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

指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英文:Kwun Tong Station Public Transport Interchange)或稱觀塘鐵路站巴士總站(英文:Kwun Tong Railway Station Bus Terminus),是香港一個位於九龍觀塘區的公共運輸交匯處,供公共巴士和公共小型巴士作為總站之用,其中一部份可供其他車輛駛入作短暫停留。.

146 关系: 城巴城巴A22線城巴N29線博康邨協和街坑口大老山隧道天瑞邨威爾斯親王醫院客貨車官塘工業中心安全島安蔭邨寶達邨寶林將軍澳將軍澳綫將軍澳隧道屯門市中心屯門碼頭展亮技能發展中心(觀塘)中環市區重建局九廣鐵路九龍九龍巴士九龍巴士13B線九龍巴士13M線九龍巴士14B線九龍巴士14C線九龍巴士14線九龍巴士14X線九龍巴士15A線九龍巴士15B線九龍巴士15線九龍巴士15M線九龍巴士16線九龍巴士16M線九龍巴士234C線九龍巴士234D線九龍巴士234S線九龍巴士23M線九龍巴士258D線九龍巴士259D線九龍巴士269C線九龍巴士28A線九龍巴士38線九龍巴士40線九龍巴士42C線九龍巴士62X線...九龍巴士74S線九龍巴士89B線九龍巴士89線九龍巴士89D線九龍巴士89X線九龍巴士93A線九龍巴士93K線九龍巴士98A線乙明邨康盛花園彩虹邨德福廣場德福花園地政總署圓洲角利安邨和合石公共小型巴士公共屋邨公共運輸交匯處創紀之城石圍角邨石籬邨石蔭邨环线獅子山隧道秦石邨秀茂坪翠屏道翠屏邨翠林邨物華街牛頭角牛頭角站瀝源邨過海隧道巴士601線過海隧道巴士606線過海隧道巴士619線過海隧道巴士641線過海隧道巴士N619線荷里活廣場荃灣荃灣西約順利邨衞生署控煙辦公室裕民坊香港香港專業教育學院觀塘分校香港地鐵香港過海隧道巴士路線香港迪士尼樂園香港文化博物館觀塘觀塘區觀塘市中心重建項目觀塘碼頭觀塘站觀塘綫觀塘職業訓練中心觀塘道觀塘(月華街)巴士總站鯉魚門道鰂魚涌黃大仙黃大仙區黃大仙祠载货汽车轿车農曆新年迪士尼樂園巴士R22線藍田 (香港)葵涌良景邨電單車老圍梨木樹邨橫頭磡邨汀九油塘油柑頭沙田大會堂沙田市中心沙田圍沙田站沙田第一城沙田車公廟沙角邨深井淘大商場港鐵月華街新城市廣場新翠邨新田圍邨愉翠苑曾大屋 扩展索引 (96 更多) »

城巴

城巴有限公司是香港的一家巴士公司,同時提供專利巴士和非專利巴士服務,經營多條香港島、北大嶼山、香港海洋公園、沙田第一城、香港迪士尼樂園、香港國際機場及深圳灣口岸的巴士路線,並有巴士租賃服務。該公司與新巴一樣,為新創建集團成員。.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城巴 · 查看更多 »

城巴A22線

城巴A22線是香港一條來往藍田站及機場(地面運輸中心)的機場巴士路線,提供港鐵藍田站、觀塘、牛頭角、九龍灣、坪石邨、新蒲崗、九龍城、土瓜灣、紅磡及佐敦來往機場(一、二號客運大樓)的機場巴士服務。.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城巴A22線 · 查看更多 »

城巴N29線

城巴N29線是香港的一條通宵巴士路線,來往東涌站及將軍澳康盛花園。.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城巴N29線 · 查看更多 »

博康邨

博康邨(Pok Hong Estate)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新界沙田區沙田圍西南的作壆坑(「壆」字讀作「博」),但已列入擴展市區配屋區內,佔地9.6公頃,共有8座大廈,於1982年至1985年10月間分三期落成,人口約22,000人。博康邨是租者置其屋計劃的屋邨之一。.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博康邨 · 查看更多 »

協和街

協和街(Hip Wo Street)是香港九龍觀塘區的一條街道,南北縱向,由下而上以觀塘道交界為起點,順利邨道和秀茂坪道交界為終點。沿線發展以高密度住宅為主,附以小量社區設施。由於人口密集,交通尚算發達。行人過路設施設置在每一個路口,均為行人過路綫,另設一座行人天橋,連接祥和苑來回方向的巴士站,方便該屋苑居民。.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協和街 · 查看更多 »

坑口

坑口是香港新界西貢區將軍澳新市鎮的一部分。現在坑口的土地,大部分均是原來的鴨仔灣(即現水邊村一帶)填海而來。.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坑口 · 查看更多 »

大老山隧道

大老山隧道(Tate's Cairn Tunnel),是香港現時最長的行車隧道,全長達3.95公里,車速限制每小時70公里,是連接九龍與沙田的5條隧道或道路中,唯一通往九龍東之一,另外4條為獅子山隧道、沙田坳道、青沙管制區及大埔公路。隧道穿過大老山,連接新界東沙田小瀝源和九龍東黃大仙鑽石山,為一條雙程雙線分隔雙管隧道,隧道人員獲授權執行香港法例393章《大老山隧道條例》。 雖然隧道在九龍的實際入口位於鑽石山南蓮園池旁,但連接隧道鑽石山入口以南和九龍灣麗晶花園(彩虹交匯處)之間,穿越介乎彩虹邨和采頤花園中間的一段約一公里長高架引道,屬隧道區域一部分,並非屬於觀塘繞道,故實際起點是在麗晶花園,故此大老山隧道連同引道全長5.85公里。.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大老山隧道 · 查看更多 »

天瑞邨

天瑞邨(英文:Tin Shui Estate)是香港的一座公共屋邨,位於新界元朗區天水圍新市鎮中西部,新市鎮發展計劃的第二個公共屋邨,為了便於香港房屋委員會管理,邨內分為天瑞(一)邨及天瑞(二)邨。.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天瑞邨 · 查看更多 »

威爾斯親王醫院

威爾斯親王醫院(Prince of Wales Hospital),簡稱威院,是一所位於香港新界沙田區沙田圓洲角提供第三層醫護服務的大型公立地區綜合醫院,亦是香港兩所教學醫院之一,為香港中文大學的教學醫院。 現時醫院有1,600多張病床及超過4,800名員工,是新界東部的區域龍頭醫院,服務範圍廣泛,與沙田慈氏護養院、白普理寧養中心、沙田醫院、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大埔醫院及北區醫院組成新界東聯網,為沙田及北區的居民提供服務,並提供24小時急症服務。附設李嘉誠專科診所,提供全面的專科門診服務。.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威爾斯親王醫院 · 查看更多 »

客貨車

#重定向 廂型車.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客貨車 · 查看更多 »

官塘工業中心

官塘工業中心(多寫作觀塘工業中心)是香港一組工業大廈群,位於九龍觀塘的觀塘道436-484號,鄰近港鐵觀塘站。該組建築共有四期,每期樓高13層,每個單位面積1,000平方呎至2,200平方呎。項目於1978至80年間落成,其中地庫、地下和三樓可貫通一至四期。 官塘工業中心的單位大多被印刷企業所用,約佔了全部單位的三成。.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官塘工業中心 · 查看更多 »

安全島

安全島,又稱交通島、分隔島、分界堤,是一種道路設施,位於馬路的中央或快車道與慢車道之間,分隔雙向車道或快慢車道,亦可供行人暫避車輛。而一些安全島會設有兩個安全島標柱(英語稱為Bollard),分別在安全島的兩端,提醒司機閃避,以確保島上行人的安全。部分安全島上,還配合交通號誌或斑馬線使用,以控制道路的交通流量,增加過路行人的安全。.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安全島 · 查看更多 »

安蔭邨

安蔭邨(英文:On Yam Estate)位於香港新界葵青區北葵涌(即上葵涌)是區內較新發展的公共屋邨,由房屋署總建築師設計,其中第一期(康、嘉及祥蔭樓)的細部設計則由何顯毅建築師事務所負責,原址為石蔭及石籬臨時房屋區。共有住宅大廈八座,居民約有17,000人。主要為安置荃灣梨木樹邨及葵涌石蔭邨及石籬邨的重建戶。.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安蔭邨 · 查看更多 »

寶達邨

寶達邨(Po Tat Estate)位於香港觀塘秀茂坪東北部,是香港房屋委員會轄下的公共屋邨之一。.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寶達邨 · 查看更多 »

寶林

寶林又稱寶琳,是香港新界西貢區將軍澳新市鎮的首個開發區域之一,位處將軍澳北,亦是將軍澳村、魷魚灣村、公共屋邨寶林邨及景林邨的所在地。2002年,港鐵將軍澳綫更設立了寶琳站。.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寶林 · 查看更多 »

將軍澳

將軍澳(Junk Bay或Tseung Kwan O,Junk Bay又譯為「帆船灣」)是香港海灣,位於新界西貢區西南部;沿岸土地亦稱為「將軍澳」,位於九龍半島以東。南部為調景嶺、西南部為鯉魚門、東部則為向東南伸延的清水灣半島。將軍澳本來為陆上人煙稀少,以水上人为主的小渔村,但現已發展為香港新市鎮之一。.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將軍澳 · 查看更多 »

將軍澳綫

將軍澳綫(Tseung Kwan O Line)是港鐵營運的鐵路綫之一,連接香港島東區北角的北角站,與新界西貢區將軍澳的寶琳站和康城站之間,屬於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由於路線大部份車站位處將軍澳新市鎮,因而得名。 將軍澳綫在路綫圖中以紫色表示,其在2002年和2009年建成的車站月台都延續了港島綫的特色,以由退休港鐵建築師區傑棠題寫的大型毛筆字站名作為牆壁裝飾。.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將軍澳綫 · 查看更多 »

將軍澳隧道

將軍澳隧道(Tseung Kwan O Tunnel),是貫通香港九龍觀塘區和新界西貢區將軍澳新市鎮的一條雙程雙線分隔雙管隧道,也是香港第三短的行車隧道(最短為大圍隧道,其次為愉景灣隧道),隧道人員獲授權執行《行車隧道(政府)條例》,於1990年11月9日通車,限速每小時70公里。.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將軍澳隧道 · 查看更多 »

