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饺子

指数 饺子

饺子,是一种源自中國的一種以麵皮包餡、形如半月或元寶形的食物,常見於中國和東亞其他地區。餃子也是在農曆新年和冬至等節日的重要食品,也是中國北方省份全年食用的主要食物之一。 餃子通常由碎肉和蔬菜餡料包裹成一片薄生麵團後包好密封。包好的餃子可以拿來製作成蒸餃、煎餃或湯餃。.

82 关系: 南北朝吐鲁番小麦山东省巴拉圭中亚中國东亚东汉七龙珠帖木兒帝國乾酪乌兹别克斯坦亞美尼亞張仲景土耳其土耳其语喬治亞餃子唐朝冬至八方雲集玉棋番茄煮角牛肉白菜白河 (唐白河)芝麻酱芝麻油节日韭花酱荷兰菠菜食糖食用油食盐西亚馬鈴薯泥馒头馄饨豬肉豬腩豬油黄油辣椒辣椒油農曆新年阿富汗阿根廷...薑茸蒜茸蒙古帝国肉豆蔻锅贴蕎麥腐乳酱油酸奶雞肉雞蛋蛋黃考古学除夕柠檬李子橙皮正月初一洋蔥朝鮮語春节新疆旱芹擀麵棍教授扁食晋语 扩展索引 (32 更多) »

南北朝

南北朝(420年—589年北朝始於439年北魏滅北涼,統一北中國北方開始,南朝始於420年劉宋建立開始;南北兩朝在589年隋灭陳為止。)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時期,由420年刘裕篡东晋建立劉宋開始,至589年隋滅南陳為止,上承兩晉、五胡十六國、下接隋朝。因為南北兩勢长时间对立,所以稱南北朝。南朝(420年—589年)包含宋、齐、梁、陈等四朝与陈同时存在的西梁一般不算在内。;北朝(439年—581年)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等五朝。 由于军权转移,南朝皇族主要出身于寒門或庶族鄒紀萬(1992年):《中國通史魏晉南北朝史》第一章〈魏晉南北朝的政治變遷〉,第71頁。。初期經濟逐渐恢复,但由於戰略錯誤與北朝军力強盛,使得疆界逐次南移。皇帝與宗室為了皇位時常血腥鬥爭。南梁在梁武帝在位期間國力改善,使國力再度強盛,晚年國家糜爛,侯景之乱使南朝实力大减,并四分五裂,獨霸政局的僑姓世族完全崩潰。雖由南陳的陈文帝統一南朝,但國力大跌,包括現在四川在內的西部大片原屬南梁領土被西魏佔領,南陳只能依長江抵禦北朝。北朝承繼五胡十六国,為胡漢融合的新興朝代。北魏皇室為鮮卑族,漢族官員受五胡文化影響,鮮卑皇室也受到漢文化的薰陶,彼此通婚。北魏被北方的柔然牽制,直到較友好的突厥并吞柔然後才全力對付南朝。後期在六镇之乱和农民暴动之后造成实力大衰。北魏分裂成東魏及西魏後,不久分別被北齊及北周取代。北齊主要由六鎮集團組成,初期军力強盛。最後藉由宇文泰开创的北周關隴集團,吞并政治日趋腐败的北齊。此時統一中國的天平已朝向北周傾斜。周武帝去世後,漢人楊堅掌握朝廷,通过授禅北周静帝建立隋朝,经营八年之后,發兵灭南陳統一中國。 北朝戰爭不斷、各阶级對立严重,而南朝經濟持續成長、局势比較穩定,出現元嘉之治與永明之治等治世。中原人口自黃巾之亂和永嘉之乱后就开始南移,为南方帶來大量勞動力與先进的生產技術。江南的繁荣,使得中國的經濟重心南移萬繩楠(1994年):《魏晉南北朝史論稿》第十一章〈南朝時代歷史的變化與發展〉,第266頁。。在文化方面,乱世为思想自由提供沃土肥壤,提出務實求治和無君論等觀點,在文學、藝術、科技等方面,開創出獨到的見解與理論。玄學、佛教與道教都很興盛。其中佛教帶動石窟的發展,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雲岡石窟與龙门石窟名揚後世。对外交流也很兴旺,东到日本和朝鮮半島,西到西域、中亚、西亚(埃兰沙赫尔),南到东南亚與印度。 南北朝初期仍是世族政治,社會階層分為世族、齊民編戶、依附人及奴隸鄒紀萬(1992年):《中國通史魏晉南北朝史》第二章魏晉南北朝的社會形態,第101頁。。世族擁有大量不需付稅的依附人從事生產與作戰,影響朝廷的稅收。雖然南朝皇帝仍然需要主流世族的擁護,不過也扶持寒門以平衡政治勢力,並且在南梁時出现了科舉制度的萌芽。南朝世族因為長期安逸而逐漸衰退,在侯景之亂後徹底崩潰。北朝胡人缺乏中原政治的經驗,所以重用漢人世族,引起雙方的文化採借,久之形成文化混合,以北魏孝文帝的漢化運動最盛。混合的過程產生激烈的思想衝突、政治鬥爭或種族衝突,例如六镇之乱、北齊的排漢運動《顏氏家訓》提到:「齊朝有一士大夫,嘗謂吾曰:「我有一兒,年已十七,頗曉書疏,教其鮮卑語及彈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無不寵愛,亦要事也。」。而北周建立關中本位政策,融合鮮卑及漢文化以消除胡漢隔閡《中國文明史第四卷魏晉南北朝上冊》第一章政治發展大勢,第69頁。。在隋朝統一天下後,開創出具開放性和包容性的隋唐帝國。.

新!!: 饺子和南北朝 · 查看更多 »

吐鲁番

吐魯番可以指:.

新!!: 饺子和吐鲁番 · 查看更多 »

小麦

小麥是小麥屬(学名:Triticum)植物的統稱Belderok, Bob & Hans Mesdag & Dingena A. Donner.

新!!: 饺子和小麦 · 查看更多 »

山东省

山东省,简称鲁,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京杭大运河的中北段,是华东地区的最北端省份,省会设于济南,副省级城市有济南市、青岛市。2017年山东省常住人口超过1亿人,位列全国第二。其中汉族占99.3%,另有回、满、蒙3个世居少数民族及朝鲜族等其他少数民族。 山东省西部连接内陆,逆时针分别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四省接壤;中部为鲁中南山地丘陵区,泰山是全境最高点(1532.7米);东部是山东半岛。北面与辽东半岛隔渤海海峡相对,东面与朝鲜半岛隔黄海相望。 山东土地面积约15.79万平方公里,排名全国第19,境内交通发达,铁路、高速公路网络密集。山东是工农业大省,是环渤海经济圈的一部分,2017年生产总值达7万亿人民币,位列全国第三名,对中国内地经济的贡献約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位居第10位。山东在2011年1月确立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国家发展战略,以山东半岛及胶济铁路沿线城市组成了山东半岛城市群。2018年1月,同意设立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 山东历史悠久,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中原文化与东夷文化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齐鲁文化,又分为“鲁西文化”和“胶东文化”。其中儒家的创立人孔子和孟子是鲁文化的代表人物,政治家管仲、军事家孙子、孙膑则是齐文化的代表。而鲁菜则位居中国八大菜系之首。.

新!!: 饺子和山东省 · 查看更多 »

巴拉圭

巴拉圭共和國(República del Paraguay,Tetã Paraguái)是南美洲內陸國家,地據巴拉圭河兩岸。其南邊國境完全與阿根廷接壤,東北與西北角則分別是巴西與玻利維亞,為南美洲國家聯盟成員國。首都為亞松森。.

新!!: 饺子和巴拉圭 · 查看更多 »

中亚

中亚(Central Asia;Средняя Азия / Центральная Азия),即亚洲中部,在地理上是指西至里海,东到中国,南到阿富汗,北到俄罗斯的广大区域。而根据长期占据这片区域大部分领土的苏联官方定义,中亚仅指其四个加盟共和国:吉尔吉斯、塔吉克、土库曼、乌兹别克。苏联解体后,中亚成了亚洲中部现已独立的五个以“斯坦”命名的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哈萨克斯坦(人口1660万)、吉尔吉斯斯坦(人口550万)、塔吉克斯坦(人口760万)、土库曼斯坦(人口510万)以及乌兹别克斯坦(人口2950万)的总称。而在更广泛的意义上,中亚地区还包括阿富汗、伊朗东部的呼罗珊地区、巴基斯坦北部、蒙古等地,有时还包括中国西部的新疆和西藏以及西伯利亚南部。 上述关于中亚的定义没有一项得到全世界范围的认可。然而,虽然中亚地区的边界并不确定,但这一地区有着一些显著特征。例如,在历史上,中亚地区的主要居民是游牧民族,而这块区域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这个原因,这一区域成了东亚、西亚、南亚和欧洲各个民族、各种宗教以及各种思想的交汇之地。 在伊斯兰化之前以及伊斯兰化早期,中亚地区的主要居民是操伊朗语支各语言的民族Encyclopædia Iranica, "CENTRAL ASIA: The Islamic period up to the Mongols", C. Edmund Bosworth: "In early Islamic times Persians tended to identify all the lands to the northeast of Khorasan and lying beyond the Oxus with the region of Turan, which in the Shahnama of Ferdowsi is regarded as the land allotted to Fereydun's son Tur.

