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香港醫院列表

指数 香港醫院列表

本列表列出香港的醫院及主要醫療設施。.

98 关系: 基督教聯合醫院博愛醫院 (香港)大埔區大埔醫院大口環根德公爵夫人兒童醫院天水圍醫院太平山 (香港)太平山街威爾斯親王醫院寶血醫院 (明愛)小欖醫院將軍澳將軍澳醫院屯門醫院上環九龍中聯網九龍西聯網九龍醫院九龍東聯網仁安醫院仁濟醫院 (香港)廣福義祠廣華醫院伊利沙伯醫院何啟復康專科及資源中心律敦治醫院北區醫院北大嶼山醫院圓洲角嘉諾撒醫院啟德醫院元朗倫敦傳道會皇后大道神經科學專科卓越醫療中心瑪嘉烈醫院瑪麗醫院白普理寧養中心聖德肋撒醫院聖保祿醫院聖母醫院 (香港)荷李活道荃灣靈實醫院青山醫院養和醫院西營盤賽馬會分科診所香港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香港島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香港中文大學醫院香港佛教醫院香港兒童醫院香港私家醫院聯會香港紅十字會輸血服務中心香港眼科醫院香港賽馬會診療所香港開埠初期歷史香港港安醫院–司徒拔道香港港安醫院–荃灣香港明愛香港浸信會醫院觀塘貝夫人普通科門診診所贊育醫院麥理浩復康院黃竹坑醫院般咸道舂磡角慈氏護養院薄扶林葵涌醫院葛量洪醫院那打素醫院鄧肇堅醫院醫院醫院管理局長沙灣長洲醫院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東華三院馮堯敬醫院東華三院黃大仙醫院東華醫院東華東院沙田沙田醫院沙田慈氏護養院港島西聯網港島東聯網港怡醫院明德國際醫院明愛醫院新界新界西聯網新界東聯網播道醫院 扩展索引 (48 更多) »

基督教聯合醫院

基督教聯合醫院(United Christian Hospital),是一間位於香港觀塘區的公立全科醫院,座落九龍觀塘區觀塘協和街130號,於1973年由香港基督教協進會及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合作創立,由醫院管理局管理,隸屬九龍東聯網,現任醫院行政總監為譚錦添醫生。 基督教聯合醫院為全科型急症醫院,提供服務包括24小時急症室、住院、日間醫院、門診和社區護理服務,共設病床約1,300張,主要服務對象為東九龍居民;同時亦為香港中文大學那打素護理學院等專職醫療學系學生的教學醫院。此外,聯合醫院院還負責管理區內5間普通科門診診所、茶果嶺道尤德夫人分科診療所(職業治療服務和藥房服務)及容鳳書紀念中心(老人科日間醫院、物理治療、精神科及放射診斷服務) 。.

新!!: 香港醫院列表和基督教聯合醫院 · 查看更多 »

博愛醫院 (香港)

博愛醫院(Pok Oi Hospital,醫院管理局內部代碼:POH)是香港的一間公立醫院,位於元朗區的凹頭。博愛醫院現時由醫院管理局所管理,隸屬於新界西醫院聯網,現任醫院行政總監是李振垣醫生。 博愛醫院創立於1919年,迄今已逾九十載,一直本著「博施濟眾,慈善仁愛」之精神服務市民。當時元朗為鄉村市集,缺乏醫院設立,居民求醫無門,痛苦莫名。故當地熱心人士發起籌建本院,為貧病者提供免費醫療及賑濟服務。 博愛醫院每年3月與無綫電視舉辦《博愛歡樂傳萬家》,是無綫電視慈善節目之一。.

新!!: 香港醫院列表和博愛醫院 (香港) · 查看更多 »

大埔區

大埔區(Tai Po District)是香港十八區的其中一區,位於新界東部,範圍包括大埔、東平洲、大埔滘、汀角、船灣、林村谷,白石角及它的外飛地為赤門海峽兩岸的西貢半島北部(西貢北)。它的總面積約為148平方公里,是香港第二大行政區域。根據2016年中統計,大埔區人口為303,926人。 大埔區人口主要聚居於大埔新市鎮內七大出租公共屋邨和租者置其屋計劃屋邨,以及太和站附近的大埔舊墟和大埔墟站附近的大埔新墟的私人屋苑。其餘不少居民散居於大埔區內133條大小村落。 2005年,世界衛生組織確認大埔為安全社區,是全球第90個安全社區,也是香港第3個安全社區(第1是屯門區,第2是葵青區)。.

新!!: 香港醫院列表和大埔區 · 查看更多 »

大埔醫院

大埔醫院(Tai Po Hospital)是香港新界大埔區大埔的一間公立醫院,座落於香港新界大埔區大埔全安路9號,毗鄰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佔地約4.46公頃,成立於1981年。現在由醫院管理局所管理,隸屬新界東醫院聯網。 全院由主座大樓及綜合大樓組成,週圍設有青蔥休憩空地,為病人提供作康復運動之用。現時醫院共有827張病床;包括467張普通科病床及360張精神科病床。 目前,醫院主要接收轉介自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北區醫院、威爾-斯-親王醫院,以及在醫管局中央護理輪候名冊內的病人。.

新!!: 香港醫院列表和大埔醫院 · 查看更多 »

大口環根德公爵夫人兒童醫院

,香港一所公營醫院,位於香港香港島南區薄扶林沙灣大口環道12號,由醫院管理局管理,隸屬港島西醫院聯網。 根德醫院現為一間專科醫院,專注為病童服務,專門處理兒科矯形問題,包括脊柱側彎、脊骨變形、大腦癱瘓、肢長均等、骨骼及關節結核、腦神經系統問題等; 根德醫院是香港及海外矯形外科及兒童腦神經科醫生的培訓中心;並專注治理脊骨變形手術,在世界上甚為著名。其「兒童康復研究中心」是醫院管理局轄下唯一推行兒童體智測研計劃的中心,並為兒童提供全面評估及康復服務。根德醫院於1996年7月設立香港及東南亞首間「脊柱測研中心」,為病人提供全面的脊骨醫護、矯形及輔導服務,中心也肩負臨床研究、教育公眾及提供脊骨治療服務。根德醫院同時亦為十八歲以上的人士提供住院、專科門診、治療及康復服務。.

新!!: 香港醫院列表和大口環根德公爵夫人兒童醫院 · 查看更多 »

天水圍醫院

天水圍醫院(Tin Shui Wai Hospital,醫院管理局內部代碼:TSWH)是一所位於香港新界元朗區天水圍天壇街11號(第32區)的公立醫院,於2017年1月9日起分階段投入服務,急症室首階段於2017年3月15日啟用,但不是24小時服務,只於每天上午8時至下午4時提供服務,於2018年3月21日急症室服務時間延長為每日上午8時至下午8時。其餘時間仍要依賴博愛醫院及屯門醫院的急症室。醫院不設住院病床,啟用數年後急症室才會改為24小時服務並陸續開設300張病床。首階段提供之服務包括專科門診、腎臟透析、專職醫療、放射診斷、藥劑及社康護理等日間服務。 天水圍醫院啟用後由醫院管理局管理,成為新界西醫院聯網內的其中一間醫院,現任行政總監楊諦岡。.

新!!: 香港醫院列表和天水圍醫院 · 查看更多 »

太平山 (香港)

太平山(Victoria Peak),又名扯旗山、爐峰和域多利山(亦作域多厘山),坊間通稱山頂(The Peak)或香港山頂,曾名屬領山(Mount Possession)和柯士甸山(Mount Austin),古名硬頭山,位于香港島西部,高552米,為香港島最高峰。廣義上的太平山是指包括太平山主峰、爐峰峽、歌賦山和奇力山在內的山嶺地形。根據香港政府地圖,太平山主峰的官方名稱爲「扯旗山」。 從香港開埠以來,太平山一直都是香港的象徵,為開埠之初獲香港政府冠以女王「維多利亞」(Victoria)之名的三大地標之一,從1867年到1930年間太平山頂爲香港總督別墅所在地,港英政府更曾經禁止華人於太平山居住,太平山遂成爲香港境內權勢的象徵。時至今日,在太平山居住的人依然非富即貴。 自二戰結束後,香港逐漸發展成爲亞洲主要旅遊城市,太平山爐峰峽一帶因景觀開揚,能觀賞維多利亞港兩岸絕佳景色,結合山頂纜車成爲香港最重要的旅遊景點,太平山夜景更享譽全球,是世界三大夜景之一,幾乎所有涉及香港的宣傳和創作都會採用太平山景觀的元素。對於香港人來說,九龍獅子山代表奮鬥拼搏的「香港精神」,太平山則象徵「東方之珠」的繁榮成就。.

