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太保

指数 太保

太保,中国古代职官。从周朝开始设置,负责监护和辅佐年幼的国君。召公是第一个太保,《大戴礼记》说:“召公为太保,周公为太傅,太公为太师。”武王去世,成王年少,召公任太保,以长老身份监护。周公东征胜利,建东都成周(今河南洛阳),成王至成周亲政,召公为此作长篇教导,即《尚书·召诰》。周公与召公分陕而治“自陕以西,召公主之,自陕而东,周公主之。” 后召公子孙以太保为氏。春秋后废,汉复置,位次太傅。历代沿置,多为大官之加衔,并无实职。《明史》载“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正一品...掌佐天子,理阴阳,经邦弘化,其职至重。” 在周朝,太保与太师、太傅合称“三公”。 朝鮮高麗時代亦設有太保,朝鮮王朝改稱大保。.

88 关系: 召公奭塔剌海 (元朝)大戴礼记太师太保太傅太公孔纬定住完顏亮宋仁宗宋真宗尚书 (书)崔胤丁列中国古代职官三宝奴三公任顗伊尹张豺伯顏伯颜察儿伯撒里徐彦若徒单恭僕固懷恩别儿怯不花刘延年刘殷 (晋朝)刘昫周公旦周武王周朝周成王呼延晏储君石冲王宗弁王德用王德明王嗣宗王育王旦王景 (宋)秃坚帖木儿秃忽鲁燕不邻韩建韋昭度...莫玉輦马札儿台高麗時代譚以蒙范文巧郭崇阮福源阮景異阳骛赵季良赵元僖赵普鄭柞鄭根耶律斜轸探马赤搠思监李奕李始李常傑李石 (金朝)李震 (唐朝)李振李景迁杜佑桃豹武德恭段崇河南省洛阳市朝鮮王朝朝鲜半岛朱纪月赤察儿成周明史曲出曹利用 扩展索引 (38 更多) »

召公奭

召公奭,姬姓,名奭,是周武王的同姓宗室,食邑於召(今陝西歧山西南),谓之召公,又稱為周召公、召康公或召伯。又因其受封於燕國,稱燕召公。召公奭是後來燕國和召國的始祖。.

新!!: 太保和召公奭 · 查看更多 »

塔剌海 (元朝)

#重定向 答剌海.

新!!: 太保和塔剌海 (元朝) · 查看更多 »

大戴礼记

《大戴礼记》,儒学经典之一,所收文章是孔子的学生及戰國时期儒学学者的作品。西汉末,戴德将约同时代刘向收集的130篇综合简化,一共得85篇,称为《大戴礼记》;后来其姪戴圣又将《大戴礼记》简化删除,得46篇,再加上《月令》、《明堂位》和《乐记》,一共49篇,称为《小戴礼记》。 《大戴礼记》至隋、唐時期已散逸大半,現僅留傳39篇;而《小戴礼记》成为今日通行的《礼记》。.

新!!: 太保和大戴礼记 · 查看更多 »

太师

太师,中国古代职官。又名太宰,掌邦治,为六卿之首。.

新!!: 太保和太师 · 查看更多 »

太保

太保,中国古代职官。从周朝开始设置,负责监护和辅佐年幼的国君。召公是第一个太保,《大戴礼记》说:“召公为太保,周公为太傅,太公为太师。”武王去世,成王年少,召公任太保,以长老身份监护。周公东征胜利,建东都成周(今河南洛阳),成王至成周亲政,召公为此作长篇教导,即《尚书·召诰》。周公与召公分陕而治“自陕以西,召公主之,自陕而东,周公主之。” 后召公子孙以太保为氏。春秋后废,汉复置,位次太傅。历代沿置,多为大官之加衔,并无实职。《明史》载“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正一品...掌佐天子,理阴阳,经邦弘化,其职至重。” 在周朝,太保与太师、太傅合称“三公”。 朝鮮高麗時代亦設有太保,朝鮮王朝改稱大保。.

新!!: 太保和太保 · 查看更多 »

太傅

太傅,中国古代职官。始于西周,为国王的辅佐大臣与皇帝老师(辅弼官,国王年幼或缺位时他们可以代为管理国家),掌管礼法的制定和颁行,三公之一;在战国时期的齐国和楚国也设有太傅。秦朝时期被废止。西汉曾两度短暂复置该职位;东汉则长期设立。以后各朝代都有设置,但多为虚衔。 朝鮮高麗時代亦設有太傅,朝鮮王朝改稱大傅。.

新!!: 太保和太傅 · 查看更多 »

太公

#重定向 太公望.

新!!: 太保和太公 · 查看更多 »

孔纬

孔緯(),字化文。魯曲阜(今屬山東)人,孔子第四十世孫,唐朝狀元、宰相、封魯國公。.

新!!: 太保和孔纬 · 查看更多 »

定住

定住,元朝大臣,元顺帝时中书右丞相。 至正元年(1341年),定住任中书参知政事。后来担任翰林学士承旨,受命提调会同馆事。至正十四年(1354年),拜中书左丞相。至正十五年(1355年),进中书右丞相,加太保。诏命中书一切事务,悉听总裁。至正十六年(1356年),定住与平章政事桑哥失理等劾左丞相哈麻兄弟之罪,使他们都被贬杖而死。定住任同知枢密院事,与豫王阿剌忒纳失里引军击败红巾军李武、崔德。次年,听说李武占商州(今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攻武关,取七盘,据蓝田(今陕西省蓝田县),于是赶去镇压。至正十八年(1358年),任中书平章政事,与察罕帖木儿等于巩昌(今甘肃省陇西县)击败红巾军李喜喜,驻军临洮(今甘肃省岷县)。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担任陕西行省平章政事,之后被李思齐袭杀。.

新!!: 太保和定住 · 查看更多 »

完顏亮

完顏亮(),字元功,女真名迪古乃,金朝第四代皇帝(1150年1月9日—1161年12月15日),金太祖阿骨打之孙,太祖庶长子遼王完顏宗幹第二子,母大氏。 弒金熙宗而篡位,任內遷都燕京(今北京),逐步汉化。因伐南宋的-采-石大战失利,被部下所殺。完颜亮在位12年,终年40岁。完颜亮死後,继位的金世宗将他追貶為庶人,史称海陵煬王、海陵庶人、金废帝。 金废帝完颜亮为人荒淫无道,生活糜烂,好色至极,多次与其家庭亲属发生乱伦,无以幸免。金废帝在批奏公文时更把两手放在两名宫女的私密部位以取暖,还安排另一名宫女为他伺候下体,淫乱不堪。.

新!!: 太保和完顏亮 · 查看更多 »

宋仁宗

宋仁宗趙禎(),北宋第四代皇帝(1022年3月23日-1063年4月30日在位)。初名受益,宋真宗的第六子,生母李宸妃。其生于大中祥符三年四月十四日,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受封為庆国公,八年(1015年)受封為寿春郡王;天禧元年(1017年)进中书令,二年(1018年)进封昇王,同年九月立为皇太子,赐名趙禎;乾兴元年(1022年)二月,真宗崩,仁宗即帝位,时年13岁;1023年改年號為天圣;1063年駕崩於汴梁皇宮中,享年53岁,在位41年。民間流傳“狸猫换太子”中的太子就是影射宋仁宗;自古以來,其在包青天劇中亦樹立明君之形象。.

新!!: 太保和宋仁宗 · 查看更多 »

宋真宗

宋真宗趙恒(),原名趙德昌,又曾名趙休、趙元侃,北宋的第三位皇帝。他是宋太宗的第三个儿子,登基前曾被封为韩王、襄王和寿王,曾任開封府尹(即後來的宋真宗趙恆,淳化五年(994年)九月加檢校太傅行開封尹,至道三年(997年)四月登基後離任)。997年以太子身份继位,在位25年。 宋真宗是著名諺語「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作者。.

新!!: 太保和宋真宗 · 查看更多 »

尚书 (书)

《尚書》,原稱為《書》,儒家十三經之一,為先秦時代政事文獻的彙編,內容以上古及夏、商、周的君王重臣進行宣示佈告的講話記錄為主,為儒學建構其政治思想的源頭,從漢武帝設立五經博士開始,確立其長久作為經書的地位。在四庫全書中隸屬於經部,號為中國文學散文創作之祖,文風質樸。不過對後人來說,其用語「詰屈聱牙」,頗為難讀。 《尚書》的成書、整理、流傳過程頗為複雜,歷史上出現過多個書寫字體、篇卷構成、具體內容不同的版本;部份曾經由帝王朝廷組織學者整理、校勘,頒佈“定本”。今本的主體,部份至遲出現于東晉;其「部份篇目」內容的來源可靠性從南宋開始遭受懷疑。清初,這些篇目在主流學術界被定作“偽書”,甚至排除出《尚書》之外。近十多年來,隨著出土文獻研究的發展,大大拓展了對古代尚書文獻的認識。.