新!!: 饺子和中亚 · 查看更多 »

中國

中國是位於東亞的國家或地理區域,此名稱最早见于西周,用來指以洛陽盆地為中心的中原地區,與四夷相對,之後逐漸用來指稱從夏朝起延續傳承至今的各政權。其疆域隨著歷史演變而有所增減,但大多不脫以中原王朝根基所在的汉地九州為中心。民族構成上以漢族為主體,文化上透過歷代王朝政權與周邊各民族政權的交流與征戰,而融入不少周邊民族的文化。現今國際上廣泛承認代表中國的政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國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 新石器时期,中原地区开始出现聚落组织;公元前27世纪左右出现方国,以共主為首的制度;前20世纪开始,古代中国进入世袭的封建皇朝阶段;公元前2世紀,秦滅六國,完成中國第一次大一統。此後幾千年來,中國的政治制度以半傳統的夏代為基礎的世襲君主制以朝代更換政權運作。此後经多次擴大,破裂,重組,朝代更迭,經過數次统一与分裂交替进行。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後,中國废除君主制,实行共和制,清朝被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取代。1945年第二次國共內戰爆發後,中國共產黨逐漸控制中國的大部分領土,最終於1949年10月1日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形成了中华民国與中华人民共和国双方相隔台灣海峽对峙的局面;惟做為國際關係核心場域的聯合國系統內,中華民國政府仍持擁有中國代表權,直到1971年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通過後,才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完全取代。 中國經濟曾经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周期通常与王朝的兴衰与更替相對應。中國經濟史可分为几个階段:第一階段為遠古至西晉末年,其中以三國孫吳時轉變較大;第二階段為東晉至北宋末年,其中以唐安史之亂劃分為前後;第三階段為南宋建立至鴉片戰爭張家駒,《兩宋經濟重心的南移》,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年。工业革命後,西方國家的工業成品,無論在數量和質量上,相較於當時中国純手工業經濟出産的商品,佔有壓倒性的優勢。而且,由于明清兩代以來,中國對外政策趨於保守,並對外實行海禁,使得西方工業化的影响步伐在中国国門前站住了腳,中国在19世紀末以前,一直沒有很好地進行工業化,經濟遂落後於西方。1978年改革開放施行後,中国经济發展迅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也日漸顯著。 中国文化歷經上千年的歷史演變,是各區域、各民族古代文化長期相互交流、借鉴、融合的結果。其中汉文化对日本、朝鮮半島和东南亚有深远影响,形成漢字文化圈。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有国乐、相声、戏曲、书法、国画、文學、陶瓷藝術、雕刻等,传统娱乐活动有象棋、围棋、麻将、中国武术等。茶、酒、菜和筷子等为中国的特色饮食文化,春节(舊曆新年)、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等为传统节日。中国传统上是一个儒学国家,以夏历为历法,以五伦为道德准则。春秋时期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开始办私塾培养人才,汉朝时采用察举推选政府官员,隋朝起实行科举在平民中选拔人才。此外,中国歷朝歷代都设有史官,因此保存有十分详尽的历史资料,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古代中國在科學領域上有豐厚的成就。.

新!!: 饺子和中國 · 查看更多 »

东亚

东亚泛指亚洲東部,包括中國大陸、日本列島、朝鮮半島和蒙古以及臺灣等地,面积约1170万平方千米,东亚总人口超过16亿。.

新!!: 饺子和东亚 · 查看更多 »

东汉

东汉(25年-220年)是由刘秀建立的中国古代的一个朝代,与西汉合称兩漢。東漢与西漢之間为新朝,後为東漢所取代。西汉建都长安,東漢建都洛陽,故而得名。東漢是當時世界上的強大國家,而前期六十多年的光武中興和明章之治,亦是中國史上的盛世之一。 由於東漢中後期的帝王普遍壽命不長,而且不少是幼年即位,導致汉和帝以后至汉末近百年间,外戚及宦官轮流执政,成為固定的惡性循環,兩派互相残杀,把东汉朝廷弄得十分腐败。東漢中平六年(189年),外戚大將軍何进遭宦官十常侍所殺,後军阀董卓引兵到雒陽,除十常侍,废少帝刘辩,杀何太后,立汉献帝。长期左右东汉皇室的外戚、宦官一起被消灭,但卻引起了各地諸侯群雄割據的局面,漢廷不再握有實權,漢献帝從此成為傀儡,其后被曹操控制,最後汉室被曹魏取代。 東漢在文化、军事等方面亦有显著成就。著名的有班超出使西域,在西域長駐了三十多年,先後擊破了被匈奴控制的西域諸國,不但令西域諸國一一歸順漢朝,並開拓了東西文化的交流。期間他還派出甘英出使西域的大秦國,雖未有成功,但足跡已達今日波斯灣諸國。 另外,东汉在91年灭北匈奴。南匈奴内附漢朝。216年,南匈奴最后一個呼厨泉单于去邺城拜见曹操,曹操分南匈奴为五部,匈奴汗国不复存在,困扰汉朝数百年的北方外患終告一段落。 同時佛教也在這段期間傳入中國。根據記載,汉哀帝元壽元年(前2年)博士弟子景盧出使大月氏,其王使人口授《浮屠經》。到了東漢永平十年(67年),漢明帝派人去西域,迎來兩位高僧,並且帶來了許多佛像和佛经,用白馬駝迴首都雒陽,皇帝命人修建房屋供其居住,翻譯佛經。也就是現在的白马寺。.

新!!: 饺子和东汉 · 查看更多 »

七龙珠

是日本漫画家鸟山明的格鬥冒險漫画,該作品於1984年到1995年间在集英社《週刊少年Jump》週刊上连载。單行本是由集英社發售42冊,2002年至2004年期間發售34冊完全版,2013年開始發售全彩版。後來陸續發售動畫、電影、電子遊戲、CD、設定集等相關作品。.

新!!: 饺子和七龙珠 · 查看更多 »

帖木兒帝國

#重定向 帖木儿帝国.

新!!: 饺子和帖木兒帝國 · 查看更多 »

乾酪

乾酪(cheese),又名--、乳--酪,音譯芝--士、起--司、起--士,是多種乳製芝士的通稱,有各式各樣的味道、口感和形式。乾酪以奶類為原料,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脂質,乳源包括家牛、水牛、家山羊或綿羊等。製作過程中通常加入凝乳酶,造成其中的酪蛋白凝結,使乳品酸化,再將固體分離、壓製為成品。有的乾酪在表面或內部布有黴菌,给奶酪带来特别的风味。根据种类不同,奶酪在常温时可为坚硬的固体或柔软的半固体,高温时都会融化,呈粘稠的半液体状态。 奶酪可以分為上百種,乳源(產乳動物所吃的食物也有差異),是否使用巴斯德消毒法,乳脂含量,細菌和霉,處理方法和發酵決定了他們的形狀,口感,及味道。奶酪可以用香草,香料,或者煙燻來調味。奶酪中的黃色和紅色,例如紅萊斯特奶酪,是由於添加了胭脂樹的种子。 少數乳酪中牛奶是通過加入醋,檸檬汁,或者其他的酸來凝固的,而大部份的乳酪是通過細菌輕微酸化,將乳糖變為乳酸,然後加入凝乳酶使之完全凝固。凝乳酶可由小牛的胃中取出,也可以採用細菌培養或被其他物質代替。大多數素食奶酪是由真菌米黑毛霉發酵製成,但也有一部份是由菜薊屬的不同種類提取出的。 大多奶酪呈乳白色到金黄色。干酪相当于超级浓缩牛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鈣和磷,维生素A,維生素B12。现代也有用脱脂牛奶作的低脂肪干酪。.

新!!: 饺子和乾酪 · 查看更多 »

乌兹别克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烏茲別克語名稱為拉丁文字的「O'zbekiston Respublikasi」和西--爾文字的「Ўзбекистон Республикаси」),通稱--,是一个位于中亚的內陸國家,1991年从原苏联独立。是世上兩個雙重內陸國之一(另一個為列支敦斯登)。.

新!!: 饺子和乌兹别克斯坦 · 查看更多 »

亞美尼亞

亞美尼亞共和國(Հայաստանի Հանրապետություն,ISO 9985轉寫:Hayastani Hanrapetutyun),通稱亞美尼亞,是一個位於西亞或外高加索地區的共和制國家,有時也會被視為是東歐的一部分。行政疆界上,亞美尼亞位於黑海與裏海之間,西鄰土耳其,北鄰喬治亞,東為阿塞拜疆,南接伊朗和阿塞拜疆的飛地納希切萬自治共和國,以埃里溫為首都。在1991年蘇聯解體之前,亞美尼亞曾经是蘇聯的加盟共和國之一。 目前,亞美尼亞與鄰國阿塞拜疆之間存在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的領土爭議問題,並曾在2016年4月雙方因此問題在邊境發生軍事衝突,亞美尼亞也因为1915年奧斯曼帝國土耳其民族主義者發動的亞美尼亞種族大屠殺的歷史認知問題與土耳其之間有外交上和對大屠殺事件承認問題上存在爭議,但是近年亞土雙方已透過元首互訪等方式逐漸修復關係、重建溝通對話。不過,亞美尼亞與阿塞拜疆的外交關係仍較不穩定。亚美尼亚是欧洲委员会和集体安全条约组织一员。亚美尼亚也宣稱擁有在1991年宣布独立但為未被普遍承認的國家的阿爾扎赫共和國的主权。.