新!!: 香港醫院列表和太平山 (香港) · 查看更多 »

太平山街

太平山街(Tai Ping Shan Street),是一條名勝不少的街道,位於港島中西區太平山山腰,在荷李活道上環段與卜公花園之間平行東西走向的一條街道,東起四方街與居賢坊之交匯點,接必列者士街交界,西至上環普仁街東華醫院,全長300米,是一條單線單向行車的直街,由東向西走向。由於太平山街的中部近廣福義祠有一排樓梯分隔,所以駕車者駛至差館上街必須右轉,可以駛回到荷李活道,樂古道南端街口。.

新!!: 香港醫院列表和太平山街 · 查看更多 »

威爾斯親王醫院

威爾斯親王醫院(Prince of Wales Hospital),簡稱威院,是一所位於香港新界沙田區沙田圓洲角提供第三層醫護服務的大型公立地區綜合醫院,亦是香港兩所教學醫院之一,為香港中文大學的教學醫院。 現時醫院有1,600多張病床及超過4,800名員工,是新界東部的區域龍頭醫院,服務範圍廣泛,與沙田慈氏護養院、白普理寧養中心、沙田醫院、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大埔醫院及北區醫院組成新界東聯網,為沙田及北區的居民提供服務,並提供24小時急症服務。附設李嘉誠專科診所,提供全面的專科門診服務。.

新!!: 香港醫院列表和威爾斯親王醫院 · 查看更多 »

寶血醫院 (明愛)

#重定向 寶血醫院(明愛).

新!!: 香港醫院列表和寶血醫院 (明愛) · 查看更多 »

小欖醫院

小欖醫院(Siu Lam Hospital)是由香港醫院管理局管轄,提供療養及康復的醫院,隸屬於新界西醫院聯網,專門為16歲以上的嚴重智能障礙及無法自理的病人,提供高度護理服務。小欖醫院是香港唯一一所專為嚴重智障人士提供全面綜合康復及療養服務的醫院。 小欖醫院於1972年設立,舊址位於香港新界屯門區屯門青山公路十六咪半,最初只有200張病床,其後逐漸增加至350張。醫院於2012年4月搬遷到香港新界屯門區屯門青松觀路15號與屯門醫院弱智科合併,擴張至10個病房,共500張病床。社會福利署計畫在小欖醫院舊址興建綜合康復服務中心。.

新!!: 香港醫院列表和小欖醫院 · 查看更多 »

將軍澳

將軍澳(Junk Bay或Tseung Kwan O,Junk Bay又譯為「帆船灣」)是香港海灣,位於新界西貢區西南部;沿岸土地亦稱為「將軍澳」,位於九龍半島以東。南部為調景嶺、西南部為鯉魚門、東部則為向東南伸延的清水灣半島。將軍澳本來為陆上人煙稀少,以水上人为主的小渔村,但現已發展為香港新市鎮之一。.

新!!: 香港醫院列表和將軍澳 · 查看更多 »

將軍澳醫院

將軍澳醫院(Tseung Kwan O Hospital,醫院管理局內部代碼:TKOH)位於香港新界西貢區將軍澳坑口寶寧里2號,佔地約3.7公頃,毗鄰坑口(北)巴士總站,是將軍澳新市鎮內的一所提供住院、專科門診、日間病房、24小時急診服務、復康及社區服務的醫院,於1999年12月落成,現由醫院管理局管理。現時正計劃建立區内中醫院及婦產科。 無綫電視部分劇集的外景拍攝會以將軍澳醫院為取景地。.

新!!: 香港醫院列表和將軍澳醫院 · 查看更多 »

屯門醫院

屯門醫院(Tuen Mun Hospital,醫院管理局內部代碼:TMH)是香港一所公營地區綜合醫院,並提供24小時急症服務,自1990年代啟用,為屯門新市鎮及新界西北區近百萬人口提供服務。醫院座落於新界屯門青松觀路,兆康苑以南,屯門河西岸,可容納1,765張病床,截至2013年有5,630名職員,現時提供專科門診、日間診療、社區醫療服務以及十多項專科等服務。醫院積極推展社區護理的工作,建立多個服務中心,並組成專科外展隊,到病人家中和院舍進行探訪和提供醫療服務。 屯門醫院始建於1979年,於1990年3月8日啟用,1991年首季開幕。屬一所公立醫院,由醫院管理局負責管理,隸屬於新界西醫院聯網,同一聯網內還有博愛醫院、青山醫院和小欖醫院。現時屯門醫院行政總監為高拔陞醫生。 屯門醫院是香港最繁忙的醫院之一,緊急手術數量在2013年為全港第一 ,外科病床的使用率高達106.4%,相當於百份百,其原因為屯門醫院是屯門區內唯一一所全科公立醫院,而新界西亦無私家醫院,另外兩間位於屯門的公立醫院——青山醫院和小欖醫院均是精神病專科醫院,所以不能夠分擔屯門醫院的工作。而新界西聯網的博愛醫院則位於元朗區,而且只提供約400張病床,規模細小,基本上只能夠滿足元朗區居民的需求。屯門居民如果不想跨網就醫,就只可以到屯門醫院。加上屯門醫院除服務屯門外,也要服務元朗和天水圍居民,造成屯門醫院服務負擔過重。而隨着天水圍醫院於2017年年初啟用,屯門醫院的負荷可望獲得舒緩。不過在2017年中夏季流感處於高峯期間,內科病房使用率飽和,維持於140%至150%,2個月內已有5名內科醫生離職。加上元朗區的博愛醫院內科使用率亦達150%,屯門醫院需派調人手到該院協助下,屯門醫院人手進一步削弱。.

新!!: 香港醫院列表和屯門醫院 · 查看更多 »

上環

上環(Sheung Wan),舊稱西區(Western District,簡稱Western),位於香港島中西區的北部,東起鴨巴甸街、永吉街,西至威利麻街、南至皇后大道。 該區區議會議員有兩席,分別有民主黨籍的甘乃威及伍凱欣.

新!!: 香港醫院列表和上環 · 查看更多 »

九龍中聯網

九龍中聯網標誌 九龍中聯網(全稱九龍中醫院聯網,Kowloon Central Cluster)是香港醫院管理局的地區性醫院聯網,負責服務油尖旺區、黃大仙區及九龍城區地區約110萬人口;現任總監為盧志遠醫生。.

新!!: 香港醫院列表和九龍中聯網 · 查看更多 »

九龍西聯網

九龍西聯網(全稱九龍西醫院聯網,Kowloon West Cluster)是香港醫院管理局的地區性醫院聯網,負責服務深水埗區、葵青區、荃灣區及離島區(只包括北大嶼山)約127萬人口;現任總監為謝文華醫生。.

新!!: 香港醫院列表和九龍西聯網 · 查看更多 »

九龍醫院

九龍醫院(英文:Kowloon Hospital,醫院管理局內部代碼:KH)是香港的公營醫院,位於香港九龍城區馬頭圍加多利山亞皆老街147號A,為九龍區首間由香港政府設立的醫院,由醫院管理局管理,為九龍中聯網醫院之一,主要提供服務予九龍區病人。 醫院共有17座院舍,分別於1925年至1965年年間建成。九龍醫院的胸肺內科是九龍區最大型胸肺專科中心之一,亦是香港首間提供胸肺康復計劃的醫院。另外,九龍醫院亦為伊利沙伯醫院及基督教聯合醫院的病人提供延續護理服務。 九龍醫院還肩負著培育醫護人員的責任。九龍醫院護士學校,亦為非政府機構培訓登記護士。.

新!!: 香港醫院列表和九龍醫院 · 查看更多 »

九龍東聯網

九龍東聯網(全稱九龍東醫院聯網,Kowloon East Cluster)是香港醫院管理局的地區性醫院聯網,負責服務觀塘區及部份西貢區約98萬人口;現任總監為譚錦添醫生。.

新!!: 香港醫院列表和九龍東聯網 · 查看更多 »

仁安醫院

仁安醫院(Union Hospital),位於香港新界沙田區大圍富健街18號,是新界東首間私家醫院及香港第12間全科私家醫院,由恒基兆業集團策劃發展,於1994年6月22日投入服務,於1995年7月1日正式開幕。仁安醫院是香港少數提供急診服務的私家醫院。.