新!!: 太保和尚书 (书) · 查看更多 »

崔胤

崔胤(),字昌遐,或字垂休。清河武城(今山東省武城縣,位夏津縣西北)人。晚唐官员。曾数度拜相(893年-895年、895年-896年、896年-899年、900年-901年、903年-904年),故外号崔四入。 進士出身,與詩人韓偓友好。河中節度使王重榮聘為從事。后入朝,累迁考功、吏部员外郎,转郎中、给事中、中书舍人。大顺中,历兵部、吏部侍郎,寻以本官同平章事。累迁中书侍郎、判户部事。乾宁二年(895年)三月,以检校尚书左仆射、同平章事、河中尹、充河中节度等使再入朝。同年,崔胤随从唐昭宗出逃长安。返回长安后,加礼部尚书,并赐号“扶危匡国致理功臣”。 乾宁三年七月,复以左仆射兼广州刺史,充清海军节度领南东道观察处置等使。后罢崔胤政事,检校兵部尚书、广州刺史、岭南东道节度等使。因朱全忠的关系,复召拜平章事。 天復元年(901年)正月,崔胤聯合左神策軍指揮使孫德昭打敗废黜昭宗另立皇长子李裕为帝的劉季述,唐昭宗復位,崔胤进位司空,复知政事,兼领度支、盐铁、三司等使。天復元年(901年)昭宗被宦官韓全誨劫持到凤翔节度使李茂贞,崔胤召朱全忠救駕。崔胤利用朱温對抗宦官,玩弄權術,排斥异己。三年(903年)神策军解散后,昭宗以朱温为天下兵马副元帅,欲以皇子为名义上的大元帅,崔胤又迎合朱温的意思,在昭宗属意李裕的情况下坚请昭宗以年轻的嫡次子辉王李祚为元帅。朱温厌恶李裕,要崔胤提出以参与政变为由处死李裕,昭宗不肯,朱温否认是自己的意思。崔胤又覺得朱溫權勢漸大,暗中召募六军十二卫,密為防禦。又與京兆尹鄭元規等繕治兵甲。 天祐元年(904年)春正月,朱全忠侄子朱友伦在球场坠马而死,朱全忠怀疑是崔胤所害,派侄子朱友谅带兵入长安,以“专权乱国,离间君臣”的罪名殺崔胤、郑元规,長安百姓向尸体投掷瓦砾砖石以泄忿,年五十一。唐昭宗被迫迁都洛阳。 Category:崔姓.

新!!: 太保和崔胤 · 查看更多 »

丁列

丁列(,),越南后黎朝初期将领,为蓝山起义时黎利麾下重要将领之一。 丁列是清化寿春县人。1416年,清化豪族黎利舉行,丁列與黎慎、黎文安、黎文零、鄭可、張雷、黎柳、裴國興、黎寧、黎獫、武威、阮廌、黎來、劉仁澍、黎涪、阮理、張斕等十八人一起,與黎利一同祭拜東王公,發動藍山起義以反抗明朝的統治。后来追随黎利到了至灵山。1424年,黎利听从阮隻的建议夺取了茶隆州,并准备计划下一步攻取乂安。明将陈智等人水陆并进攻打茶隆。黎利率兵到兰江上游设伏,又派丁列带一千人从间道占据杜家(在河静省兴山县境内),两路伏兵夹击,大败明军。 在1427年支棱之役中,丁列与刘仁澍、黎冷、黎察、黎受等人率兵一万、战象五头埋伏于支棱关,大破明军。 后黎朝建立之后,丁列获封永禄大夫、金吾卫大将军,被列为开国的一等功臣,赏爵上智字,与阮廌、郑可、陈元扞、范文巧、黎察、黎银等人获得穿红绯的特权。1429年,封廷上侯。.

新!!: 太保和丁列 · 查看更多 »

中国古代职官

中国古代职官是指中國古代的職官制度。关于中国夏朝以前的一些官职的描述,一般认为是缺少可信度的。因此也就是说,职官是从夏朝开始出现的。.

新!!: 太保和中国古代职官 · 查看更多 »

三宝奴

三宝奴,元朝大臣,元武宗时尚书左丞相。 大德十一年(1307年),元武宗即位,任命他为翰林学士承旨。次年,封渤国公,遥授右丞相,加录军国重事。至大二年(1309年),设立尚书省,命三宝奴为平章政事,不久升为左丞相。他和脱虎脱等人主持更新庶政,变易新法。请求不拘先例,任用宿卫、品秩未至及未历任者担任为尚书省官员,以便更新庶政。他印发“至大银钞”,导致至元旧钞贬值,民受其害。奏请将蒙古建国以来所行政令九千余条,删除繁冗,使归于一,编为定制。至大三年(1310年),赐号答剌罕,受清州(今河北省沧州市青县)食邑。自达鲁花赤而下,并听举用。元武宗命他和脱虎脱主持百司朝政。改封楚国公,以常州路为分地。当时武宗病弱,建议改立皇子和世㻋为皇太子,以取代皇弟爱育黎拔力八达,被阿沙不花劝阻。至大四年(1311年),元武宗驾崩,爱育黎拔力八达即位为元仁宗,罢黜尚书省,以变乱旧章之罪处死三宝奴。当时有人作诗讽刺他“受尽君恩弄进权,富倾御府贵熏天。奴才自许齐三宝,主寿谁能保万年”。元武宗的儿子元文宗即位,在至顺元年(1330年),追封三宝奴为郢城王,谥号荣敏。.

新!!: 太保和三宝奴 · 查看更多 »

三公

三公是古代東亞的官名。泛指辅佐帝王处理国务的次高官员。具体包括的官职内容则分为两种: 西周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東漢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位次上公,東漢無太師、太保,惟有太傅,為上公。 北魏將太師、太傅和太保並稱為三師上公。 《晉書‧天文志》:「杓南三星及魁第一星西三星皆曰三公,主宣德化、調七政、和陰陽之官也。」 其中位於魁第一星西的三公,即為現在的 三師 。相對古人各朝對星座的認識見解不同,三師 (星官)、三公 (紫微垣)、三公 (太微垣)或各有對應。 西汉以丞相(后改大司徒)、太尉(后改大司马)、御史大夫(后改大司空)为三公。东汉时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亦称三司。隋唐时成为最高荣誉头衔。 至宋徽宗时,将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改为太师、太傅、太保(原来称三师)为三公。元代和明清时的三公為太師、太傅、太保。 元、明、清沿用此官作为大臣的最高荣誉头衔。 也有历史学家认为周代的三公是指司徒、司马、司空。 日本律令制時的三公是指太政大臣、左大臣、右大臣。 高麗的三公是指大衛、司徒、司空。朝鮮王朝以領議政、左議政、右議政為三公,亦稱三政丞。 三公職位在多數朝代中只是虛銜,為象徵性的榮譽職位,並無實際的權力與工作,因此各朝君主多半在有功大臣死後才追贈三公。.

新!!: 太保和三公 · 查看更多 »

任顗

任顗(),《晋书·载记第二》作刘顗,五胡十六国汉国刘渊、刘聪属下大臣,封昌国公。 310年,刘渊去世,刘聪即位,任顗为吏部尚书,312年正月廿二日,刘聪封司空王育和尚书令任顗的女儿为左、右昭仪,中军大将军王彰、中书监范隆、左仆射马景三人的女儿都为夫人,右仆射朱纪的女儿为贵妃,都授予金印紫绶。十月,刘聪任命王育为太保、王彰为太尉,任顗为司徒,马景为司空,朱纪为尚书令,范隆为左仆射,呼延晏为右仆射。刘聪同时册立三皇后,大臣陈元达竭力劝谏,刘聪不听,把陈元达转为闲职。大司徒任顗,光禄大夫朱纪、范隆,骠骑大将军河间王刘易等都抗表逊位,迫使刘聪收回成命。314年,刘聪让汝阴王刘景任太师,王育任太傅,任顗任太保,马景任大司徒,朱纪任大司空,中山王刘曜任大司马。318年,刘聪死后,任顗进位太师,被刘粲所杀。.

新!!: 太保和任顗 · 查看更多 »

伊尹

伊尹,名摯,(),為中国建立商朝重要名臣、政治家,也被称做中华厨祖。.

新!!: 太保和伊尹 · 查看更多 »

张豺

张豺,广平人。十六国时后赵大臣。.

新!!: 太保和张豺 · 查看更多 »

伯顏

伯顏可以指:.