新!!: 饺子和亞美尼亞 · 查看更多 »

張仲景

張仲景(),名機(《历代神仙通鉴》作玑),字仲景,南阳郡涅阳县(今河南邓州市和镇平县一带)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张仲景與董奉、華佗被并稱為「建安三神醫」。.

新!!: 饺子和張仲景 · 查看更多 »

土耳其

土耳其共和国(Türkiye Cumhuriyeti)是一個橫跨欧亚两洲的国家,國土包括西亞的安納托利亞半島、以及巴尔干半岛的东色雷斯地區。北臨黑海,南临地中海,东南与叙利亚、伊拉克接壤,西临爱琴海,並與希臘以及保加利亞接壤,東部與格鲁吉亚、亞美尼亞、阿塞拜疆和伊朗接壤。在安納托利亞半島和東色雷斯地區之間的,是博斯普魯斯海峽、馬爾馬拉海和達達尼爾海峽,屬黑海海峽,別稱土耳其海峽,是連接黑海以及地中海的唯一航道。伊斯坦堡是最大城市,但其首都是位處安納托利亞高原正中央的安卡拉。 目前正申請加入歐盟,但是歐盟因北塞浦路斯、亞美尼亞種族大屠殺、人權及新聞自由等問題暫時拒絕土耳其加入。土耳其由2009年起为突厥議會成员国。 其氣候屬地中海氣候,南部和西部氣候溫和,夏季乾熱,冬季多雨:黑海沿岸,涼爽濕潤;內陸、東北、東南則冬季寒冷,夏季乾熱。.

新!!: 饺子和土耳其 · 查看更多 »

土耳其语

土耳其语(Türkçe;)是一种现有使用的語言,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語族,主要在土耳其本土使用,並通行於阿塞拜疆、塞浦路斯、希臘、馬其頓、羅馬尼亞、烏孜別克和土库曼斯坦,以及在西歐居住的數百萬土耳其裔移民(主要集中在德國)。土耳其語是突厥語族諸語中使用人数最多語言。 土耳其語起源於中亞,其最早期的文字紀錄可上遡至1200年前。隨着鄂圖曼帝國擴張,今日土耳其語的先驅鄂圖曼土耳其語的影響力亦一同往西擴張。早期的土耳其語文字採用阿拉伯字母紀錄,但在1928年,土耳其國父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土克建立共和国後著手改革國家的語言,用以標誌新國家與舊有鄂圖曼帝國的分別,於是改用拉丁字母,直至現今。伴隨這個改革的,還包括在新國語中去除舊有從波斯語及阿拉伯語借用的詞彙,改為從土耳其語原有的字根去重新組合出有關--詞所代表的意思。 土耳其語一個顯著的特色,是其元音和諧及大量膠著語的詞綴變化,句法採用主宾动詞序。土耳其语有着很强的尊称和敬语体系,但是词汇没有名词类别和语法性别。.

新!!: 饺子和土耳其语 · 查看更多 »

喬治亞餃子

#重定向 卡里餃.

新!!: 饺子和喬治亞餃子 · 查看更多 »

唐朝

唐朝(),中國朝代,國祚共历289年,21位皇帝。由唐高祖李淵所建立,與隋朝合稱隋唐。唐室出身自關隴世族,先祖李虎在南北朝的西魏是八柱国之一,封为唐国公。其後代李淵為隋朝晋阳(在今山西太原西南)留守,在隋末民變時出兵入關中以爭奪天下,於618年受隋恭帝楊侑禪位,在唐朝統一戰爭中統一天下。唐朝定都長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并设东都洛陽、北都晋阳等陪都。 唐朝歷史可以概略分成數個時期,大致上以安史之亂為界。初唐時國力強盛,李淵建立唐朝,是為唐高祖,王子李世民以玄武門之變,殺死兄李建成、弟李元吉,逼迫高祖內禪帝位,即為唐太宗,是唐朝多次首都兵變的開端。太宗一手將唐朝帶向盛世,擊敗強敵东突厥,受尊為「天可汗」,成就貞觀之治。唐高宗時期击败西突厥、高句麗等強敵,建立永徽之治,把唐朝版圖擴到最大。高宗去世後,其皇后武后先後擁立兒子中宗和睿宗當傀儡,最後於690年廢睿宗自立為皇帝,改國號曰「周」,即武周,人稱「武則天」,而此時女主政治也達到高峰。直到705年中宗因神龍革命而復辟,唐朝國號得以恢復。但接著還有韋后專權,之後宗室李隆基與其姑姑太平公主共同發起唐隆之變,才掃蕩韋氏勢力,結束自從中宗復辟後朝政紊亂的情況。李隆基也實際掌權,成為日後的唐玄宗。玄宗即位後便發動先天之變,賜死太平公主,結束數十年來的女主政治與百年來的政變時代,進入盛唐時期,是唐朝的第二高峰與轉折,開元時期唐玄宗革除前朝弊端,政治開明,威服四周國家,史稱開元盛世。到天寶時期,政治逐漸混亂,於755年爆發安史之亂,唐朝極盛而衰。中唐時,唐朝受到河朔三鎮、吐蕃的侵擾、宦官專權與牛李黨爭等內憂外患的影響而衰退。其間雖然有唐憲宗的元和中興、唐武宗的會昌中興與唐宣宗的大中之治,但是都未能根治唐朝的內憂外患。在晚唐時因為政治腐敗,爆發唐末民變,其中黃巢之亂破壞江南經濟,使唐朝經濟完全瓦解,导致全国性的藩鎮割據,唐室最後被藩鎮朱全忠控制。他迫使唐昭宗迁都洛阳,並於907年逼唐哀帝禅位,唐亡,共289年。朱全忠建國梁,史称后梁,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唐朝的疆域廣大,但時常變動,630年就超过隋朝极盛时的版图。唐朝也是自秦汉以来,第一个不使用前朝所筑长城及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其鼎盛时期為7世纪,當時中亚的綠洲地帶受唐朝支配。其最大範圍南至罗伏州(今越南河静)、北括玄阙州(今俄罗斯安加拉河流域)、西及安息州(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东临哥勿州(今吉林通化)的辽阔疆域,国土面积达1076万平方公里。中唐後漠北、西域的領地相繼失去,到晚唐時衰退到等同中國本部的大小,但仍然保有河套地區及河西走廊。天宝十三年(754年)户口统计为五千二百八十八万四百八十八人,不过许多学者考虑到当时统计不严,存在大量没有计入统计的瞒报户口,此外还有隐户、佃农、奴婢、士兵、僧道等人群不纳入户口统计,故大多数学者认为唐朝人口峰值在八千万左右。此时,长安辖区人口估算在200万人左右,而市区则是100万人。 唐朝全盛时在文化、科技、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达到很高的成就。在中国历史上有大量的科技发明,四大发明之中有两个即火药和印刷术都诞生于唐朝。其政治為三省六部制,前期中央權力在皇帝與宰相,到後期變成皇帝與宦官。同隋朝推行科舉制度,使得晉朝南朝的世族制度不再興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状元、三元及第,都诞生于唐朝,即622年状元孙伏伽(一说651年的颜康成)。軍事制度前期採用府兵制,軍力強盛,多次擊敗外族。後期則出現節度使(藩鎮)的軍政制度,割據一方,到唐朝後期還出現四十八個藩鎮。唐朝是当时世界的强国之首,與突厥、高句丽、吐蕃、大食爭奪四方霸權。藉由羈縻制度控制回紇、契丹等等北方各族,还调度漠北地区的突厥诸部军队攻打西突厥、高句丽,並且讓南诏、高昌、龟兹、粟特、吐蕃、新罗、渤海国和日本等國家吸收唐朝的文化與政治體制。唐朝的經濟富盛,結合華北、關中與江南的經濟,到後期更加依重江南赋税。土地、盐铁與赋税制度隨著社会改變而改革,由均田制與租庸調制轉向兩稅制,並且增加許多雜稅。其中兩稅制影響中國後半期的賦稅制度。唐朝文化兼容並蓄,接納各個民族與宗教,進行交流融合,成為開放的國際文化。其文學發展達到高峰,以詩最為興盛。當時有詩仙李白、詩聖杜甫等人,以及推行古文運動的韓愈,其史書與傳奇(小說的前身)也十分發達。由於吸收西域特徵與宗教色彩,唐朝藝術與前後朝代都迥然不同,其壁畫、雕刻、書法與音樂都很發達。唐朝声誉远及海外,其歷史地位深重,到明清時期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

新!!: 饺子和唐朝 · 查看更多 »

冬至

冬至(英文: Winter Solstice Festival),又稱冬節、賀冬,二十四節氣之一、八大天象類節氣之一,與夏至相反。冬至在太阳到达黃经270°时开始,冬至日一般都在公曆12月21日到12月23日之間,農曆則在十一月。.

