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王慎中

指数 王慎中

王慎中(),字道思,初號南江,更號遵岩居士。因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福建泉州府晉江縣泉安(又稱安平,今安海镇)人,歷官山東學政、河南參政等。慎中為唐宋派宗師,崇尚內容豐富、文字樸實的唐、宋古文,反對前、後七子復古文風。.

目录

  1. 47 关系: 古文參知政事參議吏部夏言大学士學政安海镇山东省常州市主事张廷玉归有光侍郎後七子僉事嘉靖嘉靖八才子員外郎唐宋唐宋派唐順之前七子王杲王慎中礼部福建籍贯表字进士郎中通判提學正德江西省河南省泉州府户部明史文學文體曾巩晉江縣晋江市

古文

#重定向 文言文.

查看 王慎中和古文

參知政事

參知政事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官職,於唐朝首先設置,並非正式官位,而是三省長官以外的官員,加上此頭銜(或同中書門下三品、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等的頭銜),即可以進入政事堂議事,等於成為宰相群的一員。 宋代太祖時,為分割宰相權力,故在同平章事(即宰相,簡稱平章),底下設參知政事(簡稱參知、參政),原不知印,不升政事堂,為宰相的副職,開寶六年始升都堂議政,至道元年與宰相輪班知印,後來實際權力大致等於宰相,遼、金、元等朝多沿用此制。參知政事一職,明代洪武九年以後不存,清代的協辦大學士有時亦美稱參知,但已為虛職而無實權。 地方亦有參政一職,洪武九年,廢行省平章政事、左右丞,改參知政事為布政使,以左、右參政為布政使之副職。清初略略沿用,乾隆時廢。.

查看 王慎中和參知政事

參議

參議為政府機關的一種官職。於中國明清等朝代為官制之一,在清朝品等約為正四品,並於通政使司、外務部等機構均有配置;一般而言,通常為輔佐主官或從官的高級官員。例如通政使參議,就是輔佐通政使或通政副使的官員。 在日本同样设参议一职,无固定位阶,属于令外官。从大宝2年(702年)5月21日开始设立该职位,一直維持到明治时期。 朝鮮王朝施行一府六曹制,在六曹中皆設有參議之職,官階為正三品,位居判書、參判之下,與判書、參判並稱「堂上官」或「三堂上」。 目前在中華民國各級政府機關,仍設有參議一職,如總統府、各縣市政府等,主要功能亦為輔佐機關首長推行政務,性質近似於顧問。.

查看 王慎中和參議

吏部

吏部是中國古代官署之一。东汉始置吏曹,改自尚书常侍曹,魏晋以后称吏部。隋、唐、五代,列为尚书省六部之首,長官稱為吏部尚書。「吏」指文職官員,多是「官吏」齊稱,相等於現代的文職公務員。 吏部下设吏部司、司封司、司勋司、考功司,掌管天下文官的任免、考课、升降、勋封、调动等事务。唐朝前期主持科举考试,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将主试权转礼部管辖。唐朝中期,尚书省职权为诸使职侵夺,本部对于官员的任免权力也日渐削弱。长官称吏部尚书,置吏部侍郎二人。一度曾改称司列、天官、文部,旋复旧。后代相沿不改。唯宋代使职盛行,吏部职务为审官院、东西铨所掌,吏部尚书亦不治本部事。 受中國文化影響,朝鮮半島的高麗王朝也設有吏部,其首長為吏部尚書。至朝鮮王朝時期,改稱吏曹,首長改稱吏曹判書。越南古代亦設有吏部的機構。.

查看 王慎中和吏部

夏言

夏言(),字公謹,號桂洲,江西貴溪人。明朝政治人物,同進士出身。.

查看 王慎中和夏言

大学士

大學士,主要是內閣大學士又稱殿阁大学士,一般有大學士或協辦大學士,為輔助皇帝的高級秘書官。另外,左右春坊亦有大學士,故大學士不等於內閣大學士。此外,越南也曾模仿中国,设立大学士之职。.

查看 王慎中和大学士

學政

學政,全稱提督學政,別稱學使、学台,古代學官名。.

查看 王慎中和學政

安海镇

安海镇,古称“灣海”、“泉安”、“安平”、“石井”、“鸿江”等,位于福建省晋江市南部,为晋江市下辖镇,北接为内坑镇,西临为水头镇,南靠为东石镇。地处厦漳泉中心位置。镇区总面积54.66平方公里,2010年人口普查安海人口为166754人。 安海古为泉州古港之南港,因境内有条九曲湾旧名为“湾海”,宋开宝年间,唐名臣安金藏后裔安连济徙居湾海,易“湾”为“安”,始名“安海”。宋代为泉州古港之南港,建镇至今已800多年。历史上安海几经兴废。而台湾地区早期垦荒也有大量安海人参与,所以对台湾的文化有一定的深刻影响。而目前安海的民营经济发达,延续着当年安平商人的历史。.

