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快速单通量量子

指数 快速单通量量子

在电子学领域中,快速单通量量子(rapid single flux quantum,缩写RSFQ;也称快单磁通量子)是一种使用超导设备的數碼产品,也称约瑟夫森结, 用来处理数字信号。在RSFQ逻辑中,信息以磁通量量子的形式存储,并以单通量量子(Single Flux Quantum,缩写SFQ)电压脉冲的形式传递。RSFQ是的一个家族。其他家族包括Reciprocal Quantum Logic (RQL)、ERSFQ——不使用偏置电阻等元件的节能RSFQ版本。约瑟夫效应是RSFQ电子的有源元件,就像晶体管是半导体电子中的有源元件一样。RSFQ是一种经典数学而非量子计算机技术。 RSFQ与普通计算机使用的CMOS晶体管技术有很大差异:.

目录

  1. 30 关系: 互補式金屬氧化物半導體传输线模型低温物理学微波石溪大学破壞性創新磁通量量子红外线约翰逊-奈奎斯特噪声约瑟夫森效应美国国家安全局电子学非同步電路類比數位轉換器高溫超導超导现象软件无线电能隙赫兹脉冲量子计算机電壓電子計算機液氦液氮有源负载数字信号处理数量级 (时间)數碼晶体管

  2. 数字电子
  3. 約瑟夫森效應
  4. 超导
  5. 量子电子学

互補式金屬氧化物半導體

互補式金屬氧化物半導體(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縮寫作 CMOS;簡稱互補式金氧半),是一種積體電路的設計製程,可以在矽質晶圓模板上製出NMOS(n-type MOSFET)和PMOS(p-type MOSFET)的基本元件,由於NMOS與PMOS在物理特性上為互補性,因此被稱為CMOS。此一般的製程上,可用來製作電腦電器的靜態隨機存取記憶體、微控制器、微處理器與其他數位邏輯電路系統、以及除此之外比較特別的技術特性,使它可以用於光學儀器上,例如互補式金氧半图像传感裝置在一些高級數位相機中變得很常見。 互補式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具有--有在電晶體需要切換啟動與關閉時才需消耗能量的優點,因此非常節省電力且發熱量少,且製程上也是最基礎而最常用的半導體元件。早期的唯讀記憶體主要就是以这种電路制作的,由於當時電腦系統的BIOS程序和参数信息都保存在ROM和SRAM中,以致在很多情况下,當人们提到「CMOS」時,实际上指的是電腦系統之中的BIOS單元,而一般的「CMOS设置」就是意指在设定BIOS的內容。.

查看 快速单通量量子和互補式金屬氧化物半導體

传输线模型

在通信工程和电子工程中,传输线是一种专用电缆或者其他结构,用于传输无线电频率的交变电流,也就是说,电流的频率高到一定程度时必须考虑它们波的性质。传输线一般用于连接发送器与接收器的天线,传输有线电视信号,中继电信交换中心之间的路由呼叫,计算机网络连接以及高速计算机数据总线。 本文仅讨论双导体传输线,包含平行线(梯线)、同轴电缆、带状线和微带线。一些来源认为波导管、介质波导甚至光纤也是传输线,但这些线需要用其他方法来分析,所以不在此进行讨论;可参见电磁波导。.

查看 快速单通量量子和传输线模型

低温物理学

低溫物理學 (Cryogenics),又稱低溫學,是物理學的分支,主要研究物質在低溫狀況下的物理性質的科學,有時也包括低溫下獲得的生成物和它的測量技術。而低溫物理學中的低溫定義為−150 °C(−238 °F,即123K)以下的溫度。 19世紀,英國物理學家法拉第在一次實驗中偶然液化了氯氣,由此,他認為一切氣體在低溫高壓的情況下都可以被液化。到了19世紀40年代,法拉第本人已經成功液化了當時大多數已知的氣體,只有氧氣、氮氣、氫氣、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甲烷六種氣體無法液化,而且創出當時的最低溫度( -110 °C, 163K)。隨後,低溫設備不斷被完善,逐級降溫和定壓氣體膨脹方法開始廣泛應用。1898年英國物理學家杜瓦成功液化了氫氣,標誌著這六種氣體都夠能被液化。1895年,英國化學家從礦石中分離出更難液化的氣體——氦氣。直至1908年,才成功被荷蘭萊頓大學的物理學家海克·卡末林·昂內斯將其液化,同時令低溫記錄創下新低( -269 °C, 4K)。之後,昂內斯獲得1913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1911年,昂內斯意外發現以( -268.8 °C, 4.2K)的液氦冷卻汞時,電阻突然驟降到接近零歐姆(0Ω),此現象即為超導現象。隨後,他又發現在低溫下鉛、錫也和汞一樣具有相似的超導特性。超導效應的發展前景可觀,如果能使超導材料在室溫下應用,將能大大提高輸電的效能,延長材料使用的壽命,降低熱損耗。近年,物理學家正不斷尋找超導轉變溫度(Tc)更高的超導材料。目前,高溫超導體已經成為凝聚態物理學中最熱門的研究領域。.

