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香港鄉村列表

指数 香港鄉村列表

以下是香港鄉村列表:.

294 关系: 健康村十八鄉十四鄉南坑南山村南丫島南風灣南涌古瑾圍古洞吳屋村 (元朗)吉澳吉慶圍坪石邨坪輋坪洲坑口坑口鄉事委員會塘福壁屋壽臣山多石村大埔 (香港)大埔區大埔墟大埔尾村大埔仔大坑口大嶼山大井圍大圍村大磡村大網仔大白大蠔大街大鴉洲大藍湖大蛇灣大棠大橋村大欖大澳大朗镇大浪街道天水圍太平村孟公屋孔嶺安樂村...對面海小坑新村小鴉洲小欖 (香港)將軍澳村屏山 (香港)屯門屯門區屯門舊墟屯門新墟山寮崇謙堂崇正新村嶺仔嶺皮村川龍上璋圍上葵涌上村上水上水鄉中葵涌布袋澳三家村 (九龍)三聖墟三門仔三棟屋下山雞乙下禾坑下葵涌九華徑九龍乡村平頂村二澳井欄樹廈村鄉佐敦作壆坑何文田邨復華村圍村北區 (香港)北角村北港村 (香港)北潭涌分流 (香港)和合石和宜合唐人新村凹下八鄉六鄉新村元五墳元朗區石坑镇石圍角石硤尾邨石碧新村石門甲石排灣邨石橋頭石澳王屋村灰沙圍祠堂村祠堂村 (粉嶺)福亨村福佬村道稔灣稔樹灣竹園竹園村竹篙灣竹角簡頭村米埔村粉嶺索罟灣紫田村紅磡邨烏蛟騰爛泥灣田夫仔田心村田灣邨營盤 (香港)牛皮沙村牛池灣鄉相思灣盛屋村瀝源九約竹枝詞白田邨白芒白沙灣 (西貢)白沙澳白泥花坪村花心坑芽菜坑村鎖羅盆荃灣荃灣區荔枝窩萬角咀落馬洲蝦尾新村青山村青磚圍青衣島青龍頭蠔涌衛斯理村衙前圍村西灣 (西貢)西貢西貢區西流江馬尿水馬山村馬仔坑馬灣馬灣涌馬鞍山村馬草壟馬頭圍馬游塘馬料水新村馮家圍香園圍香粉寮村香港香港島香港地方列表高流灣謝屋村鯉魚門村谷埔鴨脷洲邨鴨洲鶴藪圍鹽灶下鹽田仔 (西貢區)麻笏村麒麟圍軍地黃屋村黃竹坑舊圍黃竹坑邨黃竹坑新圍黃竹洋 (西貢北約)黃竹洋村黃泥涌村龍躍頭龍鼓灘錦田興華邨阿公岩村蘆鬚城泳灘蘇屋邨赤鱲角薄扶林村藍地葵青區蒲台蒲崗蓮塘尾蓮麻坑蔡屋村鄉事委員會金錢 (香港)長洲 (香港)蕉坑良田村雞嶺離島區蛤塘蛇頭老圍 (荃灣)逢吉鄉週田村虎地掃管笏排頭村李鄭屋邨東頭村東頭村 (十八鄉)東涌松柏塱梅窩楊小坑楊屋村榕樹灣榕樹澳樟樹灘村模達灣橋咀洲欖口村水口 (香港)水頭村水邊圍永隆圍汀九汀角村河上鄉油柑頭沙地園鄉沙田區沙田坳邨沙田九約沙田圍沙田鄉事委員會沙螺灣沙頭角沙江圍泰亨鄉泰康圍洲頭涌美村深井深涌清快塘澳頭村昂坪浪茄海壩村斬竹灣新屋仔新屋仔村新九龍新圍新田 (香港)新界新界鄉議局新村料壆攸潭美愛民邨散頭慈雲山邨打石湖村打鼓嶺打鼓嶺道曾大屋 扩展索引 (244 更多) »

健康村

健康村(Healthy Village)是香港一個綜合性資助房屋發展計劃,包括了甲類及乙類出租屋邨及住宅發售計劃樓宇,位於香港東區七姊妹,於1965年至1997年先後落成,由香港房屋協會發展及管理。.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健康村 · 查看更多 »

十八鄉

十八鄉(Shap Pat Heung)位於香港新界元朗區南部,是元朗市中心東面及南面的鄉村群的統稱,本身由十八個鄉村組成。唯經過多年發展,十八鄉現在已增至26個原居民村及4個居民村,合共30個村圍,故十八鄉已成為地名而不是單指原有的十八個鄉村。 十八鄉與屏山、厦村、八鄉、錦田和新田合稱「元朗六鄉」。.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十八鄉 · 查看更多 »

十四鄉

十四鄉(英語:Shap Sze Heung)是位於新界東西貢北約,在大埔區東南部,企嶺下海沿岸,與沙田區馬鞍山市鎮及西貢區相連的 14 條鄉村的統稱。十四鄉居民早年多從事漁樵及農耕生活,主要交通倚賴水路往來大埔墟,因此十四鄉雖然位於西貢北,但在分區上屬於大埔區。.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十四鄉 · 查看更多 »

南坑

南坑,是臺灣新竹縣北埔鄉的一個傳統地域名稱,位於該鄉西部。相較於今日行政區,其範圍大致為南坑村不含北部凸出部分。 本地區除北部邊界地帶為大坪溪主流集水區外,其餘均屬大坪溪左岸兩條支流小南坑溪、大南坑溪的流域範圍。.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南坑 · 查看更多 »

南山村

南山村可以指下列地名:.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南山村 · 查看更多 »

南丫島

南丫島(Lamma Island)是香港第四大島嶼,區議會分區屬於離島區。南丫島的深湾曾出土新石器至明清時代文物。.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南丫島 · 查看更多 »

南風灣

南風灣可以指香港數個不同地方的海灘或海灣:.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南風灣 · 查看更多 »

南涌

subst:subst/leftUnreferenced/auto 自动产生。 --> 南涌(Nam Chung)是香港新界北區的一個地方,位於鹿頸以西,與沙頭角海西南岸為鄰,為香港著名的垂釣地點,另一方面,南涌也是衛奕信徑的終點及南涌郊遊徑的起點。 南涌有屏南石澗與屏嘉石澗兩大石澗,當中有不同大小並且互通的壺穴,最大的壺穴直徑達1.5米。溪澗往下匯聚至南涌河,河水挾帶沙泥漫流,形成泛濫平原。.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南涌 · 查看更多 »

古瑾圍

古瑾圍(Kwu Kan Wai)是位於香港九龍九龍城區馬頭圍一條已拆卸的圍村,遺址現時建成聖德肋撒醫院新翼,僅存「上帝古廟石門遺址」於「露明道公園」內作為紀念。.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古瑾圍 · 查看更多 »

古洞

古洞(Kwu Tung),英文舊稱Dill's Corner,戰前曾有別稱七鄉(Seven Villages),地處香港新界北區上水西部,落馬洲之東南,爲雙魚河流經的一處地方,具體位置爲雙魚河的西岸,由於該段青山公路以「古洞段」命名,故部分人甚至政府部門會將「古洞」視爲覆蓋金錢、坑頭、蕉徑等地的地區名稱,但傳統上古洞的核心區僅指金錢和河上鄉以西、白石凹以東、馬草壟以南和麒麟山以北的範圍。 自1945年,古洞成為圍頭人(包括同操粵語莞寶片之東莞人)、客家人與少數潮州人之聚居地,從內地南下的難民在古洞建立了多條寮屋村落,青山公路於古洞的一段更曾發展出規模接近墟市的大馬路市場,但自1978年粉嶺/上水新市鎮開始發展後,古洞的墟市活動逐漸式微,加上不斷有地產發展商收購土地,使古洞原來的村落人口不斷流失。古洞南近白石凹最早於1995年建成小型別墅項目歐意花園,後於2009年由發展商利用青山公路以南至麒麟山的整片古洞南區域建成大型豪宅項目天巒。至2010年代,香港特區政府提出發展古洞北新市鎮,相關工程將於2018年展開。.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古洞 · 查看更多 »

吳屋村 (元朗)

吳屋村或大井吳屋村是香港元朗區橫洲髻山北面的一條鄉村,屬屏山鄉事委員會,鄰近元朗工業園。北面為一大片的魚塘及一座小山,高海拔62米。附近的鄉村有大井圍及盛屋村。.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吳屋村 (元朗) · 查看更多 »

吉澳

吉澳(Crooked Island,或Kat O)是香港的一個島嶼,位於大鵬灣西南水域,沙頭角以東,船灣淡水湖以北的位置附近,地區行政上屬於北區沙打分區。島嶼面積2.35平方公里,目前約有不到50人居住,且多為長者。.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吉澳 · 查看更多 »

吉慶圍

吉慶圍是香港一個著名的圍村,位於元朗區元朗錦田錦田公路側,與永隆圍、泰康圍、南圍、北圍和泥圍合稱「錦田六圍」。.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吉慶圍 · 查看更多 »

坪石邨

坪石邨(Ping Shek Estate),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九龍觀塘區平山,是由香港房屋委員會發展,由巴馬丹拿建築及工程師有限公司設計,於1970年代落成。坪石邨所屬位置剛剛在黃大仙區區界外,所以屬於觀塘區,本邨鄰近牛池灣村及彩虹邨。有鑑於坪石邨的位置與啟德機場非常接近,所以屋邨的高度在興建時受到限制。 2010年1月22日,香港房屋委員會建築小組通過斥資1.3億港元活化坪石邨,該邨的活化工程由利安建築師有限公司負責設計,也是房委會首個對舊式屋邨引入活化概念,而該邨居民與商戶對此持不同意見。.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坪石邨 · 查看更多 »

坪輋

坪輋(Ping Che)(客家話讀音:Phiàng-Chhià)是香港的一個地方,位於新界北區粉嶺東北一帶,打鼓嶺以南、軍地以北的位置。 坪輋在昔日是輋族的居住地之一,當中的「輋」是指地方較平坦,因此稱為坪輋。現時有18個有機農場,而該處禾徑山村的風水林,有多棵大樟樹,其中兩棵被行山人士譽為禾徑山神木,據稱樹齡達四百年。.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坪輋 · 查看更多 »

坪洲

坪洲(Peng Chau)是香港的一個島嶼,地區行政上屬於離島區,面積為0.99平方公里。.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坪洲 · 查看更多 »

坑口

坑口是香港新界西貢區將軍澳新市鎮的一部分。現在坑口的土地,大部分均是原來的鴨仔灣(即現水邊村一帶)填海而來。.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坑口 · 查看更多 »

坑口鄉事委員會

坑口鄉事委員會(Hang Hau Rural Committee)乃香港新界鄉議局轄下二十七個鄉事委員會之一,於1957年正式註冊成立,由坑口區十八條鄉村組成,主要職責是服務區內的原居民,現任主席為成漢強先生,同時擔任西貢區議會當然議員。現址位於香港新界西貢清水灣坑口道1A號。.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坑口鄉事委員會 · 查看更多 »

塘福

塘福(Tong Fuk),是香港大嶼山的一處村落和地方,為其中一處假日渡假地點。 其河流亦流經蔴埔坪,蔴埔坪地區有時亦視為塘福地區之一,那裡有一座蔴埔坪監獄。蔴埔坪南方的海灣叫塘福廟灣,因緊接塘福廟而命名。塘福廟旁邊是Flag光纜亞歐段海底電纜中轉站,並通往南中國海。.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塘福 · 查看更多 »

壁屋

壁屋是香港壁屋監獄所在的地方,位於飛鵝山與鷓鴣山之間,行政區劃屬西貢區。區內不乏豪宅,多為獨立平房,亦建有多條原居民的村落。交通主要靠清水灣道連接西貢市與九龍,有數條巴士線及專線小巴提供服務。.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壁屋 · 查看更多 »

壽臣山

壽臣山是香港港島南部的一個山丘,位於黃竹坑與深水灣之間,海拔150米。這座山週圍是香港其中一個高級住宅區,被稱為壽山村。 壽臣山的北部為黃竹坑谷(曾被英國人命名為士丹頓谷),是明清時期香港村(又稱香港圍)的所在地,有指這是整個香港名稱的由來。 壽臣山原名鐵坑山,因昔日黃竹坑一帶被稱為「鐵坑」。至於壽臣山的名稱,因1936年獲英王為表揚周壽臣對香港貢獻,將鐵坑山命名壽臣山,並把他的府邸—松壽居,門前道路命名為壽山村道。.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壽臣山 · 查看更多 »

多石村

多石村位於香港新界沙田,是沙田區的一條鄉村。多石村屬於沙田九約中的「沙田圍約」,在清朝初年立村,為來自廣東省興寧、博羅等地曾姓的單姓客家村落。當曾氏開基祖建村後,將村命名為「新塘」,後因村後山上巨石嶙峋,稱為「石磊山」,而該村亦因此而被改以「多石」為村名。 由於威爾斯親王醫院與多石村僅僅隔着一條沙田圍路,所以麥當勞在香港開設的亞洲第一所麥當勞叔叔之家就在這條村設置。 File:HK_RockyMountain_behind_ToShek.JPG|多石村後山,左方為2008年山火痕跡,右方可見巨石嶙峋 File:HK_RonaldMcDonaldHouse_2010.JPG|麥當勞叔叔之家.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多石村 · 查看更多 »

大埔 (香港)

大埔是香港新界東北部,面臨吐露港的一個地方,是香港十八區——大埔區的主要部分,大埔新市鎮座落其中。大埔位於吐露港西北面,距離沙田約11公里,粉嶺約8公里。大埔三面環山,分別為九龍坑山、北大刀屻、大刀屻、大帽山和草山。.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大埔 (香港) · 查看更多 »

大埔區

大埔區(Tai Po District)是香港十八區的其中一區,位於新界東部,範圍包括大埔、東平洲、大埔滘、汀角、船灣、林村谷,白石角及它的外飛地為赤門海峽兩岸的西貢半島北部(西貢北)。它的總面積約為148平方公里,是香港第二大行政區域。根據2016年中統計,大埔區人口為303,926人。 大埔區人口主要聚居於大埔新市鎮內七大出租公共屋邨和租者置其屋計劃屋邨,以及太和站附近的大埔舊墟和大埔墟站附近的大埔新墟的私人屋苑。其餘不少居民散居於大埔區內133條大小村落。 2005年,世界衛生組織確認大埔為安全社區,是全球第90個安全社區,也是香港第3個安全社區(第1是屯門區,第2是葵青區)。.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大埔區 · 查看更多 »

大埔墟

大埔墟(英文:Tai Po Market)是香港歷史悠久的墟市;大埔舊墟(英文:Tai Po Old Market),則是香港現已消失的墟市,兩者都是位於新界大埔。現時大埔舊墟(位於林村河以北,汀角路以西,大埔舊墟天后宮附近一帶地方)已完全成為住宅區,墟市已經消失。大埔墟(位於林村河以南,廣福道兩旁)則仍然有墟市富善街(前太和市,以文武二帝廟為中心),但隨大埔墟火車站遷移,大埔市中心位置已遷到大埔墟四里一帶。由於大埔舊墟墟市消失,卻仍留其名,因此一般人會將大埔舊墟與大埔墟混為一談,實際是兩個不同的地方。.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大埔墟 · 查看更多 »

大埔尾村

大埔尾村位於香港新界大埔區白石角大埔尾,是一條客家原居民鄉村,與毗連的樟樹灘村同屬大埔七約中「樟樹灘約」的「樟樹灘鄉」。.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大埔尾村 · 查看更多 »

大埔仔

大埔仔是香港新界西貢區清水灣半島的一個地方,以清水灣道上下劃分為大埔仔上村與大埔仔下村兩條村落。 2011年7月,新世界發展以66億4,030萬港元與香港特區政府就大埔仔項目之住宅用地進行補地價,項目總佔地面積約719,000平方呎,涉及總樓面面積約1,080,000平方呎。.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大埔仔 · 查看更多 »

大坑口

#重定向 東山路 (台中市).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大坑口 · 查看更多 »

大嶼山

大嶼山(Lantau Island,亦作Lantao Island),位於香港西南面,為香港最大島嶼,面積達147.16平方公里;比較香港第二大的島嶼香港島的面積大上近一倍。在香港行政區劃上,大嶼山大部分土地屬於離島區,而大嶼山海域亦成為通往澳門、珠海和中山之主要航道,惟大嶼山東北部青洲仔半島一帶,包括陰澳、竹篙灣及汲水門等,則屬於荃灣區。 大嶼山過去由於交通不便、遠離香港市區(當時對外交通完全依靠渡輪和街渡),不少土地均未開發,人煙稀少。隨着香港國際機場搬遷至此、青馬大橋(包括港鐵東涌綫及機場快綫)及汲水門大橋等相繼落成,將大嶼山與香港市區連接。北大嶼山新市鎮的開發、香港迪士尼樂園的啟用及未來港珠澳大橋的落成,促進大嶼山的都市化發展。 截至2018年,大嶼山仍有不少舊式鄉村存在。同年3月,大嶼山大浪村當中的居民接受專欄訪問,指出大浪村為客家村落,目前只有大概十五戶人居住,而當中亦有私房菜形式的餐廳。.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大嶼山 · 查看更多 »

大井圍

大井圍是香港元朗區橫洲髻山北面的一條鄉村,屬屏山鄉事委員會,鄰近元朗工業園。北面為一大片的魚塘。附近的鄉村有盛屋村及吳屋村。.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大井圍 · 查看更多 »

大圍村

大圍村原名積存圍,於明朝萬曆初年建圍,是香港沙田歷史最悠久(1574年建村)以及規模最大的圍村。現時位於大圍站附近城門河邊,在積福街及積富街交界處。大圍村是一條雜姓村,膾炙人口的九約竹枝詞有「大圍風景實如何,村裡人居雜姓多」之語,住著十六姓:包括韋、陳、吳、楊、黃、李、許、鄭、唐、袁、游、林、駱、譚、莫及蔡,以韋姓最多,成為村中大族,亦只有韋氏族人在圍村內設有祠堂。大圍村亦是沙田九約的鄉村之一。在沙田新市鎮開始發展,以及九廣鐵路大圍站落成後,大圍村的「大圍」之名逐漸演變成包含城門河人工河道以南和獅子山隧道公路以西的整個沙田區南部的地區名稱。.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大圍村 · 查看更多 »

大磡村

大磡村(Tai Hom Village),曾是香港市區大型寮屋區,香港九龍十三鄉之一,位於九龍鑽石山與新蒲崗之間,與上元嶺村及下元嶺村組成鑽石山寮屋區,佔地7.18公頃,於2001年完成清拆。現時為港鐵沙田至中環綫鑽石山站擴建部分的地盤。.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大磡村 · 查看更多 »

大網仔

大網仔是香港一個地方,位於新界西貢區中部,廣義上包括西貢市中心與北潭涌之間,即大網仔路沿途的地區,包括黃竹灣、早禾坑、斬竹灣等地方。該處一帶設有超過一百個燒烤爐。.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大網仔 · 查看更多 »

大白

杯麵(Baymax)是漫威漫畫中的一個虛構超級英雄。由Steven T. Seagle和Duncan Rouleau創作,首次出現在《Sunfire & Big Hero 6》#1。 在2014年迪士尼動畫电影《超能陆战队》中杯麵被描繪為充氣機器人,充當醫療保健伙伴。.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大白 · 查看更多 »

大蠔

大蠔(Tai Ho),或作大濠,是香港大嶼山北部的一處地方,位於小蠔之西,東涌之東北。該地原是北大嶼山新市鎮範圍,昔日其計劃因人口增長放緩及環境保護團體反對下暫時擱置。但在2013年已展開東涌東發展區和正在興建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地區行政上屬離島區。.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大蠔 · 查看更多 »

大街

大街或大马路是指城镇中心的主要街道,是商业集中点,一般是城镇中商店、百貨店、専門店、飲食店等商業施設最集中的地方,也是人潮集中点。较小的城镇一般只有一条大街,较大的城镇可能有几条大街。部分大街亦稱大道。 英语国家对城镇的大街有特殊的称谓:英国一般称为“High Street”,英国的许多城镇的大街就直接叫作“High Street”。美国一般称为“Main Street”,美国的许多城镇的大街也经常直接叫作“Main Street”。。日语里,大街称为「大通」(大通り),商業集中者則稱“繁华街”。韓國都市內的大街稱作「大路」(대로)。.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大街 · 查看更多 »

