策。但后主不能用。 北齐灭亡后,高劢入周,依例授开府。 杨坚为北周丞相,器重高劢,以其检校扬州事。后拜楚州刺史。楚州城北有伍子胥庙,祈祷者用牛酒,甚至破费产业,高劢告谕相关部门,制止了这一活动,百姓信赖他。 隋朝开皇七年(587年),转光州刺史,呈上取陈五策,得杨坚称赞和优诏。杨坚伐陈,以高劢为行军总管,跟从宜阳公王世积攻克陈朝治下的江州。以功拜上开府,赐物三千段。 陇右诸羌数次作乱,朝廷因高劢有威名,拜为洮州刺史。高劢到任后,当地民夷数千户都相继来谒见。高劢任内数年,路不拾遗,境内称治。后来吐谷浑来犯,高劢因病不能御敌,吐谷浑大掠而去。高劢以损失人口和受羌人贿赂被免职。后在家去世,年五十六。.

新!!: 尚书仆射和高劢 · 查看更多 »

高叡 (北齊)

叡(),小名須拔,北齊神武帝高歡之弟趙郡王高琛之子。.

新!!: 尚书仆射和高叡 (北齊) · 查看更多 »

高士廉

士廉名儉,字士廉,以字行,渤海蓨縣(今河北景縣)人。唐代開國功臣,北齐清河王高岳之孙,高劢之子。.

新!!: 尚书仆射和高士廉 · 查看更多 »

高孝琬

孝琬,北齐追尊文襄皇帝高澄的嫡子,母文襄敬皇后元氏。 东魏兴和三年(541年)出生。当时,他的祖父高欢是掌控东魏的权臣,父亲高澄为王世子,母亲元氏则是当朝皇帝元善见的姐姐。在父亲诸子中,高孝琬排行第三。出生时,舅舅元善见亲自到高澄府上祝贺,朝贵一齐前来道喜,十间仓库统统被贺礼塞满。 父亲高澄在祖父高欢死后,继续掌控东魏朝政,但在549年被意外刺杀。次年(550年),二叔高洋建立北齐,高孝琬受封为河间王。高孝琬因自恃是北齐皇族的长房嫡系,平素傲慢自负。及至其九叔高湛即位,才勇皆不出色,高孝琬十分不满。突厥与北周联军攻打太原,高湛想避之东行,高孝琬叩马力谏,且推荐高叡率兵。高湛从其言。高孝琬犹恨其怯懦,免胄而出,骂曰:“岂是老妪,须着此?”高湛派人把他追回。周军退,高孝琬升为并州刺史。 及至其庶长兄高孝瑜遭高湛暗杀,诸王明知其故皆不敢多说,只有高孝琬在葬礼上仰天大哭而出。回到王府,做了一个草人当成箭靶,时时对射,又时常对着父亲高澄的画像哭泣。和士开与祖珽对高湛进谗说高孝琬即将谋反,高湛颇觉疑惑。 高湛为太上皇时,高孝琬得到神物佛牙,置于王府,夜有神光。照玄都法顺请高孝琬奏明高湛,高孝琬不听。高湛得知此事,派人进高孝琬王府强行搜取,不料从王府搜出大量旗帜、武器。高湛见了,认定是真的谋反。又召高孝琬的家属审讯。有个姓陈的小妾最不得宠。就趁机诬陷说:“王爷私下画了太上皇的像挂在密室,夜夜对之哭泣,就是在诅咒您”。高湛当时有严重气疾,闻之大怒,令将高孝琬逮捕入宫拷打。高孝琬愤慨,径直呼叫叔叔不可动刑。高湛怒叱高孝琬不用君臣尊称。高孝琬也怒道:“我乃神武皇帝嫡孙,文襄皇帝嫡子,魏孝静皇帝嫡亲外甥,称你叔叔还辱没了你么?”高湛恼羞成怒,遂将高孝琬打折双腿致死。儿子高正礼袭爵。.

新!!: 尚书仆射和高孝琬 · 查看更多 »

高宝德

宝德,北齐皇族,高欢之孙,彭城王高浟之子。北朝齐后主时尚书右仆射。渤海郡蓨县(治今河北景县)人。 齐武成帝河清三年(564年)三月,高浟被盗贼田子礼等人劫持杀害,高宝德袭爵彭城王,官至开府。武平三年(572年)八月二十日乙丑,齐后主高纬任命自己的五弟北平王高仁坚为尚书令,特进许季良为左仆射,彭城王高宝德为右仆射,本传记载为左仆射。.

新!!: 尚书仆射和高宝德 · 查看更多 »

高岳

岳(),字洪略,勃海郡蓨县(今河北省衡水市景县)人,赠太尉、谥孝宣公高翻之子。屢次出征,功勳卓越,封清河王。與孫騰、高隆之、司馬子如,號四貴。.

新!!: 尚书仆射和高岳 · 查看更多 »

高归彦

#重定向 高歸彥.

新!!: 尚书仆射和高归彦 · 查看更多 »

高德正

#重定向 高德政.

新!!: 尚书仆射和高德正 · 查看更多 »

高元海

元海(),北齐皇族,表字季文,勃海郡蓨县(今河北景县西)人。高欢侄孙,高思宗的儿子。.

新!!: 尚书仆射和高元海 · 查看更多 »

高光 (晋朝)

光(),字宣茂,陈留郡圉城(今河南省荥阳市)人,西晉時期官員,父亲高柔。 高光年少时熟悉刑法,由太子舍人升任尚书郎,出为幽州刺史、颍川郡太守。晋武帝设置黄沙狱,任命他为黄沙御史,后任廷尉。元康年间,高光任尚书,主管三公曹。赵王司马伦篡位,高光没有阿附。301年(永宁元年),司马伦被赐死,晋惠帝复位。齐王司马冏辅政,高光任为廷尉、尚书,加奉车都尉。305年(永兴元年),高光从晋惠帝讨伐成都王司马颖有功,被封为延陵县公,食邑18000户。十二月,惠帝被张方所迫前往长安,高光侍奉惠帝西行。任尚书左仆射,加散骑常侍。306年(光熙元年),惠帝回洛阳,高光为太弟(皇太弟司马炽)少傅,加光禄大夫,散骑常侍依旧。307年(永嘉元年),司马炽即位为晋怀帝,加授高光光禄大夫、佩金章紫绶。308年(永嘉二年),高光任尚书令,余官依旧。十一月,高光病逝,赠司空、侍中。因为不久后洛阳被攻陷,高光没有被授予谥号。.

新!!: 尚书仆射和高光 (晋朝) · 查看更多 »

高熲

(),字昭玄,一名敏,渤海郡蓨县(今中国河北省景縣)人,其父高宾为独孤信赐姓独孤氏,因此又称独孤颎,为隋朝宰相执政近20年,其子是杨勇的女婿,后因反对废太子杨勇并得罪独孤皇后,遭隋文帝猜忌,被免官为民,不久后又免去齐国公爵位。隋炀帝时,被起用为太常卿。大业三年,见炀帝奢靡,甚为忧虑,有所议论,为人告发,与贺若弼同时被杀害。诸子遭到流放。.

新!!: 尚书仆射和高熲 · 查看更多 »

高隆之

隆之,本姓徐,字延興。北齊洛陽(今屬河南)人。 父徐幹為姑婿高氏所養,因從其姓。高欢认他为弟(《北史》作弟,《北齐书》作从弟)。天平元年(534年)領營構大將軍。累迁并州刺史。东魏初年,为尚书右仆射,主持邺都营建工程。與孫騰、司馬子如、高岳合稱「四貴」,非法專恣。官至太保。高洋小時,高隆之曾对他無禮,高洋取代东魏时,隆之反對。高洋下令把高隆之殴死。赠冀定瀛沧幽五州诸军事、大将军、太尉、太保、冀州刺史、阳夏王,但没有上谥号。后高洋更杀其诸子(《北史》称高隆之被杀诸子为司徒中兵高慧登等二十人,《北齐书》则作高德枢等十余人),高隆之绝嗣。乾明年间,高隆之兄子高子远被立为高隆之的子嗣,袭爵阳夏王。 552年,高隆之受皇帝高洋意旨在全国择地冶炼,在相州牵口冶(今河南安阳水冶镇)监造冶铁炉,开始引水鼓风炼铁制造兵器,被后人尊称为“冶炼老祖”。.

新!!: 尚书仆射和高隆之 · 查看更多 »

高肇

肇(),字首文,文昭皇太后的兄長。自稱祖先渤海蓚縣人。五世祖高顧,晉朝永嘉年間,躲避戰亂進入高麗。父親高颺,字法脩。北魏孝文帝初年,和弟弟高乘信及其同鄉韓內、冀福等人進入北魏,任職厲威將軍,封爵河間子。高乘信任職明威將軍。孝文帝都用對待客人的禮節對待他們,於是就娶高颺的女兒,這就是文昭皇后,生宣武帝元恪。.

新!!: 尚书仆射和高肇 · 查看更多 »

高洋

#重定向 齐文宣帝.

新!!: 尚书仆射和高洋 · 查看更多 »

高涣

涣(),字敬寿,北齐神武帝高欢第七子,生母是韩智辉。 史称他天姿雄杰,俶傥不群,幼童时代,常自称有大将之才略。高欢夸赞喜欢他说:“此儿像我。”长大后,力能扛鼎,材武绝伦。对左右说:“人不可无学,但要不为博士耳。”所以读书能知梗概,但不深入研习。元象年间,封平原郡公。高澄遇害时,高涣尚年幼,在西学,听到宫中喧哗,大惊到:“大哥必遭大难!”弯弓而出。武定末年,任冀州刺史,在冀州政績良好。天保元年(550年),高渙晉封為上党王,历任中书令、尚书左仆射。与常山王高演等筑伐恶诸城。他们聚集邺下轻薄少年,欺凌郡县,被法司纠劾。文宣帝高洋杀死他左右数人,高涣也被谴责。天保六年(555年),率众送梁王萧渊明回江南,破东关,斩杀梁朝特进裴之横等人,威名盛隆。天保八年(557年),任为录尚书事。 當初有术士称亡高者黑衣,于是从高欢之後,每每出行,不想见佛僧,因为他们是黑衣。当时高洋去晋阳,以忌讳的事问左右:“什么东西最黑?”回答:“没有什么比得过漆。”高洋以高涣是父亲的第七子,派庫真都督破六韩伯昇到邺城徵召高涣。高涣至紫陌桥,杀死破六韩伯昇逃跑,渡河被土著抓住执送文宣帝。高洋用铁笼把他和与永安王高浚一起盛起来,按置地牢下。一年后,高涣与高浚一起被杀,时年二十六岁。将他的王妃李氏嫁给了冯文洛,冯文洛是高家的旧奴,积劳位至刺史,高洋令冯文洛等杀高涣,所以以高涣王妃嫁给他。 至乾明元年(560年),高殷即位,将二王余骨安葬,追赠高涣為司空,谥号為「刚肃」。敕令李氏回高涣府第。而冯文洛不同意。李氏在阶下数落冯文洛:“遭难流离,以至大辱,志操寡薄,不能自尽,幸蒙恩诏,得反藩闱。汝是谁家孰奴,犹欲见侮!”于是冯文洛受杖一百,流血洒地。高涣並无嫡子,庶长子高寶嚴於河清二年(563年)承袭爵位,位至金紫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

新!!: 尚书仆射和高涣 · 查看更多 »

高润

润(),字子澤,渤海蓨人,北齐追尊神武皇帝高欢的第十四子,馮翊太妃郑大车所生。出生时父母俱已过中年,因而深受喜爱,高欢称之为“千里驹”,高润十四岁时,還與生母郑大车同寢,因而有秽杂的传言。北齐开国时封冯翊王。历位东北道大行台、右仆射、都督、定州刺史,高洋即位後,母親郑大车被尊為馮翊太妃。 高润容貌俊美,性格温和,为官清廉严正,摘发隐伪,奸吏无所匿其情,很得嫡兄武成帝的器重。开府王回洛、六州大都督独孤枝两人曾因侵窃官田、受纳贿赂被高润揭发,两人记恨,上表进谗说高润有谋逆之意。高湛发怒道:“冯翊王少小谨慎,在州不为非法,朕信之熟矣。登高远望,人之常情,鼠辈欲横相间构,曲生眉目!”下令打了王回洛二百鞭,独孤枝一百大板。高润升为尚书令,领太子少师,历司徒、太尉、大司马、司州牧、太保、河南道行台、领录尚书,别封文成郡公、太师、太宰,复为定州刺史。 武平六年(575年)八月六日(575年8月27日)高润患病,八月廿二日(575年9月12日)去世,虚岁卅三,追赠侍中、使持节、假黄钺、冀定沧瀛赵幽安平常朔并肆十二州诸军事、左丞相、太师、录尚书事、冀州刺史,谥文昭,次年二月十一日(576年4月5日)安葬于邺城西北三十里釜水之阴,儿子高茂德袭爵。.

新!!: 尚书仆射和高润 · 查看更多 »

高淹

淹(),字子邃,勃海郡蓨县(今河北省衡水市景县)人,追尊齐神武帝高欢第四子,生母穆娘。.

新!!: 尚书仆射和高淹 · 查看更多 »

高湝

湝(),渤海郡蓨縣(今河北景縣)人,北齊政權奠基者高歡之第十子,母親為小爾朱氏,曾名義上成為北齊皇帝。.

新!!: 尚书仆射和高湝 · 查看更多 »

高湜

湜(),字须达,勃海郡修县(今河北省衡水市景县)人,追尊齐神武帝高欢第十一子。母为游氏。北齐开国时封高阳王。 高湜因为人滑稽便辟,口齿伶俐,讨得了嫡兄文宣帝高洋的欢喜,常在高洋左右煽风点火,帮着行杖痛打诸王,太后娄昭君很反感。高湜的岳父护军长史张晏之曾在要道对他下拜,高湜不礼。高洋问为什么,高湜道:“一个无官职的汉人,对他行礼做什么!”高洋于是擢拜张晏之为徐州刺史。 天保十年(559年)十月高洋崩,高湜在国葬礼上负责导引梓宫,临葬吹笛,声称“至尊颇知臣不”,又击胡鼓为乐。娄昭君发怒,命人把高湜打了一百棍。乾明元年(560年)二月六日高湜毙命。娄昭君哀哭,曰:“我看他不长进,管教一下,哪想到他就这样带伤死了!” 同年,追赠高湜假黄钺、太师、司徒、录尚书事。谥號為康穆。儿子高士义袭爵。.

新!!: 尚书仆射和高湜 · 查看更多 »

高普

普,北齐皇族,表字德广,高欢族侄,平秦王高归彦侄,高归義之子。北朝齐武成帝、齐后主时尚书左仆射、尚书令。渤海郡蓨县(治今河北景县)人。.

新!!: 尚书仆射和高普 · 查看更多 »

魏兰根

魏兰根(),中国北魏官员,表字兰根,巨鹿郡下曲阳县(今河北晋州西)人。.

新!!: 尚书仆射和魏兰根 · 查看更多 »

魏元忠

魏元忠(),本名真宰,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縣南)人,唐朝政治家,武则天时任宰相。.

新!!: 尚书仆射和魏元忠 · 查看更多 »

魏舒 (西晉)

魏舒(),字陽元,任城樊縣人。三國時曹魏及西晉官員,官至司徒。.

新!!: 尚书仆射和魏舒 (西晉) · 查看更多 »

魏杞

魏杞,字南夫,一字道弼,南宋大臣。.

新!!: 尚书仆射和魏杞 · 查看更多 »

魏收

魏收(),字伯起,小字佛助,巨鹿郡下曲阳县(今河北省邢台市平乡县)人,北齐史学家、文学家。.

新!!: 尚书仆射和魏收 · 查看更多 »

许惇

許惇(),東魏、北齐官员,齐后主时尚书右仆射。表字季良。高陽郡新城县(今河北省徐水县西南)人。.

新!!: 尚书仆射和许惇 · 查看更多 »

诸葛瞻

諸葛瞻(),字思远,琅邪阳都(山东沂南县)人,诸葛亮的长子,三國時期蜀漢的重臣,是書法家和畫家。曾为骑都尉和出任羽林中郎将,最終官至衛將軍。.