查看 王慎中和安海镇

宋可能是下列含意之一:.

查看 王慎中和宋

山东省

山东省,简称鲁,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京杭大运河的中北段,是华东地区的最北端省份,省会设于济南,副省级城市有济南市、青岛市。2017年山东省常住人口超过1亿人,位列全国第二。其中汉族占99.3%,另有回、满、蒙3个世居少数民族及朝鲜族等其他少数民族。 山东省西部连接内陆,逆时针分别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四省接壤;中部为鲁中南山地丘陵区,泰山是全境最高点(1532.7米);东部是山东半岛。北面与辽东半岛隔渤海海峡相对,东面与朝鲜半岛隔黄海相望。 山东土地面积约15.79万平方公里,排名全国第19,境内交通发达,铁路、高速公路网络密集。山东是工农业大省,是环渤海经济圈的一部分,2017年生产总值达7万亿人民币,位列全国第三名,对中国内地经济的贡献約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位居第10位。山东在2011年1月确立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国家发展战略,以山东半岛及胶济铁路沿线城市组成了山东半岛城市群。2018年1月,同意设立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 山东历史悠久,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中原文化与东夷文化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齐鲁文化,又分为“鲁西文化”和“胶东文化”。其中儒家的创立人孔子和孟子是鲁文化的代表人物,政治家管仲、军事家孙子、孙膑则是齐文化的代表。而鲁菜则位居中国八大菜系之首。.

查看 王慎中和山东省

常州市

常州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江苏省南部,大运河流经此地。长三角中心地带、衔太湖,与上海、南京、杭州皆等距相邻,並与苏州、无锡构成苏锡常都市圈。常州有文字记载的历史长达3200多年。常州有良好的水陆空交通条件,京沪高铁、沪宁城际高铁、京沪铁路、沪宁高速公路、312国道、京杭大运河等穿境而过,並有常州港及常州奔牛机场,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查看 王慎中和常州市

主事

主事,中國古代官職之一,在清朝,此官職配置於六部各司、盛京五部、理藩院、太僕寺、宗人府。.

查看 王慎中和主事

张廷玉

张廷玉(),字衡臣,號研斋,諡文和,安徽桐城人,清朝前期康雍乾三朝重臣,《明史》总纂官,死后配享太庙。 张廷玉在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中进士。康熙朝,任刑部左侍郎。雍正朝,任礼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保和殿大学士、军机大臣等,完善军机处制度。乾隆年间,加封太保,後因得罪乾隆帝,險些遭禍,後仍依雍正帝遗命配享太庙,是清朝唯一配享太庙的漢族大臣。.

查看 王慎中和张廷玉

归有光

归有光(),字熙甫,一字开甫,南直隸崑山縣(今江苏昆山市)人,明朝著名文學家,早年因老家在崑山项脊泾(今属太仓),自號項脊生,晚年居于震澤(太湖的雅稱)附近,人稱震川先生。因曾任南京太僕寺丞,又稱歸太僕。 归有光与王慎中、唐顺之詩文唱和,合称嘉靖三大家。嘉靖三家與茅坤等人同尊唐宋古文,是為“唐宋派”。归有光又与当时浙江德清的胡友信齐名,世称“归、胡”,并列《明史·列传·文苑》。.

查看 王慎中和归有光

侍郎

侍郎為中國、越南、朝鮮官制名稱,一般來說,創建於汉代,並沿用到20世紀初。相當於今日的副部長。.

查看 王慎中和侍郎

後七子

後七子指的是1520年-1570年間,也就是明朝嘉靖-隆慶年間,主宰中國文壇的七位知名文學家。與其相提並論的尚有前七子與嘉靖八才子。.

查看 王慎中和後七子

僉事

僉事,中國古代職官。 金朝的按察司始置有佥事一職,專司判斷官事。元朝的肃政廉访司、宣抚司、安抚司等皆置有佥事。明朝沿用,都督、都指挥、按察、宣慰、宣抚等,皆設有佥事。努尔哈赤曾任明朝建州都督佥事。清初沿用僉事一職,至乾隆十八年(1753年)废除此職,清末復置。中华民国在北洋政府時期亦設有佥事,1912年鲁迅曾任教育部佥事一職。.