大鴉洲

大鴉洲,又稱南索罟島,是香港的一個島嶼,為新界大嶼山西南部對外的索罟群島的主島,面積達1.20平方公里。.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大鴉洲 · 查看更多 »

大藍湖

是一部2011年上映的香港電影,是導演兼編劇曾翠珊繼2008年《戀人路上》的第二部執導長片。電影由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及香港藝術中心首次參與的電影長片拍攝計劃。由唐寧、周俊偉、覃恩美和歐瑋麟主演,以及蔣祖曼特別演出。首天上映僅有4516元票房。.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大藍湖 · 查看更多 »

大蛇灣

大蛇灣,香港西貢區的一個地名。.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大蛇灣 · 查看更多 »

大棠

大棠(Tai Tong)是香港新界元朗區南部的一個地方,位於元朗市中心以南,大部份屬大欖郊野公園的範圍。近年大棠紅葉茂盛,於10月中至11月期間楓葉變黃,別有一番風味,成為港人熱門拍攝勝地。.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大棠 · 查看更多 »

大橋村

大橋村,可能是指:.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大橋村 · 查看更多 »

大欖

大欖(Tai Lam)(有時將欖寫作杬),又稱大欖涌(Tai Lam Chung),是香港屯門區最東南面地方,位於青山公路16英里处,小欖之東,與荃灣區的青龍頭接壤。 「大欖涌」原指由「大欖」旁邊流出海的涌,涌旁亦有一村落以此為名;但現時已升格為分區地名,與「大欖」通用。因現時大部份人不懂「涌」字原意,而將原來河涌誤稱為「大欖涌河」或「大欖涌渠」。.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大欖 · 查看更多 »

大澳

大澳(Tai O)位於香港新界大嶼山西部,是香港現存最著名的一條漁村,村落部分位處大澳島上。 大澳一條水道向西、北岔開,大澳島正位處分岔口之上。大澳地形獨特,大部分位處河岸,靠兩道步行橋將兩岸連接。大澳面向南中國海的西和北面是港珠澳大橋的跨境高速公路及海底隧道,而大澳東北面不遠處是香港國際機場。.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大澳 · 查看更多 »

大朗镇

大朗镇是中国广东省东莞市下辖的一个镇,位于东莞市的中南部。总面积118平方公里,户籍人口6.4万多人,流动人口近30万人。大朗镇下辖16个村,11个社区。工业以羊毛衫产业为主,曾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予“中国羊毛衫名镇”的称号。 镇内交通便利,莞深高速公路和常虎高速公路(2009年更名为虎岗高速公路)跨境而过。鎮中心區設有“摩托车禁行区域”,全日通行,減輕中心區的交通壓力。 松木山水庫位於本鎮,也是大朗自来水厂的水源。不過由於當地环保部门监管不力,讓多家工廠向水庫排放污水,令水库出现大面积死鱼,負責人還狡辯是“跟回南天有关”。 大朗镇也是现今CBA东莞烈豹篮球俱乐部的主场所在镇。.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大朗镇 · 查看更多 »

大浪街道

大浪街道是中国广东省深圳市龍華区下辖的一个街道,挨著龍華街道,與石岩街道、光明街道、觀瀾街道相鄰,有機荷高速公路經過。.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大浪街道 · 查看更多 »

天水圍

天水圍(Tin Shui Wai)位於香港新界西元朗區西北部,周邊被屬屏山鄉事委員會的沙江圍、輞井圍、馮家圍、蝦尾新村等村落包圍,距離中區及上環市區大約25--。天水圍新市鎮是區內大型新市鎮,佔地約406公頃,人口為28.8萬。.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天水圍 · 查看更多 »

太平村

太平村可以指:.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太平村 · 查看更多 »

孟公屋

孟公屋,是香港西貢區的一條村落,主要居民包括俞姓、成姓和劉姓的原居民,三家姓都有祠堂,亦有馮姓原居民。三家祠堂均為為單層瓦頂屋。.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孟公屋 · 查看更多 »

孔嶺

#重定向 朝勝堂五村.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孔嶺 · 查看更多 »

安樂村

安樂村可以指:.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安樂村 · 查看更多 »

對面海

對面海是香港新界的一個地方,位於西貢市中心南部的半島,因與西貢市中心有一海之隔,處於海的另一面,所以得名。其南部的蕉坑有時會被視為對面海的一部份。.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對面海 · 查看更多 »

小坑新村

小坑新村是位於新界北區粉嶺的其中一條鄉村。小坑新村原名上圍村,香港日治時期為了易容打理而被改名為小坑新村。該村的李氏家族保有了清朝的紅契,茲證明了該村至少在1898年前已經有人居住,現時該村為多姓村,故沒有設祠堂及鄉公所。村內部分土地在韓戰時被英軍徵用為靶場,回歸後該靶場轉交予解放軍。.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小坑新村 · 查看更多 »

小鴉洲

小鴉洲(Siu A Chau),是香港索罟群島之一島,位於香港西南部水域,由連島沙洲形成的小島。連島沙洲的兩邊分別為白沙灣和小鴉洲灣。除此兩個沙灘之外,還有深灣。島上曾經有人居住,但現在已經荒廢。小鴉洲的位置十分荒僻。即使有專船由香港島出發,船程亦十分遙遠,所以到訪過該島的旅客並不多。但是此島的石景奇特,偶然也吸引一些人到該島遊覽一下。 古時該島附近是蜑家出沒的範圍。在清朝嘉慶年間(18世紀11年代),則是張保仔海盜的據點。1810年,張保仔接受了清朝招安,該島才恢復有百姓居住。 1980年,大鴉洲村和該島的部分地段,曾被地產商收購以發展旅遊,但是同年被香港政府轉購土地用來建立了越南船民羈留中心,收容五千船民,直至1996年9月關閉。這個羈留中心曾經在1989年8月27日早上發生船民暴動,逾千名船民襲擊50名當值警務人員,警員一度撤離,水警派出百多名防暴隊鎮壓,警方共施放四十一發催淚彈,拘捕1名船民,事件造成當中21名警務人員、2名警長及4名船民受傷。.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小鴉洲 · 查看更多 »

小欖 (香港)

小欖(Siu Lam),是香港新界屯門區的一個地方的名稱,位於屯門新市鎮東南,青山公路17咪,大欖涌以西,掃管笏以東,西有黃金海岸,東有大欖涌水塘。帝濤灣、小欖新村,以及前樂安排海水化淡廠位於小欖。.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小欖 (香港) · 查看更多 »

將軍澳村

將軍澳村(Tseung Kwan O Village)是香港鄉村,位於新界西貢區,現時為將軍澳新市鎮的一部份。位置於翠林山腳及寶琳西北面的穎禮路,為將軍澳新市鎮最初期發展地區,而東面原有政府建的臨時房屋區,於2000年5月已經清拆,現時為露天停車場,長遠會興建村屋。其為坑口鄉事委員會屬下的鄉村,也算是比較鄰近市區的鄉村,除了共有322間新界丁屋,村內還有兩間教會及一座公廁。沿穎禮路上山坡便到達將軍澳上村,從將軍澳上村有兩條山路分別通往井欄樹溪瀑布及魷魚灣村。.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將軍澳村 · 查看更多 »

屏山 (香港)

屏山(Ping Shan)是香港新界元朗區的一個地方,當地鄉村統稱屏山鄉(Ping Shan Heung),位於水邊圍的西面,天水圍的南面,洪水橋的東北,是新界五大氏族鄧氏家族的其中一個聚居處。屏山與厦村、十八鄉、八鄉、錦田和新田合稱「元朗六鄉」。.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屏山 (香港) · 查看更多 »

屯門

屯門(Tuen Mun),舊稱青山,位於香港新界西部,是香港十八區之一的屯門區的主要區域,屯門新市鎮座落其中。「屯門」或「屯門市」的範圍通常指包括北至兆康苑、富泰邨,西至蝴蝶灣,東至三聖邨的區域;屯門新市鎮所有公共房屋及主要社區設施均位於這個範圍。不過如果根據香港政府「分區計劃大綱圖」,屯門的範圍包括西至踏石角,東至黃金海岸一帶。.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屯門 · 查看更多 »

屯門區

屯門區(Tuen Mun District),是香港十八個行政區域之一,位於新界的西部,面積約8445公頃。根據2016年中的人口普查,屯門區的人口約為489,299人。而屯門區的屯門新市鎮也是新界首三個新市鎮(舊稱衛星城市)的其中之一,於1960年代開始發展。.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屯門區 · 查看更多 »

屯門舊墟

屯門舊墟(Tuen Mun Kau Hui)是香港新界屯門區一個地方,位於屯門工業區中,吉田大廈與福田大廈旁,現時只有村屋及工廈,沒有墟市。.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屯門舊墟 · 查看更多 »

屯門新墟

屯門新墟(Tuen Mun San Hui)是香港新界屯門區的商住區,位於屯門河以東及青山公路之間。屯門新墟與鄰近的新墟村其實有一段距離,所以一般屯門居民所指的新墟為屯門新墟商業區,即育康街以南、杯渡路以北及屯門河以東,而非新墟村。 屯門新墟以南為屯門市中心(以杯渡路分隔,但由於輕鐵杯渡路東段為架空路段,故地面有行人路連接)、再往北為紅橋一帶;三者連貫成屯門最大的商業購物區。.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屯門新墟 · 查看更多 »

山寮

山寮,可以指:.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山寮 · 查看更多 »

崇謙堂

崇謙堂(基督教香港崇真會粉嶺崇謙堂,Tsung Kyam Church)是位於香港新界粉嶺龍躍頭的基督教教堂,座落於龍山的山咀,就像龍口含著的珍珠。崇謙堂是私人物業,並不對外開放。.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崇謙堂 · 查看更多 »

崇正新村

崇正新村是香港新界元朗區南部十八鄉的一條雜姓客家村落,位於元朗公路以南,大棠路和大樹下西路之間,村內居民是由梅縣、大埔、蕉嶺、平遠、豐順及惠陽、寶安等地遷來的客家人,人口接近3,000人,是香港境內最大的一條客家村落。.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崇正新村 · 查看更多 »

嶺仔

#重定向 朝勝堂五村.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嶺仔 · 查看更多 »

嶺皮村

#重定向 朝勝堂五村.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嶺皮村 · 查看更多 »

川龍

川龍(Chuen Lung),是香港荃灣區大帽山的一個地方,名字源於當地客家村落川龍村(Chuen Lung Village或Chuen Lung Tsuen),位於大帽山腰,村內主要居住新界原居民曾氏,祖籍為廣東龍川縣(今五華縣以西),早於永樂年間(1403年至1424年)南遷至香港荃灣一帶聚居,其後先祖大璋公擇居川龍立業。 川龍村以自助茶樓、山水豆腐花、西洋菜著名。當地有不少珍貴蝴蝶品種出沒,更是罕見的苧麻珍蝶棲息處。附近有川龍家樂徑和響石墳場,三生酒廠亦位於川龍村內。 川龍村曾經獲多個飲食及本地旅遊節目拍攝和介紹,而村內更多次成為電影的拍攝場地,例如多年前黃秋生主演的《八仙飯店之人肉叉燒飽》電影內的飯店便是川龍的端記茶樓,另外由楊千嬅和古天樂主演的《五個小孩的校長》,亦是川龍村的貫文學校和端記茶樓作為拍攝地點。.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川龍 · 查看更多 »

上璋圍

上璋圍(Sheung Cheung Wai)是位於香港元朗屏山,為屏山文物徑沿線唯一的圍村。該圍村在18世紀末由坑頭村的鄧氏族人所建立。原本有以青磚築起的圍牆,圍內佈局整齊,房屋分排而建,門樓及神廳則位於中軸線上。現今部分圍牆已經拆卸,而門樓、神廳和圍內的一些古屋則得以保留,仍然依稀可見傳統圍村的佈局、結構和風貌。 門額為「南陽世澤」,大門聯曰:「上林挺秀,璋壁生輝。」神廳門聯曰:「乾峰烈黛丁財旺,辛水橫坦富貴春。(藉佑興隆)」 File:HK_SheungCheungWai_GateHouse.JPG|上璋圍門樓 File:HK_SheungCheungWai_CentralAxle.JPG|中軸線上的神廳 File:HK SheungCheungWai Gate.JPG|門額上的「南陽世澤」以及大門兩旁的「上林挺秀,璋壁生輝。.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上璋圍 · 查看更多 »

上葵涌

上葵涌(Sheung Kwai Chung,亦作Upper Kwai Chung)為香港新界的一部份,位處葵涌北部,城門郊野公園以南及金山郊野公園以西。值得留意的是,和宜合道以西部分歸荃灣區,而非葵青區。 上葵涌是一個集合舊式工廠大廈、唐樓和公共屋邨的社區,還有幾個平房區,包括上葵涌村、打磚坪村和大白田村,均位於西面;梨木樹邨則位於西北面,屬荃灣區;東面為石蔭邨及安蔭邨,屬葵青區。.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上葵涌 · 查看更多 »

上村

上村可以指:.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上村 · 查看更多 »

上水

上水(Sheung Shui)位於香港新界北區西部,是香港最北面的主要市鎮,也是粉嶺/上水新市鎮的一部分。上水一帶原為農田,於1980年代起發展為現代化新市鎮,區內住宅和商業區以石湖墟和港鐵上水站一帶的市中心發展,是上水人口最密集的地區,也是北區的主要商業經濟中心,昔日的農田現只可在市中心北部,西南部等村落找到。 上水因靠近中國大陸邊境,為大陸居民進入香港的首站,因此區內不論假日均有大量深圳一帶自由行旅客和水貨客在區內消費和從事水貨活動,使到區內人流和商業活動增加,為區內居民正常生活造成滋擾,上水的區内民生店鋪和小店都變成了藥房,而政府亦無積極解決居民需要,因此曾觸發多次示威而表達不滿。.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上水 · 查看更多 »

上水鄉

上水鄉(Sheung Shui Heung),通稱上水圍(Sheung Shui Wai),位於上水梧桐河與石上河之間的河套平原上,廖氏遠祖於元朝時期(1271年至1368年)從福建南下立籍於鄉內之圍內村,其圍牆與護河建於1646年,結構嚴謹,是新界鄉郊各個聚居地之中的極少數仍然保留原有護河的圍村。鄉內的廖萬石堂建於1751年,是香港保存最好及最具規模的客家宗祠之一,建造講究,陳列大量珍貴文物,1985年獲列為「香港法定古蹟」。 上水鄉每隔六十年才舉行一次太平清醮,是香港所有舉行太平清醮的鄉村中間隔期最長的,故此對於村民和區內居民來說一生中能看見一次打醮祭典已屬難得,最近的一次在2006年3月舉行,吸引村內外逾二萬人到場觀看。 「上水圍」一名原指上水廖氏於明末清初建成的第一條具有圍牆與護河的圍村。在清代遷界令結束後,廖氏一族回歸上水圍,並開始在圍內外建屋,擴大村界,逐漸發展成今天的,而歷史最悠久的「上水圍」則改稱「圍內村」,與新建八村一起合稱「上水鄉」,但是由於上水圍的名聲很大,傳統圍村形象深入人心,而「上水」之名又已演變成包含古洞、河上鄉等一大片區域的地名(即「上粉沙打」分區),涵蓋了鄰近多條非廖氏族人的村落,族外人又多不清楚如何區分鄉內不同村落,所以香港市民至今仍然習慣以「上水圍」一名稱呼當地村落,認爲「上水圍」一詞等同「上水鄉」,不過政府在區內的路標上已統一使用「上水鄉」之名。.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上水鄉 · 查看更多 »

中葵涌

中葵涌(Chung Kwai Chung或Central Kwai Chung)位於香港新界葵涌中部,地區行政上屬葵青區,西至大窩口邨及葵盛西邨,南至葵興站,東至石籬邨及大連排工業區。 區內的東面及西面以公共房屋及私人住宅為主,葵涌道以及青山公路葵涌段一帶為工業區。.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中葵涌 · 查看更多 »

布袋澳

布袋澳(Po Toi O)是香港新界的一個海灣,位於清水灣半島的南部(以及清水灣海灣東南偏南),田下山及清水灣郊野公園的東面,大廟灣及佛堂門天后廟(大廟)的北面,清水灣的南面,清水灣鄉村俱樂部高爾夫球場的西面。布袋澳海灣的入口在北部,入口的東面和西面分別為石尾頭和下角頭。布袋灣內有魚排養殖場,鄰近有大坳門路及布袋澳村路可以到達布袋澳村,此村村民多以高、張、劉、鄧氏客家原居民,經營海鮮生意及本地旅遊為業。 布袋澳三面環山,北西出海口較窄,就像布袋一樣,布袋澳因而得名。.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布袋澳 · 查看更多 »

三家村 (九龍)

三家村(Sam Ka Tsuen)是位於香港觀塘區東南部鯉魚門的鄉村,有150年歷史,為九龍十三鄉之一,位於油塘及鯉魚門附近。.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三家村 (九龍) · 查看更多 »

三聖墟

三聖墟(Sam Shing Hui)是香港屯門的小漁村,位於青山灣東南岸,介乎井頭村和掃管笏村之間,該地的三聖墟海鮮市場(Sam Shing Hui Seafood Market)是香港著名海鮮市場之一。.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三聖墟 · 查看更多 »

三門仔

三門仔(Sam Mun Tsai)是香港新界大埔區一地方,位於大埔區鹽田仔,鄰近沙欄比華利山別墅,其東是船灣海,南面則連接馬屎洲,為區內最具規模的漁村,現時該處仍保留著濃厚的漁村風味。村民主要是蜑家人(即水上人)居住,村民大多姓何、方、陳、石、張為主。三門仔亦是個避風塘,對出是三門仔漁排。.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三門仔 · 查看更多 »

三棟屋

三棟屋可以指:.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三棟屋 · 查看更多 »

下山雞乙

下山雞乙是香港坪輋的一條客家原居民鄉村,西接坪輋、上山雞乙,南邻松山。.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下山雞乙 · 查看更多 »

下禾坑

#重定向 下禾坑村.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下禾坑 · 查看更多 »

下葵涌

下葵涌(Ha Kwai Chung,亦作Lower Kwai Chung),為於香港新界葵涌南部,與中葵涌的葵芳一部分合稱「南葵涌」,地區行政上屬於葵青區,位置包括醉酒灣及荔景一帶,西面為葵青貨櫃碼頭東翼(西翼則位於青衣島西南面),東北面及西北面為工業區,而東面及正北面則為住宅區。 下葵涌的北面界線比較模糊,有指葵芳邨及其西面一帶住宅屬下葵涌,但毗鄰葵芳邨的大連排及中葵涌公園卻被個別政府機構認為位於中葵涌,然而根據政府官方地圖,中葵涌公園明顯位於下葵涌。 下葵涌東南面以呈祥道作為九龍及新界的分界,但地區行政上清麗苑並不屬於葵青區,而是屬於深水埗區。.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下葵涌 · 查看更多 »

九華徑

九華徑(Kau Wa Keng,亦作Kau Wah Keng或Kau Wa Kang)為香港新界葵青區的一個地方,原名為狗爬徑(Kau Pa Keng,亦作Kau Pa Kang),因舊時山路極爲陡斜,村民及野狗上山時都似爬行模樣而得名,後來因名稱不雅而改作「九華徑」。 九華徑位於下葵涌東南面,範圍包括九華徑村、九華徑新村、九華徑長坑村、南面的荔灣花園和華豐園以及位於荔園舊址的住宅華荔邨和荔欣苑。十八區區域劃分上九華徑隸屬葵青區,但清麗苑及盈暉臺則屬於深水埗區。 據報載,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在出生時,曾在九華徑村居住(其母秦厚修女士則在荔園售票);與此同時,不少左派文化人士,包括國畫大師黃永玉、作家端木蕻良及妻子蕭紅、樓適夷、詩人臧克家等等三十多人在香港避難時,也住在九華徑村。藝人曾華倩也出生在九華徑村。.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九華徑 · 查看更多 »