新!!: 尚书仆射和诸葛瞻 · 查看更多 »

谢安

谢安(),字安石,陈郡阳夏(今河南省太康县)人,东晋政治家,军事家。曾隱居東山,历任吴兴太守、侍中兼吏部尚书兼中护军、尚书仆射兼领吏部加后将军、扬州刺史兼中书监兼录尚书事、都督五州、幽州之燕国诸军事兼假节、太保兼都督十五州军事兼卫将军等职,死后追赠太傅,追封庐陵郡公。世称謝東山、谢太傅、谢安石、谢相、谢公。 他初与权臣周旋时,从不卑躬屈膝,不违背自己的准则却能拒权臣而扶社稷;等他自己当政的时候,又处处以大局为重,不结党营私,不仅调和了东晋内部矛盾,还于淝水之战击败前秦并北伐夺回了大片领土;而到他北伐胜利、正是功成名就之时,还能激流勇退,不恋权位;因此被后世人视为良相的代表,“高洁”的典范。.

新!!: 尚书仆射和谢安 · 查看更多 »

谢尚

谢尚(308年-357年6月14日),字仁祖。东晋人,豫章太守谢鲲子,东晋太傅谢安从兄。 精通音律,善舞蹈,工书法,尚清谈。历任江州刺史、尚书仆射,后进号镇西将军,累宦至散骑常侍,卫将军,并开府仪同三司。世称谢镇西。 曾于北伐中得到传国玉玺,又于牛渚采石制为石磬,为江表钟石之始。.

新!!: 尚书仆射和谢尚 · 查看更多 »

谢举

谢举,南北朝时南朝梁大臣、文学家,字言扬,陈郡阳夏(今河南省太康县)人。梁武帝时尚书令。建昌县侯谢弘微的曾孙,谢庄的孙子,謝瀹之子。.

新!!: 尚书仆射和谢举 · 查看更多 »

谢伷

谢伷,南北朝时南朝陈大臣,陈郡阳夏(今河南省太康县)人。陈后主时尚书仆射。谢庄的玄孙,謝瀹的曾孙,谢举的孙子,谢嘏之子。 至德三年(585年)八月己酉,陈叔宝以左民尚书谢伷为吏部尚书。至德四月(586年)十月癸亥,尚书仆射江总为尚书令,吏部尚书谢伷为尚书仆射。禎明二年(588年)六月辛丑,尚书仆射谢伷为特进。隋朝灭陈後,不再为官。.

新!!: 尚书仆射和谢伷 · 查看更多 »

谢琰

謝琰(),字瑗度,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謝安次子。東晉重要將領,為淝水之戰的功臣,後參與抵抗了王恭起兵和孫恩之亂,在對抗孫恩的戰事中兵敗,因部下叛變而遇害。.

新!!: 尚书仆射和谢琰 · 查看更多 »

谢混

谢混(),字叔源,小字益寿。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谢琰幼子,谢安之孙。东晋官員、文学家。在晉官至尚書僕射,但因依附劉毅而被劉裕誅殺。.

新!!: 尚书仆射和谢混 · 查看更多 »

豆卢宁

豆盧寧(),字永安,又称慕容宁,昌黎徒何(徒河县,今辽宁省葫芦岛)人,西魏、北周時的軍人。.

新!!: 尚书仆射和豆卢宁 · 查看更多 »

豆盧欽望

豆卢钦望(),又名望之,字思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昌黎徒河。唐武则天时宰相。.

新!!: 尚书仆射和豆盧欽望 · 查看更多 »

鲜于世荣

于世荣(),中国南北朝时東魏北齐軍事人物。漁陽郡(治今北京密云西南)人,敕勒鲜于氏。.

新!!: 尚书仆射和鲜于世荣 · 查看更多 »

賈充

贾充(),字公闾,平阳郡襄陵县(今山西襄汾县)人,曹魏豫州刺史贾逵之子,是三国時代仕於魏國和西晋兩個朝代的大臣。西晉建國功臣,司馬昭和司馬炎的心腹,其女兒賈褒及賈南風分別嫁予司馬炎弟司馬攸及兒子司馬衷,與皇室結為姻親,地位顯赫,諡號武公。.

新!!: 尚书仆射和賈充 · 查看更多 »

贺兰祥

賀蘭祥(),字盛乐,河南郡洛阳县(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人,北魏、西魏、北周官员。.

新!!: 尚书仆射和贺兰祥 · 查看更多 »

贾显度

贾显度,北魏军事人物,表字希季,中山郡無極县人,贾显智之兄。魏孝武帝时尚书左仆射。.

新!!: 尚书仆射和贾显度 · 查看更多 »

趙彥深

趙彥深()本名隐,字彦渊(唐朝避李渊讳改为彦深),避北齐庙讳(高殷)以字行,南阳宛(今河南南阳)人,后为平原(今山东平原)人。 汉太傅趙憙之後。高祖父赵难擔任齐州清河太守,遂移居清河。彦深自幼孤贫,事母至孝。十歲時,伺候司徒崔光。崔光对宾客们说这孩子将来肯定前程远大。赵彦深性聪敏,善书计,早年为尚书令司马子如的門客,供写书,高欢在晋阳時,司马子如看中他书写无误用为书令史,推荐赵彦深擔任史官。子如擔任开府参军,再以赵彦深为水部郎。补大丞相功曹参军。高欢时期的文章多出自其手,号称敏给。 高欢死后,世子高澄委托赵彦深署理后事,封安国县伯。劝降西魏颍川守将王思政,解思政佩刀赠与彦深。高洋即位称帝,赵彦深仍旧掌管机密,进爵为安国县侯。历任秘书监、大司农。出为东南道行台尚书、徐州刺史。征为侍中,仍掌机密。 武成帝河清元年(562年),进爵安乐公。累迁尚书左仆射、齐州大中正,监国史,迁尚书令,位特进,封宜阳王,武平二年(571年)拜司空,被为祖珽所间,出为西兖州刺史。四年(573年),征为司空,转司徒。武平七年(公元576年)正月丁母忧,寻起为本官。七年六月,暴疾卒,年七十岁。 赵彦深父母赵奉伯、傅华合葬墓位于山东济南槐荫区段店镇后周王庄村,1977年村民因挖井取土挖出北齐太妃墓,出土《北齐宜阳国太妃傅华墓志铭》一方,失志盖;同墓出土《齐故使持节都督齐兖南青诸军事齐州刺史尚书左仆射司空赵公墓志铭》篆书盖石一方,失志铭。.

新!!: 尚书仆射和趙彥深 · 查看更多 »

路岩

路岩(),字鲁瞻,魏州冠氏(今山东冠县)人。 其父路群,字正夫,能寫文章。唐代大中年間进士,歷官屯田员外郎、翰林学士、兵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尚书左仆射等。唐懿宗很看重他,咸通五年以翰林學士、兵部侍郎銜拜相,三十六歲即居相位。咸通十一年,与駙馬韦保衡以同昌公主病死之事逼害劉瞻。不久即与韦保衡同当国,二人势动天下,时人稱之“牛头阿旁”。咸通十二年(871年),与韦保衡不和,罢相,为西川(今四川成都)节度使。僖宗即位,贬为新州(今广东新兴县)刺史。路岩出城時,路人紛紛向他投擲瓦礫。京兆尹薛能是路岩在相位时所拔擢,路岩告訴薛能道:“临行,烦以瓦砾相饯!”薛能举笏答称:“向来宰相出任,京兆府无发兵防卫先例。”路岩感到惭愧。走到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县),改流放儋州(今海南省),途中再令自杀,并割取喉骨,交回復命。 路岩任宰相时,有人编歌谣《嘲四相》:“确确无论事,钱财总被收。商人都不管,货赂(路)几时休?”说的就是当朝宰相曹确、杨收、徐商、路岩。 有子路德延,字昌遠;路延規,字希聖。.

新!!: 尚书仆射和路岩 · 查看更多 »

黃門侍郎

黃門侍郎,又稱黃門郎,秦代初置,即給事於宮門之內的郎官,是皇帝近侍之臣,可傳達詔書,漢代以降沿用此官職。唐代改稱門下侍郎,屬於宰相之一。金朝、元朝时废除。.

新!!: 尚书仆射和黃門侍郎 · 查看更多 »

黃潛善

黃潛善(),字茂和,邵武(今福建邵武)人,北宋宣和六年甲辰科進士出身,是一位宋朝奸臣。 宣和六年(1124年)甲辰科進士,授官筠州(今江西高安)通判。徽宗時任左司郎,政和、宣治年間,任欽差大臣察訪陝西、河東震災區,不以實聞,但言震而已。 之後,被拔擢至戶部侍郎,坐事謫亳州,以徽猷閣待制知河間府。 靖康初,金人入攻,康王開大元帥府,檄潛善率兵入援。張邦昌僭位,潛善趨白于帥府,王承制拜潛善為副元帥。 靖康二年,康王登基,拜中書侍郎。 建炎元年,此時宋高宗從人望,擢李綱為右相,但李綱將奏逐黃潛善及汪伯彥,右丞呂好問止之。未幾,黃潛善拜右僕射兼中書侍郎,李綱遂罷。此時的黃潛善主張和議,與虜人畫河為界,遭李綱駁斥。太學生陳東論李綱不可去,潛善、伯彥不可任,潛善恚。御史張所也說黃潛善這個人姦邪,恐害新政,左遷所尚書郎,尋謫江州。 會歐陽澈上書詆時事,語侵宮掖,帝謂其言不實,潛善乘間啟殺澈並東誅之,識與不識皆為之垂涕,帝悔焉。 建炎元年,又與汪伯彦貶逐李綱,官至广州刺史、尚书左仆射、知河间府、左丞相。 建炎三年十二月癸卯,黃潛善卒于英州,葬於江西廬陵縣儒林鄉鳳凰洲劉家嶺。.

新!!: 尚书仆射和黃潛善 · 查看更多 »

齐难

难,五胡十六国时后秦姚兴时尚书仆射。.

新!!: 尚书仆射和齐难 · 查看更多 »

边芮

边芮,五胡十六国西秦乞伏-乾-归时尚书左仆射,金城(今甘肃省兰州市西北)人。 388年,乞伏-乾-归任命南川侯出连乞都为丞相,梁州刺史悌眷为御史大夫,边芮为左长史,东秦州刺史秘宜为右长史,武始人翟勍为左司马,略阳人王松寿为主簿。乞伏--归称王,395年,乞伏--归任命太子乞伏炽磐领尚书令,左长史边芮为左仆射,右长史秘宜为右仆射,文武百官按魏武帝和晋文帝时的旧例,但还称大单于、大将军。边芮等人也兼任大单于府、大将军府的官职。姜乳据守上邽(今甘肃省天水市),乞伏--归派大将乞伏益州率军讨伐,边芮以为乞伏益州脾气暴躁,骄兵必败,难当此任,乞伏--归不听,后乞伏益州果然至大败。乞伏--归降附后秦。401年后秦归义侯乞伏--归自长安回到苑川,任命边芮为长史,王松寿为司马。.

新!!: 尚书仆射和边芮 · 查看更多 »

辛雄

辛雄(),字世宾,陇西郡狄道县(今甘肃省定西市临洮)人,北魏大臣。 辛雄有孝性,博览群书,通经书而好刑名。不妄交友,喜怒不形于色。初仕为奉朝请。魏宣武帝正始元年(504年),拜给事中,十年不迁职。清河王元怿为司空时,辛雄被征辟为户曹参军,管理田曹事务。元怿迁司徒时,仍为户曹参军,辛雄用心平直,尽心政事,受元怿器重。魏孝明帝时,历任尚书驾部、三公郎。辛雄为官明敏善断,朝廷每有疑议,他与公卿驳辩,他的建议多为执政者采纳,享有盛名。他曾多次奏请赏善罚恶,简选俊才。神龟二年(519年)任城王元澄弹劾御史中丞元匡大不敬,皇帝下诏免死。辛雄奏请宽宥,说:“元匡曾经侍奉过三代皇帝,他的刚正不阿的事迹,朝廷内外都知道。因此孝文帝奖赏他‘匡’这个名字。先帝既然已经在先前容忍了他,陛下您也应当在现在宽待他,如果最后贬黜了他,那么恐怕会因此而堵住了忠臣的口。”元匡得以免罪。北魏因为郎选不精,就大加淘汰,只有朱元旭、辛雄、羊深、源子恭以及祖莹等八人因为有才能而留用,其他人都被罢职送回去。孝昌元年(525年)辛雄兼司州别驾,辅助元诲督军彭城。招降萧综。转任司空长史。后来担任行台左丞跟随元彧讨山蛮,取叶城。武泰元年(528年)大都督尔朱荣入洛阳,发动河阴之变,辛雄潜伏不出。魏孝庄帝时,迁侍中、关西慰劳大使,奏请蠲免租调徭役。永安三年(530年),位至都官尚书、河南尹。太昌元年(532年),官至吏部尚书,兼侍中。 永熙三年(534年)魏孝武帝入关中,辛雄留在洛阳。八月初四,丞相高欢召集百官,说:“为臣奉主,要解救危难,如果在朝中不诤谏,皇帝出门时不跟随,没事时争宠求荣,遇上事就自己逃窜,做臣子的气节在哪里!”辛雄说道:“主上与他宠信的近臣们谋划商量事情,我们事先都不知道。等到皇帝的乘舆西去,我们要是立即追随,恐怕行为相当于奸党;我们留下来等待大王,大王又以不追随主上来责备我们,我们进退都无法脱罪了。”高欢说:“你们备位大臣,本来应当以身报国,奸臣当权时,你们有人说过一句规劝的话吗?使国家大事一朝到现在这种地步,你们的罪责还能归到谁的身上!”说完,下令收审辛雄以及开府仪同三司叱列延庆、兼任吏部尚书崔孝芬、兼任度支尚书杨机、散骑常侍元士弼,将他们全部杀害。.

新!!: 尚书仆射和辛雄 · 查看更多 »

范宗尹

范宗尹,字觉民,襄阳邓城(今湖北襄樊西北)人。 少年好学。宣和三年,上舍登進士第。累迁侍御史、右谏议大夫。靖康初年,金人南下,欽宗召群臣商討對策,他請割地求和。因此罢归。张邦昌被立為楚王,复其职,暗中派他去向康王劝进。建炎元年(1127年),出京擔任舒州(今安微安慶市)知縣,因反對李綱為相,又被劾曾受張邦昌偽命,責鄂州(今湖北武昌)安置。召为中书舍人,迁御史中丞。三年,拜参知政事,四年,守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御营使。绍兴元年二月辛巳,日有黑子,宗尹認為辅政無能,請求罷免,不许。晚年为秦桧所排挤,出京擔任溫州知州。绍兴六年,退居天台,不久卒。.

新!!: 尚书仆射和范宗尹 · 查看更多 »

范純仁

范純仁(),字堯夫,苏州吳縣(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名相范仲淹次子。皇祐元年進士,從胡瑗、孫復學。.

新!!: 尚书仆射和范純仁 · 查看更多 »

范隆 (前趙)

范隆(),字玄嵩,雁門(今山西省右玉縣)人。曾任前趙尚書僕射、太尉、尚書令、中書令、司空。.

新!!: 尚书仆射和范隆 (前趙) · 查看更多 »

范雲

范雲可以是:.

新!!: 尚书仆射和范雲 · 查看更多 »

郎肃

郎肃,十六国时冉魏大臣。 冉魏永兴元年(350年,晋穆帝永和六年),冉闵代後赵建魏称帝,任命郎肃为尚书右仆射,与左仆射张乾、尚书令王简等共同辅佐朝政。永兴三年(352年,晋穆帝永和八年),冉闵出征刘显,留他和大将军蒋干、王简、郎肃、中书监聂熊、中书令李垣等辅佐太子冉智留守邺城。最后冉闵在魏昌城被前燕擒获。八月十三日,魏国长水校尉马愿等人打开邺城城门,投降前燕慕容评。慕容评把董皇后、太子冉智、太尉申鍾、司空条攸送至蓟城。郎肃和尚书令王简、左仆射张乾全都自杀。.