屯門市中心

屯門市中心(Tuen Mun Town Centre,亦作Tuen Mun Central)是香港新界屯門的中心及最繁華的地方,乃屯門新市鎮以至整個屯門區的心臟地帶,該區人流如鯽,商業活動頻繁。市中心範圍約為杯渡路以南、皇珠路以北及屯門河以東地區。.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屯門市中心 · 查看更多 »

屯門碼頭

屯門碼頭(又稱屯門客運碼頭、屯門渡輪碼頭)是香港新界屯門新市鎮南部的渡輪碼頭,亦為香港第三個連接港澳碼頭,位於蝴蝶灣東面、海翠花園對出,於1986年11月啟用。早期屯門碼頭位於現時屯門豐景園對出的位置,隨著該區的發展,碼頭於新填海區發展後遷至現址。.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屯門碼頭 · 查看更多 »

展亮技能發展中心(觀塘)

#重定向 展亮技能發展中心.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展亮技能發展中心(觀塘) · 查看更多 »

中環

中環(Central),又稱中區(Central District,簡稱Central),位於香港島中西區,是香港的商業中心及政治中心。 香港交易所、多家大型銀行、跨國金融機構及外國領事館都設在中環。香港的終審法院、禮賓府(前港督府)以及全港第二高建築物國際金融中心二期也位於中環。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總部、立法會綜合大樓和解放軍駐港部隊中環軍營則位於鄰近中環的金鐘添馬。 中環之名源於19世紀時香港華人對香港島北岸城區的通俗分區「四環九約」,「中環」為其中一環;至於港英政府對維多利亞城的官方分區則可分爲東、中、西三區,中環之地即「中區」。在此之後雖然中區的界線略有變化,但其核心區域一直都是中環一帶;後來香港政府也採納「中環」作爲官方地名,「中環」和「中區」也幾乎成爲同義詞,一般坊間應用多稱「中環」,「中區」則爲行政性的區劃。 中環也是香港的交通樞紐,是四條港鐵路線的交匯點,其中機場快綫通往赤鱲角香港國際機場。中環天星碼頭有頻繁渡輪橫越維多利亞港往來尖沙咀,港外線碼頭有定期航班往來離島。.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中環 · 查看更多 »

市區重建局

市區重建局(簡稱:市建局;Urban Renewal Authority)是香港專門負責處理樓宇重建及復修的法定機構,前身為於1988年成立的土地發展公司,鑑於香港政府希望加快市區重建,於2001年通過《市區重建局》條例及成立市區重建局,職責包括加速舊區重建、促進復修樓齡較高樓宇、修葺保育具有歷史或者建築價值的樓宇,並且透過改善舊區的環境促進經濟發展。.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市區重建局 · 查看更多 »

九廣鐵路

九廣鐵路(簡稱九鐵;Kowloon-Canton Railway,缩写KCR),是指1910年起連接香港九龍及廣東省廣州市的城際鐵路系統,也是連接九龍及廣州的第一條鐵路。當時分為兩部份,中國境內的路段稱作華段,香港境內的路段稱作英段(當時香港是英國殖民地),路軌等基建設施分兩地管理。鐵路始建於1906年,英段於1910年通車,華段則於1911年通車。來往兩地的直通車服務曾因二戰及後來中國大陸政權易手而停辦,來往兩地的長途客車(港穗直通車)於1979年才恢復行走。該路段後來由兩間不同公司營運,分別是廣深鐵路股份有限公司營運的廣深鐵路(原華段)及九廣鐵路公司營運的九廣東鐵(原英段)。 在香港,「九廣鐵路」在1990年代中期以前只代表「九廣鐵路──英段」,現在則指由九廣鐵路公司在1910年至2007年在香港營運的所有鐵路網,包括九廣東鐵、九廣西鐵、馬鞍山鐵路及九廣輕鐵。自2007年12月2日,兩鐵合併生效後,原九廣鐵路的列車服務已改由前身是地鐵公司的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營運,為港鐵一部分。.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九廣鐵路 · 查看更多 »

九龍

九龍(Kowloon),與香港島及新界同為香港三大地域之一。九龍位於香港境內的地理中心,與南面的香港島隔維多利亞港相望。香港十八區中的五區屬於九龍,分別是油尖旺區、深水埗區、九龍城區、黃大仙區、觀塘區。九龍東、南和西面則被維多利亞港包圍,三面環海,因此地理上九龍亦稱為九龍半島。 1937年,九龍群山以南成為「新九龍」,但一般香港市民在生活中都不會刻意區分,統一稱為九龍;1968年5月起,兩者並與香港島一起重新分為十區。歷年來的填海工程,使九龍的面積不斷擴展,但仍是香港城市規劃之三大主要部份中最小的,截至2010年,九龍的面積約47平方公里,2011年人口普查結果顯示,全港約有30%人口居於九龍。.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九龍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

九龍巴士(一九三三)有限公司(簡稱九巴;The Kowloon Motor Bus Co.,縮寫:KMB)為載通國際控股有限公司旗下,是香港首間專營公共巴士業務的公司,於1933年成立;主要經營九龍及新界的專利巴士服務,截至2016年年底現經營384條巴士路線及共有3,920部巴士,當中3,756部雙層及164部單層巴士,是香港最大的專營巴士公司。2014年會計年度日平均載客量為261.7萬人次。.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九龍巴士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13B線

九龍巴士13B線是香港九龍一條已停駛的巴士路線。.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九龍巴士13B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13M線

九龍巴士13M線是香港九龍一條來往觀塘(雅麗道)和寶達的路線,為秀茂坪一帶的居民提供往返觀塘市中心、觀塘站、牛頭角站接駁路線和翠屏邨的服務,是首批地鐵在兩鐵合併前,港鐵及其前稱分別為地鐵(地下鐵路)及地鐵公司。接駁巴士路線之一。.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九龍巴士13M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14B線

九龍巴士14B線是由九巴營運的一條香港九龍巴士路線,來往牛頭角及藍田(廣田邨)。.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九龍巴士14B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14C線

九龍巴士14C線是香港一條已停駛的巴士路線,來往鯉魚門(三家村碼頭)和觀塘(裕民坊)的循環巴士路線,主要為三家村和油塘的居民提供接駁服務。.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九龍巴士14C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14線

九龍巴士14線是由九巴營運的一條香港九龍巴士路線,來往鯉魚門邨及中港碼頭。.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九龍巴士14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14X線

九龍巴士14X線是九巴一條九龍市區特快巴士路線,循環來往油塘(崇信街/崇德圍)及尖沙咀。.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九龍巴士14X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15A線

九龍巴士15A線是由九巴營運的一條香港巴士路線,來往平田及慈雲山(北)。.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九龍巴士15A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15B線

九龍巴士15B線是香港九龍一條已停駛的巴士路線。.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九龍巴士15B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15線

九龍巴士15線是香港九龍的一條巴士路線,來往藍田平田邨和紅磡碼頭,途經藍田、觀塘、牛頭角、九龍灣、新蒲崗、九龍城、馬頭圍、土瓜灣及紅磡。.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九龍巴士15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15M線

九龍巴士15M線是香港一條已停駛的九龍區巴士路線。.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九龍巴士15M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16線

九龍巴士16線是香港九龍的一條巴士路線,來往藍田(廣田邨)與旺角(柏景灣),途經觀塘、牛頭角、新蒲崗、九龍城、旺角、大角咀等地。 本線另設特快特別路線16X,起訖點與主線16相同,但改經觀塘繞道,不經觀塘及牛頭角,祇於星期一至五上午繁忙時間開出一班。 本線是香港境內最後一批改為全空調的巴士路線之一(另外3條是九巴5A、93K和98A),而本線的非空調尾車更是香港史上最後一班開出的非空調班次(原為5月9日00:02由旺角柏景灣開出,但後來延至00:15開出),亦使本線成為香港史上最後一條全冷的巴士路線。.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九龍巴士16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16M線

九龍巴士16M線是香港九龍的一條巴士路線,來往觀塘站及藍田(康華苑),以循環線模式運作,主要為接駁鐵路和往返觀塘的藍田居民服務。.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九龍巴士16M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234C線

#重定向 九龍巴士234C、234D線.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九龍巴士234C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234D線

#重定向 九龍巴士234C、234D線.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九龍巴士234D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234S線

九龍巴士234S線是香港一條已經取消的路線。由深井(碧堤半島)單向前往青衣鐵路站的巴士路線。由於深井已有快捷的專線小巴308M往來青衣,因此服務對象是深井交匯處以東的汀九、油柑頭及麗城花園居民,於2014年4月22日取消服務。.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九龍巴士234S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23M線

九龍巴士23M線是香港九龍東一條來往樂華邨及順利邨的巴士路線,以循環線形式運作。途經佐敦谷、牛頭角、觀塘市中心、下秀茂坪、四順,亦方便居住樂華邨及牛頭角的學生前往順利邨上學。.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九龍巴士23M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258D線

九龍巴士258D線是香港一條每天全日提供服務的專利巴士路線 ,書名:九龍區巴士路線與社區發展,ISBN 9789888263059,出版商:中華書局 (香港),出版日期:2013年7月,第213頁,來往屯門(寶田邨)及藍田站。 本線於平日繁忙時間另設4條特別路線—258A、258P、258S及258X,但均不經屯門公路巴士轉乘站。258A線上午由元朗洪水橋(洪福邨)單--往藍田站,經田廈路及屯發路,但不經青山公路嶺南至青山灣段;258P線上午由元朗洪水橋(洪福邨)單--往藍田站,以及下午由藍田站單--往洪福邨;258S線由屯門(山景)單--開往藍田站 ,書名:九龍區巴士路線與社區發展,ISBN 9789888263059,出版商:中華書局 (香港),出版日期:2013年7月,第213頁;258X線上午由寶田開往觀塘碼頭,黃昏則由觀塘碼頭開往寶田,途經九龍灣及觀塘商貿區。.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九龍巴士258D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259D線

九龍巴士259D線是香港新界的一條日間巴士路線 ,書名:九龍區巴士路線與社區發展,ISBN 9789888263059,出版商:中華書局 (香港),出版日期:2013年7月,第258頁,來往屯門(龍門居)及鯉魚門邨,途經屯門碼頭、屯門市中心及東九龍一帶如黃大仙、觀塘,是屯門區首條直達觀塘的全日路線。 九龍巴士259X線是259D線的輔助路線,只於平日早上繁忙時間由龍門居單向前往觀塘碼頭,另設特別班由屯門公路轉車站開出;平日星期一至五黃昏由觀塘碼頭單向開往龍門居,經九龍灣商貿區及偉業街。.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九龍巴士259D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269C線