九龍

九龍(Kowloon),與香港島及新界同為香港三大地域之一。九龍位於香港境內的地理中心,與南面的香港島隔維多利亞港相望。香港十八區中的五區屬於九龍,分別是油尖旺區、深水埗區、九龍城區、黃大仙區、觀塘區。九龍東、南和西面則被維多利亞港包圍,三面環海,因此地理上九龍亦稱為九龍半島。 1937年,九龍群山以南成為「新九龍」,但一般香港市民在生活中都不會刻意區分,統一稱為九龍;1968年5月起,兩者並與香港島一起重新分為十區。歷年來的填海工程,使九龍的面積不斷擴展,但仍是香港城市規劃之三大主要部份中最小的,截至2010年,九龍的面積約47平方公里,2011年人口普查結果顯示,全港約有30%人口居於九龍。.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九龍 · 查看更多 »

乡村

乡村,指一種生活空間領域,意义和农村相近;居住环境上为對应于城市的称谓,指分散于农村的地理居住环境,常与青山绿水、安静、闲适的生活节奏相联系。“乡村”的中文含义和日文含义相近,现代意义上中文含义包括自然村落、村庄。.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乡村 · 查看更多 »

平頂村

平頂村(Ping Ting Village),位於香港黃大仙區斧山西南,彩虹村以北,上元嶺以南,牛池灣西北地區。由於鄰近牛池灣鄉,故易於被誤為牛池灣鄉一部分,現今仍然有人居住。也是斧山道運動場及斧山道游泳池的前身。.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平頂村 · 查看更多 »

二澳

二澳是香港新界大嶼山的一個地方,位於大澳之西南。該處的主要交通,主要靠海路,或由鳳凰徑步行前往,車輛均無法駛到該處。2001年有環保人士到二澳種植紅樹及清除薇甘菊而引起村民不滿,雙方發生爭執。後來二澳村村民與古物諮詢委員會主席林筱魯的安石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合作進行復耕計劃,卻被環保團體攻擊,村民遂決定封村禁止全民進入該區,過去有行山人士到達村口才發現此路不通,天黑前又不夠時間原路折返,加上村民堅拒放行,最終行山人士要由水警救走,二澳亦被冠以「惡人谷」之名。 2013年由二澳村村長及商界人士黃永根發起成立二澳農作社,正式恢復耕種,面積相等於三個維多利亞公園,稻米就是他們的重要發展項目。二澳農作社營運經理李立航表示,二澳現時約有10畂稻田(約44萬平方呎),全採用有機水稻耕作,平均每畂可生產150公斤穀,經去殼打磨製成白米,於大澳門市及網上發售。 二澳水澇漕集水區有「天池」之稱,負責為大澳居民供應食水,近年有遊人到該處嬉水與違法跳潭,區議員擔心會影響食水水質,水務署表示「天池」的食水屬「原來水」及「未處理水」不會直接供給居民,會先收集到濾水廠去除雜質及細菌,並符合世衞標準後才會供給居民使用。.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二澳 · 查看更多 »

井欄樹

井欄樹(Tseng Lan Shue)是香港新界西貢區的一個地方,位於將軍澳西北、飛鵝山東南及大上托旁的清水灣道沿線一帶,處於九龍觀塘區四順及安達臣道以東,壁屋及白石窩以西。該處的主要聚居地為井欄樹村。1866年,「井欄樹」一名已於英國人出版的地圖中出現。井欄樹在六十年代被旅行者稱為「小夏威夷」。.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井欄樹 · 查看更多 »

廈村鄉

#重定向 厦村.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廈村鄉 · 查看更多 »

佐敦

佐敦(Jordan),位於香港油尖旺區西南部,位置為尖沙咀以北,油麻地以南,佐敦道自西向東穿越此地。因為港鐵佐敦站和佐敦道都位於此地區中心位置,所以香港市民逐漸習慣把這裡稱為「佐敦」,實際上地區西部以前名為官涌,情況就如香港其他地區一樣,都因為鐵路站的命名和選址而影響周邊地區發展,如太子。很多香港人已經將此站周圍稱為佐敦,取代了原先的地名。.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佐敦 · 查看更多 »

作壆坑

作壆坑是香港新界沙田區一個地方,位於沙田圍西南的坳背山山坡地帶,以及其西北面的填海地。.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作壆坑 · 查看更多 »

何文田邨

何文田邨(Ho Man Tin Estate)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及香港房屋委員會總部,位於九龍城區何文田採石山常富街旁,佛光街與常樂街交界,面對香港房屋委員會總部1及2座,並與香港房屋委員會總部第3及4座和居屋冠暉苑及冠熹苑座落同一地段。由房屋署總建築師(3)設計,並由中國海外物業服務有限公司負責屋邨管理。 冠暉苑(Kwun Fai Court)和冠熹苑(Kwun Hei Court)是何文田邨旁的兩個居者有其屋屋苑。.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何文田邨 · 查看更多 »

復華村

復華村,又名福華村是一處已拆卸的平房區,沿著香港九龍牛頭角佐敦谷(即九龍灣東面)山谷依山而建,屬於牛頭角徒置區的主要部份,而連接復華村的唯一道路取名為振華道。早年東九龍地區與牛頭角一帶盡是荒涼山頭,在山谷中偶有幾戶農家。該地帶於1950年代初期已為當局規劃為徒置區,唯待開闢道路及水利設施供居民使用,復華村平房區於1951年11月設立,由瑪利諾女修會負責籌建,初期主要用作遷徒於1951年11月21日發生的東頭村火災災民,以解決迫切的住房需要,首批安置的居民163戶,共計600餘人,遷徒所需費用共計72,000港元,同時亦暫時收容不少因政治局勢影響而從中國大陸投奔到香港的「政治難民」。政府在開村初期辦理施飯,使災民不會因為飲食問題而阻礙建屋工作。隨著平房區的開發,不少市民向當局申請到該平房區建屋,亦吸引商家到該處開設工廠,帶動附近一帶居民的就業機會,而居民亦為當時觀塘工業區的發展提供大量廉價勞動力。復華村亦成為一批國民黨舊部在香港的聚居地,每年雙十節皆會籌辦慶祝活動。作為區內重要志願團體,瑪利諾女修會在村內興辦福利中心、小學、英文夜班、商科專修班、手藝訓練學校和健康中心等。 復華村內劃分為十區,沿振華道入村內見四條分路,其中一條可右轉到鱷魚山,再上是另一條路,可右轉出功樂道,再上就可見到左右分岔,左轉可到村內唯一小學庇護十二學校,右轉則為七區,而九區和十區則較接近佐敦谷水塘。1970年代中期當局為配合「鱷魚山/振華道公共房屋計劃」,分三期將村內平房全部清拆,第一、二期拆遷第一至六區居民,房屋署於1979年9月去信七至十區居民通知第三期清拆行動,並進行賠償及安排入住公共房屋,大部份居民獲安排搬遷到公共屋邨如彩雲邨,順利邨及順安邨等,而原址闢建為公共屋邨樂華邨(原計劃稱為「牛頭角東邨」)及居屋樂雅苑,約於1982年至1985年間陸續落成。.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復華村 · 查看更多 »

圍村

圍村指由石牆包圍的傳統中國村落,用以防禦鄰近仇敵、盜寇和猛獸。圍村常見於珠江三角洲,住在村落裏的多是一個家族。.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圍村 · 查看更多 »

北區 (香港)

北區(North District),因其爲香港十八區中最北的區議會分區而得名,於1980年從大埔區拆分獨立成區,是香港兩個陸地連接中國大陸的區份之一(另一個為元朗區)。北面和中國广东省深圳市以深圳河、沙頭角河及中英街作邊界,香港和內地的其中三條邊境過境通道(文錦渡、羅湖、沙頭角)都位於北區,西面與新界元朗區,南面和大埔區相連。傳統上北區分為上水、粉嶺、沙頭角和打鼓嶺四個部分,故獨立成區前亦稱爲上粉沙打地區,此外還包括大鵬灣的吉澳、鴨洲等離島。此外,北區亦爲香港傳統鄉村文化保存最完整的地區之一,新界五大氏族中的鄧姓、侯姓、廖姓和彭姓在上水和粉嶺一帶都有大型聚居地,大族之多在香港十八區中絕無僅有,而打鼓嶺和沙頭角公路沿線亦分佈有大量規模較小的氏族之村落,故北區仍然保存不少中國傳統鄉村歷史建築。 根據2016年中的人口統計,新界北區的人口有315,270人,佔全港人口4.3%,每平方公里內的人口數目為2,310人,為香港人口密度較低的行政分區之一,當中約26萬人居住於粉嶺/上水新市鎮,其餘約5萬人則分佈於鄉郊多條村落和低密度別墅區;而根據2016年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統計,北區家庭每月收入中位數爲21,500元,爲新界最低,但仍然比九龍深水埗區和觀塘區稍高。.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北區 (香港) · 查看更多 »

北角村

北角村是一條位於香港南丫島北部的村落,分為北角舊村和北角新村。北角村碼頭,於1950年代由村民集資興建,為該村落進出市區的唯一依靠。該碼頭每天均有翠華船務的街渡往返榕樹灣(經北角村)和香港仔。.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北角村 · 查看更多 »

北港村 (香港)

北港村(英文:Pak Kong Village)位於香港西貢市之西,背枕昂平高地及鹿槽凹山,面向白沙灣及白沙灣半島,是一條立村300多年的原居民客家村落,在1960年代以前與蠔涌及沙角尾並稱西貢三大農業區,亦是區內少數非客家語村莊之一,村民以源自畲语的「本地話」溝通。.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北港村 (香港) · 查看更多 »

北潭涌

北潭涌(Pak Tam Chung)位於新界東部,是西貢郊野公園的中轉站和就近馬鞍山市區的郊遊遠足之地,亦是麥理浩徑的起點,而大網仔路可沿迴旋處直達馬鞍山、九龍和香港島。昔日的北潭涌有零星的村落。但除著鄉城遷移,原有村落多已衰微。如北潭涌的上窰村乃19世紀由黃氏(落擔祖:黃發升及其數兄弟)建立之客家村落,主要以燒石灰為生,在荒廢多年後,在1981年被列為香港法定古蹟,1984年成為今日的上窰民俗文物館。北潭涌原指龍坑,是流經北潭的一條溪澗。 自從1976年香港政府把西貢半島劃作郊野公園後,位於西貢東郊野公園及西貢西郊野公園中間的北潭涌,已建成西貢郊野公園遊客中心,專門介紹昔日西貢鄉村習俗、生態環境及風景區等等。不久,保良局在北潭涌設置保良局羅傑承北潭涌渡假營供宿營遊客逗留,同時亦有官方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的麥理浩夫人度假村和香港小童群益會管理的白普理營,3個渡假營申請使用者眾,排期需時。 除了渡假營外,北潭涌還設有幾個郊遊徑:.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北潭涌 · 查看更多 »

分流 (香港)

分流(Fan Lau)位於香港大嶼山的西南部份,為香港境內最西南的地方,屬南大嶼郊野公園的範圍。分流因可眺望泥黃色的珠江水與清澈的東部海水所交匯的「分流」景觀而得名。 分流北面也有一座名為分流頂的山峰。.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分流 (香港) · 查看更多 »

和合石

和合石(Wo Hop Shek)是香港的一個地方,位於新界北區,粉嶺之西南,以和合石墳場最為著名。.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和合石 · 查看更多 »

和宜合

和宜合(Wo Yi Hop)是香港的一個峽谷,位於新界荃灣北部,大帽山南面山腰,鄰近城門谷一帶。當地也有和宜合村(Wo Yi Hop Village),村民主要姓劉,為客家人。.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和宜合 · 查看更多 »

唐人新村

唐人新村(Tong Yan San Tsuen,或譯 New Chinatown),位於元朗區屏山南部,以低密度住宅為主。唐人新村路是連接唐人新村的主要道路,村內還有沙井路,主要交通為新界區專線小巴31線及支線31A線。.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唐人新村 · 查看更多 »

凹下

subst:subst/leftUnreferenced/auto 自动产生。 --> 凹下村為魏氏客家村落,位於香港北區近下禾坑村位置,地處沙頭角公路旁邊之山凹一個寧靜之角落,因地理位置處於山凹(山坳=山窩)之下位置,故魏氏祖先立村名為「凹下」(或者或者或者),祖先為大種客家人也,約兩百年前由五華(舊稱「長樂」遷來),有大部分村民於1928年分支到上水古洞南今日之長壢村。 Category:北區鄉村 (香港) Category:香港客家鄉村.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凹下 · 查看更多 »

八鄉

八鄉(Pat Heung)位於香港新界元朗區的一個鄉村地區,具有悠久的歷史,早於香港開埠以前已有新界原居民在此居住。八鄉的名稱來源有多個版本,較廣為流傳的說法是由於早期共有八條村莊,因而命名為八鄉。 八鄉與屏山、厦村、十八鄉、錦田和新田合稱「元朗六鄉」。.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八鄉 · 查看更多 »

六鄉新村

六鄉新村(Luk Heung San Tsuen)是香港新界大埔墟一處社區,指在1960年代政府為興建船灣淡水湖,而將船灣6條鄉村居民,集體遷往大埔墟而建立的新社區。六鄉新村位於大埔墟的陸鄉里,是在廣福道與寶湖道之間的內街,包括三條迴旋小街-同發坊、同秀坊及同茂坊。 File:HK_LukHeungSanTsuen_LukHeungLane.JPG|陸鄉里 File:HK_LukHeungSanTsuen_TungFatSquare.JPG|同發坊 File:HK_LukHeungSanTsuen_TungSauSquare.JPG|同秀坊 File:HK_LukHeungSanTsuen_TungMauSquare.JPG|同茂坊.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六鄉新村 · 查看更多 »

元五墳

元五墳是香港新界西貢區的一個地方,位於糧船灣萬宜水庫西壩之西北,創興水上活動中心以北,南風灣以南,大頭洲以東,屬於西貢東郊野公園範圍之內。 元五墳是漁農自然護理署劃定的露營地點,稱為「元五墳(南風灣)營地」。此外,香港天文台也在此處設立不少監測設施,例如地震測量站及檢驗大氣輻射的空氣取樣器。 鑒於八仙嶺曾經發生一場致命山火,香港政府跨部門調查小組曾經委託香港流動通訊有限公司,於2004年計劃在此設置綜合流動電話收發站,為遠足人士及郊野公園遊人提供另一種通訊方法。.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元五墳 · 查看更多 »

元朗區

元朗區(Yuen Long District)位於香港新界西部,是香港十八個地方行政區域之中歷史最悠久的地區之一。元朗區是香港唯一「一區兩市」(元朗新市鎮及天水圍新市鎮)的區份,此外發展中的洪水橋新發展區也有大部份範圍位於本區。元朗區屬香港兩個陸地與中國廣東省深圳市相連的區之一,另外一個為北區。.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元朗區 · 查看更多 »

石坑镇

1.石坑镇是中国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下辖的一个镇,位于梅县区西北部,距梅城约45公里,总面积86.6平方公里,辖17个行政村和1个居民委员会,常住居民人口为2.5万人。石坑镇,农产品除出产稻谷外,还有“两茶(食茶、油茶)一柿”等传统特产,是广东省名茶单丛茶的重要产地,2002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2.25亿元。此外,石坑镇还是太平天国运动领袖洪秀全的祖籍地。 2.石坑镇是中国广东省龙川县下辖的一个镇,以2002年后因人口较少并入龙川县的铁场镇。.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石坑镇 · 查看更多 »

石圍角

石圍角(英文:Shek Wai Kok)是位於香港新界荃灣區大窩口東北的一處山地,該山地又名為城門谷,於19世紀的時候與海壩、葵涌及青衣一起合稱為「荃灣四約」。 昔日的石圍角有不少的村落,以及不少寮屋。然而,1980年代為了興建公共屋邨石圍角邨,現在這些村落則遷至現在的葵涌和宜合道近梨木樹邨的附近位置,並改稱「石圍角新村」。 另一方面,現在石圍角的山上以設有很多道教的廟宇而著名。.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石圍角 · 查看更多 »

石硤尾邨

石硤尾邨(英語:Shep Kip Mei Estate)是香港第一個政府公共屋邨,位於九龍深水埗區的石硤尾,最早期1954年入伙徙置大廈,於1973年開始首次改建及重建工程,舊長型及新落成之非標準型樓宇於分別於1977年至1984年間、2007年至2012年入--。徙置大廈(第41座美荷樓除外)於2007年6月20日拆卸後,第二、三及五期重建工地已在2009年4月19日展開地基工程,於2012年5月入伙,並接收部份2012年蘇屋邨重建二期及2013年至2014年白田邨舊邨的遷拆戶。.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石硤尾邨 · 查看更多 »

石碧新村

石碧新村(Shek Pik New Village),又稱石壁遷置村(Shek Pik Resettlement),是一條位於荃灣楊屋道與聯仁街交界的雜姓客家原居民鄉村,亦是香港少數分佈於大廈中的「城中村」。.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石碧新村 · 查看更多 »

石門甲

石門甲(Shek Mun Kap),位於香港大嶼山東涌的南部,原則上屬於近郊地區。是法門古道的中途站,也是東涌往來昂坪寶蓮寺及天壇大佛等名勝的主要遠足路線及公路途經點。石門甲村內有一間羅漢寺,原本是一個佛門清淨和休養生息的理想地方,可是最近數年(自2012年起)東涌市區擴展計劃的發展工程和公路車流量大增已開始破壞這裏的寧靜。羅漢寺會特別提供齋菜美食予有緣人和遊客。 除專營巴士、大嶼山的士及持有有效許可證的車輛外,一律不得駛進石門甲以南的東涌道及嶼南地區。 石門甲村內只有一條新大嶼山巴士34線巴士到達,該線班次極疏,但近年班次有所加密,村口亦有多條班次較密的巴士線通往東涌市區和大嶼山南部地區。.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石門甲 · 查看更多 »

石排灣邨

石排灣邨(Shek Pai Wan Estate)是香港的公共屋邨之一,位於香港南區香港仔石排灣,由香港房屋委員會負責屋邨管理。.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石排灣邨 · 查看更多 »

石橋頭

石橋頭可以指:.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石橋頭 · 查看更多 »

石澳

石澳(英文:Shek O)是香港南區的一個地方,位於香港島赤柱以東,景色優美,環境清靜,除了石澳山仔的豪宅區之外,全區幾近沒有樓宇,甚比大澳和梅窩更近似郊野。不少粵語流行曲的音樂錄影帶也到此取景。有不少愛情小說文學作品也是以「石澳海邊」為背景。而香港導演周星馳的著名電影作品「喜劇之王」亦是在石澳取景拍攝。 2013年7月,《明報》報導了石澳原來有相當於6個標準泳池大的大片官地,被霸佔起屋近30年,不法之徒變相賺取到的樓面市值可能高達30億元。其中由大陸移民葉華明居住的700呎寮屋破壞石澳保護區後變成6000呎大宅,受訪時他向記者假冒是石澳原住民籍此逃避責任。 2016年6月,石澳東丫背村村民霸佔官地,將寮屋擴建成豪宅,官地被霸佔近30年。霸佔官地的村民包括探險家黃效文、富豪曾文進及退休的勞工處前助理處長麥世耀。部分霸佔官地的寮屋加建渡頭、涼亭及石牆。同年7月,有關建築在地政總署要求糾正後開漿清拆。.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石澳 · 查看更多 »

王屋村

王屋村(Wong Uk Village)原位於香港新界沙田區城河東圓洲角麗豪酒店東鄰,於1994年搬到圓洲角路現址。.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王屋村 · 查看更多 »

灰沙圍

沙圍(Fu Sha Wai)位於香港新界大埔泰亨鄉,大窩西支路側,是泰亨文氏聚居的圍村,亦為現今泰亨兩圍一村之一。這裏有400個文氏後人,族長文燦和,現任村長為文仁炳。該圍建於十七世紀,圍牆及炮樓由青磚灰沙建成,是大埔區現存最完整及最宏偉的古老圍村 。另外,圍中門樓雖經重修,但圍牆已於2010年被列入為香港三級歷史建築。.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灰沙圍 · 查看更多 »