新!!: 饺子和冬至 · 查看更多 »

八方雲集

八方雲集是源於臺灣的跨國中式麵食連鎖店,1998年成立,創辦人是林家鈺,以鍋貼、水餃為主力商品。2008年起營業據點擴展到香港,並在2010年開放香港加盟事業,2014年擴張到中國大陸。其與四海遊龍鍋貼專賣店並列台灣鍋貼專賣店兩強。.

新!!: 饺子和八方雲集 · 查看更多 »

玉棋

玉棋(義大利語"gnocchi"//;單數"gnocco"//)是一種義大利傳統食物。通常由馬鈴薯,太白粉及麵粉製成,有時加入麵包糠,製成指頭大小顆粒狀。它常被翻譯成“意大利土豆餃子”,但更像日本在北海道一帶同樣是用馬鈴薯與太白粉製成的「馬鈴薯糰子」,不過與玉棋不同的是,玉棋一般用水煮,馬鈴薯糰子一般是切成片狀後用火爐烤。 Category:意大利食品 Category:馬鈴薯食品.

新!!: 饺子和玉棋 · 查看更多 »

番茄

茄(学名:Solanum lycopersicum),在中國大陸也可称為西红柿、洋柿子,是茄科番茄属的一种植物。番茄原产于中美洲和南美洲,现作为食用蔬菜已被全球性广泛种植,同時具醫療效用,是茄科开花植物的模型生物之一。.

新!!: 饺子和番茄 · 查看更多 »

煮角

《煮角》(CHEF CORNER)是香港now寬頻電視製作的飲食節目,2011年2月5日首播,逢週六晚上八時半在Now 101台播出,2011年6月19日首播,逢週日晚上八時半在Now香港台播出。 每集以一種食材為骨幹,一群對飲食充滿熱情新世代「廚師團隊」在私家飲食天地中,從食材生產源頭、食物文化、科學飲食原理、選購食材原則、不同烹調法等等,發掘飲食新睇法,分享獨有的飲食態度及藝術,肩負起尋找食物真味的任務。 第二輯在2012年2月4日首播,逢週六晚上七時半在Now 101台播出,2012年2月18日首播,逢週六晚上九時半在Now香港台播出,第二輯在「小煮角大招募」中誕生四位「小煮角」。五月的「小煮角至尊大賽」在澳門美高梅酒店舉行,最後Ryan Williams成為「小煮角至尊大賽」冠軍,率先預告八月的第二季「小煮角」。.

新!!: 饺子和煮角 · 查看更多 »

牛肉

牛肉是指從牛身上得出的肉,為常见的肉品之一。来源可以是奶牛、公牛、小母牛和阉牛。 牛的肌肉部分可以切成牛排、牛肉块或牛仔骨,也可以与其他的肉混合做成香肠或血肠。其他部位可食用的还有牛尾、牛肝、牛舌、牛百叶、牛胰腺、牛胸腺、牛心、牛脑、牛肾、牛睾丸、牛鞭;脖仁、匙仁、匙柄、吊龍、吊龍伴、肚埂、胸口朥、五花趾、三花趾等則用於潮汕牛肉火鍋。牛肠也可以吃,不过常用来做香肠衣。牛骨可用做饲料。 阉牛和小母牛肉质相似,但阉牛的脂肪更少。年纪大的母牛和公牛肉质粗硬,常用来做牛絞肉。肉牛一般需要经过育肥,饲以谷物、膳食纤维、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牛肉是世界第三消耗肉品,约占肉制品市场的25%。落后于猪肉(38%)和家禽(30%)。美国、巴西和中国是世界消费牛肉前三的国家。按2009年人年消费来看,阿根廷以64.6千克排名第一,美国为42.1千克,欧洲为11.9千克。 最大的牛肉出口国包括印度、巴西、澳大利亚和美国。牛肉制品对于巴拉圭、阿根廷、爱尔兰、墨西哥、新西兰、尼加拉瓜、乌拉圭的经济有重要影响。.

新!!: 饺子和牛肉 · 查看更多 »

可以指:.

新!!: 饺子和盐 · 查看更多 »

白菜

白菜可以指:.

新!!: 饺子和白菜 · 查看更多 »

白河 (唐白河)

白河,古稱淯水,東晉時爲避晉簡文帝司馬昱名諱改稱白河,是流經中國河南、湖北的一條河流,發源於伏牛山,干、支流大部流經南陽盆地,之後在湖北襄陽市襄州區雙溝鎮,與唐河合流成爲唐白河,注入漢江。長312公里。白河流域覆蓋漢水支流中最大面積。 2000-2010年间,因南陽地區工業發展,河水污染嚴重。白河的上游有水利工程鴨河口水庫。 南阳市政府已经意识到白河水质差带来的影响,2014年12月开始投入专项资金治理白河水质,对梅溪河、温凉河等支流进行治理,同时新建人工沙滩。2016年6月30日白河中心城区段综合整治一期工程完工,白河水质得到显著提升。 category:南陽地理 Category:河南河流 Category:汉水水系 Category:湖北河流.

新!!: 饺子和白河 (唐白河) · 查看更多 »

芝麻酱

芝麻酱(طحينة, Tahini),简称麻酱,也称麻汁,是一种把芝麻磨成粉末并调制的酱料,通常和香油同时产出。根据采用的芝麻材料颜色,可分为白芝麻酱和黑芝麻酱。也分为生芝麻酱(芝麻磨粉前不炒熟)和熟芝麻酱(芝麻磨粉前炒熟)。是较为黏稠的半固体,上面往往覆盖一层香油,也使得芝麻酱不易变质。芝麻酱开封后应冷藏。超高温会使芝麻酱變較難吃。.

新!!: 饺子和芝麻酱 · 查看更多 »

芝麻油

芝麻油(或称麻油、香油)是以芝麻为原料提炼制作的食用油。高温制作之纯芝麻油气味浓香,常呈淡红色或红中带黄。根据加工制作工艺的不同,分为小磨香油、机制香油和大槽香油三类 。 由于原料价格昂贵,常和其他食用植物油(成本考量,以大豆油或棉籽油为主)按比例混合调配。调配比例沒有规定,上乘的100%纯芝麻油,未混入其它食用油,价格也较高。作为重要的食品调味料之一,常作为汤味或凉菜调味料,或直接淋撒在成品菜肴上以增加香味,是中国菜中不可少的调味料之一。.

新!!: 饺子和芝麻油 · 查看更多 »

节日

节日,是生活中值得纪念的重要日子。 各民族和地区都有自己的节日。一些节日源于传统习俗,如東亞的新春,端午节、中秋节、清明节、重陽節等。有的节日源于宗教,比如圣诞节、復活节、佛誕等。有的节日源于对某人或某件事件的纪念,比如各國的国庆节等等。另有國際組織提倡的運動指定的日子,如勞動節、婦女節、母親節。 随着时间推移,节日的内涵和庆祝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而現時節日經常與假日相混淆,事實上大多數節日都沒有法定假期,如中國部分傳統節日如上元節、上巳節、七夕等於兩岸四地皆非假期,而華人三大節日則都是假日。.

新!!: 饺子和节日 · 查看更多 »

韭花酱

韭花酱,亦称韭菜花、韭菜花酱、韭花,是中国北方地区常见的一种以韭菜花为主要原料的酱料。.

新!!: 饺子和韭花酱 · 查看更多 »

荷兰

荷蘭(Nederland,),直譯尼德蘭,是主權國家荷蘭王國()下的主要構成國,与美洲加勒比地区的阿鲁巴、库拉索和荷屬圣马丁等四個主體,共同组成這個主權國家。 荷兰的領土可分為歐洲區與加勒比區兩個部份。歐洲區領土位于欧洲西北部,濒临北海,与德国、比利时接壤,並與英國為鄰。加勒比海區,位於美洲加勒比海地區,包括博奈爾島、聖尤斯特歇斯島和薩巴島三個小島。荷蘭最大的三個城市分別為阿姆斯特丹、鹿特丹與海牙。阿姆斯特丹是宪法确定的正式首都,然而,政府、國王的王宫和大多数使馆都位于海牙。此外,国际法庭也设在海牙。鹿特丹港,位於鹿特丹,為全世界進出量第八的大型港口。 「尼德蘭」的字面意義,為低地國家,這個名稱來自於它國內平坦而低濕的地形。其國土中,只有約50%的土地高於海拔1公尺。其國土中,低於海平面的土地,絕大多數是人造的。從16世紀開始,荷蘭人,利用風車及堤防排乾積水,逐步由海中及湖中製造出圩田。現今荷蘭國土總面積中,有17%是人造的。荷蘭是一個人口非常稠密的國家,其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406人,若不計入水域面積則是每平方公里497人。在全世界上,也只有孟加拉、台灣、韓國的總人口數與人口密度,同時高於尼德蘭。儘管如此,尼德蘭是世界第二大的糧食與農產品出口國,僅次於美國http://www.government.nl/news/2014/01/17/agricultural-exports-reach-record-levels.htmlhttp://www.hollandtrade.com/sector-information/agriculture-and-food/?bstnum.