新!!: 尚书仆射和郎肃 · 查看更多 »

胡长仁

胡长仁(),字孝隆,安定临泾人,武成皇后之兄,北齐权臣。 胡长仁是殿中尚书、中书监、侍中、东平孝景公胡祥的孙子,北魏中书令、兖州刺史、安平王胡延之的儿子。568年五月初九,北齐任命尚书右仆射胡长仁为尚书左仆射,十月二十日,北齐任命广宁王高孝珩为录尚书事,左仆射胡长仁为尚书令(尚书省长官,下辖左、右仆射,时和士开为左仆射,唐邕为右仆射)。北齐武成帝驾崩后,开始参预朝政,受封为陇东郡王。 左丞郦孝裕、郎中陆仁惠、卢元亮和胡长仁互相结为一党。胡长仁每上尚书省,郦孝裕必方驾而来。省务繁忙,簿案堆积,令史想要到都座的人每天都有百数。郦孝裕屏退外人与胡长仁私下讲话,退朝也是相随,陆仁惠、卢元亮又伺间而往,停止公事,时人号郦、陆、卢为三佞。 胡长仁私游密席,处处追寻。郦孝裕劝其求进,和士开非常恨他,于是奏郦孝裕为章武郡守,卢元亮为淮南郡守,陆仁惠为幽州长史。郦孝裕劝说胡长仁:“大王假装卧病,和士开必来,因而杀之。入见太后,不过百日失官,便代其处。”和士开知道后,将郦孝裕迁为北营州建德郡守。 天统五年(569年),胡长仁随齐后主高纬回邺城,门客程牙冒犯御驾,被捉获打死。和士开乘此令亲信陈德信讲述胡长仁仗着外戚,骄豪无所畏惮。胡长仁被除为齐州刺史。 武平四年(573年)四月,胡长仁被外放到齐州后,启求暂回邺城,奏章却被有司隐瞒不报。他极为怨愤,派冀州人李揩墙刺杀和士开,却被其弟胡长咸告发。和士开和祖孝徵商议,祖孝徵以汉文帝诛杀舅舅薄昭的事情为例,于是后主高纬派使者张固、刘桃枝去齐州,斥责胡长仁谋害宰辅,将他赐死。 胡长仁爱好欣赏歌舞,能饮酒至数斗而不醉。但到齐州后,每次喝酒,就长嘘短叹,泪流不已。他死后,有一个女儿被北齐后主高纬纳为皇后,即胡皇后,于是重加赠谥。胡长仁的儿子胡君璧,袭爵陇东王。胡君璧的弟弟胡君璋,胡长仁的弟弟胡长雍等,胡家前后七人被赐爵,整个家族都很贵盛。.

新!!: 尚书仆射和胡长仁 · 查看更多 »

郭子仪

郭子儀(),華州鄭縣(今陝西渭南市华州区)人,祖籍山西太原,唐代政治家、军事家,一生平定安史之亂等諸多亂事,歷事玄、肅、代、德四帝,封汾陽郡王,世稱郭令公。為傳說“富貴壽考”典故的主人公,頤和園長廊畫中有描繪。.

新!!: 尚书仆射和郭子仪 · 查看更多 »

郭祚

郭祚(),表字季祐,太原郡晋阳县(今山西省太原市)人。魏宣武帝时尚书右仆射。.

新!!: 尚书仆射和郭祚 · 查看更多 »

郭遨

#重定向 郭敖.

新!!: 尚书仆射和郭遨 · 查看更多 »

郭英乂

郭英乂(),瓜州常乐人。陇右节度使、左羽林军将军郭知运第五子。安史之乱后掌管禁军,唐代宗时任剑南节度使,在成都横行不法,无所忌惮。因屡次抑压西山兵马使崔旰,崔旰出兵攻打成都,郭英乂军法严苛,部下皆叛,反攻英乂。他逃至简州,被普州刺史韩澄所杀,妻儿也被崔旰屠灭。.

新!!: 尚书仆射和郭英乂 · 查看更多 »

郭殷

郭殷,十六国时后赵大臣。 319年,石勒称赵王,建立后赵政权,以郭殷为右司马。330年,石勒称帝,以郭殷为尚书。石勒之子石弘即位,郭殷为尚书右仆射。334年,郭殷奉石虎之命,郭殷入宫,废石弘为海阳王。石虎称居摄赵天王,任郭殷为司空。.

新!!: 尚书仆射和郭殷 · 查看更多 »

郑延昌

郑延昌(),字光远,中国唐朝官员,唐昭宗年间为宰相。.

新!!: 尚书仆射和郑延昌 · 查看更多 »

郑余庆

#重定向 郑馀庆.

新!!: 尚书仆射和郑余庆 · 查看更多 »

郑球

郑球(),字子瑜,荥阳郡开封(今河南开封)人。西晋官員。祖父鄭袤,父亲郑默。 郑球少辟入宰府,入侍二宫。成都王司马颖为大将军,讨赵王司马伦,郑球自顿丘太守为右长史,因功封平寿公。历任侍中、尚书、散骑常侍、中护军、尚书右仆射,领吏部。永嘉二年(308年)去世,追赠金紫光禄大夫,谥号元。郑球弟郑豫,永嘉末为尚书。.

新!!: 尚书仆射和郑球 · 查看更多 »

郑鲜之

郑鲜之(),东晋、南朝宋文学家、思想家。字道子,一作道之。荥阳郡开封县(今河南省开封市西南)人。宋文帝时尚书右仆射。 郑鲜之家世官宦。年轻时绝交游,闭门读书。初为桓伟辅国将军主簿,入朝廷为御史中丞。性情刚直不阿,不附权贵。外甥刘毅身为亚相,处事不当,而使侍御史弹奏免官。郑鲜之与刘裕友善,刘裕、刘毅争权时,郑鲜之尽心刘裕,任太尉咨议。刘毅喜欢樗蒲,和刘裕赌局,刘裕获胜。郑鲜之大喜,赤脚绕床大叫,声声相续。刘毅不高兴:“郑君这是干什么。”于是对待郑鲜之没有甥舅之礼,时人称郑鲜之“格佞”。义熙十二年(416年),随从刘裕北伐,郑鲜之任右长史。刘裕即帝位为宋武帝,郑鲜之任太常,都官尚书。因从征有功,封龙阳县五等子。宋少帝景平年间,徐羡之、傅亮当权,出任豫章郡太守。郑鲜之为人通率,在皇帝之侧说话不遮隐,时人很害怕他。好交游,有时不知所往,随驾车的开到哪里就到哪里。宋文帝元嘉三年(426年),王弘入为相,举郑鲜之为尚书右仆射。元嘉四年(427年)郑鲜之卒。追赠散骑常侍、金紫光禄大夫。著有文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九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一首。 郑鲜之善议论。崇善佛学,曾著《神不灭论》,吸收慧远“形尽神不灭”的佛学思想,攻击“形神同灭”的神灭论,认为“形神混会”而“粗妙分源”。神明为万物之本,高于太极,永恒存在。“神为生本,其源至妙,岂得与七尺同枯,户牖俱尽者哉?”反对桓谭薪火之喻,以为“薪虽所以生火,而非火之本。火本自在,因薪为用耳”。笃信儒家名教,提出“忠不能救主,孝不顾其亲,是家国之罪人”。反对官吏因父母病去职处以禁锢三年的新制。.

新!!: 尚书仆射和郑鲜之 · 查看更多 »

阳休之

陽休之(),字子烈。北平郡無終縣(今天津市蓟州区)人。 北魏前军将军陽固之子。魏宣武帝永平二年出生,始任州主簿。陽休之隽爽有风概。少年勤学,熱爱文藻,與祖鴻勳有往來。弱冠之年即有声誉。在北魏,历官中书侍郎。北齐天统年间阳休之为吏部尚书。凡所选用,才地俱允。武平六年(575年),任尚书右仆射,不久,又领中书监。官至高阳太守。周武帝平齐,拜上开府,和州刺史。隋文帝開皇二年罢任,卒于洛阳,享年七十四歲。陽休之著有文集三十卷,又撰《幽州古今人物志》三十卷,并行于世。 陽休之有一段逸話,當他受北齊封爲王時。休之說道:“我既不是奴,也不是獠,為什麼封我爲王?”。.

新!!: 尚书仆射和阳休之 · 查看更多 »

蘇良嗣

苏良嗣(),封爵温国公,唐朝官员,唐睿宗第一次登基时曾任宰相。.

新!!: 尚书仆射和蘇良嗣 · 查看更多 »

赵善

赵善,字僧庆,南北朝西魏大臣,天水南安(今甘肃天水)人,赵贵的堂兄。.

新!!: 尚书仆射和赵善 · 查看更多 »

赵煚

趙煚(),字賢通,天水郡西县(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人,西魏、北周、隋朝官员。.

新!!: 尚书仆射和赵煚 · 查看更多 »

赵隐

趙隱(《旧唐书》卷一十九下),字大隐,封天水县伯,唐朝官员,唐懿宗、唐僖宗年间任宰相。.

新!!: 尚书仆射和赵隐 · 查看更多 »

赵韶

赵韶,天水郡南安县(今甘肃省天水市)人。 前秦苻生为太子时,赵韶为太子门大夫。355年,苻生即位,任命赵韶为尚书右仆射,太子舍人赵诲为中护军,著作郎董荣为尚书。赵韶与董荣等结党营私,败坏政治,屡进谗言,杀害朝廷重臣,为朝廷大臣所嫉。九月,苻生杀掉了皇后梁氏以及毛贵、梁楞、梁安。右仆射赵韶、中护军赵诲,都是洛州刺史赵俱的堂弟,是苻生的宠臣。苻生任命赵俱为尚书令,赵俱以病推辞,并对赵韶、赵诲说:“汝等不复顾祖宗,欲为灭门之事!毛、梁何罪,而诛之?吾何功,而代之?汝等可自为,吾其死矣!”于是赵俱忧郁而死。苻生任命辛牢代理尚书令,任命赵韶为左仆射,尚书董荣为右仆射,中护军赵诲为司隶校尉。丞相雷弱儿性格耿直,因赵韶、董荣败坏朝政,他在朝廷公开批评两人。赵韶、董荣便向苻生进谗言诬陷雷弱儿。苻生于是杀掉了雷弱儿及其九个儿子、二十七个孙子。356年,赵韶厌恶司空王堕的外甥、洛州刺史杜郁,向苻生进谗,说杜郁和东晋来往,苻生于是杀死杜郁。357年,苻坚杀死苻生,就去掉了皇帝的称号,称为大秦天王,在太极殿即位。杀掉了苻生的宠臣中书监董荣、左仆射赵韶等二十多人。.

新!!: 尚书仆射和赵韶 · 查看更多 »

赵鼎

趙鼎,字元鎮,自號得全居士,解州聞喜(今山西省聞喜縣)人,宋高宗時宰相。與李綱、胡銓、李光並稱「南宋四名臣」。.

新!!: 尚书仆射和赵鼎 · 查看更多 »

赵挺之

赵挺之(),字正夫,密州诸城(今山東諸城)人,北宋大臣。 熙宁三年(1070年)叶祖洽榜进士,擔任登州與棣州教授,元丰末年通判德州。元祐初,召试馆职,为秘阁校理,迁监察御史。元祐四年(1089年),坐不论蔡确,出京通判徐州,五年,移知楚州。八年,五月为京东路转运副使。入为国子司业,历官太常少卿,绍圣四年(1097年)十月为礼部侍郎、十一月為吏部侍郎,再擔任中书舍人、给事中兼侍講。徽宗即位,擔任礼部侍郎,拜御史中丞。力主绍述之说,並排击元祐诸臣不遗余力。崇宁元年(1102年),由吏部尚书拜右丞,进左丞、中书门下侍郎。五年(1106年),进拜尚书右仆射。擔任宰相期間,与蔡京争权,常說蔡京的奸恶。趙挺之第二次拜相約一年,大观元年(1107年),蔡京再拜相,赵挺之罢去,授佑神观使。不久卒,享年六十八歲,赠司徒,谥曰清宪。《全宋诗》卷八七五录其诗三首。《全宋文》卷二一〇七收其文十七篇。.

新!!: 尚书仆射和赵挺之 · 查看更多 »

赵晁

赵晁,五胡十六国时南凉景王禿髮傉檀的尚书左仆射。 赵晁开始是禿髮傉檀的左长史,408年十一月,禿髮傉檀复国,重新自称凉王,实行大赦,改年号为嘉平,设置文武百官。册立夫人折掘氏为王后,封嫡长子秃发虎台为太子、录尚书事。任命左长史赵晁为尚书左仆射,右长史郭倖为尚书右仆射。任命昌松侯秃发俱延为太尉。.

新!!: 尚书仆射和赵晁 · 查看更多 »

薛琡

薛琡,字昙珍,北魏末年孝明帝到東魏時河南郡人。其先人是代郡人,本姓叱干氏。父河東公薛彪子之子、薛野䐗之孫、聊城侯薛達頭的曾孫。.

新!!: 尚书仆射和薛琡 · 查看更多 »

薛綜

薛綜(),字敬文,沛郡竹邑人,戰國時齊國孟嘗君後代。三國時東吳官員,文學家。.

新!!: 尚书仆射和薛綜 · 查看更多 »

问至

问至,十六国时期夏国大臣,在赫连昌时担任尚书左仆射。 真興七年(425年),夏国开国皇帝赫连勃勃亡故,他的第三子赫连昌继位,任命问至为尚书左仆射。承光三年(427年),北魏军队来进攻,占领夏国都城统万(今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南白城子),赫连昌逃往上邽(今甘肃省天水市)。魏太武帝亲自领兵追赶,入上邽城,问至保护着赫连昌的母亲逃出城外。后事不详。.

新!!: 尚书仆射和问至 · 查看更多 »

董厥

董厥(),字龔襲,義陽人。三國時蜀漢末期重要官員。.

新!!: 尚书仆射和董厥 · 查看更多 »

董荣

董荣(),字龙,小名龙,又名董龙,是南北朝时期前秦的大臣,后被苻坚诛杀。 晋穆帝永和十一年(355年),苻生任命著作郎董荣为尚书。同年冬,改任其为右仆射。同年十二月,因为赵韶、董荣败坏朝政,前秦丞相雷弱儿性格刚烈耿直,并在朝廷上公开批评。赵韶、董荣两人便向苻生进谗诬陷。雷弱儿及其九个儿子、二十七个孙子被杀;各羌族部落因此对前秦产生了离心。 永和十二年(366年),司空王堕与董荣、强国关系糟糕,有人建议王堕多和董荣接触;王堕则称“董龙是何鸡狗,而令国士与之言乎!”当时恰逢天象变故,董荣、强国称天谴,建议以显贵大臣接受惩罚,并建议王堕。临刑前,董荣对王堕说:“今天你还敢把我比作鸡狗么?”王堕怒目痛斥。升平元年(357年),东海王苻坚率众谋反并杀死苻生,自立为大秦天王,改元永兴。诛杀中书监董荣、左仆射赵韶等二十余人。 唐朝诗人李白在《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中写出“孔圣犹闻伤凤麟,董龙更是何鸡狗!”意指唐玄宗身边的佞臣。.

新!!: 尚书仆射和董荣 · 查看更多 »

蒋芾

蒋芾(),字子礼,宋朝常州宜兴县(今江苏省宜兴市)人。 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蒋芾中进士第二。宋孝宗即位,历任起居郎兼直学士院、签书枢密院事,上奏皇帝选将才稳固边防。乾道二年(1166年),担任权参知政事、同知国用事,奏请停止招兵一年半,来省养兵费用。叶颙、魏杞罢相,蒋芾采众论奏《筹边志》,论钱谷不足、兵士不练等事。乾道四年(1168年)二月己亥,拜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蒋芾母亲去世,宋孝宗诏命他起复,拜左仆射。宋孝宗命大臣议和战,因为争执不下,宋孝宗让蒋芾决断。蒋芾奏“天时人事未至”,和孝宗大举攻金的计划相左,于是十一月甲辰罢相,任观文殿大学士、知绍兴府(治今浙江省绍兴市)、提举洞霄宫。后来因言罢职,居住建昌军。著《逸史》。.

新!!: 尚书仆射和蒋芾 · 查看更多 »

蔡京

蔡京(),字元長。北宋興化仙遊(今属福建)人。北宋時期書法家,先后四次任宰相,掌权共达十七年之久。蔡京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贪官之一,穷奢無能、貪腐保守,直接导致北宋王朝的衰败。.

新!!: 尚书仆射和蔡京 · 查看更多 »

蔡兴

蔡兴,中国五胡十六国时代成汉皇帝李寿的尚书左仆射。 蔡兴开始为李寿的司马,跟从李寿灭李期后,他和与任调等人力劝李寿不要向东晋称藩,于是李寿自立为帝,国号汉。李寿任命他为左仆射,李寿即位之初,仍遵循李雄宽俭之政。后来,李寿日益荒淫奢侈,严刑峻法,大兴土木,国势败坏。蔡兴极力劝谏,李寿以其诽谤,将他诛杀。.