祠堂村

堂村可以指:.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祠堂村 · 查看更多 »

祠堂村 (粉嶺)

#重定向 祠堂村 (龍躍頭).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祠堂村 (粉嶺) · 查看更多 »

福亨村

福亨村(Fuk Hang Tsuen)是香港屯門的一个鄉村,位於菜園村以南、藍地站及豫豐花園以東、鄰近青磚圍、綠怡居及南鄰福亨村路、元朗公路。.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福亨村 · 查看更多 »

福佬村道

福佬村道(Fuk Lo Tsun Road)是一條位於香港九龍城的街道,名字來源自福佬村。福佬村道是一條南北縱向的道路,北接賈炳達道,南接太子道。.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福佬村道 · 查看更多 »

稔灣

灣(Nim Wan),原是香港新界屯門區的一個海灣,在下白泥與曾咀之間,面臨后海灣,遠眺深圳蛇口,不過稔灣西側、曾咀外側的大片填海地目前也多被視爲稔灣的一部分。 稔灣早年曾經被初步考慮為新機場選址之一,惟考慮到鄰近中國大陸,最終放棄。該海灣現時已經填平為新界西堆填區,總面積110公頃,每日可以處理約6,400噸都市及建築廢物,預計可以使用至2018年。.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稔灣 · 查看更多 »

稔樹灣

樹灣(Nim Shue Wan),是香港新界大嶼山的一個海灣,位於大嶼山東部愉景灣南面,東面與坪洲大利島毗鄰。湾岸有稔樹灣村,以前是一個潮籍人士聚居的村落,保留着古色古香的渔港村落景观。 2016年7月,曾有内地垃圾因暴雨冲刷进入海湾,冲入沙滩,引起环境保护团体呼吁捡垃圾,清理海滩。.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稔樹灣 · 查看更多 »

竹園

竹園(Chuk Yuen或Chuk Un),又名竹園鄉或竹園村(Chuk Yuen Village或Chuk Un Village),為香港九龍北部的地區,原爲黃大仙一帶整片區域之地名,現在通常僅指竹園北邨和竹園南邨一帶,即黃大仙道與馬仔坑路以北、沙田坳道以西、翠竹花園以東的範圍。現時竹園村落規模大大縮減,並演變為竹園聯合村(Chuk Yuen United Village)。 竹園之名源於當地原來的竹園鄉,多稱竹園村,因村落所在地原有一大片竹林而得名,爲「九龍十三鄉」之一,範圍包括從現今天馬苑、竹園北邨到黃大仙下邨以及鳳凰新村一帶的大片範圍,不過與衙前圍有明確圍村結構不同,竹園鄉的村屋分佈比較鬆散,故一般認爲其歷史和建築價值較衙前圍低。根據當地歷史記載,竹園村西面原有一條河,由北面山脈流往竹園,再經蒲崗注入九龍灣,但至1960年時,竹園村附近明顯的河溪僅有東面發源於鑽石山的鳳凰溪。 竹園村由祖籍福建莆田的林氏一族所建,但其具體建村時間尚未能確定,因林氏第一次編修族譜已是十七世祖林憲斌約於1819年進行,距其考證的建村時間已有數百年之久,而且林氏第二次編修族譜時所撰寫的建村歷史與第一次有差異,但可確定竹園林氏與蒲崗林氏源出一系,至於林氏來到九龍後最早居於何地、何時建立竹園村和蒲崗村等問題現在難以確定。大致上,兩本族譜所提出的說法是:林氏早於宋代便來到九龍一帶定居,最早居住地可能是西貢北佛堂或九龍一處名爲彭蒲圍(已不可考具體位置)的地方,後再遷移到竹園村和蒲崗村一帶開枝散葉,期間肯定經歷過清初遷界與復界史。 在黃大仙祠建廟之初,當地仍以「竹園」爲名,直到政府在竹園鄉南部興建黃大仙上邨及黃大仙下邨後,「黃大仙」才逐漸取代「竹園」成爲該區主要地名。 現時竹園村仍有約數十間房屋存在,稱爲竹園聯合村,位於沙田坳道及龍翔道交界處、黃大仙站(沙田坳道)巴士總站旁。「聯合村」之名約產生於1950年代,有可能是源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有大量外來難民遷入當地,使竹園村變成姓氏繁雜的村落,故以「聯合」之名以示不同族姓合村的情況。不過「聯合村」內已無原來的建村的竹園林氏族人居住,村內現居的原居民多爲稍後期的清代以後才遷入竹園的客籍村民後代。.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竹園 · 查看更多 »

竹園村

竹園村為香港一村名,可指:.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竹園村 · 查看更多 »

竹篙灣

竹篙灣(Penny's Bay)位於香港新界大嶼山的東北部,為香港迪士尼樂園度假區的所在地。竹篙灣在地區行政上大部份屬於荃灣區,但大約於北緯22°18'47"以南的地方屬於離島區。.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竹篙灣 · 查看更多 »

竹角

竹角是香港新界西貢區清水灣半島的一個地方,早歲為鹽田遺址,遊人極少。http://travel.sina.com.hk/news/419/4/1/174152/ 竹角半島內有露營灣海灘,康曦花園和鄭植之中學。.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竹角 · 查看更多 »

簡頭村

#重定向 朝勝堂五村.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簡頭村 · 查看更多 »

米埔村

米埔村是香港一條鄉村,位於新界元朗區米埔近新田一帶,青山公路米埔段旁邊。 米埔村於1979年2月16日被劃定為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面積5.3公頃,其特色是有很多鷺鳥在該處棲息和繁衍,又被稱為米埔村鷺鳥林。.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米埔村 · 查看更多 »

粉嶺

粉嶺(Fanling)位於香港新界東部,是粉嶺/上水新市鎮的一部份;與上水、打鼓嶺和沙頭角同屬於1979年成立的北區(見香港行政區劃)。粉嶺原為農田,現在市中心一帶已發展為住宅區,昔日的農田現只可在較偏遠的村落找到。新界五大族中的鄧氏及彭氏分別定居於粉嶺的龍躍頭、粉嶺樓、粉嶺圍及掃管埔等地。 戰後香港政府開始對新界進行深化管治,將新界分成27個鄉事委員會,粉嶺原來屬於大埔理民府管治,於1954年由彭富華(太平紳士、彭族原居民)、李昌(新界鄉議局創辦人李仲莊的兒子)、羅澤棠(客籍原居民)等創立粉嶺區鄉事委員會,管理轄下的29條鄉村及聯和舊墟。 粉嶺是香港其中一個宗教建築最豐富的地區,涵蓋香港六大宗教中的佛教、道教、儒教、天主教和基督教的重要宗教場所。在新市鎮開發前,粉嶺也曾是香港上流階層和外籍人士活動的集中地,從百福村到安樂村都曾有大量別墅建築,有外籍人士曾成立粉嶺狩獵賽馬會,粉嶺站外面更曾有由退役英軍開設的畢打奧餐廳,爲1980年代前新界最知名的西餐廳和酒吧。粉嶺亦曾是香港北部重要軍事基地,曾建有粉嶺軍營、芬園軍營、皇后山軍營和新圍軍營,目前新圍軍營及其大嶺練靶場仍然爲解放軍駐港部隊使用。粉嶺南部的和合石有全香港規模最大的和合石墳場,每逢清明節和重陽節都會有大量孝子賢孫前往拜祭先人。 由於粉嶺是新界北最早建有火車站的地方,也有通往新界東北打鼓嶺和沙頭角邊境的唯一公路,加上曾有大量英軍駐紮,故此在1960年代前多被當時的港英政府及外籍人士認定爲新界北的地區中心,地位僅次於大埔,甚至常以「粉嶺」之名指代涵蓋上水部分和古洞的大片地區,故此在地理學上該地平原名爲粉嶺低地。在1970年代末新市鎮開發前,粉嶺和上水大致上以大埔公路粉嶺段、掃管埔和靈山爲分界,但沒有具體的自然地理分界,故位於大埔公路以南的年代較久遠的建設,如粉錦公路和粉嶺高爾夫球場都以「粉嶺」命名,甚至遠至金錢的新界喇沙中學也曾被俗稱爲「粉嶺喇沙中學」。新市鎮發展後由於交通道路網絡的變化,上述地方在今天都被視爲上水的一部分。現今粉嶺與上水的東西分界線南段大概位於掃管埔路、雞嶺村和偷牛山。不過基於坊間使用習慣,一些現今視作位於上水但多年前以「粉嶺」命名的場所也不再更名,造成今人在上水能找到以「粉嶺」命名的場所和道路的奇特現象。.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粉嶺 · 查看更多 »

索罟灣

索罟灣(英文:Sok Kwu Wan)是位於香港南丫島東岸的海灣。在索罟灣碼頭附近,除了該地聞名的海鮮餐館,還有一座有150年歷史的索罟灣天后宮。 索罟灣昔日由英國人命名為 Picnic Bay,中文意思為「野餐灣」。 索罟灣對外交通完全依靠兩條渡輪航線,分別為航程約35至40分鐘,往返中環碼頭的港九小輪;以及航程約30分鐘,往返香港仔(經模達灣)的全記渡。1983年,油麻地小輪曾經提出停辦索罟灣渡輪服務,引發居民抗議,最終當局收回決定。.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索罟灣 · 查看更多 »

紫田村

紫田村是香港新界屯門區北部的一處非原居民及原居民混居村落,鄰近兆康苑。政府當局拆卸該村非原居民範圍,興建欣田邨,提供5,000個單位,預計2017年落成,而工地範圍不含原居民固有土地,因此只引起大部份非原居民不滿,拒絕搬出,而原居民並沒有為此發聲。 紫田村於2010年共有106個住戶,當時仍約有30戶拒絕聽從當局的要求於指定限期前遷出,因此當局將限期由2010年9月9日延遲至9月27日。 現時所有住戶均已遷出,地盤工程正在進行。 而因為原居民村長並無為此守衛紫田村之利益,因而重選村長,把舊村長趕下台,以挽回紫田村之名聲。而新任村長凡事親力親為,表現獲不少村民讚許。.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紫田村 · 查看更多 »

紅磡邨

紅磡邨(Hung Hom Estate)是香港公共屋邨,由房屋署總建築師(3)設計,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承建,此邨位於九龍大環,第一期位於戴亞街9號;第二期位於大環街28號,即家維邨的東面,第一期兩座樓宇於1999年入伙,第二期的兩座樓宇紅日樓、紅昕樓已於2011年2月落成入伙,而紅曜樓則將於2011年11月落成入伙。目前由中國海外物業服務有限公司負責屋邨物業管理。.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紅磡邨 · 查看更多 »

烏蛟騰

烏蛟騰(Wu Kau Tang,舊稱烏蛟田、烏龜田)位於香港新界東北部的北區,與船灣郊野公園為鄰。雖然烏蛟騰並不屬於郊野公園的範圍,但其低地叢林是香港原生物種集中地之一,擁有164種樹木、超過30種蜻蜓及超過50種蝴蝶,還有多種大型無脊椎動物。烏蛟騰亦是新界東北多條遠足路線的起訖點,同時也是1998年時任行政長官董建華提出發展中藥港計劃的選址。.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烏蛟騰 · 查看更多 »

爛泥灣

爛泥灣(後改作萬宜灣)位於香港新界西貢半島東部,現時已成為萬宜水庫的一部份。 爛泥灣於1970年代前有一條爛泥灣村(後改作萬宜村),村內住有50多戶約400名客家人,主要以農業和漁業維生。1965年,香港政府打算在西貢官門水道興建萬宜水庫,萬宜村為該海峽北岸最大的村落。水庫亦因此得名。由於興建水庫後,爛泥灣村會被淹沒,故政府需要安排遷徙村民,最後村民被調遷至西貢舊墟近西貢公眾碼頭一帶,因遷徙影響的村民可得到政府相應的賠償。 而村落的建築物從此在水底之下。.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爛泥灣 · 查看更多 »

田夫仔

夫仔(Tin Fu Tsai)是香港新界一個鄉村,位於屯門區大欖大欖郊野公園內,地底為大欖隧道所貫穿,距離屯門市中心約15.6公里,是屯門區內最東端的鄉村。村內的原居民主要為蔡姓客家人。田夫仔的歷史可追溯至17世紀時,蔡氏祖先認為田夫仔所在的山頭為平地可耕作,而且又有天然屏障可以免受屯門以南一帶海域的海盜滋擾而選擇在該地建村。然而近代因為交通不便,通訊困難等原因,不少村民遷出,而村內的田夫村公立學校亦隨著村內人口減少而結束。 此外,田夫仔也是漁農自然護理署指定的41個露營地點之一,設於田夫仔村屋區的南部。.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田夫仔 · 查看更多 »

田心村

心村,可以指:.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田心村 · 查看更多 »

田灣邨

是香港房屋委員會轄下的公共屋邨之一,項目編號為HK14RR,位於香港島南區田灣。 ,是香港的一個居者有其屋屋苑,位於香港島南區田灣,近田灣邨,是居屋計劃第十八期乙的屋苑。.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田灣邨 · 查看更多 »

營盤 (香港)

營盤(Ying Pun)九龍巴士於該地設有兩個巴士站,分別爲營盤站及營盤(上)站,然而在爲車站命名時九龍巴士公司卻將「營盤」的英文錯譯爲“Ying Poon”,並沿用至今。,位於香港新界上水西南,北大刀屻北坡下的谷地,鄰近北區與元朗區的分界線,隔粉錦公路與蕉徑相望。當地現今尚有兩條村落,分別爲位於營盤山谷內的營盤村(Ying Pun Tsuen)又稱營盤下村(Ying Pun Ha Tsuen)或營盤新村(Ying Pun San Tsuen)。及其西南方位於粉錦公路西側的營盤上村(Ying Pun Sheung Tsuen)。營盤村北部現今建有一些小型工廠及貨櫃場,而其北面的小山谷則建有歌賦嶺和邁爾豪園兩個低密度高級住宅區。由於北大刀屻與箕勒仔蝴蝶山徑之間有分岔山路通往營盤,該山路近年得到政府修葺並加建欄杆和階梯,路況變得良好,故此吸引不少郊遊和晨運人士使用該山路前往營盤,再轉乘公共交通工具離開。.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營盤 (香港) · 查看更多 »

牛皮沙村

牛皮沙村位於香港新界沙田區城河東的小瀝源,是一條古村,分為李族及廖族人士。.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牛皮沙村 · 查看更多 »

牛池灣鄉

牛池灣鄉(Ngau Chi Wan Village),是香港一個鄉村組織,位於東九龍牛池灣,範圍東起牛頭角,上至彩雲,西至斧山道東九龍診所,南至牛池灣海邊,計有坪石、彩虹、龍尾、田心及河瀝背等村,是「九龍十三鄉」之一,是現今市區中少數僅存的村落,有200多年歷史。.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牛池灣鄉 · 查看更多 »

相思灣

思灣,又稱相思灣海灘,是香港一個海灘,位於新界西貢區清水灣半島龍蝦灣以西、檳榔灣以南,背靠釣魚翁山,面臨牛尾海。海灘並非由政府管轄的正式泳灘,但每逢假日都有一些人帶同寵物於該處嬉水。另一方面,該海灣也是香港的其中一個熱門潛水地點,海底有小量珊瑚及海葵群落。.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相思灣 · 查看更多 »

盛屋村

盛屋村是香港元朗區橫洲髻山北面的一條鄉村,屬屏山鄉事委員會,鄰近元朗工業園。北面為一大片的魚塘。附近的鄉村有大井圍及吳屋村。 盛屋村旁有山路登上村後的丫髻山,約半小時便可登上頂峰,是大井格仔魚塘的攝影熱點。.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盛屋村 · 查看更多 »

瀝源九約竹枝詞

《新界九約竹枝詞》是由沙田兩位人士許永慶和羅文祥在百多年前寫成,兩人喜結伴而行,遊覽新界及港九的名山大川,將各處風貌一一寫入歌詞,歌詞由瀝源之大圍作開端,內容幾及整個新界而至九龍及港島,勾劃出各處之風光特色,猶如一個世紀前的香港地理誌。 整篇歌詞不下千餘字,以客家語唱出,但於日治時期,全部遺失。戰後,村民詹伙生與其妻鄭嬌,花了數年時間,綜合記憶,將這篇足有百多年歷史歌詞重現,供世人欣賞。.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瀝源九約竹枝詞 · 查看更多 »

白田邨

白田邨(Pak Tin Estate)是香港公共屋邨,位於九龍深水埗區石硤尾,於1969年入伙,於1990年起開始分期局部重建,重建後的樓宇於1993年至2026年分期入伙,整個白田邨重建計劃歷時將長達33年,現由香港房屋委員會負責屋邨管理;而當中的瑞田樓、昌田樓及盛田樓則由領先物業服務顧問有限公司管理。白田邨第7,8,10及11期由房屋署總建築師(4)及周余石建築師事務所負責設計,而第9期的白田社區綜合大樓則由房屋署總建築師(4)及周古梁建築師事務所負責設計。.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白田邨 · 查看更多 »

白芒

白芒是香港大嶼山北岸的一個地方,位於大蠔西部,有一條名為白芒村的村落,附近有白芒石澗流經,海邊則設有白芒碼頭。白芒連同附近的牛牯塱和大蠔關係密切,合稱「三鄉」,於清朝初年是大濠汛的所在地.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白芒 · 查看更多 »

白沙灣 (西貢)

白沙灣(Hebe Haven或Pak Sha Wan)是香港的一個內港,位於新界西貢半島中部,三面被陸地包圍,只有內港的東南部三星灣一帶連接牛尾海。 白沙灣的英文名稱「Hebe Haven」以古希臘神話中青春女神希比(Hebe)命名。.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白沙灣 (西貢) · 查看更多 »

白沙澳

白沙澳是香港新界大埔區西貢北的一個地方,位於海下以南、黃石之西北,有一條名為白沙澳村的村落,附近有白沙澳河流經。白沙澳一帶有數條遠足路線,是香港的郊遊熱點之一。.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白沙澳 · 查看更多 »

白泥

白泥(Pak Nai)位於香港元朗區西部,面臨后海灣,对面是深圳蛇口,是香港觀赏日落 的一個好地方,沿岸都是泥灘,部分為蠔田,出產著名的「流浮山生蠔」。兩條主要鄉村上白泥村及下白泥村均轄屬廈村鄉。 白泥的範圍十分大,從鰲磡石到稔灣之間的海岸地帶都屬於白泥的範圍,當中從北到南又可分爲上白泥、中白泥和下白泥三個部分,三者之間被圓頭山延伸到海邊的山咀所分隔。上白泥(Sheung Pak Nai)鄰近深港西部通道的港方落腳點鰲磡石;中白泥(Chung Pak Nai)面積較小,但地勢最爲突出;下白泥(Ha Pak Nai)以南則是屯門區稔灣則是新界西堆填區的所在地。.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白泥 · 查看更多 »

花坪村

花坪村位於大嶼山花坪灣。是一條原居民鄉村。.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花坪村 · 查看更多 »

花心坑

花心坑位於香港新界沙田城河東小瀝源西部,是一條山澗,現已泛指花心坑流域一帶的地方。.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花心坑 · 查看更多 »

芽菜坑村

芽菜坑村是一條位於香港港島東部且已消失的村落,位於寶馬山山麓上,毗鄰大坑蓮花宮對上一帶的木屋區羣之內,正確位置是現今雲景道近雲景台對上的山坡上。 芽菜坑村約於1950年代建立,當年居民開墾耕地,種菜為生,80年代,港府作改善計劃,1984年1月完成,當時有約180戶,千多名居民。.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芽菜坑村 · 查看更多 »

鎖羅盆

鎖羅盆(通鎖羅盤,英文:So Lo Pun,客家話讀音: ),位於香港新界北區近荔枝窩,昔日又名鎖腦盤。由於位處偏僻及山路繁多,昔日只有在北區執勤的警察才懂入村。由於政府近年在附近豎立指示牌,進入鎖羅盤方便了。目前它是一個行山愛好者所愛到的地方http://www.hiking.com.hk/discus/messages/2192/5303.html?1103342252。而在鎖羅盤中,有一個名為鎖羅盆堤壩的地方。.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鎖羅盆 · 查看更多 »