新!!: 香港醫院列表和仁安醫院 · 查看更多 »

仁濟醫院 (香港)

仁濟醫院(Yan Chai Hospital,醫院管理局內部代碼:YCH)是香港一所慈善機構,開辦仁濟醫院及學校,提供醫療、教育及社會等服務機構。 位於香港新界荃灣區荃灣仁濟街7-11號.

新!!: 香港醫院列表和仁濟醫院 (香港) · 查看更多 »

廣福義祠

廣福義祠(或廣福祠),俗稱百姓廟(或百姓祠),是香港一間供奉亡魂廟宇,位於香港島上環太平山街40號,與磅巷交界,建於1851年(清朝咸豐元年),用以供奉遠道來港謀生而客死異鄉的華人靈位,現已被列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祠中依然存有當年客死異鄉的華人神位,不得私下轉讓。 廣福義祠內置有地藏王、太歲等,時有法事頌經,超渡亡魂。廣福祠由香港島的坊眾殷商集資興建,本來是香港華人供奉祖先的祠堂,並為無法運回故鄉安葬的先人設置靈位供奉。 祠內正殿主祀地藏王,使亡魂得以安息,亦供奉濟公活佛;後殿是坊眾的百姓祠堂。後來,廣福祠也成為了患病華人的收容所。廣福義祠早期經營不善,環境擠迫,英文南華早報報導其衛生問題,轟動一時。政府於1869年下令封閉該祠。這引起了香港華人對醫療設施缺乏的關注,催生東華醫院的成立。1872年東華醫院落成開幕,除了另闢地方作為患病華人的收容所,也將廣福義祠收歸管理。.

新!!: 香港醫院列表和廣福義祠 · 查看更多 »

廣華醫院

廣華醫院(Kwong Wah Hospital)是香港一间公立醫院,成立於1911年,是東華三院的重要成員之一,位於香港九龍油尖旺區油麻地窩打老道25號,1991年起由醫院管理局所管理,是九龍最重要的醫院之一,與東華三院黃大仙醫院及聖母醫院組成九龍中聯網。現任醫院行政總監是張復熾醫生。 廣華醫院為期三年多的大規模翻新修葺工程於1997年7月完成,現有病床1,141張。耗資1億6,000萬的新門診大樓亦於2000年1月正式投入服務。廣華醫院於1993年率先設立日間手術中心,目前日間手術比率為全港之冠。廣華醫院首創綜合性乳病中心亦為病人提供全面教育、診斷、治療、輔導及康復服務。廣華醫院腦外科是醫管局轄下特定的轉介中心之一,更首創一個綜合性腦外科治療區,設有電腦掃描機,腦外科手術室及腦外科加護病房。廣華醫院亦是主要的產前檢查轉介中心之一。醫院更設有婦產科日間手術及醫療中心,配合婦女普查中心提供綜合性的服務。廣華醫院亦積極拓展核子醫學服務,於1999年中添置核子醫學伽瑪掃描機,並於同年8月正式投入服務。現能為廣華醫院、聖母醫院及黃大仙醫院之病人提供多類型之核子醫學檢查,包括心臟、腎臟功能檢查、全身骨骼掃描、甲狀腺、肺及肝臟掃描等。.

新!!: 香港醫院列表和廣華醫院 · 查看更多 »

伊利沙伯醫院

伊利沙伯醫院(簡稱伊院,Queen Elizabeth Hospital、QE,醫院管理局內部代碼:QEH)是香港一所大型公立地區綜合性全科醫院,設有24小時急症室服務,佔地7公頃,位於九龍油尖旺區的京士柏南部、加士居道及衛理道一帶,並鄰近佐敦。 伊利沙伯醫院於1963年啟用,當時由醫務衛生署(後改稱衛生署)管理,以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命名,藉以紀念。1992年由醫院管理局接管,屬於九龍中聯網的龍頭醫院,目前由醫院管理局和伊利沙伯醫院管治委員會共同進行管理。該院目前設有1841張病床。現時伊利沙伯醫院的行政總監是盧志遠醫生。.

新!!: 香港醫院列表和伊利沙伯醫院 · 查看更多 »

何啟

何啟爵士,CMG,JP(Sir Kai Ho,),原名何神啟,字迪之,號沃生。香港出生,籍貫廣東南海,何福堂家族成員,是香港第一位獲封為爵士的華人,同時是著名醫生、大律師、商人暨政治家。.

新!!: 香港醫院列表和何啟 · 查看更多 »

復康專科及資源中心

復康專科及資源中心(Rehabaid Centre)(前稱「復康用具資源中心」),是位於香港的公立醫療機構,座落香港九龍城區九龍紅磡香港理工大學S座地下。中心於1979年創辦,目的旨在改善有特殊需要人士的生活,以及在社區推廣健康生活,服務對象以成年及老年傷殘人士和醫療專業人員為主。中心提供的服務包括專科復康、社區復康和教育服務,亦設立了一個一站式復康用具資源中心,向使用者提供最新的復康用具資料、樣本和專業評估 。中心在1991年起由醫院管理局管理,原本隸屬九龍中聯網。然而鑑於復康專科及資源中心以社區復康為主的服務重心,與醫院管理局以醫院為主導的方針存在分歧,於2016年4月8日起,中心由復康資源協會重新接管營運,繼續提供全面的復康治療及顧問服務。.

新!!: 香港醫院列表和復康專科及資源中心 · 查看更多 »

律敦治醫院

律敦治醫院(英文:Ruttonjee Hospital),是香港香港島灣仔區灣仔巴里士山上一所擁有超過140年歷史的醫院,位于灣仔市中心。.

新!!: 香港醫院列表和律敦治醫院 · 查看更多 »

北區醫院

北區醫院(North District Hospital)位於香港新界北區上水保健路9號,成立於1998年2月27日,是香港首間由醫院管理局全盤計劃和興建的公立普通科醫院,歷時3年2月建成,並於1998年11月14日開幕,隸屬於新界東聯網。快速的興建是為了服務人口急速增長的北區。醫院用地前身為皇家香港警察少年訓練學校的天祥營。 北區醫院提供了24小時急症室服務、日間醫療護理服務和社康護理服務,設超過600張住院病床、專科門診服務以及日間醫療護理和社康設施。現時的北區醫院管治委員會委員名單中有兩位重要成員,包括新界東醫院聯網總監羅思偉醫生和北區醫院行政總監孫天峯醫生。.

新!!: 香港醫院列表和北區醫院 · 查看更多 »

北大嶼山醫院

北大嶼山醫院(簡稱北大、嶼院;North Lantau Hospital,醫院管理局內部代碼:NLTH),是香港離島區大嶼山東涌的一所公立醫院,屬於九龍西醫院聯網,於2013年第二季落成,同年9月24日起分階段啟用,至2014年9月25日起提供24小時急症室及住院服務。 北大嶼山醫院由醫院管理局九龍西醫院聯網管理,轄下以瑪嘉烈醫院為主的各醫院支援北大嶼山醫院的服務及資源。.

新!!: 香港醫院列表和北大嶼山醫院 · 查看更多 »

圓洲角

圓洲角(Yuen Chau Kok)位於香港沙田區,70m,昔日叫圓洲(Yuen Chau),曾是個在沙田海中央的小島,後因沙田填海工程而與小瀝源和沙田圍等地連接在一起,現已成爲城門河人工河道東岸「城河東」區域的一部分。.

新!!: 香港醫院列表和圓洲角 · 查看更多 »

嘉諾撒醫院

嘉諾撒醫院(Canossa Hospital (Caritas))是香港一所私立醫院,位於香港島半山區舊山頂道1號與羅便臣道交界,近梅道一帶,現時屬香港明愛管轄。 嘉諾撒醫院由嘉諾撒仁愛女修會(Canossian Daughters of Charity)於1929年創立。現時的醫院大樓於1960年重建,佔地70,000平方呎,並提供病床160張。嘉諾撒醫院於1991年轉為香港明愛轄下機構。.

