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25 关系: 寶血女修會,九龍,九龍城,佐敦道,土瓜灣,嘉諾撒醫院,元州街,紅磡,紅色小巴,荃灣綫,青山道,香港,香港小巴,香港明愛,觀塘,黃大仙,長沙灣道,東方日報,欽州街,油塘,深水埗,深水埗站,深水埗(欽州街)巴士總站,港鐵,新報。
- 1937年完工醫院
- 1975年完工醫院
- 香港三級歷史建築
- 香港明愛
- 香港醫院
寶血女修會
中華耶穌寶血女修會(Sisters of the Precious Blood),簡稱寶血女修會,是香港慈善機構辦學團體,總部會址在新界粉嶺龍躍頭1號橋。.
九龍
九龍(Kowloon),與香港島及新界同為香港三大地域之一。九龍位於香港境內的地理中心,與南面的香港島隔維多利亞港相望。香港十八區中的五區屬於九龍,分別是油尖旺區、深水埗區、九龍城區、黃大仙區、觀塘區。九龍東、南和西面則被維多利亞港包圍,三面環海,因此地理上九龍亦稱為九龍半島。 1937年,九龍群山以南成為「新九龍」,但一般香港市民在生活中都不會刻意區分,統一稱為九龍;1968年5月起,兩者並與香港島一起重新分為十區。歷年來的填海工程,使九龍的面積不斷擴展,但仍是香港城市規劃之三大主要部份中最小的,截至2010年,九龍的面積約47平方公里,2011年人口普查結果顯示,全港約有30%人口居於九龍。.
查看 寶血醫院(明愛)和九龍
九龍城
九龍城(Kowloon City)是香港十八區之一九龍城區的中心部份,名稱起源於19世紀清政府駐軍的九龍寨城(Kowloon Walled City,即「九龍牆城」之意,早年英國人曾稱當地爲Chinese Town(意爲「中國城」),城牆後於二戰期間被日軍拆毀),當時九龍寨城爲九龍半島上唯一的城鎮,後來「九龍城」演變成城寨所在地一帶的地名。現時九龍城以住宅樓宇為主,由於相當鄰近前啟德機場,故該區樓宇一直設有相常嚴格的高度限制,儼如鄉郊,直至機場在1998年7月6日搬遷後,逐漸有高樓大廈落成。.
查看 寶血醫院(明愛)和九龍城
佐敦道
佐敦道(Jordan Road)是香港九龍油尖旺區的一條道路,西起海寶路,東至加士居道,連接西九龍填海區(九龍站)及伊利沙伯醫院一帶。此道路於1887年建成時原名第六街,1909年3月區內街道名稱重整時改為現時的名稱,同年5月再將加士居道南一併列入佐敦道。根據《南華早報》於1909年5月31日刊登的一篇讀者來函指出,與區內其他以英國外交官命名的街道一樣,佐敦道是以時任英國駐華公使朱邇典爵士(即佐敦爵士)命名。 佐敦道最西端原來為佐敦道碼頭,但是香港政府在1990年代將佐敦道碼頭拆卸以進行西九龍填海工程,將佐敦道伸展至西九龍填海區。 佐敦道所處的地方原名官涌。1970年代,香港地鐵興建「修正早期系統」(有關路段現屬荃灣綫),並在彌敦道與佐敦道交界處設一車站,以佐敦道之名命名為佐敦站。從此以後,該區亦被慣稱為佐敦。 佐敦道食店林立,是吃飯的好地方。而在附近的寶靈街、上海街等街道,是步行往尖沙咀的途徑之一。 佐敦道是公共小巴政策下,於九龍半島可以行駛的範圍內的南端盡頭。佐敦道以南,除西區海底隧道外,禁止公共小巴進入。2011年1月13日起,禁區範圍進一步擴充,介乎加士居道與廣東道之間的佐敦道西行,以及介乎南京街與佐敦道之間的彌敦道南行皆禁止公共小巴進入。此外,公共小巴曾經於文匯街設立總站,因為位置接近佐敦道碼頭而稱為「佐敦道」總站,其後改於佐敦道以北及甘肅街以南的街道作總站,但總站名稱不變。.