新!!: 太保和伯顏 · 查看更多 »

伯颜察儿

伯颜察儿,回回人,又译伯颜察而。元朝大臣,任中书平章政事。他是赛典赤之孙,纳速剌丁之子。 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元成宗即位,伯颜察儿为参议中书省事。大德九年(1305年),复立云南屯田,受命兼领主持其事。元仁宗延祐末年,任江浙行省平章政事。延祐七年(1320年)十二月,以贪污免官。泰定帝即位,复起用。泰定元年(1324年),加太保。泰定三年(1326年),任中书平章政事。致和元年(1328年),泰定帝驾崩,八月,为燕帖木儿所执,流于远州,籍没其家。次年回归乡里。元顺帝至元四年(1344年)追封奉元王,谥号忠献。.

新!!: 太保和伯颜察儿 · 查看更多 »

伯撒里

伯撒里,元朝大臣,元顺帝时中书右丞相,康里氏。 伯撒里初为鹰坊官。天历元年(1328年),元文宗即位,封储政使。至顺元年(1330年),拜燕王宫相。至顺二年(1331年),拜中书平章政事,仍兼储政使,兼宫相都总管府都达鲁花赤。至顺三年(1332年),元宁宗即位,以提调忠诩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司事,兼徽政使,进中书平章政事。顺帝至元二年(1336年),出任江西行省平章政事,有治绩。还朝後,拜御史大夫。至正六年(1346年),出为辽阳行省左丞相,镇压吾者野人起义。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拜太师、中书右丞相,监修国史。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封永平王。.

新!!: 太保和伯撒里 · 查看更多 »

徐彦若

徐彦若(),字俞之,封齐国公,唐朝官员,唐昭宗年间为宰相。.

新!!: 太保和徐彦若 · 查看更多 »

徒单恭

徒单恭,本名斜也,女真人,徒单氏,金朝大臣,完颜亮徒单皇后的父亲。.

新!!: 太保和徒单恭 · 查看更多 »

僕固懷恩

僕固懷恩(),唐朝鐵勒族人。.

新!!: 太保和僕固懷恩 · 查看更多 »

别儿怯不花

别儿怯不花,字大用,蒙古族燕只吉氏,又译别里怯不花。元朝大臣,元顺帝时中书右丞相,其曾祖忙怯秃,曾任千户跟随宪宗蒙哥伐南宋。父亲丞相阿忽台。 元武宗至大年间,侍元明宗于藩邸。后入国子学。元仁宗延祐三年(1316年),随周王(元明宗)镇云南,至大同还京,入宿卫,侍仁宗。元英宗时,授怀远大将军,出为八番宣抚司达鲁花赤,能宣布国家恩信,使峒民感悦。泰定三年(1326年),授同知太常礼仪院事。旋拜监察御史,泰定四年(1327年),任中书右司郎中,元文宗天历元年(1328年),升参议中书省事。至顺元年(1330年),出为江浙行省参知政事,掌海路由江浙至京之漕米运。后历任吏部尚书、礼部尚书、宣徽使、御史大夫、知经筵事、翰林学士承旨等职。元顺帝至正二年(1342年)为江浙行省左丞相。听闻杭州城遭受火灾,随即赴镇,进行救灾,减少课税。至正四年(1344年)任中书左丞相。别儿怯不花有学识,参与纂修《金史》、《宋史》。又善书法,以大字著称。至正七年(1347年)官至右丞相。六月,以治理失宜,被御史弹劾。至正八年(1348年)他被贬至渤海县。至元十年(1350年)正月,别儿怯不花忧郁成疾,不治而死。别儿怯不花被朝廷追赠为弘仁辅治秉文守正寅亮同德功臣、开府仪同三司。追封冀王,谥忠宣。其子塔失帖木儿。.

新!!: 太保和别儿怯不花 · 查看更多 »

刘延年

刘延年,中国五胡十六国漢國皇族。新兴(今山西省忻州)匈奴人。 刘延年是刘渊的兄弟,跟随刘渊举兵,封左独鹿王、江都王。奉命和右於陆王刘景率军二万征讨鲜卑,因为刘宣劝阻,罢兵。309年,担任大司空。310年,刘渊临终,刘延年为太保。刘聪即位,为太宰。312年,刘聪擅杀臣属,多次劝阻。314年,刘延年录尚书六条(吏部、殿中、五兵、田曹、度支、左民)事。.

新!!: 太保和刘延年 · 查看更多 »

刘殷 (晋朝)

刘殷(),字长盛,晋朝新兴人。五胡十六国时代汉赵大臣。 刘殷年幼时失去父母,家境贫寒,因赡养曾祖母以孝著称,别人送他粮食布帛,刘殷接受却不道谢,说:“等我富贵了一定酬谢。”刘殷长大后,学识渊博,精通经史典籍,性情卓越,胸怀大志,节俭不粗陋,清高不孤僻,使人见到他感到恭顺而不能侵犯。301年,司马颙征召刘殷担任军咨祭酒。 310年七月初九,汉国皇帝刘渊卧病不起,以光禄大夫刘殷为左仆射。311年正月廿二日,汉国皇帝刘聪打算纳娶太保刘殷的女儿,太弟刘乂劝谏。刘聪询问太宰刘延年、太傅刘景,二人说:“太保刘殷自称是周代刘康公的后代,与陛下不是一个族源,娶她有什么妨害?”刘聪很高兴,封刘殷的两个女儿刘英、刘娥为左、右贵嫔,位在昭仪之上。又纳娶刘殷的四个孙女都当作贵人,地位低于贵妃。这样六刘所受的宠爱占满后宫,刘聪很少再出门到外面,政事都由宦官中黄门传达。 312年,中军大将军王彰劝谏刘聪,王彰被囚禁起来。太弟刘义,单于刘粲、太宰刘延年、太保刘殷等公卿大臣列侯一百多人,都请求赦免王彰,刘聪下令每人赐百匹布帛,提升王彰为骠骑将军,封定襄郡公。六月,大昌文献公刘殷去世。 刘殷当丞相,从不冒犯皇帝违反圣旨,但经常为具体的事进宫规劝,对刘聪补益很多。刘聪每次和大臣们议事,刘殷不表态,等大臣们离开,刘殷单独留下,为刘聪对所议铺陈发挥再理出头绪,商讨事宜,刘聪从没不采纳他的建议的时候。刘殷历任侍中、太保、录尚书等职,剑履上殿、入朝不趋、乘车入宫等特权。刘殷在公卿大臣中谦恭有礼,以长寿善终。.

新!!: 太保和刘殷 (晋朝) · 查看更多 »

刘昫

刘昫(),中國五代时涿州归义(今属河北)人,后晋政治家。后唐庄宗时任太常博士、翰林学士。后晋时,官至司空、平章事。后晋出帝开运二年(945年)招撰《唐书》(《旧唐书》)200--。实为赵莹诸人所作。 Category:五代十國歷史學家 Category:五代十国政治人物 Category:保定人 Xu.

新!!: 太保和刘昫 · 查看更多 »

周公旦

周公旦,'''姬'''姓,'''周'''氏,名旦,諡文,又稱周文公、周公。周文王第四子。西周初年政治家,封於周邑。武則天天授元年(690年)追封為“褒德王”,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追封為“文憲王”,後世多稱其“元聖”。.

新!!: 太保和周公旦 · 查看更多 »

周武王

周武王,'''姬'''姓,名发,諡武,曰名为珷帝日丁,西周第一代天子,西周时代青铜器铭文称其为珷。是西伯昌与太姒的嫡次子,其正妻为邑姜,西周的创建者。夏商周斷代工程斷代其在位時間為前1046年至前1043年,劍橋中國史推測其在位時間约為前1049或前1045年至前1043年。傳統上,周武王,周文王,堯舜禹和商湯一向為後世儒家人物所尊崇的古代先秦明君。.