九龍巴士269C線是香港九龍巴士營運的一條巴士路線,來往天水圍市中心及觀塘碼頭,為元朗區的天水圍新市鎮和九龍東的黃大仙區及觀塘區居民提供服務。 九龍巴士69C線是269C的繁忙時間特別路線,來往天恩邨及觀塘碼頭,為天水圍北居民提供往來黃大仙區及觀塘區服務。 九龍巴士269S線是269C的繁忙時間特快路線,來往天水圍市中心及觀塘碼頭,並途經九龍灣商貿區。只限星期一至五上午繁忙時間服務。.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九龍巴士269C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28A線

九龍巴士28A線是香港九龍一條已停運的巴士路線,往來樂華邨和觀塘碼頭,只在平日繁忙時間服務,假日停開。途經樂華邨、雲漢邨、樂意山(樂華邨方向,部分時間)、觀塘市中心及觀塘工業區。.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九龍巴士28A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38線

九龍巴士38線是香港一條來往葵盛(東)及平田的巴士路線 ,書名:九龍區巴士路線與社區發展,ISBN 9789888263059,出版商:中華書局 (香港),出版日期:2013年7月,第222頁。 九龍巴士38P線是38線的特別路線,只於星期一至五早上繁忙時間由葵涌邨開出一班單向前往平田,途經葵興、北葵涌、呈祥道、龍翔道直達九龍灣商貿區及觀塘市中心。.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九龍巴士38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40線

九龍巴士40線是香港的一條巴士路線,來往荃灣(麗城花園)及麗港城,本線是來往荃灣區及九龍東的全日行走巴士路線,由於橫越5個都會區區域,客量不俗。 本線另設特別班次40A、40P,前者上午由觀塘(駿業里)開往葵興站,下午由葵興站開往觀塘市中心,走線與主線40大致相同,但往觀塘方向加經長沙灣長荔街一帶,祇於星期一至五繁忙時間各開出一班;後者則早上由石圍角開往觀塘碼頭,下午由觀塘碼頭開往石圍角,只於平日繁忙時間服務。.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九龍巴士40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42C線

九龍巴士42C線是香港的一條巴士路線 ,書名:九龍區巴士路線與社區發展,ISBN 9789888263059,出版商:中華書局 (香港),出版日期:2013年7月,第213頁,來往長亨及藍田站,提供青衣、荃灣、青山公路一帶來往大窩坪、黃大仙、新蒲崗、九龍灣、觀塘及藍田的巴士服務,亦是惟一來往青衣島及大窩坪的公共交通服務。 九龍巴士X42C線為42C的特快特別班次,於平日星期一至五早上繁忙時間由長亨單--開往油塘,不經荃灣及葵涌。 九龍巴士X42P線為42C的另一特快特別班次,於平日星期一至五早上繁忙時間由長安單--開往藍田站,不停畢架山花園至啟業邨,是42C線直達觀塘區的「跳蛙公車」版本。.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九龍巴士42C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62X線

九龍巴士62X線是香港的一條繁忙時間巴士路線 ,書名:九龍區巴士路線與社區發展,ISBN 9789888263059,出版商:中華書局 (香港),出版日期:2013年7月,第258頁,來往屯門市中心及鯉魚門邨。本線服務時間以外則由259D線繞經本線屯門市中心至海珠路一段。 本線並不途經屯門公路轉車站。.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九龍巴士62X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74S線

九龍巴士74S線是香港的一條特別巴士路線,只在每年清明節及重陽節當日提供往來平田及和合石的服務,並途經觀塘市中心、牛頭角、九龍灣、新蒲崗、黃大仙、橫頭磡。.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九龍巴士74S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89B線

九龍巴士89B線是香港一條來往沙田圍及觀塘站的巴士路線,提供沙田河畔花園、沙角邨、博康邨、秦石邨、新翠邨、紅梅谷來往黃大仙、新蒲崗、彩虹邨、牛頭角和觀塘的巴士服務。.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九龍巴士89B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89線

九龍巴士89線是香港一條巴士路線,每天清晨至午夜提供服務,來往沙田(瀝源)及觀塘站,是沙田新市鎮首條開辦的對外巴士路線。本線與13D線是兩條全日途經牛頭角道的巴士路線。.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九龍巴士89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89D線

九龍巴士89D線是香港一條來往烏溪沙站和藍田站的巴士路線,途經馬鞍山、大老山隧道、牛頭角、觀塘市中心及藍田。另本線是五條新界路線,兩邊總站均為港鐵沿線車站,而又不是接駁鐵路的巴士路線之一(另四條為53、60M、89X及263)。 本線另設三條特別路線—89P、89S及X89D。 89P線平日早上繁忙時間由馬鞍山市中心單--開往藍田站,離開馬鞍山新市鎮後沿大老山隧道直達九龍灣、牛頭角、觀塘市中心及藍田。 89S線循環來往黃泥頭及烏溪沙站,依次途經亞公角街、耀安邨、馬鞍山市中心及錦英路至烏溪沙站後,便直接取道馬鞍山繞道返回富安花園。 X89D線逢星期一至五早上繁忙時間由烏溪沙站單--開出三班往觀塘碼頭,途經九龍灣商貿區及觀塘商貿區,不途經馬鞍山市中心、耀安邨、亞公角街,以及九龍區的彩虹邨至觀塘市中心。.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九龍巴士89D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89X線

九龍巴士89X線是香港一條來往沙田站及觀塘站的巴士路線,途經富豪花園、沙田第一城、圓洲角、大老山隧道、彩虹邨、九龍灣、觀塘市中心等地方。 該線是現時五條新界路線,兩邊總站均為港鐵沿線車站,而又不是接駁鐵路的巴士路線之一。.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九龍巴士89X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93A線

九龍巴士93A線是香港的一條巴士路線,來往寶林和觀塘碼頭。.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九龍巴士93A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93K線

九龍巴士93K線是香港一條來往寶林及旺角東站的巴士路線。 本線是全港最後4條設有非空調巴士行走的路線之一(另外3條為九巴5A、16和98A),亦為新界區最後一條全空調服務巴士路線。.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九龍巴士93K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98A線

九龍巴士98A線是香港一條專利巴士路線,來往將軍澳新市鎮的坑口(北)及觀塘區的牛頭角站,途經寶林、翠林邨、康盛花園、馬游塘、上秀茂坪及觀塘市中心,以循環線形式運作,每日清晨至午夜提供服務。 本線是全港最後4條設有非空調巴士行走的路線之一(另外3條為5A、16和93K),亦是香港史上最後一條全冷的循環線。 本線與來往尚德邨及牛頭角站的九龍巴士296A線同為來往觀塘道及將軍澳新市鎮的全日巴士線,惟本線取道中途站更多的寶琳路、寶琳北路及秀茂坪道往來觀塘及將軍澳,而296A則取道不設中途站直達觀塘/尚德的將軍澳隧道,另本線整體班次比296A為疏,且本線往牛頭角站方向的收費比296A貴$1.0。.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九龍巴士98A線 · 查看更多 »

乙明邨

乙明邨(Jat Min Chuen)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新界沙田區城河東沙田圍的填海地上,是唯一於沙田區由香港房屋協會所發展的甲類出租屋邨,由王歐陽建築師有限公司設計。乙明邨是第一個增設保安大閘,及第二個設有游泳池的房協屋邨,乙明邨大部分單位設有浴缸,在80年代初的出租屋邨可謂十分先進與罕見。乙明邨命名是紀念房協義務司庫的會計師陳乙明先生(Mr. Tan Jat Min),由於陳乙明先生為印尼出世的河源客家人,而故此他的名字用客家語拼音組合而成,而邨名也沿用其名字客家語拼音命名為Jat Min ,而邨字則以廣東話拼音Chuen來組成乙明邨Jat Min Chuen整個邨名。.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乙明邨 · 查看更多 »

康盛花園

康盛花園(英文: Hong Sing Garden)位於香港新界西貢區將軍澳寶琳北路1號,為一個私人參建居屋屋苑,近翠林邨及景明苑,共有5座30至32層高的樓宇,共1,850個單位。屋苑於1989年1月入伙,由瑞安地產有限公司發展,瑞安承建有限公司建造。康盛花園是將軍澳唯一不是建在填海地的私人參建居屋屋苑。管理公司為佳定物業管理有限公司 。.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康盛花園 · 查看更多 »

彩虹邨

彩虹邨(英語:Choi Hung Estate)是香港最早期興建之公共屋邨之一,位於九龍黃大仙區牛池灣,大廈外牆均為彩虹色。 彩虹邨由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發展,由巴馬丹拿建築及工程師有限公司設計。因為設計獨特,彩虹邨榮獲了香港首個建築獎項---1965年香港建築師學會銀牌獎。現時由香港房屋委員會管理。.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彩虹邨 · 查看更多 »

德福廣場

德福廣場(Telford Plaza)是香港九龍九龍灣的大型購物商場之一,其範圍包括港鐵總部大樓、恒生中心和德福花園。發展商為前地鐵公司(今港鐵公司)和新世界集團,現主要由港鐵公司管理。一期商場於1980年正式開幕,而二期商場於1997年開幕。當時由於九龍灣仍是一個未發展的工商區,而觀塘一帶以工業大廈為主,所以德福廣場當時可說是觀塘區,甚至東九龍唯一大型商場。.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德福廣場 · 查看更多 »

德福花園

德福花園(Telford Gardens),是位于香港九龍九龍灣港鐵車廠的上蓋物業,由前香港地下鐵路公司(今改組為港鐵公司)聯同由恆隆地產及合和實業合組的德福發展有限公司(Telford Development Co.Ltd.) 合作發展,由胡應湘、巴馬丹拿及興業建築師事務所聯手設計,由合和建築有限公司及瑞安建築有限公司聯手興建,由港鐵公司管理。德福花園於1980年至1982年分階段落成入伙,香港政府初期購入過部份單位為消防人員和警務人員的宿舍,亦因為屋苑接近前啟德機場,各航空公司亦曾經購入部份單位作為員工宿舍;現時大部份政府及航空公司物業皆已經售出。德福花園的發展利潤由港鐵公司佔50%,合和實業、恆隆地產各佔25%。 它與附近的牛頭角淘大花園及得寶花園,是九龍灣置業熱門樓盤,故被合稱「九龍灣三寶」。.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德福花園 · 查看更多 »