查看 王慎中和僉事

嘉靖

嘉靖(公元1522年 - 1566年)是明世宗朱厚熜的年号,明朝使用嘉靖这个年号一共45年,是明朝使用第二长的年号。嘉靖,出自《尚书·无逸》中“嘉靖殷邦”之语。明世宗即位时内阁备选年号第一为“明良”、其次为“绍治”(寓意繼承弘治中興)、第三为“嘉靖”。.

查看 王慎中和嘉靖

嘉靖八才子

嘉靖八才子指1520年代-1560年代之間活动于明朝嘉靖年间的八位唐宋派作家;分別是:王慎中、唐順之、陳束、趙時春、熊過、任瀚、李開先與呂高。因為這八位作家成名與影響明朝文壇期間約略與明朝嘉靖年間,因此被人稱為嘉靖八才子。另外,此八位作家不依附七子派,與明朝前後七子的文學思維不盡相同,除了重視文學理論外,也強調詩歌的本質與特色,另外更是否定詩文必須絕對復古的為文風氣。.

查看 王慎中和嘉靖八才子

員外郎

員外郎,中國古代官職之一,原指设于正員、定員以外的郎官。 三國曹魏末年,設員外散騎常侍。晉武帝时,始設員外散騎侍郎。隋唐以後,直至明清,各部均設有員外郎,位次郎中。員外郎簡稱「員外」。隋朝于尚书省二十四司各置员外郎一人,为各司之次官(相当于副司长,郎中是正司长)。 唐朝永徽六年(655年),以蔣孝璋為尚藥奉御,員外特置,仍同正員。自是員外官復有同正員者,其加同正員者,唯不給職田耳,其祿俸賜與正官同。單言員外者,則俸祿減正官之半。在貞觀時期之前,吏部考功员外郎是科舉考試的主考官。在開元年間後,因唐玄宗覺得此官職過低,而改由禮部侍郎主持科舉考試,並一直延續下來。 在清朝,此官職配置於朝廷或地方之輔助部門,品等為從五品。該官職一般為閒職,常有商賈、仕紳捐納八千兩獲得此官職,如權璫李蓮英過繼兒子李德福就捐過員外郎在兵部任職。至此,「員外」成為富有地主的另一種稱呼。1910年代,清朝滅亡後,該官職廢除。 日本亦有員外官(權官),作為律令官制內定員以外的官,律令定員變得有名無實。比如「權大納言」、「權少納言」、「權中納言」、「權近衛大將」等為令外官,不作單純的員外官看待。.

查看 王慎中和員外郎

#重定向 唐朝.

查看 王慎中和唐

唐宋

唐宋可以指:.

查看 王慎中和唐宋

唐宋派

唐宋派,是明代中葉,嘉靖年間的文學流派,因為提倡唐宋古文,所以被稱為“唐宋派”。代表文學家有王慎中、唐順之、歸有光、茅坤。王、唐、歸三人文筆相近,崇尚義豐文實的唐宋古文,合稱嘉靖三大家。茅坤則以評選的《唐宋八大家文鈔》,確立唐宋古文八大家的地位,此外,本派名人尚有嘉靖八才子,即:王慎中、唐順之、陳束、趙時春、熊過、任瀚、李開先、呂高。.

查看 王慎中和唐宋派

唐順之

唐順之(),字應德,一字義修,號荊川,谥襄文。明朝南直隸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官右僉都御史卒。唐宋派文學家,“嘉靖八才子”之一,與歸有光、王慎中兩人合稱“嘉靖三大家”。順之亦善武,通兵法,曉武術。.

查看 王慎中和唐順之

前七子

前七子指的是1480年-1520年年代間,也就是明朝弘治-正德年間,主宰中國文壇的七位知名文學家。與其相提並論的尚有後七子與嘉靖八才子。.

查看 王慎中和前七子

王杲

王杲(),富察氏,系出建州女真。明嘉靖年间起任建州右卫都指挥使。清太祖努爾哈赤的外曾祖父(一說外祖父)。另有一说王杲和努尔哈赤无血缘关系。.

查看 王慎中和王杲

王慎中

王慎中(),字道思,初號南江,更號遵岩居士。因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福建泉州府晉江縣泉安(又稱安平,今安海镇)人,歷官山東學政、河南參政等。慎中為唐宋派宗師,崇尚內容豐富、文字樸實的唐、宋古文,反對前、後七子復古文風。.