荃灣

荃灣(Tsuen Wan)位於香港新界西南,位於規劃署定義的香港都會區範圍之內。.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荃灣 · 查看更多 »

荃灣區

荃灣區(Tsuen Wan District)是香港十八區之一,位於香港新界西,與九龍半島相距約5公里,面積約6,070公頃。根據2016年中的統計,荃灣區人口約318,916人。 途經青嶼幹線進出香港國際機場和大嶼山時,必須經過此區及葵青區。.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荃灣區 · 查看更多 »

荔枝窩

荔枝窩(客家話發音:)(Lai Chi Wo)是香港新界北區沙頭角之一處原居民村落,毗鄰船灣郊野公園及印洲塘海岸公園,對出海灣即為吉澳海,是香港國家地質公園的「荔枝窩自然步道」所在地。自17世紀便已有人定居;附近村落為小灘、蛤塘村(沙頭角范氏客家村落)、梅子林(曾氏村落)。.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荔枝窩 · 查看更多 »

萬角咀

萬角咀位於是香港的一個海角,位於大嶼山銀礦灣以東,喜靈洲之西北方。.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萬角咀 · 查看更多 »

落馬洲

落馬洲(Lok Ma Chau,舊稱勒馬洲)位於香港新界元朗區東北面,鄰近深圳河,爲香港一個設有出入境口岸的邊境地區,而該處的深圳河河段以北之土地為深圳市福田區,而落馬洲的南面則為佔地約1,500公頃的米埔濕地。 由於落馬洲貼近香港邊境禁區,因此香港政府在該處提供一處緩衝地帶,藉此打擊非法入境及其他跨境罪案。另一方面,受到邊境禁區條例管制下,前往該處邊境的人士來自或來往中國大陸及香港之間毋須得到許可,惟完成過關手續後並不准在該處停留。因此,落馬洲地區每天人口流動量極大,常住人口卻非常少,僅有落馬洲村、下灣村和潘屋村的原居民,而當地普遍的魚塘濕地環境至今未有大改變,但不少魚塘已經荒廢。.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落馬洲 · 查看更多 »

蝦尾新村

蝦尾新村(Ha Mei San Tsuen)是香港元朗區橫洲的一條鄉村,鄰近天水圍新市鎮,屬屏山鄉事委員會,原居民村代表和居民代表分別是陳月倫及陳業惠。該地早期多水災,1997年至1998年之間興建了防洪排水工程。村內有蝦尾新村路連接朗天路和天福路。 Category:元朗區鄉村 category:屏山 (香港).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蝦尾新村 · 查看更多 »

青山村

青山村,可以指:.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青山村 · 查看更多 »

青磚圍

青磚圍是香港一條圍村,位於新界屯門區藍地,福亨村對面。青磚圍原稱麥園圍,因村外圍牆用青磚重建,所以改稱為青磚圍,現時於圍村正門入口仍有一段青磚圍牆留存。青磚圍的居民大多是陶姓,村內設有村公所、祠堂和天后廟。 青磚圍位於屯門西北,又名麥園圍,是陶族的宗族圍村,屬於本地圍原居民村。青磚圍以前有青磚砌成的圍牆包圍整條村落,故名青磚圍,是屯門少數有圍牆的村落。.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青磚圍 · 查看更多 »

青衣島

青衣(Tsing Yi)是香港島嶼,位於葵涌以西,屬於香港十八區之中的葵青區,及荃灣新市鎮的一部份,面積10.69平方公里,屬新界範圍,青衣原居民可根據香港法例第97章《新界條例》規定,遺產承繼權依循傳統習俗由男丁承繼。但香港規劃署定義為都會區,而香港房屋委員會則定義為擴展市區範圍。 青衣是香港第五大島嶼,人口約200,400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島嶼之一。今日的青衣島,其實是由三個海島填海連結而成。這三個島分別是原來的青衣,以及位於今日青衣東北方的牙鷹洲(原華潤油庫,今為灝景灣及燕京書院)和青衣東南方的洲仔(華潤油庫現址)。 自1970年代起,經過多年來的新市鎮發展,青衣已經成為一個文娛設施、康體設施、大型購物商場、中小學校、大專院校等俱備的大型住宅區。青衣島建有香港多個重要基礎設施,包括多個油庫、船廠和船塢;1990年代初期,機場核心計劃展開後,島上還建有青嶼幹線、機場鐵路、汀九橋、昂船洲大橋、青衣西北交匯處等香港重要交通基建;而青衣島東南面更建有葵青九號貨櫃碼頭;使青衣成為了全港的石油儲存中心、重工業中心以及重要的交通樞紐,甚至成為了全球的航運交通樞紐。 新市鎮發展在島的東北方,屬荃灣新市鎮的一部份,但由於荃灣和青衣兩地被藍巴勒海峽分隔開一段距離,而且港鐵東涌綫於青衣設站,青衣居民可以毋須途經荃灣及葵涌市區便能直接往返港九市區,青衣又擁有獨立的「市中心」,市中心內的社區設施齊備,例如青衣公園、青衣市政大廈(內有青衣街市、青衣公共圖書館)、青衣運動場和青衣游泳池和大型商場青衣城等,可以使青衣居民不用依賴荃灣也能在島上自給自足。 青衣島內長3.5公里的青衣自然徑,可俯瞰整個青衣、青馬大橋等景色,成為拍攝愛好者的必到之處。 值得一提的是,青衣島與荃灣和葵涌不同之處是沒有紅色小巴行駛的。.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青衣島 · 查看更多 »

青龍頭

青龍頭(Tsing Lung Tau)是位於香港新界西荃灣鄉郊的一個地方,位置為深井與小欖之間,是荃灣區大陸最西端的地方。.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青龍頭 · 查看更多 »

蠔涌

蠔涌是香港新界西貢區一條河流,也是河岸一帶的地名,位於白沙灣以南,大埔仔以北。該地以蠔涌車公廟而著名。區內鄰近南圍村,也有一個大型遊艇會所住宅匡湖居,以及亞洲電視舊錄影廠。 蠔涌西部的蠔涌谷,於1979年9月20日被劃定為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面積395公頃,其特色是蘭花、羊齒、吊鐘等稀有和受保護原生植物。.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蠔涌 · 查看更多 »

衛斯理村

衛斯理村(Wesley Village)是香港近郊一條鄉村,位於香港島掃桿埔大坑道近渣甸山一帶,屬於掃桿埔平房區的一部份,由循道會及衛理公會於1954年籌建,並於1955年落成,以作為安置1953年石硤尾大火的災民的地方之一,以約翰·衛斯理命名。 衛斯理村建有80個平房單位,每列平房由兩個單位組成,全村可容納500人居住。村內也設有一所名為衛斯理堂的教堂,並兼辦小學。 香港作家倪匡乘車經過大坑道時,望見了衛斯理村的門牌,因此得到其科幻小說主角名稱的靈感,將其命名為衛斯理,創作出膾炙人口的衛斯理系列。 此村早已清拆,成為大坑道邊的一段斜坡。.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衛斯理村 · 查看更多 »

衙前圍村

衙前圍村(Nga Tsin Wai Tsuen),又名慶有餘村,代表「滿溢的繁榮及興旺」,位於香港九龍黃大仙區東光道,是香港市區於二十世紀後唯一曾存在的原居民圍村,正面臨清拆重建。衙前圍村所在地傳統上被認爲是九龍城地區,但後來的十八區分界將其劃入黃大仙區範圍。衙前圍村曾是九龍半島歷史最悠久的仍然有人居住村落(李鄭屋村可能早在東漢時已建村,比衙前圍村更早建村),但其「圍」卻與新界一般的圍村如錦田吉慶圍不同。新界的圍村是在村外建成一道獨立的防禦外牆,但衙前圍村的「圍」卻是由村屋的外牆相連而成。衙前圍建成的時間,在1570至1574年之間,至今已經歷逾400年的歷史。.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衙前圍村 · 查看更多 »

西灣 (西貢)

西灣是香港新界西貢區最著名的海灘,名列西貢大浪灣「四灘一尖」中的「四灘」之首,「香港十大自然勝景選舉」第一名。西灣俗稱大浪西灣,以區別香港其他同以「西灣」為名的海灣或海灘。 由於地處萬宜水庫往大浪灣入口,且為麥理浩徑所貫穿,故為西貢遠足人士一重要的補給及休息地點,而水清沙幼的海灘,亦成為不少遊艇假日前往停泊的泊點。.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西灣 (西貢) · 查看更多 »

西貢

西貢可以指:.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西貢 · 查看更多 »

西貢區

西貢區(Sai Kung District)是香港十八區其中一區,位於新界東部,面積12,680公頃,當中包括東面水域內的70多個島嶼,傳統的市鎮中心爲西貢市,不過自1980年代中期香港政府於西貢區南部的將軍澳開發新市鎮後,西貢區的城市化和商業活動都集中在將軍澳新市鎮,而西貢市維持較低程度的開發狀態。根據2016年香港中期人口統計統計,西貢區人口有461,864人,絕大部分人口都集中在南面的將軍澳新市鎮。自西貢區西南部大上托的安達臣道石礦場於2013年底停止營運後,政府啟動安達臣道石礦場發展計劃,在石礦場原址進行城市發展。 由於西貢區大部份地方都未開發,維持原來的自然郊野狀態,多年前開始已被譽爲「香港後花園」,成為市民日常郊遊的好去處;而除了西貢市、將軍澳和即將開發的安達臣道石礦場以外,西貢區較爲集中的居住區還包括蠔涌和清水灣半島東岸。.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西貢區 · 查看更多 »

西流江

西流江(或稱西流崗)位於香港新界北區東北部,在印洲塘海岸公園附近,荒郊僻靜,沒有車路可至,但環境優美。從前是一條繁盛的村落,多逹過百人居住,不過時至今天,大多居民已遷離甚至移民海外,剩下三位老人家居住。 此地為一半島形長臂,有一小型公眾碼頭,每天有兩班街渡泊岸,往來沙頭角。 該處從前有一所漁類統營處西流江漁民子弟學校,不過由於學生不足,已於1988年合併於沙頭角中心小學。 該處是新界東北行山徑的主要途經地,可以前往谷埔、南涌、新娘潭等地。.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西流江 · 查看更多 »

馬尿水

尿水(Ma Niu Shui)是香港北區的一個地方,為一條已荒廢數十年的小村落。該地是一個近海的丘嶺地帶,位於觀音峒以北、黃竹涌以西、長排頭以南、馬尿河以東。馬尿河起自大峒,流入印洲塘。.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馬尿水 · 查看更多 »

馬山村

山村是一條位於香港港島東部且已消失的村落,位於筲箕灣與西灣河的馬鞍山上,故名馬山村‧正確位置是現今東欣苑的山坡上。 馬山村於1950年代初建立,因當時大量難民到港,因有屋荒,故在此山坡上建屋,當時有五、六百戶居住,八十年代因山泥傾瀉而拆卸。.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馬山村 · 查看更多 »

馬仔坑

仔坑(Ma Chai Hang)是香港九龍黃大仙區的一個地方,位於獅子山以南、龍翔道以北、竹園以西、大窩坪以東一帶,現今多被當作黃大仙的一部份。.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馬仔坑 · 查看更多 »

馬灣

灣(Ma Wan)是香港島嶼,位於新界大嶼山及青衣之間。行政上屬於荃灣區。馬灣面積為0.96平方公里。 馬灣的東西兩面分別由兩道海峽隔開。東為馬灣海峽,西為汲水門。馬灣的北面的對岸為新界的深井。 馬灣原名媽灣,得名於媽祖,即天后娘娘。海灘北面有一所兩進式設計的天后古廟,相傳由海盜張保仔所建,用作庇佑當地人。 馬灣原本為漁村,馬灣舊村有超過200年歷史,最繁盛的時期為1960年代及1970年代,當時島上居民主要以耕作、捕魚和曬蝦膏維生。隨著1997年青馬大橋落成,該處大興土木。2002年,位於東灣附近的私人住宅區珀麗灣入伙。2007年7月1日,馬灣公園第一期正式開幕。2009年5月25日挪亞方舟博覽館及挪亞方舟酒店落成啓用。.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馬灣 · 查看更多 »

馬灣涌

灣涌(Ma Wan Chung)是位於香港新界離島區東涌西部的鄉村,鄰近逸東邨。此村部分住屋為棚屋,用坤甸木作支柱,另外有一道橋,橋上可看到紅樹林上招潮蟹等生物。村旁為馬灣涌公眾碼頭,亦稱東涌舊碼頭。原本的巴士總站已棄用,違泊問題曾很嚴重。 Ma Wan Chung (Hong Kong).jpg|thumb|250px|馬灣涌,後方的建築物為逸東邨。 Tung Chung Old Ferry Pier (Hong Kong).jpg|thumb|250px|位於馬灣涌的東涌舊碼頭.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馬灣涌 · 查看更多 »

馬鞍山村

鞍山村(Ma On Shan Tsuen或Ma On Shan Village)是香港新界馬鞍山山腰上的一條鄉村,分為馬鞍山上村及馬鞍山下村,出入依賴馬鞍山村路(又名良友路)。 新鴻基地產在馬鞍山上村與下村之間擁有大片土地,於2005年已獲城規會批准興建180幢連車房的2至3層高獨立屋。.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馬鞍山村 · 查看更多 »

馬草壟

草壟(Ma Tso Lung)是香港新界北區的一個地方,位於羅湖以西、古洞以北,鄰接元朗區。.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馬草壟 · 查看更多 »

馬頭圍

頭圍(Ma Tau Wai)位於香港九龍城區的中部,九龍城以南,靠背壟北面,以太子道西及馬頭涌道為界,主要為住宅區。.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馬頭圍 · 查看更多 »

馬游塘

游塘(Ma Yau Tong)是香港的一個地方,在九龍東邊,是由觀塘前往將軍澳的山坳之地,屬於西貢區。山上有村名馬游塘,有近百間屋。馬游塘有路接到將軍澳的寶琳路。衛奕信徑第3段(藍田、油塘至井欄樹)都經過馬游塘。 不過有說,據1924年政府軍部地圖所示,當時的馬游塘稱為「Lau Tong」,有村屋數間,在山坳上有不少田地。山坳有涌直流落官塘澤地出海。戰時,此處也位於防綫之上,叫「馬游塘防線」(Ma Lau Tong Line),當時馬游塘英文寫做Ma Lau Tong。戰後文獻不少提及這個英文地名,到今天仍有人使用,與今日官方名稱Ma Yau Tong不同。而據《坑口鄉事委員會五十周年特刊》載,馬游塘村的起名是與開村的祖先有關,當時開村先祖來到馬游塘村,看到風水地形像是馬兒在塘邊遊走,因此得名。 現今所指之馬游塘村屬一雜姓村落,以李、朱、曾三姓為主,均各建有祠堂。行政上被歸入新界西貢區範圍,地理位置介乎東九龍與新界東南邊緣之間,與東九龍之觀塘區藍田、秀茂坪東緣,屬於坑口鄉事委員會範圍。.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馬游塘 · 查看更多 »

馬料水新村

料水新村於1960年代建村,位於龍躍頭與軍地之間。馬料水新村的居民原為沙田馬料水的溫氏族人,因1962年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需要進行擴建,沙田理民府補償予當時的居民,搬遷到粉嶺建立新村。.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馬料水新村 · 查看更多 »

馮家圍

馮家圍可以是指:.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馮家圍 · 查看更多 »

香園圍

香園圍位於香港北區的打鼓嶺,地處香港的最北端。.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香園圍 · 查看更多 »

香粉寮村

#重定向 香粉寮.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香粉寮村 · 查看更多 »

香港

香港(簡稱港,雅稱香江;Hong Kong,縮寫作 HK、HK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位於南海北岸、珠江口東側,北接廣東省深圳市,西面與鄰近的澳門特別行政區相距63公里,其餘兩面與南海鄰接。 全境由香港島、九龍和新界組成,其中香港島北為最發達地區;地理環境上則由九龍半島等大陸土地、以及263個島嶼構成「島嶼」以超過500平方米面积為標準,根據地政總署測繪處:,人口約741萬人(2017年底)。 1842年,大清國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永久割讓香港島;後再簽訂《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分別割讓九龍和租借新界,這些由英國統治的地區構成現今香港的治理範圍。二戰期間,香港曾被日本佔領約三年零八個月。1997年7月1日,香港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國,並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僅有國防、外交事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 香港開埠前,未計九龍和新界,香港島已經是一個有數千人口的小島。英國人看中維多利亞港是一個水深港闊、四季不結冰,而且不在地震帶的天然良港。1842年,大清國在鴉片戰爭中戰敗後,分階段割讓和租借香港土地予英國,英國人開始統治及發展香港,使香港從一個荒蕪、地瘠山多且天然資源缺乏的小漁村,逐漸發展成一個轉口港,成為歐洲各國商船向中國進行鴉片及其他商品貿易的樞紐,而且不受清朝末年的亂局影響。同時,孫中山在香港先後成立興中會和同盟會,為後來推翻大清打下基礎。 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攻佔香港,佔領持續三年零八個月。1945年,日本投降,香港重光,英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基於殖民地身份和地理環境下,又一次避免受到中國長期戰亂影響;太平天國、軍閥割據、國共內戰、阶级鬥争、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期間,大量中國難民逃港。香港在1970年代经济起飞,逐步發展成亞太地區之國際大都會及國際金融中心,獲譽為亞洲四小龍和紐倫港之一。根據《中英聯合聲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從1997年7月1日起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的基本國策,《香港基本法》說明香港不實行社會主義,保持原有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除國防和外交由中國中央政府管理,香港實行高度自治,香港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終審權以及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然而,近年香港人對特區政府及中國政府的信任度每況愈下,其高壓權威亦令「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及「一國兩制」遭到部份人士質疑。 香港是全球具有重要地位、以工商業為主的現代化國際金融、服務業及航運中心,連續24年蟬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並以優良治安、廉潔社會、簡單稅制和健全的普通法制度而聞名於世,香港廉政公署,2016年12月1日,香港政府新聞網,2017年2月16日,因此有「東方之珠」的美譽。「亞洲國際都會」則為官方定位的香港品牌。香港同時為全球其中一個最安全、經濟最發達、生活水平最高、競爭力最高、最適宜居住Gulliver.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香港 · 查看更多 »

香港島

香港島(Hong Kong Island),簡稱港島或香港,與九龍和新界同為香港三大地域之一。面積約78.59平方公里,最高峰是太平山,海拔554米,為境內第二大島嶼。中國大陸方面並認為香港島屬萬山群島的一部份。香港島是香港開埠時最早發展的地區,當1842年香港成為英國殖民地而維多利亞城又未落成時,位於港島南區的赤柱是當時的行政中心。在英國殖民地初期,香港島北部人口密集,並劃為維多利亞城。香港島與九龍半島由維多利亞港分隔,海岸是昔日貿易船隻停泊的地方。 香港島是香港的政治和經濟中心,立法會綜合大樓、政府總部和終審法院皆位於香港島;中環、金鐘和銅鑼灣等主要商業區也位於香港島。而地區劃分(例如作為立法會選區)上的香港島,還包括鴨脷洲、大小青洲、熨波洲、銀洲等附屬島嶼,即中西區、灣仔區、東區和南區四區的總和。.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香港島 · 查看更多 »

香港地方列表

以下列表列出了香港各個地方,並按香港行政區劃分類:.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香港地方列表 · 查看更多 »

高流灣

流灣,又名較流灣,是香港的一個海灣,位於新界西貢北的東北部,塔門的南面,地區行政屬於大埔區,也是在西貢東郊野公園之內。 高流灣有一個村落,居民以養魚區維生,區內也有數家餐館和士多經營。該處也有一座清朝道光年間所建的天后廟。.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高流灣 · 查看更多 »

謝屋村

謝屋村為香港沙田區城河東的一條客家村落,位於圓洲角上。 謝屋村是由沙田圍分支至圓洲角上,至今已有約一百三十五年歷史,但村民在近年已不斷遷回沙田圍築新居。 昔日的謝屋村位於圓洲角的北岸,並可通往西岸的王屋村。 現在的謝屋村,鑑於人丁單薄之故,與鄰近的王屋村同歸灰窰下所管理。.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謝屋村 · 查看更多 »