新!!: 太保和周武王 · 查看更多 »

周朝

周朝是中國歷史上繼商朝之後的王朝,也是最後一個完全施行封建制度的世襲王朝,分為西周(約前11世紀-前771年)與東周(前770年-前256年)兩個時期。西周從周武王滅殷商建國並定都镐京(宗周)起,至周幽王亡國止,是中華文明的全盛時期之一。該時期的物質文明及精神文明皆深刻地影響着後世(2007年):《西周史與西周文明》〈引言〉,第1頁。。東周都城為洛邑(今河南洛陽),其時代又可分為春秋時期(前770年-前476年)與戰國時期(前476年-前221年)。前256年秦昭襄王廢黜周赧王,東周亡。前221年秦王嬴政統一各國,建秦朝(2007年):《春秋史與春秋文明》〈引言〉,第1頁。(2007年):《戰國史與戰國文明》〈引言〉,第1頁。。 周人崛起於周原,在鞏固國力後於武王伐紂滅商朝建立西周。三監之亂的危機,於周公東征後平定,並且藉由大量分封諸侯來穩定東土。西周國力於成康之治時達到顛峰,在昭穆時期持平。共懿孝夷時期國勢漸衰,最後發生國人暴動與共和行政。宣王中興只是西周的迴光返照,宣王後期周室混亂,最後於周幽王發生犬戎之禍,西周亡。東周時,平王東遷使周室核心以成周為主,周室與諸侯作戰失敗使「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已經一去不返。春秋時期的尊王攘夷運動產生出春秋五霸等霸主。到戰國時期以下克上事件不斷,戰國七雄彼此合縱連橫。周室最後被秦國廢除,七雄最後也由秦所統一。 周朝的中央權力為王權,周王是周室的最高權力者,也是諸周族的宗主。由上至下縱切為君臣關係的封建制度,由尖至錐的橫切為血源關係的宗法制度,再以禮樂制度與井田制鞏固整個尖錐,維繫周王與諸侯國、官員、國人、野人的關係。春秋中葉後禮樂崩壞,典章制度逐漸瓦解。思想逐漸走向諸子百家。 周朝是以周族為代表和主體的華夏族語周邊諸族交往、融合的重要時期。自西周實行分封制後,中原華夏族文化同四周的方國文化相互交流與融合,形成若干各具特色的地區性文化。周朝從文字產生到春秋中葉,書面文學逐漸形成,古代散文由句而篇,由簡而繁的過程。詩經中的作品顯示四言詩日漸成熟。西周青銅器具有樸素、寫實的風格,聞名的有《毛公鼎》、《宗周鐘》、《散氏盤》、《大盂鼎》、《大克鼎》與《虢季子白盤》等等。.

新!!: 太保和周朝 · 查看更多 »

周成王

周成王,姬姓,名誦,西周第二代天子。成王继位时年幼,由周公旦攝政,引起管叔和蔡叔不滿,聯合武庚,發動叛亂,周公旦出兵平定三监之乱。成王亲政后,营造新都雒邑、大封诸侯,还命周公东征、编写礼乐,加强西周王朝的统治。成王与其子周康王统治期间,社会安定、百姓和睦、“刑错四十余年不用”,被誉为成康之治。 夏商周断代工程将成王在位時間定為前1042年至前1021年,在位22年。劍橋中國史推測其在位時間為前1042至前1006年。.

新!!: 太保和周成王 · 查看更多 »

呼延晏

呼延晏,生卒不詳,前趙將領,匈奴呼延氏,後封大司空、太保。.

新!!: 太保和呼延晏 · 查看更多 »

储君

储君,君主的法定继承人。根据君主的不同称谓又称皇储、王储或大公储。储君在君主逝世、禅位、逊位后,成为继任君主。是世袭君主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现存的君主制国家中,通常由法律指定继承人。继承人的确立基于長子繼承制或其它。在二元君主制国家中,君主对储君的选择会享有较大的权力。确立继承人有两种常见的方式,一种是继承人出生后,经过正式的册封,获得继承权。另一种,通过法律明确继承顺序,继承人自出生后即获得继承权。 在古代中国,储君一般是指皇帝册立的「皇太子」,简称「太子」。通常被授与的对象是皇帝之子。类似的皇帝继承人封号,依受封者与皇帝的关系不同,还有皇太弟、皇太孙、皇太叔等。“太”者,大也。在中國汉朝时期之前,诸侯王的正式继承人亦称“太子”。汉以后,亲王正式继承人改称“世子”,外姓王或藩屬國王之子,亦同。 歐洲君主國,通常对有继承权的人士进行排序。排在第一位的继承人,如果不是君主的长子(女)或长孙,则被视作推定继承人。推定继承人的继承顺序随着君主的子嗣诞生下降,失去继承机会。君主的长子(女)或长孙(孙女),如是第一位继承人,则被视为正式繼承人(确定继承人),正式继承人的称谓Crown Prince或Crown Princess,漢語中一般譯為「王(皇)儲」或「女王(皇)儲」。同时由于王室间通婚的原因,一些君主会拥有别国排序较后的王位继承权。.

新!!: 太保和储君 · 查看更多 »

石冲

石冲(),后赵皇帝石虎之子,封沛王,镇蓟州。 石虎生前立幼子石世为皇太子,石世继位不久,即被兄彭城王石遵废黜杀害,石遵自立为帝。石冲对僚佐说:“石世受先帝所命,石遵废杀他,罪莫大焉!孤要亲自讨伐他。”于是留宁北将军沐坚戍幽州,率众五万南下,传檄燕、赵,檄文所到之处云集响应;到常山时,有军队十馀万,屯苑乡。这时石遵大赦天下的赦令到,以石冲为太保。石冲说:“石世和石遵都是我的弟弟,死者不能复生,何必再自相残杀?”便要回师。部将陈暹说:“彭城王篡弑自尊,罪过大啊!大王即使北返,臣将南向,等平定京师擒了彭城王,再奉迎大驾。”于是石冲继续南下。石遵派将军王擢骑马以书信说服石冲,石冲不听,石遵派都督中外诸军事、辅国大将军、武兴公石闵、司空李农等率精卒十万讨之,战于平棘,石冲大败,在元氏被俘,被赐死,士卒三万馀人被坑杀。.

新!!: 太保和石冲 · 查看更多 »

王宗弁

王宗弁(),原名鹿弁,五代十国时前蜀軍事人物。 鹿弁獲高祖王建賜名王宗弁,為他的養子。他和王建、王宗瑤、王宗弼、王宗侃一同進入西川,累積軍功至蜀州刺史。之後他稱患病辭官,請求回到成都,王建以為他驕傲不滿而加封他檢校太保;但王宗弁拒絕,並表示他十分知足,不求再晉升。王建聽後嘉許他,並准許王宗弁辭官回成都,並獲善終。.

新!!: 太保和王宗弁 · 查看更多 »

王德用

王德用(980年-1058年),字元輔,郑州管城(今郑州市)人。.

新!!: 太保和王德用 · 查看更多 »

王德明

#重定向 张文礼.

新!!: 太保和王德明 · 查看更多 »

王嗣宗

王嗣宗(),字希阮,汾州(今山西汾阳)人喜寫文章,书札尤甚,著有《中陵子》三十卷。。 父王夢證,曾官成州軍事判官。生於後晉出帝天福九年(944年),少年好學,刻苦自勵。開寶八年(975年)乙亥科狀元。曾在殿前與趙昌言爭搶狀元的頭銜,太祖命二人當場角力,谁赢谁中状元。王嗣宗获胜,奔跑到太祖面前,跪地高声奏道:“臣勝之”,遂中狀元,時人稱之“角力状元”,恥於士林,有平民見到他不拜,說:“君以手搏狀元耳,何足道也!”。 太平兴国六年任汀州知州。历事三朝政绩卓著,官至樞密副使、檢校太尉、西京洛陽知府。北宋帽妖案後處理不當被貶官,卒於宋真宗天禧五年(1025年),年七十八歲。.

新!!: 太保和王嗣宗 · 查看更多 »

王育

王育(),字養民,山東濟南府泰安州人,民籍。明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山東鄉試第十一名。正統十三年(1448年),參加戊辰科會試,得貢士第一百四十五名。殿試登進士第三甲第五十三名。曾祖父王友諒。祖父王忠。父亲王珪,曾任山西夏縣教諭。.

新!!: 太保和王育 · 查看更多 »

王旦

王旦(),因生于凌晨,取名旦,字子明。先天相貌较丑,脸、鼻稍偏,喉部突起,有异人相。大名府莘县人。宋代政治人物。.

新!!: 太保和王旦 · 查看更多 »

王景 (宋)

王景(),五代掖县人。 后梁时代属于王檀部下,后唐时任奉圣都虞候。后晋时为侍卫马军左厢都校。开运二年(945年)在戚城击退契丹军。转任横海军节度使。后汉时加同平章事。契丹饥荒,五千多人到沧州求食,他分田收容。后周历任护国军节度使、凤翔节度使。周世宗时任西面行营都部署,大破后蜀军,改镇秦州,宋朝建立,再任凤翔节度使。.

新!!: 太保和王景 (宋) · 查看更多 »

秃坚帖木儿

秃坚帖木儿,元顺帝时中书平章政事。 至正二十年(1360年),秃坚帖木儿任知枢密院事。当时阳翟王阿鲁辉帖木儿拥兵数十万,在木儿古彻儿之地反元。秃坚帖木儿讨伐,兵败,单骑逃回上都。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他和御史大夫老的沙得罪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都投奔大同(今山西省大同市),躲入孛罗帖木儿营中。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与孛罗帖木儿举兵入居庸关,进逼京师,向元顺帝诉冤,逼迫顺帝贬斥右丞相搠思监、宦官资政院使朴不花。秃坚帖木儿任中书平章政事。回军大同。扩廓帖木儿奉皇太子之命来攻大都,秃坚帖木儿改任御史大夫。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扩廓帖木儿攻上都,孛罗帖木儿被刺杀,秃坚帖木儿逃到八儿思之地。十二月,被擒杀。.