新!!: 尚书仆射和蔡兴 · 查看更多 »

蔡確

蔡確(),字持正,福建泉州府晉江縣人。王安石变法的中坚人物。 父蔡黃裳在陳州被陳執中貶逐。蔡確早年在泗州中山寺读书,仁宗嘉祐四年(1059年)進士,调(京兆府)邠州(治所今陕西彬县)司理参军。外號“倒懸蛤蜊(殼菜)”。王安石当政时,荐为三班主簿,王安石變法中的“常平、免役皆成其手”。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此時富弼在西京,上言「蔡确小人,不宜大用」。史载:“确既相,屡兴罗织之狱,缙绅士大夫重足而立矣。” 元豐八年(1085年)三月,神宗病逝,哲宗即位,转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司馬光執政,幾盡罷新法,改革派人士幾乎全招貶職。元佑二年(1087年)出知陈州、安州(今湖北安陆县)、邓州,元祐年間,蔡確在安州遊車蓋亭時,寫下《夏日遊車蓋亭》十首絕句。其政敵吳處厚向朝廷說“內五篇皆涉譏訕,而二篇譏訕尤甚,上及君親”,又指出“矯矯名臣郝甑山,忠言直節上元間”之句,是將高太后比做武則天。 高太后怒不可遏,將蔡確貶為光禄寺卿、分司南京,范祖禹认为:“蔡之罪,天下不容,尚为列卿,恐难平民愤。”最後貶至英州别驾(今广东英德市)、嶺南新州(今广东新兴县)安置,此舉開啟北宋貶官至嶺南的先例。呂大防和劉摯曾以蔡確之母年老,嶺南路遠,請改遷他處,高太后說:“山可移,此州不可移。”不久死於新州。《宋史》将其列入奸臣列传。 蔡确府宅在泉州城蔡巷(今称菜巷)。.

新!!: 尚书仆射和蔡確 · 查看更多 »

蕭倣

萧倣可能是下列人物:.

新!!: 尚书仆射和蕭倣 · 查看更多 »

蕭瑀

蕭瑀,字時文,南朝梁明帝蕭巋和皇后张氏之子。.

新!!: 尚书仆射和蕭瑀 · 查看更多 »

蕭道成

帝萧道成(),字绍伯,南北朝時代南齊开国皇帝。.

新!!: 尚书仆射和蕭道成 · 查看更多 »

长孙稚

长孙稚(),原名冀归,魏孝文帝以他年幼就继承家业,赐名为稚,《北史》为避唐高宗李治讳称之为长孙幼,字承业。长孙道生的曾孙。 长孙稚出生时母亲就病逝,由其姨表兄元洪超母亲抚养长大。魏孝文帝南征南朝萧齐时,长孙稚为前将军。魏宣武帝时,因为女婿侯渊之父侯刚,被权臣元叉所看重,长孙稚因此出任抚军大将军,扬州刺史、假镇南大将军、都督淮南诸军事。与南朝萧梁大将裴邃、虞鸿在寿春对峙,长孙稚几个儿子骁勇善战,裴邃很是头痛,号称其为“铁小兒”。 孝昌二年(526年),五原人鲜于修礼在定州(河北保定)起兵反叛,年号鲁兴。长孙稚以大都督之职率军征讨,随即河间王元琛取代其任大都督,两人原本在寿春时就不和,行军至呼沱河时,一人欲战,一人不从,在五鹿终被鲜于修礼击破大军,两人逃回洛阳,俱被免除官爵。 两个月后,四川陈双炽聚众反叛,自号始建王。长孙稚复任假镇西将军、讨蜀都督。征讨有功,升为平东将军,恢复公爵爵位。后除尚书右仆射。魏孝庄帝即位后,重新进封为上党王,不久改为冯翊王,后又降为郡公。在北魏末期历任司徒公、太尉公、太傅。 532年,出帝元修向西投奔长安的宇文泰,长孙稚当时镇守武牢,也随同赴长安,被封为太师、录尚书事,封上党王。大统元年(535年)去世,赠假黄钺、大丞相、都督三十州诸军事、雍州刺史,谥曰文宣。.

新!!: 尚书仆射和长孙稚 · 查看更多 »

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字辅机,河南洛阳人。唐初大臣,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首。 唐太宗、唐高宗时的宰相:贞观元年(627年)七月至二年(628年)正月为尚书右仆射,十九年(645年)至二十年(646年)四月为侍中,二十二年(648年)正月至二十三年(649年)六月为检校中书令、知尚书门下二省事,二十三年六月至显庆四年(659年)四月,为同中书门下三品。.

新!!: 尚书仆射和长孙无忌 · 查看更多 »

苏威

蘇威(),中国隋朝政治家。字無畏。京兆武功(今陝西省)人。蘇綽之子。隋文帝、煬帝两代重臣。.

新!!: 尚书仆射和苏威 · 查看更多 »

苏瓌

苏瓌(),字昌容。雍州武功(今陝西省)人。中国唐朝政治家。隋文帝、煬帝时重臣苏威的曾孙。唐中宗时期的宰相,爵封许国公。长子苏颋也是唐玄宗的宰相。.

新!!: 尚书仆射和苏瓌 · 查看更多 »

苏颂

苏颂(閩南語:So͘ Siōng;),字子容,福建泉州同安縣葫芦山(今属厦门市同安区)人,閩南人。他是一名中國北宋十分傑出的博學家,身兼科學家、數學家、政治家、天文學家、地圖學家、鐘錶學家、藥理學家、礦物學家、地質學家、動物學家、植物學家、機械和建築工程師、詩人、古董家、外交大使等多重身份。 蘇頌是中世紀開封水運儀象台的設計工程師,為世界上早期採用擒縱器的機械設計。擒縱器是由佛教和尚一行與粱令瓚於公元725年所發明的,但被應用於環形球儀機械上,蘇頌是第一人。.

新!!: 尚书仆射和苏颂 · 查看更多 »

苻崇

苻崇(?-394年),十六国前秦末主。 苻崇是高帝苻登之子,太初三年(388年)八月立為太子。 太初九年(394年)七月,苻登兵敗,被後秦姚興殺死,崇逃到湟中即帝位,改元延初。十月,苻崇被隴西鮮卑的梁王乞伏-乾-歸(後來的西秦王)驅逐,逃到隴西王楊定那裡。楊定率領二萬人與苻崇共攻--歸,先勝後大敗,定及崇俱被殺,--歸盡有隴西之地。 前秦太子苻宣投靠仇池楊盛,不再設置郡縣,前秦亡。.

新!!: 尚书仆射和苻崇 · 查看更多 »

苻冲

苻冲,氐族人,前秦太宗苻登之弟。 384年,前秦幽州刺史王永、平州刺史苻冲率领二州军攻击后燕。燕王慕容垂派平朔将军平规反击王永,王永派昌黎太守宋敞在范阳迎战,宋敞的军队被打败,平规进军占据了蓟城以南。385年九月,苻丕命张蚝为侍中、司空,任命王永为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车骑大将军、尚书令,任命王腾为中军大将军、司隶校尉,任命苻冲为尚书左仆射,封为西平王。441年,氐王杨难当动员全国的兵马入侵刘宋,计划占据蜀地,派建忠将军苻冲从东洛出兵抵御刘宋梁州军。刘宋梁、秦二州刺史刘真道斩杀苻冲。.

新!!: 尚书仆射和苻冲 · 查看更多 »

苻融

苻融(),字博休,十六国前秦将领,洛陽臨渭(今甘肅天水東北)人,氐族。苻堅的弟弟,谥号阳平哀公。.

新!!: 尚书仆射和苻融 · 查看更多 »

虞庆则

虞慶則(),中国隋朝軍人,本姓魚,京兆郡櫟陽县人。 北周灵武太守虞祥之子,仕北周,历任中外府行参軍、外兵参軍事、袭封父亲的沁源县公爵位。578年,受儀同大将軍之位,任并州总管長史。579年,为開府儀同三司。与越王宇文盛、高熲平定稽胡之乱。任石州总管,稽胡8000户归服。 581年,隋朝建国,進位大将軍,转任内史監、吏部尚書、京兆尹、封彭城郡公、兼任新都总監,主管大興城营造。582年冬,突厥侵入隋朝境内,慶則为元帥討突厥。隋軍受严寒之苦,手指冻掉的有1000人。達奚長儒率騎兵2000人進別道,受突厥軍包围,慶則按兵不救,達奚長儒孤軍作战,死者十之八九。文帝没有問責慶則。慶則转任尚書右僕射。 後突厥沙钵略可汗摄图願归順隋朝,求隋朝派重臣来使,文帝以慶則为使者入突厥。摄图的慇懃態度是慶則派長孫晟劝説的,摄图与弟葉護受詔,愿称臣朝貢。摄图贈慶則1000匹馬,将女儿嫁给慶則为妻。文帝以慶則功高,没有追問。慶則受上柱国之位,封魯国公,食邑任城县1000户。 589年,平定南朝陳後,文帝幸晋王楊广之邸,与群臣共进酒会,慶則与高熲、楊素祝文帝長寿。文帝大喜,称願諸公子孫世代富貴。慶則转任右衛大将軍、右武候大将軍。 597年,嶺南李賢叛乱,慶則为桂州道行軍总管征讨。他妻弟趙什柱为府長史随行。趙什柱与慶則愛妾私通,恐事情发觉。趙什柱便向文帝说慶則不愿遠征。李賢之乱平定後,慶則眺望潭州臨桂鎮的山川形勢,说:“此诚险固,加以足粮,若守得其人,攻不可拔”,派趙什柱到長安奏报平叛形势。趙什柱到長安,诬告慶則叛乱計划,慶則被处死。.

新!!: 尚书仆射和虞庆则 · 查看更多 »

虞允文

虞允文,字彬甫(世稱虞雍國、虞雍公),爲隆州仁壽人,即今四川仁壽县人,宋朝宰相和軍事家。.

新!!: 尚书仆射和虞允文 · 查看更多 »

陳夷行

夷行(《旧唐书》卷一十八),字周道,颍川许昌(今属河南)人。他在唐文宗、唐武宗年间两度担任宰相,被视为牛李党争中李党的领导人物。.

新!!: 尚书仆射和陳夷行 · 查看更多 »

陳俊卿

陳俊卿可能指以下人物條目中的一個:.

新!!: 尚书仆射和陳俊卿 · 查看更多 »

陳群 (三國)

陳群(),字長文,潁川許昌人(今中國河南省許昌),東漢末年及三國時期曹魏政權的大臣(曾為劉備效力),「九品官人法」的創建者。.

新!!: 尚书仆射和陳群 (三國) · 查看更多 »

陳泰 (三國)

陳泰(),字玄伯,潁川許昌人,曹魏名臣陳群之子,母为荀彧之女,荀顗为其舅。三國時曹魏重要將領。父親死後,曾離開朝廷鎮守邊疆,多次与郭淮一起抵抗姜維的侵擾,死後追封為司空,諡曰穆侯。.

新!!: 尚书仆射和陳泰 (三國) · 查看更多 »

陈伯智

永阳王陈伯智(),字策之,吳興郡長城縣(今浙江長興)人。南朝陈世祖,文帝陈蒨第十二子。《陈书》说他「少敦厚,有器局,博涉经史」。陳朝亡後,陳伯智北遷並入仕隋朝。.

新!!: 尚书仆射和陈伯智 · 查看更多 »

陆睿

陆睿可以指:.

新!!: 尚书仆射和陆睿 · 查看更多 »

陆缮

繕(),中国南北朝时南朝梁、南朝陳政治人物,字士繻,吴郡吴县(治今江苏省苏州市)人。陈宣帝时尚书仆射。.

新!!: 尚书仆射和陆缮 · 查看更多 »

柳世隆

柳世隆(),字彥緒,河東解(今山西永濟縣)人。南北朝時期南朝宋及齊將領。柳世隆是南朝宋尚書令柳元景的侄兒,世隆在宋官至侍中、尚書右僕射,曾為後來的齊高帝討平起兵的沈攸之,入齊後亦得高帝重用,官至尚書令。.

新!!: 尚书仆射和柳世隆 · 查看更多 »

柳庆

柳庆,字更兴,河东郡解县(今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人,出自河东柳氏西眷,北魏、西魏、北周官员。.

新!!: 尚书仆射和柳庆 · 查看更多 »

柳仲礼

柳仲禮(),南朝梁河东解县(今山西运城西南)人。 早年随父柳津輔佐晋安王萧纲镇守雍州,为司州刺史。侯景之亂時,建康城外共推柳仲禮為大都督,協調諸軍行動。柳仲禮每天只知飲酒尋樂,將領請求出戰,柳仲禮一律不准。後投降侯景。大宝元年(550年),西魏宇文泰遣開府儀同三司杨忠包围安陆(今属湖北),侯景命其率兵驰援,楊忠與行台僕射長孫儉共擊仲禮於漴頭,大破之,仲禮和弟弟柳子禮战败被俘,執送至长安。安陆守将马岫和竟陵(今湖北钟祥)守将王叔孙投降。 子柳玄,西魏黄门侍郎、穰县开国伯,北周除昌城、盐亭二郡守,隋魏郡太守、迁州刺史,进爵为公。柳玄子唐光州定城县令柳凯,娶裴氏,长子柳颖达。柳仲礼另一子柳彧,隋御史治书。柳彧子柳自然,九门县令。柳自然女柳婆归嫁唐护军、魏王府主簿唐逊。.

新!!: 尚书仆射和柳仲礼 · 查看更多 »

柳惔

柳惔(),字文通,河东解人。南朝齐司空柳世隆次子,本人为南朝梁官员。.

新!!: 尚书仆射和柳惔 · 查看更多 »

李叔明

李叔明(),中国唐朝官员,原籍河北道渔阳郡(今天津市蓟县)人,移为阆州新政人。原名鲜于晋,字叔明,唐代宗大历末年(779年),阆州一个姓严的人奏称他冒姓国姓李氏,请求恢复原姓。李叔明大感耻辱,抗表乞赐宗姓。代宗以他是一方镇帅(东川节度使),许之,将严氏子法办。遂名李叔明,字晋卿,后入京以本官兼尚书左仆射。.

新!!: 尚书仆射和李叔明 · 查看更多 »

李夷简

李夷简(),字易之。唐朝政治人物。郑惠王李元懿四世孙。.

新!!: 尚书仆射和李夷简 · 查看更多 »

李威 (前秦)

李威,字伯龙,十六国汉阳(今甘肃省甘谷县东南)人。苻坚母苟夫人姑姑的儿子。 李威少年时与苻坚父苻雄结刎颈之交,李威与表姐苟夫人有染。苻坚待以父执之礼。苻生屡次欲杀苻坚,李威时任左卫将军,极力营救,苻坚得免。苻坚杀苻生,李威与苟太后都参预其谋。苻坚即位。李威敬重王猛,知王猛之贤,劝苻坚以国事托付给王猛,王猛因以兄事之。苻坚率兵讨伐曹毂时,李威担任卫大将军,和王猛辅太子守长安,讨斩淮南公苻幼,以功拜太尉,加侍中,封建宁公。苻坚出征,常使李威辅太子苻宏留守京师。375年,李威去世,谥号“烈”。.

新!!: 尚书仆射和李威 (前秦) · 查看更多 »

李安民

李安民可能指下列人物:.

新!!: 尚书仆射和李安民 · 查看更多 »

李崇

李崇可以指下列的人:.

新!!: 尚书仆射和李崇 · 查看更多 »

李嶷 (成汉)

李嶷,十六国时成汉大臣。 李寿在位时,李嶷担任尚书右仆射,李寿即位之初,遵循开国皇帝李雄的旧规,务行宽厚节俭。后来思想放松,重用小人,多次调发民众,营建宫殿。臣下有小过,他便杀以立威。成汉的百姓怨声载道。李嶷屡次直言规谏,由此得罪了李寿。李寿以其他的罪名,下狱杀死了李嶷和左仆射蔡兴。.

新!!: 尚书仆射和李嶷 (成汉) · 查看更多 »

李丰 (曹魏)

李豐(),表字安國,馮翊東縣(今陝西大荔)人,在曹魏官至中書令。其父李義為曹魏衛尉。.

新!!: 尚书仆射和李丰 (曹魏) · 查看更多 »

李世勣

李世勣(,“勣”是“绩”的异体字),原名徐世勣,或作世績,字懋功,亦作茂功。唐高祖李渊赐其姓李,后避唐太宗李世民讳改名为李勣。曹州离狐(今山东菏泽东明县东南)人,唐初名将,曾破东突厥、高句丽,与李靖并称。歷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深得朝廷信任和重任,朝廷倚之為長城。.

新!!: 尚书仆射和李世勣 · 查看更多 »

李平

李平可以是下列人物:.

新!!: 尚书仆射和李平 · 查看更多 »

李德裕

李德裕(),字文饒,趙州贊皇縣(今属河北省)人,唐朝宰相、詩人,爵至衛國公,因此又號李衛公。唐憲宗元和宰相李吉甫之子。中晚唐牛李党争中李党的領袖人物。.