新!!: 香港醫院列表和嘉諾撒醫院 · 查看更多 »

啟德醫院

啟德醫院(英文:Kai Tak Hospital,縮寫:KTH;項目名稱:大型急症全科醫院,英文:Acute General Hospital)是一所政府撥款興建,由醫院管理局九龍東醫院聯網管理,將會興建的香港,位於九龍九龍城區啟德,現址為政府飛行服務隊貨倉及香港兒童醫院建築工地辦公室,涉及兩幅介乎22,000至24,000平方米的地皮,預計每層建築樓面面積介乎8,000至12,000平方米,毗連香港兒童醫院。啟德醫院工程分為兩期,第一期預計於2021年完成,於該階段,啟德醫院將會設有800張病牀,設置腫瘤科中心,並且提供住院及日間手術服務。至第二期(規劃於2015年進行)完成時,啟德醫院將會設有2,400張病牀(每層提供200張病牀,其中300張病牀屬於日間服務,主要為黃大仙區、九龍城區和觀塘區居民服務),並且會提供急症服務;屆時,啟德醫院將會成為全香港規模最大型的急症醫院。 醫管局最新文件顯示,啟德醫院由兩大工地組成,分別佔地31800平方米及21700平方米,合共佔地 53500平方米,毗鄰香港兒童醫院,設五座大樓,分別提供急症、腫瘤科的日間及住院服務;日間專科門診;臨床教學等四大種類服務,五座大樓的二樓及四樓將有天橋連接,另外第一層地庫、二樓及四樓亦設有隧道及天橋連接兒童醫院,局方將在腫瘤學大樓及專科門診大樓前預留六千九百平方米面積興建海濱長廊,兩座大樓中間地面將興建花園,病友可飽覽整個維港海景。.

新!!: 香港醫院列表和啟德醫院 · 查看更多 »

元朗

元朗(Yuen Long;1960年代以前作“Un Long”)是香港新界元朗區的主要區域,是一個沖積平原。遠自宋朝,骨灰即已遷入岑田(今日錦田)居住,現時人口約53萬。區內也有些漁塘和田地,但因人口愈來愈多,城市化更趨嚴重,以致漁塘和田地面積陸續減少。元朗市中心以唐樓居多,近年政府致力發展元朗,現在市中心外圍已有較多新住宅大廈落成。.

新!!: 香港醫院列表和元朗 · 查看更多 »

倫敦傳道會

伦敦会全名倫敦傳道會 (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属于基督教新教宗派公理宗。建立於1795年,1977年與--傳道會(Commonwealth Missionary Society)及英國長老會差傳委員會(Foreign Missions Committee of the Presbyterian Church of England)合併為世界傳道會(Council for World Mission)。总部位於英國伦敦。.

新!!: 香港醫院列表和倫敦傳道會 · 查看更多 »

皇后大道

皇后大道(Queen's Road)是香港開埠之後的第一條建築的主要道路,位於香港島。分为皇后大道西、皇后大道中及皇后大道東(可簡稱為大道西、大道中及大道東),由中西區的石塘咀,一直延伸至灣仔區的跑馬地,全長約5公里。.

新!!: 香港醫院列表和皇后大道 · 查看更多 »

神經科學專科卓越醫療中心

經科學專科卓越醫療中心(英文:Centre of Excellence in Neuroscience)是一所擬定中建築的醫療中心,位於香港九龍啟德。.

新!!: 香港醫院列表和神經科學專科卓越醫療中心 · 查看更多 »

瑪嘉烈醫院

嘉烈醫院(Princess Margaret Hospital,醫院管理局內部代碼:PMH)是香港醫院管理局轄下的一所大型公立地區綜合全科醫院,位於新界葵青區下葵涌荔景;醫院成立於1975年,10月20日啓用開始收容病人,以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之妹瑪嘉烈公主命名。瑪嘉烈醫院現有超過1,400張病床及3,900多名員工。 瑪嘉烈醫院毗鄰葵涌醫院,由醫院管理局管理,屬於九龍西聯網,主要為九龍西及新界南區(包括荔枝角、下葵涌、青衣、荃灣及東涌)的居民提供服務。隨著香港國際機場於1998年7月落成啟用,瑪嘉烈醫院除為訪港旅客提供緊急醫療護理外,如機場發生災難事故,是接收傷者的主要醫院之一。 瑪嘉烈醫院同時是香港醫學專科學院認可的專科訓練中心,為香港大學及香港中文大學醫科學生提供臨床教育訓練及為畢業生安排實習。.

新!!: 香港醫院列表和瑪嘉烈醫院 · 查看更多 »

瑪麗醫院

麗醫院(Queen Mary Hospital)是一所位於香港香港島南區薄扶林的公立地區綜合醫院,並提供24小時急症服務,也是香港兩所教學醫院之一,為香港大學醫學院教學醫院。該院於於1937年4月13日啟用,是當時香港以至遠東地區規模最大的醫院之一。 瑪麗醫院由醫院管理局管理,隸屬港島西聯網,為聯網中的龍頭醫院及專科轉介中心。全醫院共有約1,440張床位及逾3,800名職員。該院設有24小時急症室服務、外科、器官移植、兒科、各類專科及復康護理服務。.

新!!: 香港醫院列表和瑪麗醫院 · 查看更多 »

白普理寧養中心

白普理寧養中心(英語:Bradbury Hospice)是香港首間專為末期病人提供善終服務的院舍,位於香港新界沙田區亞公角亞公角山路17號。在1992年11月7日,正式由善終服務會成立,自從1991年12月1日由醫院管理局管理的。 白普理寧養中心主要為病人提供癌症治療服務、善終服務,哀傷服務小組在病人離世後為其家人提供全面的哀傷支援服務。 另外,白普理寧養中心也為醫科學生、醫生、護士及其他專業人員提供教學服務,包括研習班、講座及課程。1995年5月,開始與醫院管理局的深造學院合辦善終護理服務證書課程。 File:BradburyHospice_MemorialPlate_1.jpg|紀念銅牌(一) File:BradburyHospice_MemorialPlate_2.jpg|紀念銅牌(二) File:BradburyHospice_MemorialPlate_3.jpg|紀念銅牌(三).

新!!: 香港醫院列表和白普理寧養中心 · 查看更多 »

聖德肋撒醫院

聖德肋撒醫院位於香港九龍馬頭圍太子道西327號,是一所私立醫院,由法國沙爾德聖保祿女修會於1940年創立,故時常被稱之為「法國醫院」或「九龍法國醫院」。本院與另一所位於香港島的聖保祿醫院,或暱稱「香港法國醫院」的是姊妹醫院。.

新!!: 香港醫院列表和聖德肋撒醫院 · 查看更多 »

聖保祿醫院

聖保祿醫院(St.)是香港一間天主教醫院,位於香港島銅鑼灣東院道與銅鑼灣道交界,於1898年開始營運,由法國沙爾德聖保祿女修會管理,而九龍聖德肋撒醫院都是由該來自法國的女修會創立及管理,所以聖保祿醫院亦有「法國醫院」或「香港法國醫院」之暱稱。本院與另一所位於九龍的聖德肋撒醫院,或暱稱「九龍法國醫院」的是姊妹醫院。.

新!!: 香港醫院列表和聖保祿醫院 · 查看更多 »

聖母醫院 (香港)

聖母醫院(Our Lady of Maryknoll Hospital,醫院管理局內部代碼:OLMH),是一間位於香港黃大仙區的公立醫院,座落香港九龍黃大仙區黃大仙沙田坳道118號。醫院在1961年由瑪利諾女修會創立,是一間天主教醫院,自1991年起由醫院管理局管理,隸屬九龍中聯網,現任醫院總監為黃德祥醫生。本院共設病床236張,此外亦設有非醫管局資助的私家病房,公務員及醫管局員工若入住須付足全部院費。.

新!!: 香港醫院列表和聖母醫院 (香港) · 查看更多 »

荷李活道

荷李活道(Hollywood Road),有時亦稱作--道,連接中環與水坑口,是香港開埠後興建的第一條街道。「荷李活道」的名字與美國電影業的荷里活無關,而是來自早年荷李活道一帶的冬青樹(Hollywood)。.

新!!: 香港醫院列表和荷李活道 · 查看更多 »

荃灣

荃灣(Tsuen Wan)位於香港新界西南,位於規劃署定義的香港都會區範圍之內。.

新!!: 香港醫院列表和荃灣 · 查看更多 »

靈實醫院

實醫院(Haven of Hope Hospital,醫院管理局內部代碼:HHH)是將軍澳區內第一家政府醫院,位於香港新界西貢區將軍澳靈實路8號的一家專科復康醫院。醫院由挪威女傳教士司務道於1955年創立。醫院現由基督教靈實協會和香港醫院管理局共同管理,同時為善用資源,雖然將軍澳區地域上是新界東,但其距離與以新界東醫院聯網為龍頭醫院的威爾斯親王醫院較遠,因此一如其他將軍澳公立部門如警區等,併入阰鄰的東九龍與觀塘基督教聯合醫院及將軍澳區內另一所醫院將軍澳醫院組成九龍東醫院聯網,並非民眾以為的靈實醫院位於九龍。醫院主要提供護養性質的服務,共有425張病床,設有老人科,並為末期病人提供善終服務。.

