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26 关系: 大字,大和國,大阪市,大阪府,天皇,天武天皇,太子町 (大阪府),奈良县,中央區 (大阪市),市町村合併,地方政府,皇极天皇,羽曳野市,飛鳥寺,飛鳥淨御原宮,飛鳥時代,高市郡,高松塚古墳,舒明天皇,蘇我氏,藤原京,推古天皇,河內國,治天下大王,持统天皇,明日香村。
- 日本舊都
- 飛鳥時代
大字
大字(平假名:おおあざ)為日本在明治時代開始使用的區劃單位,其上層的區劃為市町村,下層的區劃為小字藤岡謙二郎・山崎謹哉・足利健亮《日本歴史地名辞典 新装版》,柏書房,pp.8-9。。台灣日治時期的行政區劃自1920年開始,也使用過大字和小字的區劃,為原街庄社鄉改制而來,直到1945年二次大戰日本投降。 日本在明治時代開始實施市町村合併時,將許多原本的村級行政區合併為新制的市町村行政區,便出現了許多村合併後,組成一個轄區更大的村,而原本的村名,就改成為大字。例如:○○村與其他村合併共同組成新的△△村時,新的地址變成為「△△村大字○○」。而原本在舊有的村級行政區下的更小的行政區單位,便成為小字。 現在已有許多地方不使用大字,甚至在最近的平成大合併中,有許多市町村合併時,同時廢除了大字的使用,地址的登記由原本的「▽▽市大字○○字□□」改成「▽▽市○○字□□」,沖繩縣則有許多地方直接將大字改為「字□□」。.
查看 飛鳥 (地名)和大字
大和國
大和國(),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京畿區域,為五畿之一,又稱和州。大和國的領域相當於現在的奈良縣。又可表記「大倭国」、「倭国」、「大養徳」、「大倭」。やまYama是山的意思。源自古日本的山岳信仰,大和亦能代表整個日本民族和國家。.
查看 飛鳥 (地名)和大和國
大阪市
大阪市()是日本大阪府的府治,為政令指定都市之一,亦是大阪都市圈、京阪神大都市圈、乃至於近畿地方的中心城市。全市面積223平方公里,夜間人口(居住人口)約有269.5萬人,是日本人口第三多的城市;日間人口則超過353萬人,位居日本第二。 大阪自奈良時代開始,就因其臨海的地理位置成為貿易港口,並曾在此建立「難波京」。安土桃山時代,豐臣秀吉修建大阪城,並以大阪做為豐臣政權的統治核心城市。在江戶時代,大阪和京都、江戶並稱為「三都」,是當時日本經濟活動最旺盛的都市,被譽為「天下的廚房」。明治時代之後,大阪仍是日本最重要的產業都市,人口數曾一度超過東京,有「」之稱。在戰後由於東京一極集中的進展,大阪雖然在人口數和經濟發展上被東京拉開距離,但仍然是西日本的最大都市和經濟中心。除了經濟之外,大阪也以其獨特的文化而著稱。今日的大阪和東京並列為日本最具代表性的大都市,也是在世界具有知名度的國際性都市。2014年,按照美國諮詢公司A.T科爾尼的全球城市排名,大阪市位居世界第55位。.
查看 飛鳥 (地名)和大阪市
大阪府
大阪府()是日本近畿地方的都道府县之一,府厅位于大阪市。.
查看 飛鳥 (地名)和大阪府
天皇
天皇()是日本的君主,以其為首的日本皇室則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皇室。在明治維新至1947年為止而施行的《大日本帝國憲法》中,明定其為國家元首;之後接續施行至今的《日本國憲法》中則被定義為「日本國以及日本國民整體的象徵」,為有名無實的虛位元首。 天皇的族系號稱「萬世一系」,從首任的神武天皇以來一脈相傳,並不像中国、朝鮮、越南等周邊國家经历過改朝换代,這是由於天皇在歷史上能掌握實權的時間很短,所以反而能避過戰亂,使皇室更加長壽。由於天皇與整個皇室在古代被認為是超乎於普通人的存在,因此時至今日都是沒有姓氏的(历史学研究上称其为天皇氏或天皇家)。而在神道教傳統中,天皇被認為是天照大神後裔,故具有「神性」;但二戰後,昭和天皇發表《人間宣言》,完全放棄天皇在過往被賦予的神性。 通常,現任天皇會被稱為「今上天皇」,敬稱「陛下」。當天皇退位,他會被稱為「太上天皇」(簡稱上皇);倘若天皇退位後出家,他會被稱為「太上法皇」(簡稱法皇);如果天皇駕崩,他會先被稱為「大行天皇」,之後再正式諱稱為「[在位時年號]天皇」(例如明治天皇)。 現任天皇(今上天皇;第125任)為明仁,是昭和天皇的長子,年号平成,於1989年1月7日即位。.