查看 快速单通量量子和低温物理学

微波

微波(Microwave,Mikrowellen)是指波长介于红外线和無線電波之间的电磁波。微波的頻率范围大约在 300MHz至300GHz之間。所對應的波長為1公尺至1mm之间。微波频率比无线电波频率高,通常也称为“超高频电磁波”。微波作为一种电磁波也具有波粒二象性。微波的基本性质通常呈现为穿透、反射、吸收三个特性。对于玻璃、塑料和瓷器,微波几乎是穿越而不被吸收。对于水和食物等就会吸收微波而使自身发热。而对金属类东西,则会反射微波。 微波在雷达科技、ADS射线武器、微波炉、等离子发生器、无线网络系统(如手机网络、蓝牙、卫星电视及無線區域網路技术等)、传感器系统上均有广泛的应用。 在技术领域协定使用的四个频率分别为800MHz、2.45GHz、5.8GHz和13GHz。微波炉使用2.45GHz,此频率亦被作为ISM頻段(工業、科學及醫學用波段),使用在航空通讯领域。.

查看 快速单通量量子和微波

石溪大学

石溪大學(Stony Brook University,缩写:为SBU),又名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Stony Brook,缩写为SUNYSB),是一所成立於1957年的纽约州州立大學,坐落于美國紐約州長島東部苏福克县的石溪,是紐約州最年輕的一所大學,被諸多公開出版物列于紐約州最頂尖的公立大學之一。石溪大學是全美權威的美國大學協會(AAU)62個成員之一,排名位列美國前40名公立研究型大學,同時也是全球前1%的大學。 石溪大學于1957年成立于蠔灣,時稱長島州立大學學院。1962年遷至石溪。建校以來,石溪大學已經擴張至具有200多個主要建築,佔地超過5平方公里。 石溪大學擁有石溪大學醫療中心,是布鲁克黑文国家实验室的管理者之一。2005年,在主校區附近成立研發園區。石溪大學具有強大的區域性經濟影響力(達每年46億美元),爲長島的經濟活動貢獻了4%。 2012年,有超過24,500名學生被石溪大學主校區錄取,具有超過十五萬名校友,在13,500名雇員中,有超過3,200名職員從事學術相關工作,是長島最大的單地點雇主。在2010年的人口普查中,“石溪大學”相關區域内爲9,216。.

查看 快速单通量量子和石溪大学

破壞性創新

壞性創新(英文:Disruptive innovation),亦被稱作破壞性科技、突破性創新,是指將產品或服務透過科技性的創新,並以低價特色針對特殊目標消費族群,突破現有市場所能預期的消費改變。 破壞性創新是擴大和開發新市場,提供新的功能的有力方法,反過來,也有可能會破壞與現有市場之間的聯繫,該理論在管理實務上產生重大影響,並引起學術界大量討論。。.

查看 快速单通量量子和破壞性創新

磁通量量子

磁通量量子(Magnetic flux quantum)是指磁通量的最小單位,通常以Φ0為符號,其值等於h/2e(約為2.067 833 758×10−15 Wb),是物理常數。 與磁通量量子相關或是同義的單字包括:「flux quanta」、「fluxoid」、「fluxon」。.