新!!: 香港醫院列表和靈實醫院 · 查看更多 »

青山醫院

青山醫院(Castle Peak Hospital)是香港精神科醫院,於1961年落成,1961年3月27日開幕,涉資超過1300萬元華僑日報, 1961-03-28 第5頁,位於香港新界屯門區屯門青松觀路15號,取代19世紀建成位於西營盤的域多利精神病院。在1981年葵涌醫院成立之前,青山醫院是香港唯一的現代精神科醫院。1992年,青山醫院開始重建,重建工程於2006年11月完成,現時有1156張病床,以接收自願和非自願入院的病人。青山醫院現隸屬醫院管理局新界西醫院聯網。「青山醫院」亦長期被香港人作為精神病院的代稱。.

新!!: 香港醫院列表和青山醫院 · 查看更多 »

養和醫院

養和醫院(Hong Kong Sanatorium and Hospital),前身是養和療養院(The Yeung Wo Nursing Home),於1922年成立,是香港著名和頂尖的私立醫院,位於香港香港島灣仔區跑馬地山村道2號。.

新!!: 香港醫院列表和養和醫院 · 查看更多 »

西營盤賽馬會分科診所

西營盤賽馬會分科診療所(Sai Ying Pun Jockey Club Polyclinic,簡稱西營盤分科診所),前身稱為國家醫院(Government Civic Hospital),是香港一所歷史悠久的醫務建築,在1874年創立,位於香港香港島西營盤皇后大道西130號,當時是香港第一所非軍用的醫院,即是政府公立醫院,由當時香港政府創立,主診用西方醫學方法治病。 現在的西營盤賽馬會分科診療所,經重建而成,由香港賽馬會贊助,是普通科診療所,由醫院管理局經營。該診所於1960年7月啟用。.

新!!: 香港醫院列表和西營盤賽馬會分科診所 · 查看更多 »

香港

香港(簡稱港,雅稱香江;Hong Kong,縮寫作 HK、HK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位於南海北岸、珠江口東側,北接廣東省深圳市,西面與鄰近的澳門特別行政區相距63公里,其餘兩面與南海鄰接。 全境由香港島、九龍和新界組成,其中香港島北為最發達地區;地理環境上則由九龍半島等大陸土地、以及263個島嶼構成「島嶼」以超過500平方米面积為標準,根據地政總署測繪處:,人口約741萬人(2017年底)。 1842年,大清國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永久割讓香港島;後再簽訂《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分別割讓九龍和租借新界,這些由英國統治的地區構成現今香港的治理範圍。二戰期間,香港曾被日本佔領約三年零八個月。1997年7月1日,香港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國,並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僅有國防、外交事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 香港開埠前,未計九龍和新界,香港島已經是一個有數千人口的小島。英國人看中維多利亞港是一個水深港闊、四季不結冰,而且不在地震帶的天然良港。1842年,大清國在鴉片戰爭中戰敗後,分階段割讓和租借香港土地予英國,英國人開始統治及發展香港,使香港從一個荒蕪、地瘠山多且天然資源缺乏的小漁村,逐漸發展成一個轉口港,成為歐洲各國商船向中國進行鴉片及其他商品貿易的樞紐,而且不受清朝末年的亂局影響。同時,孫中山在香港先後成立興中會和同盟會,為後來推翻大清打下基礎。 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攻佔香港,佔領持續三年零八個月。1945年,日本投降,香港重光,英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基於殖民地身份和地理環境下,又一次避免受到中國長期戰亂影響;太平天國、軍閥割據、國共內戰、阶级鬥争、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期間,大量中國難民逃港。香港在1970年代经济起飞,逐步發展成亞太地區之國際大都會及國際金融中心,獲譽為亞洲四小龍和紐倫港之一。根據《中英聯合聲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從1997年7月1日起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的基本國策,《香港基本法》說明香港不實行社會主義,保持原有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除國防和外交由中國中央政府管理,香港實行高度自治,香港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終審權以及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然而,近年香港人對特區政府及中國政府的信任度每況愈下,其高壓權威亦令「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及「一國兩制」遭到部份人士質疑。 香港是全球具有重要地位、以工商業為主的現代化國際金融、服務業及航運中心,連續24年蟬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並以優良治安、廉潔社會、簡單稅制和健全的普通法制度而聞名於世,香港廉政公署,2016年12月1日,香港政府新聞網,2017年2月16日,因此有「東方之珠」的美譽。「亞洲國際都會」則為官方定位的香港品牌。香港同時為全球其中一個最安全、經濟最發達、生活水平最高、競爭力最高、最適宜居住Gulliver.

新!!: 香港醫院列表和香港 · 查看更多 »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Li Ka Shing Faculty of Medicine,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原稱香港大學醫學院,為一所坐落於香港港島薄扶林的醫學院。其校址離香港大學本部有數公里之遠,鄰近作為其教學及研究基地的瑪麗醫院。港大醫學院現提供醫學、中醫學、護理學、藥學及生物醫學的教育與研究項目。除中醫課程採用中英雙語教學外,所有課程均以英語作為授課語言。主要的教學醫院為位於附近的瑪麗醫院。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是香港最早成立的醫學院,已有逾百年歷史,時至今日香港也僅有兩所同時提供醫學及藥學專業培訓的醫學院,另一所為1981年成立的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

新!!: 香港醫院列表和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 查看更多 »

香港島

香港島(Hong Kong Island),簡稱港島或香港,與九龍和新界同為香港三大地域之一。面積約78.59平方公里,最高峰是太平山,海拔554米,為境內第二大島嶼。中國大陸方面並認為香港島屬萬山群島的一部份。香港島是香港開埠時最早發展的地區,當1842年香港成為英國殖民地而維多利亞城又未落成時,位於港島南區的赤柱是當時的行政中心。在英國殖民地初期,香港島北部人口密集,並劃為維多利亞城。香港島與九龍半島由維多利亞港分隔,海岸是昔日貿易船隻停泊的地方。 香港島是香港的政治和經濟中心,立法會綜合大樓、政府總部和終審法院皆位於香港島;中環、金鐘和銅鑼灣等主要商業區也位於香港島。而地區劃分(例如作為立法會選區)上的香港島,還包括鴨脷洲、大小青洲、熨波洲、銀洲等附屬島嶼,即中西區、灣仔區、東區和南區四區的總和。.

新!!: 香港醫院列表和香港島 · 查看更多 »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Faculty of Medicine of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成立於1981年,為香港中文大學其中一所學院,由五所分學院組成,設有多種醫療科學課程提供予本科及研究生,包括醫學、藥學、公共衛生、護理學及中醫學 。香港威爾斯親王醫院為有關學院的教學醫院及研究基地。除中醫學採用中英雙語模式教授外,其餘課程均以英語教授。 中文大學醫學院為香港僅有的兩所醫學院之一,也是香港僅有的兩所提供醫學和藥學課程的大學。另一所為歷史較悠久的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新!!: 香港醫院列表和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 · 查看更多 »

香港中文大學醫院

香港中文大學醫院(CUHK Medical Centre)是一所位於香港新界馬料水澤祥街的私立醫院,為香港中文大學的自負盈虧的私營教學醫院,預計2020年首季落成。啟用後提供超過500張住院和日間病床,並提供門診及一系列專科診治。.

新!!: 香港醫院列表和香港中文大學醫院 · 查看更多 »

香港佛教醫院

香港佛教醫院(Hong Kong Buddhist Hospital,醫院管理局內部代碼:BH),座落於香港九龍黃大仙區樂富杏林街10號,由香港佛教聯合會所籌辦。醫院始建於1966年,到1970年投入服務。醫院初期只獲得政府資助部分經費,1977年得到政府全面資助,1991年加入醫院管理局,隸屬於九龍中聯網。 香港佛教醫院以「慈悲無我解病苦,修身護人創新生」為宗旨,提供內科、療養科及腫瘤科服務,並且與伊利沙伯醫院合作,提供復康服務。為了提高服務質素,在1993年推行「禮貌運動」。佛教醫院主要為九龍中聯網的病人提供療養服務。.