新!!: 太保和秃坚帖木儿 · 查看更多 »

秃忽鲁

秃忽鲁(),元朝大臣,字亲臣,康里人。亚礼大石之子。 自幼奉事忽必烈,随许衡学习。常在宴会中向忽必烈讲述古今治乱政要。以湖南、湖北地区民变,秃忽鲁向哈剌哈孙进言,杀其首领,“群盗”自息。后又提出“因蛮攻蛮”策略,主张招募当地弩士去镇压辰州地区少数民族起义。后历任兵部郎中佥太史院、中书右司郎中、吏部尚书等。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经哈剌哈孙推荐任湖广行省右丞。元成宗即位后迁江浙行省右丞。大德四年(1300年)中书平章不忽木去世后,遂自江浙召回授枢密副使。大德七年(1303)病逝。赠赵国公,谥文肃。.

新!!: 太保和秃忽鲁 · 查看更多 »

燕不邻

燕不邻,元朝大臣,元顺帝时的太保。 天历元年(1328年)九月,元文宗在大都自立为帝,任命岭北行省左丞燕不邻知枢密院事。天历二年(1329年)九月壬午,元文宗复位后,封知枢密院事燕不邻为兴国公,大司农卿燕赤为司徒。至顺元年(1330年)二月初二癸未,加知枢密院事燕不邻开府仪同三司。元顺帝元统二年(1334年)二月初七乙丑,燕不邻为太保,置僚属。.

新!!: 太保和燕不邻 · 查看更多 »

韩建

韩建(《旧五代史》卷一十五《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八),字佐时,许州长社人(今河南省许昌市),晚唐军阀,最终成为篡唐的后梁的下属。他最为知名的是于乾宁三年(896年)至光化元年(898年)在自己的军部华州控制唐昭宗及在昭宗停留期间屠戮宗室亲王。.

新!!: 太保和韩建 · 查看更多 »

韋昭度

韋昭度(),字正紀,京兆人。唐朝官员。.

新!!: 太保和韋昭度 · 查看更多 »

莫玉輦

莫玉(王輦)(,)又作莫玉輦,越南南北朝时期莫朝军事人物。 莫玉輦原名阮玉輦,出生在石室县,是莫朝重臣阮敬的儿子。后娶莫太宗之女莫氏玉琳为妻,成为驸马,封岸郡公,赐国姓莫。1573年至1583年期间,莫玉輦与莫敬典、阮倦等人曾多次进攻清化、乂安之地。 1591年,郑松亲自率军北伐莫朝,同阮有僚、黄廷爱、何世禄、吴景祐等人一起进兵。莫朝皇帝莫茂洽亲率大军十万,以莫玉輦、阮倦为左右翼防御,被郑军大败。莫茂洽逃往土块村,以莫玉輦、裴文奎、阮倦、陈百年守昇龍,但被郑军击败,莫玉輦、裴文奎弃城而逃,阮倦被俘。同年,又被郑松击败于红河中。 莫茂洽、莫全、莫敬止相继被杀后,莫玉輦在1593年拥立敦厚王莫敬恭即位,据谅山的安博州,周围支持莫朝的各路势力纷纷归附。然而不久之后郑松派黄廷爱前去讨伐,莫玉輦和莫敬恭不得不逃往明朝的龙州。不久莫玉輦逝世。临终前,莫玉輦认为后黎朝的恢复是天数,建议莫敬恭避居国外,不要让无辜的百姓遭殃,也不要借明朝之手恢复全国,但莫敬恭不听。 Category:莫朝郡公 Category:越南駙馬 Category:莫朝將領 Category:莫姓 Category:阮姓 Category:越南賜姓名者.

新!!: 太保和莫玉輦 · 查看更多 »

马札儿台

札儿台,元朝大臣,蒙古族蔑儿乞氏,元顺帝时中书右丞相。谨只儿之子,伯颜的弟弟。 马札儿台开始扈从元武宗,继侍皇太子爱育黎拔力八达于潜邸,任典用太监,办事敏达,深受宠信。元仁宗延祐、元英宗至治年间,马札儿台历任吏部郎中、吏部侍郎、兵部尚书、典瑞院使,迁大都路达鲁花赤等,领虎贲亲军都指挥使。泰定四年(1327年),出任陕西行台治书侍御史,因为关陕饥荒,赈货不足,捐私财赈济贫民。次年,泰定帝卒,倒剌沙于上都(今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辅立皇子阿剌吉八为元天顺帝,与大都(今北京市)称帝的元文宗图帖睦尔相峙,马札儿台作为陕西行台台臣起兵响应上都。上都兵败,获罪,因为兄长伯颜有功,于是免罪。继任上都留守、太府卿。元顺帝元统二年(1334年),拜御史大夫,领高丽、女真、汉军万户府达鲁花赤,迁知枢密院事,加镇守海口侍卫亲军屯储部都指挥司达鲁花赤。至元三年(1337年),加太保,当时其兄伯颜专权,他辞谢王爵,分枢密院,出镇北边。至元六年(1340年),伯颜罢黜后,马札儿台为中书右丞相。同年,因病辞位。次年,封忠王,子脱脱为右丞相。至正七年(1347年)因右丞相别儿怯不花向元顺帝谗言,马札儿台被安置在甘肃。是年病逝。.

新!!: 太保和马札儿台 · 查看更多 »

高麗時代

#重定向 高麗 (918年-1392年).

新!!: 太保和高麗時代 · 查看更多 »

譚以蒙

譚以蒙()是越南李朝時期的一位官員。 譚以蒙是譚時奉的兒子,為安全皇后譚氏的弟弟。1186年,太傅吳履信死後,譚以蒙被李高宗任命為太傅,並擔任輔政之職。1192年,清化府古宏甲叛亂,譚以蒙奉命率領清化府之兵前往鎮壓,大破之,擒叛軍首領黎晚歸京。同年,演州胡口叛亂,譚以蒙再率兵鎮壓。1194年,真登州叛亂,譚以蒙率軍平定,擒其首領何黎。 1197年,譚以蒙被封為列侯。翌年,在譚以蒙的建議下,李高宗大舉整治寺院的風氣,僅留有德高僧,餘皆令還俗。 1203年,占城國王布池被叔父布由篡位,與妻子率船二百隻,逃到機羅海口,前來求救。知乂安州殿前指揮使杜清、乂安州牧范延將此事奏聞朝廷。譚以蒙奉命,與樞密使杜安一起至機羅海口迎接,命杜清、范延嚴加防備。杜清、范延卻認為應該與占城人推心置腹地交往,不該戒備。譚以蒙甚怒,率軍而歸。杜清、范延見譚以蒙憤怒,十分害怕,便襲擊布池之軍,以為自全之計,反被布池擊敗。 1206年,譚以蒙拜太保,戴拱辰冠。翌年,段尚、段主發動叛亂,李高宗派兵大舉討伐,譚以蒙出大通道以擊之。1209年,范秉彛與范猷不和,受到范猷的誣告,被李高宗召入宮中逮捕。范秉彛的部將郭卜以兵攻皇宮,高宗便將范秉彛殺害,與皇太子旵出逃。郭卜率兵入宮,擁立李忱為帝,授予譚以蒙太尉的職務。不過隨後李高宗便在陳李、陳嗣慶的支持下復位。同年李高宗便逝世了,皇太子旵繼位,是為李惠宗。惠宗年幼,政事皆委於譚以蒙。而譚以蒙又不學無術、柔懦不能決斷,因此政事日墮。 1212年,因陳嗣慶專權,李惠宗令譚以蒙、段尚調集軍隊,欲討伐之。1214年,陳嗣慶攻昇龍,譚以蒙、安仁王率北江道諸軍與之交戰,在安沿被陳承擊敗。此後,譚以蒙在史書中失去了記載。.

新!!: 太保和譚以蒙 · 查看更多 »

范文巧

范文巧(,),越南后黎朝初期将领,为蓝山起义时黎利麾下重要将领之一。 范文巧早期事迹不详。1426年,明军尽出攻打乂安。黎利见东关城(今河内市)空虚,派李篆、范文巧、郑可、杜秘等人攻打国威、广威、嘉兴、归化、沱江、三带(白鹤)、宣光等地。李篆攻取国威和三带之后,兵锋直指东关城。明将陈智被李篆击败于宁桥,败走宁江之西岸。云南兵一万多人前来救援,范文巧领兵千余人前去阻击。李篆击败陈智后,率兵来到宁江同范文巧会合,击败云南兵于车辘桥,迫其退往三江城。 1427年,因明军在崒洞祝洞之战中大败,明廷派遣柳昇、沐晟分兵两路攻打黎利。范文巧与郑可奉命带兵至梨花关(在今宣光省),与沐晟的云南兵对抗,坚守关隘不出战。柳昇在支棱昌江之战中兵败被杀后,黎利派人将柳昇的印信送到沐晟军中。沐晟得知后率兵撤退,遭到蓝山起义军的追击,斩首万余级、俘人马各千余。 后黎朝建立之后,范文巧被封为太保,认定为功臣,与阮廌、郑可、黎察、陈元扞、丁列、黎银等人获得穿红绯的特权。然而,黎利对功臣非常猜忌。1430年,将范文巧借故处死。 1451年,黎仁宗恢复他的名誉。1484年,黎圣宗追封他为太保、胜郡公。 Category:黎初朝將領 Category:被處決的越南人 M.