查看 飛鳥 (地名)和天皇
天武天皇
天武天皇(;),日本第40代天皇(673年2月27日-686年9月9日)。名大海人皇子()。 舒明天皇第三子。天智天皇(中大兄皇子)胞弟,参加大化革新,天智天皇即位后被立为皇太弟,但兄弟之间因皇位继嗣问题似不圆满。天智天皇死后,天武遂避难于吉野,但与大友皇子(弘文天皇)之间发生了壬申之乱。大海人皇子以东国为基地,在内乱中取得胜利,翌年继位于飞鸟净御原宫。在位期间,制定了《》,修纂国史,规定八色姓(真人、朝臣、宿彌、忌寸、道師、臣、連、稻置),,形成律令体制,加强了天皇皇室权力的制度化。并实施了以诸皇子为中心的皇亲政治。这一方针为「鸕野讚良皇女」(即持统天皇)所继承。 他崇奉日本神道教,谥号「天渟中原瀛真人」(即是鋪满天上珠玉的瀛洲)。.
查看 飛鳥 (地名)和天武天皇
太子町 (大阪府)
太子町()是位於日本大阪府東南部的行政區劃。 名稱「太子」源自6世紀的聖徳太子,聖徳太子的墓所即位於轄內。.
奈良县
奈良县()位处日本近畿地方,紀伊半島內陸,首府为奈良市,為八個無海岸線的內陸縣份之一。县域是旧时令制国中大和国。古代日本国家起源于此地。.
查看 飛鳥 (地名)和奈良县
中央區 (大阪市)
中央區()是日本大阪市24區的其中之一,也是大阪府府廳的所在地。.
市町村合併
市町村合併(日本の市町村の廃置分合,にほんのしちょうそんのはいちぶんごう)包括了日本市町村的分割、分立、合并、編入等。地方自治法第7條對此的定義是「市町村的廢置分合與市町村邊界的更改」。日本基於強化市町村的效率與能量、擴大其治理規模,並因應財政困難,120年來持續推動市町村合併。自明治以后,市町村的數量就一直處于減少的趨勢,合并的情況壓倒性的多于分割的情況。而由于多次的政區調整,行政區之間有時也會出現飛地。 先后共有三次大規模的市町村合并,分別是明治大合并、昭和大合并、及平成大合并,各自有其不同的背景因素、政策目標與後續影響。觀其成果,確實使市町村的平均規模擴大,行政服務上也有所變革,並因此節省了部分開支;但自治體合併後必須面對許多內部的不協調,財政上更由於財政紀律的缺乏和中央補助的減少,仍存在相當的困難。.
地方政府
地方政府,廣義的定義係指管理特定行政區域內公共事务的政府组织的总称,狹義的定義則專指地方或地區行政機關。地方政府是「中央政府」的對稱。 由於現代國家,通常會賦予地方對於轄區內的一部分公共事務有自治權限,「地方政府」也被作為處理地方自治事務的政府組織的總稱,於此涵義下,中央政府派駐各地方的政府機關,就算有特定管轄範圍,亦不能稱之為地方政府。在聯邦制國家,由於聯邦是由若干分子國(如美國的各州、德國的各邦)所組成,這些分子國具有準國家性質,其政府組織,一般不稱為地方政府。.
查看 飛鳥 (地名)和地方政府
皇极天皇
皇極天皇(;),日本第35代和第37代天皇。為日本第二位女性天皇。諱寶女王(),後世又尊稱為寶皇女。皇極天皇是她第一次在位期間的稱號(642年1月15日至645年6月14日)。第二次在位期間(655年1月3日至661年7月24日)稱齊明天皇()。.