新!!: 尚书仆射和李德裕 · 查看更多 »

李忠臣

李忠臣(),原名董秦。幽州薊县人。 少年从军,以材力奮,為節度使薛楚玉部下。安史之亂時,隨史思明攻打河陽,趁夜率五百人投降李光弼,唐肅宗召至京師,賜名李忠臣,賜良馬、甲第。時立有戰功,大敗奚族首領阿布離。郭子儀軍攻相州時,諸軍皆潰,惟獨李忠臣獨勝。李忠臣對下貪暴兇淫,曾為辛京杲死罪開脫。任淮西節度使,與永平節度使李勉、河陽三城使馬燧參與唐平李靈曜汴州之戰,忠臣与马燧合军,進軍汴州南,攻破李靈曜部。 馬燧知李忠臣暴戾,不入汴城。忠臣入城後,宋州刺史李僧惠與之爭功,忠臣擊殺之;忠臣又打算殺害劉昌,劉昌因此逃亡。李忠臣被任命为同平章事。大歷十四年(779年)三月,李忠臣被李希烈驅逐,783年,擁立朱泚稱帝,784年朱泚败后,被朝廷处死。.

新!!: 尚书仆射和李忠臣 · 查看更多 »

李冲

李冲可以指:.

新!!: 尚书仆射和李冲 · 查看更多 »

李固言

李固言(),字仲樞,趙郡(今河北趙縣)人。唐朝官员,追赠太尉。 生於唐德宗建中二年(782年),元和六年(811年)首次科舉未中,在洛陽時有算命師告之:“紗籠中人,不用相問。”元和七年(812年)壬辰科狀元。太和初年,累官至户部郎中、知台杂。太和四年,李宗闵为宰相,任命他为给事中。六年,李固言迁工部侍郎,七年四月,转为尚书左丞(或作尚书右丞《新唐书· 列传第一百七》),奉诏定左右仆射上事仪注。 太和八年,李德裕辅政,李固言贬为华州刺史。不久李宗闵复用,召为吏部侍郎。第二年五月,进御史大夫。六月,李宗闵获罪,李训选李固言为门下侍郎、平章事(或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不久加崇文馆大学士。李训实际上厌恶李固言与李宗闵为朋党。九月,以兵部尚书出为兴元节度使(即山南西道节度使)。甘露之变后,唐文宗复召为平章事,仍判户部事。 开成二年(837年),寻进阶金紫光禄大夫,判户部事。其年十月,以门下侍郎、平章事出为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使,代杨嗣复。唐文宗下令李固言复官门下侍郎。上表辞去门下侍郎,乃检校尚书左仆射。 840年,唐武宗登基,授尚书右仆射,当时崔珙、陈夷行以仆射的官职为宰相。所以李固言改检校司空兼太子少师,领河中节度使。以旧疾复发为少师,迁东都留守。武宗一朝,又任兵部、户部尚书。唐宣宗初年,还任尚书右仆射。累授检校司徒、东都留守、东畿汝都防御使。后以太子太傅官职分司东都。卒於唐懿宗大中十四年(860年),年七十八,追赠太尉。 二子:李懽,河南功曹參軍;李悦。.

新!!: 尚书仆射和李固言 · 查看更多 »

李福 (三国)

李福(),字號孫德,三國時期人物。.

新!!: 尚书仆射和李福 (三国) · 查看更多 »

李程

李程(?),字表臣,封彭原郡公,谥缪,唐朝官员,唐敬宗年间拜为宰相。.

新!!: 尚书仆射和李程 · 查看更多 »

李纲

李綱(),字伯紀,祖籍邵武(今屬福建),生于无锡东乡胶山,故自号梁溪居士(梁溪为无锡古称)。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進士,與趙鼎、李光和胡銓合稱“南宋四名臣”。.

新!!: 尚书仆射和李纲 · 查看更多 »

李绛

李絳(),字深之。趙郡贊皇人。唐朝官员。 李絳是進士出身,授秘書省校書郎。元和二年(807年),授翰林學士。為人正直,直言敢諫,唐憲宗稱“疾風知勁草,卿當之矣。”貞元末年,拜監察御史,曾言:“天后朝命官猥多,當時有車載斗量之語。及開元中,致朝廷赫赫有名望事蹟者,多是天后所進之人。”元和四年(809年),長江氾濫成災,李絳奏請免稅。元和中期,充翰林學士,改中書舍人,不久又拜中書侍郎。 元和九年(814年)罷相,以足疾辭位,為禮部尚書。出爲河中觀察使,後改兖海節度使。寶曆初年,入爲尚書左僕射。李絳好直言,李逢吉惡之,罷爲太子少師。文宗即位,又任太常卿。太和三年(829年),爲山南西道節度使,累封赵郡公。当年冬,南蠻入寇,李絳從本道募兵赴援,及至中路,蠻軍已退。 太和四年二月十日(830年3月8日),李绛将募兵遣散。监军使楊叔元與李絳有怨,见李绛只发给募兵麦子,就故意以赏赐太少激怒他们,于是兵士皆怒,鼓噪而入,劫走府库兵器围攻节度使衙门。李绛方与幕僚宴会,闻乱出逃北门城墙,牙将王景延力战而死。李绛不肯缒绳出城,被乱兵所杀,时年六十七。从事赵存约、觀察判官薛齐也一起被杀。谏议大夫孔敏行揭發杨叔元之惡行,楊被流放康州。唐朝政府追赠李绛为司徒,谥曰贞。編有《君臣成敗》15卷,後人輯有《李相国谈事集》。 外甥夏侯孜。.

新!!: 尚书仆射和李绛 · 查看更多 »

李熹

#重定向 李憙.

新!!: 尚书仆射和李熹 · 查看更多 »

李盖

李盖,中山郡(今河北省定州市)人,中国南北朝北魏政治人物。 李盖年少时知名,历任殿中尚书、都官尚书,左将军,封南郡公。魏太武帝之妹武威长公主,嫁给凉王沮渠牧犍为妻。太武帝平北凉,公主通密计相助。太武帝把武威长公主嫁给李盖为妻。李盖加侍中、驸马都尉,官至左仆射,在官任上去世。追赠征南大将军、定州刺史、中山王,谥号庄。其子南郡王李惠、李初、李乐。孙女是魏献文帝拓跋弘的思皇后,魏孝文帝的母亲。.

新!!: 尚书仆射和李盖 · 查看更多 »

李靖

李靖(),字药师,雍州三原县(今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东北)人,出自陇西李氏--四房之一的丹阳房,隋末唐初名将,是唐朝文武兼備的著名军事家。後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他的舅舅韩擒虎是隋朝滅陳的名将,對這個外甥最為賞識。.

新!!: 尚书仆射和李靖 · 查看更多 »

李让夷

李讓夷(?),字達心,唐朝官员,唐武宗年间任宰相,唐宣宗年间也短期任相。.

新!!: 尚书仆射和李让夷 · 查看更多 »

李载

李载(),中国五胡十六国时代成汉皇帝李雄的孙子,封武陵公。 336年,成汉皇帝李期的侄子尚书仆射武陵公李载才能俊逸出众,李期心中妒忌,便诬陷李载谋反,将其杀害。.

新!!: 尚书仆射和李载 · 查看更多 »

李錡

李錡(),陇西成纪人,出自唐朝宗室大郑王房,郑孝王李亮的后裔,淄川王李孝同五世孫,唐朝叛臣。 憑父親李國貞的權勢,成為鳳翔府參軍。貞元初,當上了宗正少卿。後來藉賄賂勾結等手段,成為了潤州刺史、浙西觀察、鹽鐵轉運使。他增加私路小堰之稅(志第四十三 食貨三)。他收藏了不少奇寶,奉獻給德宗,使德宗信任他。李錡恃寵而驕,天下攉酒漕運都被他控制。 貞元十七年(801年),浙西平民崔善貞上書揭露其罪行,反被李錡殺了。 李錡得志,於是募兵,揀選精於箭術的人為一屯,稱為「挽硬隨身」,又以外族為一將,稱為「蕃落健兒」。這些人都成了李錡的心腹,甚至喚李錡作「假父」。 永貞元年(805年)三月,升為鎮海節度使,但解除鹽鐵轉運使一職,實是明升暗降,削減他從中賺錢的機會。不料李錡變本加厲,殺了不少屬吏,逼污良家。寮佐力諫無效,辭了職。.

新!!: 尚书仆射和李錡 · 查看更多 »

李胤

李胤(),字宣伯,西晋辽东郡襄平县(今辽宁省辽阳市)人。 李胤是汉朝河内郡太守李敏之孙。幼年孤儿以孝著称。仕郡上计掾,被州辟为部从事、治中,举孝廉,参镇北军事。转任乐平侯相,政尚清简。入朝为尚书郎,历任中护军司马、吏部郎,铨选廉平。赐爵关中侯,任安丰郡太守。司马昭命他为自己的僚属大将军从事中郎,转任御史中丞,依法办事。曹魏伐蜀汉,李胤为西中郎将、都督关中诸军事。之后转任河南尹,封广陆伯。 晋武帝泰始元年(265年),李胤为尚书,晋爵为广陆侯。上奏:“古代三公坐而论道,内参六官之事,外与六卿之教,兼听狱讼,疑难之典,谋及卿士。”建议大政方针,应听取群公直言。晋武帝听从。泰始二年(266年),任吏部尚书仆射,转太子少傅、领司隶校尉。咸宁元年(275年)以侍中加特进,迁尚书令。晋武帝因司徒为西汉的丞相之职,以李胤为司徒。李胤为官“简亮持重,称为任职”。太康三年(282年)李胤卒,谥号成。李胤为官清廉,家中贫俭,儿子得病无钱买药。晋武帝得知,赐钱十万。身后家无余财,晋武帝赐李胤家二百万钱,一千斛谷。.

新!!: 尚书仆射和李胤 · 查看更多 »

李逢吉

李逢吉(),字虛舟,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县)人,李玄道曾孫。父李顏有疾,李逢吉自料醫劑,遂通方書。進士及第,元和九年,改中書舍人。元和十一年(816年)以中書舍人知貢舉,不久拜相。元和、長慶兩朝為宰相,舉薦牛僧孺,與李德裕、李紳相互傾軋。敬宗年间,封凉国公,后改郑国公。太和中,以司徒致仕。九年(835年)正月卒,謚曰成。著有《斷金集》,《全唐詩》存詩八首。.

新!!: 尚书仆射和李逢吉 · 查看更多 »

李林甫

李林甫(),小名哥奴,號月堂,陕西人。祖籍隴西成紀,唐朝宗室,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五月,出任礼部尚书并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从此任相十九年。李林甫任相期间主要对唐高宗以来逐渐恶化的冗官现象进行了整顿,并编订《长行旨》改革地方财政,在京师设置常平仓解决长安长期的缺粮情况,编订《唐六典》等。后期因卷入唐玄宗震慑太子李亨一案而开罪唐肃宗,又与杨国忠不和导致身后名声急剧恶劣。.

新!!: 尚书仆射和李林甫 · 查看更多 »

李揆

李揆(),字端卿,郑州荥阳(今河南省荥阳市)人,祖籍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中国唐朝官员,唐肃宗年间为宰相。.

新!!: 尚书仆射和李揆 · 查看更多 »

李成器

#重定向 李憲 (讓皇帝).

新!!: 尚书仆射和李成器 · 查看更多 »

杨再思

楊再思(),名綝,中国唐朝的大臣,封鄭恭公,在武则天的武周时代和唐中宗时担任宰相,史家多批评他的阿谀。.

新!!: 尚书仆射和杨再思 · 查看更多 »

杨褒

杨褒,中国五胡十六国时代成汉皇帝李雄的丞相,天水郡(今甘肃省天水市)人。巴賨(或说氐)族。 开始为西晋将兵都尉。齐万年反晋,与李特等从关陇流入巴蜀,入蜀之六郡流民大姓之一。杨褒奉李特为主公起兵,永宁元年(301年),李特初建政权,他担任李特的参佐。304年,李雄占成都,杨褒与杨珪共劝李雄称成都王。李雄任命他为仆射。306年,李雄称皇帝后,拜杨褒为丞相。杨褒为人好直言,李雄刚刚立国,国用不足,将领有仁献金银得官,杨褒劝谏而止。李雄曾经因酒醉,令中书令责打太官令。也被杨褒劝谏而止。.

新!!: 尚书仆射和杨褒 · 查看更多 »

杨辅

杨辅,五胡十六国时前秦大臣。 杨辅原为左长史。385年九月,前秦皇帝苻丕以张蚝为侍中、司空,王永为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车骑大将军、尚书令,王腾为中军大将军、司隶校尉,苻冲为尚书左仆射,封西平王;又以杨辅为右仆射,左长史王亮为护军将军。386年苻丕任命命徐义为右丞相。留下王腾镇守晋阳,右仆射杨辅戍守壶关,率领四万兵众,进军到平阳驻扎。.

新!!: 尚书仆射和杨辅 · 查看更多 »

杨桓 (十六国)

杨桓,十六国时 杨桓初仕后凉吕光,任散骑常侍。397年,杨桓从弟杨统举兵推举杨桓,杨桓自称甘愿做春秋时忠君而死的弘演。其女嫁吕纂,400年,吕纂即位,立杨氏为皇后,任命杨桓为尚书左仆射、凉都尹,封金城侯。401年,吕纂为吕超所杀,吕超的哥哥吕隆即位。吕超见杨氏貌美想娶她为妻,警告右仆射杨桓:“杨皇后如若自杀,灾祸降及你的宗族!”杨桓告诉了她女儿,杨皇后说:“父亲大人将女儿卖给氐族以图富贵,一次就够了,还要卖第二次吗?”于是自杀。杨桓投奔南凉君王秃发利鹿孤,为左司马。后秦姚兴听说杨桓有德望,征入后秦,秃发利鹿孤不敢留杨桓,与他泪别,杨桓至後秦任显职。在後秦去世。.

新!!: 尚书仆射和杨桓 (十六国) · 查看更多 »

杨收

杨收(),字成之,同州冯翊(今陕西大荔)人。 自称杨素之後,世居冯翊。父杨遗直。岭南节度使杨发之弟。十三善文咏,人稱神童,鄉人多來造訪,观其赋诗,竟压坏藩篱。会昌元年登第,累官翰林学士,杨收与左神策中尉杨玄价因同宗相结。累官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路岩任宰相时,有人编歌谣《嘲四相》:“确确无论事,钱财总被收。商人都不管,货赂(路)几时休?”说的就是当朝宰相曹确、杨收、徐商、路岩。因得罪杨玄价,咸通十一年(870年)二月被贬流放驩州,三月十五日在准备去驩州之际,被赐死在端州。.

新!!: 尚书仆射和杨收 · 查看更多 »

杜如晦

杜如晦(),字克明,京兆郡杜陵县(今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区)人,唐朝初期大臣。他是李世民奪取政權、開創貞觀之治中的主要謀臣之一,深受李世民的重用。与房玄龄人称“房谋杜断”。 唐太宗时的宰相:贞观二年(628年)正月至三年(629年)二月为侍中,三年二月至十二月为尚书右仆射。.

新!!: 尚书仆射和杜如晦 · 查看更多 »

杜审权

杜審權,字殷衡,京兆(今陝西西安)人。 杜如晦六世孙。早年進士得第,後被聘為浙西幕府。又以书判拔萃,拜右拾遗,再转左补阙。宣宗時,擔任翰林學士,累遷兵部侍郎、學士承旨。官至中書門下平章事,出京為鎮海軍節度使。當時徐州戌卒龐勳自桂州擅还,派遣劉佶以精兵數千人協助吳迥攻打泗州。布衣辛讜冒著生命危險殺出重圍向杜審權求援。審權與淮南节度使令狐綯、荆南节度使崔铉出师討伐,咸通九年(868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審權派遣都頭翟行約率領四千人救泗州,終於平定龐勳之變。拜尚书左仆射。終官太子太傅。.

新!!: 尚书仆射和杜审权 · 查看更多 »

杜充

杜充,字公美,相州(今中国河南省安陽市)人。曾是開封留守宗澤的副手,1128年七月宗澤去世後接替其職位,為名將岳飛的上司。但杜充与宋高宗一样害怕和金朝打仗,先是全部放棄了抗金起義不斷的河北(黃河渭河以北)各地,以致河北所有起義都被金軍鎮壓,由此徹底丟掉了北宋末年被金侵占的三分之一多的土地,陝西關中和河南一帶由此變成了新的“河北”,江南則變成了新的“河南”。1129年六月又南逃建康府,丟掉了長江以北的所有宋朝領土。完顏宗弼(兀朮)攻過長江後投降金國。.