新!!: 太保和范文巧 · 查看更多 »

郭崇

郭崇,开始名崇威,五代十国至北宋将领,应州金城(今山西应县)人。 郭崇沉默厚重寡言,有方略、以勇力应募为士卒。后唐时,为应州骑军都校。后晋高祖石敬瑭割幽州、云州、应州之地给契丹国,郭崇耻于事奉辽国,奋身南归,戍守太原。后汉高祖刘知远起事,以郭崇为先锋。后周建立后,郭崇跟从太祖郭威平定河中,以战功转任果州防御使、领护圣右厢都指挥使。加同平章事,周世宗时,多次参加征战,立有大功,官至成德军节度使,周恭帝嗣位,加检校太师。宋朝建立,宋太祖加郭崇兼中书令,改镇平卢军。乾德三年(965年)郭崇卒,赠太师。其子郭守璘,郭守璘的儿子郭允恭,郭允恭第二女郭氏为宋仁宗皇后。.

新!!: 太保和郭崇 · 查看更多 »

阮福源

阮福源(,)是越南南北朝歷史上的第二代廣南君主(1613年-1635年)。他在位期間,建立了柴棍。後來,阮福源拒絕向由鄭主扶植的後黎朝朝廷朝貢,從而導致了鄭阮紛爭的開始。.

新!!: 太保和阮福源 · 查看更多 »

阮景異

阮景異(,),越南后陈朝将领。 阮景異是乂安镇青漳县人,其父为简定帝的大将阮景真。1409年,简定帝听信谗言,将阮景真与另一位重要将领邓悉一同杀害。阮景异愤愤不平,与邓悉之子邓容率部离去,在支罗县另立入内侍中陈季扩为帝,是为重光帝,与简定帝对抗。阮景异被封为太保。 1410年(永乐八年)五月,阮景異追随重光帝進軍下洪邏津,破明朝都督江浩軍,乘勝追击到平灘,焚毀明军船寨殆盡。 1412年(永乐十年),张辅、沐晟率军攻打乂安,与后陈朝军队在谟渡相遇。同平章事邓容和张辅都殊死搏斗,不分胜负;但阮景异和太傅阮帅却坐船逃入海中,致使邓容兵败,重光帝被迫退回乂安。翌年,阮帥、阮景異随重光帝率军過海袭击雲屯,掠取沿海一带的粮食。 1414年,明军在蔡茄之戰中大破后陈朝主力,重光帝逃亡老挝。不久,阮景异与邓容相继被张辅俘虏。阮景异大骂张辅,被杀。 Category:後陳朝人 Category:阮姓.

新!!: 太保和阮景異 · 查看更多 »

阳骛

阳骛(),一作阳鹜,十六国时期前燕大臣。字士秋,右北平郡无终县(今天津市蓟州区)人。 西晋末年,其父阳耽率家投奔辽西慕容部,仕慕容廆为东夷校尉。阳骛清素好学,睿智有才识。慕容廆时阳骛任平州别驾。慕容皝时位至司隶校尉、左长史,随军东西征伐,出谋划策。慕容皝临终对慕容儁说:“阳士秋士行高洁,忠干贞固,可托大事,汝善待之!”慕容儁继承燕王王位,任命左长史阳骛为郎中令。349年,慕容儁任命慕容恪为辅国将军,慕容评为辅弼将军,左长史阳骛为辅义将军,称之为“三辅”。阳骛辅佐慕容儁进图中原,其功仅次于主将慕容恪。352年八月,慕容儁派慕容恪、封奕、阳骛攻打王午。十一月十二日,任命国相封奕为太尉,左长史阳骛为尚书令,右司马皇甫真为尚书左仆射,典书令张悕为右仆射。354年,阳骛为司空,仍旧职守尚书令。355年十一月,太原王慕容恪为大都督、抚军将军,以阳骛作为副手,攻打段龛。358年,司空阳骛在东燕讨伐高昌,在黎阳攻打高昌别将的军队,没有攻破。十月,东晋泰山郡太守诸葛攸攻打前燕的东郡,进入武阳后,慕容儁派大司马慕容恪统领阳骛及乐安王慕容臧率军迎击,诸葛攸被打败逃回泰山。慕容恪渡过黄河,占据河南。360年,慕容儁临终召来慕容恪、阳骛以及司徒慕容评、领军将军慕舆根等人,接受遗诏辅佐朝政。慕容暐即位,二月,太原王慕容恪为太宰,总揽朝政;上庸王慕容评为太傅,阳骛为太保,慕舆根为太师,参与辅佐朝政。365年四月初九,太尉武平匡公封奕去世。司空阳骛为太尉,侍中、光禄大夫皇甫真为司空,兼中书监。阳骛历事四朝,年高望重,从太宰慕容恪以下都叩拜他。阳骛小心恭顺、谦恭仁厚,胜过年轻的时候,对子孙们严加管教,所以他们虽身为高官,却无人敢违犯他的法度。367年十二月,太尉建宁敬公阳骛去世。慕容暐待以师傅之礼。阳骛性节俭,无殓葬之财。.

新!!: 太保和阳骛 · 查看更多 »

赵季良

赵季良(),字德彰,中国五代十国时期政权后梁、晋、后唐、后蜀官员,后蜀年间为宰相。.

新!!: 太保和赵季良 · 查看更多 »

赵元僖

赵元僖(),宋太宗次子。.

新!!: 太保和赵元僖 · 查看更多 »

赵普

赵普(),字则平。北宋初年宰相。 曾祖父是唐末任三河县令,祖父赵全宝,在唐末任澶州司马,父赵迥,五代时任相州(今河南安阳)司马。赵普生于蓟州,后唐末年,赵迥舉族迁居恆州(今河北省正定县),后晋天福七年(942年),又遷至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初任陇州巡官,王勋很看重他,后周显德元年(955年)七月,赵普被永兴军节度使刘词辟为从事,与楚昭辅、王仁赡同事。显德三年(956年),他成为匡国军节度使兼殿前都指挥使赵匡胤的幕僚。赵匡胤破南唐的滁州后赵普任幕府推官。之后宰相范质奏调赵普任渭州(今甘肃平凉)军事判官。顯德六年(959年)六月周世宗死,柴宗训即位,是年七月,赵匡胤改领归德军节度使,赵普升为节度掌书记。.

新!!: 太保和赵普 · 查看更多 »

鄭柞

鄭柞(,)是越南後黎朝的重要政治、軍事人物,也是鄭氏政權的第五代領袖(1657年-1682年),封號西定王()。.

新!!: 太保和鄭柞 · 查看更多 »

鄭根

鄭根(;),是越南後黎朝的重要政治、軍事人物,也是鄭氏政權的第六代領袖(1682年-1709年),封號定南王()。.

新!!: 太保和鄭根 · 查看更多 »

耶律斜轸

耶律斜轸(),字韩隐,耶律曷鲁之孙,遼國將領,軍事家,辽北院枢密使、魏王。 969年,耶律斜轸被萧思温推荐给辽景宗耶律贤,成为契丹国早期北院大王,处理草原民族事务。曾经在周世宗柴荣、宋太祖赵匡胤攻打北汉时与南院大王耶律休哥同赴太原救援北汉。 979年7月,宋太宗赵光義率兵北伐,一路大捷,乘勝進攻幽州,遼派耶律沙、耶律休哥和耶律斜軫等將領率軍與宋軍大戰。宋軍先胜耶律沙,於高梁河(今北京西北)败于耶律休哥和耶律斜軫,宋太宗中箭乘驴车逃亡,宋军溃散。986年,耶律斜轸俘获北伐的宋朝将領杨业。 辽国萧绰太后时,耶律斜轸在此受到重用,为北院枢密使,与漢大臣韩德让一起参决大政,南面军事委派给耶律休哥抵挡宋朝北伐。耶律斜轸则在辽国的北疆攻打高丽,讨伐女真,高丽国在耶律斜轸的军事压力下数次迁都江华岛,几近亡国。.