地政總署

地政總署(英文:Lands Department,簡稱LandsD)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發展局轄下的部門,於1982年4月1日成立,負責管理香港政府的土地及相關行政事宜,包括批出土地作發展用途、土地及物業估價、徵收私人土地作為公共項目用途、重批及修改土地契約、土地管制及執行契約、維持大地測量控制網、土地界線測量、航空測量、繪製地圖、維修位於未撥用的政府土地上的斜坡,以及審批預售樓花同意書和大廈公契等。.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地政總署 · 查看更多 »

圓洲角

圓洲角(Yuen Chau Kok)位於香港沙田區,70m,昔日叫圓洲(Yuen Chau),曾是個在沙田海中央的小島,後因沙田填海工程而與小瀝源和沙田圍等地連接在一起,現已成爲城門河人工河道東岸「城河東」區域的一部分。.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圓洲角 · 查看更多 »

利安邨

利安邨(Lee On Estate)是香港房屋委員會轄下的一個公共屋邨,於1993年入伙,位於新界沙田區烏溪沙的北部,但已列入擴展市區配屋區內,是馬鞍山最北的公共屋邨,亦是馬鞍山第三個入伙的屋邨。現由雅居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負責屋邨管.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利安邨 · 查看更多 »

和合石

和合石(Wo Hop Shek)是香港的一個地方,位於新界北區,粉嶺之西南,以和合石墳場最為著名。.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和合石 · 查看更多 »

公共小型巴士

公共小型巴士(簡稱公共小巴,又称小公共、小巴、粵語Van仔等)是指一些載客量比較少的大眾交通工具(公共汽車),一般載客量約8至19人不等。在城市中运营的公共小巴多为大巴的辅助,路线与大巴相同或与大巴互补。.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公共小型巴士 · 查看更多 »

公共屋邨

#重定向 公營住宅.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公共屋邨 · 查看更多 »

公共運輸交匯處

公共運輸交匯處(Public Transport Interchange,又稱公共交通交匯處、運輸交匯處、交通樞鈕或交通交匯處,簡稱PTI),在中國大陸稱為“公交樞紐”,在臺灣稱為“轉運站”或“轉運中心”,是指一些可讓各交通工具的乘客作綜合轉乘用途的交匯點,交匯處設有多種交通工具(巴士、鐵路、小巴、的士、渡輪等)的中途站及終點站,方便乘客由巴士轉乘其他巴士或由一種交通工具轉乘另一種交通工具前往相關目的地,公共交通交匯處通常設在或靠近鐵路車站或渡輪碼頭旁,或是位於大型屋苑內。 由於公共運輸交匯處的規模及面積較一般的巴士總站為大,故此公共運輸交匯處的設計較一般巴士總站為高。公共運輸交匯處一般有不少於8個停車灣,以提供不同的公共交通服務,並需要提供充足的照明、保安及安全裝置,又需要提供乘客查閱資料設施,協助乘搭不同交通工具的乘客前往所需的目的地。.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公共運輸交匯處 · 查看更多 »

創紀之城

創紀之城(Millennium City)位於香港九龍東觀塘區,是新鴻基地產旗下一系列甲級商業大廈及商場。建築群沿觀塘道興建,橫跨港鐵觀塘綫牛頭角站至觀塘站,提供330萬平方呎寫字樓及60萬平方呎商場,是觀塘這個東九龍工業區中最大型的商業項目,現時共分六期(一至三期,五至六期,絲寶國際大廈(第七期) )。.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創紀之城 · 查看更多 »

石圍角邨

石圍角邨(Shek Wai Kok Estate)位於香港新界荃灣新市鎮的荃灣區荃灣東北的城門谷石圍角的石圍角路,鄰近荃灣市中心,為香港房屋委員會的公共屋邨,於1980年落成並且於同年入伙。石圍角邨共有8座樓宇,總人口約17,200人。現時,石圍角邨是由香港房屋署直接管理。.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石圍角邨 · 查看更多 »

石籬邨

是香港新界葵青區上葵涌石梨貝一個公共屋邨,由房屋署總建築師(1)設計。全邨分成石籬(一)邨及石籬(二)邨,一邨由雅居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負責屋邨管理,二邨則由創毅物業服務顧問有限公司負責管理。 是香港新界葵青區上葵涌兩個居者有其屋計劃屋苑之一(另一個為寧峰苑),位於梨貝街對上的山坡上,原為籃球場,近石籬擴展區,有兩座樓宇,在1999年落成。.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石籬邨 · 查看更多 »

石蔭邨

位於香港新界葵青區北葵涌,是區內第四個公共屋邨,也是區內第一條政府廉租屋邨。落成於1968年,原居住大廈共有八座,至2005年重建完成,共有四座租住大廈,居民約為8500人。石蔭邨智、仁、勇三座由房屋署總建築師及劉榮廣伍振民建築師事務所聯手設計,主要接收原石蔭邨第4、5座及石籬邨第1、2、3、8及9座重建戶;而禮石樓則由房屋署總建築師及梁黃顧建築師事務所聯手設計,設計原為居屋,後因政府停售居屋而改為公屋用途,並設有地庫停車場。 是香港新界葵青區北葵涌兩個居者有其屋計劃屋苑之一(另一個為怡峰苑),位於葵涌市地段477號,由劉榮廣伍振民建築師(香港)有限公司設計,瑞安承建有限公司承建。其前身是石蔭邨前第一及二座,共有四座「康和型」樓宇,提供1280個單位,在2001年落成。.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石蔭邨 · 查看更多 »

环线

線,稱為環狀線,亦稱循環線,是指起點站与终点站相连的交通線路,路線呈英文「O」或阿拉伯數字「0」等環形形狀。運行於上的大眾交通工具大多採取一定時間內在線路上不間斷運行。包括以下類別:.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环线 · 查看更多 »

獅子山隧道

獅子山隧道(Lion Rock Tunnel),簡稱獅隧,是香港最早通車的行車隧道,亦是第一條連接九龍西及新界東的重要行車隧道之一。獅隧穿過獅子山以南的九龍坳,連接九龍西九龍塘和新界東大圍。其餘兩條連接九龍與新界的隧道分別為尖山隧道及沙田嶺隧道與大老山隧道。車速限制每小時70公里,隧道人員獲授權執行《行車隧道(政府)條例》。 嚴格而言,獅子山隧道只是指南行管道(往九龍方向);相隔超過10年後才通車的北行管道(往沙田方向),正式名稱為第二獅子山隧道(Second Lion Rock Tunnel)。但不論傳媒、香港政府還是一般市民,也甚少分開兩條管道為不同的隧道,而是和其他隧道一樣,把兩條管道視為一體。 2012年4月23日,越運亨(香港)有限公司成功取得獅子山隧道為期6年的營運管理合約,並於2012年8月1日起正式生效。.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獅子山隧道 · 查看更多 »

秦石邨

石邨(Chun Shek Estate)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新界沙田區車公廟以東沙田頭,共有四座大廈,已列入擴展市區配屋區內,於1984年落成。.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秦石邨 · 查看更多 »

秀茂坪

茂坪(Sau Mau Ping)位於香港九龍觀塘區,主要以公共屋邨組成,是九龍主要的住宅區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由於九龍區的人口增加,香港政府於1950年代至1960年代在秀茂坪興建徙置區,後來逐漸演成秀茂坪邨,共近44幢大廈。附近有秀茂坪警署及基督教聯合醫院。 舊時的秀茂坪全為樓高十數層的公共屋邨大廈,隨着秀茂坪邨因為老化而重建,人口一度下跌,途經秀茂坪的區內巴士路線13B、13C、13E相繼取消。重建後的秀茂坪分拆出秀茂坪邨、秀茂坪南邨、居屋曉麗苑及將2001年原屬西貢區新發展的寶達邨劃入秀茂坪範圍。 亦有不少植根香港數十年的本地企業是從秀茂坪中創業,如壹品豆漿等。.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秀茂坪 · 查看更多 »

翠屏道

翠屏道(Tsui Ping Road)是一條位於香港九龍觀塘區的雙程道路。.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翠屏道 · 查看更多 »

翠屏邨

(以往俗稱雞寮)是香港一個公共屋邨,項目編號為KL19RR,位於九龍觀塘區翠屏道18-19號,由19幢住宅大廈、市場、購物商場、停車場、學校校舍和康樂及休憩設施組成,1995年分為南、北兩邨管理,並由新恆基國際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負責管理,兩邨分別設有房屋署屋邨辦事處。而翠屏(北)邨是房屋署租者置其屋計劃(第五期)其中一個出售屋邨之一(不包括翠楣樓),單位可拆售予租戶。.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翠屏邨 · 查看更多 »

翠林邨

翠林邨(英語:Tsui Lam Estate)為香港將軍澳翠林西北的公共屋邨,屬於香港房屋委員會下的屋邨。並在1988年落成,是繼寶林邨後的第二條公共屋邨,也是將軍澳新市鎮唯一不是建於填海區的公共屋邨。2005年8月於租者置其屋計劃最後一期把邨內部份單位出售予租戶,已成立業主立案法團管理屋邨事務。 景明苑(英語:King Ming Court)是一個居者有其屋屋苑,在翠林邨旁邊,共有三座樓宇,在1988年落成。.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翠林邨 · 查看更多 »

物華街

物華街(英文:Mut Wah Street)是香港九龍觀塘區的一條街道,位於觀塘市中心一帶,西起康寧道,途經輔仁街,東至協和街。 物華街屬於觀塘較早發展的商業區,有各式商舖售賣廉價成衣及日用品,當中不少商鋪仍維持1960年代至1970年代的裝修、設計及售貨模式。為配合觀塘市中心重建計劃,此道路於第二、三發展區外圍,將在重建期間先後臨時改為雙向及永久改為西行(現時的相反)。.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物華街 · 查看更多 »

牛頭角

牛頭角(Ngau Tau Kok)位於香港觀塘區的西北部,位置為佐敦谷以南,九龍灣以東,秀茂坪以西,觀塘市中心之西北,主要為住宅區和工業區。.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牛頭角 · 查看更多 »

牛頭角站

牛頭角站(Ngau Tau Kok Station)是港鐵觀塘綫的一個架空車站,位於九龍東觀塘區牛頭角觀塘道及牛頭角道之間,鄰近觀塘商貿區,於1979年10月1日啟用。車站以淺綠色為主要色調。.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牛頭角站 · 查看更多 »

瀝源邨

瀝源邨(Lek Yuen Estate)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新界沙田區。它是沙田區首個公共屋邨,項目編號為ST01,但已列入擴展市區配屋區內,也是開發沙田新市鎮的先鋒,毗連禾輋邨。香港電台首部兒童劇小時候(1977年版)及香港導演陳果拍攝的第一部獨立電影《香港製造》亦在此屋邨取景拍攝。.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瀝源邨 · 查看更多 »