新!!: 饺子和荷兰 · 查看更多 »

菠菜

菠菜(学名:Spinacia oleracea),又名菠薐、鹦鹉菜、红根菜及飛龍菜,是藜科的一种植物,性喜冷凉气候,耐寒性强,适于沙壤或粘土壤生长,根和叶子可以食用。菠菜于7世纪左右由尼泊尔传入中国,古代称“菠薐菜”(“菠薐”係源于古国名palinga,即今尼泊尔);在潮汕地區,因“菠薐”音近“飛龍”而被訛為“飛龍菜”。现已是一道家常菜。菠菜常用来烧汤,凉拌,单炒,和配荤菜合炒或垫盘。 中国常吃的菠菜比较小,有时整棵连根一起凉拌,嫩红的根和碧绿的叶子,非常漂亮。菠菜一年四季都可以收获,通常春天的菠菜比较嫩小,适合凉拌,而秋天的粗大,比较适合熟食。但是现在有很多温室培养的菠菜,一年到头都是一样的。.

新!!: 饺子和菠菜 · 查看更多 »

食糖

糖(sugar)泛指各種可食用的帶有甜味的晶體,有甜味、短鏈、可溶於水的有機化合物,許多會用在食品中。糖在有機化學中屬於醣類,由碳、氫及氧三種原子組成。單醣是結構較簡單的糖,包括葡萄糖、果糖及半乳糖。日常用的蔗糖則屬於雙醣,在人體中會分解成葡萄糖及果糖。其他的雙醣有麥芽糖及乳糖。較長鏈的糖稱為寡醣。有些化學結構不同的物質也有甜味,但不會歸類為糖,有些會用來代替食物中的糖,稱為甜味劑,一般俗稱代糖。 大部份植物的組織中都有糖分,但只有在甘蔗及糖用甜菜中才有夠高的濃度。依全球性的生產比例來看,蔗糖約占七成,甜菜糖約占三成。自古在南亞及東南亞等熱帶氣候地區都有種植甘蔗,在18世紀在西印度群島及美洲開始開設製糖工廠,其產量大幅增加。這是首次使糖成为普通民众的日常消费品,之前只能靠蜂蜜使食物有甜味。糖用甜菜是甜菜的一個栽培品种,在較寒冷的氣候中成長,在十九世紀發現萃取糖的技術後,也成為糖的主要來源。糖的生產及交易在許多方面都改變了人類歷史,包括殖民的形成、奴隶制度的出現、契約勞工的產生、19世紀時因為糖交易控制國家而產生的人民遷徙及戰爭,以及新大陸的民族組成及政治結構。 全世界在2011年消耗了1.68億噸的糖,每人每年平均消耗24公斤的糖(若在工業化國家中,每人年均消耗量則為33.1公斤),相當每人每天從糖攝取了260卡路里。在二十世紀後期開始質疑高糖分(特別是精製糖分)的飲食到底對人類是否有益。食糖已確定和肥胖有關,也懷疑和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癡呆、黃斑變性及蛀牙有關。許多研究都試著找出其中的關係,但結果各有不同,原因是很難找到完全不攝取糖,或是幾乎不攝取糖的控制組族群。.

新!!: 饺子和食糖 · 查看更多 »

食用油

食用油,或稱食油是纯化后供烹飪用的動物或植物油脂,於室溫中呈液態或固態。.

新!!: 饺子和食用油 · 查看更多 »

食盐

食鹽是一種調味劑,能产生人类能感知的鹹味,常在烹飪和享用食物時用作調味。常見的餐桌鹽是一種含有97至99%的氯化钠的精製鹽.

新!!: 饺子和食盐 · 查看更多 »

西亚

西亞,或稱西南亞,指亞洲的西南部,和中東有很大部份的重合。不過,中東是一定義不清的區域,包含非洲國家埃及,而西亞則是純粹的地理學名詞,表示亞洲的西南端,人口約3.3億人。 经纬度定位为东经74度56分到东经26度16分;北纬43度34分到北纬12度35分。 西亞大致相當於傳統所謂的「中東」和「近東」,後兩者都是以距歐洲的遠近來稱呼,而不是依地帶在亞洲的所在來稱呼。在國際組織(特別是聯合國)和印度、澳洲等比中東位置更東的國家,較偏好使用「西亞」這一名詞,因為「中東」這個傳統的名詞會讓人有歐洲中心主義的感覺。在文化和政治地理學裡,中東有時也包括北非和南亞西部的國家,特別是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埃及。 聯合國將土耳其和外高加索國家(喬治亞、亞美尼亞、亞塞拜然)也包含在西亞之內。不過,這些國家亦位於亞洲和歐洲相接的地帶,且和後者有社會和政治上的關連。土耳其的領土位於歐洲和亞洲之內。阿拉伯世界(包含整個阿拉伯半島)的亞洲部份被稱為「馬什里克」。.

新!!: 饺子和西亚 · 查看更多 »

馬鈴薯泥

星巴克的蘑菇薯蓉批 薯蓉,又稱土--豆泥、--。是將煮好的馬鈴薯搗爛,是欧美的常见食物。.

新!!: 饺子和馬鈴薯泥 · 查看更多 »

馒头

饅頭,中國傳統麵食,以麵粉和水按比例混合發酵後(或拌入內餡)蒸制而成的食品。華北地區稱為餑餑,關中、中原等地稱為饃、晉語、閩方言地區稱為饃饃等。通常是半球形、长方体,大小從直徑4公分左右到直徑15公分左右均有。其中,無餡的饅頭是中國北方人的主食。.

新!!: 饺子和馒头 · 查看更多 »

馄饨

餛飩,两广與天津稱雲吞,巴蜀稱為抄手,閩臺稱為扁食(閩南語:pián-si̍t),江西地区人民则称之为清汤,是華夏傳統食品。餛飩起源於華北。西漢揚雄所作《方言》中提到:「餅謂之飩」,餛飩是餅的一種,差別為其中夾內餡,經蒸煮後食用;若以湯水煮熟,則稱湯餅。 古代華夏人認為這是一種密封的包,稱為渾沌,依據華夏造字的規則,後來才稱為餛飩。在這時候,餛飩與餃並無區別。 早先,古人把饺子、扁食、馄饨统称于馄饨之中。至宋元时期,馄饨角子开始分离,到了明代始称“饺子”。.

新!!: 饺子和馄饨 · 查看更多 »

豬肉

豬肉是從家猪身上取得的肉。證據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的猪畜牧业,它是全世界最常吃的肉.

新!!: 饺子和豬肉 · 查看更多 »

豬腩

豬腩(pork belly),俗稱五花肉,臺灣話以及南洋新加坡、馬來西亞、汶萊則呼稱之為三層肉,是豬肉的一種,在豬的部位屬於家豬的腹部。豬腩是一種常用的食材。 由於含有大量脂肪,每豬腩的熱量可以高達520卡路里。.

新!!: 饺子和豬腩 · 查看更多 »

豬油

豬油,又稱豬脂、豬脂肪,中國人也將其稱為葷油。豬油為由豬肉提煉出,初始狀態是略黃色半透明液體的食用油。不過,該食用油於過低室溫即會凝固成白色固體油脂。 by Lynn Siprelle, The New Homemaker, Winter 2006.

新!!: 饺子和豬油 · 查看更多 »

黄油

--(--,吳語音譯英文butter发音为白脫),是由新鲜或者发酵的-zh-cn:鲜奶油;zh-tw:鮮奶油;zh-hk:鮮忌廉;-或牛奶通过搅乳提制的奶制品。牛油可直接作为调味品涂抹在食品上食用,以及在烹饪中使用,例如烘焙、製作醬料和煎炸食品等,是製作蛋糕及曲奇的常用材料。 一般來說,牛油是由分散在乳脂中的微小液滴組成的,而這些微小液滴大多是由水和乳蛋白形成的。最常見的牛油原料是牛奶,某些牛油則採用其他哺乳動物的奶,包括羊、山羊、水牛和牦牛,甚或完全沒有奶的成分而只有植物油(見西西里黃油)。牛油的生產過程中有時候會加入食鹽成為有鹽牛油。有部分會加入調味劑,純度較高的牛油,大部分水分會在生產過程被分離,由於水分含量低,只要保持冷藏及包裝良好,一般不需使用防腐劑。經過提煉的牛油製造出淨化牛油或幾乎全是牛奶脂肪的酥油。 冷藏的牛油是固體,但會在室溫軟化至可供塗抹的程度,並在32至35攝氏度(90至95華氏度)融化成稀薄的液體。牛油的顏色主要是淡黃色,也可以是非常深的黃色或接近白色的淺黃。顏色取決於動物的飼料,或添加的食用色素如胭脂樹紅或胡蘿蔔素。.

新!!: 饺子和黄油 · 查看更多 »

辣椒

辣椒(学名:Capsicum annuum),又叫牛角椒、长辣椒、辛椒、番椒、番薑、海椒、辣子、辣角、秦椒等,是一种茄科辣椒属植物。 辣椒有许多人工栽培品种,如常见的菜椒、朝天椒、小米椒等等。.