新!!: 香港醫院列表和香港佛教醫院 · 查看更多 »

香港兒童醫院

香港兒童醫院(英文:Hong Kong Children's Hospital,縮寫:HKCH;於計劃時稱為兒童專科卓越醫療中心,英文:Centre of Excellence in Paediatrics)是一所興建中的的兒童醫院,位於香港九龍九龍城區啟德原南停機坪,觀塘避風塘岸邊,佔地21,685平方米,建築面積約為179,223平方米,包括兩座各樓高11層的獨立大樓、中央庭院、地庫以及相關設施,共提供468張床位。香港兒童醫院屬於《啟德發展計劃》次階段項目之一,2014年2月25日動工,2018年竣工,將於2018年第4季起分階段投入服務。投入服務初階段,初期提供約230張病床 《香港01》 2018年3月5日。.

新!!: 香港醫院列表和香港兒童醫院 · 查看更多 »

香港私家醫院聯會

香港私家醫院聯會(The Hong Kong Private Hospitals Association)於2000年成立,宣稱「透過有效的臨床醫療監管、外界專業評審制度、暨同業間互相砥礪及通力合作,致力提升醫護水平,以優質的健康服務,為大眾謀求福祉」。 現任主席是劉國霖醫生。.

新!!: 香港醫院列表和香港私家醫院聯會 · 查看更多 »

香港紅十字會輸血服務中心

香港紅十字會輸血服務中心(Hong Kong Red Cross Blood Transfusion Service,醫院管理局內部代碼:BTS),是一間位於香港的公立醫療機構,座落香港九龍油尖旺區油麻地京士柏道15號。中心自1991年12月起由醫院管理局管理,隸屬九龍中聯網,現任醫務及行政總監為李卓廣醫生。 中心由香港紅十字會營運,提供輸血服務以確保足夠的血液和血液成份供應病人治療之用。2005年9月,中心增設了「香港骨髓捐贈者資料庫」,提供存放骨髓捐贈者資料的服務,以備血癌治療的骨髓配對。.

新!!: 香港醫院列表和香港紅十字會輸血服務中心 · 查看更多 »

香港眼科醫院

香港眼科醫院(Hong Kong Eye Hospital,醫院管理局內部代碼:HKE)是一所香港公立眼科專科醫院,位於香港九龍九龍城區何文田亞皆老街147號K,於1992年開始啟用,前身是油麻地眼科。醫院提供全面性的眼科護理。.

新!!: 香港醫院列表和香港眼科醫院 · 查看更多 »

香港賽馬會診療所

香港賽馬會診療所(Jockey Club Clinic)是香港醫院管理局及衞生署轄下的診所,一系列於1950到1960年代由香港賽馬會資助興建的公共診所,主要位於舊區之內,以及新界歷史悠久的墟市地區。診療所內一般設有普通科門診(設有電話預約、夜間、星期日及公眾假期門診服務)及社康護理服務,部分更附設母嬰健康院及長者健康中心。.

新!!: 香港醫院列表和香港賽馬會診療所 · 查看更多 »

香港開埠初期歷史

香港開埠初期,從英國殖民統治的初期至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生效前之間,香港從一個地瘠山多、水源缺乏的小漁村,逐漸發展成一個轉口港。現在香港已成為國際金融中心及多元文化的亞洲國際都會。.

新!!: 香港醫院列表和香港開埠初期歷史 · 查看更多 »

香港港安醫院–司徒拔道

香港港安醫院–司徒拔道(Hong Kong Adventist Hospital – Stubbs Road)是香港一間教會主辦的普通科醫院,位於香港島黃泥涌峽司徒拔道40號,有病床102張。設有:一般急症護理、心臟病中心、電腦掃描、牙科,附設普通科及專科駐院醫生服務。又于新界荃灣柴灣角荃圍設分院,亦為一間全科醫院,有病床80張,附設24小時普通科診療所及預約專科診療所。荃灣港安醫院是基督復臨安息日會屬下醫療機構之一。提供服務計有全科、內科、外科(手術科)、兒科、婦產科、耳鼻喉科、泌尿科、腎科、眼科、骨科、心臟科、皮膚科、心理健康科、牙科、門診、住院、藥房、化驗、X光、物理治療、營養輔導、兒童保健、日間幼兒中心、體格檢查、產前講座、醫藥講座、健康教育、健教中心、宗教服務、洗腎中心等。.

新!!: 香港醫院列表和香港港安醫院–司徒拔道 · 查看更多 »

香港港安醫院–荃灣

香港港安醫院–荃灣(Hong Kong Adventist Hospital – Tsuen Wan),前稱荃灣港安醫院,是香港一所私家医院,位于荃湾荃景围,成立于1964年,是區內唯一一間非牟利私營醫院,由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管理,是其全球170家醫院之一。.

新!!: 香港醫院列表和香港港安醫院–荃灣 · 查看更多 »

香港明愛

香港明愛(Caritas Hong Kong)成立於1953年7月,為天主教香港教區轄下慈善團體,是國際明愛(Caritas Internationalis)162個成員組織之一。 香港明愛因應戰後初期的社會動盪,向弱勢社群提供援助,於1953年在公教進行社設立辦事處,1955年加入國際明愛,1959年成為香港社會服務聯會成員,1974年採用「香港明愛」為中文正式名稱,1981年註冊為立案法團。現時香港明愛提供各項切合時宜的服務包括社會工作、教育、醫療護理、社區及與接待服務。香港明愛由理事會理事長香港主教湯漢領導。 香港明愛每年的經常開支預算超過15億港元,雖然不少服務均獲得政府的資助,但香港明愛仍需要向參與計劃或使用服務的人士收取費用,以補貼不足的經費。香港明愛一方面獲得公益金撥款,與此同時,也有賴各方的捐獻和各項籌款活動(如一年一度的明愛賣物會),以維持必須的優質服務。.

新!!: 香港醫院列表和香港明愛 · 查看更多 »

香港浸信會醫院

香港浸信會醫院(Hong Kong Baptist Hospital,簡稱浸會醫院)是香港一間全科基督教醫院,位於九龍塘筆架山窩打老道222號,約在窩打老道及歌和老街交界,成立於1963年,為香港浸信會聯會社會服務機構之一。浸會醫院至2011年累積27億元財政儲備浸會醫院轉走3000萬盈餘 明報 2012年11月18日 。.

新!!: 香港醫院列表和香港浸信會醫院 · 查看更多 »

觀塘

觀塘(Kwun Tong),舊作官塘,位於九龍半島東面,屬於香港十八區的觀塘區,是觀塘區的主要部份,位於牛頭角東南,藍田西北,東至將軍澳道,西至勵業街與雅麗道。 觀塘是東九龍最大的工業區,也有住宅大廈。著名建築物有apm及創紀之城等;裕民坊是區內舊式市集,近年開展重建計劃,配合政府將觀塘轉型成香港第二個核心商業區;觀塘也是香港首座衛星城市。.

新!!: 香港醫院列表和觀塘 · 查看更多 »

貝夫人普通科門診診所

貝夫人普通科門診診所是一個位於灣仔鄧肇堅醫院内的診所。它為灣仔市民提供普通科門診服務。其配藥處與該醫院内的職員診所共用。.

新!!: 香港醫院列表和貝夫人普通科門診診所 · 查看更多 »

贊育醫院

贊育醫院(英文:Tsan Yuk Hospital)是香港第一所華人產科醫院,位於香港香港島西營盤醫院道30號,為香港一間著名的產科醫院,於1922年由倫敦會傳教士創立,為了提供產科服務及培育華人助產士。贊育醫院原址在西邊街,即是現在稱為西區社區中心的建築物,1955年,贊育醫院遷址往西營盤醫院道現址。.

新!!: 香港醫院列表和贊育醫院 · 查看更多 »

麥理浩復康院

麥理浩復康院(英文:MacLehose Medical Rehabilitation Centre)是一所香港公營醫院,位於香港香港島南區薄扶林沙灣沙灣徑7號,由醫院管理局管理,隸屬港島西醫院聯網。.