新!!: 尚书仆射和杜充 · 查看更多 »

杜畿

杜畿,字伯侯,京兆杜陵人。東漢末及三國時曹魏官吏及將領。西漢御史大夫杜延年的後代。.

新!!: 尚书仆射和杜畿 · 查看更多 »

杜悰

杜悰(),杜佑之孫,封爵邠国公,與李商隱是表兄弟,杜牧的堂兄。 父杜式方是杜佑次子,以門蔭入仕。元和九年娶唐憲宗第十一女岐陽公主為妻,授予從四品上階的殿中少監,加封銀青光祿大夫銜。長慶五年(826年),公主隨駙馬澧州刺史杜悰居澧州三年。開成初年,入為工部尚書、判度支。會昌初年,詔拜檢校尚書右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咸通年間第二度入相。游走在李宗闵、李德裕之间,《资治通鉴》称他为“宗闵党也”,宋代孫光憲又言:“无他才,未尝延接寒素,甘食窃位而已”。.

新!!: 尚书仆射和杜悰 · 查看更多 »

权翼

权翼,字子良,十六国时略阳郡临渭县(今甘肃省秦安县东南)人。 352年,姚弋仲去世,姚襄继任,任命太原人王亮为长史,天水人尹赤为司马,太原人薛瓒、略阳人权翼为参军。353年,姚襄屯兵历阳,被东晋封为平北将军,派权翼出使东晋殷浩。殷浩对他说:“我与平北将军同是大晋皇帝的臣下,休戚与共。然而平北将军经常独断专行,不是我希望的事情!”权翼说:“平北将军英姿绝世,他之所以带兵数万、不辞遥远归附晋朝皇室,是因为朝廷有道,大臣贤明。现在将军轻信谗言,与平北将军隔阂,我认为猜忌的根源在将军你这里。”殷浩说:“平北将军生性不羁,随意生杀,又纵容小人抢我马匹,不是王臣的行为!”权翼说:“平北将军归附圣朝,怎肯滥杀无辜!奸邪作乱之徒,就是王法也不能容忍,杀之何害!”殷浩说:“那为何抢夺我的马匹?”权翼说:“您认为平北将军雄武,难以控制,终要讨伐。所以他才夺马来自卫。”殷浩笑道:“何至于此!” 357年,姚襄败死后,权翼归苻坚。权翼劝苻坚杀苻生:“主上猜忌,残忍暴虐,内外离心,如今殿下才是适于主持秦国社稷之人。愿殿下及早谋划,不要让大权落入他姓手中!”苻坚即位,以权翼为黄门侍郎,与丞相王猛等同掌机密。后任吏部尚书,与王猛、薛讚并称王佐之才。 370年三月,苻坚任命吏部尚书权翼为尚书右仆射。权翼见到慕容桓的儿子慕容凤说:“孩子你正显露才能名望,不要效法你父亲不识天命!”慕容凤严厉地说:“先父想建立忠诚未遂,这是人臣之节;君侯之言,岂能奖掖后辈!”权翼变色称谢离开,进言苻坚:“慕容凤慷慨有才器,但狼子野心,恐最终也不会被我们所用。”382年,苻坚欲南征东晋,尚书左仆射权翼说:“昔日商朝纣王无道,但微子、箕子、比干三位仁人在朝,周武王因此回师,不予讨伐。如今晋朝虽然微弱,但没有大恶,谢安、桓冲都是江表的人才,君臣和睦,内外同心,以我来看,不可图谋!”苻坚沉默了许久,不听。 淝水之战后,鲜卑慕容垂欲自图发展,佯请回河北祭扫先人陵墓,权翼劝谏苻坚说:“国家军队新败,四方都有离心之向,应召集名将,安置在京城,以稳固根基,安定枝叶。慕容垂勇略过人,世代都是中原东部的豪杰,不久前因避祸而来归附,他本心难道只是做个冠军将军吗!就像养育苍鹰,它饥饿时依附于人,当听到狂风骤起,就有飞越云霄之志。现在正该紧闭藩笼,岂能放纵,任它为所欲为!”苻坚说:“你说得对。但朕已经同意,一般人尚不食言,何况万乘之君主!如果天命要有废兴之事,也不是只靠智慧与力量所能改变的。”权翼说:“陛下重小信而轻视国家社稷,依我之见,他定是去而不返,关东之乱,从此就要开始了。”权翼悄悄地派勇士邀请慕容垂到河桥以南的空仓房中,慕容垂对此产生了怀疑,用草绳编结成筏子从凉马台渡过黄河。384年,慕容垂建立后燕政权,苻坚对权翼说:“没听你的话,让鲜卑人到了如此地步。关东之地,我不再和他们争夺。” 385年,西燕慕容冲攻入长安,司隶校尉权翼遂投后秦姚苌,任太常。.

新!!: 尚书仆射和权翼 · 查看更多 »

梁安 (前秦)

梁安(),前秦將領,官至尚書左僕射,其女為苻生的梁皇后。 梁安曾隨雷弱兒以詐降計大破東晉殷浩的軍隊。梁安受苻健遺命與太師魚遵、丞相雷弱兒、太傅毛貴、司空王墮、尚書令梁楞、吏部尚書辛牢等八大臣,同為輔政大臣,輔助苻生。 壽光元年(355年)九月,因為中書監胡文及中書令王魚向苻生報告天象:「最近有客星(彗星)在大角,熒惑(火星)入東井。大角,是皇帝之坐;東井,表示秦地;按占卜,不出三年,國內將有大喪,大臣會被殺戮,希望陛下自脩德行以避禍。」苻生卻說:「皇后和朕位置相應,可以應了國喪之劫。毛太傅、梁車騎、梁僕射受遺詔輔政,就應了大臣被戮的劫。」於是就殺了梁皇后、毛貴、梁楞及梁安四人。.

新!!: 尚书仆射和梁安 (前秦) · 查看更多 »

梁平老

梁平老(),表字不詳,略陽郡氐族人。十六國時期前秦官員,曾支持苻堅奪位,及後官至鎮北大將軍並駐鎮朔方。.

新!!: 尚书仆射和梁平老 · 查看更多 »

梁御

梁御(),字善通,祖居安定(今甘肃泾川东北),属匈奴休屠部落,原为拔列兰氏,魏孝文帝时改梁氏。后徙居武川(今内蒙古武川县西南),改姓纥豆陵氏。.

新!!: 尚书仆射和梁御 · 查看更多 »

梁喜

梁喜,五胡十六国时后秦姚兴时尚书右仆射。.

新!!: 尚书仆射和梁喜 · 查看更多 »

梁楞

梁楞(?—355年),前秦安定郡(甘肃省镇原县东南曙光乡)人。 歷官车骑将军、尚书令。苻生即位時,与鱼遵、雷弱兒、毛貴、王堕、段纯、梁安、辛牢等八人,同为辅政大臣。大秦壽光元年(355年)秋中,中書監胡文、中書令王魚向皇帝苻生諫奏應砥礪品德以化解天相變異所帶災難。秋末,遭苻生下令斬殺以應天變。 梁楞是苻生的岳父梁安的兄弟或堂兄弟。壽光元年九月,术士对苻生说星象显示三年内国有大丧,皇帝应改错避灾。苻生却以自己的方式,应验了灾象:他将梁皇后、梁皇后的舅父毛貴、梁皇后的父親梁安、梁楞全部处死。.

新!!: 尚书仆射和梁楞 · 查看更多 »

楊炎

楊炎(),字公南,凤翔府天兴县人(今陕西省凤翔县),中國唐朝中期的政治家,兩稅法的創造和推行者。.

新!!: 尚书仆射和楊炎 · 查看更多 »

楼毅

楼毅(),北魏大臣。代郡人。先世居漠北,世为酋帅,以部名贺楼为氏(后改楼氏),北魏勋臣八姓之一。三郎幢将楼安文之子。楼安文是广陵王楼伏连哥哥的孙子。 楼毅在朝中朝外历任官职,后来转任殿中尚书、散骑常侍,赐爵常山公,加安南将军。魏孝文帝时,官至尚书右仆射,因为擒获反人梁众保,加侍中。后例降为常山侯。出任持使节、镇东将军、定州刺史。后来转任凉州刺史、河州刺史。曾以迁都后公私乏生资,百姓多饥馑,劝谏孝文帝停止南征,被斥责。太和二十一年(497年),楼毅卒。赐钱二十万,布两百匹。.

新!!: 尚书仆射和楼毅 · 查看更多 »

樊子鹄

樊子鵠(),中国北魏末年軍事人物,表字季文,代郡平城县(今山西大同市东北)人。其先荆州蛮族酋帅,被迁于代。平城镇长史、归义侯樊興的儿子。.

新!!: 尚书仆射和樊子鹄 · 查看更多 »

武则天

武曌《全唐文·卷九十六》○改元载初赦文......朕又闻之,人必有名者,所以吐情自纪,尊事天人......朕宜以曌为名。自卦演龙图......(),唐高宗的皇后、武周開國皇帝,當代稱則天順聖皇后,或武后(遺詔退稱皇后),後代通称武则天,并州文水县人,中国历史上唯一因執掌君權因而得到正史追認的女性皇帝。十四歲入宮為唐太宗才人,十二年不得遷。唐高宗时復为昭儀,謀廢得到唐太宗託付于重臣褚遂良的“佳兒佳婦”元后與淑妃,得立为皇后(655年-683年)。一時尊号为天后,与唐高宗天皇李治并称“二圣”。由于唐高宗患风眩病,無力聽政,660年11月开始臨朝,史载“自此内辅国政数十年,威势与帝无异”,683年1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后利用酷吏集團屢次屠殺唐室諸王大臣以求立威,殺害嫌疑對象遍及子、女、媳、婿、孫、孫女、孫婿、庶子、嫡兄、親姊、親甥女、夫之伯叔姑嫂、堂兄,終於自立为武周皇帝(690年10月16日-705年2月21日在位),在位時間共14年4個月又5天,705年退位以後,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女性太上皇。晚年惑于內寵,不知當立侄或立子,705年元月,被宰相狄仁傑舉薦的後任張柬之與禁衛軍背叛,被迫還位。同年崩于洛陽上陽宮仙居殿。若从660年算起掌权前后45年,从683年算起掌权前后22年,统治掌权时长仅次于清朝慈禧太后。武則天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第三长的皇帝(终年82岁),僅次於清高宗(87歲)和梁武帝(86歲)。 武氏本名无记载,为唐开国勳舊武士彠次女,母亲杨氏為隋朝宗室楊達之女是武士彠繼室,不見禮于正室諸子。祖籍并州文水县(今山西省文水县),十四岁時(貞觀11年)因貌美而入后宫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赐号武媚。高宗时为昭仪,后封为皇后,又上尊号为“天后”。高宗崩,中宗即位,武氏为皇太后,临朝称制后改名曌。武氏認為自己好像日、月一樣崇高,凌掛於天空之上。於称帝后上尊号“聖神皇帝”,退位后中宗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武氏遗制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武氏另有废除的尊号“圣母神皇、圣神皇帝、金轮圣神皇帝、越古金轮圣神皇帝、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天册金轮圣神皇帝”等。在位期間喜土木作造,尤喜造國字改年號,一年一號。傳說洛陽龍門石窟的奉先寺大佛是模仿其面容而作。.

新!!: 尚书仆射和武则天 · 查看更多 »

武陔

武陔(),字--夏,西晋沛国竹邑(今安徽宿州市北)人。魏卫尉武周长子,次妹武氏为刘芬之妻。三弟武韶字叔夏、四弟武茂字季夏。 武陔年轻时好品评人物。魏明帝时任下邳郡太守。司马师为大将军时,官至司隶校尉,太仆卿。初封亭侯,五等侯制度建立后,改封薛县侯。文司马昭很重视他,多次和他品评时人。西晋泰始元年,被晋武帝任命为尚书、左仆射、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卒于任上,谥定。子武辅嗣。.

新!!: 尚书仆射和武陔 · 查看更多 »

武承嗣

武承嗣(),并州武兴县(文水县,即今山西省文水县)人,唐荆州都督武士彟之孙,女皇武则天异母兄武元爽之子。.

新!!: 尚书仆射和武承嗣 · 查看更多 »

殷景仁

殷景仁()《宋書·文帝紀》:「十一月癸丑,尚書僕射、揚州刺史殷景仁卒。」據轉。,一名鐵,陳郡長平人。中国南朝宋政治人物,受宋文帝重用,官至揚州刺史、尚書僕射。晉太常殷融曾孫。.

新!!: 尚书仆射和殷景仁 · 查看更多 »

段孝言

段孝言,東魏、北齐大臣,武威郡姑臧县(今甘肃省武威市)人。.

新!!: 尚书仆射和段孝言 · 查看更多 »

段宏

段宏,五胡十六国南燕、东晋到南朝宋时鲜卑人。 段宏开始在后燕皇帝慕容宝属下为员外郎,397年,北魏攻打後燕,乐浪王慕容惠、中书侍郎韩范、员外郎段宏、太史令刘起等人率领工匠、艺伎等三百人逃奔邺城。南燕建立,段宏归附慕容德,为尚书左仆射。403年,司隶校尉慕容达谋反,殿中帅侯赤眉开门接应。段宏听说宫中有变,率兵屯守四门。慕容德入宫,诛杀侯赤眉等。慕容达出奔北魏。405年,慕容超即位,亲信公孙五楼。慕容德原来的大臣北地王慕容钟、段宏心中不安,请求去外地任职。慕容超任命慕容钟为青州牧,任命段宏为徐州刺史。段宏和慕容钟说公孙五楼“黄犬之皮,恐终补狐裘也。”406年,慕容法与慕容钟、段宏准备反叛。慕容昱攻克莒城,段宏投奔北魏。409年十月,刘裕北伐南燕时,段宏从北魏投奔刘裕,授中兵参军,从征后秦。418年,关中失守,背负雍州刺史刘义真逃归。刘裕以段宏为宋台黄门郎、领太子右卫率。430年,宋文帝派骁骑将军段宏率领精锐骑兵八千人北伐北魏,直指虎牢。431年,檀道济率宁朔将军王仲德、骁骑将军段宏抗击魏军,大破北魏安平公乙旃眷(叔孙建)的军队。段宏最后官至征虏将军,青、冀二州刺史。段宏著有《韵集》八卷。见于《隋书·经籍志》。.

新!!: 尚书仆射和段宏 · 查看更多 »

段韶

段韶(),字孝先,小名铁伐,武威郡姑臧县人,东魏、北齐官员,高欢夫人娄昭君的外甥。.

新!!: 尚书仆射和段韶 · 查看更多 »

段業

段業(),京兆郡(治今陝西西安)漢人。十六国时期北涼国開國君主,但其本身只是為盧水胡沮渠蒙遜及沮渠男成所推,他也很忌憚沮渠蒙遜,蒙遜亦十分不安,最終沮渠蒙遜發動兵變推翻並殺害段業。.

新!!: 尚书仆射和段業 · 查看更多 »

段晖

段晖,十六国时西秦大臣。表字长祚,武威郡(今甘肃省武威市)人。东汉段颎八世孙。段承根之父。 段晖身長八尺,曾师承欧阳汤。412年(永康元年),西秦乞伏熾磐即位,任命他为中尉。415年(永康四年),乞伏熾磐率兵三万襲撃北涼湟河,段晖任散骑常侍,从征北凉沮渠汉平,北涼司馬隗仁在被擒,乞伏熾磐要斩杀隗仁,段暉认为隗仁忠義,请求乞伏熾磐没有杀他。427年(建弘八年),任涼州刺史。428年(永弘元年),乞伏暮末即位,段暉任輔国大将軍、御史大夫、西海侯。429年(永弘二年),吐谷渾、北涼一起攻打西秦,段暉迎击获胜。430年(永弘三年),吐谷渾攻打西秦的定連,段暉再次迎击获胜。西秦国政混乱,段暉和儿子段承根投奔吐谷渾慕璝。431年,吐谷浑附魏,段暉父子归顺北魏。魏太武帝重用,以为上客。段晖随太武帝到长安,欲南投刘宋,事泄被杀。.

新!!: 尚书仆射和段晖 · 查看更多 »

毛玠

毛玠(),字孝先,陈留平丘人。東漢末年人物,主要效力於曹操掌握下的東漢朝廷。.