查看 快速单通量量子和磁通量量子

红外线

红外线(Infrared,简称IR)是波长介乎微波与可见光之间的电磁波,其波長在760奈米(nm)至1毫米(mm)之間,是波長比紅光長的非可見光,對應頻率約是在430 THz到300 GHz的範圍內。室溫下物體所發出的熱輻射多都在此波段。 红外线是在1800年由天文學家威廉·赫歇爾發現,他發現有一種頻率低于紅色光的輻射,雖然用肉眼看不見,但仍能使被照射物體表面的溫度上昇。太陽的能量中約有超過一半的能量是以红外线的方式進入地球,地球吸收及發射紅外線輻射的平衡對其氣候有關鍵性的影響。 當分子改變其旋轉或振動的運動方式時,就會吸收或發射紅外線。由紅外線的能量可以找出分子的振動模態及其偶極矩的變化,因此在研究分子對稱性及其能態時,紅外線是理想的頻率範圍。紅外線光譜學研究在紅外線範圍內的光子吸收及發射。 红外线可用在軍事、工業、科學及醫學的應用中。紅外線夜視裝置利用即時的近紅外線影像,可以在不被查覺的情形下在夜間觀察人或是動物。紅外線天文學利用有感測器的望遠鏡穿透太空的星塵(例如分子雲),檢測像是行星等星體,以及檢測早期宇宙留下的紅移星體。紅外線熱顯像相機可以檢測隔絕系統的熱損失,觀查皮膚中血液流動的變化,以及電子設備的過熱。红外线穿透云雾的能力比可见光强,像紅外線導引常用在飛彈的導航、熱成像儀及夜視鏡可以用在不同的應用上、红外天文学及遠紅外線天文學可在天文學中應用红外线的技術。.

查看 快速单通量量子和红外线

约翰逊-奈奎斯特噪声

约翰逊–奈奎斯特噪声(Johnson–Nyquist noise,也称作热噪声, 约翰逊噪声,或奈奎斯特噪声)是由于热搅动导致导体内部的电荷载体(通常是电子)达到平衡状态时的电子噪声,与所施加电压无关。一般用统计物理推导该噪声被称作波动耗散定理,这里用广义阻抗或广义极化率来表征该介质。 一个理想电阻器的热噪声接近白噪声,也就是功率谱密度在整个频谱范围内几乎是不间断的(然而在极高频时并不如此)。 当限定为有限带宽时,热噪声近似高斯分布。.

查看 快速单通量量子和约翰逊-奈奎斯特噪声

约瑟夫森效应

約瑟夫森效應(Josephson effect)是一種橫跨約瑟夫森接面的現象。約瑟夫森接面由二個互相微弱連接的超導體組成,而這個微弱連結的組成结构可以是一个薄的絕緣層(稱為,簡稱S-I-S),一小段非超導金屬(簡稱S-N-S),或者是可弱化接觸點超導性的狭窄部分(簡稱S-s-S)。 約瑟夫森效應是的一種体现。它以英國物理學家布赖恩·约瑟夫森命名,這位物理學家在1962年提出了弱連結上的電流與電壓關係式。直流約瑟夫森效應在1962年之前已經在實驗中被發現,但是當時被認為是「超短路」(super-shorts)或者是絕緣層的破损導致超導體之間電子的傳遞。第一篇宣稱發現約瑟夫森效應的實驗論文是由菲利普·安德森和約翰·羅威爾所發表。這篇論文的作者們因此获得專利,该專利從未被強制執行、但也從未被挑戰。 在約瑟夫森的預測之前,人們僅知道非超導狀態的的電子可以藉由量子穿隧效應流過絕緣層。約瑟夫森首次預測了超導狀態下庫柏對的穿隧現象,也因此獲得了197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約瑟夫森接面在量子線路當中有許多重要的應用,例如超導量子干涉儀(SQUIDs)、以及(RSFQ)數位電子設備等。美國國家標準技術研究所對於1伏特的標準是由所達成的。.

查看 快速单通量量子和约瑟夫森效应

美国国家安全局

美国国家安全局(National Security Agency,縮寫:NSA)是美国政府机构中最大的情报部门,专门负责收集和分析外国及本国通讯资料,隶属于美国国防部,是根据美国总统的命令成立的部门。.

查看 快速单通量量子和美国国家安全局

电子学

电子学(Electronics),作用于包括有源电子元器件(例如真空管、二极管、三极管、集成电路)和与之相关的无源器件电路的互连技术。有源器件的非线性特性和控制电子流动的能力能够放大微弱信号,并且电子学广泛应用于信息处理、通信和信号处理。电子器件的开关特性使处理数字信号成为可能。电路板、电子封装等互连技术和其他各种形式的通信基础元件完善了电路功能,并使连接在一起的元件成为一个正常工作的系统。 电子学有别于電機(Electrical)和機電(Electro-mechanical)科学与技术,电气和电机科学与技术是处理电能的产生、分布、开关、储存和转换,通过电线、电动机、发电机、电池、开关、中继器、变压器、电阻和其他无源器件从其他形式的能量转换为电能。 1897年,約瑟夫·湯姆森發現電子的存在,这是電子學的起源。早期的電子學使用真空管來控制電子的流動,但其存在成本高及體積大等缺點。现如今,大多數电子设备都使用半导体器件来控制电子。真空管至今仍有一些特殊应用,例如、阴极射线管、专业音频设备和像多腔磁控管等微波设备。 半导体器件的研究和相关技术是固体物理学的一个分支,但是电子电路的设计和搭建来解决实际问题却是电子工程的范围。本文专注于电子学的工程方面。.