新!!: 香港醫院列表和麥理浩復康院 · 查看更多 »

黃竹坑醫院

黃竹坑醫院(Wong Chuk Hang Hospital),是香港黃竹坑的一所提供延續護理服務的醫院,也是黃竹坑老人服務綜合大樓的其中一部分,由香港醫院管理局管理,隸屬港島東醫院聯網。位於香港香港島黃竹坑黃竹坑徑2號。 黃竹坑醫院主力為年老的病人提供護理調養及復康服務,入住黃竹坑醫院的病人均須由醫生或其他機構轉介。成立此綜合大樓的目的,是為長者提供綜合的醫護服務。綜合大樓於1995年6月正式啟用,當中備有物理治療、職業治療、醫務社工、X光、藥劑、言語治療、營養輔導及牧靈服務。黃竹坑醫院位於香港島南區黃竹坑徑二號,為黃竹坑舊圍故址一部份,接近香港仔隧道出口及收費廣場,面對著海洋公園及壽臣山,葛量洪醫院就在附近,但後者隸屬港島西醫院聯網。 香港行政長官梁振英在2013年施政報告中,提出醫管局將與私營機構探討合作模式。2016年醫管局決定撥出黃竹坑醫院主大樓 A 座一樓,以合約形式與非政府機構保良局合作營辦療養服務,並已於約2016年12月起全面運作。首3年提供最多64張病床,並會視乎檢討結果考慮把服務延長2年。.

新!!: 香港醫院列表和黃竹坑醫院 · 查看更多 »

般咸道

般咸道(又稱般含道,Bonham Road)是香港西半山的主要道路,大致為東西走向,西端連接薄扶林道及山道交界,東端則連接堅道、醫院道及西摩道交界。大部份路段為雙線雙程行車。道路以第三任香港總督文咸(又稱般咸)命名,香港日治時期曾改名為西大正通。.

新!!: 香港醫院列表和般咸道 · 查看更多 »

舂磡角慈氏護養院

舂磡角慈氏護養院是香港的一所隸屬於慈氏國際基金會(香港區)的醫院,位於香港香港島南區赤柱舂坎角舂磡角道128號 ,成立於1961年,1991年起交由醫院管理局所管理,致力為傷殘或長期病患者提供護養及復康服務。.

新!!: 香港醫院列表和舂磡角慈氏護養院 · 查看更多 »

薄扶林

薄扶林(英文:Pok Fu Lam或Pokfulam)位於香港島南區,是香港島的市郊部份之一,通常指北至中西區的堅尼地城、摩星嶺以南、南至瀑布灣的南區區域,其中薄扶林近南區部分的大部分私人屋苑(如置富花園)及別墅為香港中產階級至上層階級人士的集中地。.

新!!: 香港醫院列表和薄扶林 · 查看更多 »

葵涌醫院

葵涌醫院(Kwai Chung Hospital,醫院管理局內部代碼:KCH)是香港醫院管理局轄下的一所精神科醫院,位於新界葵青區下葵涌荔景,毗鄰瑪嘉烈醫院;於1981年10月15日啟用,為九龍半島和新界西大部份地區的精神病病人提供評估、治療與住院服務。病床逾900張,連同轄下分別於油麻地、下葵涌及東九龍的精神科診所,全院共有約1,300名人員。.

新!!: 香港醫院列表和葵涌醫院 · 查看更多 »

葛量洪醫院

葛量洪醫院(Grantham Hospital)是香港一所公營醫院,成立於1957年,位於香港香港島香港仔南部的黃竹坑黃竹坑道125號,由香港醫院管理局管理,隸屬港島西醫院聯網。該院毗鄰黃竹坑醫院,但後者隸屬港島東醫院聯網。.

新!!: 香港醫院列表和葛量洪醫院 · 查看更多 »

那打素醫院

#重定向 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

新!!: 香港醫院列表和那打素醫院 · 查看更多 »

鄧肇堅醫院

鄧肇堅醫院(Tang Shiu Kin Hospital)成立於1969年,是香港島灣仔摩理臣山的醫院之一。由於醫院的建設經費的一半由已故鄧肇堅爵士捐贈,所以以鄧爵士命名。 鄧肇堅醫院當時設有急症室,為港島中和東區居民提供24小時急症服務。鄧肇堅醫院附設的鄧志昂專科診療所及位於修頓中心的物理及職業治療部亦提供了各項專科診療服務。 1994年底,鄧肇堅醫院設立一所全港唯一的醫護人員急症科訓練中心,為全香港公立醫院急症科培訓醫護人員、香港消防處人員及香港警務處人員等急救護理訓練。 鄧肇堅醫院當時雖然有急症室,但配套設施不足,不能為急診病人提供緊急住院護理服務,當病人有需要入院留醫便須轉送到其他醫院,約八成會轉往附近的律敦治醫院。因此港府決定將鄧肇堅醫院的急症室搬遷至律敦治醫院,並擴建律敦治醫院部分設施。 自1998年4月1日起,鄧肇堅醫院及律敦治醫院的管理已經合併。2002年期間,鄧肇堅醫院的臨床服務包括急症室及鄧志昂專科門診服務亦相繼遷往律敦治醫院。 2005年4月1日,鄧肇堅醫院正式轉型為一所社區綜合醫療中心,包括中醫門診、急症室訓練中心、家庭醫學訓練中心、綜合專科診所、職員診所、社康護理服務中心、健康實踐中心以及其他專職醫療部門包括物理治療部及職業治療部。.

新!!: 香港醫院列表和鄧肇堅醫院 · 查看更多 »

醫院

医院是治疗和护理病人的机构,也兼做健康检查、疾病预防等。在日语跟臺灣話等也稱為病院。是由专业分工的医院职员通过医学检查、检验、治疗等设备提供醫療及患病休養服務的一种醫療機構,其服務對象為觉察或认可自己心理上或生理上有嚴重问题的疾病患者、傷者和接受分娩的孕婦,或者是受到家人和朋友极力劝导到医院寻求帮助的来访者,或者是需要常规健康管理的一般人士。虽然也有同普通诊所类似的门诊服务,但最大的区别在于医院的留院治疗资源、规模、模式。 大部分医院通常是由政府部門资助,或由宗教團體、社會組織、公司或慈善机构的慈善捐款,不以盈利為目的。同時,也存在以盈利為目的的私立醫院。.

新!!: 香港醫院列表和醫院 · 查看更多 »

醫院管理局

醫院管理局(簡稱醫管局;Hospital Authority,縮寫作 HA)是一個香港法定機構,負責管理香港公立醫院及診所,執行香港政府的公共醫療政策,並向香港政府提出包括醫院收費及所需要資源等相關政策建議,以及培育訓練醫療人員、進行醫院服務相關研究等。 醫院管理局由內部多個委員會組織而成,向香港政府衞生首長(今食物及衞生局局長)負責。截至2018年4月1日,醫管局管轄43間公立醫院和醫療機構、48間專科門診及73間普通科門診。截至2017年12月31日,醫管局合共提供28,329張病床,僱員人數約76,000人。各醫院及門診按其所屬區域,劃分為七個醫院聯網。.

新!!: 香港醫院列表和醫院管理局 · 查看更多 »

長沙灣

長沙灣(Cheung Sha Wan)是香港一個海灣,位於九龍半島西北部,行政上屬深水埗區。.

新!!: 香港醫院列表和長沙灣 · 查看更多 »

長洲醫院

長洲醫院(英文:St.

新!!: 香港醫院列表和長洲醫院 · 查看更多 »

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

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通常簡稱為大埔那打素醫院;英文:Alice Ho Miu Ling Nethersole Hospital),是香港公立醫院之一,於1887年由倫敦傳道會創立,為香港第一所採用西法醫療的華人醫院。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現今位於香港新界大埔區大埔,隸屬於香港醫院管理局新界東聯網,為一間地區綜合全科醫院,提供各專科門診和全日急診服務。新院自1997年1月起投入服務,提供400張病床。.

新!!: 香港醫院列表和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 · 查看更多 »

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

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Pamela Youde Nethersole Eastern Hospital),簡稱東區醫院(PYNEH),是一所位於香港島東區柴灣的地區綜合全科醫院,成立於1993年10月,為紀念已故港督尤德爵士而以其夫人命名,院名中的「那打素」則源於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該院為醫院管理局港島東聯網的龍頭醫院,亦是香港首間提供急性精神科住院服務的全科醫院,為港島東居民提供全面的專科服務。東區醫院是醫院管理局港島東聯網轄下的六間醫院之一 。現任醫院行政總監為劉楚釗醫生。 東區醫院是手術嚴重併發症最常發生的醫院之一。.

新!!: 香港醫院列表和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 · 查看更多 »

東華三院馮堯敬醫院

東華三院馮堯敬醫院(TWGHs Fung Yiu King Hospital)是香港一所公營醫院,位於香港香港島南區薄扶林沙灣大口環道9號,由醫院管理局管理,隸屬港島西醫院聯網。醫院由東華三院設立,紀念慈善家馮堯敬。現為一所有245張病床的護理醫院,專注為老人科的病人服務,為長者提供住院、長期護理、治療及康復服務。.