新!!: 太保和耶律斜轸 · 查看更多 »

探马赤

探马赤(),元朝将领。秃立不带氏。 探马赤开始随从没赤征伐四川。元宪宗八年(1258年),随纽璘攻涪州(治今重庆市涪陵区),率军二千于马湖江击败南宋水军。于横江、嘉定、宣化三县建造浮桥,军队直达成都。以才干受命领兵千人,从万户昔力答攻碉门、黎州、雅州、吐蕃等地。中统四年(1263年),授蒙古汉军万户。至元九年(1272年)从也速带儿征建都,独率锐卒一千五百人与建都兵战于梅子岭(今四川西昌附近),大破建都兵,建都势蹙请降。又随从汪田哥、忽敦等攻占嘉定、重庆、泸州、叙州等地,以功授崇庆府达鲁花赤。.

新!!: 太保和探马赤 · 查看更多 »

搠思监

搠思监,元朝末年大臣。蒙古族克烈氏,其祖父也先不花,其父亦怜真。元顺帝时中书右丞相。 少年时的搠思监性情宽厚,沉默寡言,人们都以远大之器期望他。其家世代为官,泰定初年,袭长宿卫,为必阇赤怯薛官。元文宗至顺二年(1331年),任内八府宰相。元顺帝元统初年,授福建宣慰使都元帅。至元三年(1337年)任江浙行省参知政事,掌至京师的漕米海运,当时元朝廷钱粮所用,主要倚重自江南而来的漕运。这年,搠思监被委任全权负责此项事务,他处置果断,措施得力,应运送的300多万石漕米全部按期抵达京师,耗折甚少。至元六年(1340年),迁湖北道肃政廉访使,又改为江浙行省右丞,整顿福建盐法。至正元年(1341年),任山东肃政廉访使、中政使。至正四年(1344年),历任中书参知政事、中书右丞。至正六年(1346年),任御史中丞,翰林学士承旨。至正九年(1349年),任中书右丞。至正十年(1350年),任中书平章政事。至正十一年(1351年),任御史大夫、知枢密院,至正十二年(1352年)以中书平章政事,随丞相脱脱镇压徐州红巾军芝麻李。至正十四年(1354年),统军镇压淮南红巾军。至正十五年(1355年),再为中书平章政事。 至正十六年(1356年),搠思监弹劾左丞相哈麻谋立太子爱猷识理达腊为帝,以顺帝为太上皇。哈麻被处死,顺帝任命搠思监为中书左丞相。至正十七年(1357年)为中书右丞相。至正十八年(1358年),加太保。他收受贿赂,匿报军情,卖官鬻爵,声名狼藉。他用私人印造伪钞,后来又杀人灭口,被监察御史燕赤不花所劾,被解职。至正十九年(1359年),为辽阳行省左丞相,至正二十年(1360年),再为右丞相,与资政院使朴不花互相勾结,使顺帝禅位于皇太子,对四方警报、将臣功奏皆匿而不奏。与拥兵在外的中书平章扩廓帖木儿相结,排斥异己,奋其私仇,诬陷他人,使内臣遭陷,外臣失权。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中书平章孛罗帖木儿称兵犯阙,必欲除搠思监方休,迫顺帝将其交出。顺帝不得已才逮捕他,搠思监被孛罗帖木儿所杀。.

新!!: 太保和搠思监 · 查看更多 »

李奕

李奕(),十六国时成汉人。 成玉恒四年(338年),李寿率军从涪城袭击成都,李奕任先锋。李寿废黜李期后,李奕劝李寿向东晋称藩,李寿不从,而称汉皇帝。李奕受封为西夷校尉,李寿倚他为心腹。汉汉兴二年(339年),李奕担任镇东大将军,攻打巴东郡的东晋守将劳杨。李寿子李势即位,李奕任太保。李势滥杀宗室大臣,于是在嘉宁元年(346年),他从晋寿郡(今四川省广元市南)起兵反汉,蜀地任跟随他的达到数万。攻打成都时,被射死。.

新!!: 太保和李奕 · 查看更多 »

李始

李始,字伯敬,中国五胡十六国时代成汉皇帝李雄的大哥,李特的儿子。 李始和弟弟李荡、李雄作为父亲手下的将领。304年十月,李雄即位为成都王,叔叔李骧任太傅,兄李始任太保,李离任太尉,李云任司徒,李璜任司空,李国任太宰,阎式任尚书令,杨褒任仆射。311年正月十七李始攻克巴西郡,杀死文石。334年,他父亲李雄死后,李雄的侄子太子李班是继位。李保的哥哥李越杀死李班,拥立李期为皇帝,李期封李越为相国、建宁王,授予大将军李寿大都督,改封汉王,都录尚书事。李始任征东大将军,代替李越镇守江阳。李始想和李寿共同攻击李期,李寿不敢发难,李始发怒,反向李期诋谗李寿,请求杀掉李寿。.

新!!: 太保和李始 · 查看更多 »

李常傑

李常傑成書於越南陳朝期間的《越史略》將李常傑記載為「阮常傑」。李氏改為阮氏的原因,據《安南志略》、《大越史記全書》等典籍記載,是要避陳朝皇室的祖先陳李之諱,並且杜絕「民之望李氏」(見黎崱《安南志略·李氏世家》,北京中華書局,307頁;吳士連等《大越史記全書》,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326頁)。(,,原名吳俊,字常傑《東南亞歷史詞典·李常傑條》,206頁。),是越南李朝的一位宦官和將領,亦是李太宗、李聖宗及李仁宗三朝元老,尤以李仁宗時期他的表現最為活躍,並且成為李朝與宋朝交戰的主要將領。.

新!!: 太保和李常傑 · 查看更多 »

李石 (金朝)

李石(),字子坚,金朝大臣,辽阳府的渤海人。 辽国桂州观察使李雏讹只的儿子。金睿宗貞懿皇后的弟弟,金世宗的舅舅。.

新!!: 太保和李石 (金朝) · 查看更多 »

李震 (唐朝)

李震,唐朝皇子,是唐僖宗的长子,生母不详。 中和元年(881年)九月十六,李震被他父亲唐僖宗封为建王,883年加太保,其后史书中没有记载他的情况,薨年也不详。文德元年(888年),唐僖宗死后,由兄弟唐昭宗即位,而没有传给儿子。 《全唐文》记有《授建王震魏博节度使制》。.

新!!: 太保和李震 (唐朝) · 查看更多 »

李振

李振(),字兴绪,祖居西州(今新疆吐鲁番)。後梁政治人物。.

新!!: 太保和李振 · 查看更多 »

李景迁

李景迁(),中國五代十国時代人物,南唐烈祖李昪(徐知诰)的第二子,母宋福金。生前随义祖父徐温姓,为徐景迁。 934年十一月,徐知诰召唤他的次子牙内马步都指挥使、海州团练使徐景迁为左右军都军使、左仆射、参政事,留在南吴东都江都辅佐政务。935年加封徐景迁为同平章事、知左右军事;徐知诰命令尚书郎陈觉辅助他,当时很多人认为这对徐知诰的长子徐景通是个威胁。936年六月初四,太保、同平章事徐景迁因患病罢官,任用他的弟弟徐景遂代替他做门下侍郎、参政事。937年六月,吴国诸道副都统徐景迁去世。之前有术士说徐景迁在兄弟里寿命最长,徐知诰也因此很喜爱他,但他享年仅十九岁。谥号定。不久其妻王妃原吴国上饶公主亦去世。徐知诰即位后追封次子为高平郡王,李璟(徐景通)即位,追封李景迁楚王。.

新!!: 太保和李景迁 · 查看更多 »

杜佑

杜佑(),字君卿,唐代政治家、史學家,京兆万年县(在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境)人,官至宰相,著有通典。.

新!!: 太保和杜佑 · 查看更多 »

桃豹

桃豹(),字安步。范阳人氏。是五胡十六國時代後趙的開國君主石勒的部將,後被封為豫州刺史、橫海將軍。 少年时有大志,以胆力勇敢著称,骑射闻名乡里。起兵反西晋,为十八骑之雄,入洛阳,事仕石勒非常恭谨。后为魏郡太守镇邺城,抚当地流民。改守陈川、镇抚都督,抵御祖逖。又迁豫州刺史。石虎即位,建武四年(338年),石虎命他为横海将军,统率水军随石虎攻辽西鲜卑段辽。官至太保。次年十二月丁丑卒。.

新!!: 太保和桃豹 · 查看更多 »

武德恭

武德恭(),越南後黎朝時期宣光、大同地區守將,稱和郡公,並曾稱隆平王,對抗黎氏朝廷。.

新!!: 太保和武德恭 · 查看更多 »

段崇

段崇,十六国鲜卑人,前燕、后燕大臣。 前燕建熙三年(362年)七月,吕护退守小平津,中流箭而死。前燕将领段崇收军北渡,屯兵野王。前秦建元二十年(384年)正月二十日,慕容垂到达邺城附近,改前秦建元为燕元年,立慕容宝为太子,建立后燕政权。以前岷山公库傉官伟为左长史,前尚书段崇为右长史。后燕建興十一年(396年)四月,慕容宝即位,大赦境内,改元为永康。任命太尉库傉官伟为太师、左光禄大夫,段崇为太保。.