查看 快速单通量量子和电子学

非同步電路

非同步電路的邏輯是循序邏輯的普遍本質,但是由於它的彈性關係,他也是設計上困難度最高的。最基本的儲存元件是锁存器。锁存器可以在任何時間改變它的狀態,依照其他的锁存器訊號的變動,他們新的狀態就會被產生出來。非同步電路的複雜度隨著邏輯閘的增加,而複雜性也快速的增加,因此他們大部分僅僅使用在小的應用。然而,電腦輔助設計工具漸漸的可以簡化這些工作,允許更複雜的設計。 也可能建造出混合的電路,包含有同步的触发器和异步的锁存器(它们都是双稳态元件)。 Category:電路.

查看 快速单通量量子和非同步電路

類比數位轉換器

模拟数字转换器(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 ADC, A/D or A to D)是用于将模拟形式的连续信号转换为数字形式的离散信号的一类设备。一个模拟数字转换器可以提供信号用于测量。与之相对的设备成为数字模拟转换器。 典型的模拟数字转换器将模拟信号转换为表示一定比例电压值的数字信号。然而,有一些模拟数字转换器并非纯的电子设备,例如旋转编码器,也可以被视为模拟数字转换器。 数字信号输出可能会使用不同的编码结构。通常会使用二进制二补数(也称作“补码”)进行表示,但也有其他情况,例如有的设备使用格雷码(一种循环码)。.

查看 快速单通量量子和類比數位轉換器

高溫超導

溫超導(High-temperature superconductivity,High Tc)是一種物理現象,指一些具有較其他超導物質相對較高的臨界溫度的物質在液態氮的環境下產生的超導現象。.

查看 快速单通量量子和高溫超導

超导现象

超导现象是指材料在低于某一温度时,电阻变为零的现象,而这一温度称为超导转变温度(Tc)。超导现象的特征是零电阻和完全抗磁性。.

查看 快速单通量量子和超导现象

软件无线电

软件无线电(Software Defined Radio,SDR)是一种实现无线通信的新概念和体制。其中已在硬件被典型地实现的组件(例如混频器,滤波器,放大器,调制器 / 解调器,检测器等),也可以通过软件手段的个人计算机上或代替实施嵌入式系统。一开始应用在军事领域,在21世纪初,由于众多公司的努力,使得它已从军事领域转向民用领域,成为经济的、应用广泛的、全球通信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战略基础。.

查看 快速单通量量子和软件无线电

能隙

能隙(band gap或energy gap)也譯作能帶隙(energy band gap)、禁带--宽度(width of forbidden band),在固態物理學中泛指半導體或是絕緣體的價帶頂端至傳導帶底端的能量差距。 對一個zh-cn:本征半导体;zh-hk:本徵半導體;zh-tw:本質半導體;-而言,其導電性與能隙的大小有關,只有獲得足夠能量的電子才能從價帶被激發,跨過能隙並躍遷至傳導帶。利用費米-狄拉克統計可以得到電子佔據某個能階E_0的機率。又假設E_0>>E_F,E_F是所謂的費米能階,電子佔據E_0的機率可以利用波茲曼近似簡化為: 在上式中,E_g是能隙的寬度、k是波茲曼常數,而T則是溫度。 半導體材料的能隙可以利用一些工程手法加以調整,特別是在化合物半導體中,例如控制砷化鎵鋁(AlGaAs)或砷化鎵銦(InGaAs)各種元素間的比例,或是利用如分子束磊晶(Molecular Beam Epitaxy, MBE)成長出多層的磊晶材料。這類半導體材料在高速半導體元件或是光電元件,如-zh-cn:异质结双极性晶体管;zh-tw:異質接面雙載子電晶體;-(Heterojunction Bipolar Transistor, HBT)、zh-hans:激光二极管;zh-hk:激光二極管;zh-tw:雷射二極體;-,或是太陽能電池上已經成為主流。.