鯉魚門村

鯉魚門村可以指:.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鯉魚門村 · 查看更多 »

谷埔

谷埔,位於香港新界沙頭角旁,以姓氏為族群的客家村莊,族群聚居點散落全村,分為宋、楊、鄭、李、何、曾、吳各姓族群,宋姓人數最多。建村400多年。由鹿頸到谷埔是週末遊人遠足的熱門路線。.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谷埔 · 查看更多 »

鴨脷洲邨

脷洲邨(英語:Ap Lei Chau Estate),是香港的公共屋邨之一,位於香港南區鴨脷洲北部,是由香港房屋委員會負責屋邨管理,該屋邨所有住宅大廈的2樓及最頂層都沒有升降機到達。 島上另一公屋利東邨(簡稱「東邨」)落成之後,島上居民多將本邨返稱為「西邨」。.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鴨脷洲邨 · 查看更多 »

鴨洲

洲(Robinson Island,或音譯作 Ap Chau),又名大鴨洲,是香港的一個島嶼,地區行政上屬於北區。位於沙頭角海以東,吉澳以西。.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鴨洲 · 查看更多 »

鶴藪圍

#重定向 鶴藪村.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鶴藪圍 · 查看更多 »

鹽灶下

subst:subst/leftUnreferenced/auto 自动产生。 --> 鹽灶下是香港新界北區的一個地方,鄰近鹿頸及沙頭角海西南,因其鷺鳥林而於1975年2月25日被列為首批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之一。 鹽灶下鷺鳥林有多種鷺鳥在此地的紅樹林覓食、築巢及繁殖,常見品種包括白鷺、池鷺和牛背鷺等,也有較稀有的黃嘴白鷺。.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鹽灶下 · 查看更多 »

鹽田仔 (西貢區)

#重定向 鹽田梓.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鹽田仔 (西貢區) · 查看更多 »

麻笏村

#重定向 麻笏圍.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麻笏村 · 查看更多 »

麒麟圍

麒麟圍位於香港新界屯門的北部,近兆康苑,是一條新界原居民的客家雜姓圍村,相傳先民由新界東北鹿頸及掃管笏遷來。圍內建有雍穆家祠,供奉黃、賴、陳、張、何、萬等九家祖先神位,是屯門別具特色的祠堂。.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麒麟圍 · 查看更多 »

軍地

軍地(Kwan Tei,亦作Kwan Ti),位於香港新界北區 (香港),位於龍躍頭之東北、孔嶺之西南、坪輋以南,沙頭角公路龍躍頭段途經該地。除軍地村外,東面有新塘莆村和高莆村,北面有軍地北村及高埔北村,南面則有虎地排村和布吉仔村,西面有馬料水新村。.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軍地 · 查看更多 »

黃屋村

黃屋村,(Wong Uk Tsuen)是在新界元朗十八鄉的一條村莊,此村東南方望鄰近博愛醫院,東頭村巴士站,交通交匯處。.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黃屋村 · 查看更多 »

黃竹坑舊圍

黃竹坑舊圍,古稱香港村、香港圍,是香港的一條鄉村(並非圍村),位於香港島南區黃竹坑香港仔隧道出口及黃竹坑醫院一帶。.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黃竹坑舊圍 · 查看更多 »

黃竹坑邨

黃竹坑邨(英語:Wong Chuk Hang Estate)是香港房委會轄下的公共屋邨之一,位於港島黃竹坑,於1968年開始入伙。該邨是香港最後一個前政府廉租屋邨,已於2009年完成清拆。.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黃竹坑邨 · 查看更多 »

黃竹坑新圍

黃竹坑新圍是香港的一條鄉村(並非圍村),位於香港島南區黃竹坑香港仔隧道出口之東南,為黃竹坑舊圍的擴建部份。其舊民居(又稱黃竹坑新圍10號)被列作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黃竹坑新圍 · 查看更多 »

黃竹洋 (西貢北約)

#重定向 黃竹洋 (西貢).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黃竹洋 (西貢北約) · 查看更多 »

黃竹洋村

香港有兩條黃竹洋村:.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黃竹洋村 · 查看更多 »

黃泥涌村

黃泥涌村是香港昔日一條村落,位於香港島黃泥涌谷(今跑馬地)一帶,今快活谷馬場及其南面部份。 黃泥涌村是一個百年古老小農村,村民吳姓及葉姓,在黃泥涌谷種養稻米、蔬菜、活豬及家禽為生。也有些以採石建築村屋及買賣石材物料為業。石材主要來自摩理臣山。.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黃泥涌村 · 查看更多 »

龍躍頭

龍躍頭(Lung Yeuk Tau),位於香港新界粉嶺聯和墟以北,龍山山腳,麻笏河以東。俗名龍骨頭、龍屈頭或龍嶺,該地有山名龍躍嶺,相傳有龍跳躍其間而得名。 現今可考龍躍頭的最早居民爲宋代末年從潮州揭陽縣遷居而來的彭氏一族,惟彭氏在龍躍頭活動的歷史記錄甚少,而彭氏在該段時間的人丁相對單薄。元朝末年,原籍江西吉水的鄧氏鄧季琇(外號松嶺)遷移到龍躍頭,原龍躍頭彭氏出走至西南方的粉嶺圍定居,形成今天的「粉嶺彭氏」。自鄧季琇於龍躍頭開村(即老圍)立業,龍躍頭鄧氏至今已歷800多年,因--孫繁衍而在附近另立村莊,形成現時的五圍六村,成爲新界五大家族之一鄧氏的其中一個聚居處,據說龍躍頭鄧氏在歷史中某些時段的勢力更曾超越比其更早來到新界定居錦田、廈村一帶的鄧氏族人。.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龍躍頭 · 查看更多 »

龍鼓灘

龍鼓灘(Lung Kwu Tan,舊作Lung-ku-tan),原名花香爐,位於香港新界屯門的西面,區內有不少特殊建築,其中香港兩家大型發電廠便位於此,附近亦有不少燒烤場設施。龍鼓灘因為環境惡劣,四周都被附近的垃圾覆蓋。因此水質差劣,並不適宜游泳。一說龍鼓灘亦是南宋名將文天祥筆下《过零丁洋》中「皇恐灘」(或「惶恐灘」)之地。 龍鼓灘初期指當地的一海灘,得名起源自對開的龍鼓洲,因正好位置上對望,及後延伸指鄰近一帶地區。龍鼓灘主要分為龍鼓灘及北面的龍鼓上灘兩部份 ,地理上位處青山大冷水西側,西面臨海為龍鼓水道,南面為踏石角。.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龍鼓灘 · 查看更多 »

錦田

錦田(Kam Tin)位於香港新界元朗區東面,具有悠久的歷史。錦田古稱岑田,明朝萬曆年間才改稱錦田。錦田位處多座包括大帽山等山中間的盆地,鄰接東面的石崗及八鄉,與西面的凹頭。錦田與屏山、厦村、十八鄉、八鄉和新田合稱「元朗六鄉」。 錦田早於香港開埠以前,已有不少香港原居民在此居住,主要為鄧氏族人。鄉民在此興建了多座圍村,以吉慶圍最為著名。在錦田水尾村的鄉公所外,有一棵包圍著房屋而生長的樹木,被稱為錦田樹屋。據說錦田樹屋原是書齋,旁邊大榕樹自書齋主人搬走而無人打理。樹屋及後100年不斷生長,便形成樹根緊纏石屋的奇景。.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錦田 · 查看更多 »

興華邨

是香港其中一個公共屋邨,位於東區柴灣,分為興華(一)邨和興華(二)邨兩部份。.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興華邨 · 查看更多 »

阿公岩村

阿公岩村建於1841年,是香港的一條古村落,位於香港島筲箕灣東面的阿公岩北面,1980年後村民增加及僭建,現成為寮屋區。.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阿公岩村 · 查看更多 »

蘆鬚城泳灘

蘆鬚城泳灘是香港南丫島中部蘆鬚城的一個泳灘,與島上另一個泳灘洪聖爺灣之間相距數公里,而且沒有車路連接。該泳灘目前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蘆鬚城泳灘 · 查看更多 »

蘇屋邨

蘇屋邨(英語:So Uk Estate)是香港的公共屋邨,位於九龍長沙灣,是香港房屋委員會歷史最悠久的公共屋邨之一。蘇屋邨是房委會前身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繼北角邨及西環邨後策劃建設的第三個屋邨,當時獲譽為遠東規模最大的地區性住宅計劃。 蘇屋邨於2006年開始計劃分兩期重建(項目編號:SP01),於2009年10月22日封閉第一期,2011年完成清拆,2016 年9月第1期首6幢樓宇重建完成入伙;至2012年年中全邨遷出,於同年11月26日起封閉待清拆,全邨正式進行重建。重建計劃共分2期進行,共有14幢住宅大廈,項目是由房屋署總建築師(1)進行總體設計,細部設計則以外判服務合約方式判給了周林建築師有限公司作詳細設計,全邨均由瑞安建業有限公司承建,而大廈以非標準型設計,結構外型分別為6幢長型、4幢L型、3幢T型及1幢相連I型大廈;住宅單位則採用構件式單位設計(Modular Flat Design),主要提供1/2人,2/3人,1睡房及2睡房出租公屋單位。單位室內面積由14.1-38.0平方米不等。.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蘇屋邨 · 查看更多 »

赤鱲角

赤鱲角(鱲,粵音讀蠟,laap6;漢語拼音為liè;Chek Lap Kok)是香港西部海域的島嶼,位於大嶼山東涌以北,面積達13.81平方公里,是香港境內第三大島嶼,是香港國際機場的所在地,同樣更是民航處及香港機場管理局總部所在地(因兩者總部曾設於金鐘及灣仔區)。 赤鱲角島原是位於大嶼山北岸的多山小島,面積只有2.8平方公里;於石器時代已有人定居,並於十六世紀初命名為赤鱲洲。該島名由來,相傳是由於該島黃土處處,植物稀疏,似人體赤露上身,廣州話俗稱「打赤肋」。「赤肋」與「赤鱲」粵音相近,因而得名。另一說則認為其島的漁民能捕捉到許多赤鱲(魚類),或形似赤鱲而得名。赤鱲角原有香港獨有蛙類品種——盧文氏樹蛙,在興建新機場前送往南丫島棲息;而赤鱲角從前有赤鱲角村,現在已經遷移至東涌,名為赤鱲角新村。 赤鱲角歷史悠久,文物十分豐富,據考古資料顯示,早在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中期,已有先民在島上活動;歷經新石器時代晚期、青銅器時代、漢代、唐代、宋代、元代、清代,以至九十年代初,一直有人在島上聚居。 島上曾發現新石器時代先民遺物,也曾出土過唐代灰窰。元朝時期,赤鱲角一帶亦可能有冶'''鐵'''工業。於赤鱲角蝦螺灣,曾被發現元朝時期的鑄爐十三座。早在七十年代末期,考古人員已在島上進行考古調查和試掘,到一九九零年,由於要在赤鱲角興建新機場,於是便進行全面性的發掘工作。出土大量的考古遺物,為研究該島的歷史提供寶貴的資料。 興建新機場時,赤鱲角大部分土地被夷平,剩下東南面過路灣旁的觀景山和白沙咀;經過填海壙充後,成為香港國際機場的所在地。另外,赤鱲角西南方的欖洲於填海時,與赤鱲角連體。.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赤鱲角 · 查看更多 »

薄扶林村

薄扶林村是香港一個歷史悠久的鄉村,位於香港島薄扶林,在置富花園旁,自17世紀開始便已出現,所以有「未有香港,便先有薄扶林村」的說法。 2013年10月9日世界文物建築基金會公布2014年監察名單,香港薄扶林村成為唯一入選的中國文化遺產,顯示薄扶林村正受社會、政治、經濟變遷的威脅。世界歷史遺跡監察名單1996年起推出,兩年公布一次,這是首次有香港歷史遺跡入選。有形的遺產包括傳統村莊房子、村莊設置、李靈仙姐塔、牛屎湖等。無形的遺產包括李靈仙姐誕、薄扶林村舞火龍等。其中薄扶林村舞火龍在2017年獲列入《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 一些史學家和文化遺產專家把薄扶林村視為 」香港島唯一的傳統鄉村」。這也許是因為現今只有在薄扶林村才能發現原居民的後裔聚居的原因。薄扶林村是薄扶林文化風景的一部分。除那些法定/暫定古跡以外(杜格拉斯堡、伯大尼修院、譚雅士大宅等)在薄扶林, 還有不少有無形和有形的遺產在薄扶林村。然而,當地居民過去曾多次要求政府給予跟新界原居民等同的權益,但被政府拒絕之餘,還面臨被清拆的命運。.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薄扶林村 · 查看更多 »

藍地

藍地(Lam Tei)是香港新界屯門區的一個地方的名稱,位於屯門以北,洪水橋以南,東有元朗公路,青山公路(藍地段)將藍地分隔為東西兩部。 傳統商業中心為藍地大街。區內有屯門旅遊景點之一妙法寺。深港西部通道中的港深西部公路於藍地和元朗公路接駁。.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藍地 · 查看更多 »

葵青區

葵青區(Kwai Tsing District)是香港十八個行政區域之一,位於新界南部,是新界面積最小的一區,原本屬於荃灣區,於1985年4月1日從荃灣區中獨立,即現在的葵涌和青衣範圍。其區議會最初稱為葵涌及青衣區議會,於1985年4月1日改稱為葵青區議會,面積約21.82平方公里。據2016年中的統計,葵青區的人口有520,572人。香港經濟命脈之一的葵青貨櫃碼頭亦位於此區,進出香港國際機場和大嶼山時也必須經過此區及荃灣區,眾多工商大廈座落此區。.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葵青區 · 查看更多 »

蒲台

蒲台島(Po Toi Island,或蒲台,台亦作苔)是香港離島區的蒲台群島的主要島嶼,面積達3.69平方公里。蒲台島位處香港的東南部。蒲台島地勢平坦,在海上看似一個浮台,蒲台島故得其名(蒲即浮的意思)。.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蒲台 · 查看更多 »

蒲崗

蒲崗(Po Kong),又寫作莆崗或蒲岡,是香港一個已消失的地名,也是一條已消失的原居民村落,位於九龍北部,現時港鐵觀塘綫鑽石山站附近。「蒲」是莆田的簡稱,爲開村之林氏祖籍,而「崗」則是指村莊所在的山崗,故「蒲崗」即「來自莆田的人居住的山崗」。 由於蒲崗村早於二戰時因啟德機場擴建工程被日軍下令拆毀,村民散居各地,加上九龍群鄉在香港戰後市區發展中逐漸被清拆而消亡,而與蒲崗村有關的史料也甚爲缺乏,曾經到過蒲崗村且尚在世的人極少,故蒲崗村原址確實位置存在爭議,一說其原址在現今鳳德邨一帶,然而該地在興建公共屋邨前爲鑽石山石礦場的一部分,而且遠離啟德機場,並不在日軍擴建的機場範圍以內,故此說存疑。 根據衙前圍村吳氏廿五世傳人、母親爲蒲崗村林氏族人的吳佛全老人所繪製的九龍鄉村地圖,蒲崗村原址應在現今彩虹道遊樂場。按照吳佛全的說法,蒲崗村原本背靠一座大山,即「蒲崗」之山,日軍佔領香港期間曾驅使戰俘削平該山填海,蒲崗僅餘小丘,日軍更在山上設置高射炮台,曾擊落一架盟軍戰機,但駕駛該戰機的美籍機師被抗日遊擊隊所救。吳佛全老人對蒲崗村位置的描述較能與其他史實匹配。二戰結束後該地於1965年至1982年期間曾建成設有機動遊戲的啟德遊樂場,遊樂場結業後被政府改建爲公共設施彩虹道遊樂場及彩虹道體育館,現時遊樂場內隆起之處就是蒲崗山丘的尚存部分。.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蒲崗 · 查看更多 »

蓮塘尾

蓮塘尾(Lin Tong Mei),位於香港新界上水西南方,位於香港高爾夫球會南端,粉錦公路西側,與大隴谷的大龍實驗農場相鄰,該地主要村落稱爲蓮塘尾村(Lin Tong Mei Village),爲隸屬上水區鄉事委員會的認可原居民村落。 蓮塘尾村所在地本名「蓮塘」(Lin Tong),「尾」是用以表述該村落的地理位置位於蓮塘的邊緣,但隨着蓮塘尾村變得人丁興旺,「蓮塘尾」逐漸取代「蓮塘」成爲當地地名。.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蓮塘尾 · 查看更多 »

蓮麻坑

蓮麻坑位於香港新界北區邊境禁區之內,沙頭角與打鼓嶺之間。由於蓮麻坑曾經屬禁區範圍,所以沒有重大的發展項目,外來人士不能隨便進入,蓮麻坑一帶的自然環境沒有受到破壞。 蓮麻坑因為當地盛產山橙(蓮麻)而得名。當地有礦山,主要是鉛,廢棄的鉛礦山上有一個蝙蝠洞,為香港重要蝙蝠棲息地之一,被列為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SSSI)。 蓮麻坑村中現時住著少於100人。在全盛時期,曾住滿過千名村民。村中絕大部份村民姓葉(祖籍為廣東陸豐之客家人),有少數姓劉、官、冼的村民。.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蓮麻坑 · 查看更多 »

蔡屋村

蔡屋村是香港的一條鄉村,位於新界元朗區十八鄉之內。根據該村現存的族譜記載,鄉村內的原居民是三組蔡姓的祖先的後代。 Category:香港圍頭鄉村 Category:十八鄉 Category:元朗區鄉村.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蔡屋村 · 查看更多 »

鄉事委員會

subst:subst/leftUnreferenced/auto 自动产生。 --> 鄉事委員會是香港新界鄉事諮詢性組織,合共有二十七個鄉事委員會,簡稱鄉事會,共同組成新界鄉議局。鄉事委員會每四年由村代表選舉產生執行委員會,並由執委會互選產生一名主席和最多兩名副主席。二十七個鄉的鄉事會主席為新界各所屬行政區別區議會當然議員与鄉議局當然執行委員,副主席為鄉議局當然議員。.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鄉事委員會 · 查看更多 »

金錢 (香港)

金錢(Kam Tsin,亦作Kam Chien),又稱金錢村(Kam Tsin Village,亦作Kam Tsin Tsuen),位於新界北區,是上水侯氏的聚居地之一,圍村結構完整緊湊,並有風水塘在東面。「金錢」之名,據說是因村後山崗狀似蝴蝶,而建村之地地形亦甚渾圓,有若金錢,堪輿學稱之爲「蝴蝶玩金錢」,故得其名。 金錢具體位置爲上水松柏朗以西,燕崗村、青山公路古洞段和粉嶺公路南面,雙魚河以東,與古洞隔河相望。金錢村是金錢的中心,其東面和南面則爲粉嶺哥爾夫球場、行政長官粉嶺別墅及滙豐粉嶺別墅,而金錢村的西南方的牛地亦爲金錢侯氏所有,金錢村村民每年都會聯同燕崗村村民一起到牛地祭祀廷任公,不過牛地大部分土地已被售予私人發展商建有御林皇府和匯駿山莊等低密度豪宅區。.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金錢 (香港) · 查看更多 »

長洲 (香港)

長洲(Cheung Chau)是香港的一個島嶼,因狀似啞鈴而有啞鈴島(Dumbbell Island)的別稱,位於大嶼山東南方,屬於連島沙洲,北望喜靈洲,其西南方有石鼓洲,距離香港島西南方約10公里。長洲行政上被劃入香港十八區中的離島區,島上人口約4萬,是離島區中人煙最稠密的島嶼。長洲對內沒有陸上公共交通,基本發展尚算完善,除了有警署、消防局及醫院等基本設備外,島上也有學校、公共屋邨和綜合大樓等基礎建設。 長洲是香港著名的旅遊景點之一,島上有不少觀光名勝,例如張保仔洞、北帝廟和長洲石刻等;而渡輪碼頭沿岸一帶則海鮮食肆林立。此外,長洲每年均會舉辦盛大的太平清醮,這項活動是長洲最大型的傳統節目,每次均吸引大批人士慕名參觀。島上設有不少青年旅舍、渡假屋,也有酒店。.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長洲 (香港) · 查看更多 »