查看 寶血醫院(明愛)和佐敦道
土瓜灣
土瓜灣(To Kwa Wan),古稱土家灣,其中香港粤語經常把陰平的「灣」讀作陽平的「環」,土瓜灣位於九龍西九龍城區的南部,主要以住宅區及輕型工業區為主,另外此區沿漆咸道北至馬頭圍道一帶亦聚集了不少傢具商舖。.
查看 寶血醫院(明愛)和土瓜灣
嘉諾撒醫院
嘉諾撒醫院(Canossa Hospital (Caritas))是香港一所私立醫院,位於香港島半山區舊山頂道1號與羅便臣道交界,近梅道一帶,現時屬香港明愛管轄。 嘉諾撒醫院由嘉諾撒仁愛女修會(Canossian Daughters of Charity)於1929年創立。現時的醫院大樓於1960年重建,佔地70,000平方呎,並提供病床160張。嘉諾撒醫院於1991年轉為香港明愛轄下機構。.
元州街
元州街(),是香港九龍深水埗區的街道,由深水埗石硤尾街近大埔道交界起,向西北方延伸,至長沙灣青山道止,與區內的福榮街、福華街、長沙灣道等街道平行。元州街原名「元洲街」,起源於元洲之名。本街道為單程路,大部份路段設有三條行車線,街道盡頭是著名的青山道公共小巴總站。 由於元州街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已發展為住宅區,沿線佔大多數是6層高的唐樓及舊式店舖。因此,從上世紀80年代起,部份樓宇重建成較新式的住宅。 2004年,房協公布「深水埗 K20-23」4項重建項目,包括福榮街、元州街、昌華街、興華街、青山道等多幢大廈於2009年起拆卸,大部分居民已在2006年遷出,在2007年8月只剩下六十多個零星的商戶和居民堅持留下,百年歷史的醬醋舖 「劉成和醬園」、開業50多年的「蘇記茶莊」,及多間經營汽車維修店、報紙檔、舊式士多陸續在2007年11月結業。.
查看 寶血醫院(明愛)和元州街
紅磡
紅磡(Hung Hom),古有赤磡、赤砍、紅碪之名,位於香港九龍半島東南部,十八區行政上隸屬九龍城區,東對九龍灣至觀塘相望,南隔維多利亞港與銅鑼灣至北角相望,西面接尖沙咀,北連何文田及土瓜灣。.
查看 寶血醫院(明愛)和紅磡
紅色小巴
#重定向 香港小型巴士#紅色公共小巴.
荃灣綫
荃灣綫(Tsuen Wan Line)是港鐵營運的鐵路綫之一,路綫編碼為TWL,連接香港島中西區的中環站,與新界荃灣區的荃灣站,屬於城市軌道交通系統。荃灣綫於1982年5月17日全綫通車,為前香港地鐵網絡中第二條通車的路綫。荃灣綫以北端的總站設於荃灣站而命名。荃灣綫共有16個車站,包括8個轉車站(尖沙咀站/尖東站包括在內),在路綫圖中以紅色代表。.
查看 寶血醫院(明愛)和荃灣綫
青山道
青山道(Castle Peak Road)為香港青山公路在市區的一段,與大埔道(大埔公路在市區的一段)和沙頭角公路同樣是香港最早期建設的公路。.