查看 快速单通量量子和能隙

赫兹

赫兹(符号:Hz)是频率的国际单位制单位,表示内周期性事件发生的次数。赫兹是以首个用实验验证电磁波存在的科学家海因里希·赫兹命名的,常用于描述正弦波、乐音、无线电通讯以及计算机时钟频率等。.

查看 快速单通量量子和赫兹

脉冲

#重定向 脈波.

查看 快速单通量量子和脉冲

量子计算机

量子计算机(quantum computer)是一种使用量子邏輯進行通用計算的設備。不同於电子计算机(或稱傳統電腦),量子計算用來存儲數據的對象是量子比特,它使用量子演算法來進行數據操作。马约拉纳费米子反粒子就是自己本身的属性,或许是令量子计算机的制造变成现实的一个关键。.

查看 快速单通量量子和量子计算机

電壓

電壓(Voltage,electric tension或 electric pressure),也稱作電位差(electrical potential difference),是衡量单位电荷在静电场中由于電勢不同所產生的能量差的物理量。此概念與水位高低所造成的「水壓」相似。需要指出的是,“电压”一词一般只用于电路当中,“電動勢”和“电位差”则普遍应用于一切电现象当中。 電壓的國際單位是伏特(V)。1伏特等於對每1庫侖的電荷做了1焦耳的功,即U(V).

查看 快速单通量量子和電壓

電子計算機

--,亦稱--,计算机是一种利用数字电子技术,根据一系列指令指示其自动执行任意算术或逻辑操作序列的设备。计算机遵循被称为“程序”的一般操作集的能力使他们能够执行极其广泛的任务。 计算机被用作各种工业和消费设备的控制系统。这包括简单的特定用途设备(如微波炉和遥控器)、工业设备(如工业机器人和计算机辅助设计),以及通用设备(如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之类的移动设备)等。尽管计算机种类繁多,但根据图灵机理论,一部具有最基本功能的计算机,应当能够完成任何其它计算机能做的事情。因此,理论上从智能手机到超级计算机都应该可以完成同样的作业(不考虑时间和存储因素)。由于科技的飞速进步,下一代计算机总是在性能上能够显著地超过其前一代,这一现象有时被称作“摩尔定律”。通过互联网,计算机互相连接,极大地提高了信息交换速度,反过来推动了科技的发展。在21世纪的现在,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涉及到方方面面,各行各业了。 自古以来,简单的手动设备——就像算盘——帮助人们进行计算。在工业革命初期,各式各样的机械的出现,其初衷都是为了自动完成冗长而乏味的任务,例如织机的编织图案。更复杂的机器在20世纪初出现,通过模拟电路进行复杂特定的计算。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出现于二战期间。自那时以来,电脑的速度,功耗和多功能性不断增加。在现代,机械计算--机的应用已经完全被电子计算机所取代。 计算机在组成上形式不一,早期计算机的体积足有一间房屋的大小,而今天某些嵌入式计算机可能比一副扑克牌还小。当然,即使在今天依然有大量体积庞大的巨型计算机为特别的科学计算或面向大型组织的事务处理需求服务。比较小的,为个人应用而设计的称为微型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在中國地區简称為「微机」。我們今天在日常使用“计算机”一词时通常也是指此,不过现在计算机最为普遍的应用形式却是嵌入式,嵌入式计算机通常相对简单、体积小,并被用来控制其它设备——无论是飞机、工业机器人还是数码相机。 同计算机相关的技术研究叫计算--机科学,而「计算机技术」指的是将计算--机科学的成果应用于工程实践所派生的诸多技术性和经验性成果的总合。「计算机技术」与「计算机科学」是两个相关而又不同的概念,它们的不同在于前者偏重于实践而后者偏重于理论。至於由数据为核心的研究則称為信息技术。 传统上,现代计算机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单元(通常是中央处理器(CPU))和某种形式的存储器。处理元件执行算术和逻辑运算,并且排序和控制单元可以响应于存储的信息改变操作的顺序。外围设备包括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操纵杆等)、输出设备(显示器屏幕,打印机等)以及执行两种功能(例如触摸屏)的输入/输出设备。外围设备允许从外部来源检索信息,并使操作结果得以保存和检索。.