查看 王慎中和王慎中

礼部

部是中國古代官署之一,南北朝北周時開始設立,在《周礼》中相当于春官,其長官禮部尚書,有时以“大宗伯”为代称。 受中國文化影響,朝鮮半島的高麗王朝也設有禮部,其首長為禮部尚書;至朝鮮王朝時期,禮部改稱禮曹,首長改稱禮曹判書。越南古代亦設有禮部的機構。.

查看 王慎中和礼部

福建

#重定向 福建省.

查看 王慎中和福建

籍贯

籍贯主要指自己家族開始發生繁衍的主要地域。中國古代所謂籍贯通常指父親與祖父的長居地,大至國或省,小至縣市或村、里等聚落均可以成为籍贯。在現代社會中則有比較寬廣的涵義,除以上定義外也可以指本人出生或長居地。.

查看 王慎中和籍贯

表字

表字,又称字,是漢字文化圈傳統上在本名之外的一個正式代稱。通常基於禮貌性質,一般習慣間接性叫喚他人的表字而不直稱其本名,以表示客氣避免失禮(本名則可以是當事人自述或由尊長直稱)。 表字的取法,一般与本名意义相关。歷史上有些人的表字廣為人知,本名反而隱沒於世,稱為「以字行」,如:孟浩然,名浩,字浩然。.

查看 王慎中和表字

詩可以指:.

查看 王慎中和詩

进士

进士原是科舉的科目之一。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通過最後一級中央政府朝廷考試者,稱為進士。到了元朝以後,惟存進士一科,遂成為科舉功名的最高等級。民间又称考中进士为“金榜题名”。.

查看 王慎中和进士

郎中

郎中可以指:.

查看 王慎中和郎中

通判

通判,中國古代官職之一,五代十國顺义元年(921年)始置。 學界認為通判一職始創立於北宋,朝廷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防止知州职权过重,专擅作大,以通判负责监督知州,两者相互牵制,全称通判某州军州事,俗称通判、通州、州判、监郡、郡佐、州佐、治中、别驾、郡丞。事實上,五代十国时期,吳王楊溥於顺义元年(921年)已设立此职,表張延翰為江州觀察巡官,通判軍府事。南唐保大元年(943年)繼設有通判一職,張易“以水部員外郎,通判歙州刺史。”明朝期間為各府的副職,位於知府、同知之下。在清朝通判也稱為“分府”,管轄地為廳,此官職配置於地方建制的京府或府,功能為輔助知府政務,分掌糧鹽鐵都捕,品等為正六品。通判多半設立在邊陲地帶,以彌補知府管轄不足之處。1911年,清亡,該官職廢除。 通判也被用作古代廳長的別名,如:噶瑪蘭厅通判。.

查看 王慎中和通判

提學

提學,是中國、朝鮮古代官職,大致上負責教育行政,與掌管各級學校,與學生授業科舉之事,又稱學政使。.

查看 王慎中和提學

正德

历史上曾有几次以正德作为年号。.

查看 王慎中和正德

江西省

江西省,简称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行政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东界浙江与福建、北邻安徽和湖北,西连湖南,南毗广东。境内最大河流为長江支流赣江,自南向北纵贯全境,注入中国目前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全省总面积166946.58平方公里,2016年底人口4592.00万人江西省统计局:〈〉。省会为南昌。.

查看 王慎中和江西省

河南省

河南省简称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行政区,省会郑州市。其大部分土地位于黄河中下游以南地区,故名河南。河南地处中国中部,承东启西,古称天地之中,被视为中国之处而天下之枢,是中国经济自东向西梯次推进发展的中间地带,以河南省为主体的中原经济区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版块,以河南省为核心的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和核心组成部分。河南地势西高东低,北部、西部、南部分别分布着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和大别山,中部和东部为大面积的冲积平原,西南部为南阳盆地。黄河穿北境而过,淮河水系和海河水系以及汉水的支流丹江也流经河南。全省面积16.7万平方公里,面积排名全国第17位。人口9480万,仅次于广东和山东位列第三位。2015年全省生产总值3.7万亿元,位居第五位。.

查看 王慎中和河南省

泉州府

泉州府是明清时期福建省下辖的一个府,範圍大概是今日的泉州、廈門與金門。.