查看 寶血醫院(明愛)和青山道
香港
香港(簡稱港,雅稱香江;Hong Kong,縮寫作 HK、HK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位於南海北岸、珠江口東側,北接廣東省深圳市,西面與鄰近的澳門特別行政區相距63公里,其餘兩面與南海鄰接。 全境由香港島、九龍和新界組成,其中香港島北為最發達地區;地理環境上則由九龍半島等大陸土地、以及263個島嶼構成「島嶼」以超過500平方米面积為標準,根據地政總署測繪處:,人口約741萬人(2017年底)。 1842年,大清國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永久割讓香港島;後再簽訂《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分別割讓九龍和租借新界,這些由英國統治的地區構成現今香港的治理範圍。二戰期間,香港曾被日本佔領約三年零八個月。1997年7月1日,香港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國,並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僅有國防、外交事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 香港開埠前,未計九龍和新界,香港島已經是一個有數千人口的小島。英國人看中維多利亞港是一個水深港闊、四季不結冰,而且不在地震帶的天然良港。1842年,大清國在鴉片戰爭中戰敗後,分階段割讓和租借香港土地予英國,英國人開始統治及發展香港,使香港從一個荒蕪、地瘠山多且天然資源缺乏的小漁村,逐漸發展成一個轉口港,成為歐洲各國商船向中國進行鴉片及其他商品貿易的樞紐,而且不受清朝末年的亂局影響。同時,孫中山在香港先後成立興中會和同盟會,為後來推翻大清打下基礎。 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攻佔香港,佔領持續三年零八個月。1945年,日本投降,香港重光,英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基於殖民地身份和地理環境下,又一次避免受到中國長期戰亂影響;太平天國、軍閥割據、國共內戰、阶级鬥争、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期間,大量中國難民逃港。香港在1970年代经济起飞,逐步發展成亞太地區之國際大都會及國際金融中心,獲譽為亞洲四小龍和紐倫港之一。根據《中英聯合聲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從1997年7月1日起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的基本國策,《香港基本法》說明香港不實行社會主義,保持原有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除國防和外交由中國中央政府管理,香港實行高度自治,香港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終審權以及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然而,近年香港人對特區政府及中國政府的信任度每況愈下,其高壓權威亦令「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及「一國兩制」遭到部份人士質疑。 香港是全球具有重要地位、以工商業為主的現代化國際金融、服務業及航運中心,連續24年蟬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並以優良治安、廉潔社會、簡單稅制和健全的普通法制度而聞名於世,香港廉政公署,2016年12月1日,香港政府新聞網,2017年2月16日,因此有「東方之珠」的美譽。「亞洲國際都會」則為官方定位的香港品牌。香港同時為全球其中一個最安全、經濟最發達、生活水平最高、競爭力最高、最適宜居住Gulliver.
查看 寶血醫院(明愛)和香港
香港小巴
#重定向 香港小型巴士.
香港明愛
香港明愛(Caritas Hong Kong)成立於1953年7月,為天主教香港教區轄下慈善團體,是國際明愛(Caritas Internationalis)162個成員組織之一。 香港明愛因應戰後初期的社會動盪,向弱勢社群提供援助,於1953年在公教進行社設立辦事處,1955年加入國際明愛,1959年成為香港社會服務聯會成員,1974年採用「香港明愛」為中文正式名稱,1981年註冊為立案法團。現時香港明愛提供各項切合時宜的服務包括社會工作、教育、醫療護理、社區及與接待服務。香港明愛由理事會理事長香港主教湯漢領導。 香港明愛每年的經常開支預算超過15億港元,雖然不少服務均獲得政府的資助,但香港明愛仍需要向參與計劃或使用服務的人士收取費用,以補貼不足的經費。香港明愛一方面獲得公益金撥款,與此同時,也有賴各方的捐獻和各項籌款活動(如一年一度的明愛賣物會),以維持必須的優質服務。.
觀塘
觀塘(Kwun Tong),舊作官塘,位於九龍半島東面,屬於香港十八區的觀塘區,是觀塘區的主要部份,位於牛頭角東南,藍田西北,東至將軍澳道,西至勵業街與雅麗道。 觀塘是東九龍最大的工業區,也有住宅大廈。著名建築物有apm及創紀之城等;裕民坊是區內舊式市集,近年開展重建計劃,配合政府將觀塘轉型成香港第二個核心商業區;觀塘也是香港首座衛星城市。.