新!!: 尚书仆射和毛玠 · 查看更多 »

江夷

江夷(),字茂遠,濟陽考城人。晉黃門侍郎、《徙戎論》作者江統的曾孫,祖父江虨及父江敳皆在東晉任官。東晉末及南朝宋官員,在宋官至尚書右僕射。.

新!!: 尚书仆射和江夷 · 查看更多 »

江祏

江祏(),字弘业,濟陽考城人,南朝齐高官。.

新!!: 尚书仆射和江祏 · 查看更多 »

江虨

江虨(),晋朝陈留郡圉县(今河南杞县西南)人,字思玄,江统长子,襲封亢父男。 江虨博学知名,善弈棋。本州辟举秀才,历任平南将军温峤的参军、州别驾、司空郗鉴掾、长山令、司马、黄门郎。车骑将军庾冰镇江州,江虨为长史。庾冰死後,庾翼以江虨为谘议参军,补长史。庾翼死後,大将干瓚作难乱,江虨率军讨平。江虨在朝廷任尚书吏部郎、御史中丞、侍中、吏部尚书。出任会稽内史、加右军将军。為尚书仆射。司马昱为丞相,政事經常询問江虨。後任护军将军、领国子祭酒,任上去世。著有文集五卷。子江敳,江敳子江恆、江夷。.

新!!: 尚书仆射和江虨 · 查看更多 »

江总

江总(),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省民权县东)人,南朝陈大臣、诗人。 江总从小喜爱学习,有文才,家传书籍数千卷,经常昼夜攻读,手不释卷。南梁时,十八岁的江总为武陵王府法曹参军,迁尚书殿中郎、太子舍人兼太常卿。所作诗篇深受梁武帝赏识,官至太常卿。高才学士张缵、王筠、刘之遴等人,都对江总雅相推重,与他为忘年之交。侯景之乱后,江总避难会稽,流寓岭南,至陈文帝天嘉四年(563)才被征召回建康,任中书侍郎。陈后主时,任尚书令,故世称“江令”。他为官不理政务,天天与陈后主游乐于后庭,互作淫艳之诗,时人称之“狎客”。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隋灭南陈,江总入隋为上开府,历仕梁、陈、隋三朝。后放回江南,去世于江都(今江苏扬州)。能写文章,尤其擅于写五言、七言诗,多为情色之作。其中部分七言,已经初具格律。原有集三十二卷,已佚,明人辑有《江令君集》。.

新!!: 尚书仆射和江总 · 查看更多 »

汤思退

汤思退,字进之,处州人,南宋宰相。.

新!!: 尚书仆射和汤思退 · 查看更多 »

汪伯彦

汪伯彥(),字廷俊,徽州祁門(今屬安徽)人。 少颖异,嗜诗书,徽宗崇寧二年(1103年)霍端友榜進士,靖康元年獻〈河北邊防十策〉,知相州(今河南安陽)。金人南下,康王赵构在磁州(今河北正定)被金兵围困时,汪伯彦遣兵二千迎康王还相州,授大元帅府副元帅,又升为集英殿修撰。 宋高宗即位,擢知樞密院事,後遷右僕射兼中書侍郎。與黃潛善皆主議和,太學生陳東上書乞留李綱,而罷黃潛善、汪伯彥。伯彥怒曰:「不殺陳東,何以塞眾口!」高宗下命將陳東處死。建炎三年(1129年)五月,降充宁远军节度副使。绍兴元年(1131年)八月,复正议大夫、提举临安府洞霄宫,后授观文殿学士、江南东路安抚大使兼知池州事。九年(1139年)二月,知宣州事。六月,授检校少傅、保信军节度使。十年(1140年)五月,提举临安府洞霄宫。十一年(1141年)五月卒于家中,年七十三。高宗悼之,九日后降制除开府仪同三司致仕,赠少师。赐其家田十顷,银帛千匹两,官给葬事,官其亲属二人于饶州,谥号忠定。 《宋史·卷四七三·奸臣傳》有傳,南宋權相秦檜是汪伯彥的學生,也入同卷《宋史·卷四七三·姦臣傳》。.

新!!: 尚书仆射和汪伯彦 · 查看更多 »

沮渠罗仇

沮渠罗仇(),临松(今甘肃省张掖南)卢水胡人。十六國北凉將領。沮渠蒙逊伯父。 先世为匈奴左沮渠,以官为氏,世代为部帅。后来归附后凉吕光,为尚书,拜建忠将军。后凉麟嘉四年(392年)随军攻打西秦金城王乞伏乾归,在左南驻军。后凉龙飞二年(397年),跟随吕光伐西秦,前军兵败,因为吕光好信谗言,弟弟沮渠麹粥劝兄弟起事,沮渠罗仇没有听从。不久,因为败军之罪和麴粥都被吕光杀死。.

新!!: 尚书仆射和沮渠罗仇 · 查看更多 »

沈君理

沈君理(),字仲伦,吴兴郡武康县(今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人。 祖父沈僧畟,南朝梁時擔任左民尚书。父沈巡,梁朝太清年间曾擔任东阳太守。沈君理美风仪,博涉经史,有识鉴。早年擔任湘东王法曹参军、会稽府西曹掾(祕書),娶會稽穆公主。一度出任吴郡太守。侯景平后,梁元帝征为少府卿。荆州陷,萧詧署金紫光禄大夫。陈文帝即位,歷官明威将军、丹阳尹(市長)。天康元年(566年),父死,丁忧去职。陈宣帝時,擔任太子詹事,迁吏部尚书。女沈婺华为陈宣帝皇太子陈叔宝的太子妃。赐沈君理爵望蔡县侯。太建五年(573年)沈君理卒,赠太子少傅、翊左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沈君理工書法,窦臮《述书赋》稱他“快速无度,驰突不疏。尺题已终,笔势仍余。似逸笼槛之众鸟,恣飞鸣之所如”。.

新!!: 尚书仆射和沈君理 · 查看更多 »

沈约

沈约(),字休文,吴兴郡武康县(今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人,南朝史学家、文学家。.

新!!: 尚书仆射和沈约 · 查看更多 »

沈该

沈该,南宋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人。 绍兴间任职礼部侍郎,出知夔州,召还,除参知政事,进左仆射。绍兴二十九年四月,黄中庆贺金主完颜亮生辰归国,称金国重修汴梁,是为了迁都以便军事威胁南宋,南宋应加强战备。沈该和汤思退认为形势并非如此。 沈该懷疑孙道夫辄言武事,是借此引用张浚,孙道夫被贬绵州(四川绵阳)。晚年以老请罢,以观文殿大学士奉祠。有文集五十卷。.

新!!: 尚书仆射和沈该 · 查看更多 »

沈钦

沈钦,南朝陳外戚,陈废帝时尚书左仆射。陳文帝皇后沈妙容之兄,吴兴郡武康縣(今浙江德清)人。 南梁安前中録事参軍沈法深之子。隨陳蒨征伐,因战功累迁至貞威将軍、安州刺史。陳蒨即位為陳文帝,袭爵建城侯,擔任通直散騎常侍、持節、会稽等九郡諸軍事、明威将軍、会稽郡太守。入朝為侍中、左衛将軍、衛尉卿。陳废帝天康元年(566年),任尚書右僕射,光大年間,官至尚书左仆射。太建元年(569年),陳宣帝即位,出任雲麾将軍、義興郡太守。同年去世。享年六十七歲。沈钦无才能,因妹而贵,以外戚得至高位。追贈侍中、特進、翊左将軍。諡成。 其子沈觀嗣爵,官至御史中丞。.

新!!: 尚书仆射和沈钦 · 查看更多 »

沈文季

沈文季(),字仲达,吴兴郡武康县(今浙江德清县西)。南朝宋、南朝齐政治人物。太尉沈庆之之子。.

新!!: 尚书仆射和沈文季 · 查看更多 »

洪适

洪适(),字景伯,号盘洲,宋朝饶州鄱阳人。 洪皓长子,洪迈之兄。以父荫补修职郎。绍兴十二年(1142年),中博学宏词科。第二年,父亲洪皓从金国归来。因为洪皓抗逆秦桧,洪适出为台州通判。秦桧死后,洪适知荆门军。改知徽州,提举江东路常平茶盐。开始议论役法不均。宋孝宗时,官至司农少卿,乾道元年(1165年)十二月,拜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为相三月而罢。淳熙十一年(1184年)薨,年六十八,谥文惠。喜欢收藏金石,并以此考证史传错讹。著作有《隶释》《隶续》《盘洲集》。.

新!!: 尚书仆射和洪适 · 查看更多 »

游肇

游肇(),字伯始,广平任縣人,游明根之子,北魏官員,北魏三游之一。.

新!!: 尚书仆射和游肇 · 查看更多 »

源乾曜

源乾曜(),封安阳郡公,唐朝官员,唐玄宗年间两度担任宰相。.

新!!: 尚书仆射和源乾曜 · 查看更多 »

源怀

源怀(),原名源思礼,后被皇帝赐名源怀,河南洛阳人,北魏陇西王源贺之子。北魏文成帝末年侍御中散。其父源贺以年老辞职后,继承父亲爵位,持节督诸军屯于漠南,防御蠕蠕。后又督诸军征蠕蠕,六道大将,咸受其节度。宣武帝景明二年(501年),任尚书左仆射。正始元年(504年)61岁时奉命迎战蠕蠕十二万骑大军,在诸镇左右要害之地,筑城设置戍军。卒,赠司徒公,谥曰惠。.

新!!: 尚书仆射和源怀 · 查看更多 »

朱倬

朱倬(),字汉章,宋朝福州闽县(今福建省福州市)人。 宋徽宗宣和六年(1124年)朱倬中进士。任常州宜兴簿。金兵南下,朱倬为逃亡百姓备舟给食。涝灾,郡守派朱倬考察,除民田租十分之九。张浚推荐朱倬,任福建、广东财用所属官。上书说伪齐刘豫必败,被宋高宗赏识,入朝为官,和秦桧不和,贬为越州(治今浙江省绍兴市)教授。当时浙东有民起事,他捕获后因为是饥民,释放其大部。秦桧死后,朱倬知惠州(治今广东惠阳东),陛辞皇帝,宋高宗知朱倬被秦桧压制,命他为国子监丞,历任浙西提举、右正言、御史中丞。上奏发仓廪、蠲米价、减私盐、核军食。知贡举,迁参知政事。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三月庚寅,拜尚书右仆射。金朝皇帝完颜亮率兵临江,朱倬荐史浩、虞允文、王淮、陈俊卿、刘珙等人。宋高宗有禅位之意,朱倬密奏阻挡,于是不安求去。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六月乙亥,罢相以观文殿学士,提举江州(治今江西省九江市)太平兴国宫。次日,宋孝宗即位,任资政殿学士,明年致仕,朱倬卒。复原职,赠特进。 有聞在台灣東石御龍宮為主神,因生前精通易理,並為忠臣,死後歸天稱九巡天官中壇元帥,教化萬民,發揚籤詩文化,曾降乩指示建立籤詩文化館,推廣大眾正確的解讀籤詩,並瞭解籤詩的淵源。.

新!!: 尚书仆射和朱倬 · 查看更多 »

朱纪 (十六国)

朱纪,十六国时汉国大臣。晋朝上党郡(今山西省长治市北)人。 西晋时,朱纪向上党崔游求学,与刘渊、雁门郡人范隆为同学,一起师事崔游。后为晋朝博士。早年也认识刘渊的族侄刘曜。刘渊起兵反晋,建立汉国。委任他为太常。刘渊的儿子刘聪即位,朱纪为中书监。312年,刘聪以右仆射朱纪之女为贵妃。十月,朱纪为尚书令。313年,时任光禄大夫的朱纪为陈元达求情。314年,朱纪为大司空,318年,刘聪临终,命他为太傅、录尚书事。靳准作乱,朱纪与太尉范隆奔长安投刘曜。与太保呼延晏等推奉刘曜为帝,朱纪为司徒,受到重用,为游子远求情。.

新!!: 尚书仆射和朱纪 (十六国) · 查看更多 »

朱整

朱整(),西晋大臣。 曹魏正始年间朱整任黄门侍郎,司马炎建立西晋后,任命朱整为尚书。太康年间朱整多次参与议朝仪新礼,庾旉上奏说司马攸逾制,尚书朱整弹劾庾旉。太康九年(288年)二月,尚书右仆射、阳夏侯胡奋卒,以尚书朱整为尚书右仆射,封广兴侯。太康十年(289年)四月丁未,尚书右仆射、广兴侯朱整卒。.

新!!: 尚书仆射和朱整 · 查看更多 »

成汉

成汉(304年-347年)也称成、后蜀,是中国历史上五胡十六国时期之割据政權之一。 301年益州的蜀郡的巴氐族领袖李特在蜀郡地领导西北難民反抗西晋的統治,304年其子李雄称成都王,306年李雄称帝,建国号“成”,建都蜀郡的治所成都。338年李寿改国号为“汉”。其领土疆域为益州全部。347年为东晋桓温攻破成都。.

新!!: 尚书仆射和成汉 · 查看更多 »

戴邈

戴邈,字望之,廣陵(今江蘇揚州)人。東晉時期官員,兄戴淵。 戴邈精通《史記》和《漢書》,學問更勝戴淵。举秀才,迁太子洗马,出为西阳内史。永嘉年间,司马睿命他为行邵陵内史、丞相军谘祭酒,出为征南军司。他向司马睿建议设立学校,在東晉代刘隗为丹阳尹,加左将军。王敦之亂時,王敦殺害戴淵,戴邈坐免官。王敦死后,戴邈拜为尚书仆射。任上去世,赠卫将军,谥号穆。子戴謐,歷任義興太守、大司農。.

新!!: 尚书仆射和戴邈 · 查看更多 »

戴至德

戴至德(),爵封道国公,谥恭,唐朝官员,唐高宗年间为宰相。.

新!!: 尚书仆射和戴至德 · 查看更多 »

房玄龄

房玄龄(),名乔,字玄龄,以字行,其神道碑则作名玄龄,齐州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北)人,房彦謙之子。唐朝初年名相、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新!!: 尚书仆射和房玄龄 · 查看更多 »

斛律光

斛律光(),字明月,朔州敕勒部(今山西西北)人,北齐名将,斛律金之子。.

新!!: 尚书仆射和斛律光 · 查看更多 »

悦绾

悦绾(),十六国时期前燕大臣。 悦绾开始为榼卢城大人。339年,后赵石虎派李农、张举攻凡城,慕容皝派悦绾凭城坚守,二十日赵军退兵。冉闵灭后赵,悦绾奉命率兵援石祗,率三万军与石琨等破冉闵军。以功迁前将军,后拜安西将军。光寿二年(358年),并州壁垒百余降于前燕,慕容儁派悦绾为安西将军、领护匈奴中郎将、并州刺史安抚。慕容暐在位时,迁尚书左仆射。太傅慕容评执政,政治腐败,人户隐匿现象十分严重,官僚贵族大肆占有土地与荫户,政府财政收入深受影响,削弱了前燕的经济、军事实力。建熙九年(368年),悦绾上疏建议搜括荫户,尽还郡县。慕容暐接受悦绾的建议,下令“一切罢断诸荫户,尽还郡县”。委任悦绾主持搜括荫户,得户二十余万。引起慕容贵族不满,为慕容评暗杀。一说病死。.

新!!: 尚书仆射和悦绾 · 查看更多 »

慕容凝

慕容凝,昌黎棘城(今辽宁省义县西北)人,十六国南燕宗室将领,又叫慕容嶷。 慕容凝官至右仆射,封济阳王。406年,慕容法作乱,慕容凝受命和韩范攻打兖州,中途想谋杀韩范,袭击广固,事情泄露,韩范攻打他,他逃到梁父,城破,逃奔后秦。当时,南燕皇帝慕容超的母亲妻子在后秦,慕容超求后秦姚兴送回母亲妻子,慕容凝劝阻姚兴送还,请姚兴索要南燕太乐诸使。.

新!!: 尚书仆射和慕容凝 · 查看更多 »

慕容绍宗

慕容绍宗(),昌黎郡棘城县(今辽宁省锦州市义县西北)人,前燕太原王慕容恪之后。北魏恒州刺史慕容远之子,北魏、东魏名将。.