查看 王慎中和泉州府

户部

户部是中国古代官署名。其長官為户部尚书。 起源於三国,时设有度支尚书,掌财政。隋代以度支尚书为民部尚书。民部即户部前身,唐代以避太宗李世民名諱改称户部辭海編輯委員會編:《辭海》(1989年版),上海辭書出版社,1989年9月,ISBN 978-7-5326-0083-0。为六部之一,长官为户部尚书。历代相沿。 明清时期户部掌全国疆土、田地 、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其内部办理政务按地区分工而设司、比如戶部江南司。各司除掌核本省钱粮外,亦兼管其他衙门的部分政务,职责多有交叉。清还设有掌管八旗事务的八旗俸饷处及现审处。隶属于户部的机构有:掌铸钱的钱法堂及宝泉局;掌库藏的戶部三库;掌仓储及漕务的仓场衙门。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清政府宣布“仿行宪政”,将户部改为度支部。户部遂废。 受中國文化影響,朝鮮半島的高麗王朝也設有戶部,其首長為戶部尚書。至朝鮮王朝時期,改稱戶曹,首長改稱戶曹判書。越南古代亦設有戶部的機構。.

查看 王慎中和户部

明史

《明史》是二十四史中的最後一部,是一部纪传体的史书。清朝明史馆官修,张廷玉等主撰,全書共三百三十二卷,計本紀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表十三卷、列傳二百二十卷;记明代史事,起自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迄於明思宗崇祯十七年(1644年),共277年的明朝历史。.

查看 王慎中和明史

文學

文學(literature),在最廣泛的意義上,是任何單一的書面作品。更嚴格地說,文學寫作被認為是一種藝術形式,或被認為具有藝術或智力價值的任何單一作品,通常是由於以不同於普通用途的方式部署語言。它的拉丁詞根literatura/litteratura(本身起源於littera:letter或handwriting)被用來指代所有的書面記錄,儘管當代定義將術語擴展到包括口頭或唱歌的文本(口頭文學)。文學可以根據是虛構作品還是非虛構作品進行分類,也可以根據是韻文還是散文進行分類;可以根據長篇小說、中篇小說、短篇小說等主要形式進一步區分;作品往往根據歷史時期或者遵守某些美學特徵或期望(藝術類型)進行分類。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現實的藝術,包括韻文、散文、劇本、小说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以不同的流派表现内心情感和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生活。 這個概念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改變了意義:現在它可以擴大到非書面的口頭藝術形式,可以與語言或文字本身配合,因此很難就其起源達成一致。印刷技術的發展使得書面作品的分佈和擴散成為可能,最終導致了網絡文學。 文學並不一定是客觀的,一名成功的文學家能在自己的文學作品中,展現自己對於文學的主觀看法,抒發自己的情緒和感觸,但藉由嘗試建立一個「客觀的標準」,有時對能幫助作家了解「讀者的感受」以求將內心之情感與藝術表現完整的體現在讀者心中。有時也能藉作家主觀想法帶給社會不同面相去省思現況,例如女性文學的興起。.

查看 王慎中和文學

文體

#重定向 文類.

查看 王慎中和文體

曾巩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今江西南丰)人,汉族江右民系,北宋散文家,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查看 王慎中和曾巩

晉江縣

晋江縣,中国旧縣名。 唐朝开元八年(720年)析泉州南安县置,治所在今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以城中多刺桐樹,又稱瑞桐,以泉安鄉知名,故亦稱泉安,属泉州。 自唐代至清代为泉州、泉州路、泉州府首城,泉州三邑之一。宋朝时,晋江县管辖澎湖列岛(不含台灣島),是历史上中国政权首次对台湾地区进行的管辖,宋代时“澎湖”一名正式见于野史及方志,而史书上有汉人居住澎湖的确实记载始自南宋。 1951年晋江县治从泉州府城迁到青阳镇。1992年撤销晉江縣,改设晋江市。.

查看 王慎中和晉江縣

晋江市

晋江市(Tsìn-kang-tshī),雅稱刺桐、瑞桐、泉安,为中国福建省下辖县级市,由泉州地级市代管。晋江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泉州市东南部,晋江下游南岸,三面临海。地理坐标为北纬24°30′-24°54′,东经118°24′-118°43′。辖境东北连泉州湾,东与石狮市接壤,东南濒临台湾海峡,南与金门岛隔海相望,西与南安市交界,北和鲤城区相邻。陸域面積649平方公里(不含灘塗,濕地),海域面積6345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21公里。全市辖6个街道、13个镇,市政府驻罗山街道世纪大道。 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历史上,晉江在經濟、軍事、文化占据重要地位,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重要起點之一。清代,晋江與南安、惠安,合稱泉州三邑。境内有安平桥、草庵、龙山寺、磁灶窑址等古迹以及深沪湾国家地质公园。.

查看 王慎中和晋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