新!!: 饺子和辣椒 · 查看更多 »

辣椒油

辣椒油(簡稱:辣油)是一種在亞洲地區被大量使用的辣味調味料名稱。和辣醬、辣粉不同,主體為油狀物。在中國、日本、韓國、泰國都有不同種類的辣油存在。.

新!!: 饺子和辣椒油 · 查看更多 »

農曆新年

#重定向 新春.

新!!: 饺子和農曆新年 · 查看更多 »

阿富汗

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افغانستان;افغانستان;简称阿富汗)乃是一个位于亚洲中南部的内陆国家,坐落在亚洲的心脏地区。阿富汗的位置有不同的定义,有时候会被认为处在中亚或者南亚,甚至被归类于中东地区(西亚)。阿富汗与大部分毗邻的国家有着宗教上、语言上、地理上相当程度的关联。阿富汗的北部和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以及塔吉克斯坦接壤,东部与中国以及部分巴基斯坦控制查謨-克什米爾地区(有争议)接壤,南部与巴基斯坦接壤,西部与伊朗接壤。 “阿富汗斯坦”在普什圖語的意思就是阿富汗人的地方。普什圖人又稱阿富汗人,亦是現時國內最多人口的族群。作為內陸国,加上長年戰事,领土中的五分之三交通不便。近年阿富汗經濟主要倚賴外國援助,其中來自歐盟的援助佔阿富汗国内生产总值的40%。农业是另一主要的经济支柱,但可耕地还不足农用地的2/3。人口為3000多万,因為戰亂導致的經濟困難延續,是世界上最不發達國家。.

新!!: 饺子和阿富汗 · 查看更多 »

阿根廷

阿根廷共和国(República Argentina、),通称阿根廷,是由23个省和布宜诺斯艾利斯自治市组成的联邦共和国,位于南美洲南部,占有南锥体的大部分,北邻玻利维亚与巴拉圭,东北与巴西接壤,东临乌拉圭与南大西洋,西接智利,南濒德雷克海峡。领土面积达2,780,400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八,拉丁美洲第二,西班牙语诸国之首,横跨多个气候带。阿根廷主张对南极洲的一部分、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称福克兰群岛)、南乔治亚岛和南桑威奇群岛拥有主权。 與大多數拉美國家相當不同,永久住民数超过4,100万的阿根廷,其種族組成和智利相似,欧洲裔占人口比例超过90%,非洲裔較少,使文化上国家呈現深度欧化,例如首都文化幾乎是歐洲城市文化的延伸。而社會素質、教育文化、市場經濟與法規上的發達,使阿根廷今日在民主和人權上有很大發展,也是南美唯一掌握人造衛星操作技術的國家。长久以来,阿根廷是一个中等强国和拉丁美洲的地域大国,它也是联合国、世行集团、世贸组织、南共市、南美洲国家联盟、拉共体和的创始国。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大国和新兴市场国家,阿根廷是20国集团成员和拉美第三大经济体。以购买力平价来计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处于中高水平,与智利和乌拉圭同属拉美第一集团,與東南歐相同,人类发展指数处于极高级。收入不平等程度虽高,但低于拉美国家平均水平。 这一地区已知最早的人类活动发生在旧石器时代。西班牙殖民始于1512年。在1810年至1825年的独立战争中,阿根廷以拉普拉塔联合省的国名于1816年发表《》,继承了原西班牙拉普拉塔总督辖区的大部分地区,在之后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战争中,联合省政府继而失去乌拉圭、玻利维亚和秘鲁等地区。其后多年的最终在1861年,布宜诺斯艾利斯邦击败了邦联政府,与当时其它八个省重新统一为阿根廷共和国。至此,大规模的欧洲移民潮架起了阿根廷与欧洲之桥,无与伦比的发展使阿根廷于20世纪早期跻身世界第七富国。然而在1930年代軍事政變以后,政局不稳和周期性经济危机使其陷入衰退。.

新!!: 饺子和阿根廷 · 查看更多 »

薑茸

薑茸是一種粵菜調味料,主要材料是薑、蔥及食油。薑茸的製作並不複雜,先把薑剁成茸,製作薑汁,再加上已切幼的葱段,然後按個人喜好決定是否加入少許食鹽,最後在材料澆上已燒滾的食油。 薑茸常用作白切雞的佐料,也可以加入白飯增加風味,但薑茸是多油及高鈉的調味料,並不適合經常進食。由於有部分人並不喜歡在飯菜加入薑茸,食客可在購買燒味食品的時候要求「走薑茸」,通知店方不要在食物加入薑茸。過往薑茸常被食店直接加入燒味食品中,但現在香港有不少快餐店會都把薑茸分開盛放,以便顧客可以依個人喜好加入薑茸。.

新!!: 饺子和薑茸 · 查看更多 »

-- 蔥(学名:Allium fistulosum),別名青蔥、大蔥、葉蔥、胡蔥、蔥仔、菜伯、水蔥和事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圆筒形,中间空,脆弱易折,呈青色。在東亞國家以及各處亞裔地區中,蔥常作為一种很普遍的香料调味品或蔬菜食用,在東方烹調中佔有重要的角色。 亞洲人习惯于在炒菜前将蔥和薑切碎一起下油锅中炒至金黄(俗稱之為「爆香」或“炝锅”),爾後再将其他蔬菜下入锅中炒。此外,将葱生吃在中国山东省和东北三省的某些地区也比较流行并且是一种常见的飲食習慣(或食疗手段),比如山东的传统名吃“煎饼卷大葱”。在做汤麵如清湯麵或牛肉麵时,在麵條熟后可将切碎的葱末(也称葱花)撒在麵上。日本料理中,比如味噌湯,碎蔥也是不可或缺的。.

新!!: 饺子和葱 · 查看更多 »

蒜(学名:Allium sativum),亦名蒜頭。底下鳞茎味道辣,有刺激性气味,称为“蒜头”,可作调味料,亦可入药。蒜叶称为青蒜或蒜苗,花薹称为蒜薹,均可作蔬菜食用。蒜為五辛之一。林經緯等人.大蒜栽培管理技術.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南區農業改良場,臺南.

新!!: 饺子和蒜 · 查看更多 »

蒜茸

蒜蓉,也叫蒜末或蒜泥,是把蒜頭用刀剁成小粒狀、用工具磨成泥狀、或用蒜茸鉗(大蒜碾壓器)壓碎,常用於烹飪調味,令蒜味均勻分佈在食物中,也常用作食物餡料或蘸汁调料。 此外,另有一種名為「蒜酥」的調味料,是把五到六辮的蒜剁成蒜茸之後,再瀝乾水和炸香。.

新!!: 饺子和蒜茸 · 查看更多 »

蒙古帝国

蒙古帝國(1206-1368),正式國號為大蒙古国,是一个横跨欧亚兩洲的全球帝國,也是歷史上鄰接版圖最遼闊的國家。蒙古人武力興盛的時期曾發動三次蒙古西征,在1259年蒙哥汗在位时期,疆域一度达到鼎盛,約2400萬平方公里,但是一年後由於蒙哥汗去世所引發的內戰,導致帝國開始分裂瓦解,蒙古人對於歐亞大陸的影響力也逐漸式微。 蒙古帝國由蒙古人铁木真(成吉思汗)于1206年在斡难河边建立,國號“大蒙古國”。據《蒙古秘史》,其創始於斡难河河源,通常認為創建時間約為鐵木真征服蒙古高原各部落(塔塔尔、泰赤乌、蔑儿乞、乃蛮、克烈、汪古部、以尼伦和迭列斤两大部落组成的蒙兀王国)、始有「成吉思汗」之稱號時的1206年。蒙古帝國建立後屢次對外擴張,成吉思汗在位時開始征伐西夏、金朝、西遼、花剌子模等國,其繼承人又經過兩次大規模的西征,至1259年蒙哥去世前已占领包括蒙古高原、中國西北、西南、東北、華北、中亞、西亞以及東歐在內的廣大地域。 成吉思汗領導的第一次西征(1219-1221/1223)滅西遼、花剌子模、亚美尼亚、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并越過高加索山擊破钦察人各部。 第二次西征(1236-1242)於窩闊台汗在位時期發動、以拔都為主帥,先後征服伏尔加保加利亚、保加利亚人的卡马突厥国,進而滅亡位於东欧平原的基輔羅斯,而後擊潰波蘭王国和神聖羅馬帝國聯軍、大敗匈牙利王国、保加利亞第二帝国,前锋遠達当时意大利的威尼斯共和国的达尔马提亚,原南斯拉夫地区的拉什卡。 第三次西征(1256-1260)於蒙哥汗在位時期、主帥為旭烈兀,滅亡了木剌夷(暗杀组织)、阿拔斯王朝,以及叙利亚的阿尤布王朝(蒙古军短时间占领叙利亚,后被新兴的马木路克王朝驱逐)。蒙古帝国在三次的西征中共侵吞40多個國家。 然而,蒙古汗國在1260年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的争位战后走向分裂。尽管忽必烈于1264年击败阿里不哥,其所主張的對於“蒙古大汗”之位的繼承權並沒有獲得四大汗國的一致承認;原屬大蒙古國的朮赤後王封地、察合臺後王封地、窩闊臺後王封地和忽必烈之弟旭烈兀的封地取得事實上的獨立地位,被稱為四大汗国;其他一些蒙古帝國時期建立的小型汗國多依附于四大汗國。1271年忽必烈改國號為“大元”,自稱“蒙古大汗”。1279年大元灭南宋。自此元朝控制領地包括今中國大部地區和蒙古高原。实际处于独立地位的蒙古四大汗国(欽察汗國、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儿汗国)與元朝之间互不统属,战争不断,直到元成宗時期才終於獲承認元朝皇帝為蒙古大汗、據宗主地位,之後四大汗国的疆土又陆续经历演变。最後一位元朝皇帝元惠宗被建立明朝的朱元璋於1368年驱逐出中原,其政權存在於蒙古高原地區,史稱北元。北元亡于1388年或1402年,由韃靼部和瓦剌部的首領先後繼承“蒙古大汗”稱號,但是其統治範圍沒有再超出過蒙古高原;其後明朝长期和察合台汗国和欽察汗国及其他的小汗國同時並存,直到17世紀蒙古人建立的主要汗國均致滅亡。最後一任蒙古大汗察哈爾部林丹汗被後金皇太極擊敗,其子额哲后來歸降皇太極,漠南蒙古諸部于1636年3月聚瀋陽,承認皇太極為大汗、統轄漠南蒙古諸部,“蒙古汗國”歷史正式結束。.