查看 寶血醫院(明愛)和觀塘
黃大仙
#重定向 黄初平.
查看 寶血醫院(明愛)和黃大仙
長沙灣道
長沙灣道(Cheung Sha Wan Road)是香港九龍西的一條主要道路,連接深水埗、長沙灣及荔枝角一帶。道路南端連接彌敦道、界限街、南昌街及大埔道交界和成為美孚和長沙灣通往西區海底隧道之要塞,北端連接葵涌道,而行車天橋的分叉部份更進一步連接青沙公路直達新界東的沙田、大埔和粉嶺區,全長約 3.4 公里。道路地底為港鐵荃灣綫的管道。 長沙灣道沿路開設了不少批發及零售成衣及布疋的店鋪,以欽州街至黃竹街一段最密集,為香港同類店鋪的集中地,有時裝街及成衣街等別稱。.
東方日報
東方日報可以指:.
欽州街
欽州街是香港九龍深水埗的一條街道,由通州街及欽州街西交界為起點,向東北方至青山道及九龍道交界為終點。街道名稱取自廣西的欽州市(命名時屬廣東下四府)。此街道最寬闊的一段分隔行車道提供六線雙向行車。 1990年代前,欽州街道盡頭曾設的深水埗碼頭,渡輪航線發展蓬勃,配合陸路交通工具接駁,成為昔日區內的交通要塞。.
查看 寶血醫院(明愛)和欽州街
油塘
油塘(Yau Tong)位於香港九龍觀塘區東南的地區,鯉魚門以西北。現在,油塘北部以公屋和居屋住宅為主,南部臨海位置現主要用作工業發展的地區已經被政府規劃成私人住宅區,但仍有零星的工業大廈存在。 油塘接鄰的三家村,已有150年歷史,油塘區內也設有觀塘魚類批發市場。.
查看 寶血醫院(明愛)和油塘
深水埗
深水埗(Sham Shui Po)是香港十八區的深水埗區之主要部分,位於九龍半島西北部,有着悠久的歷史。當中「埗」、「埔」、「埠」三字相通,皆有碼碩的意思,由此可知深水埗過去是繁忙的深水碼頭。 深水埗包括深水埗區原有臨近海傍的一部分,大致上以大埔道、界限街和欽州街為界,七八十年代以通州街為海岸綫,其後因應填海工程而成為現今模樣。欽州街至東京街則為深水埗與長沙灣的過渡地帶,故此深水埗區議會的長沙灣選區大部份屬於深水埗範團。深水埗人口密度非常高,區內有業主經營劏房、棺材房以至籠屋,部分居所生活環境惡劣。深水埗與又一村、石硤尾、長沙灣、荔枝角、昂船洲等地在行政區劃上同屬深水埗區,而這些地區沒有明顯分界而且互相交接,加上興建地鐵荃灣綫時,深水埗區的車站沒有按照其所在地的地名進行命名,區內設施亦有類似情況,因此市民經常出現混淆,將深水埗區內非深水埗的地方誤作深水埗的一部分。 現今深水埗已經成為九龍西北部的核心區,商業活動發達,並已經成為電子產品、潮流玩意、服裝配飾、古玩玉石等多方面商品集中地,每天車水馬龍、熙來攘往。而深水埗西填海區深旺道一帶亦陸續發展高密度的住宅區,區內亦有零星的重建項目,改變外界對深水埗集中着傳統唐樓的印象。.
查看 寶血醫院(明愛)和深水埗
深水埗站
深水埗站(Sham Shui Po Station)是港鐵荃灣綫的一個鐵路車站,位於深水埗區的深水埗長沙灣道近桂林街與北河街地底,於1982年5月17日啟用,承建商是日本西松建設株式會社。車站以深綠色為主要色調。.
深水埗(欽州街)巴士總站
深水埗(欽州街)巴士總站(英文:Sham Shui Po (Yen Chow Street) Bus Terminus)是位於香港九龍深水埗區深水埗欽州街西九龍中心地下的巴士總站,現時有1條九巴路線及1條過海巴士路線以本站為總站,另外有2條巴士路線途經。.