過海隧道巴士601線

過海隧道巴士601線是由九巴及新巴聯合營運的一條過海隧道巴士路線,來往寶達及金鐘(東)。 過海隧道巴士601P線為601的輔助路線,祇於星期一至六上午繁忙時間及星期一至五下午繁忙時間提供服務,來往寶達與上環。.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過海隧道巴士601線 · 查看更多 »

過海隧道巴士606線

過海隧道巴士606線是香港一條來往彩雲(豐盛街)及小西灣(藍灣半島)的過海隧道巴士路線,由九巴及城巴聯合經營,提供牛池灣、九龍灣、觀塘、藍田來往北角東、鰂魚涌、耀東邨、筲箕灣、柴灣及小西灣的過海隧道巴士服務。 本線另設輔助線606A線及606X線,一同取代606線於平日早上繁忙時段的服務。.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過海隧道巴士606線 · 查看更多 »

過海隧道巴士619線

過海隧道巴士619線是香港一條行走東區海底隧道的巴士路線,來往觀塘順利邨和中環(港澳碼頭),服務對象以九龍東往返港島北角至灣仔區的乘客為主。另有兩條特別路線619P和619X,同樣由順利邨單--開往中環港澳碼頭,分別駛經東區走廊和秀茂坪道,其他行車路線大致與619線相同。.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過海隧道巴士619線 · 查看更多 »

過海隧道巴士641線

過海隧道巴士641線是香港的一條特快東區海底隧道巴士路線,由九巴及新巴聯合營運,來往啟德(啟晴邨)及中環(港澳碼頭),途經九龍灣、牛頭角、觀塘市中心、藍田、灣仔、金鐘、中環及上環,只於平日繁忙時間提供服務。 本線乃惟一一條使用東隧過海的九龍西巴士線。.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過海隧道巴士641線 · 查看更多 »

過海隧道巴士N619線

過海隧道巴士N619線是香港一條來往順利邨及中環(港澳碼頭)的通宵過海隧道巴士路線,由九巴及城巴聯合經營,提供四順、樂華、牛頭角及觀塘來往北角、銅鑼灣、灣仔、金鐘及中環的通宵過海隧道巴士服務。 本線是首條來往市區至港島的東隧通宵線,亦令深夜來往北角至東九龍的乘客可以坐一程車直達。本路線與一般聯營通宵隧道巴士路線由九巴負責九龍區頭車/新巴或城巴負責港島區頭車的情況不同,由619號線最後一轉單程駛至總站後改為行走本線,因此本線於九龍區及港島區的頭車是分別由城巴及九巴派車。.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過海隧道巴士N619線 · 查看更多 »

荷里活廣場

荷里活廣場(英文:Plaza Hollywood)是香港九龍東黃大仙區一所購物商場,位於鑽石山龍蟠街1至3號,屬於住宅項目星河明居的一部分,為九龍倉置業旗下物業,由美国Brennan Beer Gorman策划及设计。商場於1997年落成啟用,商場包括地下共有四層,提供超過220個舖位,當中包括大型超級市場、酒樓及電影院,為東九龍其中一所大型商場。.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荷里活廣場 · 查看更多 »

荃灣

荃灣(Tsuen Wan)位於香港新界西南,位於規劃署定義的香港都會區範圍之內。.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荃灣 · 查看更多 »

荃灣西約

荃灣西約(Tsuen Wan West)是香港新界荃灣西部的地方名稱,介乎油柑頭至柴灣角的青山公路一帶。 荃灣西約的「約」是「區域」的意思。「約」原是明清時期的一種鄉級地方管理制度(即「鄉約」制度),清朝初年荃灣一帶已有「荃灣約」之名。英國接管新界後沿用「約」作爲新界地方分區單位,荃灣被先後歸入「九龍約」和「南約」一部分,不過此「約」與中國傳統鄉紳社會秩序中的「鄉約」相距甚遠,新界的「約」更多只是殖民政府的地方行政單位。 1956年,荃灣從「南約」分拆出來獨立成「荃灣約」,內部再根據方位分成「中約」、「東約」和「西約」三部分,其中「中約」約爲眾安街、沙咀道等現荃灣市中心一帶,「東約」則大概爲大窩口、葵涌村一帶,然而不論是「荃灣約」還是「東約」和「中約」之名稱和區劃都隨着都市發展而被放棄,「西約」卻基於未知的原因一直被保留下來,不過目前的「荃灣西約」僅是作爲荃灣區內部諸多分區的其中一個而存在,其區劃跟原來荃灣三約時期的範圍基本一致,但現時已沒有相對應的「中約」或「東約」存在,荃灣西約也成爲香港目前僅存的仍然保留「約」字作爲分區名稱的地方。 現時荃灣西約以私人住宅屋苑為主,而接近柴灣角處有少量工廠大廈。住宅屋苑包括麗城花園、灣景花園、翠濤閣、蔚景花園、韻濤居,當中以麗城花園規模最大,所以這處常統稱為「麗城」。以前,該處還有「荃灣西約」巴士總站,位於現灣景花園以西青山公路拐彎處旁邊,但隨著灣景花園入伙,巴士總站便遷至灣景花園。目前該處仍有一幢建築物以「荃灣西約」命名,即位於海安路68號的荃灣西約體育館。.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荃灣西約 · 查看更多 »

順利邨

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九龍觀塘區,毗鄰黃大仙區及西貢區,鄰近九龍最高的山峰飛鵝山(602米)。順利邨在1978年至1980年期間竣工,由香港房屋委員會管理。順利邨前身稱為七號墳場,多年前曾經是一個徙置區,而徙置事務署曾在1972年規劃該墳場作廉租屋用途,稱為順利新區,打算興建17座4至20層高的徙置大廈;後來計劃被擱置,數年後出現了另一設計的順利邨。 1979年3月22日,港督麥理浩爵士親臨順利邨,主持揭幕儀式。.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順利邨 · 查看更多 »

衞生署控煙辦公室

衞生署控煙辦公室(簡稱控煙辦,Tobacco Control Office, Department of Health)於2001年2月26日成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食物及衞生局衞生署轄下的部門,共主要責任為透過健康教育及戒煙服務,推廣無煙(禁煙)文化及保障市民的健康,同時主導控煙法例的執法事務。現時全職公務員編制為140人,即平均每分區不足8人。被拘捕而上庭的更是少之又少。2012年,控煙辦只檢控了8,198名香港市民。 2006年香港立法會通過大幅擴大禁煙範圍,在餐廳、酒吧、公園、扶手電梯以至室內公共地方等,均會作不同程度的禁煙。但由於法例規定多個室內處所包括在不同程度的禁煙範圍內,以至事實上,香港室外地方,例如街道行人路面以及不禁煙的休憩場所,吸煙情況幾乎經常隨處可見。 2009年開始,政府對違例吸煙人士徵收1500元定額罰款。為了使執行控煙法例程序順利進行,警方的有組織罪案及三合會調查科有時會協助控煙人員執法。 除了違例吸煙以外,沒有把煙蒂丟在指定的煙灰缸,也會被罰款港幣1500元,但這個法例由食物環境衛生署執行,衛生署控煙辦公室並沒有管轄權力。事實上,香港街道行人路面,隨地亂拋的煙蒂幾乎經常隨地可見。.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衞生署控煙辦公室 · 查看更多 »

裕民坊

裕民坊(Yue Man Square)位於香港九龍觀塘市中心,為一區內著名購物街道。裕民坊原指裕民坊街道兩旁及裕民坊公園的地方,現時已普遍泛指鄰近的多條街道所形成的商圈。.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裕民坊 · 查看更多 »

香港

香港(簡稱港,雅稱香江;Hong Kong,縮寫作 HK、HK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位於南海北岸、珠江口東側,北接廣東省深圳市,西面與鄰近的澳門特別行政區相距63公里,其餘兩面與南海鄰接。 全境由香港島、九龍和新界組成,其中香港島北為最發達地區;地理環境上則由九龍半島等大陸土地、以及263個島嶼構成「島嶼」以超過500平方米面积為標準,根據地政總署測繪處:,人口約741萬人(2017年底)。 1842年,大清國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永久割讓香港島;後再簽訂《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分別割讓九龍和租借新界,這些由英國統治的地區構成現今香港的治理範圍。二戰期間,香港曾被日本佔領約三年零八個月。1997年7月1日,香港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國,並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僅有國防、外交事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 香港開埠前,未計九龍和新界,香港島已經是一個有數千人口的小島。英國人看中維多利亞港是一個水深港闊、四季不結冰,而且不在地震帶的天然良港。1842年,大清國在鴉片戰爭中戰敗後,分階段割讓和租借香港土地予英國,英國人開始統治及發展香港,使香港從一個荒蕪、地瘠山多且天然資源缺乏的小漁村,逐漸發展成一個轉口港,成為歐洲各國商船向中國進行鴉片及其他商品貿易的樞紐,而且不受清朝末年的亂局影響。同時,孫中山在香港先後成立興中會和同盟會,為後來推翻大清打下基礎。 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攻佔香港,佔領持續三年零八個月。1945年,日本投降,香港重光,英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基於殖民地身份和地理環境下,又一次避免受到中國長期戰亂影響;太平天國、軍閥割據、國共內戰、阶级鬥争、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期間,大量中國難民逃港。香港在1970年代经济起飞,逐步發展成亞太地區之國際大都會及國際金融中心,獲譽為亞洲四小龍和紐倫港之一。根據《中英聯合聲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從1997年7月1日起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的基本國策,《香港基本法》說明香港不實行社會主義,保持原有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除國防和外交由中國中央政府管理,香港實行高度自治,香港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終審權以及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然而,近年香港人對特區政府及中國政府的信任度每況愈下,其高壓權威亦令「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及「一國兩制」遭到部份人士質疑。 香港是全球具有重要地位、以工商業為主的現代化國際金融、服務業及航運中心,連續24年蟬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並以優良治安、廉潔社會、簡單稅制和健全的普通法制度而聞名於世,香港廉政公署,2016年12月1日,香港政府新聞網,2017年2月16日,因此有「東方之珠」的美譽。「亞洲國際都會」則為官方定位的香港品牌。香港同時為全球其中一個最安全、經濟最發達、生活水平最高、競爭力最高、最適宜居住Gulliver.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香港 · 查看更多 »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觀塘分校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觀塘)(IVE(KT))前身為1975年創校的觀塘工業學院,位於九龍觀塘曉明街25號。為配合東九龍地區各行業的人力需求,近年分校提供的課程集中於商業、數--媒體及電子計算方面。因香港知專設計學院沒有足夠空間設立園境建築及建築設計兩學科專用的工作室,而此校園則有較多空置房間,經兩院商討後,香港知專設計學院修讀該兩學科的學生專用之工作室設置於此校園。相關學生可同時參與由香港知專設計學院及此學院所舉辦的活動,惟其不會擁有香港專業教育學院觀塘分校學生會所有選舉之投票權及被選權。.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香港專業教育學院觀塘分校 · 查看更多 »