查看 飛鳥 (地名)和皇极天皇
羽曳野市
羽曳野市()是位於大阪府東南部的城市。轄區中間為羽曳野丘陵,東側為山區,由南往北自中間區域穿過,主要農產為葡萄。.
查看 飛鳥 (地名)和羽曳野市
飛鳥寺
飛鳥寺(あすかでら)位於奈良縣高市郡明日香村的寺院,是蘇我氏的氏寺、日本最古老的本格寺院法興寺(取佛法復興寺院之意)的後身。其供奉的本尊「飛鳥大佛」即為釋迦如來,創立者為蘇我馬子。其山號為鳥形山(とりがたやま)。現在屬於日本的宗派真言宗豐山派。 飛鳥寺有很多個名稱。其法號為「法興寺」,天皇遷都平城京後也稱為「元興寺」(がんごうじ)。另一方面,由蘇我馬子建立的現在殘留的金堂遺跡小寺院稱為「安居院」(あんごいん)。此外,「飛鳥寺」是日本建築學術用語「飛鳥寺式伽藍配置」的由來。 飞鸟寺于公元588年在苏我氏的主持下由百济工匠修建,1196年由于雷电引发火灾而焚毁。.
查看 飛鳥 (地名)和飛鳥寺
飛鳥淨御原宮
飛鳥淨御原宮 是672年到694年日本天武天皇和持統天皇的居所。史學家認為其是日本此類宮殿中最大型的,原址可能在日本奈良縣明日香村。 William R. Carter: 飛鳥淨御原宮, 講談社日本百科全書, Bd.
飛鳥時代
飛鳥時代基本上是指7世紀的日本,具體而言乃是從592年到710年之間的時期,也有人認為其開始階段可更早至538年,和前一時期的古墳時代後期相重合。飛鳥時代以其根據遺址所在地奈良城南方25公里處的飛鳥(明日香村─あすかむら,あすか漢字也寫作「飛鳥」)命名。大和王權在飛鳥時代開始發生巨大的變革,大化改新後中央集權的天皇體制正式成形,取代昔日地方豪族各自半獨立的局面。從政治事件方面來說,飛鳥時代可以比較狹義的指592年推古天皇即位,593年聖德太子攝政推行改革,至694年持统天皇從飛鳥浄御原宮遷都藤原京为止的102年,或至710年元明天皇從藤原京遷都平城京(今奈良市)為止的116年。 飛鳥時代同時也是日本歷史上重要的文化、社會和政治交流發展時期,其起點為古墳時代的末期,在從中國傳入的佛教影響下有長足的發展。佛教的引入是日本社會結構改變的重要標誌,也以興建寺廟代替興建巨大古墳的風氣,因此大型古墳迅速自飛鳥時代中消失。飛鳥時代的另一個重要表現是日本國的稱呼,從倭(わ、やまと、ワ、ヰ)變為了日本(にほん)。 在藝術史上,飛鳥時代還可以分為兩個時期:6世紀的「飛鳥文化」(狹義,指到大化改新為止,早期佛教文化傳入並受到北魏和百濟的影響)和7世紀的「白鳳(はくほう)文化」(參見子條目命名之說明,指大化改新後的時期,受到更多隋朝和唐朝文化的影響)。.
查看 飛鳥 (地名)和飛鳥時代
高市郡
市郡()為奈良縣屬下的郡。人口14,624人、面積49.85 km²。(2003年) 这里是日本第一个信佛教的地区。 高市郡包含以下一個町及一村。.
查看 飛鳥 (地名)和高市郡
高松塚古墳
松塚古墳(たかまつづかこふん)是位在奈良縣高市郡明日香村(國營飛鳥歷史公園內)的古墳。藤原京期(694年~710年)築造的終末期古墳,直徑23m(下段)及18m(上段)、高5m的二段式圓墳。1972年,發現極彩色的壁畫而受到注目。2009年,復元成本來的形狀,對外公開。.
舒明天皇
舒明天皇(,),諱田村,日本第34代天皇(629年1月4日至641年10月9日)。 628年推古天皇死后,朝廷发生皇位继嗣之争。天皇遗言由圣德太子的儿子、苏我马子的外孫山背大兄王继位,但苏我虾夷违背遗言,拥立敏达天皇的孫、押坂彦人大兄皇子的儿子田村皇子为天皇。天皇即位后次年派遣第一次遣唐使。在位12年间,苏我氏实力获得很大发展。他曾经与高表仁爭礼不欢而散。.