港鐵
港鐵(Mass Transit Railway,縮寫:MTR),原稱香港地鐵,自2007年12月2日與九廣鐵路合併後改名為港鐵為止,是香港最大的鐵路運輸系統,泛指能夠通過一張港鐵單程票通行的10條路綫,廣義上包括一條連接香港國際機場及香港市區的機場快綫、擁有12條路綫的輕鐵系統及昂坪360纜車系統,組織成為貫通香港島、九龍及新界,市區及多座新市鎮,總計93個鐵路站及68個輕鐵站、合共長230.9公里的鐵路網。同時,整個系統亦包括接駁巴士及城際客運服務。 綜合港鐵系統由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簡稱港鐵公司)營運,於2007年12月2日由地鐵及九廣鐵路系統合併而成。其中第一條路綫東鐵綫始建於1906年,於1910年通車,是連接香港及廣東省主要的鐵路運輸;而以地下隧道為主的第二條路綫觀塘綫則於1979年通車,成為香港鐵路發展歷史的里程碑。 於2016年,港鐵累積載客量逾19億人次,當中輕鐵及巴士佔2億2千萬人次,機場快綫為1610萬人次,是全球最繁忙的鐵路系統之一。香港鐵路為國際地鐵聯盟的創會會員之一。而港鐵在香港專營公共交通工具市場整體佔有率不斷上升,由2013年的46.9%,增至2016年的48.4%,當中港鐵在過海交通工具市場的佔有率更達68.4%。.
查看 寶血醫院(明愛)和港鐵
新報
新報可以指:.
查看 寶血醫院(明愛)和新報
另见
1937年完工醫院
- 寶血醫院(明愛)
- 瑪麗醫院
- 美国布鲁克军事医疗中心
1975年完工醫院
- 寶血醫院(明愛)
- 瑪嘉烈醫院
香港三級歷史建築
- 中環街市
- 九龍醫院
- 元創方
- 前粉嶺裁判法院
- 前荔枝角醫院
- 前鰂魚涌學校
- 協恩中學
- 同德押
- 大澳文物酒店
- 大角咀洪聖殿
- 寶血醫院(明愛)
- 必列啫士街街市
- 明德國際醫院
- 機場核心計劃展覽中心
- 深水埗三太子及北帝廟
- 深水埗警署
- 聯和墟
- 舊域多利醫院
- 舊灣仔街市
- 衛生教育展覽及資料中心
- 譚雅士大宅
- 長洲戲院
- 長洲醫院
- 香港三級歷史建築列表
- 香港佑寧堂
- 香港飛行總會
香港明愛
香港醫院
- 九龍醫院
- 仁安醫院
- 仁濟醫院 (香港)
- 伊利沙伯醫院
- 伯大尼修院
- 北區醫院
- 北大嶼山醫院
- 博愛醫院 (香港)
- 嘉諾撒醫院
- 基督教聯合醫院
- 大口環根德公爵夫人兒童醫院
- 大埔醫院
- 天水圍醫院
- 寶血醫院(明愛)
- 將軍澳醫院
- 小欖醫院
- 屯門醫院
- 律敦治醫院
- 播道醫院
- 明德國際醫院
- 明愛醫院
- 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
- 東華三院馮堯敬醫院
- 東華三院黃大仙醫院
- 東華東院
- 東華醫院
- 沙田醫院
- 港怡醫院
- 瑪嘉烈醫院
- 白普理寧養中心
- 聖母醫院 (香港)
- 舂磡角慈氏護養院
- 葛量洪醫院
- 西區社區中心
- 贊育醫院
- 鄧肇堅醫院
- 長洲醫院
- 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
- 靈實醫院
- 養和醫院
- 香港中文大學醫院
- 香港佛教醫院
- 香港兒童醫院
- 香港浸信會醫院
- 香港眼科醫院
- 香港醫院列表
- 麥理浩復康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