香港地鐵

香港地鐵(英文:Mass Transit Railway,MTR)曾經是香港兩大城市軌道交通系統之一,已在2007年12月2日的兩鐵合併中,和九廣鐵路合併成港鐵。自1979年開通至2007年兩鐵合併期間,香港地鐵是由地鐵有限公司(現稱港鐵公司)營運的鐵路系統網絡,有7條路線,全長91.0公里香港年報2006 - ,共53個車站,其中14個為轉車站。.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香港地鐵 · 查看更多 »

香港過海隧道巴士路線

香港過海隧道巴士路線(簡稱:隧巴)是指在香港行走,來往香港島與九龍、新界或大嶼山,而會途經紅磡海底隧道(紅隧)、東區海底隧道(東隧)或西區海底隧道(西隧)其中一條隧道的巴士路線。.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香港過海隧道巴士路線 · 查看更多 »

香港迪士尼樂園

香港迪士尼樂園(Hong Kong Disneyland)是一座位於香港新界大嶼山的神奇王國型經典迪士尼樂園,它是香港迪士尼樂園度假區的最主要组成部分。是坐落於香港東北部的竹篙灣內的高人气主題公園,由香港國際主題樂園有限公司建設及營運、由香港迪士尼樂園管理有限公司管理。香港迪士尼樂園由7個園區所組成,為世界第5座、亞洲第2座、中國第1座迪士尼主題樂園。另外,香港迪士尼開園之初只有28公頃,但開園經過第一期的第一輪和第二論擴建計劃,現面積已達35公頃;目前香港迪士尼正在進行第一期的第三輪擴建中,而二期計劃目前尚未明確。最後,香港迪士尼虽然是世界上最小的迪士尼乐园,但却擁有擁有世界上所有迪士尼樂園中最大的“探險世界”區域以及全球最大的3D無縫銀幕來表演“米奇幻想曲”。.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香港迪士尼樂園 · 查看更多 »

香港文化博物館

香港文化博物館(Hong Kong Heritage Museum)位於香港新界沙田市中心,是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的一所綜合性博物館,內容涵蓋歷史、藝術和文化等範疇。博物館耗資超過8億港元興建,2000年12月17日正式對外開放。館內設有12個展覽場館,陳列面積達7,500平方米,為香港最大型的博物館。2009/10年度總參觀人數達到479,000人次。 博物館透過常設展覽館及專題展覽館的多元化展覽及節目,讓參觀者在欣賞文物之餘,還可以參與其中活動,寓學習於消閒。博物館亦出版季度博物館通訊、製作教學資源冊及工作紙,同時也舉辦相關講座、學校節目、親子/兒童活動、劇院節目和導賞服務等,鼓勵不同社群學校參與博物館活動。 香港鐵路博物館、三棟屋博物館及上窰民俗文物館是香港文化博物館的分館。.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香港文化博物館 · 查看更多 »

觀塘

觀塘(Kwun Tong),舊作官塘,位於九龍半島東面,屬於香港十八區的觀塘區,是觀塘區的主要部份,位於牛頭角東南,藍田西北,東至將軍澳道,西至勵業街與雅麗道。 觀塘是東九龍最大的工業區,也有住宅大廈。著名建築物有apm及創紀之城等;裕民坊是區內舊式市集,近年開展重建計劃,配合政府將觀塘轉型成香港第二個核心商業區;觀塘也是香港首座衛星城市。.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觀塘 · 查看更多 »

觀塘區

觀塘區(Kwun Tong District)是香港九龍東十八個行政區域之一,東面以魔鬼山及安達臣道與西貢區為界,西北以飛鵝山、象山與黃大仙區為界,西面以啟福道與九龍城區為界。面積達1,130公頃。根據2016年香港中期人口統計,觀塘區的人口為648,541人,為香港人口第二多的行政區。觀塘區亦為九龍半島面積最大之行政區。但與此同時,觀塘的貧窮率及貧窮人口均為全香港最高,共有16.1萬貧窮人口,高達10.4萬人活於貧窮線下。.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觀塘區 · 查看更多 »

觀塘市中心重建項目

觀塘市中心重建項目(英文:Kwun Tong Town Centre Redevelopment Project)是香港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市區重建項目,位於東九龍觀塘區觀塘裕民坊一帶,佔地570,000平方呎。觀塘市中心重建項目於1998年由土地發展公司公佈,直至2007年3月,由其演變為的市區重建局就項目啟動法定規劃程序,項目至此正式展開。 觀塘市中心重建項目涉及業權逾1,653個、居民約5,000人,分為5期發展,工程預計耗時約12年。於重建完成後,該帶地段將會變身成為一個集住宅、酒店、商業、休閒用途設施及交通為一體的新地標:全香港綠化率最高的市中心,闢出170,000平方呎土地以保留現時的街舖及市集特色,設有梯間式瀑布和玻璃鵝蛋形社區中心,配合高逾280米的甲級商廈。第一期於2014年完成,其餘4期則在發展中,全數將會於2021年前分階段落成。.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觀塘市中心重建項目 · 查看更多 »

觀塘碼頭

觀塘碼頭,全稱觀塘渡輪碼頭(Kwun Tong Ferry Pier),是香港渡輪碼頭,位於九龍觀塘海旁,觀塘避風塘內;該處除了渡輪碼頭外,還有觀塘公眾碼頭及已停用的觀塘汽車渡輪碼頭。.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觀塘碼頭 · 查看更多 »

觀塘站

觀塘站(Kwun Tong Station)是港鐵觀塘綫上的一個架空車站,於1979年10月1日啟用,當時屬修正早期系統的總站,位於九龍觀塘區觀塘市中心。.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觀塘站 · 查看更多 »

觀塘綫

觀塘綫(Kwun Tong Line)是港鐵營運的鐵路綫之一,連接九龍九龍城區的黃埔站,與新界西貢區的調景嶺站,屬於城市軌道交通系統。這條路綫於1979年通車,為前地鐵系統中首條通車的路綫,由於當時東端的總站設於觀塘區的觀塘站,因而得名。.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觀塘綫 · 查看更多 »

觀塘職業訓練中心

觀塘職業訓練中心(英文:Hong Kong Christian Service Kwun Tong Vocational Training Centre,縮寫:KTVTC,簡稱:觀塘職訓) 觀塘職業訓練中心是一所香港政府認可的非牟利學校,由香港基督教服務處管理,於1965年創辦,2013年7月正式停辦。 學校位於九龍觀塘翠屏道5號,專門教授各項專科及專業考試等文憑課程,並開設了六個學系 包括(一)設計及攝影系﹔ (二)商業系﹔(三)會計系﹔(四)酒店服務系; (五)旅遊服務系;(六)金融及財務系。 當中以設計及攝影系的攝影及插畫課程最具名聲,香港很多攝影記者及插畫師皆畢業於此。.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觀塘職業訓練中心 · 查看更多 »

觀塘道

觀塘道(Kwun Tong Road)位於香港九龍東,連接觀塘與牛池灣兩地,是香港主要幹道之一。道路南連鯉魚門道、翠屏道,北接彩虹交匯處的龍翔道、太子道東和清水灣道,經過佐敦谷、九龍灣、牛頭角一帶,是東九龍主幹道路。.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觀塘道 · 查看更多 »

觀塘(月華街)巴士總站

觀塘(月華街)巴士總站(英文:Kwun Tong (Yuet Wah Street) Bus Terminus,1982年7月24日-2009年8月9日)原是香港觀塘市中心最大型的巴士總站,有六條巴士路線,位於月華街、協和街和物華街交界,鄰近月華街遊樂場。觀塘(月華街)巴士總站現已重建為觀月·樺峯。 該總站因被市區重建局納入觀塘市中心重建項目範圍內,現在本總站已關閉。此總站為觀塘市中心重建項目發展地區之一,因此,為配合觀塘市中心重建項目工程,本總站將會拆卸。故以此為總站內的巴士路線已於2009年7月12日至8月9日早上頭班車起分別逐步遷往觀塘(裕民坊)、觀塘站及觀塘(雅麗道)。2009年8月9日,月華街巴士總站已正式成為歷史。現時總站上蓋全部已被拆卸,而本總站的入口處亦已被改成行人路。.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觀塘(月華街)巴士總站 · 查看更多 »

鯉魚門道

鯉魚門道(Lei Yue Mun Road)是香港九龍觀塘至油塘的主要幹道,翠屏道至將軍澳道的一小段屬於7號幹線一部份,將軍澳道至啟田道的一段屬於2號幹線一部份。西接觀塘道與翠屏道,東接高超道,連接將軍澳道、東區海底隧道和啟田道等道路,全長約2.5公里,是觀塘區主要道路之一。 值得一提,油塘一段鯉魚門道不能直接通往屬2號幹線的一段鯉魚門道,兩段被藍田迴旋處分隔。如從油塘一段的鯉魚門道直駛,將通往觀塘道。 因為鯉魚門道的盡頭鄰近鯉魚門,鯉魚門道因此得名。.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鯉魚門道 · 查看更多 »

鰂魚涌

鰂魚涌(Quarry Bay)位於香港東區。在香港歷史的分區之中,鰂魚涌是北角的一部份,包括早期分區、市政局分區以及校網分區。但現在根據政府規劃署已獨立發展,現在大部分人說北角是舊稱呼。鰂魚涌的西部前稱麗池夜總會麗池。.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鰂魚涌 · 查看更多 »

黃大仙

#重定向 黄初平.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黃大仙 · 查看更多 »