蕉坑

蕉坑(Tsiu Hang)是香港新界的一個地方,位於西貢市中心南部。蕉坑處於白沙灣與西貢海之間,於對面海和打蠔墩一帶與西貢半島連接。 蕉坑大部分地區(主要在中南面地方)在1977年5月13日被列為蕉坑特別地區,為政府推廣之保育地區。.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蕉坑 · 查看更多 »

良田村

良田村,位於中國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黄田镇的一个村级行政区。常住人口约2,000人,以曾姓为主;主要资源有温泉和稀土矿。.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良田村 · 查看更多 »

雞嶺

雞嶺(Kai Leng)為張氏原居民村落,因興建城門水塘而被分別搬遷到大埔救恩書院隔鄰之漁角村及上水之雞嶺村。.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雞嶺 · 查看更多 »

離島區

離島區(Islands District)是香港十八區面積最大的一區,面積佔全香港的16%;主要包括香港南及西南面多個離島,當中包括香港面積最大的島嶼大嶼山的大部分。2016年中人口為156,801人。.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離島區 · 查看更多 »

蛤塘

蛤塘村(客家話拼音:或者)為香港北區之范氏客家村落,位於船灣郊野公園之東北山區地帶,有逾壹佰弍拾年之歷史文化,鄰近荔枝窩村、梅子林村,與荔枝窩、鎖羅盤、三椏、梅子林、小灘、牛池湖等同屬沙頭角十約中之第九約(慶春約),處於近乎荒廢狀態,蛤塘村內設有范氏宗祠,上有堂聯「高平世澤,長遠家聲」。 蛤塘村一帶自沙士風波過後,成為香港市民生態郊遊之重要景點;尤其村中一棵「不文樹」,中間個樹窿神奇地有枝樹幹插著,果真無奇不有,成為旅客(郊遊人士)必看之獨特自然奇景,區瑞強亦為蛤塘、荔枝窩、梅子林、鎖羅盆這處香港十大勝景之一作曲。.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蛤塘 · 查看更多 »

蛇頭

蛇頭是泛指經營及操控非法移民活動的人,蛇头費是他們的主要收入來源。集團式經營的則稱為人蛇集團。.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蛇頭 · 查看更多 »

老圍 (荃灣)

老圍村於1669年落成,是香港新界荃灣最古老的村落,初名「淺灣圍」,位於老圍路以南,距離荃灣市中心約5至10分鐘車程。村莊背倚顯達鄉村俱樂部和城門水塘植林區,可遙望石圍角邨和綠楊新邨一帶。村內居民有2000多人,平房排列有序,多是古樸的瓦頂磚屋,亦有現代化的三層式村屋,洋溢著平靜簡樸的人民氣息。老圍村的一大特色是廟宇林立,有數十間佛、道、儒家寺廟,如著名的西方寺、圓玄學院、東普陀講寺和龍母佛堂(龍母廟)等,還有全港唯一的藏傳佛教寺廟,所以在村內到處都可見到僧人。.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老圍 (荃灣) · 查看更多 »

逢吉鄉

逢吉鄉(Fung Kat Heung)位於香港新界元朗區錦田的西北部,在錦田河以北,元朗沙埔村內,雞公嶺副峰南側與園山之間的山谷谷地。.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逢吉鄉 · 查看更多 »

週田村

週田村位於新界北區的打鼓嶺,以杜姓、何姓和蕭姓為主。 週田村的位置在文錦渡及未來香園圍兩個口岸中間,所以交通便捷。過往週田村有村內的公立小學週田學校及隔鄰木湖村的三和公立學校,但在2000年代為教育統籌局的合併村校計劃影響而停止辦學,村民子女都要乘搭校車前往粉嶺或北區的其他學校就讀。 週田村在打鼓嶺鄉事委員會佔有兩個議席。.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週田村 · 查看更多 »

虎地

虎地(Fu Tei,舊稱Bowring)是香港地方,位於新界屯門區桃園圍以南、屯門河以東、青田路以北,香港政府於1970年代宣佈將屯門/青山發展為新市鎮後,虎地成為其部份,訂為屯門新市鎮第52區,位處屯門新市鎮東北端,鄰近藍地。.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虎地 · 查看更多 »

掃管笏

掃管笏(So Kwun Wat)是香港新界屯門區東南部的一個地方,位於大欖涌以西,西有香港黃金海岸,其內有掃管笏村、掃管笏新村、老青山村、小秀村、稔灣村和掃管灘等鄉村,以及前掃管軍營。該地區曾出土新石器時代至明代的文物。 到2010年代開始,政府為求滿足私樓供應目標,於掃管笏14幅用地改變用途及增加發展密度,提供逾萬個私人住宅單位。區議會指勢必加重交通負荷,居民亦擔心日後環境受到影響。.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掃管笏 · 查看更多 »

排頭村

#重定向 排頭.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排頭村 · 查看更多 »

李鄭屋邨

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香港九龍長沙灣北面,與蘇屋邨為鄰,與白田邨及石硤尾邨隔山(喃嘸山)相望,是香港其中一個歷史悠久的公共屋邨,於1980年代全面重建,新建樓宇於1984年入伙,其後於2002年於租者置其屋計劃第5期把邨內部份單位出售予租戶,現由業主立案法團管理屋邨事務,法團委任了香港房屋協會負責屋邨日常管理及房屋署則負責邨內出租單位的租約管理。由於屋邨部份位於舊啟德機場的高度限制圈內,所以李鄭屋邨孝廉樓及孝慈樓雖是Y4型設計,但比一般同型樓宇減少11層樓,以及不設1樓,故此24樓已為頂樓。 是香港房屋委員會與市政局合作發展的建屋計劃。位於香港九龍深水埗區長沙灣,鄰近李鄭屋漢墓。前身是李鄭屋邨第十二座,是唯一一座雙H型的第一型徙置大廈。共有三座9層高樓宇,共378個單位。上面是個平台花園,建有三幢設計獨特的居者有其屋樓宇。寶麗苑由伍振民建築師(香港)有限公司設計,由於屋苑落成時機場尚未搬遷,故此地皮有高度限制,加上地盤細小,要採用非標準的特別設計才把地盤的發展潛力用盡,間隔主要為兩房兩廳單位及極少量三房兩廳設計,部份位於轉角位的單位更是鑽石形設計。單位一般設有一至兩個的花槽,而部份單位花槽外建有混凝土裝飾板而上面更設有圓形的洞,這成了寶麗苑之一大建築特色。寶麗苑在1986年的第8期乙居屋計劃中發售,在1987年落成入伙,屋苑基座為保安道市政大廈,大廈內設有街市,熟食檔位,圖書館,自修室,室內運動場及壁球場等。 是香港房屋委員會發展的居者有其屋屋苑,於14期乙居屋計劃發售,位於香港九龍深水埗區長沙灣新九龍內地段6117號,由利安建築師事務所有限公司設計,振華工程有限公司承建,康業服務有限公司管理,由於屋苑落成時啟德機場尚未搬遷,故此地皮有高度限制,加上地盤細小,要採用非標準的特別設計才把地盤的發展潛力用盡,屋苑共有2座14層高的住宅,每層15伙,間隔分兩房兩廳(佔單位總數的53%)及三房兩廳(附兩個洗手間)(佔單位總數的47%)設計,(寶熙苑是首個在三房間隔設計單位,採用配備兩個洗手間設計的居屋計劃),基座為寶熙苑商場、園林及上落貨車位,前方為李鄭屋漢花園,毗鄰的李鄭屋邨停車場預留了65個車位供寶熙苑居民使用,屋苑共有單位390個,在1993年落成,鄰近李鄭屋漢墓。.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李鄭屋邨 · 查看更多 »

東頭村

東頭村可以指 村落:.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東頭村 · 查看更多 »

東頭村 (十八鄉)

東頭村是在香港新界元朗區十八鄉的一个鄉村,临近蔡屋村。需注意的是本村並不接近青山公路元朗段上的東頭村巴士站。 交通工具:.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東頭村 (十八鄉) · 查看更多 »

東涌

東--可以指:.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東涌 · 查看更多 »

松柏塱

松柏塱(Tsung Pak Long),位於香港新界上水西部泛濫平原的淡水濕地,是一條香港圍頭與客家雜居的圍村,具體位置爲大頭嶺、青山公路、塱原和石上河之間。松柏塱村由黃、劉、陳、李、鄺及簡姓六個宗族約於20世紀初期建立,村前建有五間這五姓族人的祠堂。村內不少古建築仍保留原來風貌,可說是香港現在保存最好的客家圍村。著名前練馬師簡炳墀為松柏塱原居民,並獲選為松柏塱村村長。由於松柏塱一開始便是雜姓村落,其內部也分爲不同姓氏的聚居群落,當中最著名的便是客家圍。自粉嶺公路建成後,松柏塱被分隔成南北兩部分,由行人天橋連接,松柏塱村主體位於粉嶺公路北面,公路南面亦有少量村屋,高爾夫景園和愛園別墅也屬松柏塱範圍內。.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松柏塱 · 查看更多 »

梅窩

梅窩(Mui Wo),古稱梅窠或者梅蔚(粵語窠與窩同音),位於香港新界離島區大嶼山的東南部。梅窩環境優美,為香港郊遊度假的一个好去處。早年青嶼幹線及港鐵東涌綫未落成前,梅窩是除了愉景灣外,大嶼山居民往返香港島的唯一通道,從前由香港市區到訪寶蓮寺,通常會先到達港外線碼頭,乘搭渡輪到達梅窩,最後轉乘巴士到寺。.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梅窩 · 查看更多 »

楊小坑

楊小坑是香港新界屯門區一個地方,位於屯門河西岸、青山東麓,屯門工業區西南。 楊小坑原稱羊水坑,得名原因是當地有溪流好像羊腸般蜿蜒而下。 當地的楊小坑村是客家原居民村落,居民包括邱姓、陳姓、鍾姓、俞姓、萬姓、蔡姓、曾姓、彭姓、廖姓等等,昔日以務農為生,直到1970年代政府發展屯門新市鎮而收回農田為止。.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楊小坑 · 查看更多 »

楊屋村

楊屋村位於香港元朗,是當地的一個原居民村。村內有楊氏宗祠,奉祀楊氏開基十世祖楊勝舉暨歷代祖先而興建之祠堂。參考楊屋村叔父輩記錄,楊氏先祖楊勝舉原籍東莞虎門北柵,北宋年間南遷圓塱渡頭(即現今的新元朗中心五和村地段)。因為某種原因,再搬遷到現在村位置,社口屯墾,傳嗣二房,綿延後裔至今。 楊氏宗祠的對聯, 與同宗的橫洲楊屋村楊氏學周祖宗祠 的對聯.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楊屋村 · 查看更多 »

榕樹灣

榕樹灣是香港南丫島西北的一個海灣,北接牙較灣,東望榕樹嶺,南面與香港電燈的南丫發電廠相隔蠄蟧磡。在中環有港九小輪直達榕樹灣,亦有翠華船務來往香港仔(經北角村)。南丫島有70%居民住在榕樹灣一帶,由於鄰近發電廠有一些外籍工程人員,加上其悠閒氣氛,近年吸引不少外國人在此居住,並開設書店及咖啡室等店舖。 Yung Shue Wan Main Street.jpg|榕樹灣大街 Yung Shue Wan Plaza Road.JPG|榕樹灣廣場路 Yung Shue Wan Plaza (blue sky).jpg|榕樹灣廣場 North Lamma Clinic.JPG|北南丫診療所.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榕樹灣 · 查看更多 »

榕樹澳

榕樹澳(Yung Shue O)是香港的一條原居民客家鄉村,主要為方姓及成姓,位於新界大埔區十四鄉北部,前臨企嶺下海,為一條寧靜的村落。榕樹澳方氏太公方肇基於清朝乾隆七年從東莞縣河田鄉落籍榕樹澳。 榕樹澳與深涌之間的黃地垌發現距今4萬年到6,800年前的石器加工場。榕樹澳也是香港12幅生態優先保育地點之一。 榕樹澳有80多戶魚排,是香港最大的海魚養殖區,2002年8月起獲漁護署已選定作為試推魚排休閒垂釣的兩個地點之一。榕樹澳附近有行山徑直通深涌、「嶂上郊遊徑」經「天梯」到嶂上及「榕北古道」到北潭涌,故假日有較多人前來郊遊。.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榕樹澳 · 查看更多 »

樟樹灘村

樟樹灘村位於香港新界大埔區白石角大埔尾,是一條客家原居民鄉村,與毗連的大埔尾村同屬大埔七約中「樟樹灘約」的「樟樹灘鄉」。樟樹灘村由於四周樹林以樟樹居多而得名,但於日治時期遭大量砍伐,至今僅存數棵,樟樹灘村村公所內的碑刻有提及:「本村原名樟溪」,另有土名稱額珠頭、白石角、檸檬窩、蕉坑、排門、橫巷、店巷、官坑、黃坭塊、新屋家、螺殼峴等。.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樟樹灘村 · 查看更多 »

模達灣

模達灣(英文:Mo Tat Wan),簡稱模達,是香港南丫島的一個海灣,北面有一個海灘,南面則有模達新村及模達舊村。模達灣交通不便,只有渡輪往島上的索罟灣或港島南區的香港仔(由全記渡提供)。 Category:南丫島.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模達灣 · 查看更多 »

橋咀洲

橋咀洲又名橋咀島(Sharp Island)是香港的一個島嶼,地區行政上屬於西貢區。位於西貢市以東,滘西洲以西。1979年被劃為橋咀郊野公園,是本港面積最小的離島郊野公園。橋咀是一個浮潛及研究地質的勝地,政府更分別於02年成立珊瑚保育區,09年成立地質公園。島上碼頭與西貢碼頭相隔僅約2000米,最高點海拔136米。.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橋咀洲 · 查看更多 »

欖口村

欖口村位於香港新界元朗區屏山的東南部,是元朗區的其中一個原居民村落,與山廈村相鄰,較接近元朗市的元朗公園,周邊有馬田村及欖口圍村等村。屬屏山鄉鄉事委員會村代表名單內。相傅於山廈村內有三兄弟因不和,其中一個自離山廈村,於現址位置創立欖口村。.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欖口村 · 查看更多 »

水口 (香港)

水口是香港新界大嶼山的一個地方,位於石壁及塘福之間。水口以東海灣名為水口灣,而在水口以南半島名為水口半島。在水口區內的水口村則是一條小村落,由30多間房屋組成,位於鳳凰徑第九段末。 因為風向及地理關係,水口是香港最多風箏滑水 (Kiteboarding) 愛好者遊樂的地方,亦是最適合風箏滑水初學者之處。另外,因為其地理位置屬於光害比較少的範圍,特別是村落以南通往籮箕灣的一段鳳凰徑小路,因此成為香港其中一個熱門觀星地點。香港天文學會在此設立水口觀測站,並且設置天文望遠鏡,為會員提供理想及舒適的天文觀測地點。.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水口 (香港) · 查看更多 »

水頭村

水頭村位於香港元朗錦田,屬元朗六鄉之其中之一條村。村內保留多個一級或二級歷史古蹟建築物。 水頭村主要為鄧氏原居民所定居。.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水頭村 · 查看更多 »

水邊圍

水邊圍是香港新界元朗市中心西面一條圍村,並泛指該處一帶地方,計有圍村「水邊圍」、原居民村落「水邊村」、公共屋邨「水邊圍邨」及一帶的公共設施。其中水邊圍邨因這個地名而得名。香港輕鐵在區內設有水邊圍站。 Category:元朗市中心 Category:香港圍村 Category:元朗區鄉村.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水邊圍 · 查看更多 »

永隆圍

永隆圍是香港新界原居民鄧氏興建的一個圍頭圍村,最初稱為「永龍圍」或「沙欄尾」,後來改為永隆圍,位於元朗錦田錦田公路側,與吉慶圍、泰康圍、南圍、北圍和新圍合稱「錦田六圍」。.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永隆圍 · 查看更多 »

汀九

汀九 (Ting Kau),是香港新界西部的一個地方,位於油柑頭與深井之間,地區行政屬於荃灣區,亦是汀九村之所在。青山公路汀九段沿線有不少海灘,因此汀九曾經是游泳勝地,曾於九十年代這些海灘受到污水及機場核心發展計劃的污染封閉,但隨著水質改善計劃,已於2011-2014年陸續重開。值得一提,於都會區下荃灣海岸線以汀九橋以東為界線的維港範圍內不准游泳條款中,〔目前香港法例第313章附屬法例《船舶及港口管理規例》下,未經海事處處長批准,任何人均不得在維港游泳〕。雖然汀九對上的山頭有具規模的屯門公路及汀九橋,但並沒有支路連接汀九。早於四十五十年代曾與深井發展成豪宅區,當中包括紅樓。雖然發展不及都會區,但其位於香港範圍的中心點,及相對其他地區比較鄰近機場及青馬大橋,所以近年與深井及油柑頭一帶成為再度受注視的豪宅區。.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汀九 · 查看更多 »

汀角村

汀角村屬於古大埔七約中位於八仙嶺下的汀角約。進村可由汀角路近汀角巴士站的路口進入,在映月灣及山寮的中間。村口路口的邦利士多及大埔區議會設立的村牌亦可辨認此村的入口。.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汀角村 · 查看更多 »

河上鄉

河上鄉(Ho Sheung Heung)是香港的一條鄉村,位於新界北區上水之西,鄰近塱原濕地、雙魚河及古洞北,屬於上水鄉事委員會範圍。該村由侯姓族人於明朝初重建,其後其族人更發展為新界五大氏族之一,該村至今仍有人居住。 河上鄉內的居石侯公祠是村內的地標建築,更被列為香港法定古蹟。村內還有洪聖古廟及排峰古廟等歷史建築。 河上鄉村位於鴻淘荳品廠對面之河溪學校(小學),現已荒廢;校內設有石屎水泥/混凝土(紅毛泥,客家話用語)籃球場。鴻淘荳品廠旁邊之區域市政局遺產(早期由市政總署負責建造)——鄉郊旱廁(編號:N-9),於2007年完成翻新改建工程,成為設有坐廁之水廁。 河上鄉鄰近的金錢村、燕崗村和丙崗村均爲與河上鄉侯氏同宗之村落。.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河上鄉 · 查看更多 »

油柑頭

油柑頭(Yau Kom Tau)是香港新界荃灣區的一個地方,位於荃灣西約/柴灣角與汀九之間。油柑頭昔日長有很多油甘子(即餘甘子),因而得名。.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油柑頭 · 查看更多 »

沙地園鄉

沙地園鄉曾經是香港九龍十三鄉其中一個,在鑽石山南面當時近海皮的地方,經已清拆,原址變成采頤花園及彩虹邨。 1930年代,因興建啟德機場,該鄉部份土地被收去,並遷至現在彩虹道。1940年代,日軍為擴建機場,將該鄉餘下的房屋拆卸,再遷至現在斧山道。香港重光後,該鄉因應香港市區發展計劃而消失。.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沙地園鄉 · 查看更多 »

沙田區

沙田區(Sha Tin District),是香港十八區的其中一區,位於新界的東部,面積約6,940公頃。沙田區最北以大埔尾坑及中文大學(沙田市地段437號)地界與大埔區為界;西北以城門峽與荃灣區為界;西面以蝴蝶谷尖山隧道出入口與葵青區為界,西南面以琵琶山與深水埗區為界;南面以沙田坳道與黃大仙區為界(山上沙田坳道屬沙田區,由半島獅子園開始);東面以馬鞍山落禾沙里與西貢北的大埔區為界。根據政府統計處 《2014年按區議會分區劃分的香港人口概況》,沙田區的人口約有659,794人,為全港人口最多的行政區,亦是一個全面發展的新市鎮,主要為住宅用地,約有六成多人口居住在公共房屋,包括出租公屋、租者置其屋及居者有其屋屋苑。另有約29,000人居住在約48條原居民鄉村。此外,沙田區有四個輕工業區,包括大圍、火炭、小瀝源及石門。而沙田區的沙田新市鎮也是新界首三個新市鎮(舊稱衛星城市)的其中之一,於1960年代開始發展,沙田區東部的馬鞍山則於1980年代開始發展並併入沙田新市鎮之內。.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沙田區 · 查看更多 »