新!!: 尚书仆射和慕容绍宗 · 查看更多 »

慕容熙

燕昭文帝慕容熙(),字道文,一字長生,十六國時期後燕國君主,鮮卑人,成武帝慕容垂的幼子,惠愍帝慕容寶之弟,母親是貴嬪段氏。原封河間王,蘭汗之亂時曾被封為遼東公,慕容盛即位後,封河間公。 後燕長樂三年(401年),慕容盛被變軍殺害。慕容盛有兒子慕容定,年紀幼小。群臣希望慕容盛之弟慕容元繼位。但慕容熙因与慕容盛之母--有私情,備受她寵愛,遂被密迎入宮即天王位,慕容元被賜死,不久慕容熙改元光始。次年(402年),慕容熙又害死了慕容定,且娶了苻秦中山尹苻謨的兩個女兒苻娀娥為貴人、苻訓英為貴嬪,苻訓英極其受寵。丁太后怨恨,遂謀廢慕容熙,事洩,丁太后被殺。 慕容熙立苻訓英為皇后,苻娀娥為貴人,非常寵愛苻氏姐妹,因此興築宮殿、遊玩打獵,導致軍民死亡的數以萬計。苻娀娥生病,有人自稱能醫,結果醫死了,慕容熙遂將醫生支解後焚燒,追封苻娀娥為愍皇后。慕容熙與苻訓英更是玩樂不知節制。元始五年(405年)攻高句麗遼東城,原本城將攻陷,慕容熙只為了要與--一同坐輦車進城,因而命軍暫緩登城,以致延誤戰機,不能攻下遼東。次年(406年),後燕攻契丹未果而回師,又為了--想要觀戰而臨時拋棄輜重轉而偷襲高句麗,致士卒馬匹,疲累寒冷,沿路死亡不可勝數。又如--夏天想要吃凍魚,冬天要吃生地黃,官員也因不能取得而被斬首。 建始元年(407年),--去世,慕容熙痛不欲生,喪禮上命檢查百官有無哭泣,規定未哭者給予處罰,群臣只好口含辣物以刺激流淚。又賜死高陽王慕容隆的王妃張氏以殉葬,右仆射韦璆等人都害怕自己去殉葬,每天都洗澡换衣等候命令。此外規定家家戶戶都要參與建造--陵墓的工程,更使得國家財政揮霍一空。臨葬,慕容熙竟打開棺材,与苻訓英已經變色變味的屍體親熱一番,才准下葬。 由於早先中衛將軍馮跋與其弟馮素弗曾因事獲罪於後燕帝慕容熙,因此慕容熙一直有殺馮跋兄弟之意。馮跋兄弟於是趁慕容熙送葬--時起事,推高雲(慕容雲)為燕王,慕容熙被生擒後斬首,和苻訓英合葬。後來被諡昭文皇帝。 Category:後燕皇帝 Category:后燕皇子 X M Category:天王 Category:十六國郡公.

新!!: 尚书仆射和慕容熙 · 查看更多 »

慕容白曜

慕容白曜,北魏将领、大臣,鲜卑族,前燕慕容皝的玄孙,高都侯慕容琚子。 慕容白曜年轻时为中书吏,在东宫奉职。后来任北部尚书。魏文成帝驾崩,他依附乙浑共秉朝政。官至尚书右仆射。皇兴初年,任使持节、都督诸军事、征南大将军,征伐刘宋的青州等地(古齐国,今山东省大部)。军至无盐(今山东省东平县东,刘宋东平郡治所),部下认为攻城器械并不完备,不宜急攻,但是慕容白曜采纳左司马郦范的意见,引兵假装撤退,使敌人松懈,乘夜回军,一举攻下无盐。之后接连攻克肥城、历城等十二城。刘宋的青州(治所在今山东省青州市益都街道)和冀州(治所在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全部归属北魏。因功封为使持节、都督青州、齐州、东徐州诸军事、青州刺史、济南王。后来因谋反罪被魏献文帝所杀。.

新!!: 尚书仆射和慕容白曜 · 查看更多 »

慕容隆

陽康王慕容隆() ,昌黎郡棘城县(今辽宁省锦州市义县西北)人,燕成武帝慕容垂之子,慕容令、惠愍帝慕容寶、慕容農、慕容麟、慕容柔、慕容朗、慕容鑒、昭文帝慕容熙之兄弟,后燕宗室、官员。.

新!!: 尚书仆射和慕容隆 · 查看更多 »

慕容麟

慕容麟(),昌黎郡棘城县(今辽宁省锦州市义县)人,後燕成武帝慕容垂之子,婢妾所生。惠愍帝慕容寶庶弟。原為後燕的趙王,後來一度稱燕帝。 早年慕容垂於前燕時期,叛前燕奔前秦時,慕容麟曾逃回前燕告發(369年)。其嫡長兄慕容令被前燕放逐後,欲偷襲龍城(今中國遼寧省遼陽縣),亦是被慕容麟告發,事敗身死(370年)。雖然慕容麟屢次出賣父兄,但後來前秦統一華北,慕容垂回到前燕故地時,還是不忍心殺掉慕容麟,最後是殺了慕容麟的母親頂罪,而把他放逐在外,很少見面。 383年,慕容垂於前秦淝水之戰敗後,陰謀背叛,慕容麟從中貢獻不少計策,慕容垂大為讚賞,待慕容麟開始與其他兒子相同。384年,慕容垂建後燕,慕容麟被任命為撫軍大將軍。同年,率軍攻陷中山(今中國河北省定縣),聲威大振,遂留守中山。386年,慕容垂稱帝後,慕容麟被封為趙王。其後數年,帶領燕軍南征北討,立下不少戰功。396年,慕容垂去世,太子慕容寶繼位,慕容麟被任命為尚書左僕射。 395年的參合陂之战及397年的柏肆之战,後燕二度慘敗給北魏,國力大衰。397年,北魏進圍後燕都城中山,慕容麟謀叛,遂以武力威脅北地王慕容精,命其率領禁軍謀殺慕容寶,慕容精拒絕,慕容麟於是殺慕容精,逃出中山,依附丁零遺眾。不久,慕容寶等撤出中山,城內大亂,開封公慕容詳被推為盟主以抵禦北魏的攻擊,後來並即皇帝位,但由於慕容詳嗜酒好殺,不恤士民,中山城民遂迎慕容麟入城,慕容麟入城後,殺慕容詳,亦稱帝,改元延平。但隨後又被北魏擊敗,南奔鄴城(今中國河南省臨漳縣)投靠--陽王慕容德,並不再稱帝。 398年,慕容麟向慕容德上尊號,慕容德於是稱燕王,建立南燕,但不久慕容麟又陰謀推翻慕容德,因此被慕容德所殺。.

新!!: 尚书仆射和慕容麟 · 查看更多 »

慕容根

慕容根(),昌黎棘城(今辽宁省义县西北)人,后燕宗室,封东阳公。 396年,慕容垂派遣征东将军平规率军开往冀州。二月,平规率领博陵郡、武邑郡、长乐郡三个郡的部队在鲁口背叛了后燕。平规的弟弟海阳令平翰也在辽西起兵响应他的哥哥。清河公慕容会派遣东阳公慕容根等人进攻平翰,打败平翰,平翰逃到了山南。398年,慕容盛不敢称帝登基,以长乐王的身份代理朝政,他以下的王都降格称为公,任命东阳公慕容根为尚书左仆射。九月初六,后燕任命东阳公慕容根为尚书令,张通为左仆射,卫伦为右仆射。399年正月十一日,后燕昌黎尹留忠阴谋叛变,被处死。事连尚书令东阳公慕容根、尚书段成,也被处死。.

新!!: 尚书仆射和慕容根 · 查看更多 »

慕容楷

慕容楷(),十六国后燕将领,前燕太原王慕容恪之子,封太原王。 在前秦镇守邺城,前秦建元二十年(384年),前秦國勢衰退,慕容楷跟随燕王慕容垂從事復國大業,任職征西大將軍並受封太原王。 初奉燕王慕容垂之令,与陳留王慕容紹,出軍討伐在館陶(今河北省館陶縣)興兵抗拒的東胡人王晏;慕容楷為了順應局勢增強國力,遂請慕容紹前去游說招撫王晏,而自率軍進駐辟陽(今河北省棗強縣東南辟陽城)。王晏降伏後,連帶吸引附近自衛堡寨數十萬人投靠;慕容楷遂加以管理整編,率領十餘萬人生力軍前往鄴城(今河北省臨漳縣西南香菜营乡鄴鎮村)外郊,與慕容垂會合。後來成為後燕重臣之一。 慕容楷奉命征讨翟真,兵败下邑。386年,慕容楷担任左仆射,和赵王慕容麟攻打前秦冀州牧苻定,致书晓以祸福,招降。387年,任兖州刺史,镇守东阿。担任前锋都督,跟随慕容垂击破翟辽。393年,慕容楷为司空,跟随慕容垂征讨西燕。394年,攻破西燕都城长子,西燕灭亡。 后燕建兴十年六月癸丑(395年7月8日),慕容楷去世。.

新!!: 尚书仆射和慕容楷 · 查看更多 »

慕容渊

#重定向 慕容渊 (后燕).

新!!: 尚书仆射和慕容渊 · 查看更多 »

慕舆护

慕舆护,五胡十六国南燕慕容德的尚书右仆射。 后燕永康三年(398年)正月,慕容德自称为燕王,改号燕王元年,把原来范阳王府制改行帝制,设置了文武百官,建立了南燕政权。慕舆护作为他的属下。后燕皇帝慕容宝从邺城南逃,派遣中黄门令赵思前导。慕容德想要接纳,慕舆护劝说:“嗣帝不达时宜,委弃国都,自取败亡,不堪多难,亦已明矣。昔蒯聩出奔,卫辄不纳,《春秋》是之。以子拒父犹可,况以父拒子乎!今赵思之言,未明虚实,臣请为陛下驰往之。”慕容德忍不住流下泪来,派慕舆护去探听虚实。慕舆护带领几百精兵,跟着赵思北去,口头上说要迎护皇帝,其实要趁机将慕容宝置之死地。慕容宝又遇到一个樵夫,说慕容德已经称帝,因此害怕返身北逃。慕舆护到达後,没见到慕容宝。慕舆护把赵思押解回去。赵思说:“犬马犹知恋主,思虽刑臣,乞还就上。”慕容德还想留下他,赵思大怒:“周室东迁,晋、郑是依。殿下亲则叔父,位为上公,不能帅先群后以匡帝室,而幸本根之倾,为赵王伦之事,思虽不能如申包胥之存楚,犹慕龚君宾不偷生于莽世也!”慕容德把他杀了。 燕王三年(400年)慕容德在广固即皇帝位。实行大赦,改年号为建平,把自己的名字改为慕容备德。追谥前燕末主慕容暐为幽皇帝,任命北地王慕容钟为司徒,慕舆拔为司空,封孚为左仆射,慕舆护为右仆射。.

新!!: 尚书仆射和慕舆护 · 查看更多 »

慕舆拔

慕舆拔,五胡十六国南燕慕容德的尚书左仆射。 后燕永康三年(398年)正月,慕容德自称为燕王,改号燕王元年,把原来范阳王府制改行帝制,设置了文武百官,建立了南燕政权。慕容德命赵王慕容麟为司空、领尚书令,慕容法为中军将军,慕舆拔为左仆射,丁通为右仆射。燕王三年(400年)慕容德在广固即皇帝位。实行大赦,改年号为建平,把自己的名字改为慕容备德。追谥前燕末主慕容暐为幽皇帝,任命北地王慕容钟为司徒,慕舆拔为司空,封孚为左仆射,慕舆护为右仆射。.

新!!: 尚书仆射和慕舆拔 · 查看更多 »

拓跋忠

拓跋忠(),字仙德,追尊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玄孙,征西大将军、三都坐大官、常山康王拓跋素之子,北魏宗室、官员。.

新!!: 尚书仆射和拓跋忠 · 查看更多 »

拓跋目辰

拓跋目辰(),鲜卑名美晨,拥有直勤头衔《宋书·卷九十五·列传第五十五》:使持节征东大将军安定王直勤伐伏玄、侍中尚书左仆射安西大将军平北公直勤美晨、散骑常侍殿中尚书平北将军山阳公吕罗汉,领陇右之众五万,沿汉而东,直指襄阳。,是追尊魏桓帝拓跋猗迤的后裔,北魏宗室、官员。.

新!!: 尚书仆射和拓跋目辰 · 查看更多 »

拓跋遵

拓跋遵(),鮮卑名勃兜《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魏故太尉府參軍元君之墓誌銘」君諱侔,字伯宗,洛陽都鄉安武里人也。昭成皇帝」之後,平南將軍冀州刺史河澗簡公之孫,光州史」君之元子。君有溫柔之貞氣,栖素質於靈府,常脩」言以自約,與仁者之為偶。以永平四年歲次辛卯」五月丙申朔十五日庚戌篤疾終於第。傷瀾源之」絕浦,哀桂渚之斷漵,既思賢以戀德,且立石以表」墓。其辭曰:」芳茂玄圃,蘭長梯柯,泉流清,水潔生波。其人雅」智,體義尚和,名垂州里,美稱鄉阿。寬柔恩厚,審待」如靜,人高絕倫,超與俊並。蘭音頌壤,芬揚岳嶺,既」□洛英,𣲫州標挺。氣陵雲光,身滅無逞,如君生志,」□□□□,思人不見,頌君在銘。   「誌陰」君六世祖昭成皇帝。」五世祖第八皇子諱受久,獻明皇帝之母弟。」妃王氏昭成之舅女。高祖右丞相常山王諱」遵字勃兜。妃劉氏大宗明元皇帝之姨。」曾祖侍中使持節征西大將軍都督河以西諸軍」事常山康王諱素連。妃赫連氏夏主昌之妹。」祖平南將軍冀州刺史河澗簡公諱於德。」夫人南陽張氏,龍驤將軍阜城侯提之孫女。」父鎮遠將軍光州刺史諱悝字純陀。」夫人叱羅氏儀曹尚書使持節散騎常侍安東將」軍都督兗州諸軍事兗州刺史帶方靜公興之長」女也。」君以永平四年十一月五日窆於長陵之北崗。,又作伏六兜,追尊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之孙,拓跋壽鳩之子,北魏宗室、官员。.

新!!: 尚书仆射和拓跋遵 · 查看更多 »

曹确

曹确(),字剛中,唐朝官员,唐懿宗年间任宰相。.

新!!: 尚书仆射和曹确 · 查看更多 »

曹馥

曹馥(),沛郡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曹魏、西晋官員。父亲曹魏名将曹洪。 曹洪死后,曹馥袭爵乐城侯。.

新!!: 尚书仆射和曹馥 · 查看更多 »

曾布

曾布(),字子宣,南丰(今江西南丰)人。北宋大臣,进士出身,為曾鞏之弟。 熙宁二年(1069年)被韩维、王安石推荐,渐受重用。其間与吕惠卿协助王安石制定新法,計有青苗法、免役法、保甲法、农田法,大臣及朝士多反对新法,唯独吕惠卿与曾布始终坚定不移。升为修起居注,任翰林学士兼三司使。呂惠卿因父喪丁憂,王安石推薦曾布接替。 熙寧七年(1076年),朝臣大力反对市易法,宋神宗令曾布追究,曾布發現吕嘉问多收利息,利用官府权力而行兼并之事。最後曾布因反对市易法,被王安石撤职,贬为地方官,知饶州、潭州(今长沙)、广州、桂州等地縣令。元丰末年,恢复为翰林学士,遷戶部尚書。 司馬光為政,諭令增捐役法,曾布不同意曰:「免役一事,法令纖悉皆出己手,若令遽自改易,義不可為。」结果又被外调。绍圣元年(1094年),宋哲宗亲政,任知枢密院事,力赞章惇“绍述”,新法又得到推行。 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哲宗病故,章惇以为“端王轻佻,不可以君临天下。”曾布斥道:“章惇,听太后处分!”宋徽宗即位,向太后聽政,擔任宰相主持國政,韩忠彦担任左相,时人戏称“龟鹤宰相”,继续推行新法。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向太后駕崩,宋徽宗親政。崇宁元年(1102年),被蔡京所排挤,御史交相弹劾:“呼吸立成祸福,喜怒邃变炎凉”。多次贬为地方官,发往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居住,貶为司农卿,分司南京,再貶為贺州别驾、廉州司户,大观元年(1107年),死于润州(今江苏镇江)。赠观文殿大学士,谥“文肃”。 曾布一生积极参与王安石变法,在司马光執政时,仍坚定地维护新法,《宋史》将曾布列入奸臣传,但梁启超稱他是“千古骨鲠之士”,“其才其学,皆足以辅之”。其妻魏玩為宋朝女詞人之一。.

新!!: 尚书仆射和曾布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右僕射尚书右仆射尚书左仆射尚書僕射左僕射匡政檢校尚書右僕射檢校尚書左僕射文昌左相文昌相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