黃大仙區

黃大仙區(Wong Tai Sin District)是香港十八區中的一個行政區,位於香港九龍半島東北部,面積為926公頃,以轄內有赤松黃大仙祠得名。截至2016年中,黃大仙區人口為425,235人。黃大仙區亦是全香港唯一沒有海岸線的區份;其東面以飛鵝山、象山與西貢區為界,以清水灣道與觀塘區為界,西面則沿聯合道(東頭邨道與竹園道之間)、竹園道(廣播道、聯合道與橫跨龍翔道天橋之間)與九龍城區的九龍塘、九龍城為界,南接太子道東、東頭村道(東正道與聯合道之間)、東正道與九龍城區啟德和九龍城為界,北以沙田坳道(法藏寺以北大約750米至飛鵝山道之間一段沙田坳道屬沙田區,道路以南屬黃大仙區)、竹園北邨、翠竹花園以北獅子山(獅子山山頂屬沙田區,山頂以南屬黃大仙區)與沙田區為界。.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黃大仙區 · 查看更多 »

黃大仙祠

黃大仙祠可以是以下的这些祠院:.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黃大仙祠 · 查看更多 »

载货汽车

载货汽车,小型的通常稱貨車,大型的稱做卡車。指主要用于运送货物的汽车,有时也指可以牵引其他车辆的汽车,屬於商用车辆類別。一般可依造車的重量分為重型和輕型兩種。 絕大部分貨車都以柴油引擎作為動力來源,但有部分輕型貨車使用汽油、石油氣或者天然氣等燃料。.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载货汽车 · 查看更多 »

轿车

轎車,某些地區稱房車或私家車,美國英語稱為Sedan,在英國則稱為Saloon,通常指用於人員以及行李運輸的汽車。 轎車除乘客廂外,外觀上可見明顯長度的車頭與車尾,因此可從外形上清晰分辨出引擎室,人員乘坐室以及行李艙(某些地區對這種外形的分類稱之為三廂)。轎車中间高,前后低,其外型類似古代轎子(英格蘭稱轎子為Sedan chairs),故名為「轎車」。轎車是主流車型,因为普遍,曾经用來做家用車的統稱。但隨時代變遷,其他車型數量在部分地区已超過轎車。典型轎車除了擁有上述"三廂"這個條件外,大多為四門車(雙前門+雙後門),乘坐人數為5人,前面两个座位,后面三个座位(某些大型轎車前面有三个座位)。轎車的特点是舒適和實用。 依照市場需求分類,目前最多的类型「經濟型轎車」,例如日產Tiida、寶騰Persona、豐田Vios、納智捷S3......等,這類的車強調廉價、省油、低稅、實用性高、大眾化的條件,所以尺碼較小,排氣量和售價也較低,現在驅動方式多為前置前驅,主攻平民大眾的市場。有些則是「豪華型轎車」,例如賓利Continental Flying Spur、賓士S600L、凌志LS600hL......等,以舒適、高價、配備奢華為主,所以尺碼大,排氣量和售價也偏高,驅動方式多為前置後驅,是以主管老闆等高收入戶為主要市場。還有「性能型轎車」,例如捷豹XJ、三菱Lancer Evolution、速霸陸Impreza......等,這種車型雖然是屬於轎車,但有被性能化,引擎被調教成和跑車般強悍,同時也擁有操控性較佳的懸吊系統,驅動方式多為後輪驅動或四輪驅動,輪胎和輪圈亦被跑格化,有時還會加裝空力套件。 在世界各地,存在着不同的汽車分類或稱汽車分級方法,雖然各個地區或國家採用不同的方法,但均對其有明確的定義。詳情請見汽車分類或汽車分級。.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轿车 · 查看更多 »

農曆新年

#重定向 新春.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農曆新年 · 查看更多 »

迪士尼樂園巴士R22線

迪士尼樂園巴士R22線是香港一條由創紀之城前往迪士尼樂園,及由迪士尼樂園前往油塘的特別巴士路線,由城巴營運。.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迪士尼樂園巴士R22線 · 查看更多 »

藍田 (香港)

藍田(Lam Tin)是香港九龍東觀塘區的一個地方,原是當地一座山丘之名,前稱咸田,原因是這地靠近海邊,未能種植一般淡水植物而改種「咸禾」。由於「咸田」予人以另一個不良印象,即謂彼等居於貧瘠之區,所以由1970年9月起改名為藍田,取「藍田生玉」之意。在《漢書·地理志》中有一句:「藍田山出美玉」。後來隨着當地填海進行都市發展,從山上到新填海部分都被稱爲「藍田」。 藍田是觀塘的公屋區之一,1960年代末香港政府在藍田山上興建了公屋藍田邨,自此藍田便成為藍田邨的代名詞。藍田邨在1990年代也與觀塘其他公屋一樣需要重建,但其發展卻一直都比觀塘其他地區好,像1989年地鐵藍田站正式啟用便是一例。藍田亦有數個大型購物商場。.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藍田 (香港) · 查看更多 »

葵涌

葵涌(Kwai Chung)在香港新界西南,亦是荃灣新市鎮的一部份,位於規劃署定義的香港都會區範圍之內。在香港行政區劃中,曾經為荃灣區,葵涌後來與青衣島一同分拆,組成葵青區。葵涌可以再細分為--、--及--,住宅主要集中在上葵--及下葵--,較多大型的公共房屋及私人住宅,人口比較稠密,而工業區則主要集中在中葵--一帶。 葵涌一直是香港的工商業重鎮,有大量公司在此設立辦事處,同時亦有不少公共屋邨及居屋。其中葵涌貨櫃碼頭為全球吞吐量第六大的貨櫃碼頭。.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葵涌 · 查看更多 »

良景邨

良景邨(Leung King Estate)是香港的公共屋邨,位於香港新界屯門新市鎮西北部,於1985年開始興建,1988年入伙。該屋邨西面緊接青山操炮區,東面則是田景邨。房署委聘嘉怡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為租戶服務辦事處,負責處理仍未出售公屋單位的租務及室內維修事宜;而已出售單位成立的業主立案法團,則聘請港深聯合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負責管理。 兆隆苑是良景邨東北的居者有其屋屋苑,只有一座樓宇,在1991年入伙。.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良景邨 · 查看更多 »

電單車

電單車可以用來表示:.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電單車 · 查看更多 »

老圍

老圍可以指:.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老圍 · 查看更多 »

梨木樹邨

梨木樹邨(Lei Muk Shue Estate)是香港公共屋邨,位於新界西荃灣東南的梨木樹,遠離荃灣市中心,共有19座樓宇,總人口約30,700人,按人口及單位計算,是目前荃灣區最大公共屋邨,也是荃灣新市鎮第二大公共屋邨。梨木樹邨現時分為梨木樹(一)邨、梨木樹(二)邨及梨木樹邨,除了屬於(二)邨的第1至6座、榕樹樓及柏樹樓由房屋署直接管理外,其餘均由創毅物業服務有限公司負責屋邨物業管理。.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梨木樹邨 · 查看更多 »

橫頭磡邨

橫頭磡邨(Wang Tau Hom Estate)原是一個徙置屋邨,位於香港九龍橫頭磡,即黃大仙西北部近龍翔道的位置,總共有26座,於1962年建成。1980年代初香港政府開始計劃重建,建成現在的屋邨。新樓宇於1982年至1994年期間落成,現由中國海外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負責屋邨管理。 在橫頭磡邨內的富強苑(Fu Keung Court)、嘉強苑(Ka Keung Court)和德強苑(Tak Keung Court)是居者有其屋屋苑,由房屋署總建築師(3)設計,於1991年、1998年及2001年落成。當中德強苑及富強苑均是樂富/橫頭磡綠表市場成交價最高的屋苑,也是九龍以至全香港綠表最高成交價最高的屋苑之一,,未補地價每實呎成交價超過一萬港元。.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橫頭磡邨 · 查看更多 »

汀九

汀九 (Ting Kau),是香港新界西部的一個地方,位於油柑頭與深井之間,地區行政屬於荃灣區,亦是汀九村之所在。青山公路汀九段沿線有不少海灘,因此汀九曾經是游泳勝地,曾於九十年代這些海灘受到污水及機場核心發展計劃的污染封閉,但隨著水質改善計劃,已於2011-2014年陸續重開。值得一提,於都會區下荃灣海岸線以汀九橋以東為界線的維港範圍內不准游泳條款中,〔目前香港法例第313章附屬法例《船舶及港口管理規例》下,未經海事處處長批准,任何人均不得在維港游泳〕。雖然汀九對上的山頭有具規模的屯門公路及汀九橋,但並沒有支路連接汀九。早於四十五十年代曾與深井發展成豪宅區,當中包括紅樓。雖然發展不及都會區,但其位於香港範圍的中心點,及相對其他地區比較鄰近機場及青馬大橋,所以近年與深井及油柑頭一帶成為再度受注視的豪宅區。.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汀九 · 查看更多 »

油塘

油塘(Yau Tong)位於香港九龍觀塘區東南的地區,鯉魚門以西北。現在,油塘北部以公屋和居屋住宅為主,南部臨海位置現主要用作工業發展的地區已經被政府規劃成私人住宅區,但仍有零星的工業大廈存在。 油塘接鄰的三家村,已有150年歷史,油塘區內也設有觀塘魚類批發市場。.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油塘 · 查看更多 »

油柑頭

油柑頭(Yau Kom Tau)是香港新界荃灣區的一個地方,位於荃灣西約/柴灣角與汀九之間。油柑頭昔日長有很多油甘子(即餘甘子),因而得名。.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油柑頭 · 查看更多 »

沙田大會堂

沙田大會堂(Sha Tin Town Hall)是香港繼香港大會堂和荃灣大會堂後第三座大會堂,於1987年1月16日落成開幕,位於新界沙田源禾路1號,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沙田大會堂耗資1.38億港元興建,是新界東部的主要文娛中心,經常舉辦戲劇、音樂及舞蹈等活動,或是展覽及會議。.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沙田大會堂 · 查看更多 »

沙田市中心

沙田市中心(Sha Tin Town Centre)是香港新界沙田新市鎮的中心及最繁忙的地方,通常是指大圍以北,城門河以西,火炭渠以南的新市鎮發展區,狹義的沙田市中心僅包括沙田鄉事會路至獅子山隧道公路之間的商住混合發展區和休憩用地,而沙田鄉事會路以北至火炭路之間的公營房屋區和社區設施在地理環境和道路系統與核心商業區同屬一體,可被視爲市中心的擴展部分,至於火炭路以東的學校和政府設施則一般被視爲火炭的一部分。.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沙田市中心 · 查看更多 »