新!!: 饺子和蒙古帝国 · 查看更多 »

肉豆蔻

肉豆蔻(Nutmeg),又名肉蔻(蔻,普通话音“kòu”)、肉果、玉果、麻醉果,是一種重要的香料、藥用植物。生長於熱帶地區的常綠植物,常見於東南亞、澳洲及加勒比海地区,尤以印度尼西亚和格林纳达产量最大。肉豆蔻果實是可制两种常見香料:豆蔻核仁(nutmeg)和肉豆蔻皮(mace),用於食品、菜餚的調味,其果仁可製作香精油。肉豆蔻含有(myristicin),能够产生兴奋及致幻作用。如服用过量,可产生幻覺甚至昏迷现象。.

新!!: 饺子和肉豆蔻 · 查看更多 »

锅贴

锅贴用少量油水煎熟包有餡細長型兩端開口的麵食,類似餃子。部分地區指生煎的饺子,或指北方農村在大鐵鍋中以雜糧麵發酵後做成的餅。通常的做法是将锅贴排放到平底锅内,锅底涂一些食用油以防粘底,在火上浇入水,有时加入一些醋,盖盖焖熟。認為鍋貼與煎餃不同的地區認為兩者除了包法不同,鍋貼不似煎餃需蒸熟後用油煎,而是直接生煎,且現多使用平底鍋。 锅贴的形状各地不同,一般是饺子形状,但天津锅贴类似褡裢火烧。鍋貼的口味除了一般豬肉外,還有韓式泡菜等其他口味。 在日本,所谓的“饺子”指的是煎餃,通常和日本拉面一起经营。煎饺也通常作为日本境内的中国料理店的必备经典菜肴出售。日本的饺子工厂将饺子用蒸汽蒸熟出售,日本人食用饺子时将买回的熟饺子放入锅中煎一下。.

新!!: 饺子和锅贴 · 查看更多 »

醋(Vinegar),舊稱為--、苦酒等,是烹飪中常用的一種液體酸味調味料。 醋的成分通常含有3%-5%的醋酸,有的還有少量的酒石酸、檸檬酸等。理論上講,幾乎任何含有糖分的液體都可以發酵釀醋。今天,按食醋生產方法,食醋可分為釀造醋和人工合成醋。釀造醋,是以糧食為原料,透過微生物發酵釀造而成。人工合成醋是以食用醋酸,添加水、酸味劑、調味料,香辛料、食用色素勾兌而成。 醋和盐一样在自然環境中可以自行生成,在古巴比伦时代即有醋的记录留下。一般而言,东方国家以谷物酿造醋,西方国家以水果和葡萄酒酿醋。在中國,通常認為醋在西周時開始被釀造,但也有人認為醋起於商朝或更早。漢朝時--被稱為醋。在中東,古埃及时期就已出现了醋。由于都是通过发酵酿造获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酒醋同源,凡是能够酿酒的古文明,一般都具有酿醋的能力。 由于原料,工艺,饮食习惯的不同,各地的醋的口味相差很大,一般可以分为固态发酵的黑醋和液态发酵的红醋、白醋两大类。在中国北方大多数醋都是黑醋,最著名的醋種當屬明朝時發明的山西老陳醋。山西人以愛好食用醋而全國聞名,有“缴枪不缴醋”的笑谈。在中国南方,黑醋产品中影响最大的有镇江香醋、四川保宁醋两者,以上三种黑醋构成了中国四大名醋的前三位。此外,食用海鲜较多的东南沿海地区则大量使用液态发酵的红醋,其主体为浙江米醋,下有湖州老恒和、绍兴仁昌酱园、绍兴咸亨、广东珠江桥、豫西贾氏柿子醋等品牌。 醋在中國菜的烹飪中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常用於溜菜、涼拌菜等,西餐中常用於配製沙拉的調味醬或浸製酸菜,日本料理中常用於製作壽司用的飯。另外有人相信它還具有保健、藥用、醫用等多種功用。 本草綱目記載:醋「味酸苦,性溫和,無毒」其功效在於「消腫塊、散水氣、殺邪毒」。可以治療「腸胃消化不良、各種腫瘤癥塊、婦女生理病即一切魚肉的菜毒」等。.

新!!: 饺子和醋 · 查看更多 »

蕎麥

荞麦(学名:Fagopyrum esculentum),亦作普通蕎麥以跟其他同屬物種區別,是蓼科荞麦属的植物,也有人将其分入蓼属,它是一种双子叶植物。普通荞麦和同属的苦荞麦(F.

新!!: 饺子和蕎麥 · 查看更多 »

腐乳

腐乳或豆腐乳,又因地而異稱為乳腐、南乳、貓乳、豆乳、霉豆腐、酱豆腐、糟豆腐(形如酒糟醃漬),是一種將豆腐利用黴菌發酵﹑醃製、並二次加工的豆製品,為東亞飲食的常見佐料。腐乳在中國大陸、香港、台灣、琉球及東南亞均有生產,但色澤與味道因地方做法不同而有所差異。如蘇州的豆腐乳呈黃白色,口味相對細膩;北京的腐乳呈紅色,偏甜;廣東的南乳也呈紅色,然而口味偏鹹和微辣;至於四川的腐乳,其辛辣程度大多比較高。 李日華《蓬櫳夜話》記載:“黟縣(今安徽黃山市黟縣)人喜於夏秋間醢腐,令變色生毛隨拭去之,俟稍乾投沸油中灼過,如製饊法漉出,以他物筆烹之,……然余曾一染指,直臭腐耳,未睹其神奇也。”腐乳通常用毛黴菌發酵,包括腐乳毛黴(Mucor sufu)、魯氏毛黴(Mucor Rouxianus)、總状毛黴(Mucor racemosus),还有根黴菌,如華根黴(Rhizopus chinensis)等,但克東腐乳是由微球菌發酵的,武漢腐乳是用枯草桿菌發酵的。.

新!!: 饺子和腐乳 · 查看更多 »

酱油

酱--油,粵語、客语地區稱為--,四川、福建等地又称为豆油,是一种具東亞特色用于烹飪的調味料。除了華人之外,日本人、朝鮮人及東南亞各民族均普遍使用,近十年美國及歐洲也佔相當消費比例。制造酱油一般以大豆为主要原料,加入水、食鹽经过制麴和发酵,在各种微生物繁殖时分泌的各种酶的作用下,酿造出来的一种液体。制作酱油的原料在各地有所不同,使用的配料不同,风味也不同,比较特别的是魚露(使用魚)。.

新!!: 饺子和酱油 · 查看更多 »

酸奶

酸奶(英語:Youghurt或Yogurt,又称--、酸乳、優酪乳)是乳製品的一种,由动物乳汁经乳酸菌發酵而產生。優--格一词源自土耳其語的yoğurt(讀音:),引申自形容詞yoğun,意思是濃稠及豐厚,又或是另一動詞yoğurmak意思為「揉、使之濃稠」,都是製作乳酪的動作和方法。.

新!!: 饺子和酸奶 · 查看更多 »

雞肉

雞肉是從雞身上取得的肉,為全球主要的食用家禽之一,在世界各地有多種不同的烹調及食用方法。.

新!!: 饺子和雞肉 · 查看更多 »

雞蛋

雞蛋,又稱雞卵,是雞所生、帶有硬殼的卵,受精之後可孵出小雞。雞蛋由蛋殼保護,而當中的蛋白和蛋黃被各種薄膜包裹,并且是人类重要食物。.