沙田坳邨

沙田坳邨(Shatin Pass Estate)是香港房屋委員會轄下一個公共屋邨,位於九龍黃大仙區慈雲山獅子亭「慈沙古道」九龍區入口,故命名為沙田坳。舊沙田坳邨於1967年10月開始啟用,只有兩座大廈,並已於2002年拆卸,重建為兩幢41層大廈,2011年2月入伙。沙田坳邨由房屋署總建築師(2)設計,也是全港最後一條採用非標準型大廈配非標準單位設計(此邨以後興建的公屋及居屋皆是採用構件式單位設計)的公共屋邨。.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沙田坳邨 · 查看更多 »

沙田九約

昔日的瀝源分為「九約」,「九」即九個分區,「約」就是一個聯盟,結盟目的為方便村與村之間的聯繫與合作,九約包括:.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沙田九約 · 查看更多 »

沙田圍

沙田圍(Sha Tin Wai)是香港沙田區的一個地方,沙田市中心對岸,名稱源於當地的沙田圍村(Sha Tin Wai Village)。 該區住宅發展大多以高密度屋苑為主,並且主要在1980年代落成。當中怡成坊和崗背街一帶是私人住宅發展的集中地,建有河畔花園、勵城花園、田園閣、翠華花園、全輝中心、花園城這些1980年代落成的小型私人屋苑(當中勵城花園更為單幢式發展)。此地帶的商業發展以面向怡成坊和崗背街的地舖為主,各個私人屋苑樓下均設有商舖,大部份業權分散。港鐵馬鞍山綫沙田圍站服務該區。.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沙田圍 · 查看更多 »

沙田鄉事委員會

沙田鄉事委員會是協助香港新界沙田區村民排難解紛、爭取合理權益的鄉事機構,更會協助政府推廣地方事務,並提供意見。沙田鄉事委員會是組成新界鄉議局的二十七個鄉委會之一。會址位於沙田站旁的排頭村。.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沙田鄉事委員會 · 查看更多 »

沙螺灣

沙螺灣(Sha Lo Wan)是香港大嶼山西北部的一個海灣,面向香港國際機場。 《新安縣志》提及沙螺灣,比「香港」兩字更多。明朝,大嶼山仍盛産沉香時,香木會運到沙螺灣包裝、加工,再運到香港仔石排灣,然後轉運到現稱廣州的集散地。 沙螺灣早年已有人聚居,主要為文姓。建有多條村落,包括沙螺灣村及沙螺灣新村等,村民開墾了一些果園。在海灣畔有一座始於乾隆39年(1774年)的把港大王廟(亦稱為「把港古廟」和「洪聖廟」),已有超過200年歷史。沙螺灣北端則建有碼頭。 雖然沙螺灣對面的赤鱲角在1990年代興建新機場時曾經大興土木,但仍保留了不少自然生態,包括一棵已有300年歷史的大樟樹,及鄰近地區的一些紅樹林等。沙螺灣西面原有一凸出海角,因新機場填海,為免影響東涌灣水流而遭削掉。 沙螺灣村的沙灘本來極多沙螺沙蜆。1960年代,香港旱災,這沙灘的沙運到石壁建水塘,成為現今的石壁水塘。加上後來赤鱲角機場填海,截斷沙螺灣海域海水。現在沙灘已荒廢,涌口無水,灣村破落。 沙螺灣是興建中的港珠澳大橋香港方面其中一個建議落腳點。 曾有建議延長深屈道到沙螺灣,但最終沒有成事。.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沙螺灣 · 查看更多 »

沙頭角

沙頭角(香港部分-Sha Tau Kok,中國大陸部分-Shatoujiao)是位於香港北區和深圳盐田区邊界上的地方,橫跨兩地,以前是人煙興盛的村莊,當1898年新界正式租借與英國時,以沙頭角河分界,劃分為香港邊境禁區,當中河尾一段成為中英街。早在清代,沙頭角的東和墟已為興盛的墟市,但隨著英國租借新界,沙頭角南面劃為英租界內,令村民來往不便。及後位於香港境內的部分沙頭角範圍劃為禁區,非沙頭角村落的村民不能輕易進入沙頭角,使沙頭角難復當年的興盛。 香港境內的沙頭角已建為一個小市鎮。沙頭角市中央為沙頭角公路石涌凹段,周圍還有多條以「順」字開頭的街道。其中沙頭角邨為大部分居民居住的地方。以前,不少沙頭角居民是海邊柵屋為居,就是住在船上的艇民,及後房協的沙頭角邨落成,很多居民因此上岸,搬進公共房屋,而車坪街及新樓街仍然有一定數量的樓宇。沙頭角另一標記為沙頭角碼頭。沙頭角碼頭位於海中心,有一條百多米長的橋將碼頭和陸地連接,碼頭有街渡前往吉澳、三椏等新界東北鄉郊地區。 自英國於1899年接管香港新界後,直到1980年前,港英政府將現今北區範圍劃分四個分區,其中之一就是「沙頭角區」,由於此制度沿用近80年之久,故此現今香港方的「沙頭角」在廣義上也涵蓋原「沙頭角區」所覆蓋的地方,包括蓮麻坑、萬屋邊、禾坑、石涌凹、南涌、鹿頸等地,而新娘潭路以東的半島也被稱爲「沙頭角半島」(包括船灣淡水湖),故此該半島上的烏蛟騰、谷埔、鎖羅盆、荔枝窩等地,以及印洲塘一帶以吉澳爲首的島嶼都屬於沙頭角的一部分。.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沙頭角 · 查看更多 »

沙江圍

沙江圍位於香港新界元朗廈村附近,但屬屏山鄉事委員會,由東莞莫氏十二世祖莫南僑遷居到屏山作生意,並在此的一片沙土上始建了沙江圍,至今已有五百多年歷史了。圍村前有條流通流浮山和天水圍新市鎮的小河。 沙江圍太平清醮六年一屆,最近一次於2013年舉行。.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沙江圍 · 查看更多 »

泰亨鄉

泰亨鄉(Tai Hang Village,亦作Tai Hang Heung),舊名叉坑,亦稱太坑,位於香港新界大埔北部,林村谷與上水粉嶺平原之間,為新界五大氏族之一文氏的其中一個聚居地。.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泰亨鄉 · 查看更多 »

泰康圍

泰康圍是香港新界原居民鄧氏興建的一個圍頭圍村,位於元朗錦田錦田公路側錦田街市後方,與吉慶圍、永隆圍、南圍、北圍和新圍合稱「錦田六圍」。.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泰康圍 · 查看更多 »

洲頭

洲頭(Chau Tau)位於香港新界元朗新田,在元朗東北面、上水與米埔之間、落馬洲的東面,是一個貼近港深邊境的地區,背倚蒼鬱林木的南中國鄉村。 洲頭村是香港新界認可原居民鄉村,是新界五大氏族之一的文氏其中一個聚居地。.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洲頭 · 查看更多 »

涌美村

#重定向 涌美老屋村.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涌美村 · 查看更多 »

深井

深井(英文:Sham Tseng)為香港新界西荃灣區的鄉郊,汀九以西,青龍頭以東,以深井村為中心。深井出產的燒鵝在香港相當馳名,除了燒鵝,深井也有多間不同種類的食肆,包括來自世界各地的食肆,提供中、西、意及印度等等的菜式,店鋪食肆逾15間,所以深井有美食中心之稱。 深井有獨特的海灣,可以遠眺青馬大橋及馬灣,於晴朗時更可以望見香港國際機場。於1980年代至1990年代,多間地產發展商都在深井發展,現時沿海地區落成了多個私人屋苑,例如碧堤半島及浪翠園等大型屋苑,均以海景及寧靜作為賣點,但社區設施相對屯門及荃灣明顯較為不足,由於該處沒有鐵路覆蓋,所以對外的公共交通需要依賴往來屯門及荃灣的巴士及小巴。.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深井 · 查看更多 »

深涌

深涌是香港的一個地方,位於新界西貢半島的北方,企嶺下海的出海口,三面環山(石芽頭、石屋山及畫眉山),而深涌村是當地5條鄉村包括聖教堂村、包尼仔村、石頭徑村、對面村及灣仔村的總稱,為一客家村落,有祖籍廣東長樂錫坑村的李氏於清代由沙頭角烏蛟騰分支而來,務農為生。深涌擁有一大片大草原,近年來吸引了很多露營人士。.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深涌 · 查看更多 »

清快塘

清快塘(Tsing Fai Tong)是位於香港荃灣區的一條村落,始建於清朝乾隆年間,位於山上,遊人可經元荃古道連接麥理浩徑第九段、大欖涌水塘和荃灣市區,或經山路步行45分鐘往深井。 清快塘共有十多幢村屋,該村原居民是來自廣東省五華縣的傅姓客家人。所有村民已於1969年,全部遷居往深井等地。 現時清快塘村內,有一家喜香農莊,於2002年開業,為行山人士提供飲品及小食等,農莊原先是清快塘村內的其中一幢村屋改建而成,農莊內還有一個荷花池。.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清快塘 · 查看更多 »

澳頭村

澳頭村(O Tau Village)是香港新界西貢區一條村落,位於西貢市之北,原名凹頭(英文:Au Tau),有山坳的入口的意思。 澳頭村背靠馬鞍山山脈,東面為黃竹灣,南面為浪徑,西面為禾寮,北面為水浪窩,山坳口能遠眺橋咀,為西貢南通往西貢北企嶺下的必經之路。.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澳頭村 · 查看更多 »

昂坪

昂坪(Ngong Ping)位於香港新界大嶼山西南部,鳳凰山山腰之上的一個高原,因為是香港觀光景點之一的天壇大佛及寶蓮寺的所在地而廣為人知。.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昂坪 · 查看更多 »

浪茄

浪茄是香港新界西貢半島東南部的一個地方,鄰近萬宜水庫東壩,麥理浩徑第一段途經,屬於西貢東郊野公園的一部分。 浪茄最著名的是其對開的浪茄灣。浪茄灣是一個深屈的海灣。海灣的兩邊分邊被兩組山峰和海岬所包圍。其東北面的為長岩頂、罾棚角頂和罾棚角;西南面則為孤獨山和標尖角。浪茄灣的東北面還附帶著一個細小的海灣——浪茄仔。浪茄灣和浪茄仔的北面都是一個海灘。海灘平坦寬闊,水清沙幼,風光明媚。浪茄灣對開除飯甑洲外無任何島嶼,為一望無際的南海。 浪茄灣的海灘後有浪茄村。由1981年1月開始,政府象徵性以每年一元租出浪茄村給基督教互愛中心,作為浪茄訓練中心之用。互愛浪茄訓練中心為一男性福音戒毒場所。除了戒毒所外,浪茄村還有浪茄灣營地,是漁農自然護理署的指定露營地點之一。 浪茄灣獲由郊野公園之友會、國際獅子總會港澳三零三區及漁農自然護理署舉辦的香港十大自然勝景第五名。.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浪茄 · 查看更多 »

海壩村

海壩村(又寫成海垻或海埧)是香港新界荃灣雜姓客家原居民村落,原村建於18世紀至19世紀,為荃灣四約之一,位於德華公園現址。 1982年香港政府發展荃灣市中心,將整條村搬到半山的象鼻山路及二陂圳路交界、海壩村南台、海壩村東北台及國瑞路的海壩新村。 舊址當中的海壩村民宅被列作香港法定古蹟。 Category:荃灣 Category:香港客家鄉村 Category:荃灣區鄉村.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海壩村 · 查看更多 »

斬竹灣

斬竹灣,为位於香港新界西貢區的一個面向南方的海灣,出海口外即為香港第6大島嶼滘西洲,環境清靜。.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斬竹灣 · 查看更多 »

新屋仔

#重定向 朝勝堂五村.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新屋仔 · 查看更多 »

新屋仔村

#重定向 朝勝堂五村.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新屋仔村 · 查看更多 »

新九龍

新九龍(英文:New Kowloon)位於香港特別行政區境內,在香港殖民地時期是香港四大組成部分(香港島、九龍、新九龍、新界)之一,指界限街以北至獅子山之南的土地,包括現時觀塘區、黃大仙區、界限街以北的九龍城區(即九龍城、九龍塘、啟德等地)和深水埗區(但不包括昂船洲)。 新九龍原屬新界的一部份,中國清朝政府在1898年按《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將其租借給英國,為期99年。由於原九龍(界限街以南的九龍半島)面積太小,政府又有需求去開拓市區用地,於是在1937年起將界限街以北至獅子山之南這些原屬新界的平坦土地,劃作「新九龍」以作市區用地發展。由於這些土地與界限街以南的「舊九龍」有別,所以稱之為「新九龍」。由於當時新九龍的土地是英國向中國「租借」,所以新九龍樓宇的業主都需要向香港政府交地租,反之原九龍及香港島只需繳付極低的象徵式地稅。 最初,新九龍由東至西分為九龍城、九龍塘、深水埗及荔枝角四區。自1968年5月起,新九龍與「舊九龍」、香港島重新分為十區,新九龍開始與舊九龍融合。一般市民在生活中都不會刻意區分,但一些教科書仍會教授兩者分別。 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落實,香港島和九龍確定會和新九龍、新界一起歸還中國,「新九龍」一詞開始消失。到現在新舊九龍一般都統稱為「九龍」,但差餉物業估價署/政府地政總署須收取新九龍土地的地租,舊九龍及香港島土地的地稅,故土地契約中仍有「九龍」和「新九龍」之分。而且根據《香港法例》第1章釋義及通則條例附表5,新界的定義仍包括新九龍。 直到現在,由於九龍半島已經過不斷的填海工程,以致根據1937年的海岸線所劃出的新九龍地域不能覆蓋所有原屬新九龍的地區,如九龍灣一帶的原海岸線已變成市中心,現時的海邊卻不屬新九龍範圍,但政府則無刻意更改新九龍的覆蓋範圍。 有趣的是,一座名叫新九龍廣場的商場卻在九龍內的大角咀找到,而不是在新九龍之內。.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新九龍 · 查看更多 »

新圍

新圍,可以指:.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新圍 · 查看更多 »

新田 (香港)

新田(San Tin)或新田鄉(San Tin Heung或San Tin Village)位於香港元朗區東北部,是一片沖積平原,新田鄉以新田為中心,覆蓋東面的落馬洲和西面的米埔,其東面至洲頭、潘屋,北面至下灣,瀕臨深圳河,西南面至壆圍,而西北則連接后海灣。 新田亦是新界五大氏族之一的文氏其中一個聚居地。新田與屏山、厦村、十八鄉、八鄉和錦田合稱「元朗六鄉」。.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新田 (香港) · 查看更多 »

新界

新界(New Territories)是香港全境三大地域之一,與中國大陸接壤,也是香港境內除香港島及九龍外的其餘區域。新界可以分為兩大部份,分別是與九龍半島相連的新界內陸和以大嶼山為主的233個島嶼所組成的離島。新界內陸面積為747.18平方公里,連同233個離島計算,總面積則為975.23平方公里,佔香港陸地總面積接近90%,而52.2%香港人口居於新界。.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新界 · 查看更多 »

新界鄉議局

新界鄉議局(官方稱為鄉議局,英文:Heung Yee Kuk)是香港新界700條原居民鄉村的諮詢及協商的法定組織,成立於1926年。現時分為三約及二十七鄉鄉事委員會。 該局的職能,受到《香港法例》第1097章《鄉議局條例》及香港基本法第40條所確立。.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新界鄉議局 · 查看更多 »

新村

新村可以指:.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新村 · 查看更多 »

料壆

料壆為香港新界北區落馬洲邊境管制站附近一村落﹐對面為广东省深圳市蔡屋圍,數百年前已有村民聚居,1967年7月20日才有公路連接市區。 根據2013年《邊境禁區(修訂)令》及《2013年邊境禁區(准許進入)(修訂)公告》,包括得月樓村、料壆村、信義新村、馬草壟村、落馬洲村及下灣村於同年6月10日開始開放禁區。.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料壆 · 查看更多 »

攸潭美

#重定向牛潭尾.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攸潭美 · 查看更多 »

愛民邨

愛民邨(英語:Oi Man Estate)是由香港房屋委員會管理其中的一個公共屋邨及前香港房屋委員會總部,由房屋署建築師廖本懷先生設計及由房屋署建築師彭玉陵先生擔任項目建築師。此屋邨位於九龍何文田忠孝街和孝民街。它是全九龍城區佔地面積最廣的屋邨。由於屋邨範圍甚大,加上愛民邨的地勢關係,故邨內有部份單位露台的景觀可以眺望維多利亞港,再加上各個單位皆設有露台及設計上參考了華富邨並稍作改良,故在坊間中,愛民邨有九龍「華富邨」之稱。.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愛民邨 · 查看更多 »

散頭

散頭是香港新界大嶼山的一個地方,位於東涌灣西岸,即東涌河河口之西,附近有田心和較寮兩個地方。 散頭海灘於1994年8月13日被劃定為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面積2.7公頃,其特色是河口有大葉藻及喜鹽草等海草,並且有大量海洋無脊椎動物。 散頭也是香港其中一個蝴蝶主要棲息地,有八十多個品種,罕有品種包括靈奇尖粉蝶、吉灰蝶及曲紋稻弄蝶等。.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散頭 · 查看更多 »

慈雲山邨

慈雲山邨為香港一個曾經存在的公共屋邨,位於九龍黃大仙區,一度為全香港擁有最多樓宇的屋邨,共有62座樓宇。 1980年,香港房屋委員會為方便管理,將慈雲山邨分拆成慈安邨、慈樂邨、慈愛邨、慈正邨及慈民邨5個屋邨,及後於1990年代開始拆卸重建。.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慈雲山邨 · 查看更多 »

打石湖村

#重定向 打石湖 (香港).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打石湖村 · 查看更多 »

打鼓嶺

打鼓嶺(Ta Kwu Ling)位於香港新界北區北部坪輋以北,鄰近香港與深圳的邊界,部分地方曾屬邊境禁區。當中區內小山丘白虎山更位於香港最北端。打鼓嶺與其東邊的沙頭角在香港區議會選舉中共同擁有沙打選區的議席,但其鄉事委員會則各自於區議會內另有代表。現任打鼓嶺鄉事委員會主席是陳崇輝先生。 自英國1898年接管新界後,直到1980年前,港英政府將現今北區範圍劃分四個分區,其中之一就是「打鼓嶺區」,由於此制度沿用近80年之久,故此「打鼓嶺」在廣義上也涵蓋原「打鼓嶺區」所覆蓋的地方,包括坪輋、恐龍坑、老鼠嶺、香園圍等地。文錦渡和羅湖原來也是打鼓嶺區一部分,不過由於這兩個地方與打鼓嶺核心區之間有山嶺阻隔,距離較遠,缺乏主要道路連接,而且皆爲香港與內地之間主要邊境口岸所在地,知名度比打鼓嶺更高,故此一般不會將這兩個地方視爲打鼓嶺的一部分。.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打鼓嶺 · 查看更多 »

打鼓嶺道

打鼓嶺道(Tak Ku Ling Road)是一條位於香港九龍九龍城的街道,是由南向北的單程路,北接賈炳達道與樂善道交界,南接太子道西。其名稱與打鼓嶺村有關。.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打鼓嶺道 · 查看更多 »

曾大屋

曾大屋(Tsang Tai Uk,又稱「曾氏大屋」,舊稱「山下圍」或「山廈圍」)位於香港新界沙田區城河東博康邨南端旁邊,鄰近獅子山隧道,是區內保存得最好的圍村之一。圍村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曾收容逃難人士,所以被尊稱為「曾大屋」。.

新!!: 香港鄉村列表和曾大屋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大埔區鄉村列表北區 (香港)鄉村列表沙田區鄉村列表荃灣區鄉村列表葵青區鄉村列表香港乡村列表香港鄉村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