沙田圍

沙田圍(Sha Tin Wai)是香港沙田區的一個地方,沙田市中心對岸,名稱源於當地的沙田圍村(Sha Tin Wai Village)。 該區住宅發展大多以高密度屋苑為主,並且主要在1980年代落成。當中怡成坊和崗背街一帶是私人住宅發展的集中地,建有河畔花園、勵城花園、田園閣、翠華花園、全輝中心、花園城這些1980年代落成的小型私人屋苑(當中勵城花園更為單幢式發展)。此地帶的商業發展以面向怡成坊和崗背街的地舖為主,各個私人屋苑樓下均設有商舖,大部份業權分散。港鐵馬鞍山綫沙田圍站服務該區。.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沙田圍 · 查看更多 »

沙田站

沙田站(Sha Tin Station)是位於香港新界沙田區大埔公路—沙田段側的港鐵東鐵綫車站。該站和粉嶺站同樣早於1910年起投入服務,而且是香港最早啟用而仍然提供鐵路服務的兩個車站。.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沙田站 · 查看更多 »

沙田第一城

沙田第一城(City One Shatin,簡稱第一城)是香港新界沙田區至今最大型的住宅項目,由52幢住宅樓宇組成。屋苑內設有兩座購物商場(置富第一城及置富第一城‧樂薈)、休憩花園、球場及游泳池等設施供住客使用。在附近設有幾間學校。 住宅部分由富城集圑旗下的「百得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負責物業管理。.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沙田第一城 · 查看更多 »

沙田車公廟

沙田車公廟又稱大圍車公廟,通常簡稱為車公廟,是香港新界沙田區大圍一座紀念車公的廟宇,其中在現有廟宇建築物後舊廟為一座香港二級歷史建築。 現時向公眾開放的車公廟建築,在1991年開始重建,1994年完成,全部費用達5,000多萬港元。新廟總面積達5,350平方米,比原來的大得多。原有的車公廟則位於新建築之後,建於17世紀,曾於19世紀重建,並不開放給市民入內參拜。 每年農曆年初三,車公廟就會人頭湧湧、香火鼎盛,各男女善信上香朝拜後多會轉動壇前的銅風車,祈求新一年轉出好運新機。車公誕原為農曆年初二,蓋因年初三是「赤口」,不宜拜年,男女善信於是改於年初三拜車公了,有部分還會於每年農曆3月27日、6月6日和8月16日等到廟祭祀。據華人廟宇委員會指,車公廟每年參拜人數達50萬人次。.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沙田車公廟 · 查看更多 »

沙角邨

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沙田城河東沙田圍的填海地上,於1980年落成入伙,但已列入擴展市區配屋區內,共有7座大廈,其「長型連座」設計是比較罕有的。而沙角邨內的大牌檔亦是有名的美食中心。.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沙角邨 · 查看更多 »

深井

深井(英文:Sham Tseng)為香港新界西荃灣區的鄉郊,汀九以西,青龍頭以東,以深井村為中心。深井出產的燒鵝在香港相當馳名,除了燒鵝,深井也有多間不同種類的食肆,包括來自世界各地的食肆,提供中、西、意及印度等等的菜式,店鋪食肆逾15間,所以深井有美食中心之稱。 深井有獨特的海灣,可以遠眺青馬大橋及馬灣,於晴朗時更可以望見香港國際機場。於1980年代至1990年代,多間地產發展商都在深井發展,現時沿海地區落成了多個私人屋苑,例如碧堤半島及浪翠園等大型屋苑,均以海景及寧靜作為賣點,但社區設施相對屯門及荃灣明顯較為不足,由於該處沒有鐵路覆蓋,所以對外的公共交通需要依賴往來屯門及荃灣的巴士及小巴。.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深井 · 查看更多 »

淘大商場

淘大商場(Amoy Plaza)為香港九龍牛頭角佐敦谷的商場,位處牛頭角道77號。商場樓高3層,佔地44,951平方米,是淘大花園的商場。商場的發展商為恆隆地產。.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淘大商場 · 查看更多 »

港鐵

港鐵(Mass Transit Railway,縮寫:MTR),原稱香港地鐵,自2007年12月2日與九廣鐵路合併後改名為港鐵為止,是香港最大的鐵路運輸系統,泛指能夠通過一張港鐵單程票通行的10條路綫,廣義上包括一條連接香港國際機場及香港市區的機場快綫、擁有12條路綫的輕鐵系統及昂坪360纜車系統,組織成為貫通香港島、九龍及新界,市區及多座新市鎮,總計93個鐵路站及68個輕鐵站、合共長230.9公里的鐵路網。同時,整個系統亦包括接駁巴士及城際客運服務。 綜合港鐵系統由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簡稱港鐵公司)營運,於2007年12月2日由地鐵及九廣鐵路系統合併而成。其中第一條路綫東鐵綫始建於1906年,於1910年通車,是連接香港及廣東省主要的鐵路運輸;而以地下隧道為主的第二條路綫觀塘綫則於1979年通車,成為香港鐵路發展歷史的里程碑。 於2016年,港鐵累積載客量逾19億人次,當中輕鐵及巴士佔2億2千萬人次,機場快綫為1610萬人次,是全球最繁忙的鐵路系統之一。香港鐵路為國際地鐵聯盟的創會會員之一。而港鐵在香港專營公共交通工具市場整體佔有率不斷上升,由2013年的46.9%,增至2016年的48.4%,當中港鐵在過海交通工具市場的佔有率更達68.4%。.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港鐵 · 查看更多 »

月華街

月華街(Yuet Wah Street)是香港九龍觀塘區一條單程道路,位於觀塘市中心東面的小山丘,鳥瞰呈U形,兩端連接協和街,全長約884米,街道尾段分支出一條名為平成里的掘頭路。街道接近U形底部的環狀,由另一條街道天香街所連接,天香街的中段再分支出一條名為紫來里的掘頭路。而位於月華街、天香街、紫來里及平成里的4條道路,合稱月華街區或月華區。 街道兩旁盡是1960年代建成的住宅,屬區內罕有的中密度發展,故成為該區著名的私人住宅區。各大廈外望翠屏邨、港鐵觀塘站一帶,街上有樓梯連接兩地。私人住宅設有升降機和私家停車場,對當時生活水平來說,可算是相當先進和前衛。 街道南端在1970年代陸續發展,分別有1975年創辦的地利亞修女紀念學校(月華)、月華街遊樂場和觀塘(月華街)巴士總站。前者是一所開辦中一至中六課程的非牟利直資中學。毗鄰學校的月華街遊樂場,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場內遍植林木,設有涼亭、座椅供市民休憩;共融遊樂設施讓任何2至12歲的兒童和傷殘人士使用。後者曾是觀塘市中心最大型的巴士樞紐,因鄰近市中心,2009年8月8日完成其27年歷史任務後,成為觀塘市中心重建項目首個發展。同時,區內不少私人住宅正進行由市區重建局資助的樓宇復修計劃。 街道靠北面是香港房屋委員會發展的公營房屋和樂邨,由1962年至1966年分階段落成,共11座樓宇。當中,靠近內街的樓宇為新式七層大廈,有別於當年普遍用作徙置的七層大廈。2011年中起,因應屋邨人口老化,有關方面在這些七層大廈外加裝升降機,方便居民出入。 街道東端介乎是中華基督教會基法小學及天星樓設有一條通往觀塘道、觀塘道/協和街休憩花園(即港鐵觀塘站C1出口)、觀塘大廈、中華基督教會基法幼稚園及中華基督教會梁發紀念禮拜堂的樓梯,是居民出入必經之路。 位於月華街25-39號的月華大廈由於建築呈新月型,電視劇如無綫電視《換樂無窮》等均在此進行外景拍攝。 由於來往月華街及觀塘港鐵站必須經過180級樓梯,一直欠缺無障礙通道。為應付區內人口增長及老化需要,發展局於2012年11月向立法會申請2億元撥款,建「觀塘月華街升降機及行人系統」接駁月華街及港鐵觀塘站,系統於2015年10月28日啟用。 File:Tin Heung St near Tsz Loi Lane.JPG|海景花園大廈 File:Kai King Building 2015.jpg|佳景樓 File:Wo Lok Estate Playground 2010.jpg|和樂邨 File:Yuet Wah Street Playground 2015.jpg|月華街遊樂場.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月華街 · 查看更多 »

新城市廣場

新城市廣場(英文:New Town Plaza)是香港其中一座大型的商場,位於新界沙田區沙田市中心,由新鴻基地產發展,並由旗下的新鴻基工程有限公司設計、旗下的明輝建築有限公司承建,再交由旗下的啓勝管理服務有限公司管理,項目共分3期和新城市中央廣場,於1984至1991年分期落成,其中商場面積超過139,400平方米,並且包括5幢住宅樓宇、3幢商業大廈、1間酒店及6間超大戲院。項目一直由新鴻基旗下私人公司Fu Tong Investment Company(富棠置地有限公司)擁有業權。.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新城市廣場 · 查看更多 »

新翠邨

新翠邨(Sun Chui Estate)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新界沙田區隔田。但已列入擴展市區配屋區內,於1983年正式入伙,毗鄰隆亨邨、景田苑、田心村、新田村、車公廟和港鐵大圍站。.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新翠邨 · 查看更多 »

新田圍邨

新田圍邨(Sun Tin Wai Estate)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香港沙田秦石邨以南的山上,但已列入擴展市區配屋區內,共有8座住宅大廈,於1981年至1982年間落成,為沙田區第四個公共屋邨。該邨區議員為教協「元老」的民主黨黨員程張迎老師。.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新田圍邨 · 查看更多 »

愉翠苑

是香港房屋署轄下一個居者有其屋計劃屋苑,位於新界沙田圓洲角,為香港居屋短樁醜聞的主角之一,因而廣為香港人所認識。而D及E座亦因此事件而需要拆卸。由房屋署總建築師設計,保華建業集團施工,於2001年開始入伙,由康業服務有限公司負責屋邨管理。 愉翠苑是沙田居屋綠表市場售價最高的屋苑,也是新界綠表市場售價最高的屋苑之一。2018年1月,該屋苑有三房650實呎單位,以696萬港元未補地價成交,實呎價10,708港元,創新界居屋新高。.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愉翠苑 · 查看更多 »

曾大屋

曾大屋(Tsang Tai Uk,又稱「曾氏大屋」,舊稱「山下圍」或「山廈圍」)位於香港新界沙田區城河東博康邨南端旁邊,鄰近獅子山隧道,是區內保存得最好的圍村之一。圍村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曾收容逃難人士,所以被尊稱為「曾大屋」。.

新!!: 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和曾大屋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观塘站巴士总站觀塘站巴士總站觀塘鐵路站巴士總站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