新!!: 饺子和雞蛋 · 查看更多 »

蛋黃

蛋黃是指蛋(尤其指雞蛋)內的黃色液體,與蛋白相對。蛋黃是卵細胞。與蛋白一樣,蛋黃遇熱後會凝固成固體。 蛋黃主要是提供胚胎成長時的養分物質,其中小白點為細胞核,必須仔細看才能發現。而蛋黃的兩端各有一條繫帶,繫帶的功用是固定蛋黃在蛋白的裡面。.

新!!: 饺子和蛋黃 · 查看更多 »

考古学

考古學(archaeology或archeology,源自古希臘文:ἀρχαιολογία, archaiologia ;ἀρχαῖος,arkhaīos,「古代」;以及-λογία, -logiā,「學問」),對於過去人類社會的研究,主要透過重建與分析古代人們的物質文化與環境資料,包括器物、建築、與。由於考古學運用許多不同的研究程序,它可被認定為一門科學與一門人文學,Renfrew and Bahn (2004:13)而且在美國,它是人類學的一個分支,Cultural Anthropology The Human Challenge (2005)在歐洲則是一門獨立學科。 考古學研究人類歷史,從距今250萬年前東非最早的石器的發展,直到近代。這個學科是最重要的史前史研究學科,在史前時代沒有文字資料可供歷史學家研究,而且這個時代佔了人類整體歷史的99%以上,從舊石器時代直到書寫文字出現之前。考古學具有各種不同的目標,範圍從研究人類演化到文化演化與瞭解文化史。 考古學包括、以及最後對所收集資料的分析,以便更瞭解人類的過去。就宏觀的視野來看,考古學仰賴跨學科分析,學科上的協助來自人類學、歷史學、遺傳學、演化生物學、生物科技、藝術史、古典學、民族學、地理學、Aldenderfer and Maschner (1996) 地質學、Gladfelter (1977)Watters (1992)Watters (2000) 語言學、物理學、資訊科學、化學、統計學、古生態學、古動物學、古生物學、與古植物學。 考古學在19世紀由歐洲的發展出來,從那時開始就成為遍佈世界的學科。從一開始,各種特別型態的考古學就已發展,包括與考古天文學,以及多樣的科學技術以輔助考古學調查。然而今日考古學家面對許多問題,包括面對、盜掘掠奪器物、與反對人類遺留的發掘。.

新!!: 饺子和考古学 · 查看更多 »

除夕

夕,又稱大年夜、年夜、年三十、除夜、岁除、大晦日,是過年前的最后一天。這天的確實日期會因為曆法而有所不同。傳統上漢字文化圈以農曆作為曆法,由於農曆十二月多為大月,有三十天,所以又称为大年三十、年三十、年三十晚、年三十夜、二九暝/三十暝(閩南語);而十二月小月時为廿九日,閩南人稱二九暝/三十暝(閩南語)。除夕時,人們會一家團聚,並有守歲的習俗,在大中華地區、日本和越南家中的長輩會發給晚輩壓歲錢,韓國近代也受漢字文化圈其他地區影響而有了發壓歲錢的習俗。而中國南方、臺灣和越南等地會有年宵市場(或稱花市)。.

新!!: 饺子和除夕 · 查看更多 »

柠檬

柠檬(Citrus limon, 英文簡稱: Lemon),是被认为原产亚洲的常绿小乔木,其果实为黄色椭圆状。.

新!!: 饺子和柠檬 · 查看更多 »

李子

李子是李--(学名:Prunus sect.)植物的通称,别名苹果仔,是樱桃属李亚屬中的几种核果果樹及其果实的名称,通常指中国李,但也包括欧洲李等其他物种,不包括同属李亚属的杏。味酸甜,可生吃或製成果醬。李子汁可以酿成李子酒;蒸馏过后可制成闻名东欧的梅子白兰地-Slivovitz。脱水后的李子甘甜且多汁,具有很高食用纤维含量,所以李子汁经常用于帮助调解消化系统功能。李子还含有多种抗氧化物,能够延缓衰老。近年来美国的李子制造商开始将他们的产品标注为“dried plums”,因为“prunes”這個詞語經常出現在改善便秘的文章內,被認為有负面含义而令人倒胃口,而且只适用于老年人。 李子核油由李子肉质内核部分榨出。 李子有多种颜色和大小。有些肉质非常坚硬,有些具有黄色、白色、绿色或者红色果肉,并相应有不同的果皮颜色。.

新!!: 饺子和李子 · 查看更多 »

杏(學名:Prunus armeniaca),其果又稱杏子、杏實、杏桃,是李属李亚属植物,其果肉、果仁均可食用。.

新!!: 饺子和杏 · 查看更多 »

梅(学名:Prunus mume),是蔷薇科杏属的落叶乔木,有时也指其果实或花。原产于中国,后来發展到韩国与日本等地。.

新!!: 饺子和梅 · 查看更多 »

橙皮

橙皮又稱黃果皮、理陳皮,是蕓香科植物香橙的果皮。剝下的果皮經過曬干或烘干而成。 香橙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可作为健胃剂。橙皮很早就是中藥的一種,味辛微苦,入脾、肺二經。治咳嗽化痰。.

新!!: 饺子和橙皮 · 查看更多 »

正月初一

正月初一朔,華夏新年首日,即「歲首」、「年節」、「元旦」。華夏曆法一般以最接近立春之朔日(月缺之日)為正月初一,日期一般落在大寒至雨水(在西曆1月21日至2月20日)之間。立春緊接於大寒之後,後接雨水,象徵一年最寒冷之時結束。而且送別華夏舊一年。.

新!!: 饺子和正月初一 · 查看更多 »

洋蔥

洋蔥(学名:Allium cepa),在中國,北京人称葱頭、甘肅人稱洋蒜,新疆人稱皮牙孜(源自波斯语Piyaz)、是一種常見的蔥科蔥屬植物。.

新!!: 饺子和洋蔥 · 查看更多 »

朝鮮語

--,是通行於-zh-hans:韩国、;zh-hant:南--zh-hans:朝鲜;zh-hant:北韓-及满洲、俄羅斯遠東地區、日本等朝鲜族聚居地區的語言。 朝鲜语在全球约有7560万使用者,是世界第十三大语言。随着大韩民国在国际社会政治、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学习韩语的人数也不断增长,目前许多国家的高中和大学都教授韩语。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地,大学入学考试的外語科目中可以選擇韩语應考。.

新!!: 饺子和朝鮮語 · 查看更多 »

春节

#重定向 春節.

新!!: 饺子和春节 · 查看更多 »

新疆

#重定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 饺子和新疆 · 查看更多 »

旱芹

旱芹(学名:Apium graveolens),又称西洋芹、西芹、芹菜、富菜、药芹,是伞形科芹属的植物,分布在欧洲、美洲、亚洲、非洲等地。在中国烹饪中是一种常见的蔬菜,在義大利菜中也常用作爆香料。芹菜可食用部分主要为叶柄;叶虽然也可以食用,但因略帶苦味,少有人吃。其一種類 A. graveolens var.

新!!: 饺子和旱芹 · 查看更多 »

擀麵棍

擀麵棍是一种烹饪工具,呈圆柱形,用来在平面上滚动,挤压面团等可塑性食品原料。 主要有两类形状:.

新!!: 饺子和擀麵棍 · 查看更多 »

教授

教授,是一種高等教育體系中的職稱。在中國漢、唐的大學中即設有此官職;在現代漢語、日語、及韓語的語境中,多作為英語「Professor」一詞的同義語使用,指在現代高等教育機構(例如大學或社區學院)中執教的教師。.

新!!: 饺子和教授 · 查看更多 »

扁食

扁食可以指:.

新!!: 饺子和扁食 · 查看更多 »

晋语

晉語是汉藏语系汉语族的一种语言,也是中国北方汉族地区除官话之外的唯一一门被官方认定为“獨立語言”的汉语族语言。晉語是汉语的一支,若視漢語為一種語言,則晉語是它的一级方言,下分數支二級方言。若視漢語為“漢語族”,視晉語為獨立語言的話,則晉語下有數支晉語的方言。 晉語也是一種聲調語言,這點跟漢語下的一眾語言相同。 截止1996年,晋语的使用者约为4500万左右(不含汾河片),以使用者人口排名位居世界第22名,在漢語中影响力僅次於官话、吴语、粤语和闽南语。至2007年,晋语的母语使用者人数增至6305万人,仍为世界100大语言之一。 晋语是山西、陕北、河套等地区的主要语言,现代晋语的使用者主要分布在中国大陆山西省、内蒙古中西部、陕西省北部、河北省西部、河南省北部等地区,以太原话为代表方言。晋语的命名来自于“山西省”,又被部分中国学者称为晋方言。 最早提出將晉語自官話中劃分出來的是語言學家李榮,他所依據的標準是「山西省及其毗連地區有入聲的方言」。不過,也有部份學者對此提出異議。1987年出版的《中国语言地图集》裏首次把晋语列入,2007年的国际认证 ISO 639-3 国际语种代号的编制中,国际标准化组织也把晋语列入,语言代码为:ISO 639-3 cjy 。.

新!!: 饺子和晋语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子孫餑餑水餃蒸饺餃子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