新!!: 太保和段崇 · 查看更多 »

河南省

河南省简称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行政区,省会郑州市。其大部分土地位于黄河中下游以南地区,故名河南。河南地处中国中部,承东启西,古称天地之中,被视为中国之处而天下之枢,是中国经济自东向西梯次推进发展的中间地带,以河南省为主体的中原经济区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版块,以河南省为核心的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和核心组成部分。河南地势西高东低,北部、西部、南部分别分布着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和大别山,中部和东部为大面积的冲积平原,西南部为南阳盆地。黄河穿北境而过,淮河水系和海河水系以及汉水的支流丹江也流经河南。全省面积16.7万平方公里,面积排名全国第17位。人口9480万,仅次于广东和山东位列第三位。2015年全省生产总值3.7万亿元,位居第五位。.

新!!: 太保和河南省 · 查看更多 »

洛阳市

洛阳市(,邮政式拼音:Loyang)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中原地区,中国四大古都之一,现为河南省及中原城市群的副中心城市。是丝绸之路起点,隋唐大运河的中心城市,也是国务院认定的首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2011年被联合国授予“世界文化名城”称号。洛阳自夏朝开始,前后有十三个正统朝代以其为都,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最早、建都政权数量最多、持续建都时间最久的都城,拥有5000年文明史、3000年建城史和1500年建都史。仰韶曙光,夏商肇基,周制礼乐,两汉文章,魏晋风流,南北融合,隋唐盛世,宋金兵戈,洛阳城在历史的长河中数度兴废,活跃在文明中心长达数千年,与国家与民族的命运始终相依。 洛阳位于洛水之北,水之北乃谓“阳”,故名洛阳,又称雒阳、洛邑、雒邑、京洛和洛城,因境內有伊、洛两水,也称伊洛。洛阳地处中原,境内山川纵横,西依崤山,由函谷关通关中平原,东临嵩岳,北靠太行与黄河之险,南望伏牛、熊耳,有“河山拱戴,形势甲于天下”之说。洛阳以其四面环山、八关都邑的地理优势,成为历代帝王青睐之所;也因其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居中位置,成为古往今来的水陆交通要地。 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源地。“中国”一词最初便是指古代洛阳地区。沿洛水自东向西的洛河两岸,于不足30公里的范围内,分布着夏都斟鄩、商都西亳、东周王城、汉魏洛阳故城和隋唐洛阳城五大都城遗址,人称“五都贯洛”。都城遗址分布之密集,联系之密切,时间跨度之大,举世罕见。 现代的洛阳以龙门石窟、白马寺和关林等历史名胜,牡丹、水席、杜康酒等传统文化,以及二里头遗址、汉魏洛阳故城和隋唐洛阳城等国家大遗址而闻名,被誉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洛阳有三项六处世界文化遗产,其遗产数量在中国城市中仅次于北京。洛阳有5A级景区四项五处,位居全国地级市前列。洛阳是首批经中国国务院批准的享有地方立法权的13个较大的市之一,重要的工业城市和优秀旅游城市,也是首批中国创新型试点城市,中原经济区和中原城市群的副中心城市。洛阳全境总面积15,230平方公里,现下辖八县一市六区,截止2015年,洛阳市中心市区建成面积达209平方公里。根据中国国务院2012年批准的《洛阳市城市总体规划》,到2020年,中心城区人口达到285万人,中心城区面积将达614平方公里,逐步把洛阳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友好、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市。2016年,国务院相继批复《洛阳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一期建设规划》、设立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洛阳片区,千年古都又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新!!: 太保和洛阳市 · 查看更多 »

朝鮮王朝

#重定向 朝鲜王朝.

新!!: 太保和朝鮮王朝 · 查看更多 »

朝鲜半岛

朝鮮半島(),韩国称其为韩--半島(),是位於東北亞的一個半島,三面環海,有東亞橋梁之稱。朝鲜半岛东北与俄罗斯相连,西北部經长白山(又名“太白山”或“白头山”)与中国大陸相接,东南隔大韓海峽与日本相望。西、南、东分别为黄海(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稱“朝鮮西海”,大韓民國称“西海”)、大韓海峽、日本海(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稱“朝鮮東海”,大韓民國称“東海”)环绕。 1945年2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根据雅爾達會議的安排,朝鲜半岛由美苏英中四国共同托管。此后朝鲜半岛被划分为南北两块势力范围:苏联势力范围内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朝鮮)以及美国势力范围内的“大韓民國”(韓國)。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因苏联等共产主义阵营国家缺席,导致当时美国等主导的联合国投票发动了联合国军支援韩国。联合国军支援的韩国同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支持的朝鲜最终在1953年签署停火协议,朝鲜半岛沿三八线非军事区划分为两个国家政權,即今天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和大韓民國。.

新!!: 太保和朝鲜半岛 · 查看更多 »

朱纪

朱纪(),甘肃平凉人,汉族,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甘肃地区代表。 毕业于兰州大学核物理专业。加入中国共产党。2013年,担任全国人大代表。.

新!!: 太保和朱纪 · 查看更多 »

月赤察儿

月赤察儿(Ochicher,),蒙古许兀慎部人,博尔忽的曾孙。 至元十七年(1280年),作为第一怯薛。第二年为宣徽使。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弹劾桑哥,推荐哈剌哈孙为丞相。至元三十年(1293年),兼知枢密院事。元成宗即位,加太保。大德四年(1300年),进封太师,协助甘麻剌督师北边。大德四年,拜太师。初,金山南北,叛王海都、笃娃据之,不奉正朔,垂五十年,时入为寇。恒命亲王统左右部宗王诸帅,屯列大军,备其冲突。五年,朝议北师少怠,纪律或失,命王亚晋王以督之。是年,海都、笃娃入寇,我为五军,王将其一,锋交,军颇不利。王视之怒,披甲持矛,身先陷阵,一军随之,出敌之背,五军合击,敌大崩溃,海都、笃娃遁去,王亦罢兵归镇。赏功诛罪,恩威服于敌人。厥后笃娃来请臣附,时武宗亦在军,王遣使与武宗及诸王将帅议曰:「笃娃请降,为我大利,固当待命于上,然往返再阅月,必失事机。事机一失,为国大患,人民困于转输,将士罢于讨伐,无有已时矣。笃娃之妻,我弟马兀合剌之妹也,宜遣报使,许其臣附。」众议为允。既遣,始以事闻,上曰公深识机宜。既而马兀合剌复命,由是叛人稍稍来归。 。第二年,击败海都、笃哇。大德十年(1306年),迫使察八儿投降。至大四年(1311年),入朝后去世。长子塔剌海,第三子脱儿赤颜。.

新!!: 太保和月赤察儿 · 查看更多 »

成周

#重定向 雒邑.

新!!: 太保和成周 · 查看更多 »

明史

《明史》是二十四史中的最後一部,是一部纪传体的史书。清朝明史馆官修,张廷玉等主撰,全書共三百三十二卷,計本紀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表十三卷、列傳二百二十卷;记明代史事,起自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迄於明思宗崇祯十七年(1644年),共277年的明朝历史。.

新!!: 太保和明史 · 查看更多 »

曲出

曲出,又作古出,蔑儿乞氏,是成吉思汗母亲诃额仑的四位养子之一。 铁木真讨伐蔑儿乞时,捡到了五岁的曲出,于是按照蒙古人的习俗将其视为家人,交给母亲诃额仑作养子。诃额仑的四位养子:忽都忽、博尔忽、曲出、阔阔出。成吉思汗即位,分太后诃额仑及皇弟斡赤斤处一万户,委付四人,曲出居其一。后从铁木真伐金国,战于居庸关北口。曲出与拖雷横冲其阵,大败金将亦列等,被铁木真厚赏。.

新!!: 太保和曲出 · 查看更多 »

曹利用

曹利用(?-1029年)字用之。曾與遼國簽定澶淵之盟。北宋大臣。 父曹諫,以明經得第,官至崇儀使。曹利用以父蔭任補殿前承旨,升遷為鄜延路走馬承受公事。景德元年,契丹南侵,真宗亲驻澶州(今河南省濮阳市),曹利用與契丹人訂下澶淵之盟,用三十萬(每年白銀10萬兩、絹帛20萬匹)締結和約。累官至枢密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加左仆射兼侍中。 晚年恃功骄縱,因其侄曹汭之罪牽連,谪知随州(今湖北省随州市),又因私贷官钱,再贬房州(今湖北省房县),流放途中為宦官杨怀敏言語所激,曹利用個性刚強,至襄阳驿,自缢死。.

新!!: 太保和曹利用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大保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