查看 飛鳥 (地名)和舒明天皇
蘇我氏
蘇我氏是在日本從古墳時代到飛鳥時代(6世紀—7世紀前半期)擁有勢力且代代都出大臣的有力氏族。根据地是現今橿原市一帶。.
查看 飛鳥 (地名)和蘇我氏
藤原京
藤原京,飛鳥京的西北部,位于今奈良县橿原市,是日本史上最初最大的都城。而且还是日本史上最初的按照条坊制(じょうぼうせい)布局的中国式都城,这座都城还体现了《周礼》所传达的思想。.
查看 飛鳥 (地名)和藤原京
推古天皇
推古天皇(;,諱號豐御食炊屋姬尊,或稱額田部皇女。為日本第33代天皇(592年12月8日至628年3月7日)。父親是日本第29代天皇欽明天皇,生母是妃蘇我堅鹽媛。576年成為敏达天皇皇后。592年崇峻天皇遭苏我马子杀害后,被拥立为天皇,從而成為日本第一位女性天皇。即位之初,冊立兄長用明天皇次子廄戶皇子為皇太子,即聖德太子,並由太子总摄朝政。在位36年间,以聖德太子为中心,推行一系列政制改革,是谓推古朝改革。母舅苏我马子在624年曾要求賜予朝廷直辖地葛城县為其領地,遭断然拒绝。除限制貴族權力之外,她也大力推廣佛教,4次派遣使節團訪問時值隋朝的中國,開啟了日本的飛鳥時代。逝於628年,享壽74歲。.
查看 飛鳥 (地名)和推古天皇
河內國
河內國(),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京畿區域,為五畿之一,又稱河州。河內國的領域大約相當於現在大阪府的東部。.
查看 飛鳥 (地名)和河內國
治天下大王
治天下大王是日本飛鳥時代以前大和王權(倭國)君主的尊稱。在日本語固有詞彙中,「キミ」是主人、貴人的意思,前加「オオ/オホ」一詞表示尊敬。漢字表記為「大王」。 治天下大王的稱謂具體產生時間不詳,在千葉縣的稻荷台1号古坟出土的王賜銘鐵劍上有「王賜□□敬□」的銘文,推定為允恭天皇時代,乃是目前所知治天下大王一詞最早出現的文物。埼玉縣稻荷台1号古坟出土的鐵劍有「獲加多支鹵大王」銘文,熊本縣江田船山古墳出土的鐵刀又有「台天下獲□□□鹵大王」銘文,可知治天下大王一詞大約出現在5世紀後期。 《隋書·倭國傳》中稱「俀王姓阿毎字多利思北孤,號阿輩雞彌」,其中 「阿輩雞彌」是「おおきみ」(大王)的音譯。607年(大業三年)日本致隋朝國書中有「日出處天子致書日沒處天子無恙云云」一句,可知大王只在國中使用,當時日本君主的外交稱謂並不是大王,而是天子。 680年,飛鳥凈御原令頒佈後,“大王”的稱謂被改为“天皇”;但治天下大王一詞仍舊被廣泛使用,《萬葉集》中多稱天皇為「大王」。後才逐漸消失。.
持统天皇
持統天皇(;),日本第41代天皇,女天皇,原名鸕野讚良(),又稱菟野皇女。.
查看 飛鳥 (地名)和持统天皇
明日香村
明日香村()是奈良縣中部的村,該村內發現了大量飛鳥時代的宮殿與史跡。.
查看 飛鳥 (地名)和明日香村
另见
日本舊都
飛鳥時代
- 丁未之亂
- 中宮寺
- 五畿七道
- 伊势神宫
- 六國史
- 古事記
- 古墳
- 園城寺
- 壬申之亂
- 大和時代
- 大安寺 (奈良市)
- 大宝律令
- 大野城 (筑前國)
- 姓 (日本政治结构)
- 治天下大王
- 興福寺 (奈良市)
- 舊辭
- 萬葉假名
- 萬葉集
- 藤原京
- 飛鳥時代
- 鬼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