新!!: 香港醫院列表和東華三院馮堯敬醫院 · 查看更多 »

東華三院黃大仙醫院

東華三院黃大仙醫院(TWGHs Wong Tai Sin Hospital,醫院管理局內部代碼:WTSH)位於香港九龍黃大仙區黃大仙沙田坳道124號,鄰近竹園北邨及聖母醫院。由東華三院於1965年建立,是一所公立醫院,由醫院管理局管理,隸屬於九龍中聯網。 該院以往是一所護養院,前稱黃大仙護養院,前身為建於1954年位於廣華醫院內的「廣華護養院」,其後廣華重建,護養院需要覓地遷建,遂於1965年建立黃大仙護養院,後發展成為一間提供延續護理的復康性公立醫院。病人大多轉介自九龍和新界區各醫院。 黃大仙醫院地盤面積約81,990平方呎,由香港政府於1962年撥地,東華三院自資興建。.

新!!: 香港醫院列表和東華三院黃大仙醫院 · 查看更多 »

東華醫院

東華醫院(Tung Wah Hospital,簡稱TWH)位於香港香港島中西區上環普仁街12號,是由醫院管理局管理的公立醫院之一,乃港島西聯網僅次於瑪麗醫院的第二大醫院,同時亦為一間社區醫院,主要服務中西區居民。東華醫院現時除提供服務給來自瑪麗醫院的轉院病人外,更是一間半急症全科醫院。東華醫院是香港開埠以來最歷史悠久的香港三大醫院之一以及東華三院總部,由華人捐款及政府資助興建及營運。東華醫院主樓已被列為一級歷史建築。.

新!!: 香港醫院列表和東華醫院 · 查看更多 »

東華東院

東華東院(Tung Wah Eastern Hospital)是香港一所公營醫院,成立於1929年,是東華三院的重要成員之一,由醫院管理局所管理。醫院位於香港灣仔區銅鑼灣掃桿埔東院道19號,鄰近香港大球場,為香港島東區的居民提供多元化的住院及門診服務。1991年12月,醫院正式加入醫院管理局,1993年加入港島東聯網。 除了一般醫療服務外,東華東院更附設基督教院牧部、病人資源中心、東華東院婦女健康普查部、糖尿病中心牙科診所及東華三院東華東院-香港理工大學中醫藥臨床研究服務中心。.

新!!: 香港醫院列表和東華東院 · 查看更多 »

沙田

#重定向 沙田_(香港).

新!!: 香港醫院列表和沙田 · 查看更多 »

沙田醫院

沙田醫院(Shatin Hospital)成立於1991年12月2日,並於1994年2月1日全面開放。沙田醫院位於香港新界沙田區亞公角亞公角街33號,城門河道之東南岸,隔河面對彭福公園及沙田馬場。 沙田醫院前稱「沙田護養院」。鄰近的醫療機構包括沙田慈氏護養院及白普理寧養中心。.

新!!: 香港醫院列表和沙田醫院 · 查看更多 »

沙田慈氏護養院

沙田慈氏護養院(英語:Cheshire Home Shatin)是香港一間公立的延續護理醫院,位於香港新界沙田區亞公角亞公角山路30號,由香港慈氏安養院基金會在1991年創立。現在是由醫院管理局管理,屬於新界東聯網。 護養院為各類病人提供服務包括物理治療、職業治療、言語治療訓練、中途住宿設備、社工服務及X光檢查等。護養院為中度傷殘人士提供家庭式的住院環境,並鼓勵院友參與院舍的日常運作及管理,增加歸屬感。.

新!!: 香港醫院列表和沙田慈氏護養院 · 查看更多 »

港島西聯網

港島西聯網(全稱港島西醫院聯網,Hong Kong West Cluster)是香港醫院管理局的地區性醫院聯網,負責服務港島中西區及南區約544,100人口,亦為全香港範圍提供第三層和第四層醫療服務;現任總監為陸志聰醫生。.

新!!: 香港醫院列表和港島西聯網 · 查看更多 »

港島東聯網

港島東聯網標誌 港島東聯網(全稱港島東醫院聯網,Hong Kong East Cluster)是香港醫院管理局的地區性醫院聯網,負責服務東區、灣仔區及離島區(不包括北大嶼山)約83萬人口(佔香港人口11%);服務區域逾70%人口為東區居民。現任總監為劉楚釗醫生。.

新!!: 香港醫院列表和港島東聯網 · 查看更多 »

港怡醫院

港怡醫院(英文:Gleneagles Hong Kong Hospital),是香港香港島南區黃竹坑南風徑(香港仔內地段第458號)的一間私家醫院,為香港第12間全科私家醫院及香港首間由私人公司營運的教學醫院。港怡醫院佔地2.75公頃,建築面積達4.675公頃,於2013年啟動工程,2016年底落成,並於2017年3月21日啟用,提供15個專科(包括內科、外科、骨科、婦科、兒科、中醫、矯形外科、創傷外科、急症室及深切治療部等)服務,提供門診服務及日間護理部、手術室、心血管實驗室及復康設施等,提供500張病床,並且承諾其中不少於78%住院病床日數優先保留向香港人提供。.

新!!: 香港醫院列表和港怡醫院 · 查看更多 »

明德國際醫院

明德國際醫院(簡稱明德醫院,英文:Matilda International Hospital)是香港一所私立醫院,位於香港島太平山奇力山,初期為山頂區居民提供醫療服務,1951年後全面開放服務予所有病人。明德國際醫院被列為第二級歷史建築物,內裡醫療設備則相當先進,手術室設計創新,牆身為玻璃屏,並且裝置了發光二極管,以及沿用天花吊臂裝置手術儀器等。於2012年,明德國際醫院獲得美國專題周報《HealthExecNews》評級為全球第三最美麗醫院,坐擁無敵大海景,俯瞰南中國海,外觀及內部設計均保留了上世紀的新喬治亞設計的風格。.

新!!: 香港醫院列表和明德國際醫院 · 查看更多 »

明愛醫院

明愛醫院(Caritas Medical Centre,醫院管理局內部代碼:CMC)於1964年由香港明愛創立,位於香港九龍深水埗區長沙灣永康街111號,於1991年移交醫院管理局,隸屬九龍西聯網,為一所公立地區綜合性全科醫院,共有病床1,172張,為九龍西北部居民提供24小時急症服務以及全面的急性醫療服務、伸延服務、門診及外展醫療服務。明愛醫院於2008年重開護士學校。.

新!!: 香港醫院列表和明愛醫院 · 查看更多 »

新界

新界(New Territories)是香港全境三大地域之一,與中國大陸接壤,也是香港境內除香港島及九龍外的其餘區域。新界可以分為兩大部份,分別是與九龍半島相連的新界內陸和以大嶼山為主的233個島嶼所組成的離島。新界內陸面積為747.18平方公里,連同233個離島計算,總面積則為975.23平方公里,佔香港陸地總面積接近90%,而52.2%香港人口居於新界。.

新!!: 香港醫院列表和新界 · 查看更多 »

新界西聯網

新界西聯網標誌 屯門醫院 新界西聯網(全稱新界西醫院聯網,New Territories West Cluster)是香港醫院管理局的地區性醫院聯網,於2002年10月1日成立,負責服務屯門區及元朗區約110萬人口;現任總監高拔陞醫生將於2018年4月1日出任醫管局聯網服務總監,職位將由急症室部門主管,現暫代醫管局質素及安全總監的鄧耀鏗醫生接替。.

新!!: 香港醫院列表和新界西聯網 · 查看更多 »

新界東聯網

新界東聯網標誌 新界東聯網(全稱新界東醫院聯網,New Territories East Cluster)是香港醫院管理局的地區性醫院聯網,於2001年10月成立,負責服務沙田區、大埔區、北區及部份西貢區居民約132萬人口;現任總監為羅思偉醫生(此前為總辦事處策略發展總監)。.

新!!: 香港醫院列表和新界東聯網 · 查看更多 »

播道醫院

播道醫院(Evangel Hospital)是位於香港九龍九龍城區馬頭圍亞皆老街的一所私家醫院,由中國基督教播道會與美國基督教播道會攜手建立的自負盈虧非牟利教會機構。 播道醫院的董事會主席是林樹德先生,副主席是曾慶華醫生,前任院長為孔慶明醫生,而現任院長為陳崇一醫生。.

新!!: 香港醫院列表和播道醫院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香港三大醫院香港医院列表香港公立醫院香港醫院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