查看 快速单通量量子和電子計算機

液氦

液氦()是指在極低溫的攝氏溫標-269 °C(約等於熱力學溫標4 K或者是華氏溫標-452.2 °F)時成為液體的氦,該化學元素的沸點與臨界點取自於氦的同位素:較為常見的氦-4與較為少見的氦-3。其中液態氦-4在1個大氣壓(101.3帕斯卡)的情況下,其密度大約是每公升125克。.

查看 快速单通量量子和液氦

液氮

液氮(常寫為LN2),惰性,無色,無嗅,無腐蝕性,不可燃,溫度極低,氮構成了大氣的大部分體積比78.03%,重量比75.5%)。非維持生命之必要因素。是氮氣在低溫下形成的液體形態。氮的沸点為,在正常大气压下温度如果在這以下就会形成液氮;如果加压,可以在更高的温度下得到液氮。人體若在無保護措施之情況接觸,皮膚會有嚴重凍傷之危險。如在常壓下汽化產生的氮氣過量,可使空氣中氧分壓下降,引起缺氧窒息。 在工業中,液態氮是由空氣分餾而得。先將空氣淨化後,在加壓、冷卻的環境下液化,藉由空氣中各組分之沸點不同加以分離。未被液化的氦氣最先洩出,接著就是占空氣中78.09%的氮氣,再來是占空氣中0.93%的氬氣,最後是占20.95%的氧氣。.

查看 快速单通量量子和液氮

有源负载

有源负载又称主动式负载,是一种表现出稳流非线性电阻特性的元件或电路。有源负载可以是电路设计中的元件,也可以是一类测试设备。.

查看 快速单通量量子和有源负载

数字信号处理

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简称DSP,是指用数学和数字计算来解决问题。大学里,数字信号处理常指用数字表示和解决问题的理论和技巧;而DSP也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的简称,是一种可编程计算机芯片,常指用数字表示和解决问题的技术和芯片。 数字信号处理的目的是对真实世界的模拟信号进行加工和处理。因此在数字信号处理前,模拟信号要用模数转换器(A-D轉換器)变成数字信号;经数字信号处理后的数字信号往往要用数模转换器(D-A轉換器)变回模拟信号,才能适应真实世界的应用。 数字信号处理的算法需要用计算机或专用处理设备如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等来实现。处理器是用乘法、加法、延时来处理信号,是0和1的数字运算,比模拟信号处理的电路稳定、准确、抗干扰、灵活。.

查看 快速单通量量子和数字信号处理

数量级 (时间)

本页按时间长短从小到大列出一些例子,以帮助理解不同时间长度的概念,比较时间单位的数量级区别。.

查看 快速单通量量子和数量级 (时间)

數碼

數碼(digital)通常指一個數位系統,它使用離散(即不連續的)價值(0或1)代表信息,用以輸入,處理,傳輸、貯存等。相對的非數碼(模拟信号)系統使用一個個連續的範圍代表信息。雖然數碼的表示方法是分離的,但其代表的信息可以是分離的(例如數字、字母等。),或者連續的(例如聲音、圖像和連續系統的其它測量等。) 數碼表示法通常用於電腦科學和電子學,特別是真實世界的信息被轉換成二進制數字形式,例如數位式音訊和数字照片。運載數據的訊號是電子或光學脈衝,以每個振幅代表一邏輯1(有脈衝及/或高)或一邏輯0(無脈衝及/或低)。.

查看 快速单通量量子和數碼

晶体管

晶体管(transistor),早期音譯為穿細絲體,是一种-zh-cn:固体; zh-tw:固態;--zh-cn:半导体器件; zh-tw:半導體元件;-,可以用于放大、开关、稳压、信号调制和许多其他功能。在1947年,由約翰·巴丁、沃爾特·布喇頓和威廉·肖克利所發明。當時巴丁、布喇頓主要發明半導體三極體;肖克利則是發明PN二極體,他們因為半導體及電晶體效應的研究獲得1956年諾貝爾物理獎。 電晶體由半導體材料組成,至少有三個對外端點(稱為極),(C)集極、(E)射極、(B)基極,其中(B)基極是控制極,另外兩個端點之間的伏安特性關係是受到控制極的非線性電阻關係。晶体管基于输入的電流或电压,改變輸出端的阻抗 ,從而控制通過輸出端的电流,因此晶體管可以作為電流開關,而因為晶体管輸出信號的功率可以大於輸入信號的功率,因此晶体管可以作為电子放大器。.

查看 快速单通量量子和晶体管

另见

数字电子

約瑟夫森效應

超导

量子电子学

亦称为 快速单通量子。